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一元论 Russellian (Torin Alter and Derk Pereboom)

首次发表于 2019 年 7 月 3 日星期三;实质修订于 2023 年 7 月 4 日星期二。

罗素一元论是心灵形而上学中的一种理论,认为意识和物理学所假设的最基本实体都有一个共同的属性集。该理论以伯特兰·罗素命名,他对意识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的看法受到结构主义理论物理学的影响。在这种结构主义观念中,物理学以其时空结构和动力学(在该结构内的变化)来描述世界,并不涉及该结构和动力学的基础是什么,如果有的话。例如,有时候会这样说,物理学描述了质量和电荷的作用,例如它们如何使物体朝向或远离彼此移动,但并不描述质量和电荷是什么。因此,罗素在关于物理学所描述的事件的论述中写道:

物理学给我们的只是一些描述其变化的抽象属性的方程。但是关于是什么在发生变化,以及它从什么变化到什么,物理学是沉默的。(罗素,1959 年:18)

罗素一元论可以被看作是打破这种沉默的理论。它假设了物理学所描述的结构和动力学的基础属性。此外,根据罗素一元论,这些相同的属性与意识相关,并且可能至少部分构成意识。


1. 罗素一元论的内容

1.1 三个核心罗素一元论命题

罗素一元论可以被看作是将三个核心命题结合在一起:关于物理学的结构主义,大致上说,物理学,至少是当前的物理学(见第 4.1 节),仅仅描述了世界的时空结构和动力学;关于本质实在论的现实主义,它声明存在本质实在,即在物理学所描述的结构和动力学之下的属性;以及关于意识的本质主义,它声明本质实在与意识相关。我们将依次讨论这些命题。

要理解第一个核心命题,即关于物理学的结构主义,可以考虑大卫·J·查尔默斯对物理理论如何描述其基本实体的描述:

…物理理论只是以其与其他实体的因果关系和其他关系为基础来描述其基本实体。例如,基本粒子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其与其他粒子相互作用的倾向来描述的。当然,它们的质量和电荷是确定的,但质量的具体规定最终只是指一种受到某些力加速的倾向,等等。每个实体都是通过其与其他实体的关系来描述的,如此循环往复。…这样得出的物理世界的图景是一个巨大的因果通量,但这个图景并没有告诉我们所有这些因果关系是关于什么的。对质子的引用是固定的,作为引起某种类型相互作用的事物,与其他实体以某种方式结合,等等;但是引起和结合的是什么?正如罗素(1927a)所指出的,这是物理理论无法回答的问题。(查尔默斯 1996:153)

查尔默斯的描述生动地表达了关于物理学的结构主义。但是,他声称物理理论只是以关系为基础来描述其基本实体的说法可能会受到质疑。形状通常被视为物体的非关系属性(Stoljar 2015)。例如,将球的球形性与其被推动时滚动的倾向(关系属性)进行对比。因此,如果物理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是以其形状来描述其基本实体的话,那么查尔默斯的说法可能会显得可疑。

这些考虑并不意味着物理学的结构主义是错误的。但它们似乎表明与物理学的结构主义相关的结构性和非结构性属性之间的区别与关系/非关系的区别不一致,因此不应该用关系/非关系的区别来解释。 (因此,我们在此后省略动力学的提及,因为相关问题涉及结构。)

物理学的结构主义有时以外在性和内在性属性之间的区别来表述(Chalmers 1996: 153–155; 参见内在性与外在性属性条目)。但是,这些表述在类似的理由上受到了质疑:球的球形通常被视为其内在属性,以及物理理论用来描述其基本实体的其他属性(Ney 2015; Stoljar 2015)。 (我们将在此后将“外在性”和“关系性”互换使用,同样,“内在性”和“非关系性”也是如此。)因此,用不同的方式来解释结构性/非结构性的区别可能更可取。

一种方法是通过区分相对内在属性和绝对内在属性来做到这一点(Pereboom 2011: 92–97, 2014, 2015, 2016; 对于另一种解释,请参见 Chalmers 2010: 20, fn. 17; 2013: 256; cf. Alter 2016: 804–09)。粗略地说,相对内在属性是仅仅是外在属性的内在属性,而绝对内在属性是不相对内在的内在属性。(相对/绝对内在性的区别源自 Leibniz 和 Kant;参见 Leibniz to De Volder April 1702 [Leibniz G II, 240; 1969: 526–527]; Kant 1781/1787: A277/B333; Pereboom 1985: 413–23; 1991b; Van Cleve 1988; Langton 1998。)

我们可以更精确地用形而上学的基础(或者在某些概念中,构成;参见形而上学基础和物质构成的条目)来表达这种区别,其中 A 基础(或者构成)B,只有当 A 在形而上学上必然导致 B,并且 B 存在是因为 A,如下所示(Pereboom 2016):

P 是 X 的相对内在属性,只有当 P 是 X 的内在属性,并且 P 基于 X 或 X 的部分的外在属性。

相比之下,

P 是 X 的绝对内在属性,仅当 P 是 X 的内在属性,并且 P 不是 X 或 X 的部分的外在属性所基础的。

因此,例如,一个球的球形性似乎是基于其部分之间的时空关系(正如莱布尼兹所争论的;莱布尼兹给德沃尔德尔写于 1702 年 4 月 [G II, 240; 1969: 526–527];见下面的第 2.1 节),因此仅仅是相对内在的。类似的观点适用于物理学中描述的其他内在属性。例如,尽管质量似乎是物质实体的内在属性,但在上面引用的段落中,查尔默斯指出,在物理理论中,“质量的最终描述只是一种被某些力加速的倾向,等等”(查尔默斯 1996: 153)。因此,物理理论描述的质量只是相对内在的,而不是绝对内在的。

假设物理学的结构主义被解释为结构属性被构建为外在属性或相对内在属性。在这种情况下,这个论点与物理理论表征其基本实体的内在属性部分相关的主张是一致的,只要这些内在属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内在属性。(有关物理学的结构主义的进一步讨论,请参见下面的第 4.1 节;以及物理学中的结构主义和结构实在论条目。)

第二个核心的罗素一元论命题,关于实在性的关于本质的真实性,宣称存在着(实例化的)属性,正是根据物理学的结构主义观点,物理理论对其保持沉默:这些属性是物理理论所描述的时空结构的基础。这些基础属性在分类上构成了物理学所描述的最基本的物理倾向,就像球体的球形形状在被推动时分类地构成了它的滚动倾向一样。这些基础属性通常被称为本质(Lewis 2009; Chalmers 2012)。它们也被称为难以理解的(Montero 2010)。后一种称谓意味着许多关于本质实在性的支持者所认同的一点:我们对本质实在性的了解很少,除了它们被认为扮演的理论角色之外。

即使接受物理学的结构主义观点,也可能拒绝关于本质实在性的真实性。正如 Chalmers(2013: 254)所写:“有一些受人尊敬的物理学结构主义或倾向主义观点,认为物理学从头到尾都涉及结构或倾向”(例如,Ladyman 和 Ross,与 Spurrett 和 Collier 2007; Ney 2015; cf. Shoemaker 1980; Hawthorne 2001; McKitrick 2003)。但罗素一元论者和其他人(例如,Lewis 2009)认为这种结构主义或倾向主义观点是不可信的。这是因为这些观点“似乎会产生一个没有实质或品质的世界”(Chalmers 2013 [2015: 254])。一个没有实质或品质的世界可能是可能的,也可能不可能。但根据关于本质实在性的真实性,实际世界并非如此。

第三个核心的罗素一元论命题,关于意识的本质论,宣称本质与意识有关。更具体地说,它宣称本质与现象意识有关。例如,考虑一下在遭受剧痛性偏头痛或看到绚丽的红日落时的感受。常常说,拥有现象意识的经历是有某种感受的(纳格尔 1974 年;参见条目“意识”;在整个文中,所有对意识的引用都指的是现象意识)。罗素一元论者对本质如何与意识有关没有达成共识(第 4 节)。但许多人声称,现象属性是由本质构成的,或者由本质与各种结构属性共同构成。

即使接受物理学的结构主义和本质论的现实主义,也可能拒绝关于意识的本质论。例如,一个人可能将后两个命题与二元论理论相结合,即本质在物理学所描述的最基本物理倾向上具有绝对基础的地位,但与意识无关(也许在这个理论中,意识是基本的,不由任何东西构成)。相比之下,根据关于意识的本质论,本质在这两个角色中都起作用。

人们可以将罗素一元论与所有三个核心命题的连词等同起来,其中每个命题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从而产生不同的理论变体。对于目前的目的,这种描述就足够了(见下文,第 1.2 节和第 4 节;有关另一种描述,请参见佩尔博姆 2011 年:89;参见 Alter 和 Nagasawa 2012 年:71-72)。

