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对论证的观点 perspectives on argumentation (Catherine E. Hundleby)

首次发表于 2021 年 2 月 18 日星期四

“Argument” 这个名词和“to argue” 这个动词可以在日常语言和不同学术学科中描述各种事物(O’Keefe 1982; Wenzel 1980 [1992])。“Argument” 可能指代一个逻辑前提-结论复合体,一个言语行为,或者一个对话交流。论证可以与其他论证相互对立或相互支持;较小的论证可以作为更大论证中的子论证,为其所贡献。遵循英语为母语的哲学家的惯例,本条目仅使用术语“argument” 来指示可能涉及子论证的前提-结论复合体。“Argumentation” 也包括属于“arguing” 活动的更大背景,被理解为提出理由的行为。

女性主义哲学对论证的研究有许多不同的方向。一些女性主义者指出,一般将辩论与侵略、竞争和男性气质联系在一起,并质疑这些联系的必要性。此外,由于许多人认为辩论是哲学推理的中心方法,如果辩论涉及性别假设和标准,那么这将给学科带来特殊问题。特别是,追求胜利的目标可能会妨碍辩论的其他目的。因此,一些女性主义者问道:所谓的“女性化”辩论方式能否提供替代或补充所谓的“男性化”方式?普遍的认识论标准能否解释不同辩论方式的好处?这些是女性主义者考虑的哲学内外辩论前景之一。

一些女性主义者指责,此外,哲学家和其他学者对论证的学术研究未能考虑到提供社会正义所需的推理类型。普通的礼貌甚至更强大的文明概念可能不足以抵消基于社会身份的不平等对论证的影响。非正式逻辑和跨学科论证研究能够提供哪些资源,以帮助辩论实践避免强化社会不公正?非正式逻辑和修辞学的研究是否比演绎逻辑更有帮助?女性主义学者提出了一些推理和论证教学的策略,特别是关注通常具有个人性质的辩论方式的方法。

其他女性主义者发现了与哲学学科特定的论证标准相关的问题。事实表明,哲学家经常援引关于论证和辩论的主张,与公认的论证学相悖。女性主义者特别注意到这个问题,即哲学家如何使用谬误标签以及他们如何在批判性思维课程中教授论证。尽管论证学需要进一步的女性主义发展,但它提供了一些资源,以帮助哲学更好地应对社会正义关切。


争论取胜

关于论证的理论通常假定辩论者存在分歧,有时辩论作为一种思想之间的较量,可能被视为优于人与人之间的肉体冲突。然而,在辩论中存在对立取向可能会边缘化女性的沟通模式,并忽视与“女性主义”相关的社会规范(这些规范通常与女性和女孩相关,但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中有所不同)。“男性主义”(也被理解为一种社会规范、理想或角色)与推理的对立过程之间的联系可能会被加强,甚至在当代欧美哲学中被塑造为一种纪律方法(Moulton 1983; Burrow 2010; Rooney 2010; Alcoff 2013)[1]。当推理者将辩论视为一场比赛,每个人都旨在通过击败对方的主张来取胜时,它可能变得“辩论性”,也就是说,取胜的目标取代了辩论的其他目的。与对立推理和辩论性相同,其他话语规范可能会使女性被边缘化,并边缘化其他群体,包括男性。在欧美哲学中很少关注辩论在其他文化中的性别维度。然而,女性主义者经常建议,在对立辩论占主导地位的地方,非主导的推理风格可以提供对其有益的替代方案或补充,这通常涉及被性别化为“女性化”的风格。

一些女性主义哲学家认为,与男性气质相关的侵略文化不利于推理过程,并阻碍哲学学科,因为它将人们之间和彼此推理的非对抗性参与置于次要地位,降低甚至排除。这一问题的证据在各个地方显现,从用军事和侵略性语言描述哲学话语和一般理性争论的普遍现象开始(Lakoff & Johnson 1980; Ayim 1988; Cohen 1995)。

珍妮丝·莫尔顿(1983)认为,她所称之为“对手方法”的特定风格主导了哲学学科,这超越了一组态度或互动风格,还包括优先考虑特定的话语逻辑。莫尔顿对哲学学科实践的表征得到了菲利斯·鲁尼(2012)和凯瑟琳·亨德尔比(2010)的进一步证据。

1.1 男性侵略的隐喻与规范

争论作为战争的隐喻为乔治·莱科夫(George Lakoff)和马克·约翰逊(Mark Johnson)的里程碑之作《我们生活的隐喻》(1980 年)提供了一个中心例子。战争可以作为辩论的“结构隐喻”。

虽然没有实际的战斗,但存在一场言语上的战斗,而论证的结构——进攻、防守、反击等——反映了这一点。 (1980: 4)

没有这种结构,Lakoff 和 Johnson 建议我们甚至无法将一段话语识别为一个论证。

莫尔顿(1983)观察到,在辩论实践中优先考虑攻击性,并将攻击性与某些男性形式联系起来是有问题的。如果人们认为成功需要攻击性,那么讨论者必须显得具有攻击性,才能显得在辩论中胜任。这种假设不仅可能是错误的,而且可能对女性造成明显的不利。将攻击性视为男性的一种自然品质的文化,鼓励并使男性在争辩模式中处于有利地位。当成功需要攻击性时,以其他风格提出的理由交换,包括那些被视为女性的风格,将无法达到要求;甚至可能不会被注意到。同时,一个女性仅仅通过表达自己的观点或以其他方式展示能力就可能显得具有攻击性。在许多情境中,她可能会因为行为不当而显眼,即使她的行动因为她的女性社会身份而被认可(Moulton 1983: 150; Rancer & Stewart 1985; Hample et al. 2005; Kukla 2014; Olberding 2014)。

莫尔顿(Moulton)指出了欧美文化中哲学方法在辩论和推理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对抗性动态,反映了激进的期望。她对学科和论证模式的关注得到了许多女性主义哲学家的共鸣(Ayim 1988; Burrow 2010; Gilbert 1994, 1997; Hundleby 2010, 2013b, Rooney 2003, 2010),以及一些非特定女性主义者(Cohen 1995)。玛丽安·艾姆(Maryann Ayim)观察到,一种敌意文化可以通过用于描述哲学辩论的军事化、暴力化、征服性和控制性语言来体现,尤其是辩论即战争的隐喻。

哲学家倾向于重视他们的“敏锐”学生,他们可能会公开赞扬他们的“深刻”见解。偶尔他们会发现具有“敏锐”智慧的学生,也许有一两个像“钢夹子”一样的头脑。哲学家认为这样的学生很重要:他们需要“坚定”的对手,可以在课堂上“招架”,这样他们就可以向其他人展示哲学论证的“攻击”是什么意思。然而,这种“智力较量”有些风险,一个“战士”必须始终注意“占上风”,“赢得否定”,“避免自食其果”。如果你发现自己在讲座结束时时间紧迫,被迫“走投无路”,或者有时甚至更形象地说,“进退维谷”,你可能不得不诉诸“强硬手段”,发表“尖刻”的评论,直指要害,将对手的论点“击溃”,或者“动用重炮”。如果陷入真正的困境,你甚至可能不得不“直面问题”,或通过提出“对抗性”困境来反驳这个困境。 (Ayim 1988: 188)

武术隐喻和竞争性评估促进了打败他人及其观点的辩论目标(Cohen 1995),甚至,Ayim 建议,也适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虽然这种态度对于教师对待他们有权威的学生似乎显然不合适,但这种语言的可用范围表明了一种普遍的纪律文化,通过将侵略与成功混为一谈来强化侵略性(Moulton 1983)。

尽管对许多女性来说,积极的互动可能是舒适的,而对一些男性来说可能是不舒服的,并且可能带有阶级和种族偏见,其效果也各不相同。然而,这些可能只是许多女性主义者认为在哲学争论中占主导地位的“男性化”同性社交文化的例外。鲁尼认为文化强化了该学科中男性地位,并与反对不仅仅是思想,还有提出这些思想的人,尤其是女性的叙事产生共鸣(Rooney 2010: 229)。男性气质和理性的共同理想与将侵略与成功、权力、效力和活力联系在一起的观念相吻合;它们与情感、非理性、身体、性欲、本能、自然和修辞形成对比,这些概念通常与欧美文化中的女性气质相关联。

在欧美哲学史上,Rooney (2010) 观察到,男性理性经常与女性的非理性元素作战,这场战斗既发生在认知者内部,也发生在思想的各个方面。"战斗中的理性" 不断努力将女性的非理性元素置于支配地位,而将被视为“女性”的负面特质压制,则成为实现理性和理性主义理想的中心手段。学科以这种方式运作可能会阻碍女性的参与。因此,Rooney 论证

女性主义对性别、对抗性和权威的一般文化问题进行全面审计必须包括对哲学历史及其残留影响的考虑。 (2010: 209, 217–219)

否则,该学科可能会继续延续来自更大文化及其历史的性别歧视标准。

丹尼尔·科恩(1995)建议,对抗性态度可能实际上并不会增强竞争和其应该服务的知识,并且强加达成一致的目标可能会使理性的对话沉默,并削弱哲学的目标进一步探究。挑战我们自己信念的信息的价值总是很难认识到的,这一困难被描述为“确认偏见”,当争论的焦点是赢而不是学习或确定真相时,这一问题可能会加剧(Makau & Marty 2013: 39–40, 167; Linker 2015)。

对手范式与哲学学科

男性侵略的规范可能有助于一种特定的推理方法主导哲学学科,詹妮丝·莫尔顿在一篇早期文章中提出(1983 年)。她将通过演绎反驳——通常是通过反例——进行竞争性推理的过程描述为“对手方法”。根据莫尔顿的说法,该方法利用关于一个主题的相反观点作为彼此的测试——对立越严重越好,而且在对抗中生存赋予一个观点“客观性”。在这种方式的辩论中获胜取决于击败基于其内在缺陷的竞争立场。当主张非常具体时,击败对立立场变得更加决定性,因为具体性有助于演绎反驳。

至少在莫尔顿(1983)晚期二十世纪英美或“分析”哲学的背景下,哲学可能被对抗性辩论和演绎逻辑的结合所渗透,以至于对手方法作为一种学科“范式”运作。莫尔顿认为,这种哲学的“范式”要求对他人观点进行积极的反对,就像托马斯·库恩观察到成熟科学学科要求遵循一个全面的理论、一个理想和一个实践,这三者共同构成了一种文化范式。哲学家们试图驳斥彼此主张的技术反映了卡尔·波普尔的认识论,但哲学中的对抗性推理采取了许多不同形式,至少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笛卡尔和康德将逻辑研究的规范焦点从对话转向个体认知,对抗逻辑内化了(Dutilh Novaes 2011, 2015)。然而,辩论作为一种对话形式的推理保留了对抗性动态。

莫尔顿批评对手方法作为一种范式的运作方式如何通过限制讨论可能性来阻碍哲学推理的进展。孤立的主张最大程度地增加了它们的脆弱性,并使它们准备好接受对手测试,迫使支持者依赖临时修订,禁止鼓励理论演变的系统性重新考虑。例如,仅仅为了“论证”而进行的临时让步仅通过限制分歧基础来创造讨论的共同基础;因此,莫尔顿认为,它们减缓了哲学思想的发展(1983: 154–155)。

莫尔顿(1983)认为,对手方法的狭窄话语严重限制了哲学与女性主义关切的相关性。她以朱迪思·贾维斯·汤姆森(Judith Jarvis Thomson)关于堕胎的道德容许性的经典哲学辩护为例,承认了很多(胎儿是一个有生命权的完全人)以显示生命权并不高于身体自主权。莫尔顿关注的是,即使汤姆森的立场支持女性主义的理论观点,但其使用的推理与怀孕情境相去甚远,对于寻求就实际堕胎问题做出决策的人们并没有提供指导。将辩论的目的视为击败一种观点限制了辩证交流的实际相关性。

