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认知 cognition (Kristin Andrews and Susana Monsó)

首次发表于 2021 年 3 月 8 日星期一

哲学对动物的关注可以在哲学史上的各种文本中找到,包括亚里士多德和伊本·巴杰对动物分类的讨论,波菲里、克里西普斯、阿奎那和康德对动物理性的讨论,达尔玛基尔蒂、特莱西奥、康威、笛卡尔、坎文迪什和伏尔泰对心智连续性和心智本质的讨论,伊本·西那对动物自我意识的讨论,庄子对理解他人思想和感受的讨论,珊塔拉克希塔和本特勒姆对动物情感的讨论,荀子对人类文化独特性的讨论。近年来,在形而上学、认识论和价值理论的许多领域,哲学讨论中对动物心智的关注有所增加。鉴于非人类动物与人类分享一些生物学和心理学特征,并且我们共享社区、土地和其他资源,对非人类动物的考虑对我们的哲学活动有很大的贡献。

当代动物心智哲学通常也与动物认知和行为科学进行交流。比较认知科学是一个蓬勃发展的研究领域,以两种方式补充哲学研究。首先,动物认知哲学家可以将动物认知研究的结果作为哲学讨论的前提。例如,雅各布·贝克(2012)依赖于鸽子比较数量的能力来论证非概念性内容;西德尼·卡尔斯-迪亚曼特(即将出版)引用章鱼的行为和生理学来捍卫具身认知;理查德·摩尔(2016a)提到猿类的手势交流来重新思考有意图交流的要求;安德鲁·巴伦和科林·克莱因(2016)引用昆虫认知研究来支持意识的新理论;萨拉·文森特、丽贝卡·林和克里斯汀·安德鲁斯(2019)引用海豚的社会实践来论证不需要元认知的规范的存在。

此外,动物认知哲学家可以研究用于证明科学所产生的主张的认知论和方法论。动物认知研究已经得出了一些令人惊讶的关于动物能力的主张,比如蛇类的社交性(Skinner&Miller 2020),蚂蚁的工具使用(Maák 等,2017),鱼类的镜像自我认知(Kohda 等,2019),大鼠的同理心(Bartal 等,2011),果蝇的社会学习(Danchin 等,2018),狗的情景记忆(Fugazza 等,2020),蜜蜂的加减法(Howard 等,2019)。我们应该如何评估这些主张呢?

一些哲学家认为,动物认知研究的标准比人类认知研究更高,并且有时要求与动物合作的科学家解决怀疑问题(Halina 2015)。其他人则对大脑大小与智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无脊椎动物的偏见提出了质疑(Mikhalevich&Powell 2020)。

动物认知研究挑战哲学家们考虑到许多通常被认为需要语言、复杂技术能力或法律制度的能力和行为实际上可能由其他缺乏这些属性的动物拥有。通过这种方式,动物认知研究经常通过展示看起来复杂的活动可以通过相当简单的机制引起来而令人惊讶。


1. 动物认知是什么?

认知通常被理解为通过信息处理实现灵活目标导向行为的能力。比较认知研究探究哪些动物行为是认知的,以及什么样的认知机制或过程使得这种行为成为可能。问题包括:动物需要什么样的表征来解决特定任务;它们是否具有心理地图、元认知或数字概念?动物如何学习;它们只有关联学习过程,还是也通过试错、游戏、洞察力或社会模仿来学习?动物如何解决问题;它们进行逻辑推理、因果推理、未来规划吗?哲学家们提出了这些问题,并补充了自己的问题,例如:动物是否有信念?哪些动物有意识?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动物是否理性?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对现象进行科学调查,并对心理属性进行概念分析。动物心智哲学承诺通过在其他物种的生活和社群中探索熟悉概念,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它们。

动物展示出令人惊讶的行为的视频,比如猩猩洗衣服和锯木头,或者狗使用按钮“说话”(参见其他互联网资源),可能会让人觉得这些动物聪明或智能。一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聪明的想法也可能让你期望动物认知研究关注的是像黑猩猩、大象、海豚、狗或乌鸦这样经常因其惊人能力而登上新闻的物种。但是动物认知研究对于蠕虫、蜜蜂、蛇、刺腹鱼、山雀和蜘蛛等物种的研究同样感兴趣,尽管对于行为主义的常规研究对象鸽子和老鼠仍然有相当多的认知研究。

此外,动物认知研究往往避免讨论哪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聪明,而是专注于上述更具体的问题。科学家们经常说,他们更关注动物在其环境中如何进化以适应生存,而不是关注它们有多聪明。这种关于智力的思考方式使得物种之间的智力比较变得无关紧要(尽管这是动物心智哲学家们很少探讨的一个话题)。

当代动物认知研究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查尔斯·达尔文的物种进化自然选择理论,以及达尔文关于物种之间心智的连续性的论点:

人类与高等动物之间的心智差异,尽管巨大,但确实是程度上的差异,而不是本质上的差异。(达尔文 1874 年:126,稍有变化的 1871 年:105)

在《物种起源》(1859 年)中,他避免将人类与其他动物进行比较,也没有讨论心理能力的进化。在他的后续著作《人类的起源》(1871 年 [第二版 1874 年])中,达尔文开始比较不同物种的心理能力。在引入第三章(第一版中的第二章)时,他写道:

如果除了人类以外的有机生物没有任何心智能力,或者他的能力与低等动物完全不同,那么我们将永远无法确信我们的高级能力是如何逐渐发展起来的。但可以证明,没有这种根本性的差异。我们还必须承认,在心智能力上,最低级的鱼类(如七鳃鳗或文昌鱼)与较高级的猿类之间存在着比猿类与人类之间更大的差距;然而,这个差距通过无数的渐变来填补。(达尔文 1874 年:65,稍有变化的 1871 年:34-35)。

达尔文关于高低的谈论表明,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不聪明,而我们人类凭借我们先进的智力,处于顶端。但这种解释与比较心理学家对待动物的方式相反,他们认为动物是不同的,而不是高低之分。此外,在《物种起源》中,达尔文坚称自然选择的进化是非等级性的,只是对环境的反应变化,而不是从低级到高级生物的逐渐改进。

尽管达尔文以人类与其他动物在形态和心理属性上存在连续性而闻名,但人们可能会原谅他有时过于匆忙地将一些人类属性归因于动物。在《人类的由来》中,达尔文讨论了一些脾气暴躁和闷闷不乐的马和狗,一只狒狒和一只狗在多年后认出友善的人,做梦的金丝雀,用气吹远处物体使其靠近的大象,用爪子拍打水面以吸引漂浮物的熊,将石头藏在床上用来敲开坚果的猴子,以及被雄鸟的歌声和鲜艳的颜色吸引的雌鸟。达尔文认为这些案例表明动物具有情感、记忆、想象力、理性、财产和审美感。

自然选择的进化理论表明,物种之间会存在差异和相似之处。就像达尔文的雀鸟根据岛上的食物而具有不同的喙形状一样,鉴于不同的环境压力,应该预期心理上的差异。因此,达尔文式的动物认知方法将强调差异和相似之处。当只关注相似性问题而不关注差异问题,或者反之,问题就会出现,我们将在第 2 节中看到。

尽管达尔文可能被视为现代动物认知研究的奠基人,但许多其他科学家也发挥了作用,导致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充满活力的跨学科研究。学习理论家仔细研究导致获取新知识的机制,这源于约翰·沃森和 B·F·斯金纳的行为主义方法。野外研究人员在古典行为学家尼古拉斯·廷伯根、康拉德·洛伦兹和卡尔·冯·弗里施的工作中受益匪浅。动物文化的考虑在生态学家和人类学家金治忍的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奠基人,他将动物的社会传播视为支持人类文化学习的同一过程。为动物设计解谜游戏的想法可以追溯到心理学家爱德华·桑代克为猫设计的谜题盒。对动物意识兴趣的复兴在心理学家玛格丽特·弗洛伊·沃什本的早期辩护中找到,她的教科书《动物心灵:比较心理学教科书》(1908 年)在 20 世纪前三分之一的心理学中被广泛使用。心理学、人类学和生物学之间的界面是今天大部分动物认知研究的主要领域。

比较认知是对动物认知能力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它将人类视为动物,并承认所有动物都是进化的生物体。它还承认存在物种特定的能力以及个体差异,并且这些能力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可以使用熟悉的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动物认知关注对行为有因果效应的能力和心理状态,因此动物认知的研究可以广泛理解为包括哲学家在心灵概念下涵盖的所有主题。

对于一些人来说,对比认知的当前哲学兴趣是受动物学家唐纳德·格里芬(Donald Griffin)撰写的一系列书籍的启发,这些书籍主张动物思维和动物意识(格里芬 1976 [1981],1985,1992 [2001])的观点,这些观点当时并未引起科学家的关注。科学家和哲学家之间的合作为这些问题的初步研究提供了一个丰富的环境。值得注意的是,在哲学家科林·艾伦(Colin Allen)和生物学家马克·贝科夫(Marc Bekoff)的书《心灵的物种:认知行为学的哲学与生物学》(1997)中,这个跨学科团队向更广泛的哲学界介绍了许多与动物心灵科学相关的问题。

动物心灵哲学家有时对与科学的主张如何产生和证明相关的认知美德感兴趣,以及科学研究中使用的概念是否合理。动物心灵哲学家有时还对科学研究的发现如何作为哲学论证的前提感兴趣。在本条目的其余部分,我们将探讨这两个方面。

2. 动物认知研究中的哲学假设

哲学与动物认知研究相连接的一种方式是因为,与任何科学一样,比较认知研究的实践中嵌入了许多哲学假设。科学家们,像所有人类一样,对如何使用术语进行选择,他们受到自己的价值观的影响来制定问题和寻求数据,他们对研究主题有一些假设,以及对数据的科学可信解释和良好科学解释的优点有一些观点。科学家的目标是追求客观性,但追求客观性本身可能引入新的偏见,这一点我们从科学客观性和女性主义科学哲学的研究中得知。这在动物认知研究中和其他任何科学中都是如此(Andrews 2020c)。

哲学假设在动物认知研究中存在,最明显的体现在对研究对象能力的定义上。例如,当科学家们开始一个实验项目来确定某个物种是否具有利他主义、合作或同理心等能力时,他们会假设这些术语的某种定义。这些定义通常是操作性的,意味着它们关注的是动物必须展现出的行为或生理反应,以确认它们具备这种能力。但即使是操作性定义也带有哲学上的包袱。例如,一些科学家认为,在动物中发现情感传染就足以声称该物种具备同理心。这就预设了某种特定的同理心哲学观点是正确的,而其他观点则不是。例如,一些现象学的同理心观点并不要求情感状态匹配(Zahavi&Overgaard 2012),因此,在这些观点下,在动物中发现情感传染并不足以声称它们具备同理心能力。

简单地陈述一个特定术语的使用方式可能看起来是良好的科学,因为这被认为能够清楚地阐明正在研究的内容。术语通常在没有任何论证的情况下被定义,或者仅仅通过复制另一位科学家给出的定义或在某种科学传统中被普遍接受的定义来进行定义。然而,不同的定义带有不同的假设和含义。它们可以确定我们在寻找某种能力时研究的动物,我们用来研究它的方法,以及什么被视为该能力的证据。此外,确定一个动物是否具有这种或那种能力可能具有深远的伦理影响,因此我们选择如何使用术语远非规范中立。