1.2 罗素一元论的种类

尽管所有罗素一元论者都认为本质对意识是相关的(第 1.1 节),但有些人将本质本身解释为现象性属性(Maxwell 1978;Lockwood 1989, 1992;Rosenberg 2004;Strawson 2003, 2006a,b;Mørch 2014;Goff 2015, 2017;cf. Unger 2005)。结果就是一种被称为罗素泛心灵论的罗素一元论的种类(Chalmers 2013 [2015: 246–247])。罗素泛心灵论之所以被如此称呼,是因为它假设现象性是无处不在的:它在最基本的物理倾向发生的地方都存在。但作为一个术语问题,如果一个罗素一元论理论指定至少一些最基本的物理倾向是由现象性本质所支撑的(Chalmers 2013 [2015: 246]),或者所有这些倾向都是如此支撑的(Strawson 2006a,b),那么我们可以将其归类为罗素泛心灵论。

一元论在哲学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参见一元论条目;Skrbina 2005),但有些人认为这个学说难以置信(Searle 1997;但参见 Chalmers 1997b;Alter 和 Nagasawa 2012:90)。值得注意的是,罗素一元论者通常不将本质看作宏观现象属性,也就是说,不将其视为熟悉的感觉痛苦和看到红色等常见感知属性。更常见的是,罗素一元论者将本质看作微观现象属性,也就是说,将其视为微观物理实体的现象属性。微观现象属性可能与宏观现象属性有着根本的不同(Chalmers 1996:293-297;Strawson 2003,2006a;Rosenberg 2004:95)。一些罗素一元论者将本质看作宇宙现象属性,也就是说,将其视为整个宇宙的现象属性,这可能与宏观现象属性有着根本的不同(Goff 2017)。因此,根据罗素一元论,作为最基本的物理倾向的基础的现象属性不一定与我们熟悉的任何属性相似。这可能使一元论对一些哲学家更容易接受-尽管有人争辩说,如果这些属性与熟悉的宏观现象属性有足够的差异,人们可能会怀疑它们是否应该被称为现象属性(Kind 2006)。

罗素一元论者的另一个选择是将本质解释为 Chalmers 所称的原始现象属性,他对其进行了如下描述:

…原始现象属性是特殊属性,不是现象属性(拥有单个原始现象属性并没有任何感受),但当以正确的结构排列时,可以共同构成现象属性。(Chalmers 2013 [2015:259])

结果是一种被称为罗素一元论的罗素一元论的多样性。罗素一元论并不意味着泛心灵论。也许只有在一个有限的类别中的实体(例如,某些动物的某些状态)具有组成意识结构的原始现象性属性。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罗素一元论,意识只会在这些实体中发生,而不会发生在其他地方。还有一些混合型的罗素一元论,其中一些本质是现象性的,而其他一些是原始现象性的(Holman 2008)。

罗素一元论是心灵形而上学中的一种独特理论。然而,可以找到与更传统理论相对应的各种变体,包括物理主义、唯心主义、中立一元论,甚至是二元论(参见物理主义;唯心主义;中立一元论;二元论)。在物理主义罗素一元论中,本质和结构属性都是物理的(Stoljar 2001;Pereboom 2011、2014、2015、2019;Coleman 2012、2015;Montero 2015;Morris 2016;Brown 2017)。在唯心主义罗素一元论中,本质和结构属性都是心理的(Bolender, 2001;Adams 2007;Schneider 2018;参见 Chalmers 1996: 155)。在中立一元论罗素一元论中,本质和结构属性都是中立的,中立属性既不是物理属性也不是心理属性,但是它们是物理属性和心理属性的基础(Nagel 1986, 1998;参见 Stoljar 2015;Wishon 2016;还参见泛心灵论条目中对泛质论的讨论)。最后,罗素一元论可以与传统(例如笛卡尔)的二元论观点相结合,即具体世界包括两种根本不同类型的实体,即物理类型和心理类型。例如,可以通过将结构属性与物理属性进行等同,将本质与某些心理属性进行等同来实现这一点(参见 Chalmers 2010: 135)。

罗素一元论的唯物主义和中立一元论的变种最自然地被理解为罗素泛心灵论的形式(Alter 和 Coleman 2020b;但参见 Morris 2016,Brown 2017),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的变种最自然地被理解为罗素泛心灵论的形式(Chalmers 2013,Schneider 2018)。关于罗素一元论的许多最近文献都集中在唯物主义的变种上,通常被称为罗素物理主义(Montero 2015)。罗素物理主义通常被提出作为传统物理主义的替代而非版本。但这可能会产生误导。在许多传统物理主义理论中,存在着非现象性属性,这些属性可以共同构成现象性属性,也许当它们以正确的结构排列时,比如微观物理属性。根据 Chalmers 2013 中引用的特征化,这些理论上的属性将符合上述的原初现象性属性(Papineau 2002:22-23,脚注 5)。

一些传统的物理主义理论与罗素一元论的其他方面存在冲突。例如,(物理主义的)分析功能主义(Armstrong 1968;Lewis 1966, 1972, 1980)与罗素一元论者否认仅仅通过结构性真理就能先验地涵盖所有现象性真理(参见功能主义条目;现象性真理是关于意识的真理)。但其他传统的物理主义理论并没有被同样地淘汰。例如,后验物理主义者也否认仅仅通过结构性真理就能先验地涵盖所有现象性真理(参见物理主义条目)。然而,在他们看来,存在着非现象性属性,这些属性可以共同构成现象性属性,也许当它们以正确的结构排列时。因此,人们可能会想知道为什么后验物理主义不符合罗素物理主义的条件。

Chalmers 认识到这个问题。因此,他提出了两个进一步的规定,旨在帮助区分罗素物理主义与传统物理主义理论:

…(i) 原始现象性属性与结构属性是不同的,(ii) 从关于原始现象性属性的真理(也许还包括结构属性)到关于它们构成的现象性属性的真理存在先验蕴涵。(Chalmers 2013 [2015: 260])

在给出这些进一步的规定后,后验物理主义者将否认存在原始现象性属性。类似的考虑也适用于其他传统物理主义理论。罗素物理主义是不同的。(有关区分罗素一元论各种变体的其他方法,请参见第 4 节;Alter 和 Nagasawa 2012;Chalmers 2013;Goff 2017。)

2. 西方哲学史中的罗素一元论

2.1 十七至十九世纪的罗素一元论

在哲学史上,可以找到一些与罗素一元论在某些方面相似的观点。例如,泛心灵论确实非常古老(并且不仅限于西方)。但在近代早期之前,很难找到类似完整罗素一元论的观点。这并非巧合:这一理论与现代物理学密切相关,而现代物理学首次在那个时代得到发展。然而,这一理论或类似的理论很快就出现了。可以说,罗素一元论可以归因于各种早期现代人物,包括至少哥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伊曼努尔·康德和亚瑟·叔本华。

Leibniz 的罗素一元论理论可以在他对笛卡尔的物质理论的批判中找到(Pereboom 2011: 92–97; cf. 1991a,b)。在笛卡尔的理论中,物质实质上只是三个空间维度的延伸(Descartes Principia Philosophiæ, “Part Two: The Principles of Material Things” 1644 [1984: v. 1, 223–247; AT VIII 40–79]; 参见条目 Descartes’ physics)。Leibniz 认为,笛卡尔的理论是不令人满意的,因为首先,物体的延伸(根据第 1.1 节引入的术语,这是康德的(Kant 1781/1787: A277/B333))是其相对内在属性,因为它解决了其部分的多样性、空间连续性和时间共存,并且这些部分的延伸又解决了它们的部分的外在属性,无限循环;其次,任何真实的事物,即任何实际的、具体的实体,都不能仅具有外在或相对内在的属性:它必须也具有绝对内在的属性。Leibniz 写道:“没有一个名义是如此外在,以至于它没有一个内在的名义作为基础”(Leibniz to De Volder April 1702 [Leibniz G II, 240; 1969: 526–527])。在他看来,一个不包括绝对内在属性的物理世界的概念在重要意义上是不完整的。实际上,他的抱怨是,笛卡尔的物质理论只描述了结构,而没有描述这种结构的本质基础,甚至没有承认这种基础的可能性或需要。

