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斯塔夫·特奥多尔·费希纳 Fechner, Gustav Theodor (Frederick C. Beiser)

2020 年 1 月 12 日星期日首次发表

费希纳的哲学以他的形而上学兴趣和实证主义倾向之间的冲突为特征。他的形而上学兴趣使他倾向于心灵万物论:即宇宙是由心灵或灵魂创造和统治的学说;他的实证主义倾向使他坚持早期验证主义和现象主义。费希纳坚称这些倾向之间没有差异,最好的科学证据支持宇宙是心灵的观点。他的心灵哲学是早期的中性唯心主义形式。


一个分裂的灵魂

古斯塔夫·特奥多尔·费希纳(1801-1887)是 19 世纪德国哲学中最神秘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智力灵魂分裂,撕裂成两个深深分裂的部分,每个部分都声称对另一个部分具有统治权。他的整个职业生涯都是试图统一这些对立的一面。但是,尽管他尽了最大努力,他从未成功。

这些半边是什么?一方面,费希纳有着深厚的实证主义倾向,这使他主张科学中最严格的观察和测量标准,并导致他在哲学上采纳了早期的现象主义和验证主义版本。另一方面,费希纳也渴望形而上学,渴望对整个宇宙有一个完整的视野,而他零碎的科学工作永远无法满足这一渴望。他面临的问题令人艰巨:如何既是谨慎而清醒的科学家,又是大胆而富有想象力的形而上学家?

费希纳的这两面代表了他时代的冲突潮流。在 19 世纪初成长的费希纳接触到了浪漫主义的兴起和经验科学的增长。他是浪漫主义自然哲学的早期学生,阅读了谢林、奥肯和斯蒂凡斯的著作,这些都是试图全面把握自然的浮士德式尝试。但他也是莱比锡大学的物理学和生理学学生,在那里他的导师阿尔弗雷德·福尔克曼和恩斯特·韦伯正处于实验心理学研究的前沿。费希纳很早就意识到自然哲学的推测方法无法在科学上产生谨慎和实质性的结果;尽管如此,他从未失去对统一的渴望,对事物完整视野的渴望,这正是自然哲学的特征。

费希纳的个性两面都结出了其特有的果实。他实证主义一面的产物是他早期关于知觉心理学的科学研究,以及他庞大的两卷本著作《心理物理学要素》(1860 年),试图用精确的法则描述心理与物理之间的关系。由于强调了心理依赖于其物质表达和具现,费希纳的心灵哲学被描述为一种唯物主义形式。他形而上学一面的产物是他所谓的“泛心灵主义”,即宇宙是心灵的,它是心灵的具现(有关该术语更精确的定义,请参见下文第 4 节)。费希纳在他的两部最著名的作品中提出了这一学说:《南娜或植物的心灵生活》(1848a)和《宗德-阿维斯塔或天堂和彼岸之事》(1851)。

费希纳试图协调他内在两面的努力体现在他的归纳形而上学中,即试图根据经验科学的方法和结果得出一般形而上学的结论。与他那一代的其他哲学家(如洛策、特伦德伦堡和哈特曼)一样,费希纳拒绝了德国唯心主义者(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的综合方法,后者试图通过先验方法推导出结论。在他看来,形而上学应该跟随而不是引领经验科学,后者是自主的,独立于哲学之外的基础。关键问题在于一般形而上学原则是否真的可以基于经验科学,后者的结果总是零碎和暂时的。

任何试图理解费希纳的尝试都必须面对他个性的两面。我们必须公正对待他的泛心灵论和实证主义。我们可以基于实证主义的理由否定泛心灵论,就像许多人所做的那样;但如果我们这样做,就是在对费希纳提出质疑。他坚持认为他的结论是基于经验事实的充分推论,他指出(正确地)反对他观点的抵抗往往只是基于偏见。费希纳本人并非一位鲁莽的形而上学家,他将实证主义标准应用于自己的形而上学。我们可以争论他是否符合这些标准;但只有在仔细审查他的论证之后才能这样做。即使他的结论超出了对它们的经验证据,它们至少提出了有趣的问题和可能性。费希纳的泛心灵论引发了一个重要问题,即意识的界限:意识是否仅限于人类和动物?或者我们应该将其扩展到植物,甚至所有有机生物?

费希纳的许多研究是片面的,强调他的一面而牺牲了另一面。早期的学术研究倾向于关注他的形而上学一面,特别是他的泛心灵论(参见,例如,Adolph 1923; Bruchmann 1887; Pastor 1901a,b; Wille 1905; 和 Wentscher 1924: 18–72)。作为对这类研究的反应,迈克尔·海德尔伯格最近的一本书发现费希纳哲学的“核心”在于他的非形而上学一面,并强调他的“非还原主义唯物主义”是他哲学的主要成就(2004: 73–74)。尽管海德尔伯格的研究是对早期学术研究的重要修正,但它仍犯了同样的错误:它也是片面的。它令人难以信服,因为它极大地低估了费希纳的泛心灵论,简单地将其视为“他最臭名昭著的想法之一”(2004: 3)。尽管按照当代标准来看有些奇怪,泛心灵论是费希纳的一般世界观,其阐述和辩护将占据他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将费希纳哲学的核心描述为任何形式的唯物主义,即使是“非还原主义”类型,也是极具误导性的。费希纳不仅对唯物主义深恶痛绝,而且坚持认为对物质存在的信仰只是对抽象的具体化。确实有一些段落,海德尔伯格也引用了这些段落,费希纳在其中将自己的哲学描述为“非常唯物主义的”;但在这些同样的段落中,他也将自己的哲学描述为“非常唯心主义的”。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简要概述费希纳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不打算考虑他在物理学和心理学方面的著作,这是另一篇文章的任务。我认为最重要的哲学著作是《南娜》、《泽恩德-阿维斯陀》和《论物理和哲学的原子论》。这些著作代表了费希纳哲学的两个方面,即形而上学和实证主义。也没有试图对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要素》进行解释,尽管一些同时代人认为这是他最重要的著作,因为其结果基本上是经验性的,根据费希纳自己的阅读,对哲学的影响不大。由于费希纳的哲学在不了解他的生平背景的情况下是难以理解的,本文还包括两个传记部分,一个关于他的早年生活,另一个关于他的精神崩溃。后一部分,尽管看似多余,但至关重要,因为它是费希纳成熟哲学的根源和动机。文章最后对费希纳的心灵理论进行简要分析,这可能是他哲学中最具当代兴趣的方面。最后,一则补充:“密斯博士的欢乐恶作剧”包含了费希纳早期的化名著作概述,这应该能够阐明他的哲学发展。

早年

古斯塔夫·特奥多尔·费希纳于 1801 年 4 月 19 日出生在当时的萨克森村庄 Großsärchen。他的父亲塞缪尔·特劳戈特·费舍尔(1765–1806)和祖父都是该村的牧师;他的母亲多萝西亚·费希纳(1744–1806)也来自一个牧师家庭。这种宗教背景对费希纳产生了深远影响,他试图在自己的哲学中对其进行理性化解释。

古斯塔夫·特奥多尔·费希纳是五个孩子中的第二个。他有一个哥哥,艺术家爱德华·克莱门斯(1799-1861 年),于 1825 年搬到巴黎;他还有三个妹妹,埃米莉、克莱门汀和玛蒂尔德。尽管只是一个乡村牧师,塞缪尔·费希纳是一位启蒙运动的人:他是村里第一个给孩子接种疫苗的人;他在村里的教堂上安装了避雷针;他也是第一个在讲道时不戴假发的人。据说他是一个受人尊敬的父亲;但他去世时,古斯塔夫只有五岁。他的去世让这个家庭陷入贫困。

费希纳从小就显示出极大的潜力。他童年时就能说拉丁语。他学习迅速,勤奋好学。当他只有十五岁时,他所在的中学校长对他说:“费希纳,你还很年轻;你必须离开,因为我们已经没有更多可以教给你的了”(Kuntze 1892: 5)。但是,仅仅因为他对大学来说太年轻,他不得不在中学多呆一年。当他只有十六岁时,他进入了莱比锡大学。由于家庭帮助有限,他不得不依靠奖学金和辅导来维持生计。后来费希纳通过翻译和文学工作来养活自己。正如我们很快将看到的,他对这种依赖于文学工作的方式将证明是命中注定的。

