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娜·德·波伏娃 Beauvoir, Simone de (Debra Bergoffen and Megan Burke)

首次发表于 2004 年 8 月 17 日;实质性修订于 2023 年 1 月 11 日

西蒙娜·德·波伏娃(1908 年-1986 年)是一位哲学家、小说家、女权主义者、公共知识分子和活动家,也是战后法国存在主义的重要人物之一。她以她在女性主义哲学领域的开创性工作《第二性》(1949 年)而闻名,但她在存在主义和现象学方面的原创贡献可以在她的作品中找到,从她的第一部哲学小说《她来了》(1943 年)到她在《老年的到来》(1970 年)中对老年化的政治化。尽管她一生都活跃在法国知识界,并在哲学论文、小说、戏剧、回忆录、旅行日记和报纸文章的作者以及左翼杂志《现代时代》的编辑的角色中参与了当时的哲学辩论,但波伏娃通常被视为让-保罗·萨特的存在主义伦理学的助产士,而不是一个独立的思想家。然而,她拒绝将自己定位为哲学家,尽管她接受了严格的哲学训练并取得了成就,她仍然将自己称为作家。然而,几十年来,由女性主义学者主导的对波伏娃生平和作品的研究使她在哲学领域获得了一席之地,这是有充分理由的。波伏娃对伦理学、社会和政治哲学、存在主义、现象学和女性主义哲学领域做出了持久的贡献,她作为一位活动家和公共知识分子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波伏娃的生活和作品继续激发着当代哲学及其他领域的研究和辩论。


1. 生平与作品

西蒙娜·德·波伏娃于 1908 年 1 月 9 日出生在法国巴黎。她的父母,乔治·贝特朗·德·波伏娃和弗朗索瓦丝(婚前姓)布拉索尔,为波伏娃和她的妹妹埃莱娜(常被昵称为“普普特”)提供了传统的资产阶级、天主教式的教养。波伏娃在童年时期经常反抗自己信仰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对于后者的鄙视在她的成年生活中持续存在。在她的童年时期,波伏娃发誓永远不做家庭主妇或母亲,并且钦佩她父亲的聪明才智。他向年幼的波伏娃介绍了伟大的文学作品,并鼓励她写作。她出于自己的兴趣追求这一领域,在她的女童时代写故事、保持日记,并在她在私立天主教女子学校阿德琳·德西尔学院的教育培训中更加正式地进行写作。在学校里,她与伊丽莎白·马比尔(或者叫扎扎)建立了亲密的关系。两人一起面对并抵制了资产阶级、天主教女性的严格期望。当扎扎于 1929 年因脑膜炎去世时,波伏娃经历了剧烈的心碎。她将这段心碎和她们之间的亲密关系虚构成小说《不可分割》(2021 年),该小说于 1954 年写成,但在波伏娃的有生之年被认为“过于亲密”而无法出版。

在她的少女时代,波伏娃独立、好奇而且聪明。她经常违抗成人世界的规则,并渴望尽可能多地填满她的生活经历。尽管最初她对信仰虔诚,但在十四岁时,波伏娃拒绝了上帝的存在,这是她生活中的一个关键时刻,与此同时,她的家族在 1919 年失去了阶级地位。前者推动了波伏娃研究哲学,而后者使她不太可能符合中产阶级对婚姻的期望。她早期对知识的热爱证明了社会和物质上的好处,为她提供了一种在大多数妇女经济上依赖男性的时代实现独立的方式。

1925 年,十七岁的波伏娃通过了数学和哲学的巴卡拉雷考试。1926 年,在巴黎天主教学院和圣玛丽学院学习后,她获得了法国文学和拉丁文的高级研究证书。1926 年秋季,她开始在巴黎索邦大学学习哲学,在 1928 年至 1929 年期间,她将在莱布尼茨上写她的研究生论文(学位),然后在 1929 年参加哲学的竞争性农业考试。二十一岁的波伏娃是通过考试的最年轻的候选人,排名第二,仅次于第二次参加考试的让-保罗·萨特。作为第八位通过农业考试的女性,波伏娃的成功巩固了她的经济独立地位,并使她在父权制约面前继续保持独立。在她的自传第二卷《生命的黄金时代》(1960 年)中,波伏娃将这段时光描述为无忧无虑,仿佛她没有受到世界的限制。多年后,不同的条件会改变她的态度。

在准备农业考试期间,波伏娃遇到了萨特,他们在彼此身上找到了知识伴侣和爱人。尽管波伏娃经常被认为只是接受了萨特的哲学承诺,但她的日记和回忆录讲述了另一个故事。他们彼此依赖,萨特经常依靠波伏娃的智慧来发展自己的思想。尽管他们拒绝了一夫一妻制的传统,但两人一生都在一起。1929 年,他们签订了一份著名的协议,成为“必要的爱人”,但也允许彼此透露“偶然的爱情”。在她的一生中,波伏娃与男人和女人有过多次恋情,但没有一次能与她深深爱上的美国作家纳尔逊·奥尔格伦的关系相媲美。在各种个人写作中,奥尔格伦似乎在“必要的爱情”中占据了更重要的位置,而不是萨特。然而,与萨特的协议从未被打破,两人终身相伴。这种开放的关系在当时是激进的,但萨特和波伏娃的性伦理也受到了批评。根据波伏娃的日记中关于她对与萨特的关系的失望的揭示,为什么她遵守他们的协议并不完全清楚。如果有什么的话,波伏娃的生活和作品提醒我们,无论是所有人还是尤其是女性,在爱情中都面临着具体的矛盾和模糊不清。

在 1930 年代,波伏娃大部分时间都在教授哲学,直到 1941 年被纳粹解雇。1940 年,纳粹占领了巴黎。纳粹占领和社会政治环境的变化对波伏娃产生了深远影响,她对伦理学和环境与自由之间的构成关系变得更加敏感。在这段时间里,她放弃了年轻时的理性主义-意志主义立场,更加关注道德和社会背景的具体性。从 1941 年到 1946 年,她写了几部重要的作品,包括小说《他人的血》(1945 年),她的第一篇哲学论文《皮鲁斯和西涅亚斯》(1944 年),这是《模糊的伦理学》(1947 年)的一种前身,以及小说《人人都会死》(1946 年)。1945 年,她与萨特和梅洛-庞蒂等法国知识分子共同创办了左翼杂志《现代时代》,她是该杂志的联合编辑,很快成为当时哲学和政治论文的重要场所,包括波伏娃的《以眼还眼》(1946 年)。在专注于政治写作的同时,波伏娃前往美国并写下了《日日美国》(1948 年)。也是在《现代时代》杂志上,波伏娃首次发表了《第二性》(1949 年)的摘录。

尽管波伏娃在早年并不是一个热衷的女权主义者,《第二性》(1949 年)成为了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女权主义文本之一,并将波伏娃推向了公众视野,影响了几代人。随着《第二性》成为挑战妇女处境的催化剂,波伏娃的政治和思想地位也得到了重新定位。在多次拒绝与女权主义运动结盟后,波伏娃在 1972 年接受《新观察家》杂志的采访中宣布自己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并与其他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者共同创办了杂志《女性问题》。1971 年,她撰写并签署了《343 宣言》,这是 343 名承认在法国堕胎仍然非法的妇女的公开声明。在 1960 年代,她还利用自己的哲学声音参与反对法国殖民主义的政治活动,公开反对对贾米拉·布帕查的酷刑,并批评法国军队对阿尔及利亚妇女的普遍酷刑的冷漠态度。

波伏娃在《第二性》之后,她在文学和哲学上的成功以及对具体世界的思考持续不断。她发表了重要的论文,包括《我们必须烧掉萨德吗?》(1951-1952)和《今日右翼思想》(1955),进一步发展了她对真实性、责任和团结的概念。她的小说《文人》(1954)是关于二战结束时左翼知识分子的故事,赢得了著名的法国文学奖龚古尔奖。与她的其他作品一样,这部小说探讨了关系、事件和斗争,虚构了她自己生活的一些方面。正如波伏娃在她的自传第三卷《环境的力量》(1963)中所描述的,《文人》不是一部带有信息的小说,而是对战后生活的意义以及与存在和虚无的真实对抗的哲学探究。这是一部展示波伏娃转向文学进行哲学探究的作品。几年后的 1957 年,她发表了《长征》,这是一篇关于她在 1955 年作为 1500 名代表之一访问中国共产党的文章,参加万隆会议。从 1958 年到 1963 年,她以三卷本形式出版了自传(第四卷于 1974 年出版),不久之后出版了《一次非常容易的死亡》(1964),这是对她母亲生命最后六周的亲密反思,以及后来的《被毁灭的女人》(1967)。在进行了一段重要的跨学科研究之后,类似于撰写《第二性》的工作,波伏娃写了《老年的到来》(1970),提供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描述,说明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变老意味着什么以及它所带来的压迫。

在作为女权主义偶像、公共知识分子和杰出作家度过了她的后半生之后,波伏娃于 1986 年 4 月 14 日去世,享年 78 岁。她与萨特一起被埋葬在巴黎蒙帕纳斯公墓,戴着尼尔森·奥尔格伦多年前送给她的戒指。

尽管在她所处的时代,波伏娃与一些最杰出的法国哲学家一起工作,但她的遗产往往被否认其哲学意义。事实上,她的生活细节往往被认为比她的思想更有趣。这种接受方式说明了环境往往会剥夺个体的超越性,这是她一次又一次在她的作品中追求的一个观点。

2. 西蒙娜·德·波伏娃:哲学家

在她去世时,波伏娃并未被视为一位哲学家。有些人认为,波伏娃被排除在哲学领域之外,并不仅仅是因为她自己的说法。他们将其归因于一种对哲学的独占性系统观点,对形而上小说的哲学方法置之不理,忽视了波伏娃将存在主义-现象学论证融入她的文学作品中的方式。在那些不质疑波伏娃自画像的人、那些不接受她对文学与哲学关系的理解的人以及那些错过了她哲学论文独特特点的人之间,波伏娃这位哲学家仍然是一位等待机会的女士。

有人认为,波伏娃被迟迟承认为哲学家是出于两方面的性别歧视。第一方面涉及到波伏娃是一位女性。她的哲学著作被视为萨特的回声,而不是作为独立贡献来探讨,因为人们自然而然地认为女性是她男性伴侣的追随者。第二方面涉及到她写作关于女性的内容。《第二性》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一百部作品之一,但由于它涉及到妇女的压迫,被认为并不是哲学问题(据说如此)。然而,几十年来,女权主义学者对波伏娃的研究证明她应当被公认为一位独立的哲学家。

这种认可并非没有挑战,尤其是波伏娃提出的挑战。她坚称,她的哲学声音只是萨特观点的详细阐述。这些否认加上她与萨特的终身关系的事实,使她在公众和哲学界被视为萨特的替身。将波伏娃与萨特分离成为那些有兴趣确立她独立哲学地位的人的首要任务。有时问题涉及萨特的独创性:他的《存在与虚无》(1943 年)的思想是否从波伏娃的《她来了》(1943 年)中窃取?有时问题涉及影响的事项:他们在彼此的作品讨论和批评中发生了什么?最终,这些争论减少了,学者们从对萨特影响的独家关注转向了更有成果的广义影响问题。他们开始追溯她以及她的存在主义-现象学同代人如何接纳和重构他们的哲学遗产,确定她的哲学独创性和对存在主义和现象学的独特贡献。研究她的日记和回忆录更明确地揭示了她的哲学影响:笛卡尔和康德是她哲学词汇中熟悉的人物;她对黑格尔的阅读受到科热夫的解释的影响;她是由她的老师巴鲁齐介绍给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她在学习黑格尔或马克思之前就借鉴了博尔赫松;如果她重写《第二性》第一卷,她会对他者有一个更加马克思主义的,不那么黑格尔的描述;在 1939 年的一次晚宴上遇到让·瓦尔后,波伏娃沉浸于对基尔克高尔的研究,这使她远离黑格尔主义,转向了一种关于自由的存在主义伦理学。

波伏娃作为哲学家的脆弱认可也与她对其方法的批评和挑战有很大关系。她在 1946 年的文章《文学与形而上学论文》中详细阐述了她对哲学现状的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批评,以及她在 1965 年和 1966 年的文章《文学能做什么?》和《我作为作家的经验》中。这种批评受到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影响,重点关注生活经验的重要性,以及文学揭示世界中具体真理的方式。波伏娃、阿尔贝·加缪和萨特转向小说和戏剧的语言。他们求助于胡塞尔来理论化他们转向这些话语的方式,坚持将他们的理论分析基于生活经验的具体细节。他们求助于海德格尔来挑战抽象话语的特权地位。然而,对于波伏娃来说,转向文学也带有伦理和政治以及哲学的意义。文学是克服自我与他者之间存在的分离的一种方式,是与其他真理接触并被其颠覆的方式。它使她能够探索吸引力的局限性(呼吁他人参与自己的政治项目的活动);描绘暴力的诱惑;实施她的存在主义伦理学,包括自由、责任、喜悦和慷慨;以及研究与他人的亲密关系和复杂性。她发现在文学中,可以以传统哲学形式无法做到的方式揭示世界的偶然性以及其多重交织的意义。此外,她的许多作品都受到严格的跨学科研究的影响,这使波伏娃能够以具体的方式思考,而不是传统哲学的抽象模式。

在写作《第二性》时,波伏娃挑战了父权制度的现状。这个挑战是一个引发争议和社会动荡的戏剧性事件。在出版时,这本书被认为更像是对性道德的冒犯,而不是对父权制度的政治控诉或对“女性”现象学调查。被称为第二波女权主义者的女性理解了波伏娃的第一批读者所错过的东西。被攻击的不是性道德,而是父权制度的不道德。《第二性》表达了她们的不公正感,集中了她们对社会、政治和个人变革的要求,并让她们意识到私人实践与公共政策之间的联系。它不再被视为性丑闻,它对父权制度和妇女压迫的分析以及对妇女统治的提出的解药仍然存在争议。

波伏娃的作品在翻译中遭受了进一步的模糊,特别是她作为哲学家和她的政治思想。《第二性》的第一次英文翻译由没有哲学背景的动物学家 H.M. Parshley 完成,它最为人所知的是其有争议的翻译,省略了原文约百分之十五的内容,不准确地翻译了中心哲学概念,并使波伏娃的女权主义失去了政治性。1953 年,当《美国日记》为美国读者出版时,它也遭受了严重的省略,其中许多集中在她对美国种族关系的描述上。波伏娃的几部小说的英文翻译也巧妙地削弱了她的政治评论。

