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推理的解释与连贯 interpretation and coherence in (Julie Dickson)

首次发表于 2001 年 5 月 29 日;实质性修订于 2010 年 2 月 10 日。

法律推理的主题似乎占据了法理学理论化光谱的更实际的一端。如果我们试图理解法律,那么判断者如何决定案件以及他们应该如何决定案件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一个能够充分解释并可能用来指导或证明他们活动的解释。法律哲学的最近历史充斥着许多不同的尝试来解决这些问题和其他被视为属于法律推理范畴的问题。法律推理是法律制度的裁判机构专有的活动,还是任何关于法律的推理都应被视为法律推理,无论在何处或由谁进行?当在法院和由法官进行时,法律推理是否具有特殊性质?是否有特殊的推理方法或推理方式是法律独有的,或者法律推理只是像人类活动的任何其他领域的推理一样,只是在应用的主题上有所不同?最后一个问题对当前的关注尤为重要,因为本条目的一个任务是讨论关于解释和连贯性在法律推理中是否具有特殊作用的各种观点,因为法律本身的性质。

在对术语“法律推理”的范围进行简要澄清考虑之后,本条目首先讨论解释,然后讨论连贯性,并讨论了关于这些概念及其与法律的相关性的各种观点。在整个讨论过程中,重点放在解释和连贯性在法律推理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为什么有些人认为这些概念在法律推理中具有独特性。


1. 法律理论家所指的“法律推理”是什么意思?

这个问题似乎很简单,因为法律推理无疑是关于法律的推理,或者关于法官如何裁决案件的推理。然而,仔细观察后,我们的轻松可能会消失,因为这两种表述都是含糊不清的,至少根据某些对法律的思考方式来说是如此。一些法律理论家认为,“什么是法律?”和“法官应该如何裁决案件?”这两个问题是不同的问题,有着不同的答案(参见例如 Hart 1994;Kelsen 1967;Raz 1979 和 1994)。也就是说,他们对法律的解释和对裁决的解释并不相同,他们认为在解决争议时,法官的权限不仅仅是试图确定现有法律在案件问题上的内容。这些理论家声称,在裁决中,可以考虑到额外的非法律因素,法官可能有权修改现有法律或填补现有法律无法确定的空白。因此,对于一些法律理论家来说,上述第一种表述,即法律推理是关于法律的推理,存在歧义,包括:(a)推理以确定法律的内容,如其当前存在的内容,和(b)从该内容推理出法院在案件中应该做出的决定。

此外,上述法律推理范围的第二个表述,即法律推理是关于法官应该如何裁决案件的,对于某些法律理论来说也是模糊的。这是因为对于问题“法院应该如何根据适用于案件的现行法律进行裁决?”(即上述(b)中给出的法律推理的意义)的答案和对于问题“法院应该如何全面考虑来裁决案件?”的答案有时可能不一致。一个特定的例子可能是在“邪恶”的法律体系中,法律在某个问题上是如此道德上令人厌恶,以至于从全面考虑来看,法官根本不应该根据法律来裁决案件,而应该拒绝适用法律(参见哈特 1958 年;哈特 1994 年第 9 章第 3 节;拉兹 1994 年第 14 篇。这种可能性也被德沃金 1986 年第 3 章 101-108 节所注意,他讨论了纳粹是否拥有法律)。

因此,法律理论家所指的法律推理可能有三种含义(至少可能还有其他含义):(a)推理以确定某个问题上法律的现行内容,(b)从法律的现行内容推理出法院在涉及该问题的案件中应该做出的裁决,以及(c)关于法院在案件中应该做出的裁决的推理,全面考虑。

应当注意到,一些法律理论家,尤其是对于现在的目的而言,罗纳德·德沃金(Ronald Dworkin)并不按照上述方式来划分这个主题上的问题和议题。对于德沃金来说,当法官根据法律来判决案件时,他们所做的不过是确定法律的内容并将其应用于案件的事实。换句话说,法官在根据法律来判决案件时从不诉诸于法律之外的考虑因素:他们有权考虑的所有因素都是法律的一部分。这意味着,根据德沃金的观点,当法官在意义(b)上对法律进行推理时,他们所做的不过是在意义(a)上对法律进行推理,即推理以确定法律的内容(参见德沃金 1977 年和 1986 年)。

本条目关注的是意义(a)和(b)上的法律推理,特别是意义(b)。应当注意到,本讨论并未直接涉及到关于法官在意义(b)上对法律进行推理时所做的不同观点所揭示的法律的性质和限制的不同解释。在这些差异涉及到解释和连贯性在法律推理中的作用的问题时,将在文本中提及。有关法律的性质和限制的进一步讨论,请参见本卷中关于法律性质的各个条目。

2. 法律推理中解释的作用

2.1 考虑到一些知识渊源

对法律推理中解释的角色的最近兴趣源于几个方面。对于一些人来说,解释是我们应该寻找解决方案的地方,或者至少是对他们所感知到的法律语言不确定性问题的唯一可能回应(而对法律语言不确定性问题的重新关注似乎至少部分源于过去二十年来学术界对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关于遵循规则的言论的研究的复兴(参见例如 Holtzman & Leich(编)1981;Kripke 1982;Baker & Hacker,1984 和 1985),以及这些关注从语言哲学转移到法律哲学(参见例如 Marmor 1992 和该作品的修订版 Marmor 2005;Stone 1995;Smith 1990)。这一趋势的某些方面,尤其是学术律师运用未经消化的维特根斯坦以达到可疑目的,受到 Bix 1993 的批评)。根据这种思路,如果词语和由词语组成的法律规则没有固有的意义,因此不能本身限制法律推理,那么必须是我们——读者或解释者——通过解释过程提供这种意义(参见 Fish 1989;Cornell 1992。Stone 1995 批评了对法律推理中解释角色的这种理解,但指出了它被各种法律理论家采纳)。对于其他理论家来说,对这个主题的兴趣源于希望调查法律解释与文学解释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Levinson 1982;Dworkin 1985;Fish 1989)。罗纳德·德沃金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引入的关于法律作为一种解释概念的强大新观点,以及对法官和法律理论家活动的相关影响(参见 Dworkin 1986),也大大促进了对法律推理中解释角色的兴趣。 此外,这一解释似乎激起了德沃金的法律实证主义对手对他们一直声称在他们的工作中严重欠发展的某些事物进行更充分的阐述(参见例如德沃金 1977 年),即对裁决的性质以及其中解释的角色的解释。宪法理论方面的最新研究也对法律推理中解释的话题产生了持续的兴趣,因为它涉及到对宪法解释所带来的独特挑战(参见例如鲍比特 1991 年和 1996 年;拉兹 1998b;鲁本费尔德 1998 年;卡瓦纳 2002 年、2003 年和 2009 年第一部分;萨格尔 2004 年;马莫尔 2005 年第 9 章;瓦鲁乔 2006 年以及宪政学条目)。在某些司法管辖区,学术界和公众对法律推理中的解释的兴趣可能是由特定法律安排的变化引起的:例如,由于 1998 年在英国颁布了《人权法案》,其中包括了根据欧洲公约权利解释和实施主要和从属立法的义务,或者由于欧洲法院发展出的一致解释或间接效力原则,要求欧盟成员国的法院解释国内法与欧盟法保持一致,只要可能。

