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从《物种起源》到《人类的由来》 from the Origin of Species to the Descent of Man (Phillip Sloan)

首次发表于 2019 年 6 月 17 日星期一;实质性修订于 2024 年 3 月 13 日星期三

这篇文章提供了达尔文进化论的起源和发展的广泛历史回顾,从“达尔文革命”的最初达尔文阶段一直到 1871 年出版的《人类的由来》。在达尔文之前的进化思想发展已在另一篇文章《达尔文之前的进化思想》中进行了讨论。达尔文进化论及其传记发展的其他方面在本百科全书的其他条目中有所涉及(请参阅达尔文主义;物种;自然选择;创造论)。本条目的其余部分将重点关注达尔文理论中未在其他条目中展开的方面。它还将保持历史和文本方法。本百科全书中在文章末尾引用的其他条目和参考书目应在此之外进行讨论。这些问题将在以下标题下进行审查:


达尔文理论的起源

1.1 历史学问题

达尔文的变异论版本已成为历史和哲学学术研究的主题,几乎在科学史的任何其他领域都没有得到过的大规模关注。这包括对达尔文理论特定方面的单行研究和文章集的持续涌现(Prestes 2023; R. J. Richards and Ruse 2016; Ruse 2013a, 2009a,b,c; Ruse and Richards 2009; Hodge and Radick 2009; Hösle and Illies 2005; Gayon 1998; Bowler 1996; Depew and Weber 1995; Kohn 1985a)。对达尔文的传记研究的持续产出,不论是普及版还是专业版,都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见解(Ruse et al. 2013a; Johnson 2012; Desmond and Moore 1991, 2009; Browne 1995, 2002; Bowlby 1990; Bowler 1990)。此外,对达尔文手稿的重要编辑项目以及对达尔文一生的通信项目的完成,继续揭示了有关达尔文思想的细节和新见解(Keynes [ed.] 2000; Burkhardt et al. [eds] 1985–2023; Barrett et al. [eds.] 1987)。剑桥达尔文在线网站(见其他互联网资源)作为国际达尔文学术研究的信息中心,是达尔文原著的电子版本的存储库,包括手稿和相关的二手资料。它还提供了一个持续更新的当前文献指南。

一项悠久的学术传统解释达尔文的理论起源于一个由英国特有的自然历史定义的框架,这是一种特别由威廉·佩里(1743-1805)定义的英国自然神学传统,由约翰·赫歇尔(1792-1871)的方法论原则,发展自他的《自然哲学研究初论》(1830 [1987]),以及查尔斯·莱尔(1797-1875)的地质理论。他在“小猎犬号”航行期间(1831 年 12 月至 1836 年 10 月)对查尔斯·莱尔的一贯性地质学和莱尔对“深层”地质时间的倡导的转变被视为他形成的基础(Norman 2013; Herbert 2005; Hodge 1983)。在这主要是以英语为主的历史学研究中,社会建构主义分析强调了达尔文理论起源于英国政治经济学(Young 1985: chps. 2, 4, 5)的观点。还有人认为,达尔文探究的一个主要源头是他参与英国废奴运动,这种关注可以追溯到他在“小猎犬号”时期对奴隶制度的厌恶(Desmond and Moore 2009)。

从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变得可用的大量手稿和信件中汲取灵感的最新历史学著作(在线查看达尔文在线“论文和手稿”部分,请参见其他互联网资源)已经淡化了达尔文观点的一些新颖性,并对早期达尔文标准传记画像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这些材料引起了人们对达尔文传记中以前被忽视的方面的关注。特别是,达尔文在 1825 年至 1827 年间在爱丁堡的重要性,达尔文在他晚年的自传中大大低估了这一点,现在被视为对他后来发展至关重要(Desmond 和 Moore 1991; Hodge 1985)。作为爱丁堡大学(1825-27 年)的年轻医学生,达尔文通过学生普林尼学会与比较解剖学家罗伯特·埃德蒙·格兰特(1793-1874)建立了密切关系,在很多方面,格兰特在“小燕尾会”中是达尔文在“贝格尔号”之前科学上的第一个导师(Desmond 和 Moore 1991,第 1 章)。通过格兰特,他接触到了让·巴蒂斯特·拉马克的变种理论以及围绕巴黎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库维耶-杰弗里辩论(请参见达尔文之前的进化思想条目,第 4 节)。

这些不同的解释框架使得对达尔文理论起源的调查成为历史研究的一个活跃领域。接下来的部分将探讨这些起源。

达尔文的早期思考

达尔文的理论在历史起源上,在重要方面与其主要前辈有所不同(Ruse 2013b; Sloan 2009a; 另见《达尔文之前的进化思想》条目)。从更长的历史情景来看,达尔文的理论并未涉及宇宙学或世界和生命的起源,而是通过自然手段,因此在理论范围上比受乔治·路易·勒克莱尔·德·布丰(1707–1788)、约翰·赫德尔(1744–1803)以及受弗里德里希·谢林(1775–1854)启发的德国自然哲学家影响的主要前辈更为受限。这种限制也使得达尔文的工作与苏格兰出版商罗伯特·钱伯斯(1802–1871)在其极受欢迎的《自然创造史略》(Vestiges of the Natural History of Creation)中匿名提出的宏大进化宇宙论有所区别,该作品在很多方面为英国的维多利亚社会和美国内战前的社会接受某种形式的普遍进化理论做了准备(Secord 2000; MacPherson 2015)。这也使得达尔文的表述与他同时代的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的理论有所区别。

达尔文的理论首次以书面形式出现在一系列笔记中,这些笔记始于“小猎犬”航行的后期,并在小猎犬返回英国后的 1836 年 10 月继续(Barrett 等,1987 年)。他对物种变化可能性的思考首次记录于 1837 年 3 月(“红色笔记本”),并在其他笔记本(B-E)中持续到 1839 年 7 月(Barrett 等,1987 年;Hodge,2013a,2009 年)。从 1838 年 7 月至 10 月间创作的第三本“D”“变种”笔记开始,达尔文首次构思了后来成为他的自然选择理论基础的雏形。在 1838 年 7 月至 1839 年 7 月间创作的平行“M”和“N”笔记本以及约 1838 年至 1840 年间创作的名为“旧而无用笔记”的松散集合中,他还发展了许多关于人类进化的主要观念,这些观念直到 1871 年的《人类的由来》才被公之于众(下文第 4 节)。

总结一个复杂的问题,这些笔记反映了达尔文通过一系列阶段,首先制定了一个关于物种转变的一般理论,这些物种通过历史血统从共同祖先传承下来。然后,他试图制定一个关于生命因果理论,解释生命向复杂化和多样化的倾向(Hodge 2013a,2009,1985; Sloan 1986)。对生命基本本质的因果探究,以及寻找生命发展和复杂化的解释的努力,随后被一个戏剧性的转变所取代,焦点从这些探究中移开。对生命因果理论的关注随后被一个新的强调所取代,即外部力量控制人口,这一论点是从他阅读托马斯·马尔萨斯(1766-1834)的《人口原理》(第 6 版 1826 年)中发展而来的。对马尔萨斯来说,人口被假定为几何级数增长,而食物供应则以等差级数增长,导致人类为生存而不可避免地进行斗争。达尔文在 1838 年 8 月阅读这篇论文的影响是戏剧性的。这使他能够理论化物种转变背后不断作用的动态力量的存在。

达尔文的创新在于将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普遍化,适用于自然界的所有领域。在这样做的过程中,达尔文有效地引入了一个可能被称为“惯性”原理的理论,尽管在他的文本中从未使用过这样的语言。牛顿在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第一版,1687 年)中提出的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建立了他的物理系统,基于所有物质体在静止或直线均匀运动中永久存在的倾向,需要对任何偏离这种初始状态的因果力进行解释。但牛顿并没有寻求对这种惯性状态的更深层次的形而上学解释。第一定律在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仅仅是一个“公理”。同样,人口原理为达尔文提供了一种初始动态状态的假设,这种状态在理论中本身并没有得到解释——没有尝试对生物普遍以几何方式繁殖的这种倾向进行因果解释。同样对于达尔文来说,人口原理在公理上起作用,定义了一组初始条件,从这些理想状态的任何偏离都需要解释。

这种理论转变使达尔文得以搁置他早期努力发展生命因果理论的尝试,而是专注于人口动态力量如何受控的方式。这使他能够强调人口控制如何与同一物种成员之间轻微个体变异现象相结合,与生活条件的变化相结合,产生随时间逐渐变化的形态和功能,导致新的变种,最终导致新物种。这为达尔文最重要的创新——“自然”选择的概念打开了框架。

达尔文进化

自然选择的概念

达尔文理论与以往物种变化解释的主要区别在于他提供的导致这一过程发生的因果解释。之前的理论,如让-巴蒂斯特·拉马克的理论(参见达尔文之前的进化思想条目),依赖于物质固有的动态特性。在这些达尔文之前的努力中,物种的变化并没有通过适应性过程来解释。达尔文在 D 笔记的撰写之后强调控制人口增长的因素,而不是基于生命中的活力力量的动态理论,这解释了达尔文理论与他的前辈和同时代人之间许多差异。

这些差异可以总结为自然选择的概念,作为达尔文理论的核心理论要素。然而,这一概念的确切含义,以及他在《物种起源》的六个版本(1859-1872 年)中陈述这一原则的不同方式,导致了对这一原则含义的多种解释在达尔文主义历史上的出现,对他的理论的不同国家和文化接受产生了深远影响(见下文,第 3.1 节)。

从《物种起源》到《人类的由来》一种看待达尔文自身思考这些问题复杂性的方式是从笔记本时期结束(1839 年)到 1859 年《物种起源》出版的概念发展过程。这大约二十年的时期让达尔文参与了一系列反思,这些反思构成了他物种进化理论最终版本中的连续地层。理解这些发展的历史顺序对于随后关于这一概念的争议以及《物种起源》在其连续修订中经历的不同阅读的意义也很重要。这一概念的历史发展也对评估达尔文在更一般的哲学问题上的相关性有一定影响,比如评估他的理论对于诸如自然更一般目的论概念等问题的相关性。

从《物种起源》到《人类的由来》中关于自然选择理论的手稿阐述最早的一组主题可以被描述为通过类比论证的一种特定形式发展而来。这采取了一种强烈的“比例”形式的类比论证,将人类选择与家畜品种的发展等同于基本形式的论证:人类选择与家畜品种形成的关系等同于自然选择与自然物种形成的关系(White, Hodge and Radick 2021, chps. 4–5)。这直接类比了自然的行为与人类在选择过程中的行为。这种类比中的具体表达和变化非常重要。正如在理论的第一个连贯草稿中表达的那样,这是一份 1842 年用铅笔写成的 39 页手稿,这次讨论将人类代理机构对形式的选择概念与在自然界中由一种几乎有意识的机构进行的积极选择进行了类比,这种机构是一个“比人类聪明得多(不是全知的创造者)”,在“成千上万年”内对“所有趋向于某些目标的变异”进行行动(Darwin 1842 in Glick and Kohn 1996, 91)。这种机构选择出对生物有益的特征,与生活条件相关,在其行动中类似于人类在生产不同品种时对家畜形式的选择。与这些几乎柏拉图式的半神的引用交织在一起的是对积极“自然”的选择力量的呼吁:

自然的变异要少得多,但这种选择要严格得多,审查得更仔细。自然让(《物种起源》到《人类的由来》)动物生存,直到在实际证据上发现它们能力不足以完成所需的工作以达到期望的目的,人类仅凭眼睛判断,不知道神经、肌肉、动脉是否按照外部形态的变化成比例发展。(同上,93)

这些主题在他 1844 年理论的 230 页草稿中得到延续。再次,他提到了一位智慧的“具有足够洞察力以感知人类无法察觉的外部和内部结构差异,并具有超越未来世纪的远见,以无误的关怀观察并选择生物体的后代的存在”(达尔文 1844 年在同前文中,101 页)。这种选择比人类选择更具远见和智慧。当他设想这种因果机制的运作时,

根据这个宇宙似乎由造物主所统治的计划,让我们考虑在自然经济中是否存在任何次要手段,通过这些手段,选择的过程可以以微小的程度,巧妙而奇妙地使有机体适应不同的目的,即使是在塑性方面。我相信这样的次要手段确实存在。(Ibid.,103)。

