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形而上学 metaphysics (Sally Haslanger and Ásta)

首次发表于 2007 年 2 月 27 日星期二;实质性修订于 2017 年 8 月 11 日星期五

形而上学是研究现实基本结构的学科,研究存在的内容和特征。它考虑了诸如身份、因果关系、实体和种类等概念,这些概念似乎是任何形式的探究所预设的;并试图确定在最一般的层面上存在着什么。例如,除了身体外,是否还有心灵?事物是否在变化中持续存在?是否存在自由意志,或者所有行为都受先前事件的决定?但由于形而上学不仅关注存在什么(本体论),还关注存在的本质,形而上学家会问,例如,如果数字存在,它们是否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人类的思想和实践,我们用来思考和描述现实的概念和范畴是否以某种方式影响或决定所描述的内容,价值是否如何体现在我们的范畴和描述中。因此,也就不足为奇可能存在特定的女性主义形而上学,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形而上学的中心概念和范畴在多大程度上可能以特定性别方式具有价值负荷。

女性主义理论家们问道,我们用于理解世界的框架是否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使男性或男子气概受到偏爱。如果我们采用亚里士多德的物质和本质框架,或者笛卡尔的非物质灵魂存在于物质身体中的框架,是否会有什么被忽略的?这种框架遗漏的内容是否与对女性的贬低或压迫相关?女性主义者还考虑了社会现实的结构以及社会世界与自然世界之间的关系。由于社会结构经常被证明是自然的,或者是控制自然的必要手段,女性主义者质疑这种对自然的引用是否合法。这导致了对社会建构概念的大量研究,更具体地说,是性别的社会建构。


问题

女性主义形而上学项目的基本目标是:是否形而上学关于存在和本质的主张支持了性别歧视,如果是,是如何支持的?女性主义者是否应该挑战(或支持)特定的形而上学假设或推理模式?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提出了对概念的批判和重建,例如自我(Meyers 1997, 2004a; Willett, Anderson, & Meyers 2016)、性别和性取向(Butler 1987, 1990, 1993; Fausto-Sterling 2000)、心灵和身体(Bordo 1987, 1993; Young 1990; Scheman 1993; Gatens 1996; Wendell 1996; Schiebinger 2000)、自然(Lloyd 1984; Haraway1991; Butler 1993; Warren 1997)、本质(Witt 1993, 1995, 2011b,c; Schor & Weed 1994; Stoljar 1995)、身份(Spelman 1988; Lugones 1994; Young 1994; Frye 1996; Lindemann Nelson 2001; Alcoff 2006; Warnke 2008; Heinämaa 2011; Lindemann 2014)和客体化(Papadaki 2015)。女性主义者还质疑形而上学是否是一种合法的研究形式,提出了关于形而上学探究中基础主义假设的认识论问题(Irigaray 1985; Flax 1986; Fraser & Nicholson 1990; Haslanger 2000a)。我们将在这里重点讨论前一组问题,仅在提及方法论和认识论问题时进行简要提及。

对于本世纪女性主义形而上学的概述,回顾西蒙娜·德·波伏儿(Beauvoir 1949)的经典著作《第二性》是有帮助的。她最著名的两个论断似乎具有深刻的形而上学含义:“一个女人并非生来如此,而是逐渐成为”,(Beauvoir [1949] 1989: 267)和“他是主体,他是绝对——她是他者”(Beauvoir [1949] 1989: xxviii)。关于如何解释这两个论断存在分歧,然而对许多人来说,前者是性别社会建构观的口号,后者确定了女性建构的内容是与男性相对立的,而男性也被视为主体或自我。女性主义形而上学中突出的三个相互关联的主题在这里浮现:(i)性别(和其他类别)的社会建构,(ii)自我的关系性质(和其他类别),(iii)二元思维的危险。我们将提及女性主义形而上学对主流形而上学的内容和实践提出的挑战。

社会建构

在声称一个人并非生而为女时,博沃亚并非在暗示一个人从未出生时具有女性身体部位;相反,她关心的是,拥有女性(或男性)身体部位本身并不意味着一个人应该或者能够在社会中扮演何种角色 [1]。尽管如此,社会大多数情况下为女性保留了某些社会角色、规范和活动,这些使她们在与男性的关系中处于不利地位,将这些差异视为必要,因为自然(博沃亚 [1949] 1989:第 1 章)。如果像博沃亚所敦促的那样承认,女性和男性是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问题,这就打开了性别角色可能通过社会变革变得更加公平的可能性。为了简化讨论,我们将使用“男性”/“女性”这些术语来标记目前熟知的以一次性和二次性特征为基础的性别区分,并使用“男人”/“女人”来标记性别区别,其中性别是根据这个口号,“性别的社会意义”。

这一主题——社会等级制度是通过其自然基础的神话来维持的——已经引发了大量关于特定性别建构的研究(Delphy 1984; Scott 1986; MacKinnon 1989; Butler 1990; Wittig 1992; Alcoff 2006; Warnke 2008; Witt 2011a,c; Haslanger 2012),但也有关于其他“自然化”社会范畴的建构的研究,比如种族(Appiah 1996; Zack 2002; Warnke 2008)以及在某种不同方式上,性取向(Butler 1990, 1993; Fausto-Sterling 2000)。历史、人类学、文学和社会学的研究记录了性别(以及其他类别)被强制执行的各种机制,而心理学和生物学的研究进一步削弱了身体类型与社会角色之间的联系。在见证了“神话”自然化的力量后,女性主义者倾向于对任何类别“自然”的建议或“自然”应该如何决定我们社会组织的建议持谨慎态度。然而,有几个不同的去自然化项目经常被误认为是相互关联的,它们涉及不同类型的形而上学问题。

思想和概念的构建

重要的是首先区分观念的构建和对象的构建(Hacking 1999: 9–16)。让我们从观念开始。从某种角度来看,主张一个观念或概念只有在社会背景中才可能存在是显而易见的。似乎是常识,概念是通过我们的父母通过我们的语言教给我们的;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概念(与其不同的语言相一致);概念随着历史变迁、科学、技术进步等而演变。让我们(尽管有争议地)称之为“普通观点”的概念和观念。即使是那些认为我们的科学概念完全映射“自然关节”的人也可以承认,科学家们获得他们所拥有的观念和概念是通过社会历史过程的。毕竟,社会和文化力量(包括可能的科学实践和方法)可能帮助我们发展恰当或准确的概念,以及真实的信念。

有时我们可能会忘记,我们的思维方式受社会力量的影响,因为我们的经验似乎仅仅是由世界本身引起的。然而,只需稍加提示,我们就会想起,我们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为了理解世界而带入的解释工具。一旦我们注意到,我们对世界的体验已经是对它的一种解释,我们就可以开始对我们的概念框架的适当性提出问题。概念帮助我们组织现象;不同的概念以不同的方式组织它。因此,重要的是要问:特定概念框架突出了哪些现象,哪些被掩盖了?什么假设为框架提供了结构?

