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的《蒂迈欧篇》 Timaeus (Donald Zeyl and Barbara Sattler)

首次发表于 2005 年 10 月 25 日;实质性修订于 2022 年 5 月 13 日。

在《蒂迈欧》中,柏拉图详细阐述了宇宙的形成以及其令人印象深刻的秩序和美丽的解释。他提出,宇宙是理性、有目的和有益的力量的产物。它是一位神圣工匠(“Demiurge”,dêmiourgos,28a6)的手工艺品,他模仿一个不变和永恒的模型,在一个已经存在的混沌中施加数学秩序,生成有序的宇宙(kosmos)。这个解释的主导原则是目的论:整个宇宙以及它的各个部分都被安排得如此之好,以产生各种良好的效果。对于柏拉图来说,这种安排并非偶然,而是智慧(nous)的刻意意图的结果,智慧被人形化地代表为计划和构建一个尽可能优秀的世界的工匠的形象。

宇宙的美丽有序不仅是智慧的表现,也是理性灵魂理解和效仿的模范。这种理解和效仿使这些灵魂恢复到它们最初的卓越状态,这种状态在它们的具体化中丧失了。因此,这种论述还具有明确的伦理和宗教维度。

这幅神圣创造的宇宙的图画,虽然从一开始就备受争议(见下文第 2 节),但通过几个世纪的哲学家和神学家的想象和赞赏,它已经吸引了无数代人的注意。[1]由于这部作品的广泛范围,以及它作为一种独白的性质——通过排除对话者之间的交流,这篇演讲更像是一种权威性陈述,而不是一系列需要调查的问题——《蒂迈欧》通常被认为是作者智力成就的巅峰,特别是对于那些赞同它对宇宙描绘的思想家来说。这也似乎是它早期被翻译成拉丁语的原因之一。公元四世纪的卡尔西迪乌斯(Calcidius)的拉丁译本使它成为中世纪拉丁西方唯一可用的柏拉图文本,直到十二世纪。虽然它仍然是开普勒的重要参考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影响力开始减弱。在 19 世纪后期和 20 世纪前期,随着语言学方法的精细化和确切的历史学研究的完善,对《蒂迈欧》的兴趣再次被激发出来,[2]但在 20 世纪下半叶,这篇对话经常被认为在哲学上至多是无足轻重的,甚至是倒退的。它在关于柏拉图哲学发展的争论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并不多。然而,近几十年来,《蒂迈欧》再次引起了人们对它的浓厚兴趣:哲学家、科学史学家、思想史学家和语言学家,虽然不一定被对话的大胆主张所说服,但对它宏伟的描述感到着迷,并积极参与并试图阐明其概念结构。


1. 对话概述

开场对话(17a1–27d4)介绍了角色——苏格拉底、蒂迈欧斯、克里提亚斯和赫尔莫克拉底,并暗示后三者将对苏格拉底前一天所发表的演讲作出回应,该演讲提出了一种强烈类似于《理想国》的理想政治安排。[3] 这个回应将从宇宙的创造一直到人类的创造开始,并在第二步中展示一个理想社会的运作。克里提亚斯将通过他对古代雅典和亚特兰蒂斯之间战争的描述来提供第二步,这个战争的开始可以在柏拉图的《克里提亚斯》中找到,而蒂迈欧斯则负责处理我们对话中的第一步。蒂迈欧斯以序言(27d5–29d6)开始讲述(27d5–29d6),在其中阐述了他的论述所基于的形而上学原则,介绍了工匠的形象及其永恒的模型,并对他即将提供的论述的地位进行了简要评论。这个序言之后是连续不断的正式论述,一直延续到对话的结束(29d7–92c9)。论述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阐述了智慧的成就(29d7–47e2),第二阶段描述了必然性的影响(47d3–69a5),第三阶段展示了智慧和必然性如何共同产生人类的心理和生理结构(69a6–92c9)。

主篇的第一部分解释了宇宙的存在以及一些最普遍的目的论特征。宇宙存在并展现善良,因为它是一位极其善良、慷慨的工匠的杰作,他将最初无序的状态带入了秩序之中。宇宙是一个有生命的事物(zô[i]on,也可译为“动物”),因为拥有智慧比没有智慧更好,而获得智慧需要获得灵魂。它是完整的,因此它包含了所有生物种类作为其部分。它是独特的,因为它的模型是独特的;模型的独特性源于其完整性。宇宙的物质由火(用于可见性)和土(用于可触性)组成,但这些所谓的元素需要通过空气和水的中介,按比例逐渐结合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宇宙的物质形状是一个球体,它所具有或缺乏的特征都可以用各自的目的来解释。宇宙的灵魂由一系列和谐比例的可分可不分的“同一性、差异性和存在性”的混合物部分组成,这些部分被分成两个相交的圆圈(称为“同一性圆圈”和“差异性圆圈”),以解释灵魂在认知对象的不同类型之间的认知能力:那些存在和那些变化的对象。当与宇宙的物质结合时,它们还解释了宇宙的宇宙学组织。天体是神圣的,并在它们各自的轨道上运动,用作时间的标记:固定的星星标记白天/黑夜,月亮标记(阴历)月份,太阳标记年份。时间本身随着这些天体运动而产生,成为“永恒的影像”。[4]个体灵魂由宇宙的灵魂物质的残留物(和较低级别)组成,并最终体现在物质身体中。这种体现使灵魂以前的规律运动混乱不堪,因为灵魂受到内部身体过程的强力干扰以及外部物体对其的影响,尤其是在感知经验中。这些干扰严重损害了灵魂的认知功能;只有通过适当的培养和教育,才能恢复其原始运动并恢复适当的认知功能。身体及其部分的设计是为了支持这种功能,蒂迈欧把眼睛的设计和视觉机制作为一个重要案例。

蒂迈欧准备过渡到他演讲的第二个主要部分,指出虽然迄今为止他所讲述的因果故事确实涉及到宇宙生成的合适原因(aitia),但这个故事本身是不够的,必须扩展到“贡献性原因”的解释(sunaitiai 或 summetraitiai,46c7,46e6,68e4–5)。演讲必须提供关于各种物质结构的解释,这些结构对于支持和实现智慧的目的是必要的。这些各种结构所具有的属性是由它们的构成所决定的,这是一种“必然性”,工匠无法改变或消除这些结构的属性。这些属性允许(或不允许)工匠所期望的某些过程,并且在智慧实现其期望的程度上,它成功地“说服”了“必然性”(48a2–5)。演讲的第二个主要部分的角色是阐述这些贡献性原因。

