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后果主义 rule (Brad Hooker)

我们可以称之为全面规则后果主义的道德理论仅根据规则的后果好坏来选择规则,然后声称这些规则决定了哪些行为是道德错误的。乔治·伯克利(George Berkeley)可以说是第一位规则后果主义者。他写道:“在制定自然的一般法则时,我们必须完全以人类的公共利益为指导,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通道德行为中不是这样。...规则是根据人类的利益制定的;但我们的实践必须始终立即受到规则的影响”(Berkeley 1712:第 31 节)。

Utilitarianism

一种道德理论只有在评估行为和/或品德特质、实践和制度时仅仅根据后果的好坏时,才是一种后果主义形式。历史上,功利主义一直是最著名的后果主义形式。功利主义仅仅根据整体净利益来评估行为和/或品德特质、实践和制度。整体净利益通常被称为总体福祉或福利。总体福祉是通过将对任何一个个体的利益或伤害与对其他任何一个个体的同等大小的利益或伤害计算在内,然后将所有的利益和伤害相加得出总和来计算的。在后果主义者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争议,关于福祉的最佳解释是什么。

2. 福利

经典功利主义者(即杰里米·边沁、J.S. 密尔和亨利·西奇威克)认为利益和伤害纯粹是快乐和痛苦的问题。福祉是快乐减去痛苦的问题的观点通常被称为享乐主义。它在复杂性上有所增长(Parfit 1984: 附录 I; Sumner 1996; Crisp 2006; de Lazari-Radek 和辛格 2014: 第 9 章),但仍然致力于这样一个命题:某人的生活过得有多好完全取决于他或她的快乐减去痛苦,尽管快乐和痛苦被广泛解释。

即使将快乐和痛苦解释得非常广泛,享乐主义也会遇到困难。主要困难之一是许多人(如果不是所有人)非常关心除了他们自己的快乐和痛苦之外的事情。当然,这些其他事情可以作为获得快乐和避免痛苦的手段而重要。但许多人非常关心超越他们享乐主义工具价值的事物。例如,许多人想要了解各种事情的真相,即使这不会增加他们自己(或任何其他人的)快乐。另一个例子是,许多人关心实现超越这些成就可能带来的快乐的事情。同样,许多人以非工具性的方式关心他们家人和朋友的福祉。对于这些观点的另一个竞争性解释,尤其是最后一个观点,是人们关心许多事情,而不仅仅是他们自己的福祉。

在任何合理的福利观中,当人们的欲望得到满足时所感受到的满足感构成了他们福利的增加。同样,在任何合理的观点中,由于未实现欲望而感到的挫折构成了福利的减少。有争议的是,某人的欲望得以实现是否构成了对该人的利益,而不考虑欲望得以实现对该人感受到的满足感或挫折感产生的任何影响。享乐主义回答是否定的,声称只有对感受到的满足感或挫折感的影响才重要。

一种不同的福利理论回答是。该理论认为,代理人的任何愿望的实现都构成对代理人的利益,即使代理人从未意识到愿望已经实现,甚至即使代理人从中得不到任何快乐。这种人类福利理论通常被称为愿望实现理论。

显然,福利的愿望实现理论比快乐主义更广泛,因为愿望实现理论认可构成利益的内容不仅仅是快乐。但有理由认为这种更广泛的理论过于宽泛。首先,人们可能有明智的愿望,但这些愿望与他们自己的生活简直毫不相关,因此对他们自己的福祉并不重要(Williams 1973a: 262; Overvold 1980, 1982; Parfit 1984: 494)。我希望遥远国家的饥饿人口得到食物。但实现我的这个愿望并不使我受益。

另外,人们可能对自己的荒谬事物有欲望。假设我渴望数清这条路边草坪上的所有草叶。如果我从中得到满足,那种感受到的满足对我来说构成了一种好处。但仅仅是满足我数清这条路边草坪上所有草叶的愿望并不会(Rawls 1971: 432; Parfit 1984: 500; Crisp 1997: 56)。

