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知 omniscience (Edward Wierenga)

首次发表于 2010 年 2 月 1 日;实质修订于 2021 年 4 月 16 日

全知是拥有完全或最大知识的属性。随附全能和完美善良,它通常被认为是神圣属性之一。将全知归于上帝的一个来源是圣经中许多篇章将广博的知识归于他。圣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第一篇,第 14 题)在讨论上帝的知识时,引用了约伯记 12:13:“在上帝那里有智慧和能力;他有谋略和理解力”,以及罗马书 11:33:“上帝的智慧和知识的丰富之深!”另一个来源是制定某种神学教义的要求。例如,神圣预见的教义认为上帝对世界有一个计划,根据这个计划,所有事物都在他的关怀下运作,并按照他的美意进行。正如弗林特所说,

将上帝视为预见的意思是将他视为有意识地和有爱地引导每一个涉及每一个生物的事件,朝着他为他们规定的目标前进(弗林特 1998 年:12)。

因此,自然而然地认为,解释神的普遍性需要归因于上帝的广博知识。(有关不需要完全知识的普遍性的异议解释,请参见哈斯克尔 2004 年。)将全知包括在神的属性之中的第三个动机源于“完美存在神学”。完美存在神学借鉴了圣安瑟姆的观点,他认为上帝是无法想象的最伟大的存在(《祈祷文》约 1077 年)。安瑟姆通过给出“上帝是比不是更好的任何东西”,并得出结论,这包括从无到有地创造其他事物,公正,幸福,感知,全能和仁慈等属性。安瑟姆可以从这个列表中推导出全知,因为他认为“感知就是知道”(安瑟姆 1998 年:90)。完美存在神学的其他倡导者可以简单而直接地肯定拥有知识比没有知识更好;因此,拥有知识是增加伟大性的属性。有趣的是,这些来源中的第一个,将伟大的知识归因于上帝的圣经记载,以及其他附加的归因于他的完美,正如 Leftow 所辩称的那样,授权了第三个动机的一个版本,即完美存在神学。在这种观点中,完美存在神学“只是试图展示关于上帝完美的权威性陈述所蕴含的内容”(Leftow 2011 年:108)。

本条目将讨论关于全知作为神的属性或完美的哲学问题,而不考虑其在神学中的潜在应用。


1. 定义全知

由于全知是最大或完全的知识,通常以对所有真命题的知识来定义,即

  • (D1)S 是全知 =df 对于每个命题 p,如果 p 为真,则 S 知道 p。

有人可能认为还有必要要求全知的存在也知道哪些命题是假的。在这种情况下,(D1)可以被替换为

  • (D2)S 是全知的 =df 对于每个命题 p,如果 p 为真,则 S 知道 p,并且对于每个命题 q,如果 q 为假,则 S 知道 q 为假。

这个修订等同于(D1),然而,鉴于对于每个假命题都有一个真命题,说明第一个命题是假的。(D1)已经要求一个全知的存在知道后一个命题。

或者可以补充说,全知不仅要求知道所有真理,还要求不相信任何错误。也就是说,

  • (D3)S 是全知的=df 对于每个命题 p,如果 p 为真,则 S 知道 p,并且不存在命题 q 使得 q 为假且 S 相信 q。

但是(D3)也等同于(D1),至少如果不可能相信一个已知为真的命题的否定,知道自己知道为真的命题,知道是一个已知命题的否定等等。(Oppy(2014: 233)声称,更简单地说,如果相信一个命题的否定,则不可能知道该命题。)在最近的文献中,Swinburne(1993: 167 和 2016: 175)陈述了(D1)的一个版本(尽管在两个作品中他后来支持限制性原则(1993: 181-182 和 2016: 196)以得出他所称的“减弱”的定义)。Zagzebski(2007: 262)支持(D2)。Plantinga([1974] 1977: 68),Davis(1983: 26),Gale(1991: 57),Craig(1991:6)和其他人提出(D3)。

最近几次关于全知的讨论试图辩护比之前的定义更为限制的解释/理论。例如,Langtry(2008: 39)提出,上帝只有在每个真命题 p 上“要么上帝知道 p,要么他不知道但他知道 p 并不受他内在认知能力的任何缺陷或限制的阻碍”时才是全知的。Nagasawa(2017)声称,完美存在神学的一个更强版本将认为上帝拥有“最大一致集”的神性属性,包括知识、力量和仁慈。这将允许一个完美存在可以是全知的,即使不知道所有真理,因为知道所有真理会减少该存在所能拥有的力量或仁慈的数量。与上述传统理解的另一个分歧涉及到女性主义认识论。参见女性主义宗教哲学条目的第 3.1 节,其中在讨论“所谓的神性属性”时暗示了这种可能性,尽管它将讨论限制在完美的力量和神性上。然而,Farmer(2010)更直接地借鉴了女性主义认识论来理解全知。这项工作的负面主张是“人类知识的命题理想”排除了“边缘化和诋毁”的知识形式。因此,通过积极地借鉴这些其他形式的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全知。Farmer 引用了“在个人关系中了解他人”、“关怀的核心”导致“承认知识对象的他者性”,以及情感在引导知识方面的作用。(分别引用了(Code, 1993), (Dalmiya 2002)和(Jaggar 1989)的观点。)然而,无论如何,这种方法的目的是,全知不仅仅通过对真命题的知识来定义。

