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哲学 childhood, the philosophy of (Gareth Matthews and Amy Mullin)

首次发表于 2002 年 9 月 13 日星期五;实质性修订于 2023 年 1 月 31 日星期二

童年哲学最近被认可为一种类似于科学哲学、历史哲学、宗教哲学以及其他许多已被视为哲学研究合法领域的探讨领域。此外,近年来与之相关主题的哲学研究(如父母的权利、责任和义务)蓬勃发展。童年哲学探讨了关于童年的哲学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童年的不同概念以及对儿童的态度的变化;认知和道德发展理论;儿童的利益和权利,童年的好处;儿童和自主权;儿童的道德地位以及儿童在社会中的地位。作为一个学术课题,童年哲学有时被包括在教育哲学中(例如,Siegel,2009)。然而,最近,哲学家们开始专门开设大学和大学课程,专门讨论童年哲学。关于童年、育儿和家庭的哲学文献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在增加。


1. 什么是孩子?

在他具有影响力的著作《童年的世纪》(Ariès, 1962)中,菲利普·阿里耶斯(Philippe Ariès)几乎独自一人让读者意识到,对于童年的概念在几个世纪间有所不同。我们现在意识到,孩子这个概念在历史和文化上都有所依赖。但是,童年概念在历史上如何变化,以及在不同文化中概念如何不同,这是一个学术争议和哲学兴趣的问题(参见肯尼迪,2006)。因此,阿里耶斯部分基于中世纪艺术中对婴儿的描绘,认为中世纪人将孩子视为简单的“小成人”。相比之下,舒拉米斯·沙哈尔(Shulamith Shahar,1990)发现一些中世纪思想家理解童年被划分为相当明确定义的阶段。而皮亚杰(Piaget)声称他的研究对象——20 世纪上半叶的瑞士儿童在思维上是有灵性的(Piaget, 1929),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1967)提供证据表明太平洋岛屿的孩子们并非如此。

对任何关于根本性不连续性的主张持怀疑态度的一个原因——至少在西方对童年的概念中——是因为即使在今天,对儿童的主流观点仍体现了我们可以称之为广义“亚里士多德观念”的童年。根据亚里士多德,有四种因果关系,其中之一是最终因果关系,另一种是形式因果关系。亚里士多德认为,生物体的最终原因是该生物体在成熟时通常执行的功能。他认为生物体的形式原因是该生物体在成熟时通常具有的形式或结构,这种形式或结构被认为能使生物体良好地执行其功能。根据这种观念,人类儿童是人类这一生物类型的不成熟标本,其天生具有发展为具有正常或标准成年人结构、形式和功能的成熟标本的潜力。

如今许多成年人对童年有这种广义的亚里士多德观念,而并未真正阅读过亚里士多德的任何著作。这种观念指导着他们对周围儿童的关系的理解。因此,他们认为自己对孩子们承担的基本责任是提供那些孩子们需要发展成正常成年人的支持环境,使其具备进行我们认为正常标准成年人可以执行的生物和心理结构的能力。

这个亚里士多德的概念的两个修改在过去一个半世纪中特别有影响力。一个是 19 世纪的想法,即_个体发育重现种族发育史_(古尔德,1977),也就是说,个体的发育重现了种族或物种的历史和进化发展(斯波克,1968,229)。这个想法在弗洛伊德(1950)和让·皮亚杰早期著作中很突出(例如,皮亚杰,1933)。然而,皮亚杰在后来的著作中试图通过对认知发展中结构变化的一般原则的呼应来解释重现现象(例如,皮亚杰,1968,27)。

另一个修改是发展发生在年龄相关的清晰可识别的_结构_变化阶段的想法。这个想法可以追溯到古代思想家,例如斯多葛派(特纳和马修斯,1998,49)。阶段理论可以在各种中世纪作家(沙哈尔,1990,21-31)中找到,在现代时期,最显著的是让-雅克·卢梭极具影响力的作品_爱弥尔_(1979)。但是,皮亚杰首先发展了一个高度复杂的阶段理论,并将其作为构想 20 世纪后期童年的主导范式(例如,皮亚杰,1971)。

