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的内容 the contents of (Susanna Siegel)

首次发表于 2005 年 3 月 18 日;实质性修订于 2021 年 8 月 30 日。

在当代哲学中,“知觉的内容”一词大致指的是通过感知经验传达给主体的东西。例如,假设你正在看一架钢琴的锤子和琴弦。当你看到它们时,它们会以某种形状、颜色、质地和相互排列的方式呈现给你。你的视觉经验告诉你,钢琴具有这些特征。如果你的经验在某种程度上是错觉的,那么钢琴实际上并不具备所有这些特征。但即使如此,你的经验仍然会传达给你某种东西。本文将探讨三个主要问题。首先(第 1-2 节),内容是什么,它们与经验的关系是什么?其次(第 3-7 节),哪些内容是经验的内容?最后(第 8 节),当经验具有内容时,它们是基于什么?


1. 知觉经验是什么?

这篇文章将专注于知觉经验的内容。根据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经验的定义是它们具有一定的现象特征,或者更简洁地说,具有某种现象学。经验的现象学是主体拥有它时的感受。在任何醒来的时刻,一个人通常会在五种感觉模态中的一些(也许全部)中有经验,同时还有某种本体感受经验。就像发生的情绪和背景心境一样,它们对一个人的整体经验有所贡献。每一种感觉模态似乎都伴随着一种独特的现象学。有时候它们之间的界限可能很难划分,例如嗅觉和味觉现象学之间,肌肉感受经验和触觉经验之间(即涉及运动而不仅仅是压力感觉的触觉经验),以及在某些情况下,后两者与视觉经验之间的界限(关于最后一点,请参见 Press 等人 2004 年,Kennett 等人 2001 年,Fotopoulou 等人 2009 年;关于区分感觉,请参见 Stokes、Matthen 和 Briggs 2014 年,Wilson 和 Macpherson 2018 年)。尽管存在这些困难,但仍然可以进行一些粗略的区分:看到红色和看到蓝色之间的区别不是声音上的区别,也不是身体感觉上的区别。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经验”将被限制为五种感觉模式中的任何一种经验,或者肌肉感觉经验,或者某种组合。在分析传统中,本条目讨论的大部分问题都是针对视觉经验和疼痛经验进行的。相比之下,现象学传统则探讨了与其他感觉模式相关的类似问题。例如,胡塞尔对听觉体验中听到旋律的探索对他关于时间体验的讨论至关重要(参见有关现象学、听觉知觉和时间知觉的条目)。然而,原则上,这里讨论的问题可以针对任何一种经验提出。

2. 知觉的内容作为准确性条件

当人们谈论一个桶的内容时,他们谈论的是桶内的空间内容。类似地,当人们谈论“知觉的内容”时,他们指的是当人们有感知经验时“在心中”的内容。相比之下,当人们谈论一份报纸的内容时,他们谈论的是报纸报道所传达的信息。许多当代对“知觉的内容”的使用将这些内容视为类似于报纸报道的内容,而不是桶的内容。这种内容概念可以直接解释“感官的证词”这一观念的存在。

一个有影响力的观点认为,知觉的内容类似于报纸报道的内容,认为经验的内容是由其准确性条件决定的。根据这种观念,经验传达给主体的是这些条件得到满足的信息。

在将内容理解为准确性条件的观念中,经验的内容与思想和言论的内容之间存在广泛的类比,因为这两种内容都可以评估其准确性。假设我说出句子“狗是活泼、忠诚的生物”,从而表达了我对狗是活泼、忠诚的生物的信念。我的言论的内容是我所断言的,我的信念的内容是我所相信的——在这两种情况下,都是狗是活泼、忠诚的生物。通常,这些内容被认为是某种命题——一种可以是真或假的抽象对象(参见“结构化命题”词条)。请注意,言论和信念都可以评估其真实性:只有在狗确实是活泼、忠诚的生物的情况下,它们的内容才是真实的。

在信念和言论的情况下,不仅仅是它们的内容可以评估其准确性(准确性即真实性),信念和言论本身也可以。信念或言论的真值是从其内容的真值继承而来。这与欲望或希望不同,欲望或希望的内容可能可以评估其准确性,但它们本身并不可评估。如果经验具有准确性条件,那么它们在这一点上与信念和言论相似,而不同于欲望和希望。

通过其准确性条件给出的经验内容的概念可以通过一个想法来激发,即一个人可能会被自己的经验误导。假设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看到了一条鱼,而此时你正在照镜子。当事实上你看到的红色鱼在你身后,而你面前根本没有鱼时,它可能看起来好像有一条红色鱼在你面前。同样,在听觉或嗅觉幻觉中,当事实上没有人在说话时,你可能听到声音,或者当事实上没有东西散发出那种气味时,你可能闻到一种气味。在幻肢痛中,你感觉到的疼痛位于你曾经的肢体所在的位置,但现在已经不存在了。这些都是被自己的感官误导的情况,很自然地可以说在这些情况下事物并不是它们表面看起来的样子。

一旦人们意识到自己的感官可能会被误导,进一步的主张是经验本身可以被评估其准确性。这是一个进一步的主张,因为人们可能会被某些本身无法评估准确性的事物所误导:例如,人们可能会被车道上的汽车误导,以为邻居在家。因此,某物起到误导你的作用并不意味着它可以被评估准确性。但是在经验的情况下,这一进一步的主张是通过以下方式激发的。对于一种经验,无论是我们实际经历的经验还是假设的经验,我们至少有时对于这种经验是否准确(“真实的”)或不准确(“虚假的”)有直觉。在这种程度上,我们似乎能够评估经验的准确性。

当我们评估一个经验是否准确或不准确时,我们考虑世界上的事物是如何的。这表明,可以评估准确性的经验与准确性条件相关联:在这些条件下,经验是准确的。当我们对一个经验是否准确有直觉时,我们至少有时也对它在何种条件下是准确的有直觉。(有关这种直觉的讨论,请参见 Siewert(1998)第 7 章,Schellenberg(2018))。根据这一点,我们似乎对经验何时不正确也有直觉。

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对经验何时准确的直觉涉及对象和属性。例如,许多人有这样的直觉:你看到一条鱼,它在你眼中是蓝色的,但实际上是红色的。根据这种直觉,鱼不是蓝色的就足以使经验是虚假的。直观上,为了使经验准确,所讨论的鱼必须真的是蓝色的。这是一个开放的问题,这种直觉有多具体、多广泛,因此这种直觉能够揭示经验具有的准确性条件的程度。但只要存在一些这样的直觉,就有经验具有准确性条件的初步案例。

2.1 经验是否具有准确性条件?

一些哲学家否认经验具有准确性条件。这些哲学家必须提供一个不同的解释,来解释在人们被自己的感官误导时发生的情况,并且他们必须驳斥或解释关于经验准确性或不准确性的直觉。一种自然的方法是将准确性和不准确性限制在信念的层面上,进一步远离经验。

有许多立场否认经验具有准确性条件(Wilson 和 Locatelli 2017)。所有这些立场都基于经验的形而上学或现象学不支持这一主张的理由来否认这一主张。然而,这些立场在对经验的形而上学和现象学的积极观点上存在差异。

第一个立场是经验是原始感受或主体的感官影响,不以任何方式代表世界的观点。十八世纪哲学家托马斯·里德持有这种观点:里德认为经验有一个仅仅是原始感受的感官部分,独立于对环境中事物如何的判断(他认为后者基本上涉及概念)。在这种观点上,我们可以更广泛地谈论经验有两个部分,感官部分和判断部分;或者我们可以更狭义地将经验限定为通常伴随判断的感官部分。如何表述只是术语的问题。这种观点的核心特征是经验的感官方面与准确性的可评估性之间的分离。在同时发生感觉和判断的情况下,原则上可以在没有任何感觉的情况下做出同样的判断,也可以在没有做出任何判断的情况下拥有同样的感觉。这就是说这两个方面,感觉和判断,是独立的。如果将经验狭义地理解为仅限于感官部分,那么它们就无法评估准确性;如果将它们广义地理解为既有感官部分又有判断部分,那么只有后者才能评估准确性。

第二个立场是关于视觉经验的副词主义版本,根据这个观点,这样的经验仅仅是主体的一种修改,可以通过特定的副词来描述主体在视觉上的“被看到”的方式。例如,通常情况下,当一个人看到一个红色的番茄时,他的视觉经验是红色和圆形的。在这种观点下,视觉经验本身甚至不意味着向人们呈现对象或其属性。因此,这样的经验没有与之相关的准确性条件。相反,根据这种观点,被感官误导意味着最终形成了一个由经验引起的错误信念。(有关副词主义的进一步讨论,请参见“知觉问题”;另见 Chisholm 1957,Ducasse 1942,Tye 1984,Sellars 1975,以及有关的批评讨论,请参见 Jackson 1977)。严格来说,值得注意的是,只要副词主义的核心论点是经验是主体的修改或属性,副词主义就不排除经验是否可以被评估准确性的可能性。根据核心论点,被看到的方式 F 可能是表示某物是 F 的一种方式。从历史上看,副词主义者的主要动机是反对经验的行为-对象观念,即经验由意识行为和意识对象构成。该观点的早期表述将其视为一种经验不可评估准确性的观点。

第三个立场是,至少有一些知觉经验是与不确定性程度相对应的。比较一下:当你不确定听到的声音是来自一只土狼还是一个婴儿时,对于问题“我听到的声音是一只土狼吗?”没有明确的答案。你不能简单地回答“是”或“不是”来表达你的观点;你必须含糊其辞。如果你处于这种不确定的状态,那么似乎世界无法以一种有序的方式使你的状态准确或不准确。类比地说,在第三个立场上,经验有时以一种反映不确定性的方式呈现,使它们没有准确性条件(Madary 2012,Morrison 2015,Munton 2016,Vance 2020,Raleigh 和 Vindrola 2020)。还有第四个立场否认经验具有准确性条件。这个立场的观点是,一些经验包括环境的一部分——例如一棵薰衣草丛——在感知上呈现给主体,因此薰衣草丛和它与主体之间的感知关系都是经验的组成部分。(注意,这比仅仅说公共对象的感知是“直接”的观点更具体。这个观点对感知经验的本质是沉默的)。根据这个观点的一个版本,当你看到一棵薰衣草丛时,它的一些属性被呈现给你,你的经验包括你与薰衣草丛及其呈现给你的属性之间的关系。你可以有一种与看到那棵薰衣草丛完全相同的经验:例如,看到另一棵薰衣草丛的经验,或者与原始经验无法区分的幻觉。但根据这个观点,这些经验都不会与看到原始薰衣草丛的经验属于同一种类型。Martin(2006)和 Smith(2002)将这个观点称为“天真实在论”。 这种方法的另一个版本,由约翰斯顿(2006)和(2014)发展而来,发展了感知者被呈现的是属性实例而不是普遍性的观念。请注意,马丁和史密斯的版本对幻觉经验的本质完全保持沉默。(有关幼稚实在主义的更多信息,请参阅有关感知的分离理论的条目)。

到目前为止,幼稚实在论对于任何经验是否具有准确性条件持中立态度。然而,这种观点的一个版本明确否认了这一点。这个版本认为,经验类似于明显缺乏准确性条件的环境的一部分。甲板上的草坪椅不是可以准确或不准确的东西(尽管它可能在话语的准确性条件中起作用,比如“那是一把草坪椅”的话语)。特拉维斯(2004 年,2013 年)以这种方式发展了幼稚实在论。他还提供了进一步的理由来否认经验具有准确性条件。特拉维斯同意,在经历一种经验时,人们可能会代表某种情况。然而,他认为,经验并没有独特的“接受”与之相关联,经验只是表示的输入,而不是结果。特拉维斯举了一个例子:如果你看到西德和皮娅在餐桌上握手,你可能会认为他们在私会。但是,独立于这种“接受”之外,你的经验只是被呈现给你的环境的一个不可重复的特定部分,即西德和皮娅在桌子上握手。(“被呈现给”这个概念被留作原始概念)。准确性条件只有在你将环境按照呈现给你的方式看作是某种特定的、可能可重复的方式之后才会出现。因此,根据特拉维斯的观点,经验并不对应于任何唯一的准确性条件集合。由于幻觉涉及不准确性,根据特拉维斯的观点,幻觉经验是以一种“接受”的方式被“接受”,而这种“接受”是错误的。

否认经验具有准确性条件的第五个立场认为,经验是原始的感受,但也认为所有经验与对物体的感知具有相同的结构。根据这种观点,经验包括立即感知称为感觉数据的私人对象。根据感觉数据理论,当你的经验是感知公共对象的情况,比如看起来是红色的白墙,你通过立即感知红色的感觉数据间接感知墙。一般来说,感觉数据确实具有公共对象看起来具有的属性。通过这种方式,你拥有(即立即感知)你所拥有的感觉数据被认为是公共对象以某种方式出现在你面前的解释;而且无论是否有任何你通过立即感知而间接感知的公共对象,你都拥有感觉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感觉数据理论的核心承诺是在经验中立即感知心理对象,那么感觉数据理论对于经验是否可评估准确性是中立的。从一个人感知(或立即感知)一个特定对象(无论是公共对象还是私人心理对象)的事实中,并不能得出任何关于这种感知经验是否可评估准确性的结论(有关感觉数据理论的更多信息,请参见有关感觉数据和感知问题的条目)。杰克逊(1977)为感觉数据观点的一个版本进行了辩护,认为经验不可评估准确性。

除了第三个位置外,所有这些立场都可以被视为对感知者心灵内容的解释,其中这些内容类似于一个桶的内容。这种解释与感知内容的报纸模型形成对比,更具体地说,与将内容视为经验的准确性条件的概念形成对比。从现在开始,“经验的内容”将被限制为一种说法,即经验的内容是与之相关的准确性条件。以这种意义上的经验具有内容的主张是实质性的,并且正如我们所见,被一些哲学家否认。但是,许多哲学家接受这种意义上的经验具有内容的观点,并且这种对经验内容的观念主导了最近关于知觉的哲学文献。对经验具有内容的论点的辩护可以在 Byrne 2009、Pautz 2010、Schellenberg 2018 和 Siegel 2010a 和 2010b 中找到,对这些辩护的批评可以在 Breckenridge 2007 和 Wilson 和 Locatelli(2017)中找到。

2.2 信念和经验

有许多方法可以发展经验可以被准确评估的观点。其中一种观点是经验的内容在某种程度上源自信念的内容,因此经验与信念存在某种构成性联系。文献中已经讨论了与信念的三种构成性联系。第一种是经验是信念的获取;第二种是经验是形成信念的倾向;第三种是经验是形成信念倾向的基础。第四个立场仅仅将经验视为关于事物外观的信念(Gluer 2009),甚至更简单地说,是内容表征事物外观的信念(Bryne 2016)。

首先,假设经验是通过感知装置的标准使用形成的信念获取。当应用于视觉经验时,这种观点认为,只要你看到一些看起来像是红色、闪亮的鱼在你面前,你就会获得一个信念,即在你面前有一条红色、闪亮的鱼。在这种观点上,经验的内容将与获取经验相同的信念的内容相同。而使内容成为经验的内容,而不是其他一些心理状态的内容,将是使其成为那些信念的内容的任何因素。(这种观点在皮彻尔的 1971 年第 2 章中进行了批判性讨论。)

对于将经验与信念获取等同起来的标准,一个常见的反对意见是,一个人可能不相信事物的表象。 (这个反对意见在皮彻尔的著作中有所讨论,并在阿姆斯特朗的 1968 年著作中有所提及)。例如,如果你有背景知识,尽管表象如此,你面前并没有红色闪亮的鱼,那么你就不会相信有一条鱼在那里。为了解决这个反对意见,经验与信念获取之间的关系必须是其他不同于同一性的东西。

其次,假设经验是主体形成信念的倾向。这种观点得到了 D.阿姆斯特朗(1968 年)、G.皮彻尔(1971 年)、D.丹尼特(1991 年)的支持。在这种观点上,一个经验是什么样的倾向取决于主体在经验中的感知。例如,如果你似乎看到一条红色闪亮的鱼在你面前,那么(根据这种观点)你有一个相信在你面前有一条鱼的倾向,而你的经验与这个倾向是相同的。

