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主义认识论 naturalism in (Patrick Rysiew)

首次发表于 2016 年 1 月 8 日星期五;实质性修订于 2020 年 3 月 16 日星期一

自然主义认识论,在其他领域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直到相对最近,它才以这个名称出现并受到如此集中的关注。与哲学的其他领域一样,关于自然主义的优点的问题是最近认识论辩论的核心。虽然许多认识论理论和立场被所有人认为是自然主义认识论的典范,或者与之相悖,但确切地表述却很困难,因为“自然主义”被用来指代一系列立场、承诺等。因此,自然主义认识论更多地是一种运动或对认识论理论化的一般方法,而不是某种实质性的命题(或命题)。广义而言,自然主义认识论的支持者认为,哲学调查——在这里,如知识、理由、理性等事物——与经验(“自然”)科学应该有密切联系。除此之外,正如下文所述,自然主义认识论的支持者在如何理解这种密切联系方面存在分歧——他们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主张使用经验方法,或坚持某些经验研究领域的结果的相关性,或在他们对某些中心认识现象的描述中调用某些公认的“自然”属性、关系等。同样,自然主义认识论的支持者在认为哪些科学与认识论理论相关方面存在分歧——无论是心理学和/或认知科学、生态学、文化研究、进化论、社会理论,还是其他某个经验调查领域。

NE 也可以被理解为试图弥补通常被称为“传统认识论”(TE)的所谓“传统认识论”的认为存在的缺陷。在这方面,不同的自然主义者受到不同的关注。TE 被视为过分关注怀疑的担忧,过分关注“安逸之椅”(也许是先验的,也许最终是独特的)理论化的产物,过分关注“我们的概念”对各种状态和属性的研究,而不够关注认识论现象本身,没有关注知识(例如)实际产生和/或分享的条件,实际人类认知的限制、轮廓和历史等。

鉴于自然主义理论之间的差异使得对自然主义认识论进行精确描述变得困难,因此,自然主义认识论(NE)与传统认识论(TE)之间的划分本身也是一种理想化。当然,正如有明显的情况表明某一理论属于这一划分的一侧,自然主义认识论和传统认识论在广义上存在一些真正的差异。然而,许多具体的认识论理论融合了每种元素,因此,将现有认识论二分为自然主义认识论和传统认识论必然会以精确性为代价而牺牲准确性。

以下讨论描述了自然主义认识论的主要主张、承诺和形式,以及此类自然主义观点的具体示例。此外,我们将讨论自然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动机和主要反对意见。最后(有时候也会穿插其中),我们将简要考虑自然主义认识论与一些其他最近和重要的主题、立场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其中一些主题和立场与自然主义认识论本身一样具有争议性。这些包括外部主义、实验哲学、社会认识论、女性主义认识论、进化认识论,以及关于(认识论)理性性质的争论。


1. 总体定位

当代关于自然主义认识论的讨论往往以奎因 1969 年的开创性论文《Epistemology Naturalized》为起点。在考虑该作品之前,一些背景知识将有助于了解传统认识论理论化的一般特征,自然主义认识论中涉及的各种主题,以及奎因之前的自然主义认识论历史。在这里,自然的起点是笛卡尔,他被广泛认为是“现代认识论的创始人”(Sosa 2003: 554; cf. BonJour 2002: 6)。

TE 的一些关键特征

笛卡尔的公开目标是“从基础开始重新开始”(第一冥想,1988 年 [1641]:17)科学——即,合法化研究的基础本身,并展示我们应该如何在智力上行事以获得知识并避免错误。通过某些怀疑的可能性的设备生动地展示了巨大错误的可能性的认识,当然对笛卡尔的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他通过仔细反思自己的想法得出的具体建议是一种特别强大的基础主义,旨在排除错误的可能性:一个人应该“对不完全确定和无疑的观点保持怀疑”(同上),实际上将任何可能为假的事物视为虚假。另一方面,笛卡尔说,“我…似乎能够确立一个普遍规则,即我非常清楚和明确地感知到的任何事情都是真实的”(同上:87)。只要一个人将自己的判断谨慎地分配到自己的想法的“清晰和明确”的程度,鉴于上帝的恩典,一个人可以有信心地继续进行,以确保自己不会在错误的理论化中前进。

目前很少有现代的认识论实践者认同笛卡尔的论点和积极观点。例如,很少有人接受他关于知识要求的绝对论,许多人认为笛卡尔的论证表现出不幸的循环论证。尽管如此,笛卡尔的工作体现了关于认识论事业的某些假设,许多认识论者即使只是隐含地也保留了这些假设,并且这些假设已经与 TE 紧密联系在一起。从 Crumley (2009: 185; Goldman 1986: 1–2, 和 Pacherie 2002: 300–301 提出类似建议) 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将最显著的这些假设确定为以下几点:

(a)

关于中心认识论概念的传统理论大部分是以先验方式进行的:认为仔细反思,而非经验调查,是达到对真实认识论原则和事实准确理解的适当方法。

(b)

其次,与此相关的是,认识论被视为自主的观点:就其方法和主题而言,认识论独立于科学。因此,例如,科学无法告诉我们任何东西,也不可能告诉我们如何回答认识论家提出的独特哲学问题(“什么是知识?”,“知识是否可能?”,等等)。相反,如果有什么的话,认识论是优先于科学的——前者的进展可以帮助和限制后者,但反之则不然。

(c)

传统认识论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其关注规范事项。通常指的是认识论事实——例如一个信念是否合理或理性——是评价性的,而非纯粹描述性的:例如,说一个信念是合理的,就是说从认识论角度来看,持有它是好的、正确的或可容许的。 (比较奇索姆(1977)称“合理”为“认识评价术语”)。 许多传统认识论的支持者认为认识论在规范方面是规定性的,即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形成我们的信念等。 这与传统认识论内流行的观念相联系,即认识论致力于提供有用建议,并具有“重要的改进维度”(基彻尔 1992:64;参见雷恩 2006:60)。

向克伦利的名单中,鉴于其历史重要性,我们可能还要添加以下内容:

(d)

尽管人们对如何最好地做到这一点几乎没有一致意见,但认识论作为传统上的中心任务之一,其核心之一是阐明对怀疑论提出一个合理的回应——即捍卫我们拥有或者合理地认为自己拥有广泛合理信念和/或相当数量知识的普通承诺。

(a)–(d) 再次是认识论的一些核心特征,通常被理解为如此。显然,它们之间存在自然联系。例如,就认识论的自主性(b)被认为等同于其优先性——在它接近“第一哲学”的地位时,就像笛卡尔所假设的那样——对(d)的关注将是自然的,甚至是义务的。同样,人们可能认为认识论的自主性(b)归因于其(部分)规范主题(c),和/或其独特的方法论(a),与科学的(据称)纯粹描述性关注和后验方法相比。等等。然而,再次,属于认识论的理论是多种多样的;那些对认识论持同情态度的人有时会将这些特征分开,强调对它们的承诺在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上。

1.2 NE: Some key forms and themes1.2 自然主义认识论:一些关键形式和主题

自然主义认识论支持者也是如此:自然主义者加入了拒绝传统(非自然主义)认识论中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但是,自然主义认识论内的不同理论和理论家拒绝不同程度、以不同方式和出于不同原因拒绝这些特征的不同组合,因此在他们的具体观点与传统认识论之间放置多少距离方面存在差异。自然主义理论之间的多样性反映在其他评论者提出的各种分类中。例如,阿尔文·戈德曼(1994: 301–304)区分了自然主义认识论的元认知、实质性和方法论版本:

元认知自然主义:元认知论立场认为认知属性,特别是通常被视为“规范”或评价性的属性,与“自然”属性有着适当的关联或必须有适当的关联。这种适当关系的主要形式通常被认为是还原和随附。 (正如戈德曼所指出的(1994 年:301-302),我们将在下文看到,元认知自然主义可能不足以区分某些自然主义和非自然主义观点;可以说,对它的动机既是方法论的,也是形而上学的——见第 3.2 节。)

在上述(a)–(d)的条件下,元认识论的自然主义将构成对认识论自主性(b)的否定,至少就其基本本体论而言。如果相关的评价性质无法与自然属性适当相关联,根据这一观点,它将被拒绝为不真实—导致消除主义或错误理论—这将构成对(c)的拒绝。

一些在元认知自然主义推荐的脉络中的客体级论点——即,用某些自然(非规范)属性或关系来解释某些认识现象的论述。这里的例子包括以因果关系(Goldman 1967)、可靠性(Armstrong 1968,Goldman 1979,Papineau 1993,Kornblith 2002)、自然功能(Graham 2012,Millikan 1984)、信息论概念(Dretske 1981)或某种规范或反事实依赖(Nozick 1983)来解释知识或理由的论述。这些论述往往具有“外在主义”的特征 [4]——即,它们不要求主体知道或相信有关其知识或理由的事实,主体必须意识到这一点。根据上述翻译文本,将内容更符合中文表达习惯,然后检查是否符合特定要求,并纠正不符合要求的内容。

实质性自然主义也是对认识论自主性的任何非常强烈版本的拒绝(b),理解为关于其主题的主张。此外,一些批评者认为,外在主义本身无法为认识论主体提供有用的指导,至少对于第一人称理由引导的种类。据此,人们认为,实质性自然主义观点可能会违反(c),理解为关于特定类型规范指导或改进的主张(参见,例如,Kaplan 1994,BonJour 1994)。正如 Goldman 所指出的,实质性自然主义内的一个重要主题是“描述性现实主义而非理想化”(1994 年,第 305 页),不仅仅是为了准确性,而是为了确保对“应该即能力”原则的响应。对于一些人来说,这是采用自然主义方法的主要动机:

我相信认识论会从心理学中学到很多东西的主要原因是,我认为在认识论中,正如在伦理学中,应该意味着能够。认识论主体不能也不应该因为他们没有遵循对他们来说认知上不可能的认识策略而受到责备。 (Grandy 1994: 343; cf., e.g., Cherniak 1986; Harman 1986, 1999; Bach 1984, 1985; Kornblith 2001)

对过分苛刻或其他“不切实际”的认识论理论的另一种表现是倾向于对待

“知识是如何可能的?”这个问题……作为“知识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存在在现实世界中是如何可能的?”这个问题的缩写(Pacherie 2002: 306; cf. Papineau 1993, “Introduction”, and Kornblith 1994b)

自然主义认识论者对于传统哲学怀疑论问题的不愿认真探讨,展现出相同的“现实主义”观点(关于此问题,稍后详述)。

高德曼的分类学中最后一种是方法论自然主义(methodological NE),根据这种自然主义认识论

应该要么包含在经验科学中,要么至少应该受科学学科的结果启发和感激。(1994: 305)

如果前者,我们拥有费尔德曼(2012)和其他人,遵循科恩布利斯(1994a: 3-4)所称的替代自然主义。在后者,更弱的阅读中,认识论保留了一些其基本(传统)特征,仅仅需要其他学科的“帮助”(戈德曼 1986: 9),我们拥有费尔德曼(2012)所称的合作自然主义,以及戈德曼在其他地方(1999a)所称的温和自然主义(见下文 5.1 节)。

Goldman (1999a; 1986; 2005: 403) 在他自己的工作中强调了自然主义认识论的方法论形式或维度;在其他人的工作中也是首要的,包括 Quine (1969b) 和 Kornblith (例如,2002, 2007)。根据上述所描述的 TE 的特征,对方法论自然主义的承诺将使我们拒绝或限定认识论的先验特性(a),将其理解为一种规范性主张,并且拒绝其方法论的自主性(b):在这种观点下,经验方法和由此获得的结果在认识论理论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审视了一些传统经验主义的一般特征以及一些自然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形式和主题后,我们接下来将考虑一些重要且具有影响力的近期自然主义认识论版本,利用上述特征和类别来澄清和促进讨论。这次调查将集中在最近的认识论发展上。然而,再次强调,自然主义认识论本身并不是一个新现象:正如在下一(小)节中简要解释的那样,自然主义认识论内的各种主题与传统经验主义的一般特征一样,同样是我们认识论传统的一部分。

1.3 NE: A brief note on the pre-Quinean history1.3 自然主义认识论:关于昆恩之前历史的简要说明

笛卡尔的认识论提供了 TE 所有特征的一个特别生动的例子,当然,其他认识论经典人物的作品中也以不同程度存在着相同的倾向和关注。 认识论涉及规范问题,而不仅仅是描述(c)的假设,以及对怀疑主义(d)的持续关注,例如,可以在从笛卡尔到现在的许多认识论中看到。

然而,许多相同人物的作品却自然而然地假定了自然主义观点的特征。因此,自然主义远非最近才出现;正如科恩布利斯所说,它具有“悠久而卓越的传统”(1999: 158)。例如,休谟最著名作品的副标题清楚表明了这一点——“试图将实验方法引入道德 [即人类] 主题”,他的意图是将牛顿的“实验方法”应用于人类思维,避免“假设”,并试图揭示最普遍的基本原则。他认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看待我们的认识论立场。此外,休谟从“人类科学”之外的科学中汲取灵感(1739 年,“引言”),他打算将自己的工作作为一种贡献,不仅仅是方法论的。例如,他将他的联想原则比作引力,将“思想和印象”作为这些“力量”作用的“对象”领域(同上,1.1.4 段第 6 段)。最后,据巴里·斯特劳德称,休谟在哲学上的“革命”是他利用这种经验取向来控制并取代过度理性主义的认知主体观念。