最近的另一个发展也可以被看作是对全知的不同解释的推荐。这是 Zagzebski 最突出地提出的建议,即上帝具有全主体性属性。根据 Zagzebski 的说法,全主体性是“有意识地完美准确和完整地把握每个有意识存在的第一人称视角的属性”(2008: 232)。她补充说,“上帝对我们有意识的生活的了解有点像是同理心的完美”(2008: 236)。由于把握某人的主观体验似乎不是命题性的,也许这个建议是说全知涉及的不仅仅是命题的知识。但是 Zagebski 的主张是,全主体性是由全知(2008: 232)或全知和全在场的结合所蕴含的,因此最好将其视为神圣认知完美的进一步扩展,而不是对上述定义的拒绝。

尽管在全知方面最近有了一些研究,但文献中的主要争议集中在对全知的传统定义上;因此,本条目将集中讨论这些争议。这些争议集中在(D1)中量词的范围上,例如,它是否包括关于未来的命题,(D1)是否要求全知的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是否需要足够的知识以达到最大化,以及它是否(错误地)假设存在一个包含所有真理的集合。

2. 神圣知识的附加特征

全知被认为是最大或完全的知识。也许,如(D1)所说,所有真理的知识可以捕捉到这个概念。但是当完美的存在拥有这种最大知识时,可能还包括其他特征。例如,也许完美的存在不仅仅相信所有真命题,而且不可能犯错误。也许,换句话说,这样的存在是不可错误的,即任何它相信的命题都是真的。范·因温根(2006 年:26)在他的(D1)的变种中补充说,不可能存在一个命题 q,使得 S 相信 q 且 q 是假的,这等价于要求如果 S 相信 p,则 p 必定是真的。 (另请参见范·因温根 2002 年:221)。一个存在可能通过知道所有真理而满足(D1),而不是不可能持有错误的信念。在这种情况下,不可错误性为(D1)所给出的标准解释增加了一个额外的组成部分。

一个相关的想法源于这样的建议:完美的存在不仅必然存在,而且它的各种伟大属性也是必然的。这个建议是,值得崇拜的存在不应该“以某种偶然的方式拥有其各种卓越之处”(Findlay 1948 年:180)。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上帝必然存在,神的知识的另一个特征就是本质上的全知,即全知而不可能缺乏全知。本质上的全知包含了不可错误性——一个不可能不全知的存在不可能犯错误——但反过来并不成立,因为一个不可能相信谬误的存在仍然可能不相信所有真理。因此,本质上的全知可能是标准解释的另一个额外组成部分。在一篇有影响力的文章中,派克(1965 年)论证了本质上的全知和自愿人类行动的不兼容性(见第 3 节)。

关于上帝的知识,还有一个问题是,它是所有的发生性知识还是其中一部分是处置性的知识。如果知识是发生性的,那么知识者会将该命题放在脑海中。而如果知识是处置性的,大致上是指人知道该命题,但目前并没有在思考或娱乐它,也就是说,该人对该命题持有处置性的信念(参见“信念”条目的第 2.1 节)。哲学家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不同。托马斯·阿奎那斯声称上帝的知识不是“推理的”(《神学大全》I, 14, 7),他的意思是,首先,上帝不会先想到一件事,然后再想到另一件事,“上帝一次看到所有的事物,而不是依次看到”。另一方面,亨特(1995)认为,将上帝对未来的知识视为处置性的,可以为神圣的预知与人类的自由行动相调和(见下一节)。然而,很难理解,一个拥有全知能力的人怎么可能不知道他们所知道的任何一部分。

阿奎那斯所说的上帝的知识不是推理的第二个意思是,上帝不是通过从他所知道的其他事物中推导出结论来获得知识。当然,上帝所知道的命题之间存在逻辑关系,包括作为前提与有效结论之间的关系。然而,阿奎那斯的说法是,上帝不是通过从前提推导出结论来得出结论。然而,马夫罗德斯(1988)则认识到命题之间存在许多逻辑关系,并猜测上帝的所有知识都是推理的。

全知的通常讨论将其视为知识的特例,尽管可能具有诸如通过必然全知或通过基本全知等附加特征。关于知识的标准解释认为它是有正当理由的真实信念,再加上一个“第四个条件”以避免反例(例如,参见 Chisholm 1989: 90-91)。也许,相反,知识是有保证的真实信念,即由认知能力在设计用于其正常运作的情况下产生的真实信念(例如,参见 Plantinga 1993)。或者,根据另一个最近的提议,“知识优先”观点认为,知识是一种不需要通过满足其他条件来分析的一般状态(参见 Williamson 2000);但即使根据这个建议,知识也涉及信念和理由。因此,在所有这些观点中,知识都涉及信念-正如我们在两段前面讨论全知是否包括倾向性信念时所做的。然而,就大部分而言,哲学家们并没有过多关注上帝的信念状态或其理由的性质。Alston(1986)的观点是一个例外,他声称上帝的知识并不分为独立的信念,事实上上帝并没有信念。根据 Alston 的观点,上帝对所有真理有一种直觉的、直接的意识,这使他拥有无需信念的知识。关于 Alston 观点的批评,请参见(Hasker 1988)和(Dickinson 2019)。