如果经验是主体形成关于事物如何出现在她面前的信念的倾向,那么关于经验内容的自然随附观点就是这些信念的内容就是我们倾向于形成的信念的内容。根据这个观点,使一些内容成为经验的内容,而不是其他一些心理状态的内容的部分原因是我们倾向于相信这些内容。

然后可以以以下方式发展经验的准确性的想法:

  1. 拥有经验意味着倾向于形成某些信念。

  2. 知觉准确的条件(即其内容)与在经历中形成信念的构成性倾向的准确条件相同。(换句话说,知觉的内容是在经历中形成信念的内容)。

皮彻在他 1971 年的观点是(a)。给定信念具有准确条件的假设(b)是(a)的自然延伸。(皮彻没有明确谈论准确条件)。

(a)以及(a)和(b)的一个困难是它没有明确说明相关倾向必须以何种方式基于。例如,你可能倾向于相信隔壁有音乐播放,因为有人告诉你有音乐播放,但实际上你听不到音乐,甚至没有听到任何音乐的感觉:例如你可能完全失聪。在这种情况下,尽管你倾向于相信有音乐播放,但你并没有任何听觉体验。因此,(a)的支持者似乎应该明确指定与他们所认定的经历相关的倾向的适当基础,以免错误地将直观上不是经历的事件归类为经历。

这使我们进入了关于经验和信念之间关系的第三个立场:即经验是形成信念倾向的知觉基础。具体的知觉基础是什么需要明确说明,一个自然的建议是它需要涉及感官器官或功能等效物的某种起源。在这个第三个立场下,对于经验内容的一个自然的解释是它们与一个人在经验中倾向于形成的信念的内容相同(如上所述的主张(b))。然而,这个观点的另一个版本可能认为,虽然经验本身与信念在构成上是相关的,但它的内容与信念的内容并非构成上相关。

如上所述的主张(b)将经验的内容与一个人在经验中倾向于形成的信念的内容等同起来,这意味着这两种状态的内容可以相同。一些哲学家认为这些状态的内容必须不同。如果这是正确的,那么上述任何观点都不能正确陈述。(有关这些观点可能如何修改的讨论,请参见下面的第 6.2 节以及关于非概念内容的条目。)

另一个反对认为经验和信念之间存在构成性联系,或者经验内容和信念内容之间存在构成性联系的观点的异议,集中在原始生物上,它们可以有经验,尽管它们缺乏形成信念的能力和倾向。如果经验与信念构成性地相关,那么这样的生物似乎是不可能存在的,正如这里讨论的观点所认为的那样。这个异议似乎适用于将经验与关于事物外观的信念等同起来的立场(由 Glüer 2009 辩护)。相比之下,Glüer(2009)的观点似乎不受将感知经验归类为信念会导致已知幻觉的主体具有矛盾信念,从而是非理性的这一异议的影响。这个异议适用于 Byrne(2016),他认为这个结果是合理的。

2.3 内容和态度

与其认为知觉内容源自信念内容,不如认为知觉内容和信念内容在某种意义上是类似的,更一般地说,经验和信念都是由内容一方面和与这些内容的关系另一方面来构建的。

信念通常被认为是与内容相关的关系,而信念的内容通常被认为是除了信念之外,人们可以以其他关系站立的内容。这些关系有时被称为“态度”,其中这些态度的例子被认为是民间心理学中的概念,如希望、渴望或假设。然而,将“态度”的概念更广泛地解释为一种更普遍的内容方式是有用的。如果视觉处理的个人状态是具有准确性条件(因此在我们的意义上具有内容)的信息状态,那么它们将实现具有内容的方式;传统上构思的命题态度也是如此。从现在开始,“态度”将是当一个人具有具有内容的心理状态时,他可以与内容站立的关系。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发现标记这样的区别很有用。[1] 最近,Crane(2003)将这种更广义的意义上的态度称为“有意向的方式”。(另请参见 Searle 1983 年第 1 章。)这些都是关于心理状态的方面之间的区别,其中一个特征(类似于内容)表征心理状态的主题,而另一个特征(类似于态度)表征一种对待它的方式。

如果经验具有内容,那么它们将被态度和内容所结构化:经验将以经验的方式具有内容。关于经验态度是什么的问题有几个实质性的问题。

首先,经验态度的细粒度是一个开放性问题。一个自然的提议是,存在着与不同感觉模态对应的不同经验方式的内容。但是,很难确定这些模态是否标志着感官经验的自然种类,更不用说是唯一的自然种类,因为如何区分不同种类的感官经验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此外,还存在多感官现象,比如共感觉,这些现象无法简单地归类为单一种类的感官经验。另一个问题可能是身体行动的经验,其中(例如)视觉、动觉和触觉经验交织在一起。(有关视觉经验增强触觉敏锐度和动觉经验的讨论,请参见 Press 等人的 2004 年、Kennett 等人的 2001 年和 Fotopoulou 等人的 2009 年的研究。)

其次,实质性问题是什么构成了一种体验性的内容方式。泰(1995 年,2000 年)提出,使一种状态以体验性方式具有内容的原因是它具有一定的功能角色:它在认知系统中“准备好”用于某种特定的使用方式;此外,它具有非概念性的内容(参见第 6.2 节),并且不是由它可能代表的任何对象所个体化。另一个选择是,使一种状态以体验性方式具有内容的原因是它具有适当类型的现象学特征(参见查尔默斯 2004 年)。第三个选择是,体验性方式娱乐内容与信念方式娱乐内容重叠-无论确切是什么。这最后一个选择似乎是阿姆斯特朗和皮彻的提议中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观点的基础,即体验在重要方面类似于信念(参见彭德尔伯里 1986 年对感性信念的讨论;赫克 2000 年对“断言力量”的讨论;马丁 2002 年对“强制性”的讨论)。这些选择并不是互斥的。

第三,实质性问题是态度和内容在多大程度上独立于彼此。一旦我们确定了一种体验性的内容方式,那么在这种方式下可以娱乐的内容是否有任何限制?反过来,一旦我们确定了一个内容,对它可以采取的态度是否有限制?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涉及到几个相关问题。如果任何可以以体验性方式娱乐的内容也可以在无意识中娱乐,那么仅仅是内容本身并不能使体验具有现象性。这个问题还涉及到是否存在非概念性的内容(参见第 6.2 节和非概念性内容的条目)。

第四,有时候人们认为,如果经验是由态度和内容所构成的,那么经验类型将通过它们特定的态度加上它们的内容来区分,所以如果经验 E1 的内容是 C,并且与经验 E2 是同一类型,那么 E2 也将有内容 C,并且 E1 和 E2 将具有相同的经验态度。这个想法的来源可能是关于信念的类似主张:即,如果信念 B1 的内容是 C,并且与 B2 是同一类型,那么 B2 也将有内容 C。然而,不能将经验具有内容的主张的结果视为经验类型由其内容区分。相反,这是一个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辩护的实质性主张。即使信念是通过其内容来区分的,也不能说明经验也是如此。需要有额外的理由来认为经验和信念在这方面是相似的。

如果一个人认为经验与信念没有构成性的联系,但是同样是由态度和内容所构成的,那么这是认为存在与信念不同的经验态度的一个动机。然而,一个人可以认为经验是这样构成的(通过态度和内容),同时也认为经验之所以具有内容是因为它们与信念的联系。

3. 内容的种类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回顾了两种广泛的方法来发展经验具有准确性条件的观点:在第一种方法中,这些条件源于信念的内容;在第二种方法中,它们并不源于信念的内容。在这两种方法中,都会出现一个问题,即经验内容是什么样的内容。

无论采取哪种方法,对经验内容的一个基本限制是,它们应该反映(至少一些)关于经验准确性或不准确性的直觉。另一个普遍认同的限制是,内容必须适应其现象学:对于给定经验的内容的任何提议,都必须以某种方式反映出经验的现象学。现象学充分性的概念具有相当的直观力。经验内容的理论常常是以“对现象学做出公正”为理由进行辩护(例如,参见“丰富性”动机非概念内容的第 6.2 节的讨论,指示性内容的第 3.4 节的讨论,以及 Chalmers(2006)),或者以“对现象学的错误理解”为理由进行批评(例如,Smith 2003 年,259 页以下;Dainton 2000 年,115 页;Johnston 2004 年,120 页)。这些呼吁假设经验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必须反映出经验的现象学。

本节回顾了关于经验内容是什么样的内容的主要理论。

3.1 罗素式的内容

一些语言哲学家主张这样一种观点:形如“N 是 F”的话语,其中“N”是一个普通的专有名词,表达了一个结构化的命题内容,由名词“N”的指称和谓词“F”所表达的属性组成。例如,如果说出的句子是“弗里达很冷”,那么相关的内容将包括弗里达本人和寒冷的属性。由特指项的指称和谓词所表达的内容被称为罗素式的内容,因为罗素曾经主张,特指项仅仅为它们所出现的句子(或者说这些句子的话语)所表达的命题贡献它们的指称。我们的例子使用了普通的专有名词“弗里达”;但是罗素本人认为这样的名字并不是真正的特指项,并且否认公共对象会进入罗素式的内容中。在当代讨论中,这样的内容也被称为特指内容,因为它们包括了特指项本身的指称,而不是根据它所满足的世界中的事物来挑选不同的对象的描述。

知觉内容的最简单理论之一认为,知觉内容是罗素式的,这些内容由那些看起来具有某些属性的事物和它们看起来具有的属性组成。例如,如果一个人有一个代表红色立方体的视觉体验,根据这个观点,体验的内容将是包含看起来像红色立方体的对象和红色立方体属性的结构化命题。这个内容的形式将是[o,P],其中 o 是体验中所感知到的对象,P 是 o 看起来具有的属性。请注意,这既是关于内容本身性质的观点,也是关于这种体验何时具有这些内容的条件的观点:当主体正在看到一个看起来具有内容中出现的属性的个体时,体验具有这样的内容。

最强的罗素式内容包括对象和属性。在实践中,复杂视觉体验的罗素式内容可能涉及多个不同的对象,具有不同属性的连接:位置属性、形状属性、颜色属性等等。

而不是刚才描述的强 Russellian 内容,我们可以定义涉及事物表现出来的属性,但不涉及表现出这些属性的实际对象的较弱 Russellian 内容。这些较弱的 Russellian 内容被称为存在量化的内容,可以自然地用形式为“在位置 L 有一个红色的立方体”来表达。大多数支持经验具有 Russellian 内容观点的哲学家认为这些内容是较弱的 Russellian 内容。(有关一般讨论,请参见 Chalmers 2004;有关颜色案例的讨论,请参见 Thau 2002、Shoemaker 1990、1994、2005、Holman 2002、Maund 1995、Wright 2003。)减弱内容的一个原因是为了尊重这样的观点:即使两种经验是对不同对象的感知经验(如双胞胎),它们也可以将世界表现为相同的方式。有时提出弱 Russellian 内容而不是强 Russellian 内容的另一个原因是,即使一个幻觉中没有感知到任何对象,两种经验也可以将世界表现为相同的方式。(例如,参见 Tye 1995 第 5 章和 Tye 2000 第 3 章)。然而,在这里,重要的是要区分内容是由它们包含的对象来确定的观点,与经验具有包括对象 o 的 Russellian 内容的观点,只有在主体感知 o 时才成立。后者是一个可选的额外观点(内置于上述简单 Russellian 观点中),并不是由经验具有 Russellian 内容的主张所蕴含的。(逻辑空间容纳了幻觉有时可能具有强 Russellian 内容的观点,例如当一个人幻觉自己的父亲或其他特定的人时。有关这个问题的讨论,请参见 McLaughlin 1989、Smith 2002 第 7 章和 Johnston 2004)。

一些哲学家认为,经验不能具有涉及颜色的罗素内容,也不能具有涉及位置的内容,因为这将导致在罗素内容上具有不同感知颜色和位置的经验具有相同的内容。这些批评说明了对内容的现象充分性约束的吸引力。更确切地说,它们诉诸于通过认为当两个经验在现象上相同,或在某个方面在现象上相同时,它们应该有一些共同的内容来指定该约束的方式。这些批评在第 4.1 节(颜色)和第 4.2 节(位置)中进行了讨论。

3.2 可能世界的内容

另一种简单的理论认为,经验的内容是一组可能世界,其中事物的表象与经验中的表象相同。例如,如果一个人有一个代表红色立方体的视觉经验,根据这种观点,经验的内容将是一组可能世界,其中确实有一个红色立方体在你面前。或者也许它们可能是一组可能世界,其中实际上在你面前的立方体 C 是红色的。这种观点背后的核心思想是,要表示一种情况-无论是在语言、思想还是经验中-就是区分世界可能的两种方式:首先,如果情况确实发生,世界可能的方式,其中包括实际世界;其次,如果情况不发生,世界可能的方式。例如,如果一个主体的经验表示她面前有一个红色立方体,那么她(根据这种一般的表示观点)表示实际世界是在那些有一个红色立方体在她面前的世界中。斯坦内克(1984 年)和刘易斯(1986 年)认为这种观点最能反映表示的本质。

可能世界的内容可能存在一个潜在问题,即涉及到描绘不可能场景的经验。考虑埃舍尔的画作中描绘的楼梯,人们似乎可以连续四次左转,最终回到起点,但在整个过程中却是下楼(或上楼)。瀑布幻觉也提供了另一个矛盾的内容的例子,当人们在看完瀑布后看着一个静止的物体时,物体似乎在移动,但相对于背景来说又似乎保持静止。通过看纸上的螺旋线也可以产生类似的运动幻觉。这些经验在现象上彼此不同。此外,尽管它们似乎都表示某物在移动,同时又表示同一物体没有移动,但它们也表示更具体的场景,而这些具体之处显然是不同的。似乎可能世界的内容无法反映这些差异。由于在体验所代表的事物的可能世界集合中,事物的情况与体验所代表的情况相同,这种观点认为体验的唯一内容就是可能世界的内容(即空集)。

3.3 弗雷格内容

第三种理论认为,体验的内容由对象和属性的表达方式组成,而不是对象和属性本身。在这种观点中,表达方式的关键特征是一个单一的对象或属性可以有多种表达方式。只有当内容中的表达方式所呈现的对象具有内容中的表达方式所呈现的属性(或属性)时,弗雷格内容才是真实的。(参见查尔默斯 2004 年)。

弗雷格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语言哲学中类似观点的相同考虑的推动。语言哲学中的一个关键例子涉及一对句子,比如“海普洛斯是晨星”和“海普洛斯是夜星”,它们除了包含指称或表示同一事物的不同术语之外是相同的(“晨星”和“夜星”都指代金星)。假设一个主体在理性上接受其中一个句子,而在另一个句子上理性地拒绝或保持中立。然后,有人争论说,尽管这些句子在真值上不能有所不同,但它们在主体的推理中必须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主体会将海普洛斯列为晚上可见的天体之一,但她不会将海普洛斯列为早上可见的天体之一。弗雷格理论家认为,存在一种与认知角色相关联的意义方面。

弗雷格的知觉内容被认为扮演相同的角色,因此受到具有相同结构的案例的推动。回想一下我们的例子,两个人的经验代表了相同位置 L 上的相同红色立方体,但是从不同的角度(Schellenberg 2018)。弗雷格通过认为这些经验包含了立方体的不同呈现方式来解决这种情况。Burge(1991)中就有一个这样的观点的例子。

另一个支持经验具有弗雷格内容观点的例子涉及感知恒常性。在颜色恒常性的情况下,一张桌子可能看起来是均匀的棕色,即使人们可以辨别出亮度和暗度的变化。有时,通过考虑需要使用多少种不同的颜色来绘制桌子的逼真图片,可以将这些变化带入焦点。这些情况对于经验内容理论提出了一个核心问题,即如何准确地描述“亮度和暗度”是亮度和暗度的什么:因为桌子看起来是棕色的,这种变化不是桌子颜色的变化;但是这些变化似乎与颜色密切相关。尺寸恒常性也说明了同样的问题:离开的火车在远离你的过程中并不会看起来缩小;但是有一种类似尺寸的东西(即使不是火车的尺寸)似乎会减小,对于内容理论来说,问题是如何描述这种情况。解释这些恒常性是经验内容理论的一个问题,因为恒常特征和变化特征都反映在现象学中,所以根据现象学的充分性约束,内容应该反映它们。恒常性带来的问题是如何解释恒常特征和变化特征不会以使经验成为虚假的方式相冲突(即具有矛盾的内容)。