在莱布尼茨的观点中,真实事物的绝对内在属性至少与原始力量相连(参见条目莱布尼茨的物理哲学)。原始力量(在现象上可以表现为物理力量)按照一定的法则生成一系列中的一个表示到下一个表示的进展(莱布尼茨 1698 [1969: 504; 1989: 162–63]; 亚当斯 1994: 352; Jorati 2018)。在一种解释中,原始力量是基本元素,“莱布尼茨本体论的地面层唯一的居民”(Jorati 2018);因此,最基本的物质,类似心灵的单子,“严格来说没有力量——它们就是力量”(Jorati 2018;参见亚当斯 1994: 265, 378–379)。在这种解读中,原始力量是真实事物的绝对内在属性。它们可以被称为莱布尼茨式的本质。

莱布尼茨可能是第一个罗素一元论者。在他看来,物理学呈现的所有属性要么是外在的,要么是相对内在的。这对应于物理学的结构主义。他认为存在绝对内在的属性,即原始力量,其中这些外在属性和相对内在属性得到了基础。这对应于关于本质的现实主义。这些本质构成了现实的所有其他特征,包括普遍意识和宏观现象特性。这对应于关于意识的本质论。因此,莱布尼茨似乎支持所有三个核心罗素一元论主张的版本。由于在他的观点中,包括莱布尼茨式的本质和它们所基础的外在和相对内在属性在内的所有基本实体都是心灵的,莱布尼茨式的罗素一元论是罗素式唯心主义的一种版本。

像莱布尼茨一样,康德可以被视为罗素一元论者。康德支持物理学的结构主义版本:“我们在物质中所认知的一切都只是关系。我们所称之为其内在决定仅在相对意义上是内在的…”(1781/1787: A285/B341; Pereboom 1985: 413–23, 1991a,b, 2011: 100–101; Van Cleve 1988; Langton 1998; cf. Holden 2004: 236–263)。在物质对象中,我们只发现外在属性和相对内在属性,从未发现任何绝对内在的属性。事实上,对于康德来说,物质本身并没有绝对内在的属性。这是因为他将物质视为“纯粹的表象”。因此,他写道,“它(物质)本身的构成只是一般意义上与感官的关系”(1781/1787: A285/B341)。如果物质是一个“物自体”,他暗示着,那么它就需要具有绝对内在的属性。然而,在他看来,包括物质和宏观意识在内的所有表象特征都根植于物自体(或物自体)中,因此根植于绝对内在的属性——这一立场既暗示了关于本质的现实主义,又暗示了关于意识的本质主义。

尽管康德同意莱布尼茨的观点,即世界存在的绝对内在属性,但他在力量方面与莱布尼茨存在分歧。在康德看来,力量是相对的,因此不是绝对内在的(1781/1787:A265/B321;1786:498-491)。他没有说是否存在莱布尼茨式的原始力量。他否认我们对绝对内在属性的本质了解很多,他认为这些属性必须存在。这样的知识等同于对物自身的实质性知识,而他著名地主张我们缺乏这样的知识。因此,他可以被描述为支持许多当代罗素一元论者支持的认识论学说(第 1.1 节):我们对本质性质的了解很少,除了它们被认为扮演的理论角色之外。

可以将叔本华视为另一个 20 世纪前的罗素一元论者。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他肯定了关于物理学的结构主义版本和关于本质性质的现实主义。他写道,自然因果解释实际上只是指示物质状态在空间和时间中出现的有序排列...但它对任何一个现象的内在本质(das innere Wesen)提供了绝对没有信息(1818:第 1 卷,第 II 册,第 17 节,第 5 段 [1961:113])。

…really does nothing more than indicate the orderly arrangement according to which the states of matter appear in space and time… But it affords us absolutely no information about the intrinsic nature (das innere Wesen) of any one of these phenomena. (1818: Vol. 1, Bk. II, sect. 17, par. 5 [1961: 113])

他暗示这些现象确实具有内在的本质,这表明对意识的本质主义的看法。

到目前为止,叔本华的观点与康德的观点相似。但叔本华做了康德不会做的事情。他对自然因果解释所指示的有序安排的绝对内在属性的本质提出了进一步的积极建议。具体而言,在他看来,意志起着关键作用:“事实上,谜底的答案是给予作为个体出现的知识主体的,而答案就是意志”(1818 年:第 1 卷,第 II 册,第 18 节,第 1 段 [1961 年:115])。外观世界的有序安排所基于的绝对内在属性是意志性的,因此他的著名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Schopenhauer 1818:第 1 卷,第 II 册,第 18 节,第 1 段 [1961 年:115])得名(参见条目 Arthur Schopenhauer)。

一些人认为罗素一元论在现代其他人的作品中也有体现。丽贝卡·科彭哈弗(2020 年)认为乔治·伯克利可以被视为罗素式唯心主义者。科尔·米切尔(在通信中)报告说,安东尼·柯林斯在 1707-08 年的克拉克-柯林斯通信中讨论了一种罗素式泛心灵论。

2.2 二十和二十一世纪的罗素一元论

当代罗素一元论者通常将他们的观点追溯到罗素于 1927 年出版的《物质的分析》,他们认为这本书发展了物理学的结构主义解释。事实上,一些人在这本书中发现了罗素一元论的其他主要组成部分的暗示(Lockwood 1992 [2015: 144–145]; Chalmers 1996: 166)。根据这种解释,罗素在书中暗示了现在所称为本质的东西可能与他所称为感知的东西相一致(罗素 1927a: 402)。还有人认为他在一些后期著作中更明确地支持了这个以他命名的理论(尽管没有用现在的名字),包括《人类知识:其范围和限制》和《我的哲学发展》(Wishon 2015;但参见 Stubenberg 2015)。

有人认为罗素一元论不仅在罗素的著作中有历史渊源,还在二十世纪早期的亚瑟·爱丁顿的作品中有渊源(Kadić 2017;参见 Strawson 2006a)。在爱丁顿的观点中,科学并不描述他所称之为实体的本质,他还将其称为“指针读数和类似指示”的背景(爱丁顿 1928: 252)。例如,他认为,物理学——现代物理学,与“维多利亚时期的物理学家”所描述的物理学不同——并不是用实体的本质来描述原子,而是用指针读数来描述(爱丁顿 1928: 259)。因此,像罗素一样,爱丁顿似乎肯定了物理学的结构主义版本(或类似的理论)。此外,爱丁顿提出原子,以及物理学所描述的其他一切,可能具有“某种精神本质,其中一个显著特征是思维”(爱丁顿 1928: 259)。为了支持这个提议,他写道,

但在一个情况下,即对于我自己大脑的指针读数,我有一个洞察力,它不仅限于指针读数的证据。这种洞察力显示它们与意识的背景相连。虽然我可能期望物理学中其他指针读数的背景与我在这个特定情况中揭示给我的背景是连续的,但我并不认为它总是具有意识的更专门属性。(爱丁顿 1928: 259–260)

爱丁顿的思考可以被视为罗素一元论(Kadić 2017: 46)或罗素一元全心论的启示,或者可能是两者的混合体。

在二十世纪末,格罗弗·麦克斯韦尔(1978)和迈克尔·洛克伍德(1989,1992)各自支持一种理论,他们将其归因于罗素,并且通常被解释为罗素一元论(例如,查尔默斯 1996,2013)。麦克斯韦尔在为心灵-大脑同一论(普莱斯 1956;斯马特 1959;刘易斯 1966;参见条目心灵/大脑同一论)辩护的过程中提出了他的理论,以回应索尔·克里普克(1972)具有影响力的挑战。克里普克的挑战涉及如何将同一论与“心理状态与相应的脑状态之间的表面上的偶然性”(克里普克 1972 [1980: 152])调和。麦克斯韦尔拒绝了他声称该挑战依赖的一个假设:即“我们从常识、物理学、神经生理学等方面知道脑事件的特征”(麦克斯韦尔 1978: 134)。在他看来,这些来源告诉我们关于结构特性,但并不告诉我们关于脑事件的基础非结构特性——这种推理方式暗示了物理学的结构主义和关于本质实在性的现实主义。他似乎还支持意识的本质主义。在他看来,对于与宏观现象体验相同的脑事件,他暗示它们的基础非结构特性可能是感知特性——这种说法暗示了罗素的泛心灵主义。洛克伍德(1989,1992)发展了一种与麦克斯韦尔类似的理论,并评论道:“在我看来,这似乎是目前提供的对哲学的心灵-身体问题的唯一有希望的方法”(洛克伍德 1992 [2015: 145])。