第二个主要部分以介绍容器开始,它是一种“第三种”存在,与熟知的典范形式和形式的生成图像并列(49a1–4,52a8,d2–4)。容器被视为作为物质基质或某种形式的空间,或者兼具两种角色。蒂迈欧对容器的描述存在一些解释上的困难,其中一些将在下面讨论。在“宇宙之前”的状态(即“工匠介入”之前的状态),容器受到不规则和无序的运动的影响,并依次移动其内容。其内容只是随后被表述为四种“类别”(所谓的“元素”)的“痕迹”(ichnê,53b2):火、空气、水和土。这四种类别中的每一种都由几何体构成——火由四面体构成,空气由八面体构成,水由二十面体构成,土由立方体构成。工匠首先构建这四个正则固体,作为每种类别的主要微粒。这些固体的面由两种类型的直角三角形(半等边和等腰)组成,而这些三角形正是对话中物理学的“简单”元素。由于它们的三角形是相似的(半等边),只有火、空气和水的微粒可以相互转化;而土的微粒由等腰三角形构成,因此被排除在这种转化之外。这四种类别中的每一种都具有由其微粒构成决定的特性,而这些特性又决定了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应方式。这些作用和反应是持续不断的,使得非均匀状态得以延续,而这种状态本身是运动的必要条件,即相互作用的继续。 虽然这四种物质各自倾向于朝向它们自己的空间区域移动,但它们在一个没有任何间隙的球形宇宙中被挤压在一起,导致它们的各种微粒相互切割或碾压时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因此,可以确定这些迁移从未完全完成,即四种元素不会完全分离成独立的区域。逻格斯继续解释每种四种物质的各种变体,以及它们及其化合物所表现出的感知属性。对感知属性的描述需要先行对感觉(包括快乐和痛苦)进行描述,而正是这一部分描述结束了本节的论述。

论述的第三个主要部分——关于智慧与必然性的合作——主要关注人类的心理物理构造。虽然工匠创造了个体的灵魂,但他将人类身体的创造委托给了较低级的创造神。当个体的不朽(和理性的)灵魂寄宿于有限的身体时,寄宿需要进一步创造“有限”部分的灵魂——从《理想国》和《斐德鲁斯》中熟悉的有生气和欲望的部分。这些部分在身体中被分配到各自的位置:不朽和理性的灵魂在头部,有限灵魂的两个部分在躯干中:有生气的部分在胸部(靠近头部),欲望的部分在腹部。躯干中的各个器官——胸部的肺和心脏以及腹部的肝脏——支持其所属灵魂部分的功能。逻格斯继续描述了各种身体部分的形成,对每种情况下的部分目的进行了阐述,并展示了它的构造(由适当选择的材料构成)如何为实现该目的服务。目的由智慧规定,而材料的特性——由于其特性使其符合智慧的目的——是必然性的结果(因此也是必然性的贡献)。在大多数情况下,必然性很好地为智慧的目的服务,但并非总是如此。一个显著的例子是大脑周围的覆盖物。这种覆盖物需要足够厚重以提供最大的保护,但这种厚重会妨碍感觉,因此必须在相互冲突的需求之间做出优先选择。必然性对智慧的“说服”偶尔产生抵抗的这种情况限制了创造世界可以达到的卓越程度。 蒂迈欧的演讲继续讲述了呼吸和消化的机制,并对身体和灵魂的各种疾病进行了分类和病因学讨论。这是为了敦促人们适当地锻炼身心,以恢复或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特别强调了灵魂的幸福:通过将我们的灵魂的运动与整个宇宙的运动重新调整一致,我们实现了以德行和幸福地生活的目标。演讲以对女性和非人类动物的繁殖过程的描述结束。

2. 一个解释性问题

自从亚里士多德以时间的开始为由而拒绝了《蒂迈欧》的宇宙学观点(物理学 251b14-26),对话的辩护者们——也许是希望中和亚里士多德的批评,同时承认时间开始的假设是有问题的——声称创世故事不应该字面上解读,而是隐喻性的。这种隐喻性的解读成为柏拉图主义者的主流观点(尽管不是唯一观点),从柏拉图直接的继任者所在的古学院到普罗提诺斯(公元 3 世纪)都是如此。关于创世故事如何被解释的问题仍然是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至今仍然引起学者们的兴趣和分歧:如果我们采用隐喻性的解释,我们将把这个故事看作是宇宙存在的所有时刻的基本原则的陈述,而不是一个智慧的工匠在过去某个时刻将世界组装起来的过程。这个问题引发的关键问题包括:(1)智慧(由工匠拟人化)是否真的是某种智能的代理人,一种本体上与模型和副本都不同的实体,或者工匠是否可以被认同为模型或副本的某个方面——例如世界灵魂或者其中一个形式——从而可以归约为其他东西?(关于这个问题,请参见下文的“目的论”部分。)(2)我们如何理解宇宙的“前宇宙”状态与其完成状态之间的关系?该故事假设在有序宇宙产生之前存在一个“前宇宙”状态。但是如果除了测量的天体运动之外没有时间,那么“之前”应该如何理解?(3)如果字面上解读创世故事,它是否与柏拉图在其他对话中阐述的相关主题的观点一致?