无论完美性的考虑是否要求上帝的知识包括这些附加特征,大多数关于全知的讨论并不关注是否包括无误性、基本全知、“非演绎性”或不涉及信念。相反,它们主要关注全知所需的知识范围。因此,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考虑当全知被理解为(D1)所述的方式时出现的问题。

3. 预知与人类自由行动

全知所有真命题的知识似乎包括对未来所有真理的知识,至少如果有关于未来的真理的话。因此,全知似乎包括预知。然而,有一长传统的哲学家认为神的预知与人类的自由行动不相容,或者至少他们认真地考虑了这种不相容性的论证,以至于要么消除这些论证,要么限制神的全知所涉及的内容。(类似的推理可能被用来论证上帝的预知与上帝自己的某些自由行动不相容。参见斯温伯恩(2016 年 183 页)对此的建议。我们将遵循传统,只考虑对人类行动的应用。)早期的讨论包括奥古斯丁(《意志自由选择论》第三卷第三章)和博伊西(《哲学的慰藉》第五卷)的讨论。他们各自考虑了一个可以表示为(其中 S 是任何人,A 是任何行动)的论证:

  • (1)如果上帝预知 S 将做 A,那么 S 将必然做 A。

  • (2)如果 S 将必然做 A,那么 S 在做 A 方面就不是自由的。

因此,

  • (3)如果上帝预知 S 将做 A,那么 S 在做 A 方面就不是自由的。

关于奥古斯丁对这个论证的具体回应存在一些争议(在他的表述中,这是对罪恶行为的预知,而不是对人类行为的普遍预知)。Rowe(1964)提出了一种有影响力的解释,并受到了 Hopkins(1977)的批评,他们都认为奥古斯丁基于人类行为可能是自由的理由否定了前提(2)。Wierenga(1989: 60–63)提出了一种替代解释,他认为奥古斯丁只是明确地反驳了这个论证的结论。无论如何,奥古斯丁否定了结论比他找到了论证中的缺陷更为明确。另一方面,博伊修斯接受了这个论证,但否认全知包括预知。相反,上帝的视角是永恒的,即“无限生命的完全拥有”。换句话说,上帝一次性看到所有发生的事情,所以严格来说,他不提前知道事情。 (有关对这种观点的最新辩护,请参见 Stump 和 Kretzmann 1981 年。)

但是,随后的哲学家,至少从阿奎那开始,发现了这个论证的一个缺陷。根据阿奎那(《反异教徒总论》I, 67, 10),第一个前提在“结果的必然性”和“结论的必然性”之间存在歧义。也就是说,(1)可以解释为

  • (1')如果上帝预知 S 将做 A,那么 S 将做 A 是必然的。

或者解释为

  • (1″)如果上帝预知 S 将做 A,那么 S 将做 A 是一个必然的真理。

在前一种解释下,前提是真实的,但在这种解释下,论证是无效的,也就是说,结论不成立。将前提解释为第二种方式会得到一个有效的论证,但这个前提是错误的。仅仅因为上帝知道一个命题,并不意味着这个命题是一个必然的真理;上帝也知道偶然的真理。无论哪种情况,这个论证都是失败的。

有一个更困难的论证,证明了神的全知和人类的自由行动的不相容性。早期版本由派克(1965)提出,并引起了最近大量的文献。该论证的发展通常依赖于以下主张:

  • (4)一个报告过去事件的命题在之后永远是“固定的”或“不可改变的”或偶然必然的。

  • (5)一个由偶然必然命题蕴涵的偶然命题本身也是偶然必然的(偶然必然在蕴涵下是封闭的)。

  • (6)如果一个命题在某个时间是偶然必然的,那么在任何以后的时间里,没有人能够使其为假。

根据(4),报告上帝过去信念的命题是偶然必然的。如果真的是八十年前上帝相信琼斯明天会修剪他的草坪(使用派克的例子),那么这个命题报告了一个过去事件,因此现在是偶然必然的。现在根据上帝全知和上帝相信 p 的假设,可以得出 p。如果我们将第一个假设加强为上帝本质上是全知的或者他是不可错误的(参见上面的第 2 节),上帝相信 p 的命题本身就蕴含了 p,也就是说,上帝相信 p 并且 p 是假的是不可能的。让我们在这些更强的假设之一下发展这个论证。然后,由于上帝相信琼斯明天会修剪他的草坪蕴含了琼斯明天会修剪他的草坪,考虑到前者是偶然必然的,后者是有条件的,根据(5)的帮助,可以得出琼斯明天会修剪他的草坪也是偶然必然的。但是,根据(6),没有人,甚至包括琼斯自己,能够使琼斯明天不修剪他的草坪。如果琼斯无法做任何事情来避免明天修剪他的草坪,那么他就不是自由地这样做。这个行动是任意选择的,所以这个论证应该表明上帝预先知道的任何行动都不是自由的;神的预知与人的自由行动是不相容的。