解释这些情况变化的一种尝试是引用弗雷格的常数特征的表达方式。在颜色的情况下,这样的弗雷格提议会说,经验以随着亮度和暗度变化而变化的表现方式来表示桌子的棕色。这种策略的吸引力在于它不将常数特征和变化特征等同对待:常数特征在参考层面上表示;变化特征在意义层面上表示。桌子看起来既不是棕色又是闪亮的白色或灰色;它看起来是棕色的,因为在某些部分比其他部分更闪亮或更亮。

值得注意的是,其他在历史上有影响力的解释这些恒常性的尝试是感觉数据理论,它(在桌子的情况下)会假设一个真正闪亮和白色的感觉数据,除了棕色的桌子本身。弗雷格的尝试声称承认了常数特征和变化特征,而不需要假设这样的额外实体。

弗雷格观点(关于话语内容、信念内容和经验内容)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在每种情况下明确界定哪些表现方式能够反映这些变化。(有关弗雷格观点在信念和经验内容方面的批评,请参见 Thau 2002 年第 2 章。有关基于认识论考虑的弗雷格观点的辩护,请参见 Silins 2011 年)。

3.4 索引内容

许多有内容的经验似乎具有必须通过使用索引表达式来指定的内容,例如“那边”,“左边”,“这里”,“在我前面/后面”,“刚刚一秒钟前”,“自几秒钟前以来”等等。例如,一些听觉经验似乎将声音呈现为相对于耳朵的方向; 一些本体感觉经验似乎将压力感觉呈现为身体特定部位的位置; 视觉经验似乎将事物呈现在相对于眼睛和身体的位置上。更一般地说,有内容的经验从主体的空间和时间角度呈现世界。如果试图用语言来描述内容的角度,使用空间属性、主体本身和时间的索引表达式是自然的。

首先是空间内容,假设你听到一个声音从你的左边传来。面对你的另一个人,由于不同的方向,听到相同的声音从右边传来。此外,位于世界另一边的第三个感知者可能会听到一个质量相同的声音从她的左边传来。第一个感知者左边的区域与第二个感知者右边的区域是完全相同的,而与其他两个感知者相距很远的第三个感知者左边的区域是空间的完全不同部分。现在,如果内容要反映声音似乎来自感知者的哪一侧,那么仅仅包括声音来自的区域是不够的。这样做不能反映出你和位于世界另一边的第三个感知者之间的共同之处。它也不能反映出你和与你方向不同的第二个感知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因此,似乎需要更具体的位置和方向表示。

如果位置和方向在经验中被表示出来,那么它们似乎是相对于主体来表示的,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有一种表示主体自身(或它自身)的方式——或者至少是在空间关系的主体一侧的感知器官或身体部位。这表明,在内容丰富的经验中可能涉及某种身体意识,即使这些经验在其他方面是视觉或听觉的,因此经验态度可能必须是跨模态的,而不仅仅是通过感官模态来个体化。另一个问题是自我表征在经验中是如何工作的。某些形式的自我意识是认知上具有挑战性的;然而,感知者相对位置和方向的表示显然涉及到经验内容。因此,理论上需要一种关于自我表征的解释,这种解释可以由认知原始的生物(如动物和人类婴儿)获得(有关讨论,请参见 Peacocke 1994)。

Peacocke(1992 年第 3 章)认为,为了充分反映经验中的空间和第一人称视角,需要一种特殊类型的内容。他称这种内容为情景内容。情景内容是一种填充感知者周围空间的方式,与经验的正确性一致。它们包括一个起点和轴线上的方向,以及物体相对于其位置的关系。在我们的例子中,声音从左边传来,相对于主体身体中的起点,Peacocke 提出这个起点是胸腔的中央。

索引内容(空间、第一人称和时间)需要修改或进一步说明迄今为止提到的有关经验内容的三个观点。在可能世界内容的情况下,拥有这样一个轴的一种方法是诉诸于以主体为中心的可能世界:以主体为中心的世界,可能还有一个时间和/或位置。然后,可以根据起点来指定世界的进一步特征:在例子中,从中心的左侧出现(或者是与之相距多远多方向)。 (请参阅 Peacocke 在他 1992 年第 3 章和下文中对“定位场景”的讨论。)

类似地,为了反映第一人称索引内容,可以修改 Russellian 内容,引入类似于开放句子的内容,其中一个组成部分对应于主体的位置上有一个空缺。在涉及红色立方体的例子中,内容可能是类似于包含立方体、它所呈现的非位置属性(例如,红色、立方体等等)的结构化命题,然后是由“在____前两英尺”的组成部分表示的,其中空缺可以在不同情况下用不同的主体填充。为了评估这个特殊的语义实体的准确性,空缺需要有一个值。无论空缺是否被填充,这个实体都是原则上由不同主体拥有的两个经验可以共享的东西。有关这些经验内容的讨论,请参阅 Bach 1997(下面的其他互联网资源部分);有关 gappy 内容的 Fregean 版本,请参阅 Burge 1991 和 Schellenberg 2010;有关信念和话语的 Russellian 版本的 gappy 内容,请参阅 Braun 1993。

如何处理指示性是对弗雷格言述内容的主要挑战之一,正如弗雷格本人所理解的那样。(参见 Perry 1977,Evans 1990,Burge 1991。)根据弗雷格的观点,表达方式的一个作用是确定指称,以便具有相同意义的任何两个表达式(或其出现)具有相同的指称。另一个作用是反映句子的认知意义,例如“现在是 2005 年 10 月 1 日下午 5 点”。 “现在”和“2005 年 10 月 1 日下午 5 点”似乎指的是同一时间,然而对于不知道日期和时间的人来说,这个句子的表述可能是有信息量的。以某种直观的方式,同一时间似乎具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一个由“现在”表示,另一个由“2005 年 10 月 1 日下午 5 点”表示。

在指示性表达中,很难看出“现在”的意义中是否有任何特征同时扮演这两个角色。这对于弗雷格的意义学说构成了一个问题。后来的理论家们拒绝了通过表达方式来确定指称的意义或表达方式的特征的观点,同时保留了一个单一对象或属性可以具有多种表达方式的想法。(参见 Chalmers 2002。)他们拒绝了表达方式本身决定指称的观点,而说指称是由表达方式加上关于言述或经验所发生环境的选择性事实来确定的。

这些新的弗雷格表达方式的支持者引用它们来解释经验内容的指示特征。以声音从左边传来为例,关于经验内容的新弗雷格派引用了一种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被不同位置的两个感知者的经验所共享,他们听到声音从左边传来,而对于听到声音从右边传来的感知者的经验,则使用了一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前一种表达方式(大致上与表达“向左”相关的表达方式相同,他们会说)对于每个感知者来说指的是不同的位置。后一种表达方式(大致上与表达“向右”相关的表达方式相同,他们会说),当它出现在听到声音从右边传来的感知者的经验内容中时,指的是与原始感知者经验内容中的“向左”相同的位置。

对于信念的罗素、可能世界或弗雷格内容,也需要进行修改;而支持这些观点的人已经讨论了在信念的情况下可能的内容是什么。(关于指示词和罗素内容的讨论,请参见 Kaplan 1977,Schiffer 1981,Austin 1990 以及指示词的条目;关于指示词和可能世界内容的讨论,请参见 Stalnaker 1981;关于指示词信念和弗雷格内容的讨论,请参见 Perry 1977;Evans 1981,McDowell 1984。)对于信念的情况能够成功的修改是否也能够成功地适用于经验的情况,这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一个有影响力的方法已经被发展用于信念和经验,它涉及到一种特殊类型的可能世界:中心化世界,其中这些可能世界被标记有一个指定的主体,也许还有一个指定的时间或其他参数。中心化世界的框架可以提供一种内容的层次,这种内容可以被两个感知者共享,他们感知到在不同位置的定量相同但数值不同的立方体附近:每个经验在那些在指定中心附近有一个立方体的世界中是真实的。像附近中心这样的特征被称为“中心化特征”(参见 Egan 2006a,2006b,2010),它们可以用来描述指示词适合描述的现象,以及感知恒常性和次要品质。有关讨论,请参见 Brogaard 2010 和 2018,Chalmers 2006,Egan 2006a,2006b,2010,GReenberg 2018。中心化世界在 Peacocke 1992 年对情景内容的讨论中是隐含的。

3.5 多重内容

如果经验最多只有一种内容,那么就会有一个实质性的辩论,讨论经验的内容是罗素式的、无结构的、弗雷格式的,还是这些内容的修改版本,以考虑指示性。通常有三种考虑用来决定这些问题:(i)哪种最能反映对经验真实性的直觉;(ii)哪种最能反映经验所敏感的区别;(iii)哪种内容最能反映经验的现象学。

一些哲学家提出,内容有不同的解释目的,一种内容不能同时满足所有目的。(关于以这种方式划分内容的一般策略,请参见 Fodor 1987 和 White 1991。)这些哲学家认为经验有多种内容。其中一种观点认为,经验既有概念性的内容,也有非概念性的内容(关于这种区别的更多信息,请参见下面的第 6.2 节。这种二元性由 Reiland 和 Lyons 2015 探讨,并由 Lyons 2005a、2005b 以及 Bengson、Grube 和 Korman 2011 进行了辩护)。另一种观点认为,经验既有“有缺口”的内容(类似于开放句子),当经验与环境之间存在正确的因果关系时,还有涉及对象的内容(例如,Burge 1991 和 Schellenberg 2010;有关讨论,请参见 Martin 2003)。这里的想法是,有缺口的内容反映了经验的现象学,以及无法区分的幻觉和非幻觉之间内容的共性,而涉及对象的内容则反映了与环境充分连接的经验的准确条件的直觉。相关的想法是,经验的内容既包括一般内容,也包括涉及对象的内容(Siegel 2010b)。

另一个提出多个解释目的的多个内容的观点的例子是 Shoemaker 关于颜色体验的理论,根据该理论,体验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颜色属性,并且通过代表相关的“外观属性”来解释某些体验的现象上的相同性(有关讨论,请参见第 4.1 节)。外观属性的表示被认为可以解释具有倒置感觉质的某些体验的现象上的相同性;而颜色属性的表示被认为是体验的真实性的直觉的基础(这在第 4.1 节中有更详细的解释)。对于关于体验内容的一种类似的理由是关于“二维主义”的,它认为体验既有指示性的弗雷格内容,又有由弗雷格内容与体验所处环境的选择性事实相结合所确定的非弗雷格内容(无论是罗素式的还是非结构化的)(Chalmers 2004,Thompson 2003)。指示性的弗雷格内容被认为反映了体验的推理作用和现象学,而非弗雷格内容被认为反映了我们认为体验归因于对象的属性。相关的二维主义立场(Chalmers 2006)在体验中增加了第三种罗素式内容,“伊甸园”内容,涉及特殊的非实例化的“伊甸园”属性,据说完美地反映了现象学——与指示性的弗雷格内容不同,后者只能不完美地反映现象学。

4. 属性的表示

如果经验具有准确性条件,那么自然会将这些条件视为某些对象具有某些属性的条件。例如,经验似乎将属性归属于普通物体,如人、鱼、瓶子、鞋子等等:瓶子在触觉接触时感觉圆;鞋子在踩地板时发出咔哒声;一个人的脸看起来只有 3 英尺远并且生气;鱼有鱼腥味和鱼味。将“对象”理解得更广泛一些,属性归属于对象似乎更加普遍:听觉经验可以将声音呈现为响亮的;本体感觉可以将疼痛呈现为悸动的;肌肉感觉可以将脚趾呈现为寒冷和扭动的;视觉经验可以将整个区域呈现为亮粉色;触觉经验可以将表面呈现为光滑的。因此,经验的内容通常似乎具有一种预测性结构,涉及对象(无论是狭义还是广义)和属性。然后,似乎可以分别对事物似乎具有的属性的准确性条件进行理论化;一方面,对事物似乎具有的对象或事物的准确性条件进行讨论。第 4 节的其余部分将重点关注与属性相关的准确性条件;与对象相关的准确性条件将在第 5 节中讨论。

当经验的准确性条件要求某个属性被实例化时,经验就代表了那个属性。例如,如果当看到一个葡萄时,经验只有在葡萄是绿色的情况下才是准确的,那么经验就代表了绿色这个属性。

4.1 哪些颜色属性被代表?

如何在经验中表示属性的文献主要集中在视觉经验和颜色属性的情况上。关于颜色在经验中如何表示的问题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可以用来审视关于经验具有什么样的内容的争论。但是,应该谨慎地从颜色经验的案例中归纳出结论:对于颜色属性的情况似乎最有力的观点,在其他属性的情况下可能会显得较弱;对于视觉经验的情况似乎最有力的观点,在其他感知方式或感知方式的组合中可能会显得较弱。

这里的核心问题——哪些与颜色相关的属性在经验中被表示出来——与经验的现象学如何与其内容相关的更一般的问题密切相关。这些更一般的问题在第 7 节中进行了讨论;但是由于迄今为止的一般讨论过于狭隘,只集中在颜色和视觉经验上,所以这些考虑有很大的重叠。

广泛认为,视觉经验表示颜色属性,并将其归因于物体、表面、体积和位置。然而,关于经验在表示颜色时表示的是什么存在着大量争议。让 R-经验表示具有 R 现象特征的经验,其中 R 是正常感知者在看到红色物体时具有的现象特征。让 G-经验表示具有 G 现象特征的经验,其中 G 是正常感知者在看到绿色物体时具有的现象特征。

根据一个简单的理论,G 经验代表绿色,R 经验代表红色。对这个理论的反对意见来自于一个假设的反向感觉质量而没有幻觉的案例。案例如下。一个感知者,称之为 Nonvert,当她真实地感知并与红色物体有因果联系时,通常会有 R 经验;当她真实地感知并与绿色物体有因果联系时,通常会有 G 经验。另一个感知者,称之为 Invert,当他真实地感知并与绿色物体有因果联系时,通常会有 R 经验;当他真实地感知并与红色物体有因果联系时,通常会有 G 经验。因此,在这个思想实验中,当 Invert 以他的 G 经验看到一个红色的番茄时,他的经验代表红色;当 Nonvert 以他的 R 经验看到同样的番茄时,他的经验也代表红色。

在假设具有相同颜色现象学的经验将具有相同的颜色内容的情况下,这个思想实验挑战了我们最初的简单理论,因为它试图描述一种 G-经验是真实地看到红色的经验的情况。简单理论的支持者可能会拒绝这个假设。或者,他们可能会质疑这个思想实验中描述了没有幻觉的倒置感觉的部分。也就是说,他们可能会质疑倒置者的 G-经验真实地代表红色,而不是非真实地代表绿色的想法。针对这一挑战,对这个思想实验的大多数解释都包含了关于什么样的条件足以使经验代表一种颜色属性而不是另一种颜色属性的实质性假设。通常说,由于经验的颜色内容的外在性,不同的颜色经验被认为代表相同的属性,当一种类型的经验与红色等等正确类型的因果关系相符时,这足以使这种类型的经验代表红色。

如果这个思想实验描述了一个真实的可能性,那么至少有三种方法可以修改简单观点:(i)否认内容随附于现象学,允许具有相同颜色现象学的两种经验在内容上仍然有所不同。对于这种回应的一个版本认为,现象学上的差异是一种“原始感受”或“质感”(参见 Block 1990, 1996);另一个版本认为,单一的颜色属性可以以现象学上不同的方式呈现给感知者。(ii)认为代表红色和代表绿色的 G-经验之间存在现象学上的差异,因此“G-经验”并不指代一个完全确定的现象学类型。这种回应的一个例子是关于现象学的外在主义,由 Lycan 2001 和 Dretske 1995 所辩护。(iii)认为代表红色和代表绿色的 G-经验之间存在共享的内容。这种回应由 Thau 2002 发展,他提供了一个罗素式的版本;Chalmers 2004 提供了一个弗雷格式的版本;Shoemaker 1994, 2005 提供了另一个罗素式的版本。