尽管如此,波伏娃的作品挑战了哲学和文学之间的界限,打破了个人、政治和哲学之间的界限。自她去世以来,她作为一位独创的哲学家的地位已经得到确立,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抵制哲学学科的父权制约并重新考虑波伏娃对自己生活和工作的框架的女权主义学者。她会欣赏她目前的哲学地位反映了我们对哲学领域的理解和妇女的变化情况,因为这证实了她关于具体自由的观点——我们的行动能力和我们是否被认定为行动者,受到我们的处境的限制,尽管从未被决定。她还会欣赏这样一个事实,即虽然她的作品在实现这些变革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它们的持久影响是对其他人接纳她的哲学和女权主义遗产方式的致敬;因为她对我们的伦理和政治词汇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呼吁”的概念——我们的项目的成功取决于它们被他人采纳的程度。

3. 她来了:自由与暴力

尽管波伏娃的第一篇哲学论文是《皮鲁斯和西涅阿斯》(1944 年),但她的许多解读者将《她来了》(1943 年)视为她的哲学初探。这是波伏娃所称的形而上小说的一个明显例子。萨特和波伏娃之间的信件以及波伏娃当时的日记(于 1980 年代出版)表明,波伏娃和萨特都关注他人的问题,虚伪的问题以及欲望的动态。他们还在探讨我们个体存在的状况与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条件之间的关系和紧张关系。《她来了》充满了哲学思考,思考我们与时间、彼此和自己的关系。然而,这些思考从未以系统的论证形式呈现,也没有得出结论。它们在皮埃尔、萨维尔和弗朗索瓦兹这三个具体而模糊的人物生活中得以体现。小说以黑格尔的一句引语开篇:“每个良心都寻求对方的死亡”,并以弗朗索瓦兹谋杀萨维尔而结束。波伏娃将这一行为叙述为弗朗索瓦兹面对孤独并宣告自由的行为,小说并不一定证实了黑格尔的说法。谋杀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消灭他人本身,而是为了消灭一个特定的他人,即威胁到弗朗索瓦兹无法与所爱的皮埃尔在一起的萨维尔。在这里,存在的模糊性胜过黑格尔的明晰性。这部首部小说提出的问题,包括关于自由责任和限制的模糊性、暴力的合法性、我们将自己体验为既孤独又与他人交织在一起的紧张关系、虚伪的诱惑以及对时间的存在性忠诚关系的审视,将贯穿波伏娃随后的思考。

4. 皮鲁斯和西涅阿斯:激进的自由与他者

《皮鲁斯和西涅阿斯》(1944 年)是波伏娃在《她来了》之后一年出版的第一本哲学论文。它涉及基本的伦理和政治问题,例如:伦理行动的标准是什么?我如何区分伦理与非伦理的政治项目?伦理关系的原则是什么?暴力是否可以被正当化?它从存在主义-现象学的角度探讨这些问题。以具体存在的个体的情境为出发点,《皮鲁斯和西涅阿斯》分析了作为特定主体的我们如何必然地嵌入世界并与他人紧密相关。尽管在任何可辨认的意义上都不是女权主义的,这篇论文提出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女权主义问题,例如:在什么条件下,如果有的话,我可以代表/以他人的名义发言?

在《皮鲁斯和西涅阿斯》中,波伏娃以普鲁塔克关于皮鲁斯和西涅阿斯对话的记述开篇,质疑行动的正当性。她发现这种建议与人性和欲望的现实相矛盾,于是提出了三个问题:一个人的尺度是什么?一个人可以为自己设定什么目标?我们被允许有什么希望?然后,她将文本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本体论的真理出发——我是一个有限的自由,我的结束总是必然的新的开始——到存在主义的问题:我如何渴望成为我自己?我如何热情地生活我的有限性?这些存在主义问题引出了道德和政治问题:哪些行动表达了我们的状态的真理和热情?我如何行动,以创造维系和支持人类人的人性的条件?第一部分以这样的观察结束:“一个人在世界上独自一人将会被……他所有目标的虚荣所瘫痪。但人不是独自一人在世界上”(PhilW 115,参见 P&C 42)。波伏娃以真正的伦理问题开启第二部分:我与他人的关系是什么?在这里,分析受到波伏娃对自由的根本性坚持所带来的问题的支配。根据波伏娃的观点,作为自由的他人对我的权力是免疫的。无论我做什么——如果作为主人我剥削奴隶,或者作为刽子手我绞死杀人犯——我都无法侵犯他们内在的主观自由。在自由作为内在的自由和自我与他人接触的外部条件之间作出区分,波伏娃认为我们永远无法直接触及他人的自由。这种内外区分强调了我们的关系要么是表面的,只涉及彼此存在的外表,要么是通过我们对共同目标或价值的共同承诺来进行调解。

这种论证似乎会导致仁慈的斯多葛派结论,即相互漠不关心,或者得出结论,暴君和恐怖分子对个人自由构不成威胁。然而,波伏娃并没有让它朝这些方向漂移。相反,她利用内外区分和我需要他人接纳我的项目才能有未来的观点,引入了呼吁和风险的概念。她发展了自由作为超越的概念(朝向开放的未来和不确定的可能性的运动),以主张我们不能被现在所决定。自由作为超越的本质将自由与不确定性和风险联系在一起。自由就是根本的偶然性。尽管我发现自己处在一个有价值和意义的世界中,但这些价值和意义是由他人带入世界的。我有自由去拒绝、改变或支持它们,因为世界的意义是由人类的选择塑造的。然而,无论我做出什么选择,我都无法在没有他人的帮助下支持它。只有当他人接纳我的价值观时,我的价值观才能在世界中找到归宿;只有当我说服他人将我的价值观变成他们自己的时候。

所以,作为一个根本自由的人,我需要他人。我需要能够呼吁他人加入我的项目。伦理问题的关键在于:作为一个根本自由的存在,与所有其他人类自由存在的存在上存在着隔离,我如何超越自由的孤立,创造一个盟友的社区?在必须呼吁他人的自由的情况下,这样的呼吁在什么条件下是可能的?

在回答这些问题时,波伏娃将内外区分转化为她的优势,她发展了“处境自由”的概念。尽管我不能代替他人行动,也不能直接影响他们的自由,但我必须接受责任,因为我的行动产生了他人行动的条件。波伏娃写道:“我是他人痛苦的面孔……我是他们处境的事实性”(PhilW 126,参见 P&C 58)。通过追求我对他人自由的影响力和我对他们处境的责任之间的差异,并探索我呼吁他人的条件,波伏娃确定了呼吁的两个条件。首先,我必须被允许呼唤他人,并且我必须与试图让我保持沉默的人斗争。其次,必须有其他人能够回应我的呼唤。第一个条件可能纯粹是政治的。第二个条件是政治和物质的,因为正如波伏娃所说,只有作为同伴,其他人才能够回应我的呼唤。只有那些没有被生存斗争所消耗的人,只有那些存在于自由、健康、休闲和安全的物质条件中的人,才能成为我在反对不公正斗争中的盟友。因此,只有作为平等者,第二个条件才能得到满足。为了实现这样的平等,我们必须努力追求正义,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呼吁的物质和政治条件。

暴力并不被排除在外。鉴于波伏娃已经论证了我们永远无法触及他人自由的深处,她不能称暴力为邪恶。然而,她也不赞同暴力。她也没有设想一个没有冲突的未来。我们处境的不同以及从不同的社会、历史和经济立场进行超越的事实,确保我们中的一些人将永远成为他人自由的障碍。“我们被注定要暴力”(PhilW 138,参见 P&C 77),波伏娃写道。作为既不邪恶也不可避免的,她认为暴力是“无法弥补的失败的标志”(PhilW 138,参见 P&C 77)。这是人类境况的悲剧。

《皮鲁斯和西尼亚斯》的论点以一种不安的音符结束。作为伦理学,我们有义务为物质和政治平等的条件而努力。在呼吁他人接纳我们的项目并为这些项目赋予未来时,我们被禁止强迫他人成为我们的盟友。我们被要求呼吁他们的自由。然而,当说服失败时,我们被允许诉诸暴力。我们作为自己的主体和他人的客体的存在的模糊性在暴力和正义的困境中得以体现。对自由意义的清醒,使我们学会通过接受其有限性和偶然性、风险和失败来生活我们的自由。

5. 模糊的伦理学:虚伪、呼吁、艺术家

我们无法知道西蒙娜·德·波伏娃的思想如果她没有遭受纳粹占领巴黎的寒冷、饥饿和恐惧会走向何方。我们所知道的是,当她面对超出她控制范围的不公正力量时,邪恶和他者的问题变得更加紧迫。波伏娃谈到战争在时间上造成了存在上的断裂。她谈到自己经历了一次转变。她再也无法奢侈地专注于自己的幸福和快乐。邪恶的问题变得迫切。一个人不能拒绝表态。一个人要么是合作者,要么不是。在写作《模糊的伦理学》时,波伏娃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她将自己定位为存在主义者,并将存在主义视为我们(她)这个时代的哲学,因为它是唯一认真对待邪恶问题的哲学。它是唯一准备应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观点,即没有上帝一切皆可的哲学。然而,我们在世界上是孤独的,我们存在没有保证,这并不是人类存在的唯一真理。还有我们的自由的真理,这个真理在《模糊的伦理学》中详细阐述,涉及一种互惠和责任的逻辑,对抗仅由权力的权威统治的世界的恐怖。

《模糊的伦理学》于 1947 年出版,重新考虑了在《皮鲁斯和西涅阿斯》中提出的无懈可击的自由观念。波伏娃放弃了自由内外领域的区别,并运用了对意识作为一种有意识活动的独特理解,她现在认为我可以与我的自由疏离。与《她来了》类似,该书带有黑格尔关于生死斗争的痕迹,为主奴辩证法铺平了道路,《皮鲁斯和西涅阿斯》则通过笛卡尔的思想阐述了我们的存在境况。《模糊的伦理学》重新运用了经典哲学人物的概念。在这里,波伏娃借鉴了胡塞尔和黑格尔的现象学,提供了一个接受现存个体的独特性的互为主体性分析,同时不允许这种独特性证明认识论唯我论、存在孤立主义或伦理自我主义。这里所借鉴的黑格尔是通过相互承认的正义解决主奴关系的黑格尔。而所借鉴的胡塞尔是介绍了意向性论题给波伏娃的胡塞尔。

《模糊的伦理学》以意向性的描述开篇,将意识的揭示意义和渴望意义的活动同时界定为坚持和模糊的——坚持是指它们是自发和不可阻挡的;模糊是指它们排除了自我统一或封闭的可能性。波伏娃将意识的意向性描述为以两种方式运作。首先,有一种想要揭示存在意义的活动。其次,有一种将意义带给世界的活动。在第一种活动模式中,意识表达了发现意义的自由。在第二种模式中,它利用自由来表达意义并赋予世界意义。波伏娃将这两种意向性与情绪联系起来:第一种与喜悦情绪相关,第二种与希望和支配的双重情绪相关。第二种意向性是否成为解放或剥削项目的基础,取决于希望或支配情绪的占主导地位。

波伏娃将意识描述为模糊的,将我们的模糊性与失败的概念联系起来。我们永远无法在意向性的任何表达中满足对意义的激情;也就是说,我们永远无法完全揭示世界的意义,也永远无法成为上帝,成为世界意义的创造者。这些意向性的真理为波伏娃的伦理学设定了标准。波伏娃发现伦理体系和绝对主义,因为它们声称对我们的伦理困境给出最终答案,并为我们的行动提供权威性的理由,这些都是对我们无法成为世界意义或存在的绝对来源的失败的危险安慰,所以她拒绝了这些绝对体系,而选择承认我们的局限并认识到未来的开放性的伦理项目。从这个角度来看,她的模糊伦理学可以被描述为一种存在主义希望的伦理学。

《模糊的伦理学》是波伏娃对上帝和人类的思想进行了拒绝的世俗主义。它们表面上的差异掩盖了一个共同的核心:两者都声称已经确定了我们信仰和行动的绝对来源和理由。它们使我们能够逃避对我们存在条件的责任,并逃避模糊的焦虑。无论是被称为弥赛亚时代还是无阶级社会,这些对乌托邦命运的呼吁都鼓励我们以目的来思考合理化手段。它们邀请我们为未来牺牲现在。它们是审讯、帝国主义、古拉格和奥斯维辛的根源。它们将未来凌驾于现在之上,扭曲了我们与时间、彼此和自己的关系。波伏娃坚持认为,只有坚持今天人类的尊严,才能确保后代的尊严。

波伏娃反对了多斯妥也夫斯基的大审判官所著名提出的对世俗主义的指责:“如果上帝死了,一切都是允许的”。她认为,没有上帝来原谅我们的“罪”,我们对自己的行为完全负有责任,没有任何借口。多斯妥也夫斯基是错误的。世俗主义的问题不是许可的问题,而是“我们”的问题。分离的个体能够彼此相连吗?他们能够制定对所有人都有约束力的法律吗?《模糊的伦理学》坚持认为他们可以。它通过论证邪恶存在于自由的否定(我的自由和他人的自由)中,我们有责任确保自由的条件存在(最低生活标准的物质条件和无审查的言论和结社的政治条件),我既不能肯定也不能活出我的自由,而不肯定他人的自由。

波伏娃对伦理自由的论证始于指出人类存在的一个基本事实。我们作为依赖他人并嵌入一个已经赋予意义的世界的儿童开始我们的生活。我们出生在波伏娃称之为“严肃世界”的条件下。这是一个现成的价值观和既定权威的世界。这是一个要求服从的世界。对于儿童来说,这个世界并不让人感到疏离,因为他们还太小,无法承担自由的责任。作为创造想象世界的儿童,我们实际上正在学习自由的课程——我们是世界意义和价值的创造者。儿童有自由玩耍,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并赋予世界意义,然而,他们并不对他们创造的世界负责。考虑到儿童生活的这两个维度,他们的想象自由和不负责任的自由,波伏娃确定儿童过着一种形而上学上特权的存在。她说,儿童体验到自由的快乐,但不会感到自由的焦虑。然而,波伏娃也将儿童描述为迷惑的。她的意思是他们相信世界的基础是稳固的,他们在世界中的位置是自然给定且不可改变的。波伏娃将青春期标记为这个田园诗般时代的结束。这是道德决定的时刻。进入成年世界,我们现在被要求放弃严肃的世界,拒绝童年的迷惑,并对我们的选择负责。

我们所有人都经历过青春期的阶段;并非我们所有人都承担起了它的道德要求。我们最初对严肃世界的依赖和服从事实上具有道德意义,因为它使我们易受虚伪的诱惑,通过这些策略,我们否认了我们的存在自由和道德责任。它使我们的欲望朝向对那些逝去的幸福时光的怀旧。有些人希望回到那个在形而上学上特权的时期的安全感,选择继续做孩子,也就是说,我们服从于他人的权威并生活在严肃的世界中,从而逃避了自由的责任。