对科学中术语使用方式的讨论是理解科学的理论负荷和价值负荷的起点。来自科学哲学的考虑可以帮助揭示科学家所做选择对研究的影响。接下来,我们将考虑价值负荷、理论负荷、对客观性的关注以及对简单性美德的呼吁如何影响比较认知研究。

2.1 理论负荷

观察和定义术语可以是理论负荷的,因为它们依赖于一组理论假设来进行解释。理论在动物认知的背景假设中起着作用,这些假设涉及跨物种心理的连续性或不连续性,或者涉及某些行为与某些能力之间的关系,或者涉及如何从研究对象中获得良好的结果。

例如,达尔文对物种之间心理连续性的感知是一个理论负荷的承诺的例子,它塑造了数据的感知方式。在今天的科学家中,关于连续性和不连续性存在多种观点。一些科学家可能被描述为“浪漫主义者”,因为他们认为动物和人类在许多心理属性上是共享的,就像达尔文所描述的那样。其他科学家可能被描述为“扫兴者”,因为他们否认许多人类能力属于动物。这个术语首先由丹尼尔·丹尼特(1983)使用,并受到萨拉·谢特尔沃思(2010b)的批评,突出了一种理论负荷的科学方法的例子。试图避免从这两种观点中工作的尝试是为了寻找客观性,正如我们将看到的,这本身也面临着挑战。

动物认知研究在特定的研究范式中也可能是理论负荷的。我们可以看两个当前的例子。几十年来,将虚假信念任务作为儿童和动物心智理论的衡量标准的使用可以追溯到丹尼尔(1978)、乔纳森·贝内特(1978)和吉尔伯特·哈曼(1978)对心智理论的科学研究的三篇评论,他们首次提出了这种方法。这个建议反映了与心灵哲学中的功能主义相关的当前哲学理论化,以及一种根据行为是由命题态度(信念和欲望)引起的行动理论。

另一个例子可以在对非人类大猿类的社会学习和模仿研究中看到,该研究基于这样一个理论:人类与其他动物之间的重要差异在于人类文化的累积性质(例如,Dennett 2017; Henrich 2016; Heyes 2018; Sterelny 2012; Tomasello 2016)。根据这个理论,人类通过高度模仿的过程学习文化行为,即使是行为中与因果无关的方面也会被复制,即过度模仿,而后代则创新改进,导致一个不断增长的技术社会。在这里,过度模仿被理解为人类强烈追求的一种能力,被认为是由社会因素驱动的,比如“融入”的愿望。大猿类已经多次接受过度模仿的测试,科学家们未能找到他们过度模仿的有力证据(尽管,这个故事变得复杂,有证据表明黑猩猩有时会过度模仿与其有长期关系的个体(Myowa-Yamakoshi & Matsuzawa 2000),而家犬有时会过度模仿它们的人类伴侣(Huber et al. 2018; Huber et al. 2020))。相比之下,年幼的儿童会毫不犹豫地过度模仿选择性实验者的行为(Clay & Tennie 2018)。科学家们将这种结果模式描述为大猿类的“失败”和儿童的“成功”,并认为这支持了大猿类缺乏累积文化的理论。

2.2 价值负载性

科学哲学家们强调科学研究也是价值导向的,因为科学家的价值观塑造了他们进行科学研究以及最终产生的数据。这在动物认知研究中也是显而易见的。价值观塑造了选择要研究的能力。例如,在 20 世纪,人们花了大量精力试图教授大猩猩各种形式的语言交流,这是源于人类对语言的重视。价值观也塑造了科学家使用的方法。实验室中得出的实验证据通常被认为比野外研究中得出的观察性证据更有价值,因为能够控制影响动物表现的不同变量的能力增加被认为可以弥补高度人为的实验环境所带来的生态效度的损失。价值观还塑造了科学家对研究结果的解释。经验研究所提供的数据如果没有解释是无用的,而这种解释无法完全与科学家所坚持的价值观分离。这是因为科学家必须选择应用哪种统计方法,接受哪些理论,以及在撰写科学论文时遵循什么叙述。

动物文化研究是价值负载性的另一个例子,因为其背后的驱动力是对人类文化的着迷,并试图描绘我们自己与其他类人猿物种之间的认知差异,以解释我们独特性的起源。这就是为什么在测试类人猿过度模仿的实验中出现负面结果被描述为他们的“失败”。然而,根据其定义,过度模仿是模仿与实现预期目标无关的行为,因此我们可以轻易地将这些结果颠倒过来,将其描述为证据表明类人猿会选择更高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儿童则做不到。这些结果没有以这种方式描述的事实表明了一种价值负载的观点,从这个观点来看,过度模仿被视为一种“可取”的能力,因为它与其他人类特征,如仪式、规范性和累积技术有关。

比较认知研究设计中如何体现价值观的另一个很好的例子是镜像自我认知(MSR)测试,最初由戈登·加洛普(Gordon Gallup)(1970)设想出来,用于探测动物的自我意识。在这个测试中,首先让动物熟悉镜子。然后,在第二步中,给动物麻醉并在它们的额头上涂上无味的标记。然后观察动物在镜子前的行为,看它们是否与标记互动,这将是它们理解镜子中的个体是自己的迹象。通过 MSR 测试被视为自我意识的标志,尽管它是否显示对自己的思维或仅仅是身体的意识存在争议(Heyes 1994, 2008; Povinelli 1998)。撇开 MSR 测试是否真正涉及这种能力的问题,这是一个理论负荷的问题,我们想要关注的是方法本身。长期以来一直有人争论,动物可能因为与缺乏自我意识无关的原因而未能通过这个测试。例如,大猩猩未能通过这个测试与该物种倾向于避免与同类进行眼神接触有关,因为这被认为是一种威胁(Shillito, Gallup, & Beck 1999)。其他物种可能因为视觉不是它们主要的感官模式而未能通过这个测试。例如,狗未能通过 MSR 测试,但通过类似的嗅觉测试(Horowitz 2017)。在这个替代测试中,狗被呈现出它们自己和其他狗的尿样。结果显示,它们花费较少的时间嗅闻自己的尿标记,这证明了某种形式的嗅觉自我认知。然而,对于人类来说,视觉是主要且最珍贵的感官模式,这经常导致像 MSR 测试一样以视觉为中心的研究设计。 例如,共同注意力是通过注视跟随来衡量的(Carpenter&Call 2013),Maria Botero(2016)批评了这一点,并认为对于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来说,触摸也可能是共同注意力出现的一种媒介。

尽管存在这些问题,MSR 测试仍然被视为自我意识研究中的黄金标准,这说明了人类对视觉自我认知的重视,以及我们未能意识到其他动物可能通过其他感官模式来认识自己。此外,MSR 测试假设被测试的动物在某种程度上关心自己的外貌。这是它们与标记进行互动的动机的必要条件。在关于 MSR 测试的讨论中,这一点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这说明了我们对镜子传递我们期望的自我反映的重要性。然而,并不是所有动物都会立即关心这一点。相反,他们是否关心很可能受到其特定生态和进化历史的影响。例如,最近发现一种小鱼,清道夫鱼,通过了 MSR 测试,试图在镜子面前刮掉标记,并且如果标记是无色的或者没有镜子可用,则忽略它(Kohda 等人,2019)。当考虑到这种鱼类以视觉方式检测到其他鱼类皮肤上的寄生虫,并且在它们头上种植的标记故意模仿了这些寄生虫的颜色,大小和形状时,这一结果最初令人惊讶。在清道夫鱼的 Umwelt 中,这个标记显然是值得关注的,但对于所有物种来说可能并非如此。例如,其他动物可能更关心它们的皮毛是否有意外的气味,而不是头上有一些杂物。

进一步说明了价值导向性,比较心理学中的实验结果通常以一种描绘人类物种“优越”的方式进行传达,这可以通过一些将黑猩猩的表现与我们自己进行比较的实验来说明。例如,丹尼尔·波维内利和他的同事(1999 年)发现黑猩猩在追随凝视任务中表现优于儿童,但将儿童表现较差解释为他们拥有更高认知能力的证据(参见 Leavens、Bard 和 Hopkins 2017)。在这个实验中,被试需要追随实验者的凝视来找到奖励,儿童和黑猩猩都能做到。然而,在一个条件下,实验者的身体朝向奖励,但凝视却在奖励上方。尽管黑猩猩仍然能够利用这个凝视找到奖励,但儿童在这些试次中选择是随机的。波维内利等人将此解释为儿童而非黑猩猩具有心智理论,使得儿童能够将上方凝视解释为分心的凝视,不值得追随。然而,从黑猩猩的角度来看,我们也可以认为它们在这个任务中更为优越,因为它们比儿童更成功地找到了奖励。在另一个实验中(Jensen、Call 和 Tomasello 2007),黑猩猩在一项最后通牒游戏中进行了测试,其中一只黑猩猩(提议者)可以选择如何分配奖励给自己和另一只黑猩猩(回应者)。回应者可以选择接受提议(这样他们两个都能保留奖励)或者拒绝(这意味着他们两个都失去奖励)。实验者发现,只要回应者的份额高于零,他们总是会接受提议,无论分配是否不公平。 黑猩猩的行为方式符合经济理论对完全理性行为体的预测,与人类相比,人类通常宁愿一文不值也不愿接受不公平的分配。尽管研究人员承认这一点,他们也强调这些结果表明黑猩猩缺乏公平性敏感性,而这是(优越的)人类社会的特征,尽管他们未考虑到黑猩猩在食物分享以外的领域可能有公平规范。另一个将结果解释为人类优越性叙事的例子来自于稻江早奈和松泽哲郎(2007)的一项研究,其中一只名叫 Ayumu 的黑猩猩在工作记忆任务中在速度和准确性方面明显优于人类。尽管在这篇论文中承认了黑猩猩的优越性,但其中一位作者(松泽哲郎 2010)后来利用这些结果强调了人类认知能力的优越性,主张存在一种在我们物种的系统发生学和个体发生学中记忆和抽象之间的权衡,通过放弃我们祖先可能与黑猩猩共享的摄影记忆,我们可以发展出我们特有的复杂表征和语言技能。

2.3 客观性

虽然人们可能希望对客观性的呼吁有助于抵消科学的理论负荷和价值负荷,但科学哲学家倾向于将客观性描述为一个理想,而不是一个可实现的结果。鉴于客观性可以被理解为对事实的价值和理论自由忠实,避免任何个人偏见或观点——从无处的观点来看——它最多只是一个平衡偏见而不是避免偏见的指南。

动物认知研究对客观性有着特殊的兴趣,原因在前两节中已经讨论过。此外,正如我们在第一节中所看到的,达尔文可能强调物种之间的相似性而非差异性,暗示了一种倾向于将其他动物视为与我们相似的偏见。如果人类对动物过于类人化,那么可能需要一些原则来防止这种偏见。我们在比较心理学中看到了两个经典原则的运用:摩根准则和反对拟人主义。