这个论证需要一些非平凡的假设。因此,对于反对者来说,没有缺乏攻击的地方,事实上,哲学家们试图用各种方式来贬低这个论证,但没有一种方式是完全令人信服的。奥卡姆主义者(以威廉·奥卡姆命名)试图捍卫这样一种主张,即许多表述上似乎是关于上帝过去信念的命题并不完全是关于过去的,因此并非偶然必然。因此,普兰廷加(1986 年)和费舍尔(1989 年)论文中的一些作者对“硬事实”和“软事实”的区分否认(4)。但是,确定哪些似乎是关于过去的命题并不完全或真正关于过去的原则,事实证明非常困难。

十六世纪耶稣会士路易斯·德·莫利纳辩护的另一种观点是否认(5),即偶然必然性在涉及偶然命题的蕴涵下是封闭的(Freddoso 1988: 58)。然而,在这个论证所需的假设中,(5)似乎是最不具争议性的,至少如果我们真正理解偶然必然性的话。关于(5)的一个简单反对论证,请参见(Wierenga 2016:102)。

最后,我们仍然可以否认(6),即使琼斯明天修剪草坪已经是偶然必然的,他仍然可以做一些事情,例如待在室内度过一天,如果他这样做了,那么他修剪草坪的说法就是错误的(Plantinga 1986: 257)。琼斯明天可以待在室内,如果他这样做了,过去就会有所不同;特别是,上帝当时就不会相信琼斯明天会修剪草坪。关于过去事件现在是可防止的这一主张,也请参见马夫罗德斯(1983 年)的辩护。然而,一些哲学家对这种对过去的反事实权力提出了异议。

我们刚刚讨论了三种拒绝这个论证的策略。然而,一些有神论的哲学家很乐意接受它。其中一种立场接受这个论证,并给出了博伊斯的回应,就像上面对第一个论证所给出的那样,即上帝的存在方式是永恒的,所以他没有先见。在这种观点下,神的全知并不包括先见(例如,参见 Stump 和 Kretzmann 1991)。其他哲学家反对说,无论上帝是否永恒而不是永恒存在,仅仅通过诉诸于上帝的永恒来回应这个论证是不够的。普兰廷加(1986)、扎格泽布斯基(1991)和其他人声称,可以使用一个完全类似的论证来构建前提,即 80 年前它是真实的,因此现在是偶然必然的,上帝永恒地知道琼斯明天会修剪他的草坪。根据这个论证的修订,神的永恒知识与人类的自由行动一样不相容,因此博伊斯的回应并没有对这个论证提出挑战。

近年来,对于这个论点最广泛接受的回应是接受它,但否认全知包括对未来的知识。Geach(1977)认为,除了“现在的趋势和倾向”之外,没有未来可知。Swinburne(1993 和 2016)认为,全知不包括对未来自由行为的预知。Hoffman 和 Rosenkrantz(2002)对全知给出了一个仔细的解释,有意将上帝的预知限制在“因果必然”的真理上,其中因果必然事件不是自由行为。事实上,最近在宗教哲学中出现了一个被称为开放神学的运动,其明确目的是让未来“开放”,从而对上帝来说是未知的,正是为了给人类自由留下空间。Hasker(1989, 2004)是这个团体中的主要人物,Pinnock(1994)的贡献者也是如此。在类似的观点中,Mawson 建议那些认为上帝处于时间中的神论者应该说“上帝对未来将实际发生的一切都暂时保持不予判断。”相反,根据这种观点,全知只在对“特定未来发展的可能性”的知识中延伸到未来(Mawson 2019: 38–39)。我们在本文开始时看到,将全知归因于上帝的动机之一是为了能够发展关于神圣提供的教义。但是,那些否认上帝的知识延伸到未来自由行为的人将面临一个困难的任务,即陈述或接受关于神圣提供的教义,如果上帝不知道自由行动者将做什么。

有关这些问题的更详细讨论,请参阅有关预知和自由意志以及中世纪关于未来偶然性的理论的条目。

4. 全知的进一步困难

对于涉及预知和自由行动的哲学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备受关注,从古代晚期到现今都有讨论的历史。关于全知的其他几个问题是较近期的,其中一些问题涉及更多技术性的问题。本节将考虑四个较新的反对意见。

4.1 全知和不变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事物发生变化。人们很容易认为随着事物的变化,报告事实的命题在真值上也会发生变化。在一篇引人注目的论文中,克雷茨曼(1966)认为,全知需要在不同的时间知道不同的事情,因此与不变性不相容。这构成了对古典神论的反对意见,根据古典神论,全知和不变性都被视为上帝的核心属性。克雷茨曼的论证在弗朗茨·布伦塔诺(1838-1917)的以下段落中提前出现(直到 1976 年才发表):

如果有任何变化,那么并非所有的真理都是永恒的。上帝知道所有的真理,因此也知道那些只在今天才是真理的真理。他昨天无法理解这些真理,因为那时它们还不是真理,而是其他真理代替它们。因此,他知道,例如,我写下这些思想,但昨天他并不知道,而是知道我将来会写下它们。同样,明天他将知道我已经写下它们。(布伦塔诺,《哲学研究》,英文翻译见奇索姆 1979 年:347)