最近对罗素一元论的讨论一直遵循着麦克斯韦和洛克伍德的引领。这一观点被提出作为对克里普基的挑战以及相关反唯物主义论证(第 3 节)的合理回应。丹尼尔·斯托尔贾尔的《物理学的两种概念》(2001)被广泛认为是该观点的经典表达(另见斯托尔贾尔 2006、2009、2014、2015)。该观点也由查尔默斯(1996、1997a、2003、2010:第 6 章、第 10 章)和其他人(罗森伯格 2004;奥尔特 2009、2016;蒙特罗 2010、2015;佩雷布姆 2011、2014、2015、2016;麦克莱兰 2013;布朗 2017;戈夫 2017)进一步发展。查尔默斯(1997a)引入了“罗素一元论”的名称,他在这个主题上的工作具有很高的影响力。当代对罗素一元论兴趣的另一个主要来源是加伦·斯特劳森关于意识和唯物主义的开创性工作(2003、2006a、b)。

3. 对罗素一元论的论证和反对意见

3.1 对罗素一元论的论证

罗素一元论者通常通过论证其具有重要的理论优势来支持他们的理论。我们将描述三个这样的论证,这些论证涉及到密切相关的考虑。(关于罗素一元论的其他论证,请参见 Rosenberg 2004;Strawson 2006a;Goff 2017;Schneider 2018。)

第一个论证基于这样的主张:罗素一元论结合了传统二元论和传统物理主义的理论优点,同时避免了它们的主要缺点(Chalmers 2013)。这一主张背后的推理可以如下陈述:传统物理主义之所以具有优点,是因为它允许意识融入物理因果关系。但这是以忽视或扭曲意识的独特特征为代价的。传统二元论避免了这一代价。但是,通过将意识与物质世界分离,传统二元论阻止了意识融入物理因果关系。后一种代价由波希米亚公主伊丽莎白在她对笛卡尔二元论的批评中著名地表达出来(伊丽莎白致笛卡尔,1643 年 5 月 21 日 [1984:卷 3,218;AT III 665];参见条目伊丽莎白,波希米亚公主),以及由与之相关的物理主义的因果论证,如下所示:

我们归因于有意识的原因的许多效应都有完全的物理原因。但是假设这些效应是由两次原因引起的是荒谬的。因此,有意识的原因必须与这些物理原因的某个部分相同。(Papineau 2002:17;参见 Kim 1989, 1998)。

相比之下,罗素一元论似乎避免了传统物理主义和传统二元论的这些成本。在罗素一元论中,构成意识的属性——本质和(也许)结构属性——在物理因果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意识——或者至少是意识的组成部分——因此被整合到物理因果中。然而,意识的独特特征既不被忽视也不被扭曲。这些特征被归因于本质和它们与意识之间的特殊(例如,构成性)关系。

对罗素一元论的第二个论证基于这样的主张:这个理论为两个不同的哲学问题提供了一个优雅而统一的解决方案(Lockwood 1989, 1992; Chalmers 1996, 2013 [2015: 254]; Rosenberg 2004; Goff 2017; cf. Russell 1927a, 1927b: 116)。其中一个问题是如何为物理学所描述的时空结构提供基础。另一个问题是如何将意识整合到物理因果中。从罗素一元论的角度来看,这两个问题似乎是天作之合。时空结构的必要基础由(原型)现象本质提供。因为这些相同的本质(部分或全部)构成了意识,所以意识在物理因果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或者至少是意识的组成部分发挥了这个作用。因此,推理是,这两个问题一次解决。

罗素一元论的第三个论证基于这样的主张:罗素一元论对抗非唯物主义论证(如可想象性论证和知识论证)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回应(参见“僵尸”和“感觉质”:知识论证和 Alter 2023)。可想象性论证通常以僵尸世界(Chalmers 1996)的形式表述:这是一个物理和功能上与实际世界完全相同但没有意识的世界。首先,人们认为僵尸世界是理想上可想象的,这意味着这样一个世界不能通过先验推理被排除为不连贯的(Chalmers 2002)。然后,人们认为这样一个世界的理想可想象性意味着它的形而上学可能性。最后,人们认为这样一个世界的形而上学可能性意味着唯物主义是错误的。知识论证始于弗兰克·杰克逊(Frank Jackson)关于玛丽(Mary)的案例(1982, 1986, 1995)。玛丽是一个聪明的科学家,她生活在一个黑白房间里,通过阅读黑白科学书籍和观看黑白监视器上的科学讲座来了解完整的物理真理。如果唯物主义是正确的,杰克逊推理道,那么玛丽将因此了解关于彩色视觉的一切:她可以从她的物理知识中推断出这些信息。但是,他声称,事实并非如此。相反,当玛丽离开房间时,她学到了关于彩色视觉的真理——这些真理她之前并不知道。

根据罗素一元论,这些论点可能表明仅仅结构本身并不能完全决定(在形而上学上必然)意识的本质甚至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唯物主义是错误的。最多,这意味着传统的唯物主义理论是错误的,因为这些理论将唯物主义者的资源限制在结构上。罗素式唯物主义不受威胁,因为它将物理真理的范畴包括了结构真理和本质真理(Stoljar 2001)。此外,这种反结构主义的论点与意识至少部分包含非结构本质的主张相吻合,这一主张对于罗素一元论来说是普遍的,而不仅仅是唯物主义的种类(第 1 节)。

这种回应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发展,例如拒绝反唯物主义论证所依赖的认识论前提(其他方式参见查尔默斯 2010 年:134-135;佩尔博姆 2011 年;奥尔特和永泽 2012 年:83-86)。关于可想象性论证,罗素一元论物理主义者可以如下论证。经过反思,僵尸世界并非理想上可想象的。如果这样的世界最初看起来可想象,那是因为我们将僵尸世界误认为结构僵尸世界:一个无意识的世界,(最低限度地)复制了实际世界的所有结构特征。如果在附近存在一个理想上可想象的世界,那么那个世界就是一个结构僵尸世界。没有充分的理由接受一个完全成熟的僵尸世界的理想可想象性,尽管它不仅复制了实际世界的结构特征,还复制了其本质特征。关于知识论证,罗素一元论物理主义者可以主张,因为玛丽的黑白科学课程省略了本质信息,所以她在离开时学到的只是物理真理的一部分。如果是这样,那么她学到的真理可能是物理真理。它们将是非结构本质真理,但仍然是物理真理。

3.2 对罗素一元论的反对意见

对罗素一元论的一个反对意见涉及到组合问题:(原型)现象学本质(或本质和结构性属性)如何组合以构成宏观现象学特性(Seager 1995; Chalmers 2003)?假设某人正在经历一种现象学上的蓝色体验。如果构成性罗素一元论是真实的,那么这种体验的现象学蓝色完全由某些本质构成,可能以某种方式结构化(有关构成性和非构成性罗素一元论的区别,请参见第 4.2 节)。但在许多种类的罗素一元论中,本质是微观层面的特征。乍看之下,似乎可能在没有任何人经历那种(或任何)体验的情况下实例化这些(或任何)微观层面的本质,并且无论它们如何结构化,这似乎都是可能的。如果这是可能的,那么作为构成性罗素一元论者所持的,现象学蓝色如何完全由(结构化的)本质构成呢?对于其他构成性罗素一元论的变种,似乎也存在着基本相同的问题,例如那些将本质解释为宇宙现象学特征的变种(Goff 2009; Pereboom 2011, 114; Chalmers 2013, 2017)。

这是一个组合问题的一个版本,但还有其他版本。考虑一个针对构成性罗素一元论的版本提出的问题,根据这个版本,微观现象的本质特性,也许连同结构特性一起,组合起来构成宏观现象的特性。这个问题可以作为一个反对意见来陈述,如下所示。构成性罗素一元论者承认以下两个观点。首先,对于每个微观现象的本质特性,其下的物理倾向性有一个独特的有意识主体:一个与其他这类微观现象的本质特性对应的微观主体不同。其次,与微观现象的本质特性对应的多个微观主体组合起来构成一个单一的宏观主体。但是,第二个观点如何成立尚不清楚。正如威廉·詹姆斯(1890 年:162)所提出的,对于任何一组主体和任何进一步的主体来说,似乎可能存在这组主体而没有那个进一步的主体存在。这被称为主体求和问题(戈夫 2009,2017;查尔默斯 2013,2017;科尔曼 2014)。

一些人对这种组合问题的回应是诉诸于莱布尼兹的欠表现论(Pereboom 2011: 114–115),即内省意识对现象状态的意识未能将其表现为实际上具有的微观特征(莱布尼兹,《形而上学演讲》,§30 [G IV, 458–59; IV, 574–575]; Pereboom 1991b, 2011: 9, n. 1; cf. Stoljar 2001: 276)。考虑到前两段中提出的关于现象蓝色构成的组合问题的版本。根据莱布尼兹的欠表现论,即使一个人内省自己的经验只包含非复杂的现象蓝色,实际上现象蓝色可能由一个未被表现的(原型)现象本质数组构成。为了支持这一观点,可以将其类比为由其他宏观现象特性构成的宏观现象特性。例如,一个味觉体验可能看起来简单且未构成,即使实际上它由甜、酸、咸、苦和鲜味的组合构成(正如路易斯·德罗塞特在对话中提出的观点;参见 Pereboom 2011: 115)。同样,回应继续说,也许所有的宏观现象特征都是由(原型)现象本质或本质和结构特征构成的,而内省未能揭示出来。