莫尔顿提出了一个进一步相关的观点,即强迫狭隘的理论进行竞争可能会使哲学看起来相当荒谬。道德论证是针对利己主义者的,认识论则是提供给怀疑论者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存在和上帝的存在的争论占据了哲学家们的注意力,而忽视了我们生活的世界的特征或上帝在我们宗教中的角色。莫尔顿解释说,哲学家们很少质疑必须存在至高道德原则的假设,否则就没有意义让不同的理论竞争获得承认的至高地位(1983: 157–158)。忽视争论的其他原因甚至可能导致对哲学史上关键人物的误解。莫尔顿指出,解释者经常忽略苏格拉底争论的各种目的,因为他们假定他的唯一目标是反驳(1983: 155–157)。假设对手方法推动哲学进步的观点可能扭曲哲学家对自己学科价值的理解。

对手方法的普及和构成库恩范式可以在鲁尼的观察中得到认可,即哲学家倾向于从“默认怀疑立场”互相交流。怀疑立场挑战另一方论点的质量,包括前提的基础、前提为结论提供的支持以及反例的可能性。怀疑立场作为默认操作,不考虑挑战对讨论主题的适切性。鲁尼特别指出,女性主义。

怀疑性辩论回应将必然真理和有效论证视为理想,未能很好地服务于重要哲学作品所呈现和将继续呈现的各种论证和论证形式。 (2012: 321)

不恰当的标准破坏了真理和理解的一般认识目标。它们为讨论依赖于广泛使用见证的社会正义问题创造了特定问题,因此也依赖于见证的认识论的巧妙运用和对见证不公正危险的敏感性(见第 4 节关于可信度和论证解释)。Rooney 得出结论,对于社会正义讨论来说,对手方法的不适用性将阻碍社会正义项目,包括哲学学科内的项目。

Hundleby 提出了对哲学批判性思维教科书进行分析的证据,以证明对手方法的典范运作。在审查的 30 本教科书中,有 24 本呈现出对手方法的规范:狭窄的话语和决定性的反驳。大多数展示对手范式的教科书的作者在论证方面的研究专长仅限于哲学博士培训,而少数(30 本中的 6 本)由论证学者撰写的教科书则没有显示出对手方法的相同迹象。鉴于这一证据表明论证学以不同方式定位论证教学,许多其他教科书中对手方法的普遍存在似乎仅仅源自哲学学科文化(Hundleby 2010)。

一些实证教育研究也表明,尽管学生通过学习争辩的实践获得了很多知识,但过分强调取胜而非获得理解会削弱他们作为学习者的进步(Makau & Marty 2013: 13)。人们,包括女性主义者,Moulton(1983)指出,可能期望从哲学学科获得更相关的建议。解决日常问题的更实用的哲学也可能在欧美以外的文化中找到(Olberding 2015)。

其他目标和辩论风格

女性主义的辩论哲学模式旨在取代或补充以人或理由之间的辩论为基础定义的辩论实践和规范。除了击败对话者或其理由的目标外,论证还可以有许多目的。解释和解释性论证(有时被认为是同一件事)已经受到论证理论家和科学哲学家的关注。辩论的其他功能,如教育未受启蒙者或犹豫不决者,以及与志同道合的人讨论事务,仍然被理论家忽视(Goodwin&Innocenti 2019)。没有任何替代方案需要作为新的“范式”接管,但探索各种目的,方法和辩论风格可能有助于审查被接受的程序和目的(Moulton 1983)。这种对方法的质疑阻止了它们的教条接受。

根据科恩(Cohen)的观点,对于哲学和教育中辩论的作用,比起赞扬或谴责任何特定的辩论规范,更重要的可能是探索多种方法。哲学家和辩论者可能会在许多新模型和隐喻中找到创新和建设性质疑的手段。科恩发现交通隐喻似乎特别有效:

我们可以说,论证是(i) 对话中的交通堵塞—(ii) 嘟嘟声不断却少有进展;(iii) 对话中的交通事故;(iv) 错误的转弯,或者(v) 绕道,或者(vi) 死胡同,或者(vii) 辩论之街上的环形交叉路口;或者我们应该说它们是(viii) 通往真理的捷径;也许(ix) 它们是通往无处的漫长曲折之路;或者,相反,我们可以将论证看作是(x) 智力通往结论的单行道,尽管也许它们实际上是(xi) 单车道但却双向通行。更积极地,它们可以被看作是(xii) 想法交汇的交通,甚至更好地被看作是(xiii) 正在建设中的概念之路。(Cohen 1995: 184)

众多交通隐喻的可用性暗示了这个类比的恰当性。Keith Lloyd(2014)指出的另一个选择在感知隐喻中,特别是关于辩护者可以看到的内容。然而,视觉隐喻在女性主义哲学中有着颇具争议的历史,因为理想视力往往与抽象联系在一起,并依赖于感官的等级制度(Keller&Grontkowski 1983)。无论如何,很可能没有任何隐喻或类比能够捕捉到所有论证的形式和它们所服务的目的(Cohen 1995: 187)。

隐喻、模型和方法往往被“性别化”为女性,可能带有服从的含义,因此它们可能看起来较低劣,但对女性来说也可能特别有用,因此对女性主义者而言具有强大的力量。这些方法可以为产生替代争辩标准和理解可能伴随或支持争辩作为竞赛的过程提供有力基础。基于合作的隐喻和模型与通常构成女性角色和责任的身体和情感关怀工作相契合。然而,合作也非常适用于许多其他争辩的背景和功能,如解释和研讨。鲁尼建议,因为人们彼此交谈而不是相互对抗,而争辩是一种对话的一种形式,我们应该谈论与人们及其观点争辩,而不是反对他们(2010: 221)。这种可能性表明,争辩如战争的隐喻可能并不像拉科夫和约翰逊所建议的那样压倒性,以至于让替代方案无法想象(1980: 4)。争辩的替代结构可以在我们的日常语言中找到。

可能看起来区分女性如何论证的模式,可能并不表达性别之间的深层认知差异。一系列沟通风格,包括性别规范的礼貌话语,使人们约束其公共推理,同样可以服务于男性和女性共同的认知功能。性别角色甚至可能互补彼此的认识论运作。最具侵略性和破坏性的行为将无法忍受礼貌规范。然而,一些女性主义者认为,礼貌可能需要遵守社会权威结构,这些结构边缘化了女性、有色人种和其他属于被支配社会类别的人。

2.1 Gendered Reasoning2.1 性别推理

不同推理风格的性别关联表明,可以在被视为“女性”的推理风格中找到辩论的替代模式的来源。无论女性是否与男性推理方式不同取决于我们如何定义推理(Verbiest 1995),而来自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证据显示,在推理和认知的心理过程中,性别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Fine 2010)。然而,女性的沟通实践通常反映出独特的“亲密、联系、包容和问题分享的价值观”(Burrow 2010: 247)。

Ayim 认为,为了避免强化从属模式,我们必须检测并审视价值观和预设如何影响我们对论证的解释(1988: 185)。Rooney 补充说,合作和协作的倾向可能涉及一种推迟的倾向,对于承担立场的不情愿,或者对自己想法的缺乏信心(2010: 213–214)。需要取悦那些拥有更大权力的人可能解释了为什么一种开放性和试探性的特质有时会区分女性辩论风格和与女性气质相关的沟通实践。Sylvia Burrow 建议,女性可能会优先考虑他人的利益以确保合作和联系(2010)。这可能更普遍地表征从属角色,有时延伸至被边缘化的种族和族裔。

“女性主义”和“男性主义”的风格既不完全好也不完全坏,它们都具有固有的危险。男性主义的危险源于其与活动和侵略的关联,这似乎是男性的自然特征。因此,这些男性理想限制了女性的沟通,正如女性主义理论家经常指出的那样,而女性的方式往往被忽视。由于男性特征也作为人类或人格的理想(Hundleby 2016)运作,男性可能过度认同这些特征,没有动力去反思或问题化他们的性别认同(Bruner 1996)。

通过采用一种激进的男性化方式来跨越性别界限的策略,对女性可能会显得有用,而这种诱惑在“男性化”话语中可能最为强烈,比如哲学讨论,或者在听众视权威方式为宝贵的地方。然而,当女性采用男性化的辩论风格和对抗性技巧时,她们可能会因为被批评为自私、冷漠和刻薄而受到批评,而这种批评男性是不会收到的(Burrow 2010)。此外,这种性格挑战削弱了女性的权威和她们参与论证的能力(Burrow 2010;Hundleby 2013a)。即使这些挑战没有被解释为性格缺陷,其影响可能是将女性呈现为仅仅请求参与的许可,而男性则不需要获得许可(Kukla 2014;Olberding 2014)。当女性拒绝提供解释时,她们被视为无能,而同样的行为在男性身上被视为力量。女性为捍卫自己的权威所做的努力很容易适得其反,因为权威的本质取决于不必总是为自己说的话辩护(Hanrahan & Antony 2005)。

2.2 关怀与融合的论证

女性在道德推理中可能具有“不同的声音”(Gilligan 1982)的考虑引发了关怀伦理学作为传统道德观念的女性主义替代方案。 Ayim(1988)提出,以培育为隐喻可能取代描述争论的暴力隐喻,尤其是因为争论可以帮助促进社区(Makau&Marty 2013)。假设推理方法假定对他人的繁荣感兴趣,并考虑他人的需求,这种方法可能在那些将女性置于母性实践和相关照顾劳动(如教学、护理和食品服务)中的文化中普遍存在。

对特定观众和参与特定讨论的发言者的关注迫使考虑其详细情况。在某种意义上,这种关注展现了对某些证据的偏见。这种偏见并不假装是价值中立的。然而,Karen Warren 认为,对细节的关注提供了一种女性主义的“开放心态”,以数据丰富了女性主义的推理,从而涉及一种公正性(1988: 38)。推理者从无法通过一种普遍或统一的认知者的认识论充分解决的特定位置操作,正如女性主义认识论者 Lorraine Code 所主张的那样(1991)。女性主义传播学者 Josina M. Makau 和 Debian L. Marty 指出,“认真对待他人的观点是和平共存的基本要求”(2001: 11; 2013: 51)。

根据 Warren 和 Code 的建议考虑推理者的社会情境为 Maureen Linker 的“智识共情”模型(2015 年)设定了部分目标。这涉及努力理解社会不平等的历史以及它如何影响我们自己和他人的推理和论证。Linker 认为,女性主义。

理性和理解必须与情感和经验相辅相成,这样我们才能以最充分的意义了解。(2015: 13)

关注历史上被忽视的特定个人经验,为女性主义立场提供了特定的经验和科学价值,并标志着两种一般女性主义科学认识论,即女性主义立场理论和女性主义经验主义,相互重合的地方(Intemann 2010)。

同样的女性主义认识论关注激发了迈克尔·吉尔伯特的“合并论证”模型,该模型将辩论视为涉及远不止一般性表达前提-结论复合体的沟通。在合并论证中,发言者的观点相互对立,但发言者本人并不相互对立。辩论者对他人的取向要求他们考虑与对话中的人的相互联系以及他们的决定如何影响他人。在这种协作模型中,目标不是击败想法或对手,而是找到人们之间的共同基础,这需要对相关考虑有一个广泛的视野(1994 年;1997 年)。合并论证的过程需要比仅仅找出他人论点的错误所需的信息更多。逻辑学家认识为论证的前提-结论复合体在合并辩论中被理解为代表辩者的“一组态度、信念、感受和直觉”(吉尔伯特 1994 年:96,原文强调)。辩论者的动机为解释提供了基础,这为认识那些看似不同意的人之间的共同立场提供了更多的空间。探索这一共同领域还暗示了可能制定替代解决方案的途径。通过强调不同立场涉及支持者观点和愿望的一致性,可以将分歧点与一致点区分开并减少。根据吉尔伯特的模型,“人们不是问‘我可以不同意什么?’而是问‘我必须不同意什么?’”(1994 年:109)。

