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表征理论 representational theories of (William Lycan)

首次发表于 2000 年 5 月 22 日星期一;实质性修订于 2023 年 10 月 19 日星期四

表征的概念多年来一直在关于意向性的讨论中起着核心作用。但直到最近,它才开始在心灵哲学中扮演更广泛的角色,特别是在意识理论中。事实上,现在有多种意识表征理论,对应于“意识”一词的不同用法,每种理论都试图用表征来解释相应的现象。更谨慎地说,每种理论都试图用意向性来解释其目标现象,并假设意向性即是表征。

一个故意状态表征一个对象,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比如,法师或飞马),通常表征一个完整的事态,这个事态可能实际发生也可能没有(比如,法师在 2024 年再次赢得肯塔基德比赛)。像写作或制图等公共的社会表征案例一样,诸如信念之类的故意状态具有真值;它们蕴含或暗示其他信念;它们(似乎)由概念构成,并且其真实性取决于其内部结构与世界的匹配方式;因此,将它们的关于性视为一种心理指称或指定的问题是很自然的。Sellars(1956 年,1967 年)和 Fodor(1975 年)认为,故意状态是主体的具有语义属性的状态,而它们的对象是存在或不存在的事态,只是表征内容。

这么多是熟悉的,也不太有争议。但意识问题通常被认为比关于意向性的问题更难处理。表征论意识理论的目的是将意向性的处理扩展到意识的领域,表明如果意向性在表征方面得到很好理解,那么意识的现象也可以在那个充满争议的术语的任何意义上得到理解。

哲学家们最常讨论的意识概念如下:(1) “意识状态”在非常具体的意义上:其主体直接、内在地意识到这些状态。(2) 内省和一个人对自己经验内在特征的特权访问。(3) 处于具有独特定性属性的感官状态,比如在视觉经验中体验到的颜色,或者听到的声音音色。(4) “对于主体而言是什么样子”这一现象性问题,尤其是主体体验某一定性属性时的感受,如(3)中所述。Block (1995) 和其他人将“现象意识”用于(4)的意义,而没有将其与(3)区分开来。(进一步的术语复杂性在于,一些理论家,如 Dretske (1995) 和 Tye (1995),使用“对于主体而言是什么样子”这个表达来表示定性属性本身,而不是该属性的当前高阶属性。本条目将主要使用“定性”来指代(3)中涉及的感官品质,“现象性”则适用于“对于主体而言是什么样子”。)

对于前述的四种意识概念,一些哲学家声称,该类型的意识完全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一种表征形式。本条目将主要讨论意识的表征理论在第(3)和(4)意义上。对于(1)和(2)的主要表征方法是“高阶表征”理论,分为“内部感知”或“高阶知觉”观点,“熟悉”解释和“高阶思维”理论。有关这些内容的讨论,请参阅有关意识高阶理论的条目。


定性特征作为表征

心理状态的定性属性和现象特征通常被称为“感觉质”(单数为“感觉质”)。在最近的心灵哲学中,这个术语以许多令人困惑的不同方式被使用。有一个具体而相当严格的意义,这个意义是从 C.I. 路易斯(1929)通过古德曼(1951)传承而来的(尽管关于路易斯自己的用法存在很多解释上的分歧)。在这个意义上,感觉质是存在于感官状态中的定性属性:后像的颜色,或者一个人视野中更普通的斑块的颜色;主观听到的声音的音调、音量或音质;气味的味道;特定的味道;通过触摸遇到的物体的感知质地。(前一句中的“存在于”一词是故意模糊的,并且在尽可能多的形而上问题上保持中立。特别地,感觉质可能是存在于其中的经验的属性,或者它们可能以某种其他方式与这些经验相关。)出于将会变得清晰的原因,我们可以称这种“感觉质”的意义为“一阶”意义。请注意,这与在感觉质条目中定义的更广泛和更模糊的意义不同(“我们心理生活的内省可接近的现象方面”),也不同于 Block(1990,1995,1996)更加沉重的意义,根据这个意义,“感觉质”根据规定的定义既不是功能性的也不是有意向性的属性。为了避免进一步的混淆,让我们谈论感官品质。

一个感官质量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明显的现象个体的独特属性。一个“明显的现象个体”是伯特兰·罗素会认为是“感官数据”的任何东西,比如(再次)一个视野中的有色区域,或者一个听到的声音或者一个体验到的气味。但重要的是要看到,这类质量并不预设感官数据或其他奇特事物的存在。感官领域在日常真实经验和不太常见的情况下都充斥着这种质量。在我们对“q”-词的一阶意义上,后一点是最纯粹的常识,否认它将是采取一个非常激进的立场。当然,哲学家们会立即就这些常识性质量的性质以及关于它们的进一步主张展开辩论,但一般认为它们是可内省的,明显的单子或非关联的,并且可以用普通英语词语描述,比如“绿色”、“大声”和“甜美”(尽管可以质疑这些词在应用于物理对象和事件时是否具有完全相同的意义)。

感官质量对唯物主义心灵理论构成严重问题。从本体论角度来看,它们位于何处?假设伯蒂由于看到红色闪光灯而产生了绿色余像;余像的绿色是其质量。实际的罗素式感官数据是非物质个体;因此,唯物主义者不能承认余像的绿色是实际感官数据的属性。也不太可能暗示余像的绿色是大脑中任何物理事物的典型(如果你的大脑中有一些绿色的物理事物,你可能会遇到大麻烦)。为了深化这个问题:

  1. 伯蒂正在经历一件绿色的事物。

  2. 假设伯蒂头脑外没有任何物理上的绿色东西。但是

  3. Bertie 的脑袋里也没有任何绿色的物体。

  4. 如果这是物理的,那么绿色的东西要么在伯蒂的头外面,要么在头里面。因此,

  5. 绿色的东西并非物质的。[1,2,3,4] 因此,

  6. 伯蒂的经历包含了一种非物质的东西。[1,5] 因此,

  7. 伯蒂的经历并非完全是物理的。

这是一个针对唯物主义的有效演绎论证,其前提很难否认。

现代感官质量表征理论起源于 Hall (1961), Anscombe(1965) 和 Hintikka (1969); 早期的拥护者包括 Kraut (1982), Lewis (1983), Lycan (1987, 1996), Harman (1990), Shoemaker (1994), Tye (1994, 1995, 2003a), Dretske (1995), Clark (2000), Byrne (2001), Crane (2001, 2003), 和 Thau (2002). 表征理论通常(虽然并非总是)是试图与唯物主义相容地解决前述困境。根据这一理论,感官质量实际上是有意义的内容,是所代表对象的代表性质。假设 Ludwig 在良好的光线下看到一个真正的番茄,自然地,它对他来说是红色的;他的视野中有一个对应的红色斑块。他在视觉上代表着番茄的实际红色,而“斑块”的红色只是番茄本身的红色。但是假设 George Edward 幻觉到一个类似的番茄,他的视野中也有一个番茄形状的红色斑块,就像 Ludwig 的视野中一样。George Edward 也代表着外部物理番茄的红色。只是在他的情况下,番茄不是真实的;它及其红色是非实际的有意义内容。但是这种红色仍然是虚幻番茄的红色。(请注意,这里进行的表征是关于环境特征的一流表征,而不是“意识的高阶表征”理论中的高阶表征。)

对于伯蒂的绿色残留影像怎么办?根据表征主义者(有时称为“意向主义者”)的分析,伯蒂经历绿色残留影像意味着伯蒂在视觉上代表了一个位于房间某处的绿色斑点。由于实际上房间里没有绿色斑点,他的视觉体验是不真实的;残留影像是幻觉。斑点的感官质量,绿色(就像斑点本身一样)是一种非实际的意向内容。当然,在真实感知的情况下,颜色和有色物体不仅仅是意向内容,因为它们实际存在,但它们仍然是意向对象,表征物。

这就是表征主义者解决我们困境的方式。正如 P1 所述,有一件伯蒂正在经历的绿色事物,但它并不是一个实际的事物。那个“存在”与“伯蒂相信有某物但实际上不存在”以及“至少有一个希腊人崇拜但现在没有人再崇拜的神话神灵”中出现的宽容的非实际主义“存在”是相同的。(在捍卫他的感官数据时,罗素误将一个非实际的物质事物误认为是一个实际的非物质事物。)因此,理解为提供一个实际的绿色实体的 P5 并不成立。

这里所阐述的表征观的一个略显惊人但无害的结果是,感官品质(在我们严格的一阶意义上称为“品质”)本身并不是呈现它们的经验的属性:感官品质是被呈现对象的被表征属性,因此它们只在经验中有意地存在。经验的相关属性是,代表这种或那种品质。当然,人们可以稍微改变意义,并将“品质”视为经验的属性,将其与表征特征(如代表这种严格意义的感官品质或那种品质的特征)等同起来;这种术语选择并不重要。(与此前一样,“它是什么样子”的属性又是另一回事。)

大多数表征论者都同意,颜色和其他可感知属性的感知表征在某种意义上是“非概念性”的,至少在定性表征不必轻易翻译成主体的自然语言方面。当然,需要一些心理语义学来解释大脑项目代表绿色的特定属性。Dretske(1995)提出了一个解释,Tye(1995)也提出了一个;这两种观点都是“指示器”语义的目的论版本。

表征主义的多种形式

仅仅表征红色并不足以使某物在主体看起来是红色的,更不用说红色的感官质量,更不用说感知的“它是什么样子”来体验那种质量。一个人可以大声说出“红色”这个词,或者在悬崖上用旗语传递它,或者用摩斯密码发送它,或者在黑板上写上法语单词“rouge”,或者指向一个颜色芯片。这种表征必须明确是一种视觉表征,由正常的人类视觉系统或类似的功能性系统产生。对于非视觉质量,比如主观的苦涩,类似的观点也适用,这将需要提及味觉系统。

因此,感官品质的表征理论不能仅仅是表征性的,而必须诉诸于某种进一步的因素,以区分视觉对红色的表征与其他类型的红色表征。Dretske (1995) 仅引用视觉表征是感官的事实以及他所称的“系统性”。Tye (1995) 要求表征是非概念性的和“准备就绪的”,尽管他也认为,颜色的视觉表征与其他类型的表征不同之处在于伴随着进一步的表征差异。Lycan (1996) 引用功能角色。

2.1 纯粹的、强烈的和弱的表征主义

因此,我们可以区分关于感官质量的不同级别的表征主义。

纯表征主义将是这样一种观点:仅仅表征就足以产生感官质量。但没有人持有这种观点,因为刚才给出的理由:仅仅表征是廉价且无处不在的。(Lloyd(1991)和 Thau(2002)也许接近;Thau 暗示表征某种特殊类型的内容确实足以产生感官质量。)

强表征主义(由德雷茨克(Dretske)、泰伊(Tye)和莱肯(Lycan)捍卫)认为,某种类型的表征足以说明感官质量,其中这种类型可以用功能主义或其他熟悉的唯物主义术语来指定,而无需诉诸任何本体上“新”的属性。(布洛克(Block)(1996)称之为“准表征主义”的混合表征-功能主义观点。)我们可以进一步对比(a)仅诉诸功能考虑来将感官质量与其他表征属性分开的理论,与(b)更雄心勃勃地使用功能考虑来区分具有相同意向内容的定性不同的体验的理论。

弱表征主义仅表示定性状态必然具有表征内容,这种承认与感官品质也必然涉及本体上“新”的特征是相容的(Block (1990, 1996), Chalmers (1996))。弱表征主义在相当程度上是不具争议的(尽管这一观点可能会被拉塞尔否定,他并未表现出认为他的感官数据代表任何东西,以及被行为主义者和维特根斯坦主义者拒绝整个心理表征概念)。至少,拒绝这一观点的人必须试图解释为什么我们区分真实和非真实的经验;但最近新的反对者如 Campbell (2002), Travis (2004), Noë (2005), Brewer (2006), 和 Fish (2009) 正试图做到这一点。

在本条目的其余部分,除非另有说明,“表征主义”应指强表征主义观点。Block 所称的“准表征主义”这种混合类型的描述是强表征主义的一种版本,因为它排除了既非故意又非功能性的定性特征。

