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哲学的发展历程 philosophical development (Martin Schönfeld and Michael Thompson)

首次发表于 2003 年 11 月 3 日星期一;实质性修订于 2019 年 11 月 22 日星期五。

现代哲学始于康德,然而他标志着哲学史上“现代”时期(1600-1800 年)的结束 [1]。《纯粹理性批判》于 1781 年出版,标志着现代时期的结束和全新时期的开始。如今,他的著作在全球各大洲都有阅读者,他的思想对几乎所有后续哲学讨论产生了深远影响。例如,2004 年他去世 200 周年纪念活动在奥地利、加拿大、中国、法国、德国、匈牙利、日本、伊朗、意大利、墨西哥、新西兰、巴拉圭、波兰、葡萄牙、俄罗斯、塞内加尔、西班牙、瑞典、台湾和土耳其举行了会议。

像其他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一样,康德对世界文明的形成和我们今天对世界的概念化做出了贡献。他的实践理念,如范畴命令及其含义(1785 年),影响了《世界人权宣言》(1948 年)、《政治和经济公约》(1966 年)和《国际刑事法院》(2002 年)。他对自然科学和形而上学思想的探索,特别是他的前批判时期(1747-1770 年)的思想,令人惊叹。康德首次论述了时空和动量能量的进化互惠关系,并制定了自由场辐射的第一个普遍定律(1747 年)。他提出了三体问题的概念解决方案,这在地球、月球和太阳的相互作用中出现(1754 年)。他是第一个构建详细的进化宇宙学的人(1755 年)。他对生物圈动力学的理念使他能够预测季风的节律和沿海风的振荡(1755-1757 年)。他提出物质的基本构建单元是能量泡(1756 年)——这个思想在超弦理论中以卡拉比-亚乌流形的形式得到了应用。

最近的一些发现有助于更加深入地了解康德的哲学发展。

首先,在科学方面,现在看来他的先验哲学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尽管传统学者在《批判前》对他的整体本体论持怀疑态度,但环境科学和物理科学的创新已经验证了康德的观点,认为它们是对自然运行的现实洞察。他关于宇宙的进化理论现在被视为宇宙学中“现代模型的本质”(Coles 2001: 240),他的自然哲学被视为西方哲学在“降级”为怀疑主义之前的最后里程碑(Hawking 2003, 166)。鉴于气候变化,可以合理地认为康德对生物圈动力学和可持续政策的把握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引发对康德的哲学回归。

其次,在宗教方面,重要的最近研究表明他对基督教持有矛盾的态度,甚至可以说是不喜欢基督教,而他的早期传记作者,都是路德宗神学家,他们都费尽心思地避免透露这一点。康德可以被视为捍卫泛神论、自然主义、进化论、宇宙膨胀理论和整体主义,即使这样做与学术生涯不相容。

在 18 世纪的大学体制中,捍卫这些观点往往会导致被解雇和/或缺乏晋升机会。康德本人在写作这些主题时总是非常谨慎。在审查制度的背景下,作家们往往会变得谨慎小心。为了避免麻烦,他们可能会匿名发表一些东西;或者他们可能会用间接的言辞代替直接的陈述;或者他们可能会反悔并撤回先前的陈述。康德做了这三件事。但是,在日益世俗化的时代,对于后来的读者来说,很容易忽略康德的微妙和含义。

第三,从文化角度来看,康德早期的观点可以放置在一个全球而非纯粹的西方背景下。最近的研究表明,康德自然哲学的关键思想也源自道家、佛教、印度教和儒家思想,这些思想通过在中国的耶稣会士传播,在欧洲大陆上由莱布尼茨和沃尔夫推广,并由沃尔夫的中国通学生比尔芬格进一步发展。[3] 一个例子是比尔芬格在中国古典著作中发现的辩证法思想,康德在俄罗斯学院的论文集中也遇到了这一思想。在现代时期末期,东方思想的引入和认真考虑还处于起步阶段,康德对影响他的观念的远东根源一无所知。历史的讽刺是,他在深受东方思想启发的同时,却对非西方文化持否定态度。

学者们将康德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

  1. 非批判期(1745-1770 年),在这一时期,康德在莱布尼茨/沃尔夫的传统中工作,并撰写了关于自然现象的早期重要著作;

  2. “沉默的十年”(1770-1781 年),在此期间康德除了发布广告和为课程背书外,不再发表其他文本;

  3. 批判时期(1781-1791 年),这标志着他批判哲学的洞察力或“惊人的十年”(Beck 1969: 433);

  4. 后批判时期(1798-1802 年),通常被认为是老年时期的著作。[4]

最近的研究表明,伊曼努尔·康德的哲学发展比以前认为的更加统一(Schönfeld 2000),在其阶段上涉及更深层次的连续性(Edwards 2000)。从一开始,康德就推动了一项非常独特的议程。最近的学术研究认为,康德的早期作品不仅与他晚期的主张相一致和连续,而且还能揭示批判时期的一些奇怪之处,比如《批判哲学》的第三类比 [5]。康德发展的新形象表明,他的思想轨迹并不像学术界过去认为的那样支离破碎和不稳定,它还表明康德并不是一个后来才有所成就的人,而是从一开始就具有创新精神。

下面的论述涵盖了康德从童年到批判时期的发展。其主题是他的思想形成:他在青年时期和教育中的影响;他在早年形成的关于自然哲学、本体论和宇宙论的观点;随后追求的问题;以及他的答案的历史命运 [6]。


1. 童年:“我上方的星空和我内心的道德法则”

伊曼努尔·康德于 1724 年 4 月 22 日出生在普鲁士东部的孔斯贝格(现俄罗斯加里宁格勒),是安娜·雷吉娜·康德(婚前姓罗伊特,1697-1737)和约翰·格奥尔格·康德(1683-1746)的长子。罗伊特一家是制鞋和制马具的工匠;康德一家是制马具的工匠(里默,类似于制鞍师的行会)。最初,罗伊特一家来自巴伐利亚的纽伦堡;康德一家来自不远的蒂尔西特(现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索维茨克)。康德和罗伊特的结合为康德在他的早年提供了初步的经济、情感和宗教稳定。他的祖父和父亲是有能力的商人,在社会阶层中一度繁荣和受人尊敬。安娜是路德宗信徒,与思想相似的孔斯贝格文化相契合。

伊曼努尔·康德的童年似乎是田园般的。家庭条件相当不错。父母和睦相处,疼爱他们的儿子。约翰·康特似乎是一个温和勤劳的人。负责家庭文书工作的安娜·康特受过良好的教育。小伊曼努尔一直是她的伴侣,她对他的影响很大。

“Manelchen”会走路后,安娜·康特带他到草地和田野散步。她教他一些关于季节、植物、动物和天空的知识。她的小儿子急切地提出问题,母亲用赞美、耐心和更多信息鼓励他对户外的好奇心(Wasianski 1804: 247)。

这些自然细节为康德对自然哲学的兴趣提供了形成性背景,这个孩子在一个鼓励早期探索的环境中长大。孔斯贝格拥有凉爽而温和的气候;典型的高纬度地区,波罗的海平坦的地形没有太多的生物多样性,其生物群落——草地、沼泽、落叶和针叶林——并不具有敌意。在康德的时代,熊和狼以及其他当地动物很常见,但对康德最早与自然的接触并没有构成严重威胁。在城市边缘享受的散步是有趣且完全安全的。对于当时的普鲁士人来说,走进大自然也有一种精神内涵。与日本神道教类似,德国传统赋予自然地方以意义。波罗的海地区在十四世纪后才被表面化地改宗基督教,加上迫害使异教信仰暂时地被迫地转入地下,而不是完全消灭,这使得古老的自然崇拜以对神职人员无害的形式继续存在,以户外散步的名义。因此,人们习惯于在参加周日礼拜之前进行星期日散步。

在康德早年期间,当地的敬虔派影响力增长。这个由雅各布·斯彭纳(1635-1705)创立并由奥古斯特·赫尔曼·弗兰克(1663-1727)推广的基督教运动从德累斯顿、莱比锡和哈雷向北传播。它在世纪之交抵达了克尼斯堡,并通过创建学校和孤儿院取得了进展。正如路德的宗教改革是将罗马天主教回归到更纯粹的信仰一样,敬虔派试图净化路德教,剥离其中的教条和细节。在普鲁士,新教会避免了分裂,但代价是路德教主流派、正统派和敬虔派之间的摩擦。敬虔派强调字面解经、安静谦卑和慈善行为。它允许信徒实践一种神秘强烈的灵性,但正如哈雷大学的清洗(1723 年)所表明的那样,它也有一种极权主义的倾向。

当地当局对这一运动持不满态度,但敬虔派得到了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在位 1713-1740 年)国王的保护,因此得以继续存在。1731 年,军队牧师弗朗茨·阿尔伯特·舒尔茨来到这座城市,并逐渐成为该运动的地方领导人。他被任命为敬虔派高中(弗里德里希安学院)的校长,后来又成为神学教授。他早期的一个信徒就是伊曼努尔的母亲,她带着孩子们参加他的圣经学习会。

Schulz 的虔诚派信仰与 Spener 或 Francke 的信仰不同,并且“充满了深层次的模糊性,其中一部分被认为与真正信仰的基本原则相悖”(Kuehn 2001a: 39)。Schulz 的虔诚派信仰处于 Wolffian 的理性主义哲学和热情的宗教情感之间。它主张所有人平等地解释圣经和通过慈善行为实践信仰,同时支持弗里德里希一世的政治野心。它是一个基层运动,强调个人宗教性质与建制正统的对比;在政治上,它与普通市民结盟,而不是贵族。在康斯堡,它是一个具有分裂性影响的力量,与当地当局不断斗争。在康德的成长年代,康斯堡是一个宗教动荡的地方,虔诚派与正统路德教之间的斗争,以及更广泛的三十年战争的摧残,都影响了他对宗教宽容和宗教与哲学分离的立场。

根据康德后来的判断(Wasianski 1804: 246; tr. Kuehn 2001a: 31),他的母亲过着一种积极的虔诚派生活,将爱、宽容和灵性融入到一种“真实”且“一点也不狂热”(‘狂热’或 Schwärmerei 意味着原教旨主义)的信仰中。这个孩子的成长显然没有受到安娜的虔诚的伤害;他没有像许多虔诚派的“狂热”信徒那样变成一个不容忍的狂热者,而是灌输了对自然和灵性的敬畏,对是非的合理感知,并始终尊重他作为一个人。

据说康德声称,

我永远不会忘记我的母亲,因为她在我心中植入并培养了善良的第一颗种子;她打开了我对自然的印象;她唤醒并促进了我的概念,她的教义在我的生活中持续而有益地影响着我。(Jachmann 1804: 169; 译者:Kuehn 2001a: 31)

后来,他发展了一种先验哲学,其主张预示了科学的发现,并且他的伦理学达到了范畴命令的顶峰。他的朋友们选择了《实践理性批判》(1788 年)中的格言作为他的墓志铭:

有两件事情使我心中充满了越来越多的钦佩和敬畏,我们越是经常而持续地反思它们:我上方的星空和我内心的道德法则。(5:161.33–6; 译者:Guyer 1992: 1)

如果不是因为他敏感聪明的母亲,他的生活可能会走上完全不同的道路。

2. 青年时期:“在狂热者的奴役中”