3. 蒂迈欧与其他柏拉图对话的关系

蒂迈欧相对于其他对话的位置问题引发了一场激烈但富有成果的辩论,对我们评估柏拉图哲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53 年,G.E.L.欧文发表了一篇引人注目的文章,挑战了蒂迈欧作为柏拉图所谓“晚期”著作的正统观点,并主张将其视为中期对话,早于《泰阿泰德》和《巴门尼德》的创作。欧文声称在蒂迈欧中看到了一些在《理想国》中熟悉的形而上学观点的重新肯定,但(根据欧文提出的阅读)在这两个对话中被揭示出来以供驳斥,而根据正统观点,这两个对话都在蒂迈欧之前。正统观点基于长期的传统,但已被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的语言学家进行的文体研究所证实。欧文对文体学的批评以及他对《泰阿泰德》和《巴门尼德》中相关论证的解释,四年后又遭到了 H.F.切尼斯的激烈争议,后者为了捍卫传统观点而进行辩护(切尼斯 1965 年,1977 年)。这场辩论使这两位声名显赫的学者的研究柏拉图对话的方法如此明显不同,为柏拉图文本的分析带来了新的敏锐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正统观点似乎保持了自己的立场。对文本的更细致的研究和最近的计算机辅助文体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这一观点。[7]

蒂迈欧斯的开篇将其描绘为《理想国》中关于类似于理想城邦的卡利克勒斯的对话的续篇,将蒂迈欧斯中宣布的计划与《理想国》联系起来。这个开篇还将《克里提亚斯》描绘为《蒂迈欧斯》的续篇。而苏格拉底在《费多篇》中要求提供宇宙解释的目的论原因,而不是普雷苏格拉底学派宇宙学中使用的物质原因(97b-99b),蒂迈欧斯通过对宇宙理性原因的解释来回答(然而,《蒂迈欧斯》指出,为了解释可感知的世界,还必须考虑《费多篇》中的物质原因)。

4. 逻格斯的地位

在他的前言中,蒂迈欧斯将他即将给出的解释描述为“可能的解释”(eikôs logos)或“可能的故事”(eikôs muthos)[8]。这个描述是一个文字游戏:解释的主题本身就是一个“形象”(eikôn),蒂迈欧斯声称,“我们对事物的解释应该与它们所描述的主题具有相同的特征”(29b3-5)。宇宙作为一个变化的和永恒的模型,是一个可以进行明确和准确解释的可能主题,但作为一个变化的和不稳定的事物,任何对它的解释都会同样缺乏完全的准确性和一致性(29c4-7)。这可以被理解为降低了我们的期望——这个解释只是可能的。同时,蒂迈欧斯说他将努力给出一个“不比其他人的解释更不可能”的解释(或“任何其他[解释]”)(29c7-8),虽然这个解释不能被理解所把握(nous,29b6——理解不变真理的能力),但它仍然值得我们的“信仰”(pistis,29c3)并满足一定的标准。随着蒂迈欧斯的解释的进行,我们经常被提醒其“可能”的特性[9],这个特性的消极和积极含义都应该牢记在心。

逻格斯,因此,被提出为合理的,因此值得我们相信,但既非决定性也非完整(参见 68b6-8),因此可以进行可能的修订(参见 54b1-2,55d4-6)。这些事情的确切说明逃避了人类(29d1),只有上帝“和那些他亲爱的人类”才能获得(53d4-7)。有时有人认为将账目称为“仅仅可能”支持对宇宙学的隐喻性阅读。然而,这是一个错误;很难看出精确和决定性与可靠但可修订的账目之间的区别如何映射到字面和隐喻账目之间的区别。相反,这种对比应该被视为关于可知事物的确凿性和关于经验事物的合理性之间的对比。在账目的主题是一种变化而不是一种存在的事物,以及一种可感知而不是一种可理解的事物的程度上,账目将不会超过可能性。在它美丽和有序的程度上,它是根据完美的现实和由最优秀的制造者塑造而成的,账目将不会低于可能性。

5. 存在与变化

蒂迈欧提供的宇宙生成的描述从一开始就基于柏拉图中期对话中熟悉的形而上学和认识论原则,特别是《理想国》。在引入他的讨论主题时,蒂迈欧提出了一个区分:始终存在且永不变化的事物和变化且永不存在的事物(27d5–28a1)。他继续将每个事物与其熟悉的认识论相关联(28a1–4):前者通过理解(noêsis)和推理的解释(logos)来把握,后者通过意见(doxa)和无理性的感知(aesthêsis alogos)来把握。虽然蒂迈欧在这里没有提及满足这些描述的实体类型,但熟悉《理想国》的读者会想起形式和感知之间的区别(518c,534a)。作为工匠设计和构建宇宙的模型,存在的作用(29a)回忆起形式作为哲学统治者在行使国家治理时模仿的模型的作用(Rep. 500b–501c)。直到蒂迈欧在他的讨论中(51b7–e6)提到形式,并且根据理解和(真实的)意见之间的区别(本身由论证支持)来论证它们的存在。而将变化的事物与感知之物(在这种情况下,宇宙作为感知对象)进行等同的认定可以在 28b7–c2 轻易地进行(见下面的论证中的第 5 点)。

蒂迈欧的开放性问题(“什么是始终存在且永不变化的东西…?”)可以从外延上解读(“什么实体或实体是始终存在且永不变化的…?”)或内涵上解读(“某个实体始终存在且永不变化是什么意思…?”)。如果从前一种方式解读,答案将是“形式”或“一个形式”。如果从后一种方式解读,问题在文本中立即得到回答,因此这种解读似乎更可取:始终存在意味着可理解和不变的。

形而上的存在-变化区别及其认识论相关性被用于建立后续宇宙学的框架。该论证的结论是,宇宙是一件由至善的工匠根据永恒模型的仿制品制作而成的作品。推理可以表示如下:

