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克修斯·迈农 Meinong, Alexius (Johann Marek)

首次发表于 2008 年 12 月 8 日星期一;实质性修订于 2023 年 12 月 26 日星期二

亚历克修斯·迈农(1853 年出生,1920 年逝世)是奥地利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从 1882 年起在格拉茨大学任教,直至去世。他通过在 1894 年在奥匈帝国创办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创了奥地利的实验心理学。然而,他主要因所谓的对象理论(1904 年)而闻名,这是一种先验的本体论解释,不仅引入并系统地考虑存在的对象,还考虑不存在的对象。他的方法不仅受到弗朗茨·布伦塔诺的描述心理学(一种现象学哲学形式)及其相关的关于意向性(心灵的指向性)的概念的影响,还受到英国经验主义者的影响。迈农在继续和修改布伦塔诺的哲学教义的同时,对许多哲学学科做出了重要的原创贡献,尤其是本体论和形而上学、价值理论、认识论、哲学心理学和语言哲学。

例如,他试图通过回归到价值感受(情感)作为其心理学基础,为价值理论奠定新的基础。但尽管迈农一直承认心理学在哲学中的基本作用,他越来越成为心理主义的反对者。他转向一种客观主义的价值理论(1912 年)和他在 1899 年引入的“心理”(心理)内容与心理行为的对象之间的区分,成为他反心理主义的标志。

亚历克修斯·迈农在伯特兰·罗素身上找到了一个有同情心的读者。然而,罗素后来拒绝了迈农的客体理论,以及他的哲学心理学,后者将意识构想为通过心理内容与对象之间的关系。罗素的批评主要是迈农国际认可的原因。一方面,罗素使迈农臭名昭著。另一方面,与罗素的争议也成为发展迈农逻辑和语义学的动力,作为古典逻辑和语义学的一个严肃的替代选择(尤其是新迈农主义,一种现代迈农主义的版本)。


1. 生活与工作

1.1 年表

1.2 亚历克修斯·迈农的生平与工作

亚历克修斯·迈农的父亲是奥地利的一位少将,祖先来自德国西南部(海德堡附近的 Handschuchsheim)。迈农多次强调他是德国人,并且他也加入了德国民族主义政治组织。另一方面,他是一位忠诚的奥地利人,并强调与极端的泛德主义团体保持距离,这些团体接受了乔治·冯·舍内勒的思想。

亚历克修斯·迈农在音乐方面表现出了强烈的倾向,无论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他以熟练的方式演奏室内乐(尤其是钢琴和小提琴),是一位业余作曲家(主要创作歌曲),并对音乐的理论问题感兴趣(例如,他与吉多·阿德勒、克里斯蒂安·冯·埃伦费尔斯、斯特凡·维塔塞克和约瑟夫·马克斯进行讨论,并撰写了卡尔·斯图姆夫的《音韵心理学》第一卷和第二卷的评论)。

亚历克修斯·迈农患有遗传性的半盲症,这是他一直试图掩饰的残疾,在他的早年就已经成为一个阻碍,并在他的一生中恶化到几乎完全失明的程度。最终,他需要像他的妻子这样的人来为他朗读。因此,对他来说,熟悉当时的文学是相当困难的。尽管有这样不利的环境,尽管迈农更加回避社交、政治和文化的曝光(包括公开讲座和参加会议),他仍然能够对当时的学术界产生相当大的影响。迈农的伟大成就部分归功于他的雄心和毅力,加上勤奋和纪律的工作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迈农的成就得益于一个组织良好的家庭生活,其中他的妻子多丽丝承担了很大的责任和功劳。迈农是一个典型的资产阶级学者的范例——一个“Ordinarius”——在世纪之交。

在迈农的维也纳学术时期开始的终身友谊包括与音乐学家吉多·阿德勒和哲学家(也是他的学生)克里斯蒂安·冯·埃伦费尔斯、阿洛伊斯·赫夫勒和安东·冯·奥尔泽尔特-纽文。在他在格拉茨的教授职位期间,他还成为了埃德华·马丁纳克、斯特凡·维塔塞克、安东·费斯特、鲁道夫·阿梅塞德、维托里奥·贝努西、恩斯特·马利、约瑟夫·马克斯、弗朗茨·韦伯、费迪南德·韦因汉德尔和弗里茨·海德尔等人的老师。

尽管迈农是天主教徒,他的早期作品已经显示出对天主教会的批判和疏离态度。像阿诺德·布雷西亚一样,迈农主张宗教和世俗事务的分离,以及各教派的政治平等的观念。此外,迈农批评奥地利“中学”(高中)的宗教教育不足,因为他认为这是对言论自由的限制。迈农建议历史学家(而不是神职人员)应该教授宗教发展的历史和满足宗教需求的各种方式。

他早期的论文《休谟研究》I(1877)和 II(1882)——他唯一具有明确历史导向的研究——正如副标题所预示的那样,是批判性和系统性的论文。这些论文在他的维也纳导师弗朗茨·布伦塔诺的影响下撰写,显示出迈农倾向于英国经验主义(而不是康德主义和德国唯心主义),并在他的客体理论的发展中变得相关。

亚历克修斯·迈农的第一本书《论哲学科学及其导论》(1885 年)对于理解迈农的研究和教学活动起着关键作用。最初,这本书的写作目的是批评文化和教育部发布的减少高中哲学导论(即心理学、逻辑学和哲学)教学时间的指示。但这本书也可以被看作是迈农对哲学和心理学的自身观点的纲领性论文。他明确表示哲学可以以科学而非推测的方式进行,并将心理学视为哲学的基础子学科。教授心理学和哲学不能仅仅是呈现成果或接受理论的尝试;它必须通过进行实验和讨论来完成。知识领域的不确定性不应被视为障碍,而应被视为教学上的有益挑战和进步的机会。基于这种实践导向的哲学和科学观,迈农提议在格拉茨建立心理学实验室和哲学研讨会作为大学机构。作为一名学术哲学家,他将抽出额外的时间与学生、朋友和同事讨论哲学问题视为自己的职责。

在他的《价值理论中的心理伦理调查》(1894)中,迈农讨论了奥地利经济学家卡尔·门格和弗里德里希·冯·维塞尔的主观经济价值理论。他原则上接受了他们的主观主义方法,但在某些方面批评并修改了他们的边际效用理论。一方面,他将其扩展到一般价值,超越了仅仅经济价值,另一方面,他将其应用于其他价值领域,尤其是伦理学。他还详细发展了他的伦理学完全由价值-非价值[价值-非价值]区分决定的观点。从他 1912 年的论文“为了心理学…”开始,然后是关于价值理论的其他后期作品(1921 年;1923 年),迈农采取了客观主义的观点,并将价值的心理分析与他的对象论相结合。价值和规范(“应该”,[Sollen])被视为特殊类型的对象,不仅有个人价值,还有无人格的价值。

迈农的心理学作品更关注心理学的方法论以及布伦塔诺所称的“描述性心理学”——一种对心理家具进行分类或清点清单的方法——而不是“遗传心理学”,即基于实验的心理(和生理)事件的因果理论(参见安东内利 2018 年:3-100)。受到特瓦多夫斯基(1894 年)的刺激,但也与这篇论文保持批判性距离,迈农将描述性心理学问题与认识论和本体论主题结合在他的论文《关于高阶对象及其与内部感知的关系》(1899 年)中。

亚历克修斯·迈农的成熟认识论观点既反怀疑论又可疑论,可以在他的 1906 年、1910 年和 1915 年的著作中找到。他提出了一种以证据为基础的理论,部分类似于布伦塔诺的观点(就“直接-间接”和“先验-后验”区分而言),部分与之截然相反,因为迈农在 1886 年就将“推测证据”[Vermutungsevidenz]添加到了“确定证据”中,而布伦塔诺对此强烈不赞成。

在他的后期著作(1902 年;1904b;1906 年;1907 年;1910 年;1915 年;1917 年;1918 年)中,各种前述的哲学学科交织在一起,只是主题的重点有所不同。尽管专著的主题似乎被严格划定(关于假设(1902 年,1910 年);关于可能性和概率(1915 年);关于情感呈现(1917 年)),迈农涉及了广泛的主题,以至于人们可以看出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的发展。一部更具一般性的作品是《对象论》(1904b),这是一种宣言式的著作,后来又有了辩护性的、也是纲领性的著作《对象论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1907 年)。

1918 年,迈农发表了他最后的重要著作——试图证明普遍因果律的一项尝试,即确保所有事件(状态、事件)的无例外因果决定的原则。他提出了两个支持这一原则的论证。首先,他辩称,继承霍布斯和布伦塔诺之后,无因果事件被证明是无限不可能的。其次,迈农使用了自己的一种先验证明,声称无例外的确定性是必要的,因为没有任何事件可以没有迈农称之为“蕴涵”的事态(1918 年:45-66;参见哈特曼 1920 年)。迈农不仅支持决定论,他还捍卫了相容主义,因为决定论而不是不确定论使我们能够将责任(对于有罪或值得赞扬等)归因于人(1894 年,§68;1918 年:92:“自由不是不确定性,确定性不是强迫或压迫”)。

在他生命的最后,他写了一篇简短而全面的智力自传《A.迈农》(1921a)。有关迈农的进一步传记信息可参考 Dölling 1999 年的《迈农》(Meinong)第一本传记专著,以及 Dölling 2001 年,Eder 1995 年,Kindinger 1965 年,Lindenfeld 1980 年(第三章),Raspa 2016 年。

2. 迈农对哲学的看法

亚历克修斯·迈农既不是一位推测性哲学家,也不是所谓的哲学体系思想家。然而,他逐渐发展出一个包括主要学科并以对象理论为核心的哲学体系。迈农的术语不断增加,他的观点和所谓的对象数量也在稳步增长,尽管对一些旧观点进行了重大修订。

迈农的元哲学思考并没有得出类似于哲学的定义,他在自传中承认自己尚未找到一个概念上确切的公式。哲学被认为不是一门单一明确界定的科学,而是一系列与心理现象有关的科学的集合(1921a: 101; 1885: 5)。没有特定的哲学对象,但一切可以经验的事物“如果从与人类思维主体的关系角度来处理,都可以被哲学处理”(Hicks 1922: 5)。因此,心理学成为这个哲学集合的基础学科之一。另一个更基础的哲学学科是对象理论,因为它是最普遍、全面和基础的科学。根据迈农的观点,对象理论的范围比形而上学更广,因为形而上学只涉及存在的事物,即真实的整体。由于形而上学受到“对实际的偏见”的限制,它只能被视为一种后验的普遍科学。然而,对象理论超越了这一点。它是一门先验科学,因为它涉及到关于对象的先验知识。它本质上与对象本身有关,或者用迈农的话来说,“与给定的整体有关”(1904b,§§2, 11)。

迈农将自己视为既不属于经验主义者阵营,也不属于理性主义者阵营;相反,他声称自己是一位经验主义思想家,尽管不是心理学的(1907,§§25-6)。虽然迈农的对象论是一门先验科学,但其方法可以被描述为一种自下而上的哲学工作方法。经验(后验)科学与对象论作为典型的先验科学之间存在重要的类比:两者都从给定的数据开始。在经验科学的情况下,这些数据是经验,而对象论的数据通常是不存在的事物,只是存在或甚至仅仅是存在之外的事物(1917,§11:103 [92];1921a,第 2.F 节:130)。例如,罗素(1904:205)赞赏这种“经验研究方法”。此外,我们对语言事实的一般和特殊知识能够为我们提供额外的数据作为进一步理论化的基础。迈农(1904b,§10:33 [103])因此说“对象的一般理论必须像专门的对象理论一样从语法中学习,而专门的对象理论可以而且必须从数学中学习”(另见 1904b:15 [88];1907:109)。他还告诉学生最好从语言数据开始调查(遗稿,Karton IV/b),并且——因此——普通人对于这种或那种情况或这种或那种词的看法的答案是所有其他调查的必要前提(遗稿,Karton XI/e;另见 Manotta 2005:65-68)。

迈农认为伦理学、美学和逻辑是实践哲学的主要学科。值得注意的是,他将自己对“逻辑”的习惯用法与布伦塔诺采用的、类似于波尔图瓦尔逻辑(La Logique ou l’art de penser)的实践学科进行对比,与康德和尤其是胡塞尔的“形式”或“纯粹”逻辑以及符号逻辑、“Logistik”和逻辑代数进行对比,这些都可以看作是他的对象理论的一部分。他将理论学科和实践学科的区别主要归因于理论兴趣和实践兴趣的差异,而不是科学的主题的差异。与理论哲学学科(如形而上学、对象理论和认识论等)不同,后者是由认知目标决定的,实践学科则设定了实践目标。它们可以被看作是应用科学或工程学的一种,类似于建筑学、航海学或军事科学。(1885 年:96-98;1904b,§§7-8;1907 年,§20:114-30;1921a:103,130。)

3. 一些认识论问题

认识论的对象是一个双重事实:已知事实和知识事实。知识是通过合法性(包括外部和内部合法性)来判断客观事物(情况见下文 4.3.1)。外部合法性由所判断客观事物的真实性或真实性导向性提供,内部合法性由证据提供。证据不仅仅是主观信念的感觉,它是判断的心理行为成分的客观特征(无论是否确定)而不是其心理内容成分。(有关经验的行为成分和内容成分的区别,请参见下文 4.1 和有关通过心理内容呈现对象的补充部分。)迈农继承了布伦塔诺的观点,主张将证据的概念作为知识理论的基础。例如,迈农接受了布伦塔诺关于“直接-间接”和“先验-后验”区分的证据观点。一方面,直接证据可以作为内部感知的边界情况,这种情况下它是后验证据(1906 年,§§9-13:47-68;§26:111:“内部感知的证据,就像记忆的证据一样,只是一种推测性证据,只在当前限制下达到确定性的限制。”)。另一方面,它可以作为公理真理的知识给出,这是先验证据(1906 年,§1;1915 年,§55)。

