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内容的因果理论 causal theories of (Fred Adams and Ken Aizawa)

首次发表于 2010 年 2 月 4 日;实质性修订于 2021 年 8 月 12 日。

心灵内容的因果理论试图解释思想如何能够关于事物。它们试图解释一个人如何思考狗这样的事物。这些理论从心灵表征的概念出发,认为思想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心灵表征与所代表的世界的某个部分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换句话说,这些理论的出发点是,对狗的思想之所以关于狗,是因为狗引起了关于狗的心灵表征。


1. 引言

内容是所说的、断言的、思考的、相信的、渴望的、希望的等等。心灵内容是心灵状态和过程所具有的内容。因果理论的心灵内容试图解释思想、信念、欲望等等的内容是如何产生的。它们试图解释思想如何能够关于事物。[1]

2. 一些历史和理论背景

尽管人们可以在哲学史上找到心灵内容因果理论的先驱者,但对这个主题的当前兴趣部分是由于对“相似性”或“图像”心理表征理论的不足之处的感知。在意义和表征之间是非对称关系——即,一个句法项“X”可能意味着或代表 X,但 X 通常不意味着或代表“X”——相似性和相似性是对称关系。丹尼斯·斯坦普(1977 年)在引发当代对因果理论的兴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引起了相关问题的注意。考虑一张两个完全相同的双胞胎之一的照片。是什么使它成为朱迪的照片,而不是她的双胞胎妹妹特鲁迪的照片?根据假设,它不能是照片与一个双胞胎相似而不是另一个双胞胎的相似性,因为双胞胎是完全相同的。此外,即使照片看起来与朱迪不太像,人们仍然可以拍到朱迪的照片。显然,使朱迪的照片成为朱迪的照片的原因是她以正确的方式与照片的制作有因果关系。加强了因果关系可能与意义和表征有关的直觉的是,树桩上的年轮数量代表了树木死亡时的年龄,烟雾的存在意味着火灾。因果理论的当代发展历史主要包括明确说明某物以正确的方式与意义的产生有因果关系,并细化烟雾代表火灾的意义,以及一个人的思想有时至少代表世界的意义。

如果有人想要追溯最近因果理论的简单历史轨迹,就必须从丹尼斯·斯坦普(Dennis Stampe)于 1977 年发表的开创性论文《关于语言表征的因果理论》开始。这篇论文的许多重要特点之一是它在概念和理论阶段上奠定了许多将在下面更详细描述的基础。它对因果理论和试图通过将表征内容解释为表征与所代表的事物之间某种相似性的“图像理论”进行了对比。它还引起了区分表征的内容决定原因和偶然的非内容决定原因的问题的注意。因此,例如,人们希望“X”表示狗,因为狗会导致狗的出现,但人们不希望“X”表示头部受伤,即使头部受伤可能导致“X”的发生。(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这一点。)最后,它还提供了一些解决这个问题的尝试,例如对事物可能具有的功能的诉求。

弗雷德·德雷茨克(Fred Dretske)于 1981 年出版的《知识与信息流动》对一种类型的因果理论进行了大幅扩展。德雷茨克并非基于因果关系本身来构建语义内容,而是从信息论的数学理论中得出了一种信息连接类型。这导致一些人将德雷茨克的理论称为“信息语义学”。德雷茨克还诉诸于功能概念,试图区分内容决定原因和偶然的非内容决定原因。这导致一些人将德雷茨克的理论称为“目标信息论”或“目标语义学”理论。德雷茨克于 1988 年出版的《行为解释》进一步完善了他早期的论述。

杰里·福多尔(Jerry Fodor)在 1984 年的《语义学,威斯康星风格》中,将区分确定内容的原因和不确定内容的原因的问题以“析取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当“X”既可以由狗引起,也可以由头部受伤引起时,内容因果理论如何说“X”的内容是非析取的狗,而不是析取的狗或头部受伤?到 1987 年,在《心理语义学》中,福多尔发表了他解决析取问题的另一种方法的首次尝试,即非对称(因果)依赖理论。这一理论在福多尔 1990 年的著作《内容理论和其他论文》的标题论文中进一步完善。

尽管这些因果理论随后产生了大量的批评文献,但也出现了其他相关的因果理论。其中两个是与因果理论相对立的目的语义理论(参见 Papineau(1984),Millikan(1989)以及有关心灵内容的目的论理论的条目)。其他更纯粹的因果理论包括丹·劳埃德(Dan Lloyd)的(1987 年,1989 年)辩证表示理论,罗伯特·鲁珀特(Robert Rupert)的(1999 年)最佳测试理论(见下文 3.5 节),马里乌斯·厄舍(Marius Usher)的(2001 年)统计指称理论,以及丹·赖德(Dan Ryder)的(2004 年)SINBAD 神经语义学。

心灵内容的因果理论通常在四个主要假设的背景下发展。首先,它们通常假设派生和非派生意义之间存在差异。普通人可以使用某个事物,比如“%”,表示百分比。他们可以使用某些大红色八边形表示在交叉口停车。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些集体安排赋予相对特定的对象相对特定的意义。然而,在人类思维的情况下,有人提出思想可以具有它们所具有的意义或内容,而不需要借助集体安排。在集体社会安排之前,我们可以思考百分比或交叉口的谈判方式。因此,我们的思想内容似乎并不像“%”和某些大红色八边形那样获得它们的内容。心灵内容的因果理论假设心灵内容是非派生的,因此试图解释非派生意义是如何产生的。

其次,心灵内容的因果理论区分了所谓的自然意义和非自然意义。当一个对象或事件 X 具有自然意义时,是指在某些背景条件下,X 的存在或发生“蕴含”着某种事实的存在或发生。如果在未受污染的森林中看到烟雾,那么在有烟雾存在的情况下,就会有火灾。在相关的背景条件下,效果表明或自然意味着原因。自然意义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不会产生虚假。如果烟雾自然意味着火灾,那么必定真的有火灾。相比之下,许多非自然意义的事物可能是虚假的。例如,句子可以有意义但是虚假。比如说,“科琳目前患有麻疹”这句话的意思是科琳目前患有麻疹,但并不意味着科琳目前患有麻疹,就像科琳的斑点意味着她患有麻疹一样。与句子类似,思想也是有意义的,但经常是虚假的。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心灵内容必须是一种非自然的未导出意义形式。

第三,这些理论假设可以解释未派生内容的起源,而不依赖其他语义或内容概念。因此,假设这个项目不仅仅是说一个人的思想意味着科琳目前患有麻疹,因为一个人的思想是关于科琳目前患有麻疹的。用关于性来解释意义,或者用意义来解释关于性,或者用某种更进一步的语义概念来解释,都不如那些发展心灵内容因果理论的人所期望的那样深入。需要注意的是,经常有人说心灵内容因果理论试图使非自然的、未派生的意义自然化。用不太技术化的说法,可以说心灵内容因果理论预设纯粹物理系统能够承载未派生的内容。因此,他们预设如果要构建一个真正思考的机器人或计算机,必须设计它的内部组件以纯粹物理条件为基础承载非自然的、未派生的内容。为了感受自然化理论和非自然化理论之间的差异,可以注意格赖斯(1948)提出的理论。格赖斯提出了一个非自然化的理论。在谈论语言项目时,格赖斯认为“发言者 S 通过‘X’非自然地表示某个意思”大致等同于“S 通过承认这个意图的方式,打算通过‘X’的话语在听众中产生某种效果”。格赖斯没有解释发言者意图或听众认知的心灵内容的起源,因此他没有试图自然化语言项目的意义。

第四,人们普遍假设非自然的、非派生的意义的自然主义分析首先适用于思维的内容。被认为是承载因果决定内容的物理项目“X”将是某个神经元或一组神经元的发射。这些思维内容据说被捕捉在所谓的“思维语言”或“心灵语言”中。然后,自然语言(如英语、日语和法语)中的项目内容将被单独分析,可能是通过自然主义对非自然派生意义的解释来进行。当然,也有可能假设是自然语言或其他沟通系统首先发展了内容,然后作为提供心灵内容解释的基础。威胁这种依赖顺序的原因之一是认知主体似乎在沟通系统之前进化出现。另一个原因是,至少人类婴儿在会说或理解自然语言之前似乎具有一些复杂的认知能力,涉及心理表征。还有一个原因是,虽然一些社会动物可能有足够复杂的沟通系统来支持心灵内容的起源,但其他非社会认知动物可能没有。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哲学家们在试图理解动物信号传递或动物沟通时,有时会放弃这个最后的前提,比如当蟾蜍发出交配呼叫或绿猴在看到猎豹、老鹰或蛇时大声叫喊。例如,参见 Stegmann,2005 年,2009 年,Skyrms,2008 年,2010 年 a,b,2012 年和 Birch,2014 年。换句话说,人们一直在努力使用最初用于心灵内容理论的装置,加减一些,作为处理动物信号传递的装置。这些方法似乎允许信号传递/沟通动物的大脑中存在心理表征,但不依赖心理表征的内容来提供信号的表征内容。这样,信号的内容并不是从心理表征的内容中得出的。

3. 心灵内容的具体因果理论

因果理论对心灵内容的统一灵感在于,某些句法项目“X”之所以意味着 X,是因为“X”是由 X 引起的。然而,事情并不会这么简单,因为一般来说,人们预期“X”的某些原因不会是“X”的内容指定原因之一。有许多例子说明了这一点,每个例子都说明了一种通常不应是“X”的内容决定原因的种类。

