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哲学 contract law, philosophy of (Daniel Markovits and Emad Atiq)

首次发布于 2021 年 11 月 23 日星期二

合同法,至少在其正统表达中,涉及自愿或选择的法律义务。当布罗迪接受苏珊出售独木舟给他的报价时,各方的选择改变了他们的法律权利和义务。他们成功改变法律格局取决于一个规则背景系统,该系统规定了何时以及如何合同行为产生法律效果,这些规则赋予了交易的报价和接受在产生义务方面起着核心作用。将合同法构想为一套规则,赋予个人塑造自己的权利和责任的权力,这构成了哲学研究的对象。

合同哲学包括两个广泛的项目。其中一个集合,是本条目第一部分的重点,针对合同法的基本结构和规范理据。目的是将一大部分合同法规则纳入一般原则之下,以澄清合同法的概念范畴,区别于其他法律领域,并指定与其规范评估相关的标准。这种哲学工作需要对现有法律制度中的法律有详细的了解,而本条目从概述合同的普通法开始。

第二组项目利用语言哲学、行动哲学、道德和政治哲学的资源来解决合同法中的争论。关于意义和解释的本质、意向性、合同中的自由以及分配正义的问题推动了关于合同的形成、解释和执行的当代法律争论。关于这些主题的哲学研究吸引了大量评论,成为本条目第二部分的重点。


合同法的一般理论

这一部分探讨了将普通法的核心特征作为解释起点的合同一般理论。合同法制度的范围当然是广泛的,存在过度概括的风险。然而,由于许多交易制度共享基本特征,从一个复杂且运作良好的合同法体系中提取的原则或许有助于我们理解合同法本身,至少在法律用于规范现代市场秩序中的经济生活时。

普通合同法的基本原则至少有五种显著的观点。第一种,也是最著名的观点认为,合同法强制执行基本的道德责任,即遵守承诺。另一种相关但不同的观点认为,合同法是在强制执行不伤害他人的责任。第三种观点认为,法律并非在强制执行当事人的非法律责任,而是在促进有效的投资和交换。与经济理论的关联使得这种方法在法律学术界中备受关注,超过了它在哲学上所受到的关注。第四种观点强调,合同建立了当事人之间的独特关系,并将合同义务基于与他人共同行动和合作的价值。第五种观点是多元的,提出合同法有许多基本目标,这些目标不需要共同满足,甚至不需要一致。这些竞争性观点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估,包括与实际条文的“契合度”,对法律的合理性,以及内在的连贯性。

裸无条件承诺责任

合同法突出地运用了承诺和承诺义务的语言。《合同重述(第二版)》将合同定义为

法律赋予救济的承诺或一组承诺,或者法律在某种程度上认定为义务的履行。 (§1)

合同当事人通常被称为“承诺人”和“受承诺人”。如果合同有多个当事人,重述规定“他们中的一些人或全部人可以作为一个单位共同承诺,或者他们中的一些人或全部人可以各自单独承诺”。尽管重述没有说明承诺是什么,但它定义了要约和承诺,这是合同义务通常产生的一对行为,这些行为涉及承诺的交换。一个“要约”是

表现出愿意进入交易的行为,以至于使另一人理解他的同意受邀并将结束该交易。 (R2: §24)

要建立合同,要求必须得到适当的“接受”,通常

接受者以邀请或要求的方式对要约条款表示同意的表现。 (§50)

两种表述都与传统的哲学对承诺的描述密切相关,其中一个承诺是当一个人...

通过沟通表达出一种意图,即通过沟通行为承担履行行动的义务,并赋予被通知人履行该行动的权利。 (Raz 1977: 210-211)

一些理论家将这种语言与合同法强制执行承诺道德联系起来,即通过承诺而产生的道德义务。在《合同作为承诺》中,查尔斯·弗里德(1981 年;2014 年:20)认为,“合同的中心组织道德和教条原则是承诺原则”,根据这一原则,“承诺是一种道德发明……[它] 允许人们在之前不存在义务的地方创造义务”。尽管实现人际信任和协调等目标的重要性可能是解释强制承诺的价值的一部分,但在弗里德看来,承诺的遵守本身就是“一个目的”。同样,西安娜·希夫林(2007 年:721)援引合同法的“明确自我表述”作为承诺义务法的一个评估标准的原因。

承诺概念在当前违约补救方案中得到支持。违约的标准补救是近似于受许诺一方对所许诺履行的估值的赔偿金。法律称这种补救为“期望赔偿”(R2: §344 cmt. A)。期望赔偿并不仅仅是通过对许诺方的依赖来“撤销”受许诺一方遭受的伤害。相反,许诺方必须积极维护受许诺一方对履行的期望,使受许诺一方处于与许诺方履行后享受的地位一样好的位置。举例来说,如果 S 承诺以每个 6 美元的价格向 B 出售小部件,只要 B 尚未支付小部件的费用。如果 B 已经支付了 10 美元。由于法律选择期望赔偿而不是“依赖”赔偿——一种将当事方恢复到合同前状态的替代措施,它通过要求许诺方确保受许诺一方对履行的价值来间接执行许诺义务。合同法的这一特点使其与侵权法有所区别,侵权法的补救目的很大程度上是恢复被错误破坏的原状。

故障在违约中扮演的角色加强了合同与承诺的联系,以及与侵权行为的区别。侵权责任通常是基于过失的 - 大多数侵权行为需要故意或疏忽 - 合同责任是严格的,即使在承诺人没有任何过失的情况下也可能产生。一个人可能尽一切合理的注意避免做出无法实现的承诺,并可能为履行所做的任何合同承诺付出一切成本合理的努力。然而(只有在狭窄的学说下有少数例外,如不可能性或目的挫折),当承诺人做出并违背合同承诺时,即使履行变得意外地繁重或由于第三方的行为而无法履行,她仍然承担责任。因此,合同的标准解释强调了维护受许诺人期望的责任在法律上是强有力的,不容易免责;但对于合同中过失的重要性的相反观点,请参阅希尔曼(2014 年)。

合同即承诺观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

  1. 承诺道德是否是国家强制的合法基础;

  2. 观点背后的道德假设是否合理;

  3. 承诺理论能否解释合同法中某些著名且成熟的原则。

首先,不清楚为什么自由主义国家会有正当理由单纯推广许诺美德,这似乎是一个更具争议性的国家所采取的目标,而不是其他可能正当化强制执行承诺的目标(比如防止对受益人的伤害或有效协调;见下文)。Raz(1982: 937)认为,“强制执行自愿义务本身并不是合同法的一个恰当目标”,因为“通过法律对个人施加义务来强制执行自愿义务 [为了自身]”将是“通过法律对个人施加义务来强制执行道德”。Raz 补充道,“在这方面,[强制执行许诺道德] 与法律禁止色情没有区别”。这一挑战与自由主义的中立主义观念相一致。一个旨在相对中立于有争议的道德主张并在行使权力时保持克制的国家必须将合同的强制执行与被广泛认为是有价值的目标联系起来。

其次,关于承诺的道德假设似乎值得商榷。承诺观念的支持者认同 Raz(2014)所称的承诺的“纯粹理由”。这一观点意味着,承诺的行为会产生一种独立于(a)承诺行为的道德可取性,(b)受承诺方是否依赖于承诺并可能因其违背而受到伤害或失望,以及(c)我们拥有一种允许自己约束的机制的价值的道德理由。当然,保持承诺的“纯粹”理由可能会被竞争性考量所推翻。此外,除非满足某些条件,包括与承诺人免受胁迫的自由有关的条件(有关这一道德要求的法律类比,请参见 R2:§175),他们承诺的能力(参见 §§14、15、16),以及承诺的内容是否符合某些道德界限(与违法原则相比较:§178),否则承诺可能不会产生理由。尽管如此,只要满足了关键的启用条件,承诺观念提出,即使是纯粹的承诺——其违背不会破坏任何人的信任或造成任何依赖性的伤害——也会产生道德义务。但是令人困惑的是为什么这样的义务会产生。如果义务根植于人们的利益,这个谜团就变得更加清晰。很难说什么利益可能支持遵守纯粹承诺的义务,因为可能涉及的普通利益——与依赖和期望相关的利益——已经被排除在外。这些想法导致大卫·休谟担心承诺义务声称“仅仅源自我们的意愿和快乐”,并将这种义务与变质奥秘进行比较,因为两者都涉及声称“完全改变外部对象的性质,甚至是人类”的意图(《人性论》,第三卷,第二部分,第五章)。

合同即承诺观必须捍卫裸承诺理由免受怀疑。根据欧文(2006)的提议,将违反承诺义务视为一种“裸的错误”,这种错误不需要损害受承诺者的“非规范利益”(例如,他们对幸福的一般利益),但确实损害了受承诺者对于对承诺人拥有一定权威的“规范利益”。这种观点可能会面临循环挑战。声称受承诺者具有规范利益似乎预设了需要解释的事实,即承诺具有相关的赋予权威效应。有关这些及相关问题的更广泛讨论,请参阅有关承诺的一般条目,要记住并非任何承诺的道德理论都可以被纳入合同即承诺观。鉴于其反对观点的性质,这种观点不是——也不能——对承诺义务的性质保持中立。

最后,承诺概念面临的一个核心挑战是法律规则与承诺道德规则之间的分歧。Shiffrin(2007)提供了分歧的例子来批评法律。例如,合同法只强制执行得到足够“对价”支持的承诺。在现代形式下,对价原则要求承诺是交易的一部分。《总则》规定

如果承诺人为了他的承诺而寻求,承诺人给予的回报或回报承诺是经过讨价还价的。

合同,换句话说,源于双方承诺的交换,其中每一方的承诺触发另一方的承诺,奥利弗·温德尔·霍尔姆斯(1881 [1991: 293–294])称之为“相互约定诱因”。在特殊情况下,无偿承诺可能在没有对价的情况下得到执行。商人之间做出的某些承诺(特别是涉及合同修改的承诺)可以在没有对价的情况下得到执行,同样,承诺捐款也可以得到执行(R2 §90(2); 统一商法典 [UCC] § 2-209)。更普遍地,承诺阻止原则强制执行那些在正义考量要求时依赖于其上的承诺(R2 §90)。但实际上,承诺阻止原则被狭义解释,并且法院很少援引(有关在合同谈判前景下应用该规则的主要案例,请参见霍夫曼诉红猫商店公司 [1965],以及展示霍夫曼特殊地位的法律概述,请参见施瓦茨和斯科特 [2007])。

考虑条款对合同即承诺理论构成挑战,因为承诺道德规则并不以类似方式限制义务。合同法对承诺的执行意愿存在其他限制,比如与欺诈和胁迫相关的原则可能追踪承诺道德中的类似限制。但很难想象没有明显理由认为无偿承诺——比如接朋友去机场、给孩子一个心仪的礼物或保守朋友的秘密——不能产生道德义务。尽管学术界多次批评,考虑条款要求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合同的普通法中。即使民法中没有考虑的正式类比,但在许多方面,民法仍然支持对交换承诺的法律执行。