像布伦塔诺一样,迈农也认为感知和记忆总是判断的情况,而不仅仅是表示(1915: 606–7, 613),而且判断是间接明显的,如果它是从直接明显的判断中得出的。另一方面,迈农在某些方面偏离了布伦塔诺的证据理论。早在 1886 年,迈农就在“确定性证据”之外增加了“推测性证据”[Vermutungsevidenz]。他意识到,我们对记忆、外部感知和归纳的信任并不是“盲目和轻率”或偶然的,尽管我们对这些能力的信任并不来自其他任何东西。它有一个内在的理由,这个理由是直接给出的,既不是来自内部感知的后验证据,也不是来自公理的先验证据。迈农通过提供一种最佳解释的推理得出结论,这种信心可以被视为进一步的知识来源。它表现为直接证据,但是证据可能是错误的,不确定的,因此他称之为“直接推测性证据”([unmittelbare Vermutungsevidenz],1886: 30–34)。布伦塔诺只接受“确定性证据”,对迈农的观念表示强烈不满。他认为迈农引入一种新的特殊认知方式是对戈尔迪安结的割断而不是解开(Kindinger 1965, 22–3)。实际上,这种分歧是他们之间疏远的开始。

由于迈农将客观事物视为理想对象,他放弃了布伦塔诺通过证据来定义真理的观点。布伦塔诺拒绝了真理的对应理论,理由是(除其他原因外)他在现实中没有看到任何与真实的否定判断相对应的事物,比如“没有独角兽”,并通过证据来定义判断的真理(布伦塔诺 1930 年:139 [82]);请参阅布伦塔诺和布伦塔诺的判断理论条目。迈农采用了一种真理的同一性理论,可以看作是对应理论的边界情况(迈农 1915 年,§7;1910 年,§13;请参阅下文 5.6)。根据迈农的观点,真实的否定判断“没有独角兽”有一个存在的客观事物作为其对应对象(即独角兽的不存在事实)。如果所讨论的客观事物不存在(具有非存在性),那么判断就是错误的。然而,尽管迈农没有使用证据的概念来定义真理,但他仍然认为证据对于真理标准仍然相关,因为真理是证据的“特性”(1915 年:463),而确证(和推定)的证据使得真理(和概率)对我们来说是可接近的。(对迈农的证据理论的经典批评可参考尼尔森 1908 年:479-485。)

迈农的认识论与知识的分析理论相关。例如,Chisholm(1966: 38–55)的一些证据规则可以看作是对迈农关于猜测的直接证据概念的应用。此外,迈农对真理或资格等认识概念的处理,预示了一些内在主义立场的认识规范性。值得一提的是,迈农(1915,§54)将“所有认识的自我有效性原则”(Prinzip der Selbstgültigkeit alles Erkennens)与“所有认识的批判开放性原则”(Prinzip der kritischen Unabgeschlossenheit alles Erkennens)联系起来。前者是一种初步的证明原则,后者则表明批判性检验始终是可能的,因为在证明过程的最后总会有一个未经验证的判断。

在他的《经验基础》(1906)中,亚历克修斯·迈农表明,仅从因果观点来看,感知无法解释为什么感知选择远处的物体而不是感知对象和观察者之间的某物。在研究感知的重要特征时,迈农(1906,§22)引入了感知论坛的概念。感知论坛包括影响感知内容的内部和外部要素。因此,感官器官、感知对象的确定以及其他媒介都需要考虑。这些论坛是透明的,也就是说,从感知行为中无法判断涉及哪些论坛。例如,当你通过眼镜看到一块粉笔时,你看到了粉笔,但你没有注意到你的眼睛和眼镜。但是,通过使用因果方法,可以重建这些媒介的作用。弗里茨·海德尔在他的博士论文《感觉质量的主观性》(1920)中已经讨论了一些这方面的观点,后来在他的论文《物和媒介》(1926/27)中,他采纳了迈农的观念,即媒介就像玻璃一样-玻璃可以传递物体的视觉,但玻璃也可以被视为一个物体。从这个观点出发,他阐述了媒介的基本特征。通过其有趣而详细的描述,这项研究以及后来的论文成为一些现代媒介和传播理论的先驱(例如,卢曼 1995 年;克拉默 2008 年)。

4. 心智与对象

4.1 心理内容与逻辑内容

在他的论文《关于高阶对象及其与内部感知的关系》(1899 年)中,迈农明确引入了心理(精神)内容[psychologischer Inhalt]和表象对象[Gegenstand einer Vorstellung]之间的区别——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根本重要的区别,他不断地加以完善和扩展(随后将其应用于各种心理行为)。

亚历克修斯·迈农对不存在和不可能对象的观点在 1894 年由特瓦多夫斯基进一步深化。特瓦多夫斯基的工作可以看作是迈农开始更深入思考内容/对象区分的契机,事实上,迈农采纳了特瓦多夫斯基的一些论证。然而,迈农从未认为特瓦多夫斯基的区分和对表象内容的概念可以被理解为应该毫无疑问地采纳的精确概念澄清。迈农表示,特瓦多夫斯基 1894 年的研究中有很多有趣和有用的信息,但他这样说是针对“对象的整个困难和重要问题”,而不是与内容和对象之间的区别相关(1899 年,§2:185 [141])。例如,迈农接受了特瓦多夫斯基对于存在无对象的空表象观点的批判态度,这是博尔扎诺“特别强调”的一个论题(参见博尔扎诺的条目,第 3.5 节)。1894 年之后,迈农将心理内容视为纯粹的心理和具体的东西。因此,这些内容总是真实的。然而,特瓦多夫斯基认为内容是一种心理图像,但他也将心理内容与名称的意义以及博尔扎诺的客观表象(观念)等同起来,即表象(观念)本身,或者说是作为这样的东西,[Vorstellung an sich]。因此,特瓦多夫斯基(1894 年:31 [29])将内容与(真实的)行为相对立,将其视为“总是缺乏现实性的东西”。然而,迈农越来越意识到心理内容的纯粹心理性质。他意识到心理内容不是某种抽象或概念性的东西,也不是任何意义的一种形式。

根据亚历克修斯·迈农的观点,所有的经验(Erlebnisse),即使是最基本的经验,也是复杂的心理现象,因为它们至少包含三个要素:(1)行为,(2)(心理)内容,以及(3)经验的对象。前两个要素本质上是心理的,因此,如果经验存在,它们必须存在,而第三个要素则不一定存在,并且通常是心理之外的。例如,如果有人对普遍和平抱有强烈的希望,那么(1)希望的行为(而不是憎恨的行为)存在,(2)相应的心理内容存在,但(3)普遍和平可能并不存在(只有不存在的对象——普遍和平)。迈农认为,经验之所以可以有不同的对象(Gegenstände),有两个原因:(i)不同类型的行为对应于不同类型的对象(例如,“objecta”对应于表象,“objectives”对应于思想;见下文 4.3.1)。(ii)但在一个行为内部,可以说,对象方面的任何变化都与某个心理要素的变化相关,该心理要素是经验的心理内容(请参阅通过心理内容呈现对象的补充说明)。

通常所称的“内容”,尤其是“概念内容”,并非迈农式的心理内容。迈农在他的后期作品中区分了心理内容和逻辑(概念)内容,但他强调所谓的“逻辑内容”是“不是[心理]内容,而是对象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心理内容所关联的近对象”(1915: 163n)。演示的心理内容并非抽象或意向性的东西,而概念内容则被认定为辅助对象,这是一个不完整的对象,似乎与普遍性有某种相似之处(1915,§23: 163,§28: 206,迈农 1968-78 年未发表附录,第六卷:739-40;1978 年:368,400;另见下面的第 6 节)。然而,与意义、指称和所谓的“逻辑内容”的联系是由迈农的理想关系所保证的,该关系是心理内容与其相应对象之间的充分性关系,在下面的补充中进行了阐述。也许这就是为什么相当多的迈农解释者似乎将迈农的心理内容过于接近意向领域的原因之一。尽管如此,迈农认为引入心理内容和其相应的近对象(即逻辑内容)之间的区别使他能够避免心理主义。请参见补充说明:

通过心理内容呈现对象

4.2 心灵作为对象——自我呈现与他者呈现的对比

迈农所谓的自我呈现通常被视为意识的标志,明显的心理现象。经验,即有意识的心理事件,能够呈现给自我。这种自我呈现还不是自我或自我意识的呈现,这对迈农来说并不是一个问题。它也应该与不可错误的自明和内在感知、自我观察和高阶思维区分开来。整个明显的心理生活都是自我呈现的,也就是说,主体的所有经验都是对经验主体自我呈现的。如果你对下雨感到高兴,你可以通过内在感知来理解你的快乐,但不是通过单独的心理内容。你的心理经验呈现给你意味着你在没有进一步的再现的情况下参照你的瞬时经验。例如,你能够反思你的瞬时愤怒或羞耻感,而不需要一种关于你愤怒或羞耻感的心理符号。

通常,经验的对象并不是由它们的经验构成的:它们是一些与意识无关且不内在于意识的东西。内在于心灵(意识)的是经验本身。例如,当你有一个关于红色的表象时,你意识到了红色的对象。在这样一个关于红色的表象中,红色内容作为某种符号,即红色,同时也是整个表象中的一部分。为了将红色内容作为内在反思经验的对象呈现出来,你不需要进一步的、独立的表象,其中包含额外的心理内容,与红色内容相对应作为对象。红色内容有能力向你的心灵呈现自己。一般来说,对自己经验的引用不需要额外内容的干预。迈农认为,所有内在经验及其各个部分都能通过自我呈现来被理解。迈农(1910 年,§20:138 [103],§43:264 [190-1];1915 年,§33;1917 年,§1)将其称为内在经验的自我呈现,与他人呈现(Fremdpräsentation)相对,其中内容作为其他事物的符号。由于经验不需要通过自身的呈现(和内容)来使其能够被理解,迈农将经验的自我呈现部分(行为成分和内容成分)以及整个自我呈现经验称为准内容。准内容与待理解或意图的对象重合。例如,当你渴望某物时,也可能对你的渴望进行判断。整个渴望经验会自我呈现给你的判断,没有任何额外的干扰内容。它在某种程度上扮演了内容的角色,因此被称为“准内容”。

亚历克修斯·迈农(1906 年,§§11 和 13;1910 年,§43)认为注意力使我们能够分别对待同一经验和内容进行两种不同的操作:(1)如果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内在经验上,例如,将注意力集中在红色的内容上,这个内容本身就用于内在感知自身——红色内容成为一个意图对象,并用于对自身的理解(感知)。他还说,在这种情况下,内容变得向内转向(内向,[Einwärtswendung])。 (2)如果内容对于感知或思考某个红色物体有所贡献,那么内容涉及到心灵之外的东西——它用于对协调的外部对象的理解,并因此可以称为向外转向(外向,[Auswärtswendung])。

迈农不会接受以下极具争议性的意识论命题:

(C)

意识必然是这样的,如果一个主体 s 具有一个有意识的属性 P,s 也意识到自己具有属性 P。

这是自我意识的一个双重方式的论点:首先,s 以直接(de se)的方式意识到自己——因此,第三人称代词与 Castañeda 星号一起使用,作为“准指示符”的标志,即强调性反身代词,表达主体对自身作为自身的参照(参见指示物词条,第 5 节)。其次,s 意识到自己所处的有意识状态。布伦塔诺接受(C),但有一些限定条件,以避免无限回归。布伦塔诺认为有意识的状态(心理行为)必然是这样的,如果一个主体 s 处于有意识的状态,s 也意识到自己处于这个状态。这种自我意识被解释为内部感知,而不是独立的高阶感知:每个心理行为首先是指向一个对象的(我听到声音,声音是其主要对象),其次是指向自身的(我听到声音,自身是其次要对象)。 (参见布伦塔诺 1874 年,第 2 册,第 2 章,§§8-9; 布伦塔诺 1982 年:22-5)。

迈农相反会陈述:

(C1)

对于主体 s 来说,存在性 F 是一种自我呈现的属性,定义为存在性 F 必然是这样的:如果 s 是 F,并且如果 s 思考它的存在性 F,那么 s 不需要任何特定的、单独的存在性 F 的呈现。

(C2)

存在 F 对于主体 s 而言是自我呈现的,即(1)存在 F 是主体 s 的自我呈现属性,(2) s 是 F,以及(3) s 思考自己的存在 F。

(C3)

意识属性必然是自我呈现属性,而自我呈现属性必然是意识属性。

(C4)

通过自我呈现获得的证据是(1)直接的,(2)确定的(在即时存在的边界情况下),以及(3)后验的。

意识并不自动包含某种形式的自我反思。一个经验的意识并不在于主体具有一个高阶思维;也就是说,意识只允许通过自我呈现的方式进行自我反思,但并不涉及任何高阶思维或布伦塔诺式的内部感知。迈农对“自我呈现”的使用似乎有两种解读:(1)作为一种基于能力的术语,当你说一个经验的自我呈现在于它能够被直接理解,即没有任何补充的心理内容;(2)作为一种非处置性术语,它表达了一种明显的自我呈现,即经验实际上是自我呈现的。(C3)表达了这样一个论点:作为自我呈现状态是意识的标志:一个人明显的心理生活全部都是自我呈现的(理解为“自我呈现能力”,作为一种基于能力的术语);也就是说,主体的所有经验在这个意义上都是自我呈现给体验主体的。(参见 Marek 2003;2012 年。)