2.2 对解释性质的初步观点:保守和创造

正如预料的那样,由于这些不同(尽管经常交织在一起)的知识背景和对解释的兴趣来源,法律理论家对这个主题的处理方式存在着非常不同的问题和关注点,并因此给出了不同的答案。然而,尽管如此,令人惊讶的是,许多法律理论家在抽象层面上对解释有一个中心特征的共识,即解释是一个双面性的概念,既包括向后看的保守成分,又包括向前看的创造性成分。换句话说,对某事物的解释是对某事物的解释——它预设着存在某个事物或原始的需要被解释的对象,并且任何有效的解释都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忠实于这个对象,从而将解释与纯粹的创造区分开来——但它也是对某事物的解释,即试图不仅仅是复制,而是对原始进行某种改造或发掘的尝试。(参见例如 Fiss 1982;Dworkin 1986;Marmor 1992 和 2005;Endicott 1994;Raz 1996b 和 1996c。)

法律推理中关于解释的许多法理学写作关注于如何在解释中取得保守和创造性元素之间的正确平衡,以及在法官进行这种平衡行为时应该遵守的约束。一些理论家声称,对于如何解释法律的这种关注表明,在我们思考这种实践方式时,我们认为竞争性解释是可以客观评估为好或坏、更好或更差、正确或错误的一部分(Dworkin 1986;Raz 1996b 和 1996c)。根据这种观点,试图质疑这种评估客观性的解释特征(例如 Levinson 1982)应被理解为试图说服我们,即我们对于判断解释是好或坏、更好或更差、正确或错误的实践并非如我们目前所理解的那样(参见例如 Raz 1996b)。

2.3 将解释定位于法律推理中

考虑到上述第 2.2 小节中所描述的解释的特点,将其纳入本条目开头部分关于法律推理范围的讨论是很重要的。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解释的二元性,即它既有向后保守的一面,又有向前创造性的一面。这种二元性似乎表明,在解释法律时,法官既寻求捕捉和忠实于法律内容的现状,又在从法律内容推理到特定案件的决定过程中,补充、修改或发现法律中的新内容。反过来,这似乎表明,由于其二元性,解释在法律推理的两个意义上都发挥着作用,即(a)根据给定问题建立法律现有内容的推理,以及(b)从法律现有内容推理出法院在涉及该问题的案件中应该做出的决定的推理。

一个采用这种方法的法律理论家,因此将法律推理中的解释视为在确定现有法律和发展修改法律之间“跨越分歧”的行为,是约瑟夫·拉兹(见拉兹 1996a 和 1996b)。根据拉兹的观点,解释在这两种活动中都起到作用,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在司法决策中我们没有发现一个两阶段或明确分叉的法律推理方法。法官们首先不是以(a)意义上的法律推理为主,只依赖法律材料,然后确定现行法律并确定它在解决即时案件中能走多远,然后再进入(b)意义上的法律推理的独立阶段,需要他们寻找额外的非法律材料来完成工作,因为他们的推理很大程度上是解释性的,而解释跨越了法律推理的(a)和(b)意义之间的分界线。这一点可能有助于拉兹化解一些对法律实证主义法律推理方法的批评,例如实证主义的解释在现象上是不准确的,因为当我们审查案例时,我们并没有发现司法推理有两个明确的阶段,一个是确定任何法律规则是否涉及到手头的问题,另一个是法官在法律规则“用完”时填补空白的立法阶段(见例如德沃金 1977 和 1986)。然而,正如拉兹自己所指出的(尤其是在拉兹 1996b 中),这种“跨越分歧”的方法实际上可能会削弱法律推理在(a)和(b)意义上存在可行区别以及法律中存在空白的观念。 解释似乎模糊甚至抹去了许多法律实证主义者归因于法官的分离法律发现和法律创造角色之间的界线,而法院似乎总能够通过解释法律来决定案件,这也可能对法律不完整的观念产生怀疑,因此法官有时不得不在裁决过程中超越法律。对法律推理中解释的普遍性以及解释的两面性的兴趣可能构成了背景的一部分,这导致像德沃金这样的法律理论家否认了某些法律实证主义者所理解的区分现有法律和发展和改变法律之间的区别是可行或连贯的。解释似乎在法律推理过程的每个阶段都起作用,这也可能影响到德沃金对法律中存在空白的否认,以及他反对哈特和拉兹的反主张,即法官在决定案件时可以依赖的一切已经是法律的一部分(参见德沃金 1986 年)。

2.4 一些分歧点

法律理论家对上述第 2.2 节和第 2.3 节中给出的解释过程的概要描述的许多方面的适当描述存在分歧。为了更全面地了解与该主题相关的一些问题和观点,将在此概述一些这些分歧。关于法律推理中解释的角色的描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歧(注意:以下几点有一定程度的重叠):

(1) 在法律案例的解释中,到底是什么原始或客体:整个法律?;法律实践的某些方面?;法规?;司法决定?;权威的法律决定?;法律文本?Raz 1996b 声称,解释的主要对象是法律当局的决定。他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他认为法律是一个制度化的规范系统,其中相关机构通过发布据称具有权威性的指令来操作应该做什么。因此,根据 Raz 的观点,权威在法律中所扮演的核心角色意味着当我们来解释法律时,我们主要是在寻求建立法律机构据称具有权威性的指令的存在和含义,因此,在法律案例中需要解释的是这些机构的决定。 (请参阅下文第 2.5 小节中对 Raz 观点的进一步讨论)。这种立场与罗纳德·德沃金采取的立场形成对比。在德沃金的法理学思想中,‘建设性解释’的过程(德沃金 1986 年,另请参阅词条“法律解释主义理论”)在德沃金的法理学思想中起着核心作用,解释者“为了使其成为所属形式或类型的最佳示例,对一个对象或实践施加目的。”(德沃金 1986 年,第 52 页)。此外,在法律解释的情况下,德沃金似乎接受了法律的辩论社会实践作为需要解释的原始对象(德沃金 1986 年,第 63 页)。因此,对于德沃金来说,法律解释的对象似乎比 Raz 采用的更广泛。对于 Raz 来说,我们解释是为了确定是否有任何权威的法律指令当前有效并与手头的法律问题相关,因此我们应该查看建立这些指令的决定来启动解释过程。 然而,德沃金式的解释似乎更具抽象和全球性的感觉,即整个法律社会实践(德沃金 1986 年,87-88 页),包括特定司法管辖区的整个法律历史,以及任何与法律实践的目标或目的相关的数据,构成了需要解释的原始内容。