费希纳(Fechner)可以说是“一个莱比锡人”(“ein Leipziger”)。尽管他的童年在 Großsärchen 和德累斯顿度过,但他几乎整个人生都在莱比锡度过,从 1817 年到 1887 年。他只在度假时才离开莱比锡,只有一次短暂逗留,即 1827 年在巴黎逗留三个月。然而,莱比锡并没有在智力上限制他,因为在 19 世纪上半叶,它在许多方面是德国的文化中心。它以其音乐生活、书籍贸易和文学沙龙而闻名。它被称为“德国的巴黎”。费希纳享受这种文化生活,并完全融入其中。

费希纳首先学习医学,在 1822 年参加学士和博士考试。但他很快对这个学科感到不满。尽管他有权行医,但他承认自己根本不知道如何放血、接生或敷绷带(Kuntze 1892: 38)。医学也不能满足他作为一种知识学科的需求,因为其理论更多地基于权威和传统,而不是观察和实验。由于他的知识兴趣,费希纳很快转向物理学,这门学科比医学应用了更高的标准和更严格的方法。他放弃了大部分医学课程,只参加了生理学家恩斯特·海因里希·韦伯(1795-1878)和数学家卡尔·莫尔韦德(1774-1825)的讲座。费希纳曾一度成为莫尔韦德的助手,但他承认自己在数学方面缺乏天赋(Kuntze 1892: 37)。韦伯和莫尔韦德关于知觉的研究将对费希纳后来的心理物理学产生深远影响。

费希纳的思想发展中一个关键事件发生在 1820 年,当时他阅读了洛伦兹·奥肯的《自然哲学教科书》(1809 年)。奥肯是谢林的自然哲学的崇拜者,在他的教科书中,他试图系统阐述其基本思想并调和其许多反对者(在他的“序言”[1809: v–vi]中)。费希纳对奥肯关于整个自然的惊人猜测感到兴奋。通过对医学的学习,他习惯将自然视为一个机制;但奥肯给了他一种激动人心的新方式来构想自然为一个有机整体。费希纳后来谈到他第一次阅读奥肯书时说:“一个新的光似乎照亮了整个世界和世界的科学;我为之眼花缭乱”(Kuntze 1892: 39)。

在接下来的四年里,费希纳全身心投入到自然哲学中。尽管他说自己对奥肯的书了解甚少,只读了第一章,但他继续阅读其他自然哲学家的作品,尤其是谢林和斯特芬斯。他确实如此投入到自然哲学中,以至于在 1823 年,他写了关于自然哲学的博士论文《Praemissae ad theoriam organismi generalem》(Marilyn Marshall 1974b 提供了摘要),这是一部关于生物体的一般理论。在 1824 年的一本论文集《Stapelia mixta》中,他提出了自己关于自然哲学方法的建议(1824 年)。【4】

在他对自然哲学的着迷中,费希纳开始以笔名“Dr. Mises”撰写讽刺作品。他的前两部作品是对当时医学的假装和实践的恶搞:《Beweis, daß der Mond aus Jodine bestehe》(1821)和《Panegyrikus der jezigen Medicin und Naturgeschichte》(1822)。这些讽刺作品还包含了对自然哲学方法的批评,Dr. Mises 因其匆忙的类比和缺乏仔细实验而受到责备。尽管费希纳意识到其缺陷,但他并没有失去对自然哲学的热情。他相信通过找到并运用适当的方法论,可以克服其问题。因此,《Stapelia mixta》中的建议旨在使自然哲学站在更坚实的方法论基础上。

然而,就在 Stapelia mixta 出现的 1824 年,费希纳似乎对自然哲学失去了进一步的信心。在那一年,他开始翻译法国物理学家 Louis Jacques Thénard(1777–1857)和 Jena Baptiste Biot(1774–1862)的作品,这些作品深深地打动了他(Thénard 1813–16 [trans. 1825–28] 和 Biot 1817 [trans. 1828–29])。通过遵循谨慎的实验和观察方法,这些法国物理学家似乎得出了明确的结果。费希纳自问,Oken 和谢林是否能够创造出 Biot 作品中发现的光学精确定律?(Kuntze 1892: 39–40)。

尽管如此的幻灭,自然哲学仍然对费希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然哲学有两个基本理念对他产生了持久的影响:首先,它的统一世界观理念;其次,它对自然的有机概念。尽管费希纳拒绝了自然哲学的方法,但他仍然被这些理念所激发,他永远不会放弃。因此,早在 1824 年,费希纳的思想生活中就存在着一种基本的紧张:对推测性自然哲学的渴望与对确切科学的要求。

在 1823 年至 1824 年的冬季学期,年仅 22 岁的费希纳开始他的学术生涯,为医学院讲授生理学课程。在 1824 年莱比锡物理学教授路德维希·吉尔伯特(1769-1824)去世后,费希纳担任了他的临时替补。由于他仍然年轻,这个职位无法永久化。直到 1834 年,费希纳才最终成为莱比锡的物理学教授。

在 1820 年代,费希纳开始了他的第一项实验工作,以电力这一新领域为研究对象。他进行了实验来测试和完善欧姆定律的测量,这一定律于 1826 年被发现,但最初备受争议。费希纳的精确观察和实验受到高度赞扬,并有助于普遍接受欧姆定律。这些实验被汇编成《Maßbestimmungen über die galvanische Kette》(莱比锡:Brockhaus,1831)。在 1820 年代,古斯塔夫·特奥多尔·费希纳开始了他的第一项实验工作,以电力这一新领域为研究对象。他进行了实验来测试和完善欧姆定律的测量,这一定律于 1826 年被发现,但最初备受争议。费希纳的精确观察和实验受到高度赞扬,并有助于普遍接受欧姆定律。这些实验被汇编成《Maßbestimmungen über die galvanische Kette》(莱比锡:Brockhaus,1831)。

费希纳于 1827 年进行了一次漫长的旅行,途径了巴伐利亚、萨尔茨堡、蒂罗尔和瑞士,最终在巴黎停留了三个月。在那里,他终于见到了比奥和泰纳尔,以及安德烈·玛丽·安培(1775-1836 年);他们严谨的实验工作为他树立了榜样。费希纳对比奥和泰纳尔的翻译在德国传播法国数学科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 1838 年到 1840 年,费希纳进行了有关感知心理学的实验。在这个过程中,他成为了莱比锡传统的一部分:在 1830 年代,阿尔弗雷德·福尔克曼(1801-1877),恩斯特·海因里希·韦伯(1795-1878)和爱德华·弗里德里希·韦伯(1806-1871)进行了有关感知心理学和生理学的实验。费希纳继续沿着这一传统进行了有关颜色感知的实验。他想要研究光的客观现象与主观感知之间的联系。他发现许多颜色现象的出现更多是由视网膜疲劳引起,而不是光本身的任何属性。费希纳的研究结果证明是富有成果的,并后来被赫尔姆霍兹继续研究。

尽管费希纳开始声名鹊起,但他仍然几乎一贫如洗。他的讲席要么报酬微薄,要么干脆没有报酬,因此他不得不想办法弥补收入的不足。为了维持生计,他从事了各种翻译和写作项目。其中最值得质疑的项目是他编辑的 Breitkopf 和 Härtel 的 Hauslexikon,一本家庭指南(1834 年)。这项工作共有八卷,每卷包含八至九百页;其中三分之一的文章必须由费希纳亲自撰写。因此,我们的哲学家发现自己在写如何摆设餐桌和如何切肉等方面。费希纳从事这项工作的动机完全是出于经济考量:之前的 Hauslexikon 版本曾经非常赚钱。但不幸的是,这个版本被证明是一个失败。费希纳的巨大劳动换来的回报微乎其微。正是从事这类项目使他筋疲力尽,最终导致了他在 1840 年的崩溃。

3. 分解

费希纳生命中最戏剧性和决定性的事件是他的精神崩溃,持续了将近四年,从 1839 年 12 月开始,到 1843 年 10 月结束。这次崩溃非常严重,导致接近死亡和失去理智。他的精神和身体崩溃成为莱比锡的谈资。没有人预料到费希纳会从中走出来。但令人惊讶的是,他做到了。他能够幸存下来,然后继续一个富有成果的职业生涯,这是令人惊叹的。费希纳本人将这视为“一个奇迹”。

