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 Leibniz, Gottfried Wilhelm (Brandon C. Look)

首次发表于 2007 年 12 月 22 日星期六;实质性修订于 2013 年 7 月 24 日星期三。

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1646-1716)是 17 世纪和 18 世纪伟大的思想家之一,被誉为最后的“通才”。他在形而上学、认识论、逻辑、宗教哲学以及数学、物理学、地质学、法学和历史学等领域做出了深刻而重要的贡献。即使是与莱布尼茨观点常常相左的 18 世纪法国无神论者和唯物主义者丹尼·狄德罗,也对他的成就感到敬畏,他在《百科全书》中对莱布尼茨的条目中写道:“也许没有人像莱布尼茨那样阅读过这么多书,研究过这么多东西,沉思过这么多,写过这么多……他对世界、上帝、自然和灵魂的论述是最崇高的雄辩。如果他的思想像柏拉图那样富有才华地表达出来,莱比锡的哲学家将不会让雅典的哲学家让步”(《全集》,第 7 卷,第 709 页)。事实上,狄德罗在这篇文章中几乎感到绝望:“当一个人将自己的才华与莱布尼茨的才华相比较时,他会有冲动把自己的书扔掉,在某个被遗忘的角落悄悄地死去”(《全集》,第 7 卷,第 678 页)。一个多世纪后,戈特洛布·弗雷格(Gottlob Frege)幸运地没有因绝望而抛弃他的书籍,他表达了类似的钦佩之情,宣称“在他的著作中,莱布尼茨散布了如此丰富的思想种子,以至于在这方面他几乎是独一无二的”(《遗著》,第 9 页)。本文的目的主要是介绍莱布尼茨的生平,并总结和阐述他在形而上学、认识论和哲学神学领域的观点。

请注意,在本条目中,使用以下标准缩写:PC(矛盾原则),PSR(充分理由原则),PII(不可辨别性原则),PIN(概念中的谓词原则)和 CIC(完全个体概念)。


1. 生命

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于 1646 年 7 月 1 日出生在莱比锡,比三十年战争的结束早两年,该战争曾肆虐中欧。他的家庭是路德教徒,属于受过教育的精英阶层:他的父亲弗里德里希·莱布尼茨是莱比锡大学的法学家和道德哲学教授,他的母亲卡塔琳娜·施穆克是一位法学教授的女儿。莱布尼茨的父亲于 1652 年去世,他的后续教育由母亲、叔叔和据他自己所述,他自己指导。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获得了父亲广泛的图书馆的使用权,并开始研究其中的内容,特别是古代历史和教父们的著作。

1661 年,莱布尼茨开始在莱比锡大学接受正式的大学教育。由于笛卡尔、伽利略、加森迪、霍布斯等人的“现代”哲学在德语地区尚未产生重大影响,莱布尼茨的哲学教育主要是学院派的性质,尽管他也接触到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元素。在莱比锡期间,莱布尼茨遇到了雅各布·托马修斯,他对莱布尼茨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指导了莱布尼茨的第一部哲学论文《个体化原则》(De principio individui)。也许正是托马修斯最大程度地灌输了莱布尼茨对古代和中世纪哲学的极大尊重。事实上,莱布尼茨哲学生涯的一个主题就是他希望将现代哲学与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学院派和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传统的哲学相调和。在莱比锡获得学士学位后,他继续在奥尔多夫大学深造。在那里,莱布尼茨于 1666 年发表了非常独创的《组合艺术论文》(Dissertatio de arte combinatoria),这部作品勾勒出了一个“普遍特征”和逻辑演算的计划,这个主题将在他余生中占据了他大部分时间。尽管莱布尼茨在 1667 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后被提供了法学教职,但他心中有着不同的未来规划。

在那一年,莱布尼茨遇到了巴伦·约翰·克里斯蒂安·冯·博因堡男爵,他是一个皈依天主教的新教徒,他能够为莱布尼茨在美因茨选帝侯那里获得一个职位。在选帝侯的宫廷中,莱布尼茨创作了一系列哲学神学作品,即《天主教证明》(Catholic Demonstrations),这是莱布尼茨终身和平主义的又一体现: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试图为新教和天主教的和解提供基础和理由。莱布尼茨还将思维转向自然哲学,终于有机会研究一些现代作品;结果是在 1671 年完成了一部两卷的著作,《新物理假设》(Hypothesis physica nova)。第一部分《抽象运动理论》(Theoria motus abstracti)献给巴黎科学院,第二部分《具体运动理论》(Theoria motus concreti)献给伦敦皇家学会。然而,鉴于他的境遇,这些作品不太可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因为莱布尼茨不得不在这个领域里创作业余作品。

然而,这种情况在 1672 年发生了变化,当时莱布尼茨得到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机会:迈因茨选帝侯派他去巴黎进行外交使命,当时巴黎是学术和科学的中心。莱布尼茨在巴黎逗留了四年(1673 年还短暂去了伦敦),在此期间他遇到了许多知识界的重要人物,其中包括安托万·阿尔诺、尼古拉斯·马勒布朗什,以及最重要的是荷兰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正是他,"伟大的惠更斯"(正如约翰·洛克在《人类理解论》的献辞中称他),收养了莱布尼茨,并教导他哲学、物理学和数学的发展。莱布尼茨在巴黎期间不仅能与 17 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交流,还获得了笛卡尔和帕斯卡的未发表手稿。根据莱布尼茨的说法,正是在阅读帕斯卡的数学手稿时,他开始构思最终成为他的微积分和无穷级数研究的内容。在这段时间里,莱布尼茨还设计了一台能够进行加减乘除运算的计算机(见其他互联网资源中的图片)。他在 1673 年去伦敦的旅行部分是为了向皇家学会展示他的设计。

当莱布尼茨在巴黎过着精神生活时,他的雇主去世了,莱布尼茨被迫寻找另一个职位。最终,他在汉诺威的布伦瑞克公爵约翰·弗里德里希的图书馆担任馆长。在前往汉诺威的途中,莱布尼茨在 1676 年 11 月 18 日至 21 日期间停留在阿姆斯特丹与斯宾诺莎会面,这是后者去世前三个月;根据莱布尼茨自己的笔记,他们谈论了斯宾诺莎尚未出版的《伦理学》、笛卡尔物理学以及莱布尼茨改进的本体论证明(见下文)。尽管莱布尼茨在晚期的 1680 年代曾前往意大利进行汉诺威王朝的历史研究,并进行了许多较短的旅行(包括前往维也纳),但他的余生基本上都在汉诺威及其周边地区度过,担任不同职务为宫廷服务,首先是为约翰·弗里德里希服务,直到他在 1680 年去世,然后是为约翰·弗里德里希的兄弟恩斯特·奥古斯特服务(从 1680 年到 1698 年),最后是为后者的儿子格奥尔格·路德维希服务,他在 1714 年成为英国的乔治一世。莱布尼茨与恩斯特·奥古斯特和格奥尔格·路德维希的关系并不像他与最初的雇主那样友好,但他与恩斯特·奥古斯特的妻子苏菲关系密切,她是波希米亚的伊丽莎白公主的妹妹,与笛卡尔有着重要的哲学通信。(苏菲也是伊丽莎白·斯图亚特的女儿,正因为这个原因,她的儿子成为了英国国王。)

虽然莱布尼茨可能感到与欧洲的知识界有一定的隔离,但他通过广泛的通信网络与之保持联系。(莱布尼茨在一生中与 1100 多个不同的人交换了信件。)尽管作为图书馆馆长、历史学家和汉诺威宫廷的特命顾问,莱布尼茨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他能够完成一项在广度、深度和数量上都令人惊叹的工作。

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的最后几年很不幸。他与牛顿及其追随者就微积分的发现优先权进行了激烈的争论,甚至被指控窃取了牛顿的想法。(现在大多数数学史学家认为牛顿和莱布尼茨独立地发展了他们的想法:牛顿首先发展了这些想法,而莱布尼茨首先发表了。)在法庭上,他因为他的假发和过时的服装(想象一下 1670 年代的巴黎!)而受到嘲笑。当乔治变成乔治时,英国对莱布尼茨的敌意如此之大,以至于莱布尼茨被要求留在汉诺威而不是跟随雇主去伦敦。莱布尼茨于 1716 年 11 月 14 日去世。

1.1 主要著作年表

1684

关于知识、真理和思想的沉思录

1686

* 形而上学演讲*

1686f

与阿尔诺通信

1689

* 原始真理*

1695

New System

1695

* 动力学样本*

1697

关于事物的最终起源

1698

* 关于自然本身*

1699f

与德沃尔德通信

1704

人类理解的新论文

1706f

与德·博斯通信

1710

Theodicy

1714

Monadology

1714

自然与恩典的原则

1715f

与克拉克的通信

2. 莱布尼茨哲学概述

与那个时期的大多数伟大哲学家不同,莱布尼茨并没有写一部巨著;没有一本书可以说包含了他思想的核心。虽然他确实写了两本书,《上帝正义论》(1710 年)和《论人类理解的新论文》(完成于 1704 年,但直到 1765 年才出版),但研究莱布尼茨思想的学者必须从他众多的著作中拼凑出他的哲学观点:发表在学术期刊和更流行的期刊上的论文;作者放弃的未发表作品;以及他的许多信件。此外,莱布尼茨的许多著作尚未出版。莱布尼茨作品的权威学术版本,即阿卡德米版,迄今只出版了他 1663 年至 1690 年的哲学著作;换句话说,他写作生涯的一半才被涵盖。而且,确定作品的日期往往依赖于对莱布尼茨所写纸张和水印等的仔细分析。(因此,例如,重要的短篇作品《原理真理》因其内容而常被认为是 1686 年的作品(如 AG 所示),但最近被阿卡德米编辑重新确定为 1689 年,因为有一个水印。)将莱布尼茨的哲学观点拼凑成一个系统整体更加困难,因为莱布尼茨似乎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对许多问题的观点发生了变化,或者至少进行了精细的调整,并且他总是非常清楚(有人可能会说过于清楚)他的写作受众。

如上所述,莱布尼茨的智力训练完全符合斯科拉学派和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传统;因此,他的背景是亚里士多德主义、柏拉图主义和正统基督教。然而,随着他对十七世纪现代哲学的了解越来越深入,他开始看到其中许多优点。尽管对细节持怀疑态度是有一定理由的,但莱布尼茨在 1714 年给尼古拉斯·雷蒙德的自画像所表达的精神可以作为接近他的作品的有益指南。他写道:

……我试图揭示并统一埋藏在所有不同哲学派别观点下的真理,并且我相信我已经添加了一些自己的东西,向前迈出了几步。我从最早的年轻时期开始研究的环境使我在这方面有些便利。我在少年时期发现了亚里士多德,甚至斯科拉学派也没有排斥我;即使现在我也不后悔。但是,柏拉图和普罗提诺斯也给了我一些满足,更不用说其他我后来咨询过的古代思想家了。在完成了琐碎的学校教育后,我接触到了现代思想家,我还记得在莱比锡郊外的罗森塔尔(Rosental)的一片树林里,我 15 岁时在思考是否要保留实质形式。最终机械论占了上风,并引导我专注于数学……但是当我寻找机械论的最终原因,甚至运动定律的原因时,我非常惊讶地发现它们无法在数学中找到,而我必须回到形而上学。这使我回到了内在目的论,并从物质转向形式,最后在我的思考中经过许多修正和前进的步骤后,我明白了单子或简单实体是唯一真正的实体,而物质事物只是现象,虽然有很好的基础和联系。柏拉图,甚至后来的学院派和怀疑论者也对此有所领悟……我自认为已经深入了解了这些不同领域的和谐,并且看到只要它们不相冲突,两方都是正确的;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是机械地发生,同时也是形而上学的,但机械的根源是形而上学。(G III 606/L 654–55)

再次,有理由怀疑莱布尼茨在进行哲学漫游时是否真的只有十五岁,以及他是否真的阅读过现代哲学的任何著作,以及在多大程度上阅读过。然而,这幅自画像确实表达了莱布尼茨著作中所见到的一些东西:以非常创造性和复杂的方式将古代哲学和现代哲学的各种思想融合在一起。

给雷蒙德的信清楚地表明莱布尼茨对现代哲学的某些方面持有保留意见,这些疑虑源于并将他带回到亚里士多德和基督教柏拉图主义的这种折衷主义混合。因此,最有帮助的方式可能是将莱布尼茨的哲学视为对两组现代对手的反应:一方面是笛卡尔及其追随者;另一方面是霍布斯和斯宾诺莎。