(2) 在解释中,应该对保守和创造性元素给予多少重视?在保守的极端中,我们发现了一些解释方法,比如美国宪法解释中的“原始主义”,它声称在解释宪法的特定条款时,法官应该寻求那些批准宪法的人最初对该条款的理解方式(参见 Bork 1990)。在这种方法中,尽可能与那些原始意图保持一致,从而为我们提供了宪法解释的正确标准。根据 Bork 1990 的说法,美国宪法解释中坚持原始主义是为了确保司法机构限制自己在适当的权力范围内,从而保护美国创始人所期望的权力分立和政府结构。罗纳德·德沃金最近直接讨论了美国宪法解释中的原始主义,并主张忠诚于宪法的文本并不能穷尽宪法解释,寻求宪法的完整性(参见下面第 6 点,以及关于法律推理中的连贯性部分)可能要求解释者离开对宪法文本的最佳解释,而考虑其执行历史(Dworkin 2006,第 5 章)。像列文森(Levinson 1982)提出的解释方法则处于光谱的另一端:他们拒绝原始主义,并更加重视法律解释中创新的作用。事实上,列文森认为,由于法律中的根本和普遍的语言不确定性,所有的美国宪法解释都必然是创造性的。 如果这些方法希望声称存在一些标准,可以用来判断解释的优劣、正确与否,那么它们必须找到除了解释的保守方面之外的其他标准,因为在这些观点中,忠实于原意的要求似乎被抹去了。正如在上述 2.2 小节末尾所指出的,一些观点可能希望声称我们将解释视为好或坏、正确或错误的做法是不连贯的。然而,另一种可能性是,"正确性" 的概念可以通过与相关解释社群的共同反应相结合来挽救;当我们的解释与我们处于类似情境的同行解释者的解释足够一致时,我们的解释就是正确的(例如参见 Kripke 1982 以及下面第(3)点讨论的作品)。一些评论家对这种方法能够产生名副其实的正确标准的想法嗤之以鼻。例如,Baker 和 Hacker 1984 认为 Kripke 的立场等于认为 "只要是在好的公司中进行的无根据的胡乱猜测都是无可非议的"(Baker 和 Hacker 1982,81-82 页)。

(3) 接着上述第二点:在法律解释中,法官必须忠实于原始文本的要求在限制法律解释方面起到了多大的作用?是否还有其他补充性的限制,以补充对原始文本忠实的要求,指导法官进行法律解释?例如,对于欧文·菲斯(1982 年)来说,“规范性规则”作为构成法官职业的标准形式,为司法解释提供了限制,这些限制补充了已经约束所有语言使用者在理解文本时的语言规则。根据菲斯的观点,法官既受到对他们正在解释的原始法律文本忠实的需求的限制,也受到构成司法角色的补充解释规范的限制(菲斯将法官在解释法律时必须始终参考历史的要求列为“规范性规则”的一个例子)。菲斯的观点受到斯坦利·费什(1989 年)的批评,费什认为菲斯的“规范性规则”本身需要解释,以便法官知道它们的意义和要求,因此不能对司法解释提供限制。费什认为,所有可能限制解释的候选者本身都可以以多种方式进行解释,这导致他声称文本或原始文本根本不能像通常认为的那样限制法官,因为文本在特定解释之前并没有固定的意义。 这种表面上的激进不确定性是具有欺骗性的,然而,尽管费希消除了法律文本或司法专业的补充规范对解释的限制,但他用“解释社群”的调节和培训过程取而代之,这确保了“……读者已经并始终在共同事业的规范、标准、证据标准、目的和目标内思考”,以至于“他们可以使用的意义已经被他们的专业培训预先选择了。”(费希,1989 年,133 页)

(4) 是否可能有一个关于解释的普遍理论。Raz 1996a 否定了两种类型的普遍解释理论的可能性:‘操作性’或类似食谱的理论,旨在指导法官在他们面前的案件中做出正确的决定,以及那些虽然可能不旨在指导法官做出正确决定,但仍声称为我们提供了区分好的解释和坏的解释的标准,从而使我们能够检查已经做出的决定的正确性。根据 Raz 的观点,前一种类型的理论是不可能的,因为道德(必须依靠道德来解释法律解释的创新方面)不能通过‘操作性’理论来解释,即‘能够使一个道德理解和判断有问题的人通过咨询理论来得出正确的道德结论,以应对他可能面临的情况的理论’(Raz 1996a,第 21 页。在这一点上,他遵循了几位当代道德哲学家的类似观点,例如 Williams 1985; Dancy 1993)。此外,Raz 还声称,声称告诉我们如何区分好的解释和坏的解释的理论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创新本质上是无法概括的,因此试图构建一个能够区分好的解释和坏的解释的普遍理论在解释的前瞻性方面是徒劳的。 应当注意的是(从本文的讨论中可以明显看出),拉兹确实相信存在一种解释法律推理中解释性质和作用某些方面的解释;他怀疑的是是否可能有一种特定类型的解释解释,即以理论形式存在的解释,声称要么作为制定良好解释的配方,要么提供给我们一种评估解释是否好或坏、对或错的一般性解释(关于这一点,还可以参见拉兹 2009 年的第 12 篇文章第九节)。

相比之下,罗纳德·德沃金(Ronald Dworkin)确实提供了一种法律解释的普遍理论,法官可以用来指导他们的解释活动,并且如果正确遵循,将使他们在案件中得出“唯一正确答案”(关于德沃金的“唯一正确答案”论,请参见下面的第(7)点)。对于德沃金来说,所有法律解释的目的都是“建设性地解释”法律的社会实践,通过赋予其目的,例如“使其成为所属形式或类型的最佳示例”(Dworkin 1986,第 52 页)。他认为法官应该遵循的更具体的理论是“法律的完整性”,它“指导法官尽可能地根据一个作者(社区的拟人化)的假设来确定法律权利和义务”(参见第 2.5 节和第 3.4 节,以及词条“解释主义法律理论”)。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德沃金的解释普遍理论旨在帮助法官在案件中找到唯一正确答案,但他声称它并不像提供法官详细的逐步正确司法决策程序那样像食谱:“我没有为法庭设计算法。没有电子魔术师能够根据我的论点设计出一个计算机程序,一旦将案件事实和所有过去的法规和司法决定的文本提供给计算机,它就能提供每个人都会接受的裁决”(Dworkin 1986,第 412 页)。

多方面对德沃金的亲理论立场提出了批评。费希(1989 年,第 4、5 和 16 篇)认为,“法律作为完整性”并不是法官可以用来指导其解释活动的理论,因为这是一种他们无法不实践的策略,他们仅仅因为作为司法解释社群的成员而已经始终如一地承诺了这种策略。桑斯坦(1996 年)也警告说,德沃金指导法官在决定案件时构建和遵循的“高级理论”是可疑的。桑斯坦对这种理论构建的价值持怀疑态度,因为“它花费太多时间,可能是不必要的;因为它可能在没有密切参考实际案例的情况下出错;因为它经常阻止人们彼此相处;因为一般的理论化可能看起来或者是不尊重的,因为它迫使人们不必要地争论他们最深刻和最核心的道德承诺。”(桑斯坦,1996 年,第 50 页)。相反,桑斯坦主张在司法决策中给予“不完全理论化的协议”特殊的角色。这种协议可以发生在法官在个别案件的结果上达成一致,即使他们在哪种一般理论最能解释这些结果上存在分歧,或者在一个一般原则上达成一致,但在特定案例中该原则要求什么上存在分歧,或者在一个“中级”原则上达成一致(参见桑斯坦,1996 年,第 36 页),但对其背后的一般理论以及适用于其中的特定案例存在分歧。 Sunstein 认为,不完全理论化的协议对法律推理至关重要,因为它们使构成司法机构的多样化个体能够在某些制度约束的背景下达成一致意见,例如他们具有“薄弱的民主渊源和有限的事实查明能力”(Sunstein 1996,第 6 页),必须做出许多决策,迅速做出这些决策,对诉讼当事人和彼此表现出足够的尊重,并尽可能避免错误。Sunstein 在一般法律中为不完全理论化的协议的作用提出了有力的论证,指出这种协议的制度是法律规则最重要的社会功能之一,因为规则能够在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下达成一致意见,即有时法官在适用某一规则的案件的结果上能够达成一致,但对于该规则的正当性却存在分歧(关于法律规则的这一重要功能,还可参见 Raz 2001)。

