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concepts (Eric Margolis and Stephen Laurence)

首次发表于 2005 年 11 月 7 日星期一;实质性修订于 2019 年 6 月 17 日星期一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构件。因此,它们对于诸如分类、推理、记忆、学习和决策等心理过程至关重要。这一点相对来说是不太有争议的。但是,概念的本质——概念是什么样的东西——以及规范概念理论的约束条件一直是争论的焦点(Margolis & Laurence 1999,Margolis & Laurence 2015)。这至少部分是因为关于概念的争论往往反映了对心灵研究、语言甚至哲学本身存在深刻对立的方法。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概述了概念理论,并概述了一些塑造围绕概念本质的争论的争议。这篇文章围绕着许多概念理论的五个重要问题进行组织。并非每个概念理论都对这五个问题都有立场,但总体来看,这些问题展示了为什么概念理论近年来一直是一个如此丰富和活跃的话题。这五个问题是:(1)概念的本体论,(2)概念的结构,(3)关于概念的经验主义和先天论,(4)概念与自然语言,以及(5)概念与概念分析。


概念的本体论

我们从概念的本体论地位问题开始。三个主要选项是将概念与心理表征、能力以及弗雷格意义等抽象对象等同起来。

1.1. 概念作为心智表征

这些观点中的第一个认为,概念是心理实体,其出发点是心灵表征论(RTM)。根据心灵表征论,思维发生在一个内部表征系统中。信念、欲望和其他命题态度以内部符号的形式进入心理过程。例如,苏可能相信戴夫比凯西高,也相信凯西比本高,这两者可能导致苏相信戴夫比本高。她的信念将由关于戴夫、凯西和本以及他们相对身高的心理表征构成。使这些信念与欲望或其他心理状态不同的是,这些符号具有信念的特征性因果功能角色。(心灵表征论通常被认为是将信念和其他命题态度视为主体与心理表征之间的关系(例如,Fodor,1987)。但考虑到问题中的关系是拥有特定类型功能角色的表征,更简单的说法是,当前信念就是具有这种功能角色的心理表征。)

许多反对 RTM 的人认为,涉及信念和其他命题态度的心理表征具有内部结构。因此,构成 Sue 信念的表征将由更基本的表征组成。对于采纳概念的心理表征观点的理论家来说,概念被认同为这些更基本的表征。

早期的 RTM 倡导者(例如洛克(1690/1975)和休谟(1739/1978))将这些更基本的表征称为概念,并经常认为它们是心理图像。但现代的 RTM 版本假设许多思维并非基于心理图像。经典的当代处理相反认为,内部表征系统具有类似语言的句法和组合语义。根据这一观点,许多思维是基于类似词语的心理表征。这种观点通常被称为思维语言假设(Fodor 1975)。然而,与语言的类比并非完美;显然,内部符号系统必须缺少许多与自然语言相关的属性。尽管如此,类似于自然语言,内部系统的公式被认为具有主/谓形式,并包括逻辑设备,如量词和变量。此外,复杂符号的内容被认为是其句法结构及其组成部分的内容的函数。回到苏的信念,假设是它们由诸如 DAVE、CATHY 和 TALLER 之类的符号组成,她的信念之所以代表它们,是因为这些符号的内容以及它们的排列方式。

概念的心理表征观是认知科学中的默认立场(Carey 2009,Pinker 2007),在心灵哲学中得到广泛支持,特别是在那些将自己的工作与认知科学研究对齐的哲学家中(例如,Carruthers 2006,Millikan 2000,Fodor 2003,Margolis & Laurence 2007)。支持者认为,从解释的角度来看,这一观点是合理的。他们主张,概念和结构化的心理表征在解释思维的生产力(即,人类可以拥有无限数量的思维这一事实)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解释了心理过程如何既可以是理性的又可以在大脑中实现,并满足了对结构敏感心理过程的需求(Fodor 1987;另请参见思维语言假设条目)。

批评者认为,可以具有命题态度而没有明确考虑相关的心理表征。例如,丹尼尔·丹尼特(1977)认为,大多数人相信斑马在野外不穿大衣——以及其他无数类似的事实——尽管他们从未停下来考虑过这些问题。丹尼特还指出,计算系统可能缺乏与我们在表征和预测其行为时引用的解释相对应的表征。例如,对于下棋的计算机来说,说它认为早点让皇后出场是明智的可能是有道理的,尽管我们从计算机的程序设计中知道它没有具有这种内容的表征(参见丹尼特 1978 年、1987 年的这些及相关批评,以及 Fodor 1987 和 Manfredi 1993 的回应)。

其他批评者声称,RTM 与常识心理学联系过于紧密,他们认为应该放弃作为一种停滞和堕落的研究项目(Churchland,1981;参见消除式唯物主义条目),或者计算建模的发展(尤其是连接主义和动态系统理论)提供了替代方案,特别是对于 RTM 的思维语言版本(例如,参见 Clark,1993 年;Van Gelder,1995 年;Elman 等,1996 年;McClelland 等,2010 年;参见 Fodor 和 Pylyshyn,1988 年;Marcus,2001 年;Gallistel 和 King,2009 年,对不采用组合结构的理论进行批判性讨论。)

1.2 概念作为能力

根据能力观点,坚持概念是心理个体是错误的——概念既不是心理图像,也不是思维语言中的类似词汇的实体。相反,概念是特有于认知主体的能力(例如,Dummett 1993,Bennett&Hacker 2008,Kenny 2010)。例如,CAT 这个概念可能包括辨别猫和非猫的能力,并对猫进行某些推断。

虽然能力观点得到一群不同哲学家的支持,采纳这一观点的最主要原因是对心理表征的存在和效用持怀疑态度,这种怀疑可以追溯到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1953/1958)。沿着这些思路的最有影响力的论证之一声称,心理表征在解释上是无用的,因为它们重新引入了它们本应解释的问题类型。例如,迈克尔·邓梅特(Michael Dummett)警告不要试图用第二语言的知识模式来解释对第一语言的知识。在第二语言的情况下,可以合理地假设理解该语言涉及将其单词和句子翻译成自己第一语言的单词和句子。但根据邓梅特的观点,人们不能继续将自己的第一语言的单词和句子翻译成先前的心理语言。“[...] 谈论一个概念进入某人的头脑实际上是没有意义的。我们所能想到的只是某种形象出现在脑海中,我们将其视为以某种方式代表该概念,但这并没有使我们前进一步,因为我们仍然不得不问,他将该概念与该形象联系起来的方式是什么”(Dummett 1993,第 98 页)。换句话说,心理表征本身只是另一个需要解释其意义的项目。要么我们陷入了恶性循环,不得不再次引入另一层表征(以此类推),要么我们干脆停留在外部语言,并直接解释其意义。(有关这种回归论证类型的批判性讨论,请参见 Fodor 1975,Crane 2015,Laurence&Margolis 1997)。

并不令人意外,能力观批评者持相反观点。他们指出,能力观拒绝心理表征所继承的困难。其中之一是,这一观点无法解释思维的生产力;另一个是,它对心理过程知之甚少。如果能力观的支持者对心理表征的存在保持中立,他们就会面临这样的批评,即这些能力的阐释最好以潜在的心理表征和过程为基础(参见 Fodor 1968 年和 Chomsky 1980 年关于心灵哲学中反智主义传统的一般讨论)。

1.3 概念作为抽象对象

一种对概念的替代性理解认为概念是某种抽象对象。这种观点背后的思想是,概念是词语和短语的意义(或“内容”),而不是心理对象或心理状态。这种观点最突出地与概念是弗雷格意义的观点相关联(例如,Peacocke 1992 年,Zalta 2001 年),因此我们将重点关注概念是抽象对象的这种观点。对于这种观点的支持者来说,作为意义的概念在一方面在思想和语言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在另一方面在指称物之间起着中介作用。一个没有指称物的表达式(“飞马”)不一定缺乏意义,因为它仍然有一个意义。同样,同一个指称物可以与不同的表达式相关联(例如,“Eric Blair”和“George Orwell”),因为它们传达不同的意义。意义比指称物更具有区分性。每个意义对其指称物有独特的视角——一种表征指称物的方式。认知内容的差异可以追溯到表征方式的差异。正因为如此,认为乔治·奥威尔是埃里克·布莱尔并不像认为乔治·奥威尔是乔治·奥威尔那样平凡,尽管乔治·奥威尔和埃里克·布莱尔是同一个人。认为概念是意义的哲学家特别强调意义的这一特征。例如,克里斯托弗·皮科克将概念论的主题定位如下:“如果且仅如果有两个完整的命题内容,它们最多只在一个包含 C 替换了一个或多个地方的地方与 D 不同,其中一个可能是信息性的,而另一个不是”(Peacocke 1992 年,第 2 页)。换句话说,C 和 D 体现了不同的表征方式。(有关意义/指称区分的讨论以及与意义相关的解释功能的更多内容,请参阅弗雷格条目。为避免术语混淆,我们应该注意,弗雷格本人并没有将“概念”一词用于意义,而是用于谓词的指称物。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弗雷格使用“思想”一词代表命题,因此对于弗雷格来说,思想根本不是心理状态,而是心理状态的意义。)

认为概念是弗雷格意义的观点,就像能力观一样,通常是由那些反对将概念与心理表征等同的哲学家所持有的。皮科克本人并没有走得那么远,以至于认为心理表征在解释上是无用的,但他认为心理表征对于哲学目的来说过于细致。"同一个概念在不同个体中接收到不同的心理表征是可能的"(皮科克,1992 年,第 3 页)。他还担心,将概念与心理表征等同会排除人类从未思考过或永远无法思考的概念的可能性。

如果我们接受一个思想家对一个概念的拥有必须通过涉及心理表征的某种次个人状态来实现,为什么不简单地说概念就是心理表征呢?这个提议正是由马戈利斯和劳伦斯(1999 年,77 页)提出的。概念的心理表征甚至可以通过我偏爱的相应拥有条件来分类。这对我来说是一种完全合法的心理表征的概念;但它并不完全是概念的概念。例如,有可能存在人类永远无法获得的概念,因为他们的智力限制,或者因为太阳会膨胀以消灭人类生命,而在人类达到可以获得这些概念的阶段之前。另一方面,如果概念是通过其拥有条件来个体化的,那么关于永远不会被获得的概念的存在就没有问题。它们只是永远不会被任何思想家满足其拥有条件的概念。(皮科克,2005 年,第 169 页)。