传统上存在着一种在很大程度上是继承的或先验的关于人性的思考框架,特别是关于人的理性,休谟试图既否定又取代这种框架。 (Stroud 1977: 9)

在表面上,休谟研究的“怀疑”结论与《论述起始》中强烈的启蒙乐观形成鲜明对比(比较《论述起始》的“引言”与第一卷的“结论”)。但是,例如洛克更加持续乐观。他对人类知识的性质和范围的讨论,就像休谟一样,是在心理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些理论是在他最好的能力范围内,基于良好的观察推理。此外,洛克坚称“在一切事情上期待证明是愚蠢的”(Locke 1690: IV.XI.10),并且他捍卫感官的信息给予我们“一种值得称之为知识的确信”(同上,IV.XI.3),尽管我们有可能被欺骗。这与笛卡尔的绝对论形成鲜明对比。但它也说明了上述特征,即自然主义认识论从关于知识的性质和可能性的完全一般性问题转向理解人类知识,考虑到我们的能力和处境的事实:

我们的能力并不完全适应存在的全部范围,也不适应对事物的完美、清晰、全面的无疑问和疑虑的认识;而是适应于维护我们这些拥有它们的人,并适应于生活的使用:如果它们能够确切地告诉我们哪些事情对我们方便或不方便,那么它们就足以为我们服务了。 (1690: IV.XI.8)

雷德(Reid)在他的第一部重要著作中开篇如下:

智者现在同意,或应该同意,这一点,即认识自然工作的唯一途径是观察和实验的途径....我们对身体的所有了解,都归功于解剖和观察,而我们只能通过对心灵的解剖来发现其力量和原则....(1764 年:第 1 章,第 1 节)智者现在同意,或应该同意,这一点,即认识自然工作的唯一途径是观察和实验的途径....我们对身体的所有了解,都归功于解剖和观察,而我们只能通过对心灵的解剖来发现其力量和原则....(1764 年:第 1 章,第 1 节)

关于他的认识论,Norman Daniels 声称 Reid 的观点可以被视为“认知心理学和‘自然主义认识论’最近研究的先驱”(1989: 133)。而 Rysiew(2002)则认为 Reid 并没有完全将心理事实与认识规范分开。

总的来说,如果我们所说的“心理主义”仅指心理学与某些哲学领域直接相关这一观点,而不是其(通常带有贬义的)用法,即指心理和规范或逻辑事务的认同,那么有充分的支持证明戈德曼声称“[心理主义认识论]……处于历史认识论的主流”(1986: 6)[6]。弗雷格(在《算术基础》中,1884 年)和胡塞尔(在他的《纯粹逻辑前奏》中,见于《逻辑研究》1900 年)通过对逻辑和数学中的心理主义进行尖锐批判,主要推动了从这种广泛自然主义现状转向的变革(参见库什 2014;还可参见基彻 1992,戈德曼 1986,凯利 2014,安德森 2005 和恩格尔 1998)。弗雷格和胡塞尔在这里的关键思想之一是,将逻辑与心理学联系在一起与保留其必然性质以及其可被先验知晓是不相容的。在他们的引领下,逻辑实证主义者将认识论以及其他领域视为先验“理性重建”的问题,用卡尔纳普(1928 [1967])著名的说法来说。这种重建“用透明的理性定义和推理取代了理性不透明的过程”(理查森 2006: 682)。关于普通对象的主张在一种只涉及经验(感官数据)的语言中被给予“逻辑定义”;更复杂的陈述被定义为更简单的陈述,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被明确表达。在所有这些过程中,目标都不是忠实于实际心理学。

心理学与认识论的清晰分离也在莱希巴赫(Reichenbach)著名的发现背景与证明背景之间的区分中得到体现,他将其描述为“更方便的确定”理性重建的一种方式(Reichenbach 1938: 6; cf. Richardson 2006: 683)。莱希巴赫写道:

认识论并不关注思维过程的实际发生;这一任务完全留给了心理学。认识论的意图在于构建思维过程的方式,使其在一个一致的系统中排列,或者构建可以插入起点和思维过程结果之间的可证明操作集,取代真实的中间环节。认识论因此考虑的是逻辑替代品而非真实过程。 (Reichenbach 1938: 5)

在理性重建项目的热情逐渐消退的同时,该计划的一些要素——对心理学的不感兴趣、对形式逻辑方法的偏好以及对关键术语的精确定义的关注——得以保留。正是在这一时期,“概念分析”等概念开始受到重视。

认识论的范式变成了确认逻辑、对“S 知道 p”的分析,以及对理由或保证的理论,(Goldman 1986: 7)

心理学更不用说其他任何经验科学都不被认为是相关的。

"认知论自然化"

正如很少 TE 的支持者认同笛卡尔自己的认识论观点一样,很少 NE 的拥护者认同在当代 NE 讨论的起点上提出的或似乎提出的立场,即奎因的《自然主义认识论》(1969b)。然而,由于其不可否认的历史重要性,以及它将用来引入一些对 NE 的主要反对意见,它几乎不可能被忽视。

与笛卡尔一样,奎恩认为认识论是“关于科学基础的”(1969b: 69)。针对逻辑实证主义者的理性重建项目,他说到

笛卡尔对确定性的追求是认识论的远程动机,无论是在概念方面还是在教义方面。 (1969b: 74)

关于认识论项目,按照这种理解,奎因的主要观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笛卡尔的追求是“一场失败的事业”(ibid.)。无论是笛卡尔本人实践的形式,还是包括逻辑实证主义者在内的任何后续形式,无论是在概念层面还是在教条方面的工作都注定会失败:在感性术语中严格翻译“身体”概念是不可能的,“从感性证据到科学教条之间的推理步骤必然缺乏确定性”(1969b: 74–75)。

在“认识论自然化”中的新内容是奎因在面对这一结果时推荐的内容

为什么要进行所有这些创造性的重建,所有这些虚构?在最终形成他对世界的看法时,他的感觉受体的刺激是任何人所依据的全部证据。为什么不看看这个构建是如何真正进行的呢?为什不满足于心理学呢?(1969b: 75)

如果我们所期望的仅仅是一种将科学与经验以明确方式联系起来的重建,而不是翻译,那么似乎更明智的做法是选择心理学。最好是发现科学实际上是如何发展和学习的,而不是制造一个类似效果的虚构结构。 (1969b: 78)

认识论,或类似的东西,简单地成为心理学的一个章节,因此也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它研究一种自然现象,即一个物理的人类主体。这个人类主体被赋予某种实验上的控制输入——例如各种频率的辐射模式,然后在时间的推移中,主体输出一个关于三维外部世界及其历史的描述。这种稀少的输入和洪水般的输出之间的关系是我们被促使研究的关系,出于与总是促使认识论的相同原因:即为了看到证据如何与理论相关,以及一个人对自然的理论如何超越任何可用的证据...但旧认识论与这个新的心理学背景下的认识论企业之间的一个显著区别是,我们现在可以自由使用经验心理学。

即使这可能会冒犯强烈反对心理学家的人,建议认识论学家“自由使用”经验心理学并不是如此激进的建议;激进的是心理学可以并且应该取代认识论。(正如我们将在下文 3.2 节中看到的,后来奎因还引用其他科学作为认识论自然化的相关内容。但这并不影响目前的讨论。)根据上文所述的 TE 的特征(第 1.1 节),奎因似乎在这里完全拒绝了(a)-(c):认识论——“或类似它的东西”——被重新塑造为完全后验的、描述性的,远非自主的。至于(d),传统关注于找到对怀疑论者的充分回应,奎因在后来的著作中回应称“怀疑论的怀疑是科学的怀疑”(1975: 68):

怀疑论是科学的一个分支。怀疑的基础是对幻觉的认识,发现我们不应该总是相信我们的眼睛。但是它们在什么意义上是幻觉呢?在它们似乎是实际上并非如此的物质对象的意义上。幻觉只有相对于事先接受了与之对比的真正物体才是幻觉。提出物体已经是基础物理科学的初级阶段;只有在那个阶段之后,怀疑论者的不公正区分才有意义。因此,基础物理科学,也就是对物体的常识,是怀疑论所需要的一个跳板。

但如果怀疑论本身源自科学,我们可以借助科学来回答它的疑问。例如,我们可以寻求自然选择的帮助,并在镇压对归纳的可靠性的怀疑时在达尔文那里找到“一些鼓励”。

在他们的归纳推理中经常犯错的生物有一种可悲但值得赞扬的倾向,在繁殖更多同类之前就灭绝了。 (1969c: 126)

(对于类似的想法,请参见 Kornblith 1994a 和 Dretske 1989。有关“进化认识论”的讨论,这是一种特定的研究途径,它将人类认知的两个方面和科学理论变化都视为选择过程,请参见 Bradie 和 Harms 2015。)

因此,通过贬低怀疑问题,奎因背弃了(d),即 TE 的最终特征。根据上文讨论的 NE 形式(第 1.2 节),奎因似乎在推荐替代自然主义,因此,主张消除认识评价术语,而支持对心理活动的描述(消除性 NE)。

对奎因的批判反应

自然主义认识论由于所捍卫观点的激进性质而不足为奇地遭受到了严厉批评。在本节中,我们简要考虑了一些针对它提出的具体异议。正如我们将看到的,其中一些至少在表面上更容易被满足,而另一些则不然。其他一些针对奎因的论证和立场特定的异议则具有较少的普遍兴趣。还有一些则提出了所有 NE 版本都面临的问题——它们仍然是当前 NE 及其前景讨论的核心问题。

3.1 五个异议

对于 Quine 的《认识论自然化》,一个自然的反应是将其视为涉及某种方式的严重不合逻辑。在一个版本中,这是因为 Quine 将 TE 等同于笛卡尔认识论;然而,在他写作的时候,绝对主义已经大多过时(例如,Kim 1988: 386–388;Van Fraassen 1995: 82)。对于“理性重建”的项目也是如此,正如 Kelly 所说的,“这是一个认识论项目”,“在 [Quine] 写作时已经被放弃”(2014: 24)。相反,到了 1969 年,TE 在很大程度上转向了现在熟悉的分析计划,即提出定义或标准以应用认识论术语和概念,并根据通常是想象的反例对这些进行修订等(Almeder 1990: 267)。 (对当时艺术水平的公正快照将是 Roth & Galis 1970 编辑的《知识:关于知识分析的论文》。)因此,无论 Quine 对笛卡尔和逻辑实证主义者所实践的强基础主义计划的攻击有何优点,它们都未能激发对 TE 本身的任何拒绝。对于 Quine 的《认识论自然化》,一个自然的反应是将其视为涉及某种方式的严重不合逻辑。在一个版本中,这是因为 Quine 将 TE 等同于笛卡尔认识论;然而,在他写作的时候,绝对主义已经大多过时(例如,Kim 1988: 386–388;Van Fraassen 1995: 82)。对于“理性重建”的项目也是如此,正如 Kelly 所说的,“这是一个认识论项目”,“在 [Quine] 写作时已经被放弃”(2014: 24)。相反,到了 1969 年,TE 在很大程度上转向了现在熟悉的分析计划,即提出定义或标准以应用认识论术语和概念,并根据通常是想象的反例对这些进行修订等(Almeder 1990: 267)。 (对当时艺术水平的公正快照将是 Roth & Galis 1970 编辑的《知识:关于知识分析的论文》。)因此,无论 Quine 对笛卡尔和逻辑实证主义者所实践的强基础主义计划的攻击有何优点,它们都未能激发对 TE 本身的任何拒绝。

第二个反对意见是,奎因的自然主义是恶性循环的。据说,在认识论的中心任务中,一个任务是要建立经验知识是可能的,例如,我们可以合法地依赖经验科学作为知识的来源。然而,奎因认为认识论者应该从一开始就“自由使用”科学的结果。

第三个相关的反对意见是奎因对怀疑论的回应是不令人满意的。就怀疑论提出的挑战而言,要建立知识的可能性,利用某些信念形成的方法,无论是常识性的还是其他方式,几乎不可能让怀疑论者认为是合法的:“这种试图回应怀疑论者关切的做法涉及明显的、甚至可悲的循环”(Fumerton 1994: 338)。诚然,奎因声称怀疑论的论证不可避免地涉及幻觉的事实,这似乎使(其他)对常识的呼吁成为公平的竞赛。然而,根据邦娜的说法,

挑战我们接受信念的理由的充分性是基本的怀疑主义动作,这样的挑战可以进行,而无需诉诸于幻觉。 (1994: 288)

即使在幻觉的情况下,怀疑论只要求它们的可能性,而不是它们的现实(Stroud 1981, 1984: Ch. VI; compare Feldman 2012: Section 3)。