费希纳的崩溃是他智力发展的一个分水岭。这迫使他重新评估他工作的方向。从现在开始,他只会写对他重要的事情。不再做苦力活。更重要的是,在康复期间,费希纳经历了一次神秘的经历,这成为他使命的一部分,要用哲学散文来阐述。费希纳一些标志性的作品正是这次经历的直接结果。

费希纳本人在一篇名为《Krankheitsgeschichte》的回忆录中讲述了这次崩溃的故事,该回忆录写于 1845 年(见 Kuntze 1892: 106–126)。以下是他故事的要点。

1839 年秋天,过度劳累开始对费希纳产生影响。他出现了明显的心理压力症状。他头痛、失眠、倦怠。但也出现了神经症状。他的思维变得强迫和执着。他抱怨自己的思维没有进展,总是回到同一个点,这样做让他筋疲力尽。他无法停止思考;他无法放松或分散注意力。与其说是他控制着自己的思维,不如说是他的思维在控制着他。

费希纳的疾病加剧的最严重的身体症状是近乎失明。他在做实验工作时过度使用眼睛。他不得不戴着有色眼镜看太阳,这样明亮物体的影像才会留在他的眼中。他还不得不长时间盯着非常精细的测量刻度,这对他的视力构成了挑战。他的视力在 1840 年受到了“最后的打击”。他的眼睛变得对光线极度敏感,以至于无法睁开。他不得不生活在完全黑暗的房间里,并戴着眼罩。由于视力恶化,他不得不放弃阅读和写作;而因为他无法阅读或写作,也就无法工作。他的最大敌人变成了无聊。如果他能够入睡,一切都可以让他忍受;但他的失眠却无情地折磨着他。

虽然费希纳本人无法阅读,但有人仍然可以为他读书。有一段时间,这是他唯一的刺激来源。他的妻子经常为他读书;一个朋友也会,这位朋友每天都会拜访他。那位朋友正是年轻的赫尔曼·洛策,当时他刚开始他的写作生涯。但最终,甚至他的拜访也不得不停止。费希纳无法忍受倾听的压力。在那个昏暗的房间里只能是完全的寂静。

费希纳现在无法忍受任何涉及心智努力的事情。因为他甚至无法进行对话,所以他避免与他人接触,甚至是他的妻子。因此,费希纳完全与世界和他人隔绝。他完全独自一人处在那个黑暗而寂静的房间里。

绝望之际,费希纳最终做出了听从医生的命运决定。他们将尝试一种来自传统中医的实验性疗法。他们将在他的背部施加艾叶干燥后的绒毛——艾草的叶子。立即的效果是产生肿胀,留下了他背部的疤痕;但长期效果更糟:消化变得不可能。现在费希纳无法进食或饮水;他迅速消瘦下来。他濒临饥饿。

费希纳被一位熟识他家人的女士从饥饿中解救出来。她读到了他的病情,并梦到了一个治疗方法。她送给他一些去除了所有脂肪的干火腿。令费希纳惊讶的是,他很喜欢吃这些火腿,通过它逐渐恢复了体力。

Fechner 在疾病的深处描述的一些症状听起来像是精神分裂症。他抱怨说他的思维超出了他的控制。它们会因为非常偶然的原因而产生,而他无法阻止它们。正如他所写的他的心境:“我的内在被分成两部分:在我的自我和在我的思想中。”(114)

后来,费希纳写道,只有两件事阻止他完全沉入遗忘:妻子的关怀和他的宗教信仰。他特别被这样的想法所坚定和安慰,即在另一个生命中,对于在这个生命中忍受的痛苦会有补偿。这些末世论主题后来将在他的宗教理论中发挥核心作用。

费希纳后来写道,他病情最严重的月份是 1843 年 8 月。他觉得自己再也无法陷入更深的抑郁之中,似乎没有任何拯救或救赎能够解救他免于所有的痛苦。然而,从十月开始,一种康复的过程慢慢展开。他发现自己现在可以说话而不感到不适,而且他说得越多,就越喜欢说话。随着自信和谨慎,他的力量逐渐增强。有几秒钟,他可以睁开眼睛而不感到任何疼痛;后来他发现自己可以保持更长时间。费希纳告诉自己,他不仅仅是被动的,他有能力运用自己的眼睛,并且可以让它们更强大。最终,他写道,他们感到了“对光的真正渴望”。

因此,费希纳治愈了自己。这就好像一切都取决于意志力。他在自己内心找到了一种力量,一种去面对世界的力量。他现在相信自己曾经让自己沉入虚无;如果他是自我毁灭的源头,他推理道,他也可以是自我肯定的源头。因此,到了 1843 年圣诞节,充满希望和信心的费希纳走出了他的黑夜,成为一个新人。接下来的四十四年,他将成为一位富有成效的作家。

植物的灵魂

费希纳被载入史册为“心灵万物论之父”。但这个说法存在问题。我们应该放弃对父权的主张,因为这一学说非常古老,并且在古代和现代都有大量追随者。更重要的问题是,将费希纳的哲学描述为“心灵万物论”是否准确。如果这个标签的含义是:所有生物都是心灵的,即具有意识的力量,那么这个标签是正确的。

我们应该区分心灵万物论和有机主义。心灵万物论者认为所有生物都是心灵的,其中心灵涉及到意识的力量;有机主义者认为生物不一定是心灵的,它们的生命力量可能不是有意识的,而只是潜意识驱动。有机主义是模糊的:它可以意味着

  1. 宇宙中一切都是活的信条

  2. 宇宙有机结构学说,即形成一个整体的结构,整体先于部分并使其成为可能。

古斯塔夫·特奥多尔·费希纳是一位(b)的有机主义者,但不是(a)的,因为他认为有机整体中存在无机部分(Fechner 1879: 37)。有机主义者不一定是泛心灵论者,因为他们可能认为有些生物并非有意识;泛心灵论者至少在意义(b)上是有机主义者,但不一定在意义(a)上。

费希纳首次阐述心灵万物论的作品是他于 1848 年首次出版的《Nanna oder über das Seelenleben der Pflanzen》。《Nanna》通过主张植物是有意识的生命体,具有感知和意志生活,迈出了心灵万物论的第一步。在他于 1851 年首次出版的《Zend-Avesta》中,费希纳将他的心灵万物论推进了一大步,认为行星,乃至整个宇宙也是心灵或精神的。费希纳在 1860 年代初期的两部作品《Ueber die Seelenfrage》(1861)和《Die Drei Motive and Gründe des Glaubens》(1863)中捍卫和阐述了他的心灵万物论。他关于这一学说的最终阐述出现在他的《Die Tagesansicht gegenüber der Nachtansicht》(1879)中。

费希纳的泛心灵论起源于他精神崩溃的最后一刻的神秘体验。他恢复视力的那一天,1843 年 10 月 5 日,他走进自己的花园,看着植物和花朵。现在整个世界对他而言都充满生机;它似乎第一次向他展现自己。花朵都被照亮了,仿佛从内部发出光芒。它们散发的光似乎来自它们的灵魂。

整个花园似乎对我来说发生了变化,仿佛不是我,而是整个自然都重新崛起;我想,只需再次睁开眼睛,让一个变老的自然重新变得年轻。(Nanna: 65)

从那一天起,费希纳使命在于忠实于那种经历,用哲学散文捕捉其意义。他努力的最终成果是《南娜》和《泽恩德经》。

费希纳的泛心灵论虽然源自一次神秘体验,但并非基于此;那次体验只是他观点的起源,而非其理由。费希纳在《南娜》和《泽罗亚斯德教经》中坚称,他的教义是基于最好的自然科学。虽然他并未断言自己的教义具有确定性或最终性,但他仍坚持认为,鉴于最新的实证研究发现,这是最“可能的故事”。

费希纳在前言中解释了他作品的标题(Nanna: xi)。他希望为他的书取一个简短而引人注目的名字。他最初考虑了“Flora”和“Hamadryas”;但后来他觉得前者太植物学了,后者太古老了。恰到好处的名字来自于乌兰德(Uhland)关于北欧神话的作品(1836: 147–148)。Nanna 是花之女神,是光之神巴尔德(Baldur)的妻子。

费希纳写道,他的工作目的是展示植物是上帝赋予灵魂的世界的一部分(Nanna: xiii)。然后似乎可以从上帝的无所不在来简单证明广义心灵论。但费希纳明确拒绝了这一策略,因为这将使植物灵魂的问题取决于一般的形而上学问题,比如上帝与自然或心灵与身体之间的关系(Nanna: 7)。此外,费希纳补充道,即使我们能够证明神圣心灵的无所不在,也不能证明每个个体都是有意识的。即使没有个体是有意识的,神圣心灵仍然可以无所不在于自然界(Nanna: 3)。因此,出于这些原因,费希纳将独立于任何一般形而上学,独立地研究植物灵魂的问题;他问道:我们有什么证据支持普遍看法,即只有人类和动物而不是植物有灵魂?