莱布尼茨对笛卡尔及其追随者的批评主要集中在笛卡尔对物体或实体的描述上。根据笛卡尔的观点,物体的本质是延展性;也就是说,物质实体只是一个具体的几何对象,具有大小、形状和运动。这个观点实际上是莱布尼茨最初被吸引的新机械哲学的基石。然而,莱布尼茨发现了这个观点存在两个不同的问题。首先,笛卡尔声称物体的本质是延展性,这意味着物质是无限可分的。但是如果物质是无限可分的,那么人们永远无法达到某种本体论基层存在的简单统一体。其次,如果物质只是延展性,那么在其本质中就没有活动的源泉。莱布尼茨认为,如果是这样的话,世界上的物体就不能被视为实体。

尽管霍布斯和斯宾诺莎有着各自的差异,但他们提出了一些令人反感和深感困扰的论点,这些论点被莱布尼茨(以及他的大多数同时代人)视为巨大的威胁:唯物主义、无神论和必然主义。莱布尼茨对霍布斯式和斯宾诺莎式的必然主义的回应可能是最有趣的,因为他试图发展一种关于行动和偶然性的解释,以保护神圣和人类的自由。正如将要展示的那样,莱布尼茨哲学的核心观点是,上帝从无限多个可能的世界中自由选择了最好的世界,一个人可以说是自由行动的当且仅当该行动的相反行动不会导致矛盾。(这个主题将主要在关于莱布尼茨模态形而上学的文章中讨论。)

3. 莱布尼茨哲学的一些基本原则

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在 Monadology §§31–32 中断言:“我们的推理基于两个伟大的原则,即矛盾原则... [和]充分理由原则” (G II 612/AG 217)。除了这两个伟大的原则,还可以添加四个:最佳原则、概念中的谓词原则、不可辨别性原则和连续性原则。这些原则之间的关系比人们预期的要复杂。莱布尼茨有时暗示最佳原则和概念中的谓词原则可以被视为他的“两个伟大原则”的基础;然而,在其他时候,所有四个原则似乎都在一个循环蕴涵的系统中共同发挥作用。虽然在当代分析形而上学的讨论中,不可辨别性原则通常被作为一个独立的公理呈现,但莱布尼茨告诉我们它是从这两个伟大原则中得出的。最后,连续性原则或定律实际上是莱布尼茨从数学工作中引用并应用于世界中的无限单子层次和它们的感知质量的原则;它似乎只从充分理由原则中得到脆弱的支持。

3.1 最佳原则

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提出了许多关于上帝存在的论证,这些论证对哲学神学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将在下文中讨论。但他的体系中最基本的原则之一是上帝总是为了最好的行动。虽然这通常被视为公理,但《形而上学演讲》的开篇确实提出了一些论证:“上帝是一个绝对完美的存在”;“力量和知识是完美的,只要它们属于上帝,就没有限制”;“由此可知,上帝拥有至高无上和无限的智慧,不仅在形而上学上,而且在道德上都以最完美的方式行动…”(AG 35)这对于一个有神论者来说可能并不是一个令人惊讶的主张,但并不明显上帝必须总是为了最好的行动,甚至创造最好的世界。(参见亚当斯 1972 年)莱布尼茨有时隐含地,有时明确地在他的形而上学中诉诸于这一原则,尤其是当他同时运用充分理由原则时。事实上,当涉及到世界的创造时,上帝选择这个世界的“充分理由”是这个世界是所有可能世界中的“最好”;换句话说,在这种情况下,充分理由原则本质上就是最好原则。

3.2 谓词-概念原则(PIN)

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对真理有一个非常独特的概念,这个概念贯穿了他的大部分形而上学。但是这个真理概念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参见《后分析学》I.4),正如莱布尼茨自己所说的,并且它也出现在阿尔诺和尼科尔的《逻辑学或思维的艺术》(第四卷,第六章)中。正如莱布尼茨在给阿尔诺的一封信中所说,“在每个真实的肯定命题中,无论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无论是普遍的还是特殊的,谓词的概念在某种程度上都包含在主语的概念中。谓词在主语中;否则我不知道什么是真理”(G II 56/L 337)。正如他在《原理真理和形而上学论》中告诉我们的那样,许多事情都可以从谓词-概念原则(PIN)中推导出来,包括他认为正确的必要性和偶然性的分析。

3.3 矛盾原则(PC)

莱布尼茨也遵循亚里士多德(参见《形而上学》IV.3),非常强调同一性原则或矛盾原则(PC)。矛盾原则简单地表明“一个命题不能同时为真和为假,因此 A 就是 A,不能是非 A”(G VI 355/AG 321)。根据莱布尼茨的说法,他形而上学体系的原理真理是同一性,但是在一个引人注目的举措中,他将矛盾原则与谓词-概念原则(PIN)结合起来,并在《原理真理》中断言“所有剩余的真理都通过定义被归结为原理真理,也就是通过概念的分解”(A VI iv 1644/AG 31)。此外,矛盾原则和谓词-概念原则的结合意味着,由于在任何真命题中,谓词明确或隐含地包含在主语中,这对于所有肯定的真理都是如此,无论它们是普遍的还是特殊的,必然的还是偶然的。莱布尼茨将利用这个看似无害的原则来得出关于实体和模态性质的深刻的形而上学结论。

3.4 充分理由原则(PSR)

充分理由原则(PSR)在其经典形式中简单地表明没有什么是没有理由的(nihil est sine ratione),或者没有因果关系就没有效果。正如莱布尼茨所指出的,这个原则“必须被认为是人类知识中最伟大和最富有成果的一部分,因为在它之上建立了形而上学、物理学和道德科学的很大一部分”(G VII 301/L 227)。在《自然与恩典原理》中,莱布尼茨暗示称,没有没有充分理由的事情发生意味着没有任何事情发生的方式是不可能的,因为只要有足够的信息,就可以给出为什么事情是这样而不是其他方式的理由。然而,在《单子论》和其他地方,莱布尼茨坦率地承认“大多数时候这些理由对我们来说是无法知道的”(G VI 612/AG 217)。虽然每个事件都必须有原因,每件事情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其他方式的理由可能看起来并不新奇,但莱布尼茨看到的是这个原则与他的其他形而上学原则之间的联系是值得注意的。根据莱布尼茨的观点,PSR 实际上必须从 PIN 中得出,因为如果存在一个没有理由的真理,那么就会有一个主语不包含谓语的命题,这违反了莱布尼茨对真理的理解。

3.5 不可分辨同一性原则(PII)

PC 和 PSR 可能看起来无害,但莱布尼茨的另一个著名原则,即不可辨别性原则(PII),更具争议。(另请参阅关于不可辨别性的条目。)在莱布尼茨典型的表述中,PII 规定“两个物质不能完全相似,只在数量上不同”(A VI, iv, 1541/AG 42)。换句话说,如果两个事物共享所有属性,则它们是相同的,或者 (∀F)(F x ↔ F y) → x = y。然而,特别重要的是要注意,莱布尼茨坚决排除某些类型的属性,这些属性不能被视为产生差异的属性,其中最重要的是时空属性。这就是莱布尼茨在断言纯粹外在(即关系性)决定不存在时的意思之一。因此,事物的质量相同但存在于不同位置的两个物质块是不可能的。在莱布尼茨的观点中,任何这种外在差异都必须建立在内在差异的基础上。正如他在《新论》中所说,

尽管时间和地点(即与外部事物的关系)确实使我们能够区分那些仅凭自身很难区分的事物,但事物本身仍然是可区分的。因此,尽管事物的多样性伴随着时间或地点的多样性,但时间和地点并不构成身份和多样性的核心,因为它们(即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对事物产生不同的状态。还可以补充的是,我们必须通过事物来区分一个时间或地点与另一个时间或地点,而不是相反。(A VI vi 230/RB 230)

还有一个相关的,虽然不受争议的“相同物的不可辨性原则”:如果两个事物是相同的,那么它们共享所有属性,或者 x = y → (∀F)(F x ↔ F y)。这两个原则的结合有时被称为“莱布尼茨定律”:如果两个事物共享所有属性,那么它们是相同的,或者 x = y ↔ (∀F)(F x ↔ F y)。(不幸的是,有时只有“相同物的不可辨性原则”被这样称呼。)

值得注意的是,在莱布尼茨的《初级真理》和与克拉克的通信中,他将 PII 不是作为他系统的基石公理,而是作为 PC 和 PSR 的结果。简而言之,描绘这个论证的一种方式是:

(1)假设在我们的世界 W 中有两个不可辨的个体 a 和 b。

(2)

如果这是事实的话,那么必须存在一个可能的世界 W*,在这个世界中 a 和 b 是“交换”的。

(3)

但是如果这是事实的话,那么上帝选择 W 而不是 W*就没有理由。

(4)

但是上帝必须有他所行动的理由。(PSR)

(5)

因此,我们最初的假设必须是错误的。在我们的世界中没有两个无法区分的个体。(PII)

现在,上面已经说过,莱布尼茨排除了纯粹外在的称谓(或关系属性)作为构成个体的属性种类之一。允许纯粹外在的称谓将意味着接受这样一种可能性,即两个事物在其内在属性方面是相同的,而在其关系属性方面是可以区分的,因为它们的关系属性并不是由其内在属性决定的。(再次强调,如果将关系属性纳入个体的本质中,那么 PII 将相对较弱。当然,存在于不同时空位置的两个事物是不同的,这是莱布尼茨在上述《新论》中所承认的。)但是,如果我们遵循莱布尼茨的观点,排除将这种关系属性作为区分属性的可能性,并对上述论证进行反思,我们就会发现世界是通过个体的内在属性来区分的,而这种差异与一个世界的相对伟大或完美有关。再次假设 a 和 b 是无法区分的,但在 W 和 W_中占据镜像位置。我们怎么能说 W 比 W_更值得上帝选择呢?我们不能。为什么 a 在这里,b 在那里,必须有一个原因,而这个原因与 a 和 b 的内在属性有关。换句话说,即使关系属性也必须在某种程度上是物质的内在属性的派生物。

正如我们将看到的,莱布尼茨在一系列论证中运用了这一原则:反对心灵作为空白板,反对原子论,反对牛顿的绝对空间等等。(有关这个主题的更多信息,请参阅关于无法区分的身份的条目。)

3.6 连续性原则

根据莱布尼茨的观点,有“两个著名的迷宫,我们的理性经常迷失其中”(G VI 29/H 53)。第一个涉及人的自由,后者涉及连续体的构成。然而,莱布尼茨认为他已经找到了走出每个迷宫的方法,他对连续体问题的解决方案最终与他不仅在数学著作中使用的一条格言或法则有关,而且与他的形而上学有关。正如他在《新论文前言》中所说:“没有什么是突然发生的,而且这是我最伟大、最可靠的格言之一,即自然从不跳跃”(A VI vi 56/RB 56)。更确切地说,莱布尼茨认为这条法则或原则意味着任何变化都经过一些中间变化,并且事物中存在着实际的无限。连续性原则将被用来表明没有运动可以从完全静止的状态中产生,并且“显著的感知是逐渐从太微小而无法察觉的感知中产生的”(同上)。

4. 形而上学:物质入门指南

我认为物质的概念是真正哲学的关键之一。(G III 245/AG 286)

对于莱布尼茨来说,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可以归结为本体论问题:有什么?现实的最基本组成部分是什么?什么是什么的根据?在某种意义上,他的答案在他一生中保持不变:一切都由简单的物质组成或可归约为简单的物质;一切都以简单的物质为基础。虽然莱布尼茨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似乎对这些简单物质的确切性质给出了稍微不同的解释,但在他成熟的哲学中仍然有许多特征保持不变:莱布尼茨始终相信物质具有“完整的个体概念”,本质上是一个具有知觉和欲望的主动统一体。

4.1 物质的逻辑概念

在《形而上学论》的第 8 节中,莱布尼茨提出了他对个体实体本质的最重要的解释之一。他声称,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认为实体是谓词的主体,且不能被谓词所陈述,这对于真正分析实体的本质是不足够的。接下来,他引用了 PC 和 PIN:在每个真实的陈述中,谓词的概念包含在主体的概念中。“既然如此,”莱布尼茨声称,“我们可以说,个体实体或完整存在的本质是具有一个如此完整的概念,以至于足以包含并允许我们从中推导出该概念所归属的主体的所有谓词”(A VI iv 1540/AG 41)。换句话说,如果 x 具有一个完整的个体概念(CIC),即一个包含了 x 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所有谓词的概念,那么 x 就是一个实体。因此,CIC 用于个体化实体;它能够从无限个其他有限创造性实体中挑选出其承载者。莱布尼茨以亚历山大大帝为例。亚历山大的概念包含了成为国王、亚里士多德的学生、征服大流士和波鲁斯等等。现在,“上帝看到亚历山大的个体概念或 haecceity,同时也看到其中所有可以真实地说到他的谓词的基础和理由”(A VI iv 1540–41/AG 41)。莱布尼茨对斯科特学派 haecceity 概念的引用是有趣的。莱布尼茨告诉我们的是,亚历山大的个体性是由他的定性属性的总和所决定的。此外,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逻辑概念的实体中有一个形而上学的方面:实体的完整个体概念是上帝理解中所知的实体的概念或本质。