第四,也许是最为人所知的,是这样的反对意见:在将认识论重新构想为“心理学的一个章节”时,奎因剥夺了对认识规范性的任何关注。(因此,他对替代自然主义的认可导致了排除主义。)这里的抱怨不仅仅是规范性是 TE 的一个特征(第 1.1 节);而是关于规范认识事务的关注对于认识论本身是至关重要的。这一抱怨的首要作者 Jaegwon Kim 认为,对规范性的放弃才是奎因提议中真正独特的地方。

他要求我们搁置以理由为中心的认识论框架。这就是奎因提出的新观点。奎因要求我们用一个纯粹描述性的、因果-规范性的人类认知科学来取代它。 (Kim 1988: 388)

奎恩当然谈到 NE 作为研究“证据如何与理论相关”,但这一说法是误导的。由于这里的“证据”是某些因果-规范关系的代理,这一说法“暗示了因果关系和证据关系的混淆”(Grandy 1994: 345; cf. Sellars 1956: Sec 32; Siegel 1980: 318–319; Lehrer 1990: 168–172)。证据与理论的关系是认识论者关心的问题。理据是中心认识论概念——它构成了单纯真实信念与知识之间的差异(除了 Gettier),并且是特定认识规范性的所在。因此,抛弃理据意味着放弃对规范性的任何关注;没有这样的关注,无论我们在做什么,都不值得被称为“认识论”:

…很难看出一个已经被规范性净化、缺乏适当规范概念的“认识论”如何与传统认识论的关注点有任何关系。除非自然主义认识论和经典认识论分享一些核心关注点,否则很难看出其中一个如何能取代另一个,或者成为另一个的一种方式(更好的方式)… 认识论要摆脱对理由的追求,就等于放弃了认识论这门生意。(Kim 1988: 391)

自然主义认识论中的最后一个反对意见以各种形式提出(例如,Bealer 1992,Kaplan 1994,BonJour 1994,Siegel 1984,Brandom 1998),即奎因的立场是自我戕害的。例如,奎因认为“旧认识论”注定要失败的一部分论证是他拒绝先验的特征(TE 的特征之一)(第 1.1 节)。然而,正如马克·卡普兰所说,要说服我们这一点,以及传统的坐在椅子上进行方法论研究所涉及的“先验主义”的不名誉,“自然主义的支持者给我们提供的是一系列论证”(1994: 359)。但似乎奎因所构想的认识论中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为我们提供评估这类论证的资源:

自然主义认识论的论点是否有说服力?只要自然主义者的意图是通过口头和文字向他们的听众表明他们的学说是正确的,这个问题就会变得紧迫。但我们应该如何尝试回答它呢?我们该怎么做——我们能做什么——来决定自然主义者的论点是否有说服力呢?

很难看到我们能做些什么,除了通过那些自然主义者如此渴望贬低的认识直觉来评估这些论点。(Kaplan 1994: 360; cf. Almeder 1990: 266–267)

因此,自然主义认识论本身要求或假定对先验或“扶手椅”直觉的合法性,这种呼吁是乔治·比勒(George Bealer)所称的哲学中“标准证明程序”的关键要素之一(Bealer 1992)。因此,自然主义认识论的支持者的立场是自我戕灭的——“它试图以根据它的说法无法获得的方式来证明自然主义认识论”(Siegel 1984: 675)。

3.2 一些回应,以及问题的进一步澄清

对前述异议的各种回应已被提出。解决第一个将使我们有机会澄清典型的现代自然主义者的动机,以及——相关地——更好地了解什么是 NE 的核心内容,以及什么不是。解决第四和第五个将把我们带入超越奎因的领域,进入与 NE 内部和外部的当前分歧的核心。

首先回顾一下非因果推理异议,根据这一异议,奎因错误地将 TE 与笛卡尔认识论等同起来。一种回应是,奎因的论证至少在精神上经受住了这样一个认识:许多认识论者已经远离了对基础信念的必然性要求,即使在更宽松的形式中,"[基础主义] 根本未能兑现承诺"(科恩布利斯,1995:238)。对我们的先验直觉给出合理信念的要求越宽松,我们对知识的了解就越少,我们对回答怀疑论者的认真程度就越低,我们获得的实质性认识建议也就越少(除了“继续相信你已经相信的东西”之外)(1995:239)。因此,无论以何种形式存在的基础主义,“都是一个根本未能实现的想法”(1995:239)。(1)回想一下,首先是非因果推理异议,根据这一异议,奎因错误地将 TE 与笛卡尔认识论等同起来。一种回应是,奎因的论证至少在精神上经受住了这样一个认识:许多认识论者已经远离了对基础信念的必然性要求,即使在更宽松的形式中,"[基础主义] 根本未能兑现承诺"(科恩布利斯,1995:238)。对我们的先验直觉给出合理信念的要求越宽松,我们对知识的了解就越少,我们对回答怀疑论者的认真程度就越低,我们获得的实质性认识建议也就越少(除了“继续相信你已经相信的东西”之外)(1995:239)。因此,无论以何种形式存在的基础主义,“都是一个根本未能实现的想法”(1995:239)。[9]

对于非正常推论异议的另一种回应是简单地承认这一观点,但要注意到,尽管奎因的论点,最近的自然主义者并不是因笛卡尔认识论的失败而受到启发。相反,他们试图寻找一种替代方案,以取代被视为停滞或不令人满意的传统方法。例如,通过要求更多、更微妙的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解决盖蒂尔问题的失败尝试,似乎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即除非主体的心理与所建议的要求相一致,否则提出的分析将失败(Kitcher 1992: 59–60)。因此,戈德曼早期的知识因果理论——出现在前述罗斯和加利斯的卷册中——明确被提出作为对的替代方案。

认识论中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认为认识论问题是逻辑或理据问题,而不是因果或遗传问题。 (Goldman 1967: 82)

在同样的思路下,当高德曼在他的《辨别与感知知识》一文末尾将自己的方法与笛卡尔进行对比时,引起特别关注的并非后者的绝对无误论,而是广泛的解释方法论性质的问题

许多关于知识的哲学论述的问题在于它们受到笛卡尔式的理由或辩护观念的启发。由此产生了一种过度智性化或过度理性化知识概念的倾向。本着自然主义认识论的精神,我试图构建一个关于认知更原始和普遍方面的描述,我相信,“知道”这个术语的应用与之相关。生命的一个基本方面,无论是人类还是非人类,是区分事物,例如,区分捕食者和猎物,或者保护性栖息地和威胁性栖息地。知识的概念根植于这种认知活动。(Goldman 1976: 102)

其他自然主义对知识的处理也有类似的动机。例如,Dretske(1981)的信息论解释试图超越以理由为中心的知识解释,这些解释认为知识需要理由,然后任务就是找到必须添加什么特殊组合的其他成分才能产生知识。根据 Dretske,这种方法面临着“多种致命的反对意见”(1981: 85)。此外,“理由的概念(或某些相关的认识论概念)通常被认为是原始的”,理论家们使用

更坚定地直觉关于何时,以及是否,某人知道某事,以确定何时,以及是否,某人具有令人满意的理由水平。 (1981: 249)

最后,与 Goldman 一样,Dretske 将知识的理据主义解释与一种过度理智化认识现象的倾向联系在一起,专注于“花哨”的知识案例,这些案例引入了(他认为的)外部因素。结果是,理论家不得不拒绝一些非常明显的知识案例——儿童、非人类动物和不反思的成年人——认为这些并非真正的知识(Dretske,1991)。他对知识的自己的解释,

是一种试图摆脱哲学家通常的把戏(理由、原因、证据等)的尝试,以便更真实地描绘感性知识是什么。(1983: 58)

自然主义认识论中也显而易见地存在着与方法论相关的广泛关注,而不仅仅是关于知识的合理性(保证等)。例如,戈德曼(Goldman)关于合理性的可靠主义(1979)在其起点之一是对“非历史性”的、非心理学的合理性解释的批判——即,对于一个信念被合理化的条件的解释。

不受对信念持有原因的限制,即对信念的因果起源或因果维持的原因。(1979: 112)[10]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戈德曼在同一篇论文开头宣布的一对更严格的元认识论期望。第一个是,对于正当化的说明应该是“实质性的”——即,它应该用非认识论术语来指定何时一个信念是正当的(第 105 页)。当然,这让人想起了元认识论的 NE(第 1.2 节)——即,评价认识论属性是可归约的,或者以其他方式适当地与“自然”属性相关联(例如,随附)的想法。有时候会有人建议,正如马菲所说的那样,要求“认识论价值”与描述性事实相关联,不再作为自主的、基本的事实进入世界(1990a: 284)——这对于 NE 的辩论是至关重要的(同上;Steup 1996: 185–6)。根据金的观点,认识论属性很可能是基于“自然事实”的随附,这使得规范认识论成为可能,即使没有归约(11)的出现,也是自然可尊重的。

…有没有积极的理由认为规范认识论是一个可行的方案?….简短的回答是:我们相信认识属性在自然主义属性上的随附,更一般地,我们相信所有评价和规范属性在自然主义条件上的随附…. [给定信念] 是一个合理的信念,不能是一个与其所属信念无关的蛮力基本事实。必须有一个理由,这个理由必须根植于该特定信念的事实描述属性中。我认为我们相信的就是这样的东西。(金 1988: 399)

然而,正如其他人所观察到的那样,关于认识属性是否至少依赖于自然属性的问题——因此,元认识的自然主义,如所写——对于自然主义与传统主义之争议并没有提供太多启示(参见 Foley 1994: 243–244; Feldman 2012: 第 4 节; Maffie 1990a: 289; Kappel 2011: 839)。实际上,几乎所有参与这场辩论的人都认为认识属性是依赖的。(这里值得注意的例外是 Lehrer 1997。)例如,Chisholm,虽然被认为不是自然主义的倡导者,却明确表示认识事实依赖于非认识事实(1989: 42–43; 参见 1957: 31–39; 1982: 12)——例如,以某种方式被看待使 S 明显地被 F 看待,或使 S 有理由相信他面前有一个 F。Feldman(2012)认为,通常被视为传统主义而非自然主义实例的证据主义也尊重依赖关系。 (证据主义认为,一个人是否被证明是有理由的取决于所拥有的证据,而在 Feldman 自己偏爱的观点上,一个人的证据是他的经验、记忆和其他信念的某种组合。)

因此,我们目前还没有一个合理的候选人,接近元认知自然主义的范围,可以在支持 TE 和 NE 的人之间明显划分。以戈德曼为我们自然主义认识论的代表,我们在他的第二个期望中发现了一个建议——即,对于理由的解释应当是真正的解释性,或者“适当深刻和启示性的”(1979: 106)。他写道:

假设,例如,提出了合理信念的以下充分条件:“如果 S 在 t 时以红色感知,并且 S 在 t 时相信他正在感知红色,那么 S 在 t 时相信他正在感知红色是合理的”。这不是我寻求的原则类型;即使它是正确的,它也没有解释为什么一个感知到红色并相信自己这样做的人,相信这是合理的。 (1979: 106)

因此,虽然所述的奇索尔姆原则本身尊重随附性——在其前提中提到的内容很可能完全是心理学的——但它并没有真正具有启发性。正如费尔德曼所说,奇索尔姆认为,在 Goldman 提到的特定认识事实之下,“除了演绎逻辑和归纳逻辑的形式原则之外,还有其他证据原则”(奇索尔姆 1977: 67),这些原则本身是基本的。此外,费尔德曼继续说,更普遍地说,传统主义者也是如此。

除了关于特定人的事实被证明相信特定命题之外,[传统主义者] 致力于存在关于哪些信念得到特定证据支持的认识事实。目前尚不清楚这些是否是自然事实。传统主义者通常将这些事实视为必然真理,正是它们的必然性使得证据主义者能够支持随附论命题。[根据随附论的标准定义,必然真理随附于任何事实——因此,可以说它们随附于自然事实。]……[但是] 合理地问是否它们算作自然事实。(Feldman 2012: 第 4 节)

然而,无论对后一个问题的回答如何被解释为一个形而上学的问题,很明显戈德曼的相关元认识论关注至少是方法论的:他想要解释理由,并认为诉诸于产生和维持信念的过程的可靠性正是这样做的,而诉诸于奇索尔姆(或者可以推测为证据主义者)的原则则不是。类似的关注点也适用于奇索尔姆(1977)将合理性视为原始 [12],并用其他中心认识论概念来描述它(正如莱尔以后会做的那样;参见他 1990 年:127):虽然这与事实上存在一些自然基础来支持合理性是相容的 [13]——即,合理性是现实、自然世界的一部分——但由此得出的解释并不会“适当深刻和启示性”。

当然,自然主义认识论的反对者可能会质疑这一说法,并认为只是存在蛮力认识原则和独特的认识性质——正如 Chisholm、Lehrer 和许多其他传统主义者所认为(例如,Fumerton 对此非常明确;1988 年:454-455)。正如 Feldman(2012 年:第 4 节)所指出的,这里的分歧似乎在于什么是自然的,而不是超自然事实是否存在。然而,目前的观点是,试图在自己的理论中避免任何这种基本的认识性质或原则似乎是自然主义认识论和传统主义认识论之间的一个真正区别,并且似乎比对归纳或随附本身的关注更为重要。无论如何,现在应该清楚的是,当前的自然主义者并不是直接受到特定笛卡尔认识论失败的启发。因此,即使 Quine 错误地将自然主义认识论描绘为具有这样的来源,这一点似乎在这里并不直接相关。

