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态认识论 epistemology of (Antonella Mallozzi, Anand Vaidya, and Michael Wallner)

首次发表于 2007 年 12 月 5 日;实质修订于 2023 年 7 月 7 日

实际事实是关于事物如何的事实。例如,玛丽实际上穿着她的白色连衣裙去参加派对。相比之下,模态事实是关于事物可能如何、必须如何或不可能如何的事实。例如,玛丽本可以穿红色的连衣裙;但她不能同时穿一件红色和绿色的连衣裙。模态推理在人类认知中起着核心作用,因为它在哲学和日常环境中都普遍存在。它涉及对可能性、不可能性、本质性、必要性和偶然性的主张进行调查和评估。有些事物本可以与实际情况不同,而其他事物则不可能。而且有些事物比其他事物更容易成为真实。以下是一些不同类型模态主张的例子:

  1. 虽然安东内拉、迈克尔和阿南德是哲学家,但他们本可以成为一个名为随附的乐队的音乐家。

  2. 虽然希拉里·克林顿输掉了 2016 年的选举,但她本可以赢得选举。

  3. 弗朗科的父母对他来说是必要的,因此弗朗科不可能有除了马里奥和艾米莉亚之外的父母。

  4. 如果下雨,那么下雨是必然的。

  5. 同一时间,某物不可能同时属于单身汉和已婚男性的概念之下。

  6. 马克必须在房间里,因为我听到他在那里。

  7. 物质对象不可能以超过光速的速度移动。

  8. 从罗马到纽约不可能在 3 小时内旅行。

  9. Lisa 可以将沙滩伞和沙滩椅都放进她的车的后备箱。

  10. 意大利比美国更容易进入 2018 年世界杯决赛。

句子(1)-(10)实例化了不同类型的模态。 (1-3)最自然地被解释为关于形而上学的模态; (4)关于逻辑模态,(5)关于概念模态,(6)关于认识模态,(7)关于物理模态,(8)关于技术模态,以及(9-10)关于实践模态。

在哲学论证的关键位置,可以找到更多模态主张的例子,无论是在前提集中还是作为结论。

  • (圣安瑟姆)上帝的存在是必然的。

  • (笛卡尔)心灵可以在没有身体的情况下存在。

  • (伯克利) 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存在于未被感知的状态下。

模态的认识论研究我们如何能够知道像(1)-(10)这样的陈述,以及哲学论证中的模态前提或结论,例如我们在圣安瑟姆、笛卡尔和伯克利的著作中发现的那样。传统上,该学科的核心焦点一直是对形而上学模态的认识。更准确地说,模态的认识论试图回答以下问题。

  • 总体问题:我们如何能够知道,或者在相信时如何能够获得合理性,什么是必然的、可能的、偶然的、本质的和偶然的?

最近,Vaidya 和 Wallner(2021)进一步完善了一般问题,将其分为两个不同的问题:

  • 访问问题:我们如何在认识论上访问模态领域?

  • 导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从一种模态导航到另一种模态?

探讨访问问题的目的是研究我们最初如何获得对模态命题的认识,例如(1)-(10)中的命题或哲学论证中的命题。

导航问题假设我们已经具有一些模态知识,然后研究我们如何从一种模态转移到另一种模态,例如从概念模态到形而上学模态。换句话说,它询问我们如何知道某个命题 p 是形而上学上必然的,假设我们已经知道 p 在概念上是必然的。虽然导航问题关注的是我们如何在已经具有一种模态知识的情况下获得另一种模态知识,访问问题则针对我们如何首先获得模态知识的问题。

本条目通过特别关注模态知识理论如何回答访问问题和导航问题,对该领域的当前状况进行了概述。(其他综述参见:Gendler&Hawthorne 2002;McLeod 2005;Evnine 2008;Strohminger 和 Yli-Vakkuri 2017;Mallozzi 2021c。)对于我们讨论的每个理论,我们提出了一些关键问题。这些问题具有双重目的。它们总结了理论的核心观点并提出了对它们的关注。


1. 模态的种类和模态认识论的目标

模态认识论的广泛关注点是所谓的“真理”或“客观”模态。通常将这些模态与模态逻辑的 T 公理 □p→p(如果一个命题是必然的,则它是真的,其中方框表示必然性)相一致。非真理模态,如道义模态(与义务和许可有关,即根据道德规范或法律,一个人应该做什么和被允许做什么),不遵守 T 公理,因为即使一个人有义务做 p,他们可能不会做 p。虽然认识模态确实遵守 T 公理(如果一个人知道 p,则 p 是真的),但它们通常被“手动”排除,可以说是非真理和非客观的,因为它们被认为依赖于认识主体。

在真理(或客观)模态中,我们找到了逻辑、物理和形而上学模态。其中 p 是一个命题,逻辑和物理模态通常定义如下:

  • p 是逻辑上可能的,当且仅当 p 与逻辑法则一致。

  • p 是逻辑上必然的,当且仅当 p 由逻辑法则推导出来。

  • p 是物理上可能的,当且仅当 p 与自然法则一致。

  • p 是物理上必要的,当且仅当 p 遵循自然法则。

如何定义形而上学模态是更有争议的。传统方法涉及到世界可能是的替代方式,称为“可能世界”。

  • p 在至少一个可能世界中为真,则 p 在形而上学上是可能的。

  • p 是在所有可能的世界中都为真的情况下,p 在形而上学上是必然的。

或者,哲学家们已经用形而上学定律来定义形而上学模态(参见,例如,Kment 2014, 2021;有关讨论:Wilsch 2015, 2020)。

  • p 在形而上学上是可能的,当且仅当 p 与形而上学定律一致。

  • p 是在形而上学上必然的,当且仅当 p 遵循形而上学的法则。

此外,形而上学的模态经常被描述为最广泛、最强大、最无限制或绝对的模态(例如,Kripke 1980;Lewis 1986;Stalnaker 2003;van Inwagen 1998;Hale 2013;Williamson 2016)。虽然这些都是隐喻性的标签(最近也成为了一些批评的目标,例如,Clarke-Doane 2019a,2019b;Mallozzi 即将发表的文章),但核心思想是形而上学的模态不受自然法则的限制,比逻辑-概念模态更加实质性。因此,它很可能是哲学思维的典范模态。

一个有助于理解三种主要的真理模态之间关系的有用图表,即逻辑模态、物理模态和形而上学模态之间的关系,是嵌套模型。该模型描绘了这些模态之间的嵌套关系,即物理上可能的也是形而上学上可能的,而形而上学上可能的也是逻辑上可能的(见图 1)。

three nested ovals The innermost one labeled 'Physical', the midmost one 'Metaphysical', and outermost one labeled 'Logical'

图 1:可能性的嵌套模型。

相反,逻辑上必要的是形而上学上必要的,而形而上学上必要的也是物理上必要的。模态的其他类型也可以适当地添加到模型中,例如实际可能性。实际可能性将包含在物理可能性之内。重要的是,一些哲学家质疑形而上学模态是否是一个独特且不可约的模态。替代的解释包括通货膨胀主义、通货紧缩主义和怀疑论。通货膨胀主义者,如大卫·查尔默斯(2002 年),持有“模态唯一主义”的观点,即只有一个模态概念或原始概念,使得形而上学和逻辑模态重合(更多内容见下文,§4.1)。通货紧缩主义者,如悉尼·舒马赫(1998 年),认为形而上学模态与物理模态重合。怀疑论者,如格雷厄姆·普里斯特(2021 年),质疑是否存在一个与分析必要性(对应于概念必要性)和物理必要性都不同的形而上学必要性的概念。

形而上学模态通常是哲学论证中所涉及的模态(例如,圣安瑟姆的本体论论证,勒内·笛卡尔的心灵-身体二元论论证,乔治·伯克利的唯心主义论证)。因此,模态认识论中的访问问题关注的是我们如何能够接触形而上学模态。除了研究哲学命题的模态地位外,模态认识论者还对回答日常常见的模态问题感兴趣,例如,沙发可以在房间的另一边吗?玛丽能爬上树吗?杯子能放在抽屉里吗?

一些哲学家最近通过首先调查一些日常命题是否在实践上可能(而不是形而上学上可能)来接近形而上学模态的认识论(例如,Strohminger 2015 和 Vetter 即将出版)。命题 p 是否在实践上可能取决于在某种情况下保持固定的特定情况,例如,给定特定主体的物理能力或特定的环境条件。虽然似乎毫无争议地,将沙发移到房间的另一边在形而上学上是可能的,但特定的主体可能会想知道,在某些情况下,她是否在实践上能够这样做。

这引发了一个导航问题:我们如何从实践模态导向形而上学模态的认识?鉴于我们知道 p 在实践上是可能的,我们如何知道它在形而上学上也是可能的?这是通过某种(隐含或明确的)推理转换来完成的吗?如果是这样,这是否意味着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实践和形而上学可能性之间的桥梁原则?

在这里,再次看到访问问题和导航问题之间的对比是有用的。虽然前者询问我们如何在不依赖模态前提的情况下最初获得对模态领域的认识,而后者询问我们如何从一种“领域”或一种模态导航到另一种模态。我们将看到,虽然访问问题在文献中一直是主要关注的焦点,但一些最近的解释(例如,Strohminger 的(2015),Vetter 的(即将出版)以及某种程度上的 Chalmers 的(2002))将导航问题置于中心位置。

2. 模态认识论中的分类方案

有许多关于模态知识的理论,以及许多分类它们的方法。在本文中,我们根据以下主要类别进行分类:

2.1 心智能力和推理方法

区分心理能力和推理方法是解决访问问题的自然起点。在模态认识论中,最常讨论的心理能力包括:可想象性、理解力、想象力、直觉和知觉。推理方法包括:演绎、归纳和诱导。我们将看到这些概念在不同理论中如何更加精确地阐述。对于模态知识理论来说,与心理能力和/或推理方法相关的主要标准是对理论进行分类的主要标准。此外,模态知识理论不必局限于仅采用一种心理能力或推理方法。实际上,它们有时以各种方式结合使用。

理论不仅应该研究哪些具体的能力和方法与模态知识有关,还应该研究这些能力和方法产生正确结果的原因。Mallozzi(2021e)因此区分了描述性任务和规范性任务,涉及模态推理和模态知识。描述性任务涉及识别和描述主体在模态推理中实际进行的信念形成过程和方法(例如反事实推理或演绎推理)。描述性任务本身并不涉及回答这些过程如何符合真理的问题。这个问题在规范性任务中占据中心地位,该任务针对这些过程和方法的正确条件。更具体地说,模态认识论的主要规范性任务是阐明限制这些过程或方法的因素,即它们的输出何时正确或错误。作为一种规范性探究,模态认识论主要关注 Vaidya 和 Wallner(2021)所称的模态认识摩擦问题(PMEF)。这个问题涉及候选能力或方法的规范限制。例如,想象力作为我们追求模态知识的候选心理能力。为了正确引导我们获得模态知识,我们不能完全不受限制地运用想象力。如果没有任何限制,我们可以想象出各种不可能的事情,比如没有氢的水,透明的铁等等。因此,一些限制或“认识论摩擦创造者”,正如 Vaidya 和 Wallner 所称,必须存在。PMEF 问题询问认识论摩擦创造者是什么,我们如何知道它们,或者至少我们如何在应用各种能力和方法时充分运用它们以正确引导我们获得模态知识。

尽管描述性任务和规范性任务是不同的,但它们不必独立进行。例如,规范性模态认识论可以借鉴经验心理学(对反事实的研究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反之亦然。

2.2 先必然性还是先可能性

Hale(2002)在建立模态认识论的两种不同架构之间划分了一个重要的区别。先必然性的解释/理论认为我们首先获得必然性的知识,然后通过推断我们所知道的与之一致的内容来获得可能性的知识。相比之下,先可能性的解释/理论认为我们首先从可能性中获得知识,然后推广到必然性的知识。大多数基于可想象性的解释/理论(§4.1)采用了先可能性的方法。与此类似,倾向性解释/理论以及 Roca-Royes 的相似性解释/理论(§7)也都优先考虑可能性。基于反事实的解释/理论,如 Williamson 的解释/理论(§4.2),在这一区别上似乎更加中立。最后,基于本质的解释/理论(§5)通常是先必然性的。(有关讨论,请参见:Hale(2013),Roca-Royes(2017)和 Fischer(2017))。

2.3 模态理性主义与模态经验主义

康德曾经有名地主张先验与必然是一致的,从而排除了后验必然性的范畴。然而,克里普基(1971 年)指出,有些必然真理只能通过后验方式来知晓。当代对模态理性主义和模态经验主义的区分是基于克里普基(1971 年)对后验必然性知识的推理模型。根据克里普基的观点,我们基于条件“如果 p,那么必然 p”进行推理,其中“p”代表我们可以通过经验调查发现的某个事实。例如,

(K1)

如果 Hesperus = Phosphorus,那么必然 (Hesperus = Phosphorus)

(K2)

Hesperus = Phosphorus

(K3)

必然地,(Hesperus = Phosphorus)

(K1)——所谓的“Kripke 条件”之一——是一个模态前提,实例化了“如果 p,则必然 p”,他认为这是我们通过“先验的哲学分析”所知道的(1971 年:180;1980 年:108)。另一方面,(K2)是一个非模态的、事实性的前提,我们可以通过经验来了解。我们发现,我们称之为“Hesperus”的天体在晚上出现时与我们称之为“Phosphorus”的天体是同一个,即金星。由于(K2)的经验贡献,论证的结论(K3)也是后验的。(有关进一步讨论,请参见 Casullo 1977, 2010;Peacocke 1999)。请注意,并非所有的“如果 p,则必然 p”的实例都是真的。在这个典范案例中,p 是一个涉及到两边都有刚性指示符的等同陈述。这些陈述如果为真,则必然为真,这是大多数哲学家认为我们可以先验地知道的。(另请参见关于刚性指定的条目)。

模态理性主义者通过强调在 Kripkean 推理(K1)-(K3)中,模态部分(K1)是先验已知的,接受和容纳 Kripkean 的事后必然性。并非所有认识论学家都支持演绎图景。

一般来说,模态理性主义者优先考虑先验方法来获取关于形而上学模态的知识。

相比之下,模态经验主义者追求关于形而上学模态的事后解释。通常他们仍然承认先验方法可能对模态知识有所贡献。(参见 Fischer&Leon 2017)

一些哲学家对先验/后验区分的哲学意义提出了质疑(例如,Hawthorne 2007;Sosa 2013;Williamson 2007,2013;有关讨论:Casullo 2015)。我们在第 4.2 节中讨论了 Williamson 的挑战版本。