在女性主义对合作和融合式论证模型的普遍兴趣下,Tempest M. Henning (2018)警告称,这些模型可能反映了某些文化假设和普遍文化的假设。她所认定的“非对抗性女性主义论证模型”所推荐的规范,特别归因于 Ayim,可能与美国黑人女性的文化和需求相悖。更普遍地说,论证理论倾向于规定一种语调的愉快和直接性,这种语调在某些文化中意味着尊重,但在其他文化中则不然(Henning 2021; 参见第 2.4 节关于礼貌和文明)。一些女性主义哲学家也重视对抗性辩论,甚至个人认同对抗性辩论者。因此,对对抗性辩论形式的抵制似乎提供了一种某些女性关切和论证理论中被接受观点之间的有价值的共同点,但可能仅反映了某些白人女性的利益。这实际上可能有悖于其他女性群体的利益,并可能加剧种族边缘化的风险。

知识与批判

即使女性主义者对对抗性推理表示关注,也认识到它促进了可能推动获得知识和理解目标的批评。知识是争论服务的重要目的之一,不同风格的争论可以服务不同的目的。一些建立知识的努力可能会受益于对抗性的风格和模式,尤其是如果辩论者能够避免自动陷入敌对的“附属”侵略模式(Govier 1999)。辩论者还可能需要避免强化其他重视男性相互作用的认识文化和亚文化(Rooney 2012)。因此,女性主义者需要支持批评这种男性中心文化和实践以及开发关于这些系统如何运作的知识的辩论规范。

非对抗性的推理模型,如合并论证,也可以帮助人们理解他人及其立场,尤其是相互理解的发展源自合并辩论,因为这要求找到共同点。人们之间及其信仰之间的剩余对立构成了特鲁迪·戈维尔(1999)和鲁尼(2010)认为对于论证的发展和产生知识过程中论证的作用可能是有价值的最小对抗取向。辩论者可以互相帮助实现知识,这是学术辩论的主要目标,尽管学者有时可能会被世俗的权力博弈所分散注意力。

由于普遍的认识目的,科恩建议那些在辩论中输掉观念的人可能会因为学到最多而受益最多(1995: 182)。人们也可能分享一个探究(Dutilh Novaes 2015: 598–599),并且认识上的好处可能会积累到社区。个体科学家共同合作通过检验彼此主张的辩论实践可能展现出一些特征,海伦·朗吉诺(1990)的科学推理模型认为支持一种客观性。朗吉诺对客观性的描述涉及到女性主义对科学理论中性别偏见的关注,并包含合作和对抗性两个要素。

这样的共享认识项目可能被理解为与其他推理者“辩论”而不是“反对”(Rooney 2003)。Rooney 认为,诸如“矛盾”和“相反”等常用逻辑术语可以充分描述持有不同观点的人之间的差异,而不涉及这些人之间的对立(2003;2010:222)。这种语言可能有助于推理者摆脱对对手方法作为范式的主导以及可能是无效的辩论。在英语中,“argument”和“arguing”带有负面含义可能是问题的一部分。[4] 其他印欧语言中的相关词汇并不具有口头争斗的暗示(Hitchcock 2017:449)。避免英语词汇的含义是理论家通常选择使用“论证”这个术语的原因,尽管这种术语可能不够清晰或过于抽象。

然而,批评必须是女性主义的一部分,特别是针对性别歧视,女性主义者可能并不比其他人更擅长避免争论的陷阱,比如其加剧冲突的倾向。女性主义辩论模式避免对人进行批评,而是将批评直接针对他们持有的观点,以更好地服务于每个人的理解。女性主义辩论模式以及女性主义者和非女性主义者使用的一些辩论方式在辩论过程中对其他辩论者表现出一种善意的关注,但他们也可能对其他人说的话进行广泛的批评和反对。

根据戈维尔(Govier),人们在争论时的推理明确性使他们能够从分歧和怀疑中学习(1999 年)。明确性还促进了我们与他人以及彼此诚实相待和尊重人际差异。

一个辩论者,在实际或潜在地与持不同观点的人交流时,致力于承认人们可能有不同的想法,以及他们的想法及其背后的原因是重要的。 (1999: 8, 50)

女性主义批评经常涉及愤怒,这种情绪也经常与论证联系在一起。愤怒可能会对推理产生干扰甚至破坏性影响,并且可能表明有害的傲慢(Tanesini 2018)。莫伊拉·豪斯(Moira Howes)和凯瑟琳·亨德尔比(Catherine Hundleby)提出,论证可以帮助从愤怒中获得认知益处,因为论证鼓励推理者表达和阐明他们的理由(2018)。它可以揭示推理的方面,否则这些方面将保持无意识,这是道格拉斯·沃尔顿(Douglas Walton)所确定的论证过程的“助产效应”(1992)。

女性主义论证的认识论中经常被区分为“女性化”的沟通和分享理由风格:吉尔伯特将关注演讲者和寻求一致的价值观赋予了合并论证中的基本角色,而林克则将具有合作技能和接受脆弱性的移情智者描述为具有合作技能和接受脆弱性。因此,对女性的责任感的女性伦理目标可以从追求知识中受益。不仅对于女性主义者,对于所有理性人来说,理解他人的伦理价值可以增强对论证的标准哲学处理,将其视为逻辑前提-结论复合体。一旦我们将批评与侵略性寻找错误的争论文化区分开来(米勒,1995 年),合并和智性移情的推理将补充批判性分析。

2.4 Politeness and civility

作为对女性和其他辩论者面临的一些问题的补救措施,一些女性主义者提倡礼貌,而另一些则强调期望礼仪来解决权力滥用问题是对女性和其他社会边缘人士现实的否认。 礼貌规范的功能在于减少冲突,因此可能使处于次要地位的人受到限制(Mayo 2001)。 像哲学中的“理想理论”(Mills 2005)一样,礼貌可能会加剧它所忽视的压迫 - 在这种情况下,是话语边缘化。

Govier 认为,礼貌的话语规范限制了在辩论中明显的人际侵略问题(1999)。尊重他人并仔细考虑他们的观点应该是说服的一部分,包括理性说服,学者们通常认为这是辩论的中心甚至唯一目的(1999: 58–59)。根据这一观点,沟通中的侵略性风格或“辅助对抗性”可以被视为简单的粗鲁或敌意。这些不应在任何情境中被容忍,可能对观众的信念和态度产生不大的影响(Govier 1999; Miller 1995)。

这种理想的主要困难在于,礼貌规范往往以一种性别化的方式存在,这种方式削弱了女性在人们争论时的权威,为男性确认权力和地位,但并非为女性。当女性采用符合“女性特质”规范的合作策略时,这种动态可能会得到加强,根据 Burrow(2010)和 Hundleby(2013a)的观点。与他人合作和建立联系为礼貌提供了目的。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形式的礼貌都可以反映这一目的。然而,在许多文化中,礼貌的性别动态可能意味着合作或协作的论证对女性不利。这有助于她们的屈从,也许还有其他具有边缘社会身份的人的屈从。对于女性来说,与他人合作和建立联系可能意味着推迟自己的利益,并通过含糊其词、疑问语调和使用标签问题来促进对话,例如,“你知道吗?”“对吧?”“你不这么认为吗?”这些策略通常暗示无力或避免冲突。相比之下,礼貌连接的男性规范促进了共同竞争,鼓励共同自治以及尊重彼此的需求(Burrow 2010)。

Burrow 认为,女性通常没有简单的选择来符合强化说话者之间权力差异的礼仪要求。顺从的对话风格是大多数从属位置的一部分,对于女性来说,社会地位的其他方面并不能很大程度上缓解这一点。因此,为了协商礼貌并有效地进行论证,女性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量身定制的复杂策略(2010)。

Henning (2021)观察到,许多女性主义和非特定女性主义的论证理论家所认为的粗鲁可能实际上属于非裔美国方言英语(AAVE)中的礼貌策略。特别是,在 AAVE 中,“signifying”或“signification”利用夸张、讽刺和间接性来参与充满侮辱的编码信息。拒绝参与“signification”是粗鲁的,而礼貌要求参与表面上暗示不尊重的言论。在一些文化中,争论不仅具有亲社会功能,而且提供了一种如此重要的社交形式,以至于表面上甚至虚伪的争论可能是互动和社会联系的重要组成部分(Schiffrin 1984)。

由于不同社区之间存在冲突的礼貌策略范围,也许更好的做法是寻求礼貌的替代标准,这可能在对话中的一种包容性实践和伦理中。文明通常被理解为比礼貌更深刻,有时被认为是一种美德,或涉及尊重他人等美德(Calhoun 2000: 253; Bone et al. 2008; Laverty 2009; Reiheld 2013)。尊重他人需要尝试理解他们“如他们希望被认识和理解”在 Makau 和 Marty(2013: 69)发展的合作论证模型中。其他人建议,民事尊重应在伦理框架中进行解析,例如义务论或后果论,因为简单地遵循现有社会标准可能会压迫性地将更严格的实践分配给某些群体。尊重的实践可能涉及人们对压迫性社会角色的坚持,正如对礼貌的做法一样,如果常规实践确定了它们。对文明的伦理丰富解释必须在对话者之间共享,以便文明能够履行其调节分歧的功能。这种共享的文明规范不仅有助于阐明偏见和压迫行为是不可容忍的理解,还有助于人们挑战更广泛的社会问题(Calhoun 2000)。

文明礼貌可能与其他美德有所区别,作为“一种基本的道德行为形式”,是对他人看待的展示和表达(Calhoun 2000: 260)。然而,这种美德是有限的,不文明行为也可以发挥重要的论证功能。不文明的沟通可以为新形式的意义和价值创造空间。

不文明行为所带来的干扰为社会实践、身份和空间的协同重建提供了空间。 (Mayo 2001: 79)

不文明的交流和争论甚至可能对某些社会变革至关重要(Lozano-Reich & Cloud 2009: 223–224)。因为某些被视为“文明”的做法可能使分歧非政治化,突显这些政治问题的不文明行为可能像文明对民主决策的必要性一样重要(Mayo 2001)。然而,何种道德和政治要求能够证明不文明是正当的,这仍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分析特定背景下运作的话语规范,以评估其维系人际尊重的能力。

3. 非正式逻辑与论证解释

女性主义哲学作品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兴起,与非正式逻辑的兴起相吻合,后者涵盖了很多当代哲学工作,包括论证理论(Johnson 1996 [2014: 12])。许多女性主义者和非正式逻辑学家都对某些哲学家理想化形式演绎推理方法持抵制态度,并希望提供更好的工具来处理推理和争论的现实情境(Govier 1999: 52)。

任何对论点的解释或分析都会忽略一些涉及周围话语中的推理方面,同时关注其他方面,不同形式的抽象适用于不同的目的(Rooney 2001)。当解释忽略了可能使其他解释成为可能的重要细节时,解释对女性主义者变得棘手,这些细节可以解释社会偏见。例如,将一个论点解释为演绎推理可能不允许进行标准非正式逻辑解释中的对人攻击的社会情况分析。

