变异一元论 anomalous monism (Steven Yalowitz)

首次发表于 2005 年 11 月 8 日;实质性修订于 2019 年 9 月 6 日

变异一元论是唐纳德·戴维森提出的关于心理学的科学地位、心理事件的物理地位以及这些问题之间关系的理论。它声称心理学不能像基础物理学那样成为一门科学,因为它原则上不能产生预测或解释人类思想和行为的无例外法则(心理异常主义)。它还认为思想和行为必须是物理的(一元论或令牌同一性)。因此,根据变异一元论,心理学不能归纳为物理学,但必须共享物理本体论。

尽管这些主张中的任何一个单独来看都不是新颖的,但根据变异一元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新颖的。正是因为不能有严格的法则来统治心理事件,所以这些事件必须与物理事件相同。以前的心灵同一性理论认为,关于特定心理和物理事件(令牌)的同一性的主张取决于心理和物理属性(类型)之间的类似法则关系的发现。因此,心理物理学定律的经验证据被认为是特定令牌同一性主张所必需的。令牌同一性主张因此依赖于类型同一性。戴维森的立场截然不同-它不需要经验证据,并且依赖于心理和物理属性之间没有类似法则关系的存在。它实际上通过论证心理和物理事件之间类型同一性的不可能性来证明了心理和物理事件的令牌同一性。(有关与变异一元论相关的哲学立场的讨论,请参见相关观点的补充说明。)

变异一元论的吸引力在于其神秘的特点、相当直接的论证结构以及试图将直观可接受的形而上学(一元论)与对心理和物理解释方案之间关系的复杂理解(异常主义)结合起来。它的明确假设各自都意图被反对一元论的立场所接受,但是当它们一起被采纳时,将显示一元论实际上是必需的。

本条目还包括以下与文本链接的补充文件:


1. 变异一元论的论证

变异一元论的论证基本结构如下。我们从一个合理的假设开始,即一些心理事件,比如相信正在下雨,是由某些物理事件引起的,比如雨。同样地,我们假设一些物理事件,比如手臂抬起,是由某些心理事件引起的,比如决定挠头。戴维森称之为因果互动原则;我们将其称为互动原则:

互动原则:一些心理事件与一些物理事件因果互动

戴维森将这个假设呈现为显而易见且不需要证明,但我们将看到,他的一些著作中可以找到对它的动机(2.2)。在这个互动原则之上,还加入了一个要求,即所有的单一因果互动都受到严格的法则的覆盖——具有完全阐明的前提,可以保证某些完全阐明的结果(有关注意事项和详细信息,请参见 3.1)。戴维森称之为因果性的法则特征原则;我们将其称为因果-法则原则:

因果-法则原则:因果关系的事件受到严格的法则约束

尽管戴维森最初也未经争论地假设了这个因果-法则原则,但我们将在下面看到(3.2)他如何试图为其辩护。到目前为止,这些假设似乎直接指向了严格的心理物理法则的存在——如果某个特定的心理事件 m1 是由某个特定的物理事件 p1 引起的,那么根据因果-法则原则,似乎可以推出必须存在一个形式为“P1 → M1”的严格法则。也就是说,只要 P1 类型的事件发生,M1 类型的事件必然会发生。然而,戴维森随后声称不存在这样的法则。他称之为心理异常主义原则,它认为心理属性不适合包含在任何类型的严格法则中;我们将其称为异常主义原则:

异常主义原则:没有基于心理事件可以预测、解释或被其他事件预测或解释的严格法则

戴维森对于理性和理性解释提出了松散的思考,据称这构成了心理属性的本质,以支持变异一元论(4.2)。所有这些将在下面详细讨论。

有了相互作用原则、因果定律原则和变异一元论原则,我们可以看到存在着需要解决的紧张关系。根据相互作用和因果定律原则,必须有严格的法则来涵盖心理和物理事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但是变异一元论原则表明,不存在严格的心理物理定律。如何同时持有这三个原则呢?

为了解决这种紧张关系,戴维森指出,虽然因果定律原则要求存在严格的涵盖法则,但它并没有指定这些法则必须用什么词汇来表述。如果特定的物理事件 p1 引起特定的心理事件 m1,并且必须有一些严格的法则来涵盖这种相互作用,但是没有形式为“P1 → M1”的严格法则,那么必须有另一条法则“?1 → ?2”来涵盖 p1 和 m1 之间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m1 和 p1 必须实例化适合包含在严格法则中的属性;但由于我们知道 M1 不是这种属性,m1 必须实例化其他某种属性。戴维森在这一点上的巧妙推理是,这个属性必须是物理的,因为只有物理科学才能提供一个封闭的严格法则系统的承诺(戴维森 1970 年,223-24 页;关于封闭系统的概念,请参见 5.1 和关于一元论的论证中关于物理的因果封闭的补充部分)。因此,每个因果相互作用的心理事件必须是与某个物理事件令牌相同的——因此,一元论(5.1):

一元论:每个因果交互的心理事件都与某个物理事件是令牌相同的

在这样的论证中,戴维森依赖于解释和因果之间的一个关键区别。虽然解释在直观上是一个内涵概念,即对事件如何描述敏感,而因果关系是外延的,独立于事件如何描述。例如,桥的坍塌是由炸弹爆炸引起的。假设那次爆炸是当天最重要的事件。虽然当天最重要的事件导致了桥的坍塌,“当天最重要的事件”并不能解释那次坍塌。告诉某人是当天最重要的事件解释了桥的坍塌并不会提供一个解释——它不会使桥的坍塌对观众来说变得可理解——尽管它会指出其实际原因。如何描述原因与是否发生解释相关。可以使用各种表达准确地指出原因和效果,其中许多并不是解释性的。正如我们将看到的,因果关系和解释之间的区别对于变异一元论至关重要(6.1-6.3;另请参阅相关讨论:3.1 变异一元论和康德的自由理论)。

最后,为了缓解对他所支持的物理主义形式的充分性的某些担忧,戴维森支持了心理对物理的依赖关系,并声称这与变异一元论是一致的(5.1,5.3)(戴维森 1970 年,214;1993 年;1995a 年,266)。

心理现象在物理现象上的超验性:如果两个事件共享所有物理属性,它们将共享所有心理属性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2-5),将分别分析和讨论这个论证的每一步,但始终关注整体论证。在第 6 部分,将解释和讨论对变异一元论的一个核心反对意见,即它似乎无法解释心理事件和属性的因果/解释能力。(有关变异一元论与戴维森哲学的另外两个支柱——他对概念相对主义的拒绝和对语义外部主义的承诺——的关系讨论,请参阅相关问题的补充说明。)

2. 前提一:相互作用原则

互动原理表明,一些心理事件与一些物理事件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在本节中,我们将简要讨论与该原理相关的一些问题:心理和物理事件如何界定,事件本身的性质,互动原理的范围,心理事件与因果关系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建立心理异常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心理异常主义中使用互动原理的范围,根据该原理,纯粹心理学定律是不存在的。心理异常主义应与心理物理异常主义区分开来,后者认为纯粹的心理物理学定律是不存在的。我们将在讨论异常主义原理(4)时详细探讨后者的论点。

2.1 心理和物理事件

戴维森将受到变异一元论关注的心理事件的类别限制为命题态度——具有心理动词(如“相信”、“渴望”、“打算”等)的状态和事件,这些动词与“that-”从句相关,将主语与命题内容(如“外面正在下雨”)联系起来。因此,变异一元论不涉及痛苦、痒等“有意识”或感知的心理事件的地位。它仅关注具有命题内容的明智心理事件——似乎没有任何独特“感觉”的思想。

虽然传统和直观,但这种划分心理领域的方式并不没有争议。一般来说,戴维森对于制定一个清晰而普遍的心理现象类的定义的可能性表示怀疑(戴维森 1970 年,211 页)。他对于心理状态的概念给予但未经解释的想法表示怀疑(戴维森 1974a),这是哲学家们通常对于意识现象的看法。但是对于当前的目的来说,命题态度的类别足以作为心理的标准。限制变异一元论的范围的一个关键原因是,正如我们将在 4.2 节中看到的那样,戴维森通常引用相关心理事件的理性状态作为心理异常主义的原因。传统上认为意识事件发生在非理性动物中,戴维森对这一立场表示了一些同情(戴维森 1985a)。因此,这些事件似乎落在理性的领域之外,因此也超出了戴维森论证的范围。

戴维森对于“物理”提供的标准甚至更加无助(戴维森 1970 年,211 页)。一个半心半意的尝试出现在以下陈述中:

物理理论承诺提供一个全面封闭的系统,保证以适应法律的词汇表述的每一个物理事件的标准化、独特的描述。(戴维森 1970 年,224 页)

这最多只是关于某种未来的“物理学”语言的期望性说明,它包含了对物理领域因果封闭的要求,这对于变异一元论的某些方面造成了问题(请参阅关于变异一元论的因果封闭的补充论证)。最好将“物理”描述简单地理解为出现在未来科学语言中的描述,该语言类似于我们今天所称的“物理学”,但没有其不足之处。这些描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它们能够在自然严格定律中发挥作用(请参阅 3.1)。虽然这对于物理术语来说是不可商议的,但对于心理术语来说是一个开放的问题,戴维森将会辩论(4)得出一个否定的答案。

当戴维森首次提出变异一元论时,他订阅了一种事件个体化的因果标准,即如果两个事件(事件描述)共享相同的原因和结果,则它们是相同的(共指)(戴维森 1969 年)。但他在很久之后放弃了这个标准,转而采用一种根据事件是否占据相同的时空区域来判断事件是否相同的标准(戴维森 1985b)。然而,这些观点之间的差异在我们的讨论中不会反映出来。它似乎既不影响变异一元论的推导,也不影响其本质。对于我们的目的来说,戴维森的核心观点是,使一个事件成为心理事件(或物理事件)的原因是它具有心理(或物理)描述,并且外延主义论题认为事件是具体实体,可以用许多不同的方式描述(“开关的翻转”,“房间的照明”和“警告入室盗贼有人在家”都可以用不同的术语指代同一个事件)。(有关外延主义的争议,请参阅 5.2 和关于相关问题的补充(变异一元论和方案-内容二元论)。)

互动原则表明,至少一些心理事件会引起并被物理事件所引起(Davidson 1970, 208)。这意味着存在一些心理事件与物理事件没有因果关系的可能性。然而,鉴于戴维森早期关于事件个体化(因果标准)的观点,这种可能性是否能够实现尚不清楚。他后来关于事件个体化的观点似乎保留了这种可能性,但他关于心理内容和态度的因果个体化的一般主张(见下文 4.3 和 6.3)也与这种可能性存在一些紧张关系。无论如何,戴维森接着说,他实际上相信所有心理事件都与物理事件有因果关系(Davidson 1970, 208),但他的论证仅限于那些实际上有因果关系的事件。鉴于刚才提到的支持包容性解读的压力,我们将在接下来的内容中假设这一点。

互动主张本身应该理解如下:具有心理描述或实例化心理属性的一些事件会引起并被具有物理描述或实例化物理属性的事件所引起。以这种方式阐述互动原则既为因果关系的外延解读铺平了道路(无论如何描述,事件之间都存在因果关系),也为戴维森随后将要辩论的心理事件必须具有某种非心理描述/实例化某种非心理属性的可能性留下了空间。在这个阶段,这种可能性被留作一个开放性问题,但重要的是要注意,为了使其成为一个开放性问题,我们至少需要允许事件与它们在语言中的指称方式之间存在区别。

2.2 心理因果关系

虽然下面将单独讨论这一点(6),但也很重要的是要认识到我们从一个假设开始,即心理事件引起并被物理事件所引起。许多反对变异一元论的批评者声称很难看出这个立场如何避免表象现象主义——即心理事件在因果/解释上无能为力——因此,变异一元论作为心理在物理世界中的解释是不可接受的。然而,由于变异一元论是基于相互作用原则的,戴维森可以回应说,如果变异一元论是真实的,那么已经知道心理事件具有某种因果效应。正如我们将看到的,这一点本身并不足以消除所有关于变异一元论的表象现象主义的担忧。但它确实提醒我们要全面评估对变异一元论的挑战的框架,并特别强调该框架对因果关系的特定假设的依赖(参见 4.3 节、6 节和 Yalowitz 1998a)。

需要注意的是,戴维森早期就主张心理事件具有因果效应,通过指出非因果解释行为的问题(戴维森 1963 年)。心理事件和状态通过使行为在代理人的信念和目的下变得可理解-合理来解释行为。戴维森对非因果理论行为解释提出的挑战是解释这样一个事实:对于任何执行的行为,代理人可能有很多心理事件和状态是真实的,并且能够合理化该行为,但并不因此解释该行为。代理人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有一些特定的信念和目的,但他的其他信念和目的同样可以合理化该行为,并因此在解释中被引用。代理人之所以像他那样移动手,是因为他想拍苍蝇、缓解抽筋还是打招呼?他可能想要实现这三个目标中的所有目标,但实际上只有一个原因导致了他执行该行为。我们如何理解“因为”以排除伪装者?戴维森的观点是,只有当我们将“因为”理解为“被引起”的时候,我们才能正当地挑选出真正的解释因素-从而将因果效应归因于心理事件。