所有对其他心灵存在的信仰,费希纳提醒我们,都是基于类比的。我们假设其他人类有心灵,因为他们的言行像我们自己;我们推断动物有心灵,因为在关键方面,它们的行为像我们自己。但我们必须小心处理类比,费希纳警告说,因为我们不能要求其他生物在所有方面都与我们完全相同。类比的本质意味着它们在某些方面像我们,但在其他方面不像我们。我们被允许推断,因为类比并非完全成立,其他生物的心灵类似于我们自己的心灵;但相似并不意味着在所有方面相同或相似。他们的心灵在其他方面仍然可能与我们的非常不同。尽管我们假设蠕虫有灵魂,但我们承认它们与我们自己的灵魂非常不同(Nanna: 6)。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说植物也有灵魂,尽管与我们非常不同呢?

费希纳认为,所有将灵魂归因于动物的理由同样适用于植物(Nanna: 7)。植物和动物具有非常相似的结构和功能。它们共享类似的发育模式(出生、成熟、死亡);两者都具有类似的细胞结构;都需要营养,都进行消化、排泄、呼吸。我们从它们的有机结构、功能和发育的差异中所能推断的只是植物拥有不同于我们自己的灵魂,而不是它们根本没有灵魂(Nanna: 9)。

费希纳指出,拒绝认为植物有灵魂的最常见理由是它们没有中枢神经系统。如果破坏人类或动物的神经,它们就不会表现出生命迹象。因此,似乎植物不能拥有灵魂,因为它们没有神经系统。但费希纳在这里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神经是唯一可能产生感觉的器官吗?自然有许多实现同一目的的方法,我们不应假设只有一种方法可以产生感觉。如果我们切断小提琴的所有琴弦,它就不会发出声音;但并非所有乐器都是弦乐器。我们可以从吹奏乐器中发出声音。同样,自然可能有许多除了神经系统之外产生感觉的方法(Nanna: 28)。植物的纤维可能起到与神经相同的功能。

另一个否认植物有灵魂的常见理由是它们无法运动,改变位置,就像人类和动物一样(Nanna: 41, 71)。但费希纳问,为什么运动到不同的地方对生命是必要的呢?植物也会移动,只是它们是垂直移动而不是水平移动。有人认为植物的运动不是自愿的,就像人类和动物那样,因为它们受到物理必然性的约束。但费希纳回答说,动物的行为也可以被证明是在物理上必要的。一种行为的单纯必要性——根据机械原因的可解释性——并不表明它不可能同时伴随内部或心理事件(Nanna: 79)。

费希纳论证的一个弱点是他从未充分阐明他所说的灵魂或思想的含义。他的论点是用“有灵魂”的语言表达的,这使得他似乎指的是一种特殊的物质。他告诉我们,灵魂(*Seele )与心灵( * Geist**​ )是同一个意思;但这只是把问题抛到了一边:心灵的标准是什么?费希纳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似乎是感觉、意识或意识,或者至少是其可能性。他认为,即使是最原始的植物也有意识或感觉。尽管它可能达不到人类和动物的水平,但它至少仍然是活跃和激烈的( Nanna :188)。这很有趣,因为费希纳似乎排除了潜意识的可能性;正如莱布尼茨的名言一样,他不允许潜意识生物的存在。在某些地方,费希纳似乎认为,拥有感情和欲望就足以使心灵存在;但他也写道,没有意识也可以有感觉和欲望( Nanna :53)。在其他地方,他把有目的的活动作为拥有思想的必要条件。他说,只有有灵魂的存在才有目的( Nanna :152)。他还认为,对于一个有机体来说,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是它的组织使其能够有效地实现其目标( Nanna :191)。但这也变得很麻烦,因为费希纳承认,可以在没有任何意识的情况下进行有目的的或有机的发展( Nanna:87)。

费希纳的泛心灵论与谢林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之一是,对于谢林和黑格尔来说,理念并不一定意味着意识的存在。使生物成为有生命的是其目的性活动,这并不意味着其活动是由意识引导的。这些与唯心主义传统的差异最终在费希纳对爱德华·冯·哈特曼的《无意识哲学》的尖锐批评中变得公开,该书提出了一个强有力的论据,即自然界中存在着潜意识生命(参见费希纳 1879 年:22)。

宇宙的灵魂

《Zend-Avesta》是费希纳最个人化的作品,表达了他的基本信念。它是 19 世纪宏伟风格的形而上学,与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和洛策的《微观宇宙》不相上下。它比《南娜》更为雄心勃勃。而《南娜》只涉及植物界,而《Zend-Avesta》将考虑整个宇宙。虽然《南娜》只证明了植物有灵魂,但《Zend-Avesta》将试图表明整个有机宇宙都有灵魂。尽管这种全灵论学说是《南娜》的灵感来源,但正如我们所见,费希纳拒绝将其作为论证的基础。现在,在《Zend-Avesta》中,他的目的将是证明这一学说。

Zend-Avesta 是毫不掩饰地宗教性质。费希纳将其构想为对古代自然宗教的辩护。在序言中,他写道其目的是恢复一种古老信仰:“即自然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有神圣的灵魂” (ZA: vi)。Zend-Avesta 在古波斯语中意为“有生命的话”,是琐罗亚斯德教的圣典。费希纳希望他的作品能成为一部新的 Zend-Avesta (ZA: vii)。

尽管它有宗教议程,但 《Zend-Avesta》 并不是对基督教信仰的捍卫。费希纳的自然宗教绝对不是基督教。他否认自然之外的超验维度,坚持精神体现在物质之中,以及他对自然之神的肯定,这一切都与基督教教义大相径庭。尽管如此,费希纳还是同情基督教——他的家人和父亲的信仰——并试图用他的哲学来解释它的许多信仰。[ 11 ]他将自己的宗教视为基督教和异教的综合体(Fechner 1879: 71) )。

尽管有宗教议程,费希纳坚持他打算以最好的科学为基础来坚定信仰。他写道,这项工作与大多数自然哲学不同,因为它不是从普遍原则开始,然后下降到事实;相反,它是从对经验细节的检查开始,然后上升到普遍性。他在序言中说:“这篇著作的整个倾向是,普遍性建立在特殊性之上,而不是特殊性建立在普遍性之上。”(ZA: xiii)它将展示灵魂领域比通常认为的要广泛得多,然后继续证明它延伸到整个宇宙。

费希纳在他的自然宗教基础上存在一些含糊不清。尽管他坚持它必须建立在科学基础上,但他不得不承认它不能建立在“确切的研究”之上(ZA:vii,xiv)。主题的性质本身不允许“经验确认和数学计算”。此外,他在关于它如何基于经验事实的问题上犹豫不决。他坚持只允许基于经验的推断;但然后他说,只要它不与科学的结果相矛盾,他的理论就是正确的(ZA:xiv)。然后他继续承认,相信星星的灵魂将永远是“信仰的问题”(Glaubenssache;ZA:7)。

我们应该将费希纳对宗教和科学的态度与他那个时代的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福格特,比希纳,莫勒肖特)进行对比。费希纳声称,他的哲学的一个主要优势是它能够调和科学与宗教。唯物主义者认为这根本不是优势;他们坚持认为现代科学正在朝着唯物主义的方向发展,这使得有必要拒绝过去所有的宗教教条。费希纳深知唯物主义的威胁,并尽力加以对抗。他不断呼吁科学,试图在唯物主义者的立场上与他们对抗。

