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 phenomenology (David Woodruff Smith)

首次发表于 2003 年 11 月 16 日;实质性修订于 2013 年 12 月 16 日。

现象学是从第一人称的视角研究意识结构的学科。一个经验的中心结构是它的意向性,它是指向某个东西的,因为它是对某个对象的经验或关于某个对象的经验。一个经验通过其内容或意义(代表对象)以及适当的使能条件来指向一个对象。

作为一门学科,现象学与哲学中的其他关键学科,如本体论、认识论、逻辑和伦理学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又相关。现象学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被实践了几个世纪,但在 20 世纪初,它在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梅洛-庞蒂等人的作品中得到了发展。关于意向性、意识、质感和第一人称视角的现象学问题在近期的心灵哲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1. 什么是现象学?

现象学通常以两种方式被理解:作为哲学中的一个学科领域,或者作为哲学史上的一个运动。

现象学的学科可以最初地被定义为对经验或意识结构的研究。字面上,现象学是对“现象”的研究:事物的表象,或者事物在我们的经验中的表现,或者我们经验事物的方式,因此事物在我们的经验中所具有的意义。现象学从主观或第一人称的角度研究意识经验。这个哲学领域与其他主要的哲学领域有所区别和关联:本体论(对存在或实在的研究),认识论(对知识的研究),逻辑学(对有效推理的研究),伦理学(对正确和错误行为的研究),等等。

现象学的历史运动是由埃德蒙·胡塞尔、马丁·海德格尔、莫里斯·梅洛-庞蒂、让-保罗·萨特等人于 20 世纪上半叶发起的哲学传统。在这一运动中,现象学学科被视为所有哲学的适当基础,与伦理学、形而上学或认识论等相对立。胡塞尔及其继任者对这一学科的方法和特征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这些讨论一直延续至今。(上述对现象学的定义因此可能会受到争议,例如海德格尔派,但它仍然是表征该学科的起点。)

在最近的心灵哲学中,“现象学”一词通常仅限于描述视觉、听觉等感官质量的特征:即拥有各种感觉的体验是什么样的。然而,我们的体验通常比单纯的感觉更加丰富。因此,在现象学传统中,现象学具有更广泛的范围,涉及事物在我们的体验中的意义,尤其是对象、事件、工具、时间流动、自我和他人的重要性,因为这些事物在我们的“生活世界”中出现并被体验。

作为一门学科,现象学在整个 20 世纪的欧洲大陆哲学传统中占据了核心地位,而心灵哲学则在 20 世纪的奥地利-英美分析哲学传统中发展起来。然而,我们心理活动的基本特征在这两个传统中以重叠的方式进行研究。因此,本文所描绘的现象学视角将同时适应这两个传统。这里的主要关注点将是对现象学学科进行现代观察,同时突出将该学科发展成熟的历史传统。

基本上,现象学研究各种类型的经验结构,包括知觉、思维、记忆、想象、情感、欲望、意志、身体意识、具身行动和社会活动,包括语言活动。这些经验形式的结构通常涉及胡塞尔所称的“意向性”,即经验对世界中的事物的指向性,意识的属性是对某事物的意识或关于某事物的意识。根据经典的胡塞尔现象学,我们的经验只通过特定的概念、思想、观念、形象等来指向、代表或“意向”事物。这些构成了给定经验的意义或内容,并且与它们所呈现或意味的事物是不同的。

意识的基本意向结构,在反思或分析中,涉及进一步的经验形式。因此,现象学发展了对时间意识(在意识流中)、空间意识(尤其是在知觉中)、注意力(区分焦点和边缘或“地平线”意识)、对自己经验的意识(自我意识,在某种意义上)、自我意识(对自己的意识)、在不同角色中的自我(作为思考、行动等)、具身行动(包括对自己运动的肌肉感知)、行动中的目的或意图(更或多或少明确)、对他人的意识(在共情、主体性、集体性中)、语言活动(涉及意义、沟通、理解他人)、社会互动(包括集体行动)以及我们周围生活世界中的日常活动(在特定文化中)的复杂解释。

此外,在一个不同的维度中,我们发现各种意向性的基础或使能条件 - 意向性的可能性条件,包括具身、身体技能、文化背景、语言和其他社会实践、社会背景以及意向性活动的情境方面。因此,现象学从意识体验中引导出帮助赋予体验其意向性的条件。传统的现象学主要关注体验的主观、实践和社会条件。然而,近期的心灵哲学特别关注意识体验和心理表征或意向性如何基于脑活动。这仍然是一个困难的问题,这些体验的基础中有多少属于现象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范畴。因此,文化条件似乎比我们的大脑的电化学运作更贴近我们的体验和我们熟悉的自我理解,更不用说我们对可能属于的物理系统的量子力学状态的依赖了。谨慎地说,现象学在某种程度上引导我们进入至少一些背景条件的领域。

2. 现象学的学科

现象学的学科由其研究领域、方法和主要结果来定义。

现象学从第一人称的角度研究意识体验的结构,以及相关的体验条件。体验的核心结构是其关注性,即它通过其内容或意义指向世界中的某个对象的方式。

我们都经历各种类型的体验,包括感知、想象、思考、情感、欲望、意志和行动。因此,现象学的领域包括这些类型的体验(以及其他类型)。体验不仅包括相对被动的体验,如视觉或听觉,还包括主动的体验,如行走、敲钉子或踢球。(范围将根据享有意识的每个生物物种而定;我们的重点是我们自己,人类的体验。并非所有有意识的生物都会或能够进行现象学实践,就像我们一样。)

意识体验具有独特的特征:我们经历它们,我们通过它们或执行它们。世界上的其他事物我们可以观察和参与。但我们不会经历它们,也就是说不会通过或执行它们。这种经验性或第一人称的特征——被经历的特征——是意识体验的本质或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我们所说,“我看见/思考/渴望/做…”这个特征既是现象学的,也是本体论的:它是体验被经历的一部分(现象学的),也是体验存在的一部分(本体论的)。

我们应该如何研究意识体验?我们反思各种类型的体验,就像我们亲身经历它们一样。也就是说,我们从第一人称的角度出发。然而,通常我们在进行体验时并不会对其进行描述。在许多情况下,我们没有这种能力:例如,强烈的愤怒或恐惧状态会占据我们全部的心理关注。相反,我们通过经历某种类型的体验来获得背景,并且我们依靠对该类型体验的熟悉:听一首歌,看日落,思考爱情,打算跳过障碍。现象学的实践假设对所要描述的体验类型有这种熟悉。同样重要的是,现象学追求的是体验类型,而不是特定的瞬间体验,除非我们对其类型感兴趣。

古典现象学家采用了三种可区分的方法。 (1)我们描述一种体验,就像我们在自己(过去)的体验中发现的那样。因此,胡塞尔和梅洛-庞蒂谈到了对生活体验的纯粹描述。 (2)我们通过将一种体验与相关的背景特征联系起来来解释它。在这方面,海德格尔及其追随者谈到了解释学,即在背景特定上下文中的解释艺术,尤其是社会和语言背景。 (3)我们分析一种体验的形式。最终,所有古典现象学家都实践了对体验的分析,将显著特征分离出来进行进一步阐述。

这些传统方法在最近几十年中已经分化出来,扩展了现象学可用的方法。因此:(4)在现象学的逻辑-语义模型中,我们为一种思维类型(比如,我认为狗追逐猫)指定真实条件,或者为一种意图类型(比如,我打算或者愿意跳过那个障碍)指定满足条件。(5)在认知神经科学的实验范式中,我们设计经验实验来确认或者反驳经验的某些方面(比如,脑部扫描显示特定脑区域的电化学活动,被认为支持某种视觉、情绪或者运动控制)。这种“神经现象学”的风格假设意识体验根植于具体环境中的神经活动和具身行动,将纯粹的现象学与生物和物理科学相结合,这种方式并不完全符合传统现象学家的喜好。