达尔文在 1856 年重新回到这些问题,此前经历了 12 年的时间,在这期间他发表了他的《火山岛屿的地质观察》(1844 年)、《研究日记》第二版(1845 年)、《南美洲的地质观察》(1846 年)、关于化石和现存档鹤蟹(Cirripedia)的四卷(1851 年,54 年,55 年),以及《珊瑚礁的地质观察》(1851 年)。此外,他还发表了几篇关于无脊椎动物动物学和地质学的小论文,并报告了他对种子抵抗盐水的实验,这个话题在他解释偏远岛屿的人口时将会很重要。

这些干预性的调查使达尔文能够在广泛的经验背景下处理物种永恒性的问题。这些调查的最初主要综合发生在他的长篇手稿中,即 1856 年开始的“大物种书”,在当前学术界被称为“自然选择”手稿。这形成了发表的《物种起源》背后的直接背景文本。尽管不完整,“自然选择”手稿揭示了达尔文思想中许多关键问题。它也是为学术界准备的。这使其内容和呈现方式与随后成为发表的《物种起源》的“摘要”有所区别。《自然选择》包含了数据表、学术文献引用和其他预期非通俗作品的装置,这些在发表的《物种起源》中都没有出现。

“自然选择”手稿还包含了一些与自然选择概念相关的新理论发展,这些理论在早期手稿中并未出现。学者们指出,该手稿引入了“分歧原则”,即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生物体倾向于在其“生活条件”内辐射和多样化——这是环境和物种相互作用关系的现代名称(Kohn 1985b, 2009)。尽管在达尔文 1830 年代早期的表述中,群体分歧的概念可能被视为达尔文理论的一个推论,然而达尔文明确将其定义为一个“原则”,并在“自然选择”手稿的一个较长的晚期插入中讨论,这表明了它对达尔文成熟理论的重要性。分歧原则现在被达尔文视为自然变异与在人口增长驱动力作用下的存在条件之间的重要联系。

在“自然选择”手稿中仍然明显地表现出达尔文对某种目的论过程的隐含呼应。然而,在早期手稿中男性化的“智慧存在”的作用现在完全转移到了选择性的“自然”行动上,现在以传统的女性性别来指代。这种自然,从《物种起源》到《人类的由来》。

…不关心单纯的外表;可以说,她用严厉的眼光审视每根神经、血管和肌肉;每种习性、本能、体质的细微差别,整个机体的构造。这里不会有任何反复无常,也不会有偏袒:好的将被保留,坏的将被严格摧毁。我们能否因此而感到惊讶,自然的产物带有比人工选择的产品更高完美的印记。对于自然而言,是最渐进、稳定、无误、深谋远虑的选择,完美地适应生存条件。(达尔文 1856–58 [1974: 224–225])

这段文字的语言,直接揭示了在首次出版的《物种起源》中关于“自然选择”行为的陈述,表明了在历史起源的背景下审视达尔文对“自然选择”含义的解释的复杂性(Ospovat 1981)。艺术与自然之间的相似之处,术语“选择”所暗示的意图性,对“完美”适应的概念,以及“自然”作为朝着特定目标努力的机构的实质性概念,都使得从当代新选择论理论的角度来解释达尔文关于目的论目的的观点比通常解释的更加复杂(Lennox 1993, 2013)。正如下文将讨论的那样,达尔文随后对这一概念的表述所做的改变在《物种起源》的历史中导致了对他所指的原则的不同理解。

在 1858 年夏季至 1859 年 11 月之间匆忙准备并出版《物种起源》是因为在 1858 年 6 月 18 日收到了阿尔弗雷德·拉塞尔·华莱士(1823-1913)的来信和手稿,概述了他对物种连续变化可能性的观点,这与达尔文的观点非常相似,即在自然变异的作用下通过选择导致物种的持续变化(华莱士 1858 年,见格利克和科恩 1996 年,337-45 页)。这一事件对达尔文后来发表的论点形式产生了重要影响。达尔文迅速将未完成的《自然选择》手稿中的详细论点压缩成较短的章节,还将他仅仅针对特定生物群体发展的几项主张普遍化,或者仅在手稿中应用于更有限的情况。这导致他的理论呈现出广泛概括的水平。在发表版本中缺乏数据表、详细的脚注和对二级文献的引用,这也导致了可预见的批评,将在下文 3.2 节中讨论。

2.2. The Central Argument of the Published Origin2.2. 《物种起源》的中心论点

《物种起源》是查尔斯·达尔文于 1859 年 11 月 24 日在伦敦约翰·默里出版社出版的(达尔文 1859 [1964])。在已发表的《物种起源》中提出的论点结构已成为相当多文献的主题,这里只能概括。尽管达尔文自己将他的著作描述为“一个长篇论证”,但这个论证的确切性质并不立即透明,对他在制定进化理论时的推理和修辞策略进行了替代解释。(普雷斯特斯 2023 年;怀特、霍奇和拉迪克 2021 年;霍奇 2013b、1977 年;霍凯特 2013 年;赫尔 2009 年;沃特斯 2009 年;德普 2009 年;鲁斯 2009 年;伦诺克斯 2005 年;霍奇 1983b)。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采用的学术重建方法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方法是从当前被接受的科学解释模型的角度进行重建,有时将其呈现为一个正式的演绎模型(Sober 1984)。另一种更具历史性的方法是将他的方法论解释为维多利亚时期关于科学解释的被接受规范的一部分(参见达尔文主义条目;Prestes 2023;White, Hodge 和 Radick 2021;Hodge 2013b,1983b,1977;Hoquet 2013;Hull 2009;Waters 2009;Depew 2009;Lennox 2005)。达尔文实际上在多大程度上从他的同时代人——约翰·赫歇尔(John Herschel)、威廉·惠威尔(William Whewell)、约翰·斯图尔特·密尔(John Stuart Mill)的可用方法论讨论中汲取灵感,从目前的文献来源来看并不十分清楚。最容易得到证实的主张,特别是由 White、Hodge 和 Radick(2021)以及 M. J. S. Hodge(1977,1983a)所捍卫的,强调了约翰·赫歇尔的《自然哲学研究初论》(1830 [1987])的重要性,达尔文在剑桥大学读书时作为一名年轻学生阅读了这本书,之后于 1831 年 12 月启程前往“小猎犬”号(HMS Beagle)船上。

在赫歇尔的文本中,他可能会遇到这样的说法,即科学寻求通过满足明确的充分条件来确定现象的“真正原因”——vera causae(赫歇尔,1830 [1987],第 6 章)。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推理规则》中明确了这一概念,作为他的第三条规则(参见牛顿哲学条目,第 4 节)。阐明这些原因是科学解释的目标。在赫歇尔的阐述中,vera causae 是那些产生给定效果所必需的;它们在产生效果时确实起作用;并且它们充分解释了这些效果。

达尔文成熟推理的另一个可能的方法论来源是他的长辈和前剑桥导师、牧师威廉·惠威尔(1794-1866)的作品,他在环球航行后仔细阅读了惠威尔的三卷本《归纳科学史》(Whewell 1837)(Ruse 2013c, 1975)。根据这一阅读,有人提出了一个合理的论点,即达尔文文本的实际结构更接近于“惠威尔式”论证模式。在惠威尔关于科学方法论的阐述中(Whewell 1840, 1858),科学探究的重点,正如赫歇尔所主张的那样,应该放在“真正原因”的发现上。但是,证据表明,确定真正原因的能力应该通过将不同现象汇聚在一个单一统一的“思维概念”下来加以证明,惠威尔以牛顿的普遍引力定律为例。这种“归纳的一致性”,正如惠威尔所称的这种在几个简单概念下进行理论统一的过程,只有真正的科学理论才能实现,这些理论使用真正的原因(Whewell 1840: xxxix)。因此,有人认为达尔文的理论基本上产生了这种一致性论证,并且他的方法论更适合于惠威尔的方法。

一个与 Whewellian 阅读相关的第三种观点是 David Depew 的观点。基于达尔文声称自己在“一般自然学家公众”面前发表讲话,达尔文被视为发展了 Depew 所称的“情境论证”,类似于当代牛津逻辑学家和修辞理论家理查德·韦特利(1787-1863)所发展的观点(Depew 2009)。这种修辞策略通过个人叙述将读者带入达尔文的世界,在前三章中提出了一系列有限的问题,其中没有一个需要读者做出重大的理论同意,其中大多数问题,如自然变异和马尔萨斯人口增长,已在当时的文献中以某种形式得到认可。

达尔文向公众提出他的论点时,他以一对章节开篇,这两章节利用手稿中发展的强烈类比,比较了人类艺术在生产家畜形态方面的作用和“自然”选择的行为。假定产生的形态是通过人类在同一物种个体之间存在的轻微变异上的选择行为而产生的。然而,在已发表的作品中,达尔文赋予“无意识”选择的重要性,这一概念在《自然选择》手稿中并未遇到,从而淡化了手稿中所见的意味着由守护“自然”进行定向甚至有意选择的解释。这种选择意味着甚至由原始人民进行的实践,他们只是试图通过保存“最佳”形态来维持一个品种或物种的完整性和生存。

然而,国内繁殖的类比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性修辞策略。在文本中的多个地方,它反复作为达尔文的主要经验例证,用来展示自然选择在自然界中的运作方式,这种引用在《物种起源》的六个版本中仍然保持完整。

从这种作用于小的个体自然变异以产生家畜形态的人类选择模型开始,达尔文随后在第二章中发展了“自然”变异的含义,推迟了对自然选择概念的讨论,直到第四章。第二章的重点介绍了另一个重要问题。在这里,他将在第一章中发展的变异讨论延伸到对分类的常见理解的批判分析,这种理解基于物种和更高级群体的定义,基于对基本定义属性的拥有。在这一章中,达尔文最明确地发展了他对有机物种性质的本质的立场,以及与他的衍生理论相关的关系。在这一章中,他还提出了对物种“本质主义”一种含义的攻击的要素。

达尔文对“物种问题”的分析涉及一个复杂的论点,对于他的同时代人和后继者如何阅读他的作品以及其解释产生了许多影响,并且这一解释已经产生了大量文献(参见有关物种和达尔文主义的条目;Mallet 2013;R. A. Richards 2010;Wilkins 2009;Stamos 2007;Sloan 2009b,2013;Beatty 1985)。

先前的传统受到 18 世纪法国自然主义者布丰(Buffon)对有机物种的新颖概念的严重影响,他在其中对“自然”物种和“人工”物种和品种进行了明显区分,前者主要由肥沃的杂交定义,后者则由形态特征和对这些特征的测量定义(参见达尔文之前的进化思想条目,第 3.3 节)。达尔文在分析中以一种独特的方式选择性地利用了这种区分,将两种讨论传统以创造性方式融合在一起。先前的传统受到 18 世纪法国自然主义者布丰(Buffon)对有机物种的新颖概念的严重影响,他在其中对“自然”物种和“人工”物种和品种进行了明显区分,前者主要由肥沃的杂交定义,后者则由形态特征和对这些特征的测量定义(参见达尔文之前的进化思想条目,第 3.3 节)。达尔文在分析中以一种独特的方式选择性地利用了这种区分,将两种讨论传统以创造性方式融合在一起。

尤其是在 19 世纪初叶受到哲学家康德(1724-1804)引入的区别影响的德国自然历史学家讨论了物种的概念,“布丰”物种被定义为共同祖先和繁殖连续性的物质统一。这使它们在历史和物质特性上与“林奈”自然历史传统中的分类物种有所区别。这种“自然”和“逻辑”物种之间的区别保持了在保存标本的实际分类中出现的问题与与自然物种的统一有关的问题之间的区别,后者建立在繁殖统一和不育标准之上(Sloan 2009b)。

达尔文论证中引人注目的是他选择性地从这两个已有传统中汲取知识,以削弱这两种传统话语中所假定的物种“现实主义”的不同基础。一种框架——在他当时的背景下可以被视为“林奈”传统——将物种视为逻辑的普遍概念或类概念,其“现实性”常常建立在神创概念之上。另一种“布菲”传统则更加自然地将物种视为血统的材料谱系,其连续性由某种内在原则决定,比如拥有保守的“内在模型”或特定的生命力量(参见达尔文之前的进化思想 3.3)。达尔文手中的结果是对“品种”、“种族”、“亚种”、“部落”和“家族”等概念进行复杂的术语交织,这些概念可以被证明是对当时文献中不同讨论传统的融合。这种创造性的混合也导致了许多他同时代人对达尔文究竟如何理解物种及物种在时间中的变化而感到困惑。