4.3 心灵的多样性

尽管迈农关注的是布伦塔诺所称的对象的有意义存在,但他避免使用这个术语或类似的意向性。迈农并不完全确定“指向某物,指向对象”是否适用于所有经验。但迈农强调表示、判断、感受和欲望等经验通常是指向一个对象的(1904b,§1;1899,§2:185 [141]),他将这种心理事件的意向性解释为一种关系性而不是副词性的方式(“我正在感知(某物)是红色的”而不是“我正在红色地感知”)。与特瓦多夫斯基一致,迈农强调被呈现给主体的对象中,有些可能不存在,有些甚至可能是不可能的,例如圆方或存在一个双角形的事态(“客观”)。

亚历克修斯·迈农的哲学心理学受到布伦塔诺的描述心理学的影响,但迈农在几个方面进行了修改。至少有四个主要修改涉及布伦塔诺对心理现象的观点,特别是布伦塔诺将这些现象分为表象、判断和爱恨之情(或情感[Gemütsbewegungen])的三分法:(1)迈农的第一个偏离在于将情感类别分为感受[Gefühle]和欲望[Begehrungen]的类别。(2)他的第二个修改在于引入严肃[ernstartige]和幻想[phantasieartige]经验之间的区分(后者包括他所称之为“假设”的内容)。 (3)他区分了心理现象的行为、(心理)内容和对象(见上文 4.1)。 (4)他放弃了布伦塔诺的观点,即我们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有意地指向同一个对象,即通过不同类型的心理行为,并且他提出了与判断、感受和欲望相对应的适当的、非真实(理想)的对象。 (有关两位哲学家之间的亲缘关系和分歧的进一步研究,请参见 Rollinger 2005 和 Marek 2017。)

4.3.1 心理基本经验及其对象

由于迈农认为不同类型的行为与不同类型的呈现对象[präsentierte Gegenstände]相协调,他对心理基本经验[psychische Elementarerlebnisse]的分类允许从意向主义的角度对所有对象进行分类:

| 经验 [Erlebnis] | | --- | --- | --- | --- | | 知性的 | | 情感的 | | | 表现 [Vorstellung] 严肃或幻想 | 思考 [思想] 严肃(= 判断)或 幻想(= 假设)| 感觉 [感觉] 严肃或幻想 | 欲望 [欲望] 严肃或幻想 | | 表象的对象 [Vorstellungsgegenstand]:

objectum [Objekt] | 思维对象 [Denkgegenstand]:

客观的 [客观] | 感觉的对象 [感觉对象]:

尊贵的 [Dignitativ] | 欲望的对象 [Begehrungsgegenstand]:

渴望的对象 [Desiderativ] | | 红色 | 红色是一种颜色 | 红色的吸引力 | 水果应该是红色 |

一种表象并不孤立存在——它总是在更复杂的心理行为的背景下浮现,这种行为将这个表象作为心理前提,即表象总是嵌入在命题态度中。我们不仅仅呈现红色的对象,例如,我们判断某物是红色的,或者红色是某物的(1910 年,§§38、45;1915 年,§33;1917 年,§§1、8)。另一方面,没有表象的发生,就不会有心理行为发生,因此心理行为的对象总是包括一个客体;例如,没有客体,就没有客观存在(即使所涉及的客体可能是一个无实体的对象)(1910 年,§20:135 [101])。例如,红色是一种颜色的判断前提是红色和颜色的表象。表象对象的常见语言表达是名词或形容词。对象可以是持续存在的,也可以是临时存在的,它们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理想的。客观总是理想的,它们有点像事实状态或命题,可以通过独立的句子来表达(例如,“红色是一种颜色”),如果它们被判断或假设,也可以通过“that”从句(“红色是一种颜色”)或名词短语(“红色的色彩性”)来表达,如果它们是关于判断的(1910 年,§10)。被判断的东西总是客观的,而被判断的对象通常是客体,但也可以是客观、尊贵和渴望的。没有客体是客观的,尽管客观可以是进一步客观的主题,例如,“迈农相信圆形的正方形是圆的”。迈农在他的学生鲁道夫·阿梅塞德(1904 年:54-5)的指导下强调了这一点,即客观可以被描述为那些不仅可以存在,而且可以成为存在的对象,而客体可以存在,但永远不能成为存在。 这个格言基于语言事实,即“that”从句“that (object) o is”和“that (object) o is F”可以经常被名词性(动名词)短语“the being of o”和“the being F of o”替代(1910,§11:61-2 [50-1];1915,§5:27;Morscher & Simons 2001:443-4)。

迈农并不确定他对心理行为的分类及其相应的对象分类(以意向主义为基础)是否完整(1917,§11)。另一个类别的候选人可能是问题。问题是否可以归约为类似于对某事物的特定渴望,正如迈农所认为的那样(1910,§18),或者它们最终是不可归约的?它们是否有自己的特定对象,可以称之为“quaesitives”或“rogatives”(参见 Kreibig 1914)?另一个候选人可能是得出结论,因为关于推理是否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复杂判断存在争议。迈农没有考虑这种可能性;他只是将推理归约为关于假设或判断的特定(特别是“有动机的”)判断(1910,§§27-32)。

4.3.2 幻想体验和严肃体验

幻想(想象)经验和严肃经验之间的区别涉及行为成分。这种区别是迈农在《论假设》(1902)中引入的思想分为假设和判断的概括。迈农将假设视为思想的一个子类,将它们置于“表象和判断之间”,因为它们像判断一样是肯定的或否定的;而像表象一样,没有信念(1910 年;§§1,59)。判断是针对客体的,并涉及信念,而假设不涉及信念——它们只涉及娱乐它们所指向的目标(1910 年:376 [268])。迈农意识到,在没有信念的情况下娱乐目标在我们的智力和情感生活中起着核心作用。提问、否认、推理、欲望、玩游戏、表演或创作艺术作品都是在假设的基础上进行的。例如,在判断 A 或 B 时,人们并不是分别判断 A 和 B,而是只假设它们。幻想和严肃情况也可以在其他类型的经验中找到。举个例子,如果红色的表象具有感知外观,因为涉及到红色的质感,那么它具有严肃的特征;而如果红色的表象仅仅是再现性的,即回忆或想象的表象,那么它是一种幻想经验,只具有想象的特征。迈农将幻想/严肃区别应用于所有类型的心理行为(包括情感和意向维度),这可能看起来有些概念化和有争议,但也为我们理解艺术的现象以及情感在写作和阅读虚构作品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的见解,因为共情的经验和对艺术的接受为我们提供了幻想表象、幻想思想和尤其是幻想情感的典型案例。 这些既不仅仅是情感的表达,也不是严肃的情感,而是介于表达和严肃情感之间的某种中间状态。一般来说,幻想体验并不是想象的体验,因为它们不仅仅是体验的表达。迈农后来甚至根据马利的幻想判断和纯粹假设之间的区别(1912 年:61-2,脚注)进一步区分了(1)类似严肃和(2)模糊的幻想体验。幻想体验(例如,一种假设)可以被理解为(1)严肃体验的假装(例如,做出判断的假装)或者(2)仅仅是对对象的娱乐(例如,没有假装判断的客观)(1917 年,§6:47-53 [42-47])。引入模糊的幻想体验的概念(或者纯粹假设)使得某些形式的幻想可以在不诉诸于假装理论的情况下被理解。

假设并不意味着信念。因此,没有任何假设可以展示出比其他假设更具证据优势,也不能因为证据的理由而受到质疑。从证据要求的角度来看,人不能相信一切,但可以假设一切,也就是说,可以假设任何客观事物,并且可以代表任何客体。迈农将这一观点称为无限自由假设原则[Prinzip der unbeschränkten Annahmefreiheit](1910,§60),并将其与相对受限假设原则进行对比,后者假设当人将一个或多个假设视为已给定时,就在逻辑上将进一步的假设与它们联系起来时,存在着相当明显的逻辑约束:“的确,假设无一例外地是自由的,绝对地看待;但尽管如此,它们可以相对受限。”(1910,§60:346 [246–7])多年来,迈农坚持认为他的无限自由假设原则存在限制。他在与情态瞬间有关的问题上明确提到了这种限制(1915,§37:282;见下文 5.4.3),他讨论一些有缺陷的客体是否存在于存在之外,因此不是忠实的客体,可以被解释为对这一自由原则的限制。(参见 1917,§2;1978:377–8;见下文 5.3.1。)

4.3.3 表象的产生

将对象组合成更复杂的对象是思维的重要活动,但它并不形成超越前述四种类型的基本经验的独立物种。根据迈农(1902 年,§2;1910 年,§2),可以使用两个或多个对象的表示来产生一个复杂对象的新表示。较简单表示的对象可以被视为复杂对象的基础,它始终是一个更高阶的对象,一个 superius,因为它是由基础对象(inferiora)构建的。(见下面的第 5.5 节。)红色和绿色的多样性具有红色和绿色,方格图案具有不同颜色的方格,红色方块具有红色和方块作为其 inferiora。为了获得更高阶的对象的表示,例如一个整体,一个旋律,你必须有更基本的对象的表示,你在这些基础上构建复杂的表示。这种思维的操作被称为“表示的产生”[“Vorstellungsproduktion”],因为思维能够产生复杂的表示,而不是它们对应的复杂对象。这个概念成为了整体心理学中一个重要而富有成果的概念,尽管有争议,因为迈农仍然承认基本表示的首要性。例如,更高阶对象的基本元素不能被视为柏林整体学派所假设的“仅仅是抽象可区分的部分”。(参见 Smith 1994 年,第 8 章:272。)

5. 对象理论——超越存在与不存在的本体论

5.1 独立原则和无差别原则

无论以何种方式可以体验到的东西,即心理行为的对象,迈农称之为“对象”[Gegenstand 或 Objekt]。术语“对象”是一个“关系术语”,意味着“你不应该在不考虑心理活动的情况下谈论对象”(1888-1903:47)。迈农认为“对象”一词表达的是概念上的依赖关系,而不是本体论上的依赖关系,他并不将对象故意确定为可以被抓住的东西,而只是可以被心理行为抓住的东西(可以被表示、判断等)。他既不是一位建构主义者,也不是一位主观唯心主义者,因为他承认心理行为并不是已经被认为是创造对象的东西。他(1904b,§4;1921a:110)还承认“(每一)事物”和“对象”之间的以下联系:一切都是对象,但一切在被理解之前都是逻辑上的先验,并且预先提供给心智。引用迈农在 1903/4 冬季学期的知识理论讲座,恩斯特·马利(1904,第一章,§3,126)甚至说“一切有实质的东西都被称为对象”[“Alles, was etwas ist, heißt ein Gegenstand”]。

不仅现有的事物,而且各种非存在物(非实体,Routley 1980: 7)都在迈农的包罗万象的对象理论中找到了它们的位置 - 其中甚至包括不可能的对象,如圆方,以及悖论的“有缺陷”的对象,如某些谎言形式或纯粹自指思维的特殊情况(例如关于自身的思想)[2]。与特瓦多夫斯基(见上文 4.1)类似,迈农认为谈论非存在物并不仅仅是在说空话,即不存在无对象的表象和思想。他通过引入“存在”的两个含义来澄清表面上悖论的句子“有些对象是真实的,但没有这样的对象”(1904b,§3):第一个是作为外在存在(预先给定),第二个是作为存在,并试图通过参考两个密切相关的原则来对这个悖论句子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1)“存在的自存性独立原则”[“Prinzip der Unabhängigkeit des Soseins vom Sein”],和(2)“纯粹对象对存在的漠不关心原则”[“Satz vom Außersein des reinen Gegenstandes”](1904b,§3-4)。

附注 1:独立原则是由恩斯特·马利于 1903 年首次提出的,稍后在他的 1904 年(第一章,§3)中进一步阐述,该原则指出“一个对象的自存性不受其非存在的影响”(迈农 1904b:8 [82]),也就是说,一个对象是否存在与其具有属性无关。迈农对这一原则的评论表明它结合了几个主张,特别是(i)表征原则,它假定任何对象都具有其被表征为具有的属性(例如,“AB 是 A 和 B”),以及(ii)本体论假设的否定,它否认没有关于没有存在的事物的真命题(参见 Routley 1980)。

Ad 2: 无关原则说:“对象本质上对于存在是无关的,尽管在任何情况下,对象的两个存在目标之一,即其存在或非存在,是存在的”(1904b: 13 [86])。这种表述被认为比“纯粹的对象‘超越存在和非存在’”这一说法更不会引起误解[“der reine Gegenstand stehe ‘jenseits von Sein und Nichtsein’”]。后者的口号意味着存在和非存在都不属于对象本质的构成(其所存在的[sosein]),但不应理解为对象超越存在和非存在,即既没有存在也没有不存在——无关原则的第二条款明确了这一点。尽管对象的非存在可能由对象的本质保证——例如,圆形的正方形的情况——但非存在并不属于其本质。换句话说:存在(或非存在)不是对象本质的一部分,但仍然“排中律规定每个对象必然处于存在事实或非存在事实之中”(Findlay 1963: 49)。值得注意的是,否定有两种解释(较窄、内部、谓词或本体论否定与较宽、外部、句子、逻辑否定),因此排中律有两个版本。迈农似乎只接受对于句子否定的排中律。