(2) 转向循环性反对意见,奎因本人在谈到它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如果认识论者的目标是验证经验科学的基础,那么他通过使用心理学或其他经验科学来进行验证就会失败。然而,一旦我们停止梦想从观察中推导科学,那么对循环性的顾虑就没有多大意义了。 (1969b: 75–76)

此外,撇开这个回应不谈,也许“当问题涉及我们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时,我们应该预料到存在乞求问题的情况”(Foley 1994: 256)。此外,也无法保证某种特定方法会证明自己的可靠性——一种方法可能产生证据来削弱其自身的可靠性(ibid.)。最后,关于循环何时(如果有的话)在认识论上是不好的,以及为什么,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有关一般讨论和参考资料,请参见 Lammenranta n.d. in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另请参见 Kappel 2011: 843。)

广义上类似的评论已被提出以回应对 Quine 对怀疑论的反驳不令人满意的异议。虽然该反驳可能涉及明显的循环性,但基于刚才提到的原因,循环性是否恶劣尚属未定。此外,Quine 声称,在指出怀疑疑虑是科学疑虑时,他并未认为自己在反驳怀疑论或将怀疑论置于归谬之中(1975: 68)。更一般地,可能会对这一基本假设提出质疑,即以不引发任何问题的方式回应怀疑论是否本身可行,以及是否值得像传统上那样受到如此多的关注。在这里,自然主义认识论的支持者有所分歧。Kornblith 表示,回应怀疑论的项目是“一条死胡同”(1999: 166)。Kitcher 也表示,“坚持我们不从任何假设开始的怀疑者邀请我们参与一场愚人的游戏”(1993: 35)。Dretske(1970, 1981)更具和解性,提供了一种解释,承认某些怀疑主张的力量,甚至正确性,同时仍然捍卫我们的知识。而 Goldman(1986: 39–41, 55–57; 1976: 101)和 Pollock(1986: 1–7)则认为,认识论的任务是应对怀疑论——即使我们在其中的目标是理解并从怀疑论中学习,而不是反驳它,即使这个主题值得的关注比历史上获得的要少。

康布利斯总结了规范性反对意见如下:“没有规范性的认识论…就像没有丹麦王子的哈姆雷特”(1995: 250)。正如我们前面所看到的,将认识论交给心理学(替代自然主义认识论)似乎使认识论成为一个纯粹的描述性事业(因此导致淘汰性自然主义认识论)。当然,奎因对通常的认识论实践并不友好。例如,他认为,按照通常的理解,知识的概念如此不确定,以至于在理论上,我们应该“放弃…这个糟糕的工作”(1989: 109;另见约翰森 2005: 92–93)。毫无疑问,“自然主义认识论”鼓励将奎因解释为抛弃对规范认识论问题的关注。然而,正如最近的评论家们指出的(参见,例如,弗利 1994 和约翰森 2005;两者都引用了大量标准解释的例子),在他的后期作品中,奎因坚持“规范性是自然化的,而不是被抛弃”(1990: 229)。他写道:

认识论的自然化并不抛弃规范性,而是采取不加区分地描述正在进行的程序。对我来说,规范性认识论是工程的一个分支。它是寻求真理的技术,或者更谨慎地说,是预测的技术。像任何技术一样,它自由地利用任何科学发现,以适应其目的。它利用数学来计算标准偏差和可能误差,并揭示赌徒谬误。它利用实验心理学揭示感知错觉,利用认知心理学揭示一厢情愿的想法。它以一般方式利用神经学和物理学,排除来自神秘或超心理学来源的证词。这里不涉及终极价值的问题,如道德中的问题;这是为了一个更高目的,真理或预测的效力问题。在这里,规范性,就像在工程中的其他地方一样,当终端参数被表达时,变得描述性。(Quine 1986: 664–665)

对于奎因来说,认识规范性仅仅是关于对相关目标(即真理或预测)的工具有效性的问题。因此,规范认识论“被自然化为工程的一部分:预期感官刺激的技术”(1992: 19)。他继续说:

自然主义认识论中最显著的规范实际上与传统认识论的规范相吻合。它只是经验主义的座右铭:nihil in mente quod non prius in sensu。这是自然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典型范例,因为它是自然科学本身的发现,尽管可能出错,我们关于世界的信息只通过我们感官受体的影响而来。而且这一点是规范性的,警告我们不要相信心灵感应者和预言者。 (Quine 1992: 19)

因此,奎因毕竟对认识规范性有解释,从而对(他版本的)NE 的规范性异议做出了回应。然而,有人可能认为这种回应再次引发了自我失败的指责。例如,有人可能会想知道为什么是真理或预测——而不是快乐、金钱收益——是认识的目的。这是科学的结果吗,是事后发现的(参见 Foley 1994: 249)?TE 的支持者更可能认为,这是一个可以直觉地、先验地知晓的概念真理。同样,人们可能会怀疑自然科学本身是否真的支持所谓经验主义者的“座右铭”。例如,最近的发展心理学似乎表明,至少有些经验“知识”(或经验“理论”或“假设”)是先天的,而不是通过感官获得的(参见 Samet 和 Zaitchik 2014 年的概述)。——并不是说这样的相反发现,或者相关科学领域内关于这个问题的理论分歧,会对奎因对 NE 的一般方法构成问题。相关的要点是,问题和分歧是理论性的,目前尚不清楚是否可以在没有“老式”方法的帮助下解决,比如对相关数据和问题进行一些、或许是先验的、靠直觉的、靠靠椅思考的反思。(目前的担忧可以沿其他方面发展——例如,自然科学预设真理或预测是目的,感官是给我们关于世界的信息的来源等。这将使我们重新关注循环的问题。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NE 引发的关注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然而,尽管他以心理学——更确切地说,行为主义心理学(“神经受体及其刺激而非感知的感觉”(Quine 1992: 19))而闻名,作为 TE 的继承者,奎因对科学有着非常广泛的概念。对奎因来说,科学包括谦逊的、日常的常识思维。此外,尽管他有时会谈到一门学科取代另一门学科,奎因也用“擦除”(1969b: 90)或“模糊”(1995: 257)学科边界的术语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认识论和科学之间的边界。最后,考虑到他对分析性的拒绝,对先验性的拒绝,以及他对意义和证实的整体论,奎因如何能够保持哲学和科学之间的明确区分是非常不清楚的(Gregory 2006: 660)。基于这些原因,不清楚传统哲学方法的全部本身是否会被排除在一个受人尊敬的奎因认识论之外。不幸的是,奎因本人并没有清晰直接地阐述,尽管拒绝了先验性,但在“自然主义认识论”中,TE 及其方法可能确实留下了什么。

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需要一种理解方式,即在自然主义认识论的约束下,真理(或预测)如何被确定为认识论终点,以便完全满足规范性异议。更一般地说,我们需要一些体面的自然主义版本的传统哲学方法(反思案例,咨询我们的直觉等),或者接近它们的替代方法。因为似乎只有当我们有某种扮演这些方法通常角色的东西——构建和仲裁理论,指导我们更明显的经验调查等——才能避免自我打败的指控。

这两个问题——自然主义认识论能否解释认识规范性,以及能否容纳或找到适当替代传统哲学方法论的观点,后者被一些人视为认识论理论不可或缺的部分——都是当前关于自然主义认识论的争论的焦点。在接下来的两节中,我们将考虑两种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方法——希拉里·科恩布利斯和阿尔文·戈德曼提出的方法,以及每种方法面临的挑战。

4. Epistemology as “Thoroughly Empirical”认识论作为“彻底经验主义”

4.1 Knowledge and Epistemology4.1 知识与认识论

与 Quine 不同,Kornblith 将知识保留为中心认识论概念。然而,他的立场在理解认识论调查的性质方面与 TE 有着明显的分歧。在这里,认识论被认为不像 TE 及其从业者所描绘的那样。关于第一个问题,回想一下(第 1.3 节),在逻辑经验主义灭亡后,分析认识论的一个中心任务是“知识的分析”,这意味着试图提供一个分析,通常是以必要和充分条件为基础,来解释知识的概念。反对这一观点,有人提出知识的概念在理论上几乎没有任何兴趣;它不再是认识论理论的适当目标,就像铝的概念对于试图理解各种金属的人来说并不值得探究一样。可能,Kornblith 说,我们对知识的概念在各种方面都是有缺陷的。(例如,尽管在认识论者中几乎普遍被拒绝,但许多人仍然认为知识需要确定性的想法受到青睐,并且在许多非哲学家中仍然具有吸引力。)认识论者应该寻求的是“提供对某种自然现象的描述,即知识本身”(1999 年:161)。他写道,“正是对知识作为世界现象的调查,将自然主义与其他知识方法区分开来”(1995 年:245)。

关于方法,认识论者应该像我们想象的冶金学家那样进行:我们首先要检查明显清晰的知识案例,并寻找它们的共同点。在这里很可能会发生的一部分情况是,我们将在途中重新分类其中一些例子。然而,最终呈现出来的是知识真正的本质图景。具体而言,在认知行为学家的工作中尤为明显——也就是那些研究智能动物行为的人——最终呈现出来的是一幅基本上是可靠主义的图景,其中知识包含在

真实的信念是可靠产生的,对于成功满足生物需求的行为的产生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因此涉及达尔文对于特征选择性保留的解释。 (Kornblith 2002: 62)

知识在这一观点中是一种自然种类,它在人类和非人类动物中都得以实现。它具有特定的性质,在我们对某些类型的生物有关生活和成功的一般理解中发挥着特定的因果解释作用。通过更好地理解这个位置,并通过对生物有机体某些类型的生活和成功的一般理解的经验调查,以及对自然主义认识论的实证调查。

通过信念产生和保留的各种机制,我们可以确定我们最需要指导的地方,以及在我们的能力范围内可以采取哪些步骤来克服我们的缺点。 (Kornblith 1999: 163; on NE and epistemic improvement, see too Kornblith’s 1994b)

因此,在理解世俗认识论目标的阶段以及在推荐可能改进我们认识策略的阶段,“一个适当的自然主义认识论是完全经验主义的”(Kornblith 1995: 243)。因此,认识论没有独特的方法,但柯恩布利思考,在某种意义上,它保留了自主性。

关于知识和理据的问题,关于理论和证据的问题,是...合法的问题,它们是哲学特别关心的问题...如果一个学科的自主性在于处理一套独特的问题,或者用一套独特的关注方式接近某些现象,那么哲学无疑是一门自主的学科。这些问题和关注不会被其他学科某种方式地占用,这并不会有危险。(Kornblith 2002: 26)

4.2 Epistemic Normativity4.2 认识规范

康布利斯因此否认认识论应该被其他学科取代(替代 NE),也许不太清楚的是,在他看来认识论的规范性会发生什么变化。与奎因被标准解释的方式不同,但似乎奎因在后来的著作中的观点是一致的,康布利斯“对认识论探究的规范维度是其本质的建议非常赞同”(康布利斯 1995: 250)。康布利斯像可靠主义者一样,将真理(真实信念)描绘为认识目标,正如奎因在描述他对认识论规范维度的看法时(第 3 节)假定真理(或预测)是“终端参数”。但是,如何确立这一事实,以便“彻底经验主义”(1995: 250)的认识论最终保留 TE 的规范维度呢?