马修斯(2008 年,2009 年)认为,发展的皮亚杰式阶段理论倾向于支持对童年的“缺陷概念”,即将孩子的本质理解为主要是一系列缺陷的配置——正常成年人拥有但孩子缺乏的能力。他认为,这种概念忽视或低估了孩子们能够更好地学习第二语言,或绘制具有美学价值的图片,或构思哲学上有趣的问题等事实,而这些孩子长大后可能无法做到。此外,这种概念限制了成年人认为他们可以与孩子们建立的关系的范围和价值。

广义上的亚里士多德式童年概念可能存在另外两个问题。它们可能会将注意力从思考残疾儿童转移为仅仅理论化正常发展的儿童(参见卡尔森 2010 年),并且当哲学家们考虑成年人对他们照顾的孩子负有的责任时,可能会使他们分散注意力,只关注确保孩子发展成为成年人所需的照顾。

童年是如何构想的对于几乎所有哲学上有趣的关于儿童的问题都至关重要。对于儿童在社会中应该享有何种法律地位的问题以及对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和许多其他领域对儿童的研究也是至关重要的。

2. 认知发展理论

任何完善的认识论都至少会提供童年认知发展理论的材料。因此,根据勒内·笛卡尔(René Descartes)的观点,世界的清晰而明确的知识可以从人类心智固有的资源中构建出来(Descartes,PW,131)。相比之下,约翰·洛克(John Locke)认为,人类心智起初是一张“白纸,没有任何特征,没有任何观念”(Locke,EHC,121)。在这种观点下,所有“理性和知识的材料”都来自经验。洛克否认固有观念学说,无疑是针对笛卡尔和笛卡尔主义者的。但这也意味着对柏拉图学说的拒绝,即学习是对先前已知形式的回忆。如今,很少有认知发展理论家认为洛克的极端经验主义或柏拉图或笛卡尔的强烈先天主义是完全可接受的。

行为主义为最近的认知发展理论家提供了一种强烈经验主义的方式,而不需要借助洛克心灵内部的剧场。然而,当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在他对斯金纳(Skinner)的《言语行为》(1957)的评论(1959)中成功地论证出纯粹的行为主义对语言学习的解释是不可能的时,行为主义计划遭遇了重大挫折。乔姆斯基提出的另一种理论,即普遍语法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柏拉图和笛卡尔的启发,使得固有语言结构的概念,以及也许其他认知结构,似乎成为认知发展更纯粹经验主义构想的一个可行替代方案。

然而,让心理学家、教育家甚至哲学家开始思考儿童认知发展的方式最具影响力的是让-皮亚杰(Jean Piaget)的研究。皮亚杰早期的作品《儿童对世界的概念》(1929)特别清楚地展示了发展心理学家的工作在哲学上是多么具有挑战性。尽管他的项目总是要阐明儿童理解因果关系、思考或其他内容的阶段,但他的描述的可理解性预设了对哲学难题有令人满意的回应,比如因果关系、思考和生命等话题。

以生命的概念为例。根据皮亚杰的说法,这一概念是通过四个阶段获得的(皮亚杰,1929 年,第 6 章)

  • 第一阶段:生活被同化为一般活动

  • 第二阶段:生活被同化为运动

  • 第三阶段:生活被同化为自发运动

  • 第四阶段:生活被限制在动物和植物身上

这些区别是有启发性的,但它们引发的讨论远比皮亚杰从他的小受试者那里引发的要多得多。运动要求什么才能是自发的?熊在冬眠期间是活着的吗?我们可能认为捕蝇草是自发移动的。但它真的是吗?其他植物呢?然后还有一个问题,皮亚杰称幼儿思维为“万物有灵”的含义是什么,如果在他们的认知发展阶段,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只是“被简单地同化为一般活动”。

Donaldson(1978)对皮亚杰在认知发展方面提出了心理学批评。Matthews(1994)的第 3 章和第 4 章中可以找到对皮亚杰在认知发展方面工作的哲学批评。认知发展方面有趣的皮亚杰后工作包括 Cary(1985),Wellman(1990),Flavel(1995),Subbotsky(1996)和 Gelman(2003)。

心理学研究概念形成表明,儿童通常不是通过学习适用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来形成概念,而是通过开始使用原型示例作为参考指南。因此,知更鸟(当然,而不是企鹅)可能是孩子对“鸟”的原型。孩子,就像成年人一样,可能被认为具有概念“鸟”,而孩子永远无法成功地指定作为鸟的必要和充分条件。这一发现似乎对哲学中概念分析的适当角色和重要性有着重要影响。这也是一个案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让我们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了解来塑造我们的认识论,而不是依靠我们先前制定的认识论来塑造我们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看法(参见 Rosch 和 Lloyd,1978 年,以及 Gelman,2003 年)。