心理表征观的支持者会通过引用关于心理表征的类型/标记区分来回应这些论点。正如两位说话者可以各自产生相同类型词汇的不同实例(即标记)(例如,“椅子”一词),不同思想家的思维也可以产生相同类型心理表征的不同实例(即标记)(例如,心理表征“椅子”)。这如何帮助解决当前的异议呢?根据心理表征观,说有些概念还没有被任何人获得,只是在说,对于某些类型的心理表征,还没有在任何人的头脑中出现过标记;说有些概念永远不会被任何人获得,只是在说,对于某些类型的心理表征,永远不会在任何人的头脑中出现标记(Margolis & Laurence 2007)。

对基于感觉的观点的批评者质疑诉诸这种抽象对象的实用性(Quine,1960)。一个困难源于感觉作为抽象实体,处于因果领域之外。因此,问题在于我们如何能够接触这些对象。弗雷格感觉观点的支持者描述我们对感觉的获取是通过“把握”的隐喻来实现的——据说我们把握表达式的意义。但这里的把握只是一个需要被详细解释的认知关系的隐喻。此外,尽管感觉被假设为为指称物提供不同的表现方式,但并不清楚为什么感觉本身不会产生表现方式问题(Fodor,1998)。由于它们与我们的思维外部相同,就像指称物通常是的那样,不清楚为什么我们不能像对指称物一样对待它们,处于不同的认识关系中。就像我们对一个数字可以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唯一的偶素数,一加一的和,蒂姆最喜欢的数字等),我们应该能够对给定的感觉有不同的表现方式。

1.4 这个问题仅仅是术语上的问题吗?

从这三种观点的细节中退后一步,原则上没有理由认为概念的不同观点不能以各种方式结合。例如,一个人可能认为概念是以它们表达的弗雷格意义为类型的心理表征(参见 Margolis & Laurence 2007 进行讨论)。

或许人们也可以质疑本体论的争议是否是一场实质性的争议。也许只是一个关于应该被赋予“概念”标签的术语问题。如果是这样,为什么不直接将心理表征称为“概念 1”,相关能力称为“概念 2”,感觉称为“概念 3”,然后就此打住呢?

然而,争论中的参与者通常不将其视为一个术语问题。也许这是因为他们将自己的概念理论与关于哲学家应该如何研究心灵和语言的大规模承诺联系在一起。毫无疑问,从邓梅特的角度来看,接受心理表征观的哲学家也接受了 RTM,而他眼中的 RTM 基本上是误导的。同样地,从福多的角度来看,RTM 对于心灵研究至关重要,因此像邓梅特这样不允许 RTM 的方法对心灵研究施加了不恰当的先验限制。考虑到关于概念的分歧与如此明显的实质性解释分歧密切相关,关于概念是什么的争论本身似乎是关于什么样的实体最适合扮演与概念相关的中心解释角色的实质性分歧。

当然,我们可以为我们一直在考虑的不同方法所做的不同理论假设引入新的理论术语(“概念 1”,“概念 2”和“概念 3”),然后将关于这些不同方法的辩论重构为仅仅是关于我们应该使用哪个术语的术语争议。但请注意,即使对于明显的实质性辩论,也可以做同样的事情。例如,我们可以为德行论者理解的道德善(“善 1”)和结果论者理解的道德善(“善 2”)引入新术语,然后将关于道德善的争论重构为仅仅是关于我们应该使用哪个术语,“善 1”还是“善 2”的术语争议。或者我们可以为标准进化论解释理解的人类(根据这种解释,人类有非人类灵长类祖先)引入“人类 1”,为创世论者理解的人类(根据这种解释,人类没有非人类灵长类祖先)引入“人类 2”,然后将这些不同方法之间的辩论重构为仅仅是关于我们应该使用哪个术语,“人类 1”还是“人类 2”的术语问题。当然,危险在于这将削弱仅仅是术语辩论这一概念的实用性,并掩盖不同种类争议之间的非常真实的差异(例如,规定性与实质性),这些差异最终都将被视为“仅仅是术语上的”。

在本文的其余部分,我们将从心理表征观的角度提出问题,但喜欢不同观点的读者可以用他们偏好的术语重新构思这些问题。例如,“概念是否可以存在于没有语言的情况下?”这个问题通常在心理表征观中被理解为询问一个无语言或非语言的主体是否能够持有某种特定类型的心理表征。如果一个人采纳了概念是抽象对象的观点,相应的问题可能是一个无语言或非语言的主体是否能够与某种类型的抽象对象建立概念持有关系。如果一个人采纳了概念是能力的观点,相应的问题可能是一个无语言或非语言的主体是否具有构成概念持有的能力。

概念的结构

正如思想由概念组成,许多概念本身也是由其他概念或更基本的表征组件组成的复杂实体。在本节中,我们将看看关于通常被称为词汇概念结构的不同提议。粗略地说,这些是倾向于与自然语言中的单词相关联的概念——例如 BIRD 和 WALK 这样的概念,而不是明显复杂的概念,比如 NOCTURNAL ANIMALS THAT LIVE IN TREES 或 TO WALK AIMLESSLY ON A NEWLY PAVED ROAD。对于 BIRD 和 WALK 等类似概念,它们具有什么类型的内部结构(如果有的话)并不明显,这引发了很多争议(Margolis & Laurence 1999,Murphy 2002)。关于词汇概念结构的描述主要集中在对象、行为和事件类别的概念上,而不是个体的概念。我们的讨论将分享这一焦点(例如,参见 Blok 等人 2005 年和 Levine 2010 年关于个体概念的讨论)。

2.1 古典理论

以某种方式,关于概念结构的所有理论都是对经典概念理论的发展或反应。根据经典理论,一个词汇概念 C 具有定义结构,即由表达 C 落入必要和充分条件的简单概念组成。典型例子是 BACHELOR 概念,传统上说它由 UNMARRIED 和 MAN 两个成分组成。如果直接理解这个例子,意思是只有未婚男子才属于 BACHELOR,而且只有未婚男子才属于 BACHELOR。根据经典理论,词汇概念通常会展现这种定义结构。这包括一些哲学上有趣的概念,如 TRUTH(真理)、GOODNESS(善良)、FREEDOM(自由)和 JUSTICE(正义)。

在转向其他概念结构理论之前,值得停下来看看经典或定义结构有何吸引之处。它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它提供了概念习得、分类和指称确定的统一处理方式。在每种情况下,关键的工作都是由完全相同的组成部分完成的。概念习得可以被理解为一个过程,即通过组装其定义要素来创建新的复杂概念。分类可以被理解为一个心理过程,即通过检查其定义要素是否都适用于目标,将复杂概念与目标项目匹配。而指称确定,我们已经看到,是指定义要素是否适用于目标的问题。

这些考虑本身足以说明为什么古典理论受到如此高度的尊重。但古典理论通过与一种可以追溯到古代并继续对当代思想产生影响的哲学方法的联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动力。这就是概念分析的方法。典型的概念分析提供了概念的定义,这些定义将被用来检验通过思维实验确定的潜在反例。概念分析被认为是一种独特的先验活动,许多人认为这是哲学的本质。在典型的概念分析可用且成功的情况下,这将为古典理论提供支持。相反,如果这些定义无法被发现,这似乎会危及人们对哲学本质以及哲学研究应该如何进行的尊重看法(见下文第 5 节)。

经过大约四十年的时间,古典理论不仅在哲学领域受到了相当大的压力,而且在心理学和其他领域也是如此。对于心理学家来说,主要问题在于古典理论难以解释一系列坚实的实证发现。这项工作的核心是发现某些类别被认为更具代表性或典型性,并且典型性评分与各种心理数据相关(有关评论,请参见 Smith & Medin 1981,Murphy 2002)。例如,人们认为苹果在水果类别中比李子更具典型性,因此相应地认为苹果与水果有更多共同特征。还有许多其他类似的发现。另一个发现是更具典型性的项目被更有效地分类。例如,被试更快地判断苹果是一种水果,而不是判断李子是。问题不在于古典理论与这类结果不一致,而在于它对这些结果没有解释。

在哲学中,古典理论遭受了许多批评,但也许最根本的批评是试图为概念指定定义的尝试具有糟糕的记录。简单地说,成功的定义分析案例太少,而且肯定没有一个是毫无争议的(Wittgenstein 1953/1958,Fodor 1981)。关于知识分析的大量文献代表了事物的现状。自从 Edmund Gettier(1963)首次挑战了传统的知识定义(作为合理真实信念),哲学家们普遍认为传统定义是不正确的,或者至少是不完整的(参见知识分析条目)。但似乎没有人能够就正确的定义达成一致意见。尽管在这个问题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写了数十篇论文,我们仍然缺乏令人满意和完整的定义。可能问题在于定义很难得到。但另一个可能性——许多哲学家现在认真对待的一个可能性是,我们的概念缺乏定义结构。

2.2 原型理论

它们还可以有哪种结构?二十世纪下半叶出现的一种非经典替代理论是原型理论(例如,Hampton,2006)。根据这一理论,一个词汇概念 C 没有定义性结构,而是具有概率性结构,即只有当某物满足 C 的成分编码的足够数量的属性时,它才属于 C。原型理论在哲学上源于维特根斯坦(1953/1958)关于一个术语所涵盖的事物通常具有家族相似性的著名言论,心理学上则源于埃莉诺·罗施(Rosch)对相同想法的开创性实验处理(Rosch&Mervis,1975 年,Rosch,1978 年)。原型理论在处理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典型性效应方面特别得心应手。一个标准策略是认为,在原型理论中,分类应被理解为一种相似性比较过程,其中相似性是根据两个概念共同拥有的成分数量的函数计算的。根据这个模型,苹果被认为比李子更典型的原因是概念“苹果”与“水果”共享更多成分。同样,这也是为什么苹果被认为是一种水果比李子更快的原因。