这个论证究竟表明了什么?它旨在反对非因果论的行动理论,这些理论否认原因通过引起行动来解释行动。已经有一些复杂的尝试,代表非因果论的行动解释理论来回应这一挑战(von Wright 1971; Wilson 1985; Ginet 1995; 有关详细概述,请参见 Stoutland 1976; 并参见 6.3 中的相关讨论)。然而,假设这个论证是成功的,虽然它确立了某种心理效力,但它本身并没有确立相互作用原则。确立原因通过引起行动来解释行动,并因此原因与行动在因果上相互作用,并不意味着原因与物理事件在因果上相互作用。拒绝心理和物理事件的同一性的二元论者肯定会提出异议。

变异一元论引发的许多问题中需要把握的一个关键点是行动和行为之间存在重要区别。根据戴维森的观点,行动是有意识描述的行为,通过某种方式在空间中移动手可能是挥手、拍打或者根本不是任何行动。它可能只是纯粹的身体行为,比如由于肌肉抽搐或强风引起的情况。行为必须由行为体的信念和欲望引起才能成为行动。然而,尽管这对于行动是必要的,但根据戴维森的观点,这还不足够。行为必须以正确的方式由信念和欲望引起。戴维森指出了一种可能性,即行为由行为体的信念和欲望引起,但并不由这些状态合理化,因此不是行动。一个登山者可能因为他想摆脱一个让他烦恼的第二个共用绳索的登山者的欲望,以及相信晃动绳索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而无意中晃动了绳索,导致第二个登山者掉落。这不是一种行动,而是发生在他身上的纯粹行为,与由肌肉抽搐或强风引起的行为没有区别。它是以错误的方式——“异常因果链”——由信念和欲望引起的,因此不是一种行动。戴维森对于以正确方式引起的含义进行详细分析的可能性持怀疑态度(戴维森 1973b,78-9),原因与心理异常论有关(戴维森 1973b,80;详见第 4 节)。目前的关键点是,因为戴维森拒绝以特定方式由原因引起的行为来分析行动的可能性,所以“因为”论证所提出的观点不能用来证明心理事件引起物理事件。 从原因必须引起行动以解释它们的事实并不意味着原因必须引起行为,或者(交互原则)原因确实引起行为。这并不意味着行动是物理行为。

当考虑到交互原则所贡献的更广泛框架时,这一点非常重要。由于戴维森试图从中推导出一元论以及其他本身对心灵形而上学中性的原则,他不能假设行动与行为(相同)以免陷入循环论证。一旦一元论被建立,戴维森将能够运用“因为”这一观点来主张心理事件在物理事件方面具有因果效力。关于变异一元论的反常主义批评的波及将在下面详细探讨(第 6 节,并参见有关心理属性和因果相关性的补充说明)。总结一下,交互原则是戴维森框架中一个未经争论的假设,它并不假设一元论,而“因为”论证虽然对排除非因果理论的行动很重要,但本身并不能建立交互原则。

2.3 心理学的反常主义

戴维森使用相互作用原理来直接建立心理异常主义的一部分——心理异常主义,它否认了形式为“M1 & M2 → M3”的严格纯粹心理学定律的可能性(戴维森 1970 年,224 页;1974b 年,243 页)。因为如果物理事件对心理事件产生因果影响,那么心理领域就是“开放”的,并且任何心理谓词出现的定律都必须考虑到这一点(有关讨论,请参见关于对变异一元论的论证中物理封闭性的补充)。更一般地说,物理条件在任何合理的心理学概括中总是起到一定作用,因为物理干预(例如,受伤)总是可能的,并且可能阻止后果“M3”的发生。因此,心理谓词可能出现的唯一潜在真实和严格的定律是心理物理学形式“P1 & M1 & M2 → M3”的变体。心理物理学异常主义,作为心理异常主义的另一个组成部分,并且否认这种严格定律的可能性,因此是戴维森关注的焦点。

3. 前提二:因果定律原则

因果定律原则指出,作为因果关系的事件受到严格定律的覆盖。在变异一元论的最早阐述中,戴维森假设但没有为这一原则进行论证。他后来对此提出的支持性论证将在下文中进行考虑(3.2 节),以及对该原则的反对意见(3.3 节)。但我们需要考虑这一主张中所包含的要求的性质,以及它如何与推导出变异一元论的框架相关。

3.1 严格法律

因果-法则原则所要求的严格法律的性质如下。对于特定事件 e1 和 e2 之间的因果关系,必须存在一个形式为“(C1 & D1) → D2”的法律,其中“C1”陈述了一组固定条件,“D1”是对 e1 的描述,在给定 C1 的情况下足以导致“D2”这种类型的事件发生,而“D2”是对 e2 的描述。传统上,严格法律被认为是指在前提中指定的条件和事件类型能够保证在事实上获得的情况下,后件中指定的条件或事件类型发生-如果前者确实发生,则后者必须发生。但是,严格法律的不确定性或概率版本也是可能的(Davidson 1970, 219)。区分严格法律的要点不是前提的满足保证效果的发生,而是在前提中包含所有可能阻止效果发生的条件和事件。严格的不确定性法律将是指定某些效果发生所需的一切。如果在这些条件满足时效果没有发生,那么除了不确定性宇宙的蛮力事实之外,没有其他可以用来解释这种失败的东西。出于简单起见,我们在本讨论中将假设确定性,尽管关于严格法律的论述可以毫无保留地适用于严格的不确定性法律。

变异一元论的目标首先是继承法,它涵盖了不同时期事件之间的特定因果关系。然而,正如下文将会更清楚的,心理异常主义也包括了桥梁法则,这些法则将同时实例化的心理和物理谓词进行相关联,比如“P1 → M1”,“M1 → P1”或“P1 ↔ M1”。事实上,心理异常主义拒绝了任何心理谓词出现的严格法则的可能性(在这些谓词在本质上起作用且不是多余的情况下),包括(正如我们在 2.3 节中所见)用纯粹的心理谓词(“(M1 & M2) → M3”)或者在前提或者结论中带有心理谓词的法则,比如“(M1 & M2) → P1”和“(P1 & P2) → M1”,以及这些法则的混合变体(见第 4 节)。

对于这些形式的严格法则的否定与允许带有 ceteris paribus 条款的模糊版本是一致的。根据戴维森的观点,这些心理学和心理物理学的概括可以被合理地断言(戴维森 1993 年,9 页)。正如下文将会讨论的(第 4 节),否定这些概括的严格版本相当于否定了修饰条款“ceteris paribus”可以被完全解释清楚的观点。也就是说,“ceteris paribus,((M1 & M2) → P1)”不能被转化为类似于“(P2 & P3 & M1 & M2 & M3) → P1”的形式(关于这个特定问题的相关讨论,请参见谢林 1991 年和福多尔 1991 年之间的辩论)。

(戴维森将他对这一转变过程以及变异一元论的讨论组织起来,围绕着“同名”和“异名”概括之间的区别(戴维森 1970 年,219 页)。这种区别对于建立变异一元论来说极具问题,并在这里被搁置,而采用了严格和其他条件相适应的概括之间的相关(但并非完全相同)区别。关于前一种区别的讨论,请参阅有关同名和异名概括的补充。)

3.2 证明因果定律原则的合理性

戴维森通过物理对象、事件和定律的概念相互关联的方式,为因果定律原则辩护,即特定的因果关系需要严格的覆盖定律(戴维森 1995a,274 页)。这种相互关联部分是为了回应 C.J.杜卡斯对于休谟的因果关系规律理论的反应,试图在不诉诸覆盖定律的情况下定义特定的因果关系(杜卡斯 1926 年)。

简单来说,杜卡斯将某个特定事件 c 定义为某个效果 e 的原因,当且仅当 c 是 e 在其附近环境中发生的唯一变化。比如,火柴的划燃是火柴燃烧的原因,因为在火柴燃烧之前,划燃是火柴附近环境中唯一发生的变化。杜卡斯意图通过这个定义来反驳休谟关于特定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必须通过事件类型之间的规律(从而是法则)来分析的观点。事实上,杜卡斯声称休谟错误地否认我们有能力感知特定的因果关系,而这一否认是休谟后来提出的规律解释的基础(见 3.3 节)。因为根据杜卡斯的观点,我们可以感知到某个事件是某个随后事件发生之前其附近环境中唯一的变化。(当然,我们可能错误地认为这正是我们实际感知到的。但正如杜卡斯指出的,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休谟自己的观点——我们可能错误地认为我们所感知到的是彼此之间具有规律关系的类型的实例。但这并不意味着休谟认为,由于我们不能绝对准确地感知到某个连续性是规律的一个实例,我们就不能以规律来形成因果性的概念。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杜卡斯的观点。)

Davidson 指出,在 Ducasse 的解释中,对“变化”概念的依赖很大。他质疑我们是否真正理解这个概念,如果没有依据法则的引用。这个关注有两个方面。首先,“变化”概念是指“谓词的变化”——当某个对象的谓词(或不是该对象的谓词)不再成立(或成立)时,就发生了变化。这直接引出了关于谓词如何个体化以及它们与法则的关系的问题(见下文)。其次,在更一般的层面上,“变化”概念本身随着时间而改变——例如,牛顿力学对变化的定义与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不同,因此连续运动在后者而非前者中被视为变化,并因此需要解释。因此,“变化”概念本身是理论依赖的,因此(Davidson 认为)它预设了“法则”概念,即某物被视为变化,因此被视为有原因,只能在理论原则的背景下才能成立。

这第二点似乎没有达到戴维森的目标——即建立每个因果互动都必须由特定严格法则覆盖的观点。声称某事物是一种变化,因此具有原因,只有在特定的理论假设存在的情况下才是一致的,这与这些假设(例如,均匀直线运动不被视为一种变化)不能在特定因果互动中发挥严格法则所应发挥的解释作用是一致的。它们只是过于普遍的性质,无法预测或解释任何特定事件。而且无论如何,在戴维森在这里的考虑中似乎没有任何东西迫使要求覆盖法则是严格的,而不是不可约的 ceteris paribus(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3.1),戴维森本人坚持科学解释中这种法则的合法性和普遍性)。

关于谓词个体化的第一个观点,戴维森声称:“只有那些可投射的谓词,那些参与有效归纳的谓词,才能决定什么算作变化”(戴维森 1995a,272)。根据尼尔森·古德曼的“归纳新谜题”(古德曼 1983),我们知道我们可以发明谓词,比如“grue”和“bleen”(如果一个物体在 2020 年之前被检查是绿色的,否则是蓝色的,那么它就是 grue;如果一个物体在 2020 年之前被检查是蓝色的,否则是绿色的,那么它就是 bleen),这样一个绿色的物体在时间的推移中从 grue 变为 bleen,而在直观意义上并没有发生变化。它仍然是绿色的,尽管也是真实的,它不再是 grue 而变成了 bleen。与古德曼的谜题的许多讨论相反,戴维森认为这样的异常谓词可以被投射,并且可以成为法则的一部分,但只有当它们与其他这样的谓词适当地配对时(“所有的翡翠都是 grue”不是法则,但“所有的 emerire 都是 grue”是(其中“emerire”是指在 2020 年之前被检查的翡翠,否则是蓝宝石)。对于戴维森来说,关键是要理解与变化概念密切相关的因果概念,必须理解可投射谓词的概念-适用于科学使用的谓词,而这个概念不可避免地涉及法则的概念。变化是由适合包含在法则中的谓词来描述的。但这与因果-法则原则有什么关系呢?再次,不清楚为什么戴维森会认为这条论证线索特别激发了严格法则的概念。

戴维森提出的一个相关的论证线索(见 4.3)似乎暗示着,以其倾向于产生的效果来定义的倾向性谓词并不适合包含在严格的定律中(其中它们所处的概括总是受到其他条件的限制),但在倾向性词汇的底层,必须存在严格的定律,可以说。戴维森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回溯到一个关于倾向性术语地位的旧辩论,具体而言,它们是否是非倾向性(“内在”或“显性”)谓词的“占位符”(见 Goodman 1983,41ff)。无论对于这个问题的观点如何,似乎戴维森并没有提供充分的论证来证明严格定律(而不是其他条件定律)对于我们的倾向性词汇能够正常运作是必需的。因此,戴维森似乎没有为因果定律原则提供一个合理的基础(对于对该原则的怀疑,请参见 Anscombe 1971,Cartwright 1983,McDowell 1985,Hornsby 1985 和 1993,以及下面的 3.3)。这并不是说它是错误的,甚至不是说在他对变异一元论的论证中假设它是不合理的。许多人认为这个原则非常直观,并且值得探索它与戴维森框架中其他核心主张的关系。