自然主义认识论中的一个回应是认识规范具有“实践基础”(Kornblith 1993b, 2002)。虽然这与真信念的可能内在价值是兼容的(Kornblith 2002: 161, 373),但这种解释强调其工具价值。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论点并非仅仅是以个体真信念的工具价值来阐述;相反,中心主张是每个人“有实用理由支持一个有效生成真理的认知系统”(2002: 156)。也许最好通过考虑认识规范性来源的另一种自然主义解释来阐明这一点——即史蒂芬·斯蒂奇(Stephen Stich)所偏爱的“实用主义”解释(1990, 1993)。

根据斯蒂奇(Stich)的观点,真理并无特殊之处,也没有理由将其视为认识目标。事实上,对于实用主义者来说,根本没有特殊的认知或认识论价值——“[t] 只有价值”(1993: 9)。良好的推理是有效地促进您的目标(您所重视的东西)的问题。斯蒂奇表示,“评估推理的实用主义项目”是通过确定一个人的目标——他想要实现的目标——然后识别其他人在实现相同目标时成功采用的推理策略来进行的(同上:9-10)。然而,除非有一些可靠的认知系统或策略,否则很难看出如何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说,即使幸福,比如说,而不是真实的信念,是一个人真正重视的东西,为了有效地追求这个目标,一个人将需要一种确定如何最好实现它的方法。换句话说,一个人将需要一个(相当)可靠的认知系统——或者,更传统地说,一个人将需要一些可靠的能力。

由于我们的认知系统需要根据我们的许多关注进行评估,并准确地进行这些评估,因此,我们评估这些认知系统的标准本身必须与我们内在价值观的大部分内容隔离开来,无论我们可能重视什么。 (Kornblith 2002: 158)

因此,无论一个人关心什么,他都对拥有一个能够可靠产生真实信念的认知系统(或系统)感兴趣;而且他对评估不仅仅是个别信念,而且是我们各种产生信念的系统和方法的兴趣,有一个理由去关心它们的可靠性。正如科恩布利斯所说,“这正是认识评估所关注的。真理在这里扮演着卓越的角色”(2002: 158)。

无论一个人是否认为前述关于认识规范基础的论述令人满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如何最初构想认识规范,甚至一般的规范。例如,上述论证似乎依赖于工具性或目的手段规范。谈到他自己的观点,这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科恩布利斯的观点,马菲说:

认识论仅在工具理性框架内具有规范性,其规范性是依附于后者的。(1990b: 333)

然而,关于工具理性的性质和地位以及关于是否应该依赖它对自然主义者是否可接受存在争议(参见,例如,Hampton 1992,Dreier 2001,Siegel 1990;[17] 有关一般讨论,请参见 Wallace 2014)。同样,一些哲学家将认识规范视为范畴性的,即对任何理性主体都具有约束力,而不考虑他/她恰好拥有的目标或欲望(Kelly 2003: 616, 621)。现在,根据 Kornblith 的观点,没有必须拥有的特定目标或欲望才能受到这种约束:他的论点只要求一个人有一些目标。由于这个条件在所有正常人类中都得到满足,假设规范——“如果你有一些愿望或目标想要满足或实现,那么寻求真相”——实际上是一个范畴性规范(正如 Kornblith 所说的那样,“普遍的”;2002: 161)。然而,一些人甚至可能认为这仍然是一个过于有条件的基础来建立认识规范。(比较 Husserl 和 Frege 对心理学介入逻辑和数学的担忧;第 1.3 节。)另一方面,其他人可能怀疑 TE 本身是否曾经能够提供任何完全无条件的建议(例如,Grandy 1994: 345)。而像其他自然主义者一样,Kornblith 有理由质疑,在搁置我们确实拥有目标和欲望等明显而不可避免的事实的情况下,试图理解认识规范性是否可能为我们对实际认识情况提供任何有用的见解(参见,例如,Kornblith 1995: 251,以及 Wrenn 2006: 73,评论 Goldman 1986)。

直觉和先验知识

作为我们之前看到的,对于自然主义认识论的自我打败反驳的一种普遍形式是,它不可避免地依赖于“传统的抽象方法论研究中涉及的先验主义”(Kaplan 1994: 359),并且利用“自然主义者如此渴望贬低的那种认识直觉”(ibid.: 360; cf. Almeder 1990: 266–267)。以这种方式,自然主义认识论本身需要或假定对先验或“抽象”直觉的合法性的呼吁,这种呼吁是哲学中“标准证明程序”的关键要素(Bealer 1992)。因此,自然主义认识论的支持者的立场是自我打败的——“它试图正是按照自然主义认识论认为无法获得的方式来证明自然主义认识论”(Siegel 1984: 675)。

根据目前正在考虑的 NE 形式,尤其是在研究的早期阶段,依赖直觉可能是实际上必要的。然而,可以争论说“对直觉的借鉴方法……在自然主义框架内很容易适应”(Kornblith 2002: 12)。因此,如果你描述给我看你在后院观察到的某种动物,我可能会自然而然地并且正确地判断它是一只松鼠。显然,这并不需要我有任何先验的洞察力;它只是反映了我对相关当地动物的一些容易获取的知识。同样,Kornblith 认为,我们对于这个或那个实际或假设情况是否构成知识的看法似乎是一种后验判断,这种判断得到了我们已经获得的有关世界认识现象的知识的支持。因此,“对直觉的借鉴不需要任何非自然的能力或任何先验判断……对直觉的借鉴实践没有非自然的成分”(2002: 21)。[19]

自然主义认识论在提出各种哲学论证时,是否暗中依赖于仅凭经验之前认知的各种良好推理原则(例如,BonJour 1994)的指责如何?一个明显的回应是这是在回避问题。在可靠主义观点中,相关推理原则的合法性——使它们成为良好原则的因素——取决于它们是否实际上是可靠的。它们不必被认为是这样的,更不必须被认为是这样的先验的(Kornblith 2002: 21–23; 1995: 252)。因此,反对者“只是想当然地接受了自然主义者拒绝的某些对良好推理的约束”(1995: 253)。此外,还有一个担忧,即这些约束如果一贯应用,很少会被满足,甚至几乎永远不会被满足。在它们具有这种怀疑性后果的程度上,这些约束就不合理了(1995: 253; 2006: 347–348)。

与他对规范性问题的回应一样,人们对 Kornblith 试图化解自我失败异议是否成功存在疑问。例如,BonJour(2006)和 Siegel(2006)都对 Kornblith 的论点进行了回应,声称自我失败的威胁仍然存在。例如,Siegel 声称“不清楚如何在不违反自然主义或预设自然主义的情况下,可以证明 [Kornblith] 对可靠主义的诉诸是合理的”(2006:246-248;参见 Kappel 2010:845)。或者,再举一个例子,Kornblith 曾经顺便提到“知识显然不仅仅是真实信念”(2002:54),而一个 TE 的支持者可能会想知道是什么证明了这一说法。当然,可以想象 Kornblith 如何应对这些担忧——知识涉及可靠产生的真实信念是一项经验发现,通过研究现象的明显清晰案例得出的。这里可能存在一些循环性,但不比 Siegel 或 BonJour 指出一些案例并表示,凭借理性洞察的支持,它们揭示了知识(理由、理性等)的真正含义更多。

显然,这场辩论不会有快速简单的解决方案,这主要是因为先验的性质和地位,以及知识所需的条件等问题本身就存在激烈争议。(有关先验的一般讨论,请参阅 Russell 2014;有关该主题当前研究的代表性样本,请参阅 Casullo 和 Thurow 2013。Ichikawa 和 Steup 2014 概述了围绕知识的问题。)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康布利斯试图将认识论描绘为“完全以经验为基础”的一些担忧,正如 Siegel 和 BonJour 所表达的那样,同样的担忧也被阿尔文·戈德曼提出,他本身是 NE 的极为杰出的倡导者。

自然主义认识论认为知识不仅仅是真实信念这一断言是从何而来?是什么使其成立?它显然不是来自认知行为学。人们可能认为,这必须来自对术语“知识”的语义概念解释。但许多人会说,这正是哲学在其分析阶段旨在提供的内容。因此,这项工作并没有被生物科学接管,正如科恩布利斯经常暗示的那样。

5. 自然主义认识论适度主义

概念分析、直觉和认识论方法论

正如刚才引用的段落所暗示的那样,戈德曼认为概念分析和对直觉的呼应在认识论实践中发挥着不可消除的作用。虽然在传统认识论中,这种分析通常采取寻找必要和充分条件的形式,但戈德曼对这种具体方法持怀疑态度。尽管如上所述,他坚持“坐在书房里”的概念研究必须是认识论理论化的起点。出于这个原因,他怀疑一个令人满意的认识论是否可以完全关注“超心理现象”。在他最近关于这个问题的著作中,戈德曼将问题框定为对科恩布利斯观点的看法(正如他所看到的)如下:根据上述要求将文本翻译成简体中文。

对于给定的分析对象,通常会有多个可能成为相关额外心理现象的候选者。如果我们着手从经验角度研究知识,正如科恩布利斯指导我们的那样,我们将有过多的候选额外心理现象。从科恩布利斯的首选候选者开始,有一组状态,即生物相信一个真命题,这是由于使用可靠过程的结果。其次,有一组状态,即生物相信某个真命题(句号)。第三,有一组状态,其中生物相信一个命题是有理由的(尽管它并非真实)。最后,还有一系列额外的候选者,每个对应于针对盖蒂尔问题提出的不同理论。哲学家们应该从这些众多的候选额外心理现象中选择哪一个来进行经验调查?他们应该如何选择真正的知识?

这里出现的情况是认识论者需要一种先前的方法来选择正确的额外心理现象。而且似乎不可避免的是,用于做出这种选择的方法将不得不类似于传统方法,即咨询说话者关于哪些状态符合“直觉”作为知识状态的判断。简而言之,需要一种先前的方法来确定世界中哪组额外心理事件应该成为科恩布利斯式经验调查的目标。没有这样的先前方法,认识论者就像是被派遣执行任务的盲人,没有向导或导盲犬来帮助他。没有向导,如何选择相关的额外心理现象呢?但科恩布利斯似乎有意否认认识论者任何这样的向导。(Goldman 2015)[21]

鉴于它正是根植于 TE 所特有的直觉方法和概念调查之中,戈德曼的方法当然并没有面临(明显的)自我失败的立即威胁。然而,从哪个方面来看,这种观点是自然主义的呢?在一个地方,戈德曼表述了他偏好的自然主义形式——他称之为“温和自然主义”的组合。第一个命题陈述了他的承诺,我们在上文中遇到过(第 3.2 节),即对理解合理化(保证等)采取一种心理-因果论方法。第二个体现了他自己关于 TE 方法论需要如何或者到何种程度进行改变以及其自主性需要如何调节的看法(参见上文第 1.2 节中对方法论 NE 的讨论):

适度的自然主义

(A)自然主义认识论

所有认识论的保证或理由都是由产生或保持信念的心理(也许是计算)过程的功能。

自然主义认识论

认识论事业需要来自科学,尤其是心灵科学的适当帮助。 (Goldman 1999a: 26)

自然主义认识论中哲学可能需要什么样的科学帮助?在《认识论与认知》(1986)中,戈德曼提出了一个“两阶段”认识论探究模型:第一阶段涉及传统的安逸椅子、概念分析,以确定相关概念的关键轮廓(根据戈德曼的说法,这揭示了可靠性考虑的核心);此后,认识论的任务是确定“哪些认知过程是可用和可靠的”;而正是在这第二阶段,需要与“心理学或认知科学的实证科学”进行合作(2005: 408)。

(A) 这里指出,理由是产生或保持信念的心理过程的功能。它代表对某种形式或程度的心理主义的承诺(第 1.3 节)。它并不表示所有这种理由都是后验的:戈德曼拒绝康布利斯和奎恩所拥护的强经验主义品牌的自然主义认识论,[23] 他努力辩称,他自己的可靠主义方式来支持(A)与先验理由的存在是完全兼容的(参见他 1999a 年的著作)。 (基彻也曾暗示“先验知识的概念可以嵌入自然主义认识论”;1980 年:4。)例如,在他的《认识论与认知》(1986)中,戈德曼似乎认为他所认为的对认识论至关重要的概念分析和直觉咨询本身就是先验的(参见 1989 年:143)。(A) 这里指出,理由是产生或保持信念的心理过程的功能。它代表对某种形式或程度的心理主义的承诺。它并不表示所有这种理由都是后验的:戈德曼拒绝康布利斯和奎恩所拥护的强经验主义品牌的自然主义认识论,[23] 他努力辩称,他自己的可靠主义方式来支持(A)与先验理由的存在是完全兼容的。基彻也曾暗示“先验知识的概念可以嵌入自然主义认识论”;1980 年。例如,在他的《认识论与认知》中,戈德曼似乎认为他所认为的对认识论至关重要的概念分析和直觉咨询本身就是先验的。

然而,在最近的工作中(Goldman 1999a, 2005, 2007; Goldman & Pust 1998),Goldman 提出认识论理论化的概念工作是一种后验的经验调查形式。例如,概念分析通常涉及引发(或“测试”)直觉——提出一个样本案例,认识论者询问自己(或他人)是否认为其中的主体具有知识。与其将这视为个体运用某种特殊的面向回答非经验问题的能力,不如将其视为基本上是实验性的、“原型科学方法”的运用(2005: 408),旨在发现关于“实验者”或他人的认识概念的事实。从这个观点来看,即使是咨询自己的直觉也是彻底经验主义的:

分类直觉不应被归类为数学或逻辑直觉。它们更像是对自己内部状态的内省或读取,例如,对自己概念的分类含义。虽然它们不是感知的,但它们与观察有一些共同特征……即使是第一人称类型的基于直觉的证据也不是先验证据。此外,充分利用直觉来得出关于概念内容或谓词含义的理论,应考虑语义和心理理论,两者都是经验而非先验的学科。 (Goldman 2005: 409)

这样重新构建概念分析和咨询直觉作为一项经验性工作,Goldman 正在远离 Bealer(1992)和 BonJour(1994),他们认为传统认识论实践的概念取向显然是先验的。同样重要的是,Goldman 在这里更接近 Kornblith。根据 Goldman 的说法,虽然依赖直觉,特别是与分析项目相关联,构成了哲学方法与经验科学方法之间的明显差异,但这种方法仍然是经验性的。在这方面,哲学方法实际上并不具有独特性。它只能看起来是这样,因为哲学调查,至少在其初期阶段,其目标是对我们概念的经验性检验。正是他对后者的坚持——即,坐在椅子上进行的经验性调查的目标是概念,而不是任何超心理认识现象本身——这仍然是 Goldman 和 Kornblith 意见分歧的关键点。[24]

直觉、规范、实验

鉴于他的温和自然主义使他既同意又不同意某些 TE 和更“激进”的自然主义的要素,高德曼的立场受到了双方的批评并不奇怪。例如,费尔德曼(1999 年,2012 年)和邦杰(1994 年)对更为温和形式的 NE 是否既有趣又正确表示怀疑——也就是说,心理学对认识论的相关性的合理实例是否已经被 TE 所包容,以及心理学对认识论的任何真正值得关注的影响是否真的可能。(高德曼在 1999 年的 26-27 页直接回应了邦杰;而科恩布利斯为自然主义辩护的许多论点,例如他在 1995 年和 2001 年的论述,可以被视为对这些异议的回应。)然而,对我们而言可能更有趣的是内部异议:根据科恩布利斯的说法,高德曼对概念分析的重视妨碍了他提出一个关于认识规范的合理解释。

在 Goldman 对 Kornblith 2002 年的书进行评论时,Goldman 写道:“在认识规范的基础问题上,他 [Kornblith] 进行了非常有洞察力和深入的讨论”(2005: 409)—请参见上文 4.2 节中对此的简要讨论。当然,Goldman 并不反对将真实信念视为 Kornblith 对认识规范性特征的那种工具价值。然而,正如 Kornblith 所写的,“在《认识论与认知》中,实证关注在解释认识规范性的来源时根本没有起到任何作用”(2002: 140–141)。根据这一说法,认识规范性在认识论的基础概念阶段获得立足:我们的认识评估是评价性的(Goldman 1986: 20),并且优先考虑可靠性考虑,这是由于其中部署的概念的内容。简而言之,Kornblith 说,根据 Goldman(1986)的说法,“规范力似乎仅仅源自语义考虑”(Kornblith 2002: 142)。然而,根据 Kornblith 的观点,这样的语义基础对于认识规范性是不令人满意的。实际上,这只是把问题推回去:我们为什么要关心我们实际拥有的概念—因此,我们为什么要关心我们实际拥有的认识标准(2002: 142–145)?

