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主义 animalism (Stephan Blatti)

首次发表于 2014 年 4 月 7 日星期一;实质性修订于 2019 年 7 月 15 日星期一

在“个人身份”下提出的问题中,有以下几个:“我们是什么?”(基本性质问题)和“在什么条件下我们能够持续存在?”(持续性问题)。在对这些问题的主导性新洛克式方法进行反驳时,被称为动物主义的观点回答说,我们每个人都是智人物种的有机体,我们持续存在的条件是动物的条件。除了描述动物主义及其竞争对手的内容和历史背景外,本文还探讨了关于我们的本质和持续性的这种有争议的解释的一些论证和反对意见。


1. 阐述动物主义

尽管动物主义具有亚里士多德的传统,但它是个人身份辩论中的一个相对新的观点。虽然早期的观点可以在 Wiggins(1980)和 Wollheim(1984)的作品中找到,但最早将这种观点引入当代个人身份辩论的主要责任人包括 Ayers(1991),Carter(1989,1999),Olson(1997),Snowdon(1990,1991,1995)和 van Inwagen(1990)。尽管其支持者似乎仍然是少数派,但动物主义后来吸引了其他支持者,包括 Bailey(2016,2017),Blatti(2012),DeGrazia(2005),Hacker(2007),Hershenov(2005a),D. Mackie(1999a,b),Merricks(2001)和 Wiggins(2001)。著名的批评者包括 Baker(2000,2016),Johnston(2007,2016),McMahan(2002),Noonan(1998,1989 [2019]),Parfit(2012)和 S. Shoemaker(1999,2011,2016),等等。

“动物主义”这个名称由斯诺登(1991: 109)赋予,并被广泛采用。这个观点有时也被称为“有机体观点”(例如,廖 2006 年),“生物标准”(例如,D. Shoemaker 2009 年)或“生物方法”(例如,Olson 1997 年)。

1.1 我们的基本本质

动物主义的标志性主张涉及我们的基本形而上学本质:我们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简单的还是复合的;实体、属性、过程还是事件;有机的还是无机的;等等。在这个背景下,动物主义者简单地断言:

(1′)

我们是动物。

尽管它很简单,(1′)很容易被误解(有关讨论,请参见 D. Mackie 1999b: 230–33; Olson 2003: 318–21; 和 Snowdon 2014: ch. 1)。根据预期的阅读,'我们'指的是像你和我这样的人类个体。然而,(1′)不应被理解为所有人都是动物。它保留了既非动物人(例如机器人、天使、外星人、神灵),也非人类的动物(例如植物人、人类胎儿)的可能性。'是'反映了数值身份的'是'。因此,动物主义并不是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由特定的有机体“构成”的观点,就像有时候会说雕像与其重叠的物质块不是同一物体一样(见第 2.3 节)。(1′)也不应被理解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动物身体,就好像你是一回事,你的动物身体是另一回事一样。最后,'动物'指的是生物有机体——智人物种的成员。虽然在关于动物主义的辩论中,双方的参与者倾向于将这些术语互换使用,但一些著名的批评家区分'动物'和'有机体',并否认这些术语共指(例如 Johnston 2007: 55–56, S. Shoemaker 2011: 353)。

以逻辑符号和个体化的方式表达,(1′)有时以以下形式呈现:

(1″)

□(∀x)(x 是一个人类→x 是一个动物)。

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于任何物体 x,如果 x 是一个人类个体,那么 x 就是一个动物,即人类个体是动物。虽然(1')和(1'')都存在问题(参见 Johansson 2007 和 Toner 2011),但很明显它们并不暗示什么。根据我们最基本本质的动物主义解释,我们不是非物质的灵魂或自我(笛卡尔;福斯特 1991);

  • 也不是物质身体(汤姆森 1997;威廉姆斯 1957);

  • material bodies (Thomson 1997; Williams 1957);

  • 身心复合体(Swinburne 1984);

  • 心理状态的束缚(Hume; Rovane 1998; S. Campbell 2006);

  • 物质简单体(Chisholm 1978 [1989]; Lowe 1996, 2001);

  • 大脑的部分(Puccetti 1973; McMahan 2002);

  • 由动物物质构成但与动物不完全相同的人(S. Shoemaker 1999; Baker 2000; Johnston 2007); 或者

  • 什么都不是(Unger 1979a,b; cf. Unger 1990)。

话虽如此,本条目主要关注动物主义的积极主张,而不是对其竞争观点的批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 Olson 2007 和 Snowdon 2014,这两本书不仅提供了对(1)的合格辩护,还提出了对前述替代观点的一系列批评——这些批评,即使不是出于对(1)的接受,也至少与其真实性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动物主义有时会稍微以不同的方式表述:

(1‴)

我们本质上是动物。

在这种解释下,动物主义是一种观点,即我们除了作为动物之外,无法存在。实际上,有人声称,对(1')的承诺不足以使任何人成为动物主义者,而这个标签应该仅保留给那些同时承诺(1')和(1‴)的人(Belshaw 2011: 401; cf. Olson 2007: 26–27, Snowdon 1990)。然而,对这一点的坚持可能是无害的,因为大多数哲学家都接受所有动物(包括人类和其他动物)本质上都是动物,这种情况下,(1‴)立即从(1')中得出。

(1)

除非另有说明,在接下来的内容中,“(1)”将被视为指称(1')、(1")和(在所有动物本质上都是动物的假设下)(1‴)的模棱两可的引用。

1.2 我们的坚持

虽然与动物主义最直接相关的是关于我们基本本质的主张,但动物主义也包含了关于我们坚持的观点。以最一般的形式陈述,这个观点断言如下:

(2)

对于一个过去或未来的存在与现在存在的人类个体完全相同,其必要和充分的满足条件正是对于一个过去或未来的存在与现在存在的动物完全相同的满足条件。

所有动物主义者都认同(2),就目前而言。但它并没有走得很远。关于(人类)动物连续性的条件到底是什么?虽然动物主义者大多数都达成了一致,但在回答这个问题上,两派动物主义思想之间存在着微妙而很少被承认的分歧。

根据第一派的观点,保持生命既是人类动物持续存在的必要条件,也是充分条件。因此,人类动物的持续存在就在于那些构成生物生命的过程的延续。正如奥尔森所说,“一个人只有在纯粹的动物功能——新陈代谢、呼吸和血液循环等——继续进行时才能存活”(1997 年:16)。根据这种观点,动物的生命被理解为一个自组织的生物事件,它维持着有机体的复杂内部结构。有机体由物质构成,这些物质本身是不稳定的,因此必须不断修复和更新,否则有机体就会死亡,其遗体就会腐烂。有机体必须不断吸收新的粒子,重新配置和同化它们到其生命组织中,并排除那些对它来说不再有用的物质。有机体的生命使其能够在不断的物质周转中持续存在并保持其特征结构。(奥尔森 2007 年:28)

a self-organizing biological event that maintains the organism’s complex internal structure. The materials that organisms are made up of are intrinsically unstable and must therefore be constantly repaired and renewed, or else the organism dies and its remains decay. An organism must constantly take in new particles, reconfigure and assimilate them into its living fabric, and expel those that are no longer useful to it. An organism’s life enables it to persist and retain its characteristic structure despite constant material turnover. (Olson 2007: 28)

这个对于持续性问题的第一个动物主义回答可以概括如下:

(2a)

给定一个存在于某一时刻 t1 的人类动物 x,以及一个存在于稍后时刻 t2 的某物 y,当且仅当 y 继续 x 先前经历的生命过程时,y 与 x 是相同的。

一旦(2a)与对基本本质问题的动物主义回答(1)相结合,我们就得到了一个可以称之为“有机动物主义”的观点。这一观点的著名支持者包括奥尔森和范因瓦根(1990 年)。当然,根据有机主义观点,死亡将构成我们存在的终结。无论我们死后还剩下什么,我们每个人在死亡时都将停止存在。实际上,严格来说,在这种观点上,不存在所谓的死动物(或者也许——如果“死”是一个像“假”的非属性形容词——那么“死动物”不是动物)。

第二个动物主义阵营的人否认活着是人类动物持续存在的必要条件。在他们看来,人类动物(像所有有机体一样)是一个功能有序的物理对象,其归属于特定物种是由其起源和结构决定的。只有当它变得如此可怕以至于破坏了这种结构,有机体的死亡才会导致其不存在。正如大卫·麦基所说,“只要 [我们] 的组成部分的这种组织保持足够完整”(1999b: 237),我们就会持续存在。