使一种经验具有意识的是人们在经历或执行过程中对该经验的某种意识。这种内在意识形式在洛克的自我意识观念和笛卡尔的意识观念(良心,共知)之后引发了相当大的争议,并且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一个讨论的话题。这种对经验的意识是否包含了对经验的内在观察,就好像人们同时在做两件事情一样?(布伦塔诺持否定观点。)它是对自己心智运作的高阶感知,还是对自己心理活动的高阶思考?(最近的理论家提出了两种观点。)还是一种不同形式的内在结构?(萨特采取了这种观点,借鉴了布伦塔诺和胡塞尔的观点。)这些问题超出了本文的范围,但请注意,这些现象学分析的结果塑造了研究领域的特征和适用于该领域的方法论。因为对经验的意识是意识经验的一个定义特征,它赋予经验以第一人称、亲身体验的特征。正是这种亲身体验的特征使得我们能够从第一人称的角度来研究对象,即经验,而这种视角是现象学方法论的特点。

意识体验是现象学的起点,但体验逐渐转化为不那么明显的意识现象。正如胡塞尔和其他人强调的那样,我们对注意力边缘或外围的事物只有模糊的意识,我们对周围世界中更广阔的事物的意识只是隐含的。此外,正如海德格尔强调的那样,在行走、敲钉子或说母语等实际活动中,我们并没有明确意识到我们习惯性的行动模式。此外,正如精神分析学家强调的那样,我们的很多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根本不是有意识的,但在治疗或审问过程中可能变得有意识,因为我们开始意识到自己对某事的感受或想法。因此,我们应该允许现象学的领域——我们自己的体验——从有意识的体验延伸到半意识甚至无意识的心理活动,以及我们体验中隐含的相关背景条件。(这些问题有待讨论;这里的重点是打开现象学领域的边界问题。)

要开始进行现象学的初级练习,考虑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典型体验,以第一人称来描述:

  • 当黄昏降临太平洋时,我看到海岸边的渔船。

  • 我听到直升机在接近医院时的嗡嗡声。

  • 我认为现象学与心理学不同。

  • 我希望像上周那样,来自墨西哥的温暖雨水能够降落。

  • 我在梦中想象着一个可怕的生物。

  • 我打算在中午之前完成我的写作。

  • 我小心地绕过人行道上的破碎玻璃。

  • 我以一种特定的反旋击打了一个横场反手。

  • 我正在寻找用于表达我的观点的词语。

这里是一些熟悉的经验类型的基本描述。每个句子都是一种简单的现象学描述形式,用日常英语表达了所描述的经验类型的结构。主语“我”表示经验的第一人称结构:意向性从主体出发。动词表示所描述的意向性活动的类型:感知、思考、想象等。最重要的是我们的经验中意识到的对象如何呈现或意向,特别是我们如何看待、构思或思考对象。直接宾语表达(“海岸外的那艘渔船”)表达了经验中对象的呈现方式:经验的内容或意义,即胡塞尔所称的 noema 的核心。实际上,对象短语表达了所描述行为的 noema,也就是说,只要语言具有适当的表达能力。给定句子的整体形式表达了经验中意向性的基本形式:主体-行为-内容-对象。

丰富的现象学描述或解释,如胡塞尔、梅洛-庞蒂等人,将远远超过上述简单的现象学描述。但是这样简单的描述揭示了意向性的基本形式。随着我们进一步解释现象学描述,我们可以评估经验背景的相关性。我们可以转向使这种类型经验成为可能的更广泛条件。通过这种方式,在现象学的实践中,我们对经验的结构进行分类、描述、解释和分析,以回应我们自己的经验。

在这种对经验的解释性描述分析中,我们立即观察到我们正在分析熟悉的意识形式,对这个或那个的有意识的经验。因此,意向性是我们经验的显著结构,而现象学的大部分研究都是关于意向性不同方面的研究。因此,我们探索意识流、持久的自我、具身自我和身体行动的结构。此外,当我们反思这些现象的运作方式时,我们转向分析使我们的经验以其特定方式发生、代表或意图的相关条件。然后,现象学进一步分析了意向性的可能性条件,涉及运动技能和习惯、背景社会实践,以及通常在人类事务中具有特殊地位的语言。

从现象到现象学

《牛津英语词典》给出了以下定义:“现象学。a. 现象科学,与存在(本体论)相区别。b. 描述和分类现象的任何科学的分支。源自希腊语 phainomenon,意为外貌。”在哲学中,该术语在第一个意义上使用,在理论和方法论的争论中。在物理学和科学哲学中,该术语在第二个意义上使用,尽管只是偶尔。

因此,从根本意义上讲,现象学是对现象的研究:字面上,是对外貌而非现实的研究。这个古老的区别使哲学从柏拉图的洞穴中走出来。然而,现象学这门学科直到 20 世纪才开始发展,并在当代哲学的许多领域仍然不为人所理解。那么,这门学科是什么?哲学是如何从现象的根本概念发展到现象学这门学科的?

最初,在 18 世纪,“现象学”指的是与经验知识基础有关的外貌理论,尤其是感官外貌。拉丁语词汇“Phenomenologia”由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厄廷格于 1736 年引入。随后,德语词汇“Phänomenologia”由克里斯蒂安·沃尔夫的追随者约翰·海因里希·兰伯特使用。伊曼努尔·康德和约翰·戈特利布·费希特也在各自的著作中偶尔使用了这个术语。1807 年,G·W·F·黑格尔写了一本名为《精神现象学》的书(通常译为《精神现象学》)。到 1889 年,弗朗茨·布伦塔诺使用这个术语来描述他所称之为“描述性心理学”的学科。从那时起,埃德蒙·胡塞尔采用了这个术语来命名他的意识新科学,其余的就是历史了。

假设我们说现象学研究现象:即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事物及其出现。我们如何理解现象?这个术语在近几个世纪有着丰富的历史,我们可以在其中看到现象学这门新兴学科的痕迹。

从严格的经验主义角度来看,出现在心灵前的是感官数据或感觉:要么是自己感觉的模式(在这里看到红色,感受到这种刺痛感,听到那个共鸣的低音音调),要么是世界事物的可感知模式,比如花的外观和气味(约翰·洛克所称的事物的次要性质)。相比之下,从严格的理性主义角度来看,出现在心灵前的是理性形成的“清晰而明确的思想”(如伦内·笛卡尔的理想)。在康德的知识理论中,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目标融合在一起,出现在心灵前的是现象,被定义为事物的出现形式或以它们被表现的方式(在感官和概念形式的对象认知中综合)。在奥古斯特·孔德的科学理论中,现象(phenomenes)是某一给定科学要解释的事实(faits,即发生的事情)。

在 18 世纪和 19 世纪的认识论中,现象是建立知识,尤其是科学的起点。因此,在一个熟悉且仍然流行的意义上,现象是我们观察(感知)并试图解释的任何事物。

随着心理学学科在 19 世纪末兴起,现象呈现出了一种略有不同的面貌。在弗朗茨·布伦塔诺的《经验观点下的心理学》(1874 年)中,现象是发生在心灵中的事物:心理现象是意识行为(或其内容),而物理现象是外部感知的对象,从颜色和形状开始。对于布伦塔诺来说,物理现象在意识行为中“有意地”存在。这种观点复兴了布伦塔诺称之为“有意无存”的中世纪概念,但本体论仍未发展(在心灵中存在是什么意思,物理对象是否仅存在于心灵中?)。更一般地说,我们可以说,现象是我们意识到的任何事物:我们周围的物体和事件,其他人,我们自己,甚至(在反思中)我们自己的意识体验,当我们体验这些事物时。在某种技术意义上,现象是作为它们呈现给我们意识的事物,无论是在感知、想象、思考还是意愿中。这种对现象的概念很快就会影响到新兴学科现象学。

