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义 implicature (Wayne Davis)

首次发表于 2005 年 5 月 6 日星期五;实质性修订于 2024 年 1 月 10 日星期三。

“含义”指的是通过说出其他事物来表达或暗示某一事物的行为,或者指的是该行为的对象。含义可以通过句子的意义或对话的背景来确定,可以是常规的(在不同意义上)或非常规的。比喻和讽刺等修辞手法提供了熟悉的例子,松散的用法和含蓄的赞美也是如此。含义有多种目标:沟通、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误导而不撒谎、风格和语言效率。对于常见的含义形式的了解是随着母语的习得而获得的。

对话含义已成为语用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语义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和方法问题是如何区分意义和蕴涵与广义对话含义。相关问题是句子的意义在多大程度上决定了所说的内容。历史语言学追溯了对话含义演变为习语的过程。

H. P. Grice 提出了一个有影响力的理论来解释和预测对话含义,并描述了它们是如何产生和被理解的。合作原则和相关的准则起着核心作用。新格赖斯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修改了格赖斯的原则,而关联理论则用沟通效率原则取代了它们。基于原则的理论存在的问题包括过度生成、缺乏确定性、冲突以及说话者通常有其他目标。另一种方法强调,含义可以像有意行为和约定那样通过各种方式来解释和预测。


1. 演讲者的含义

H. P. Grice(1913-1988)是第一个系统研究演讲者的含义与演讲者使用的句子的含义不同的案例的人。考虑(1)。

(1)

Alan: 你要去保罗的派对吗? Barb: 我得工作。

如果这是一个典型的对话,巴布通过说她得工作来暗示她不会去保罗的派对。她没有直接说她不会去保罗的派对,而且她所说的句子也没有这个含义。格赖斯为说话者所说的话与其所意味或暗示的内容不同的情况引入了技术术语 "implicate" 和 "implicature"。因此,巴布通过这样的暗示暗示了她不会去;她不去是她的含义。

在(2)中,Carla 是丹佛的调度员,那里阳光明媚、干燥。Don 是一名卡车司机,试图在暴风雪中越过大陆分水岭。

(2)

Carla:那边的天气怎么样? Don:天气很好。

唐使用了反讽。他说天气很好,但他实际上是指天气很糟糕。因此,他暗示天气很糟糕。暗示是一种言语行为,是通过说话来完成的(奥斯汀 1962 年:98-103)。由于它涉及通过说出其他事情来表达一件事,它是一种间接的言语行为,尽管不是西尔(1975 年:265-6)所分析的一种。[2]

根据格赖斯的说法,“说”并不仅仅指的是说出一些话,而是说某事是事实,奥斯汀(1962 年:94)称之为言语行为。巴布可以通过说出不同的话来表达同样的意思。正如格赖斯意识到的那样,“说”是相对严格地使用的。[3] 因此,如果埃德说“最大的行星是一个气体巨人”,我们有时会认为他是在说木星是一个气体巨人。我们将遵循格赖斯的观点,更严格地使用“说”,要求说话者所说的是在使用环境中所说的句子的意思或表达。因此,我们将认为埃德通过说最大的行星是暗示木星是一个气体巨人。陈述或断言 p 既意味着说 p,也意味着 p 的意思。[4] 当以他的词不达意而闻名的约基·贝拉说“德克萨斯州有很多电子选票”时,他说德克萨斯州有很多电子选票;但由于那不是他的意思,所以他没有断言。唐之所以没有表达他所说的意思,是因为另一个原因。因此,他也说了但没有断言天气很好。

不了解说话者所含意义,就无法完全理解他们所说的话。除非我们知道巴布所说的“她必须工作”是什么意思,否则我们将不知道她已经回答了艾伦的问题。除非卡拉知道唐所说的“天气很好”是什么意思,否则她可能会错误地推断他会准时到达。说和含义之间的区别也影响我们对说话者的评价。如果巴布知道她不必工作,那么她在对话中是在撒谎(1)。如果她知道她要去保罗的派对,她可能会对艾伦产生误导,但不是说谎或做出虚假陈述 [5]。在法庭上,证人通常需要直接回答问题。他们不能通过含义而不是直接说出来来逃避伪证。

某人所含意义并不是直接给我们的。我们必须从证据中推断出来。根据我们的推断,我们通常会推断出巴布的意思是她不去,从她所说的话、艾伦所问的问题、我们假设巴布是在回应艾伦的问题以及一些背景知识(例如,去保罗的派对不是工作)。含义可以被描述为一种推断(“某事被推断出来”),但是含义并不是推断本身。暗示某事是以一种特定的方式表达信念。推断某事是以一种特定的方式获得或拥有信念。听者必须推断说话者所含意义。但是,含义并不是推断的结果。此外,含义是间接言语行为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含义是通过说出其他话来表达它。

尽管需要推理,但我们对所意味的含义的认知通常是自动和轻松的,无论是说出来还是暗示出来。例如,在(1)中,有能力的说话者会立即理解巴布的意思是她既要工作又不去保罗的派对。所有言语行为都必须从语境证据中推断出来,包括所说的话和所发出的词语。关于识别含义所需的推理类型是否有任何重大差异,存在一些争议,并且可能取决于含义的类型。[6] 虽然这不是我们在这里关注的重点,但听众如何识别-和语言学习者如何获得识别-说话者所暗示的内容是语用学领域中密集实验和理论研究的主题。[7]

格赖斯使用他的技术术语“含义”来表示通过说某事来表达一个命题的方式。通过提问或发出命令来表达命题也是常见的(Geurts 2010: 32–3),通过说某事来表达态度和其他不是命题的事情也是常见的(Braun 2011; Sullivan 2023: §V),通过不说某事来表达事情也是常见的(Swanson 2017)。虽然这些行为不符合格赖斯对他的技术术语的定义,也不是他理论的重点(或本条目的重点),但在许多重要方面它们是相似的。

2. 对话和常规含义

(1)和(2)中的含义是会话性的。它们取决于会话背景的特征,并不由话语所说句子的常规含义所决定。在(1)中的一个关键特征是 Alan 的问题。如果他问“你今天打算做什么?”,Barb 可能会通过说同样的话(她必须工作)暗示完全不同的事情(她要去工作)。Grice(1975: 25)通过与常规含义相对比,将会话含义与常规含义区分开来,他所指的常规含义是由所使用的句子的意义所决定的。这是 Grice 例子的一个变体。

(3)

a.

女王是英国人,因此勇敢。

b.

女王是英国人,勇敢的。

c.

勇敢源于英勇。

我们将使用括号来引用示例中的句子,例如(3),并使用方括号来引用句子所表达的内容。因此,(3c)是句子“勇敢源于英勇”,而 [3c] 是勇敢源于英勇的命题。通过使用(3a)来说和意味着 [3a],说话者暗示了 [3c]。也就是说,通过使用(3a)来说和意味着女王是英国人,因此勇敢,说话者暗示了勇敢源于英勇。他们暗示而不是直接说勇敢源于英勇。相比之下,(3b)很少甚至从不用于暗示 [3c]。"因此" 一词的含义产生了(3a)的含义。其他触发常规含义的词有但是,甚至,也是,仍然,尚未,已经,再次,停止,开始,知道和后悔。[9]

虽然格赖斯的例子是通过词汇触发的,但其他常规含义是通过句法触发的。声称拉威尔是西班牙人并写了西班牙风格的音乐的说话者意味着拉威尔是西班牙人,他们暗示但没有说拉威尔是西班牙人。因此,如果他们知道拉威尔是法国人,他们的话是误导性的但不是谎言。这种含义是常规的,因为它是通过同位语结构来确定的。产生常规含义的其他结构包括 as-插入语(作为西班牙人)和插入语关系从句(他是西班牙人)。

如(1)所示,当会话含义是错误的时候,说话者的陈述是误导性的。巴布的话语仍然在语言上是完美的。然而,由于 [3c] 是错误的,使用(3a)进行陈述是不恰当、不正确且误导性的。[3c] 的真实性是正确使用(3a)来断言其所说的话的先决条件。像 [3c] 这样的常规含义在非技术意义上是预设的,就像问题“你又作弊了吗?”预设你之前作弊过一样。除非你之前作弊过,否则这个问题是不合适的,不能给出直接的“是”或“否”回答。出于同样的原因,问题“女王是英国人,因此勇敢吗?”是不恰当的;回答“是”或“否”都意味着英国人和勇敢之间有联系。[10]

并非所有的常规含义都以相同的方式预设。例如,杰克知道 51 是质数意味着并暗示 51 是质数。因此,它是错误的,可能是谎言,因为 51 不是质数。尽管如此,它在语言上是正确的和适当的。51 是质数是一种含义,因为使用杰克知道 51 是质数的人并不是直接说或断言 51 是质数;他们是通过说杰克知道 51 是质数来暗示它。在这两种情况下,如果加上“而且那是一件好事(或坏事)”,那将指的是所说的话而不是所暗示的内容(参见 Geurts 2010: 6)。[11]

Potts(2005: 35-6)声称,一个句子不能在没有暗示其常规含义的情况下使用其常规含义。虽然这是一种解释 Grice 的观点的自然方式,但像(4)这样的例子表明这种观点过于强硬。[13]

(4)

a.

如果女王是英国人,并且勇敢是英国人的结果,那么女王是英国人,因此勇敢。

b.

特朗普,这位稳定的天才,发起了一场贸易战(讽刺地说)。

(3a)在(4a)中以其传统含义使用,作为条件从句的结果。但是因为(3c)是该条件从句的前提的一个连词,(4a)本身并不以任何方式暗示勇敢来自于英国。说话者断言 [4a] 并不说 [3a],也不意味着 [3c]。因此,说话者并不暗示勇敢来自于英国。[4a] 的前提阻止了其结果的会话含义“投射”。由(4b)中同位语触发的含义由于完全不同的原因而不被暗示。当这个句子被讽刺地使用时,说话者使用它以其传统含义,并说特朗普,这位稳定的天才,发起了一场贸易战。但是因为它被用来嘲笑特朗普声称自己是一个稳定的天才,说话者并不暗示特朗普是一个稳定的天才。事实上,他意味着完全相反的意思。一个句子的含义决定了它的传统含义,但是一个说话者是否暗示它们取决于句子的使用方式。暗示一个句子的传统含义的必要条件是使用它来断言句子的含义或表达。这样做并不需要任何会话含义。

虽然格赖斯用“常规”来表示由语言意义决定的含义,但 W.戴维斯(1998 年:第 5-6 章)和莱波尔和斯通(2015 年:第二部分)认为,即使是会话含义在非技术意义上也可以是常规的,就像在印度但不是在蒙古,女性穿沙丽一样,德语使用 rot 来表示“红色”,而英语不是。[14] 在这个意义上,惯例是一种常见的实践,它们符合社会利益,在某种程度上自我延续,并且是任意的,因为其他实践也可以达到相同的目的并自我延续。新的说话者通常在没有指导的情况下从先前的说话者那里学到惯例。考虑(5):

(5)

a.

一些运动员吸烟。

b.

并非所有运动员都吸烟。

对于说“一些运动员吸烟”的人来说,暗示一些身体健康的人会患上膀胱癌是不常见的(不寻常的,特殊的,甚至是前所未有的),但暗示并非所有运动员都吸烟是常见的(习惯的,正常的,标准做法)。然而,这种习惯的含义并不是格赖斯所说的常规含义。因为“并非所有运动员都吸烟”并不是由“一些运动员吸烟”的含义决定的。说话者可以并且经常会说和断言(5a)[15],同时暗示着与 [5b] 不同的含义,正如(6)所示。使用“一些 NP VP”形式的句子来表示“并非所有 NP VP”并不是一种语义或句法约定,而是一种语用约定。为了避免混淆,我将描述格赖斯所说的常规含义的含义称为语义含义。当没有被“在格赖斯的意义上”修改时,“常规”的意义将更广泛地指习惯上的。[16]

格赖斯(1975 年:37ff)将 [ 5b] 这样的含义称为广义会话含义(“GCIs”)。这个术语是合适的,因为(5a)可以在各种情境中用来暗示 [ 5b]。格赖斯将广义含义描述为“通常情况下(在没有特殊情况下)”由“某种词语的使用”所携带的。莱文森(2000 年:11-12,16-22,42-46)同样将 GCIs 描述为“默认推理”-在没有相反证据的情况下,我们通常自动推断的含义。在某种程度上,这些描述过于强烈。在吉娜通常会暗示 [6a] 而不是 [ 5b] 的情况下,(5a)在(6)中的使用并不异常。

(6)

弗雷德:你知道所有运动员是否都吸烟吗? 吉娜:一些运动员吸烟。

a.

