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足理由律 principle of sufficient reason (Yitzhak Y. Melamed and Martin Lin)

首次发表于 2010 年 9 月 14 日;实质修订于 2023 年 6 月 14 日

充足理由律是一个强大而有争议的哲学原则,规定一切事物必须有原因、原因或基础。这种对彻底可理解性的简单要求产生了哲学史上最大胆和最具挑战性的论题之一。在本文中,我们首先解释这个原则,然后转向围绕它展开的辩论的历史。最后,我们对充足理由律的新兴当代讨论进行了审视。


1. 简介

假设你进入一个农贸市场,挑选了几根黄瓜,并询问商贩价格。“一磅五美元”。你可能会觉得有点贵,但你付款了。在你离开摊位之前,另外两个人也向卖家提出了同样的问题(“黄瓜多少钱?”)。她对其中一个人说:“一磅一美元”,对另一个人说:“一磅十美元”。至少你们中的两个人很可能会质问商贩一个简单的问题:为什么价格不一样?当然,如果你对这种差异有一个简单的解释(例如,你和被要求支付十美元一磅的人都属于常见的受歧视的少数群体),你可能会简单地离开这个地方。你也可能得出结论,卖家是疯了(或者她只是在进行心理实验)。在所有这些情况下,你都会对一个看似奇怪的事实提出一个解释或原因。但是,哪些事实需要解释?所有事实——包括最普通的事实——都需要解释吗?如果你接受充足理由律(PSR)的无限制形式,你将要求对任何事实提供解释,换句话说,你将拒绝任何蛮力或无法解释的事实的可能性。

这个原理的一个简单表述如下:

(1)

对于每一个事实 F,必须有一个充足的理由来解释为什么 F 是这样的。

上述表述中的术语“事实”并不意味着对事实本体论的承诺。然而,如果希望避免这种含义,原则可以更加概括地表述为:

(2)

对于每个 x,存在一个 y,使得 y 是 x 的充足理由(形式上:∀x∃yRyx [其中“Ryx”表示提供充足理由的二元关系])。

实际上,充足理由律(PSR)是一系列原则,由对(2)的各种限制和对(2)的不同程度的模态强度的归属所生成。首先,PSR 的变体可能根据需要理由的事物类型(被解释的对象)的限制而不同。因此,可以将 PSR 限制为仅适用于实际存在的实体,或者还可以包括可能存在的实体。或者,可以将 PSR 表述为对每个(真实的)命题要求充足理由,或者涉及实体及其属性。将 PSR 限制为实体的变体可能要求解释实体的存在和不存在,或者进一步限制为仅对实体的存在(或仅对实体的不存在)要求理由。将 PSR 限制为命题的版本可能涵盖既有偶然命题又有必然命题,或者进一步限制为仅涵盖其中一个子域。

同样地,PSR 的不同版本来自于限制作为理由提供者(解释者)的事物种类的不同方式。很可能(尽管不是必然的),关于落入 PSR 范围的解释对象的种类的决定将决定被计算为解释者的事物的种类。

PSR 的变体不仅可以通过对相关事物(解释对象和解释者)的限制来产生,还可以通过对相关关系的概念的限制来产生。通常,提供理由的关系被认为是不可反身的、反对称的和可传递的,尽管这些特征中的每一个都可能被质疑。提供理由的关系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本体论关系(如当代关于基础的讨论中),也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纯粹的认识论关系。

PSR 的模态强版本将把原理视为在所有可能的世界中都是必然的和成立的,而弱模态版本将把原理视为仅仅是偶然真实的。还可以在原理的事实性版本和仅仅规范性版本之间进行区分。规范性版本的 PSR 将其视为可理解性的条件(与非矛盾律相当),从而指导我们对自然的研究。事实性版本仅仅陈述了原理在实际上是真实的(甚至在所有可能的世界中都是真实的)。规范性版本和事实性版本在允许原理被证伪方面存在差异。事实性版本可以很容易地被单个反例所证伪。PSR 规范性变体的支持者会主张,经验上的 PSR 证伪与经验上的非矛盾律证伪一样没有意义。当遇到一个似乎没有解释的事实时,PSR 规范性变体的支持者会坚持认为我们必须继续寻找解释。

PSR 的无限制版本的支持者可以主张,选择 PSR 的特定变体不能是任意的,否则会导致不一致(即,必须提供为什么偏好某个变体而不是其他变体的理由)。基于这一点,她可能进一步主张,在没有强有力的反对理由的情况下,应该将 PSR 的无限制版本视为默认选择。

关于 PSR 最有趣的问题之一是为什么要接受它。因为 PSR 规定所有事物都必须有解释,所以似乎 PSR 本身需要一个解释。一些现代哲学家试图为 PSR 提供证明,但迄今为止这些尝试大多没有成功。与 PSR 相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自解释事实和自因实体的可能性;特别地,人们可能想知道如何将它们与无法解释的原始事实和无因实体区分开来。人们还可能想知道 PSR 是否允许存在任何无法进一步解释的原始概念。

PSR 的支持者面临的第三个关键问题是如何解决阿格里帕三难问题,即(i)接受无法解释的原始事实,(ii)接受无限回归的解释(或基础),或(iii)接受自解释事实。乍看之下,三难问题中的每个角度都会削弱 PSR 的支持者的立场。

最后,PSR 的支持者在解决完全对称状态时面临着有趣的问题。我们已经看到,PSR 的某些变体要求对事物的存在提供解释(因此,假设不存在作为“默认”状态,不需要解释),而其他变体则要求对事物的存在和不存在都提供解释。让我们快速看看后者(“无默认”)变体如何回应以下情况:既没有存在 x 的理由,也没有不存在 x 的理由?PSR 的支持者可能确实会通过否认这种情景的可能性(考虑到 PSR 和双值性)来回应。关于身份问题也可能提出类似的困境:在没有 x 和 y 的身份理由以及非身份理由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将身份或非身份作为默认立场吗?[1]

在这些一般性考虑的基础上,让我们来考察这个原理所扮演的历史角色。术语“充足理由原理[principe de raison suffisante/principium reddendae rationis]”是由莱布尼兹创造的,尽管许多学者认为斯宾诺莎在赞赏这个原理的重要性并将其置于其哲学体系的核心之前就已经提出了这个概念[2]。这个原理乍一看似乎具有很强的直观吸引力——我们总是要求解释——然而,由于它似乎带来的激进影响,许多人认为它过于大胆和昂贵。原理的一些被称为后果包括:无法区分的身份、必然主义、空间和时间的相对性、存在一个自我必然存在的存在(即上帝)以及丰富原理。

虽然在现代时期之前有几位重要的先驱者,正如我们将看到的那样,似乎提倡了 PSR 的变体,但我们将从两位主要的原则阐述者 Spinoza 和 Leibniz 开始讨论。

2. Spinoza

PSR 在 Spinoza 的著作中最早的陈述出现在他的第一部出版作品中,即 1663 年对笛卡尔《哲学原理》的几何阐述(这可能或可能不反映 Spinoza 当时的观点)。该书第一部分的第十一公理如下陈述:

没有任何东西存在,不能问它为什么存在的原因(或理由)[causa (sive ratio)]。

斯宾诺莎在对这个公理的简要解释中补充说:

由于存在是一种积极的事物,我们不能说它没有任何原因(根据公理 7)。因此,我们必须给出一些积极的原因,或理由,解释为什么[一件事物]存在 - 要么是外部原因,即在事物本身之外的原因,要么是内部原因,即在事物本身的本质和定义中包含的原因。(Geb. I/158/4–9)[3]

第七公理,斯宾诺莎在解释中所诉诸的,是“无中生有,无中有物”原理的一个变体,并规定一个现有的事物及其完美(或品质)不能以无或不存在的事物为其原因。然而有趣的是,在他早期哲学著作《修正智力论》中的另一部作品中,斯宾诺莎允许一个独特的项目没有原因。在这篇论文的第 70 节中,斯宾诺莎提出了以下论点:

[T]思想也被称为真实,它客观地涉及某个没有原因的原则的本质,并且通过自身和本身而被认识。(II/26/33–4. 我们的强调)

“原则[principium]”的具体含义并不完全清楚,但鉴于它被限定为“通过自身和本身而被认识”,它可能指的是上帝,并指示斯宾诺莎对笛卡尔的相当微妙观点的理解——根据笛卡尔在他的《答复集》中的观点,上帝不需要原因才能存在,但上帝为什么不需要原因是有原因的(AT VII: 164–65; cf. Carraud 2002: Ch. 2)。[4]

根据一些评论家的观点,斯宾诺莎在他的主要作品《伦理学》开篇处已经陈述了 PSR 的一个变体。该书第一部分的第二条公理如下:

E1a2:不能通过其他方式构想的事物,必须通过自身来构想。

E1a2 的直接推论是一切都被构想了。[5]对斯宾诺莎来说,构想某事就是解释它(参见 E1p10s,E1p14d 和 Della Rocca 2008: 5),因此似乎 E1a2 意味着一切都是可以解释的。其他评论家也认为 PSR 被编码在 E1a3 中:

从给定的确定性原因,效果必然发生;反之,如果没有确定的原因,效果是不可能发生的。

如果我们将“效果”狭义地解释为有原因的事物,那么第二个子句是平凡的。如果我们将其更广泛地解释为任何存在、获得、发生的事物(或者无论因果关系的关联物是什么),都有一个原因,那么第二个子句包含了一个版本的充足理由原则:一切都有原因(Garrett 1979 和 Lin 2017)。

在 E1p11d2 中,斯宾诺莎明确陈述了充足理由原则的一个变体:“对于每一件事物,都必须指定一个原因,或者理由,既用于其存在,也用于其不存在”。同样,在 E1p8s2 中,斯宾诺莎认为,“如果存在一定数量的个体,就必须有一个原因,解释为什么这些个体存在,为什么既不多也不少”。斯宾诺莎坚持认为,即使事物的不存在也必须能够解释,这一点至关重要。例如,他认为,即使上帝不存在,他的不存在也必须能够解释。斯宾诺莎认为,由于上帝是一种实体,他的存在或不存在不能由外部原因或解释(斯宾诺莎认为实体在因果上是相互独立的);因此,如果上帝不存在,他自己的本质必须成为他不存在的原因,就像一个正方形-圆的本质是那个事物不存在的原因一样。但由于上帝的本质并不矛盾,他的本质不能内在地排除他的存在,因此他必须存在(E1p11d)。

斯宾诺莎的充足理由律(Principle of Sufficient Reason,简称 PSR)的范围及其在他的体系中的作用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最近学术界的主流趋势将斯宾诺莎的充足理由律视为具有无限范围,并在推导他的许多重要学说中起着关键作用(例如,Della Rocca 2008)。但是,最近有读者对这一趋势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斯宾诺莎的充足理由律的范围仅限于存在和不存在的事实,并且他很少明确地诉诸于这一原则来推导他的标志性学说(例如,Garber 2015 和 Lin 2019)。

在斯宾诺莎的体系中,将充足理由律赋予重要角色的评论家经常对斯宾诺莎为其学说提出的论证进行理性重建,并发现充足理由律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虽然是隐含的)作用。例如,有人认为充足理由律是斯宾诺莎严格必然主义背后的主要动机。根据这种解读,对斯宾诺莎来说,如果存在两个(或更多)可能的世界,似乎两者都没有充足的理由或原因(因为如果存在这样的充足理由,那么这个世界将被必然,而其他所有世界将是不可能的)。换句话说,充足理由律规定只有一个可能的世界(参见 Della Rocca(2008),69-78,Lin(2011),23-25 和 Melamed(2021))。其他评论家(例如,Lin 2019)否认充足理由律在斯宾诺莎对必然主义的论证中起任何作用,还有一些评论家否认斯宾诺莎在相关意义上是一个必然主义者(例如 Curley 1969 和 Curley 和 Walski 1999)。此外,还有评论家认为,虽然相信充足理由律是斯宾诺莎必然主义背后的原因,但偶尔斯宾诺莎对充足理由律的支持与他的形而上学的其他原则存在紧张关系,例如无限的优先性(参见 Melamed(2012b)和 Melamed(2013a),xvii)。

斯宾诺莎认为,不仅必须解释事物的存在,而且他还坚持主张所有事物的本质必然从上帝的本质中得出(E1p25 和 E1p16)。因此,他坚持认为所有本质都有原因和解释。

一些评论家声称,斯宾诺莎的充足理由律还导出了其他一些斯宾诺莎主义学说,包括不可辨识性原则(E1p4,尽管参见 Lin 2019 的异议观点)、物质唯一论(E1p11 和 E1p14)以及自由意志的否定(E1p32 和 E2pp48–49)。还有人认为,在 E1p21d 中,斯宾诺莎暗示地依赖充足理由律推断出一个大胆的因果原则:一个简单的原因只有一个简单的效果。如果原因有多个效果,那么这两个效果之间的差异将无法解释,因为每个效果都应该由同一个原因完全解释。因此,如果我们经历了一个原因产生多个效果,我们应该得出结论,即这个原因并不简单,而是由多个部分组成(以便不同的部分对不同效果的因果关系做出贡献。参见 Melamed(2013a),117–119 和 Melamed(2013b),212–213。

最近,迈克尔·德拉罗卡(Michael Della Rocca)不仅认为 PSR“提供了解开斯宾诺莎哲学体系中许多谜团的关键”(2008 年:9),而且斯宾诺莎要求将最基本的哲学概念归纳为理性或可理解性。这种所谓的“PSR 的双重使用”规定(1)一切都必须可解释,以及(2)最终应该用可理解性来解释。因此,根据德拉罗卡的观点,斯宾诺莎将他的主要哲学概念——存在、因果关系、正确性和权力——归纳为可理解性(2008 年:8-9)。虽然这是对斯宾诺莎形而上学的一种迷人而大胆的阐释,但它似乎与他关于属性之间的因果和概念障碍的关键教义相矛盾(E1p10 和 E2p6)。将任何非思维项目归纳为可理解性(可能是思维属性的特征[6])削弱了属性之间的障碍,以及斯宾诺莎本体论的整个建筑(参见德拉罗卡 2012 年:12-16;梅拉梅德 2012a;梅拉梅德 2013a:xv 和 196 n. 84)。此外,一些人指出,德拉罗卡对特定归纳的论证,例如将因果关系归纳为可理解性,需要斯宾诺莎明确拒绝的假设(林 2019 年和梅拉梅德 2013 年,第 3 章)。

根据斯宾诺莎的 PSR 无限制的阅读,他将如何回应阿格里帕三难问题?显然,在这种解释下,斯宾诺莎不赞同接受任何蛮力事实。然而,他允许一些有限的自我解释和解释的无限回归的情况。让我们简要看一下这两个问题。

斯宾诺莎以 causa sui (E1d1) 和物质的定义开始伦理学。物质被定义为“通过自身概念化”。将这些自反定义放在开头可能是一种有计划的方法论动作,其目的是绕过证明这些概念合法性的艰巨任务。但由于斯宾诺莎认为他的定义不仅仅是规定性的(见 TIE §95 和 Ep. 60),我们可以要求对自我解释合法性的辩护。

斯宾诺莎认为自我解释的真理是仅仅从事物的本质或者说性质中推导出来的真理。在 E1p11d 中,斯宾诺莎提供了两个自我解释的例子:

[T]一个正方形圆的本质本身就说明了它不存在的原因,即因为它涉及矛盾...一个物质存在的原因也仅仅是由它的本质决定的,因为它涉及存在。

相反,斯宾诺莎声称,三角形(或任何其他不是物质的东西)的存在(以及不存在)并不仅仅是由三角形的本质决定:

圆圈或三角形存在或不存在的原因,并不是由这些事物的本质决定,而是由整个有形自然的秩序决定。(E1p11d)。

因此,考虑以下三个命题:(i)三角形有三个角,(ii)物质存在,以及(iii)三角形存在。命题(i)显然是自解释的,因为三角形的本质(其中包含了数字三和角度的本质)是其具有三个角的充足理由(添加任何其他信息都没有解释的价值)。斯宾诺莎也认为命题(ii)是自解释的。请注意,斯宾诺莎并没有将物质(在 E1d3 中)定义为凭借其本质而存在,而是从物质的定义(在 E1p7 和 E1p6 中)推导出这一命题。与(i)和(ii)相反,三角形的存在并不仅仅是由其本质决定的(因为它是由三角形外部的实体引起的,因此必须通过这些外部原因来解释)。

让我们现在转向无限回归的合法性问题。在 E1p28 中,斯宾诺莎公开表示,在每个属性中,存在着一个无限的有限模式的因果链:

每一个特定的事物,或者任何有限且具有确定存在的事物,除非它被另一个同样有限且具有确定存在的原因决定存在并产生效果,否则它既不能存在也不能被确定为产生效果;而且,这个原因也不能存在也不能被确定为产生效果,除非它被另一个同样有限且具有确定存在的原因决定存在并产生效果,依此类推,无限下去。[斜体添加]

这个因果链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由无限多的原因先导,并且后面跟着无限多的效果。每一个环节也至少提供了解释后续环节存在的一部分。这样的无限回归的存在是否与充足理由律一致?斯宾诺莎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毫不犹豫。我们可以合理地问每个环节在链中的原因是什么,答案是:前一个环节。斯宾诺莎还认为,我们可以——事实上,应该——问整个无限链的存在的原因或理由是什么?他只是认为他也可以对后一个问题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上帝(或者是自身存在的基础)。请考虑以下摘自斯宾诺莎著名的《无限论》的一段话,其中他批评了依赖于因果关系的实际无限性不可能性的上帝存在的证明。