此外,我们应该将强表征主义视为适用于所有感官状态,包括身体感觉以及视觉和其他知觉。对于疼痛、痒和其他感觉而言,弱表征主义在某种程度上是有争议的,因为这些感觉是否代表任何东西并不明显。因此,强表征主义对它们的辩护将会更加站不住脚。

有进一步的问题分裂了强表征主义者,产生了不同版本的观点。其中一个问题是,感官质量本身是否在我们非常具体的意义上,穷尽了通常被认为是感官状态整体现象特征的一切。德雷茨克(Dretske)和泰伊(Tye)认为是这样;莱肯(Lycan)(1998 年)和其他人则认为不是。这个问题将在下文中讨论,即所谓的“透明度”论题的背景下。

2.2 狭义和广义表征主义

一个更重要的区分是“狭义”与“广义”。从普特南(1975)开始的关于命题态度的文献中,态度的表征内容通常被认为是“广义”的,因为它不仅仅取决于主体头脑中的内容;根据这一观点,两个在分子上无法区分的人可能具有不同的信念或欲望内容,部分取决于他们各自环境中的对象。由于根据表征理论,感官质量本身是真实或虚幻的环境属性,该理论表明这些质量也是广义的,分子上相同的主体可能体验到不同的质量。德雷茨克(1996)和莱肯(1996,2001)明确捍卫了这种“现象外部主义”,尽管在我们目前的术语中,它应该被称为“定性”外部主义。一些其他的表征主义者拒绝了这个想法,并认为感官质量是狭义的,必然是分子复制品所共享的。肖马克(1994),霍根(2000),克里格尔(2002b),莱文(2003)和查尔默斯(2004)捍卫狭义表征主义。(雷(1998)称他的观点为“关于定性经验的狭义表征主义解释”,但这并不是当前意义上的感官质量解释;如果有的话,雷更倾向于消除这些质量。)关于双方的一些论据,请参见第 4.6 节。

2.3 表征内容

在广义表征主义或狭义表征主义中,可能存在关于所表征属性的种类的分歧。在前一节中,假定所谓的表征对象是环境特征,如物体的颜色。但也有其他建议(Byrne(2001),Levine(2003)):例如,感知经验可能代表感官数据,或者不存在的颜色属性,物体实际上并没有。Shoemaker(1994)捍卫了这样一种观点,即颜色经验代表一种倾向性属性,即导致产生那种类型经验的倾向。 (Kriegel(2002b)和 Levine(2003)捍卫 Shoemaker 观点的版本,以保持感官质量的狭义性并处理各种倒置案例。)至少在一种解释中,Thau(2002)假设了一种特殊的准颜色属性,与实际颜色不同但相关。

请注意,即使在将表征物视为物理对象的表面颜色的简单观点上,表征论也不预设颜色实在论。我们一直在使用诸如“绿色”之类的颜色词来表示物理对象的公共属性,一个人不能(不经循环论证)用所代表的真实世界公共颜色来解释感知上的绿色,然后将后者真实的物理绿色解释为仅仅是产生感知上的绿色的倾向,或以任何其他预设感知上的绿色的方式。但一个人可以持有关于物理颜色的错误理论,认为物理对象的颜色最终是虚幻的,但仍然坚持物理颜色概念在解释上和/或概念上优先于感知颜色。

在其他感官模式中可能存在更一般性的问题,用于确定相关的世俗表征。例如,Gray (2003) 认为热感并不代表热量、温度、导电性或能量。

Chalmers (2004) 引起了对 Russellian 内容和 Fregean 内容之间区别的关注。前者可以是一个特定命题或对象及其属性的配置。虽然这个命题可能在一种表征方式下被相信(等等),但表征方式本身并不是内容的一部分。相比之下,Fregean 内容包括表征方式,而不包括个体对象本身。表征主义者通常更多地从 Russellian 角度思考感知内容,但 Chalmers 认为感知经验的内容是 Fregean 的。由于它忽略了对象本身,Fregean 选项将有助于狭义表征主义的解释,如果需要的话;此外,它有助于解释倒置例子(第 4.4 节)。

2.4 归纳 vs. 非归纳

正如 Crane (2003)和 Chalmers (2004)所指出的,表征主义并非必然是还原主义的。一个人可能同意强表征主义者的观点,即感官品质与意向内容相同,但也主张后者的意向内容属性不能在没有参考感官品质的情况下加以描述,因此尽管它们相同,但在没有循环的情况下不能进行还原。在这种情况下坚持“感觉”需要一种特殊的现象表征方式,并认为这种方式不能被还原为功能性的情况下,Chalmers 辩护了一种非还原的表征主义。同情于那些认为意向性需要意识的观点(例如 Searle (1990)和 Siewert (1998))的表征主义者也会被激励保持非还原性。Levine (2003)认为 Shoemaker (1994)的观点是非还原的,理由是它用代表一个属性来阐明经验的定性特征,而这个属性又是以具有这种定性特征的经验来描述的(Levine 认为这种明显的循环并不是恶性的)。但许多其他的表征主义者受到唯物主义的影响,并希望将感官品质还原为意向性,认为意向性是这两者中更易于用物质主义来处理的。

支持感官质量表征理论的论点

至少有四个直接支持表征理论的论点。

3.1 唯物主义论证

许多表征主义者认为,这一理论不仅保留了唯物主义,同时还容纳了感官质量,而且是唯一非常有前途的方法。对于我们的伯蒂困境的唯一可行的替代解决方案似乎是相信实际的罗素式感官数据,或者至少是信仰非物质属性。反唯物主义者可能不介意本体论上的感官数据,但他/她也将继承罗素从未成功克服的令人讨厌的认识论问题:如果感官经验向我们展示感官数据而无其他,那么感官数据将我们与现实的其他部分隔离开来,我们将面临我们关于感官数据和外部世界的信念之间的证明差距。

更有可能的是,对手会坚持财产二元论,就像 Jackson(1982)和 Chalmers(1996)所做的那样。这对唯物主义者来说已经够糟糕了,但当然,那些一开始就不支持唯物主义的人不会被当前的论点说服。

仍然存在非表征主义的替代方案。例如,唯物主义者可能会提出伯蒂的现象绿色与某种神经生理学的类型同一性,但认为一个在视野中平滑且单色的绿色斑块就是一个人脑中的神经状态或事件是不可信的。最多,类型同一性理论者将不得不放弃重要的主张,即绿色本身,而不是某种代理属性,出现在伯蒂的体验中;这个建议将是一个错误理论,并且必须解释掉这样一个直觉,即无论最终的本体论是什么,伯蒂确实正在经历绿色的一个实例。

另外两种关于感官质量的唯物主义处理方式是由 Chisholm (1957)和 Sellars (1967)推荐的“副词”理论,以及彻底的消除主义。

根据副词理论,伯蒂的经验不涉及任何绿色的实际或非实际的事物。相反,伯蒂以绿色感知,绿色感知只是一种视觉感知的类型。我们的主要问题,“在本体论上,绿色的事物在哪里?”,因此存在一个错误的前提,因此并没有问题。副词主义主导了唯物主义者的思维很长时间,以至于后一个问题几乎从未被提出。但(很少被注意到),副词主义是关于感觉陈述的逻辑形式的语义论题,因此它已经受到了严厉和有力的批评,例如杰克逊(1977 年),布特瓦罗夫(1980 年)和莱肯(1987 年)。

关于感官质量的废除论是由丹尼特(1991)和雷伊(1983,1998)提出的,如果不是他们的倡导者。但是,如果柏蒂或其他人说:“我正在视觉上体验绿色”,要么很难称那个人为撒谎者,要么很难解释他/她如何会受到如此巨大的错觉的影响。(莱文(2001)更详细地讨论了废除论。)

Dretske (1996)认为,大脑内部没有任何固有的东西构成红色质和绿色质之间的区别。除非有罗素式的感知数据或至少是非物质属性,否则区分这两种质必须是关系性的,唯一明显的候选者是,表征红色或绿色。但同样地,如果对感知数据或非物质属性没有异议,那么就不会被动摇。神经生理类型同一论者在这里也会提出抗议,尽管相同的反驳仍然适用。一个不太确定的反对意见是,与 Dretske 相反,除了表征之外还有其他候选关系:也许是某种广泛的功能关系,或者是典型因果关系(其中这两者本身并不被视为构成表征)。

3.2. 表征的论证

我们区分真实和非真实的视觉体验。为什么呢?可以毫不含糊地说,伯蒂的体验是绿色斑点的体验,并且绿色是一个意向对象,而体验所报告的内容是错误的。这是很难争辩的。如果一个人接受罗素的感官数据,并将余像本身看作是一个实际独立存在的个体——实际上是世界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那么就不必将其视为表征。但是,那么就必须以一种间接的方式来解释真实性的概念。如果一个人像坎贝尔(2002)等人一样完全拒绝感知表征,那么仍然必须以某种特定方式重建真实性。

表征主义者进一步认为,经验的真实性条件,即伯蒂看起来有一个绿色斑点的地方实际上有一个绿色斑点,似乎不仅仅涵盖了其表征内容,还涵盖了其定性内容。一旦绿色已经被解释清楚,还剩下什么定性内容呢?

由于弱表征主义并不意味着强表征主义,反对者可能会对论证中的结论性修辞问题提供严肃的非修辞性答案。例如,Block (1996)认为,Bertie 除了后像的绿色之外,还可以内省某种定性属性。在下面的第 4.5 节中,我们肯定会遇到另一种内容,这种内容可能与 Block 所考虑的属性相同,也可能不同。

3.3 透明度论证

哈曼(1990)提出了透明度论点:我们通常“透过”感知状态看到外部对象,甚至没有注意到自己处于感知状态;我们在感知中意识到的属性被归因于所感知的对象。“看一棵树,试着将注意力转向你视觉体验的内在特征。我预测你会发现,唯一可以转向的特征将是所呈现树的特征,包括树的关系特征‘从这里’”(第 39 页)。泰(1995)和克兰(2003)将这一论点扩展到诸如疼痛之类的身体感觉。

透明度论证也可以延伸到纯粹的幻觉情况。假设你正在看着一个真实的、色彩丰富的红番茄,在良好的光线下。再假设你随后幻觉出一个第二个、与真实番茄相同的番茄,位于真实番茄的右侧。(你可能意识到第二个番茄并不真实。)现象上,你视野中相关的两个部分完全相同;外观结构也完全相同。第二个番茄外观中涉及的红色,与第一个番茄中涉及的性质完全相同。但如果我们同意,在真实番茄中感知到的红色就是番茄本身的红色,那么在幻觉番茄中感知到的红色——第二个番茄外观中涉及的红色质量——就是幻觉番茄本身的红色。

对透明性的呼吁使得视觉经验表征外部对象及其显而易见的属性变得极具说服力。但正如上文所指出的,这种弱表征主义论点并不是非常有争议的。透明性论证本身并未展示,而只是声称,经验没有其他属性会对唯物主义构成问题。这一论证需要进一步阐述,通常是通过对内省的进一步呼吁来阐明。显而易见的附加前提是:(i) 如果一个感知状态除了其表征属性外还具有相关的心理属性,那么它们是可内省的。但是(ii) 即使是最坚决的内省也从未揭示出任何这种额外属性。

(ii) 是透明度论题的核心。(Kind(2003)称之为“强透明度”,并有用地将其与较弱的主张区分开来,比如我们很难内省到额外的属性,或者我们只是很少或者异常地这样做。)透明度受到 Tye(1995,2002)和 Crane(2003)的激烈捍卫。Dretske(2003)支持其激进版本:如果“内省”具有其通常的意义,那么我们无法内省有关感知经验的任何事情。

对透明度论的反对通常以反例的形式出现,即我们经验中可以内省但据称是非表征性的心理特征。Harman (1990) 和 Block (1996) 谈到“心理涂料”,指的是感知表征的内省性内在特征,由此表征其所表征的内容。Harman 断然否认了心理涂料的存在,但 Block 认为,特别是他可以内省非故意的、非功能性的项目,他称之为“感觉质”,这与感官品质的意义大不相同。Loar (2003) 承认视觉通常是透明的,但主张我们可以通过采纳他所称的“斜视反思的视角”,进行某种想象练习,从而以类似 Block 那个负载丰富意义的术语来发现“感觉质”。