英国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 C.劳埃德·摩根担心达尔文的方法强调了我们将他人视为与我们相似的倾向,他觉得有必要提供一种纠正我们以自我为中心的偏见的方法,现在被称为摩根准则:

如果一个行为可以被解释为较低心理层次的行为结果,那么我们不能将其解释为较高心理能力的结果。(摩根 1894: 53)

摩根通过讲述故事来描述他的规范,故事中的主角是一只名叫托尼的狐狸梗小狗。托尼能够通过将头伸进门闩下方,抬起门闩并等待门打开来打开花园的大门并逃到马路上。虽然看起来托尼很聪明,他有一个目标并知道如何通过抬起门闩来实现目标,但摩根邀请我们考虑其他解释。也许托尼看到门闩是可以抬起的,于是抬起了它,但并不知道门会打开或者想要出去。也许托尼将门闩与出去到街上联系在一起,并且想要去街上,所以他在不知道门闩如何工作的情况下推了一下。担心的是,如果认为托尼是一只聪明的小狗,观察者就会赋予人性化的特征。

尽管从严格的字面意义上讲,“拟人化”仅仅是指将人类特征归属于动物,但在比较认知中的常见用法中,它具有非常负面的含义,用来指代错误地将人类特征归属于动物。因此,拟人化与人类过度归因心理状态的倾向有关。这一点在 1940 年代已经得到证明,弗里茨·海德尔和玛丽安娜·西梅尔(1944)的一项著名研究中已经展示出来。在这项研究中,人类参与者观看了一个视频,其中展示了动画几何形状在屏幕上移动的情景。尽管这些形状没有发出声音,也没有面部表情,但参与者们不禁用有意识的术语解释它们的运动,并构建了一个关于它们“互动”的故事。这是我们拟人化偏见的一个特别严重的例子,它使我们倾向于用人类的术语解释各种实体(人类、非人类等)的行为。研究动物认知的科学家们对这种问题倾向非常清楚,并努力强调避免拟人化的重要性。

然而,关于避免拟人化的格言也是嵌入在比较认知中的哲学假设,因此它是可以质疑的。例如,有人认为,对动物赋予类人特质的全面禁止会假设这些特质确实是独特的人类特征(Fitzpatrick 2017a)。Frans de Waal(1999)使用“人类否认”一词来指称事先拒绝人类和动物可能共享特征的可能性,并认为这与拟人化一样令人担忧。他指出,比较认知存在不平衡,即对动物心理能力的过度归因被视为比过度否认更为严重。其原因在于,比较心理学家对违反摩根准则持谨慎态度。然而,de Waal 认为,通过不惜一切代价保持认知简洁性,比较心理学家可能忽视了进化简洁性,后者规定我们应提供的解释在系统发生树中变化最少。因此,我们应避免人类否认和拟人化。Kristin Andrews 和 Brian Huss(2014)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他们创造了“人类切除术”一词,指的是当事实上动物确实具有某种典型的人类能力时,却否认动物具有该能力的错误。他们认为,拟人化和人类切除术都是错误,都会导致对世界实际情况的错误描述,因此没有理由害怕其中之一。

尽管反人类化试图避免在没有思维存在时看到思维的偏见,但它却存在另一种偏见,即人类例外主义的偏见。当人类将自己的认知能力视为复杂的同时,认为其他物种只有其稀释版本时,就会出现人类例外主义。例如,观察人类的文化实践并推断其他物种没有歌剧院,因此它们没有文化,这是人类例外主义的。当我们犯自我服务偏见错误,并过快地认为我们比其他人更优秀时,我们会误解自己和其他人。人类例外主义的思维将这种偏见扩展到其他动物身上。

摩根还警告科学家不要过快地将复杂的能力归因为解释人类行为:

要解释动物行为,人们必须学会在比自己的最高层次的反思自我意识低得多的发展水平上看待自己的心理。这并不容易,并且有些具有悖论的味道。(摩根 1932 年:250)

摩根的观点是我们必须避免夸大人类的能力,并错误地否认我们与其他动物共享能力,这一观点已经在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当前讨论中得到了采纳。例如,正如 Shettleworth(2010b)指出的那样,很多人类行为受到简单且常常无意识的认知机制的控制,而我们通常只将这种机制与动物联系起来。我们倾向于忽视这一点,结果有时会对人类产生拟人化的看法!不仅存在忽视人类行为常常由简单机制引起的倾向,还可以看到对人类在各种任务上能力夸大的倾向。如果我们对人类的能力有误判,然后因为我们在其他动物中找不到这些虚构的能力而否认连续性主张,那么我们就犯了一个双重错误——虚构人类的认知机制以及人类中心主义,这是卡梅伦·巴克纳称之为“人类虚构”(Buckner 2013)的错误。例如,尽管我们知道人类的记忆在很大程度上是建构性和虚构性的,但许多比较心理学家通过期望动物能够在心理上重播过去的事件以获得情景记忆(Suddendorf&Corballis 2007; Tulving 1985; 引自 Buckner 2013: 830),从而参与了人类虚构。

认识摩根的一种思路是,为了解释动物行为,我们需要有各种竞争的假设,并从中选择最佳的假设。摩根的准则暗示心理上较低的解释是最好的,这与奥卡姆剃刀原理有关的一种简单性原则。但是,什么是最好的,在科学哲学中是一个经典问题。我们接下来将讨论这个问题。

2.4 简单性

动物认知科学的另一个方面,哲学假设变得明显的地方是对动物行为的简单解释给予的偏好。简单性长期以来被视为科学解释的优点,但决定什么使一个解释比另一个更简单是非常困难的。

在比较心理学中,特别是在遵循摩根准则时,简单的解释被默认为零假设。这意味着除非有证据证明否定,否则它们被认为是真实的,并且证明的责任落在更复杂解释的一方。例如,对动物的因果推理的研究将动物学习不同事件之间的关联作为零假设。然后,实验探究的是动物不仅能够进行这种简单形式的学习,而且是否具有更复杂的能力来理解某些事件导致其他事件。当实验数据同时支持简单假设和更复杂的假设时,科学家通常倾向于选择更简单的解释。例如,有人认为用于测试动物是否具有元认知能力(或思考自己的思维)的实验实际上可以通过仅使用一阶术语(或思考世界)的推理来通过。由于一阶思维被认为是数据的更简单解释,因此有人认为应该偏向这种解释(例如,Carruthers 2003; Hampton 2009)。

许多人认为,应该优先选择更简单的解释,这是将奥卡姆剃刀应用于动物认知研究的结果,而将一个解释称为“更简单”或“更简洁”通常被视为“讨论结束!”的等同。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哲学家们已经提出,这种对比认知中简单性的偏好比起初看起来要复杂得多。首先,许多人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更简单的解释更有可能是真实的,并没有理由认为它更有可能是由更简单的过程引起的。更简单的解释可能有其他优点,比如更容易理解或描述,但由于动物行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不是一个无误地提供最佳解决方案的智能设计过程的结果,所以没有理由认为它更有可能是由更简单的过程引起的(Mikhalevich,Powell 和 Logan 2017)。事实上,一些人认为,当科学家声称偏好更简单的解释时,实际上是其他考虑在起作用,比如我们应该避免对动物行为进行拟人化描述的想法(Fitzpatrick 2017a; Sober 1998)。例如,我们可以在 Shettleworth(2010a)将更简单的解释与联想解释等同起来的地方看到这一点。她认为,联想解释更值得推崇,但这并不是因为对简单性本身的偏好,而是源于联想在动物界中的系统发育广泛,因此在她看来,联想解释更有可能是真实的。

实际上,简单本身并不存在。相反,我们所拥有的是根据我们如何以及我们专注于“简化”什么而有不同类型的简单性。Irina Mikhalevich(2017)认为,简化可以通过同质化来实现,即通过减少实体类型的数量来实现;通过减少实体数量来实现;或者通过理想化,即去除不被视为关键的实体。Simon Fitzpatrick(2009)在比较认知的文献中区分了五种不同的简单性理念:

  1. 将简单性视为心理统一(通过假设单一的认知机制来统一不同的行为,从而更倾向于这样的解释);

  2. 将简单性视为心理表征的简洁性(每当 Y 包含 X 但 X 不包含 Y 时,更倾向于将 X 作为解释而不是 Y);

  3. 简单性作为较少认知复杂性的认知(更倾向于将解释归因于最不复杂的认知机制);

  4. 简单性作为类比(更倾向于提出类似的认知机制来解释不同物种中的类似行为);

  5. 简单性作为进化的简约性(更倾向于提出从共同祖先继承的机制来解释不同物种中的类似行为)。

迈克·达西(2016)进一步区分了简单性的概念,例如对那些需要较少计算内存、时间或能量的机制的偏好,对那些需要较少输入数据的机制的偏好,或对那些在系统发生树中假设较少变化的机制的偏好。我们在关于拟人化和否认拟人化的讨论中预览了这样的论点——哪种更简单,假设一种更简单的认知能力和更多进化时间上的变化,还是假设一种更复杂的认知能力和较少进化时间上的变化?

这些对简单性的不同概念不仅在概念上有所区别,而且通常是相互不兼容或冲突的。这一点在黑猩猩心理理论的争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过去几年中,这个研究领域的实验结果引发了巨大的争议。一些研究表明,黑猩猩可以利用关于竞争对手视觉接触的信息来决定是否去争取奖励(Hare 等,2000 年;Hare,Call 和 Tomasello,2001 年;Karg 等,2015 年;Melis,Call 和 Tomasello,2006 年)。争议的原因在于,这些实验结果原则上可以通过假设黑猩猩在推理他人的心理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关于他们能看到什么或不能看到什么)或者仅仅推理他们的行为(例如,关于他们的身体方向或者他们的眼睛和奖励之间是否存在连续的视线)来解释。有趣的是,这场争议的有关方都声称自己提供了数据的最简单解释。对于迈克尔·托马塞洛和何塞普·卡尔(2006 年)来说,假设黑猩猩能够理解他人能看到什么和不能看到什么比假设他们在每个涉及竞争对手视线的相关情境中都学习了不同的行为规则更为简洁。对于波维内利和詹妮弗·冯克(2004 年)来说,只能通过另一个人的行为来推断其心理状态,这意味着每个心理阅读者也必须是一个行为阅读者。由于反之并不成立,假设黑猩猩是行为阅读者而不是心理阅读者更为简洁。 猩猩心灵理论的争议完美地说明了简单性问题是一个哲学问题,这意味着对于是否、在何种程度上以及以何种方式更倾向于简单解释的问题不能仅通过经验测量或数学计算来解决,而需要哲学分析和论证(有关讨论,请参见 Clatterbuck 2017、2018;Sober 2015)。

2.5 总结

客观性和简单性被视为科学的目标,科学被理解为旨在追踪世界事实。然而,科学的价值性和理论性表明了实现这些目标的困难。虽然这对于一般科学来说是正确的,但在动物认知方面,利益却不同。人类在食物、医学、工作、娱乐和伴侣方面使用动物引发了一系列有时相互冲突的目标,这些目标支撑着有动机的推理和风险隐含偏见。对动物能力的真相的追求与比较认知中的一个重要哲学主题相关:人类与其他动物之间的心灵连续性的程度和领域的问题。这不是一个中立的规范问题,而是科学呈现的人类与动物之间的界限可以用来证明或破坏构成人类与动物关系的实践。正如我们将在第 3 节中看到的,解决塑造动物认知科学的偏见和哲学假设对于在哲学和伦理上做正确的事情非常重要。