波伏娃并不反对对童年的神秘化。她承认父母的权威对孩子的生存是必要的,并坚持认为这种安全的庇护应该培养孩子的自由。选择继续做孩子是一种虚伪的行为。然而,将成年人当作孩子对待是不道德和邪恶的。然而,如果我们被剥削、奴役或恐吓,我们对他人权威的顺从不能被视为一种虚伪的行为。在没有这些条件的情况下,波伏娃要求我们对自由的体验做出回应负有责任。我们不能将自由的焦虑作为我们积极参与或被动接受对他人剥削的借口。躲在他人的权威背后或将自己确立为他人的权威都是可责备的行为。

波伏娃通过次人、严肃人、虚无主义者、冒险家、热情的人、批判性思考者和艺术家作家等形象,描绘了我们回避或接受自由责任的复杂方式。这些形象是虚构的,但也是历史的,因为它们是在人类行为中展现出来的。刻画这些人类类型的目的有几个方面。它是一种区分两种不道德立场的方式。一种立场,通过描绘次人和严肃人的肖像,是拒绝承认自由的经验。另一种立场,通过描绘虚无主义者、冒险家和狂热的人的形象,是误读自由的意义。波伏娃所描绘的道德人是由激情驱使的。然而,与暴君的利己主义、狂热的激情不同,艺术家作家的道德激情以其慷慨为定义,具体表现为承认他人的独特性并保护他人在与他人的意志不同的地方不成为他人意志的对象。

在描述自由被逃避或滥用的不同方式时,波伏娃区分了本体论自由和伦理自由。她向我们展示了承认我们的自由是伦理行动的必要条件,但并不足够。为了满足伦理的条件,自由必须被正确地使用。根据波伏娃的说法,它必须拥抱将我与他人联系在一起的纽带,并接受呼吁——一种我在其中呼吁他人,在他们的自由中,与我一起创造某些价值观、项目和条件的行为。艺术家和作家在几个方面体现了伦理理想。他们的作品表达了作为伦理生活基础的主观激情。他们描述了我们处境中的物质和政治复杂性如何使我们与自由疏离或向自由敞开。通过将未来设想为开放和偶然性,艺术家和作家挑战了为了未来而牺牲现在的神秘化。他们建立了我自由与他人自由之间的基本关系。

《模糊伦理学》并没有回避暴力问题。波伏娃确定了暴力有时是必要的,她以一个年轻的纳粹士兵为例,认为为了解放被压迫者,我们可能不得不摧毁他们的压迫者。然而,她与《皮鲁斯和西涅亚斯》的论点保持距离;现在她将暴力视为对他人自由(无论如何被滥用)的侵犯,因此这种暴力标志着我们未能尊重我们人性中的“我们”。因此,《模糊伦理学》提供了一种将现实主义(暴力是我们处境中不可避免的事实)与苛刻要求相结合的存在伦理情境分析。然而,它独特之处在于将这种现实主义和这些要求与慷慨的激情和愉悦的情绪相结合。

6.《日行美国》:一个具体的邂逅

1947 年 1 月,波伏娃前往美国,降落在纽约的拉瓜迪亚机场。这次旅行是由法国政府赞助的,目的是在大学和学院讲授“战后作家的伦理问题”。在她访问的四个月里,她发表了十二场演讲,包括在瓦萨尔学院、奥伯林学院、米尔斯学院和哈佛大学的演讲。然而,她的旅行不仅仅是一次演讲之旅。波伏娃乘车、火车和公共汽车游历全国,访问了 19 个州和 50 多个城市,加深了与理查德·赖特的友谊,爱上了纳尔逊·奥尔格伦,并对美国进行了各种政治批评。她在 1948 年出版的《日日美国》中详细描述了她的访问。尽管经常被视为旅行写作,但不应忽视其作为政治或哲学文本的重要性。事实上,波伏娃在《日日美国》中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一个人的具体情境如何构成认同和自由。

与她的自传性作品类似,《日日美国》是波伏娃日常具体经历的叙述记录。波伏娃并非在提出论点,而是描述她的所作所为和所感知的事物,同时有时还对她遇到的社会和政治态度提出批评意见。出于这些原因,这本书既是她以往哲学作品中一般抽象写作的突破,也是她更具体、政治化写作的源泉,因此可以看作是她对妇女处境的具体分析(她在访问美国之前已经开始),她对中国的描述以及她的个人写作的先驱。只有身处美国的日常生活中,接近其具体情境,波伏娃才能够,甚至可能愿意,对其问题进行描述。

波伏娃对美国的描述阐明了美国的虚伪态度。她写道,她观察到的政治冷漠、反智主义、道德乐观主义、社会从众和资本主义驱动的消极情绪在许多美国人中尤为突出,尤其是在白人精英中。她描述了她在南方遭遇种族隔离、在北方遭遇白人的暴力,并注意到白人妇女的种族主义以及美国在民主和种族主义之间的矛盾。此外,她还考虑了阶级政治和劳工关系、美国的外交政策,并反思了美国在伦理和政治方面的种种迷思,这些迷思导致美国人陷入虚伪。

波伏娃对美国的种族关系的关注以及她在访问期间与自己的白人身份的对抗,与赖特对波伏娃的影响有很大关系,她在纽约长期逗留期间与赖特共度了时光,并阅读了冈纳尔·米尔达尔的《美国困境》(1944 年),她经常引用该书。然而,尽管波伏娃关注美国的种族关系和白人的种族仇恨,学者们指出,她的描述中也有一些方面暴露了波伏娃自己的白人观念和殖民遭遇。《日日美国》的这个维度使波伏娃对美国的政治批评变得复杂,但并没有抹去她对美国的政治批评或她对美国人的道德和政治倾向的描述的重要性。

7. 第二性:女性作为他者

在写作《日日美国》时,波伏娃开始构思她最著名的著作《第二性》。在她的自传《环境的力量》中,波伏娃回顾了《模糊的伦理学》并批评它过于抽象。她并没有否认自己文本中的论点,但发现它在试图在社会背景之外定义道德时犯了错误。《第二性》可以被看作是纠正这个错误,重新制定并实际定位《模糊的伦理学》的分析。《模糊的伦理学》通过描绘道德和非道德人物形象来使其论点具体化,而《第二性》的分析则体现在波伏娃作为一个女性的经历和女性的生活现实中。《模糊的伦理学》以一般意义上的迷惑为话题,《第二性》则讲述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欧洲文学、社会、道德、政治和宗教传统创造了一个世界,其中对女性的“自然”劣势产生了一种意识形态,以正当父权统治。

波伏娃的自我批评表明她后期的作品与她早期的著作有所不同。然而,我们应该抵制将这种不连续性的概念推向极端的诱惑。与其考虑断裂,不如将《第二性》视为对现象学洞察力更为激进的承诺,即我们以具身存在的方式与世界互动。我们对世界的接触、意识和参与的可能性,不能不考虑身体在具体情境中的生活方式。

1946 年,在巴黎的德·马戈咖啡馆,波伏娃首次提出了《第二性》的想法。受米歇尔·勒里斯(Michel Leiris)的《人的年龄》(1939)的启发,波伏娃提出了这个问题:“作为一个女人,这对我意味着什么?”波伏娃最初的反思忽视了作为女性的重要性,但她很快意识到她周围的世界一直是一个男性主导的世界。波伏娃随后通过对女性神话的跨学科研究来追求这个问题,同时将自己、作为一个女人的情境以及作为女人的情境和具身作为她哲学思考的主题。正是波伏娃对女性神话及其在女性生活中的作用的最初兴趣,使她得出了这本书的核心论断:女人是他者,男人是本质存在。

《第二性》是一部有意识的女性主义现象学对性别身体的调查,被认为是女性主义现象学领域的奠基性著作。波伏娃明确借鉴了女性生活经验的叙述,并关注一般与特殊的纠缠,而不是将偶然性置于括号中以达到纯粹的经验。通过这样做,她揭示了男性主义意识形态如何利用性别差异来创建一种压迫系统,将女性定位并困住在他者的角色中。这种困境是历史和神话的一部分(她在第一卷中探讨),也是生活经验的一部分(在第二卷中描述)。第一卷的核心是她对永恒女性神话的讨论,这是一个主导神话,旨在将女性困在无法实现的理想中,以削弱她们作为个体的存在。对于波伏娃来说,永恒女性神话在社会上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并产生“女性存在”。正是通过这个神话的社会历史创造和遗产,以及通过生活经验,女性被锚定在内在领域,并被迫放弃对超越的要求。这样一来,女性成为分裂的主体,即那些具有世界创造能力但被推入重复、被动、封闭的存在领域的人。

波伏娃对妇女压迫的解放性回应是一种自由主义女权主义。《第二性》反对女性问题的非此即彼的框架(即女性和男性要么平等,要么不同)。它主张妇女的平等,同时坚持性别差异的现实性。波伏娃认为,将性别差异作为妇女服从的论据是不公正和不道德的。她坚持认为,妇女和男性都必须具备承担自身存在的能力,因此必须平等对待彼此。然而,这种对待要求验证他们的性别差异。然而,她认为忽视性别差异是不现象学的。作为一个现象学家,她有义务研究妇女对自己身体的独特体验,并确定这些体验如何被现象学所称为日常态度(我们在经验中无意识地带入的常识假设)所共同决定。对于波伏娃来说,由于身体是一种情境,所以不仅仅是一个主体拥有一个身体。相反,身体是被生活的,因此它在经验上被构成,对于波伏娃来说,成为一个女人意味着以一种特定的方式生活或体验自己的身体。

作为一个现象学家,这种经验性的身体化描述并不意味着她对“女性”的生物学描述。波伏娃探索了文化和历史的假设,这些假设构成了妇女对自己身体的体验,并使她们与自己的可能性疏离。她引起了对事实的经验基础的注意,包括生物学、心理学、历史学和经济学等,考虑了它们如何模糊“女性”的偶然表达或解释妇女的经验作为本质。例如,人们认为女性较弱。她引导我们问,这种假设的基础是什么?使用了什么标准来衡量力量?上半身力量?平均身体大小?是否有理由将长寿视为力量的标志?使用这个标准,女性仍然被认为是较弱的性别吗?稍加思考就会揭示出支持所谓“女性弱点”这一显而易见的“事实”的标准的偏见,并将其从一个不可动摇的现实转变为一个不可靠的假设。一旦我们开始这种质疑,不久其他所谓的事实也会在现象学意义上被视为“常识”。

《第二性》中最著名的一句话也许是“On ne naît pas femme: on le devient”(SS:1949, 13),1953 年翻译为“One is not born but becomes a woman”(SS:1953, 267),2010 年翻译为“One is not born but becomes woman”(SS: 2010, 283),许多人认为这句话提醒我们性别与社会角色的区别。无论波伏娃是否理解自己是在引入这种区别,无论她是否按照这种区别的逻辑/激进的结论,或者激进的结论是否合理,都是女权主义辩论的问题。不容争议的是,《第二性》为我们提供了分析社会对女性特质的认知方式和批判它们的词汇。在这个意义上,波伏娃提供了对“女性”社会构建意义的批判性现象学分析,以及如何在经验上承担和协商这些意义。对于波伏娃来说,成为一个女人不仅仅是因为别人这么说,而是因为她积极地承担了她的身体存在方式。

波伏娃对于成为的描述对于理解所谓的女性如何存在至关重要。波伏娃的目标是那些将“女性”视为生物事实的本质主义论证。波伏娃认为接受常识观念,即拥有特定生殖器官或生育能力就意味着生为女性,是错误的。在拒绝这一立场时,她追求现象学的第一原则:识别你的假设,将其视为偏见并放在一边;只有在经验验证之后,才能再次引入。因此,她提供了一个描述性的解释,说明一些人如何成为女性,这是一种生活在特定历史、经济和政治条件以及社会和道德约定下被强加的社会命运,同时也是一种身体化的现实。在这种观点下,“女性”是一种创造,同时也是一种真实存在。对于波伏娃来说,成为女性的社会命运与异性恋主义紧密相连,成为女性意味着成为男性的对象,也意味着成为自己的对象。波伏娃展示了这种自我创造的弊端,即女性开始过着相对于男性的生活。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女性成为了“他者”。然而,女性通常也是这种自我创造的帮凶,因为作为“他者”,虽然是一种压迫的状态,但也在父权制度的环境中赋予了认同和自我辩护的机会。

《第二性》中的一句简洁而有力的句子早早地提醒我们,波伏娃如何运用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范畴来分析女性作为“他者”的独特复杂性。它写道:

因此,女性不会为自己作为主体提出要求,因为她缺乏具体的手段,因为她感知到与男性的必要联系,但没有提出相互关系,因为她常常从她作为“他者”的角色中获得满足感。(《第二性》:2010 年,10 页,参见《第二性》:1949 年,24 页)

在波伏娃所描述的方式中,谁成为一个女人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学者们注意到理查德·赖特对波伏娃对女性处境和压迫的描述产生了影响,并且波伏娃在《第二性》中直接提到了赖特,然而她在这本书中对种族的处理是复杂的。学者们指出,她对女性处境的处理明确地集中在成为一个女人上,从而将父权压迫的分析视为最重要的压迫形式,并指出她从一个白人、资产阶级的视角进行了概括。与此同时,正如其他学者所指出的,波伏娃在《第二性》的开头就认为女性的父权制度是与种族压迫不同的一种形式。虽然离散的历史事件产生了其他形式的压迫,但她将女性的压迫描述为人类存在的特征,跨越时间和空间,因此不能通过一个离散的历史事件来确定。因此,对于波伏娃来说,女性的压迫不是唯一的压迫形式,也不比其他形式的压迫更重要。相反,女性的压迫的形成、结构和影响是独特的,因此根据她的说法,需要进行专门的调查。