3.3 对因果定律原则的反对意见

因果定律原则自从在休谟的因果关系规律理论中得到其经典表述以来,受到了很多批评,值得简要回顾一些与戴维森自己讨论相关的中心反对意见。这将清楚地表明,对于像戴维森对变异一元论的论证这样的论证,最终必须提供一些对这个命题的正当化。

最初的反对意见是,休谟对于单一因果陈述的分析(“a caused b”只有当“每当发生 A 时,都会紧随着发生 B”时才为真),这表达了他自己对因果定律原则的版本,不是我们通常使用“因果”一词的准确表达方式。我们对于“哈利吸烟导致了他的肺癌”这样的判断感到自信,同时也知道实际上并非所有吸烟者都会患上肺癌。这一点是完全普遍的——我们经常做出单一因果判断,而不相信(实际上,我们知道其虚假性)相关的普遍概括(参见安斯康姆,1971 年)。然而,戴维森关于因果性的外延主义对这一关切提供了一个直接的回应。他的观点是,虽然我们可能不相信相关的普遍概括,但这并不排除存在一些以不同的词汇表达的普遍概括,可以“涵盖”该陈述。(值得注意的是,戴维森拒绝了休谟关于以普遍概括来分析单一因果陈述的观点——他认为这样一个涵盖性概括的要求是必要但不充分的,才能使这样的陈述为真(戴维森,1967 年)。)

虽然这个回应似乎满足了异议,但它引发了以下关注,这是与因果法则原则相关的一个异议背后的关注:实际上似乎没有人知道任何真正的预测性“严格”法则(按照该术语的字面意义)。现在,虽然这一观点与存在或甚至必须存在这样的法则是一致的,但我们更迫切地需要知道为什么我们应该这样认为,如果我们甚至不能提供任何例子的话。戴维森指出超越我们当前知识的严格覆盖法则的可能性是正确的,但我们需要知道为什么我们应该相信这些东西。科学似乎在没有明显使用它们的情况下做得很好。

对因果法则原则的另一个异议来自当代物理学的状态。根据量子力学,对于量子现象来说,我们不仅很难或不可能陈述这样的法则。相反,量子理论似乎暗示着决定论在微粒级别上无法成立。这个理论和这些粒子的行为告诉我们的是,至少在微观现象的层面上,因果关系是不确定的。而且声称这种不确定性与严格法则的要求不一致。因此,对因果法则原则的这一异议是,哲学在经验问题上不应该对科学发号施令。对世界的观察告诉我们,在这个领域严格的法则是不可能的,即使存在因果关系,这与因果法则原则直接矛盾。

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了戴维森对这种反对意见的回应(3.1 节)。传统上,严格的法则被认为是基于前提条件来保证后果条件的。但它们并不需要提供这样的保证。严格的法则要求前提包括所有可能阻止后果发生的条件和事件。如果在考虑了所有这些条件之后,后果仍然没有发生,那么除了纯粹的无决定性宇宙的事实之外,没有其他可以用来解释不发生的原因。因此,无决定性因果关系与因果法则是完全一致的(戴维森,1970 年,219 页)。决定论/非决定论和严格/非严格法则的区别并不完全对应。一个无决定性的法则可以是普遍的、无例外的和真实的。这一点似乎没有被无决定性反对严格法则的主要支持者所认识到(参见卡特赖特,1983 年)。

对于变异一元论更广泛框架内更内部的原因-法则原则的最后一个反对意见是在麦克道尔 1985 年提出的。麦克道尔认为,戴维森对原因-法则原则的忠诚与他对“方案和内容的二元论”的拒绝之间存在紧张关系(戴维森 1974a)。简而言之,戴维森反对的二元论是这样一个观念,即例如,感知判断是概念与非概念化的经验元素(感官输入)之间相互作用的合理结果。鉴于戴维森系统地拒绝了这个观念,麦克道尔认为他应该否认原因-法则原则。麦克道尔认为,这个原则对于最低版本的唯物主义并不是必需的(请参阅相关观点(裸物质主义)的补充说明),并且在不需要证明唯物主义的情况下,麦克道尔认为这个原则在戴维森的框架中缺乏任何动机。有关这个问题以及与方案-内容二元论和变异一元论相关的其他问题的讨论,请参阅相关问题(变异一元论和方案-内容二元论)的补充说明。

4. 前提 III:变异原则

变异原则指出,没有严格的法则可以根据心理事件来预测、解释或被其他事件预测或解释。在本节中,我们将探讨对这一原则的不同解释。戴维森自己的表述虽然引人联想,但常常模糊不清,并且常常涉及到非常不同类型的考虑因素,包括语言和解释的方面、心理解释的问题以及因果关系和倾向性的本质。我们将研究具体的解释以及它们在为变异原则和变异一元论提供令人信服的理由方面所面临的问题。

虽然在重要方面存在差异,但论证的各种表述以及对它们的反驳都展示出明显的模式:心理异常主义的支持者强调了一些心理属性的特征,声称这些特征(1)将其与物理属性明确区分开来,并且(2)在概念上与物理属性存在紧张关系,从而排除了这些属性之间严格的法律关系的可能性。然而,反对意见认为,心理属性的突出特征要么不能将其与物理属性区分开来,要么实际上与物理属性没有任何概念上的紧张关系,不能排除法律关系的存在。我们将依次考虑每种解释及其问题。在稍后的一节(5.3 节)中,我们将讨论与异常主义原则相关的另一个反对意见——它与戴维森关于心理属性与物理属性之间相互依赖关系的教条相矛盾。有关异常主义原则与戴维森关于方案-内容二元论和语义外部主义的观点之间关系的讨论,请参阅相关问题的补充说明。

心理变异一元论最初由戴维森提出,认为没有严格的法则可以预测和解释心理事件(戴维森 1970 年,208 页)。因此,它仅限于排除在结果中出现心理谓词的严格连续法则,例如“P1 → M1”,“(M1 & P1) → M2”或“M1 → M2”。它否认特定心理事件的发生,例如相信或意图某事,或以某种方式有意识地行动,可以通过诉诸严格的覆盖法则来解释。但正如明确的,戴维森的立场排除了任何心理谓词出现的严格法则的可能性,包括特别是形式为“P1 ↔ M1”的桥梁法则,这些法则构成了心灵类型同一理论的基础,以及任何具有心理前提的严格法则。我们已经看到,严格的纯粹心理学法则被相互作用原则(2.3)排除。在更一般的层面上,它排除了 2.2 中提到的问题的异常因果链的所谓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将行为如何由原因引起(“以正确的方式引起”)以成为行动,用某些必要的物理条件和也许是心理条件来说明。(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2.3),这种分析中某些物理条件的必要性是由心理和随后的心理变异一元论的开放性所保证的。)任何这样的行动充分分析都将涉及形式为“(M1 & M2 & M3 & P1) → P2”的心理物理法则。因为这样的分析将陈述,无论行为(P2)实际上是如何由原因(M1 & M2)以正确的方式(M3 & P1)引起的,它都是由这些原因合理化的行动。 这为生成严格的心理物理定律提供了一个框架:通过插入特定的原因和分析提供的因果条件 P1 和 M3,我们可以通过注意到这些原因产生的效果来得到一个严格的预测性心理物理定律。(在对异常因果链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的过程中,Bishop 1989 年的 125-75 页未能看到它与心理异常主义之间的联系-参见 164 页。)因此,严格的纯心理定律已经被排除在外,现在的重点是严格的心理物理定律。

从 1950 年代和 1960 年代流行的一种论证来看,将戴维森对心理物理定律的攻击视为对一个论证的阐述是有用的,该论证反对了原因是行为的原因的主张。这个论证被称为“逻辑联系论证”(见斯托特兰德 1970 年)。根据这个论证,原因不能被认为是通过引起行为来解释行为,因为(1)原因和结果必须在逻辑上与彼此不同(休谟对因果关系的要求之一),但是(2)原因和它们解释的行为之间存在一种准逻辑联系,这是由于它们之间的合理化关系。这种关系是准逻辑的,因为并不是任何原因都能解释任何行为,只有那些实际上合理化(使之可理解)一个行为的原因才能解释它。戴维森对这个论证的影响力回应是区分因果关系和逻辑关系,前者在事件如何被描述时都成立,而后者在事件的特定描述之间成立。逻辑联系论证未能认识到这个简单的区别。这个区别使得戴维森能够将他对行动理论的两个关键观点合并起来,即原因通过引起行为来解释,以及原因通过合理化来解释(戴维森 1963 年,13-17 页)。然而,正如我们将在下面看到的,戴维森似乎接受了逻辑联系论证核心的一个基本区别,即合理化关系具有某种关键属性(准逻辑状态),这与物理描述的因果相关事件之间的关系相矛盾。

4.1 全体论/不确定性论证

Davidson 对心理异常主义的明确考虑涉及对行动解释(包括语言和非语言)以及将心理状态和事件归因于个人的因素的吸引力。注意到几个可区分的特征-关于特定归因的整体主义、关于系统解释框架的不确定性以及心理归因对理性理想的响应。根据整体主义,只有在其他心理状态的背景下,特定的心理状态才能被引用来解释行为,而这些心理状态又依赖于其他心理状态。Davidson 声称这种依赖性和整体相互关联是“无限的”(Davidson 1970, 217)。这呼应了他关于不可能将心理状态纯粹以行为主义术语进行定义性还原的观点,因为在陈述非心理条件的任何尝试中,都不可避免地需要心理警示(例如,人理解、注意或关心……)。

戴维森提出了关于定义还原的这些论断,它们“最多只能提供我们为何不应该期望心理与物理之间存在法则联系的暗示”(戴维森,1970 年,217 页)。如果这种定义还原实际上是不可能的,那么就排除了严格的心理物理定律的一个子类的可能性——那些将心理状态与非意向描述的行为相关联的定律,但这种不可能性的基础并没有被解释。实际上,然而,如果我们不知道这个基础应该是什么,我们就没有理由接受戴维森的定义还原确实是不可能的这一说法。是什么阻止我们表达所有所需的警告?如果没有一个理由在手,没有什么能阻止还原主义者简单地向我们提供详细的定义,并向我们提出反例。显然需要一些既有原则又有说服力的东西。戴维森对定义还原的关注只是关于法则还原的“暗示”,因为它们引出了我们对制定这样的定律的障碍的直觉。这个障碍是什么需要明确表述。

有时,戴维森似乎在与 W.V 奎因(1960)提出的翻译不确定性论题上玩弄着思想,而这一论题得到了戴维森(1970, 222; 1979)的认可。该论题声称,根据一个人的行为,有经验上足够的但非等价的完整框架来赋予语言意义和心理状态,并且没有确切的事实能够确定哪个框架是正确的,而其他框架则不是。特别是,没有任何身体内部或外部的物理事实能够确定一个人的话语是指向某个确定的对象范围,而不是其他范围,或者确定一个人是否具有一套系统相互依赖的心理状态,具有不同的真值分布(参见戴维森 1979)。如果翻译不确定性论题是正确的,那么乍看之下就有一些理由来否定心理物理定律的可能性。因为如果所有物理事实都与不同的心理/语义赋值一致,那么似乎了解所有物理事实也无法告诉我们某些心理状态是否适用于某个人,或者某个意义是否适用于她的话语——这两者都无法被例外地预测或解释,就像心理变异论所主张的那样。

然而,这个观点存在两个问题。首先,这并不能排除某些心理物理定律,比如“M1 → P1”这种形式的定律。因此,它无法为心理异常论提供完全普遍的基础。但更重要的是,戴维森本人认为,与发散的参照方案有关的不确定性的最不具争议的版本只是纯粹的符号差异,正如他所说,意义是在经验上充分的翻译方案之间不变的东西(戴维森 1977 年,225 页;1999a 年,81 页)。而且,鉴于这些方案是通过纯粹的机械排列函数生成的(戴维森 1979 年,229-230 页),在制定心理物理定律时,将这些不同的方案考虑在内是一个相对简单的技术手段。例如,可以使用分离谓词来制定定律(“P1 →(M1∨M2∨M3)”)。或者,如果这些谓词被认为有问题,定律可以采用“P1 → M ”的形式,其中“M”选择了在经验上等效的理论之间的不变元素。因此,不确定性本身是否能够支持对严格的心理或心理物理定律的全面拒绝并不清楚。戴维森最终承认了这一点,他表示即使没有不确定性,异常论仍然成立(戴维森 1970 年,222 页)。