但是,对动物身体的功能组织的关注既不能完全忽视有机主义强调的生命过程的重要性,也不能肯定传统的身体持续标准。相反,在这种观点上,人类动物的

生命既是其起源的结果或不可分割的功能,也是其存在的任何时刻的结构和部分的持续解释。生命对于事物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不可想象它(这个事物)会作为一个非生命的事物而存在。(Ayers 1991: vol. 2: 224)

“但是”,艾尔斯继续说道,“这并不意味着当它死亡时,事物本身将停止存在:仅仅是说对事物的存在和结构的解释将会涉及一个已经结束的生命”(同上)。

与有机主义者相反,这些动物主义者对持续性问题的回答如下:

生物有机体的持续性取决于它们保留(足够的)部分组织的组织,这是它们自然生物发育的产物,并使它们适合生活,同时又不说生命本身是必要的。(D. Mackie 1999b: 236)

简而言之:

(2b)

给定一个人类动物 x,在某一时刻 t1 存在,并且在稍后的时刻 t2 存在的某物 y,当且仅当 y 保留了 x 先前展示的足够程度的生命适应结构的组成部分时,y 与 x 是相同的。

以后,“肉体动物主义”将指代(1)和(2b)的结合。除了 Ayers 和 Mackie 之外,著名的肉体主义者还包括 Carter(1989 年,1999 年)和 Feldman(1992 年)。

值得强调的是,肉体主义者和有机主义者之间的争论不仅仅是言辞上的,有时所提出的语言证据(例如,D. Mackie 1999b 提出的)虽然相关,但不太可能解决争议的问题。肉体主义者和有机主义者对动物连续性条件的概念的争论反映了对(人类)动物本质的实质性(尚未充分探索的)分歧。(它们本质上是活着的吗?生命本身应该如何理解?)此外,虽然关于某物是否可以既是动物又是死的问题说明了肉体主义者和有机主义者之间的争论,但这并不是该争论显现的唯一背景。在考虑未出生的人类胎儿、悬挂动画中的人类动物等情况时,同样可以说明这一争论。

2. 洛克的遗产

在他关于约翰·洛克的权威性两卷评论的末尾,艾尔斯写道,尽管我们的动机,事实上,我们的一般哲学理论发生了转变...但是关于个人身份的辩论自 17 世纪和 18 世纪的创新以来几乎没有进展。(1991 年:第 2 卷:281 页)

for all the transformation of our motives, indeed, of our general philosophical theory … the debate on personal identity has hardly moved on since the innovations of the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ies. (1991: vol. 2: 281)

以类似的精神,S. Shoemaker 最近改编了怀特海德的著名言论,观察到“关于个人身份的主题的历史一直是洛克的脚注系列”(2008 年:313)。毫无疑问,没有哪个关于个人身份的讨论比洛克在他的《人类理解论》第二版中添加的“关于同一性和多样性”的章节对当前的辩论产生更大的影响(以下,对洛克的所有文本引用均指此作品,洛克 1689 年 [1975 年])。同样不可否认的是,这些页面对动物主义作为对洛克个人身份方法的替代方案的出现产生了影响。无论动物主义在我们世俗的、达尔文后的氛围中看起来有多么直观的吸引力,在洛克的作品之后,动物主义的虚假性早已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2.1 洛克的人类/个人区分

从动物主义的角度来看,洛克著名讨论的最重要方面是他对人类动物(“人”)和个人之间的鲜明区别。与物质的团块不同——它仅仅包括“粒子的凝聚……以任何方式结合”(II.xxvii.4)——一个生物体(例如,橡树、马、人类动物)是一个结构复杂的物质对象,其功能组织有利于持续的生命。相比之下,一个人是一个“思考的智能存在,具有理性和反思能力,并且可以将自己视为自己,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是同一个思考的东西;它通过思考是无法分离的意识来实现这一点”(II.xxvii.9)。

通过将“人”与其他生物分类,然后在生物和人之间划清界限,洛克承认他正在分离传统观念中的“人”作为理性的一方面,以及动物的另一方面。针对这种传统理解,他引入了一个涉及理性鹦鹉的思想实验(II.xxvii.8)。我们不愿意将这只鹦鹉称为“人”,仅仅因为它是一只具有语言和理性的动物,这说明并非所有理性动物都是人。也不是所有人都是理性动物:“无论是谁,如果看到一个与自己相同形状和构造的生物,即使它的一生中没有比猫或鹦鹉更多的理性,也会称它为人”(同上)。人/个体的区别一旦与论文中的一个关键洞察力相结合,即分类概念(例如,人类动物,人)通常(尽管不总是)与不同的身份标准相关联,就会产生影响。正如他在首次提出这一洞察力的章节标题中所说的那样,“身份”适合于“思想”:“与 [一个] 名称相关的思想,身份就应该是这样的”(II.xxvii.7)。洛克对这一原则的重要性非常清楚;他警告说,“如果稍微更加注意到这一点”,它“可能会防止很多关于这个问题的混乱……尤其是关于个人身份的混乱”(同上)。事实上,正是关于分类概念和身份标准的关联的这一洞察力,鼓励洛克认为人类动物和人是由不同的身份标准统治的。当一个人“考虑‘人’代表什么”时,洛克认为,它的持续性在于“理性存在的相同”。 他解释道:“只要这种意识能够延伸到任何过去的行动或思想,那么这个人的身份就能够延伸到那个程度”(II.xxvii.9)。

洛克(Locke)对人类/个人区分背后的动力是 17 世纪和 18 世纪神学家和哲学家之间关于复活的形而上学辩论。他们的挑战是解释圣经预言,即死者将在审判日复活。但到底是什么被复活了呢?与生物体相关的物理粒子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与生物体相关的粒子组合在每一刻都在变化,并且在生物体的一生中可能完全更替(也许多次)。此外,由于分解和/或被其他生物体消耗,生物体死亡时与之相关的粒子将被广泛分散。仅凭这些事实,每个个体的复活涉及重建该个体以前的“身体”是不太可能,甚至是不可能的。人类/个人区分为洛克提供了解决这个问题的资源,因为在他的观点中,某物之所以是人,不是因为它所依托的物质或非物质实体,这是洛克坚定不移的不可知问题,尽管他倾向于认为基础实体是非物质的(II.xxvii.25),而是因为它所具备的心理能力,即自我意识和理性。一个人的存在“只要”这些能力的行使“达到”(II.xxvii.9):“因为相同的意识被保留,无论是在相同的还是不同的物质中,个人身份都得以保留”(II.xxvii.13)。因此,洛克可以明确地断言,即使一个人来到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前任何与其相关的身体的身体中,仍然可以复活(II.xxvii.15)。

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背景下,洛克引入了著名的思想实验,涉及到王子和鞋匠,不是作为需要解释的难题,而是作为一个表面上合理的案例,证明了人类/个人的区别(从而证明了他对复活问题的解决方案)。如果“王子的灵魂,带着王子过去生活的意识,一旦离开自己的灵魂,进入并控制一个被自己的灵魂抛弃的鞋匠的身体”,洛克告诫读者,“每个人都能看出,他将成为与王子相同的人,只对王子的行为负责:但谁会说他是同一个人?”(II.xxvii.15,强调添加)。这个思想实验常被认为支持个人身份的心理标准。这样一个标准的具体形式一直是洛克时代和以后的争议焦点。有时候人们说洛克本人(可能是错误的)主张记忆标准,即如果一个人 x 在某个时间 t1 存在,而另一个人 y 在稍后的时间 t2 存在,那么只有当 y 记得 x 的经历时,y 才与 x 相同。无论洛克是否持有这个观点,总的来说,个人身份的心理标准主张,某种心理关系(即涉及记忆、特征和倾向、信仰、欲望、理性等的关系)对于我们每个人在时间上的持续是必要和/或充分的。

人类/个人区分的另一个重要维度在这个例子中也得到了体现,即人作为道德问责的场所。根据洛克的观点,人之所以不仅能够在时间上持续存在,而且还对自己在其他时间所犯的行为负有谨慎关注和道德上的责任,是因为他们具备自我意识和理性的能力。根据洛克的观点,一个人只应该因为她能够记得自己曾经犯下的行为而受到惩罚(II.xxvii.20)。这不仅适用于审判日执行的神圣法律,当时“所有人的心灵的秘密都将被揭示”,并且对我们一生中进行的善恶行为进行奖惩(II.xxvii.26),而且在日常的法律和道德事务中也是如此。因此,“人”作为“一个法庭术语,适用于行为及其价值”(同上),并且在“个人身份中,所有奖励和惩罚的权利和正义都得到了确立”(II.xxvii.18)。