关于回应(i)和(ii),将在第 7 节中讨论。关于回应(iii),关于这个思想实验的一个弗雷格理论是,这是一个情况,在这种情况下,Invert 和 Nonvert 的经验对于相同的颜色属性(比如红色)具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在这种观点下,红色将在 Invert 的经验中以 G 模式呈现,在 Nonvert 的经验中以 R 模式呈现,因此 Invert 和 Nonvert 的经验之间的现象学差异也是弗雷格内容上的差异。

一个罗素理论是,除了颜色属性之外,倒置和非倒置对红番茄的体验还代表了与红色紧密相关但与之不同的一种属性,并且仅由 R-体验来表示。Shoemaker 将这些属性称为“外观属性”。将其称为 Shoemaker 的提议。(Shoemaker 1994,Thau 2002,尽管 Thau 否认颜色在经验中被表示,声称只有其他属性被表示——因此他不完全接受所述的思想实验。有关颜色在经验中不被表示的另一种否认,请参见 Tolliver 1994)。

关于这个思想实验的最后一个理论结合了弗雷格和罗素提议的一些方面。它说倒置和非倒置的体验各自与两个相关的内容相关联。一组内容涉及由体验所代表的对象和属性;另一组涉及这些对象和属性的表达方式。根据这个提议,与倒置的体验相关的对象-属性内容与非倒置的相同,但它们的表达方式不同。

Fregean 和 Shoemaker 提议之间的问题是微妙的。两者都同意(与包括感觉观点的回应(i)相反),即 Invert 和 Nonvert 对红色的体验之间的差异是某种表征性差异,而不是原始感觉。而且,这两种观点都假设与这种差异相关的实体:Shoemaker 提议的外观属性;Fregean 提议的表达方式。差异在于与颜色属性相关但又不同的实体的地位:它们是颜色的表达方式,还是仅仅是其他属性,与颜色一起(或者代替它们,如 Thau 所持)被表示出来。在 Shoemaker 1994 年的版本中,通过表示外观属性来表示经验中的颜色属性。有时,这个问题被描述为 Shoemaker 提议预测每个感知者对于番茄的外观有两种与颜色相关的方式:它看起来是红色的;它看起来具有外观属性。相比之下,Fregean 观点预测番茄看起来只有一种与颜色相关的方式:它只是看起来是红色的。

一个相关的问题是,当颜色体验表示物体具有颜色时,它表示它们具有哪些属性。由于颜色体验原则上可能会出现系统性错误,这与颜色的本体论问题是不同的,尽管有相同的选择。根据一种观点,当一个体验表示一个苹果是红色时,它表示它具有引起某些种类的体验的倾向。(参见 Langsam 2000 和 McDowell 1985)根据一种相反的观点,当一个体验表示一个苹果是红色时,它表示它具有非倾向性的属性(McGinn 1983,Johnston 1992,Boghossian 和 Velleman 1992)。后者的一个版本说,体验表示一个无法用非色彩术语指定的原始属性(Broackes 1992,Campbell 2003)。另一个说法是,体验对于红色是否是原始的持中立态度。(Byrne 和 Hilbert 2003)另一个问题是颜色是被表示为外部对象的属性,还是被表示为感知数据(其中这些是私人的心理对象),或者两者都有。

4.2 哪些空间属性被表示?

许多有内容的体验将属性表示为在某些位置实例化:人们听到声音来自某个方向;人们在身体的特定部位感受到疼痛;人们在眼前的场景中看到不同的颜色在不同的位置。味觉和嗅觉体验是否表示位置则存在争议。我们确实会将味道和气味归因于外部世界的事物,但仅凭这一点并不能表明相关的体验表示任何位置。(有关嗅觉体验的讨论,请参见 Lycan 2000,Smith 2002,第 5 章,Batty 2010,Richardson 2013,Coveden-Taylor 2018;有关味觉体验的讨论,请参见 Smith ibid.)当位置被表示时,它们在体验中是如何表示的?

关于空间表征性质的性质的辩论之一涉及视觉经验中所表现的位置属性是关系性的还是单子性的。有关讨论,请参见 Casullo 1986。

另一个辩论涉及哪些内容最能反映空间经验中的重要相似性。考虑一个经验,其内容包括通过“在位置 L 处有一个红色立方体”这样的话语所表达的内容。一个简单的观点是,这些内容中包括的比位置 L 本身更细粒度的东西都没有。Peacocke(在他 1992 年的第 3 章中)批评了这个观点。假设例子中的经验是真实的,所以确实有一个红色立方体在 L 处,假设 L 在原始感知者的左边,但是有第二个感知者,她看到的是同一个红色立方体,只是相对于立方体的位置,它在她的右边。这些经验是不同的:感知者将立方体看作相对于他们的身体处于不同的位置,这些经验将以不同的方式影响感知者的行动,其中一个感知者必须向右移动,而另一个感知者将向左移动以接近立方体。根据这些差异,似乎在看到一个红色立方体在你的左边和在你的右边的经验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如果经验的内容要反映这样的差异,那么在内容中必须包括比仅仅包括该区域本身更具体的位置 L 的表征。这里讨论的位置的潜在问题表明,经验的内容包括某种指示性内容。

Peacocke 认为,为了充分反映出位置在经验中的表达方式,需要场景内容。场景是一种空间类型,具有人体中固定的起源和由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确定的轴线。一旦起源和轴线确定,场景就指定了空间在每个由距离和方向从起源确定的点类型中的填充方式。定位场景是具有特定起源和轴线的场景,在特定时间内可以进行准确评估。定位场景被认为反映了位置在经验中的表达方式。

根据 Cussins(1990)提出的关于空间经验的另一个观点,空间经验包括主体以某种方式移动的能力。在这种观点中,将声音体验为来自左侧意味着知道如何定位声音的来源,这种知识是关于如何在环境中移动的实践知识。根据 Cussins 的观点,拥有这些能力使主体能够形成可评估准确性的信念和其他心理状态(或者说具有我们所说的内容);但是这些能力本身,被认为构成经验的能力,却不具备可评估真实性的特征;即使是尚未或无法形成这种状态的生物仍然可以具备这些能力。根据 Cussins 的观点,拥有这些能力意味着在经验中呈现位置。在他 1990 年的著作中,他将这种呈现位置的方式称为建构理论内容(其中这种“内容”类型不具备真实性的可评估性)。

Peacocke 对 Cussins 的建构理论内容提出了异议,认为存在一些情况,主体在经验中呈现的位置他们无法移动到,例如由于瘫痪。这个异议是否有力取决于“能力”的概念;有人可能认为瘫痪者具有无法行使的能力。

Peacocke 的理论和 Cussins 的理论不同之处在于情景内容可以评估准确性和构建理论内容不能,而且两者都声称是同一经验的内容。然而,类似构建理论内容的东西可以与情景内容结合。对于 Peacocke 的理论来说,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经验如何具有情景内容,对此的一个潜在答案是通过主体具有 Cussins 所描述的能力来获得相应的情景内容。更一般地说,对于许多内容理论来说,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是什么使得一个人具有特定的经验内容(这个问题在第 8 节中进一步讨论)。

关于空间属性的表征的另一个争论涉及到看到一个四边等边图形时作为正方形和作为一个正菱形的经验之间的现象差异。(这个例子来自 Mach 1914 年的论文)。

在这个对比的一个版本中,有两个图形,它们唯一的区别在于它们相对于观察者的方向(在一页上,正方形的顶部和底部与页面的顶部和底部平行;而菱形与正方形相似,只是绕其中心旋转 45 度)。假设正方形的属性与规则菱形的属性相同(这个假设在 1993 年由皮科克辩护,2003 年被泰争议,但在 2004 年被泰承认),这似乎是一个在所表示的属性没有任何差异的情况下存在感知差异的案例。那么,选项与讨论反转色质的选项类似:(i)否认存在与感知差异相对应的内容差异;(ii)认为表示正方形属性的方式存在差异,即调用不同的呈现方式(皮科克,2001a,2001b);(iii)找到其他在一种体验中而不在另一种体验中被表示的属性,例如相对于观察者的属性,即侧面休息,或者具有两个水平边的属性(据称由体验归因于正方形而不是菱形);以及站在一个点上的属性或具有倾斜边的属性(据称由体验归因于菱形而不是正方形)(泰,2005)。在这里,我们又有一个关于经验内容性质的 Fregean 和 Russellian 立场之间的辩论案例。

另一个关于经验中空间表征的话题是表示事物位置与表示事物为独立于心灵的关系。根据一些哲学家的观点,在视觉经验的情况下,将事物表示为占据三维空间足以表示它们为独立于心灵的(参见斯特劳森 1958 年,皮科克 1983 年,马斯鲁尔 2011 年;对此持异议的见史密斯第 5 章和 2000 年)。而另一些人认为,视觉经验将空间位置表示为可以从中采取行动的位置(Schellenberg 2007 年)。[2]

4.3 高级属性是否被表示?

在经验中表示属性的立场可以位于一个粗略的连续体上,其中低级属性(包括颜色、形状、照明和深度)位于一端,高级属性(包括种类属性、行动或其他情感属性和语义属性)位于另一端。问题是这些属性中哪些可以被感知为实例化:例如,是否可以有一个视觉经验,表示某人正在尝试做某事。关于这个问题的辩论与科学哲学中早期关于是否可以区分观察性和理论性属性的辩论密切相关(参见 Suppe(1979)的介绍)。在心灵哲学中,认为只有低级属性在经验中被表示的观点的支持者包括 Tye 1995、Dretske 1995、Clark 2000、Price 2009、Brogaard 2013、Bryne 2017;认为高级属性在经验中被表示的观点的支持者包括 Peacocke 1992、Siewert 1998、Bayne 2009、Masrour 2011、Nanay 2011、Block 2014、Siegel 2006 和 2017。值得注意的是,类似的辩论也可以针对否认经验具有准确性条件的观点进行:例如,如果(像马丁所倡导的天真实在论)认为真实的经验包括感知呈现对象及其属性,那么辩论将涉及哪些对象属性可以被感知呈现;如果一个纯粹的感觉数据理论者,辩论将涉及感觉数据可以具有哪些属性。

根据一种高层属性可以在经验中表示的论证,经验可以是理论负荷的,即被倾向于识别对象或属性的情况会影响经验的现象学和内容。这个论证的主要前提是关于现象学的主张:一个地方,比如你的社区,或一个人,比如一个亲密的朋友,可能在你看到它们时与你第一次看到它们时不同(这些例子由 Siewert 1998 讨论);在最初不熟悉的语言中的书面文本和口头语言在你了解它们的含义之前和之后可能看起来和听起来不同(Peacocke 和 Siegel 讨论了听觉的例子)。这些都是背景知识或能力据称影响经验中所代表的内容的情况。如果这种情况发生,那么即使在科学哲学中可以区分“观察”和“理论”,它也不会与低层属性的表示一致,一方面,与高层属性的表示一致。

否认高层属性在视觉经验中被表示的一种情况是基于两个主要观点。首先,唯一的经验性表示是从视网膜刺激以法则方式产生的。其次,视网膜刺激据说独立于主体的其他认知装置而产生经验,并且与任何经过认知处理的信息隔离。O’Shaughnessy(2000)第 17 章给出了这种情况的例子。

关于哪些属性可以在知觉中表示的一些辩论集中在特定属性上。首先,需要区分感知因果关系和在经验中表示因果关系的能力。一个实质性的问题是,前者是否只有在后者存在的情况下才能发生。第一个问题涉及到是否可以感知因果关系,或者是否只能感知事件的序列,而不包括其因果性质(假设存在这样的东西)。有关讨论,请参见 Ducasse 1965,Armstrong 1997,Fales 1990,Pietroski 2000,Beebee 2003,Butterfill 2011。有关认知心理学中关于因果关系的讨论,请参见 Michotte(1963)以及 Premack,Premack 和 Sperber(1995)中的论文。第二个问题涉及到经验是否可以像表示颜色、形状和其他可能在经验中表示的东西一样表示因果关系。

这种辩论的另一个例子涉及缺席。与之前一样,人们可以区分你是否感知到某物的缺席的问题,以及缺席是否可以在经验中被表示出来的问题。感知缺席的假设例子包括听到停顿声,感觉到空腹,看到洞穴的黑暗,或者通过手指沿着纸张边缘感受到老式电脑纸上的孔洞(这些例子来自 Sorensen 2004;另请参阅 Sartre 1958 和 Farennikova 2013 和 2015)。另一个假设的例子来自 Taylor(1952),其中包含一个由两个圆组成的图表,一个圆里有一个点,另一个圆是空的。可以说,你可以看到空的圆里没有点;这是一个假设的例子,即在看到空圆旁边的有点的圆之后,你可以看到点不在空圆中的缺席。这与关于感知中因果关系的讨论相互作用(有关感知中因果关系的讨论,请参阅因果关系和感知条目)。转向关于缺席是否在经验中被表示的问题,一个问题是某个特定事物的缺席,或某种事物的缺席,是否可以在任何一种经验中被表示。也许你可以表示(或者,如果你幸运的话,误表示)你的肢体缺失,或者没有人在家。涉及缺席的一些现象可能很难分类。例如,如果在看到空圆的同时,通过某种非幻觉的过程,你似乎看到了圆中的一个点,那么你是否会将缺席的点误认为是一个点?或者你只是错误地表示圆中有一个点?

关于特定属性的辩论的最后一个例子涉及到可供性。可供性是生物行动的可能性(吉布森,1977)。一些哲学家认为我们感知到可供性(Nanay,2011),或者可供性可以在视觉经验中呈现(Prosser,2011;Siegel,2014)。

5. 知觉中的物体是如何被表示的?

当属性在经验中被表示时,它们通常被归属于普通物体:例如,一个人可能有一个视觉经验,将红色和球形归属于番茄,或者一个触觉经验,将杯子的光滑和圆柱形表示为手中的感觉,或者一个嗅觉经验将气味归属于花朵,或者一个味觉经验将美味归属于正在咀嚼的东西。为了将属性归属于经验中的物体,该物体必须以某种方式被表示。对于视觉经验的情况,已经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方式,因此我们将重点关注这些。通过考虑一个例子来引入这个辩论是最好的。

假设你正在看到一个看起来是红色的立方体,并且看起来在位置 L。为了简化问题,让我们忽略它看起来具有的除颜色和位置之外的属性,并且让我们也忽略关于如何在经验中表示包括主体相关位置在内的属性的所有其他问题,特别是内容是否包括属性的表示方式或属性本身作为组成部分。对于这个讨论来说,重要的是将某些属性归属于这些物体。

5.1 物体相关、有缺陷和存在性内容

有一个提议是,当你有这种经验时,你会思考具有立方体本身作为组成部分的内容,并将立方体看起来具有的任何属性归属于它。

根据这个提议,当你在经验中代表一个对象时,你会产生如下的内容:

(1) o 是红色的,在 L 处,其中 o 就是你所看到的那个立方体。

在这里,对象本身是内容的组成部分。麦克道尔辩护了一个不那么简单的观点,即涉及对象的弗雷格式意义是内容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对象本身。目前,如果我们专注于更简单的版本,将会更简单。

第二个提议稍微复杂一些。根据这种观点,幻觉可以与物体感知的情感体验相同,并且这种情感体验足以使主体在经验上接受类似于开放句子的特殊语义实体。这可能被认为是一种具有与(1)相同形式的结构化命题,只是在感知对象的位置上有一个未填充的位置。可以表示如下:

(2)_____是一个红色的立方体在 L 处。

根据这种观点,在物体感知的情况下,由经验接受的特殊语义实体所表达的属性描述了感知对象的外观。因此,这个提议中写入了只有在与物体进行感知接触的情况下,这个空缺才会获得一个值。因此,它假设了多个内容来进行体验。这种观点的版本由巴赫(Bach)1997 年(在下面的其他互联网资源部分)和伯奇(Burge)1991 年进行了辩护。巴赫的提议更接近所述的提议。伯奇认为,在空缺的位置上,存在一种对物体的演示性呈现方式。另请参阅 Schellenberg 2018 年,Matthen 2019 年。

第三个提议(其中一种版本由麦金 1981 年辩护)是当你看到立方体时,你会产生存在量化的内容,比如(3):