Block 进一步提到了身体感觉和情绪,其表征内容很少,但在内省时却非常生动。Lycan (1998)在类似的基础上争辩说,存在于感官体验中的品质只是该体验的“整体感觉”或在意义上的现象特征的一部分。Kriegel (2017)补充说,特别是感官体验具有情感成分,这些成分是表征的方式或方式的一部分,而不是表征物。

回到感知,Block 指出,如果一个人的视力模糊,他可以内省模糊以及视觉表征。 (有关模糊的更多信息请参见下文的第 4.5.2 节。)也可以指出,感知的生动性,比如颜色的感知,可以在感知内容之上内省,但 Bourget(2017b)提出用表征来解释生动性。

对透明性的一个更直接的反对意见是,在感知经验中,我们可以自省相关的感官模式,除了内容之外,即表征是通过视觉、听觉、嗅觉或其他方式感知的。可以声称,正如 Lycan(1996)所说,这些差异仅仅是功能性的。然而,Tye(2002)坚持认为,它们可以用表征内容的术语来捕捉。此外,Bourget(2017a)详细论证,只有通过以内容的形式对感官模式进行个体化,我们才能最好地解释“多模态”或多感官体验,即统一不同感官模式中发生的不同子体验,比如喝一杯咖啡或遇到一只狗叫的情况。(Tye(2007)和 Speaks(2015)也提出了相关论点。)

最后,似乎对于任何感官质量,人们可以内省体验该质量的是什么样的高阶属性(参见本词条第四段中列出的概念(4))。事实上,这似乎是内省的标准任务之一。

这些明显的反例需要克服很多困难。泰(2003a)针对其中一些进行了讨论,在每种情况下都认为两种经验之间表面上看起来不同的地方实际上是表征上的差异。

正如这里所定义的表征主义,它并不需要透明度论。表征主义本身只涉及感官品质,而透明度则涉及更一般的经验特征。即使透明度失败并且存在可内省的经验中非表征性的特征,这些特征大概不是感官品质。(尽管前述一些例子也曾被用来反对表征主义;请参见第 4 节。)当然,如果将表征主义解释为适用于更广泛的经验特征,那么对于这种解释的观点来说,某些这样的特征的存在可能会对其构成困扰;但对唯物主义者来说,它们可能是可以接受的,例如因为它们是功能性的。

3.4 表征的论证

Byrne (2001) 和 Thau (2002) 引用了世界对主体的表征方式的概念。简而言之,正如 Byrne 所说:“如果世界对他的表征方式没有改变,那么他的经验的现象特征就不会改变”(第 207 页),在这里,“现象特征”在 Byrne 的语境中指的是感官品质。假设一个主体有两个不同质的连续经验。如果她在认知上“胜任”(特别是,她的记忆工作正常),并在其他一两个方面略微理想化,她会注意到质的特征的变化。如果是这样,Byrne 认为,当她有第二个经验时,对她的世界的看法必须与她在经历第一个经验时的看法不同。因为假设连续的经验在内容上是相同的。那么在两者期间,世界对主体来说看起来完全相同。她也“没有基础”注意到质的特征的变化,根据先前的前提,可以得出结论没有质的特征的变化(第 211 页)。这个论点可以按几种自然的方式概括,并且 Byrne 得出结论,经验在质的特征上不能有所不同而不在表征内容上有所不同。

如果这听起来太接近于另一个简单的透明度呼吁,和/或对心智涂料提出质疑,那么拜恩急于补充说,他的论点并不需要透明度,并且与心智涂料的存在是兼容的(第 212-213 页)。就主体意识到心智涂料而言,她的经验是“部分自反的”,并且代表着自己的涂料。因此,涂料的差异将是另一种表征上的差异,而不是没有内容差异的定性差异。

从正统的表征主义者的观点来看,这可能看起来是一个危险的让步。拜恩(Byrne)确实坚持表征主义者的线(没有意图差异就没有质的差异),但如果他的论点没有排除心理画面,那么一个反表征主义者可能构建倒置案例,比如布洛克(Block)1990 年的“倒置地球”(见下文第 4.4 节),并且认为这种画面是经过内省给出的经验中的非功能性内在心理特征,这在布洛克特殊意义上足够接近“质”,即使这种特征碰巧被经验本身反射性地表征。

一个反表征论者可能会抱怨拜恩在“似乎”一词上含糊其辞。布洛克(1996)认为,“看起来”(如“我觉得那个东西看起来是红色的”)是模棱两可的,既可以是有意义或表征意义,也可以是可分离的现象意义,他认为倒装案例表明这两种看法可以分开。毫无疑问,他会对“似乎”持相同看法。无论一个人是否被这种说法说服,拜恩的论点都假定这是错误的。虽然这并不严格地提出问题,但这个论点确实依赖于一个反表征论者不太可能接受的假设。

3.5 幻觉论证

Pautz (2007, 2010) 对幻觉体验提出异议。假设你同时幻觉看到一个红色椭圆、一个橙色圆和一个绿色正方形,而之前从未遇到过这些颜色或形状。这种体验直接赋予你形成关于外部世界的信念的能力,例如,存在一个红色椭圆,红色更像橙色而不像绿色,椭圆更像圆而不像正方形。这种体验的“基础特性”激发了对它的“关系性”观点,根据这一观点,拥有这种体验会使主体与“涉及属性的事物产生关系,如果这些属性属于任何事物,那么它们就是延伸对象的属性”(2007 年,第 524 页)。Pautz 提出了另外两个基于“匹配特性”和“表征特性”的关系性的论证。

鉴于关联性,表征主义仍然有三个竞争对手:感官数据、皮科克(2008)的“感官主义”理论,以及奥尔斯顿(1999)的“显现理论”。但是,每个竞争对手都难以抵御异议;因此,表征主义适用于幻觉体验。那么,为什么不将表征主义扩展到各种经验中呢?在这一点上,只有一个仍未被驳倒的对手:坚持真实经验在本质上与幻觉有根本区别的“积极”分离主义者。波茨认为,这种观点不值得引入它所强加的复杂性。

需要证明的是,经验的特征性质可以与其表征性质相对应。在这一点上,波茨(Pautz)援引了这样一个假设,即对于两种视觉经验之间的任何质的差异,这种差异都具有空间成分,要么是区分一个人视野中的两个子区域,要么是关注一个而不是另一个。波茨坚持认为,在任何情况下,经验上的差异都不会没有表征上的差异。

由于 Pautz 已经提出了对各种竞争观点的反对意见,我们必须听听它们各自的支持者将如何反驳。

3.6 感知感官质量

在本节和下一节中讨论的重点是感官品质本身的性质。根据表征主义者的观点,这些品质并非心理的;感官状态的相应心理属性是代表相关品质的属性。当然,引起心灵哲学家兴趣的是感官状态和经验本身,一些反对表征主义的批评者会抗议仅仅代表一个品质不可能是解释所需的全部内容;我们将在下文的 4.2 节回到这一抱怨。

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谈到意识到一种品质是什么。

如果感官质量是心理状态的一个意向对象,那么很可能状态的所有者以某种方式意识到这种质量,就像一个人通常意识到她/他的心理状态的意向内容一样,包括那些非感官的命题态度。这个一般问题是有问题的,并且在“自我知识”文献中被广泛讨论。有各种选择:高阶表征;自我表征;注意力调节;比前述任何一种更亲密的某种“熟悉”;或者第一阶状态的内容在任何其他指向第一阶状态的状态中的自动复制。无论如何,内容意识的问题已经存在,不会特别影响感官质量的表征理论。

4. 对表征理论的异议

强表征理论包含明显的随附性主张:即在没有表征差异的情况下不可能存在感官质量的差异。对该理论的反对意见通常以对该命题的反例形式出现。但我们将从四个更一般的抱怨开始。

4.1 对于非实际的反对意见

一些哲学家对表征主义者在幻觉或知觉错觉的情况下对非实际对象的承诺感到犹豫。例如,Loar (2003) 想象比较看到柠檬和主观上无法区分的幻觉一个完全相似的柠檬的经历。“一个表征的表述是:这两种经历呈现出真实的柠檬和一个仅仅是意向对象完全相似,这就是使这两种经历无法区分的原因... 同时,人们对现实有很好的感知,因此希望坚持仅仅是意向的柠檬根本不存在,因此不可能与其他东西相似” (第 84 页)。Levine (2003, p. 59n) 同情地将类似的情绪归因于 Fred Dretske。有时将表征理论 assimilated 到 Alexius Meinong 的奇特观点,即除了实际存在的许多事物之外,还有许多其他事物,它们与实际存在的事物相似,只是碰巧缺乏存在的属性。(因此,Mage 存在但没有翅膀;Pegasus 缺乏存在但有翅膀。)

但重要的是要看到,不存在的形而上学是每个人的问题,而不仅仅是表征论者(或者是在心灵哲学的任何问题上当前对手的问题)。有一些不存在的东西,比如幻觉中的粉红色老鼠或幻觉中的柠檬。无论对于基本本体论来说有多么麻烦,这个事实并不意味着迈农对它的诠释,或者大卫·刘易斯的具体主义解释,或者任何其他特定的形而上学解释。感性质的表征论在这些潜在问题上保持中立;它只是说,当你幻觉看到一个柠檬时,你所经历的黄色是柠檬的黄色。当然,柠檬或它的颜色实际上都不存在,但和以前一样,有很多不存在的东西。(人们应该质疑,正如洛尔所主张的,非实际的事物和人是否不能类似于实际的事物。)

4.2 无意识的表征

Sturgeon (2000), Kriegel (2002a) 和 Chalmers (2004) 认为,表征不能充分解释感官质量(或者对于主体来说代表着某种感受,但这不是我们目前讨论的话题),因为表征可以在无意识状态下发生。这似乎否定了纯粹的表征主义,因为根据这一观点,相关类型的属性的表征必然构成一种感官质量。这一点并不是非常重要,因为如前所述,纯粹的表征主义是一个无人占据的立场。真正的问题是,这一反对意见背后的关切是否延伸到“准-”或其他强表征主义。

斯特金似乎持有更强烈的观点,即即使准表征主义者所诉诸的任何特殊类型的表征也不能足以解释感官质量,因为任何这种表征都可能在无意识中发生。由于准表征主义者坚持认为感官质量只是相关类型的表征物,这将是一个彻底的反驳。

这一反对意见建立在一个至关重要的假设上,即感官品质只能在有意识的情况下发生。这一假设与“有意识”一词通常的多重歧义相吻合。对于反对意见的前提最明显正确的解释是指上述的感觉(1)或感觉(2):表征可以发生,而其主体并不知晓,和/或主体并不内省。但如果我们以同样的方式理解隐含的假设,它将被大多数表征论者独立地拒绝,他们已经认为感官品质可以发生而不被其宿主注意到。(考虑那些“自动驾驶”的司机,显然看到了红灯,尤其看到了它的红色,但他正在发呆,对红色毫无察觉,甚至没有意识到刹车。)如果意图是指感觉(3),这一假设将是合理的,因为它是同义反复(一个品质不能在没有品质发生的情况下发生);但反对意见的前提实际上是对强表征主义的一个扁平和自圆其说的否定,即相关的表征可以在没有感官品质发生的情况下发生。

关于意义(4)呢?在这里,反对意见得到了稍微更好的立足点。前提是正确的;表征可以发生,而主体并没有类似于所代表的东西。并且至少有一种“它是什么样子”的意义,其中暗含的假设也是正确的:回想一下,一些理论家仅仅将那个短语用来表示感官质量(在意义(3)中);因此,这个假设将是重言的。但目前关注的是意义(4),在这一点上,反对意见就崩溃了。因为据所示,一个(一阶)质量可以发生,而主体并没有经历那个场合上的质量时的类似体验;主体可能完全不知道它。

那么,一个经验之所以包含或内在具有感官质量,是基于什么呢?表征主义者的答案是,这是因为以独特方式表征了那种质量。关于这种表征方式的独特之处在于(a) 需要指定相关感官模态的功能考虑,以及(b) 假设“经验”意味着对感官质量的意识,根据对意识的解释所需的一切。

4.3 “Phenomenal Intentionality” 4.3 “现象意向性”

