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论证明 ontological arguments (Graham Oppy)

首次发表于 1996 年 2 月 8 日,实质性修订于 2019 年 2 月 6 日。

本体论证明是关于上帝存在的论证,其前提被认为源自于观察世界以外的某种来源,例如仅仅基于理性。换句话说,本体论证明是从通常被认为是分析的、先验的和必然的前提推导出上帝存在的结论的论证。

第一个也是最著名的本体论证明由 11 世纪的坎特伯雷的圣安瑟姆提出。在他的《祈祷篇》中,圣安瑟姆声称从一个无法想象有更伟大的存在的概念中推导出上帝的存在。圣安瑟姆推理道,如果这样一个存在不存在,那么一个更伟大的存在——即一个无法想象有更伟大的存在且存在的存在——可以被想象出来。但这是荒谬的:没有什么能比一个无法想象有更伟大的存在更伟大。因此,一个无法想象有更伟大的存在——即上帝——存在。

在 17 世纪,勒内·笛卡尔提出了一系列类似的论证。例如,在《第五冥想》中,笛卡尔声称从一个至高无上完美存在的概念中提供了证明上帝存在的证明。笛卡尔认为,在构思一个至高无上完美存在与构思一个内角和不等于 180 度的三角形一样,都没有更少的矛盾。因此,他假设,既然我们构思了一个至高无上完美存在——我们确实有一个至高无上完美存在的概念——我们必须得出结论,至高无上完美存在是存在的。

在 18 世纪初,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试图填补笛卡尔观点中的一个缺点。根据莱布尼茨的观点,除非首先证明至高无上的存在是连贯的,或者至高无上的存在是可能的,否则笛卡尔的论证是失败的。莱布尼茨认为,由于完美是无法分析的,因此不可能证明完美是不相容的,因此他得出结论,所有的完美可以在一个实体中共存。

在近代,库尔特·哥德尔、查尔斯·哈特肖恩、诺曼·马尔科姆和阿尔文·普兰廷加都提出了备受争议的本体论证,与圣安瑟姆、笛卡尔和莱布尼茨的早期论证有着有趣的联系。其中最有趣的是哥德尔和普兰廷加的论证;然而,在这些情况下,我们是否真的应该说这些作者声称这些论证是证明上帝存在的证据还不清楚。

对本体论证的批评始于圣安瑟姆的同时代人高尼洛。对本体论证最著名的批评可能要归功于伊曼努尔·康德在他的《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的观点。最著名的是,康德认为本体论证是因为依赖于“存在”是一个真实的谓词的隐含假设而无效。然而,正如伯特兰·罗素所观察到的,相比于确切指出本体论证的问题在哪里,更容易被说服本体论证是无效的。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本体论证在近千年来一直吸引着哲学家们的兴趣。

在各种方式中,到目前为止提供的解释是粗略的,有待改进。接下来的第 1-6 节提供了一些必要的修饰,尽管如哲学中通常的情况一样,这里涉及到的许多问题可以更详细地探讨。第 7-9 节以稍微复杂一些的讨论水平探讨了一些核心问题。第 10 节是对本体论证最近研究的快速概述:


1. 本体论证明的历史

1078:圣安瑟姆,《本体论证明》。紧随其后是高尼洛的《为愚人辩护》批判。

1264:

圣托马斯·阿奎那,《总论》。批评了一种某种程度上源自圣安瑟姆的论证。

1637:

笛卡尔,《方法论述》。第四篇的论证在《冥想》中进一步阐述。异议——尤其是卡特鲁斯和加桑迪的异议——以及回应中包含了对笛卡尔论证的有价值的讨论。

c1680:

斯宾诺莎,《伦理学》。本体论证明的可辩护的部分,尽管其结论(显然)没有宗教意义。

1709:

莱布尼兹,《论人类理解的新论》。包含莱布尼兹试图通过展示笛卡尔对上帝的概念并不矛盾来完成笛卡尔论证的尝试。

1776:

休谟,《自然宗教对话录》。第九部分是对先验论证(分析和综合)的一般攻击。包括一个所谓的证明,证明这样的论证都是无效的。

1787: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包含对传统神学论证的著名攻击。对“本体论证”提出了三个反对意见,包括基于存在不是谓词的格言的著名反对意见。

1831:

黑格尔,《1831 年讲演》。在这些讲演中,黑格尔表示“本体论证”是成功的。然而,他并没有明确说明他认为“本体论证”的前提是什么,也没有明确说明“本体论证”成功的标准是什么。一些学者声称整个黑格尔著作构成了一个本体论证。

1884:

弗雷格,《算术基础》。存在是一个二阶谓词。一阶存在主张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本体论证——其结论是一阶存在主张——注定会失败。

1941:

Hartshorne, 人对上帝的视野。对本体论证的模态辩护,据称源自《思想录》第三篇。

1970:

Lewis, “安瑟姆和实在性”。对本体论证的关键批评。所有本体论证要么无效,要么存在问题;此外,在许多情况下,它们有两种密切相关的解读,其中一种属于上述两个类别之一。

1974:

Plantinga, 必然性的本质。Plantinga 的“胜利”的模态本体论证。

1995:

Gödel,《哥德尔文集》第三卷。哥德尔的本体论证明。

2004:

Sobel,《逻辑与神论》。对本体论证明的详细批判。特别是第 2-4 章,第 29-167 页。

关于现代时期本体论证明历史的有益讨论,请参见哈雷尔森 2009 年的著作。

2. 本体论证明的分类

根据对 Oppy 1995 分类的修改,本体论证明可以分为八种主要类型,即:

  1. 定义性本体论证明;

  2. 概念性(或超强内涵)本体论证明;

  3. 模态本体论证明;

  4. 迈农本体论证明;

  5. 经验性本体论证明;

  6. 部分整体本体论证明;

  7. 高阶本体论证明; and

  8. "黑格尔式" 本体论证明;

除最后一个之外的所有示例都如下所示。这些大多是玩具示例。但它们用于突出更复杂示例所共有的不足之处。

注意:没有提供 "黑格尔式" 本体论证的示例。目前没有明确陈述 "黑格尔式" 本体论证的全部前提的讨论。(有关此观点的最新讨论,请参阅雷丁和布比奥 2014 年的论文。)

  1. 上帝是一个具有每一种完美的存在。(这是根据定义而言的真理。)存在是一种完美。因此上帝存在。

  2. 我构想了一个没有比它更伟大的存在。如果一个没有比它更伟大的存在不存在,那么我可以构想出一个比一个没有比它更伟大的存在更伟大的存在——即一个存在的没有比它更伟大的存在。我无法构想出一个比一个没有比它更伟大的存在更伟大的存在。因此,一个没有比它更伟大的存在存在。

  3. 上帝的存在是可能的。上帝不是一个偶然的存在,即要么上帝的存在是不可能的,要么上帝的存在是必然的。因此,上帝的存在是必然的。因此,上帝存在。(有关相关论证,请参见马尔科姆 1960 年,哈特肖恩 1965 年和普兰廷加 1974 年。)

  4. [分析性、必然性和先验性的是] 每个“F G 是 F”模式的实例都表达了一个真理。因此,“存在的完美存在是存在的”这个句子表达了一个真理。因此,存在的完美存在是存在的。因此,上帝是存在的,即上帝存在。(最后一步是通过观察得出的,根据定义,如果存在一个唯一的存在的完美存在,那么这个存在就是上帝。)

  5. “上帝”这个词在宗教经验中揭示了它的意义。只有当上帝存在时,“上帝”这个词才有意义。因此,上帝存在。(参见 Rescher 1959 以获取这个论证的实际版本。)

  6. 我存在。因此,某物存在。无论一堆事物是否存在,它们的整体也存在。因此,所有事物的总和存在。因此,上帝——所有事物的总和——存在。

  7. 假设上帝属性是一种只在上帝存在的世界中上帝拥有的属性。并非所有属性都是上帝属性。任何由一组上帝属性蕴含的属性本身也是上帝属性。上帝属性包括必然存在、必然全能、必然全知和必然完美善良。因此,存在一个必然存在、必然全能、必然全知和必然完美善良的存在(即上帝)。

