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现代哲学中的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 primary and secondary qualities in early modern philosophy (Martha Bolton)

首次发表于 2022 年 6 月 1 日星期三

许多哲学家认为,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之间存在重大差异,但对其基础存在分歧。我们可能认为,我们感知到的事物具有一些基本性质,这些性质是以下几个方面的确定或程度:大小、形状、延伸、持续时间、运动、位置、颜色、味道、气味、声音、热度、寒冷以及触觉性质,如硬度、柔软度、粗糙度和光滑度。前六个(有时还包括固体性和数量)被称为“第一性质”;粗略地说,它们被认为是对象的真实客观属性,并且可以明确地知道。其余的被称为“第二性质”,据说在某种程度上——形而上学上、认识论上、语言上——是派生的,不完全真实,或者在其他形而上学上是脆弱的;或者是误导性的、主观的、模糊的,或者在其他方面不明晰。这些列表映射了这种区分的范围,而这一理论解释了其基础。

这个区别假设我们通过感官感知到的事物是独立于心灵的物质对象或物质,它们具有性质和数量,有关系,并参与事件。这个区别的基础来自于追求了解自然界中存在的东西,为了我们的目的管理它,并获得关于它的理论解释性知识的古老尝试。它们位于宇宙的物质和结构方面,感知心理学以及它们的交叉点。约翰·洛克(John Locke)著名的区别在 17 世纪有明显不同的变体,并且所有这些变体都存在争议。其他版本在 18 世纪得到提出和辩论。虽然在唯心主义的全盛时期,这个区别不再引起太多兴趣,但在 20 世纪中后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最近,可以追溯到 17 世纪的关于颜色的问题成为了焦点。(参见 M. Wilson 1992 关于 20 世纪辩论的早期现代遗产。另请参阅有关颜色、听觉感知和触觉的条目。)

与其试图建立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的规范教义,不如承认 17 世纪变体之间的密切时间和概念联系,以及基于开普勒对哥白尼天文学的修正所激发的创新的非亚里士多德主义的物质和感知理论。本文考虑了对最近分析哲学产生最大影响的 17 世纪和 18 世纪版本。这种限制有两个原因。首先,历史辩论是微妙的,并且可以有几种解释;比较有助于集中它们所要回答的问题。其次,关于特定次要性质的最新研究受到多种哲学运动和哲学与科学之间关系的不断变化的影响,这些影响无法在此适当考虑(参见 Ross 2015)。本条目使用以下符号约定:“PQ”代表“第一性质”;“SQ”代表“第二性质”;其他标识以明显的方式形成。一个第一性质或第二性质的名称通常用于指示同类型的所有性质,例如,“红色等”表示红色和其他次要性质。


1. 古代先驱

历史学家常常说,17 世纪的 P/SQs 区分的倡导者是从古希腊的原子论者 Leucippus 和 Democritus 那里得到的。这一观点的证据来自 Democritus 的作品片段,例如:

按照约定,甜的,按照约定,苦的,按照约定,热的,按照约定,冷的,按照约定,颜色;但实际上是原子和虚空。(Taylor 1999: 9)

C. C. W. Taylor(1999: 175–9)是认为这与现代 P/SQs 的区分相对应的学者之一,但归因是有问题的。的确,原子的性质与按照约定的事物(包括一些 SQs)有明显的区分,但问题在于按照约定的事物的范围在片段中没有具体说明。其他学者引用古代的证言,表明它的意思是包括一切通过感知所理解的事物(Lee 2011: 21–8; Pasnau 2007)。如果是这样,古代的区分并不对应于可感知的 SQs 和 PQs 之间的划分。由于片段的文本背景现在已经不可知,而关于它的古代证言也存在冲突,因此很难得出明确的解释(Pasnau 2007)。

原子论者的理论,然而,与 17 世纪性质划分的一个重要流派的精神相一致。古人认为,现实只能通过理智来把握。他们接受了巴门尼德斯关于变化的可理解性的两个限制条件——一物不能从多物而来,多物也不能从一物而来;他们旨在构建一个在这些限制条件下变化是可能的,并且对不符合规范的变化经验进行解释的形而上学系统(Taylor 1999: 160–4)。阿那克萨戈拉斯和恩佩多克勒斯共享一种在这些限制条件下解释一种变化的策略:基本事物,可以被构想为四大元素或物质和性质,严格来说并不开始或停止存在;但物质的状态或关系,可以被构想为混合或分离,具有一种有限的或相对的存在。勒克西普和德谟克利特采取了类似的观点:在虚空中运动的原子始终存在;它们是不可分割的,永远不会沿着共同的边界融合,但苦、甜等是由原子的聚集体通过约定或相对地产生的(Taylor 1999: 160–175)。原子和虚空是对可理解性问题的一种先验解决方案。一些后来的 P/SQ 区分的拥护者,例如伽利略和笛卡尔,认为理智提供了关于事物本质的先验知识。但是,尽管后来的区分变体试图解释物质内在的潜力以及变化是如何被调节的手段,但这些问题并没有被提出为对可理解性的巴门尼德斯挑战。目标实际上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物质是潜力和意外和实质性变化的二分理论。巴门尼德斯对现代形而上学的影响是复杂的,但作为一个群体,P/SQ 学说的拥护者很少表现出除了坚持 ex nihilo nihil fit 之外的任何影响。 虽然原子论在 17 世纪初很普遍,但通常与亚里士多德的元素理论相结合(Kargon 1964)。LoLordo(2011)认为,加森迪对伊壁鸠鲁原子论的改编没有区分 PQ 和 SQ。

2.伽利略·伽利雷

2.1 第一个已知的关于 P/SQ 区分版本的论证

就我们所知,性质的原理是由伽利略·伽利雷首次提出的。他是一位颠覆传统的自然哲学家,认为“自然之书以数学之语书写”(伽利略 1623 [2008: 179–83]; 克伦比 1972)。伽利略在《测量者》(1623)的一节中辩论了这个区别。当被问及为什么他认为运动可能是热的原因时,他提供了一个非技术性的例子,展示了他独特的回答自然哲学问题的方法。这种一般方法依赖于智力、思维实验、关于可量化事物的假设,以及对可能证明它们真实性的测量的感知(克伦比 1972: 72–4, 81–7; 皮科利诺和韦德 2008,各处)。论证如下。我们无法想象一个没有确定形状、大小、位置、运动/静止和数量的物质实体;我们也无法想象物体与这些属性中的任何一个分离。伽利略称它们为物质的“第一性质”。相比之下,我们不必认为一个物体有颜色、味道、香气或发出声音;如果我们缺乏感官,智力和想象力可能永远不会想到它们。

因此,从它们似乎存在的主体的角度来看,[这些东西] 只是空洞的名字,它们只存在于感知的身体中...如果将动物移除,那么所有这些性质都会被消灭。(伽利略 1623 [2008: 185])

第一性质对于物体是必不可少的;味道、气味等对于物体来说是非必要的,而感官能力对于味道等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没有感官系统的情况下,就没有味道等。

通过思维实验来详细阐述了这个论点。假设你用手触摸大理石雕像和人体。手只是触摸并在这两个物体上移动,但当触摸到有生命的身体时,会感受到不同的感觉,这取决于触摸的位置;例如,当手接触到脚底或手臂的凹陷处时,会产生一种痒的感觉。论点继续说:“这种感觉完全是我们自己的,而不是在手中……说手除了运动和触摸之外还具有刺痒的能力,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论点继续说:刺痒的感觉完全存在于感受到它的生物体内;刺痒只有在被感受到时才有实际存在;因此,如果将有感知能力的生物体移除,刺痒只是一个空洞的名字;所以口味等“可能具有类似但不更大的实际存在”(伽利略 1623 [2008: 185–6])。

2.2 关于口味等肉体原因的假设

基本假设是,身体只需要确定的大小、形状等,就能在具有敏感器官的生物中引起味觉等感觉。没有耳朵、舌头和腋下的皮肤,就没有声音、味道或痒感,只有各种形状、运动等。[1] 特别是,一些物体不断分解成微小的粒子;其中一些升起,进入鼻腔,开始一个以气味结束的过程;其他物体落在舌头表面,与唾液混合,最终产生味道;弥漫在空气中的微小振动与耳膜接触,与其他器官连接,产生声音;最后,火中发现一种特殊的火粒子,通过身体的毛孔运动,使我们感到温暖。许多观察结果支持这些假设(加利略 1623 [2003: 188–9])。思想实验证明了这种解释的可能性。假设的两个特点尤为重要。首先,它勾勒出自然哲学的解释方案,其中 PQ 和 SQ 的区别起着重要作用(克伦比 1972: 80–7)。其次,它暗示 SQ 不是由引起它们的物体所在,而是存在于有感知能力的身体内——是无感知物体对有生命体的感官器官的机械影响的结果。Piccolino 和 Wade(2008: 1218–19, 1319–21)将加利略描绘为后来由赫尔曼·赫尔姆霍兹提出并目前在神经心理学中追求的解释方案。 (关于赫尔姆霍兹对 P/SQ 区别的版本,请参见 Hatfield 2011。)

2.3 一种非亚里士多德式的感官认知功能解释

认为味道等是存在于无生命体中的性质的错误归咎于我们使用语言的方式,而不是我们的感官。似乎我们给那些我们知道存在于物体中的第一感受命名,并且我们也给我们的第二感受命名。这使我们相信后者的名称与前者的名称一样适用于物体。根据伽利略的观点,以这种方式使用第二感受的名称没有任何意义。这对传统的亚里士多德式的学院派感知理论构成了挑战。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有感知能力的生物的本质保证了它们在我们这样的环境中获得感知知识。需要一些小心,但通常不需要特别的努力。根据伽利略的理论,许多感知是由不可感知的粒子引起的,这些粒子的性质并不容易知道。当火使我们感到温暖时,感受到温暖很容易,但引起这种感觉的粒子的快速运动必须通过严谨的自然哲学研究方法的有效运用来发现。

伽利略特别反对亚里士多德立场的两个原则:数学只是偶然适用于物质事物,以及适当和共同可感知的教义。适当可感知是指只能被一个感官直接感知的对象——颜色只能通过视觉感知,声音只能通过听觉感知等。感官及其适当对象被认为彼此适应,因此使用该感官很少导致对其特殊性质的错误感知。相比之下,共同可感知——大小、形状、运动/静止——被多个感官直接感知;因此,我们对它们可能会犯更多错误。伽利略的反对重新构想了使身体感知真实或欺骗的条件。(Crombie 1972: 74–9; Piccolino & Wade 2008: 1312–15)他认为,身体的外观对应于导致其的身体性质;哲学无法说明各种外观与我们感知到的对象的属性之间的关系,而需要自然哲学的技术方法。例如,为了避免被一半浸在水中的桨的破碎视觉外观所欺骗,我们需要找到外观的物理原因。这将表明视觉外观是正确的。根据伽利略的认识论,我们应该假设外观不展示其原因的属性,而是某种我们可以从中推断出它们的东西。

3. 伦勃朗·笛卡尔

3.1 区分的根源

笛卡尔没有明确区分 P/SQs,但他所坚持的熟悉的教义指向了一个区分。他认为他的机械论的物质和运动理论可以解释物质世界中的一切(CSM 1.285; AT 8.323)。他认为身体和心灵是各自可以独立存在的物质(CSM 2.54; AT 7.78)。根据他的观点,对连续延伸以及其部分的大小、形状、位置和局部运动的认识是人类智力或心灵的先天知识(CSM 2.44; AT 7.63)。相比之下,我们只能在身体的帮助下认识 SQs(CSM 1.217; AT 8.33–4)。这些教义中隐含的笛卡尔的 P/SQ 区分有三个根源:

  • 这对笛卡尔的认识论和心理学至关重要的思想理论,

  • 有限物质的统一性。

  • 一个人的复合统一体。以下是简要解释。

3.1.1 思想

在《冥想》中,思想被称为一种“像图像一样”的心理行为(CSM 2.25; AT 7.37)。大多数学者认为,这意味着思想是表象和有意识的:我们熟悉它们,并且它们引导思维指向其他事物(M. Wilson 1978: 102–103; 1992: 69–83;)。理解任何事物(实际或可能的)就是对它有一个思想(CSM 2.2.25–26; AT 7.37)。《冥想》用客观存在的方式阐释了意向性:太阳的思想是太阳“以其对象通常存在的方式存在于智力中”(CSM 2.75 and 27–8; AT 7.103 and 40; CSM 1.198, note 1)。正如笛卡尔所说,思想代表事物(例如,CSM 2.28; AT 7.40):一个思想代表一个对象是 F,当且仅当它将对象表示为 F(CSM 2.145–6, 163; AT 7.207, 234)。这种表象可以是感官的或智力的(CSM 2.126, 127–8; AT 7.179, 181):它的认知价值可以从清晰和明确到混乱或模糊(例如,CSM 2.29–30; AT 7.43; CSM 1.207, 317; AT 8.22–3, 33–34)。

3.1.2 物质-性质(模式)关系

笛卡尔一般认为:如果存在某个特定的性质或情感,它必须存在于使其存在的物质中(CSM 2.114; AT 7.61; CSM 1.210; AT 8.25)。物质必须具有使这个特定性质存在以及该范围内的任何其他性质的能力(CSM 2.124; AT 7.76)。该范围由其主属性或本质确定:物质的所有性质(或模式)都与其本质相关联,没有本质就无法理解(CSM 1.210; AT 7.25; CSM 2.54; AT 7.78)。因此,物质的本质和所有可能存在于其中的性质具有相互依赖的概念关系(Bolton 2013: 65–6)。学者们以几种方式描述这种关系,例如一个隐秘性质与其已知效应之间的关系(Malebranche 1674–75 [1980: 622]),金的原子结构与其可感知和实验室性质之间的关系(Rozemond 1998: 92; Beck 1965: 118–22),以及一个绝对事物与其限制之间的关系(Downing 2011: 122–25)。但是 Secada(2000: 190–94)引用了一封笛卡尔在信中提到的关系,这是两个具体事物之间更一般关系的一个实例,其中一个事物由另一个事物决定(给霍布斯的梅尔森信,1641 年 4 月 21 日,CSM 3.178–9; AT 3.355)。Secada(还有 Bolton 2013)得出结论,这种关系应该被理解为最高级别的可确定性与其确定性之间的关系。

3.1.3 心灵和身体的结合

除了自然的统一性(物质)之外,笛卡尔还承认“组成的统一性”,例如,同一动物机器的肉和骨骼(CSM 2.285,157;AT 7.423,222)。其他例子包括老鼠、人体和人类。这些东西是 ens per se:虽然它们有可以存在于它们之外的部分,但这些部分被认为是不完整的。因此,心灵/身体的统一性足够强大,可以将从身体分离出来的心灵标记为不完整(给 Regius,1641 年 12 月;CSM 3.200;AT 3.461)。Brown 和 Normore(2019 年:52-60)认为,具有这种地位的事物具有笛卡尔所称的“真实和不变”的性质(以下简称“TIN”)。具有 TIN 的任何事物都有现实中的基础,这一点可以通过它成为可证明真理的主题来体现;物质的性质、几何实体和上帝在第五冥想中提到(CSM 2.44-5;AT 7.63-5),并且据说这适用于笛卡尔动物(与 Burman 的对话,1648 年 4 月 16 日;CSM 3.143-4;AT 5.160)。具有 TIN 的事物的双条件测试是具有一个属性,该属性是由其所有成分的连接而产生的(CSM 2.84;AT 7.118;Brown 和 Normore 2019 年:55-60)。也就是说,复合体具有一些属性,这些属性不属于其任何一个部分,就像飞马的情况一样。例如,一个内接于正方形的三角形具有一个三角形本身没有的属性,即具有一个面积是包围它的正方形的一半的属性(CSM 2.83-4;AT 7.117-18)。笛卡尔认为心灵和身体的结合具有一个 TIN,如果知道的话,可以解释人类具有欲望、情绪和颜色感觉等(CSM 1.208-9;AT 8.23)。

3.2 问题

近期二级文献中关于笛卡尔的 P/SQ 区分有四个突出的问题:

  • 他如何表明我们感知到的 SQs 并不属于身体

  • SQs 的形而上学地位

  • SQs 的观念是仅仅(非有意识的)呈现还是有意识的,如果是后者,它们的内容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

  • 智力如何通过与 SQs 进行比较来影响对 PQs 的感知。

3.2.1 一个论证,即我们感知到的物体与 SQs 不相似

学者们很难找到一个论证,声称热量等我们感知到的东西不在物体中存在。有人认为他最好的论证是他的机械主义理论的可理解性、简单性和解释充分性(CSM 1.284–86, 288; AT 7.121–123, 326)。但它只有在与奥卡姆剃刀所表达的规范相结合时才是确凿的。(Downing 2011: 113–14)。另一个问题是笛卡尔写道,他的机械主义物理学解释了光、热等的性质,因为他预设它们“只存在于我们的感官中...而不是我们通过感官感知到的物体中”(致 Chanut 的信,1649 年 2 月 26 日;CSM 3.369; AT 5.291–2)。笛卡尔不会提出解释充分性的论证,除非他有一个独立的论证来支持这个预设(有关不同的分析,请参见 Downing 2011: 114)。

它可能看起来《沉思录》提供了这样一个论证。它指出,我们对一般思想的最常见错误在于判断它们与我们外部的事物相似(CSM 2.26;AT 7.37)。一些学者认为这是对亚里士多德式实在论的攻击,但这个论证是难以捉摸的。问题在于上下文表明,假设相似性是一种认识上的错误,但不一定是事实上的错误(例如,CSM 2.57;AT 7.82-3)。也就是说,做出这种假设是同意我们没有理由认为是真实的事情;但它可能仍然是真实的。关于 SQ 的感知实在论暗中被抛弃了,但所考虑的对手是那些在儿童时期形成了依赖于感官并从未反思其对获取真实信念的价值的认识立场。(关于笛卡尔怀疑方法的这种解释,请参见帕特森 2007 年。)

Lisa Downing(2011 年:115-17)认为《哲学原理》(以下简称《原理》)的第一部分,第 66-71 条为笛卡尔可能心中有数但从未陈述的先验论证提供了基础。这些条款解释了我们对颜色的清晰和明确的感知,我们可能错误地对其进行判断,以及我们可以无误地对其与物体的关系进行判断。根据《原理》1.71,热、颜色等感觉“不代表我们思想之外的任何东西”(CSM 1.219;AT 8.35)。基于此,Downing(2011 年:118-28)构建了一个有效的论证,以表明我们感知到的 SQ 的思想不能存在于具有主属性延伸的物质中。但她认为,这种限制过于苛刻,因为它排除了力量和惯性等模式,并且它是一种无法应用于具有主属性思想的物质的属性-模式关系模型。

3.2.2 SQ 的形而上学地位

一些学者认为,例如,根据第一原理 1.70-71(Vinci 1998: 199-200; MacKenzie 1990: 114-16),热量实际上只是一种感觉。然而,科学著作提供了关于光和颜色的机械主义解释,认为它们是无感知粒子的特定运动,并暗示其他性质也是微观物理结构(例如,光学,CSM 1.153, 155-6; AT 8.84-5, 88)。Cottingham(1990: 237-38)等人引用了一段可能将可感知性质与因果倾向等同起来的文本(CSM 1.285; AT 8.323),[3] 但 Wolf-Devine(1993: 46-8)有力地辩称该段落指的是机械主义的微观结构。其他评论家认为,笛卡尔在颜色的心理和物理观点之间摇摆不定,或者他的理论不一致(M. Wilson 1992: 228, 234; Wolf-Devine 1993: 46-8)。然而,还有几种更宽容的解释可以同时容纳两者。根据 Atherton(2004)的观点,笛卡尔对某些学院派教义的反对促使了一种关于颜色的分裂理论,其中包括机械主义的生理学解释和心理学的感知理论。她认为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将本质上的二元论感知理论的各个部分统一起来。根据 Nolan(2011a)的观点,笛卡尔对 SQs 是名义主义者:它们是从经验中抽象出来的,没有 de re 对应物。它们是我们用来指称某些思想和某些身体模式的名称。然而,似乎应该将 SQs 的地位理解为在我们这样的环境中在心灵和身体的结合中出现的实体(参见 Alanen 2005: 147-164; 还有 Brown & Normore [2019: 185-6],他们认为结合是一个主语的谓词,没有提到 SQs)。这种对 SQs 的看法在《原理》第一部分中是明确的(CSM 1.208-09; AT 8.22-23)。

3.2.3 SQs 的意向性

笛卡尔反复说,我们错误地认为由 SQs 的思想所代表的事物类似于这些思想。思想能够代表事物,但却可能对它们的本质产生误导吗?这个问题在《第三冥想》中关于“实质上错误”的思想的评论中变得尖锐。这是一种非判断性的错误,“当思想将非事物表示为事物时”发生;例如,关于热和冷的思想并不能让我们知道其中一个是否是另一个的缺乏,两者都是缺乏,还是两者都是积极的。因为不能有一个不是有意义的思想,或者关于某事物的思想,将其表示为积极的应该被称为错误的(CSM 2.30;AT.7,43-44)。阿尔诺德反对笛卡尔的理论,认为 X 在思想中客观存在,而不是它本身;如果 X 的思想在实质上是错误的,那么它就不是 X 的思想(CSM 2.145-46;AT 7.206-07)。笛卡尔的回答中有三个观点是相当清楚的。首先,实质上的错误与思想与其对象之间的关系无关,而与使对象以一种不能让我们判断其对象是缺乏还是积极的方式出现的心理操作有关(CSM 2.162-3;AT 7.232)。其次,SQs 的思想是混乱和模糊的;它们涉及到常常被错误地认为是思想所代表的对象的感觉。第三,笛卡尔同意阿尔诺德的观点:例如,冷的思想不能将冷表示为它本身不是的东西(CSM 2.164;AT 7.234;有关不同的解释,请参见 M. Wilson 1978:114-16)。总之,颜色等的思想是混乱的。它们提供了错误的机会,但并不是错误的表达(Hatfield 2011:143-148)。学者们对如何以一种内部一致的方式解释这些文本存在分歧。有两种基本观点:

  • 颜色等是非有意义的感觉;

  • 颜色等的思想是有意义的,但是混乱或模糊的。

SQs 是非意图的感觉

几位学者敦促,在笛卡尔的考虑中,SQs 是没有代表性内容的感觉(M. Wilson 1978: 114–16; Vinci 1998: 196–98, 199–200; MacKenzie 1990)。这是基于第一原理和第二原理,它们说颜色等在被视为纯粹感觉时是清楚知道的,如果我们判断在我们身上引起这些感觉的物体中有一些我们不知道的性质,我们不会犯错误。但是,如果这些文本暗示这些观点只代表我们清楚知道的东西,那么这些文本将标志着一个改变的想法。下一节提到的学者是那些不相信笛卡尔在第三冥想和与阿尔诺的交流中放弃了 SQs 观念的人之一。