(5) 解释是否总是针对某种程度上已经具有意义的事物,或者解释是否是例如法律文本中语言表达的意义的基本决定因素。Marmor 1992、2005 和 Stone 1995 否认解释是语言表达的意义的基本决定因素,并主张根据对维特根斯坦有关遵循规则的言论的某种解读(即由 McDowell 1984 和 Baker 和 Hacker 1985 提供的解读方式),我们必须能够理解例如法律规则的意义,而不需要求助于解释。Cornell 1992 和 Fish 1989 否认这一点,并主张解释是无所不在的,是意义的基本和不可避免的决定因素,在所有情况下都是“一路到底”。至少在一些法律理论家的心目中,这一观点与上述第 2.1 小节中提到的法律语言不确定性问题有着密切联系(例如见 Fish 1989;Cornell 1992)。那些主张解释是语言表达的意义的基本决定因素的理论家通常声称,这种解释是必要的,因为用语言表达的法律规则没有确定的意义,因此无法确定自己的正确应用;用约翰·麦克道尔的术语来说,这些规则本身无法具有“规范性影响力”(McDowell 1984 和 1992)。在这种情况下,思考的这条线索是:如果规则本身无法确定其正确应用,我们如何知道一种解释而不是另一种解释符合规则呢? 正如维特根斯坦在他对遵循规则的评论中所指出的那样,似乎:“‘无论我做什么,在某种解释下,都符合规则’”,以至于我们可以“…一次又一次地给出解释;好像每一个解释都至少让我们满意一会儿,直到我们想到另一个解释站在它后面。”(维特根斯坦 1967 年,§198 和 §201 分别)。一些理论家,例如费希尔 1989 年,似乎接受了这种潜在的无限回归的替代解释规则的解释(参见上述第(3)点),并试图通过用解释社群的调节和培训过程取代规则所界定的正确标准来避免似乎会导致的激进的语言不确定性。对于像马莫尔(1992 年和 2005 年)和斯通(1995 年)这样否认解释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决定因素的理论家来说,维特根斯坦式的挑战被视为一种归谬法,表明我们在理解规则运作方式方面已经走错了路。这些理论家试图避免语言不确定性,并通过否认在把握规则和理解规则所要求的行动之间需要弥合的差距来否定解释作为意义的基本决定因素。正如上面所指出的,这种否定通常是通过对维特根斯坦关于遵循规则的评论的非怀疑主义阅读进行的,这种阅读方式类似于麦克道尔 1984 年和贝克和哈克 1985 年提出的阅读方式。

(6)法官在法律解释中应该努力实现哪些价值观,以及这些价值观如何相互平衡。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个辩论是在德沃金(1986 年)与那些像拉兹(1994a)和雷奥姆(1989 年)那样怀疑德沃金式的完整性是否应该在法律解释中追求的人之间进行的。法律推理中连贯性的价值在本条目的第 3 节中进一步讨论。

(7) 法律推理中的解释是否能够引导法官找到关于手头法律问题的“唯一正确答案”。例如,Finnis 1987 否认法律推理中的解释能够像 Dworkin 1986 所声称的那样引导法官找到唯一正确答案,因为我们用来判断一种解释是否比另一种更好的标准存在普遍的不可比较性。Finnis 反驳 Dworkin,认为虽然我们应该寻求好的答案并避免坏的答案,但我们不应该自欺欺人地梦想着对法律解释问题有唯一正确答案,因为这会使我们陷入“功利主义最深层次和最有缺陷的假设:基本利益可比较以及实现这些利益的情况可比较。”(Finnis 1987,第 375 页)。Dworkin(1986 和 1991)坚定地支持唯一正确答案的论点,尽管值得注意的是,在 Dworkin 1986 的第 11 章中,他指出在某种意义上,不同的解释者可能会有不同的“正确答案”:“对于 Hercules 从一般概念到特定裁决的每一条路径,另一位律师或法官从相同的概念出发会找到不同的路径并最终得出不同的结论,就像我们样本案例中的几位法官所做的那样。他会因为在论证过程中的某个分岔点早晚离开 Hercules,按照自己的理解继续前进。”(Dworkin,1986,第 412 页)。Raz 2009 认为,解释的多元性是我们理解解释概念的基本特征,即对于同一对象可以有几种不同且不相容的解释,而这些解释都可以是好的。

2.5 解释:可取还是必要?或者为什么法律推理是解释性的?

上述调查的分歧点涉及法官应如何解释法律以及我们应如何理解他们的活动。然而,这些关注并没有直接回答一个重要问题,即法律的本质是否使得解释在法律推理中发挥作用成为可取或必要的。换句话说,为什么法律推理本质上是解释性的呢?

Raz 1996c 认为,尽管法律解释的某些惯例因时间和地点而异,但由于法律本身的性质,法律解释必然具有其他特征。虽然我们可以就解释惯例是否属于前一类别进行辩论(例如,我们可以考虑在特定司法管辖区内允许法学学者的工作或议会辩论记录作为解释的辅助手段的价值),但后一类别的特征不给我们留下任何回旋的余地:法院在解释法律时不得不诉诸于这些特征。根据 Raz 的观点,在解释立法时将立法者的意图限制在有限的角色中是法律解释的必要特征之一。他声称,这仅仅是我们思考立法机构的方式的一部分,即它们的程序和运作方式旨在允许立法者制定他们打算制定的法律。Raz 认为,假设相反的情况将使得将立法权委托给这些机构的任何可能的理由变得无法理解。因此,当法官们开始解释立法机构的决定时,他们必须这样做,以使得所解释的法律反映出制定法律的人的意图。

这些考虑似乎主要涉及我们如何解释法律的问题。然而,为什么在解释法律时要注意立法机构的意图,这些原因也为我们提供了 Raz 对于为什么法律推理本质上是解释性的问题的答案。我们关注立法机构的意图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确定这些机构制定了哪些法律规则以及它们的含义是重要的。反过来,确定立法机构制定的法律规则的存在和含义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法律声称具有权威性。对于 Raz 来说,法律机构声称表达了关于应该做什么的约束性和权威性判断,旨在使人们在遵循权威的决定时比直接遵循适用于他们的其他理由更能符合理性(参见 Raz 1994 年第 10 章)。因此,在根据法律判决案件时,我们有责任努力确定与所考虑情况相关的任何声称具有约束力的法律规则的存在和含义,并通过解释立法机构的决定以符合这些机构在制定有关决定时的意图来实现这一点。对于 Raz 来说,法律的权威性解释了为什么法律推理是解释性的,而例如道德推理则不是。法律与道德不同,它源于社会来源(关于理解法律中社会来源的作用,请参见 Raz 1979 年和关于法律实证主义的条目),源于发出声称具有权威性指令的机构,声称表达了关于应该做什么的约束性判断。 我们在推理法律时的任务之一是确定这些指令的存在和意义,并为此,我们必须根据立法机构的决策解释法律制定者的意图,以试图确定他们打算制定的法律的内容和意义(参见 Raz 1996a 和 1996b)。