4.2 理性性论证

然而,决定性可能性的责任在于慈善原则在制定他人行为理论中的作用(戴维森 1970 年,222-23)。而且,这个原则在戴维森看来与心理变异一元论密切相关。根据这个原则,我们必须“努力寻找一个理论,认为他是一致的,相信真理,热爱善良(这是不言而喻的)”(戴维森 1970 年,222)。在理解他人的过程中,通过归因心理状态和事件以及赋予他的言辞意义,戴维森声称,我们必须随时准备根据关于这个人及其行为如何与整体项目相联系的新证据来调整先前的意义和心理状态和事件的分配,以使其变得可理解。这里有两个关键点,戴维森认为这暗示了心理变异一元论。首先,我们永远没有所有可能的证据-我们必须保持对以后的行为更好解释的开放性,因为新证据变得可用。解释始终在进行中。其次,“更好”的解释是那些根据理性的构成理想而做出的解释。因此,戴维森声称,

如果每个领域都要对其适当的证据来源保持忠诚,那么心理和物理领域之间就不能有紧密的联系。(戴维森 1970 年,222)

Davidson 声称,理性是心智的构成要素,这意味着只有符合某些理性标准的东西才被视为心智,因此才能被归因于心理学。这个构成性的观念可以有较弱和较强的解释。较弱的解释只看到对理解他人的基本逻辑、语义或概念限制,从而构成心智的东西,这允许在从这些基本限制到更实质性的实践推理和理论推理原则,甚至更进一步到欲望和价值观的过程中出现显著的变异。较强的解释似乎可以从戴维森上面的引文中推测出来。它要求一致性、真实的信念和适当的欲望,似乎要求解释者和被解释者之间的最大协议,从而形成了心智的最大概念。相比之下,较弱的解释只要求被解释的生物尽量减少无法解释的错误,从而允许与较强解释所要求的心理归因有显著偏差。在这种观点下,解释者将自己置身于被解释者的角度,承认可能阻碍她实现最大理性的证据和认知限制(Grandy 1973)。正如我们将在本节中看到的,对理性作为构成要素的解释方式直接影响对心理异常论论证的解释方式。

尽管戴维森从未对物理证据的适当来源提供任何实质性的解释,但他经常引用理性的概念作为限制心理归因的因素,而且很明显,无论是什么限制了物理归因,都会朝着不同且潜在冲突的方向发展。一个有启发性的方式来理解戴维森在这里的想法是通过传统的“规范性”和“描述性”概念之间的区别。当我们试图揭示在物理描述的世界中的一般性规律时,我们发现从一定的物理条件中得出的结论是一个无法解释的事实;我们的世界以某种方式构成(在其统治法则中),我们可以想象它是不同的。我们可能在经验调查中带有某些理论承诺,这些承诺不可避免地导致我们以某种方式而不是其他方式来解读数据;正如戴维森本人所暗示的那样,可能确实存在着构成性的先验原则,这些原则统治着非常基本的物理概念,如“对象”和“事件”(戴维森 1970 年,220 页;1974b 年,239 页;1973a 年,254 页;见上文 3.2 节)。然而,这些限制要宽松得多,并且允许在经验内容方面有很大的变化-即从其他物理事件和状态中可以得出什么。这与心理归因形成对比,心理归因中的规范性理性概念排除了某些心理状态从其他状态中产生的可能性。这种思路是有启发性的,但需要进一步明确。

4.2.1 规范性与描述性原则(金姆)

金载坤对戴维森立场的解释(金载坤,1985 年)试图做到这一点。金载坤认为,如果心理和物理谓词之间存在严格的类似法则的关系,物理的“无理性”和偶然性将“感染”心理。例如,如果我们将一个信念归因于一个人,而且还将一个信念归因于 p,并且还将一个信念归因于 p 蕴含 q,那么理性考虑通常会导致我们将一个信念归因于 q。根据金载坤的解释,涉及非常基本的逻辑、语义或概念关系的信念是必然的——我们无法理解在可能的世界中,我们归因于前两种信念但不归因于第三种信念的情况。

现在,鉴于戴维森对严格的纯粹心理学定律的拒绝,这可能看起来是一个过于强硬的说法——心理学的异常主义拒绝了任何心理谓词出现的严格定律的可能性,但金载坤在这里似乎在使用“M1 & M2 → M3”形式的定律。金载坤会回答说,戴维森只对拒绝严格的描述性(即解释性、预测性)定律感兴趣,而不是严格的规范性定律(见下文)。

如果物理谓词与心理谓词之间存在严格的法定关系,这种偶然性将以以下方式“感染”心理。假设存在严格的桥梁法则,将心理和物理属性的实例化相关联,如“P1 ↔ M1”和“P2 ↔ M2”。金姆(Kim)认为,形如“M1 → M2”的理性原则将使得可以逻辑推导出物理定律如“P1 → P2”。事实上,反过来也是如此;从物理定律“P1 → P2”出发,并假设心理物理桥梁法则,可以推导出理性原则“M1 → M2”。然而,理性原则和物理定律的形而上学地位有着重要的区别——理性原则是必然的,在所有可能的世界中都是真实的,而物理定律是偶然的,不是必然的。特别是,在桥梁法则的作用下,一个偶然的物理定律可以通过推导来解释(推导)理性原则,从而削弱了它的必然性。由于正是桥梁法则使得这些麻烦的推导成为可能,因此它们——以及严格的心理物理定律——应该被拒绝。这就是金姆对戴维森(Davidson)有启发性的观点的解释,即心理异常论根源于心理和物理解释归属于不同的证据来源。(有关相关讨论,请参见关于解释性表象论的补充部分。)

金的论点基于两个核心假设。首先,它假设在对戴维森的论证进行重建时,严格法和其他条件不变法之间的区别不起任何作用。据称,心理法律的范围并不解释与物理法律的不对称性,而是每种类型法律的要点(金,1985 年,381 页)。其次,它假设描述性法律和关系与规范性法律和关系之间有明确的区别,可以承担心理异常主义的重量(金,1985 年,383 页)。第一个假设显然是错误的;正如前面已经指出的,戴维森在他自己对变异一元论的讨论中非常强调对严格法律的关注,并明确允许包含心理谓词的带有限制的法律的可能性。那么,金的还原策略将无法唯一地确定产生问题的罪魁祸首是桥梁法而不是理性原则,所有这些法律都是严格的。虽然戴维森确实强调了心理谓词的规范地位,但他也承认,正如我们已经指出的(3.2 和 4.2),物理领域中存在一种规范性成分,即构成性先验原则。在戴维森的框架中,似乎没有明显的描述性和规范性原则之间的重要区别,可以承担所需的心理异常主义的负担(有关金的解释策略的进一步讨论,请参见有关金的还原策略建立心理异常主义的补充材料)。

4.2.2 不可编码性和强理性作为理想(麦克道尔)

约翰·麦克道尔(John McDowell)也关注理性的规范性质,但强调了一种非常强烈的理性观念,作为心理的理想构成要素,不仅仅涉及金姆(Kim)阅读中所使用的熟悉的演绎关系——逻辑、语义或概念关系(McDowell 1985, 391–4)。麦克道尔似乎受到戴维森更广泛的表述和讨论慈善原则(4.2)的指导,这些原则扩展到统治行动和信念形成的更一般原则,突出了戴维森对非理性的讨论(参见戴维森 1982)。例如,节制原则要求人们根据所有可用的考虑行动,而全面证据原则要求人们相信由所有证据支持的假设。广义表述意味着我们对理性的概念包括对善的概念,因此也包括对理性适当欲望的形成,从而超越了对信念和行动的限制。根据麦克道尔的观点,那些倾向于认为仅仅通过物理术语可以捕捉到演绎关系的人(参见洛尔 1981 年)在考虑到这种更强烈的理性观念时,将更难以否认心理异常主义。

这种更强烈的理性观念使麦克道尔能够利用理性规范与行为的实际解释之间的关键差距:

在初期困难之后,理解一个行动或命题态度可能不仅涉及设法为自己表达出迄今为止仅仅是内隐的理性观念的某个方面,而且实际上还涉及到确信自己的理性观念需要纠正,以便为这种新颖的可理解方式腾出空间。(麦克道尔 1985 年,392)

正如我们对经验事实的信念在任何特定情况下都可能是错误的,我们可以对经验现实进行真正的发现,理性也是如此。显然,麦克道尔所主张的更强的理性概念比仅限于纯推理关系的较弱概念更有说服力。麦克道尔继续论证,由于这个特点,我们必须对一个人的行为和心理状态的重新解释持开放态度,以适应我们对理性概念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事先无法预料,因此无法将理性捕捉在一套永久的原则中,从中可以制定出严格的法则。因此,理性是无法编码的。根据麦克道尔的观点,这就是心理变异一元论的基础。

人们可以从以下方式理解这里的推理:因为我们对理性的概念内在地包含了我们自己对理性的理解在任何特定场合下都可能是错误的,并且本质上是有限的,所以对心理或心理物理的一般性陈述的陈述无法穷尽并因此解释我们对理性的概念。如果理性的概念不仅仅包括一个人在任何特定时间对理性的理解,那么它就无法用大脑中实际发生的事情来捕捉(如果我们将“每个人的”替换为“一个人的”,同样的观点也适用)。因此,心理和物理之间的严格法则关系是不可能的。这与金的策略形成了有趣的对比:根据麦克道尔的解读,正是因为没有详细的理性原则陈述可以被认为是必然真实的,所以不存在心理物理定律。

在考虑麦克道尔的论点时,会出现一些问题。它似乎受到戴维森关于解释的持续性的言论的影响(戴维森 1970 年,223 页;见 4.2 节)。然而,戴维森提到了新证据——以行为和环境背景的形式出现的证据——总是会出现,这些证据可以迫使我们修订对一个行为体的现有解释。没有提到标准的转变,或者理性的未表达或无法表达的概念。事实上,暗示是,一个稳定的标准,在考虑到新证据时,可以导致对先前行为的修订解释。因此,麦克道尔似乎超越了戴维森关于理性概念的观点。事实上,麦克道尔所暗示的那种无法完全表达一个概念的想法——实际上是难以言喻的——与戴维森关于概念相对主义和拒绝不可翻译语言的观点并不完全一致(详见相关问题的补充材料(变异一元论和方案-内容二元论))。

此外,更重要的是,麦克道尔关于理性的独特不可编码性主张似乎过于笼统,无法支持像心理异常论这样的具体论点。当人们问为什么他坚持认为适用于我们对理性的概念的那些特征不也适用于解释物理世界的关键概念时,这一点变得明显。毫无疑问,我们对物理现实的概念超越了我们在任何特定时刻所持有的任何特定概念,并且错误应用的可能性已经内在于其中。科学家和解释者在面对新证据及其对先前证据理解的影响时处于相同的位置。到目前为止,这看起来只是关于概念的完全普遍的观点与归纳问题的结合,后者困扰着所有经验研究。麦克道尔声称“一个致力于涉及理想的解释的人必须意识到,实际当前概念与理想结构之间肯定存在差距,不仅是在他自己的情况中,也是在他人的情况中”(麦克道尔 1985 年,392),似乎并没有唯一地确定任何特定的解释框架。因此,它无法告诉我们有关心理学的形而上学地位的任何独特信息。

然而,如果这里的重点特别放在构成性原则上——毫无疑问,它必须如此——那么就会出现另外两个问题。首先,麦克道尔的推理并没有告诉我们究竟是什么使得这些原则对简化具有抵抗力,因为正如我们刚才所看到的,这种推理未能将它们与物理科学中的经验概念区分开来。其次,正如 4.2 节中所指出的,戴维森认为在物理科学中存在着构成性先验原则,它们在那里扮演着与理性在心理解释中扮演的类似角色。因此,我们仍然需要解释为什么心理学和物理学不能建立严格的法则关系。现在,我们确实注意到这里的物理构成性原则比理性要宽松得多,允许更多种类的经验内容——即什么可以从什么中得出。这确实解释了心理和物理解释之间的一个重要不对称性。麦克道尔在他的讨论中非常强调这一点:理性标志着可理解性的界限不仅仅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事实,而物理解释则以无关紧要的事实为基础(麦克道尔 1985 年,394 页)。然而,这一点似乎完全可以与麦克道尔对心理异常论论证的独特特点分离开来——它与麦克道尔对理性的不可编码性的特定意义没有特别的关系。事实上,这是金姆战略的关键点,并且似乎与麦克道尔关于理性的更强烈观点没有必然联系。一个人可以像金姆那样将理性视为构成性的、规范性的,并且与刚才提到的物理存在不对称性——而不必接受麦克道尔对理性的独特理解。因此,麦克道尔关于心理异常论的实际论证中可挽回的部分最终归结为金姆的观点。不可编码性似乎是一个误导。