我们日常思考人类的框架是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之上的,即存在两种(仅有两种)性别,每个人都是男性或女性。但事实上,相当大比例的人类具有男性和女性解剖特征的混合体。在我们日常的框架中,难以看到性别不明者(Fausto-Sterling 2000)。这应该促使我们思考:为什么?在主导的概念框架中,忽视性别不明者会为谁(如果有人)谋取利益?(可以合理地认为,性别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到足以在身体之间做出细致的区分!)此外,一旦我们承认性别不明者,我们应该如何修订我们的概念框架?我们应该将身体分成两种以上的性别,还是有理由复杂化男性和女性的定义,以包括所有人在仅有两种性别类别中?更一般地,我们应该根据什么基础来决定使用哪些类别?(Fausto-Sterling 2000;Butler 1990:第 1 章)这些类别的适用范围是什么?在提出这些问题时,重要的是要记住,一个想法或概念框架可能是不足够的,而不一定是错误的,例如,一个主张可能是真实的,但仍然不完整、误导、不合理、有偏见等(Anderson 1995)。

这样或那样的观念是社会建构的说法可能只是在邀请我们回想概念的普通观点,并注意我们当前框架背后的动机和局限性。每个框架都会有一些限制;问题在于这些限制是否会掩盖某些在我们探究的(合法)目标中很重要的东西。然而,有时社会建构主义者提出了一个更具争议性的主张。这种建议可能是在暗示某事物“仅仅”是一种社会建构,换句话说,我们认为是真实的东西只是一个虚构,一个未能捕捉现实的观念。例如,女性主义者曾经争辩说,用来诊断受虐妇女的某些心理“障碍”仅仅是社会建构。Andrea Westlund 指出了

被虐待的女性的“异常”在二十世纪的精神病学文献中被描述和重新描述,被描述为从歇斯底里到受虐狂或自我毁灭性人格障碍(SDPD)到共依赖(Herman 1992, 116–118; Tavris 1992, 170–207)等各种形式。此外,这些病理学不仅从“正常”的女性行为中衡量、分类和定义被虐待的女性的偏离,而且还从男性独立和自我利益的普遍规范中衡量、分类和定义被虐待的女性的偏离(Westlund 1999, 1050–1)。

这样的诊断邀请我们通过参考女性的心理状态来解释家庭暴力,而不是施暴者对权力和控制的需求;它们还“将注意力从家庭暴力的社会和政治方面转移到女性作为一个群体被认为容易患有的私人神经症”(Westlund 1999: 1051)。Westlund 和其他人认为,尽管家庭暴力受害者通常确实患有心理疾病,例如重度抑郁症,但在《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中包括了一系列性别编码的精神障碍,但几乎没有任何充分的证据。可以说,这些诊断仅仅是社会建构,因为它们是用来解释和规范社会现象的想法,但并不描述任何真实的东西。将这一觏定应用于手头的案例将意味着“自我挫败人格障碍”并不存在。SDPD 的描述并没有捕捉到所声称的那种精神障碍。[3]

因此,在考虑某事物是社会建构的主张时,我们首先应该问:它是一个客体还是一个观念?如果它是一个观念,那么我们应该提出一系列认识论问题,例如,我们是否有正当理由使用这个观念,以及形而上学问题,例如,是否有任何真实的东西与这个观念相对应,还是它只是虚构?社会建构主义者经常从注意到一个观念在社会上起到支持一个不公正制度的作用开始,然后考虑这个观念如何在更广泛的观念和概念框架内发挥作用来构建我们的经验:它是否不当地或不适当地偏袒一组现象而不是另一组?它是否完全掩盖了某些现象?它是否制造了某些类型事物的幻觉?

在某些情境下,优先考虑某些现象是有用甚至是必要的:医学科学在关于哪些现象被视为重要以及它们如何被分类方面并不“中立”;医学关注人类健康及影响人类健康的生物是合理的。然而,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偏向于男性健康或富人健康的医学在认识论上或政治上都不会合法(Anderson 1995)。考虑到一个框架中排除了什么类别,或者什么假设构成了它,也可以揭示出各种偏见。

在一些社会建构的情况下,问题所在是分类的适切性,而在其他情况下,问题是分类是否涵盖了自然种类或社会种类。在更进一步的情况下,重点是揭示分类并未描述任何真实存在的事物,而只是将虚构视为真实。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进行实质性工作来证明所讨论的观念仅仅是虚构的。但这还不是全部,我们还应该问:这些扭曲和虚构是如何建立和维持的?它们为谁的利益服务?

2.2 对象的构建

现在考虑对象(以最广义的意义理解“对象”为几乎任何不是想法的东西)。在某种意义上,任何工件都是一种构造;但声称剪刀或汽车是社会构造并没有多大意义,因为这种说法会显得平凡。总的来说,社会建构主义者正在辩论一个令人惊讶的论点,他们认为这挑战了我们日常对事物的看法。说女性或亚裔美国人、同性恋者、虐待儿童者或难民是社会建构,这更令人惊讶。这意味着什么?

在考虑对象的构建时,首先要注意的是,我们的分类方案,至少在社会背景下,可能不仅仅是对现有个体群体进行映射;相反,我们的归因具有建立和强化群体的能力,这些群体最终可能会“适应”这些分类。这种作用有几种方式。描述或分类形式提供了意图的种类;例如,给定分类“酷”,我们可以着手变得酷,或避免变得酷等。但是,这些分类也可以用于证明行为;例如,“我们没有邀请他是因为他不酷”,这样的证明反过来又可以强化那些酷和不酷之间的区别。借鉴伊恩·哈金的工作,哈斯兰格将这称为“话语性”建构:

话语建构:如果某物是话语建构的,那么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被归因于它的内容或被分类的方式而存在的。(Haslanger 1995: 99)

在这里,可以承认,这个想法相当模糊(例如,“显著程度”是多少?)。然而,在这个意义上,社会建构是无处不在的。我们每个人在这个意义上都是社会建构的,因为我们今天的个体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被归因和自我归因给予我们的东西而成为的。例如,从出生开始被分类为健全的女性对我们生活中可选择的道路和我们已成为的人的类型产生了深远影响。

请注意,说一个实体是“话语建构的”并不意味着语言或话语会使一个物质对象从无到有地存在。相反,某种存在的东西因为被以某种方式分类而具备了一组特征,使其符合某种类型或种类的成员资格。[4] 某人在出生时被分类为女性(并且自那时以来一直如此)已经成为她被看待和对待的一个因素;这些看法和对待反过来在她被性别化为女性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因果作用。例如,为了当前的目的,让我们假设被性别化为女性是在社会背景中扮演与女性生殖能力相关的广泛角色。通过社会化的过程——被视为女孩并接受对待——她学会了,并最终内化了,女性的“适当”角色是什么,以及如何标记自己为占据这个角色。因此,她学会了女孩只吃这么多,只玩这样的游戏,只穿某些衣服。无论她是否接受这些规范,与之协商是她成为女性的过程;但话语并没有使她存在。