根据这个反对意见,一些命题随时间改变其真值,而一个知道所有真命题的存在相应地改变信念。因此,如果上帝是全知的,他就不是不变的(克雷茨曼的表述)或永恒的(沃尔特斯多夫 1975 年)或无时间的(戴维斯 1983 年)。肯尼(1979 年)、普赖尔(1962 年)和格林(1985 年)也提出了这个反对意见的变体。反对这个论点的哲学家包括卡斯塔涅达(1967 年)、克雷茨曼本人随后在斯坦普和克雷茨曼(1981 年)中、克万维格(1986 年)、派克(1970 年)、斯温伯恩(1993 年,但不包括 2016 年)和维伦加(1989 年,2002 年)。

这个论证,它引用了诸如现在时态和“现在”、“昨天”等词的时间指示物,与一个引用第一人称指示物的论证有类似之处。这是下一节的主题;同时考虑对这两个论证的回应将是方便的。

4.2 全知和自我知识

Kretzmann(1966)对全知提出了第二个问题。他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特殊的“第一人称”知识,这种知识对其他人来说是不可得的。他以琼斯知道自己在医院时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琼斯所知道的不仅仅是琼斯在医院的命题,因为如果他住院是因为健忘症,他可能不相信这个命题。相反,如果琼斯通过报纸上的报道知道琼斯在医院,但是他对自己是谁以及自己在哪里的认识是错误的,那么他可能知道琼斯在医院,但是不知道自己在医院。因此,琼斯所知道的应该是与琼斯在医院的命题不同的东西,而且只有琼斯才能知道。因此,如果全知要求知道任何人所知道的一切,那么上帝不能是全知的,除非他与琼斯相同。Kretzmann 认为这表明了神的全知与“与其他人不同的个人神学说”的不相容性(1966:420)。更准确地说,这个反对意图显示了神的全知与与上帝不同且具有自我知识的人的存在的不相容性。在 Grim(1985)提出的版本中,鉴于我们确实拥有第一人称或自我知识,就不存在全知的上帝。Nagasawa(2003,另见 2008)对 Grim 提出了一个反对意见,部分地依据了全知是一种“认识能力”的主张(他认为这包括在神的全能中)。

鉴于现时知识的反对和第一人称知识的反对之间的结构相似性,哲学家们给出了类似的回答并不令人意外。(参见索萨 1983a,b 关于第一人称和现时知识之间的类比。)也许更令人惊讶的是,大部分情况下,反对这一论点的人试图提供关于现时和自我知识的对象的具体细节。一方面,也许我们知道今天是几号的命题是永恒真理。在这种情况下,改变的是我们对这些命题的访问方式,而不是命题本身。克万维格(1986)认为,这种知识涉及对命题的特殊访问或“直接把握”,这意味着上帝可以相信相同的命题,而不会得到现时知识或他人的第一人称知识。威伦加(1989:48-53)提出了关于现时和第一人称信念对象的解释,即这些命题涉及个人和时间的特质或个体本质。根据这个观点,通过相信包括自己个体本质的命题,我们可以得到第一人称信念;通过相信涉及所讨论时间点的时间瞬间的个体本质的命题,我们可以得到现时信念。这意味着上帝相信与我们相同的命题。他不会对他人产生第一人称信念,因为相关命题不包括他自己的个体本质。而他是否产生现时信念取决于他是否相信这些涉及时间瞬间的个体本质的命题,以及他是在他的永恒视角下相信还是超越时间相信。使他具有时间性的不是对这些命题的认知,而是他是否在时间内或超越时间相信。 对于这个提议的批评,请参见克雷格(2000 年)和托雷(2006 年)。但是,对于最近的积极陈述,请参见斯温伯恩(2016 年:175-182)。

还有一种回应可用,它不依赖于特殊的理解方式或奇特的命题类型。相反,它从最近关于指示物的研究中得到启示,根据这些研究,一些命题是透视性的,即在某些透视或指标上为真,在其他透视或指标上为假。根据这种观点,命题“我在医院”,琼斯在 t 时刻相信这个命题,该命题在 ⟨ 琼斯,t⟩ 的指标上为真,但在许多其他指标上,如 ⟨ 史密斯,t⟩ 或 ⟨ 琼斯,t+一个月 ⟩ 上为假。任何人都可以相信这个透视性命题在 ⟨ 琼斯,t⟩ 上为真的永恒真理,但只有琼斯能够相信在 ⟨ 琼斯,t⟩ 上的透视性命题。更一般地说,只有在一个人所在的透视或指标上,才能相信透视性命题。威伦加(2002 年:155)建议,如果类似这样的观点是关于第一人称和现在时态信念的正确解释,那么全知的定义(D1)应该被替换为

  • (D4)S 是全知=df 对于每个命题 p 和透视 ⟨x,t⟩,(i)如果 p 在 ⟨x,t⟩ 上为真,则 S 知道 p 在 ⟨x,t⟩ 上为真,(ii)如果 S 在 ⟨x,t⟩ 上,并且 p 在 ⟨x,t⟩ 上为真,则在 ⟨x,t⟩ 上 S 知道 p。