随着伊曼努尔长大,家庭遭遇了困难。在他外祖父去世后(1729 年),康德家遭遇了一系列事件,最终导致了家庭的破产。外祖父的去世使得市中心的马具店失去了领导者,安娜的母亲也失去了供养者。为了弥补损失,康德一家搬到了城市郊区的安娜的母亲家中,位于萨特勒街,这是城市中较为贫困的地区。马具制造商与马具制造商不同,虽然生产类似的商品,但他们并不欢迎竞争。约翰·康德成为马具制造商敌意的目标,生意在新地点没有繁荣起来。收入逐渐下降,安娜·雷吉娜(1737 年)去世后,进一步遭遇困难。年仅十三岁的伊曼努尔一定对他的第一位导师在自然和宗教情感方面的损失感到痛苦。[7]

当伊曼努尔·康德六七岁时,他进入了医院学校,这是一所位于当地诊所的文法学校,教师是一位神学候选人。1732 年,通过安娜,认识这个孩子的牧师舒尔茨安排八岁的伊曼努尔继续在弗里德里希学院接受教育。对于像康德这样工人阶级父母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个幸运的机会。与传统的途径相比,即在父亲的店铺学徒工作,并最终继承这个工作坊,伊曼努尔有机会接受更高的教育,前提是他将追求宗教或公职。从实际角度来看,这将提升康德在社会中的地位,并为他提供机会超越他所出生的等级和经济状况。人们可以推测,敏感聪明的康德可能期待着晋升的可能性。不幸的是,他在那里接受的教导比在家中母亲的指导下更加严格的彼得主义形式。

康德后来认为青年时期是人生中最艰难的岁月,充满纪律、孤独和缺乏自由(《教育学讲稿》,w. 1776–87,第 1803 页;9:485.13–17)。在弗里德里希学院,学校每周上六天课。周日要完成作业和祈祷。主要的教学科目是拉丁语和宗教。只有男学生被录取;没有机会见到女孩或社交,而且作为一个马具制造商的儿子,康德已经处于明显的社会劣势。他的初等教育后期(我们称之为高中)无疑使他的生活变得更糟。伊曼努尔将一直上高中,直到 1740 年,那时他十六岁。

此外,教育质量也不高。只提供了相当基础的数学课程,自然哲学(生物学、化学、地质学、物理学和天文学)根本没有教授。学生们被培养成为行政和文书职业的人才,所以科学被视为一种奢侈品,不应该沉迷其中。从神学角度来看,科学也受到怀疑。虔诚派对探究的漠不关心和对事实的根本否认导致了对科学的轻蔑和敌视。直到 18 世纪 50 年代,教士们仍然拒绝接受日心说体系,并将牛顿的天体力学视为虚构。虔诚派神学家弗朗茨·布德(1667-1729)、约阿希姆·朗格(1670-1744)和安德烈亚斯·吕迪格(1673-1731)认为圣经教导了一切有价值的自然知识。后来的虔诚派思想家克里斯蒂安·奥古斯特·克鲁修斯(1715-1775)基本上持相同观点。对于虔诚派来说,尤其是在其萨克森中心哈雷,教育是为了实际生活管理,而不是一种具有内在价值的努力。数学对于簿记是有用的,但对于描述现实是毫无价值的。只要物理学的发现不动摇圣经,它就是可以接受的。然而,作为独立的研究项目,科学被视为异端的源泉。标准课程包括大量的神学、教义记忆和圣经故事。尽管学校提供了各种主题:拉丁语、希腊语、希伯来语、逻辑学、历史(包括教会和哲学)和地理学,但这些教学的主要用途是为了在大学进一步学习神学做准备。学院的教育始终服务于虔诚派的计划,即转化和拯救灵魂。

在哈勒,敬虔主义找到了其中心和宗教气质。然而,在康斯伯格,敬虔主义在 18 世纪 30 年代的影响力范围内,受到了向主流传教的任务的调和。在舒尔茨的指导下,意识形态的热情被在使人皈依时需要灵活性的需求所控制。因此,在康斯伯格,它并不像南方那样单一。康德在学院接受最早的教育,他将遭受更严厉的教育理念。在大学期间,他将享受更温和的教育理念,正如康德后来的大学教师马丁·克努岑(1713-1751)所示。作为一个热情的敬虔主义者,克努岑研究了牛顿,并讨论了莱布尼茨和沃尔夫的思想-这对普鲁士东部的敬虔主义者来说是可能的,但对普鲁士中部和萨克森的敬虔主义者来说是不可能的。

在高中期间,这种调和并没有被感受到。学院的教师们非常严厉。敬虔主义的学校教育包括严格的时间表,严格遵守宗教教条,并通过反复练习进行教学。学校的目标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是拯救学生免受“宗教腐败”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提高他们的“世俗福祉”(库恩 2001a:46)。严格遵守规定、教条和实际应用对于这两个目标至关重要。康德的一位前同学大卫·鲁恩肯批评了“狂热分子的纪律”(致康德信,1771 年 3 月 10 日;10:117.15);另一位同学和终身朋友提奥多尔·希普尔(1741-1796)在回忆起“他青年时期的奴役”时,谈到了康德的“恐惧和恐惧”(马尔特 1992:95;库恩 2001a:45 译)。

典型的违规处罚,除了身体惩罚之外,今天被称为“内疚之旅”。与天主教不同(在忏悔中原谅罪过),新教的救赎依赖于恩典。信徒不能依赖仪式来获得赦免;非天主教的基督徒不断积累罪孽。他们只能尽力而为,并通过懊悔的内省来提高救赎的机会。虔诚主义将懊悔磨练成一门艺术。救赎的关键是一种罪感——实际上更像是一种情感而不是一种感觉(Schuldgefühl)。上帝的恩典会抹去过去的罪孽,但恩典既不可预测也不可验证。唯一的衡量标准(如果有的话)是羞耻感的强度——培养罪感的感觉越强烈,救赎的机会就越大。学院的教育将这种罪感制度化,并试图以懊悔的精神和保守的礼仪教导学生。为了成为更好的公民,无论在精神上还是在实际上,人们应该怀着热情的罪感和道德败坏感。

除了一个名叫海登赖希(Heydenreich)的友好的拉丁语学家向康德介绍了卢克莱修斯的《物性论》(Borowski 1804: 38-9)之外,高中阻碍了康德的成长。他在学校里擅长拉丁语和希腊语,但在神学和算术方面遇到了困难。在海登赖希的指导下,他似乎喜欢古典作家,许多人认为他将在大学里学习古典文学。

缺乏科学训练将阻碍他对自然的后期探索。他于 1740 年试图在大学弥补这一点,但他的数学导师,普瑞瓦特多岑特·克里斯蒂安·阿蒙(1696-1742 年),对微积分一无所知(Kuehn 2001b:13-16)-这是理解当时尖端物理研究的基本工具。康德的定量技能一直处于不合格状态;当他计算时,结果通常都是错误的(Adickes 1924a:73-83;1924b:1:38-9)。这种数学训练的不足影响了他对牛顿的工作的迟钝理解,但并没有损害康德对牛顿的赞赏。在弗里德里希安学院,这种算术、哲学和科学的不合格教育是常态,康德必须不断努力弥补这个早期的不足。

因此,康德对自然科学的后期贡献只能保持概念性的。它们只是一些卓越的洞察力,但是后来的物理学家,而不是康德,对它们进行了严格的阐述并从经验上予以证实。

高中可能也影响了康德伦理学的发展。在没有数据的情况下,这种影响是推测性的。然而,常识表明,他后来对尊严和自主价值的兴趣可能受到了他在学校所遭受和目睹的对待的影响。一个回忆起自己的“青年时期的奴役”并感到“恐惧和害怕”的思想家坚持认为,将人类视为目的而不是手段,是一个范畴命令。

此外,这些经历也可以解释康德将情感排除在伦理学之外的原因;这是一个奇怪的排除,考虑到他强调善意的重要性(《道德形而上学基础》1785 年;4:393-5)。安娜·康德于 1737 年去世,当时伊曼努尔只有十三岁。从那时起,这位敏感的少年只将“在感觉的指导下的道德”视为负面的。这可能部分原因是他每天都接触到在学院中所接触到的道德教义所带来的罪恶感。没有一个充满爱心和理智的母亲作为平衡,罪恶感和道德的压抑和负面联想必然会对他产生影响。他遭受了教师们虔诚的怪念头,渴望通过罪恶感来拯救他。他后来对情感的蔑视可能是不合理的,但他的成长背景提供了一个解释。

3. 学生时代:“划定前进的道路”

当康德于 1740 年进入腓特烈大学时,他只有十六岁。家里的经济状况并不理想。他的父亲作为一个穷人申报税款。但是,一个叔叔,鞋匠里希特,支持伊曼努尔的学业。此外,伊曼努尔通过给同学家教来补充叔叔的恩惠。他经常免费做这样的工作,但偶尔康德会接受奢侈品来补充他有限的收入。他是一个冷静而安静的学生,不参与大学生常见的轻浮活动。[9] 然而,康德也不是一个苦工。他喜欢打台球,并且打得很好,他和他的伙伴们经常赢得一些小额奖金来帮助支付生活费用。作为大学的一员,康德在社会中升了一个新的阶级。在这样做的过程中,他享受了这个阶级的特权和豁免权,例如免除兵役/征兵,而这是下层阶级所容易受到的。对于一个身材瘦小、体质脆弱的人来说,康德的社会地位的提升和相应的豁免权很可能拯救了他的生命。

舒尔茨牧师曾希望大学生康德能从事教会事业,但他却选择了修读逻辑、伦理学、形而上学、自然法和数学课程。康德的导师马丁·克努岑(1713-1751)向他介绍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87)和《光学》(1704),并可能引导他思考自然哲学。此外,康德还参加了约翰·戈特弗里德·特斯克(1704-1772)的课程,特斯克的课程涉及电学和实验物理,这些课程激发了康德的博士论文《论火》(1755)的灵感。

康德的大学教育进行了四年,康德家庭再次遭受挫折。1744 年,康德的父亲约翰中风了。二十岁的伊曼努尔成为家庭的主要负责人,照顾父亲的健康,并在接下来的一年停止上课。他开始在这个时候写关于自然哲学的文章,试图确定力量的属性,这是当时非常流行的主题。1746 年,他埋葬了父亲,写了他的第一部作品的大部分内容,提交给审查员,并找到了出版商。一年后的 1747 年,他完成了《论生命力的真实评估》,处理了家庭事务,为他的弟弟和三个妹妹找到了住所,并搬到了另一个学生的家里。《生命力》是他已知的第一篇文章,第一次出版,也是他的第一本书。

但是当康德完成这部作品时,他退出了大学。1748 年,他离开城镇,没有获得学位,去乡村为一个贵族家庭当家庭教师。

用财务原因来解释康德的学业失败是很诱人的——他的父母已故,孩子们没有积蓄。表面上看,康德不仅要为自己负责,还要为他的兄弟姐妹负责。财务状况非常紧张,最好的情况也是如此。然而,康德家族确实有一个恩人,他们的叔叔里希特,当康德入学时支付了他的学费,并为他的出版物提供了资金(Borowski 1804: 46; Lasswitz 1902: 521)。里希特将继续支持他,并为他的第二本书(1755 年)支付印刷费用。因此,贫困不太可能是他退出的原因。也不是缺乏论文。《生命力》是一本技术性著作,在 1749 年版中有 256 页,足够获得硕士学位。

然而,康德用德语而不是学术论文所需的拉丁语写了这本书,尽管高中给了他出色的语言学技能。显然,他并没有打算将《生命力》提交为他的硕士论文。为什么呢?