Terry Horgan 和合著者,从 Horgan(2000)和 Horgan 和 Tienson(2002)开始,开创了“现象意向性研究计划”。(这一观点被 Siewert(1998)提前预见,另请参见 Kriegel(2013)中收集的论文,以及 Mendelovici(2018)。)这一计划在某种程度上受到 Loar(1987,2003)的想法启发,但其方法不同,其主张更为雄心勃勃。其支持者捍卫一种内部、狭窄类型的意向性,(Horgan 和 Tienson 说)这种意向性不仅由现象学决定,而且由现象学构成(第 520、524 页);事实上,他们主张(第 529 页)他们的内部意向性是“基本类型的意向性:狭窄的、现象学的类型,是广泛内容和广泛真值条件的先决条件。”而通过“现象学”,他们似乎指的是更高阶意义上的“它是什么样子”的特性。

这意味着“它是什么样子”的特性在概念上或至少在形而上学上优先于意向性。结合对感官品质的表征主义,可以得出“它是什么样子”的特性优先于那些特性,这与表征主义的精神相去甚远(尽管并非完全不兼容),而且它确实构成了一种普遍的循环威胁。此外,一些支持者承认这是反自然主义的,可能需要远离唯物主义;但 Mendelovici 和 Bourget(2014)认为自然主义考虑实际上支持现象意向性。

一个明显的反对意见是,许多知觉状态和其他明显有意图的当前状态在上述意义上并不是有意识的;它们的主体完全不知道它们的存在,并且它们根本没有现象学。Kriegel (2011)回应说,这些状态的关于意向性不是“内在的”,而是“解释主义的”,仅仅是唐纳德·戴维森和 D.C.丹尼特风格的慈善解释。Mendelovici (2018, Ch. 8)审查了几种进一步的策略,并提出了这些策略的结合。

进一步的反对意见是,由于现象意向性是狭窄的,这种观点无法解释日常心理状态的广泛意向性。支持者要么回应说广泛的“内容”实际上不是内容(例如,Horgan 和 Tienson,Bourget(2010)),要么回应说它们是从狭窄的现象内容中以一种贬值的方式派生出来的(例如,Siewert,Kriegel,Farkas(2008))。

“现象意向性”观点将必须根据其优点进行考虑,在我们看到它对感官质量的解释之后。(然而,它阻碍了基于透明性的表征主义的直接论证。事实上,Kriegel(2007 年,第 321 页)援引透明性来支持现象意向性。)有关进一步讨论,请参阅有关现象意向性的条目。

4.4 “Laws of appearance” 4.4 “表征法则”

Pautz (2017)指出,感知外观存在一些对其他意向状态(如信念)没有类似之处的限制。例如,一个表面不能同时在同一地点同时呈现圆形和方形,或者同时呈现纯红和纯黄;也不能有任何东西看起来是圆的或红的,但又不具有延展性。Pautz 认为这种不可能性具有形而上学的力量。相比之下,关于矛盾或其他异常的信念或欲望,没有任何形而上学上甚至是规律上的不可能性,只是不合理而已。表征论者如何解释这些规律的存在?

Speaks (2017) 回应并质疑这些法则是否在形而上学上是必要的。也许它们只是源自我们的构造方式。我们可能拥有不同工作方式的感知模式,从而能够表征异常状态的事务。

此外,即使这些不可能性是形而上学的,它们可能源自感官状态的功能角色的形而上学,而不是源自感官模式的表征能力。

4.5 反例

现在我们来讨论一种情况,据称,两种经验在感官质量上有所不同,但在意向内容上没有区别,或者它们在意向内容上完全不同,但共享感官质量。让我们从一个退化的情况开始,即(据说)一开始就没有意向内容。

4.5.1 非意图的心理状态

如果每种感官质量都是一种表征属性,那么感觉中的现象特征就被相关经验的关联性所耗尽。由于视觉明显是表征的,因此表征主义者主要谈论颜色质量并不令人惊讶。但许多其他具有现象特征的心理状态并非是有意识的,也不代表任何东西:身体感觉,尤其是情绪。Rey(1998):“许多人注意到,像欢愉、沮丧、焦虑、快乐、高潮等状态似乎只是自身的整体状态,而不是呈现对象的特征”(第 441 页,原文斜体)。此外,很难明显地认为每一种具体的知觉经验都是代表性的——例如,嗅觉显然并非如此。

表征主义者在这里有几个选择。首先,他/她可以将论点限制在感知经验上,或者限制在被认为是有意向性的状态上。但那将是特设的,并且会使被排除的心理状态的现象特征完全没有解释。

第二,像莱肯(1996 年,2001 年)和泰伊(1995 年,2003b 年)这样的表征主义者已经详细地捍卫了布伦塔诺的论点,即实际上每种心理状态都是有意向性的,包括身体感觉和情绪。很容易辩论说疼痛、痒和甚至性高潮具有某些表征特征(参见泰伊(1995 年)和莱肯(1996 年))。例如,疼痛被感觉在身体的某个部位,就好像那部分以某种方式紊乱;这就是为什么疼痛被描述为“灼烧”、“刺痛”、“悸动”等。虽然维持情绪具有意向性内容更难一些,但可以认为,例如,兴奋状态代表周围环境美丽而令人兴奋,而游离焦虑代表着即将发生不好的事情。然而,这并不能回答先前的异议,即即使承认疼痛、痒或一般抑郁确实代表了某事,这种表征内容在所讨论的心理状态的整体现象特征中并不占主导地位。

第三,如果透明度被拒绝,体验的其他可内省特征可以被允许算作其现象特征的一部分。Lycan(1998)认为,对于一些心理状态,感官品质并不能穷尽它们的“整体感受”。以疼痛为例。Armstrong(1968)和 Pitcher(1970)有力地论证了疼痛是具有表征性并且具有意向对象的,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这些对象是身体部位不良的状况;疼痛是一种本体感知。但是,那些意向对象并不是我能内省到关于疼痛的全部。我还可以内省到它的可怕性,它的紧迫性。我们应该区分疼痛的感官品质,它的特定感官核心(比如头痛的悸动特征)与构成其可怕性的情感和意向方面。这些通常不会被感受为不同,但是两个不同的神经系统负责整体体验,它们可以分离。品质是吗啡作用下仍然存在的部分;吗啡阻断的是情感方面——希望疼痛停止的欲望,分散注意力,对疼痛行为的冲动。因此,唯物主义者可以将情感成分视为功能性而非表征性,这并非是临时的。

第四点,回顾一下棘手术语“现象特征”的意义(3)和(4)之间的区别。一如既往,表征论只涉及意义(3)。但是,意义(4)即“体验某种感官品质的感觉”可以被概括:不仅品质具有更高阶的“体验感觉”属性;可以说,命题态度和其他不涉及意义(3)中的品质的状态,如发生性思维,也具有这种属性(Siewert(1998),Pitt(2004))。因此,表征主义者可以指责当前的反对意见混淆了(4)和(3)。仍需进一步讨论这种指责的合理性。

4.5.2 相同的意向内容,不同的感官质量

Peacocke (1983) 给出了这种类型的三个例子,Block (1995, 1996) 还有一些其他例子;关于这些例子的讨论,请参见 Lycan (1996)。Tye (2003a) 提供了大量进一步案例的目录,并为表征主义者进行了反驳。在每种情况下,表征主义者试图表明,实际上存在着潜在的意向差异,这些差异涉及到所讨论的定性差异。

树木。在皮科克的主要例子中,您的经验表征了两棵(实际的)树,它们距离您不同,但在物理高度和其他尺寸上是相同的;“然而,最近的树在某种意义上占据了您的视野比更远的树更多”(第 12 页)。那种意义是一种质的意义,皮科克认为这种质的差异是任何表征差异所无法比拟的。

Tye (1995) 和其他人重新加入认为,毕竟存在着在树的例子中构成定性差异的可识别的表征差异。Tye 指出,从主体的角度来看,其中一棵树的视角更大,他认为这个事实本身(非概念上)被视觉经验所表征。Lycan 认为感知表征是分层的,尤其是视觉通过代表称为“形状”的项目来代表树这样的物体,其中大多数是非实际的;在树的情况下,代表不同的形状。更有前途的是,Schellenberg (2008) 引用外部物体的“情境依赖”属性,通过感知这些属性,我们也感知到同一物体的高级属性。Byrne (2001) 仅仅观察到其中一棵树被表征为比另一棵树离主体更远。Bourget (2015) 甚至更少地指出,你的经验表征了较远的树的较少小特征。有关进一步讨论,请参见 Millar (2010)。

Peacocke 的第二和第三个例子分别涉及双眼视觉和内克可逆立方体幻觉。关于前者,请参阅 Tye(1992)和 Lycan(1996)。后者已经引发了一系列独特的文献。

方面感知和注意力。内克立方体是越来越多所谓的反例家族中的一个例子,涉及方面感知或选择性注意力。其他例子包括模糊图片,如著名的鸭兔图;点阵或几何图形的排列,可以通过视觉以不同方式“分组”;或者其他可以以多种方式关注的显示。在每种情况下,一个看似由视觉单一且不变的图形,却引发不同的视觉体验。

表征主义者当然会尝试通过指定不同经验中的特征性表征物来回应。例如,对于鸭兔的“鸭”体验将代表具有嘴巴的特性,而不代表耳朵的特性;而“兔子”体验则相反。一种方式将点分组将调动“一行”的概念,但不涉及“一列”的概念,等等。Macpherson(2006)提供了丰富的这类例子,并反驳了现有和预期的表征主义者的回应。

最近最有趣的一个例子(未被麦克弗森讨论)是尼克尔(2007)提出的

| | | | | --- | --- | --- | 图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 2 | 1 | 2 | 3 | | 4 | 5 | 6 | | 7 | 8 | 9 |

Nickel 说,我们可以将任意选择的一组组成正方形“视为突出”。例如,在图 1 中,我们可以将与 1、3、5、7 和 9 对应的正方形视为突出,或者将 2、4、6 和 8 视为突出,而不改变我们的视线方向,似乎同时表示相同的图形及其元素。特别是,我们无需改变视线的焦点,而是将其保持在图 1 的中心,却有不同的体验。

表征主义者在这里有几种选择。首先,关注尼克尔的短语“看作突出”,他/她可以声称产生了一种距离错觉,从而表征了“更远处”的关系;或者,注意到介词“作为”似乎已经是表征性语言,他/她可以将尼克尔自己的术语“突出”作为指定属性,并将其留在未加说明的状态。其次,表征主义者可以坚持认为这个图像是图像的,并且引用某种图像-背景的版本,或者将该案例归类为某种其他类型的看作(假设他/她已经提供了更一般的看作的表征性解释)。第三,他/她可能会拒绝尼克尔的假设,即整个图像实际上是一次性看到的,将相反的印象视为诺埃(2004)所称的“存在即缺席”。还有其他可能性,尽管每种可能性都注定会引起争议。

Block (2010)提供了一些案例,其中注意力的转移似乎会改变感官质量(Carrasco (2006))。“注意力的影响体现在对比度、速度、大小、颜色饱和度等方面。受到关注的事物看起来更大、更快、更饱和,对比度更高”(第 44 页)。在对比度、速度等方面的现实性被假定的情况下,如果一个受到关注的事物看起来(例如)比实际尺寸更大,那就只是一种虚假或不准确的表征。但 Block 竭力阻止了这种推论。

为了进一步捍卫表征主义对这些以及更多主观差异在“分组”和/或“突出性”方面的例子,请参阅 Green (2016)。

模糊的视觉。我们必须重新审视那个案例(实际上是由 Boghossian 和 Velleman(1989)引入的表征主义问题),因为这需要对表征主义策略进行一些调整。正常的表征主义者的做法是说,视觉体验将世界的相关部分表征为模糊的,但在这里,我们想要承认,在将物体视为模糊和模糊地看到一个非模糊的物体之间存在感知上的差异。Tye(2003a)指出,这种差异可以从信息角度加以描述:在前一种情况下,比如看模糊的绘画时,视觉将模糊的边缘表征为这样,以及它们的具体位置。但在后一种情况下,视觉提供的信息较少,并且未能表征清晰的边缘。Tye 类似地区分了非真实地将清晰物体视为模糊的情况,即经验错误地将边界表现为模糊,以及模糊地看到同一物体的情况,后者只是将它们放在宽泛的限制内,而不进行具体表征。Allen(2013)相反地认为,模糊的视觉体验表征物体具有多个边界。Bourget(2015)认为,无论积极的细节是什么,模糊的体验都会失去一些与完全相同场景的更清晰体验所表征的内容。