  1. 假设存在一个句法项“X”,它是狗的一种心灵表征。狗可能会引起“X”的标记,但狐狸在奇怪的角度、有些障碍、距离较远或光线不好的情况下也可能引起“X”的标记。因果理论者需要一些原则,使她能够说狗和“X”之间的因果关系将决定其内容,而狐狸和“X”之间的因果关系则不会。老鼠和鼩鼱、骡子和驴子、德国牧羊犬和狼、狗和纸糊狗、狗和填充狗,以及任何一组容易混淆的群体都可以用来说明这一点。

  2. 一个具有狗的假定内容的句法项“X”也可能是由 LSD 剂量、一组战略性放置和激活的微电极、脑肿瘤或量子力学波动引起的。谁知道这些东西可能触发什么心灵表征?LSD、微电极等通常不应是大多数心灵表征的内容决定性原因之一。

  3. 听到“叫‘Fido’的动物是什么种类?”这个问题后,一个人可能会标记句法项“X”。人们希望至少有一些情况下这个“X”表示狗,但为了得到这个结果,因果理论者不希望问题成为“X”的内容决定性原因之一。

  4. 在看到一只狗时,从狗通过视觉系统(可能还有其他途径)到达“X”的过程中存在一个因果路径。在从狗到“X”的这个因果路径中,什么构成了决定内容的元素?是什么使得“X”意味着狗,而不是狗的视网膜投影或路径上的其他可能点?显然,其他感官模式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在听到一只狗时,从狗通过听觉系统(可能还有其他途径)到达“X”的过程中存在一个因果路径。是什么使得“X”意味着狗,而不是狗的声音(叫声?)或鼓膜振动或内耳的镫骨运动?通过询问是什么使得“X”意味着狗,而不是狗和“X”之间的所有多样的因果中介的复杂功能,可以进一步强调这一点。

上述问题通常在“错误信念”或“分离问题”的范畴下进行探讨,并可以追溯到 Fodor(1984)的观点。没有人是完美的,因此一个内容理论应该能够解释一个人犯错误时发生了什么,比如把狐狸误认为狗。首先的想法是,当一只狐狸(在远处或光线不好的情况下)引起“X”的出现时,由于“X”表示狗,所以一个人把狐狸误认为狗。这个首先的想法的问题在于引用了“X”表示狗的观念。为什么说“X”表示狗,而不是狗或狐狸?根据因果理论,我们需要一些有原则的理由来说“X”的内容是狗,因此“X”的标记是由狐狸错误标记的,而不是“X”的内容是狗或狐狸,因此“X”的标记是由狐狸真实标记的。有什么依据来说“X”表示狗,而不是狗或狐狸?因为似乎总是有这种选择项,可以将一个术语的内容设定为一些项目的分离,所以这个问题被称为“分离问题”。[6]

正如上面所指出的,统一心灵内容的因果理论的一些版本是这样的观点:“X”与 X 之间的因果联系使“X”意味着 X。而最明显区分因果理论的是它们在将决定内容的原因与非决定内容的原因分离方面采取的不同方法。其中一些不同的理论依赖于正常条件,其他一些依赖于自然选择产生的功能,还有一些依赖于个体发育获得的功能,还有一些依赖于法则之间的依赖关系。目前还没有一种方法被普遍认为能够正确地将决定内容的原因与非决定内容的原因分离开来,同时又尊重不引入现有语义概念的需求。尽管每种尝试可能都有其自身的技术问题,但反复出现的问题是,将决定内容的原因与非决定内容的原因分离的尝试往往会引入语义元素。

在本节中,我们将通过检查每个理论在我们的测试案例(I)-(IV)以及其他不时提出的异议中的表现来审查因果理论的内部问题。这为发展心灵内容的因果理论项目提供了一个简单、易于理解的组织方式,但这是以一定代价的。主要文献的排列方式并不完全与此相同。主要文献中的积极理论通常比我们在这里呈现的更加细致。此外,批评意见并没有按照我们在案例(I)-(IV)中的测试案例的方式进行排列。一篇论文可能提出了对理论 A 的案例(I)和(III),而另一篇论文可能提出了对理论 B 的案例(I)和(II)。我们的测试案例中的示例也并不完全是主要文献中开发的那些。换句话说,这种组织的简单性所付出的代价是,我们所拥有的东西更像是一个理论和概念工具箱,用于理解因果理论,而不是一篇文献综述。

3.1 正常条件

树木通常以一定的方式生长。每年都有四季更迭,树木在某些时候生长较快,而在其他时候生长较慢。因此,每年树木的周长会增加一个“环”,可以说每个环代表一年的生长。如果我们找到一根有十二个环的树桩,那就意味着这棵树在死亡时已经十二岁了。但是,树木每年都长一个环并不是一个完全不可违背的法则。如果它是一个法则的话,最多也只是一个 ceteris paribus 法则。它只在特定的背景条件下成立,比如天气条件正常。如果某个季节的天气条件特别糟糕,那么树木可能无法生长足够多的环。因此,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观点:如果条件正常,那么 n 个环意味着这棵树在死亡时已经 n 岁了。这个想法首次出现在 Stampe(1977)提出的“忠实条件”理论中。

对于心灵内容“X”,呼吁正常条件似乎是一种明显的方式,至少可以将一些非内容决定性原因排除在外。只有在正常条件下运作的原因才是决定内容的原因。因此,当涉及到人类大脑时,在正常条件下,人们不受迷幻药物的影响,也不会被微电极的复杂配置侵入头部。因此,即使 LSD 和微电极在事实上会引起一个神经事件“X”,这些原因也不会成为“X”的内容决定性原因之一。此外,人们可以将正常观看条件包括良好的照明、特定的视角、特定的观看距离、缺乏(严重)遮挡物等等,因此,在昏暗的光线下、从下往上观看、在一英里的距离上或者通过浓雾观看的狐狸不会成为“X”的内容决定性原因。在正常观看条件下,人们不会将狐狸和狗混淆,因此狐狸不应被视为“X”的内容的一部分。此外,如果在正常观看条件下将狐狸和狗混淆,那么也许人们并没有真正对狗有一个心灵表征,而只是对犬科动物家族的一个心灵表征。

尽管对正常条件的呼吁起初似乎很有前途,但似乎不足以排除环境中物体与“X”之间的因果中介。即使在包括良好照明、特定视角、特定观看距离、缺乏(严重)遮挡物等正常观看条件下,狗和视网膜对狗的投影仍然导致“X”的标记。为什么“X”的内容不包括狗的视网膜投影或任何其他因果中介?正常条件也不足以阻止问题进入内容决定性原因之间。当问题“‘Fido’是什么动物的名字?”导致具有狗的假定含义的“X”的标记时,是否存在异常条件?假设神经系统中存在量子力学波动的情况下,神经元的自发变化会导致“X”的标记。正常条件是否会阻止这些情况发生?因此,存在一些问题情况,对正常条件的呼吁似乎不起作用。Fodor(1990b)在与他的非对称依赖理论相关的近端刺激问题上讨论了这个问题,但这显然挑战了因果理论加正常条件的方法。

接下来,假设我们严格限定正常条件,以消除上述问题案例。因此,当完全详细阐述时,只有狗在正常条件下才会引起“X”。直觉上,我们希望能够说,在良好照明、适当观看距离等正常条件下,“X”意味着狗。但另一种可能是,在这种情况下,“X”并不意味着狗,而是在良好照明、适当观看距离等正常条件下的狗。为什么选择一种解释而不是另一种解释?我们需要一个有原则的基础来区分“X”的原因和许多因果贡献因素。换句话说,我们仍然面临着将非内容决定因素括在外的问题,只是稍微改变了表述方式。这种反对意见可以在 Fodor(1984)的著作中找到。

现在将前面的问题放在一边。在 Fodor(1984)中还有另一个问题。假设在良好的照明条件下,“X”确实意味着狗,没有严重的遮挡等等。不仅仅假设在良好的光照条件下,“X”是由狗引起的;还要承认在这些条件下,“X”确实意味着狗。即使如此,在这些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X”这个神经回路的激活为什么仍然意味着狗呢?在降低的光照条件下,“X”为什么仍然意味着狗呢?毕竟,我们可以遵守关于这些其他条件的另一个显然成立的条件,即如果光照条件不那么好,没有严重的遮挡等等,那么神经回路的激活将意味着狗或狐狸。即使“X”在一组条件 C1 下意味着 X,为什么在另一组条件 C2 下,“X”不意味着 Y 呢?看起来好像可以说 C1 为“X”意味着 X 提供了正常条件,而 C2 为“X”意味着 Y 提供了正常条件。我们需要一些非语义概念来使我们能够确定一个解释,而不是另一个解释。在这一点上,人们可能会寻求函数的概念来解决这些问题。[7]

3.2 进化函数

许多物体具有功能。(Stampe(1977)是第一个注意到这一事实的人,这可能有助于心灵内容的因果理论。)一个熟悉的水银温度计的功能是指示温度。但是,这样的温度计在一组包括大气压力在内的背景条件下工作。大气压力影响玻璃管中水银柱上方形成的真空的体积。因此,水银柱的高度是两个因果相关特征的产物,即环境大气温度和环境大气压力。这表明,同一个具有相同因果依赖关系的物理装置可以以不同的方式使用。玻璃管中的水银柱可以用来测量温度,但也可以用作压力计。水银柱测量的是什么取决于它的功能。

