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立一元论 neutral monism (Leopold Stubenberg and Donovan Wishon)

首次发表于 2005 年 2 月 3 日,实质修订于 2023 年 1 月 31 日。

中立一元论是一种一元论的形而上学。它认为终极现实是同一种类的。在这个意义上,中立一元论与更为熟悉的一元论版本——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一致。中立一元论与其一元论对手的区别在于,它声称终极现实的内在本质既不是心理的也不是物质的,而是在某种意义上介于两者之间的中立状态。

中立一元论与许多中立实体或种类的存在是相容的。中立一元论也与非中立实体或种类的存在相容——例如心理和物质实体——只要它们在某种意义上是终极现实的中立内在本质的派生物。大多数中立一元论的版本在这两个方面都是多元主义的。它们被构想为解决心灵-身体问题的方案。它们的目标是通过展示二者都以更基本的中立实体为基础来弥合心理和物质实体之间的明显鸿沟。

因此,任何中立一元论的版本都必须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中立实体是什么,它们的本质是什么?(2)这些中立实体与物质的关系是什么?(3)这些中立实体与心灵的关系是什么?


1. 中立一元论

1.1 中立性

“中立一元论”这个标签所包含的两个术语都存在问题。因为中立性所引发的问题是中立一元论所特有的,所以首先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大多数中立一元论的版本都假设存在一系列基本的中立实体(这些实体可以是物质、事件、特征、普遍性等,具体形式取决于观点的具体形式)。一个实体如何才能被称为中立?以下是五个提议:

  1. “既非观点”:一个基本实体之所以被称为中立,是因为它本质上既不是心理的也不是物理的。

  2. “实际成分观点”:一个基本实体之所以被称为中立,是因为它是物理和心理的非基本实体的成分。

  3. 可能的组成观点:一个基本实体只有在它可以成为物理和心理的非基本实体的组成部分时才是中立的。

  4. 法则观点:一个基本实体只有在心理法则和物理法则都适用于它时才是中立的。

  5. 两者观点:一个基本实体只有在本质上既是心理的又是物理的时才是中立的。

(1)–(5)并不总是清楚地区分开来;但即使在区分开来时,这些标准中的两个或更多可能会同时使用。这会导致中立一元论者和他们的批评者产生困惑。

关于(1)–(5)之间的关系引发了一些问题。(1)和(5)在解决一个实体的中立性问题上是相似的,通过其内在本质来解决这个问题。(2)–(4)通过观察给定实体与其他事物的关系来回答这个问题:给定实体是/可以成为某个更大实体群体的成员的性质是什么:这些群体是心理的还是物质的?或者通过观察统治给定实体的法则的种类:这些法则是心理的还是物理的?如果倾向于认为中立性仅仅是内在本质的问题,那么(2)–(4)似乎是误导的。(2)–(4)仍然可能作为认识标准存在——作为发现给定实体是否中立的方法。支持(1)和(5)的人可以同意,给定实体实际上或可能属于某个特定群体,或者受到某些法则统治,这完全是由其内在本质决定的。他们的分歧仅仅涉及这个问题:这种能力是由于实体既是心理的又是物理的,还是既不是心理的也不是物理的。无论哪种情况,(2)–(4)只能用于发现哪些事物是中立实体。

中立一元论的传统版本——由恩斯特·马赫、威廉·詹姆斯和伯特兰·罗素发展而来——接受(1)并拒绝(2)。例如,罗素将中立一元论描述为“心灵和物质都由一种中立物质组成,这种物质在孤立状态下既不是心灵也不是物质”(罗素 1921 年:25)。但是,一些中立一元论的批评者,尤其是博斯托克(2012 年:190、195-6),将中立一元论解释为承认(2)。基于对中立性的这种解释,博斯托克得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结论:“罗素的中立一元论版本从未真正‘中立’或‘一元’”(博斯托克 2012 年:190)。

可以说,传统的中立一元论者都不接受(3)。他们都同意中立实体可以是物理和心理非基本实体的组成部分。但是,值得怀疑的是,他们中是否有人同意基本实体能够成为物理和心理非基本实体的组成部分就足以使其成为中立实体。因为可以想象到,一个未能满足中立性(根据(1),即“既非心灵也非物质”的观点)的基本实体可能出现在物理和心理非基本实体的构建中。

马赫和詹姆斯的思想中存在(4)。但它在罗素的思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他 1921 年的《心灵分析》的开篇章中,罗素提到:

在我看来,似乎存在着两种表面上不同的因果律,一种属于物理学,另一种属于心理学。例如,引力定律是一种物理定律,而联想定律是一种心理定律。感觉受到这两种定律的影响,因此从[埃德温]霍尔特的观点来看,它们是真正的“中立”。但是,只受物理定律或心理定律支配的实体并不是中立的,可以分别称为纯粹的物质和纯粹的心理。(罗素 1921 年:25-26)

他在与(4)结合使用(尤其是在罗素 1921 年的论文中)时,令人困惑,这导致他的一些批评者(斯泰斯 1946 年;博斯托克 2012 年)认为他的中立一元论最好理解为一种二元论(至少在他早期的著作中)。

对于标准(2)-(4)的一个更一般的问题是,它们使中立一元论与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或二元论相容,如传统理解所述。只要基本实体无论其内在本质如何,满足(2)、(3)或(4)中规定的标准,它们就根据这些标准是中立的。例如,格雷戈里·兰迪尼认为(3)捕捉到了罗素的中立观念,并得出结论他是唯物主义者和中立一元论者(兰迪尼 2011 年:第 6 章)。根据兰迪尼的观点,罗素是中立一元论者,因为每个基本实体都可以成为物理和心理非基本实体的组成部分;而罗素是唯物主义者,因为他的系统中所有的基本实体都是物理的。

传统的中立一元论者否定(5),但他们的许多表述暗示了相反的观点。很容易找到一些段落说一个给定的中立实体既是物质的又是心理的:

如果我们承认——正如我认为我们应该承认的那样——颜色斑块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心理的,那么区分感觉数据和感觉的理由就消失了,我们可以说颜色斑块和我们看到它的感觉是相同的。(罗素 1921 年:143)

对这些段落的同情性阅读表明,最好将它们理解为一种简化的说法,即给定的中立实体是两组中立实体的成员,其中一组被视为物质的,另一组被视为心理的。事实上,许多中立一元论者认为术语“物质”和“心理”仅适用于中立实体的群体,而不适用于个体。

我相信,构成我们经验世界的物质既不是心灵也不是物质,而是比二者更原始的东西。心灵和物质似乎都是复合体,而它们所组成的物质在某种意义上介于二者之间,在某种意义上高于二者,就像一个共同的祖先。(罗素 1921 年:10-11)

但是,许多关于中立一元论的当代讨论采用了“两者观点”。例如,这个观点被归属于托马斯·纳格尔(戈弗雷-史密斯 2013 年:1-2;斯克比纳 2005 年:237)[1]。这个“两者观点”有一个优点,即捕捉到了中立的直观概念:既是心理的又是物质的东西对二者都没有偏见,因此在二者之间是中立的。

尽管如此,这个“两者观点”的中立概念混淆了(或至少引发了混淆)中立一元论与其他应该区分开来的理论。实际上,根据对基本实体本质上既是心理的又是物理的主张的理解方式不同,中立一元论变得难以与泛心灵论、双方面理论甚至同一性理论区分开来——因为例如,“疼痛”和“C 纤维刺激”指的是完全相同的属性、方面或状态,而不是两个不可约的不同之物(见下文 4.2、4.3 和 4.6 节)。相比之下,“无两者观点”的中立概念使我们能够将中立一元论理解为一种独特的理论类型,因此在这方面更可取。

然而,(1)-(5)之间存在一些共同的复杂性。首先,它们都使用“心理”和“物理”这些概念来指定中立的概念。由于这些术语的使用方式不同,中立的概念也因此而有所不同。在“心理”一词的情况下,大多数中立一元论者将其理解为根据传统上与心理现象相关联的特征来挑选实体,例如意向性、经验性、主观性、质性、统一性、目的性等等。但是,在中立一元论者中存在着对这些特征中哪些是独特于心理现象的以及/或者被心理现象所拥有的观点的分歧。同样,关于“物理”一词是否仅限于可以完全由物理学描述捕捉到的现实的方面,或者是否超越了这样的描述资源(Stoljar 2001),目前还没有共识。虽然有些人将“物质”和“物理”这两个术语互换使用,但其他人则认为“物质”适用于具有传统上归因于物质的特征的实体(例如占据空间、排挤其他实体以及在特征变化中持续存在),而“物理”可能指的是缺少其中一个或多个特征的实体。最紧迫的问题是,如果将“心理”和“物理”定义为彼此的补充,从而排除了既不适用于“心理”也不适用于“物理”的实体的可能性,那么就不可能存在任何中立的实体(至少在这两个意义上)。

另一个担忧是(1)-(4)并没有说明中立实体的本质。 (1)只说了它们不是什么;(2)-(4)指定了中立实体可以扮演的某些角色,但没有告诉我们关于角色扮演者的任何信息。(5)在这方面可能表现得更好;但可以说它无法区分基本的中立实体和心灵唯心主义、双方面理论或同一性理论中的实体。一些中立一元论的版本接受了关于中立基础本质的不可知论。但其他人则更加坦率,提供了我们熟悉的中立实体的例子。

三位传统的中立一元论者——恩斯特·马赫、威廉·詹姆斯和伯特兰·罗素——都指出在经验中遇到的实体作为中立现象的例子。马赫谈到“感觉”,詹姆斯谈到“纯粹经验”,罗素谈到“感觉”和“感知”。可预见的是,这引发了中立一元论只是重新包装的现象主义的怀疑。其他人则在抽象领域寻找中立基础。例如,肯尼斯·塞尔将目光转向信息的数学理论,并建议将中立基础理解为这一理论预设的“信息状态的本体论”(Sayre 1976: 16)(见下文 5.1 节)。显而易见的是,以一种既实质性又无可争议的中立方式来描述基本实体并不容易。

1.2 中立一元论

因此,对于如何解释中立概念存在相当大的分歧。一元论的概念引发了自身的问题。但由于这些问题是所有形式的一元论都面临的问题,因此可能并不那么紧迫。就像使用中立概念一样,可以根据对一元论概念的理解方式的不同来区分不同版本的中立一元论(参见 Schaffer 2016)。例如,中立一元论可以被解释为存在一元论的形式——只有一个具体的事物存在的观点;但它也可以被解释为关于存在的种类的一元论——具体的事物,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都属于同一种中立的类型。证据表明,过去和现在的中立一元论版本在这两个方面都是多元论的:它们使用多个基本的中立实体;并且,鉴于它们关注心灵-身体问题,除了中立实体之外,它们还承认至少存在心理和物理实体(尽管有些人将它们描述为有用的虚构)。属于这些非中立种类的所有实体必须被视为派生的。最终分析,所有实体都必须是基本的中立实体或这些实体的复合体。

对于基本实体的讨论表明了另一个多元论的维度:已知的中立一元论版本使用了一个分层的现实图景。基本的中立实体构成了层次结构的底层;较高层次的非基本、非中立实体由这些较低层次的中立实体组成,或者在某种意义上是从这些较低层次的中立实体派生出来的。因此,我们处理的是一个承认现实中多个层次或层级的本体论。

甚至在基本中立实体的层次上,我们可以区分那些认为所有基本实体属于单一类别的中立一元论版本,以及那些区分两个或更多中立实体类别的版本。罗素的后期中立一元论似乎是一元论的(在这个特定意义上):所有中立实体都是事件。[2] 但很容易想象一种中立一元论,其中包括基本中立实体中的中立物质和中立属性。[3]

1.3 心灵与物质的再思考

大多数现存的中立一元论版本似乎承认,除了基本中立实体之外,还存在派生的、非基本的和非中立的实体,例如心理和物理实体。这引发了关于这两种实体之间关系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每一个回答都面临两个挑战。一方面,非基本实体被消除的威胁(见第 4.1 节);另一方面,非基本的、非中立的实体变成终极现实的要素,从而终结了中立一元论的威胁。

基本实体与非基本实体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传统中立一元论者之间争议的话题(Wishon 2021)。詹姆斯认为,“纯粹经验”构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的连续体,其中不同的部分根据它们的上下文、与其他部分的关系以及它们所服务的目的和/或产生的效果而成为“心理”或“物质”(见下文 2.2)。相比之下,马赫和罗素可以说认为非基本实体是由一系列离散的中立实体组成的,这些实体通过物理和/或心理的因果功能关系进行组织,或者仅仅是实际的分组。