4.5.3 反转

在洛克传统中的倒置例子形成了对表征主义的所谓反例的特殊类别。有些符合前述模型(相同的意向内容,不同的感官品质),有些则不符。洛克的倒置是关于颜色品质与行为倾向的,除了行为主义者和维特根斯坦派之外,所有人都认为这是可能的。要找到一个对表征理论的倒置反例,反对者必须假设品质相对于所有表征内容倒置,或者在“混合”或“准”表征主义的情况下,品质相对于所有表征内容和所有相关的功能等属性倒置。(重要的是要看到,后一种倒置假设比原始的洛克思想要雄心勃勃得多,应该比原始洛克思想更具争议性。)

Shoemaker (1991)认为,这种强烈的倒置是可能的,即感官质量可以相对于表征内容发生倒置。但他的唯一论据似乎是这种倒置是可以想象的,或在一种薄弱意义上是可以理解的。由于表征主义者的主张恰恰是感官质量只是某种类型的表征内容,而不是这在分析上或概念上是真实的,Shoemaker 没有给予他/她任何理由去认为这种倒置在实际上、形而上上是可能的。(此外,想象颜色外观相对于纯粹的表征发生倒置太容易了;参见第 2 节开头段落。一个人必须尝试想象它们相对于适当类型的视觉表征发生倒置。)然而,还有进一步的倒置情景,通过论证支持,表征主义者必须认真对待。

在拜恩(2001)的例子基础上,莱文(2003)假设存在一种生物,它们的眼睛位于头部的对立面,并且头部是固定的,因此它们从不用两只眼睛看一个物体。现在,想象一种这样的生物,它们的眼睛的透镜彼此之间颜色反转。(并不是一个透镜被反转;这些生物是这样出生的,不匹配。)似乎,同时呈现的相同颜色的物体会在一个眼睛看起来是绿色,而在另一个眼睛看起来是红色。然而,每只眼睛都在表征同一世界颜色属性(即某种反射属性)。现在,每只眼睛在种群内都是正常的,因此都不容易被描述为错误表征红色物体的颜色。每只眼睛只是以不同的方式看到颜色,因此这种差异并不被共同的表征所穷尽。

表征主义者要提出的第一点是,正如 Levine 接着承认的那样(第 71 页),眼睛似乎以不同的方式表征世界;“头两侧的空间填充看起来不同。”此外,如果鱼头能够转过头,先用一只眼睛看同一个物体,然后再用另一只眼睛看,然后再换回来,那么这个物体对它来说将会连续呈现不同的颜色。因此,在这里我们并不是有现象上的差异而没有表征上的差异的情况。

但是仍然存在一个谜题。如果这两只眼睛代表不同的属性,而且都没有误代,只涉及一个表面反射属性,那么这两个不同的表征是什么?有几个选择。(i) 人们可以尝试找到一个依据,说其中一只眼睛(毕竟)是误代的,尽管很难想象可能的依据是什么。(ii) 正如 Levine 指出的,人们可以赞同 Shoemaker(1994)在第 2 节中提到的观点,即这两只眼睛代表不同的倾向,尽管这些倾向是由相同的物理属性实现的。(iii) 如果这两只眼睛在颜色上相互反转,那么它们在功能上是不同的。因此,像 Dretske(1986)这样对功能有重要参考的心理语义学可能会在这里区分表征。(iv) 在每个生物的两只眼睛在功能上彼此不同的程度上,这个生物有两个不同且不等价的视觉系统。也许,因此我们不能说任何一只眼睛将其红色物体代表为红色,或者绿色;对于一个视觉系统来说,同一反射属性是一种颜色,而对于另一个视觉系统来说是另一种颜色,就像在两种不同的生物种类之间可能发生的情况一样,我们不知道这些颜色是什么。在每种情况下,实现的反射属性相同并不意味着表征是相同的,因为该属性可能是每种视觉系统的两种不同的分离属性的共同析取,分别是这两种视觉系统的颜色。

在《倒置地球》一文中,Block (1990) 提出了一个“倒置地球”的概念,这是一个与地球完全相同的行星,唯一的区别是它的真实物理颜色与我们的颜色完全相反。倒置地球人的语言听起来就像英语,但是他们关于颜色的意图内容与我们的相反:当他们说“红色”时,他们指的是绿色(如果在所讨论的倒置下,绿色的倒置物对应于红色的地球物体),尽管他们称那些东西为“红色”,但绿色的东西在他们看来是绿色的。现在,一个地球人受害者被惯常的疯狂科学家选中,被击昏,戴上颜色倒置的透镜,被传送到倒置地球,并重新涂上与该行星人类皮肤和头发颜色相匹配的颜色。Block 认为经过一段时间——几天或几千年——受害者的词汇含义、命题态度内容和所有其他意图内容将会转变以匹配倒置地球人的内容,但直观上,受害者的颜色特质将保持不变。因此,感官质量不是意图内容。

一种自然的表征主义回应是坚持认为,如果意向内容发生变化,那么定性内容也会发生变化。Block 几乎明确否认这一点的论点是,“感觉质”(他未能区分感官质量,意义(3),和它们的高阶“是什么感觉”属性,意义(4))是狭窄的,而意向内容在环境压力下发生变化,正是因为它们是宽泛的。如果感官质量确实是狭窄的,而所有的意向内容都是宽泛的并且会发生变化,那么 Block 的论点就成立。(Stalnaker(1996)提出了 Block 的论点的一个版本,不依赖于质量是狭窄的假设;Lycan(1996)对此进行了反驳。)

三种回答可供选择:(i) 坚持视觉意向内容不会转变。词义可能会转变,但这并不意味着视觉内容会转变。(ii) 认为尽管所有普通的意向内容会转变,但存在一类特殊的狭义但仍然表征性的内容支撑着广义内容;感官质量可以与特殊的狭义内容对应。 (iii) 否认质的内容是狭义的,并主张它是广义的,即,两个在分子上无法区分的人确实可能经历不同的质量。这最后一种立场是 Dretske(1996)所标记的“现象外部主义”,尽管(再次)按照我们的术语,这将被称为“质的”外部主义。

回复(i)并没有受到太多关注。 (ii)有点,由 Tye(1994)和尤其是 Rey(1998)追求。 Rey 坚决主张“感知质”是狭窄的,然后提出了一种狭窄的表征理论。(但正如前面提到的,结果表明 Rey 的理论并不是感官品质的理论;请参见第 4.5 节。)请注意,与 Russellian 表征主义相对立的 Fregean 表征主义非常适合(ii);即使 Russellian 内容发生变化,Fregean 内容也不需要变化。 Chalmers(2004)提倡这种观点。(Papineau(2014)提供了第四种选择:即尽管感官状态确实代表了诸如颜色和形状之类的世界属性,但感官品质本身只是不可表征的,并且在环境倒置时不会发生变化;相反,它们只是主体的狭窄属性。他试图解释我们感觉到感官品质被呈现给头脑的现象。)

回复(iii)已被 Dretske (1995, 1996), Tye (1995)和 Lycan (1996, 2001)所辩护。自那时起,许多人(甚至包括 Tye 本人(1998))已经称原始相反假设感官品质是狭窄的“深刻/强大/令人信服”的直觉,但事实证明这是非常有争议的。以下是两个论点,虽然不是非常强有力的论点,支持这种品质是广泛的主张。

首先,如果表征理论是正确的,那么感官质量是由决定心理状态的意向内容的东西决定的;特别是,所代表的颜色属性被认为是主体环境中实例化的物理属性。决定心理状态的意向内容的是由一种心理语义学给出的,以 Fodor(1987)的意义。但是,每个已知的合理的心理语义学都使意向内容变得广泛。当然,表征理论正是问题所在;但是如果承认它是独立合理的或至少是可辩护的,那么进一步走向外部主义并不是一大步。

其次,假设感官质量是狭窄的。那么布洛克的倒置地球论是可信的,它将表明这些质量要么是狭窄的功能性属性,要么是一种非常奇怪的属性,其存在性被我们所知道的其他任何东西所暗示(参见莱肯(1996)第 6 章)。但是感官质量并不是功能性属性,至少不是狭窄的:回想一下伯蒂困境。此外,它们表面上是一元属性,而功能性属性都是关系性的;另请参阅布洛克在《Block(1978)》中的反功能主义论证。因此,感官质量要么是广泛的,要么是超出必要的怪异。当然,提出狭义表征论理论的人会抵制这种二分法。

《搅拌器》。Biggs(2009)构建了一个复杂的例子,其中一种类似人类的物种进化到一种程度,使得存在于其成员感知状态中的感官特质在功能上和因果历史上与它们的世界环境完全脱节。Biggs 认为这些状态简单地缺乏表征内容,并且他预料并反驳了最有可能的回应。

4.6 反对广义表征主义的论点

尽管直到 1990 年代中期,感官质量是狭窄的假设一直是默认且未被辩护的,但广泛表征主义的反对者自那时起就积极捍卫这一假设。以下是他们的一些论点,以及一些样本回复。(有关更详尽的讨论,请参阅 Lycan(2001)。)

内省。 布洛克的地球人突然被传送到倒置地球或其他相关的双生地球,尽管表征内容发生了变化,但他们在内省上并没有注意到任何变化;因此感官质量必须保持不变,因此是狭义的。

回复:对于命题态度也是一样,即,被传送的地球人在内省上不会注意到任何变化。然而,态度内容仍然是广泛的。广泛并不意味着在传送过程中会有内省上的变化。

窄内容。在命题态度文献中,相应的传输论证已被视为“窄内容”的论证基础,即,对于某种意图内容而言,它是行为意义内的内容,但是窄而非通常的宽。前述的自我知识问题,以及“广因果”问题(Fodor(1987),Kim(1995)),也被用来推动窄内容。而且,任何关于窄内容的一般论证很可能也适用于感知表征以及命题态度。如果说总体上存在窄内容,而感知内容是表征性的,那么感知状态很可能也具有窄内容。因此,感知品质可以并且应该被视为这些状态的窄内容。

回复:首先,这引出了一个问题,反对声称这些特质是广泛的观点。即使确实在感觉状态中存在狭窄的内容,也需要独立的论证来将感觉特质与那些内容而不是广泛的内容相对应。其次,更为强烈的是,狭窄的感觉内容仍然不会对应我们所理解的感觉特质。迄今为止,如所展示的,我视野中一个斑块的红色仍然是一个广泛的属性,即使某种其他狭窄属性以与之相同的方式作为基础,就像(神秘的,无法言喻的)狭窄内容被认为是信念和欲望的基础一样。

对品质的转变进行建模。如果感知内容广泛且环境易于变化,我们应该期待一种转变,即使感知内容不像态度内容那样容易转变。也许在倒置地球上几个世纪后,感知内容最终会发生转变,如果一个主体能够活那么久的话。但是,一个独特的品质如何能够想象地经历这样的转变呢?例如,假设一个品质被认为会从蓝色转变为黄色。从蓝色到黄色的转变可能被认为是沿着通过绿色的光谱进行平稳和渐进的转变。但很难想象一个人会经历这样的转变,尤其是一个明显的绿色时期。

回复:我们对日常态度内容的转变没有一个合理的模型。一种信念状态如何从关于蓝色转变为关于黄色呢?大概不会通过在中间关于绿色。因此,我们假定的质量转变在这方面并不比态度转变更糟;如果目前的论证对前一种情况有效,那么它也适用于后一种情况,与假设相反。

对此可以反驳说,态度内容更易处理,因为它们可能会屈从于某种关于指向性的观点,根据这种观点,参照物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分为蓝色和黄色等内容。 (例如,Field(1973)的“部分指称”理论。)更难想象“分裂”的现象学。

表征方式(Rey(1998);Chalmers(2004)支持类似观点)。没有表征而没有表征方式。如果感官质量是所代表的东西,那么它是在表征方式下被代表的,即使表征内容本身是广泛的,表征方式也可能是狭窄的。事实上,许多心灵哲学家认为表征方式是所讨论的表征所扮演的内部因果或功能角色。它们无疑是定性内容的强有力候选者。它们不是狭窄的定性特征吗?