SQs 的观念是有意图且混乱的

持这种观点的支持者需要解释两件事情:这些观念的有意对象是什么,以及导致停止于误传的混淆的来源是什么。文献中提供了几种精心制定的解释,但在这里只能提供简要描述。

  • SQ 观念本质上或表现上不代表身体的修改,但一些文本暗示它们外在地代表我们环境中的事物,如它们的原因(M. Wilson 1990 [1999]; Schmaltz 1992)。请参阅 De Rosa(2010: 69–93)进行批判性讨论。

  • Simmons(2001)认为 SQ 的观念具有目的-语义内容。它们代表对感知者有益或有害的外部世界中的事物。这一观点受到 Detlefsen(2013a)和 De Rosa(2010)的批判性讨论。

  • De Rosa (2010: 117–61)认为颜色的概念有两个组成部分:一个是由身体和心灵的相互作用引起的显性现象呈现,另一个是对外部实体引起的潜在清晰和明确的概念。这个概念误代表了它所代表的实体,因为代表性方面是潜在的。请参阅 Paul 和 Morrison(2014)进行批判性讨论。

  • Lilli Alanen(2003: 147–164)对物质上错误的概念提供了全面、复杂和微妙的解释。在广义上考虑,这种解释有两个特点可以在这里提到。一般来说,感官的概念代表了心灵/身体结合中包含的元素和事件,并且通过统一心灵和身体的复杂关系来实现这一点。在这个意义上,它们是本质上具有代表性的,并且由于这种结合对我们来说是不可理解的,所以它们是不可消除的混淆的。此外,感官的概念是引起它们的外部对象的标志,告知我们它们的存在、变化以及对我们的影响。在这个能力上,它们具有对我们来说是不可理解的外在内容。第二点是感官的概念包括在童年时期积累的感觉和未被注意到的判断;其中一些判断将性质归因于它们所没有的对象。在这方面,SQs 的概念,也许还有一些 PQs 的概念,是物质上错误的。

  • Gary Hatfield(2013 年:138-148)提供了另一个全面而微妙的解释。在这里,我们可以勾勒出三个要点。颜色等的概念本质上是表象的;它们通过类似性来表象,这种类似性在现象上是无法识别的,但在形而上学和自然哲学的帮助下可以理解。它们明显地表象外部物体具有颜色,例如红色,而且它们隐晦地表象物体的微结构模式。因此,它们符合《第四次回答》中关于物质虚假的解释,即它们提供了错误信念的机会,同时仍然将它们的对象表象为它们本来的样子。这与相关文本相符,但我们所感知的 SQ 之间的所谓类似性与不可感知的粒子运动的构型之间的关系可能会让人难以置信。

3.3 通过与 SQ 的比较,智力参与了对 PQ 的感知知识

一个相关问题是智力是否参与了对 PQ 的感知知识,但不参与对 SQ 的感知。有两个主要观点:

  1. 感知第二性质仅涉及感官能力,而感知 PQs 则利用智力提供的知识(M. Wilson 1993 [1999: 26–40]; Maull 1980: 31 and 33);

  2. 智力和感知能力在产生 PQs 和 SQs 的感知中都起着重要作用(Simmons 2003; Ortín Nadal 2019)。

3.3.1 感知知识是分叉的

第一立场的倡导者指出几个文本:

  • 一般来说,感官观念是由一个具有我们在物质实体中明确感知到的所有性质的物质引起的证据;明确而清晰的感知是智力的(CSM 2.55; AT 7.80; CSM 1.223; AT 8.40–41);

  • 感知的实用非理论目的(CSM 2.57; AT 7.82–3; CSM 1.224; AT 8.42);

  • 我们通过自然几何学来看到距离的理论(光学,CSM 1.170; AT 6.137–80);

  • 我们以完全不同的方式了解物体的 PQ 和 SQ 的学说:“我们对物体具有形状的认识比对其具有颜色的认识更清晰”(CSM 1.18–9; AT 8.34)。

相反,批评者指出,这些段落中大部分涉及一般感知特征,而唯一的例外是一个根本不适用于感官知识的段落。

  • 特定事物的特定形状的感知比我们对于形状等存在于我们感官观念的原因的知识更不确定(CSM 2.27, 55, 57; AT 7.39, 80, 83);我们对太阳的大小和距离会犯错误。

  • 总的来说,感官知觉具有实用目的(CSM 2.57; AT 7.82–3)。

  • 我们对距离的最初视觉观念,就像我们对所有感知性质的最初观念一样,是松果腺内外运动的直接影响(Optics, CSM 1.167; AT 6.130; Hatfield 2015)。

  • 我们对 PQ 的知识的更大清晰度不是通过感知而是通过对我们对有形物质及其模式的先验性性质的反思来体现的(Ortín Nadal 2019: 1129–31)。

3.3.2 感知知识是统一的

支持第二个立场,西蒙斯(2003 年)基于《第六回答》(CSM 2.294–96; AT 7.437–39)中定义的三个感官反应等级以及《光学》和《论人》中关于形成儿童早期经验的操作的生理和心理解释,构建了一个论点。简言之:第一级感官参与始于颗粒对感官器官的冲击,并包括其所有的生理效应;第二级包括心灵与具有感官器官的身体结合而产生的直接效应;第三级,也是第一个涉及智力的级别,包括我们在童年时习惯于对外界事物做出的所有“判断”(CSM 2.295; AT 7.437)。西蒙斯认为,早期的科学作品将两种判断归因于智力——那些错误地投射相似性的判断和那些构建感性事物外观的判断。她发现后者是将品质的感觉与从记忆中提取的图像联系起来的联想认知行为(西蒙斯,2003 年:554;关于图像和智力,参见给默桑信的信,1641 年 7 月,CSM 3.186; AT 3.395)。在笛卡尔后期的哲学作品中提倡的清晰而明确的感知模式几乎无法适应构建图像和未经深思熟虑的判断的幼儿智力(关于智力操作的多样性,参见西蒙斯(2003 年:565–75, 77–8)。结果是,对世界的感知特征包括 PQs 和 SQs,其目的是实践性的而非科学性的(CSM 2.57–8; AT 7.83; CSM 1.223–4; AT 8.41–42)。一旦我们对物体的本质和性质获得了清晰而明确的先验感知,我们就无法想象一个物体如何与色彩等感官呈现相似。

根据 Ortín Nadal(2019:1129-1132)的说法,这两种类型的性质之间的根本区别不在于 SQ 的思想提供了更多的错误材料;在感知中,这两种类型的具体思想都可能对特定的物理原因进行错误的描述。它们在我们对它们的原因可能犯的错误方面有所不同。判断一个物体是否类似于颜色的感觉是对物质性质的本质的错误判断,而对于特定对象的确定性 PQ 的错误判断仍然意味着我们知道它具有可确定的性质。

4. 罗伯特·博伊尔

罗伯特·博伊尔的变种更多地属于科学哲学而不是感知理论。它是他所推崇的微粒自然哲学(以下简称“CT”)的一部分。他是一位热衷于实验的作者,也是伦理学、神学、自然宗教以及炼金术和机械自然哲学的作品的多产作者(Stewart 1991:xi-xii,xv-xvi;Anstey 2000:9)。博伊尔强烈反对在自然哲学中引入形而上学和逻辑实体(Boyle 1666 [1991:3,8,22,28];Stewart 1991:xiii)。他的目标是苏亚雷斯的真实性质和学院派的偶然性和实质形式。前者,根据博伊尔的理解,是自然存在于物质实体中但具有独立的因果力量的实体(参见 Boyle 1666 [1991:21-2])。博伊尔避免了分裂机械主义者的有争议的形而上学教义,如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先天运动、笛卡尔的本质和物体部分的无尽实际分离(1666 [1991:7-8])。根据 CT,可观察的物体由非常小的相对稳定的微粒组成,这些微粒由在自然界中很少分离的紧密结合的部分组成(Anstey 2000:10-11,43-4)。

伯尔的自然哲学中最著名的作品是《根据微粒哲学的形式和性质的起源》(1666 年)(以下简称“OFQ”)。OFQ 的很大一部分致力于报告旨在显示 CT 优于其学院派和化学竞争对手的实验(OFQ [1991: 18];参见 Boyle 1674)。根据理论部分,物质是一个延展的不可渗透的物质,上帝通过符合偶然法则的运动添加了进去。局部运动是自然变化的“主要因素”(OFQ [1991: 19]),将物质分成部分,每个部分都由确定的大小、形状和局部运动修改。相应的可确定的修改与物质的每个部分都是不可分割的,并被称为“第一性质”,因为它们是简单、原始且足以推导出所有性质(OFQ [1991: 97])。纹理是第四个主要修改,是物体微粒部分的配置,即相互定向和顺序(OFQ [1991: 30])。纹理由许多不可感知的微粒的主要感受共同组成,它们共同形成了一种新的修改,没有一个微粒本身具有这种修改,就像笛卡尔的 TINs 一样。所有四个主要感受都是内在属性。伯尔称它们为“机械感受”(以下简称“MAs”),因为他说,机器的操作通常是通过它们来解释的(OFQ [1991: 18–21])。OFQ 的声明目标是通过实验证明,几乎所有种类的性质都可以通过物质代理产生,这些物质代理仅凭借自身部分的运动、大小、形状和设计。(OFQ [1991: 17])

to make it probable by experiment … that almost all sorts of qualities … may be produced … by corporeal agents … that work [only] by virtue of motion, size, figure, and contrivance of their own parts. (OFQ [1991: 17])

性质是一种不同类型的实体:因果能力和大部分情况下是两个物体之间的关系(OFQ [1991: 13, 23–30])。术语“性质”和“力量”被视为同义词。性质生成关系并不完全明确。通常提到两个物体的主体属性之间的一致性或适应性关系;空间时间的巧合是隐含的;暗示与环境中其他事物的联系(O'Toole 1974;Kaufman 2006: 166–173)。关系理论受到两种类型的论证的推动(OFQ [1991: 23–30])。一种是以第一把锁是没有钥匙锻造出来为例的论证;博伊尔(Boyle)认为,当随后制造了一块特定大小和形状的金属时,锁获得了可操作的能力;因此,可操作的能力和工作的能力是钥匙和锁之间的关系;但在物体本身中,没有与其大小、形状、运动及其部分的大小、形状、运动有别的东西。第二种是从简洁性的论证。如果每个物体获得的新性质都会给物体本身增加一些东西,那么它将包含大量没有任何物理目的的不同实体。

Anstey(2000: 52)认为,性质具有还原结构:MAs 不是力量和性质,而是将性质降低到它们各自的 MAs。因此,性质是由其组成部分解释的:一对物体的一致机械作用解释了当一个物体被适当地应用于另一个物体时发生的情况,这些情况可以从我们对机器的理解中得到理解和熟悉。博伊尔反复声称,在构成性质的物体中,没有任何与它们的 MAs 不同的东西,但经常提到性质源于或依赖于物体的 MAs。Anstey 是几位学者之一,他们发现这两个主张之间存在紧张关系。担心的是,“没有任何与之不同”的表达了本体论的还原;所考虑的依赖是非对称的;而一件事物不能与自身存在非对称关系。

这种紧张关系是关于博伊尔关于性质理论的两个主要学术争议的核心。另一个问题是他是否始终坚持关系理论,或者在某些段落中退回到单子性质的概念。

4.1 性质是被降低到物体的机械作用还是依赖于它们?