为了解释成为一个女人意味着什么,波伏娃在文本的早期引入了“他者”的概念,并且这一概念贯穿了她的整个分析。她在她的最后一部重要作品《老年的到来》(1970 年)中再次使用这一概念,以构建她对老年人被社会他者化的批判。在《第二性》中,波伏娃对“他者”的概念基于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与普遍化这一辩证法的黑格尔不同,波伏娃区分了历史构成的主体和他者之间的剥削辩证法与当主体是男性、一种至高无上的存在,而他者是女性、一种相对存在时所产生的剥削。在第一种情况下,他者将他们的压迫经历视为一种共同的现实。他们将自己视为被压迫群体的一部分。在这里,被压迫的他者可以借助共同的历史和共同的虐待情况来主张他们的主体性,并要求认可和互惠。女性的处境类似于黑格尔的他者的状况,男性像黑格尔的主人一样,将自己视为主体,绝对的人类类型,并通过以这种人类标准来衡量女性,将她们视为劣等。然后,所谓的女性不足被用来证明她们是他者,并相应地对待她们。然而,与黑格尔的他者不同,女性无法确定她们他者身份的起源。她们无法借助共同历史的纽带来恢复她们失去的主体地位。此外,分散在男性世界中,女性将自己的身份界定为压迫者的差异(例如,作为白人或黑人女性,作为工人阶级或中产阶级女性,作为穆斯林、基督徒、犹太人、佛教徒或印度教徒女性),而不是与彼此相连。根据波伏娃的观点,她们缺乏黑格尔的他者组织自己成为一个要求认可的“我们”的团结和资源。与主奴辩证法的他者不同,女性没有反抗的立场。波伏娃使用“非本质他者”的范畴来指代女性作为男性模糊的他者的独特处境。作为非本质他者,女性的主体性和认可的途径不能遵循黑格尔的脚本。

对于波伏娃来说,女性与男性的冲突是模糊的。她将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关系称为“原始的_Mitsein_”(SS:2010, 9, cf. 1949, 22),以此来表明他们在世界中最初的共同存在。对于波伏娃来说,女性和男性之间的这种关系引起了主体与其他者之间的相互依赖,并成为将女性与她们的压迫者联系在一起的独特纽带。因此,这种关系导致了女性无法确定共同历史的能力。女性与男性之间存在必要的联系,无论是否存在相互性,这一断言借鉴了《模糊的伦理学》中发展的呼吁概念:通过呼吁他人加入我追求正义的行动中,我验证了自己和我的价值观。鉴于我的呼吁必须是对他人自由的呼吁,我必须允许他人可能拒绝它的现实。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我必须(假设拒绝不会对自由的基本价值构成威胁)承认他人的自由,并肯定将我们彼此联系在一起的人类纽带。波伏娃指出,在女性的情况下,这种呼吁的方面(肯定我们之间的纽带)占主导地位。她不赞同女性允许纽带的肯定盖过被认可为自由主体的要求的方式。但是,她确实提醒我们,认可本身并不是伦理关系的全部。要求认可而不考虑纽带是不道德的;这是主体作为主人的立场。波伏娃认为,需要的是重建纽带,使女性能够实现自己。

这种变化并不涉及女性的幸福。幸福可以选择或接受,以换取自由的剥夺。回顾《模糊的伦理学》的论证,我们知道为什么。作为他者,女性被送回到孩子在形而上学上特权的世界。她们经历了由虚伪带来的幸福——不为自己负责,不必做出重大选择的幸福。从这种存在主义的角度来看,可以说女性在她们的压迫中是串通一气的。但这并不是全部。如果女性作为他者感到幸福,可能是因为在她们的物质和意识形态现实的情况下,这是唯一可行的幸福途径。波伏娃对虚伪的存在主义指责必须在她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结构的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加以理解,这些结构构成了女性生活的框架。尽管波伏娃并不认为这些结构剥夺了女性的自由,但她也没有忽视使得行使自由变得极其困难的情况。

对于波伏娃来说,解放的工作并不容易。这是一项会引起冲突的工作,因为它要求拒绝并最终牺牲女性和男性的女性化和男性化的规范和习俗,而这些规范和习俗对许多人来说是幸福和自我辩护的源泉。解放也不是向男性呼吁给予女性自由的问题;而是女性发现她们的团结,拒绝虚伪的幸福的诱惑,发现自由的乐趣。尽管波伏娃提醒我们这将在男性和女性之间产生紧张和冲突,但她并不设想一种永久的敌对状态。在这里,她的黑格尔-马克思主义乐观主义占上风。男性将(最终)承认女性作为自由主体,但前提是双方都致力于牺牲父权神话。

在谈到性别差异时,波伏娃指出,解构父权神话并不意味着要创造雌雄同体的主体。考虑到具体的体现,性别差异是不可避免的。然而,与今天不同的是,这些差异将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它们将不再被用来证明主体与其非本质他者之间的差异。根据她的观点,解放的目标最终是我们相互承认彼此的自由和他者性。

尽管永恒女性神话具有异性恋结构,波伏娃描述了一种情况,即相互承认有时存在于亲密的异性恋性遭遇中。谈到这种亲密关系,她写道:“他者的维度仍然存在;但事实是,他者性不再具有敌对性质”(SS:2010,415,参见 1949,189)。为什么?因为真正的恋人会模糊地体验自己和对方,即作为情欲欲望的主体和客体,而不是根据男人和女人的制度化地位来界定。用波伏娃的话来说,

情欲体验是最能深刻地揭示人类模糊状态的体验;他们将其体验为肉体和精神,作为他者和主体(SS:2010,416,参见 SS:1949,190)。

在《模糊的伦理》中抽象地发展起来的模糊概念,在《第二性》中以情欲的方式体现,并被认定为超越父权压迫的关键要素之一。这种对情欲相遇解放可能性的描述也是波伏娃重新构建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的地方之一。通过借鉴梅洛-庞蒂描述我们如何成为世界创造者和世界嵌入的主体-客体的方式,她揭示了我们是作为“为世界”,“对世界”和“在世界中”的主体-客体而对彼此充满激情。

《第二性》的最后几章,“独立的女性”和“结论”,谈到了当时(1947 年)妇女状况的现状——发生了什么变化,还有哪些问题有待解决。波伏娃并没有忽视妇女获得选举权的重要性,也没有忽视妇女获得经济独立的必要性,但她认为这些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解决方案对妇女状况来说是不足够的。它们忽视了妇女社会化的影响(第二卷的主题),并且对男性规范和男性主义主体仍然是人类标准的方式漠不关心。解放的女性必须从两个束缚中解脱出来:首先,认为她必须像男人一样才能承担自由和独立的观念,其次,通过社会化使她女性化。第一个使她与自己的存在(性别)疏离。第二个使她不愿为自己的思想/理想冒险。波伏娃对当前事态的关注以及对身体现象学的关注,为解放提出了一些先决条件。妇女必须被社会化以参与世界。而且,她们必须被允许发现自己的身体如何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方式。此外,必须彻底改革父权道德、情感倾向和习俗,这些习俗要求女孩和妇女被动,并剥夺她们的身体自主权。简而言之,永恒女性的神话必须被解构。只要它存在,经济和政治进步将无法达到解放的目标。

《第二性》对父权制度的批评从一开始就备受争议,继续挑战用来证明妇女低下地位的社会、政治和宗教范畴。最终,一个现象学的突破在《第二性》中成为一种解放工具:通过关注父权结构如何利用性别差异剥夺妇女的“能做”的身体,波伏娃为宣称这种剥夺是压迫提出了论据。在女权主义运动的背景下,这种压迫宣言成为了一个事件。它为意识觉醒铺平了道路,这是第二波女权主义的特征。它验证了女孩和妇女所经历的不公正待遇。从存在主义-现象学的角度来看,这是对生活体验的详细分析,以及对父权制度如何使妇女与其具体能力疏离的伦理和政治控诉;而从女权主义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呼吁,要求妇女参与解放政治。

8. “我们必须烧掉萨德吗?”自由与肉体

作为对撰写《朱斯汀》(Justine)序言的请求的回应,波伏娃的论文《我们必须烧掉萨德吗?》(1951-1952 年)延续了她对互为主体性的戏剧和自由与亲密关系之间关系的伦理思考。事实上,波伏娃对萨德感兴趣的是他以极端方式提出了“他者”的问题(1963[1965],243,参见 1963,333)。

《我们必须烧掉萨德吗?》将萨德的写作决定视为一项存在主义项目。波伏娃认为萨德揭示了父权政治机器的专制秘密。她对他对自由的乌托邦呼吁表示同情。然而,她发现萨德曲解了自由的意义。因此,波伏娃将萨德视为一个伟大的道德家,但他支持了一个不令人满意的伦理学。

萨德是波伏娃的两面人盟友。她不否认他的残忍主张建立了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萨德是正确的。残忍揭示了我们在意识和具体存在的细节和模糊之中。波伏娃告诉我们,暴君和受害者是真正的一对。他们通过血肉和自由的纽带相连。

对于波伏娃来说,萨德是献身于残忍计划的狂热激情的典范。因为他对自己的选择负有全部责任,他必须被认可为选择了自由并被接受为真实的存在。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是一个伦理或道德的人物,因为他的选择破坏了人类之间的互为主体的纽带。他对残忍力量的描述提供了对我们社会、政治和个人的伪善的令人信服的批判,但它并没有批判残忍是自由的扭曲和对血肉脆弱性的剥削。因此,他对残忍力量和酷刑意义的描述是不完整和不充分的。萨德侯爵的案例清楚地表明,对自己选择负责是存在主义自由伦理的必要条件,但并不足够。

最后,波伏娃发现萨德被误导了(这并不意味着他是无辜的)。他将权力误认为自由,并误解了性爱的意义。在他对意识和血肉之间的冲突的着迷中,萨德揭示了虐待狂企图的失败。在他试图沉溺于肉体的快感中,以此体验作为意识化为肉体(或肉体化为意识)的模糊性和作为他自己与他人的存在的现实,萨德用景象替代了真实的体验,并接受了统治和同化/吞并的虚假交易作为真正的互惠关系和无私的慷慨。这样做,他永远无法接触到他者。

将他的生活以情欲为中心,萨德错过了情欲的真相。波伏娃告诉我们,只有那些放弃自己陷入情感醉醺风险的人才能找到这个真相。通过经历这种醉醺状态,我们发现身体化为肉体的方式消解了所有反对我们之间紧密联系的立论,并奠定了一种关于吸引力、风险和相互脆弱性的伦理。

最终,在这篇文章中,波伏娃放弃了我们的自由作为绝对内在、免受他人攻击的观念,并接受了我们生活化身的根本脆弱性。这样做,暴力和欲望的问题就无法与我们共同的人性问题或伦理和正义问题分离开来。波伏娃谴责萨德对情欲的曲解,同时也指责他作为一个艺术家,这标志着回到了《模糊伦理学》中提出的艺术家责任的问题。尽管她指责他是一个技术上糟糕的作家,但她批评的核心是伦理而不是审美。根据波伏娃的说法,萨德违反了作为作者的责任。他没有向我们展示世界的承诺和可能性,也没有呼吁我们为正义而努力,而是逃避现实,为苦难和残忍行为提供了形而上学的理由。最后,波伏娃指责萨德是《模糊伦理学》中所描述的严肃人。

9.《长征》:时间、政治与可能性

1957 年,波伏娃出版了《长征》一书,这是她在 1955 年 9 月和 10 月访问中国六周的一篇文章。尽管在很多方面都是一本旅行记,但《长征》并没有采用《美国日记》那种回忆录的形式。她进行了跨学科研究,以便描述她的访问,并像《第二性》和《青春的到来》一样,从各种来源中寻找方法来参与她旅行的观察。她详细叙述了她所见到的事物,并对当时的事实和神话进行了批判性思考。与《美国日记》类似,这本书中有一些突出的主题,体现了波伏娃的哲学和政治关注:劳工斗争、家庭的性别政治、政治经济学以及习俗、法律和自由之间的关系。波伏娃对斗争和革命的唯物主义理解贯穿其中。因此,这本旅行书也是一本政治书。值得注意的是,当这本书在 1958 年被翻译成英文时,美国的反共主义者们感到愤怒。

这本书既是对法国右翼对中国观点的回应,也是对她对法国资产阶级理想的持续鄙视的进一步批评,同时也是对共产主义中国前景的思考。尽管她对共产主义中国的乐观态度值得批评,但波伏娃的乐观并不是全盘接受的。她对自己精心安排的访问感到担忧和困扰,并对她所遇到的现实表示怀疑和不确定。但是,她对中国没有做出最终的评判,拒绝让这本书成为法国反共情绪的代言人。波伏娃对资产阶级资本主义的替代方案感兴趣,因此她参与了对共产主义中国的可能性的探讨。她关注意义的形成,它打破了过去,创造了新的未来,这对于所有政治项目来说都是必要的。她的描述也倾向于她对中国和法国之间文化差异的感知,但结果可能令人失望。她以轻蔑的方式描述了与中国文化和传统的一些相遇,这挑战了跨文化团结的可能性。

波伏娃对这本书非常不满意,也为之感到尴尬。她承认这本书在出版几年后就过时了,并认为它在哲学严谨性方面存在不足。她的叙述中也存在不准确和值得质疑的描绘。在学者中,关于她的知识好奇心和西方特权参观中国是否是文本中东方化凝视的一部分,存在争议。尽管存在这些复杂的维度和这本书的局限性,但《长征》仍然是波伏娃政治声音的另一个有趣例子,并揭示了吸引力的复杂性。它还邀请我们去探讨特定吸引力的局限性。

10. 西蒙娜·德·波伏娃:具体的呼吁

1962 年,波伏娃和吉希尔·哈利米共同撰写了《贾米拉·布帕夏》的故事,这是一个被指控为恐怖分子并在法国-阿尔及利亚战争期间受到法国虐待的阿尔及利亚女孩。这本书可以看作是波伏娃对马基雅维利的批判的延伸。波伏娃没有逃离现实的恐怖,而是作为一名作家承担起揭露和面对国家宁愿隐藏的现实的责任。她写作的目的是具体和政治的。这本书既是一种抗议,也是一种呼吁。波伏娃和哈利米反驳了马基雅维利,他们表明酷刑的真相在于滥用权力的不可辩护的政治。

11.《人人都会死去》、《一个非常容易的死亡》、《告别:向萨特道别》:有限性、激情和身体

波伏娃对生活体验的现象学理解也可以在她对人类有限性问题的思考中找到。这个问题早在她 1946 年的小说《人皆有死》中就被提出,这是一个关于弗斯卡的故事,他选择欺骗死亡。他对永生的渴望是由他对实现抽象人道主义理想的渴望驱使的。弗斯卡并不是为了逃避肉体和具体化的模糊性而接受永生。他的决定是出于他拯救世界的愿望。他相信时间是他的敌人,只要他的时间是有限的。他相信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他就能将人道主义项目完成并使其免于失败。

与他最初的信念相反,弗斯卡发现当时间在他面前无休止地延伸时,时间成了他的敌人。事实证明,时间并不是他需要确保自己愿景的东西。相反,他需要的是他人的承诺。无论有多少时间,都无法保证这一点。作为一个不朽的存在,弗斯卡面对着困扰人类的失败的必然性。然而,与凡人不同的是,当凡人面对时间的限制时,他们会充满激情地接受失败。弗斯卡则变得无法动弹。对生活的漠不关心取代了对生活的热情。最后,他从与他相隔多代的孙子阿尔芒德那里发现了伦理行动的关键真理。阿尔芒德理解未来属于其他人,他们可能会或可能不会接手他的项目,所以他致力于当前的具体可能性。他的激情体现在对他人的呼吁中,而不是一个抽象目标中,无论这个目标看起来多么正义,都会剥夺后代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利。