对该理论的第二个教条挑战在于法律对“有效违约”的接受和明显鼓励。如上所述,对违约的标准补救措施是期望损害赔偿,通过替代性救济来维护合同权利:它为失望的受许诺者提供了一个与其履行价值相等的金钱赔偿。而“具体履行”的补救措施——法院命令许诺人按照其承诺的方式行事——将更直接地强制执行履行义务。然而,具体履行并非主要或通常的司法补救措施。此外,期望补救措施——实际上也可能是出于设计——鼓励合同许诺人在履行成本(包括将履行转移到价值更高的第三方的机会成本)超过受许诺者履行价值时违约。如果 S 承诺以 15 美元出售小部件,而 C 提出以 5 美元购买同一小部件,并在期望损害赔偿中额外获得 1 美元。如果小部件最终落入最重视它的一方手中,则此违约是有效的,这种效率被(无论是在法律理论中还是在法院中)作为拒绝具体履行的理由(N. Ind. Pub. Serv. Co. v. Carbon County Coal (1986))所引用。相比之下,道德并未给予许诺人同等的灵活性。这让一些倾向于将合同视为承诺的理论家感到沮丧(Friedmann 1989)。其他人否认存在任何根本冲突,将期望补救措施重新解释为一种隐含的替代承诺,这使得许诺人可以选择通过以商品交换价格履行或通过转移与受许诺者交易价值相等的金钱来履行(Markovits & Schwartz 2011)。复杂的当事方有充分理由以这种方式做出合同承诺,因为这样做可以最大化他们的贸易收益。但是,不成熟的当事方可能认为合同要求简单履行,并将替代性损害赔偿视为不道德。

Shiffrin 和其他人认为从允诺道德中脱离是法律改革的理由。然而,鉴于这一领域的理论工作是在假设合同法的规范性值得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有理由希望有一个不太革新的理论。虽然合同即承诺理论在解释上很有力,而且在道德上很有吸引力,但它的充分性归根结底取决于它是否能够合理地解释合同法中所感知到的紧张关系,这个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不伤害的责任和受益人的依赖利益

破坏的承诺通常会以实际负担的形式加诸于受承诺者身上,包括在承诺依赖上产生的成本(包括机会成本)或者失望的期望。如果这些成本可以归类为伤害,那么承诺性陈述涉及不伤害的责任。换句话说,

如果有一个普遍原则是一个人不应该对他人造成伤害,那可能足以证明某种规则反对 [违约行为]。 (Craswell 1989: 499)

根据基于伤害的观点,合同法类似于侵权法——是强制执行基于伤害义务的更广泛类别法规的一个实例。更具体地说,合同法详细阐述了对虚假陈述的责任——包括欺诈和过失虚假陈述——尤其是在侵权法中类似的条款似乎被人为地限制了。

当代主张基于伤害的理论的主要人物是 T.M.斯坎隆,他认为合同法将规范避免伤害的道德原则引入法律(斯坎隆 1998: 295–327; 2001: 93–94)。斯坎隆的观点始于一些任何人都不可能“合理拒绝”的前承诺道德原则,这些原则禁止某些操纵他人的方式,而且要求人们在引导他人形成期望时要小心。斯坎隆根据这些原则解释了撒谎和施加错误印象的不当行为。然后,他捍卫了更具体的承诺忠诚原则。

忠实原则:如果(1)A 自愿且故意地让 B 期望 A 会做 X(除非 B 同意 A 不这样做);(2)A 知道 B 想要得到这种保证;(3)A 的行为旨在提供这种保证,并且有充分理由相信自己已经这样做了;(4)B 知道 A 有上述意图和信念;(5)A 希望 B 知道这一点,并且知道 B 确实知道;(6)B 知道 A 有这种知识和意图,那么,在没有特殊理由的情况下,A 必须做 X,除非 B 同意不做 X。(Scanlon 1998: 304)

忠实原则阐明了保持诺言的第一顺位义务,其根基不在于简单的承诺事实,而在于承诺提供了导致合理依赖和风险的保证。该原则要求按照承诺去行事,而不仅仅是弥补失望的受益人的损失,但它并不规定任何具体的法律强制执行方案。因此,该观点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是解释违约的合同法标准补救措施,该措施要求承诺人维护受益人的期望,而不仅仅是为其因依赖而发生的成本进行补偿。

Scanlon 建议,考虑到对受益者的实质性利益和对承诺者的低成本,没有人可以合理地拒绝保护受益者期望的法律救济(Scanlon 2001: 105–111)。但是,要求赔偿期望的原则对承诺者的成本可能并不低。Scanlon 设想,承诺者可以通过在有意的陈述中加上“当然,我并不承诺”来轻松避开特殊的补救义务。但是,在一个强制执行承诺的制度下,这样的免责声明会削弱传达意图的可信度。一个希望可信地表达自己的履行意图,同时又希望避免对受益者期望承担责任的人,在 Scanlon 的制度下显得无力。

即使强制执行承诺期望的原则不能被合理地拒绝,这仍然不能完全解释为什么法律偏爱期望。一些替代性补救措施可能同样符合无人能合理拒绝的道德原则。例如,法律可以基于依赖损害进行补偿,在违约事件中将当事人恢复到合同前的状态。当然,维护期望和基于依赖的损失之间的实际差异并不总是很大。朗·富勒和威廉·珀杜(1936 年)讨论了两种补救方案融合的情况,例如在市场繁荣时。当受约人对承诺人的依赖包括放弃一个同样有吸引力的要约时,那么受约人的依赖利益可以说等于她对履行的估值,即她的合同期望。此外,许多法律规则通过强加可预见性要求(例如,哈德利诉巴克斯戴尔案(1854 年))和减少损失(R2:§350)来限制期望补救措施;有时法律会选择依赖损害,因为期望很难衡量(例如,沙利文诉奥康纳案(1972 年))。然而,依赖和期望并不总是一致的,法律明确偏爱后者需要解释。

Scanlon 辩护执行合同期望的制度并不能完全证明法律的正当性,因为它预设了在法律中没有对应的道德约束。Scanlon(2001: 105)建议,只有在补偿负担不“过度”且承诺人在许诺时“充分了解”自己的情况的情况下,才适当执行受许诺人的期望。但法律并未以这种方式限定承诺人的责任。承诺人可能完全打算遵守承诺,但后来发现,由于她合理地没有预见到的事件,履行成本大幅上升,或者对方的承诺对她的价值下降。在这种情况下违背承诺是否违反了不伤害的责任(受许诺人在这种情况下能合理地期望承诺人遵守承诺吗?)或者让违约者对受许诺人的全部期望负责是否公平(承诺人在事前是否有合理机会避免负担?)并不明显。虽然法律允许在履行的意外成本非常高昂(根据“不可能性”和“不可行性”原则,见 R2:§261)或者交易价值的大幅下降时(见“目的挫败”,R2:§269)免责,但这些免责仅适用于特殊情况(关于不可行性的主要案例,Alcoa v. Essex(1980),涉及超过 5000 万美元的意外成本)。历史上,普通法的“pacta sunt servanda”(“协议必须遵守”)原则曾被执行得非常严格(参见 Paradine v. Jane(1647));尽管法院现在承认更广泛的不履行免责理由,但法律的补救要求并不如此明确符合 Scanlon 的道德框架。

最后,基于伤害的观点认为,承诺义务仅在受承诺人合理依赖或形成合理期望时产生。这引发了一个问题,即什么可能构成依赖或期望的合理性基础。答案不能是承诺人受其承诺的义务约束,承诺人有理由期待承诺人履行她的义务。作为承诺义务的解释,这一论点形成了一个(非常短暂的)循环。此外,理论问题直接体现在法律中,因为合同与虚假陈述侵权之间存在对比。这些侵权行为包括,被告在作出虚假陈述时未能谨慎行事,并且要求原告有正当理由依赖被告的虚假陈述(《侵权行为法典》第 552 条)。此外,侵权法明确规定,主张对虚假陈述承担责任的一方必须明确依赖于陈述的真实性,而不仅仅是“依赖于制造者 [虚假陈述的人] 将对其虚假性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期望”(第 548 条)。合同采取相反的方法。正如汉德法官在讨论担保时所指出的那样:

【保证】是合同一方对另一方存在的事实的保证,另一方可以依赖该事实。它的目的正是为了让受让人免除自行核实事实的责任;它相当于承诺,如果所保证的事实被证明不实,承诺人显然无法控制已经发生的事实,将赔偿受让人的任何损失。(Metropolitan Coal Co. v. Howard 1946)

换句话说,在合同中,一种自我启动的方式——法律产生对执法的期望,这被视为执法的理由——是至关重要的。

对教条进行更详细的审视增加了解释性挑战。例如,法律不允许合同当事人通过提前警告违约来逃避责任(关于“预期违约”,请参见 Hochster v. De La Tour(1853))。即使承诺人试图否定他们的承诺意图并且受承诺人明显承诺后立即依赖的情况下,合同义务仍然会被强加(请参见 Lucy v. Zehmer(1954))。更普遍地,基于损害的观点难以解释为什么法律会强加责任,即使受承诺人没有承担依赖成本或当承诺人被认为不可靠时。在 CBS Inc. v. Ziff-Davis Publishing Co.(1990)中,一家企业的卖方保证了有关企业盈利能力的某些声明。买方在独立调查后承认他认为保证的声明不是真实的。法院裁定,买方对保证信息的真实性缺乏信念和依赖并不解除卖方在保证书下的义务。在基于损害的观点上,这样的裁决初看起来令人困惑。

1.3 促进互惩互利的交流

有理由质疑法律(尤其是在自由主义国家)是否应该涉足强制与承诺相关的道德义务。经济学对合同法的处理方式减弱了合同的承诺根源,而是将法律的正当性定位在一般福利上:合同法的规则使社会上对承诺的依赖和互利交换变得更具生产力。这种方法在学术律师中更为突出,而不是在哲学家中,至少在美国被广泛认为是合同法的主要跨学科方法。

合同的经济分析实际上始于休谟的观察。

经验告诉我们,如果有某些符号或标志被设立,我们可以通过它们在任何特定事件中互相保证我们的行为,那么人类事务将更多地为了相互利益而进行。

当各方在交易中交换承诺时,他们通常会从相互履行中获益,但在没有承诺机制的情况下,每个人都有背叛的动机;由于各方可以预见到背叛的可能性,他们可能会不投资或不达成相互有利的交易。法律通过使自私行为无法妨碍互惠优势的实现。

个人约束自己遵循未来的行为方向,以便他人更容易依赖承诺来安排自己的生活。 (Craswell 1989: 496; 参见 Goetz&Scott 1980; 参见 Atiyah 1979)

合同法赋予权力的概念通常被理解为具有规范意义:合同应当得到执行,因为这样做(通过增加对其中包含的承诺的信心)建立了对依赖的最佳激励,并最大化通过合同协调产生的联合剩余(参见,例如,Schwartz&Scott 2003:541)。一个引人注目的结果是,合同法的内在特性中没有任何东西支持基于承诺或选择义务;相反,一切都取决于关于哪些法律形式以最“高效”或最大化福利的方式协调相互依赖的偶发事实。

大多数律师经济学家对特定法律规则采取公开的修订立场。一些人认为,在没有对价的情况下,法律应更加关注对承诺依赖的支持,特别是对于合同前陈述的依赖,而不是正统合同学说所允许的(参见,例如,Bebchuk&Ben-Shahar 2001:427;Ben-Shahar 2004;Craswell 1996;Johnston 1999;Katz 1996)。此外,经济学方法独立于正统合同法拒绝基于期望的救济的分类偏好。这些救济可能支持或不支持最佳依赖;但无论哪种情况,确保受许诺者期望的基于承诺的理念“在导致 [最佳救济的] 结论的分析中没有发挥任何作用”(Craswell 2000:107)。