即使是非正式的逻辑学家也可能假设辩论者之间存在一种更理想而非真实的平等,这可能阻碍政治进展。女性主义者对假定平等存在的问题可能在人身攻击辩论的描述中最为明显。女性主义(Janack & Adams 1999; Yap 2013, 2015)和非特定女性主义(Walton 1995)的论证理论家都认识到对人的呼吁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谬误的。不同之处在于,虽然非正式逻辑分析向观众说明了个人攻击的无关性,女性主义分析还认为,由于女性主义者认为不可接受的潜在性别主义和种族主义等无意识偏见,推理线索仍可能成功。因此,女性主义对人身攻击的批评需要不仅仅是逻辑分析,还要考虑见证的认识论(Yap 2013)。

解决女性对辩论的更一般关注以及评估关于女性边缘化的女性主义论证,需要比逻辑推理分析更丰富和多样化的分析。Andrea Nye (1990) 提出了逻辑语言的方式,包括抽象理想的人工语言和逻辑学家周围的话语,可能传达持有社会权力的人的利益和目的。根据 Nye 的说法,用于论证的逻辑模型,尤其是形式模型,被开发出来是为了优先考虑某些人的利益,以掩盖这种优先考虑,并且这些模型的主导地位可能导致对女性论证的系统性误解。

其他女性主义者认为,抽象解释只有在推理者错误地将其视为统一权威时才会引起麻烦。 Ayim 指出,抽象分析的问题不在于模型本身,而在于人们如何使用它们(1995: 806)。涉及抽象模型的逻辑或论证理想可能在代表某些人偏好的推理形式时是部分的,而这些模型并没有使它们具有固有普遍化特征从而使它们虚假。 Ayim 认为逻辑学领域中的任何问题都源于从业者未能现实和谦逊。她说

只有当逻辑被视为通往真理和理性的唯一途径时,问题才会出现,而不是当它被视为通往真理和理性的途径。(Ayim 1995: 810, emphasis added)

吉尔伯特(Gilbert)建议,非正式逻辑的实际关注和跨学科考虑必须得到扩展,并更加关注论证产生的具体社会情境(2007)。 论证的被忽视方面可能包括发言者的身份(Code 1991),发言者之间的权力关系(Bondy 2010;Linker 2011,2015;Rooney 2012),涉及的情绪(Nye 1990;Gilbert 1994;Linker 2015),论证的社会后果(Code 1991;Rooney 2012),以及交叉身份(Henning 2018,2021)。 当女性的言辞和写作风格受到负面评价和误解时,女性将遇到难以让其论点被听取或认真对待,更不用说被认可为良好的推理。 女性主义哲学家要求将论证推理置于更大的话语背景中进行评估(Burrow 2010;Lang 2010),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通过最近复兴的关于论证的修辞学解释来满足,这些解释涉及观众的角色(Perelman & Olbrechts-Tyteca 1958 [1969];Perelman 1977 [1982];Tindale 1999,2007)。

3.1 形式逻辑

形式逻辑通常使用人工抽象语言,一般被理解为处理特定类型的推理。形式符号也被用来解释来自自然语言的论证,以评估论证推理的强度,特别是论证是否具有演绎有效性。因此,论证“外面很冷,所以我今天不会出行”可能无法被翻译成演绎有效的形式,尽管人们很容易认识到其良好的推理。(“缺失前提”可能需要添加以使论证具有演绎性,但这需要超出形式解释。)

宁的作品,尤其是《权力之词:逻辑史的女性主义阅读》(1990 年),为许多最初的女性主义哲学讨论论证和辩论提供了出发点。宁考虑了一些历史要点,即演绎逻辑作为论证的默认解释机制可能具有压迫性影响。她并非为这种解释辩护,而是采取了一种“阅读”的实践,其中包括关注、倾听、理解和回应(1990 年,183 页),这些方法传统上与修辞学(Keith 1993)相关联。她对欧美逻辑史中的片段进行女性主义“阅读”,暗示了抽象逻辑系统可能在不同时刻帮助证明社会支配的方式。她的“阅读”有意旨在考虑逻辑背后可能激发其对思维规则规定的个人和政治欲望(宁 1990:9)。

Nye 从 Parmenides 的“存在是什么”逻辑开始她的研究,探讨了超越感性存在和人类社区的存在。古希腊人之间的随后沉默被柏拉图打破,他通过运用理性讨论揭示了“不存在是什么”。对于亚里士多德来说,这种辩证法仅涉及上层阶级的男性,使逻辑的排他性质最为明显。因此,在 Nye 看来,逻辑周围存在着许多推理的沉默。Nye 指出,女性主义认为

一旦理性被定义为非情感,情感被确立为女性的特征,被理解为仅仅是身体,就不可能讨论奴役和性别歧视的制度。(1990: 50)

她追溯中世纪逻辑形式,探讨逻辑普遍适用性的主张可能如何阻止对授权这些逻辑描述的社会制度的批评。这些制度包括一般的父权制,有时由上帝支持,罗马帝国和天主教会。

逻辑上对什么算作推理的限制,在奈伊的阐释中,当戈特洛布·弗雷格将逻辑从人类对话中移出,用符号语言来表达时达到了顶点。弗雷格的功能主义符号表示承诺用目的表达所有形式的真理,奈伊暗示,“思维将被统一,科学、数学和哲学中的逻辑错误将被揭示”(1990: 131)。采用弗雷格的方法,一个概念如何指涉世界变成了“客观事实:…一个人无法创造其价值”(1990: 135)。因此,使概念具有意义的机构,包括语言这一社会机构在内,不容置疑,创造了一种回溯到巴门尼德的新形式的沉默。维也纳学派用经验性输入取代弗雷格函数所依赖的概念后,周围的沉默再次被打破。奈伊指出,这种理论发展将科学置于有意义的批评之上,因此允许科学推理被威权政权利用(1990: 163–171)。

作为逻辑的替代方案,奈伊建议为女性建立信心,并借助具体的(自然的,而非人为的)“女性语言”来发展新概念。关于女性或为女性而设的话语可能提供包容、凝聚力和分享权力的方式。历史上,女性一直依赖于阅读所需的技能。

我们听过和阅读以求生存,我们阅读以预测那些掌握权力的人对我们的策略,以诱惑可能帮助我们的人,以安抚恶霸,照顾孩子,护理病人和受伤者。 (1990: 184)

下一步在于发展语言以做出回应。

Nye 的试验在避免争论方面存在两种方式上的失败,这是女性主义者和其他学者观察到的,他们并未被她的社会历史阅读所说服。一些人指出她在历史解释上的错误(Keith 1993; Weiner 1994)。其他人发现,在《权力之词》中,Nye 确实进行了论证,但未能说服,因此未能提供她所寻求的逻辑替代方案(Gilbert 1994; Ayim 1995)。

吉尔伯特提出了一种相关但不同的对形式逻辑的批评,因为他认为形式逻辑在“批判-逻辑”方法中的作用是从话语中提取文本,以便将竞争性或争辩性过程应用于风格化文本(1994)。他认为,这种抽象服务于欧美学术哲学的竞争功能和标准实践,与莫尔顿(1983)的观点相似。因为论证不必遵循批判-逻辑模型,所以女性化的推理风格可能为辩手的有效解释实践奠定基础。论证也可能在其他沟通风格和在沟通中运作的其他价值中找到自然的相关性。

推理者诉诸逻辑和其他抽象描述其他辩论者言论的方式,部分原因在于他们可能避免偏见,因为他们解释自然语言。然而,这种抽象解释可能偏向于不适合言语语境的论证评估形式。例如,如果论证评估的批判-逻辑模型为法律程序提供基础,那么可能会损害那些基于性别、种族、阶级和教育而被社会边缘化的人们获得司法公正的机会。吉尔伯特回应了奈的担忧,即逻辑系统可能反映出统治阶级的通用语言,捕捉到他们自身的利益(1994: 105)。将其应用于其他语境可能会扭曲和剥夺其他人及其交流方式的权利。

尼耶(Nye)承认女性的语言无法抵挡逻辑的力量和权威,但她认为或许推理者可以从逻辑的替代品中获得不同的东西。这可能是因为(Nye)

她的阅读观念教导我们,言说的环境和言说者本身是相关的考虑因素。(Tindale 1999: 196)

宁的“阅读”的吸引力可能在于

目前流行的阅读理论与传统逻辑不同,强调的是读者在阅读任务中所带来的兴趣、个性和动机,而不是削弱它们。 (Ayim 1995: 807)

辩论者可以通过他们的情绪语言强调论点背后的道德目标。同样,论证的解释性目的意味着发言者将其提供为真实描述,而不是作为辩论的主题(Gilbert 1994)。这样的目的和价值观可以随着从话语背景中抽象出前提-结论复合体而消失。当批判-逻辑模型奠定决策过程的基础时,它所具有的权威性会给使用其他推理和沟通风格的人带来问题。

请注意,Nye 是迄今为止唯一提出替代辩论和逻辑的女性主义哲学家。 Ayim(1995)和 Gilbert(1994)强调,不同的沟通风格和价值体系可以自然地相互关联。 Govier(1993)进一步建议,普遍逻辑的力量可能是不可或缺的,并且通过更好地理解逻辑规范的解释和应用,可以解决女性主义关注的问题。

3.2 修辞方法与权力差异

修辞学研究关注论证受众的方式,有助于解决女性主义对论证的情感和性别方面的关切(Tindale 1999: 201)。它们还可以帮助解决女性主义论证实践的困境,通过展示如何推进女性主义肯定性项目,例如承认女性经验的重要性,可能需要与男性气质常常相关联的对抗性论证形式。被识别为修辞的沟通风格既创造了社会身份的问题方面,也创造了建设性方面,包括女性身份。对情境特定的修辞分析可以揭示沟通如何产生社会身份,并提出解决推理者之间特定权力差异的方法(Bruner 1996; Palczewski 2016)。

布鲁纳(Bruner)认为,性别刻板印象的某些方面使论证变得更加困难,而其他方面则使其变得更容易(1996)。区分社会身份中赋权和削弱的方面取决于审视“男性”身份与论证理想之间的联系,以及身份政治如何抵消主导身份的力量。尽管演讲者必须压抑自己与他人的独特差异,以便明确地就自己的社会立场进行交流,但由此产生的女性和男性认同并不固定。因为身份是被创造的,它们必须被维持,并且仍然可以被转变。身份的这种变化为女性主义者提供了发展女性论证并给予其认可的战略机会。布鲁纳(Bruner)认为,性别刻板印象的某些方面使论证变得更加困难,而其他方面则使其变得更容易(1996)。区分社会身份中赋权和削弱的方面取决于审视“男性”身份与论证理想之间的联系,以及身份政治如何抵消主导身份的力量。尽管演讲者必须压抑自己与他人的独特差异,以便明确地就自己的社会立场进行交流,但由此产生的女性和男性认同并不固定。因为身份是被创造的,它们必须被维持,并且仍然可以被转变。身份的这种变化为女性主义者提供了发展女性论证并给予其认可的战略机会。

Rooney 指出,人为地将论证与叙事和修辞实践分离有助于将论证与女性化分开,并阻碍了女性主义哲学论证实践(2010; Le Doeuff 1980 [1989])。关注修辞及其影响的研究可能被称为“修辞学研究”(通常在英语或文学系),但也可能在传播学、心理学以及女性和性别研究或论证研究等跨学科领域找到。修辞学研究关注特定观众的视角,对观众及观众可能拥有的各种利益的关注挑战了观点——尤其是在哲学学科中——即推理和论证必须是一场持续的战斗。Rooney 认为,哲学实践本身涉及修辞和叙事,通过神话、思维实验和隐喻。这些修辞实践使理论对特定观众更具吸引力。哲学家通常将理性描绘为与女性力量对抗,这“主要对男性在性别主义或厌女文化环境中有文化认同的情境中的男性有意义”(2010: 227)。