因此,尽管麦克道尔对理性理想的本质有非常微妙和有趣的观点,但最终这些观点似乎并没有为心理异常主义提供一个稳固的基础。只有与金的策略共同分享的东西——理性和物理解释之间的模态不对称性——直接涉及心理异常主义。这使得麦克道尔的阅读面临 4.2.1 中提出的种种问题。

4.2.3 上下文/复杂性论证(麦克道尔和奇尔德)

正如我们在上面看到的,金认为心理变异论是可以证明的一种形式。这似乎比戴维森自己所声称的要强(戴维森 1970 年,215 页)。鉴于戴维森对可证明性的谦虚态度和缺乏明确的论证,一些评论者(Child 1992;另见 McDowell 1979)提出,仅仅反思我们在相互理解中所依赖的概括性规则就支持(但不能证明)心理变异论。这些概括性规则只在大多数情况下成立,并且需要详细的语境补充才能应用于特定情况,而这种补充在本质上无法包含在类似普遍规律的陈述中。这一建议是,任何希望成立的陈述所需考虑的语境细节之多,不适合包含在严格的法则性陈述中。一个相关的策略是指出在选择情境中,没有固定的、预先确定的目标,所有人类(甚至是任何特定人在其一生中)都会追求,或者在决定要相信什么时要最大化的价值观(例如理论选择中的简洁性、范围和一致性)(Child 1992)。这里的思想是,如果没有这样的固定目标或价值观,那么没有心理学的概括能够完整——因为在特定的语境中,这些目标或价值观在决定要做什么或相信什么方面起着关键的解释作用。

然而,似乎对物理科学中严格法律所需的详细级别的反思未能提供有趣的不对称性。如果考虑到必须考虑的因素数量,以确保当点燃火柴时会产生火焰的条件,那么所得到的严格法律将会非常复杂,并且在某种程度上与任何假定的心理谓词出现的严格法律没有明显的区别,包括上下文特征。如果在选择和决策领域确实没有固定的目标或价值观,那么可以以同样的方式适应这一点-上下文目标或价值观本身可以包含在假定的严格法律中。这将使这些法律的集合变得复杂而庞大,但正如已经指出的那样,这并不是将心理概括与物理概括区分开来的事情。(有关理性和变异一元论的论证的进一步讨论,请参见 Yalowitz 1997 和 Latham 1999。)

4.3 因果定义论证

我们一直在探讨不同的方法来理解和证明戴维森关于心理异常主义源于理性在心理归因中的构成性作用的主张。然而,在戴维森的著作中,经常出现另一种论证线索,它更关注心理事件的因果性质,而不是它们的理性性质。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在他早期关于行动的研究中,戴维森认为原因通过引起行动来解释行动,后来他强调心理状态和事件的本质部分取决于它们的原因和效果。特定的心理解释是因果性的(它们涉及原因-戴维森 1963 年),并且是以因果定义的概念来表述的(对于命题态度,请参见戴维森 1987b,41;对于心理内容,请参见戴维森 1987a,44)。在后来的工作中,他经常提到因果概念和因果解释的无序性质,以及由于这一点心理属性和原因解释的无序性质-“原因解释...在某种程度上是低级的;它们解释的内容比硬科学中最好的解释要少,因为它们严重依赖于因果倾向”(戴维森 1987b,42;另请参见戴维森 1991,162)。如果心理概念是因果定义的,并且严格的定律不使用因果定义的概念,那么心理异常主义似乎可以直接得出,而不需要通过与心理概念的理性性质有关的问题的任何绕道。

延伸这种推理,戴维森写道

[m] ental concepts…appeal to causality because they are designed, like the concept of causality itself, to single out from the totality of circumstances which conspire to cause a given event just those factors that satisfy some particular explanatory interest. (戴维森 1991, 163)

这似乎将变异属性(无论是心理的还是其他的)的因果定义基于它们回应特定的解释兴趣的事实。这与“终极物理”属性的情况形成对比:“尽管终极物理的解释回应各种兴趣,但它并不是兴趣相对的”(戴维森 1987b,45)。这似乎消除了心理学与其他特殊科学在异常性问题上的区别。所有后者都回应特定的解释兴趣,因此在效果类型的总充分条件方面是有选择性的(参见戴维森 1987b,45);它们的词汇的因果定义,以及异常性,归因于这种兴趣相对性和选择性。另一方面,“终极物理”“将一切无一例外地视为事件的原因,如果它在物理范围内(在导致效果的光锥内)”(戴维森 1987b,45)。

戴维森在后来的著作中多次重申了关于因果定义属性的变异性的这些论断,但他从未清楚地将它们与他早期关于理性在心理归因中的构成性角色的言论联系起来。他也从未提供支持这一关于因果性的一般论点的论证。人们自然会想知道,鉴于这一关于因果定义概念的一般论点,为什么会认为理性支持心理的异常性。而且了解这一一般论点为什么是可信的变得至关重要(有关讨论,请参见 Yalowitz 1998a)。

关于第一个问题,有一些证据表明戴维森混淆了两个不同的问题:为什么心理概念不能与物理概念之间存在类似法则的关系,以及为什么在解释人类行为时不能用物理概念取代心理概念。鉴于关于因果定义属性的一般论点,我们对为什么心理概念是变异的有一定的理解。但是这仍然没有解决我们是否应该继续使用变异概念,尤其是心理概念的问题。为什么不用规范的物理概念取代它们呢?在这里,心理概念的合理性可能会提供一个答案。如果我们希望理解为什么一个行为体执行了她所做的行为,而不是对她的身体为什么会按照某种完全充分的因果解释移动的问题有一个完全充分的因果解释,我们对选择性解释感兴趣——这是满足理由解释背后特定解释兴趣的总充分条件的一部分(戴维森 1991 年,163 页)。这些兴趣突出了理由和行动的规范性质——它们对慈善原则和理性理想的响应。在这种思维方式下,理性并不能解释心理变异;但它确实涉及心理现实性的问题(详见 6.2)。(有关因果定义概念的变异性质及其对变异一元论的影响的进一步讨论,请参见 Yalowitz 1998a。有关理性解释与心理现实性之间关系的更多信息,请参见关于解释性外现论的补充。有关与因果定义论证密切相关的问题的讨论,请参见 6.3 和有关问题的补充(心理变异性和语义外在主义)。

5. 一元论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看过戴维森对变异一元论的支持的三个前提——互动、因果-法则和异常主义原则。在本节中,我们将研究戴维森基于这些原则得出的结论——心理事件的令牌同一性理论,即每个因果互动的心理事件都与某个物理事件的令牌同一。我们将研究这一理论的推导和性质,以及关于其充分性的一些问题,以及心理属性在物理属性之上的监督论。正如我们将看到的,令牌同一性和监督论主张在其动机和与心理异常主义的一致性方面都是有争议的。在这一点上要记住的一个关键点是,一元论应该是从这些原则和其他假设中推导出来的,这些原则和假设在个别情况下可能是可以接受的,与反对一元论的立场相矛盾。

首先值得指出的是,戴维森只关注事件的本体论地位,而不是物质。例如,笛卡尔主张心灵和身体是不同的实体。虽然笛卡尔的立场对于心理事件的解释有影响,但事件和物质的同一性问题是不同的(参见拉瑟姆 2001 年)。然而,戴维森显然认为自己所建立的东西与笛卡尔的二元论是不一致的,因此,简要地看一下变异一元论对物质二元论的影响是有用的。

根据笛卡尔的观点,心灵和身体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同的实体,因为它们没有共同的基本属性。特别是,心灵不占据空间位置,而身体必然占据空间位置。因此,心理事件构成了在非空间定位实体中发生的变化,它们也不占据空间区域。另一方面,身体事件占据空间位置,因为它们是物质实体的变化,而物质实体本身是空间定位的。因此,在笛卡尔的观点中,特定的心理和物理事件不能是令牌相同的,因为它们没有共享一个关键的共同属性,没有这个属性,身份就是无法理解的。虽然变异一元论并不正式关注实体的本体论地位,但它似乎具有与笛卡尔的实体二元论不一致的后果——尽管它本身并没有建立实体一元论,但它排除了笛卡尔的思想,即心理和物理事件不是相同的,并且与笛卡尔实体二元论的基础之一相冲突。

5.1 令牌同一性

Davidson 的推导结构表明,心理事件与物理事件之间的因果互动的令牌一致性似乎很直接:因果互动的心理事件(互动原则)必须实例化某种严格的法则属性(因果法则原则),但心理属性不适合包含在严格的法则中(异常主义原则)。因此,心理事件必须实例化其他适合包含的属性。鉴于 Davidson 引用了物理领域的因果封闭原则,即每个物理事件都有一个物理解释,他迅速得出结论,这个其他属性必须是物理的,因为封闭性意味着物理属性具有特权地位,这表明它们具有严格法则的承诺。(Davidson 还倾向于将那些在严格法则中出现的属性简单地标识为“物理”(Davidson 1970, 224; 1995a, 266),但这当然会引发心理异常主义的问题。)因此,因果互动的心理事件必须与物理事件的令牌一致,排除了笛卡尔主义以及其他形式的二元论。

Davidson 的框架中对物理因果封闭的假设存在严重问题(有关讨论,请参见《关于变异一元论的因果封闭的补充》)。然而,很难看出 Davidson 如何从心理事件必须实例化非心理的严格法则属性的主张转向这些属性必须是物理的主张,而不是假设封闭性。为什么要假设只有“物理”属性是法则的呢?这引发了关于其他特殊科学的法则地位的有趣问题,这里涉及的是生物学和化学,但在 Davidson 自己的思考中似乎没有明确、决定性的资源来解决这个问题。然而,Yalowitz 1998a 提供了对变异一元论的解释,强调了 Davidson 对因果关系和属性的法则地位(见 4.3)的观点,其中因果封闭是从因果定律原则、令牌同一性和因果定义属性的异常性推导出来的。根据这种解释,心理事件必须实例化的严格法则属性最终被证明是物理属性,因为只有物理属性是非因果个体化的——所有特殊科学属性都是因果个体化的,而且所有这些属性都是非法则的。

Davidson 的特征-同一性理论在先验状态和对证明一元论的法则角色的立场上与以往的心灵同一性理论截然不同。以前的理论认为,关于特定心理和物理事件的同一性的主张取决于发现心理和物理属性之间的类似法则关系。因此,这些理论认为,支持这些法则的经验证据对于特定的同一性主张是必需的。然而,根据变异一元论,正是因为没有这样严格的法则,因此在因果互动的心理事件必须与某个物理事件相同。特征-同一性论文因此不需要经验证据,并且依赖于不存在类似法则关系的情况。它实际上通过论证心理和物理属性或种类之间的类型同一性的不可能性来证明心理和物理事件的特征-同一性(Davidson 1970, 209, 212–13; 参见 Johnston 1985)。

在戴维森对令牌-同一性的版本中,一个重要的观点是,他并不仅仅是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即心理事件具有我们直观上承认为“物理”的某种属性(如空间位置)。正如 2.1 节中指出的那样,相关的“物理”属性更有可能类似于当前物理学中所涉及的属性,即我们最成熟的科学,也是最接近制定严格法则的科学。这一观点引发了对戴维森令牌-同一性理论的众多反对意见,但也被一些反对者忽视了(见下文)。戴维森的核心观点是,使得心理事件与物理事件相同的是心理事件具有物理描述。在戴维森最初的表述中,一元论意味着每个心理事件都可以仅使用物理概念来唯一确定(1970 年,215 页)。这个立场成为了一些戴维森批评者的目标(5.2 节)。然而,戴维森最终明确否认他的一元论使他有可能以适合严格法则的物理术语提供心理事件或行为的描述(戴维森 1999d,639 页;1999b,653-4 页)。他指出,严格法则将会表明“每当在某个特定大小的场中有一定的力量和物质分布时,在时间 t,它将被某个特定大小的场中的一定的力量和物质分布所跟随”(戴维森 1999d,639 页)。他声称,当涉及特定的心理事件和行为时,这些法则的前提和结论将涵盖比仅仅是行为体或其行为更大的空间区域。为什么呢? 因为尽管单一的因果陈述是单一的,因此从完整的因果因素中选择与我们特定的解释兴趣相关或一致的因素,严格的定律本身并不选择——“这就是它们严格的原因”(戴维森 1999d,640;有关这个问题的详细讨论以及它对心理异常主义和一元论的论证的影响,请参见 Yalowitz 1998a)。戴维森淡化了这种观点对《异常一元论》官方声明中的唯一性主张的影响,将该主张解释为“每个心理事件都适用某种物理描述”(戴维森 1999b,654)。尽管这看似微妙,但它似乎是戴维森对一元论思想的基本转变,尽管在他的后期作品中没有深入探讨,并未引起评论家的注意。