这一观察提供了一种确定“X”的原因的方式。例如,“X”的内容,比如某些神经元的发射,是由狗决定的,而不是狐狸,因为这些神经元的功能是注册狗的存在,而不是狐狸的存在。此外,“X”的内容不包括 LSD、微电极或量子力学波动,因为“X”的功能不是对脑中的 LSD、微电极或量子力学波动做出反应。同样,“X”的内容也不包括狗的近端感觉投射,因为这些神经元的功能是注册狗的存在,而不是感觉刺激。对于一个有机体来说,世界的客观特征才是重要的,而不是它的感觉状态。最后,导致“X”意味着狗的是它注册狗的存在的功能,而不是问题的存在,比如“Fido 是什么动物?”的问题。因此,功能提供了一种合理地筛选“X”的原因的方法。

此外,自然选择进化理论显然提供了一个非语义、非意图的基础,用以阐明功能和语义内容。个体生物在其特征上存在差异,比如它们的神经元如何对环境特征做出反应。其中一些神经元反应的差异对生物的生存和繁殖有影响。最后,其中一些差异可能是可遗传的。自然选择,通常被理解为可遗传变异的差异繁殖,是纯粹的因果关系。假设有一群兔子。进一步假设,通过基因突变或现有基因的重组,其中一些兔子发展出与视觉系统相连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在狗的存在下会(或多或少地)发射。此外,这些神经元的发射与兔子的冻结行为相连。由于这种配置,具有“狗神经元”的兔子不太可能被狗发现,因此更有可能生存和繁殖。最后,由于这些神经元的基因是可遗传的,这些对狗敏感的兔子的后代也将对狗敏感。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狗敏感的兔子数量将增加,从而取代对狗不敏感的兔子。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自然选择将产生关于狗的心灵表征。只要这样的故事是可信的,就有希望自然选择和功能的产生能够提供一种自然接受的方式来界定决定内容的原因。

3.2.1 对进化功能的反对意见

毫无疑问,个体差异、差异繁殖和遗传可以以纯粹的因果方式理解。然而,对于如何自然地描述自然选择可以选择什么存在怀疑。人们对选择对象能够在没有非法引入意图概念的情况下进行具体说明的程度存在疑虑。Fodor(1989 年,1990a)对这种怀疑表示了声援。乍一看,说我们假设的兔子的神经元对狗的存在做出反应,因此存在对狗的表征的选择是有意义的。但是,人们可能会担心,说对狗的外貌敏感性导致了具有新神经元的兔子的更高适应度,这样说也同样有道理。有狗外貌神经元的基因,而且这些基因是可遗传的。此外,那些对狗外貌敏感而冻结的兔子比那些不冻结的兔子更有可能存活和繁殖,因此可以说冻结是对狗外貌的反应。因此,我们能够说兔子的心灵表征“X”的意义是狗,而不是狗外貌,取决于我们能够说“X”的狗敏感性而不是狗外貌敏感性使兔子活得更久。当然,狗敏感性和狗外貌敏感性是相关的,但问题在于,既有狗外貌敏感性又有狗敏感性可以以增加适应度的方式导致基因型的固定。而且很可能是避免狗才能让兔子活下来,但仍然需要一些有原则的依据来说兔子通过对狗敏感而不是对狗外貌敏感来避免狗。后者似乎足以使可遗传变异的差异繁殖发挥作用。 在理解选择时,我们冒着将语义概念引入其中的风险,而不仅仅是纯粹的因果关系。我们需要一个“选择为”的概念,既足够普遍以适用于所有心灵内容的因果理论,又不含有隐含的语义概念。

针对这种反对意见,有人提出,兔子在与“X”一起进化成功的正确解释并不是使兔子能够避免看起来像狗的动物,而是使它们能够避免狗。猎食兔子的是狗,而不是仅仅看起来像狗的动物。(这种回应在 Millikan(1991)和 Neander(1995)中得到了发展。)然而,反驳是,如果我们真的想要找到关于兔子与“X”系统的正确解释,那么我们不应该假设“X”的意思是狗。相反,我们应该说,正是因为“X”捕捉到了具有某种特征的捕食者,才使得“X”警报系统增加了兔子存活的机会。(这种反驳可以在 Agar(1993)中找到。)

除了这个问题之外,还有一些关注的是,我们可以合理地假设自然选择能够对大脑的运作细节产生影响,比如在狗的存在下神经元的发射。(这是 Fodor(1990c)中提出的一个反对意见)。自然选择可能会使大脑的大小增加,以便有更多的皮层质量进行认知处理。自然选择也可能会增加大脑的折叠,以最大化可以容纳在大脑内的皮层表面积。自然选择还可能导致大脑的分区,使得一个特定区域可以专门用于视觉处理,另一个区域用于听觉处理,还有一个区域用于面部处理。然而,许多人认为,假设自然选择在个体心灵表征的层面上起作用是不合理的。大脑过于可塑,哺乳动物的大脑存在太多个体差异,无法接受这种选择方式的作用。此外,自然选择的如此深远影响将导致先天的观念不仅仅是颜色和形状,还有狗、猫、汽车、摩天大楼和电影明星。许多哲学家认为,与其假设功能是通过多代间的自然选择来确定的,不如认为潜在心灵表征的功能是通过认知发展获得的。

3.3 发展功能

假设大脑内部的某些活动或事件之所以具有某种意义,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些功能在个体一生中发展起来,这与这些活动或事件之所以具有某种意义的假设,部分原因是因为其具有进化获得的功能,具有许多吸引人的特点。可以再次说,“X”的功能不是注册 LSD、微电极、狐狸、填充的狗或纸糊的狗或问题的存在,而是报告狗的功能。此外,它不涉及自然选择与神经元硬件及其操作的精确细节之间的可疑假设。基于个体发育功能获取或学习的功能解释似乎是一种改进。这是 Dretske(1981;1988)所采取的方法的核心。

功能获取的故事提出,在发育过程中,有机体被训练以在良好照明、无遮挡或干扰的条件下区分真实的肉体狗和问题、狐狸、填充的狗、纸糊的狗。教师确保训练按计划进行。一旦“X”获得了对狗做出反应的功能,训练就结束了。此后,“X”被狐狸、填充的狗、纸糊的狗、LSD、微电极等触发的任何情况都是虚假的标记,并纳入虚假的信念中。

3.3.1 对发育功能的反对意见

在对这个提议最熟悉的反对意见之一是,没有原则性的区别来判断一个生物何时在学习,何时学习结束。生物在娱乐“X”意味着 X 的假设时,生物在娱乐“X”意味着 Y 的假设时,生物直接使用“X”意味着 X 的情况,以及生物直接使用“X”意味着 Y 的情况,这些情况是完全混合在一起的。这个问题在自然语言的标记中可能更清楚地说明,儿童在正确和错误的单词使用中挣扎之后,才(或许)最终确定了正确的用法。似乎没有原则性的方法来确定学习是否停止,或者是否存在“终身学习”。这是 Fodor(1984)中提到的反对意见之一。

然而,这是一个相对技术性的反对意见。进一步的思考表明,可能存在对教师意图的潜在吸引力。让我们重新审视学习的故事。假设在学习期间,主体被训练使用“X”作为狗的心灵表征。现在,让学生从学校毕业后立即看到一只狐狸。看到这只狐狸会引发一个“X”的标记,人们可能会说这是将狐狸误认为狗的一个实例,因此是一个错误的标记。但是,考虑到情况的反事实。如果学生在毕业前的培训期间看到了这只狐狸,狐狸会触发一个“X”的标记。这表明我们可能同样可以说学生学到了“X”表示狐狸或狗,就像学生学到了“X”表示狗一样。因此,我们可能同样可以说,在训练之后,毕业生并没有错误地想到一只狗,而是真正地想到了一只狐狸或一只狗。如果试图以某种方式说,正是因为教师希望学生学到“X”表示狗,而不是“X”表示狐狸或狗,那么就会违反自然主义的规范。违反自然主义的威胁在于涉及到教师的意图。这也是 Fodor(1984)中提到的一个反对意见。

3.4 非对称依赖理论

前面试图区分确定内容的原因和非确定内容的原因的尝试,侧重于可以认为不同类型的原因起作用的背景或边界条件。然而,福多尔的非对称依赖理论(ADT)代表了这些方法的大胆替代方案。尽管福多尔(1987 年,1990a,b,1994 年)对该理论的细节有许多变化,但核心思想是确定内容的原因在重要意义上是基础的,而非确定内容的原因是非基础的。基础的意义是非确定内容的原因依赖于确定内容的原因;如果没有确定内容的原因,非确定内容的原因将不存在。更加技术性地说,有许多诸如“Y1 导致‘X’”、“Y2 导致‘X’”等的定律,但如果没有“X 导致‘X’”的定律,这些定律都将不存在。事实上,“X 导致‘X’”的定律不以与 Y1、Y2、...、Yn 的任何定律相同的方式依赖于它们,这使得依赖关系是非对称的。因此,这些定律之间存在着非对称的依赖关系。这里的直觉是,问题“什么样的动物被称为‘Fido’?”之所以会引起表示“X”的发生,仅仅是因为狗导致了“X”的发生。狐狸的实例之所以导致“X”的实例,仅仅是因为狐狸被误认为是狗,而狗导致了“X”的实例。