达尔文通过提出由自然变异引起的问题来解决物种问题,在物种和变种水平上实际区分分类群时出现的问题,这是他在对亚纲圆形亚纲(帽壳类动物)进行分类修订时熟悉的问题,在对这一群体进行了长达八年的研究。尽管在当时的文献中,这一水平上分类的困难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问题,但达尔文巧妙地将这一实际问题转化为一个形而上学的模糊性——保存标本中的变异导致形式分类的模糊性,这被视为暗示了“自然”物种边界的类似模糊性。

我们在阅读《物种起源》第二章时发现,达尔文如何利用自然变异来打破物种和变种之间的区别,因为这些概念在实际分类学文献中被普遍采用。在植物和无脊椎动物中,区分的任意性意味着这样的物种只是“具有明智判断和丰富经验的博物学家”所定义的(《物种起源》1859 [1964],47 页)。这些论点构成了他的同时代人声称达尔文是一个物种“名义主义者”的依据,他仅将物种定义为个体连续体的传统和便利的划分。

但达尔文对物种讨论的这一特征只部分捕捉到了他论点的复杂性。达尔文还借鉴了“布丰”传统中发展起来的物种现实主义传统,他也确认物种和变种是由共同的血统和材料交配关系所定义的。达尔文随后利用个体变异在实际分类学中创造的物种和变种之间的区别的模糊性,来削弱“自然”物种的本体稳定性。变种不仅仅是林奈传统中所构想的自然物种的形式分类细分。正如他所称之的,“初现”物种(同上,52)。这巧妙地将地方变异和适应环境的问题转化为历史演化变化的主要因素。然而,从这一论点中得出的全部含义只有在该文的第四章中才会被揭示。

达尔文在组装这两章的内容之前,然后在第三章中介绍了“生存斗争”的概念。这个概念是以“广义和隐喻性的意义”引入的,包括不同层次的有机相互作用,从直接争夺食物和空间到沙漠中植物的生存斗争。尽管被描述为对马尔萨斯的人口几何增长与食物供应算术增长的应用,但达尔文对这一概念的运用实际上重新诠释了马尔萨斯的原则,后者仅仅是针对人口与食物供应关系制定的。现在它成为了统领所有有机生命的普遍原则。因此,所有生物,包括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的生物,都受到几何增长趋势的支配。

通过这种普遍化,对人口的控制只有在极端情况下才直接基于传统的马尔萨斯食物和空间的限制。相反,正常的控制是通过物种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网络来施加的,包括捕食者-被捕食者、寄生虫-寄主和食物链关系。对马尔萨斯论点的深刻修订使达尔文的理论深深地“生态化”,正如后来将会使用这个术语。我们可以引用达尔文本人使用的两个思想实验作为例证。第一个涉及解释英格兰红三叶草的丰富。达尔文认为这取决于授粉谦卑的蜜蜂的数量,而这又受到老鼠数量的控制,而老鼠的数量受到猫的数量的控制,使得猫成为三叶草丰富的远程决定因素。第二个例子涉及解释苏格兰松树的丰富。在这个例子中,松树的数量间接受到牛的数量的限制。

在前三章的基础上,达尔文有了机会将这些内容汇集在一起,形成他关于“自然”选择的宏大综合的第四章。在这场长篇讨论中,达尔文阐述了他的中心理论概念。然而,对于他的同时代人和后来的传统来说,达尔文关于“自然”选择的概念含义并不是一目了然的,正如我们上面所概述的那样,这些不明确之处成为了几条持续的分歧和争议的根源。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的六个版本中对其核心原则的呈现复杂性,在历史上引发了对他的文本的几种不同阅读。在达尔文文本的第一版中首次介绍自然选择原则时,它被描述为“有利变异的保留和有害变异的排斥”(ibid.,81)。当达尔文在第一版的第四章详细阐述这一概念时,他继续用表明自然选择涉及有意选择的语言来描述,延续了手稿中发现的强烈的艺术与自然类比。例如:

人类通过他的有条理和无意识的选择手段可以产生并确实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成果,那么自然又能产生什么呢?人类只能作用于外部和可见的特征:自然对外表并不关心,除非它们对任何生物有用。她可以作用于每个内部器官,每种体质差异的每一丝细微之处,整个生命机制。人类只为自己的利益选择;自然只为她所关注的生物的利益选择。每个被选择的特征都被她充分发挥;生物被置于适合其生活条件之下。 (Ibid., 83)

这些段落背后的手稿历史阻止了将这些陈述简单地视为单纯的修辞意象。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人类有意的选择性与“自然”的选择性之间的平行形成了比例类比模型,构建了自然选择概念。

从《物种起源》到《人类的由来》,然而,对这些段落中明显的意图性的批评迅速发展,导致达尔文在 1861 年第三版开始修订论点。从那时起,他明确淡化了前两版中的意图性和目的论语言,否认他对“自然”选择性作用的呼吁不过是文学形式。达尔文随后决定将自然选择定义为自然法则作用于生物的描述,而不是生命的有效或最终原因。他在通信中还对自己没有使用“自然保存”而是“自然选择”来描述他的原则表示遗憾(1860 年 9 月 28 日给莱尔的信,伯克哈特通信 8, 397; 另请参见达尔文通信项目中的其他互联网资源)。作为对阿尔弗雷德·拉塞尔·华莱士的批评的回应,达尔文在 1869 年第五版中采纳了他同时代(1820-1903)的赫伯特·斯宾塞的术语“适者生存”,作为“自然选择”的同义词(斯宾塞 1864, 444-45; 达尔文 1869, 72)。这一重新定义进一步将自然选择的含义从早期文本和草稿中提取出来的概念转变了。这些晚期 1860 年代和 70 年代的最终声明构成了后来关于自然选择“机械化”和非目的论理解的传统,这一理解是由他的门徒发展而来的,正如大卫·德普所说,“对他的自然神学或他的一种仁慈审视选择的形象几乎没有用处”(德普 2009, 253)。然而,这种变化保留了原始的艺术与自然之间的强烈类比的程度,这一点是值得质疑的。自从最初的表述以来,批评家们一直认为,比较这两种选择方式实际上对达尔文的理论起了反作用(华莱士 1858 年在格利克和科恩 1997, 343 中)。这一批评也将在下文讨论的亨利·弗莱明·詹金 1867 年的评论中针对达尔文提出。

第四章的概念综合还引入了关于自然选择最优工作条件、隔离的作用、物种灭绝的原因以及分歧原则等问题的讨论。其中许多观点是通过“思维实验”的想象性运用来阐述的,达尔文构想了可能的情景,通过自然选择带来实质性变化。

达尔文捕捉读者对这一过程复杂性的一个显著方式,体现在《物种起源》所有版本中都出现的单一图表中。在这幅插图中,最初位于第一版的附录中,但后来移至第四章,达尔文总结了他对物种如何形成并从共同祖先点分化的构想。这幅图像还用于描绘大多数谱系频繁灭绝的情况,这一问题在第十章中详细阐述。它形象地展示了分歧原则,说明了种群在人口增长压力下分歧和碎片化的一般倾向。它提供了一种想象与时间相关的分类亲缘关系的方式,并说明了在稳定条件占主导地位的漫长地质时期中一些形式长期保持不变的情况。

图:《物种起源》中的生命树图(Origin 1859:“附录”)。

达尔文的生命之树图表的显著之处在于其坐标的相对性。它最初被呈现为仅适用于在物种水平上发生的分歧,其中品种由“广泛的属”中的 A-L 种小写字母代表,水平线代表以有限数量的代数为单位的时间段。然而,细心的读者很快就会看到,达尔文在第二章对“自然”和“人工”物种之间区别的破坏性分析暗示了物种-品种区别的相对性,这个图表最终可以代表所有有机关系,从那些在固定物种内分歧品种的非争议水平,到不同属内物种关系的关系。字母 A-L 也可以代表属、科或目的水平上的分类单元。因此,该图表可应用于林奈分类法各级别之间的关系,时间段代表潜在的漫长时间,分支的水平扩展代表随时间的分类分歧程度。在很少的几页论证中,该图表被概括为代表最广泛的群体关系,涵盖了整个地质时间。底部虚线的延伸甚至可能暗示,正如达尔文在《物种起源》最后一段中所主张的那样,所有生命都是“几种力量,最初被注入几种形式或一种形式”(达尔文 1859 [1964],490)的结果。这可能表明所有原始形式的单一自然起源,无论是通过物质出现,还是通过生命的生命力量的作用。达尔文对圣经语言的运用也可以被解读为允许超自然原因的作用。

作为对这一后一点的批评的回应,达尔文在 1860 年第二版的最后一段迅速添加了短语“by the Creator”(1860: 484),这一短语保留在所有随后的版本中,正如前言中关于通过次要原因创造的英国自然神学的熟悉讨论的引文一样。这样一来,一些同时代人,尤其是哈佛植物学家阿萨·格雷(1810-1888),就有了阅读《物种起源》并将其视为与传统自然神学相容的概念空间(格雷 1860)。

从《物种起源》到《人类的由来》,封闭自然选择章节的理论概括范围,更普遍地在书的最后一段重新表述,要求达尔文应对几个明显的反对理论的异议,构成《物种起源》的主要“防御”章节(第五至第九章),并在 1859 年至 1872 年间的多次修订中占据他的时间。正如大卫·德普所建议的,原文的修辞结构几乎发展成一种“异议和回应”的结构,导致达尔文在与对手交锋时对原文的各个版本进行持续的修订(Depew 2009; Peckham 2006)。在首次出版时,达尔文预见到了几个明显的反对意见,他将原始《物种起源》的大部分文本用于提前解决可预见困难。当达尔文概述这些主要反对意见时,首先讨论了物种之间明显缺乏许多微小渐变的现象,无论是在现在还是在化石记录中,这种现象似乎是可以从渐进主义理论的运作中预测出来的(第六、第九章)。其次,是器官和极端复杂结构的渐进发展,比如脊椎动物的眼睛,这种器官自古以来一直被用作外部目的论设计的主要支柱(第六章)。第三,动物复杂本能的进化以及发展出不育中性蜂群的谜团问题,对达尔文在他的工作手稿阶段构成了一个特别困难的问题,需要一些解释(第七章)。作为需要关注的第四个主要问题,自然物种和人工物种之间传统的由亲缘性定义的区别,以及由形态差异定义的人工物种,需要额外的分析章节,他试图削弱亲缘性标准作为固定自然物种的绝对特征的标志(第八章)。

在第十章中,达尔文发展了他对化石记录的解释。问题在于拉马克主义者和其他变种论者,以及库维耶灾变论者,如威廉·巴克兰(1784-1856)(请参见达尔文之前的进化思想条目,第 4.1 节),声称化石记录显示了一个历史序列,从更简单的植物和动物开始,通过变种或替换,到更复杂形式在地质历史中出现。达尔文的伟大地质学导师查尔斯·莱尔在他的《地质原理》(莱尔 1832 [1990],第 2 卷,第 11 章;德斯蒙德 1984;鲍勒 1976)中曾反对这一“地质进化论”的论点。达尔文在本章中捍卫了进化论观点,反对莱尔的论点。

达尔文对他理论的每一条反对意见都提出了他同时代人们可以接受的回答。在《物种起源》1860 年至 1872 年的五次修订中,通过插入大量文本插图来制定了额外的论据,包括在第六版中增加了一章,处理“杂项”反对意见,主要回应了圣乔治·杰克逊·米瓦特(1827-1900)在他的《物种起源的起源》(米瓦特 1871)中提出的批评。

《物种起源》的主要论点由于公开展示的简洁和概括形式,以及作为该理论大胆概念范围的反映,无法仅仅从书本本身呈现的数据中获得力量。相反,它提出了一个从统一简洁中获得力量并获得同意的论点,达到这一点是因为达尔文的理论能够在其最终综合章节(第十至十三章)中汇集分类学、比较解剖学、古生物学、生物地理学和胚胎学等各种问题,这些问题是根据前四章中制定的简单原则而得出的。这种“一致性”论点可能被视为对威廉·惠威尔方法论影响的最好反映(见上文)。