(3)L 处有一个红色的立方体。

一些哲学家反对这个提议,理由是它不足以解释看到物体的现象学,其中据说人们总是似乎看到一个特定的物体。据说,简单的存在量化的内容无法反映被视觉呈现特定物体的现象学。(有关这一批评观点,请参见坎贝尔 2002 年第 6 章,索特里奥 2000 年,马丁 2003 年,伯奇 1991 年。)其他人更进一步说,只有那些可以自然地用指示性表达来表达对所见物体的推测性引用的内容才能适应这种现象学。(坎贝尔 2002 年第 6 章)

对于关于物体在经验中如何被表示的辩论,还有一个考虑因素是关于提案对经验准确性(真实性或虚假性)的预测。格赖斯(Grice)(1961)讨论的一个案例将不同的预测聚焦在一起。假设你看到一个立方体(格赖斯的例子是一个柱子而不是立方体)。你并不知道,你是在镜子中看到这个立方体,所以立方体在你的身后,尽管看起来在你前面的位置 L。此外,你看到的立方体是橙色的,但由于奇怪的光照,它看起来是红色的。现在假设在镜子后面,正好在橙色立方体所在的位置,真的有一个红色立方体。情况是这样的:有两个立方体,一个是橙色的,一个是红色的;你看到的是橙色的,但它不在位置 L,而你没有看到红色的,但它在位置 L。关于这个案例,认为物体在经验中通过物体-属性内容(如(1))来表示的观点将预测你的经验是不准确的(“虚假的”),因为你看到的立方体既不是红色的也不在位置 L。相比之下,简单的存在量化内容((3))预测这个经验是真实的,因为事物的外观(在这个观点上)是在位置 L 有一个红色的立方体,而且确实有一个红色的立方体在位置 L。如果其中一个判断在直觉上比其他判断更强烈,那就支持预测它的观点。

关于缺失的内容,提案(2)怎么样?由于提案中写入了当经验的主体看到一个物体时,缺口获得一个值,该物体似乎具有与缺口相关联的属性,因此立方体案例中的经验将是虚假的,因为即使在 l 处有一个红色的立方体,那个立方体也不是你看到的那个。你看到的立方体既不是红色的,也不在 L 处,所以内容是虚假的,因此经验是虚假的。Soteriou(2000)认为这是正确的判断(直观上,经验是虚假的),因此立方体案例反对了预测经验是真实的提案(3)。

影响(1)、(2)和(3)之间选择的第三个考虑因素涉及现象上的相同性。如果两个现象上相同的经验具有相同的内容,那么提案(1)将不起作用,除非它是更复杂的提案的一部分,即看到物体的经验具有多个内容:现象上无法区分的经验共享的缺口内容,以及不共享的涉及物体的内容。

5.2 因果和非因果内容

在迄今为止考虑的三个提议中,那两个假设涉及对象的内容((1)和多重内容提议(2))预测到立方体的经验将是虚假的。西尔(1983)提出了关于经验中对象如何被表示的第四个提议,它做出了相同的预测,但没有假设涉及对象的内容。他提出当你看到立方体时,你在经验上娱乐以下形式的复杂内容:

(4)在 L 处有一个红色的立方体,并且在 L 处有一个红色的立方体的事实正在引起这种经验。

西尔的提议预测到立方体的经验是虚假的,因为在 L 处有一个红色的立方体的事实并没有引起你的经验,而他复杂存在量化内容的第二个子句说它是。根据西尔的说法,这个提议也反映了特殊性的现象学。

赛尔的提议意味着在看到物体的经验中,经验本身被表示出来(注意(4)中“这种经验”的出现)。阿姆斯特朗、伯奇、索特里奥和其他人对赛尔的提议提出了异议,理由是这些内容在认知上过于复杂,不能成为看到物体的经验的内容。他们认为,只有复杂的生物才具备这种形式的自我参照所需的认知资源,而许多生物在缺乏这些资源的情况下也可以有看到物体的视觉经验;因此,这种自我参照不能成为视觉体验物体的必要条件。阿姆斯特朗、伯奇和索特里奥还提出了另一个异议,即经验和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在经验中并没有被表示出来。阿姆斯特朗认为这也过于复杂;伯奇认为这不是视觉经验的现象学的一部分。这场辩论的关键在于经验要表示(a)自身和(b)自身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所需的认知资源究竟是什么。如果有人否认任何形式的因果关系可以在经验中被表示出来,那么他们会认为赛尔的观点是错误的。

原则上,赛尔立场的辩护者可以对这些异议提出几种回应。首先,他们可以声称表示(a)和(b)所需的认知并不那么复杂。其次,他们可以否认认知上复杂和认知上不复杂的生物具有相同内容的经验。第三,他们可以通过将看到物体的视觉经验与想象它们的视觉经验进行对比等方式,主张这种因果关系确实存在于视觉现象学中。赛尔本人在他的 1989 年著作中追求了最后一种策略。

5.3 普通物体是否被表示出来?

到目前为止的讨论假设普通物体至少在某些经验中被表示。一些哲学家认为普通物体在视觉经验中被表示,但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根据某些理论,视觉经验仅表示非常低级的属性,如颜色、面对表面的形状、它们的照明属性等,而不表示更多的信息。视觉经验不提供关于面对表面是否属于同一个普通物体的信息,也不提供关于周围环境是否存在任何普通物体的信息。相反,视觉经验表示这些低级属性在某些位置上被实例化,而不对普通物体是否实例化它们持立场。奥斯汀·克拉克(Austen Clark)(2000 年第 5 章)捍卫了这种观点的一个版本,他认为经验表示颜色(也许还有其他低级属性)在感知者周围的时空区域中被实例化,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用克拉克的术语来说,经验中的参照仅限于对位置的参照:这些是唯一在经验中被属性归属的事物。克拉克在 2004 年对他的观点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

5.4 独立于心灵

一些感知经验可以被认为是将物体表示为独立于主体心灵存在的(只有当某物不依赖于被感知而存在时,它才是独立于心灵的)。人们可能认为,表示某物独立于被感知的存在是表示外部世界中更普通事件发生的先决条件,例如番茄的圆形或猫坐在垫子上。因此,表示独立于心灵的存在可以说是一种基本的内容。感知经验可能以哪些不同的方式将事物表示为独立于心灵存在呢?

这个领域的一个争论(已经在与空间表征相关的情况下提到)是,视觉经验将事物表现为占据三个维度是否足以将事物表现为与心灵无关(参见斯特劳森 1958 年,皮科克 1983 年,史密斯 2002 年)。

另一个观点,在梅洛-庞蒂 1945 年和胡塞尔 1900 年的著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即一些经验是关于世界中心灵外的事物的,因为它们代表了主体与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的可能互动。例如,根据这个观点的一个版本,视觉经验将(比如)一只鸟表现为与心灵无关,至少部分原因在于它表现出,如果主体相对于鸟移动,鸟的不同部分将进入视野,如果有不透明的东西移动到主体的眼睛和鸟之间,那么鸟将被遮挡。更一般地说,这个观点是,如果一个物体看起来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那么它看起来是与心灵无关的。

很明显,主体对此有某种期望。但梅洛-庞蒂和胡塞尔关心的是这些期望对经验本身的影响。这两位哲学家一致认为,如果没有这些期望,经验将不会是现在的样子;但他们对这些期望如何被纳入经验的方式存在分歧。根据梅洛-庞蒂的观点,这些“期望”以主体准备好移动身体以便更好地观察对象的形式存在,如果主体愿意的话。梅洛-庞蒂认为,与其假设代表这种互动可能性和可能结果的心理状态,不如认为这种表达已经隐含在主体自身的倾向中。这个想法在所谓的“具身认知”文献中得到了发展(参见克拉克 1997 年,赫利 2000 年,诺伊和奥雷根 2001 年)。相比之下,胡塞尔认为,主体对现象学如何随感知者表面运动的变化而变化的期望与其他属性(如位置和形状)一起呈现在经验中。类似的观点在史密斯 2002 年和西格尔 2006b 年的著作中得到了发展。

在这个领域中的第三个观点是,触觉经验本身仅凭其现象学就将事物表现为主体身体之外的东西。考虑一下抓住一个圆瓶子的经验。在体验自己身体的界限时,似乎同时体验到了主体之外的事物的表面。这似乎产生了两种描述触觉现象学的方式:它既涉及到一种压力感,大致位于玻璃接触手部的位置;又涉及到一种空间上外部于身体的感觉,位于它接触身体的点上。此外,抓住一个圆瓶子的触觉经验似乎将手的每个部分接触的表面都表示为同一对象的一部分,因此,经验所代表的也是表面延伸到身体未占据的空间中。如果是这样的话,触觉经验既代表了身体内部的事件,也代表了身体外部的事物。

现在,原则上,某物可以存在于主体身体之外的空间中,但并不独立于主体的心灵存在。但是假设身体外的事物并不是心灵内部的一部分,这将是一种将事物表现为心灵之外的方式。有关触觉经验与心灵独立性之间关系的进一步讨论,请参见 O'Shaughnessy 1989 年,Martin 1992b 年,Smith 2002 年,Condillac 1947 年。

6. 概念和内容

许多哲学家认为,信念和概念之间存在以下关系:为了拥有一个关于 x 是 F 的信念,对于任何对象 x 和任何属性 F,主体必须拥有关于对象和属性的概念,并在信念中运用这些概念。当概念和信念以这种方式相关时,信念内容被称为概念性的。将这种观点称为信念概念主义(由 Dretske 1981 和 Martin 1992a 等人支持)。信念概念主义通常是基于这样的理由进行辩护的:根据一个人拥有哪些概念,他们的信念会有所不同。一个人可以相信鲸鱼会游泳,但不相信大型海洋生物会游泳,尽管鲸鱼是大型海洋生物。根据对信念概念主义的普遍辩护,相关的信念之间的区别在于思考者所运用的概念,这解释了为什么一个人可以拥有其中一个信念而没有另一个信念。根据对信念概念主义的相关辩护,它解释了为什么一些思考者无法对某些主题产生任何思考。假设思考者缺乏“鲸鱼”这个概念:她不知道鲸鱼是什么,甚至不知道有这样一种东西。可以说,这样的思考者无法相信鲸鱼会游泳,鲸鱼是蓝色的,或者关于鲸鱼的任何其他事情。根据信念概念主义,这是因为她缺乏鲸鱼的概念。对于信念概念主义的完整说明需要阐明概念是什么,以及拥有和运用概念是什么。

如果信念具有概念性内容,那么关于经验是否也具有概念性内容的问题就出现了。在这里,有必要区分关于经验的两个命题。第一个与概念明确相关,并且是上述命题的直接类比。

经验概念主义:对于任何对象 x 和任何属性 F,只有当主体对 x 和 F 有概念,并在经验中运用这些概念时,她才会有一种关于 x 是 F 的经验。

第二个论题说,经验的内容与信念的内容是同一种类型的内容。这个论题没有明确提到概念。

同内容:对于任何关于对象 x 具有属性 F 的经验,如果经验具有内容 p,则可能有一个具有内容 p 的信念。

原则上,关于概念在经验内容中的作用的辩论可以区分为两个方面:经验是否具有任何不能被相信的内容,以及概念在信念内容中所起的作用是否与其在经验内容中所起的作用相同。一些哲学家接受同内容论和信念概念主义,但否认经验概念主义,例如 Tye(2005)。Speaks(2005,2009)捍卫同内容论,但否认经验概念主义。

6.1 内容的概念主义观点

经验概念主义和相同内容论自然地与上文讨论的将经验的内容与信念的内容联系起来的观点(在 2.2 节中讨论)相一致,要么通过将经验与信念等同起来,要么通过将经验与形成信念的倾向等同起来。然而,麦克道尔(1994 年),塞迪维(1996 年)和布鲁尔(1999 年)在否认经验和信念以这两种方式相连的同时,都支持这两个论点。他们之所以为这两个论点辩护,是因为只有这些论点为信念提供了合理性,经验才能为信念提供合理性。皮科克(2001a),伯恩(1996 年),赫克(2000 年)和其他人对这些“认识论”辩护经验概念主义的论据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如果经验具有准确性条件,那么经验可以与信念之间存在推理关系,即使经验概念主义是错误的,经验也可以具有准确性条件。(克雷格(1976 年)和皮科克(1983 年)提出了早期的经验概念主义辩护)。

德雷茨基和马丁反对经验概念主义的观点是,它不能反映经验的信息丰富性(参见德雷茨基 1981 年,马丁 1992a 年,还有伯穆德斯和麦克弗森 1999 年以及 Chuard(2007 年))。主要观点是,经验可以(通常也确实)传达关于环境中许多对象、属性和关系的信息,因此在这些情况下,假设主体能够拥有和运用每个经验所代表的对象、属性和关系的概念是不合理的。因此,丰富性论证有两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辩护经验的现象学和信息丰富性;第二部分辩护从丰富性到经验概念主义的错误性的推理。

马丁在他 1992 年的著作中,对经验概念主义提出了丰富性论证的一个版本。他的策略是考虑那些在经历本身时没有注意到的被记忆的对象或属性的情况。在马丁的例子中,有人在抽屉里找袖扣,尽管袖扣就在他面前,但他没有看到它们;但后来,在回忆抽屉内容的外观时,意识到袖扣就在其中。如果(如果是事实的话)我们可以有这样的记忆,那么这表明袖扣毕竟是有意识地被感知到的。

这种情况如何反驳经验概念主义?如果使用一个对象或属性的概念足以注意到它,那么一个人可以在没有注意到的情况下感知到某物,这意味着一个人可以在没有形成概念的情况下感知到某物。这反过来又表明,一个人可以在经验中代表一个对象或属性而不形成概念,与经验概念主义相悖。

德雷茨克以稍微不同的方式发展了丰富性论证。他区分了数字和模拟编码信息的方式,其中这两者之间的区别类似于陈述和图片(分别)编码信息的方式之间的区别。当以数字形式编码信息 s 是 F 时(例如在一个句子中),编码中不会携带额外的信息;但是当以模拟形式编码信息 s 如果 F 时(例如在一张照片中),编码中通常会携带额外的信息。在阐明了模拟和数字编码信息的区别之后,德雷茨克(在他的 1981 年著作中)写道:“传统观念认为知识、信念和思想涉及概念,而感觉(或感官经验)则不涉及,这一编码差异反映了这一观念”。德雷茨克认为经验以模拟方式编码信息,而信念以数字方式编码信息。这个观点针对的是相同内容论和经验概念主义。

反对经验概念主义的另一个论证是基于经验内容有时非常细致的观点。这里的观点是,经验通常提供详细、确定的信息,与思考形成对比。以颜色经验为例。如果你有一个红色的经验,你会将其体验为一种确定的红色色调。相比之下,如果你认为某物是红色的,不一定有任何确定的红色色调,你认为它是那种红色色调。值得注意的是,一个经验可以是细致的,而不一定信息丰富——比如,如果一个视觉经验仅代表一个统一的颜色场(有时被称为“ganzfeld”)。

在 1995 年,泰(Tye)通过确定的颜色属性的例子攻击了经验概念主义,他说即使缺乏对这些属性的概念的主体也可以在经验中表示它们。Raffman(1995)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她讨论了人类在感知上区分更多颜色阴影的证据,而记忆和概念却有限。被认为是独立可信的是,这些被区分的颜色阴影在经验中得到了表征;所以如果主体确实缺乏对它们的概念,那么经验概念主义就是错误的。埃文斯(1982)也暗示了类似的思路,他(显然是反问地)问道:“我们真的理解这个提议吗?我们是否有与我们可以明智地区分的颜色阴影一样多的颜色概念?”(229)。

麦克道尔(1994)对这种思路提出回应,他提出主体确实拥有细粒度的颜色概念,尽管是指示性的概念。这一提议引发了关于何为拥有指示性概念的争论。争论的一个焦点是,只有在主体能够在随后的场合重新识别出颜色的阴影时,她才能算作拥有对颜色阴影的指示性概念。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麦克道尔的论证就失败了,因为人类主体并不总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然而,是否拥有指示性概念需要这一点仍然存在争议(正如凯利 2001 年所主张的),或者是否可以存在一次性的指示性概念。麦克道尔提出的另一个争论焦点是,当经验中所代表的阴影与所见物体的阴影不同时,是否可能形成对颜色阴影的指示性概念。如果颜色阴影的指示性概念只能选择实际由所示物体拥有的阴影(正如赫克 2000 年所主张的),那么麦克道尔的论证再次失败。然而,关于指示性概念是否受到此种限制仍然存在争议。在这一领域的另一个争论焦点是,是否需要经验本身来作为首要锚定指示性概念的依据——据说,它们不能已经由它们自身构成(赫克支持这一观点)。