原型理论在解释各种心理现象方面表现出色,并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定义可能如此难以产生。但原型理论也有其自身的问题和局限性。其中一个问题是,它对分类的处理最适合于快速和不经思考的判断。然而,当涉及更深思熟虑的判断时,人们会超越相似性比较的结果。如果被问及一个外科手术改变外观使其看起来像浣熊的狗是狗还是浣熊,大多数人,甚至是孩子,答案是它仍然是一只狗(参见 Keil 1989 年,Gelman 2003 年的讨论)。另一个批评是针对将概念具有原型结构的观点提出的。当一个明显复杂的概念具有原型结构时,它通常具有新兴属性,这些属性并不源自其组成部分的原型(例如,PET FISH 编码了明亮的颜色等属性,这些属性在 PET 或 FISH 的原型结构中没有依据)。此外,许多明显复杂的概念甚至没有原型结构(例如,星期三购买的椅子)(Fodor&Lepore 1996 年,Fodor 1998 年;有关对组合性论点的回应,请参见 Prinz 2002 年,Robbins 2002 年,Hampton&Jönsson 2012 年和 Del Pinal 2016 年)。

一种解决所有这些问题的通用解决方案是认为原型仅构成概念的一部分结构。此外,概念具有概念核心,这些核心指定了与更深思熟虑的判断相关的信息,并支持组成过程。当然,这只是引出了概念核心具有何种结构的问题。一个建议是概念核心具有经典结构(Osherson & Smith 1981,Landau 1982)。然而,这并不行,因为它只是再次引出了与经典理论相关的大部分问题(Laurence & Margolis 1999)。

2.3 理论理论

另一个目前更受欢迎的建议是,核心最好用概念的理论理论来理解。这个观点认为,概念之间的关系与科学理论的术语之间的关系相同,并且分类是一种非常类似于科学理论化的过程(参见,例如,Carey 1985, 2009, Gopnik & Meltzoff 1997, Keil 1989)。一般认为,科学理论的术语是相互定义的,因此理论术语的内容是由其在出现的理论中的独特角色决定的。

理论理论特别适合解释那些原型理论难以解释的反思性分类判断。例如,理论理论家认为,儿童在评估狗被制成狸猫的情况时,会覆盖感知相似性,声称即使儿童也具有一种基本的生物理论。这一理论告诉他们,成为一只狗不仅仅是外表看起来像一只狗。更重要的是具有狗的适当隐藏属性——狗的本质(参见 Atran&Medin 2008 年关于民间生物学)。理论理论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它被认为有助于解释概念发展的重要方面。儿童时期的概念变化据说遵循与科学理论变化相同的模式。

一个针对理论理论的问题是,它很难允许不同的人拥有相同的概念(甚至同一个人随时间拥有相同的概念)。原因在于理论理论是整体的。一个概念的内容是由它在理论中的作用决定的,而不是由它仅仅由少数几个成分组成。由于进入人们心智理论的信念可能彼此不同(并且可能会改变),可能没有原则性的基础进行比较(见 Fodor & Lepore 1992)。理论理论的另一个问题涉及到科学中的理论变化的类比。这个类比表明,儿童在认知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激进的概念重组,但许多核心案例研究在实证基础上被证明具有争议,有证据表明相关概念涉及到在发展中丰富但并非根本改变的核心知识系统(参见 Spelke & Kinzler 2007 关于核心知识)。然而,有一些特定的例子,激进的概念重组是合理的,例如,当儿童最终发展出一种允许他们区分重量和密度、空气和虚无的物质理论时(见 Carey 2009)。

2.4 概念原子主义

到目前为止,我们提到的所有理论的一个激进替代方案是概念原子主义,即词汇概念没有语义结构的观点(Fodor 1998,Millikan 2000)。根据概念原子主义,一个概念的内容不是由它与其他概念的关系决定,而是由它与世界的关系决定。

概念原子主义遵循反描述主义传统,可以追溯到索尔·克里普克(Saul Kripke)、希拉里·普特南(Hilary Putnam)等从事语言哲学的人(参见克里普克 1972/80 年,普特南 1975 年,戴维特 1981 年)。例如,克里普克认为,适当名称的功能类似于纯粹的标签,因为它们没有描述性内容(克里普克 1972/80 年)。在描述理论中,人们可能会认为“哥德尔”这个词的意思类似于算术不完备性的发现者。但克里普克指出,我们可能会发现施密特真正发现了算术的不完备性,而哥德尔可能已经杀死了施密特,并将这项工作冒充为自己的。关键在于,如果描述理论是正确的,那么当我们说“哥德尔”时,我们实际上是在指施密特。但直觉上这根本不是这样。在想象的情景中,句子“哥德尔发现了算术的不完备性”是在说关于哥德尔的错误之事,而不是关于算术不完备性的发现者的一些显而易见的真理,无论那个人是谁(尽管请参见 Machery 等人 2004 年关于这种直觉是否是普遍的,以及 Genone 2012 年关于直觉在指称理论中的作用的讨论)。克里普克对名称的替代解释是,它们通过与其指称物的因果关系来实现其指称。概念原子主义采用类似的策略,同时将该模型扩展到各种概念,而不仅仅是适当名称的概念。

2.5 多元主义和消除论

目前,概念结构的本质仍未确定。也许问题的一部分在于需要更多关注概念结构应该承担的解释工作以及与不同解释功能相关联的不同类型结构的可能性。我们已经看到,概念结构被用来解释典型性效应、反思性分类、认知发展、指称确定和组合性等诸多事物。但没有理由认为单一类型的结构可以解释所有这些事物。因此,哲学家们没有理由不坚持概念具有不同类型的结构。例如,要注意原子论主要受到反描述主义的推动。实际上,原子论者认为,相当大的心理变异性与概念进入相同的心智-世界因果关系是一致的,而后者决定了概念的指称。但仅仅因为指称确定的机制允许相当大的心理变异性,并不意味着事实上心理学家没有重要的模式可以揭示。相反,典型性效应的证据无论从任何角度看都令人印象深刻。因此,声称概念确实具有原型结构并不是不合理的,即使该结构与概念的指称无关。类似的考虑表明,概念可能具有理论结构,也可能具有其他类型的结构(参见 Laurence & Margolis 1999 关于不同类型的概念结构)。

回应概念结构的多样性的一种方式是假设概念具有多种类型的结构。这是概念多元主义的核心思想。根据劳伦斯(Laurence)和马戈利斯(Margolis)(1999)提出的概念多元主义的一个版本,一个给定的概念将具有与之相关联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结构作为该概念的组成部分。例如,概念可能具有与原子核相关联的原型、内部化理论等。在这种方法中,构成给定概念的不同类型的结构发挥不同的解释作用。参考确定和组合性更多地与原子核本身及其与心智之外事物的因果关系有关,而快速分类和某些推理取决于原型结构,更深思熟虑的推理和推理取决于理论结构。这一一般性提议有许多变体,但基本思想是,尽管概念具有多种不同类型的结构,具有不同解释作用,但这种不同的结构通过与提供概念参考的原子表示的联系保持统一。这种类型的解释面临的一个挑战是界定与概念相关的认知资源中哪些应被视为其结构的一部分,哪些不应被视为其结构的一部分。作为一个一般性框架,这种解释在这个问题上是中立的,但随着框架的填充,将需要澄清潜在结构类型的地位。

关于概念结构的另一种多元主义形式并不使用原子核心,而只是简单地说原型、理论等本身就是概念(Weiskopf,2009)。与第一种多元主义形式中认为单一概念(例如,CAT 概念)具有多种结构类型作为组成部分不同,这种形式将每种结构类型视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导致出现多种概念(CAT1、CAT2、CAT3 等)。根据这种观点,认为 CAT 概念是错误的。相反,存在许多猫概念,每个概念具有不同类型的结构,每个概念仅涉及与猫相关的高层心理过程的子集。例如,CAT1 可能解释一些分类实例和一些推理,而 CAT2、CAT3 等则解释其他方面。此外,在这种多元主义形式中,人们可能在拥有哪种猫概念方面也存在差异。即使两个人拥有具有相同一般结构类型(例如原型结构)的猫概念,这些概念仍可能有所不同(将典型猫视为具有相当不同种类的属性)。针对这种第二种多元主义形式,一些哲学家认为 CAT1、CAT2 等更好地理解为单一 CAT 概念的不同意义,类似于多义词语言表达的不同意义(例如“书”的物理对象意义和内容意义)(Vicente&Manrique,2016)。无论是否接受关于多义性的观点,这种多元主义的第二种(“多个概念”)版本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是解释为什么所有不同的猫概念都被视为猫概念——也就是说,解释什么统一了这些猫概念的多样性。对这一挑战的一个自然回答是,它们之间的统一性在于它们都指向同一类别,即猫的类别。但是,并不清楚它们是否都可以指向同一类别,考虑到不同猫概念之间的差异以及它们在认知中的功能方式。例如,标准原型结构将捕捉典型猫并排除理论结构将涵盖的高度不寻常、非典型猫,因此这两个概念将指向不同(尽管相关)的类别。

在其各种形式中,关于概念结构的多元论承认概念具有多样的功能,并且需要相应多样的表示类型来实现这些功能。这些考虑也导致一些理论家提倡概念消除主义——即认为没有概念存在的观点(Machery 2009)。概念消除主义背后的推理是,如果概念确实存在,那么概念应该被理解为一种自然种类,并且自然种类应该具有显著的共同点,这些共同点可以通过经验方法来发现,包括远远超出最初用来表征它们的标准的共同点。但根据概念消除主义者的观点,在多元论者所接受的表示类型之间并不存在这样的共同点。也许我们需要原型、理论和其他类型的表示来进行不同的高级认知过程,但它们过于多样化,无法证明它们构成单一种类的主张。在这种观点下,我们应该简单地放弃概念这一理论构建,并仅参考更精细的表示类型,比如原型和理论。概念消除主义的反对者以多种方式回应了消除主义者的挑战。一些人认为 Machery 的消除标准过于严格,而概念,理解为一种高级种类或者也许是一种功能性种类,在认知过程的心理模型中具有很大的实用性(例如,Hampton 2010,Lalumera 2010,Strohminger & Moore 2010)。另一些人认为 Machery 对于某物成为自然种类的标准过于严格,他的观点将导致排除科学中一些明显的合法高级种类的情况(例如,Gonnerman & Weinberg 2010,Margolis & Laurence 2010)。还有一些人认为,即使我们承认 Machery 对于成为自然种类的严格标准,消除也不会随之而来,因为根据他的标准,概念是自然种类(Samuels & Ferreira 2010,Weiskopf 2010)。(有关消除主义的进一步批判讨论,请参阅与 Machery 2010 一起出现的同行评论以及作者的回应。)