当然,这个分类并不是互斥的:一个论证可以同时属于多个类别。此外,一个论证可能在不同类别中存在多种解读的歧义。后一种事实可能有助于解释本体论证的一部分奇特魅力。最后,这个分类可以进一步细分:例如,至少有四种重要的不同类型的模态本体论证应该加以区分(例如,Ross 1969 提出了一种相当不同类型的模态本体论证)。

3. 本体论证的特征化

给本体论证明一个良好的描述并不容易。传统的描述涉及到使用问题性概念——分析性、必然性和优先性——并且也无法适用于许多被辩护者贴上“本体论”标签的论证。(例如,考虑一下这样的主张:我构想了一个没有比它更伟大的存在。这个主张显然不是分析性的(它的真实性并不直接从用来表达它的词语的意义中推导出来),也不是必然的(我可能从未考虑过这个概念),也不是先验的(除了在我自己的情况下,尽管这一点甚至也不清楚——也许我自己甚至不知道我是否独立于经验之外拥有这个概念)。)然而,目前还不清楚如何改进传统的描述。

或许可以决定使用“本体论证明”这个标签来表示任何被其支持者分类为“本体论证明”的论证。如果认为有一种自然种类——本体论证明——被我们的实践所划分出来,但很难指定其定义条件,那么这个做法是有道理的。此外,这个做法可以作为一个临时的权宜之计:当有更好的定义时,将采用那个定义。另一方面,尝试一个更具信息性的定义似乎是值得的。

关注本体论证明上帝存在的论证案例。这些论证的一个特征是它们使用了“指称性词汇”——名称、确定描述、不确定描述、量化名词短语等——而非神论者不接受这些词汇在“指称位置”上的本体承诺。

无论是有神论者还是非有神论者(都可以)同意世界存在着时空、因果、规范或模态结构(宇宙论证的基础);以及世界存在着某种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复杂性(目的论证的基础)等等。但是有神论者和非有神论者对于是否存在完美的存在、不存在比之更伟大的存在等等存在争议;因此,有神论者和非有神论者对于本体论证的前提间接主题存在争议。

当然,本体论证的前提通常并不直接涉及完美的存在、不存在比之更伟大的存在等等;相反,它们涉及对这些事物的描述、观念、概念或存在可能性的讨论。然而,基本观点仍然存在:本体论证需要使用一些词汇,非有神论者在本体论承诺的语境中肯定会发现其中的问题(即不在预防运算符的范围内——例如“根据故事”或“根据有神论者的观点”或“根据定义”——这些运算符可以用来防止不必要的承诺)。

请注意,这种描述并不对成功构建本体论证的可能性提出质疑,即它并不立即导致所有本体论证都是自圆其说的(因为它们使用了本体承诺的词汇)。因为可能是所讨论的词汇仅在受到预防运算符的保护下才在前提中使用(以避免不必要的承诺)。当然,那么就会有关于这些论证是否可能有效的问题——如果前提中没有承诺,那么它们怎么会出现在结论中呢?——但这些是进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4. 本体论证明的用途

在我们转向对本体论证明的评估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本体论证明的适当目标是什么。假设我们将论证看作是有倡导者和目标的:当倡导者向目标提出论证时,倡导者的目标是在目标中引发一些变化。本体论证的目标可能是什么,这些论证的倡导者希望在这些目标中引发什么样的变化呢?

这里有一些建议;毫无疑问,读者可能会想到其他的建议:

  1. 目标可能是无神论者,目标可能是将他们转变为有神论者。

  2. 目标可能是不可知论者,目标可能是将他们转变为有神论者。

  3. 目标可能是有神论者,目标可能是改善有神论者的信念立场。

  4. 目标可能是专业哲学家,目标可能是推进对采用特定逻辑规则、将存在视为真实谓词、允许定义具有存在意义等的后果的理解,或类似的目标。

  5. 目标可能是本科哲学学生,目标可能是给他们一些足够令人沮丧的例子,以锻炼他们的批判能力。

在接下来的讨论中,假设目标是无神论者和不可知论者,目标是将他们转变为有神论者。假设一位倡导者向目标提出了一个本体论证明。如果这个论证满足其预期目的,那么它必须满足什么条件?一个合理的建议是,至少应该使目标认识到他们有充分的理由接受这个论证的结论,而在论证呈现之前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采纳这个合理的建议提供了以下标准:一个成功的本体论证明应该使无神论者和不可知论者认识到,他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上帝的存在,而在论证呈现之前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请注意,这个标准具有规范性的维度:它涉及到无神论者和不可知论者在面对这个论证时应该做什么。

关于我们是否应该假设本体论证明的目标是无神论者和不可知论者,并且目标是将他们转变为有神论者,这是一个重要的讨论。然而,本条目的范围仅限于在此进行该讨论是不可能的。

5. 对本体论证明的反驳

对本体论证明的反驳有很多形式。一些反驳只针对特定的本体论证明,或者特定形式的本体论证明;其他反驳则适用于所有本体论证明。关于是否存在任何成功的普遍反驳本体论证明的问题存在争议。

迄今为止出现的本体论证明的一个普遍批评是:它们中没有一个是有说服力的,即没有一个能够为那些尚未接受上帝存在的结论,并且是合理的、反思的、博学的等等提供一个部分原因或全面考虑的理由。迄今为止产生的任何一个本体论证的任何阅读,只要清晰陈述以供评估,都会得出一个无效的结果,或者具有一组在事先明确的前提下,任何合理的、反思的、博学的非神论者都不会接受的前提,或者具有没有宗教意义的良性结论,或者陷入以上多个缺陷之中。

对于早期分类法中引入的每个论证家族,我们可以给出为什么该家族的论证都受到普遍批评的一般原因。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把这些一般考虑因素应用于第 2 节中引入的典型论证。

(1) 定义论证:这些是仅通过定义引入本体论义务词汇的论证。一个明显的问题是,涉及该词汇的主张不能够从该定义的范围中非疑问地分离出来。(从“根据定义,上帝是一个存在的存在”到“上帝存在”这样的推理显然是无效的;而从“根据定义,上帝存在”到“上帝存在”这样的推理是有效的,但是无趣的。在前面给出的例子中,前提使得这样的主张成立,即根据定义,上帝具有存在的完美。但正如刚才指出的,从这个主张到进一步主张上帝存在之间没有有效的推理。)

(2)概念论证:这些是在超内涵运算符的范围内引入本体论承诺词汇的论证(例如,“相信”,“构想”等)。通常,这些运算符有两种解读,其中一种可以取消本体论承诺,另一种则不能。在可以取消本体论承诺的解读中(例如,“约翰相信圣诞老人”最有可能的解读),推理得出的结论中本体论承诺不会被取消,将是无效的。在不能取消本体论承诺的解读中(例如,“约翰思考上帝”只有在有上帝可以思考的情况下才为真),前提是自相矛盾的:它们涉及非有神论者拒绝接受的本体论承诺。在我们的示例论证中,这个主张,即我构想了一个存在的存在,没有比它更伟大的存在,可以有刚刚区分的两种解读。一方面,在可以取消本体论承诺的解读中,推理得出的结论,即存在一个没有比它更伟大的存在,显然是无效的。另一方面,在没有取消本体论承诺的解读中,很明显这个主张是任何合理的非有神论者都不会接受的:如果你怀疑存在一个没有比它更伟大的存在,那么你当然怀疑自己是否能够思考这样一个存在。

(3) 情态论证:这些论证的前提涉及对上帝的情态主张,即关于上帝属性和存在的可能性或必然性的主张。假设我们同意用可能世界来思考可能性和必然性:一个主张在至少一个可能世界中为真,那么它可能为真;一个主张在每一个可能世界中为真,那么它必然为真;一个主张在一些可能世界中为真,在其他可能世界中为假,那么它是有条件的。一些有神论者认为上帝是一个必然存在的存在,即上帝在每一个可能世界中存在;所有非有神论者都否认上帝在实际世界中的存在。这个样例论证实际上由两个前提组成:

  • 上帝在至少一个可能世界中存在。

  • 如果上帝在任何一个可能世界中存在,那么上帝在所有可能世界中存在。

一个最小合理的非神论者不能接受这两个前提——它们暗示上帝在每一个可能的世界中存在,而一个最小合理的非神论者坚持至少存在一个可能的世界中上帝不存在。鉴于一个最小合理的非神论者说至少存在一个可能的世界中上帝不存在,这样一个非神论者可以提出一个平行的反驳论,其中包含以下两个前提:

  • 上帝在至少一个可能的世界中不存在。

  • 如果上帝存在于任何一个可能的世界中,那么上帝存在于所有可能的世界中。

这些前提意味着上帝在任何可能的世界中都不存在,因此上帝在实际世界中也不存在。综合考虑,刚才提到的论证和反论证明显地没有给任何人一个理由去偏好有神论而不是非神论,也没有给任何人一个理由去偏好非神论而不是有神论。因此,这个样例论证是不成功的:它没有提供一个全面考虑的理由去偏好有神论而不是非神论(就像反论证没有提供一个全面考虑的理由去偏好非神论而不是有神论)。

(4) 麦农派论证:这些论证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麦农的对象理论。考虑模式“F G 是 F”。天真的麦农派会认为,如果 F 被任何属性实例化,那么结果就是真的(而且很可能是必然的、分析的和先验的)。因此,例如,圆形的正方形是圆的;法国现任国王是秃头的;等等。然而,更复杂的麦农派会坚持认为,对于 F 的替代实例必须有一定的限制,以便能够在以下两组之间进行明显且重要的本体论区分:{比尔·克林顿、太阳、埃菲尔铁塔}和{圣诞老人、米老鼠、圆形的正方形}。这里的词汇选择是有争议的:让我们假设(举例而言)正确的说法是前者存在,后者不存在。在这种假设下,“存在的”将不是 F 的合适替代实例——显然,因为我们都同意不存在存在的圆形正方形。当然,选择“存在的”作为关键词汇并不重要。关键是非神论者不准备将上帝包括在前一组对象中,因此他们不会被试图使用用于区分这两类的任何词汇作为将上帝归属于前一组的论证的基础的任何论证所说服。(内行人会认识到关键点在于麦农的本体论证未能尊重核心(可假设的、表征性)属性和非核心(不可假设的、非表征性)属性之间的区别。当然,应该注意的是,无论是麦农还是他的任何著名现代支持者——例如 Terence Parsons, Richard Sylvan - 从来没有支持过一个 Meinongian 本体论证; 还应该注意到,大多数人之所以区分核心和非核心属性,部分原因是为了避免 Meinongian 本体论证。之所以称这些论证为“Meinongian”,是因为它们依赖于对不存在的对象的量化或引用; 在使用这个标签时没有贬义的意图。)

(5) 经验论证:这些论证试图利用“外在主义”或“涉及对象”的内容解释。它们失败并不令人意外。毕竟,这些内容解释需要对无法引用的表达式(如“圣诞老人”,“燃素”等)有所说明。但是,无神论者将坚持认为声称指称上帝的表达式应该得到完全相同的对待。

(6) 部分整体论证:那些不喜欢部分整体论的人对这些论证可能不感兴趣。然而,即使是那些接受无限制组合原则的人,也就是接受这样的原则,即每当有一些事物存在时,就存在一个将所有这些事物相加或融合的东西,也不必为此感到不安:因为可以合理地认为这些论证的结论与宗教意义无关,它们只是为了证明物质宇宙的存在,例如。

(7) 高阶论证:这些论证的关键在于观察到,任何一组属性,既不包括所有属性,又在蕴涵下封闭,都可能是共同实例化的。如果上帝的存在是不可能的——正如所有否认上帝存在的人所假设的,进一步假设是,如果上帝存在,上帝将必然存在——那么上帝属性既不可能在蕴涵下封闭,也不可能存在不是上帝属性的属性。那些认为自己有充分独立理由否认存在任何神祇的人,也会认为自己有充分独立理由否认存在形成在蕴涵下封闭的非平凡属性集合的上帝属性。

即使前面的分析是正确的,重要的是要注意,没有提出任何论证来证明没有本体论证可以成功的结论。即使迄今为止提出的各种论证都明显不成功,即不应该给非神论者理由接受上帝存在的结论,是否存在其他一种迄今未被发现的本体论证,它能够成功,这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或许值得在这里补充一下,即使在神论者中间,也有相当广泛的共识,即没有已知的本体论证能够令人信服地证明上帝的存在。大多数本体论证的类别都有一些实际的支持者,但没有一种有大量的追随者。)

已经提出了许多对(某些)本体论证的其他反对意见。以下所有的反对意见都被认为是解释(至少某些)本体论证失败的关键:(1)存在不是一个谓词(参见康德,斯马特 1955 年,奥尔斯顿 1960 年);(2)上帝的概念是无意义/不连贯/不一致的(参见芬德莱 1949 年);(3)本体论证被“缺失解释论证”排除(参见约翰斯顿 1992 年);(4)本体论证都是基于对特指术语错误使用的交易(参见巴恩斯 1972 年);(5)存在不是完美的(参见几乎任何一本宗教哲学教科书);(6)本体论证假设了迈农派对本体论的方法(参见达梅特 1993 年);以及(7)本体论证是自圆其说的,即预设了它们试图证明的东西(参见罗 1989 年)。关于这些反对意见有很多话要说:最重要的一点是,几乎所有这些意见都需要比非神论者更有争议的假设,才能够以良心的方式拒绝本体论证。试图支持大多数这些主张,仅仅是为了打击本体论证,就像用蒸汽压路机去砸坚果一样(在不确定能否使蒸汽压路机移动的情况下)。

当然,上述讨论仅针对本体论证明不具有辩证效力的主张,即它们没有给合理的非神论者改变观点的理由。也许有人会想,本体论证还有其他用途,例如像普兰廷加所声称的那样,用来证明神论的合理性。这似乎不太可能。毕竟,这些论证充其量只能表明某些句子集合(信仰等)是不一致的,即在接受这些论证的前提的同时无法拒绝它们的结论。但是这些论证本身并没有关于接受前提的合理性的说法。因此,这些论证本身并没有关于接受这些论证的结论的(无条件的)合理性的说法。那些倾向于认为神论是非理性的人在本体论证中找不到任何理由改变他们的观点(而那些倾向于认为神论是真实的人也不应该从中得到任何安慰)。

6. 本体论证的模仿

正面的本体论证,即证明神(们)存在的论证,总是可以被各种模仿所嘲笑,即看起来至少同样可接受于非神论者的平行论证,但却得出荒谬或矛盾的结论。对于许多正面的本体论证,存在着旨在证明神(们)不存在的模仿论证;对于许多正面的本体论证,存在着许多类似的论证(通常是一个大无穷!),旨在证明存在许多不同的类似神的存在。以下是一些适度的例子:

(1) 根据定义,上帝是一个拥有所有(其他)完美的不存在的存在。因此上帝不存在。

(2) 我构想了一个除了只创造 n 个宇宙之外没有更伟大的存在。如果这样的存在不存在,那么我们可以构想一个更伟大的存在——即与之完全相同但确实存在的存在。但我无法构想出以这种方式更伟大的存在。因此,一个除了只创造 n 个宇宙之外没有更伟大的存在是存在的。

(3) 上帝可能不存在。上帝不是一个偶然的存在,即要么上帝的存在是不可能的,要么上帝的存在是必然的。因此上帝的存在是不可能的。因此上帝不存在。

(4) 分析性、必然性和先验性都表明,F G 是 F。因此,创造恰好 n 个宇宙的存在完美的存在者是存在的。因此,创造恰好 n 个宇宙的完美存在者存在。

有许多对本体论证明的恶搞版本。其目的是构建那些非神论者可以合理地声称没有比原始本体论证明更有理由接受的论证。当然,有神论者可能认为原始论证是正确的,而恶搞版本则不是,但这是一个完全无关的问题。(所有有神论者——没有非神论者——都应该承认以下论证是正确的,前提是将连接词经典地解释为:“要么 2+2=5,要么上帝存在。不是 2+2=5。因此上帝存在。”这个论证对任何有关神论的案例都没有积极的贡献,就像论证“要么 2+2=5,要么上帝不存在。不是 2+2=5。因此上帝不存在。”对非神论的案例没有积极的贡献一样。)