根据这个定义,上帝可以是全知的,而不需要拥有他人的自我信念,而他的知识是否随时间变化取决于他是否在时间指标上拥有他的信念。

4.3 全知和自我知识

关于全知的另一个问题是,除非它扩展到对特定个体的自我(参见关于命题态度报告中的自我/非自我区分的补充),否则它是否真正是完全的知识,也就是说,关于特定个体具有某些属性的知识(或者关于特定的个体对某些关系的立场等)。这个问题在文献中没有得到很多讨论,但普赖尔(1962)通过指出上帝是全知的主张来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 (7)对于每个 f 和 x,如果 f(x),那么上帝知道 f(x)。

先前将(7)解读为“上帝对一切事物都了解”,但可以更明确地给出 de re 形式的解释,即“每个属性和每个个体都是这样的,如果个体具有该属性,则上帝知道该个体和属性,前者具有后者”。尽管表达方式有些生硬,但正如 Prior 所说,这是一个“相信上帝全知的人希望维持的命题”。然后问题就变成了(D1)(或(D4))是否包括这种 de re 知识。

当然,如果(D1)不能捕捉到 de re 知识,那么很容易向其添加另一个条款。

…对于每个事物 x 和每个属性 P,如果 x 具有 P,则 x 是这样的,即 S 知道 x 具有 P。

另一方面,也许并不需要这样的修正。许多哲学家已经为关于对象的 de re 信念提出了一种解释,即通过对该对象有一些 de dicto 信念,并与之有一种熟悉的关系,即在认识上与该对象相契合(参见 Chisholm 1976,Lewis 1979 和 Kaplan 1968)。也许,上帝对一切都有直接或直接的意识,并且这种关系足够亲密,使他与一切事物在认识上相契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 de re 知识可以归约为 de dicto 知识,那么上帝满足(D1)(或(D4))将使他拥有完全的 de re 知识。关于这一点,请参见 Wierenga(2009: 134)。

4.4 全知和基数

另一个最近的关注点是是否真的可能知道所有的真理。格林(1988)基于一个论证反对全知的可能性,该论证得出结论说没有所有真理的集合。这个论证(通过反证法)说没有所有真理的集合 T,通过康托尔定理。假设存在这样一个集合。然后考虑它的幂集,℘(T),即 T 的所有子集的集合。现在取一些真理 t1。对于 ℘(T)的每个成员,t1 要么是该集合的成员,要么不是。因此,对于 ℘(T)的每个成员,都会有一个进一步的真理,指明 t1 是该集合的成员还是不是。因此,至少有与 ℘(T)的成员一样多的真理。但是康托尔定理告诉我们,℘(T)的成员必须比 T 的成员多。所以 T 毕竟不是所有真理的集合。假设它是会导致它不是。现在格林认为这对全知来说是一个问题,因为他认为只有存在所有真理的集合,一个存在才能知道所有真理。作为回应,普兰廷加(普兰廷加和格林 1993)认为,对所有真理的知识并不需要存在所有真理的集合。普兰廷加指出,一个类似的论证表明没有所有命题的集合,然而,我们可以理解地说,例如,每个命题要么是真的要么是假的。西蒙斯(1993)给出了一个更具技术性的关于集合层次的回应,但超出了本条目的范围。另请参阅温赖特(2010:50-51)和奥皮(2014:223-244)。

Bibliography

  • Alston, William P., 1986, “Does God Have Beliefs?,” Religious Studies 22(3/4): 287–306. doi:10.1017/S0034412500018333; reprinted with additional note in Divine Nature and Human Language: Essays in Philosophical Theology,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9, pp. 178–193.

  • Anselm, c.1077, “Proslogion”, in Anselm of Canterbury: The Major Works, Brian Davies and G.R. Evans (eds.) Oxford a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pp. 83–105.

  • Aquinas, Thomas, c.1260, Summa contra Gentiles, 4 vols., J. Anderson (trans.), Notre Dame, IN: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1975.

  • Aquinas, Thomas, 1265–1274, Summa Theologiae, in Summa Theologiae: Questions on God, B. Davies and B. Leftow (ed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 Augustine, c.390, On Free Choice of the Will, T. Williams (trans.), Indianapolis, IN: Hackett, 1993.

  • Boethius, c.524, The Consolation of Philosophy, P. Walsh (tra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 Brentano, Franz, Philosophische Untersuchungen zu Raum, Zeit und Kontinuum, Stephan Körner and Roderick M. Chisholm (eds.), Hamburg: Meiner, 1976.

  • Castañeda, Hector-Neri, 1967, “Omniscience and Indexical Reference,” Journal of Philosophy, 64(7): 203–210. doi:10.2307/2024053

  • Chisholm, Roderick M., 1976, “Knowledge and Belief: ‘De Dicto’ and ‘De Re’,” Philosophical Studies, 29(1): 1–20. doi:10.1007/BF00355667

  • –––, 1979, “Objects and Persons: Revisions and Replies,” Grazer Philosophische Studien, 7/8: 317–388. doi:10.5840/gps19797/830

  • –––, 1989, Theory of Knowledge, 3rd edition,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Hall.