回复:请记住,感官质量本身就像主观的绿色和红色一样,根据表征理论,它们是表征物。绿色和红色在视觉中被表征的方式或外观又是另一回事。

但可以合理地认为,这些模式和外观可能是某种定性或现象性属性,也许是高阶属性。请参见下一节。

记忆(Block(1996))。“[Y] 你记得去年你生日时天空的颜色,前年,十年前,以及之前的情况,你的长期记忆让你有充分的理由认为经历的现象特征没有改变…… 当然,记忆可能出错,但我们为什么要假设它在这里一定会出错呢?”(第 43-44 页,原文斜体和粗体)。这个想法是,记忆作为对感官品质的检查,可以用来支持这样的主张,即尽管表征内容发生了全面转变,但品质仍然保持不变。

回复:记忆内容广泛,因此根据布洛克自己的推理,它们本身将经历到倒置地球互补颜色的表征性转变。因此,您对好旧地球的转变后记忆是错误的。当您说或者对自己想,“是的,天空看起来和三十年前一样蓝”,您表达的记忆内容与您刚到达倒置地球时的记忆内容不同。您现在记得或者似乎记得天空看起来是黄色的,因为对您来说“蓝色”现在意味着黄色。那个记忆是错误的,因为在很久以前的那个场合,天空对您来说是蓝色的,而不是黄色的;记忆毕竟不是对感官质量的可靠检查。(Lycan(1996)持这一观点;Tye(1998)更详细地扩展了这一观点。)

结构不匹配。继 Hardin (1988)等人之后,Pautz (2014, 2019)认为,感官领域的结构属性,典型地类似关系,与相关经验的神经基质相匹配,而不是表征物的化学或物理属性。例如,感官质地蓝色与紫色更相似,而不是绿色,但底层世界物体的反射是相反的:蓝色反射类型更类似于绿色反射类型,而不是紫色。在嗅觉方面,不匹配更为显著。因此,感官质地似乎是一种狭窄属性,而不是标准外部主义心理语义学所预测的广泛世俗属性。

回复:首先,一个感官模式将两个世界属性表征为相似程度为 n,并不意味着它们确实相似;可能存在关于相似性的错觉。其次,关于究竟哪些化学或物理属性构成了表征对象,以及关于哪些心理语义学将这些属性与感官体验联系起来,这方面将有争论的空间。

几乎没有人会接受前面所有的回答。但现在也没有人应该认为感官质量是狭窄的或者是宽泛的。这个问题可能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争议。

5. 它是什么感觉

一些哲学家(例如,Dretske(1995),Tye(1995))简单地使用这个令人困扰的表达来表示感官质量,这是近期心灵哲学中它所具有的两个含义之一。但在本条目的第四段中,该短语是在“主体处于特定心理状态时的‘是什么感觉’,尤其是对于该主体来说体验特定的质性属性是什么感觉”这个背景下引入的,这表明还有另一种意义(4)(当心理状态确实涉及感官质量时),“是什么感觉”是超越质量本身的东西。事实上,由于这第二个“是什么感觉”本身就是质量的一个属性,它不太可能与质量本身相同。这是体验那种质量的感觉属性;或者说,是体验本身的相关可内省属性。现在让我们只谈论“是什么感觉”(WIL)属性,仅指这种更高阶的现象类型。

5.1 高阶的“它是什么样的”,不同于感官质量

Block (1995)等许多作家一样,未能区分 WIL 属性和感官品质。但 Carruthers (2000)很好地阐述了这一区别:第一阶段意义上的品质呈现为世界的一部分,而不是自己心灵的一部分。例如,它是一个明显的物理对象的明显颜色(或者,如果你是一个 Russellian,那么你偶然遇到的意识对象的颜色)。感官品质是世界是什么样子或看起来像什么。但体验那种颜色是什么感觉,你的第一阶段知觉状态是什么样子,本质上是心理的,并且被体验为这样。

以下是维持这种短语明显意义的另外两个原因。首先,一个感官质量可以用一个人的公共自然语言来描述,而体验这种质量是难以言喻的。假设路德维希问伯蒂:“关于颜色,余像看起来对你来说是什么样子?”伯蒂回答说:“我告诉过你,它看起来是绿色的。”“是的,”路德维希说,“但你能告诉我体验那种‘绿色’外观是什么感觉吗?”“嗯,这个图像看起来和那个一样颜色,”伯蒂指着乔治·爱德华的布大衣说。“不,我的意思是,你能告诉我体验那种内在感觉是什么样子吗,而不是相对的吗?”“嗯,……”——在某种程度上,伯蒂可以用“绿色”这个典型方式描述现象颜色。但当被问及体验那种绿色是什么感觉时,他却保持沉默。因此,在(a)质量的裸感意义上,“它是什么样子”,可以用普通颜色词来描述现象颜色,而(b)体验那种现象颜色是什么感觉,“它是什么样子”,这种 WIL 属性,在公共自然语言中很难被描述。

其次,Armstrong(1968),Nelkin(1989),Rosenthal(1991)和 Lycan(1996)认为感官品质可以不具备早期意义上的意识; 一个品质可以发生而其主体甚至没有略微注意到。但在这种情况下,有一种意义上它对于主体来说就好像没有任何体验。 (当然,在第一种 Dretske-Tye 意义上会有某种体验,因为品质本身就是那样的。但从另一个意义上说,如果主体完全不知道这个品质,甚至谈论主体“体验”它都有些奇怪,更不用说有什么体验对于主体来说是什么了。)因此,即使在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品质的情况下,第二种“它是什么样子”的类型,即 WIL 属性,需要意识,因此与品质本身是不同的东西。

5.2 基于“它是什么样子”的反对唯物主义论点

在反唯物主义者的论证中,“它是什么感觉”这个概念的第二个意义起着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主体“知道它是什么感觉”的论点中,主要包括纳格尔(1974 年)的“蝙蝠”论证和杰克逊(1982 年)的“知识”论证,查尔默斯(1996 年,2003 年)的可想象性论证,以及莱文(1983 年,2001 年)的解释鸿沟论证。首先从这些论证中的第一个开始:杰克逊的角色玛丽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色彩科学家,被困在一个完全黑白的实验室中,尽管她对颜色的物理和化学、颜色视觉的神经生理学以及与人类颜色体验可能相关的每一个公共客观事实都了如指掌。然而,当她最终被释放并冒险进入外部世界时,她第一次看到了颜色,并学到了一些东西:也就是说,她学会了看到红色和其他颜色的感觉。因此,她似乎学到了一个新事实,根据假设,这不是一个公共客观事实,而是一个固有的视角事实。这就是对唯物主义构成威胁的地方,因为根据该学说,关于每一个人类心灵的事实最终都是一个公共客观事实。

在她被释放后,Mary 做了两件事:她终于体验了红色的感官质量,并且学会了体验红色的质量是什么样的。在体验中,她体验了我们两种意义中的第一种“是什么样子”的感觉。但她所学到的事实具有我们第二种“是什么样子”的无法言喻的特征;如果 Mary 试图将她对一种 WIL 属性的新知识传授给一个仍然缺乏颜色的同事,她将无法用英语表达。

我们已经调查了感官品质的表征理论。但第二种意义上也有关于“它是什么样子”的表征理论。对 Nagel 和 Jackson 的论点(Horgan(1984),Van Gulick(1985),Churchland(1985),Tye(1986),Lycan(1987,1990,1996,2003),Loar(1990),Rey(1991),Leeds(1993))的常见回应是指出知识差异并不意味着已知事实的差异,因为一个人可以在一种表征或呈现方式下知道一个事实,但在另一种呈现方式下却不知道同一个事实。有人可能知道水在飞溅,但不知道 H2O 分子在运动,反之亦然;有人可能知道某人 X 薪酬过低,却不知道她自己也薪酬过低,即使她本人实际上就是某人 X。因此,从玛丽的事前和事后知识差异来看,Jackson 并没有权利推断出一个新的、奇怪的事实的存在,最多只能推断出一种新的表征方式的存在。玛丽并没有学到一个新的事实,而只是获得了一种新的、内省的或第一人称的表征方式,这种方式在神经生理学上已经知道了。

(As noted above, the posited introspective modes of presentation for sensory qualities in the first-order sense are strong candidates for the title of “qualia” in a distinct, higher-order sense of the term, and they may well be narrow rather than wide. This is what Rey (1998) seems to be talking about.) 如上所述,对于感官质量的自省表征在第一阶段意义上是“感觉质”这一术语在独特的、高阶意义上的强有力候选者,它们很可能是狭窄的而非宽泛的。这似乎是 Rey(1998)所谈论的内容。

这种对纳格尔(Nagel)和杰克逊(Jackson)的吸引人回应——称之为“观点主义者”回应——要求第一阶定性状态本身被表征(否则玛丽如何能够在新的表征方式下重新认识它?)。而这一假设反过来鼓励对高阶意识觉知和内省的表征理论。然而,意识觉知的表征理论面临强有力的反对意见,观点主义者必须要么接受这样一种理论,尽管它存在缺陷,要么找到其他方式来阐明内省或第一人称观点的概念,而不诉诸于高阶表征。后一选项似乎并不乐观。观点主义者回应引发的另一个问题涉及所谓第一人称表征本身的性质。

在哲学界,尤其是唯物主义者中,流行起了谈论“现象概念”的说法,并假设玛丽已经获得了一个她现在可以应用于她的一阶定性状态的概念;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她能够以一种新的方式表征这个旧事实。现象概念也在回应“可想象性”和“解释鸿沟”论证中发挥作用。

表征论证(Chalmers 1996, 2003)认为“僵尸”是可以想象的——普通人类的物理复制品,与人类共享所有的物理和功能状态,但缺乏意识的现象(第 4 种意义上);成为僵尸并没有任何体验。然后,论证从纯粹的可想象性转向真正的形而上学可能性,这将推翻唯物主义。根据解释鸿沟论证(Levine 1983, 2001),无论多少物理、功能或其他客观信息都无法解释为什么给定的感官状态对其主体的感觉如此,而对此的最佳解释是感觉是一个不依赖于物理的额外事实。

Lormand (2004) 对公式“对于 [生物] c 而言有一种感觉”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语言分析,并基于此辩护,即该公式的实例以及更具体的 WIL 属性归因实际上至少可以从关于主体的“非现象”事实中概念上推导出来。

知识、可想象性和解释隔阂论点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从所谓的认识上的差距转向到一个假定的能够推翻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差距。尽管一些唯物主义者一开始就犹豫不决,拒绝承认认识上的差距,更多的人承认认识上的差距,但抵制转向形而上学的过程。在这种观点下,认识上的差距是由于感知概念与其他所有概念的“概念孤立”而产生的,它仅仅是概念上的,而非形而上学的。Stoljar(2005)将此称为“感知概念策略”。有许多关于感知概念及其运作方式的不同积极解释,这些概念包括:“识别性”(Loar(1990),Carruthers(2000),Tye(2003c));内部监控系统的专有词汇(Lycan(1996));指示性(Perry(2001),O’Dea(2002),Schellenberg(2013));指示性(Levin(2007),Stalnaker(2008),Schroer(2010));“引用”或“构成”(Papineau(2002),Balog(2012));“单模态”(Dove 和 Elpidorou(2016))。其中一些解释是最简化的,仅仅希望阻止前述反唯物主义论证中的关键推理。其他一些,特别是构成性解释,更为详细,并试图解释 WIL 属性的更具体特征。例如,Papineau 指出,构成性解释解释了一些明显荒谬的反唯物主义论证的奇怪持久吸引力。他和 Balog 各自认为,根据这一解释,感知概念令牌至少在某种程度上由作为其指称物的心理状态令牌构成,解释了指称的特殊直接性:没有利用状态的任何特征(更不用说神经、功能、因果等特征);Balog 补充说,由于指称物实际上被包含并存在于概念令牌中,“总会有某种体验”来进行令牌化(第 7 页)。