文献中有许多对本体论证明的恶搞讨论。例如,雷蒙德·斯穆利安(1984)提供的恶搞版本将这个论证归功于“未知的荷兰神学家范·多拉德”。最近的一个恶搞版本是格雷(2000)描述的,尽管其构建的日期不确定。这是墨尔本大学哲学教授道格拉斯·加斯金的作品(由威廉·格雷和丹尼斯·罗宾逊修订)。

  1. 创造世界是最令人惊叹的成就。

  2. 一个成就的价值是其内在品质和创造者的能力的产物。

  3. 创造者的残疾或障碍越大,成就就越令人印象深刻。

  4. 对于创造者来说,最严重的障碍将是不存在。

  5. 因此,如果我们假设宇宙是一个存在的创造者的产物,我们可以构想一个更伟大的存在,即一个在不存在的情况下创造了一切的存在。

  6. 因此,一个存在的上帝不会是一个无法构想出更伟大的存在,因为一个更为严重和难以置信的创造者将是一个不存在的上帝。

  7. (因此)上帝不存在。

这个讽刺——至少在目前的状态下——比文献中的其他讽刺要差,包括高尼洛和卡特鲁斯的早期讽刺。仅举一个困难,虽然我们可以假设如果一个人不存在,创造出某物将是一个更大的成就,而如果一个人存在,创造出某物将是一个较小的成就,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不存在的创造者比一个存在的创造者更伟大(作为存在者)。也许可以回答说,这个反驳没有考虑到第一个前提:如果世界的创造确实是“最令人惊奇的成就”,那么创造者必须是不存在的这一主张是有一定合理性的(因为这将使成就比原本更加令人惊奇)。但是,有什么理由相信世界的创造是“最令人惊奇的成就”,在这个论证所要求的意义上呢?当然,很容易想象出更加令人惊奇的成就——例如,创造出许多至少和这个世界一样好的世界!(当然,人们可能还想说,事实上,人们无法想象一个不存在的存在者实际上创造出某物:那是不可思议的。等等。)

Chambers 2000 和 Siegwart 2014 提供了关于高尼洛对 Proslogion II 论证的有趣的最近讨论。

7. 哥德尔的本体论证明

关于哥德尔在他的笔记本中开发的本体论证明,虽然直到他去世后很久才出现在印刷品上,但已经有一小部分但稳定增长的文献。这些论证已经被各个领先的逻辑学家讨论、注释和修订:结果是一系列具有无可挑剔的逻辑凭证的论证。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 Sobel 1987、Anderson 1990、Adams 1995b 和 Hazen 1999 了解这些论证的历史,以及学术注释和修订。)在这里,我们对由 Anderson 开发的论证版本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对该版本进行一些评论。这个讨论遵循 Oppy 1996、2000 的介绍和讨论。

定义 1:如果 x 具有正面属性且仅具有正面属性,则 x 是类似上帝的。

定义 2:如果且仅当对于每个属性 B,x 具有 B 是必然的,当且仅当 A 蕴含 B 时,A 是 x 的本质

定义 3:如果且仅当 x 的每个本质都是必然存在的,x 才是必然存在的

公理 1:如果一个属性是积极的,那么它的否定就不是积极的。

公理 2:任何由正属性蕴含的属性都是正的

公理 3:具有神一般特征的属性是正的

公理 4:如果一个属性是正的,那么它必然是正的

公理 5:必然存在是积极的

公理 6:对于任何属性 P,如果 P 是积极的,则必然 P 是积极的。

定理 1:如果一个属性是积极的,则它是一致的,即可能被实例化。

推论 1:具有神一般特质是一致的。

定理 2:如果某物具有神一般特质,则具有神一般特质是该物体的本质。

定理 3:必然地,具有神一般特质是被实例化的。

鉴于对属性的宽泛理解,并且假设底层模态逻辑的可接受性,所列出的定理确实可以从公理中推导出来。(这一点在多年来流传的 Dana Scott 的讲义中进行了详细讨论,并在 Sobel 1987 中记录下来,并在 Sobel 2004 中发表。Sobel, Anderson 和 Adams 也提出了这一观点。)因此,对该论证的批评必然集中在公理上,或者集中在构建证明所需的其他假设上。

一些哲学家否认了底层模态逻辑的可接受性。一些哲学家则拒绝宽泛的属性概念,而倾向于稀疏的概念,即只有一些谓词表达属性。但假设我们对这些证明的潜在批评都不采纳,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

一个重要的要点是,证明中没有提供“正属性”概念的定义。最多,涉及该概念的各种公理可以被视为提供了部分隐含定义。如果我们假设“正属性”构成一个集合,那么这些公理为我们提供了关于该集合的以下信息:

  1. 如果一个属性属于集合,则它的否定不属于集合。

  2. 集合在蕴涵下是封闭的。

  3. 仅具有集合中属性的本质属性的属性本身是集合的成员。

  4. 在所有可能的世界中,该集合具有完全相同的成员。

  5. 必要存在的属性在该集合中。

  6. 如果一个属性在该集合中,那么具有该属性必然的属性也在该集合中。

根据哥德尔的理论假设,我们可以证明符合(1)-(6)的任何集合都具有仅包含该集合中的属性作为本质属性的特性。哥德尔希望我们得出结论,存在一个直观且具有神学意义的属性集,该集合具有仅包含该集合中的属性作为本质属性的特性。但是,一方面,我们有什么理由认为存在符合哥德尔规范的任何具有神学意义的属性集?另一方面,我们有什么理由否认,如果存在一个符合哥德尔规范的具有神学意义的属性集,那么也存在许多符合该规范的具有神学威胁的属性集?

特别是,有一些理由认为,哥德尔的本体论证明在其他一些属性集合上同样有效(或同样无效),而且以一种对原始论证有害的方式进行。假设存在一些独立属性集合{I, G1, G2, …},可以通过蕴涵和“必然性”来生成正面属性集合。(“独立性”意味着:集合中的属性没有一个是由其他所有属性蕴涵的。“必然性”意味着:如果 P 在集合中,则必然具有 P。I 是具有作为基本属性的那些属性的属性,这些属性在集合中。G1,G2,…是进一步的属性,我们要求至少有两个。)考虑集合{G1,G2,…}的任何真子集——{H1,H2,…},并定义一个新的生成集合{I _,H1,H2,…},其中 I_是具有作为基本属性的那些属性的属性,这些属性在新生成的集合中。哥德尔提供的“证明”“证明”存在一个具有作为基本属性的那些属性的存在。如果原始生成集合中有至少 7 个独立属性,那么我们将能够通过哥德尔提供的论证方式证明存在 720 个不同的“类似上帝”的生物。(这些生物是不同的,因为每个生物具有不同的基本属性集合。)

即使上述考虑足以对哥德尔的“证明”的资格产生怀疑,它们并没有指出“证明”出了什么问题。如果我们接受公理 1、2、4 和 6 的作用实际上只是以正确的方式限制“积极属性”的概念,或者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假设公理 1、2、4 和 6 是关于“积极属性”的“分析真理”,那么“证明”的反对者有充分的理由对公理 3 和 5 持怀疑态度。康德对公理 5 不会满意;至少有一些理由认为,是否将类似上帝的属性视为“积极”的应该取决于是否存在类似上帝的存在。

有关哥德尔论证的详细最新讨论,请参见科瓦奇(2003 年)、普鲁斯(2009 年)(2018 年)和斯维托泽茨卡(2016 年)。

8. 一个胜利的本体论证?

