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爱德华·摩尔 Moore, George Edward (Tom Baldwin)

首次发表于 2004 年 3 月 26 日星期五

乔治·爱德华·摩尔(1873-1958)(他讨厌他的名字“乔治·爱德华”,从不使用它们 - 他的妻子称他为“比尔”)是二十世纪上半叶重要的英国哲学家。他是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三位哲学家之一(另外两位是伯特兰·罗素和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他们使剑桥成为我们现在称之为“分析哲学”的中心之一。但他的工作涵盖了超越任何单一哲学计划的主题和关注点。


1. 生平与事业

摩尔在伦敦南部长大(他的大哥是诗人 T. Sturge Moore,曾与 W. B. Yeats 一起担任插图画家)。1892 年,他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古典学。他很快在那里结识了比他大两岁的伯特兰·罗素和当时是三一学院魅力十足的年轻哲学研究员 J. M. E. McTaggart。在他们的鼓励下,摩尔决定在学习古典学的同时添加哲学的学习,并于 1896 年以一等学位毕业。此时,他将精力转向了努力追随 McTaggart 和罗素的脚步,赢得三一学院的“奖学金”以便能够继续在那里学习哲学。1898 年,他成功了,并在接下来的六年里成长为一位充满活力的年轻哲学家,实际上将罗素从当时在英国占主导地位的唯心主义哲学中引导出来。

摩尔的奖学金于 1904 年结束;在离开剑桥一段时间后,他于 1911 年回到那里担任大学的讲师,并在此后的余生中一直居住在那里(除了 1940-44 年间对美国的长期访问)。1921 年,他成为英国主要哲学期刊《Mind》的编辑,1925 年成为剑桥大学的教授。这两项任命确认了他作为当时最受尊敬的英国哲学家的地位,而随着维特根斯坦在 1929 年后回到剑桥,剑桥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哲学中心。摩尔于 1939 年退休(由维特根斯坦接任),并于 1944 年辞去《Mind》的编辑职务;这些退休不仅标志着他的卓越地位的结束,也标志着剑桥哲学的黄金时代的结束。

在剑桥期间的早期,摩尔与一些年轻人成为了朋友,他们后来组成了“布卢姆斯伯里小组”,如利顿·斯特拉奇、伦纳德·伍尔夫和梅纳德·凯恩斯。通过这些友谊,摩尔对英国二十世纪文化产生了与任何更“参与”哲学家一样深远的间接影响。这些持久的友谊证明了摩尔的苏格拉底式个性,从而展示了他的著作所无法传达的一面。吉尔伯特·赖尔,牛津哲学家,是摩尔的继任者,他在 1945 年后成为《心灵》杂志的编辑和英国主导哲学家,强调了摩尔个性的这一面:

他并没有对我们的年轻或害羞做出任何让步,而是通过不给予我们任何让步来给予我们勇气。他把我们当作可纠正的、因此负责任的思考者。他会对我们的错误和混乱爆发,就像他对哲学权威人物的错误和混乱爆发一样,以及他对自己错误和混乱的爆发一样。(赖尔 270)

2. 对唯心主义的驳斥

摩尔最初是通过与麦克塔格特的接触而对哲学产生兴趣,在麦克塔格特的影响下,他短暂地受到英国唯心主义的影响,特别是 F·H·布拉德利的作品。因此,当他在 1897 年首次尝试赢得三一学院的奖学金时,他提交了一篇关于“伦理学的形而上学基础”的论文,在其中承认自己对布拉德利的借鉴,并提出了一种唯心主义的伦理学理论。这个理论的一个要素是他所称的“所有经验定义善的谬误”,这立即可被认出是他在《伦理学原理》中著名的主张的先驱,即所有自然主义的善的定义中存在一个谬误,即“自然主义谬误”。这一观点表明,尽管如下所述,摩尔很快就拒绝了布拉德利和麦克塔格特的唯心主义哲学,但他认为他们对经验主义的批评,如 J·S·密尔的哲学所代表的,是正确的,并且他将这种对经验主义的敌意延续到了他的成熟哲学中。因此,在这方面,他早期的唯心主义热情对他的思想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这篇早期论文的大部分内容都致力于对康德的道德哲学进行批判性讨论,令人惊讶的是,尽管在总体方法和结论上,摩尔支持布拉德利提出的那种唯心主义,但他对康德的实践理性观念已经持批判态度。他认为,康德对这一观念的运用模糊了“进行判断和推理的心理能力”与“真实和客观”的区别。摩尔坚持认为,这种区别“既不能被消除也不能被弥合”。因此,他认为,康德将道德建立在实践理性的先验原则上的观念是站不住脚的。很容易看出,这种思路可以扩展到对康德先验观念的一般批评;正是在他成功的 1898 年论文中,摩尔进行了这种概括。与此同时,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之前对布拉德利的唯心主义的热情是站不住脚的(尽管他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接受布拉德利和麦克塔加特对时间实在性的论证是有缺陷的)。因此,正是在这篇 1898 年的论文中,摩尔决定性地转向了唯心主义哲学,无论是康德式的还是布拉德利式的。

这涉及到几个方面。正如我所指出的,他拒绝了康德的先验观念,认为它是一种混乱的主观主义或心理主义形式。以下摘自《伦理学原理》(1903)的段落,表明了他在这一时期的许多著作中的抨击态度:

因此,“真实”意味着以某种方式被思考,这种说法显然是错误的。然而,这种断言在康德的哲学“哥白尼式革命”中起着最核心的作用,并使得整个现代文献变得毫无价值,这些文献是由这一革命引起的,并被称为认识论。(《伦理学原理》183)