然而,这种回应只是部分的。它可能表明仅凭内省无法排除宏观现象特性由本质或本质和结构构成的可能性。但是,这种回应并没有解释宏观现象特性如何由这些成分产生。虽然已经提出了一些解释(例如,Rosenberg 2004, 2015, Mørch 2019),但许多人认为罗素一元论的组合问题仍然是未解决且严重的(参见条目泛心灵论;Brüntrup 和 Jaskolla 2017;Chalmers 2017)。

最近的文献中提出了对罗素一元论的其他几个异议,其中我们将描述四个。第一个与组合问题有关,仅适用于罗素式泛心灵论。有人认为罗素式泛心灵论面临以下类型的“报复”问题。罗素一元论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其能够对有影响力的反物理主义论证(如可想象性和知识论证,第 3.1 节)提供合理的回应而受到推动的。这些论证通常从攻击某些传统物理主义观点(如分析功能主义)的可疑认识承诺开始,例如仅仅结构真理先验地蕴含所有现象真理的主张。然而,一些人认为,类似的考虑会削弱罗素式泛心灵论者的主张,即原始现象真理和结构真理一起先验地蕴含所有现象真理(Strawson 2006a,b; Goff 2015, 2017)。因此,例如,有人认为,即使还在黑白房间里,玛丽仍然可以像了解所有结构真理一样轻松地了解所有原始现象真理,但仍然不能因此了解看到红色是什么感觉(有关对罗素一元论的相关异议,参见 Cutter 2019,Botin 2023 和 Mendelow 即将发表)。

作为回应,一些人否认这两个先验蕴涵主张是相等的(Alter 2018)。回应认为,玛丽可以在房间里了解任何结构真理,因为任何结构真理都可以完全用客观科学的无色语言传达。但原始现象属性是非结构性的。因此,也许某些原始现象真理无法完全用这种无色语言传达。如果是这样,那么罗素式泛心灵论者的先验蕴涵主张可能不会遭受与某些传统物理主义理论相关的命运。

最近的第二个反对意见是由 Amy Kind(2015)提出的,即罗素一元论是没有动机的。这个理论通常被提出来作为对心灵-身体问题提供洞见的理论:这种洞见是传统的二元论者和传统的物理主义者所无法理解的(第 3.1 节)。然而,Kind 指出,罗素一元论未能解决辩论中最核心的问题:意识是否是宇宙的基本组成部分。在罗素泛心灵论中,意识是宇宙的基本组成部分,而在罗素泛原心灵论中则不是。因此,罗素一元论让我们“基本上回到了起点”(Kind 2015: 420;参见刘 2021,该文将这一观点与多米尼克主义的形而上学进行比较,并声称罗素一元论存在类似的问题)。作为回应,有人认为这一指责误解了罗素一元论的目标(Alter 和 Coleman 2020a)。罗素一元论并不打算解决意识是否是宇宙的基本组成部分的问题。相反,这个理论旨在提供一个框架,可以更有成效地讨论这个问题(以及其他问题)——这个框架既不是传统的物理主义,也不是传统的二元论。

最近的第三个反对意见是,尽管罗素一元论有其目标,但未能充分将意识整合到物理因果关系中。这个反对意见的一个版本是从这样一个前提开始的,即在罗素一元论中,一种单一类型的物理倾向可能是由一个与实际上的基础不同的本质所支撑的(Howell 2015; cf. Robinson 1993)。例如,如果在实际世界中,本质 Q1 支撑负电荷,那么在一个形而上学上可能的世界中,一个不同的本质 Q2 支撑负电荷;本质与物理倾向之间的基础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是形而上学上的偶然性。如果是这样,那么论证继续进行,那么本质(即使存在)在物理因果关系中并没有做出任何独特的贡献。就物理因果关系而言,本质只是“顺带而来的因果之旅”(Howell 2015: 34)。在另一个版本的反对意见中,即使本质对物理因果关系有所贡献,意识也不会因此继承任何物理效力,与罗素一元论者的主张相反(Robinson 2018; cf. Chan 2020, 2021)。

作为对该反对意见的第一个版本的回应,一些人否定了这样的假设:任何一种物理倾向的单一类型可能是由与实际上支撑它的本质不同的本质所支撑的(Hawthorne 2002,Alter 和 Coleman 2020a,2021)。有人认为,因果关系通常不具有形而上的必然性。那么,如果本质要具有物理效力,为什么本质与倾向之间的关系必须具有这样的必然性呢?另一种回应是否定在罗素一元论中,这种关系是形而上的偶然的前提(Chalmers 2013 [2015: 264–265];Mørch 2014, 2019;Gundersen 2015;Kadić 2017;Alter 和 Coleman 2020a, 2021)。对于该反对意见的第二个版本,即意识不从本质中继承任何物理效力(即使本质在某种程度上或完全构成意识),有人可能会认为这个指责只是对微观到宏观因果排除的一般担忧的一个例子,而不涉及意识或罗素一元论特别(参见心理因果关系条目;Goff 2017: 153–158)。

对罗素一元论的第四个最近的反对意见针对结构性和非结构性之间的区别。有人认为,这种区别无法以罗素一元论所要求的方式来解释。如上所述(第 1.1 节),有人提出了如何解释这种区别的建议。这些建议使得关于物理学的结构主义与物理学描述某些固有属性的主张保持一致,从而使关于物理学的结构主义免受一种攻击。但是,关于这些建议是否完全适用于罗素一元论的目的存在争议(Stoljar 2015)。其他相关的反对意见也已经提出,例如,倾向性/范畴性区别并不适用于罗素一元论所暗示的物理属性(Hiddleston 2019;但请参见 Alter 和 Pereboom 2023;关于罗素一元论的结构性/非结构性区别的其他反对意见,请参见 Stoljar 2006、2009、2014、2015;Ney 2015;有关回应,请参见 Pereboom 2011、2014、2015;Alter 2009、2016)。

4. 进一步的问题

4.1 关于物理学的结构主义

如上所述(第 1.1 节),罗素一元论可以与三个命题的结合等同。关于物理学的结构主义,关于本质实在论的现实主义,以及关于意识的本质实在论。但是,人们可能会质疑罗素一元论者是否致力于关于物理学的结构主义,至少如果将该命题理解为物理理论对本质实在论的存在和性质完全保持沉默的话。鉴于罗素一元论,物理理论中基本实体的术语,如“质量”和“电荷”,或许是指本质实在论,指具有本质实在论的实体。人们可能单凭这一点就认为这一观点与结构主义者的完全沉默主张相矛盾。此外,人们可能会想知道,为什么罗素一元论者要排除物理理论表达其术语指称对象的实质信息的可能性(霍桑 2002)?

作为回应,人们可能会主张,物理理论本身在罗素一元论解释下是中立的,根据这种解释,“质量”和“电荷”等术语是指本质实在论;而在结构主义解释下,这些术语并不指称本质实在论(Ladyman 和 Ross,与 Spurrett 和 Collier 2007)。也就是说,人们可能会主张,与对物理理论的形而上学解释相比,物理理论本身的承诺并不超越结构。因此,关于物理学的结构主义可以被视为仅关于物理理论本身的命题。在这种情况下,前一段提到的考虑并不挑战罗素一元论者致力于关于物理学的结构主义的主张。

或者,人们可以放弃罗素一元论者对物理学结构主义的承诺(Alter 和 Pereboom 2023;但参见 Brown 2023)。罗素一元论的核心是什么,人们可能会争辩说,只是存在一些本质特征,既构成物理学描述的结构特征,又与意识相关。因此,对于我们所描述的罗素一元论核心命题,也许只有第二和第三个符合条件。或者,罗素一元论者可以保持对物理学结构主义的支持,但以一种相对无争议的方式解释它(或者至少比通常情况下争议较少),例如作为对当前物理学的一种观点。

4.2 构成和出现

如上所述(第 1.1 节),许多罗素一元论者声称宏观现象性属性是由本质特征或本质特征和结构构成的。但并非所有人都这样认为。相反,有些人声称宏观现象性属性是由本质特征或本质特征和结构产生的(Goff 2015),其中出现被视为一种(历时性或同步性的)因果关系。