Plantinga 1974 年的“胜利的”模态本体论证明大致如下:假设一个实体拥有“最大卓越性”,当且仅当它是全能的、全知的和道德完美的。进一步假设一个实体在每一个可能的世界中都拥有“最大伟大性”,当且仅当它在必然存在和必然最大卓越性方面拥有最大卓越性。然后考虑以下论证:

  1. 存在一个可能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存在一个拥有最大伟大性的实体。

  2. (因此)存在一个拥有最大伟大性的实体。

在对可能世界之间的可及性关系的本质做出适当假设的情况下,这个论证是有效的:从“可能是必然的 p”可以推断出“必然是 p”。暂且不考虑可能有人质疑这个被广泛接受的模态原则,似乎反对者必然要质疑前提的可接受性。

当然,他们确实这样做。让我们反过来运用这个论证。

  1. 没有任何拥有最大伟大性的实体。

  2. (因此)不存在一个可能的世界,其中存在一个具有最大伟大性的实体。

显然,如果您尚未接受存在一个具有最大伟大性的实体的主张,那么您不会同意第一个论证比第二个更可接受。因此,作为存在一个具有最大伟大性的存在的证明,普兰廷加的论证似乎是一个无法启动的。

或许有些令人惊讶的是,普兰廷加本人也同意:这个“胜利的”本体论证并不是一个证明存在一个具有最大伟大性的存在的证明。但是,那么它是如何“胜利”的呢?普兰廷加写道:“我们对这些重述的圣安瑟姆论证的评判必须如下。它们或许不能被说成证明或建立它们的结论。但是,由于接受它们的中心前提是合理的,它们确实表明接受那个结论是合理的”(普兰廷加 1974 年,221 页)。

很明显,普兰廷加的论证并没有展示他所声称的内容。再次考虑这个论证:“要么上帝存在,要么 2+2=5。2+2 不等于 5。所以上帝存在。”一个有神论者说“由于前提是真实的(且论证有效),这个论证表明了论证的结论是真实的”是错误的,就像一个非有神论者说“由于前提是真实的(且论证有效),这个论证表明了上帝不存在”一样是错误的。同样,一个有神论者说“由于接受前提是合理的(且论证有效),这个论证表明了接受上帝存在的主张是合理的”是错误的,就像一个非有神论者说“由于接受非有神论论证的前提是合理的(且论证有效),这个非有神论论证表明了接受上帝不存在的主张是合理的”一样是错误的。虽然对于为什么会这样存在争议,有不同的解释和理论,但可以合理地说,在每种情况下,任何一个对论证的结论的声称状态存在疑虑的最基本合理人都会对论证的前提的声称状态存在同样的疑虑。例如,如果我怀疑接受上帝存在的主张是合理的,那么你可以确信我会怀疑接受 2+2=5 或上帝存在的主张是合理的。但同样的观点也适用于普兰廷加的论证:任何一个具有最基本合理性、理解论证的前提和结论,并对认为相对于拥有最大伟大性的实体来说,相信这是合理的主张存在疑虑的人,对认为相对于在一个可能的世界中存在一个拥有最大伟大性的实体来说,相信这是合理的主张也会存在同样的疑虑。

有关普兰廷加的论证的进一步讨论,请参见例如 Adams 1988,Chandler 1993,Oppy 1995(70-78,248-259),Rasmussen(2018),Tooley 1981 和 van Inwagen 1977)。

9. 圣安瑟姆的本体论证明

关于《祈祷篇》第二至第三部分的材料,有大量的文献。一些评论家否认圣安瑟姆试图提出任何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即使在那些同意圣安瑟姆试图证明上帝存在的评论家中,对于证明的位置也存在争议。一些评论家声称主要的证明在《祈祷篇》第二部分,而整个作品的其余部分则是该证明的推论(例如,Charlesworth 1965)。其他评论家声称主要的证明在《祈祷篇》第三部分,而《祈祷篇》第二部分的证明只是一个较差的初步尝试(例如,Malcolm 1960)。还有其他评论家声称至少跨越《祈祷篇》第二至第三部分的单一证明存在,例如,Campbell 1976,甚至整个作品,例如,La Croix 1972。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忽略了关于《祈祷篇》的争议的这一方面。相反,我们只关注《祈祷篇》第二部分材料的分析问题,假设其中有一个独立的证明上帝存在的论证。

这是 Proslogion II 关键部分的一个翻译(由 William Mann(1972, 260–1)提供;其他翻译可在 Barnes 1972、Campbell 1976、Charlesworth 1965 等处找到):

因此,即使是愚人也相信,在理解中存在着一种无法超越的东西,因为当他听到这个时,他理解了它;而且任何被理解的东西都在理解中。而且,无疑的是,一种无法超越的东西不能仅仅存在于理解中。因为如果它仅仅存在于理解中,那么可以构想它也存在于现实中,而现实中的存在更伟大。因此,如果一种无法超越的东西仅仅存在于理解中,那么一种无法超越的东西本身就是一种可以被构想的更伟大的东西。但是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毫无疑问,存在着一种无法超越的东西,既存在于理解中,也存在于现实中。

有许多巧妙的尝试来寻找一个可以用现代逻辑形式表达的论证,它在逻辑上是有效的,并且可能被认为是在这段文字中表达的论证。以几个主要的例子为例,Adams 1971、Barnes 1972 和 Oppenheimer 和 Zalta 1991 都提出了对这段文字中的论证进行形式上有效的分析。我们首先简要介绍每个分析,然后介绍 Plantinga 1967 给出的论证公式,包括 Lewis 1970 的一些公式的介绍。(Chambers 2000 使用了 Adams 1971 的分析。)

9.1 第一公式

  1. 上帝存在于理解中,但在现实中不存在。(还原论证的假设)

  2. 在现实中存在比仅仅存在于理解中更伟大。(前提)

  3. 可以构想出一个具有上帝所有属性以及在现实中存在的存在者。(前提)

  4. 一个具有上帝所有属性以及在现实中存在的存在者比上帝更伟大。(根据(1)和(2)。)

  5. 可以构想出一个比上帝更伟大的存在者。(根据(3)和(4)。)

  6. 不能构想出一个比上帝更伟大的存在是错误的。(来自“上帝”的定义。)

  7. 因此,上帝存在于理解中但在现实中不存在是错误的。(来自(1),(5),(6)。)

  8. 上帝存在于理解中。(前提,即使是愚人也同意。)

  9. 因此,上帝在现实中存在。(来自(7),(8)。)

参见普兰廷加 1967 年。

9.2 第二公式

  1. 愚人理解“没有比之更伟大的存在”这个表达。(前提)

  2. 如果一个人理解一个表达“b”,那么 b 就在这个人的理解中。(前提)

  3. 如果一件事物在一个人的理解中,那么这个人可以构想这件事物在现实中的存在。(前提)

  4. 在现实中存在的每一件事物都比仅存在于理解中的任何事物都更伟大。(前提)

  5. 如果一个人能够构想出某事物,并且该事物涉及到其他事物,那么这个人也能够构想出那个其他事物。(前提)

  6. 如果一个人能够构想出一个指定的对象具有某个给定的属性,那么这个人也能够构想出某个其他事物具有该属性。(前提)

  7. 因此,存在着一个无法想象更伟大的存在实际上存在着。(通过(1)-(6)的复杂步骤,此处省略。)

参见巴恩斯 1972 年。

9.3 第三个表述

  1. 存在一个事物 x 和一个量度 m,使得 x 存在于理解中,m 是 x 的量度,并且不可能存在一个事物 y 和一个量度 n,使得 n 是 y 的量度且 n>m。(前提)

  2. 对于任何事物 x 和量度 m,如果 x 存在于理解中,m 是 x 的量度,并且不可能存在一个事物 y 和量度 n,使得 n 是 y 的量度且 n>m,那么 x 存在于现实中是可能的。(前提)

  3. 对于任何事物 x 和量度 m,如果 m 是 x 的量度,并且不可能存在一个事物 y 和一个量度 n,使得 n 是 y 的量度且 n>m,并且 x 在现实中不存在,那么如果 x 存在于现实中,则不可能存在一个量度 n,使得 n 大于 m 且 n 是 x 的量度。(前提)

  4. (因此)存在一个事物 x 和一个量度 m,使得 x 存在于理解中,x 存在于现实中,m 是 x 的量度,并且不可能存在一个事物 y 和一个量度 n,使得 n 是 y 的量度且 n>m。(来自 1, 2, 3)

参见亚当斯 1971 年。

9.4 第四公式

  1. 对于任何可理解的存在 x,存在一个世界 w,使得 x 存在于 w 中。(前提)

  2. 对于任何可理解的存在 x,以及任何世界 w 和 v,如果 x 存在于 w 中,但 x 不存在于 v 中,则 x 在 w 中的伟大程度超过 x 在 v 中的伟大程度。(前提)

  3. 存在一个可理解的存在 x,使得对于任何世界 w 和存在 y,y 在 w 中的伟大程度不超过 x 在实际世界中的伟大程度。(前提)

  4. (因此) 在实际世界中存在一个存在的实体 x,对于任何世界 w 和实体 y,y 在 w 中的伟大程度都不超过 x 在实际世界中的伟大程度。(来自(1)-(3)。)