在仔细思考之后,我们可能会认为,只有当某人的欲望具有某种特定内容之一时,满足这个欲望才构成对该人福祉的增加。例如,我们可能会认为,满足某人对快乐、友谊、知识、成就或自主权的欲望确实构成对她福祉的增加,而满足她可能对不属于这些类别的事物的任何欲望并不直接使她受益(尽管她从满足这些欲望中获得的快乐会)。如果我们这样认为,似乎我们认为有一系列事物构成任何人的福祉。

就所要促进的利益而言,这一理论仍然是功利主义的。功利主义有很多值得一提的地方。显然,生活的走向很重要。而在道德基础上,每个人都同样重要这一想法深具吸引力(甚至可以说是不可抗拒的)——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强者还是弱者,富人还是穷人,黑人、白人、西班牙裔、亚洲人等等。功利主义可以合理地将这种平等重要性解释为在计算整体福祉时,对任何一个个体的利益或伤害都不比对另一个个体造成的同等大小的利益或伤害更重要或更不重要。

3. 其他应促进的利益

规则后果主义家族中的非功利主义成员是那些仅根据产生的善来评估行为和/或品德特征、实践和制度的理论,其中善不仅限于福利。这里的“非功利主义”意味着“不纯粹功利主义”,而不是“完全非功利主义”。当作者将自己描述为后果主义者而不是功利主义者时,他们通常是在表明他们的基本评估将不仅仅是关于福利,还包括其他一些善。

这些其他好处是什么?最常见的答案是正义、公平和平等。

根据柏拉图的说法,正义是“给予每个人其应得的”(《理想国》第 1 卷)。我们可能会认为人们应得的是他们所欠的,要么是因为他们应得,要么是因为他们在道德上有权利。假设我们将这些想法应用于后果主义。那么我们得到的理论是,事物应该根据产生的福利数量以及人们获得应得的程度和尊重道德权利的程度来评估。

对于规则后果主义来说,采取这种立场意味着它限制了自己的解释野心。一个理论所假定的,它并不解释。一个假定正义由某某构成并且正义是需要促进的事物之一的后果主义理论,并没有解释为什么正义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它并没有解释什么是应得的。它也没有解释道德权利的重要性,更不用说确定这些道德权利的内容是什么了。这些问题对于一个后果主义理论来说太重要且有争议,不能被留下不解释或开放。如果后果主义要涉及正义、应得和道德权利,它需要分析这些概念并证明它赋予它们的角色是合理的。

关于公平性也可以说类似的事情。如果一个后果主义理论预设了公平性的解释,并简单地规定公平性应该被促进,那么这个后果主义理论并没有解释公平性。但公平性(像正义、应得和道德权利一样)是一个对后果主义来说太重要的概念,以至于后果主义不得不尝试解释它。

对于后果主义者处理正义和公平的一种方式是主张正义和公平是由符合一定合理社会实践构成的,并且这些实践之所以合理的原因在于它们通常促进整体福祉和平等。实际上,这种主张可能是,人们应得到什么,人们在道德上有权利得到什么,正义和公平要求什么,就是符合促进整体福祉和平等的实践。

无论是否需要在公式中包含平等,这都是非常有争议的。许多人认为,纯粹的功利主义公式已经具有足够的平等主义含义。他们认为,即使目标是促进福利,而不是促进福利加平等,关于人类的一些偶然但普遍的事实推动着物质资源的平等分配。根据“物质资源边际效用递减法则”,一个人从某单位物质资源中获得的利益越来越少,当这个人已经拥有更多单位的物质财富时。假设我从只能靠步行出行到拥有一辆自行车,或者,尽管我住在一个非常寒冷的地方,我从没有暖和的外套到拥有一件外套。我会从获得第一辆自行车或外套中受益更多,而不是如果我从拥有九辆自行车或外套到拥有十辆。

在边际效用递减法则中存在例外情况。在这些例外情况中,额外的物质资源单位会将某人推到某个重要的门槛之上。例如,考虑那顿饭、药丸或一口空气,拯救了某人的生命,或者购买了一辆汽车,使竞争性收藏家跻身第一名。在这种情况下,将某人推到门槛之上的单位可能对该人同样有益,就像之前的任何单位一样。然而,作为一般规则,物质资源确实具有边际效用递减。

