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哥白尼 Copernicus, Nicolaus (Sheila Rabin)

首次发布于 2004 年 11 月 30 日星期二;实质性修订于 2023 年 9 月 29 日星期五。

尼古拉斯·哥白尼(1473-1543 年)是一位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提出太阳静止在宇宙的中心,地球围绕着太阳运转。由于托勒密的地心说模型未能满足亚里士多德对所有天体均匀圆周运动的要求,哥白尼感到困扰。哥白尼决定只有通过日心说模型才能实现他的目标。他因此创造了一个概念,即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与它们轨道的大小直接相关。当时哥白尼的日心说理念非常具有争议性;然而,这标志着世界观发生变化的开始,哥白尼被视为科学革命的发起者。


生平与作品

尼古拉斯·哥白尼于 1473 年 2 月 19 日出生,是尼古拉斯·哥白尼(父亲)和芭芭拉·瓦岑罗德的四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尼古拉斯·哥白尼(父亲)是一位富有的商人,从克拉科夫搬到托伦,而芭芭拉·瓦岑罗德是托伦一家领先商人家族的女儿。这座位于维斯瓦河畔的城市曾是汉萨同盟的重要内陆港口。然而,德意志骑士团与普鲁士联盟在与波兰王国结盟的情况下于 1466 年结束了战斗,西普鲁士(包括托伦)割让给了波兰,托伦被宣布为波兰王国的自由城市。因此,这个德国家庭的孩子成为了波兰王冠的臣民。

1483 年,父亲去世,孩子们的母亲的叔叔卢卡斯·瓦岑罗德(1447-1512)接管了他们。瓦岑罗德是一位非常成功的神职人员 - 他于 1489 年成为瓦尔米亚(德国语中的厄尔兰德)主教 - 他促进了侄子在教会中的晋升,并指导了他的教育。1491 年,哥白尼进入了克拉科夫大学。没有记录显示他获得学位,这在当时并不罕见,因为他不需要学士学位来从事神职生涯,甚至不需要为更高学位而学习。但是克拉科夫大学提供了数学、天文学和占星术课程(参见戈杜对所有大学课程的介绍),哥白尼的兴趣被激发了,这在他在克拉科夫期间购买这些主题的书籍中得到了证实。

1495 年,瓦岑罗德安排了哥白尼当选为瓦尔米亚大教堂弗龙博克(德国语中称为弗劳恩贝格)教区的一名领事,这是一种位于主教之下的行政职位。两年后,他就任了这个职位,从此他的财务状况就稳定了下来。与此同时,哥白尼继承叔叔的遗志,于 1496 年前往博洛尼亚大学学习教会法(参见戈杜关于哥白尼在意大利可能遇到的情况)。在博洛尼亚期间,他与天文学教授多梅尼科·玛利亚·诺瓦拉同住,并进行了他的第一次天文观测。此外,正如罗森(1971 年,323 页)所指出的,“通过与诺瓦拉建立密切联系,哥白尼也许是第一次遇到了一个敢于挑战 [托勒密] 这位在他所选择的研究领域中最杰出的古代作家权威的思想。”哥白尼还在罗马举办了一场关于数学的讲座,可能重点是天文学。

哥白尼在博洛尼亚的学习为他提供了一个在克拉科夫没有的优势——一位希腊语老师。人文主义开始在 15 世纪渗透到意大利大学。正如格伦德勒所指出的,“到了世纪末,几乎所有大学都有一位或几位人文主义者,其中许多是重要学者。” 安东尼奥·科尔特西·乌尔切奥,被称为科德罗,于 1482 年成为博洛尼亚的教授,并几年后开始教授希腊语。哥白尼可能曾与他学习,因为哥白尼将七世纪拜占庭作家西莫卡塔的信件(MW 27-71)从威尼斯人文主义印刷商阿尔杜斯·曼努提乌斯于 1499 年出版的一本希腊信件集译成拉丁文。阿尔杜斯将他的版本献给了乌尔切奥。哥白尼于 1509 年印刷了他的翻译,这是他在《天体运行论》(De revolutionibus)之前唯一的出版物。值得注意的是,哥白尼对希腊语的良好阅读能力对他的天文学研究至关重要,因为当时希腊天文学家的重要作品,包括托勒密,尚未被翻译成拉丁文,这是当时大学的语言。

哥白尼于 1501 年离开博洛尼亚前往弗龙堡,尚未获得学位。随后,教会批准了哥白尼再次请假,前往帕多瓦大学学习医学。当哥白尼学习医学时,医学课程不仅包括医学、解剖等内容。赛拉西(1990 年,16 页)指出,“12 世纪西欧对希腊和伊斯兰技术天文学和占星术的接受促进了医学占星术的发展……14 至 16 世纪的西方医学院教授占星术。在中世纪医学教育中重视星象研究的重要性源自一种普遍的信念,即天体在下界事物的创造中起到中介作用,并在它们的存在期间继续影响它们。学者医生在医学诊断和治疗中使用占星术的方式多种多样。‘占星医学’是一个模糊且不尽人意的术语,可以包括以下任一或全部内容:首先,关注占星术出生符号或受孕符号对患者体质和性格的假定影响;其次,根据不同的天象条件调整治疗……第三,将疾病中的危急日教义与占星特征联系起来,通常是月相;第四,根据行星合相、彗星出现或天气条件预测或解释流行病”(赛拉西,1981 年,141-42 页)。占星术要求医学生获得一定的天文学基础;然而,哥白尼在帕多瓦大学可能也学习了占星术。