表征概念策略受到 Raffman (1995), Stoljar (2005), Prinz (2007), Chalmers (2007), Ball (2009), Tye (2009), Demircioglu (2013)和 Shea (2014)的批评。有关更多作品和参考资料,请参阅 Alter 和 Walter (2007), Sundström (2011)和 Elpidorou (2015)。Chalmers 提出了一个旨在驳斥该策略任何版本的“主要论证”:这是一个基于是否可以想象到完整的基本物理真理存在,但我们却没有表征概念(具有任何特征)的两难问题。该论证受到 Papineau (2007), Carruthers 和 Veillet (2007)以及 Balog (2012)的批评。

5.3 “幻觉主义”

可以简单地否认 WIL 属性的存在,就像 Dennett(1991)和 Dretske(1995)所做的那样;另请参阅 Humphrey(1992,2011),Hall(2007),Pereboom(2011)和 Tartaglia(2013)。这样做当然不是为了捍卫表征理论或其他任何关于它们的理论。但解释掉大多数人对这些属性的信仰是有好处的,一些理论家用表征术语来做到这一点,认为内省中被误解为 WIL 属性的是其他真实属性;Frankish(2016)将这种策略称为“幻觉主义”。这种误解的一个明显例子是将感官质量误认为 WIL 属性;由于即使在老练的哲学家中,这两者的混淆已经相当普遍,WIL 否认者可能会建议内省的是仅仅是感官质量。 (这是理解 Dretske 立场的一种方式,除了他对内省概念的抵制,如 Dretske(2003)中所述。)并且与以前一样,“它是什么样子”这个短语已经被中立地用来指代感官质量,而不是整个体验的属性。几位作者指出,拒绝 WIL 属性并不意味着承认 Chalmers(1996)关于缺乏 WIL 属性的僵尸“内部一片黑暗”的说法(第 95-6 页)。

Rey (1992) 提出,内省错误地将其提供的缺乏细节误认为是对简单无法言喁的属性的准确表征。另外或者另外(1995),在检测到对自身状态和看起来行为类似于我们的生物的稳定和可识别的无意识反应复合体之后,例如我们使用“疼痛”这个词将常识性的因果、表征、意愿和情感综合综合在一起,我们将一个简单的品质投射到他人和自己身上。Rey 和 Pereboom 分别将通过内省将 WIL 属性投射到心灵中与视觉将简单的同质颜色属性投射到环境物体进行比较。

幻觉主义受到 Strawson (2006), Prinz (2016), Balog (2016), Nida-Rümelin (2016), Schwitzgebel (2016)和 Chalmers (2018)的批评。尽管对幻觉主义持高度同情态度,但 Kammerer (2018)认为没有先前的解释能够解释幻觉的强度。有关一般讨论,请参阅 Frankish (2017)中收集的论文,有关进一步辩护,请参阅 Shabasson (2022)。

Bibliography

  • Allen, K., 2013. ‘Blur’, Philosophical Studies, 162: 257–73.

  • Alston, W., 1999. ‘Back to the Theory of Appearing’, in J. Tomberlin (ed.), Epistemology: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Vol. 13, Malden, MA: Wiley-Blackwell.

  • Alter, T., and S. Walter (eds.), 2007. Phenomenal Concepts and Phenomenal Knowledg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Anscombe, G.E.M., 1965. ‘The Intentionality of Sensation: A Grammatical Feature’, in R.J. Butler (ed.), Analytical Philosophy: Second Series, Oxford: Basil Blackwell.

  • Armstrong, D.M., 1968. A Materialist Theory of the Mind,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 –––, 1981. ‘What is Consciousness?’, in The Nature of Mind,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Ball, D., 2009. ‘There Are No Phenomenal Concepts’, Mind, 118: 935–62.

  • Balog, K., 2012. ‘Acquaintance and the Mind-Body Problem’, in C.S. Hill and S. Gozzano (eds.), New Perspectives on Type Identity: The Mental and the Physical,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2016. ‘Illusionism’s Discontent’,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23: 40–51; reprinted in Frankish 2017.

  • Biggs, S., 2009. ‘The Scrambler: An Argument Against Representationalism’, Canad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39: 215–36.

  • Block, N.J., 1990. ‘Inverted Earth’, in Tomberlin 1990.

  • –––, 1995. ‘On a Confusion about a Function of Consciousness’,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18: 227–47.

  • –––, 1996. ‘Mental Paint and Mental Latex’, in Villanueva 1996.

  • –––, 2010. ‘Attention and Mental Paint’, in E. Sosa and E. Villanueva (eds.), Philosophical Issues, 20: Philosophy of Mind, Malden, MA: Wiley-Blackwell.

  • Boghossian, P., and J. D. Velleman, 1989. ‘Color as a Secondary Quality’, Mind, 98: 81–103.

  • Bourget, D., 2010. ‘Consciousness is Underived Intentionality’, Noûs, 44: 32–58.

  • –––, 2015. ‘Representationalism, Perceptual Distortion and the Limits of Phenomenal Concepts’, Canad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45: 16–36.

  • –––, 2017a. ‘Representationalism and Sensory Modalities: An Argument for Intermodal Representationalism’,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54: 251–68.

  • –––, 2017b. ‘Why Are Some Phenomenal Experiences “Vivid” and Others “Faint”? Representationalism, Imagery, and Cognitive Phenomenology’,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95: 673–87.

  • Brewer, B, 2006. ‘Perception and Content’, Europe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14: 165–81.

  • Burge, T., 1988. ‘Individualism and Self-Knowledge’, Journal of Philosophy, 85: 649–53.

  • Byrne, A., 2001. ‘Intentionalism Defended’, Philosophical Review, 110: 199–239.

  • Butchvarov, P., 1980. ‘Adverbial Theories of Consciousness’, in P. French, T.E. Uehing and H. Wettstein (eds.), 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 Vol. V: Studies in Epistemology,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 Campbell, J., 2002. Reference and Consciousnes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Carrasco, M., 2006. ‘Covert Attention Increases Contrast Sensitivity: Psychophysical, Neurophysiological and Neuroimaging Studies’, in S. Martinez-Conde, et al. (eds.), Progress in Brain Research, Vol. 154: Visual Perception, Part 1, Amsterdam: Elsevier.

  • Carruthers, P., 2000. Phenomenal Consciousnes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Carruthers, P., and B. Veillet, 2007. ‘The Phenomenal Concept Strategy’,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14: 212–36.

  • Chalmers, D.J., 1996. The Conscious Min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3. ‘Consciousness and Its Place in Nature’, in S.P. Stich and F. Warfield (eds.), The Blackwell Guide to the Philosophy of Mind, (Oxford: Blackwell).

  • –––, 2004. ‘The Representational Character of Experience’, in B. Leiter (ed.), The Future for Philosoph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7. ‘Phenomenal Concepts and the Explanatory Gap’, in Alter & Walter 2007.

  • –––, 2018. ‘The Meta-Problem of Consciousness’,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25: 6–61.

  • Chisholm, R., 1957. Perceiving,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Churchland, P.M., 1985. ‘Reduction, Qualia, and the Direct Introspection of Brain States’, Journal of Philosophy 82: 8–28.

  • Clark, A., 2000. A Theory of Sentien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Crane, T., 2001. Elements of Min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3. ‘The Intentional Structure of Consciousness’, in Smith & Jokic 2003.

  • Davidson, D., 1987. ‘Knowing One’s Own Mind’, Proceedings and Addresse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 Vol. 60, No. 3.

  • Davies, M., and G. Humphreys (eds.), 1993. Consciousness, Oxford: Basil Blackwell.

  • Demircioglu, E., 2013. ‘Physicalism and Phenomenal Concepts’, Philosophical Studies, 165: 257–77.

  • Dennett, D.C., 1991. Consciousness Explained,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

  • Dove, G., and A. Elpidorou, 2016. ‘Embodied Conceivability: How to Keep the Phenomenal Concept Strategy Grounded’, Mind and Language, 31: 580–611.

  • Dretske, F., 1986. ‘Misrepresentation’, in R.J. Bogdan (ed.), Belief,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1993. ‘Conscious Experience’, Mind, 102: 263–83.

  • –––, 1995. Naturalizing the Mind, Cambridge, MA: Bradford Books / MIT Press.

  • –––, 1996. ‘Phenomenal Externalism’, in Villanueva 1996).

  • –––, 2003. ‘How Do You Know You Are Not a Zombie?’, in B. Gertler (ed.), Privileged Access and First Person Authority, Aldershot: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 Elpidorou, A., 2015. ‘Phenomenal Concepts’, in D. Pritchard (ed.), Oxford Bibliographies in Philosoph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Farkas, K., 2008. ‘Phenomenal Intentionality without Compromise’, Monist, 91: 273–93.

  • Fish, W., 2009. Perception, Hallucination, and Illus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Fodor, J.A., 1975. The Language of Thought, New York: Crowell.

  • –––, 1987. Psychosemantics, Cambridge, MA: Bradford Books/MIT Press.

  • Frankish, K., 2016. ‘Illusionism as a Theory of Consciousness’,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23: 11–39; reprinted in Frankish 2017.

  • ––– (ed.), 2017. Illusionism as a Theory of Consciousness, Exeter, UK: Imprint Academic.

  • Gennaro, R., 1995. Consciousness and Self-Consciousness,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 Goodman, N., 1951. The Structure of Appearanc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Gray, R., 2003. ‘Tye’s Representationalism: Feeling the Heat?’, Philosophical Studies, 115: 245–56.

  • Green, E.J., 2016. ‘Representationalism and Perceptual Organization’, Philosophical Topics, 44: 121–48.

  • Hall, E.W., 1961. Our Knowledge of Fact and Value, 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 Hall, R.J., 2007. ‘Phenomenal Properties as Dummy Properties’, Philosophical Studies, 135: 199–223.

  • Hardin, C.L., 1988. Color for Philosophers, Indianapolis: Hackett.

  • Harman, G., 1990. ‘The Intrinsic Quality of Experience’, in Tomberlin 1990; reprinted in Lycan & Prinz 2008.

  • Hawthorne, J. (ed.), 2007. Philosophy of Mind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Volume 21), Malden, MA: Wiley-Blackwell.

  • Heil, J., 1988. ‘Privileged Access’, Mind, 47: 238–51.

  • Hintikka, K.J.J., 1969. ‘On the Logic of Perception’, in N.S. Care and R.H. Grimm (eds.), Perception and Personal Identity, Cleveland, OH: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Press.

  • Horgan, T., 1984. ‘Jackson on Physical Information and Qualia’,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34: 147–52.

  • –––, 2000. ‘Narrow Content and the Phenomenology of Intentionality’, Presidential Address to the Society for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 New York City (June, 2000).

  • –––, and J. Tienson, 2002. ‘The Intentionality of Phenomenology and the Phenomenology of Intentionality’, in D. Chalmers (ed.), Philosophy of Mind: Classical and Contemporary Reading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Humphrey, N., 1992. A History of the Mind: Evolution and the Birth of Consciousness,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 –––, 2011. Soul Dust: The Magic of Consciousnes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Jackson, F., 1977. Percep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1982. ‘Epiphenomenal Qualia’,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32: 127–36; reprinted in Lycan & Prinz 2008.

  • Kammerer, F., 2018. ‘Can You Believe It? Illusionism and the Illusion Meta-Problem’, Philosophical Psychology, 31: 44–67.

  • Kim, J., 1995. ‘Mental Causation: What, Me Worry?’, in E. Villanueva (ed.), Philosophical Issues, 6: Content, Atascadero, CA: Ridgeview Publishing.

  • Kind, A., 2003. ‘What’s So Transparent about Transparency?’, Philosophical Studies, 115: 225–44.

  • Kraut, R., 1982. ‘Sensory States and Sensory Objects’, Noûs, 16: 277–95.

  • Kriegel, U., 2002a. ‘PANIC Theory and the Prospects for a Representational Theory of Phenomenal Consciousness’, Philosophical Psychology, 15: 55–64.

  • –––, 2002b. ‘Phenomenal Content’, Erkenntnis, 57: 175–98.