为了证明宇宙有灵魂,费希纳再次遵循类比的指导思想,就像他在 《南纳》 中所做的那样。他首先考虑离我们最近的物体:地球。他发现地球和我们的身体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两者都是自我封闭的、有目的的整体;两者均由多种连接的固体、液体、气体材料组成;两者都会经历变化的周期;两者都经历了发展过程,从而变得差异化和组织更加精细(ZA:29-31)。此外,地球也有一个像我们身体一样的循环系统(ZA:73-74)。费希纳认为,由于存在如此多的相似之处,我们有理由得出结论:地球是一个独立的有机体(ZA:35)。当然,因为它是一种更大的有机体,所以地球上有很多东西是人类所没有的。但人身上的一切都是在地球上找不到的(ZA:37)。人体与地球的主要区别在于,地球是比人体更高等的有机体;这是因为它更加独立、自给自足、庞大和强大(ZA:31)。人类有机体的所有特征——统一性、多样性、组织性和内部发展——地球都具有更大程度的特征(ZA:35-6)。

在证明地球是一个有机体之后,费希纳继续论证说它也有灵魂。因为地球有一个很像我们自己的身体,所以我们有理由在类比的基础上假设它有一个很像我们自己的灵魂(ZA:110-111)。如果我们认为自由是灵魂的必要特征,那么我们也应该将它归因于地球,因为地球是一个更加自给自足和独立的存在(ZA:113)。地球与我们不同的所有方面都只是归因于它更高的灵魂的理由(ZA:115)。对于地球不具有像我们这样的神经系统和其他有机功能的反对意见,费希纳回答说,虽然这些功能的存在证明了灵魂,但它们的缺失并不能反驳灵魂,而只能反驳_动物_ 或 _人类_的缺乏。 灵魂(ZA:130)。费希纳声称,证明地球有灵魂比植物更容易,原因很简单,我们有灵魂并且是地球的一部分(ZA:120)。费希纳最后指出,我们都是地球的一部分,正因为如此,地球也必须有灵魂,因为灵魂不能从物质中产生,而只能从另一个灵魂中产生(ZA:140-1)。

费希纳认为地球的灵魂存在于所有个体的灵魂之中,就像阿威罗伊著名的普遍智慧学说一样。一个头脑中所有不同的表征都以单一的普遍意识为前提。但不同头脑中的不同表征也是如此:它们也预设了普遍意识(ZA:160-1)。我们作为个人头脑所感知或思考的东西,我们通过一般头脑来感知或思考(ZA:164)。费希纳认为,所有个体意识中的这种单一的共同意识解释了相互理解和沟通是如何可能的。尽管我们相对于彼此而言是独立和自给自足的,但这并不是相对于更高的心灵而言的。我了解我自己,也只了解我自己,而你了解你自己,也只了解你自己,但这并不妨碍更高的精神了解我们俩。什么是分离(Scheidung)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种区别(Unterscheidung)。

地球只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因此也只是无限之内的一个有机体,无限之内的一个心灵。宇宙有机体就是上帝,他是生命之树,一切事物都从它生长,一切事物都依赖于它(ZA:23)。费希纳坚持认为,上帝并不 凌驾于空间和时间_之上_ ,但他却 在空间和时间_之内_ 。他不仅 在万物中 做一切,而且他**是 万物中的一切(ZA:200)。费希纳说:“上帝是独一的、万有的”(ZA:223),他赞同 《歌德时代》 中 的“hen kai pan” 。外在的表象世界并不与上帝对立,而只是他的外在一面(ZA:201)。神的灵并不站在物质世界之外,而是在物质世界中并通过物质世界表达自己。费希纳区分了狭义和广义的上帝概念:狭义概念是上帝仅作为精神;而狭义概念是上帝。更广泛的概念是精神 及其 在世界中的体现(ZA:200-1)。他说,同样地,我们不仅将一个人视为一个人格,而且将其视为一个涉及其身体的整体。但值得注意的是,费希纳说狭义的上帝,即作为纯粹精神的上帝,只是一个抽象概念(ZA:204)。广义上的世界概念,包括精神和物质存在,与上帝的概念是一致的(ZA:204)。费希纳承认,在这个意义上,他的观点是泛神论的,但他坚持认为,黑格尔意义上的泛神论并非如此,在黑格尔意义上,精神 仅存在 于其个体表现中。

原子的存在

1855 年,费希纳出版了一本远不如 Nanna 和 _Zend-Avesta_出名的书 ,但对于阐述他的哲学同样重要: 《物理与哲学原子》NannaZend-Avesta 构成了费希纳哲学的思辨或形而上学的一面,而 Atomlehre 代表了其实证主义的一面。费希纳正是在这部著作中提出了他的现象主义和验证主义。现在事实证明,所有存在的东西,以及所有我们可以有意义地谈论的东西,都是可能体验的对象。就好像宇宙的灵魂被实证主义的扫帚扫走了

原子理论是费希纳对 19 世纪中叶一场重大争议的贡献:原子的存在。费希纳认为,根据当时物理学中最佳的观察和实验标准,最有可能的观点是原子确实存在;它们不仅仅是一种方便的虚构或一个错误的本质化。观察和实验数据最简单且最一致的解释是,在经验法则背后存在着原子。

原子存在的问题使哲学和自然科学相互对立。哲学家认为原子只是一种虚构或假设,而物理学家则声称它们是现实,是观察和实验的最佳推论,尽管它们本身是不可观察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之间的这种分歧反映了他们对物质本质和科学方法的更广泛的分歧。他们在三个方面遭到反对。首先,哲学家认为物质是无限可分的、连续的,而科学家则认为物质是不可分割的、离散的。其次,哲学家将力视为基础,将物质分析为吸引力和排斥力。然而,科学家们将物质作为力的基础,声称力是物质固有的,它们只是解释其类似规律的规律的一种方式。第三,哲学家们指出,关于自然的基本问题不能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解决,必须 _先验地_确定;物理学家坚持认为,自然科学的每个问题都必须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确定,并且关于其可能性的问题不是自然科学所关心的。主要哲学家都是德国人,包括谢林、黑格尔和赫尔巴特;他们的自然哲学继承了康德的 《自然科学形而上学》 的传统 。主要的法国科学家都是实验物理学家,如安德烈·安培(André Ampère,1775-1836)、奥古斯丁·柯西(Augustin Cauchy,1858-1898)和奥古斯丁·菲涅尔(Augustin Fresnel,1788-1827)。

原子论在十九世纪中叶成为一个如此有争议的问题,部分原因是唯物主义的兴起,部分原因是原子论的传统声誉。 20 世纪 50 年代初,唯物主义已成为德国哲学中一股崛起的力量。到了 1855 年,也就是费希纳发表其著作的那一年,卡尔·沃格特、海因里希·乔尔贝和路德维希·布希纳发表了他们的唯物主义宣言(沃格特 1855 年;布希纳 1855 年;乔尔贝 1855 年)。德国唯物主义者并非不折不扣的原子论拥护者。尽管佐尔贝明确地为其辩护(1855:105 和 1875:95),布希纳更为谨慎,仅表示原子仍然是一个有效的假设(1855[1904:39-40])。然而,原子论作为唯物主义学说的声誉自古以来就已形成。原子论的主要阐述是卢克莱修的 《物物论》, 它代表着一种完全自然主义的世界观。

正如《南纳》《赞德-阿维斯塔》 的作者所推测的那样 , 费希纳并不同情唯物主义,并对它在德国生活和文学中日益强大的力量感到遗憾。他的书最有趣的特点之一是它试图打破原子论与唯物主义的传统联系。费希纳认为,原子论不一定支持唯物主义,而且它最终确实比哲学家的反对观点更好地支持上帝存在和不朽的信仰。 《Atomlehre》 的第一部分 列出了_物理_原子论 的实验证据 ;但第二部分阐述了_哲学_原子论的情况 ,它支持承认上帝存在和不朽的形而上学。至少在费希纳看来,哲学和物理学之间关于原子存在的斗争不应该被视为信仰和科学之间的斗争。