在物质资源具有边际效用递减的假设基础上,让我们再增加一个假设,即不同的人通常从相同的物质资源中获得大致相同的好处。当然,也有例外情况。如果你生活在寒冷的气候中,而我生活在炎热的气候中,那么你会比我更多地从一件保暖外套中获益。

假设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方,那里冬天很冷,有适合骑自行车的好路径,但没有公共交通。假设你有十辆自行车和十件外套(尽管你并不争夺某种自行车或外套收藏奖)。与此同时,我非常贫困,一无所有。那么,将你的一辆自行车和一件外套重新分配给我,可能对你的伤害要小于对我的受益。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资源分配不均的社会中。无论这种现象发生在哪里,一个基本公正的道德都面临着将资源从富人重新分配给穷人的压力。

然而,也有关于人类的偶然但普遍的事实,支持那些预见到材料不平等后果的做法。首先,更高水平的整体福利可能需要更高水平的生产力(想想农业生产力改善带来的福利增益)。在经济的许多领域,为了激发更高的生产力,提供对更高生产力的材料奖励似乎是最有效的可接受方式。一些个人和团体会比其他人更有生产力(尤其是如果有激励计划)。因此,为更高生产力提供材料奖励的做法将导致材料不平等。

因此,一方面,物质资源的边际效用递减对资源更平等分配施加压力。另一方面,促进生产力的需求对有预见后果的激励方案施加压力,这可能导致物质不平等。功利主义者和大多数其他后果主义者发现自己在平衡这些相互对立的压力。

请注意,这些压力涉及资源的分配。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即福利本身应该如何平等分配。许多最近的作者认为功利主义对福利的分配是漠不关心的。想象一种选择,一种情况下整体福利很大但分配不均,另一种情况下整体福利较小但分配平等。据说功利主义者更倾向于支持整体福利更大的结果,即使它的分配也不那么平等。

为了说明这一点,让我们以一个人为简单的人口为例,分为两组。

许多人可能会认为上述替代方案 2 比替代方案 1 更好,并可能认为这些替代方案之间的比较表明,总是有利于更大程度福利平等的压力。

正如 Derek Parfit (1997) 特别强调的那样,我们不应该过于仓促。考虑以下选择:

福利平等是否如此重要,以至于选择方案 3 优于选择方案 1?以帕菲特的一个例子为例,假设使每个人在视力方面都平等的唯一方法是使每个人完全失明。道德上是否需要这种“水平下降”?实际上,这种方式在道德上是否有任何可取之处?

如果我们认为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我们可能会认为福利平等本身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理想(参见 Temkin 1993)。只有在这有利于更糟糕的人的情况下,才能证明对更好的人的损失是合理的。我们曾经认为是对福利平等的压力,实际上是对平均水平的压力。我们可以说,对福利的增加对于受影响者越糟糕的人来说更重要。这种观点被称为优先主义(Parfit 1997;Arneson 1999b)。它具有巨大的直观吸引力。

对于优先主义可能如何运作的简单示例,假设最不利境况者的福祉计为比较有利者的五倍。那么,上述表格中的替代方案 1 的结果如下:

(1×5×10,000)+(10×100,000),

这导致总福利单位数为 1,050,000。再次考虑到最弱势群体的福利计算为其他群体的五倍,第二种选择的结果是:

(8×5×10,000)+(9×100,000), (8×5×10,000)+(9×100,000),

这导致了总共 1,300,000 单位的福利。这符合人们普遍的反应,即替代方案 2 在道德上优于替代方案 1。

当然,在现实例子中,社会中从来不只有一个分歧。相反,存在一个从最困难的人到稍微好一点的人,以及一直到最好的人的等级。优先主义致力于不同位置的人受益的重要性的可变级别:一个人处境越糟糕,就越重视该人的收益。