无论如何,《异常一元论》因此不会继承如何证明心理和物理事件之间的具体对应的问题,因为每个心理事件都有一个物理描述是纯粹先验确定的。而这些物理描述不能以精确和唯一的空间和时间术语来指定(实际上也不能)。正如我们即将看到的(5.2 节),戴维森的许多批评者都忽视了这些观点。后者被忽视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它出现得较晚。然而,前者一直是基本的,评论家未能欣赏到这一点是令人好奇的。

戴维森还声称,心理属性和物理属性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偶然的或巧合的。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监督关系(戴维森 1970 年,214 页;1973a 年,253 页;1993 年;1995a 年,266 页)。(戴维森从未为监督关系提出论证。有关讨论,请参阅有关监督关系和物理解释优先性的补充说明。)这种关系的工作表述是,如果两个事件不共享一个心理属性,它们将无法共享至少一个物理属性(戴维森 1995a 年,266 页)——或者等价地,如果两个事件共享它们的所有物理属性,它们将共享它们的所有心理属性。它旨在表达心理对物理的一种依赖关系,以及相应地物理的一种解释优先性,但并不声称心理和物理之间存在任何还原关系。这个工作表述的真实性似乎取决于这样一种思想,即物理属性的分布以某种方式解释了心理属性的分布——不共享一个心理属性取决于/由于至少不共享一个物理属性的失败。监督关系通常被理解为导致以下类型的概括:“P1 → M1”,“P2 → M1”等(其中前提和结论同时发生)。这允许存在这样一种经验可能性,即多种不同的物理状态种类作为同一心理状态种类的基础(有关此问题的更多信息,请参阅有关相关问题(心理异常主义和语义外部主义)的补充说明)。然而,它似乎也暗示了物理和心理属性之间存在着类似定律的关系,因此与心理异常主义存在紧张关系。这个问题将在 5.3 中探讨。

5.2 对令牌同一性的反对意见

变异一元论已经成为许多有趣批评的对象。然而,其中许多批评很难与戴维森自己的特定版本的一元论完全接触,主要是因为戴维森的版本是从他框架中的其他前提先验地推导出来的。例如,有人认为,如果心理事件真正与物理事件相同,那么心理事件就不需要承担与后者相同的时空精确性的负担(Hornsby 1981; Leder 1985)。例如,将从一连串推理中得出某个结论的推导与大脑中某个特定时间和地点发生的某个神经事件或一组神经事件进行任意的等同是不合理的,尤其是考虑到神经框架的微精确性。试图为偿还债务的行为提供物理描述会有多么困难呢?如何确定物理学语言所要求的空间和时间参数的精确度?如果不是完全荒谬的话,区分“物理事件”与其原因和效果似乎是令人生畏的(Leder 1985; 另见 di Pinedo 2006)。此外,有人认为,特定的变异一元论主张的唯一可能的经验证据可能是那些或其他心理和物理属性之间的类型一致性,因为证据需要从变异案例中提取,以区分仅仅是巧合的事件和相同的事件(Leder 1985)。

鉴于戴维森为建立令牌-同一性论提出的先验程序,这些批评变得难以评估。他可以回应说,我们已经先验地知道,任何特定的心理事件如果与任何心理或物理事件发生因果交互作用,就必须实例化某些物理属性,根据因果定律和变异原理。关于这些物理属性与当前在神经科学中使用的属性之间的关系如何,是稍后的问题,必然是次要的,相对于这个一元论的结论来说。而且,并没有保证(实际上,这是相当不可能的),当前流行的神经科学属性是严格法则属性的候选者。正如我们刚刚看到的(5.1 节),戴维森最终明确将涵盖心理事件的物理属性与涵盖大空间-时间区域的广泛描述相联系。此外,坚持认为令牌-同一性主张预设了类型-同一性,将认识论与形而上学混淆在一起是错误的。我们只能通过依赖其他心理和物理属性之间的某种类型相关性来确定某个心理令牌事件实例化了哪个物理属性,这是一回事;是否存在心理物理定律是另一回事,并不由发现的方法来解决。

我们还需要记住,戴维森接受了实质性的心理-物理相关性的可能性(其他条件不变的心理物理定律),这直接涉及这些认识论问题。更一般地说,戴维森的令牌一致性主张是,尚未知的严格科学词汇将能够用来描述心理事件。虽然我们无法通过当前神经科学的特征来判断这一主张,但似乎我们应该能够裁决可想象性的问题。而且,撇开戴维森后来的观点,虽然我们目前并不在为心理事件分配细粒度的时空参数,但并不明显我们不能在理论考虑的基础上接受这样的分配,而不必承认类型一致性的存在。然而,戴维森的正式立场,早期和晚期,一直是我们不需要能够进行这样的分配才能断言令牌一致性——只需存在这样的真实分配,这是我们基于纯粹的先验论证所知道的。(戴维森 1999b;有关此问题的进一步讨论,请参见相关观点(裸物质主义)的补充;有关令牌一致性的不同批评,请参见相关观点(其他立场)的补充。有关基于戴维森自己对因果解释的批评的讨论,请参见 Horgan 和 Tye 1985。有关戴维森的一元论太弱以至于不能称为“唯物主义”的批评的讨论,请参见令牌一致性和最小唯物主义的补充)。

5.3 一元论是否与心理异常主义一致?

我们已经看到,戴维森在他的一元论中补充了一个监督性的主张。监督性关系有许多不同的概念(参见金 1993b),戴维森最终将他的版本与所谓的“弱”监督性联系起来,与“强”和“全局”监督性形成对比。简而言之,这些立场之间的基本区别如下。弱监督性在可能世界内连接特定的心理和物理属性,而不跨越可能世界;而强监督性则在不同可能世界之间连接这些属性。全局监督性在可能世界内将心理属性类作为一个整体与物理属性类作为一个整体连接起来,但不限制特定的心理和物理属性之间的关系。弱监督性的观点是,心理属性依赖于它们在特定可能世界内与之相关的物理属性,但是在另一个可能世界中,这些完全相同的物理属性可能与非常不同(甚至没有)的心理属性相关。因此,弱监督性比全局监督性更强,因为它假设了特定的心理和物理属性之间的相关性,但比强监督性更弱,因为它承认这些相关性在其他可能世界中可能无法实现。(值得注意的是,戴维森从未将他对监督性的观点与他上述关于心理事件必须实例化的物理属性的广泛性质的观点联系起来。目前还不清楚这些观点是否可以结合起来,或者如何结合。在下面对监督性的讨论中,将忽略这种复杂性,并假设所讨论的物理属性不属于这种广泛性质,因为这是戴维森自己对监督性的讨论似乎进行的方式,也是他的批评者所预设的。)

Davidson 的变异一元论的令人困惑的方面独立于上述竞争的变异一元论概念之间的细微分歧。无论依赖关系是在特定的心理和物理属性之间,还是在两者的集合之间,以及依赖关系是否仅在可能世界内或跨可能世界也成立,似乎都意味着将存在严格的法则,根据这些法则可以预测和解释心理事件,而这些事件根据变异一元论的原则应该被排除。Davidson 有时声称(Davidson 1995a, 266)变异一元论实际上是由变异一元论所蕴含的,如果是这样的话,似乎可以得出结论变异一元论本身是一个不一致的理论——既蕴含着不能有任何严格的心理物理定律(变异一元论的原则),又蕴含着必须有这样的定律(变异一元论)。但一般来说,他的立场似乎是变异一元论与变异一元论是一致的(Davidson 1993, 7)。如果变异一元论和变异一元论确实是不一致的,并且前者被拒绝,那么就会引发一个关于唯物主义立场在心理和物理属性之间没有可辨认关系的合理性的问题(参见关于变异一元论和物理解释优先性的补充说明)。(应该记住 5.1 节末尾关于 Davidson 关于物理描述和变异一元论的后期观点之间关系的警告。)

为什么显现似乎会产生严格的定律?当戴维森首次提出显现主张时,他用以下术语表达了它:“在所有物理方面相同但在某些心理方面不同的两个事件是不可能的”(戴维森 1970 年,214 页)。这种表述似乎蕴含了形式为“P1 → M1”的严格心理物理定律。后来,戴维森开始关注这种表述的逆转:“如果两个事件不共享一个心理属性,它们将至少不共享一个物理属性”(戴维森 1995a,266 页)。这种重新表述的优点在于它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即所需的物理差异在每个心理差异的情况下不必相同(参见戴维森 1973a,253-4 页)。正如戴维森所说,

尽管显现蕴含了特定事件 e 的心理属性 p 的任何变化都将伴随着 e 的物理属性的变化,但它并不蕴含其他事件中 p 的变化将伴随着这些其他事件的物理属性的相同变化。只有后一种蕴含才会与 [变异一元论] 相冲突。(戴维森 1993 年,7 页)

然而,这里似乎存在两个问题。首先,逆转的重新表述实际上蕴含了原始论点——如果两个事件共享所有物理属性,它们将共享所有心理属性——因此再次产生了严格的心理物理定律。其次,即使伴随的物理变化可以不同,这只会产生更多严格的心理物理定律——“P1 → M1”,“P2 → M1”,等等。因此,很难理解戴维森为什么认为第二种表述与异常主义原则是一致的。

一些 Davidson 的辩护者(Child 1992, 224; 参见 Davidson 1973, 258)对于监督和心理异常之间的明显紧张关系做出了回应,强调这样的法则制定需要考虑到的细节程度会使其对预测毫无用处,因为相关的初始条件不太可能重复出现。但正如我们所见(4.2.3),这似乎对于任何严格法则的候选者都是正确的——它必须考虑到所有可能的干扰条件,而这样做对于生成预测来说变得非常笨拙。而且无论如何,这样的法则仍然会对心理事件提供严格的解释,与 Davidson 自己对心理异常的表述相矛盾。因此,监督“法则”似乎对异常原则提出的问题仍然存在。

Davidson 的其他辩护者(参见 Macdonalds 1986)对这个问题的回应是,严格监督法则的存在与心理异常原则是相容的,只要我们实际上无法陈述任何这样的法则,并因此无法使用它们来预测和解释实际的心理事件——这当然是当前情况,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也是如此。这个建议利用了 Davidson 对异常原则的官方陈述的字面解读,该陈述否认了基于这些法则可以解释或预测心理事件的可能性。但是这样做,它使得变异一元论变成了一个更弱的立场,依赖于人类认知的局限性。它实际上成为了一个偶然的认识论立场,而不是它所声称的必要的形而上学教义。

戴维森在某个地方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个非常不同的建议。他声称,他设想的心理和物理谓词之间的监督关系是一种其他条件不变的性质。他接受了任何令人满意的心理和物理属性之间关系的要求,即允许引用特定心理和物理属性之间的局部相关性和依赖关系(戴维森 1993 年,9 页)。但他阻止了从这个要求到严格的心理物理定律的任何蕴涵,暗示这样的“相关性”和“依赖关系”是一种其他条件不变的形式。

在这个广泛的关于这个主题的文献中,还没有讨论过这种其他条件不变的监督观念(金 1995 年,136 页承认并支持其可能性;然而,参见金 1993 年,24-25 页),而且目前尚不清楚它是否能提供一个适当强大的依赖性概念来满足唯物主义的直觉。但它似乎是一种吸引人的方式,可以将监督与心理异常主义调和,使得变异一元论保持一种一致的理论。

6. 产生现象论的反对意见

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变异一元论无法避免表象现象主义——即心理事件缺乏因果/解释能力的观点。初步看来,这种担忧源于心理异常主义与戴维森框架中赋予物理属性明显特权地位之间的紧张关系——特别是所有事件都是物理的,所有物理事件都可以严格用其他物理事件来解释。然后,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在已经有物理解释的情况下,心理属性能够发挥什么样的因果/解释作用。

一些人对这个结果表示欢迎,认为心理事件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解释行为,这种方式在典型科学解释的术语中无法解释(参见冯·赖特 1971 年;斯托特兰德 1976 年;威尔逊 1985 年;吉内特 1995 年;坎贝尔 1998 年和 2005 年以及有关解释性表象主义的补充讨论)。然而,许多人认为这一指责对于变异一元论试图占据归纳唯物主义和二元论之间立场的前景来说是毁灭性的。如果心理事件在行为解释中没有独特的因果作用,许多人认为它们将缺乏与归纳唯物主义和二元论竞争所需的强大现实性。按照这种思路,只有因果能力才能证明心理现实主义的存在。因此,如果变异一元论无法避免表象现象主义,似乎就为消除主义唯物主义敞开了大门,即心理词汇和解释是空洞的,应该被抛弃并由神经科学取而代之(假设神经科学本身能够提供严格的定律——如果不能,那么这种思路将导致抛弃除了“物理”严格法则属性和解释之外的一切)。