因果关系通常被理解为具有时间维度。首先有事件 C,然后事件 C 随后导致事件 E。因此,当 ADT 有时被称为“非对称因果依赖理论”时,术语“因果”可能暗示了一个时间上的图景,在这个图景中,首先有一个 X-“X”法则,随后产生了各种 Y-“X”法则。然而,这样的时间上的解释会导致 ADT 方法的反例。Fodor(1987)讨论了这种可能性。以巴甫洛夫式条件作用为例。食物引起狗流口水。然后铃声引起狗流口水。很可能是因为食物引起了流口水,铃声才引起了流口水。然而,流口水并不意味着食物。它可能意味着食物存在,但流口水不是一种思想或思想内容,也不适合于错误的语义令牌化。或者考虑一种更奇特的情况。假设一个人通过观察狐狸来将“X”应用于狗。这将是一种奇怪的“学习”情况,但如果事情按照这种方式进行,人们不希望“X”意味着狐狸。为了阻止这种反对意见,该理论维持了基本的 X-“X”法则与非基本的 Y-“X”法则之间的依赖关系是同步的。这种依赖关系是这样的,如果在时间 t 上打破 X-“X”法则,那么就会立即在那个时间打破所有的 Y-“X”法则。

因此,ADT 的核心归结为这一点。如果“Xs 引起“X”s”是一个法则,那么“X”就意味着 X。

  1. 心灵内容是一个解释。

  2. 对于所有不是 X 的 Y,如果 Y 作为 Y 实际上引起了“X”,那么 Y 引起“X”的因果关系是对 X 引起“X”的随附/监督的非对称依赖,

  3. (2)中的依赖是同时发生的(而不是历时的)。

这似乎解释了许多情况。问题“‘Fido’是什么动物?”或“什么是 Sheltie?”触发了“X”,即狗,是因为狗能够触发“X”。狐狸只能触发“X”,即狗,是因为狗能够触发它们。此外,它似乎解决了析取问题。假设我们有一个“狗引起‘X’”的定律和一个“狗或狐狸引起‘X’”的定律。如果违反了“狗引起‘X’”的定律,那么由此违反了“狗或狐狸引起‘X’”的定律,因为狗是引起“X”的唯一原因。此外,如果违反了“狗或狐狸引起‘X’”的定律,不会由此违反“狗引起‘X’”的定律,因为仅仅狗可能足以引起“X”。因此,“狗或狐狸引起‘X’”的定律依赖于“狗引起‘X’”的定律,但反之不成立。定律的非对称依赖给出了正确的结果。[9]

3.4.1 对 ADT 的反对意见

Adams 和 Aizawa(1994)提到了 ADT 似乎无法处理的一类重要原因,即“非心理干预”。我们一直假设“X”是某种脑事件,比如某些神经元的发射。但是,有可能一些干预措施,比如一剂致幻剂或者一些精心放置的微电极,可以触发这样的脑事件,与外部世界中的其他事件的联系完全无关。如果基本上所有的脑事件都是如此人为诱导的,那么对于所有的心理表征,都会存在一些规律,比如“微电极引起‘X’”,这些规律不依赖于“狗引起‘X’”这样的规律。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 ADT 的第二个条件很少或者从不满足,因此该理论对实际的认知科学实践几乎没有任何相关性。

Fodor(1990a)讨论了与对象感知涉及因果中介物的事实相关的挑战。假设存在一种完全由感觉机制介导的狗-“X”法则。事实上,假设不切实际地说,狗-“X”法则是由单一的视觉感觉投射介导的。换句话说,让狗-“X”法则由狗-狗 sp 法则和狗 sp-“X”法则的组合介导。在这些条件下,似乎“X”的意思是狗 sp,而不是狗。条件(1)得到满足,因为存在狗 sp-“X”法则。条件(2)得到满足,因为如果打破了狗 sp-“X”法则,就会同时打破狗-“X”法则(即一个法则对另一个法则有依赖),而打破狗-“X”法则不一定会打破狗 sp-“X”法则(即依赖关系不对称)。这种依赖关系是不对称的,因为可以通过改变狗的外观(改变狗-狗 sp 法则)来打破狗-“X”法则,而不必同时打破狗 sp-“X”法则。最后,条件(3)得到满足,因为狗-“X”法则对狗 sp-“X”法则的依赖是同步的。

上述版本的感官投射问题依赖于一个不切实际的假设,即狗-“X”法则是由单一的视觉感官投射介导的。放松这个假设并不能解决问题,而是改变了问题的形式。因此,采用更现实的假设,即狗-“X”法则由一组大量的狗感官投射法则和一组大量的狗 sp-“X”法则共同维持。在第一组中,我们有将狗与特定的视网膜刺激模式相连接的法则,将狗与特定的声音刺激模式相连接的法则等等。在第二组中,我们有某些心理法则将特定的视网膜刺激模式与“X”相连接,将特定的声音刺激模式与“X”相连接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威胁到没有“基本”法则,没有一条法则是其他法则不对称依赖的。如果违反了狗-“X”法则,就不会违反任何感官投射-“X”法则,因为前者可以通过解散所有狗感官投射法则来违反。然而,如果违反了任何一个特定的狗 sp-“X”法则,例如将特定的狗样视觉外观与“X”相连接的法则,就不会违反狗-“X”法则。其他感官投射可能会维持狗-“X”法则。此外,违反将特定的狗样外观与“X”相连接的法则并不会违反将特定的狗样声音与“X”相连接的法则。没有“基本”法则,根据 ADT 的条件就没有意义。此外,如果心理表征与世界中的属性之间的联系是通过感官投射介导的,那么 ADT 的适用性似乎大大降低。(有关其他因果理论的随附问题的讨论,请参见 Neander,2013 年,Schulte,2018 年,Artiga&Sebastián,2020 年。)

另一个问题出现在无法区分的物品或种类上。亚当斯和艾扎瓦(1994 年)以及麦克劳林(1991 年)等人已经讨论过这个问题。举个例子,考虑两种矿物质玉石和和田玉,在化学上无法区分并且都被认为是玉。另一个例子是,可以引用 H2O 和 XYZ(哲学思想实验中的水类似物质,在双子地球上发现)。假设 X = 玉石,Y = 和田玉,并且存在“玉石引起‘X’”和“和田玉引起‘X’”的定律。那么,“X”可以表示玉石吗?不可以。满足条件(1),因为“玉石引起‘X’”是一个定律。满足条件(3),因为打破玉石-“X”定律将立即打破和田玉-“X”定律。如果玉石不能引发“X”,那么和田玉也不能,因为两者无法区分。也就是说,“和田玉引起‘X’”定律在“玉石引起‘X’”定律上存在同步依赖。问题出现在条件(2)。打破玉石-“X”定律将打破和田玉-“X”定律,但打破和田玉-“X”定律也将打破玉石-“X”定律。条件(2)无法满足,因为玉石-“X”定律和和田玉-“X”定律之间存在对称依赖。同样的推理, “X”也不能表示和田玉。所以,“X”也不能表示玉石。与之前一样,条件(1)和(3)可以满足,因为可能存在一个玉-“X”定律,并且玉石-“X”定律和和田玉-“X”定律可以在同步上依赖它。问题仍然出现在条件(2)上。打破玉-“X”定律可能会打破玉石-“X”和和田玉-“X”定律,但打破其中任何一个也会打破玉-“X”定律。问题仍然出现在对称依赖上。

这里有一个问题,我们之前在与其他因果理论相结合时发现的。尽管 ADT 方法在划分非内容决定原因方面有着新颖的大胆想法,但它似乎也悄悄地引入了不可接受的自然主义假设。像所有关于心灵内容的因果理论一样,这些非对称的因果依赖被认为是意义产生的基础;这些依赖本身不应该是意义的产物或副产品。然而,ADT 似乎违反了因果理论的这个自然主义前提。(这种反对意见可以在 Seager(1993),Adams&Aizawa(1994),(1994b),Wallis(1995)和 Gibson(1996)中找到)。Y 只能因为 X 而引起“X”,这绝不能是因为关于“X”的任何语义事实。那么,是什么样的机制会导致与句法项目“X”相关的事物之间的这种非对称依赖关系?实际上,除了 X 之外,为什么还有很多事物能够引起“X”,而与 X 是否无关呢?大脑中的“X”的实例化是一些神经化学事件。在各种情况下,应该有能够在我们的大脑中产生这种事件的自然原因。为什么狐狸只能因为狗能够引起我们的神经化学“X”事件?人们可能会觉得“X”意味着狗,“Y”意味着狐狸,我们将狐狸与狗联系在一起,这就是为什么狐狸只能因为狗引起“X”的原因。然而,这个答案涉及从意义中推导出非对称的因果依赖关系,这违反了自然化项目的背景假设。除非有更好的解释来解释这种非对称依赖关系,否则这个理论可能在试图将意义建立在它们之上时是错误的。

3.5 最佳测试理论

一个相对较新的因果理论是罗伯特·鲁珀特(1999 年)关于自然种类术语意义的最佳测试理论(BTT)。与大多数因果理论不同,这个理论的范围仅限于自然种类和自然种类的术语。为了标明这个限制,我们将用 K 来表示所代表的种类,而不是通常的 X。