哥白尼并未在帕多瓦获得医学学位;该学位需要三年时间,而哥白尼只被他所在的教区批准了两年的休假。相反,他注册到了费拉拉大学,在那里获得了教会法博士学位。但他并没有回到弗龙堡的教区;相反,他去和他的叔叔住在利茨巴克-瓦尔明斯基(德文名为海尔斯贝格)的主教宫殿里。尽管他进行了一些天文观测,但他深陷于教会政治之中,而在他年迈的叔叔于 1507 年病倒后,哥白尼成为了他的主治医生。罗森(1971 年,334-35 页)合理推测主教可能希望他的侄子成为他的继任者,但哥白尼离开了他的叔叔,因为他在利茨巴克-瓦尔明斯基的职责干扰了他继续学习天文学的追求。他于 1510 年回到了弗龙堡的教区,并在那里度过了余生。

尽管离开叔叔并搬到弗龙堡并没有使哥白尼免除继续参与行政和政治职责。他负责管理各种财产,包括领导供应基金、裁决争端、参加会议以及保持账目和记录。针对他发现的当地货币问题,他起草了一篇关于货币的论文(MW 176–215),在其中谴责货币贬值并提出改革建议。他的手稿被普鲁士和波兰的领导人参考,以稳定货币。他是西普鲁士对抗条顿骑士团的领袖,这场战争持续时间为 1520 年至 1525 年。他是主教的医生(他的叔叔于 1512 年去世),也是教会成员的医生,并为普鲁士东西部的知名人士提供咨询。

然而,哥白尼开始独自从事天文学。在 1510 年至 1514 年间,他写了一篇被称为《小论》(MW 75–126)的文章,介绍了他的新宇宙观念——日心宇宙,并将副本发送给各种天文学家。尽管在弗龙堡观测位置不佳,而且作为教士有许多紧迫的责任,他仍然尽力进行天文观测。他继续着手撰写《天体运行论》的手稿。他还在 1524 年写了一封被称为《反对维尔纳的信》(MW 145–65)的信,批评约翰·维尔纳的《关于第八球运动的信》(De motu octavae sphaerae tractatus primus)。哥白尼声称维尔纳在时间计算和他认为在托勒密之前固定星体的运动是均匀的方面犯了错误,但哥白尼的信件并未涉及他的宇宙观念。

1539 年,一位名叫乔治·约阿希姆·雷蒂库斯(1514-1574)的年轻数学家从维滕贝格大学前来拜访哥白尼。雷蒂库斯带来了哥白尼的数学书籍,部分是为了向哥白尼展示德语城市可获得的印刷质量。他出版了一本介绍哥白尼思想的著作《第一篇报告》。最重要的是,他说服哥白尼出版《天体运行论》。雷蒂库斯监督了大部分书籍的印刷工作,1543 年 5 月 24 日,哥白尼在临终前拿到了这部完成作品的副本。

天文学思想与著作

2.1 前哥白尼天文学

古典天文学遵循亚里士多德确立的原则。亚里士多德接受了四大物质元素的概念 - 地、水、空气和火。他将地球置于宇宙的中心,并认为这些元素位于月球以下,月球是最接近的天体。有七颗行星,或称为流星,因为它们除了绕地球运行外,还在黄道上运行:月亮、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在它们之外是固定的恒星。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物质元素垂直移动,取决于它们的“重量”或“重力”;天体并非物质,而是一种“第五元素”或“第五精华”,其本质是围绕地球做着完美圆周运动,进行每日旋转。亚里士多德设想地球是所有圆圈或“球体”的真正中心,这些球体围绕着地球运行,所有运动都是“均匀的”,即不变的。

但观察者意识到,天体的运动并非如亚里士多德所假设的那样。地球并非轨道的真正中心,运动也不是均匀的。最明显的问题是外行星似乎会停下来,以“逆行”方式向后移动一段时间,然后继续向前移动。到了公元二世纪,当托勒密编纂他的《大成》时(这个托勒密《星表》的通用名称源自其阿拉伯语标题),天文学家们已经发展出了轨道围绕“周转圈”进行“回旋轮”运动的概念,也就是说,它们像扁平的螺旋线一样围绕地球周围的圆圈运动。地球也不在中心,而是在一个“离心点”上,天体围绕一个中心点运动。托勒密在离心点的对面直线上加了一个点,称为“均等点”或“等时点”,天体围绕这一点均匀运动。此外,与亚里士多德的模型不同,托勒密的《大成》并未描述一个统一的宇宙。然而,跟随托勒密的古代天文学家并不关心他的体系是否描述了天体的“真实”运动;他们关心的是“拯救现象”,也就是在特定时间点给出天体可能出现的近似位置。在没有专业天文学家,更不用说望远镜的时代,托勒密在绘制天体的轨迹方面做得很好。