顺便提一下,我想在这里指出,我认为,最近的亚里士多德学派误解了古人试图证明上帝存在的论证。因为我在一个叫拉布·哈斯代的犹太人那里找到了这个论证,它的内容如下:如果存在无限的原因回归,那么所有存在的事物也将被原因所引起;但是,对于任何被原因引起的事物来说,它的存在并不是根据其自身本质的力量而必然存在的;因此,在自然界中没有任何事物的本质与其必然存在相关;但是,后者是荒谬的;因此,前者也是荒谬的。因此,这个论证的力量不在于存在实际无限或无限的原因回归的不可能性,而仅仅在于假设那些不是根据其自身本质必然存在的事物不是由根据其自身本质必然存在的事物决定其存在。[Ep. 12| IV/61/15–62/10; italics added]

在这段文字中,斯宾诺莎遵循了中世纪后期的犹太哲学家哈斯代·克雷斯卡斯的观点,拒绝了亚里士多德对实际无限的禁止(参见 Melamed 2014)。对于斯宾诺莎(和克雷斯卡斯)来说,存在无限的原因回归是完全合理的。然而,如果这个无限链中的所有元素都是偶然存在的(即,“那些不是根据其自身本质必然存在的事物”[7]),那么这个链本身仍然是一个偶然存在的事物,必须有一个解释其在现实中实现的原因。这个无限偶然存在的链的最终原因必须是一个存在不是偶然的存在(否则,这个链只会保持偶然性,它在现实中的实现将无法得到充分的解释)。因此,斯宾诺莎允许存在无限的原因回归(或解释),只要整个无限链都以其纯粹本质的存在为基础。

3. 莱布尼茨

没有哲学家比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1646-1716)更与充足理由律(PSR)紧密相关。他是第一个给它命名并将其认定为哲学的重要原则。然而,莱布尼茨很清楚他的原则与斯宾诺莎的观点之间的相似之处。因此,在他对斯宾诺莎的《无限论》(我们刚刚在第 2 节末讨论过)的副本上的 1676 年边注中,他写道:“这是正确的观察,并且与我习惯说的一致,即除了能够提供充足理由的存在之外,没有其他存在”(莱布尼茨,《连续体的迷宫》,117/Aiii71)。莱布尼茨对充足理由律的处理也值得注意,因为它的系统性和他赋予它的核心地位。

莱布尼茨经常将它与矛盾原理一起作为“推理”的原则。例如,在《单子论》(1714)中,他写道:

  1. 我们的推理基于两个重要原则,即矛盾原则,根据这个原则,我们判断涉及矛盾的事物为假,而与假相对立或矛盾的事物为真。

  2. 而充足理由的原因是,我们认为在没有充足理由的情况下,我们找不到任何真实或存在的事实,也找不到任何真实的陈述,为什么会是这样而不是其他方式,尽管大部分时间我们无法知道这些原因。(G VI, 612/L 646)

这些原则在表面上是以认识论的术语来描述的。它们是我们“推理”的原则。它们涉及我们“判断”或“发现”的内容。然而,显然,莱布尼兹打算让它们具有形而上学的意义,而不仅仅是认识论的意义。在充足理由原则的情况下,当我们讨论莱布尼兹如何理解充足理由的概念时,这一点将变得更加明显,但在上面引用的段落中,莱布尼兹明确表示,即使这些原因对我们来说是不可知的,每个真理或事实都有充足的理由。(在上帝的情况下,认识论和形而上学之间的区别消失了,因为全知的存在知道事物的本质。)

如上所述,充足理由原则的范围包括事实和真理。然而,莱布尼兹有时以不同的术语来描述这一原则的范围。例如,他写道:

[T]he principle of sufficient reason, namely, that nothing happens [rien n’arrive] without a reason. (G VII 356; LC L2; AG 321, our emphasis)

充足理由律被称为适用于“发生”的原则。这表明了一种适用于事件而非真理或事实的充足理由律版本:每个事件都有充足的理由。

这些在充足理由律的表述中的摇摆通常不被视为莱布尼茨对充足理由律的范围犹豫不决。相反,它们通常被理解为莱布尼茨认为充足理由律的范围非常广泛,甚至可能是绝对普遍的,但至少足够广泛以包括事实、真理和事件(参见罗德里格斯-佩雷里亚 2018 年)。

莱布尼茨将矛盾原理和充足理由原则与各种领域联系在一起,每个领域都有其特别重要性。例如,有些领域的真理取决于这两个原则之一。这些领域在模态上进行描述:矛盾原理适用于必然真理的领域,充足理由原则适用于偶然真理的领域(A 6 4 1616/MP 75; G VII 355–56/LC 15–16)。

还有一些领域是根据主题或研究领域进行描述的。矛盾原理使我们能够研究数学,而充足理由原则使我们能够研究形而上学、自然神学和物理学(G VII, 355–6; LC L2; AG 321)。很明显,将这两种方式分配给原则的领域是等价的。例如,可以自然地假设形而上学和自然神学将包括必然命题,因此充足理由原则将侵犯根据模态描述分配给矛盾原理的领域。

因此,我们必须区分将这些原则与各种领域相关联的不同方式。第一种方式是指定每个原则适用的领域。莱布尼茨似乎认为,根据这种方法,存在一个单一的普遍领域,它与每个原则都相关联。没有矛盾的偶然事实或真理,因此非矛盾原则适用于所有偶然真理以及所有必然真理。同样,通常认为,对于莱布尼茨来说,每个必然真理都有充足的理由(参见 Broad 1975: 12 和 34 以及 Rodriguez-Pererya 2018)。例如,数学真理可能有以等同陈述为基础的证明形式的充足理由。因此,充足理由原则适用于所有必然真理以及所有偶然真理。

将原则与特定领域关联的第二种方式是指定以每个原则为基础或依赖的真理领域。根据莱布尼兹的观点,只有偶然真理依赖于并由充足理由律所支持。同样,莱布尼兹认为只有必然真理依赖于并由矛盾原理所支持。一些真理依赖于原则意味着什么?莱布尼兹在这一点上没有明确说明,但在下一节中,当我们考虑什么是充足理由时,我们将会有更好的理解。

第三种方式是指定可以根据每个原则进行调查的真理领域。对于莱布尼兹来说,我们只能基于矛盾原理来了解数学真理,而只有形而上学、神学和物理真理需要充足理由律才能被认识。在应用部分中,我们将更详细地看到充足理由律如何使我们能够调查这些领域。

3.1 什么是充足理由律?

当莱布尼茨坚持每个真理或事实都需要一个充足的理由时,他所说的“充足的理由”是什么意思?在一些文本中,他暗示充足的理由是一种“先验证明”。这不应该按照康德的术语理解为一种不需要任何感知经验输入的证明。相反,莱布尼茨在其原始的康德前意义上使用“先验”的术语,意味着从原因到结果的论证。先验证明是一种反映因果顺序的证明。因此,充足的理由将是既是证明(一组前提和结论,前者必然导致后者),又是因果解释(某个真理或事件的因果前提的陈述)的证明(参见亚当斯 1994 年:109)。

为了充分理解莱布尼茨对充足理由的概念,我们还需要了解他对真理的理论以及其与他的可能性理论的关系。让我们从真理开始。为了简单起见,我们只关注主谓形式的范畴命题。根据莱布尼茨的观点,命题只有在谓词的概念包含在主语的概念中时才为真。毫无争议的是,谓词“未婚”包含在“单身汉”的概念中,正是这种概念上的包含性解释了命题“单身汉是未婚”的真实性。但是,莱布尼茨进一步提出了一个极具争议的主张,即所有真实陈述都是出于这个理由而真实,甚至像“凯撒穿越卢比孔河”这样的陈述也是如此。也就是说,这个陈述之所以为真,是因为“穿越卢比孔河”的概念包含在“凯撒”的概念中。这种真理理论有时被称为真理的概念包含理论。它的一个结果是所有真理都是分析的。但是,这样的理论难道不会导致所有真理都是必然的吗?毕竟,分析真理怎么可能是偶然的呢?