二十世纪的论证理论由沙音·佩尔尔曼(Chaim Perelman)和露西·奥尔布雷赫茨-提特卡(Lucie Olbrechts-Tyteca)(1958 [1969])重新唤起了关于演讲者、听众、他们的目的和社会背景的修辞研究。佩尔尔曼独自撰写,主张学者们在论证时不应诉诸“理性”作为标准,而应考虑特定社区标准下的“理性”人(1977 [1982])。

女性主义论证学通常将说服视为论证的目标。一些女性主义者对这一假设持有异议。担心说服可能本质上是一种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支配甚至暴力行为(Gearhart 1979),导致女性主义修辞学家发展出“邀请性修辞”的替代方案,其目标是理解论证的目的(Foss & Griffin 1995; Bone et al. 2008)。这种方法 resonates with 修辞学的亚里士多德历史,Christopher Tindale 观察到,这并不涉及一些女性主义者认为暴力的改变他人的意图,因为亚里士多德将改变看作是一个内在过程。根据 Tindale 的“修辞论证”模型,

观众在被说服时,是被自己的思考所说服的,经过对其理解的推理的反思,甚至可能参与完成。(1999: 191)

然而,同时,邀请修辞要求一种可能假定社会平等的礼貌(Lozano-Reich & Cloud 2009),因此它面临着与礼貌相同的问题(见第 2 节)。

Linker 认为,跨越权力差异的推理可以通过演讲者采用“智识共情”的过程来帮助;其他人的主张,尤其是这些人相对处于劣势地位时,可以帮助反思自己的解释性假设,以超越不经思考的偏见(2011; 2015)。相关地,一种游戏的态度可能有助于考虑另一个人的观点,即像 Maria Lugones(1987)所描述的“旅行”到这个人的“世界”。也许这种态度将有助于哲学家欣赏女性主义认识论中提出的观点(Lang 2010)。然而,Mariana Ortega(2006)警告说,游戏态度的激进潜力要求与有色人种妇女的作品进行深入的接触。白人女性主义者对有色人种妇女的肤浅引用只会复制哲学论证中的压迫性守门行为。

假设辩论的目标是说服,这引发了一个有限的语境,并对一些女性主义者提出了问题,特别是关于发言者之间的权力差异。然而,修辞分析为女性主义分析提供了许多资源,因为它对观众的关注提供了有关人们进行辩论的情况的宝贵细节。正如我们将在接下来看到的,关于可信度和发展“辩证不公正”概念的哲学最近的研究表达了女性主义者对辩论的持续关注,正如常规和女性主义哲学学术关于谬误和批判性思维教育的研究所做的。

4. 可信度与论证不公

Speakers 和他们的证词所获得的信誉影响了辩论过程,并可能遵循性别和其他压迫轴线的社会类别(Govier 1993)。Miranda Fricker(2007)描述了证词不公正的案例,这是认识不公正的一种形式,并确定了当听众基于说话者的社会身份给予降低的信誉或认识权威时。Patrick Bondy(2010)将类似的“辩论不公正”定义为在人们错误评估辩论者的信誉时对辩论过程造成的相关伤害。我们可以通过使用社会刻板印象来评估辩论者的信誉而低估或高估辩论者的信誉(2010)。Bondy 解释说,过高估计和低估都可能是通过社会刻板印象来看待证人而导致的,通常情况下男性的信誉会被高估,而女性的信誉会被低估。此外,来自与我们不同社会身份的人的证词可能很难被接受,仅仅因为他们的经历与我们自己的经历以及我们认同的经历相对立。当被视为谬误时,这个第二个问题被称为“地方主义”(Kahane&Cavender 2001),有时被归因于内群偏见的心理学(Brewer 1979; Rudman&Goodman 2004)。无论是由于刻板印象还是内群偏见,被削弱作为讨论参与者的地位都构成了克里斯托弗·胡克韦(2010)所描述的“参与者不公正”的认识不公正。

邦迪认为,一个被低估的证人至少会失去与他人进行批判性互动的一定能力。这种能力可能会逐渐恶化,或者这个人可能会内化其减弱的形式。低估证人会削弱辩论过程的理性,导致观众倾向于失去潜在有价值的信息和洞察力。另一方面,一个被高估的证人也可能无法从他人那里获得有价值的信息,通过阻止更好的推理线索的成功,使辩论交流偏离轨道。在特定讨论之后,被高估的人可能被视为不容置疑,因此失去(至少偶尔)参与辩论论证的好处。相比之下,弗里克的原始见解关于证言不公正的概念仅考虑了当他们的证言被低估时对知识者的有害影响,并且她认为认知不公正并不是由于高估可信度而产生的。

辩论不公正的解决方案可能只是让听众注意以辩论者的方式对待。这样可以避免将人们视为群体成员,这种做法使推理者容易受到刻板印象的影响(Govier 1993, 1999)。然而,有时人们的社会身份与他们所说的话的可信度有关,例如,当涉及到他们个人的歧视经历时。此外,社会刻板印象会在我们的思维中无意识地产生影响,这种影响被称为“内隐偏见”。这种偏见不同于内部偏见,但与之并存,有时会加强它,有时会与之冲突。结果,女性经常对其他女性(甚至对自己)持有偏见,就像男性一样,有色人种可能对自己的族裔持有无意识的偏见。当这种偏见尽管有意识的相反信念而持续存在时,心理学家将其描述为“回避性偏见”(Greenwald & Banaji 1995; Jost, Banaji, & Nosek 2004; Kay & Zanna 2009)。

隐性社会偏见的作用类似于其他认知偏见,比如那些鼓励我们从小样本和个人经验中概括的偏见,可能影响我们在推理和论证中的许多良好意图。在这些偏见削弱我们管理自身信心的能力时,它们会挫败本应抵消对抗倾向和动力的智识谦卑美德,当人们进行论证时(Kidd 2016; Aberdein 2016)。伊恩·詹姆斯·基德考虑了论证如何培养谦卑,并建议理想情况下,论证可以促进谦卑。

也是通往其他智识和伦理善的途径,如真理、知识和启蒙,正如古代哲学家所坚持的。(2016: 399)

挑战仍然是要架起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桥梁。

邦迪(Bondy)认为,由于社会偏见可能在人们对演讲者信誉的认知中是不可避免的,我们需要积极对抗它。他建议我们采取一种“元不信任”的一般态度,即对属于边缘社会群体的人的证词的信誉判断保持怀疑态度。

或者,我们可以尝试基于相互同情的“智识共情”,这是 Linker 提出的方法。她认为,同情必须涉及意识到压迫是如何通过特定交叉社会矩阵运作的,包括很难认识到的社会特权。这种交叉智识共情可能特别有助于我们意识到,正是我们自己的偏见或有限经验导致我们通过将其解释为抱怨、埋怨或“打女性(或种族等)牌”而忽视他人的证词(Linker 2011, 2015)。或者,我们可以尝试基于相互同情的“智识共情”,这是 Linker 提出的方法。她认为,同情必须涉及意识到压迫是如何通过特定交叉社会矩阵运作的,包括很难认识到的社会特权。这种交叉智识共情可能特别有助于我们意识到,正是我们自己的偏见或有限经验导致我们通过将其解释为抱怨、埋怨或“打女性(或种族等)牌”而忽视他人的证词(Linker 2011, 2015)。

在我们进行论证时实现认识正义需要对辩论者的身份进行某种形式的考量,并可能涉及到女性主义立场认识论中描述的“认识特权”。一些立场理论家认为,认识特权可能会积累给那些反对压迫的人。他们与被压迫人民的生活的互动以及他们对构建这些生活的压迫的抵抗,提供了对权力社会结构的独特和有价值的认识。因此,“女性主义立场”及其实现者可能会通过与抵抗妇女生活的压迫条件获得认识优势。尽管不必是女性才能实现这一立场及其优势,但女性本身可能最容易实现它(Harding 1991; Intemann 2010)。

辩论者可能尝试通过元辩论来解决社会地位对辩论的影响,即背景论证可能会涉及辩论者在中心讨论中的偏见(Kotzee 2010)。然而,Linker(2014)认为,无论元辩论产生什么结果,拥有社会特权的人仍将继续从对抗性辩论中受益。辩论者很难意识到,无论在任何辩论层面,他们的偏见反映了自己的社会特权,因为社会身份经常会无意识地影响证言权威。

Linker 建议我们将认识特权视为一种关于论证的专业知识形式。这使得女性主义者和其他反压迫倡导者能够设定结束探究的界限(2014)。这些倡导者作为权威运作,并确定解释停止的地方(Hanrahan & Antony 2005)。Rooney 认为这种专业知识应该授予那些以生活经验为基础的女性哲学家,这有助于她们的女性主义哲学。辩护者应该在情境中承认专业知识。

A 相对于 B 的少数群体地位(相对于某些地方突出的地位或权力差异)使得 A 更有可能拥有与 P 相关的洞见和理解,而这些对 B 来说则不太容易获得。(2012: 322)

鲁尼表示,从个人经验出发进行论证变得重要,因为女性面临着“解释不公”(Fricker 2007)。根据弗里克的说法,解释不公意味着女性的经验可能得不到充分考虑,因为描述这些经验的语言尚未充分发展。因此,男性可能难以认识到女性提供的证据。

他们无法像女性那样自信地断言他们是否认为这是可信的,因为他们无法像女性那样接触证据。(Rooney 2012: 328)

5. 论证评估的谬误方法

论证理论在将谬论作为一个操作概念来识别论证问题方面有着悠久的传统。被识别为谬论的缺陷类型源自哲学史上不同的时期,正如查尔斯·汉布林(1970)首次认识到的那样,对论证评估的谬论方法往往缺乏关于何为谬论的共识。此外,许多理论家发现“谬论”既不适用作为一个分析范畴(Massey,1995),也不适用作为一个教学工具(Hitchcock,1995),然而学术上的争议并没有阻止人们常规地使用谬论来评估论证和教授推理。女性主义者与其他哲学家对谬论持有矛盾的态度,他们提出了自己的批评和发展,但在谬论的对抗性质方面出现了特定的争议。

一些女性主义者指责传统谬误的不足,无法解决女性在论证交流中面临的问题(Al Tamimi 2011),还有一些人指出一些哲学家使用谬误标签来否定和沉默女性哲学家。特别是,当女性哲学家运用关于哲学史的论证时,他们被指控犯有基因谬误(例如,Levin 1988)。这种谬误是由于认为一个主张或理论的重要性取决于其起源和历史——其起源,从而在不关注其当前含义和背景的情况下对该观点进行驳斥。女性主义哲学家考虑到,大多数理论,包括许多哲学理论,是由男性发展的这一事实可能会削弱将这些理论应用于女性的正当性。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女性主义者还关注这些理论目前的运作方式。

一些哲学家难以认识到女性主义历史批判对哲学理论的复杂性,可能首先是因为女性主义使用了一些被发展出“遗传谬误”这一范畴的哲学家所针对的理论。玛格丽特·克劳奇解释说,遗传谬误的概念仅在 20 世纪初由一些分析传统中的哲学家明确发展,目的是贬低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学派的科学地位。考虑到来自欧洲大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学派的理论影响了大量女性主义理论,克劳奇认为女性主义分析乍看之下似乎犯了遗传谬误并不奇怪(1991;1993)。