如前所述,变异一元论的异象论担忧源于两个对变异一元论至关重要的观点:首先,心理事件同时也是物理事件;其次,虽然心理谓词不能纳入严格的因果定律,但物理谓词必须纳入其中。早期的批评者很快从这些观点转向了异象论的结论,即心理属性在因果上是无关的,因为总是存在严格的法则属性——物理属性——来因果解释事件的发生。(有关这一论证线索的详细讨论,请参见有关心理属性和因果相关性的补充部分。)然而,在这一论证线索中存在许多其他问题,其中一个问题立即被戴维森利用起来:在变异一元论所发展的外延形而上学框架中(见上文 2.1),属性并不引起任何事物,因此既不具有因果相关性也不具有因果无关性。根据戴维森的观点,只有事件才是因果关系的关联体。他对异象论对变异一元论的反对意见持一般的怀疑态度,这些反对意见依赖于事件因其实例化的属性而“凭借”引起因果关系(戴维森 1993 年,6,13)。这与他对因果关系和解释之间的明确区分密切相关,因果关系是一种形而上学关系,独立于事件如何被描述,而解释则仅涉及事件在特定方式下的描述。但正如我们将在下文看到的,这并没有解决对异象论的担忧。(有关异象论及其对变异一元论与人类自由之间关系的相关讨论,请参见相关问题:3.2 变异一元论与当代兼容主义。)

6.1 心理属性与解释相关性

批评者对这种外延主义辩护的批评坚持认为,即使考虑到因果关系和解释之间的区别,关于变异一元论仍然存在相关问题。特别是,他们质疑心理属性是否能够发挥任何真正的解释作用 - 是否具有解释相关性,考虑到戴维森框架中赋予物理属性的优先级。为什么要认为心理属性解释任何事物,考虑到实例化它们的事件总是同时实例化在因果定律中起作用的物理属性?这里的一个想法是真正的解释需要法则,而心理异常主义在排除心理和心理物理法则的同时,无法解释心理属性在与物理或心理事件相关的任何解释作用。

作为回应,戴维森指出,虽然变异一元论拒绝了心理谓词可以出现的严格法则的可能性,但它允许存在 ceteris paribus 的心理和心理物理法则(戴维森 1993 年,9-12 页)。他的观点似乎是,如果有法则的支持足以具有解释相关性,那么心理属性就具有解释相关性。(戴维森和他的批评者经常在因果关系和解释相关性的问题之间滑动,但鉴于戴维森对因果效力和属性的观点,后者问题显然是关键。)其次,戴维森援引心理属性在物理属性上的监督来为心理属性的解释作用提供基础。戴维森说

如果属性对个体事件的原因产生影响,则属性具有因果效力,并且监督确保心理属性确实对心理事件的原因产生影响。(戴维森 1993 年,15 页)

第一个观点在戴维森的著作中没有得到系统性的发展,尽管其他对非还原一元论感兴趣的人已经对此进行了探讨,以应对表象论者的担忧。一些人专注于利用 ceteris paribus 覆盖定律来解释心理物理因果关系,声称这使得心理属性足以产生效果,从而提供所需的解释角色(麦克劳林 1989 年;福多尔 1989 年,1991 年)。其他人则试图通过直接引用心理学和心理物理学反事实的真实性来回避覆盖定律的问题,从而为心理属性的解释角色提供基础(LePore 和 Loewer 1987 年,1989 年;霍根 1989 年)。戴维森本人则专注于监督(尽管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ceteris paribus 定律的可能性也涉及到他的解释/原理)。

监督意味着

如果两个事件在心理属性上有所不同,那么它们在物理属性上也有所不同(我们假设物理属性具有因果效应)。如果监督成立,心理属性对事件的因果关系产生影响,因为它们对物理属性很重要,而物理属性对因果关系也很重要。(戴维森 1993 年,14 页)

这里的重点不仅仅是心理属性继承或依附于它们所监督的物理属性的因果能力。相反,戴维森似乎声称心理属性影响其所监督的物理属性的因果能力。

戴维森在这里的回应存在一个问题,即它颠倒了监督关系中通常声称的心理属性和物理属性之间的依赖关系。提出监督关系的一个核心理由是将一种解释上的首要性标记给所监督的属性(参见关于监督关系和物理解释首要性的补充说明)。这在戴维森上述表述的第一部分中得到了体现——显然,心理属性的差异意味着(需要)物理属性的差异,因为为了解释心理属性的差异,需要物理属性的差异。因此,心理属性对物理属性的“重要性”在于改变前者等于改变后者,因为改变后者解释了前者的变化。这似乎对于建立心理属性的解释相关性并不有帮助。另一个问题是,如上所述(5.3),很难看出一个足够强大的监督关系,使得心理属性能够解释事件的物理属性,戴维森似乎暗示这种关系不会导致严格的定律。因此,监督关系如何与异常主义原则一致,以及它如何帮助阻止表象论者的担忧,尚不清楚,尽管我们之前确实注意到了一个潜在但未被探索的可能性——一个其他条件不变的监督关系,戴维森支持这种观点。

6.2 利益相关性和双重解释策略

金姆从变异一元论到心理副现象论探索了一条相关但不同的路线-解释排除问题(金姆 1989 年,44 页)。对事件的因果解释引用了该事件发生的充分条件。这似乎排除了其他独立原因或解释该事件的可能性。因此,如果像变异一元论所暗示的那样,物理学可以对任何特定事件提供充分的解释,似乎就没有独立且不可约的心理解释事件的空间(戴维森 1993 年,15 页)。因为原因实例化了某个特定的物理属性,所以效果(碰巧实例化了一个心理属性)发生了。原因实例化的任何心理属性在解释为什么发生效果时似乎是多余的-除非这些属性与物理属性以某种严格的法则方式相同或相关,这是由异常主义原则排除的。

戴维森回应称,仅引用行为的物理属性来提供行为的充分解释,并不能解决心理解释行为所服务的特定利益——根据她执行的行为的原因来解释行为。满足这些解释利益弥补了这样的解释无法成为严格法律或完全符合物理法则的事实(戴维森 1991 年,163 页)。我们只能理解为什么代理人挥手——为什么效果是心理类型的“挥手”(而不仅仅是“手上下移动”)——通过引用引起事件的心理属性,比如她想要向朋友打招呼。引用引起事件的物理属性和相关的纯粹身体运动将无法带来这样的理解,假设存在心理变异,因为缺乏无论是原因与代理人的物理属性之间的还是效果与代理人的行动之间的还原关系。

在这里,我们看到解释的利益相对性及其对解释相关性的影响在戴维森的理论中起着重要作用(请参阅有关心理属性和因果相关性的补充)。如果我们想要对心理效应进行合理解释,就必须引用心理属性。因此,戴维森对表象论者的关切的回应可以被描述为一种“双重解释对象”理论,即心理属性在解释心理属性的作用方面具有两个不同的解释对象:某种物理类型的事件和某种心理类型的事件。由于其独特的理性化关系能力,心理属性通过使其他心理属性的发生变得可理解,被赋予了不可消除的和(根据变异一元论)不可简化的解释作用。这反映了在 4.3 节末尾通过因果定义解释心理异常论的论证所提出的观点:理性不是心理异常论的基础,而是心理现实主义的基础(有关双重解释对象方法的相关讨论,请参见 Macdonalds 1995 和 Gibbons 2006)。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只有心理属性才能解释和被解释为心理属性的发生。这将导致一个“出口”问题,心理属性在解释上与物理属性隔离开来,这与我们通常思考心理-物理互动的方式不一致。例如,头部受到打击可以解释思维的发生。而思维可以解释物体的运动,例如当我决定解渴时,导致水杯移动到我的嘴唇。然而,打击不能理性化思维,决定不能理性化杯子的运动(尽管它可以理性化移动杯子的行为)。戴维森的双重解释策略对这些现象没有提供解释(关于出口问题的讨论,请参见吉本斯 2006 年)。尽管如此,只要存在需要通过理性化提供的独特解释方式来解释的心理属性的发生,心理属性就占据着不可消除的解释角色。而且根据变异一元论,这个角色是不可简化的。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双重解释策略与戴维森对物理领域因果封闭的承诺是一致的(克兰 1995 年似乎忽视了这一点)-每个物理事件都可以有一个物理解释,即使某些物理事件的心理成分只能通过诉诸于导致事件的心理成分来理性解释。因此,无论因果封闭最终如何进入变异一元论(请参见关于物理因果封闭和变异一元论的补充),它似乎不会为变异一元论解释心理属性的不可消除、不可简化的解释角色带来任何进一步的问题。

因果解释的利益相对性对于戴维森在变异一元论框架内将心理属性的不可消除的解释角色基础至关重要。如果按照变异一元论的观点,诸如行为之类的心理事件类型不能归约为物理事件类型,那么解释行为(而不仅仅是肉体运动)以使其可理解的唯一方法就是诉诸于原因——即因果的心理属性。(关于在变异一元论框架内是否仍然可以将原因解释维持为因果解释的讨论,请参见关于解释性表象论的补充部分。)

6.3 原因的因果构成

评估对变异一元论的异象唯心论反对意见时,还需要考虑因果关系如何进入根据戴维森的原因和原因解释的构成。在我们建立变异原则之前,或者继续推导一元论之前,我们已经知道原因通过引起行为来解释它们(在 2.2 中讨论的“因为”问题)。而且,正如我们所见(4.3),我们知道命题态度和心理内容是个体化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它们的原因和结果来定义(关于态度,请参见戴维森 1987b,41;关于内容,请参见戴维森 1987a,444,并在相关问题的补充部分(心理异常主义和语义外部主义)中进行了详细讨论)。但是,如果某件事物除非是原因,否则无法被认为是原因,那么心理属性无法产生因果效应的指责似乎难以获得任何进展。而且,由于这些主张先于一元论的论证,它们对于原因必须成为原因的其他要求是中立的。因此,在发现它们也是物理事件之前,必须将原因视为原因。这似乎以完全独立于令牌同一性的主张方式确保了原因的因果效应。在戴维森的框架内,原因只能通过其因果性质发挥其理性化和解释作用。

变异一元论的许多表象论批评者并未涉及这个丰富的因果背景。正如我们所见,这个背景本身并不足以消除所有表象论关切。但它确实显著影响了这些关切的表述和解决方式。变异一元论在多个层面上明显地致力于心理因果解释的相关性,因此善意建议我们尝试以一种方式理解它,以便尊重这些承诺。上述讨论的双重解释策略(6.2)为此提供了一个有希望的框架,同时还显示了对驱动表象论异议的关切的敏感性。

7. 结论

尽管变异一元论在其假设、结构和论证中表面上显得简单,但我们发现了一些重要的问题和空白,这些问题和空白阻碍了对变异一元论可信度的整体最终评估。虽然它所面临的主要异议源于表象论关切,但这些异议的力量并不明确。可以说,变异一元论面临的最严重困难不在于其充分性,而在于其合理性。我们仍然需要一个明确的论证来说明理性如何导致异常主义原则;物理闭合和一元论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地位存在重大问题;而因果定律原则的严格要求仍然需要有令人信服的理由。尽管存在这些问题,变异一元论仍然为探索心灵哲学中的基本问题和难题提供了一个极其有用的框架,并在心理和物理事件与属性之间的关系的重要立场上赢得了中心地位。

Bibliography

  • Allison, H., 1983, Kant’s Transcendental Idealis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 –––, 1990, Kant’s Theory of Freedo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Anscombe, G. E. M., 1971, Causality and Determin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Antony, M., 2003, “Davidson’s Argument for Monism”, Synthese, 135: 1–12.

  • Bishop, J., 1989, Natural Agenc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Block, N., 1980, “Troubles with Functionalism”, in Block, N., Readings in the Philosophy of Psychology, Volume 1,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Boghossian, P., 1989, “Content and Self-Knowledge,” Philosophical Topics, 17: 5–26.

  • Burge, T., 1979, “Individualism and the Mental”, 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 4: 73–121.

  • –––, 1993, “Mind-Body Causation and Explanatory Practice”, in Heil and Mele 1993.

  • Campbell, N., 1998, “Anomalous Monism and the Charge of Epiphenomenalism”, Dialectica, 52(1): 23–39.

  • –––, 2003, Mental Causation and the Philosophy of Mind, New York: Broadview Press.

  • –––, 2005, “Explanatory Epiphenomenalism”,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55(220): 437–451.

  • Cartwright, N., 1983, How the Laws of Physics Li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Chalmers, D., 1996, The Conscious Min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Child, W., 1992, “Anomalism, Uncodifiability and Psychophysical Relations”,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102(2): 215–245.

  • Crane, T., 1995, “The Mental Causation Debate”,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Supplementary, LXIX: 211–236.

  • Cussins, A., 1992, “The Limitations of Pluralism”, in Charles, D. and Lennon, K. (eds.), Reduction, Explanation and Realism,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Davidson, D., 1963, “Actions, Reasons and Causes”, in Davidson 1980.