并非所有希腊的天文观念都遵循这个地心说系统。毕达哥拉斯派认为地球围绕着一个中央的火移动(而不是太阳)。阿基米德写道,萨摩斯的亚里士多德实际上提出地球每天自转并围绕太阳公转。

在欧洲中世纪期间,伊斯兰世界是天文思想和活动的中心。在第九世纪,对托勒密太阳理论的几个方面进行了重新计算。十一世纪的伊本·海撒姆对托勒密的工作进行了严厉批评:“托勒密假定了一个不可能存在的安排,而这个安排在他的想象中产生了属于行星的运动,并不能使他摆脱他在假定安排中犯下的错误,因为行星的现有运动不能是一个不可能存在的安排的结果”(引自罗森 1984 年,174 页)。斯沃德洛和诺伊格鲍尔(46-48 页)强调,十三世纪的马拉加学派在发现错误和纠正托勒密方面也很重要:“马拉加行星模型的方法是将托勒密模型中的等轴运动分解为两个或更多个均匀圆周运动的组成部分,物理上是球体的均匀旋转,它们共同控制着周转圆心的方向和距离,使其几乎处于托勒密模型中的相同位置,并且始终与等轴均匀运动。”他们发现,哥白尼使用了马拉加天文学家纳西尔·阿丁·图西(1201-1274)、穆阿亚德·阿尔丁·乌尔迪(逝世于 1266 年)、库特布·阿尔丁·设拉兹(1236-1311)和伊本·沙提尔(1304-1375)开发的设备。此外,Ragep(2005 年)表明,雷吉奥蒙塔努斯提出的内行星理论,使哥白尼能够将行星转换为偏心模型,是由十五世纪在撒马尔罕接受训练的天文学家阿里·库什吉(1403-1474)开发的。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并非一定提倡自然哲学,但其强调对古典语言和文本的掌握副作用是促进科学的发展。乔治·皮尔巴赫(1423-1461)和约翰内斯·雷吉奥蒙塔努斯(1436-1476)学习希腊语的目的是为了制作托勒密天文学的概要。到雷吉奥蒙塔努斯在 1463 年完成这项工作时,它已成为对《大成》的重要评论,指出例如托勒密的月球理论与观测不符。他指出,托勒密在不同时间将月球距离地球的距离显示为两倍,这应该使月球看起来是两倍大。同时,当时还在积极讨论托勒密偏离亚里士多德要求的匀速圆周运动的问题。

2.2 评论集

无法确定哥白尼何时开始支持日心说。如果他在罗马的讲座中提出这种激进理论,必定会引起评论,但事实上并没有,因此很可能是在 1500 年之后才采纳了这一理论。此外,科尔维努斯在 1508-1509 年帮助他印刷拉丁文翻译时,对他的天文知识表示赞赏,因此哥白尼的概念在这一点上可能仍然是传统的。他的第一部日心说著作是《小注》。这是一份小手稿,曾流传但从未印刷。我们不知道他何时写的这篇文章,但克拉科夫的一位教授在 1514 年编目时提到了一份“六页手稿,阐述了一位作者的理论,声称地球在运动,太阳静止”(罗森,1971 年,343 页;MW 75)。因此,哥白尼很可能在 1508 年至 1514 年之间采纳了日心说。罗森(1971 年,345 页)认为哥白尼在 1512-1514 年间对确定行星位置的兴趣可能与他决定在 1510 年离开叔叔的主教宫和在 1513 年建造自己的户外天文台有关。换句话说,这是在一段集中精力研究宇宙学的时期的结果,这一时期得以实现是因为他离开了叔叔以及与之相关的教会政治和医学关注。

哥白尼开始支持日心宇宙学的确切原因无法知晓。尽管在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但关于哥白尼的一手资料非常有限。他唯一的天文著作是《小注》,反对沃纳的信函和《天体运行论》;他出版了西里克斯的信件翻译,并写了关于货币的各种版本的论著;其他著作涉及教区业务,大部分幸存的少数信件也是如此。遗憾的是,理希图斯的传记本应该为学者们提供了大量信息,但已经遗失。因此,对于关于哥白尼思想和作品最有趣的问题的许多答案都是根据推测和推断得出的,我们只能猜测哥白尼为何采纳了日心系统。

大多数学者认为,哥白尼拒绝托勒密宇宙学的原因是因为托勒密的等轴。他们这样假设是因为哥白尼在《小注解》中写道:

然而,广泛流传的 [行星理论],由托勒密和大多数其他 [天文学家] 提出,虽然与数字 [数据] 一致,但似乎也存在不小的困难。因为这些理论不足以解释,除非它们还构想了某些均衡圆圈,使行星看起来在其推移球上或围绕其自身 [本轮] 中心以均匀速度运动...因此,意识到这些 [缺陷] 后,我经常考虑是否可能找到一种更合理的圆圈排列,从中可以推导出每一个表面的不规则性,同时每一件事物本身都会以规则的方式移动,这是完美运动规则所要求的。(MW 81)

Goddu(381-84)合理地认为,尽管哥白尼最初的动机是对等轴的不满,但这种不满可能促使他观察到其他违反均匀圆周运动的现象,而这些观察,而不仅仅是对等轴的拒绝,导致了日心说。Blumenberg(254)指出,地球的移动性可能得到了加强,因为它的球形形状与天体的相似。

由于拒绝等时点的假设意味着回归到亚里士多德对天体真正均匀圆周运动的要求,因此不太可能认为哥白尼之所以采纳了日心模型,是因为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者流行的新柏拉图主义和赫密思主义等哲学观点迫使他朝这个方向发展。我们也不应该将哥白尼对均匀圆周运动的追求归因于审美需求,因为这个想法是哲学上的而非审美上的,而且哥白尼用回旋轮取代了等时点,使他的体系比托勒密的更加复杂。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记住斯沃德洛和诺伊格鲍尔所断言的:

哥白尼通过对行星模型的仔细分析得出了日心说理论,据所知,他是当时唯一一个这样做的人,如果他选择采纳这一理论,那么他也是基于同样仔细的分析。

在《小评论》中,哥白尼列出了他认为解决了古代天文学问题的假设。巴尔迪提出这些假设是非欧几里得公设。哥白尼指出地球只是重心和月球轨道的中心;所有的球体环绕太阳,太阳接近宇宙的中心;宇宙比先前假设的要大得多,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是宇宙大小的一小部分;天空和太阳的视觉运动是由地球的运动造成的;行星的视觉逆行运动是由地球的运动造成的。尽管哥白尼的模型保留了沿着差动器运动的小轮,解释了托勒密模型中的逆行运动,但哥白尼正确地解释了行星的逆行运动只是表面现象而非真实的,其外观是由于观察者不在中心静止。这项工作非常简要地涉及了行星的次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和土星,这些是肉眼可见的唯一行星),地球的三重运动(日常自转、其中心的年度公转和其倾斜的年度公转)导致太阳看起来在运动,春分点的运动,月球围绕地球的公转,以及五大行星围绕太阳的公转。

2.3 关于天体运行

《小注解》只是作为哥白尼思想的引言,他写道“为了简洁起见,应省略为我的更大作品准备的数学证明…”(MW 82)。在某种意义上,这是哥白尼已经开始的更大作品的宣告。《小注解》在哥白尼的有生之年从未出版,但他将手稿副本发送给各种天文学家和哲学家。他受到一些打击,因为日心说似乎与《圣经》相悖,但大多数时候他受到鼓励。尽管哥白尼参与官方改革历法的努力仅限于一封已不复存在的信件,但这一努力使一种新的、严肃的天文理论受到欢迎。对教会当局反应的恐惧可能是他推迟出版书籍的原因中最不重要的。推迟出版的最重要原因是更大的作品需要天文观测和复杂的数学证明。他的行政职责无疑干扰了研究和写作。他无法进行他所需的定期观测,而经常被雾笼罩的弗龙堡并不是进行这些观测的好地方。此外,正如金格里奇(1993 年,37 页)所指出的那样,

哥白尼远离能够有效处理如《天体运行论》这样庞大而技术性强的书籍的主要国际印刷中心。另一方面,他的手稿仍然充满数字上的不一致,他很清楚自己没有充分利用日心观所提供的机会……此外,哥白尼远离学术中心,因此缺乏与技术训练有素的同行讨论工作的刺激。

《关于天体运行的论文》手稿在 1539 年 Rheticus 来访时基本完成。这部作品包括六卷。第一卷,也是最著名的,讨论了后来被称为哥白尼理论的内容,以及哥白尼对天文学最重要的贡献,即日心宇宙(尽管在哥白尼的模型中,太阳并不真正位于中心)。第一卷阐述了围绕太阳的天体顺序:“[恒星球] 之后是第一个行星土星,它在 30 年内完成其运行。接着是木星,它在 12 年内完成其运行。火星在 2 年内绕行。年度运行排在第四位,其中包括地球……以及作为外旋轮的月球球体。第五位是金星,9 个月回归。最后,第六位是水星,它在 80 天内绕行一周”(《天体运行》,21-22 页)。这建立了行星顺序与其周期之间的关系,并形成了一个统一的系统。这可能是支持哥白尼描述的日心模型的最重要论点。相比于托勒密的模型,这是远为优越的,托勒密的模型认为行星围绕地球运行,因此太阳、水星和金星都有相同的年度运行。在第一卷中,哥白尼还坚持认为所有天体的运动必须是圆形和均匀的,并指出它们看起来不均匀的原因可能是“要么它们的圆圈的极点与地球的不同,要么地球不在它们绕行的圆圈的中心”(《天体运行》,11 页)。对于哥白尼来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托勒密的模型中,太阳、月亮和五大行星似乎具有与其他天体不同的运动方式,而小小的地球运动起来比庞大的天体更有意义。但哥白尼将地球转变为一个行星的事实并没有导致他拒绝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因为他坚持认为“陆地和水共同压在一个重心上;地球没有其他重心;由于地球更重,它的空隙被水填满……”(《天体运行》,10 页)。正如亚里士多德所断言的那样,地球是物理元素向其引力中心聚集的中心。这对哥白尼的模型构成了问题,因为如果地球不再是中心,为什么元素还会向它引力呢?