3. 动物认知应用于哲学

动物行为和认知科学越来越多地被用来为哲学论证提供前提。接下来是对从最近对动物心智和行为科学的关注中受益的几个哲学领域的极简介绍。

在我们开始之前,我们应该指出这个项目存在两个潜在的障碍。重要的是要注意,在哲学中使用动物认知研究必须小心处理,考虑到第 2 节中讨论的方法论考虑因素。有时候哲学家试图表明动物具有某种属性,是因为它们具有某种能力,但是研究中操作能力的方式与哲学家理解的方式不同。虽然比较认知中使用的许多术语是熟悉的,但它们可能有不同的定义,这可能导致混淆和误解。

值得注意的是,理论与关于动物是否具有或缺乏心理属性的主张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的。有时哲学家既在为一种理论辩护,又在为动物具有特定属性的主张辩护;这样的项目可能被辩称为有凝聚力,也可能被批评为先入为主。

在考虑到这些障碍的同时,在本节中,我们将看看来自科学的证据如何影响和塑造了不同的哲学辩论。

3.1 其他心灵问题

其他心灵的传统哲学问题挑战我们考虑其他人类是否像我们一样具有心灵的证据基础,当应用于其他动物时,这个问题变得极端(参见安德鲁斯 2020b:第 1 章)。

对于其他心灵的类比传统论证是基于自己与其他人类之间的相似之处。虽然传统论证已经足够薄弱,但当类比从人类扩展到其他物种时,它变得更加脆弱。

动物心灵的类比论证可以表述为:

  1. 具有思维的人类具有某种属性 M。

  2. 物种 A 的个体具有属性 M。

  3. 因此,物种 A 的个体很可能具有思维。

但是 M 是什么?在这类论证中常用的属性包括可观察的行为(如情绪或交流行为)、通过某些实验测试(如在记忆任务或推理任务上的成功)或物理结构(如新皮层的存在)。

对于动物心智的最佳解释推理论据是基于这样一种主张:动物心智的存在比其他假设提供的动物行为和生理解释更好。这个论证可以表述为:

  1. 物种 x 的个体从事行为 y。

  2. 一个个体参与行为 y 的最佳科学解释是他们有意识。

  3. 因此,物种 x 的个体很可能有意识。

当我们寻找一个现象的最佳解释时,我们首先必须提出一些假设,然后在它们之间做出决策。最佳解释将是那个能够产生准确预测并与我们其他科学承诺相一致的解释。

进化简约论的论点基于这样一个观点,即密切相关的物种共享一些身体特征,这种关系可以在某些情况下为心理因果解释提供证据。例如,我们可以考虑这样一个论点,即黑猩猩有思想:

  1. 更简约的解释要求在具有最近共同祖先的物种之间进行最少的变化。

  2. 人类和黑猩猩有一个最近的共同祖先。

  3. 人类通过心理能力 P 实现行为 B。

  4. 因此,最简洁的推断是黑猩猩通过心理能力 P 实现行为 B。

在他对这种论证方式的讨论中,埃利奥特·索伯(2015)指出,系统发育简约只能提供一些其他动物具有该特征的证据;虽然黑猩猩具有 P 的概率因人类具有 P 而提高,但考虑其他因素后,我们仍然可能得出黑猩猩具有 P 的概率较低的结论。

当涉及到对其他动物心智的信仰进行证明时,这些论点都有其弱点,就像人类中心主义版本在涉及其他人类心智时一样。即使彼此结合使用,对于其他心智仍然存在疑虑的空间。然而,在人类的情况下,担心周围的其他人实际上有心智被认为是一种精神疾病。这些论点的弱点表明,当我们从事科学并试图确定行为的原因时,我们参与的是一个项目,但当我们考虑到其他动物的传统心智问题时,我们参与的是一种不同类型的项目,即与他人的关系。

戴尔·贾米森(1998)认为,解决其他心智问题不是通过推理,而是通过与其他存在的互动来实现的。问题的推理解决方案表明,当我们看到其他存在时,我们看到的是行为的身体,而不是代理人或人类-我们可以与之建立关系的个体。贾米森认为,这种行为身体的概念是一个“哲学怪物”-哲学家创造的一个制造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的妖怪。

当哲学家假设人类有心智时,而不是感觉他们必须证明其存在,他们可以继续提出关于这些心智的问题。对于其他物种也是如此。对于其他心智的存在持怀疑态度在人类和非人类的情况下仍然是可能的。

3.2 认知问题

传统的认知问题是询问心理属性和物理属性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或者心理和物理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对非人类动物的引用提供了额外的证据,支持关于心智和身体之间关系的理论。

例如,希拉里·普特南(1967)以章鱼的痛苦为例,挑战了同一性理论,并引入了多重实现性的概念进入心灵哲学。虽然普特南假设章鱼存在痛苦,但当代哲学家使用章鱼行为和生理学的科学来支持具身认知(Carls-Diamante 即将出版)或者暗示单一生物体中多个认知系统共同工作的存在(Godfrey-Smith 2016)。

对没有神经元的动物(如海绵)或其他生物(如黏菌)进行研究,这些生物展示了习惯性学习(Boisseau,Vogel 和 Dussutour 2016),或者对豌豆植物进行研究,这些植物展示了联想学习(Gagliano 等人 2016;尽管有异议见 Markel 2020),也为支持支持认知和心理的物质和组织的多重实现提供了机会。

3.3 认知

哲学家们正在发展对意识的理论,这些理论对动物的神经生物学和心理学属性进行了敏感研究,包括疼痛、情绪、决策、学习、记忆和未来规划。哲学家们还使用意识的理论来支持或反对动物意识。例如,在他的书《人类和动物的心智:意识问题得到解决》(2019)中,彼得·卡鲁瑟斯(Peter Carruthers)认为,由于意识是人类全球工作空间中的神经处理,而非人类动物缺乏相当于人类全球工作空间的东西,继续问动物是否有意识是没有意义的。相反,迈克尔·泰(Michael Tye)(1997)认为,在他的意识的 PANIC 理论中,大多数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都会有意识,因为它们必须评估它们的感官数据以便行动。这种理论优先的方法通常会导致理论之间的僵局。

一些哲学家和科学家还从一个更加前理论的立场争论许多物种都有意识。在他们对意识的新科学的呼吁中,弗朗西斯·克里克和克里斯托夫·科赫(1990)决定假设一些哺乳动物有意识,以研究动物的意识,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猕猴被广泛用作意识研究的研究对象。安德鲁斯(2020c)认为,以这种方式假设动物有意识在人类科学中有先例;虽然我们无法证明人类有意识,但我们有理由假设人类有意识,就像我们有理由假设存在外部世界,我们不仅仅是大脑中的液体。假设人类有意识的前提使我们能够进行良好的科学研究,并产生具有强大预测能力并支持我们认为是真实的其他事实的发现。如果假设动物有意识也支持科学的多产性,那么它应该被视为起点。

一种常见的理论轻量级方法处理意识的标记物。标记物是我们无法直接感知的东西的指示器,在意识的情况下,我们通过依赖自己的现象学经验来找到标记物。例如,在他的书《人格、伦理和动物认知》(2012 年)中,加里·瓦纳(Gary Varner)依靠疼痛的行为和生理学来论证与大脑相连的伤害感受器、内源性阿片类物质、对镇痛药的反应以及适当的疼痛行为足以作为意识的指示器。当时的科学数据表明,所有脊椎动物都会感受到疼痛,但在无脊椎动物中,目前的科学只表明头足类动物(如章鱼、乌贼和墨鱼)会感受到疼痛。最近,泰的《紧张的蜜蜂和受惊的螃蟹:动物有意识吗?》(2017 年)提出我们可以使用牛顿的原理(“从类似的效果我们可以推断出类似的原因”)和某些人类行为是由意识引起的前提来推断某些动物行为是由有意识的经验引起的;这种方法发现了螃蟹、蜜蜂、鱼类以及哺乳动物、鸟类和爬行动物中的意识。

寻找意识的标记物的另一种方法是询问意识的功能。在他们的书《敏感灵魂的进化》(2019 年)中,西蒙娜·金斯伯格(Simona Ginsburg)和伊娃·贾布隆卡(Eva Jablonka)提出,意识随着无限联想学习(UAL)能力的发展而进化,这种能力起源于寒武纪时代。UAL 使生物能够赋予新的和复杂的刺激以价值,记住与这些刺激的关联,并利用这些记忆来做出未来的决策。

这种不同方法之间的紧张关系导致哲学家们进行元理论分析,以找出最佳答案。乔纳森·伯奇(Jonathan Birch)认为,如果我们采用理论轻量级方法而不是理论重型和理论中立方法(Birch 即将发表),关于无脊椎动物意识的辩论可以向前发展。埃里克·施维茨格贝尔(Eric Schwitzgebel)(2019)认为,当我们依赖意识理论来回答关于与我们非常不同的动物(如花园蜗牛)的意识问题时,我们不可避免地提出问题,这表明任何以理论为先的方法都不会有帮助。为了在与哺乳动物、鸟类和爬行动物非常不同的生物的意识问题上取得进展,安德鲁斯(Andrews)(2020b)提出了一种她称之为“动态标记方法”的方法,该方法首先确定触发人类对熟悉动物意识承诺的属性,然后推导出可以用来识别陌生动物意识的进一步标记。

3.4 思想

关于信念、概念、知觉、心理表征、非概念内容、理性和推理的本质的哲学探讨既涉及动物是否具有与思想相关的能力的问题,也涉及这些能力的本质问题。尽管当代对这些主题进行了大量讨论,但这与事实上是一个相当近期的事件相对应,因为心灵哲学在历史上主要只涉及人类的思维形式。这并不是因为缺乏兴趣,而是因为确信只有人类才能思考。例如,笛卡尔著名地认为,动物缺乏语言使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它们没有任何形式的思维或理性。

笛卡尔的观点在 20 世纪得到了哲学家唐纳德·戴维森的呼应。在一篇著名的文章中(戴维森 1982 年),他认为动物由于缺乏语言而无法思考。他引用了诺曼·马尔科姆(1972/73)的一个例子:一只狗在后院追逐邻居的猫。猫直接朝着一棵橡树跑去,但在最后一刻它们转弯并爬上了一棵枫树。狗错过了这最后的动作,跑向橡树,把爪子放在上面,并开始对树枝吠叫。虽然我们倾向于用狗相信猫在橡树上这样的描述来解释这种行为,但戴维森认为我们是错误的。