一些发展心理学家最近已经摆脱了这样一种观念,即儿童主要被理解为缺乏其物种成年人通常具有的能力。例如,艾莉森·戈普尼克(Alison Gopnik)的工作中就有这种显著变化,她写道:“儿童不仅仅是有缺陷的成年人,是逐渐达到我们的完美和复杂的原始成年人。相反,儿童和成年人是不同形式的智人。他们拥有非常不同的,尽管同样复杂和强大的思维、大脑和意识形式,旨在服务不同的进化功能”(Gopnik,2009 年,9 页)。对儿童能力的这种新尊重部分基于神经科学以及对婴儿和幼儿大脑复杂性的增加欣赏。因此,戈普尼克写道:“婴儿的大脑实际上比成年人的大脑连接更多;婴儿比成年人拥有更多的神经通路。”(11 页)

3. 道德发展理论

伦理学史上许多哲学家都认真关注道德发展问题。例如,柏拉图在他的对话《理想国》中提出了一个旨在培养统治者美德的模型课程。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对美德的逻辑结构进行了阐述,为理解道德发展的过程提供了支架。斯多葛派(Turner 和 Matthews,1998 年,45-64 页)特别关注道德发展的动态。

在现代哲学家中,再次是卢梭(1762 年)最专注于发展问题。他提出了一个与年龄相关的五个阶段的顺序,一个人必须经历这些阶段才能达到道德成熟:(i)婴儿期(出生至 2 岁);(ii)感觉时期(3 至 12 岁);(iii)思想时期(13 至青春期);(iv)感情时期(青春期至 20 岁);和(v)结婚和社会责任时期(21 岁及以上)。尽管他允许成年人可以通过解释坏行为会带来惩罚来有效地改变儿童的行为(1762 年[1979, 90]),但他坚持认为真正的道德推理直到 13 岁及以上的思想时期才会被欣赏。根据他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他明确拒绝了洛克的格言,“与儿童理性相处”(洛克,JLE),理由是试图与 13 岁以下的儿童进行推理在发展上是不合适的。

然而,皮亚杰在《儿童的道德判断》(1965 年)中制定的道德发展认知理论和稍后的劳伦斯·科尔伯格(1981 年,1984 年)的理论对心理学家、教育家甚至哲学家产生了最大影响。例如,约翰·罗尔斯在他的经典作品《正义论》(1971 年)中对儿童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工作。

Kohlberg 提出了一个理论,根据这个理论,道德发展大约经历六个阶段,尽管根据他的研究,很少有成年人真正达到第五或第六阶段。在这方面,Kohlberg 的理论与经典阶段理论有所不同,比如在皮亚杰的理论中,阶段的顺序并不会达到正常成年人所共有的能力。然而,Kohlberg 认为没有人会跳过一个阶段或者退化到一个较早的阶段。尽管 Kohlberg 有时考虑了第七或第八阶段的可能性,但这是他的基本六个阶段:前道德阶段(第一个涉及惩罚和服从,第二个天真享乐主义),传统角色遵从的道德(第三个涉及寻求良好关系,第四个维护权威)和接受原则的道德(第五个涉及契约道德,个人权利和接受的法律,第六个是个人的良心原则)。

Kohlberg 开发了一个测试,被广泛使用,来确定任何个体在任何特定时间的阶段。这个测试需要对道德困境做出反应,并通过查阅详尽的手册来评分。

童年哲学中最有影响力的批评之一可以在卡罗尔·吉利根(Carol Gilligan)的《In a Different Voice》(1982)中找到。吉利根认为,科尔伯格(Kohlberg)基于规则的道德概念具有一种朝向公正的取向,她将其与男性思维的刻板印象联系在一起,而女性和女孩可能更有可能用“关怀”取向来处理道德困境。科尔伯格-吉利根辩论引发的道德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道德感情在道德生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请参阅关于 女性伦理学 的条目)。

道德发展的另一种方法可以在马丁·霍夫曼(Martin Hoffman)的作品(1982)中找到。霍夫曼描述了共情感和反应的四个阶段的发展。霍夫曼的方法使人能够欣赏到很小的孩子中真正道德感情的可能性,因此也能够欣赏到真正的道德代理人。相比之下,科尔伯格的道德困境测试会将学龄前儿童甚至早期小学生归为前道德水平。