作为对这种担忧的回应,莱布尼兹通过无限分析的方式,对偶然性进行了解释。莱布尼兹将分析理解为用定义或部分定义替换命题中的术语的过程。当通过有限步骤的分析获得一个恒等式时,就得到了一个证明。莱布尼兹声称,只有必然真理才能通过有限步骤的分析得到证明,而只有偶然真理不能通过有限步骤的分析得到证明。通过这种方式,他保留了必然真理和偶然真理之间的区别,同时也坚持认为所有真理都是分析的,即基于所涉及概念的含义而成立的真理。

这导致一些评论者认为,莱布尼兹放弃了充足理由的解释作为先验证明。如果存在证明或演绎,它将揭示谓词的概念包含在有限步骤中的主语概念中,因此每个命题都是必然的。莱布尼兹在他晚期的哲学中并不是一个必然主义者,因此他不能接受这个结果。相反,他必须从充足理由的概念作为先验证明转向作为先验证明序列的概念,后者被理解为一种在有限步骤中收敛于一个恒等性的分析(参见 Sleigh 1983: 200)。分析收敛于恒等性意味着什么,不幸的是,不清楚。然而,在这种理解下,每个偶然真理都有一个充足的理由。例如,凯撒穿越卢比孔的真实性是因为穿越卢比孔的概念包含在凯撒的概念中。命题的真实性是由主语和谓词的概念决定的。当然,这个理由对于任何有限的人类思维来说是无法发现的,因为它深深地隐藏在凯撒的概念中。只有上帝在他的全知中才能看到它们之间的概念联系。只要存在这样的联系,就有充足的理由。

这种关于充足理由性质的概念使一些评论者认为,对于莱布尼兹来说,充足理由原则是一个逻辑概念,或者是一个最终可归结为逻辑的形而上学概念(Couturat 1901: 123ff 和 Russell 1937: v)。但是,充足理由作为一个非终止的证明序列的概念并不是莱布尼兹唯一的充足理由概念。其他概念具有明显较少的逻辑性和更多的形而上学特征。

充足理由的一个特定描述来自于莱布尼兹的信念,即为了保持因果活动的概念,物质必须是真正的物质,即现实的基本构建块。对于莱布尼兹来说,每个真正的物质都有他所称之为“原始主动力”的特性。这种力量是物质的本质或本质。根据莱布尼兹的观点,物质之间并不产生因果关系的相互作用(参见莱布尼兹关于因果关系的条目)。它们所经历的变化仅仅源于它们自身的本质或原始主动力,因此决定了它们的整个历史。许多文本表明,对于莱布尼兹来说,物质的任何状态的充足理由是它的原始主动力(NE 65–6;T 400/G VI, 354;Mon. 18/G VI, 609–610;G IV, 507;G III, 72)。

在许多方面,原始主动力在逻辑版本的充足理由中扮演了主体概念的角色。就像在逻辑版本中,充足理由“a 是 F”是由于“F-ness”的概念在“a”的概念中,同样在形而上学版本的充足理由中,“a 是 F”的事实是由决定它为“F”的“a”的原始主动力解释的。虽然像库图拉和罗素这样的评论家强调了逻辑上的充足理由概念,而对形而上学上的概念不予重视,其他评论家则将逻辑和形而上学视为同一数据的两个同等基本的表达方式(参见 Frankel 1994)。

另一种关于充足理由的形而上学描述与最佳原理相联系,该原理认为对于任何命题 p,p 只有在最佳世界中成立时才为真(G VI.448/DM 22;Mon. 46, 53, 54/G VI, 614–616)。最佳原理是 PSR 的补充还是对抗?实际上,它是 PSR 与三个附加假设的结果:(1)每个选择的充足理由是选择者认为它是最佳的;(2)上帝选择实际世界;(3)上帝认为某事物是最佳的,当且仅当它是最佳的。

在一些文本中,莱布尼兹暗示,有关偶然真理的充足理由不能在事物的概念或本质中找到。我们必须转而寻求最佳原理(Mon. 36–38/G VI, 613)。换句话说,对于形如“a 是 F”的任何偶然命题,其充足理由是 a 是 F 在最佳世界中为真。这似乎是一种完全不同类型的理由,与“a 是 F”是分析的或者 a 的本质决定了它是 F 的事实不同。后者的理由可以在主体的概念或物质的本质内部找到。而涉及最佳原理的理由则超越了主体的概念或物质的本质,并通过比较不同世界的相对完美性来进行。莱布尼兹可能认为这些不同的充足理由概念是等价的,但这一点显然并不明显。

3.2 莱布尼兹为什么相信 PSR?

莱布尼茨以三种不同的方式为充足理由律进行论证:(1)从充足理由的概念和“必要条件”的概念出发;(2)从他的真理理论出发;(3)归纳地。

在一些文本中,莱布尼茨认为充足理由律是一个概念上的真理,可以从充足理由和必要条件的概念中推导出来(A VI, ii, 483;另见 G VII 393, LC L5.18;A VI.iii.133)。必要条件的概念是指一个必要条件。在这个背景下,莱布尼茨将充足理由定义为一个充足条件。如果某物存在,则其所有的必要条件都已被假定。莱布尼茨随后断言,如果某物的所有必要条件都已被假定,则它存在。因此,某物的所有必要条件就是某物的充足理由。这个问题是假设所有使某物存在的必要条件共同足够使其存在。任何否认充足理由律的人都不会同意这个假设,而且这个假设显然没有被莱布尼茨对必要条件和充足理由的定义所编码(有关进一步讨论,请参见 Harrop 2020)。

在其他文本中,莱布尼茨认为充足理由律是真理的概念包含论的结果(A VI.iv.1645/L 268;AG 31)。每个真理都是这样的,即谓词的概念包含主语的概念。这种概念上的联系就是真理的充足理由。因此,每个真理都有一个充足理由。

值得注意的是,莱布尼兹在发展他的概念包容真理理论之前就相信了充足理由律。事实上,充足理由律是莱布尼兹最早也是最稳定的哲学承诺之一(例如,参见莱布尼兹 1671 年写给韦德尔科普夫的信 A II.ii.117f/L146)。这一观察引导一些学者得出结论,认为莱布尼兹并非从概念包容真理理论中推导出充足理由律,而是从他先前对充足理由律的承诺中得出了概念包容真理理论。概念包容真理理论通过保证将会有概念关系的解释,从而解释了每个真理都有充足理由的方式(参见亚当斯 1994 年:69)。此外,至少在一篇文献中,对于莱布尼兹来说,概念包容真理理论是否激发了充足理由律并不清楚,或者说是充足理由律激发了概念包容真理理论:参见莱布尼兹,《哲学著作》,172 年)。

在他给克拉克的第五篇论文中,莱布尼兹归纳地为充足理由律辩护。他说有很多情况下一个事实有充足理由,而没有情况是已知没有充足理由的事实。然后他说,在我们不知道充足理由的所有情况下,假设充足理由律成立是合理的。莱布尼兹将此描述为“经验哲学的方法,即后验推理”(G VII 420; LC, L5.129)。

3.3 应用

莱布尼兹表示,如果我们要超越数学进入形而上学和自然科学领域,就需要充足理由律的支持。充足理由律如何帮助这些研究领域?莱布尼兹使用一般的论证模式来运用充足理由律来建立结论。首先,他假设他想要证明的命题的错误性。将待证明的命题称为 p。然后他试图证明,如果 p 是错误的,就会存在某个事实或真理,其没有充足的理由。但根据充足理由律,不存在这样的事实或真理。因此,p 是真的。莱布尼兹使用这个模式来论证许多主张,包括空间的无限延伸(《连续体的迷宫》233 页),决定论(莱布尼兹-斯塔尔争论 17 页),裸露的神秘品质和裸露的能力的不可能性(哲学著作 172-3 页),无法区分的同一性,以及关于空间和时间的关系主义,以及上帝的存在。让我们简要看一下莱布尼兹如何使用充足理由律来论证最后三个命题。

莱布尼茨在多个不同的地方(例如,《事物的终极起源》,G VII 302–3;L 486–8,《单子论》第 37 节)从充足理由律为上帝的存在提出了论证。假设上帝不存在。如果上帝不存在,那么存在的只有偶然存在的事物。整个偶然事物的系列是否有一个解释?整个系列的解释不能是系列的成员,因为那样它将解释自己,而没有一个偶然事物是自我解释的。但解释也不能在系列之外,因为我们假设不存在非偶然存在的事物,即上帝。因此,如果上帝不存在,就会有一些未解释的东西:偶然存在的系列。一切都有解释。因此上帝存在(请注意,这与斯宾诺莎在第 2 节末尾引用的克雷斯卡斯的上帝存在论证的相似之处。实际上,这个莱布尼茨的证明出现在他 1676 年对斯宾诺莎信件中讨论克雷斯卡斯证明的注释中。参见莱布尼茨,《连续体的迷宫》,117 页)。

莱布尼茨还认为,充足理由律排除了可能存在两个或更多无法区分的事物(A VI, iv, 1541/AG 42)。如果存在两个这样的事物,上帝会以不同的方式对待它们,因为他将它们与世界其他部分的关系不同。例如,如果存在两根无法区分的草叶,那么一根草叶将与世界其他部分保持空间和时间关系 R,而另一根草叶将与世界其他部分保持另一种空间和时间关系 R'。为什么上帝选择将第一根草叶与世界其他部分保持关系 R,而不是 R'?莱布尼茨认为,由于它们彼此无法区分,上帝没有理由对待它们不同。因此,如果存在两个无法区分的个体,那么上帝将毫无理由地行动。但是,一切都有原因。所以,不存在无法区分但数值上不同的事物。

基于类似的原因,莱布尼茨认为空间和时间不能是实体或任何其他绝对的东西,最终必须是在物体之间存在的关系系统(例如,LC, L, 3.5)。这是因为如果空间是绝对的,那么会存在无法区分的空间点。上帝会以不同的方式对待这些空间点,因为他在空间中将他的创造定向为一种方式而不是另一种方式。根据上述原因,这将是一个任意的决定。所以,空间和时间不是绝对的(参见 Lin 2011)。