达尔文设想的问题是,随着他的理论被接受,“自然历史中将打开一个宏伟的未踏足领域”。 物种起源的长期问题,甚至是生命终极起源的解释,以及它们灭绝的原因,都已纳入自然主义解释的范畴。 就在这种背景下,他在文本中唯一提到“将为人类的起源和历史揭示光明”的声明。 并且在一则将预示《人类的由来》(1871 年)重要问题的声明中,他谈到了“心理学将建立在一个新基础上,即通过逐渐获得每种心理力量和能力的必要性”(同上,488)

3. The Reception of the Origin《物种起源》的接受

达尔文理论的普遍接受

达尔文广泛的主张,原著中实际提供的经验证据的简洁性,以及他的理论对几个更一般的哲学和神学问题的影响,引发了一场关于达尔文进化论的争议,这场争议已经持续了 160 多年。这一理论被插入到一个复杂的不同国家和文化接受体系中,对这些接受体系的研究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自成体系的学术产业。欧洲、拉丁美洲和英语国家的接受体系得到了最深入的研究。对非西方接受体系的分析也已被添加进来。这些分析展示了达尔文理论在西方和非西方阅读中的共同模式,这些接受体系受到了先前的知识、科学、宗教、社会和政治背景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被决定的。从《物种起源》到《人类的由来》。

达尔文的理论在英语世界中陷入了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这在美国意味着陷入了围绕内战前奴隶制辩论的复杂环境。在英国,这一理论则是针对维多利亚时代中期的大规模工业扩张和专业化科学的发展而提出的。为了限制焦点在英国阅读公众背景的方面,1844 年匿名著作《自然创造史略》的普及情况尤为重要,该书在 1860 年 12 月前已经出版了 11 版,销售了 23,350 册,到世纪末还会有更多版本问世。这无疑为通过次生自然法则的作用产生物种进化起源的一般概念奠定了基础。《自然创造史略》描绘了一个关于生命的目的论发展的宏伟方案,从太阳系最早的气态星云开始,到在伟大的“发展法则”作用下人类的出现,这一观点也被阿尔弗雷德·丁尼生的史诗诗歌《悼念》(1850 年)普及给了维多利亚时代的读者。这种《自然创造史略》的背景为一些人提供了一个背景,他们可以将达尔文视为为乐观的历史生命发展提供额外支持的人,这种发展是在次生法则的目的性指导下,并承诺最终的历史救赎。这些阅读也使《物种起源》似乎与达尔文同时代的赫伯特·斯宾塞的进化主义观点相容(参见赫伯特·斯宾塞条目)。由于这些相似之处,斯宾塞的著作成为了达尔文观点的重要载体,这些观点经过修改以适应斯宾塞所阐述的进步观点,首次在非西方背景下被引入(Jin 2020, 2019 a,b; Lightman [ed.] 2015; Pusey 1983)。这些普遍的接受忽视或修改了达尔文关于自然选择进化的概念,以适应这些进步主义的替代方案。

从《物种起源》到《人类的由来》,达尔文的作品在英国以外的接受情况显示了当地背景和先前的知识和社会条件的重要性。可以详细阐述三个例子——法国、德国和中国。在法国,达尔文的理论是在 1830 年代关于变形论的先前辩论背景下接受的,这些辩论将拉马克和埃蒂安·杰弗里·圣伊莱尔的理论与库维耶对立起来(Gayon 2013;达尔文之前的进化思想条目,4.1)。至少在法国官方学术科学中,这些辩论通常以库维耶的反变形论为胜。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的“正面哲学”提供的知识框架对达尔文既有利又有弊。一方面,孔德强调科学的历史进步胜过迷信和形而上学,使得达尔文可以被用来支持科学进步的理论。《物种起源》在克莱曼斯·罗伊尔(Harvey 2008)翻译的第一本法文译本的序言中被解释为这样。另一方面,孔德的历史三阶段观,声称科学的历史超越了由决定性法则统治的最终实验科学时期之前的思辨和形而上学时期,将达尔文主义置于一种形而上学的自然哲学阶段。这一观点被法国科学的领先生理学家和方法论家克洛德·贝尔纳(1813-1878)在他 1865 年关于科学方法论的论著中表达。正如他在 1865 年关于科学方法论的论著中所陈述的那样,达尔文的理论应当与“歌德、奥肯、卡鲁斯、杰弗里·圣伊莱尔”等人的理论一起被视为“一个具有形而上学性质的自然哲学”,而不是被赋予“正面”科学的地位(贝尔纳 1865 [1957],91-92)。

在德国,达尔文的工作进入了一场复杂的社会、思想和政治局势,这是在 1848 年试图建立自由民主制度失败之后。它还进入了一个深受康德、谢林的自然哲学、德国浪漫主义以及费希特和黑格尔的先前哲学传统影响的思想文化(R. J. Richards 2002, 2008, 2013; Gliboff 2007, 2008; Mullen 1964)。这些因素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政治和哲学环境,达尔文的自然发展观和物种转变理论很快被吸收进去,尽管也有所改变。因此,许多对达尔文的阅读都是在谢林的自然哲学背景下解释他的论点。在德国,达尔文的权威在关于科学唯物主义的争论中被大力倡导达尔文主义的耶拿大学动物学教授恩斯特·海克尔(1834–1919)凸显出来。与其他任何个人相比,海克尔使达尔文主义成为俾斯麦时代德国极化政治和宗教争议中的主要参与者(R. J. Richards 2008)。通过他的论战性著作,如《创世纪自然史》(1868 年)、《人类起源学》(1874 年)和《宇宙之谜》(1895–99 年),海克尔以达尔文的名义倡导唯物主义一元论,并将其用作打击传统宗教的工具。宗教团体与进化生物学之间的许多历史冲突可以追溯到海克尔的论战性著作,这些著作经过了多次修订和翻译,包括几个英文和美国版本,一直持续到 20 世纪初几十年。

达尔文的作品通过一个奇特的途径进入了中国的讨论领域。达尔文理论最初的讨论是由海军科学学者严复(1854-1921)翻译了托马斯·亨利·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1893 年的罗曼斯讲座《进化与伦理学》而引起的,严复在 1877 年至 1879 年在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接受教育时接触到了达尔文主义。这篇赫胥黎讲座的翻译于 1898 年以《天演论》的名义出版,严复对此进行了广泛评论,其中大量借鉴了赫伯特·斯宾塞的著作,严复将斯宾塞的著作与赫胥黎的论点相对立。据显示,这部作品是中国人间间接了解达尔文理论的主要途径(Jin 2020, 2019 a, b; Yang 2013; Pusey 1983)。在严复及其盟友(如康有为,1858-1927)的解释中,达尔文主义被赋予了与儒家思想某些方面相一致的进步主义解释。

从 1902 年开始,达尔文接受的第二阶段始于中国科学家马君武(1881-1940),他在日本和德国接受化学和冶金培训,对《物种起源》第六版的前五章进行了部分翻译。这部分翻译于 1902 年至 1906 年间出版,再次修改了文本本身,以符合斯宾塞的渐进进化主义和严复的《天演论》中已经遇到的进步主义。直到 1920 年 9 月,中国人才得到了马君武对达尔文第六版的完整翻译。这部晚期翻译更忠实地呈现了达尔文的文本,包括对达尔文关于自然选择的最终观点的准确翻译。作为政治改革者和民主改革者孙中山(1866-1925)的密切伙伴,马君武对翻译达尔文的兴趣也与他对革命性中国政治的兴趣有关。

3.2 达尔文理论的专业接受

《物种起源》在大学中担任专业研究和教学职位、科学社团领导职位以及博物馆工作的人士中的接受情况是复杂的。这些个体通常熟悉地质学、比较解剖学、胚胎学、生物地理学和分类理论等 1860 年代正在争论的经验证据和技术科学问题。这一群体通常可以与未必能够区分拉马克、钱伯斯、谢林、斯宾塞和达尔文在生命历史发展方面观点的外行解释者区分开来。

如果我们集中关注这些专业人士的接受程度,达尔文的工作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认可(Hull 1973)。达尔文直接的知识圈中许多杰出成员,如亚当·塞奇威克(Adam Sedgwick)、威廉·惠威尔(William Whewell)、查尔斯·莱尔(Charles Lyell)、理查德·欧文(Richard Owen)和托马斯·赫胥黎(Thomas Huxley),在 1840 年代曾对钱伯斯(Chambers)的《物种起源》提出高度批评,批评其具有推测性质和科学上的无能(Secord 2000)。达尔文自己也担心会遭遇类似的接受程度,并意识到他面临的巨大挑战是说服这个群体以及他广泛互动和通信的更大科学专家社区。在这个群体中,他只部分成功。

历史研究揭示,科学精英中很少有人完全接受并发展达尔文的理论,就像他在著作中所呈现的那样。在《物种起源》出版后的第一个十年里,对英格兰科学界的接受情况进行的统计研究显示了一个复杂的画面,科学界既没有广泛转向达尔文的观点,也没有明显的年代分层,即年轻的信徒和年长的抵抗者之间的分层,与达尔文在《物种起源》最后一章中的预测相反(Hull 等,1978)。这些研究还揭示了科学界内部对达尔文更一般的物种由共同祖先演化而来的主张与对他关于这种演化通过自然选择作用于轻微形态变异的解释的认可之间的明显意愿分开的态度。

在分析这一复杂的专业接受过程中,达尔文赋予了正常个体变异的重要性,将其视为进化新颖性的源泉。正如我们所见,达尔文依赖于这一新颖主张,即小的个体变异——早期传统认为仅仅是“偶然”的差异——形成了原始材料,通过自然选择的累积方向性变化作用,足以产生重大变化,足以解释生命各种形式的起源和随后的差异。然而,达尔文并未具体说明这种变异的特定原因,仅仅提到环境对性器官的某种影响。《物种起源》中提出了变异的说法:“统治遗传的法则完全未知”(达尔文 1859 [1964],13)。与他对莱尔地质渐变论的承诺一致,达尔文还拒绝了在这一过程中主要“运动”或其他不连续变化源的作用。

从《物种起源》到《人类的由来》,批评家们将他们的攻击集中在这样一个主张上,即个体之间的微小差异可以在没有自然限制的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积累。达尔文开始通过与批评家的反复对话进行一系列修改和修订,这一过程可以在他对《物种起源》文本的修订中得以追踪。例如,在 1866 年的第四版中,达尔文插入了这样一个主张,即他的分支图所描绘的连续渐变是误导的,并且转变性的变化并不一定是持续进行的。“更有可能的情况是,每种形态在长时间内保持不变,然后再次经历修改”(达尔文 1866 年,132 页;Peckham 2006 年,213 页)。这种变化-稳定-变化的模式允许变异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平均值稳定下来,然后额外的变化可以继续。然而,这样一个模式显然需要比最初理论的原始呈现中假定的数百万年更多的时间来运作。

达尔文的论点在 1866 年出现了困难,这在 1867 年苏格兰工程师亨利·弗里明·詹金(1833-1885)(通常称为弗里明·詹金)的一篇长篇而有力的评论中得到了突出。弗里明·詹金引用了查尔斯·莱尔在 1830 年代针对拉马克提出的一个论点,引用了来自家畜繁殖的经验证据,这些证据表明正常变异的程度受到选择的限制(弗里明·詹金 1867 年,见赫尔 1973 年)。弗里明·詹金运用了一种松散的数学论证,认为杂交的影响会不断淹没角色的平均值的偏差,并导致种群中的变异趋向于随着时间返回到平均值。他还认为,家畜的证据并不支持物种变化的论点。对于弗里明·詹金来说,达尔文依赖于连续的加性偏差被认为是被这些论点削弱了,只有更加戏剧性和不连续的变化——达尔文明确拒绝的东西——才能解释新物种的起源。

Fleeming Jenkin 还提出,达尔文的理论需要的时间来解释生命历史在自然选择逐渐作用下的过程,根据科学证据简直是不可得的,他通过引用他的导师、格拉斯哥物理学家威廉·汤普森(开尔文勋爵,1824-1907 年)在出版物中提出的太阳系可能年龄的物理计算来支持这一主张(Burchfield 1975)。基于汤普森关于太阳和太阳系年龄的定量物理论证,Fleeming Jenkin 判断自假定生命最初开始以来的时间对于达尔文的物种逐渐转变理论来说是不够的。