尽管不再被视为主要描述性理论,经济学方法似乎能够合理解释那些竞争观点难以解释的已建立学说。这种方法似乎是为解释法律鼓励“有效违约”(在 §1.1 中讨论过)而量身定制的。尽管即使在这里也存在谜团。尚不清楚为什么合同法不愿通过具体履行的命令来促进效率(Ayres&Klass 2017)。毕竟,强迫不愿执行的交易对手可能是昂贵的,因此受许诺者通常只有在期望损害真正不足或难以计算时才会寻求具体履行(Schwartz 1979)。至少,高效的合同法应该允许当事方在事前约定具体履行救济,甚至约定超额赔偿的“罚款”,以确保通过要求违约时超过受许诺者期望利益的损害来履行(见 Edlin 1996; Edlin&Schwartz 2003; Shavell 1980 中的讨论)。但事实上,法律不容许这样的协议,即使是在复杂的当事方之间也是如此(R2:§356; 例如,见 Lake River v. Carborundum(1985))。一个可能的解释是,罚款条款使得已建立的公司能够通过效率低下的勾结来阻止新进入者进入市场。

合同法在其积极表达中促进有效投资和交换的观点在面对教条挑战时很难维持(例如,参见波斯纳 2003 年)。当事方用于否认他们意图使协议具有法律强制力的“本协议不具有法律强制力”条款并非总是会被执行。同样,在合同前谈判阶段,当事方试图放弃与信息披露相关的法律责任等法律责任的努力通常被认为在法律上无效(V.S.H. v. Texaco (1985))。在所有这些情况下,法律不愿迎合当事方的偏好并不能简单地用授予权力或一般福利主义术语来解释。要探讨法律强制约束程度能否从效率的角度解释,请参阅 Zamir 和 Ayres(2020)。

另一个解释性难题更广泛,重点不在特定学说上,而是在合同法的一般结构上。经济学方法可以自由关注效率,并只有在忽视自然人生活中的不公平和脆弱性时才忽略分配公平和自由。最复杂的经济学家认识到这一点,并将他们的论点范围限制在由多元化股东拥有的公司之间的合同(参见 Schwartz&Scott 2003)。这种对公司的关注符合效率标准:公司是人为实体,因此对自由和自治的担忧与规范其行为无关。此外,拥有公司的自然人的多元化持股使得法律规则在所有者之间没有分配效应,因为所有者持有受益和受每一项法律规则负担的公司的股份。经济学方法关注的公司因此只是股东的工具,因为他们拥有(或可能拥有)多元化投资组合,对合同法可能规范的每笔交易都处于更或多或少相同的境地。这表明经济学方法放弃了合同法研究通常开始的一项基本前提。直观地理解,合同涉及协调多方利益。但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理论建模的交易最终只涉及一方:支持每项合同双方公司的多元化股东。当然,这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实际公司通常会有不同的所有者。尽管如此,该模型对于公司之间的交易最终是否应被理解为协议提出了疑问。

最后,经济观点的规范性假设受到了批评。Dworkin(1975:1061)认为,法官应该根据当事人已确立的权利和人际公平考虑来决定双边争议,而将基于普遍福祉制定规则的工作留给“代议制民主政治体系”。经济方法似乎忽视了法院权威的这些限制。另一种规范性批评(更广泛地讨论在经济哲学条目中)针对的是激励这一领域工作的福利定义。经济学家倾向于将当事方的福利等同于偏好满足,同时根据支付意愿推断偏好的强度。这种方法在效率测量方面偏向富人,因为支付意愿对背景禀赋敏感(Liscow 2018)。在合同交换的背景下,旨在最大化偏好满足的方法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帕累托准则的限制(只有在至少有一个人偏好且没有人反对的情况下,结果才被视为帕累托改进),因为每份合同的双方必须同意后才能生效。但即使在这里,偏好满足/福利等同仍然容易受到批评,因为它基于对社会利益的贫乏描述(Radin 1987;Murphy 2014;Mullen 2016)。

合同关系的规范性

侵权法涉及陌生人之间的义务。但合同法涉及具有特殊关系的各方之间的义务,包括合同本身构建的关系。 Raz(1977 年:228)在谈论承诺时提出,保持承诺的光秃理由“只有在认为 [即使是光秃的承诺也涉及的] 人与人之间的特殊关系的建立是有价值的情况下才能被证明是合理的。”然而,Raz 拒绝“主张确实有价值的特殊关系将验证 [光秃的承诺义务]”。

一些契约理论家接受 Raz 的形式观察,并试图将合同法建立在对存在于合同各方之间特殊关系价值的某种实质概念上。

这种方法的一个版本强调,合同通常(一些理论家声称总是)产生在已经存在的商业甚至社会关系内。"关系合同理论" 试图在规范中寻找对合同承诺的强制基础,这些规范统治着背景关系。在这方面工作的法律社会学家强调,尤其是在商业背景下,合同依赖于各方对诚信或“共同诚实和正直”的先前承诺(Macaulay 1963)。其他人强调涉及互惠和尊重的社会规范,尤其是在密切联系的合同社区内(Bernstein 1992)。还有人通过交换关系理论来处理合同法,根据这一理论,每份合同“必然部分地”嵌入在一个厚重的非法关系背景中,从中获得其法律权威和力量(Macneil 1980)。

另一组理论强调合同法律关系的形式结构,即使与其产生的任何商业或社会关系无关(Markovits 2004; Bensen 2019)。管理要约和接受的原则要求合同承诺方形成(并传达)指向受约方的意图。合同各方的意图是追求不仅仅是巧合的目标,而是,借用大卫·休谟的表述,“与”彼此有关(《人性论》,L.A. III, 2, ii.)。此外,每个承诺方的意图不仅仅是做事,而是被约束去做事,巩固了她对受约方的顺从,打算履行除非获得解除。她的义务在他的选择下持续,因此她让他控制她的规范情况。合同建立了交易作为规范单位。

合同履约人的意图不仅仅涉及她自己对联合合同项目的利益,甚至不仅仅涉及她对此项目的受让人利益(她所理解的),而是涉及到他对项目的看法,因为这是他决定是否坚持她履行或释放她的角度。这样,履约人承认她的受让人在承诺的合同履行方面是一个权威。她不仅将她的合同描述的联合活动视为最终目标,还包括他的人——他的意愿(可能坚持或解除履行义务)。借鉴康德的观点,可以说合同构成了“两个人联合选择的行为”(《道德形而上学》6:271),因此要约和接受被视为“不是相继而来,而是……源自一个共同的意愿”(6:273)。从这个观点来看,每份合同都建立了对拟议履行的共同视角。

根据这些理论,合同义务基于共享视角的价值。在其中一种版本中,这个价值在于视角中的认可,因为承诺人和受托人都将对方视为独立的个体,具有断言合同权威所涉及的特殊规范地位。这种方法将履行诚实义务视为合同法的核心原则,因为它要求当事方在履行合同时忠实于合同关系的共享视角。在另一种版本中,合同关系的价值在于权利的转让,在合同形成时完成。这种方法将对价原则视为合同的中心组织原则,而其他理论认为对价原则缺乏充分理由且在合同法中边缘化。对价确保每份合同确实构成一项涉及权利交换的交易。

强调合同关系规范性的合同解释面临着共同的挑战,尽管对于不同版本的观点,这一挑战表现出不同的方式。这一挑战在于解释为什么当事方在法律强制的阴影下采取的动机不会削弱特殊关系的价值,这种关系的可取性构成了关系模型下合同义务的基础。将合同关系嵌入现有社会和道德关系的理论家必须解释为什么与合同遵从相关的自私动机——正如 G.A.科恩(2009:40-44)所说的“贪婪和恐惧”——不会“排挤”出构建包围性前法律关系的可取态度和动机。这一关注已经被广泛讨论过——包括排挤的实证现实(参见 Deci,Koestner 和 Ryan 1999;Gneezy 和 Rustichini 2000)以及对有价值社会关系的规范意义(Atiq 2014)。将合同理解为独立关系的理论家可以避免这一挑战,甚至可能将社会更丰富动机的排挤视为合同关系的特征而不是缺陷(Markovits 2011)。但是,解释自私当事方之间的一种手臂长度关系如何建立一种道德上可取的团结形式的一般问题仍然存在。考虑到大多数合同的一方是组织(Leib 2015),这一挑战变得尤为紧迫。组织缺乏构建其合同关系规范性解释的自然人的特性。虽然组织之间的合同是经济理论的自然领域(见 §1.3),但对于关系理论来说,它们很难理解。

1.5 多元主义

衡量合同理论成功的标准仍然模糊不清,这在解释性企业中是可以预料的。我们希望我们的理论能够符合并解释有时会引起争议的合同法条款。此外,我们希望法律被视为值得我们道德认可的,这涉及到所有的复杂性和争议。合同的竞争理论在适应性和理由性方面取得了不同的平衡,并基于对法律是什么以及应该是什么的不同观点。此外,这些理论之间的差异,特别是在理由性方面,涉及到关于价值的基本分歧,这使得妥协变得难以实现。例如,关于承诺完整性的价值和最大化合同交换中的联合剩余价值之间是否能够明智地取得平衡仍然不清楚。

“多元主义者”在这种僵局中找到了理由质疑合同法是否受到一个评价目标或主要原则的驱使,而不是一系列独立的、甚至可能是不可比较的评价目标。多元主义在文献中更多地被假定而不是直接被辩护,而对它的辩护通常采取批判单一主义观点的形式(例如,Hillman 1998)。然而,这种批判是有条件的,因为单一主义观点被描绘为提供了真实的、即使是不完整的对合同法的洞察,有助于绘制支撑它的价值观的分类项目(Hillman 1998;Klass 2008;Kreitner 2012)。为了使多元主义不仅仅是一个否定的命题,多元主义者需要做大量工作来解释合同法的多元承诺,最好不仅仅提供一个被提倡的价值观抄袭清单(Lucy 2007)。

对于多元主义者而言,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合同法多元主义是否存在理由。答案似乎显而易见,就像是律师的常识。合同法已经发展了几个世纪,许多不同的法律人士在如何最好解决合同纠纷方面存在分歧。一些法律的指导原则在这个竞争过程中以及在更广泛文化中不断变化的规范潮流中得以保留;而其他一些则被修改。期望赔偿和 pacta sunt servanda 原则可能是过去时代对裸权利务的承诺的遗物。但是,高效违约和相关原则已经发展,以防止承诺美德妨碍社会福利,特别是在经济中存在高频率现货合同的情况下,合同各方之间没有除了有争议的合同之外的关系。正如一位评论者所说,合同法内部的这些紧张关系是“历史和政治意外”(Alces 2008)。