Davidson 首先确定了将这种信念归因于狗的认知问题;这个问题已经由 Stephen Stich(1979)描述过。问题归结为我们缺乏一种确定哪种描述能准确捕捉到狗的信念的方法:它们是否相信猫爬上了后院最古老的树?或者是最香的树?或者是猫上次爬过的树?在 Davidson 看来,这个认知障碍是不可逾越的。此外,对他来说,信念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每个信念都嵌入在一系列相关信念的网络中,如果没有这些相关信念,初始信念就会失去意义。为了相信一个物体是一棵树,狗需要对树有各种一般性的信念:它们会生长;它们有叶子、树枝和根;它们需要水和阳光等等。对于猫也是一样:相信这是一只猫意味着相信它们是哺乳动物,有四条腿,会喵喵叫等等。尽管没有固定的一套信念是人们需要拥有的,才能相信这个物体是一棵树或一只猫,但如果不至少归因于狗一些这些信念,将猫在树上的信念归于狗就变得毫无意义。

虽然这个论点已经被广泛讨论,但很少有哲学家被说服。首先,当将信念归因于其他人时,也会出现类似的问题。此外,这样的论点对我们对动物信念的认知限制过于悲观。通过研究受控环境下的动物行为,我们可以了解他们对世界的理解,这将使我们能够比戴维森和斯蒂奇承认的更准确地描述他们的信念。而且,也许动物的信念并不像戴维森所假设的那样,采取由概念组成的命题态度的形式。例如,狗可能认为猫不是一个四条腿的喵喵叫的哺乳动物,而是根据它们所允许的行为来思考,比如可追逐或可食用的东西。最后,虽然戴维森的论点可能使我们得出结论,即我们不知道动物信念的确切形式,但许多哲学家认为我们仍然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赋予动物信念内容(例如,Allen 2013;Bermúdez 2003;Rowlands 2012)。

然而,对于戴维森来说,将思维归因于动物并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论问题。问题不仅在于我们没有办法知道动物相信什么;对于他来说,动物能够思考的这个想法本身就是有问题的。戴维森将思维能力与语言的掌握联系在一起。他认为,拥有信念的个体必须具备被惊讶的能力,因为惊讶正是意味着我们意识到现实并不是我们所相信的那样。惊讶表明我们能够区分纯主观和客观的事物。为了具备被惊讶的能力,从而拥有信念,我们需要信念的概念,以便能够理解存在独立于我们信念之外的客观现实。同时,语言对于拥有信念的概念也是必要的,因为它使我们能够对比我们自己的信念与他人的信念,从而产生真理和客观现实的概念。鉴于只有人类拥有语言,只有人类才能拥有信念的概念,从而拥有信念。而且对于戴维森来说,信念是一切思维的基础,只有人类才能思考。

近期对这些主题的哲学研究趋向于对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持更多样化和细致入微的观点,区分了不同类型的思维。伊丽莎白·坎普(Elisabeth Camp)发现证据表明,虽然一些动物在组合表征系统中进行思维,但这些系统缺乏语言的其他属性,且结构不是命题性的(Camp 2009a)。这与杰里·福多尔(Jerry Fodor)的“思维语言”(LoT)假设相反,根据该假设,所有思维都具有类似语言的结构,并且可以由不使用语言的动物进行(Fodor 1975)。在坎普的观点中,动物缺乏命题性思维,但一些动物仍然具有概念性思维,因为它们具有系统性的可重组的独立于刺激的表征能力-一种灵活的能力,可以表示世界的不同方面,包括抽象概念(Camp 2009b)。其他哲学家认为,证据表明动物既缺乏概念又进行思维,为非概念性心理内容提供了证据(例如,Beck 2012; Peacocke 2001; Schellenberg 2013, 2018)。当代哲学家还对动物可能参与的合理思维过程进行研究,包括逻辑推理(Burge 2010)、因果推理(Bermúdez 2006)或统计推理(Rescorla, 2009, 2017)。

3.5 交流

交流是另一个利用动物研究数据来帮助塑造哲学理论的领域。许多人从 H.P.格赖斯(H.P. Grice)的观点出发,他提出,如果演讲者以意图发出 x,则演讲者通过发出 x 来表示某种意思。

  1. 它在预期的观众中产生了回应,

  2. 观众认识到演讲者的第一意图,并且

  3. 观众对演讲者的第一意图的认知作为观众回应的原因(Grice 1957)。

Dennett 解释格赖斯的结论是只有那些能够持有第三阶信念(例如,“我认为她认为我认为”)的存在才能成为沟通者(Dennett 1987)。这意味着只有那些拥有心灵理论并能思考他人心理状态的生物才能进行沟通。最近,哲学家们对于沟通的高认知要求提出了异议,部分原因是他们注意到儿童和动物常常似乎在进行沟通,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感受,或者以有目的的方式交换信息。当前的研究也认真对待了沟通不必局限于口头领域;沟通可以通过手势和其他身体动作、触摸,以及至少在某些物种中,通过灵活释放化学物质来进行。

例如,摩尔(2016b)认为,有意识的沟通只需要一个信息和一个表示该信息是为接收者而意图的“致辞行为”。这种有意识沟通的实用明示沟通解释要求沟通伙伴能够理解他人的目标,但并不要求理解他人的信念。摩尔认为我们可以在从鱼到猿类的动物中找到这种有意识沟通的证据。

要进行沟通,必须有思想,正如我们在前一节中所看到的,一些哲学家否认没有语言就不可能有思想。多丽特·巴龙为她所称的表达性沟通辩护,根据这一理论,承认是自我报告或表达当前心理状态的行为,既有行动成分又有语义成分(Bar-On 2004)。她认为,对表达性沟通的理解可以帮助我们看到缺乏语言的儿童和动物仍然可能有思想(Bar-On 2019)。

当哲学家们发现动物行为中的价值以发展沟通理论时,对语言理论的影响较小。这可能是因为语言学家倾向于同意诺姆·乔姆斯基的观点,即动物可以拥有沟通系统,但缺乏可以称之为语言的东西(乔姆斯基 1980 年:430)。然而,对动物沟通的持续研究挑战了人类语言与动物沟通系统之间不连续的观念,有证据表明鸟鸣中支持递归的能力(Gentner 等,2006 年)和倭黑猩猩中的句法(Clay&Zuberbühler,2011 年)。对这些发现的引用可以更好地解释语言的演化(Zuberbühler,2020 年)。

基于对动物多模式沟通的实证研究,Eva Meijer(2019 年)最近提出了一个论点,即将“语言”一词限制在人类形式的沟通中是人类中心主义的。相反,她建议使用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概念来表达一种语言观念,这种观念不是固定和普遍的,而是包含许多不同形式的沟通,这些沟通在没有任何共同特征的情况下具有家族相似性。这种语言游戏的概念可以包括更多不仅仅是口头沟通的内容,将语言视为一种具体化、开放、不断变化并嵌入在共同创造意义的实践中的东西,这并不排除动物。

3.6 社会理解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关于社会理解的本质的哲学讨论,包括共情、心理理论、规范和文化,受到了动物社会认知能力的不断积累的证据的影响。我们在第 2 节中概述的黑猩猩心理理论争议是一个完美的例证,因为它引发了许多从哲学角度讨论这个主题的文章和书籍。许多早期的论文都集中在所谓的“逻辑问题”上,即实验结果可以通过假设黑猩猩是心理阅读者或者仅仅是行为阅读者来解释的问题。哲学家们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从旨在解开这两种解释数据的实验性提议(Lurz 2011)到试图通过论证它只是一个怀疑问题,对我们在动物认知研究中的进展没有帮助(Halina 2015)。

其他哲学家受到黑猩猩心智理论争议的启发,重新思考社会认知。例如,安德鲁斯(2012)认为,黑猩猩心智理论争议预设了一种社会理解观点,即预测和解释行为是两种对称的活动,依赖于将命题态度(信念和欲望)归因于他人。相反,她认为,在许多情况下,人类和非人类都可以在不依赖于他人的信念和欲望的情况下预测行为,而是根据他们所处的情境、他们自己会做什么、基于刻板印象或个性特征、对个体过去的行为、社会规范、感知个体的情绪状态等进行预测。相比之下,心理状态的归因更常见于解释他人的行为,尤其是在异常行为的情况下。尽管黑猩猩和其他类人猿被发现能够通过虚假信念任务(Buttelmann 等,2017;Krupenye 等,2016),但黑猩猩心智理论实验旨在测试它们预测行为的能力,而不是解释行为,因此它们实际上可能并没有探究黑猩猩的心智理论(安德鲁斯,2018)。斯蒂芬·巴特菲尔和伊恩·阿普利(2013)还认为,在儿童、类人猿和其他动物身上进行的心智理论测试可以通过而无需将完全成熟的命题态度归因于他人。个体可以依靠他们所称的“最小心智理论”,即能够注册对象及其与行为体的关系的能力,从而能够追踪命题态度,而无需将其表示为这样的态度。 尽管目前关于灵长类动物心灵理论的讨论主要是方法论的,引发了对这些测试中使用的非语言隐性方法的担忧(Horschler,MacLean 和 Santos 2020),但也有一些哲学问题需要提出,这些问题是从非语言测试中产生的构建,即隐性信念表征。隐性知识通常被认为是非表征性的,正如在关于知识如何的哲学文献中所见。要回答一个非语言婴儿或非人类动物是否具有心灵理论的问题,需要进行一些概念上的澄清(Rakoczy 2012)。

近年来,哲学家对更广泛的社会能力也产生了兴趣。社会学习(Moore 2013)、文化(Goodrich 2017;Ramsey 2013)、创新(Ramsey,Bastian 和 van Schaik 2007)、社会规范(Andrews 2020a)和动物道德(Fitzpatrick 2017b;Korsgaard 2006;Monsó 2015;Rowlands 2012)的哲学解释也是受到当前动物认知研究启发的主题。

3.7 动物认知对价值理论的影响

来自比较认知的证据对我们对待动物的义务也有重要的影响。在本节中,我们将概述比较认知对伦理学和政治理论的影响方式。

3.7.1 伦理学

关于动物的伦理学理论主要关注两个问题:道德地位的问题和道德对待的问题。关于道德地位的讨论试图确定哪些动物应该受到道德考虑以及基于什么理由。关于道德对待的讨论从某些动物具有道德地位的假设出发,旨在阐明这些动物的利益是什么,以及如何处理它们与我们自己的利益冲突的情况。这些讨论中的许多观点都受到比较认知研究的启发。

用来确定动物道德地位的最常见能力是感知能力,大致定义为感受快乐和痛苦的能力。感知被广泛认为足以使动物受到道德考虑,因为只有有感知能力的动物才关心发生在它们身上的事情。早期的动物伦理学关注的是受到人类实践直接和严重影响的动物,即用于食品生产和生物医学研究的哺乳动物和鸟类,并以它们的感知能力为证据为它们辩护。近年来,其他类群中的感知证据被用来主张道德考虑的范围应扩大,包括鱼类(Balcombe 2016;Sneddon 2006)、头足类动物(King & Marino 2019;Mather & Anderson 2007)和节肢动物(Mikhalevich & Powell 2020)。比较心理学的证据表明,一些动物具有复杂形式的行为能力,这也被用来试图以此能力为基础确定道德地位(Sebo 2017;Wilcox 2020)。其他哲学家反对使用个体认知能力来确定道德地位,而是依赖于我们对动物的感知和现有关系作为相关属性(Crary 2010;Diamond 1978;Gruen 2015)。然而,有人认为即使这些方法也不能忽视个体的认知能力(Monsó & Grimm 2019)。