我不知道所有运动员是否吸烟。

“一些运动员吸烟”这个事实在某些情境下可以用来暗示 [5b],在其他情境下可以用来暗示 [6a],这表明两者都不是默认的,尤其是考虑到还有可能进行比喻使用并带有各种含义(§4)。同样的事实也表明两者都不是格赖斯意义上的常规含义。然而,拥有多个广义常规含义是兼容的。在英语中,bank 一词有几个含义,包括“一排”,比如 switches bank(开关排)。因此,使用 bank 来表示“一排”是常规的,尽管这不能被描述为其正常或默认的用法。

根据 Grice(1975: 39)的观点,广义会话含义与语义含义的区别在于可以被取消,无论是明确地还是隐含地(在语境中)。虽然(3a)不能在不暗示 [3c] 的情况下被断言,但(5a)可以在不暗示 [5b] 的情况下被断言。说话者可以在说出“一些运动员吸烟”后明确地添加“确实,所有人都这样做”。或者,通过话语的语境,可以隐含地取消这种含义,比如当说话者明显在使用轻描淡写的语气或者对进一步的事实一无所知时。如果一个实际的含义可以被取消,那么它就是可取消的。在例子(1)中,如果 Barb 添加了“但我可能能早点离开”,她就不会暗示她不去 Paul 的派对。

虽然语义含义通常是由所说的内容所蕴含的,但许多人认为会话含义则不然。正如(1)、(2)、(5)和(6)所示,会话含义通常不是蕴涵关系。但也有例外被注意到。当一个说话者回答“Tom 是 65 岁还是盲人?”时,断言“Tom 是 65 岁”,说话者可能是通过暗示 Tom 是 65 岁或者盲人来回答这个问题。也就是说,说话者可能是通过说 Tom 是 65 岁来表示这个并列关系。尼尔(1992: 529)认为会话含义的可取消性使它们无法成为蕴涵关系。但是,虽然如果结果是不连贯的(“Tom 是 65 岁,但不是 65 岁或盲人”),蕴涵的含义不能被明确地取消,但至少可以被隐含地取消。如果在没有人考虑盲人的情况下,说话者回答简单的问题“Tom 多大了?”这种情况下,就会发生这种情况。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进行明确的取消。数学家可以通过说 Tom 的年龄是 67 岁来表示 Tom 的年龄是一个质数。一种形式的明确取消(“Tom 的年龄是 67 岁,但不是质数”)将是必然错误的,并表明说话者不是数学高手,但它并不是不连贯的。另一种形式(“Tom 的年龄是 67 岁,但我不知道那是否是质数”)只表示无知。

格赖斯观察到,会话含义通常与所说的内容而不是说话方式相关联,因此“不可能找到另一种方式来表达同样的事情,而简单地缺乏所讨论的含义”(1975: 39)。因此,(1)的含义被认为是不可分离的。然而,格赖斯也允许例外情况,“其中替代版本的某些特殊特征本身与确定含义有关”(参见格赖斯的“方式原则”第 6 节)。指涉语言的含义——那些涉及说话者所使用的特定词语的含义——也是可分离的。

(7)

Harry: 这种鸟在英语中叫什么? Irene: 这是一只雁鸭。

在例子(7)中,Irene 使用“这是一只雁鸭”来暗示这种物种在英语中被称为“雁鸭”。如果 Irene 使用了相同含义的德语句子(Dies ist eine Pfeife),她会说同样的话,但会暗示不同的含义(即它被称为“Pfeife”)。与此相反,语义含义是不可分割的,因为它们由句子的含义决定。

3. 句子的含义

正如我们在 §1 中观察到的那样,格赖斯将 "implicating" 定义为一种说话者意义的形式。但是,格赖斯和其他人开始将 "implicate" 应用于句子,类似于 "imply"、"presuppose" 和 "mean" 也适用于句子和人。[22] 如果一个含义在任何意义上都是常规的(即语义的或广义的),我们可以说该句子含义它,或者具有这个含义。[23] 即使巴布暗示她不会去保罗的派对,"我得工作" 本身并不暗示这一点。但是,"一些运动员吸烟" 暗示并非所有运动员都吸烟,尽管说话者可以在不暗示这一点的情况下使用该句子。(类比:plane 意味着 "飞机",尽管说话者可以在不意味着 "飞机" 的情况下使用 plane。)同样,(4b)暗示特朗普是一个稳定的天才,尽管说话者可以在不暗示这一点的情况下使用它。

而了解说话者所暗示的内容对于完全理解说话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了解句子所暗示的内容是我们对一种语言的知识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于像(3a)这样具有语义含义的句子来说,这是显而易见的。但是,除非说话者知道 "some" 与 "all" 的关系与其与 "several" 或 "two" 的关系不同,否则他们对 "some" 的掌握就不完全。一个使用(5a)的人如果没有意识到它暗示了 [5b],可能会误导他人,并且如果他认为它暗示了 "并非有几个运动员吸烟",则无法进行有效的交流。

4. 会话含义的常见形式

许多会话含义的形式在日常言语和文学中经常出现,有各种各样的句子,存在于所有已知的语言中。它们是使用和理解语言的常见方式。这些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所说的内容和所暗示的内容之间的关系来区分。对它们的了解是我们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很小的时候就会习得。[24]

最广为人知的含义形式是修辞格。讽刺、夸张(夸张法)、轻描淡写(美化法和否定法)以及隐喻至少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就被人们所知。它们在学校里被教授为文体的要素。当唐在(2)中说天气很好时,他使用了讽刺并暗示天气很糟糕。唐这样做部分是为了对糟糕的天气轻描淡写。唐也可以通过说天气不好(否定法)或者天气是历史上最糟糕的(夸张法)来暗示同样的事情。

比喻性语言是非字面的:用户通常并不是说真的,而是期望听众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修辞反语是个例外。)唐恩并不是说天气很好。所说的话明显是虚假的,这是语言比喻的一个典型线索。有些修辞手法在语调上也有明显的标记,包括讽刺和夸张。而其他一些修辞手法则没有,包括隐喻和轻描淡写。它们都用于使语言生动、有趣和时尚(§10)。

许多含义并不是修辞手法,直到格赖斯(1975)之后才被广泛认可。(1)说明了相关含义:说话者通过暗示或解释与之相关的事情,暗示回答了一个明确或隐含的问题。[5b] 是数量(或标量)含义:说话者暗示了比所说的更强的命题的否定。(6)说明了无知含义:说话者暗示了比所说的更强的事情是未知的。(7)说明了元语言含义:说话者通过使用某个名称来描述某个事物,暗示该事物具有某个名称。这些“言语方式”(非比喻性的含义形式)在学校中并不教授,也没有普遍使用的名称。然而,它们和比喻性语言一样频繁和自然,并且在同一时间学会。言语方式在语调上没有明显的标记,语言是字面的。它们不用于使语言或写作生动。说话者并不打算说的话明显是虚假的,通常也确实是说的话的意思。

有两种言语方式有常见的名称。一种是含蓄地批评。格赖斯的例子已经成为经典:

A 正在为一位哲学工作的候选人写一份推荐信,他的信如下所示:“尊敬的先生,X 先生的英语掌握得非常好,他经常参加辅导课。谢谢。”(Grice 1975: 33)

A 通过说得很少,暗示了 X 先生不是这个工作的合适候选人。另一种暗示方式是松散使用,或者说话不严谨,如(8)所示:

(8)

Linda:晚餐什么时候上? Mike: 六点钟。

如果迈克的回答是典型的,他的意思只是晚餐会在六点钟左右供应。如果晚餐在 6:01 供应,这通常是正确的。然而,迈克说的是晚餐会在 6:00 供应,如果晚餐在 6:01 供应,这就是错误的。[25] 如果迈克对于一个有关奥运会比赛最后一圈游泳选手何时触壁的问题给出相同的回答,6:01 可能就不够接近了。

这些数字和言辞方式是常见的、社会上有用的实践。它们通过遵循先例、社会接受、个人习惯和联系以及代代相传的传统方式来延续自己。当听众根据自己对说话者通常使用的形式的了解来解释说话者在新环境中的话语,或者预测听众会理解什么时,先例起作用。这些形式比词汇或句法约定更不是任意的,但没有人必须暗示而不是说出来,或者使用一种暗示而不是其他形式的暗示。

由于这些约定不将含义附加到特定的句子形式上,因此它们不会引起句子的含义。

5. 语用学和语义学

正如我们的例子所清楚表明的那样,语义学被理解为对词语和句子含义的研究,并不能穷尽对含义的研究。研究说话者含义和含义的学科被包括在语用学中,它涵盖了使用词语和句子进行的广泛的言语行为。应用语用学的出现是因为认识到第二语言学习者在掌握语法和字面含义之外,不能完全熟练(Kasper 2003; Zufferey et al 2019: Ch. 9)。法庭语用学研究语用学在执法和法庭中的应用(Solan & Tiersma 2005; Zufferey et al. 2019: §4.4)。临床语用学研究由于未能掌握语用规则而导致的沟通障碍(Cummings 2009, 2014; Graci 2023)。形式语用学使用言语、语境和话语的形式模型来陈述在特定语境中对话语的解释的精确规则,包括所说的和所含的内容(Roberts 2006; Rothschild 2013)。

格赖斯常规含义现象(§2)进一步表明,标准的真值条件语义并不能穷尽语义(Barker 2003)。例如,拉威尔是西班牙人,他写了西班牙风格的音乐,这两句话具有相同的蕴涵。然而,它们在含义上有所不同,前者不合适和不正确,因为拉威尔是法国人。 "错误" 显然适用于后者,但对前者并不明显。

即使在真值条件语义中,含义也很重要。例如,逻辑学家通常认为形式为“p 或 q”的句子在“p”或“q”或两者都为真时为真。因此,“猫不叫或不发出咕噜声”将被视为假。但也有一些情况下,说话者使用“p 或 q”来表示“p”或“q”为真,但不是两者都为真。这将是解释某人说“约翰将邀请玛丽或简参加舞会”的自然方式。有人认为英语中的“或”具有包容性和排他性两种含义。但另一种可能性是排他性解释是一种广义的会话含义。支持含义假设的一个证据是排他性解释似乎是可取消的。因此,“简将在今年夏天访问法国或德国;事实上,她将在去波兰的路上经过两个国家”没有矛盾的解释。反对含义假设的一些证据是在“p 或 q”之后,“或两者都”似乎并不比“但不是两者都”多余。一个方法论问题是描述决定特定解释是意义还是广义会话含义所需的证据。一个基础性问题是准确描述差异所在。

含义继续以这种方式被引用来捍卫有争议的语义主张:

  • 知识。声称知识所需的正当化标准因情境和显著性而异。在语境主义理论中,“S 知道 p”的句子是指示性的,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真值条件(S. Cohen 1986,Lewis 1996,DeRose 2009)。另一种理论是,“S 知道 p”具有严格的不变语义,但在语境中被宽泛使用,以暗示 S 在该语境中足够接近知道的目的(W. Davis 2007b)。还有一种理论是,“S 知道 p”具有弱不变语义,但其否定被用来暗示不能排除与语境相关的替代选择(Rysiew 2001;Brown 2006;Hazlett 2007)。还有人认为,暗示不能解释数据(Blome-Tillman 2013b;Dinges 2018;2021)[26]。

  • 名称。米利安理论认为,名称的含义就是其指称物,这意味着同指的名称是同义词,而没有指称物的名称是无意义的。这似乎在“Superman”和“Clark Kent”这样的名称面前是站不住脚的。米利安主义者提出,这些语言直觉的来源是暗示的差异(Salmon 1986;Soames 1989)。一个假设涉及到元语言暗示,指出“Clark Kent 能飞”暗示着一个叫“Clark Kent”的人能飞(McKay 1981;Berg 1988,2012)。一个问题是它暗示了“Lois Lane 相信 Superman 能飞”的中文翻译应该和“Lois Lane 相信 Clark Kent 能飞”一样虚假。

  • 否定。根据下面的常规解释,“some”等同于“any”,整个句子是矛盾的:

(9)

这个男孩没有吃一些饼干,他吃了所有的饼干。

  • 但是还有另一种解释,通过语调 [27] 和其他特征标记,其中(9)中的否定否认了“这个男孩吃了一些饼干”的“不是全部”的含义,因此是一致的。问题是如何解释否定的两种不同解释,因为“不”这个词似乎是明确的(Geurts 1998)。Horn(1989: 362–4; 370–5)和 Burton-Roberts(1989)提出(9)的标记解释是一种含义。W. Davis(2016: Ch. 6)认为这是一个合理从广义会话含义演变而来的习语。Soria-Ruiz(2023)提出了一个新斯塔尔纳克理论的解释。

含义在语法化和新意义和习语的起源中发挥了一个被广泛认可的历时作用 [28]。例如,隐喻有一个典型的生命周期:开始时是说话者在特定场合的意思;被其他人接受;流行起来,意味着变得自我传播并在人群中传播;最后,死亡并成为一个新的词汇意义或习语。当死亡时,曾经间接表达的东西就直接表达了。作为应用于计算机的术语,病毒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这种演变,最初指的是从主机传播到主机的生物体,现在它有另一个意义,即指计算机程序以类似的方式从计算机传播到计算机。当一个死隐喻具有像“go viral”这样的句法结构时,它就是一个习语。当隐喻变得广泛传播并自我传播,但还不是习语时,它们会产生广义会话含义 [29]。

6. 格赖斯理论

除了识别含义的现象并对其进行分类外,格赖斯还发展了一种理论,旨在解释和预测会话含义,并描述它们的理解方式。格赖斯(1975 年:26-30)提出了一个普遍的合作原则和四个规范,规定了如何合作。他断言,人们普遍遵循这些规则以实现高效的沟通。

  • 合作原则。为对话的接受目的做出贡献所需的内容。

  • 真实性原则。使你的贡献真实;因此不要传达你认为是虚假或不合理的内容。[ 30]

  • 信息量原则。提供所需的信息。

  • 关联性原则。保持相关性。

  • 方式准则。要明确易懂,避免模糊和歧义,力求简洁和有序。

格赖斯认为这些并不是任意的约定,而是统治理性合作行为的一般规则的实例。例如,如果简正在帮助凯利建房子,她会递给凯利一把锤子而不是网球拍(相关性),当需要多个钉子时会递给凯利多于一个(数量),而且是直的钉子而不是弯的(质量);她会快速高效地完成所有这些(方式)。