最佳测试理论:如果主体 S 对“X”没有引申固定意图,并且“X”是 S 思维语言中的一个原子自然种类术语(即不是由两个或更多其他自然种类术语组成的复合术语),那么“X”作为其范围的自然种类 K 的成员,当且仅当 K 的成员在引起 S 的“X”方面比任何其他自然种类的成员更有效。

简而言之,“X”意味着或指的是那些对“X”最强烈的刺激物。话虽如此,我们需要一个解释自然种类成员如何比其他自然种类更有效地引起“X”的解释。我们需要一个衡量刺激物强度的解释。这可能可以通过一种传记的方式来解释。

“X1”“X2”“X3”“X4”“X5”

K1

1

1

1

K1

1

1

1

K1

1

1

K1

1

1

1

K1

1

1

1

K1

1

1

K2

1

K2

1

K2

1

1

K3

1

K3

1

K3

1

K3

1

图 1. 电子表格传记

考虑一个有机体 S,它在环境中与三种不同的自然种类 K1-K3 发生因果交互,并且具有五个术语“X1”-“X5”的思维语言。此外,假设每次 S 与种类 Ki 的个体发生交互时,都会导致“X1”-“X5”中的一个或多个发生。然后,我们可以为 S 创建一种“电子表格传记”或“心灵活动日志”,其中每个“X1”-“X5”都有一列,每个 K1-K3 的成员引起“X1”-“X5”的每个实例都有一行。每个由 Ki 触发的心理表征“Xi”在其列中接收“1”。因此,一个单独的电子表格传记可能看起来像图 1 所示。

要确定给定术语“Xi”的含义,我们找到最有效地引起“Xi”的种类 Ki。这可以从 S 的传记中计算出来。对于每个 Ki 和“Xi”,我们计算 Ki 触发“Xi”的频率。“X1”在遇到 K1 的六次中出现了四次,在遇到 K2 的三次中出现了三次,在遇到 K3 的四次中出现了一次。“Xi”的含义是具有最高样本频率的 Ki。因此,在这种情况下,“X1”表示 K2。只是为了明确起见,当 BTT 声称“Xi”表示对“X”最强的刺激物时,这并不意味着“X”表示对“X”最常见的刺激物。在我们的电子表格传记中,K1 是“X1”的最常见刺激物,因为它触发“X1”四次,而 K2 只触发三次,K3 只触发一次。这就是为什么根据 BTT,“X1”表示 K2,而不是 K1 或 K3。

BTT 如何处理我们的一系列测试案例?首先考虑“析取问题”的标准形式,即“X”表示狗,而不是狗或在黑夜中远处的狐狸。由于后者显然不是一个自然种类,“X”不能表示那个意思。此外,“X”表示狗,而不是狐狸,是因为在更广泛的条件下,只有在黑夜远处,狗才能更一致地触发“X”而不是“X1”。

BTT 如何解决“脑干预”(如 LSD、微电极或脑肿瘤)的明显问题?答案是多方面的。最快的方法是注意到这些情况通常不会发生在大多数人身上,从而减轻其中的困扰。最佳测试理论依赖于个人传记,其中只使用触发心灵表征的实际种类实例来指定因果效应。对于理论来说,刺激性微电极被应用于特定神经元,它将完全可靠地产生一个“X”标记的反事实真理并不重要。因此,对于那些不服用 LSD、脑中没有插入微电极、没有脑肿瘤等的个体来说,这些反事实的可能性是无关紧要的。对抗“脑干预”的第二道防线是限制于自然种类。BTT 可能会放弃微电极,因为它们不构成自然种类。脑肿瘤可能是自然种类,也可能不是。然而,不幸的是,LSD 非常有可能是一种化学自然种类。尽管如此,BTT 在处理这些情况时并不缺乏第三道防线。人们可能会认为 LSD 和脑肿瘤以一种相当分散的方式作用于大脑。有时 LSD 的剂量会触发“Xi”,另一次会触发“Xj”,再一次会触发“Xk”。然后,人们可能会提出,如果将所有这些 LSD 的情节都计算在内,那么没有一个情节会经常作用于“Xi”,使其意味着 LSD,而不是狗。这是鲁珀特用来防止心灵符号意味着无处不在但非特定的原因(如心脏)的策略。心脏可能在“X1”上起到因果作用,但它也对许多其他“Xi”起作用,以至于心脏最终不会成为“X1”的最有效原因。

关于问题呢?可以假设问题作为一个类别,将被视为语言自然种类的一个实例。此外,特定的句子也会被计算在内。因此,将 BTT 限制在自然种类上在这里没有太大用处。那么,因果效应呢?许多句子似乎会引发各种可能的回答。对于“我上周去了动物园”,S 可能会想到狮子、老虎、熊、长颈鹿、猴子和其他许多自然种类。但是,“什么动物会发出‘哼哼’的声音?”——可能是以“母语”清晰有意识地说出来,以便孩子能够轻松理解——将更有效地引发对猪的思考。此外,它可能比真正的猪更有效,因为孩子可能对这个问题比对真正的猪更有经验,通常不会意识到真正的猪就是猪。在这种情况下,“猪”将意味着“什么动物会发出‘哼哼’的声音?”而不是指猪本身。因此,似乎存在一些情况下,BTT 可能会产生表面上不正确的内容分配。

最后,关于自然种类的近端投射,有什么说法呢?一个合理的观点可能是坚持认为自然种类的近端投射本身并不是自然种类,因此它们自动被排除在理论的范围之外。然而,这个合理的观点可能是唯一可行的观点。可以推测,在 S 的生活过程中,狗引起“X”的唯一方式是通过狗和“X”之间的因果中介者。因此,每一次狗引起“X”的事件也是狗的感官投射引起“X”的事件。因此,“X”的狗效率不能高于狗的感官投射效率。而且,如果可能存在一种狗的感官投射而没有实际的狗存在,那么投射的效率将高于狗的效率。因此,“X”不能意味着狗。但是,这个问题对 BTT 来说并不一定是有害的。

由于 BTT 在文献中没有受到批评的回应,我们不会专门讨论对它的异议。相反,我们将满足于对 BTT 如何处理我们熟悉的测试案例进行一些推测性的论述。总体而言,实际因果效率与个体一生中的限制自然种类的结合,为解决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丰富手段。

4. 对心灵内容的因果理论的一般异议

在前一节中,我们调查了哲学家在制定心灵内容的因果理论细节时面临的问题。因此,可以说,这些问题是因果理论内部的问题。然而,在本节中,我们将回顾一些对心灵内容的因果理论的想法提出的异议。因此,这些异议可以被看作是发展心灵内容的因果理论项目之外的问题。其中一些异议与因果理论同时存在,并在文献中得到了讨论,但有些是相对较新的,尚未在文献中讨论过。第一个异议,在 4.1-4.4 小节中讨论,以某种方式反对所有内容都可以通过诉诸于因果理论来解释的观点,但仍然保留了某种因果理论可能提供意义的充分条件的可能性。最后的异议,在 4.5-4.6 小节中讨论,挑战了因果理论甚至能够提供心灵内容的充分条件的能力。

4.1 因果理论对逻辑和数学关系无效

有人可能认为,表示数学或逻辑关系的术语的含义无法通过因果理论来处理。心灵版本的符号“+”如何与加法函数有因果联系?心灵版本的逻辑符号“¬”如何与否定真值函数有因果联系?加法函数和否定函数是抽象对象。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因果理论通常默认并坚持认为它们的条件仅仅是含义的充分条件。如果一个对象满足这些条件,那么该对象具有含义。但是,这些条件对于含义并非必要条件,因此抽象对象的表示以其他方式获得其含义。也许概念角色语义可以通过将术语的含义定义为其他术语的含义来适用于这些其他理论。

4.2 因果理论对空泛术语无效

另一类潜在的问题案例是空泛术语。例如,人们可以思考关于独角兽、青春之泉或火星的行星。这些情况在 Stampe(1977)和 Fodor(1990a)等地方进行了讨论。如果这些事物存在,它们将是物理对象,但实际上它们并不存在,因此人们无法与它们产生因果互动。原则上,可以说对这些事物的思考并不是因果理论的反例,因为因果理论只是提供含义的充分条件。但是,这种原则上的回答似乎是特例性的。例如,这种回答并不是由这些被排除的含义涉及抽象对象的事实所证明的。然而,在这里可以探索一些可能的选择。

一个策略是转向心灵内容的因果理论的基本本体论。这是一个基于法则关系的理论可能比基于个体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版本更优越的地方。即使没有实际的独角兽,人们可能会说存在一个独角兽-"独角兽" 的法则。然而,对于个体的心灵表征,比如所谓的火神星,这个故事会崩溃。没有将心灵表征与个体联系起来的法则;法则是属性之间的关系。

另一个策略是提出一些思维符号是复杂的,可以分解为有意义的原始成分。然后可以允许“X”是“Y1”,“Y2”和“Y3”的一种缩写,逻辑构造或以“Y1”,“Y2”和“Y3”为基础定义的,并且因果理论适用于“Y1”,“Y2”和“Y3”。因此,例如,一个人可能有一个关于独角兽的思想,但与其拥有一个单一的独角兽心灵表征,还有另一个由马的表征,角的表征和马和角之间关系的表征组成的表征。然后,“马”,“角”和“拥有”可能具有其内容的实例化属性。