《天体运行论》的第二卷详细阐述了第一卷中的概念;第三卷涉及至点的岁差和太阳理论;第四卷涉及月球运动;第五卷涉及行星的经度,第六卷则涉及纬度。哥白尼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托勒密的观测,他的数学中几乎没有什么新内容。他在行星经度方面取得了最大的成功,正如斯沃德洛和诺伊格鲍尔所评论的那样,“哥白尼最令人钦佩、也是最具挑战性的成就……最重要的是决定为行星推导新元素,这一决定使哥白尼将近半生的时间延迟了他的工作——将近二十年用于观测,然后又用了几年时间进行最繁琐的计算——而其成果被同时代人认为与托勒密的成就不相上下,这无疑是对一位天文学家最高的赞誉。” 令人惊讶的是,鉴于在《小注》中消除至点的重要性如此之大,哥白尼在第一卷中并未提及它,但他在《天体运行论》中试图用小轮代替它。然而,在第五卷中,当描述水星的运动时,他确实提到了。

古人只允许在等轴心周围均匀移动的小轮,这一做法与真正的中心、其相对距离以及其他两个圆的先前中心存在严重冲突。然而,为了使这最后一个行星也能摆脱其贬低者的侮辱和假装,并且使其均匀运动,与前述其他行星一样,能够与地球运动相对应,我也将给它(作为安装在偏心上的圆)一个偏心,而不是古代所接受的小轮。

2.4 雷蒂库斯和《第一叙述》

尽管哥白尼得到了他的亲密朋友、切尔莫主教提德曼·吉塞(1480-1550)和卡普阿枢机尼古拉斯·舍恩贝格(1472-1537)的鼓励出版他的著作,但是乔治·约阿希姆·雷蒂库斯的到来解决了他在数学和天文学方面需要一个支持和激励的同事以及一个合适的印刷商的需求。雷蒂库斯是维滕贝格大学的数学教授,这是数学和路德教神学学生的主要中心。 1538 年,雷蒂库斯请了一年假,拜访了几位著名的天文学和数学学者。不清楚雷蒂库斯是如何得知哥白尼的理论的;他可能是被之前拜访过的学者之一约翰·舍纳说服去拜访哥白尼的,尽管正如斯沃德洛和诺伊格鲍尔所指出的,“早在 1530 年代初,哥白尼的新理论就在欧洲传播开来,甚至传到了梵蒂冈的高级学术圈。” 雷蒂库斯带来了一些数学和天文学著作,这些著作为哥白尼提供了一些重要材料,也展示了德国出版中心提供的数学印刷品质。例如,雷蒂库斯赠送的 1533 年版《关于各种三角形》(De triangulis omnimodis)说服了哥白尼修改他关于三角学的部分。但雷蒂库斯尤其感兴趣的是向哥白尼展示纽伦堡出版商约翰·佩特雷乌斯的作品,作为哥白尼著作的可能出版商。 斯沃德洛和诺伊格鲍尔合理地认为,“佩特雷乌斯提出要出版哥白尼的著作,如果不是通过这一通知已经承诺这样做。” 雷蒂库斯于 1540 年写了《第一叙述》,介绍了哥白尼的理论,这本书得到了出版和传播。这进一步鼓励了哥白尼出版他一直在努力的《天体运行论》,自从他出版了《小评论》以来一直在进行这项工作。

第一叙述于 1539 年写成,采取了写给约翰·舍纳的信函形式,宣布了哥白尼的发现,并描述了《天体运行论》的内容。他涉及了固定星体的运动、回归年、黄道倾斜、太阳运动带来的问题、地球和其他行星的运动、摆动、其他五颗行星的经度,以及行星相对黄道的视觉偏移。他声称,应该采纳日心宇宙,因为它更好地解释了诸如春分点岁差和黄道倾斜变化等现象;它导致了太阳离心率的减小;太阳是行星的周天中心;它使宇宙中的圆圈能够均匀而有规律地旋转;它更容易地满足现象,需要更少的解释;它将所有的球体统一到一个系统中。雷蒂库斯添加了占星预测和数字神秘主义,这些在哥白尼的作品中是不存在的。