但也存在其他解释可能性。合同法的独特多元主义可能反映了非法律价值领域的不确定性。促进承诺和合作美德,或者一般福祉,或者谨慎承诺以避免经济损害,可以被理解为主要属于(制度)超额义务领域而非义务或基本正义领域。如果关于这些不可兼容的好处如何被一个渴望做最好的事情的制度整合存在真正的不确定性,那么合同法多元主义的特征可能被解释为法官“解决”关于最佳制度选择的真正不确定的道德问题(Atiq 2018: 78, 88–97)。因此,合同法被视为不是法官在道德和社会利益问题上存在分歧的不连贯结果,而是对真正评价困境的明显司法解决方案:法官通过准立法规定要被制度推广的好处的确切组合。法律在这方面的用处,提供对价值多元主义问题的解决,已经在法律和政治哲学中得到更广泛的探讨(参见,例如,Radbruch 1932; Finnis 1980; Williams 1985; Waldron 1996, Berlin 2002)。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各种多元主义面临的核心挑战仍然存在:即解释法律如何整合其多个并经常相互竞争的规范承诺。在 Ruth Chang(2004)的术语中,决策在多大程度上受到某种“覆盖价值”的影响,或者合成原则?最近的一个提议建议基于合同和合同方的分类学的组织原则(Leib 2005)。例如,在公司之间的合同执行中,财富最大化可能是合适的,而在自然人之间的合同纠纷中,承诺美德则成为更重要的关注对象(另见 C. Riley 2000)。在类似的思路上,Dagan 和 Heller(2017)提出,不同类型的合同涉及不同的价值观,决定适用哪种规范结构的组织原则是选择原则——当事人选择规范他们交换关系的规则。这些提议与现有法律格格不入,即使它应该明确区分其基本原则的应用方式。

合同法中的哲学主题

本条目的第二部分探讨了语言哲学(关于意义和解释)、行动哲学(意图的形而上学)以及道德和政治哲学(自由和分配正义)在合同法中的出现。§2.1 讨论了将语言哲学工具应用于合同解释问题的研究。§2.2 通过既定学说和关于自主权的哲学研究,审视了合同中自由的概念。§2.3 探讨了正统合同理论与现代学说结合产生的关于合同意图性质的难题。最后,§2.4 考虑了私人交易引发的分配正义问题。

2.1 语言、意义和解释

合同法包括将各方言论映射到法律效果的规则。关于将言论与法律义务联系起来的规则是什么,以及它们应该是什么,是法律和道德理论的问题。但是,可以使用语言哲学的资源来澄清传统答案(Farnsworth 1967; Rosen 2011)。

我们从规则开始,规定当事人言论的法律相关特征。一个人的言辞意图可能与言辞的实际含义(语义内容)不一致。一般来说,合同法被认为更看重“客观”而非预期(或者,有时律师们会说:“主观”)含义作为当事人法律义务的基础,至少在预期含义不明显的情况下:

合同严格来说与当事人的个人意图无关。即使有二十位主教证明,当任一方使用这些词语时,其意图与法律赋予的通常含义不同,除非存在共同错误或其他类似情况,否则仍将受到约束。 (Hotchkiss v. National City Bank 1911)

此外,对客观含义的偏好还延伸到了对进入合同的言语行为的解释,比如要约和接受(R2: §24)。所谓“合同客观理论”的支持者经常援引“通常的”、“客观的”、“合理的”或“明显的”含义,与各方“附加”给他们的词语的含义有所区别(R2: §201)。由于谈论含义往往含糊不清,我们在解释这类措辞时必须谨慎。法律中有时给出的解释是,客观含义涉及根据可用证据推断出的收信人合理人会理解的含义。

一组相关的法律规则规定了要解释的核心合同文本以及确定其含义的证据。"口头证据规则"("PER")建立了对书面文件优先于先前或同时口头协议的偏好(UCC:§2-202)。该规则在其传统表述中规定,如果存在书面文件,则口头协议(可从证词推断)不得成为合同的一部分,这些口头协议与文件的“四角之外”无关。一些版本的 PER 禁止使用外部证据来“引入模糊”到条款本来清晰明了的文件中。此外,一旦合同文本的轮廓确定,合同解释原则倾向于(在不同司法管辖区以不同程度)赋予词语熟悉于法官而非当事人的含义。PER 和解释原则之间的互动涉及一种贯穿于提取含义的法律实践中的复杂性,即合同本身(尤其是书面合同)通常试图设定自己的界限并规范自己的解释,法律既允许又抵制这种努力。

合同法中的“文本主义”可以定义为(a)合同义务源自各方言论行为的客观含义,(b)书面文件优于口头沟通,以及(c)文本的含义必须从有限的证据基础中推断出来。“情境主义者”相反,更倾向于考虑先前和同时的口头协议,这可能有助于解释、补充甚至变更书面文件的条款。支持文本主义或情境主义方法来确定含义有充分的理由,涉及在各种解释制度的阴影下起草的成本、解释含义的成本,以及各方面对于对其合同要求做出机会主义主张的诱惑。但文本主义者和情境主义者有时——并且更不可信地——将他们的立场描述为语言的基本和非常普遍的特征所要求的。

文本主义者,例如美国第九巡回上诉法院前法官亚历克斯·科辛斯基,担心语境主义:

侵蚀我们法律体系的基础。通过认可言辞无法充分表达概念的观念,[语境主义] 破坏了语言对公共和私人行为提供有意义约束的基本原则。(Trident Center v. Connecticut General Life Ins. Co. 1988)

在某种程度上,语境主义者似乎有时会拒绝关于语言的广泛共享的假设。科辛斯基的观点批评了加利福尼亚州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罗杰·特雷纳的主要语境主义观点。特雷纳认为法院应考虑所有外在的、语境相关的证据来确定书面条款是否含糊不清,同时辩护这一立场是基于对“词语固有含义”的怀疑:

如果单词具有绝对和恒定的指称,也许可以在单词本身及其排列方式中发现合同意图。然而,单词并没有绝对和恒定的指称。单词是思想的象征,但不像代数或化学符号那样具有任意固定的含义。 (太平洋煤气与电力公司诉 G.W. Thomas 运输和起重公司,1968 年)

Traynor 遵循了法律学术中一种具有影响力的传统,对口头证据规则持怀疑态度,不仅如此,还怀疑当事人言语行为的客观语义内容可能与上下文中显著的预期含义分离的可能性(参见,例如,Wigmore 1923: 378)。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这些一般性论点过于草率,笼统。一方面,支持在解释文本时考虑更广泛背景的实际考虑并不削弱词语可以传达共享意义这样一般性观念。另一方面,如果接受语境主义意味着必须否认说话者可能出错的陈词滥调,从而导致公共(甚至法律)意义在语境中以明显方式与预期意义分离,那同样令人惊讶。关于非人称语义内容的语境主义怀疑无疑是可以与实际问题分开的,即限制用于辨别意义的证据基础是否最符合合同法的各种目标,包括对当事人的公平和减轻法院负担(Rosen 2011)。

吉迪恩·罗森提出了一个替代性的概念框架,用于解决文本主义者和语境主义者之间的辩论,该框架减弱了各方的语义意图。根据格赖斯(1957 年)的观点,我们可以区分各方在言语行为中的语义意图(通过自己的言辞意图表达这个或那个含义)与他们的实用和明确的法律意图(通过自己的言语行为产生法律效果的意图,比如创建一个司法可执行的承诺)。各方的法律意图——最终似乎很重要——可以脱离他们的语义意图。《索珀遗产案》(1935 年)提供了一个例证。在那个案例中,已故者将他的“妻子”指定为他的遗产受益人。然而,索珀与第一人合法结婚,伪造自己的死亡,然后与第二人“结婚”。我们可以搁置在这种情况下“妻子”客观上意味着什么。我们也可以规定索珀的法律意图是将他的遗产留给第二人。假设索珀的语义意图是在错误的假设下,以法律意义上的“我的妻子”来指代第二人,前提是他与第一人的先前婚姻不构成法律障碍。显然,将第二人作为他法律上承认的妻子的语义意图与索珀在撰写遗嘱时试图在法律上实现的目标无关。当然,我们可以构建替代情景,其中语义意图与索珀的法律意图相关。事实上,合同法对语义意图的兴趣是由于一般情况下,我们通过言辞意图表达的含义对我们在法律上试图实现的目标产生影响。但《索珀遗产案》说明了这种联系是有条件的——我们打算产生的法律效果与我们打算以何种描述产生这些效果之间的一致性远非保证。

因此,文本主义者和语境主义者之间的辩论可以有益地重新构思为:(a) 是否应该挖掘当事人的言语行为以获取客观语义内容或当事人的法律意图,以及(b) 法院是否应依赖狭窄或广泛的证据基础来推断关于言语的法律相关事实(Rosen 2011, 163)。Rosen 的框架并不适用于当事人具有冲突法律意图或合同对当事人责任沉默的情况。关于误解(R2: §201)和填补空白(R2: §204)的独立法律规则和考虑因此适用于这些情况。

Soper 遗产案展示了一个更普遍的哲学现象:自然语言作为合同纠纷的来源(Farnsworth 1967)。这一领域的研究旨在描述和区分当事方语言选择如何干扰合同协调。著名的合同纠纷涉及同音异义词(两艘船都被称为“Peerless”,但当事方并不打算指的是同一艘船:Raffles v. Wichelhaus(1864)),语义歧义(贸易中的“chicken”一词有更广泛和更狭窄的含义:Frigaliment Importing v B.N.S(1960)),句法歧义(保险单覆盖任何“不同性别共同的器官疾病”:Business Men’s Assur. Ass’n v. R(1927)),语用或“潜在”歧义(如上所述的 Soper 遗产案);模糊(当事方同意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实质性不利变化”符合买方义务:In re Carter’s Claim(1957))和不足规范(当事方同意出售“卖方的一个仓库”)。有关如何区分这些及相关现象的一般讨论,请参阅有关歧义的条目。

自由和自治

合同法基于“自愿交换……在自治个体之间”(Radin 2007: 196)的模型(或理想化)。合同的执行是基于当事人具有进行知情和自愿选择所必需的能力(R2: §15)的假设,而欺诈、胁迫和谈判中的各种形式的压力则是撤销的理由(R2: §§164, 175, 177)。一个初步问题是为什么法律在合同交易中如此关注自由和自治。正如前面讨论的,重新安排私人财产可能基于效率或一般福祉的理由(见 §1.3)而得到合理解释。法律的指导原则可能是假设或合理的同意——当事人会或应该同意的内容——而不是实际同意。实际同意的重要性在交换涉及人们保留特殊主权的领域时显而易见,包括他们自己的身体和思想(Mill 1859; Hill 1991; Enoch 2017)。但并非每笔合同交易都会影响身体或精神完整性,因此实际同意对于整体合同的重要性并不明显。

自愿性对于合同可能有多种重要原因。违背或强迫交易的法律会危及人们的福祉,而不仅仅是他们的自主权。当事人的同意更能反映交易效率,而不是法院的裁决。除了福祉方面的考虑,如果合同义务基于承诺道德(见 §1.1),那么承诺原则将限制合同法,包括那些将代理人责任置于承诺自由的条件下的原则(Hurd 1996)。选择条件避免了不公平地让个人承担他们没有合理机会避免承担的责任(参见 Scanlon 1998,Watson 1996)。