经验主义和先天论关于概念

关于概念的一个最古老的问题之一是关于是否存在任何先天概念,以及如果存在的话,概念系统中有多少是先天的。经验主义者认为几乎没有什么先天概念,大多数认知能力是基于一些相对简单的通用认知机制获得的。而天赋论者则认为可能存在许多先天概念,并且大脑在复杂的特定领域子系统中有很多先天的差异化。

3.1 对经验主义与先天主义争议的重新关注

近年来,随着认知科学的进展为哲学家提供了重新审视和完善传统争议的新工具,关于先天概念的辩论再次兴起(参见 Elman 等人 1996 年,Carruthers,Laurence 和 Stich 2005 年,2006 年,2007 年,Johnson 2010 年)。哲学家们从发展心理学、进化心理学、认知人类学、神经科学、语言学和行为学等多样领域的实证研究中受益匪浅。这项工作的哲学意义之一在于,虽然科学家们在经验主义者与先天主义者之争中持不同立场,但他们的理论和数据往往可以有不同解释。

作为一个例子,最早支持传统先天论思维观念的调查之一是语言研究(Pinker 1994)。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及其追随者认为,语言习得成功,尽管儿童只接触到有关其语言结构的极其有限的证据(Chomsky 1967, 1975, 1988;另见 Laurence & Margolis 2001)。考虑到最终状态(例如,对英语的了解)超越了儿童可获得的数据,我们只能假设人类思维在语言习得中带来了一套复杂的特定于语言的倾向。对于乔姆斯基来说,这些倾向根植于一组固有原则,限制了所有可能的人类自然语言,即通用语法(参见 Baker 2001 和 Roberts 2017 关于通用语法)。

并不令人意外,许多哲学家对乔姆斯基的立场提出了质疑。随之而来的辩论有助于深化关键论点,以及先天模型在语言理论中应继续占据中心位置的程度。(在经验主义一边,参见 Cowie 1999,Prinz 2002 和 Sampson 2005;在先天主义一边,参见 Laurence&Margolis 2001 和 Pietroski&Crain 2012;另请参见先天性和语言以及语言哲学条目)。例如,Fiona Cowie 对乔姆斯基的“刺激贫乏”论点的批评之一是,任何归纳都会得出超出可用数据的结论;因此,在语言习得的情况下超越数据并不意味着支持天生的语言特定倾向——否则,我们每做一次归纳就必须有一个特定的天生倾向(有关这一论点的早期版本,请参见 Putnam 1967,Goodman 1969)。Laurence&Margolis(2001)和 Crain&Pietroski(2001)都通过梳理语言习得问题超越一般归纳问题的各种方式来做出回应。

3.2 关于概念的经验主义

传统上,经验主义者认为所有概念都源自感觉。概念被理解为由感觉表象的副本组成,并根据一套通用学习规则进行组装,例如休谟的联想原则(Hume 1739/1978)。根据这一观点,任何概念的内容都必须能够通过其知觉基础来分析。任何未能通过这一测试的所谓概念都体现了混淆。因此,大卫·休谟在他的《探索》中以著名的话结束:

当我们在图书馆里翻阅时,坚信这些原则,我们将造成何等浩劫?如果我们手中拿着任何一卷书;无论是神学还是学校的形而上学,让我们问一问,它是否包含任何关于数量或数字的抽象推理?没有。它是否包含任何关于事实和存在的实验推理?没有。那就把它投入火焰吧:因为它里面只会包含诡辩和幻觉。(1748/1975, p. 165)

20 世纪初期,逻辑实证主义者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尽管实证主义者用语言术语来表达这一观点(Ayer,1959)。他们的验证原则要求一个句子或陈述具有经验后果才能具有意义,并且在某些原则的表述中,一个句子的意义是确认它的经验程序(参见维也纳学派条目)。那些没有经验后果的句子被认为是无意义的。由于许多哲学旨在表达超越一切可能经验的命题,实证主义者乐意说这些哲学学说完全缺乏内容,由不仅仅是错误的句子组成,而且实际上是无意义的废话。

尽管验证主义并不受欢迎(但请参阅 Dummett 1993 年,Wright 1989 年和 Dennett 1991 年),但越来越多的哲学家被修改后的经验主义形式所吸引,这些形式主要强调概念系统与知觉和运动状态之间的心理关系,而不是语义关系。Lawrence Shapiro 的辩护是一个例子,他声称生物体的类型深刻影响其认知操作以及生物体可能概念化世界的方式(Shapiro 2004 年)。Shapiro 的主张针对那些故意忽视有关人类身体的偶然事实的哲学理论,好像人类思维可以存在于完全不同的身体类型中一样。Shapiro 引用了许多实证研究项目,列举了一些似乎支持他所称的“具身心论”的例子,即“心智深刻地反映了它们所包含的身体”(Shapiro 2004 年,第 167 页)。

Jesse Prinz (2002) 也为经验主义辩护了一种修改形式。Prinz 声称“所有(人类)概念都是感知表征的复制或组合”(Prinz 2002, p. 108)。尽管提到复制是向休谟致意,但 Prinz 显然并不认同休谟的验证主义。事实上,Prinz 采纳了一种通常与概念的原子论理论相关联的内容因果理论;因此,Prinz 的有意内容理论并不要求一个概念继承其组成部分的特定感知内容。尽管如此,Prinz 认为每个概念都源自感知表征。也许理解这一说法的最佳方式是,当某人思考某事时激活的心理表征——无论思想是什么——都是源自具有感知或运动功能的神经回路的表征,并且这种心理过程受到该起源的影响。例如,假设有人正在思考一把锤子。那么她要么是在激活存在于视觉回路中的表征,要么是在激活控制手形等回路中涉及的表征,她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受到这些回路的主要功能的影响。Prinz 根据劳伦斯·巴萨卢(1999;另见 Barsalou 等人 2003)的观点,将概念拥有描述为一种模拟,“相当于进入一种感知状态,如果一个人体验所代表的事物,他将处于这种状态”(Prinz 2002, p. 150)。

这种认知观的一个挑战是它对抽象概念的含义。说锤子这个概念涉及与手形相关的回路的激活是一回事;而要确定与真理、民主、熵和十九这类概念相关的特定感觉模态的表征则是另一回事(Adams & Campbell 1999, Brewer 1999)。逻辑概念也是一个挑战。普林兹(Prinz)提出,作为析取概念的感知基础,它基于犹豫的感觉。然而,他更深思熟虑的观点似乎是,逻辑概念最好被理解为操作,而不是表征。由此产生的理论是一种思想缺乏逻辑形式的理论。问题在于,这使得很难看出如何区分逻辑上等价的思想。一个相关的问题是,由于普林兹认为构成并不产生结构复杂的表征,似乎没有什么可以区分与判断相关的内容(命题内容)与那些与列表甚至单个概念相关的内容的类型(有关讨论参见 Fodor 2003)。最后,关于如何解释行为和神经证据的困难,这些证据被认为支持普林兹和巴萨卢(Barsalou)反对无模式表征的观点。例如,马奇里(Machery)(2007)指出,支持无模式表征的拥护者通常认为想象在解决某些类型问题时是有用的。因此,要反对无模式表征,仅仅展示感觉表征出现在实验对象没有明确被告知要想象解决方案的任务中是不够的,因为在任务中使用基于感觉的想象与无模式表征同时存在是完全兼容的(有关对反对无模式表征的经验主义形式的进一步批判性讨论,请参见 Weiskopf 2007,Dove 2009 和 Mahon 2015)。

3.3 关于概念的本土主义

也许与先天论与经验论辩论相关的概念讨论中最具影响力的是杰里·福多(1975 年,1981 年)关于几乎所有词汇概念都是先天的论点。福多(1975 年)认为,所有概念学习模型都存在理论问题,因为所有这些模型都将概念学习视为假设检验。问题在于,正确的假设总是使用要学习的概念,因此在学习发生之前,学习者必须事先掌握这个概念。在他的(1981 年)著作中,福多通过允许复杂概念(仅限于复杂概念)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从其组成部分中组装而学习来发展了这一论点。他继续论证说,词汇概念缺乏语义结构,因此几乎所有词汇概念必须是先天的——这一立场被称为激进的概念先天论。福多的论点对于关于先天论和概念学习的辩论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在认知科学家中间。几乎没有人支持福多的激进结论,但许多人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根据福多的论点塑造了他们对认知发展的看法(Jackendoff 1989,Levin&Pinker 1991,Spelke&Tsivkin 2001,Carey 2009)。福多说服了许多人原始概念在原则上是无法学习的(例如,Pinker 2007)。然而,对于福多得出的这一结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挑战。挑战的最直接方式是构建一个关于学习原始概念的解释,并展示它对福多的挑战是免疫的(Margolis 1998,Laurence&Margolis 2002,Carey 2009)。

Fodor 在 Fodor (2008) 中重新审视这些问题时改变了自己的观点。他现在认为,虽然对于需要进行假设检验的考虑表明没有概念可以被学习,甚至是复杂的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概念是先天的(Fodor 2008)。相反,Fodor 提出,它们主要是通过仅仅是生物学的过程获得的,这些过程不允许心理层面的描述。尽管这种“生物学”对概念习得的解释提供了一种与先天/学习二分法不同的选择,但有理由认为许多概念仍然是可以学习的(Margolis & Laurence 2011)。其中包括一个人的概念系统对周围文化的高度敏感这一事实。例如,炼狱这一概念来自文化产品,如书籍、故事和布道。但显然,只有通过正确类型的心理过程介入时,这些文化产品才能成功传达这一概念。获得这些概念是认知层面的成就,而不仅仅是生物学的成就。

尽管许多关于概念先天论的哲学讨论集中在福多尔(Fodor)的激进概念先天论上,但重要的是要注意,存在其他较不激进的概念起源方法,并且这些其他方法包含相当多的学习——它们只是认为这种学习的很大部分是由先天特殊目的的习得系统所构建的(例如,Gallistel 1990,Keil 1989,Spelke&Newport 1998,Baillargeon 2008,Carey 2009,Margolis&Laurence 2013,Tooby&Cosmides 2016)。

关于与先天概念有关的另一个争议是关于先天性本身是否有意义。对于怀疑这一概念的人来说,一个共同观点是所有特征都依赖于基因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没有办法完全解开这两者之间的关系(Elman 等人,1996 年;Griffiths,2002 年;另请参见 Clark,1998 年和 Marcus,2004 年,以及有关先天和后天特征区别的条目)。尽管如此,具有经验主义倾向的心灵模型和具有先天主义倾向的心灵模型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先天性的概念可能通过标志这些差异而获得其有用性(Margolis 和 Laurence,2013 年)。有关先天性是什么的不同提议的讨论,请参见 Ariew(1999 年),Cowie(1999 年),Samuels(2002 年),Mallon 和 Weinberg(2006 年),Mameli(2008 年)和 Khalidi(2015 年)。

4. 概念与自然语言

我们现在转向概念和思想如何与语言相关的问题。

4.1 概念是否可以存在于没有语言的情况下?