《第一叙述》于 1540 年在格但斯克(当时的但梅日)印刷出版;因此,这是哥白尼学说的第一份印刷描述。雷蒂库斯将一份副本寄给了他的家乡现今奥地利的费尔德基希的阿基里斯·皮尔明·加瑟,加瑟写了一篇序言,随后在 1541 年在巴塞尔出版的第二版中发表。它在 1596 年再次出版,作为约翰内斯·开普勒的《宇宙之谜》(宇宙的秘密)第一版的附录,这是自哥白尼和雷蒂库斯发表以来,第一部完全哥白尼主义者的作品。

2.5 关于《论革命》和奥西安德的序言

雷蒂库斯的《第一篇叙述》的出版并没有引起对日心说的大骚动,因此哥白尼决定出版《天体运行论》。他在书中加入了献给教皇保罗三世(在位 1534 年至 1549 年),可能出于政治原因,表达了他对出版这部作品的犹豫以及最终决定出版的原因。他感谢了舍恩贝格和吉塞鼓励他出版,但没有提及雷蒂库斯,因为在宗教改革紧张时期,归功于一位新教牧师会冒犯教皇。他驳斥了可能声称这与圣经相违背的批评者,举例第四世纪的基督教辩护士拉坦修斯拒绝了地球的球形,并声称“天文学是为天文学家而写的”。换句话说,神学家不应干涉。他指出了日历改革的困难,因为天体的运动尚不完全了解。他还指出,“如果其他行星的运动与地球的轨道相关,并且为每颗行星的公转计算,那么不仅它们的现象会随之而来,而且所有行星和天体的次序和大小,甚至整个天空都会被联系在一起,以至于在其中的任何部分都不能被移动而不破坏其他部分和整个宇宙”。

雷蒂库斯于 1541 年回到维滕贝格,次年再次获得休假,当时他将《天体运行论》手稿交给彼特雷乌斯在纽伦堡出版。雷蒂库斯监督了大部分文本的印刷。然而,由于他被任命为莱比锡大学的数学教授,雷蒂库斯被迫在同年晚些时候离开纽伦堡。他将《天体运行论》的剩余印刷管理工作交给了安德鲁·奥西安德(1498-1552),一位对数学和天文学感兴趣的路德教牧师。尽管他完成了这个项目,奥西安德在作品中附上了匿名序言。在序言中,他声称哥白尼提出的是一种假设,而不是对天体运行的真实描述:“由于他 [天文学家] 无论如何都无法达到真正的原因,他将采纳任何假设,使未来和过去的运动能够根据几何原理正确计算……这些假设不必真实,甚至不必可能”(《天体运行论》,xvi)。这显然与作品的主体相矛盾。雷蒂库斯和吉塞都提出抗议,雷蒂库斯在自己的副本中划掉了这部分内容。

16 世纪对《天体运行论》的反应

哥白尼的名声和著作在接下来的五十年里传遍了整个欧洲,1566 年出版了第二版。根据金格里奇对现存副本的普查显示,这本书被天文学家阅读并评论(有关反应的更详细讨论,请参见奥莫迪奥)。金格里奇(2004 年,55 页)指出,“大多数 16 世纪的天文学家认为,消除等轴是哥白尼的重大成就。”

马丁·路德可能对哥白尼发表了负面评论,因为日心宇宙的概念似乎与圣经相矛盾,但维滕贝格大学课程主管菲利普·梅兰希顿(1497-1560)最终接受了教授哥白尼思想的重要性,或许是因为奥赛安德的序言使这项工作更易被接受。他的女婿卡斯帕·普伊策(1525-1602)在那里教授天文学,并开始教授哥白尼的作品。因此,维滕贝格大学成为了研究哥白尼作品的中心。但雷蒂库斯是唯一接受日心说的维滕贝格学者。罗伯特·韦斯特曼(1975a,166-67;2011,第 5 章)提出了“维滕贝格解释”:天文学家欣赏并采纳了哥白尼的一些数学模型,但拒绝了他的宇宙学,有些人对他用回旋轮替代等轴心感到满意。其中之一是埃拉斯莫斯·赖因霍尔德(1511-1553),他是维滕贝格的一位领先天文学家,后来成为院长和校长。他根据哥白尼的工作制作了一套新的行星表,即普鲁士表。尽管,正如金格里奇(1993,232)指出的那样,“阿方索表和普鲁士表的准确性之间相差不大”,但后者更广泛地被采用;金格里奇有理地指出,普鲁士表更准确地预测了 1563 年木星和土星之间的合相,这一点起了作用。赖因霍尔德并未接受日心说,但他钦佩了等轴心的消除。普鲁士表激起了人们对哥白尼作品的兴趣。

第谷·布拉赫(1546-1601 年)是望远镜发明之前最伟大的天文观测者。他称哥白尼为“第二个托勒密”(引自韦斯特曼 1975 年,307 页),赞赏了消除了等轴和创造了行星系统。但第谷无法接受哥白尼的系统,部分原因是出于宗教原因,因为它与《圣经》所传达的内容相悖。因此,他采纳了一种折衷方案,即“地日星心”系统,其中两颗内行星绕太阳运转,而该系统以及其他行星绕地球运转。