在合同中的自愿性可能具有几个不同的规范功能,因此其分析具有挑战性。代理人在合同事务上必须行使什么权力,才能使她的义务被视为自愿承担?如果代理人缺乏以下任一条件,法律认为其无法签订合同:(1)理解交易的性质并能对同意或反对同意的理由做出反应(参见 R2:§15 和 Buckareff 和 Kasper-Buckareff 2014;关于理由响应作为道德责任的一般标准,参见 Fischer 和 Ravizza 1998),或者(2)能够对其选择行使一定程度的控制权。 Bix(2010)指出,普通法遵循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认为代理人的知识和对理由的反应能力,而不仅仅是她认同的欲望的行动能力,构成了她签订合同的自由。除了一般无能力外,普通法还承认对合同自由的特定威胁,包括由于欺诈或不披露而导致的缺乏实质信息、醉酒、胁迫,以及在信任关系中受到侵害时的认知偏见(R2:§§16、161-163、173-175)。这些规则的具体内容存在争议。例如,在一般商业交易中,没有法律要求各方披露所有相关信息(F. Miller&Wertheimer 2010),允许与不允许的信息不对称之间的界限存在深刻争议(Kronman 1978;Craswell 2006)。

胁迫的概念同样充满争议。法律区分了“身体胁迫”,它绕过了被胁迫者对自己行为的理性控制,以及通过“不当威胁”操作被胁迫者意志的胁迫(R2: §§ 174-5; cf. Nozick 1969)。当威胁的后果让被胁迫者“没有合理的选择”来遵从时,威胁被认为是不当的。法律并未就“合理选择”的基准提供详细指导,以衡量威胁的不当性。基准问题在哲学文献中引起了重要评论。Nozick(1969: 446)提出了一个以“正常或自然或预期的事件过程”为特征的描述。其他人则明确以规范术语分析基准,作为人们应当拥有的权利选择(Wertheimer 1987; cf. Berman 2002)。虽然典型的威胁(“要么你的钱,要么你的命”)无论是否遵从都会使被胁迫者相对于基准更糟,商业交易中的威胁通常更为微妙。出价方可能会威胁说,如果接受方拒绝一个提议,她的处境会变得更糟,即使接受提议会改善基准。举例来说,如果工人拒绝按照现有合同条款工作,除非雇主同意修改,即使提议的修改是互惠的,雇主也可能受到胁迫。

一个精确的描述何时代理人缺乏“合理选择”可能有助于区分不当威胁和允许的提议,因为提议和威胁一样,旨在影响行为,并可能被受让人视为只能接受的选择。一些理论家认为,基准改善提议可能具有胁迫性。根据大卫·齐默曼(1981)的观点,如果接受提议会将受让人锁定在一种生活境况中,使她无法寻求比提议者提出的更好的选择,那么这个提议就是胁迫性的。琼·麦克格雷戈(1988)建议将焦点从基准改善转移到提议者在依赖关系中是否对受让人行使权力。根据麦克格雷戈的分析,当提议者控制可能落在受让人身上的重大伤害时,她就行使了权力(另见奥尼尔 1991 年;佩蒂特 1996 年)。虽然这种分析可能不完全符合法律对胁迫的概念,但可以说是普通法的不合理条款原则中的隐含内容,该原则监管具有不平等议价能力的当事方之间的单方合同。有关提议和威胁之间区别的更详细讨论,请参阅胁迫词条。

除了威胁和剥削性提议外,代理人在谈判过程中可能受到影响,这些影响会损害他们理性决策的能力,或者基于他们深思熟虑和坚定的愿望(关于自由概念,将代理人的某些但不是全部愿望与其意志联系起来,参见,例如,Frankfurt 1973 [1988],Yaffe 2007)。卖方可能会利用买方的不懂数学或认知偏差来获取她的同意。虽然法律承认“不当影响”作为撤销的理由,但该原则的适用,除了理论不足外,通常仅限于涉及特殊信任关系的案例。然而,广泛认为,理性失败可能会在交易关系中被利用,而剥削的潜力通常是监管干预的基础。因此,对合同中自由的全面分析应明确哪些形式的说服属于错误控制的实例,这是关于胁迫和不知情同意的解释并不一定能解决的问题。

2.3 意向性

在标准图景中,合同义务基于各方的许诺意图,或者可以从各方的言行中合理推断出的意图。如果现代学说要有令人信服的理由,那么标准图景就需要行动哲学的支持。大规模签约的需求意味着合同经常在没有定制起草甚至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情况下达成。法律发现合同义务存在于这种毫无考虑的行为中,比如在软件许可协议表格上选择“我同意”而没有阅读其条款(Rakoff 1983;Barnett 2002;Radin 2014)。表格起草者通常有理由知道这些行为是毫无考虑的,而且一般消费者通常没有能力为更好的条款讨价还价。事实上,表格起草者经常安排他们的合同实践使定制讨价还价变得不可能,例如通过让他们的表格以电子形式呈现或由无权修改条款的员工呈现。在这种情况下推定许诺意图的合理性似乎值得怀疑(Radin 2007;2014)。

谜团的复杂性在于现代市场中形式合同的普遍性以及合同法条文的细节。例如,法律对标准形式的处理并非如此轻易地被视为一种“便利的虚构”,其合理性在于需要执行标准形式,因为它们具有许多重要功能,从允许大型组织解决代理问题到节省消费者因就低概率事件进行讨价还价而产生的成本(Rakoff 1983: 1220–1245)。英美合同法长期以来一直承认一类“似乎”或“准合同”(见例如 Baily v. West (1969))的范畴,其执行在于特殊的、非承诺性的理由。也就是说,法律承认存在着承诺意图可能缺失但仍然强制施加合同形式义务的情况。在典型案例中,理由被认为存在于假设的同意之中:一个无意识的患者接受了医生的救命治疗,尽管事先没有同意,但在某种程度上,患者会在似合同基础上承担报酬义务,因为如果可能的话,患者本人会同意的。法律并不将标准形式归入准合同的范畴。相反,法律将标准形式视为真实的协议。

一个自然的想法是,合同义务的基础可能在于模糊的承诺意图。大多数承诺留有进一步具体化的空间,同时仍足够具体以产生合理的依赖。山姆承诺帮助苏珊搬家,但没有明确说明他是打算亲自劳动还是支付搬家公司。山姆承担了对苏珊的一般义务,可以以不同方式满足。此外,现代合同法对填补不完整合同中的空白(例如,在未提及价格的情况下推定市场价格:UCC:§ 2-204(3))和使模糊术语精确化(例如,确定雇主承诺“合理认可”员工发明的支付方式,参见 Corthell v. Summit Thread Co. (1933))非常习惯。消费者同意签署一份格式合同的意图可能是对其条款的某种不完全具体化的遵守形式,法律可以像通常那样使其精确化。

这种方法的问题在于,代理人通常能够在被邀请时准确陈述模糊承诺的内容,而普通消费者从未阅读过标准格式,几乎不可能处于同样的位置。更一般地说,即使是模糊的承诺意图也必须满足作为意图的最低标准。在对未来意图的最简单分析中,打算采取行动意味着相信自己会执行该行动,并具有适当的引导欲望(Audi 1973, 395; 参见 Harman 1976; Davis 1984)。消费者在同意一份格式合同时形成关于所有合同约定未来行动的信念似乎是值得怀疑的。在另一种观点中,意图是一种独特的心理状态(不能归纳为信念或欲望),具有引导和控制代理人行为以及推理的独特功能角色(Bratman 1987: 20; 更一般地,参见关于意图的条目)。普通消费者在同意标准格式时是否形成任何这种未来导向的、行动或推理引导的心理状态同样值得怀疑。

Barnett(2002)建议,最好通过从合同的承诺理论转向邻近的基于同意的理论(Barnett 1986)来解决这个难题。尽管同意和承诺的概念属于同一规范家族(Hurd 1996),但同意的标准可能要求较低。然而,这种观点面临着类似的担忧,因为同意的内容仍然不明确。Barnett 认为,消费者的同意仅限于那些不是根本意外的条款(637),但关于消费者意图的这种经验假设的基础仍然不清楚。普通消费者是否会考虑当她毫无意识地点击“我同意”时,她到底同意了什么(Radin 2007;2014;Kar&Radin 2019)是值得怀疑的。最终,问题甚至不是由于标准形式包括标准(或非定制)条款或消费者未阅读条款。问题直接源于消费者的行为,根据这些行为,法律认为存在意向受约束,这些行为看似毫无意图,即缺乏意向性。

讨论的重点不是批评合同的正统观点,即承诺义务(或选择义务)(有关一般批评,请参见 §1.1),而是建议标准观点需要对未来意图进行解释。并非任何关于意图的观点都适用于标准观点和现代法律实践。在相关合同意义上,一个代理人的意图可能不是通过她当时可言说的信念或行动指导态度来揭示,而是通过她的无意识倾向。鉴于大多数消费者在不质疑其有效性的情况下遵守标准形式,这一关于消费者行为的一般事实可能使得将一种被约束的倾向归因于他们是合理的。另一方面,行为研究表明人们“更有可能遵守他们参与谈判的合同”(Eigen 2012: 67)。同时,消费者在后续争议中遵守的原因可能与她最初的意图完全脱节。这种观点可能会混淆一个人的遵守是可预测的事实与她有意遵守的事实。然而,如果能够克服这些和其他挑战,那么合同意图的倾向理论可能比现有的替代方案更适合正统合同理论和现代实践。

2.4 分配公平性和剩余分享的伦理学

合同法引发了分配公平的问题。法律条文的设计是否应该考虑其分配效果?当事方在确定特定协议内容时是否应该考虑分配公平?个人和机构问题当然是相关的。合同内部规范结构产生的人际义务可能成为机构设计的基础。

从法律原则开始,我们可以区分似乎更关注司法程序方面的规则,尤其是在协议达成之前关于自由和自治的规则,而不是在最终利益和负担的分配中的司法。任何数量的原则,比如欺诈、胁迫和不当影响,都保护较弱的一方免受被欺骗、被胁迫或被操纵进入合同义务(见 §2.2)。此外,履行诚实信用的义务是法律对每份合同强制施加的少数义务之一(UCC §1-304; R2: §205),防止一方利用其对手的战略性弱点(通常是由于合同本身而产生)来“重新获得在形成时放弃的机会”(Burton 1980: 387)。这种诚实信用的方法在于将合同——各方选择加入的机会分配——作为诚实信用要求的衡量标准。

However, a few contract law doctrines address distributive concerns more directly. For a time, it looked as if the doctrine of “unconscionability” might inscribe substantive limits on contractual inequality into consumer law, at least with respect to low-income consumers (UCC: §2-302). The doctrine of unconscionability has two components: “procedural unconscionability” arises when one side exploits inequalities of bargaining sophistication or power to its advantage; and “substantive unconscionability” arises when the terms struck unreasonably, and extremely, favor one side. Traditionally, both elements must be separately demonstrated to establish unconscionability, but for a brief period, it looked as if substantive unconscionability, standing alone, might allow a consumer to avoid an onerous contractual obligation (see, e.g., Jones v. Star Credit Corp. , 1969). This line of doctrine was quickly narrowed (see, e.g., Patterson v. Walker-Thomas Furniture Co., Inc. , 1971). Today, unconscionability requires (to varying degrees in different jurisdictions) a procedural element, so that a contract’s substantive injustice is not, without more, sufficient to render it unenforceable. Moreover, on the conventional interpretation, the procedural element requires some sort of bargaining abuse so that it is not enough that one contracting party is less economically privileged and therefore more economically vulnerable. Other doctrines that subject contractual terms to distributive scrutiny similarly emphasize procedural and transactional aspects of justice. The doctrine of contra proferentum, for example, calls for contracts to be interpreted against their drafters. And any number of provisions in the UCC authorize courts to fill contractual gaps, interpret ambiguous terms, or regulate renegotiation, with courts often exercising their discretion in ways that favor unsophisticated (and often poorer) parties (Rakoff 2016). For this reason, although the application of doctrines like unconscionability might be driven by considerations of distributive justice, the law does not make distributive justice a freestanding criterion for the enforceability of contracts. An argument might be made that the law embodies an Aristotelian conception of commutative justice (Gordley 1991), so that contractual exchange must deploy a “just price,” which allows neither party to enrich itself at the expense of the other; but an analogous claim that the law exemplifies a general concern for social and income inequality would be hard to maintain.