在讨论人性的这些规范方面时,洛克提出并回答了一个明显的异议,这种方式预示了当代辩论的某些紧张关系。他说:“假设”,

“假设我完全失去了一些我生活的部分的记忆,无法再找回它们,以至于也许我再也不会意识到它们;但我不是那个曾经做过那些行为、有过那些思想的同一个人吗,尽管我现在忘记了它们?”(II.xxvii.20)

洛克回答说,尽管它们通常同时指的是同一个人类动物和同一个人,但自指的人称代词可能是模棱两可的。因此,“我是否做了这样那样的事?”这个问题可能在“‘我’目前指的人是否做了这样那样的事?”和“‘我’目前指的人类动物是否做了这样那样的事?”之间存在歧义。在洛克的健忘症案例中,对于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而对于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我’这个词只适用于……人”(同上)。

洛克对这个案例的讨论有两个方面与当代讨论相关。首先,当然,是这样的观点:如果我无法回忆起自己做过这个或那个事情,那么对于这个行为负责的人不是我自己,即使负责这个行为的人与我现在所占据的人类动物是同一个人(参见约翰逊 2016 年,D.休梅克 2009 年,2016 年和索切利 2017a 年)。第二个方面是第一人称代词可以以一种跟随人类/人区别的方式模棱两可地指代(参见第 3.2 节)。

关于人类动物和人之间的历史区别,可以提出一系列解释性问题,其中一些问题可能对于参与动物主义及其竞争对手的当代辩论者来说是感兴趣的。例如,洛克的区别是否反映了概念上的差异还是本体论上的差异,这仍然是该时期历史学家之间的争议点(例如,博尔顿 1994 年;查佩尔 1989 年;蒂尔 1997 年和 1998 年)。但是,撇开这些学术问题不谈,洛克无可争议地认同并与当前辩论特别相关的洛克区别的特点包括以下内容:

  1. 我们对自我意识和理性的能力不是与我们作为人类动物相关联的,而是与我们作为人相关联的;

  2. 道德责任的所在不是人类动物,而是人;

  3. 只有在他们的心理状态以适当的方式相互关联时,人而不是人类动物才会持续存在;

  4. 在其一生中,人类动物可能与零个、一个或多个人重合,而不必是一个人类动物才能被一个人占据(例如,洛克的理性鹦鹉)。

2.2 动物主义和人类/人的区别

在这一点上应该强调的是,动物主义者并不否认人类动物和人之间存在区别。这部分是为什么有时将归因于动物主义者的(1)的表述“人是人类动物”是误导性的原因之一。事实上,洛克的讨论中有几个方面是动物主义者支持的。

例如,动物主义者经常将他们对持续性问题的回答与洛克的人类动物身份标准联系在一起(例如,Olson 2007: 28)。当然,由于有机动物主义者肯定并且身体动物主义者否定生命存在是我们持续性的必要条件,洛克不能同时成为两个阵营的盟友。至于 D. Mackie(1999b: 235–39),他将洛克归类为有机主义者。然而,来自《论人类理解》的足够多的段落表明情况并非如此(其中一些段落 Mackie 本人也承认,例如在 II.xxvii.4–5 中),更谨慎的结论可能是洛克在这个问题上要么不一致,要么只是矛盾不定。动物主义者对洛克关于人格的解释也持有同情态度,尽管对于人格的概念类型有不同的理解,这种替代性的理解使得动物主义者能够支持上述的要素(d)。

动物主义者所拒绝的是洛克声称“人”是一种分类概念的说法(例如,Snowdon 2014: ch. 3)。相反,大多数动物主义者坚持认为,“人”只是一个阶段性分类概念(或状态概念,参见 Hacker 2007,Olson 1997: ch. 2)。(他所称的“阶段性分类概念”这个概念是由 Wiggins [1967, 2001] 提出的。)与决定其实例持续条件的分类概念不同,阶段性分类概念是一个概念,其实例只在其存在的某个阶段临时属于该概念(例如,青少年)。例如,通过达到特定年龄,原本不是青少年的东西可以成为青少年而不会停止存在。同样,原本是青少年的东西可以停止成为青少年而不会停止存在。动物主义者说,人也是如此。他们声称,人性是一种在获得洛克所确定的心理能力(自我意识和理性)时开始,并在失去这些能力时结束的阶段。这样,成为一个人是关于某物能做什么,而不是某物是什么。在 Olson 的术语中,人是一种“功能性种类”,类似于运动器官(1997: 31–37)。运动器官是任何能够自行移动的东西,无论是花园里的蛞蝓还是弹道导弹。同样,Olson 争论(遵循洛克的观点),一个人是任何能够以某种方式思考的东西-任何“是理性的,…通常有意识并意识到自己在时间和空间中追踪路径的东西,…[并且] 对其行为负有道德责任”(1997: 32)。在这个观点中,除了人类动物之外,许多其他事物也可以成为人:天使、神、机器、动物、非物质灵魂、外星人等。对于人类动物来说,我们通常在受孕或出生时并不成为人,而是在两岁左右。虽然一个人类动物在不再成为人的同时可能会消失(例如,,如果她踩到一颗活雷,那么一个人类动物在他不再是一个人之后仍然继续存在也是可能的(例如,如果他陷入持续植物人状态)。

2.3 动物主义与新洛克主义

动物主义的主要竞争对手常常被认为是“新洛克主义”。这种辩论方式至少可以追溯到 Noonan(1998, 2001)和 D. Mackie(1999a)之间的一次重要交流。此外,第一本专门研究动物主义的专著对“心理学方法”进行了持续的攻击,而“当然,洛克是这种方法的“最著名的倡导者”(Olson 1997: 20)。而“动物主义与新洛克主义”的对立在当代讨论中仍然很常见(例如,S. Campbell 2001; Hershenov 2012; Johnston 2010; Robinson 2016; S. Shoemaker 2008)。

在某种程度上,以这种方式设置事物是相当无害的。被归类为“新洛克式”的观点都共同支持一种心理标准的个人身份认同(无论这个标准是否需要直接的心理联系或仅仅是心理连续的重叠链),而动物主义者普遍反对这种标准。但是,简单的“动物主义 vs 新洛克式主义”的二分法过于粗糙和排他,无法提供一个特别有信息量的当代辩论分类。例如,尽管所有动物主义者都抵制心理持续性标准,但有机动物主义和体性动物主义(第 1.2 节)之间的区别表明了这种抵制的来源存在显著差异。而且,正如上面给出的列表所示(第 1.1 节),动物主义对于基本性质问题的回答受到了各种观点的反对,其中并非所有观点都被正确归类为新洛克式主义。此外,正如我们将在接下来看到的,"新洛克式主义" 这个标签既模糊了新洛克式主义的不同变体,也忽略了对这些观点给出的不同理由。

虽然在当前的背景下,对动物主义的替代方案进行全面分类既不可行也不必要,但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是区分那些依赖于物质构成概念的新洛克式观点和那些不依赖于物质构成概念的观点。那些依赖于物质构成概念的观点,称之为“构成主义新洛克式主义”,如今被视为对动物主义的主要反对派。这种新洛克式主义的支持者(包括贝克、约翰斯顿和 S.舒马赫)认为我们每个人“是”一只动物,只是在某种意义上(根据某些人的观点)就像雕像“是”一块大理石一样,通过物质上的共存但又通过一个或多个模态、时间和/或关系属性进行区分。在这种观点上,我们是由人类动物非同一构成的人。

尽管普遍依赖于物质构成的概念,但动物主义的宪法主义新洛克式反对者之间存在重大差异。例如,根据 S. Shoemaker(1984)的观点,思维能力区分了你作为心智主体与构成你的人类动物。部分原因是因为它嵌入了他对心灵/身体问题的更广泛的功能主义回应,Shoemaker 对动物主义和动物思维的论证是复杂的(详见第 3.2 节进一步讨论)。但大致上,根据他的观点,动物由于无法在适当的条件下持续存在,所以无法思考。心理连续性对于任何具有思维能力的存在的持续性是足够的,而心理连续性对于(人类)动物的持续性来说是不足够的,所以动物不是思维存在。而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思维存在,所以我们不是动物。(有关 Shoemaker 在这个主题上最新思考的全面介绍,请参见他的 1999 年、2004 年、2008 年、2011 年、2016 年的著作。)