性别(在不同意义上)似乎既是一种思想建构,也是一种客体建构。性别是一种思想建构,因为男性/女性的分类是历史事件和力量的偶然结果。正如我们上面看到的,男性和女性之间的日常区分忽略了可能被赋予自己性别类别的间性人口。可以说,事实上,一些文化将身体分为三个性别/生殖群体。同时,“女人”和“男人”这些分类是 Hacking 所谓的“互动性种类”:性别分类发生在一个复杂的制度和实践矩阵中,被分类为女人(或不是),或男人(或不是),或第三、第四、第五性别/性别或不是,对个体有深远影响。这种分类将对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产生实质影响,同时也会影响一个人的经历和自我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讲,女性和男性——具体的个体——被构造为有性别特征的人,即,我们每个人都是客体构造(有关更多细节,请参见 Ásta Sveinsdóttir 2015)。

2.3 建构与构成

有另一种意义上的社会建构。到目前为止,我们一直在关注社会因果关系:说某事是社会建构意味着它被引起成某种方式,而这种因果过程涉及社会因素,例如,社会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我产生了丈夫的概念,社会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存在丈夫。但是,当理论家们经常争论某事是社会建构时,重点并非在于因果关系。相反,重点在于区分社会类别和物理类别。在性别问题上,关键在于性别不是仅仅基于解剖或生物学差异的分类方案,而是标志着个体之间的社会差异。性别与性不同,不是关于睾丸和卵巢,阴茎和子宫,而是关于一套社会类别系统(参见,例如,Haslanger 1993, 2000b; 也有 Wittig 1992; Delphy 1984; MacKinnon 1989)。

考虑,例如,地主这一类别。要成为一个地主,必须位于一个包括租户、私人财产等在内的广泛社会和经济关系系统中。也许所有地主都在左耳后面有一个痣。但即使是这种情况,拥有这种身体标记并不是成为地主的本质。同样,人们可能想要区分性别和性别,性别是基于当地显著性别/生殖差异的解剖学区别(请参阅 Ásta Sveinsdóttir 2011 提出的另一种概念),而性别是指那些身体被标记为不同性别的人的社会/政治地位之间的区别。我们可以允许性别和性别的类别相互作用(因此,对身体之间的区别的关注将影响社会分歧,反之亦然);但即使要清楚它们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我们也应该加以区分。有了性别和性别之间的区别,可能有些男性是女性,有些女性是男性。因为在这种概念中,一个人是女性是由于一些(可变的)解剖特征,一个人是女人是由于一个人在社会和经济系统中的地位,性别/性别的区别为我们提供了一些(至少是初步的)资源,以便将跨性别者纳入我们的概念框架中(请参阅 Bettcher 2014 进一步了解)。

在考虑这种社会建构形式,或者我们可以称之为社会构成时,重要的是要注意社会类型不能等同于具有社会原因的事物。社会生物学家声称一些社会现象具有生物原因;一些女性主义者声称解剖学现象具有社会原因,例如,特定背景下男性和女性之间平均身高和力量差异的差距取决于该背景中关于食物和锻炼的性别规范等因素。正如露丝·哈伯德解释的那样,

我们与环境动态互动。性别差异是社会构建的,因为作为女孩或男孩的成长会产生生物和社会差异。社会定义了适合性别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学会遵守这些行为规范,我们的行为影响我们的骨骼、肌肉、感觉器官、神经、大脑、肺部、循环系统,一切。这样,社会将我们构建为在生物和社会上都有性别的人。(Hubbard 1990: 138)

并非所有社会类别都显然是社会的,有时人们认为加入某一类别的条件仅或主要涉及生物或物理事实。指出这是错误的可能会产生重要后果。例如,认为一个人是否是白人并不仅仅是关于他们的身体特征,而是涉及他们在社会矩阵中的位置,这在政治上具有重要意义,也让许多人感到惊讶。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建构主义项目,即论证特定类别是社会类别的项目?这样的项目可能有什么有趣或激进之处?

假设 Sally 说“我是一个白人女性”。这意味着什么?假设我们把这些问题提给一个不是哲学家、不熟悉学术社会建构主义文献的人。一个可能的回应会涉及她的生理特征:生殖器官、肤色等。性别和种族建构主义者会拒绝这种回应,并会主张这个主张之所以恰当,是因为她所处的社会关系。在这种解释下,博沃亚尔(Beauvoir 1949)声称“一个女人不是生来就是女人,而是后来成为女人”的社会建构主义重要意义并不在于一个人被社会力量造就成为女性;相反,重要的洞见是成为一个女人不是解剖学问题,而是社会问题。

因为作为一个女性是一个社会问题,如果我们允许社会现象在不同的时间、文化、群体之间高度变化,那么这也使我们能够认识到,作为一个女性的具体细节将取决于一个人的种族、族裔、阶级等。Sally 作为一个女性发生在一个她同时也是白人和特权阶层的背景中;因此,她的实际社会地位将同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她学习了 Wasp 女性的规范,而不是黑人女性的规范。即使她拒绝了许多这些规范,她也受益于它们被广泛接受的事实。

社会建构主义者的目标通常是挑战所讨论类别的必然性外观;就目前的安排而言,有男人和女人,以及不同种族的人。但如果社会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就不会有男人和女人,也不会有不同种族的人。因此,有可能废除我们目前使用的概念框架。但重要的第一步是将该类别视为社会类别而非物理类别。这有时需要对我们的思维进行相当激进的改变。

构成性社会建构项目提供了有关该类别的形而上学,即对该类别的本质是什么的回答。因果建构项目并不这样做,而是揭示社会实践如何涉及作为现象的原因或结果(Ásta Sveinsdóttir 2015)。

最近的大量工作集中在社会类别和社会属性的形而上学上(Frye 2011; Mikkola 2006, 2011; Stoljar 2011; Ásta Sveinsdóttir 2011; Witt 2011a,c)。对性别的描述也受到了很多关注。我们现在转向这个问题。最近的大量工作集中在社会类别和社会属性的形而上学上(Frye 2011; Mikkola 2006, 2011; Stoljar 2011; Ásta Sveinsdóttir 2011; Witt 2011a,c)。对性别的描述也受到了很多关注。我们现在转向这个问题。

2.4 性别的建构

性别是什么一直是女性主义和女性主义理论的核心问题,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将讨论为什么性别的描述对女性主义理论至关重要,并指出任何理论化都总是处于一个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有限制的政治景观中。我们将使用两本最近关于性别的书籍,作者分别是 Sally Haslanger 和 Charlotte Witt,来阐述性别形而上学的概念,即性别类别的本质。我们还会顺便提及一些其他最近的描述,但要更全面地讨论性别问题,请参阅 Mikkola 2016a。