布伦塔诺将描述性心理学与遗传心理学区分开来。遗传心理学寻求各种类型心理现象的原因,而描述性心理学则定义和分类各种类型的心理现象,包括感知、判断、情绪等。根据布伦塔诺的观点,每个心理现象或意识行为都是指向某个对象的,只有心理现象才具有这种指向性。这种有意识指向性的论点是布伦塔诺描述性心理学的标志。1889 年,布伦塔诺将术语“现象学”用于描述性心理学,为胡塞尔的新型现象学科学铺平了道路。

我们所知的现象学是由埃德蒙·胡塞尔在他的《逻辑研究》(1900-1901)中发起的。在这部伟大的作品中,两条重要不同的理论线索汇聚在一起:心理学理论,紧随弗朗茨·布伦塔诺(以及威廉·詹姆斯,他的《心理学原理》于 1891 年出版,给胡塞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及逻辑或语义理论,紧随伯纳德·博尔扎诺和胡塞尔的同时代人,他们创立了现代逻辑,包括戈特洛布·弗雷格(有趣的是,这两条研究线索都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并且在胡塞尔的时代都取得了重要的新成果)。

胡塞尔的《逻辑研究》受到波尔查诺逻辑理想的启发,同时采纳了布伦塔诺的描述心理学观念。在他的《科学理论》(1835 年)中,波尔查诺区分了主观和客观的观念或表象(Vorstellungen)。实际上,波尔查诺批评了康德以及他之前的古典经验主义者和理性主义者,因为他们未能进行这种区分,从而使现象仅仅成为主观的。逻辑研究客观地研究观念,包括命题,这些命题又构成了科学中的客观理论。相比之下,心理学研究主观的观念,即在特定时间内特定思维活动的具体内容(事件)在个体心灵中的发生。胡塞尔希望在一个学科中同时研究这两者。因此,现象必须被重新构想为主观意识行为的客观意向内容(有时称为意向对象)。现象学将研究这种意识和相关现象的复合体。在《思想一》(第一卷,1913 年)中,胡塞尔引入了两个希腊词来概括他对波尔查诺区分的理解:noesis 和 noema,来自希腊动词 noéō(νοέω),意为感知、思考、意图,由此得到名词 nous 或 mind。意识的意向过程称为 noesis,而其理想内容称为 noema。胡塞尔将意识行为的 noema 同时描述为理想意义和“作为意图的对象”。因此,现象或作为出现的对象成为 noema 或作为意图的对象。对胡塞尔的 noema 理论的解释有多种,它们构成了胡塞尔关于意向性基本理论的不同发展。(noema 是所意图对象的一个方面,还是意图的媒介?)

对于胡塞尔来说,现象学将一种心理学与一种逻辑学相结合。它发展了一种描述性或分析性心理学,因为它描述和分析了主观心理活动或经验的类型,简而言之,意识的行为。然而,它发展了一种逻辑学——一种意义理论(今天我们称之为逻辑语义学),因为它描述和分析了意识的客观内容:思想、概念、形象、命题,简而言之,各种类型的理想意义,它们作为意向内容或诺培意义存在于各种类型的经验中。这些内容可以被不同的意识行为分享,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们是客观的、理想的意义。胡塞尔反对将逻辑、数学或科学简化为纯粹的心理学,即人们偶然的思考方式,他遵循波尔查诺(以及在某种程度上是柏拉图主义逻辑学家赫尔曼·洛策),在同样的精神中将现象学与纯粹的心理学区分开来。对于胡塞尔来说,现象学将研究意识,而不将居住于经验中的客观和可共享的意义简化为纯粹的主观偶然性。理想意义将成为意识行为中的意向性引擎。

胡塞尔对现象学的清晰概念等待着他对意向性的清晰模型的发展。事实上,现象学和现代意向性概念在胡塞尔的《逻辑研究》(1900-1901)中同时出现。在《逻辑研究》中奠定了理论基础后,胡塞尔将在《第一思想》(1913 年)中推广这一全新的现象学科学。随后,现象学的替代视角也很快出现。

4. 现象学的历史和种类

现象学在胡塞尔的引领下开始独树一帜,就像认识论在笛卡尔的引领下开始独树一帜,本体论或形而上学在柏拉图之后的亚里士多德的引领下开始独树一帜一样。然而,现象学在很多世纪以来一直在被实践,无论是否有这个名字。当印度教和佛教哲学家反思在各种冥想状态中实现的意识状态时,他们正在实践现象学。当笛卡尔、休谟和康德描述感知、思维和想象的状态时,他们正在实践现象学。当布伦塔诺对心理现象进行分类(以意识的指向性为定义),他正在实践现象学。当威廉·詹姆斯评估意识流中各种心理活动(包括它们的具体化和对习惯的依赖)时,他也在实践现象学。当最近的分析哲学家探讨意识和意向性问题时,他们通常也在实践现象学。然而,现象学这门学科,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以前,最终在胡塞尔的引领下得以充分发展。

现象学的工作在 20 世纪上半叶引发了一系列的现象学著作。传统现象学的多样性在《现象学百科全书》(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7, Dordrecht and Boston)中显而易见,该书对七种类型的现象学分别进行了论述。(1) 纯粹的或超验的构成现象学研究对象如何在纯粹或超验意识中构成,暂时搁置与我们周围自然世界的任何关系的问题。(2) 自然主义的构成现象学研究意识如何在自然世界中构成或接纳事物,假设意识是自然的一部分。(3) 存在主义现象学研究具体的人类存在,包括我们在具体情境中的自由选择或行动的经验。(4) 生成历史主义现象学研究意义如何在我们的经验中生成,这种经验是在历史的集体经验过程中形成的。(5) 遗传现象学研究事物的意义如何在自己的经验流中生成。(6) 诠释现象学研究经验的解释结构,我们如何理解和参与我们人类世界中的事物,包括我们自己和他人。(7) 现实主义现象学研究意识和意向性的结构,假设它发生在一个实际世界中,这个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意识外部的,不是由意识创造出来的。

古典现象学家中最著名的是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和梅洛-庞蒂。在这四位思想家中,我们发现了不同的现象学观念、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结果。对他们的差异进行简要概述,既能把握现象学历史上的一个关键时期,也能感受到现象学领域的多样性。

在他的《逻辑研究》(1900-1901)中,胡塞尔勾勒出了一个复杂的哲学体系,从逻辑到语言哲学,再到本体论(关于普遍和整体部分的理论),再到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最后到现象学的知识理论。然后在《思想一》(1913)中,他将焦点完全放在了现象学本身上。胡塞尔将现象学定义为“意识本质的科学”,以意向性的定义特征为中心,明确地从“第一人称”的角度进行探讨。(参见胡塞尔,《思想一》,第 33 段及以下。)本质上,我们可以说现象学是对意识的研究,即以第一人称的视角体验各种类型的有意识经验。在这门学科中,我们研究不同形式的经验,就像我们自己经历或执行它们一样。因此,我们描述看、听、想象、思考、感受(即情感)、希望、欲望、意愿,以及行动,即行走、说话、烹饪、木工等具体的意愿活动。然而,并非对经验的任何描述都可以。对给定类型经验的现象学分析将展示我们自己体验这种有意识活动的方式。我们熟悉的经验的主要特征是它们的意向性,即它们是对某事物的意识,对某事物的体验或呈现或以某种方式参与。我如何看待、概念化或理解我所处理的对象,定义了我当前经验中该对象的意义。因此,现象学特色在于对意义的研究,这种意义的范围超出了语言所表达的内容。