这引发了对优先主义的两个严重担忧。第一个担忧涉及优先主义在非任意确定给予处境最差者更多福祉重要性的困难。例如,对于处境最差者的一单位福利,是否应该比同样大小的福利对于处境最佳者重要性高 10 倍,比对于处境平均较好者的同样大小福利高 5 倍?或者这些乘数应该是 20 和 10,或者是 4 和 2,或者其他数额?关于优先主义的第二个担忧是,是否将对某些人福祉的增加赋予更大重要性,胜过对其他人同样大小福祉增加的基本公正原则(Hooker 2000: 60–2)相矛盾。

这不是进一步探讨优先主义及其批评者之间辩论的地方。因此,本文的其余部分将搁置这些辩论。

4. Full Rule-consequentialism 4. 完全规则后果主义

规则后果主义者区分了他们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1)关于什么使行为在道德上错误的论点,(2)关于代理人应该使用什么程序来做出道德决定的论点,以及(3)关于道德制裁(如责备、内疚和赞扬)适用的条件的论点。

我们可以称之为完整的规则后果主义包括对所有三个方面的规则后果主义标准。因此,完整的规则后果主义认为,一种行为只有在被其后果所证明的规则禁止时才是道德错误的。它还声称,代理人应该根据其后果证明的规则做出道德决策。并且它声称,道德制裁应该适用的条件是由其后果证明的规则确定的。

全面的规则后果主义者可能认为,实际上只有一套关于这三个不同主题的规则。或者他们可能认为,有不同的规则集合,在某种意义上相互对应或互补。

远比不同种类的完全规则后果主义之间的区别更为重要的是完全规则后果主义与部分规则后果主义之间的区别。部分规则后果主义可能采取许多形式。让我们关注最常见的形式。部分规则后果主义的最常见形式声称,代理人应该通过参考其后果所证明的规则来做出道德决定,但并不声称道德错误是由其后果所证明的规则决定的。部分规则后果主义者通常认同这样一种理论,即道德错误直接由行为的后果与其他可能行为的后果相比决定。这种错误理论被称为行为后果主义。

将全面规则后果主义与部分规则后果主义区分开来有助于澄清行为后果主义和规则后果主义之间的对比。行为后果主义最好被理解为仅仅维持以下观点:

行为后果主义的错误标准:如果一种行为导致的结果比某种可行的替代行为导致的结果更少,那么这种行为就是错误的。

面对道德错误的标准时,许多人自然而然地认为决定该做什么的方法是应用这个标准,即

行为后果主义道德决策程序:在每个场合,一个行动者应该通过计算哪种行为会产生最多的善来决定该做什么。

然而,规则后果主义者几乎从不将这种行为后果主义的决策程序作为一种普遍和典型的道德决策方式进行辩护(Mill 1861: ch 2; Sidgwick 1907: 405–6, 413, 489–90; Moore 1903: 162–4; Smart 1956: 346; 1973: 43, 71; Bales 1971: 257–65; Hare 1981; Parfit 1984: 24–9, 31–43; Railton 1984: 140–6, 152–3; Brink 1989: 216–7, 256–62, 274–6; Pettit and Brennan 1986; Pettit 1991, 1994, 1997: 156–61, 2017; de Lazari-Radek and Singer 2014: ch. 10)。有许多引人注目的后果主义理由可以解释为什么这种行为后果主义的决策程序会适得其反。

首先,很多时候,行动者并没有关于各种行为后果会是什么的详细信息。

其次,获取这样的信息往往需要付出比所涉及的决策更大的成本。

第三,即使代理人具有进行计算所需的信息,代理人在计算中可能会犯错误。(特别是当代理人的固有偏见介入时,或者当计算复杂时,或者当需要匆忙进行计算时。)

第四,还有我们可以称之为期望效应。想象一个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们知道其他人在自然上偏向于自己和自己所爱的人,但他们试图通过计算整体利益来做出每一个道德决定。在这样一个社会中,每个人可能会担心其他人会四处破坏承诺、偷窃、撒谎,甚至袭击,只要他们相信这样做会产生最大的整体利益(Woodard 2019: 149)。在这样一个社会中,人们不会觉得他们可以相互信任。