女性主义的目标,用最一般的术语来说,是结束对女性的压迫。因此,女性主义理论的目标是理论化女性受压迫的方式以及我们如何努力结束这种压迫。但是,这个女性群体是谁?这个运动的目标是要结束谁的压迫?为了阐明女性受压迫的各种方式,有必要对作为女性的本质进行一个工作定义(有关相反观点,请参见 Mikkola 2016b)。但是,对女性受压迫的不同维度(社会、经济、心理等)的各种描述实际上可能需要对性别进行不同的描述。因此,并不总是清楚看似不相容的性别描述实际上是否不相容。它们实际上往往可能在回答不同的问题。

让我们回到 Simone de Beauvoir 的话中,“一个女人并非生来如此,而是逐渐成为一个女人”。在这个画面中,一个人在生物上是女性或男性,然后慢慢地社会化成为一个女人或男人。这里性别和性别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正如前面提到的,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女性主义者使用的口号是性别是性别的社会意义,性别被认为是社会建构的。

Sally Haslanger 拥抱了性别是性别社会意义的口号,并且她提供的性别概念是为了恰当地表达这个口号(Haslanger 2012)。虽然她讨论了某物可以被社会建构的许多方式,但她试图阐明的社会建构的中心概念是能够解释这个口号的。以下是她对性别的描述(Haslanger 2012: 234):

S 是女性,当且仅当

  1. S 通常被认为或想象具有某些被认为是女性在生殖中起生物学作用证据的身体特征

  2. S 具有这些特征标志着 S 在其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中被视为应该占据某种实际上是次要的社会地位的人(因此激励和证明 S 占据这种地位);

  3. 事实是,S 满足(i)和(ii)在 S 的系统性从属中起着作用,也就是说,在某个维度上,S 的社会地位是压迫性的,并且 S 满足(i)和(ii)在这种从属维度中起着作用。

S 是一个男人,当且仅当

  1. S 通常被认为或想象具有某些被假定为证明男性在生殖中的生物角色的特定身体特征

  2. S 具有这些特征标志着 S 在 S 所处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中被视为应该占据某些实际上是特权的社会地位的人(因此激励和证明 S 占据这样的地位);

  3. S 满足(i)和(ii)的事实在 S 的系统特权中起着作用,也就是说,在某个维度上,S 的社会地位是特权的,并且 S 满足(i)和(ii)在特权维度中起着作用。

性别在社会上是构成性的。拥有一种性别意味着在一个等级结构中有一个位置,性别是由等级权力关系构成的。因此,我们在这里有一个构成性建构的描述:性别是由等级权力关系构成的社会地位。这如何对前述口号做出公正解释?拥有某种性别意味着被认为具有被假定为生物繁殖角色证据的身体特征,并因此占据一个等级社会地位。

Haslanger 对性别的社会建构的阐述是对性别是什么类型的事物,它们是如何被创造和维持的这个问题的回答。根据她的说法,性别是社会结构中的社会地位,而不是例如生物类别。在她看来,当提出关于某事物的理论时,无论是性别还是其他事物,我们总是要问这个理论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这个理论应该揭示什么?理论总是其创作者、其所处的时代和地点的产物,并且是在当时进行的对话、政治和活动家斗争的背景下提出的。例如,Haslanger 首次在 1995-1996 年阐述了她的性别理论,并希望提供一个不将女性定义为某种固有(生物或心理)特征的解释,而是在唯物主义女性主义传统中,认为女性是一个社会阶级。其目的是突出我们都参与其中的某些结构性不公正,而不是提供一个关于性别的解释来解决所有关于性别的问题。结构性解释的目标不同于那些以捕捉人们自身对经验看法为中心目标的解释。对 Haslanger 理论的批判性参与,有助于从 Mills 2014,Jones 2014,Haslanger 2014,Mikkola 2016a 和 Bettcher 2012 开始。

夏洛特·维特在她最近的著作《性别形而上学》(2011c)中提供了一个关于性别的阐述,该阐述借鉴了亚里士多德以及女性主义理论。维特阐述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个关于性别的形而上学,以阐明性别在我们的生活经验中的核心地位,并她构建了一个框架来理解这种核心性。她的观点是,事实上,在像美国这样的西方后资本主义社会中,性别对社会个体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让我们详细阐述这一点(这里我们参考了 Ásta Sveinsdóttir 2012)。夏洛特·维特在她最近的著作《形而上学的性别》(2011c)中提供了一个关于性别的阐述,该阐述借鉴了亚里士多德以及女性主义理论。维特阐述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个关于性别的形而上学,以阐明性别在我们的生活经验中的核心地位,并她构建了一个框架来理解这种核心性。她的观点是,事实上,在像美国这样的西方后资本主义社会中,性别对社会个体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让我们详细阐述这一点(这里我们参考了 Ásta Sveinsdóttir 2012)。

首先,对于一个功能对于一个实体来说是唯一本质的,是指它将该个体的所有部分统一和组织成为构成该个体的整体。例如,计时功能将所有微小的金属部件(指针、弹簧、齿轮等)统一和组织成为手表本身。同样,庇护功能将木屋的所有木板统一和组织成为构成房屋本身的实体。

性别,以这种方式理解,是将社会个体的所有部分组织成其本身的社会个体的功能。所涉及的部分是社会个体所扮演的所有其他社会角色:父母、朋友、教授、孩子、同事等。性别(男性、女性)是一个巨大的社会角色,将所有其他社会角色统一为社会个体的行动者。成为一个女性、一个父母等,就是占据一个社会位置,随之而来的是行为规范。社会个体是占据所有这些社会位置的实体,可以说是这些社会属性的承担者。

社会个体与人类有机体和个人是不同的,因为社会个体基本上处于社会关系中,而人类有机体和个人只是偶然如此。同样,个人与人类有机体和社会个体是不同的,因为个人基本上有能力对自己采取第一人称视角,而人类有机体和社会个体只是偶然如此。最后,人类有机体基本上具有某些生物特征,但个人和社会个体只是偶然如此。对于对维特理论的批判性参与,从 Cudd 2012、Mikkola 2012 和 Ásta Sveinsdóttir 2012 开始是有帮助的。

有一些关于性别的最新论述。我们在这里简要提及一些。有关更详细的讨论,请参阅 Mikkola 2016a。

Natalie Stoljar (1995)认为性别的概念是一个群集概念。没有所有女性都共享的特征;相反,女性的概念代表了一组特征,一个人可以因具有其中一个或多个特征而成为女性。Linda Alcoff (2006)认为性别是社会和文化制度与意识形态网络中的一个位置。一个人所占据的性别位置由其在生物繁殖方面的可能性所定义。Ásta Sveinsdóttir (2011, 2013)提出了一个根本性的情境化性别解释,根据这一解释,性别是一种被授予的社会地位。在不同的情境中,不同的特征作为授予性别的基本特征(生物繁殖角色、性别角色、自我认同等)。Theodore Bach (2012)认为性别是具有历史本质的自然种类。在他看来,成为一个女性意味着以正确的方式产生,具有正确的血统。如果一个女性是“通过一个历史性别系统复制女性的个体发生过程的产物”(Bach 2012: 271),那么她就有正确的血统。Jennifer McKitrick (2015)认为性别是一种倾向性属性。在某种程度上,一个人在某些情况下表现出某些行为方式,他就属于某种性别。根据 Haslanger 2012,Katharine Jenkins (2016)提出了性别的改善性解释,但其中有两个目标概念:性别作为阶级和性别作为身份。