正如 Kornblith 所承认的,他并不是第一个对通过 TE 特征性的概念分析获得的结果的规范地位提出担忧的人。例如,Stich(1990: 92–93)此前已经提出过这些问题。正如 Stich 的讨论所表明的那样,如果我们的认知过程、认识标准和/或我们对案例的直觉实际上存在真正的多样性,那么使所设想的问题变得紧迫的是什么。毕竟,只要我们实际的认识概念和评价在广义可靠主义者的范围内——只要根据上述要求将文本翻译成简体中文。

[e] xamining folk epistemic concepts…reveal [s] how truth (true belief) is a primary basis for epistemic evaluation and epistemic achievement (Goldman 2007: 22)

在我们的概念调查产生的结果与科恩布利斯所青睐的认识规范解释之间至少存在重要的一致性。

因此,某些结果在“实验哲学”(x-phi)内声称已经获得的意义重大,这本身是自然主义哲学内的一个新兴运动。[25] 因为,根据一些理论家的观点,实际上认识直觉存在广泛的多样性——在个体内部(Swain, Alexander, and Weinberg 2008)和甚至在群体之间,甚至(正如 Jennifer Nagel 所说)“沿着这种认识上令人恐惧的断层线”(Nagel 2012: 495),如种族(Weinberg, Nichols, and Stich 2001)和性别(Buckwalter and Stich 2011)。根据在 x-phi 的“负面”计划内工作的人,(假定的)结果表明使用直觉来指导自己的哲学理论的方法存在严重缺陷。这是 Bishop 和 Trout 从这些报道的结果中得出的教训。他们认为,虽然“标准分析认识论”(SAE)的从业者通常认为 NE 无法适应认识规范,但事实上,他们从事的是纯粹的描述性项目——即提供信息。

关于一组特立独行、非代表性人群的反思认识判断,他们接受过高度专业的认识概念和思维模式训练。 (Bishop and Trout 2005a: 704)

如果我们想要一个真正规范的认识论,Bishop 和 Trout 建议(2005a,b),我们应该完全放弃 SAE,直接寻找“改善心理学”的经验发现,这些发现承诺为我们提供洞察力,让我们了解如何更好地推理。[27] 这一项目的可行性受到质疑,主要是出于与 Goldman(例如)对 Kornblith 观点的异议相同的原因——即,即使是一个以经验为导向的认识论,也似乎不可或缺地依赖直觉,例如关于什么是知识善的相关标准(例如,Stich 2006)。然而,如果上述研究是正确的,目前尚不清楚我们应该授予这些直觉什么样的权威——或者更一般地说,我们应该授予类似 TE 和 Goldman 的“温和自然主义”中发现的坐在椅子上的哲学方法的结果什么样的权威。

然而,这些研究受到了挑战。例如,Sosa 2005 年,Goldman 2010 年和 Williamson 2013 年对报告的数据的解释和意义提出了疑虑(以及在某种程度上对 x-phi 本身的优点)。同样重要的是,其他在实验框架内工作的人对这些数据本身提出了质疑。因此,尽管 Weinberg,Nichols 和 Stich(2001 年)声称在人们的认识直觉中发现了显著的跨文化差异,但一些最近的研究(Nagel 等人 2013 年,Seyedsayamdost 2015 年,Kim 和 Yuan 2015 年)未能复制这些结果。(另见 Nagel 2012 年,2013 年;Nagel 和 Boyd 2014 年。)事实上,在他最近关于这个主题的工作中,Stich - 与他的合著者一起(参见 Machery 等人 2015 年) - 论证了某些认识直觉的跨文化稳健性,暗示这些“可能是对潜在的内在和普遍的核心民间认识的反映。”像 NE 本身一样,x-phi 引发了关于哲学方法论的紧迫问题,并仍然是激烈辩论的焦点。然而,刚提到的最新发现说明,x-phi 本身并不与更传统的关注和 Goldman 温和自然主义方法相矛盾:例如,一个认识论理论是否受到概念调查或直觉判断的影响,并不自动地使其注定成为狭隘的,因此只具有有限的兴趣。

其他主题和方法

过去几节的讨论集中在 NE 内的一些人物的观点和论据上。这种关注的理由有两个:首先,因为所讨论的立场和人物一直处于最近关于 NE 的讨论的前沿;其次,因为 Kornblith 和 Goldman 之间的一般认识论亲和性(即,他们对可靠主义的共同信奉)使我们能够分离和欣赏 NE 的中心挑战以及其支持者之间的一些主要分歧。然而,再次强调,上面的选择性关注不应掩盖这样一个事实,即许多其他自然主义认识论理论已经被提出(第 1.2 节)。因此,例如,除了可靠主义者(Goldman,Kornblith),实用主义者(Stich)和信息论观点(Dretske)之外,目的功能性思维已被用于提供关于知识(Millikan 1984)和认识权(Graham 2012)的解释。Pollock(1986 年,1987 年)和 Pollock 和 Cruz(1999 年)试图以信念形成程序规范的一致性来理解认识论的合理化,这些规范的正确性由相关概念的内容所确保。而其他人——如 Field(1998 年)这样的“非事实主义者”,以及 Chrisman(2007 年)这样的“表达主义者”——认为使用认识论术语以及明确支持特定认识论规范和评价实质上是表达个人态度的问题。这些和其他具体观点代表了对以自然主义方式理解各种认识论概念和/或现象的其他持续尝试。虽然每种观点都面临着不同的挑战,作为自然主义观点,它们面临的最紧迫问题是上面讨论过的那些。

除了对特定认识事项的立场外,自然主义认识论在其他认识论领域中也占据重要地位。本节简要描述了另外三个领域——社会认识论、女性主义认识论以及关于(认识论)理性的辩论。

社会认识论

NE 受到了对 TE 方法和理想的各种关注的推动,例如对先验的依赖,一种非心理学的“当前时间片”(Goldman 2011)方法来理解知识或理据,倾向于忽视或理想化实际认识主体拥有的资源和能力等。 TE 的另一个方面最近受到了很多审视,即其倾向于以相当个人主义的方式来对待主体,即与其社会环境脱离的方式。这也被视为一种严重的扭曲,因为人们的生活,认识和其他方面,都受到社会力量的重要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 NE 的典范实例也可能被指责过度关注个人,例如,将个人心理学视为特别相关于认识论,而忽视具有更多社会取向的经验研究领域(参见 Grandy 1994: 346–348)。根据上述要求将文本翻译成简体中文。

社会认识论(SE)是一个广泛而多样的研究领域,旨在通过从适当的社会视角研究认识现象来对抗 TE 的个人主义。(关于 SE 的样本概述包括 Schmitt 1994 和 Goldman 和 Blanchard 2015。Goldman 和 Whitcomb 2011 是关于 SE 的最新论文集合;Lackey 2014 是一本关于集体认识论的新论文集。)正如 NE 一样,SE 内的不同具体理论和理论家与 TE 保持着更密切或更疏远的关系。一些社会认识论者认为个体是认识成就的主要场所,而另一些人则将除个体之外的实体,如团体或公司,视为具有认识属性。一些理论家根据某些更一般的非社会特征(例如可靠性)评估各种社会过程和制度,而另一些人认为相关的造成良好特征并非如此可简化。一些人将真理保留为主要的认识目标;另一些人提出一些非传统目标。等等。然而,在这些不同的方法中,许多 SE 内的从业者受到与激发 NE 的相似关注的动机驱使,NE 中的形式和主题(第 1.2 节)在这里也出现了。(就上述理论选择点而言,例如,Goldman 1999b,与 NE 本身一样,倾向于占据更“保守”的立场;例如,Martin Kusch 2002 的 SE 拒绝了 TE 的许多核心假设;Helen Longino 的 2002 观点在两者之间可能是中间立场。)

女性主义认识论

正如前一小节中对 Longino 的引用所暗示的那样,在科学认识论(SE)中所讨论的问题和关注点与女性主义认识论(FE)中所讨论的问题和关注点之间存在连续性。(关于后者的概述,请参见 Anderson 2012;Grasswick 2013,尤其是第 1 节;以及 Janack n.d. in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当然,类似 SE(和 NE),FE 也是一个广泛的范畴,其中涉及许多不同的项目和立场。正如 Longino 所说,

没有单一的女性主义认识论。相反,有大量的想法、方法和论点,它们唯一共同的是作者们致力于揭示和扭转对女性的贬低以及传统表述中的性别偏见。(1999: 331)

然而,就像自然主义认识论和新经验主义一样,历史上,女性主义认识论一直受到对内在于传统认识论的理想和假设的关注的推动,尽管当然是从一个明显的女性主义视角。因此,例如,传统的理性和客观性观念已经受到批判性审视,理由是它们体现(通常是含蓄地)某些男性特征的理想,比如与其他人的分离,与知识对象的分离,以及与自己的身体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分离。(毫不奇怪的是,在这里,笛卡尔的假设和愿望再次受到特别的批判关注。)

在这个一般背景下,许多理论家对主题采取了一种或多或少自然主义的方法——专注于实际认识情境的特定特征,并从各种经验研究领域(心理学、性别研究、社会学和历史研究等)中汲取。然而,在这些自然主义认识论者中,不同的理论家再次提出了不同的立场。例如,一些女性主义认识论者(例如,安东尼 1993 年,坎贝尔 1998 年,纳尔逊 1990 年)借鉴了奎因的工作。然而,就像在自然主义认识论中一样,其他人(例如,克劳夫 2004 年,科德 1996 年)认为应该优先采用一种不同类型的自然主义方法——有时是出于早期讨论中熟悉的理由;有时是出于特定的女性主义关注。同样,在自然主义认识论和社会主义认识论中,关于原始的 TE 框架中应保留多少部分——其中的概念、关注点和假设——存在分歧,以及如何重新构思其中的某些元素以使其可接受,也存在分歧。

6.3 理性辩论

在 TE 中,理性不仅是中心兴趣所在,而且对我们的自我概念至关重要:亚里士多德认为我们是“理性动物”,这一假设已经融入到我们物种的名称中(“智人”);而人类是理性的,也许是与众不同的,这种想法似乎是我们对自己的普遍思考的一部分。认识论者之间长期存在关于认识理性(“理性”)本质的分歧——在一种理解中,认识理性与其他形式的理性有所不同,因为它关注的是对真实信念这一独特的认知-认识目标的有效追求。最近在心理学家和心理学哲学家之间出现了激烈的争论,通常被称为“理性之战”,关于我们在面对有关人类在某些“推理任务”上表现似乎令人失望的实证发现时应该说些什么。一些人认为,这些结果迫使我们面对人类实际上可能相当非理性的可能性。而另一些人认为,这些结果连同对人类推理实际过程的心理现实主义观点,突显了需要修订标准理性涉及内容的观点。(许多由此产生的辩论在广义上重复了 TE 内部关于合理或理性信念本质的辩论。[28])

不能假定著名的实验发现——例如 Tversky 和 Kahneman (1982) 关于概率推理的发现,以及 Wason (1968) 关于演绎推理的发现——可以被视为理性失败的例证,除非我们假定 Stein (1996) 所称的“标准图景”(SP):

根据这幅图,理性意味着根据基于逻辑、概率论等规则的推理原则进行推理。如果推理 [理性] 的标准图景是正确的,那么基于这些规则的推理原则就是规范性推理原则,也就是我们应该遵循的推理原则。(Stein 1996: 4)

根据一些人的观点,与其暗示人类是非理性的,相关发现(在许多其他考虑因素之间)给了我们充分的理由去询问是否合理将“标准图景”视为提供相关规范标准。在此不讨论随之而来的辩论将使我们偏离主题(但请参阅注 27)。对于目前的目的而言,值得注意的是,它与 NE 内部和外部辩论具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理性辩论中,实证结果和心理可行性的考虑起着重要作用,许多朋友们在批评 TE 时所诉诸的事实和因素(例如,请参见上述 1.2 和 3.2 节)在这里重新出现,要么作为对 SP 的批评,要么作为对合理性充分概念的约束。最后,与 NE 内部和外部辩论一样,关于理性的讨论涉及对规范和心理考虑的呼吁,许多最具争议的问题涉及如何最好地平衡它们有时相互竞争的主张。

Bibliography

Pagination of in-text citations follows that of the reprint, where page numbers for the latter are given below.