这通常与博伊尔所称的“可感知”的性质有关。这些是我们的 SQs - 实际上,在两个场合,博伊尔将它们称为“第二性质”。可感知的性质存在于对人类产生作用的物体中,从而引起我们将颜色等归因于物体的思想。给予 SQs 各种思想的名称也用于指代相应的性质,因此“颜色”,“绿色”等可以用于代表粒子解释范围内的性质(OFQ [1991:24,30-4,51-2])。博伊尔是笛卡尔的心灵-身体二元论者。尽管他在几篇文章中讨论了感知问题,但他没有一个完善的解释(参见 Anstey 2000:68-85)。OFQ 坚持从一开始宣布的物理项目。

学者们对这个问题有五种基本立场。

  • 彼得·亚历山大(1974:229-238;1985:73-85)认为可感知的性质是纹理,但颜色,绿色,蓝色等仅仅是依赖于心灵的感觉。但是,SQs 名称的歧义性使得这一观点的文本证据受到损害(Anstey 2000)。

  • Mackie (1976: 14–15)建议 SQs 是基于所属性质的固有 MA 的倾向性,主要问题是文本没有清楚地表达出倾向性与其在所倾向的事物中的基础之间的区别。Boyle 的术语在不同的作品中不稳定,并且不够精确(Stewart 1991: xiv),文本侧重于形成一个性质的水平二元关系(或者是物体和感知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一个性质和两组 MA 之间的垂直三元关系没有多少说明。

  • 根据 Anstey(2000: 105–07)的观点,Boyle 的自然哲学工作表明他对特定性质的微粒构成有着深刻的兴趣,即将可能的性质的物理缩减,但他的工作也展示了对 CT 的深入投入,CT 指出 MA 是基本的,性质是依赖性实体,由它们来解释。Anstey 得出结论,这些承诺是不一致和不可调和的。

  • Keating(1993)认为,Boyle 对将性质缩减为 MA 的强烈倾向使他说颜色等是依赖于心智的感觉。

  • O'Toole(1974:307-13;随后是 Kaufman(2006:190-1))认为,对于 Boyle 来说,性质是物体的关系性质,而不是任何一个物体固有的性质。他指出,被认为是一对物体的 SQs 的文本与它们的 MAs 实际上说的是,在每个物体中除了它的 MAs 之外没有其他东西,同时说质量是一种超越这一点的关系。我们提到了一致性和空间和时间的共存;还提出了将一个物体应用于另一个物体的方法。

4.2 具有可感知性质的“支配意义”

可感知的性质提出了一个特殊的问题,据说这是 CT 的“最大困难”:“显然,[颜色、气味等] 与我们无关的绝对存在”(OFQ [1991:32])。给出了两个原因:

  1. 如果没有有感知的存在,雪会是白色的,发光的煤炭会是热的。

  2. 如果没有有感知的存在,煤炭的热量仍然会融化冰块并加热蜡烛。

博伊尔并不否认这个异议在事实上有一定的基础,但他认为这与 CT(OFQ [1991: 32–37])是一致的。也就是说,颜色等的绝对、非关系性的性质似乎是基于苏亚雷斯的形而上学假设的错误理由。关于(b),他的长篇回应指出,根据 CT,能够融化冰块的不是热量,而是物体的无感知微粒构成。对于(a)的回应是有争议的。它指定了一种“有利的意义”,即如果没有有感知的存在,物体仍然会具有可感知的性质;但是,博伊尔认为,这并不足以证明 SQs 是绝对的。

正如博伊尔解释的那样,这种决定性感是通过这样传达的:如果没有感知者,实际上是冷的雪,由于其微粒构成,如果将其应用于动物的触觉感官,它将产生“这样的性质(sic)”,而一个实际上没有这样的性质的物体将不会产生这样的性质。这是“决定性地”冷,或者“适合”冷,但实际上只具有某些主观性质(OFQ [1991: 31])。为什么缺乏有能力的感知者会阻止雪的寒冷,因为雪不需要被感知才能变冷呢?

安斯蒂(2000: 103)认为这是对关系理论的撤退。柯利(1972: 448–50)认为博伊尔的观点模糊且错误。斯图尔特(1991: xiv)认为博伊尔在术语使用上的不稳定性排除了明确的解释。然而,考夫曼(2006)认为决定性感与关系理论是一致的,正如博伊尔所说,是他对关系理论的辩护的一部分。考夫曼认为,性质理论是博伊尔在自然哲学中的方法的结果,特别是他只从观察数据中推理并反对先验论证的承诺。在这里,只能对这个有趣、详细和复杂的解释的两个重要观点进行粗略的概述。

首先,Kaufman(2006:175-85)指出,如果一个具有 MAs 的身体,使其具有冷的性质,但实际上并不冷,那么似乎可以认为性质的关系解释是可有可无的。一个原因是,根据任何充分的机械主义理论,我们可以预测和解释一个身体如果应用于感觉器官时会发生什么,所以似乎 CT 可以不需要关系性质。根据 Kaufman 的说法,这是不正确的。这是因为根据 Boyle 的经验主义观点,除非通过观察事件,否则我们无法知道如果雪和合适的感知者相遇会发生什么。关键是,除非这些身体具有或曾经具有关系性质冷,否则我们无法将冷的性质归因于一个身体。

第二,正如 Kaufman(2006:186-90)所描述的那样,Boyle 认为实际世界中的雪的主要属性与没有感知者的世界中的雪的主要属性是 de re 相同的,但 Boyle 想要说的是雪在实际世界中是冷的,只适合在没有感知者的世界中是冷的。这是有问题的,因为它似乎没有任何方面可以使它们不同。Kaufman 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因为 CT 声明,如果其关系物开始或停止存在,身体就会获得或失去一种性质,而 Boyle 承认身体拥有一种性质与某人知道它是否拥有一种性质之间存在差异,他认为身体具有一种决定性的性质,这取决于某人如何思考它的主要属性。也就是说,在假设动物不存在于世界的条件下,一个微粒论者可以合理地认为雪的主要属性适合在有能力感知的人身上表现出冷。这标志着没有感知者的世界中的雪的主要属性与实际世界中的雪的主要属性之间的区别,然而在后者中,雪并不冷。根据这种解释,决定性的性质是具有在事物中基础的理性存在(Kaufman 2006:190)。

5. 约翰·洛克

5.1 洛克对 P/SQs 的区分的论证

虽然洛克的《人类理解论》(1689-90)(以下简称《论文》或 E,引用书籍、章节和部分编号)包含了经典的区分,但它是对人类认知的起源、限制和充分性的探究。它并不意味着对理论自然哲学的贡献,而是揭示了阻碍它的语言滥用(E [1975: 9-10])。洛克对 CT 的态度是复杂的:他指出 CT 未能解释物质部分的凝聚和运动的传递(E 2.23.26, 28),但将其作为“对物体性质进行可理解解释的假设”(E 2.23; 4.3.12-13)。

PQs 和 SQs 被归类为同一类别,即存在于物质中的事物,反映了洛克对通过感官获得的知识的兴趣。对他来说,物质和性质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如果我们知道性质的存在,我们可以合理地推断出存在一个物质,它们存在于其中,我们之所以知道性质的存在,是因为我们接收到由物质引起的感觉的思想。根据洛克的说法,感觉的思想是我们所有思想的简单元素之一,只能通过经验获得。《论文》第 2 卷第 8 章详细阐述并捍卫了 PQs 和 SQs 的区别,紧随其后的是五章定义和分类简单思想。第六章分解了感觉的简单思想与性质之间的关系,以表明大部分前者与后者并不相似。

《论文》第 2 卷第 8 章的论证可以分为七个阶段。

第一,第 1-6 节强调剥夺,例如休息和黑暗,与它们的积极对立物一样作为原因。

第二,第 7-8 节区分性质和思想:

无论心灵在自身中感知到什么,或者是感知、思考或理解的直接对象,我称之为思想;而在我们的心灵中产生任何思想的能力,我称之为主体的性质。(E 2.8.8)

雪球具有产生白色、寒冷和圆形的想法的能力;心灵拥有这些想法。关键在于想法是有意识的,并且本体上与性质有所不同。然而,洛克说他有时会谈论想法存在于主体中,但应理解为主体的性质在我们身上引起了这些想法。这在其他地方被称为遵守普通说话方式(E 2.32.2)。洛克显然认为,一旦理解了这一点,纵容这种说法并不会造成太大的伤害。这是洛克关于性质理论中几种普通但不精确使用语言的例子之一;关于语言的公民和哲学用途,请参见 Essay 3.9.3。

第三,第 9-10 节介绍了主要性质、次要性质和后者的一个子类的区别。有一个标准来选择主要性质:与物体的不可分割性,无论它们处于什么状态-在感知、概念、物体经历的所有变化以及在将一个可感知的粒子反复分割成不可感知的部分的想象行为中。次要性质被描述为

对象本身没有任何东西,但通过它们的主要性质,即不可感知部分的体积、形状、纹理和运动,它们具有产生各种感觉的能力。(E 2.8.10)

亚种包括太阳融化蜡的能力,从而赋予它引起温暖观念的能力。根据洛克的观点,这些属性通常被视为力量,但它们“在主体中是与我所称之为性质的那些一样真实的性质,但为了区别,称之为第二性质”(E 2.8.10; E 2.31.2)。回想一下,博伊尔使用传统术语“可感知的性质”来表示温暖、颜色等。因此,可感知性质被术语“性质”所指定,但错误地被认为是性质。关于这一点,将在第七阶段详细讨论。

第四,第 12 至 14 节宣称“明显是通过冲击”在思想中引起思想(E 2.8.11)。稍加思考就会发现,当我们感知一个物体时,不可感知的粒子的运动会传递到我们身体的部分,最终导致感官观念。如果真的是物体只通过冲击作用于我们的感官,那么这就是接受论文 2.8.10 中对可感知性质的描述的理由。

第五,第 15 至 21 节陈述并捍卫了通常被称为“相似性论”的观点(以下简称“RT”)。它有一个积极和一个消极的部分:一级性质的观念类似于引起它们的物体的特征——“它们的模式确实存在于物体本身中”——但“在物体本身中没有像可感知性质的观念那样的东西”(E 2.8.15)。这被认为是第 8 至 14 节中的主张的明显结果。接下来的节段直接论证了积极和消极的断言。

负面主张得到了至少两种思路的支持。第一种将人们对 SQ 和它们的观念相似性的普遍信念归因于一种错误的隐含于常见说法中的形而上学理论:“火焰被称为炽热和明亮……是因为它在我们身上产生的观念”(E 2.8.16)。但是,洛克争辩说,火引起了热和痛的观念,我们没有理由认为热像火中的某物一样,也没有理由认为痛像火中的某物一样(E 2.8.16)。许多学者认为,关于语言使用的这种说法是说我们给感觉和引起它们的性质相同的名称(例如,Ayers 1991: 63–4),但是尽管这可能解释了观念存在于物质中的假设,洛克所沉迷的,但它几乎无法解释对观念-性质相似性的信念。雅科维德斯(2007b)有力地论证了洛克所指的用法是同源的,即一个事物的名称被赋予与之有一定关系但以不同结尾的另一事物。洛克以这种方式谈论了关于事物种类的一般观念的名称;例如,我们从抽象观念“人性”中被称为“人类”(E 3.8.1)。在第 2.8 篇中,由 SQ 产生的观念几乎总是被赋予抽象观念的名称:“甜美”,“温暖”等。雅科维德斯认为洛克的观点是,SQ 观念的同源名称的使用可能传达了物体中存在着赋予它们颜色等特性的东西。第二个反对相似性的论点质疑为什么温暖等被认为与物体中的某物相似,但痛苦却不是(E 2.8.16)。