内容提供了答案。他宣称他将批评莱布尼茨和沃尔夫(ii,1:7)。他拒绝了预设和谐的学说,即物质之间不相互作用的学说,拒绝了莱布尼茨的主张(1714 年《单子论》第 7 节)认为物质没有“窗口”。对于康德来说,它们是有的。他继续说,物质通过彼此的相互作用来改变彼此的状态(#4,1:19),这是他从克努岑那里得到的启发(克努岑在 1735 年以类似的批评获得了博士学位)。他还反对沃尔夫的“运动力”概念。康德认为(#3,1:18)力和运动之间关系不大。力不仅仅与运动有关,更多的是与存在有关。因此,“运动力”是一个用词不当。对于康德来说,生命力更好地被描述为自然的动态源泉,一种“主动力”或者说是 vis activa。

康德批评莱布尼茨和沃尔夫应该会提高他的毕业机会。克努岑也质疑了他们的观点。即使在康德所在大学的温和的彼得派氛围中,批评莱布尼茨和沃尔夫也是正确的事情。哈勒的神学家朗格(Lange)曾策划了沃尔夫被普鲁士驱逐(1723 年)并引发了关于沃尔夫的莱布尼茨倾向的激烈争论(1723-1740 年)。其他彼得派也效仿朗格,因为沃尔夫支持莱布尼茨的和谐观而拒绝了他。这与他将世界视为一系列均质物质的网络有关,这被视为异端邪说。沃尔夫被认为是一个危险的激进分子。但康德批评沃尔夫的原因不同——沃尔夫不够激进。

康德在前十节中阐述了他的观点。一切都始于力量。它甚至先于延伸,正如莱布尼茨已经说过的那样(#1; 1:17)。康德认为莱布尼茨是正确的,并赞扬他为揭示了亚里士多德的内在目的概念以及莱布尼茨对实质形式基础的恢复所做的努力。然而,莱布尼茨的观点还不够深入。自然的单位是积极的力量(#1–3; 1:17–18)。它们的作用是建设性的;它们创造并维持着自然的结构。世界是能量浓缩的织物。力量统治着一切,不仅仅是身体运动(#2; 1:18.6–8),还包括所有活动(#3; 1:18.27–36)。这包括心灵和身体的相互作用——物质产生的思想和精神意图的行动(#6; 1:20.35–21.1; 21.14–16)。

动态行动是绝对基础的。力量通过外部作用产生效果(ausser sich wirken; #4; 1:19.5),并且在词义的完整意义上,外部行动确定了力量的位置(#6; 1:20.36–1:21.1)。力量通过辐射其行动来发挥作用;它将其效果扩散出去(ihre Wirkungen von sich ausbreiten; #10; 1:24.23),而这种扩散通过其行动确定了其内部的源头,从而确定了力量的位置。行动带来了位置(Ort),位置带来了空间(Raum),空间带来了宇宙(Welt)——没有力量,这一切都不会存在。定位的力量编织了世界(#8),使它们的相互作用形成网络(#7),编织关系、秩序和空间(#9, 1:23.5–9)。力量是第一位的,将空间和其中的一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当一个源作用于外部物体时,多个源相互作用。当它们的场相遇时,它们会这样做。例如,将两个小石子扔进池塘,观察干涉的涟漪:首先,点源在它们扩展的辐射边界上相互遇到彼此的活动;接下来,这些脉冲在相互碰撞时被修改。辐射的外部修改会影响其内部构成。由于力是一种主动脉冲,而对于康德来说,活动比任何其他事物更能描述力,与另一个场的碰撞对原始活动具有构成性影响。(考虑天气-当气团相互碰撞时,它们会影响彼此的露点、温度或压力。)因此,康德得出结论,力点的作用等于它们内部状态的相互变化(#4;1:19.4-6)。

通过位置的动态扩展和相互作用形成了空间,而相互作用则创造了结构。力点伸展、抓握和抓住,相互修改的接触构成了它们的连接(#7;1:21.30-33)。这产生了后果。力,由于其作用,被放置在“某个地方”表明了力和空间之间的联系。这种互动联系构成了现实的基础。

这些大胆的观点注定使这篇论述失败。即使是一个思想开明的基督教顾问也无法批准它。第 1 章中的动态本体论与圣经中的创世记相矛盾。根据圣经,上帝是万物的创造者。但康德认为是力创造了一切-力,而不是上帝,是自然的创造者。更糟糕的是,正如他在第 2 章中所辩称的,力可以用数学模型来描述,并且可以由两个量共同决定,正如他在第 3 章中所辩称的那样。“上帝”只是力本身的原因的占位符。

现在康德将上帝视为可能创造多个宇宙的人(#8; 1:22),作为维度的工程师(#11; 1:25),并将这个世界与不太可能的其他世界隔离开来(同上)。但在同一时间(#7-10),他将力量归因于这些任务。而且他在赞美完全体时已经表露了自己的态度。完全体是自我组织和维持事物的程序-用亚里士多德的话说,是一种将潜能转化为行动或实现的能量。

康德对上帝和力量的摇摆不定只有两种解读。其中任何一种都不会让任何一个真正的基督徒满意:要么上帝是创造力量,要么上帝创造了创造力量。根据康德的论述,前者意味着上帝可以被描述为一个物理量。后者则意味着力量而不是上帝创造了宇宙。任何提出这两种观点的人都不是一个信徒,也不值得在一个虔诚的顾问(甚至是一个自由派的顾问)的指导下毕业。

因此,康德被忽视了。克努岑从未推荐过他,在克努岑写给莱昂哈德·欧拉(1707-1783)的信中,他并不在优秀学生名单上(Waschkies 1987: 20)。这位教授有更加固定的宠儿,比如约翰·魏滕坎普夫(1726 年出生)和弗里德里希·巴克(1722-1786 年),他们继承了克努岑的职位(Pozzo 1993: 283-322; Kuehn 2001b: 23)。

康德采用了讽刺的手法(#4; 1:21.3–8),并通过从未提及他的老师来报复。多年后(1770 年),在克努岑去世后,康德终于得到了一些公众认可,并通过与管理层达成协议,从巴克那里夺取了克努岑的教职,将宠物学生推到另一个职位上,甚至没有询问过他的意见。

塞内加的一句话为康德的首次亮相定下了基调:“没有什么比去自己应该去的地方更重要,而不是像牛群一样跟着他们走去”[10]。康德表达了希望,“我对反驳伟大人物的自由不会被视为犯罪”(1:7.6–9)。他需要希望,因为他已经下定决心。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是挑衅的。“我的基础如下,”他写道(1:10.25–7),“我已经确定了我要走的道路。我将踏上我的道路,没有什么能阻止我前进。”

4. 动态首秀:“反比例方程中的辐射”

伊曼努尔·康德的本意是要理解自然的力量,并试图解决力量之谜。《论活力的真实评估思考》是对所谓的活力争议的一种贡献;其目标是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简单而深刻:什么是力量,它如何被衡量?

这场争议始于上个世纪,并贯穿整个现代时期。在他对物质的机械描述的影响下,笛卡尔认为力量可以归结为物质中可观察到的运动的数学量。笛卡尔认为这个量在宇宙中是守恒的。自然是物质的运动,而运动是解释的原则。“力量”是质量和速度(mv)的乘积,被称为“运动量”或“死压力”,现在则称为动量。除此之外,对于笛卡尔来说,“力量”没有进一步的意义。笛卡尔的本质可以被分离为物质和精神实体,而力量则不是这两者之一。力量不是一种动态的本质,也不是本质。它只是在另一种物质中可计算的运动量。通过他的描述,笛卡尔将物理学简化为运动学。

莱布尼兹反对了笛卡尔的表述。在研究上升和下降的物体时,他认识到它们的行为揭示了一个不同的量,源自伽利略的落体定律,即质量和速度的平方的乘积(mv²)。莱布尼兹认为这意味着笛卡尔的量是错误的,只有 mv² 而不是 mv 是守恒的。莱布尼兹将这个新的量称为“活力”(vis viva);现在我们称之为动能。他认为力量是真实的,并且它不仅仅是一个量(笛卡尔的 mv)- 它是自然的基本品质,其活动可以在自然中观察到。莱布尼兹将物理学扩展到了动力学。

莱布尼茨在上升和下降的物体方面是正确的,但笛卡尔派(笛卡尔已于 1650 年去世)指出了其他实验证据支持 mv 公式。不幸的是,在早期的辩论中无法决定这个问题,因为双方都是正确的;动量和动能都存在。因此,争论持续了几十年。莱布尼茨去世后(1716 年),争议通过他的追随者继续存在,他们与当时的法国笛卡尔派发生争吵。牛顿派在活力问题上分裂;牛顿和他的英国粉丝拒绝了它,而欧洲大陆的牛顿派接受了它。牛顿去世后(1727 年),在 1740 年代,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结果是有利于牛顿。达朗贝尔证明了物理学中两个量都有其位置(1743 年)。在此之前,欧拉(1737 年)已经发现了笛卡尔的动量是牛顿的力在时间上的作用,而莱布尼茨的动能是牛顿的力在空间中的作用。然而,这些信息传播并得到普遍接受之前确实需要一段时间。辩论在康德发表《活力》(1749 年)时逐渐平息。

伊曼努尔·康德的首次亮相是解决争议的众多尝试之一,但实际上,它是一个失败。《活力》出版得太晚,没有产生任何影响,康德也不知道达朗贝尔和欧拉的研究。但这本书在公众眼中的命运注定是失败的,因为康德似乎押错了赛马的队伍。他主张笛卡尔的运动学和莱布尼兹的动力学的综合,以牺牲牛顿力学为代价。当时,他对牛顿的思想只有部分理解。他还没有明白运动和静止都是一种状态(伽利略已经发现了这一点),力只是用于改变状态,而不是保持状态(这是牛顿的第一运动定律)。他不仅通过这些错误隐含地拒绝了牛顿,还明确质疑了他的权威(前言,1:7)。在书的后面,他批评了牛顿的第一运动定律(#50-51,#97-8),提出了牛顿惯性的替代方案(#124-5,#132-3),并将牛顿认为运动损失揭示了自然的熵增趋势的观点视为“绝望的借口”(#50;1:59)。他甚至在没有提及质量和加速度的第二运动定律的情况下,试图确定力的概念。对于康德来说,牛顿力学是无关紧要的。虽然书中有数百处引用笛卡尔和莱布尼兹,但对牛顿的引用可以用一只手指头数得过来。

事实上,康德并没有像当时看起来那样错误。首先,他基本上得出了与达朗贝尔和欧拉相同的结论:mv 和 mv² 都是合法的、可确定的量。更重要的是,他提出了一种深刻的联系。在第 2 章中,他展示了笛卡尔的数量在经验上得到了很好的支持,而在第 3 章中,他认为必须考虑莱布尼兹的数量,才能对力的完全定性理解。"主动力" 可以同时测量为 "死压力" 和 "活力"——对力的完整论述需要笛卡尔运动学和莱布尼兹动力学的综合,尽管它们之间存在冲突。