5.2 不完整对象

5.2.1 不完整对象及其逻辑

在他的 1915 年第 25 节中,迈农更详细地介绍了不完全确定对象的概念,即在至少一个属性上未确定的对象。像三角形这样的纯粹事物是不完全的对象。三角形本身有三个角(构成性属性),有三条边(连续性属性,即以某种方式包含在对象的构成性属性中),但它既不是不等边的也不是非不等边的,既不是绿色的也不是非绿色的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否认 a 是 F 并不意味着肯定 a 不是 F,因为当 a 在 F 方面未确定时,否认 a 是 F 也可能是正确的。不完全对象只在内部否定(谓词否定:“~”)方面违反排中律(而不违反非矛盾律),而不在外部否定(句子否定:“¬”)方面违反排中律。迈农承认以下命题的有效性:

非矛盾律:∀F∀x¬(Fx ∧ ¬Fx)

排中律: ∀F∀x(Fx ∨ ¬Fx)

但他也会承认以下论点:

Fx[Fx ∧ (F_​)​_x_​]∃~~​~ F ​∃​ x ~ ~~¬[​_Fx ~∨ (~​_F_)x]

最近的哲学研究表明,可以构建违背任何经典逻辑定律的确定性描述。将正方形对象描述为既是正方形又不是正方形的情况,会导致涉及外部否定的矛盾。(参见 Routley 1980;Simons 1992:185;Thrush 2001b。)

5.2.2 关于存在的不确定性

关于存在,亚历克修斯·迈农指出所有完整的对象要么存在要么不存在,而所有不完整的对象则缺乏存在。迈农的冷漠原则在外部版本中符合排中律,但在内部版本中不符合。从不完整的对象没有存在这一事实,并不能推出它们也具有不存在。其中一些,例如同时具有矛盾决定的不完整对象,具有不存在;而其他一些,例如三角形本身,根本就没有关于存在的决定。

使用“B!”作为亚历克修斯·迈农“具有存在”的缩写,可以总结如下:

  • 如果对象 x 在存在方面被确定[seinsbestimmt],那么 ¬(B!x) → (~B!)x。

  • 如果 x 在存在方面没有被确定,那么 ¬[¬(B!x) → (~B!)x]。

  • "¬(B!x)" 要么暗示着 "(~B!)x",要么 "x 在存在方面没有被确定"。

这种存在方面的不确定性[Seinsunbestimmtheit]不能与对存在的漠不关心(或外在存在[Außersein])混淆,因为每个对象都有外在存在,而只有一些对象——例如正方形(作为这样的对象)——在存在方面没有被确定(1915 年,§25)。

5.2.3 Incomplete Objects as the Territory “Where Possibility Is at Home”

Incomplete objec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Meinong’s late philosophy, for instance as “auxiliary objects” to indicate the (usually complete) target objects of our intending (see below Section 6), and as the basis of ascribing possibility and degrees of possibility to objectives. Some objectives are factual, some nonfactual [untatsächlich], and some are neither (i.e. “subfactual” [untertatsächlich]). The subfactual objectives, which concern incomplete objects, constitute the proper territory “where possibility is at home” (1915, §24: 167). Incomplete objects that are not determined with respect to being serve as the foundation of possibility insofar as neither the factuality nor the nonfactuality of their being and their so-being (except their constitutive properties) is specified. For instance, the objective expressed by the sentence “The [incomplete] object the (fair) die will show a three with the next throw” has neither factuality nor nonfactuality, but it is subfactual to the degree of 1/6. The borderline cases are degree 1 (factuality) and degree 0 (nonfactuality). Meinong states that incomplete objects can somehow be embedded or involved in complete objects, not like a part in a whole, but rather in the sense that for certain incomplete objects there are (more) complete ones which have at least all the determinations that the incomplete objects in question have. Such an incomplete object, the die, for instance, can be said to be implected [implektiert] in a (more) complete object: this white ivory die, for instance (1915, §29; see also Section 6 below). One may apply the possibility ascription of incomplete objects to the corresponding complete objects in an indirect way. If the throw of a concrete die actually shows a three, the objective “This die shows a three” is factual (degree of possibility = 1) and we cannot say that it really has the possibility degree of 1/6. This degree of possibility can be attributed to this throw in a derivative way only; its possibility is 1/6 in so far as the throw is treated merely as a throw of a fair die.

5.3 亚历克修斯·迈农的范畴表

5.3.1 外在存在作为一种存在方式的边界情况

迈农反复思考着外在存在是一种更进一步的存在方式还是仅仅是缺乏存在的状态(1904b,§4;1910,§12;1917,§2;1978:153-4,261,358-9,377)。他最终将外在存在解释为一种存在的边界情况(1910:80 [62])。每个对象在被理解之前都是先给予的,即对象是预先给予心灵的,而这种预先给予是由于外在存在的(本体论)地位所致。根据迈农区分陈述某事物是如何的判断和关于对象存在方式的判断之间的区别,所以存在的最一般的确定是作为一个对象的存在,而存在的最一般的确定是外在存在。对象的概念不能用合格的种类和差异来定义。它没有一个否定的对应物,而相应地,外在存在似乎也没有否定(1921a,第 2 节 B:102-7)。

但是这个主张在 1917/18 年的讲义中受到了挑战(1978: 377–8),迈农在其中讨论了负面外在存在的情况,例如所谓的有缺陷的对象——涉及谬误如谎言者或无法理解的对象的对象(也可参见 1917 年,§2: 22–4 [20–1]),他在其中指出有一个典型的情况是缺乏外在存在的,即具体呈现的圆方形。在 1910 年的讲义中(1978: 227),迈农还提到了荒谬的例子,无意义的例子,并试图将它们与一种不一致性的情况(如圆方形)进行对比。迈农试图将这种不一致性定义为涉及不兼容的确定性的东西,但仍然可以理解,而无意义的东西则是完全无法理解的东西。 "在钢琴上弹下的一滴墨水","绿色的美德" 和 "铺满因此的汽车" 似乎是无法理解的无意义的例子。然而,最后一个例子只有语言上的相关性,没有对象理论上的相关性(另见 1978: 385–6)。

5.3.2 迈农的非意向主义类别表

如果将悖论和无意义的情况放在一边,根据存在方式,迈农的类别表如下:

| 一、对象 (一切都是对象,每个对象都有外在存在[外在存在]) | | --- | --- | --- | --- | --- | --- | | 一.A. 有存在的对象 | | 一.B. 没有存在的对象 | | | | | 一.A.1. 真实对象 (既存在又存在) | I.A.2. 理念对象 (仅存在) | I.B.1. 具有非存在的对象 | | | I.B.2. 与存在相关性不确定的对象 | | ↓ | ↓ | I.B.1.a. 非矛盾的对象 | | I.B.1.b. 矛盾的对象 | ↓ | | 完整的对象 | 完整的对象 | 完整的对象 | 不完整的对象;非存在是“明确预设的”([ausdrücklich vorgegeben],1915: 740)| 完整或不完整的对象 | 不完整的对象;没有矛盾地确定,它们的非存在不是“明确预设的”| | 例子: 甜甜圈(就像我面前桌子上的那个),桌子,星星等;例如我现在的判断或欲望 | 例子: 我的甜甜圈在桌子上的客观(事实);我的甜甜圈不在冰箱里的事实;我面前的甜甜圈的数量 | 例子: 桌子上的甜甜圈,但是用巧克力而不是香草制成;我的甜甜圈在冰箱里的状态;柏拉图式的“甜甜圈本质”(如果柏拉图主义失败)| 例子: 由甜甜圈制成的山;黄金山;永动机 | 例子: 没有孔的环形甜甜圈;圆形的方形;所有集合的集合;最大的质数;桌子上的甜甜圈,除了完整的属性集之外还具有某些属性 | 例子: 作为这样的甜甜圈;“辅助”对象:我的甜甜圈(见下面的第 5.4.3 节和第 6 节);唯一属性是蓝色的对象;三角形 |

存在有两种模式,即与时间相关的存在和与时间无关的纯粹存在(1910 年:64 [52])。然而,迈农指出存在意味着纯粹存在,而非纯粹存在意味着不存在(1896 年:250;1910 年:74 [58];1915 年,§11:63)。所有存在(更不用说所有存在的对象)都是完全确定的,但并非所有完全的对象都存在或具有存在(1915 年,§§25-7:169-202)。

理想-真实的区别可以通过“存在”、“纯粹存在”和“纯粹存在”这些术语来解释。在 1978 年,迈农称那些对象为真实的(1)存在(=“外部真实”[äußerlich real]),例如我的椅子或我的欲望,或者(2)根据其本质可能存在(=内在现实[innere Realität],同上)例如,我的金椅子。物理和心理的事物也是真实的。如果一个存在的对象也存在,那么它是一个真实的对象,但如果一个存在的对象不能存在(即只能存在),那么它是一个理想的对象。因此,理想的对象永远不能正确地说存在。还有一些理想的对象不会存在,例如一个双角形的存在或者晨星和夜星之间的非同一性。缺席、限制、(某些存在或不存在的)椅子的数量、相似性和目标是理想对象的进一步例子(1899 年,§6;1910 年,§12)。

5.4 无存在的对象 — 罗素对迈农的观点

5.4.1 罗素的批评

罗素(尤其是 1905a;参见 1905b 和 1907)主要对迈农的理论提出了不一致的批评,原因如下:反对意见(1):关于不可能对象的一些命题(例如,“圆的正方形是圆的,但又不是圆的”)是矛盾的。反对意见(2):虽然现实中不存在法国现任国王或者圆的正方形,但根据特征原则(见上文 5.1 节),我们也必须得出结论,他/它确实存在。罗素认为,他可以通过应用他的描述理论来彻底解决迈农的不一致问题,该理论将确定(和不确定)的描述视为不完整的符号,应该用存在量词和谓词来消除。根据罗素的观点,所涉及的问题源于错误的观点,即语言的语法形式总是显示其逻辑形式,并且如果一个表达式有意义,就必须总有一些东西它所指的。但是,虽然像“某某某”这样的指称短语看起来像是指称表达式,但实际上并不是。正是因为迈农错误地假设这些表达式是指称表达式,其意义就是它们所指的,所以他的理论容易侵犯逻辑法则。

5.4.2 亚历克修斯·迈农的回答

迈农通过否认无存在物体必须遵守非矛盾律来回答反对意见(1)- 只有实际和可能的物体才需要遵守(1907,§3:16)。相反,思考不可能的事物使得非矛盾律的悬置成为必要。迈农后来对更广义和更狭义的否定之间的区别(5.2.1)的上述诉求表明,他只是指传统的本体论非矛盾律,而不是逻辑命题形式的非矛盾律。根据迈农的表征原则,圆形的正方形既是圆形又是非圆形,但不能说(i)圆形的正方形是圆形,以及(ii)圆形的正方形不是圆形(即,不能说圆形的正方形是圆形)。三角形既不是绿色的也不是非绿色的,但仍然可以说三角形是绿色的,或者可以说三角形不是绿色的。在这种情况下,迈农不接受谓词否定“A 是非 B”等同于句子否定“非(A 是 B)”。这两种否定“(~F)x ↔ ¬(Fx)”的等价性不适用于不可能的事物和不完全的对象,而只适用于实际和可能的对象,其中“可能”似乎以一种将可能性与完整性相关联的强烈意义被理解:“只有完整的对象才是可能的”迈农在 1910 年的讲义中说(1978:228)。 (要看到仍然存在问题,请参见上面的 5.2.1;另请参阅 Swanson 2011,该文批评了迈农对狭义和广义否定之间的区别,并主张罗素的解释优于(新)迈农派观点。)

亚历克修斯·迈农对第二个异议的回应在于强调“存在”(Existierend-Sein)作为存在的确定和“存在”(“存在”)作为存在的确定之间的区别。迈农区分了关于存在的判断和关于存在的判断,并结合了不关心原则,即存在不属于对象的本质(存在的确定),这让人想起康德的格言,即存在不是真正的谓词。迈农也不接受本体论的论证,并认为“存在的存在”是存在的确定,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适当地适用于“存在的金山”和“存在的圆形方块”等对象,而“存在”,作为存在的确定,将不再属于一个对象,也不属于另一个对象(1907 年,§3;1910 年,§20:141 [105])。换句话说,根据表征原则,存在的圆形方块和存在的金山(罗素 1907 年使用“存在者”)都是存在的(存在者),但它们实际上并不存在。罗素(1907 年,439)看不出“存在的存在”和“存在”的任何区别,并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更多可说的”。随着这一点,关于不存在实体的公开辩论结束了。

5.4.3 核心/非核心区分和模态时刻

确实存在“存在(存在)”和“存在”之间的区别,这一点可以通过迈农从马利那里接受的区分来明确,即核心属性与非核心属性(1915 年,§25)。一个对象的核心属性是表征所呈现对象的性质的属性,我们可以称之为其“普通”(构成和连续)属性,而一个对象的非核心属性则是既不是其性质的构成部分也不是连续部分的属性。一些非核心属性可能随附于对象的性质,而另一些则可能不随附。根据表征原则,例如,圆形的正方形是圆形的并且是正方形的,即它由核心属性圆形和核心属性正方形所决定。然而,被某人思考可以被看作是圆形的正方形的非核心属性,它并不随附于它。尽管如此,圆形的正方形具有作为其随附的非核心决定的属性,例如由(核心)属性圆形所决定,由两个(核心)属性所决定,不受属性红色所决定,不完整,矛盾决定,以及具有非存在。同样,一个红色的物体只是红色的,只有红色作为其核心决定,因此可以称之为“简单对象”,其中简单性是其随附的非核心决定之一(另一个是不完整)。