然而,一些人认为因果出现的解释削弱了罗素一元论意识融入物理因果的主张(Alter 和 Nagasawa 2012:81;Chalmers 2013 [2015:253-259])。这个反对意见可以表述如下。在因果出现的解释中,存在将本质(或本质和结构性属性)与宏观现象意识相连接的因果律:这些律法既不是先验推论,也不是物理理论所描述的结构性真理在形而上学上的必然性。在这方面,这些律法就像传统互动二元论所假设的心理物理律法一样。正是因为需要假设这样的心理物理律法,传统互动二元论被指责未能充分将意识融入物理因果(Smart 1959)。因此,在因果出现的解释中,这一指责同样适用于罗素一元论(但参见 Goff 2015:294-97;2017:第二部分全文)。

4.3 物理本质

最近关于罗素一元论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罗素物理主义上,其中本质是物理属性。但是,对于物理本质并没有一个成熟的概念,或者至少没有一个被广泛接受的概念。这引发了对这些属性可能是什么样的猜测。

Derk Pereboom(2011 年:第 5 章)在哲学史上确定了一些物质本质的候选者。其中一个来自亚里士多德传统,根据这一传统,物质至少部分由原始物质构成。原始物质性可以被理解为作为结构性的物质本质,它作为物质的基础存在。例如,在托马斯·阿奎那(1252-56)的亚里士多德观点中,物质包括三维空间的延伸,即数量。但是数量是一种形式,在阿奎那看来,形式必须存在于某物之中。他认为,那个某物就是原始物质。与数量不同,原始物质性不是(根据 1.1 节的术语)物质的相对内在属性。相反,它是物质的绝对内在属性,可以被视为一种物质本质(Pereboom 2011 年:85,113)。诚然,阿奎那认为原始物质是无法理解的。但是其他亚里士多德主义者并不这样认为(Pasnau 2009)。

Pereboom 确定的另一个物质本质候选者是由约翰·洛克(1690 年)提出的。在洛克的构想中,固实性是不可穿透性的范畴基础,是一种倾向性的属性。洛克的固实性是“当两个物体向彼此靠近时阻碍它们接近的东西”(Locke 1690 年:II,iv,强调添加)。洛克的固实性也是区分物质和空间的特征属性,是物质的定义属性。根据一个合理的解释,Pereboom(2011 年:97-100)建议,洛克将该属性视为物质的绝对内在属性和物质本质。

在当代形而上学中,可以找到与洛克的固实性相似的第三种物理本质的候选者。许多当代形而上学家认同存在非休谟式的因果力量(参见“倾向”条目)。休谟主义者将因果力量等同于纯粹的倾向,可以通过假设条件句来完全解释,例如,“如果一个电子在一个质子附近,它会吸引那个质子”(Jacobs 2011)。相比之下,非休谟主义者将因果力量与能够分类地支撑倾向的属性等同起来,就像洛克的固实性支撑着不可穿透性一样。这些分类属性是假设条件句的真理生成者,不能用假设条件句来解释。例如,电子的因果力量是一种分类属性,使得刚才指定的假设条件句(“如果一个电子……”)成立(Jacobs 2011;参见 Heil 2003,Jaworski 2016)。这样的真理生成者可以被解释为物理本质(Gundersen 2015,Pereboom 2016,2019)。

所以,至少有一些候选者可以描述物理本质的样子(其他候选者见,例如,查尔默斯 2013 [尤其是 2015:270-274];罗森伯格 2004;科尔曼 2012,2015)。然而,人们可能会想知道刚刚描述的任何候选者——亚里士多德的原始物质性,洛克的坚固性,或者非休谟的因果力——是否能够满足罗素一元论物理主义者的所有目的。罗素一元论物理主义者认为,假设物理本质可以保护他们的理论免受可想象性和知识论的攻击(第 3.1 节)。但是假设这些本质被解释为诸如电子之类的物理实体的非休谟因果力,那么玛丽在她还在房间里的时候就能够完全理解这些力量吗?(佩雷布姆 2011:113-114)。如果是这样,那么所提出的解释似乎会削弱罗素一元论物理主义者否认她在发布前的物理知识是不完整的基础。类似地,人们可能会认为所提出的解释会削弱罗素一元论物理主义者的观点,即虽然结构僵尸世界在理论上是可想象的,但完全僵尸世界则不是。亚里士多德的原始物质性和洛克的坚固性也会引发类似的担忧。即使这些属性可以被解释为物理本质,它们似乎也无法促进罗素一元论物理主义者提供对可想象性和知识论的合理回应的目标(参见波廷 2023)。

5. 最后的话

查尔默斯写道:

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无论是对于罗素一元论还是罗素一元原始心灵论的组合问题,这个观点将立即成为心灵-身体问题最有前途的解决方案。(查尔默斯 2013 [2015: 274])

无论查尔默斯是否正确,许多心灵哲学家认为罗素一元论值得认真关注。

Bibliography

  • Adams, Robert Merrihew, 1994, Leibniz: Determinist, Theist, Idealis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0195126491.001.0001

  • –––, 2007, “Idealism Vindicated”, in Persons: Human and Divine, Peter van Inwagen and Dean Zimmerman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35–54.

  • Alter, Torin, 2009, “Does the Ignorance Hypothesis Undermine the Conceivability and Knowledge Arguments?”,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79(3): 756–765. doi:10.1111/j.1933-1592.2009.00303.x

  • –––, 2016, “Th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Argument against Materialism”, Noûs, 50(4): 794–815. doi:10.1111/nous.12134

  • –––, 2018, “Are There Brute Facts about Consciousness?”, in Brute Facts, Elly Vintiadis and Constantinos Mekios (ed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30–154. doi:10.1093/oso/9780198758600.003.0008

  • –––, 2023, The Matter of Consciousness: From the Knowledge Argument to Russellian Mon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Alter, Torin and Sam Coleman, 2020a, “Panpsychism and Russellian Monism”, in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Panpsychism, William Seager (ed.), New York: Routledge. [Alter & Coleman 2020a available online]

  • –––, 2020b, “Russellian Physicalism and Protophenomenal Properties”, Analysis, 80(3): 409–417.

  • –––, 2021, “Russellian Monism and Causation”, Noûs, 55(2): 409–25. [Alter & Coleman 2021 available online]

  • Alter, Torin and Yujin Nagasawa, 2012, “What Is Russellian Monism?”,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19(9–10): 67–95.

  • ––– (eds.), 2015, Consciousness in the Physical World: Perspectives on Russellian Monism, (Philosophy of Mi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Alter, Torin and Derk Pereboom, “Russellian Monism and Structuralism about Physics”, Erkenntnis, 88(4): 1409–1428.

  • Aquinas, Thomas, 1252–56, 1273, Aquinas on Matter and Form and the Elements: A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De Principiis Naturae” [1252–1256] and the “De Mixtione Elementorum” [1273] of St. Thomas Aquinas, Joseph Bobik (ed.), South Bend, IN: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1998.

  • Armstrong, D.M., 1968, A Materialist Theory of Mind,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 Bolender, John, 2001, “An Argument for Idealism”,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8(4): 37–61.

  • Botin, Marcelino, 2023, “Russellian Physicalists Get Our Phenomenal Concepts Wrong”, Philosophical Studies, 180(7): 1829–1848.

  • Brown, Christopher Devlin, 2017, “A Properly Physical Russellian Monism”,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24(11–12): 31–50.

  • –––, 2023, “Consciousness and Categorical Properties”, Erkenntnis, 88(1): 365–387.

  • Brüntrup, Godehard and Ludwig Jaskolla (eds.), 2017, Panpsychism: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359943.001.0001

  • Chalmers, David J., 1996, The Conscious Mind: In Search of a Fundamental Theo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1997a, “Moving Forward on the Problem of Consciousness”,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4(1): 3–46.

  • –––, 1997b, “Reply to Searle’s review of The Conscious Mind”,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15 May 1997; reprinted in Searle 1997: pp. 164–167.

  • –––, 2002, “Does Conceivability Entail Possibility?” in Conceivability and Possibility, Tamar Szabo Gendler and John Hawthorne (ed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45–200.