此外,克劳奇(Crouch)认为,将“遗传谬误”这一标签用于批评哲学学科中历史上男性化的观点来源的女性主义批评,依赖于对什么构成谬误的误解,这一点在一个合理的共识已经形成的时候:并非每一种与谬误标签相关的推理模式——在这里是遗传诉求——都构成该谬误;可能存在例外情况,甚至有一些高度合理的实践采用了相同的模式。因此,一些对个人特征的诉求是相关的,并不构成人身攻击谬误,一些对权威的诉求是完全合理的,并不是从属威望谬误的案例(沃尔顿,1995)。关于遗传谬误的学术研究同样认识到,一个理论的历史发展方式只有在现在支持它的推理的价值时才会受到影响。特别是,克劳奇解释说,当证词是其唯一支持时,或者当一个主张涉及演讲者作为主题时,以及每当信息来源具有支持陈述真实性或虚假性的客观联系时,主张的起源会影响其理由(1991;1993)。

女性主义认识论被指责犯有遗传谬误,因为提出有关经典文集起源的问题,这不仅仅是基于对该谬误的误解,批评本身也犯有违反问题的谬误。对一些女性主义哲学的批评者做出认识论假设,即信念的起源与其合理性无关,而这正是这些女性主义者所反对的观点(见 Crouch 1991)。例如,立场理论家认为,妇女的物质状况会影响并有利于妇女和女性主义者所拥有的理解类型(Harding 1991)。女性主义认识论的批评者不能简单地假定某种类型的前提使用使得一条推理无法被证明合理。

这种女性主义者与批评者之间的交流——其中每一方都指责对方犯有谬误——说明了辩论者如何使用谬误标签来表征他们的分歧。一些女性主义者主张将谬误分析作为一种情境化的认识论形式(Janack & Adams 1999),一些人建议开发新的谬误标签来帮助解决女性主义认识论关切。Code 建议将对人身攻击的对应词称为对女性身攻击,以解决听众和观众如何贬低女性证词的问题(1995: 58–82)。此外,以男性为标准的 androcentrism,可以被称为在辩证中出现的典型问题。更一般地说,Hundleby(2016)认为,假设那些倾向于被系统性地授予社会权威的人的刻板特质是值得的,比如男性和白人,可能被确定为“现状谬误”。关于辩证中谬误的更好教育可能有助于解决潜在支持“现状谬误”的内在偏见。提出新的谬误标签的建议,例如对性行为的诉诸(Anger & Hundleby 2016),绝非女性主义独有,但它为社会正义项目提供了特殊力量,提供了语言来解释社会边缘化经验,从而解决解释学不公正。

精通谬误方法可以赋予力量,即使任何声称存在谬误的主张都会明确表示不同意见,并涉及一种对抗性质,这可能会使社会边缘化的人难以使用。它至少涉及到 Govier(1999)所描述的某种程度的对抗性:“最小对抗性”是对他人观点的反对,而不是对个人的反对。即使涉及到这种最小程度的对抗性,也可能使谬误方法成为一种难以在社会化和礼貌规范鼓励下级表达异议的情境中使用的论证形式(Rooney 2003)。然而,一些个体女性在对抗性参与中取得成功,一些人乐于在辩论中加剧的对立中获得快乐,对抗性对话对一些女性的文化和身份至关重要(Schiffrin 1984; Henning 2018, 2021)。此外,对立对于女性主义的抵抗、斗争和变革是必要的。通过这些方式,女性、女性主义者和其他相关解放项目的人们可以在谬误方法的对抗性中找到独特的资源。

批判性思维与论证教学

谬误仍然是教授推理的一种流行方式,论证分析也是如此。这两者在加拿大、美国和英国高等教育的内容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作为哲学系经常教授的“批判性思维”技能之一。教育使推理文化得以加强和再生产,这些文化影响着女性主义对更大社会进行转型的前景。教育机构拥有权威,并授予思想体系和个人权威,批判性思维教育以这种方式提供了遵从或社会转型的机会,从个体推理和人际话语的层面开始。在许多方面,批判性思维的理想和实践促进了社会进步,但在其他方面需要改革。

论证教育从学术界进入普通推理实践的方式可能相当间接和缓慢,但学术哲学并不仅仅是众多话语中的一个,它在验证或授权其他话语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Alcoff 1993),尤其是通过批判性思维教学传达的认识论假设。批判性思维课程成为二十世纪晚期本科课程的固定组成部分,因此“批判性思维”中隐含的推理标准作为学生的教育目标直接影响着每年无数学生。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明确的西方实践和理想,提供了对于强化各种文化中男性主导地位的推理模式的替代方案,包括西方文化在内(Norris 1995)。在批判性思维课程中,对个体理性和独立推理的呼吁与对传统的呼应以及对社区和个人关系的优先考虑形成对比。

思维系统,如理论或逻辑,以及言语行为,如论证,可能具有权威性,而这种权威性并非与特定发言者或发言者类型相关联,尽管人们可能是权威性的典范持有者。社会机构的权威性,尤其是在它们声称是客观的情况下,Code(1995: 21, 181)认为,可能是合理的或不合理的。在技术社会中,承认包括高等教育机构在内的非人格化权威的合理性变得司空见惯,而那些缺乏社会地位和专业知识的人对专业知识的权威性依赖加剧。这种权威实际上掌握在拥有社会特权的人手中,而社会边缘化的人对发展知识的机构(从法律体系和媒体到论证教学的教学法,以“批判性思维”教育形式)有着严重的利害关系(Hundleby 2013b)。

Hundleby 认为,哲学系提供的批判性思维课程目前往往会强化学科偏见,因为它们援引了一种缺乏监督和评估的权威(Hanrahan & Antony 2005)。教科书呈现谬误的典型方式表现出对当前非正式逻辑学术的无知,而这些学术将提供适当的专业知识来源。很少有学者撰写的教科书中包含有关论证或逻辑的文章,而这些由非专家撰写的教科书最有可能展现出 Moulton(1983)所描述的对手方法。对该方法的依赖的不反思性质表明它在哲学中仍然具有权威性,同时也是“范式性的”(Hundleby 2010)。

吉尔伯特(Gilbert 1994: 111)认为,批判性思维教育应肯定一系列不涉及传统逻辑的考虑。当代哲学理论倾向于将论证视为前提-结论复合体,仅仅作为生成它们的话语的“产物”(温泽尔(Wenzel 1980 [1992])),而不考虑导致它们产生的过程。对前提-结论复合体的关注掩盖了与女性主义目标防止伤害相关的因素(朗(Lang 2010)),哲学中缺乏适当的“修辞空间”或概念框架阻碍了人们对妇女面临问题的教育(科德(Code 1995))。标准的欧美哲学实践——对抗范式或批判-逻辑模型——忽略了关于争论的重要方面,这些方面表明了关于争辩者社会身份的女性主义主张的重要性和说服力。争论具有见证性维度,正如奥德里·雅普(Audrey Yap)所解释的那样(2013;2015)。意识到推理和哲学论证的情境方面有助于欣赏女性主义观点。它还为更严谨的分析和更彻底的批判性思维提供了基础。

Linker (2015)反其道而行之,不同于未能反映论证学术的教科书的大趋势,而是遵循了一小部分由专家作者编写的教科书的传统,这些教科书也推动了关于论证的学术理论化(例如,Govier 1985; Johnson & Blair 1977; Makau & Marty 2001, 2013)。她的《智识共情》旨在为推理者提供理解社会不平等如何影响人们生活以及这些结构如何被维持的技能。在“智识共情”中涉及的前三项技能是:(i)理解特权的隐形性;(ii)知道社会身份是交叉的;[6] 和(iii)使用合作推理模型。Linker 认为,社会身份是奎因所谓的“信念网络”的核心,也就是说,它与一个人的许多信念紧密相连;对于 Linker 来说,这涉及到他们的自尊。人们对社会身份的个人利益意味着涉及我们身份的讨论可能充满情感上的紧张。我们“把它当成个人的事”。当人们在讨论社会身份的方面时,他们经常陷入责备或内疚的情绪中。Linker 建议,通过考虑每个人在社会特权方面的个人情况的复杂性,推理者可以找到替代这种破坏性反应的方法。关注彼此观点的具体性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彼此,并为推理者建立更具合作性和少对抗性的辩论准备(Linker 2015: 98)。

根据林克(Linker)的观点,智识共情还要求,当遇到看似偏见或刻板印象的观点时,推理者(iv)应用一种有条件的信任原则,将持有该观点的人视为理性和出于善意。这种假设使我们更好地了解持有该观点的人真正的理由,并一般提高了听众收集和分享证据的能力(2015: 156–158)。根据林克的观点,智识共情还要求,当遇到看似偏见或刻板印象的观点时,推理者(iv)应用一种有条件的信任原则,将持有该观点的人视为理性和出于善意。这种假设使我们更好地了解持有该观点的人真正的理由,并一般提高了听众收集和分享证据的能力(2015: 156–158)。

最后,林克(Linker)建议(v)认识到我们相互对偏见和刻板印象的脆弱性,同时允许自己对新信息做出响应和适应。这需要勇气和力量。因此,林克的五项技能提供了一种处理辩论的见证维度的方法,特别关注人们在来自非常不同社会位置时辩论时的运作。这种批判性思维的愿景在解决女性主义对辩论文化和实践的关注方面迈出了一步。

女性主义,哲学学科和论证学者

总的来说,正如我们在谬论和论证教学的讨论中特别看到的那样,以及在对手方法的主导地位中,女性主义哲学对论证的工作揭示了哲学家们需要关注论证学的必要性。关于不同论证模式和风格如何促进知识进步的过时或不学术的概念可能会削弱哲学推理的价值,特别是哲学家如何回应女性主义哲学。然而,跨学科论证学者和女性主义哲学家探讨这些紧张关系的工作在哲学学科中受到了很少的关注。

女性主义论证学中仍需要哲学关注的议题包括:辩论可以服务的价值范围和复杂性,包括社会正义、社会凝聚力、争端解决和知识;以及更全面地呈现辩论实践,考虑话语规范如何编码权力和特权,例如通过礼貌和证言权威。对这些议题的女性主义研究对辩论学和哲学学科都很重要,考虑到辩论对其实践的核心地位。跨学科的辩论视角为女性主义目的提供了有用资源,并承诺一个可能统一不同女性主义关注的更广泛视角;同时,其他学科也可能面临来自女性主义视角的挑战,就像修辞学为辩论提供唯一目的的说服所面临的挑战一样。

女性主义对论证的关注拉动着不同的方向,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女性主义者经常反对哲学学科中的实践和理论,某种形式的反对是女性主义工作的内在特征。然而,女性主义者批评在哲学中对对立风格推理的默认采用以及认为辩论者必须相互对立或者必须持有相反信念的过分强调。对礼貌的呼吁并不能像一些论证理论家经常假定的那样轻松解决这些问题。此外,尽管一些论证学者中最糟糕的倾向可能会代代相传地在哲学家教授的批判性思维课程中传承下去,但这些课程有潜力促进社会正义的进步。让我们注意到,总体而言,女性主义对论证的观点挑战了广泛的社会和认识论规范,并关注这些规范在批判性思维文化、学术哲学以及其他共享推理标准中的体现方式。

Bibliography

  • Aberdein, Andrew, 2016, “Virtue Argumentation and Bias”, in Bondy and Benacquista 2016: archive 113. [Aberdein 2016 available online].

  • Al Tamimi, Khameiel, 2011, “A Gendered Analysis of the Role of Authority in Argumentation”, in Frank Zenker (ed.), Argumentation: Cognition and Community: Proceedings of the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Ontario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Argumentation (OSSA 9), 8–21 May 2011, Windsor, Ontario, archive 5. [Al Tamimi 2011 available online]

  • Alcoff, Linda Martin, 1993, “How is Epistemology Political?” in Roger S. Gottlieb (ed.), Radical Philosophy: Tradition, Counter-tradition, Politics, Philadelphia, P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pp. 65–85.