Jenkin's multi-pronged argument gave Darwin considerable difficulties and set the stage for more detailed empirical inquiries into variation and its causes by Darwin's successors. The time difficulties were only resolved in the twentieth-century with the discovery of radioactivity that could explain why the sun did not lose heat in accord with Newtonian principles.詹金的多管齐下的论点给达尔文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并为达尔文的继任者对变异及其原因进行更详细的实证调查奠定了基础。时间上的困难直到二十世纪才得以解决,这是因为发现了可以解释太阳为何不按照牛顿原理失去热量的放射性物质。

达尔文提出了他的“暂行假设”——泛基因说,作为对詹金评论的回应。泛基因说提供了一种变异和遗传的因果理论,通过回归到类似于布丰在上个世纪提出的有机分子理论的理论(参见达尔文之前的进化思想部分 3.2)。假定细胞内存在着看不见的物质“芽孢子”。根据理论,这些芽孢子会受到环境和其他外部原因的影响而发生外部变化。然后这些芽孢子不断地进入血液循环(“运输”假说),并通过“彼此的亲和力聚集在一起,导致它们聚集成芽或性元素”(达尔文 1868 年,第 2 卷,375 页)。在这种形式下,它们通过性代代相传到下一代,形成新的有机体,由“有机体构建的修改后的生理单位”组成(同上,377 页)。在达尔文看来,这一假设将许多问题统一起来,形成了一个连贯的因果遗传理论,并解释了变异的基础。它还解释了达尔文从未放弃的用与不用遗传理论是如何起作用的。

虽然没有明确提到潘基因说,但达尔文在 1869 年《物种起源》第五版中对詹金的批评做出直接回应时,似乎隐含了一个重要区分。在这次文本修订中,达尔文区分了“某些变异,没有人会将其归类为纯粹的个体差异”,与普通变异(达尔文 1869,105 页;Peckham 2006,178-179 页)。这次修订将达尔文的重点从早期对正常轻微个体变异的依赖转移到了他现在称之为“明显标记”的变异上。后者现在被赋予了首要的进化意义。据推测,这种强烈变异更有可能传递给后代,尽管细节尚不清楚,而且这种主要变异形式可能会在种群中得以保持,不受詹金所主张的交叉淹没的倾向影响。

达尔文在这个问题上的挣扎定义了一系列问题,特别是英国生命科学家在 1930 年代要处理的问题。关于体细胞变异在进化过程中的作用的争论使达尔文主义处于一种防御姿态,迫使其支持者对达尔文研究计划进行重大修订(Gayon 1998; Vorzimmer 1970)。其结果是达尔文史上一个复杂的时期,其中许多研究拒绝了自然选择理论,或者被其他人以修改形式捍卫(Bowler 1983, 2013a; Largent 2009)。

人类进化与人类的由来

达尔文下降的起源

达尔文在 19 世纪 60 年代期间,尽管他的一般理论的辩护工作由英国的托马斯·亨利·赫胥黎(1825-1895)、美国的阿萨·格雷(1810-1888)以及新兴德国的恩斯特·黑克尔(1834-1919)等倡导者进行,但他对人类进化的结论保持了沉默。达尔文自己在“人类问题”上的立场对阅读公众来说仍然不明确,他在《物种起源》中将其置于由威廉·休厄尔和弗朗西斯·培根引用的神圣创造传统中的修辞定位,使得在 1871 年之前,许多人认为达尔文对人类起源的宗教解释比一些他的推广者更开放。

达尔文对于发展他对人类起源和通过改良后代解释人类特性的见解的兴趣,然而,早在 1860 年 1 月,他开始收集有关人类情感表达的证据时,就已经在他的通信中显而易见(Browne 2002,第 9 章)。然后,他专门制定了一个问卷,旨在从巴塔哥尼亚和火地岛的联系人那里获得这样的信息(Radick 2018)。随后,通过 Lyell(1863)和 A.R. Wallace(1864)的讨论,进一步引发了与这些问题的接触,两位都认为自然选择无法解释“更高级”的理性能力、语言和道德动机(R.J. Richards 1987,第 4 章)。然后在 1867 年 2 月,达尔文决定从他庞大的《植物和动物在家养下的变异》手稿中删除材料,创作一个“非常小的卷,‘人类起源论’”(达尔文致胡克尔,1867 年 2 月 8 日和 CD 致特纳,1867 年 2 月 11 日,Burkhardt,通信 15:74,80)。同时,他还向几位国际通讯者发送了更详细的问卷,要求有关人类情感表达的信息。威廉·格雷格(1809-1881)在《弗雷泽杂志》(1868 年)的一篇文章中提出的论点,以及 A.R. Wallace 在 1869 年提出的进一步支持,两者都明确区分了人类特性和动物的特性(R.J. Richards 1987,172-184)。这些论点否认了自然选择能够解释这些“更高级能力”的起源。

达尔文在 1868 年初开始起草他对人类问题的观点,这一举措扩大为一个重要的事业,他深入研究了他的理论对伦理学的影响。这一致力于人类学主题的努力的结果是两部独立的作品:《人类的由来》和《物种的选择与性关系》,于 1870 年 6 月交付给出版商,1871 年出版;以及其伴随作品《人类和动物的情感表达》,他于 1871 年初开始撰写,于 1872 年初出版。

评论家指出,这两部作品在论点上有明显差异,并反映了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和性选择因果理论的不同关系,性选择在《人类的由来》的主要部分中占主导地位,而这两种因果理论通常在《表情》的描述性方法中缺失(Radick 2018)。

从《物种起源》到《人类的由来》,达尔文在第四章中对性选择——雄性或雌性为繁殖目的选择雌性或雄性——进行了一般性陈述,但这在原始论证中只起到了次要作用,并且被共同进化论者 A. R. 华莱士否认了其重要性。在《人类的由来》中,这一点现在被详细阐述为进化的一个主要因素,甚至可能与普通的自然选择相抵触。性选择可以被用来解释性二型性,以及生物的异常特征和性质的存在——复杂的进食器官、鲜艳的颜色,以及其他看似不适应的结构,比如爱尔兰麋鹿的鹿角或犀牛甲虫的巨大角,这些都可能是普通自然选择的反常结果,为了生物在自然界中的最佳生存而工作。在将这一原则戏剧性地扩展到人类的情况下,自然选择和性选择的结合被用来解释人类从类人祖先起源的过程。它还解释了人类的性二型性,并且是解释人类种族起源的一个主要因素(E. Richards 2017; R. A. Richards 2013)。

4.2 达尔文关于心智力量

尽管性选择在物种发展中的次要因果作用通常是《人类的由来》大部分内容的主题,但在占据最初章节的“关于人类的论述”中,它起初扮演着模糊的角色,并在对心智力量起源、道德感以及种族起源的处理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在构建这个演示文稿时,达尔文回溯到早期的笔记本,这些笔记本是他从“变种论”讨论中分离出来,用来处理他对伦理学、心理学和情感的探究(见上文 1.2 节)。在《人类的由来》开篇讨论中尤为重要的是“M”笔记本,始于 1838 年 7 月,“N”笔记本则始于同年 10 月。偶尔他还会查阅那些现在被称为“旧而无用笔记”的条目集合,这些条目一般写于 1838 年至 1840 年之间。

《人类的由来》中最初关注的主题涉及人类心智特性的地位和起源等重大问题,这些特性被传统上认为是人类独有的。达尔文现在将这些特性置于一个进化连续体中,与长期被视为本能的动物行为特征相联系。在这一点上,他与长期以来将人类与动物区分开来的辩论传统相对立,这种区分是基于人类拥有与理性灵魂相关的“理性原则”。这一传统在十七世纪中叶由笛卡尔(1596-1650)发起的有关心灵与身体关系的革命性思考中得到了更为激进的基础。笛卡尔通过区分两种物质——思维物质或仅由人类拥有的“思维实体”和构成自然界其余部分的扩展物质“扩展实体”,加深了这种区别,包括动物和植物在内,使动物只成为没有理性能力的死机器。

达尔文通过他在《人类的由来》中概述的人类起源理论,推翻了笛卡尔的障碍,继续了他的变种前辈们,尤其是让·巴蒂斯特·拉马克(Sloan 1999)的讨论。但达尔文将这个问题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因为他将人类与动物的关系解释为他的新颖的分歧进化理论从共同祖先演化而来。达尔文还打破了将人类视为自然目的论过程的顶点的观点。达尔文反而否定了这种目的论排序,并通过追溯它们起源于低等生物属性的方式,有效地将人类属性减少到动物的属性——无论是心理还是身体方面。

然而,对于在《人类的由来》中对人类和动物心理属性进行识别的依据,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论证支持。该论文的开篇讨论总结了关于“同源性”的解剖学证据,即人类和动物之间由于共同祖先的传承而产生的真实身份,这些主张已经在《物种起源》的第十三章中阐明。但是,将这种结构上的同一性转移到内在的非解剖学“心理”属性上,却依赖于在这篇文章中未明确阐述的前提,而且在赫胥黎、华莱士和莱尔等人对人类与进化理论关系的论述中,并没有得出这些身份,尽管他们承认了解剖上的连续性。

为了理解达尔文的论点,回顾他在笔记中的讨论是很有用的,他在推理中借鉴了这些讨论(见上文,第 1.2 节)。在他的“C”笔记本中,于 1838 年 2 月开始记录,达尔文有一则非常引人注目的条目,早早展示了他对“唯一实体论”的承诺——即只有一种物质支撑着心灵和身体。随之而来的是一种关于心智属性复杂性与物质结构复杂性平行的论点。在这篇“C”笔记中,达尔文在思考本能问题后,还记录了他在伦敦动物园的一些动物观察,达尔文评论道:

有一种生命精神,在这个世界上普遍存在(受有机物质和主要热量的某些偶然因素的影响),它根据次要法则呈现出多种形式。——有一种思维原则(与一种有机物质——大脑密切相关。并且这种思维原则似乎是根据个体更广泛的关系而给予或假定的,从而需要选择、记忆或理性?——)这种原则被改变成无尽的形式,与生物的无尽形式在程度和种类上有密切关系。我们因此看到,在这些被赋予这种原则的个体之间的各种分离阴影中,思考和行动原则的统一,以及在种族之间细微情感的倾向和动物中的习惯的重复中,心灵的共同体现。——(Barrett 1987, 305)

随着我们将这些问题记录在《M》笔记本中,一种单一的“思维原则”假设,与一种有机物质相结合,似乎是达尔文随后对心灵和物质的思考的基础。《M》笔记本引用了许多人类和动物共有的“心理”属性,这些属性通常与物质组织的层次相类似,类似于后来《人类的由来》中所表达的身份。在这些早期讨论中,这种普遍延伸的心理属性范围是广泛的:意识和“自由意志”延伸到所有动物,包括无脊椎动物。

关于自由意志,看到小狗玩耍时,无法怀疑它们拥有自由意志,如果所有动物都有的话,那么牡蛎也有自由意志,一个水螅(以及在某种意义上的植物 [...];现在,牡蛎的自由意志,可以想象是其组织的直接效果,通过其感官给予它痛苦或快乐的能力,如果自由意志是心灵,那么机会就是物质的 [...](Barrett 1987, 536)。

当这些主题在《人类的由来》第一版的第二章中重新出现时,达尔文似乎隐含地借鉴了这种物心同一理论,将其视为他关于共同祖先下降理论的明显结果。在那里,他列举了一长串传统的人类心理和情感属性,声称每一个都与更简单生命形式的属性相同。这个清单是广泛的:勇气、欺骗、游戏、善良、母爱、自满、骄傲、羞耻、荣誉感、惊奇、恐惧、模仿、想象和梦想。所有这些都被认为在广泛的动物中有所体现,甚至在蚂蚁中也发现了“游戏”和“认知”。