在天主教徒中,克里斯托夫·克拉维乌斯(1537-1612 年)是 16 世纪的主要天文学家。作为一名耶稣会士,他将天文学纳入耶稣会的课程,并是创建格里高利历的主要学者。与威滕贝格的天文学家一样,克拉维乌斯在认为哥白尼的数学模型更优越时采用了它们,但他认为托勒密的宇宙学——包括行星的排序和使用均轨——是正确的。

1523 年至 1534 年任职的教皇克勉七世对哥白尼理论做出了积极反应,并用一份稀有手稿奖励了演讲者。至于《天体运行论》所致敬的教皇保罗三世的反应尚不明确;然而,一位信任的顾问比萨的巴托洛梅奥·斯皮纳(1474-1546)原本打算谴责这本书,但他病倒并在计划实施之前去世(参见罗森,1975 年)。因此,到了 1600 年,天主教对哥白尼体系没有明确的官方立场,它当然也不是异端。当乔尔达诺·布鲁诺(1548-1600)被烧死为异端时,与他支持哥白尼宇宙论的著作无关,这在芬诺基亚罗对布鲁诺的指控重建中清楚地表现出来(另见布卢门贝格的第三部分第 5 章,题为“不是哥白尼主义的殉道者:乔尔达诺·布鲁诺”)。

迈克尔·梅斯特林(1550-1631 年)是蒂宾根大学的天文学家,是雷蒂库斯之后最早接受哥白尼日心说的人。尽管他写了一本流行的地心说教科书,但他教导学生日心说系统更为优越。他还拒绝了奥西安德的序言。梅斯特林的学生约翰内斯·开普勒写了自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出版以来第一本公开以日心说为取向的书籍,《宇宙之秘》。当然,开普勒最终在哥白尼的基础上建立了更加准确的太阳系描述。

Bibliography

A. Complete Works of Copernicus

In 1972 the Polish Academy of Sciences under the direction of J. Dobrzycki published critical editions of the Complete Works of Copernicus in six languages: Latin, English, French, German, Polish, and Russian. The first volume was a facsimile edition. The annotations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s are more comprehensive than the others. The English edition was reissued as follows:

  • Minor Works, 1992, trans. E. Rosen,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originally published as volume 3 of Nicholas Copernicus: Complete Works, Warsaw: Polish Scientific Publishers, 1985). Referred to herein as MW.

  • On the Revolutions, 1992, trans. E. Rosen,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originally published as volume 2 of Nicholas Copernicus: Complete Works, Warsaw: Polish Scientific Publishers, 1978). Referred to herein as Revolutions.

B. Other Translations of Copernicus’s Works

  • On the Revolutions of the Heavenly Spheres, 1955, trans. C.G. Wallis, vol. 16 of Great Books of the Western World, Chicago: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1995, reprint, Amherst: Prometheus Books.

  • On the Revolutions of the Heavenly Spheres, 1976, trans. and ed. A.M. Duncan, Newton Abbot: David & Charles.

  • “The Derivation and First Draft of Copernicus’s Planetary Theory: A Translation of the Commentariolus with Commentary,” 1973, trans. N.M. Swerdlow,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117: 423–512.

C. Translations of Other Primary Sources

  • Bruno, G., 1977, The Ash Wednesday Supper, trans. E.A. Gosselin and L.S. Lerner, Hamden: Archon Books, 1995; reprint,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 Pico della Mirandola, Disputationes adversus astrologiam divinatricem, E. Garin (trans. and ed.), 2 vols., Florence: Vallecchi, 1946, 1952.

  • Rheticus, G.J., Narratio prima, in E. Rosen, 1971, 107–96.

D. Secondary Sources

  • Bardi, A., 2023, “Copernicus and Axiomatics,” in Handbook of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Mathematical Practice, B. Sriraman (ed.), Cham: Springer, doi:10.1007/978-3-030-19071-2_110-1

  • Blåsjö, V., 2014, “A Critique of the Arguments for Maragha Influence on Copernicus,”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Astronomy, 45: 183–195.

  • Blumenberg, H., 1987, The Genesis of the Copernican World, R.M. Wallace (tran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Cohen, I.B., 1960, The Birth of a New Physics, Garden City: Anchor Books; revised edition, New York: W.W. Norton, 1985.

  • –––, 1985, Revolutions in Scienc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Crowe, M.J., 1990, Theories of the World from Antiquity to the Copernican Revolution,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 Feldhay, R. and F.J. Ragep (eds.), 2017, Before Copernicus: The Cultures and Contexts of Scientific Learning in the Fifteenth Century, Montreal: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 Finocchiaro, M.A., 2002, “Philosophy versus Religion and Science versus Religion: the Trials of Bruno and Galileo,” in H. Gatti (ed.), 51–96.

  • Gatti, H. (ed.), 2002, Giordano Bruno: Philosopher of the Renaissance, Aldershot: Ashgate.