如果像简单性这样的核外属性被视为进一步的“普通”特征属性,那么就会陷入矛盾之中:作为一个红色的物体是一个简单的物体,它具有两个属性,红色和简单性,因此它不是简单的而是复杂的。核/核外区分的引入使我们能够避免这种矛盾。如果没有这个区分,迈农也将面临一个问题,即每个特定的三角形都具有属于抽象三角形(三角形本身)的(不完整)对象的所有属性的原则。特定的三角形是三角形,有三条边等等,它们是完整的,但根据上述原则,它们也将是不完整的。

此外,迈农指出,人们可以以两种方式将这些决定视为完整:作为一个核心决定,也可以作为一个额外的决定。如果一个人通过三个核心决定(完整、棕色和四边形)来考虑一个对象,那么他还没有决定是否打算让这个对象具有完整性的额外决定。但是,通过简单地归因于完整性的额外决定,一个人可以做到这一点。迈农相信完整性的额外决定的额外核心功能可以确保一个人打算拥有一个完整的对象,他只是对使一个决定成为核心决定或额外决定的原因感到好奇。我们的心智能力是有限的,因为我们的人类思维无法理解完整对象的无限决定。尽管存在这种限制,我们可以思考和谈论世界,并击中一个存在的、因此是完整的对象,因为我们认为一个不完整的对象在其额外核心版本中是完整的。被存在于心灵中的不完整对象(并起到“辅助对象”的作用)击中的对象被称为“目标对象”(关于这一点在下面的第 6 点中有更多介绍)。然而,我们通过辅助对象和额外决定来思考世界中的事物可能会失败。如果你以这种方式思考“金山”,那么就没有相应存在的目标对象;只有不存在的不完整对象(参见 1915 年:740)。值得注意的是,你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击中不完整的对象。当你简单地以不完整性的额外决定思考三角形这个对象时,你成功地击中了三角形这个不完整的对象(1915 年,§26:191-2)。

迈农并没有明确将核心/非核心区分应用于存在/存在的情况。这在一些对迈农的客体理论进行逻辑重建的情况下得以实现,这些重建倾向于采用双属性方法(例如,帕森斯 1980 年;劳特利 1980 年;雅奎特 1996 年;参见下文 5.4.4 和关于不存在客体的条目)。

为了解释他的观点,迈农诉诸于模态瞬间和削弱的事实性(1915 年,§§37-38)。可以假设目标是存在的(事实的),尽管实际上它们并不存在(非事实的)。例如,我们可以想象正方形是圆的事实。这个假设的对象是正方形是圆的事实;然而,这个假设是指向一个非存在的(非事实的)目标。根据表征原则,一方面,正方形是圆的事实是一个事实;另一方面(由于所讨论的目标不能存在),它不是一个事实。迈农通过引入“事实”两个读法来解释这种差异。正如芬德利(1963 年:103-4)所说,第二个读法涉及“全力”意义上的事实性,而第一个读法涉及“削弱”意义上的事实性。削弱版本缺少全力版本具有的一个特征:迈农称之为“模态瞬间”。在纯粹的反事实想象中,我们可以正确地假设削弱版本的事实性,但我们不能正确地假设全力版本的事实性——迈农认为这似乎缺乏假设的自由(1915 年,§37:282)。

迈农认为,不能无限制地将分析句应用于存在领域。像“一个 BA 是 B”这样的分析真命题并不意味着所涉及对象的存在完全事实。在这样的句子中,B 的存在、A 的存在和 BA 的存在的事实性都被“稀释”了,缺乏情态时刻。根据这种观点,“太阳是太阳”或“被遮蔽的太阳被遮蔽”有多种解读。如果将这些句子解释为纯粹的分析句,就不会对太阳或被遮蔽的物体的存在提出任何主张。然而,如果暗示了存在主张,这些句子可能是错误的;它们不再是纯粹的分析句。术语“太阳”和“被遮蔽的太阳”可以表达纯粹的对象(没有任何存在承诺),也可以表达存在的(被遮蔽的)太阳。但这种存在主张是额外的主张,不能通过分析公式获得。

因此,只有“存在的 B 是存在的”,其中没有存在性主张,才能是分析的。在思考“存在的 B 是存在的”时,人们可以理解 B 的存在,但无法把握 B 存在的真实事实性。为了做到这一点,人们还必须遇到实际存在的对象,并从而了解这个存在的事实(=存在的目标与情态时刻的客观性)。人们甚至可以断言“存在的 B 存在”,但如果这个句子被理解为分析的话,只能被解释为“存在的 B 是存在的”的一种变体。简而言之,人们无论如何都无法客观地确定哪些目标具有情态时刻。因此,无限自由假设原则在情态时刻方面存在限制。关于句子“存在的圆方存在”,迈农认为它要么是分析上的真实(并且没有存在性主张),要么是表达了一个明显错误的判断,因为不存在圆方。由此可见,对于迈农来说,不可能将表征原则应用于假设对象的存在是事实的情况(参见 Jorgensen 2002b)。

5.4.4 迈农对现代逻辑和语义学的影响

迈农对无存在对象的概念在意向性语境中证明了其在简单应用罗素的描述理论无法解决的情况下的有用性。考虑以下情况:

亚历克修斯·迈农相信圆形的正方形是圆的。

这是正确的,但是罗素的明确描述理论暗示它是错误的。根据描述的范围是广泛还是狭窄,这个句子允许两种可能的分析:

存在着一个确切的圆形正方形,而迈农相信它是圆的。

亚历克修斯·迈农认为存在着一个完全圆的正方形,并且它是圆的。

第一个分析是错误的,因为没有完全圆的正方形存在。第二个分析是错误的,因为迈农并不相信完全圆的正方形的存在(Routley 1980: 118–9; Simons 1992: 184–5; Priest 2005: 109–10; cf. Castañeda 1974: 6–10)。

有争议的是,罗素的解释是天真的,还是确实存在一个罗素正确批评的天真的迈农。事实上,许多现代逻辑语义的“重建”和哲学解释显示了一个不是天真的但是可行和富有成果的迈农物体理论。罗素声称迈农的理论在内部是不一致的,这一点可以被驳斥。至少有三种主要的解释克服了天真性(参见关于不存在对象的条目,第 4 和 5 节,以及关于存在的条目,第 2 节):(1)第一种解释是对马利的核心/外核区分的阐述,迈农采纳了这一观点。Routley 和(尤其是)Parsons(以及像 Jacquette 这样的作者)赞同这种双属性方法。(2)另一种策略是双连词方法,它源于马利对对象被属性确定和对象满足属性的区分(Mally 1912;参见关于 Ernst Mally 的条目)。在这种方法中,马利的区分被解释为属性断言的两种方式之间的区别,即用 Zalta 的术语来说,是“编码”和“举例”属性。对双连词方法持同情态度的人包括 Castañeda、Rapaport、Zalta、Pasniczek 和 Reicher。(3)采用一个既不排除一切又不违反基本逻辑原则的逻辑,是进一步限制基本逻辑原则侵犯的尝试(Routley、Priest)。这种方法的一个版本是 Berto 和 Priest 的模态迈农主义,因为“表征是与实际世界以外的世界相联系的”,包括不可能的世界(Berto & Priest 2014:184)。

5.5 高阶对象

一些对象在某种程度上是建立在其他对象之上的。建立对象是一个较低级的对象,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较低级且先于被建立的对象,也就是说,较低级对象相对于较高级对象来说是较低级的。因此,这样的较高级对象被称为较高级别的对象(1899 年,§§2-7)。较高级别的对象预设了建立对象;也可以说较高级别的对象随附于其较低级别的对象。在四个坚果组成一个平面正方形的情况下,可以说“地板上有四个坚果”,但也可以说那边有一个坚果正方形,也就是说,坚果组成了一个正方形。坚果是建立对象,较低级别的对象,而被建立的较高级别的对象(较高级别的对象)是坚果的正方形(1910 年,§§4, 6)。另一个例子是由以下标记组合“:–)”或由一个带有三个点和一个圆线的圆圈组成的——它们构成了一个面部图片,一个笑脸。迈农是一种本体论的原子论者,因为他认为存在最低级别的对象——不能成为较高级别对象的对象。这些真正简单的对象被称为最低级别的对象(1921a,第 2B 节:105)。虽然较高级别的对象基于最低级别的对象,但它们不能归约为最低级别的对象;较高级别的属性随附于较低级别的属性。最低级别的对象只能通过基本表象的心理行为来呈现,而较高级别的对象可以通过表象(通过表象的产生获得;见上文 4.3.3)和其他心理行为来呈现。在迈农的后期作品中,较高级别的对象是复合体(包括仅仅是集合的边界情况)、关系以及前述的心理行为对象,即客观对象、尊贵对象和欲望对象(1917 年,§11)。每个较高级别的对象都包括其组成部分和以特定方式组合它们的关系。并非所有较高级别的对象都有部分整体关系。 客观的“圆方形不存在”的目标存在(存在),尽管其组成部分“圆方形”是一个无存在的对象。根据迈农关于存在事物的例子,更高阶的真实对象也可以存在(例如经验或房子),但是房子中石头的数量和石头之间的(不)相似性并不存在;它们只是存在并具有理想的特性(1899 年,§6;1978 年:252)。

迈农对更高阶对象的概念受到了克里斯蒂安·冯·埃伦费尔斯的格式塔理论的强烈影响(埃伦费尔斯 1890 年)。尽管存在一些差异,迈农的更高阶对象与埃伦费尔斯的格式塔特性之间存在显著的相似之处(1891 年;1899 年;参见史密斯 1994 年第 8 章)。

5.6 事实和真理

目标,思维的对象,是理想的,而非真实的对象。它们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但它们根本无法存在。和其他(可能的)理想对象一样,它们只能存在于某种程度上。然而,具体事件可以存在。因此,它们是真实的,并且必须与理想的目标区分开来。一个存在的目标可以被称为事实性的——它是一个事实[Tatsache]。非事实性的目标(非事实,[Untatsachen])不存续,因此是超越存在的对象。“真实”在主观意义上是一个相对的谓词,因为它只能被归属于被思维(判断或假设)所理解的存在的目标。类似地,只要思维呈现存在的目标(事实),也可以将“真实”归属于思维。然而,“真实”在客观意义上仅仅意味着一个存在的目标,一个事实。因此,迈农的真理理论是对应理论的边界案例;它是真理的同一理论(1915 年,§7;1910 年,§13)。可能性与概率的关系对应于事实性与真实性的关系。可能性是客观和绝对的,而概率在某种程度上是主观和相对的。现今所称的“客观概率”,迈农称之为“可能性”(“可能性的程度”)。

6. 表达心灵和意图对象——迈农的意义理论

迈农并没有发展出一种全面的语言哲学;他对语言的论述相当零碎,并嵌入在他的客体论作品中作为插曲。在 1910 年的第 4 节:28 [27]中,他以这种方式总结了他的观点:“一个词意味着某种程度上它表达了一种呈现经验,而由此呈现的对象就是意义[Bedeutung]。” 这个陈述可以推广到所有的语言项目:如果有人判断“金山不存在”,她表达了一个判断和其预设的表象,她的意思是金山不存在这个客观事实,以及所有其他预设的客体,比如一些金色的东西和一座山。

在上述引文中,“means”和“meaning”有两种用法:(1)意义作为符号和经验(行为)之间的关系,即通过符号表达经验的关系;(2)意义作为符号和被表达经验所呈现的对象(更确切地说是相应的心理内容)之间的关系,即表达经验对象的关系。迈农引用马丁纳克 1901 年的观点,指出符号是让某人知道(通常是其他)对象存在的对象。如果你可以从 A 的存在推断出 B 的存在,那么 A 对于你来说就是 B 的符号,而 B 的存在就是符号 A 的意义。在这个意义上,符号和意义涵盖了广泛的情况,包括自然的“真实”符号,如暗云代表雷暴或眼泪代表悲伤,以及人为的“最终”符号,如(一组)词语表达心理行为。经验(如幸福、悲伤、信念)可以通过一个对象(微笑的脸、眼泪和一组词语)来表达。这个对象(更确切地说是存在这样一个对象的事实)让你知道表达的行为(经验、心理现象),因此,它作为一个符号,其意义就是它背后的行为 1。如果 A 是以经验 B 为其意义 1 的符号,如果对象 C 由表达的经验 B 呈现,那么符号 A 不仅与 B 相关联,而且以一种新的方式与 C 相关联,C 就是意义 2。表述“格拉茨正在下雨”意味着 1 个判断,它意味着 2 判断的对象,即格拉茨正在下雨的客观事实。换句话说,你可以说这个表述以一种方式表达了判断,以另一种方式表达了判断所呈现的对象。 迈农观察到一个词的意义通常是对某人来说的实际意义,但他也提到与说话者的意义相对应的潜在的、语言上的意义。

迈农在 1910 年的解释在下面的示意图中表示(参见 Simons 1992, 163):

当有人在句子中说“某物是黑色的”和“某物是亮的”时,这两个表达式可以指代两种不同类型的事物:(1)所指对象已经被进一步确定;(2)所指对象还可以进一步确定。如果“某物是黑色的”以开放的方式使用,我们会将对象视为除了黑色之外还可能具有其他属性的东西;它可能与“某物是亮的”所指的对象相同。如果我们以封闭的方式使用“某物是黑色的”和“某物是亮的”这两个表达式,这些表达式所指的对象必然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我们谈论的是真实存在的事物,作为完全确定的对象,它们有无限多的确定性。由于我们的思维只能把握有限数量的方面,我们通常将对象视为开放的(1910 年,§45)。然而,一个问题仍然存在:一个对象对我们来说是封闭的还是开放的,是由我们的意图(意义)决定的。但是是什么使一种开放的态度成为开放的呢?