  • –––, 1967, “Causal Relations”, in Davidson 1980.

  • –––, 1969, “The Individuation of Events”, in Davidson 1980.

  • –––, 1970, “Mental Events”, in Davidson 1980.

  • –––, 1971, “Agency”, in Davidson 1980.

  • –––, 1973a, “The Material Mind”, in Davidson 1980.

  • –––, 1973b, “Freedom to Act”, in Davidson 1980.

  • –––, 1974a, “On the Very Idea of a Conceptual Scheme”, in Davidson 1984.

  • –––, 1974b, “Psychology as Philosophy”, in Davidson 1980.

  • –––, 1974c, “Reply to Solomon”, in Davidson 1980.

  • –––, 1977, “Reality without Reference”, in Davidson 1984.

  • –––, 1979, “The Inscrutability of Reference”, in Davidson 1984.

  • –––, 1980, Essays on Actions and Event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 1982, “Paradoxes of Rationality”, in Philosophical Essays on Freud, R. Wollheim and J. Hopkins (ed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1984, Inquiries into Truth and Interpretation,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 1985a, “Rational Animals”, in LePore and McLaughlin.

  • –––, 1985b, “Reply to Quine on Events”, in LePore and McLaughlin.

  • –––, 1987a, “Knowing One’s Own Mind”, Proceedings and Addresse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 60: 441–58.

  • –––, 1987b, “Problems in the Explanation of Action” in Metaphysics and Morality, P. Pettit, R. Sylvan, and J. Norman (eds.), Oxford: Basil Blackwell.

  • –––, 1989, “The Conditions of Thought” in J.Brandl and W. Gombocz (eds.), The Mind of Donald Davidson, Grazer Philosophischen Studien, 36: 193–200.

  • –––, 1990, “The Structure and Content of Truth”,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87(6): 279–328.

  • –––, 1991, “Three Varieties of Knowledge”, in A.J. Ayer: Memorial Essays, A.P Griffiths (e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1993, “Thinking Causes”, in Heil and Mele.

  • –––, 1995a, “Laws and Cause”, Dialectica, 49: 2–4: 263–279.

  • –––, 1995b, “Could there be a Science of Rational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Studies, 3: 1–16.

  • –––, 1999a, “Reply to Quine”, in Hahn 1999.

  • –––, 1999b, “Reply to Bruce Vermazen”, in Hahn 1999.

  • –––, 1999c, “Spinoza’s Causal Theory of the Affects”, in Desire and Affect: Spinoza as Psychologist, Y. Yovel (ed.), New York: Little Room Press.

  • –––, 1999d, “Reply to Jennifer Hornsby”, in Hahn 1999.

  • Della Rocca, M., 1991, “Causation and Spinoza’s Claim of Identity”, History of Philosophy Quarterly, 8: 265–276.

  • de Caro, M., 2020, ”Davidson and Putnam on the Antinomy of Free Will“, forthcoming in Chakraborty, S. and Conant, J. (eds.), Engaging Putna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URL= https://www.academia.edu/40534172/Davidson_and_Putnam_on_Free_Will .

  • de Pinedo, M., 2006, “Anomalous Monism: Oscillating between Dogmas”, Synthese, 148: 79–97.

  • Ducasse, C.J., 1926, “On the Nature and Observability of the Causal Relation”, Journal of Philosophy, 23: 57–68.

  • Fischer, J., 1986, “Van Inwagen on Free Will”,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36(143): 252–260.

  • –––, 1994, The Metaphysics of Free Will, Oxford: Blackwell.

  • Fischer, J., and Ravizza, M., 1994, “Responsibility and History”, 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 XIX: 430–451.

  • –––, 1998, Responsibility and Control,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Fodor, J., 1974, “Special sciences and the disunity of science as a working hypothesis”, Synthese, 28: 77–115.

  • –––, 1989, “Making Mind Matter More”, Philosophical Topics, 17: 59–80.

  • –––, 1991, “You Can Fool Some of the People All of the Time, Everything Else Being Equal: Hedged Laws and Psychological Explanations”, Mind, 100: 19–34.

  • Frankfurt, H., 1969, “Alternate Possibilities and Moral Responsibility”, in Frankfurt 1998

  • –––, 1971, “Freedom of the Will and the Concept of a Person”, in Frankfurt 1998.

  • –––, 1975, “Three Concepts of Free Action”, in Frankfurt 1998

  • –––, 1987, “Identification and Wholeheartedness”, in Frankfurt 1998

  • –––, 1998, The Importance of What We Care About,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2003, “Some Thoughts Concerning PAP”, in Widerker, D. and McKenna, M. (eds.), Moral Responsibility and Alternative Possibilities, Burlington: Ashgate.

  • Gibbons, J., 2006, “Mental Causation without Downward Causation”, Philosophical Review, 115(1): 79–103.

  • Ginet, C., 1995, “Reasons Explanations of Action”, in Agents, Causes and Events, T. O’Connor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Glannon, W., 1997, “Semicompatibilism and Anomalous Monism”, Philosophical Papers, 26(3): 211–231.

  • Goodman, N., 1983, Fact, Forecast and Fic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Grandy, R., 1973, “Reference, Meaning and Belief”, Journal of Philosophy, 70(14): 439–52.

  • Hahn, L.E. (ed.), 1999, The Philosophy of Donald Davidson, Chicago: Open Court Press.

  • Hancock, N., 2001, “Anomalous Monism and Physical Closure”,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Research, XXVI: 175–85.

  • Heil, J. and Mele, A.(eds.), 1993, Mental Causation,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Honderich, T., 1982, “The Argument for Anomalous Monism”, Analysis, 42: 59–64.

  • Horgan, T., 1989, “Mental Quasation”,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3: 47–76.

  • Horgan, T. and M. Tye, 1985, “Against the Token Identity Theory”, in LePore and McLaughlin 1985.

  • Hornsby, J., 1981, “Which Physical Events are Mental Events?”,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81: 73–92.

  • –––, 1985, “Physicalism, Events, and Part-Whole Relations”, in LePore and McLaughlin 1985.

  • –––, 1993, “Agency and Causal Explanation”, in Heil and Mele 1993.

  • Hudson, H., 1994, Kant’s Compatibilism,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 2002, “Kant’s Third Antinomy and Anomalous Monism”, in Pasternack, L. (ed.), Immanuel Kant: Groundwork of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in Focus, London: Routledge.

  • Hume, D., 1748 [1993], An Enquir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Indianapolis: Hackett, 1993.

  • Jarrett, C., 1991, “Spinoza’s Denial of Mind-Body Interaction and the Explanation of Human Action”, The Southern Journal of Philosophy, 29(4): 465–485.

  • Johnson, M., 1985, “Why Having a Mind Matters”, in LePore and McLaughlin 1985.

  • Kant, I., 1781/1786 [1996],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Guyer, P. and Wood, A., (ed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Kim, J., 1985, “Psychophysical Laws”, in LePore and McLaughlin 1985.

  • –––, 1989, “The Myth of Nonreductive Materialism”, Proceedings and Addresse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 63: 31–47.

  • –––, 1992, “Multiple Realization and the Metaphysics of Reduction”,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52 (1): 1–26.

  • –––, 1993a, “Can Supervenience and ‘Non-Strict Laws’ Save Anomalous Monism?”, in Heil and Mele 1993.

  • –––, 1993b, Supervenience and Min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1995, “Explanatory Exclusion and the Problem of Mental Causation”, in C. Macdonald and G. Macdonald (eds.), Philosophy of Psychology, Oxford: Blackwell Press.

  • Latham, N., 1999, “Kim and Davidson on Psychophysical Laws”, Synthese, 118: 121–143.

  • –––, 2001, “Substance Physicalism”, in Loewer and Gillett (eds.), Physicalism and its Discontent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2003, “What is Token-Physicalism?”, Pacific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84: 270–290.

  • –––, 2011, “Are Fundamental Laws Necessary or Contingent?”, in Carving Nature at its Joints: Natural Kinds in Metaphysics and Science, J. Campbell, M. O’Rourke and M. Slater (eds.), Cambridge, MA: MIT.

  • Leder, D., 1985, “Troubles with Token Identity”, Philosophical Studies, 47: 79–94.

  • LePore, E., and Loewer, B., 1987, “Mind Matters”, Journal of Philosophy, 84: 630–642.

  • –––, 1989, “More on Making Mind Matter”, Philosophical Topics, 17: 175–191.

  • LePore, E. and McLaughlin, B, (eds.), 1985, Actions and Events: Perspectives on the Philosophy of Donald Davidson, New York: Blackwell.

  • Lewis, D., 1966, “An Argument for the Identity Theory”, Journal of Philosophy, 63(2): 17–25.

  • –––, 1981, “Are We Free to Break the Laws?”, Theoria, 47: 113–121.

  • Loar, B., 1981, Mind and Mean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Macdonald, C. and G., 1986, “Mental Causes and Explanation of Actio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36(143): 145–158.

  • –––, 1995, “How to be Psychologically Relevant”, in C. Macdonald and G. Macdonald (eds.), Philosophy of Psychology: Debates on Psychological Explanation (Vol. 1), Oxford: Blackwell: 60–77.

  • McDowell, J., 1979, “Virtue and Reason”, The Monist 62: 331–350.

  • –––, 1985, “Functionalism and Anomalous Monism”, in LePore and McLaughlin 1985.

  • McLaughlin, B., 1985, “Anomalous Monism and the Irreducibility of the Mental”, in Lepore and McLaughlin: 331–68.

  • –––, 1989, “Type Epiphenomenalism, Type Dualism, and the Causal Priority of the Physical”,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3: 109–135.

  • Meerbote, R., 1984, “Kant on the Nondeterminate Character of Human Actions”, in W. Harper and R. Meerbote (eds.), Kant on Causality, Freedom, and Objectivity,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 Mumford, S., 2009, “Laws and Dispositions”, in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Metaphysics, R. le Poidevin, P. Simons, A. McGonigal and R. Cameron (eds.), London: Routledge, 471–9.

  • Nagel, T., 1974, “What is it like to be a bat?”, Philosophical Review, 83: 435–456.

  • Nelkin, D., 2000, “Two Standpoints and the Belief in Freedom”, Journal of Philosophy, 97(10): 564–576.

  • Pereboom, D., 1995, “Determinism al Dente”, Noûs, 29(1): 21–45.

  • Quine, W.V., 1960, Word and Object,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Schiffer, S., 1991, “Ceteris Paribus Laws”, Mind, 100: 1–17.

  • Shea, N., 2003, “Does Externalism entail the Anomalism of the Mental?”,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53(211): 201–213.

  • Smith, M., 2003, “Rational Capacities or: How to Distinguish Recklessness, Weakness, and Compulsion”, in Stroud, S. and Tappolet, C. (eds.), Weakness of Will and Practical Rationality, New York: Oxford

  • Solomon, R., 1974, “Comment on Davidson” in Brown, Stuart (ed.), Philosophy of Psychology, London: MacMillan.

  • Spinoza, B., 1985 [1677], Ethics, in The Collected Writings of Spinoza (Vol. I), E. Curley (tran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Stoutland, F., 1970, “The Logical Connection Argument”,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Monograph No. 4, 117–29.

  • –––, 1976, “The Causation of Behavior”, in Essays on Wittgenstein in Honor of G.H. von Wright, Acta Philosophica Fennica, 28(1–3): 286–325.

  • van Inwagen, P., 1984, An Essay on Free Will,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von Wright, G.H., 1971, Explanation and Understanding, Cornell: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Watson, G., 1975, “Free Action”, in Watson 2004.

  • –––, 1999, “Soft Libertarianism and Hard Compatibilism”, in Watson 2004.

  • –––, 2004, Agency and Answerabilit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Widerker, D., 1995, “Libertarianism and Frankfurt’s Attack on the Principle of Alternate Possibilities”, Philosophical Review, 104(2): 247–261.

  • Wilson, G., 1985, “Davidson on Intentional Action”, in LePore and McLaughlin 1985.

  • Yalowitz, S., 1997, “Rationality and the Argument for Anomalous Monism”, Philosophical Studies, 87(3): 235–58.

  • –––, 1998a, “Causation in the Argument for Anomalous Monism”, Canad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28(2): 183–226.

  • –––, 1998b, “Semantic Determinants and Psychology as a Science”, Erkenntnis, 49: 57–91.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action | Davidson, Donald | dualism | epiphenomenalism | events | externalism about the mind | functionalism | laws of nature | mental causation | mental content: causal theories of | mind/brain identity theory | monism | multiple realizability | physicalism | psychologism | Quine, Willard Van Orman | relativism | scientific explanation | Spinoza, Baruch | supervenience

Copyright © 2019 by Steven Yalowitz <yalowitz@umbc.edu>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