支持 PQ 和其思想之间的积极相似性,洛克诉诸实际行动:通过从 A 移动到 B,身体引起了从 A 到 B 的运动的思想。因此,这个思想在身体中“真实地存在”(E 2.8.18);“一个圆圈或正方形在思想或存在中都是相同的。”(E 2.8.18)尽管这个论点很快,但它被认为表明运动和形状“无论我们是否注意到它们,它们都真实地存在于身体中”(E 2.8.18)。第 19 至 21 节提出了关于紫色石英在有光和无光的情况下、杏仁在捣碎前后的味道以及一个碗里的水,其中一个人把两只手都放进去,其中一只手在冰水中,另一只手在热水中的思维实验。柯利(1972)坚决主张,这些都不是为了表明 SQ 的外观——与 PQ 不同——是相对于感知者而言不可靠的基础,用来判断我们所感知的事物的性质。但学者们很难看出这些例子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证实相似性论、微粒理论,还是为了证明性质的现实性和能力的非现实性。有关不同观点,请参见,例如,亚历山大(1985:124-29),阿瑟顿(1992),洛(2005:51-2),里克莱斯(2014:88-93),麦坎(2011:175-6)。罗伯特·威尔逊(2004:204-06);关于紫色石英的颜色,斯图尔特(2003)和雅科维德斯(2007b:641-2)。

第七,第 22 至 26 节强调 PQ 是真实的性质,而 SQ 是被假定的性质。有两件事被认为是真实的 PQ 的标志:

  • 独立于心灵:无论是否感知到它们,PQ 都存在于身体中(E 2.8.23);如果没有可感知的存在,身体也会有它们(E 2.31.2)和

  • 对于无感知粒子的 PQs 对 SQs 的依赖(E 2.8.23)。

关于这一学说的大量第二手文献提出了许多有争议的问题。以下问题在这里被考虑,因为它们对于理解洛克版本的 P/SQ 区别的独特之处特别重要:

  • SQs 是一种性质还是一种能力

  • 第一,PQ 的标准的认识基础

  • 第二,SQ 的形而上学地位

  • 洛克认为,PQ 的概念如何与身体的 PQ 相似的性质是什么。

5.2 问题

5.2.1 SQs 是性质还是能力?

第二篇论文谈到了性质、真实性质、被假定的性质、能力和纯粹的能力。哪种差异与 P/SQs 的区别相符?洛克所谓的“性质”在主体中的报告,与他所谓的“思想在心中”的报告不同,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定义(Curley 1972: 443; Rickless 2014: 84; Jacovides 2007a: 110–11; Stuart 2013: 34–9)。因此,Curley(1972: 443–45)大致如下论述。对于洛克来说,所有的性质都是通过定义来引起思想的能力,但是 SQs 是这样的能力,只是被假定为性质。所以 SQs 并不一致地被称为性质;但它们一致地被称为能力。他得出结论,对于洛克来说,有两种类型的能力,这个著名的区别是基于 RT 的。一个问题是 RT 被提出作为 P/SQ 区别的结果,而不是它的来源(R. Wilson 2015: 200; Rickless 2014: 88)。

Jacovides(2007a:111-12;也见 Mackie 1976:14-5)认为,性质被定义为力量,并认为这与说 SQs 是力量而不是性质是一致的,因为洛克的力量概念是模糊的,如下所示:

  1. 力量是做某事的能力,既不引起也不解释其表现,例如,消化的能力并不消化(E 2.21.20)

  2. 力量是“行动产生的源泉”,“当它们 [物质的力量] 被用于行动时,它们被称为‘原因’”(E 2.22.11)。

但这些文本只包含一种权力观念:(a)认为权力不是由权力本身施加的,而是由物质施加的——意志不会意志;(b)将施加其权力的物质与原因等同起来。

我们可以提出一个不同的解决方案。洛克在 E 2.8.8 中所谓的“观念”和“性质”的论述并不是他自己认为的定义;参见 E 3.3.15-7 关于真实本质和名义本质的论述。它们更像是被称为“观念”或“性质”的术语所指定的充分条件。作为一种权力足以被称为“性质”,如颜色等所示,但它并非必要条件,如不可感知粒子的 PQ 所示,它们不是引起观念的权力,而是这种权力的组成部分。麦坎(2011:59-67)认为,在物体的微结构中发现的 PQ 是 SQ 的观念和可感知物体的 PQ 的观念的原因。他根据劳动分工提出了 PQ 类型的划分——不可感知 PQ 是第一 PQ,而粗体的 PQ 是第二 PQ。关于当前问题的其他解决方案,请参见里克利斯(2014:85),斯图尔特(2013:34-9),R.威尔逊(2015:207-8)。

5.2.2 PQ 标准的认识基础

洛克(Locke)主张从 CT 的真实性或充分性(由亚历山大 1985 年:111-30;麦基 1976 年:17-8 提出)的区分 P/SQs 的观点遭到了两个反对意见:洛克在《论人类理解》第二卷中的主要兴趣在于思想(阿瑟顿 1992 年),洛克既不支持 CT 的真实性也不支持其充分性(艾尔斯 2011 年:136-7;唐宁 1998 年;麦坎 2011 年:179-85)。

罗伯特·威尔逊(2015 年)认为,主要性质有四个不可分离的标准;其中两个仅适用于可感知的物体,而其他两个形成了一个跨领域的推理,即从所有可感知的物体的真实性推导出无感知物体的真实性(关于跨领域论证,请参见 R·威尔逊 2002 年)。斯图尔特(2013 年:46-52)认为,将两种不可分离的模式限制在可感知的物体上缺乏文本支持。斯图尔特认为,PQs 的标准与包括在身体的一般抽象思想中的思想的标准相同。但雅科维德斯(2007a:115)指出,洛克对这个思想的解释仅包括延展性、固体性和传递运动能力,并不包括洛克的全部 PQs 名单(参见 E 2.23.22)。

迈克尔·艾尔斯(2011 年:138-42)认为,洛克对性质的区分不仅可以看作是 CT 优点的结果,也可以看作是其明晰性的来源。根据这种解读,论文 2.8 的论证是对人们观察到的物体具有的各种情感和可感知的坚固物体之间的可理解的机械相互作用的前理论哲学反思。

Downing (2007: 354–59)认为,不可分离的标准是一个粒子论的论证,用于区分性质,与我们对物理学的自然理解相一致。洛克并不认同 CT 的充分性或真实性,但她认为,洛克将其视为一个不完美的理想演示物理学的例子,该物理学将从物体的真实本质或内在构成中推导出所有的运作(参见 E 3.3.15; 4.6.11)。她认为,Essay 2.8.8 到 14 提出了一个依赖于隐含理想的论证(参见 E 3.3.17)。(参见 Ayers 1981,也参见 Downing 1998)

McCann (2011)反对 Downing 的解释,认为其过分赋予 Essay 2.8 中的自然思维以认识论的重量。他认为洛克的推理是非理论的,无法证明同意。它的力量仅限于展示“普通人如何思考”通常归因于物体的性质(McCann 2011: 184–6)。这个讨论足够重要,以超越关于 SQs 的思想与其原因的相似性的普遍观点,这也是洛克的意图(McCann 2011: 175, 171–2)。

5.2.3 SQs 和力量的形而上学地位

根据 Curley(1972),Alexander(1974:168-171)和其他人的观点,SQs 是纹理。Alexander 还认为颜色等不是 SQs,而是存在于思想中的观念。但是,在 Essay 2.8.10 中明确解释的 SQs 的解释,在 E 2.8.23、24;2.21.73 中重复出现,与这两种解释都不符。将温暖等与疼痛进行类比的段落表明次要性质是主观感觉(例如,2.8.17;也是 2.8.21),但是 Robert Wilson(2015:199)正确地指出,包括太阳融化蜡的能力以及由此给予它引起液态观念的能力的亚种表明 SQs 是影响物体和思想的能力。

乔治·伯克利的《人类知识原理》(1710)(以下简称“PHK”)和《海拉斯和菲洛纳斯的三个对话》(1713)(以下简称“TD”)鼓励了对洛克的 PQ 学说的这种解释。根据伯克利的观点,哲学家的 P/SQ 学说认为,延展性、大小、运动等存在于独立于心灵的物质实体中,并引起与之相似的思想,而颜色、味道等则是没有心灵就无法与任何东西相似的思想。在他看来,哲学家们在 SQ 方面是正确的,而在 PQ 的地位上是错误的。他反对这个学说,因为它提倡了一种唯物主义形式。这个区别在他的唯心主义、反物质主义的论证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一种哲学上可信的手段,可以利用 SQ 的心灵依赖来推动 PQ 的心灵依赖。一种策略是声称那些声称颜色等无法在没有心灵的情况下存在的论证也可以用于 PQ,其中所讨论的论证是他自己的感知者相对性考虑(TD [2008: 167–70]; PHK [2008: 88])。这与这样的观点相结合,即我们无法从所有 SQ 的思想中抽象出 PQ 的思想,例如,一个图形的感官思想无法与所有其他视觉或触觉的性质分离。要么两者都存在于心灵中,要么两者都不存在(PHK [2008: 70–1, 86]; TD [2008: 115–6])。许多后来的哲学家错误地认为伯克利对哲学家区分的报告适用于洛克的品质学说(参见斯特劳德 1980; M.威尔逊 1982 [1999])。

大多数现代学者认为,洛克在论文 2.8.10 中陈述了颜色等的性质,即与不可感知粒子的 PQs 中具有内在或因果基础的因果能力。马克·约翰斯顿(Mark Johnston)以“构成性倾向”的复杂解释性属性来发展这一观点:“具有在情况 C 下引起倾向表现的性质的高阶性质,除了奇异性之外”(约翰斯顿 1992 年:230-34)。这与洛克在论文 2.9-10 中关于 SQ 的结构相一致,但该文本并未提及表现的条件或情况(请参见本小节下面对论文 2.30.2 的讨论)。

学者们对源自可观察物体的微结构的能力的形而上学地位也存在分歧。它们是存在于杏仁中的实体,尽管它们依赖于其基本组成部分并假设存在一个有能力的感知者的共存吗?还是杏仁中除了它和其部分的真实性质之外什么都没有?

雅科维德斯(Jacovides)(2007b)提出了更简洁的替代方案。他认为,对于洛克来说,解释性实体是 PQs、物体、思想和心灵。因为它们构成了决定我们关于 SQs 的断言的真实性或虚假性的事实,我们不需要追踪它们的派生物的思想(雅科维德斯 2007b:630)。在他看来,SQs 是能力的学说并不是关于世界上存在着什么,而是洛克对语义问题的解决方案:一种我们可以用来使关于 SQs 的断言成为真实和确定的方式,并防止 SQ 术语的类似用法的错误建议(雅科维德斯 2007b:641)。

不反对这种对 SQ 名称语义的解释,我们可以补充说,SQ 学说解决了洛克的论点所引发的认识问题,即我们所拥有的有限知识足以满足我们的需求(E 1.5)。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部分涉及世界。雅科维德斯忽视了洛克关于感觉简单观念的语义理论以及它在他的认识论中的功能。关键文本是 Essay 2.30.1–2, 2.31.1–2.和 4.4.4。简单来说,上帝维持着身体内部构成、感知者身体构成以及进入他们思想的感觉简单观念之间的稳定因果联系。在这个基础上,洛克认为,我们意识到感觉简单观念来自我们之外,使得这些观念能够成为,并被视为,有根据现实的可靠迹象(E 2.30.2, 31.2; 4.4.4);关于感觉简单观念的自然符号解释的辩护,请参见 Ayers 1991: 60–64。特别是 SQ 的观念不是微观构成的观念;它们不告诉我们它们所代表的事物的性质。它们是代表支撑感知的因果基础的力量的观念;请参见 Ayers 1997 关于这种力量观念的占位符功能。我们无法对基础的性质进行感知性的了解。但是因为 SQ 的观念追踪依赖于其上的不可感知粒子的 PQ 的集合,我们具有区分我们所涉及的不同对象、辨别它们的性质并将其用于我们需求的认知能力(E 2.30.3; 4.4.4)。

5.2.4 PQ 的观念与物体的性质的相似性

洛克的 RT 至少在两个教义问题上引发了混淆:

  • 感觉的观念与实际事物中存在的性质之间的相似性如何理解;

  • 为什么随附是重要的,或者洛克通过断言随附来传达什么意思。

“相似性”应如何理解?