如果动物具有道德地位,那么问题就出现了:它们应该得到什么样的对待?道德对待通常被认为是一个生物所拥有的利益的函数,而这些利益与它们的心理能力密切相关。受到比较认知研究的启发,学者们认为一些动物不仅对体验快乐和避免痛苦有兴趣,而且它们还可以享受其他好处,比如自由(Gruen 2018;Schmidt 2015)、友谊(Frööding & Peterson 2011)、关怀关系(Monsó, Benz-Schwarzburg, & Bremhorst 2018)和意义(Purves & Delon 2018)。这对动物应得的道德对待可能产生潜在的影响,因为这可能意味着动物不仅在感受到痛苦时受到了伤害,而且当它们被剥夺享受这些其他好处的机会时也受到了伤害。

3.7.2 政治理论

近年来,动物伦理学出现了一个政治转向,出现了几种理论讨论如何改变政治制度和过程,以确保动物的正义(Cochrane, Garner, & O’Sullivan 2018)。这项工作在某种程度上不太关注能力导向的传统动物伦理学,因为它不关注个体人类对动物的道德义务,而更倾向于强调人类与动物之间历史上建立的关系在国家层面上产生的义务(Donaldson & Kymlicka 2011)。

尽管如此,政治理论中的一些工作受到了比较认知研究结果的影响。一个例子是围绕人格概念的辩论,这个术语标志着那些有权享受法律保护的存在,通常与某些认知能力(如理性、自我意识或社交性)相关联。学者们根据累积的心理学证据辩护,认为人格应该授予大型类人猿(Andrews 等,2018 年;Cavalieri 和 Singer,1993 年)、鲸豚(Cavalieri,2011 年;White,2007 年)和大象(Poole,1998 年)。比较认知所记录的动物能力也被用来辩护动物以不同方式具有自己的政治行为体,并因此能够参与政治活动。例如,Meijer(2019 年)认为,动物可以使用多模式信号以复杂而细致的方式进行交流,并通过这些信号表达他们的需求并与我们协商他们与我们的关系。她鼓励我们不仅仅将它们视为无声的受害者,而是在塑造跨物种民主时考虑它们的声音。

3.8 总结

动物心灵哲学是哲学的一个丰富且不断发展的领域。哲学家们通过与动物认知科学接触,分析科学本身的方法、假设和价值观。哲学家们还利用研究结果支持传统的形而上学、认识论、心灵哲学、语言和行动以及价值理论中的理论。最后,对动物认知的关注还可以凸显与文化、学习和教育性质相关的以前被忽视的哲学问题,并为考虑人类本性和我们在所有其他动物中的地位提供了新的视角。

Bibliography

  • Allen, Colin, 2013, “The Geometry of Partial Understanding”,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50(3): 249–262.

  • Allen, Colin and Marc Bekoff, 1997, Species of Mind: The Philosophy and Biology of Cognitive Ethology,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Andrews, Kristin, 2012, Do Apes Read Minds? Toward a New Folk Psychology,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 2018, “Do Apes Attribute Beliefs to Predict Behavior?: A Mengzian Social Intelligence Hypothesis”, The Harvard Review of Philosophy, 25: 89–110. doi:10.5840/harvardreview201892117

  • –––, 2020a, “Naïve Normativity: The Social Foundation of Moral Cogni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 6(1): 36–56. doi:10.1017/apa.2019.30

  • –––, 2020b, The Animal Mind: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Animal Cognition, second edition, Abingdon, Oxon: Routledge. doi:10.4324/9780203712511

  • –––, 2020c, How to Study Animal Mind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9781108616522

  • Andrews, Kristin and Jacob Beck (eds.), 2017,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Philosophy of Animal Minds, New York: Routledge. doi:10.4324/9781315742250

  • Andrews, Kristin, Gary Comstock, G.K.D. Crozier, Sue Donaldson, Andrew Fenton, Tyler M. John, L. Syd M Johnson, Robert C. Jones, Will Kymlicka, Letitia Meynell, Nathan Nobis, David Peña-Guzmán, and Jeff Sebo, 2018, Chimpanzee Rights: The Philosophers’ Brief, New York: Routledge. doi:10.4324/9780429461071

  • Andrews, Kristin and Brian Huss, 2014, “Anthropomorphism, Anthropectomy, and the Null Hypothesis”, Biology & Philosophy, 29(5): 711–729. doi:10.1007/s10539-014-9442-2

  • Balcombe, Jonathan P., 2016, What a Fish Knows: The Inner Lives of Our Underwater Cousins, New York: Scientific American/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 Bar-On, Dorit, 2004, Speaking My Mind: Expression and Self-Knowledg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doi:10.1093/0199276285.001.0001

  • –––, 2019, “Crude Meaning, Brute Thought (or: What Are They Thinking?!)”,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Analytical Philosophy, 7(2): 29–46. doi:10.15173/jhap.v7i2.3483

  • Barron, Andrew B. and Colin Klein, 2016, “What Insects Can Tell Us about the Origins of Consciousnes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3(18): 4900–4908. doi:10.1073/pnas.1520084113

  • Bartal, Inbal Ben-Ami, Jean Decety, and Peggy Mason, 2011, “Empathy and Pro-Social Behavior in Rats”, Science, 334(6061): 1427–1430. doi:10.1126/science.1210789

  • Beck, Jacob, 2012, “The Generality Constraint and the Structure of Thought”, Mind, 121(483): 563–600. doi:10.1093/mind/fzs077

  • Bennett, Jonathan, 1978, “Some Remarks about Concepts”,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1(4): 557–560. doi:10.1017/S0140525X00076573

  • Bermúdez, José Luis, 2003, Thinking without Wor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5159691.001.0001

  • –––, 2006, “Animal Reasoning and Proto-Logic”, in Hurley and Nudds 2006: 127–138.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8528272.003.0005

  • Birch, Jonathan, forthcoming, “The Search for Invertebrate Consciousness”, Noûs, first online: 30 August 2020. doi:10.1111/nous.12351

  • Boisseau, Romain P., David Vogel, and Audrey Dussutour, 2016, “Habituation in Non-Neural Organisms: Evidence from Slime Moulds”,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283(1829): art. 20160446. doi:10.1098/rspb.2016.0446

  • Botero, Maria, 2016, “Tactless Scientists: Ignoring Touch in the Study of Joint Attention”, Philosophical Psychology, 29(8): 1200–1214. doi:10.1080/09515089.2016.1225293

  • Buckner, Cameron, 2013, “Morgan’s Canon, Meet Hume’s Dictum: Avoiding Anthropofabulation in Cross-Species Comparisons”, Biology & Philosophy, 28(5): 853–871. doi:10.1007/s10539-013-9376-0

  • Burge, Tyler, 2010, “Steps Toward Origins of Propositional Thought”, Disputatio, 4(29): 39–67. doi:10.2478/disp-2010-0010

  • Buttelmann, David, Frances Buttelmann, Malinda Carpenter, Josep Call, and Michael Tomasello, 2017, “Great Apes Distinguish True from False Beliefs in an Interactive Helping Task”, PLOS ONE, 12(4): e0173793. doi:10.1371/journal.pone.0173793

  • Butterfill, Stephen A. and Ian A. Apperly, 2013, “How to Construct a Minimal Theory of Mind: How to Construct a Minimal Theory of Mind”, Mind & Language, 28(5): 606–637. doi:10.1111/mila.12036

  • Camp, Elisabeth, 2009a, “A Language of Baboon Thought?”, in Lurz 2009: 108–127. doi:10.1017/CBO9780511819001.007

  • –––, 2009b, “Putting Thoughts to Work: Concepts, Systematicity, and Stimulus-Independence”,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78(2): 275–311. doi:10.1111/j.1933-1592.2009.00245.x

  • Carls-Diamante, Sidney, forthcoming, “Make up Your Mind: Octopus Cognition and Hybrid Explanations”, Synthese, first online: 28 January 2019. doi:10.1007/s11229-019-02102-2

  • Carpenter, Malinda and Josep Call, 2013, “How Joint Is the Joint Attention of Apes and Human Infants?”, in Agency and Joint Attention, Janet Metcalfe and Herbert S. Terrace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9–61.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988341.003.0003

  • Carruthers, Peter, 2003, “Monitoring without Metacognition”,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26(3): 342–343. doi:10.1017/S0140525X03250081

  • –––, 2019, Human and Animal Minds: The Consciousness Questions Laid to Res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oso/9780198843702.001.0001

  • Cavalieri, Paola, 2011, “Cetaceans: from Bare Life to Nonhuman Others”, Logos, 10(1). [Cavalieri 2011 available online]

  • Cavalieri, Paola and Peter Singer, 1993, The Great Ape Project: Equality Beyond Humanity, London: Fourth Estate.

  • Chomsky, Noam, 1980, “Human Language and Other Semiotic Systems”, in Speaking of Apes: A Critical Anthology of Two-Way Communication with Man, Thomas A. Sebeok and Jean Umiker-Sebeok (eds), New York: Plenum Press, 429–440.

  • Clatterbuck, Hayley, 2017, “Using Causal Models to Think About Mindreading”, in Andrews & Beck 2017: 247–257 (ch. 23).

  • Clatterbuck, Hayley, 2018, “The Logical Problem and the Theoretician’s Dilemma”,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97(2): 322–350. doi:10.1111/phpr.12331

  • Clay, Zanna and Claudio Tennie, 2018, “Is Overimitation a Uniquely Human Phenomenon? Insights From Human Children as Compared to Bonobos”, Child Development, 89(5): 1535–1544. doi:10.1111/cdev.12857

  • Clay, Zanna and Klaus Zuberbühler, 2011, “Bonobos Extract Meaning from Call Sequences”, PLoS ONE, 6(4): e18786. doi:10.1371/journal.pone.0018786

  • Cochrane, Alasdair, Robert Garner, and Siobhan O’Sullivan, 2018, “Animal Ethics and the Political”, Critical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oci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21(2): 261–277. doi:10.1080/13698230.2016.1194583

  • Crary, Alice, 2010, “Minding What Already Matters: A Critique of Moral Individualism”, Philosophical Topics, 38(1): 17–49. doi:10.5840/philtopics20103812

  • Crick, Francis and Christof Koch, 1990, “Toward a Neurobiological Theory of Consciousness”, Seminars in the Neurosciences, 2: 263–275. [Crick and Koch 1990 available online]

  • Dacey, Mike, 2016, “The Varieties of Parsimony in Psychology: The Varieties of Parsimony in Psychology”, Mind & Language, 31(4): 414–437. doi:10.1111/mila.12113

  • Danchin, Etienne, Sabine Nöbel, Arnaud Pocheville, Anne-Cecile Dagaeff, Léa Demay, Mathilde Alphand, Sarah Ranty-Roby, Lara van Renssen, Magdalena Monier, Eva Gazagne, Mélanie Allain, and Guillaume Isabel, 2018, “Cultural Flies: Conformist Social Learning in Fruitflies Predicts Long-Lasting Mate-Choice Traditions”, Science, 362(6418): 1025–1030. doi:10.1126/science.aat1590

  • Darwin, Charles, 1859, 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by Means of Natural Selection, or The Preservation of Favoured Races in the Struggle for Life, London: John Murray.