像(1)这样的相关性含义被认为是由关系准则引起的。如果巴布违反了这个准则,除非她的贡献与对话的目的相关。如果巴布是合作的,那么她试图回答艾伦的问题。鉴于工作与聚会不兼容,可以推断出巴布一定是打算传达她不去参加聚会。格赖斯(1975 年:34)认为其他含义是通过违反准则而产生的。当合作的发言人所说的明显违反了一个准则,听者必须推断发言人的意思是不同的。讽刺被认为是违反质量准则而产生的(§9)。

从这些例子中概括出发,格赖斯提供了一个被广泛采用的关于会话含义的理论解释。[ 31] 一个典型的表述如下,其中 S 代表说话者,H 代表听话者。

理论定义:当 S 在遵守合作原则(合作假设)时,S 会会话含义 p。

  1. S 被假定遵守合作原则(合作假设);

  2. 假设 S 相信 p 是为了使 S 的话语与合作原则(确定性)一致;

  3. S 相信(或知道),并且期望 H 相信 S 相信,H 能够确定(ii)是真的(相互知识);

这意味着含义是会话性的,前提是满足条件(i)-(iii),其中(ii)是 S 相信 p 是为了符合合作原则的条件。理论定义并不蕴含从(i)-(iii)推断出 S 暗示 p。可计算性才能做到这一点。

可计算性:会话含义必须能够被推断出来。[32]

格赖斯的可计算性原则不仅仅是说听者通常能够根据说话者所说的语言意义来推断出他们所暗示的内容。如果这也适用于人们所说的内容,那么这就不是含义的特点了。推断出一个含义是指根据合作原则以及所说句子的意义和言语背景的特定事实来推断它。

要推断出特定的会话含义,听者将依赖以下数据:(1)所使用词语的传统意义,以及可能涉及的任何参照物的身份;(2)合作原则及其规范;(3)言语或其他方面的上下文;(4)其他背景知识;以及(5)前述各项相关内容对于参与者都是可得到的,并且两个参与者都知道或假设这是事实。推断会话含义的一般模式可以如下所示:他说了 q;没有理由认为他没有遵守规范,或者至少没有遵守合作原则 [合作假设];他不可能这样做,除非他认为 p [确定性];他知道(并且知道我知道他知道)我能够看到他认为 p 的假设是必要的 [共同知识];他没有做任何事情阻止我认为 p;他希望我认为,或者至少愿意让我认为 p;因此,他已经暗示了 p。(格赖斯 1975 年:31;我强调和插入)

工作方案的关键步骤已在括号中命名,对应于理论定义中的(i)–(iii)。[ 34]

除了假设隐含含义的会话性取决于合作推定、确定性和相互知识条件,并且隐含含义可以部分地从它们的满足中推断出来之外,Grice 还声称这些条件导致或产生了隐含含义。隐含含义的存在是因为满足了条件(i)–(iii)。[ 35] 根据他关于会话隐含含义可以基于合作原则解释和预测的假设,Grice 得出了一个方法论的结论:

Grice 的剃刀原则: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与意义、语义隐含含义或语义预设相比,假设会话隐含含义更可取,因为会话隐含含义可以从独立激励的心理社会原则中推导出来。[ 36]

简洁的表述是“感官不应该超出必要的范围”,暗指奥克姆。如果一个现象可以用心理社会原理来解释和预测,那么从理论上讲,这样做比假设不能被解释的感官等更经济。格赖斯的剃刀经常被用来支持将“p 或 q”的独占解释归类为含义而不是第二个意义(§5)。

在格赖斯之后,“会话含义”在 §2 中被定义为指依赖于会话背景特征而不是由话语的传统意义决定的含义。根据这个定义,格赖斯的理论定义和可计算性是可能被证明是错误的经验假设。事实上,我们将在下面回顾反对这些假设的证据。然而,许多语言学家和哲学家认为可计算性在定义上是正确的。他们认为“会话含义”是指可以从所说的话和合作原则或其规范中推断出来的含义。[37] 如果采用这个定义,那么证据将表明在 §§1-4 中所示的含义并不是会话的,即使那些在格赖斯的意义上不是传统的含义(参见 Lepore&Stone 2015:6, 83, 148)。

7. 理论困难

虽然格赖斯将他的观点视为试探性和探索性的,但追随者们认为这个理论已经得到了很好的确立。事实上,它已经成为语用学研究的范式。然而,一些严重的困难也出现了。

根据格赖斯的理论定义(§6),会话含义依赖于说话人遵守合作原则的假设。然而,W.戴维斯(1998 年:§2.5)指出,即使没有对话,说话人也可以进行含义推导。所有的人物和言语方式都可以出现在私人日记或几乎没有被阅读希望的手稿中。[38]

合作原则进一步假设每次对话中的参与者只努力实现共同的目标。从社会心理学、进化生物学和博弈论的角度来看,Pinker(2007)和 Asher&Lascarides(2013)观察到纯粹的合作通常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理想化或天真的假设。对话往往是在对手之间进行的,他们的目标超出了沟通。对于一个审问者来说,假设战俘或恐怖主义嫌疑人是合作的是愚蠢和可能危险的。即使参与者是朋友或亲戚,他们通常也有一些不同的目标,并且可能优先考虑其他原则(§10)。在他们分歧的程度上,演讲者的目标可能通过隐瞒信息、提供错误信息、离题或含糊不清来得到推进,而听众的目标可能会受到阻碍。即使正确地假设演讲者不合作,演讲者仍可能使用所有的修辞手法和言辞方式。如果检察官问被告在抢劫那天是否在银行,被告可能回答“那天我带我妈妈去医院了”,从而暗示他当时不在银行。他可能这样做是希望误导陪审团和检察官。对话的官方目的是找出真相,全部真相,而被告的目的是隐藏真相。

许多对话的目标并不仅仅是信息交流。其中之一是娱乐,演讲者经常通过讲笑话来追求娱乐(Lepore&Stone 2015:§11.3)。因为目标不是提供信息,所以质量、数量和关系的准则不适用。如果由于任何这些原因合作原则不适用,基于它的推理将是不可靠的。

8. 过度生成

许多人观察到,对于每一个似乎被 Grice 理论正确预测的含义,都会出现其他被错误预测的情况。[39] 用于“推断”观察到的含义的模式通常同样适用于推断不存在的含义。因此,所制定的模式是无效的——一种不可靠的推断含义的方法。通过简单应用米尔斯方法,可以得出观察到的含义并非由于 Grice 因素而存在的结论。

我们将以最广泛研究的案例为例,这通常被认为是 Grice 理论的典范应用:从数量最大化原则推导出数量含义。适用于(5)的是黄的(2014: 34)表述。

由于发言者使用了一个语义上较弱的表达(即一些),而在语义上较强的表达(例如全部)可用时,如果语义上较强的句子成立,他将违背 Grice 的数量最大化原则。因此,他认为语义上较强的陈述不成立。此外,他没有采取任何措施阻止听话者认为他这样认为,因此他在会话中暗示并非所有运动员都吸烟。[40]

在由(5)所代表的典型情况中,S 说“一些运动员吸烟”,暗示“并非所有运动员都吸烟”。S 没有做出更强的陈述:“所有运动员都吸烟”。然而,有无数个相关的陈述比 S 所说的更具信息量,它们的否定并未暗示,包括几个运动员吸烟,一些运动员定期吸烟,我知道一些运动员吸烟,以及所有运动员中有 13%吸烟。格赖斯推理可以使用任何这些更强的陈述来重复,但结果是错误的。例如:

S 说“一些运动员吸烟”。如果 S 有能力断言更强的陈述“几个运动员吸烟”,但没有这样做,除非 S 希望传达它不成立,否则 S 将违反数量原则。因此,S 暗示了几个运动员不吸烟的情况。

但是,说出“一些 S 是 P”的句子的说话者很少暗示“几个 S 是 P”的否定。在比“一些运动员吸烟”更强的无数个陈述中,“所有运动员吸烟”之所以异常,是因为人们通常会暗示它的否定。由于推导的形式相同,无论它们的结论是否被观察到为真,Lepore&Stone(2015:143ff)将其称为“对称”问题。格赖斯的推导似乎只有在我们事先知道结论为真时才合理。

一个讽刺的是,Grice 自己从数量原则中推导出了一个无知的含义,这强调了 Gricean 计算的事后性质。

A 正在与 B 计划在法国度假的行程。两人都知道,如果这样做不会太大程度地延长他的旅程,A 想见他的朋友 C。

A:C 住在哪里? B:法国南部的某个地方。

(注解:没有理由认为 B 正在选择退出;他的回答,正如他所知道的那样,比满足 A 的需求所需的信息要少。这种违反数量第一准则的行为只能通过假设 B 知道更具信息量的回答会违反质量第二准则来解释。“不要说你没有充分证据的事情”,所以 B 暗示他不知道 C 住在哪个城镇。)(Grice 1975: 32–33; 删除了示例编号)[43]

B 这样做是有道理的。但是如果 Grice 的推理是有效的,为什么黄不应该得出结论,说说出“一些运动员吸烟”的人意味着他们不知道是否所有运动员都吸烟(一种无知的含义)?如果黄的推理是有效的,为什么 Grice 不应该得出结论,说 B 意味着 C 不住在法国最南部的地方(一种数量的含义)?

描述在本节中的含义差异是语用理论中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

9. 不确定性的失败

格赖斯的确定性条件规定,只有在 S 必须相信(并暗示)p 的情况下,S 才会在会话中含蓄地暗示 p。确定性是工作方案中的一个关键前提,因此可计算性取决于它。然而,正如第 8 节所示,通常有许多其他合作的方式,即使在假定所使用的词的含义和指称已经确定的情况下,也可以做出贡献并满足对话的要求。

格赖斯认为讽刺涉及违背质量原则。这里是格赖斯经常重复的“注释”,应用于(2)中,唐在暴风雪期间说:“天气很好”。

对于唐和他的听众(卡拉)来说,唐所说的显然是他不相信的,而听众知道唐知道这对听众来说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唐必须试图传达的是除了他所声称提出的命题之外的其他命题。这必须是一些显然相关的命题;最显然相关的命题是与他所声称提出的命题相矛盾的命题。(格赖斯 1975 年:34)[44]

虽然讽刺经常涉及说一些显然是错误的事情,但在(2)中,卡拉可能并不明显地知道唐相信天气不好。她可能没有关于他天气的独立信息来源。如果他的意思是并且相信天气很好,那么唐也会对对话做出适当的贡献。因此,在讽刺中,当说话者可能是在字面上说话,相信所说的话时,确定性是不满足的(W.戴维斯 1998 年:§3.3;甚至参见格赖斯 1978 年:53)。

许多人观察到说话者所说的明显虚假可能意味着他们的含义是其他的,但它并不能告诉我们他们的其他含义是什么(例如,Levinson 1983: 157–8; Lepore & Stone 2015: 38–9)。事实上,隐喻是另一种情况,Grice(1975: 34)认为说话者是在违反质量原则(Huang 2014: 35–6)。因此,违反质量原则并不能告诉我们 Don 在使用哪种修辞手法。如果他使用的是隐喻而不是讽刺,那么他对对话做出了适当的贡献,意味着他相信他和他的伴侣之间的关系(在机舱中的“天气”)很好。

隐喻通常很难解释。假设一位评论员说“伊拉克是布什的越南”,指的是乔治·W·布什和第二次海湾战争。她是指美国在伊拉克的失败方式与在越南的失败方式相同吗?是指去伊拉克战争的原因和美国卷入越南战争的原因一样错误吗?还是她可能是指尽管美国没有实现所有目标,但伊拉克战争仍然值得战斗?她可以意味着并相信其中任何一件事,并且仍然能够做出有用的贡献。Lepore&Stone(2015:第 10 章)将这样的隐喻描述为邀请听者想象说话者可能意味着的所有事情。Grice(1975:39–40)自己在他说到这种情况时承认了这样的情况

可能有许多可能的具体解释...; 如果这些解释的列表是开放的,那么含义将具有许多实际上确实具有的不确定性。[45]

但是这样说就是否认了确定性和可计算性。[ 46]

Saul(2001, 2002, 2010)和 M. S. Green(2002)建议将“implicature”规范地定义为适当地暗示某事物。W. Davis(2007a)回应说,虽然确定性更有道理作为一种规范,但类似的考虑表明,即使是适当地通过说某事物来表达另一事物,也不需要确定性。例如,一个说“我吃了一些饼干”的说话者可能适当地意味着“我吃了全部”(进行轻描淡写),或者“我没有吃完全部”(数量暗示),或者“我不知道我是否吃完全部”(无知暗示)。鉴于这些都是适当的,没有这些贡献是必需的。

Rysiew(2000: 577–8)建议通过将“必须相信(并暗示)p”替换为“可能相信(并暗示)p”来削弱确定性条件。正如他所指出的,听话者通常使用演绎来弄清说话者所暗示的内容(参见 Hobbs 等人 1993 年;Geurts 2010: 34–5)。演绎是归纳或非证明推理的一种具体形式,根据这种形式,从提供最佳数据解释的事实推断出假设为真。由于它们的性质,非证明方法并不能保证成功。生活的这个事实并不是避免归纳推理来寻找暗示的理由。然而,W. Davis(1998: 66–8)观察到,即使可用的证据并不比其他证据更有可能产生某种暗示(或信念),暗示仍然可以存在并且是对话的。不确定性和过度生成的问题特别表明,Gricean 假设既不是唯一的解释,也不是最好的解释,使得推理成为归纳推理的谬误实例。