Ayers(2011:151-57)观察到洛克对于思想的解释有不止一种。根据笛卡尔观点,思想是有意识的心理行为,通过它们,对象被呈现和代表给思维(例如,Essay 1.1.8;4.1.2)。根据这个观点,理解思想与对象相似或不相似是不困难的:它将对象呈现为具有与对象相似(不相似)的特征。但是,Essay 2.8 引入了一种不同的思想概念:感觉的简单思想是身体对我们的感官器官的作用的结果。它们是类似原始疼痛的非有意识感觉。它们通过与我们周围身体的构成的偶然因果联系获得了代表性功能。在 Ayer 的观点中,这使得思想与身体中存在的性质相似的主张“问题重重,甚至荒谬”(Ayers 2011:154)。在这里,“相似”似乎必须意味着“与之共享一个属性”,而不是“描绘一个具有该属性的事物”。前者的问题包括,本质上依赖于心智的思想不能像伯克利所说的那样与没有心智的任何东西相似。此外,我们如何知道身体的性质本身是什么样的,考虑到我们只通过它们在我们身上引起的思想来了解这些性质?此外,很难理解一个思想如何与一个身体共享长度为 10 英尺、以每小时 20 英里的速度远离观察者、或者是固体等性质。大多数学者都承认或默认认可,如果将简单思想视为非有意识的感觉质,那么积极的相似性论是非常有问题的。

但是 Jacovides(1999 年)试图捍卫对积极 RT 的字面解释。他的辩护有两个限制:它仅适用于经验产生的视觉思想,并且仅提到洛克和他的同时代人可能认为可接受的相似之处,例如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图像。可以提到两个广泛的问题:

  • 洛克似乎断言所有 PQs 的思想(包括触觉和视觉)都与其原因的性质相似

  • 在这种解释下,相似性可能远非精确;但是文本中提到了“完美的相似”和镜像(E 2.8.16)。

为什么洛克想要建立 RT?

对于洛克区分 P/SQs 的重要性,更核心的问题是为什么在洛克的观点中,思想-质量的相似和非相似如此重要。据说 RT 是 Essay 2.8-14 中建立 P/SQ 区分的论证的结果-进一步的论文对洛克有何作用?在第 16-19 节中,相似/非相似二分法和真实/虚假质量二分法重合(Rickless 2014: 88-90)。E. J. Lowe(2005: 51-2)认为,在否认思想与 SQ 的相似性的情况下,洛克“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思想误导我们将一种倾向性属性视为真正的非倾向性质”。但是,尽管根据洛克的观点,我们通常会犯这个错误,但问题不在于思想所代表的内容,而在于我们倾向于混淆思想和性质。

McCann(1994: 64)等人认为,洛克否认 SQ 的思想与物体相似的目的是为了贬低学院派理论,即我们通过接收物体发出的它们的相似之处来感知物体的性质。一个反对意见是,洛克完全否认了这个学院派理论,因此这无法解释 RT 的积极部分。

Jacovides(2007a:108-110)认为认识论的关注点促使洛克坚持 RT 的两个方面。他认为,洛克担心由于思想是我们知识的直接对象,它们可能不代表外部对象。因此,他认为我们应该假设感觉的思想不像我们外部的事物。痛苦类比提供了支持这种假设的理由。然而,Jacovides 认为,洛克认为在 PQ 的情况下,这种假设是可以克服的,因为它们在 CT 中起到了作用,而 CT 是我们对世界上事物发生方式最可理解的解释。这个一般描述有一定的道理,但它与洛克对 RT 的兴趣没有明确的联系。据我所知,这个假设没有明确陈述,对思想的认识论担忧只在第四篇论文 4.4 中提到,而没有提到 RT。

针对 RT 的论证结果表明,只有当一个性质与其思想相似时,它才是真实的。第二篇论文 2.8 节的第 17 和 18 节明确指出 PQs 是真实的性质,即无论是否被感知,它们都存在于物体中,而 SQs 不是真实的性质;这一点在第 22 和 23 节中再次强调。Rickless 认为,对现实和非现实的强调表明,对洛克来说,PQs 和 SQs 之间最基本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物体的真实性质,而后者在严格意义上不是。我们可以提出,尽管从自然哲学的角度来看,这可能是基本的区别,但洛克对 P/SQ 区别的兴趣源于他对感知和现实之间关系的更基本的兴趣(见 E 2.8.7,.22)。从洛克的角度来看,基本的区别在于感觉思想的种类,而这种区别与它们如何代表感官感知到的物体中存在的真实性质有关。

6. 托马斯·里德

托马斯·里德(Thomas Reid)以他的感知理论和他所称之为“常识”的认识论理论而闻名,他在他的两部主要哲学著作《关于常识原理的人类心灵探究》(1764 年)和《人类智力的论文》(1785 年)中提出了两种性质区分的版本。两者都使用经验方法来研究人类心灵的基本能力,如感知、概念和判断。物体的性质被确定为感知的对象。在其中,里德发现了与标准的 PQs 和 SQs 列表相一致的划分基础,这种划分基于我们对它们的认识方式的差异。一些学者认为他的 P/SQs 学说完全是认识论的(Lehrer 1978;McKitrick 2002),但其他人认为它取决于一种形而上学的区分(Van Cleve 2015:110-12)。

里德还以他对思想方式的扩展批评和坚决否定而闻名。他认为从德谟克利特到伯克利和休谟的整个哲学都存在这种观点。他将其描述为一种观点,即存在一种我们必须立即理解以理解其他任何事物的单一类型的依赖于心灵的实体,他认为这种观点排除了对心灵外事物的所有认知(Reid 1785 [2002:27-32,199-200];Nichols 2003;Van Cleve 2015:57-98)。在他看来,这是大多数关于感知的错误和错误的哲学解释的根源(Reid 1785 [2002:249,261-5])。

雷德对感觉的概念是他反对观念理论的主要工具。他认为感觉是意识的非意向对象,具有被构思的潜力;它们是被感觉到的样子,并且被感觉到的就是它们的样子(雷德 1785 年 [2002 年:36-8,193-4])。相比之下,知觉是认知的。知觉的过程可以分解为对外部对象的构思和对其现有存在的信仰行为。感觉因此完全是知觉之外的。但是除了一个例外,所有类型的对象的知觉都伴随着同时发生的感觉,这是对象对感知者的感官器官产生的效应(雷德 1785 年 [2002 年:193-4])[5]

有两个术语用于描述心灵从非意向感觉到知觉的转变。感觉是心灵对引起它的性质存在的“标志”,特别是一种基于我们本性的自然标志(雷德 1785 年 [2002 年:119])。感觉“暗示”了某种构思和坚定的信念;一个自然地、必然地与另一个相连。这种转变是非推理的,不是由于习惯、经验或教育所致。根据雷德的观点,行为的结合是人类本性天然无法解释的构成的结果(雷德 1764 年 [1997 年:7-8,40-44];1785 年 [2002 年:96-101])。

感觉和引起它们的性质的知觉是不同的心理行为,就像思想的理论一样,这是一个哲学感知理论的基础,正如 Reid 所看到的那样(例如,Reid 1785 [2002:199–200])。他的经验证据表明,感觉和相应的性质在几乎所有人类语言中都有相同的名称:“玫瑰的气味”在芳香感和一种花的性质之间是模棱两可的。性质和感觉通常被想象混淆,好像它们是同一种操作(Reid 1764 [1997: 43]; 1785 [2002: 193–99])。这对于日常目的来说是无害的,但对于哲学家来说是个难题。它掩盖了感官感知到的各种性质之间的差异,而 Reid 对感觉和知觉的明确划分揭示了这一点。

根据 Reid 的观点,当你闻到玫瑰的气味时,你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并直接感知到引起这种感觉的物体的性质。感觉是可以感知的;外部原因被构想并坚信其存在。相比之下,对硬度或柔软度的体验涉及到微弱而无趣的感觉,它们只是作为标志,心灵立即通过构想和相信它们所代表的身体性质来回应。当你把手按在桌子上方时,你会有一种通常不被注意到的感觉,你会注意到桌子的一个特性,即它的部分之间的内聚力足够强大,能够抵抗任何形状的变化。对于触觉感知的形状也是类似的:当你用手按住球的表面时,你能感觉到形状;尽管这种感觉可以通过注意和实践来注意到,但通常会被忽视(Reid 1785 [2002: 193–7]; 1764 [1997: 55–7])。

对比为里德(Reid)区分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提供了基础。感官给我们提供了第一性质的“直接和清晰”的概念,并告诉我们它们“本质上是什么”,但对于第二性质,我们只有一个“相对和模糊”的概念,它告诉我们它们“只是在我们身上产生某种感觉”,并且让我们对它们“本质上是什么”一无所知(里德,1785 年 [2002 年:200-203]; 1764 年 [1997 年:61-2])。里德所说的“清晰的概念”是指对其对象有清晰和明确的理解。我们对硬度的概念被认为完全告诉我们这种性质是什么;“它对感官是显而易见的”(里德,1785 年 [2002 年:203])。里德所说的“直接的概念”是指不是相对的概念。对于一件事物的相对概念,“严格来说,根本不是对事物的概念,而只是对它与其他事物的某种关系的概念”(里德,1785 年 [2002 年:200-203])。例如,

玫瑰花中的气味是一种未知的性质...它是一种我熟知的感觉的原因...同样的推理也适用于每一种次要性质。(里德,1785 年 [2002 年:202])

Reid 对这种对比的两点反思尤为重要。首先,对于第一性质的性质没有争议,因为它们可以通过感官来展示。第一性质是通过数学科学的先验方法进行研究的。Reid 将这归因于我们对它们的概念的明确性以及这些概念所提供的性质的知识。它们是概念上必然真理的主题。但是由于第二性质对感官来说是模糊的,它们是自然哲学中进行形式调查的适当主题。它们的性质不是直接通过感官知道的,而是可以通过观察、推理和巧妙使用假设来发现;例如,我们知道振动会引起声音,反射光会引起颜色的感觉(关于自然哲学调查的正确方法,请参见 Reid 1785 [2002: 267–75])。