3. 怀疑主义和可知性

自从 van Inwagen(1998)的开创性论文以来,关于模态知识的怀疑主义在文献中受到了关注。在本条目中,我们主要假设人们可以对模态性有一些知识(或合理的信念)。我们只会简要介绍这些问题,并参考相关文献进行进一步讨论。

当代文献中存在两个广泛的怀疑挑战。

集成挑战(Peacocke 1999):这个挑战是根据数学哲学中的 Benacerraf 问题对 Platonism 建模的。根据 Benacerraf(1973)的说法,任何关于数学对象(如数字)的坚定的现实主义(Platonism)立场都将它们视为超越时空的抽象实体,即“柏拉图式”实体。因此,它们似乎对我们来说是无法接触的。与我们与之存在因果关系的普通可感知对象不同,我们不清楚如何检测柏拉图式实体以了解它们,因为我们与它们没有因果关系。模态陈述所涉及的可能性和必然性似乎也超越了时空,因此我们对它们的认识途径似乎是神秘的。因此,与数学哲学中的 Benacerraf 问题相类似,模态哲学中的集成挑战在于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说明我们如何了解模态陈述,同时又符合我们的模态形而上学(参见,例如,Bueno&Shalkowski 2000; Fischer 2018; Roca-Royes 2020 进行讨论)。

可靠性挑战(Nozick 2001):如果我们要有理由相信模态陈述,我们必须拥有一个可靠的能力或一组可靠的能力,共同形成这种类型的信念,其存在最好由进化论来解释。不允许使用特定的模态检测能力来解释模态知识。可靠性挑战体现了模态认识论中所谓的“反例外主义”的要求,根据该要求,

我们对形而上学模态的认识与我们对世界的日常认识是连续的。(Vetter 2016: 766)

对于非凡或哲学案例的怀疑在不同理论之间存在差异。Van Inwagen(1998)通过视觉类比表达对非凡案例的怀疑。当我们的视野范围之外的事物时,我们在判断它们时会保持怀疑态度,这是正确的。在我们的视野范围之外的物体越远,我们对它们的判断就越不可靠。同样,当我们对模态现实的构想、想象或推理超出了指定能力或方法的可靠范围时,我们也应该保持怀疑态度(有关讨论,请参见 Barnes 2002,Geirsson 2005 和 Strohminger&Yli-Vakkuri 2018)。

Van Inwagen 的温和怀疑引起了我们对模态知识范围的关注。如果有的话,哪些模态命题是可知的?我们可以询问某个解释是否针对仅一种模态的知识,还是更多。在关注一种模态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询问某个理论是否旨在解释我们对(可知的)模态命题的整个范围的访问(从日常命题到哲学命题,从关于抽象事物到关于具体事物的命题等),还是仅仅解释其中的一部分。在前一种情况下,该理论可能被称为雄心勃勃的,在后一种情况下,它可能被称为谦虚的(参见 Wirling 2020)。例如,一些谦虚的理论旨在提供关于普通模态知识的解释,其中包括沙发和杯子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但它们对于非凡或哲学案例要么持怀疑态度,要么保持沉默,例如数字 2 是否可以是数字 3,或者是否可能存在哲学僵尸,即在每个方面与人类完全相同但缺乏所有现象意识的生物。

4. 可想象性、想象力、直觉和理解

从历史上看,想象力、可想象性、直觉和理解的概念在解释模态知识方面一直很重要。对于笛卡尔来说,我们模态知识的源头是一种基于理解的独特智力把握,可以解释为一种构思或直觉。对于休谟来说,想象力作为一种经验性知识的认知能力是对可能性知识的指导(参见 Gendler 和 Hawthorne 2002)。这种休谟传统在基普克后期关于模态认识论的讨论中被一些作者追求,并在最近的讨论中保持了核心地位。

4.1 可想象性

斯蒂芬·亚伯罗(1993)和大卫·查尔默斯(1996、2002、2004、2010:第 6 章)都独立地阐述了构想性作为模态知识来源的解释(另外一种基于反应依赖的解释请参见门齐斯 1998)。亚伯罗认为,当被充分理解时,可构想性为可能性提供了可推翻的证据。在亚伯罗的解释中,相关的构想性概念涉及到在被讨论的主体认为一个构想的命题为真的情况下,该情况的可想象性。亚伯罗提供了以下两个条件来描述适当的哲学构想性概念,这些条件提供了可能性的证据(1993:29)

(CON)

(CON)

如果 X 能够想象一个 X 可以验证 p 的世界,那么 p 对于 X 来说是可以想象的。

(INC)

如果 X 无法想象任何一个 X 可以验证 p 的世界,那么 p 对于 X 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Yablo 的哲学可想象性(CON)涉及想象一个世界,人们认为可以验证某个命题 p。请注意,当想象一个世界时,我们不需要在想象中指定世界的所有细节。这种想象为 p 的可能性提供了初步证据,因为它涉及到 Yablo 所称的“可能性的外观”(即,似乎 p 是可能的,鉴于想象中的世界)。“[T] 想象一个 X 就是享受一个 X 可能存在的外观”(1993 年:30)。

重要的是,对于 Yablo 来说,可想象性在这样的理解下有助于解决后-Kripke 时代的文献中一个紧迫的挑战,即模态错误的问题。这是解释我们错误的模态判断的来源的问题(参见 Bealer 2004 和 Yablo 2006)。虽然模态错误原则上可以影响先验和经验的模态推理,但 Yablo 关注的是可想象性作为指导可能性的挑战,这是由 Kripke 的必然的后验案例引起的。如果不知道 Hesperus 是 Phosphorus 这个事实,我可能会发现存在一个没有另一个的情况是可想象的;因此,我得出结论,Hesperus 可以存在而没有 Phosphorus。但这是一个模态错误。那么 Yablo 的可想象性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对他来说,基于可想象性的证据是可能性的正面可推翻证据。当按照(CON)所规定的方式正确理解时,可想象性为所讨论的模态信念提供了初步的合理化。Yablo 提出了一个类比,即感知,它也是一种有缺陷的知识来源。他认为,在感知的情况下,错误和幻觉的可能性并不妨碍我们根据感知赋予信念初步的合理化。同样,可想象性中的模态错误的可能性并不削弱可想象性为可能性提供初步证据的论点。尽管对于 Yablo 来说,可想象性和感知之间存在着使前者提供更多可疑证据的差异,但这种差异不是关于可犯错误的可靠性或可能性的问题。相反,对于 Yablo 来说,差异在于我们对感知错误产生的原因有一个更好的解释,与模态错误相比(另请参阅 van Inwagen 1998 关于基于视觉类比的模态怀疑主义的讨论,以及 Bealer 2004 关于模态错误来源的讨论)。 这也适用于关于直觉作为合理化来源的辩论(参见 Weinberg 2007)。然而,尽管 Yablo 关于哲学可想象性的概念可以回答基于模态错误可能性的批评,但他承认还需要更多的工作来提供一个详尽的模态错误解释/理论,以最好地保护我们免受其影响。

Chalmers(1996,2002,2010:第 6 章)比 Yablo 更加肯定可想象性和可能性之间的联系。当充分理解时,可想象性意味着可能性,而不仅仅是为可能性提供证据。更准确地说,Chalmers 的弱模态理性主义的主要论点是

(WMR)

理想、积极、初级的可想象性包含初级可能性:

(WMR)由三个区别构成:

  1. 表面上看 vs. 理想的可想象性

  2. 正面与负面的可想象性

  3. 主要与次要的可想象性和可能性

表面上的可想象性是一个人对所描述的假设是否可能的初步评估,而不需要对假设进行仔细推理。更好的推理往往会让人怀疑表面上的可想象性。相比之下,理想的可想象性涉及一种无法通过进一步推理而削弱的推理方式。如果某个命题在理想上是可想象的,那么从一个“没有任何认知限制”的假设推理者的角度来看,该命题就是成立的(Chalmers 2002: 148),并且不会因为注意力不足而产生错误。对于 Chalmers 来说,这足以使理想推理免受模态错误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对于 Chalmers 来说,只有在理想可想象性发挥作用时,可想象性和可能性之间才能建立起蕴涵关系。

积极的可想象性意味着以一种连贯的方式想象某种情景,其中某事是成立的。其目的是“形成某种清晰而明确的概念,描述一个假设为真的情况”(查尔默斯 2010 年:144)。它不必是一个完整的情景描述,但必须足够详细,以验证所考虑的陈述。相比之下,消极的可想象性是无法先验地排除某种情景的能力。也就是说,消极的可想象性意味着根据已知信息,无法将某种可能性排除为不连贯的。这通常比积极的可想象性要弱,因为它通常源于对相关事实的无知。例如,如果一个人不知道水是 H2O,他们可能会发现“水可能不含氢”这个陈述是可想象的,因为他们无法将该陈述先验地排除为不连贯的。另一方面,以积极意义上构想没有氢的水,需要构建一个情景,在该情景中水在所需的详细程度上存在而没有氢,以验证该主张。可以说,一旦了解了相关的经验事实,就无法构建这种情景,因为如果他们在构建过程中专注于细节,他们会注意到水是 H2O 而氢是不存在的之间的矛盾。

最后,主要可想象性和次要可想象性与查尔默斯的二维语义学有关。他的认识论二维语义学(E2-D)提出了一种解决克里普基式后验必然性所带来挑战的方法,即后验不可能性(如“水不是 H2O”)似乎是可想象的问题。作为回应,查尔默斯认为“水不是 H2O”不是次要可想象的,尽管它仍然是主要可想象的。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E2-D)的主要观点是,我们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评估可能世界中的陈述,即基于两种不同的约束来构想假设情境的两种不同方式。

第一个约束将某个可能世界中的真实与先验知识联系起来。如果没有任何先验可知的事物与陈述的真实性不相容,那么该陈述就是主要可想象的。正如 Chalmers 所解释的那样,这捕捉到了一种认识可能性。再次考虑陈述“水不是 H2O”。水的实际化学组成 H2O 不是先验可知的。因此,这个事实不限制在水的存在是先验可想象的可能世界中的真实性。因此,“水不是 H2O”是主要可想象的。正如 Chalmers 所说,主要可想象性等同于一种一致地构想所描述情境为实际情况的方式,即世界可能会变成的方式。

相比之下,经验上发现水是 H2O。第二个约束将其他可能世界中的真实与事实联系起来。正如 Chalmers 所解释的那样,这捕捉到了一种虚拟可能性。由于化学组成对于水等物质来说可能是本质的,因此水不是 H2O 是不次要可想象的。正如 Chalmers 所说,次要可想象性等同于一种一致地构想所描述情境为反事实的方式,即考虑到我们的世界是如何的,世界可能本来会是的方式。因此:

(PrimC)

当描述在 S 中的情况实际上是真实的时,语句 S 是主要可想象的。

(SecC)

当描述 S 中的情况在反事实情况下可能是真实的时,语句 S 是次要可想象的。(参见 Chalmers 2002: 157)

为了进一步澄清,对于查尔默斯来说,表达式具有两个意义或内容的维度:一级内涵和二级内涵。对于描述克里普基的后验必然性的句子,如“水是 H2O”,这是两个不同的命题。例如,“水”这样的表达式的一级内涵在一个被认为是实际的世界中挑选出一个指称;换句话说,它基本上是根据一个说话者与该表达式先验相关联的描述性内容。因此,在我们考虑的任何世界中,“水”的一级内涵挑选出满足“湖泊和河流中可饮用的液体”等描述的物质(或者换句话说,挑选出扮演水的角色的物质)。在我们考虑为实际的任何世界中,“水”将挑选出这样的物质。相比之下,二级内涵在一个被认为是反事实的世界中挑选出一个表达式的指称,即基于说话者如何反事实地评估给定表达式的方式,考虑到实际世界的情况。这要求承认水是 H2O。假设,像往常一样,具有一定化学组成对于成为某种物质是必要的,那么“水”的二级内涵在所有世界中挑选出 H2O 化合物(或者换句话说,挑选出实际上扮演水的角色的物质)。在我们考虑为反事实的任何世界中,“水”将挑选出 H2O。因此,像“水是 H2O”这样的句子在二级上是必然的,但在一级上是偶然的。因为,虽然河流和湖泊中的可饮用液体可能不是 H2O,但水不可能不是 H2O。因此,根据查尔默斯的观点,理想的正面一级可想象性使我们能够接触到一种特定的可能性,即一级可能性,有时是二级不可能的。虽然存在一种一级可能性,即水不是 H2O,但不存在一种二级可能性,即水不是 H2O。

然而,初级可能性与次级可能性一样“真实”。查尔默斯认为,世界空间只有一个,或者说“概念=逻辑=形而上学可能性(在世界层面上)”(1999 年:478)。这就是他所谓的“模态唯一论”。在模态空间内,变化的不是我们考虑的世界类型(即“仅仅”在逻辑上和概念上可能的世界与“真正”在形而上学上可能的世界);而是在给定世界中,我们考虑的表达式的真值,这取决于我们是否考虑它们的初级或次级内涵。由于模态唯一论,在查尔默斯的框架内,每个初级可能性都是一种形而上学可能性,尽管它可能不是次级可能性。“水不是 H2O”在理想情况下是可以积极地初级构想的,因此是初级可能的。根据模态唯一论,查尔默斯可以主张“水不是 H2O”是一种形而上学可能性,同时也抵制克里普基的后验必然性所带来的挑战。因为“水不是 H2O”是一种初级可能性,但不是一种次级可能性,因为“水”实际上指的是 H2O。

因此,通过采用模态唯一论,查尔默斯将初级可能性置于与次级可能性相同的模态领域中。这保证了初级可能性与次级可能性一样“真实”或“真正”(正如查尔默斯所说的,“这些世界都是一流的形而上学可能性”[2002 年:165])。因此,由初级、积极、理想的可想象性所蕴含的可能性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可能性。

可想象性的关键问题

连接问题:这是像 Yablo 和 Chalmers 这样的可想象性理论家试图回答的核心问题。可想象性如何与可能性相连?鉴于形而上学的模态是一种客观模态,与心灵无关,而可想象性是主体敏感和心灵依赖的,这两者如何相连,以至于可想象性可能蕴含,或至少为可能性提供证据?回答连接问题应该澄清心灵依赖的可想象性如何为人们提供相信某事是心灵独立可能的正当理由。