比较 Raz 对于法律推理为何必然是解释性的立场与罗纳德·德沃金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是有趣的。德沃金认为,法律推理必然是解释性的,并不是基于这样一种观点:在确定法律的内容和意义时,我们应该寻求权威的社会来源,而是基于一种对法律的理解,明确地否定了 Raz 对法律作为基于来源的理解。根据德沃金的观点,认为法律应该通过参考权威的社会来源来确定,这种观点对法律实践的辩论性质以及其中的争议的性质和深度提供了极其不充分的解释(参见德沃金 1986 年第 1 章)。他认为,只有当我们理解法律是一种解释性概念,即一种特定的解释态度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实践时,才能得到对法律实践这些特征的充分解释。所谓的解释态度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是假设这种实践不仅仅存在,而且有一个目的或意义;二是进一步假设这种实践的规则不一定是它们一直被认为是的,而是对其目的敏感,并可以根据其目的进行修订(德沃金 1986 年第 2 章;另见解释主义法律理论的条目)。因此,对于德沃金来说,法律实践的这些特征决定了法律推理必然是解释性的:在这种实践中,实践成员对于实践规则的最佳解释存在争议和分歧,这是基于实践的目的。一旦解释态度在社会实践的参与者中占据主导地位,充分理解它的唯一方法就是像实践参与者一样行动:即加入实践,并对实践的目的以及根据该目的对其规则的解释提出相同类型的主张。 对于德沃金来说,这一点对于法官和法律理论家的活动同样适用:任何对法律进行推理的人都需要将其视为一种解释性社会实践,并根据他们赋予其的目的或观点来提供对其要求的解释。

3. 法律推理中连贯性的作用

正如一些评论家所指出的(参见 Kress 1984;Marmor 1992;Raz 1994a),连贯理论在其他哲学领域长期有影响力(例如,关于真理连贯理论和认识论合理化的连贯主义理论的条目),最近也逐渐进入了法律哲学领域(关于法律连贯理论的一般调查,同时考虑了它们在真理、合理信念、伦理和正义的连贯理论背景下,请参见 Kress 1996)。尽管这种迁移部分归因于一般哲学氛围对法理论思考的频繁影响,但也有道理问一问,法律的本质是否使其特别适合通过连贯解释来解释。例如,那些将罗纳德·德沃金的法律完整性理论视为连贯解释的评论家似乎肯定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参见例如 Kress 1984;Hurley 1989):连贯性,以解释法律如何作为完整性所要求的一致声音来理解,是一种在法律领域具有特殊相关性的价值观,就其在指导寻求正确解释法律的法官方面应起的作用而言。还有人指出,法律的特征,如先例原则、类推论证和同类案件应当一视同仁的要求,似乎特别适合通过某种连贯解释来阐明(参见 Kress 1984。Raz 1994a 指出了这里的诱惑,但认为类推论证或同类案件应当一视同仁的要求本身并没有要求将它们理解为裁判的连贯解释。关于类推论证在法律推理中的更一般角色,请参见 Weinreb 2005,以及法律推理中的先例和类推的条目)。) 此外,连贯性作为法律推理中解释的一种特殊优点的观念,在几位重要的大陆法律哲学家的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参见 Peczenik 1989;Alexy 1989;Aarnio 1987;Alexy&Peczenik 1990)。

以下讨论试图探讨关于连贯性是否以及为什么连贯性的考虑在理解法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一些问题。由于本条目旨在阐明连贯性在法律推理中的作用,因此重点放在关于裁决的连贯性解释上,并且审查连贯性在法院关于如何根据法律决定案件的推理中所起的作用。鉴于如此,本条目的这部分讨论了在第 1 节(“法律理论家所指的‘法律推理’是什么?”)中概述的意义上的法律推理,即从关于某个问题的现行法律内容推理到法院在涉及该问题的案件中应该做出的决定。

3.1 什么构成连贯性?

在考虑连贯性在法律推理中的作用时,必须解决两个核心问题:连贯性关系在解释法律裁决的连贯性观点中的本质是什么,以及在这些观点中,连贯性在解释或证明司法决定中扮演什么角色?

在对连贯性在法律推理中的作用感兴趣的法律理论家中,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所讨论的连贯性必须超越命题之间的逻辑一致性(参见 Kress 1984;MacCormick 1984;Marmor 1992 和 2005;Alexy&Peczenik 1990),而且从许多连贯性观点中并不清楚这种更多的内容是什么(参见 Kress 1984;Peczenik 1989;Marmor 1992)。MacCormick 1984 将连贯性视为法律体系中原则的统一,认为一组法律规范的连贯性在于它们要么是某些共同价值的实现,要么是某些共同原则的履行。Raz 1994a 也将法律中的连贯性描述为原则的统一。在他看来,构成法律的法院决定和立法行为背后的原则集合越统一,法律就越连贯。

其他作家试图提供更正式的定义,例如,最小连贯法律体系(参见 Levenbook 1984),或以更详细的方式阐述连贯的标准。Alexy 和 Peczenik 1990 年将连贯定义为一组命题所展示的完美支持结构的近似程度,并列出了十个标准,通过这些标准可以评估所定义的连贯性(这些标准包括:(1)支持关系的数量,(2)支持链的长度,(3)支持的强度,(4)支持链之间的连接,(5)原因之间的优先顺序,(6)相互证明,(7)普遍性,(8)概念交叉连接,(9)理论涵盖的案例数量,以及(10)理论适用的生活领域的多样性)。这种方法引发了许多问题,例如如何权衡和平衡这些不同的连贯标准,以及是否总是可以通过权衡操作将给定的命题集完全排名为比其他命题集更连贯或不连贯,以便在面对竞争的命题集时,总是可以找到根据这十个标准最连贯的命题集。Alexy 和 Peczenik 承认权衡和平衡连贯标准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似乎假设总是可以确定哪个是竞争命题集中最连贯的。

法律推理中应寻求的连贯性的进一步描述可以在罗纳德·德沃金的著作中找到。许多作家认为德沃金在裁决中的完整性描述是连贯性描述的一个例子。(参见赫利 1989 年和 1990 年;马莫尔 1992 年和 2005 年。克雷斯 1984 年,尽管在德沃金完全发展出他的法律作为完整性的描述之前写作,但也认为德沃金提供了一个裁决的连贯性描述。拉兹 1994a 质疑德沃金的法律描述应被理解为一个连贯性描述的观点。)根据这种观点,法官应该通过解释法律为了实现裁决中的连贯性价值,即他们应该确定法律权利和义务的基础是它们都是由一个单一的作者,即社区的拟人化所创造的。

3.2 什么的连贯性?