大多数当代中立一元论者认为,基本中立实体与非基本的非中立实体之间通过基础关系相关联。但是,关于这些基础关系及其相关事物的确切性质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无论如何,中立一元论者面临着一个艰巨的挑战,即仅通过基本中立实体、它们的方面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来解释(或解释掉)与心理和物理实体相关联的特征。

2. 中立一元论的传统版本

Baruch Spinoza(1632-77)和 David Hume(1711-76)经常被认为是中立一元论的创始人。包括 Spinoza 的理由如下:

Spinoza 的物质形而上学被称为中立一元论;它是一种一元论,因为它只允许存在一种物质,而且它是中立的,因为他将这一物质描述为既是身体又是心灵。(Rosenkrantz 和 Hoffman 2011:287)

将 Spinoza 分类为存在一元论者可能是可以的。但中立主张是基于中立性的问题观点。这表明最好将 Spinoza 归类为双重方面理论家。评估 Hume 的情况更加困难。有人说,对 Hume 的 20 世纪普遍解释是中立一元论(参见 Flage 1982:527)。H.H. Price 对这一观点的支持尤为有影响力(参见 Price 1932:105-6)。另一方面,对 Hume 的中立一元论解释遭到了激烈的抵制(Flage 1982;Backhaus 1991)。

鉴于这些困难,最好从三位重要人物开始中立一元论的系谱:恩斯特·马赫、威廉·詹姆斯和伯特兰·罗素。在这三位中,只有罗素使用了“中立一元论”这个标签(这个术语似乎是他的老师詹姆斯·沃德创造的)。但是普遍认为,马赫、詹姆斯和罗素是这一传统中最重要的哲学家。传统中立一元论的一个显著特征——这是其主要人物经验主义倾向的反映——是中立实体与经验之间的紧密联系。这种联系导致了对中立一元论最持久的批评之一:它会崩溃为现象主义。因此,重要的是要注意,传统中立一元论的这个显著特征不一定是它的一部分。

2.1 恩斯特·马赫

恩斯特·马赫(1838-1916)在中立一元论的历史中占据着核心地位。他影响了威廉·詹姆斯和伯特兰·罗素,并通过他们影响了英语世界中所有关于中立一元论的作家。他对德语世界观点发展的重要性难以估量。在哲学家中,基于马赫思想的有鲁道夫·卡尔纳普在他的《建构》(1928)中。作为一位既从事物理学又从事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的物理学家,马赫努力采用一种包容和经济的框架,使他能够以统一和连贯的方式进行所有这些调查。在经验的简单组成部分-颜色、声音、压力、强度、时间、空间、运动感觉等-他发现了一组更大的元素的典型例子,这些元素的功能相互关系由各种科学研究(参见 Banks 2014 年第 1 章关于马赫观点的坚决现实主义)。虽然一个给定的元素在本质上既不是心理的也不是物理的,但它所属的各个群体可能显示出物理学或心理学的特征性功能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中立元素分别构成了物理学和心理学的主题。在下面的引文中,马赫使用颜色及我们对其的感知来说明这一点。一个单一的中立元素-颜色-既可以是物理对象的物理颜色,也可以是我们对其的心理感知/感觉。这种颜色可以被称为物理的,作为一个群体的组成部分,也可以被称为心理的,作为另一个群体的组成部分,但它是相同的不变和本质上中立的元素,在这两个不同的背景中起作用。

因此,只有当我们默认接受我们习惯性的刻板观念时,物理和心理研究之间的巨大鸿沟才会存在。当我们考虑到颜色的依赖性时,例如它对光源、其他颜色、温度、空间等的依赖,它就是一个物理对象。然而,当我们考虑到它对视网膜的依赖性时...它就是一个心理对象,一种感觉。两个领域的不同之处在于研究的方向,而不是主题本身。(马赫 1886 年:17-18)

以这种方式,物质对象和自我都被溶解成以某种复杂方式相关的元素/感觉。对于物质对象来说,这可以解释为:

事物、身体、物质,除了元素的组合,即颜色、声音等,除了它们所谓的属性之外,什么都不是。(马赫 1886 年:7)

而自我的命运是相似的:

主要事实不是自我,而是元素(感觉)...元素构成了我。我有绿色的感觉,意味着绿色元素出现在给定的其他元素(感觉,记忆)的复杂中。当我不再有绿色的感觉,当我死去时,这些元素不再以普通、熟悉的关联方式出现。就是这样。只有一个理想的心理经济统一体,而不是一个真正的统一体,已经不存在了。(马赫 1886 年:23-24)

对于马赫来说,世界呈现为“一团粘稠的元素质量,在某些地方(如自我)比其他地方更牢固地凝聚在一起”(马赫 1886 年:17)。中立元素(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是感觉)及其关系是基本的现实。我们在与彼此以有趣方式相关的某些元素组之间划定边界,因为这符合我们的生物学、科学和/或实际目的。我们可以继续谈论物质事物和自我;这样做是经济的。但严格来说,“[物体和自我]都是同一种临时虚构”(马赫 1905 年:9)。

马赫对中立一元论的观点的主要来源是他在 1883 年、1886 年、1894 年和 1905 年出版的书籍中包含的一些论文和章节。随着这些书籍经历了多次修订,它们的规模显著增长。一些关于中立一元论的重要论文并未包含在这些作品的英文翻译中。

2.2 威廉·詹姆斯

威廉·詹姆斯(1842 年-1910 年)在詹姆斯 1912 年的著作中使用“激进经验主义”一词来描述他提出的观点,这一观点已成为中立一元论的范例。他对经验的关系解释进行的批判——根据这种解释,自我将行为指向一个对象——成为后来罗素分析经验的模型。詹姆斯将这个论证呈现为对在新康德主义、早期分析和现象学传统中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意识观念的攻击。大致上,这是意识作为一种透明关系、媒介或容器的概念,通过它我们呈现或代表意识对象。但是,使这种对象呈现可能的意识逃避了我们的掌握。詹姆斯想要消除的是这种薄弱的意识概念。

我相信,一旦“意识”蒸发到纯粹的透明状态,它就即将完全消失。它是一个不存在的东西的名字,在首要原则中没有立足之地。那些仍然依附于它的人,只是依附于一个微弱的回声,是“灵魂”在哲学空气中留下的微弱传闻。(詹姆斯 1904b:2)

他的激进提议是简单地摒弃这个模糊的东西,只用意识行为的对象来应付。他引入了“纯粹经验”这个术语来代表这个数据。在进一步分类之前,根据詹姆斯的说法,纯粹经验是中立的,既不是心理的也不是物理的:

瞬间的现场始终是我所称的“纯粹”经验。它只是虚拟地或潜在地成为对象或主体。暂时来说,它是明显的、无条件的实在,或存在,一个简单的那个。(詹姆斯 1904b:23)

心灵和物质,认识者和被认识者,思想和物体,表象和被表象的东西,都被解释为纯粹经验的不同功能群体/划分的结果,用于不同的目的(参见詹姆斯 1905 年:64)。

在感知知识中,感知者和被感知的融合或合并(詹姆斯同时使用这两个术语):一小部分纯粹经验既是被感知的事物,也是对这个事物的感知。区别仅在于这一小部分纯粹经验如何与其他部分纯粹经验相关:

所看到的纸和看到它的行为只是一个不可分割的事实的两个名称,适当地命名为数据、现象或经验。纸在心灵中,心灵在纸的周围,因为纸和心灵只是后来赋予这一经验的两个名称,当它作为整个世界的一部分被考察时,它的联系在不同的方向上被追踪。因此,要立即或直观地知道,心灵内容和对象必须是相同的。(詹姆斯 1895 年:110)

概念知识更为复杂。在概念表示的最简单情况下,我们处理的是属于同一主体的两个实际经验片段,它们之间有明确的连结性过渡经验轨迹。(詹姆斯 1904a: 53)

纯粹经验的第一个片段是思想——思考的片段以及所思考的内容——也许是关于哈佛纪念堂的,就像詹姆斯著名的例子一样(参见詹姆斯 1904a: 55ff)。而在最简单的情况下,纯粹经验的第二个片段是所思考的事物——纪念堂——以及对纪念堂的感知。假设思想引导我们到达纪念堂,现在我们站在纪念堂前面并看到它。正是这种引导功能(关于这一细节,詹姆斯有很多话要说)构成了思想的关联性,构成了思想是关于某个特定事物的事实。一旦思想引导我们到达纪念堂,

The first piece of pure experience is the thought—the episode of thinking as well as the content that is thought—perhaps about Harvard’s Memorial Hall, as in James’s famous example (see James 1904a: 55ff). And, in the simplest case, the second piece of pure experience is the thing—Memorial Hall—that was thought of, as well as the perceiving of Memorial Hall. The thought has, let’s suppose, led us to Memorial Hall and now we stand in front of it and see it. It is this function of leading (about the details of which James has much to say) that constitutes the thought’s intentionality, that constitutes the fact that the thought was a thought about a certain thing. Once the thought has led one to the Hall,

感知不仅验证了概念,证明了它作为认知感知的功能是真实的,而且作为中介链的终点,感知的存在创造了这个功能。无论终止这个链条的是什么,因为它现在证明自己是,它就是概念所“考虑到”的东西。(詹姆斯 1904a:60-1)

这是詹姆斯重建代表理念的方式,不涉及可疑的内在意向性的心理能力。他将这视为他激进经验主义的一个重要成就:

这种认知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在于,一个知道另一个的经验可以作为其代表,不是以任何近乎神奇的“认识论”意义,而是以明确的实际意义,作为在各种操作中的替代品,有时是物理的,有时是心理的,这些操作引导我们到达它的关联和结果。(詹姆斯 1904a:61)

并非所有的概念经验都会导致知识。如果引导过程没有开始,或者未能达到终止的经验,第一次经验就无法获得任何知识。在这种情况下,表象是空的或者是错误的。

詹姆斯在他阐述中立一元论的论文中提出的观点是中立一元论文献中最有影响力和最易读的文件之一。可以说詹姆斯使罗素转向了中立一元论。他对美国中立一元论者在二十世纪早期几十年间的影响是巨大的(见下文 2.4)。詹姆斯关于中立一元论观点的主要来源是他 1912 年的论文集。

2.3 伯特兰·罗素

在与中立一元论进行一系列的批判性争论之后(尤其是参见罗素 1914a、b),罗素在 1918 年采纳了中立一元论,并在其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一直持中立一元论立场:“自从采纳中立一元论以来,我意识到我的观点没有发生重大变化”,这是他在 1964 年的一次采访中所说的(Eames 1969: 108)。然而,罗素的中立一元论是最好视为一个单一理论还是一系列相关但显著不同的理论,以及这些不同学说中的哪些(如果有的话)应被视为中立一元论的版本,这些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参见 Wishon 2015;Pincock 2018;Bostock 2012;Stace 1946)。罗素的 1919 年和 1921 年通常被认为是他的中立一元论的早期版本。罗素的 1927a 和 1927b 包含了成熟的学说。在他的后期作品中——罗素 1948 和 1956a——他不再使用“中立一元论”这个术语。但这一学说似乎基本没有改变。

这里是对罗素中立一元论核心的简明描述:

罗素认为传统的“心灵”和“物质”之间的区别是没有根据的,物理学和心理学的主题都涉及到时空中因果有序事件的集合。其中一些事件,比如发生在像我们这样的复杂生物的大脑中的事件,是我们在有意识体验时直接意识到的心理事件。这些完全相同的事件也可以通过物理学和神经科学的抽象结构术语来描述。至于自然界中其他(颅外)的事件,罗素认为我们对它们的了解是间接的,并且完全限于各种物理科学提供的抽象结构描述(Wishon 2016: 64)。