4.3 因果理论对于现象意向性无效

Horgan 和 Tienson(2002)反对他们所描述的“强外在主义理论”,这些理论认为因果关系对于内容是必要的。他们首先提出,心灵生活涉及很多仅由现象学构成的意向内容。感知状态,比如看到一个红苹果,是有意向的。它们是关于苹果的。相信存在超过 10 个梅森素数并希望发现一个新的梅森素数也是有意向的状态,这种情况下是关于梅森素数的。但是,所有这些有意向的状态都有一种现象学——在这些状态中存在一种感受。看到一个红苹果有一种感受,相信存在超过 10 个梅森素数有一种不同的感受,希望发现一个新的梅森素数有一种不同的感受。Horgan 和 Tienson 提出,可以存在现象学上的重复——两个具有完全相同现象学的个体。对于这些重复体,除了它们是现象学上的重复体之外,不对它们做任何其他假设。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可以对他们的现象学体验有多少是真实的、多少是虚幻的持中立态度。因此,人们可以对于重复体是否看到了一个红苹果或者是否真的存在超过 10 个梅森素数持中立态度。这表明存在一种意向性——由重复体共享的意向性——纯粹是现象学的。其次,Horgan 和 Tienson 认为现象学构成性地仅依赖于狭义因素。他们观察到一个人的经验往往是由环境中的事件引起或触发的,但这些环境原因只是导致现象学本身的因果链的一部分。它们并不构成那种现象学。构成现象学的状态,或者为现象学提供随附基础的状态,并不是导致环境的因果链的元素。 如果我们结合这两个论证的结论,我们得到霍根和蒂恩森反对任何因果理论的主要论证,这个理论主张因果联系对于内容是必要的。

P1. 存在仅由心灵内容构成的意向内容。

P2. 心灵内容仅由狭义因素构成。

因此,

C. 存在仅由狭义因素构成的意向内容。

因此,那些假设所有内容必须基于因果连接的因果理论版本基本上是错误的。然而,对于那些仅提供语义内容充分条件的因果理论版本,Horgan 和 Tienson 的论证可以被视为对因果理论范围的具体限制,即因果理论对仅由心灵内容构成的意向内容不起作用。

这个论点面临的一个相对熟悉的挑战可以在某些现象学属性的再现理论中找到。(例如,参见 Dretske(1988)和 Tye(1997)。)根据这些观点,心灵状态的现象学来源于该状态的再现属性,但再现属性由外部因素决定,例如有机体所处的环境。因此,这种再现主义理论挑战了 Horgan 和 Tienson 论证的 P2 前提。

4.4 因果理论对某些自反思维无效

Buras(2009)提出了另一个论证,可能最好被视为提供了一种新的理由,认为心灵再现的因果理论只提供了关于意义的充分条件。这个论证从一个前提开始,即一些心灵状态是关于它们自己的。为了证明这一点,Buras 指出一些句子是关于它们自己的。因此,通过类比于“这个句子是假的”,它是关于自己的,人们可能会认为有一个思想,“这个思想是假的”,它也是关于自己的。或者,“这个思想在脑组织中实现”或“这个思想是由 LSD 引起的”?它们似乎是关于自己的。Buras 的第二个前提是没有什么是自身的原因。因此,“这个思想是假的”是关于自己的,但不能由自己引起。因此,“这个思想是假的”不能意味着它本身是假的,因为“这个思想是假的”是由它本身是假的事实引起的。因此,“这个思想是假的”必须以其他方式获得其意义。它必须通过某些其他的意义获取条件。

然而,这并不是 Buras 发展他的论点的确切方式。首先,他将心灵内容的因果理论视为主张如果“X”意味着 X,那么 X 会导致“X”。(参见 Buras,2009 年,第 118 页)。他引用了 Stampe(1977 年),Dretske(1988 年)和 Fodor(1987 年)的观点来支持这一点。然而,Stampe,Dretske 和 Fodor 明确地以充分条件的形式阐述了他们的理论,即(大致上)如果 Xs 导致“X”s,那么“X”意味着 X,等等。(例如,参见 Stampe(1977 年),第 82-3 页,Dretske(1988 年),第 52 页,和 Fodor(187),第 100 页)。其次,Buras 似乎得出了一个与心灵内容的因果理论的真实性或虚假性无关的结论。他在论文开头以令人印象深刻的简洁陈述了他的论点。

一些心灵状态是关于它们自身的。没有什么是自身的原因。因此,一些心灵状态不是关于它们的原因;它们是关于与它们的原因不同的事物(Buras,2009 年,第 117 页)。

因果理论者可以承认一些心灵状态不是关于它们的原因,因为一些状态是思想,而思想之所以意味着它们所做的,是因为心理句子的意义,比如原始心理表征的意义(这些原始心理表征可能或可能不是因果意义理论的意义)以及这些原始心理表征的组合方式。正如在第 2 节中提到的,这种句法和语义组合的思维语言是因果理论的一个熟悉的背景假设。Buras 可能想要的结论是,有一些思想并不是因为它们的原因而意味着它们所做的。因此,通过一些轻微的修正,人们可以理解 Buras 是在阐明心灵内容的因果理论的范围,或者是对特别强的因果理论版本的挑战,这个版本将它们视为对意义的必要条件的提供。

4.5 因果理论对可靠的错误描述无效

如上所述,心灵内容的因果理论面临的一个核心挑战是区分“核心”内容决定性的因果关系,例如牛和“牛”,以及“外围”非内容决定性的因果关系,例如马和“牛”。可靠的错误描述是一种总是以相同方式错误描述的表征。在这种情况下,假定不存在“核心”内容决定性的因果关系;没有 X 与“X”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相反,只存在“外围”因果关系。Mendelovici(2013)在 Hohman(2002)的讨论之后提出,颜色表征可能是这样的。[11] 颜色反实在论认为世界上没有颜色,似乎致力于观点认为颜色表征不是由世界上的颜色引起的。颜色表征可能由世界上的某些东西可靠地标记,但不是由世界上的颜色标记。

在某些情况下,可靠的错误描述提供了对一些熟悉的内容确定问题的另一种看法。因此,试图使用正常条件来区分内容决定性原因和非内容决定性原因。即使在正常条件下,颜色表征也不是由颜色引起的,而是由某些特定照明条件下的表面反射引起的,就像即使在正常条件下,牛的表征有时也不是由牛引起的,而是由一个问题引起的,例如,“有时被称为‘Bessie’的动物是什么种类?”采用非对称依赖理论的一个版本。根据这个理论应用于颜色术语,似乎没有一个红色到“红色”的法则,其他所有法则都依赖于它,就像似乎没有一个独角兽到“独角兽”的法则,其他所有法则都依赖于它一样。(参见 Fodor(1987 年,第 163-4 页)和(1990 年,第 100-1 页))。

与更为熟悉的情况不同,Mendelovici(2013)并不认为实际上存在这样的问题案例。论点并不是存在可靠的错误陈述的实际案例,而仅仅是可靠的错误陈述是可能的,并且这足以给心灵内容的因果理论带来麻烦。一种麻烦源于对心理解释模式的需求。让心灵表征“X”意味着本质上沉重。这样的表征是一种错误陈述,因为没有这样的本质沉重属性。然而,这种错误陈述是可靠的(即一致的),因为它在地球上的所有相同类型的事物中一直被标记。但是,人们可以看出,使用“X”的代理人可能会合理地但错误地推断出,在地球上引起“X”标记的物体在月球上很难举起。为了允许这种解释模式,Mendelovici 认为,因果论者必须允许可靠的错误陈述。对于心灵表征的理论不应排除这种解释模式。另一种麻烦源于这样的想法:如果意义理论不允许可靠的错误陈述,但要求“X”和 X 之间存在联系,那么这将构成对 X 的现实主义形而上学的承诺。虽然现实主义可能有充分的理由,但意义理论的需求似乎不是一个合适的来源。

Artiga(2013)在面对 Mendelovici 关于可靠错误陈述的例子时提供了对目的语义理论的辩护。Artiga 的一些论点也可以被心灵内容的因果理论的拥护者所使用。Mendelovici(2016)通过提供细化和进一步辩护来回应 Artiga(2013),认为可靠的错误陈述对心灵内容的因果理论构成了问题。

4.6 因果理论与感知的理论中介相冲突

Cummins(1997)认为,因果理论与一个人对物理环境中物体的感知通常是通过一个理论进行中介的事实不相容。他的论证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他认为,在因果理论中,对于每个原始的“X”,必须有一些负责检测 X 的机械装置或机制。但是,由于有限的设备(如人脑)只包含有限的材料,它只能产生有限数量的原始表征。接下来,他观察到思维是有生产力的——它可以原则上产生无限数量的语义上不同的表征。这意味着为了生成与每个这些不同思想对应的心灵表征库,必须具有一种在思维语言(LOT)中找到的句法和语义组合系统的心灵表征方案。更明确地说,这种心灵表征方案必须具有以下特性:

  1. 它具有有限数量的语义原始表达式。

  2. 每个表达式都是一个或多个原始表达式的连接。

  3. 任何复杂表达式的内容都是原始表达式的内容和这些原始表达式被连接成整个表达式的方式的函数。

因此,心灵内容的因果理论需要很多。在他的论证的另一个阶段中,卡明斯观察到,对于广泛的对象,它们的感知是通过一套理论来介导的。因此,要感知狗-让狗引起“狗”的感知,就必须知道狗有尾巴,狗有毛发,狗有四条腿等等。但是,要知道狗有尾巴、毛发和四条腿,就需要一组心灵表征,比如“尾巴”、“毛发”、“四”和“腿”。现在问题完全显现出来了。根据因果理论,拥有一个“X”表征需要能够检测狗。但是,能够检测狗需要一个关于狗的理论。但是,拥有关于狗的理论需要已经拥有很多-一个心灵表征系统。没有已经拥有心灵表征的情况下无法产生心灵表征。[12]

4.7 因果理论与心灵法则的实施相冲突

Jason Bridges(2006)认为信息语义的核心假设与心灵法则是非基本的观念相冲突。正如我们刚刚观察到的那样,因果理论通常被认为只提供了意义的充分条件。因此,假设我们适当限制因果理论的范围,并将其核心假设理解为所有具有内容 X 的“X”都可靠地由 X 引起。 (Bridges 的论证逻辑不依赖于心灵内容的假定因果理论的任何附加条件,因此为简单起见,我们可以按照 Bridges 的建议将注意力限制在这个简单版本上。)Bridges 提出,心灵内容的因果理论的核心主张是一种构成论命题。它指定了什么构成了意义关系(至少在某个受限领域内)。因此,如果有人问:“为什么所有具有内容 X 的‘X’都可靠地由 X 引起?”,答案大致是:“这就是‘X’具有内容 X 的意义”。以那种方式被引起就是具有那个意义的构成。因此,当一个理论引用这种构成关系时,就有这种构成解释。因此,Bridges 论证的第一个前提是因果理论在意义和可靠因果联系之间指定了一种构成关系。

Bridges 接下来观察到,因果理论家通常认为,所谓的所有“X”都可靠地由 X 引起的事实是通过某种形式或另一种形式的潜在机制来介导的。因此,“X”可能在某种程度上通过一个人的视觉系统或听觉系统的介导而可靠地由狗引起。一个人的视觉装置可能会将狗产生的特定颜色和亮度模式与“X”进行因果连接。可以用稍微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这一点,即因果理论家的假设性的“X 引起‘X’的”定律不是自然界的基本定律,而是一种实施的定律。

Bridges 的第三个前提是一个他认为几乎是不言自明的原则,一旦理解了就能更好地初步理解 Bridges 的论证。为了不失真地考虑这个论证,我们可以考虑这个原则的稍微简化版本:

(S)如果所有的 fs 都是 gs 的真正构成性主张,那么所有的 fs 都是 gs 的实施定律。

为了说明这个原则,假设我们说金是与原子序数 79 相同的元素,所有的金都有原子序数 79。然后假设有人问:“为什么所有的金都有原子序数 79?”答案是:“金就是具有原子序数 79 的元素。”这将是一个构成性解释。然而,根据(S)的说法,这个构成性解释排除了进一步给出金为什么具有原子序数 79 的机械解释。金没有获得原子序数 79 的机制。具有原子序数 79 就是使金成为金的原因。

所以,这就是论证的论点

P1. 所有具有 X 内容的“X”都是由 X 可靠地引起的真实构成性主张。 P2. 如果所有具有内容 X 的“X”都可靠地由 X 引起,那么所有具有内容 X 的“X”都可靠地由 X 引起不是一个实施的法律。

因此,通过对 P1 和 P2 进行推理,

C1. 所有具有内容 X 的“X”都可靠地由 X 引起不是一个实施的法律。

但是,C1 与常见的假设相矛盾

P3. 所有具有内容 X 的“X”都可靠地由 X 引起,这是一项实施的法则。[13]

Rupert(2008)从两个方面对 Bridges 的论证的第一个前提提出质疑。首先,他指出关于构成性本质的主张具有模态含义,至少一些自然主义哲学家认为这是不可接受的。其次,他声称自然科学家不诉诸构成性本质,因此不需要发展一个涉及它们的心灵内容理论。

4.8 因果理论不能提供元语义理论

在讨论因果理论的信息变体时,Artiga 和 Sebastián(2020)提出了一个新的“元语义”问题。他们正确地指出,解释为什么“X”意味着 X 而不是 Y,与解释为什么“X”根本有意义是有区别的。此外,他们正确地指出,对第一个问题有答案并不一定回答了第二个问题。但是,元语义问题是否严重尚不清楚。如果一个人的理论是“X”意味着 X,如果满足 A、B 和 C 的充分条件,那么这似乎提供了对元语义问题的答案。为什么“X”有任何意义呢?因为“X”满足了充分条件 A、B 和 C。换句话说,就存在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而言,似乎所有的理论都提供了一个答案。

5. 结论性的评论

尽管哲学家和认知科学家经常提出要摒弃(某种形式的)心灵表征(例如,Stich,1983 年,Brooks,1991 年,van Gelder,1995 年,Haugeland,1999 年,Johnson,2007 年,Chemero,2009 年),但这被普遍认为是对心灵思维的一次革命性转变。除非接受这些激进观点,否则人们自然会希望对心灵表征的产生有一些解释。在尝试这样的解释时,因果理论被广泛认为具有许多吸引人的特点。例如,如果心灵表征的一个用途是帮助人们跟踪世界上的事件,那么心灵与世界之间的某种因果关系是有意义的。尽管人们普遍承认由 Stampe、Dretske、Fodor 等人开发的早期理论面临严峻挑战,但这种吸引力已足以激发新的因果理论(例如 Rupert,1999 年,Usher,2001 年和 Ryder,2004 年)。

Bibliography

  • Adams, F., 1979, “A Goal-State Theory of Function Attribution,” Canad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9: 493–518.

  • –––, 2003a, “Thoughts and their Contents: Naturalized Semantics,” in S. Stich and T. Warfield (eds.), The Blackwell Guide to Philosophy of Mind, Oxford: Basil Blackwell, pp. 143–171.

  • –––, 2003b, “The Informational Turn in Philosophy,” Minds and Machines, 13: 471–501.

  • Adams, F. and Aizawa, K., 1992, “‘X’ Means X: Semantics Fodor-Style,” Minds and Machines, 2: 175–183.

  • –––, 1994a, “Fodorian Semantics,” in S. Stich and T. Warfield (eds.), Mental Representations, Oxford: Basil Blackwell, pp. 223–242.

  • –––, 1994b, “‘X’ Means X: Fodor/Warfield Semantics,” Minds and Machines, 4: 215–231.

  • Adams, F., Drebushenko, D., Fuller, G., and Stecker, R., 1990, “Narrow Content: Fodor’s Folly,” Mind & Language, 5: 213–229.

  • Adams, F. and Dietrich, L., 2004, “What’s in a(n Empty) Name?,” Pacific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85: 125–148.

  • Adams, F. and Enc, B., 1988, “Not Quite by Accident,” Dialogue, 27: 287–297.

  • Adams, F. and Stecker, R., 1994, “Vacuous Singular Terms,” Mind & Language, 71: 1–12.

  • Agar, N., 1993. “ What do frogs really believe?,”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9: 387–401.

  • Aizawa, K., 1994, “Lloyd’s Dialectical Theory of Representation,” Mind & Language, 9: 1–24.

  • Antony, L. and Levine, J., 1991, “The Nomic and the Robust,” in B. Loewer and G. Rey (eds.), Meaning in Mind: Fodor and His Critics, Oxford: Basil Blackwell, pp. 1–16.

  • Artiga, M., & Sebastián, M. A., 2020, “Informational Theories of Content and Mental Representation,”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 11: 613–27.

  • Baker, L., 1989, “On a Causal Theory of Content,”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3: 165–186.

  • –––, 1991, “Has Content Been Naturalized?,” in B. Loewer and G. Rey (eds.), Meaning in Mind: Fodor and His Critics, Oxford: Basil Blackwell, pp. 17–32.

  • Bar-On, D., 1995, “‘Meaning’ Reconstructed: Grice and the Naturalizing of Semantics,” Pacific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76: 83–116.

  • Boghossian, P., 1991, “Naturalizing Content,” in B. Loewer and G. Rey (eds.), Meaning in Mind: Fodor and His Critics, Oxford: Basil Blackwell, pp. 65–86.

  • Bridges, J., 2006, “Does Informational Semantics Commit Euthyphro’s Fallacy?,” Noûs, 40: 522–547.

  • Brooks, R., 1991, “Intelligence without Representation,”Artificial Intelligence, 47: 139–159.

  • Buras, T., 2009, “An Argument against Causal Theories of Mental Content,”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46: 117–129.

  • Cain, M. J., 2009, “Fodor’s Attempt to Naturalize Mental Content,”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49: 520–526.

  • Chemero, A., 2009, Radical Embodied Cognitive Science,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 Cummins, R., 1989, Meaning and Mental Representation, Cambridge, MA: MIT/Bradford.

  • –––, 1997, “The LOT of the Causal Theory of Mental Content,” Journal of Philosophy, 94: 535–542.

  • Dennett, D., 1987, “Review of J. Fodor’s Psychosemantics,” Journal of Philosophy, 85: 384–389.

  • Dretske, F., 1981, Knowledge and the Flow of Information, Cambridge, MA: MIT/Bradford Press.

  • –––, 1983, “Precis of Knowledge and the Flow of Information,”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6: 55–63.