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在本节中总结了他著名的标记和痕迹学说:“当我们仔细考虑事物的联系时,我们可以说,亚历山大的灵魂中始终存在着一切发生在他身上的痕迹,以及一切将要发生在他身上的标记,甚至是宇宙中发生的一切痕迹,尽管只有上帝能够认识到它们”(A VI iv 1541/AG 41)。因此,标记和痕迹学说声称,由于 CIC 包含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所有真实的物质谓词,所以整个宇宙的历史可以从任何个体物质的本质中阅读出来(即使只有上帝能够)。

从逻辑上对物质的概念和标记和痕迹学说中,莱布尼茨得出的结论是非凡的。在《形而上学论述》的下一节(§9)中,我们被告知它们包括以下内容:

(1)没有两个物质可以完全相似且不同。(PII)

(2)

一种物质只能在创造中开始,在消灭中结束。

(3)

一种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4)

一个物质不能由两个构建。

(5)

物质的数量并不自然地增加和减少。

(6)

每个物质就像一个完整的世界,又像上帝或整个宇宙的镜子,它们以各自的方式表达着。

不幸的是,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得出这些结论的原因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是明显的。为什么完整的个体概念解释会导致随附于物质的 PII 呢?如果我们将 CIC 视为使我们能够从无限的物质中挑选和个体化任何个体物质的东西,那么我们会意识到,如果两个物质 a 和 b 的个体概念不能让我们(或上帝)区分它们,那么它们的个体概念就不完整。也就是说,必须总是有一个原因,它存在于物质的完整个体概念中,并且来自上帝的自由决定,使得 a 可以与 b 区分开来。这个事实指向了上面提出的解释的另一个重要事实:不仅每个物质都有一个完整的个体概念——作为其存在于神的心灵中的本质——而且对于每个本质或完整的个体概念,在世界中只有一个物质存在。(这里的论证基本上与上面描述 PSR 和 PII 之间关系的部分相同;也就是说,上帝为什么要实例化具有相同 CIC 的两个物质的原因是什么?)此外,为什么只有在上帝创造世界时物质才能自然产生,并在上帝毁灭时终结呢?如果我们完全按照莱布尼茨的说法,即 CIC 包含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所有关于物质的真实谓词,那么我们可以说,这必须包括延伸到创造的真理,无论是无限延伸还是延伸到时间的终结。这个论证本身可能有些薄弱,但它显然是根据莱布尼茨对物质的逻辑概念以及其他后果之一得出的结论,即每个物质都是整个宇宙的镜像。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一种物质,因为它是整个宇宙的镜像,必须在其完整的个体概念中具有向创造过去和未来延伸的谓词。乍一看,仅从 CIC 和标记与痕迹的教义来看,也不容易看出为什么一种物质不能由两种物质构成或分裂成两种新物质。假设物质 x 在其完整的个体概念中具有谓词 g、h、i...,这些谓词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适用于它。假设 x 被分裂为 xα 和 xβ。人们可能会想象,两种新物质都会共享 x 在分裂之前的所有谓词,并且之后会有独特的谓词。但是,莱布尼茨逻辑概念中相关的部分是,CIC 足够丰富,可以让我们(或上帝)从中推导出所有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谓词。莱布尼茨隐含的建议是,分裂之前的谓词将不允许逻辑上推导出分支或分裂的物质。如果 g、h、i...暗示 lα、mα、nα,它们就不能暗示 lβ、mβ、nβ。类似的论证也适用于两种物质融合的可能性。此外,如果我们已经承认 PII,那么应该清楚的是,具有谓词 g、h、i...lα、mα、nα 的物质和具有谓词 g、h、i...lβ、mβ、nβ 的物质是数值上不同的物质,而不仅仅是在其分裂阶段中繁殖的一个物质。由于物质只能在上帝创造世界时自然产生,并且物质不能发生融合或分裂,显然物质的数量必须保持不变。 最后,如果事实上,物质的本质是具有一个完整的概念,以至于可以从中推导出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所有谓词,并且如果物质存在于世界的创造之初,那么似乎(相对而言)自然地得出结论,每个物质内部都包含着整个宇宙的一种故事,从它自己独特的视角来看。虽然下面还会有更多的论述,但莱布尼茨在这里提出的是一套他将会详细发展的教义:分离的世界教义、镜像(或表达)论和普遍和谐的教义。

逻辑上的物质概念的另一个显著后果是否定有限物质之间的因果互动。这在《初级真理》(C 521/L 269/AG 33)中最为明显,其中给出了一个关于物质本质的非常相似的论证。莱布尼茨声称,不仅真正的物理流入——即将某个属性从一个物质转移到第二个物质——是无法解释的,更重要的是,物质的逻辑概念告诉我们,物质可能具有的任何属性的原因已经包含在其 CIC 中。换句话说,物质的每个状态都是由其自身的概念或 CIC 解释、基础或引起的。(当然,任何特定物质的存在或实际性的根据或原因都可以在上帝及其对世界的自由选择中找到。关于莱布尼茨关于因果关系的观点的更详细说明可在条目“莱布尼茨论因果关系”中找到。)正如我们将在下面看到的,否定物质之间的因果互动构成了莱布尼茨为预设和谐论提出的一个基本前提。

4.2 统一性

如果一个有限的实体要有一个 CIC,正如莱布尼茨在《形而上学论》第 8 节中所主张的,那么它的本体论地位是什么?也就是说,什么样的事物可以拥有这样的 CIC 或这样的本质?莱布尼茨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凸显了另一种物质性的范例:统一性。虽然个体实体的本质是具有 CIC,但只有真正的统一才能被称为物质。莱布尼茨在给阿尔诺德的一封信中非常清晰而有力地表达了他的立场:“简而言之,我认为这个完全相同的命题,只是强调不同,是一个公理,即,不是真正的一体性的东西也不是真正的一体性。”(G II 97/AG 86)在《形而上学论》和与阿尔诺德的通信时期,莱布尼茨借鉴了某些斯科拉学派的概念,其中最重要的是实质形式的概念。在后来的岁月里,斯科拉学派的说法逐渐消失,但基本思想仍然保持不变:必须有某种东西来保证或使实体的统一成为可能,这就是实质形式或灵魂。莱布尼茨想要表达的观点是,只有灵魂或实质形式才是可以说具有或作为完整个体概念的事物,因为只有灵魂或实质形式才是天性上不朽的统一体。莱布尼茨在给阿尔诺德的另一封信中非常明确地表达了这一观点:“一个实质性的统一需要一个完全不可分割且天性上不可毁灭的存在,因为它的概念包括了将发生在它身上的一切,这在形状和运动中都找不到(两者都涉及一些想象的东西,我可以证明),但可以在灵魂或实质形式中找到,就像所谓的我一样”(G II 76/AG 79)。因此,统一是真正物质的标志,但同样重要的是莱布尼茨对物质的范例案例:自我。 这种思想贯穿了莱布尼茨对物质本质的思考,并产生了重要的后果。因为,不仅仅是笛卡尔,整个奥古斯丁传统也认为,“我”本质上是非物质的,是一个心灵或灵魂。同样,他在《初级真理》中写道:“物体的本质需要一些没有延展性的东西,否则现象的实在性或真正的统一就没有来源[原则]……但由于排除了原子,剩下的就是一些没有延展性的东西,类似于灵魂,他们曾经称之为形式或种类”(A VI iv 1648/AG 34)。(莱布尼茨认为,古典时期的德谟克利特主义者以及十七世纪的加桑迪和其他人所主张的物质原子被排除在外,因为它们违反了随附性;也就是说,两个纯粹的物质原子似乎在质量上是相同的,但又是不同的,如果接受了 PC、PSR 和 PII 的推导,这是不可能的。))

莱布尼茨并不像人们希望他那样清晰明了,因为在他的职业生涯的这个阶段,人们可以理解他认为只要有灵魂或实质形式,某物就是一种物质,而在他职业生涯的后期,似乎更明确的是只有灵魂或类似灵魂的实体,即单子体,才是唯一的物质。换句话说,莱布尼茨可以被解释为至少在这个时期提倡一种亚里士多德的物质形式论,其中物质是物质和形式的组合体。这一点在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但本文无法裁决此事。(有关这一争议的更多信息,请参见 Look 2010。)

然而,莱布尼茨宣称物质必然是不可分割的,这使得身体或单纯的物质无法成为实体。因此,笛卡尔的物质实体,其本质仅仅是延展性,无法存在为实体。换句话说,莱布尼茨的论证是,任何可分割的东西都不是实体;笛卡尔的物质块是可分割的;因此,笛卡尔的物质块不是实体。这指向了莱布尼茨对上述笛卡尔主义的批评的第一部分:即根据莱布尼茨的观点,笛卡尔的物质缺乏真正实体所需的统一性。事实上,在与阿尔诺尔德的通信中,莱布尼茨考虑了一个没有灵魂的人体的情况,并表示身体或尸体根本不是实体,而只是一组实体的聚合体。此外,任何缺乏实质形式或灵魂的东西都不是实体,也就是说,如果一件事物不是真正“有生命”的,那么它只是一个真正的现象。(G II 77/AG 80)值得注意的是,莱布尼茨的主张有多么强烈:他认为笛卡尔的物质实体或任何这样的物质块都不是真实的存在 - 至少不像简单实体那样真实。因此,简单实体的聚合体与简单实体具有不同的本体论地位。

在莱布尼茨的哲学中,简单物质和聚合物之间的区别变得非常重要。他在给阿尔诺德的信中写道:“我认为,哲学不能更好地恢复和减少为某种精确的东西,除了承认只有具有真正统一性的物质或完整存在,以及随之而来的不同状态;其他一切只是现象、抽象或关系”(G II 101/AG 89)。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简单物质的聚合物只是现象,无法具有底层简单物质的实在性。此外,自然哲学中的物体,我们在周围观察到的世界中的物体,似乎在某种意义上只是现象。

虽然一些莱布尼茨思想的学者提出了这个观点,但它并不能完全揭示莱布尼茨的形而上学体系的全部故事。莱布尼茨所做的区分是真实统一和现象统一之间的区别,或者他也可以说是 per se 统一和 per aggregationem 统一之间的区别。在后者的情况下,莱布尼茨最喜欢的比较是彩虹:例如,物体没有内在的统一性,但我们确实将它们表示为单一和统一的对象,就像我们将彩虹表示为一件事物一样,而实际上它只是通过无数水滴折射光线的结果。但正如彩虹是由真正的统一存在而产生的,水滴(继续使用这个比喻,即使在与莱布尼茨进行形而上学严谨的对话时,这并不是真实的)也是自然界物体的基础。换句话说,简单的物质使世界中的物体现象得以成立。莱布尼茨谈到“良好基础现象”时,指的就是现象与基础的简单物质之间的关系。但就自然界的物体而言,只要它们是有良好基础的现象——也就是说,只要它们以简单物质为基础——它们就不仅仅是伯克利哲学中的现象。(这个观点也并非没有争议。要将莱布尼茨与伯克利进行比较,请参阅有关伯克利的条目。)

4.3 活动

莱布尼茨对笛卡尔关于物质实体的学说的批判的第二部分涉及到活动的概念。根据莱布尼茨的观点,物质不仅本质上是统一的,而且是活动的。正如他在《自然与恩典原理》的开篇所说:“物质是一种能够行动的存在”(G VI 598/AG 207)。但是,笛卡尔的物质实体,就其本质而言是延展性的,不能成为活动的源泉。(G IV 510/AG 161)莱布尼茨在这一点上的论证至少有两个方面。首先,莱布尼茨认为如此是因为他坚持古典和斯科拉学派的观念,即行动属于实体;也就是说,只有能够作为陈述的主语的东西才能是活动的,只有真正的统一体才能是真正的陈述主语(而不仅仅是现象)。换句话说,笛卡尔的延展物质不能构成一个实体,或者说不能作为陈述的主语,因为它是无限可分的。但是,其次,莱布尼茨认为,只有当活动的源泉可以在自身内部产生时,某物才是活动的。换句话说,只有心灵或类似心灵的东西才能产生并改变它们的变化。因此,这也是个体实体被理解为类似心灵的另一个原因,因为莱布尼茨认为只有心灵或类似心灵的东西才能产生并改变它们的变化。