毫不奇怪,这个简短的总结遗漏了许多重要的细节,这些细节对于理解罗素的中立一元论的性质至关重要。

2.3.1 逻辑建构主义和中立一元论

当罗素看待中立一元论时,他看到了一种以特别引人注目的方式体现了“科学哲学中的至高原则”(罗素 1914c: 155)的理论。这个原则是奥卡姆剃刀原则:不要无必要地增加实体。在罗素的一个表述中,它是这样说的:“在可能的情况下,用已知实体的构造替代对未知实体的推理”(罗素 1924: 326)。已知实体是我们直接或非推理地知道的实体;未知实体是我们仅基于对已知实体的推理而接受的实体。罗素的原则鼓励我们发现已知实体的复杂结构,这些结构可以扮演推理实体应该扮演的角色。在用这些复杂结构——构造——替代推理实体之后,一切继续像以前一样运作。这个复杂的过程的重点主要是认识论的:我们现在不再负担推理到推理实体的风险,因此错误的风险降低了。严格来说,罗素对构造所针对的原始实体的存在保持不可知论态度。它们既不与相应的构造等同,也不被消除。然而,这些构造使得我们能够得出一个简化的解释/理论,该解释/理论符合我们的经验证据,并展示出更大的连续性、因果一致性等各种理论优点。因此,所得到的形而上学理论在非演绎的程度上值得我们暂时同意,超过了竞争理论的程度。

中立一元论提出了这样一个诱人的承诺,即可以找到这样的构造物,用于物理学、心理学和常识中的所有推断实体。所有这些知识体系都得到保留,但认识成本大大降低。这些考虑是促使罗素接受中立一元论的原因:它与他长期致力于逻辑构建计划的完美契合。用中立实体的构造物替代物理和心理实体的一个附加好处是解决了心灵-身体问题的一个优雅的解决方案。

逻辑构建是一种发现过程,而不是操纵过程:通过逻辑构建从 ys 中构建 xs 是发现当 ys 表现出一定类型的结构时,它们可以扮演 xs 的角色。罗素对空间中的一个点、时间中的一个瞬间、一张桌子和一个信念的构造可以说明这个过程。(i)俄罗斯套娃是罗素(继续维特海德)提议构建空间中的一个点的良好模型。大致的想法是取“所有那些对象的类,正如人们自然地说,包含这个点”(罗素 1914a:117),并用这个嵌套对象的类(ys 的结构)替代空间中的点(xs)。 (ii)经验中的瞬间(xs)是通过发现一个人的经验,每个经验在时间上延伸,可以以相互重叠的方式彼此重叠,从而收敛于一个瞬间。它是

一组事件,都属于他的经验,并具有以下两个特性:(1)任何两个事件都会重叠;(2)组外的事件不会与组中的每个成员都重叠。(罗素 1927b:288)

(iii) 不是将桌子视为我们对桌子的感觉的原因,罗素提出(仅作为第一个近似)将桌子视为“从不同角度自然被称为‘桌子的方面’的所有个别事物的集合”(罗素 1921 年:98)。 (iv) 代替信念的逻辑构建包括以下三个组成部分:

我们有一个命题,由相互关联的图像组成,可能部分由感觉组成;(b)我们有同意的感觉,这可能是一个需要分析的复杂感觉;(c)我们有一个实际存在的关系,将同意和命题联系起来,可以通过说该命题是被同意的来表达。(罗素 1921 年:251)

正如这些例子所示,没有一种单一的构建方法,适用于不同的逻辑构建项目。x 的性质(构建目标)和 y 的性质(构建材料)指导着在特定情况下寻找适用的结构。

2.3.2 已知的中立实体

罗素提出进行这一伟大的逻辑建设项目的已知实体的初始存量似乎非常小而且明显不中立。它包括他的感觉和形象——这些在罗素 1919 年、1921 年的著作中占据重要地位——以及他的知觉(感知)——这些在罗素 1927a、1927b、1948 年的著作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他一切——电子、苹果、星系、经验和自我等——都需要进行逻辑建设。

实体要想是中立的,就意味着“既没有物质的坚硬和不可摧毁性,也没有被认为是心智特征的对象参照”(罗素 1921 年:36;参见 124 页)。罗素从未怀疑感觉是物质的(在这个意义上)。然而,感觉包含了一种心智元素(在这个意义上)——它们由一种针对非心智对象的心智感知行为组成——这在他早期的观点中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后来他的观点发生了变化:

以前我相信通过自己的观察,我能够区分噪音[对象]和我听到噪音的感知[感知行为]之间的区别,而现在我确信它并没有显示出这样的事情,也从来没有。 (罗素 1918b: 255)

罗素现在在内省感官经历时发现的只有一个项目:一种感官质量“可以随意称之为噪音或听到噪音”(罗素 1918b: 255)。将例子转换为颜色,他写道

当我们看到一块颜色斑块时,我们所感受到的感觉就是那块颜色斑块...颜色斑块和我们看到它的感觉是一样的。(罗素 1921: 142–3)

由于噪音和色斑不是有意识的——它们不针对任何事物,它们只是存在——它们本质上是非心灵的。只有当它们与其他这样的实体在一个有组织的系统中相关联,以扮演正确的因果作用时,它们才构成“感觉”(Russell 1996;Wishon 2020,2021)。这确立了感觉的中立性。而且,因为图像与感觉具有相同的内在性质(参见 Russell 1921:117,121,154,156,287,297),它们也是中立的。[6]感知由扮演感觉和图像角色的元素组成,同样具有内在的中立性。

2.3.3 更中立的实体:现实主义

罗素对感觉、图像和感知的关注解释了为什么罗素的中立一元论经常被视为现象主义的一种形式。但在前一节中,我们已经看到罗素如何论证了这些事物的内在非心灵性。此外,这种批评忽视了罗素使用了一个大大扩展的建构材料集。他通过一系列谨慎的推理允许扩大已知领域。[7]首先,他认为“我们所有的感知都由不可感知的部分组成”,并且具有不可感知的结构(Russell 1927a:282,386;Wishon 2020,2021);其次,存在着不是我们自己的感觉、图像和感知;第三,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推断出存在着大量的“不属于任何经验的实体”(Russell 1921:25)。[8]通过这种方式,罗素得出了“世界非常充满事件”的观点(Russell 1927a:258),其中只有极少数是他自己的经验。

我们自己的感知、形象和感觉[9]在这个实体系统中占据了特权地位-它们是我们对世界认识中“最不容置疑的东西”(罗素 1927b: 139)。这种知识是一种“更亲密的定性”(罗素 1927a: 389)的知识;它揭示了这些实体的内在特性的一些东西[10]。但我们对物理世界的知识[如物理科学所描述的]几乎完全是抽象的:“我们只知道其结构的某些逻辑特征,但对其内在特性一无所知”(罗素 1927b: 306-307)[11]。在这个意义上,物理学只是描述了“世界的因果骨架”,并让我们对构成它的事件的内在品质一无所知(罗素 1927a: 388, 391)。

罗素认为所有这些不同的实体都是中立的(在中立观点的意义上);他认为它们都是事件[12],其中事件被理解为“占据了一小段有限的时空”的东西(罗素 1927b: 287)。上面考虑的噪音和颜色斑块是事件的典型例子。罗素式的事件是绝对的,按照 C.D.布罗德的说法:“它本身不应该是任何事物的不变性或关系变化的状态”(布罗德 1959: 739;另见麦克斯韦尔 1978: 385-6 关于纯事件的论述)。根据罗素的观点,物理学教导我们事件“只是发生,并不是‘发生在’物质或‘发生在’其他任何东西上”(罗素 1927b: 289)。这意味着我们不能把心理事件(或任何事件)“看作是物质的运动”(罗素 1927b: 292),因为“物质的运动...在我们的意义上不是一个事件”(罗素 1927b: 296)。

罗素的中立一元论宇宙是一种(绝对)事件的充满——一个巨大的重叠小事件的集合,由于它们的短暂寿命,不断被新事件取代。这个不断变化的事件群体展现出各种复杂的动态模式。我们尚未发现统治这些事件并导致形成这些复杂动态模式的法则。但我们有物理学,它描述了以“物质”为名的某些群体受法则支配的事件的行为。我们还有心理学,它描述了在这个事件充满的特定区域中获得的一组完全不同的规律,即那些被称为“大脑”的物质填充的区域。但是,构成物质的逻辑结构的所有构建块,以及构成心理事件的逻辑结构的所有构建块,都具有相同的性质——它们是中立事件。

2.4 一些其他早期的中立一元论者

当然,还有许多其他哲学家可能希望将其列入中立一元论者的名单中。在德语世界中,我们发现理查德·阿弗纳留斯(1843-1896),他与马赫有联系,以及约瑟夫·佩茨奥尔特(1862-1929),他在阿弗纳留斯的工作基础上进行了发展。阿弗纳留斯关于中立一元论的主要思考内容包含在他的 1888/90 年、1891 年和 1894/95 年的著作中。佩茨奥尔特的相关著作包括他的 1900 年、1904 年和 1906 年的作品。在英语世界中,中立一元论在美国新实在主义运动中蓬勃发展。可以说,约翰·杜威(1859-1952)是这个中立一元论群体中最杰出的人物,但拉尔夫·巴顿·佩里(1876-1957)——詹姆斯的学生和朋友——与这种观点最为密切相关。佩里的 1912 年是他关于中立一元论观点的主要来源。埃德温·B·霍尔特(1873-1946)在他的 1912 年和 1914 年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中立一元论计划。其他著名的早期中立一元论者包括阿洛伊斯·里尔(1844-1924)、亚历山大·博格达诺夫(1873-1928)、莫里茨·施利克(1882-1936),以及(一段时间内)鲁道夫·卡尔纳普(1891-1970)和阿尔弗雷德·艾尔(1910-1989),等等。

3. 中立一元论的论证

中立一元论的论证最好通过列举其优点来进行。

3.1 简约性

首先,中立一元论在减少我们必须承认的基本实体种类方面,与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共享优点。而二元论认为存在两种根本不同种类的基本实体-物质和心灵-中立一元论认为基本实体都是单一的、中立的种类。在许多这样的观点中,还有非基本实体(如心灵和物质)以基本实体为基础。但在其他观点中,“心灵”和“物质”只是基本实体的便利分组,没有非基本实体。

中立一元论所提供的“巨大简化”正是吸引罗素对中立一元论的最大原因(罗素 1959 年:252)。对于马赫和詹姆斯来说,它也承诺使我们摆脱对存在额外经验性实体的承诺。

除了我们可以观察到或是对我们来说是数据的东西之外,没有任何重要的东西,一切假设的、形而上的和多余的东西都应该被排除。(马赫 1886 年:27-28)

在“形而上实体”(马赫 1905 年:13)的名单上,首先要消除的是“‘深不可测’的事物和同样‘无法探索’的自我”(马赫 1905 年:8)。詹姆斯也同意:“意识如同通常所理解的那样并不存在,就像物质一样”(詹姆斯 1905 年:63)。

3.2 心灵-身体问题

马赫、詹姆斯和罗素一致认为中立一元论解决了心灵-身体问题。罗素对经验(感知意识)的解释可以作为一个例证。罗素经常强调传统二元论对感知的解释中涉及的奇迹或神秘(1927b: 147, 154; 1927a: 275, 400)。在纯粹物理的因果链的末端,突然出现了一种完全不同性质的东西:一种经验(比如红色的感觉)。这引发了关于这两个看似不同的现实方面——物质和心灵——如何相互关联以及它们如何可以成为彼此的原因和/或结果的困难问题。

唯物主义认为心灵完全基于基本物质实体或现实的特征,因此心灵-身体的因果关系最终是物理因果关系的问题。但是人们长期以来一直担心心理现象的性质,如质性、意向性和/或主观性,是否可以完全基于物质实体或属性来解释。相比之下,唯心主义认为物质完全基于基本的心理实体或现实的特征,而心灵-身体的因果关系最终是心理因果关系的问题。但是批评者质疑物质现象是否可以充分地用心理现象来解释。

对于那些认为传统立场面临不可逾越的挑战的人来说,中立一元论可能是一个有吸引力的选择。在某些情况下,对中立一元论的兴趣可能最好被视为在心灵形而上学中探索所有可能选择的一部分。正如杰里·福多尔所说:“一个哲学理论的形式往往是:让我们试着往这边看看”(福多尔 1981: 31)。但是其他人认为中立一元论具有传统立场所缺乏的资源,也许可以自己利用这些资源。

中立一元论通过断言心灵和物质并不像它们最初看起来的那样不同来解决心灵-身体问题。在这两种观点中,这是因为基本的中立实体本质上既是心理的又是物质的。但很难看出这种观点如何避免陷入泛心灵论、双方面理论、唯心主义或唯物主义的形式。在这两种观点中,心灵和物质之间的表面“差距”被缩小,因为它们都根植于或仅仅是同一基本实体的便利分组,这些实体本身本质上既不是心理的也不是物质的。因此,心灵-身体的因果关系最终只是基本中立实体不同群体之间的因果关系问题。[15]