接下来要考虑的问题是:(1)在法律推理的连贯解释中,需要使什么连贯;(2)在这种解释中,连贯在解释或证明司法决定中扮演什么角色。关于在法律推理的连贯解释中需要使什么连贯的问题,Raz(1994a)认为,当应用于法律时,连贯解释要求一个“基础”或者说需要使之连贯的东西,这在某些关键方面与其他哲学领域的连贯解释中的基础有所不同。Raz 指出,虽然对于合理信念的连贯解释将每个人的信念集合作为其“基础”或者说需要使之连贯,但法律的连贯解释不能以这种方式与人有关,否则就无法提供与所考虑司法管辖区域的具体法律现实接轨的解释。Raz 认为,特定司法管辖区域的法律不会因为受其约束的人的信念而变化,而且在他看来,法律的客观性意味着必须有一个共同的基础,以便对法律的连贯解释进行处理。在这方面,他的建议是,法律的连贯解释以法院判决、立法和监管行为作为其基础,并将法律视为使该基础最具连贯意义的原则集合。Raz 进一步区分了法律的连贯解释和裁判的连贯解释。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连贯性考虑的阶段。对于法律的连贯解释,法律的全部内容是通过将连贯测试应用于特定司法管辖区域的法院判决、立法和监管行为来确定的。 无论如何,裁决的连贯解释解释都接受政治的变幻和政治考虑对立法和司法决策的影响,使得一个司法管辖区的确定法律在很大程度上不太可能展现出连贯性。鉴于此,如果我们要应用连贯解释解释来确定法官应该如何根据法律来决定案件(法律推理的意义(b)),那么我们应该首先假设一个独立于连贯性的测试来确定一个司法管辖区的确定法律,然后在后期引入连贯性的考虑,并认为法院应该采纳那个最连贯的命题集合来决定案件的结果,这个命题集合如果这个体系的确定规则是合理的话,就会证明它们是合理的。

MacCormick 1984 提出了一个类似的观点,即连贯性在裁决中的作用,并且给出了我们如何思考法律推理中解释和连贯性之间的联系的指示。根据 MacCormick 的观点,在根据法律来决定案件时,法院首先应该解释现有的法律,以建立对某个法律分支的连贯观点,并且他们应该通过展示该法律分支如何根据一些连贯的原则或价值来合理化来做到这一点。然后,法院应该使用这个对法律的观点来为其面前的新案件辩护。在这种方法中,一旦法院确定了确定法律是什么,他们应该在将其应用于新案件时解释法律,以使他们的决定与最连贯的解释解释一致,这个解释解释可以合理化确定法律。

3.3 法律推理中的连贯性:必要、充分还是可取的?

一旦在法律案例中对连贯关系的性质做出了立场,就会出现许多关于连贯性在法律推理中所起作用的问题。一个重要问题是在合理化司法决定时,连贯性应该被赋予多大的重视。展示与现有法律的某种程度的连贯性是任何合理化司法决定的必要条件吗?它是一个必要且充分的条件吗,以至于对连贯性在裁决中的作用的解释为我们提供了法官应该如何根据法律来决定案件的完整解释?还是连贯性应该被视为司法决策的一个理想特征,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被其他考虑因素覆盖?

在讨论的这一点上,可以进一步探讨本条目所涉及的两个概念之间的一些可能的联系,即解释和连贯性。如果我们认为法律推理在意义(b)上,即从法律内容推理到法官在案件中应采取的结果,是完全(Dworkin 1986)或主要(Raz 1996a)解释性的,那么我们可以重新制定上述关于在裁决中应该给予连贯性多大重视的一些问题,以了解在解释法律时,我们应该如何解释法律以实现连贯性在司法决定中的价值。因此,例如,连贯性是否是指导法官解释法律的唯一渴望,还是它只是成功解释的一个特征,并且它是一个必要的特征,还是一个虽然可取但可能被法官在解释法律时也应该努力实现的竞争价值所覆盖的特征?

Levenbook 1984 认为,法律推理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司法决定与既定法律的某一部分连贯一致。她将自己对这一要求的理解与 MacCormick 1978 采用的理解进行了对比。根据 Levenbook 的观点,尽管 MacCormick 也认为与既定法律的某一部分最低程度的连贯是司法决定合理的必要条件,但他仍然认为,只要满足了这一最低标准,与决定相关的进一步连贯性的考虑可以因后果论的理由而被否定。Levenbook 认为,这种方法使连贯在法律推理中的作用过于谦逊;一旦满足了非常低的连贯性要求,这个价值就太容易被其他考虑因素所推翻。Levenbook 对裁决的这种解释感到不安,因为在她看来,这种解释未能公正对待法官对现有法律的忠诚责任,而这一责任使得司法机构在法律发展的问题上与立法机构处于完全不同的境地。她认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一个法官如果选择了在道德上更好但与现有法律的趋势或精神不太一致的决定,那么他犯了一个错误,并且做出了一个法律上不合理的决定。Levenbook 非常简明地集中了法官在决定在司法决定中考虑连贯性的程度时必须面对的困境:法官应该始终选择与现有法律最为连贯的案件结果,还是可以在连贯性较低但在道德上更可取的结果上做出合理的决定? 将法官可能面临的困境聚焦在这种方式上,揭示了法律推理中连贯性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即赋予连贯性考虑的强大作用是将相当大的重点放在裁判的回顾性方面,因此这种方法可能要求法官更加重视遵循过去的做法,而不是基于道德原因去做本来应该做的正确之事。

Raz(1994a)认为,法律推理中的连贯性有时是可取的,但肯定是可推翻的,提出了基本相同的困境,但似乎将证明的责任放在了抓住另一只角上的人身上。也就是说,Raz 并不问法官如何能够合理地偏离现行法律的趋势,以采纳一个连贯性较差但在道德上更可取的决定,而是问为什么法官应该在连贯性的基础上偏离在其他方面是道德上最佳解决方案的情况下对案件做出决策?证明的责任点很重要,因为 Raz 的观点似乎是,支持法律推理中连贯性起强大作用的论证过于容易通过,或者过于容易被作为默认立场接受,可能是因为类比推理是许多法律制度的共同特征,并且似乎容易以连贯性的方式来描述,使得事实自证其明,支持连贯性在法律推理中具有特殊作用的结论。Raz 指出,指出类比推理并不是所有法律制度中的必然事实,即使在存在类比推理的情况下,仍然需要对类比论证的理由和类比论证与连贯性裁决的联系进行解释,Raz 试图将证明的责任转嫁给那些拥护连贯性的人。如果法官有时根据连贯性的原因偏离本应是根据法律而言在道德上最佳的案件结果,那么,Raz 认为,我们需要一个令人信服的积极论证来解释为什么应该这样做。

3.4 为什么连贯性应在法律推理中发挥作用?

这样的论点可能可以在上面提到的一个点中找到,即在决定法律应如何发展时,法官与立法者处于不同的位置。Raz(1979 年和 1994a 年)认为,当面临在案件中选择采用(根据法律)在道德上最好的结果而不是与已定法律更加连贯的结果时,法院必须牢记,如果选择前者,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例如引入反映相互冲突的社会和经济目的的相互冲突的规则进入法律,从而在特定法律领域与现有法律教条产生相当程度的不和谐。这样的后果不会困扰立法机构试图以偏离教条过去的方式发展法律,因为立法机构有权在引入新立法时扫除过去,并以一次性地彻底改革整个法律领域。相比之下,法院只能就案件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决定,并且在进行法律的彻底改革方面的机会要少得多。这些因素意味着法律的司法改革始终是部分性质的,并且如上所述,这种部分性改革可能会引入不和谐和冲突到法律中。这可能是为什么有时法院应该更加重视与现有法律的连贯性考虑来决定案件,而不是在与已定法律较少连贯的(尽管在其他方面道德上更可取的)方向上采取行动的原因之一。