在《人皆有死》中,有限性和死亡的给定性涉及我们与时间的关系。十八年后,她在 1964 年的《一个非常容易的死亡》中写到她母亲的临终和死亡,再过六年,她分析了 1970 年的老年人的处境,《老去》。再过十一年,她在 1981 年的《告别:向萨特告别》中记录了萨特的最后日子,这时她关注的不再是我们与时间的关系,而更多地关注我们的具体化。在《一个非常容易的死亡》和《告别》中,波伏娃扮演了现象学的见证者的角色。她母亲和萨特的身体以所有令人不安的崩溃和恶化的方式呈现给我们。有些人认为这些作品冷漠、无情甚至残酷。他们误解了波伏娃的观点。她向我们展示了我们是谁。作为现象学家揭示的“我能”身体是成熟健康身体的有限条件。这只是身体生命的一个阶段。在早期,身体仍在学习它的“我能”。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开始失去这些能力。将“我能”从能力中剥离出来,就像女性神话一样,是一回事。拒绝关注具体化生活的全部范围,并根据其“我能”的可能性评估生活的价值,是完全不同的事情。

12.《成长的到来》:再次的他者

我们需要将《一次非常容易的死亡》和《告别》放在《成长的到来》的分析背景下来充分理解波伏娃作为见证者的角色。《成长的到来》的项目与《第二性》类似。像《第二性》一样,它关注的是被指定为他者的一群人;像《第二性》一样,它揭示了关于衰老和老年人的“事实”的神话化地位;像《第二性》一样,它指责社会将被指定为他者的人类非人性化。《成长的到来》在方法和范围上也效仿了《第二性》。它运用现象学的视角来研究生物学、心理学、历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因素,以理解一种特定类型的边缘化他者现象。

在《成长的到来》中,波伏娃考虑了老年人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她描述了老年的经历,并认为老年并非必然使人成为他者,而是由文化产生的耻辱和社会对老龄化的厌恶所导致的。因此,虽然衰老的过程是不可避免的,但老年作为他者的处境并非如此。这种非主体地位是一种经验条件的问题,它排除了超越性,包括神话、社会态度和老年人的经济条件。而在《第二性》中,波伏娃指责父权制剥夺了女性的主体地位,《成长的到来》则认为老年人的非主体地位可以追溯到他们被禁止参与存在性项目和与他人建立有意义的关系。波伏娃认为,以这种方式经历老年就是被剥夺了人的尊严。波伏娃写道:“老人在积极成员眼中看起来像是‘不同物种’的一员”,因为他没有参与任何项目(1970[1972],231,参见 1972,217)。

像《第二性》一样,它关注生物学的现实,但不允许生物学决定主体的意义,《年老的到来》也给予了生物学应有的重视。波伏娃指出,老年人的缺乏参与部分是外界强加的,部分是内在的;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从一个与世界互动的工具转变为一个妨碍我们接触世界的障碍。然而,《年老的到来》的观点是,使用这些困难来证明将老年人降低为他者的地位是不公正的。《告别》的见证清楚地表达了这一点。然而,萨特的身体虽然变得衰弱,但从未使他与他的项目脱离。然而,他无法独自维持自己的工作。相反,他处于一种他人拒绝边缘化他的境地。他们没有将他身体的衰退能力与人性的衰退相等同。《年老的到来》认为,萨特的特权境遇应该成为我们共同的命运。

在一个承认身体的现象学真理、自由的存在主义真理、剥削的马克思主义真理和人类的联系真理的世界中,贬低他者的范畴将被根除。无论是老年人、女性,还是任何人因为种族、阶级、民族或宗教而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波伏娃知道希望这样的世界太过于理想化。她理解统治和暴力的诱惑。然而,在她的职业生涯中,她运用哲学和文学工具揭示了这样一个世界的可能性,并呼吁我们为之努力。

13. 生活写作:情境、成为和自他关系

波伏娃的自我写作实践与她的哲学思想密切相关。事实上,对于波伏娃来说,生活就是哲学,这一点在她的自传作品中显而易见。波伏娃写了一部四卷本的自传,讲述了她生命中的五十四年,从 1908 年到 1962 年。在《一个尽责的女儿的回忆》(1958 年)中,波伏娃叙述了 1908 年至 1929 年的成长岁月,而《生命的黄金时期》则涵盖了 1929 年至 1944 年。《环境的力量》(1963 年)分为两卷,1944 年至 1952 年(《战后》)和 1952 年至 1962 年(《艰难时刻》)。波伏娃还是一位忠实的日记作者。她的日记,包括《哲学学生日记第一卷》(1926-1927 年)和《第二卷》(1928-1929 年),以及她的《战时日记》,常常使她的自传叙述变得复杂,揭示了她生活的不同细节,从而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不同的波伏娃。对于波伏娃来说,写日记是自我理解和自我塑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自传作品的重要性有三个方面。它们提供了事件、经历和与他人的关系的详细记录,这些事件、经历和关系构成了波伏娃的自我,也就是说,这些作品揭示了她如何成为波伏娃。它们还揭示了波伏娃的哲学轨迹、思想影响、小说和哲学作品的核心思想和主题,并且它们提供了明显的证据,证明她的哲学思想在萨特之前、与之同时以及经常与之相抵触。

在写作她的生活时,显而易见的是,情境的概念,即一组具体的环境条件,包括一个人的具体存在方式,对波伏娃的自我哲学至关重要。只有在生活中并且通过自己的选择来生活,受到社会和历史背景的限制但并不被其决定,一个人的存在才会成形。波伏娃的自传作品清楚地表明,她作为一个在天主教、资产阶级家庭中长大的女孩,作为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和特权的女性,一个知识分子、作家,一个生活在战争和殖民项目之中和之后的左翼人士,这些都是她的生成环境。她既不是环境的纯粹产物,也不仅仅是自己意志的存在。然而,她对“情境”的理解需要时间来发展,正如波伏娃自己所指出的,她并不总是意识到环境的力量。然而,也许她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是她自己特定情境的限制。例如,在《生命的黄金时期》中,我们所读到的波伏娃仍然充满资产阶级的理想主义,关注幸福,她将其视为那个时代的特征。最终,在叙述她的经历时,波伏娃揭示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联系,以及一个在时间中展开的自我的独特性。

西蒙娜·德·波伏娃对自我与他者关系的伦理意义也贯穿于她的自传性著作中。尽管直到 1939 年她才摒弃个人主义,但波伏娃的年轻时期显示出她对他人关系的浓厚兴趣。例如,她与父母的关系以及她对扎扎和表亲雅克的爱表明了他人打开和关闭世界、塑造和重塑自我的能力。事实上,波伏娃的个人著作中存在着一种强大的爱的哲学,包括她与扎扎的爱(在《不可分割》中虚构),与萨特复杂的关系,对纳尔逊·奥尔格伦的思念(在《跨大西洋的爱情》中详细描述,这是她给奥尔格伦的公开信),以及她对《她来了》和《生命的黄金时代》中与奥尔加的三角关系的讨论,这些都不仅反映了波伏娃对爱在生活中的普遍作用的关注,还表达了在情欲相遇中形成的自我与他者之间的纽带。在《环境的力量》中,波伏娃以更多的政治术语考虑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描述了她个人存在的政治化以及阿尔及利亚战争和殖民压迫。波伏娃对阿尔及利亚战争的关注是一次对她提出伦理要求的相遇,她因此将自己政治化并重塑了自我。

对于波伏娃来说,她的生活写作,包括对写作欲望的描述,最终是揭示具体存在的模糊性的一种方式。波伏娃详细叙述她的生活,包括她在日记中揭示的遗漏之处,这些都提供了关于波伏娃哲学思想及其在她的经历中的出现的重要见解。这些著作也是对存在意义和伦理学的哲学性研究,虽然没有以系统化的方式呈现,但却在生活的喜悦、平凡和失败中揭示出来。

14. 影响与当前研究

波伏娃无疑是一位女权主义偶像,也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女权主义思想家之一。《第二性》已被翻译成 40 种语言,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女性挑战自身地位,追求自由。尽管她的影响力很大,但最初女权主义学者对波伏娃的阅读和接受大多是敌对的。波伏娃学术研究的复兴作为回应出现。虽然很难确定其确切的开始时间,但在波伏娃 1986 年去世后,对她的思想提出了不同的问题和探究,这变得更加普遍。《第二性》也成为女性主义理论跨学科领域中重要的辩论和批评的来源,即使是那些与她的作品保持距离的人,也同样受到了影响。例如,波伏娃的遗产在萨拉·艾哈迈德、朱迪斯·巴特勒、贝尔·胡克斯和吕斯·伊里加雷等更现代的思想家的作品中显而易见。

波伏娃学术研究复兴的一个重要方面与先前未发表的个人著作的死后可获得性有很大关系,尤其是那些由伊利诺伊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波伏娃系列作品的英文译本数量的增加,以及 2010 年新的英文译本《第二性》。通过波伏娃学者的努力,对这些作品的获取使人们更加了解波伏娃的哲学影响以及她对萨特的批评和距离。这种获取也挑战了由于翻译不足而产生的误解,并鼓励人们对波伏娃的作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参与,超越《第二性》。1983 年创办并于 2016 年重新组织的跨学科同行评议期刊《西蒙娜·德·波伏娃研究》和国际西蒙娜·德·波伏娃学会是研究波伏娃的生活和作品的重要场所。

鉴于波伏娃在国际和跨学科领域的影响范围,简洁地概括她的遗产是困难的。以下重点介绍了一些学术领域:波伏娃对存在主义的原创哲学贡献(例如,勒·杜夫 1980;巴特勒 1986;克鲁克斯 1990 年和 2001 年;富尔布鲁克和富尔布鲁克 1994 年;戈斯林 1999 年;阿普 2001 年;凯尔 2006 年;德奇尔 2008 年;戴格尔和哥伦布 2009 年)和现象学(贝尔戈芬 1997 年;海纳马 1997 年和 2003 年;奥克萨拉 2016 年和 2022 年;曼恩 2018 年);她对伦理学的贡献(例如,戈斯林 1995 年;蒂德 1999 年和 1999 年;斯托勒 2014 年)和政治理论(例如,克鲁克斯 2012 年);将《第二性》在哲学上定位(例如,鲍尔 2001 年;伦德格伦 1991 年;莫伊 2001 年;西蒙斯 2001 年;海纳马 2003 年;曼恩和法拉利 2017 年);《第二性》在历史和全球范围内的接受(例如,夏佩隆 1999 年;董超 2005 年;科芬 2020 年;鲁什 2019 年;夏佩隆和鲁什 2020 年);《第二性》在种族和以民族为中心主义方面的局限性(例如,斯佩尔曼 1988 年;西蒙斯 2001 年;德奇尔 2008 年;贝尔 2010 年、2014 年和 2017 年;胡克斯 2012 年;贝鲁斯 2016 年;柯林斯 2017 年;琼斯 2019 年;奥尔特曼 2020 年);她在《美国日记》中对种族和种族主义的观点(例如,阿方索 2005 年;伯纳斯科尼 2019 年;奥尔特曼 2020 年;马塞特 2020 年);波伏娃对法国殖民主义不公正的参与以及她作为殖民者的立场(例如,苏尔基斯 2010 年;尼亚 2019 年);对波伏娃生活的批判性参与(例如,莫伊 2009 年)和个人著作(例如,蒂德 1999 年);以及传记项目(贝尔 2002 年;柯克帕特里克 2019 年)。

此外,波伏娃的作品激发了对各种生活经验的女性主义哲学分析,如具身和压迫(Young 1980; Bartky 1990; Burke 2019; Froidevaux-Mettiere 2021),父权制的爱(Mann 2009),男性气质和民族主义(Mann 2014),随便约会文化(Bauer 2017),#黑人女孩的快乐(Mason 2018),街头骚扰(Vera-Gray 2018),女性的屈从(Garcia 2018),身体积极性(Leboeuf 2019);跨性别主体性(Antonopoulos 2017; Burke 2020),非一夫一妻制(Kean 2018; Anderson 2021),#MeToo(McKinney 2019; Melo Lopes 2021),产科暴力(Shabot 2021),老年(Stoller 2014; Kruks 2022);强奸(Bergoffen 2017);和真实性(Cleary 2022)。

Bibliography

Works by Beauvoir

  • 1927, 4e cahier, holograph manuscript, Paris: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 1928–29, Carnet 6, holograph manuscript, Paris: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 1929–31, Carnet 7, holograph manuscript, Paris: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 1943 [1954], L’Invitée, Paris: Gallimard; translated as She Came to Stay, Yvonne Moyse and Roger Senhouse (trans.), Cleveland, OH: World Publishing, 1954.

  • [P&C] 1944, Pyrrhus et Cinéas: A Cette Dame, Paris: Editions Gallimard; translated as “Pyrrhus and Cineas: A Cette Dame”, Marybeth Timmerman (trans.), in PhilW: 89–149.

  • 1945a, “La Phénoménologie de la perception de Maurice Merleau-Ponty”, Les Temps Modernes, 1(2): 363–367; translated as “A Review of The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by Maurice Merleau-Ponty”, in Marybeth Timmerman (trans.), PhilW: 159–164.

  • 1945b, “Idéalisme moral et réalisme politique”, Les Temps Modernes, 1(2): 248–268. Reprinted in ESN: 49–88; translated as “Moral Idealism and Political Realism”, Anne Deing Cordero (trans.), in PhilW: 175–193.

  • 1945c, “L’existentialisme et la sagesse des nations”, Les Temps Modernes, 1(3): 385–404. Reprinted in ESN: 13–48; translated as “Existentialism and Popular Wisdom”, Marybeth Timmerman (trans.) in PhilW: 203–220.

  • 1945d, untitled and undated manuscript. Probably original of “Jean Paul Sartre: Strictly Personal”, Malcolm Cowley (trans.), Harper’s Bazaar, January 1946, pp. 113, 158, 160; translated as “Jean-Paul Sartre”, Marybeth Timmerman (trans.) in PhilW: 229–235.

  • 1945e, Le Sang des autres, Paris: Gallimard; translated as The Blood of Others, Yvonne Moyse and Roger Senhouse (trans.), New York: Knopf, 1948; translation reprinted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83.

  • 1945f, Les Bouches inutiles, Paris: Gallimard; translated as The Useless Mouths, Liz Stanley and Catherine Naji (trans.), in LitW: 33–88.