中立一元论的一个主要吸引力在于它承诺在不将经验性纳入其最基本的组成部分的情况下,将定性实体或属性整合到自然界中。通过这样做,它有可能为那些认为心理现象如意识仅在元素复杂系统的背景下产生的自然主义者和那些认为无法完全将意识的定性方面基于非定性物质实体或属性的人提供支持。当然,关于中立一元论是否能够实现这样的承诺还存在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许多在某种程度上对中立一元论持同情态度的心灵哲学家也发现罗素的观点特别有吸引力,即物理理论抽象地描述物理现实的结构,同时让我们对其内在本质一无所知。事实上,罗素的中立一元论的这一方面是近年来激烈辩论的“罗素一元论”观点的主要灵感来源(见下文 5.4)。

3.3 物理学的感知证据

《物质的分析》(罗素 1927a)被广泛认为是中立一元论文献中最重要的文本。本书的第一章,题为“问题的本质”,如下所述:

物理世界与感知世界在表面上是如此不同,以至于很难看出一个世界如何为另一个世界提供证据;此外,物理学和生理学本身似乎提供了一些理由,认为感知不能对外部世界提供非常准确的信息,从而削弱了它们所依赖的支撑...因此,我们必须找到一种解释物理学的方法,使感知得到适当的位置;如果没有这样的解释,我们就没有权利诉诸经验证据。(罗素 1927a: 6–7;另见罗素 1948: 第三部分,第四章)

之前对于心灵-身体问题的讨论,特别是对于感知经验问题的讨论,包含了罗素提出的解决方案的核心。通过 "弥合物理学(通常解释)和感知之间的鸿沟"(罗素 1927a: 7),中立一元论承诺解决这个问题——一个罗素认为困难且大多数人未注意到的问题(参见罗素 1948: 175–176)。

3.4 外部世界的知识

马赫和詹姆斯将中立一元论理解为一种特别激进的方式,用于与世界进行感知接触。它可以被理解为天真实在主义的一个极端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主体与其感知对象之间的关系变成了同一关系。在感知中,"主体和客体融为一体"(詹姆斯 1905: 57)。一个单一的现实——比如当我们看到一个番茄时的红色斑点——是两组中立实体的组成部分:作为感知者的组和作为番茄的组。心灵和它的对象合而为一。用詹姆斯的话说:

在一个关联的背景中,经验的一个给定的未分割部分扮演了认识者、心灵状态或“意识”的角色;而在另一个背景中,同样的未分割经验片段扮演了被认识的事物、客观“内容”的角色。换句话说,在一个群体中,它被看作是一个思想,在另一个群体中,它被看作是一个物体。(詹姆斯 1904b:9-10)

一些人将这种认识论成就视为中立一元论最重要的回报。

但是罗素持不同意见。有关将感知视为与世界直接接触的形式的解释存在众所周知的问题。其中包括一个物体可以对不同的观察者或甚至同一观察者在不同情况下呈现不同且不兼容的外观的问题。一些中立一元论者得出结论:“自然是一个矛盾的混乱”(霍尔特 1914:276)。但是罗素选择放弃“主体和客体融合”的观点。相反,他将你在看西红柿时看到的红斑点定位在你的大脑中,并将其与西红柿(构成西红柿的事件组)区分开来。这就是为什么他可以断言他的大脑中发生的事情“正是朴素实在论认为它了解外部世界的内容”(罗素 1927b:138)。这解决了不同和不兼容外观的问题:通过将冲突的特征从单个物体移动到感知者的大脑中,恢复了兼容性。但是罗素在进行这一转变时放弃了马赫和詹姆斯的朴素实在论,并采用了一种代表性实在论的版本。这样一来,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问题就被重新引入了。[16]

3.5 科学的统一

马赫的假设是所有科学形成一个整体(参见马赫 1886 年:30)。中立一元论的伟大优点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视角,可以进行科学探究:

我的目标仅仅是达到一个安全而清晰的哲学立场,从那里可以看到不仅通向物理学领域,还通向心理生理学领域的可行路径,而这些路径没有被任何形而上学的云彩所遮蔽。(马赫 1886 年:47)

中立一元论的理念作为不同科学之间的桥梁也存在于罗素的著作中。他将中立一元论呈现为一种试图协调心理学中的一种倾向和物理学中的另一种倾向的尝试...即心理学的唯物主义倾向和物理学的反唯物主义倾向。(罗素 1921 年:5-6)

  1. 对中立一元论的反对意见

4. Objections to Neutral Monism

4.1 缩减和消除的威胁

每个简化论的版本都必须处理其所简化实体的本体论地位问题:它们是保留还是消除?这两个组成部分通常都存在于传统的中立一元论中。[17] 例如,马赫(Mach)在论述中时而声称“所谓的统一体‘身体’和‘自我’只是权宜之计,为了暂时的调查和某些实际目的而设计”,时而声称它们是由“一个更强连贯的元素群体构成的复合体,与其他这类群体的联系较弱”(马赫 1886 年:20-21)。同样,在罗素(Russell)的许多逻辑构建的各种心理现象之间,也有这样的言论:

有一些词语我认为应该从心理学词汇中消失:其中包括知识、记忆、知觉和感觉。(罗素 1996 年:295)

明确的是,中立一元论摒弃了传统上由二元论者和唯心论者构想的心灵以及由二元论者和唯物论者构想的物质。没有必要假设存在“在空间中移动的坚固持久的物体”或具有内在和原始的“对物体的参照”的状态(罗素 1921: 124, 36)。但另一方面,它提供了中立实体的构建,这些构建旨在扮演它们所取代的实体的角色。这种策略的成功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对中立一元论的反对意见中,很少有反对意见是基于所提出的构建或还原的细节。(但参见 C.D.布罗德对罗素的批评,1925: 577–584)。对中立一元论最具挑战性的批评并不涉及技术细节,而是直接针对该学说的核心思想——中立性的思想。

4.2 心灵主义怀疑

对传统版本的中立一元论最常见的反对意见是它们是心灵主义一元论的形式:伯克利的唯心主义、泛心灵论或现象主义。核心论证很简单:感觉(马赫)、纯粹经验(詹姆斯)和感觉/知觉(罗素)是非中立的、心灵实体的典范。因此,这些中立一元论并不中立。这种反对意见——“心灵主义怀疑”——已经被一群不同的哲学家提出,其中包括:(列宁 1909: 34;哈特肖恩 1937: 221–2;斯泰斯 1946;艾尔 1971;费格尔 1958: 426,1975: 26–7;麦克斯韦尔 1976: 354;波普尔和埃克尔斯 1977: 199;斯特劳森 1994: 97;查尔默斯 1996: 155;塔利 2003: 355,369)。

这个反对意见的表面合理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马赫、詹姆斯和罗素对这个问题非常清楚,并认为他们已经做出了令人满意的回应。他们拒绝了感觉或经验由主体对客体进行心理行为(意识、知觉、熟悉)的观点。他们放弃了主体和行为,只剩下了过去所谓的客体——比如一个红斑。他们认为,红斑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心理成分。一个红斑之所以成为红色感觉,仅仅是因为它与同类实体适当地相关。对于这个争议没有快速的解决办法,需要仔细评估每个案例。然而,将中立一元论与其最接近的心理主义替代方案进行比较可能是一个有用的第一步。

中立一元论认为每个基本实体(通常理解为物理实体)也是一个心理实体。基本实体的物理性质(如果存在)和心理性质是基本的,即彼此之间或与其他任何事物都不可约的。乍看之下,中立一元论和中立一元论是截然不同的。中立一元论认为心理和物理现象是派生的,而中立一元论则不是;中立一元论认为基本现实是中立的,而中立一元论则不是。中立一元论与大多数物理对象及其所有部分绝对非心理的观点是相容的,而中立一元论则不是。这是在中立观点下的情况。在中立观点下,情况不太清楚。然而,对中立观点的最自然的解读不会得出中立一元论——即每个基本物理实体都有一个心灵的观点,而是一个双重方面的观点——即每个基本实体都有一个物理和心理的方面。无论如何,马赫、詹姆斯和罗素都抵制了对他们观点的心灵实体论或双重方面的解释,尽管有证据表明詹姆斯在 1904 年之后采纳了中立一元论。

中立一元论被捍卫为关于语言、事实和事物的学说。在最后一种意义上,它试图将“物质对象归纳为感觉,即将它们解释为仅由感觉组成或主要由感觉组成的群体或模式”(赫斯特 2006:271)。我们可以用“感觉数据”、“感觉”、“知觉”、“经验”等术语替代赫斯特的“感觉”。如上所述,传统的中立一元论者据称净化了这些术语的通常内在心理维度。此外,中立一元论不仅限于那些感觉、知觉等实体——这在马赫和罗素的案例中尤为明显。大多数中立实体的存在是从那些由于它们的因果功能角色而恰好是感觉和知觉的微小元素集合中推断出来的。这些推断出的元素在所有心灵之外。这些是强烈的反现象主义(和反唯心主义)立场。各种中立一元论者成功地捍卫这些主张的程度,当然是一个困难的进一步问题。

4.3 唯物主义怀疑

在过去,中立一元论经常被解释为一种唯心主义形式。但是一些当代哲学家认为,最好将其理解为一种物理主义形式。

我们已经注意到 Landini 对中立概念的解释(根据(3)-可能的成分观点)使他能够主张中立一元论与物理主义相容。他认为,罗素致力于这种(四维主义)物理主义中立一元论的版本。因此,罗素从事“通过物理事件的排序来构建[心灵和物质]”的项目(Landini 2011: 280)。经过详细讨论,Landini 得出结论,罗素的基本瞬时个体(或事件)“没有内在的现象特征”(Landini 2011: 297)。这使得我们可以将它们视为具有良好地位的物理实体。它们的中立性在于它们是心理和物理持续体的构建单元(参见 Landini 2011: 292)。

同样,Erik Banks(见下文第 5.6 节)将他所谓的“现实经验主义”视为传统中立一元论的直接后裔(Banks 2014,viii)。但他也认为他的中立一元论是“一种物理主义”(Banks 2014: 7, 142)。Banks 认为自己遵循罗素,接受事件本体论,将事件视为底层力量或能量的表现,如电磁力、引力和核力(Banks 149),以及神经能量(Banks 2014: 142)。但是,Banks 坚持认为,这些事件个体“在本质上如此物理主义,以至于似乎没有任何理由假设这些物理学中的自然特性与我们的感觉有任何共同之处,我们的感觉是一种非常不同的秩序的特性... [涉及] 人类神经系统中的事件,其复杂性和规模与之非常不同”(Banks 2014: 156)。

在对罗素的中立一元论发展进行仔细调查后,唐纳文·威肖恩观察到罗素在 1940 年后的中立一元论版本“与罗素的物理主义有更大的亲和性,而不是真正的中立一元论”(威肖恩 2015:114-5)。威肖恩除其他事项外,还引起了我们对罗素的报告的关注,即“我发现自己在本体论上越来越唯物主义”(罗素 1946:700)。他还指出罗素的言论,“我应该把所有事件都看作是物理的”,以及“心理和物理之间的区别不在于它们的任何内在特性,而在于我们获取它们知识的方式”(罗素 1958:12)。因此,威肖恩得出结论,“心理事件最终将被证明是构成现实的物理事件的一个子类”——只有它们特殊的认识可及性将它们与其他物理事件区分开来(2015:112)。但他并没有完全回答罗素在这个晚期是否认为所有事件都是由于它们的内在本质还是仅仅由于它们与其他事件的关系而被视为物理的。

将中立一元论与物理主义相结合,或者沿着物理主义的路线重新解释中立一元论,对于通常理解的中立一元论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它们否认了世界的基本构建块在中立一元论的意义上是中立的,既非心理的也非物理的[18]。但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物理主义版本与更标准的物理主义形式相比,有多大程度上的不同。特别是,它们与中立一元论一致地认为物理理论并不能完全捕捉到所描述世界的本质。这表明中立一元论与这种物理主义之间的差异可能并不那么深刻(参见查尔默斯 2015)。

4.4 经验问题

即使唯物主义对它的怀疑是错误的,一些批评者认为中立一元论与唯物主义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即它无法容纳经验。这个论点是基于两个深层次的形而上学信念推动的。首先,经验不能被归纳或构建成非经验性的东西;其次,激进的出现是无法理解的。假设中立必须是非经验性的,那么中立一元论世界就没有经验的空间。Galen Strawson 曾经用这个论点反对所有形式的传统唯物主义,有时也反对中立一元论(Strawson 1994,2016,2020)。