6.2 非概念性内容的种类

本节回顾了一些关于经验内容的提议,这些提议使用了“非概念性内容”的标签。

场景内容

反对相同内容论的一种方法是假设或独立辩护信念内容的理论,然后提供一个与之不同的经验内容的积极解释。这是皮科克在他 1992 年的策略。(注意从经验概念主义的观点转变,皮科克在他 1983 年辩护)。皮科克接受信念概念主义,并认为信念内容是弗雷格式的,由弗雷格式的意义组成。皮科克描述了一种称为场景内容的内容,它不是由弗雷格式的意义组成,而是经验的内容。场景内容是一组填充围绕感知者的空间的方式,相对于一个起点和标记方向的轴,这与感知者的经验是真实的一致。皮科克强调,虽然可能需要空间概念来指定场景,但那些概念不需要被那些经验具有该场景内容的主体所拥有。因此,根据皮科克的观点,空间属性(例如来自感知者的左侧,或者大约三英尺远)可以在经验中表示,即使主体缺乏“向左”或“大约三英尺远”的概念。如果经验具有场景内容,并且如果皮科克正确地指出相关概念不需要经验具有场景内容,那么经验概念主义是错误的(除非场景内容必要地伴随着其他内容,只有当主体具有并使用围绕感知者的空间的方式的概念时,这些内容才能被获得)。

根据皮科克的观点,情景内容的一个作用是使主体能够形成指示性概念,比如那个图形、那个颜色、那个形状,其中由该概念所指示的图形、颜色或形状是在经验中被表示的。就像指示性表达一样,指示性概念在不同场合选择不同的事物,而皮科克认为经验的作用是将指示性概念锚定到其指称物上。定位情景内容就是做到这一点的经验内容。

原始命题内容

在另一个涉及马赫图形的例子中(在第 4.2 节中讨论),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四边形等边图形上,并对将其视为正方形和将其视为菱形的经验进行对比。据皮科克称,这些经验在现象上是不同的。根据皮科克的观点,这些经验的情景内容没有差异,因为它们以相同的方式表示周围的空间。相反,根据皮科克的观点,差异在于同一形状属性在经验中的表示方式。支持这一观点的核心主张是所表示的属性并不不同。在他的(2001a)中,皮科克提供了另外两个支持这一观点的例子。首先,当在钢琴上演奏中央 C 和上面的 F#时,听到的音程有两种方式:他说,同一个音程既可以听作增四度,也可以听作减五度。其次,一组均匀间隔的点阵可以被视为一组行或一组列。

根据皮科克的观点,同一属性可以以多种“方式”表示,这些方式并不是构成信念内容的呈现方式。在三个被认为是以不同方式表示的单一属性的例子中(四边形、中央 C/F#音程和点的排列),根据皮科克的说法,附近存在多个概念,它们指代相同的形状、音程或排列。在四边形的情况下,有“规则菱形”和“规则正方形”这两个概念,或者简单地说,有两种看待四边形的方式,每种方式对应一个“那个形状”的出现;在音程的情况下,有“增四度”和“减五度”这两个概念;在点的排列的情况下,有“行”和“列”这两个概念。根据皮科克的说法,这些概念与感知的“方式”不同,感知的“方式”使得获取这些概念成为可能,因此不能与这些概念相同。在两个指示形状概念的情况下,它们通过对形状的经验来锚定每个形状,并且为了发挥这个作用,它们不能与指示概念相同(这一观点也得到了赫克的支持)。在他的(1992 年)中,皮科克使用“原始命题内容”这个标签来描述刚刚描述的内容。他在(2001 年)中对这些例子的讨论旨在阐明 1992 年的讨论(参见 2001 年,脚注 14)。

国家观点

根据状态观点,经验 E 具有非概念性内容,只有在以下情况下成立:(i)E 具有准确性条件;以及(ii)E 的主体不需要具备用于指定 E 正确性条件的任何概念。这种意义上的经验具有非概念性内容的论点有时被称为非概念性内容的状态观点(Heck 2000),因为它只是对概念拥有的条件的规定,而不是对 E 所具有的内容类型的规定。请注意,虽然状态观点与经验概念主义不相容(假设后者所需的概念是规范规定中使用的概念),但对于相同内容论点则持中立态度。考虑一个不具备 RED29 概念(其中 red29 是一种特定的红色色调)的主体,但其经验将某物表示为红 29。状态观点并不妨碍其他主体相信第一个主体经验的内容。一些哲学家(例如 Crane 1992)通过丰富性和细粒度的经验论点来捍卫状态观点(在第 6.1 节中进行了回顾)。对状态观点的其他辩护还包括 Stalnaker(1998a)。

另一种被称为“非概念性内容”的内容是 Cussins 的构建理论内容;这在第 4.2 节中介绍。

7. 内容和现象学

由于在这里使用了“经验”一词,因此经验具有现象特征是定义性的。如果它们还具有内容,那么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即这两个特征如何相关。通过考虑在现象上无法区分的经验或具有“相同现象学”的经验,与具有相同内容的经验进行对比,可以对经验的内容与现象学之间的关系的不同观点进行对比。关于这个概念的初步说明是必要的。

不可重复经验的现象学无法区分的概念不能被定义为统计概念。它应该如何定义是有争议的。戈特洛布·弗雷格(Gottlob Frege)和莫里茨·施利克(Moritz Schlick)对人际现象学无法区分的概念的连贯性提出了质疑(这些“弗雷格-施利克”疑问由斯塔尔纳克(Stalnaker 2000)、舒马赫(Shoemaker 1981 和 1996)讨论)。此外,尽管现象学无法区分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现象学相同性,但一些哲学家使用这个表达来指代一种纯粹的认识论概念,涉及到主体无法区分的经验(有关讨论,请参见 T.威廉姆森(1990)、马丁(2004)、西格尔(2004)和“感知的分离理论”词条)。马丁和威廉姆森认为,所谓“现象学相同”的经验除了具有无法区分的认识性质之外,还具有实质性的特征。

有几种关系被认为是经验内容与现象学之间的关系。一种立场认为内容足以解释现象学。更强的立场认为经验的内容与其现象学相同。第三种立场是经验的现象学决定其内容。下面将讨论这些立场和其他立场。

7.1 关于现象学的再现主义

再现主义(或意向主义)是一种观点,即感知属性由再现属性决定。有时这个观点被陈述为随附主张,即感知属性随附于经验的再现属性,因此具有相同再现属性的任何两个经验具有相同的现象学特性。

再现主义有许多版本。版本之间的差异之一在于它们可能是关于所有感官经验的主张,或者只是关于某些类型的感官经验的主张。(Tye 1995 年为所有感官经验的再现主义辩护;迄今为止,大多数讨论都集中在视觉经验上,如 Pautz 2010 年所做的。)

对全面再现主义的挑战来自于在感知模态中的经验,其中不清楚这些经验是否代表身体外的空间中发生的事情,比如味觉、嗅觉和残影的经验。然而,我们一直在使用的准确性条件的概念并没有明确指出这些条件是否与心灵外的世界有关。考虑一下嗅觉经验是否代表身体外的气味或气味来源的任何信息(有关讨论请参见 Smith(2002)第 5 章,Batty 2010、2011,Richardson 2013)。有一种连贯的观点认为,嗅觉经验可以具有准确性条件,即使它们的形式是“我感觉到了一种类似的气味”。再举一个例子,考虑残影。根据 Loar(2003)的观点,残影的经验代表着“奇怪空间中的明亮事件”,这表明残影的经验可能包含一个大致如下的内容:“那边有一个红色的明亮事件”,其中“那边”指的是“奇怪空间”中的一个位置。(也许这种经验对于空间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持中立态度)。准确性条件的概念也没有明确指出是否存在满足这些条件的准确性条件,只要主体具有这些条件的经验就会满足。例如,假设我们可以理解“心理空间”或“主观空间”的概念,并且一些经验具有关于在这样的空间中存在的气味、味道或残影的准确性条件。在这些假设下,人们可能会认为,每当一个经验代表某事发生在这些空间中时,这个经验就是准确的。 与这个观点相对立,Bengson(2013)认为,粉红色的光芒或看到黑暗的视觉体验,以及耳鸣的听觉体验未能将颜色、亮度或听觉属性归因于任何事物,因此无法通过准确性条件进行分析。

对于全面代表主义来说,另一个潜在的问题涉及不同感觉模态下的经验。如前所述,代表主义要求具有相同内容的任何两个经验具有相同的现象学,即使这些经验发生在不同的感官模态中。看到一个正方形的东西和触摸一个正方形的东西在现象上是不同的。如果对触觉和视觉经验都适用代表主义,那么这些经验就不能具有相同的内容。通常情况下,这两种经验可能并不完全具有相同的内容,例如,如果视觉经验代表了触觉经验没有的属性(例如颜色)。但是,抽象出这些差异,人们强烈地感觉到与视觉上代表正方形相关的现象学与与感觉到某物为正方形相关的触觉现象学是不同的。似乎全面代表主义要么(i)否认与视觉上代表正方形相关的现象学与与感觉到某物为正方形相关的触觉现象学不同的直觉,要么(ii)否认与正方形的代表相关的内容实际上是相同的,因此每种模态(或模态的自然分组)都有一种特殊的内容,而一个模态无法通过另一个模态完全体验相同的事物。对于莫林纽克斯问题的一个回答(参见莫林纽克斯问题条目)说明了回应(ii),即一个生来失明并熟悉立方体的感觉的人能否在第一次看到它时就认出它,而不用触摸它。 如果对莫林纽克斯问题的答案是,先前盲人无法通过视觉辨认立方体,那么可以推测这是因为视觉经验所代表的形状属性与触觉经验所代表的形状属性不同。

对于这个潜在问题的另一个回应是修正再现主义的论点,将决定现象学的再现属性解释为态度-内容复合体,而不仅仅是内容本身。例如,查尔默斯(Chalmers)在 2004 年区分了纯再现属性(具有特定内容的属性)和不纯再现属性(以特定方式表现特定内容的属性)。不纯再现主义的论点是,不纯再现属性决定了现象学,因此具有相同不纯再现属性的任何两种经验具有相同的现象学。这个立场允许不同模态的经验,或者具有不同态度的经验,具有相同的内容,但由于一个是视觉的,另一个是肌触的,所以在现象上有所不同。例如,也许两者都代表手在移动,或者某物是圆的。不纯再现主义的版本由莱肯(Lycan)1996 年,查尔默斯(Chalmers)2004 年、2006 年,帕茨(Pautz)2010 年提出。

7.2 现象学是否决定内容?

反映主义的逆命题是这样一个命题(粗略地说),即经验的现象学决定了它的内容。这个命题通常更精确地被表述为一个随附主张。这里应该区分两个命题:

(1)对于任意两个现象学上相同的经验,它们有一些共享的准确性条件。

(2)任意两个现象学上相同的经验具有相同的准确性条件。

主张(2)声称所有的准确性条件都由知觉确定,主张(1)声称至少有一些是。

主张(1)限制了经验的内容。Shoemaker 在一系列论文中发展了这个想法(1994 年,2005 年)。另请参阅 Chalmers(2004 年,2005 年)。

上述两个论点都是强表现主义的推论,它将表现主义与任何具有相同现象特性的两个经验具有相同表现特性的论点相结合。这种表现主义有时以同一性主张的形式存在:即现象特性与表现特性相同。这种观点由 Dretske 1995、Tye 2000 和 Carruthers 2000 所辩护。但即使拒绝这些强表现主义论点,仍然可以持有(1)和(2)的观点。一些哲学家认为(1)是基于经验的现象学根据而产生的。例如,根据 Horgan 和 Tienson 2002 的观点,经验具有一种内容,这种内容是由其现象学决定的,因此其现象学在内容本身之前具有解释优先权。这个观点由 Siewert(1998 年)提出,并由 Kriegel(2002 年;2013 年)辩护,另请参阅有关现象意向性的条目。

一些哲学家基于以下理由否认(1)和(2),即经验的准确条件在一定程度上由颅外特征决定,而经验的现象学则不是。这些哲学家对现象学持内在主义立场,但对经验内容持外在主义立场。(Block 1990 和 1996,Speaks 2009)。

8. 经验的关于意向性的理论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讨论了一些理由,认为存在有内容的经验,并对可能存在的内容类型提出了一些问题。另一组问题涉及到是什么使得一个经验具有特定的内容。任何属性的表征是如何可能的?有两种类型的理论来回答这个问题,分别在第 8.2 节和第 8.3 节中进行了讨论,并在第 8.1 节中回顾了对这些理论的一些可能限制。

8.1 外在主义与内在主义关于知觉内容的对立

外在主义关于经验内容(或经验内容外在主义)是这样一个命题:在内在于他们的特性上相似的主体不必共享相同的经验内容。如果经验内容外在主义是真实的,那么决定一个经验具有特定内容的原因取决于主体皮肤外的事物之间的外在关系,比如主体与他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或者与环境中的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支持经验内容外在主义的人包括德雷茨基、莱肯和泰,他们都认为最佳的自然主义意向性理论是外在主义理论。(关于其他心理状态内容的外在主义讨论,请参见有关内容外在主义的条目。)

与经验内容外在主义相对立的一个命题是经验内容内在主义。粗略地说,这是一个命题,即经验内容完全由个体的内在特性决定。完全的经验内容内在主义是这样一个命题:所有的经验内容都由个体的内在特性决定(即,在所有内在方面相似的两个主体将具有完全相同的经验内容)。部分的经验内容内在主义是这样一个命题:某种经验内容由主体的内在特性决定(即,在所有内在方面相似的两个主体将具有这种类型的经验内容)。这个命题允许经验也可能具有一些外部决定的内容。完全的经验内在主义由塞格尔(Segal)1991 年和马修斯(Matthews)1985 年提出,部分的经验内容内在主义由查尔默斯(Chalmers)2004 年提出。

关于内容的外在主义和内在主义是关于现象学的外在主义和内在主义的不同命题。关于现象学的内在主义是指内在重复体是现象重复体的命题。关于现象学的外在主义是否定这个命题,理由是现象学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主体外部因素的影响。关于现象学的外在主义有时是由于关于内容的再现主义与关于现象学的外在主义的结合而产生的。如果一个人对经验内容持外在主义立场,并且认为内容和经验的现象学是相互变化的,那么他也必须对现象学持外在主义立场。这个命题由德雷茨克(1995)和莱肯(2001)辩护,被布洛克(1990)和(1996)批评。有关进一步讨论,请参阅有关内容的外在理论的条目。

经验内容内在主义的主要动机之一是只有内在个体化的状态才能在心理解释中发挥作用的观念。这与其他心理状态的内容内在主义的主要动机之一相呼应。这个一般问题在外在主义的条目中进行了回顾。在经验的情况下,哲学家们在 Marr 的视觉计算理论方面进行了这场辩论,这是一种领先的视觉处理的经验理论之一。这场辩论是关于 Marr 的理论本身是否假设了任何外部个体化的内容,或者它假设的内容是否都是内在个体化的。如果 Marr 的理论是正确和有解释力的,并且它假设的表征内容是外部个体化的,那么它就提供了一个反例,反驳了唯心主义者关于只有内在决定的内容才在心理解释中起作用的主张。因此,这场辩论的焦点是 Marr 的理论对感知内容个体化的具体承诺。

尽管马尔的理论假设了表征状态,但它并没有使用视觉体验的概念,如何将体验映射到理论所假设的计算视觉处理阶段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参见马尔(1982 年)第 7.2 节,马尔本人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简要讨论)。马尔的理论旨在解释视觉系统如何在视网膜刺激作为输入的情况下得出三维阵列的表征。视网膜刺激或“灰色阵列”是计算描述,表示二维坐标系中的光和强度值。根据马尔的理论,视觉系统通过三个阶段计算三维场景的描述。首先,给定灰色阵列,它计算出观察者外部表面的反射变化的“原始草图”。接下来,以原始草图为输入,它计算出这个表面的“2.5D 草图”,这个草图明确表示与观察者相关的深度和轮廓信息。(深度信息仅涉及面对的表面,因此 2.5D 草图不包含关于表面如何延伸出视野的信息和错误信息)。最后,给定 2.5D 草图作为输入,视觉系统计算关于物体的三个维度的信息,描述它们的形状和方向。根据该理论,每个阶段的计算将前一阶段的输入与据称内置于视觉系统中的假设相结合。