第二个反思涉及到感觉在我们对“所感知对象”的概念中所承担的“重要部分”(Reid 1785 [2002: 204])。与 begindifficult to remember 的感觉不同,由 SQs 引起的许多感觉具有显著性,使我们注意到它们并形成对它们的概念。当我们感知它们时,它们不仅仅是品质的标志:“对次要品质的思考总是使我们回到它所产生的感觉”。这是因为尽管每个感知都与适合它的感觉相结合(Reid 1785 [2002: 199]),但相对概念将每个对象指定为未知的原因。我们只有它们已知的效果来反思它们并将它们标记为彼此不同。这被称为“重要部分”的论点。实际上,对 SQs 的感知后理解是通过对其作为标志的感觉的概念来介导的,这显然是 Reid 认为无害的中介(参见 Reid 1785 [2002: 134];关于可能是什么的不同观点,参见 Nichols 2007:第 10 章;Copenhaver 2004;Buras 2011;Van Cleve 2015:297-300)。对于 SQ 术语的含义,学者们对此存在争议。

在关于 Reid 的 P/SQ 区别的文献中,有两个主要问题被争论:

  • 我们的感官所知的 SQs 是倾向还是它们的因果基础;

  • 是否首都部分论文使里德致力于观点,即感觉是 SQ 术语的意义的语义成分(Lehrer 1989: 27)。

6.1 SQ 是倾向还是因果基础?

一些文本表明,通过感官所知的次要性质是倾向,特别是:

[颜色] 是一种在物体中具有特定力量的东西,在白天的阳光下,它向眼睛展示出一种非常熟悉的外观,尽管它没有名字。(Reid 1765 [1997: 87])

但是还有更多的文本将 SQs 与熟悉的感觉的未知原因等同起来,例如:

我们称之为热和冷的物体的性质是未知的。它们只是被我们构想出来,作为我们给予相同名称的感觉的未知原因或场合。(Reid 1765 [1997: 54; especially 86]; 1785 [2002: 202–04],等等)

如今,普遍认为性质和其表现的原因是不同的;它们不可能是同一件事情。

Wolterstorff 提出了这个论点:

如果绿色是一种在特定条件下引起某些感觉的性质,而不是该性质的物理基础,我们将知道它是什么。(Wolterstorff 2000: 112)

这可能是基于《人的智力力量论文集》(Reid 1785 [2002: 203–04])中的一段话。它指出感觉告诉我们火是热的,但不告诉我们火中的热是什么;它指出这可能看起来是个矛盾,但应该接受。它承认如果我们对热没有概念,我们就无法理解火是热的说法,并得出结论:“我们有一个概念,但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我们知道它们是某些已知效果的原因”(Reid 1785 [2002: 203–04])。这可能自然地被理解为引用了相对性质的模糊规范来消除这个看似矛盾的问题。

Van Cleve(2015: 105–110)以以下同样好的反驳来驳斥 Wolterstorff 的论点。根据一个认识论原则,只有当你知道 X 是 F 时,你才知道 F 是什么;Reid 认为我们知道很多东西是绿色的;所以,我们必须知道绿色是什么。有人可能反对说 Reid 在我们刚刚讨论的那段话中坚持了不同的认识论原则。在引用这段文字的注释中,Van Cleve 承认 Reid 的立场不清楚,但认为这段文字的最后一部分意味着相对概念使我们能够知道绿色是什么,即表现出某些感觉。在他看来,Reid 支持这种对 SQs 的观点。以这种方式阅读这段文字使矛盾变得无关紧要,但却忽略了许多似乎将 SQs 与已知效果的未知原因等同起来的文本。正如 Nichols(2007: 6.4)所说,倾向性解释使 Reid 经常声称他不知道 SQs 是什么变得毫无意义。Nichols 在 Reid 在谈论 SQ 感觉的原因时使用 SQ 术语的基础理论中找到了证据,并得出结论,在考虑到所有相关的文本后,我们应该认为他接受了关于 SQs 的物理微结构解释(Nichols 2006: 6.6)。

Van Cleve 在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性质解释。首先,他指出 Reid 倾向于认为 SQs 是未知的原因,他建议虽然 Reid 没有意识到,但第二阶段的性质解释可能会解释冲突的文本:拥有 SQ 意味着拥有一个性质 P,使得在情况 C 下 P 会引起某些感觉(Van Cleve 2016: 109)。其次,他指出如果 SQs 是人类反应所表现出的性质,那么它们是关系性的性质,而 PQs 似乎是内在的。他认为后者在 G.E. Moore 提出的内在性测试中得到了证实(Winkler 2016: 225–31 对此提出了质疑;Van Cleve 2016: 240–44 是他的回应)。基于此,Van Cleve 得出结论,Reid 的 P/SQ 区分建立在一个形而上学的基础上(Van Cleve 2016: 110–12)。

6.2 首都部分论题和 SQ 术语的语义

这是一个近期学者与一些早期学者意见不一致的问题。首都部分论题指出,我们无法在不构思表示它们的感觉的情况下反思或区分 SQs。这表明了性质与其适当的感觉之间的紧密概念联系。Lehrer(1989: 27)认为这使 Reid 承认了一个观点,即“X 是红色”的意义本质上包含了红色感觉的概念。如果 Reid 认为 SQs 是由感觉所表现出的性质,那么他就承认了这个语义主张。但目前的问题是首都部分论题是否使他承认了这个语义主张。

关于感知后概念的 SQ 的论文涉及两个直接相关的主张:我们无法在形成 SQ 的概念的同时不形成它引起的感觉的概念,我们无法在没有经历过这种性质的概念的情况下拥有 SQ 的概念。经验的需求通常被认为支持了 PQ 和 SQ 在其意义规定方面的差异观点:特别是,人们说“X 是红色”意味着 X 在某些情况下表现出红色的感觉,而“X 是固体”的意义可以在不涉及固体感觉的情况下规定。但是最近的学者认为,关于 SQ 术语的语义主张并不是由大写部分的评论所蕴含的。他们指出,一个人需要拥有感觉引起的概念才能拥有那种性质的概念——大写部分的论点,这是与语义主张的真实性或虚假性无关的。范·克利夫指出,克里普克可能利用对 SQ 的感知来确定“红色”在其刚性使用中的指称,即仅用作在实际世界中引起某种感觉的那些性质的名称。尼科尔斯(2006 年:6.4)提供了一个类似结论的不同理由。但尽管最近的学者在这个问题上达成了一致,他们对里德打算如何理解大写部分论点存在分歧。

范·克利夫报告了他的信念,即里德的意思是,SQ 是一种无法被理解为展示某些感觉的性质的倾向。因此,SQs 本质上是显著的或人类反应依赖的(范·克利夫 2016 年:107-9)。除了声称里德可以被解读为提倡 SQ 的倾向性理论的论据之外,没有提供其他论证。在解释问题上似乎没有共识。

Bibliography

  • Alanen, Lilli, 2003, Descartes’s Concept of Mind,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Alexander, Peter, 1974, “Curley on Locke and Boyle”,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83(2): 229–237. doi:10.2307/2184139

  • –––, 1985, Ideas, Qualities, and Corpuscles: Locke and Boyle on the External World, Cambridge/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Anstey, Peter R., 2000, The Philosophy of Robert Boyle, (Routledge Studies in Seventeenth-Century Philosophy 5), 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doi:10.4324/9780203464779

  • Atherton, Margaret, 1992, “Ideas in the Mind, Qualities in Bodies: Some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Locke’s Account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Qualities”, in Cummins and Zoeller 1992: 111–124.

  • –––, 2004, “‘Green is like Bread’: The Nature of Descartes’ Account of Color Perception”, in Perception and Reality: From Descartes to the Present, Ralph Schumacher (ed.), Paderborn: Mentis, 27–42.

  • Ayers, Michael R., 1975 [1977], “The Ideas of Power and Substance in Locke’s Philosophy”,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25(98): 1–27. Reprinted in Locke on Human Understanding: Selected Essays, I. C. Tipton, (ed.), Oxford/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77–104. doi:10.2307/2217949

  • –––, 1981, “Mechanism, Superaddition, and the Proof of God’s Existence in Locke’s Essay”,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90(2): 210–251. doi:10.2307/2184440

  • –––, 1991, Locke, I Epistemology, London: Routledge.

  • –––, 2011, “Primary and Secondary Qualities in Locke’s Essay”, in Nolan (ed.) 2011b: 136–157 (ch. 6).

  • Beck, L. J., 1965, The Metaphysics of Descartes: A Study of the Meditation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PHK] Berkeley, George, 1710, A Treatise Concerning the Principles of Human Knowledge, Dublin. Second edition, 1734, reprinted in Berkeley 2008: 67–150.

  • [TD] –––, 1713, Three Dialogues between Hylas and Philonous, London. Third edition, 1734, reprinted in Berkeley 2008: 151–242.

  • –––, 2008, George Berkeley: Philosophical Writings, Desmond M. Clarke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CBO9780511802577

  • Bolton, Martha Brandt, 2013, “Thinking: The Nature of Descartes’ Mental Substance”, in Detlefsen (ed.) 2013b: 64–81. doi:10.1017/CBO9781139030731.008

  • [OFQ] Boyle, Robert, 1666, The Origin of Forms and Qualities According to the Corpuscular Philosophy, Oxford: H. Hall. Reprinted in Boyle 1991: 1–96.

  • –––, 1674, “About the Excellency and Grounds of the Mechanical Hypothesis”, London. Reprinted in Boyle 1991: 138–154.

  • –––, 1991, Selected Philosophical Papers of Robert Boyle, M. A. Stewart (ed.) with Introduction, Indianapolis, IN: Hackett.

  • Brown, Deborah J. and Calvin G. Normore, 2019, Descartes and the Ontology of Everyday Lif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oso/9780198836810.001.0001

  • Buras, Todd, 2011, “Reidian Dual Component Theory Defended”, Canad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special issue on New Essays on Reid, 41(S1): 4–24. doi:10.1080/00455091.2014.897478

  • Copenhaver, Rebecca, 2004, “A Realism for Reid: Mediated but Direct”, British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12(1): 61–74. doi:10.1080/0960878042000188856

  • Cottingham, John, 1990, “Descartes on Colour”,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90: 231–246. doi:10.1093/aristotelian/90.1.231

  • Crombie, A. C., 1972, “The Primary Properties and Secondary Qualities in Galileo’s Natural Philosophy”, in Saggi su Galileo Galilei, Carlo Maccagni (ed.), Firenze: G. Barbera, 71–91.

  • Cummins, Phillip D. and Guenter Zoeller (eds.), 1992, Minds, Ideas, and Objects: Essays on the Theory of Representation in Modern Philosophy, (North American Kant Society Studies in Philosophy 2), Atascadero, CA: Ridgeview.

  • Curley, E. M., 1972, “Locke, Boyle, and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Primary and Secondary Qualities”,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81(4): 438–464. doi:10.2307/2183887

  • De Rosa, Raffaella, 2010, Descartes and the Puzzle of Sensory Representation, Oxford/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570379.001.0001

  • [AT] Descartes, René, Oeuvres De Descartes, 11 vols., edited by Charles Adam and Paul Tannery, Paris: Librairie Philosophique J. Vrin, 1983. [cited as AT followed by volume and page number]

  • [CSM] –––, The Philosophical Writings Of Descartes, 3 vols., translated by John Cottingham, Robert Stoothoff, and Dugald Murdoch, volume 3 including Anthony Kenn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91. [cited as CSM followed by volume and page number]

  • Detlefsen, Karen, 2013a, “Teleology and Natures in Descartes’ Sixth Meditation”, in Detlefsen (ed.) 2013b: 153–175. doi:10.1017/CBO9781139030731.014

  • ––– (ed.), 2013b, Descartes’ “Meditations”: A Critical Guid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CBO9781139030731

  • Downing, Lisa, 1998, “The Status pf Mechanism in Locke’s Essay”,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107: 381–414.