摩尔在这里所做的区分,一方面是思想,另一方面是客观或真实的区别,贯穿了他对唯心主义的批判。他在他著名的论文《判断的本质》(1899 年)中详细阐述了这一观点,这主要来自于他 1898 年的论文。摩尔在这里首先将布拉德利归因为一种准经验主义的观点,即意义是从判断的总体内容中抽象出来的。这是一个错误,但重要的是接下来的内容:与此观点相对立,摩尔认为意义(他称之为“概念”)完全是非心理的。它们在命题中汇集在一起,命题是思想的“对象”,因此与任何心理内容或表象截然不同。事实上,真命题不代表或对应于事实或真实状态;相反,它们就是事实。他在一年后关于“真理”的简短条目中非常清楚地表达了这一观点:

看起来很明显,一个真理在任何方面都与它所假定的现实没有区别:例如,我存在的真理与相应的现实——我的存在没有任何区别。事实上,真理并不是通过对现实的参照来定义,而只能通过对真理的参照来定义现实。(《真理》21)

正如摩尔在十年后所看到的那样,这种关于真命题的激进形而上学过于简单。但在当前的背景下,引人注目的是它本身在唯心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徘徊的方式。如果将命题看作是判断的内容,那么认为现实仅仅包括真命题就是采取唯心主义立场。摩尔之所以将这个立场视为现实主义,是因为他对命题和概念的坚定现实主义态度:尽管它们是思维的可能对象,但摩尔写道,“这并不是它们的定义”;因为“无论有没有人思考它们,对它们的本质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判断的本质》4 页)。

乔治·爱德华·摩尔最著名的对唯心主义的批评包含在他的论文《唯心主义的驳斥》(1903)中。这篇论文的基本主题是将我们在意义上遇到的心灵与其对象之间的强烈区别扩展到感知经验上。摩尔在这里集中讨论了“蓝色感觉”的情况,并坚持认为这种经验是一种“透明”的意识或对蓝色的意识,它根本不是经验的“内容”,而是一种实在的存在,其存在并不依赖于经验。他在这里的论证部分是现象学的:“当我们试图内省蓝色感觉时,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有蓝色”(41);但他还争辩说,假设否则,即“蓝色”只是经验的内容,那么就假设它是经验的一种品质,使得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像蓝色的珠子一样是蓝色的,这在他看来是荒谬的。毫不奇怪,摩尔的批评者对这种比较并不满意,但直到 1940 年代杜卡斯提出了“副词”理论,即有一个感受到蓝色的人是一个“以蓝色感知”的人,摩尔的批评才得到了相当有力的回应。然而,摩尔论文中令人奇怪的是,他没有试图回应著名的“幻觉论证”。摩尔得出结论:“当我体验到‘蓝色’时,‘蓝色’与我所意识到的最崇高和独立的真实事物一样,既是一个对象,也不仅仅是经验的内容”(42)。正如他很快意识到的那样,在处理实际上不是蓝色但看起来是蓝色的情况下,还需要更多的论述。

乔治·爱德华·摩尔对唯心主义的批判性回应的最后一个方面涉及他对英国唯心主义的特征之一的唯一论的拒绝。这是一种整体主义的论点,即普通事物在本质上以一种密切的方式相互关联,它们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统一体”,这在某种意义上是唯一“真正”存在的事物,因为它的存在不依赖于其他任何事物的存在。这个论点特别是布拉德利的唯心主义的特征,根据这个特征,绝对是唯一真实的事物。在他的早期著作和《伦理学原理》中,摩尔对这个论点进行了大量的辩论性批评,但很难找到任何反对它的论据,而不是对现实主义多元论的坚定肯定。然而,稍后,在他的论文《外部和内部关系》(写于 1919 年)中,摩尔集中讨论了唯心主义内部关系的概念,这是唯一论的核心。摩尔反对所有关系都是内部关系的论点的论证从这样一种主张开始,即支持者有责任举出证据,因为它与我们的常识信念相冲突,即事物并非在本质上以一种方式相互关联,以至于对一件事物在某一方面的变化必然导致对其他一切事物的变化。摩尔随后论证,支持这个论点的最好理由涉及一种逻辑谬误;他展示了如何可以合理地但错误地从莱布尼兹的法则中推导出所有关系都是内部关系的论点,莱布尼兹的法则是一个无争议的原则,即在它们的关系上有所不同的事物在它们的身份上也必然有所不同。稍微简化一下,并使用摩尔的蕴涵概念(见下文),他的论证如下:

  1. 莱布尼兹的法则规定

xRy 蕴涵(z = x → zRy),

其中‘→’是真值条件

  1. 由于蕴涵是一种必然联系,人们可能推断

xRy → 必然地 (z = x → zRy)

  1. 从(2)可以立即推断出

xRy → 必然地 (x = x → xRy)

  1. 由于 x = x 本身就是一个必然真理,现在可以推断出

xRy → 必然 (xRy)

这表达了所有关系都是内在的命题。

因此,从表面上看,这个命题是从莱布尼兹的定律中推导出来的。然而,摩尔观察到,从(1)到(2)的步骤是无效的;它混淆了连接的必然性和结论的必然性。在普通语言中,这个区别并不明显,尽管用适当的形式语言很容易画出这个区别。

摩尔在这里的论证是一种复杂的非正式模态逻辑的作品;但是是否真正能够深入到布拉德利绝对唯心主义的动机核心是值得怀疑的。我个人的观点是,布拉德利的辩证法是建立在一种关于思想作为现实的表达的不足的不同命题上的,因此,人们必须更深入地挖掘布拉德利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以提取他的唯一论的基础,并展示其中的问题所在。