  • –––, 2003 [2002], “Consciousness and Its Place in Nature”, in The Blackwell Guide to Philosophy of Mind, Stephen P. Stich and Ted A. Warfield (eds.), Malden, MA: Blackwell Publishing, pp. 102–142; reprinted in Philosophy of Mind: Classical and Contemporary Readings, David J. Chalmers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pp. 247–272. doi:10.1002/9780470998762.ch5

  • –––, 2010, The Character of Consciousnes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5311105.001.0001

  • –––, 2012, Constructing the Worl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13 [2015], “Panpsychism and Panprotopsychism”, Amherst Lecture in Philosophy 8; reprinted in Alter and Nagasawa 2015: pp. 246–276. [Chalmers 2013 available online]

  • –––, 2017, “The Combination Problem for Panpsychism”, in Brüntrup and Jaskolla 2017: 179–214.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359943.003.0002

  • Chan, Lok-Chi, 2020, “Can the Russellian Monist Escape the Epiphenomenalist’s Paradox?”, Topoi, 39(5):1093-1102. doi:10.1007/s11245-018-9579-8

  • –––, 2021, “Russellian Physicalism and its Dilemma”,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8: 2043–2062.

  • [Clarke-Collins Correspondence] Clarke, Samuel and Anthony Collins, 1707–1708 [1731], A Letter ot Mr. Dodwell wherein All the Arguments in his Epistolary Discourse against the Immortality of the SOUL are particularly answered, sixth edition, Knapton. [Clarke 1731 available online]

  • Coleman, Sam, 2012, “Mental Chemistry: Combination for Panpsychists”, Dialectica, 66(1): 137–166. doi:10.1111/j.1746-8361.2012.01293.x

  • –––, 2014, “The Real Combination Problem: Panpsychism, Microsubjects, and Emergence”, Erkenntnis, 79(1): 19–44.

  • –––, 2015, “Neuro-Cosmology”, in Phenomenal Qualities: Sense, Perception, and Consciousness, Paul Coates and Sam Coleman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66–102.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8712718.003.0003

  • Copenhaver, Rebecca, 2020, “The Idealisms of Bishop Berkeley and Abate Rosmini”, in La Filosofia Italiana, Fabrizio Meroi and Sophia Catalano (eds.), Olschki Press. [Copenhaver 2020 available online]

  • Cutter, Brian, 2019, “Against the Middle Ground: Why Russellian Monism is Unstable”, Analytic Philosophy, 60(2): 109–129.

  • Descartes, René, 1644, Principia Philosophiæ (Principles of Philosophy), Paris. Translated in Descartes 1984–91: volume 1, pages 177–291.

  • [AT] Oeuvres De Descartes, 11 vols., edited by Charles Adam and Paul Tannery, Paris: Librairie Philosophique J. Vrin, 1983.

  • –––, 1984–91. The Philosophical Writings of Descartes, John Cottingham, Robert Stoothoff, and Dugald Murdoch (trs.), 3 vol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Eddington, Arthur, 1928, The Nature of the Physical Worl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Goff, Philip, 2009, “Why Panpsychism Doesn’t Help Us Explain Consciousness”, Dialectica, 63(3): 289–311. doi:10.1111/j.1746-8361.2009.01196.x

  • –––, 2015, “Against Constitutive Russellian Monism”, in Alter and Nagasawa 2015: pp. 370–400.

  • –––, 2017, Consciousness and Fundamental Reali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oso/9780190677015.001.0001

  • Gundersen, Ståle, 2015, “Russellian Monism and Epistemic Pessimism”, SATS, 16(1): 27–48. doi:10.1515/sats-2015-0006

  • Hawthorne, John, 2001, “Causal Structuralism”,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15: 361–378. doi:10.1111/0029-4624.35.s15.16

  • –––, 2002, “Advice For Physicalists”, Philosophical Studies, 109(1): 17–52. doi:10.1023/A:1015731311853

  • Heil, John, 2003, From an Ontological Point of View,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0199259747.001.0001

  • Hiddleston, Eric, 2019, “Dispositional and Categorical Properties, and Russellian Monism”,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6(1): 65–92. doi:10.1007/s11098-017-1006-2

  • Holden, Thomas, 2004, The Architecture of Matter: Galileo to Kan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0199263264.001.0001

  • Holman, Emmett, 2008, “Panpsychism, Physicalism, Neutral Monism and the Russellian Theory of Mind”,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15(5): 48–67.

  • Howell, Robert, 2015, “The Russellian Monist’s Problems with Mental Causation”,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65(258): 22–39. doi:10.1093/pq/pqu058

  • Jackson, Frank, 1982, “Epiphenomenal Qualia”,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32(127): 127–136. doi:10.2307/2960077

  • –––, 1986, “What Mary Didn’t Know”, Journal of Philosophy, 83(5): 291–295. doi:10.2307/2026143

  • –––, 1995, “Postscript”, in Contemporary Materialism: A Reader, Paul Moser and J. D. Trout (eds.), New York: Routledge, pp. 184–189.

  • Jacobs, Jonathan D., 2011, “Powerful Qualities, Not Pure Powers”, The Monist, 94(1): 81–102. doi:10.5840/monist20119415

  • James, William, 1890, 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New York: Henry Holt and Co.

  • Jaworski, William, 2016, Structure and the Metaphysics of Mind: How Hylomorphism Solves the Mind-Body Probl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8749561.001.0001

  • Jorati, Julia, 2018, “Leibniz’s Ontology of Force”, Oxford Studies in Early Modern Philosophy, Volume VIII, Daniel Garber and Donald Rutherford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89–224.

  • Kadić, Nino, 2017, “The Grounding Problem for Panpsychism and the Identity Theory of Powers”, Croat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17(1): 45–55.

  • Kant, Immanuel, 1781/87 [1987],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Paul Guyer and Allen Wood (trs.), Cambridge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References are in the standard pagination of the 1st (A) and 2nd (B) editions. Quotations from Kant are based on this translation with amendments by the authors of this entry.

  • –––, 1786 [2004], Metaphysical Foundations of Natural Science, Michael Friedman (t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 Kim, Jaegwon, 1989, “Mechanism, Purpose, and Explanatory Exclusion”,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3: 77–108.

  • –––, 1998, Mind in a Physical World,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Kind, Amy, 2006, “Panexperientialism, Cognition, and the Nature of Experience”, Psyche, 12. [Kind 2006 available online]

  • –––, 2015, “Pessimism about Russellian Monism”, in Alter and Nagasawa 2015: pp. 401–421.

  • Kriegel, Uriah (ed.), 2014, Current Controversies in Philosophy of Mind, London: Routledge. doi:10.4324/9780203116623

  • Kripke, Saul A., 1972 [1980], “Naming and Necessity: Lectures Given to the Princeton University Philosophy Colloquium”, in Semantics of Natural Language, Donald Davidson and Gilbert Harman (eds.), Dordrecht: Springer Netherlands, pp. 253–355; reprinted as Naming and Necessit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doi:10.1007/978-94-010-2557-7_9

  • Ladyman, James, and Don Ross, with David Spurrett and John Collier, 2007, Every Thing Must Go: Metaphysics Naturaliz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276196.001.0001

  • Langton, Rae, 1998, Kantian Humility: Our Ignorance of Things in Themselv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0199243174.001.0001

  • Leibniz, Gottfried Wilhelm, 1686, Discours de métaphysique (Discourse on Metaphysics), G, IV.

  • –––, 1698, “On Nature Itself, or on the Inherent Force and Actions of Created Things”, Acta Eruditorum, September 1698 [G., IV, 504–516]; English translations: Leibniz 1969, pp. 498–508, Leibniz 1989, pp. 155–166.

  • [G]–––, 1875–1890 [1965], Die philosophischen Schriften, 7 vols., C. I. Gerhardt (ed.); reprinted Hildesheim: Georg Olms Verlag, 1965.

  • –––, 1969, Philosophical Papers and Letters, second edition, Leroy E. Loemker (tr. and ed.), Dordrecht: D. Reidel.

  • –––, 1989, Philosophical Essays, Roger Ariew and Dan Garber (tr. and ed.), Indianapolis: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 Lewis, David K., 1966, “An Argument for the Identity Theory”, Journal of Philosophy, 63(1): 17–25. doi:10.2307/2024524

  • –––, 1972, “Psychophysical and Theoretical Identifications”,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50(3): 249–258. doi:10.1080/00048407212341301

  • –––, 1980, “Mad Pain and Martian Pain”, in Readings in the Philosophy of Psychology, volume 1, Ned Block (ed.),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p. 216–222.

  • –––, 2009, “Ramseyan Humility”, in Conceptual Analysis and Philosophical Naturalism, David Braddon-Mitchell and Robert Nola (ed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pp. 203–222.

  • Liu, Haoying, 2021, Moving Forward on the Problem of Consciousness?,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Amherst. [Liu 2021 available online]

  • Locke, John, 1690, 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P. H. Nidditch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 Lockwood, Michael, 1989, Mind, Brain, and Quantum, Oxford: Blackwell.