换句话说,康德不仅将动量和能量视为相关的量,就像达朗贝尔所做的那样,而且他认识到它们的结合指向了力的普遍性质。这比欧拉的洞察力还要深刻。欧拉发现这些量可以从牛顿力推导出来,并且它们之间存在定量的联系。但是康德赋予了这种联系以定性的意义,认为自然的结构必须用动态术语来理解,牛顿真正错过了重点。这本书的标题《对活力真正估计的思考》并非虚张声势,因为康德的 "真正估计" 是 "活力" 和 "死压力" 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在整本书中,他努力协调相反的东西,笛卡尔运动学和莱布尼兹动力学,试图将动量和能量结合起来——同时还有大胆批评牛顿的胆量。这是这项工作的核心。作为一种预测,它是卓越的。康德在他的第一篇发表作品中不仅直观地认识到物质最终是有能量的,而且它的动态度量是动量-能量。[12]

这个论述不是凭空猜测的。康德理解了力量的含义。他认为力量是行动的本质(#4)。这种行动是一种“扩展”(#9-10)。力量的扩展(ausbreiten;1:24.23)是空间的延伸(Ausdehnung;1:24.6)。力量构成了连续体,反过来受到创造结构的支配(#10)。对力量本质的理解的转变相应地改变了人们对物质对象和动态相互作用的理解。起源和源头是力量,而不是笛卡尔主义者所坚持的物质。力量负责物质、量化和自然法则,而不是相反。在这个大胆的论题中,康德预见了他更著名的“哥白尼式转变”——一种我们观察自然的方式的颠倒,但在这个背景下,他仍然在从事他那个时代的自然哲学研究。动态相互作用将力量转化为一个场,将虚空转化为一个充实体。康德预见到动量-能量是时空的实质相关性。他绕过了牛顿,赶上了爱因斯坦。[13]

这个论述与力量和空间的联系有关——“力量”被理解为动量-能量,康德所定义的物质的活动本质,而“空间”被定义为康德的维度连续体。对于康德来说,力量抓住了虚空,将其作为一个维度存在来定位原始脉冲。力量扩展了空间,对其进行排序,而空间则放置了力量,对其进行支配。空间动态地扩展,力量结构性地作用。彼此需要。没有力量,空间将缺乏结构(Abmessungen 或 Dimensionen,#9-10),无法容纳一个世界(#7-9,11)。没有空间,力量无法成为一个场(#10)。力量被空间所限,空间被力量所迫。这是它们之间的纽带(1:23-4)。确实:质量拉伸时空,时空紧握质量。

实际上,康德在几个方面赶上了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他的另一个洞察力是如此基本,以至于很容易被忽视。他捍卫了力量作为自然互动矩阵的观点,并坚持动力学的重要性。活力的动态本体论在当时受到嘲笑,因为牛顿的力学已经消化了开普勒的天体动力学,并边缘化了莱布尼兹的物理动力学。然而,康德的立场将标志着未来科学的发展方向。我们不再将自然视为一组在空旷空间中相互作用的粒子和力量,而是将其视为能量脉冲在场中相互作用的系统。动力学已经被证明是基础性的。

在详细研究力量与空间的联系时(#10),康德发现了自由点源辐射的定律(1:24.19-23),这是自然哲学中首次推广的个体反比平方定律:

任何自由场中的点源辐射的压力下降速率与传播距离的平方成反比。[14]

康德的普遍化将开普勒的光测定定律(1604 年)、牛顿的普遍引力定律(1697 年)和库仑的后来的静电力定律(1785 年)统一为能量传播的实例。[15] 康德的定律不仅统治着光、重力和静电力等多种形式的自由辐射,还统治着放射性、无线电波和声音。它最著名的应用是在其第一个开普勒式的实例中,哈勃测量了遥远变星的亮度(1924 年),从而导致了宇宙膨胀和宇宙大爆炸的发现。

在《活力》关键的第十节的总结反思中,康德认识到压力传播比的偶然性(1:24.26–8),推断出其他比例会产生具有其他维度的连续体(1:24.28–30),并猜测掌握维度范围的科学将是最高的几何学成就(1:24.31–3)。鉴于量子几何学及其现代形式——超弦理论和 M 理论,这最后一句话可能是康德最有远见的预言。尽管受到科学训练不足、导师的拒绝、学业失败和家庭的灾难的困扰,康德在 1749 年的哲学处女作中展现了天才的标志。

5. 牛顿式的观星:「一个普遍规则的辉煌」

在接下来的七年里,康德的生活将会很平静。他现在在波罗的海乡村教孩子们。作为一名霍夫迈斯特(私人教师),他在 1748 年至 1751 年间在法国定居点 Judtschen 教育牧师安德斯的儿子,距离 Königsberg 半天的步行路程。接下来,他在他的 Arnsberg 庄园教授骑士冯 Hülsen 的儿子,大约持续到 1753 年,这是从 Königsberg 骑两天的路程。最后,他在 1754 年担任凯瑟林伯爵的家庭教师。这段时间康德的财务状况有所改善,这使他有更多时间照顾他的教学和自己的研究。

当康德离开城镇时,对他思想的主要影响来自于乔治·伯恩哈德·比尔芬格 [16](1693-1750),他是沃尔夫在哈雷大学的助手。比尔芬格的启发式方法激发了《生命力》这个项目。这个寻找真理的规则是在专家提出相反观点时,找到一个中间立场,前提是没有别有用心(1:32.7-13)。比尔芬格的规则引导康德在力量问题上调和了莱布尼兹和笛卡尔。这种方法几乎贯穿了他所有的批判性著作。

在乡村,康德意识到尽管他的处女作受到了启发,但并没有取得成功。他将莱布尼兹和笛卡尔综合的中间道路被忽视了。在批评牛顿之后,康德重新考虑了自己对牛顿物理学的立场。当康德发表他的第二部作品《旋转周期论文》(1754 年)时,他的疑虑已经转变为钦佩。正如标题所示,这是一篇关于旋转周期的论文。

对于地球在其轴向旋转中是否发生了任何变化的问题的调查,这导致了昼夜更替,自其起源以来是否有任何变化,以及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柏林皇家科学院宣布为今年的奖项。(1:183.1–12)

康德将引力吸引描述为“自然的普遍引擎”(das allgemeine Triebwerk der Natur),这使牛顿能够以“清晰而无可置疑的”方式揭示自然的秘密。(1:186.35–7) 在这篇文章中,他还宣布了他的下一本书(1755 年)的工作标题,

宇宙学,或试图从牛顿理论的物质运动的一般规律中推导出宇宙的起源、天体的构成和它们运动的原因。(1:191.4–8)

伊曼努尔·康德在撰写《旋转周期》一文时完成了他的牛顿式转变。早期草稿仍涉及讨论惠更斯的动力学(23:5–7)。但发表的论述已经锐化为牛顿式观点,其他自然哲学家甚至没有被提及。牛顿已成为康德的权威和他唯一的科学参考点。

关于康德的实际转变了解甚少。只有起点和终点——《活力》和《旋转周期》。但并不需要太多想象力来填补空白。1749 年,康德推销他的书并等待反应。当追踪相关期刊时,他不可能没有注意到牛顿是胜利者,也没有注意到莱布尼兹的动力学正在衰落,对笛卡尔的运动学的支持几乎已经崩溃。力量是牛顿式的力量。牛顿式物理已成为自然哲学的新范式。

根据他自己的论述,康德对他的职业并不热衷,但也并不讨厌。他的一些学生亲切地保持联系,并在以后在城市里找到他。他与安德施和休尔森关系良好,为凯瑟林克斯家族工作是他终身友谊的开始。因此,他的辅导责任并不是太大的负担。之后,他以惊人的速度发表了一系列出版物——两篇小册子,一本书,一篇硕士论文和一篇博士论文;每篇都涉及不同的主题,而且全部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完成(从 1754 年 6 月到 1755 年 9 月)。时间表明,他在乡村已经写了其中一部分。

这意味着他有闲暇时间。他教书,但也追求自己的兴趣。他牛顿转变的显著之处不在于心态的改变,而在于能力的提升。尽管他的第一篇发表作品非常出色,但却显示出他对基本力学的困惑以及理解牛顿所需的数学的补救性掌握。他接下来的一系列作品展示了对天体力学的牢固掌握和对《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日益赞赏。消化其内容,特别是以流变法而非常规微积分的形式(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数年)。

康德所处的环境可能更有利于他与牛顿进行更全面的接触。乡村生活是在白天进行的。康德必须适应雇主并在白天照顾他的职责。因为他的闲暇时间可能是在晚饭后(日落)或早饭前(日出),他可能在晚上读《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工业革命之前的夜晚与现在不同。夜晚很黑暗,当没有云彩和满月时,星星会以我们今天不熟悉的强度闪耀。星空一定令人敬畏。我们可以推测,康德在学习《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时,偶尔会走出去仰望星空。他正在阅读有关天体力学的内容,然后他会看到它。康德随后的出版物显示了他对星星和它们展示的规律的热情,正如它们显示了他对行星舞蹈的理解和对牛顿成就的认可。康德在乡村的工作无疑有助于他对牛顿的研究。

康德早期的工作使他对自然的动力学产生了敏感,这使他在观星时更容易对天体力学感到惊叹。从毕达哥拉斯到开普勒,具有动态倾向的思想家们都聆听着宇宙的音乐。正如开普勒的《和谐宇宙》(1619)所示,宇宙的音乐不是诗意的错觉,而是一种启发性的工具。它将人们的注意力转向宇宙的模式,指向法则的和谐与节拍。正如《旋转周期》一文所示,康德追随了这些思想家的脚步。聆听宇宙的音乐将产生 18 世纪 50 年代的惊人发现。

乍一看,康德如何将牛顿的潮汐理论应用于地球轴向旋转的命运似乎是无法解释的。但在《旋转周期》一文(1754 年),康德以正确的理由得出了正确的结果。牛顿表明,主要是月球引力对海洋潮汐产生作用。康德认为,这种作用构成了地球表面的减速力矩(1:187);他推断,这种减速会减慢地球的自转速度(1:188);而月球制动器只有在白昼与月亮的月相一样长时才会松开(1:190)。尽管面临着数据匮乏、形式技巧不足和没有仪器的多重困难,他还是找到了解决办法。

但是,如果行星的旋转命运被建模为音乐,解决方案将是响亮而清晰的。引力的拉力产生不同的节奏。每天的地球自转和月球的月球革命不同步。它们两个球体的共振带来了噪音-敲击出一种变拍的节奏,海洋潮汐的低音和高音。这种潮汐噪音分散了旋转的节奏。每隔六个小时的潮汐敲击削弱了地球的节奏。变拍是不和谐的;它们是机械的摇晃,它们最终会停止。动态的对立削弱了宇宙的节奏,使地球的自转减慢,直到它们在和谐中消失。当在遥远的未来,月亮总是照耀在同一个地方时,地球将找到它的节奏,没有潮汐的嘈杂声,与它的天体邻居保持声音一致,地球的自转将减慢。因此,康德的天体物理论文是可能的。

回顾起来,牛顿向康德阐明了生命力的力-空间联系。在它的新形象中,这种联系非常有用,其影响超出了地月系统。它的脉动,拉力和推力,是宇宙的节奏。生命力的教训是物质就是能量,力量与空间相互作用。亚里士多德的完全性揭示了当行动时,初始的动态推动会产生物质秩序。这种行动涉及比尔芬格的对立和谐,但是牛顿揭示了它的实际和精确的机制。