范围问题:这个问题进一步明确了连接问题,询问可想象性如何有效地揭示形而上学可能性,而不是逻辑概念可能性。请记住,主要可想象性是一种纯粹的先验练习,基于对所描述情景的(理想)逻辑和概念的一致性的考虑。是什么保证了这样受限制的可想象性练习成功地捕捉到形而上学模态?在 Chalmers 的框架内:是什么保证了主要可能性本身就是形而上学可能性?一些哲学家认为,假设模态唯一主义并不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讨论参见:Soames 2004;Vaidya 2008;Mallozzi 2021b)。

导航问题:假设(WMR),我们仍然可以对次要可能性的知识产生疑问。是否有任何先验的方法可以从初级可能性推导出次要可能性?简而言之:我们能否从初级可能性先验地导航到次要可能性?查尔默斯认为,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我们是可以的。这些情况要求一个表达的初级意义和次要意义相一致。候选例子包括,尤其是现象真理、数学和分析真理的类别(查尔默斯 2010 年:第 6 章)。然而,这引发了一个担忧,即根据查尔默斯的可想象性理论,我们将无法先验地接触到大部分模态形而上学领域。可想象性似乎是对形而上学模态知识的有限资源。

依赖问题:假设可想象性确实为我们相信某事物可能性提供了理由。那么,它之所以能够成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可想象性对所考虑情景的某些先前信念起作用吗?例如,可想象性是否引导人们相信圆形的正方形是不可能的,是因为人们知道什么是正方形和圆,并通过审视它们的定义可以安全地得出这样的结论,即这样的物体是不可能存在的?同样地,人们是否之所以认为没有氢气的水是可能的,是因为他们要么忽视了水含有氢气的知识,要么根本不知道水含有氢气?在第一种情况下,可想象性似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潜在的语言或概念知识(类似于关于先验的分析性解释)。在第二种情况下,可想象性依赖于语言或概念知识和经验知识。在这两种情况下,可能需要额外的本质主义知识(例如,Kment 2021;Goff 2021;和 Roca-Royes 2011a)。在 Vaidya 和 Wallner(2021)的(§2)中,依赖问题的关键点是:为了使我们的可想象性练习能够适当地证明我们的模态判断,这些可想象性练习需要受到有关其中所涉及实体(本质)的一些关键信息的限制,从而为可想象性创造所需的认识摩擦。实际上,依赖问题涉及到模态知识的来源问题。可想象性是模态知识的终极来源,还是它是派生的,即依赖于其他来源,如语言或概念知识和本质主义知识?(另见 Berto&Schoonen 2018)。

人类能力问题:可想象性理论家认为,在适当的条件下,可想象性为相信某事可能性提供了理由。我们看到了 Yablo 和 Chalmers 如何阐述这些条件,以呈现他们各自对可想象性的概念。但是,澄清可想象性产生模态知识的相关条件仍然存在一个重要问题。人类是否满足这些条件?例如,一个人可能同意 Chalmers 的某种理想可想象性意味着可能性,但也可能质疑我们是否能够满足理想理性反思的要求(参见 Worley 2003 和 Martínez 2013)。

相关深度问题:这个问题针对主体所想象的情境或世界的内容,主体认为这些情境或世界验证了某个命题 p。为了使 p 在某个世界 w 中似乎为真能够为 p 的可能性提供证据,我们需要以多么详细的方式想象这个世界 w 呢?(参见 van Inwagen 1998)相关深度问题涉及到需要想象的细节,以证明可能性判断的合理性,例如,仅仅想象一个人类大脑正常运转但没有任何经验,是否足以证明哲学僵尸的可能性?

自我失败问题:假设某个命题声称某种可想象性蕴含某种可能性(称之为(CP))是真的。那么(CP)是假的是可想象的吗?如果是可想象的,或者 Howell(2008)和 Mizrahi 和 Morrow(2015)所主张的那样,那么根据(CP),(CP)是假的是可能的。然而,如果(CP)可能是假的,那么(CP)实际上是假的。因为对蕴含关系的反例证明了蕴含关系的错误。因此,如果我们能够想象(CP)失败,那么(CP)是自我失败的。

4.2 反事实想象

Timothy Williamson(2007)基于我们对反事实推理的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想象力的模态知识理论,这种理论在反事实的发展中独特地运用了想象力。想象力的主题在当代哲学、逻辑学和认知科学的辩论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想象力在认识论上的应用,既包括日常非模态知识(例如对他人心理状态的认知、学习、规划和决策),也包括各种模态知识(参见 Currie&Ravenscroft 2002;Kind&Kung 2016;Kind 2020;Badura&Kind 2021;Kosslyn,Ganis,&Thompson 2003;Nichols 2006)。依赖于想象力的模态认识论并不一定是唯理主义的;事实上,它们通常是经验主义的。在这里,我们只讨论 Williamson 的反事实想象理论。关于基于想象力的理论,无论是唯理主义还是经验主义,进一步的研究,请参见 Gregory(2004, 2010, 2020),Byrne(2007),Kung(2010),Ichikawa 和 Jarvis(2012),Casullo(2012a)和 Lam(2018)(另一方面,注意 Hill 2006,Kroedel 2012 和 Kment 2014 提出了各种程度上依赖于反事实和反事实推理的模态知识理论,这些理论并不主要涉及想象力)。

Williamson 的核心论点是,对于形而上学模态的认识是对反事实条件句的认识的“特例”。正如他所说,

处理反事实条件句的普通认知能力随附着处理形而上学模态的认知能力。(2007: 136)

因此,模态知识的能力可以被视为我们处理反事实思维的副产品。对于威廉姆森来说,反事实思维主要是想象思维。当我们评估一个给定的反事实时,我们通过进行想象练习来评估前提的结果。这通常涉及到我们认知能力的“离线”应用。更准确地说,威廉姆森认为在想象中,我们经常将最初在感知中发展的“在线”认知技能转化为相应的离线认知技能(2013)。

威廉姆森支持这样的论点,即对形而上学模态的知识是想象性反事实知识的特例,其中使用反事实运算符和模态运算符之间的逻辑等价关系,旨在显示可能性和必然性的陈述可以以直接的方式重新表述为反事实术语。

(NEC)

□A 当且仅当 (¬A□→⊥) (如果 A 不是真的,那么将会导致一个矛盾)

(POS)

◊A 当且仅当 ¬(A□→⊥) (可能 A 当且仅当不是这样的情况,如果 A 为真,将会出现矛盾)

因此,我们可以在威廉姆森的反事实理论中确定以下两个关键命题:

  • 逻辑等价性:可以证明形而上学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在逻辑上等同于反事实条件句。

  • 认识路径:在想象中进行的反事实发展方法可以为我们提供形而上学模态的知识。

这两者在重要程度上相互关联,因为认识路径部分基于逻辑等价性。正如威廉姆森所说,

模态思维的认识论等同于反事实思维的认识论的特例,前提是隐含承认这种等价性。(2007 年:158)

依靠等价性(POS)和(NEC),我们通过在想象中发展反事实假设来了解可能性和必然性,以寻找矛盾。

为了看清这是如何运作的,让我们首先来看一个“普通”的日常反事实的评估。考虑来自威廉姆森的以下例子:

假设你在山上。当太阳融化冰雪时,嵌入其中的岩石松动并滑下山坡。你注意到一块岩石滑入了一棵灌木丛。你想知道如果那里没有灌木丛,它会滑到哪里去。一个自然的回答方式是通过想象岩石在没有灌木丛的情况下滑动,然后弹跳下山坡,最后落入底部的湖中。在适当的背景条件下,你因此得知了这个反事实:

(岩石)

如果那里没有灌木丛,岩石就会落入湖中(2007 年:142)

正如威廉姆森所解释的,我们用来得出(岩石)的一般过程如下:

[O] ne 假设前提并发展假设,通过推理、离线预测机制和其他离线判断在假设中添加进一步的判断。想象可以是感知的,也可以不是感知的。所有背景信念都可以从假设的范围内获得,作为与反事实情况进行比较的实际情况的描述...根据复杂的标准,一些但不是全部的背景知识和信念也可以在假设的范围内作为反事实情况的描述。作为第一次近似:如果 [前提的] 发展最终导致添加结果,那么就断言反事实条件。(2007 年:152-153)

可以应用相同的程序来评估(NEC)和(POS)中的反事实,以获得模态知识。根据(POS)中的逻辑等价性,我们可以通过了解“¬(A□→⊥)”来了解“⋄A”。而我们通过类似于(Rock)示例中的反事实发展来了解后者。例如,我们可以使用逻辑等价性(POS)来评估岩石是否在湖中具有形而上学上的可能性。简单的程序是反事实地假设岩石确实在湖中结束,并检查是否会出现矛盾,当我们以尽可能“真实地”想象那个假设时(2007 年:142)。

(Rock-POS)

如果岩石确实在湖中结束,不会出现矛盾。

如果(岩石-位置)为真,则我们有权利断言岩石在湖中结束在形而上学上是可能的。

此外,基于逻辑等价性(NEC),我们可以通过了解“¬A□→⊥”来了解“□A”。我们通过反事实的发展来了解后者的前提(“¬A”),就像在(岩石)的例子中一样。如果“¬A”的反事实发展导致矛盾(即问题中的反事实的结果),我们同意这个反事实,并因此知道 A 是必要的。再举一个来自威廉姆森的例子:

如果我们了解足够的化学知识,我们对黄金是否是具有原子序数 79 的元素的反事实发展将产生矛盾。(2007 年:164)

我们因此得知,金是具有原子序数 79 的元素是必要的。

根据威廉姆森的解释,我们通常可以相信我们在想象中评估反事实条件句的能力,因为这是通过大量关于自然运作的背景知识进行了信息化和纪律化的。这些背景信息包括化学、物理和其他基本科学事实的一般知识,以及对因果和自然法则的一些理解。在任何给定的情况下,我们在进行反事实评估时会将一些背景知识固定在假设的范围内。古德曼(1955 年)的经典共存性问题涉及到哪些事实或信念与反事实条件句的前提共存。也就是说,在反事实的发展中,哪些事实或信念应该被固定下来?正如我们将看到的,许多人对在评估反事实假设时应该如何计算共存性提出了担忧。关键是,背景知识还涉及对“构成性”事实的一些理解,正如威廉姆森有时所称的。这些显然包括本质主义的事实和原则,例如,威廉姆森提到了克里普基的起源必然性原则,即物质起源对于它是必要的。

还有一个更一般的原因,解释为什么 Williamson 的模态知识方法应该是可靠的。Williamson 强调,对于人类的决策、规划和科学理论构建来说,对反事实的知识是普遍存在的(2007 年)。在他的(2016 年)中,他进一步推测,想象力作为知识的源泉甚至可能给予我们作为一个物种的进化优势,而不仅仅是我们进化历史的偶然副产品。因此,只要模态知识通过想象中反事实发展的可靠方法进行,我们也应该放心,我们将得到关于形而上学模态问题的正确答案。(请注意,这可能对 Nozick 关于我们对形而上学模态知识的基于进化的怀疑提供了一个答案)。

此外,对于 Williamson 来说,模态知识通常具有介于先验和后验类别之间的特殊认识状态。在 Williamson 的术语中,所讨论的知识类型是“坐在椅子上的”。也就是说,一方面,所讨论的知识并不严格是后验的,因为显然我们无法完全从经验中推导出它。另一方面,这种知识也不符合先验知识的模式,因为可以说来自科学的背景信息和更一般的经验贡献发挥了超越仅仅使概念具有和使用的作用。Williamson 还主张,先验/后验区分在一般情况下过于肤浅,或者说“在认识的关节上没有切割点”(2013 年:8。有关讨论,请参见例如 Boghossian 2011,Boghossian 和 Williamson 2020;Casullo 2013;Jenkins 2008;Mallozzi 2021d;Malmgren 2011)。

Williamson 的观点跨越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观点之间的分歧。因此,对于 Williamson 来说,我们可以通过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结合来获得形而上学模态的知识。

  1. 我们在想象中进行反事实推理的能力,受到我们对世界的背景知识的限制(认识路径),

随附

  1. 适当的逻辑等价性,确保模态陈述与反事实陈述等价(逻辑等价性)。

反事实理论的关键问题

我们可以根据是否更具体地针对(认识路径)或(逻辑等价)来划分对威廉姆森的反事实理论的中心关键问题。我们从后者开始。

反对(逻辑等价)

反事实问题:一些哲学家质疑威廉姆森所声称的反事实陈述和模态陈述之间的逻辑等价性(Berto,French,Priest 和 Ripley 2018; Jago 2021)。特别地,为了使(NEC)成立,人们必须接受所有反事实(即带有不可能前提的反事实条件句)都是虚假的。但这是有争议的。许多人根据包括不可能世界的模态语义给出了辩护虚假反事实的论证(例如,Berto 等人 2018; Brogaard 和 Salerno 2013; Jago 2013; Nolan 1997; Restall 1997)。质疑威廉姆森逻辑等价性的真实性可能对模态知识的整体理论构成挑战,因为正如我们所见,(认识路径)在一定程度上基于(逻辑等价性)。

反对(认识路径)

认识谬误问题:一些人认为,即使威廉姆森所声称的等价性是真实的,也不能得出我们通过相同的认知过程来认识形而上学模态和认识反事实条件句(Jenkins 2008; Casullo 2012b; 有关讨论请参见 Yli-Vakkuri 2013)。模态推理可能需要使用与我们在反事实推理中所使用的认知-认识方法不同的方法。例如,想象力可能在获得模态知识中不起认识论作用。诉诸逻辑等价性,虽然可能是必要的,但不足以建立正确的认识论。换句话说,(逻辑等价性)对于(认识路径)不足够。

循环性问题:一些作者批评指出,威廉姆森的反事实评估方法似乎依赖于对所谓的“构成事实”(Williamson 有时称之为“构成事实”)的预先知识。这些事实通常被视为关于对象本质的事实。现在,如果我们认为本质主义事实是模态的,即某物的本质是它必须的方式,那么这种依赖就存在问题,因为它可能使威廉姆森的模态认识论变得循环(参见,例如,Boghossian 2011;Tahko 2012;Roca-Royes 2011b)。作为回应,威廉姆森可能会主张,他的解释并不意味着要将模态知识归结为反事实知识,而只是为了阐明一个可能是另一个特例或副产品的关系(Morato 2019)。此外,威廉姆森可能会认为,主体在进行反事实评估时不需要具有明确的模态知识,也就是说,他们不需要知道某些事实是必然的。相反,主体只需要对这些事实有某种可靠的敏感性(Yli-Vakkuri 2013;有关讨论,请参见 Vaidya&Wallner 2021)。

规范约束问题:让我们假设威廉姆森的解释没有真正的循环威胁。一些作者指出,在我们对反事实评估中需要固定的背景知识在很多方面仍然存在问题。关于反事实评估的一个经典问题是可共存性问题。哪些事实或信念与反事实条件的前提是可共存的?我们固定哪些背景知识或信息?例如,为了调查反事实“如果那里没有灌木丛,岩石就会弹入湖中”,我们想象性地考虑如果没有灌木丛岩石会发生什么。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想象一个没有灌木丛的情景。也就是说,我们放弃了灌木丛挡住岩石的事实。然而,我们是否也放弃了其他东西挡住岩石的事实?我们可能假设其他障碍物挡住了岩石。如果我们在发展情景时保留这个事实,那么岩石无论如何都会停下来。然而,威廉姆森所假设的故事的真相是岩石会弹入湖中。所以我们不能固定关于障碍物的事实。然而,为什么不能呢?什么原则决定在威廉姆森的例子中固定障碍物的事实是错误的,但固定岩石的动量和湖的存在等事实是正确的?