这第四个考虑比前三个更具争议性。例如,Hodgson 1967 年,Hospers 1972 年和 Harsanyi 1982 年认为信任会瓦解。而 Singer 1972 年和 Lewis 1972 年则认为不会。

然而,大多数哲学家认为,基于上述四个理由,使用行为后果主义的决策程序并不能最大化善的实现。因此,即使是支持行为后果主义道德错误标准的哲学家也会拒绝行为后果主义的道德决策程序。相反,他们通常提倡以下做法:

规则后果主义决策程序:至少通常情况下,代理人应通过应用将产生最佳后果的规则来决定该做什么,例如“不伤害无辜他人”、“不偷盗或破坏他人财产”、“不违背诺言”、“不说谎”、“特别关注家人和朋友的需求”、“通常为他人做好事”。

由于关于错误标准的行为后果主义者通常接受这一决策程序,实际上,行为后果主义者实际上是部分规则后果主义者。通常,作家所指的间接后果主义是关于错误的行为后果主义和关于适当决策程序的规则后果主义的结合。

规则后果主义标准上认可的决策程序是社会最好接受的决策程序。需要注意的是,“标准上”这个限定词是因为有些规则后果主义版本允许规则相对于小团体甚至个人而言(D. Miller 2010; Kahn 2012)。而行为后果主义坚持认为最好的决策程序是个体应该接受的。因此,根据行为后果主义,由于杰克和吉尔的能力和处境可能非常不同,杰克应该接受的最佳决策程序可能与吉尔应该接受的最佳决策程序不同。然而,在实践中,行为后果主义者通常大多忽略这种差异,并支持上述规则后果主义的决策程序(Hare 1981, chs. 2, 3, 8, 9, 11; Levy 2000)。

当行为后果主义者认可上述规则后果主义决策程序时,他们承认遵循该决策程序并不能保证我们会做出具有最佳后果的行为。有时,例如,我们遵循一个排除伤害无辜人的决策程序会阻止我们做出会产生最佳后果的行为。同样,有些情况下偷窃、违背诺言等行为可能会产生最佳后果。然而,遵循一个通常排除此类行为的决策程序,从长远来看,可能会产生比我们试图根据每个行为进行后果计算更好得多的后果。

因为行为后果主义者通常赞同规则后果主义的决策程序,所以将某些哲学家归类为行为后果主义者还是规则后果主义者可能会有问题。例如,G.E. Moore(1903 年,1912 年)有时被归类为行为后果主义者,有时被归类为规则后果主义者。像许多其他人一样,包括他的老师亨利·西奇威克(Henry Sidgwick),摩尔将道德错误的行为后果主义标准与决定行为的规则后果主义程序相结合。摩尔只是比大多数人更强调违背规则后果主义决策程序的危险(参见肖 2000 年)。哈尔(1981 年)和佩蒂特(1991 年,1994 年,1997 年)也是特别有影响力的行为后果主义者,关于什么使行为正确或错误,同时认为日常决策应该根据熟悉的规则进行,重点不在后果上。

5. 全球后果主义

一些作家提出,后果主义最纯粹和最一致的形式是认为绝对一切都应该根据其后果来评估,包括行为、规则、动机、制裁等。让我们遵循 Pettit 和 Smith(2000)的观点,将这种观点称为全球后果主义。Kagan(2000)将其描述为多维直接后果主义,即每件事情都直接根据其自身的后果是否与替代方案的后果一样好来评估。

这种全球后果主义与我们所称的部分规则后果主义有何不同?我们所称的部分规则后果主义实际上就是将行为后果主义的道德错误标准与规则后果主义的决策程序相结合。因此,部分规则后果主义的定义并未解决何时适用道德制裁的问题。

一些部分规则后果主义者认为,当代理人未能选择会导致最佳后果的行为时,他们应该受到责备并感到内疚。对于部分规则后果主义者来说,一个更加合理的立场是,当代理人选择违反规则后果主义决策程序的行为时,无论该个别行为是否导致最佳后果,他们都应该受到责备并感到内疚。最后,正如我们所定义的,部分规则后果主义与这样一种主张是相容的,即代理人是否应该受到责备或感到内疚并不取决于他们的行为是否错误,也不取决于推荐的道德决策程序是否会导致他们选择他们所选择的行为,而仅仅取决于这种责备或内疚是否会产生任何好处。这正是全球后果主义对制裁的观点。