  • Code, Lorraine, 1993, “Taking Subjectivity into Account,” in Feminist Epistemologies (Thinking Gender), Linda Alcoff and Elizabeth Potter (eds.), London: Routledge, pp. 15–48.

  • Craig, William Lane, 1991, Divine Foreknowledge and Human Freedom. The Coherence of Theism: Divine Omniscience, Leiden: Brill. doi:10.1163/9789004246683

  • –––, 2000, “Omniscience, Tensed Facts, and Divine Eternity,” Faith and Philosophy, 17(2): 225–241. doi:10.5840/faithphil200017216

  • Dalmiya, Vrinda, 2002, “Why Should a Knower Care?,” Hypatia, 17(1): 34–52.

  • Davis, Stephen T., 1983, Logic and the Nature of God, Grand Rapids, MI: Wm. B. Eerdmans.

  • Dickinson, Travis, 2019, “God Knows: Acquaintance and the Nature of Divine Knowledge,” Religious Studies, 55(1): 1–16.

  • Farmer, Daniel Diederich, 2010, “Defining Omniscience: A Feminist Perspective,” Faith and Philosophy, 27(3): 306–320

  • Findlay, J.N., 1948 “Can God’s Existence Be Disproved?,” Mind 57(226): 176–183. doi:10.1093/mind/LVII.226.176

  • Fischer, John Martin (ed.), 1989, God, Foreknowledge, and Freedom,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Flint, Thomas P., 1998, Divine Providence: The Molinist Account,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Freddoso, Alfred J., 1988, “Introduction” to Luis Molina, On Divine Foreknowledge: Part IV of the Concordia, Alfred J. Freddoso (trans.),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Gale, Richard M., 1991, On the Nature and Existence of Go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CBO9781316499054

  • Geach, Peter T., 1977, Providence and Evil,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Grim, Patrick, 1985, “Against Omniscience: The Case from Essential Indexicals,” Noûs, 19(2): 151–180. doi:10.2307/2214928

  • –––, 1988, “Logic and the Limits of Knowledge and Truth,” Noûs, 22: 341–67. doi:10.2307/2215708

  • Hasker, William, 1988, “Yes, God Has Beliefs,” Religious Studies, 24(3): 385–394.

  • –––,1989, God, Time, and Knowledge,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 2004, Providence, Evil and the Openness of God,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 Hoffman, Joshua and Gary S. Rosenkrantz, 2002, The Divine Attributes,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 Hopkins, Jasper, 1977, “Augustine on Foreknowledge and Free Will,”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Philosophy of Religion, 8(2): 111–126. doi:10.1007/BF00138083

  • Hunt, David P., 1995, “Dispositional Omniscience,” Philosophical Studies, 80(3): 243–278. doi:10.1007/BF00990585

  • Jaggar, Alison, 1989, “Love and Knowlege: Emotion in Feminist Epistemology,” Inquiry, 32(2): 151–176.

  • Kaplan, David, 1968, “Quantifying In,” Synthese, 19(1–2): 178–214. doi:10.1007/BF00568057

  • Kenny, Anthony, 1979, The God of the Philosopher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Kretzmann, Norman, 1966, “Omniscience and Immutability,” Journal of Philosophy, 63(14): 409–421. doi:10.2307/2023849

  • Kvanvig, Jonathan L., 1986, The Possibility of an All-Knowing God, New York: St. Martin’s.

  • Leftow, Brian, 2011, “Why Perfect Being Theolo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Philosophy of Religion, 69(2): 103–118.

  • Langtry, Bruce, 2008, God, the Best, and Evil,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Lewis, David, 1979, “Attitudes De Dicto and De Se”, Philosophical Review, 88(4): 513–43. doi:10.2307/2184843

  • Mavrodes, George I., 1983, “Is the Past Unpreventable?,” Faith and Philosophy, 1(2): 131–146. doi:10.5840/faithphil1984129

  • –––, 1988, “How Does God Know the Things He Knows?,” in Divine and Human Action: Essays in the Metaphysics of Theism, Thomas V. Morris (ed.),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pp. 345–61.

  • Mawson, T. J., 2019, The Divine Attribut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9781108598101

  • Nagasawa, Yujin, 2003, “Divine Omniscience and Knowledge De 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Philosophy of Religion, 53(2): 73–82.

  • –––, 2008, God and Phenomenal Consciousness: A Novel Approach to Knowledge Argument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2017, Maximal God: A New Defense of Perfect Being Theolog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Oppy, Graham, 2014, Describing God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Pike, Nelson, 1965, “Divine Omniscience and Voluntary Action,”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74(1): 27–46. doi:10.2307/2183529

  • –––, 1970, God and Timelessness,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 Pinnock, Clark H., Richard Rice, John Sanders, William Hasker, and David Basinger, 1994, The Openness of God: A Biblical Challenge to the Traditional Understanding of God, Downer’s Grove, IL: InterVarsity Press.