一些哲学家认为,拥有自然语言是拥有任何概念的必要条件(Brandom 1994,Davidson 1975,Dummett 1993),并且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可以在先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在一个著名的段落中,唐纳德·戴维森总结了他的立场如下:

我们对信念的概念仅来自于信念在语言解释中的作用,因为作为一种私人态度,除非作为对语言提供的公共规范的调整,否则它是不可理解的。由此可见,一个生物必须是言语社区的成员,才能拥有信念的概念。鉴于其他态度对信念的依赖,我们可以更普遍地说,只有能够解释言语的生物才能拥有思想的概念。

一个生物如果没有信念的概念,它能拥有信念吗?在我看来,它似乎不能,原因如下。除非一个人理解可能出错的可能性,否则他无法拥有信念,而这需要把握真相和错误之间的对比——真信念和假信念。但我已经论证过,这种对比只能在解释的背景下出现,这才迫使我们接受客观、公共真相的概念(Davidson 1975, p. 170)。

这个论点将拥有信念和概念与拥有信念的概念联系起来。由于戴维森认为非语言生物无法拥有信念的概念,他们也无法拥有其他概念。为什么拥有其他概念需要拥有信念的概念在戴维森的著作中有些模糊(Carruthers 1992)。语言是否对这个特定概念是必要的并不明显。事实上,认知科学中有一个正在进行的研究计划,正在探讨这个问题。已经给动物和婴儿提供了各种非语言任务,以确定它们能够将心理状态归因于他人的程度(有关动物的研究请参见 Andrews & Beck 2018,有关婴儿的研究请参见 Baillargeon 等人 2015)。这些及相关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表明至少一些心灵理论的方面是非语言的。

Davidson 提出了一对补充论点,可能阐明了为什么他不愿将问题交给认知科学家。他举例说明一个人参与非语言任务的情况,这个人通过选择来表达他的答案,例如,选择苹果而不是梨。Davidson 指出,直到这个人实际说出他心中所想,关于引导他选择的概念仍然存在疑问。“重复测试可能使他的行为某些解读比其他更有说服力,但问题仍然是如何确定他何时判断两个选择对象相同”(1975 年,第 163 页)。第二个论点指出了确定非语言生物在思考什么的规范的困难。“我们说,狗知道它的主人在家。但它知道史密斯先生(主人)在家吗?我们不知道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或者理解这些问题”(1975 年,第 163 页)。不清楚 Davidson 自己对这些论点有多认真。许多哲学家并不信服。请注意,这两个论点都依赖于一个不确定性主张——例如,通过非语言证据来解释这个人的行为是不确定的。但即使我们添加这个人说的话(或者更准确地说,如果我们添加这个人说的话),情况也是一样的。语言证据并不能保证正确的解释,就像非语言证据一样。

Davidson 似乎在将概念归因于动物时采用了非常严格的标准。实际上,他要求证明我们的归因是正确的。相比之下,大多数乐于将概念归因于动物的哲学家这样做是因为有大量数据,最好的解释是诉诸于一个内部的表征系统(例如,Bermudez 2003,Carruthers 2006,Camp 2009;有关认知科学的概述,请参见 Gallistel 1990,Bekoff,Allen 和 Burghardt 2002,以及 Shettleworth 2010)。例如,许多鸟类会为以后取回而储藏食物。它们的生存非常依赖于它们成功地在一个季节内取回超过 10,000 个不同的储藏物。研究一种储藏鸟类的研究人员已经表明,这些鸟不仅仅代表了食物的位置,而且他们将这些信息与食物的质量、易腐性以及它们的储藏是否被其他鸟观察到的信息整合在一起。这里的证据来自于在实验控制条件下对食物项目的选择性取回和重新储藏的演示。鸟类会首先取回易腐烂的食物项目。当高价值的食物项目变得非常易腐烂时,它们会改变策略,取回更高比例的不易腐烂的食物项目。而那些自己从其他鸟那里偷食物的鸟类在被观察到储藏食物时会有选择性地重新储藏食物(请参见 Clayton,Bussey 和 Dickinson 2003,Emery,Dally 和 Clayton 2004)。这种实验数据为鸟类的特定概念(食物类型、位置等)以及利用这些概念的令人惊讶的复杂认知操作提供了证据。

哲学家们对这种研究的含义存在着很大的争议。RTM 的支持者当然完全赞同科学理论对鸟类行为的解释可以直接接受。其他哲学家认为,如果科学理论表明鸟类正在计算一个确定缓存策略的算法,那么这只能被视为一种说法。还有一些人会承认动物有表征,但会继续声称这些表征地位较低,不应与概念混淆(Brandom 1994, 2000, McDowell 1994)。

这引发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即人类的概念与动物的纯粹表征之间是否存在动机和原则性差异(Laurence & Margolis 2012)。主张存在这种差异的哲学家经常引用概念在推理中的作用。例如,Robert Brandom 声称动物的表征仅仅起到可靠的区分机制的作用。这些表征被认为类似于温度计,对特定的环境特征做出反应,但并不参与适当的推理过程。然而,什么样的推理过程才算是适当的并不清楚,对于这一点肯定存在不同的看法。此外,无论推理的含义是什么,比较心理学中充满了一些例子,这些例子表明动物能够做的远不止可靠的检测。动物可能不如人类聪明,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像温度计一样愚蠢(参见 Hurley & Nudds 2006 和 Carruthers 2006 关于动物推理的内容)。

4.2 语言与概念之间的优先级

即使人们普遍认为在没有语言的情况下可能存在概念,但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存在争议。有人认为概念优先于自然语言并且独立于自然语言,自然语言只是传达思想的手段(Fodor 1975,Pinker 1994)。另一些人认为至少某些类型的思维(因此某些概念)发生在构成我们自然语言能力的内部表征系统中(Carruthers 1996, 2002,Spelke 2003),或者自然语言以重要方式增强了我们的概念(Lupyan 2012)。

决定这两种立场之间的论点涉及理论和经验考虑的混合。第一种观点的支持者声称,语言在某种程度上是模棱两可的,而思想显然不是。例如,自然语言句子“每个人都爱某人”可以被解释为每个人都有一些他们爱的人,或者被解释为每个人都爱同一个人(Pinker,1994 年)。第一种观点的支持者还认为,由于语言本身必须被学习,思想优先于语言(Fodor,1975 年;Pinker,1994 年)。第三个类似的考虑是,人们似乎能够构思出新颖的概念,这些概念稍后才被赋予语言标签;概念先行,语言标签其次(Pinker,1994 年)。

支持另一种观点的人认为,一些思维是以语言形式发生的,他们指出了思维的现象学。当我们“听到”自己在默默对自己说话时,似乎我们是在用语言思考(Carruthers 1996;另请参见 Langland-Hassan & Vicente 2018 关于内部言语的性质和重要性)。支持这一观点的人强调的另一种考虑是,当语言系统被激活时,成功完成某些任务(例如,依赖于将地标信息与几何信息相结合的空间重新定位)会受到选择性损害,但当对非语言干扰因素给予类似的关注时却不会。这一观点是,解决这些任务需要用自己的母语进行思考,并且一些关键概念必须以语言形式表达(Hermer-Vazquez、Spelke 和 Katsnelson 2001;Shusterman & Spelke 2005;Carruthers 2002;另请参见 Gleitman & Papafragou 2012,对被认为依赖于语言表征的一系列在线处理任务进行了批判性概述)。

4.3 语言决定论和语言相对论

最后,还有一个需要提及的问题是有关语言决定论和语言相对论的各种主张的地位。语言决定论是一种信条,即一个人所说的语言既导致她以某种方式构想世界,又通过对她的概念系统施加界限来限制她可以思考的内容;因此,说不同语言的人很可能以相应不同的方式构想世界。语言相对论是一种较弱的信条,即一个人所说的语言会影响他的思维方式。

语言决定论在历史上与本杰明·李·沃尔夫(Whorf 1956)的著作有关。沃尔夫对美洲土著民族的语言特别感兴趣。他曾声称,荷比人在时间方面的言语和思维方式与欧洲语言和思维不一致。荷比人并不将时间视为在整个宇宙中均匀流动、可以分解为发生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可计数事件的连续体,而是应该专注于变化作为一个过程。据说,他们的概念系统也与我们的不同,因为它体现了一种区分,即已经或曾经可感知的事物与不可感知的事物,后者包括未来的事物以及神话和心理构想。

声称霍皮人缺乏我们的时间概念的说法经不起推敲。沃尔夫使用笨拙的霍皮语翻译,掩盖了他们谈论时间的程度(提到昨天、明天、一周的日子、月相等)。更有趣的是,沃尔夫没有提供霍皮人如何思考的直接证据。相反,他使用循环推理,即他们不像我们那样谈论时间,因此他们不像我们那样思考时间。事实上,霍皮人使用许多熟悉的时间计量工具,如日历串和日晷,他们对时间的敏感性在各种文化实践中显而易见(Pinker,1994)。