在说物质本质上是活动的时候,莱布尼茨指的是它们被赋予了力量。更准确地说,根据莱布尼茨的观点,“事物的本质就在于一种用于行动和被行动的力量”(G IV 508/AG 159),也就是说,每个简单物质都被赋予了莱布尼茨所称的原始主动和被动力量。这里的观念再次听起来像是亚里士多德的:物质有一个特定的本质上活动的组成部分,即灵魂或实质形式或第一完全体,以及一个被动的组成部分,即原始物质。在莱布尼茨成熟的观点中,原始主动力是“一种由神圣法令印刻的内在法则”,也就是说,它是展开的法则或简单物质系列的法则。正如他在给德·沃尔德的一封信中所说,“我认为显而易见的是,原始力量只能是简单物质的内在倾向[趋势],通过这种倾向,它们按照其本性的某种法则从感知到感知地过渡,并与彼此协调,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宇宙的相同现象,这必然是由一个共同的原因引起的”(G II 275/AG 181)。由于简单物质是心灵,它们的变化是表示或感知,而简单物质的活动将与其感知的变化或连续性相关。可以这样思考,每个物质都有一个独特的感知系列,由上帝编程以与所有其他物质和谐共处,而物质从感知到感知的内在倾向就是它的主动力,或者莱布尼茨也称之为欲望或追求。

4.4 预设的和谐

虽然单独的条目详细介绍了莱布尼茨对因果关系和心灵的解释,但对莱布尼茨从笛卡尔及其追随者那里继承而来的心灵-身体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简要解释仍然是有用的。问题简而言之是:如果心灵本质上是思维(而没有其他),身体本质上是延展,那么心灵和身体如何相互作用或形成我们从经验中所知的统一体呢?或者说思维物质和延展物质如何在人类的物质中统一?莱布尼茨通过首先否定有限物质之间因果相互作用的可能性来回答这个问题。这样,莱布尼茨削弱了笛卡尔的二元论,因为它以一个前提为基础,即心灵-身体相互作用是通过松果腺上的一个对另一个的影响来解释的。(参见第六冥想:AT VII 86–87/CSM II 59–60)但莱布尼茨也将预设的和谐视为心灵-身体关系的解释,避免了心灵和物质相互作用的偶然论理论中固有的困难。在莱布尼茨最著名的隐喻之一中,他要求读者将心灵和身体想象为两个悬挂在横梁上的钟摆。它们的一致性从何而来?一个可以想象,一个的运动通过木梁传递给另一个,从而最终导致它们和谐摆动(流注论的理论)。或者可以想象上帝干预并移动钟摆,保证它们的同步性(偶然论的理论)。或者,莱布尼茨说,人们可以想象上帝,至高无上的工匠,创造了世界(和钟摆),以至于它们凭借自身的本性会完美地摆动。自然而然,正是这个最后的论点莱布尼茨支持,并要求读者也支持。(例如,参见致巴斯纳日·德·博瓦尔的信的附言(G IV 498–500/AG 147–49)。)

更准确地说,莱布尼茨认为上帝创造了世界,使每个物质都按照其自身的展开法则行动,并与其他所有物质完美地协调一致;此外,由于心灵是某个质量(身体)的中心,因此它对世界有一个独特的观点,并且心灵的展开法则与物质机器的法则相一致。他在他的 1695 年的论文《自然的新系统》中最简洁地阐述了这一观点,在该论文中,他有效地提出了关于预设和谐的五步论证:

(1)"[T]一个被创造的物质对另一个物质没有真正的影响。"(G IV 483/AG 143)

(2)

"上帝最初以这样的方式创造了灵魂(和任何其他真正的统一体),以至于一切都必须从它自己的深处通过完美的自发性相对于自身产生,并且与外部事物完美地一致。"(G IV 484/AG 143)

(3)

“这就是使每个物质以一定的观点准确地代表整个宇宙,并以其自己的方式,在给定的时间内,根据其自身的法则,在灵魂中发生对外部事物的感知或表达,就像在一个独立的世界中一样,就像只有上帝和它自己存在一样。”(G IV 484/AG 143)

(4)

“[灵魂的观点所在的有机质量,通过灵魂更加紧密地表达,反过来又准备按照肉体机器的法则自行行动,当灵魂希望它行动时,而不会干扰其他法则-然后,精神和血液正好具有它们需要以响应灵魂的激情和感知的运动。”(G IV 484/AG 144)

(5)

“正是这种事先在宇宙的每个物质中调节的相互关系,产生了我们所谓的它们之间的交流,并且只有这种交流才能实现灵魂和身体的结合。”(G IV 484–85/AG 144)

现在,当莱布尼茨以形而上学的严谨性发言时,他否定了笛卡尔二元论的基本前提:身体不是一种物质;因此,关于它作为物质如何与心灵或思维物质相互作用或相关的问题是不存在的。然而,莱布尼茨能够以通俗的方式表达他的观点 - 也就是说,对于那些期望笛卡尔形而上学的人来说 - 他说心灵和身体可以被说成是形成一种联合体,并且在心灵遵循其规律、身体遵循其规律并且二者完美协调的程度上相互作用。身体和灵魂并不是以笛卡尔所暗示的方式相互结合,但是灵魂的感知和欲望将自发地从自身的存储中产生,并且将与身体的行动以及世界的事件相对应。换句话说,虽然心灵或灵魂的感知和欲望将独立于身体,但它们将与所附着的特定身体的行动完全一致,并与世界上的所有其他物质完美符合。

根据莱布尼茨的观点,个体物质只具有感知和欲望,这些感知和欲望可以被理解为个体物质内部的一系列。换句话说,每个个体物质可以被认为具有一组感知和欲望,以至于可以说,在任何给定的时间,一个特定的物质正在经历某种感知和某种欲望。事实上,莱布尼茨的观点是,给定的物质 x 在其个体概念中具有以下类型的信息:x 在时间 t1 将具有感知 1 和/或欲望 1;x 在 t2 将具有感知 2 和/或欲望 2;等等。(实际上,这个观点更加复杂;因为,正如后面的部分将会展示的那样,心灵在任何时刻都有无限多的微小感知,感知着宇宙中发生的一切,但至少人类的心灵一次只能真正意识到一件事情。例如,本文的读者可以说具有一个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感知系列——t1 对应第一句,t2 对应第二句,等等——还有读者并非直接意识到的“背景噪音”——例如,一辆救护车的警报声从 t1 到 t3 逐渐接近和远离。)此外,感知和欲望的系列是从个体物质内部产生的。也就是说,莱布尼茨说,感知和欲望似乎是自然地从先前的感知和欲望中产生的——正是在这一点上,有限的个体物质在因果上独立于所有其他有限的被创造物质。

关键的思想是,身体将遵循自己的法则,心灵将遵循自己的法则,两者之间没有真正的相互影响。因此,心灵和身体似乎构成了完全不同的世界,正如莱布尼茨在解释单子的世界时所声称的那样,而这些完全不同的世界仅仅通过它们的行动和感知的对应来统一。此外,对于这些分离的领域,将适用两种不同的解释世界事件的方法:我们可以根据心灵的最终原因或根据身体或一般物体的有效原因来解释事物。因此,不仅心灵和身体似乎遵循不同的法则,而且根据莱布尼茨的说法,世界可以用任一套法则来描述。

4.5 有效原因和最终原因以及自然界和恩典的王国

莱布尼茨关于心灵和身体预设和谐的观点是他形而上学中更一般立场的一部分:平行解释方式的存在。正如我们在上面看到的,莱布尼茨认为心灵将根据其法则行动,身体将根据其法则行动,两者将保持和谐。但莱布尼茨还相信心灵或灵魂是为特定目的而运作的,因此其行动可以用最终原因来解释,而身体的行动纯粹是根据机械哲学的主张,可以用有效原因来解释。正如他在单子论第 79 和 81 节中所说,

灵魂根据最终原因的法则行动,通过欲望、目标和手段。身体根据有效原因或运动的法则行动。而这两个王国,即有效原因的王国和最终原因的王国,彼此和谐。

根据这个系统,身体行动就好像没有灵魂一样(尽管这是不可能的);灵魂行动就好像没有身体一样;而且两者行动就好像彼此相互影响一样。(G VI 620–21/AG 223)

在自然哲学领域,莱布尼茨明确表示“所有物质现象都可以从有效和机械原因中推导出来”,尽管存在着潜在的最终原因(或“更高的理由”)。 (参见《动力学样本》:GM VI 242/AG 126)但莱布尼茨甚至进一步推动了这种平行主义:

一般而言,我们必须坚持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解释:通过权力王国,即通过有效原因,以及通过智慧王国,即通过最终原因,通过上帝,为了他的荣耀而统治身体,就像一位建筑师,将它们作为遵循大小或数学规律的机器来统治,确实是为了灵魂的使用,并通过上帝为了他的荣耀而统治有智慧能力的灵魂,将它们作为他的同胞,作为某个社会的成员来统治,就像一位王子,确实像一位父亲,通过善良的法律或道德法律来统治它们。(GM VI 243/AG 126)

虽然莱布尼茨在这里谈到了权力王国和智慧王国,但这种两层次的解释方法——通过有效原因解释自然世界的现象和通过最终原因解释心灵的行为——导致了他更常称之为自然王国和恩典王国的区别。(见 Monadology §87)因此,在莱布尼茨的观点中,我们可以将世界理解为上帝设计的,完美的工程师或建筑师,我们也可以将世界理解为上帝所命令和引导的,至高无上的君主,他只关心他的臣民的幸福。

5. 形而上学:莱布尼茨的唯心主义

5.1 单子与现象世界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看到莱布尼茨拒绝了笛卡尔关于物质的解释,根据笛卡尔的观点,物质,其本质是延展性,可以被视为一种实体。莱布尼茨认为,只有具有真正统一性和能力的存在才能被视为实体。莱布尼茨观点的最终表达在他著名的单子理论中,其中唯一被视为真正的实体并因此被认为是真实的是具有知觉和欲望的类似心灵的简单实体。上述关于简单实体的统一性和活动性的论述应足以解释莱布尼茨持有这种立场的原因。现在,我们需要呈现莱布尼茨唯心主义的更完整版本。

根据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的观点,如果唯一真正存在的实体是类似心灵的简单物质,那么身体、运动和其他一切都必须源自或派生于这些简单物质及其感知状态。在他的唯心主义的典型陈述中,莱布尼茨说:“我并不真正消除身体,而是将其还原为它的本质。因为我展示了被认为在简单物质之上有某种东西的物质质量并非实体,而是由简单物质产生的现象,只有简单物质才具有统一性和绝对的实在性”(G II 275/AG 181)。然而,这个否认身体的现实性并断言单子体是所有物质现象的基础的立场,以及它的形而上学推论,引起了许多人的震惊。例如,伯特兰·罗素在他关于莱布尼茨的书的前言中著名地评论道,他觉得“单子论是一种奇幻的童话故事,或许是连贯的,但完全是任意的。”而在对莱布尼茨提出的最机智、最尖锐的反问中,伏尔泰讥讽道:“你真的相信一滴尿是无数单子体,而每个单子体都有关于整个宇宙的思想,无论多么模糊吗?”(《全集》,第 22 卷,第 434 页)嗯,如果你是莱布尼茨,你可以相信。但是为什么呢?