宇宙行动依赖于质量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引力。当质量被吸引在一起时,它们会碰撞、撞击,并被侧向偏转。偏转的角动量产生了一个与向心引力相对的反作用力——离心斥力。康德在他的第二本著作《宇宙自然历史和天体理论》(1755 年)中应用牛顿的理论,认为力的动力学,即推力和拉力,就是吸引和斥力。他说,只需要物质,你就可以开始构建一个世界(1:229.10–11)。

这比牛顿的方法更加激进,也更加一致。重力无法完成世界构建的任务。然而,动态对立的引力和斥力所构成的宇宙和谐可以进行概念性的工作,前提是假设粒子的分布是随机的。这个前提超越了生命力学说。在第一本书中,康德通过力的外部作用来解释空间,但对于宇宙演化所必需的多个动态存在的个体化问题只字未提。在第二本书中,他假设了一个最初的物质混沌,并通过力的相互作用来解释其向有序复杂性的增长。

康德的两个宇宙起点——在 1740 年代的动态延伸进虚空和在 1750 年代的均质物质混沌——并不矛盾。他的第一本书中的反思从最初开始,从延伸之前的存在开始。他的第二本书中的反思则从下一个阶段开始,从延伸中的存在开始。康德最初的宇宙论从力量延伸到虚空开始,创造了一个场域。他的下一个理论则从扩展的场域沉淀成为一散布的粒子开始。他并没有用一个动态的理论取代一个原子论,或者从主动力转变为惰性物质。物质始终是能量相互作用的外观和结果。正如他在他的教授论文《物理单子论》(1756 年)中强调的那样,粒子是力量的浓缩,其固体性是由于动态相互作用所致。

根据现有的知识,他的反思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而他宇宙历史中的空白——从动态延伸到物质粒子的时间间隔——至今仍然存在争议。宇宙学家对于这个时期发生了什么并不一致。尽管如此,他们已经证实了力量先于物质混沌。宇宙确实以奇点的动态起始,其第一个向外扩展和充满活力的行动——大爆炸——在其后形成了一个维度结构。连续体(空间和时间的解缠)在大爆炸后的 10^-51 年出现,混沌(原子核的形成)在大爆炸后的 10^-5 年出现——随后是原子的形成,星星的形成,太阳和地球的形成。在大爆炸的膨胀泡沫中就是今天的宇宙。

一旦假设存在物质混沌,一切都会自行发生。康德在《普遍自然史》中主张,自然朝着有序复杂性的繁荣可以通过“本质的奋斗”来解释(1:226.8–12)。不需要牛顿的“上帝之手”来阻止感知到的运动损失(1:222–225);他早先已经说过,诉诸于失去的运动是一种“绝望的借口”(活力论 #50;1:59)。正如他现在解释的那样,他对于这一点深信不疑,他警告原教旨主义者不要反对科学;如果他们这样做,他们将会失败(1:222.32–35;225.2–5)。

这种联系的推拉解释了宇宙的自组织,康德在《普遍自然史》中展示了混沌是如何演化为现在可见的星空。对于生命的形成,我们应该也能做到同样的解释,但当时的科学并没有解释生命的形成。生命如何展开我们不知道(1:230.14–20);我们只知道它确实存在。康德相信(科学也认同)星体的诞生比生命的创造更容易确定(1:230.20–26)。

用他著名的星云假说,康德揭示了行星、恒星和星系的形成过程。它们的诞生是一个巨大力量的过程。引力将粒子收缩成云团,但排斥力使它们在靠近时偏离。持续的积聚增加了偏转,使不断旋转的云团带有角动量。旋转产生离心力,将云团的赤道向外拉伸,压缩极点,直到外凸但内陷的球体围绕其中心越来越快地旋转,变平成一个盘状。在牛顿的普遍引力模型中,这种结合继续以动量和自旋的形式,直到宇宙盘的中心充满能量而燃烧。能量增加转化为结构增加,将黄道面组织成块状的结合体。当盘面沉积成旋转的带状结构时,块状物体变得巨大,同时沿着它们的轨道弹跳。移动的物体清除它们的路径并变成沿着黄道面排列的行星,在现在空无一物的空间中绕着太阳运行,或者在更高的数量级上,成为围绕明亮的星系中心优雅旋转的太阳。无论是螺旋星系中的太阳,还是太阳系中的行星,卫星绕行的面积与时间成正比,其周期与它们与引力中心的距离同步。[18]

通过这篇论述,康德将牛顿与他自己的力学理论综合起来,使康德走到了当前知识的前沿。在《宇宙自然史》中,自然以一波组织的波前向外流动(1:314.1–2),生成世界(1:314.8),生物圈和知觉(1:317.5–13, 352–3),最后是理性,无论是人类还是其他生物(1:351–66)。组织是脆弱的,而自发性,如果推动得足够远,会引发混乱。成熟的宇宙区域会衰变,混乱开始,复杂性的后面则是熵的产生。但是熵提供了使宇宙脉动将物质点弹回秩序的条件。因此,扩散的混乱在其中心凝聚成秩序,然后是混乱,秩序,混乱。就像一个升腾而燃烧的凤凰,自然在生与死之间循环(1:312.13)。

对于生物来说,宇宙凤凰是一个问题。人类只是它翅膀上的羽毛。人类只会生长到烧成灰烬;他们不免于宇宙法则(1:318.17–18)。由于脉动的宇宙矢量统治着一切,秩序在各个层次上都会出现,从凤凰的重复诞生到元素,再到生命,最终到不可避免的崩溃,然后再次开始。力与空间的联系在动态对立的互动和谐中展开,这种互动受到牛顿的普遍引力的统治,产生了星系、太阳、行星、生命和思维。因此,正如康德所写的那样,一条“单一的普遍规律”以绝对辉煌的方式指导着自然进化(1:306.18–23)。

6. 系统宇宙学:“宇宙中的一切事物相互连接”

当康德于 1754 年初秋回到康斯堡时,他的前景已经改善了。弗里德里希二世(Frederick the Great,统治时期 1740-1786 年)像康德一样受到教育原教旨主义的影响,他在普鲁士实施了自由主义政策,这些政策在该省开始产生影响。康德的前导师克努岑已经去世(1751 年),现在大学里弥漫着一种更加自由的氛围。康德存了一些钱,通过自学补充了正规教育,并准备重新上学。他现在将完成学业并开始他的学术生涯。

他将《普遍自然史》献给了弗里德里希二世,并于 1755 年春季出版。康德小心翼翼地匿名发表了这篇著作。问题不在于冒着宗教反对的风险来支持牛顿,而是康德将天体力学发展成了一种世俗的、动态的宇宙学,同时用非人类中心的自然目的论取代了牛顿的基督教自然设计观。他支持牛顿的力学和宇宙学,但这对圣经中的创世故事来说是不利的。

牛顿认为宇宙的组织需要上帝的干预,但康德消除了上帝干预的必要性。牛顿认为上帝定期注入新的运动力量以防止世界机器因熵增而停止运转;他接受了最终原因的概念,将其视为上帝展示自己的方式;当物理解释无法解释时,他诉诸于上帝的奇迹调整,比如在黄道面的情况下。[19] 牛顿无法解释行星的共面轨道,并推测:“行星系统中如此奇妙的一致性必须被认为是选择的结果”(1979 [1730]:402)。

康德在《普遍自然史》中发现,黄道平面上的行星排列是由作用于聚集在旋转云中的粒子的力量所导致的。因此,没有必要遵循牛顿并诉诸于上帝。也没有任何强制性的形而上学理由这样做。力量是目标导向的,它的能量展开了宇宙。康德用于描述这种展开的术语是“自然的展开”,从原始力量到复杂结构(1:226.8)。这种“展开”既是过程又是目的。目的不是由超自然的上帝强加的,而是融入了自然的结构之中。在力量、位置、空间和粒子的发展中,目的论的目标和手段是自然的;力量的相互作用是最终原因的载体,而自然的目的是自身的实现(1:223, 263, 332)。即使在最简单的状态下,物质也有发展自身的冲动(1:228, 262–3, 314)。秩序和丰富的崛起,或者用我们的术语来说,生物多样性,标志着自然追求实现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由不断的吸引和排斥的脉动推动,产生了和谐和美丽。

沿着这个宇宙模型,康德拒绝了外在的目的论,采用了内在的版本,一切都是相互联系的。康德从教皇的“存在链”中得到启示,将宇宙比作“自然链”(1: 308, 365)[20]。人类只是存在链中的一个环节。康德否定了沃尔夫、德拉姆和自然神学家的人类中心的目的论,认为宇宙是为了人类目的而创造的说法夸大了——并且是狭隘的 [21]。他说,一个聪明的虱子可能会想象,它生活的头皮和周围的一片头发是为了它的幸福而创造的;从虱子的角度来看,事情肯定是这样的(1:353-4)。在自然链中,所有的存在都是平等的。自然不偏袒任何人,无论是昆虫还是理性的存在,都不比其他人更重要(1:354)。由于力量的目标是复杂性,自然(通常理解的)的目标是生物多样性,行星的目标是维持生物圈,陆地存在的目标是增加生物群落——自然的目的是生命(1:353),至少在达到最大密度并开始在宇宙坍缩中破裂之前是这样的。

什么样的生命?最终,康德认为,行星的目标是维持智慧生命。受方丹内尔有生命的世界的愿景的启发,他推测可能存在外星生命 [22]。然而,没有什么能保证人类是创造的巅峰,甚至是存在链的顶端。康德推测,人类占据着“中间层次”(1:359.29)的位置,可能与智慧生物的顶层相距无限远(1:353.35-6)。对自己的冷静观察表明,我们正处于一条危险的道路上(gefährliche Mittelstrasse,1:366.7),处于智慧和非理性之间。我们在宇宙中是平庸的。

康德思想的一个主题,在前批判时期占主导地位,在批判时期是不可或缺的,并在晚年回归的主题是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他对笛卡尔哲学及其问题非常熟悉,因此不赞同思维和扩展的心灵-身体二元论。相反,他遵循比尔芬格的启发法,在《活力论》中已经解决了笛卡尔关于心灵-身体互动的难题,认为心灵在空间上位于身体内,并且两者都是相互影响的有活力结构。在后来的《论奖赏论文》(1764 年)中,他判断基督教关于非物质灵魂的观念是无法证明的,这个论点他在批判性著作中也有所呼应。虽然心灵不一定是字面上的物质,但他在那里辩称它们可能是与自然的物质框架相适应的某种能量束。在《普遍自然史》中,他将人类描述为物质存在;理性的构成与物质的构成有关,作为动力的产物。

万物相互联系,心智塑造物质,物质塑造心智。粗糙的物质使心理纤维变得不灵活(1:356)。智商限制的粗糙程度与密度成正比。从宇宙的角度来看,这意味着理性力量取决于空间位置。在恒星星云(胚胎太阳系)中,由于密度不同的元素组成的物质是随机分布的。但是,一旦相互作用力将物质云拉进并使其旋转,较密集的粒子就不像较轻的粒子那样容易被推动;当不平等的碎片碰撞时,较轻的碎片会弹开,而较密集的碎片则保持在轨道上。较密集的元素稍后被偏转,巡航在较低的轨道上;较轻的元素较早被偏转,巡航在较高的轨道上。轨道高度与物质密度成反比(1:270);因此,轨道带形成了越靠近太阳的行星越密集(1:277;康德的“静态定律”)。康德推测,真正优越的智慧只会在外行星的稀薄物质中出现(1:359)。行星越密集(如地球靠近太阳),不幸的是,其居民也越密集。