10. 冲突的原则

格赖斯(1975 年:30)认识到他的准则可能“冲突”。当它们冲突时,无法确定符合合作原则所需的内容。例如,在讽刺的情况下,方式与质量发生冲突。当唐说“天气很好”时,我们不能解释他的意思是他所说的,因为在这种解释下,他将违反质量准则。但我们也不能解释他的意思是相反的,因为那样他将违反方式准则(威尔逊和斯珀伯 2012 年:18-9)。明确陈述某事比含义更清楚。

我们使用讽刺和其他修辞手法,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在对话中有其他目标,而不仅仅是高效传达信息(拉科夫 1977 年;桑斯伯里 1984 年:427-9)。我们遵守的不仅是合作原则,还有风格原则。

风格原则:要时尚,所以要美丽,独特,有趣和有趣。

清晰简洁的散文——“只说事实,请”——可能会令人感到无聊,乏味和沉闷。我们通过修辞手法使写作更加生动。尤其是隐喻通过引发我们的想象力使演讲更加有趣和有洞察力(Lepore&Stone 2015:第 10 章)。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牺牲了明晰性(违反方式)。我们有时会“修饰”叙述以使其更有趣(违反质量),并删除无聊或丑陋的细节,即使它们很重要(违反数量)。

格赖斯准则常常与礼貌原则相冲突,这是利奇(1983)强调的。[47]

礼貌原则:要有礼貌,要机智、尊重、慷慨、赞美、谦虚、恭敬和同情。

演讲者经常隐瞒可能会冒犯或令听者失望的信息,违反了数量原则。演讲者经常夸大其词以取悦或奉承他人,并说出“善意的谎言”以保护听者的感受,违反了质量原则。人们选择“安全话题”(例如天气)来强调一致并表达对保持良好关系的兴趣,违反了关系原则。委婉语避免提及不可言说的事情,但在此过程中违反了方式原则。

暗示某事的一个常见动机是,人们通常认为这比直接断言更有礼貌(Pinker 2007; Huang 2014: 142; Haugh 2015: 2)。在案例(1)中,巴布可能间接回答艾伦的问题,因为她认为这样不太可能伤害他的感情,即使她意识到他会认为她是这样做的。

Blome-Tillmann(2013a: 177)提出,通过将可计算性理解为对言外含义进行预测和解释的方式,可以避免过度生成和冲突原则等问题,而仅仅作为对言外含义的标准提供。但是,如果一个标准总是产生错误的阳性(过度生成)或阴性(不确定性),或者无法应用(由于冲突),那么它就不是一个有用的标准。

11. 新格赖斯语用学

杰出的语言学家试图改进格赖斯对会话原则的表述,并提供解决冲突问题的方法。Horn(2004: §4)用两个相互关联的原则替代了数量、相关性和方式。[48]

Q 原则:尽可能多地说话(在质量和 R 的前提下)。

R 原则:不要说更多的话(在 Q 的前提下)。

Levinson(2000 年:76、114、137)采用了类似的原则,他称之为“Q”和“I”(代表“信息量”)。[49] 由于霍恩认为像 [10a] 这样的解释可以从 R 原则中推导出来,他将它们称为“基于 R 的含义”。假设是,如果额外的信息可以通过含义来提供,那么没有理由做出更强的陈述(说得更多)。含义 [11b] 同样被描述为“基于 Q 的”。假设是,如果说话者没有做出更强的陈述(说得更多),那么它的否定就被暗示了。

(10)

他弄伤了一根手指。

a.

他弄伤了自己的一根手指。(“基于 R 的含义”)

b.

✗ 他没有打断自己的手指。

(11)

他进了一间房子。

a.

✗ 他进入了自己的房子。

b.

他没有进入自己的房子。(“基于 Q 的含义”)

Horn 清楚地确定了两种不同且非常普遍的意义和解释模式。然而,批评者认为,Horn 的两个原则并没有提供任何理由来期望我们观察到的两种解释而不是其他解释(Lepore&Stone 2015:§3.1; W. Davis 2016:§4.7)。他们问 Q 如何能预测 [11b] 而不预测 [10b],以及如果 [11a] 不存在,R 如何推导出 [10a]。R 中的什么可以预测 [10a] 而不是其他加强,比如“他弄断了别人的手指”?[ 50]

Horn 继续制定他所称的“语用劳动分工原则”:

鉴于两个表达式涵盖相同的语义范畴,一个相对无标记的形式——更简短和/或更词汇化——往往与特定的无标记、典型的含义、用法或情境相关联,而使用短语或较不词汇化的表达式,通常更复杂或冗长,往往被限制在那些超出刻板印象的情况下使用,对于这些情况,无标记表达式无法适当地使用。(Horn 2004: 16)

Horn 通过(12)和(13)之间的对比来说明这种区分。

(12)

她停下了机器。

a.

她以通常的方式停止了机器。(“基于 R 的含义”)

b.

✗ 她没有按照通常的方式停止机器。

(13)

她让机器停下来

a.

✗ 她以通常的方式停止了机器。

b.

她没有以通常的方式停止机器。(“基于 Q 的含义”)

Horn 似乎认为,“stopped”和“got to stop”具有相同的含义。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很难看出这两个暗示是如何从 Q 或 R 中推导出来的,因为 Q 或 R 是指所说的内容,而不是说话的方式。(回想一下 Grice 的不可分离性标准。)因此,Levinson(2000: 136-7)重新引入了 Manner 的一个版本。[51]

M 原则:通过使用与描述相应的正常、典型情况不同的标记表达来指示异常、非典型情况。

Levinson 将“got to stop”描述为“标记性的”,因为它比“stopped”更复杂,不太词汇化。然而,W. Davis(2016: 160)指出,当我们看一些明显的情况,其中一个单词与一个不太词汇化的短语同义时,我们经常发现暗示没有区别(例如,母马与成年雌性马)。而且这个词通常暗示着该种类的一个特别好的例子(例如,公马在普通用语中暗示着一个特别快或占主导地位的未阉割的成年雄性马)。

Horn 有时将 Q 和 R 描述为“对立的力量”(例如,Horn 2004: 14),如果括号中的条件被省略,这将是合适的。没有这些条件,Horn 的原则会像 Grice 的原则一样频繁冲突。[52] 在没有独立手段来确定在特定情况下哪种力量将“占上风”的情况下,Horn 的原则将缺乏预测或解释价值。Lepore&Stone(2015: §3.1)建议将 Horn 的原则视为“同时方程”,限制但不确定会话含义。但这假设方程有解。并非所有的同时方程都有解。

Levinson(2000: 157–64)试图通过规定优先顺序来避免冲突:Q > M > R。Huang(2014: 49)颠倒了顺序,称

R 原则通常优先,直到使用对比语言形式引发了对相关 R 含义不适用的 Q 含义。

只有在省略 Q 和 R 中的括号子句时,这样的排序才有意义。W. Davis(2016: 159)回应说,Levinson 的排序使人难以理解为什么(10)或(12)应该有一个 R 的含义而不是一个 Q 的含义,而 Huang 的排序使人难以解释为什么(11)和(13)有 Q 的含义。[ 53]

12. 相关理论

对 Gricean 和 neo-Gricean 理论最有影响力的替代理论被称为“相关理论”,由 Sperber 和 Wilson 发展而来。[ 54]

我们提出了关于相关性的定义,并提出了可能涉及相关程度评估的因素。我们还论证了所有格赖斯准则都可以被一个关于相关性的单一原则所取代——即在特定情况下,发言者尽可能地与话题相关。当适当地详细阐述时,这个原则可以处理格赖斯准则旨在解释的全部数据。(威尔逊和斯珀伯 1986: 381)

“相关性”在这里被赋予了高度技术性的意义,其中一个命题在特定语境中的相关性与其产生的积极认知效果成正相关,与处理该命题所需的努力成反相关(威尔逊和斯珀伯 2012: 6, 62–3, 219)。 “积极认知效果”是“知识的提升”,包括“真实的语境含义,或对现有假设的合理加强或削弱”。语境含义是由命题和认知语境共同逻辑蕴含的命题,而不是单独从其中一个推导出来的。命题或假设是信念或知识的对象——认知表征。威尔逊和斯珀伯通过设想一个医生,他只能选择以下备选真实陈述来说明他们的概念。

(14)

a.

你生病了。

b.

你得了流感。

c.

你得了流感或者 29 是 843 的平方根。

他们得出结论,[14b] 在最大程度上与 [14a] 相比更相关,因为它包含了 [14a] 的所有内容并且更多,同时处理起来也更容易;[14c] 与 [14b] 具有相同的认知效果,[56] 但处理起来更困难。

示例(14)是一个特殊情况,因为在替代贡献之间,效果或努力是相等的。要知道在其他情况下最大相关的是什么,必须指定效果和努力的特定功能(Hinkelman 1987)。Sperber 和 Wilson 在描述他们的认知理论时指定了一个函数,这是他们建立他们的沟通理论的基础。“我们的观点是,所有人类自动地追求最高效的信息处理”(Sperber&Wilson 1986a:49)。“认知效率...涉及在当时提供最佳成本/效益比的输入进行处理”(Wilson&Sperber 2012:62)。[57] 选择这个函数并以 Grice 的风格制定一个原则:

最大相关原则(认知效率):贡献具有正面认知效果与处理成本之间的最大比率。[58]

我们将看到,相关性理论家对这个想法进行了限定,但是用更简单的原则可以提出许多重要观点。

虽然格赖斯的准则要求说话者提供所需的信息,并以明确简洁的方式进行,但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并不要求说话者最大化信息量、明确性或简洁性。例如,格赖斯的准则并不预测巴布在(1)中含义“我不会去任何地方”,即使它比“我不会去彼得的派对”更具信息量,并且可能具有更大的效果/成本比。或者假设在讨论新处方药福利时,有人评论说“需要一些资金来资助该计划”。说话者通常会使用轻描淡写的方式,含义是“该计划将非常昂贵”。相关性理论解释说,因为明确传达的命题是琐碎的,因此具有较少的积极认知效果,听者将“恢复”更具信息量的命题。[59] 批评者回应说,比所含命题更具信息量的命题有无数个,例如“该计划将花费数万亿”,并且似乎同样容易处理。[60]

相反,最大相关性并不意味着或包含格赖斯的原则。例如,并没有保证每单位处理成本具有最积极认知效果的贡献与对话主题相关或具有所需的信息量(较不具信息量的贡献可能具有更多的积极认知效果)。因此,最大相关性并不预测巴布在示例(1)中含义的内容。命题“我不会去彼得的派对”将产生不同的效果,而“我不会去保罗的派对”似乎同样容易处理,并且可能具有同样多的积极认知效果。[61] 只有关于保罗的命题在普通意义上与艾伦的问题相关,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在相关性理论的技术意义上是最大相关的。[62]

Sperber 和 Wilson 观察到,Gricean 理论无法解释为什么 Don 会在(2)中说天气很好,如果他想表达相反的信念的话。[63] 最大相关性也有同样的问题:Don 直接说出他的意思似乎更容易处理,因此更有效率。Wilson&Sperber(2004:621)认为,为了表达相反的意思而说某事是“显然非理性的”。然而,Adler(1987:710)观察到,鉴于听话者很容易认识到说话者这样做时,这种行为并不一定是非理性的。此外,使用讽刺的说话者所做的不仅仅是意思与他们所说的相反。正如 Grice(1978:53-4)后来认识到的那样,他们还在假装意思和断言他们所说的,并且表达的不仅仅是对所说的事情的不信任。Sperber 和 Wilson 称之为“分离态度-讽刺,怀疑,痛苦或嘲笑”。听话者很容易认识到并且通常喜欢这种复杂言语行为的表演。然而,讽刺涉及表达一种分离态度的观察并没有减少理论问题。然而,没有理由认为,“天气很糟糕,任何认为天气很好的人都是愚蠢的”具有最大的效果/成本比。仅仅处理 Don 实际说的话(天气很好)似乎需要更少的努力;因此,这个命题可能具有更大的效果/成本比。而且,没有理由认为讽刺解释比夸张或减弱解释具有更大的效果/成本比。如果表达一种分离态度涉及除了表达命题之外的其他事物,这似乎是合理的(参见 M.S.Green 2018:§5),那么它将不是一个正面的认知效果,因此不会影响相关性比率。出于这些原因,Levinson(1989:463-4)指责 Relevance 理论家提供的解释与 Gricean 解释一样事后推断的。

Relevance 理论家提供的关于宽松使用的解释在另一方面是有问题的。在(8)中,Mike 说“晚餐将在六点”,他们解释为什么 Mike 没有说出像“晚餐将在六点或稍后”这样真实的陈述,他们说严格错误的陈述具有相同的积极认知效果,但更容易处理,因此更相关。[66] 但这会错误地暗示 Mike 并没有意味着和暗示晚餐将在六点或稍后。解释不令人满意的另一个原因是,Mike 没有说出其他具有相同积极语境效果的事情,这些事情似乎和“晚餐将在六点”一样容易处理,包括“晚餐将在六点左右”。这个命题具有一些“晚餐将在六点”所缺乏的真实认知效果,包括“晚餐可能不会准确地在六点”。

§10 中的演奏示例说明了为什么 Relevance 理论采用最优关联而不是最大关联(Wilson&Sperber 2012: 64-5)的一个原因:

传达者显然受到自己能力的限制(提供适当的信息并以最有效的方式呈现)。她也不能指望她违背自己的偏好(例如,违背她在传达中想要实现的目标或她希望遵循的礼仪规则)。

但是:

由于观众往往只会对似乎足够相关的话语给予适当的关注,因此传达者希望观众认为这个话语确实足够相关。因此,观众被鼓励期望一种最佳相关性的最低水平:话语应该足够相关,值得付出理解的努力。

因此,相关性理论家认为每个话语都传达了其自身的最佳相关性的假设,由(a)和(b)定义:

最佳相关性的假设:

a.