有几位理论家支持扩大合同法的平等主义原则。根据一个提议,通过不披露信息在合同交易中获得利益应该只在宽容规则给予最脆弱群体长期利益的情况下被容忍(Kronman 1980)。该提议得到了一种加权利益主义原则的支持,根据这一原则,对处境较差者的利益具有更大的道德重量。在类似的观点上,Aditi Bagchi(2014)认为,合同中的模糊条款应该被解释为促进分配正义,从而使经济上处境较差者受益。因此,合同法成为改善交易发生的不平等背景条件的工具,这些条件削弱了人们选择的有效性和真实性,以及对于首次执行合同的道德基础(Ackerman 1983; Kennedy 1982)。

契约法平等主义得到了广泛的支持,这支持来自于道德和政治哲学领域的大量文献,这些文献质疑了不平等社会中交换关系的合法性。约翰·罗尔斯的开创性工作尤为有影响力。罗尔斯(2005: 266–267)指出,自由市场允许每个人通过私人交易获益,但也允许那些已经更有优势的人尽可能多地获取合同剩余价值,因此“看不见的手引导事物朝错误的方向发展……维持不合理的不平等和对公平机会的限制”。

合同法和财产法,以及税收和转移机构,可以说属于社会的“基本结构”范畴,即那些对人们生活产生如此广泛影响以至需要特殊理由的制度(Murphy 1998: 260–261)。对于罗尔斯来说,基本结构的理据取决于各方在不了解各种情况的情况下会理性地同意什么,包括他们的经济状况。罗尔斯的“最大最小化原则”优先考虑那些处境最差的人的利益。虽然对罗尔斯的工作及其对现代合同理论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超出了本条目的范围,读者可以查看相关条目(有关分配正义和原始立场)以获取更多详细信息。

罗尔斯主义者在质疑不平等情况下私人交易的合法性方面并不孤立。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 339-40 页)著名地质疑私人交易的所谓“自然正义”以及经济交易的法律处理“作为当事人的自愿行为”,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交易关系视为必然是剥削的(参见 Arneson 1981: 205 中的讨论;参见 Cohen 1995)。剥削引发了有关意愿同意和强迫的问题,其中一些问题在前文已经讨论过(参见 §2.2)。但在马克思对剥削的概念中(假设该观点对正义考虑不完全持怀疑态度)隐含着一个独特的道德观念:私人交易未能确保当事方根据其生产贡献和牺牲获得他们应得的报酬(参见 Cohen 1995: 116-117;有关道德应得性,请参见下文)。

合同法上的平等主义在制度层面面临两个标准批评。首先,法官是否有权威或能力促进分配正义并不明显。一个税收和福利方案可能是促进经济弱势群体利益的更有效手段,尽管这是否属实仍是一个开放的实证问题。其次,合同纠纷是私人事务,人们应当受到保护,不被单独指责承担与集体道义责任相关的负担。托马斯·纳格尔(1991 年:第 9 章)描述了一种道德劳动分工,一方面是负责基本法律结构的制度行为者,另一方面是以私人身份行事的普通公民。一般来说,如果人们被免除了以利他方式管理他们的交换关系的义务,他们可能会过上更好的生活。然而,这一观点似乎与法院有义务执行消极义务相一致,例如,不利用集体未能确保分配正义的失败(Murphy 1998 年:266;Bagchi 2014 年)。普通法的不合理条款似乎是专门用来监督经济特权者对弱势群体的这种掠夺行为的。

我们从制度层面的问题转向各个签约方彼此应该承担的问题。合同通过合作产生剩余价值,每一方通常通过交换都有利益。应该如何分配这种剩余价值,并不一定可以通过假设各方是在平等地位下进行交易来解决。罗伯特·诺齐克(1974 年)关于“转让中的正义”的著名讨论为探讨剩余价值分享的伦理提供了一个方便的起点。诺齐克认为,自愿交易产生的不平等在公平的背景条件下并不涉及正义问题。根据诺齐克的“自愿主义”观点,无论达成怎样的分享方案(暂且不考虑偷窃、欺诈等行为),都是公正的,或者说,各方同意的分配不会引起正义问题(更详细的表述请参见诺齐克 1974 年:149-182 页)。还有其他更合格的自愿主义观点。一个“足够主义者”可能会坚持认为,同意的分配必须满足最低基线。斯特巴(1986 年:8)阐述了一个“需求和协议原则”,根据这一原则,自愿协议和私人占有的结果只有在每个人都得到满足基本需求的正常成本所需的商品时才能在道德上得到正当化。例如,足够主义的限制可能意味着,参与提供基本商品或服务(基本医疗或教育)的人对与其签约的人承担更严格的责任。

远离纯粹的自愿主义,一个突出的方法区分了合作剩余中应得和不应得的份额。有人批评诺齐克假设个人有权获得其商品和服务市场价格中可描述为“稀缺租金”的部分(B. Fried 1995: 230)。租金被定义为超过激励合作交换所需的收益。市场交换中的过度收益通常归因于自然稀缺,包括自然才能的稀缺。个人是否应得到从出生彩票中的蛮力运气流出的意外收益,仍然是一个深受争议的道德问题。一些人认为努力和其他形式的个人牺牲,包括延迟满足(如投资合同),构成了应得的基础。在这种观点下,各方应得到合作方案剩余的至少与其牺牲相当的公平补偿(Reiman 1983; Sadurski 1985; Milne 1986)。其他人认为生产贡献是应得的基础。合同交换的各方应得到其边际产品的公平报酬(D. Miller 1976; Miller 1999; J. Riley 1989)。边际产品被定义为因素对提高商品和服务价值的独特贡献,其他因素保持不变。这里的中心道德直觉是,人们应该按照他们提高他人福祉的程度从交换中获益(Lamont 1994)。生产贡献理论有时是基于一般的后果主义理由(而不是道德应得观念),租金被解释为激励各方将其才能用于生产和最大化福祉所必需的溢价(Arnold 1987)。

努力和生产贡献理论都依赖于邀请进一步明确的概念。考虑边际产品的概念。一个人的努力产生的成果取决于其所拥有的工具和原材料的生产力。国家也是每一次合作交换中的参与者(B. Fried 1995)。鉴于许多人对社会产品做出相互依赖的贡献,任何个人劳动与产出之间的联系似乎过于微弱,无法支撑除了人们应该根据其生产的东西而得到某种回报之外的任何更具决定性的主张(Scanlon 2018: ch8)。很难看出如此普遍的规范主张如何能够承担证明任何关于剩余分配的具体提议的重任。

戈蒂埃(1986: 140–141, 152–153)建议,合作剩余可能根据各方“合作中的个人相对利益比例”来分配。每个参与方的交换相对利益是由其次优选择来衡量的。如果 A 和 B 独立行动时产生 3,而 B 可以赚取 6,与诱导 B 自愿合作一致,且 B 最多可以要求的是 10,那么剩余将根据 6:7 的比例分配,每个参与方都会获得她在合作之外所期望的利益,并且根据她从交换中获益的潜力比例获得一部分剩余。戈蒂埃将这一提议作为解决自利理性主体面临的谈判问题的方案,但这在道德上是有争议的。尚不清楚为什么一方应该获得更多,仅仅因为他们有更好的选择,因为有吸引力的替代选择的可用性可能是一种偶然的结果。此外,戈蒂埃的原则并不保证各方获得与牺牲或生产性贡献相称的份额(Van Parijs 1996)。

迄今为止考虑的提议涉及到前制度道德和/或理性的考虑。但是,剩余分享的伦理可能更多地可以追溯到已建立的习俗。麦克尼尔(1986)建议,市场产生了商业交易中的“馈赠”复杂规范。这些馈赠规范鼓励代理商不要尽可能地要求更多的剩余,并在维护社会纽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不断讨价还价破坏信任并制约合同的情况下。例如,古董卖家会给那些展示对购买物品兴趣的人提供折扣。通过奖励违背自身利益的披露,卖家在古董市场上促进了团结和合作。麦克尼尔观察到,馈赠规范更有可能在合作剩余较大且重复互动产生高度相互依赖的情况下出现。

社会团结观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市场参与者为什么应该感到有义务遵守习俗规范。有时习俗被描绘为“相关社区的当事方在表达他们意图被法律约束时实际上而非虚构地同意的具体体现”(Barnett 1992: 1192)。

根据这种观点,各方的期望成为遵守相关剩余分享规范的依据,尽管期望,即使是基于长期习俗的期望,也并非总是合理或公平。另一种可能性是,遵守的原因可能根植于一般的、功利主义的考虑,关于加强社会有益习俗的重要性。第三种可能是,遵守通过降低交易成本产生额外的剩余。

最终分析,广泛的分配考虑理论上应该塑造谈判行为,上述讨论并非详尽无遗。正如理论家之间缺乏一致性所表明的那样,合同核心的转移正义道德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Bibliography

Articles and Books

  • Ackerman, Bruce, 1983, Social Justice in the Liberal State,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 Alces, Peter A., 2008, “Unintelligent Design in Contract”, University of Illinois Law Review, 2008(2): 505–554. [Alces 2008 available online]

  • Arneson, Richard J., 1981, “What’s Wrong with Exploitation?”, Ethics, 91(2): 202–227. doi:10.1086/292224

  • Arnold, N. Scott, 1987, “Why Profits Are Deserved”, Ethics, 97(2): 387–402. doi:10.1086/292846

  • Atiq, Emad H., 2014, “Why Motives Matter: Reframing the Crowding Out Effect of Legal Incentives”, Yale Law Journal, 123(4): 1070–1116.

  • –––, 2018, “Legal vs. Factual Normative Questions & the True Scope of Ring”, Notre Dame Journal of Law, Ethics, & Public Policy, 32(1): 47–106.

  • Atiyah, Patrick S., 1979, The Rise and Fall of Freedom of Contract,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 1981, Promises, Morals, and the Law, New York: Clarendon Press.

  • Audi, Robert, 1973, “Intending”:, Journal of Philosophy, 70(13): 387–403. doi:10.2307/2024677

  • Ayres, Ian and Gregory Klass, 2017, Studies in Contract Law, ninth edition, St Paul, MN: Foundation Press.

  • Bagchi, Aditi, 2008, “Distributive Injustice and Private Law”, Hastings Law Journal, 60(1): 105–148.

  • –––, 2014, “Distributive Justice and Contract”, in Klass, Letsas, and Saprai 2014: 193–212.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8713012.003.0011

  • Barnett, Randy E., 1986, “A Consent Theory of Contract”, Columbia Law Review, 86(2): 269–321. doi:10.2307/1122705 [Barnett 1986 available online]

  • –––, 1992, “Conflicting Visions: A Critique of Ian Macneil’s Relational Theory of Contract”, Virginia Law Review, 78(5): 1175–1206. doi:10.2307/1073395

  • –––, 2002, “Consenting to Form Contracts”, Fordham Law Review, 71(3): 627–645.