  • –––, 2013, “Philosophy’s Civil Wars”, Proceedings and Addresse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 87: 16–43.

  • Alston, Kal, 1995, “Begging the Question: Is Critical Thinking Biased?”, Educational Theory, 45(2): 225–233. doi:10.1111/j.1741-5446.1995.00225.x

  • Anger, Beverley and Catherine Hundleby, 2016, “Ad Stuprum: The Appeal to Sex” in Bondy and Benacquista 2016: archive 104. [Anger and Hundleby 2016 available online]

  • Ayim, Maryann, 1988, “Violence and Domination as Metaphors in Academic Discourse”, in Trudy Govier (ed.), Selected Issues in Logic and Communication, Belmont, CA: Wadsworth, pp. 184–195.

  • –––, 1991, “Dominance and Affiliation: Paradigms in Conflict”, Informal Logic, 13(2): 79–88. doi:10.22329/il.v13i2.2557

  • –––, 1995, “Passing through the Needle’s Eye: Can a Feminist Teach Logic?”, Argumentation, 9(5): 801–820. doi:10.1007/BF00744759

  • Bailin, Sharon, 1995, “Is Critical Thinking Biased? Clarifications and Implications”, Educational Theory, 45(2): 191–197. doi:10.1111/j.1741-5446.1995.00191.x

  • Bell, Macalester, 2013, Hard Feelings: The Moral Psychology of Contemp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794140.001.0001

  • Bondy, Patrick, 2010, “Argumentative Injustice”, Informal Logic, 30(3): 263–278. doi:10.22329/il.v30i3.3034

  • Bondy, Patrick and Laura Benacquista (eds.), 2016, Argumentation, Objectivity and Bias: Proceedings of th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Ontario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Argumentation (OSSA 11), 18–21 May 2016, Windsor, Ontario. [Bondy and Benacquista 2016 available online]

  • Bone, Jennifer Emerling, Cindy L. Griffin, and T. M. Linda Scholz, 2008, “Beyond Traditional Conceptualizations of Rhetoric: Invitational Rhetoric and a Move Toward Civility”, Wester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72(4): 434–462. doi:10.1080/10570310802446098

  • Brewer, Marilynn B., 1979, “In-Group Bias in the Minimal Intergroup Situation: A Cognitive-Motivational 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86(2): 307–324. doi:10.1037/0033-2909.86.2.307

  • Brown, Penelope, 1976, “Women and Politeness: A New Perspective on Language and Society”, Reviews in Anthropology, 3(3): 240–249. doi:10.1080/00988157.1976.9977235

  • Brown, Penelope and Stephen C. Levinson, 1987,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CBO9780511813085

  • Bruner, M. Lane, 1996, “Producing Identities: Gender Problematization and Feminist Argumentation”, Argumentation and Advocacy, 32(4): 185–198. doi:10.1080/00028533.1996.11977994

  • Burrow, Sylvia, 2010, “Verbal Sparring and Apologetic Points: Politeness in Gendered Argumentation Contexts”, Informal Logic, 30(3): 235–262. doi:10.22329/il.v30i3.3033

  • Calhoun, Cheshire, 2000, “The Virtue of Civility”, Philosophy & Public Affairs, 29(3): 251–275. doi:10.1111/j.1088-4963.2000.00251.x

  • Ciurria, Michelle and Khameiel Altamimi, 2014, “Argumentum ad Verecundiam: New Gender-Based Criteria for Appeals to Authority”, Argumentation, 28(4): 437–452. doi:10.1007/s10503-014-9328-0

  • Code, Lorraine, 1991, What Can She Know? Feminist Theor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 1995, Rhetorical Spaces: Essays on Gendered Locations, New York: Routledge. doi:10.4324/9780203724132

  • –––, 2006, Ecological Thinking: The Politics of Epistemic Loc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0195159438.001.0001

  • Cohen, Daniel H., 1995, “Argument Is War...and War Is Hell: Philosophy, Education, and Metaphors for Argumentation”, Informal Logic, 17(2): 177–188. doi:10.22329/il.v17i2.2406

  • Crouch, Margaret A., 1991, “Feminist Philosophy and the Genetic Fallacy”, Hypatia, 6(2): 104–117. doi:10.1111/j.1527-2001.1991.tb01395.x

  • –––, 1993, “A ‘Limited’ Defense of the Genetic Fallacy”, Metaphilosophy, 24(3): 227–240. doi:10.1111/j.1467-9973.1993.tb00900.x

  • Dutilh Novaes, Catarina, 2011, “The Historical and Philosophical Origins of Normativism”,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34(5): 253–254. doi:10.1017/S0140525X11000124

  • –––, 2015, “A Dialogical, Multi-Agent Account of the Normativity of Logic: A Dialogical, Multi-Agent Account of the Normativity of Logic”, Dialectica, 69(4): 587–609. doi:10.1111/1746-8361.12118

  • Fine, Cordelia, 2010, Delusions of Gender: How Our Minds, Society, and Neurosexism Create Difference,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

  • Foss, Sonja K. and Cindy L. Griffin, 1995, “Beyond Persuasion: A Proposal for an Invitational Rhetoric”,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 62(1): 2–18. doi:10.1080/03637759509376345

  • Fricker, Miranda, 2007, Epistemic Injustice: Power and the Ethics of Know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8237907.001.0001

  • Gearhart, Sally Miller, 1979, “The Womanization of Rhetoric”, Women’s Studies International Quarterly, 2(2): 195–201. doi:10.1016/S0148-0685(79)91809-8

  • Gilbert, Michael A., 1994, “Feminism, Argumentation and Coalescence”, Informal Logic, 16(2): 95–113. doi:10.22329/il.v16i2.2444

  • –––, 1997, Coalescent Argumentation,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 –––, 2007, “Informal Logic and Intersectionality”, in Reason Reclaimed: Essays in Honour of J. Anthony Blair and Ralph H. Johnson, Hans V. Hansen and Robert C. Pinto (eds.), Newport News, VA: Vale Press, pp. 229–241.

  • Gilligan, Carol, 1982, In a Different Voice: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Women’s Developmen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Goodwin, Jean and Beth Innocenti, 2019, “The Pragmatic Force of Making an Argument”, Topoi, 38(4): 669–680. doi:10.1007/s11245-019-09643-8

  • Govier, Trudy, 1985, A Practical Study of Argument, Belmont, CA: Wadsworth.

  • –––, 1993, “When Logic Meets Politics: Testimony, Distrust, and Rhetorical Disadvantage”, Informal Logic, 15(2): 93–104. doi:10.22329/il.v15i2.2476

  • –––, 1999, The Philosophy of Argument, Newport News, VA: Vale Press.

  • Greenwald, Anthony G. and Mahzarin R. Banaji, 1995, “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 Attitudes, Self-Esteem, and Stereotypes”, Psychological Review, 102(1): 4–27. doi:10.1037/0033-295X.102.1.4

  • Hamblin, Charles L., 1970, Fallacies, London: Methuen.

  • Hample, Dale, Marceline Thompson-Hayes, Kelly Wallenfelsz, Paul Wallenfelsz, and Christiana Knapp, 2005, “Face-to-Face Arguing Is an Emotional Experience: Triangulating Methodologies and Early Findings”, Argumentation and Advocacy, 42(2): 74–93. doi:10.1080/00028533.2005.11821643

  • Hanrahan, Rebecca and Louise Antony, 2005, “Because I Said So: Toward a Feminist Theory of Authority”, Hypatia, 20(4): 59–79. doi:10.1111/j.1527-2001.2005.tb00536.x

  • Hansen, Hans V. and Robert C. Pinto (eds.), Fallacies: Classical and Contemporary Readings, College Park, PA: Penn State University Press.

  • Harding, Sandra, 1991, Whose Science? Whose Knowledge? Thinking from Women’s Lives,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Harding, Sandra and Merrill B. Hintikka (eds.), 1983, Discovering Reality: Feminist Perspectives on Epistemology, Metaphysics, Methodolog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Synthese Library 161),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doi:10.1007/0-306-48017-4

  • Henning, Tempest, 2018, “Bringing Wreck”, Symposion, 5(2): 197–211. doi:10.5840/symposion20185216

  • –––, 2021, “‘I Said What I Said’: Black Women and Argumentative Politeness Norms”, Informal Logic 41(1).

  • Hitchcock, David, 1995, “Do the Fallacies Have a Place in the Teaching of Reasoning Skills or Critical Thinking?” in Hansen and Pinto 1995: 319–227.

  • –––, 2017, “Informal Logic and the Concept of Argument”, in On Reasoning and Argument: Essays in Informal Logic and on Critical Thinking, by David Hitchcock, (Argumentation Library 30), Cham: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pp. 447–475. doi:10.1007/978-3-319-53562-3_29

  • Hookway, Christopher, 2010, “Some Varieties of Epistemic Injustice: Reflections on Fricker”, Episteme, 7(2): 151–163. doi:10.3366/epi.2010.0005

  • Howes, Moira and Catherine Hundleby, 2018, “The Epistemology of Anger in Argumentation”, Symposion, 5(2): 229–254. doi:10.5840/symposion20185218

  • Hundleby, Catherine, 2010, “The Authority of the Fallacies Approach to Argument Evaluation”, Informal Logic, 30(3): 279–308. doi:10.22329/il.v30i3.3035

  • –––, 2013a, “Aggression, Politeness, and Abstract Adversaries”, Informal Logic, 33(2): 238–262. doi:10.22329/il.v33i2.3895

  • –––, 2013b, “Critical Thinking and the Adversary Paradigm”, Newsletter on Feminism and Philosophy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 13(1): 2–8. [Hundleby 2013b available online]

  • –––, 2016, “The Status Quo Fallacy: Implicit Bias and Fallacies of Argumentation”, in Implicit Bias and Philosophy: Volume 1, Metaphysics and Epistemology, Michael Brownstein and Jennifer Saul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238–264.

  • Intemann, Kristen, 2010, “25 Years of Feminist Empiricism and Standpoint Theory: Where Are We Now?”, Hypatia, 25(4): 778–796. doi:10.1111/j.1527-2001.2010.01138.x

  • Janack, Marianne and John Charles Adams, 1999, “Feminist Epistemologies, Rhetorical Traditions and the Ad Hominem”, in Christine M. Sutherland and Rebecca Sutcliffe (eds.), The Changing Tradition: Women in the History of Rhetoric, Calgary: University of Calgary Press, pp. 213–224.

  • Johnson, Ralph H., 1996 [2014], The Rise of Informal Logic: Essays on Argumentation, Critical Thinking, Reasoning, and Politics, four chapters co-authored by J. Anthony Blair, edited by John Hoaglund, Newport, VA: Vale Press. Reprint, 2014, with minor typographical changes, (Windsor Studies in Argumentation, 2), Windsor, Ontario: University of Windsor Digital Press. doi:10.22329/wsia.02.2014

  • Johnson, Ralph H. and J. Anthony Blair, 1977, Logical Self-Defense, Toronto: McGraw-Hill Ryerson.

  • Jost, John T., Mahzarin R. Banaji, and Brian A. Nosek, 2004, “A Decade of System Justification Theory: Accumulated Evidence of Conscious and Unconscious Bolstering of the Status Quo”, Political Psychology, 25(6): 881–919. doi:10.1111/j.1467-9221.2004.00402.x

  • Kahane, Howard and Nancy Cavender, 2001, Logic and Contemporary Rhetoric, ninth edition, Belmont, CA: Wadsworth.