5.2 全器官论和唯心主义

当莱布尼茨主张物体是单子的结果,而物质本身是一种现象时,他心中有着非常具体的想法。首先,在莱布尼茨的体系中,自然界存在一种特殊的秩序,对应着单子的等级制度。首先考虑莱布尼茨向德·沃尔德尔(De Volder)提出的一个众所周知的评论,引入了一个五重本体论方案:“我区分:(1)原初的完整性或灵魂;(2)物质,即原初物质或原初被动力量;(3)由这两者组成的单子;(4)质量[质量]或次级物质,或无数从属单子聚集在一起的有机机器;以及(5)动物,即由主导单子制造成一个机器的物质实体”(G II 252/AG 177)。莱布尼茨在这里要表达的一点是,在动物体内存在着一个主导单子,它与所有从属于它的单子之间有着特殊的关系,这些单子构成了该动物的“有机机器”。但是,最终,情况比这更加复杂,因为每个从属单子都可以被认为与一个有机机器相连,而这种关系一直延续到无限小。因此,例如,莱布尼茨在《单子论》第 70 节中写道:“因此,我们看到每个有机体都有一个主导完整性,在动物中就是灵魂;但是这个有机体的肢体充满了其他生命体,植物、动物,每个都有自己的完整性,或者说是它的主导灵魂”(G VI 619/AG 222)。同样,在给比尔林(Bierling)的一封信中,他写道:“任何质量都包含无数的单子,因为尽管自然界中的任何一个有机体都有其相应的[主导]单子,但它的部分中仍然包含其他以同样方式具有从属于主要单子的有机体的单子;而整个自然界除此以外别无他物,因为每个聚合体都必须由简单的物质组成,就像由元素组成一样”(G VII 502)。 换句话说,每个单子都会有一个有机体,而这个有机体又由其他单子组成,而每个单子同样也有一个有机体。同样地,任何看似无生命的物质块——比如石头或者尿滴——都是无限多个单子及其有机体的结果,而这些有机体不过是更多单子及其有机体而已。这种观点与莱布尼茨思想中的全有机派系相关联。正因如此,莱布尼茨将声称“自然界充满了生命”(《自然与恩典原理》第 1 节:G VI 598/AG 207),并且“单子中存在无限多个生命程度”(《自然与恩典原理》第 4 节:G VI 599/AG 208)。

其次,莱布尼茨思想中有一种可以最好地描述为真正的唯心主义思潮。也就是说,如果唯心主义是唯有心灵和其思想真正存在的命题,那么莱布尼茨显然支持这个学说。在这里,运作的思想是身体,特别是与特定心灵相关联的身体,是有意识的客体 - 尽管它们源于或以单子为基础。这就是莱布尼茨在给德·沃尔德尔的另一封信中所表达的意思:“仔细考虑,我们必须说事物中除了简单的物质和其中的感知和欲望之外,没有其他东西。此外,物质和运动不是物质或事物,而是感知者的现象,其现实性位于感知者与自身(在不同时间)和其他感知者之间的和谐中”(G II 270/AG 181)。因此,唯一真实的东西是简单的物质;我们在周围感知到的身体是现象,而不是物质本身,尽管它们最终基于简单的物质或单子。此外,自然界的身体应被视为有意识的客体,因为它们是我们持有某些信念的对象。这就是莱布尼茨所说的,只要感知者之间或同一感知者的信念或感知在不同时间之间存在和谐,它们就具有现实性。换句话说,一个人的身体甚至一块石头之所以真实,是因为它是一个适应世界的认知对象,从单个感知者的角度来看是连贯的,并与其他心灵的感知相协调。

5.3 透视与神圣的放射

然而,莱布尼茨对唯心主义的理解往往会产生混淆,正是因为这两个方面:对单子的“具体化”承诺以及对物体的实际性的拒绝;单子不是空间的观点。然而,莱布尼茨的观点是,虽然单子不是延展的,但它们确实有一种情况,因为它们通过它们所存在的物体或通过它们自己附着的物体与其他物体保持有序关系。(G II 253/AG 178)换句话说,在莱布尼茨的单子论中,简单的实体是类似于心灵的实体,严格来说,它们不存在于空间中,但它们从独特的视角代表宇宙。

然而,莱布尼茨对这种透视宇宙的构想具有独特的柏拉图主义起源。同样,每个类似于心灵的简单实体都代表自己具有一个身体和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但在这样做时,每个简单实体为神圣的心灵提供了对世界的透视。这个想法在《形而上学演讲》第 14 节中非常清楚地表达出来,莱布尼茨在其中写道:

首先,很明显,创造的实体依赖于上帝,上帝保护它们,甚至通过某种发出方式不断地产生它们,就像我们产生我们的思想一样。因为上帝可以说是从各个方面和各种方式来观察他认为值得产生以彰显他的荣耀的现象的整个系统,并且他以各种可能的方式观察世界的各个方面,因为没有任何关系能逃脱他的全知。从某个位置看宇宙的每个视角的结果是一种实体,它根据这个视角表达了宇宙,如果上帝认为值得使他的思想实际化并产生这种实体的话。(A VI iv 1549–50/AG 46–47)

这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段落。莱布尼茨告诉我们,每个有限物质都是上帝对宇宙的不同视角的结果,每个被创造的物质都是上帝的发出。这里的论证可以用几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首先,由于上帝可以占据宇宙的任何一个或所有观点,必须有一个简单的物质来代表从那个视角看世界。(而且由于这个简单的物质必须有其独特视角的表现,它必须是一种类似心灵的物质,一种能够有感知的单子。)其次,更强的是,上帝的全知全能意味着从每个视角同时了解世界,而源自上帝本质的世界的无限视角就是单子。

5.4 单子的等级制度

如果唯一真正存在的东西是类似心灵的实体,单子体,那么它们之间的差异必须能够用心理特征来解释。现在,上面已经提到,莱布尼茨对物质的解释中的一个核心特征是他声称物质具有主动和被动力量。在他成熟的形而上学中,莱布尼茨以稍微不同的方式表达了这个观点,他说物质在具有独特感知时是主动的,在具有混乱感知时是被动的。因此,例如,在《单子论》的第 49 节中,莱布尼茨写道:“我们将行动归因于单子,因为它具有独特的感知,而将激情归因于它具有混乱的感知”(G VI 615/AG 219)。但是,正如我们在同一作品的后面了解到的那样,“单子都混乱地无限地走向整体;但它们通过它们独特感知的程度而受到限制和区分”(G VI 617/AG 221)。这里的基本思想是双重的:首先,活动和被动是单子表象的相对清晰度和独特性的特征;其次,鉴于特定单子的有机体本身由单子构成,它们-有机体的单子-将具有混乱的感知。这个链条一直延伸到无限小,单子对世界的感知只是非常混乱和不精确的。

由于在任何动物中,从人的灵魂到无限小的单子之间存在等级制度,单子之间的统治和从属关系是莱布尼茨唯心主义和全机体论的关键特征。但物质的等级制度并不仅仅是包容性的,其中一个单子具有有机体,这个有机体是其他单子的结果,每个单子都有一个有机体,依此类推。在动物(畜生和人类)的情况下,单子的等级制度也与“自然机器”(正如莱布尼茨在上面给德沃尔德的信中所说的)的控制有关。那么,是什么解释了统治和从属单子之间的关系呢?正如莱布尼茨告诉德·博斯所说,统治和从属由完美程度的度量组成。由于单子应该根据它们的感知来区分,一个自然的解读可能就是上面段落中提到的:当单子 x 的感知比单子 y 更清晰时,单子 x 就统治单子 y。但是,如果我们遵循在《单子论》(§§49-51)中找到的因果互动的描述,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稍微复杂一些的图景。当单子 x 内部包含了单子 y 行动的原因时,单子 x 就统治单子 y。这就是为什么动物的心灵可以说是指导其身体行动的原因,也是为什么在任何一个动物中都会有功能的等级制度的原因。因此,一个人的心灵比其有机体中包含的单子具有更清晰的感知,但它包含了一切在其身体中发生的原因;一个人的肝脏包含了其细胞中发生的原因;一个细胞包含了其线粒体中发生的原因;根据莱布尼茨的说法,这种关系无限地继续下去。

6. 认识论

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对认识论问题的思考在数量上并不与他对逻辑、形而上学、神圣正义和自然哲学的思考相媲美。然而,他确实深思熟虑地思考了人类知识的可能性和性质,他的主要学说将在这里呈现。

6.1《关于知识、真理和观念的冥想》

1684 年,莱布尼茨发表了一篇名为上述标题的短篇论文。这是他的第一部成熟的著作,他在整个哲学生涯中经常提到它。在这篇论文中,莱布尼茨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类知识或认知(cognitio)的区别:知识要么是模糊的,要么是清晰的;清晰的知识要么是混乱的,要么是明确的;明确的知识要么是不充分的,要么是充分的;而充分的知识要么是象征性的,要么是直观的。根据莱布尼茨的观点,清晰的知识意味着能够识别出被呈现给我们的某个东西,例如一朵玫瑰;当一个人能够列举出足以将玫瑰与其他事物区分开的标记时,知识既清晰又明确。当一个人能够给出这样的列举时,他拥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或概念,并且因此能够给出该事物的名义定义。此外,如果构成明确概念的所有标记本身都是明确的,那么认知就是充分的。最后,如果一个概念是复杂的,并且我们能够同时考虑到它的所有组成概念,那么我们对它的认识就是直观的。最终,莱布尼茨认为,人类只对初级概念和命题具有直观的认识,而上帝当然对所有事物都具有直观的认识。

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认为他的区分也用于显示真实和虚假观念之间的区别。他写道:“当一个观念是可能的时,它是真实的,当一个观念包含矛盾时,它是虚假的”(A VI iv 589/AG 26)。现在,可能性可以是先验的和后验的。一方面,如果我们可以将某事物分解为其本身可能的组成观念,并且我们知道这些组成观念之间没有不兼容性,那么我们可以先验地知道某事物是可能的。另一方面,我们通过经验后验地知道某事物是可能的,因为某事物的实际存在证明了它的可能性。

6.2 理性真理和事实真理

虽然上面讨论了莱布尼茨的矛盾原理和充分理由原理,但没有提到这两个原理是用于莱布尼茨区分推理真理和事实真理,即必然真理和偶然真理之间的区别。莱布尼茨关于模态性的论述在其他地方进行了讨论,但在这里需要简要介绍一下这种区别。对于一个推理真理,它的原因或解释可以通过对概念或观念进行分析来发现,“将其分解为更简单的观念和更简单的真理,直到我们达到基本要素”(G VI 612/AG 217)。最终,所有的推理真理都可以分解为基本要素或恒等式,矛盾原理因此起作用。另一方面,对于一个事实真理,它的原因不能通过有限的分析或观念的解析过程来发现。然而,一定存在某个特定事实如此而不是其他的原因(PSR),而且根据莱布尼茨的观点,这个原因在偶然事物的系列之外找到。(见下文。)

6.3 先天观念

莱布尼茨通常被归为理性主义者,并与经验主义者(例如洛克、伯克利和休谟)对立。虽然对于这种标准教科书的区分有充分的理由感到不满,但莱布尼茨在两个重要方面确实符合这一标准:他是一个理性主义者,因为他坚持充分理由原则;他是一个理性主义者,因为他接受先天观念,并否认心灵在出生时是一张白纸或空白状态。在莱布尼茨的经典倾向方面,有趣的是,在形而上学领域,他经常用亚里士多德(和斯科拉学派)的术语来表达他的哲学观点,但在认识论领域,他是一个相当开放的柏拉图主义者——至少在先天观念的存在问题上是如此。事实上,在他的《人类理解新论》的开篇段落中,这本书是他对洛克的《人类理解论》进行的长篇评论,莱布尼茨明确将自己与柏拉图在关于观念起源的基本问题上对齐。(A VI vi 48/RB 48)

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有几个明显的形而上学原因来否认心灵可能是一张白纸。首先,也是最明显的,由于物质之间不能有真正的因果互动,那么我们所有的观念都不可能来自经验;事实上,严格来说,没有观念可以来自经验。(然而,莱布尼茨将采取更宽松的对感性经验的理解,所以这并不是完全无关紧要的。)但是,第二个原因,很少有人注意到,莱布尼茨认为,我们的心灵在出生时是一张空白的,违反了不可辨别性原则。简而言之,不可辨别性原则反对在质量上相同的物理原子和在质量上相同(因为空白)的灵魂。此外,在一个有力的段落中,他向我们展示了他发现如此令人反感的经验主义观点的形而上学基础。他写道:“我承认,如果要给灵魂赋予这样那样的思想,并且要注意我们内心的观念,那么经验是必要的。但是经验和感官如何提供这些观念呢?灵魂有窗户吗?它类似于写字板还是蜡?显然,那些持这种观点的人将灵魂视为根本上是物质的”(A VI vi 110/RB 110)。洛克著名地提出了“思维物质”的可能性,而莱布尼茨对这样的论题感到可憎。在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中,莱布尼茨从未怀疑人类的心灵或灵魂本质上是非物质的,而洛克对物质性质的怀疑与莱布尼茨最深刻的哲学承诺根本不一致。当然,这意味着莱布尼茨试图削弱洛克关于观念的起源和性质的立场。根据莱布尼茨的观点,心灵必须本质上是非物质的,在形而上学部分已经得到证明。 但是莱布尼茨确实有一个关于心灵非物质性或反对其机械性的特定论证,涉及思想和观念的本质。这就是他著名的磨坊隐喻,在《新论》和《单子论》中都有提及。根据莱布尼茨的观点,感知无法用机械或唯物主义的术语来解释。即使我们创造了一台机器,我们将思想和感知能力归因于它,检查这台机器的内部也不会显示出思想或感知的经验,只会显示出各个部分的运动。