Williamson 广泛地呼吁我们的“对自然运作方式的感知”,其中包括一些化学和物理学的一般知识(正如 Williamson 所说的“民间”物理学),对因果定律的一些理解,以及更加暂时性的某些构成性或本质性的事实或原则。但是目前还不清楚确切有哪些内容包含在这个列表中,最重要的是基于什么。Williamson 的解释/理论可以说没有解决“模态认识摩擦问题”(见第 2 节)。此外,Tahko(2012)质疑我们在选择相关背景知识和构成性事实时如何在涉及对抗性科学假设之间做出决策。同样,Roca-Royes(2011b,2012)不仅质疑我们是否拥有构成性知识(比如原子序数);她还指出,即使我们确实拥有这样的知识,我们可靠地区分构成性事实和非构成性事实的认知机制尚不清楚。更一般地说,Mallozzi(2021e)认为,虽然 Williamson 的解释/理论提供了一个关于模态推理所涉及的认知(想象)过程的重要经验假设,但它忽视了模态认识论的重要规范问题,这涉及澄清模态推理的相关限制以及为什么它们被视为正确。

范围问题:一些作者对威廉姆森的理论是否成功解释了形而上学模态知识,特别是与因果-规范模态相对立的模态知识表示怀疑。例如,洛威(2012)认为,由于反事实知识严格是因果-规范知识,威廉姆森的理论可能只能解释后者,而不能解释形而上学模态知识。这个观点是,威廉姆森无法真正解释我们如何知道水必然是 H2O,除非他明确引入额外的原则,例如本质主义原则(有关同样效果的进一步论证,请参见 Deng 2016;Gregory 2017;Tahko 2012;和 Thomasson 2021)。

4.3 直觉和理解

模态认识论与先验认识论密切相关,因为许多人认为至少有一些模态知识是纯粹的先验知识(模态理性主义)。一些哲学家提出,直觉或理解,或者两者结合起来,可以提供先验知识和合理性的解释,这可以有益地应用于模态认识论。其他人明确提出了基于直觉或理解的模态知识解释。(有关基于实验哲学的直觉的经验性讨论,请参见实验哲学词条。)

诸如 Bealer(1998, 1999a,b),BonJour(1997),Pust(2000),Huemer(2001, 2005),Koksvik(2011)和 Chudnoff(2013)等哲学家已经发展出了关于先验性的解释,将直觉作为先验性知识和证明的来源。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认为直觉形成了一种自然的似乎状态,既不可归约于信念,也不可归约于倾向于相信;而是独特的。另一方面,像 Boghossian(1996, 2000),Jackson(2000);Hale 和 Wright(2000);以及 Peacocke(1999, 2000)等哲学家强调了通过理解意义的方式可能有助于解释先验性知识和证明的各种方法。在这里,我们讨论了一些直接将先验性的认识论与模态的认识论联系起来的解释。

根据 BonJour 的观点,直觉是对“现实的必然性质”的直接把握或“理性洞察”(1997: 107)。当我们以一种看似直接和非中介的方式“看到或把握或理解”(1997: 101)一个命题的必然性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这种把握“仅仅依赖于对命题内容本身的理解”(1997: 102)。通过明确地提供必然性的知识,直觉作为 BonJour 所解释的方式,因此是模态知识的主要来源。

重要的是,许多捍卫直觉的人认为它们是可犯错误和可修订的,而且在某些领域中才可靠。尽管如此,直觉至少提供了初步的证明,这可能会被进一步的推理或经验证据所推翻。就模态知识而言,直觉至少为我们的模态信念和/或一些基本的本质主义原则提供了初步的先验性证明。例如,考虑(RG):

(RG)

任何事物不能同时完全是红色和绿色的。

BonJour 认为我们直接把握了(RG)的必然性。对他来说,(RG)是不言自明的,或者只是看起来必然成立的。因此,根据直觉证明的观点,我们的直觉至少为(RG)提供了表面上的证明。 (有关直觉在与本质主义相关的问题上的证明地位的怀疑,例如起源或基本种类的本质性,请参见 Levin 2007;有关起源本质主义的论证的进一步讨论,请参见有关本质性与偶然性属性的条目。)

乔治·比勒(1996 年,1998 年,1999a,b,2002 年;比勒在比勒和斯特劳森 1992 年的著作中)将理解和直觉结合起来,以解释对模态的知识。作为一位直觉主义者,比勒认为直觉可以作为(表面上的)证据。根据比勒的模态可靠主义理论,“某物是证据的基本来源,当且仅当它与真理有一种适当的可靠联系”(比勒 1999a:34)。他阐述了一种明确理解(或明确概念掌握)的概念,这一概念揭示了我们的模态直觉如何能够适当地追踪真理,从而具有可靠性。粗略地说,明确理解(或概念掌握)排除了对所讨论概念的部分误解或不完全理解。它最终等同于一种通过改善主体的认知状态或概念库而无法纠正的理解形式(参见比勒 2002:104)。因此,如果我们明确理解一个特定的概念,我们将对涉及该概念的命题具有追踪真理的直觉(因此也具有追踪真理的模态直觉)。例如,正是因为一个人明确理解正方形和三角形的概念,他们直觉到没有东西既是正方形又是三角形是追踪真理的,从而为他们提供了证据,即某物既是正方形又是三角形是不可能的。

克里斯托弗·皮科克(1999 年,2002 年)明确提出了一种对模态知识的解释,该解释依赖于对某些模态原则的理解和隐性知识,而避免了直觉的作用。皮科克应对了整合挑战,特别是我们缺乏与可能世界形而上学框架中通常理解的模态事实和属性的因果联系的事实。他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方法是采用适度理性主义,

寻求通过对已知先验内容中出现的概念的本质的诉诸来解释先验知识的情况(2004: 199)。

更确切地说,皮科克认为,对形而上学模态,即可能性和必然性的概念的理解,包括对他所称之为可能性原则的隐含知识,这些原则包括关于概念使用规则的原则,以及构成性(或本质主义)原则。这些原则统治着对模态话语的理解和评估,并且因此被正确理解模态概念的主体隐含地知道和运用。对于皮科克来说,这些原则是必然真理,理解和能够运用它们对于模态思维和评估至关重要。正如他所说,

如果在反事实假设的范围内进行推理,我们必须能够识别其中的一些原则。(1999: 173)

谈论主体对可能性原则的默示知识可能暗示着 Peacocke 的理论是以语法性原则规范正常成年人对母语的语法性理解和评估的方式为模型。经典的乔姆斯基理论认为,成年人具有对某些语法性原则的某种把握或默示知识,这些原则规范了我们在自然语言中的正确表达和交流。然而,Peacocke 对乔姆斯基观点的类比做出了重要的限定。尽管一个普通思考者可能无法明确陈述可能性原则,但她会有支持她模态判断的理由,即某种表达支持她对可能性和必要性判断的信念或概念的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可能性原则“与 [一个人] 关于个人层次模态思维的关系比语法原则与他对自己语言的思维的关系更密切”(1999 年:164)。

关于将意义理解和直觉结合起来以了解模态知识的最新观点,请参见 Boghossian 和 Williamson 2020 年的第 13 章。

直觉和理解为基础的解释和理论的关键问题

因果关联问题:人们可能会想知道直觉如何证明我们与模态事实和属性没有因果或时空联系的信念。如果可能世界和心灵之间没有因果联系,直觉如何产生对模态的知识?如果心灵与模态事实之间没有因果联系,直觉能够提供怎样的认识联系给我们?(有关讨论,请参见 Bealer 2002)。

隐性知识的证明问题:Sonia Roca-Royes(2010)在 Peacocke 的模态认识论中指出了以下问题。根据 Peacocke 的观点,我们对模态的知识或理解似乎是依赖于我们对可能性原则的知识,这些原则是任何具有可能性概念的人心照不宣地知道的原则。但是我们如何首先知道这些原则,或者等价地说,一个人如何能够拥有正确的可能性概念?我们通过我们对它们的心照不宣的知识来部分确定某个实体的可能性或必然性,这包括对实体的构成性知识,即对所讨论的事物是什么的知识。由于构成性原则的作用与我们对特定模态主张的评估以生成模态知识的目的之间的关系,对模态知识的全面解释/理论在没有关于我们如何获得与我们对模态知识的评估中涉及的相关构成性原则的知识的图景的情况下是不完整的。Peacocke 最近在他的研究中接受了这一挑战(2020)。最近,Roca-Royes(2019)将类似的关注扩展到了任何依赖于概念拥有和理解的模态知识的解释/理论。

隐性到显性知识问题:我们说对于皮科克来说,我们对模态的知识或理解是依赖于我们对可能性原则的知识的。然而,我们对可能性原则的隐性知识如何确切地给我们明确的模态事实的知识似乎有些不清楚。换句话说,皮科克似乎需要回答以下问题:我们如何从(隐性的)可能性原则的知识到(显性的)模态事实或命题的知识,以便知识得以传递?对于这个问题,皮科克提供了以下答案:

如果承认隐性的可能性原则的知识在达到模态判断时得到了适当的运用,我们可以看到所达到的判断是知识。只要她所依赖的任何非模态原则是已知的,思考者通过适当运用隐性的可能性原则的知识所达到的模态判断,从本质上讲,就是知识。这不仅仅是可靠性的问题。模态真理的判断是由思考者对使模态真理成立的原则的隐性把握来解释的。(1999 年:162)

然而,这仍然没有解释什么是适当地运用可能性原则。最后,在认识论中思考内在主义和外在主义之间的辩论时,有必要问我们对可能性原则的隐性知识是否以一种使主体能够接触到的方式来指导我们的判断。

5. 本质主义的种类

本质主义最近在模态认识论中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对于模态知识的本质主义解释借鉴了最近关于本质的形而上学辩论的结果。一般来说,形而上学的本质主义是这样一个命题:除了仅仅偶然的属性之外,实体还具有本质属性。传统上,本质属性被分析为那些必然属于它们所涉及的对象的属性。然而,在他有影响力的 1994 年的文章中,基特·芬(Kit Fine)反对了这种将本质归约为必然性的分析。芬通过指出存在一些实体 x 必然具有的属性,尽管它们可能不属于 x 的本质,提供了对传统观点的反例。芬所使用的本质概念是一个广义的亚里士多德概念,根据这个概念,实体 x 的本质是 x 的真实定义。真实定义与名义定义相对。名义定义定义了代表世界上实体的词语,而真实定义通过告诉我们对它们来说什么是本质的方式来定义实体本身。(请注意,将本质解释为真实定义并不意味着将其归约为其他概念。)例如,“水”的名义定义是可饮用的液体,可以在地球上的河流和湖泊中找到,而水的真实定义是 H2O。(请注意,除了亚里士多德,洛克和胡塞尔也已经提出了这种定义本质的概念。)

在模态认识论中,大多数本质主义解释依赖于这种芬式(或新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定义本质概念。对于将本质归约为必然性的传统解释的拒绝为在形而上学的模态领域中的芬式本质主义(FE)铺平了道路,这是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观点。

(FE)

本体论上的必然性是基于本质主义真理而成立的。

由于我们在这里关注的是本体论在模态认识论中的运用,对于对于(FE)的形而上学问题感兴趣的读者,我们将其引荐到其他地方。(支持(FE)的讨论,请参见 Lowe 2008, 2012; Hale 2002, 2013, 2018; Kment 2014, 2021; Rosen 2015; Jago 2021; Tahko 2017, 2018; Wallner 2020; Wallner & Vaidya 2020; 以及 Wilsch 2017。对于批评,请参见 Della Rocca 1996a,b; Gorman 2005; Zalta 2006; Correia 2007; Cowling 2013; Wildman 2013; 以及 Livingstone-Banks 2017; 还有 Leech 2018; Mackie forthcoming; Noonan 2018; Romero 2019; Van Cleve 2018; 以及 Wildman 2021。)

在模态认识论中,本质主义解释的核心思想是我们通过对本质的认识来获得模态知识。但需要注意的是,本质主义并不意味着本质在形而上学上支撑模态的事实(FE)必然要求模态知识必须通过对本质的认识来进行。换句话说,形而上学的优先性并不要求认识论的优先性。尽管如此,基于(FE),本质主义者将对本质的认识视为获得模态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

在模态认识论中,对本质主义的兴趣增长的原因之一是基于理解、可想象性或反事实推理的其他解释的批评或不完整性。例如,像皮科克这样的基于理解的理论通过将构成模态知识的原则与本质主义原则相结合,自然地融入了本质主义的组成部分。同样,可想象性理论(如查尔默斯和亚伯罗的理论)以及威廉姆森的反事实理论因未能充分考虑本质在获得模态知识中的作用而受到批评(例如,Roca-Royes 2011a,b; Tahko 2012; Vaidya & Wallner 2021)。

本质主义主张我们的模态知识依赖于我们的本质主义知识,这引发了两个主要问题:

  1. 我们首先如何获得本质的知识?

  2. 我们如何从本质主义知识过渡到模态知识?