  • –––, 1871 [1874], The Descent of Man, London: J Murray. Second edition 1874. [Darwin 1871 and other editions available online]

  • Davidson, Donald, 1982, “Rational Animals”, dialectica, 36(4): 317–327. doi:10.1111/j.1746-8361.1982.tb01546.x

  • de Waal, Frans B. M., 1999, “Anthropomorphism and Anthropodenial: Consistency in Our Thinking about Humans and Other Animals”, Philosophical Topics, 27(1): 255–280. doi:10.5840/philtopics199927122

  • Dennett, Daniel C., 1978, “Beliefs about Beliefs”,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1(4): 568–570. doi:10.1017/S0140525X00076664

  • –––, 1983, “Intentional Systems in Cognitive Ethology: The ‘Panglossian Paradigm’ Defended”,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6(3): 343–355. doi:10.1017/S0140525X00016393

  • –––, 1987, The Intentional Stanc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 2017, From Bacteria to Bach and Back: The Evolution of Minds,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 Diamond, Cora, 1978, “Eating Meat and Eating People”, Philosophy, 53(206): 465–479. doi:10.1017/S0031819100026334

  • Donaldson, Sue and Will Kymlicka, 2011, Zoopolis: A Political Theory of Animal Right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Fitzpatrick, Simon, 2009, “The Primate Mindreading Controversy: A Case Study in Simplicity and Methodology in Animal Psychology”, in Lurz 2009: 258–277. doi:10.1017/CBO9780511819001.015

  • –––, 2017a, “Against Morgan’s Canon”, in Andrews & Beck 2017: 437–447 (ch. 42).

  • –––, 2017b, “Animal Morality: What Is the Debate About?”, Biology & Philosophy, 32(6): 1151–1183. doi:10.1007/s10539-017-9599-6

  • Fodor, Jerry A., 1975, The Language of Though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Frööding, Barbro and Martin Peterson, 2011, “Animal Ethics Based on Friendship”, Journal of Animal Ethics, 1(1): 58–69. doi:10.5406/janimalethics.1.1.0058

  • Fugazza, Claudia, Péter Pongrácz, Ákos Pogány, Rita Lenkei, and Ádám Miklósi, 2020, “Mental Representation and Episodic-like Memory of Own Actions in Dogs”, Scientific Reports, 10(1): 10449. doi:10.1038/s41598-020-67302-0

  • Gagliano, Monica, Vladyslav V. Vyazovskiy, Alexander A. Borbély, Mavra Grimonprez, and Martial Depczynski, 2016, “Learning by Association in Plants”, Scientific Reports, 6(1): 38427. doi:10.1038/srep38427

  • Gallup, G. G., 1970, “Chimpanzees: Self-Recognition”, Science, 167(3914): 86–87. doi:10.1126/science.167.3914.86

  • Gentner, Timothy Q., Kimberly M. Fenn, Daniel Margoliash, and Howard C. Nusbaum, 2006, “Recursive Syntactic Pattern Learning by Songbirds”, Nature, 440(7088): 1204–1207. doi:10.1038/nature04675

  • Ginsburg, Simona and Eva Jablonka, 2019, The Evolution of the Sensitive Soul: Learning and the Origins of Consciousness,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 Godfrey-Smith, Peter, 2016, Other Minds: The Octopus, the Sea, and the Deep Origins of Consciousness,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 Goodrich, Grant, 2017, “Varieties of Culture”, in Andrews & Beck 2017: 354–361 (ch. 33).

  • Grice, H. P., 1957, “Meaning”,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66(3): 377–388. doi:10.2307/2182440

  • Griffin, Donald R., 1976 [1981], The Question of Animal Awareness: Evolutionary Continuity of Mental Experience, New York: Rockefeller University Press; revised and expanded edition, 1981.

  • –––, 1984, Animal Thinking,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 1985, “Animal Consciousness”, 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 9(4): 615–622. doi:10.1016/0149-7634(85)90008-9

  • –––, 1992 [2001], Animal Minds: Beyond Cognition to Consciousness,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revised and expanded edition, 2001.

  • Gruen, Lori, 2015, Entangled Empathy: An Alternative Ethic for Our Relationships with Animals, New York: Lantern Books.

  • –––, 2018, “Incarceration, Liberty, and Dignity”, in The Palgrave Handbook of Practical Animal Ethics, Andrew Linzey and Clair Linzey (eds.),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153–163. doi:10.1057/978-1-137-36671-9_10

  • Halina, Marta, 2015, “There Is No Special Problem of Mindreading in Nonhuman Animals”, Philosophy of Science, 82(3): 473–490. doi:10.1086/681627

  • Hampton, Robert R., 2009, “Multiple Demonstrations of Metacognition in Nonhumans: Converging Evidence or Multiple Mechanisms?”, Comparative Cognition & Behavior Reviews, 4: 17–28. doi:10.3819/ccbr.2009.40002

  • Hare, Brian, Josep Call, Bryan Agnetta, and Michael Tomasello, 2000, “Chimpanzees Know What Conspecifics Do and Do Not See”, Animal Behaviour, 59(4): 771–785. doi:10.1006/anbe.1999.1377

  • Hare, Brian, Josep Call, and Michael Tomasello, 2001, “Do Chimpanzees Know What Conspecifics Know?”, Animal Behaviour, 61(1): 139–151. doi:10.1006/anbe.2000.1518

  • Harman, Gilbert, 1978, “Studying the Chimpanzee’s Theory of Mind”,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1(4): 576–577. doi:10.1017/S0140525X00076743

  • Heider, Fritz and Marianne Simmel, 1944,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Apparent Behavior”,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57(2): 243–259. doi:10.2307/1416950

  • Henrich, Joseph, 2016, The Secret of Our Success: How Culture Is Driving Human Evolution, Domesticating Our Species, and Making Us Smarter,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Heyes, Cecilia M., 1994, “Reflections on Self-Recognition in Primates”, Animal Behaviour, 47(4): 909–919. doi:10.1006/anbe.1994.1123

  • –––, 2008, “Beast Machines? Questions of Animal Consciousness”, in Frontiers of Consciousness: Chichele Lectures, Lawrence Weiskrantz and Martin Davies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59–274.

  • –––, 2018, Cognitive Gadgets: The Cultural Evolution of Thinking, Cambridge, MA: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Horowitz, Alexandra, 2017, “Smelling Themselves: Dogs Investigate Their Own Odours Longer When Modified in an ‘Olfactory Mirror’ Test”, Behavioural Processes, 143: 17–24. doi:10.1016/j.beproc.2017.08.001

  • Horschler, Daniel J., Evan L. MacLean, and Laurie R. Santos, 2020, “Do Non-Human Primates Really Represent Others’ Beliefs?”,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24(8): 594–605. doi:10.1016/j.tics.2020.05.009

  • Howard, Scarlett R., Aurore Avarguès-Weber, Jair E. Garcia, Andrew D. Greentree, and Adrian G. Dyer, 2019, “Numerical Cognition in Honeybees Enables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Science Advances, 5(2): eaav0961. doi:10.1126/sciadv.aav0961

  • Huber, Ludwig, Kaja Salobir, Roger Mundry, and Giulia Cimarelli, 2020, “Selective Overimitation in Dogs”, Learning & Behavior, 48(1): 113–123. doi:10.3758/s13420-019-00400-w

  • Huber, Ludwig, Natálie Popovová, Sabine Riener, Kaja Salobir, and Giulia Cimarelli, 2018, “Would Dogs Copy Irrelevant Actions from Their Human Caregiver?”, Learning & Behavior, 46(4): 387–397. doi:10.3758/s13420-018-0336-z

  • Hurley, Susan and Matthew Nudds (eds.), 2006, Rational Animal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8528272.001.0001

  • Inoue, Sana and Tetsuro Matsuzawa, 2007, “Working Memory of Numerals in Chimpanzees”, Current Biology, 17(23): R1004–R1005. doi:10.1016/j.cub.2007.10.027

  • Jamieson, Dale, 1998, “Science, Knowledge, and Animal Minds”,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98(1): 79–102. doi:10.1111/1467-9264.00026

  • Jensen, Keith, Josep Call, and Michael Tomasello, 2007, “Chimpanzees Are Rational Maximizers in an Ultimatum Game”, Science, 318(5847): 107–109. doi:10.1126/science.1145850

  • Karg, Katja, Martin Schmelz, Josep Call, and Michael Tomasello, 2015, “The Goggles Experiment: Can Chimpanzees Use Self-Experience to Infer What a Competitor Can See?”, Animal Behaviour, 105: 211–221. doi:10.1016/j.anbehav.2015.04.028

  • King, Barbara J. and Lori Marino, 2019, “Octopus Minds Must Lead to Octopus Ethics”, Animal Sentience, 4(26): . doi:10.51291/2377-7478.1495

  • Kohda, Masanori, Takashi Hotta, Tomohiro Takeyama, Satoshi Awata, Hirokazu Tanaka, Jun-ya Asai, and Alex L. Jordan, 2019, “If a Fish Can Pass the Mark Test, What Are the Implications for Consciousness and Self-Awareness Testing in Animals?”, PLOS Biology, 17(2): e3000021. doi:10.1371/journal.pbio.3000021

  • Korsgaard, Christine M., 2006, “Morality and the Distinctiveness of Human Action”, in Primates and Philosophers: How Morality Evolved, Frans De Waal (author), Stephen Macedo and Josiah Ober (ed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p. 98–119.

  • Krupenye, Christopher, Fumihiro Kano, Satoshi Hirata, Josep Call, and Michael Tomasello, 2016, “Great Apes Anticipate That Other Individuals Will Act According to False Beliefs”, Science, 354(6308): 110–114. doi:10.1126/science.aaf8110

  • Leavens, David A., Kim A. Bard, and William D. Hopkins, 2019, “The Mismeasure of Ape Social Cognition”, Animal Cognition, 22(4): 487–504. doi:10.1007/s10071-017-1119-1

  • Lurz, Robert W. (ed.), 2009, The Philosophy of Animal Mind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CBO9780511819001

  • –––, 2011, Mindreading Animals: The Debate Over What Animals Know About Other Mind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Maák, István, Gábor Lőrinczi, Pauline Le Quinquis, Gábor Módra, Dalila Bovet, Josep Call, and Patrizia d’Ettorre, 2017, “Tool Selection during Foraging in Two Species of Funnel Ants”, Animal Behaviour, 123: 207–216. doi:10.1016/j.anbehav.2016.11.005

  • Malcolm, Norman, 1972/73, “Thoughtless Brutes”, Proceedings and Addresse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 46: 5–20. doi:10.2307/3129585

  • Markel, Kasey, 2020, “Lack of Evidence for Associative Learning in Pea Plants”, ELife, 9: e57614. doi:10.7554/eLife.57614

  • Mather, Jennifer A. and Roland C. Anderson, 2007, “Ethics and Invertebrates: A Cephalopod Perspective”, Diseases of Aquatic Organisms, 75: 119–129. doi:10.3354/dao075119

  • Matsuzawa, Tetsuro, 2010, “Cognitive Development in Chimpanzees: A Trade-off between Memory and Abstraction?”, in The Making of Human Concepts, Denis Mareschal, Paul C. Quinn, and Stephen E.G. Lea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27–244.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549221.003.11

  • Meijer, Eva, 2019, When Animals Speak: Toward An Interspecies Democracy,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 Melis, Alicia P., Josep Call, and Michael Tomasello, 2006, “Chimpanzees (Pan Troglodytes) Conceal Visual and Auditory Information from Other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sychology, 120(2): 154–162. doi:10.1037/0735-7036.120.2.154

  • Mikhalevich, Irina, 2017, “Simplicity and Cognitive Models”, in Andrews & Beck 2017: 427–436 (ch. 41).