在《观念》中,胡塞尔以一种超验的方式呈现了现象学。在某种程度上,这意味着胡塞尔采用了康德的“超验唯心主义”语言,寻求知识的可能性条件,或者说是对意识的一般性条件,并且可以说他转向了超越现象之外的任何现实。但是,胡塞尔的超验转向还涉及到他对 epoché 方法的发现(源自希腊怀疑论者对信仰的弃权观念)。胡塞尔提议,我们应该通过“暂时搁置”我们周围自然世界的存在问题来实践现象学。因此,在反思中,我们将注意力转向我们自己的意识体验结构。我们的第一个关键结果是观察到每个意识行为都是对某物的意识,即具有意向性,或者指向某物。考虑一下我看到广场对面的一棵树的视觉体验。在现象学的反思中,我们不需要关心这棵树是否存在:无论这棵树是否存在,我的体验都是关于一棵树的。然而,我们确实需要关注对象的意义或意图。我看到的是一棵桉树,而不是一棵丝兰树;我将那个对象视为一棵桉树,具有特定的形状,有树皮脱落等等。因此,暂时搁置树本身,我们将注意力转向我对树的体验,具体而言是对体验中的内容或意义。胡塞尔将这种作为感知的树称为体验的 noema 或 noematic 意义。

继胡塞尔之后的哲学家们就现象学的正确描述进行了辩论,就其结果和方法进行了争论。胡塞尔的早期学生阿道夫·莱纳赫(在一战中去世)认为,现象学应该与现实主义本体论保持联盟,就像胡塞尔的《逻辑研究》中那样。下一代的波兰现象学家罗曼·因加登继续抵制胡塞尔转向悟性唯心主义的趋势。对于这些哲学家来说,现象学不应该将存在或本体论的问题放在一边,就像 epoché 的方法所建议的那样。他们并不孤单。马丁·海德格尔研究了胡塞尔的早期著作,在 1916 年担任胡塞尔的助手,并在 1928 年接替胡塞尔担任弗莱堡大学的著名讲座。海德格尔对现象学有自己的想法。

在《存在与时间》(1927 年)中,海德格尔展示了他对现象学的诠释。对于海德格尔来说,我们和我们的活动总是“在世界中”,我们的存在是存在于世界中,因此我们不通过将世界放在一边来研究我们的活动,而是通过研究我们与世界中事物的上下文关系来解释我们的活动和事物对我们的意义。事实上,对于海德格尔来说,现象学归结为他所称之为“基本本体论”。我们必须区分存在者和它们的存在,并且我们从我们自己的情况开始研究存在的意义,通过研究我们自己在“存在-在-世”(那个存在者的存在每次都是我自己的)的活动中的存在。海德格尔抵制了胡塞尔对意识和主体性的新柏拉图式强调,包括感知如何呈现我们周围的事物。相比之下,海德格尔认为我们与事物的更基本的关系方式是在实践活动中,比如锤击,其中现象学揭示了我们在设备的背景和与他人共存的情境中的处境。

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通过“logos”和“phenomena”这两个词的根本含义,以一种准诗意的方式接近现象学,从而将现象学定义为“让事物展示自己的艺术或实践”。在海德格尔对希腊词根的独特语言游戏中,“‘现象学’的意思是……—让那些展示自己的东西从它们自己的方式中被看到,就像它们从它们自己的方式中展示自己一样。”(参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1927 年,第 7C 章。)在这里,海德格尔明确地模仿了胡塞尔的呼吁,“直面事物本身!”或者说“直面现象本身!”海德格尔进一步强调了实践形式的行为方式或更好的关系(Verhalten),例如敲钉子,而不是代表性的意向性形式,例如看到或思考一个锤子。《存在与时间》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对我们存在方式的存在主义解释,其中包括我们面对死亡的存在。

在一种截然不同的风格中,以清晰的分析散文形式,在一门名为《现象学的基本问题》(1927 年)的讲座课程中,海德格尔追溯了从亚里士多德到许多其他思想家的存在意义问题,进而涉及到现象学的问题。我们对存在者及其存在的理解最终来自于现象学。在这里,与本体论的经典问题的联系更加明显,并与胡塞尔在《逻辑研究》中的愿景相一致(这是海德格尔的早期灵感来源之一)。海德格尔最具创新性的想法之一是他对存在的“基础”的构想,寻求比我们周围的事物(从树木到锤子)更基本的存在方式。海德格尔对当代对技术的关注提出了质疑,他的写作可能暗示着我们的科学理论是我们在技术实践中使用的历史文物,而不是理想真理的系统(正如胡塞尔所认为的)。海德格尔认为,我们对存在的深刻理解,特别是对我们自身的存在,更多地来自于现象学。

在 20 世纪 30 年代,现象学从奥地利和德国哲学迁移到了法国哲学。这条道路在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中已经铺就,小说中的叙述者详细回忆了他过去的经历,包括他与新鲜烘焙的玛德琳蛋糕的气味的著名联系。这种对经验的敏感性可以追溯到笛卡尔的工作,而法国现象学正是为了保留笛卡尔洞察力的核心而拒绝心灵-身体二元论。自己的身体经验,或者说自己的生活体验,一直是 20 世纪许多法国哲学家的重要主题。

在小说《恶心》(1936 年)中,让-保罗·萨特描述了一种奇特的经验过程,主人公以第一人称写作,描述了普通物体失去意义的过程,直到他在一棵栗树下遇到纯粹的存在,并在那一刻恢复了对自由的感知。在《存在与虚无》(1943 年,部分在战俘期间写成)中,萨特发展了他的现象学本体论观念。意识是对物体的意识,正如胡塞尔所强调的那样。在萨特的意向性模型中,意识中的中心角色是现象,而现象的发生正是对物体的意识。对于萨特来说,我所看到的栗树就是这样一种存在于我的意识中的现象。实际上,世界上的所有事物,正如我们通常所经历的那样,都是现象,在其背后或下面是它们的“本质性存在”。相比之下,意识具有“自身存在”,因为每个意识不仅是对其对象的意识,而且是一种自我反思的意识(conscience de soi)。然而,对于萨特来说,与胡塞尔不同,“我”或自我只不过是一系列意识行为,特别包括完全自由的选择(就像休谟的感知束)。

对于萨特来说,现象学的实践是通过对意识结构的深思熟虑来进行的。萨特的方法实际上是一种文学风格的解释性描述,描述了相关情境中不同类型的经验,这种实践并不真正符合胡塞尔或海德格尔的方法论建议,但却利用了萨特出色的文学技巧。(萨特写了许多戏剧和小说,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的现象学成为他流行的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这一哲学在他著名的演讲《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1945 年)中概述。在《存在与虚无》中,萨特强调了选择自由的经验,特别是选择自己的项目,过去行为的定义模式。通过对“他者”的生动描述,萨特为当代政治中“他者”概念的重要性奠定了基础(例如其他群体或种族)。事实上,在《第二性》(1949 年)中,萨特的终身伴侣西蒙娜·德·波伏娃通过对女性被视为“他者”的细致描述,引发了当代女权主义的浪潮。

在 1940 年代的巴黎,梅洛-庞蒂与萨特和博沃亚一起发展了现象学。在《感知的现象学》(1945 年)中,梅洛-庞蒂发展了一种强调身体在人类经验中的作用的丰富多样的现象学。与胡塞尔、海德格尔和萨特不同,梅洛-庞蒂寻求实验心理学,分析截肢者在虚构肢体中感受到的感觉。梅洛-庞蒂拒绝了联想主义心理学,该心理学关注感觉和刺激之间的相关性,以及知识主义心理学,该心理学关注理性在思维中对世界的构建。(想想行为主义和计算主义心理学在更近几十年的经验心理学中的模型。)相反,梅洛-庞蒂专注于“身体形象”,即我们对自己身体的体验及其在我们活动中的重要性。梅洛-庞蒂扩展了胡塞尔对生活体(与物理体相对)的描述,抵制了传统的笛卡尔式的心灵和身体的分离。因为身体形象既不在心理领域,也不在机械物理领域。相反,我的身体就像是我在与我所感知的事物(包括其他人)进行互动的行动中的一部分。