重要的是要记住,在接近性别文献时,不同的理论家在提出性别理论时有不同的目的,要捕捉不同的现象。有些人想捕捉有关生活经验的某些内容,而其他人则强调某些不公正的维度。例如,尽管对于 Witt 和 Haslanger 来说,性别都是一个社会位置,在我们的简要讨论中,我们看到他们在发展他们的观点时关注不同的事物。Witt 关注性别和性别规范在我们的生活经验中的核心性;Haslanger 关注结构性别压迫。此外,一些理论家通过解释性别的概念来探讨性别,而另一些人则关注某些词语的使用方式。还有一些人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定义,对现象本身的定义,而不是对概念或用于指代它的词语的定义。还有一些人专注于性别认同。这些项目如何相关以及它们是否存在冲突可能一开始并不明显。

关系

女性主义者已经提出了一些问题,质疑特定类别是“自然”的想法。同样,女性主义者也质疑特定类别是固有的或非关联的想法。总体而言,批评的观点是,主导的框架用于代表世界,特别是社会世界,声称根据固有属性对事物进行分类,而实际上这些分类在关系属性上至关重要。

有两种形式的批评,相应地,也有两种回应。在第一种形式中,指责是主导框架通过忽视其所声称谈论的重要关系方面来误述其主题。例如,女性主义者长期以来指责哲学对自我的概念,例如,独立理性自我调节者的概念,是以原子主义的术语框定的,忽视了我们彼此之间不可避免和宝贵的依赖。作为回应,女性主义者敦促我们认识和重新评价主体性的复杂性,这些主体性在理性代理模型中没有涉及,并且在我们对自我的理解中纳入有关人类依赖和相互依赖的现实事实,这些事实是女性主要负责的(Meyers 1997; Kittay 1999; Stoljar 2015; Willett et al. 2016)。

第二种批判形式还声称,主导框架通过掩盖关系性内容来误传其主题。然而,目标并非像第一种批判形式中那样捕捉和重新评价背景关系,而是挑战它们。在讨论的案例中,指控是,尽管分类系统似乎是根据内在属性对个体进行排序,实际上这些外表掩盖了一些有害关系(Flax 1986: 199–202)。正如主导框架构建关于自然的神话来证明从属实践的合理性一样,它们也构建关于内在性的神话。

再次考虑博沃亚尔的说法:“他是主体,他是绝对的——她是他者”。博沃亚尔将女性视为他者的一部分所涉及的问题之一是性别和自我的概念在关系上是隐含的,例如,尽管我们似乎可以在不涉及男性的情况下定义什么是女人,但实际上我们不能(Wittig 1992; MacKinnon 1989; Haslanger 1993)。对于博沃亚尔来说,粗略地说,女性是那些被定位为“绝对他者”的人,即,作为与被视为“主体”的群体相关的“他者”(Beauvoir [1949] 1989: xxii,也见 xv–xxxiv)。因此,成为一个女人意味着站在与男性(对男性而言亦然)的一组社会(和等级)关系中。而成为一个主体意味着站在与一些他者群体的一组复杂社会关系中。有关博沃亚尔对主体化和客体化在其中的作用的细致最新描述,请参见 Bauer 2011.

这些特定的贝沃尔(Beauvoir)的主张,当然是有争议的,需要进一步的论证才能变得可信;但这些主张并不如一般观念重要,即关系,尤其是社会关系,有时会被我们日常思考事物的框架所掩盖。这对女性主义者(和反种族主义者)尤其感兴趣,原因与我们质疑将某一类别描绘为“自然”的原因有关。从一个背景假设开始,社会生活不可避免地会适应“自然”的东西。然后,我们可以通过假设类别成员资格的基础是内在的(从而掩盖了真正构成成员资格基础的社会关系),有助于某些类别看起来“自然”。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改变或废除该类别的压力似乎是不合理的。

这些批评引发了我们的思考:我们应该如何重新构想自我和社会本体的其他部分? 内在性与自然性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我们可以根据什么基础声称一个框架“掩盖”另一个框架?

4. 二元论

在前一节中,我们概述了一个在表面上非关联的框架中“揭示”关系的项目。在我们考虑的情况中,所揭示的是具体的社会关系,例如性别服从关系。然而,博沃亚关于主体和他者的论断指向了尚未探讨的额外见解。

在说“他是主体,他是绝对——她是他者”时,博沃亚尔的观点之一是,尽管我们之间的区分似乎是关于主体和非主体之间的纯粹描述性划分特定类别的物质(自我),实际上,这种区分在使用中是规范性的而非实质性的。从物质的问题开始:物质的传统特征之一是物质没有对立物,即,没有马的对立物(非马不算是对立物)。这与许多品质形成对比:长/短,内/外,大声/安静。解释博沃亚尔建议的一种方式是,一旦我们看到主体条件,我们会发现有一个与成为主体相对的东西:主体,例如,是自由和自治的人,而自由和自治人的对立面是某种不自由的人,在她看来,是被判定为内在性的人。此外,不仅仅是成为主体有一个对立面,而且所讨论的对立面具有规范性的重要性——以至于对立面的贬值方面(他者)在其自身的术语中被否定了现实性:成为他者就是与主体相对立。

再次,女性主义项目是揭示关于我们对事物分类的某些普通假设的一个项目:主体范畴在本体论上并非看似的那样。更具体地说,表面上是描述性的范畴实际上可能在规范上发挥作用;而表面上是实质性的范畴实际上可能在定性谱的一端发挥作用。尽管博沃亚的例子让我们关注主体或自我的概念;女性主义者已经用其他概念,尤其是性别、性别和种族,探讨了相同形式的论证。

这种分析有两个重要的后果。首先,对于物质而言,通常认为你要么是某种类别的成员,要么不是,没有中间地带:你要么是马,要么不是。(因为没有马的对立或相反,唯一的负面选择是矛盾的。)再次,我们可以将这与其他对立面进行对比:在长/短、内/外、大声/安静之间存在中间地带;有些事物完全避免了对立,例如,我的咖啡杯既不大声也不安静。因此,将一个范畴视为实质性的,限制了可用于分类的范畴。例如,假设我们将“男性”理解为实质性的。如果男性是一种物质类别,那么一切要么是男性,要么不是男性,没有中间地带。但是,如果在实践中,“非男性”实际上起到了挑选女性的作用,那么似乎一切都必须是男性或女性,而没有空间容纳真正的人类别,他们是雌雄同体的,或者拒绝对人们进行性别划分。因此,削弱一个范畴是实质性的想法的策略之一是突出个体和范畴的多样性,以及主要范畴及其隐含对立之间的“中间”范畴。范畴的增多——连续体或真正“混合”的范畴的产生——可以减弱实质性假设的影响力(Butler 1987;Lugones 1994;Haraway 1988;Zack 1995)。