David Chalmers 对中立一元论提出了一个相关的担忧,特别是对其泛质量主义形式(见下文第 5.5 节):他认为从我们经历的质量(但它们本身并不是经验性的)到经历这些质量的经验之间没有路径。拥有经验是拥有现象质量的问题。现象质量涉及对质量的意识。但是,“质量的实例从来不会必然导致对质量的意识”(Chalmers 2015:273)。这个“质量/意识差距”(Chalmers 2015:273)表明没有任何质量的结构可以构成经验。[19]

传统的中立一元论者都会同意,仅仅实例化(本质上是中立的)品质并不需要对品质有任何意识。毕竟,只有当这些品质适当地相互关联时,才会产生这种意识。然而,他们与查尔默斯的观点不同,认为品质之间的适当关系不仅对于意识是必要的,而且对于意识来说也是充分的。也就是说,对于一个主体(被理解为中立事件的有组织束缚)来意识到,比如说,一个红色斑块,就是指这个红色斑块与束缚系统中其他中立事件之间具有适当的复杂因果功能关系(即束缚自身)。因此,传统的中立一元论者会反对没有品质结构可以构成经验的观点。

这样的回答是否令人满意是一个持续辩论的问题。然而,就中立一元论的设定而言,根据斯特劳森上述论证,经验是否以一种令人反感的方式出现是一个进一步的问题。

4.5 出现的问题

中立一元论的基本思想与复杂系统可能展示出有趣的新颖特性有关——这些特性并非其组成部分所具有。这个思想已经以各种方式进行了规范化。根据查尔默斯的观点,我们可以区分“弱”和“强”出现。弱出现的现象仅仅是出乎意料的,考虑到我们对其来源领域的知识。强出现的现象不仅仅是出乎意料的;它们不能(甚至原则上也不能)从其来源领域中推导出来(参见查尔默斯 2006 年:244 页)。然而,关于认识论和/或逻辑概念(如可推导性)是否可靠地指导现实性质的性质存在持续的争论。通过使用“激进”出现的概念来解决这些问题,对于那些复杂系统展示出的新特性不完全基于其部分的性质、特征或关系的情况(斯特劳森 2006 年)。弱出现无疑将是中立一元论世界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它并不构成问题。相比之下,中立一元论似乎排除了激进出现。在强出现的情况下,情况就不那么清楚了。罗素的逻辑构建方法与强出现不兼容,但其他中立一元论解释/理论是否与之兼容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兰迪尼持相反观点,认为激进出现在罗素的中立一元论中起着关键作用。如果基本的瞬时物理个体(或事件)没有现象特征(或感觉质),那么这些特性必须在罗素的解释/理论框架内被理解为激进出现的特征。[20]

瞬时个体中从不出现感觉质。在罗素的观点中,感觉质从一系列脑状态中出现...颜色、音高、气味、味道和质地是一系列脑状态的出现特性...(兰迪尼 2011 年:302-305 页)

但是罗素关于出现的言论(罗素 1927b:293-96)可以有不同的解读。当被要求提供事件的例子时,罗素给出了以下列表:

看到闪电...听到轮胎爆炸声,或者闻到腐烂的鸡蛋,或者感受青蛙的寒冷...特定的颜色和声音等等都是事件。(罗素 1927b:287-88)

所有这些事件都是感知的,这是我们可以在没有推理的情况下了解的事件类型。而且,与 Landini 的观点相反,所有这些事件都具有定性特征。当罗素谈到出现时,他指的是物理学对事件的抽象数学描述与其内在定性特征之间的关系。他坚持认为,后者(强烈地)对前者具有出现性,因为从事件的抽象数学描述到其内在定性特征之间没有推理路径。对于这样的抽象和数学考虑来说,

无法想象地证明存在视觉事件、听觉事件或我们通过感知所知道的任何事件。(罗素 1927b: 295)

但是,这些特质是否从任何事物中彻底出现是有争议的。无论如何,这不是中立一元论者(遵循罗素的领导)的起点。我们的感知是我们的初始数据,它们从头到尾都是定性的。我们根本不需要从其他已知事实(如涉及复杂脑状态的事实)中推断出质量的存在。质量以我们感知的形式存在于罗素理论的基础之上。我们可能相信的其他事件,其内在特质我们并不了解,都是从这个定性的基石中推断出来的。即使如此,中立一元论者坚持认为,从某事物是不可约的定性事物并不意味着它是内在的心理或者根本上是心理的。

4.6 双重主义的怀疑

中立一元论面临的另一个常见反对意见是它构成了一种财产二元论或双重方面理论。这个论点很直接:在中立一元论的图景中,物理学描述了基本实体之间的某些关系,即物理关系,而没有捕捉到它们的内在特质,或者它们所属的复合体的特质。只有在我们的感觉、知觉和其他心理事件的情况下,这些后者的特征才会向我们展示出来。这表明基本实体展示出两种根本不同的方面或特性:外在的物理关系和内在的心理品质。但是,这两种特征都没有真正中立,也不能归约为另一种特征。最好的情况是,它们是底层现实的两个根本不同的方面,而这个底层现实本身既不是心理的也不是物理的。

双重或双重方面理论的理论通常可以追溯到斯宾诺莎(1677)。这个标签下的观点家族所团结的基本思想是,存在一种底层现实,我们可以从心理或物理的角度来理解它,这取决于我们理解它的观点。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内省和(科学)观察来了解自己的大脑在这两个方面下的情况。但是,这个理论的主张是相当普遍的:所有存在的东西都应该被理解为由具有这两个方面的底层现实组成。

中立一元论和双方面理论共享一个核心观点:存在着既非心理也非物理的基本实相。但在此之后,他们的共识就结束了。中立一元论对于双方面理论的核心特征没有容纳的空间:双方面理论所表征的基本实体的心理和物理方面、侧面或属性。中立一元论接受心理/物理的区分,但它存在于中立实体的层次或群体中。以某种方式分组,构成你的大脑的中立实体是思想和感觉;以另一种方式分组,它们是原子、神经元和叶片。给定的一组相互关联的中立实体是心理还是物理,取决于该组所占据的因果功能角色。但这些实体本身没有固有的心理或物理方面/侧面/属性。这就是它们的中立性所在。

但是,如果根据双重观点理解中立性,将中立一元论与双方面理论等同起来的论点将更加强化。很多问题将取决于如何明确阐述双重观点的细节。例如,不能将其理解为提出心理和物理属性的等同。因为双方面理论坚持这两个方面是基本的,彼此之间是不可约的。另一个问题涉及到方面和属性之间的关系。如果将方面理解为属性,双方面理论可能简单地崩溃为属性二元论(参见,例如,Van Gulick 2014)。双方面理论者坚持认为方面不是属性(参见 Skrbina 2014:228-29)。但这反过来可能阻碍了将双方面理论与中立一元论调和的项目。因为无论是在双重观点还是在无观点上,中立性都是以心理和物理属性的术语来理解的。

关于中立一元论、属性二元论和双方面理论之间的关系存在着激烈的辩论(参见,例如,Velmans 2008;Skrbina 2014)。关于这些理论的决定——它们是否相同、相互兼容还是不兼容的竞争对手——仍然没有定论。

4.7 错误

马赫和詹姆斯的中立一元论承认了一种天真的现实主义的感知解释,即我们的感知经验和所感知的世界的方面是一样的。在这样的观点下,非真实的经验——幻觉、幻觉、梦等——很难被纳入其中。因为在非真实经验的情况下——例如,当一个醉鬼“看到”一只粉红色的老鼠时——我们倾向于说世界上并没有相关的实体。

但是传统的中立一元论提供了一个足够丰富的本体论来解决这个问题。醉汉所经历的粉红色斑块是存在的:它是纯粹经验的一部分(詹姆斯),或者是一个元素(马赫)。这种天真的现实主义是正确的,即使在非真实经验的情况下也是如此。但是醉汉认为自己看到的粉红色老鼠并不存在——他看到的粉红色斑块不是构成一个物质对象(如老鼠)的中立元素群体的成员。醉汉的视觉经验没有问题;问题在于他对所看到的东西与世界其他部分的联系的错误假设。罗素(虽然他本人不是天真的现实主义者)最简洁地阐述了这一点:“事实上并不存在感官的幻觉,只有将感官数据解释为不同于它们自身的事物的迷思”(罗素 1948 年:149-50)。马赫如下所述:

当我们考虑像红色、绿色、热、冷等这样的元素,它们在物理和心理上都依赖于外部和内部环境,并且在这两个方面都是立即给出和相同的,关于幻觉和现实的问题就失去了意义。在这里,我们同时面对真实世界和自我的元素。唯一可能进一步感兴趣的问题是它们的功能相互依赖....(马赫 1905 年:7-8)

5. 中立一元论的新方向

中立一元论不仅仅是历史上的一种好奇现象。它已经演变成了许多新形式,并且仍然是关于心灵-身体问题的持续讨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5.1 信息作为终极现实

在几十年前,肯尼斯·塞尔(1929 年至今)提出了他关于中立一元论的主要观点,预示着对中立一元论的当前复兴的兴趣。与三大理论不同,塞尔将他的系统的中立基础不是建立在经验上,而是建立在纯粹信息的形式上,其中信息是以严格的信息论意义来理解的。他的提议不应被误解为一个无争议的主张,即心理和物理过程可以用信息论的术语来描述。塞尔提出了一个关于现实的终极本质的本体论主张,即终极现实由信息状态组成。

如果这个项目成功,不仅将证明信息的概念为分析物理和心理提供了一个原始的基础,而且还将证明信息状态在心理状态之前存在。由于这种意义上的信息先于心理,但也涉及到所有心理状态,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信息在本体论意义上也是先于心理的。因此,当前项目的成功将表明信息状态的本体论是足够解释心灵现象的,与物理事件的本体论有所区别。[Sayre 补充说:]可以合理推测,信息本体论对物理科学同样基础....(Sayre 1976: 16)

传统中立一元论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如何展示从经验中得出的基本实体如何是中立的,而不是心理的。通过选择信息状态本体论作为他的“中立物质”,Sayre 巧妙地绕过了这个问题。虽然信息状态的中立性可能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但这个看似抽象的“物质”与物理和心理实体的具体世界之间的关系问题变得更加紧迫。[21]

Sayre 关于中立一元论的主要工作是他的 1976 年著作。在最近几十年中,David Chalmers 也类似地探索了信息本体论的思想(参见 Chalmers 1996)。而相关的观点,即终极现实是纯粹的结构(Ladyman 和 Ross 2007;Floridi 2008, 2009),是一个计算过程(Fredkin 2003;Lloyd 2006),或者是纯粹的数学(Tegmark 2014),都是一个活跃的讨论主题。

5.2 心灵与物质:仅仅是概念上的区别

为了更好地标注,约翰·海尔将他对心灵-身体关系的观点呈现为一种中立一元论形式。他抵制被标记为唯物主义者,

因为这暗示着在将心理特质与物质特质进行对应时存在一种不对称性:心理被物质所取代。(海尔 2013:242)

他也不认为自己是唯心主义者。他有系统而深刻的理由来拒绝表征非简约唯物主义的各种版本的属性二元论。他接受的中立一元论被描述如下:

中立一元论包括否认存在需要弥合的心理-物质鸿沟。正如斯宾诺莎和唐纳德·戴维森所主张的那样,心理-物质区分仅仅是一个概念上的区分,而不是一个真实的区分,不是一种实际存在的区分。(海尔 2013:242)

一个例子将有助于说明这一观点的要点。以常见的观点为例,疼痛是 c 纤维刺激。根据海尔的观点,这意味着谓词“c 纤维刺激”和谓词“疼痛”适用于同样的事物:所有真实描述为 c 纤维刺激的事物也真实描述为疼痛。但是——这是一个不能在这里详细阐述的关键观点——这并不意味着存在一个“是 c 纤维刺激”的属性和一个“是疼痛”的属性,并且这两个属性之间存在某种有趣的关系,比如身份、简化、实现等。这意味着存在一个复杂的对象,使得这两个说法都是真实的。这个对象的部分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是被正确描述为 c 纤维刺激和疼痛的现实。

Heil 的解释的这部分似乎与传统的中立一元论的精神一致。人们会想起罗素对他的项目的简洁描述:“我在这篇论文中想做的是在不暗示任何一方存在的情况下重新阐述心灵和大脑的关系”(罗素 1956a:145)。这可以很容易地被理解为否认心理和物理属性之间存在鸿沟的存在。而 Heil 的复杂对象作为心理和物理描述的真理生成器,可以被看作是类似于罗素的事件组(逻辑构造),这些事件组可以以物理和心理的术语进行适当的描述。