除了充足理由律,莱布尼茨还持有一个补充原则,即没有什么是没有效果的,或者说“没有什么是无效的”(参见,例如,Monadology §69 和 AG 38)。

4. Émilie du Châtelet

在本条目的开头,我们简要讨论了激发充足理由律的问题。充足理由律要求所有事实都必须有充足的解释,如果充足理由律本身没有动机,似乎就会自相矛盾。我们还看到,莱布尼兹试图证明充足理由律的努力并不特别成功(斯宾诺莎的早期作品中有一种试图证明充足理由律的尝试,但他在后来的作品中放弃了这条路线)。在本节中,我们想讨论一个最有趣的试图将充足理由律作为无例外的方法论原则来证明的尝试。我们即将讨论的论点出现在埃米莉·迪尚莱的 1740 年《物理学机构》(Foundations of Physics)中,“表面上是为她的儿子写的物理教科书,但实际上是一部高度原创的自然哲学著作”(Detlefsen 2018,§1)。在这部作品中,迪尚莱试图提供一个以形而上学为基础的统一的牛顿自然哲学。就像莱布尼兹一样,迪尚莱将矛盾原理和充足理由原理视为哲学的两个基本原则。

在介绍了充足理由律之后,迪尚莱转而为这个原理提供了正当性的理由:

如果我们试图否认这个伟大的原则,我们将陷入奇怪的矛盾之中。因为一旦接受了某件事情可能没有充足的理由发生,我们就无法确定任何事情,例如,一件事情是否与之前的时刻相同,因为这件事情随时可能变成另一种不同的事物;因此,对我们来说,真理只存在于瞬间。

例如,我宣称我的房间里一切都还是我离开时的状态,因为我确信自从我离开以后没有人进来过;但是如果充足理由原则不适用,我的确信就成了幻想,因为一切都可能在我房间里被搅乱,而没有人进来能够把它弄乱(《物理学基础》,第 8 节|杜沙特莱 2009 年,129 页)

杜沙特莱声称,如果没有充足理由原则,我们无法确定未经验的世界是否具有我们一直假设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如果我们不假设充足理由原则,我们应该对事物从虚无中出现和消失的可能性感到严重担忧。没有充足理由原则,我们无法假设任何事物的永久性。我们不担心事物突然出现或消失的事实,似乎表明我们实际上假设了充足理由原则。此外,杜沙特莱声称,我们对平等和身份的基本概念似乎也假设了这个原则:

没有这个原理,就不会有相同的事物,因为当一个事物可以替代另一个事物而不改变正在考虑的属性时,两个事物就是相同的。这个定义是被所有人接受的。因此,例如,如果我有一个由石头制成的球和一个由铅制成的球,我能够将一个球放在天平的盆中代替另一个球而天平不变,我说这些球的重量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它们的重量是一样的。如果某件事情可以没有充足的理由发生,那么我将无法在发现它们是相同的那一刻声明这些球的重量是相同的,因为一个球可能会无缘无故地发生变化而另一个球不会发生变化(物理学基础,§8| Du Châtelet 2009, 129)

当我们在天平上比较两个球,并从天平两边都不下降的事实推断它们的重量相等时,我们假设天平不会没有理由地保持平衡。然而,如果事情可以没有理由地发生,我们的推断就是没有根据的。

根据一些评论家的观点,杜·沙特莱的最后一个论点不仅表明一切事物必须有充足的理由,而且这个理由必须对我们(即人类或有限的认知者)是可接触的,至少在原则上是可接触的(Amijee 2021 和 Wells 2021)。原因如下。考虑在一个世界中的天平情景,其中 PSR 严格成立(我们意识到这一点),但有些理由在原则上对我们是不可接触的。在这样的世界中,我们无法从天平的水平状态中确定地推断出球的相等性,因为我们应该考虑到对我们是不可接触的干扰性原因的可能性。

一个要求所有理由必须对人类可接触的 PSR 版本并不容易被接受:为什么我们要假设世界的本质是如此,以至于它对任何特定的存在都是认知可接触的?当然,如果假设世界是由一个有意设计世界使其始终对人类可接触的仁慈创造者所创造的,那么人类中心的 PSR 版本可能是有理由的,但这一系列沉重的前提将被许多 PSR 的支持者(如斯宾诺莎)明确拒绝。

撇开 Du Châtelet 的最后一个论证是否确实要求理由必须对人类可接触的问题不谈,她似乎提供了一个有前途的动机线索,将 PSR 作为一种规范性原则而不是事实性原则(见上文第 1 节)。

5. 在斯宾诺莎和莱布尼兹之前的 PSR

充足理由律(PSR)几乎与哲学本身一样古老。安西玛尼德(Anaximander)是最早的前苏格拉底学派之一,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论天体》(b12 295b10-16),他被认为是第一个使用它的人。据我们所知,安西玛尼德认为地球在空间中保持静止,因为它位于宇宙的中心,因此与任何“极端点”都“无关”。这种无关意味着如果它朝任何方向移动,它将没有理由这样做。由于他从中得出结论地球不会移动,我们可以假设安西玛尼德认为在没有理由的情况下进行运动是不可能的。

另一个前苏格拉底学派的人物巴门尼德斯(Parmenides)在声称世界不能从无中产生时,隐含地诉诸于充足理由律(Fragment B8 9-10)。巴门尼德斯似乎是针对后一种选择使用充足理由律。没有事物会从无中产生,因为如果它这样做了,我们可以问:为什么它没有在比实际发生的时间更早或更晚的时间出现?巴门尼德斯似乎认为,如果世界从无中产生,那么对这个问题就没有可能的答案。毕竟,在世界产生之前,没有什么可以解释它的产生。因此,它的产生将是一个任意的无理事实。关于产生,没有无理事实。所以,世界不是从无中产生的。

充足理由律的另一个古老来源是阿基米德,他写道:

等距离上的等重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而不等距离上的等重物体不处于平衡状态,而是倾向于距离更远的重物(《平面平衡论》189)。

阿基米德假设如果存在一种天平,使得两侧的重量和距离没有差异,那么天平的任何一侧都不能上下移动。这有时被认为是对充足理由律的隐含应用,并被莱布尼兹在与克拉克的通信中引用为他自己原理的先例。

在伊斯兰世界中,阿维森纳似乎假设了一种充足理由律的版本,他声称任何非必要可能的事物的存在或不存在必须有一个外在的原因。如果没有的话,那么要么原因将是内在于非必要可能的事物(阿维森纳认为这与(仅仅)可能存在的本质相反),要么它根本没有原因。阿维森纳的推理隐含地拒绝了后一种选择,因此他似乎坚持认为所有存在和不存在都有一个原因(阿维森纳,《形而上学》1.6 §1;《阿尔沙菲:神学》37;参见理查森 747)。

在中世纪的拉丁西方,彼得·阿伯拉德认为上帝必须以一种既似乎预设了某种充足理由原理的版本,又预见了莱布尼兹对这个问题的推理方式,创造出最好的可能世界。阿伯拉德争论道,如果上帝没有这样做,就必须有某种原因。但除了上帝的不公或嫉妒之外,还能有什么原因呢?但上帝不能不公或嫉妒。因此,没有任何可能的理由使上帝创造出不是最好的东西。一切都有原因。因此,上帝创造了最好的可能世界(引文见 Op. cit. col. 1324b; McCallum 1948, 93)。阿伯拉德的观点被视为异端,并且在中世纪拉丁西方的主流哲学家观点中似乎拒绝了充足理由原理。在主流中世纪观点中,上帝对他的创造享有自由的冷漠。因此,关于上帝为什么创造了他所创造的东西,没有充足的理由,充足理由原理从突出地位滑落,直到它在斯宾诺莎和莱布尼兹手中得到早期现代的复兴。

一些伟大的认识论理性主义者,如柏拉图和笛卡尔,似乎支持无限制的充足理由原理,但实际上并不支持。例如,在《柏拉图对话录·时间篇》中,柏拉图写道,

[E]verything that comes to be must of necessity come to be by the agency of some cause, for it is impossible for anything to come to be without a cause. (28a4–5)

这段文字似乎在主张无限制的充足理由律。但柏拉图认为,有些事物不属于“产生”的事物之中,其中一些事物没有原因或理由。例如,创世神通过对无序运动施加秩序来创造世界。无序运动在创世神的工作之前就已经存在。它是无因的,没有理由。

有时,笛卡尔似乎支持无限制的充足理由律。例如,他在第三冥想中通过“原因中必须至少有与结果中一样多的实在性”这一原则来论证上帝的存在。他通过声称“无中生有”来证明这一因果原则。这似乎使他成为无限制充足理由律的拥护者,就像我们所见,巴门尼德斯也是基于同样的基础来论证他的结论。但在其他地方,笛卡尔声称上帝创造了永恒的真理,如数学和形而上学的真理(给梅尔森的信,1630 年 4 月 15 日、5 月 6 日和 27 日;第五回答,AT 7:380,CSM 2:261)。此外,他声称上帝通过自由和无所偏好的意志行为来创造这些真理。因此,对于创造这些真理没有任何理由。如果根据笛卡尔的观点,数学和形而上学的真理是偶然的,但又没有充足的理由,那么他的哲学对任何充足理由律都有严格的限制。