辩论的焦点是 Marr 的理论是否允许两个主体(称之为 V 和 V _)在视觉内容上有所不同,其中 V 是地球上的正常感知者,而 V_是 V 的内在副本,具有与 V 相同的灰色阵列,并且在内部视图下经历相同的计算序列。然而,V_的灰色阵列具有不同的远程原因。借用 Burge(1986)的一个例子,假设 V 的灰色阵列通常是由阴影引起的,偶尔是由裂缝引起的;而 V_生活在一个光学定律不同的世界中,没有导致 V 的灰色阵列的阴影实例。根据 Burge 的说法,Marr 的理论认为从 V 的灰色阵列计算出的具有内容的视觉状态总是代表阴影,因此从由裂缝引起的灰色阵列产生的视觉状态是错误的感知;而从 V_的灰色阵列计算出的具有内容的视觉状态代表裂缝。无论 V 还是 V_都无法区分相关类型的裂缝和相关类型的阴影,但根据 Burge 的说法,这还不足以使它们的内容相同。相反,根据 Gabriel Segal 的说法,从 V 和 V*的灰色阵列计算出的具有内容的视觉状态代表的是比裂缝或阴影更一般的属性-“裂缝阴影”(crackdow)。(有关进一步讨论,请参见 Matthews 1988、Burge 1988、Davies 1991、Shapiro 1993、Egan 1991 和 Patterson 1996。)

8.2 功能主义信息理论的经验

Dretske 和 Tye 各自提出,经验之所以具有特定的内容,是因为它具有某些功能属性。

根据德雷茨基(Dretske)的观点,一个经验的内容是由系统的生物学、系统发育确定的功能(或系统的组合:(1995 年),22 页)所确定的。系统的功能是提供信息:例如,听觉系统的功能是提供关于音高、强度、音色和声音方向的信息,它通过占据不同的状态来实现这一点,每个属性的不同值对应于不同的状态。不同的状态是给定系统能够处于的所有不同听觉经验。露丝·米利坎(Ruth Millikan)也发展了相同的主要思想,她关注的是心理内容的一般性,而不是经验内容本身。

泰(Tye)对经验内容的解释源于斯坦普(Stampe)(1977 年)和斯坦内克(Stalnaker)(1984 年)对信念的关联性理论的发展。根据泰的观点,生物体 c 的经验 S 具有内容 p,仅当以下条件成立:“如果最佳条件得到满足,当且仅当 P 为真时,S 将在生物体 c 中被标记;而且,在这些情况下,S 之所以在 c 中被标记,是因为 P 为真”(2000 年,136 页,省略了注释;参见 1995 年,101 页)。对于视觉经验的情况,泰像德雷茨基一样,诉诸于视觉系统的设计来解释“最佳条件”是什么:“对于进化生物来说,自然而然地认为视觉的这些条件涉及视觉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按照它们被设计来在它们被设计来运作的外部环境中运作”(泰 2000 年,138 页)。

这两种理论都是外在主义的:根据它们,决定主体的心理状态具有特定内容的原因部分在于主体的环境事实。对于心理内容的外在主义的任何反对意见也是对这些关于意向性的理论的反对意见。例如,假设有一个叫做“沼泽人”的生物,由于粒子的随机聚集而突然出现,并且碰巧是杰里·福多尔的内在分子副本。纯粹的外在主义理论(即认为心理状态只能通过与主体环境的正确外部关系相联系才能具有内容的理论)坚持否认沼泽人会有任何具有内容的心理状态。一些哲学家发现这种承诺是违反直觉的。有关这一反对意见和其他问题的进一步讨论,请参阅有关心理内容外在主义的条目。

德雷茨基和米利坎理论面临的一个核心挑战是明确规定信息系统和信息系统中的功能的相关概念。该领域的一个问题是信息系统和其中的功能是包含在一个有机体内部,还是涵盖了社群中的多个有机体。米利坎在这个主题上做了很多工作。根据她的观点,信息系统包括既产生表示的生物,又使用或接收这些表示的生物;相关的功能概念被认为是根据这样一个系统的两个部分来定义的。例如,在蜜蜂的舞蹈中,蜜蜂舞蹈表示花蜜的位置的原因部分在于其他蜜蜂通过飞向花蜜来对其做出反应。受斯坦普和斯坦内克启发的共变理论面临类似的挑战,即明确规定相关的“因果”关系是什么。在这些核心概念被确定下来之前,这些理论仍然是规划性的。

有人对经验的信息理论(既涉及生物功能的理论,又涉及协变的理论)提出了一个反对意见,即这些理论不够普遍。根据这个反对意见,即使主体以前没有与这些属性的实例发生因果联系,主体的经验中仍然可以表示出这些属性。而且这些属性也不是视觉系统的生物功能的一部分。例如,考虑埃舍尔画作中描绘的不可能场景,或者是一个从未见过的颜色的幻觉(如休谟所说的缺失的蓝色)。假设经验可以表示一个人站在埃舍尔楼梯前,或者某物是缺失的蓝色。根据泰的理论,只有在最佳条件下,这种类型的经验才能被表示,因为这些事情是真实的。但由于在埃舍尔楼梯前站立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这个条件永远无法满足。而且,即使在原则上提出的必要条件可以满足,如果在法则上不可能看到任何缺失的蓝色,那么满足这个条件的世界似乎对于这个理论来说是无关的。因此,反对意见得出结论,泰的理论必然预测埃舍尔楼梯和缺失的颜色不能在经验中被表示。有关对信息理论的反对意见的进一步讨论,请参阅有关心理内容因果理论的条目。

8.3 现象学的内在性

根据一些哲学家的观点(例如 Horgan 和 Tienson 2002 年;Kriegel 2002 年,2013 年;Siewert 1998 年),经验的某些内容是由经验的现象学本身决定的(Horgan 和 Tienson 2002 年,第 524 页)。Horgan 和 Tienson 将这个论题称为现象意向性(参见现象意向性条目)。这个论题的一个结果是现象学在意向性上享有解释优先权。现象意向性的支持者将现象学视为一个原始概念,不能被归纳为内容,然后试图用它来解释(至少某些类型的)内容。

如果现象意向性论是正确的,那么现象学不能被归纳或等同于内容,或者与内容的拥有有关。这个论题与 Dretske 和 Tye 所辩护的观点相对立,后者认为经验的内容完全可以用因果或功能术语来解释,不需要引入现象学来解释为什么一个经验具有它所具有的内容。这些后者的观点保留了一个可能性,即经验的内容在现象学上享有解释优先权,因此可以用内容来解释现象学。

与 Horgan 和 Tienson 以及 Kriegel 所做的假设(即现象学是狭义的,即内在重复者共享的)一起,现象意向性的论题产生了一种经验内容的内在主义理论。这引入了现象意向性与某些版本的功能主义信息理论在经验内容方面相对立的另一方面,即那些认为经验唯一可能具有的内容是那些由第 8.2 节讨论的功能属性所决定的内容。如果现象意向性的论题是真实的,并且现象学是狭义的,那么就存在由现象学构成性决定的狭义内容。对于狭义内容的任何异议也将适用于这个论题。有关狭义内容的进一步讨论,请参阅有关狭义内容的条目。

9. 未来研究的方向

在哲学领域,关于经验内容还有很多研究工作要做。大量的理论构建已经集中在视觉经验上。即便如此,上述问题都没有得到充分解决,因此在任何这些主题上都有充足的机会进行进一步研究。其他适合未来研究的主题包括:感知内容与感知与现实的接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不同感觉模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如何的?;经验内容在推理、有意识的行动以及作为一个主体的更一般的方面中扮演着什么角色?;感知恒常性如何在经验内容中体现?;对于无意识感知来说,哪种经验内容的概念在理论上最有用,以及后者如何在各种个人信息处理的变体中加以区分?

Bibliography

  • Anscombe, E., 1965. “The Intentionality of Sensation: A Grammatical Feature,” in her Collected Papers (Volume 2), Metaphysics and the Philosophy of Mind,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1, pp. 3–20.

  • Armstrong, D.M., 1961. Perception and the Physical World,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 –––, 1968. A Materialist Theory of Mind,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 –––, 1997. A world of states of affair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Austin, D.F., 1990. What’s the Meaning of “This”?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Batty, C., 2010. “Olfactory Experience I: The Content of Olfactory Experience,” Philosophy Compass, 5(12): 1137–1146.

  • –––, 2011. “Smelling lessons,” Philosophical Studies, 153 (Mar): 161–174.

  • Bayne, T., 2009. “Perception and the reach of phenomenal content,”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59 (236): 385–404.

  • Bayne, T. and Levy, N., 2006. “The Feeling of Doing,” in W. Prinz, & N. Sebanz (eds.), Disorders of Volition, Cambridge, MA: MIT Press, 49–68.

  • Beebee, H., 2003. “Seeing Causing,”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103: 257–280.

  • Bengson, J., 2013. “Presentation and Content. A Critical Study of Susanna Siegel, The Contents of Visual Experience,” Noûs, 47(4): 795–807.

  • Bermudez, J. and Macpherson, F., 1999. “Nonconceptual Content and the Nature of Perceptual Experience,” The Electronic Journal of Analytic Philosophy, Issue 6. [Available online.

  • Block, N., 2003. “Mental paint,” Reflections and Replies: 10 Essays With Responses From Tyler Burge, M. Hahn and B. Ramberg (ed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65–200.

  • –––, 1990. “Inverted earth,”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4: 53–79.

  • –––, 1996. “Mental Paint and Mental Latex,” in E. Villanueva (ed.), Philosophical Issues 7, Atascadero, CA: Ridgeview.

  • Boghossian, P. and Velleman, J. D., 1989. “Color as a Secondary Quality,” reprinted in A. Byrne and D. Hilbert (eds.), Readings on Color (Volume 1),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97, 81–104.

  • Boring, E., 1929. A History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New York: Appleton Century Crofts.

  • Braun, D., 1993. “Empty Names,” Noûs, 27: 449–69.

  • Breckenridge, W., 2007. “Against one reason for thinking that visual experiences have representational content,”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21(1): 117–123.

  • Brewer, B., 1999. Perception and Reas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Broackes, J., 1992. “The Autonomy of Color,” in A. Byrne and D. Hilbert, Readings on Color (Volume 1),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1–226.

  • Brogaard, B., 2010. “Centered Worlds and the Content of Perception,” in S. Hales (ed.), A Companion to Relativism, New York: Wiley Blackwell, pp. 137–158.

  • –––, 2018. Seeing and Saying: The language of perception and the representational view of experien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Burge, T., 1986. “Individualism and Psychology,” Philosophical Review, 95: 3–45.

  • –––, 1988. “Authoritative Self-knowledge and Perceptual Individualism,” in R. Grimm and D. Merrill (eds.), Contents of Thought, Tucson: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reprinted in Foundations of Mind: Philosophical Essays (Volume 2),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8–220.

  • –––, 1991. ‘Vision and Intentional Content,’ in E. LePore and R. Van Gulick (eds.), John Searle and his Critics, Oxford: Blackwell, 195–214.

  • Byrne, A., 1996. “Spin control: comment on John McDowell’s Mind and World,” in E. Villanueva (ed.), Philosophical Issues 7, Atascadero, CA: Ridgeview.

  • –––, 2001. “Intentionalism defended,” Philosophical Review, 110: 49–90.

  • –––, 2005. “Perception and Conceptual Content,” Contemporary Debates in Epistemology, E. Sosa and M. Steup (eds.), Oxford: Blackwell, pp. 231–250.

  • –––, 2001. “Do Colors Look Like Dispositions? Reply to Langsam and others,”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51: 238–45.

  • –––, 2009. “Experience and Content,”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59: 429–51.

  • –––, 2016. “The epistemic significance of experience,”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3(4): 947–967.

  • Byrne, A. and Hilbert, D., 2003. “Color Realism Revisited,”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26: 791–4.

  • Campbell, J., 2002. Reference and Consciousnes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3. “A Simple View of Color,” in J. Haldane and C. Wright (eds.), Reality Representation and Projec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Carruthers, P., 2000. Phenomenal Consciousness: A Naturalistic The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Casullo, A., 1986.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Perceptual Space,”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46 (4): 665–71.

  • Cavedon-Taylor, D., 2018. “Odors, Objects and Olfaction,”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55 (1): 81–94.

  • Chalmers, D.J., 2004. The Representational Character of Experience, in The Future for Philosophy, B. Leiter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53–181.

  • –––, 2006. “Perception and the Fall from Eden,” in Perceptual Experience, T. Gendler and J. Hawthorne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9–125.

  • –––, 2002. “On Sense and Intension,”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16, Atascadero: Ridgeview, 135–182.

  • Chisholm, R., 1957. Perceiving: A Philosophical Study,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Chuard, P., 2007. “The Riches of Experience,” in R. Genarro (ed.), The Interplay between Consciousness and Concepts, Special Issue,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14 (9–10): 20–42.

  • Clark, Andy, 1997. Being Ther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Clark, Austen, 1993. Sensory Qualities, Oxford: Clarendon.

  • –––, 2000. A Theory of Sentien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4. “Sensing, Objects, and Awareness: Reply to Commentators,” Philosophical Psychology, 17 (4): 553–579.

  • Condillac, E., 1947. Traite des senations, Oeuvres Philosophiques de Condillac (Volume 1),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pp. 219–314.

  • Craig, E., 1976. “Sensory Experience and the Foundations of Knowledge,” Synthese, 33 (8): 1–24.

  • Crane, T., 2003. “The Intentional Structure of Consciousness,” in Q. Smith and A. Jokic (eds.), Consciousness: New Philosophical Essay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1998, “The Waterfall Illusion,” in Y. Gunther (ed.), Essays on Non-conceptual content, Cambridge, MA: MIT Press, 231–36

  • ––– (ed.), 1992. The Contents of Experie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2001. Elements of Min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1992. “The Non-conceptual Content of Experience,” in T. Crane (ed.), The Contents of Experie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36–57.

  • Cussins, A., 1990. “Content, Conceptual Content, and Nonconceptual Content,” in Essays on Nonconceptual Content, Y. Gunther (ed.), Cambridge, MA: MIT Press, pp. 133–163.

  • Dainton, B., 2000.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 Davies, M., 1996. “Externalism and experience,” Philosophy and Cognitive Science: Categories, Consciousness, and Reasoning, A. Clark, J. Ezquerro, and J. M. Larrazabal (eds.), Dordrecht: Kluwer. Reference to the reprinting in The Nature of Consciousness, N. Block, O. Flanagan, and G. Güzeldere (ed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97, 309–28.

  • –––, 1991. “Individualism and Perceptual Content,” Mind, 100: 485–94.

  • –––, 1992. “Perceptual Content and Local Supervenience,”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92: 21–45.

  • Dennett, D., 1991. Consciousness Explained,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 Dretske, F., 1981. Knowledge and the Flow of Information,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 1995. Naturalizing the Mind,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 1993. “Conscious Experience,” Mind, 102 (406): 263–283.

  • Ducasse, C. J., 1942. “Moore’s ‘The Refutation of Idealism,’” in P. Schlipp (ed.), The Philosophy of G.E. Moore, Evanston, IL: Northwestern Press.

  • –––, 1965. “Causation: Perceived or Only Inferred?”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26: 173–79.

  • Egan, A., 2006a. “Appearance Properties?” Noûs , 40 (3): 495–521.

  • –––, 2006b. “Secondary Qualities and Self-Location,”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72 (1): 97–119.

  • –––, 2010. “Projectivism without Error,” in B. Nanay (ed.), Perceiving the Worl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8–96.

  • Egan, F., 1991. “Must Psychology be individualistic?” Philosophical Review, 100: 179–203.

  • Evans, G., 1982. The Varieties of Referen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1981. “Understanding Demonstratives,” in H. Parret and J. Bouveresse (eds.), Meaning and Understanding, Berlin: W. de Gruyter, 280–303.