但是中立一元论的画面还有一个额外的部分,这是(可以说)所有主流中立一元论者都同意的,但是 Heil 却拒绝了。当他讲述关于复杂对象(关于 c 纤维和疼痛等的真理生成器)本质的“深层故事”(Heil 的术语)时,他转向了基础物理学:

我认为这是一个经验问题,一个科学问题,一个基础物理学问题——物质是什么,它们是什么样子,它们如何存在。(Heil 2013:201-2)

因此,海尔所描述的世界的基本构成要素——物质和属性——是物理的。在这里,中立一元论者(致力于中立观点)与海尔分道扬镳。中立一元论的深层故事是,基本实体——无论是事件、信息片段、物质、属性等等——既不是物理的(当然也不是心理的)。也就是说,它们不是基础物理学(或心理学)揭示的那种东西。

5.3 复杂的基本实体

在他的著作《心灵与宇宙》(2012 年)中,托马斯·纳格尔断言:“证据的重量支持中立一元论的某种形式,而不是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二元论的传统选择”(2012 年:5)。中立一元论被理解为一种“通过自然秩序的某种更基本的东西来解释心灵和大脑之间的关系”的观点(2012 年:56)。这产生了一个“一般一元论的图景,其中宇宙的构成要素具有解释其物理特性和心理特性的属性”(2012 年:56)。借用汤姆·索雷尔(纳格尔赞同引用的人)的概念,我们可以说宇宙的这些基本构成要素是“超物质的和超心理的”(2012 年:57)。到目前为止所说的一切都支持纳格尔支持中立一元论的观点。

但是,Nagel 接下来说的似乎与这个简单的观点相矛盾。他写道:

一切,无论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都是由既具有物质性又具有非物质性的元素构成的,即能够组合成心理整体。因此,这种还原的解释也可以被描述为一种中立一元论:物质世界的所有元素也是心理的。(Nagel 2012: 57)

注意,基本成分的描述已经从“超物质和超心理”变为“物质和心理”——从“既非此又非彼”的观点变为“既此又彼”的观点。Nagel 非常清楚这两者并不相同。在他考虑中立一元论的早期论文中,他写道:

这种观点将意味着世界的基本构成部分,即构成一切的东西,既不是物质的也不是精神的,而是更基本的东西。这个立场与泛心灵论并不等同。泛心灵论实际上是一种二元论。而这是一种完全的一元论。(纳格尔 2002:231)

有没有办法克服这种明显的紧张局势,将这两种观点看作一个连贯整体的组成部分?纳格尔教授在个人交流中提供了以下解释:

这些基本元素既不仅仅是物质的,也不仅仅是精神的,而是必然同时具有物质和精神(或原始精神)的东西;但由于我们所构想的物质和精神之间无法直接保持这种必然联系,因此它要求这些基本构成部分的真实特性是更基本的,以解释它们既是物质的又是(原始)精神的原因。

结果的图像是这样的。在最基本的层面上描述,世界的组成部分具有既非心理的也非物理的属性。每个基本实体的这些中立属性导致了物理和心理(或原心理)属性的产生。因此,每个基本组成部分都是复杂的:它具有心理(或原心理)属性,具有物理属性,并且由于具有第三组属性-中立属性,它具有这两组属性作为必然结果。

中立属性在中立一元论(在中立意义上)中扮演的基础角色可以被认为是这种观点的一种形式。这种解释可以进一步支持,认为中立属性为基本实体的其他属性提供了基础,并且基于基础的属性对“存在没有增加”。然而,它与传统的中立一元论不同之处在于,基本组成部分除了中立属性之外,还具有内在的物理和心理(或原心理)属性。[23]因此,它可能最好被描述为一种双方面理论或属性二元论的形式。但其他人可能称之为泛心灵论,因为每个基本实体都具有心理(或原心理)特征。

5.4 罗素式一元论、泛原心灵论和泛质量论

在寻找解决心灵-身体问题的过程中,人们可能会被这样一种思想所吸引:我们对物质的了解比我们通常所认为的要少。我们所知道(或者能够知道)的只是物质的倾向性属性。[24]当这些属性需要有范畴基础的洞察力结合在一起时,人们发现自己对物质的概念是根本不完整的。除了物理学所涉及的所有倾向性属性之外,物质还必须具有内在的范畴属性。由于这些内在属性的性质是未知的,以下大胆的思想自然而然地出现。也许这些属性发挥着双重作用:除了作为物质倾向性属性的基础外,它们还作为我们意识体验的基础。这些是可能导致罗素式一元论的考虑因素,即

物质具有内在属性,既构成意识,又作为物理学所描述的倾向性属性的范畴基础。(Alter 和 Nagasawa 2015:1)

罗素式一元论世界的基本构成要素是物理学的基本实体。但是,它们最基本的属性并不完全由物理描述所捕捉,而是由内在属性决定的。当这些内在属性被适当地安排时,它们会产生意识体验。

有许多版本的 Russellian Monism。差异部分是由于对内在属性与心理和物质属性之间关系的不同观点。但中心分歧涉及内在属性的性质。它们被认为是物理的(Stoljar 2001; Pereboom 2011, 2015; Montero 2015),心理的(Bolender 2001; Chalmers 2017; Schneider 2017),心理和物理的(Strawson 2015, 2016, 2020; Goff 2017),或中立的(Coleman 2014, 2017a)。因此,有物理主义、唯心主义、泛心灵论和中立一元论的版本或 Russellian Monism。鉴于在这个讨论中涉及到的心理和物质的不同概念的数量(见 1.1), 这些分歧的确切性质很难确定。

Russellian 中立一元论最著名的版本是泛原心灵论——这是 David Chalmers 多年来探索的一种观点(Chalmers 1996, 2015)。在这个理论的标准形式中,假设的内在属性被描述为既不是经验性的(它们是_原始-_ 心灵的)也不是物理的(它们缺乏物理属性的结构/倾向性本质)。这使它们是中立的(在中立意义上)。但这种对内在属性的纯负面描述被许多人认为是不令人满意的。

这个理论的一个变种——泛质量论——以最令人满意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时又带来了新的问题。

它将红色、绿色、甜味、圆形等等——在经验中给予我们的原始感官质量,并且仅仅被认为是这样——视为基本物理实体的内在属性(参见查尔默斯 2015 年:272)。一个人意识到红色——即现象红色的属性——是心理的,但红色本身不是。这种红色也不是一种物理的结构属性。因此,全质论已经确立了一个我们非常熟悉的中立基础。查尔默斯推测,[全质论]的版本在 20 世纪初的中立一元论者中很受欢迎,包括威廉·詹姆斯(1904b)、恩斯特·马赫(1886)和伯特兰·罗素(1921)。(查尔默斯 2015 年:271)

但全质论也有越来越多的当代支持者。例如,萨姆·科尔曼(Sam Coleman)在许多有趣的新方向上发展了全质论,并将其重新置于有关心灵形而上学的持续辩论中(Coleman 2014、2017a、2017b、2022)。

当然,人们可能会想知道一个电子的红色如何能够成为其负电荷的基础,或者赞同威尔弗里德·塞拉斯(1963 年:35)的观点,即认为基本物理实体可能具有原始的感官特质,如红色,是没有意义的。人们可能也会担心,无论如何复杂地排列,质量都不能成为我们经验中的显著特性的基础,因为“质量的实例化从来不会必然导致对质量的意识”(查尔默斯 2015 年:273)。关于泛质论者能否对这些异议提供令人满意的回答,这是一个正在进行的辩论问题。

通过考虑罗素式一元论,我们可以看到:(i)目前正在发展一些新版本的中立一元论,强调的考虑因素与传统中立一元论有所不同;(ii)但即使是最有前途和最成熟的罗素式中立一元论版本也面临着相当大的挑战。

5.5 现实经验主义:强大的质量

在他的书《马赫、詹姆斯和罗素的现实经验主义:重新构思中立一元论》(2014 年)中,埃里克·班克斯对中立一元论的三位重要人物进行了批判性的调查,并提出了自己的学说发展。

班克斯观点中的中立一元论核心是这样的:

个体事件是中立的,既不是心理的也不是物理的。通过不同的功能关系,中立事件构成了“物理”系统和延伸,以及存在于心灵中的“心理”感觉。(班克斯 2014 年:203)

这与中立一元论的传统版本非常一致,尤其是罗素的基于事件的版本。但班克斯将这个核心思想嵌入了一个更大的形而上学框架中。由此产生的理论是非常独创的。

在第一步中,班克斯解释了这个核心思想如何适应更大的后验物理主义图景。根据班克斯的观点,物理主义最好被看作是心理随附于物理的观点。标准物理主义关注心理属性和关系如何依赖于物理属性和关系的问题。但班克斯支持罗素式一元论者的观点,认为标准物理主义没有明确指定体现这些属性和关系的实体的本质。所谓的“增强物理主义”超越了标准物理主义,明确指定了承载或实例化相关属性和关系的实体的本质:

在增强物理主义中...所有物理属性的实例化都是彼此之间具有因果功能关系的个体化事件特定事物。(班克斯 2014:147)

这是中立事件如何嵌入 Banks 所偏爱的增强唯物主义图景的方式。

在第二步中,Banks 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事件的解释。事件具有并由内在特征或具体品质个体化。这些品质中没有一个是心理的;但是经验使我们熟悉其中的一些(参见 Banks 2014: 6)。这些品质是某些力量在事件中展现自己的方式(参见 Banks 2014: 6)。这些力量(或能量)的例子包括电磁力、引力和核力,以及在当前背景下最相关的神经能量——神经元内部的能量(参见 Banks 2014,149, 203)。这种能量在单个神经元的水平上以定性方式展现,可能产生一个电放电事件;但在一个复杂的大脑事件的水平上展现——一个“以某种集群方式发射神经元”的事件(Banks 2014: 147)——这种完全相同的神经能量可能产生蓝色的感觉事件。这样就消除了蓝色体验和一群神经元的放电之间的明显鸿沟:

蓝色品质和个体电放电只是同一自然力量的不同和互斥的展现,我们错误地将其视为完全不同类别的事件。(Banks 2014: 164)

这是一幅吸引人的图片,但很难将其视为中立事件的一元论。这些事件的中立性在哪里体现——蓝色体验和神经放电事件的体验在哪里体现?此外,事件(无论是中立的还是非中立的)是否起到了基本的本体论作用并不明显。在它们的位置上,我们发现了产生事件的力量/能量。

Banks 直接解决了这个第二个问题:力量与它们的令牌表现是相同的,与包含这些力量表现的个体特质的事件是相同的(参见 Banks 2014: 149)。没有一个单独的、更基本的现实层面在事件之下。力量就是事件。神经能量与一组神经元的电放电事件是相同的;这种神经能量也与蓝色感觉的事件是相同的。但是,这是 Banks 观点的一个关键部分,放电事件与蓝色感觉并不相同。Banks 清楚地看到了这个问题:

力量如何能够与它们的每个令牌表现相同,甚至在不同的令牌表现事件中作为力量相同,但不同的令牌表现事件彼此并不相同?(Banks 2014: 149)

这不是一个容易解开的难题。也许对“相对身份”的争议概念的呼吁可能会有所帮助。

假设事件的基本性已经得到确认,我们仍然面临一个问题,即它们以何种方式被视为中立。考虑看到一个蓝色斑块的事件和所有配置的神经元在负责看到蓝色斑块的大脑区域中发射的事件。(Banks 2014: 164)

中立一元论 to 中立一元论。

对于天真的观点认为第一个事件是心理的,而第二个事件是物理的,班克斯的回答如下:

感觉现象只是自然界中的一种特定类型的物理事件。心理现象的单独类别只是作为一种临时的说法而存在。(班克斯 2014 年:164)

这个回答中表达的一元论无疑是正确的;但中立性有些难以捉摸。

6. 总结

Mach、James 和 Russell 的传统中立一元论版本反映了他们的经验主义观点。这使他们在寻找中立实体时转向经验。这使许多人认为他们的教义带有心理主义的色彩。也许传统的中立一元论者错误地将中立实体与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或者批评者对他们在这一领域发现中立基础的努力过于草率。对分析哲学历史的兴趣日益增长,特别是逐渐重新发现 Russell 作为形而上学家和认识论者,为更好地理解传统中立一元论提供了一些希望。

但中立一元论的命运不再完全与传统中立一元论的命运紧密相连。在更广泛的 Russellian 一元论运动中,中立一元论的分支是一个有希望的新发展。一些当代试图复兴中立一元论的努力与传统教义没有任何联系。托马斯·纳格尔最近对中立一元论的辩护就是一个例子。而将抽象实体——信息、结构、计算、数学现实——作为形而上学系统的中立基础的想法正在哲学家和科学家中积极发展。

直到最近,中立一元论(以其传统形式)似乎只是形而上学大舞台上的一个简短而不重要的附带节目。尽管三位主要人物——马赫、詹姆斯和罗素——是重要的人物,他们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当代思想的许多领域,但他们对中立一元论的推测似乎已经从哲学舞台上消失了。但对传统版本中立一元论的当前兴趣浪潮,以及对中立一元论替代版本的活跃发展,表明中立一元论再次成为探索心灵形而上学的活跃选择。[26]

Bibliography

  • Ahmed, Mafizuddin, 1989, Bertrand Russell’s Neutral Monism, New Delhi: Mittal Publications.