可能对宪法主义方法最详尽的阐述是由 Baker(2000 年、2002 年、2007 年)提出的。在她的观点中,区分我们作为人与构成我们的人类动物的特性是一种她称之为“第一人称视角”的自我意识(2000 年:第 3 章)。从这个视角,“人们将自己视为面对世界的个体,作为与其他一切不同的主体”;它使我们“能够将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状态视为自己的”(2000 年:60,4)。在她的观点中,人作为人必须具备他们的第一人称视角,并且只要他们的第一人称视角得到体现,他们就会“持续存在”(2016 年:51;参见 2000 年:132-141)。

在这个观点的核心是贝克最近所称的她的“关键区别”(2007 年:43;2016 年:53)。立宪主义者认为构成对象(例如大理石块)和被构成对象(例如雕像)可以共享一些属性。例如,雕像与构成它的大理石块共享其物理和美学属性;同样,贝克将声称,一个人与构成它的人类动物共享其物理和心理属性。但是,这些对象不能以相同的方式共享它们的所有属性,否则构成和被构成之间就没有区别。因此,贝克在对象实例化属性的两种方式之间进行了详尽且互斥的区分:派生或非派生。粗略地说,如果一个对象(x)构成另一个对象(y),并且两个对象都实例化某个属性(F),那么:

  1. x(构成对象)在事件中以非派生方式实例化 F,即使它不构成 y(被构成对象),它也会实例化 F;

  2. y 以非派生方式实例化 F,即如果 x 不构成 y,x 将无法实例化 F;并且

  3. y 在事件中以派生方式实例化 F,即使 x 不构成 y,它仍然会实例化 F。

例如,考虑一个巨型食人魔的大理石雕像。在这种情况下,(i)大理石块以非派生方式实例化了三米高的属性(因为即使它不构成雕像,它也会有三米高);(ii)雕像以非派生方式实例化了丑陋的属性(因为与之共存的大理石块如果不构成雕像,就不会丑陋);(iii)雕像以派生方式实例化了三米高的属性(因为即使大理石块不构成雕像,它也会有三米高)。(Baker 在她的 2000 年作品中对 Key Distinction 进行了更精确的阐述,详见第 46-58 页和 2007 年作品的第 166-69 页。许多评论家认为这种区别产生了更多的争议而不是启示;例如,参见 Hershenov 2009;Olson 2007 年的第 3 章;Zimmerman 2002 年;以及关于 Baker 2000 年的《心灵哲学指南》在线研讨会的贡献。)

贝克通过类比论证,就像对大理石雕像适用的那样,对人类个体也适用。在她看来,我们每个人都是动物,但(与动物主义者相反)只是派生的。贝克对基本本质问题的回答是,我们是人;我们每个人本质上和非派生地拥有第一人称视角。在普通发展过程中,人类动物逐渐发展出越来越复杂的心理能力(就像大理石在雕刻师凿刻时逐渐形成美学特征)。一旦这些能力包括第一人称视角,一个人就诞生了,而这个人是由人类动物构成的(2000 年:115-16;参见 2007 年:72-82)。由于如果动物没有构成人,它就不会有第一人称视角,所以它与人共享这个视角的方式与大理石与怪物雕像共享丑陋属性的方式相同,即派生地。

在贝克的观点中,第一人称视角是仅属于人的独特视角。她认为,没有这个视角,一个存在无法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来指称自己,因为这种能力要求一个人能够将自己既看作心理事件的主体,又看作体现这些事件主体的客体。因此,作为构成你的人类动物仅仅是间接地拥有第一人称视角,因此无法自我指称。然而,贝克并不声称构成人类动物的人缺乏认知和体验能力。她也不声称他们仅仅是间接地拥有这些能力。与许多“更高级”的非人类动物一样,人类动物是各种心理现象的主体,包括痛苦和快乐、信念和欲望。这些现象并不需要人那种“强大”或“健全”的第一人称视角,而只需要贝克所称的“弱”或“初级”的第一人称视角,大致上是从以自我为中心的角度体验世界的能力(2000 年:60-64)。就像雕像从大理石块继承了三米高的属性一样,人也仅仅是间接地拥有这些较低的心理能力,因为即使不构成人,人类动物也会拥有这些能力。

不与宪政主义联系的新洛克式对动物主义的抵抗是更加多样化的。在非宪政主义新洛克式主义类别中,一种主流观点通过将人与人类动物的适当部分(通常是大脑或其(空间或时间)部分之一)等同起来来否定动物主义。根据这种观点,人类动物只是由于作为一部分拥有思考大脑而具有思考能力。在这一观点的支持者中,包括 Puccetti(1973 年),Persson(1999 年),McMahan(2002 年),Hudson(2001 年)和最近的 Parfit(2012 年)。Hershenov(2005b,2016 年)和 Olson(2007 年:第 4 章)对这些观点提出了动物主义的回应。非宪政主义新洛克式主义者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思想实验(例如,Lewis 1976 年;Parfit 1984 年),这些实验似乎反对动物主义;例如,涉及传送和移植的思想实验。有关这些案例的讨论,请参见第 3.4 节。

3. 动物主义的论证和反对意见

特别是当孤立地引入时,动物主义,尤其是(1),可能会让人们觉得显然正确。在他对这一观点的长篇著作中,Snowdon 详细展示了动物主义如何“代表了我们自己的默认概念”(2014 年:106)。在一篇早期的文章中,他指出:

动物主义的核心主张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奇怪的主张。对于它的主张,用维特根斯坦的话来回应是很自然的:“我们只是在告诉谁?在什么场合?”(1995 年:72;维特根斯坦 1953 年:101e)

奥尔森回应了这种观点,写道我们确实似乎是动物。当你吃饭、睡觉或者说话时,一个人类动物在吃饭、睡觉或者说话。当你照镜子时,一只动物在向你望去。大多数普通人认为我们是动物。...与 [竞争的] 其他提议相比,我们是动物的想法看起来是纯粹的常识。(2007 年:23)

seem to be animals. When you eat or sleep or talk, a human animal eats, sleeps, or talks. When you look in the mirror, and animal looks back at you. Most ordinary people suppose that we are animals. … Compared with [competing] proposals, the idea that we are animals looks like plain common sense. (2007: 23)

但是常识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动物主义的一些竞争对手得到了其他同样直观的支持。除了常识之外,还有哪些论据可以支持动物主义呢?

3.1 思维动物论证

对于(1),标准论证有各种不同的称呼,如“思维动物论证”(Olson 1997, 2003),“思维过多反对意见”(S. Shoemaker 1999),“两个生命反对意见”(S. Campbell 2006)和“思维者过多问题”(Parfit 2012: 7)。它由 Snowdon(1990: 91),Carter(1988),McDowell(1997: 237)和 Ayers(1991,卷 2: 283)发展而来。之后,Olson(1997: 106–09,2003: 325–30,2007: 29–39)对其进行了深化和普及。以下是它的内容:

(P1)

目前坐在你椅子上的是一个人类动物。

(P2)

坐在你椅子上的人类动物正在思考。

(P3)

你就是坐在椅子上的思维存在。

(C)

因此,坐在你椅子上的人类动物就是你自己。

虽然(P1),(P2)和(P3)都不是无可争辩的,也没有一个容易被质疑。除非出于深远的形而上学原因(例如,对唯心主义的先验承诺),很少有人会否认动物的存在,也不会否认一个完美的智人物种个体目前坐在你的椅子上。因此,(P1)不容易被拒绝。

此外,关于(P2),既然否认人类动物思考而接受海豚和豪猪思考是奇怪的(至少可以这么说),而且我们可以假设你椅子上的人类动物并不是其种类的典型代表,那么任何一个接受各种非人类动物思考的理由同样适用于你椅子上的人类动物。虽然有人否认(某种程度上)任何动物能够思考(例如笛卡尔、约翰斯顿、S.舒马赫),但他们的立场在经验上缺乏可信度和/或依赖相当复杂的形而上学机制。无论如何,(P2)更容易接受。

(P3)也难以抵制,因为否认它似乎需要假设在你椅子上存在一个除你自己之外的思考存在。因为如果(P1)和(P2)是真的,而且你存在且在思考,那么否认(P3)会导致你只是你椅子上至少两个思考者之一的暗示。这种观点面临着一系列困难的问题:实际问题(例如,这些存在之一拥有停在前面的汽车吗?),认识论问题(你如何确定你是这些存在之一?),语言问题(第一人称代词指的是这些存在之一吗?),本体论问题(你与与你相关的具有相同性质的存在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等等。这些挑战并没有被忽视,人们已经认真尝试解决它们。但是,动物主义者说,从一开始就可以通过承认(P3)的真实性来避免麻烦。