这个话语足够相关,值得处理。

b.

它是与沟通者的能力和偏好最相关的一个。[ 67]

由于其偏好规定,最优关联性不会像最大关联性那样与礼貌和风格发生冲突。父母可能会说“你的表现不完美”而不是“太可怕了”,因为他们非常不愿意伤害女儿的感情。[ 68] 然而,这意味着最优关联性不会预测巴布在(1)中的意思是我不会去保罗的派对,即使它足够相关以进行处理并且比其他选择更相关。因为巴布可能更喜欢回避艾伦的问题。在(2)中,唐可能更喜欢具有更高 E/C 比率的讽刺话语(Millikan 1987: 725)。

我们正在关注关联理论作为一种替代性尝试,以预测和解释说话者的含义。然而,关联理论的主要关注点是听者如何解释话语的过程。根据他们的观点,听者的目标是“找到满足最佳关联假设的说话者含义的解释”。他们推断听者“应该选择一条最省力的路径,并在满足他对关联性期望的第一个整体解释处停下来”(Wilson&Sperber 2012:7)。目前尚不清楚如何将这一点与要求最优关联话语是与沟通者的能力和偏好相容的最相关话语相协调。

当没有任何正面认知效应时,正面认知效应与处理成本的比率为零。根据上下文蕴涵的定义,任何作为认知背景的命题都没有上下文蕴涵。因此,最大关联和最优关联似乎都暗示说话者不能意味着或暗示已知的任何事情,必须意味着其他事情。Gerrig(1987:718)和 McCawley(1987:724)认为这是不可信的。如果 A 和 B 在倾盆大雨中行走,A 很可能会说“雨下得很大”,陈述了显而易见的事实,而 B 可能会回答“确实有一些雨下来”,进行轻描淡写并暗示了 A 所说的。

许多评论家已经观察到,并且斯珀伯和威尔逊也承认,所定义的相关性是不可衡量的。[69] 积极的认知效果是不可枚举的。如果说话者可能说或暗示的话,如果有的话,将会有无限多个真实的语境含义。[70] 我们不知道处理成本是通过时间、精神努力、电化学能量、推理步骤还是它们的某种功能来衡量的。我们没有精神努力的度量单位,也不知道如何衡量处理话语所消耗的能量。如果相关性没有被明确定义和可知,就不能用它来解释具体的含义。

13. 显性和隐性

正如在 §1 中所观察到的,格赖斯(1975: 24)引入了技术术语“含义”来表示(i)通过说出其他事情来意味或暗示一件事,或者(ii)说话者的意思或暗示。格赖斯(1975: 87ff)对“说”一词使用得相当严格,要求说话者所说的与当时所说的句子的意思密切相关。指示词提供了说话者所说的与所使用的句子的意思不同的情况。当巴布在(1)中说“我必须工作”时,她说她,巴布,必须工作;但是她所使用的句子即使在那个场合上也不意味着“她,巴布,必须工作”。省略允许人们在不说出句子的情况下说出事情。如果约翰问“玛丽去哪里了?”苏回答“去健身房”,那么苏说玛丽去了健身房。她说的不定式短语是一个省略的句子,意思是“玛丽去了健身房”,但它本身并不意味着那个。

Sperber 和 Wilson(1986a:182-3)引入了与“明确传达”的含义相对应的术语“explicature”。Carston(1988:33)最初将其与“根据 Grice 的说法”等同起来。[71] 根据这个定义,巴布在(1)中的 explicature 是她必须工作,而她的 implicature 是她不会去保罗的派对。Carston(1988:40)的典型案例不太清楚。

(15)

爱丽丝跑到悬崖边缘。

a.

爱丽丝跳了。

b.

爱丽丝跳下悬崖。

在说或观察到爱丽丝跑到悬崖边后,演讲者通常会使用(15a)“爱丽丝跳了下去”来表示爱丽丝跳下悬崖 [15b]。卡斯顿认为这是一个明示。它确实类似于省略,但是一个使用(15a)来表示爱丽丝跳上救援直升机的演讲者说了同样的话,但意思不同。如果演讲者知道爱丽丝跳上了安全的地方,那么演讲者可能会被指责误导听者,但不是说谎。

卡斯顿(1988: 45; 2004a: 646–8)最有影响力的论点是基于通常被称为“嵌入含义”的论据。她会声称如果“爱丽丝跳下悬崖”是“爱丽丝跳”的一个含义,那么我们不应该将(16a)和(16b)理解为具有相同的真值条件。然而,卡斯顿认为我们确实是这样理解的。所谓的含义似乎在逻辑运算符的范围内。然而,根据含义的定义(§1),它是不可能的。[ 72]

(16)

a.

如果爱丽丝跑到悬崖边缘并跳下去,她很可能已经死了。

b.

如果爱丽丝跑到悬崖边缘并跳下去,她很可能已经死了。

W. Davis(2016 年:§5.3)回答如下。使用(15a)来表示 [15b] 的发言者同样会使用(16a)来表示 [16b],听者也会相应地理解发言者的意思。但是,发言者所说的并不是由 [16b] 蕴含的。在 Alice 跳下悬崖的情况下,发言者所说的在某些情况下是错误的。然而,听者会关注发言者的意思,即使在那些情况下也是正确的。由于发言者用另一种方式 [16a] 表达了一种意思 [16b],发言者暗示了 [16b]。发言者通过说出(16a)的前提不能暗示任何东西,因为发言者通过说出前提而不是整个条件句来表达意思。因此,当说出(16a)时,实际上没有暗示的嵌入。

(15)和(16)之间的关系是特殊的。在许多其他情况下,一个句子“p”在对话中意味着“q”,条件句“如果 p,则 r”并不意味着“如果 p 和 q,则 r”。例如,如果 Bill 做错了一些题目,他可能把所有题目都做错了,并不意味着“如果 Bill 做错了一些但不是全部的题目,他可能把所有题目都做错了”。

Relevance 理论家和新 Grice 理论家之间的激烈辩论涉及数值性陈述。

(17)

彼得有一个孩子。

a.

彼得至少有一个孩子。

b.

彼得只有一个孩子。

所有各方都同意,说话者可以使用(17)来表示 [17a] 或 [17b]。Horn(1972)和 Levinson(2000:87-90)进一步认同 Carston 的观点,即(17)本身是明确的。但是,尽管新格里斯派认为(17)的含义是 [17a] 而不是 [17b],Carston(1988:46-7)认为(17)既不表示 [17a] 也不表示 [17b],但可以用来表示两者。因此,新格里斯派认为(17)总是表示 [17a],有时暗示 [17b]。Carston 认为(17)有时用于阐明 [17a],有时用于表示 [17b];两者都不是含义。句子含义在这个程度上是语义不确定性的论点。

虽然仍然怀疑 Carston 的观点是否能完全解释基数词,但 Horn(1989:250-1;2010:314-5)现在得出结论,它们并不像量词那样行为。例如,如果你知道每个人都通过了,你必须回答“一些学生通过了吗?”的问题时回答“是的”。但是,如果你知道 Peter 有两个孩子,你不能在不知道说话者是指“至少”还是“恰好”时回答“Peter 有一个孩子吗?”的问题。事实上,可以认为(17)是有歧义的,因此 Neo-Gricean 和 Relevance 的解释都是错误的(W. Davis 2016:§7.3)。

在 Sperber&Wilson(1986a:182)的基础上,Carston(2004b:635)后来将 explicature 定义为由所说的句子编码的逻辑形式的发展,并将 implicature 定义为通过话语传达的任何命题,而不是 explicature。[73] 术语“发展”和“逻辑形式”的技术含义是这样理解的,即 [15b] 是 [15a] 的发展。因此,理解上,“explicature”涵盖的内容远远超出了所说的内容,“implicature”涵盖的内容远远少于在 §1 中定义的所蕴含的内容。

Bach(1994:160)比 Grice 更严格地使用“say”一词,意思是“严格地、字面地和明确地说”。由于(15a)的说话者没有明确地说 [15b],Bach 认为“说话者说 Alice 跳下悬崖了”是错误的。Bach(1994:125-6,140-1;2006:28-9)在与 Carston 达成一致时,不使用“implicature”一词,当说话者的意思是所说的内容的“扩展”或“补充”时。Bach 引入了 impliciture 这个术语(在软“c”后面使用“i”而不是“a”)来涵盖这些情况。Bach 将“implicature”限制为所指的内容与所说的内容“完全分离”的情况。

格赖斯(Grice)的一个论点是,S 所说的是由“解码”确定的,而 S 在对话中含义的确定是由 S 所说的内容与一种推理的、语用的机制共同决定的(参见 Sperber&Wilson 1986a:182)。一个所谓的问题,称为“格赖斯的循环”(Levinson 2000:173–4,186–7),是在确定所说的内容时涉及到的许多过程,例如参照识别和歧义消解,“恰好涉及到那些表征格赖斯语用学的推理机制”[74]。然而,格赖斯从未谈论过解码,并且他自己观察到,对话原则参与了确定所说的内容(Grice 1957:222)。例如,如果使用了一个有歧义的术语,在没有具体相反证据的情况下,我们自然会假设其意图是与对话相关的意义。在讨论雪的情况下,“主街上有一个大雪堆”自然被解释为指的是一个雪堆。

格赖斯的观点中没有循环,因为所说的内容是一个语用推理的结论,并且是进一步语用推理的前提之一 [75]。这个过程是串行的,而不是并行的,尽管后来的结论可能总是导致对先前结论的调整。

14. 演讲者的含义和意图

W. Davis(2016 年:第 2 章)描述了解释和推断会话含义的方法,这些方法不依赖于会话原则。他在本节中描述了关于说话者含义的方法,并在下一节中描述了关于句子含义的方法。

对于说话者来说,含义某事是指说了其他事情后,说话者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某种意思(§1)。普遍认为,说话者的意思是由说话者的意图决定的。当史蒂夫说“凯瑟琳是一位俄语教师”时,史蒂夫是指凯瑟琳是俄罗斯国籍的教师还是俄语教师,以及他是字面上说还是反讽地说,完全取决于史蒂夫想要传达的意思。关于“传达”的确切含义存在争议,但这是一个独立的问题。[76]

我们通常通过解释人们为什么以做 B 的意图来解释他们为什么做 A,或者为什么他们想要做 B。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式解释为什么说话者通过说出其他事情的句子来表达一种思想。为什么说话者相信他们可以通过在 §4 中确定的各种修辞手法和言语方式来传达思想?一个原因是他们看到其他人这样做。对于普通的隐含形式的了解是伴随着对我们母语的语义和句法的了解而获得的。说话者从其他说话者那里学习词汇和语法时,也会学习修辞手法和言语方式。在说话者掌握了这些技巧之后,他们过去在使用修辞手法和言语方式方面的成功是他们相信他们将再次成功的原因。对于修辞手法和言语方式的了解与我们对句法和语义的了解一样隐含。它不是定义一种语言的事实知识,而是关于如何使用和理解一种语言的知识。由于修辞手法和言语方式不依赖于特定的语言,它们可以用于任何语言。

为什么演讲者想要进行含义?主要原因是演讲者发表陈述的原因:沟通、表达自己和记录思想。这些目标可能是为了与他人合作,或者与他人对抗。与直接说出某事相比,通过含义来表达有什么目标?一个目标是语言效率(Levinson 2000: 28–31; Camp 2006: 3; Wilson & Sperber 2012: 62):通过含义,我们可以通过说一句话来表达两个或更多的思想。另一个目标是在不撒谎的情况下误导他人(Horn 2010: §4; 2017; Zufferey et al. 2019: 77–84)。人们经常希望别人相信虚假的事情,而不仅仅是在冲突和竞争的情况下。而且他们几乎总是更喜欢误导而不是撒谎。[ 77] 含义的可否认性更大,而且它使我们能够掩盖我们的意图,这通常是激励因素(Brown & Levinson 1978: 137; Pinker 2007; Camp 2022)。我们在 §10 中观察到含义如何促进风格和礼貌的目标。

还应该认识到,人们会自动、自发或习惯性地执行许多甚至是高技能的动作。这类动作是在没有思考或有意识计划的情况下完成的。演讲者所含意的内容以及他们所说的内容通常属于这个范畴。

鉴于演讲者的意义是演讲者意图的问题,可以通过我们从行为中推断意图的方法来识别或预测演讲者的含义,包括演绎、类比和证词。在例子(2)中,卡拉可能怀疑唐的意思是天气不好,因为讽刺是一种常见的语言手段(§4),而且唐以前在类似的情况下也使用过讽刺。唐的语调可能是一个线索。另一方面,如果唐在报告中很少使用比喻的方式说话,卡拉可能推断他的话是真实的。[ 78]

对话原则在含义识别中可以起到与已知倾向或目标在归纳推理中起到的间接作用相同的作用。由于说话者通常遵守合作原则,而听话者以一种模糊而心照不宣的方式知道这一点,所以在没有相反证据的情况下,听话者倾向于假设特定的说话者是合作的。如果巴布在例句(1)中的假设更符合她合作的假设,而不是她不回答问题的假设,艾伦可能通过演绎推理推断出她的含义。对该假设的进一步支持可能来自于记忆,即其他说话者在类似情况下曾经暗示过类似的事情。因此,相关含义是一种常见的做法,提供了类比证据(§4)。对非常规含义的识别更加困难,但并不比识别说话者使用具有非常规含义的句子更难。正如斯特尔尼(1982: 192–3)所观察到的,对特定说话者的了解最终比对非普遍概括的了解更重要。