  • Alexander, Joshua, Ronald Mallon, and Jonathan M. Weinberg, 2010, “Accentuate the Negative”,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 1(2): 297–314.

  • Almeder, Robert, 1990, “On Naturalizing Epistemology”,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27(4): 263–279.

  • Anderson, Elizabeth, 2012, “Feminist Epistemolog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Fall 2012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Feminist Epistemolog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Fall 2012 Edition)>.

  • Anderson. R. Lanier, 2005, “Neo-Kantianism and the Roots of Anti-Psychologism”, British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13(2): 287–323.

  • Antony, Louise, 1993, “Quine As Feminist: The Radical Import of Naturalized Epistemology”, in Louise Antony and Charlotte Witt (eds.), A Mind of One’s Own: Feminist Essays on Reason and Objectivity, Boulder: Westview Press, pp. 185–226.

  • Armstrong, D.M., 1968, A Materialist Theory of the Mind,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 –––, 1973, Belief, Truth, and Knowle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Bach, Kent, 1984, “Default Reasoning: Jumping to Conclusions and Knowing When to Think Twice”, Pacific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65: 37–58.

  • –––, 1985, “A Rationale for Reliabilism”, The Monist, 68 (2): 246–263.

  • Bealer, George, 1992, “The Incoherence of Empiricism”,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Supplementary Volumes, 66: 99–138.

  • Bishop, Michael A. and J.D. Trout, 2005a, “The Pathologies of Standard Analytic Epistemology”, Nous, 39(4): 696–714.

  • –––, 2005b, Epistemology and the Psychology of Human Judgment,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Bloor, D., 1981, “The Strengths of the Strong Programme”, Philosoph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11: 199–213.

  • BonJour, Laurence, 1994, “Against Naturalized Epistemology”, 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 XIX: 283–300.

  • –––, 2002, Epistemology: Classic Problems and Contemporary Responses,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 –––, 2006, “Kornblith on Knowledge and Epistemology”, Philosophical Studies, 127(2): 317–335.

  • Bradie, Michael and William Harms, 2015, “Evolutionary Epistemology”,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ummer 2015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sum2015/entries/epistemology-evolutionary/.

  • Brandom, Robert 1998, “Insights and Blindspots of Reliabilism”, The Monist, 81(3): 371–392.

  • Buckwalter, Wesley and Stephen Stich, 2011, “Gender and the Philosophy Club”, The Philosophers’ Magazine, 52: 60–65.

  • Campbell, Richmond, 1998, Illusions of Paradox, Boulder: Rowman and Littlefield Publishers.

  • Carnap, Rudolph, 1967, The 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World and Pseudoproblems in Philosophy, translated by Rolf George,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Casullo, Albert and Joshua C. Thurow (eds.), 2013, The A Priori in Philosoph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Cherniak, Christopher, 1986, Minimal Rationality,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Chisholm, Roderick, 1957, Perceiving,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 1966, Theory of Knowledge,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 –––, 1977, Theory of Knowledge, 2nd edition, New York: Prentice Hall.

  • –––, 1982, The Foundations of Knowing,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 –––, 1989, Theory of Knowledge, 3rd edi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 Chrisman, Matthew, 2007, “From Epistemic Contextualism to Epistemic Expressivism”, Philosophical Studies, 135: 225–54.

  • Churchland, Patricia Smith, 1987, “Epistemology in the Age of Neuroscience”,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84(10): 544–553.

  • Clough, Sharyn, 2004, “Having it All: Naturalized Normativity in Feminist Science Studies”, Hypatia, 19(1): 102–118.

  • Code, Lorraine, 1996, “What is Natural about Epistemology Naturalized?”,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33(1): 1–22.

  • Crumley II, Jack S., 2009, An Introduction to Epistemology, 2nd edition, Broadview Press

  • Daniels, Norman, 1989, Thomas Reid’s “Inquiry”: The Geometry of Visibles and the Case for Realism, 2nd ed., with a new Afterw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Descartes, René, 1988, Descartes: Selected Philosophical Writings, translated by J. Cottingham, R. Stoothoff, and D. Murdoch,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John Cottingha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Dretske, Fred, 1970, “Epistemic Operators”,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67(24): 1007–1023.

  • –––, 1981, Knowledge and the Flow of Information,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 1983, “Précis of Knowledge and the Flow of Information”, The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6: 55–90.

  • –––, 1989, “The Need to Know”, in Marjorie Clay and Keith Lehrer (eds.), Knowledge and Scepticism, Westview Press, pp. 89–100.

  • –––, 1991, “Two Conceptions of Knowledge: Rational vs. Reliable Belief”, Grazer Philosophische Studien, 4: 15–30. Reprinted in Dretske, Perception, Knowledge and Belief,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pp. 80–93.

  • Dreier, J., 2001, “Humean Doubts about Categorical Imperatives”, in E. Millgram (ed.), Varieties of Practical Reasoning, Cambridge, MA: MIT Press, pp. 27–47.

  • Engel, Pascal, 1998, “The Psychologists Return”, Synthese, 115(3): 375–393.

  • Feldman, Richard, 1999, “Methodological Naturalism in Epistemology”, in John Greco and Ernest Sosa (eds.), The Blackwell Guide to Epistemology, Malden, MA: Blackwell, pp. 170–186.

  • –––, 2012, “Naturalized Epistemology”,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ummer 2012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Naturalized Epistemology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Summer 2012 Edition)>.

  • Field, Hartry, 1998, “Epistemological Nonfactualism and the A Prioricity of Logic”, Philosophical Studies, 92(1–2): 1–24.

  • Foley, Richard, 1994, “Quine and Naturalized Epistemology”, 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 XIX: 243–260.

  • Frege, Gottlob, 1884, The Foundations of Arithmetic, translated by J.L. Austin,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50.

  • Fumerton, Richard, 1988, “The Internalism/Externalism Controversy”, in James E. Tomberlin (ed.),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2, Atascadero, CA: Ridgeview Publishing Co., pp. 443–459.

  • –––, 1994, “Skepticism and Naturalistic Epistemology”, 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 XIX: 321–340.

  • Goldman, Alvin, 1967, “A Causal Theory of Knowing”,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64: 357–372. Reprinted in Goldman 1992: 69–83.

  • –––, 1976, “Discrimination and Perceptual Knowledge”,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73(20): 771–791. Reprinted in Goldman 1992: 85–103.

  • –––, 1979, “What is Justified Belief?”, in George Pappas (ed.), Justification and Knowledge: New Studies in Epistemology, Dordrecht: Reidel, pp. 1–23. Reprinted in Goldman 1992: 106–126, and Goldman 2012.

  • –––, 1986, Epistemology and Cogni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 1989, “Psychology and Philosophical Analysis”,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89: 195–209. Reprinted in Goldman 1992: 143–153.

  • –––, 1992, Liaisons: Philosophy Meets the Cognitive and Social Science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 1994, “Naturalistic Epistemology and Reliabilism”, 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 XIX: 301–320.

  • –––, 1999a, “A Priori Warrant and Naturalistic Epistemology”, in Tomberlin, J.E. (ed.),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v. 13, Cambridge, UK: Blackwell. Reprinted in Goldman 2002: 24–50.

  • –––, 1999b, Knowledge in a Social World, Oxford, UK: Clarendon.

  • –––, 2002, Pathways to Knowledge: Public and Privat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5, “Kornblith’s Naturalistic Epistemology”,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71(2): 403–410.

  • –––, 2007, “Philosophical Intuitions: Their Target, Their Source, and Their Epistemic Status”, Grazer Philosophische Studien, 74: 1–26.

  • –––, 2010, “Philosophical Naturalism and Intuitional Methodology”, The Proceedings and Addresse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 84(2): 115–150. Reprinted in Goldman 2012 and Casullo and Thurow (eds.) 2013.

  • –––, 2011, “Reliabilism”,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pring 2011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Reliabilism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Spring 2011 Edition)>.

  • –––, 2012, Reliabilism and Contemporary Epistemology: Essay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15, “Review of Hilary Kornblith, A Naturalistic Epistemology: Selected Papers”, Notre Dame Philosophical Reviews, available online.

  • Goldman, Alvin and Thomas Blanchard, 2015, “Social Epistemology”,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ummer 2015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sum2015/entries/epistemology-social/.

  • Goldman, Alvin and J. Pust, 1998, “Philosophical Theory and Intuitional Evidence”, in M. DePaul and W. Ramsey (eds.), Rethinking Intuition: The Psychology of Intuition and Its Role in Philosophical Inquiry, Lanham, MD: Rowman and Littlefield.

  • Goldman, Alvin and Dennis Whitcomb (eds.), 2011, Social Epistemology: Essential Reading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Graham, Peter J., 2012, “Epistemic Entitlement”, Nous, 46(3): 449–482.

  • Grandy, Richard, 1994, “Epistemology Naturalized and ‘Epistemology Naturalized’”, 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 XIX: 341–349.

  • Grasswick, Heidi, 2013, “Feminist Social Epistemology”,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pring 2013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Feminist Social Epistemology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Spring 2013 Edition)>.

  • Gregory, Paul A., 2006, “Willard Van Quine”,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 Encyclopedia, Sahotra Sarkar and Jessica Pfeifer (eds.),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pp. 659–669.

  • Hampton, Jean, 1992, “Rethinking Reason”,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29(3): 219–236.

  • Harman, Gilbert, 1986, Change in View: Principles of Reasoned Revision,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 1999, Reasoning, Meaning and Mind,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Haug, Matthew (ed.), 2013, Philosophical Methodology: The Armchair or the Laborator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 Hookway, Christopher, 2015, “Pragmatism”,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pring 2015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spr2015/entries/pragmatism/.

  • Hume, David, 1739, 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 edited by David Fate Norton and Mary J. Nort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 Husserl, Edmund, 1900, Logische Untersuchungen. Erster Teil: Prolegomena zur reinen Logik (Logical Investigations, Vol. 1), translated by J.N. Findlay from the 2nd German edition of Logische Untersuchungen, with a new Preface by Michael Dummett,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01.

  • Ichikawa, Jonathan Jenkins and Matthias Steup, 2014, “The Analysis of Knowledge”,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pring 2014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spr2014/entries/knowledge-analysis/.

  • Jenkins, C.S., 2007, “Epistemic Norms and Natural Facts”,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44(3): 259–272.

  • Johnsen, Bredo, 2005, “How to Read ‘Epistemology Naturalized’”,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102(2): 78–93.

  • Kappel, Klemens, 2011, “Naturalistic Epistemology”, in Sven Bernecker and Duncan Pritchard (eds.),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Epistemology, New York: Routledge, pp. 836–847.

  • Kaplan, Mark, 1994, “Epistemology Denatured”, 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 XIX: 350–365.

  • Kelly, T., 2003, “Epistemic Rationality as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A Critique”,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66(3): 612–40.

  • –––, 2014, “Quine and Epistemology”, in G. Harman and E. Lepore (eds.), A Companion to W.V.O. Quine, Wiley-Blackwell, pp. 17–37.

  • Kim, Jaegwon, 1988, “What is Naturalized Epistemology?”, in James E. Tomberlin (ed.),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2, Atascadero, CA: Ridgeview Publishing Co., pp. 381–406.

  • –––, 2003, “The American Origins of Philosophical Naturalism”,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Research (Supplement: Philosophy in America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28: 83–98.

  • Kim, Minsun, and Yuan Yuan, 2015, “No Cross-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Gettier Car Case Intuition: A Replication Study of Weinberg et al. 2001”, Episteme, 12(3): 355–361.

  • Kitcher, Philip, 1980, “A Priori Knowledge”,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86(1): 3–23.

  • –––, 1992, “The Naturalists Return”, Philosophical Review, 101(1): 53–114.

  • –––, 1993,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Kornblith, Hilary, 1993a, Inductive Inference and its Natural Ground,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 1993b, “Epistemic Normativity”, Synthese, 94: 357–76. Reprinted in Kornblith 2014.

  • –––, 1994a, “Introduction: What is Naturalistic Epistemology?”, in Kornblith (ed.), Naturalizing Epistemology, 2d ed., Cambridge, MA: MIT Press, pp. 1–14.

  • –––, 1994b, “Naturalism: Both Metaphysical and Epistemological”, 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 XIX: 39–52. Reprinted in Kornblith 2014.

  • –––, 1995, “Naturalistic Epistemology and Its Critics”, Philosophical Topics, 23(1): 237–255.