在 Fine 之后,E.J. Lowe(2008 年,2012 年)将 x 的本质描述为 x 的真实定义。Lowe 对问题(a)的回答非常直接:我们只需理解 x 是什么,就能知道 x 的本质。不幸的是,Lowe 并未详细阐述他对理解的概念(有关讨论,请参见 Tahko 2017 年,2018 年)。相反,他提出了一个超验论证,以证明我们对本质具有知识。根据这个论证,

知道一个实体的本质就是知道这个实体是什么。至少对于某些实体来说,我们必须能够知道它们是什么,否则很难看出我们如何能够对它们了解任何事情。(Lowe 2012: 944;参见 Sgaravatti 2016 的批评)

关键是,“知道事物是什么”意味着了解那些在没有这些属性的情况下,该对象将不再是它所代表的事物。也就是说,Lowe 并不谈论仅仅是偶然的分类(比如说,作为礼物或位于门口),而是指在事物的真实定义中起作用的本质属性。

Bob Hale(2013 年,2021 年)对问题(a)的回答是双重的。他区分了先验和后验对本质的知识。在先验对本质的知识的情况下,本质主义的知识是基于对含义的了解。Hale 承认了真实定义和名义定义之间的区别。然后他认为有时候可以通过使用相同的词来给出实体 x 的名义定义和真实定义。例如,Hale 认为,知道词“矩形”的名义定义,即知道应用该词的必要和充分条件,就足以先验地知道矩形的真实定义或本质(即,一个由四条边和四个直角组成的四边形闭合图形)。

此外,Hale 认为,即使在没有词语的明确名义定义的情况下,例如基本逻辑常量的情况下,如“和”,

知道“和”是什么意思就足以了解真值功能连接的本质。(Hale 2013: 258)

因此,对于 Hale 来说,我们可以通过对含义的隐含和明确知识来事先获得本质的知识。

另一方面,关于本质的后验知识,哈尔依赖于基普克式的演绎模型。

(H1)

如果某个 x 是 F,那么对于 x 来说,它是 F 是必要的。

(H2)

x 是 F.

(H3)

因此,对于 x 来说,它是 F 是至关重要的。

当然,(H1)并不适用于所有的 x 和 F 的实例。然而,Hale 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先验的方式知道这样的主张,例如如果 x 是人类,则对于 x 来说,它是人类是至关重要的。同样,我们知道如果 x 是音乐家,则对于 x 来说,它是音乐家是不正确的。根据 Hale 的观点,这是通过区分纯粹的和不纯的分类来实现的(2013:270-275)。因此,对于 Hale 来说,(H1)中的主要前提是先验已知的。而(H2)中的次要前提可能是后验知识的一部分,例如 Joanie 是人类这样的知识。当(H2)是后验的时候,结论(H3)也是后验的,因为先验前提和后验前提的组合总是产生后验的结论。

总之,Hale 认为从意义的知识以及通过经验调查建立的知识中可以获得对本质的知识。相比之下,Lowe 认为对本质的知识源于理解,这与意义的知识和经验调查都不同。(然而,Lowe 并不排除后验知识可能对我们对本质的知识有所贡献,特别是涉及种类的情况。有关 Lowe 关于经验知识的本质的观点的讨论,请参见 Tahko(2017 年,2018 年)。)尽管 Hale 和 Lowe 在我们如何获得对本质的知识上存在差异,但他们在本质的知识如何给我们提供模态知识方面达成了一致,即通过演绎推理。论证如下:

(E1)

如果对于 x 来说,它是 F 是必要的,那么 x 是 F 是必然的。

(E2)

对于 x 来说,它是 F 是至关重要的。

(E3)

因此,x 是 F 是必要的。

正如我们所见,从(H1)和(H2)推导出(H3)可以得到本质的知识。然后,从(E1)和(E2)推导出(E3)是利用本质的知识来获得必然性的知识。

鲍里斯·克门特(2021 年)提出了一种基于他自己的模态形而上学(2014 年)的模态知识解释。在克门特的形而上学框架中,模态事实部分地以他所称之为形而上学定律的基础为依据,这些定律也包括本质主义的真理。因此,对于克门特来说,我们的许多模态知识都依赖于对形而上学定律的知识,包括本质主义的真理。克门特讨论了我们可以获得这些定律知识的两种方式(即上述问题(b)的两种回答方式)。首先,通过推理到最佳解释(IBE)的方式进行演绎。其次,我们可以依靠我们的概念或语言能力来了解形而上学定律。

至于第一种方法,克门特认为形而上学定律(包括本质主义原则)在形而上学和因果解释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解释某些非基本事实的基础或原因关键是对形而上学定律进行假设。至于 IBE,克门特认为

一种推理方法,建立关于基础或因果的解释/理论将支持对这些关于形而上学定律的假设。(Kment 2021:S1969)

例如,根据我们最好的解释,我的咖啡杯比你的冰茶杯热是因为前者的平均分子动能高于后者。在 Kment 的框架内,这个解释/理论意味着在这个特定的基础实例中存在着某种形而上学的覆盖定律。在这种情况下,所讨论的定律是“比...更热”的真实定义或本质:一个物体比另一个物体更热,当且仅当前者的平均分子动能超过后者的平均分子动能。实际上,对于 Kment 来说,形而上学(本质主义)定律的认识论是基于基础和因果的推理方法的副产品。

至于概念能力的方法,Kment 指出,熟练使用一个术语通常需要(至少是隐含的)对该术语所指的事物的真实定义的知识的一部分或全部。对于 Kment 来说,真实定义是一种本质主义真理。要具备使用形而上学的必然性和可能性概念的能力,人们必须至少隐含地知道形而上学模态与形而上学定律有关,包括统治本质的定律。(有关类似观点,请参见 Peacocke 1999 年,上文的 §4.3。语言能力在获得本质主义知识中的作用也受到 Hale 2013 年、2021 年的强调)。

因此,Kment 的理论通过诉诸 IBE 和概念能力回答了问题(a)。但是他对问题(b)的回答是什么呢?即,本质知识和模态知识如何相互关联?与 Lowe 和 Hale 不同,他们通过从本质知识到必然性知识的推理来解释,Kment 认为本质知识通过限制诸如构想和反事实推理等方法来促进我们的模态知识,换句话说,通过提供认识摩擦,如上所述的术语。因此,他的解释表明了对(PMEF)的可能答案(见 §2)。

Mark Jago(2021)也提供了一种关于模态知识的本质主义解释。根据 Jago 的观点,我们可以通过我们对本质的(隐含或明确的)知识来解释我们对形而上学模态的知识。与其他人一样,Jago 的目标是反驳长期以来对本质的怀疑;为此,他提出了一个形而上学的解释,根据该解释,本质只是位于属性束中的一组属性:

本质构成了物质对象。位于属性“束”中的属性一起形成一个物质对象;束中的每个属性对于因此构成的物质对象都是必要的。每个物质对象与其本质属性的位于束是数值上相同的。(Jago 2021:S1987;另请参见 Barker&Jago 2017)

此外,对于 Jago 来说,我们可以直接地通过思考或语言将这些束缚物单独指出,并将它们概念化为某种类型。根据 Jago 的观点,

存在一种趋势将(i)对物质对象的引用,(ii)我们将该对象概念化为某种类型 F,以及(iii)我们相信该对象本质上是 F 联系在一起。(2021:S1992)

尽管存在一些例外,Jago 认为这种趋势是适当可靠且不容易出错的。在 Jago 的外在主义本体论知识论中,如果一个信念与现实有适当的联系,那么它构成了知识。他认为可靠性和安全性构成了与现实的适当联系。因此,Jago 得出结论

当一个人心中有一个指涉物 a,并将其概念化为某种 F 类型,并因此相信它本质上是 F 时,这种信念通常构成了 a 本质上是 F 的知识。(Jago 2021:S1992)

因此,对本质的知识是通过与现实的可靠联系来确保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我们思考对象和形成对它们的信念的方式。而本质的知识反过来通过本质与必然性之间的概念联系,使我们获得了对必然性和可能性的知识。对于 Jago 来说,“无论什么是本质上的 F 都必然是 F”是一个概念上的真理;(2021:S1994)因此,拥有“本质”和“必然性”这两个概念,以及相关的本质主义知识,共同导致了对必然性的知识。

一个将本质论与模态经验主义相结合的解释/理论出自安东内拉·马洛齐(Antonella Mallozzi)的工作(2021a,2021e)。根据马洛齐的观点,通过诉诸本质,我们可以澄清对良好模态推理的规范限制是什么。具体而言,她认为本质是具有独特解释能力的特殊核心属性,用于解释事物的存在方式,正如她所说,本质是超级解释性的。马洛齐关注涉及种类的例子,并且说明本质通常导致并解释了在种类实例中一致共同出现的许多属性和行为。例如,化学元素(如银)的原子构成解释了为什么所有银样品共享许多属性,如密度、电导率、热导率、化学组合倾向等等。对于马洛齐来说,原子序数因此是银的本质或“本性”,因为它在解释所有银样品共享的属性中起着强大的作用。因此,根据(FE),银必然具有那种原子构成。尽管长期以来存在对本质的怀疑,马洛齐强调这种超级解释性的一对多因果结构有助于澄清本质在何种意义上被认为构成事物的“本性”,以及我们如何了解它们(Godman,Mallozzi 和 Papineau 2020 进一步研究了以超级解释性属性为基础的种类形而上学)。马洛齐对上述问题(a)给出了温和的经验主义答案。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通过科学调查来获得有关本质的知识,主要是通过发现相关的因果和解释信息。至于问题(b),马洛齐认为一旦我们了解了本质,我们可以通过基本的克里普基桥梁原则(“如果 X 本质上是 F,则 X 必然是 F”)推理地获得关于形而上必然性的知识。

Vaidya(2010)提出了一个关于本质知识的解释,受到 Husserl(1973)的本质变异方法的影响,根据这个方法,我们通过在想象中改变对象的特征来获得对其本质的访问。如果一个特征被视为不变的,那么它就是一个本质。与这里讨论的其他本质主义者不同,Vaidya 明确地针对的是对本质的理解而不是知识。(根据 Kvanvig 2009 的观点,Vaidya 认为理解 [但不是知识] 与认识幸运是相容的。)Vaidya 只是以 Husserl 的思想为出发点,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在想象中改变 x 的属性来获得对某个对象 x 的本质的理解。在多样性变化中不变的那些属性,我们判断它们对 x 是必要的。(有关 Husserl 的本质认识论与 Lowe 和 Hale 的对比的讨论,请参见即将发表的 Wallner,有关对 Vaidya 的批判性讨论,请参见 Michels(2020)。)

本质主义的关键问题

存在问题:有人怀疑是否存在意外和本质属性之间的真正区别。Quine(1953 [1961],1960)认为,一个属性是否对一个对象来说是本质的取决于我们如何引用它。最近,Sidelle(1989)提出了一种反实在主义的本质观。Mackie(2006)和 Ásta(2008,2010,2013)对本质主义的现实主义方法提出了批评。对本质的进一步批评来自最近的科学哲学。特别是,几位生物哲学家批评了生物本质主义(例如,Ereshefsky 2010;Leslie 2013;Okasha 2002;有关讨论,请参见 Devitt 2021;Dumsday 2012)。

本质问题的形而上学:如果对模态的认识依赖于(或者至关重要地涉及)对本质的认识,那么哪些本质在形而上学上影响了我们对本质和模态的认识的任何解释或理论。因此,关于本质的以下形而上学问题对于本质的认识论至关重要:本质是什么?它们是给定实体或种类的基本属性的总和吗?本质是与它们的本质相关的事物的不同实体吗?(对)本质的(知识)与(对)de dicto 或 de re 的必然性(或两者)相关联吗?是否有唯一标识某个实体的个体本质,还是只有适用于实体种类的一般本质?所有实体是否具有完全相同类型的本质?例如,社会种类是否具有与自然种类或数学种类相同类型的本质?

尽管如此,根据(FE),本质论者将对本质的认识视为获得模态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

过渡问题:对本质论来说,一个核心问题涉及从本质的认识到模态的认识的过渡(参见上述问题(b))。对于使用从(E1)和(E2)推导到(E3)的推理的演绎理论,人们应该问:连接本质与模态的桥梁原则(E1)是如何被知道的?Horvath(2014)认为,我们如何知道桥梁原则(E1)并不清楚。正如 Horvath 所指出的,一个(据称非模态的)真实定义或本质陈述(如“金是具有原子序数 79 的元素的本质”)并没有对形而上学的可能性或必然性提出明确的要求。因此,定义性本质似乎不能普遍解释或基础形而上学的模态性。正如 Mackie(即将出版)所说:

看起来,从实际定义的角度来看,本质的解释似乎旨在从非模态的帽子中取出一个模态的兔子。我不明白这怎么可能做到。

然而,最近 Wallner 和 Vaidya(2020)提出了 Finean Essentialism 的非还原解释,根据这一解释,(E1)是由于本质具有模态关联性而得出的。通过它们的模态关联性,本质限制了对于给定实体来说客观上必要和可能的事物。因此,他们的观点可能提供了对这个问题的答案。

语言到本质的问题:一些本质主义的解释认为,对于意义或概念能力的知识对于对本质的知识至关重要(例如,Hale 和 Kment 的观点)。这引发了一个更具体的转换问题,即我们如何通过语言或概念能力获得对本质的知识。可以提出的论点是,我们通过反思我们的概念-语言实践来获得对本质的知识。然而,我们的概念或语言实践如何告诉我们独立于心智的事物的本质是什么?大多数理论家诉诸于隐含的本质知识。但是这究竟是什么意思?特别是,我们如何找出我们隐含知识的内容?