  • Benson, Peter, 2019, Justice in Transactions: A Theory of Contract Law, Cambridge, MA: Belknap Press.

  • Berlin, Isaiah, 2002, Liberty, Henry Hardy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019924989X.001.0001

  • Berman, Mitchell N., 2002, “The Normative Functions of Coercion Claims”, Legal Theory, 8(1): 45–89. doi:10.1017/S1352325202081028

  • Bernstein, Lisa, 1992, “Opting out of the Legal System: Extralegal Contractual Relations in the Diamond Industry”, The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21(1): 115–157. doi:10.1086/467902

  • Bebchuk, Lucian Arye and Omri Ben‐Shahar, 2001, “Precontractual Reliance”, The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30(2): 423–457. doi:10.1086/322057 [Bebchuk and Ben-Shahar 2001 available online]

  • Ben-Shahar, Omri, 2004, “Contracts without Consent: Exploring a New Basis for Contractual Liability”,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Law Review, 152(6): 1829–1872. doi:10.2307/3313070 [Ben-Shahar 2004 available online]

  • Bix, Brian H., 2010, “Contracts”, in Miller and Wertheimer 2010: 251–279.

  • Bratman, Michael E., 1987, Intention, Plans, and Practical Reas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Buckareff, Andrei A. and Lara E. Kasper-Buckareff, 2014, “Legal Agreements and the Capacities of Agents”, in Law and Philosophy of Action, Enrique Villaneuva (ed.), Leiden: Brill, 195–219.

  • Burton, Steven J., 1980, “Breach of Contract and the Common Law Duty to Perform in Good Faith”, Harvard Law Review, 94(2): 369–404. doi:10.2307/1340584

  • Cartwright, J. P. W., 1984, “An Evidentiary Theory of Promises”, Mind, 93(370): 230–248. doi:10.1093/mind/XCIII.370.230

  • Chang, Ruth, 1997, “Introduction”, Incommensurability, Incomparability and Practical Reas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4, “All Things Considered”,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18: 6–22.

  • Christman, John, 1988, “Entrepreneurs, Profits, and Deserving Market Shares”, Social Philosophy and Policy, 6(1): 1–16. doi:10.1017/S026505250000265X

  • Cohen, G. A., 1995, Self-Ownership, Freedom, and Equal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CBO9780511521270

  • –––, 2009, Why Not Socialism?,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Craswell, Richard, 1988, “Precontractual Investigation as an Optimal Precaution Problem”, The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17(2): 401–436. doi:10.1086/468135

  • –––, 1989, “Contract Law, Default Rules, and the Philosophy of Promising”, Michigan Law Review, 88(3): 489–529. doi:10.2307/1289110

  • –––, 1996, “Offer, Acceptance, and Efficient Reliance”, Stanford Law Review, 48(3): 481–553. doi:10.2307/1229277

  • –––, 2000, “Against Fuller and Perdue”,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Review, 67(1): 99–161. doi:10.2307/1600327

  • –––, 2006, “Taking Information Seriously: Misrepresentation and Nondisclosure in Contract Law and Elsewhere”, Virginia Law Review, 92(4): 565–632.

  • Dagan, Hanoch and Michael Heller, 2017, The Choice Theory of Contract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9781316477045

  • Davis, Wayne A., 1984, “A Causal Theory of Intending”,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21(1): 43–54. Reprinted in Mele 1997: 131–148.

  • Deci, Edward L., Richard Koestner, and Richard M. Ryan, 1999,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Experiments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Extrinsic Rewards on Intrinsic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5(6): 627–668. doi:10.1037/0033-2909.125.6.627

  • Dworkin, Ronald, 1975, “Hard Cases”, Harvard Law Review, 88(6): 1057–1109. doi:10.2307/1340249

  • Eigen, Zev J., 2012, “When and Why Individuals Obey Contracts: Experimental Evidence of Consent, Compliance, Promise, and Performance”, The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41(1): 67–93. doi:10.1086/664688

  • Edlin, Aaron S., 1996, “Cadillac Contracts and Up-Front Payments: Efficient Investment Under Expectation Damages”, 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 12(1): 98–118. doi:10.1093/oxfordjournals.jleo.a023363

  • Edlin, Aaron and Alan Schwartz, 2003, “Optimal Penalties in Contracts”, Chicago-Kent Law Review, 78(1): 33–54. [Edlin and Schwartze 2003 available online]

  • Enoch, David, 2017, “Hypothetical Consent and the Value(s) of Autonomy”, Ethics, 128(1): 6–36. doi:10.1086/692939

  • Farnsworth, E. Allan, 1967, “‘Meaning’ in the Law of Contracts”, The Yale Law Journal, 76(5): 939–965. doi:10.2307/794951

  • Finnis, John, 1980, Natural Law and Natural Right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Fischer, John Martin and Mark Ravizza, 1998, Responsibility and Control: A Theory of Moral Responsibil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CBO9780511814594

  • Frankfurt, Harry, 1973 [1988], “Coercion and Moral Responsibility”, in Essays on Freedom of Action, Ted Honderich (ed.),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65–86. Reprinted in his The Importance of What We Care About,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26–46.

  • Fried, Barbara, 1995, “Wilt Chamberlain Revisited: Nozick’s ‘Justice in Transfer’ and the Problem of Market-Based Distribution”, Philosophy & Public Affairs, 24(3): 226–245. doi:10.1111/j.1088-4963.1995.tb00030.x

  • Fried, Charles, 1981, Contract as Promise: A Theory of Contractual Obliga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 2014, “The Ambitions of Contract as Promise”, in Klass, Letsas, and Saprai 2014: 17–41.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8713012.003.0002

  • Friedmann, Daniel, 1989, “The Efficient Breach Fallacy”, The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18(1): 1–24. doi:10.1086/468138

  • Fuller, Lon L. and William R. Perdue, 1936, “The Reliance Interest in Contract Damages: 1”, The Yale Law Journal, 46(1): 52–96. doi:10.2307/791632 [Fuller and Perdue 1936 available online]

  • Gauthier, David, 1986, Morals by Agreemen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Gilmore, Grant, 1974, The Death of Contract, Columbus, OH: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

  • Gneezy, Uri and Aldo Rustichini, 2000, “A Fine Is a Price”, The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29(1): 1–17. doi:10.1086/468061

  • Goetz, Charles J. and Robert E. Scott, 1980, “Enforcing Promises: An Examination of the Basis of Contract”, The Yale Law Journal, 89(7): 1261–1322. doi:10.2307/795967

  • Gordley, James, 1991, The Philosophical Origins of Modern Contract Doctrin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Grice, H.P., 1989, Studies in the Way of Word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Harman, Gilbert, 1976, “Practical Reasoning”, The Review of Metaphysics, 29(3): 431–463. Reprinted in Mele 1997: 149–177.

  • Hill, Thomas E., Jr, 1991, Autonomy and Self-Respect,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CBO9780511609237

  • Hillman, Robert A., 1998, The Richness of Contract Law: An Analysis and Critique of Contemporary Theories of Contract Law, Boston: Kluwer Academic.

  • –––, 2014, “The Future of Fault in Contract Law”, Duquesne Law Review, 52(2): 278–302.

  • Holmes, Oliver Wendell, 1881 [1991], The Common Law,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 Reprinted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1991.

  • Hume, David, 1739 [1978], 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 London: John Noon. Reprint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 Hurd, Heidi M., 1996, “The Moral Magic of Consent”, Legal Theory, 2(2): 121–146. doi:10.1017/S1352325200000434

  • Johnston, Jason Scott, 1999, “Communication and Courtship: Cheap Talk Economics and the Law of Contract Formation”, Virginia Law Review, 85(3): 385–501. doi:10.2307/1073700

  • Kant, Immanuel, 1797 [1996], Die Metaphysik der Sitten, Königsburg. Translated as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Mary Gregor (trans./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Kaplow, Louis and Steven Shavell, 1994, “Why the Legal System Is Less Efficient than the Income Tax in Redistributing Income”, The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23(2): 667–681. doi:10.1086/467941

  • Kar, Robin Bradley and Margaret Jane Radin, 2019, “Pseudo-Contract and Shared Meaning Analysis”, Harvard Law Review, 132(4): 1135–1219.

  • Katz, Avery, 1996, “When Should an Offer Stick? The Economics of Promissory Estoppel in Preliminary Negotiations”, The Yale Law Journal, 105(5): 1249–1309. doi:10.2307/797176

  • Kennedy, Duncan, 1982, “Distributive and Paternalist Motives in Contract and Tort Law,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ompulsory Terms and Unequal Bargaining Power”, Maryland Law Review, 41(4): 563–658.

  • Klass, Gregory, 2008, “Three Pictures of Contracts”, New York University Law Review, 83(6): 1726–1783.

  • Klass, Gregory, George Letsas, and Prince Saprai (eds.), 2014,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Contract Law,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8713012.001.0001

  • Kreitner, Roy, 2012, “On the New Pluralism in Contract Theory”, Suffolk University Law Review, 45(3): 915–933.

  • Kronman, Anthony T., 1978, “Mistake, Disclosure, Information, and the Law of Contracts”, The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7(1): 1–34. doi:10.1086/467583

  • –––, 1980, “Contract Law and Distributive Justice”, The Yale Law Journal, 89(3): 472–511. doi:10.2307/795892

  • Lamont, Julian, 1994, “The Concept of Desert in Distributive Justice”,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44(174): 45–64. doi:10.2307/2220146

  • Leib, Ethan J., 2005, “On Collaboration, Organizations, and Conciliation in the General Theory of Contract”, Quinnipiac Law Review, 24(1): 1–23.

  • Liscow, Zachary, 2018, “Is Efficiency Biased?”,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Review, 85(7): 1649–1718.

  • Lucy, William, 2007, The Philosophy of Private Law (Clarendon law seri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8700685.001.0001

  • Macaulay, Stewart, 1963, “Non-Contractual Relations in Business: A Preliminary Stud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8(1): 55–67. doi:10.2307/2090458

  • Macneil, Ian R., 1974, “The Many Futures of Contracts”, Southern California Law Review, 47(3): 691–816.

  • –––, 1980, The New Social Contract,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 –––, 1986, “Exchange Revisited: Individual Utility and Social Solidarity”, Ethics, 96(3): 567–593. doi:10.1086/292776

  • Markovits, Daniel, 2004, “Contract and Collaboration”, The Yale Law Journal, 113(7): 1417–1518. doi:10.2307/4135772 [Markovits 2004a available online].

  • –––, 2011, “Promise as an Arm’s Length Relation”, in Promises and Agreements: Philosophical Essays, Hanoch Sheinman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95–326.

  • –––, 2012, Contract Law and Legal Methods, New York, NY: Foundation Press.

  • –––, 2014, “Good Faith as Contract’s Core Value”, in Klass, Letsas, and Saprai 2014: 272–293.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8713012.003.0014

  • Markovits, Daniel and Alan Schwartz, 2011, “The Myth of Efficient Breach: New Defenses of the Expectation Interest”, Virginia Law Review, 97(8): 1939–2008. [Markovits and Schwartz 2011 available online]

  • –––, 2012a, “The Expectation Remedy Revisited”, Virginia Law Review, 98(5): 1093–1107. [Markovits and Schwartz 2012a available online].