参见 Lewis 1970 年。

Lewis 还提出了一个替代(3)的方法,从而得到一个有效的论证:

(3′) 存在一个可理解的存在 x,使得对于任何世界 v 和 w 以及存在 y,y 在 w 中的伟大程度不超过 x 在 v 中的伟大程度。

并且还有两个对(3)的替代方案——这里没有呈现——它们产生了无效的论证。(当然,这另外两个替代方案对于刘易斯对这段文字的整体分析至关重要:基本上,刘易斯认为安瑟姆在一个具有合理前提的无效论证和一个具有自相矛盾前提的有效论证之间模棱两可。在这方面,刘易斯的分析与目前正在讨论的其他分析非常不同。)

9.5 第五个表述

  1. 在理解中存在着一种无比伟大的东西。(前提)

  2. (因此)在理解中存在着一种独特的东西,无比伟大。(根据(1),假设“比...更大”的关系是连通的。)

  3. (因此)在理解中存在着一种东西,它就是无比伟大的东西。(根据(2),通过关于描述的定理。)

  4. (因此)在理解中没有比没有更大的事物更大的事物。(根据(3),通过关于描述的另一个定理。)

  5. 如果没有比没有更大的事物更大的事物(在现实中)存在,则在理解中存在比没有更大的事物更大的事物。(前提)

  6. (因此)没有比没有更大的事物更大的事物存在(在现实中)。 (根据(4)和(5)。)

  7. (因此)上帝存在。(来自(6)。)

参见 Oppenheimer 和 Zalta 1991 年。

Oppenheimer 和 Zalta 2011 年提供了这个论证的“简化”版本,其中有争议的假设数量减少了。由于他们还提供了一个明确的理由,认为这个新版本的论证不具有说服力,所以在这里不再考虑。

9.6 临床评估

被视为对《祈祷论》中提出的论证的解释,这些表述受到各种批评的影响。

首先,对于 Lewis 1970 和 Adams 1971 的模态解释与《祈祷论》的其他部分不太吻合:声称“没有比之更伟大的存在”应该被理解为“没有比之更伟大的存在是可能的”会导致我们将《祈祷论》第 15 条的主张解释为上帝是一个比任何可能的存在都更伟大的存在。这显然是一个糟糕的结果。

其次,Barnes 1972、Adams 1971 和 Oppenheimer 和 Zalta 1991 对 Meinongian 的解释产生了一些论证,鉴于所涉及的原则,这些论证可以很容易地简化,并且显然容易受到 Gaunilo 式的反对。

例如,考虑 Oppenheimer 和 Zalta 的情况。他们认为 Anselm 承认如果有人能理解短语“that than which F”,那么在理解中就有某种 F 的东西(见他们的脚注 25);他们还认为如果有某个东西是 F-thing,那么它——即 F-thing——具有属性 F(见第 7 页)。显然,如果 Anselm 真的承认这些原则,那么他几乎不可能不承认更一般的原则:(1)如果有人能理解短语“an F”,那么在理解中至少有一个 F-thing;(2)如果有一些东西是 F-things,那么它们——即 F-things——必须具有属性 F。(声称 Anselm 只承认较不一般的原则肯定是荒谬的:什么可能证明对特殊情况的限制是合理的?)

但是,接下来看看结果。我们都理解表达式“一个存在的完美的存在”。所以,根据第一个主张,在理解中至少有一个存在的完美的存在。而且,根据第二个主张,任何存在的完美的存在都是存在的。因此,从这两个主张的结合来看,实际上至少有一个存在的完美的存在。

这个论证给予了安瑟姆他想要的一切,而且非常简洁。(《祈祷篇》继续不断地试图建立那个无法想象更伟大的属性。如果我们能够明确地构建所有想要“推导”到初始描述中的属性,那将会更容易。)因此,如果安瑟姆真的致力于奥本海默和扎尔塔所归因于他的原则,很难理解为什么他没有提出更简单的论证。当然,也很难理解为什么他没有接受高尼罗的批评。毕竟,以这种方式阐述,很明显这个论证证明了太多的东西。

第三,一些论证使安瑟姆承认了关于伟大的主张,这些主张似乎与他实际说的不符。对文本的自然阅读是,如果两个存在只有在理解中存在的实体相同,而另一个实体在现实中也存在,那么后者比前者更伟大。但是,例如巴恩斯在 1971 年的论文中,安瑟姆承认了更强的主张,即任何存在的事物都比任何不存在的事物更伟大。

鉴于这些考虑,自然会想知道是否有更好的《祈祷篇》第二篇的解释,使得所讨论的论证结果在逻辑上无效。这里是一个提供这样一种分析的谦虚尝试:

我们从这样一个主张开始,即愚人理解“无法想象更伟大的存在”,即使是愚人也能够思考这个概念或拥有这个概念。现在,思考这个概念或拥有这个概念需要思考者或拥有者认识到给定属性与所讨论的概念或概念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例如,假设你拥有一个最小的真实存在的火星人的概念或思考这个概念,那么你必须认识到火星人、真实存在和比其他真实存在的火星人更小这些属性之间的某种联系,以及所讨论的概念或思考。

继安塞尔姆之后,我们可以说,由于你理解“最小的真实存在的火星人”这个表达,所以在你的理解中,至少存在一个最小的真实存在的火星人。(或者,显然地,继德卡尔特之后,我们可以说真实存在是最小的真实存在的火星人的概念的一部分,或者“包含在”其中。)然而,说到这一点时,必须理解我们实际上并没有对任何事物进行属性断言:我们并不假设存在某个具有火星人、真实存在和没有比其他火星人更大的属性的东西。(毕竟,我们可以安全地假设,我们不认为有任何火星人真实存在。)换句话说,我们必须能够拥有一个最小的真实存在的火星人的概念或思考这个概念,而不必相信真的存在最小的火星人。实际上,更强烈地说,我们必须能够思考一个最小的真实存在的火星人的概念,并认识到“真实存在”的属性是这个概念的一部分,同时仍然坚持认为没有最小的真实存在的火星人。

引入词汇来标记此处所做的观点将会很有用。例如,我们可以区分在一个思想或概念中编码的属性和在将该思想或概念作为成分的正面原子信念中归属的属性。思想“真实存在的圣诞老人”编码了真实存在的属性;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娱乐这个思想而不将真实存在归属于圣诞老人,即不相信圣诞老人真实存在。

然后,我们可以将这个区别应用于安瑟姆的论证。一方面,“没有比之更伟大的存在”这个思想编码了真实存在的属性-这就是反证论证所建立的(如果它确实建立了什么)。另一方面,我们完全可以娱乐一个没有比之更伟大的存在的思想,并认识到这个思想编码了真实存在的属性-而不将真实存在归属于一个没有比之更伟大的存在,即不相信一个没有比之更伟大的存在真实存在。

当然,安瑟姆实际提出的论证并没有注意到编码和归因之间的区别,即在接受一个观念和持有一个信念之间的区别,也没有注意到其他各种细微差别。我们从愚人接受“没有比它更伟大的事物”的观念开始(因为愚人理解“没有比它更伟大的事物”这些词)。从这一点出发,我们迅速得出结论,即即使是愚人也“确信”——即相信——没有比它更伟大的事物具有存在于理解中的属性。然后,通过还原论证,我们得出结论,即没有比它更伟大的事物不能仅仅存在于理解中,而必须同时具有存在于现实中的属性(愚人的一切提及以及愚人所相信的事物都消失了)。

就目前而言,这是一个深层次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规范论证中对愚人的引用?还原论证是否应该告诉我们一些关于愚人的信仰,或者应该相信什么?早期对愚人的引用是否是非必要的和可消除的?我们如何理解即使是愚人也相信没有比它更伟大的事物存在于理解中的说法?我们如何从愚人理解“没有比它更伟大的事物”这些词到他相信没有比它更伟大的事物具有存在于理解中的属性?