当他讨论更复杂的心理属性时,这些属性特别被长期讨论认为是人类独特的属性——语言的掌握、理性、抽象概念思维、自我反思——再次被视为在其他生命形式中具有表现,其中没有一个是人类独有的。例如,笛卡尔认为是区分人类拥有心灵而非物质的主要特征的属性——语言,在达尔文看来是从动物发出的声音逐渐发展而来的,这与物种的差异化相对应,语言“像有机体一样,可以被归类为组群”(达尔文 1871 [1981],60)。他在心理能力讨论的结尾分析了宗教信仰,认为宗教信仰源自想象力和原始人群中对灵魂的信仰。它甚至可以与“狗对主人的深深爱意相类比,伴随着完全的顺从、一些恐惧,也许还有其他感情”(同上,68)。达尔文对人类和动物心理和情感属性的关系的讨论将为一个复杂的讨论设定议程,这个讨论将延续到当代关于动物认知和人类与动物属性关系的辩论中(参见有关动物认知、比较认知方法和动物意识的条目)。

4.3 《人类的由来》的伦理理论

在《物种的起源》第三章中对伦理问题的后续处理对达尔文而言是一个“纯粹从自然历史的角度来看待”的话题。这个问题也给他带来了一些最困难的概念问题。在这次讨论中,他还运用了自然选择理论作为解释原因。

在“道德感”一节下,达尔文提出了一些在伦理学上的创新,这些创新不容易与围绕着规则或行为功利主义、康德的义务论、享乐主义和情感主义等熟悉类别分类的标准伦理立场相匹配。达尔文在历史上最接近的人是苏格兰的“道德感”传统,如弗朗西斯·哈奇森(1694–1746)、亚当·斯密(1723?–1790)和大卫·休谟(1711–1776)。更直接地,达尔文从他的远亲詹姆斯·麦金托什爵士(1765–1832)对道德感理论的阐述中汲取了灵感(R. J. Richards 1987, 114–122, 206–219)。

传统的道德感理论将道德行为与一种被认为是人类普遍的固有属性联系起来,尽管需要教育和培养才能达到其充分表达(见道德感情主义条目)。这种固有属性,或“道德”感,据推测解释了伦理良心、道德责任感等现象,并解释了无法归因于快乐追求和避免痛苦的利他行为。它也不涉及对利益的理性计算,或者在行动之前个体最大化幸福感的最大化,正如功利主义所暗示的那样。因此,达尔文批评了约翰·斯图尔特·密尔对功利主义理论的版本,因为它依赖于习得的习惯和对利益的计算(达尔文 1871 [1981],71n5)。

达尔文在他的进化框架内重新诠释了道德感传统,这也意味着对伦理学理论的重要转变。道德感不应与动物本能区分开来,而是历史上源自社会本能,并通过自然选择发展而来。从这个角度来看,达尔文可以声称伦理基础在人类和动物之间存在真正的一致性,人类伦理行为的前身可以在其他动物的行为中找到,特别是那些具有社会组织的动物。然后,自然选择以有利于群体生存胜过个体利益的方式塑造了这些伦理本能。因此,人类的伦理行为根植于自然选择发展的一种属性,这导致伦理行为可以在没有道德计算或理性思考的情况下发生。

当道德冲突发生时,通常被归因于本能的冲突,两种相互冲突的本能中更强的那种在自然选择中受到偏爱,因为它有利于群体利益(ibid. 84)。在人类中,“更持久的社会本能”因此会取代不那么持久的“个体”本能。

达尔文的同时代人和继任者们在《人类的由来》出版后,对进化伦理自然主义作为伦理现实主义基础的充分性存在争议。对于一些道德哲学家来说,达尔文简单地将伦理学归结为一种受自然选择相对化倾向影响的属性(Farber 1994:第 5 章)。在达尔文的哲学批评者看来,这是将伦理学简化为生物学,并在这样做的过程中,没有提供区分伦理善与生存优势的方法。即使对于一些达尔文主义的坚定支持者,如托马斯·赫胥黎和阿尔弗雷德·拉塞尔·华莱士,达尔文的论述也是不充分的(ibid.,第 4 章)。在达尔文之后的道德哲学发展中,很大一部分是基于“是-应当”区分的经典接受,这一区分是在对“进化”伦理理论的批评中以新的力量出现的。这一批评始于托马斯·赫胥黎在 1893 年的罗曼斯讲座“进化与伦理学”中对达尔文伦理理论的自己的背离(Huxley 1893)。这个讲座反映了赫胥黎在达尔文去世十一年后的观点,对中国对达尔文主义的接受起到了重要作用(Huxley 1895;见上文,第 3.1 节)。这一批评线也在 G·E·摩尔(1873-1958)的《伦理原理》中得到了有影响力的学术表达——这本书本身是对斯宾塞进化伦理学版本的攻击(Moore 1903)。关于进化伦理的充分性的争论一直延续至今(参见有关生物利他主义和道德以及进化生物学的条目;另见,R·J·理查兹 2015 年,2009 年,1999 年,1987 年,附录 2;夏梅坦 2013;博尼奥洛和迪安娜(编)2006 年;豪瑟 2006 年;卡茨(编)2000 年;迈恩斯坎和鲁斯(编)1999 年)。

4.4 Reception of the Descent4.4 《人类的由来》的接受

《人类的由来》和《情感的表达》的国际接受情况是一个需要详细研究的话题,这些研究围绕着《物种起源》的历史影响展开。这些作品在 1871 年之后向阅读大众呈现了一个更为激进和具有争议性的达尔文,这与那位以《研究日记》或《物种起源》而闻名的作者有所不同,他的人类学作品在公众对达尔文观点的接受上产生了分水岭(Radick 2013)。《人类的由来》最终公开了达尔文关于人类起源的更为激进的结论,对于许多读者来说,甚至包括那些之前对《物种起源》持有同情态度的人,这似乎将达尔文的权威力量投向唯物主义和反宗教力量。公众对达尔文在 1871 年之前关于人类进化的结论的了解,仅仅停留在《物种起源》中对这个问题的一句含糊的陈述上。《人类的由来》公开了他更为激进的结论。尽管人类进化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被托马斯·赫胥黎在 1863 年的《人类在自然中的地位》(Huxley 1863)和查尔斯·莱尔在同一年的《人类古代的地质证据》(Lyell 1863)中部分处理过,接着是阿尔弗雷德·拉塞尔·华莱士在 1864 年和 1870 年发表的文章(Wallace 1864 and online),这些作者要么没有涉及到包括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的所有问题,要么强调了人类与动物之间的道德和心智上的不连续性。只有恩斯特·海克尔从进化论中提出了一个更为一般性的人类概念,他并没有涉足伦理学、社会组织、人类种族起源以及人类心智属性与动物的关系等具体问题,而这些问题都在《人类的由来》中得到了处理。正如一位评论者所说,达尔文的论著“更接近达尔文早期自然主义愿景,胜过他出版的任何其他作品”(Durant 1985, 294)。

达尔文将他的理论扩展到传统上在哲学、神学、社会和政治理论中讨论的一系列问题,自 19 世纪 70 年代以来,塑造了达尔文主义的更一般历史。这为 19 世纪晚期心理学的许多发展设定了议程(R. J. Richards 1987)。它也加剧了许多以宗教为基础的社区对进化论的反对,尽管在这里,必须区分不同的社区(Ellegård 1990,第 14 章)。这种反对不仅仅是基于对人类起源文字记载的否认,这个问题在主要宗教派别内有不同的表现(Haught 2013;Finnegan 2013;Swetlitz 2013;Artigas, Glick, & Martinez 2006;Moore 1979)。更根本的反对是由于否认除了程度之外的基本人类属性与动物的属性之间的区别。

此外,对人类进化背后的过程中某种神圣指导的明显否定,以及达尔文在《物种起源》第五版和第六版中对自然选择理论的最终表述的非目的论性质,加剧了这种对立。他在 1869 年第五版中从赫伯特·斯宾塞那里采用了“适者生存”这一代名词,作为“自然选择”的同义词,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对立。因此,许多有影响力的宗教思想家(约翰·亨利·纽曼(1801-1890)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对最初的《物种起源》给予的有利解读消失了。《人类的由来》的修辞手法,以其结论“人类是从一种长着尾巴和尖耳朵的毛茸茸四足动物进化而来”(达尔文 1871 [1981],389),向公众展示了一个与许多人所熟知的受欢迎的海洋自然学家不同的达尔文。

达尔文的新反对意见反映在许多反对《人类的由来》的期刊评论中。特别争议的是达尔文关于道德原则和智力能力起源的描述,包括语言、自我反思、抽象思维和宗教信仰作为动物属性的衍生物(匿名,1871)

达尔文创造的思想深刻革命,然而,最终被他曾经的严厉批评者所认可。曾经领先的英国比较解剖学家理查德·欧文(1804-1892 年),自从 1860 年对《物种起源》的严厉评论以来,一直与达尔文疏远,尽管如此,他仍然在达尔文葬于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场合,在写给霍勒斯·沃尔波尔的信中发表了评论。

达尔文一系列作品的巨大价值,在生物学家对“物种起源”的“演化”次要定律的普遍接受中得到体现,这些作品总结了胚胎学、古生物学和生理学的所有证据,并在产生物种变异方面进行了实验应用。在这方面,查尔斯·达尔文对生物学的地位,类似于哥白尼对天文学的地位。哥白尼并不知道行星是如何围绕太阳运转的。要知道这一点,需要伽利略、开普勒以及最终牛顿的连续劳动。与此同时,我们英国生物学的哥白尼值得帝国的尊敬和感激,这一点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一座雕像中得到了体现。(理查德·欧文致霍勒斯·沃尔波尔,1882 年 11 月 5 日,英格兰外科医生学院档案馆,MS0025/1/5/4)。

达尔文成就周围的辩论后续历史形成了一个复杂的故事,涉及到生命科学的大部分历史,以及自 1870 年以来的伦理学理论、心理学、哲学、神学和社会理论。有关最近学术研究的一般摘要,请参阅 Ruse 2013a 以及下面列出的本百科全书的文章。

5. 总结与结论

这篇文章旨在对达尔文理论的特定性质进行历史回顾,并概述它与 19 世纪前辈理论的不同之处(参见达尔文之前的进化条目)。到 20 世纪中叶,围绕所谓的“综合”进化理论达成的最终普遍共识,将人口遗传学与进化变化的数学分析相结合,形成了一个成功的研究计划长达半个多世纪(Smocovitis 1996; Mayr 和 Provine 1980; Provine 1971)。这种“综合”理论在最近几十年受到了被称为进化发育理论或“evo-devo”的当前运动的挑战。这一发展在某些重要方面代表了对 19 世纪和 20 世纪初曾试图将进化与胚胎发育联系起来,并对遗传学进行复杂理解的传统和探索线路的回归,重新审视外部条件对遗传的影响(Gilbert 2015; Newman 2015; Laubichler 和 Maienschein 2007; Gissis 和 Jablonka 2011; Pigliucci 和 Müller 2010; Amundson 2005; Gilbert,Opitz 和 Raff 1996)。这些关于进化理论的辩论和修订可能在另外五十年内引发何种发展,目前仍是一个猜测问题(Gayon 2015 in Sloan, McKenny 和 Eggleson 2015)。

与进化论相关的更一般的哲学问题——围绕自然目的论、伦理学、进化自然主义与宗教传统主张的关系、人类与有机世界其他部分的关系的问题——继续作为学术探究的议题。达尔文对人类心智能力和道德属性的描述的地位仍然是哲学辩论的问题。他对性选择的依赖是否足够解释人类社会中的性别角色形成了一些女性主义学术中激烈的讨论话题。这些发展表明,仍然存在着可能改变未来对进化论重要理解方式的重要理论问题(Sloan, McKenny, & Eggleson [eds] 2015)。

Bibliography

  • Amundson, Ron, 2005, The Changing Role of the Embryo in Evolutionary Thought: Roots of Evo-Devo,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CBO9781139164856

  • Anon., “Review of the Descent of Man and Selection in Relation to Sex”, Edinburgh Review 134 (July 1871), 195–235.

  • Artigas, Mariano, Thomas F. Glick, and Rafael A. Martínez, 2006, Negotiating Darwin: The Vatican Confronts Evolution, 1877–1902,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 Barrett, Paul H., Peter J. Gautrey, Sandra Herbert, David Kohn, and Sydney Smith (eds.), 1987, Charles Darwin’s Notebooks: 1836–1844,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nline manuscripts at Darwin’s notebooks and reading lists.]