因此,虽然不一定是无法回答或无法克服的,但是拒绝(P1)到(P3)中的任何一个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并不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动物主义至少在这方面有一些优势。

3.2 对认知动物论的回应

并非所有对认知动物论的回应都专注于该论证的三个前提之一,甚至没有直接涉及其中之一。然而,对动物主义的许多回应确实涉及到认知动物论引发的问题,并可以有益地被视为对其前提之一的回应。

例如,根据贝克(Baker)的构成观(2000 年,2007 年),应该拒绝(P3),因为“坐在你椅子上的思维存在”在构成人以非派生方式思考的人和以派生方式思考的构成人类动物之间存在歧义(第 2.3 节)。努南(Noonan)(1998 年,2001 年)也发现了(P2)和(P3)的歧义。根据他对人称代词使用的修正主义观点,第一人称的思想和言论只指人,而不指动物。在他的观点中,我们必须区分第一人称思想和言论的指称对象与思想者和言论者之间的区别。努南并不否认坐在你椅子上的人类动物能够进行第一人称思考。他也不否认这样的思想(以及表达这些思想的言论)能够成功指称。但他坚持认为,当动物有第一人称思想或发出“我”的言论时,这个思想或言论指的不是思考这个思想的动物,而是与动物共享思想的人。(有关进一步讨论,请参见努南 2012 年和奥尔森 2002a 年,2007 年:37-39 页。)

而且,尽管最初并非作为对认知动物论的回应而开发,S. Shoemaker(1984 年,1999 年,2004 年)的观点对(P2)构成了直接而强大的挑战。根据他的解释,坐在你椅子上的人类动物之所以不会思考,是因为没有动物能够思考。这是因为思考的能力需要所有动物,无论是人类还是其他动物,都缺乏的持续条件:“心理属性”只能属于具有心理持续条件的事物,Shoemaker 写道(2004 年:528)。思考者的心理状态具有特定的因果作用,并且这些状态(与其他状态结合)倾向于导致其所属的思考者以某种方式行为。因此,例如,感到疼痛的状态可能是由某种身体损伤引起的,并且可能使感到疼痛的人发出呼喊或退缩。

Shoemaker 观点的关键是他声称任何心理状态的因果作用以及参与该因果作用的其他状态都必须是同一个思考者的状态(1999 年:300)。换句话说,由一个生物的心理状态通常引起的效果不可能不发生在该生物身上。Olson 总结了这一承诺的后果如下:

如果你的大脑明天被放入我的头部,你当前的心理状态将对最终得到该器官的个体产生其特征性影响,而不是留在空洞的东西身上。根据 Shoemaker 的推理,这些状态的主体——你——因此必须是最终得到你移植的大脑的个体。任何后续状态或行为以适当方式由你当前的心理状态引起的个体都必须是你。换句话说,某种心理连续性足以使你或任何其他心智存在在时间上持续存在。由于任何形式的心理连续性都不足以使任何有机体持续存在……因此,任何有机体都不可能具有心智属性。心智属性的性质使动物思考在形而上学上不可能。(Olson 2007: 33–34。)

Shoemaker 的功能主义心灵理论在心灵哲学中受到了相当多的关注。他认为动物不能思考以及这一主张对思考动物论证的影响在 Árnadóttir 2010、Hershenov 2006、Olson 2002b 和 S. Shoemaker 2004、2008、2011、2016 中进行了讨论。

超越对(P2)和(P3)的讨论,最近关于动物主义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问题上:是否有一个或多个思想者坐在你的椅子上;如果有多个,哪一个在思考;以及在什么意义上。例如,齐默尔曼(2008)指出,对于人类动物是否位于你所在的位置的主张的理由,同样适用于“纯粹的物质块”、“纯粹的身体”、“心理人”等等。由于动物主义者不接受我们与这些非动物之一相同的观点,(P1)的显而易见的真理将不足以证明思维动物论的结论。换句话说,需要的不仅仅是相信(P1)是真实的理由——让我们假设动物主义者坚持认为很少有人会否认它——还需要有理由否认除了一个人类动物之外还有其他东西的存在。这就是“竞争候选人问题”。

与此问题密切相关的是另一个问题。这个“思维部分问题”指责,即使你是一个思维的存在,也没有理由认为你是一个思维动物,而不是你所在的其他思维存在。首先,考虑一下可以合理认为是思维的人类动物的所有部分:头部、大脑、右腿的补充部分(即整个动物身体减去右腿)、从腰部以上的整个动物(躯干、颈部和头部)、左臂的补充部分减去动物肝脏中的一个电子、左臂的补充部分减去动物肝脏中的另一个电子等等。对于这些思维部分,可以构建一个结构类似于思维动物论的论证。例如:

(P1')

在你所在的地方目前有一个人头。

(P2′)

在你所在的地方目前的人头正在思考。

(P3′)

你是坐在椅子上的思维存在。

(C′)

因此,你所在的人类头部就是你。

同样地:

(P1″)

在你所在的地方,有一个躯干、颈部和头部。

(P2″)

在你所在的地方,躯干、颈部和头部正在思考。

(P3′)

你是坐在椅子上的思维存在。

(C″)

因此,你所在的躯干、颈部和头部就是你自己。

等等。如果思维动物论是正确的,那么(不可能的情况下)你将与无数个非相同的思维部分相同。由于你只能与其中之一相同,而且动物主义者没有为你为整个动物而不是动物的某个思维部分提供原则性的解释,因此应该拒绝思维动物论。

关于动物主义的讨论大部分涉及竞争候选人和思维部分问题。(例如,参见 Blatti 2016; Lowe 2001; Madden 2016a; Olson 2007: 215–19 和 2015; Parfit 2012; Yang 2015。)一种回应的方法是基于范·因瓦根(van Inwagen)(1990)对复合物质存在的看法。根据范·因瓦根对他所称的“特殊组合问题”的回答,存在的唯一复合对象是生物体。在这种观点下,只有生物体在任何给定时刻统一了组成它的粒子。像“纯粹的物质块”和“右腿补充物”这样的东西是人为构造的对象。由于它们不是真正的复合对象,它们既不是真正的竞争者,也不是真正的思考者。然而,Olson(2008: 38–42)迅速承认,这种反驳只会受到那些事先被范·因瓦根的观点说服的人的欢迎。而竞争候选人和思维部分问题的支持者尤其不太可能是范·因瓦根的支持者。

3.3 动物祖先论证

即使这些对于思维动物论证的反驳可以被回答,事实上,动物主义的标志性论证的命运竟然取决于对于心理属性的本质和思考者的个体化的争议,这其中存在一些讽刺之处。思维是动物主义关于我们基本本质的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成分,而不是动物主义的新洛克理论的竞争对手们提出的理论。正是我们的思维能力是动物主义所否认对我们来说是必要的;相反,动物主义者说,我们每个人曾经都是一个不思考的胎儿,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一个不思考的持续植物状态的患者。

因此,第二个论证试图将动物主义的辩护基于更广泛的自然主义背景之中。“动物祖先论证”采用了还原论的形式。如果(1)是错误的,我们不是动物,那么我们的父母也不是动物,这样我们的父母的父母也不是动物,以此类推,一直追溯到我们的祖先。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动物主义的错误意味着拒绝进化论(或者至少是该理论对我们的适用性),因为它否认我们遥远的祖先包括了动物。但是,由于拒绝进化论的代价太高,应该拒绝的是动物主义的错误假设。尽管 Blatti(2012)认为这个论证经受住了一些现存的反驳,但它也面临着挑战(Daly 和 Liggins 2013,Gillett 2013)。

3.4 进一步的反对意见、含义和问题

竞争对手候选人和思维部分问题是我们可以称之为对动物主义的“乘法反对意见”的实例。这些反对意见试图证明,动物主义的支持者要么声称(或无法否认)一个事物(比如你或我)与两个或更多个事物是相同的。另一个这样的反对意见是受到一种罕见的连体双胞胎现象(称为双头症)的启发,这种现象发生在人类受精卵在植入子宫壁之前只部分分裂的情况下。结果是双胞胎在颈部以下连在一起。这些双胞胎看起来像一个双头人,有着独立的头部和颈部从一个单一的躯干上生长出来(Miller 1996)。根据麦克马汉(2002: 35)的说法,因为一对双头症双胞胎是两个人,但只有一个动物,双头症双胞胎似乎对动物主义的标志性主张(1)提出了一个行走、说话的反例。(有关进一步讨论,请参见 Blatti 2007;T. Campbell 和 McMahan 2016;Liao 2006;Olson 2014;Reid 2016。)