  1. 有些事物总是存在的,永远不会变化(27d6)。

  2. 有些事物变化,永远不会存在(27d6–28a1)。

  3. 如果且仅当一件事总是存在时,它才能被理解所把握,涉及一个理性的逻辑(28a1-2)。

  4. 如果且仅当一件事变得存在时,它才能被意见所把握,涉及无理性的感知(28a2-3)。

  5. 宇宙是一件已经存在的事物(28b7;来自 5a-c 和 4)。

  6. 宇宙是可见的,可触摸的,并且具有物质(28b7-8)。

  7. 如果一件事是可见的,可触摸的,并且具有物质,那么它是可感知的(28b8)。

  8. 如果一件事是可感知的,那么它已经存在(28c1-2;也可以由 4 推导出)。

  9. 任何变成的事物都是由某个原因引起的(28a4–6,c2–3)。

  10. 宇宙是由某个原因引起的(来自 5 和 6)。

  11. 宇宙的原因是一位工匠,他按照一个模型塑造了宇宙(28a6 以后,c3 以后;显然来自 7,但见下文)。

  12. 宇宙的模型是一直存在的东西(29a4–5;来自 9a–9e)。

  13. 宇宙的模型要么是一直存在的东西,要么是已经存在的东西(28a5–29a2,也隐含在 28a6–b2)。

  14. 如果宇宙是美丽的,工匠是善良的,那么宇宙的模型是一直存在的东西(29a2–3)。

  15. 如果宇宙不美丽或者工匠不善良,那么宇宙的模型就是一种已经变成的东西(29a3-5)。

  16. 宇宙是至高无上的美丽(29a5)。

  17. 工匠是至高无上的善良(29a6)。

  18. 宇宙是一件工艺品,按照一个永恒的模型来制作的(29a6-b1;来自 8 和 9)。

根据熟悉的柏拉图学说和假设,直到中间结论宇宙有其生成的原因(7),论证并没有特别困难。但是仅凭 7 本身对 8 只提供了部分支持。[13] 在这里,预先考虑到 9d 作为蒂迈欧斯推理的基本前提是有帮助的;这不仅仅是任何世界的生成,而是蒂迈欧斯在这里——事实上在整个演讲中——试图解释的一个至高无上美丽的世界的生成。柏拉图并没有讨论我们这样美丽的世界可能是无智能原因的结果的可能性。

一旦确定了宇宙具有目的性结构的结论,论述的解释方法就相应地进行。构成调查的问题不是:“什么最好地解释了世界的这个或那个观察到的特征?”而是:“鉴于整个世界在变化和必然性的限制下是最好的可能性,我们应该期望世界具有哪些特征?”这个问题邀请先验的答案,蒂迈欧斯关于整个宇宙最一般特征的论证(例如,为什么它存在,为什么它是有生命和智能的,为什么它是独特的,为什么它的形状和组成如此)完全是先验的。这些问题的答案不能通过经验来确认。但显然,调查也受到实际观察到的宇宙特征的限制,这引发了关于这些特征所服务的良好目的的问题(例如,天体的运动,人类的心理生理构成等),以及这些特征如何实现这些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所需的特征(作为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与实际观察到的特征(作为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之间存在幸运的巧合,这是这种论述的天才所在。然而,有时候这种方法论会导致与观察结果明显不符的结论,例如地球免于元素间转化(详见下文的“物理学”部分)。[14]

为工匠服务的模型通常被称为“生命本身”,它可以是一种形式,或者是一种适当组织的形式的组合。它是理想(或更好地说是真实)的宇宙;这是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所称的“真正的天文学”(与经验性天文学相对立)的对象(527d-531d,尤其是 530a3)。工匠不会(事实上也不能)通过复制生命本身来进行复制;他的挑战在于创造一个受到变化限制的形象:与模型不同,它必须是可见和可触摸的(28b7),因此是三维的(实体-立体形态,32b1)。这个限制反过来要求假设一个三维的东西,让创造的宇宙可以存在其中,蒂迈欧最初称之为“所有变化的容器”(49a5-6),随后称之为“空间”(chôra,52a8,d3)。

制造者的模仿活动,将宇宙形成为永恒模型的模仿,与将较大或较小比例的三维结构复制为模型的建筑师的活动不同,而类似于遵循一套说明书或图纸的建筑师的活动。这套说明书是可理解的、非物质的和非空间的模型,规定了要建造的结构的特征;它本身不是一个结构。关于柏拉图中期形而上学是否包括形式是或展示了一些可感知对象所展示的某些更宏大、纯净的版本的观点,存在争议。可以说,这种观点(称之为“粗糙的典范主义”)被巴门尼德的“第三人”论证所驳斥(132a)。作为不可见、无形和非空间实体,形式被排除在仅可见、可触及和有空间的对象可能具有的属性之外。然而,就其是否是或展示了可理解的本质而言,形式可以像一套说明书或图纸一样,为理解这些本质并有能力按照它们构建世界的任何人提供“参考”(28a7,29a3)。(制造者的模仿活动的这种观点与“精炼的典范主义”[15]相对应。)

6. 随附体

蒂迈欧将容器引入为“第三种”(48e4),与形式及其模仿物并列。他为这个概念的晦涩道歉,并试图通过一系列类比来阐明其作用:它被比作一块金子(50a4-b5),一位与父亲一起生育后代的母亲(50d2-4,51a4-5),一种可塑性的、易受影响的物质(50c2-6,e7-51a1),以及一种作为各种香味中性基础的油膏(50e5-8)。这些形象表明,它本身没有任何特征(除了其角色所必需的形式特征,如可塑性)。容器被提出作为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观察到的个别事物没有一个持续不变地存在(例如作为火或水)。我们观察到的这个东西在某个时候是火,然后变成空气,接着变成水等等,“它们在一个循环中相互转化,看起来是这样”(49c6-7)。因此,此时此地看起来是火的东西并不是火本身:它的火焰只是对它的临时描述。那么,它本身是什么东西?在一个困难而有争议的段落中,蒂迈欧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它本身是(部分)一个完全没有特征的主体,在其各个部分中通过四个元素的痕迹以各种方式被描述。这就是容器——一个持久的基质,本身中性,但通过四个元素的痕迹暂时承担各种特征(51b4-6)。

以上的类比可以被视为暗示着容器是一种物质基质:就像金作为金是各种几何构型的物质基质一样,它被塑造成形,香水的基底,或者各种印象的可塑材料,容器作为“物质”在各种方式下被表征。但是蒂迈欧斯并没有使用任何适合翻译为“物质”或“材料”的描述性词语;然而,他使用了“空间”(chôra)这个词。它提供“座位”的功能(hedra, 52b1)加强了这样一个概念,即它的作用是为进入和从中消失的事物提供一个空间位置(49e7–8, 50c4–5, 52a4–6)。

关于容器是被视为物质还是空间的问题,已经有相当多的讨论。以及关于所谓进入和消失于容器中的实体的性质,也存在持续的分歧。它们显然不是形式(52a4)。一些解释者提出,这些实体是从形式中派生出来的特征类型(或特征标记),而这些类型(或标记)恰好是在容器的论证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形式副本(mimêmata)(49c7–50a4)。无论这种解读的优点如何,容器所谓“接收”的东西是“所有的物体(sômata)”(50b6)。物体是三维实体,这使得很可能是各种特定的可观察个体的出现和消失本身,而不是它们的属性(类型或标记),在这些段落中被提及(49e7–8,50c4–5,52a4–6)。但是这些特定的物体具有几何基础——物质世界的基本构建单元是所谓的柏拉图立体;而这些立体又由两种三角形组成(参见下文)。