  • Kay, Aaron C. and Mark P. Zanna, 2009, “A Contextual Analysis of the System Justification Motive and Its Societal Consequences”, in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Bases of Ideology and System Justification, John T. Jost, Aaron C. Kay, and Hulda Thorisdottir (ed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58–182.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5320916.003.007

  • Keith, William, 1993, “Review of Words of Power: A Feminist Reading of the History of Logic, by Andrea Nye”, Quarterly Journal of Speech, 79(2): 263–265.

  • Keller, Evelyn Fox and Christine R. Grontkowski, 1983, “The Mind’s Eye”, in Harding and Hintikka 2004: 207–224. doi:10.1007/0-306-48017-4_12

  • Kidd, Ian James, 2016, “Intellectual Humility, Confidence, and Argumentation”, Topoi, 35(2): 395–402. doi:10.1007/s11245-015-9324-5

  • Kotzee, Ben, 2010, “Poisoning the Well and Epistemic Privilege”, Argumentation, 24(3): 265–281. doi:10.1007/s10503-010-9181-8

  • Kukla, Rebecca, 2014, “Performative Force, Convention, and Discursive Injustice”, Hypatia, 29(2): 440–457. doi:10.1111/j.1527-2001.2012.01316.x

  • Lakoff, George and Mark Johnson,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Laverty, Megan, 2009, “Civility, Tact, and the Joy of Communication”, in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2009,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Society, pp. 228–237. [Laverty 2009 available online]

  • Lang, James C., 2010, “Feminist Epistemologies of Situated Knowledges: Implications for Rhetorical Argumentation”, Informal Logic, 30(3): 309–334. doi:10.22329/il.v30i3.3036

  • Le Doeuff, Michèle, 1980 [1989], Recherches sur l’imaginaire philosophique, Paris: Payot. Translated as The Philosophical Imaginary, Colin Gordon (trans.),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 Levin, Margarita, 1988, “Caring New World: Feminism and Science”, The American Scholar, 57(1): 100–106.

  • Linker, Maureen, 2011, “Do Squirrels Eat Hamburgers?: Intellectual Empathy as a Remedy for Residual Prejudice”, Informal Logic, 31(2): 110–138. doi:10.22329/il.v31i2.3063

  • –––, 2014, “Epistemic Privilege and Expertise in the Context of Meta-Debate”, Argumentation, 28(1): 67–84. doi:10.1007/s10503-013-9299-6

  • –––, 2015, Intellectual Empathy: Critical Thinking for Social Justice, Ann Arbor, MI: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 Lloyd, Keith, 2014, “Feminist Challenges to ‘Academic Writing’ Writ Large: Changing the Argumentative Metaphor from War to Perception to Address the Problem of Argument Culture”, Intertexts, 18(1): 29–46. doi:10.1353/itx.2014.0004

  • Longino, Helen E., 1990, Science as Social Knowledg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Lozano-Reich, Nina M. and Dana L. Cloud, 2009, “The Uncivil Tongue: Invitational Rhetoric and the Problem of Inequality”, Wester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73(2): 220–226. doi:10.1080/10570310902856105

  • Lugones, María, 1987, “Playfulness, ‘World’-Travelling, and Loving Perception”, Hypatia, 2(2): 3–19. doi:10.1111/j.1527-2001.1987.tb01062.x

  • Makau, Josina M. and Debian L. Marty, 2001, Cooperative Argumentation: A Model for Deliberative Community, Long Grove, IL: Waveland Press.

  • –––, 2013, Dialogue and Deliberation, Long Grove, IL: Waveland Press.

  • Massey, Gerald J., 1995, “The Fallacy behind Fallacies”, in Hansen and Pinto 1995: 159–171.

  • Mayo, Cris, 2001, “Civility and its Discontents: Sexuality, Race, and the Lure of Beautiful Manners”, in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2001,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Society, pp. 78–87. [Mayo 2001 available online]

  • Miller, Kathleen, 1995, “A Feminist Defense of the Critical-Logical Model”, Informal Logic, 17(3): 337–346. doi:10.22329/il.v17i3.2422

  • Mills, Charles W., 2005, “‘Ideal Theory’ as Ideology”, Hypatia, 20(3): 165–183. doi:10.1111/j.1527-2001.2005.tb00493.x

  • Moulton, Janice, 1983, “A Paradigm of Philosophy: The Adversary Method”, in Harding and Hintikka 1983: 149–164. doi:10.1007/0-306-48017-4_9

  • Norris, Stephen P., 1995, “Sustaining and Responding to Charges of Bias in Critical Thinking”, Educational Theory, 45(2): 199–211. doi:10.1111/j.1741-5446.1995.00199.x

  • Nye, Andrea, 1990, Words of Power: A Feminist Reading of the History of Logic, New York: Routledge. doi:10.4324/9780367854447

  • O’Keefe, Daniel J., 1982, “The Concepts of Argument and Arguing”, in Advances in Argumentation Theory and Research, J. Robert Cox and Charles Arthur Willard (eds.), Carbondale, IL: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pp. 3–23.

  • Olberding, Amy, 2014, “Subclinical Bias, Manners, and Moral Harm”, Hypatia, 29(2): 287–302. doi:10.1111/hypa.12026

  • –––, 2015, “It’s Not Them, It’s You: A Case Study Concerning the Exclusion of Non-Western Philosophy”, Comparative Philosophy, 6(2): 14–34. doi:10.31979/2151-6014(2015).060205

  • Orr, Deborah, 1989, “Just the Facts Ma’am: Informal Logic, Gender and Pedagogy”, Informal Logic, 11(1): 1–10. doi:10.22329/il.v11i1.2613

  • Ortega, Mariana, 2006, “Being Lovingly, Knowingly Ignorant: White Feminism and Women of Color”, Hypatia, 21(3): 56–74. doi:10.1111/j.1527-2001.2006.tb01113.x

  • Palczewski, Catherine Helen, 2016, “Feminisms and Argumentation”, in The Wiley Blackwell Encyclopedia of Gender and Sexuality Studies, Nancy A Naples (ed.-in-chief), Malden, MA: Wiley-Blackwell. doi:10.1002/9781118663219.wbegss030

  • Perelman, Chaim, 1977 [1982], L’Empire rhétorique: rhétorique et argumentation, Paris: J. Vrin. Translated as The Realm of Rhetoric, William Kluback (trans.), Notre Dame, IN: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1982.

  • Perelman, Chaim and Lucie Olbrechts-Tyteca, 1958 [1969], Traité de l’argumentation: la nouvelle rhétorique,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Translated as The New Rhetoric: A Treatise on Argumentation, John Wilkinson and Purcell Weaver (trans.), Notre Dame, IN: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1969.

  • Quine, Willard van Orman, 1960, Word and Object,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Quine, Willard van Orman and Joseph S. Ullian, 1970, The Web of Belief, New York: Random House. Second edition, 1978

  • Rancer, Andrew S. and Kathi J. Dierks-Stewart, 1985, “The Influence of Sex and Sex-role Orientation on Trait Argumentativen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49(1): 69–70.

  • Reiheld, Alison, 2013, “Asking Too Much? Civility vs. Pluralism”, Philosophical Topics, 41(2): 59–78. doi:10.5840/philtopics201341215

  • Rooney, Phyllis, 2001, “Gender and Moral Reasoning Revisited: Reengaging Feminist Psychology”, in Feminists Doing Ethics, Peggy DesAutels and Joanne Waugh (eds),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pp. 153–166.

  • –––, 2003, “Feminism and Argumentation: A Response to Govier”, in J. Anthony Blair, Ralph H. Johnson, Hans V. Hansen, and Christopher W. Tindale (eds.), Informal Logic at 25: Proceedings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Ontario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Argumentation (OSSA 5), pp. 14–17 May 2003, archive 77. [Rooney 2003 available online]

  • –––, 2010, “Philosophy, Adversarial Argumentation, and Embattled Reason”, Informal Logic, 30(3): 203–234. doi:10.22329/il.v30i3.3032

  • –––, 2012, “When Philosophical Argumentation Impedes Social and Political Progress: When Philosophical Argumentation Impedes Progress”, Journal of Social Philosophy, 43(3): 317–333. doi:10.1111/j.1467-9833.2012.01568.x

  • Rowland, Robert C., 1995, “In Defense of Rational Argument: A Pragmatic Justification of Argumentation Theory and Response to Postmodern Critique”, Philosophy and Rhetoric, 28(4): 350–364.

  • Rudman, Laurie A. and Stephanie A. Goodwin, 2004, “Gender Differences in Automatic In-Group Bias: Why Do Women Like Women More Than Men Like Me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7(4): 494–509. doi:10.1037/0022-3514.87.4.494

  • Schiffrin, Deborah, 1984, “Jewish Argument as Sociability”, Language in Society, 13(3): 311–335. doi:10.1017/S0047404500010526

  • Tanesini, Alessandra, 2018, “Arrogance, Anger and Debate”, Symposion, 5(2): 213–227. doi:10.5840/symposion20185217

  • Tindale, Christopher W., 1999, Acts of Arguing: A Rhetorical Model of Argument,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 –––, 2007, “Constrained Maneuvering: Rhetoric as a Rational Enterprise”, Argumentation, 20(4): 447–466. doi:10.1007/s10503-007-9026-2

  • Verbiest, Agnes, 1995, “Woman and the Gift of Reason”, Argumentation, 9(5): 821–836. doi:10.1007/BF00744760

  • Walton, Douglas N., 1992, The Place of Emotion in Argument, College Park, PA: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 –––, 1995, A Pragmatic Theory of Fallacy, Tuscaloosa, AL: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

  • Warren, Karen J., 1988, “Critical Thinking and Feminism”, Informal Logic, 10(1): 31–44. doi:10.22329/il.v10i1.2636

  • Weiner, Joan, 1994, “Review: Words of Power. A Feminist Reading of the History of Logic by Andrea Nye”, The Journal of Symbolic Logic, 59(2): 678–681. doi:10.2307/2275421

  • Wenzel, Joseph W., 1980 [1992], “Perspectives on Argument”, Proceedings of the Summer Conference on Argumentation (Alta, Utah, July 26–29, 1979), Jack Rhodes and Sara Newell (eds.), Annandale, VA: Speech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pp. 112–133. Reprinted in Reading in Argumentation, William L. Benoit, Dale Hample, and Pamela Benoit (eds.),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1992, pp. 121–143.

  • Yap, Audrey, 2013, “Ad Hominem Fallacies, Bias, and Testimony”, Argumentation, 27(2): 97–109. doi:10.1007/s10503-011-9260-5

  • –––, 2015, “Ad Hominem Fallacies and Epistemic Credibility”, in Argument Types and Fallacies in Legal Argumentation, Thomas Bustamante and Christian Dahlman (eds.), (Law and Philosophy Library 112), Cham: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pp. 19–35. doi:10.1007/978-3-319-16148-8_2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with additional suggestions.]

Aristotle, General Topics: rhetoric | bias, implicit | consequentialism | critical thinking | epistemology: virtue | ethics: deontological | fallacies | feminist philosophy | feminist philosophy, interventions: epistemolog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 feminist philosophy, interventions: ethics | feminist philosophy, interventions: history of philosophy | feminist philosophy, interventions: philosophy of language | feminist philosophy, interventions: social epistemology | feminist philosophy, topics: perspectives on power | feminist philosophy, topics: perspectives on science | feminist philosophy, topics: perspectives on sex and gender | Frege, Gottlob | Kuhn, Thomas | logic: informal | Parmenides | Plato | Popper, Karl | Quine, Willard Van Orman | reasoning: defeasible | scientific explanation | testimony: epistemological problems of | Vienna Circle

Copyright © 2021 by Catherine E. Hundleby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