3. 伦理学原理

摩尔早期的主要成就是他的著作《伦理学原理》。它于 1903 年出版,但是这是摩尔在他 1897 年关于“伦理学的形而上学基础”的论文中开始的思考的顶点。然而,主要的推动力来自摩尔在 1898 年末在伦敦举办的一系列关于“伦理学要素”的讲座。摩尔将这些讲座的文本打字成稿,准备出版;但随着他的思想进展,他对文本进行了修改,《伦理学原理》就是这一修改的结果(这些讲座最近已经出版为《伦理学要素》)。前三章的大部分内容来自 1898 年的讲座;而后三章则是大部分新材料。

在前三章中,摩尔阐述了他对“伦理自然主义”的批评。这些批评的核心是这样一个论点:该立场涉及一种谬误,即“自然主义谬误”,即假设善良(摩尔认为是基本的伦理价值)可以用自然主义的术语来定义,比如快乐、欲望或进化过程。摩尔坚持认为,与所有这些主张相对立的是,善良是无法定义或无法分析的,因此伦理学是一门自主的科学,无法归纳为自然科学或形而上学。摩尔反对任何关于善良定义的可能性的主要论据是,当我们面对一个所谓的定义时,比如善良是我们渴望渴望的东西,我们可以知道这不是一个根据定义而真实的主张,因为它的真实性对我们来说仍然是一个“开放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仍然可以合理地对其产生怀疑,而这在我们理解这些词语的定义时是不可能的。这个论证的优点是值得怀疑的;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可以合理地怀疑一个定义的真实性,特别是当定义使用了我们普通理解中没有的发现时,这通常是自然科学定义的情况。但我认为,有一种修改摩尔论证的方式可以避开这个反对意见,即将其建立在认识论命题上,即伦理问题不能在没有明确涉及伦理信念的情况下得到回答。 这个论点对于自然主义对伦理价值的定义是有害的原因在于,定义在自然科学和其他领域中的一个重要作用是使人们能够以新的方式回答问题,否则是不可能的:多亏了将水定义为 H2O,而不是以其熟悉的表型来定义,我们才能确信一些彗星主要由水组成。但是,我们绝不会接受这样一个观点,即对于一个新的伦理问题的答案,例如关于使用人类胚胎进行干细胞研究的可接受性,可以通过找到一个伦理价值的定义来找到,这个定义使我们能够回答这个问题,而不需要依赖于用熟悉的伦理“表型”即明确的伦理概念来表达的信念。

这种对摩尔论点的辩护并未解决一个不同的问题,即该论点仅适用于涉及伦理价值定义的伦理自然主义版本,因此维持伦理价值是一种不可约的自然属性的自然主义立场不受该论点的影响。摩尔反对这种立场的论证基于这样一种主张:情境的伦理价值不是与其其他属性独立的特征,相反,它取决于其其他属性。正如他在《伦理学原理》第二版的序言中所表达的,但实际上从未出版过的,一件事物的“内在价值”取决于其“内在本质”,他用我们现在称之为“随附/监督”的关系来解释这种依赖(尽管摩尔并未使用这个术语):具有相同内在本质或自然属性的事物必须具有相同的内在价值(见“内在价值的概念”286 页)。摩尔认为,随附/监督并不是一种固有的还原关系,因此,即使它随附于自然属性,他仍然可以坚持善良不是一种自然属性的观点;但是,他假设,如果一个人认为善良本身是一种自然属性,那么它随附于其他自然属性的事实将使避免还原主义的论题成为不可能。因此,内在价值的随附/监督消除了非还原自然主义的选择,而不与他的伦理非自然主义观点相矛盾。

随附/监督与简化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后续的讨论已经表明,尽管我认为摩尔的立场是可辩护的,但这不是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的地方。相反,我想转向摩尔理论中核心的内在价值概念。其中一个方面很容易理解,即情境的“内在”价值和“工具性”价值之间的区别:这是情境固有的价值与仅取决于情境后果的价值之间的区别。尽管有这个区别,内在价值仍然是伦理价值的基本类型,因为工具性价值可以通过情境后果的内在价值来定义。但内在价值不仅仅是非工具性价值;因为它还要与摩尔所称的情境的“价值作为一部分”区分开来,即情境对于它所属的复杂情境的价值所做的额外贡献,超过了它的内在价值。这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熟悉的概念,但摩尔通过以下案例说明了这一点:尽管知识的内在价值很小,但对美丽艺术品的审美欣赏的价值(根据摩尔的说法,这是可能是最有价值的事物之一)在于对它的知识的增强。因此,即使它的内在价值很小,这种知识也可以具有相当大的“作为一部分”的价值。与以前一样,内在价值仍然是价值的基本概念,因为情境作为一部分的价值是根据复杂情境的整体内在价值来定义的,而情境作为一部分对复杂情境的价值超过了它自身的内在价值。然而,这一点意味着一件事物的内在价值不仅仅是与其后果无关的价值;它也是与其背景无关的价值。 因此,内在价值的概念应该是这样的,即一种情境的内在价值在所有情境中都是相同的——这就是为什么摩尔认为其内在价值仅取决于其“内在本质”。

这里有两个相关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涉及到某物的“作为一部分的价值”如何取决于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即当它作为一个复杂情境的元素出现时,它可能以一种不仅仅是将其内在价值考虑在内的方式影响后者的价值。摩尔在他的“有机整体原则”中确立了这种判断,宣称这种非聚合性的对复杂情境的评价是可能发生的。这里的问题不是摩尔的原则是不正确的,而是它似乎是不合理的,因为它对道德推理设置了障碍。第二个问题涉及到内在价值在所有情境中都是相同的这个论题。因为这似乎是错误的,比如,友谊的价值在不同的情境中是不同的。尽管正如摩尔所说,友谊通常是最有价值的事物之一,但在涉及到正义主张的情况下,比如在法庭上,它根本没有价值。因此,摩尔对绝对普遍内在价值的构想应该被一种允许在某些情境中“搁置”正常价值的构想所取代;一旦这一构想得以实施,并且配以比摩尔提供的更复杂的规范价值解释,我们有理由希望摩尔的有机整体非理性原则所捕捉到的现象能够找到一个更易理解的解释。