  • –––, 2007, “Locke’s Ontology”, in Lex Newman (ed.), Cambridge Companion to Locke’s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2011, “Sensible Qualities and Material Bodies in Descartes and Boyle”, in Nolan (ed.), 2011b: 109–135.

  • Field, Richard W., 1993, “Descartes on the Material Falsity of Ideas”,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102(3): 309–333. doi:10.2307/2185900

  • Galileo, Galilei, 1623, Il Saggiatore) (The Assayer), Rome. Parts translated in The Essential Galileo, Maurice A. Finocchiaro (ed. and trans.), Indianapolis, IN: Hackett, 2008, 179–189.

  • Hatfield, Gary, 2011, “Kant and Helmholtz on Primrary and Secondary Qualities”, in Lawrence Nolan (ed.), Primary And Secondary Qualities: the On-Going Debates, Oxford, OUP: 304–38.

  • –––, 2013, “Descartes on Sensory Representation, Objective Reality, and Material Falsity”, in Detlefsen (ed.) 2013: 127–150. doi:10.1017/CBO9781139030731.012

  • –––, 2015, “On Natural Geometry and Seeing Distance Directly in Descartes”, in Mathematizing Space: The Objects of Geometry from Antiquity to the Early Modern Age, Vincenzo De Risi (ed.), (Trends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Cham: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157–191. doi:10.1007/978-3-319-12102-4_7

  • Jacovides, Michael, 1999, “Locke’s Resemblance Theses”,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108(4): 461–496. doi:10.2307/2998285

  • –––, 2007a, “Locke’s Distinctions between Primary and Secondary Qualities”, in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Locke’s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Lex Newman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01–129. doi:10.1017/CCOL0521834333.005

  • –––, 2007b, “Locke on the Semantics of Secondary Quality Words: A Reply to Matthew Stuart”,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116(4): 633–645. doi:10.1215/00318108-2007-016

  • Johnston, Mark, 1992, “How to Speak of the Colors”, Philosophical Studies, 68: 221–63.

  • Kaufman, Dan, 2006, “Schlocks, Locks, and Poisoned Peas: Boyle on Actual and Dispositive Qualities”, in Oxford Studies in Early Modern Philosophy, Volume III,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53–198 (ch. 6).

  • Keating, Laura, 1993, “Un-Locke-Ing Boyle: Boyle on Primary and Secondary Qualities”, History of Philosophy Quarterly, 10(4): 305–323.

  • Kargon, Robert, 1964, “Walter Charleton, Robert Boyle, and the Acceptance of Epicurean Atomism in England”, Isis, 55(2): 184–192. doi:10.1086/349826

  • Lee, Mi-Kyoung, 2011,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Primary and Secondary Qualities in Ancient Greek Philosophy”, in Nolan (ed.) 2011b: 15–40 (ch. 1).

  • Lehrer, Keith, 1978, “Reid on Primary and Secondary Qualities”, Monist, 61(2): 184–191. doi:10.5840/monist197861216

  • –––, 1989, Thomas Reid, (Arguments of the Philosophers), 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 [E] Locke, John, 1689–90 [1975], 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London. Reprinted with Peter H. Nidditch (ed.),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75. Abbreviated “E” in citations. Book, Chapter, and Section numbers are included in citations.

  • LoLordo, Antonia, 2011, “Gassendi and the Seventeenth-Century Atomists on Primary and Secondary Qualities”, in Nolan (ed.) 2011b: 62–80 (ch. 3).

  • Lowe, E. J., 2005, Locke, London: Routledge

  • MacKenzie, Ann Wilbur, 1990, “Descartes on Sensory Representation: A Study of the Dioptrics”, Canad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Supplementary Volume, 16: 109–147. doi:10.1080/00455091.1990.10717224

  • Mackie, J. L., 1976, Problems from Lock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doi:10.1093/0198750366.001.0001

  • Malebranche, Nicholas, 1674–75 [1980], De la recherche de la vérité, Paris: Pralard. Translated as The Search After Truth, T. M. Lennon and P. J. Olscamp (trans.), Columbus, OH: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80.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b.

  • Maull, Nancy, 1980, “Cartesian Dioptrics and the Geometrization of Nature”, in Descartes: Philosophy,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Stephen Gaukroger (ed.), Sussex: Harvester Press, 23–40.

  • McCann, Edwin, 1994, “Locke’s Philosophy of Body”, in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Locke, Vere Chappell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6–88. doi:10.1017/CCOL0521383714.004

  • –––, 2011, “Locke’s Distinction between Primary Primary Qualities and Secondary Primary Qualities”, in Nolan (ed.) 2011b: 158–189 (ch. 7).

  • McKitrick, Jennifer, 2002, “Reid’s Foundation for the Primary/Secondary Quality Distinction”,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52(209): 476–494. doi:10.1111/1467-9213.00281

  • Nichols, Ryan, 2003, “Reid’s Inheritance from Locke, and How He Overcomes It”,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41(4): 471–491. doi:10.1353/hph.2003.0062

  • –––, 2007, Thomas Reid’s Theory of Perception, Oxford: Clarendon.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276912.001.0001

  • Nolan, Lawrence, 2011a, “Descartes on ‘What We Call Color’”, in Nolan (ed.) 2011b: 81–108 (ch. 4).

  • ––– (ed.), 2011b, Primary and Secondary Qualities: The Historical and Ongoing Debate, Oxford/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556151.001.0001

  • O’Toole, Frederick J, 1974, “Qualities and Powers in the Corpuscular Philosophy of Robert Boyle”,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12(3): 295–315. doi:10.1353/hph.2008.1317

  • Ortín Nadal, Anna, 2019, “Descartes on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Primary and Secondary Qualities”, British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27(6): 1113–1134. doi:10.1080/09608788.2019.1568227

  • Pasnau, Robert, 2007, “Democritus and Secondary Qualities”, Archiv Für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 89(2): 99–121. doi:10.1515/AGPH.2007.006

  • –––, 2011, “Scholastic Qualities, Primary and Secondary”, in Nolan (ed.) 2011b: 41–61.

  • Patterson, Sarah, 2007, “Clear and Distinct Perception”, in A Companion to Descartes, Janet Broughton and John Carriero (eds.), Malden, MA/Oxford: Blackwell, 216–234. doi:10.1002/9780470696439.ch13

  • Paul, Elliot Samuel and John Morrison, 2014, “Review of Descartes and the Puzzle of Sensory Representation, by Raffaella De Rosa”, Mind, 123(492): 1187–1191. doi:10.1093/mind/fzu158

  • Piccolino, Marco and Nicholas J Wade, 2008, “Galileo’s Eye: A New Vision of the Senses in the Work of Galileo Galilei”, Perception, 37(9): 1312–1340. doi:10.1068/p6011

  • [IHM] Reid, Thomas, 1764 [1997], An Inquiry into the Human Mind, Edinburgh. Reprinted Derek Brooks (ed.), University Park, PA: Pennsylvania University Press, 1997.

  • [EIP] –––, 1785 [2002], Essays on the Intellectual Powers of Man, Dublin: L. White. Reprinted Derek Brookes (ed. and annotation) and Knud Haakonssen (annotation and Introduction), University Park, PA: Pennsylvania State Press, 2002.

  • Rickless, Samuel Charles, 2014, Locke, (Blackwell Great Minds 14), Chichester, West Sussex: Wiley Blackwell. doi:10.1002/9781118327685

  • Ross, Peter, 2015, “Primary and Secondary Qualities”, in Oxford Handbook of Philosophy of Perception, Mohan Mathen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05–421.

  • Rozemond, Marleen, 1998, Descartes’s Dualis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Secada, Jorge, 2000, Cartesian Metaphysics: The Scholastic Origins of Modern Philosoph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CBO9780511487309

  • Schmaltz, Tad M., 1992, “Sensation, Occasionalism and Descartes’ Causal Principle”, in Cummins and Zoeller 1992: 37–56.

  • Simmons, Alison J, 2001, “Sensible Ends: Latent Teleology in Descartes’ Account of Sensation”,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39(1): 49–75. doi:10.1353/hph.2003.0085

  • –––, 2003, “Descartes on the Cognitive Structure of Sensory Experience”,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67(3): 549–579. doi:10.1111/j.1933-1592.2003.tb00308.x

  • Stewart, M.A., 1991, “Introduction”, to Boyle 1991: xi–xxxi.

  • Stroud, Barry, 1980, “Berkeley v, Locke on Primary Qualities”, Philosophy, 55: 149–166.

  • Stuart, Matthew, 2003, “Locke’s Colors”,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112(1): 57–96. doi:10.1215/00318108-112-1-57

  • –––, 2013, Locke’s Metaphys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645114.001.0001

  • Taylor, C.C.W, 1999, The Atomists: Leucippus and Democritus: text with translation, with a commentary,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 Van Cleve, James, 2015, Problems from Rei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16, “Replies to Falkenstein, Copenhaver, and Winkler”,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93(1): 232–245. doi:10.1111/phpr.12315

  • Vinci, Thomas C., 1998, Cartesian Truth,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0195113292.001.0001

  • Wilson, Margaret Dauler, 1978, Descartes, (The Arguments of the Philosophers), London/Boston: Routledge & K. Paul. doi:10.4324/9780203167670

  • –––, 1982, “Did Berkeley Completely Misundestand the Basis of the Primary-Secondary Quality Distinction in Locke?”, in Colin M. Turbayne (ed,), Berkeley: Critical and Interprettaive Essays, Minneapolis, Univestidy of Minneapolis Press: 247–52. Reprinted in Wilson 1999: 215–28.

  • –––, 1990 [1999], “Descartes on the Representationality of Sensation”, in Central Themes in Early Modern Philosophy: Essays Presented to Jonathan Bennett, J. A. Cover and Mark Kulstad (eds), Indianapolis, IN: Hacket, 1–22. Reprinted in Wilson 1999: 69–83.

  • –––, 1992, “History of Philosophy in Philosophy Today; and the Case of the Sensible Qualities”,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101(1): 191–243. doi:10.2307/2185046

  • –––, 1993 [1999], “Descartes on the Perception of Primary Qualities”, in Essays on the Philosophy and Science of René Descartes, Stephen Voss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62–173. Reprinted in in Wilson 1999: 26–40.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5075519.003.0012

  • –––, 1999, Ideas and Mechanism: Essays on Early Modern Philosoph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doi:10.1515/9781400864980

  • Wilson, Robert A., 2002, “Locke’s Primary Qualities”,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40(2): 201–228. doi:10.1353/hph.2002.0041

  • –––, 2015, “Primary and Secondary Qualities”, in A Companion to Locke, Matthew Stuart (ed.), Hoboken, NJ: John Wiley & Sons, 193–211. doi:10.1002/9781118328705.ch10

  • Winkler, Kenneth P., 2016, “Van Cleve and Reid on Conceptions and Qualities”,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93(1): 225–231. doi:10.1111/phpr.12318

  • Wolf-Devine, Celia, 1993, Descartes on Seeing: Epistemology and Visual Perception,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Monograph Series), Carbondale, IL: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 Wolterstorff, Nicholas, 2000, Thomas Reid and the Story of Epistemology, (Modern European Philosophy), Cambridge/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CBO9780511613845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with suggestions.]

atomism: ancient | Boyle, Robert | color | Democritus | Descartes, René | Locke, John | Locke, John: on real essence | Locke, John: philosophy of science | perception: auditory | perception: olfactory | Reid, Thomas | touch

Copyright © 2022 by Martha Bolton <mbolton@rci.rutgers.edu>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