其他反对意见旨在揭示动物主义对看似无穷无尽的幻想性思维实验(其中许多是洛克的王子-鞋匠案例的更新版本,见第 2.1 节)的反直觉裁决(S. Shoemaker 1963; Lewis 1976; Wiggins 1980; Parfit 1984)。在一个场景中,我们要想象将你的大脑的全部或部分(例如大脑)移除并移植到一个不同的(无脑或无大脑)人类动物身上,结果是你的心理生活和特征在你目前所占据的动物之外的一个不同的动物中得以延续(根据假设)。另一个场景通过幻想性技术设想了类似的壮举,该技术可以记录你的所有脑状态并将该信息转移到一个不同的动物的大脑中(先前已被清除)。还有一个思维实验设想通过创建你在一个位置的身体和心理状态的蓝图,将你传送到另一个位置,通过创建一个具有相同身体和心理状态的新物体来复制你。

这些思维实验的细节差异并不微不足道。但为了现在的目的,让我们将它们统称为“转移反对意见”,因为它们都旨在唤起这样的直觉,即只要你的记忆、信念、欲望、性格特征等得到保留,你就可以从一个动物或位置转移到另一个动物或位置。如果转移直觉是正确的,那么(1)就不能成立,因为心理连续性对于人类动物的持续性来说是不足够的。实际上,在这些情况中描述的任何程序(大脑移植、大脑状态移植、传送)中,根据动物主义的观点,选择接受这个程序而不是灭亡是没有自利的理由的。

我们对这些情景中会发生什么的初步信念的感知确实是不可否认的。此外,有证据表明,支持某种心理准则版本的直觉不仅感受强烈,而且相当普遍(尼科尔斯和布鲁诺,2010 年)。那么动物主义者如何回应呢?虽然许多动物主义者会承认我们对这些和其他情况的直觉,但他们也会指出,我们还有许多其他非哲学的承诺。例如,我们强烈倾向于相信许多动物(包括人类和其他动物)能够思考(包括记忆、信仰、欲望等)。同样,我们相信每个人所在的位置只有一个思考者。但是,如果说,在大脑移植的情况下,直觉是正确的,当你的大脑移植到另一个身体时,那么留在身后的人类动物从来就没有能力思考(因为大脑在思考,而附近只有一个思考者),或者在移植之前有多个思考者在思考你的想法(你的动物和你的大脑)。毫无疑问,这些推论也冲击了我们对自己的非哲学信念。因此,如果对基本性质和持久性问题有答案可得,那么很可能这些答案将揭示我们的一些非哲学信念是正确的,而其他一些则不是。(有关进一步讨论,请参见根德勒,2002 年;马登,2016b 年;奥尔森,1997 年;斯诺登,1991 年,1995 年,2014 年:第 10-11 章;威尔克斯,1988 年。有关对动物主义的反对意见的更全面分类,请参见斯诺登,2003 年。)

最后,除了对个人身份的古老辩论的贡献之外,动物主义还提出了一些当代重要的实际问题。例如,动物主义者坚称我们每个人曾经或可能成为一个非人(例如,母亲子宫中的胎儿,处于持续植物人状态的医院病人)。我们如何将这种形而上学观点的含义与我们在堕胎和安乐死方面的伦理承诺相调和?更一般地说,如果动物主义是正确的,那么我们的基本本质与蓝鲸、八哥鸟、倭黑猩猩和狐猴无异。在这种形而上学观点的光下,我们如何重新调整那些假设人类/动物(我们/他们)之间存在明显对比的伦理、法律和政策辩论?这些问题只是开始被探索(参见,例如,Johansson 2016;Sauchelli 即将发表,2017a:第 5 章;D. Shoemaker 2009, 2013, 2016)。

Bibliography

  • Árnadóttir, Steinvör Thöll, 2010, “Functionalism and Thinking Animals”, Philosophical Studies, 147(3): 347–354. doi:10.1007/s11098-008-9287-0

  • Atherton, Margaret, 1983, “Locke’s Theory of Personal Identity”, 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 8: 273–293. doi:10.1111/j.1475-4975.1983.tb00470.x

  • Ayers, Michael, 1991, Locke, 2 vols., London: Routledge.

  • Baker, Lynne Rudder, 1997, “Why Constitution Is Not Identity”,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94(12): 599. doi:10.2307/2564596

  • –––, 1999, “What Am I?”,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59(1): 151–159. doi:10.2307/2653462

  • –––, 2000, Persons and Bodies: A Constitution View,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CBO9781139173124

  • –––, 2002, “The Ontological Status of Persons”,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65(2): 370–388. doi:10.1111/j.1933-1592.2002.tb00207.x

  • –––, 2007, The Metaphysics of Everyday Life: An Essay in Practical Reali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CBO9780511487545

  • –––, 2016, “Animalism vs. Constitutionalism”, in Blatti and Snowdon (eds) 2016: 50–63.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608751.003.0003

  • Bailey, Andrew M., 2016, “You Are an Animal”, Res Philosophica, 93(1): 205–218. doi:10.11612/resphil.2016.93.1.9

  • –––, 2017, “Our Animal Interests”,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4(9): 2315–2328. doi:10.1007/s11098-016-0800-6

  • Belshaw, Christopher, 2011, “Animals, Identity and Persistence”,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89(3): 401–419. doi:10.1080/00048402.2010.497190

  • Blatti, Stephan, 2007, “Animalism, Dicephalus, and Borderline Cases”, Philosophical Psychology, 20(5): 595–608. doi:10.1080/09515080701540867

  • –––, 2012, “A New Argument for Animalism”, Analysis, 72(4): 685–690. doi:10.1093/analys/ans102

  • –––, 2016, “Headhunters”, in Blatti and Snowdon (eds.) 2016: 162–179.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608751.003.0008

  • Blatti, Stephan and Paul F. Snowdon (eds.), 2016, Animalism: New Essays on Persons, Animals, and Ident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608751.001.0001

  • Bolton, Martha Brand, 1994, “Locke on Identity: The Scheme of Simple and Compounded Things”, in Individuation and Identity in Early Modern Philosophy: Descartes to Kant, Kenneth F. Barber and Jorge J. E. Gracia (eds.),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03–131.

  • Campbell, Scott, 2001, “Neo-Lockeanism and Circularity”, Philosophia, 28(1–4): 477–489. doi:10.1007/BF02379796

  • –––, 2006, “The Conception of a Person as a Series of Mental Events”,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73(2): 339–358. doi:10.1111/j.1933-1592.2006.tb00621.x

  • Campbell, Tim and Jeff McMahan, 2016, “Animalism and the Varieties of Conjoined Twinning”, in Blatti and Snowdon (eds.) 2016: 229–252.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608751.003.0011

  • Carruthers, Peter, 1986, Introducing Persons: Theories and Arguments in the Philosophy of Mind, London: Routledge.

  • Carter, William R, 1984, “Death and Bodily Transfiguration”, Mind, 93(371): 412–418. doi:10.1093/mind/XCIII.371.412

  • –––, 1988, “Our Bodies, Our Selves”,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66(3): 308–319. doi:10.1080/00048408812343391

  • –––, 1989, “How to Change Your Mind”, Canad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19(1): 1–14. doi:10.1080/00455091.1989.10716464

  • –––, 1990, “Why Personal Identity Is Animal Identity”, Logos (University of Santa Clara), 11: 71–81.

  • –––, 1999, “Will I Be a Dead Person?”,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59(1): 167–171. doi:10.2307/2653464

  • Chappell, Vere, 1989, “Locke and Relative Identity”, History of Philosophy Quarterly, 6(1): 69–83.

  • Chisholm, Roderick M., 1976, Person and Object: A Metaphysical Study, La Salle, IL: Open Court.