其次,在物质种类的情况下,那些不属于该种类的东西本身并不形成自己的一种。它们是“剩下来的”。所有不是马的东西的类别包括计算机、星星、尘土、篮球、人等。因此,如果我们省略“非男性”和“女性”,那么女性就不被视为一种。正如玛丽莲·弗莱所说,

当女性被定义为非男性时,她被投入到无限的未区分的充实中......[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 许多男性可以如此自然地用并列结构谈论他们的汽车和他们的女人,并说出像“这是我的房子,我的妻子,我的钱,政府不能告诉我如何处理这些事情”这样的话。这也阐明了女性如此容易与混乱、混乱、非理性和不纯洁联系在一起的事实......在非男性中没有类别;它是一片嗡嗡作响的混乱。(Frye 1996: 1000)

弗莱的策略并非通过扩散来挑战人类的实质地位,而是挑战其在人类空间中的霸权。因此,她提出建构一个以自身条件定义的女性类别,而非仅仅通过与男性的对立来定义(见 Schor & Weed 1994)。她认为,这将需要承认不仅男性和女性之间的真正差异,还有女性之间的差异。[7]

这只是女性主义讨论中涉及的双元论问题的冰山一角,这些问题指导着我们的思维方式,无论是在哲学还是常识中。这些包括心灵/身体,理性/情感(Jaggar 1989; Scheman 1993; Rooney 1993, 1994; Campbell 1998),自然/文化(Ortner 1972; Butler 1993),自由/必然(Mackenzie & Stoljar 2000; Hirschmann 2003; Holroyd 2011),行动者/受害者(Meyers 2004a,b)。然而,希望这提供了一些关于女性主义议题的介绍,这些议题涉及分类、物质、二分法,以及本体论的潜在政治意义,以及价值负载问题和女性主义理论中对意识形态的关注的重要性(Alcoff 2011; Haslanger 2011; Janack 2011)。

5. 主题概述

有几个值得现在提出的总体问题,概述已经放置。这里提供的大纲表明,女性主义者在许多不同的方式上都渴望“揭示”或“揭露”或“神话化”我们日常(和哲学)思维的某些方面。在我们通常认为自己在处理物质的本体论、自然事物、固有属性时,实际上我们正在处理社会事物、关系和非实质(通常是规范性的)种类的本体论。但这些“揭示”项目与被视为“主流”哲学或更具体地说是“主流”形而上学的项目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这么多的分析形而上学包括对我们日常概念的“重建”;其中相当多的内容毫不掩饰地是“修订性的”。因此,女性主义形而上学似乎很合适。显然,女性主义形而上学在主题和背景假设上与主流有所不同,特别是在关注我们概念、范畴和理论可能的价值负荷以及对辩护意识形态的潜在危害方面。但是否存在更重大的差异?女性主义形而上学只是针对不同问题的“主流”形而上学,还是存在深刻的差异?如果存在深刻的差异,那究竟是什么?巴恩斯和米科拉最近指责非女性主义圈子中对形而上学的某些普遍概念甚至排斥了女性主义形而上学。指责是,主流形而上学中对形而上学的普遍概念认为形而上学关注现实的基本结构和什么是“基本”,假定社会现实不能是基本或基本的(巴恩斯 2014 年,即将出版;米科拉即将出版)。乔纳森·夏弗和泰德·西德已经对这些指责进行了回应(夏弗即将出版;西德即将出版),试图表明他们各自的元形而上学理论为女性主义形而上学和社会形而上学留有空间。

Bibliography

  • Alcoff, Linda Martín, 2006, Visible Identities: Race, Gender, and the Self,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0195137345.001.0001

  • –––, 2011, “Experience and Knowledge: The Case of Sexual Abuse Memories”, in Witt 2011a: 209–223. doi:10.1007/978-90-481-3783-1_12

  • Anderson, Elizabeth, 1995, “Knowledge, Human Interests, and Objectivity in Feminist Epistemology”, Philosophical Topics, 23(2): 27–58. doi:10.5840/philtopics199523213

  • Antony, Louisa and Charlotte Witt (eds.), 1993, A Mind of One’s Own: Feminist Essays on Reason and Objectivity, Boulder, CO: Westview.

  • Appiah, Kwame Anthony, 1996, “Race, Culture, Identity: Misunderstood Connections”, in K. A. Appiah and A. Gutmann (eds.), Color Conscious: The Political Morality of Rac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p. 30–105.

  • Ásta Kristjana Sveinsdóttir, 2011, “The Metaphysics of Sex and Gender”, in Witt 2011a: 47–65. doi:10.1007/978-90-481-3783-1_4

  • –––, 2012, “Commentary on Charlotte Witt’s The Metaphysics of Gender”, Symposia on Gender, Race and Philosophy, 8(2), Ásta 2012 available online.

  • –––, 2013,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Human Kinds”, Hypatia, 28(4): 716–732. doi:10.1111/j.1527-2001.2012.01317.x

  • –––, 2015, “Social Construction”, Philosophy Compass, 10(12): 884–892. doi:10.1111/phc3.12265

  • Bach, Theodore, 2012, “Gender is a Natural Kind with a Historical Essence”, Ethics, 122: 231–272.

  • Barnes, Elizabeth, 2014, “Going Beyond the Fundamental: Feminism in Contemporary Metaphysics”,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114(3pt3): 335–351. doi:10.1111/j.1467-9264.2014.00376.x

  • –––, forthcoming, “Realism and Social Structure”, Philosophical Studies, first published online 08 August 2016, doi:10.1007/s11098-016-0743-y

  • Bauer, Nancy, 2011, “Beauvoir on the Allure of Self-Objectification”, in Witt 2011a: 117–129. doi:10.1007/978-90-481-3783-1_8

  • Beauvoir, Simone de, [1949] 1989, The Second Sex, trans. H. M. Parshley.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89. (All page references are to the 1989 edition.).

  • Bettcher, Talia Mae, 2012, “Trans Women and the Meaning of ‘Woman’”, in The Philosophy of Sex: Contemporary Readings, sixth edition, Nicholas Power, Raja Halwani, and Alan Soble (eds.), Lanham, MD: Rowman and Littlefield, pp. 233–250.

  • –––, 2014, “Feminist Perspectives on Trans Issues”,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pring 2014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spr2014/entries/feminism-trans/.

  • Bordo, Susan, 1987, The Flight to Objectivity: Essays on Cartesianism and Culture, Albany, NY: SUNY Press.

  • –––, 1993, Unbearable Weight: Feminism, Western Culture and the Body,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Butler, Judith P., 1987, “Variations on Sex and Gender”, In Feminism as Critique, S. Benhabib and D. Cornell (eds.), Minneapolis, M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pp. 128–142.

  • –––, 1990,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New York: Routledge.

  • –––, 1993, Bodies That Matter: On the Discursive Limits of Sex: New York: Routledge.