语言决定论并不是一种特别有前途的学说,如今拥护者寥寥无几,但语言相对论却是一个激烈辩论的话题(参见 Gumperz & Levinson 1996,Bowerman & Levinson 2001,以及 Gentner & Goldin-Meadow 2003)。一些近期特别引人关注的例子包括语言是否影响我们如何概念化空间参照框架(在非语言空间推理中)(例如,Li & Gleitman 2002,Levinson 等人 2002,Levinson 2003,Li 等人 2011),空间关系(在非语言推理中)(例如,Choi & Bowerman 1991,Hespos & Spelke 2004),性别(语法性别的影响)(例如,Boroditsky,Schmidt,& Phillips 2003)以及数量(例如,Gordon 2004,Pica 等人 2004,Laurence & Margolis 2007)。

5. 概念与概念分析

当代哲学中一些最深刻的分歧涉及经验调查的界限、概念分析的地位以及哲学本身的性质(例如,查尔默斯(Chalmers)1996 年,杰克逊(Jackson)1998 年,德保尔(DePaul)和拉姆齐(Ramsey)1998 年,布洛克(Block)和斯坦雷克(Stalnaker)1999 年,威廉姆森(Williamson)2007 年,斯蒂奇(Stich)2012 年,马奇里(Machery)2017 年,斯特雷文斯(Strevens)2018 年)。而概念正处于这些争议的中心。对许多人来说,哲学本质上是概念的先验分析,可以并且应该在不离开传统的扶手椅的情况下完成。我们已经看到,在典范案例中,分析体现了定义;它指定了一组条件,这些条件在概念的应用中既是必要的又是充分的。对于传统概念分析的支持者来说,对概念的分析成功与否取决于所提出的定义与人们对特定情况的直觉是否匹配,包括关键思想实验中涉及的假设情况。

5.1 概念分析的吸引力

概念分析对哲学家们具有吸引力,原因有几个。其中之一是它能解释大量哲学实践的意义——即乔治·比勒(1998)所称的标准证明程序。思维实验和直觉的引发是哲学实践的特征。如果这种实践是合理的,那么就必须理解哲学的本质,解释为什么如此。概念分析被认为能够提供所需的解释。直觉之所以对哲学有价值,是因为它们帮助我们更清晰地理解我们的概念,特别是内在哲学兴趣的概念(正义,知识等)。

一个相关的吸引力在于概念分析解释了哲学如何可能是一门先验学科,正如许多人所认为的那样。如果哲学主要是关于概念,并且概念可以从舒适的大太席上进行研究,那么哲学的先验特性就得到了确立(Jackson,1998)。

概念分析的第三个吸引之处在于有人认为概念分析是回答关于本体规约的问题的必要前提,即当人们认为基因是 DNA 片段、感觉是大脑状态等情况下发生的那种规约(Chalmers 1996,Jackson 1998)。根据填充这一观点的一种方式,人们必须从高层次概念的先验分析开始,特别是一种明确表明其因果关系的分析。然后可以诉诸于关于实际上具有这些因果关系的事物的经验发现。例如,神经科学可能会揭示某种大脑状态具有分析所揭示的构成我们对疼痛概念的因果关系。在这个过程中,神经科学应该展示给我们疼痛是什么(Lewis 1966,Armstrong 1968)。但是神经科学只能在表达概念的哲学工作的背景下做到这一点。(对于这种规约观点的详细处理,请参见 Chalmers 1996、2010 和 Jackson 1998——尽管应该指出,Chalmers 认为疼痛和其他意识心理状态的概念不能仅仅通过它们的因果关系来分析,并由此得出意识本身是不可规约的结论。)这项工作引发了大量的辩论(例如,Block&Stalnaker 1999,Levine 2001,Laurence&Margolis 2003,Yablo 2008,Papineau 2002)。

第四个吸引力在于概念分析可能提供规范指导(Goldman 1986)。例如,认识论者面临一个问题,即我们的推理实践是否合理,如果是,是什么使它们合理。一个标准答案是,如果它们符合我们对何为合理推理的直觉,那么它们就是合理的(Goldman 1986)。换句话说,对我们对合理化的概念的分析被认为是确立一组推理规则是否合理所需的一切。因此,如果不同群体的人采用了质量不同的推理原则集合,我们可以通过展示它更好地符合我们对合理化概念的看法来确定认识论上更可取的那个。

5.2 对概念分析的异议

许多反对概念分析的哲学家将他们的方法定位为自然主义(例如,Devitt 1996 年,Kornblith 2002 年,Papineau 2013 年;另请参见自然主义条目)。这些工作的一个共同主题是,哲学应该与科学连续,并且哲学理论应该主要基于解释性的理由进行辩护,而不是基于呼吁直觉的先验论证。因此,对概念分析的认知困难为自然主义提供了论据。

其中一个论点集中在古典概念论的失败上。在第 2 节中,我们注意到典范概念分析要求概念具有古典结构,这一假设越来越难以维持。因此,许多哲学家对概念分析作为一种哲学方法的可行性表示怀疑(例如,Ramsey 1998 年,Stich 1992 年)。然而,其他人质疑了概念分析与定义之间的联系(Chalmers&Jackson 2001 年)。

对概念分析的另一个反对意见是,哲学家经常依赖的直觉可能不是共享的。任何教授哲学的人肯定知道,学生有一半的时间持有“错误的直觉”。但我们有什么资格说他们错了呢?鉴于人们对自己的直觉存在分歧,这些直觉很难被视为客观数据(Cummins,1998)。

如果我们拓展到其他文化,事情会变得更加有趣。在对比东亚和西方直觉的初步研究中,Jonathan Weinberg、Shaun Nichols 和 Stephen Stich(2001)发现,东亚人经常在对经典哲学思想实验的变体,包括 Gettier 类型的思想实验上有“错误的直觉”(尽管请参阅 Machery 等人 2017 年的证据,表明其中一些直觉实际上可能是普遍的)。至少,这项研究表明哲学家在从自己的直觉转向对一个概念的适当分析的主张时应该谨慎。

此外,文化多样性的可能性给那些希望基于对概念分析建立规范性主张的哲学家提出了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比如对于正当化的概念。例如,假设东亚文化提供了一个与西方常识思维中嵌入的正当化概念不同的概念(假设每种文化中都有一个单一的正当化概念)。此外,假设东亚人采用了与我们不同的推理实践,并且他们的实践相当符合他们的正当化概念,而我们的实践相当符合我们自己的概念。那么,我们应该根据什么基础来比较和评估这些不同的实践呢?真的有意义说我们的实践更优越,因为它们更好地符合我们的正当化概念吗?这难道不只是一种认识偏见吗?毕竟,问题是,鉴于两种正当化概念,我们的概念是否应该用于进行规范认识评估(Stich,1990;有关进一步讨论,请参见 Williamson,2005 年;Sosa,2009 年;Stich,2009 年;Weinberg,Nichols 和 Stich,2001 年;Weinberg 等人,2010 年)。

对传统哲学分析的批判也产生了各种类型的规范性、修订性项目的提议。与其问哪些情况被一个概念包括或不包括,他们问的是在实际使用概念的背景下,概念应该如何修改,或者应该采用什么新概念来取代它,例如,考虑到促进社会平等的目标(Haslanger 2012,Cappelen 2018)。

在概念分析家和自然主义者之间的辩论中涉及很多利益,这很可能会成为可预见未来概念理论中的一个核心话题。

Bibliography

  • Adams, F. & Campbell, K. (1999). Modality and Abstract Concepts.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22: 610.

  • Andrews, K. & Beck, J. (2017).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Philosophy of Animal Minds, London: Routledge.

  • Ariew, A. (1999). Innateness is Canalization: In Defense of a Developmental Account of Innateness, in V. Hardcastle (ed.), Where Biology Meets Psychology: Philosophical Essays, pp. 117–38.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Armstrong, D. (1968). A Materialist Theory of Mind, London: Routledge.

  • Atran, S. & Medin, D. (2008). The Native Mind and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Natur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Ayer, A.J. (1959). Logical Positivism,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 Baker, M. (2001). The Atoms of Language: The Mind’s Hidden Rules of Grammar, New York: Basic Books.

  • Baillargeon, R. (2008). Innate Ideas Revisited: For a Principle of Persistence in Infants’ Physical Reasoning.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3 (1): 2–13.

  • Baillargeon, R., Scott, R.M., He, Z., Sloane, S., Setoh, P., Jin, K.-S., Wu, D., & Bian, L. (2015). Psychological and Sociomoral Reasoning in Infancy, in M.Mikulincer & P.R. Shaver (eds.), APA Handbook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ume 1. Attitudes and Social Cognition,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pp. 79–150.

  • Barsalou, L. (1999). Perceptual Symbol Systems.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22: 577–609.

  • Barsalou, L., Simmons, W., Barbey, A., & Wilson, C. (2003). Grounding Conceptual Knowledge in Modality-Specific Systems.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 7 (2): 84–89.

  • Bealer, G. (1998). Intuition and the Autonomy of Philosophy, in M. DePaul & W. Ramsey (eds.) Rethinking Intuition: The Psychology of Intuition and Its Role in Philosophical Inquiry,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pp. 201–239.

  • Bekoff, M., Allen, C., & Burghardt, G. (2002). The Cognitive Animal: Empirical an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on Animal Cognition,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Bennett, M. & Hacker, P. (2008). History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Oxford: Wiley-Blackwell.

  • Bermudez, J. (2003). Thinking Without Wor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Block, N. & Stalnaker, R. (1999). Conceptual Analysis and the Explanatory Gap, Philosophical Review, 108 (1): 1–46.

  • Blok, S., Newman, G. & Rips, L.J. (2005). Individuals and Their Concepts, in W.-K. Ahn, R.L. Goldstone, B.C. Love, A.B. Markman, & P. Wolff (eds.), Categorization Inside and Outside the Laboratory: Essays in Honor of Douglas L. Medin,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pp. 127–149.

  • Boroditsky, L., Schmidt, L., & Phillips, W. (2003). Sex, Syntax, and Semantics, in D. Gentner & S. Goldin-Meadow (eds.) Language in Mind, Cambridge, MA: MIT Press, pp. 61–79.