一篇在 Pritchard (1991)中可以找到的对 Kohlberg-Gilligan 辩论进行哲学上敏锐而平衡的评估,适当关注 Martin Hoffman 的工作。另请参阅 Friedman (1987), Likona (1976), Kagan 和 Lamb (1987),以及 Pritchard (1996)。

虽然许多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的讨论发生在心理学领域,但最近一些关于这个主题的哲学工作已经出现,特别关注是否儿童可以对道德值得称赞的行为和那些如果成年人执行则被认为是道德上应受责备的行为负责(Burroughs 2020, Tiboris 2014)。

4. 儿童权利

有关儿童利益和儿童权利的全面讨论,请参阅 儿童权利 条目。

5. 童年的主体性和自主权

显然,孩子们在相对年幼的时候就已经能够展现目标导向的行为,并在这种最低限度上是主体。尊重孩子的主体性在法律和医疗背景下得到体现,即那些能够表达自己偏好的孩子经常会被征询意见,即使他们的观点并不被视为决定结果的决定性因素。

童年代理权的行使显然会受到社会和政治因素的限制,包括各种依赖关系,其中一些是由家庭结构强加的。关于家庭是否有特殊的伦理规则和考虑,以及如果有的话,这些规则或考虑是什么,是一个新兴领域的主题,我们可以称之为“家庭伦理学”(Baylis 和 McLeod 2014 年,Blustein,1982 年,Brighouse 和 Swift 2014 年,Houlgate,1980 年,1999 年)。

在子女抚养案件中,应考虑到孩子的偏好,而不仅仅是孩子的“最佳利益”,这一想法开始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得到接受。“格雷戈里·K”在 12 岁时能够理性而有说服力地支持他寻求新养父母的请愿,为在家庭法庭中承认童年代理权提出了充分的理由。(请参阅“格雷戈里·金斯利”在其他互联网资源中的信息。)较不戏剧化的是,在离婚诉讼中,经常征询年龄较大的子女对拟议的监护安排的看法。

也许成年人让孩子在决定自己未来的重要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最令人心碎的案例是那些涉及治疗晚期疾病的儿童的决策。 (Kopelman 和 Moskop, 1989) Myra Bluebond-Langner 的开创性工作展示了年幼的孩子如何接受自己即将到来的死亡,甚至会同情地帮助他们的父母和照顾者避免不得不与他们讨论这个可怕真相 (Bluebond-Langner, 1980)。

虽然家庭法和医学伦理学是鼓励有表达偏好能力的儿童参与的领域,但在哲学领域仍存在着相当大的争议,即应该给予儿童偏好的何种权威。人们普遍认为,大多数儿童最终变得自主的能力在道德上很重要,与他们互动的成年人有责任确保培养这种能力 (Feinberg 1980)。与此同时,哲学家通常对十岁以下儿童具有自主能力持怀疑态度,要么是因为他们被认为对任何事情都不稳定地关心 (Oshana 2005, Schapiro 1999),要么是因为缺乏信息、经验和认知成熟度 (Levinson 1999, Ross 1998),要么是因为在批判性思考方面太差 (Levinson 1999)。

Mullin (2007, 2014) 认为,考虑儿童自主能力应该以自我治理为核心,服务于个人关心的事物(关心的对象广义上包括原则、关系、活动和物品),这种理解应该是相对最低限度的。儿童对他们所爱的人(包括父母)的依恋因此可以成为自主的源泉。当一个人,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自主行动时,他或她会觉得这种行为有意义,并接受行动的目标。这与缺乏动机以及感受到他人压力要达到他们期望的结果形成对比。在这种意义上,自主需要控制冲动的能力,稳定关心某些事物,将自己的目标与行动联系起来,以及确信自己可以通过引导行动实现至少一部分目标。这并不需要广泛的批判性自我反思能力或实质性的独立性。然而,在特定领域内自主行动的能力将取决于一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是否支持自主。这与女性主义关于关系自主的研究相一致。请参阅 Feminist Perspectives on Autonomy 的条目。