《感知的现象学》的范围是经典现象学的广度的特点,这不仅因为梅洛-庞蒂在构建自己创新的现象学愿景时慷慨地借鉴了胡塞尔、海德格尔和萨特,而且还因为他的现象学涉及了现象领域中注意力的作用、身体的体验、身体的空间性、身体的运动性、身体在性别和言语中的作用、他人自我、时间性以及在法国存在主义中非常重要的自由的特性。在关于“我思故我在”(笛卡尔的名言)的一章的末尾,梅洛-庞蒂简洁地概括了他的具身存在主义形式的现象学,写道:

就我对主体性本质的反思而言,我发现它与身体和世界的本质紧密相连。这是因为我作为主体性(=意识)的存在仅仅与我作为身体的存在和世界的存在相一致,也因为我作为一个具体的主体,与这个身体和这个世界是不可分割的。[408]

简而言之,意识是具体体现(在世界中),而身体同样充满意识(对世界的认知)。

自胡塞尔、海德格尔等人写作以来的这些年里,现象学家们深入研究了所有这些经典问题,包括意向性、时间意识、主体间性、实践意向性以及人类活动的社会和语言背景。对胡塞尔等人的历史文本的解释在这项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既因为这些文本内容丰富且难以理解,也因为历史维度本身就是欧洲大陆哲学实践的一部分。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接受分析哲学方法培训的哲学家们也深入研究了现象学的基础,关注 20 世纪逻辑、语言和心灵哲学的工作。

现象学已经与胡塞尔的《逻辑研究》中的逻辑和语义理论联系在一起。分析现象学继承了这种联系。特别是达格芬·费尔斯达尔和 J·N·莫汉蒂探讨了胡塞尔的现象学与弗雷格的逻辑语义(在弗雷格的《关于意义和指称》中,1892 年)之间的历史和概念关系。对于弗雷格来说,一个表达通过意义来指称一个对象:因此,两个表达(比如,“晨星”和“夜星”)可以指称同一个对象(金星),但表达不同的意义和不同的表达方式。对于胡塞尔来说,类似地,一个经验(或意识行为)通过一个 noema 或 noematic 意义来意图或指称一个对象:因此,两个经验可以指称同一个对象,但涉及不同的 noematic 意义,涉及不同的表达对象的方式(例如,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对象)。事实上,对于胡塞尔来说,意向性理论是语言指称理论的一般化:正如语言指称是通过意义来介导的,意向性指称也是通过 noematic 意义来介导的。

最近,心灵分析哲学家重新发现了有关心理表征、意向性、意识、感觉经验、意向内容和思维背景的现象学问题。其中一些心灵分析哲学家回溯到现代心理学的起源威廉·詹姆斯和弗朗茨·布伦塔诺,一些人则关注当今认知神经科学的实证研究。一些研究人员已经开始将现象学问题与神经科学、行为研究和数学建模问题相结合。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研究将扩展传统现象学的方法。我们将在下面讨论心灵哲学。

5. 现象学与本体论、认识论、逻辑、伦理学

现象学学科是哲学中的一个基本领域,与其他哲学领域有何区别和关联?

传统上,哲学至少包括四个核心领域或学科: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逻辑学。假设现象学加入了这个列表。那么考虑一下这些领域的基本定义:

  • 本体论是研究存在或其存在的学科——即什么是。

  • 认识论是关于知识的研究——我们如何知道。

  • 逻辑学是关于有效推理的研究——如何推理。

  • 伦理学是关于对与错的研究——我们应该如何行动。

  • 现象学是研究我们的经验-我们如何体验的学科。

这五个领域的研究范围明显不同,它们似乎需要不同的研究方法。

哲学家们有时争论其中一个领域是“第一哲学”,最基础的学科,所有哲学或所有知识或智慧都依赖于此。历史上(可以争论),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将伦理学放在首位,然后亚里士多德将形而上学或本体论放在首位,然后笛卡尔将认识论放在首位,然后罗素将逻辑学放在首位,然后胡塞尔(在他后来的超验阶段)将现象学放在首位。

考虑认识论。正如我们所见,现象学有助于根据现代认识论来定义知识主张所依赖的现象。另一方面,现象学本身声称通过一种直觉形式获得有关意识本质的知识,这是一种独特的第一人称知识。

考虑逻辑学。正如我们所见,意义的逻辑理论使胡塞尔进入了现象学的核心——关于意向性的理论。根据一种解释,现象学阐明了理想意义的意向性或语义力量,而命题意义对于逻辑理论至关重要。但逻辑结构是用语言表达的,可以是普通语言,也可以是谓词逻辑、数学或计算机系统等符号语言。关于语言是否以及在哪些方面塑造了特定形式的经验(思维、感知、情感)及其内容或意义,这仍然是一个重要的争论问题。因此,现象学与逻辑语言理论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尽管有争议的)关系,特别是与哲学逻辑学和语言哲学有关(与数理逻辑本身相对)。

考虑本体论。现象学研究(除其他事物外)意识的本质,这是形而上学或本体论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传统的心灵-身体问题。胡塞尔的方法论将问题置于周围世界的存在之外,从而将现象学与世界的本体论分开。然而,胡塞尔的现象学假设了关于种类和个体(普遍和个别)、部分和整体的理论,以及理想意义——这些都是本体论的组成部分。

现在考虑伦理学。现象学可能通过对意志、价值观、幸福和对他人的关怀(在共情和同情中)的结构进行分析,在伦理学中发挥作用。然而,从历史上看,伦理学一直处于现象学的视野之外。胡塞尔在他的主要著作中基本上避免了伦理学,尽管他在生活世界或灵性(如时代精神中的文化)的结构中强调了实践问题的作用,并曾经进行过一系列关于伦理学的讲座,将伦理学(如逻辑学)置于哲学的基础地位,表明了共情现象学在伦理学中的重要性。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声称不追求伦理学,同时讨论了从关怀、良心和罪恶到“堕落”和“真实性”等现象(都带有神学的回响)。在《存在与虚无》中,萨特以微妙的方式分析了“虚伪”的逻辑问题,但他发展了一个价值本体论,认为价值是由善意的意愿产生的(听起来像是对康德道德基础的修订)。博沃亚勾勒出一种存在主义伦理学,而萨特则留下了关于伦理学的未发表笔记。然而,一个明确的现象学方法在埃曼纽尔·列维纳斯的作品中出现,他是一位立陶宛现象学家,在前往巴黎之前在弗赖堡听过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讲座。在《整体与无限》(1961)中,列维纳斯修改了从胡塞尔和海德格尔那里得出的主题,专注于“他者”的“面容”的重要性,明确地在这种现象学范围内发展了伦理学的基础,以一种印象派的散文风格写作,暗示了宗教经验。

伦理学与政治社会哲学相结合。萨特和梅洛-庞蒂在 1940 年代的巴黎从政,并且他们的存在主义哲学(基于现象学)提出了一个以个体自由为基础的政治理论。萨特后来寻求将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明确融合。然而,政治理论一直处于现象学的边界之外。然而,社会理论与现象学更为接近。胡塞尔分析了生活世界和普遍的灵魂的现象学结构,包括我们在社会活动中的角色。海德格尔强调社会实践,他认为这比个体意识更为原始。阿尔弗雷德·舒茨发展了社会世界的现象学。萨特继续对他人的意义进行现象学评估,这是基本的社会形成。从现象学问题出发,米歇尔·福柯研究了社会机构的起源和意义,从监狱到疯人院。雅克·德里达长期以来一直在实践一种语言的现象学,试图在广泛的文本的“解构”中寻找社会意义。法国“后结构主义”理论的某些方面有时被解释为广义的现象学,但这些问题超出了目前的范围。