《普遍自然史》的匿名出版是谨慎的,但并非没有风险。致辞表明作品的创作地点是康斯伯格;出版商彼得森是一家当地公司,作者的身份最终会被揭示出来。[23] 彼得森公司在《普遍自然史》印刷完成并存放在仓库时破产了。仓库被封存,然后神秘地被烧毁,这使彼得森能够获得保险金并偿还债权人。破产和火灾阻止了该书的发行(Rahts 1902: 545–6; Krafft 1971: 193)。但这对康德来说未必是坏事。正如斯宾诺莎、奇恩豪斯或托兰的命运所表明的那样,你不能同时成为一个有活力的自由思想家和一个保守的大学体系中的教授。考虑到康德的目标,这本书的不幸是一种幸运的伪装。

他毫不气馁,开始撰写他的硕士论文。根据迄今为止阐述的观点,康德设想了一种辐射的本质,它在宇宙膨胀中自我组织。核心以互动复杂性的形式延伸,出现在由生物组成的生物圈中,最终又收缩回来,就像自然界的凤凰,燃烧后再次升起。循环的“自然外包装”产生结构,其中一些是有生命的,其中一些是有智能的。通过它们的和谐发展,自然结构最终将分配力量而没有横向边界,释放宇宙向量。当这成为一种普遍条件时,能量流在不同规模上以重复的模式是均匀的。然后它是熵增的。克服最后的边界,即垂直的量级顺序,力量再次涌入自身,将其脉冲集中到一个奇点,然后进行下一次宇宙的涌现。[24]

为了理解宇宙起源时力量的动态,结合结构的脉冲,可以将其想象为火焰。火焰是力量相互作用的典范。不足为奇的是,《生命力和普遍自然史》的作者希望对其进行研究,因为这样做可能会带来更多关于宇宙矩阵的洞察。他选择了约翰·戈特弗里德·特斯克(1704-1772),一位对电和闪电感兴趣的物理学教授,作为他的导师,并以《关于火焰的一些沉思的简明概述》毕业。

因此,康德(Kant)在后来的《批判》和《范畴命题》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以关于火焰结构的硕士论文获得了哲学学位(1755 年)。

《论火焰》是对物质的能量模型的阐述。康德在其中认为,所有固体、液体和气体类型的物体都由动态的粒子或分子(moleculae,1:372.24 及其他地方)组成。他认为这些粒子在一个弹性介质中相互凝聚。这个介质,以太,渗透在物体的分子间隙中(命题 3,1:372)。他将这个以太称为“火焰物质”,并将其确定为温暖和光的载体。热量是这种物质在分子之间的波动振动引起的(命题 8,1:377)。正如今天所知,热量是分子振动的症状,而分子振动又取决于物体的能量状态。

获得硕士学位后,康德写了他的论文《形而上学认识的第一原理新阐释》(1755 年)。乍一看,这部作品与他之前关于力量、宇宙和火焰的研究似乎没有太大关系。它是关于本体论的原则,具体而言是进行形而上学研究的概念工具。然而,事实上,他写这样一部作品只是时间问题。现在,他将探索认知对动态互动的访问以及人类融入自然的因果结构。康德自然而然地从宇宙起源转向星云、太阳系、行星和生物,然后到理性生命。通过他的博士论文,康德希望能够深入研究他最感兴趣的事物。

以常识的理解,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他们的行为是自由的,然而自然过程是机械且可预测的。因此,一个紧迫的问题是:人类的行为和自然过程之间如何关联?如果自然是力量的外在表现,而智慧生物是宇宙的产物,那么他们在一个有法则的自然矩阵中如何实现自由行动?在《新阐明》中,康德提出了一种兼容主义观点——人类的自由和自然的必然性都是真实的,而且彼此之间不能归约。随着康德的主题不断发展,它们表面上的冲突找到了一种动态的解决方式。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有先前的原因(1:396.8–9),这个规则适用于必然事件和自由行动。这两种过程类型都共享因果关系的事实,但它们以不同的方式与原因相连接(1:400.30–7)。因果关系类型涉及它们受影响的力量程度,这就是区分两者的关键。相反的,自由行为和机械事件通过力量达到和谐。自由意志不是被推动的东西,而是一种“决定性的力量”(determinandi potestas;1:404.8)。通过它的力量,意志可以抵抗冲动(motivi),而不总是被它们所迫使(1:404.10–14, 34–9)。那些没有足够力量抵抗力量的事件被视为自然和必然的结果,而那些具有足够能力抵抗力量的事件被视为自由行为。因此,自由/自发性是自然可能的。

后来,在《道德形而上学基础》(1785 年)中,康德将“事物”和“人”(4:428)区分开来,将前者描述为自然手段,将后者描述为理性目的。人是自由的;区别他们的是他们的意志,一种决定自己行动的能力(4:427)。自我决定是自由的基础;必然性是自然的标志。《新阐明》为这种二分法提供了统一的基础。自治和异律是一种动态程度的问题。人和事物都是能量束的集合,但人的理性力量可以抵抗其他力量,并具有自治能力。

正如《形而上认知原理新阐明》的标题所示,它是对理解现实结构所需的认知原理的新尝试。康德的第一本书中的力-空间联系以及第二本书中的吸引-排斥相互作用表明,动态互动是自然的生成矩阵。互动不是“一个”事物,而是涉及至少两个相互交互的极点。因为动态的“之间”——它们的联系——是基础,捕捉终极现实的认知工具不能是“一个”原则。它甚至不能是一个基本的同一原则(a = a)。互动是不同事物之间相互紧密联系的关系——如果它们不是不同的,那么这个事件将是一个行动,而不是互动。但正是动态互动本身才是事物的本质。

因此,《新阐明》不像其他本体论模板那样以同一性原则为起点。康德指出:“没有唯一的、绝对的第一的、所有真理的普遍原则”(命题 1,1:388.11-12)。相反,对立的同一性对是绝对的首要(绝对的首要):“凡是,即是;凡非,即非”(命题 2,1:389.3-6)。肯定和否定的同一性并置时,暗示了矛盾。这意味着矛盾是首要同一性对的派生物 [25]。这也意味着矛盾受到先验同一性的支配(命题 3,1:390.30-2)。只需考虑任何真实的知识:真理依赖于对其基础的直觉(intuiti niti,1:394.3-4),如果想超越同一性转换,真理的基础将与真理有所不同。类似地,实际事态是以其他事件为基础的(命题 6,1:394.10-11)。因此,不同的先前原因决定了真理;不同的先前基础决定了事物。同时,所确定的真理赋予先前作为其原因以意义,所确定的事物赋予先前作为其基础以背景。当动态中心模式改变他者性时,现实就会出现,同时被模式化的他者性放置和定义。由此产生的互动是必要的。而且它是可以理解的。形而上认知始于统一的同一性(communiter principium identitatis)支配矛盾(命题 2,1:389.3-6)。

作为对立物的共同身份是根据普遍性的,最终的基础必须是身份本身。现在简单的单位出现了。它超出了我们的理解,但绝对是必要的(命题 7,1:395.4–6)。这个必要的存在单位被称为“上帝”(同上)。从它开始,一切都会发生(命题 8,1:396.8–9)。具体而言,现在再次在认知范围内的是变化(mutatio,1:410.18)。康德的继承原则使变化变得可理解:变化发生是因为实体之间存在着实质性的联系([substantiae] cum aliis connexae sunt);物质之间的相互依赖决定了相互的变化(命题 12,1:411.18–200)。一种纽带统治着变化,从而决定了现实。这种动态结构的纽带是一种相互的、和谐的依赖关系。形而上学的认知以相互的交流或互动结束,这是康德的共存原则(命题 13,1:412–13)。

这样一种动态的和谐能够存在是如此令人惊奇,以至于必须得到神圣的支持(1:413.10–15)。因此,《新阐明》以对互动的奇迹而结束。他写道:

…由于我们发现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连接的…我们必须承认这种关系取决于一个共同的原因,即上帝,万物的普遍原则。…神圣的理解模式生成存在,也通过将它们的存在与彼此相关联来建立事物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一切事物的普遍互动必须归因于这个…神圣的观念。(1:413.13–20)

康德自信地得出结论,他的普遍互动系统肯定比平凡的物理影响理论更好。他解释道,原因在于普遍互动揭示了统治事物的连接的起源,这个起源完全逃脱了普通物理影响,因为这个理论只关注物质的孤立存在,忽视了它们之间的动态“之间”的发生(1:416)。

康德一直在取得进展。他开始撰写他的教授论文或教学资格论文《物理单子论》(1756 年)。在确定了“之间”对于自由事件和机械因果关系(以及它们的兼容性)的基础性之后,康德转而讨论“之间”在物质结构方面的意义——力的物理表现。物质是延展的——它们占据空间。自然界的终端单位必须是点实体,因为如果它们不是,它们将可以进一步分割,不再是最终的组成部分。本体论表明,空间对象由最终元素组成。逻辑要求最终元素是不可分割的,因此是点。几何学警告说,无论使用多少点,点永远无法填满一个体积。那么点如何构成自然界中的空间物体?在矩阵层面上,点之间发生了什么?

在他早期的作品基础上,康德继续论述力量先于延展;一切都是通过力量的动力学产生的,推动和拉扯;即使在最小的尺度上,吸引和排斥的相互作用也必须构建空间(determinata volumina, 1:484.10–12)。物体是力点的连贯网络。这些动态的点实体在数学上是可理解的中心,但在动力学上,它们是相互限制的活跃辐射场的中心。物理单子体因此是基本的能量球体(sphaera activatis or ambitum activitatis; 1:481.9–10, 37)。它们是点,因此是不可分割的,但它们辐射并且在这样做时创造延展。因此,非延展的点构成了延展的复合体。我们必须以动态术语来思考,因为对于自然的颗粒解释是行不通的,即使对于以太(1:486.5–35)。正如他在《物理单子体论》的结尾所写的那样,以太是有能量结构的空间或“火质物质”(aether seu materia ignis; 1:487.18),由弹性纽带编织而成(iunctae elasticitates; 1:487.12)。

教授的论文的完整标题是“在自然哲学中使用形而上学和几何学的综合,其第一个样本包含了物理单子体论”。康德认为,形而上学和几何学的结合可以产生良好的哲学(1:473)。根据他的观点,与其将狮鹫与马交配,似乎更容易将精确科学与推测结合起来(1:473.22–4),但真理只能在追求他的课程时找到,“物理单子体论”就是一个例子。

康德的终极单位,即先验的活动球体,是能量的终极浓缩,以主动的维度球体形式延伸。这一洞察力与当前的理论物理相吻合。在当前的粒子物理学中,弦理论将力点构想为闭合振动环,将其外部扭曲成维度形状。力量产生延伸,即使在元素层面上也是如此。根据今天科学的认识,由此产生的动态空间单元,即所谓的卡拉比-亚乌空间,是现实的最小延伸单位。