当 S 不合作时,我们必须使用其他概括或类比。我们熟悉被告人为了避免自证其罪而操纵语言的方式。

15. 句子含义和约定

鉴于演讲者的含义取决于特定演讲者的意图,根据戴维斯的理论,句子的含义取决于使用该语言的演讲者社群的约定。了解或解释句子的含义是了解或解释相关约定。这对于广义会话含义和在格赖斯意义上是常规的含义一样真实(§2)。

当格赖斯谈论常规含义时,他指的是语义含义,例如 [3c]。这些存在是因为约定赋予个别词语或句法结构其含义。女王是英国人,因此勇敢意味着“勇敢源于英国人”的含义,因为英语演讲者习惯使用具有特定含义的“因此”,这决定了含义。会话句子的含义不是由所使用的句子的含义决定的,即使具有相同形式的句子在常规上与该含义一起使用。这是一个二阶约定:使用具有给定形式的句子以及不属于其含义的含义的约定。常见的语言模式和修辞手法也是二阶约定,但不限于具有特定形式的句子。语言是由一阶词汇和句法约定来定义的,而不是由二阶含义约定来定义的。在这方面,会话含义约定与命名约定、词汇形成规则、语调规则、言语行为仪式(例如在接电话时说“这是 N”)和间接言语行为约定(例如,询问“我可以得到一个 N 吗?”来请求一个 N)类似 [79]。然而,二阶约定并不是那么任意,因为句子的含义与含义之间总是存在某种前因关系,这使得使用一个句子来传达另一个句子的含义是自然的。含义约定促进了风格、礼貌、效率以及沟通。

与其他二阶语言约定一样,会话含义约定在跨语言传播方面存在差异。虽然“一些”这个数量含义在所有观察到的语言中都存在(Horn 1989),但常见的隐喻与语言之间的差异与从中演变出来的习语一样大。会话含义的规律在跨语言上得到的事实与其任意和约定性是相容的。可以看到使用“?”和升调来标记问题的做法。为什么有些含义在更多的语言中是共同的,而其他含义则是一个开放的问题。在含义是约定的程度上,这是一个历史语言学的问题。

句子含义的知识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了解它们的说话者很可能会误导听众。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不知情的说话者对主题的妻子说“你丈夫看到了一个女人”。没有这种知识的听众很可能要么误解,要么无法完全理解说话者。句子含义,无论是语义的还是会话的,都类似于习语和修辞方式,是母语者从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从其他说话者那里学到的。句子含义因此像句子的意义一样,从一代传递给下一代。最近的隐喻是特殊的,因为它们是成年人学习的,并且如果它们传递给新一代,它们有可能成为习语。

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研究试图揭示与语言相关的众多会话含义约定的一般规律。Wierzbicka(2003)研究了会话含义约定如何反映更广泛的“文化脚本”。其他人研究了一个句子的含义与嵌入该句子的复合句的含义之间的关系(Gazdar 1979; Levinson 2000: §2.5.1; Sauerland & Stateva 2007)- 例如(16)所提出的问题。

对话含义约定的最有影响力的作品描述了“Horn scales”[81]。Horn(1972, 1989)观察到,量词 all,most,many,some 形成了一个具有以下特性的尺度。带有一个术语的“S are P”的实例蕴含了任何术语右侧的实例,但不蕴含左侧的实例;因此,术语按逻辑强度排序。此外,替换一个术语的结果暗示了替换任何术语左侧的结果的否定,但不暗示右侧的结果。在否定的上下文中“不是 S are P 的情况”,逻辑和语用关系被颠倒。其他 Horn 尺度包括 ⟨ 必然,实际上,可能 ⟩,⟨ 肯定,可能,可能 ⟩ 和 ⟨ 必须,应该,可以 ⟩。Horn(1989: §4.5)将尺度的存在与某些词汇项的缺失相关,例如一个意味着“不是全部”的量词 [82]。Levinson(2000: 156)寻求一种能够涵盖这些情况但不涵盖像 ⟨ 超过 90%,超过 10%,一些 ⟩ 这样的尺度的概括,这些尺度具有与 Horn 尺度相同的逻辑关系但不具备语用关系。一个概括是 Horn 尺度上的项目广泛且频繁地使用单词。一个伴随问题是解释为什么一些具有类似逻辑关系的常见单词缺乏语用关系,正如几个例子所示。鉴于广义对话含义的约定性质,可能没有系统性(“同步性”)的解释。所有语言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不规则”的。例如,英语形容词的常规模式是 tall,taller,tallest。但是也有例外,例如 good,better,best。没有人期望除了历史(“历时性”)解释之外还有其他解释存在于这些事实中。

关于含义的文献非常丰富且不断增长。遗憾的是,本条目不得不忽略许多有价值的贡献。

Bibliography

  • Abbott, Barbara, 2006, “Where Have Some of the Presuppositions Gone?”, in Birner & Ward 2006: 1–20.

  • Adler, Jonathan E., 1987, “Comparisons with Grice”,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10(4): 710–711. doi:10.1017/S0140525X00055357

  • Allott, Nicholas, 2018,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in Oxford Research Encyclopedia of Linguistics, Mark Aronoff (ed.), accessed 19 August 2019,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refore/9780199384655.013.205

  • Alston, William P., 2000, Illocutionary Acts and Sentence Meaning,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Anttila, Raimo, 1989,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 Asher, Nicholas & Lascarides, Alex, 2013, “Strategic conversation”,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6, 1–62. doi: 10.3765/sp.6.

  • Atlas, Jay David, 1979, “How Linguistics Matters to Philosophy: Presupposition, Truth, and Meaning”, in Oh & Dinneen 1979: 265–281.

  • –––, 1989, Philosophy Without Ambigu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Atlas, Jay David and Stephen Levinson, 1981, “It-Clefts, Informativeness, and Logical Form: Radical Pragmatics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 in Cole 1981: 1–61.

  • Austin, John L., 1962,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Bach, Kent, 1987, Thought and Referen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1994, “Conversational Impliciture”, Mind & Language, 9(2): 124–162. doi:10.1111/j.1468-0017.1994.tb00220.x

  • –––, 1995, “Standardization vs. Conventionalization”,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18(6): 677–686. doi:10.1007/BF00983302

  • –––, 1999, “The Myth of Conventional Implicature”,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22(4): 327–366. doi:10.1023/A:1005466020243

  • –––, 2006, “The Top 10 Misconceptions About Implicature”, in Birner & Ward 2006: 21–30.

  • Bach, Kent and Robert M. Harnish, 1979,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and Speech Act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 1987, “Relevant Questions”,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10(4): 711–712. doi:10.1017/S0140525X00055369

  • Barker, Stephen, 2003, “Truth and conventional implicature,” Mind, 112, 1–34. https://doi.org/10.1093/mind/112.445.1

  • Bates, Elizabeth, 1976, Language and Context: The Acquisition of Pragmatic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 Beaver, David I., Bart Geurts, and Denlinger, Kristie 2011 [2021], “Presupposition”,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Winter 2014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win2014/entries/presupposition/

  • Berg, Jonathan, 1988, “The Pragmatics of Substitutivity”,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11(3): 355–370. doi:10.1007/BF00632908

  • –––, 1991, “The Relevant Relevance”, Journal of Pragmatics, 16(5): 411–425. doi:10.1016/0378-2166(91)90134-J

  • –––, 2012, Direct Belief: An Essay on the Semantics, Pragmatics, and Metaphysics of Belief, Berlin and Boston: De Gruyter Mouton.

  • Bezuidenhout, Anne, 2001, “Metaphor and What is Said: A Defense of the Direct Expression View of Metaphor”, 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 25: 156–186.

  • –––, 2002, “Generalize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s and Default Pragmatic Inferences”, in Meaning and Truth: Investigations in Philosophical Semantics, Joseph Campbell, Keim, Michael O’Rourke, and David Shier (eds.), New York: Seven Bridges Press, 257–283.

  • –––, 2010, “Grice on Presupposition”, in Petrus 2010b: 75–102.

  • Birner, Betty J. and Gregory L. Ward, 2006, Drawing the Boundaries of Meaning: Neo-Gricean Studies in Pragmatics and Semantics in Honor of Laurence R. Horn,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 Blakemore, Diane, 1987, Semantic Constraints on Relevance, Oxford: Basil Blackwell.

  • –––, 1992, Understanding Utterances, Oxford: Basil Blackwell.

  • Block, Eliza, 2008, “Is the Symmetry Problem Really a Proble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Fall 2008 Workshop in Philosophy and Linguistic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21–23 November. [Block 2008 available online]

  • Blome-Tillmann, Michael, 2013a,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s (and how to spot them)”, Philosophy Compass, 8, 170–85. doi: 10.1111/phc3.12003

  • –––, 2013b, “Knowledge and implicatures”, Synthese, 190, 4293–319. doi: 10.1007/s11229-013-0274-4

  • Blutner, Reinhard, 2000, “Some Aspects of Optimality in Natural Language Interpretation”, Journal of Semantics, 17(3): 189–216. doi:10.1093/jos/17.3.189

  • –––, 2004, “Pragmatics and the Lexicon”, in Horn and Ward 2004: 488–514. doi:10.1002/9780470756959.ch22

  • Boër, Steven E. and William G. Lycan, 1973, “Invited Inferences and Other Unwelcome Guests”, Papers in Linguistics, 6(1–4): 483–505. doi:10.1080/08351817309370351

  • Borg, Emma, 2010, “On Three Theories of Implicature: Default Theory, Relevance Theory, and Minimalism”, in Petrus 2010b: 268–287.

  • Braun, David, 2011, “Implicating Questions”, Mind & Language, 26(5): 574–595. doi:10.1111/j.1468-0017.2011.01431.x

  • Breheny, Richard, Napoleon Katsos, and John Williams, 2006, “Are Generalised Scalar Implicatures Generated by Default? An on-Line Investigation into the Role of Context in Generating Pragmatic Inferences”, Cognition, 100(3): 434–463. doi:10.1016/j.cognition.2005.07.003

  • Brown, J., 2006, “Contextualism and Warranted Assertibility Manoeuvres”, Philosophical Studies, 130(3): 407–435. doi:10.1007/s11098-004-5747-3

  • Brown, Penelope and Stephen C. Levinson, 1978,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e: Politeness Phenomena”, in Questions and Politeness: Strategies in Social Interaction, Esther Goody (ed.), (Cambridge Papers in Social Anthropology 8),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56–311.

  • Burton-Roberts, Noel, 1989, “On Horn’s Dilemma: Presupposition and Negation”, Journal of Linguistics, 25(1): 95–125. doi:10.1017/S0022226700012111

  • Camp, Elisabeth, 2006, “Metaphor and That Certain ‘Je Ne Sais Quoi’”, Philosophical Studies, 129(1): 1–25. doi:10.1007/s11098-005-3019-5

  • –––, 2022, “Just saying, just kidding: Liability for accountability-avoiding speech in ordinary conversation, politics and law”. In From Lying to Perjury: Linguistic and Legal Perspective on Lies and Other Falsehoods, ed. Lawrence R. Horn, pp. 227–58. Berlin: De Gruyter Mouton

  • Carston, Robyn, 1987, “Being Explicit”,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10(4): 713–714. doi:10.1017/S0140525X00055382

  • –––, 1988, “Implicature, Explicature, and Truth-Theoretic Semantics”, in Mental Representations: The Interface between Language and Reality, Ruth M. Kempson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55–181. Reprinted in S. Davis 1991: 33–51.

  • –––, 2002, Thoughts and Utterances: The Pragmatics of Explicit Communication,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doi:10.1002/9780470754603

  • –––, 2004a, “Truth-Conditional Content an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in The Semantics/Pragmatics Distinction, Claudia Bianchi (ed.), Stanford, CA: CSLI Publications, 65–81.

  • –––, 2004b, “Relevance Theory and the Saying/Implicating Distinction”, in Horn and Ward 2004: 633–656. doi:10.1002/9780470756959.ch28

  • –––, 2004c, “Review of Presumptive Meanings: The Theory of Generalize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by Stephen C. Levinson”, Journal of Linguistics, 40(1): 181–186. doi:10.1017/S0022226703272364

  • Chierchia, Gennaro, 2004, “Scalar Implicatures, Polarity Phenomena, and the Syntax/Pragmatics Interface”, in Structures and Beyond: The Cartography of Syntactic Structures, 3, Adriana Belletti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39–103.

  • Chierchia, Gennaro, Fox, Danny & Spector, Benjamin, 2012, “The grammatical view of scalar implicatur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In Handbook of Semantics, ed. Claudia Maienborn, Klaus Von Heusinger, and Paul Portner, pp. 2297–331. Berlin: De Gruyter

  • Clark, Billy, 2013, Relevance Theory, (Cambridge Textbooks in Linguis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Clark, Herbert H., 1987, “Relevance to What?”,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10(4): 714–715. doi:10.1017/S0140525X00055394

  • Cohen, L. Jonathan, 1971, “Some Remarks on Grice’s Views about the Logical Particles of Natural Language”, in Pragmatics of Natural Language, Yehoshua Bar-Hillel (ed.), Dordrecht: Reidel, pp. 50–68.

  • Cohen, Stewart, 1986, “Knowledge and Context”,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83(10): 574–583. doi:10.2307/2026434

  • Cole, Peter, 1975, “The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Status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in Cole & Morgan 1975: 257–88.