摩尔的伦理理论存在问题的另一个领域是他对伦理知识的解释。由于对伦理自然主义的敌视,摩尔否认伦理知识是经验探究的问题。但正如我们所见,他同样敌视康德的理性主义论点,即基本伦理真理是理性真理。相反,他认为伦理知识建立在对基本伦理真理的直观把握能力上,而我们无法给出理由,因为没有理由可给。这种做法的问题在于,如果我们无法为这种知识提供支持,那些不同意的人只能表示异议并继续前进;因此,伦理辩论很可能变成了表达相互冲突的判断,而这些判断无法得出解决。鉴于此,不足为奇的是,摩尔的伦理理论被认为削弱了道德的认知地位,从而直接导致了受到摩尔影响的人们,如 A·J·艾尔和 C·L·斯蒂文森,发展了伦理非认知主义。然而,摩尔对伦理问题的讨论还有另一面,他在这一面中发现自己反对快乐主义论点,即快乐是唯一具有积极内在价值的东西,尽管他正式上认为无法给出这样的论证。当从事这种“间接”辩证法时,摩尔认为自己是在寻求达成一致,而不是建立真理,尽管他也承认从第一人称的角度来看,这里几乎没有区别。由于这种间接方法没有融入他正式的伦理探究方法中,他对其前提几乎没有多少论述。但在我看来,这里可以找到一种“常识”伦理方法的起点,明显优于他正式的凭直觉判断关于任意复杂情境的相对内在价值的方法。

到目前为止,我已经讨论了摩尔的“元伦理学”,他对伦理价值的形而上学观点以及伦理知识的本质。这种强调反映了摩尔伦理理论中这一方面的最大影响力;但也值得简要提及他道德理论中的一些观点。摩尔提出了一个直接的后果主义解释/理论,即正确与善之间的关系:正确的行动是能产生最好结果的行动。实际上,由于我们很难自己确定什么是最好的结果,他允许我们最好遵循既定规则;因此,摩尔最终推荐了一种保守的规则后果主义形式,这一点遭到了凯恩斯和罗素的批评。后来的批评家,如罗斯,认为,由于摩尔将我们的个人责任置于产生最好结果的客观测试之下,他的立场没有充分捕捉到这些责任是如何从我们与特定人的关系中产生的;正如最近的批评者所说,摩尔的道德理论坚决是“与行动者无关”的,因此无法作为涉及不可约的“与行动者相关”价值的个人责任的解释/理论。

最后,在《伦理学原理》的最后一章中,摩尔阐述了他的“理想”——一个故意不系统化的内在善(如友谊和对美的欣赏)和内在恶(如痛苦的意识)的清单。摩尔选择的价值观令人瞩目:它与“布卢姆斯伯里”生活理想相联系,即致力于艺术和爱,而排除了平等和自由等社会价值观。由于摩尔坚持这些内在价值是不可比较的,因此对它们之间的优先级进行评估不可避免地成为个人判断的问题,从而增强了所得到的道德的个人主义性质。正如凯恩斯所说,摩尔的理想是一种世俗的“宗教”——对公共政策没有多大用处,但对于能够在详细的价值判断上达成不同意见的有才华的个人来说是很好的。

4. 哲学分析

当摩尔于 1911 年回到剑桥担任讲师时,罗素和怀特海德正在完成他们庞大的项目,展示数学的逻辑基础——《数学原理》。尽管摩尔既不是数学家也不是逻辑理论家,但他是第一个意识到罗素的新逻辑理论对哲学来说是一个重要工具并提供了重要新见解的人之一。其中一个例子涉及命题的地位,即思想的“对象”。正如我们上面所看到的,在他的早期工作中,摩尔强调命题完全独立于思想,并甚至提出事实只是真命题。但是,在他在 1910-1911 年的讲座《哲学的一些主要问题》中更多地思考虚假问题时,他清楚地意识到这个立场是错误的,因为命题的真实性不应影响其本体论地位,而将虚假命题赋予事实地位是荒谬的。因此,他现在否定了事实只是真命题的观点。根据摩尔的新观点,事实仍然由对象及其属性构成;但是命题呢?根据摩尔的观点,哲学家合理地谈论命题,以便确定与真理和推理问题相关的思想和语言方面,并在这样做时,似乎他们将命题视为真实实体。但是,摩尔现在认为,这种暗示是没有根据的:这里的错误是假设“每个似乎是某物的名称的表达实际上都是如此”(《哲学的一些主要问题》,266 页)。摩尔在这里没有明确提到罗素的不完全符号和逻辑虚构理论,但很明显,这是他所考虑的一种立场。新逻辑使人能够保持现实主义的外观,而不接受现实主义的形而上学。

然而,摩尔并不是罗素的盲目追随者。他对罗素关于蕴涵的解释持批评态度,罗素认为真值条件句表达了命题之间的逻辑蕴涵关系的全部内容,并引入了“蕴涵”一词来表示这种后者关系(《外部与内部关系》90 页及以下)。摩尔认识到蕴涵与逻辑必然性密切相关,但他认为蕴涵不仅仅是真值条件句的必然性问题,从而引发了关于这种关系的辩论,至今仍在继续。此外,摩尔对罗素对存在的处理也持批评态度,特别是他否认将存在视为特定对象的一阶谓词(对罗素而言,存在必须由存在量词来表示,因此是谓词的二阶谓词)。虽然与罗素一致认为存在不是一个简单的一阶谓词(因此,“温顺的老虎存在”的逻辑形式与“温顺的老虎咆哮”的形式不同),但摩尔认为诸如“这可能不存在”的陈述是完全有意义的,而且如果简单的陈述“这存在”没有意义的话,它们也不可能有意义(《存在是一个谓词吗?》145 页)。