  • Beatty, John 1985, “Speaking of Species: Darwin’s Strategy”, in Kohn 1985a: 265–281. doi:10.1515/9781400854714.265

  • Bernard, Claude, 1865 [1957],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 translated Henry Copley Greene, New York: Dover.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1927, New York:Macmillan. [Bernard 1865 available online]

  • Boniolo, Giovanni and Gabriele De Anna (eds.) 2006, Evolutionary Ethics an Contemporary Bi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Bowlby, John, 1990, Charles Darwin: A New Life, New York: Norton.

  • Bowler, Peter J., 1976, Fossils and Progress: Paleontology and the Idea of Progressive Evolution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New York: Science History.

  • –––, 1983, The Eclipse of Darwinism: Anti-Darwinian Evolution Theories in the Decades Around 1900,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 –––, 1990, Charles Darwin: The Man and His Influence, Oxford: Blackwell.

  • –––, 1996, Life’s Splendid Drama: Evolutionary Biology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Life’s Ancestry, 1860–1940,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 2013a, “Darwinism in Britain”, in Ruse 2013a: 218–225. doi:10.1017/CBO9781139026895.028

  • Browne, Janet, 1995, Charles Darwin: Voyaging, New York: Knopf.

  • –––, 2002, Charles Darwin: The Power of Plac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Burchfield, Joe D., 1975, Lord Kelvin and the Age of the Earth,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Burkhardt, Frederick et al., (eds.), 1985–2023, The Correspondence of Charles Darwin, 30 volum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Chambers, Robert, 1844 [1994], Vestiges of the Natural History of Creation, facsimile reprint of first edition, J. Secord (e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ambers 1844 available online]

  • Charmetant, Erin. 2013,“Darwin and Ethics”, in Ruse 2013a, 188–194.

  • Darwin, Charles Robert, 1836–1844 [1987], Charles Darwin’s Notebooks: 1836–1844, Paul H. Barrett, Peter J. Gautrey, Sandra Herbert, David Kohn, and Sydney Smith (ed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ee also the Darwin Online section on Darwin’s notebooks and reading lists.

  • –––, 1856–1858 [1974], Charles Darwin’s “Natural Selection”, Being the Second Part of his Big Species Book Written from 1856 to 1858, R.C. Stauffer (ed.), 1974,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atural Selection 1974 available online]

  • –––, 1842 [1996], “1842 Sketch On Selection Under Domestication, Natural Selection, and Organic Beings in the Wild State”, selection in Glick and Kohn 1996, 89–99.

  • –––, 1844a [1996], “1844 Essay: Variation of Organic Beings in the Wild State”, in Glick and Kohn 1996, 99–115.

  • –––, 1859 [1964], 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By Means of Natural Selection, London: Murray. Facsimile reprint, ed. E. Mayr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Origin first edition available online]

  • –––, 1860, second edition [Origin second edition available online]

  • –––, 1861, third edition, [Origin third edition available online]

  • –––, 1862, first French edition, De l’origine des espèces, Clémence Royer (trans.), Paris: Guillaumin. [Origin French first edition available online]

  • –––, 1866, fourth edition, [Origin fourth edition available online]

  • –––, 1869, fifth edition, [Origin fifth edition available online]

  • –––, 1872, sixth edition, [Origin sixth edition available online

  • –––, 1868, The Variation of Animals and Plants Under Domestication, two volumes, London: John Murray. First edition available online

  • –––, 1871 [1981], The Descent of Man, and Selection in Relation to Sex, two volumes, London: John Murray. Reprinted, ed John T. Bonner and Robert Ma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Descent 1871 available online]

  • –––, 1872, Expression of the Emotions in Man and the Animals, London: John Murray. [Expression available online]

  • Depew, David J., 2009, “The Rhetoric of the Origin of Species”, in Ruse and Richards 2009: 237–255. doi:10.1017/CCOL9780521870795.015

  • Depew, David J. and Bruce H. Weber, 1995, Darwinism Evolving: Systems Dynamics and the Genealogy of Natural Selection,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Desmond, Adrian J., 1984, Archetypes and Ancestors: Palaeontology in Victorian London, 1850–1875,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 and James R. Moore, 1991, Darwin, London: Michael Joseph.

  • –––, and James R. Moore, 2009, Darwin’s Sacred Cause: How a Hatred of Slavery Shaped Darwin’s Views on Human Evolution,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 Durant, John R., 1985, “The Ascent of Nature in Darwin’s Descent of Man”, in Kohn 1985a: 283–306. doi:10.1515/9781400854714.283

  • Ellegård, Alvar, 1990, Darwin and the General Reader; the Reception of Darwin’s Theory of Evolution in the British Periodical Press, 1859–1872, reprint of 1958 edi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Elshakry, Marwa, 2013, Reading Darwin in Arabic, 1860–1950.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Engels, Eve-Marie and Thomas F. Glick (eds.), 2008, The Reception of Charles Darwin in Europe, London/New York: Continuum.

  • Farber, Paul Lawrence, 1994, The Temptations of Evolutionary Ethic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Finnegan, Diarmid A., 2013, “Darwin and Protestantism”, in Ruse 2013a: 468–475. doi:10.1017/CBO9781139026895.060

  • Gayon, Jean, 1998, Darwinism’s Struggle for Survival: Heredity and the Hypothesis of Natural Selec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2013, “Darwin and Darwinism in France before 1900”, in Ruse 2013a: 243–249. doi:10.1017/CBO9781139026895.031

  • –––, 2015, “What Future for Darwinism?”, in Sloan, McKenny and Eggleson 2015: 404–423.

  • Gilbert, Scott F., 2015, “Evolution Through Developmental Change”, in Sloan, McKenny, & Eggleson 2015: 35–60.

  • –––, John M. Opitz, and Rudolf A. Raff, 1996, “Resynthesizing Evolutionary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Developmental Biology, 173 (2): 357–372. doi:10.1006/dbio.1996.0032

  • Gissis, Snait B. and Eva Jablonka (eds.), 2011, Transformations of Lamarckism: From Subtle Fluids to Molecular Biology, (Vienna Series in Theoretical Biology),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Gliboff, Sander, 2007, “H. G. Bronn and the History of Nature”,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Biology, 40 (2): 259–294. doi:10.1007/s10739-006-9114-4

  • –––, 2008, H. G. Bronn, Ernst Haeckel, and the Origins of German Darwinism: A Study in Transl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Glick, Thomas F. (ed.), 1988, The Comparative Reception of Darwinism, New edition with new prefac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 2013, “Darwinism in Latin America”, in Ruse 2013a: 258–263. doi:10.1017/CBO9781139026895.033

  • –––, and Elinor S. Shaffer (eds.), 2014, The Literary and Cultural Reception of Charles Darwin in Europe, London: Bloomsbury.

  • –––, and David Kohn (eds.), 1996, On Evoluti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Natural Selection, Indianapolis, IN: Hackett.

  • Gray, Asa, 1860, “Review: The Origin of Species by Means of Natural Selec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and Arts, series 2, 29: 153–184, written anonymously. doi:10.2475/ajs.s2-29.86.153 [Gray 1860 available online]

  • Haeckel, Ernst, 1868 [1876], Natürliche Schöpfungsgeschichte, Berlin: G. Reimer. Translated as The History of Creation, two volumes, London: Henry S. King.

  • –––, 1874 [1879], Anthropogenie oder Entwickelungsgeschichte des Menschen, translated as The Evolution of Man: A Popular Exposition of the Principal Points of Human Ontogeny and Phylogeny. New York: Appleton.

  • –––, 1895–99 [1901], Die Welträthsel (Riddle of the Universe). Translated by Joseph McCabe, New York/London: Harper and Brothers.

  • Harvey, Joy, 2008, “Darwin in French Dress: Translating, Publishing and Supporting Darwin in Nineteenth-Century France”, in Engels and Glick 2008: 354–374.

  • Hauser, Marc D., 2006, Moral Minds: How Nature Designed Our Universal Sense of Right and Wrong, New York: Ecco.

  • Haught, John F., 2013, “Darwin and Catholicism”, in Ruse 2013a: 485–492. doi:10.1017/CBO9781139026895.062

  • Herbert, Sandra, 2005, Charles Darwin, Geologist,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Herschel, John F. W., 1830 [1987], A Preliminary Discourse on the Study of Natural Philosophy, reprint,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erschel 1830 available online]

  • Hodge, Jonathan [M.J.S.}, 1977, “The Structure and Strategy of Darwin’s ‘Long Argument’”, British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10(3): 237. doi:10.1017/S0007087400015685

  • –––,1983a, “Darwin and the Laws of the Animate Part of the Terrestrial System (1835–1837): On the Lyellian Origins of His Zoonomical Explanatory Program”,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Biology, 6: 1–106.

  • –––, 1983b, “The Development of Darwin’s General Biological Theorizing”, in D. S. Bendall, Evolution From Molecules to Me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3–62.

  • –––, 1985, “Darwin as a Lifelong Generation Theorist”, in Kohn 1985a: 207–243. doi:10.1515/9781400854714.207

  • –––, 2009, “The Notebook Programmes and Projects of Darwin’s London Years”, in Hodge and Radick 2009: 44–72, doi:10.1017/CCOL9780521884754.003

  • –––, 2013a, “The Origins of the Origin”, in Ruse 2013a: 64–71. doi:10.1017/CBO9781139026895.007

  • –––, 2013b, “Darwin’s Book: 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Science and Education, 22(9): 2267–2294. doi:10.1007/s11191-012-9544-7

  • –––, and Gregory Radick (eds.), 2009,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Darwin, Second edition, 2009, doi:10.1017/CCOL9780521884754.

  • Hoquet, Thierry, 2013, “The Evolution of the Origin (1859–1872)”, in Ruse 2013a: 158–164. doi:10.1017/CBO9781139026895.020

  • Hösle, Vittorio and Christian Illies (eds.), 2005, Darwinism and Philosophy, Notre Dame, IN: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 Hull, David L. (ed.), 1973, Darwin and His Critics: The Reception of Darwin’s Theory of Evolution by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9, “Darwin’s Science and Victorian Philosophy of Science”, in Hodge and Gregory Radick 2009: 173–196, doi:10.1017/CCOL9780521884754.008

  • –––, Peter D. Tessner, and Arthur M. Diamond, 1978, “Planck’s Principle”, Science, 202(4369): 717–723. doi:10.1126/science.202.4369.717

  • Huxley, Thomas Henry, 1863, Evidence as to Man’s Place in Nature, London: Williams and Norgate. [Huxley 1863 available online]

  • –––, 1893, “Evolution and Ethics”, London: Macmillan. Romanes lecture.

  • –––, 1895, 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 London: Macmillan. Includes a “Prolegomena”. Parts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by Yan Fu as 天演論 (Tianyan lun), 1898. [Huxley 1895 available online] [Yan Fu translation of Huxley 1895 available online]

  • Jenkin, H. Fleeming, 1867 [1973], “[Review] The Origin of Species”, The North British Review, 46 (June): 277–318. Reprinted in Hull 1973: 303–350. [Jenkin 1867 available online]

  • Jin, Xiaoxing, 2019a, “Darwin in China, 1870–1935”, Unpublished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 –––, 2019b, “Translation and Transmutati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in China”, The British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52(1): 117–141. doi:10.1017/S0007087418000808.

  • –––, 2020, “The Evolution of Evolutionism in China, 1870–1930”, Isis 111(1): 46–66. doi: https://doi.org/10.1086/708367.

  • –––, 2022, “The Evolution of Social Darwinism in China, 1895–1930”,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64(3): 690–721. doi: https://doi.org/10.1017/S0010417522000214.

  • Johnson, Paul, 2012, Darwin: Portrait of a Genius, New York: Viking.

  • Katz, Leonard D. (ed.), 2000, Evolutionary Origins of Morality: Cross-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Exeter, UK: Imprint Academic.

  • Kelly, Alfred, 1981, The Descent of Darwin: The Popularization of Darwinism in Germany, 1860–1914, Chapel Hill, NC: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 Keynes, Richard (ed.), 2000, Charles Darwin’s Zoology Notes & Specimen Lists from H.M.S. Beagl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eynes 2000 available online]

  • Kohn, David (ed.), 1985a, The Darwinian Heritag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doi:10.1515/9781400854714

  • –––, 1985b, “Darwin’s Principle of Divergence as Internal Dialogue”, in Kohn 1985a: 245–257. doi:10.1515/9781400854714.245

  • –––, 2009, “Darwin’s Keystone: The Principle of Divergence”, in Ruse and Richards 2009: 87–108, doi:10.1017/CCOL9780521870795.008.