对全球后果主义的一个反对意见是,同时将后果主义标准应用于行为、决策程序和制裁的实施会导致明显的悖论(Crisp 1992; Streumer 2003; Lang 2004)。

假设,总体而言,在长远来看,对你来说接受的最佳决策程序是让你现在执行行为 x。但也假设实际上在这种情况下产生最佳后果的行为不是 x 而是 y。因此,全局后果主义告诉你(a)要使用最佳的决策程序,但同时(b)不要执行这一决策程序选定的行为。这似乎是个悖论。

当我们考虑责备和内疚时,情况变得更糟。假设你遵循最佳的决策程序,但未能做出具有最佳后果的行为。你应该受到责备吗?你应该感到内疚吗?全球后果主义声称,只有在责备你会产生最佳后果的情况下,你才应该受到责备,并且只有在这样做会产生最佳后果的情况下,你才应该感到内疚。假设由于某种原因,最佳后果将是责备你遵循规定的决策程序(从而做出 x)。但是,一个道德理论要求你受到责备,尽管你遵循了该理论规定的道德决策程序,这显然是矛盾的。或者假设由于某种原因,最佳后果将是责备你故意选择具有最佳后果的行为(y)。同样,一个道德理论要求你受到责备,尽管你故意选择了该理论要求的行为,这显然是矛盾的。

因此,全球后果主义存在一个问题,即它在所声称需要的行为与告诉代理人使用的决策程序之间,以及在这些之间与无罪之间可能存在潜在差距。(有关对这种攻击方式的明确回应,请参见 Driver 2014: 175 和 de Lazari-Radek 和 Singer 2014: 315-16。)

这并不是全球后果主义最熟悉的问题。相反,最熟悉的问题是其最大化行为后果主义的错误标准。根据这个最大化标准,一个行为只有在未导致最大利益时才是错误的。这个标准判断一些看起来是错误的行为实际上并不是错误的。它也判断一些看起来不是错误的行为是错误的。

例如,考虑一种谋杀行为,其结果比任何其他行为产生的好处略多。根据最熟悉的最大化行为后果主义的错误标准,这种谋杀行为并不是错误的。许多其他种类的行为,如攻击、偷窃、违背承诺和撒谎,即使执行它们会产生比不执行它们更多的好处,也可能是错误的。同样,熟悉的最大化形式的行为后果主义否认了这一点。

或者考虑一个人,他给了自己的孩子,或者留给自己一些资源,而不是把它贡献出来帮助某个本可以从这些资源中获益更多的陌生人。这样的行为似乎并不错。然而,最大化行为后果主义的标准却认为这是错误的。事实上,想象一下一个相对富裕的人需要做出多大的牺牲,才能使她进一步的行动符合最大化行为后果主义的错误标准。她必须给予到一个程度,以至于为了使他人受益而进行进一步的牺牲会对她造成的伤害大于对他人的利益。因此,最大化行为后果主义的错误标准经常被指责为要求过高。

针对最大化行为后果主义的异议可以通过一种不需要最大化善的行为后果主义版本来规避。这种类型的行为后果主义现在被称为满足主义后果主义。有关这种理论的更多信息,请参阅有关后果主义的条目。

6. 制定完整的规则后果主义

有许多不同的规则后果主义表述方式。例如,它可以根据规则实际产生的好处来制定,也可以根据规则后果的合理预期好处来制定。它可以根据遵守规则的后果来制定,也可以根据接受规则的更广泛后果来制定。它可以根据每个人绝对接受规则的后果来制定,也可以根据不是每个人都接受规则的情况来制定。规则后果主义也可以根据向下一代的每个人传授一套准则的教导来制定,充分意识到结果接受程度会有所不同(Mulgan 2006, 2017, 2020; D. Miller 2014, 2021; T. Miller 2016, 2021)。在某些方式下制定的规则后果主义比其他方式更有说服力。这将在接下来的三个小节中进行解释。制定问题也与后续关于对规则后果主义的反对意见相关。