摩尔对罗素逻辑的运用发生在他将分析作为哲学方法的更广泛背景下。尽管摩尔始终否认哲学只是分析,但不可否认它在他的哲学中起着核心作用,因此确定这种作用的动机非常重要。对于摩尔来说,这个问题尤为紧迫,因为他拒绝了二十世纪哲学的主要分析计划——无论是维也纳学派成员及其追随者(如 A·J·艾尔)的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原子主义,还是逻辑经验主义。在第一种情况下,摩尔拒绝了维特根斯坦的命题,即无论什么存在都是必然存在的;与一切关系都是内在的唯心主义命题一样,摩尔认为我们的常识信念,即一些存在的事物可能本来不存在,对于任何主张相反的哲学家来说都产生了强烈的推定,并且逻辑原子主义立场没有提供令人信服的理由来推翻这种推定。此外,摩尔认为并不是所有必然性都是逻辑必然性,正如维特根斯坦所主张的那样;在他的早期著作中,尽管他对康德持敌对态度,但他明确捍卫了必要的综合真理的概念,并且在这一点上没有改变主意。这一观点也成为他拒绝逻辑经验主义的理由,因为这个立场著名地包括了所有必要真理都是“分析性”的命题。但摩尔也承认,他对威廉·詹姆斯的实用主义的早期批评可以适用于逻辑经验主义的立场。关于詹姆斯,摩尔曾观察到,如果一个命题涉及过去,很可能我们处于一个命题及其否定都无法验证的情况,因为现在对这个问题没有任何证据。 但是,他争辩说,由于排中律,我们现在可以肯定地断言命题或其否定是真实的,这并不意味着真理是可验证的,这与詹姆斯的实用主义和逻辑经验主义都相悖。

那么,为什么摩尔认为命题的分析如此重要呢?部分原因在于他接受了罗素引入的一个原则——“我们能够理解的每个命题都必须完全由我们熟悉的成分组成”(罗素 91)。因此,这个原则激发了他对感官数据分析的关注,我将在稍后讨论。此外,在解释哲学分析的重要性时,他强调了搞清楚某个辩论中的问题的重要性;但是,他自己对分析的含义问题并不清楚。在他的早期著作中,他认为命题的分析在澄清命题的同时也澄清了其本体论的含义;因此,他认为对于关于物质对象的现象主义分析来说,这个分析质疑了这些对象的存在是一个反对意见。但是后来他持相反的观点,认为现象主义分析只是提供了关于它们存在的解释。在这两种立场之间,摩尔在他的 1925 年的论文《常识的辩护》(我将在下面进一步讨论)中认为,感官数据分析所展示的是感官数据是关于感知的命题的“主要或最终主题”(128)。我认为,这个说法反映了哲学分析对摩尔的真正重要性:它对他来说在形而上学上的重要性在于揭示了作为我们普通常识思维和交流主题的“最终”实体。

5. 知觉和感官数据

摩尔很快意识到他在《辩驳唯心主义》中提出的现实主义立场太过“天真”而难以维持;他必须能够以某种方式容纳“虚假”的外观。但是,摩尔采取的策略仍然符合《辩驳唯心主义》的基本论点,即应该根据经验的主要对象的属性来解释事物的外观,而不是经验本身的特质。为了阐述这个立场,摩尔引入了“感官数据”这个术语来描述这些经验的主要对象:

但是现在,当我们看到那个信封时,我们每个人都发生了什么?我将从描述我所经历的部分开始。我看到了一个特定的白色斑块,具有一定的形状... 这些东西:这个白色斑块,以及它的大小和形状,我确实看到了。我打算称这些东西为感官数据...(《哲学的一些主要问题》30 页)

摩尔在这里暗示,颜色、形状和大小是独立的感知数据;但他很快修改了术语,将这些视为他“实际看到”的视觉感知数据的属性,或者正如他通常所说的“直接理解”。

一旦以这种方式引入了感觉数据的概念,就很容易看出虚假的外观可以通过区分我们所感知的感觉数据的属性和引起这些感觉数据的物理对象的属性来处理。但是感觉数据和物理对象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摩尔认为有三个严肃的候选人需要考虑:(i)间接实在主义立场,根据这一立场,感觉数据是非物质的,但以某种方式由物理对象与我们的感官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ii)现象主义立场,根据这一立场,我们对物理对象的概念仅仅是表达我们所感知的感觉数据之间的观察到的和预期的一致性;(iii)直接实在主义立场,根据这一立场,感觉数据是物理对象的一部分——例如,视觉感觉数据是物理对象表面的可见部分。间接实在主义立场是他最初倾向的立场;但他可以看出,它使我们对物理世界的信念暴露于怀疑之中,因为它意味着构成对这些信念的证据的观察仅涉及非物质感觉数据的属性,并且我们没有明显的方法来获得进一步的证据来支持关于物理世界及其与我们的感觉数据之间关系的假设。这个论证让人想起伯克利对洛克的批评,因此摩尔仔细考虑了伯克利的现象主义替代方案。摩尔对这一立场的最初反应是,所暗示的物理世界的概念实在是太“奇特”了,难以置信。这可能被认为过于直观,就像医生。 乔治·爱德华·摩尔对伯克利的著名反对意见;但摩尔也能看到对现象主义立场存在实质性的反对意见,比如我们在识别和预测感觉数据之间的重要一致性时所依赖的正常方式,这些方式依赖于我们对物理空间位置和物理感官状态的信念,而这两者对于一致的现象主义者来说都是不可得到的。