  • 1945g, “Quatre jours à Madrid”, Combat, 14–15 April, p. 1–2; translated as “Four Days in Madrid”, Marybeth Timmerman (trans.), in PolW: 16–21.

  • 1946a, “Œil pour œil”, Les Temps Modernes, 1(5): 813–830; reprinted in ESN: 109–143; translated as “An Eye for an Eye”, Kristana Arp (trans.), PhilW: 245–260.

  • 1946b, “Littérature et métaphysique”, Les Temps Modernes, 1(7):1153–1163; reprinted in ESN: 89–107; translated as “Literature and Metaphysics”, Véronique Zaytzeff and Frederick M. Morrison (trans.) in PhilW: 269–277.

  • 1946c [1955], Tous les homes sont mortels, Paris: Gallimard; translated as All Men Are Mortal, Leonard M. Friedman (trans.), Cleveland, OH: World Publishing, 1955.

  • 1947a, “An Existentialist Looks at Americans”,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25 May, pp. 13, 51, 52. Reprinted in PhilW: 307–315.

  • 1947b, “Qu’est-ce que l’existentialisme?”, France-Amérique, 29 June 29, pp. 1, 5; translated as , “What is Existentialism?”, Marybeth Timmerman (trans.), PhilW: 323–326.

  • 1947c [1976], Pour une morale de l’ambigüité, Paris: Gallimard; translated as The Ethics of Ambiguity, Bernard Frechtman (trans.), New York: Citadel Press, 1976.

  • 1947d, “Femininity, the trap”, Vogue, 15 March, pp. 171, 232, 234, translator unknown. Reprinted with some modifications as “Femininity: The Trap”, in FemW: 42–47.

  • 1948, L’Amerique au jour le jour, Paris: Editions Paul Marihein; translated as America Day by Day, P. Dudley [pseud.] (trans.), London: Duckworth, 1952.

  • [ESN] 1948, L’Existentialisme et la sagesse des nations, Paris: Nagel. A collection of some of her essays.

  • [SS] 1949, Le Deuxième sexe, Paris: Editions Gallimard.

    • 1953, The Second Sex, H. M. Pashley (trans.), New York: Knopf.

    • 2010, The Second Sex, C. Borde and S. Malovany-Chevallier (trans.),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 1949, Review in Les Temps Modernes, 7(49): 943–949; translated as “A Review of The Elementary Structures of Kinship by Claude Lévi-Strauss”, Véronique Zaytzeff and Frederick Morrison (trans.), in FemW: 58–66.

  • 1950, “It’s About Time Women Put a New Face on Love”, Flair, 1, 3, April, 76–77, translator unknown. Reprinted with some modifications in FemW: 76–80

  • 1951–52, “Faut-il brûler Sade?” (Must We Burn Sade?),

    • 1951, part 1, Les Temps modernes, 74: 1002–1033.

    • 1952, part 2, Les Temps modernes, 75: 1197–1230.

    • 1953, English translation, A. Michelson (trans.), London: Peter Neville.

    • 2012, English translation, Kim Allen Gleed, Marilyn Gladdis Rose, and Virginia Preston (trans.), PolW: 44–101.

  • 1954 [1956], Les Mandarins, Paris: Gallimard; translated as The Mandarins, Leonard M. Friedman (trans.), Cleveland: World , 1956.

  • 1955a, “Merleau-Ponty et le pseudo-sartrisme”, Les Temps modernes, 10: 2072–2122; translated in 1989 as “Merleau-Ponty and Pseudo-Sartreanism”, Véronique Zaytzeff and Frederick M. Morrison (trans.), 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Philosophy, 21(3): 3–48; translation reprinted in in PolW: 206–257.

  • 1955b, Privilèges, Paris: Gallimard.

  • 1955c, “La pensée de droite, aujourd’hui”, Les Temps Modernes, 112–13, (May 1955): 1539–1575; 114–15 (June-July 1955): 2219–2261. Reprinted in Privilèges: 93–200; translated as “Right Wing Thought Today”, Véronique Zaytzeff and Frederick M. Morrison (trans.), in PolW: 113–193.

  • 1957 [1958], La Longue marche, essai sur la Chine, Paris: Gallimard; translated as The Long March, Austryn Wainhouse (trans.), Cleveland, OH: World Publishing, 1958.

  • 1958 [1959], Mémoires d’une jeune fille rangée, Paris: Gallimard; translated as Memoirs of a Dutiful Daughter, James Kirkup (trans.), Cleveland, OH: World Pub.

  • 1959a, “Préface” to Le “planning” familial, Lagroua Weill-Hallé, Paris: Maloine; translated as “Preface to Family Planning”, Marybeth Timmerman (trans.), in FemW: 81–83.

  • 1959b, “Brigitte Bardot and the Lolita Syndrome”, Bernard Frechtman (trans.), Esquire, August 1959. Reprinted with some modifications in FemW: 114–125. A French back translation appeared in Écrits, Claude Rancis and Fernande Gontier (eds.), 363–376.

  • 1960a, “Préface” to La grand’peur d’aimer, Marie-Andrée Lagroua Weill-Hallé, Paris: Éditions Julliard-Sequana; translated as “Preface to The Great Fear Of Loving”, Marybeth Timmerman (trans.), in FemW: 84–87.

  • 1960b [1962], La Force de l’âge, Paris: Gallimard; translated as The Prime of Life: The Autobiography of Simone de Beauvoir, Peter Green (trans.), Cleveland, OH: World Publishing, 1962.

  • 1961, “La condition féminine”, La NEF (La nouvelle équipe française) 5(January–March): 121–127. Reprinted in Écrits: 401–409; translated as “The Condition Of Women”, Marybeth Timmerman (trans.) in FemW: 88–96

  • 1962, “Preface”, in Djamila Boupacha, Simone de Beauvoir and Gisile Halimi, Paris: Gallimard; translated as “Preface”, in Djamila Boupacha: The Story of the Torture of a Young Algerian Girl Which Shocked Liberal French Opinion, Patrick Green (trans.), London: Weidenfeld and Nicolson, 1962. Retranslated as “Preface to Djamillia Boupacha”, Marybeth Timmerman (trans.) in PolW: 272–282.

  • 1963 [1965], La Force des choses, Paris: Gallimard; translated as After the War: Force of Circumstance I and Hard Times: Force of Circumstance II, Richard Howard (trans.), New York: Putnam, 1965.

  • 1964a, “Preface”, in La Bâtarde, by Violette Leduc, Paris: Gallimard; translated as “Foreword” in La Bâtarde [The Bastard], Derek Coleman (trans.), New York: Riverhead Books, 1965.

  • 1964b, Une Mort très douce, Paris: Gallimard; translated as A Very Easy Death, Patrick O’Brian (trans.), New York: Putnam, 1966.

  • 1964c, “Préface”, translator unknown, to The Sexually Responsive Woman, by Phyllis and Eberhard Kronhausen, New York: Grove Press. Reprinted in FemW: 97–98.

  • 1965a, “Que peut la littérature?”, Le Monde, 249: 73–92.

  • 1965b, “What Love Is—and Isn’t”, McCall’s, translator unknown, August, pp. 71, 133. Reprinted in FemW: 99–102.

  • 1966, “Préface” to Treblinka, by Jean-François Steiner, Paris: Fayard; translated as “Preface to Treblinka”, Marybeth Timmerman (trans.), in PolW: 305–310.

  • 1966a, Les Belles images, Paris: Gallimard; translated as Les belles images, Patrick O’Brian (trans.), New York: Putnam, 1968.

  • 1966b, “Situation de la femme d’aujourd’hui”, lecture 20 September 1966 in Tokyo. Printed in Écrits: 422–439; translated as “The Situation Of Women Today”, Debbie Mann (trans.), in FemW: 132–145.

  • 1966c, “La femme et la creation”, lecture 22 September 1966 in Japan. Printed in Écrits: 458–474; translated as “Women and Creativity”, Marybeth Timmerman (trans.), in FemW: 155–169.

  • 1967 [1969], La Femme rompue, Paris: Gallimard; translated as The Woman Destroyed, Patrick O’Brian (trans.), New York: Putnam, 1969.

  • 1969, “Amour et politique”, Le nouvel observateur, 222, February 10–16; translated as “Love and Politics”, Marybeth Timmerman (trans.), in FemW: 103–105.

  • 1970 [1972], La Vieillesse, Paris: Gallimard; translated by Patrick O’Brian and prin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s The Coming of Age, (trans.), New York: Putnam, 1972, and in the United Kingdom as Old Age, London: André Deutsch, 1972.

  • 1971, “En France aujourd’hui on peut tuer impunément”, J’accuse, 2(February 15): 475–481; in Écrits: 475–481; translated as “In France Today Killing Goes Unpunished”, Marybeth Timmerman (trans.), in PolW: 287–292.

  • 1972a [1974], Tout compte fait, Paris: Gallimard; translated as All Said and Done, Patrick O’Brian (trans.), New York: Putnam, 1974.

  • 1972b, “La Femme révoltée”, an interview by Alice Schwartzer, Le nouvel observateur, 14 February 1972, 47–54. Reprinted in Écrits: 482–497; translated as “The Rebellious Woman—An Interview by Alice Schwartzer”, Marybeth Timmerman (trans.), in FemW: 192–208

  • 1972c, “Réponse à quelques femmes et à un homme”, Le nouvel observateur, 6 March 1972, 40–42. Reprinted in Écrits: 498–504; translated as “Response to Some Women and a Man”, Marybeth Timmerman (trans.), in FemW: 209:–215.

  • 1972d, “L’avortement des pauvres”, Le nouvel observateur, 414, October 16–22, 57; translated as “Abortion and the Poor”, Marybeth Timmerman (trans.), in FemW: 216–218.

  • 1972e, “Déposition de Simone de Beauvoir au procès de Bobigny”, printed in Écrits: 510–513; translated as “Beauvoir’s Deposition at the Bobigny Trial”, Marybeth Timmerman (trans.), in FemW: 219–222.

  • 1973a, “La Syrie et les prisonniers”, Le monde (December 18). Reprinted in Écrits 254–255; translated as “Syria and Its Prisoners”, Marybeth Timmerman (trans.), in PolW: 311–313.

  • 1973b, “Préface” to Avortement: une loi en procès. L’affaire de Bobigny. Sténotypie intégrale des débats du tribunal de Bobigny, 8 novembre 1972 by the Association Choisir (To Choose Association), Paris: Gallimard. Reprinted in Écrits: 505–509; translated as “Preface to Abortion: A Law On Trial The Bobigny Affair”, Marybeth Timmerman (trans.), in FemW: 223–227.

  • 1973c, “Everyday Sexism”, Les Temps Modernes, 329, December. Reprinted in Écrits: 514; translated as “Everyday Sexism”, Marybeth Timmerman (trans.), in FemW: 240–241.

  • 1974a, Promenade au pays de la vieillesse, film by Marianne Ahrne, Simone de Beauvoir, Pépo Angel, and Bertrand Hurault, directed by Marianne Ahrne, Stockholm, Sweden, for Swedish Television; transcription done by Justine Sarrot and Oliver Davis; translated as “A Walk Through the Land of Old Age”, Alexander Hertich (trans.), in PolW: 339–363.

  • 1974b, “Presidée par Simone de Beauvoir, ‘La ligue du droit des femmes’ veut abolir la prostitution”, Le monde, 8 March 1974, 36; translated as “League of Women’s Rights Manifesto”, Marybeth Timmerman (trans.), in FemW: 242–245.

  • 1974c, “Préface” to Divorce en France, by Claire Cayron, Paris: Denoël-Gonthier. Reprinted in Écrits: 515–518; translated as “Preface to Divorce In France”, Marybeth Timmerman (trans.), in FemW: 246–249.

  • 1974d, “Présentation” to Les femmes s’entêtent, special issue of Les Temps Modernes, April–May, 1719–1720. Printed in Écrits: 519–521; translated as “Introduction to Women Insist”, Marybeth Timmerman (trans.), in FemW: 250–252.

  • 1975, “Solidaire d’Israël: un soutien critique”, Les Cahiers Bernard Lazare, 51(June 1975). Reprinted in Écrits 522–532; translated as “Solidarity With Israel”, Marybeth Timmerman (trans.), in PolW: 314–323.

  • 1976a, “Préface” to Regards féminins, by Anne Ophir, Collection Femmes, Paris: Denoël-Gonthier. Reprinted in Écrits: 577–579; translated as “Preface to Through Womens’ Eyes”, Marybeth Timmerman (trans.), in FemW: 253–255.

  • 1976b, “Quand toutes les femmes du monde…”, Le nouvel observateur, 1 March 1976, 52. Reprinted in Écrits: 566–567; translated as “When All The Women Of The World…”, Marybeth Timmerman (trans.), in FemW: 256–257.

  • 1976c, “Mon point de vue, par Simone de Beauvoir: une affaire scandaleuse”, Marie Claire 286, June, 6; translated as “My Point of View: An Outrageous Affair”, Debbie Mann and Marybeth Timmerman (trans.), in FemW: 258–259.

  • 1977a, “Préface”, to Histoires du MLF, by Annie de Pisan and Anne Tristan, Paris: Calmann-Lévy, 7–12; translated as “Preface to Stories from the French Women’s Liberation Movement”, Marybeth Timmerman (trans.), in FemW: 260–264.

  • 1977b, “Foreword” to History: A Novel, English translation of La Storia: Romanzo, by Elsa Morante, Franklin Center, PA: The Franklin Library, only a shortened version appeared here. Full version printed in Écrits: 580–582. Retranslated as “Foreword to History: A Novel”, Marybeth Timmerman (trans.), in FemW: 176–178.

  • 1979a [1982], Quand prime le spirituel, Paris: Gallimard; translated as When Things of The Spirit Come First: Five Early Tales, Patrick O’Brian (trans.),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82.

  • 1979b, “Mon expérience d’écrivain (September 1966)”, in Écrits: 439–457.

  • 1979c, “De l’urgence d’une loi antisexiste”, Le monde, 18–19 March, 1; translated as “The Urgency of an Anti-Sexist Law”, Marybeth Timmerman (trans.), in FemW: 265–267.

  • 1979d, “Discours d’introduction”, given at a press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Women’s Rights, 15 March; translated as “Press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Women’s Rights”, Marybeth Timmerman (trans.), in FemW: 268–269.

  • 1979e, Les Écrits de Simone de Beauvoir, Claude Francis and Fernande Gontier, Paris: Gallimard.

  • 1981a [1984], La Cérémonie des adieux, suivi de Entretiens avec Jean-Paul Sartre, Août-Septembre 1974, Paris: Gallimard; translated as Adieux: A Farewell to Sartre, Patrick O’Brian (trans.),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84.