  • –––, 2007. ‘Intentional Inexistence and Phenomenal Intentionality’, in Hawthorne 2007.

  • –––, 2011. The Sources of Intentional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ed.), 2013. Phenomenal Intentional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17. ‘Reductive Representationalism and Emotional Phenomenology’, 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 41: 41–59.

  • Leeds, S., 1993. ‘Qualia, Awareness, Sellars’, Noûs, 27: 303–30.

  • Levine, J., 1983. ‘Materialism and Qualia: the Explanatory Gap’, Pacific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64: 354–61.

  • –––, 2001. Purple Haz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3. ‘Experience and Representation’, in Smith & Jokic 2003.

  • –––, 2007. ‘What is a Phenomenal Concept?’, in Alter & Walter 2007.

  • Lewis, C.I., 1929. Mind and the World Order, New York: C. Scribners Sons.

  • Lewis, D., 1983. ‘Individuation by Acquaintance and by Stipulation’, Philosophical Review, 92: 3–32.

  • Lloyd, D., 1991. ‘Leaping to Conclusions: Connectionism, Consciousness, and the Computational Mind’, in T. Horgan and J. Tienson (eds.), Connectionism and the Philosophy of Mind, Dordrecht: Kluwer.

  • Loar, B., 1987. ‘Subjective Intentionality’, Philosophical Topics, 15: 89–124.

  • –––, 1990. ‘Phenomenal States’, in Tomberlin 1990.

  • –––, 2003. ‘Transparent Experience and the Availability of Qualia’, in Smith & Jokic 2003.

  • Lormand, E., 2004. ‘The Explanatory Stopgap’, Philosophical Review, 113: 303–57.

  • Lycan, W.G., 1987. Consciousness, Cambridge, MA: Bradford Books / MIT Press.

  • –––, 1990. ‘What is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Mental?’, in Tomberlin 1990.

  • –––, 1996. Consciousness and Experience, Cambridge, MA: Bradford Books / MIT Press.

  • –––, 1998. ‘In Defense of the Representational Theory of Qualia’ (Replies to Neander, Rey and Tye), in Tomberlin 1998.

  • –––, 2001. ‘The Case for Phenomenal Externalism’, in J.E. Tomberlin (ed.), Metaphysics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Vol. 15), Atascadero: Ridgeview Publishing.

  • –––, 2003. ‘Perspectivalism and the Knowledge Argument’, in Smith & Jokic 2003.

  • –––, 2019. ‘Block and the Representation Theory of Sensory Qualities’, in A. Pautz and D. Stoljar (eds.), Blockheads! Essays on Ned Block’s Philosophy of Mind and Consciousnes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Lycan, W.G., and J. Prinz (ed.), 2008. Mind and Cognition, Third Edition. Oxford: Basil Blackwell.

  • Macpherson, F., 2006. ‘Ambiguous Figures and the Content of Experience’, Noûs, 40: 82–117.

  • Mendelovici, A., 2018. The Phenomenal Basis of Intentional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Mendelovici, A., and D. Bourget, 2014. ‘Naturalizing Intentionality: Tracking Theories Versus Phenomenal Intentionality Theories’, Philosophy Compass, 9: 325–37.

  • Metzinger, T. (ed.), 1995. Conscious Experience, Tucson: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 Millar, B., 2010. ‘Peacocke’s Trees’, Synthese, 174: 455–61.

  • Nagel, T., 1974. ‘What Is It Like to Be a Bat?’, Philosophical Review, 82: 435–56.

  • Nanay, B., 2010. ‘Attention and Perceptual Content’, Analysis, 70: 263–70.

  • Neander, K., 1998. ‘The Division of Phenomenal Labor: A Problem for Representational Theories of Consciousness’, in Tomberlin 1998.

  • Nelkin, N., 1989. ‘Unconscious Sensations’, Philosophical Psychology, 2: 129–41.

  • Nickel, B., 2007. ‘Against Intentionalism’, Philosophical Studies, 136: 279–304.

  • Nida-Rümelin, M., 2016. ‘The Illusion of Illusionism’,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23: 160–71; reprinted in Frankish 2017.

  • Noë, A., 2004. Action in Perception,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 2005. ‘Real Presence’, Philosophical Topics, 33: 235–64.

  • O’Dea, J., 2002. ‘The Indexical Nature of Sensory Concepts’, Philosophical Papers, 31: 169–81.

  • Papineau, D., 2002. Thinking about Consciousnes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7. ‘Phenomenal and Perceptual Concepts’, in Alter & Walter 2007.

  • –––, 2014. ‘Sensory Experience and Representational Properties’,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114: 1–33.

  • Pautz, A., 2007. ‘Intentionalism and Perceptual Presence’, in Hawthorne 2007.

  • –––, 2010. ‘Why Explain Visual Experience in Terms of Content?’, in B. Nanay (ed.), Perceiving the Worl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14. ‘The Real Trouble for Phenomenal Externalists: New Evidence for a Brain-Based Theory of Sensory Consciousness’, in R. Brown (ed.), Consciousness Inside and Out, Dordrecht: Springer.

  • –––, 2017. ‘Experiences are Representations: An Empirical Argument’, in B. Nanay (ed.), Current Debates in Philosophy of Perception, New York: Routledge.

  • –––, 2019. ‘How Does Color Experience Represent the World?’, in D. Brown and F. Macpherson (eds.), Routledge Handbook of the Philosophy of Color, London: Routledge.

  • Peacocke, C., 1983. Sense and Conten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8. ‘Sensational Properties: Theses to Accept and Theses to Reject’, Revue Internationale de Philosophie, 62: 7–24.

  • Pereboom, D., 2011. Consciousness and the Prospects of Physicali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Perry, J., 2001. Knowledge, Possibility, and Consciousnes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Pitcher, G., 1970. ‘Pain Perception’, Philosophical Review, 79: 368–93.

  • Pitt, D., 2004. ‘The Phenomenology of Cognition; or What is It Like to Think that P?’,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69: 1–36.

  • Prinz, J., 2007. ‘Mental Pointing’,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14: 184–211.

  • –––, 2016. ‘Against Illusionism’,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23: 186–96; reprinted in Frankish 2017.

  • Putnam, H., 1975. ‘The Meaning of “Meaning”’, in K. Gunderson (ed.), Language, Mind and Knowledge (Minnesota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Volume VII),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 Raffman, D., 1995. ‘On the Persistence of Phenomenology’, in Metzinger 1995.

  • Rey, G., 1983. ‘A Reason for Doubting the Existence of Consciousness’, in Davidson, R., G.E. Schwartz and D. Shapiro (eds.), Consciousness and Self-Regulation (Volume 3), New York: Plenum Press.

  • –––, 1991. ‘Sensations in a Language of Thought’, in Villanueva 1991.

  • –––, 1992. ‘Sensational Sentences Switched,’ Philosophical Studies 68: 289–319.

  • –––, 1995. ‘Towards a Projectivist Account of Conscious Experience’, in Metzinger 1995.

  • –––, 1998. ‘A Narrow Representationalist Account of Qualitative Experience’, in Tomberlin 1998.

  • Rosenthal, D.M., 1991. ‘The Independence of Consciousness and Sensory Quality’, in Villanueva 1991.

  • –––, 1993. ‘Thinking that One Thinks’, in Davies & Humphreys 1993.

  • Schellenberg, S., 2008. ‘The Situation-Dependency of Perception’, Journal of Philosophy, 105: 55–85.

  • –––, 2013. ‘Externalism and the Gappy Content of Hallucination’, in F. Macpherson and D. Platchias (eds.), Hallucination,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Schroer, R., 2010. ‘Where’s the Beef? Phenomenal Concepts as Both Demonstrative and Substantial,’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88: 505–22.

  • Schwitzgebel, E., 2016. ‘Phenomenal Consciousness, Defined and Defended as Innocently as I Can Manage’,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23: 224–35; reprinted in Frankish 2017.

  • Searle, J.R., 1990. ‘Consciousness, Explanatory Inversion and Cognitive Science’,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13: 585–642.

  • Sellars, W., 1956. ‘Empiricism and the Philosophy of Mind’, in H. Feigl and M. Scriven (eds.), Minnesota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Volume I),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 –––, 1967. Science and Metaphysics,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 Shabasson, D., 2022. ‘Illusionism about Phenomenal Consciousness: Explaining the Illusion’,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 13: 427–53.

  • Shea, N., 2014. ‘Using Phenomenal Concepts to Explain Away the Intuition of Contingency’, Philosophical Psychology, 27: 553–70.

  • Shoemaker, S., 1991. ‘Qualia and Consciousness’, Mind, 100: 507–24.

  • –––, 1994. ‘Phenomenal Character’, Noûs, 28: 21–38.

  • Siewert, C., 1998. The Significance of Consciousnes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Smith, Q., and A. Jokic (eds.), 2003. Consciousness: New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Speaks, J., 2010. ‘Attention and Intentionalism’,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60: 325–42.

  • –––, 2015. The Phenomenal and the Representational,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17. ‘Reply to Critics’,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95: 492–506.

  • Stalnaker, R., 1996. ‘On a Defense of the Hegemony of Representation’, in Villanueva 1996.

  • –––, 2008. Our Knowledge of the Internal Worl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Stoljar, D., 2005. ‘Physicalism and Phenomenal Concepts’, Mind and Language, 20: 469–94.

  • Strawson, G., 2006. ‘Realistic Monism: Why Physicalism Entails Panpsychism’, in A. Freeman (ed.), Consciousness and its Place in Nature; Does Physicalism Entail Panpsychism?, Exeter, UK: Imprint Academic.

  • Sturgeon, S., 2000. Matters of Mind, London: Routledge.

  • Sundström, P., 2011. ‘Phenomenal Concepts’, Philosophy Compass, 6: 267–81.

  • Tartaglia, J., 2013. ‘Conceptualizing Physical Consciousness’, Philosophical Psychology 26: 817–38.

  • Thau, M., 2002.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Tomberlin, J.E. (ed.), 1990. Action Theory and Philosophy of Mind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Vol. 4), Atascadero, CA: Ridgeview Publishing.

  • ––– (ed.), 1998. Language, Mind, and Ontology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Vol. 12), Atascadero, CA: Ridgeview Publishing.

  • Travis, C., 2004. ‘The Silence of the Senses’, Mind, 113: 57–94.

  • Tye, M., 1986. ‘The Subjectivity of Experience’, Mind, 95: 1–17.

  • –––, 1992. ‘Visual Qualia and Visual Content’, in T. Crane (ed.), The Contents of Experie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1994. ‘Qualia, Content, and the Inverted Spectrum’, Noûs, 28: 159–83.

  • –––, 1995. Ten Problems of Consciousness, Cambridge, MA: Bradford Books/MIT Press.

  • –––, 1998. ‘Inverted Earth, Swampman, and Representationism’, in Tomberlin 1998.

  • –––, 2002. ‘Representationalism and the Transparency of Experience’, Noûs, 36: 137–51.

  • –––, 2003a. ‘Blurry Images, Double Vision, and Other Oddities: New Problems for Representationalism?’, in Smith & Jokic 2003.

  • –––, 2003b. Consciousness and Persons, Cambridge, MA: Bradford Books / MIT Press.

  • –––, 2003c. ‘A Theory of Phenomenal Concepts’, in A. O’Hear (ed.), Minds and Perso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2007. ‘The Problem of Common Sensibles’, Erkenntnis, 66: 287–303.

  • –––, 2009. Consciousness Revisited: Materialism without Phenomenal Concept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Van Gulick, R., 1985. ‘Physicalism and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Mental’, Philosophical Topics, 13: 51–70.

  • Villanueva, E. (ed.), 1991. Philosophical Issues, 1: Consciousness, Atascadero, CA: Ridgeview Publishing.

  • ––– (ed.), 1996. Philosophical Issues, 7: Perception, Atascadero, CA: Ridgeview Publishing.

  • White, S., 1987. ‘What Is It Like to Be a Homunculus?’, Pacific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68: 148–74.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with suggestions.]

consciousness | consciousness: higher-order theories | consciousness: unity of | intentionality | intentionality: phenomenal | mental representation | qualia | qualia: inverted

Copyright © 2023 by William Lycan <william.lycan@uconn.edu>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