蒂迈欧的完整形而上学方案在 50c7-d4 和 52a1-b5 总结如下:(i)永恒不变的形式,即“模型”或“父亲”;(ii)容器,或“母亲”,以及(iii)父亲和母亲的“后代”或“副本”。这三个是柏拉图分析的组成部分;它们不是本体论上的三个不同成分。容器的引入并不是作为一个新添加到个别事物和形式上的独立实体,而是作为对什么是时空个别事物的分析中的一个新的、必要的组成部分。然而,这种分析中缺少的是对性格类型或代币的任何提及,虽然后来的哲学家可能会在阐明蒂迈欧的形而上学方案时使用这些概念,但不清楚柏拉图本人是否在那里使用了它们。

引入容器是柏拉图形而上学中的一个重要创新,显然是超越了中期对话的形而上学的发展[17]。在那些对话中,很少关注什么是一个可感知的个体(除了参与形式的东西),或者个体必须具备什么条件,以使形式可以在其中得到体现。为了在体现形式的角色中发挥作用,个体必须作为个体具备某些一般特征:它们必须在空间上延伸和定位,并且它们必须由某种不确定但可确定的“物质”构成,这种物质可以通过参与形式来确定。尽管容器在其他后期对话中没有以名称出现,但它显然与《费勒伯斯》中形而上学方案的无限或不确定的概念有亲和性。然而,无法确定这两个对话之间的时间关系(见注 7),因此无法推断柏拉图认为哪个方案更具决定性。

7. 目的论

许多对《蒂迈欧篇》的评论家指出,《蒂迈欧篇》中阐述的目的论解释是对《柏拉图篇》中关于目的论解释的追求的实现(参见 Strange 1999)。在那个对话中,苏格拉底描述了他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对因果问题的探索,并回忆起他对阿那克萨戈拉斯的智慧(诺斯)作为自然现象真正原因的高期望和失望。苏格拉底期望阿那克萨戈拉斯对智慧的运用能提供目的论解释;然而,阿那克萨戈拉斯却将这个概念用于提供与苏格拉底发现令人困惑的物理相互作用有关的因果解释。苏格拉底继续希望获得目的论因果解释,但却发现它们难以捉摸,于是他只好接受次优的解释:以参与形式的方式提供因果解释(《柏拉图篇》99c6 以下)。

并不完全清楚柏拉图是通过怎样的推理途径找到了他的角色苏格拉底在《柏拉图篇》中未能找到的东西,但可以合理地假设,《理想国》中引入的善的形式在这一发现中起到了辅助作用。虽然在那个对话中,苏格拉底角色拒绝对善的本质提供解释,但将这种形式与理性、数学秩序联系起来是不无道理的[18]。对于柏拉图来说,作为善的表达,这种秩序可以说是最终的形而上学数据;除了善之外的其他形式之所以是善的,是因为它们具有这种可理解的秩序,并且它们完美地具备这种秩序。感知事物之所以是善的,是因为它们参与了这些形式,尽管它们并不完全如此。然后,剩下的问题是如何在可见宇宙中展现这种秩序,尽管不完美。《蒂迈欧篇》中提供的解释是,秩序并不固有于空间物质宇宙中;它是由智慧(由工匠代表)强加的。

虽然工匠的形象似乎是智慧的拟人化表现,但仍然需要问智慧的本体论地位是什么,与存在和生成之间的区分有何关系-这个区分似乎是穷尽的。一些解释者依赖于蒂迈欧斯的说法(在 30b3 处),即智慧不能成为除了灵魂之外的任何事物的存在,他们认为智慧是(世界的)灵魂的一部分。这是不正确的:像生成的其他部分一样,世界的灵魂是工匠的产物,因此它和生成的其他任何事物都不能与智慧等同。或者,智慧是一种形式,或者存在和生成之间的区分并不穷尽。有人认为智慧应该与整个形式领域等同,或者与善的形式等同,而其他人则将“智慧”理解为一种美德,选择了智慧的形式(作为一种形式而具有实质性)。最近有人提出,工匠的形象是手艺的拟人化。这些解释都似乎不够充分:如果智慧是任何形式的一种,它将是一个可理解的客体,而不是具有认知和有效因果作用的主体。因此,智慧既不能被置于存在的一边,也不能被置于生成的一边,这种二分法因此并不穷尽。合理的结论是,智慧是一种独特的实体,超越了存在和生成的形而上学二分法-可能类似于亚伯拉罕的上帝观念。

蒂迈欧的目的论可以与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进行有益的比较。在这种比较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中没有超越自然的目的性、设计性因果代理。据说亚里士多德的生物形成和自然界结构中的最终原因是内在于自然界(即生物或结构的“形式”)本身:作为目的性行动的不是神圣的工匠,而是自然界本身。这种内在的目的论对于柏拉图来说将不是一个选择。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是局部的,只有少数几个暗示了全球层面:虽然向亚里士多德询问自然界这个或那个特征的目的论解释是有意义的,但向他询问整个世界的目的论解释则没有多少意义。此外,对于亚里士多德来说,物种中个体成员的发展是由其(雄性)父母所继承的形式所决定的:发展中个体的目标是充分实现那种形式。对于柏拉图来说,宇宙的原始混沌物质没有固有的预先存在的形式来支配某种自然发展的过程,以实现某种目标,因此其有序性的解释原因必须是外在于这种物质可能具有的任何特征。

8. 物理学

在《蒂迈欧》中,容器在形而上学上起着明显的作用,但在引入之后,它的主要作用是在对话的物理理论中。从 47e3 到 52d4 的论证为坐落和构成宇宙提供了空间矩阵和物质基质的基础,他将根据其永恒的模型来塑造宇宙。然而,塑造过程是将事物带入有序状态的过程,在工匠干预之前,事物是彻底无序的,因此物理描述从那个无序的“被上帝遗弃的”(53b3-4)初始状态开始。