  • 1981b, “Foreword” to Chroniques d’une imposture: du mouvement de libération des femmes à une marque commerciale, Paris: l’Association Mouvement pour les Luttes Féministes; translated as “Forward to Deception Chronicles: From the Women’s Liberation Movement to a Commercial Trademark”, Marybeth Timmerman (trans.), in FemW: 270–272.

  • 1983, “La femme, la pub et la haine”, Le monde, Wednesday, 4 May, 1, 10; translated as “Women, Ads, and Hate”, Marybeth Timmerman (trans.), in FemW: 273–276.

  • 1985, “Préface”, in Shoah, Claude Lanzmann, Paris: Fayard; translated as “Preface to Shoah”, Marybeth Timmerman (trans.), in PolW: 324–328.

  • 1986, “Préface”, to Mihloud, anonymous, for the French publication, Aix-en-Provence: Alinea; translated as “Preface to Mihloud”, Lillian S. Robinson (trans.), in FemW: 282–285.

  • 1990, Lettres à Sartre, Sylvie Le Bon de Beauvoir (ed.), Paris: Gallimard; translated as Letters to Sartre, Quintin Hoare (trans.), New York: Arcade, 1991.

  • 1998, A Transatlantic Love Affair: Letters to Nelson Algren, Sylvie Le Bon de Beauvoir (ed.), New York: The New Press. Letters written in English.

  • [PhilW] 2004, Philosophical Writings, Margaret A. Simons (ed.) with Marybeth Timmerman, and Mary Beth Mader (eds.), (The Beauvoir Series), Urbana, 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 2006, Diary of a Philosophy Student: Volume 1, 1926–27, Barbara Klaw, Sylvie Le Bon de Beauvoir, and Margaret A. Simons (eds.), (The Beauvoir Series), Urbana, 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 2009, Wartime Diary, Anne Deing Cordero (trans.), Sylvie Le Bon de Beauvoir, and Margaret Simons (eds.), (The Beauvoir Series), Urbana, 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 [LitW] 2011, “The Useless Mouths” and Other Literary Writings, Margaret A. Simons, and Marybeth Timmerman (eds.), (The Beauvoir Series), Urbana, 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 [PolW] 2012, Political Writings, Margaret A. Simons, Marybeth Timmerman, and Mary Beth Mader (eds.), (The Beauvoir Series), Urbana, 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 [FemW] 2015, Feminist Writings, M.A. Simons and M.B. Timmerman (eds.), Urbana, 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 2019, Diary of a Philosophy Student: Volume 2, 1926–27, Barbara Klaw, Sylvie Le Bon de Beauvoir, and Margaret A. Simons (eds.), (The Beauvoir Series), Urbana, 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 2020, Les Inseparables, Paris: L’Herne; translated as Inseparable, Sandra Smith (trans.),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2021.

Secondary Literature

  • Alfonso, R. Rita, 2005, “Transatlantic Perspectives of Race: Beauvoir’s Phenomenology of ‘Race’ in America Day by Day”, Philosophy Today, 49(Supplement): 89–99. doi:10.5840/philtoday200549Supplement11

  • Altman, Meryl, 2007, “Beauvoir, Hegel, War”, Hypatia, 22(3): 66–91. doi:10.1111/j.1527-2001.2007.tb01091.x

  • –––, 2020, Beauvoir in Time, Leiden, The Netherlands: Brill. doi:10.1163/9789004431218

  • Anderson, Ellie, 2021, “Phenomenology and the Ethics of Love”, Symposium, 25(1): 83–109.

  • Antonopoulos, A. Alexander, 2017, “Who is the Subject of The Second Sex? Life, Science, and Transmasculine Embodiment in Beauvoir’s Chapter on Biology”, in A Companion to Simone de Beauvoir, Laura Hengehold and Nancy Bauer (eds.), New York: Wiley, 463–477.

  • Arp, Kristana, 2001, The Bonds of Freedom: Simone de Beauvoir’s Existentialist Ethics, Chicago: Open Court.

  • Bair, Deidre, 1990, Simone de Beauvoir: A Biography, New York: Summit Books.

  • Bartky, Sandra Lee, 1990, Femininity and Domination: Studies in the Phenomenology of Oppression,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 Bauer, Nancy, 2001, Simone de Beauvoir, Philosophy, and Feminis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 –––, 2017, “Beauvoir on the Allure of Self-Objectification”, in Feminist Metaphysics: Explorations in the Ontology of Sex, Gender, and the Self, Charlotte Witt (ed.), New York and London: Spring. 117–130.

  • Belle, Kathryn Sophia (formerly Kathryn T. Gines), 2010, “Sartre, Beauvoir, and the Race/GenderAnalogy: A Case for Black Feminist Philosophy”, in Convergences: Black Feminism and Continental Philosophy, Donna-Dale L. Marcano, Kathryn T. Gines (now Belle) and Maria del Guadalupe (eds.), Albany: SUNY Press. 35–51.

  • –––, 2014, “Comparative and Competing Frameworks of Oppression in Simone de Beauvoir’s The Second Sex”, Graduate Faculty Philosophy Journal, 35(1–2): 251–273.

  • –––, 2017, “Simone de Beauvoir and the Race/Gender Analogy in The Second Sex Revisited”, in A Companion to Simone de Beauvoir, Laura Hengehold and Nancy Bauer (eds.), New York: Wiley. 47–58.

  • Bergoffen, Debra B., 1997, The Philosophy of Simone de Beauvoir: Gendered Phenomenologies, Erotic Generosities,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 –––, 2000, “Simone de Beauvoir: Disrupting the Metonymy of Gender”, in Resistance Flight Creation: Feminist Enactments of French Philosophy, Dorothea Olkowski (ed.),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97–112.

  • –––, 2001, “Menage à Trois: Freud, Beauvoir and the Marquis de Sade”, Continental Philosophy Review, 34(2): 151–163. doi:10.1023/A:1017925122900

  • –––, 2002, “Simone de Beauvoir and Jean-Paul Sartre: Woman, Man, and the Desire to Be God”, Constellations, 9(3): 409–418. doi:10.1111/1467-8675.00290

  • –––, 2012a, “Introduction”, in PolW, Margaret A. Simons, Marybeth Timmerman, and Mary Beth Mader (eds.), 39–43.

  • –––, 2012b, “Simone de Beauvoir in Her Times and Ours: The Second Sex and Its Legacy in French Feminist Thought”, in Situating Existentialism: Key Texts in Context, Jonathan Judaken and Robert Bernasconi (ed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360–385.

  • –––, 2017, “Why Rape? Lessons from The Second Sex”, in A Companion to Simone de Beauvoir, Laura Hengehold and Nancy Bauer (eds.), New York: Wiley, 311–324.

  • Bernasconi, Robert, 2019, “Richard Wright as Educator: The Progressive Structure of Simone de Beauvoir’s Account of Racial Hatred in the United States”, Yale French Studies, 135(6): 151–168.

  • Berruz, Stephanie Rivera, 2016, “At the Crossroads: Latina Identity and Simone de Beauvoir’s The Second Sex”, Hypatia, 31(2): 319–333. doi:10.1111/hypa.12226

  • Braddock, Matthew, 2007, “A Critique of Simone de Beauvoir’s Existential Ethics”, Philosophy Today, 51(3): 303–311. doi:10.5840/philtoday200751336

  • Brosman, Catharine Savage, 1991, Simone de Beauvoir Revisited, Boston: Twayne Publishers.

  • Burke, Megan, 2019, When Time Warps: Gender, Race, and Sexual Violenc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 –––, 2020, “On Bad Faith and Authenticity: Rethinking Genderless Subjectivity”, Simone de Beauvoir Studies, 31(2): 86–104.

  • Butler, Judith, 1986, “Sex and Gender in Simone de Beauvoir’s The Second Sex”, Yale French Studies, 72: 35–49.

  • –––, 1989, “Gendering the Body: Beauvoir’s Philosophical Contribution”, in Women, Knowledge, and Reality: Explorations in Philosophy, Ann Garry and Marilyn Pearsall (eds.), Boston: Unwin Hyman. 253–262.

  • –––, 2003, “Beauvoir on Sade: Making Sexuality into an Ethic”, in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Simone de Beauvoir, Claudia Card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68–188.

  • Ceton, Carolien, 2005, “Identity As Evolutive: An Intercultural Approach Based on an Examination of Mudimbe, de Beauvoir, Taylor, and Mbembe”, Quest: An African Journal of Philosophy/Revue Africaine de Philosophie, 19(1–2): 109–128.

  • Chaperon, Sylvie, 1999 [2021], “Haru sur Le Diuxième Sexe” in Un Siècle d’antifèminisme, Christine Bard (ed.), Paris: Fayard. 269–283; translated as “Outcry over The Second Sex”, Simone de Beauvoir Studies, 32(1): 19–34.

  • Cleary, Skye, 2022, How to be Authentic: Simone de Beauvoir and the Quest for Fulfillment, New York: St. Martin’s Essentials.

  • Coffin, Judith, 2020, Sex, Love, and Letters: Writing Simone de Beauvoir,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Cohen Shabot, Sara, 2007, “On the Question of Woman: Illuminating De Beauvoir through Kantian Epistemology”, Philosophy Today, 51(4): 369–382. doi:10.5840/philtoday200751422

  • –––, 2021, “We birth With Others: Towards a Beauvoirian Understanding of Obstetric Violence”, European Jounral of Women’s Studies, 28(2): 213–228.

  • Cohen Shabot, Sara and Yaki Menschenfreund, 2008, “Is Existentialist Authenticity Unethical? De Beauvoir on Ethics, Authenticity, and Embodiment”, Philosophy Today, 52(2): 150–156. doi:10.5840/philtoday200852229

  • Collins, Patricia Hill, 2017, “Simone de Beauvoir, Women’s Oppression, and Existential Freedom”, in A Companion to Simone de Beauvoir, Laura Hengehold and Nancy Bauer (eds.), New York: Wiley, 325–338.

  • De La Cruz, Noelle L. G., 2007, “Love: A Phenomenological Inquiry into the Self-Other Relation in Sartre and Beauvoir”, Philosoph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ilosophy, 36(2): 162–181.

  • Deutscher, Max, 2003, Genre and Void: Looking Back at Sartre and Beauvoir, Aldershot and Burlington: Ashgate.

  • Deutscher, Penelope, 1997, “The Notorious Contradictions of Simone de Beauvoir” in Yielding Gender: Feminism, Deconstruction, and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New York: Routledge: 169–193.

  • –––, 1999, “Bodies, Lost and Found: Simone de Beauvoir from The Second Sex to Old Age”, Radical Philosophy, 96: 6–16.

  • –––, 2008, The Philosophy of Simone de Beauvoir: Ambiguity, Conversion, Resista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CBO9780511490507

  • Dongchao, Min, 2005, “Awakening Again: Travelling Feminism in China in the 1980s”, Women’s Studies International Forum, 28(4): 274–288.

  • Duran, Jane, 2006, Eight Women Philosophers: Theory, Politics, and Feminism, Urbana, IL: Univeristy of Illinois Press.

  • Evans, Mary, 1985, Simone de Beauvoir: A Feminist Mandarin, New York: Tavistock.

  • Fallaize, Elizabeth, 1988, The Novels of Simone de Beauvoir,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 Fishwick, Sarah, 2002, The Body in the Work of Simone de Beauvoir, Oxford and New York: P. Lang.

  • Francis, Claude and Fernande Gontier, 1985 [1987], Simone de Beauvoir, Paris: Libr. académique Perrin; translated as Simone de Beauvoir: A Life, A Love Story, Lisa Nesselson (trans.),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m 1987.

  • Fraser, Mariam, 1999, Identity without Selfhood: Simone de Beauvoir and Bisexual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CBO9780511583414

  • Froidevaux-Metterie, Camille, 2021, Un Corps à Soi, Paris: SEUIL.

  • Fullbrook, Edward and Kate Fullbrook, 1998, Simone de Beauvoir: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Cambridge and Malden: Polity Press.

  • Fullbrook, Kate and Edward Fullbrook, 1994, Simone de Beauvoir and Jean-Paul Sartre: The Remaking of a Twentieth-Century Legend, New York: Basic Books.

  • Garcia, Manon, 2018 [2021], On ne naît pas Soumise, On le Devient, Paris: Flammarion; translated as We Are Not Born Submissive: How Patriarchy Shapes Women’s Live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Gothlin, Eva, 1995, “Gender and Ethics in the Philosophy of Simone de Beauvoir”, NORA: Nordic Journal of Women’s Studies, 3(1): 3–13. doi:10.1080/08038740.1995.9959669

  • –––, 1999, “Simone de Beauvoir’s Notion’s of Appeal, Desire, and Ambiguity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Jean-Paul Sartre’s Notions of Appeal and Desire”, Hypatia, 14(4): 83–96.

  • Grimwood, Tom, 2008, “Re-Reading The Second Sex’s ‘Simone de Beauvoir’”, British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16(1): 197–213. doi:10.1080/09608780701789376

  • Heinämaa, Sara, 1997, “What Is a Woman? Butler and Beauvoir on the Foundations of the Sexual Difference”, Hypatia, 12(1): 20–39. doi:10.1111/j.1527-2001.1997.tb00169.x

  • –––, 1999, “Simone de Beauvoir’s Phenomenology of Sexual Difference”, Hypatia, 14(4): 114–132.

  • –––, 2003, Toward a Phenomenology of Sexual Difference: Husserl, Merleau-Ponty, Beauvoir, Lanham, MD: Rowman and Littlefield Publishers.

  • Holveck, Eleanore, 2002, Simone de Beauvoir’s Philosophy of Lived Experience: Literature and Metaphysics, Lanham, MD: Rowman and Littlefield Publishers.

  • hooks, bell, 2012, “True Philosophers: Beauvoir and bell”, in Beauvoir and Western Thought from Plato to Butler, Shannon M. Mussett and William S. Wilkerson (eds.),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27–236.

  • Hutchings, Kimberly, 2007, “Simone de Beauvoir and the Ambiguous Ethics of Political Violence”, Hypatia, 22(3): 111–132. doi:10.1111/j.1527-2001.2007.tb01093.x

  • Jones, Janine, 2019, “When Black Female Presence in Beauvoir’s L’Invitée is (Seemingly) Not Invited to The Second Sex”, Simone de Beauvoir Studies, 30(1): 87–109.

  • Kail, Michel, 2006, Simone de Beauvoir – philosophe, Paris: PUF.

  • Kean, Jessica, 2018, “Misreading Nonmonogamy in Beauvoir’s She Came to Stay”, Hypatia, 33(1): 128–143.

  • Keefe, Terry, 1998, Simone de Beauvoir,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 Kirkpatrick, Kate, 2019, Becoming Beauvoir: A Life, London: Bloomsbury.