  • –––, 1999, “In Defense of a Naturalized Epistemology”, in John Greco and Ernest Sosa (eds.), The Blackwell Guide to Epistemology, Malden, MA: Blackwell, pp. 158–169.

  • –––, 2001, “Epistemic Obligation and the Possibility of Internalism”, in Abrol Fairweather and Linda Zagzebski (eds.), Virtue Epistemology: Essays on Epistemic Virtue and Responsibil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231–248.

  • –––, 2002, Knowledge and Its Place in Natur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6, “Reply to Bermudez and BonJour”, Philosophical Studies, 127(2): 337–349.

  • –––, 2007, “Naturalism and Intuitions”, Grazer Philosophische Studien, 74: 27–49. Reprinted in Kornblith 2014.

  • –––, 2014, A Naturalistic Epistemology: Selected Paper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Kuhn, T.S., 1996,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3rd e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Kusch, Martin, 2002, Knowledge by Agreement: the Programme of Communitarian Epistem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14, “Psychologism”,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pring 2014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spr2014/entries/psychologism/.

  • Lackey, Jennifer (ed.), 2014, Essays in Collective Epistemolog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Laudan, Larry, 1987, “Progress or Rationality? The Prospects for Normative Naturalism”,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24(1): 19–31.

  • –––, 1990, “Normative Naturalism”, Philosophy of Science, 57(1): 44–59.

  • Lehrer, Keith, 1990, Theory of Knowledge, Boulder: Westview Press.

  • –––, 1997, Self-Trust: A Study of Reason, Knowledge and Autonom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Levin, Janet, 2013, “Armchair Methodology and Epistemological Naturalism”, Synthese, 190(18): 4117–4136.

  • Locke, John, 1690, 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edi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Peter H. Nidditch,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75.

  • Longino, Helen, 1999, “Feminist Epistemology”, in John Greco and Ernest Sosa (eds.), The Blackwell Guide to Epistemology, Malden, MA: Blackwell, pp. 327–353.

  • –––, 2002, The Fate of Knowledge, Princeton and Oxfor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Lycan, William, 1988, Judgement and Justific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Machery, Edouard and O’Neill, Elizabeth (eds.), 2014, Current Controversies in Experimental Philosophy, New York: Routledge.

  • Machery, Edouard, Stephen Stich, David Rose, Amita Chatterjee, Kaori Karasawa, Noel Struchiner, Smita Sirker, Naoki Usui, and Takaaki Hashimoto, 2015, “Gettier Across Cultures”, Noûs, online. doi:10.1111/nous.12110

  • Maffie, James, 1990a, “Recent Work on Naturalizing Epistemology”,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27: 281–293.

  • –––, 1990b, “Naturalism and the Normativity of Epistemology”, Philosophical Studies, 59: 333–349.

  • McLaughlin, Brian and Karen Bennett, 2014, “Supervenience”,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pring 2014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spr2014/entries/supervenience/.

  • Millikan, Ruth, 1984, “Naturalist Reflections on Knowledge”, Pacific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65(4): 315–334. Reprinted in White Queen Psychology and Other Essays for Alic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93.

  • Nagel, Jennifer, 2007, “Epistemic Intuitions”, Philosophy Compass, 2(6): 792–819.

  • –––, 2012, “Intuitions and Experiments: A Defense of the Case Method in Epistemology”,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85(3): 495–527.

  • –––, 2013, “Defending the Evidential Value of Epistemic Intuitions: A Reply to Stich”,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86(1): 179–199.

  • Nagel, Jennifer and Kenneth Boyd, 2014, “The Reliability of Epistemic Intuitions”, in Machery and O’Neill 2014: 109–127.

  • Nagel, Jennifer, Valerie San Juan, and Raymond A. Mar, 2013, “Lay Denial of Knowledge for Justified True Beliefs”, Cognition, 129(3): 652–661.

  • Nelson, Lynn Hankinson, 1990, Who Knows: From Quine to a Feminist Empiricism,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 Nozick, Robert, 1983, Philosophical Explanations, Cambridge MA: The Bel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Pacherie, Elisabeth, 2002, “Naturalistic Epistemologies and Normativity”, Croat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2(6): 299–317.

  • Papineau, David, 1993, Philosophical Naturalism, Oxford: Blackwell.

  • Pappas, George, 2014, “Internalist vs. Externalist Conceptions of Epistemic Justification”,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Fall 2014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fall2014/entries/justep-intext/.

  • Pollock, John, 1986, Contemporary Theories of Knowledge, Totawa, NJ: Rowman and Littlefield.

  • –––, 1987, “Epistemic Norms”, Synthese, 71(1): 61–95.

  • Pollock, John and J. Cruz, 1999, Contemporary Theories of Knowledge, 2nd ed., Oxford: Rowman and Littlefield.

  • Pust, Joel, 2014, “Intuition”,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Fall 2014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fall2014/entries/intuition/.

  • Putnam, Hilary, 1982, “Why Reason Can’t Be Naturalized”, Synthese, 52(1): 3–23.

  • –––, 1994a, Words and Lif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 1994b, “Sense, Nonsense, and the Senses: An Inquiry into the Powers of the Human Mind”,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91(9): 445–517.

  • Quine, W.V.O., 1969a, Ontological Relativity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 –––, 1969b, “Epistemology Naturalized”, in Quine 1969a: 69–90.

  • –––, 1969c, “Natural Kinds”, in Quine 1969a: 114–138.

  • –––, 1975, “The Nature of Natural Knowledge”, in Samuel Guttenplan (ed.), Mind and Language, Oxford, pp. 67–81.

  • –––, 1980, From a Logical Point of View, 2nd ed., Cambridge, MA: Harvard U P.

  • –––, 1986, “Reply to White”, in L. Hahn and P. Schilpp (eds.), The Philosophy of W.V. Quine, La Salle, Ill.: Open Court, pp. 663–665.

  • –––, 1989, Quiddities: An Intermittently Philosophical Dictionary, Belnap Press.

  • –––, 1990, “Comment on Lauener”, in Robert Barrett and Roger Gibson (eds.), Perspectives on Quine, Cambridge, MA: Bradford MIT, p. 229.

  • –––, 1992, Pursuit of Truth, revised editio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 1995, “Naturalism; Or, Living Within One’s Means”, Dialectica, 49(2/4): 251–261.

  • Ramsey, Frank Plumpton, 1931, The Foundations of Mathematics and other Logical Essays, R. B. Braithwaite (ed.),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 Reichenbach, Hans, 1938, Experience and Predic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Reid, Thomas, 1764, An Inquiry into the Human Mind on the Principles of Common Sense, Derek R. Brookes (ed.),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97.

  • Richardson, Alan, 2006, “Rational Reconstruction”, in Sahotra Sarkar and Jessica Pfeifer (eds.),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 Encyclopedia,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pp. 681–685.

  • Roth, Michael D. and Leon Galis (eds.), 1970, Knowing: Essays on the Analysis of Knowledge, Lanham, New York, London: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 Russell, Bruce, 2014, “A Priori Justification and Knowledge”,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ummer 2014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sum2014/entries/apriori/.

  • Rysiew, Patrick, 2002, “Reid and Epistemic Naturalism”,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52(209): 437–56. Reprinted in John Haldane and Stephen Read (eds.), The Philosophy of Thomas Reid: A Collection of Essays, Oxford: Blackwell, 2003, pp. 24–43.

  • –––, 2008, “Rationality Disputes: Psychology and Epistemology”, Philosophy Compass, 3(6): 1153–1176.

  • –––, 2012, “Rationality”, in Oxford Bibliographies in Philosophy, Duncan Pritchard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17, “Veritism, Values, Epistemic Norms”, Philosophical Topics, 45(1): 181–203.

  • Samet, Jerry and Deborah Zaitchik, 2014, “Innateness and Contemporary Theories of Cognition”,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Fall 2014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fall2014/entries/innateness-cognition/.

  • Schmitt, Frederick F., 1994, “Socializing Epistemology: An Introduction Through Two Sample Issues”, in Frederick Schmitt (ed.), Socializing Epistemology,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pp. 1–27.

  • Sellars, Wilfred, 1956, “Empiricism and the Philosophy of Mind” in Herbert Feigl and Michael Scriven (eds.), Minnesota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Volume I: The Foundations of Science and the Concepts of Psychology and Psychoanalys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pp. 253–329. Reprinted in Science, Perception, and Reality,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63, pp. 127–196.

  • Seyedsayamdost, Hamid, 2015, “On Normativity and Epistemic Intuitions: Failure of Replication”, Episteme, 12(1): 95–116.

  • Siegel, Harvey, 1980 “Justification, Discovery and the Naturalizing of Epistemology”, Philosophy of Science, 47: 297–321.

  • –––, 1984, “Empirical Psychology, Naturalized Epistemology, and First Philosophy”, Philosophy of Science, 51(4): 667–676.

  • –––, 1990, “Laudan’s Normative Naturalism”, Studies i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Part A, 21(2): 295–313.

  • –––, 2006, “Review of Knowledge and Its Place in Nature”,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115(2): 246–251.

  • Sosa, Ernest, 2003, “Epistemology: Does it Depend on Independence?”, in Erik J. Olsson (ed.), The Epistemology of Keith Lehrer, Dordrecht, Boston, Lond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pp. 23–30.

  • –––, 2007, “Intuitions: Their Nature and Epistemic Efficacy”, Grazer Philosophische Studien, 74: 51–67.

  • –––, 2009, “A Defense of the Use of Intuitions in Philosophy”, in Michael Bishop and Dominic Murphy (eds.), Stich and His Critics, Malden, MA: Wiley-Blackwell, pp. 101–112.

  • Stein, Edward, 1996, Without Good Reason,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Steup, Matthias, 1996, An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Epistemology, Prentice-Hall.

  • Stich, Stephen, 1990, The Fragmentation of Reason,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 1993, “Naturalizing Epistemology: Quine, Simon and the Prospects for Pragmatism”, in Hookway & D. Peterson (eds.), Philosophy and Cognitive Science, Royal Institute of Philosophy, Supplement no. 34,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1–17.

  • –––, 2006, “Review of Epistemology and the Psychology of Human Judgment, by Michael A. Bishop and J.D. Trout”, Mind, 115(458): 390–393.

  • Stroud, Barry, 1977, Hum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 –––, 1981 “The Significance of Epistemology Naturalized”, 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 6(1): 455–471.

  • –––, 1984, The Significance of Philosophical Sceptici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Swain, S., J. Alexander, and J.M. Weinberg, 2008, “The Instability of Philosophical Intuitions: Running Hot and Cold on Truetemp”,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76(1): 138–155.

  • Talbott, William J., 2005, “Universal Knowledge”,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71(2): 420–426.

  • Turri, John, 2010, “Epistemic Supervenience”, in Jonathan Dancy, Ernest Sosa and Matthias Steup (eds.), The Blackwell Companion to Epistemology, 2nd ed., Malden: Wiley-Blackwell, pp. 340–343.

  • Tversky, Amos and Daniel Kahneman, 1982, “Judgments of and by Representativeness”, in Daniel Kahneman, Paul Slovic, and Amos Tversky (eds.), Judgment under Uncertainty: Heuristics and Biase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84–98.

  • Van Cleve, James, 1999, “Epistemic Supervenience Revisited”,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59(4): 1049–1055.

  • Van Fraassen, Bas, 1995, “Against Naturalized Epistemology”, in Paolo Leonardi and Marco Santambrogio (eds), On Quine: New Essays, Cambridge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68–88.

  • Van Riel, Raphael and Robert Van Gulick, 2014, “Scientific Reduction”,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ummer 2014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sum2014/entries/scientific-reduction/.

  • Wallace, R. Jay, 2014, “Practical Reason”,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ummer 2014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sum2014/entries/practical-reason/.

  • Wason, P.C., 1968, “Reasoning about a Rule”,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20: 273–81.

  • Weinberg, J.S., S. Nichols, and S. Stich, 2001, “Normativity and Epistemic Intuitions”, Philosophical Topics, 29(1): 429–460.

  • Williams, Michael, 1996, Unnatural Doubts: Epistemological Realism and the Basis of Scepticism, Princeton N.J.: University Press.

  • Williamson, Timothy, 2013, “Review of Joshua Alexander, Experimental Philosophy”, Philosophy, 88(03): 467–474.

  • Wrenn, Chase B., 2006, “Epistemology as Engineering?”, Theoria, 72(1): 60–79.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analytic/synthetic distinction | a priori justification and knowledge | epistemology: evolutionary | epistemology: social | feminist philosophy, interventions: epistemolog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 feminist philosophy, interventions: social epistemology | innateness: and contemporary theories of cognition | intuition | justification, epistemic: internalist vs. externalist conceptions of | knowledge: analysis of | naturalism | practical reason | pragmatism | psychologism | Quine, Willard Van Orman | reduction, scientific | reliabilist epistemology | supervenience

Acknowledgments

The author thanks an anonymous referee, Alvin Goldman, Hilary Kornblith, Joshua Knobe, and Elena Holmgren for helpful comments, suggestions, and general discussion.

Copyright © 2020 by Patrick Rysiew <rysiew@uvic.ca>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