在 52d4-53c3 生动地描述的状态中,作为容器的充满空间不断发生不规则运动:它受到不同于并且与彼此不平衡的力量(dunameis,52e2)的影响,因此,每个痉挛性运动都会产生一系列痉挛性反应,它始终不稳定(52e1-5)。这些运动可能会偶然产生看起来像火或所谓的四种元素或“种类”(genê)的表现。蒂迈欧称这些表现为四种元素的“痕迹”(53b2),并且陈述说,即使作为不表达的痕迹,它们也倾向于按照后来必然表达的种类的方式行事:每种痕迹类型都会聚集到自己的区域,较重的聚集到一个区域,较轻的聚集到另一个区域。这些迁移是容器不断激动的效果,它像一个“筛子”(52e6)一样将重的与轻的分离。结果是这些痕迹的宇宙前存在的无序分层,这预示着最终宇宙的(永远不完整的,58a2-c4)分层。

根据之前在 31b4-32c4 中设定的宇宙构造要求,工匠开始制作每一种物质,以使其“尽可能完美和优秀…”(53b5-6)。他选择了四种五个正多面体中的基本微粒(sômata,“物体”):四面体代表火,八面体代表空气,二十面体代表水,立方体代表土地。(剩下的正多面体,十二面体,“用于整个宇宙”,[55c4-6],因为它最接近球形的形状。)这些正多面体的前三个面由等边三角形组成,每个面本身由六个元素(不等边)半等边直角三角形组成,其边长比为 1:√3:2。蒂迈欧斯没有解释为什么每个面由六个这样的三角形组成,事实上,只需两个三角形在包含直角的两条边中较长的一边上连接,就可以更简单地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立方体的面由四个元素等腰直角三角形组成,同样,为什么选择四个而不是两个也不清楚。鉴于每个直角三角形都可以无限分割成两个相似的三角形(通过从直角顶点向斜边垂直,得到的两个较小的直角三角形都与原始三角形相似),因此正多面体的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面以及立体几何体本身没有最小尺寸。因此,选择六个组成三角形的等边三角形和四个组成正方形的三角形可能是为了防止固体微粒变得非常微小。[29]

由于前三个常规固体的每个面都是等边的,因此在它们的相互作用中,任何火、气体或水的微粒都有可能分开——它们相互切割或压碎——并且它们的面可以重新组合成另外两种类型的微粒,这取决于所涉及的基本微粒的面的数量。例如,两个火的微粒可以转化为一个气体的微粒,或者一个气体的微粒可以转化为两个火的微粒,这是因为四面体有四个面,八面体有八个面(其他例子见 56d6–e7)。蒂迈欧以这种方式解释了火、气体和水之间可能发生的相互转化。另一方面,虽然立方体微粒的面也可以分开,但它们只能重新组合成立方体,因为它们基于等腰直角三角形;因此,地球与其他三种物质没有相互转化[30]。在建立了基本微粒的构造和相互作用之后,蒂迈欧继续通过一系列应用来进行物理解释:每种主要物质的不同变种之间的差异是由组成微粒的大小差异解释的(某些变种由不同大小的微粒组成),而化合物则通过它们不同类型和不同大小的微粒的组合来区分。这些不同的排列解释了主要物质和它们的化合物所具有的可感知属性。一个物体的三角形特定排列在感知主体中产生一种特定的“扰动”或“经验”(pathos),以至于该物体被感知为具有这种或那种可感知属性。

这是一个公平的问题,询问话语的物理学与其形而上学的关系——例如,可感知的火焰实例的可感知属性(亮度、轻盈和热度)与火焰的形式之间的关系。火焰的形式是非空间、非物质、非可感知的可理解的、永恒和不变的本质,工匠“模仿”它,并通过这样做产生了空间扩展、物质、可感知、短暂和可变的火焰实例。虽然我们并没有被告知是火焰的本质需要它的可观察实例具有这些属性,但可以推测是这种知识指导工匠选择和分配四个正则固体。鉴于火焰的本质是这样的,它在容器中出现的任何“模仿”都必须被感知为明亮、轻盈和炽热,最能支持这些属性的固体类型——结果证明是四面体——应该被分配给火焰。其他三种也是如此(见 55d7-56c7)。

9. 伦理学

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的信念,即对善的认知对人类生活具有拯救作用。苏格拉底对这种知识仍然感到难以捉摸。随着柏拉图继续苏格拉底的探索,他将搜索范围扩大到了伦理问题之外。正如我们之前在《费多篇》中所见,苏格拉底这个角色表达了善是自然界有益安排的真正原因(aitia)的信念,尽管善的本质仍然难以捉摸。善的因果至高性在《理想国》中被承认,并被赋予形式的形而上学和认识论角色,而对这种形式的理解构成了哲学政治家教育的顶点,他是道德和幸福的典范。尚待阐明的是,宇宙善如何在宇宙中显现,以便人们能够认识它、理解它,并效仿它,使他们的生活真正变得道德和幸福。[31]

我们在前面看到,在戏剧背景下,《蒂迈欧》是一系列三个或可能四个(见克里提亚斯 108a-b)演讲中的第二个,由四个或可能五个(见蒂迈欧斯 17a)朋友在一年一度的雅典帕纳提纳祭期间交换。它夹在苏格拉底的《理想国》式演讲之间,该演讲在《蒂迈欧》开始时简要概述(17c-19b),以及克里提亚斯的演讲,这是《蒂迈欧》的未完成续集[32],旨在叙述和庆祝古代史前雅典对庞大的亚特兰蒂斯军事力量的伟大胜利[33]。蒂迈欧的演讲的主题目的是在整个宇宙的背景下提供人性的解释。与苏格拉底之前关于教育的解释(类似于《理想国》)相结合,这个解释将为克里提亚斯即将提供的关于人的美德在行动中的解释奠定基础,正如古代雅典人的行为所展示的那样(27a7-b1)[34]。如果我们认真对待这个陈述的目的,我们将期望整个宇宙论的解释以人类心理学和伦理学为高潮。而这确实是我们找到的。

在可以公正地视为蒂迈欧演讲高潮的段落中(90a2-d7),人们被敦促全力关注培养和保护他们不朽的理性灵魂的幸福。理性灵魂的幸福在于其被良好地有序(eu kekosmêmenon, 90c5),因此,鉴于灵魂的革命在出生时被打乱(43a6-44b1),人生的目标是将这些革命与整个宇宙的革命重新调整(exorthounta, 90d3)。通过研究宇宙的革命和和谐,可以实现这种重新调整,并将灵魂恢复到其原始状态,从而实现“神灵向人类提供的最优秀的生活,现在和永远”(90d5-7)。

Bibliography

Primary Literature

  • Archer-Hind, R. D. (ed. and trans.), 1888, The Timaeus of Plato, London: McMillan & Co.; reprinted, Salem, NH: Ayers Co. Publishers, 1988.