18 世纪哲学和德国唯心主义中的充足理由律

休谟对因果关系的批判对充足理由律提出了重要挑战。在他的《人性论》(I, 3, 3)中,休谟考虑了几个试图证明“哲学中的一般法则,即凡是开始存在的事物必须有原因”的论证,但发现它们都不足以支持。休谟认为,由于原因及其效果的概念显然是不同的,我们可以清楚地构思或想象一个没有原因的对象。他认为这两个概念的可分离性表明,在概念上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因为能够在没有另一个的情况下构思一个并不意味着任何矛盾或荒谬。

克里斯蒂安·沃尔夫(1679-1754 年),十八世纪上半叶最有影响力的德国哲学家,是莱布尼茨的追随者,并发展了后者的体系。像莱布尼茨一样,沃尔夫在他的体系中赋予了充足理由律(PSR)一个核心地位,同时试图避免必然主义(或“宿命论”)。像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一样,沃尔夫要求对事物的可能性(即本质的连贯性)和本质的实现或生成的理由进行解释。沃尔夫对莱布尼茨仅仅将充足理由律基于经验的批评较为温和,并试图提出几个证明这一原理的证据(《关于上帝、世界和人类灵魂的理性思考》,§§30-31,143;《本体论》,§§56-78;参见 Look 2001,210-214)。其中一个证明试图依靠不可辨别性原则证明充足理由律(《关于上帝、世界和人类灵魂的理性思考》,§31),而最著名的证明试图从非矛盾律推导出充足理由律。根据后者,如果假设某事物 A 存在而没有理由,那么“没有任何解释 A 存在的东西被假定”。沃尔夫认为,这意味着 A 存在是因为没有任何东西(《本体论》,§70),这是荒谬的(沃尔夫似乎在这里假设了“无中生有”的格言)。康德批评了这个证明,声称它基于对术语“无”使用的模棱两可(AK 1:398)。

莱昂哈德·欧拉,伟大的瑞士数学家,与沃尔夫同时代,警告说那些巧妙地运用充足理由律的人滥用了它,以便能够证明任何符合他们目的的事情,并摧毁任何对他们不利的事情。(给德国公主的信,第十三封)

employ it so dexterously that by means of it they are in a condition to demonstrate whatever suits their purpose, and to demolish whatever is raised against them. (Letters to German Princess, Letter XIII)

根据欧拉的观点,许多依赖于充足理由律的证明实际上只是一个循环论证,而其他一些则草率地从我们对这些事物的原因的无知中推断出事物的不可能性。

在《纯粹理性批判》(1781 年,1787 年)中,康德声称通过展示充足理由律的证明来证明

[T]充足理由律是可能经验的基础,即关于时间连续系列中出现物的客观认知。(B/246/A201)

依靠他的超验方法,康德在《经验的第二类比》中主张,某种版本的充足理由律是经验的可能性条件,也是经验对象的可能性条件。然而,这个论证也将充足理由律的有效性限制在人类经验范围内,即出现在空间和时间中的事物。任何超越人类经验范围的充足理由律的使用都必定会产生矛盾。

康德将空间和时间视为展示出绝对差异的观点(即,空间和时间中的位置非同一性不能归结为概念解释),与不可辨别性原则以及充足理由律形成鲜明对比。康德的理性主义批评者萨洛蒙·迈蒙试图通过主张康德无法解释直观和概念的必要一致性来对其哲学进行理性主义的限制。根据康德的观点,直观和概念来自完全不同的来源:感性和理性。但是,迈蒙声称,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无法解释直观和概念之间的持续一致性,而这对于经验的可能性是必要的。如果我们拒绝直观和概念的根本异质性,将直观视为伪装的概念,就可以解释这种一致性。因此,空间和时间中展示的任何差异必须在我们思维的普遍形式中找到其根源(迈蒙,《超验哲学论文》,第 1 章,第 13 页)。迈蒙还认为,我们必须寻求一个解释我们拥有两种直观形式而不是一种的事实,并暗示只有两种直观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才能使我们展示差异,通过在一种形式中集中于在同一空间位置发生的变化来构思不同的时间,或者在同一时间点上构思不同的空间位置(论文,第 1 章,第 13-14 页)。

迈蒙可能是德国唯心主义者中对充足理由律无限制版本最严格的坚持者。对于迈蒙来说,满足充足理由律的要求是哲学和科学的无限任务。因此,对于迈蒙尼德的观点,即关键的天文事实在科学上解释不清楚,迈蒙写道:

世界在时间上可能是有限的或无限的;然而,作为最高智慧的结果,其中的一切都必须通过充足理由律来解释。我们实际上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这一点并不重要。那些在当时的天文学中被孟蒙德斯认为是无法解释的事物,新的发现(尤其是牛顿的体系)使我们能够解释得很好。世界结构的最高秩序对我们来说是理性的必要观念,通过对经验对象的理性运用,我们可以接近但永远无法达到它。(孟蒙,1792/3 [2019, 170];斜体为添加)。

“地基”和“充足地基原理”在黑格尔的逻辑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黑格尔来说,对地基的需求是从一件事物过渡到另一件事物的主要来源。黑格尔说,这是“它自己从自己中驱逐出去”(《百科全书逻辑》,§121A)。对于黑格尔来说,地基是同一性和差异的统一:x 的地基必须解释 x 的所有特征,并在某种意义上重复它,但它也必须与 x 不同,以具有解释价值,而不仅仅是一种假设原则。

PSR 是叔本华 1813 年的博士论文的主题:《充足理由原理的四重根源》。在这部作品中,叔本华简要介绍了 PSR 的历史,并提出了关于 PSR 的正当性和原则适用范围的问题。叔本华遵循沃尔夫的观点,区分了四种不同类型的理由,对应于四种不同类型的对象,并指责许多哲学上的混淆是由于试图用属于其他类型的推理来解释一种类型的对象而引起的。这四种解释,或者说 PSR 的四种变体,共享同样的基础。叔本华沿着康德的思路暗示,正是主体在定期连接表象的活动是 PSR 的基础(《充足理由原理的四重根源》,§16)。

7. 当代哲学中的 PSR

最近,达斯古普塔提出了一种可以用基础来表述 PSR 的版本。基础被认为是一种与因果解释不同的解释方式。它是一种形而上学或构成性的解释。它通常被认为是非对称的、非自反的和可传递的。基础关系的例子包括:倾向性(例如脆弱性)以范畴特征(例如分子结构)为基础;语义事实(例如琼斯用“+”表示加法)以非语义事实(例如琼斯倾向于进行某些推理)为基础;心理属性(例如疼痛)以物理属性(例如 C 纤维的激发;参见罗森 2010 年和费恩 2012 年)为基础。该提议的表述如下:

PSR: 对于每一个实质性事实 Y,存在一些事实 X,使得(i) X 们为 Y 提供基础,且(ii) X 们中的每一个都是自主的。(Dasgupta 2016: 12)

这里的实质性意味着适合作为基础,而自主意味着不适合作为基础。例如,或许本质主义事实是自主的,其中本质主义事实是形式为:x 的本质是 ϕ 的事实。这个想法是,正如定义不适合作为证明,本质主义事实不适合作为基础解释,也就是说,它们是自主的(Dasgupta 2016: 6–9)。自主事实的概念使得 PSR 的支持者能够避免阿格里帕三难题,而不允许自我解释的事实或无限回归。解释链以自主事实终止,这些事实并非蛮力的,因为它们不适合作为解释。

在 Bolzano(科学理论:第二卷,259–264)的基础上,大多数当代基础理论都肯定了这种关系的非自反性(参见 Fine 2001: 15; Schaffer 2009: 364; 和 Rosen 2010: 115)。最近,Fine 证明了在一定的合理前提下,可以指出非自反性的反例(Fine 2010; 参见 Krämer 2013),而 Jenkins(2011)进一步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质疑。

乔纳森·舍弗依靠地基的概念来恢复亚里士多德式的结构化形而上学,即一种由优先关系排序的形而上学(舍弗,2009 年),并为优先单一论辩护(参见单一论词条)。作为回应,迈克尔·德拉罗卡(2014 年)认为严格遵循充足理由律(PSR)和奥卡姆剃刀原则(参见简洁性词条)削弱了舍弗的结构化形而上学(和优先单一论),因为只要地基中已经存在地基的所有特征,地基的存在就是多余的(参见形而上学基础词条)。最近,在他大胆的 2020 年著作中,德拉罗卡扩展了他的论点。依靠他认为严格遵循充足理由律的观点,并借助 F.H.布拉德利对关系实在性的批判,德拉罗卡认为我们只有权利断言存在没有区别关系的未区分存在。根据德拉罗卡的观点,我们的主要哲学概念——实体、行动、知识、意义和解释——未能满足充足理由律的严格要求。在书的结尾,德拉罗卡对分析哲学家广泛依赖直觉的强烈批评(德拉罗卡,2020 年,260-290 页)。