在德沃金对裁决的解释中——至少在将其解释为连贯性解释时(见上述第 3.1 小节)——我们发现对于为何连贯性在法律推理中具有特殊作用的问题,有一种不同的回答。正如在第 2.4 小节中所指出的,对于德沃金来说,在裁决案件时,法官应该寻求对法律进行建设性解释,即赋予其目的,以使其成为所属形式或类型的最佳示例(参见德沃金 1986 年,第 2 章和第 3 章,以及关于解释主义法律理论的条目)。对于德沃金来说,法律的形式或类型是为国家强制力的行使提供令人信服的理由(参见德沃金 1986 年,全书;),并且,由于他认为法官和法律理论家都从事建设性解释(参见德沃金 1986 年,第 90 页),德沃金进一步主张,任何充分的法学解释解释都必须解释清楚其所认为的法律如何为国家强制力的行使提供一般性的理由(关于这一点的讨论,请参见迪克森 2001 年,第 5 章和第 6 章,迪克森 2004 年,以及关于解释主义法律理论的条目)。在《法律帝国》中,德沃金认为,当将法律视为他所称之为“原则共同体”的有组织和连贯的声音时,最能提供这样的理由,即一个成员们认同他们的命运是由于他们的权利和责任受到共同原则的约束而相互联系的社区。因此,对于德沃金来说,我们必须将法律解释为连贯的,即以一种声音说话的意义上,因为通过这样做,我们理解法律作为原则共同体的声音,从而能够为国家强制力的行使提供一般性的理由(参见德沃金 1986 年)。

有些理论家并不太关心为什么连贯性在法律推理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法律特定”解释。例如,虽然承认关于法律推理的独特之处可能还有很多要说的,但赫利(Hurley)1990 年主要是满足于探索她所支持的一般实践推理的连贯主义解释对法律推理的后果。

3.5 法律推理中的连贯性:全局还是局部?

在考虑连贯性在法律推理中的作用时,最后要提到的是根据各种赋予连贯性考虑的法理学观点,有多少法律应该被使之连贯。我们是在谈论全局连贯性,即法官应该努力达到与整个法律体系的既定法律在某种程度上相一致的司法决策,还是我们所追求的连贯性更多地是局部性的,例如与特定的法律分支或领域的连贯性?

Levenbook 1984 是地方连贯性的支持者,并批评那些像 Sartorius(1968 年和 1971 年)和 Dworkin(1977 年,尽管在 Levenbook 的文章发表时还未写成,但 Dworkin 1986 年)那样认为合理的司法决策是与整个法律最连贯的决策的人。根据 Levenbook 的观点,全球连贯性的拥护者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即有时一个合法的决策是由与某个特定领域或法律分支有关的原则支持的,但是这些原则与其他法律分支的原则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不太与其他法律原则连贯。根据这种思路,与某个特定法律领域的基本原则最连贯的司法决策可能不会增加整个法律体系的连贯性。全球连贯性理论家很可能会拒绝这样的决策,并认为与整个法律体系连贯但在地方上增加不连贯性的替代决策更加合理。对于 Levenbook 来说,这是拒绝他们的理论的一个很好的理由:她认为任何合理的裁决解释必须为她认为在法律案例中是必要的“区域特定连贯性”腾出空间。Raz 1994a 也支持在裁决中的地方连贯性而非全球连贯性,并且他在前一节提到的关于法院改革角色的限制以及这种限制有时如何支持连贯性在司法决策中发挥作用的论点,旨在仅支持地方连贯性。 Peczenik 1994 声称,尽管法学者进行的学说解释(他称之为“法律学教义”)的目标是建立整个法律体系的统一,但法官进行的司法解释则是一种更为局部的类型,因为它仅关注适用于具体案件的规范,并且对这些规范的连贯解释可能会减弱它们与其他法律规范的连贯性。

正如 Levenbook 1984 所指出的,德沃金在裁决中对完整性的解释要求法官试图将法律体系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以展示连贯性并以一种声音来解释法律。然而,德沃金也承认,将法律划分为不同的分支或领域是法律实践中不可争议的特征,并且他试图将其纳入他对裁决完整性的愿景中。他通过他的解释地方优先原则来实现这一点,即如果某个理由正当化一个司法决定的原则与案件所属的法律领域完全不相符,那么无论这种解释与其他法律领域的连贯性如何,都会对按照该原则来决定案件产生重大影响(参见德沃金 1986 年第 7 章)。然而,由于法律作为完整性的全球连贯性对法律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德沃金声称有必要努力将法律体系视为一个整体,作为一个真正的政治共同体的声音,以便将法律视为对国家强制力的合理化。因此,法律的当前分隔并不是法官决定案件时不可修改的给定条件,而是受到德沃金建设性解释过程的影响。因此,他声称,当法律的分隔不符合那些受法律约束的人普遍持有的原则,并且当前的分类界限被视为重要时,解释地方优先原则的力量应该大大减弱。 确实,当当前的法律分隔与受其约束的人对相关法律领域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实际看法存在严重不匹配时,法官可能完全放弃地方优先原则,并对某些法律部门进行彻底改革,以使其与其他部门更加连贯,甚至在解释法律并将其应用于新案件的过程中消除某些法律分支之间的所谓边界。

Bibliography

  • Aarnio, A., 1987, The Rational as Reasonable, Reidel, Dordrecht, Boston & Lancaster.

  • Alexy, R., 1989, A Theory of Legal Argumentation, Clarendon Press, Oxford.

  • Alexy, R. & Peczenik, A., 1990, ‘The Concept of Coherence and Its Significance for Discursive Rationality’, Ratio Juris, 3: 130–47.

  • Baker, G.P., & Hacker, P.M.S., 1984, Scepticism, Rules and Language, Blackwell, Oxford.

  • Baker, G.P. & Hacker, P.M.S., 1985, Wittgenstein: Rules, Grammar and Necessity, Vol. 2 of an Analytical Commentary on the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Blackwell, Oxford.

  • Bix, B., 1993, Law, Language, and Legal Determinacy, Clarendon Press, Oxford.

  • Bobbit, P., 1991, Constitutional Interpretation, Blackwell, Oxford.

  • Bobbit, P., 1996, ‘Constitutional Law and interpretation’, in Patterson, D. (ed.) A Companion to Philosophy of Law and Legal Theory, Blackwell, Oxford 1996.

  • Bork, R., 1990, The Tempting of America, New York Free Press, New York.

  • Brest, P., 1980, ‘The Misconceived Quest for the Original Understanding’, Boston University Law Review, 60: 204–38.

  • Coleman, J.C., & Leiter, B., 1995, ‘Determinacy, Objectivity and Authority’ in Marmor, A., Law and Interpretation, Clarendon Press, Oxford.

  • Cornell, D., 1992, The Philosophy of the Limit, Routledge & Kegan Paul, New York, NY.

  • Dancy, J., 1993, Moral Reasons, Blackwell, Oxford.

  • Dickson, J., 2001, Evaluation and Legal Theory, Hart Publishing, Oxford.

  • Dickson, J., 2004, ‘Methodology in Jurisprudence: a critical survey’, Legal Theory, 10: 117–56.

  • Dworkin, R., 1977, Taking Rights Seriousl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ss.

  • Dworkin, R., 1985, ‘How Law is like Literature’ in Dworkin. R., A Matter of Principl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ss.

  • Dworkin, R., 1986, Law's Empire, Fontana Press, London.