  • ––– (ed.), 1978, Syntax and Semantics, 9: Pragmatic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 ––– (ed.), 1981, Radical Pragmatic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 Cole, Peter and Jerry L. Morgan (eds.), 1975, Syntax and Semantics, 3: Speech Act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 Cowie, Anthony Paul, Ronald Mackin, and I.R McCaig, 1983, Oxford Dictionary of Current Idiomatic English (Volume 2),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Cruse, D. A., 1986, Lexical Seman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Cummings, Louise, 2009, Clinical Pragma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2014, Pragmatic Disorders, (Perspectives in Pragmatics, Philosophy & Psychology 3), Dordrecht: Springer Netherlands. doi:10.1007/978-94-007-7954-9

  • Currie, Gregory, 2006, “Why Irony is Pretence”, in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Imagination: New Essays on Pretence, Possibility, and Fiction, Shaun Nichols (ed.), Oxford: Clarendon Press, pp. 111–136.

  • Davis, Steven (ed.), 1991, Pragmatics: A Reader,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Davis, Wayne A., 1998, Implicature: Intention, Convention, and Principle in the Failure of Gricean The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CBO9780511663796

  • –––, 2003, Meaning, Expression and Though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CBO9780511498763

  • –––, 2007a, “How Normative Is Implicature”, Journal of Pragmatics, 39(10): 1655–1672. doi:10.1016/j.pragma.2007.05.006

  • –––, 2007b, “Knowledge Claims and Context: Loose Use”, Philosophical Studies, 132(3): 395–438. doi:10.1007/s11098-006-9035-2

  • –––, 2016, Irregular Negatives, Implicatures, and Idioms, (Perspectives in Pragmatics, Philosophy & Psychology 6), Dordrecht: Springer Netherlands. doi:10.1007/978-94-017-7546-5

  • Dekker, Paul and Robert Van Rooy, 2000, “Bi-Directional Optimality Theory: An Application of Game Theory”, Journal of Semantics, 17(3): 217–242. doi:10.1093/jos/17.3.217

  • DeRose, Keith, 2009, The Case for Contextualism, (Knowledge, Skepticism, and Context 1),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564460.001.0001

  • Dinges, Alexander, 2018, “Knowledge, intuition and implicature”, Synthese, 195, 2821–43. doi: 10.1007/s11229-017-1359-2

  • –––, Alexander, 2021, “Knowledge talk and loose use”. In Skeptical Invariantism Reconsidered, ed. Christos Kyriacou and Kevin Wallbridge. New York: Routledge

  • Eiteljörge, Sarah S. V., Nausicaa Pouscoulous, and Elena V. M. Lieven, 2018, “Some pieces are missing: Implicature production in children”,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Language Sciences, 9, 1–16. doi: 10.3389/fpsyg.2018.01928

  • Ervin-Tripp, Susan, 1977, “Wait for me, roller skate!” In Child Discourse, ed. Susan Ervin-Tripp and Claudia Mitchell-Kernan, pp. 165–88.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 Fallis, Don, 2009, “What Is Lying?”, Journal of Philosophy, 106(1): 29–56. doi:10.5840/jphil200910612

  • –––, 2012, “Lying as a Violation of Grice’s First Maxim of Quality”, Dialectica, 66(4): 563–581. doi:10.1111/1746-8361.12007

  • Gardner, Howard, Ellen Winner, Robin Bechhofer, and Dennie Wolf, 1978, “The Development of Figurative Language”, in Children’s Language, volume 1, Keith E. Nelson (ed.), New York: Gardner Press, pp. 1–38.

  • Gazdar, Gerald, 1979, Pragmatics: Implicature, Presupposition, and Logical Form,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 Gerrig, Richard J., 1987, “Relevance Theory, Mutual Knowledge, and Accidental Irrelevance”,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10(04): 717–718. doi:10.1017/S0140525X00055424

  • Geurts, Bart, 1998, “The Mechanisms of Denial”, Language, 74(2): 274–307. doi:10.2307/417868

  • –––, 2010, Quantity Implicatur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Glanzberg, Michael, 2018, “About Convention and Grammar”, in Preyer 2018: 230–260. doi:10.1093/oso/9780198791492.003.0013

  • González de Prado, Juan, 2023, “No norm for (off the record) implicatures”, Inquiry. doi: 10.1080/0020174x.2023.2245833

  • Graci, Roberto, 2023, Aphasia’s Implications for Linguistics Research. Cham Switzerland: Springer

  • Green, Mitchell S., 1995, “Quantity, Volubility, and Some Varieties of Discourse”,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18(1): 83–112. doi:10.1007/BF00984962

  • –––, 2002, “Critical Notices: Implicature: Intention, Convention, and Principle in the Failure of Gricean Theory, by Wayne A. Davis”,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65(1): 241–244. doi:10.1111/j.1933-1592.2002.tb00199.x

  • –––, 2007, Self-Express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283781.001.0001

  • –––, 2007 [2020], “Speech Acts”,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Fall 2021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fall2021/entries/speech-acts/.

  • –––, 2018, “Showing, Expressing, and Figuratively Meaning”, in Preyer 2018: 157–173. doi:10.1093/oso/9780198791492.003.0009

  • Green, Adam, 2017, “An epistemic norm for implicature”,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114, 381–91. doi: 10.5840/jphil2017114726

  • Grice, H. Paul, 1957, “Meaning”,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66(3): 377. Reprinted in Grice 1989: 213–223. doi:10.2307/2182440

  • –––, 1961, “The Causal Theory of Perception”, Aristotelian Society Supplementary Volume, 35: 121–152. doi:10.1093/aristoteliansupp/35.1.121

  • –––, 1968, “Utterer’s Meaning, Sentence-Meaning, and Word-Meaning”, Foundations of Language, 4(3): 225–242. Reprinted in Grice 1989: 117–137.

  • –––, 1969, “Utterer’s Meaning and Intention”,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78(2): 147–177. Reprinted in Grice 1989: 86–116. doi:10.2307/2184179

  • –––, 1975, “Logic and Conversation”, in Cole & Morgan 1975: 41–58. Reprinted in Grice 1989: 22–40.

  • –––, 1978, “Further Notes on Logic and Conversation”, in Cole 1978: 113–128. Reprinted in Grice 1989: 41–57.

  • –––, 1981, “Presupposition an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in Cole 1981: 183–198. Reprinted in Grice 1989: 269–282.

  • –––, 1989, Studies in the Way of Word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Harnish, R.M., 1976, “Logical Form and Implicature”, in An Integrated Theory of Linguistic Ability, Thomas G. Bever, Jerrold J. Katz, and D. Terence Langendoen (eds.), New York: Thomas Y. Crowell, 313–392. Reprinted in S. Davis 1991: 316–364.

  • Haugh, Michael, 2015, Im/Politeness Implicatures. Berlin: De Gruyter Mouton

  • Haziza, Eliran, 2022, “Assertion, implicature, and iterated knowledge”, Ergo, 8, 312–35. doi: 10.3998/ergo.2236

  • Hazlett, Allan, 2007, “Grice’s Razor”, Metaphilosophy, 38(5): 669–690. doi:10.1111/j.1467-9973.2007.00512.x

  • Hindriks, Frank, 2007, “The Status of the Knowledge Account of Assertion”,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30(3): 393–406. doi:10.1007/s10988-007-9019-5

  • Hinkelman, Elizabeth, 1987, “Relevance: Computation and Coherence”,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10(4): 720–721. doi:10.1017/S0140525X0005545X

  • Hirschberg, Julia Linn Bell, 1991, A Theory of Scalar Implicature, New York: Garland.

  • Hobbs, Jerry R., Mark E. Stickel, Douglas E. Appelt, and Paul Martin, 1993, “Interpretation as Abducti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63(1–2): 69–142. doi:10.1016/0004-3702(93)90015-4

  • Hopper, Paul J. and Elizabeth Closs Traugott, 1993, Grammaticaliz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econd edition, 2003. doi:10.1017/CBO9781139165525

  • Horn, Laurence Robert, 1972, On the Semantic Properties of Logical Operators in English, Ph.D. Thesis, UCLA.

  • –––, 1984, “Towards a New Taxonomy for Pragmatic Inference: Q-based and R-based Implicature”, in Georgetown University Round Table on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1984, Deborah Schiffrin (ed.), Washington, D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pp. 11–42.

  • –––, 1989, A Natural History of Nega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 2004, “Implicature”, in Horn and Ward 2004: 2–28. doi:10.1002/9780470756959.ch1

  • –––, 2008, “‘I love me some him’: The Landscape of Non-Argumentative Datives”, in Empirical Issues in Syntax and Semantics 7, Olivier Bonami and Patricia Cabredo Hofherr (eds.),169–192. [Horn 2008 available online]

  • –––, 2010, “WJ-40: Issues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Implicature”, in Petrus 2010b: 310–319.

  • –––, 2017, “What Lies Beyond: Untangling the Web”, Doing Pragmatics Interculturally: Cognitive, Linguistic, and Sociopragmatic Perspectives on Language Use, In Rachel Giora & Michael Haugh (eds.), Berlin and Boston: Mouton, pp. 141–174. doi:10.1515/9783110546095-009

  • Horn, Laurence R. and Gregory Ward (eds.), 2004, The Handbook of Pragmatics, Oxford, UK: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doi:10.1002/9780470756959

  • Huang, Yan, 2006, “Neo-Gricean Pragmatics”, in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 Linguistics, second edition, New York: Elsevier, 586–590. doi:10.1016/B0-08-044854-2/04529-6

  • –––, 2014, Pragmatics, second edition, (Oxford Textbooks in Linguis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Hungerland, Isabel C., 1960, “Contextual Implication”, Inquiry, 3(1–4): 211–258. doi:10.1080/00201746008601311

  • Ichikawa, Jonathan Jenkins (ed.), 2017,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Epistemic Contextualism, New York: Routledge. doi:10.4324/9781315745275

  • Jary, Mark, 1998, “Relevance Theory and the Communication of Politeness”, Journal of Pragmatics, 30(1): 1–19. doi:10.1016/S0378-2166(98)80005-2

  • –––, 2010, Assertion,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 Karttunen, Lauri, 1973, “Presuppositions of Compound Sentences”, Linguistic Inquiry, 4(2): 169–193.

  • Karttunen, Lauri and Stanley Peters, 1979,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in Oh & Dinneen 1979: 1–56.

  • Kasher, Asa, 1976, “Conversational Maxims and Rationality”, in Language in Focus: Foundations, Methods and Systems, Asa Kasher (ed.), (Boston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43), Dordrecht: Springer Netherlands, 197–216. doi:10.1007/978-94-010-1876-0_12

  • Kasper, Gabriele, 2003, “Pragmatics: Applied Pragmatics”, in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Linguistics, second edition, William J. Frawley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390–392.

  • Katsos, Napoleon and Chris Cummins, 2010, “Pragmatics: From theory to experiment and back agai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Compass, 44, 282–95

  • Kempson, Ruth M., 1975, Presupposition and the Delimitation of Seman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1986, “Ambiguity and the Semantics-Pragmatics Distinction”, in Travis 1986: 77–103.

  • Kennison, Sheila M., 2014,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Development, Los Angeles: Sage.

  • Krifka, Manfred, 2002, “Be Brief and Vague! And How Bidirectional Optimality Theory Allows for Verbosity and Precision”, in Sounds and Systems: Studies in Structure and Change. A Festschrift for Theo Vennemann, David Restle and Dietmar Zaefferer (eds.), Berlin, New York: De Gruyter Mouton. doi:10.1515/9783110894653.439

  • Kroch, Anthony, 1972, “Lexical and Inferred Meanings for Some Time Adverbs”, Quarterly Progress Report of the Research Lab of Electronics, MIT, number 104: 260–267. [Kroch 1972 available online]

  • Lakoff, Robin, 1977, “What You Can Do with Words: Politeness, Pragmatics and Performatives”, in Proceedings of the Texas Conference on Performatives, Presuppositions and Implicatures, Andy Rogers, Bob Wall & John P. Murphy (eds.), Arlington, VA: Center for Applied Linguistics, pp. 79–106. [Lakoff 1977 available online]

  • Leech, Geoffrey N., 1983,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London: Longmans.

  • Lepore, Ernie and Matthew Stone, 2010, “Against Metaphorical Meaning”, Topoi, 29(2): 165–180. doi:10.1007/s11245-009-9076-1

  • –––, 2015, Imagination and Convention: Distinguishing Grammar and Inference in Languag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8717188.001.0001

  • Levinson, Stephen C., 1983, Pragma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CBO9780511813313

  • –––, 1989, “A Review of Relevance”, Journal of Linguistics, 25(2): 455–472. doi:10.1017/S0022226700014183

  • –––, 2000, Presumptive Meanings: The Theory of Generalize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Lewis, David, 1969, Convention: A Philosophical Stud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 1996, “Elusive Knowledge”,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74(4): 549–567. doi:10.1080/00048409612347521

  • Matsumoto, Yo, 1995, “The Conversational Condition on Horn Scales”,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18(1): 21–60. doi:10.1007/BF00984960

  • McCawley, James D., 1978,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and the Lexicon”, in Cole 1978: 245–258.

  • –––, 1987, “The Multidimensionality of Pragmatics”,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10(4): 723–724. doi:10.1017/S0140525X00055485

  • McKay, Tom, 1981, “On Proper Names in Belief Ascriptions”, Philosophical Studies, 39(3): 287–303. doi:10.1007/BF00354360

  • Meibauer, Jörg, 2005, “Lying and Falsely Implicating”, Journal of Pragmatics, 37(9): 1373–1399. doi:10.1016/j.pragma.2004.12.007

  • –––, 2006, “Implicature”, in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 Linguistics, second edition, New York: Elsevier, 568–581. doi:10.1016/B0-08-044854-2/00307-2

  • Mill, John Stuart, 1867, An Examination of the Philosophy of Sir William Hamilton, third edition, London: Longmans.