到目前为止,摩尔的辩证法是熟悉的。不熟悉的是他的直接实在主义立场,即感觉数据是物理的。这个立场避免了迄今遇到的问题,但为了适应虚假的外观,摩尔必须允许感觉数据可能缺乏我们所感知到的属性。或许会觉得,就感觉数据而言,只要它们是对象,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摩尔现在需要提供关于感觉数据表面属性的解释,而他如何能够这样做而不违背感觉数据理论最初的动机,将这些表面属性解释为我们经验的属性,目前还不清楚。但实际上,摩尔反对这种直接实在主义立场的原因是他认为这会导致对幻觉处理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摩尔认为,我们所感知到的任何感觉数据都不是物理对象的一部分;因此,直接实在主义不能适用于它们,但没有理由认为它们在本质上与我们在正常经验中感知到的感觉数据有所不同。这最后一点可能会有争议,在某一点上,摩尔自己也考虑了“主观”和“客观”感觉数据之间的区别可能性;但一旦我们首先引入感觉数据作为经验的主要对象,要在这里做出区别并不容易,而不是假设比摩尔至少想要承认的经验更多。

摩尔对感知进行了比其他任何主题更广泛的写作。在这些著作中,他在这里列出的三种选择之间来回移动,却没有得出任何确定的结论。从外部来看,似乎很明显,导致他误入歧途的是感觉数据假设本身,他对感知的反思可以被视为对这一假设的推论归谬的延伸。直到他职业生涯的最后阶段,他才在杜卡斯的副词理论中遇到了对感觉数据假设的一个严肃的替代方案。但是副词理论并没有提供一个轻松的方式来避免摩尔所面临的困难:摩尔正确地反对杜卡斯,即感官领域的结构如何可以用副词术语来解释根本不清楚。然而,还有其他选择:特别是从 20 世纪初开始,现象学运动提供了一个基于感知固有的内在目的性的解释,避免了感觉数据理论的一些陷阱。我认为,摩尔没有与这个立场进行争论是可惜的,但这种超然是当时分析传统和现象学传统之间关系的典型特征。

6. 常识和确定性

摩尔拒绝唯心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他肯定了“常识”现实主义立场,即我们对世界的普通常识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摩尔首次明确支持这一立场是在他 1910-11 年的讲座《哲学的一些主要问题》中,但当他在 1925 年回应邀请描述他的“哲学立场”时,他将其确立为“捍卫常识”。摩尔在论文中首先列举了许多“真理”,比如“地球在我的身体出生之前已经存在了很多年”。关于这些真理,他首先断言自己对它们有确切的了解,其次,其他人同样确切地了解与自己相关的真理,第三,他知道这个第二个普遍真理(并且,间接地,其他人也知道)。因此,这些真理的真实性和普遍知识是常识的问题。摩尔在阐述了这些真理之后,承认一些哲学家否认了它们的真实性,或者更常见的是否认我们对它们的知识(尽管根据摩尔的说法,他们也知道它们),他试图表明这些否认是不连贯或不合理的。这些主张似乎对激进的哲学论证留下了很少的空间。但在论文的最后部分,摩尔认为他对常识的捍卫完全没有解决构成世界常识观点的真理性命题如何进行分析的问题;只要分析与所分析命题的真实性和可知性一致,分析可以是多么激进。因此,例如,他愿意承认哲学论证可能表明关于物质世界的命题的现象学分析是正确的。

这最后一点表明,摩尔对常识的辩护并不像人们一开始可能认为的那样对哲学理论构成限制;因为哲学分析可以揭示出关于“真实命题的主要或最终主题”的事实,这些事实并不是常识所认为的那样。当我们转向考虑摩尔最著名的论文《外部世界的证明》时,这一含义就变得重要起来——这是一篇 1939 年摩尔从剑桥教授职位退休时发表的英国学院讲座的文本。摩尔在这里设定了自己的任务,即提供“外部物体存在”的证明,这正是康德早先设定的任务。讲座的大部分内容都是用来解释什么是“外部物体”,摩尔声称这些物体的存在并不依赖于我们的经验。因此,他认为,如果他能证明任何这样的事物的存在,那么他就证明了“外部世界”的存在。然后,摩尔坚持认为他能做到这一点——

如何做到的呢?通过举起我的两只手,并在右手做出一定的手势时说:“这是一只手”,然后在左手做出一定的手势时补充说:“这是另一只手”(《外部世界的证明》166 页)。

摩尔接着辩称,他举起手的这个演示是对外部物体存在的“完全严格”的证明。因为它的前提确实蕴含着它的结论,并且这些前提是他当时知道为真的事物——

我知道通过将某个手势与我第一次说“这里”结合起来指示的地方有一只手,而通过将某个手势与我第二次说“这里”结合起来指示的不同地方有另一只手。如果有人提出我不知道这一点,只是相信这一点,或许这并不是事实!你也可以提出我不知道我现在站着说话——或许我并没有站着说话,也不确定我是否在说话!(《外部世界的证明》166 页)

自从摩尔提出这个观点以来,其意义一直备受争议。通常认为,摩尔在这里试图驳斥哲学怀疑论;而他的表演虽然引人入胜,但并不成功。但这种解释是错误的:摩尔公开表示他的目标是证明外部世界的存在,而不是证明他对外部世界的存在的知识。摩尔在随后对他的演讲进行的讨论中清楚地阐述了这一点:

我有时区分了两个不同的命题,每个命题都是一些哲学家提出的,即(1)命题“没有物质事物存在”和(2)命题“没有人确切知道是否存在任何物质事物”。在我最新的英国学院讲座《外部世界的证明》中,我暗示对于第一个命题,可以通过举起你的一只手并说“这只手是一件物质事物;因此至少存在一件物质事物”来证明其为假。但对于这两个命题中的第二个……我认为我从未暗示过它可以通过任何如此简单的方式证明其为假……(《回应我的批评者》668 页)

因此,暂且不考虑反怀疑的意图,需要评估的是摩尔证明的形而上学意义,作为一个“外部世界”的证明。显然,这一切都取决于什么被视为“外部”,特别是摩尔证明他的手存在证明了那些与经验或思考完全无关的事物的存在。我认为,显而易见的是它并没有;因为这个问题取决于更广泛的关于唯心主义的哲学问题,这种方式根本无法解决。摩尔自己在真理问题和分析问题之间的区别应该在这里引入。摩尔的“证明”证明了一个简单真理的“经验”真实性,即他有手;但它完全没有回答这个真理的分析问题。然而,正是在分析层面上,我们才能回答这个“超验”的问题,即像手这样的事物是否完全独立于经验和思考。

虽然如我所指出的,摩尔并不打算将他的“证明”作为对怀疑论的驳斥,但他经常反对怀疑主义观点;在他的早期著作中,尽管刚才引用的那段话,他有时给人的印象是,他认为可以通过提出一个直接的知识案例来驳斥怀疑论,比如“我知道这是一支铅笔”。但经过审查,他在这里的策略更加微妙;他想要论证我们主要通过这种直接案例来理解知识,并因此认为怀疑论的论证是自相矛盾的:一方面,它们依赖于关于知识限制的一般原则,因此假设了对知识的某种理解,但另一方面,它们通过暗示没有这样的直接案例来削弱这种理解。然而,这种论证的力量是有争议的,因为怀疑论者总是可以将他的论证呈现为对知识可能性的归谬推理;对摩尔试图证明怀疑论存在某种实用上的不一致性的其他尝试也适用同样的观点。

在他最后两篇著作《四种怀疑形式》和《确定性》中,摩尔也许对这些早期的论证不满意,并对他的“证明”的误解感到不满,他回到了这个问题,并自我挑战驳斥笛卡尔怀疑论。众所周知,在《确定性》的结尾,摩尔承认失败:他同意如果他不知道自己不是在做梦,那么他也不知道自己站着说话这样的事情,他(带有保留地)接受他不能确定地知道自己不是在做梦。大多数评论家都认为摩尔在这里迷失了方向。但是不清楚的是,摩尔没有明显的错误。尽管如此,“常识”对怀疑论的回应的可行性仍然是后来讨论这个主题的一个重要特征。当摩尔明确指出,尽管罗素经常表达怀疑,但罗素在成千上万次的场合中,毫无疑问地确信自己是坐着的时候,他显然是正确的。但是在这里难以实现的是,对怀疑论辩证法的表述既能显示摩尔“常识”肯定的重要性,又能避免在面对怀疑论的论证时对知识不需要被证明的教条坚持。我个人认为,维特根斯坦的著作《论确定性》,受到摩尔的很大影响,最能说明如何实现这一点,但这不是展示这一成就的地方。

7. 摩尔的遗产

摩尔不是一个系统的哲学家:与里德的常识哲学不同,摩尔的“常识”并不是一个系统。即使在伦理学中,他最接近提出一个“理论”的地方,他明确否认提供关于善的系统解释的任何愿望。因此,正如前面的讨论所显示的那样,摩尔的遗产主要是一系列的论证、难题和挑战。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补充是“摩尔悖论”:如果我对某事物的看法是错误的,那么我相信的就是一个事实不符的东西——比如说,我相信正在下雨,但实际上并没有下雨。然而,如果我通过说“现在没有下雨,但我相信正在下雨”来归因于自己的错误,那么我的陈述就是荒谬的。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我说一些关于自己是真实的事情是荒谬的?摩尔本人认为,这里的解释就是我们通常相信我们所说的事情,所以当说“现在没有下雨”时,我暗示了我相信这一点;但维特根斯坦正确地看到,这个解释是肤浅的,摩尔在这里指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现象,涉及到我们作为思考者对自己身份的感知。

这个案例是典型的。摩尔具有无与伦比的辨识哲学“现象”的能力。他自己对其重要性的讨论并不总是令人满意;但他将首先承认自己的可犯错误性。重要的是,如果我们从他的起点开始,我们可以确信我们正在处理一些能够告诉我们有关自己和世界的重要信息的东西。

Bibliography

Primary Sources

[* indicates the edition used for page references in this entry]

  • ‘The Nature of Judgment’ Mind 8 (1899) 176-93. Reprinted in **G. E. Moore: Selected Writings*1-19.

  • ‘Truth’ in J. Baldwin (ed.)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 Macmillan, London: 1901-2. Reprinted in *G. E. Moore: Selected Writings 20-2.

  • ‘The Refutation of Idealism’ Mind 12 (1903) 433-53. Reprinted in Philosophical Studies and in **G. E. Moore: Selected Writings*23-44.

  • Principia Ethic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903. *Revised edition with ‘Preface to the second edition’ and other papers, ed. T. Baldwi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993.

  • Ethics Williams & Norgate, London: 1912.

  • ‘External and Internal Relations’ _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_20 (1919-20) 40-62. Reprinted in Philosophical Studies and in *G. E. Moore: Selected Writings 79-105.

  • ‘The Conception of Intrinsic Value’ in Philosophical Studies. Reprinted in *Revised edition of Principia Ethica, 280-98.

  • Philosophical Studies K. Paul, Trench, Trubner & Co, London: 1922.