后来,在 1915 年,迈农指出我们可以使用不完整的对象(见上文 5.2 和 5.4.3),比如一个方形的棕色物体,作为一种“辅助对象”[Hilfsgegenstand]来意图(表示)更完全确定的对象,比如餐厅里的一个方形的棕色物体,甚至是作为我们意图的“目标对象”[Zielgegenstände]的完整对象。为了理解一个目标对象,辅助对象必须在目标对象中具有“内含的存在”[implexives Sein],也就是说,它必须以某种方式参与 - 迈农称之为“内含” - 在更完整的对象中。如果且仅当 T 具有 A 具有的所有确定性时,不完整的对象 A 才内含于更完整的对象 T(参见 1915 年,§§27、29;上文 5.2.3 节)。为了瞄准一个完整的对象,将完整性的瞬间明确地包含在意图中是必要的。“如果我想意图一个完全由思想‘一个方形的棕色物体’决定的东西,而不必知道将其与其他东西区分开的确定性,我只需要思考‘一个确定的方形的棕色物体’”(1915 年,§26:189)。迈农指出,他所暗示的确定性或完整性不能简单地被视为核心属性 - 它必须具有额外的核外特征。(见上文 5.4.3 节)。

由于辅助对象是不完整的,并且它们可以被实现为完整的目标对象,它们与抽象性质的事物(如普遍性、概念或类型)非常相似。事实上,在他 1915 年的附录中(第 739-40 页),迈农本人将这些不完整的对象解释为柏拉图式的普遍性,而不是(参见 1978 年:368;上文 4.1 节),他还在那里说:“单词的意思是辅助对象,它们指代的是目标对象”(1915 年:741)。这听起来像弗雷格的意义/指称区分:不完整的辅助对象的作用类似于弗雷格的意义,它充当表达方式和确定其指称的因素。迈农将不完整的对象视为辅助对象的观点也与罗素的指示概念观点(1903 年)密切相关。

7. 价值和情感

7.1 迈农的初始理论 - 价值主观主义

亚历克修斯·迈农早期的价值理论受到卡尔·门格尔对经济学中价值的主观解释的影响,即价值并非固有于商品本身,而是由人们主观评估决定的。根据门格尔(1871 年,第 3 章,§1),价值并非独立于人们意识之外存在的真实事物;价值实际上是人们根据某物满足其需求的程度而赋予的重要性。迈农对此观点进行了批评、修改、概括和扩展。他不仅关注经济价值,还关注一般价值,并试图将一般价值理论应用于除经济学以外的其他领域,例如伦理学和美学。在他早期的实践哲学课程中,迈农主要以一般价值理论为基础来建立伦理学,并以心理学为基础来建立价值理论。

迈农早期的价值理论(1894 年;1895 年)可以称为主观主义理论,因为迈农认为价值经验在解释上优先于价值,也就是说,事物具有价值是因为我们的价值态度,而不是因为它们本身具有价值。价值态度是一种价值感受,例如,救助这个人脱离困境是好的或值得赞赏的感受。价值态度本身既不是关于自己的价值感受的判断,也不是关于对象的价值的判断。价值感受是对所信任的事态的情感反应,因此需要判断和表象(思想)作为所谓的“心理前提”(1894 年,§11)。情感的对象是由那些判断和思想在心灵之前设立的。真正的价值错误(即对呈现对象的错误情感反应)是不可能的。错误只能发生在那些作为价值态度的心理前提的判断中(例如,如果一个人不处于危险境地,那么她就不是),以及对自己(显性和潜在的)价值态度的错误判断(1894 年:77-81;1895 年)。

迈农(1894 年;1895 年)认为没有绝对的、非个人的价值,因此价值不能在没有主体能够产生价值感的概念的情况下被定义。价值可以被看作是具有价值的对象与为该对象具有价值的主体之间的特殊关系(1894 年:71-2)。尽管迈农在这个阶段认为自己是一个价值主观主义者,但他已经在价值的定义中包含了某种非主观的条件,即互为主体和处置条件。价值是由价值感概念决定的,但价值不能简单地被描述为价值感的集合。价值判断,即判断某物具有价值或无价值,远远超出了实际的价值感,因此对其真值的决定主要是认知的问题,而不是情感的问题(1895 年,§4)。价值判断的语言表达既不是对实际价值感的语言表达,也不是对实际欣赏或厌恶的语言判断。它表达的是对所讨论的事物具有能够在适当情况下由具有正常倾向的主体引发欣赏或厌恶的能力的判断(1894 年:25;1895 年:328)。

价值始终是个人或人际的价值,即个体或集体的价值。在讨论道德价值时,迈农将它们与个体主体本身无关,而是与相关个体所属的“周围整体”[umgebende Gesamtheit]相关联,最终与整个人类的整体相关联(1894: 168ff, 205, 216–7),或者以更具人格化的形式与社会利益的代表相关联(1894: 187)。价值的构成性质(以及相应的价值感受)本身是无法定义或分析的,因为它不能从效用、幸福、愉悦、生物需求或成本等概念中推导出来(1894,§§2–4;1923,I,§§2–5)。一个对象的价值属性不是其内在的、基本的属性,如普通的物理或心理属性,它们是高阶属性,是外在于对象的东西,是依赖于对象和主体的基本属性的。

作为一个伦理相对主义者和认知主义者,迈农强调道德价值的存在是一个经验事实(1894: 170),伦理学,像一般的价值理论一样,是一门经验科学(1894: 225)。对于被指责陷入一种自然主义谬误的指责,迈农可以回答,首先,他没有混淆智力认知方面和情感方面,其次,一些事实是由个体或社区成员的故意(情感和智力)态度构成的,并因此获得了一种价值性和规范性的力量。

亚历克修斯·迈农将价值基于感受而非欲望,并且他对比了他的情感主义与埃伦费尔斯的意愿主义,后者是一种更加欲望为基础的价值理论。对于迈农来说,事物具有价值是因为我们赋予了事物价值,而我们欲望事物是因为它们对我们具有价值。(1894 年:15、25;1895 年:341,他在这里更接近埃伦费尔斯。参见 Fabian&Simons 1986 年:57-75;Schuhmann 2001 年,Reicher 2009 年。)

7.2 迈农的后期理论 - 价值客观主义

后来,迈农(1912 年;1917 年;1923 年)成为了一个价值客观主义者,价值理论与他的对象论、认识论和哲学心理学一起被纳入他的理论中。他不再认为价值经验构成了价值。价值经验只是使主体能够接触到价值。它们具有自己的呈现功能(“情感呈现”),并且是一种类似于感知中的感觉的理解价值的手段。此外,价值经验或价值态度必须与相应的价值判断区分开来。尽管感性质量具有主观性,但迈农说,我们不想谈论个人的颜色或个人的硬度。类似地,每个价值都不必是个人价值,仅仅因为它只通过价值经验的中介而来(1923 年,第四章,第 7 节:152)。感知包括基于感觉的感知判断,即感知表象。价值判断完成了评价,就像感知判断完成了感知一样:(1)正如我们可以从颜色感觉中推导出有色物体的存在一样,我们有理由从价值经验中推导出价值属性的实现;(2)正如感觉可以是虚幻的甚至是幻觉的,情感可能是没有根据的;判断一个对象具有价值可能是错误的,因此,真正的价值错误(而不仅仅是关于预设认知判断的错误)是可能的。因为情感更容易受到主观偏见的影响,它们不像感觉那样可靠作为知识的来源(1912 年:13)。迈农既不是价值主观主义者也不是相对主义者。 他成为了一个关于客观价值的现实主义者,因为他相信价值经验不仅能呈现主观的、个人的价值,还能呈现客观的、绝对的、非个人的价值:“一个对象在这个[新的]意义上有价值,不仅仅是因为一个主体对它感兴趣,而是仅当它值得这种兴趣时。”(1912 年,第 IV 章:12)然而,迈农并没有放弃个人价值的假设。一个对象的个人价值是一个主体倾向于赋予该对象的情感意义[emotionale Bedeutung](1923 年,第 IV 章,§6:144-5,§7:162),或者换句话说,它是对象在主体中引起某种价值经验的能力(1917 年,§13:151 [132],156 [136])。相比之下,非个人价值并不基于价值态度;它们与之无关,但我们可以给它们一个主观的描述(而不是定义)。根据最一般意义上的对象的描述,尽管不能定义,价值也可以通过其具有成为价值经验对象的倾向性特性来描述(但不能定义)。然而,价值经验不仅是识别倾向性价值特性的手段;它们也是识别实际价值特性的手段,即倾向性的基础或根据。根据迈农的倾向性特性理论(1919 年),倾向性具有其基础的实际品质。在主体中产生价值经验的倾向性的基础是纯客观确定的,即没有任何对主体的参考。根据迈农的观点,存在着客观价值,解释为(1)产生价值经验的倾向性,以及(2)这种倾向性的基础(1923 年,第 IV 章,§7:151)。

情感的真正对象被称为“尊贵物”;例如善和美。应当和适宜是所谓欲望的典范,即欲望的真正对象(1917 年,§11)。与客观事物一样,思考的真正对象,无论是尊贵物还是欲望物,都可以存在或不存在,它们是理想对象,不能归结为某种心理或物理的东西。由于价值属性不能归约为自然属性,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分析的。例如,善不能以快乐来定义,道德价值判断不能简化为关于道德行为的心理或社会学报告。此外,尊贵物和欲望物具有复杂的性质,因为它们预设了某些事物和情况。例如,当一个建筑以美丽的形象呈现给一个人时,她会产生审美情感。呈现的美(建筑物的美)是审美情感的真正、适当的对象,而建筑物本身是所讨论情感的预设、适用的对象。因此,尊贵物和欲望物是高阶对象(1917 年:107-8 [95-6])——它们是 superiora(参见上文 5.5;反对应当是高阶对象的观点,请参见韦伯 2004 年:31-3)。就像一个人可以将四个坚果看作是一个坚果方块,或者将一个有两个点和一个弧线的圆看作是一个微笑的脸一样,一个捐款给慈善基金会的行为可以被视为一种道德善行。理解价值属性可以被解释为一种对形态的某种特定的理解,正如埃伦费尔斯和其他形态理论家可能会说的那样。我们可以说,存在着好的形态(道德善的形态、审美善的形态等等)。这种“价值感知”的主要区别与感官感知的区别在于,除了(或者除了)感官印象之外,还涉及情感印象。 迈农认为,“个人价值的不可定义性与颜色或声音的不可定义性不可相提并论,而应与旋律或形式[Gestalt]的不可定义性相提并论”(1923 年,第四章,§7:161)。

迈农将具有非个人性质的尊贵和渴望称为“尊贵”和“渴望”(1917 年,§15)。由于呈现实际尊贵(和渴望)的感受(和欲望)可以被证明,因此可以获得公理学(和伦理学)知识。如果相应的将尊贵归于预设对象的判断是合理的,那么感受可以被描述为合理的(1917 年,§12)。迈农在这里看到了与布伦塔诺的“具有正确性特征的爱”或“正确的爱”(布伦塔诺 1889 年,§27)的亲缘关系,这可以被理解为对判断证据的“证据类似物”,但迈农强调,只有判断的证据本身才能使这样的证明成为可能,“感受和欲望的证据类似物因此是不必要的”(1917 年:131 [115])。由于价值必须被视为不能存在但只能存在的理想事物,迈农认为公理学(以及类似地,伦理学)知识是先验的(1917 年,§12)。他相信“就像正确推导的规律一样,可以说存在着正确欲望的规律”(1917 年:128)。早在 1912 年,迈农自我批评地承认他对价值的自然主义,“纯粹心理学”的解释已被证明是基于不可接受的错误心理主义的(也参见 1917 年:168 [146])。

Bibliography

Throughout this article the consulted translations have been modified when necessary.[4] German terms and page references to English translations are in square brackets and written in italics. Bibliographical references to Meinong’s work usually refer to the pagination of his original editions.

Alexius Meinong’s Nachlass is at the Universitätsbibliothek Graz — Nachlass Sammlung. Meinong’s personal books and papers were acquired by the Philosophy Department at the University of Ljubljana, Slovenia (see Juvančič-Mehle 1998 below).

See also the bibliographical entries in Electronic Archives.

Primary Sources: Selected Works by Meinong

A number of Meinong’s original works are available electronically. See the supplementary document: Electronic Archives.

Secondary Sources: References and Further Reading

  • Albertazzi, Liliana and Jacquette, Dale and Poli, Roberto, (eds.), 2001. The School of Alexius Meinong, Aldershot: Ashgate.

  • Albrecht, Vera, 2007. Between Being and Not-Being: Non-Existent Objects and the Intermediary in Plato, Frege, and Meinong, Ph.D. Dissertation,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 Ameseder, Rudolf, 1904. “Beiträge zur Grundlegung der Gegenstandstheorie”, in Meinong 1904a: 51–120.

  • Antonelli, Mauro, 2018. Vittorio Benussi in the History of Psychology, Cham: Springer.

  • Barber, Kenneth F., 1966. Meinong’s Hume Studies. Translation and Commentary, Ann Arbor, Michigan: University Microfilms. (Cf. Meinong 1877 and Meinong 1882.)

  • Bergmann, Gustav, 1967. Realism. A Critique of Brentano and Meinong,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 Berto, Francesco, 2013. Existence as a Real Property. The Ontology of Meinongianism (Synthese Library, Volume 356), Dordrecht: Springer.