完备性问题:根据哈尔的本质认识论,我们可以通过从本质主义原则中推导出来的方式来了解本质主义事实(例如从(H1)和(H2)推导到(H3)的推理)。然而,有人可能会问,在(H1)中的本质主义原则的知识本身是否已经是本质主义知识。换句话说,可以质疑这种对本质主义知识的解释是否完备(讨论参见:Wallner 即将发表)。Wallner(即将发表)还指出,为了成功地运用哈尔所提出的纯粹和不纯粹分类的区分,以区分本质和非本质属性,我们可能必须预设本质主义知识。

6. 感知

传统上,模态认识论者认为我们无法通过调查实际情况来获得关于模态的知识(例如,参见 Craig 1985; Peacocke 1999)。特别是,似乎我们的感知能力本身无法产生关于可能性和必然性的知识。故事如下,感知最多只能告诉我们事物的实际情况,而不能告诉我们它们本来可以是什么样或必须是什么样。如果必然性是在所有可能的世界中都是真实的,而感知只能为我们提供有关实际世界的证据,那么我们如何感知必然性呢?同样,如果未实现的可能性在实际世界中没有真实性的依据,因为它们是未实现的,那么我们如何感知可能性呢?一个人可能会从事物的实际情况推断出它们可能是某种方式,但是一个人如何感知事物仅仅可能是什么样呢?基于这些考虑,感知被认为是不适合获得模态知识的范畴性方式。最近,模态认识论者对传统立场提出了质疑。特别是,一些人将模态认识论的焦点从关于僵尸世界可能性的遥远主张转向了日常模态主张,例如沙发是否能够上楼梯,或者乔尔是否能够攀爬巨石。

Margot Strohminger(2015)使用模态知识的实际例子来挑战我们无法感知可能性的观念。例如,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似乎能够看到我们可以爬上一棵树(即使我们尚未爬过),或者我们可以拿到某个杯子(尽管我们尚未尝试)。在 Strohminger 的观点中,一个人真正地感知到可能性,而不是先看到某物,然后根据所看到的内容进行(可能是心照不宣的)推理。重要的是,对纯粹感知可能性的辩护需要一种感知观,其中感知中存在着低层次属性之外的东西,例如颜色和形状。感知提供的不仅仅是低层次属性的观点之一是 Gibson(1979)的可供性理论。在可供性观点上,人们可以认为可能性是我们所感知到的一部分。例如,Iris 看到门把手可以转动。

Barbara Vetter 最近扩展了她关于潜力的形而上学工作(2015),并基于日常案例和感知的可供性观点(参见 Gibson 1966;另请参见 Nanay 2011、2013)发展了一种感知模态知识的解释。根据 Vetter(2021)的观点,我们真正地看到潜力或可能性作为我们感知内容的一部分。在她的(即将出版的)著作中,她强调她的解释是雄心勃勃的。在她看来,我们所有的模态知识都基于我们自己的能力和倾向,以及我们周围物体的倾向和可供性的知识。因此,对于 Vetter 来说,模态知识在本质上是经验性的,因为它需要体验这些倾向和可供性。

虽然 Strohminger 和 Vetter 专注于对非实际可能性的知识,但 Catherine Legg 和 James Franklin(2017)认为,通过某些类型的图表(例如数学中的图片证明),人们可以通过视觉感知必然性。这些图表本身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感知路径,使我们看到某些类型的真理是必然的(另见 Legg 2012)。

感知理论的关键问题

“它真的是感知吗?”问题:单凭感官感知经验是否真的能够获得关于可能性或必然性的知识,或者知识是否还使用了对所感知内容的理性直觉?如果我们确实看到某事物是可能的,那么它的可能性是什么样子的?什么是可能性的视觉外观?

模态类问题:一个人如何感知模态性质?例如,当我看到我可以拿到一个杯子时,我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模态性质?一种观点是,我所看到的是实际可能性。如果是这样的话,这就引发了导航问题,即我们如何从实际可能性到形而上可能性进行认识导航。我们是通过(暗示的)推理,通过背景假设,即任何实际可能的事情也是形而上可能的,从实际可能性导航到形而上可能性吗?还是这个背景假设告知我们的感知实践,以至于我们确实直接感知到形而上可能性?

7. 归纳和演绎

Sonia Roca-Royes 和 Bob Fischer 都对模态认识论采取了一种谦虚的方法。Roca-Royes(2017,2018)通过具体和抽象实体之间的本体论区分,将认识论研究的空间划分开来。在 2017 年的一项工作中,她提出了关于具体实体的 de re 模态知识的基于相似性的解释。在她的(2018)中,她提供了关于抽象实体的模态知识的解释。Fischer(2017)通过普通和非凡主张之间的主题区分,将认识论研究的空间划分开来。

Roca-Royes 旨在回答一个问题:我们如何知道某个特定实体的可能性是什么?她的解释的起点是以下例子:

我知道我办公室里的木桌 Messy 没有坏。我怎么知道的?我看到了。虽然没有坏,但 Messy 可以坏。我怎么知道的?因为在 Messy 之前我有一张桌子,我们可以称之为“Twin-Messy”,它是 Messy 的孪生姐妹,它坏了;而我知道 Twin-Messy 坏了是因为我看到了。(Roca-Royes 2017: 226)

她的解释可以展开如下:

(RR1)

S(通过感知,比如说)知道 Twin-Messy 实际上已经坏了。

(RR2)

S 知道实际的事情是可能的。

(RR3)

因此,S 可以有理由地过渡到:Twin-Messy 可能会破裂。

(RR4)

S 知道“由相同材料制成的相似物体容易受到相似的影响” (2017: 227)。

(RR5)

S 知道 Messy 是由与 Twin-Messy 相同类型的材料制成的。

(RR6)

因此,S 可以有理由地过渡到:Messy 可能会损坏。

Roca-Royes 的解释中至关重要的是认识论对应物的概念,其中 a 是 b 的认识论对应物,仅当 a 和 b 的时间线中各自存在一个点,在这些点上它们是相关相似的(例如,由相同种类的材料制成),并且由于这一点,a 所发生的事情告诉我们 b 可能发生的事情。例如:Twin-Messy 的破裂告诉我们 Messy 可能会破裂。前提(RR4)在 Roca-Royes 的解释中起着重要作用。她称这里所涉及的知识为类似法则的知识(2017: 229),并澄清说这种知识在归纳上得到支持,因为它严重依赖于自然的一致性。

Fischer(2017)提出了一种基于理论的模态认识论,TEM,用于非凡或哲学的模态主张。基本思想是,我们只有在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非凡的模态主张 m 时,才有理由相信一个从中得出 m 的理论 T。例如,我们只有在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从中得出心灵-身体二元论的理论 T 时,才有理由相信心灵-身体二元论是形而上学上可能的。重要的是,Fischer 认为,用于理论选择的演绎方法,如使用理论美德(如简洁性),对于有理由相信一个理论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从中我们有理由相信心灵-身体二元论是形而上学上可能的理论 T 不是最简单的理论,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我们就没有理由相信它,因此也没有理由相信心灵-身体二元论是形而上学上可能的。

关于诱导的其他讨论,请参见 Hanrahan(2017),他在想象的情况下进行了讨论;Biggs(2011),他在可想象性的背景下进行了讨论;以及 Biggs 和 Wilson(2021),他们在 Carnap 和反实在论方面进行了讨论。重要的是,对于 Wilson 和 Biggs 来说,诱导是一种先验的活动。

归纳和演绎的关键问题

相关相似性问题:在上面的 RR4 中概括,Roca-Royes 谈到了一个对象与其对应物的相关相似性。但是,什么是相关的相似性方面,我们如何知道呢?这似乎是 Roca-Royes 解释中最关键的问题。Roca-Royes 在她 2017 年的作品中讨论了她所讨论的具体案例(如 Messy 和 Twin-Messy)的相关和无关相似性问题。然而,Roca-Royes 承认,关于这些关于相关相似性的考虑的普遍适用性的细节仍然需要详细研究。(有关 Roca-Royes 解释的进一步批评讨论,请参见 Prelević 2015)

优先问题:Fischer 的 TEM 使得我们似乎总是通过首先建立一个理论来获得对非凡模态主张的证明。然而,我们可能会想知道,有时我们是否在建立能够证明它们的理论之前就对非凡模态主张有证明。考虑以下情况:

  1. 对于伯克利来说,一个树木在没有任何人感知的情况下存在是不可思议的。

  2. 如果对于 S 来说,p 是不可思议的,那么 S 有理由相信 p 是不可能的。

  3. 因此,伯克利有理由相信一个树木,或者任何事物,存在于没有任何人感知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的。

  4. 唯心主义是一种认为存在依赖于感知的观点。Esse est percipe.

  5. 因此,伯克利对唯心主义有正当理由。

然而,费舍尔的 TEM 似乎认为伯克利必须首先相信并有理由相信唯心主义,才能相信树木不能在任何人未感知的情况下存在。这个结果似乎与我们有时使用可想象性来获得理由以相信一个理论的方式相矛盾。(有关费舍尔解释的进一步批评讨论,请参见 Biggs 2017 和 Wirling 2020)。

8. 模态主义和规范主义

一些作者最近试图通过拒绝模态形而上学中的一些既定观点来解决整合性和可靠性挑战。

Otávio Bueno 和 Scott Shalkowski(2015)采用了关于模态性的模态主义。他们认为,不能通过非模态事实或属性来对模态性进行还原分析。因为可以合理地怀疑“P 可能性”的真实性是否可以还原为“在某个世界 w 中,P 是真的”,而不考虑 w 本身是可能还是不可能。对于 Bueno 和 Shalkowski 来说,认识论任务是提供一个关于我们如何知道模态真理的解释,同时接受模态性的原始主义观点。通过这种方式,Bueno 和 Shalkowski 旨在应对整合性挑战。

Bueno 和 Shalkowski 描述了他们对我们对非实际可能性的知识的解释如下:

根据我们的解释,模态知识的基础是我们对所考虑对象的相关模态属性的知识。...假设我们试图确定我们是否知道海明威在他的基韦斯特房子里用来写作的桌子如果一只重达 26,000 磅的非洲巨型公牛象坐在上面会断裂。...根据我们的解释,我们知道它会断裂,只是通过了解这样一只大象具有的属性和桌子具有的属性,尽管它们已经具有模态性质。(2015: 680)。

核心思想是,在许多情况下,我们通过调查相关的属性和对象来获得模态知识,而不是依赖于某种特殊的认识能力,比如可想象性。例如,人们可以知道一个未破碎的桌子可能会断裂,因为它是可破碎的。我们如何获得这种普通模态知识?我们是基于我们对木材、化学键以及桌子可能发生的物理关系的知识,比如有一只巨型公牛象坐在上面。

Amie Thomasson(2021)主张我们应该拒绝一种广泛的描述主义的模态图景。根据描述主义,模态话语的主要功能是追踪和描述模态事实和属性,这些事实和属性据称独立于我们的表达能力而存在,并使我们的模态陈述成为真实。相反,根据 Thomasson 的模态规范主义(MN),模态话语在本质上是规范性的,它的功能是以特别有利的方式表达、教授、传达或重新协商语义规则(或其后果)。 (2021:S2087)

因此,可能性和必然性应该通过参考语义规则来解释,而不是通过某种独立于心智的模态现实来解释。例如,根据 Thomasson 的观点,必然地,所有的单身汉都是未婚的这一事实不应该通过涉及单身汉的男性人类的某种模态事实来解释;而是应该通过正确应用“单身汉”和“未婚”的规则来解释;特别是,“只有在可以应用‘未婚’的地方才能应用‘单身汉’”。一旦(MN)确立,对于 Thomasson 来说,我们可以以直接的方式解释模态知识。能够正确使用语义规则的讲话者表现出隐含的模态知识。而当讲话者能够在客体语言和陈述语气中明确传达语义规则时,他们就具有了显性的模态知识:在我们的例子中,当他们能够表达:“必然地,所有的单身汉都是未婚的”。重要的是,对于 Thomasson 来说,我们仍然可以谈论模态真理。从句子“必然地,所有的单身汉都是未婚的”我们可以推断出“‘必然地,所有的单身汉都是未婚的’是真实的”,通过应用(膨胀主义者)等价模式“⟨p⟩ 是真实的当且仅当 p”(参见 Thomasson 2021)。

模态主义和规范主义的关键问题

完备性问题:根据 Bueno 和 Shalkowski 的观点,我们通过对模态命题的了解来获得对模态属性的知识。但是我们如何首先获得对模态属性的知识呢?对于 Bueno 和 Shalkowski 来说,属性以一种贬值的方式被理解,也就是说,它们不是以普遍性或抽象实体的形式来描述的。它们只是对象的特征。我们知道花瓶是脆弱的,因为它是由玻璃制成的,而且玻璃如果被打碎就会破裂。但是对于玻璃可以被打碎的事实的了解本身就是模态知识。因此,对于一些模态属性的知识仍然需要解释。

范围问题及其后果:人们可能会质疑 Thomasson 的模态规范主义是否成功解释了对形而上学模态的知识,特别是与概念模态或认识分析性相对立的知识。可以说,掌握确定“水”实际应用条件的语义规则,并具备相关的经验信息,不足以解决水是否在形而上学上可能是 XYZ 或含有碳的问题。因此,由于其仅关注语义规则,模态规范主义可能暗示了哲学中经典形而上学辩论仅仅是一种言辞上的分歧和协商。虽然目前尚不清楚这是否构成了一个问题,在模态规范主义者看来,这确实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分歧点。例如,参与心灵-身体问题辩论的人们是否真正讨论的是意识与物质身体的本质,还是仅仅在重新协商我们对于“心灵”、“身体”和“意识”等词语的规则?对于一些人来说,心灵-身体问题不是关于“心灵”和“身体”这些词语,而是关于心灵和身体本身(有关讨论,请参见 Mallozzi 即将发表的文章 b)。

Bibliography

  • Ásta Kristjana Sveinsdóttir, 2008, “Essentiality Conferred”, Philosophical Studies, 140(1): 135–148. doi:10.1007/s11098-008-9230-4

  • –––, 2010, “Siding with Euthyphro: Response-Dependence and Conferred Properties”, Europe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18(1): 108–125. doi:10.1111/j.1468-0378.2008.00303.x

  • –––, 2013, “Knowledge of Essence: The Conferralist Story”, Philosophical Studies, 166(1): 21–32. doi:10.1007/s11098-012-0019-0

  • Badura, Christopher and Amy Kind (eds.), 2021, Epistemic Uses of Imagination, (Routledge Studies in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New York, NY: Routledge. doi:10.4324/9781003041979

  • Barker, Stephen and Mark Jago, 2018, “Material Objects and Essential Bundle Theory”,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5(12): 2969–2986. doi:10.1007/s11098-017-0990-6

  • Barnes, Gordon, 2002, “Conceivability, Explanation, and Defeat”, Philosophical Studies, 108(3): 327–338. doi:10.1023/A:1015713218949

  • Bealer, George, 1996, “A Priori Knowledge and the Scope of Philosophy”, Philosophical Studies, 81(2–3): 121–142. doi:10.1007/BF00372777

  • –––, 1998, “Intuition and the Autonomy of Philosophy”, in Rethinking Intuition: The Psychology of Intuition and Its Role in Philosophical Inquiry, Michael DePaul and William Ramsey (eds.), Indiana: Rowman and Littlefield, 201–240.

  • –––, 1999a, “The A Priori”, in The Blackwell Guide to Epistemology, John Greco and Ernest Sosa (eds.), New York: Blackwell Publishing, 243–270.

  • –––, 1999b, “A Theory Of The A Priori”,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13: 29–55. doi:10.1111/0029-4624.33.s13.2

  • –––, 2002, “Modal Epistemology and the Rationalist Renaissance”, in Gendler and Hawthorne 2002: 71–125.