几何和猜想导致了物理延伸的起源。卡拉比-亚乌空间,即康德球体的现代对应物,通过量子几何学进行近似。这些单位,超弦(M 理论中的膜边缘),小于经验阈值,即普朗克长度。康德认为这些单位超出了可感知的测量范围。现代宇宙学家会同意,无论是研究绝对大的宇宙,还是必然导致对绝对小的研究,这条道路都从经验走向理性。这个探索已经变得正式化,其物理先驱是数学家。超出实验范围,今天的弦和膜的探索者从事概念性工作。就像康德一样,他们强调自然的可理解之美。

这个概念性的作品是由逻辑和审美标准、优雅和简洁所引导的。根据康德自己的证词,对自然的沉思对他来说是一次非常审美的邂逅。在《美与崇高的感受》(1764 年)中,他在《批判》之前最大的公开成功中,他将发展出一种美的现象学。根据经历的强度,审美的邂逅可以是与美相遇,激发愉悦——或者与崇高相遇,引起敬畏、感官过载,甚至恐怖(2:208-9)。后来,在《判断批判》(1790 年)中,他将为审美概念(如设计和统一)的启发式价值进行论证。

当康德还在研究《物理单子论》时,一场海啸摧毁了沿海城市里斯本(1755 年 11 月 1 日)。混乱中爆发了火灾,火势蔓延成了一场火海,将废墟烧成灰烬。这是西方历史上迄今为止最严重的地震;7 万人死亡。它发生在星期日,恰好是一个假日(康德称之为万圣节,Allerheiligen)。12 米(40 英尺)高的海浪正好在教堂城市冲击,而此时群众正聚集在教堂里。冲击使得教堂的塔楼不稳定,因为静力学原因而向后倒塌,穿过屋顶,压碎了在下面祈祷的人。位于山上的妓院幸免于难。虔诚的人死了,罪人活了下来。这对神学提出了挑战。

康德写了三篇关于灾难的论述。第一篇是《关于地震的原因》(1756 年),是一篇关于地震物理动力学的论文;康德推测山脊下面有巨大的洞穴(1:419–20)。有时洞穴中的气体会形成可燃混合物。当气体释放时,洞穴会坍塌,震动地球(1:422)。尽管康德的猜测是错误的(地震通常是由板块构造引起的),但在方法上是无可指责的,利用已知数据(矿山爆炸)来制定可验证的假设。第二篇《与地震相关的最奇特事件的历史和自然描述》(1756 年)是关于里斯本发生的事情的报告。第三篇《关于地震的进一步观察》(1756 年)是对迷信原因(如嫉妒的占星术结合)的驳斥。

在这三篇论文中,康德坚持用世俗的解释。地震是可怕的,但它们只是自然界中的事件(1:420)。我们不知道它们在更大的框架中意味着什么,将里斯本地震解释为神罚是幼稚的人类中心主义。

伊曼努尔·康德对地震的兴趣不仅仅是因为葡萄牙的那次特殊事件,还因为他在风、《风的理论》(1756 年)和《西风论文》(1757 年)上的论述。人类与自然力量的最激烈的相遇是火灾、风暴和地震。任何对力量感到好奇的人都会想要研究这些现象。火是纯粹的能量。地震是力量的残酷行动。而风则是力量在空间中移动的最好例子。尤其是气象现象是应用力量-空间联系假设的机会,即活跃、动态的力量相互影响,并且辐射的外部改变将影响它们的内部构成的想法。气团可以被建模为这些波动,天气则涉及到动态互动的明确实例。

康德发现沿海风向模式是由沿海和海洋表面上空气柱的节奏性热膨胀和收缩所导致的(1:223–4; 1:492–4)。但天气不仅仅是能量的推动和拉扯,力量(热辐射)和空间(表面上的空气柱)的相互作用。由于风是空间中的运动,其他运动可能会驱使它们前进。旋转力量-在早期的《旋转周期论文》中进行了研究-尤为重要。它们是康德发现的关键,后来得到证实,它们是贸易风、赤道风和季风的动态天气循环的原因。

经过数年的间断,康德终于有机会完成他系统宇宙论的巅峰之作。正如《新阐明》已经表明的那样,对互动自然社群的分析指向了一个绝对和超验的基础。对自然的思考不可避免地导致对绝对的思考。康德在《乐观主义论文》(1759 年)中研究了动态互动的完美性及其维系的神圣统一,主张相对自然的完美等同于多样性与规则的和谐,而绝对神圣的完美则是其多样性内含现实的基础(2:30–31 注)。它们在现实或完美方面的差异只是程度的问题(2:31.16)——宇宙向量的推力和极限。1762 年,已经接近四十岁的康德重新开始了这一探究,并写下了他的第三本书《上帝存在的唯一可能根据》(1763 年)。康德在书中探讨了自然向量的神圣极限。“上帝”被定义为必然的、统一的和恒定的存在。

《上帝存在的唯一可能根据》的第一部分包含了关于神圣纽带的本体论论证。康德并不将存在视为一种谓词(2:70–4),而是从可能性中推导出必然存在(2:77–84)[26]。统治自然的纽带可从其可知的可能性中推导出来,而不是从任何人类学故事或必然存在的概念中推导出来。康德所描述的纽带被认为是神圣的,但不应与标准的人类学描述混淆。可以使用本体论的论证,但必须明确自己在描述什么作为必然纽带。

第二部分包含了一个目的论的论证。在这里,康德重新阐述了《普遍自然史》(2:93-100,123-51)的部分内容。由于该书的副本在出版商破产后存世甚少,他希望再次重申其要点,同时减弱或完全省略其中更具挑衅性的见解。与主题相关的是在《普遍自然史》中发现的自然的内在目的论。由于其自身对物质产生作用的力量,自然呈现为一个逐渐增加秩序、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统一系统。神圣和积极的纽带是宇宙矢量,我们可以在自然的演化中观察到其设计。而且,由于设计源于物体的“内在可能性”(2:91-2),概念论证和目的论证共享相同的基础。

神圣的纽带是统一且不可或缺的能力。宇宙结构的相应特征——统一和和谐——使得康德的设计论证成为可能。《唯一可能的根据》的第三部分包含了他对本体论和目的论的评估。严格来说,只有前者才能算作一个证明(2:161-1)。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它们的差异。一个是严谨的概念证明,而另一个是其概率性和经验性的应用。但真理在于它们的和谐;两者都根植于相同的关键概念,即可能性。由于经验设计内在于可知的物体的能力,两种论证在纽带的本质上是和谐的。这就是为什么这本书有其独特的结构:两个论证(Beweise)但一个根据(Beweisgrund),即可能性,康德的可能性或亚里士多德的能力。

7. 危机与批判:“在纯粹概念中摸索”

但当康德反思自然的神圣基础时,他受到了怀疑的困扰。研究自然力量是一回事,但推导上帝的存在则完全是另一回事。人们能否像他第三本书中所建议的那样以严谨而全面的方式确定上帝?在这里,最终的任务与最终的方法发生了冲突。通过形式证明和经验证据来确定绝对是太过大胆了。康德怎么能确定自己没有自欺欺人呢?

《唯一可能的根据》的前言揭示了他内心的痛苦。他在那里写道,上帝存在的概念已经被常识所接受,因此证明的计划是多余的(2:65)。认识到上帝的存在并不需要“微妙推理的诡辩”(同上)。从理论上讲,这样的证明可能会阐明这个对象中的许多其他事物,但“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人们必须冒险进入无底深渊的形而上学”(2:65.25–66.1)。那么什么是形而上学?康德说,它是一个没有海岸和灯塔的黑暗海洋,人们很容易在其中迷失方向(2:66.1–6)。

这之后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收回:他写道,他的本体论证明,竟然不应被误认为是一个证明(2:66.12–13)。但如果它不是一个证明,那还能是什么呢?他说,他想做的只是提供“支持证明的论证”;一个未来证明的建筑工具包(Baugerät)(2:66.9–10)。这个工具包已经“费了很大的努力”(同上),即便如此,他还是要向读者道歉,因为这个工具包是不完整的,坦率地说,它很糟糕(schlecht;2:66.28)。

康德心灰意冷之前的两年,即 1761 年,普鲁士学院宣布了一个关于 1763 年公开竞赛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关于是否可以像几何定理一样清晰明确地证明形而上学原理,特别是自然神学和道德原理。弗里德里希二世国王邀请了外国知识分子和科学家,如莫泊桑、达朗贝尔、拉梅特里、伏尔泰、拉格朗日和欧拉等参加学院,他们对他们那些好奇的德国同事没有耐心。牛顿的名声一直在上升,坚定的外国人让柏林的形而上学家们感到为难。这个奖题就是这种情况的结果。

在康德写《唯一可能的根据》的同时,他准备了一份参赛作品,即《关于自然神学和道德原理的独特性的探究》(1764 年)。这篇论文被称为奖励论文,尽管康德只获得了第二名,落后于门德尔松。奖励论文的写作让康德处于一种紧张的境地,不仅因为他必须满足竞赛的截止日期,还因为他迫使自己在两个层面上参与形而上学——在书中,他追求关于上帝存在的一级问题,在论文中,他探讨了这样一个二级问题:这样的追求是否真的可行。这迫使康德对自己和他的书的项目产生了质疑。

《奖励论文》是康德对后来成为他痴迷的问题迈出的一步,即形而上学作为一个先验判断(合成判断)的系统的可能性问题,这些判断真正产生真知识主张,而不仅仅是对常识中“已知”的复述。但是,与《纯粹理性批判》(1781)相比,《奖励论文》仍然包含一丝希望。它关心的不是形而上学是否可能,而是如何可能。问“如何”意味着形而上学是可行的,任务只是确定其正确的方法而已。

作为一种方法模型,《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自然而然地被提出。在最近的历史上,没有其他作品对知识产生如此大的影响;没有其他书籍像牛顿的杰作一样彻底改变了对自然的理解;没有其他书籍包含如此多的严密形式的发现。这种严密性似乎是其内容非凡质量的关键。康德在十年前研究了牛顿的洞察力,现在研究了他的指导方针,不仅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哲学规则”中明确阐述,而且在《光学》的问题中也有所体现。在最后一个问题(1979 [1730]:404-5)中,牛顿提出了将整体分析为部分,然后将确定的原因综合为解释原理的研究策略。

因此,康德在《奖励论文》中的方法论建议是以概念分析作为形而上学的起点。只要涉及的概念不明确,合成推理就是过早的。最终,形而上学应该成为一门综合学科,但目前的限制要求首先进行强制性的分析阶段(2:290)。

这个提案使康德能够展示自己作为一个具有严格标准的思想家,并且他的奖励论文是对过于乐观的获奖者门德尔松在形而上学科学证据论(1764 年)上的现实检验。奖励论文是一次批判:形而上学可以被挽救,但只能从头开始重建。

康德通过得出这个结论,切断了自己从 1745 年以来一直坐在的树枝。概念上的哲学对现实的探究能够达到确定性吗?康德的答案是“还不行”。但是概念上的探究一直是他的工作,从《活力》到《唯一可能的根据》。因此,他所做的一切突然对他来说都显得非常过早。康德突然陷入了危机。

一年后的 1765 年,他已经四十一岁时,事情达到了顶点,他阅读了瑞典神秘主义者伊曼努尔·瑞典堡(1688-1772)的作品。在《天国的奥秘》(8 卷,1749-1756)中,瑞典堡描述了他对天使的幻象,详细描述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康德对这位透视者的传闻行为感到好奇,但当他阅读这部作品时,他认识到这是一个骗局。