  • Plantinga, Alvin, 1974, God, Freedom, and Evil, reprinted Grand Rapids, MI: Wm. B. Eerdmans, 1977.

  • –––, 1986, “On Ockham’s Way Out,” Faith and Philosophy, 3(3): 235–269. doi:10.5840/faithphil19863322

  • –––, 1993, Warrant and Proper Function, Oxford a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0195078640.001.0001

  • Plantinga, Alvin and Patrick Grim, 1993, “Truth, Omniscience, and Cantorian Arguments: An Exchange,” Philosophical Studies, 71(3): 267–306. doi:10.1007/BF00989730

  • Prior, Arthur N., 1962, “Formalities of Omniscience,” Philosophy, 37(140): 114–129. doi:10.1017/S0031819100036780; reprinted his Papers on Time and Tens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2nd edition, 2003.

  • Rowe, William L., 1964, “Augustine on Foreknowledge and Free Will,” Review of Metaphysics, 18(2): 356–363.

  • Simmons, Keith, 1993, “On an Argument against Omniscience,” Noûs, 27(1): 22–33. doi:10.2307/2215893

  • Sosa, Ernest, 1983a, “Consciousness of the Self and of the World,” in Agent, Language,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World, James Tomberlin (ed.), Indianapolis, IN: Hackett, pp. 131–143.

  • –––, 1983b, “Propositions and Indexical Attitudes,” in On Believing: Epistemological and Semiotic Approaches, Herman Parret (ed.),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pp. 316–332. doi:10.1515/9783111727967-022

  • Stump, Eleonore and Norman Kretzmann, 1981, “Eternity,”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78(8): 429–458. doi:10.2307/2026047

  • –––, 1991, “Prophecy, Past Truth, and Eternity,” in James Tomberlin (ed.),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5: 395–424. doi:10.2307/2214103

  • Swinburne, Richard, 1993, The Coherence of Theism, revised edition, Oxford: Clarendon Press. doi:10.1093/0198240708.001.0001

  • –––, 2016, The Coherence of Theism, 2nd edition, Oxford: Clarendon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8779698.001.0001

  • Torre, Stephan, 2006, “De Se Knowledge and the Possibility of an Omniscient Being,” Faith and Philosophy, 23(2): 191–200. doi:10.5840/faithphil200623215

  • van Inwagen, Peter, 2006, The Problem of Evil: The Gifford Lectures Delivered in the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in 2003, Oxford: Clarendon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245604.001.0001

  • –––, 2008, “What Does an Omniscient Being Know about the Future?,” in Oxford Studies in Philosophy of Religion, Vol 1, Jonathan L. Kvanvig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216–230.

  • Wainwright, William J., 2010, “Omnipotence, Omniscience, and Omnipresence,” in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Christian Philosophical Theology, Charles Taliaferro and Chad Meister (ed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46–65.

  • Wierenga, Edward R., 1989, The Nature of God: An Inquiry into Divine Attributes,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 2002, “Timelessness out of Mind: On the Alleged Incoherence of Divine Timelessness,” in God and Time: Essays on the Divine Nature, Gregory E. Ganssle and David M. Woodruff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53–164.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5129656.003.0008

  • –––, 2009, “Omniscience,” in The Oxford Handbook of Philosophical Theology, Thomas P. Flint and Michael C. Rea (eds.), Oxford a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29–144. doi:10.1093/oxfordhb/9780199596539.013.0007

  • –––, 2016, The Philosophy of Religion, Chichester, West Sussex: Wiley–Blackwell.

  • Williamson, Timothy, 2000, Knowledge and its Limit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019925656X.001.0001

  • Wolterstorff, Nicholas, 1975, “God Everlasting,” in God and the Good: Essays in Honor of Henry Stob, Clifton Orlebeke and Lewis B. Smedes (eds.), Grand Rapids, MI: Wm. B. Eerdmans; reprinted in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of Religion, Steven M. Cahn and David Shatz (ed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pp. 77–98.

  • Zagzebski, Linda Trinkaus, 1991, The Dilemma of Freedom and Foreknowledg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5107630.001.0001

  • –––, 2007, “Omniscience,” in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Philosophy of Religion, Chad Meister and Paul Copans (ed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pp. 261–269.

  • –––, 2008, “Omnisubjectivity,” in Oxford Studies in Philosophy of Religion, Vol. 1, Jonathan Kvanvig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231–247.

  • –––, 2013, Omnisubjectivity: A Defense of a Divine Attribute (Aquinas Lecture 2013), Milwaukee, WI: Marquette University Press.

  • –––, 2016, “Omnisubjectivity: Why It Is a Divine Attribute,” Nova et Vetera, 14(2): 435–450.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Anselm of Canterbury [Anselm of Bec] | Aquinas, Thomas | Augustine, Saint | Boethius, Anicius Manlius Severinus | Brentano, Franz | eternity, in Christian thought | free will: divine foreknowledge and | future contingents: medieval theories of | immutability | indexicals | Ockham [Occam], William | omnipotence | prophecy | providence, divine

Copyright © 2021 by Edward Wierenga <edward.wierenga@rochester.edu>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