  • –––, 2004, “The Origins of Modal Error”, Dialectica, 58(1): 11–42. doi:10.1111/j.1746-8361.2004.tb00290.x

  • Bealer, George and P F. Strawson, 1992, “The Incoherence of Empiricism”, Aristotelian Society Supplementary Volume, 66(1): 99–144. doi:10.1093/aristoteliansupp/66.1.99

  • Benacerraf, Paul, 1973, “Mathematical Truth”,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70(19): 661–679. doi:10.2307/2025075

  • Berto, Francesco and Tom Schoonen, 2018, “Conceivability and Possibility: Some Dilemmas for Humeans”, Synthese, 195(6): 2697–2715. doi:10.1007/s11229-017-1346-7

  • Berto, Francesco, Rohan French, Graham Priest, and David Ripley, 2018, “Williamson on Counterpossibles”,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Logic, 47(4): 693–713. doi:10.1007/s10992-017-9446-x

  • Biggs, Stephen, 2011, “Abduction and Modality”,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83(2): 283–326. doi:10.1111/j.1933-1592.2010.00412.x

  • –––, 2017, “Review of Modal Justification via Theories, by Bob Fischer”, Notre Dame Philosophical Reviews, 23 June 2017, URL = https://ndpr.nd.edu/reviews/modal-justification-via-theories-3/

  • Biggs, Stephen and Jessica Wilson, 2021, “Abduction versus Conceiving in Modal Epistemology”, Synthese, 198(S8): S2045–S2076. doi:10.1007/s11229-019-02117-9

  • Boghossian, Paul Artin, 1996, “Analyticity Reconsidered”, Noûs, 30(3): 360–391. doi:10.2307/2216275

  • –––, 2000, “Knowledge of Logic”, in Boghossian and Peacocke 2000: 229–254. doi:10.1093/0199241279.003.0010

  • –––, 2011, “Williamson on the A Priori and the Analytic”,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82(2): 488–497. doi:10.1111/j.1933-1592.2010.00395.x

  • Boghossian, Paul and Christopher Peacocke (eds.), 2000, New Essays on the A Priori,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0199241279.001.0001

  • Boghossian, Paul and Timothy Williamson, 2020, Debating the A Priori,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oso/9780198851707.001.0001

  • BonJour, Laurence, 1997, In Defense of Pure Reason: A Rationalist Account of A Priori Justific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CBO9780511625176

  • Brogaard, Berit and Joe Salerno, 2013, “Remarks on Counterpossibles”, Synthese, 190(4): 639–660. doi:10.1007/s11229-012-0196-6

  • Bueno, Otávio and Scott A. Shalkowski, 2000, “A Plea for a Modal Realist Epistemology”, Acta Analytica, 15(24): 175–193.

  • –––, 2015, “Modalism and Theoretical Virtues: Toward an Epistemology of Modality”,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2(3): 671–689. doi:10.1007/s11098-014-0327-7

  • –––, 2020,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Modality, New York: Routledge. doi:10.4324/9781315742144

  • Byrne, Alex, 2007, “Possibility and Imagination”,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21(1): 125–144. doi:10.1111/j.1520-8583.2007.00123.x

  • Casullo, Albert, 1977, “The Definition of A Priori Knowledge”,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38(2): 220–224. doi:10.2307/2107163

  • –––, 2010, “Knowledge and Modality”, Synthese, 172(3): 341–359. doi:10.1007/s11229-008-9396-5

  • –––, 2012a, “Conceivability and Modal Knowledge”, in his 2012c: 271–288.

  • –––, 2012b, “Counterfactuals and Modal Knowledge”, in 2012c: 251–270.

  • –––, 2012c, Essays on A Priori Knowledge and Justific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777860.001.0001

  • –––, 2013, “Articulating the A Priori–A Posteriori Distinction1”, in Casullo and Thurow 2013: 248–271.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695331.003.0012

  • –––, 2015, “Four Challenges to the a Priori—a Posteriori Distinction”, Synthese, 192(9): 2701–2724. doi:10.1007/s11229-013-0341-x

  • Casullo, Albert and Joshua C. Thurow (eds.), 2013, The A Priori in Philosoph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695331.001.0001

  • Chalmers, David J., 1996, The Conscious Min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1999, “Materialism and the Metaphysics of Modality”,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59: 473–496.

  • –––, 2002, “Does Conceivability Entail Possibility”, in Gendler and Hawthorne 2002: 145–200.

  • –––, 2004, “Epistemic Two-Dimensional Semantics”, Philosophical Studies, 118(1/2): 153–226. doi:10.1023/B:PHIL.0000019546.17135.e0

  • –––, 2010, The Character of Consciousnes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5311105.001.0001

  • Chudnoff, Elijah, 2013, Intu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683000.001.0001

  • Clarke-Doane, Justin, 2019a, “Modal Objectivity”, Noûs, 53 (2): 266–295

  • –––, 2019b, “Metaphysical and absolute possibility”, Synthese, 198 (Supplement 8): 1861–1872.

  • Contim, Filipe Drapeau Vieira Contim and Sébastien Motta, 2012, Modal Matters, special issue of Philosophia Scientiæ, 16(2).

  • Correia, Fabrice, 2007, “(Finean) Essence and (Priorean) Modality”, Dialectica, 61(1): 63–84. doi:10.1111/j.1746-8361.2006.01079.x

  • Cowling, Sam, 2013, “The Modal View of Essence”, Canad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43(2): 248–266. doi:10.1080/00455091.2013.827395

  • Craig, Edward, 1985, “Review of Scepticism, Rules and Language, by G. P. Baker and P. M. S. Hacker ”,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35(139): 212–214. doi:10.2307/2219352

  • Currie, Gregory and Ian Ravenscroft, 2002, Recreative Min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8238089.001.0001

  • Della Rocca, Michael, 1996a, “Essentialism: Part 1”, Philosophical Books, 37(1): 1–13. doi:10.1111/j.1468-0149.1996.tb02508.x

  • –––, 1996b, “Essentialism: Part 2”, Philosophical Books, 37(2): 81–89. doi:10.1111/j.1468-0149.1996.tb02954.x

  • Deng, Duen-Min, 2016, “On the Alleged Knowledge of Metaphysical Modality”, Philosophia, 44: 479–495.

  • Devitt, Michael, 2021, “Defending Intrinsic Biological Essentialism”, Philosophy of Science, 88(1): 67–82. doi:10.1086/710029

  • Dumsday, Travis, 2012, “A New Argument For Intrinsic Biological Essentialism”,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62(248): 486–504. doi:10.1111/j.1467-9213.2012.00048.x

  • Ereshefsky, Marc, 2010, “What’s Wrong with the New Biological Essentialism”, Philosophy of Science, 77(5): 674–685. doi:10.1086/656545

  • Evnine, Simon, 2008, “Modal Epistemology: Our Knowledge of Necessity and Possibility”, Philosophy Compass, 3(4): 664–684. doi:10.1111/j.1747-9991.2008.00147.x

  • Fine, Kit, 1994, “Essence and Modality: The Second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Lecture”,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8: 1–16. doi:10.2307/2214160

  • Fischer, Bob [Robert], 2017, “Theory Selection in Modal Epistemology”,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52(4): 381–395.

  • –––, 2018, “C. I. Lewis and the Benacerraf Problem”, Episteme, 15(2): 154–165. doi:10.1017/epi.2016.52

  • Fischer, Bob and Felipe Leon (eds.), 2017, Modal Epistemology After Rationalism, (Synthese Library 378), Cham: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doi:10.1007/978-3-319-44309-6

  • Geirsson, Hemir, 2005, “Conceivability and Defeasible Modal Justification”, Philosophical Studies, 122(3): 279–304. doi:10.1007/s11098-005-6522-9

  • Gendler, Tamar Szabó and John Hawthorne (eds.), 2002, Conceivability and Possibilit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Gibson, James J., 1966, The Senses Considered as Perceptual Systems, Boston: Houghton-Mifflin.

  • –––, 1979, The Ecological Approach to Visual Perception. Boston: Houghton-Mifflin.

  • Godman, Marion, Antonella Mallozzi, and David Papineau, 2020, “Essential Properties Are Super-Explanatory: Taming Metaphysical Modalit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 6(3): 316–334. doi:10.1017/apa.2019.48

  • Goff, Philip, 2021, “Essentialist Modal Rationalism”, Synthese, 198(S8): S2019–S2027. doi:10.1007/s11229-019-02109-9

  • Goodman, Nelson, 1955, Fact, Fiction, and Forecas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Gorman, Michael, 2005, “The Essential and the Accidental”, Ratio, 18(3): 276–289. doi:10.1111/j.1467-9329.2005.00290.x

  • Gregory, Dominic, 2004, “Imagining Possibilities”,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69(2): 327–348. doi:10.1111/j.1933-1592.2004.tb00397.x

  • –––, 2010, “Conceivability and Apparent Possibility”, in Modality. Metaphysics, Logic, and Epistemology, Bob Hale and Aviv Hoffman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19–341.

  • –––, 2017, “Counterfactual Reasoning and Knowledge of Possibilities”,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4(4): 821–835. doi:10.1007/s11098-016-0707-2

  • –––, 2020, “Imagery and Possibility”, Noûs, 54(4): 755–773. doi:10.1111/nous.12275

  • Hale, Bob, 1996, “Absolute Necessities”,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10: 93–117. doi:10.2307/2216238

  • –––, 2002, “The Source Of Necessity”,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16:: 299–319. doi:10.1111/1468-0068.36.s16.11

  • –––, 2003, “Knowledge of Possibility and of Necessity”,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103: 1–20. doi:10.1111/j.0066-7372.2003.00061.x

  • –––, 2012, “What is Absolute Necessity?”, Philosophia Scientiæ, 16(2): 117–148. doi:10.4000/philosophiascientiae.743

  • –––, 2013, Necessary Beings: An Essay on Ontology, Modality, 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669578.001.0001

  • –––, 2021, “Essence and Definition by Abstraction”, Synthese, 198(S8): S2001–S2017. doi:10.1007/s11229-018-1726-7

  • Hale, Bob and Crispin Wright, 2000, “Implicit Definition and the A Priori”, in Boghossian and Peacocke 2000: 286–319. doi:10.1093/0199241279.003.0012

  • Hanrahan, Rebecca, 2017, “Imagination, Possibility, and Plovers”, in Fischer and Leon 2017, 197–220. doi:10.1007/978-3-319-44309-6_11

  • Hawthorne, John, 2007, “A Priority and Externalism”, in Sanford C. Goldberg (ed.), Internalism and Externalism in Semantics and Epistemolog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18.

  • Hill, Christopher, 2006, “Modality, Modal Epistemology, and the Metaphysics of Consciousness”, in Nichols 2006: 205–236.

  • Horvath, Joachim, 2014, “Lowe on Modal Knowledge”, Thought: A Journal of Philosophy, 3(3): 208–217. doi:10.1002/tht3.135

  • Howell, Robert, 2008, “The Two-Dimensionalist Reductio”, Pacific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89(3): 348–358. doi: 10.1111/j.1468-0114.2008.00325.x

  • Huemer, Michael, 2001, Skepticism and the Veil of Perception, Lanham, MD: Rowman and Littlefield.

  • –––, 2005, Ethical Intuitionism,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doi:10.1057/9780230597051

  • Husserl, Edmund, 1973, Experience and Judgment. Investigations in a Genealogy of Logic, revised and edited by Ludwig Landgrebe, translated by James S. Churchill and Karl Ameriks,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 Ichikawa, Jonathan and Benjamin Jarvis, 2012, “Rational Imagination and Modal Knowledge: Rational Imagination and Modal Knowledge”, Noûs, 46(1): 127–158. doi:10.1111/j.1468-0068.2010.00811.x

  • Jackson, Frank, 2000, “Representation, Scepticism, and the A Priori”, in Boghossian and Peacocke 2000: 320–332. doi:10.1093/0199241279.003.0013

  • Jago, Mark, 2013, “Impossible Worlds”, Noûs, 47 (3): 713–728.

  • –––, 2021, “Knowing How Things Might Have Been”, Synthese, 198(S8): S1981–S1999. doi:10.1007/s11229-018-1869-6

  • Jenkins, Carrie S., 2008, “Modal Knowledge, Counterfactual Knowledge and the Role of Experience”,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58(233): 693–701. doi:10.1111/j.1467-9213.2008.579.x

  • Kment, Boris, 2014, Modality and Explanatory Reason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604685.001.0001

  • –––, 2021, “Essence and Modal Knowledge”, Synthese, 198(S8): S1957–S1979. doi:10.1007/s11229-018-01903-1

  • Kind, Amy, 2020, “Imaginative experience”, in Uriah Kriegel (ed.), The Oxford Handbook of Philosophy of Consciousnes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24–141.

  • Kind, Amy and Peter Kung (eds.), 2016, Knowledge Through Imagin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8716808.001.0001

  • Koksvik, Ole, 2011, Intuition, Ph.D. Thesis, Canberra: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Koksvik 2011 available online].

  • Kosslyn, Stephen M., Giorgio Ganis, and William L. Thompson, 2003, “Mental Imagery: Against the Nihilistic Hypothesis”,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7(3): 109–111. doi:10.1016/S1364-6613(03)00025-1

  • Kripke, Saul, 1971, “Identity and Necessity”, in Identity and Individuation, M.K. Munitz (ed.),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35–164.

  • –––, 1980, Naming and Necessit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Kroedel, Thomas, 2012, “Counterfactuals and the Epistemology of Modality”, Philosophers’ Imprint, 12: art. 12. [Kroedel 2012 available online]

  • Kvanvig, Jonathan, 2009, “The Value of Understanding”, in D. Pritchard, A. Haddock, & A. Millar (eds.), Epistemic Valu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95–112.

  • Kung, Peter, 2010, “Imagining as a Guide to Possibility”,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81(3): 620–663. doi:10.1111/j.1933-1592.2010.00377.x

  • Lam, Derek, 2018, “Is Imagination Too Liberal for Modal Epistemology?”, Synthese, 195(5): 2155–2174. doi:10.1007/s11229-017-1329-8

  • Leech, Jessica, 2018, “Essence and Mere Necessity”, Royal Institute of Philosophy Supplement, 82: 309–332. doi:10.1017/S1358246118000139

  • Legg, Catherine, 2012, “The Hardness of the Iconic Must: Can Peirce’s Existential Graphs Assist Modal Epistemology?”, Philosophia Mathematica, 20(1): 1–24. doi:10.1093/philmat/nkr005

  • Legg, Catherine and James Franklin, 2017, “Perceiving Necessity”, Pacific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98(3): 320–343. doi:10.1111/papq.12133

  • Leslie, Sarah-Jane, 2013, “Essence and Natural Kinds: When Science Meets Preschooler Intuition”, in Oxford Studies in Epistemology, Volume 4, Tamar Szabó Gendler and John Hawthorne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08–165.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672707.003.0005

  • Levin, Janet, 2007, “Can Modal Intuitions Be Evidence for Essentialist Claims?”, Inquiry, 50(3): 253–269. doi:10.1080/00201740701356154

  • Lewis, David, 1986, On the Plurality of Worlds, Oxford: Blackwell Press.