  • –––, 1986, “Misrepresentation,” in R. Bogdan (ed.), Belief,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7–36.

  • –––, 1988, Explaining Behavior: Reasons in a World of Causes, Cambridge, MA: MIT/Bradford.

  • –––, 1999, Naturalizing the Mind,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Enç, B., 1982, “Intentional States of Mechanical Devices,” Mind, 91: 161–182.

  • Enç, B. and Adams, F., 1998, “Functions and Goal-Directedness,” in C. Allen, M. Bekoff and G. Lauder (eds.), Nature’s Purposes, Cambridge, MA: MIT/Bradford, pp. 371–394.

  • Fodor, J., 1984, “Semantics, Wisconsin Style,” Synthese, 59: 231–250. (Reprinted in Fodor, 1990a).

  • –––, 1987, Psychosemantics: The Problem of Meaning in the Philosophy of Mind, Cambridge, MA: MIT/Bradford.

  • –––, 1990a, A Theory of Content and Other Essays, Cambridge, MA: MIT/Bradford Press.

  • –––, 1990b, “Information and Representation,” in P. Hanson (ed.), Information, Language, and Cognition, Vancouver: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 pp. 175–190.

  • –––, 1990c, “Psychosemantics or Where do Truth Conditions come from?,” in W. Lycan (ed.), Mind and Cognition, Oxford: Basil Blackwell, pp. 312–337.

  • –––, 1991, “Replies,” in B. Loewer and G. Rey (eds.), Meaning in Mind: Fodor and His Critics, Oxford: Basil Blackwell, pp. 255–319.

  • –––, 1994, The Elm and the Expert, Cambridge, MA: MIT/Bradford.

  • –––, 1998a, Concepts: Where Cognitive Science Went Wro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1998b, In Critical Condition: Polemical Essays on Cognitive Science and the Philosophy of Mind, Cambridge, MA: MIT/Bradford Press.

  • Gibson, M., 1996, “Asymmetric Dependencies, Ideal Conditions, and Meaning,” Philosophical Psychology, 9: 235–259.

  • Godfrey-Smith, P., 1989, “Misinformation,” Canad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19: 533–550.

  • –––, 1992, “Indication and Adaptation,” Synthese, 92: 283–312.

  • Grice, H., 1957, “Meaning,”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66: 377–88.

  • –––, 1989, Studies in the Way of Word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Haugeland, J., 1999, “Mind Embodied and Embedded,” in J. Haugeland (ed.), Having Thought, pp. 207–237.

  • Horgan, T., and Tienson, J., 2002, “The Intentionality of Phenomenology and the Phenomenology of Intentionality,” in D. Chalmers, Philosophy of Mind: Classical and Contemporary Reading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520–933.

  • Johnson, M., 2007, The Meaning of the Body: Aesthetics of Human Understanding,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Jones, T., Mulaire, E., and Stich, S., 1991, “Staving off Catastrophe: A Critical Notice of Jerry Fodor’s Psychosemantics,” Mind & Language, 6: 58–82.

  • Lloyd, D., 1987, “Mental Representation from the Bottom up,” Synthese, 70: 23–78.

  • –––, 1989, Simple minds,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 Loar, B., 1991, “Can We Explain Intentionality?,” in B. Loewer and G. Rey (eds.), Meaning in Mind: Fodor and His Critics, Oxford: Basil Blackwell, pp. 119–135.

  • Loewer, B., 1987, “From Information to Intentionality,” Synthese, 70: 287–317.

  • Maloney, C., 1990, “Mental Representation,” Philosophy of Science, 57: 445–458.

  • Maloney, J., 1994, “Content: Covariation, Control and Contingency,” Synthese, 100: 241–290.

  • Manfredi, P. and Summerfield, D., 1992, “Robustness without Asymmetry: A Flaw in Fodor’s Theory of Content,” Philosophical Studies, 66: 261–283.

  • McLaughlin, B. P., 1991, “Belief individuation and Dretske on naturalizing content,” in B. P. McLaughlin (ed.), Dretske and His Critics, Oxford: Basil Blackwell, pp. 157–79.

  • –––, 2016, “The Skewed View From Here: Normal Geometrical Misperception,” Philosophical Topics, 44: 231–99.

  • Mendelovici, A., 2013, “Reliable misrepresentation and tracking theories of mental representation,” Philosophical Studies, 165: 421–443.

  • –––, 2016, “Why tracking theories should allow for clean cases of reliable misrepresentation,” Disputatio, 8: 57–92.

  • Millikan, R., 1984, Language, Thought and Other Biological Categorie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 1989, “Biosemantics,” Journal of Philosophy, 86: 281–97.

  • –––, 2001, “What Has Natural Information to Do with Intentional Representation?,” in D. M. Walsh (ed.), Naturalism, Evolution and Min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105–125.

  • Neander, K., 1995, “Misrepresenting and Malfunctioning,” Philosophical Studies, 79: 109–141.

  • –––, 1996, “Dretske’s Innate Modesty,”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74: 258–274.

  • Papineau, D., 1984, “Representation and Explanation,” Philosophy of Science, 51: 550–72.

  • –––, 1998, “Teleosemantics and Indeterminacy,”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76: 1–14.

  • Pineda, D., 1998, “Information and Content,” Philosophical Issues, 9: 381–387.

  • Possin, K., 1988, “Sticky Problems with Stampe on Representations,”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66: 75–82.

  • Price, C., 1998, “Determinate functions,” Noûs, 32: 54–75.

  • Rupert, R., 1999, “The Best Test Theory of Extension: First Principle(s),” Mind & Language, 14: 321–355.

  • –––, 2001, “Coining Terms in the Language of Thought: Innateness, Emergence, and the Lot of Cummins’s Argument against the Causal Theory of Mental Content,” Journal of Philosophy, 98: 499–530.

  • –––, 2008, “Causal Theories of Mental Content,” Philosophy Compass, 3: 353–80.

  • Ryder, D., 2004, “SINBAD Neurosemantics: A Theory of Mental Representation,” Mind & Language, 19: 211–240.

  • Schulte, P., 2012, “How Frogs See the World: Putting Millikan’s Teleosemantics to the Test,” Philosophia, 40: 483–96.

  • –––, 2015, “Perceptual Representations: A Teleosemantic Answer to the Breadth-of-Application Problem,” Biology & Philosophy, 30: 119–36.

  • –––, 2018, “Perceiving the world outside: How to solve the distality problem for informational teleosemantics,”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68: 349–69.

  • Skyrms, B., 2008, “Signals,” Philosophy of Science, 75: 489–500.

  • –––, 2010a, Signals: Evolution, Learning, and Inform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10b, “The flow of information in signaling games,” Philosophical Studies, 147: 155–65.

  • –––, 2012, “Learning to signal with probe and adjust,” Episteme, 9: 139–50.

  • Stampe, D., 1975, “Show and Tell,” in B. Freed, A. Marras, and P. Maynard (eds.), Forms of Representation, Amsterdam: North-Holland, pp. 221–245.

  • –––, 1977, “Toward a Causal Theory of Linguistic Representation,” in P. French, H. K. Wettstein, and T. E. Uehling (eds.), 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 vol. 2,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pp. 42–63.

  • –––, 1986, “Verification and a Causal Account of Meaning,” Synthese, 69: 107–137.

  • –––, 1990, “Content, Context, and Explanation,” in E. Villanueva, Information, Semantics, and Epistemology, Oxford: Blackwell, pp. 134–152.

  • Stegmann, U. E., 2005, “John Maynard Smith’s notion of animal signals,” Biology and Philosophy, 20: 1011–25.

  • –––, 2009, “A consumer-based teleosemantics for animal signals,” Philosophy of Science, 76: 864–75.

  • Sterelny, K., 1990, The Representational Theory of Mind, Oxford: Blackwell.

  • Stich, S., 1983, From Folk Psychology to Cognitive Science,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 Sturdee, D., 1997, “The Semantic Shuffle: Shifting Emphasis in Dretske’s Account of Representational Content,” Erkenntnis, 47: 89–103.

  • Tye, M., 1995, Ten Problems of Consciousness: A Representational Theory of Mind,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Usher, M., 2001, “A Statistical Referential Theory of Content: Using Information Theory to Account for Misrepresentation,” Mind and Language, 16: 311–334.

  • –––, 2004, “Comment on Ryder’s SINBAD Neurosemantics: Is Teleofunction Isomorphism the Way to Understand Representations?,” Mind and Language, 19: 241–248.

  • Van Gelder, T. 1995, “What Might Cognition Be, If not Computation?,”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91: 345–381.

  • Wallis, C., 1994, “Representation and the Imperfect Ideal,” Philosophy of Science, 61: 407–428.

  • –––, 1995, “Asymmetrical Dependence, Representation, and Cognitive Science,” The Southern Journal of Philosophy, 33: 373–401.

  • Warfield, T., 1994, “Fodorian Semantics: A Reply to Adams and Aizawa,” Minds and Machines, 4: 205–214.

  • Wright, L., 1973, “Functions,” Philosophical Review, 82: 139–168.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s with suggestions.]

consciousness: representational theories of | externalism about the mind | intentionality | language of thought hypothesis | meaning, theories of | mental content: narrow | mental content: nonconceptual | mental content: teleological theories of

Copyright © 2021 by Fred Adams Ken Aizawa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