  • Gillespie, C.C. (ed.), 1970–80, Dictionary of Scientific Biography, New York: Scribner’s.

  • Gingerich, O., 1993, The Eye of Heaven: Ptolemy, Copernicus, Kepler, New York: 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

  • –––, 2002, An Annotated Census of Copernicus’ De revolutionibus, Leiden: 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 Nuremberg, 1543 and Basel, 1566.

  • –––, 2004, The Book Nobody Read: Chasing the Revolutions of Nicolaus Copernicus, New York: Walker & Company.

  • Goldstein, B., 2002, “Copernicus and the Origin of His Heliocentric System,”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Astronomy, 33: 219–235.

  • Goddu, A., 2010, Copernicus and the Aristotelian Tradition: Education, Reading, and Philosophy in Copernicus’s Path to Heliocentrism, Leiden: Brill.

  • Grendler, P., 2002, The Universities of the Italian Renaissance,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 Hallyn, F., 1990, The Poetic Structure of the World: Copernicus and Kepler, D. Leslie (trans.), New York: Zone Books.

  • Koestler, A., 1989, The Sleepwalkers, London: Penguin, reprint of 1959 edition.

  • Koyré, A., 1957, From the Closed World to the Infinite Universe,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 –––, 1973, The Astronomical Revolution: Copernicus, Kepler, Borelli, R.E.W. Maddison (tran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Kuhn, T., 1957, The Copernican Revolu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Morrison, R., 2014, “A Scholarly Intermediary between the Ottoman Empire and Renaissance Europe,” Isis, 105: 32–57.

  • –––, 2017, “Jews as Scientific Intermediaries in the European Renaissance,” in Feldhay and Ragep (eds.), 198–214.

  • Omodeo, P.D., 2014, Copernicus in the Cultural Debates of the Renaissance: Reception, Legacy, Transformation, Leiden: Brill.

  • Ragep, F.J., 2005, “Ali Qushji and Regiomontanus,”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Astronomy, 36: 359–71.

  • –––, 2007, “Copernicus and His Islamic Predecessors,” History of Science, 45: 65–81.

  • –––, 2016, “Ibn al-Shatir and Copernicus: The Uppsala Notes Revisited,”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Astronomy, 47: 395–415.

  • –––, 2017, “From Tun to Turin: The Twists and Turns of the Tusi Couple,” in Feldhay and Ragep (eds.), 161–97.

  • Rosen, E.,1970a, “Copernicus,” in Gillespie (ed.), 3: 401–11.

  • –––, 1970b, “Rheticus,” Gillespie (ed.), 11: 395–97.

  • –––, 1971, Three Copernican Treatises, 3d ed., New York: Octagon Books.

  • –––, 1975, “Was Copernicus’ Revolutions Approved by the Pope?”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36: 531–42.

  • –––, 1984, Copernicus and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Malabar, FL: Krieger Publishing Co.

  • Saliba, G., 2007, Islamic Science and the Making of the European Renaissanc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Shumaker, W., 1979, The Occult Sciences in the Renaissance: A Study in Intellectual Pattern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reprint of 1972 edition.

  • Siraisi, N., 1981, Taddeo Alderotti and His Pupils: Two Generations of Italian Medical Learning,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 1990, Medieval and Early Renaissance Medicine: An Introduction to Knowledge and Practic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Swerdlow, N., 1973, “The Derivation and First Draft of Copernicus’s Planetary Theory: A Translation of the Commentariolus with Commentary,”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117: 423–512.

  • –––, 2000, “Copernicus, Nicolaus (1473–1543),” in Encyclopedia of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W. Applebaum (ed.), New York: Garland Publishing, 162–68.

  • –––, 2017, “Copernicus’s Derivation of the Heliocentric Theory from Regiomontanus’s Eccentric Models of the Second Inequality of the Superior and Inferior Planets”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Astronomy, 48: 33–61.

  • Swerdlow, N. and O. Neugebauer, 1984, Mathematical Astronomy in Copernicus’s De Revolutionibus, 2 vols.,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 Westman, R., 1975a, “The Melanchthon Circle, Rheticus, and the Wittenberg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pernican Theory,” Isis, 66: 165–93.

  • –––, 1975b, “Three Responses to the Copernican Theory: Johannes Praetorius, Tycho Brahe, and Michael Maestlin,” in Westman (ed.), 1975c.

  • –––, (ed), 1975c, The Copernican Achievement,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 2011, The Copernican Question: Prognostication, Skepticism, and Celestial Order,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Yates, F., 1979, Giordano Bruno and the Hermetic Tradi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reprint of 1964 edition.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 Nicolaus Copernicus, in the MacTutor History of Mathematics Archive, maintained by J.J. O’Connor and E.F. Robertson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Scotland).

Aristotle | Bruno, Giordano | Galileo Galilei | Kepler, Johannes | Kuhn, Thomas

Copyright © 2023 by Sheila Rabin <rabinhist@nyc.rr.com>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