传统观点认为,儿童是缺乏自主的典型例子,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哲学家辩称,即使远离成年边缘的儿童在生活的某些领域可能也有能力自主行动(Bou-Habib 和 Olsaretti 2104,Hannan 2018a,Mullin 2007,2014)。然而,其他人认为,即使儿童具有类似成年人的能力,社会也应该保护儿童,而不是在儿童的决定可能导致非常负面后果时顺从他们的自主权(Betzler 2022,Claassen 和 Anderson 2012,Franklin-Hall 2013)。

儿童的自主权得到支持,当成年人为他们提供相关信息,解释他们的请求原因,表现出对儿童感受和观点的兴趣,并为儿童提供反映这些想法和感受的结构化选择。在特定行动领域支持儿童的自主权,与成年人在其他时候和领域对他们进行家长式行为是完全一致的,当儿童信息不足,极度冲动,不了解行动的长期后果,无法认识到自己的利益所在,无法使自己的行动符合自己的利益,或者面临重大危险时(Mullin 2014)。

6. 童年的好处(和坏处?)

“冰箱艺术”,即父母在家庭冰箱上展示的幼儿绘画作品,象征着成年人对童年作品的矛盾心态。通常,父母对孩子创作的艺术作品感到高兴和自豪。但同样通常,父母并不认为孩子的艺术作品没有任何优点。然而,正如乔纳森·芬伯格(Fineberg,1997,2006)所指出的,20 世纪一些最著名的艺术家收藏了儿童艺术作品,并从中获得灵感。也许儿童更有可能在儿童时期创作出一位著名艺术家或艺术史学家能够欣赏的艺术作品,而成年后则难以做到。

根据我们所谓的“亚里士多德观念”,童年是一种本质上具有前瞻性的状态。在这种观点下,一个孩子创作的作品的价值不能期望本身就是好的,而只能期望对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优秀的成年人有益。也许一些儿童艺术作品是对这一期望的反例。当然,人们可以争论说,那些在童年时期被鼓励创作艺术、制作音乐和在游戏中表现出色的成年人,比那些没有被鼓励将精力和创造力发泄在这些“出口”上的人更有可能成为成功的成年人。但儿童艺术的例子至少应该让人对迈克尔·斯洛特(Slote,1983,14)的说法产生怀疑,“正如梦境只有在影响(清醒时段的)生活时才被重视一样,童年发生的事情主要通过童年的成功或失败被认为对成熟个体的影响来影响我们对整个生活的看法”。

最近关于童年的哲学研究(Brennan 2014, Gheaus 2014, Macleod 2010)强调,童年不应仅仅被评估为准备孩子成为一个功能完整的成年人。相反,一个美好的童年具有内在价值,而不仅仅是工具性的。同样准备孩子成为能干的成年人的不同童年可能更好或更差,这取决于孩子作为孩子的表现如何。童年可能特有的好处(或者更可能是在童年期间最重要的)包括快乐和无结构的游戏和社交互动的机会,缺乏重要责任,大量的空闲时间,以及天真,特别是性的天真。例如,游戏不仅可以作为孩子获得成年人所需技能和能力的手段,而且在童年期间本身就具有相当大的价值。

更近期,一些哲学家(Hannan 2018b, Hannan and Leland 2018)质疑是否有使童年对孩子不利的特征。可能使童年变糟的特征包括孩子受损的实际身份、他们在身体和情感上对父母的不对称脆弱性以及需要父母广泛控制,以及他们缺乏固定的实际身份。对于特别有价值的童年特征的评估,以及在童年期间独特或更容易获得的特征,应该与使其成为比成年期更糟糕的生命阶段的特征相平衡。童年的使之变糟的特征可能要么归因于无法改变的童年方面,要么归因于偶然的社会安排,这可能使孩子容易受到亲密照顾者的虐待或忽视,而几乎没有机会寻求救济。

7. 儿童中的哲学思维

有关这个话题的详细讨论,请参阅 儿童哲学 条目。

8. 儿童的道德地位

判断玛丽·安·沃伦所称的典范人类具有道德地位是毫无争议的(沃伦,1992 年)。典范人类是指具有相对标准的自我控制、自我批判、自我引导和理性思维能力的成年人,能够进行道德思考和行动。然而,这种地位的基础是有争议的,对道德地位的不同基础直接影响着儿童的道德地位。例如,詹·纳维森(1988 年)认为,儿童本身并没有道德地位,因为只有自由理性的人类,能够与他人建立互惠关系,才拥有基本权利。尽管纳维森在讨论道德地位时使用了权利的语言(根据他的说法,人们只对权利持有者有直接的道德义务),但道德地位并不一定要用权利的语言来讨论。许多其他哲学家认为,儿童具有道德地位,是因为他们有成为典范人类的潜力,而不是因为他们拥有权利。例如,艾伦·伍德写道:“对儿童潜在的典范人类的潜力漠不关心,将显示对理性本质的蔑视。”(伍德,1998 年,198)