  • Bowerman, M. & Levinson, S. (2001).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Conceptual Developmen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Brandom, R. (1994). Making It Explicit: Reasoning, Representing, and Discursive Commitmen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0). Articulating Reasons: An Introduction to Inferentialis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Brewer, W. (1999). Perceptual Symbols: The Power and Limitations of a Theory of Dynamic Imagery and Structured Frames,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22: 611–12.

  • Camp, E. (2009). A Language of Baboon Thought?, in R.W. Lurz (ed.) The Philosophy of Animal Mind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108–127.

  • Cappelen, H. (2018). Fixing Language: An Essay on Conceptual Engineer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Carey, S. (1985). Conceptual Change in Childhood,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 (2009). The Origin of Concept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Carruthers, P. (1992). The Animals Issue: Moral Theory in Practi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1996). Language, Thought, and Consciousnes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2002). The Cognitive Functions of Language,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25: 657–74.

  • ––– (2006).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Mind: Massive Modularity and the Flexibility of Though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Carruthers, P., Laurence, S., & Stich, S. (2005). The Innate Mind: Structure and Content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6). The Innate Mind: Culture and Cogn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7). The Innate Mind: Foundations and the Futur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Chalmers, D. (1996). The Conscious Mind: In Search of a Fundamental Theo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10). The Character of Consciousnes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Chalmers, D. & Jackson, F. (2001). Conceptual Analysis and Reductive Explanation, Philosophical Review, 110: 315–61.

  • Choi, S. & Bowerman, M. (1991). Learning to Express Motion Events in English and Korean: The Influence of Language-Specific Lexicalization Patterns, Cognition, 41: 83–121.

  • Chomsky, N. (1967). Recent Contributions to the Theory of Innate Ideas, Synthese, 17: 2–11. Reprinted in S. Stich (ed.) Innate Idea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 121–31.

  • ––– (1975). Reflections on Language, New York: Pantheon.

  • ––– (1980). Rules and Representation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 ––– (1988). Language and the Problems of Knowledge: The Managua Lecture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Churchland, P. (1981). Eliminative Materialism and Propositional Attitudes, Journal of Philosophy, 78 (2): 67–90.

  • Clark, A. (1993). Associative Engines: Connectionism, Concepts, and Representational Chang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 (1998). Twisted Tales: Causal Complexity and Cognitive Scientific Explanation, Minds and Machines, 8: 76–99.

  • Clayton, N., Bussey, T., & Dickinson, A. (2003). Can Animals Recall the Past and Plan for the Future?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4: 685–91

  • Cowie, F. (1999). What’s Within: Nativism Reconsider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Crain, S. & Pietroski, P. (2001). Nature, Nurture, and Universal Grammar,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24: 139–186.

  • Crane, T. (2015). The Mechanical Mind, Third Edition, London: Routledge.

  • Cummins, R. (1998). Reflection on Reflective Equilibrium, in M. DePaul & W. Ramsey (eds.), Rethinking Intuition: The Psychology of Intuition and Its Role in Philosophical Inquiry,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pp. 113–27.

  • Davidson, D. (1975). Thought and Talk. In his Inquiries into Truth and Interpret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Del Pinal, G. (2016). Prototypes as Compositional Components of Concepts, Synthese, 193 (9): 2899–2927.

  • Dennett, D. (1977). A Cure for the Common Code. Reprinted in D. Dennett (1978) Brainstorm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 (1978). Brainstorms: Philosophical Essays on Mind and Psychology,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 (1987). The Intentional Stanc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 (1991). Consciousness Explained,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 DePaul, M. & Ramsey, W. (1998). Rethinking Intuition: The Psychology of Intuition and Its Role in Philosophical Inquiry,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 Devitt, M. (1981). Designa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 ––– (1996). Coming to Our Senses: A Naturalistic Program for Semantic Locali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Dove, G. (2009). Beyond Perceptual Symbols: A Call for Representational Pluralism, Cognition, 110: 412–431.

  • Dummett, M. (1993). Seas of Languag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Elman, J., Bates, E., Johnson, M., Karmiloff-Smith, A., Parisi, D., and Plunkett, K. (1996). Rethinking Innateness: A Connectionist Perspective on Development,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Emery, N., Dally, J., & Clayton, N. (2004). Western Scrub-Jays (Aphelocoma Californica) Use Cognitive Strategies to Protect Their Caches from Thieving Conspecifics, Animal Cognition, 7: 37–43.

  • Fodor, J. (1968). The Appeal to Tacit Knowledge, Journal of Philosophy, 65 (20): 627–640.

  • ––– (1975). The Language of Though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 (1981). The Present Status of the Innateness Controversy. In his Representations: Philosophical Essays on the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Scienc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 (1987). Psychosemantics: The Problem of Meaning in the Philosophy of Mind,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 (1998). Concepts: Where Cognitive Science Went Wrong,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3). Hume Variatio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8). LOT 2: The Language of Thought Revisit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Fodor, J. & Lepore, E. (1992). Holism: A Shopper’s Guide, Oxford: Blackwell.

  • ––– (1996). The Red Herring and the Pet Fish: Why Concepts Still Can’t Be Prototypes, Cognition, 58: 253–270.

  • Fodor, J. & Pylyshyn, Z. (1988). Connectionism and Cognitive Architecture: A Critical Analysis, Cognition, 28: 3–71.

  • Gallistel, C.R. & King, A. (2009). Memory and the Computational Brain: Why Cognitive Science Will Transform Neuroscience, Oxford: Wiley-Blackwell.

  • ––– (1990). The Organization of Learning,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Gelman, S. (2003). The Essential Child: Origins of Essentialism in Everyday Though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Genone, E. (1963). Theories of Reference and Experimental Philosophy. Philosophy Compass, 7 (2): 152–163.

  • Gentner, D. & Goldin-Meadow, S. (2003). Language in Mind,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Gettier, E. (1963). Is Justified True Belief Knowledge? Analysis, 23: 121–123.

  • Gleitman, L. & Papafragou, A. (2012). New Perspectives on Language and Thought, in K. Holyoak & R. Morrison (eds.), Oxford Handbook of Thinking and Reason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543–568.

  • Goldman, A. (1986). Epistemology and Cognition,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Gonnerman, C. & Weinberg, J. (2010). Two Uneliminated Uses for ‘Concepts’: Hybrids and Guides for Inquiry,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33: 211–212

  • Goodman, N. (1969). The Emporer’s New Ideas, in S. Hook (ed.), Language and Philosophy, New York: NYU Press, pp. 138–42.

  • Gopnik, A., & Meltzoff, A. (1997). Words, Thoughts, and Theorie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Gordon, P. (2004). Numerical Cognition Without Words: Evidence from Amazonia, Science, 306: 496–499.

  • Griffiths, P. (2002). What Is Innateness? Monist, 85 (1): 70–85.

  • Gumperz, J. & Levinson, S. (1996). Rethinking Linguistic Relativ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Hampton, J. (2006). Concepts as Prototypes, in B.H. Ross (ed.), 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Volume 46),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pp. 79–113

  • ––– (2010). Concept Talk Cannot Be Avoided,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33: 212–213

  • Hampton, J. & Jönsson, M. (2012). Typicality and Compositionality: The Logic of Combining Vague Concepts, in M. Werning, W. Hintzen, & E. Machery (eds.), Oxford Handbook of Compositional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Haslanger, S. (2012). Resisting Reality: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Critiqu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Hermer-Vazquez, L., Spelke, E., & Katsnelson, A. (2001). Sources of Flexibility in Human Cognition: Dual-Task Studies of Space and Language, Cognitive Psychology, 39: 3–36.

  • Hespos, S. & Spelke, E. (2004). Conceptual Precursors to Language, Nature, 430: 453–456.

  • Hume, D. (1739/1978). 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1748/1975). Enquiries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and Concerning the Principles of Moral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Hurley, S. & Nudds, M. (2006) Rational Animal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Jackendoff, R. (1989). What is a Concept, that a Person May Grasp It? Mind & Language, 4: 68–102.

  • Jackson, F. (1998). From Metaphysics to Ethics: A Defense of Conceptual Analysi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Johnson, S.P. (2010). Neuroconstructivism: The New Science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Keil, F. (1989). Concepts, Kinds,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Kenny, A. (2010). Concepts, Brains, and Behaviour, Grazer Philosophische Studien, 81 (1): 105–113.

  • Khalidi, M.A. (2015). Innateness as a Natural Cognitive Kind, Philosophical Psychology, 29 (3): 319–333.

  • Kornblith, H. (2002). Knowledge and Its Place in Natur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Kripke, S. (1972/1980). Naming and Necessit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Lalumera, E. (2010). Concepts are a Functional Kind,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33: 217–218

  • Landau, B. (1982). Will the Real Grandmother Please Stand Up? The Psychological Reality of Dual Meaning Representations, Journal of Psycholinguistic Research, 11 (1): 47–62.

  • Langland-Hassan, P. & Vicente, A. (2018). Inner Speech: New Voic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Laurence, S. & Margolis, E. (1997). Regress Arguments Against the Language of Thought, Analysis, 57: 60–66.

  • ––– (1999). Concepts and Cognitive Science, in E. Margolis & S. Laurence (eds.), Concepts: Core Reading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pp. 3–81.

  • ––– (2001). The Poverty of the Stimulus Argument, British Journal for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52: 217–76.

  • ––– (2002). Radical Concept Nativism, Cognition, 86: 25–55.

  • ––– (2007). Linguistic Determinism and the Innate Basis of Number, in P. Carruthers, S. Laurence, & S. Stich (eds.), The Innate Mind: Foundations and the Futur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39–169.

  • ––– (2012). The Scope of the Conceptual, in E. Margolis, R. Samuels, & S. Stich (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Philosophy of Cognitive Scien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291–317.

  • Levin, B. & Pinker, S. (1991). Introduction, in B. Levin & S. Pinker (eds.), Lexical and Conceptual Semantics, Oxford: Blackwell.

  • Levine, J. (2001). Purple Haze: The Puzzle of Consciousnes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10). Demonstrative Thought. Mind & Language, 25 (2): 169–195.

  • Levinson, S. (2003). Space in Language and Cognition: Explorations in Cognitive Divers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Levinson, S., Kita, S., Haun, D., & Rasch, B. (2002). Returning the Tables: Language Affects Spatial Reasoning, Cognition, 84: 155–188.