  • Burnet, J. (ed.), 1902, Platonis Opera, vol. IV,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Bury, R. G. (ed. and trans.), 1960, Plato: Timaeus, Critias, Cleitophon, Menexenus, Epistles, Cambridge, Mass.: Loeb Classical Library.

  • Cornford, F. M., 1937, Plato’s Cosmology,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reprinted, Indianapolis: Hackett Publishing Co., 1997.

  • Lee, D. (trans.), 1972, Timaeus and Critias, London: Penguin Books; revised by T. K. Johansen, 2008.

  • Waterfield, R. (trans.), 2008, Timaeus and Critias (with introduction and notes by A. Grego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Zeyl, D. J. (trans.), 2000, Plato: Timaeus, Indianapolis and Cambridge, Mass: Hackett Publishing Co.

Secondary Literature

  • Artmann, B., and L. Schäfer, 1993, “On Plato’s ‘Fairest Triangles’ (Timaeus 54a),” Historia Mathematica, 20: 255–64.

  • Barney, R., T. Brennan and C. Brittain (eds.), 2012, Plato and the Divided Self,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Betegh, G., 2009, “What Makes a Myth eikôs? Remarks inspired by Myles Burnyeat’s Eikôs Mythos,” in One Book, The Whole Universe: Plato’s Timaeus Today, R. Mohr and B. Sattler (eds.), Las Vegas: Parmenides Publishing.

  • Brague, R., 1982, Du temps chez Platon et Aristote. Quatre études,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 Brandwood, L., 1990, The Chronology of Plato’s Dialogu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Brisson, L., 1994, Le Même et l’Autre dans la Structure Ontologique du Timée de Platon, Sankt Augustin: Akademia Verlag.

  • –––, 2000, Plato the Myth Maker (translated,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G. Naddaf),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 Broadie, S., 2012, Nature and Divinity in Plato’s Timaeu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Burnyeat, M. F., 1999, “Plato on Why Mathematics is Good for the Soul,” in Mathematics and Necessity: Essays in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Proceedings of the British Academy 103, T. Smiley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5, “Eikôs Mythos,” Rizai, 2.2, 143–165.

  • Calcidius, 1962, Timaeus a Calcidio Translatus Commentarioque Instructus, J. H. Waszink (ed.), London/Leiden: Brill.

  • –––, 2016, On Plato’s Timaeus, J. Magee (ed. and transl.),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in Latin and English).

  • Calvo, T. and L. Brisson (eds.), 1997, Interpreting the Timaeus and Critias, Sankt Augustin: Akademia Verlag.

  • Carone, G. R., 2005, Plato’s Cosmology and its Ethical Dimensio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Cherniss, H. F., 1944, Aristotle’s Criticism of Plato and the Academy, vol. 1, Baltimore.

  • –––, 1965, “The Relation of the Timaeus to Plato’s Later Dialogues,” in Studies in Plato’s Metaphysics, R. E. Allen (ed.),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reprinted in Selected Papers, L. Tarán (ed.), Leiden: Brill, 1977.

  • Cooper, J. M., 1997, “The Psychology of Justice in Plato,” in Plato’s Republic: Critical Essays, R. Kraut (ed.), 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 DeVogel, C. J., 1970, Philosophia I: Studies in Greek Philosophy, Assen: Van Gorcum.

  • Dicks, D. R., 1970, Early Greek Astronomy,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Dillon, J., 1989, “Tampering with the Timaeus: Ideological Emendations in Plato,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Timaeus,” American Journal of Philology, 110: 50–72.

  • Fletcher, E., 2016, “Aisthesis, Reason and Appetite in the Timaeus,” Phronesis, 61: 397–434.

  • Frede, D., 1996, “The Philosophical Economy of Plato’s Psychology: Rationality and Common Concepts in the Timaeus,” in Rationality in Greek Thought, M. Frede and G. Striker (ed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Gill, C., 1979, “Plato’s Atlantis Story and the Birth of Fiction,” Philosophy and Literature, 3: 64–78.

  • –––, 1977, “The Genre of the Atlantis Story,” Classical Philology, 72: 287–304.

  • –––, 2017, Plato’s Atlantis Story. Text, Translation and Commentary, Liverpool: Liverpool University Press.

  • Gill, M. L., 1987, “Matter and Flux in Plato’s Timaeus,” Phronesis, 32: 34–53.

  • Grams, L., 2009, “Medical Theory in Plato’s ‘Timaeus’,” Rhizai, 6: 161–192.

  • Hackforth, R., 1965, “Plato’s Theism,” in Studies in Plato’s Metaphysics, R. E. Allen (ed.),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 Hampton, C., 1990, Pleasure, Knowledge and Being, Albany: SUNY Press.

  • Johansen, T. K., 2004, Plato’s Natural Philosoph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2014, “Why the Cosmos Needs a Craftsman,” Phronesis, 59: 297–320.

  • Jorgenson, C., F. Karfík and Š. Špinka (eds.), 2021, Plato’s Timaeus. Proceedings of the Tenth Symposium Platonicum Pragense, Leiden and Boston: Brill.

  • Keyt, D., 1971, “The Mad Craftsman of the Timaeus,” Philosophical Review, 80: 230–235.

  • Kung, J., 1989, “Mathematics and Virtue in Plato’s Timaeus,” in Essays in Ancient Greek Philosophy, vol. 3, J. P. Anton and A. Preus (eds.), Albany: SUNY Press.

  • Ledger, G. R., 1989, Re-counting Plato: A Computer Analysis of Plato’s Styl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Lee, E. N., 1976, “Reason and Rotation: Circular Movement as the Model of Mind (Noûs) in the Later Plato,” in Facets of Plato’s Philosophy, W. H. Werkmeister (ed.), Assen: Van Gorcum.

  • –––, 1966, “On the Metaphysics of the Image in Plato’s Timaeus,” Monist, 50: 341–368.

  • Lennox, J. G., 1985, “Plato’s Unnatural Teleology,” in Platonic Investigations, D. O’Meara (ed.), Washington: Catholic University Press.

  • Menn, S., 1995, Plato on God as Nous, Carbondale: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 Miller, D., 2003, The Third Kind in Plato’s Timaeus, Gö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

  • Mohr, R.D., 2006, God and Forms in Plato, Las Vegas: Parmenides Publishing.