最近的一些文献已经讨论了充足理由律的使用合理性问题(例如,参见德拉罗卡(2010 年))。法蒂玛·阿米吉认为,从实践角度来看,结构性探究的参与者(即试图解释为什么存在某个事实的探究)必须假设只要他们没有发现任何事实是蛮力的,就要遵循充足理由律。由于结构性探究具有内在价值(并帮助我们发现新的真理),对于我们来说,它是理性上不可选的,因此我们必须致力于充足理由律(阿米吉,2022 年)。

对于充足理由律的含义,最近对于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讨论中也可以看出(尽管这些含义通常没有明确陈述)。这些讨论涉及到认识论、科学哲学、元伦理学和宗教哲学等多个不同的子领域,起源于保罗·霍维奇(Paul Horwich)的观察,即事件或事实的不可能性与其令人惊讶之间存在直观上的差异(霍维奇,1982 年)。例如,在某个特定场合,一只猴子在打字机上随机敲击会打出字符串“sdlek93 91”和打出“我想要香蕉”这两种情况的概率是相同的,但后者的字符串以一种前者所没有的方式令人惊讶。有时人们认为,令人惊讶的事件或事实与不太可能的事实之间的差异可以对应于那些需要解释和那些不需要解释的事件或事实之间的区别。我们如何解释仅仅是不太可能的事实与令人惊讶的事实之间的差异呢?通常有人说,令人惊讶的事实要求我们质疑我们的背景信念,并确认与这些信念不同的假设。或者,如果一个理论 T 将某个令人惊讶的事实视为无法解释的,那么这就是怀疑 T 的理由(White,2007 年;Schechter,2013 年)。因此,这种探究是以令人惊讶的事实是可以解释的这一假设为指导的。这些原则已经引导哲学家得出了各种不同的实质性结论,例如:(1)宇宙是由一个智能代理设计的(White,2017 年;van Inwagen,1993 年);(2)道德现实主义是错误的(Street,2006 年;Enoch,2011 年);(3)存在着多元宇宙(Leslie,1989 年;Parfit,1998 年);以及数学的柏拉图主义是错误的(Field,1989 年,2005 年)。不幸的是,我们无法在这里讨论从不可能/令人惊讶的区别到这些主张的论证细节。 然而,这种方法论假设对 PSR 产生了有趣的影响。首先,那些主张区分的人倾向于暗示,如果 PSR 是真实的,那么它只在一种受限制的形式下才是如此。毕竟,区分的重点在于有些事情需要解释,而其他事情则不需要。但它也暗示了类似于受限制的 PSR 是真实的。一个原则说,我们有一个认识上的理由去相信一个假设,这个假设会将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事件转化为一个不足为奇的事件,只有在我们生活在一个事件和事实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解释的世界中,它才是有益于真理的。为什么会这样可以通过归纳的类比来阐明。正如休谟所观察到的,只有在自然界是统一的情况下,归纳才有助于真理(T. 1.3.6.4)。因此,通过致力于归纳的方法,我们从而预设了自然统一性原则的真理。同样地,通过认为我们有一个认识上的理由去相信一个理论,因为它能解释那些本来令人惊讶的事情,我们从而预设了一个受限制的 PSR 的真理。

迄今为止,伦理学和政治理论中对充足理由律的作用尚未得到认真研究。显然,充足理由律可以被用来质疑我们仅仅依赖直觉的做法。某种观点的厌恶不能仅凭表面价值来接受,而是需要有理由加以证明。过去,一些保守观点仅仅依赖于某些性行为的厌恶(例如同性恋、种族关系)。要求深入挖掘并要求一个人证明她的直觉可能有助于她理解指导她特定道德信仰的格言。遵循充足理由律也可能转移证明责任的重担,即在那些认为我们对人类的偏好评价仅仅是蛮力的人(Williams 2006: 195)与那些坚持如果人类有特殊价值,就必须有一个理由来归属这种价值的人(Buss 2012: 343)之间的辩论。

Bibliography

Primary Literature

  • Avicenna (Ibn Sīnā), K. al-Šifāʾ, Ilāhiyyāt: Ibn Sînâ, K. al-Šifāʾ. Al-Ilāhiyyāt (Al-Shifāʾ. La Métaphysique), t. I, traités I–V, éd. par G.C. Anawati / S. Zayed, révision et introduction par I. Madkour. t. II, traités VI–X, texte établi et édité par M.Y. Mousa / S. Dunyā / S. Zayed, revu et précédé d’une introduction par le dr. I. Madkour, à l’occasion du millenaire d’Avicenne, Le Caire: Ministère de la Culture et de l’Orientation, 1960 [Iranian reprint, 1404 h./1984–85]. Translated as The Metaphysics of “The Healing”, a parallel English-Arabic text translated, introduced, and annotated by M.E. Marmura, Provo, Utah: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Press, 2005.

  • Archimedes, The Works of Archimedes, Thomas Heath (ed.), New York: Dover, 1953.

  • Bolzano, Bernard, Theory of Science, 4 volumes, translated by Paul Rusnock and Rolf Georg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 Du Châtelet, Emilie. 2009. Selected Philosophical and Scientific Writings. Edi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Judith P. Zinsser.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icago Press.

  • Euler, Leonhard, Letters to a German Princess, in E. Watkins (ed.), Kant’s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Background Source Material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183–230.

  • Hegel, G.W.F., The Encyclopedia Logic, translated by T.F. Geraets, W.A. Suchting, and H.S. Harris. Indianapolis: Hackett, 1991.

  • Hume, David,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 2nd edition,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78.

  • Kant, Immanuel, Kants gesammelte Schriften, Königlichen Preußischen (later Deut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edition, Berlin: Georg Reimer (later Walter De Gruyter), 1900–.

  • Leibniz, G.W., Sämtliche Schriften und Briefe, Deuts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multiple volumes in 7 series, Berlin: Akademie Verlag; abbreviated [A], cited by series, volume, and page.

  • –––, Philosophical Essays, translated by Roger Ariew and Daniel Garber, Indianapolis: Hackett, 1989; abbreviated [AG].

  • –––, Die philosophischen Schriften, C.I. Gerhardt (ed.), 7 vols., Berlin: Weidmann; abbreviated [G].

  • –––, Philosophical Papers and Letters, Leroy E. Loemker (ed. and trans.), 2nd edition, Dordrecht: Reidel; abbreviated [L].

  • –––, Leibniz’s letters to Samuel Clarke, From G VII, 352–420, cited by letter (L is for letters by Leibniz and C is for letters by Clarke) and section number, so that LC L 5.2 means Leibniz-Clarke correspondence, Leibniz’s fifth letter, section 2. Clarke’s translation is reprinted in The Leibniz-Clarke Correspondence, H.G. Alexander (ed.),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56; abbreviated [LC].

  • –––, Philosophical Writings, Mary Morris and G.H.R. Parkinson (ed. and trans.), London: Dent (Everyman’s Library), 1973.

  • –––, The Labyrinth of the Continuum: Writings on the Continuum Problem, 1672–1686,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Richard T.W. Arthur.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1.

  • –––, G.W. The Leibniz-Stahl Controversy, translated by François Duchesneau and Justin E.H. Smith.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6.

  • Look, Brandon C., 2011, “Grounding the Principle of Sufficient Reason: Leibnizian Rationalism and the Humean Challenge”, in Carlos Fraenkel, Dario Perinetti, and Justin E. H. Smith (eds.), The Rationalists: Between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Dordrecht: Springer, 201–220.

  • Maimon, Salomon, Essay on Transcendental Philosophy, translated by Nick Midgley, Henry Somers-Hall, Alistair Welchman, and Merten Reglitz, London: Continuum, 2010.

  • –––, 1792–3 [2019], Lebensgeschichte, Berlin: Friedrich Vieweg, translated as Autobiography, translated by Paul Reitter, edited and introduced by Yitzhak Y. Melamed and Abraham Socher,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Schopenhauer, Arthur, On the Fourfold Root of the Principle of Sufficient Reason, translated by E.F.J. Payne, Indianapolis: Hackett, 1974.

  • Spinoza, Benedict, Spinoza Opera, edited by Carl Gebhardt, Heidelberg: Carl Winter Verlag, 1925.

  • –––, The Collected Works of Spinoza, 2 volum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in Curle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5–2016.

  • Wolff, Christian, Rational Thoughts on God, the World and the Soul of Human Beings (1720), in Eric Watkins (ed.), Kant’s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Background Source Material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7–53.

Secondary Literature

  • Adams, Robert Merrihew, 1994, Leibniz: Determinist, Theist, Idealis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Amijee, Fatema, 2021, “Principle of Sufficient Reason,” in D. Jalobeanu and T. Wolfe (eds.), Encyclopedia of Early Modern Philosophy and Science, Springer.

  • –––, 2022, “Inquiry and Metaphysical Rationalism”,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 Baras, Dan, 2018, “Why Do Some States of Affairs Call Out for Explanation?”, Philosophia, 47(5): 1405–1419.