  • Lewis, D. (1966). An Argument for the Identity Theory, Journal of Philosophy, 63 (1): 17–25.

  • Li, P. & Gleitman, L. (2002). Turning the Tables: Language and Spatial Reasoning, Cognition, 83: 265–294.

  • Li, P., Abarbanell, L., Gleitman, L. & Papafragou, A. (2011). Spatial Reasoning in Tenejapan Mayans, Cognition, 120 (1): 33–53.

  • Locke, J. (1690/1975). 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Lupyan, G. (2012). What Do Words Do? Toward a Theory of Language-Augmented Thought, in B.H. Ross (ed.), 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Volume 57),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pp. 155–297

  • Machery, E. (2007). Concept Empiricism: A Methodological Critique, Cognition, 104: 19–46.

  • ––– (2009). Doing Without Concept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10). Precis of Doing Without Concepts,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33: 195–244.

  • ––– (2017). Philosophy within Its Proper Boun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Machery, E., Mallon, R., Nichols, S. & Stich, S. (2004). Semantics, Cross-Cultural Style, Cognition, 92: B1–B12.

  • Machery, E., Stich, S., Rose, D., Chatterjee, A., Karasawa, K., Struchiner, N., Sirker, S., Usui, N., & Hashimoto, T. (2017). Gettier Across Cultures. Noûs, 51 (3): 645–664.

  • Mahon, B.Z. (2015). What is Embodied about Cognition? Language, Cognition, and Neuroscience, 30 (4): 420–429.

  • Mallon, R. & Weinberg, J. (2006). Innateness as Closed Process Invariance, Philosophy of Science, 73 (3): 323–344.

  • Mameli, M. (2008). On Innateness: The Clutter Hypothesis and the Cluster Hypothesis.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105 (12): 719–736.

  • Manfredi, P. (1993). Tacit Beliefs and Other Doxastic Attitudes. Philosophia, 22 (1): 95–117.

  • Marcus, G. (2001). The Algebraic Mind: Integrating Connectionism and Cognitive Scienc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 (2004). The Birth of the Mind: How a Tiny Number of Genes Creates the Complexities of Human Thought, New York: Basic Books.

  • Margolis, E. (1998). How to Acquire a Concept, Mind & Language, 13: 347–369.

  • Margolis, E. & Laurence, S. (1999). Concepts: Core Reading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 (2007). The Ontology of Concepts — Abstract Objects or Mental Representations? Noûs, 41 (4): 561–593.

  • ––– (2010). Concepts and Theoretical Unification,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33: 219–220.

  • ––– (2011). Learning Matters: The Role of Learning in Concept Acquisition, Mind & Language, 26 (5): 507–539.

  • ––– (2013). In Defense of Nativism, Philosophical Studies, 165 (2): 693–718.

  • ––– (2015). The Conceptual Mind: New Directions in the Study of Concept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McClelland, J., Botvinick, M., Noelle, D., Plaut, D., Rogers, T., Seidenberg, M., & Smith, L. (2010). Letting Structure Emerge: Connectionist and Dynamic Systems Approaches to Cognition,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4: 348–56.

  • McDowell, J. (1994). Mind and World,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Millikan, R. (2000). On Clear and Confused Idea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Murphy, G. (2002). The Big Book of Concept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Osherson, D., & Smith, E. (1981). On the Adequacy of Prototype Theory as a Theory of Concepts, Cognition, 9: 35–58.

  • Papineau, D. (2002). Thinking About Consciousnes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13). The Poverty of Conceptual Analysis, in M. Haug (ed.),The Armchair or the Laboratory?, New York: Routledge, pp. 166–194

  • Peacocke, C. (1992). A Study of Concept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 (2005). Rationale and Maxims in the Study of Concepts, Noûs, 39 (1): 167–78.

  • Pica, P., Lemer, C., Izard, V., & Dehaene, S. (2004). Exact and Approximate Arithmetic in an Amazonian Indigene Group, Science, 306: 499–503.

  • Pietroski, P. & Crain, S. (2012). The Language Faculty, in E. Margolis, R. Samuels, & S. Stich (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Philosophy of Cognitive Scien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361–381.

  • Pinker, S. (1994). The Language Instinct: The New Science of Language and Mind. London: Penguin.

  • ––– (2007). The Stuff of Thought: Language as a Window into Human Nature. London: Penguin.

  • Prinz, J. (2002). Furnishing the Mind: Concepts and Their Perceptual Basi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Putnam, H. (1967). The ‘Innateness Hypothesis’ and Explanatory Models in Linguistics, Synthese, 17: 12–22; reprinted in H. Putnam, Philosophical Papers (Volume 2: Mind, Language and Real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107–116.

  • ––– (1975). The Meaning of ‘Meaning’, in H. Putnam, Philosophical Papers (Volume 2: Mind, Language and Reality), pp. 215–271,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Quine, W.V.O. (1960). Word and Object,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Ramsey, W. (1998). Prototypes and Conceptual Analysis, in M. DePaul & W. Ramsey (eds.), Rethinking Intuition: The Psychology of Intuition and Its Role in Philosophical Inquiry,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pp. 161–77.

  • Robbins, P. (2002). How to Blunt the Sword of Compositionality, Noûs, 36 (2): 313–34.

  • Roberts, I. (2017). The Oxford Handbook of Universal Gramma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Rosch, E. (1978). Principles of Categorization, in E. Rosch & B. Lloyd (eds.), Cognition and Categorization,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p. 27–48.

  • Rosch, E., & Mervis, C. (1975). Family Resemblances: Studies in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Categories, Cognitive Psychology, 7: 573–605.

  • Sampson, G. (2005). The “Language Instinct” Debate, revised edition, London: Continuum.

  • Samuels, R. (2002). Nativism in Cognitive Science, Mind & Language, 17 (3): 233–65.

  • Samuels, R. & Ferreira, M. (2010). Why Don’t Concepts Constitute a Natural Kind,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33: 222–223.

  • Shapiro, L. (2004). The Mind Incarnat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Shettleworth, S. (2010). Cognition, Evolution, and Behavior, 2nd edi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Shusterman, A. & Spelke, E. (2005). Languag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patial Reasoning, in P. Carruthers, S. Laurence, & S. Stich (eds.), The Innate Mind: Structure and Content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89–106.

  • Smith, E., & Medin, D. (1981). Categories and Concept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Sosa, E. (2009). A Defense of the Use of Intuitions in Philosophy, in D. Murphy & M. Bishop (eds.), Stich and His Critics, Oxford: Wiley-Blackwell.

  • Spelke, E.S. (2003). What Makes Us Smart? Core Knowledge and Natural Language, in D. Gentner & S. Goldin-Meadow (eds.), Language in Mind, Cambridge, MA: MIT Press, pp 277–311.

  • Spelke, E.S. & Kinzler, K.D. (1992). Core Knowledge, Developmental Science, 10 (1): 89–96.

  • Spelke, E.S. & Newport, E. (1998). Nativism, Empiricis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in W. Damon (series ed.) and R.M. Lerner (volume 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Volume 1: Theoretical Models of Human Development), fifth edition, New York: Wiley, pp. 275–340.

  • Spelke, E.S. & Tsivkin, S. (2001). Initial Knowledge and Conceptual Change: Space and Number, in M. Bowerman & S. Levinson (eds.),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Conceptual Developmen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Stich, S. (1990). The Fragmentation of Reason,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 (1992). What Is a Theory of Mental Representation? Mind, 101 (402): 243–61.

  • ––– (2009). Reply to Sosa. In D. Murphy & M. Bishop (eds.). Stich and His Critics, Oxford: Wiley-Blackwell.

  • ––– (2012). Collected Papers (Volume 2: Knowledge, Rationality, and Morality, 1978–2010),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Strevens, M. (2018). Thinking Off Your Feet: How Empirical Psychology Vindicates Armchair Psycholog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Strohminger, N. & Moore, B. (2010). Banishing the Thought,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33: 225–226

  • Tooby, J. & Cosmides, L. (2016).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In D. Buss (ed.) The Handbook of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Second Edition, Wiley, pp. 3–87.

  • Van Gelder, T. (1995). What Might Cognition Be, If Not Computation? Journal of Philosophy, 91: 345–381.

  • Vicente, A. & Manrique, F.M. (2016). The Big Concepts Paper: A Defense of Hybridism, British Journal for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67: 59–88.

  • Weinberg, J., Gonnerman, C., Buckner, C., & Alexander, J. (2010). Are Philosophers Expert Intuiters? Philosophical Psychology, 23 (3): 331–355.

  • Weinberg, J., Nichols, S., & Stich, S. (2001). Normativity and Epistemic Intuitions, Philosophical Topics, 29 (1&2): 429–460.

  • Weiskopf, D. (2007). Concept Empiricism and the Vehicles of Thought,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14: pp. 156–183.

  • ––– (2009). The Plurality of Concepts, Synthese, 169: 145–173.

  • ––– (2010). The Theoretical Indispensability of Concepts,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33: 228–229

  • Whorf, B. (1956). Language, Thought, and Reality,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Williamson, T. (2005). Armchair Philosophy, Metaphysical Modality and Counterfactual Thinking,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105: 1–23.

  • ––– (2007). The Philosophy of Philosophy, Oxford: Blackwell.

  • Wittgenstein, L. (1953/1958).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3rd edition, G.E.M. Anscombe (trans.), Oxford: Blackwell.

  • Wright, C. (1989). The Verification Principle: Another Puncture—Another Patch, Mind, 98: 611–622.

  • Yablo, S. (2008). Thoughts: Papers on Mind, Meaning, and Modalit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Zalta, E. (2001). Fregean Senses, Modes of Presentation, and Concepts,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15: 335–359.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 Concepts, entry in the category philosophy of mind at PhilPapers.org.

abilities | animal: cognition | belief | cognition: embodied | connectionism | Frege, Gottlob | innate/acquired distinction | innateness: and language | knowledge: analysis of | language of thought hypothesis | linguistics: philosophy of | materialism: eliminative | mental content: nonconceptual | mental representation | mind: computational theory of | naturalism | Vienna Circle

Copyright © 2019 by Eric Margolis <eric.margolis@ubc.ca> Stephen Laurence <s.laurence@sheffield.ac.uk>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