当孩子们被认为具有道德地位是因为他们有潜力发展成为典范成年人的能力时(我们可以称这些为典范儿童),这就引发了关于那些不被期望活到成年的孩子以及那些由于重大智力障碍而妨碍其获得典范成年人能力的孩子的道德地位的问题。然后有三种常见方法赋予非典范儿童(和其他非典范人类)道德地位。第一种方法认为道德考虑应跟踪物种成员资格。根据这种方法,所有人类儿童之所以具有道德地位,仅仅是因为他们是人类(Kittay 2005)。这种方法被批评为不恰当地种族主义,尤其是被动物权利活动人士批评。第二种方法赋予儿童道德地位是因为他们有能力过得好或坏,要么基于直接的功利主义理由,要么是因为他们有主观经验(Dombrowski 1997)。有人批评这种方法未能区分所有或几乎所有人类儿童具有但其他感受快乐和痛苦的生物不具备的能力。第三种方法赋予非典范儿童道德地位是因为具有道德地位的其他人对他们感兴趣(Sapontzis 1987),或者是因为他们与他们之间的关系(Kittay 2005)。Jaworska 和 Tannenbaum(2018)提出了这种解释的一个更新版本,他们认为那些是人类并且以人类方式抚养的儿童具有道德地位。

有时这些方法可能会结合。例如,Warren 写道,年幼儿童和其他非典范人类之所以具有道德地位有两种原因:“他们的权利不仅基于他们自己对生命和幸福的价值,还基于其他人类对他们的价值。”(1992 年。197)除了这三种最常见的方法外,Mullin(2011)提出了第四种:一些非典范儿童(和成年人)之所以具有道德地位,不仅仅是因为其他人重视他们,而是因为他们自己有能力成为与他人在道德上有价值的关系中积极参与的人。这些关系表达了对他人的关怀,超越了他们仅仅作为他人满足的手段。强调儿童有能力在道德上有价值的关系中关心他人的道德地位方法也引发了有关儿童在这些关系中的道德责任的有趣问题(参见 Mullin 2010)。

有关这个话题的更多信息,请参阅 道德地位的基础 条目。

9. 其他问题

上面讨论的话题几乎没有涵盖童年哲学的全部内容。因此,我们并未提及例如关于人格的哲学文献,因为它涉及有关堕胎道德的问题,或者关于父母何时应同意孩子参与医学研究或拒绝为孩子接受医疗治疗的生物伦理讨论。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父母对孩子的权威的适当限制,父母和国家对孩子的责任的来源和范围,以及父母是否可以将大量资源用于提升孩子的生活前景的道德许可性。这些以及其他许多关于儿童的话题可能对哲学家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它们在其他背景下讨论,特别是在家庭伦理学和生物伦理学领域。在“童年哲学”以及其他背景下讨论这些话题,可能有助于我们看到它们与其他有关儿童的哲学问题之间的联系。

Bibliography

  • Anderson, J. and Claassen, R., 2012, “Sailing alone: Teenage autonomy and regimes of childhood,” Law and Philosophy, 31(5): 495–522.

  • Archard, David, 2004, Children: Rights and Childhood, London: Routledge.

  • Ariès, Philippe, 1962, Centuries of Childhood, New York: Random House.

  • Baylis, Françoise and Carolyn McLeod (eds.), 2014, Family-Making: Contemporary Ethical Challeng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Betzler, M., 2022, “The Moral Significance of Adolescence,” Journal of Applied Philosophy, 39(4): 547–56.

  • Bluebond-Langner, Myra, 1980, The Private Worlds of Dying Childre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Blustein, Jeffrey, 1982, Parents and Children: The Ethics of the Famil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Bou-Habib, P. and Olsaretti, S., 2015, “Autonomy and children’s well-being,” in The Nature of Children’s Well-Being, Dordrecht: Springer, pp. 15-33.