  • Berto, Francesco and Priest, Graham, 2014. “Modal Meinongianism and Characterization. Reply to Kroon”, Grazer Philosophische Studien, 90: 183–200.

  • Brentano, Franz, 1874. Psychologie vom empirischen Standpunkte, Leipzig: Duncker & Humblot [Brentano 1874 available online]. Translation by A. C. Rancurello, D. B. Terrell, and L. McAlister as Psychology from an Empirical Standpoint, London: Routledge, 1973; 2nd edition, introduction by P. Simons, 1995.

  • –––, 1889. Vom Ursprung sittlicher Erkenntnis, Leipzig: Duncker & Humblot, 1889 [Brentano 1889 available online]. Third revised edition, by O. Kraus, Leipzig: Meiner, 1934. Translation as The Origin of the Knowledge of Right and Wrong; trans. of the first edition by Cecil Hague, Westminster: Archibald Constable & CO, 1902 [C. Hague translation of Brentano 1889 available online], and of the third ed. by R. M. Chisholm and E. H. Schneewind,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69.

  • –––, 1930. Wahrheit und Evidenz, ed. by O. Kraus, Leipzig: Meiner. Translation ed. by R.M. Chisholm as The True and the Evident,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66.

  • –––, 1982. Deskriptive Psychologie, R. Chisholm & W. Baumgartner (eds.), Hamburg: Meiner. Trans. by B. Müller as Descriptive Psychology, London: Routledge, 1995.

  • Broad, C. D., 1913. “Über Annahmen. Von A. Meinong. Zweite umgearbeitete Auflage”, Mind (n.s.), 22: 90–102. Critical Notice of Meinong 1910. [Scan of Broad 1913 original available online], [Searchable transcription of Broad 1913 in HTML available online].

  • Cappio, James J., 1981. Meinong and Reference, Ph.D. Disserta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 Castañeda, Hector-Neri, 1974. “Thinking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World”, Philosophia, 4: 3–40.

  • –––, 1985–86. “Objects, Existence, and Reference. A Prolegomenon to Guise Theory”, in Haller 1985–86: 3–59.

  • Chisholm, Roderick M., 1967. “Meinong, Alexius (1853–1920)”, in D. M. Borchert (e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2nd ed., Vol. 6, Detroit: Macmillan, 2006, 114–19 (1st ed. 1967, ed. by P. Edwards).

  • –––, 1982. Brentano and Meinong Studies, Amsterdam: Rodopi.

  • Chrudzimski, Arkadiusz, 2007. Gegenstandstheorie und Theorie der Intentionalität bei Alexius Meinong, Dordrecht: Springer.

  • Dölling, Evelyn, 1999.“Wahrheit suchen und Wahrheit bekennen.” Alexius Meinong: Skizze seines Lebens, Amsterdam: Rodopi.

  • –––, 2001. “Alexius Meinong’s Life and Work”, in Albertazzi, Jacquette, & Poli 2001: 49–76.

  • Dyche, Richard E., 1976. Meinong’s Theory of Objects: A Reinterpretation and Defense, Ph.D. Dissertation, New Brunswick, Rutgers University.

  • Eaton, Howard O., 1930. The Austrian Philosophy of Values, Norman: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 Eder, Gabriele Johanna, 1995. Alexius Meinong und Guido Adler. Eine Freundschaft in Briefen, Amsterdam: Rodopi.

  • Ehrenfels, Christian von, 1890. “Über ‘Gestaltqualitäten’”, Vierteljahrsschrift für wissenschaftliche Philosophie, 14: 249–92 [Ehrenfels 1890 available online]. English translation “On ‘Gestalt Qualities’”, in B. Smith (ed.), Foundations of Gestalt Theory [Translation of Ehrenfels 1890 available online], München and Wien: Philosophia, 1988, 82–117.

  • Eliot, T. S., 1964, 1916.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in the Philosophy of F. H. Bradley, London: Faber and Faber, 1964, reprint of Experience and the Objects of Knowledge in the Philosophy of F. H. Bradley, Ph.D. Disserta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1916, and two papers in The Monist, 26 (1916).

  • Fabian, Reinhard and Simons, Peter, 1986. “The Second Austrian School of Value Theory”, in W. Grassl and B. Smith (eds.), Austrian Economics. Historical and Philosophical Background, London and Sydney: Croom Helm, 1986, 37–101.

  • Findlay, John N., 1933, 1963. Meinong’s Theory of Objects,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3. 2nd, enlarged ed. Meinong’s Theory of Objects and Value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63. (Enlarged by a new Preface, two chapters on Meinong’s theory of value and emotional presentations, and a concluding “Appraisal of Meinong”; reprin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Findlay and Meinong” by Dale Jacquette, Aldershot, Hampshire: Gregg Revivals, 1995.)

  • Fischer, Auguste, 1895. “Alexius Meinong †”, Archiv für die gesamte Psychologie, 41: 382–89.

  • Gomperz, Heinrich, 1895. “Meinong A., Psychologisch-ethische Untersuchungen zur Werttheorie”, Zeitschrift für die österreichischen Gymnasien, 46: 534–545 [Gomperz 1895 available online].

  • Griffin, Nicholas, 1985–86. “Russell’s Critique of Meinong’s Theory of Objects”, in Haller 1985–86: 375–401.

  • Griffin, Nicholas and Jacquette, Dale, (eds.), 2009. Russell vs. Meinong. The Legacy of “On Denoting”, London: Routledge.

  • Grossmann, Reinhardt, 1974. Meinong,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 Haller, Rudolf, (ed.), 1972. Jenseits von Sein und Nichtsein. Beiträge zur Meinong-Forschung, Graz: Akademische Druck- u. Verlagsanstalt.

  • –––, 1973, “Über Meinong”, Revue Internationale de Philosophie, 27 (2/3): 148–160.

  • –––, (ed.), 1985–86. Non-Existence and Predication (Grazer Philosophische Studien: Volume 25/26), Amsterdam: Rodopi.

  • –––, (ed.), 1995. Meinong and the Theory of Objects (Grazer Philosophische Studien: Vol. 50), Amsterdam: Rodopi.

  • Hartmann, Nicolai, 1920. “Die Frage der Beweisbarkeit des Kausalgesetzes”, Kantstudien, 24: 261–90.

  • Heider, Fritz, 1920. Zur Subjektivität der Sinnesqualitäten [On the subjectivity of sense qualitie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Graz, Austria [Heider 1920 available online].

  • –––, 1926/7. “Ding und Medium”, Symposion, I (2): 109–157; reprint edited by Dirk Baeker, Berlin: Kulturverlag Kadmos, 2005. English translation “Thing and medium”, in F. Heider, On perception, event-structure and psychological environment. Selected papers, Psychological Issues, 1 (3) (1959), pp. 1–123: 1–34 [Heider 1926/7 available online]. Unfortunately,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Thing and Medium” the original section dealing with Meinong’s question has been omitted. Meinong is mentioned only in the third paper “The Function of Economical Description in Perception” on p. 53.

  • Hicks, George Dawes, 1922. “The Philosophical Researches of Meinong (I.)”, Mind (n.s.), 31: 1–30.

  • Höflechner, Walter and Kernbauer, Alois, (eds.), 1981. “Guido Adler an Alexius Meinong. Briefe 1877–1920”, in W. Höflechner (ed.), Beiträge und Materialien zur Geschichte der Wissenschaften in Österreich (Publikationen aus dem Archiv der Universität Graz: Volume 11), Graz: Akademische Druck- u. Verlagsanstalt, 413–78 [Guido Adler an Alexius Meinong. Briefe 1877–1920 available online].

  • Höfler, Alois, (unter Mitwirkung von [in collaboration with] Alexius Meinong), 1890. Philosophische Propädeutik., I. Theil: Logik, Wien: F. Tempsky [Höfler 1890 available online].

  • Jacquette, Dale, 1996. Meinongian Logic. The Semantics of Existence and Nonexistence,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 –––, 2015. Alexius Meinong, The Shepherd of Non-Being (Synthese Library, Volume 360), Cham: Springer.

  • James, William, 1890. 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2 vols., New York: Henry Holt.

  • Jorgensen, Andrew Kenneth, 2002a. Meinong’s theory of non-existent objects, Ph.D. Dissertation, Philadelphia, PA: Temple University.

  • –––, 2002b. “Meinong’s Much Maligned Modal Moment”, Grazer Philosophische Studien, 64: 95–118.

  • Juvančič-Mehle, Ana, 1998. Meinongova knjižnica v Ljubljani. Die Meinong-Bibliothek in Ljubljana, Ljubljana: Zanastveni inštitut Filozofske fakultete, (Razprave Filozofske fakultete).

  • Kerler, Dietrich Heinrich, 1910. Ueber Annahmen. Eine Streitschrift gegen A. v. Meinongs gleichnamiger Arbeit nebst Beiträgen zur Bedeutungslehre und Gegenstandstheorie, Ulm: published by the author.

  • –––, 1911. “Meinong, A. v., Über Annahmen,” 2. Aufl., Vierteljahrsschrift für wissenschaftliche Philosophie, 35: 121–28 [Kerler 1911 available online].

  • Kindinger, Rudolf, (ed.), 1965. Philosophenbriefe. Aus der wissenschaftlichen Korrespondenz von Alexius Meinong, Graz: Akademische Druck- u. Verlagsanstalt.

  • Kneale, William, 1949. Probability and Induction, Oxford: Clarendon Press. 2nd, corrected impression 1952.

  • Krämer, Sybille, 2008. Medium, Bote, Übertragung. Kleine Metaphysik der Medialität, 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2008. English translation Medium, Messenger, Transmission. An Approach to Media Philosophy, Amsterdam: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2015 [Krämer 2008 available online].

  • Kreibig, Josef Klemens, 1914. “Beiträge zur Psychologie und Logik der Frage”, Archiv für die gesamte Psychologie, 33: 152–212.

  • Lambert, Karel 1983. Meinong and the Principle of Independe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Landini, Gregory, 1986. Meinong Reconstructed versus Early Russell Reconstructed: A Study in the Formal Ontology of Fiction, Ph.D. Dissertation,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 –––, 1990. “How to Russell Another Meinongian: A Russellian Theory of Fictional Objects Versus Zalta’s Abstract Objects”, Grazer Philosophische Studien, 37: 93–122.

  • Lindenfeld, David F., 1980. The Transformation of Positivism. Alexius Meinong and European Thought, 1880–1920,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Lück, Helmut E., 1990. “Ein Briefwechsel zwischen William Stern und Alexius Meinong”, Psychologie und Geschichte, 1(4): 38–54 [Lück 1990 available online].

  • Luhmann, Niklas, 1995. Die Kunst der Gesellschaft, 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English translation, Art as a Social System, by Eva M. Knodt,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 Mackenzie, [John Stuart], 1895. “Notes on the Theory of Values”, Mind (n.s.), 4: 425–449.

  • Mally, Ernst, 1904. “Untersuchungen zur Gegenstandstheorie des Messens”, in Meinong 1904a: 121–262.

  • –––, 1912. Gegenstandstheoretische Grundlagen der Logik und Logistik (Ergänzungsheft zu [supplement to] Zeitschrift für Philosophie und philosophische Kritik: Volume 148), Leipzig: Johann Ambrosius Barth.

  • –––, 1935. “Alexius Meinong”, Neue österreichische Biographie (Band 8), Wien, Zürich, Leipzig: Amalthea, 90–100.

  • –––, 1971. Logische Schriften. Großes Logikfragment – Grundgesetze des Sollens, ed. by K. Wolf and P. Weingartner, Dordrecht: D. Reidel.

  • Manotta, Marina, 2005. “Sprache, Wahrheit und Rechtfertigung. Alexius Meinongs frühe Schaffensperioden zur Erkenntnislehre”, Meinong Studies, 1: 63–93.

  • Marek, Johann Christian, 2001. “Meinong on Psychological Content”, in Albertazzi, Jacquette & Poli 2001: 261–86.

  • –––, 2003. “On Self-Presentation”, in C. Kanzian, J. Quitterer, E. Runggaldier (eds.), Persons. 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Proceedings of the 25th International Wittgenstein Symposium, Wien: öbv & hpt, 163–73.

  • –––, 2009. “Psychological Content and Indeterminacy with Respect to Being: Two Notes on the Russell-Meinong Debate”, in Griffin & Jacquette 2009: 144–68.

  • –––, 2012. “Exemplarization and self-presentation: Lehrer and Meinong on consciousness”, Philosophical Studies, 161: 119–29

  • –––, 2017. “Meinong and Brentano”, in U. Kriegel (ed.), Franz Brentano and the Brentano School, New York and London, 272–282.

  • –––, 2021. “Brentano und Meinong. Versuch einer dokumentarischen Gegenüberstellung”, in M. Antonelli and T. Binder (eds.), The Philosophy of Brentano (Studien zur österreichischen Philosophie: Volume 49), Leiden and Boston: Brill Rodopi, 263–298.

  • Marti-Huang, Duen Jau, 1984. Die Gegenstandstheorie von Alexius Meinong als Ansatz zu einer ontologisch neutralen Logik, Bern: Haupt.

  • Martinak, Eduard, 1901. Psychologische Untersuchungen zur Bedeutungslehre, Leipzig: J. A. Barth [Martinak 1901 available online].