  • –––, 1992 [2015], “The Grain Problem”, in Objections to Physicalism, Howard Robinson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271–292; reprinted in Alter and Nagasawa 2015: pp. 143–160.

  • Maxwell, Grover, 1978, “Rigid Designators and Mind-Brain Identity”, Perception and Cognition Issues in the Foundations of Psychology (Minnesota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Volume 9), C. Wade Savage (ed.),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365–403; reprinted in Alter and Nagasawa 2015: pp. 121–142.

  • McClelland, Tom, 2013, “The Neo-Russellian Ignorance Hypothesis: A Hybrid Account of Phenomenal Consciousness”,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20(3–4): 125–151.

  • McKitrick, Jennifer, 2003, “The Bare Metaphysical Possibility of Bare Dispositions”,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66(2): 349–369. doi:10.1111/j.1933-1592.2003.tb00265.x

  • Mendelow, Justin, forthcoming, “Russellian Monism and Ignorance of Non-Structural Properties”,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Preprint available online]

  • Montero, Barbara Gail, 2010, “A Russellian Response to the Structural Argument against Physicalism”,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17(3–4): 70–83.

  • –––, 2015, “Russellian Physicalism”, in Alter and Nagasawa 2015: pp. 209–223.

  • Mørch, Hedda Hassel, 2014, Panpsychism and Causation: A New Argument and a Solution to the Combination Problem,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Oslo. [March 2014 available online]

  • –––, 2019, “Is the Integrated Information Theory of Consciousness Compatible with Russellian Panpsychism?”, Erkenntnis, 84(5): 1065–1085.

  • Morris, Kevin, 2016, “Russellian Physicalism, Bare Structure, and Swapped Inscrutables”,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23(9–10): 180–198.

  • Nagel, Thomas, 1974, “What Is It Like to Be a Bat?”,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83(4): 435–450. doi:10.2307/2183914

  • –––, 1986, The View From Nowher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1998, “Conceiving the Impossible and the Mind-Body Problem”, Philosophy, 73(3): 337–352.

  • Ney, Alyssa, 2015, “A Physicalist Critique of Russellian Monism”, in Alter and Nagasawa 2015: pp. 346–369.

  • Papineau, David, 2002, Thinking about Consciousnes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0199243824.001.0001

  • Pasnau, Robert, 2009. “Form and Matter”, in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Medieval Philosophy, Robert Pasnau and Christine Van Dyke (ed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vol. 2: 635–646.

  • Pereboom, Derk, 1985, Kant on Concept and Intuition,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 –––, 1991a, “Is Kant’s Transcendental Philosophy Inconsistent?” History of Philosophy Quarterly, 8(4): 357–72.

  • –––, 1991b, “Kant’s Amphiboly”, Archiv Für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 73(1): 50–70. doi:10.1515/agph.1991.73.1.50

  • –––, 2011, Consciousness and the Prospects of Physicali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764037.001.0001

  • –––, 2014, “Russellian Monism and Absolutely Intrinsic Properties”, in Kriegel 2014: pp. 40–69.

  • –––, 2015, “Consciousness, Physicalism, and Absolutely Intrinsic Properties”, in Alter and Nagasawa 2015: pp. 300–323.

  • –––, 2016, “Illusionism and Anti-Functionalism about Phenomenal Consciousness”,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23(11–12): 172–185.

  • –––, 2019, “Russellian Monism, Introspective Inaccuracy, and the Illusion Meta–Problem of Consciousness”,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26: 182–193.

  • Place, U. T., 1956, “Is Consciousness a Brain Process?”,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47(1): 44–50. doi:10.1111/j.2044-8295.1956.tb00560.x

  • Robinson, Denis, 1993, “Epiphenomenalism, Laws & Properties”, Philosophical Studies, 69(1): 1–34. doi:10.1007/BF00989622

  • Robinson, William S., 2018, “Russellian Monism and Epiphenomenalism”, Pacific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99(1): 100–117. doi:10.1111/papq.12138

  • Rosenberg, Gregg H., 2004, A Place for Consciousness: Probing the Deep Structure of the Natural Worl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5168143.001.0001

  • –––, 2015, “Causality and the Combination Problem”, in Alter and Nagasawa 2015: pp. 224–245.

  • Russell, Bertrand, 1927a, The Analysis of Matter, London: Kegan Paul.

  • –––, 1927b, An Outline of Philosophy, Unman Hyman Ltd.

  • –––, 1948, Human Knowledge: Its Scope and Limits, London: Routledge.

  • –––, 1959, My Philosophical Development, London: Routledge, 1995 edition.

  • Schneider, Susan, 2018, “Idealism, or Something Near Enough”, in Idealism: New Essays in Metaphysics, Tyron Goldschmidt and Kenneth L. Pearce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oso/9780198746973.003.0017 [Schneider 2018 preprint available online]

  • Schopenhauer, Arthur, 1818 [1961], Die Welt als Wille und Vorstellung, Leipzig: Brockhaus. Translated as The World as Will and Idea, three volumes, R. B Haldane and J. Kemp (trs.),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1883; reprinted as The World as Will and Representation, Garden City: Doubleday, 1961. Quotations from Schopenhauer are based on this translation with amendments by the authors of this entry.

  • Seager, William E., 1995, “Consciousness, Information, and Panpsychism”,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2(3): 272–288.

  • Searle, John, 1997, The Mystery of Consciousness: John R. Searle and Exchanges with Daniel C. Dennett and David Chalmers, New York: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 Shoemaker, Sydney, 1980, “Causality and Properties”, in Peter van Inwagen (ed.), Time and Cause: Essays Presented to Richard Taylor, D. Reidel. pp. 109–135.

  • Skrbina, David, 2005, Panpsychism in the West, Cambridge: MIT Press.

  • Smart, J. J. C., 1959, “Sensations and Brain Processes”,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68(2): 141–156. doi:10.2307/2182164

  • Stoljar, Daniel, 2001, “Two Conceptions of the Physical”,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62(2): 253–281. doi:10.1111/j.1933-1592.2001.tb00056.x

  • –––, 2006, Ignorance and Imagination: The Epistemic Origin of the Problem of Consciousnes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0195306589.001.0001

  • –––, 2009, “Response to Alter and Bennett”,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79(3): 775–784. doi:10.1111/j.1933-1592.2009.00305.x

  • –––, 2014, “Four Kinds of Russellian Monism”, in Kriegel 2014: pp. 17–39.

  • –––, 2015, “Russellian Monism or Nagelian Monism?” in Alter and Nagasawa 2015: pp. 324–345.

  • Strawson, Galen, 2003 [2015], “Real Materialism”, in Chomsky and His Critics, Louise M. Antony and Norbert Hornstein (eds.),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pp. 49–88; reprinted with new postscript in Alter and Nagasawa 2015: pp. 161–208. doi:10.1002/9780470690024.ch3

  • –––, 2006a, “Realistic Monism: Why Physicalism Entails Panpsychism”, in Strawson 2006c: pp. 3–31.

  • –––, 2006b, “Panpsychism? Reply to Commentators with a Celebration of Descartes”, in Strawson 2006c: pp. 184–280.

  • –––, 2006c, Consciousness and its Place in Nature: Does Physicalism Entail Panpsychism?, Anthony Freedman (ed.), Exeter: Imprint Academic.

  • Stubenberg, Leopold, 2015, “Russell, Russellian Monism, and Panpsychism”, in Alter and Nagasawa 2015: pp. 58–90.

  • Unger, Peter, 2006, All the Power in the Worl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5155617.001.0001

  • Van Cleve, James, 1988, “Inner States and Outer Relations: Kant and the Case for Monadism”, in Doing Philosophy Historically, Peter H. Hare (ed.), Buffalo, NY: Prometheus, pp. 231–247.

  • Wishon, Donovan, 2015, “Russell on Russellian Monism”, in Alter and Nagasawa 2015: pp. 91–118.

  • –––, 2016, “Panpsychism, Panprotopsychism, and Neutral Monism”, in Macmillan Interdisciplinary Handbooks: Philosophy of Mind, Brian P. McLaughlin (ed.), London: Macmillan, pp. 51–70.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Descartes, René: physics | dispositions | dualism | Elisabeth, Princess of Bohemia | functionalism | grounding, metaphysical | idealism | intrinsic vs. extrinsic properties | Leibniz, Gottfried Wilhelm: philosophy of physics | mental causation | mind/brain identity theory | neutral monism | panpsychism | physicalism | physics: structuralism in | Schopenhauer, Arthur | structural realism

Copyright © 2023 by Torin Alter <talter@ua.edu> Derk Pereboom <dp346@cornell.edu>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