  • Kristeva, Julia, 2007, “The Reinvention of the Couple”, Diogenes, 54(4): 29–34. doi:10.1177/0392192107086525

  • –––, 2011, “Reading The Second Sex Sixty Years Later”, philoSOPHIA, 1(2): 137–149.

  • Kruks, Sonia, 1987, “Simone de Beauvoir and the Limits to Freedom”, Social Text, 17: 111–122. doi:10.2307/466482

  • –––, 1990, Situation and Human Existence: Freedom, Subjectivity and Society, New York: Routledge.

  • –––, 2001, Retrieving Experience,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 2005a, “Beauvoir’s Time/Our Time: The Renaissance in Simone De Beauvoir Studies”, Feminist Studies, 31(2): 286–309. doi:10.2307/20459027

  • –––, 2005, “Simone de Beauvoir and the Politics of Privilege”, Hypatia, 20(1): 178–205. doi:10.1111/j.1527-2001.2005.tb00378.x

  • –––, 2012, Simone de Beauvoir and the Politics of Ambigu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5381443.001.0001

  • –––, 2022, “Alterity and Intersectionality: Reflections on Old Age in the Time of COVID-19”, Hypatia, 37: 196–209. doi:10.1017/hyp.2021.84.

  • Lebouef, Céline, 2019, “What is Body Positivity? The Path from Shame to Pride”, Philosophical Topics, 47(2): 113–128.

  • Le Doeuff, Michèle, 1980, “Simone de Beauvoir and Existentialism”, Feminist Studies, 6(2): 277–289. doi:10.2307/3177742

  • –––, 1989 [1991], L’Etude et le rouet, Paris: Les éditions du Seuil; translated as Hipparchia’s Choice: An Essay Concerning Women, Philosophy, etc., Trista Selous (trans.), Oxford: Blackwell, 1991.

  • Lundgren-Gothlin, Eva, 1991[1996], Kön och existens : studier i Simone de Beauvoirs “Le deuxième sexe”, Göteborg: Daidalos; translated as Sex and Existence: Simone de Beauvoir’sThe Second Sex”, Linda Schenck (trans.), Hanover: 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 1996.

  • Mahon, Joseph, 1997, Existentialism, Feminism, and Simone de Beauvoir, Jo Campling (consultant ed.),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 Mann, Bonnie, 2008, “Beauvoir and the Question of a Woman’s Point of View”, Philosophy Today, 52(2): 136–149. doi:10.5840/philtoday200852228

  • –––, 2009, “Vampire Love: The Second Sex Negotiates the 21st Century”, in Twilight and Philosophy: Vampires, Vegetarians, and the Pursuit of Immortality, Rebecca Housel and Jeremy Wisnewski (eds.), Hoboken, NJ: John Wiley & Sons.

  • –––, 2014, Sovereign Masculinity: Gender Lessons from the War on Terro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18, “The Difference of Feminist Philosophy: The Case of Shame”, Puncta: Journal of Critical Phenomenology, 1(1): 41–73.

  • Marks, Elaine, 1973, Simone de Beauvoir: Encounters With Death, New Brunswick, NJ: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 Marso, Lori Jo, 2017, Politics With Beauvoir: Freedom in the Encounter,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215/9780822372844

  • Mason, Qrescent Mali, 2018, “Intersectional Ambiguity and the Phenomenology of #BlackGirlJoy”, in Rethinking Feminist Phenomenology: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Perspectives, Sara Cohen Shabot and Christine Landry (eds.), London: Rowman & Littlefield: 51–68.

  • McKinney, Claire, 2019, “Sexual Coercion, Gender Construction, and Responsibility for Freedom: A Beauvoirian Account of Me Too”, Journal of Women, Politics & Policy, 40(1): 75–96.

  • McWeeny, Jennifer, 2012, “The Feminist Phenomenology of Excess: Ontological Multiplicity, Auto-jealousy, and Suicide in Beauvoir’s L’Invitée”, Continental Philosophy Review, 45: 41–75.

  • Melo Lopes, Filipa, 2021, “‘Half Victim, Half Accomplice’: Cat Person and Narcissism”, Ergo, 7(26): 701–729.

  • Merleau-Ponty, Maurice, 1945 [1964], “Le Roman et la métaphysique”, Cahiers du Sud, 270, March; translated as “Metaphysics and the Novel”, Hubert L. Dreyfus and Patricia Allen Dreyfus (trans.), in Sense and Non-Sense, Evanston, IL: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26–40.

  • Moi, Toril, 1990, Feminist Theory and Simone de Beauvoir, Oxford and Cambridge: Blackwell.

  • –––, 1992, “Ambiguity and Alienation in The Second Sex”, boundary 2, 19(2): 96–112. doi:10.2307/303535

  • –––, 2008, The Making of an Intellectual Woman, second ed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irst edition in 1994.

  • Morgan, Anne, 2008, “Simone de Beauvoir’s Ethics of Freedom and Absolute Evil”, Hypatia, 23(4): 75–89. doi:10.1111/j.1527-2001.2008.tb01434.x

  • Mussett, Shannon, 2020, “Time, Money, and Race: Simone de Beauvoir on American Abstraction”, Journal of French and Francophone Philosophy, 28(2): 1–22.

  • Noudelmann, François, 2007, “What Do Jean-Paul Sartre and Simone de Beauvoir Have to Say to Us Today?”, Diogenes, 54(4): 35–39. doi:10.1177/0392192107086526

  • Nya, Nathalie, 2019, Simone de Beauvoir and the Colonial Experience: Freedom, Violence, and Identity, Lanham, MD: Lexington Books.

  • Okely, Judith, 1986, Simone de Beauvoir: A Re-reading, New York: Pantheon Press.

  • Oksala, Johanna, 2016, Feminist Experiences: Foucauldian and Phenomenological Investigations, Evanston, IL: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 –––, 2022, “The Method of Critical Phenomenology: Simone de Beauvoir as a Phenomenologist”, Europe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first online 27 March 2022. doi:10.1111/ejop.12782

  • Pilardi, Jo-Ann, 1999, Simone de Beauvoir Writing the Self: Philosophy Becomes Autobiography, Westport, CN: Greenwood Press.

  • Provost, Mickaëlle, 2020, L’expérience du Doute Chez Simone de Beauvoir, Philosophie, 1(144): 31–47.

  • Rouch, Marine, 2019, “Simone de Beauvoir et ses Letrices,” Simone de Beauvoir Studies, 30(2): 225–251.

  • Sartre, Jean Paul, 1943, L’etre et Le neant, Paris: Gallimard; translated as Being and Nothingness, Hazel Barnes (trans.), New York: Philosophical Library, 1948.

  • Scarth, Frederika, 2004, The Other Within: Ethics, Politics, and the Body in Simone de Beauvoir, Lanham, MD: Rowman and Littlefield Publishers.

  • Schwarzer, Alice, 1984, After “The Second Sex”: Conversations with Simone de Beauvoir,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 Seigfried, Charlene Haddock, 1984, “Gender-Specific Values”, Philosophical Forum, 15(4): 425–442.

  • Seltzer, David, 2007, “An Eye for an Eye: Beauvoir and Levinas on Retributive Justice”, 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Philosophy, 39(1): 59–77. doi:10.5840/intstudphil200739126

  • Simms, Eva-Maria and Beata Stawarska, 2013, “Introduction: Concepts and Methods in Interdisciplinary Feminist Phenomenology”, Janus Head, 13(1): 6–16.

  • Simons, Margaret A., 1983, “The Silencing of Simone de Beauvoir: Guess What’s Missing from The Second Sex”, Women’s Studies International Forum, 6(5): 559–564. doi:10.1016/0277-5395(83)90081-X

  • –––, 1990, “Sexism and the Philosophical Canon: On Reading Beauvoir’s The Second Sex”,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51(3): 487–504. doi:10.2307/2709626

  • –––, 1999, Beauvoir and “The Second Sex”: Feminism, Race, and the Origins of Existentialism, Lanham, MD: Rowman and Littlefield Publishers.

  • Spelman, Elizabeth V., 1988, “Simone de Beauvoir: Just Who Does She Think ‘We’ Is?”, in her Inessential Woman: Problems of Exclusion in Feminist Thought, Boston, MA: Beacon Press.57–79.

  • Stone, Bob, 1987, “Simone de Beauvoir and the Existential Basis of Socialism”, Social Text, 17: 123–133. doi:10.2307/466483

  • Surkis, Judith, 2010, “Ethics and Violence: Simone de Beauvoir, Djamila Boupacha and the Algerian War”, French Politics, Culture & Society, 28(2): 38–55.

  • Tidd, Ursula, 1999a, “The Self-Other Relation in Beauvoir’s Ethics and Autobiography”, Hypatia, 14(4): 163–174.

  • –––, 1999b, Simone de Beauvoir Gender and Testimon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CBO978051148589.

  • Vera-Gray, Fiona, 2018, Men’s Intrusion, Women’s Embodiment: A Critical Analysis of Street Harassment, New York: Routledge.

  • Vintges, Karen, 1992 [1996], Filosofie als passie: Het denken van Simone de Beauvoir, Amsterdam: Prometheus; translated as Philosophy as Passion: The Thinking of Simone de Beauvoir, Anne Lavelle (trans.), Bloomington, I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6.

  • Whitmarsh, Anne, 1981, Simone de Beauvoir and the Limits of Commitment, Cambridge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Wittig, Monique, 1980 [1992], “On ne naît pas femme”, Questions Féministes, 8: 75–84; translated as “One is Not Born a Woman”, Feminist Issues, 1981, 1(2):47–54. Reprinted in The Straight Mind and Other Essays, Boston, MA: Beacon Press, 9–20.

  • Young, Iris Marion, 1980, “Throwing Like a Girl: A Phenomenology of Feminine Body Comportment, Motility, and Spatiality”, Human Studies, 3: 137–156.

Secondary Literature: Anthologies

  • Bulletin de la Société Américaine de Philosophie de Langue Française, 2003, “Special Issue on Beauvoir’s The Second Sex”, XIII(21).

  • Card, Claudia (ed.), 2003,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Simone de Beauvoi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CCOL0521790964

  • Chaperon, Sylvie and Marine Rouch (eds.), 2020, “Special Issue on Reading and Translating The Second Sex Globally”, Simone de Beauvoir Studies, 31(2): 173–296.

  • Daigle, Christine and Jacob Golomb (eds.), 2009, Beauvoir and Sartre: The Riddle of Influence, Bloomington, IN: Indiana Univ Press.

  • Evans, Ruth (ed.), 1998, Simone de Beauvoir’s “The Second Sex”: New Interdisciplinary Essays, Manchester and New York: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 Fallaize, Elizabeth (ed.), 1998, Simone de Beauvoir: A Critical Reader,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 Forster, Penny and Imogen Sutton (eds.), 1989, Daughters of de Beauvoir, London: Women’s Press.

  • Grosholz, Emily R. (ed.), 2004, The Legacy of Simone de Beauvoi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Hawthorne, Melanie C. (ed.), 2000, Contingent Loves: Simone de Beauvoir and Sexuality, Charlottesville, VA: University Press of Virginia.

  • Hengehold, Laura and Nancy Bauer (eds.), 2017, A Companion to Simone de Beauvoir, New York: Wiley.

  • Mann, Bonnie and Martina Ferrari (eds.), 2017, “On ne naît pas femme: on le devient…” The Life of a Senten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oso/9780190608811.001.0001

  • Marks, Elaine (ed.), 1987, Critical Essays on Simone de Beauvoir, Boston: G. K. Hall.

  • Moi, Toril (ed.), 1990, Feminist Theory and Simone de Beauvoir, Oxford: Blackwell.

  • Mussett, Shannon M. and William S. Wilkerson (eds.), 2012, Beauvoir and Western Thought from Plato to Butler, Albany, NY: SUNY Press.

  • O’Brien, Wendy and Lester Embree (eds.), 2001, The Existential Phenomenology of Simone de Beauvoir, (Contributions to Phenomenology 43), Dordrecht: Springer Netherlands. doi:10.1007/978-94-015-9753-1

  • Parker, Emily Anne and Anne van Leeuwen (eds.), 2018, Differences: Re-Reading Beauvoir and Irigara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oso/9780190275594.001.0001

  • Pettersen, Tove and Annlaug Bjørsnøs (eds), 2015, Simone de Beauvoir: Humanist Thinker, Leiden: Brill Rodopi.

  • Savage Brosman, Catharine (ed.), 1991, Simone de Beauvoir Revisited, Boston, MA: Twayne.

  • Scholz, Sally J. and Shannon M. Mussett (eds.), 2005, Contradictions of Freedom: Philosophical Essays on Simone de Beauvoir’s “The Mandarins”,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 Simons, Margaret A. (ed.), 1985, ReclaimingThe Second Sex”, special issue of Women’s Studies International Forum, 8(3).

  • ––– (ed.), 1995, Feminist Interpretations of Simone de Beauvoir, University Park, PA: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 ––– (ed.), 1999, Special Issue: The Philosophy of Simone de Beauvoir, of Hypatia, 14(4).

  • ––– (ed.), 2006, The Philosophy of Simone de Beauvoir: Critical Essays, Bloomington, I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 Stoller, Silvia (ed.), 2014, Simone de Beauvoir’s Philosophy of Age, Gender, Ethics, Time, Boston, MA: de Gruyter.

  • Sullivan, Shannon (ed.), 2000, The Work of Simone de Beauvoir, special issue of Journal of Speculative Philosophy, 14(2).

  • Tandy, Charles (ed.), 2006, Death and Anti-Death, Volume 4: Twenty Years after De Beauvoir, Thirty Years after Heidegger, Palo Alto: Ria University Press.

  • Wenzel, Hélène V. (ed.), 1986, Simone de Beauvoir: Witness to a Century, (Yale French Studies, 72),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ambiguity | existentialism | feminist philosophy | feminist philosophy, approaches: intersections between analytic and continental philosophy | feminist philosophy, approaches: intersections between pragmatist and continental philosophy | feminist philosophy, interventions: aesthetics | feminist philosophy, interventions: ethics | feminist philosophy, interventions: history of philosophy | feminist philosophy, interventions: metaphysics | feminist philosophy, topics: perspectives on class and work | feminist philosophy, topics: perspectives on power | feminist philosophy, topics: perspectives on sex and gender | Hegel,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 Heidegger, Martin | liberty: positive and negative | marriage and domestic partnership | Marx, Karl | Merleau-Ponty, Maurice | phenomenology | Sartre, Jean-Paul

Copyright © 2023 by Debra Bergoffen Megan Burke <burkemeg@sonoma.edu>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