  • Belot, Gordon, 2001, “The Principle of Sufficient Reason”, Journal of Philosophy, 97: 55–74.

  • Broad, C.D., 1975, Leibniz: An Introduc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Buss, Sarah, 2012, “The Value of Humanity”, _Journal of Philosophy_109: 341–377.

  • Carraud, Vincent, 2002, Causa sive Ratio: la Raison de la Cause, de Suarez à Leibniz, Paris: PUF.

  • Couturat, Louis, 1901, La logique de Leibniz,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reprinted Hildesheim: Georg Olms, 1961.

  • Cover, J.A., and O’Leary-Hawthorne, John, 1999, “Sufficient Reason and the Identity of Indiscernibles”, in Substance and Individuation in Leibniz,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Dasgupta, Shamik, 2016, “Metaphysical Rationalism”, Noûs, 50(2): 379–418

  • Della Rocca, Michael, 2003, “A Rationalist Manifesto”, Philosophical Topics, 31: 75–93.

  • –––, 2008, Spinoza, New York: Routledge.

  • –––, 2010, “PSR”, Philosophers’ Imprint, 10(7), [Della Rocca 2010 available online]

  • –––, 2012, “ Rationalism, idealism, monism and beyond ”, in Eckart Förster and Yitzhak Y. Melamed (eds.), Spinoza and German Ideali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26.

  • –––, 2014, “Razing Structures to the Ground”, Analytic Philosophy, 55: 276–294.

  • –––, 2015, “Interpreting Spinoza: The Real is the Rational”,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53: 525–535.

  • –––, 2020, The Paramenidean Ascen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Detlefsen, Karen, 2018, “Émilie du Châtelet”,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Winter 2018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win2018/entries/emilie-du-chatelet/.

  • Enoch, David, 2011, Taking Morality Seriousl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Field, Hartry, 1989, Realism, Mathematics, and Modality, Oxford: Basil Blackwell.

  • Fine, Kit, 2001, “The Question of Realism”, Philosophers Imprint, 1(2): 1–30. [Fine 2001 available online]

  • –––, 2010, “Some Puzzles of Ground”, Notre Dame Journal of Formal Logic, 51(1): 97–118. doi:10.1215/00294527-2010-007

  • –––, 2012, “Guide to Ground”, in F. Correia and B. Schnieder (eds.), Metaphysical Grounding: Understanding the Structure of Real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Frankel, Lois, 1994, “From a metaphysical point of view: Leibniz and the Principle of Sufficient reason”, The Southern Journal of Philosophy, 24(3): 321–34. doi:10.1111/j.2041-6962.1986.tb01570.x

  • Garber, Daniel, 2015, “Superheroes in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Spinoza, Super-Rationalist”,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53(3): 507–521.

  • Gurr, John E., 1959, The Principle of Sufficient Reason in Some Scholastic Systems, 1750–1900, Milwaukee: Marquette University Press.

  • Harrop, Stephen, 2020, “On Some Leibnizian Arguments for the Principle of Sufficient Reason”, _History of Philosophy Quarterl_y, 37: 143–161.

  • Horwich, Paul, 1982, Probability and Evide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Jenkins, C.S., 2011, “Is Metaphysical Dependence Irreflexive?” Monist, 94: 267–276.

  • Krämer, Stephan, 2013, “A Simpler Puzzle of Ground”, Thought, 2: 85–89.

  • Laerke, Mogens, 2014, “Les Études Spinozistes aux États-Unis: Spinoza et le Principe de Raison Suffisante (‘PSR’ en Anglais), Représentations, Concepts, Idées”, Archives de Philosophie, 77: 721–26.

  • Leslie, John, 1989, Universes, London: Routledge.

  • Lin, Martin, 2011, “Rationalism and Necessitarianism”, Noûs, 46: 418–448.

  • –––, 2018, “The Principle of Sufficient Reason in Spinoza”, in Michael Della Rocca (ed.), The Oxford Handbook of Spinoza,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19, Being and Reason: An Essay on Spinoza’s Metaphys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Lodge, Paul, 2018, “Leibniz’s Justif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Sufficient Reason (Mainly) in the Correspondence with Clarke”, Logical Analysis and History of Philosophy 21: 69–91.

  • Longuenesse, Béatrice, 2009, “Kant’s Deconstruc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Sufficient Reason”, in Kant on the Human Standpoin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17–142.

  • McCallum, James R., 1948, Abelard’s Christian Theology, Oxford: Blackwell.

  • Melamed, Yitzhak Y., 2012a, “The Sirens of Elea: Rationalism, Idealism and Monism in Spinoza”, in Antonia LoLordo and Stewart Duncan (eds.), The Key Debates of Modern Philosophy,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78–90.

  • –––, 2012b, “Why Spinoza is Not an Eleatic Monist (Or Why Diversity Exists)”, in Philip Goff (ed.), Spinoza on Monism, London: Palgrave, 206–22.

  • –––, 2013a, Spinoza’s Metaphysics: Substance and Though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13b, “Response to Colin Marshall and Martin Lin in a Symposium on Yitzhak Y. Melamed, Spinoza’s Metaphysics”, Leibniz Review, 23: 207–222.

  • –––, 2014, “Hasdai Crescas and Spinoza on Actual Infinity and the Infinity of God’s Attributes”, in Steven Nadler, Spinoza and Jewish Philosoph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4–215.

  • –––, 2021, Review of Martin Lin, Being and Reason: An Essay on Spinoza’s Metaphys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9. Notre Dame Philosophical Reviews. April 1st, 2021.

  • Newlands, Samuel, 2010, “Another Kind of Spinozistic Monism”, Noûs, 44: 469–502.

  • –––, 2010, “The Harmony of Spinoza and Leibniz”,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81: 64–104.

  • –––, 2018, Reconceiving Spinoza,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Parfit, Derek, 1998, “Why anything? Why this?” London Review of Books, 22 January 1998, 20(2).

  • Richardson, Kara, 2014, “Avicenna and the Principle of Sufficient Reason,” The Review of Metaphysics, 67: 743–768.

  • Rodriguez-Pereyra, Gonzalo, 2014, Leibniz’s Principle of the Identity of Indiscernibl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18, “The Principles of Contradiction, Sufficient Reason, and Identity of Indiscernibles”, in Maria Rosa Antognazza (ed.), The Oxford Handbook of Leibniz,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4–215.

  • Pruss, Alexander R., 2006, The Principle of Sufficient Reason: A Reassessmen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Rosen, Gideon, 2010, “Metaphysical Dependence: Grounding and reduction”, in Bob Hale & Aviv Hoffmann (eds.), Modality: Metaphysics, Logic, and Epistem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09–36

  • Russell, Bertrand, 1937, A Critical Exposition of the Philosophy of Leibniz, 2nd edition, London: Allen & Unwin.

  • Schaffer, Jonathan, 2009, “On What Grounds What”, in Metametaphysics: New Essays on the Foundations of Ontology, David Manley, David J. Chalmers and Ryan Wasserman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47–383.

  • Schechter, Jonathan, 2013. “Could Evolution Explain our Reliability about Logic?” in Oxford Studies in Epistemology, 4, 214–39.

  • Sleigh, R.C., Jr., 1983, “Leibniz on the Two Great Principles of All Our Reasonings”, 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 8(1): 193–217. doi:10.1111/j.1475-4975.1983.tb00467.x

  • Street, Sharon, 2006, “A Darwinian Dilemma for Realist Theories of Value”, Philosophical Studies, 127(1): 109–166.

  • van Inwagen, P., 1993, Metaphysics (1st ed.). Boulder: Westview Press.

  • Wells, Aaron, 2021, “Du Châtelet on Sufficient Reason and Empirical Explanation” Southern Journal of Philosophy 59: 629–655.

  • White, R., 2005, Explanation as a Guide to Induction. Philosophers’ Imprint, 5(2), 1–29.

  • –––, 2015, “The Argument from Cosmological Fine-Tuning”, in G. Rosen, A. Byrne, J. Cohen, & S. V.Shiffrin (eds.), The Norton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New York: Norton, 43–50.

  • Williams, Bernard, 2006, Philosophy as a Humanistic Disciplin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Wiggins, David, 1996, “Sufficient Reason: A Principle in Diverse Guises, both Ancients and Modern”, Acta Philosophica Fennica, 61: 117–32.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 Candide, Wikipedia entry on the famous satire in which Voltaire mocks both Leibniz’s belief that this is the best of all possible worlds and the principle of sufficient reason. [Permanent Link]

Aristotle, General Topics: metaphysics | Châtelet, Émilie du | grounding, metaphysical | identity: of indiscernibles | Leibniz, Gottfried Wilhelm | Leibniz, Gottfried Wilhelm: on causation | Maimon, Salomon | monism | Schopenhauer, Arthur | simplicity | Spinoza, Baruch: modal metaphysics | Wolff, Christian

Copyright © 2023 by Yitzhak Y. Melamed <ymelame1@jhu.edu> Martin Lin <mlin@philosophy.rutgers.edu>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