费希纳的书最显着的特点是它完全是对原子论的辩护。费希纳在 《南纳》《赞德-阿维斯塔》 中 阐述了浪漫主义特征的有机宇宙观。自然哲学家(谢林、黑格尔和赫尔巴特)提出的有机愿景的支持 是物质的动态理论,根据该理论,物质本质上是由生命力组成的。_自然哲学家_认为,如果物质存在于力量中, 那么心灵和物质之间就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因为它们只是力量的发展和组织程度不同。然而,费希纳在他的 《原子论》 中拒绝了这种物质观。他非常明确地指出,力以物质的存在为前提,试图将物质分析为这些力就像试图将声音分析为它们之间的间隔一样(原子:112, 113)。但这种对动态主义的否定不可避免地提出了一个问题:费希纳的原子论没有破坏他的有机主义吗?[ 12 ]

费希纳提倡原子论的主要原因是他认为原子论比它的竞争对手动力学论更好地解释了事实。原子论不仅仅是一个好的解释模型,而且是正确的本体论,即对世界上存在的事物的正确解释。也就是说,原子论并不简单地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 如果原子存在,那么我们就可以解释现象;如果 原子存在,我们就可以解释现象;如果原子存在,我们就可以解释现象。相反,它假设原子确实存在,并且只有原子才能解释现象。原子论者知道原子的存在不能通过经验来证实;但他仍然坚持认为,解释我们所知道的经验的唯一方法是假设原子的存在(原子:25, 30)。在这里,自然科学家再次遵循类比的指导。他假设适用于宏观世界的相同定律也适用于微观世界,这一假设使他的总体世界观保持一致(Atom:33, 35-6, 88)。费希纳承认,许多可以根据原子论解释的现象也可以根据动力论解释。但他坚持认为,总有一个时刻,现象会揭示出动态主义无法解释的现象( 《原子》 :13,21,24)。当我们更详细地研究质量宏观现象时——将它们分解成微观成分——我们发现我们随后发现的事实可以仅根据原子论来解释。

费希纳引用了以下支持原子论的实验和现象。

  1. 一束光折射成不同颜色通常被认为是光波动论的一个难点。为什么一束透明光线会突然变成多种颜色?然而,柯西的研究表明, 如果假设以太中存在离散粒子(原子:18),则不同颜色的折射不仅 *符合波动理论,而且**与波动理论一致。[ * 13 ]

  2. 热射线(Wärmestralung)和热传导(Wärmefortpfanzung)似乎是非常不同的现象。但傅里叶已经证明,只要假设射线由离散粒子组成(原子:22),传导就遵循适用于射线的相同定律。

  3. 异构现象——具有相同质量和化学组成但产生不同实验结果的物体——只能根据原子论来解释。原子论者认为,除了原子的质量和化学组成之外,原子还有更多的东西:即它们的方向或位置。不同的结果归因于原子的不同方向或位置(原子:37)。然而,动力学家只能参考质量和化学构成。

  4. 两种晶型即使彼此不一致,其部分和结构也可以完全相同。原子论者从组成原子的不同方向解释了它们的不协调性(原子:43)

  5. 橡皮筋在拉伸时最终会在一处断裂。动力论者无法在一个地方解释这种断裂。他对连续性原则的坚持迫使他声称橡皮筋会 _无限_延伸 或在所有地方断裂。原子论者解释了带内粒子之间距离不断增大导致的断裂;随着带的拉伸和粒子之间的距离的增加,粒子之间的吸引力减弱(原子:54-55)

  6. 当物体因热而膨胀时,其密度会随着体积的增加而减小(原子:45)。原子论者可以很容易地解释这一点:当物体被加热时,粒子彼此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扩大。

  7. 原子论者可以比动力论者更好地解释有机发展——原始质量分化为众多器官和功能,因为他声称最初表面上未分化的质量实际上由许多不同种类的具有不同结构的粒子组成(原子:60-62)。动力论者惩罚原子论者超越经验的推测,只能指原始质量之间微小的可见差异,这些差异不足以解释个体之间的分化或差异。

正如案例 1 所示,费希纳仍然持有以太理论。他甚至将以太纳入他的学说总结中,根据该学说,可衡量的物质由空间离散的部分组成,在这些部分之间存在不可估量的物质或以太(原子:79)。然而,费希纳承认,可计量物质与不可计量物质之间的关系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他知道以太理论是有问题的,但这并不妨碍他参考柯西的实验。在《Atomlehre》第一部分的引言中 他明确指出原子论并不依赖于以太理论( 《原子》 :14-15)。他坚持认为,光或热是否可以用原子论来解释的问题与以太的存在无关。

费希纳捍卫原子论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它没有对物质本身的本质提出任何哲学主张。它的基础仅仅在于它对经验现象的解释;它并不试图回答有关物质和经验的可能性的更深层次的哲学问题。正如费希纳所说:物理学家不再担心对物质的哲学分析,就像建筑工人不再担心砖块和砂浆的化学分析一样(原子:72)。哲学家总是声称原子论者对物质的分析还不够深入,他没有试图回答终极问题。然而,他没有看到的是,物理学家并没有试图回答这些问题;他只是试图回答这些问题。他只是试图解释经验中给出的数据。从这种谦虚的经验观点来看,费希纳愿意向动力学家做出重大让步:也许物质最终确实由吸引力和排斥力组成(原子:72);也许物质之间的空间最终被填满,所以一切毕竟是连续的(原子:76)。

但这种对原子论的温和经验主义辩护是不诚实的。这只是故事的一半。因为费希纳对原子论进行了更为激进的哲学辩护,这是一种实证主义风格的反击,声称哲学家提出的问题毫无意义。与物理学家不同,哲学家并不打算停留在经验的范围之内;他只是想把自己的想法局限在经验的范围之内。他试图超越这些限制,寻找其可能性的条件。对他来说,使经验成为可能的是无条件的、自在的事物。因此,他的推测是为了了解事物本身的许多尝试。但费希纳坚持认为,自在之物是一种幻觉,是一种并不真正存在的东西( 《原子》 :94, 98)。世界不在于自在之物的表象,而在于表象(原子:94)。物质只是出现的东西,或者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的东西(原子:95)。表面现象背后有某种东西,某种东西使它们成为一体,这种想法只是一种本质,是将所有这些表面现象统一为一个概念的具体化(原子:96)。作为反击的一部分,费希纳继续论证,动力论者的力或权力概念只是法律概念的具体化(原子:106)。将一个身体分析成它的力量甚至没有意义,因为力量只是身体之间的关系概念;尝试从力量构建物质就像从音调间隔构建声音(原子:112)。

同样本着这种反击的精神,费希纳提出了物质的定义,拒绝任何对它的哲学解释。物质被定义为抵抗触觉的东西;它无非就是“有形性”(Handgreiflichkeit)(Atom:90)。哲学家问什么是如此有形的东西,费希纳回答说,这只不过是他所感受到的以及他从这种感觉中推断出的东西( 《原子》 :92)。费希纳不允许哲学家推测这种感觉的来源或条件。相反,他声称这种感觉背后有某种东西,有一个现实使之成为可能,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一种幻觉(Atom:94)。

因此,费希纳对原子论的辩护并不像它最初看起来的那样,或者至少不是他假装的那样。它并没有开辟一个原子论所持有的经验领域,然后撇开一个超越的领域,这是形而上学的正确领域。相反,费希纳认为不存在这样的超然境界,形而上学在推测它时会欺骗自己。在这方面,费希纳对形而上学的攻击准确地预见了奥托·利卜曼十年后在他著名的《 康德与后继者》(Kant und die Epigonen ,1865)中所写的内容。

尽管费希纳对哲学家的攻击非常激进,但他坚持认为他并不反对哲学 本身;他的目标只是 当代 哲学,特别是谢林、黑格尔和赫尔巴特的形而上学(原子:xiii)。他的书的第二部分确实致力于他自己的哲学,他自己的物质形而上学。它将放弃 物理 原子论的经验限制,然后尝试提供一种 哲学原子论, 从而给出“物质本身的最终构造”(原子:viii)。费希纳向他的读者保证,他不会牺牲他们对世界观的要求,并且他会勾勒出自己的世界观。他表示完全同意哲学家们关于研究“最普遍、最高和终极”的必要性;他说,他与他们的不同之处仅在于 他想_如何_ 进行这样的调查。谢林、黑格尔和赫尔巴特遵循 先于自然科学的 先验_方法论,而费希纳则坚持 基于自然科学的_后验_方法论。他的形而上学出现 在物理学_之后,而不是 之前之前原子:126)。他的形而上学的基础正是整个自然科学(原子:127)。