  • Livingstone-Banks, Jonathan, 2017, “In Defence of Modal Essentialism”, Inquiry, 60(8): 816–838. doi:10.1080/0020174X.2016.1276855

  • Lowe, E. J., 2008, “Two Notions of Being: Entity and Essence”, Royal Institute of Philosophy Supplement, 62: 23–48. doi:10.1017/S1358246108000568

  • –––, 2012, “What Is the Source of Our Knowledge of Modal Truths?”, Mind, 121(484): 919–950. doi:10.1093/mind/fzs122

  • Mackie, Penelope, 2006, How Things Might Have Been: Individuals, Kinds, and Essential Properti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0199272204.001.0001

  • –––, forthcoming, “Can Metaphysical Modality be Based on Essence?”, in Metaphysics, Meaning, and Modality. Themes from Kit Fine, Mircea Dumitru (ed.), New York an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Mallozzi, Antonella, 2021a, “Putting Modal Metaphysics First”, Synthese, 198(S8): S1937–S1956. doi:10.1007/s11229-018-1828-2

  • –––, 2021b, “Two Notions of Metaphysical Modality”, Synthese, 198(S6): 1387–1408. doi:10.1007/s11229-018-1702-2

  • –––, 2021c, “Special Issue of Synthese on New Directions in the Epistemology of Modality: Introduction”, Synthese, 198(S8): S1841–S1859. doi:10.1007/s11229-019-02358-8

  • –––, 2021d, “Imagination, Inference, and Apriority”, in Badura and Kind 2021.

  • –––, 2021e, “Superexplanations for Counterfactual Knowledge”,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8 (4): 1315–1337.

  • –––, forthcoming a, “Is There an Absolute Modality?”, in Special Issue of Inquiry (Pluralism, Relativism and Skepticism), V. Mitova and S. Salem (eds.)

  • –––, forthcoming b, “Semantic Rules, Modal Knowledge, and Analyticity”, in Prelević and Vaidya forthcoming.

  • Malmgren, Anna-Sara, 2011, “Rationalism and the Content of Intuitive Judgements”, Mind, 120(478): 263–327. doi:10.1093/mind/fzr039

  • Martínez, Manolo, 2013, “Ideal Negative Conceivability and the Halting Problem”, Erkenntnis, 78(5): 979–990. doi:10.1007/s10670-012-9363-x

  • McLeod, Stephen K., 2005, “Modal Epistemology”, Philosophical Books, 46(3): 235–245.

  • Menzies, Peter, 1998, “Possibility and Conceivability: A Response-Dependent Account of Their Connections”, in European Review of Philosophy, Roberto Casati and Christine Tappolet (eds), 3: 255–277.

  • Michels, Robert, 2020, “Husserlian Eidetic Variation and Objectual Understanding as a Basis for an Epistemology of Essence”, Logos & Episteme, 11(3): 333–353. doi:10.5840/logos-episteme202011325

  • Mizrahi, Moti and David R. Morrow, 2015, “Does Conceivability Entail Metaphysical Possibility?”, Ratio, 28(1): 1–13. doi:10.1111/rati.12047

  • Morato, Vittorio, 2019, “Conceivability, Counterfactual Thinking and Philosophical Exceptionality of Modal Knowledge”, Topoi, 38(4): 821–833. doi:10.1007/s11245-017-9464-x

  • Nanay, Bence, 2011, “Do We See Apples as Edible?”, Pacific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92(3): 305–322. doi:10.1111/j.1468-0114.2011.01398.x

  • –––, 2013, Between Perception and Ac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695379.001.0001

  • Nichols, Shaun (ed.), 2006,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Imagination: New Essays on Pretence, Possibility, and Fic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275731.001.0001

  • Nolan, Daniel, 1997, “Impossible Worlds: A Modest Approach”, Notre Dame Journal of Formal Logic, 38(4): 535–572. doi:10.1305/ndjfl/1039540769

  • Noonan, Harold W., 2018, “The New Aristotelian Essentialists”, Metaphysica, 19(1): 87–93. doi:10.1515/mp-2018-0004

  • Nozick, Robert, 2001, Invariance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Okasha, Samir, 2002, “Darwinian Metaphysics: Species and the Question of Essentialism”, Synthese, 131(2): 191–213. doi:10.1023/A:1015731831011

  • Peacocke, Christopher, 1999, Being Know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0198238606.001.0001

  • –––, 2002, “Principles for Possibilia”, Noûs, 36(3): 486–508. doi:10.1111/1468-0068.00381

  • –––, 2004, The Realm of Reas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20, “Epistemology, the Constitutive, and the Principle-Based Account of Modality”, in Bueno and Shalkowski 2020: 180–187.

  • Prelević, Duško, 2015, “Modal Empiricism and Knowledge of De Re Possibilities: A Critique of Roca-Royes’ Account”, Organon F: Medzinárodný Časopis Pre Analytickú Filozofiu, 22(4): 488–498. [Prelević 2015 available online]

  • Prelević, Duško and Anand Vaidya, forthcoming, The Epistemology of Modality and Philosophical Methodology, New York: Routledge.

  • Priest, Graham, 2021, “Metaphysical Necessity: A Skeptical Perspective”, Synthese, 198(S8): S1873–S1885. doi:10.1007/s11229-018-1885-6

  • Pust, Joel, 2000, Intuitions as Evidence, New York: Routledge. doi:10.4324/9780203824122

  • Quine, W.V.O., 1953 [1961], “Reference and Modality”, in his From a Logical Point of View,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39–159. Second revised edition, 1961.

  • –––, 1960, Word and Object,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Restall, Greg, 1997, “Ways Things Can’t Be”, Notre Dame Journal of Formal Logic, 38(4): 583–596. doi:10.1305/ndjfl/1039540771

  • Roca-Royes, Sònia, 2010, “Modal Epistemology, Modal Concepts and the Integration Challenge”, Dialectica, 64(3): 335–361. doi:10.1111/j.1746-8361.2010.01236.x

  • –––, 2011a, “Conceivability and De Re Modal Knowledge”, Noûs, 45(1): 22–49. doi:10.1111/j.1468-0068.2010.00757.x

  • –––, 2011b, “Modal Knowledge and Counterfactual Knowledge”, Logique et Analyse, 54(216): 537–552.

  • –––, 2012, “Essentialist Blindness Would Not Preclude Counterfactual Knowledge”, Philosophia Scientiæ, 16(2): 149–172. doi:10.4000/philosophiascientiae.745

  • –––, 2017, “Similarity and Possibility: An Epistemology of de re Possibility for Concrete Entities”, in Fischer and Leon 2017: 221–245. doi:10.1007/978-3-319-44309-6_12

  • –––, 2018, “Rethinking the Epistemology of Modality for Abstracta”, in Ivette Fred-Rivera and Jessica Leech (eds.), Being Necessary. Themes of Ontology and Modality from the Work of Bob Hal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45–265.

  • –––, 2019, “Concepts and the Epistemology of Essence”, Dialectica, 73(1–2): 3–29. doi:10.1111/1746-8361.12266

  • –––, 2020, “The Integration Challenge”, in Bueno and Shalkowski 2020: 157–166.

  • Romero, Carlos, 2019, “Modality is Not Explainable by Essence”,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69(274): 121–141.

  • Rosen, Gideon, 2015, “Real Definition”, Analytic Philosophy, 56(3): 189–209. doi:10.1111/phib.12067

  • Shoemaker, Sydney, 1998, “Causal and Metaphysical Necessity”, Pacific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79(1): 59–77. doi:10.1111/1468-0114.00050

  • Sgaravatti, Daniele, 2016, “Is Knowledge of Essence Required for Thinking about Something?”, Dialectica, 70(2): 217–228. doi:10.1111/1746-8361.12141

  • Sidelle, Alan, 1989, Necessity, Essence, and Individuation,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Soames, Scott, 2004, Reference and Descriptio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Sosa, Ernest, 2013, “Intuitions and Foundations”, in Casullo and Thurow 2013: 186–200.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695331.003.0009

  • Stalnaker, Robert C., 2003, Ways a World Might Be: Metaphysical and Anti-Metaphysical Essay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0199251487.001.0001

  • Strohminger, Margot, 2015, “Perceptual Knowledge of Nonactual Possibilities”,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29(1): 363–375. doi:10.1111/phpe.12069

  • Strohminger, Margot and Juhani Yli-Vakkuri, 2017, “The Epistemology of Modality”, Analysis, 77(4): 825–838. doi:10.1093/analys/anx058

  • –––, 2018, “Moderate Modal Skepticism”, In Knowledge, Belief, and God, Matthew A. Benton, John Hawthorne, and Dani Rabinowitz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02–321.

  • Tahko, Tuomas E., 2012, “Counterfactuals and Modal Epistemology”, Grazer Philosophische Studien, 86: 93–115. doi:10.1163/9789401209182_007

  • –––, 2017, “Empirically-Informed Modal Rationalism”, in Fischer and Leon 2017: 29–45. doi:10.1007/978-3-319-44309-6_3

  • –––, 2018 “The epistemology of essence”, in Ontology, Modality, Mind: Themes from the Metaphysics of E. J. Lowe, Alexander Carruth, Sophie Gibb, and John Heil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93–110.

  • Thomasson, Amie L., 2021, “How Can We Come to Know Metaphysical Modal Truths?”, Synthese, 198(S8): S2077–S2106. doi:10.1007/s11229-018-1841-5

  • Vaidya, Anand Jayprakash, 2008, “Modal Rationalism and Modal Monism”, Erkenntnis, 68(2): 191–212. doi:10.1007/s10670-007-9093-7

  • –––, 2010, “Understanding and Essence”, Philosophia, 38(4): 811–833. doi:10.1007/s11406-010-9243-z

  • Vaidya, Anand Jayprakash and Michael Wallner, 2021, “The Epistemology of Modality and the Problem of Modal Epistemic Friction”, Synthese, 198(S8): S1909–S1935. doi:10.1007/s11229-018-1860-2

  • Van Cleve, James, 2018, “Brute Necessity”, Philosophy Compass, 13(9): e12516. doi:10.1111/phc3.12516

  • van Inwagen, Peter, 1998, “Modal Epistemology”, Philosophical Studies, 92(1/2): 67–84. doi:10.1023/A:1017159501073

  • Vetter, Barbara, 2015, Potentiality: From Dispositions to Modal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8714316.001.0001

  • –––, 2016, “Williamsonian Modal Epistemology, Possibility-Based”, Canad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46(4–5): 766–795. doi:10.1080/00455091.2016.1170652

  • –––, 2020, “Perceiving Potentiality: A Metaphysics for Affordances”, Topoi, 39(5): 1177–1191. doi:10.1007/s11245-018-9618-5

  • –––, forthcoming, “An Agency-Based Approach to Modal Epistemology”, in Prelević and Vaidya forthcoming.

  • Wallner, Michael, 2020, “The Structure of Essentialist Explanations of Necessity”, Thought: A Journal of Philosophy, 9(1): 4–13. doi:10.1002/tht3.436

  • –––, forthcoming, “In Search of a Structurally Complete Epistemology of Essence”, in Prelević and Vaidya forthcoming.

  • Wallner, Michael and Anand Vaidya, 2020, “Essence, Explanation, and Modality”, Philosophy, 95(4): 419–445. doi:10.1017/S0031819120000200

  • Weinberg, Jonathan, 2007, “How To Challenge Intuitions Empirically Without Risking Skepticism”, 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 31(1): 318–343.

  • Williamson, Timothy, 2007, The Philosophy of Philosophy,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doi:10.1002/9780470696675

  • –––, 2013, “How Deep I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A Priori and A Posteriori Knowledge?1”, in Casullo and Thurow 2013: 291–309.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695331.003.0014

  • –––, 2016, “Modal Science”, Canad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46(4–5): 453–492. doi:10.1080/00455091.2016.1205851

  • Wildman, Nathan, 2013, “Modality, Sparsity, and Essence”,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63(253): 760–782. doi:10.1111/1467-9213.12059

  • –––, 2021, “Against the Reduction of Modality to Essence”, Synthese, 198(S6): 1455–1471. doi:10.1007/s11229-017-1667-6

  • Wilsch, Tobias, 2015, “The Nomological Account of Ground”,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2(12): 3293–3312. doi:10.1007/s11098-015-0470-9

  • –––, 2017, “Sophisticated Modal Primitivism”, Philosophical Issues, 27(1): 428–448. doi:10.1111/phis.12100

  • –––, 2020, “Laws of Metaphysics”, in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Metaphysical Ground, Michael J. Raven (ed.), New York: Routledge, 425–436.

  • Wirling, Ylwa Sjölin, 2020, “Non‐uniformism about the Epistemology of Modality: Strong and Weak”, Analytic Philosophy, 61(2): 152–173. doi:10.1111/phib.12172

  • Worley, Sara, 2003, “Conceivability, Possibility and Physicalism”, Analysis, 63(1): 15–23. doi:10.1093/analys/63.1.15

  • Yablo, Stephen, 1993, “Is Conceivability a Guide to Possibility?”,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53(1): 1–42. doi:10.2307/2108052

  • –––, 2006, “No Fools Cold: Notes on Illusions of Possibility”, in Two-Dimensional Semantics, Manuel García-Carpintero and Josep Macià, Oxford: Clarendon Press, 327–346.

  • Yli-Vakkuri, Juhani, 2013, “Modal Skepticism and Counterfactual Knowledge”, Philosophical Studies, 162(3): 605–623. doi:10.1007/s11098-011-9784-4

  • Zalta, Edward N., 2006, “Essence and Modality”, Mind, 115(459): 659–694. doi:10.1093/mind/fzl659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Anselm of Canterbury [Anselm of Bec] | a priori justification and knowledge | Berkeley, George | Descartes, René: modal metaphysics | essential vs. accidental properties | experimental philosophy | grounding, metaphysical | Husserl, Edmund | imagination | intuition | Locke, John: on real essence | logic: modal | mathematics, philosophy of: Platonism | modality: medieval theories of | possible worlds | rigid designators | semantics: two-dimensional | zombies

Copyright © 2023 by Antonella Mallozzi <amalloz1@providence.edu> Anand Vaidya <anand.vaidya@sjsu.edu> Michael Wallner <michaelwallner1@gmail.com>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