  • Alter, Torin and Yujin Nagasawa (eds.), 2015, Consciousness in the Physical World: Perspectives on Russellian Mon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Apostolova, Iva, 2004, “From Acquaintance to Neutral Monism: Russell’s Theory of Cognition 1910–1921”, The Bertrand Russell Society Quarterly, August (123). [Apostolova 2004 available online]

  • –––, 2022, “Does Neutral Monism Provide the Best Framework for Relational Memory?”, Feminist Philosophy of Mind, Jennifer McWeeny and Keya Maitra (ed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hapter 18.

  • Apostolova, Iva and Nils Frederick-Wagner, 2020, “Two Sides of the Same Coin? Neutral Monism as an Attempt to Reconcile Subjectivity and Objectivity in Personal Identity”, Metaphysica, 20(1): 121–50.

  • Armstrong, David M., 1968, A Materialist Theory of the Mind, London: Routledge.

  • Avenarius, Richard, 1888/1890, Kritik der Reinen Erfahrung, Leipzig: Fues (R. Reisland).

  • –––, 1891, Der Menschliche Weltbegriff, Fourth edition, Leipzig: O.R. Reisland, 1927.

  • –––, 1894/95, “Bemerkungen zum Begriff des Gegenstandes der Psychologie”, Vierteljahrsschrift für wissenschaftliche Philosophie, XVIII, 137 and 400, XIV, 1 and 129; reprinted in the fourth edition of Avenarius 1891.

  • Ayer, A.J., 1971, Russell and Moore. The Analytical Heritage, London: Macmillan.

  • Backhaus, Wilf K., 1991, “Is Hume a Neutral Monist?”, Southwest Philosophy Review, 7(2): 1–15. doi:10.5840/swphilreview19917216

  • Bailey, Andrew, 2020, “William James, Pure Experience, and Panpsychism,”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Panpsychism, William Seager (ed.), New York: Routledge, 66–77.

  • Banks, Erik C., 2003, Ernst Mach’s World of Elements, Dordrecht: Kluwer.

  • –––, 2014, The Realistic Empiricism of Mach, James, and Russell. Neutral Monism Reconsider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2021, “The Case for Mach’s Neutral Monism”, Interpreting Mach: Critical Essays, John Preston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58–79.

  • Bode, B.H., 1905, “‘Pure Experience’ and the External World”,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Psychology and Scientific Methods, 2(1): 128–33.

  • –––, 1916, “Ernst Mach and the New Empiricism”,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Psychology and Scientific Methods, 13(1): 281–90.

  • Bogdanov, Alexander, 1904–06, Empiriomonizm: Stat’i po Filosofii, translated by David G. Rowley as Empiriomonism: Essays in Philosophy, Books 1–3, Boston: Brill, 2019

  • Bolender, John, 2001, “An Argument for Idealism”, Journal for Consciousness Studies, 8(4): 37–61.

  • Bostock, David, 2012, Russell’s Logical Atom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Broad, C.D., 1925, The Mind and Its Place in Nature, London: Routledge; reprinted Paterson, N.J.: Littlefield, Adams & Co., 1960.

  • –––, 1959, “A Reply to My Critics”, in The Philosophy of C.D. Broad (The Library of Living Philosophers: Volume 10), Paul Arthur Schilpp (ed.), New York: Tudor Publishing Company, 709–831.

  • Brüntrup, Godehard and Ludwig Jaskolla (eds), 2017, Panpsychism: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Carnap, Rudolf, 1928, Der Logische Aufbau der Welt, reprint of the fourth edition, Frankfurt: Ullstein, 1979; translated as The 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World/Pseudoproblems in Philosoph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8.

  • Chalmers, David, 1996, The Conscious Mind. In Search of a Fundamental Theo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6, “Strong and Weak Emergence”, in The Re-Emergence of Emergence, Philip Clayton and Paul Davies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44–254.

  • –––, 2015, “Panpsychism and Panprotopsychism”, in Alter and Nagasawa 2015: 246–276.

  • –––, 2020, “Idealism and the Mind-Body Problem”,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Panpsychism, William Seager (ed.), New York: Routledge, 353–73.

  • Clarke, D.S. (ed.), 2004, Panpsychism, Past and Recent Selected Readings, New York: SUNY Press.

  • Coleman, Sam, 2014, “The Real Combination Problem: Panpsychism, Micro-Subjects, and Emergence”, Erkenntnis, 79(1): 19–44. doi:10.1007/s10670-013-9431-x

  • –––, 2017a, “Panpsychism and Neutral Monism: How to Make up One’s Mind”, in Brüntrup and Jaskolla 2017: 249–82.

  • –––, 2017b, “Neutral Monism. A Saner Solution To The Mind-Body Problem”, Philosophy Now, 121: 9–11.

  • –––, 2018, “The Evolution of Nagel’s Panpsychism”, Klesis, 41: 180–202.

  • –––, 2022, “Fred’s Red: On the Objectivity and Physicality of Mental Qualities”, Synthese, 200(4): 1–27.

  • Cooper, Wesley, 2002, The Unity of William James’s Thought, Nashville: Vanderbilt University Press.

  • Crawford, Sean, 2021, “Schlick, Carnap and Feigl on the Mind-Body Problem”, Routledge Handbook to Logical Empiricism, Thomas Uebel and Christoph Limbeck-Lilienau (eds.), London: Routledge, 238–47.

  • Dewey, John, 1916, Essays in Experimental Logic,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Eames, Elizabeth Ramsden, 1969, Bertrand Russell’s Theory of Knowledge, New York: Braziller.

  • Feigl, Herbert, 1958, “The ‘Mental’ and the ‘Physical’”, Concepts, Theories, and the Mind-Body Problem (Minnesota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Volume II),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370–498.

  • –––, 1975, “Russell and Schlick. A Remarkable Agreement on a Monistic Solution of the Mind-Body Problem”, Erkenntnis, 9(1): 11–34.

  • Flage, Daniel E., 1982, “Hume’s Dualism”, Noûs, 16(4): 527–542. doi:10.2307/2215205

  • Floridi, Luciano, 2008, “A Defence of Informational Structural Realism”, Synthese 161(2): 219–253. doi:10.1007/s11229-007-9163-z

  • –––, 2009, “Against Digital Ontology”, Synthese, 168(1): 151–178. doi:10.1007/s11229-008-9334-6

  • Fodor, Jerry, 1981, Representations: Philosophical Essays on the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Scienc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Fredkin, Edward, 2003, “An Introduction to Digital Philosoph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oretical Physics, 42(2): 189–247.

  • Gale, Richard, 1997, “John Dewey’s Naturalization of William James”,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William James, Ruth Anna Putnam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9–68.

  • –––, 2002, “The Metaphysics of John Dewey”, Transactions of the Charles S. Peirce Society, 38(4): 477–519.

  • –––, 2010, “The Naturalism of John Dewey”,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Dewey, Molly Cochran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5–79.

  • Gherab-Martin, Karim J., 2013, “From Structuralism to Neutral Monism in Arthur S. Eddington’s Philosophy of Physics”, Studies i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Part B: Studies i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Modern Physics), 44(4): 500–12.

  • Globus, Gordon G., Grover Maxwell, and Irwin Savodnik, 1976, Consciousness and the Brain: A Scientific and Philosophical Inquiry, New York: Plenum Press.

  • Godfrey-Smith, Peter, 2013, “Not Sufficiently Reassuring”, London Review of Books, 35(2): 20–21.

  • –––, 2014, “John Dewey’s Experience and Nature”, Topoi, 33(1): 285–91.

  • Goff, Philip, 2017, Consciousness and Fundamental Reali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Hamilton, Andy, 1992, “Carnap’s Aufbau and the Legacy of Neutral Monism”, in Science and Subjectivity: The Vienna Circle and Twentieth Century Philosophy, David Bell and Wilhelm Vossenkuhl (eds.), Berlin: Akademie Verlag, 131–152.

  • Hatfield, Gary, 2002, “Sense-Data and the Philosophy of Mind: Russell, James, and Mach,” Principia, 6(2): 203–30.

  • Heil, John, 2013, Philosophy of Mind. A Contemporary Introduction, 3rd edition,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 Hirst, R. J., 2006, “Phenomenalism”, in Donald M. Borchert (e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Volume 7), 2nd edition, Detroit: Macmillan Reference USA, pp. 271–277.

  • Holman, Emmett, 2008, “Panpsychism, Physicalism, Neutral Monism and the Russellian Theory of Mind”,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15(5): 48–67.

  • Holt, Edwin B., 1912, “The Place of Illusory Experience in a Realistic World”, in The New Realism: Coöperative Studies in Philosophy, Edwin B. Holt, Walter T. Marvin, William Pepperell Montague, Ralph Barton Perry, Walter B. Pitkin, and Edward Gleason Spaulding (eds.),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303–373.

  • –––, 1914, The Concept of Consciousness, London: George Allen & Company.

  • Hume, David, 1739, 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 L.A. Selby-Bigge (ed.),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75.

  • James, William, 1895, “The Knowing of Things Together”, The Psychological Review, 2(2): 105–124. doi:10.1037/h0073221

  • –––, 1904a, “A World of Pure Experience”, Journal of Philosophy, Psychology and Scientific Methods, 1(20, 21): 533–543, 561–570; reprinted in James 1912: 39–91.

  • –––, 1904b, “Does ‘Consciousness’ Exist?”, Journal of Philosophy, Psychology and Scientific Methods, 1(18): 477–491; reprinted in James 1912: 1–38.

  • –––, 1905, “La Notion De Conscience”, Archives de Psychologie, V (17); translated as “The Notion of Consciousness”,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12(7) (2005): 55–64.

  • –––, 1912, Essays in Radical Empiricism, New York: Longmans, Green, & Co.; reprinted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1996.

  • Johnston, Mark, 1992, “How to Speak of the Colors”, Philosophical Studies, 68(3): 221–263.

  • Krauss, Chiara Russo, 2019, Wundt, Avenarius, and Scientific Psychology: A Debate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Cham: Palgrave Macmillan.

  • Ladyman, James and Don Ross, 2007, Everything Must Go: Metaphysics Naturaliz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Lamberth, David C, 1999, William James and the Metaphysics of Experie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Landini, Gregory, 2011, Russell,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 –––, 2017, “Well-Ordering in the Russell-Newman Controversy”, Russell: The Journal of Bertrand Russell Studies, 37 (Winter): 288–306.

  • Lewis, David K., 1966, “An Argument for the Identity Theory”,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63(1): 17–25. doi:10.2307/2024524

  • –––, 1994, “Reduction of Mind”, in A Compan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Mind, Samuel Guttenplan (ed.), Oxford: Blackwell, 197–209.

  • Lenin, V.I., 1909, Materializm i Empirio-Kritisizm, Translated as Materialism and Empirio-Criticism, Moscow: Foreign Languages Publishing House, 1959.

  • Lockwood, Michael, 1981, “What Was Russell’s Neutral Monism?”, The Foundations of Analytic Philosophy (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 Volume VI): 143–158. doi:10.1111/j.1475-4975.1981.tb00433.x

  • Lloyd, Seth, 2006, Programming the Universe: From the Big Bang to Quantum Computers, London: Jonathan Cape.

  • Mach, Ernst, 1883, Die Mechanik in ihrer Eniwickelung historisch-kritisch dargestellt, fourth edition translated as The Science of Mechanics, Chicago: Open Court, 1919.