但是即使莱布尼茨接受了常见的说法——即感官在因果上负责某些观念——他也对经验主义者声称感官是所有观念的起源提出了反对意见。根据莱布尼茨的观点,尽管经验主义立场可以解释偶然真理的来源,但它无法充分解释必然真理的起源和特性。因为感官永远无法达到任何必然真理的普遍性;它们最多只能为我们提供进行相对强有力归纳的手段。莱布尼茨声称,正是理解本身是这些真理的源头,并保证了它们的必然性。虽然我们并不总是意识到我们所有的观念——这一事实通过记忆的功能和作用得到证明——但某些观念或真理以我们的心灵中的形式存在,作为倾向或倾向。这就是所谓的先天观念或先天真理。确实,莱布尼茨认为心灵对必然真理有一种“特殊的亲和力”。在这个问题上,莱布尼茨使用了一个独特的隐喻:一块大理石有纹理,这些纹理指示或倾向于指示出一个熟练的雕塑家可以发现和利用的形状。同样,有一种“倾向、适应、预形成”,决定了我们的灵魂,并使得[必然真理]可以从中推导出来”(A VI vi 80/RB 80)。

6.4 感知、记忆和理性

上述提到的单子层次在莱布尼茨的认识论中有一个推论。单子的完美程度取决于它们感知的清晰度,当一个单子包含了另一个单子发生的原因时,它就能够主导另一个单子。但是,当一些单子经历感觉,也就是说,它们的感知非常清晰并伴随着记忆时,它们也可以达到灵魂的层次。这是动物所占据的位置。此外,有些灵魂有时也能够进行自我感知,也就是反思自己的内在状态或感知。正如莱布尼茨在《自然与恩宠原理》中告诉我们的那样:“区分感知和自我感知是有益的。感知是单子内部状态对外部事物的表现,而自我感知则是意识,或者说是对这种内部状态的反思性认识,这并不是所有灵魂都具备的,也不是所有时候都给予某个灵魂的”(G VI 600/AG 208)。莱布尼茨想要表达的观点显然是反对笛卡尔的观点:动物并不是没有灵魂,只是纯粹的机器。在这里存在着一个连续体,从上帝、天使和人类,经过动物,到石头和构成世界的愚钝单子;这个连续体不仅仅是要理解为心灵感知的相对清晰度,还要理解为特定存在体的心智活动的种类。事实上,根据莱布尼茨的观点,动物并不像笛卡尔哲学中的自动机一样运作,而是具有相当复杂的心智能力。例如,一只狗就能够通过记忆,对先前的感知有所感知:“这就是为什么一只狗会逃离曾经打过它的棍子,因为它的记忆向它展示了棍子给它带来的痛苦”(G VI 600/AG 208)。 虽然这类似于推理,但它并不是人类能够做到的那种推理;因为狗的心理过程“仅仅建立在事实或效果的记忆上,而不是在原因的知识上”(同上)。与此同时,莱布尼茨迅速补充道,狗的心理活动与人类的心理活动在四分之三的行为中是相同的,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大部分时间并不是从原因到结果进行推理。然而,莱布尼茨认为我们与野兽不同。一些生物能够知道逻辑和数学的必要和永恒真理以及先验真理(从原因到结果),他们“被称为理性动物,他们的灵魂被称为心灵。”(G VI 601/AG 209)正如莱布尼茨所说,“这些灵魂能够进行反思行为,并能够考虑所谓的”我“、实体、灵魂、心灵——简而言之,非物质的事物和非物质的真理。这就使我们能够进行演绎知识的科学”(同上)。因此,使人类(和更高级的心灵)特殊的是能够通过感知形成自我的能力。实际上,正如我们在这段文字中所看到的,莱布尼茨暗示理性本身是从反思能力中产生的:我们从自我的概念开始;我们从这一点开始思考存在、实体、上帝;我们也意识到永恒和必然的真理。然而,理性实际上只是能够形成“不容置疑的思想联系”并将其推导到“不可避免的结果”(同上)。换句话说,动物和大多数人大部分时间都是纯经验主义者;然而,一个理性的人是一个能够进行真正的先验推理的人,通过从真正的原因到必然的结果的推导来进行。

6.5 小知觉

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是每个实体都表达了整个宇宙。为了将这个命题纳入他的一般认识论和心灵哲学中,莱布尼茨发展了他关于“微小知觉”或“微小感知”的观点,这在关于预设和谐的部分中简要提到。正如他在《新论前言》中所说:“在我们的每一刻,都有无限的感知存在于我们之中,没有意识或反思的伴随;也就是说,灵魂本身的变化,我们之所以不知道,是因为这些印象要么太微小和太多,要么太不变,以至于它们本身不足够独特”(A VI vi 53/RB 53)。换句话说,宇宙中发生的一切确实由每个有限的心灵表达,但存在于心灵中的无限感知——从亚马逊丛林中蝴蝶的飞翔到南极洲企鹅的摇摆——通常太微小或太模糊,无法超过例如这台电脑屏幕的外观或饥饿的感觉。事实上,莱布尼茨将这无限的感知比作海浪的咆哮。“要像我们一样听到这个噪音,”莱布尼茨说,“我们必须听到构成这个整体的部分,也就是每个海浪的噪音,尽管这些小噪音只有在与其他所有噪音混杂在一起时才会显现出来,并且如果产生它的海浪是孤立的话,它将不会被注意到”(A VI vi 54/RB 54)。微小知觉的无限性,因此,只是认识论上的白噪音。

对于莱布尼茨来说,心灵的简单和统一仍然允许感知和欲望的多样性。然而,这种多样性不仅应被解释为历时性,还应被解释为同步性;也就是说,尽管心灵简单而统一,但它在任何时候都包含着无限多的微小感知。一个清醒的人类,在清醒状态下,只能意识到特定的感知,而不是全部。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莱布尼茨的学说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与笛卡尔的心灵理论形成了对比。根据莱布尼茨的观点,心灵总是活跃的,因为它总是有感知存在,即使这些感知微小到我们无法意识到它们的程度。因此,即使在深度和无梦的睡眠中,心灵也是活跃的,感知也存在于心灵中。此外,如果笛卡尔真的主张心灵的完全透明,那么很明显莱布尼茨允许了一种更微妙的心理内容的描绘:心灵中有许多混乱和微小的事物,我们并不总是能够完全接触到它们。

6.6 人类知识的范围

然而,莱布尼茨并不仅仅与洛克在心灵的本质和先天观念的可能性上存在分歧。莱布尼茨还认为,人类有一种能力可以获得知识,而洛克明确否认了这一点。正如上文所示,莱布尼茨坚信我们对必然真理的认识与洛克所辩护的基础完全不同。同样,莱布尼茨认为我们可以真正了解事物的真正本质,而洛克对此提出了质疑。毕竟,洛克曾经争论说我们应该承认“本质”只是一个我们用来描述“名义本质”的词,一组基于感性品质的分类概念;我们不应该把“本质”当作是关于事物真实或内在构成的任何含义,因为我们对此一无所知。然而,莱布尼茨认为,我们不仅可以对个体有所了解,还可以对它们的种类和类别有真正的认识。在《新论》的第四卷中,菲拉勒斯(洛克的角色)对我们对物质作为自然种类的确定性知识的可能性提出了批评,提奥菲卢斯(莱布尼茨)说:“让我告诉你,例如,有数百个关于黄金的真理是我们可以确定的,即那种通过地球上已知的最大重量或最大延展性或其他标志来展现其内在本质的物体。因为我们可以说,具有已知最大延展性的物体也是已知所有物体中最重的物体”(A VI vi 400/RB 400)。在《新论》的前面,莱布尼茨曾说过“本质本质上仅仅是所考虑事物的可能性”(A VI vi 293/RB 293)和“本质是永恒的,因为它们只涉及可能性”(A VI vi 296/RB 296)。 看起来,莱布尼茨心中有着以下的想法:经验告诉我们,在金子等物质中存在一定一致的可感知属性,也就是说,存在一定的可共存属性。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能够确定地断言,如果某个物体具有最大的延展性,那么它也具有最大的重量。

7. 哲学神学

像他的许多伟大同时代人(笛卡尔、斯宾诺莎、马勒布朗什),莱布尼茨为上帝的存在提出了一些论证。其中两个在《单子论》第 36 至 45 节中以简化版本呈现,分别是先验和后验论证(或本体论和宇宙论证,借用康德的术语)。但这些论证在莱布尼茨的思想中有着悠久的历史。然而,与至少笛卡尔和斯宾诺莎不同,莱布尼茨还花费了大量精力来解释和证明上帝在这个世界中的公正和仁慈。换句话说,莱布尼茨渴望回答邪恶问题。他在这个问题上的研究导致了他的论文,这个论文在伏尔泰的《论乐观》中受到了嘲笑,即我们生活在最好的世界中。

7.1 上帝的存在

7.1.1 存在论证

莱布尼茨对存在论证的历史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对这种论证形式的思考可以追溯到 1670 年代,我们知道当莱布尼茨在前往汉诺威的途中拜访斯宾诺莎时,他与后者分享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根据莱布尼茨的观点,笛卡尔在第五冥想中隐含地,以及在第一组回答中明确地提出的论证是有缺陷的。笛卡尔曾经论证道,上帝是一个具有所有完美的存在,而存在是一种完美,因此,上帝存在。(AT VII 118–19/CSM II 84–85)但是,莱布尼茨认为,我们需要展示这样一个存在是可能的,也就是说,所有完美可以在一个存在中共存是可能的。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说存在一个最完美的存在。在他 1676 年的短篇论文《关于最完美的存在》(Quod ens perfectissimum existit)中,莱布尼茨正是提出了这个观点。他将“完美”定义为“一种积极和绝对的简单品质,或者说,它表达了无论它表达什么都没有任何限制”(A VI iii 578/SR 101)。有了这个定义,莱布尼茨就能够声称完美之间不可能存在矛盾,因为完美是简单和积极的,它们是不可分析的,也无法被限制所包围。也就是说,如果 A 和 B 是完美的,那么命题“A 和 B 是不兼容的”是无法证明的,因为 A 和 B 都是简单的,这个命题也无法被本质地知道。因此,任何和所有的完美实际上都是兼容的是可能的。因此,莱布尼茨推理道,一个拥有所有完美的主体,或者说一个最完美的存在,是确实可能存在的。

但是仅凭这个论证本身是不足以确定上帝必然存在的。莱布尼茨还必须证明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完美,以便可以说存在着一个具有所有完美的存在,即 ens perfectissimum。更确切地说,莱布尼茨需要证明必然存在属于上帝的本质。他在这个时期的另一篇短文中做到了这一点,写道:“再者,一个必然存在的存在与其本质之间存在着从属关系。因为一个必然存在的存在,是指它必然存在,如果它不存在将会导致矛盾,从而与这个存在的概念或本质相冲突”(A VI iii 583/SR 107)。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必然存在的存在与其存在从其本质中得出的存在是同一回事,那么存在实际上必然是其本质属性之一。莱布尼茨在这个短篇反思中继续说道:“因此,存在属于它的概念或本质。由此我们得到了一个辉煌的定理,这是模态理论的巅峰,通过这个定理,我们以一种奇妙的方式从可能性到行动:如果一个必然存在的存在是可能的,那么它实际上存在,或者说,这样的存在实际上在宇宙中被发现”(A VI iii 583/SR 107)。莱布尼茨在这里提到的“模态理论的巅峰”正是模态逻辑 S5 的臭名昭著的公理之一:◊□p → □p。简而言之,莱布尼茨的论证如下:

(1)上帝是一个具有所有完美的存在。(定义)

(2)

完美是一种简单而绝对的属性。(定义)

(3)

存在是一种完美。

(4)

如果存在是一件事物本质的一部分,那么它是一个必然存在的存在。

(5)

如果一个必然存在的存在有可能存在,那么必然存在的存在确实存在。

(6)

一个存在可以拥有所有完美之处。

(7)