  • Brennan, Samantha, 2014, “The Goods of Childhood and Children’s Rights,” F. Baylis and C. McLeod (eds.), Family-Making: Contemporary Ethical Challeng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Brighouse, Harry and Adam Swift, 2014, The Ethics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Burroughs, Michael D., 2020, “Navigating the penumbra: Children and moral responsibility,” The Southern Journal of Philosophy, 58(1): 77–101.

  • Carlson, Licia, 2010, The Faces of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s,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 Chomsky, Noam, 1959, Review of B.F. Skinner’s Verbal Behavior, Language, XXXV: 26–58.

  • Descartes, René, [PW], The Philosophical Writings of Descartes (Volume 1), J. Cottingham, R. Stoothoff, and D. Murdich (tra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 Dombrowski, Daniel, 1997, Babies and Beasts: The Argument from Marginal Cases, 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 Donaldson, Margaret, 1978, Children’s Minds, Glasgow: Fontana.

  • Feinberg, Joel, 1980, “The Child’s Right to an Open Future,” W. Aiken and H. LaFollette (eds.), Whose Child? Children’s Rights, Parental Authority and the State, Totowa, New Jersey: Rowman & Littlefield

  • Fineberg, Jonathan, 1997, The Innocent Eye: Children’s Art and the Modern Artist,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 (ed.), 2006, When We Were Young: New Perspectives on the Art of the Child, Urbana-Champaig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 Flavel, John H., et al., 1995, Young Children’s Knowledge about Thinking, 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60 (1, Serial no. 243).

  • Franklin‐Hall, A., 2013, “On becoming an adult: Autonomy and the moral relevance of life’s stages,”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63(251): 223–247.

  • Freud, Sigmund, 1950, Totem and Taboo,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 Friedman, Marilyn, 1987, “Beyond Caring: The De-Moralization of Gender,” M. Hanen and K. Nielsen (eds.), Science, Morality and Gender, Calgary: University of Calgary Press

  • Gelman, Susan, 2003, The Essential Child: Origins of Essentialism in Everyday Though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Gheaus, Anca, 2014, “The ‘Intrinsic Goods of Childhood’ and the Just Society,” A. Bagattini and C. Macleod (eds.), The Nature of Children’s Well-Being: Theory and Practice, Dordrecht: Springer.

  • Gilligan, Carol, 1982, In a Different Voic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Gopnik, Alison, 2009, The Philosophical Baby,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 Gould, Stephen Jay, 1977, Ontogeny and Phylogen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Hannan, Sarah, 2018a, “Childhood and autonomy,” in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the Philosophy of Childhood and Children, London: Routledge, pp. 112–122..

  • –––, 2018b, “Why Childhood is Bad for Children,” Journal of Applied Philosophy, 35(S1): 11–28.

  • Hannan, Sarah, and R. J. Leland, 2018, “Childhood Bads, Parenting Goods, and the Right to Procreate,” Critical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oci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21(3): 366–384.

  • Hoffman, Martin, 1982, “Affect and Moral Development,” D. Chicchetti and P. Hesse, eds., New Directions in Child Development: Emotional Development,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83–103.

  • Houlgate, Laurence D., 1980, The Child and the State,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 –––.1999, Morals, Marriage, and Parenthood, Belmont, CA: Wadsworth.

  • Jaworska, Agnieszka and Tannenbaum Julie, 2018, “The moral status of children,”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the Philosophy of Childhood and Children, London: Routledge, pp. 67–78.

  • Kagan, Jerome, and Sharon Lamb (eds.), 1987, The Emergence of Morality in Young Childre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Kennedy, David, 2006, The Well of Being: Childhood, Subjectivity, and Education, Albany: SUNY Press.

  • Kittay, Eva Feder, 2005, “At the Margins of Moral Personhood,” Ethics, 116(1): 100–131

  • Kohlberg, Lawrence, 1981, 1984, Essays on Moral Development (Volumes I and II), San Francisco: Harper & Row.

  • Kopelman, Loretta M., and John C. Moskop (eds.), 1989, Children and Health Care,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 Levinson, Meira, 1999, The Demands of Liberal Educ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Likona, Thomas (ed.), 1976, Moral Development and Behavior,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 Locke, John, [EHC], 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Volume I),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1959.

  • –––, [TTG], Two Treatises of Government, New York: American Library, 1965.

  • –––, [JLE], John Locke on Education,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1971.