  • Millikan, Ruth Garrett, 1987, “What Peter Thinks When He Hears Mary Speak”,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10(4): 725–726. doi:10.1017/S0140525X00055503

  • Moldovan, Andrei, 2019, “Can entailments be implicatures?” In Philosophical Insights Into Pragmatics, ed. P. Stalmaszczyk, pp. 43–62. Berlin: De Gruyter

  • Morgan, Jerry L., 1978, “Two Types of Convention in Indirect Speech Acts”, in Cole 1978: 261–280. Reprinted in S. Davis 1991: 242–253.

  • Morgan, Jerry L. and Georgia M. Green, 1987, “On the Search for Relevance”,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10(4): 726–727. doi:10.1017/S0140525X00055515

  • Mueller, R. S., 2019, Report on the Investigation Into Russian Interference in the 2016 Presidential Election, Washington DC: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 Neale, Stephen, 1992, “Paul Grice and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15(5): 509–559. doi:10.1007/BF00630629

  • Nunberg, Geoff, 1981, “Validating Pragmatic Explanations”, in Cole 1981: 199–222.

  • Oh, Choon-Kyu and David A. Dinneen, 1979, Syntax and Semantics, Volume 11: Presupposition,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 Pagin, Peter, 2011, “Information and Assertoric Force”, in Assertion: New Philosophical Essays, Jessica Brown and Herman Capellen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97–136.

  • Pagin, Peter and Neri Marsili 2007 [2021] Assertion. In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ed. Edward N. Zalta, pp. 1–107.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 Pearson, Barbara Zurer, 1990, “The Comprehension of Metaphor by Preschool Children”, Journal of Child Language, 17(1): 185–203. doi:10.1017/S0305000900013179

  • Petrus, Klaus, 2010a, “Introduction: Paul Grice, Philosopher of Language, But More Than That”, in Petrus 2010b: 1–30.

  • Petrus, Klaus (ed.), 2010b, Meaning and Analysis: New Essays on Grice,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doi:10.1057/9780230282117

  • Pinker, Steven, 2007, “The Evolutionary Social Psychology of Off-Record Indirect Speech Acts”, Intercultural Pragmatics, 4(4): 437–461. doi:10.1515/IP.2007.023

  • Popa-Wyatt, Mihaela, 2014, “Pretence and Echo: Towards an Integrated Account of Verbal Irony”,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Pragmatics, 6(1): 127–168.

  • Potts, Christopher, 2005, The Logic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otts 2005 available online]

  • –––, 2007, “Into the Conventional-Implicature Dimension”, Philosophy Compass, 2(4): 665–679. doi:10.1111/j.1747-9991.2007.00089.x [Potts 2007 preprint available online]

  • –––, 2015, “Presupposition and implicature,” in The Handbook of Contemporary Semantic Theory, Second Edition., ed. Shalom Lappin & Chris Fox, pp. 168–202.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 Pouscoulous, Nausicaa, Ira A. Noveck, Guy Politzer, and Anne Bastide, 2007, “A Developmental Investigation of Processing Costs in Implicature Production”, Language Acquisition, 14(4): 347–375. doi:10.1080/10489220701600457

  • Preyer, Gerhard (ed.), 2018, Beyond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oso/9780198791492.001.0001

  • Recanati, François, 1987, “Literalness and Other Pragmatic Principles”,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10(4): 729–730. doi:10.1017/S0140525X00055540

  • –––, 2002, “Does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Rest on Inference?”, Mind & Language, 17(1‐2): 105–126. doi:10.1111/1468-0017.00191

  • –––, 2003, “Embedded Implicatures”,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17: 299–332. doi:10.1111/j.1520-8583.2003.00012.x

  • Rescorla, Michael, 2007 [2019], “Convention”,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ummer 2019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sum2019/entries/convention/

  • Roberts, Craige, 2006, “Pragmatics, Formal”, in Encyclopedia of Cognitive Science, Lynn Nadel (ed.), Chichester: John Wiley & Sons, Ltd, s00230. doi:10.1002/0470018860.s00230

  • Rothschild, Daniel, 2013, “Game theory and scalar implicatures,”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27, 438–78. doi: 10.1111/phpe.12024

  • Rysiew, Patrick, 2000, “Review of Implicature: Intention, Convention, and Principle in the Failure of Gricean Theory, by Wayne A. Davis”, Mind, 109(435): 573–579.

  • –––, 2001, “The Context-Sensitivity of Knowledge Attributions”, Noûs, 35(4): 477–514. doi:10.1111/0029-4624.00349

  • Sadock, Jerrold M., 1974, Toward a Linguistic Theory of Speech Act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 –––, 1978, “On Testing for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in Cole 1978: 281–297. Reprinted in S. Davis 1991: 365–376.

  • –––, 1984, “Whither Radical Pragmatics?”, in Meaning, Form and Use in Context: Linguistic Applications, Deborah Schiffrin (ed.), Washington, D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pp. 139–149.

  • Sainsbury, Mark, 1984, “Saying and Conveying”,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7(4): 415–432. doi:10.1007/BF00631075

  • Salmon, Nathan, 1986, Frege’s Puzzl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Sauerland, Uli, 2004, “Scalar Implicatures in Complex Sentences”,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27(3): 367–391. doi:10.1023/B:LING.0000023378.71748.db

  • Sauerland, Uli and Penka Stateva (eds.), 2007, Presupposition and Implicature in Compositional Semantics,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UK. doi:10.1057/9780230210752

  • Saul, Jennifer Mather, 2001, “Critical Studies: Wayne A. Davis, Implicature: Intention, Convention, and Principle in the Failure of Gricean Theory”, Noûs, 35(4): 630–641. doi:10.1111/0029-4624.00356

  • –––, 2002, “Speaker Meaning, What Is Said, and What Is Implicated”, Noûs, 36(2): 228–248. doi:10.1111/1468-0068.00369

  • –––, 2010, “Speaker-Meaning,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and Calculability”, in Petrus 2010b: 170–83.

  • –––, 2012, Lying, Misleading, and What Is Said: An Exploration in Philosophy of Language and in Eth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603688.001.0001

  • Schiffer, Stephen R., 1972, Meaning,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Schulze, Cornelia, Susanne Grassmann, and Michael Tomasello, 2013, “3-Year-Old Children Make Relevance Inferences in Indirect Verbal Communication”, Child Development, 84(6): 2079–2093. doi:10.1111/cdev.12093

  • Searle, John R., 1975, “Indirect Speech Acts”, in Cole & Morgan 1975: 59–82. Reprinted in S. Davis 1991: 265–277.

  • Sennet, Adam, 2018, “Presupposition Triggering and Disambiguation”, in Preyer 2018: 78–96. doi:10.1093/oso/9780198791492.003.0005

  • Seuren, Pieter A. M., 1987, “How Relevant?”,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10(4): 731–733. doi:10.1017/S0140525X00055564

  • Siefring, Judith (ed.), 2004,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Idioms, second ed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Simons, Mandy, 2001, “On the Conversational Basis of Some Presuppositions”, Proceedings from Semantics and Linguistic Theory, SALT 11, Rachel Hastings, Brendan Jackson, Zsofia Zvolenszky (eds),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431–448. doi:10.3765/salt.v11i0.3099

  • –––, 2010, “A Gricean View on Intrusive Implicatures”, in Petrus 2010b: 138–169.

  • –––, 2017, “Local Pragmatics in a Gricean Framework”, Inquiry, 60(5): 466–492. doi:10.1080/0020174X.2016.1246865

  • Soames, Scott, 1989, “Direct Reference and Propositional Attitudes”, in Themes from Kaplan, Joseph Almog, John Perry, and Howard Wettstein (ed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93–419.

  • Solan, Lawrence M. and Peter M. Tiersma, 2005, Speaking of Crime: The Language of Criminal Justic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Sperber, Dan and Deirdre Wilson, 1981, “Irony and the Use-Mention Distinction”, in Cole 1981: 295–318.

  • –––, 1986a,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 1986b, “Loose Talk”,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86: 153–172. Reprinted in S. Davis 1991: 540–549. doi:10.1093/aristotelian/86.1.153

  • –––, 1987, “Précis of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10(4): 697–710. doi:10.1017/S0140525X00055345

  • –––, 1995,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second edition, Oxford: Blackwell.

  • Stainton, Robert J. and Christopher Viger, 2018, “Two Questions about Interpretive Effects”, in Preyer 2018: 9–31. doi:10.1093/oso/9780198791492.003.0002

  • Stalnaker, Robert, 1973, “Presuppositions”,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Logic, 2(4): 447–457. doi:10.1007/BF00262951

  • –––, 1974,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s”, in Semantics and Philosophy, Milton K. Munitz & Peter K. Unger (eds.),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pp. 471–481.

  • Stateva, Penka and Anne C. Reboul, 2019, Scalar Implicatures. Lausanne: Frontiers Media SA

  • Sterelny, Kim, 1982, “Against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Journal of Semantics, 1(2): 187–194. doi:10.1093/jos/1.2.187

  • Stokke, Andreas, 2013, “Lying and Asserting”, Journal of Philosophy, 110(1): 33–60. doi:10.5840/jphil2013110144

  • –––, 2016, “Lying and misleading in discourse”, Philosophical Review, 125, 83–134. doi: 10.1215/00318108-3321731

  • Sullivan, Arthur, 2023, “Are there non-propositional implicatures?”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73, 580–601. doi: 10.1093/pq/pqac043

  • Swanson, Eric, 2017, Omissive implicature. Philosophical Topics, 45, 117–37. doi: 10.5840/philtopics201745216

  • Strawson, P. F., 1952, Introduction to Logical Theory, London: Methuen.

  • Thomason, Richmond H., 1990, “Accommodation, Meaning, and Implicature: Interdisciplinary Foundations for Pragmatics”, in Intentions in Communication, Philip R. Cohen, Jerry L. Morgan, & Martha E. Pollack (ed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325–363.

  • Traugott, Elizabeth C. and Ekkehard König, 1991, “The Semantics-Pragmatics of Grammaticalization Revisited”, in Approaches to Grammaticalization, Volume 1: Focus on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 Elizabeth Closs Traugott & Bernd Heine (eds.),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p. 189–218

  • Travis, Charles (ed.), 1986, Meaning and Interpretation, Oxford: Basil Blackwell.

  • Van Kuppevelt, Jan, 1996, “Inferring from Topics: Scalar Implicatures as Topic-Dependent Inferences”,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19(4): 393–443. doi:10.1007/BF00630897

  • Van Rooy, Robert, 2004, “Signalling Games Select Horn Strategies”,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27(4): 493–527. doi:10.1023/B:LING.0000024403.88733.3f

  • Van Rooij, Robert and Tikitu de Jager, 2012, “Explaining Quantity Implicatures”, Journal of Logic, Language and Information, 21(4): 461–477. doi:10.1007/s10849-012-9163-3

  • Ward, Gregory L. and Julia Hirschberg, 1991, “A Pragmatic Analysis of Tautological Utterances”, Journal of Pragmatics, 15(6): 507–520. doi:10.1016/0378-2166(91)90109-B

  • Wiegmann, Alex, 2022, “Lying with deceptive implicatures? Solving a puzzle about conflicting results”, Analysis, 83, 107–18. doi: 10.1093/analys/anac037

  • Wiegmann, Alex and Jörg Maibauer, 2019, “The folk concept of lying.” Philosophy Compass, 14, 2–11. doi: 10.1111/phc3.12620

  • Wierzbicka, Anna, 1985, “Different Cultures, Different Languages, Different Speech Acts: Polish vs. English”, Journal of Pragmatics, 9(2–3): 145–178. doi:10.1016/0378-2166(85)90023-2

  • –––, 1987, “Boys Will Be Boys: ‘Radical Semantics’ vs. ‘Radical Pragmatics’”, Language, 63(1): 95–114. doi:10.2307/415385

  • –––, 2003, Cross-Cultural Pragmatics: The Semantics of Human Interaction,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 Wilson, Deirdre and Dan Sperber, 1981, “On Grice’s Theory of Conversation”, in Conversation and Discourse, Paul Werth (ed.),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pp. 155–178.

  • –––, 1986, “Inference and Implicature”, in Travis 1986: 45–76. Reprinted in S. Davis 1991: 377–393.

  • –––, 2004, “Relevance Theory”, in Horn and Ward 2004: 606–632. doi:10.1002/9780470756959.ch27

  • –––, 2012, Meaning and Releva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CBO9781139028370

  • Winner, Ellen, 1988, The Point of Words: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Metaphor and Iron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Yus, Francisco, 2006, “Relevance Theory”, in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 Linguistics, second edition, New York: Elsevier, 512–523. doi:10.1016/B0-08-044854-2/00313-8

  • Zakkou, Julia, 2018, “The cancellability test for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s”, Philosophy Compass, 13, 1–14. doi: 10.1111/phc3.12552

  • Zeevat, Henk, 2000, “The Asymmetry of Optimality Theoretic Syntax and Semantics”, Journal of Semantics, 17(3): 243–262. doi:10.1093/jos/17.3.243

  • Ziff, Paul, 1960, Semantic Analysis,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 1967, “On H. P. Grice’s Account of Meaning”, Analysis, 28(1): 1–8. doi:10.1093/analys/28.1.1

  • Zufferey, Sandrine, Jacques Moeshcler, and Anne Reboul, 2019, Implicatur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assertion | convention | descriptions | disjunction | implicature: optimality theoretic and game theoretic approaches | intention | meaning, theories of | metaphor | negation | pragmatics | presupposition | speech acts

Copyright © 2024 by Wayne Davis <davisw@georgetown.edu>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