  • –––, 1978 [1989], “Is There a Mind-Body Problem?”, Philosophic Exchange, 9(1): 25–34. Reprinted 1989, in On Metaphysics, Minneapolis, M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19–128. [Chisholm 1978 available online]

  • Daly, Chris and David Liggins, 2013, “Animalism and Deferentialism: Animalism and Deferentialism”, Dialectica, 67(4): 605–609. doi:10.1111/1746-8361.12047

  • DeGrazia, David, 2005, Human Identity and Bioeth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CBO9780511614484

  • Descartes, René, 1984, The Philosophical Writings of Descartes, John Cottingham, Robert Stoothoff, and Dugald Murdoch (trans./ed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CBO9780511818998

  • Feldman, Fred, 1992, Confrontations with the Reaper: A Philosophical Study of the Nature and Value of Death,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5089288.001.0001

  • Foster, John, 1991, The Immaterial Self: A Defence of the Cartesian Dualist Conception of the Mind, London: Routledge.

  • Gendler, Tamar Szabó, 2002, “Personal Identity and Thought-Experiments”,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52(206): 34–54. doi:10.1111/1467-9213.00251

  • Gillett, Carl, 2013, “What You Are and the Evolution of Organs, Souls and Superorganisms: A Reply to Blatti”, Analysis, 73(2): 271–279. doi:10.1093/analys/ant005

  • Hacker, P. M. S., 2007, Human Nature: The Categorial Framework,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doi:10.1002/9780470692165

  • Hershenov, David B., 2005a, “Do Dead Bodies Pose a Problem for Biological Approaches to Personal Identity?”, Mind, 114(453): 31–59. doi:10.1093/mind/fzi031

  • –––, 2005b, “Persons as Proper Parts of Organisms”, Theoria, 71(1): 29–37. doi:10.1111/j.1755-2567.2005.tb01003.x

  • –––, 2006, “Shoemaker’s Problem of Too Many Thinkers”,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Catholic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 80: 225–236. doi:10.5840/acpaproc20068017

  • –––, 2008, “A Hylomorphic Account of Thought Experiments Concerning Personal Identity”:, American Catholic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82(3): 481–502. doi:10.5840/acpq200882332

  • –––, 2009, “Problems with a Constitution Account of Persons”, Dialogue, 48(2): 291–312. doi:10.1017/S001221730909026X

  • –––, 2012, “Personal Identity”, in Continuum Companion to Metaphysics, Neil A. Manson and Robert W. Barnard (eds.), London: Continuum Publishing, pp. 198–222.

  • –––, 2016, “Four-Dimensional Animalism”, in Blatti and Snowdon (eds.) 2016: 208–226.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608751.003.0010

  • Hume, David, 1738, 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 L. A. Selby-Bigge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 Hudson, Hud, 2001, A Materialist Metaphysics of the Human Person,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 2007, “I Am Not an Animal!” in Persons: Human and Divine, Peter van Inwagen and Dean Zimmerman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216–234.

  • Johansson, Jens, 2007, “What Is Animalism?”, Ratio, 20(2): 194–205. doi:10.1111/j.1467-9329.2007.00357.x

  • –––, 2016, “Animal Ethics”, in Blatti and Snowdon (eds.) 2016: 283–302.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608751.003.0014

  • Johnston, Mark, 1987, “Human Beings”,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84(2): 59–83. doi:10.2307/2026626

  • –––, 1992, “Constitution Is Not Identity”, Mind, 101(401): 89–106. doi:10.1093/mind/101.401.89

  • –––, 2007, “‘Human Beings’ Revisited: My Body is Not an Animal”, in Oxford Studies in Metaphysics, volume 3, Dean W. Zimmerman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33–74.

  • –––, 2010, Surviving Death,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 2016, “Remnant Persons”, in Blatti and Snowdon (eds.) 2016: 89–127.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608751.003.0005

  • Lewis, D. K., 1976 [1983], “Survival and Identity”, in The Identities of Persons, A. O. Rorty (e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 17–40; reprinted in Philosophical Papers, Volume 1,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pp. 55–77.

  • Liao, S. Matthew, 2006, “The Organism View Defended”:, Monist, 89(3): 334–350. doi:10.5840/monist200689315

  • Locke, John, 1689 [1975], 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Peter H. Nidditch (ed.),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Lowe, E. J., 1996, Subjects of Experie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CBO9780511598005

  • –––, 2001, “Identity, Constitution, and the Simplicity of the Self”, in Soul, Body, and Survival: Essays on the Metaphysics of Human Persons, Kevin Corcoran (ed.),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pp. 139–158.

  • Luper, Steven, 2014, “Persimals”, Southern Journal of Philosophy, 52 (Spindel Supplement): 140–162. doi:10.1111/sjp.12062

  • Mackie, David, 1999a, “Animalism versus Lockeanism: No Contest”,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49(196): 369–376. doi:10.1111/1467-9213.00148

  • –––, 1999b, “Personal Identity and Dead People”, Philosophical Studies, 95(3): 219–242. doi:10.1023/A:1004239225105

  • Mackie, J. L., 1976, Problems from Lock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doi:10.1093/0198750366.001.0001

  • Madden, Rory, 2016a, “Thinking Parts”, in Blatti and Snowdon (eds.) 2016: 180–207.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608751.003.0009

  • –––, 2016b, “Human Persistence”, Philosophers’ Imprint, 16(17): 1–18. [Madden 2016b available online]

  • Martin, Raymond and John Barresi (eds), 2003, Personal Identity, Oxford: Blackwell.

  • –––, 2006, The Rise and Fall of Soul and Self: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Personal Identit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 McDowell, John, 1997, “Reductionism and the First Person”, in Reading Parfit, Jonathan Dancy (ed.), Oxford: Blackwell, pp. 230–250.

  • McMahan, Jeff, 2002, The Ethics of Killing: Problems at the Margins of Lif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0195079981.001.0001

  • Merricks, Trenton, 2001, Objects and Perso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0199245363.001.0001

  • Miller, Kenneth, 1996, “Together Forever”, Life, April: 44–56. [Miller 1996 available online]

  • Nichols, Shaun and Michael Bruno, 2010, “Intuitions about Personal Identity: An Empirical Study”, Philosophical Psychology, 23(3): 293–312. doi:10.1080/09515089.2010.490939

  • Noonan, Harold W., 1998, “Animalism Versus Lockeanism: A Current Controversy”,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48(192): 302–318. doi:10.1111/1467-9213.00102

  • –––, 2001, “Animalism versus Lockeanism: Reply to Mackie”,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51(202): 83–90. doi:10.1111/j.0031-8094.2001.00216.x

  • –––, 2012, “Personal Pronoun Revisionism—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 Analysis, 72(2): 316–318. doi:10.1093/analys/ans037

  • –––, 1989 [2019], Personal Identity, London: Routledge, 3rd edition.

  • Olson, Eric T., 1997, The Human Animal: Personal Identity Without Psycholog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0195134230.001.0001

  • –––, 2002a, “Thinking Animals and the Reference of ‘I’”, Philosophical Topics, 30(1): 189–207. doi:10.5840/philtopics20023016

  • –––, 2002b, “What Does Functionalism Tell Us about Personal Identity?”, Noûs, 36(4): 682–698. doi:10.1111/1468-0068.00407

  • –––, 2003, “An Argument for Animalism”, in Martin and Barresi (eds.) 2003: 318–334.

  • –––, 2004, “Animalism and the Corpse Problem”,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82(2): 265–274. doi:10.1080/713659837

  • –––, 2007, What Are We? A Study in Personal Ontolog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5176421.001.0001

  • –––, 2008, “Replies”, Abstracta, 1 (special issue): 32–42. (See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 –––, 2014, “The Metaphysical Implications of Conjoined Twinning”, Southern Journal of Philosophy, 52 (Spindel Supplement): 24–40. doi:10.1111/sjp.12073

  • –––, 2015, “On Parfit’s View that We Are Not Human Beings”, Royal Institute of Philosophy Supplement, 76: 39–56. doi:10.1017/S1358246115000107

  • Parfit, Derek, 1971, “Personal Identity”, Philosophical Review, 80(1): 3–27.

  • –––, 1984, Reasons and Perso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019824908X.001.0001

  • –––, 1995 [2003], “The Unimportance of Identity”, in Identity, Henry Harris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3–45; reprinted in Martin and Barresi (eds.) 2003: 292–317.

  • –––, 2007, “Persons, Bodies, and Human Beings”, in Contemporary Debates in Metaphysics, Theodore Sider, John Hawthorne, and Dean W. Zimmerman (eds.), Oxford: Blackwell, pp. 177–208.