  • Macleod, Colin, 2010, “Primary Goods, Capabilities and Children,” H. Brighouse and I. Robeyns (eds.), Measuring Justice: Primary Goods and Capabiliti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Matthews, Gareth B., 1980, Philosophy and the Young Child,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 1994, The Philosophy of Childhood,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8, “Getting Beyond the Deficit Conception of Childhood: Thinking Philosophically with Children,” in M. Hand and C. Win Stanley (eds.), Philosophy in Schools, London: Continuum, 27–40.

  • –––, 2009, “Philosophy an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Outgrowing the Deficit Conception of Childhood,” in Siegel 2009, 162–76.

  • Mead, Margaret, 1967,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Thought of Primitive Children,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Animism,” Personalities and Cultures, in Robert C. Hunt (ed.), Garden City, NY: Natural History Press, 213–37.

  • Mullin, Amy, 2007, “Children, Autonomy and Care,” Journal of Social Philosophy, 38(4): 536–553.

  • –––, 2010, “Filial Responsibilities of Dependent Children,” Hypatia, 25(1): 157–173.

  • –––, 2011, “Children and the Argument from Marginal Cases,” Ethical Theory and Moral Practice, 14(3): 291–305.

  • –––, 2014, “Children, Paternalis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utonomy,” Ethical Theory and Moral Practice, 17(3): 413–426

  • Narveson, Jan, 1989, “The Problem of Children,” in his The Libertarian Idea,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 Oshana, Marina, 2005, “Autonomy and Self-Identity,” J. Christman and J. Anderson (eds.), Autonomy and the Challenge to Liberali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Piaget, Jean, 1929, 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the World,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 –––, 1930, 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Physical Causality,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 –––, 1933, “Children’s Philosophies,” C. Murchison (ed.), A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2nd edition, Worcester, MA: Clark University Press.

  • –––, 1965, The Moral Judgment of the Child, New York: Free Press.

  • –––, 1967, 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Space, New York: W.W. Norton and Company.

  • –––, 1968, “The Mental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 in Six Psychological Studies, D. Elkind (ed.),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73.

  • –––, 1971, The Child’s Construction of Quantities, London: Routledge& Kegan Paul.

  • Pritchard, Michael S., 1991, On Becoming Responsible, Lawrence: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 –––, 1996, Reasonable Children: Moral Education and Moral Learning, Lawrence: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 Purdy, Laura M., In Their Best Interest? The Case against Equal Rights for Children,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Rawls, John, 1971, A Theory of Justic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Rosch, Eleanor, and Barbara B. Lloyd, 1978, Cognition and Categorization, Hillsdale, NJ: Erlbaum.

  • Ross, Lainie, 1998, Children, Families and Health Care Decision-Mak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Rousseau, Jean-Jacques, 1762, Emile or On Educa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9.

  • Sapontzis, Steve, 1987, Morals, Reason and Animals,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 Schapiro, Tamar, 1999, “What is a Child?” Ethics, 109: 715–38.

  • Shahar, Shulamith, 1990, Childhood in the Middle Ages, London: Routledge.

  • Siegel, Harvey, 2009, The Oxford Handbook of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Skinner, B.F., 1957, Verbal Behavior,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ofts.

  • Spock, Benjamin, 1968, Baby and Child Care, 3rd edition, New York: Hawthorn Books.

  • Subbotsky, Eugene V., 1996, The Child as Cartesian Thinker, Hove, East Sussex: Psychology Press.

  • Tiboris, Michael, 2014, “Blaming the Kids: Children’s Agency and Diminished Responsibility,” Journal of Applied Philosophy, 31(1): 77–90.

  • Turner, Susan, and Gareth B. Matthews (eds.), 1998, The Philosopher’s Child, Rochester, NY: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Press.

  • Warren, Mary Anne, 1992, “The Rights of the Nonhuman World,” E. Hargrove (ed.), The Animal Rights/Environmental Ethics Debate,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 Wellman, Henry M., 1990, The Child’s Theory of Mind, Cambridge: MIT Press.

  • Wood, Allen, 1998, “Kant on Duties Regarding Nonrational Nature,”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Supplement): 72: 189–228.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children, philosophy for | innateness: historical controversies | moral status, grounds of | parenthood and procreation | rights: of children

Copyright © 2023 by Gareth Matthews Amy Mullin <amy.mullin@utoronto.ca>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