  • Campbell, Sue, 1998, Interpreting the Personal: Express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Feelings: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Cudd, Ann, 2012, “Commentary on Charlotte Witt’s The Metaphysics of Gender”, Symposia on Gender, Race and Philosophy, 8(2), Cudd 2012 available online.

  • Delphy, Christine, 1984, Close to Home: A Materialist Analysis of Women’s Oppression, Amherst, MA: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 Fausto-Sterling, Ann, 2000, Sexing the Body: Gender Politic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exuality: New York: Basic Books.

  • Flax, Jane, 1986, “Gender as a Problem: In and For Feminist Theory”, American Studies/Amerikastudien, 31(2) (June): 193–213.

  • Fraser, Nancy and Linda Nicholson, 1990, “Social Criticism without Philosophy: An Encounter Between Feminism and Post-modernism”, in Feminism/Postmodernism, L. Nicholson (ed.), New York: Routledge, pp. 19–38.

  • Frayer, David L. and Milford H. Wolpoff, 1985, “Sexual Dimorphism”,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14: 429–473. doi:10.1146/annurev.an.14.100185.002241

  • Frye, Marilyn, 1983, The Politics of Reality: Essays in Feminist Theory, New York: The Crossing Press.

  • –––, 1996, “The Necessity of Differences: Constructing a Positive Category of Women”, Signs, 21(4): 991–1010. doi:10.1086/495128

  • –––, 2011, “Metaphors of Being a Φ”, in Witt 2011a: 85–95. doi:10.1007/978-90-481-3783-1_6

  • Gatens, Moira, 1996, Imaginary Bodies, New York: Routledge.

  • Hacking, Ian, 1986, “Making Up People”, in Reconstructing Individualism, M. Heller et al. (eds.),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 1999,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Wha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Haraway, Donna, 1988, “Situated Knowledges: The Science Question in Feminism and the Privilege of Partial Perspective”, Feminist Studies, 14(3): 575–600.

  • –––, 1989, “Introduction”, in her Primate Visions, New York: Routledge, 1989, pp. 1–15.

  • –––, 1991, “A Cyborg Manifesto: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alist Feminism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in her Simians, Cyborgs and Women: The Reinvention of Nature, New York: Routledge, pp. 149–181.

  • Haslanger, Sally, 1993, “On Being Objective and Being Objectified”, in Antony and Witt 1993: 85–125.

  • –––, 1995, “Ontology and Social Construction”, Philosophical Topics, 23(2): 95–125. doi:10.5840/philtopics19952324

  • –––, 2000a, “Feminism and Metaphysics: Negotiating the Natural”, in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Feminism in Philosophy, M. Fricker and J. Hornsby (ed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107–126.

  • –––, 2000b, “Gender and Race: (What) Are They? (What) Do We Want Them To Be?” Noûs, 34(1): 31–55. doi:10.1111/0029-4624.00201

  • –––, 2000c, “Feminism and Metaphysics: Unmasking Hidden Ontologies”, APA Newsletter on Feminism and Philosophy, 99(2, Spring): 192–196.

  • –––, 2003, “Social Construction: The ‘Debunking’ Project”, in F. Schmitt, Socializing Metaphysics: The Nature of Social Reality, Lanham, MD: Rowman and Littlefield, pp. 301–325.

  • –––, 2005, “Social Construction: Who? What? Where? How?” in Theorizing Feminisms, Elizabeth Hackett and Sally Haslanger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6–23.

  • –––, 2011, “Ideology, Generics, and Common Ground”, in Witt 2011a: 179–207. doi:10.1007/978-90-481-3783-1_11

  • –––, 2012, Resisting Reality: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Critiqu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892631.001.0001

  • –––, 2014, “Race, Intersectionality, and Method: A Reply to Critics”,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1(1): 109–119. doi:10.1007/s11098-013-0244-1

  • Heinämaa, Sara, 2011, “A Phenomenology of Sexual Difference: Types, Styles, and Persons”, in Witt 2011a: 131–155. doi:10.1007/978-90-481-3783-1_9

  • Hirschmann, Nancy J., 2003, The Subject of Liberty: Toward a Feminist Theory of Freedo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Holroyd, Jules, 2011, “The Metaphysics of Relational Autonomy”, in Witt 2011a: 99–115. doi:10.1007/978-90-481-3783-1_7

  • hooks, bell, 1981, Ain’t I A Woman: Black Women and Feminism, Boston: South End Press.

  • Hubbard, Ruth, 1990, The Politics of Women’s Biology, New Brunswick, NJ: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 Irigaray, Luce, 1985, The Sex Which Is Not One, C. Porter and C. Burke (trans.),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Jaggar, Alison, 1989, “Love and Knowledge: Emotion in Feminist Epistemology”, in Women, Knowledge, and Reality Explorations in Feminist Philosophy, Ann Garry and Marilyn Pearsall (eds.) Boston: Unwin Hyman, pp. 129–155.

  • Janack, Marianne, 2011, “The Politics and Metaphysics of Experience”, in Witt 2011a: 159–178. doi:10.1007/978-90-481-3783-1_10

  • Jenkins, Katharine, 2016, “Amelioration and Inclusion: Gender Identity and the Concept of Woman”, Ethics, 126(2): 394–421. doi:10.1086/683535

  • Jones, Karen, 2014, “Intersectionality and ameliorative analyses of race and gender”,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1(1): 99–107. doi:10.1007/s11098-013-0245-0

  • Kittay, Eva, 1999, Love’s Labor: Essays on Women, Equality and Dependency, New York: Routledge.

  • Lindemann, Hilde, 2014, Holding and Letting Go: The Social Practice of Personal Identiti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754922.001.0001

  • Lindemann Nelson, Hilde, 2001, Damaged Identities, Narrative Repair,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Lloyd, Genevieve, 1984, The Man of Reason: “Male” and “Female” in Western Philosophy, Minneapolis, M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 Lugones, Maria, 1994, “Purity, Impurity and Separation”, Signs, 19(2): 458–79. doi:10.1086/494893

  • MacKenzie, Catriona and Natalie Stoljar, 2000, Relational Autonomy: Feminist Perspectives on Autonomy, Agency an the Social Self,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MacKinnon, Catharine, 1989, Toward a Feminist Theory of the State, Cambridge, MA: Harvard.

  • McKitrick, Jennifer, 2015, “A Dispositional Account of Gender”,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2(10): 2575–2589.

  • Meyers, Diana Tietjens (ed.), 1997, Feminists Rethink the Self,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 –––, 2004a, “Feminist Perspectives on the Self”,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pring 2004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Feminist Perspectives on the Self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Spring 2004 Edition)>.

  • –––, 2004b, Gender in the Mirror: Cultural Imagery and Women’s Agenc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0195140419.001.0001

  • Mikkola, Mari, 2006, “Elizabeth Spelman, Gender Realism, and Women”, Hypatia, 21(4): 79–96. doi:10.1111/j.1527-2001.2006.tb01129.x

  • –––, 2011, “Ontological Commitments, Sex and Gender”, in Witt 2011a: 67–83. doi:10.1007/978-90-481-3783-1_5

  • –––, 2012, “Commentary on Charlotte Witt’s The Metaphysics of Gender”, Symposia on Gender, Race and Philosophy, 8(2), Mikkola 2012 available online.