  • –––, 2012, “We Are Not Human Beings”, Philosophy, 87(1): 5–28. in Blatti and Snowdon (eds.) 2016: 31–49. doi:10.1017/S0031819111000520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608751.003.0002

  • Persson, Ingmar, 1999, “Our Identity and the Separability of Persons and Organisms”, Dialogue, 38(3): 519–534. doi:10.1017/S0012217300046874

  • Puccetti, Roland, 1973, “Brain Bisection and Personal Identity”, The British Journal for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24(4): 339–355. doi:10.1093/bjps/24.4.339

  • Reid, Mark D., 2016, “A Case in Which Two Persons Exist in One Animal”, in Blatti and Snowdon (eds.) 2016: 253–265.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608751.003.0012

  • Robinson, Denis, 2007, “Human Beings, Human Animals, and Mentalistic Survival”, in Oxford Studies in Metaphysics, vol. 3, Dean W. Zimmerman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3–32.

  • –––, 2016, “Constitution and the Debate between Animalism and Psychological Views”, in Blatti and Snowdon (eds.) 2016: 64–88.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608751.003.0004

  • Rovane, Carol, 1998, The Bounds of Agency: An Essay in Revisionary Metaphysic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Sauchelli, Andrea, 2017a, Personal Identity and Applied Ethics: A Historical and Philosophical Introduction, London: Routledge. doi:10.4324/9781315644288

  • –––, 2017b, “The Animal, the Corpse, and the Remnant-Person”,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4(1): 205–218. doi:10.1007/s11098-016-0677-4

  • –––, forthcoming, “Animalism, Abortion, and a Future Like Ours”, The Journal of Ethics, first online: 29 June 2019. doi:10.1007/s10892-019-09298-y

  • Shoemaker, David, 2009, Personal Identity and Ethics, London: Broadview Press.

  • –––, 2013, “Personal Identity and Ethics”,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Fall 2013 Edition), E. Zalta (ed.), URL = <Personal Identity and Ethics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Fall 2013 Edition)>.

  • –––, 2016, “The Stony Metaphysical Heart of Animalism”, in Blatti and Snowdon (eds.) 2016: 303–328.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608751.003.0015

  • Shoemaker, Sydney, 1963, Self-Knowledge and Self-Identity,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 1984, “Personal Identity: A Materialist Account”, in Shoemaker and Swinburne 1984: 67–132.

  • –––, 1997, “Self and Substance”, in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11: Mind, Causation, and World, Oxford: Blackwell, pp. 283–304.

  • –––, 1999, “Self, Body, and Coincidence”, Aristotelian Society Supplementary Volume, 73: 287–306. doi:10.1111/1467-8349.00059

  • –––, 2004, “Functionalism and Personal Identity—A Reply”, Noûs, 38(3): 525–533. doi:10.1111/j.0029-4624.2004.00481.x

  • –––, 2008, “Persons, Animals, and Identity”, Synthese, 162(3): 313–324. doi:10.1007/s11229-007-9253-y

  • –––, 2011, “On What We Are”, in The Oxford Handbook to the Self, Shaun Gallagher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352–371. doi:10.1093/oxfordhb/9780199548019.003.0016

  • –––, 2016, “Thinking Animals Without Animalism”, in Blatti and Snowdon (eds.) 2016: 128–142.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608751.003.0006

  • Shoemaker, Sydney and Richard Swinburne, 1984, Personal Identity, (Great Debates in Philosophy), Oxford: Blackwell.

  • Snowdon, Paul F., 1990, “Persons, Animals, and Ourselves”, in The Person and the Human Mind: Issues in Ancient and Modern Philosophy, Christopher Gill (ed.), Oxford: Clarendon Press, pp. 83–107.

  • –––, 1991, “Personal Identity and Brain Transplants”, Royal Institute of Philosophy Supplement, David Cockburn (ed.), (proceedings of the conference on Human Beings, July 1990, Lampteter, Wales), 29: 109–126. doi:10.1017/S1358246100007499

  • –––, 1995, “Persons, Animals, and Bodies”, in The Body and the Self, José Luis Bermúdez, Anthony Marcel, and Naomi Eilan (ed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pp. 71–86.

  • –––, 1996, “Persons and Personal Identity”, in Essays for David Wiggins: Identity, Truth and Value, Sabrina Lovibond and Stephen G. Williams (eds.), Oxford: Basil Blackwell, pp. 33–48.

  • –––, 2003, “Objections to Animalism”, in On Human Persons, Klaus Petrus (ed.), Frankfurt: Ontos Verlag, pp. 47–66.

  • –––, 2014, Persons, Animals, Ourselv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8719618.001.0001

  • Swinburne, Richard, 1984, “Personal Identity: the Dualist Theory”, in Shoemaker and Swinburne 1984: 1–66.

  • Thiel, Udo, 1997, “‘Epistemologism’ and Early Modern Debates about Individuation and Identity”, British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5(2): 353–372. doi:10.1080/09608789708570971

  • –––, 1998, “Personal Identity”, in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Seventeenth-Century Philosophy, volume 1, Daniel Garber and Michael Ayers (ed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868–912. doi:10.1017/CHOL9780521307635.028

  • –––, 2011, The Early Modern Subject: Self-Consciousness and Personal Identity from Descartes to Hum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542499.001.0001

  • Thomson, Judith Jarvix, 1987, “Ruminations on an Account of Personal Identity”, in On Being and Saying: Essays for Richard Cartwright, Judith Jarvis Thomson (ed.), Cambridge, MA: MIT Press, pp. 215–240.

  • –––, 1997, “People and their Bodies”, in Reading Parfit, Jonathan Dancy (ed.), Oxford: Blackwell, pp. 202–229.

  • Toner, Patrick, 2011, “Hylemorphic Animalism”, Philosophical Studies, 155(1): 65–81. doi:10.1007/s11098-010-9522-3

  • Unger, Peter, 1979a, “Why There Are No People”, 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 4: 177–222. doi:10.1111/j.1475-4975.1979.tb00377.x

  • –––, 1979b, “I Do Not Exist”, in Perception and Identity: Essays Presented to A. J. Ayer with His Replies to Them, G. F. Macdonald (ed.), London: Macmillan, 235–251. doi:10.1007/978-1-349-04862-5_10

  • –––, 1990, Identity, Consciousness, and Valu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van Inwagen, Peter, 1990, Material Beings,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 1997, “Materialism and the Psychological-Continuity Account of Personal Identity”, in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11, Mind, Causation, and World, Oxford: Blackwell, 305–319.

  • Wiggins, David, 1967, Identity and Spatio-Temporal Continuity, Oxford: Basil Blackwell.

  • –––, 1980, Sameness and Substance, Oxford: Basil Blackwell.

  • –––, 1987, “The Person as Object of Science, as Subject of Experience, and as Locus of Value”, in Persons and Personality, A. Peacocke and G. Gillett (eds.), Oxford: Blackwell, 56–74.

  • –––, 2001, Sameness and Substance Renew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CBO9780511612756

  • Wilkes, Kathleen V., 1988, Real People: Personal Identity without Thought Experiment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8240808.001.0001

  • Williams, Bernard A. O., 1957, “Personal Identity and Individu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57: 229–252. reprinted in Problems of the Self,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3, pp. 1–18. doi:10.1093/aristotelian/57.1.229

  • Winkler, Kenneth, 1991, “Locke on Personal Identity”,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29(2): 201–226. doi:10.1353/hph.1991.0041

  • Wittgenstein, Ludwig, 1953,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G. E. M. Anscombe (trans.), Oxford: Blackwell.

  • Wollheim, Richard, 1984, The Thread of Lif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Yang, Eric, 2015, “Unrestricted Animalism and the Too Many Candidates Problem”,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2(3): 635–652. doi:10.1007/s11098-014-0323-y

  • Zimmerman, Dean W., 2002, “The Constitution of Persons by Bodies: A Critique of Lynne Rudder Baker’s Theory of Material Constitution”, Philosophical Topics, 30(1): 295–338. doi:10.5840/philtopics200230111

  • –––, 2008, “Problems for Animalism”, Abstracta, 1 (special issue): 23–31. (See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with suggestions.]

animal: cognition | animal: consciousness | animals, moral status of | functionalism | identity | identity: over time | life | Locke, John | personal identity | personal identity: and ethics

Acknowledgments

The author is grateful to Remy Debes, Eric Olson, Gideon Rosen, and Paul Snowdon for helpful feedback on various drafts of this entry.

Copyright © 2019 by Stephan Blatti <blatti@umd.edu>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