  • Dworkin, R., 1991, ‘On Gaps in the Law’ in Amselek and MacCormick, eds. Controversies About Law's Ontology,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Edinburgh.

  • Dworkin, R., 2006, Justice in Robe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

  • Endicott, T.A.O., 1994, ‘Putting Interpretation In Its Place’, Law and Philosophy, 13: 451–79.

  • Finnis, J., 1987, ‘On Reason and Authority in Law's Empire’ Law and Philosophy, 6: 357–380.

  • Fish, S., 1989, Doing What Comes Naturally: Change, Rhetoric and the Practice of Theory in Literary and Legal Studies, Duke University Press, Durham, N.C. & Clarendon Press, Oxford.

  • Fiss, O., 1982, ‘Objectivity and Interpretation’, Stanford Law Review, 34: 739–763.

  • Hart, H.L.A., 1958, ‘Positivism and the Separation of Law and Morals’, Harvard Law Review, 71: 593–629.

  • Hart, H.L.A., 1994, The Concept of Law, 2nd edn., with a postscript edited by P.A. Bulloch & J. Raz, Clarendon Press, Oxford.

  • Holtzman, S. & Leich, C. (eds.), 1981, Wittgenstein: To Follow A Rule,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London.

  • Hurley, S., 1989, Natural Reaso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 Hurley, S., 1990, ‘Coherence, Hypothetical Cases, and Precedent’, Oxford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10: 221–51.

  • Kavanagh, A., 2002, ‘Original Intention, Enacted Text and Constitutional Interpretatio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Jurisprudence, 47: 255–98.

  • Kavanagh, A., 2003, ‘The Idea of a Living Constitution’, Canadian Journal of Law and Jurisprudence, 16: 55–89.

  • Kavanagh, A., 2009, Constitutional Review under the UK Human Rights Ac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 Kelsen, H., 1967, The Pure Theory of Law, 2nd edn. trans. M. Knigh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Ca.

  • Kress, K., 1984, ‘Legal Reasoning and Coherence Theories: Dworkin's Rights Thesis, Retroactivity, and the Linear Order of Decisions’, California Law Review, 72: 369–402.

  • Kress, K., 1996, ‘Coherence’, in Patterson, D. (ed.) A Companion to Philosophy of Law and Legal Theory, Blackwell, Oxford 1996.

  • Kripke, S., 1982, Wittgenstein on Rules and Private Language: an Elementary Exposition, Blackwell, Oxford.

  • Levenbook, B.B., 1984, ‘The Role of Coherence in Legal Reasoning’, Law and Philosophy, 3: 355–74.

  • Levinson, L., 1982, ‘Law as Literature’, Texas Law Review, 60: 392–402.

  • Marmor, A., 1992, Interpretation and Legal Theory, Clarendon Press, Oxford.

  • Marmor, A. (ed.), 1995, Law and Interpretation, Clarendon Press, Oxford.

  • Marmor, A., 2005, Interpretation and Legal Theory, revised 2nd edition, Hart Publishing, Oxford.

  • MacCallum, G.C., 1968, ‘Legislative Intent’ in R.S. Summers (ed.), Essays in Legal Philosophy, Blackwell, Oxford.

  • MacCormick, N., 1978, Legal Reasoning and Legal Theory, Clarendon Press, Oxford.

  • MacCormick, N., 1984, ‘Coherence in Legal Justification’, in A. Peczenik et al. (eds.), Theory of Legal Science, D. Reidel Publishing, Dordrecht.

  • McDowell, J., 1984, ‘Wittgenstein on Following a Rule’, Synthèse, 58: 325–363.

  • McDowell, J., 1992, ‘Meaning and Intentionality in Wittgenstein's Later Philosophy’, 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 XVII: 40–52.

  • Moore, M., 1985, ‘A Natural Law Theory of Interpretation’ Southern California Law Review, 58: 277–398.

  • Peczenik, A., 1989, On Law and Reason, Kluwer, Dordrecht.

  • Peczenik, A., 1994, ‘Law, Morality, Coherence and Truth’, Ratio Juris, 7: 146–76.

  • Raz, J., 1979, The Authority of Law, Clarendon Press, Oxford.

  • Raz, J., 1994, Ethics in the Public Domain, Clarendon Press, Oxford.

  • Raz, J., 1994a, ‘The Relevance of Coherence’ in Raz, J., Ethics in the Public Domain, Clarendon Press, Oxford.

  • Raz, J., 1995, ‘Interpretation Without Retrieval’, in Marmor, A. (ed.), Law and Interpretation, Clarendon Press, Oxford.

  • Raz, J., 1996a, ‘On The Nature of Law’, Archive fur Rechts und Sozialphilosophie, 82: 1–25.

  • Raz, J., 1996b, ‘Why Interpret?’, Ratio Juris, 9: 349–63.

  • Raz, J., 1996c, ‘Intention in Interpretation’, in George, R.P., (ed.), The Autonomy of Law, Clarendon Press, Oxford.

  • Raz, J., 1998a, ‘Postema on Law's Autonomy and Public Practical Reasons: A Critical Comment’, Legal Theory, 4: 1–20.

  • Raz, J., 1998b, ‘On the Authority and Interpretation of Constitutions: Some Preliminaries’, in Alexander, L., (ed.), Constitutionalism: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 Raz, J., 2001, ‘Reasoning With Rules’, Current Legal Problem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54: 1.

  • Raz, J., 2009, Between Authority and Interpret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 Réaume, D., 1989, ‘Is integrity a virtue? Dworkin's theory of legal obligation’, University of Toronto Law Journal, 39: 380–409.

  • Rubenfeld, J., 1998, ‘Legitimacy and Interpretation’, in Alexander, L., (ed.), Constitutionalism: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 Sager, L., 2004, Justice in Plainclothes, A Theory of American Constitutional Practice,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4.

  • Sartorius, R., 1968, ‘The Justification of the Judicial Decision’, Ethics, 78: 171–87.

  • Sartorius, R., 1971, ‘Social Policy and Judicial Legislation’,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8: 151–60.

  • Smith, G.A., 1990, ‘Wittgenstein and the Sceptical Fallacy’, Canadian Journal of Law and Jurisprudence, 3: 155–186.

  • Stavropoulos, N., 2003, ‘Interpretivist Theories of Law’,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Winter 2003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Interpretivist Theories of Law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Winter 2003 Edition)>.

  • Stone, M., 1995, ‘Focusing the Law: What Legal Interpretation is Not’ in Marmor, A. (ed.), Law and Interpretation, Clarendon Press, Oxford.

  • Sunstein, C., 1996, Legal Reasoning and Political Conflic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 Oxford.

  • Waluchow, W., 2006, A Common Law Theory of Judicial Review: The Living Tre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 Weinreb, L., 2005, Legal Reason: The Use of Analogy in Legal Argumen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 Williams, B., 1985, Ethics and the Limits of Philosophy, Fontana, London.

  • Wittgenstein, L., 1967,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3rd edn. trans. G.E.M. Anscombe, Blackwell, Oxford.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with suggestions.]

constitutionalism | justification, epistemic: coherentist theories of | legal reasoning: precedent and analogy in | nature of law | nature of law: interpretivist theories | nature of law: legal positivism | truth: coherence theory of

Copyright © 2010 by Julie Dickson <julie.dickson@law.ox.ac.uk>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