经典现象学与某些认识论、逻辑和本体论领域有关,并涉及伦理学、社会学和政治理论的部分内容。

6. 现象学与心灵哲学

显然,现象学在被称为心灵哲学的领域中有很多话要说。然而,尽管存在重叠的兴趣领域,现象学传统和分析哲学心灵学并没有紧密结合。因此,在结束对现象学的调查时,谈论一下心灵哲学是合适的,这是近期哲学中最激烈争论的领域之一。

分析哲学传统始于 20 世纪初,主要是通过对语言的分析,尤其是哥德洛布·弗雷格、伯特兰·罗素和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作品。然后在《心灵的概念》(1949 年)中,吉尔伯特·赖尔对不同心理状态的语言进行了一系列分析,包括感觉、信念和意愿。尽管赖尔通常被认为是一位普通语言哲学家,但赖尔本人说《心灵的概念》可以被称为现象学。实际上,赖尔分析了我们对心理状态的现象学理解,这种理解反映在关于心灵的普通语言中。基于这种语言现象学,赖尔认为笛卡尔的心灵-身体二元论涉及范畴错误(心理动词的逻辑或语法——“相信”,“看到”等——并不意味着我们将相信、感觉等归因于“机器中的幽灵”)。随着赖尔对心灵-身体二元论的拒绝,心灵-身体问题重新引起了关注:心灵与身体的本体论是什么,心灵和身体之间的关系如何?

在他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一哲学沉思》(1641)中,勒内·笛卡尔主张心灵和身体是两种不同的存在或物质,具有两种不同的属性或方式:身体以时空物理属性为特征,而心灵以思维属性(包括视觉、感觉等)为特征。几个世纪后,现象学发现,心理行为具有意识和指向性,而自然科学发现,物理系统具有质量和力量,最终由引力、电磁和量子场来描述。在假设中,意识和指向性在量子-电磁-引力场中存在于我们人类和我们的心灵所处的自然世界中。这就是当今的心灵-身体问题。简而言之,无论用什么名字,现象学都是当代心灵-身体问题的核心。

在莱尔之后,哲学家们寻求一种更明确且普遍自然主义的心灵本体论。在 20 世纪 50 年代,唤起了对唯物主义的重新辩论,主张心理状态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状态是相同的。经典的同一性理论认为,每个特定人的心理状态(在特定时间内)与该人的脑状态(在那个时间内)是相同的。更强的唯物主义则认为,每种心理状态与一种脑状态是相同的。但是,唯物主义与现象学并不相容。因为我们所经历的有意识的心理状态——感觉、思考、情绪——如何简单地成为某种以某种方式支持或实现它们的复杂神经状态并不明显。如果心理状态和神经状态仅仅是相同的,无论是在令牌还是在类型上,我们的科学心灵理论中的现象学发生在哪里——它不是被神经科学简单地取代了吗?然而,经验是神经科学要解释的一部分。

在 20 世纪 60 年代末和 70 年代,计算机模型的心灵开始流行,并且功能主义成为主导的心灵模型。根据这个模型,心灵不是大脑所包含的(神经元之间的电化学交流在庞大的复合体中)。相反,心灵是大脑所做的事情:它们在有机体内传递信息并引导行为的功能。因此,心理状态是大脑或人类(或动物)有机体的功能状态。更具体地说,在功能主义的一个受欢迎的变体中,心灵是一个计算系统:心灵对于大脑就像软件对于硬件;思想只是在大脑的“湿件”上运行的程序。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认知科学——从对认知的实验研究到神经科学——逐渐倾向于唯物主义和功能主义的混合。然而,哲学家们逐渐发现,心灵的现象学方面也对功能主义范式提出了问题。

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初,托马斯·纳格尔在《蝙蝠是什么样子的?》(1974 年)一文中认为,意识本身,尤其是拥有某种类型经验的主观特征,逃脱了物理理论的解释。许多哲学家认为,感官质感,如感受疼痛、看到红色等,不受大脑结构或大脑功能的物理解释所涵盖或解释。意识具有其自身的属性。然而,我们知道,它与大脑密切相关。在某种程度上,神经活动实现了计算。

在 20 世纪 80 年代,约翰·西尔在《意向性》(1983 年)(以及《心灵的重新发现》(1991 年))一书中认为,意向性和意识是心理状态的基本属性。对于西尔来说,我们的大脑产生具有意识和意向性属性的心理状态,这都是我们的生物学的一部分,然而意识和意向性需要“第一人称”的本体论。西尔还认为,计算机模拟但没有具有意向性特征的心理状态。正如西尔所说,计算机系统具有语法(处理具有特定形状的符号),但没有语义(符号缺乏意义:我们解释符号)。这样,西尔既否定了唯物主义和功能主义,同时坚持心灵是我们这样的生物的生物学属性:我们的大脑“分泌”意识。

意识和意向性的分析是现象学的核心,正如上面所评价的那样,西尔的意向性理论读起来像是胡塞尔的现代化版本。(当代逻辑理论采用陈述命题的真值条件形式,而西尔通过指定“满足条件”来表征心理状态的意向性)。然而,背景理论存在重要的差异。西尔明确假设自然科学的基本世界观,认为意识是自然的一部分。但胡塞尔明确将这一假设置于括号之中,后来的现象学家,包括海德格尔、萨特、梅洛-庞蒂,似乎在寻求一种超越自然科学的现象学庇护所。然而,现象学本身对于体验如何产生的进一步理论,特别是来自脑活动的理论,应该是相当中立的。

自 20 世纪 80 年代末,尤其是 90 年代末以来,许多从事心灵哲学的作家都关注意识的基本特性,这是一个现象学问题。意识是否总是并且本质上涉及自我意识,或者意识-意识,正如布伦塔诺、胡塞尔和萨特所认为的(在不同程度上)?如果是这样,那么每一个意识行为要么包含或者与一个意识-意识相邻。这种自我意识是否采取内部自我监控的形式?如果是这样,那么这种监控是否是更高层次的,每一个意识行为都与一个进一步的心理行为相结合,监控基础行为?或者这种监控与基础行为属于同一层次,是行为的一个适当部分,没有它行为就不会有意识?已经开发了各种模型来解释这种自我意识,其中一些明确借鉴或调整了布伦塔诺、胡塞尔和萨特的观点。最近有两本专著涉及这些问题:大卫·伍德拉夫·史密斯和阿米·L·托马森(编辑),《现象学与心灵哲学》(2005 年),乌里亚·克里格尔和肯尼斯·威利福德(编辑),《自我表现意识方法》(2006 年)。

心灵哲学可以分为以下与心灵相关的学科或理论范畴:

  1. 现象学研究作为经验的意识,分析感知、思维、想象、情感、意愿和行动的结构-类型、意向形式和意义、动力学以及(某些)促成条件。

  2. 神经科学研究作为各种心理活动的生物基质的神经活动,包括意识体验。神经科学将被进化生物学框架(解释神经现象如何进化)和最终基本物理学(解释生物现象如何基于物理现象)所限定。这里涉及自然科学的复杂性。科学所负责的部分是现象学分析的经验结构。

  3. 文化分析研究有助于塑造或作为各种心理活动的文化基质的社会实践,包括意识体验,通常表现为具体行动。在这里,我们研究语言和其他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包括背景态度或假设,有时涉及特定的政治体制。

  4. 心灵本体论研究了心理活动的本体类型,从感知(涉及来自环境到体验的因果输入)到意志行动(涉及来自意志到身体运动的因果输出)。

这种在心灵理论中的分工可以看作是对布伦塔诺最初的描述性心理学和遗传心理学之间区别的延伸。现象学提供了对心理现象的描述性分析,而神经科学(以及更广泛的生物学和最终的物理学)提供了解释心理现象的原因或产生的模型。文化理论提供了对社会活动及其对经验的影响的分析,包括语言如何塑造我们的思维、情感和动机。而本体论则将所有这些结果置于世界结构的基本框架之内,包括我们自己的心灵。

意识活动的形式、表象和基质之间的本体论区别在 D.W.史密斯的《心灵世界》(2004 年)一书中详细阐述,其中包括了“意识的三个方面”的论文。

与此同时,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所有这些关于心灵的理论范围都始于我们如何观察、推理和寻求解释我们在世界中遇到的现象。而这正是现象学的起点。此外,我们如何理解每个理论的部分,包括关于心灵的理论,对于意向性理论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涉及到思维和经验的语义。而这正是现象学的核心。

7. 现象学在当代意识理论中的地位

无论用何种名称,现象学问题在最近的心灵哲学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延续前一部分的主题,我们注意到两个问题:表面上使心理活动意识到的内在意识形式,以及思维、知觉和行动中意识认知心理活动的现象特征。

自从纳格尔(Nagel)于 1974 年发表了《成为一只蝙蝠是什么感觉?》一文以来,心理状态或活动的体验特征对于心灵理论中的还原主义和功能主义构成了挑战。这种主观的意识现象特征被认为是意识的构成或定义要素。那么,我们在意识中找到的这种现象特征的形式是什么?