  • –––, 2016a, “Feminist Perspectives on Sex and Gender”,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pring 2016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spr2016/entries/feminism-gender/.

  • –––, 2016b, The Wrong of Injustice: Dehumanization and its Role in Feminist Philosoph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0601072.001.0001

  • –––, forthcoming, “On the Apparent Antagonism Between Feminist and Mainstream Metaphysics”, Philosophical Studies, first published online 14 July 2016, doi:10.1007/s11098-016-0732-1

  • Mills, Charles, 2014, “Notes from the Resistance: Some Comments on Sally Haslanger’s Resisting Reality”,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1(1): 85–97. doi:10.1007/s11098-013-0249-9

  • Ortner, Sherry, 1972, “Is Female to Male as Nature Is to Culture?” Feminist Studies, 1(2): 5–31. doi:10.2307/3177638

  • Papadaki, Evangelia (Lina), 2015, “Feminist Perspectives on Objectification”,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Winter 2015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win2015/entries/feminism-objectification>.

  • Rooney, Phyllis, 1993, “Feminist-Pragmatist Revisionings of Reason, Knowledge, and Philosophy”, Hypatia, 8(2): 15–37. doi:10.1111/j.1527-2001.1993.tb00089.x

  • –––, 1994, “Recent Work in Feminist Discussions of Reason”,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31: 1–21.

  • Schaffer, Jonathan, forthcoming, “Social Construction as Grounding; Or: Fundamentality for Feminists, a Reply to Barnes and Mikkola”, Philosophical Studies, first published online 18 July 2016, doi:10.1007/s11098-016-0738-8

  • Scheman, Naomi, 1993, Engenderings: Constructions of Knowledge, Authority, and Privilege, New York: Routledge.

  • Schiebinger, Linda (ed.), 2000, Feminism and the Bod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Schor, Naomi and Elizabeth Weed (ed.), 1994, The Essential Difference,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 Scott, Joan, 1986, “Gender: A Useful Category of Historical Analysis”,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9(5): 1053–75. doi:10.2307/1864376

  • Sider, Theodore, forthcoming, “Substantivity in Feminist Metaphysics”, Philosophical Studies, first published online 20 July 2016, doi:10.1007/s11098-016-0739-7

  • Spelman, Elizabeth V., 1988, Inessential Woman: Problems of Exclusion in Feminist Thought, Boston: Beacon Press.

  • Stoljar, Natalie, 1995, “Essence, Identity and the Concept of Woman”, Philosophical Topics, 23(2): 261–294. doi:10.5840/philtopics19952328

  • –––, 2011, “Different Women: Gender and the Realism-Nominalism Debate”, in Witt 2011a: 27–46. doi: 10.1007/978-90-481-3783-1_3

  • –––, 2015, “Feminist Perspectives on Autonomy”,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Fall 2015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fall2015/entries/feminism-autonomy/.

  • Wendell, Susan, 1996, The Rejected Body: Feminist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s on Disability, New York: Routledge.

  • Warnke, Georgia, 2008, After Identity: Rethinking Race, Sex, and Gende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Warren, Karen, 1997, Ecofeminism: Women, Culture, Nature,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 Westlund, Andrea, 1999, “Pre-Modern and Modern Power: Foucault and the Case of Domestic Violence”, Signs, 24(4) (Summer): 1045–1066. doi:10.1086/495402

  • Willett, Cynthia, Ellie Anderson, and Diana Meyers, 2016, “Feminist Perspectives on the Self”,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Winter 2016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win2016/entries/feminism-self/.

  • Witt, Charlotte, 1993, “Feminist Metaphysics”, in Antony and Witt 1993: 273–288.

  • –––, 1995, “Anti-Essentialism in Feminist Theory”, Philosophical Topics, 23(2): 321–344. doi:10.5840/philtopics19952328

  • ––– (ed.), 2011a, Feminist Metaphysics: Explorations in the Ontology of Sex, Gender and Identity, Dordrecht: Springer. doi:10.1007/978-90-481-3783-1

  • –––, 2011b, “What is Gender Essentialism?” in Witt 2011a: 11–25. doi:10.1007/978-90-481-3783-1_2

  • –––, 2011c, The Metaphysics of Gende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740413.001.0001

  • Wittig, Monique, 1992, The Straight Mind, Boston: Beacon Press.

  • Young, Iris Marion, 1990, Throwing Like a Girl and Other Essays in Feminist Philosophy and Social Theory: Indianapolis, I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 –––, 1994, “Gender as Seriality: Thinking about Women as a Social Collective”, Signs, 19(3): 733–734. doi:10.1086/494918

  • Zack, Naomi, 1995, “Life After Race”, in American Mixed Race, N. Zack (ed.), Lanham, MD: Rowman and Littlefield Pub.

  • –––, 2002,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Race, New York: Routledge.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with suggestions.]

feminist philosophy | feminist philosophy, approaches: analytic philosophy | feminist philosophy, approaches: continental philosophy | feminist philosophy, approaches: intersections between analytic and continental philosophy | feminist philosophy, approaches: intersections between pragmatist and continental philosophy | feminist philosophy, approaches: pragmatism | feminist philosophy, approaches: psychoanalytic philosophy | feminist philosophy, interventions: aesthetics | feminist philosophy, interventions: bioethics | feminist philosophy, interventions: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 | feminist philosophy, interventions: epistemolog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 feminist philosophy, interventions: ethics | feminist philosophy, interventions: history of philosophy | feminist philosophy, interventions: liberal feminism | feminist philosophy, interventions: moral psychology | feminist philosophy, interventions: philosophy of biology | feminist philosophy, interventions: philosophy of language | feminist philosophy, interventions: philosophy of law | feminist philosophy, interventions: philosophy of religion | feminist philosophy, interventions: political philosophy | feminist philosophy, interventions: social epistemology | feminist philosophy, topics: perspectives on autonomy | feminist philosophy, topics: perspectives on class and work | feminist philosophy, topics: perspectives on disability | feminist philosophy, topics: perspectives on globalization | feminist philosophy, topics: perspectives on objectification | feminist philosophy, topics: perspectives on power | feminist philosophy, topics: perspectives on rape | feminist philosophy, topics: perspectives on reproduction and the family | feminist philosophy, topics: perspectives on science | feminist philosophy, topics: perspectives on sex and gender | feminist philosophy, topics: perspectives on sex markets | feminist philosophy, topics: perspectives on the body | feminist philosophy, topics: perspectives on the self | feminist philosophy, topics: perspectives on trans issues

Acknowledgments

Thanks to Elizabeth Hackett. Some sections of this entry are drawn from Haslanger 1992.

Copyright © 2017 by Sally Haslanger Ásta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