费希纳和他那个时代的许多其他哲学家(特伦德伦堡、洛茨、哈特曼)一样,最大的希望是自然科学能够提供比 旧形而上学的_先验_方法更可靠的世界观。这里的旧形而上学不仅仅是莱布尼茨和沃尔夫的理性主义,而是康德、谢林、黑格尔和赫尔巴特的自然科学形而上学,它仍然受到旧理性主义对纯粹理性的信仰的影响。这种新的世界观仍然能够满足道德和宗教的利益;它将消除唯物主义的威胁,唯物主义认为旧的道德和宗教只不过是迷信。

费希纳新形而上学的显着特征是他坚持认为它仅基于经验而不是 旧 自然哲学的_先验_推理。因此,他的哲学原子论的基本原理是,原子是经验分析中的“限制性概念”。这意味着它们代表了 迄今为止分析的最终单位,因此它们并不涉及分析是完整的。原子必须严格根据经验给出的定义;它们不是空间和时间背后或之外的点,而是空间和时间之内的点;但总有这样的规定:无论它们被表示得多么小,都是不够的(Atom:132)。在我们看来,它们是最小的可见和有形的点;然而它们比我们能看到和触摸到的最小的物体还要小(原子:156)。

费希纳的新形而上学并没有回避旧形而上学的问题或概念;它只是给他们穿上了一件准经验主义的衣服。尽管费希纳坚定地坚持他的原子是根据经验来定义的,但他继续将单子的经典属性归因于它们,所有这些属性都超越了经验给定的范围。因此,他写道,他的原子是完全简单的存在,没有任何特征(原子:133);它们是不可扩展的点(原子:120);并且它们彼此完全独立,因此它们不能相互连接(Atom:142)。现在,费希纳面临着给莱布尼茨带来如此多麻烦的老难题:未扩展的点如何产生经验的扩展实体?费希纳轻松地驳斥了这个问题。广延不是由原子本身产生的,而是由原子之间的关系产生的。正是它们的聚集产生了它们的空间外观(原子:156-157)。但这个快速解决方案仍然无法解释空间关系如何从无空间的存在中产生。

7. 心智理论

费希纳从 《Zend-Avesta》 开始 提出了一种心身关系理论,然后他在他的 《Ueber die Seelenfrage》《Elemente der Psychophysicalk》 中更详细地阐述了这一理论。迈克尔·海德堡(Michael Heidelberger,2004:73-115)对此理论进行了详细解释,他认为这是费希纳对哲学最重要的贡献。这个理论和费希纳的泛心论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即使人类的思想是宇宙中唯一的思想,这个理论也可能是正确的;泛心论更多的是关于心灵的范围而不是本质。

费希纳的理论始于区分两种立场、两种观察或了解人类的方式。有内在和外在的立场,相应地,人就有两种表象,内在的和外在的表象。内在外表是指我对自己的看法或 自我外表;外表是我在别人眼中的样子。每种相貌对应有两种知识。我们立即以心灵的形式认识自己,即直观地或直接地认识自己,而不需要进行推理;但我们通过从某些迹象(即行动或言语)中做出的推论,以间接方式(即智力上或间接地)了解他人。

费希纳对这些观点的主要观点是,它们的表象属于同一个事物。不存在两个不同的实体,即对应于内在现象的心和对应于外在现象的身体;相反,在我自己的内心和他人的外表上,存在着同一件事。 “从内心看来,它是这样的;表面上看来是这样的;但所显现的却是一回事”(ZA:253)。因此,费希纳的理论被描述为自我的“两面理论”。

这是该理论最简单的表述。然而,当费希纳添加其他主张时,事情变得更加复杂。这些主张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心灵和身体只不过是它们的表象。心灵只不过是它自身的(实际的和可能的)显现;身体只不过是它对他人的(实际的和可能的)外观。除了它自身呈现的样子之外,没有任何心灵本身存在。身体本身并不存在,除了它在他人眼中的样子之外,也先于它在他人眼中的样子。那么,该理论就是“中性一元论”的一种形式,根据该理论,有一个同一种事物具有两个方面或属性,具体取决于如何看待它。[ 14 ]这个事物只存在于它的表象中,无论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或外部。

费希纳在他的理论中添加的另一个主张是,这两种表象以因果或类似规律的方式相互关联(见 1861:211 和 ZA:253)。因此,他明确地说,它们处于一种互换关系(Wechselbedingheit),它们彼此密切相关(solidarisch zusammenhangen)(1861:211)。这是值得注意的,因为一些双方面理论排除了精神和身体表象之间任何相互作用的可能性,正是因为它们是不同种类的属性。例如,斯宾诺莎禁止精神和身体之间的任何因果相互作用,因为它们是物质的不同种类的属性(Spinoza 1677:Pars Prima,Propositio VI & X)。费希纳认为这种相互作用是有问题的,难以解释,但他并不排除其可能性。尽管精神和身体特征之间存在差异,但他认为它们指的是不同的事件,这些事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相互作用。他的_心理物理学_的全部目的 是解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费希纳的理论中还有一个令人费解的主张,即他所谓的“心理物理学最普遍的法则”:如果身体中没有存在、起源或作用的东西,那么任何东西都不会在心灵中存在、起源或作用。换句话说,一切精神事物都有其在物质事物中的表达(1861:211)。这个原则似乎偏向了心灵和身体之间的联系,以至于心灵表现为身体,但反过来却不然;但该理论最初要求 身心之间存在_相互联系或相互作用(正如我们在上面所看到的)。_

正是基于这一普遍规律,费希纳的理论被描述为“唯物主义”(Heidelberger 2004: 98, 107)。不过,这是一个奇怪的描述,因为法律似乎假定心灵对身体有作用,而不是相反。唯物主义理论通常是附带现象,只允许因果方向从身体转向心灵。但费希纳定律的说法似乎恰恰相反。

由于篇幅原因,我们将把费希纳理论的进一步复杂性放在一边。然而,为了避免严重的混乱,有必要简单地考虑一下该理论的起源。[ 15 ]费希纳本人表示,他的理论根源于谢林的 自然哲学《原子》 :xiv)。费希纳的家谱有一定的合理性。 1800 年代初期,谢林发展了自己的身心双重理论,根据该理论,精神与物质、理想与现实是绝对的两个平等且独立的表象。我们不必对费希纳的家谱表示怀疑。 他的双重理论的_最初推动者_可能 确实是谢林。也许,如果他没有读过谢林,他永远不会提出双重理论。尽管如此,重要的是要看到费希纳沿着与谢林完全不同的路线发展了他的理论。谢林理论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精神和身体是同一的,因为它们是生命力的不同表现或表现;精神是该力量的最高组织和发展,身体是其最低组织和发展。因此,他的理论建立在其_自然哲学_核心的物质动态理论之上 。但正如我们所见,费希纳拒绝了这一与他的原子论相冲突的理论。此外,谢林和斯宾诺莎一样,禁止精神和身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可能性,而费希纳想要研究的正是这种可能性(Schelling 1859: I/4, 344)。

Bibliography

All translations are by the author of this entry, unless otherwise noted.

Works by Fechner

  • 1821 [1832], as Dr. Mises, Beweis, daß der Mond aus Jodine bestehe, Germanien: Penig. Zweite Auflage: Leipzig: Voß, 1832. Reprinted also in Fechner 1875: 1–20.

  • 1822, as Dr. Mises, Panegyrikus der jezigen Medicin und Naturgeschichte, Leipzig: C.H.F. Hartmann. Reprinted in Fechner 1875: 21–68.

  • 1823, Praemissae ad theoriam organismi generalem, Leipzig: Staritz.

  • 1824, as Dr. Mises, Stapelia Mixta, Leipzig: Leopold Voß. Essays include:

    • “Ueber Definitionen des Lebens”, 65–73.