  • Fales, E., 1990. Causation and Universals, London: Routledge.

  • Francescotti, R., 1991. “Externalism and Marr’s Theory of Vision,” The British Journal for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42: 227–38.

  • Fodor, J., 1987. Psychosemantic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Fotopoulou, A. et al., 2009. “Self-observation reinstates motor awareness in anosognosia for hemiplegia,” Neuropsychologia, 47: 1256–1260.

  • Gibson, J.J., 1977. “The Theory of Affordances,” in R. Shaw and J. Bransford (eds.), Perceiving, Acting, and Knowing. Toward an Ecological Psychology,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67–82; revised and republished as Chapter 8 of J.J. Gibson, The Ecological Approach to Visual Perception, Boston: Houghton Miflin, 1979.

  • Gluer, K., 2009. “In Defence of a Doxastic Account of Experience,” Mind and Language, 24: 297–373.

  • Greenberg, G., 2018. “Content and Target in Pictorial Representation,” Ergo, 5(33). doi:10.3998/ergo.12405314.0005.033

  • Grice, H.P., 1961. “The Causal Theory of Perception,”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Supplementary Volume), 35: 121–53.

  • Heck, R. G., 2000. “Nonconceptual content and the ‘space of reasons’,” Philosophical Review, 109: 483–523.

  • Holman, E., 2002. “Color eliminativism and color experience,” Pacific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83: 38–56.

  • Horgan, T. and J. Tienson, 2002. “The intentionality of phenomenology and the phenomenology of intentionality,” in D. Chalmers (ed.), Philosophy of Mind: Classical and Contemporary Reading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20–33.

  • Hurley, Susan, 2000. “Consciousness in Ac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8 (1): 106–110.

  • Husserl, Edmund, 1900–01. Logical Investigations, J.N. Findlay (trans.), revised edition by D. Moran, London: Routledge 2001.

  • Jackson, F., 1977. Perception: A Representative The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Johnston, M., 2004. “The Obscure Object of Hallucination,” Philosophical Studies, 103: 113–83.

  • –––, 1992. “How to Speak of the Colors,” Philosophical Studies, 68: 221–63.

  • –––, 2006. “Better than mere knowledge? The function of sensory awareness,” in T.S. Gendler & John Hawthorne (eds.), Perceptual Experien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60–290.

  • –––, 2014. “The Problem with the Content View,” in B. Brogaard (ed.), Does Perception Have Conten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Kaplan, D., 1989. “Demonstratives,” and “Afterthoughts,” in Themes from Kaplan, J. Almog, J. Perry, and H. Wettstein (ed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Kelly, S. D., 2001. “The non-conceptual content of perceptual experience: situation dependence and fineness of grain,”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62: 601–8.

  • Kennett, S., Taylor-Clarke, M., and Haggard, P., 2001. “Noninformative vision improves the spatial resolution of touch in humans,” Current Biology, 11: 1188–1191.

  • Kriegel, U., 2002. “Phenomenal content,” Erkenntnis, 57: 175–198.

  • –––, 2013. “The Phenomenal Intentionality Research Program,” in U. Kriegel (ed.), Phenomenal Intentionali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26.

  • Langsam, H., 2000. “Why colors do look like dispositions,”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50: 68–75.

  • Lewis, D.K., 1986. On the Plurality of Worlds, Oxford: Blackwell.

  • Locatelli, R. and Wilson, K., forthcoming. “Percep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 Topoi: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Philosophy (special issue).

  • Loar, B., 2002. “Transparent Experience and the Availability of Qualia,” in Q. Smith and A. Jokic (eds.), Consciousness: New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77–96.

  • Lycan, W., 2000. “The Slighting of Smell (with a brief word on the slighting of chemistry),” in N. Bhushan and S. Rosenfeld (eds.), Of Minds and Molecul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273–89.

  • –––, 2001. “The Case for Phenomenal Externalism,”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15: 17–35.

  • –––, 1996. Consciousness and Experienc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Lyons, J., 2005a. “Clades, Capgras, and Perceptual Kinds,” Philosophical Topics, 33 (1):185–206.

  • –––, 2005b. “Perceptual belief and nonexperiential looks,”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19 (1): 237–256.

  • Madary, M., 2012. “How would the world look if it as it were encoded as an intertwined set of probability density distribution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3:419. doi:10.3389/fpsyg.2012.00419

  • Marr, D., 1982. Vision, San Francisco: Freeman Press.

  • Martin, M.G.F., 1992a. “Perception, Concepts and Memory,” reprinted in Y. Gunther (ed.), Essays in Non-Conceptual Content, Cambridge, MA: MIT Press, 237–250.

  • –––, 1992b. “Sight and Touch,” in The Contents of Experience, T. Crane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196–215.

  • –––, 2002. “The Transparency of Experience,” Mind & Language, 17 (4): 376–425.

  • –––, 2003. “Particular Thoughts and Singular Thought,” in A. O’Hear (ed.), Logic, Thought and Langua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2004. “The Limits of Self-Awareness,” Philosophical Studies, 120: 37–89.

  • –––, 2006. “On Being Alienated,” in In Perceptual Experience, T. Gendler Szabo and J. Hawthorne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54–410.

  • Masrour, F., 2011. “Is Perceptual Phenomenology Thin?”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83 (2): 366–397

  • –––, 2015. “The geometry of visual space and the nature of visual experience,”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2 (7): 1813–1832.

  • –––, forthcoming. “Space Perception, Visual Dissonance and the Fate of Standard Representationalism,” Noús, 50 (1); online February 2016, doi: 10.1111/nous.12139

  • Matthen, M., 2019. “Objects, seeing, and object-seeing,” Synthese, 198: 3265–3288.

  • Matthews, R., 1985, “Burge on Perceptual Individualism,” in P. Grimm and D. Merrill (eds.), Contents of Thought, Tucson: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 Maund, J.B., 1995. Colours: Their Nature and Represent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McDowell, J., 1994a. Mind and World,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 1984. “Values and Secondary Qualities,” in Morality and Objectivity, T. Honderich and Paul Kegan (eds.), London: Routledge, 110–129.

  • –––, 1998. “Reply to commentators,”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58: 403–31.

  • –––, 1994b. “The Content of Perceptual Experienc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44: 190–205.

  • –––, 1982. “Criteria, Defeasibility and Knowledge,” Proceedings of the British Academy, 68: 455–79.

  • –––, 1995. “Knowledge and the Internal,”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55 (5): 877–93.

  • –––, 1984. “De Re Senses,” in C. Wright (ed.), Frege: Tradition and Influence, Oxford: Blackwell Books.

  • McGinn, C., 1989. Mental Content, Oxford: Basil Blackwell.

  • –––, 1983. The Subjective View,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1996. “Another Look at Color,” Journal of Philosophy, 93: 537–53.

  • McLaughlin, B., 1989. “Why Perception is not Singular Reference,” in Cause, Mind and Reality, J. Heil (ed.), Dordrecht: Kluwer, 111–20.

  • Merleau-Ponty, M., 1945. The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Colin Smith (trans.), London: Rooutledge 2002.

  • Michotte, A., 1963. The Perception of Causality, New York: Basic Books.

  • Morrison, J., 2015. “Perceptual Confidence,” Analytic Philosophy, 57 (1): 15–48.

  • Munton, J., 2016. “Visual confidence and perceptual justification,” Philosophical Topics, 44 (2): 301–326.

  • Nanay, B., 2011. “Do we see apples as edible?” Pacific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92 (3): 305–322.

  • Noe, A. and O’Regan, K., 2001. “What it is like to see: a sensorimotor theory of perceptual experience,” Synthese, 129 (1): 79–103.

  • Raleigh, J and Vindrola, F., 2020. “Perceptual experience and degrees of belief,”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2: 378–406.

  • O’Shaughnessy, B., 1989. “The Sense of Touch,”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67: 37–58.

  • –––, 2000. Consciousness and the World, Oxford: Clarendon.

  • Patterson, S., 1996. “Success-orientation and individualism in Marr’s theory of vision,” E. Akins (ed.), Percep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Pautz, A., 2010. “Why explain visual experience in terms of content?” in Perceiving the World, B. Nanay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54–309.

  • Peacocke, C., 1983. Sense and Conten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1992. A Study of Concept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 1998. “Nonconceptual content defended,”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58: 381–8.

  • –––, 2001a. “Does perception have a nonconceptual content?,” Journal of Philosophy, 98: 239–64.

  • –––, 2001b. “Phenomenology and Nonconceptual content,”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62: 609–15.

  • Pendelbury, M., 1987. “Perceptual Represent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leian Society, 87: 91–106

  • Perry, J., 1977. “Frege on Demonstratives,” Philosophical Review, 86 (4): 474–97

  • Pietroski, P., 2000. Causing Actions,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Pitcher, G., 1971. Perceptio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Premack, A., Premack, D., and Sperber, D. (eds.), 1995. Causal Cognition, Oxford: Clarendon.

  • Press, C., Taylor-Clarke, M., Kennett, S., and Haggard, P., 2004. “Visual enhancement of touch in spatial body representation,” Experimental Brain Research, 154: 238–45.

  • Prosser, S., 2011. “Affordances and Phenomenal Character in Spatial Perception,” Philosophical Review, 120 (4): 475–513.

  • Raffman, D., 1995. “On the Persistence of Phenomenology,” in T. Metzinger (ed.), Conscious Experience, Ferdinand-Schoningh: Paderborn, 293-302.

  • Reiland, I. and Lyons, J., 2015. “The Disunity of Perception: An Introduction,” Pacific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96 (4): 443–445.

  • Richardson, L., 2013. “Sniffing and smelling,” Philosophical Studies, 162 (2): 401–419.

  • Sartre, J.P., 1958. Being and Nothingness, H. E. Barnes (trans.), New York: Washington Square Press.

  • Schellenberg, S., 2010. “The Particularity and Phenomenology of Visual Perception,” Philosophical Studies, 149 (1): 19–48.

  • –––, 2011. “Perceptual Content Defended,” Noús, 45 (4): 714–750.

  • –––, 2018. The Unity of Percep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Schiffer, S., 1978. “The Basis of Reference,” Erkenntnis, 13: 171–206.

  • Searle, J., 1983. Intentionality: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Min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1989. “Replies,” in E. LePore and R. Van Gulick (eds.), John Searle and His Critics, Oxford: Blackwell, 181–192.

  • Sedivy, S., 1996. “Must Conceptually-informed Experience Involve Non-conceptual Content?” Canad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26: 413–31.

  • Segal, G., 1991. “Defense of a Reasonable Individualism,” Mind, 100 (4): 485–494.

  • –––, 1989. “Seeing What is the not There,” Philosophical Review, 98: 189–214

  • Sellars, W., 1975. “The Adverbial Theory of the Objects of Perception,” Metaphilosophy, 6: 144–60.

  • Shapiro, L., 1993. “Contents, Kinds and Individuation in Marr’s theory of vision,” Philosophical Review, 102 (4): 489–513.

  • Shoemaker, S., 1994. “Self-knowledge and ‘inner sense’,” (Lecture III: the phenomenal character of experience),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54: 219–314.

  • –––, 1990. ‘Qualities and Qualia: What’s in the Mind?’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50 (Supplement): 109–31.

  • –––, 1981. “The Inverted Spectrum,” Journal of Philosophy, 74 (7): 357–81.

  • –––, 1996. “Intersubjective/Intersubjective,” in The First-Person Perspective and Other Essay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141–54.

  • –––, 2006. “On the Ways Things Appear,” in Perceptual Experience, T. Gendler and J.Hawthorne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61–480.

  • Siegel, S., 2006a. “Which Properties are Represented in Perception?” in In Perceptual Experience, T. Gendler Szabo and J. Hawthorne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81–503.

  • –––, 2006b. “Subject and Object in the Contents of Visual Experience,” Philosophical Review, 115 (3): 355–88.

  • –––, 2004. “Indiscriminability and the Phenomenal,” Philosophical Studies, 120: 90–112.

  • –––, 2010a. “Do Experiences Have Contents?” in B. Nanay (ed.), Perceiving the Worl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33–68.

  • –––, 2010b. The Contents of Visual Experien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14. “Affordances and the Contents of Perception,” in Berit Brogaard (ed.), Does Perception Have Conten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9–76.

  • Siewert, C., 1998. The Significance of Consciousnes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Silins, N., 2011, “Seeing Through the Veil of Perception,” Mind, 120(478): 329–367.

  • Smith, A.D., 2002. The Problem of Percep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0. “Space and Sight,” Mind, 109 (435): 481–518.

  • Sorensen, R., 2004. “We see in the dark,” Noûs, 38 (3): 456–480.

  • Soteriou, M., 2000. “The Particularity of Visual Percep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8 (2): 173–89.

  • Speaks, J., 2005. “Is there a problem about nonconceptual content?” Philosophical Review, 114 (3): 359–98.

  • –––, 2009. “Transparency, intentionalism, and the nature of perceptual content,”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79 (3): 539–573.

  • Spener, M., 2003. Gilding or Staining the Mind: Phenomenology and the Metaphysics of Visual Experience, Ph.D. thesis, Philosophy Department, University of London.

  • Stalnaker, R., 1984. Inquiry,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 1998a. “What Might Nonconceptual Content Be?” in E. Villanueva (ed.), Philosophical Issues 9, Atascadero, CA: Ridgeview, 339–52.

  • –––, 1981. “Indexical Belief” reprinted in Context and Content,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99, pp. 130–49.

  • –––, 2000. “Comparing Qualia Across Persons.” Philosophical Topics, 26: 385–405.

  • Stampe, D., 1977. “Towards a causal theory of linguistic representation,” 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 2: 42–63.

  • Stokes, D., M. Matthen and S. Biggs, 2014. Perception and its Modaliti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Strawson, P. F., 1985. “Causation and Explanation” in Essays on Davidson, B. Vermazen (ed.), Oxford: Clarendon, pp. 115- 135.

  • –––, 1958. Individuals, London: Methuen.

  • Suppe, F. (ed.), 1977.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Theories,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nd edition.

  • Szabó, Z., 2003. “Believing in Things,”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66: 584–611.

  • Taylor, R., 1952. “Negative Things,” Journal of Philosophy, 19 (13): 433–449.

  • Travis, C., 2004. “The Silence of the Senses,” Mind, 113 (449): 57–94.

  • Thau, M., 2002.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Thompson, B., 2003. The Nature of Phenomenal Content, Ph.D. Dissertation, Philosophy Department, University of Arizona.

  • Tolliver. J.T., 1994. “Interior Colors,” Philosophical Topics, 22: 411–14.

  • Travis, C., 2013. “Susanna Siegel, The contents of visual experience,” Philosophical Studies, 163(3): 837–846.

  • Tye, M., 1995. Ten Problems of Consciousnes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 2000. Consciousness, Color, and Content,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 1984. “The Adverbial Approach of Visual Experience,” Philosophical Review, 93: 195–226.

  • –––, 2005. “Non-conceptual content, Richness, and Fineness of Grain,” in T. Gendler and J. Hawthorne (eds.), Perceptual Experien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04–26.

  • White, S., 2004. “Skepticism, Deflationism, and the Rediscovery of the Self,” The Monist, 87: 275–98.

  • –––, 1991. The Unity of the Self,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 1991. “Partial Character and the Language of Thought,” in The Unity of the Self (Chapter 1),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Wilson, K. and F. Macpherson, 2017. “Introduction: Percep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 Topoi, 36 (2): 197–212.

  • –––, 2018. “The Senses,” Oxford Bibliographies in Philosophy. doi:10.1093/OBO/9780195396577-0368

  • Williamson, T., 1990. Identity and Discrimination, Oxford: Blackwell.

  • Wright, W., 2003. “Projectivist representationalism and color,” Philosophical Psychology, 16(4): 515–29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consciousness | consciousness: representational theories of | consciousness: temporal | externalism about the mind | indexicals | mental content: causal theories of | mental content: narrow | Molyneux’s problem | perception: auditory | perception: experience and justification | perception: the disjunctive theory of | perception: the problem of | phenomenology | propositions: structured | qualia: inverted | time: the experience and perception of

Copyright © 2021 by Susanna Siegel <ssiegel@fas.harvard.edu>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