  • Laubichler, Manfred Dietrich and Jane Maienschein (eds.), 2007, From Embryology to Evo-Devo: A History of Developmental Evolution, (Dibner Institute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 2013, “Developmental Evolution”, in Ruse 2013a: 375–382. doi:10.1017/CBO9781139026895.048

  • Largent, Mark, 2013, “Darwinism in the United States, 1859–1930”, in Ruse 2013a: 226–234.

  • –––, 2009. “The So-Called Eclipse of Darwinism”, 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99(4): 3–21.

  • Lennox, James G., 1993, “Darwin Was a Teleologist”, Biology & Philosophy, 8(4): 409–421. doi:10.1007/BF00857687

  • –––, 2005, “Darwin’s Methodological Evolution”,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Biology, 38(1): 85–99. doi:10.1007/s10739-004-6511-4

  • –––, 2013, “Darwin and Teleology”, in Ruse 2013a: 152–157. doi:10.1017/CBO9781139026895.019

  • Lightman, Bernard (ed.), 2015, Global Spencerism: The Communication and Appropriation of a British Evolutionist, Leiden: Brill. doi:10.1163/9789004264007

  • Lyell, Charles, 1830–33 [1990], Principles of Geology, 3 vols. London: Murray, facsimile reprint, ed. Martin J. Rudwick,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 1863, The Geological Evidences of the Antiquity of Man, London: John Murray. [Lyell 1863 available online]

  • MacPherson, Ryan, 2015, Debating Evolution Before Darwinism: An Exploration of Science and Religion in America, 1844–1859, Mantako, MN: Into Your Hands Press.

  • Maienschein, Jane and Michael Ruse (eds.), 1999, Biology and the Foundation of Eth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CBO9780511609077

  • Mallet, James, 2013, “Darwin and Species”, in Ruse 2013a: 109–115. doi:10.1017/CBO9781139026895.013

  • Malthus, Thomas, 1826, An Essay on the Principle of Population, 6th edition. London.[available online]

  • Mayr, Ernst and William B. Provine (eds.), 1980, The Evolutionary Synthesis: Perspectives on the Unification of Biolog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Mivart, St. George Jackson, 1871, On the Genesis of Species, London: MacMillan [available online]

  • Moore, George Edward, 1903, Principia Ethic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E. Moore 1903 available online]

  • Moore, James R., 1979, The Post-Darwinian Controversies: A Study of the Protestant Struggle to Come to Terms with Darwin in Great Britain and America 1870–190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CBO9780511622830

  • Mullen, Pierce C., 1964, “The Preconditions and Reception of Darwinian Biology in Germany, 1800–1870”, 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 Newman, Stuart A., 2015, “The Evolution of Evolutionary Mechanisms”, in Sloan, McKenny, and Eggleson 2015: 61–89.

  • Norman, David, 2013, “Charles Darwin’s Geology”, in Ruse 2013a: 46–55. doi:10.1017/CBO9781139026895.005

  • Numbers, Ronald L., 1998, Darwinism Comes to America,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Olby, Robert C., 1963, “Charles Darwin’s Manuscript of Pangenesis”, The British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1(3): 251–263. doi:10.1017/S0007087400001497

  • –––, 2013, “Darwin and Heredity”, in Ruse 2013a: 116–123. doi:10.1017/CBO9781139026895.014

  • Ospovat, Dov, 1981, The Development of Darwin’s Theory: Natural History, Natural Theology, and Natural Selec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Pancaldi, Giuliano, 1983 [1991], Darwin in Italia: Impresa scientifica e frontiere culturali, (Saggi 248), Bologna: il Mulino. Translated as Darwin in Italy: Science across Cultural Frontiers, Ruey Brodine Morelli (trans.),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1.

  • Peckham, Morse (ed.), 2006, The Origin of Species: a Variorum Text,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reprint of 1959 edition.

  • Pigliucci, Massimo and Gerd Müller (eds.), 2010, Evolution, the Extended Synthesi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Prestes, Maria Elice Brzezinski (ed.), 2023, Understanding Evolution in Darwin’s ‘Origin’: The Emerging Context of Evolutionary Thinking, Cham: Springer.

  • Provine, William B., 1971, The Origins of Theoretical Population Genetic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Pusey, James Reeve, 1983, China and Charles Darwin, (Harvard East Asian Monographs 100),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Radick, Gregory, 2013, “Darwin and Humans”, in Ruse 2013a: 173–181. doi:10.1017/CBO9781139026895.022

  • Richards, Evelleen, 2017, Darwin and the Making of Sexual Selec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doi:10.7208/chicago/9780226437064.001.0001

  • Richards, Richard A., 2010, The Species Problem: A Philosophical Analysi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CBO9780511762222

  • –––, 2013, “Sexual Selection”, in Ruse 2013a: 103–108. doi:10.1017/CBO9781139026895.012

  • Richards, Robert J., 1987, Darwin and the Emergence of Evolutionary Theories of Mind and Behavior,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 1999, “Darwin’s Romantic Biology: The Foundation of His Evolutionary Ethics”, in J. Maienschein and M. Ruse 1999 (eds.) 1999: 113–153. doi:10.1017/CBO9780511609077.007

  • –––, 2002, The Romantic Conception of Life: Science and Philosophy in the Age of Goeth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 2005, “Darwin’s Metaphysics of Mind”, in Hösle and Illies 2005, 166–180.

  • –––, 2008, The Tragic Sense of Life: Ernst Haeckel and the Struggle Over Evolutionary Thought,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 2009, “Darwin on Mind, Morals and Emotions”, in Hodge and Radick 2009: 96–119, doi:10.1017/CCOL9780521884754.005

  • –––, 2013, “The German Reception of Darwin’s Theory, 1860–1945”, in Ruse 2013a: 235–242. doi:10.1017/CBO9781139026895.030

  • –––, 2015, “Darwin’s Evolutionary Ethics: the Empirical and Normative Justifications”, in Sloan, McKenny and Eggleson, 2015, 182–200.

  • –––, and Michael Ruse, 2016, Debating Darwi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Ruse, Michael, 1975, “Darwin’s Debt to Philosophy: An Examina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Philosophical Ideas of John F. W. Herschel and William Whewell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arles Darwin’s Theory of Evolution”, Studies in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6: 159–181.

  • –––, 2009a, “The Origin of the Origin”, in Ruse and R. J. Richards 2009: 14–14. doi:10.1017/CCOL9780521870795.003

  • –––, 2009b, Defining Darwin: Essays on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Evolutionary Biology, Amherst, MA: Prometheus Books.

  • –––, 2009c, Philosophy After Darwin: Classic and Contemporary Reading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 (ed.), 2013a, 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Darwin and Evolutionary Though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CBO9781139026895

  • –––, 2013b, “Evolution before Darwin”, in Ruse 2013a: 39–45. doi:10.1017/CBO9781139026895.004

  • –––, 2013c, “The Origin of Species”, in Ruse 2013a: 95–102. doi:10.1017/CBO9781139026895.011

  • –––, and Robert J. Richards (eds.), 2009,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he “Origin of Speci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CCOL9780521870795

  • Secord, James A., 2000, Victorian Sensation: The Extraordinary Publication, Reception, and Secret Authorship of Vestiges of the Natural History of Crea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Shen, Vincent, 2016,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the Case of Introducing Darwinian Evolutionism into China”, Universitas: 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 43: 3–25.

  • Sloan, Phillip R. 1986, “Darwin, Vital Matter, and the Transformism of Species”,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Biology, 19 (3): 369–445. doi:10.1007/BF00138286

  • –––, 1999, “From Natural Law to Evolutionary Ethics in Enlightenment French Natural History”, in Maienschein and Ruse 1999: 52–83. doi:10.1017/CBO9780511609077.004

  • –––, 2009a, “The Making of a Philosophical Naturalist”, in Hodge and Radick 2009: 21–43, doi:10.1017/CCOL9780521884754.002

  • –––, 2009b, “Originating Species: Darwin on the Species Problem”, in Ruse and R. J. Richards 2009: 67–86. doi:10.1017/CCOL9780521870795.007

  • –––, Gerald P McKenny, and Kathleen Eggleson (eds.), 2015, Darwi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Nature, Humanity, and God, Notre Dame, IN: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 Smocovitis, Vassiliki Betty, 1996, Unifying Biology: The Evolutionary Synthesis and Evolutionary Biolog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Sober, Elliott, 1984, The Nature of Selection: Evolutionary Theory in Philosophical Focu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Spencer, Herbert, 1864, Principles of Biology, London: Williams and Noegate. [Spencer 1864 available online]

  • Stamos, David N., 2003, The Species Problem: Biological Species, Ontology, and the Metaphysics of Biology, Lanham, MA: Lexington Books.

  • –––, 2007, Darwin and the Nature of Species,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 Swetlitz, Marc, 2013, “Judaism, Jews, and Evolution”, in Ruse 2013a: 493–498. doi:10.1017/CBO9781139026895.063

  • Theunissen, Bert, 2013, “The Analogy between Artificial and Natural Selection”, in Ruse 2013a: 88–94. doi:10.1017/CBO9781139026895.010

  • Todes, Daniel Philip, 1989, Darwin Without Malthus: the Struggle for Existence in Russian Evolutionary Thought, New York an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Vorzimmer, Peter J., 1970, Charles Darwin, The Years of Controversy: The Origin of Species and Its Critics, 1859–1882,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 Wallace, Alfred R., 1858, “On the Tendency of Varieties to Depart Indefinitely from the Original Type”, in Glick and Kohn 1996, 335–345.

  • –––,“The Origin of Human Races and the Antiquity of Man Deduced from the Theory of ‘Natural Selection’”, Journal of the Anthrop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2: clviii–clxxxvii. doi:10.2307/3025211

  • Waters, C. Kenneth, 2009, “The Arguments in the Origin of Species”, in Hodge and Radick 2009: 120–144, doi:10.1017/CCOL9780521884754.006

  • Whewell, William, 1837, History of the Inductive Sciences, from the Earliest to the Present Times, three volumes, London: Parker.

  • –––, 1840, The Philosophy of the Inductive Sciences, London: Parker. [Whewell 1840 available online]

  • –––, 1858, Novum Organon Renovatum, Being the Second Part of the Philosophy of the Inductive Sciences, thirrd edition, London: Parker. [Whewell 1858 available online]

  • White, Roger M., M. J. S. Hodge, and Gregory Radick, 2021, Darwin’s Argument by Analogy: From Artificial to Natural Selec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Wilkins, John S., 2009, Species: a History of the Idea,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Yang Haiyan, 2013, “Encountering Darwin and Creating Darwinism in China”, in Ruse 2013a: 250–257. doi:10.1017/CBO9781139026895.032

  • Yan Fu, 1898, Tianyan lun, translation of Huxley 1895, [available online]

  • Young, Robert M., 1985, Darwin’s Metaphor: Nature’s Place in Victorian Cultur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adaptationism | altruism | altruism: biological | animal: cognition | animal: consciousness | biology: philosophy of | comparative cognition, methods in | creationism | Darwinism | evolution: concept before Darwin | evolution: cultural | fitness | genetics: ecological | life | morality: and evolutionary biology | moral sentimentalism | natural selection | natural selection: units and levels of | Newton, Isaac: philosophy | species | Spencer, Herbert | teleology: teleological notions in biology | Whewell, William

Acknowledgments

The author wishes to acknowledge the valuable comments on this version of the article by David Depew, Gregory Radick, M. J. S. Hodge, Alan Love, and Xiaoxing Jin. Additional comments were made on an earlier version by Michael Ruse, Robert J. Richards, Edward Zalta, M. Katherine Tillman, and the anonymous reviewers for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I am particularly indebted to Dr. Xiaoxing Jin for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his substantial doctoral work and subsequent research on the reception of Darwinism into China. Responsibility for all interpretations is my own.

Copyright © 2024 by Phillip Sloan <sloan.1@nd.edu>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