    • “Verkehrte Welt”, 83–86

    • “Ueber Schematismus und Symbolik”, 119–128

    • “Ueber das Verhältniß von Kunst, Wissenschaft und Religion”, 129–157.

    • “Extreme sese tangent”, 172–179

    • “Versuch einer Entwicklung des Organisationsgesetzes aus dem räumlichen Symbol”, 180–205

      [Stapelia available online]

  • 1825, as Dr. Mises, Vergleichende Anatomie der Engel. Eine Skizze, Leipzig: Industrie-Comptoir.

  • 1831, Maßbestimmungen über die galvanische Kette, Leipzig: Brockhaus.

  • 1832, as Dr. Mises, Schutzmittel für die Cholera, Leipzig: Voß.

  • 1834, Das Hauslexikon. Vollständiges Handbuch praktischer Lenbenskenntnizze für alle Stände, 8 volumes, Leipzig: Breitkopf und Härtel.

  • 1836, as Dr. Mises, Das Büchlein vom Leben nach dem Tode, Dresden: C.F. Grimmersche Buchhandlung.

  • 1846a, Ueber das höchste Gut, Leipzig: Breitkopf und Härtel.

  • 1846b, as Dr. Mises, Vier Paradoxa, Leipzig: Leopold Voß.

  • [Nanna] 1848a [1908], Nanna oder über das Seelenleben der Pflanzen, Leipzig: Leopold Voß. Fourth edition (Vierte Auflage), 1908. Page references are to the fourth edition.

  • 1848b, “Ueber das Lustprincip des Handeln”, Zeitschrift für Philosophie und philosophische Kritik, 19: 1–30, 163–94.

  • 1849, “Über das Causalgesetze”, Berichte über die Verhandlungen der Königlich Sächsischen Gesellschaft der Wissenschaften zu Leipzig, Jahrgang 1849: 98–120.

  • 1851a, “Zur Kritik der Grundlagen von Herbarts Metaphysik”, Zeitschrift für Philosophie und philosophische Kritik 21: 193–209.

  • [ZA] 1851b [1901], Zend-Avesta oder über die Dinge des Himmels und des Jenseits. Vom Standpunkt der Naturbetrachtung, Leipzig: Leopold Voß. Second edition, Kurd Laßwitz (ed.), 1901. Page references are to the second edition.

  • [Atom] 1855, Über die physikalische und philosophische Atomlehre, Leipzig: Hermann Mendelssohn. A second expanded edition appeared in 1864. All page references are to the first edition.

  • 1856, Professor Schleiden und der Mond, Leipzig: Adolf Gumprecht.

  • 1860, Elemente der Psychophysik, 2 volumes, Leipzig: Breitkopf und Härtel.

  • 1861, Ueber die Seelenfrage. Ein Gang durch die sichtbare Welt, um die unsichtbare zu Finden, Leipzig: Amelang.

  • 1863, Die drei Motive und Gründe des Glaubens, Leipzig: Breitkopf und Härtel.

  • 1873, Einige Ideen zur Schöpfungsund Entwickelungsgeschichte der Organismen, Leipzig: Breitkopf und Härtel.

  • 1875, Kleine Schriften, Leipzig: Breitkopf und Härtel.

  • 1876, Vorschule der Aesthetik, Leipzig: Breitkopf und Härtel.

  • 1877, In Sachen der Psychophysik, Leipzig: Breitkopf und Härtel.

  • 1879, Die Tagesansicht gegenüber die Nachtansicht, Leipzig: Breitkopf und Härtel.

  • 1946, Religion of a Scientist: Selections from Gustav Theodor Fechner, Walter Lowrie (ed./trans.),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Other Primary Sources

  • Biot, Jean Baptiste, 1817 [1828–29], Précis élémentaire de physique expérimentale, 2 volumes, Paris: Déterville. Translated by Fechner into German as Lehrbuch der Experimental-Physik oder Erfahrungs-Naturlehre, 5 volumes, Lepzig: Voß, 1828–29.

  • Büchner, Ludwig, 1855 [1904], Kraft und Stoff, Frankfurt: Meidinger. 21st edition, Leipzig: Thomas, 1904.

  • Czolbe, Heinrich, 1855, Neue Darstellung des Sensualismus, Leipzig: Costenoble.

  • –––, 1875, Grundzüge einer Extensionale Erkenntnistheorie, Plauen, Hohmann.

  • Hartmann, Eduard, 1869, Philosophie des Unbewußten, Berlin: Duncker.

  • Helmholtz, Hermann, 1867, Handbuch der physiologischen Optik, Leipzig: Voß.

  • James, William, 1904 [1912], “Does ‘Consciousness’ Exist?”,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Psychology and Scientific Methods, 1(18): 477–491. Reprinted in his Essays in Radical Empiricism, New York: Longmans, Green & Co., 1912, pp. 1–38. doi:10.2307/2011942

  • Lange, Friedrich, 1875, Geschichte des Materialismus und Kritik seiner Bedeutung in der Gegenwart, 2 volumes, Iserlohn: J. Baedeker.

  • Liebmann, Otto, 1865, Kant und die Epigonen: Eine kritische Abhandlung, Stuttgart: Carl Schober.

  • Oken, Lorenz, 1809, Lehrbuch der Naturphilosophie, Jena: Friedrich Frommann.

  • Schelling, F.W.J., 1859, Fernere Darstellungen aus dem System der Philosophie, in Sämtliche Werke, K.F.A. Schelling (ed.), Stuttgart: Cotta, 14 vols.

  • Spinoza, Baruch de, 1677 [1967], Ethica, in Opera/Werke, Günter Gawlick, Friedrich Niewöhner and Konrad Blumenstock (eds), Darmstadt: Wissenschaftliche Buchgesellschaft.

  • Thénard, Louis Jacques, 1813–16 [1825–28], Traité de chimie élémentaire, théorique et pratique, 4 volumes, Paris: Crochand. Translated by Fechner into German as Lehrbuch der theoretischen und praktischen Chemie, 6 volumes, Leipzig: Leopold Voß, 1825–28.

  • Uhland, Ludwig, 1836, Sagenforschungen, Stuttgart: Cotta.

  • Vogt, Karl, 1855, Köhlergluabe und Wissenschaft, Gießen: Ricker.

Secondary Sources

  • Adolph, Heinrich, 1923, Die Weltanschauung Gustav Theodor Fechners, Stuttgart: Strecker und Schröder.

  • Audi, Robert, 1995, Cambridge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Bruchmann, Kurt, 1887, “Gustav Theodor Fechner, ein deutscher Metaphysiker”, Preußische Jahrbücher, 58: 293–309.

  • Heidelberger, Michael, 2004, Nature from Within: Gustav Theodor Fechner and his Psychophysical Worldview, Pittsburgh, PA: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 Kuntze, Johannes Emil, 1892, Gustav Theodor Fechner: Ein deutsches Gelehrtenleben, Leipzig: Breitkopf und Härtel.

  • Lasswitz, Kurd, 1902, Gustav Theodor Fechner, Zweite vermehrte Auflage. Stuttgart: Frommanns Verlag.

  • Marshall, Marilyn E., 1974a, “William James, Gustav Fechner, and the Question of Dogs and Cats in the Library”,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10(3): 304–312.

  • –––, 1974b, “G. T. Fechner: Premises 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Organisms (1823)”,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10(4): 438–447.

  • Pastor, Willy, 1901a, Im Geiste Fechners, Fünf naturwissenschaftliche Essays, Leipzig: G.H. Meyer.

  • –––, 1901b, Gustav Theodor Fechner und die durch ihn erschlossene Weltanschauung, Leipzig: G.H. Meyer.

  • Wentscher, Max, 1924, Fechner und Lotze, Munich: Ernst Reinhardt.

  • Wille, Bruno, 1905, Idealistische Weltanschauung auf naturwissenschaftliche Grundlage im Sinne Fechners, Hamburg: Leopold Voß.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with suggestions.]

Hegel,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 Herbart, Johann Friedrich | Lotze, Hermann | measurement: in science | neutral monism | panpsychism | Schelling, Friedrich Wilhelm Joseph von

Copyright © 2020 by Frederick C. Beiser <fbeiser@syr.edu>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