  • –––, 1886, Die Analyse der Empfindungen und das Verhältnis des Physischen zum Psychischen, fifth edition translated as The Analysis of Sensations and the Relation of Physical to the Psychical, New York: Dover, 1959.

  • –––, 1894, Populärwisschenschaftliche Vorlesungen, reprint of the fifth edition of 1923, Vienna: Böhlau Verlag, 1923; translated as Popular Scientific Lectures, La Salle: The Open Court Publishing Company, 1943.

  • –––, 1905, Erkenntnis und Irrtum, fifth edition translated as Knowledge and Error, Dordrecht: Reidel, 1976.

  • Maclean, Gülberk Koҫ, 2014, Bertrand Russell’s Bundle Theory of Particulars, New York: Bloomsbury Academic.

  • Martin, Charles B., 2008, The Mind in Natur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Maxwell, Grover, 1976, “Scientific Results and the Mind-Brain Issue: Some Afterthoughts”, in Globus et al. 1976: 329–358. doi:10.1007/978-1-4684-2196-5_13

  • –––, 1978, “Rigid Designators and Mind-Brain Identity”, in Perception and Cognition: Issues in the Foundations of Psychology (Minnesota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Volume IX), Wade C. Savage (ed.),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365–405.

  • Montero, Barbara Gail, 2015, “Russellian Physicalism”, in Alter and Nagasawa 2015: 209–223.

  • Muirhead, J.H., 1924, Contemporary British Philosophy, London: Allen & Unwin.

  • Nagel, Thomas, 2000, “The Psychophysical Nexus”, in New Essays on the A Priori, Paul Boghossian and Christopher Peacocke (ed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revised and reprinted in Nagel 2002: 194–235.

  • –––, 2002, Concealment and Exposur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12, Mind and Cosmos: Why the Materialist Neo-Darwinian Conception of Nature Is Almost Certainly Fals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Pace Giannotta, Andrea, 2018, “The Concept of Experience in Husserl’s Phenomenology and James’ Radical Empiricism”, Pragmatism Today, 9(2): 33–42.

  • –––, 2021, “Panqualityism as a Critical Metaphysics for Neurophenomenology”, Constructivist Foundations, 16(2): 163–6.

  • Pereboom, Derk, 2011, Consciousness and the Prospects of Physicali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15, “Consciousness, Physicalism, and Absolutely Intrinsic Properties”, in Alter and Nagasawa 2015: 300–323.

  • Perry, Ralph Barton, 1912, Present Philosophical Tendencies, Longmans, Green, and Co.; reprinted: New York: George Braziller, 1955.

  • Persson, Ingmar, 1985, The Primacy of Perception: Towards a Neutral Monism, Lund: Library of Theoria (Gleerup).

  • –––, 2006, “Consciousness as Existence as a Form of Neutral Monism”,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13(7–8): 128–146.

  • Petzoldt, Joseph, 1900, Einführung in die Philosophie der Reinen Erfahrung. Erster Band: Die Bestimmtheit der Seele, Leipzig: B.G. Teubner.

  • –––, 1904, Einführung in die Philosophie der Reinen Erfahrung. Zweiter Band: Auf dem Wege zum Dauernden, Leipzig: B.G. Teubner.

  • –––, 1906, Das Weltproblem vom Standpunkte des relativistischen Positivismus aus, 2nd edition, Leipzig: B.G. Teubner, 1912.

  • Pincock, Christopher, 2018, “Neutral Monism”, The Bloomsbury Companion to Bertrand Russell, Russell Wahl (ed.), New York: Bloomsbury, 312–33.

  • Popper, Karl R. and John C. Eccles, 1977, The Self and Its Brain,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 Preston, John, 2021, “Phenomenalism, or Neutral Monism, in Mach’s Analysis of Sensations”, Interpreting Mach: Critical Essays, John Preston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35–57.

  • Price, H.H., 1932, Perception, 2nd revised edition, London: Methuen, 1950.

  • Riehl, Alois, 1887, Der Philosophische Kritizismus, Geschichte und System III: Zur Wissenschaftstheorie und Metaphysik, translated by A. Fairbanks as The Principles of the Critical Philosophy: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Science and Metaphysics, London: Keegan Paul, Trench, Trübner & Co. 1894

  • Rosenkrantz, Gary and Joshua Hoffman (eds.), 2011,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Metaphysics, Lanham, Toronto, and Plymouth: Scarecrow Press.

  • Russell, Bertrand, 1914a, “On Scientific Method in Philosophy”, in Russell 1917: 97–124.

  • –––, 1914b, “On the Nature of Acquaintance”, The Monist, 24: 1–16, 161–87, 435–53; reprinted in Russell 1956c: 125–74.

  • –––, 1914c, “On the Relation of Sense-Data to Physics”, Scientia, 16: 1–27; reprinted in Russell 1917: 145–179.

  • –––, 1917, Mysticism and Logic, London: Allen & Unwin.

  • –––, 1918a, “The Philosophy of Logical Atomism”, The Monist, 28: 595–527; ibid, 29: p33–63, 190–222, 345–80; reprinted in Russell 1956c: 175–283.

  • –––, 1918b, “On Sensations and Ideas”, in Russell 1986.

  • –––, 1919, “On Propositions: What They Are and How They Mean”,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Supplementary Volume), 2: 1–43; reprinted in Russell 1956c: 283–321.

  • –––, 1921, The Analysis of Mind, Reprinted: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1978.

  • –––, 1924, “Logical Atomism”, in J.H. Muirhead (ed.) 1924; reprinted in Russell 1956c: 321–343.

  • –––, 1927a, The Analysis of Matter,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 –––, 1927b, An Outline of Philosophy,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 –––, 1931, The Scientific Outlook, 2nd edition, London: Unwin Books, 1949.

  • –––, 1946, “Reply to My Critics”, in Schilpp 1946: 679–741.

  • –––, 1948, Human Knowledge. Its Scope and Limits, London: Allen & Unwin; reprinted: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78.

  • –––, 1956a, “Mind and Matter”, in Russell 1956b.

  • –––, 1956b, Portraits from Memory, London: Allen & Unwin.

  • –––, 1956c, Logic and Knowledge. Essays 1901–1955, Robert C. Marsh (ed.), London: Allen & Unwin.

  • –––, 1959, My Philosophical Development, London: George Allen &Unwin.

  • –––, 1968, Autobiography (Volume Two),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 –––, 1986, The Philosophy of Logical Atomism and Other Essays 1914–1918 (Collected Papers: Volume 8), J.G. Slater (ed.),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252–55.

  • –––, 1996, “Analysis of Mind”, A fresh Look at Empiricism 1927–42 (Collected Papers of Bertrand Russell, Volume 10), John Slater and Peter Köllner (ed.), New York: Routledge.

  • Sayre, Kenneth, 1976, Cybernetics and the Philosophy of Mind, Atlantic Highlands: Humanities Press.

  • Schaffer, Jonathan, 2016, “Monism”,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pring 2016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spr2016/entries/monism/.

  • Schlick, Moritz, 1918, Allgemeine Erkenntnislehre, second edition translated by A.E. Blumenberg as General Theory of Knowledge, New York: Springer, 2013

  • Schilpp, Paul Arthur, (ed.), 1946, The Philosophy of Bertrand Russell (The Library of Living Philosophers: Volume 5), Evanston, Ill.: The Library of Living Philosophers, Inc.

  • Schneider, Susan, 2017, “Idealism, or Something Near Enough”, Idealism: New Essays in Metaphysics, Tyron Goldschmidt and Kenneth L. Pearce (ed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75–90.

  • Seager, William, 2016, Theories of Consciousness, second edition, New York: Routledge.

  • Sellars, Wilfrid, 1963, Science, Perception and Reality, New York: Humanities Press.

  • Shani, Itay, 2022, “Eden Benumbed: A Critique of Panqualityism and the Disclosure View of Consciousness”, Philosophia, 50: 233–56.

  • Silberstein, Michael and Anthony Chemero, 2015, “Extending Neutral Monism to the Hard Problem”,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22(3–4): 181–94.

  • Silberstein, Michael, 2020, “Neutral Monism Reborn: Breaking the Gridlock Between Emergence and Inherence”,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Panpsychism, William Seager (ed.), New York: Routledge, 204–17.

  • Skrbina, David, 2005, Panpsychism in the West,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 2014, “Dualism, Dual-Aspectism, and the Mind”, in Contemporary Dualism: A Defense, Lavazza and Robinson (eds.),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220–244.

  • Spinoza, Baruch, 1677, Ethics, in The Collected Works of Spinoza, Edwin Curley (ed. and tran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Stace, W.T., 1946, “Russell’s Neutral Monism”, in Schilpp 1946: 351–384.

  • Stoljar, Daniel, 2001, “Two Conceptions of the Physical”,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62(2): 253–281. doi:10.2307/2653699

  • Strawson, Galen, 1994, Mental Reality,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 2006, “Panpsychism? Reply to Commentators with a Celebration of Descartes”, in Galen Strawson (ed.), Consciousness and Its Place in Nature. Does Physicalism Entail Panpsychism?, Exeter: Imprint Academic, 184–280.

  • –––, 2015, “Real Materialism”, in Alter and Nagasawa 2015: 161–208.

  • –––, 2016, “Mind and Being. The Primacy of Panpsychism”, in Brüntrup and Jaskolla 2017: 161–208.

  • –––, 2020, “What Does ‘Physical’ Mean? A Prolegomenon to Physicalist Panpsychism”,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Panpsychism, William Seager (ed.), New York: Routledge, 317–39.

  • Stubenberg, Leopold, 2015, “Russell, Russellian Monism, and Panpsychism”, in Alter and Nagasawa 2015: 58–90.

  • –––, 2017, “Neutral Monism and Panpsychism”, in Brüntrup and Jaskolla 2017: 349–68.

  • Tegmark, Max, 2014, Our Mathematical Universe. My Quest for the Ultimate Nature of Reality,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 Textor, Mark, 2021a, “Mach’s Neutral Monism”, HOPOS: The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of Science, 11(1): 143–65.

  • –––, 2021b,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Soul and the Turn against Metaphysics: Austrian Philosophy 1874–1918,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Tully, Robert E., 1988, “Russell’s Neutral Monism”, Russell: The Journal of Bertrand Russell Studies, 8(1): 209–24.

  • –––, 1993, “Three Studies of Neutral Monism”, Russell: The Journal of Bertrand Russell Studies, 13(1): 5–35 and 13(2): 185–202.

  • –––, 2003, “Russell’s Neutral Monism”, in Nicholas Griffin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Bertrand Russell,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32–70.

  • Unger, Peter, 1999, “The Mystery of the Physical and the Matter of Qualities: A Paper for Professor Schaffer”, New Directions in Philosophy (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 Volume 23): 75–99.

  • Van Cleve, James, 2022, “Two Problems in Spinoza’s Theory of Mind”, Oxford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Mind (Volume 2), Uriah Kriegel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Van Gulick, Robert, 2014, “Consciousness”,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pring 2014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spr2016/entries/monism/>.

  • Velmans, Max, 2008, “Reflexive Monism”,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15(2): 5–50.

  • Westphal, Jonathan, 2016, The Mind-Body Proble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Wishon, Donovan, 2015, “Russell on Russellian Monism”, in Alter and Nagasawa 2015: 91–118

  • –––, 2016, “Panpsychism, Panprotopsychism, and Neutral Monism”, Philosophy: Mind (MacMillan Interdisciplinary Handbooks), Brian McLaughlin (ed.), Farmington Hills, MI: MacMillan, 51–70.

  • –––, 2020, “Russell’s Neutral Monism and Panpsychism”,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Panpsychism, William Seager (ed.), New York: Routledge, 87–102.

  • –––, 2021, “Radical Empiricism, Neutral Monism, and the Elements of Mind”, The Monist, 104(1): 125–51.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consciousness | dualism | Hume, David | James, William | logical atomism: Russell’s | logical constructions | Mach, Ernst | mind/brain identity theory | monism | monism: Russellian | panpsychism | perception: epistemological problems of | perception: the problem of | physicalism | qualia | Russell, Bertrand | sense data | structural realism

Acknowledgments

We would like to give a special thanks to Galen Strawson for many insightful discussions about neutral monism and to an anonymous referee for a set of very useful comments. We also thank the late Erik Banks, whose numerous writings on Mach and the history of neutral monism taught us much about the view.

Copyright © 2023 by Leopold Stubenberg Donovan Wishon <dwishon@olemiss.edu>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