  • Mikhalevich, Irina and Russell Powell, 2020, “Minds without Spines: Evolutionarily Inclusive Animal Ethics”, Animal Sentience, 5(29). doi:10.51291/2377-7478.1527

  • Mikhalevich, Irina, Russell Powell, and Corina Logan, 2017, “Is Behavioural Flexibility Evidence of Cognitive Complexity? How Evolution Can Inform Comparative Cognition”, Interface Focus, 7(3): 20160121. doi:10.1098/rsfs.2016.0121

  • Monsó, Susana, 2015, “Empathy and Morality in Behaviour Readers”, Biology & Philosophy, 30(5): 671–690. doi:10.1007/s10539-015-9495-x

  • Monsó, Susana, Judith Benz-Schwarzburg, and Annika Bremhorst, 2018, “Animal Morality: What It Means and Why It Matters”, The Journal of Ethics, 22(3–4): 283–310. doi:10.1007/s10892-018-9275-3

  • Monsó, Susana and Herwig Grimm, 2019, “An Alternative to the Orthodoxy in Animal Ethics? Limits and Merits of the Wittgensteinian Critique of Moral Individualism”, Animals, 9(12): 1057. doi:10.3390/ani9121057

  • Moore, Richard, 2013, “Social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Chimpanzees”, Biology & Philosophy, 28(6): 879–901. doi:10.1007/s10539-013-9394-y

  • –––, 2016a, “Meaning and Ostension in Great Ape Gestural Communication”, Animal Cognition, 19(1): 223–231. doi:10.1007/s10071-015-0905-x

  • –––, 2016b, “Gricean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67(267): 303–326. doi:10.1093/pq/pqw049

  • Morgan, C. Lloyd, 1894, An Introduction to Comparative Psychology, London: W. Scott, limited.

  • –––, 1932, “C. Lloyd Morgon, University of London”, in A History of Psychology in Autobiography, volume 2, Carl Murchison and Edwin Garrigues Boring (eds), Worcester, MA: Clark University Press, 237–264.

  • Myowa-Yamakoshi, Masako and Tetsuro Matsuzawa, 2000, “Imitation of Intentional Manipulatory Actions in Chimpanzees (Pan troglodyte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sychology, 114(4): 381–391. doi:10.1037/0735-7036.114.4.381

  • Peacocke, Christopher, 2001, “Does Perception Have a Nonconceptual Content?”,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98(5): 239–264. doi:10.2307/2678383

  • Poole, Joyce, 1998, “An Exploration of a Commonality Between Ourselves and Elephants”, Etica & Animali, 9: 85–110.

  • Povinelli, Daniel J., 1998, “Can Animals Empathize? Maybe Not”, Exploring Intelligence issue, Philip M. Yam (ed.), of Scientific American Presents, 9(4): 67–75.

  • Povinelli, Daniel J., Donna T. Bierschwale, and Claude G. Cech, 1999, “Comprehension of Seeing as a Referential Act in Young Children, but Not Juvenile Chimpanzees”, 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7(1): 37–60. doi:10.1348/026151099165140

  • Povinelli, Daniel J. and Jennifer Vonk, 2004, “We Don’t Need a Microscope to Explore the Chimpanzee’s Mind”, Mind and Language, 19(1): 1–28. doi:10.1111/j.1468-0017.2004.00244.x

  • Premack, David and Guy Woodruff, 1978, “Does the Chimpanzee Have a Theory of Mind?”,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1(4): 515–526. doi:10.1017/S0140525X00076512

  • Purves, Duncan and Nicolas Delon, 2018, “Meaning in the Lives of Humans and Other Animals”,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5(2): 317–338. doi:10.1007/s11098-017-0869-6

  • Putnam, Hilary, 1967, “Psychological Predicates”, in Art, Mind, and Religion, W. H. Capitan and D. D. Merrill (eds), Pittsburgh, PA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pp. 37–48. [Putnam 1967 available online (pdf)]

  • Rakoczy, Hannes, 2012, “Do Infants Have a Theory of Mind?: Do Infants Have a Theory of Mind?”, 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0(1): 59–74. doi:10.1111/j.2044-835X.2011.02061.x

  • Ramsey, Grant, 2013, “Culture in Humans and Other Animals”, Biology & Philosophy, 28(3): 457–479. doi:10.1007/s10539-012-9347-x

  • Ramsey, Grant, Meredith L. Bastian, and Carel van Schaik, 2007, “Animal Innovation Defined and Operationalized”,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30(4): 393–407. doi:10.1017/S0140525X07002373

  • Rescorla, Michael, 2009, “Chrysippus’ Dog as a Case Study in Non-Linguistic Cognition”, in Lurz 2009: 52–71. doi:10.1017/CBO9780511819001.004

  • –––, 2017, “Maps in the Head”, in Andrews and Beck 2017: 34–45 (ch. 3).

  • Rowlands, Mark, 2012, Can Animals Be Moral?,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842001.001.0001

  • Schellenberg, Susanna, 2013, “A Trilemma About Mental Content”, in Mind, Reason, and Being-in-the-World: The McDowell-Dreyfus Debate, Joseph K. Schear (ed.), New York: Routledge, 285–302.

  • –––, 2018, The Unity of Perception: Content, Consciousness, Eviden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oso/9780198827702.001.0001

  • Schmidt, Andreas T., 2015, “Why Animals Have an Interest in Freedom”, Historical Social Research, 40(4): 92–109.

  • Schwitzgebel, Eric, 2019, “Are Garden Snails Conscious? Yes, No, or Gong”, in his A Theory of Jerks and Other Philosophical Misadventures,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229–236 (ch. 45).

  • Sebo, Jeff, 2017, “Agency and Moral Status”, Journal of Moral Philosophy, 14(1): 1–22. doi:10.1163/17455243-46810046

  • Shettleworth, Sara J., 2010a, Cognition, Evolution, and Behavior, second edi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10b, “Clever Animals and Killjoy Explanations in Comparative Psychology”,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4(11): 477–481. doi:10.1016/j.tics.2010.07.002

  • Shillito, Daniel J., Gordon G. Gallup, and Benjamin B. Beck, 1999, “Factors Affecting Mirror Behaviour in Western Lowland Gorillas,Gorilla Gorilla”, Animal Behaviour, 57(5): 999–1004. doi:10.1006/anbe.1998.1062

  • Skinner, Morgan and Noam Miller, 2020, “Aggregation and Social Interaction in Garter Snakes (Thamnophis sirtalis sirtalis)”, Behavioral Ecology and Sociobiology, 74(5): art. 51. doi:10.1007/s00265-020-2827-0

  • Sneddon, L. U.,, 2006, “Ethics and Welfare: Pain Perception in Fish”, Bulletin of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Fish Pathologists, 26(1): 6–10. [Sneddon 2006 available online]

  • Sober, Elliott, 1998, “Morgan’s Canon”, in The Evolution of Mind, Denise Dellarosa Cummins and Colin Allen (ed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224–242.

  • –––, 2015, Ockham’s Razors: A User’s Manual,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CBO9781107705937

  • Sterelny, Kim, 2012, The Evolved Apprentice: How Evolution Made Humans Uniqu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Stich, Stephen P., 1979, “Do Animals Have Beliefs?”,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57(1): 15–28. doi:10.1080/00048407912341011

  • Suddendorf, Thomas and Michael C. Corballis, 2007, “The Evolution of Foresight: What Is Mental Time Travel, and Is It Unique to Humans?”,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30(3): 299–313. doi:10.1017/S0140525X07001975

  • Tomasello, Michael, 2016, A Natural History of Human Moralit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Tomasello, Michael and Josep Call, 2006, “Do Chimpanzees Know What Others See—or Only What They Are Looking At?”, in Hurley and Nudds 2006: 371–384.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8528272.003.0017

  • Tulving, Endel, 1985, “Memory and Consciousness”, Canadian Psychology/Psychologie Canadienne, 26(1): 1–12. doi:10.1037/h0080017

  • Tye, Michael, 1997, “The Problem of Simple Minds: Is There Anything It Is Like to Be a Honey Bee?”, Philosophical Studies, 88(3): 289–317. doi:10.1023/A:1004267709793

  • –––, 2017, Tense Bees and Shell-Shocked Crabs: Are Animals Consciou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0278014.001.0001

  • Varner, Gary E., 2012, Personhood, Ethics, and Animal Cognition: Situating Animals in Hare’s Two Level Utilitariani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758784.001.0001

  • Vincent, Sarah, Rebecca Ring, and Kristin Andrews, 2019, “Normative Practices of Other Animals”, in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Moral Epistemology, Aaron Zimmerman, Karen Jones, and Mark Timmons (eds.), New York: Routledge, 57–83. doi:10.4324/9781315719696

  • Washburn, Margaret Floy, 1908, The Animal Mind: A Text-book of Comparative Psychology,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 White, Thomas I. (ed.), 2007, In Defense of Dolphins: The New Moral Frontier, Oxford, UK: Blackwell Publishing. doi:10.1002/9780470694152

  • Wilcox, Marc G., 2020, “Animals and the Agency Account of Moral Status”,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7(7): 1879–1899. doi:10.1007/s11098-019-01289-x

  • Zahavi, Dan and Søren Overgaard, 2012, “Empathy Without Isomorphism: A Phenomenological Account”, in Empathy: from Bench to Bedside, Jean Decety (ed.), Cambridge, MA: MIT Press, pp. 3–20.

  • Zuberbühler, Klaus, 2020, “Syntax and Compositionality in Animal Communication”,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375(1789): 20190062. doi:10.1098/rstb.2019.0062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action | animal: consciousness | animals, moral status of | Aquinas, Thomas | Aristotle | belief | Bentham, Jeremy | bias, implicit | Cavendish, Margaret Lucas | compositionality | concepts | Conway, Lady Anne | culture: and cognitive science | Descartes, René | Dharmakīrti | feminist philosophy, interventions: epistemolog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 functionalism | Ibn Bâjja [Avempace] | Ibn Sina [Avicenna] | Indian Philosophy (Classical): concept of emotion | Kant, Immanuel | knowledge how | language of thought hypothesis | logic: ancient | mental content: nonconceptual | mental representation | multiple realizability | other minds | pain | perception: the contents of | Porphyry | pragmatics | scientific objectivity | simplicity | skepticism | social norms | Telesio, Bernardino | Voltaire | Xunzi | Zhuangzi

Copyright © 2021 by Kristin Andrews <andrewsk@yorku.ca> Susana Monsó <susanamonso@gmail.com>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