因此,一个必然存在的存在(上帝)确实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莱布尼茨的论证与哥德尔提出的本体论论证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因为它也试图证明一个存在可以拥有所有简单、积极的属性的可能性。(有关哥德尔的论证,请参见本体论论证条目。)

7.1.2 宇宙论证

正如我们所见,充分理由原则是莱布尼茨哲学的基石原则之一。在《单子论》中,莱布尼茨援引了充分理由原则,称即使在偶然真理或事实真理的情况下,它们为何如此而不是其他,必须有一个充分的理由。(《单子论》第 36 节)但是,由于每个特定的事实真理都依赖于某个其他(先前的)事实真理,整个真理系列的理由必须位于系列之外,而这个最终的理由就是我们所称的上帝。(《单子论》第 37 节)

在《神正义论》中,莱布尼茨用一个迷人的方式阐述了上帝的本质。首先,由于整个系列的第一原因必须能够审视所有其他可能的世界,它具有理解力。其次,由于它能够在无限可能的世界中选择一个世界,它具有意志。第三,由于它能够创造出这个世界,它具有力量。(莱布尼茨在这里补充说:“力量与存在有关,智慧或理解与真理有关,意志与善有关。”)第四,由于第一原因与所有可能性相关,它的理解力、意志和力量是无限的。第五,由于一切都相互联系,没有理由认为存在不止一个上帝。因此,莱布尼茨能够从世界的偶然性和充分理由原则的双重假设中证明上帝的独特性、全知、全能和仁慈。(《神正义论》第 7 节:G VI 106–07/H 127–28)当然,如果有人否认莱布尼茨所构想的意义上的可能世界的存在,或者否认充分理由原则(例如,承认“无理由事实”),那么这种论证对他们来说几乎没有说服力。

7.2 乐观主义

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对可能世界的本质的阐述在另一篇文章中进行。在这里,将讨论以下简单的问题:这个世界如何成为所有可能世界中最好的?毕竟,正如伏尔泰在《 Candide 》中清楚地指出的那样,这个世界显然并不完美 - 实际上,它似乎相当糟糕。当然,只有愚人才会相信这是最好的世界。但是,莱布尼茨代表愚人发言,他的论证基本上具有以下结构:

(1)上帝是全能的、全知的、仁慈的,并且是世界的自由创造者。(定义)

(2)

事物本可以是另外一种方式 - 即存在其他可能的世界。(前提)

(3)

假设这个世界不是所有可能世界中最好的。(即,“世界可以更好。”)

(4)

如果这个世界不是所有可能世界中最好的,那么至少有以下情况之一必定成立: 上帝没有足够的能力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或者 上帝在创造世界后不知道它会如何发展(即上帝缺乏预知);或者 上帝不希望这个世界是最好的;或者 上帝并没有创造世界;或者 * 没有其他可能的世界供上帝选择。

(5)

但是,(4)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分支与(1)或(2)相矛盾。

(6)

因此,这个世界是所有可能世界中最好的。

换句话说,莱布尼茨似乎认为,如果一个人持有传统的有神论观念,并相信人们可以有意义地断言世界本可以不同于现在的样子,那么他必须认为这个世界是最好的可能世界。当然,这个论证只是基督教对抗伊壁鸠鲁论证反对有神论的回应。

但是,有什么标准可以说这个世界是最好的呢?显然,莱布尼茨从未说过这个论证意味着一切都必须美好。事实上,莱布尼茨完全符合从奥古斯丁开始的所有基督教辩护者的传统,他们认为我们无法对整个世界有所了解,即使我们能够发现一块对我们来说是丑陋的马赛克,整体可能确实非常美丽。然而,莱布尼茨至少提供了两个与确定世界幸福和完美相关的考虑因素。他在《形而上学演讲》中告诉我们,首先,“……心灵的幸福是上帝的主要目标……”(A VI iv 1537/AG 38),其次,“上帝选择了最完美的世界,即在假设中最简单且在现象中最丰富的世界”(A VI iv 1538/AG 39)。那么,这个充满种族灭绝和自然灾害的世界是否比只有一朵多叶玫瑰的世界更好?是的,因为前者是一个无限数量的心灵感知和反思由少量简单法则引起的现象多样性的世界。对于更难回答的问题,即是否存在一个稍微少一些种族灭绝和自然灾害的更好世界,莱布尼茨只能回答说,如果有的话,上帝会将其实现。当然,这就是说真的没有更好的可能世界。

Bibliography

Primary Sources for Leibniz with Abbreviations

-

Confessio Philosophi: Papers Concerning the Problem of Evil, 1671–1678.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Robert C. Sleigh, Jr.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5.

-

The Labyrinth of the Continuum: Writings on the Continuum Problem, 1672–1686.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Richard T. W. Arthur.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2.

-

The Leibniz-Arnauld Correspondence. 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H. T. Mason.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67.

-

The Leibniz-Des Bosses Correspondence. 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Brandon C. Look and Donald Rutherford.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7.

-

The Leibniz-De Volder Correspondence: With Selections from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Leibniz and Johann Bernoulli. 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Paul Lodg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3.

-

Lettres de Leibniz à Arnauld d'après un manuscrit inédit. Edited by Geneviève Rodis-Lewis.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1952.

-

Logical Paper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G. H. R. Parkinson.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66.

[GM]

Mathematische Schriften. 7 vols. Edited by C. I. Gerhardt. Halle, 1849–63. Reprint, Hildesheim: Georg Olms, 1963.

[RB]

New Essays on Human Understanding. Translated by Peter Remnant and Jonathan Bennet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

Nouvelles lettres et opuscules inédits de Leibniz. Edited by A. Foucher de Careil. Paris, 1857. Reprint, Hildesheim: Georg Olms, 1971.

-

Opera omnia, nunc primum collecta… 6 vols. Edited by Ludovici Dutens. Genevae, 1768.

[C]

Opuscules et fragments inédits de Leibniz. Extraits des manuscrits… Edited by Louis Couturat.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1903. Reprint, Hildesheim: Georg Olms, 1961.

[AG]

Philosophical Essay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Roger Ariew and Dan Garber. Indianapolis: Hackett, 1989.

[L]

Philosophical Papers and Letters. 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Leroy E. Loemker. 2d ed., Dordrect: D. Reidel, 1969.

-

Philosophical Texts. 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R.S. Woolhouse and Richard Franck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G]

Die philosophischen Schriften. 7 vols. Edited by C. I. Gerhardt. Berlin, 1875–90. Reprint, Hildesheim: Georg Olms, 1965.

-

Political Writings. Edited by Patrick Riley. Second e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A]

Sämtliche Schriften und Briefe. Edited by the Deuts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zu Berlin. Darmstadt, 1923 ff., Leipzig, 1938 ff., Berlin, 1950 ff. Cited by Series (Reihe) and Volume (Band). (To date the Akademie edition, Series VI, has the philosophical writings to 1690, plus the New Essays, as well as, in Series II, Leibniz's philosophical correspondence to 1685.)

[SR]

De Summa Rerum: Metaphysical Paper, 1675–1676.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G.H.R. Parkinson.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2.

-

Textes inédits d'après les manuscrits de la Bibliothèque provinciale de Hanovre. 2 vols. Edited by Gaston Grua.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1948.

[H]

Theodicy: Essays on the Goodness of God, the Freedom on Man and the Origin of Evil. Translated by E. M. Huggard. La Salle, IL: Open Court, 1985.

Other Primary Sources

[CSM]

The Philosophical Writings of Descartes. Edited by John Cottingham, Robert Stoothoff, Dugald Murdoch. 2 Volum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AT]

Oeuvres de Descartes. Edited by Charles Adam and Paul Tannery. 12 Volumes. Reprint, Paris: J. Vrin, 1996.

Secondary Sources

  • Adams, Robert Merrihew, 1972. “Must God Create the Best?” Philosophical Review, 81(3): 317–332.

  • –––, 1983. “Phenomenalism and Corporeal Substance in Leibniz,” 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 8(1): 217–257.

  • –––, 1984. “Predication, Truth and Transworld Identity in Leibniz,” in Bogen and McGuire, How Things Are, Dordrecht: D. Reidel, 235–283.

  • –––, 1994. Leibniz: Determinist, Theist, Idealis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Aiton, Eric, 1985. Leibniz: A Biography, Bristol: Adam Hilger.

  • Andrault, Raphaele, 2006. “Leibniz et les iatromécaniciens,” Studia Leibnitiana, 38/39(1): 63–88.

  • Antognazza, Maria Rosa, 2008. Leibniz on the Trinity and the Incarnation: Reason and Revelation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Gerald Parks (tran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 –––, 2009. Leibniz: An Intellectual Biograph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Arthur, Richard, 1985. “Leibniz's Theory of Time,” in Okruhlik and Brown (eds.), The Natural Philosophy of Leibniz, 263–313.

  • Beeley, Philip, 1996. Kontinuität und Mechanismus. Stuttgart: Steiner Verlag (Studia Leibnitiana, Supplement 30).

  • Bolton, Martha Brandt, 1996. “The Nominalist Argument of the New Essays,” The Leibniz Review, 6: 1–24.

  • –––, 1998. “Locke, Leibniz, and the Logic of Mechanism,”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36 (2): 189–213.

  • Broad, C. D., 1975. Leibniz: An Introduc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Brown, Gregory, 1987. “Compossibility, Harmony, and Perfection in Leibniz,”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96(2): 173–203.

  • –––, 1988. “Leibniz's Theodicy and the Confluence of Worldly Goods,”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26(4): 571–591

  • –––, 1992. “Is There a Pre-Established Harmony of Aggregates in the Leibnizian Dynamics, or Do Non-Substantial Bodies Interact?”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30(1): 53–75.

  • Brown, Stuart, 1984. Leibniz,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 Burkhardt, Hans, 1980. Logik und Semiotik in der Philosophie von Leibniz, Munich: Philosophia Verlag.

  • Busche, Hubertus, 1997. Leibniz' Weg ins perspektivische Universum, Hamburg: Meiner.

  • Cassirer, Ernst, 1902. Leibniz' System in Seinen Wissenschaftlichen Grundlagen, Marburg: Elwert; reprinted Hildesheim: Olms, 1962.

  • Coudert, Allison P., 1995. Leibniz and the Kabbalah, Dordrecht: Springer.

  • Couturat, Louis, 1901. La logique de Leibniz.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reprinted Hildesheim: Georg Olms, 1961.

  • Cover, J.A. and J. O'Leary-Hawthorne, 1999. Substance and Individuation in Leibniz,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Di Bella, Stefano, 2005. The Science of the Individual: Leibniz's Ontology of Individual Substance, Dordrect: Springer.

  • Duchesneau, François, 1993. Leibniz et la méthode de la science,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 –––, 1994. La dynamique de Leibniz, Paris: J. Vrin.

  • Fichant, Michel, 1998. Science et métaphysique dans Descartes et Leibniz,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 –––, 2003. “Leibniz et les machines de la nature,” Studia Leibnitiana, 35(1): 1–28.

  • –––, 2004. “L'Invention métaphysique” (Introduction to Leibniz, Discours de métaphysique suivi de Monadologie et autres textes), Paris: Gallimard, 1–123.

  • Frankfurt, Harry G. (ed.), 1972. Leibniz: 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 New York: Doubleday.

  • Furth, Montgomery, 1967. “Monadology,”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76(2): 169–200.

  • Garber, Daniel, 1982. “Motion and Metaphysics in the Young Leibniz,” in Hooker (ed.) 1982, pp. 160–184.

  • –––, 1983. “Mind, Body and the Laws of Nature in Descartes and Leibniz,“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 8(1): 105–133.

  • –––, 1985. “Leibniz and the Foundations of Physics: The Middle Years,” in Okrulik and Brown, Natural Philosophy, 27–130.

  • –––, 2009. Leibniz: Body, Substance, Monad, New York an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Gaudemar, Martine de, 1994. Leibniz: de la puissance au sujet, Paris: Vrin.

  • Goldenbaum, Ursula, and Douglas Jesseph (eds.), 2008. Infinitesimal Differences: Controversies between Leibniz and his Contemporaries, Berlin: De Gruyter.

  • Guéroult, Martial, 1967. Leibniz: Dynamique et Métaphysique. Paris: Aubier.

  • Hacking, Ian, 1972. “Individual Substance,” in H. Frankfurt (ed.), Leibniz: 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 New York: Doubleday, 137–153.

  • Hartz, Glenn, 2006. Leibniz's Final System, New York: Routledge.