  • Marty, A., 1906. “Über Annahmen. (Ein kritischer Beitrag zur Psychologie, namentlich der deskriptiven.)”, Zeitschrift für Psychologie und Physiologie der Sinnesorgane, 40: 1–54. [Marty 1906 available online]

  • Meinong-Gedenkschrift, Graz: “Styria” Steirische Verlagsanstalt, 1952.

  • Menger, Carl, 1871. Grundsätze der Volkswirthschaftslehre, Wien: Wilhelm Braumüller [Menger 1871 available online]. English translation,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by James Dingwall and Bert Hoselitz, Glencoe: Free Press, 1950; reprinted, Auburn, AL: Ludwig von Mises Institute, 2007. [Dingwall and Hoselitz translation available online].

  • Moore, G. E., 1909/10. “The Subject-Matter of Psychology”,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10: 36–62.

  • –––, 1910. “[Critical Notice of August Messer’s] Empfindung und Denken (1908)”, Mind (n.s.), 19: 395–409.

  • Morscher, Edgar and Simons, Peter, 2001. “Meinong’s Theory of Meaning”, in Albertazzi, Jacquette & Poli 2001: 427–55.

  • Nelson, Leonard, 1908. Über das sogenannte Erkenntnisproblem (Abhandlungen der Fries’schen Schule, II, Heft 4), Gö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 413–839. [Nelson 1908 available online]

  • Nelson, Michael, 2016. “Existence”,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Winter 2016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win2016/entries/existence/.

  • Parsons, Terence, 1980. Nonexistent Object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 Paśniczek, Jacek, (ed.), 1992. Theories of Objects: Meinong and Twardowski (Realizm Racjonalność Relatywizm: Volume 30), Lublin: Wydawnictwo Uniwersytetu Marii Curie-Skłodowskiej.

  • –––, 1998. The Logic of Intentional Objects. A Meinongian Version of Classical Logic, Dordrecht: Kluwer.

  • Perszyk, Kenneth J., 1993. Nonexistent Objects: Meinong and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Dordrecht: Kluwer.

  • Priest, Graham, 2005. Towards Non-Being. The Logic and Metaphysics of Intentionality, Oxford: Clarendon. 2nd ed. 2016.

  • Rapaport, William J., 1978. “Meinongian Theories and a Russellian Paradox”, Noûs, 12: 153–80.

  • –––, 1985–86. “Non-Existent Objects and Epistemological Ontology”, in Haller 1985–86: 61–95.

  • –––, 1991. “Meinong Alexius I: Meinongian Semantics”, in H. Burkhardt and B. Smith, Handbook of Ontology, Vol. 2, München: Philosophia, 516–19.

  • Raspa, Venanzio, (ed. with an introduction), 2016. Alexius Meinong – Kazimierz Twardowski. Der Briefwechsel (Meinong Studies: Volume 7) [Raspa (ed.) 2016 available online].

  • Reicher, Maria, 2005. “Russell, Meinong, and the Problem of Existent Nonexistents”, in B. Linsky and G. Imaguire (eds.), On Denoting 1905–2005, München: Philosophia, 167–93.

  • –––, 2009. “Value Facts and Value Experiences in Early Phenomenology”, in B. Centi and W. Huemer (eds.), Values and Ontology, Frankfurt/Main: Ontos, 105–35.

  • –––, 2016. “Nonexistent Objects”,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Winter 2016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win2016/entries/nonexistent-objects/.

  • Rollinger, Robin D., 1993. Meinong and Husserl on Abstraction and Universals. From Hume Studies I to Logical Investigations II, Amsterdam: Rodopi.

  • –––, 2005. “Meinong and Brentano”, Meinong Studies, 1: 159–97.

  • –––, 2008. Austrian Phenomenology. Brentano, Husserl, Meinong, and Others on Mind and Object, Frankfurt: Ontos.

  • Routley, Richard [= Richard Sylvan], 1980. Exploring Meinong’s Jungle and Beyond. An Investigation of Noneism and the Theory of Items, Canberra: Research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s,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New edition in 4 volumes, each with supplementary essays: M. Eckert (ed.), Exploring Meinong’s Jungle and Beyond [The Sylvan Jungle (Volume 1), 2018 = Synthese Library (Volume 394)]; D. Hyde (ed.), Noneist Explorations I [The Sylvan Jungle (Volume 2), 2019, corrected 2023 = Synthese Library (Volume 415)]; D. Hyde, (ed.), Noneist Explorations II [The Sylvan Jungle (Volume 3), 2020, corrected 2023 = Synthese Library (Volume 432)]; Zach Weber (ed.), Ultralogic as Universal? (The Sylvan Jungle (Volume 4), 2019 = Synthese Library (Volume 396)], Cham: Springer.

  • Russell, Bertrand, 1899. “Ueber die Bedeutung des Weberschen Gesetzes. Beiträge zur Psychologie des Vergleichens und Messens. Von A. Meinong”, Mind (n.s.), 8: 251–56. (Critical Notice of Meinong 1896.)

  • –––, 1903. The Principles of Mathematics, Cambridge: At the University Press; reprint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John G. Slater, London: Routledge, 1992.

  • –––, 1904. “Meinong’s Theory of Complexes and Assumptions” (Review of Meinong 1899 and 1902), Mind (n.s.), 13: 204–19; 336–54; 509–24; reprinted in Russell 1973: 21–76.

  • –––, 1905a. “On Denoting”, Mind (n.s.), 14: 479–93; reprinted in Russell 1973: 103–19.

  • –––, 1905b. “Untersuchungen zur Gegenstandstheorie und Psychologie, herausgegeben von A. Meinong”, Mind (n.s.), 14: 530–38. (Critical Notice of Meinong 1904a; reprinted in Russell 1973: 77–88.)

  • –––, 1906. “Ueber die Erfahrungsgrundlagen unseres Wissens, by Dr. A. Meinong”, Mind (n.s.), 15: 412–15. (Critical Notice of Meinong 1906.)

  • –––, 1907. “Über die Stellung der Gegenstandstheorie im System der Wissenschaften. Von A. Meinong” (Critical Notice of Meinong 1907), Mind (n.s.), 16: 436–39; reprinted in Russell 1973: 89–93.

  • –––, 1913. Theory of Knowledge. The 1913 Manuscript (The Collected Papers of Bertrand Russell: Volume 7), edited by Elizabeth Ramsden Eames in collaboration with Kenneth Blackwell, London and Boston: George Allen & Unwin.

  • –––, 1914. “On the Nature of Acquaintance. [Part] III. Analysis of Experience”, The Monist, 24: 435–53; reprinted as Part I, Chap. III of Russell 1913.

  • –––, 1973. Essays in Analysis, ed. by Douglas Lackey, London: George Allen and Unwin.

  • Ryle, Gilbert, 1972. “Intentionality-Theory and the Nature of Thinking”, in Haller 1972: 7–14; reprinted in Revue Internationale de Philosophie, 27 (1973): 255–65.

  • Salice, Alessandro, 2009. Urteile und Sachverhalte: Ein Vergleich zwischen Alexius Meinong und Adolf Reinach, München: Philosophia.

  • Schubert Kalsi, Marie-Luise, 1978. Alexius Meinong on Objects of Higher Order and Husserl’s Phenomenology, The Hague: Martinus Nijhoff.

  • –––, 1987. Meinong’s Theory of Knowledge, Dordrecht: Martinus Nijhoff.

  • –––, 1996. Alexius Meinong’s Elements of Ethics (with Translation of the Fragment “Ethische Bausteine”), Dordrecht/Boston/London: Kluwer.

  • Schuhmann, Karl, 2001. “Value Theory in Ehrenfels and Meinong”, in Albertazzi, Jacquette & Poli 2001: 541–70.

  • Sainsbury, R. M. 2010. Fiction and Fictionalis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 Sierszulska, Anna, 2005. Meinong on Meaning and Truth, Frankfurt: Ontos.

  • Simons, Peter, 1986. “Alexius Meinong: Gegenstände, die es nicht gibt”, in J. Speck (ed.), Grundprobleme der großen Philosophen. Philosophie der Neuzeit IV, Gö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 91–127.

  • –––, 1992. “On What There Isn’t: the Meinong Russell Dispute”, in P. Simons, Philosophy and Logic in Central Europe from Bolzano to Tarski. Selected Essays, Dordrecht: Kluwer, 159–91.

  • –––, 1995. “Meinong’s Theory of Sense and Reference”, in Haller 1995: 171–86.

  • –––, 1998. “Meinong”, in E. Craig (ed.),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Volume 6), London: Routledge, 282–86.

  • Smith, Barry, 1994. Austrian Philosophy. The Legacy of Franz Brentano, Chicago: Open Court [Smith 1994 available online].

  • Smith, Janet Farrell, 1985. “The Russell-Meinong Debate”,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45: 305–50.

  • –––, 2005. “Russell’s ‘On Denoting’, the Laws of Logic, and the Refutation of Meinong”, in B. Linsky and G. Imaguire (eds.), On Denoting 1905–2005, München: Philosophia, 137–66.

  • Stock, Mechthild and Stock, Wolfgang G., 1990. Psychologie und Philosophie der Grazer Schule. Eine Dokumentation und Wirkungsgeschichte, 2 vols., Amsterdam: Rodopi.

  • Swanson, Carolyn, 2011. Reburial of Nonexistents. Reconsidering the Meinong-Russell Debate, Amsterdam and New York: Rodopi.

  • Thrush, Michael, 2001a. The problem of non-being,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2001.

  • –––, 2001b. “Do Meinong’s Impossible Objects Entail Contradictions?”, Grazer Philosophische Studien, 62: 157–73.

  • Twardowski, Kasimir [Kazimierz], 1894. Zur Lehre vom Inhalt und Gegenstand der Vorstellungen. Eine psychologische Untersuchung, Wien: Hölder; reprin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udolf Haller, München and Wien: Philosophia, 1982; also reprinted in A. Brożek, J. Jadacki, F. Stadler (eds.), Kasimir Twardowski. Gesammelte deutsche Werke, Cham: Springer, 2016: 39–122; transla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einhardt Grossmann, On the Content and Object of Presentations. A Psychological Investigation, The Hague: Martinus Nijhoff, 1977.

  • Urban, Wilbur M., 1906. “Review of Untersuchungen zur Gegenstandstheorie und Psychologie […] herausgegeben von A. Meinong”,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15(1): 65–75.

  • Weber Franz, 2004. Die Natur des Sollens […], Graz: Artikel-VII Kulturverein für Steiermark. (Printed version of Weber’s dissertation written in 1916.)

  • Weinberger, Christiane, 1976. Zur Logik der Annahmen, Wien: VWGÖ.

  • Wittgenstein, Ludwig, 1980. Remarks on the Philosophy of Psychology, Volume 2, Oxford: Blackwell.

  • Zalta, Edward N., 1983. Abstract Objects: An Introduction to Axiomatic Metaphysics, Dordrecht: D. Reidel [Zalta 1983 available online].

  • –––, 1988. Intensional Logic and the Metaphysics of Intentionality, Cambridge, MA: MIT Press.

Journals

  • Axiomathes, 7 (1996): 3–286. The Philosophy of Alexius Meinong, ed. by Liliana Albertazzi. Contains articles of: L. Albertazzi, D. Jacquette, F. Modenato, W. G. Stock, K. Schuhmann, R. D. Rollinger, S. Cattaruzza, N. Stucchi, R. Poli, M. Potrc and M. Vospernik, B. Smith, W. Baumgartner and W. Zelaniec, J. J. Jadacki, U. Zeglen, and J. Paśniczek.

  • Grazer Philosophische Studien, 50 (1995): Meinong and the Theory of Objects, 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udolf Haller.

  • Meinong Studies – Meinong Studien, 2005_ff_, Vol. 1_ff_. Yearly periodical. The Studies contain the following special volumes:

    • Vol. 2 (2006) ed. by Venanzio Raspa: Meinongian Issues in Contemporary Italian Philosophy;

    • Vol. 4 (2010) ed. by Venanzio Raspa: The Aesthetics of the Graz School;

    • Vol. 5 (2014) ed. by Mauro Antonelli and Marian David: Logical, Ontological, and Historical Contributions on the Philosophy of Alexius Meinong;

    • Vol. 6 (2016) ed. by Mauro Antonelli and Marian David: Existence, Fiction, Assumption;

    • Vol. 7 (2016) 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Venanzio Raspa: Alexius Meinong – Kazimierz Twardowski. Der Briefwechsel [Available online];

    • Vol. 8 (2017) ed. by Ulf Höfer and Jutta Valent: Christian von Ehrenfels: Philosophie – Gestalttheorie – Kunst.

  • Revue Internationale de Philosophie, 27 (1973): 148–287. Contains contributions of R. Haller, J. N. Findlay, E. Morscher, R. M. Chisholm, R. Routley and V. Routley, G. Ryle, and F. Jacques.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Brentano, Franz | Brentano, Franz: theory of judgement | Chisholm, Roderick | consciousness: and intentionality | Ehrenfels, Christian von | existence | facts | fiction: fictional entities | Findlay, J.N. | intentionality | logic: free | Mally, Ernst | Marty, Anton | nonexistent objects | ontological arguments | Platonism: in metaphysics | possible objects | properties | psychologism | reference | Russell, Bertrand | Stumpf, Carl | tropes | truth: correspondence theory of | truth: identity theory of | Twardowski, Kazimierz | value theory

Acknowledgments

I would like to thank Sarah W. Holtman, Maria E. Reicher and Edward N. Zalta for helpful comments. I have benefitted greatly from Fred Kroon’s critical comments and helpful suggestions for revisions; I am especially grateful to him.

Copyright © 2023 by Johann Marek <johann.marek@uni-graz.at>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