  • ‘A Defence of Common Sense’ in J. H. Muirhead (ed.) Contemporary British Philosophy (2nd series), Allen and Unwin, London: 1925, 193-223. Reprinted in Philosophical Papers and in **G. E. Moore: Selected Writings*106-33.

  • ‘Is Existence a Predicate?’ Aristotelian Society Supplementary volume 15 (1936) 154-88. Reprinted in Philosophical Papers and in *G. E. Moore: Selected Writings 134-46.

  • ‘Proof of an External World’ Proceedings of the British Academy 25 (1939) 273-300. Reprinted in Philosophical Papers and in *G. E. Moore: Selected Writings 147-70.

  • ‘A Reply to My Critics’ in P. A. Schilpp (ed.) The Philosophy of G. E. Moore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Evanston ILL: 1942, 535-677.

  • Some Main Problems of Philosophy George, Allen and Unwin, London: 1953.

  • ‘Certainty’ in Philosophical Papers 226-251. Reprinted in *G. E. Moore: Selected Writings 171-96.

  • Philosophical Papers George, Allen and Unwin, London: 1959.

  • The Elements of Ethics, T. Regan (ed.),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Philadelphia PA: 1991.

  • G. E. Moore: Selected Writings, T. Baldwin (ed.), Routledge, London: 1993.

For a complete bibliography of Moore's published writings up to 1966, see P. A. Schilpp (ed.) The Philosophy of G. E. Moore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Evanston ILL: 1942, 691-701.

Secondary Sources

General

  • P. A. Schilpp (ed.) The Philosophy of G. E. Moore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Evanston ILL: 1942.

  • A. Ambrose and M. Lazerowitz (eds.) G. E. Moore: Essays in Retrospect Allen and Unwin, London: 1970.

  • T. Baldwin G. E. Moore Routledge, London: 1990.

Section 1. Life and Career

  • J. M. Keynes ‘My Early Beliefs’ in Two Memoirs Hart-Davis, London: 1949.

  • G. Ryle ‘G. E. Moore’ in Collected Papers I, Hutchinson, London: 1971.

Section 2. The Refutation of Idealism

  • C. Ducasse ‘Moore's Refutation of Idealism’ in P. A. Schilpp (ed.) The Philosophy of G. E. Moore.

  • P. Hylton Russell, Idealism and the Emergence of Analytic Philosoph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1990.

Section 3. Principia Ethica

  • C. D. Broad ‘Certain Features in Moore's Ethical Doctrines’ in P. A. Schilpp (ed.) The Philosophy of G. E. Moore.

  • W. J. Frankena ‘Obligation and Value in the Ethics of G. E. Moore’ in P. A. Schilpp (ed.) The Philosophy of G. E. Moore.

  • W. J. Frankena ‘The Naturalistic Fallacy’ Mind 48 (1939).

  • N. M. Lemos Intrinsic Valu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994.

  • W. D. Ross The Right and the Goo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1930.

  • N. Sturgeon ‘Ethical Intuitionism and Ethical Naturalism’ in P. Stratton-Lake (ed.) Ethical Intuitioni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2002.

  • Ethics 113 (2003) — special edition for centenary of Principia Ethica

  • The Journal of Value Inquiry 37 (2003) — special edition for centenary of Principia Ethica.

Section 4. Philosophical Analysis

  • B. Russell The Problems of Philosophy, Williams and Norgate, London: 1912.

  • N. Malcolm ‘Moore and Ordinary Language’ in P. A. Schilpp (ed.) The Philosophy of G. E. Moore.

  • J. Wisdom ‘Moore's Technique’ in P. A. Schilpp (ed.) The Philosophy of G. E. Moore.

Section 5. Perception and Sense-data

  • O. K. Bowsma ‘Moore's Theory of Sense-data’ in P. A. Schilpp (ed.) The Philosophy of G. E. Moore.

  • R. Chisholm ‘The Theory of Appearing’ in R. Swarz (ed.) Perceiving, Sensing and Knowing Doubleday & Co., Garden City NY: 1965, 168-86.

  • G. A. Paul ‘Is There a Problem about Sense-Data?’ in R. Swarz (ed.) Perceiving, Sensing and Knowing Doubleday & Co., Garden City NY: 1965, 271-87.

Section 6. Common Sense and Certainty

  • T. Clarke ‘The Legacy of Skepticism’ Journal of Philosophy (1972).

  • N. Malcolm ‘Defending Common Sense’ Philosophical Review (1949).

  • N. Malcolm ‘Moore and Wittgenstein on the sense of “I Know”’ in Thought and Language,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Ithaca NY: 1977.

  • M. McGinn Sense and Certainty Blackwell, Oxford: 1989.

  • A. Stroll Moore and Wittgenstei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994.

  • B. Stroud _The Significance of Philosophical Skepticism_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1984.

  • L. Wittgenstein On Certainty Blackwell, Oxford: 1969.

  • C. J. Wright ‘Facts and Certainty’ _Proceedings of the British Academy_lxxi (1985) 429-72.

Section 7. Moore's Legacy

  • L. Wittgenstein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Blackwell, Oxford: 1953 (see part II section x for ‘Moore's paradox’).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analysis | Ayer, Alfred Jules | Bradley, Francis Herbert | consequentialism | Kant, Immanuel | metaethics | Moore, George Edward: moral philosophy | moral non-naturalism | naturalism: moral | perception: epistemological problems of | perception: the problem of | propositions | reasons for action: justification, motivation, explanation | Reid, Thomas | Russell, Bertrand | sense data | skepticism | supervenience | truth: identity theory of | value: intrinsic vs. extrinsic | Wittgenstein, Ludwig

Copyright © 2004 by Tom Baldwin <trb2@york.ac.uk>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