  • Hooker, Michael (ed.), 1982. Leibniz: Critical and Interpretive Essays,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 Ishiguro, Hidé, 1990. Leibniz's Philosophy of Logic and Language, 2nd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1972. “Leibniz's Theory of the Ideality of Relations,” in Frankfurt, Leibniz: 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 New York: Doubleday, 191–213.

  • Jalabert, Jacques, 1947. La théorie leibnizienne de la substance,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 –––, 1960. Le Dieu de Leibniz,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 Jauernig, Anja, 2008. “The Modal Strength of Leibniz's Principle of the Identity of Indiscernibles,” Oxford Studies in Early Modern Philosophy, IV: 191–225.

  • –––, 2010. “Disentangling Leibniz's Views on Relations and Extrinsic Denominations,”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48 (2): 171–205.

  • Jolley, Nicholas, 1984. Leibniz and Locke: A Study of the “New Essays on Human Understanding,”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 1986. “Leibniz and Phenomenalism,” Studia Leibnitiana, XVIII(1): 38–51.

  • –––, 2005. Leibniz, New York: Routledge.

  • Jolley, Nicholas (ed.), 1995.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Leibniz,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Kauppi, Raili, 1960. Über die Leibnizsche Logik, Helsinki: Acta Philosophica Fennica, Fasc. XII.

  • Kulstad, Mark A., 1980. “A Closer Look at Leibniz's Alleged Reduction of Relations,” Southern Journal of Philosophy, 18(4): 417–32.

  • –––, 1991. Leibniz on Apperception, Consciousness and Reflection, Munich: Philosophia Verlag.

  • –––, 1993. “Two Interpretations of the Pre-Established Harmony in the Philosophy of Leibniz,” Synthese, 96(3): 477–504.

  • Lærke, Mogens, 2008. Leibniz et Spinoza: le genèse d'une opposition complexe, Paris: Honoré Champion.

  • –––, 2011. “Leibniz's Cosmological Argument for the Existence of God,” Archiv für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 93(1): 58–84.

  • Leduc, Christian, 2009. Substance, individu et connaissance chez Leibniz, Montreal: University of Montreal Press.

  • Levey, Samuel, 1998. “Leibniz on Mathematics and the Actually Infinite Division of Matter,” Philosophical Review, 107(1): 49–96.

  • Lin, Martin, 2012. “Rationalism and Necessitarianism,” Noûs, 46(3): 418–448.

  • Lodge, Paul, 1998a. “Leibniz's Heterogeneity Argument against the Cartesian Conception of Body,” Studia Leibnitiana, 30(1): 83–102.

  • –––, 1998b. “Leibniz's Commitment to the Pre-established Harmony in the Late 1670s and Early 1680s,” Archiv für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 80(3): 292–320.

  • –––, 2001. “Leibniz's Notion of an Aggregate,” British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9(3): 467–486.

  • Lodge, Paul (ed.), 2004. Leibniz and His Correspondent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Lodge, Paul, and Marc Bobro, 1998. “Stepping Back Inside Leibniz's Mill,” The Monist, 81(4): 553–572.

  • Look, Brandon C., 1999. Leibniz and the ‘Vinculum Substantiale’, Stuttgart: Steiner (Studia Leibnitiana, Supplement 30).

  • –––, 2002. “On Monadic Domination in Leibniz's Metaphysics,” British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10(3): 379–399.

  • –––, 2005. “Leibniz and the Shelf of Essence,” The Leibniz Review, 15: 27–47.

  • –––, 2010. “Leibniz's Metaphysics and Metametaphysics: Idealism, Realism and the Nature of Substance,” Philosophy Compass, 5(11): 871–879.

  • Look, Brandon C. (ed.), 2011. The Continuum Companion to Leibniz, London: Continuum.

  • Martin, Gottfried, 1964. Leibniz: Logic and Metaphysics,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 Mates, Benson, 1972. “Individuals and Modality in the Philosophy of Leibniz,” Studia Leibnitiana, IV(2): 81–118.

  • –––, 1986. The Philosophy of Leibniz: Metaphysics and Languag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McDonough, Jeffrey K., 2008. “Leibniz's Two Realms Revisited,” Noûs, 42(4): 673–696.

  • McRae, Robert, 1976. Leibniz: Perception, Apperception, and Thought,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 Mercer, Christia, 2001. Leibniz's Metaphysics: Its Origin and Developmen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Mercer, Christia, and Robert C. Sleigh Jr., 1995. “Metaphysics: The early period to the Discourse on Metaphysics,” in N. Jolley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Leibniz, 67–123.

  • Mondadori, Fabrizio, 1973. “Reference, Essentialism, and Modality in Leibniz's Metaphysics,” Studia Leibnitiana, V(1): 74–101.

  • –––, 1985. “Understanding Superessentialism,” Studia Leibnitiana, XVII(2): 162–190.

  • Mugnai, Massimo, 1992. Leibniz' Theory of Relations, Stuttgart: Franz Steiner (Studia Leibnitiana, Supplement 28).

  • Nachtomy, Ohad, 2007. Possibility, Agency, and Individuality in Leibniz's Metaphysics, Dordrecht: Springer.

  • Newlands, Samuel, 2010. “The Harmony of Spinoza and Leibniz,”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81(1): 64–104.

  • Okruhlik, Kathleen, and James Brown (eds.), 1985. The Natural Philosophy of Leibniz, Dordrecht: D. Reidel.

  • Parkinson, G. H. R., 1965. Logic and Reality in Leibniz's Metaphys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Phemister, Pauline, 2001. “Corporeal Substances and the ‘Discourse on Metaphysics’,” Studia Leibnitiana, 33 (1): 68–85.

  • –––, 2005. Leibniz and the Natural World: Activity, Passivity, and Corporeal Substances in Leibniz's Philosophy, Dordrecht: Springer.

  • Picon, Marine, 2003. “Vers la doctrine de l'entendement en abrégé: éléments pour une généalogie des Meditationes de cognitione, veritate, et ideis,” Studia Leibnitiana, 35 (1): 102–132.

  • Puryear, Stephen, 2010. “Monadic Interaction,” British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18(5): 763–796.

  • Rateau, Paul, 2008. La question du mal chez Leibniz, Paris: Champion.

  • Rauzy, Jean-Baptiste, 2001. La doctrine leibnizienne de la vérité: aspects logiques et ontologiques, Paris: J. Vrin.

  • Rescher, Nicholas, 1979. Leibniz: An Introduction to His Philosophy, Oxford: Basil Blackwell.

  • –––, 1981. Leibniz's Metaphysics of Nature, Dordrecht: D. Reidel.

  • –––, 1967. The Philosophy of Leibniz,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 Rescher, Nicholas (ed.), 1989. Leibnizian Inquiries: A Group of Essays,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 Rey, Anne-Lise, 2011. “Les paradoxes de la singularité: infini et perception chez GW Leibniz,” Revue de métaphysique et de morale, 70(2): 253–266.

  • Riley, Patrick, 1996. Leibniz' Universal Jurisprudence: Justice as Charity of the Wis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Risi, Vincenzo de, 2007. Geometry and Monadology: Leibniz's Analysis Situs and Philosophy of Space, Basel: Birkhäuser.

  • Robinet, André, 1986. Architectonique Disjonctive Automates Systémiques et Idéalité Transcendantale dans l'Œuvre de G.W. Leibniz, Paris: J. Vrin.

  • Rodriguez-Pereyra, Gonzalo, 1999. “Leibniz's argument for the identity of indiscernibles in his correspondence with Clarke,”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77(4): 429–438.

  • Roland, Jeanne, 2012. Leibniz et l'individualité organique, Montreal: University of Montreal Press.

  • Russell, Bertrand, 1937. A Critical Exposition of the Philosophy of Leibniz, 2nd ed., London: Allen & Unwin.

  • Rutherford, Donald, 1990a. “Leibniz's ‘Analysis of Multitude and Phenomena into Unities and Reality,’”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28: 525–552.

  • –––, 1990b. “Phenomenalism and the Reality of Body in Leibniz's Later Philosophy,” Studia Leibnitiana, XXII(1): 11–28.

  • –––, 1993. “Natures, Laws, and Miracles: The Roots of Leibniz's Critique of Occasionalism,” in Steven Nadler (ed.), Causation in Early Modern Philosophy, College Park, PA: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35–58.

  • –––, 1994. “Leibniz and the Problem of Monadic Aggregation,” Archiv für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 76(1): 65–90.

  • –––, 1995a. Leibniz and the Rational Order of Natur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1995b. “Metaphysics: The late period,” in N. Jolley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Leibniz,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24–174.

  • –––, 2008. “Leibniz as Idealist,” Oxford Studies in Early Modern Philosophy, IV: 141–190.

  • Schepers, Heinrich, 1965. “Zum Problem der Kontingenz bei Leibniz: Die beste der möglichen Welten,” in Collegium Philosophicum: Joachim Ritter zum 60. Geburtstag, Basel and Stuttgart: Schwabe, 326–350.

  • Sellers, Wilfrid, 1965. “Meditations Leibniziennes,”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2(2): 105–118.

  • Simmons, Alison, 2001. “Changing the Cartesian Mind: Leibniz on Sensation, Representation and Consciousness,” Philosophical Review, 110(1): 31–75.

  • Sleigh, R. C., Jr., 1982. “Truth and Sufficient Reason in the Philosophy of Leibniz,” in Hooker (ed.), 1982, 209–42.

  • –––, 1983a. “Expression, Perception and Harmony in the Discourse,” Southern Journal of Philosophy, 21 (Supplement): 71–84.

  • –––, 1983b. “Leibniz on the Two Great Principles of All Our Reasonings,” 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 8(1): 193–217.

  • –––, 1990a. Leibniz and Arnauld: A Commentary on Their Correspondenc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 –––, 1990b. “Leibniz on Malebranche on Causality,” in J.A. Cover and M. Kulstad (eds.), Central Themes in Early Modern Philosophy, Indianapolis: Hackett, 161–193.

  • Smith, Justin E. H., 2004. “Christian Platonism and the Metaphysics of Body in Leibniz,” British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12(1): 43–59.

  • –––, 2010. Divine Machines: Leibniz and the Sciences of Lif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Smith, Justin E. H. and Ohad Nachtomy (eds.), 2011. Machines of Nature and Corporeal Substances In Leibniz, Dordrecht: Springer, 2011.

  • Wilson, Catherine, 1983. “Leibnizian Optimism,”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80 (11): 765–783.

  • –––, 1987. “De Ipsa Natura: Sources of Leibniz's Doctrines of Force, Activity and Natural Law” Studia Leibnitiana, 19(2): 148–172.

  • –––, 1989. Leibniz's Metaphysics: A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Study,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 –––, 2000. “Plenitude and Compossibility in Leibniz,” The Leibniz Review, 10: 1–20.

  • Wilson, Margaret D., 1976. “Leibniz's Dynamics and Contingency in Nature,” in Machamer and Turnbull, Motion and Time, Space and Matter, London: Routledge, 264–289; reprinted in Wilson 1999.

  • –––, 1978/9. “Possible Gods,” Review of Metaphysics, 32(4): 717–733; reprinted in Wilson 1999.

  • –––, 1987. “The Phenomenalisms of Leibniz and Berkeley,” in Essays on the Philosophy of George Berkeley, E. Sosa (ed.), Dordrecht: D. Reidel, 3–22; reprinted in Wilson 1999.

  • –––, 1999. Ideas and Mechanism: Essays on Early Modern Philosoph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Woolhouse, R. S., 1993. Descartes, Spinoza, Leibniz: The Concept of Substance in Seventeenth Century Metaphysics, Routledge: New York.

  • Zalta, Edward, 2000. “A (Leibnizian) Theory of Concepts,” Philosophiegeschichte und logische Analyse / Logical Analysis and History of Philosophy, 3: 137–183.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Arnauld, Antoine | Continental Rationalism | identity: of indiscernibles | Kant, Immanuel: and Leibniz | Leibniz, Gottfried Wilhelm: ethics | Leibniz, Gottfried Wilhelm: influence on 19th century logic | Leibniz, Gottfried Wilhelm: modal metaphysics | Leibniz, Gottfried Wilhelm: on causation | Leibniz, Gottfried Wilhelm: on the problem of evil | Leibniz, Gottfried Wilhelm: philosophy of mind | Leibniz, Gottfried Wilhelm: philosophy of physics | Malebranche, Nicolas | Newton, Isaac: views on space, time, and motion

Acknowledgments

The editors would like to thank Sally Ferguson for noticing inaccuracies in a claim and in a quote attributed to Leibniz.

Copyright © 2013 by Brandon C. Look <look@uky.edu>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