  • –––, 2012b, “The Expectation Remedy and the Promissory Basis of Contract”, Suffolk Law Review, 45(3): 799–825. [Markovits and Schwartz 2012b available online].

  • Marx, Karl, 1867–1894, Das Kapital. Kritik der politischen Ökonomie, Hamburg: Otto Meisner.

  • McGregor, Joan, 1988, “Bargaining Advantages and Coercion in the Market”:, Philosophy Research Archives, 14: 23–50. doi:10.5840/pra1988/1989147

  • Mele, Alfred R. (ed.), 1997, The Philosophy of Ac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Mill, John Stuart, 1859, On Liberty, London: John W. Parker & son. [Mill 1859 available online]

  • Miller, David, 1976, Social Justic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 1999, Principles of Social Justic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Miller, Franklin and Alan Wertheimer, 2010, The Ethics of Consent: Theory and Practi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5335149.001.0001

  • Milne, Heather, 1986, “Desert, Effort and Equality”, Journal of Applied Philosophy, 3(2): 235–243. doi:10.1111/j.1468-5930.1986.tb00423.x

  • Mullen, Stephanie, 2016, “Damages for Breach of Contract: Quantifying the Lost Consumer Surplus”, Oxford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36(1): 83–109. doi:10.1093/ojls/gqv018

  • Murphy, Liam B., 1998, “Institutions and the Demands of Justice”, Philosophy & Public Affairs, 27(4): 251–291. doi:10.1111/j.1088-4963.1998.tb00071.x

  • –––, 2014, “The Practice of Promise and Contract”, in. Klass, Letsas, and Saprai 2014: 151–170.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8713012.003.0009

  • Nagel, Thomas, 1991, Equality and Partiali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0195098390.001.0001

  • Nozick, Robert, 1969, “Coercion”, in Philosophy, Science, and Method: Essays in Honor of Ernest Nagel, Sidney Morgenbesser, Patrick Suppes, and Morton White (eds),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440–472.

  • –––, 1974, Anarchy, State, and Utopia, New York: Basic books.

  • O’Neill, Onora, 1991, “Which Are the Offers You Can’t Refuse?”, in Violence, Terrorism, and Justice, Raymond Gillespie Frey and Christopher W. Morris (ed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70–195. doi:10.1017/CBO9780511625039.008

  • Owens, David, 2006, “A Simple Theory of Promising”, Philosophical Review, 115(1): 51–77.

  • –––, 2012, Shaping the Normative Landscap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691500.001.0001

  • Pettit, Philip, 1996, “Freedom as Antipower”, Ethics, 106(3): 576–604. doi:10.1086/233648

  • Posner, Eric A., 2003, “Economic Analysis of Contract Law after Three Decades: Success or Failure?”, The Yale Law Journal, 112(4): 829–880. doi:10.2307/3657491

  • Radbruch, Gustav, 1932, Rechtsphilosophie, third edition, Leipzig: Quelle und Meyer. Reprinted in Arthur Kaufmann (ed.), Gustav Radbruch: Gesamtausgabe, Band 2: Rechtsphilosophie II, Heidelberg: Müller, 1993, 205–450; translated as Legal Philosophy, Wilk, Kurt (trans.), in The Legal Philosophies of Lask, Radbruch, and Dabin (20th Century Legal Philosophy Series 4),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0 (translation available at doi:10.4159/harvard.9780674493025).

  • Rawls, John, 1971, A Theory of Justice, Cambridge, MA: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5, Political Liberalis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 Rakoff, Todd D., 1983, “Contracts of Adhesion: An Essay in Reconstruction”, Harvard Law Review, 96(6): 1173–1284. doi:10.2307/1341009

  • –––, 2016, “The Five Justices of Contract Law”, Wisconsin Law Review, 2016(4): 733–796.

  • Radin, Margaret Jane, 1987, “Market-Inalienability”, Harvard Law Review, 100(8): 1849–1937. doi:10.2307/1341192

  • –––, 2007, “Boilerplate Today: The Rise of Modularity and the Waning of Consent”, in Boilerplate: The Foundation of Market Contracts, Omri Ben-Shahar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89–199. doi:10.1017/CBO9780511611179.018

  • –––, 2014, Boilerplate: The Fine Print, Vanishing Rights, and the Rule of Law,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Raz, Joseph, 1977, “Promises and Obligations”, in Law, Morality, and Society, P.M.S. Hacker and Joseph. Raz (ed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210–228.

  • –––, 1982, “Promises in Morality and Law”, Harvard Law Review, 95(4): 916–937. doi:10.2307/1340782

  • –––, 2014, “Is There a Reason to Keep a Promise?” in Klass, Letsas, and Saprai 2014: 58–77.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8713012.003.0004

  • Reiman, Jeffrey, 1983, “The Labor Theory of the Difference Principle”, Philosophy & Public Affairs, 12(2): 133–159.

  • Riley, C. A., 2000, “Designing Default Rules in Contract Law: Consent, Conventionalism, and Efficiency”, Oxford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20(3): 367–390. doi:10.1093/ojls/20.3.367

  • Riley, Jonathan, 1989, “Justice Under Capitalism”, in Markets and Justice, John W. Chapman and J. Roland Pennock (eds.),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22–162.

  • Rosen, Gideon, 2011, “Textualism, Intentionalism, and the Law of the Contract”, in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Language in the Law, André Marmor and Scott Soames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30–164.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572380.003.0007

  • Sadurski, Wojciech, 1985, Giving Desert its Due. Social Justice and Legal Theory, Dordrecht: D. Reidel.

  • Scanlon, T.M., 1998, What We Owe to Each Other,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1, “Promises and Contracts”, in The Theory of Contract Law: New Essays, Peter Benson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86–117. doi:10.1017/CBO9780511570834.004

  • –––, 2018, Why Does Inequality Matte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oso/9780198812692.001.0001

  • Schwartz, Alan, 1979, “The Case for Specific Performance”, The Yale Law Journal, 89(2): 271–306. doi:10.2307/795838

  • Schwartz, Alan and Robert Scott, 2003, “Contract Theory and the Limits of Contract Law”, Yale Law Journal, 113: 541–619.

  • –––, 2007, “Precontractual Liability and Preliminary Agreements,” The Harvard Law Review, 120(3): 661–707.

  • Shavell, Steven, 1980, “Damage Measures for Breach of Contract”, The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11(2): 466–490. doi:10.2307/3003374

  • Sher, George, 1979, “Effort, Ability and Personal Desert”, Philosophy & Public Affairs, 8(4): 361–376.

  • Shiffrin, Seana Valentine, 2007, “The Divergence of Contract and Promise”, Harvard Law Review, 120(3): 708–753.

  • Slote, Michael A., 1973, “Desert, Consent and Justice”,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 2(4): 323–47.

  • Sterba, James, 1974, “Justice as Desert”, Social Theory and Practice, 3(1): 101–116. doi:10.5840/soctheorpract19743113

  • –––, 1986, “Recent Work on Alternative Conceptions of Justic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23(1): 1–22.

  • Van Parijs, Philippe, 1996, “Free Riding Versus Rent Sharing”, in Ethics, Rationality and Economic Behaviour, Francesca Farina, Frank Hahn, and Stefano Vanucci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59–91.

  • van der Vossen, Bas, 2020, “As Good As ‘Enough and As Good’”,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71(1): 183–203. doi:10.1093/pq/pqaa025

  • Waldron, Jeremy, 1996, “Kant’s Legal Positivism”, Harvard Law Review, 109(7): 1535–1566. doi:10.2307/1342024

  • Watson, Gary, 1996, “Two Faces of Responsibility”, Philosophical Topics, 24(2): 227–248.

  • Wertheimer, Alan, 1987, Coercio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Wigmore, John H., 1923, A Treatise on the Anglo-American System of Evidence in Trials at Common Law, Boston: Little, Brown. J.H. Chadbourn rev. 1979.

  • Williams, Bernard, 1985, Ethics and the Limits of Philosoph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Yaffe, Gideon, 2007, “Indoctrination, Coercion, and Freedom of Will”, Philosophy &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67(2): 335–356.

  • Zimmerman, David, 1981, “Coercive Wage Offers”, Philosophy & Public Affairs, 10(2): 121–145.

  • Zamir, Eyal and Ian Ayres, 2020, “A Theory of Mandatory Rules: Typology, Policy, and Design”, Texas Law Review, 99(2): 283–340.

[R2]

Restatement (Second) of Contracts, 1981.

Restatement (Second) of Torts, 1977.

[UCC]

Uniform Commercial Code, 2003.

Cases

  • Alcoa v. Essex, 499 F. Supp. 53 (W.D. Pa. 1980).

  • Bailey v. West, 249 A.2d 414 (R.I. 1969).

  • Business Men’s Assur. Ass’n v. R., 17 F.2d 4 (8th Cir. 1927).

  • CBS, Inc. v. Ziff-Davis Publishing Co., 553 N.E. 2d 997 (N.Y. 1990).

  • Corthell v. Summit Thread Co., 171 A. 254 (Me. 1933).

  • Frigaliment Importing v. B.N.S., 190 F. Supp. 116 (S.D.N.Y. 1960).

  • Hadley v. Baxendale, 156 Eng. Rep. 145 (Court of Exchequer, 1854).

  • Hochster v. De La Tour, 2 Ellis & Bl. 678 (1853).

  • Hoffman v. Red Owl Stores, Inc., 133 N.W.2d 267 (Wis. 1965).

  • Hotchkiss v. National City Bank, 200 F. 287, (S.D.N.Y. 1911).

  • In re Carter’s Claim, 134 A.2d 908 (Pa. 1957).

  • In re Soper’s Estate, 264 N.W. 427 (Minn. 1935).

  • Jones v. Star Credit Corp., 298 N.Y.S.2d 264 (1969).

  • Lucy v. Zehmer, 84 S.E.2d 516 (Va. 1954).

  • Lake River v. Carborundum, 769 F.2d 1284 (7th Cir. 1985).

  • Metropolitan Coal Co. v. Howard, 155 F.2d 780 (2d Cir.1946).

  • Mkt. St. Assocs. Ltd. P’ship v. Frey, 941 F.2d 588 (7th Cir. 1991).

  • N. Ind. Pub. Serv. Co. v. Carbon County Coal, 799 F.2d 265 (7th Cir. 1986).

  • Patterson v. Walker–Thomas Furniture Co., Inc., 277 A.2d 111 (District of Columbia Court of Appeals, 1971).

  • Pacific Gas & Electric Co. v. G.W. Thomas Drayage & Rigging Co., 69 Cal.2d 33 (1968).

  • Paradine v. Jane, 82 Eng. Rep. 897 (1647).

  • Raffles v. Wichelhaus, 159 Eng. Rep. 375 (1864).

  • Sullivan v. O’Connor, 296 N.E.2d 183 (Mass. 1972).

  • Trident Center v. Connecticut General Life Ins. Co., 847 F.2d 564, (9th Cir., 1988).

  • V.S.H. v. Texaco, 1985, 757 F.2d 411 (1st Cir. 1985).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ambiguity | coercion | economics: philosophy of | intention | justice: distributive | legal philosophy: economic analysis of law | obligations: special | original position | promises | torts, theories of the common law of

Copyright © 2021 by Daniel Markovits <daniel.markovits@yale.edu> Emad Atiq <eatiq@cornell.edu>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