一种突出的分析线认为,心理活动的现象特征在于对该活动的某种形式的意识,这种意识根据定义使其具有意识。自 1980 年代以来,已经发展出了各种模型来描述这种意识。如上所述,有些模型将这种意识定义为更高层次的监控,要么是对活动的内部感知(康德的一种内部感觉形式),要么是内部意识(布伦塔诺的观点),要么是对活动的内部思考。另一种模型将这种意识分析为经验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经验中的一种自我表达形式。(再次参见 Kriegel 和 Williford(eds。)(2006)。)

一种稍微不同的模型可以说更接近布伦塔诺、胡塞尔和萨特所追求的自我意识形式。在“模态”模型中,对经验的内部意识采取“这个经验本身”的整体反身意识的形式。这种意识形式被认为是使经验具有意识的构成要素。正如萨特所说,自我意识是意识的构成要素,但这种自我意识是“先反思的”。这种反身意识不是可分离的更高层次监控的一部分,而是内在于意识本身。在模态模型中,这种意识是经验展开的一部分:主观上、现象上、有意识地。这个模型在 D.W.史密斯(2004)的《心灵世界》中得到了详细阐述,在文章“回归意识”(以及其他地方)中。

无论现象特征的确切形式如何,我们都会问这种特征如何在心理生活中分布。在不同类型的心理活动中有什么是现象的?这里涉及到认知现象学的问题。现象是否仅限于感官体验的“感觉”?或者现象是否也存在于思考某种事物或感知概念和感官内容的认知体验中,或者还存在于意愿或动机性的身体行动中?这些问题在 Bayne 和 Montague(编)(2011)的《认知现象学》中得到了探讨。

一种限制性观点认为,只有感官体验具有适当的现象特征,即一种怎样的感受。看到颜色,听到音调,闻到气味,感到疼痛——在这种观点下,这些类型的意识体验具有现象特征,但其他类型的意识体验则没有。严格的经验主义可能将现象体验限制在纯粹的感觉上,尽管休谟本人可能承认纯感觉“印象”之外的现象“观念”。稍微更广泛的观点将认为,即使感觉受到概念的影响,知觉体验也具有独特的现象特征。看到那只黄色的金丝雀,听到斯坦威钢琴上清晰的中音 C,闻到茴香的刺激气味,感到医生注射时针头刺痛的疼痛——在这种观点下,这些类型的意识体验具有一种怎样的特征,一种由概念内容所启发的、也被“感受到”的特征。康德对概念-感官体验或“直观”的解释将在这些类型的体验中认可一种现象特征。实际上,在康德的语境中,“现象”恰恰是指它们在意识中的显现,因此它们的显现具有现象特征。

现在,一个更加广泛的观点认为,每个意识体验都具有独特的现象特征。根据这个广泛的观点,认为 17 是一个质数,认为日落中的红色是由太阳的光波在大气层中弯曲引起的,认为康德在知识的基础上比休谟更正确,认为经济原则也是政治原则——即使是这些高度认知的活动,都具有一种“如何思考”的特征。

象胡塞尔和梅洛-庞蒂这样的经典现象学家无疑认为意识的现象意识具有广泛的观点。如上所述,现象学关注的“现象”被认为呈现了丰富的生活体验特征。即使海德格尔在弱化意识(笛卡尔的罪过!)方面有所侧重,他也关注“现象”作为出现或显示给我们(对“存在”)的东西,在我们日常活动中如敲钉子。像梅洛-庞蒂一样,古尔维奇(1964)明确研究了“现象领域”,包括我们的经验中呈现的一切。可以说,对于这些思想家来说,每种类型的意识体验都具有其独特的现象特征,即其“现象学”——而现象学(学科)的任务就是分析这种特征。请注意,在最近的讨论中,经验的现象特征通常被称为其“现象学”——而在已有的习语中,“现象学”一词指的是研究这种“现象学”的学科。

由于意向性是意识的关键属性,根据布伦塔诺、胡塞尔等人的观点,意向性本身的特性将被视为现象学的一部分,作为体验某种类型的意向性经验的“是什么样子”的一部分。但不仅仅是有意识的知觉和思维具有独特的现象学特征。具身行动也会具有独特的现象学特征,涉及到动作感觉的“生活”特征以及概念意愿内容,比如踢足球的感觉。“生活的身体”恰恰是在日常具身意愿行动中体验到的身体,比如跑步、踢球甚至说话。胡塞尔在《观念学 II》中详细论述了“生活的身体”(Leib),梅洛-庞蒂在《感知的现象学》中也进行了丰富的分析。在 Bayne 和 Montague(2011)的编辑中,可以看到 Terence Horgan 关于意愿现象学的文章,在 Smith 和 Thomasson(2005)的编辑中,可以看到 Charles Siewert 和 Sean Kelly 的文章。

但现在还存在一个问题。意向性本质上涉及意义,因此问题是意义如何出现在现象学特性中。重要的是,意识体验的内容通常携带着背景意义的视野,这种意义在经验中往往是隐含的而不是明确的。但是,这样一种经验所携带的广泛内容将不会有明显的现象学特性。因此,可以提出这样的论点。这是另一天的现象学理论线索。

Bibliography

Classical Texts

  • Brentano, F., 1995, Psychology from an Empirical Standpoint, Trans. Antos C. Rancurello, D. B. Terrell, and Linda L. McAlister,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From the German original of 1874.

    Brentano’s development of descriptive psychology, the forerunner of Husserlian phenomenology, including Brentano’s conception of mental phenomena as intentionally directed and his analysis of inner consciousness distinguished from inner observation.

  • Heidegger, M., 1962, Being and Time, Trans. by John Macquarrie and Edward Robinson. New York: Harper & Row. From the German original of 1927.

    Heidegger’s magnum opus, laying out his style of phenomenology and existential ontology, including his distinction between beings and their being, as well as his emphasis on practical activity.

  • Heidegger, M., 1982, The Basic Problems of Phenomenology. Trans. by Albert Hofstadter.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From the German original of 1975. The text of a lecture course in 1927.

    Heidegger’s clearest presentation of his conception of phenomenology as fundamental ontology, addressing the history of the question of the meaning of being from Aristotle onward.

  • Husserl, E., 2001, Logical Investigations. Vols. One and Two, Trans. J. N. Findlay. Ed. with translation corrections and with a new Introduction by Dermot Moran. With a new Preface by Michael Dummett.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A new and revised edition of the original English translation by J. N. Findlay.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70. From the Second Edition of the German. First edition, 1900–01; second edition, 1913, 1920.

    Husserl’s magnum opus, laying out his system of philosophy including philosophy of logic, philosophy of language, ontology, phenomenology, and epistemology. Here are the foundations of Husserl’s phenomenology and his theory of intentionality.