康德写了一篇尖刻的讽刺作品,《一个灵魂预见者的梦》(1766 年)。在其中,他谴责瑞典堡作为“所有灵魂预见者的首席灵魂预见者”(2:354.20),他的作品是“幻想”(2:363.36),是“想象力的狂妄之作”(2:366.11),是“八卷胡言乱语”(2:360.15),是“忧郁的风”在肠胃中肆虐时产生的排泄物,以及在心灵中肆虐时产生的天堂幻象(2:348.25–9)。

康德感到不安的是,他在这个放屁的神秘主义者身上看到了自己的一个模仿(Laywine 1993: 71)。幻想家的天使世界是动态宇宙学的还原论——康德自己论点的荒谬最终结果。他一直认为现实是根本一致的。科学和形而上学在其研究中携手合作,因为宇宙既涉及可理解的一面,也涉及经验的一面:人类是自然的无资格的一部分;心灵和身体是有活力的相互作用的存在;理性依赖于物质;在自然界中,自由只是抵抗力量的问题;等等。只有力量和它的产物,即自然。康德的思想构成了物质和精神的动态平行主义——就像瑞典堡的天堂哲学一样。

《灵魂预见者的梦》也是一种自我批判。他写信给门德尔松,为了预防别人的嘲笑,他发现嘲笑自己是最明智的选择,这是诚实的,也是他必须做的,因为他的思想“在这个问题上真的存在冲突”(10:70.2–5)。他解释说,问题在于思想存在于物质世界中,并且精神和物质物质之间的类比是没有数据限制的幻想(10:71–2)。在这封信中,于 1766 年 4 月 8 日,在他四十二岁生日之前,康德从二十岁开始工作的整个前批判项目彻底停滞下来。

康德对这个毁灭性的结果的第一反应是过度反应。当他有机会在 Königsberg 大学担任教授职位时,他不得不为申请材料再写一篇论文,题为《论感性世界和理性世界的形式和原则》(1770 年),即所谓的就职论文。由于神秘主义者交给他的问题是共同感性和理性现实的动态统一,所以解决办法必须是,根据康德的观点,将它们分离。在就职论文中,他通过将自然界划分为两个部分,即形而上学的 mundus intelligibilis 和科学的 mundus sensibilis,来解决了这个难题。

他的第二个反应更加深思熟虑,也非常勇敢。他面对自己长期以来的信念,并对其可能的缺陷进行了审查,以确定之前提出的主张中哪些是站得住脚的,哪些不是。这种自我反省是一种二阶调查,不是对概念争议本身的审查,而是对它们的可知性的审查。这证明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耗费了他十多年的时间,最终产生了他最伟大的作品《纯粹理性批判》(1781 年)。

其中的发现在历史上改变了哲学的面貌,包括传统形而上学的结束(Aviii–x,Axix–xx,Bxiv–xv),以及对上帝存在的证明已经完成(A631–42/B659–70)。后来在神经科学中的发现证实了康德的洞察力,并确认感知是由相互作用产生的,通过这种相互作用,通路组织影响数据(B1,A15/B29,A50–51/B74-5,B113,B148–9),而有组织的经验的主体——apperception 的综合统一——提出了意识的难题(B154–9)。

同时,康德在这里修正了他之前对感性和理性的分裂的观点;他这样做是正确的,因为正如他早期的洞察所表明的那样,他的动态本体论虽然过早,但一直在正确的轨道上。因此,互动性作为一种认知工具进入了批判,用于对数据进行排序(不连续关系或共同体;A70/B95 和 A80/B106),以及感知空间对象(共存原则;A211/B256–A215/B262)。能量场(作为空间延伸的力量)也在那里再次出现,作为康德批判性规则不谈论独立于心灵的本质的理性特征的唯一例外。但他意识到,这个规则必须被打破,因为能量场维持着对空间事物的互动体验(A211/B257–A213/B260)。

后来,对这种分裂的修正会更多,康德在《遗稿》中回到了他最初的主题,将可理解和可感知的前婚变成了一个仅仅是偶然的分裂,可以克服。但到 1781 年,他已经找到了自己的道路:继续追寻大问题,但现在要谨慎批判。

Bibliography

References to Kant’s texts follow the Academy edition (Gesammelte Schriften, ed.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Berlin: Reimer, later DeGruyter, 1910ff.) by volume, page, and, if useful, by line. References to the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are to the first (A) and second (B) editions.

  • Adickes, Erich, 1924a, “Kant als Naturwissenschaftler”, Kant-Studien, 29: 70–97.

  • –––, 1924b, Kant als Naturforscher, 2 volumes, Berlin: DeGruyter.

  • Beck, Lewis White, 1969, Early German Philosophy. Kant and His Predecessor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Bird, Graham (ed.), 2006, A Companion to Kant, Oxford: Blackwell.

  • Böhme, Hartmut and Gernot Böhme, 1983, Das Andere der Vernunft. Zur Entwicklung von Rationalitätsstrukturen am Beipsiel Kant, Frankfurt: Vittorio Klosterman.

  • Borowski, Ludwig, 1804, Darstellung des Lebens und Charakters Immanuel Kants, Königsberg: Nicolovius.

  • Brady, Emily, 2013, The Sublime in Modern Philosophy: Aesthetics, Ethics, and Natur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Coles, Peter (ed.), 2001,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the New Cosmology, London: Routledge.

  • Edwards, Jeffrey, 2000, Substance, Force, and the Possibility of Knowledge,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Edward, Jeffrey and Martin Schönfeld, 2006, “Kant’s Material Dynamics and the Field View of Physical Reality”, in Schönfeld 2006c: 109–123.

  • Geier, Manfred, 2003, Kant’s Welt: eine Biographie, Reinbeck bei Hamburg: Rowohlt.

  • Guyer, Paul, 1992, “Introduction: the starry heavens and the moral law” in P. Guyer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Kan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Goldman, Avery, 2012, Kant and the Subject of Critique: On the Regulative Role of the Psychological Idea,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 Hawking, Stephen, 2003, The Theory of Everything: the Origin and Fate of the Universe, Beverly Hills: New Millennium.

  • Hawking, Stephen and Roger Penrose, 1996, The Nature of Space and Tim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Jachmann, Reinhold Bernhard, 1804, Immanuel Kant geschildert in Briefen an einen Freund, Königsberg: Nicolovius.

  • Kepler, Johannes, 1937, Gesammelte Werke, 19 vols., M. Caspar (ed.), Munich: C.H. Beck.

  • Krafft, Fritz, 1971, “Analogie—Theodizee—Aktualismus. Wissenschaftshistorische Einführung in Kants Kosmogonie”, in F. Krafft (ed.), I. Kant: Allgemeine Naturgeschichte und Theorie des Himmels, Munich: Kindler.

  • Kuehn, Manfred, 2001a, Kant: A Biograph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2001b, “Kant’s Teachers in the Exact Sciences” in E. Watkins (ed.), Kant and the Scienc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Lasswitz, Kurd, 1902, “Anmerkungen zu Gedanken von der wahren Schätzung der lebendigen Kräfte”, in Kant, Akademie Edition, 1: 521–33.

  • Laywine, Alison, 1993, Kant’s Early Metaphysics and the Origins of the Critical Philosophy (NAKS Studies in Philosophy 3), Atascadero, CA: Ridgeview.

  • Malter, Rudolf, 1992, Kant in Rede und Gespräch, Hamburg: Meiner.

  • Newton, Isaac, 1953, Newton’s Philosophy of Nature. Selections from His Writings, H.S. Thayer (ed.), New York: Hafner.

  • –––, 1972 [1726], Philosophiae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 The third edition with variant readings A. Koyré and I.B. Cohen (eds.), 2 volume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 1979 [1730], Opticks, or A Treatise of the Reflections, Refractions, Inflections and Colours of Light, 4th edition. A. Einstein, E. Whittaker, et al. (eds.), New York: Dover.

  • Paulson, Friedrich, 1902, Immanuel Kant: His Life and Doctrine, New York: Scribner’s Sons.

  • Pozzo, Ricardo, 1993, “Kant e Weitenkampff”, Rivista di storia della filosofia, 48: 283–322.

  • Rahts, Johannes, 1902, “Anmerkungen zur Allgemeinen Naturgeschichte und Theorie des Himmels”, in Kant, Akademie Edition, 1: 545–558.

  • Rockmore, Tom, 2001, “Introduction” in Tom Rockmore (ed.), New Essays on the Precritical Kant, Amherst, NY: Humanity Books.

  • Robinson, Daniel N., 2012, How is Nature Possible?: Kant’s Project in the First Critique, New York: Bloomsbury Publishing.

  • Schönfeld, Martin, 2000, The Philosophy of the Young Kant: the Precritical Projec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6a, “Kant’s Early Dynamics”, in Bird 2006: 33–46.

  • –––, 2006b, “Kant’s Early Cosmology”, in Bird 2006: 47–62.

  • ––– (ed.), 2006c, Kant and Confucianism, Special Issue,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33(1): 1–157.

  • –––, 2012, “Introduction to Thoughts on the True Estimation of Living Forces” in E. Watkins (ed.), Immanuel Kant: Natural Science (The Cambridge Edition of the Works of Immanuel Kan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forthcoming, “Georg Bernhard Bilfinger”, in H. Klemme and M. Kuehn (eds.), Dictionary of Eighteenth Century German Philosophers, London: Thoemmes.

  • Shell, Susan Meld and Richard Velkley (eds.), 2012, Kant’s Observations and Remarks: A Critical Guid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Thompson, Michael L. (ed), 2013, Imagination in Kant’s Critical Philosophy, Berlin: DeGruyter.

  • Waschkies, Hans-Joachim, 1987, Physik und Physikotheologie des jungen Kant, Amsterdam: Gruner.

  • Wasianski, E.A. Christoph, 1804, Immanuel Kant in seinen letzten Lebensjahren, Königsberg: Nicolovius.

  • Watkins, Eric (ed.), 2012, Immanuel Kant: Natural Science (The Cambridge Edition of the Works of Immanuel Kan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Weinberg, Steven, 1993, Dreams of a Final Theory, London: Vintage.

  • –––, 1999, “A Unified Physics by 2050?” Scientific American Special, 13: 36–43.

  • Wheeler, John A., 1990, A Journey into Gravity and Spacetime, New York: Scientific American Library.

  • Wood, Allen W., 2005, Kant, Malden, MA: Blackwell.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Aristotle | Aristotle, General Topics: metaphysics | Aristotle, Special Topics: natural philosophy | Daoism | Descartes, René | Hegel,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dialectics | Kant, Immanuel | Kant, Immanuel: and Hume on causality | Kant, Immanuel: and Hume on morality | Kant, Immanuel: and Leibniz | Kant, Immanuel: critique of metaphysics | Kant, Immanuel: philosophy of science | Kant, Immanuel: transcendental arguments | Kant, Immanuel: views on space and time | Kepler, Johannes | Leibniz, Gottfried Wilhelm | Mendelssohn, Moses | Newton, Isaac: views on space, time, and motion | space and time: absolute and relational space and motion, post-Newtonian theories | Spinoza, Baruch

Copyright © 2019 by Martin Schönfeld Michael Thompson <Michael.Thompson@unt.edu>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