沿着早期的思路,似乎论证可以这样进行:

  1. (即使)愚人也有一个概念,即无法想象更伟大的概念。

  2. (因此)(即使)愚人相信无法想象更伟大的概念存在于理解中。

  3. 任何相信无法想象更伟大的概念存在于理解中的人都不能合理地相信无法想象更伟大的概念仅存在于理解中。

  4. (因此)即使是愚人也不能合理地否认,不存在比所能构想的更伟大的事物存在于现实中

  5. (因此)所能构想的最伟大的事物存在于现实中

虽然这不是一个好的论证,但对于那些没有注意到娱乐思想和持有信念之间的区别,并且对于信念的载体和其内容之间的区别有些模糊的人来说,这个论证可能看起来令人信服。当愚人娱乐所能构想的最伟大的事物的概念时,他意识到自己在娱乐这个概念(即,他相信自己在娱乐所能构想的最伟大的事物的概念,或者我们可以说,这个概念在他的理解中)。将概念与其对象混淆,这使我们相信所能构想的最伟大的事物具有存在于理解中的属性。现在,假设我们可以合理地相信所能构想的最伟大的事物只具有存在于理解中的属性,作为反证的假设。忽略娱乐思想和持有信念之间的区别,这意味着当我们娱乐所能构想的最伟大的事物的想法时,我们娱乐的是一个只存在于理解中的存在的想法。但这是荒谬的:当我们娱乐所能构想的最伟大的事物的想法时,我们的想法编码了存在于现实中的属性。因此存在矛盾,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为了合理,我们必须相信所能构想的最伟大的事物存在于现实中。但是,如果任何合理的人都必须相信所能构想的最伟大的事物存在于现实中,那么无疑所能构想的最伟大的事物存在于现实中。因此我们完成了。

毫无疑问,关于安瑟姆论证解释的这个建议在各个方面都存在不足之处。然而,包含它的目的是为了说明性而非教条性。在文献中,对于安瑟姆提出的论证是现代逻辑学家毫不犹豫地宣布无效的想法一直存在很大的抵制。但是很难看出为什么会有这种抵制。(当然,在文献中并没有对此进行过多的争论。)《祈祷论》的文本非常粗糙,需要进行很多修改,因此我们不应该过快地摒弃这个建议,即安瑟姆的论证更像是最近勾勒出的论证,而不像巴恩斯、亚当斯、奥本海默和扎尔塔等评论家提供的逻辑上有效的证明。(有关《祈祷论》第二章的更复杂分析,表明它产生了一个有效的论证,请参见 Hinst 2014。)

10. 21 世纪的本体论证

最近关于本体论证的讨论很多都出现在汇编、伴侣、百科全书等著作中。例如,有关本体论证的评论讨论可以在以下著作中找到:Leftow 2005、Matthews 2005、Lowe 2007、Oppy 2007 和 Maydole 2009。尽管这些评论讨论的目标各不相同,但其中许多都旨在向初学者介绍这些论证及其历史。鉴于哲学宗教学领域对于汇编、伴侣、百科全书等著作的热情不断高涨,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更多这样的讨论。

一些关于本体论证的最近讨论已经被放置在更综合性的关于上帝存在的论证中。例如,Everitt 2004、Sobel 2004 和 Oppy 2006 中都有关于本体论证的详细讨论。 Sobel 对本体论证的研究是典范的。他提供了一个关于“经典本体论证”的章节:安塞尔姆、笛卡尔、斯宾诺莎和康德对本体论证的批判;一个关于“现代模态本体论证”的章节:哈特肖恩、马尔科姆和普兰廷加;以及一个关于哥德尔的本体论证的章节。他的分析非常仔细,并且广泛使用现代哲学逻辑的工具。

最近有一本专门研究本体论证的专著:Dombrowski 2006。Dombrowski 是 Hartshorne 的粉丝:他的书的目的是为了捍卫 Hartshorne 的本体论证是成功的观点。尽管 Dombrowski 的书因其对本体论证的讨论范围而成为文献的有用补充,例如,它包含了一章关于 Rorty 对本体论证的讨论,以及另一章关于 John Taylor 对本体论证的讨论,但即使是对过程神论持同情态度的评论家也没有被说服它对其核心论点提出了有力的论证。

Szatkowski(2012)是一本关于本体论证的最新论文集。该论文集中的相当一部分论文涉及支持本体论推导的逻辑技术问题。(对技术问题感兴趣的人也可能对 Oppenheimer 和 Zalta(2011)以及 Gorbacz(2012)所涉及的主题感兴趣。)最新的论文集是 Oppy(2018)。

最后,期刊上出现了一些活动。其中最重要的是 Millican 2004 年的文章,这是 Mind 杂志中近期关于本体论证的第一篇文章。Millican 提出了对安瑟姆论证的新解释,并从这个解释中得出了对本体论证的新批评。毋庸置疑,这个解释和批评都是有争议的,但也值得关注。在其他期刊文章中,也许最有趣的是 Pruss 2010 年的文章,该文章提供了对模态本体论证中关键可能性前提的新辩护。此外,还有一系列由 Matthews 和 Baker(2010 年)发起的分析论文。

女性对本体论证的相对近期研究包括:Anscombe(1993 年),Antognazza(2018 年),Crocker(1972 年),Diamond(1977 年),Ferreira(1983 年),Garcia(2008 年),[Haight 和] Haight(1970 年),[Matthews 和] Baker(2011 年),Wilson(1978 年)和 Zagzebski(1984 年)。

Bibliography

Primary Texts

  • Anselm, St., Proslogion, in St. Anselm’s Proslogion, M. Charlesworth (ed.), Oxford: OUP, 1965 [Available online, in the Internet Medieval Sourcebook, Paul Halsall (ed.), Fordham University Center for Medieval Studies, translation by David Burr].

  • Aquinas, T., Summa Theologica, 1272, literally translated by Fathers of the English Dominican Province, London: Burn, Oates & Washbourne, 1920 [Available online, in the Internet Medieval Sourcebook, Paul Halsall (ed.), Fordham University Center for Medieval Studies, translation by David Burr].

  • Ayer, A., Language, Truth and Logic , second edition, London: Gollancz, 1948.

  • Descartes, R., Discourse on Method and The Meditations, transla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F. Sutcliffe,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68 [Translation of The Meditations by John Veitch, LL.D. available online].

  • Frege, G., Die Grundlagen der Arithmetik, Bresnau: Koebner, 1884; translated as The Foundations of Arithmetic, J.L. Austin (trans), Oxford: Blackwell, 1974, 2nd rev edition; Original German text available online, (628 KB PDF file), maintained by Alain Blachair, Académie de Nancy-Metz.

  • Gaunilo, “On Behalf of the Fool”, in St. Anselm’s Proslogion, M. Charlesworth (ed.), Oxford: OUP, 1965 [Available online in the Internet Medieval Sourcebook, Paul Halsall (ed.), Fordham University Center for Medieval Studies, translation by David Burr].

  • Hegel, G., The Ontological Proof According to the Lectures of 1831, in P. Hodgson (ed.), Lectures on the Philosophy of Religion, Vol. III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pp. 351–8.

  • Hume, D., Dialogues Concerning Natural Religion, 1779, edi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H. Aiken, London: Macmillan, 1948.

  • Kant, I.,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1787, second edition, translated by N. Kemp-Smith, London: Macmillan, 1933.

  • Leibniz, G., New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1709, translated by A. Langley, New York: Macmillan, 1896.

  • Spinoza, B., The Ethics, 1677, translation of 1883 by R. Elwes, New York: Dover, 1955 [Available online, prepared by R. Bombardi, for the Philosophy Web Works project, Middle Tennessee State University].

Other Texts

  • Adams, R., 1971, “The Logical Structure of Anselm’s Argument”, Philosophical Review, 80: 28–54.

  • –––, 1988, “Presumption and the Necessary Existence of God”, Noûs, 22: 19–34.

  • –––, 1995a, Leibniz: Determinist, Theist, Idealis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1995b, “Introductory Note to *1970” in K. Gödel Collected Works Volume III: Unpublished essays and lectures, S. Feferman, et al. (ed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388–402.

  • Alston, W., 1960, “The Ontological Argument Revisited” Philosophical Review, 69: 452–74.

  • Anderson, C., 1990, “Some Emendations on Gödel’s Ontological Proof”, Faith and Philosophy, 7: 291–303.

  • Anscombe, E., 1993, “Russelm or Anselm”,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43: 500–4.