  • Husserl, E., 2001, The Shorter Logical Investigation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An abridged edition of the preceding.

  • Husserl, E., 1963, Ideas: 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Pure Phenomenology. Trans. W. R. Boyce Gibson. New York: Collier Books. From the German original of 1913, originally titled Ideas pertaining to a Pure Phenomenology and to a Phenomenological Philosophy, First Book. Newly translated with the full title by Fred Kersten. Dordrecht and Bost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83. Known as Ideas I.

    Husserl’s mature account of transcendental phenomenology, including his notion of intentional content as noema.

  • Husserl, E., 1989, Ideas pertaining to a Pure Phenomenology and to a Phenomenological Philosophy, Second Book. Trans. Richard Rojcewicz and André Schuwer. Dordrecht and Bost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From the German original unpublished manuscript of 1912, revised 1915, 1928. Known as Ideas II.

    Detailed phenomenological analyses assumed in Ideas I, including analyses of bodily awareness (kinesthesis and motility) and social awareness (empathy).

  • Merleau-Ponty, M., 2012,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Trans. Donald A. Land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Prior translation, 1996,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Trans. Colin Smith.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From the French original of 1945.

    Merleau-Ponty’s conception of phenomenology, rich in impressionistic description of perception and other forms of experience, emphasizing the role of the experienced body in many forms of consciousness.

  • Sartre, J.-P., 1956, Being and Nothingness. Trans. Hazel Barnes. New York: Washington Square Press. From the French original of 1943.

    Sartre’s magnum opus, developing in detail his conception of phenomenology and his existential view of human freedom, including his analysis of consciousness-of-consciousness, the look of the Other, and much more.

  • Sartre, J.-P., 1964, Nausea. Trans. Lloyd Alexander. New York: New Directions Publishing. From the French original of 1938).

    A novel in the first person, featuring descriptions of how things are experienced, thereby illustrating Sartre’s conception of phenomenology (and existentialism) with no technical idioms and no explicit theoretical discussion.

Contemporary Studies

  • Bayne, T., and Montague, M., (eds.), 2011, Cognitive Phenomenology. Oxford a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Essays debating the extend of phenomenal consciousness.

  • Block, N., Flanagan, O., and Güzeldere, G. (eds.), 1997, The Nature of Consciusn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MIT Press.

    Extensive studies of aspects of consciousness, in analytic philosophy of mind, often addressing phenomenological issues, but with limited reference to phenomenology as such.

  • Chalmers, D. (ed.), 2002, Philosophy of Mind: Classical and Contemporary Readings. Oxford a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ore readings in philosophy of mind, largely analytic philosophy of mind, sometimes addressing phenomenological issues, with some reference to classical phenomenology, including selections from Descartes, Ryle, Brentano, Nagel, and Searle (as discussed in the present article).

  • Dreyfus, H., with Hall, H. (eds.), 1982, Husserl, Intentionality and Cognitive Scienc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MIT Press.

    Studies of issues in Husserlian phenomenology and theory of intentionality, with connections to early models of cognitive science, including Jerry Fodor’s discussion of methodological solipsism (compare Husserl’s method of bracketing or epoché), and including Dagfinn Føllesdal’s article, “Husserl’s Notion of Noema” (1969).

  • Fricke, C., and Føllesdal, D. (eds.), 2012, Intersubjectivity and Objectivity in Adam Smith and Edmund Husserl: A Collection of Essays. Frankfurt and Paris: Ontos Verlag.

    Phenomenological studies of intersubjectivity, empathy, and sympathy in the works of Smith and Husserl.

  • Kriegel, U., and Williford, K. (eds.), 2006, Self-Representational Approaches to Consciusn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MIT Press.

    Essays addressing the structure of self-consciousness, or consciousness-of-consciousness, some drawing on phenomenology explicitly.

  • Mohanty, J. N., 1989, _Transcendental Phenomenology: An Analytic Accoun_t. Oxford and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Basil Blackwell.

    A study of structures of consciousness and meaning in a contemporary rendition of transcendental phenomenology, connecting with issues in analytic philosophy and its history.

  • Mohanty, J. N., 2008, The Philosophy of Edmund Husserl: A Historical Development,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A detailed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sserl’s philosophy and his conception of transcendental phenomenology.

  • Mohanty, J. N., 2011, Edmund Husserl’s Freiburg Years: 1916–1938.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A close study of Husserl’s late philosophy and his conception of phenomenology involving the life-world.

  • Moran, D., 2000,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An extensive introductory discussion of the principal works of the classical phenomenologists and several other broadly phenomenological thinkers.

  • Moran, D., 2005, Edmund Husserl: Founder of Phenomenology. Cambridge and Malden, Massachusetts: Polity Press.

    A study of Husserl’s transcendental phenomenology.

  • Parsons, Charles, 2012, From Kant to Husserl: Selected Essay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tudies of historical figures on philosophy of mathematics, including Kant, Frege, Brentano, and Husserl.

  • Petitot, J., Varela, F. J., Pachoud, B., and Roy, J.-M., (eds.), 1999, Naturalizing Phenomenology: Issues in Contemporary Phenmenology and Cognitive Science.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in collaboration wit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and New York).

    Studies of issues of phenomenology in connection with cognitive science and neuroscience, pursuing the integration of the disciplines, thus combining classical phenomenology with contemporary natural science.

  • Searle, J., 1983, Intentionality. Cambridge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earle’s analysis of intentionality, often similar in detail to Husserl’s theory of intentionality, but pursued in the tradition and style of analytic philosophy of mind and language, without overtly phenomenological methodology.

  • Smith, B., and Smith, D.W. (eds.), 1995,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Husserl. Cambridge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etailed studies of Husserl’s work including his phenomenology, with an introduction to his overall philosophy.

  • Smith, D. W., 2013, Husserl, 2nd revised edi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st edition, 2007).

    A detailed study of Husserl’s philosophical system including logic, ontology, phenomenology, epistemology, and ethics, assuming no prior background.

  • Smith, D. W., and McIntyre, R., 1982, Husserl and Intentionality: a Study of Mind, Meaning, and Language. Dordrecht and Boston: D. 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 (now Springer).

    A book-length development of analytic phenomenology, with an interpretation of Husserl’s phenomenology, his theory of intentionality, and his historical roots, and connections with issues in logical theory and analytic philosophy of language and mind, assuming no prior background.

  • Smith, D. W., and Thomasson, Amie L. (eds.), 2005, Phenomenology and Philosophy of Mind. Oxford a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Essays integrating phenomenology and analytic philosophy of mind.

  • Sokolowski, R., 2000,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 Cambridge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 contemporary introduction to the practice of transcendental phenomenology, without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emphasizing a transcendental attitude in phenomenology.

  • Tieszen, R., 2005, Phenomenology, Logic, and the Philosophy of Mathematics. Cambridge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ssays relating Husserlian phenomenology with issues in logic and mathematics.

  • Tieszen, R., 2005, Phenomenology, Logic, and the Philosophy of Mathematics. Cambridge and New York: Cama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ssays relating Husserlian phenomenology with issues in logic and mathematics.

  • Tieszen, R., 2011, After Gödel: Platonism and Rationalism in Mathematics and Logic. Oxford a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 study of Gödel’s work in relation to, inter alia, Husserlian phenomenology in the foundations of logic and mathematics.

  • Zahavi, D. (ed.), 2012, The Oxford Handbook on Contemporary Phenomenology. Oxford a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 collection of contemporary essays on phenomenological themes (not primarily on historical figures).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 Husserl.net: Open content source of Husserl’s writings and commentary.

bodily awareness | consciousness | consciousness: and intentionality | Husserl, Edmund | intentionality | intentionality: phenomenal | meaning, theories of | Merleau-Ponty, Maurice | Reinach, Adolf | Schutz, Alfred | self-consciousness: 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es to

Copyright © 2013 by David Woodruff Smith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