  • ––– and B.M. Sattler (eds.), 2010, One Book, The Whole Universe: Plato’s Timaeus Today, Las Vegas: Parmenides Publishing.

  • Morrow, G., 1965, “Necessity and Persuasion in Plato’s Timaeus,” in Studies in Plato’s Metaphysics, R. E. Allen (ed.),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 Mourelatos, A. P. D., 2010, “The Epistemological Section (29b–d) of the Proem in Timaeus’ Speech: M. F. Burnyeat on eikôs mythos, and Comparison with Xenophanes B34 and B35,” in One Book, The Whole Universe: Plato’s Timaeus Today, R.D. Mohr and B.M. Sattler (eds.), Las Vegas: Parmenides Publishing.

  • –––, 2014, “The Conception of eoikos/eikos as Epistemic Standard in Xenophanes, Parmenides, and Plato’s Timaeus,” Ancient Philosophy, 34: 169–191.

  • Mueller, I., 1989, “Joan Kung’s Reading of Plato’s Timaeus,” in Nature, Knowledge and Virtue: Essays in Memory of Joan Kung, T. Penner and R. Kraut (eds.), Edmonton: Academic Printing and Publishing.

  • Nesselrath, H.-G. (trans. and commentary), 2006, Platon: Kritias, Platon Werke, VIII/4, Gö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

  • Owen, G. E. L., 1965, “The Place of the Timaeus in Plato’s Dialogues,” The Classical Quarterly (New Series), 3 (1–2): 79–95; reprinted in Studies in Plato’s Metaphysics, R. E. Allen (ed.),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65; and in Logic, Science and Dialectic, M. Nussbaum (ed.),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6.

  • Patterson, R., 1985, Image and Reality in Plato’s Metaphysics, Indianapolis: Hackett Publishing Co., 1985.

  • Pelikan, J., 1997, What has Athens to do with Jerusalem? Timaeus and Genesis in Counterpoint,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 Perl, E. D., 1998, “The Demiurge and the Forms: A Return to the Ancient Interpretation of Plato’s Timaeus,” Ancient Philosophy, 18: 81–92.

  • Phillips, J. F., 1997, “NeoPlatonic Exegeses of Plato’s Cosmology,”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35: 173–197.

  • Plutarch, 1976, De Animae Procreatione in Timaeo, in Plutarch’s Moralia, vol. 13 pt. 1, H. Cherniss (trans.), Cambridge, Mass. & London: Loeb Classical Library.

  • Pradeau, J. F., 1997, Le Monde de la Politique, Sankt Augustin: Akademia Verlag.

  • Pritchard, P., 1990, “The Meaning of Dynamis at Timaeus 31c,” Phronesis, 35: 182–193.

  • Proclus, 1903, In Timaeum, E. Diehl (ed.), Leipzig: Teubner.

  • Rashed, M. and Auffret, T., 2017, “On the Inauthenticity of the Critias,” Phronesis, 62: 237–254.

  • Reydams-Schils, G. (ed.), 2003, Plato’s Timaeus as Cultural Icon, Notre Dam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 Robinson, T. M., 1986, “Understanding the Timaeus,” Proceedings of the Boston Area Colloquium in Ancient Philosophy, 2: 103–119.

  • Sattler, B.M., 2012, “A Likely Account of Necessity, Plato’s Receptacle as a Physical and Metaphysical Basis of Space,”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50: 159–195.

  • –––, 2021, “Plato’s astronomy and moral history in the Timaeus”, in Ethics and the Natural World, B.M. Sattler and U. Coope (ed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Sedley, D., 1997, “‘Becoming Like God’ in the Timaeus and Aristotle,” in Interpreting the Timaeus-Critias, T. Calvo and L. Brisson (eds.), Sankt Augustin: Academia.

  • –––, 2009, Creationism and its Critics in Antiquit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Silverman, A., 1992, “Timean Particulars,” Classical Quarterly (n.s.) 42: 87–113.

  • –––, 2002, The Dialectic of Essence: A Study of Plato’s Metaphysic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Sorabji, R., 1983, Time, Creation and the Continuum,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Strange, S. K., 1999, “The Double Explanation in the Timaeus,” in Plato 1: Metaphysics and Epistemology, G. Fine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Tarán, L., 1971, “The Creation Myth in Plato’s Timaeus,” in Essays in Ancient Greek Philosophy, vol. 1, J. P. Anton and G. Kustas (eds.), Albany: SUNY Press.

  • Taylor, A. E., 1928, A Commentary on Plato’s Timaeu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reprinted, New York: Garland, 1967.

  • Vlastos, G., 1965a, “The Disorderly Motion in the Timaeus,” in Studies in Plato’s Metaphysics, R. E. Allen (ed.),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reprinted in Studies in Greek Philosophy, vol. 2, D. W. Graham (ed.),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5.

  • –––, 1965b, “Creation in the Timaeus: Is It a Fiction?” in Studies in Plato’s Metaphysics, R. E. Allen (ed.),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reprinted in Studies in Greek Philosophy, vol. 2, D. W. Graham (ed.),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5.

  • –––, 1975, Plato’s Universe,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reprinted with a new introduction by L. Brisson, Las Vegas: Parmenides Publishing, 2005.

  • Wilson, J. C., 1889,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Plato’s Timaeus and On the Platonist Doctrine of the Asymbletoi Arithmoi, London: Nutt, 1889; reprinted, New York: Garland, 1980.

  • Wright, M. R (ed.), 2000, Reason and Necessity: Essays on Plato’s ‘Timaeus’, London: Duckworth.

  • Young, C. M., 1994, “Plato and Computer Dating,” Oxford Studies in Ancient Philosophy, 12: 227–50.

  • Zeyl, D. J., 2010, “Visualizing Platonic Space,” in One Book, The Whole Universe: Plato’s Timaeus Today, R.D. Mohr and B.M. Sattler (eds.), Las Vegas: Parmenides Publishing.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 The Timaeus, Greek text and English translation, Perseus Digital Library, Tufts.

cosmology: ancient | Plato | Plato: middle period metaphysics and epistemology | Platonism: in metaphysics

Copyright © 2022 by Donald Zeyl Barbara Sattler <Barbara.Sattler@rub.de>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