  • Antognazza, M., 2018, “Leibniz”, in G. Oppy (ed.), Ontological Argument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75–98.

  • Barnes, J., 1972, The Ontological Argument, London: Macmillan.

  • Campbell, R., 1976, From Belief to Understanding, Canberra: ANU Press.

  • Chambers, T., 2000, “On Behalf of the Devil: A Parody of St. Anselm Revisited”,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New Series), 100: 93–113.

  • Chandler, H., 1993, “Some Ontological Arguments”, Faith and Philosophy, 10: 18–32.

  • Charlesworth, M., 1965, Anselm’s Proslog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Crocker, S., 1972, “The Ont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Anselm’s Proslogion”, Modern Schoolman, 50: 33–56.

  • Diamond, C., 1977, “Riddles and Anselm’s Riddle”,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supplementary volume), 51: 143–68.

  • Dombrowski, D., 2006, Rethinking the Ontological Argument: A Neoclassical Theistic Respons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Dummett, M., 1993, “Existence”, in The Seas of Languag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Everitt, N., 2004, The Non-Existence of God, London: Blackwell

  • Ferreira, J., 1983, “Kant’s Postulate: The Possibility or the Existence of God”, Kant Studien, 74: 75–80.

  • Findlay, J., 1949, “Can God’s Existence Be Disproved?”, Mind, 57: 176–83.

  • Garcia, L., 2008, “Ontological Arguments for God’s Existence”, in K. Clark (ed.), Readings in the Philosophy of Religion, Peterborough: Broadview, pp. 16–28.

  • Gorbacz, P., 2012, “PROVER9’s Simplification Explained Away”,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90: 585–96.

  • Grey, W., 2000, “Gasking’s Proof”, Analysis, 60: 368–370.

  • Haight, D. and Haight, M., 1974, “An Ontological Argument for the Devil”, Monist, 54: 218–20.

  • Harrelson, K., 2009, The Ontological Argument from Descartes to Hegel, New York: Humanity Books.

  • Hartshorne, C., 1965, Anselm’s Discovery: A Re-Examination of the Ontological Proof for God’s Existence, La Salle, IL: Open Court.

  • Hazen, A., 1999, “On Gödel’s Ontological Proof”,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76: 361–377.

  • Henle, P., 1961, “Uses of the Ontological Argument”, Philosophical Review, 70: 102–9.

  • Hinst, P., 2014, “A Logical Analysis of the Main Argument in Chapter 2 of the Proslogion by Anselm of Canterbury”, Philosophiegeschichte Und Logische Analyse, 17: 22–44.

  • Johnston, M., 1992, “Explanation, Response-Dependence, and Judgement-Dependence”, in P. Menzies (ed.), Response-Dependent Concepts, Canberra: ANU/RSSS Working Papers in Philosophy, 123–83.

  • Kovacs, S., 2003, “Some Weakened Gödelian Ontological Systems”,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Logic, 32: 565–88.

  • La Croix, R., 1972, Proslogion II and III: A Third Interpretation of Anselm’s Argument, Leiden: Brill.

  • Leftow, B., 2005, “The Ontological Argument”, in The Oxford Handbook of Philosophy of Religion, W. Wainwright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80–115.

  • Lewis, D., 1970, “Anselm and Actuality”, Noûs, 4: 175–88.

  • Lowe, E., 2007, “The Ontological Argument”, in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Philosophy of Religion, P. Copan and C. Meister (eds.), London: Routledge.

  • Malcolm, N., 1960, “Anselm’s Ontological Arguments”, Philosophical Review, 69: 41–62.

  • Mann, W., 1972, “The Ontological Presuppositions of the Ontological Argument”, Review of Metaphysics, 26: 260–77.

  • Matthews, G., 2005, “The Ontological Argument”, in The Blackwell Guide to the Philosophy of Religion, W. Mann (ed.), Oxford: Blackwell, pp. 81–102.

  • Matthews, G., and Baker, L., 2010 “The Ontological Argument Simplified”, Analysis, 70: 210–212.

  • Maydole, R., 2009, “The Ontological Argument”, in The Blackwell Companion to Natural Theology, W. Craig and J. Moreland (ed.), Oxford: Blackwell, pp. 553–592.

  • Millican, P., 2004, “The One Fatal Flaw in Anselm’s Argument”, Mind, 113: 437–76.

  • Oppenheimer, P., and Zalta, E., 1991, “On the Logic of the Ontological Argument”, in J. Tomberlin (ed.)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5: The Philosophy of Religion, Atascadero: Ridgeview, pp. 509–29 [Preprint available online].

  • –––, 2011, “A Computationally-Discovered Simplification of the Ontological Argument”,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89: 333–349.

  • Oppy, G., 1995, Ontological Arguments and Belief in Go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1996, “Gödelian Ontological Arguments”, Analysis, 56: 226–230.

  • –––, 2000, “Response to Gettings”, Analysis, 60: 363–367.

  • –––, 2006, Arguing about God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2007, “The Ontological Argument” in P. Copan and C. Meister (eds.), Philosophy of Religion: Classic and Contemporary Issues, Oxford: Blackwell.

  • ––– (ed.), 2018, Ontological Argument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Plantinga, A., 1967, God and Other Mind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 1974, The Nature of Necess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Priest, G., 2018, “Existence and Necessity”, in G. Oppy (ed.), Ontological Argument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250–69.

  • Pruss, A., 2009, “A Gödelian Ontological Argument Improved”, Religious Studies, 45: 347–353.

  • –––, 2010,“The Ontological Argument and the Motivational Centres of Lives”, Religious Studies, 46: 233–249.

  • –––, 2018, “Gödel”, in G. Oppy (ed.), Ontological Argument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139–54.

  • Rasmussen, J., 2018, “Plantinga”, in G. Oppy (ed.), Ontological Argument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276–94.

  • Redding, P. and Bubbio, P., 2014 “Hegel and the Ontological Argument for the Existence of God”, Religious Studies, 50: 465–86.

  • Rescher, N., 1959, “The Ontological Proof Revisited”,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37: 138–48.

  • Ross, J., 1969, Philosophical Theology, New York: Bobbs-Merrill.

  • Rowe, W., 1989, “The Ontological Argument”, in J. Feinberg (ed.), Reason and Responsibility, seventh edition, Belmont, CA: Wadsworth, pp. 8–17.

  • Salmon, N., 1987, “Existence”, in J. Tomberlin (ed.),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1: Metaphysics, Atascadero, CA: Ridgeview: 49–108.

  • Siegwart, G., 2014, “Gaunilo Parodies Anselm: An Extraordinary Job for the Interpreter”, Philosophiegeschichte Und Logische Analyse, 17: 45–71.

  • Smart, J., 1955, “The Existence of God”, in A. Flew and A. MacIntyre (eds.), New Essays in Philosophical Theology, London: SCM Press: 500–509.

  • Sobel, J., 1987, “Gödel’s Ontological Proof”, in On Being and Saying: Essays for Richard Cartwright, J. Thomson (ed.), Cambridge, MA: MIT Press, pp. 241–61.

  • Sobel, J., 2004, Logic and Theis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Smullyan, R., 1984, 5000 BC and Other Philosophical Fantasies,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 Swietorzecka, K. (ed.), 2012, Gödel’s Ontological Argument: History, Modifications, and Controversies, Portland: Semper.

  • Szatkowski, M. (ed.), 2012, Ontological Proofs Today, Frankfurt: Ontos Verlag.

  • Tooley, M., 1981, “Plantinga’s Defence of the Ontological Argument”, Mind, 90: 422–7.

  • van Inwagen, P., 1977, “Ontological Arguments”, Noûs, 11: 375–395.

  • Wilson, M., 1978, “Immutable Natures and the Ontological Argument”, in Descartes London: Routledge, 172–6.

  • Zagzebski, L., 1984, “Oakes’s New Modal Argument for the Existence of God”,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Philosophy of Religion, 20: 159–64.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Anselm of Canterbury [Anselm of Bec] | a priori justification and knowledge | Descartes, René | existence | God: and other ultimates | Gödel, Kurt | Hegel,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 Kant, Immanuel | logic: informal | logic: modal | Meinong, Alexius

Copyright © 2019 by Graham Oppy <Graham.Oppy@monash.edu>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