6.1 实际好处与预期好处

如所指出,完整的规则后果主义包括对三个问题的规则后果主义回答。第一个问题是,是什么使行为在道德上错误?第二个问题是,代理人应该使用什么程序来做出他们的道德决定?第三个问题是,道德制裁(如责备、内疚和赞扬)适用的条件是什么?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规则后果主义者对于决策程序的回答与其他类型的功利主义者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非常相似。因此,让我们专注于对比的要点,即另外两个问题。关于什么使行为错误以及何时适当施加制裁这两个问题比有时意识到的更紧密相连。

事实上,规则后果主义的奠基人之一 J.S. Mill 确认了它们之间的紧密联系。

我们不会称任何事情为错误,除非我们的意思是暗示一个人应该因为做了某事而受到某种惩罚;如果不是法律,就是他的同伴的看法;如果不是看法,就是他自己良心的责备。(1861 年:第 5 章,第 14 段)

让我们假设密尔认为“应该受到惩罚,至少应该受到自己的良心责备,即使不是受到他人的责备”大致等同于“应受责备”。有了这个假设,我们可以解释密尔将错误紧密地与应受责备联系在一起。接下来,我们可以考虑如果密尔错误地认为错误与应受责备紧密相连会发生什么。首先,让我们考虑如果密尔正确地认为错误与应受责备紧密相连会发生什么。

考虑以下论证,其第一个前提来自密尔(Mill):

如果一个行为是错误的,那么它是应受责备的。

当然,一个行动者不能因为接受和遵循他无法预见会产生次优后果的规则而受到责备。由此,我们得到了第二个前提:规则后果主义。

如果一个行为应受责备,那么允许该行为的规则所导致的次优后果必须是可以预见的。

根据这两个前提,我们得出结论:

因此,如果一种行为是错误的,那么允许该行为的规则所导致的次优后果必须是可以预见的。

当然,接受一套规则的实际后果可能与预见到的接受该规则的后果不同。因此,如果完全的规则后果主义声称一种行为是错误的,仅当允许该行为的规则的可预见后果是次优的,那么规则后果主义也不能认为一种行为是错误的,仅当允许该行为的规则的实际后果将是次优的。

现在假设错误与该责任之间的关系比密尔所建议的要松散得多(参见 Sorensen 1996)。也就是说,假设我们对错误的标准可以与我们对该责任的标准相当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认为:

规则后果主义的实际主义者错误标准:一种行为只有在被实际上会导致最大利益的规则所禁止时才是错误的。

I'm sorry, but it seems like your input is incomplete. Could you please provide the full text you'd like me to translate into Simplified Chinese?

规则后果主义的责任评判标准:一个行为只有在违反可能导致最大利益的规则时才应受到责备。

让我们将“foreseeably result in the greatest good”替换为“result in the greatest expected good”。以下是如何计算一组规则的预期好处。假设我们可以确定一组规则可能产生的每种可能结果的价值或贬值。将每种可能结果的价值乘以该结果发生的概率。将所有这些乘积相加在一起。得到的数字量化了该组规则的预期好处。

预期的好处不应该通过使用人们可能赋予可能结果的疯狂概率估计来计算。相反,预期的好处是通过将可能结果的价值或不利因素乘以理性或合理的概率估计来计算的。

不同的行动者拥有不同的证据,因此有不同的理性和合理的概率估计。这种差异有时恰好解释了关于对现有道德准则进行何种改进的分歧。在某些分歧的情况下,分歧的原因是至少有一方不知道或没有完全吸收可用的证据。期望主义规则后果主义者可能希望将理性或合理的概率估计与当时可用的证据联系起来,即使有些人不知道或没有充分意识到其含义。

可能会对预期利益的计算方式存在相当大的怀疑(Lenman 2000)。即使这样的计算是可能的,它们通常会相当主观和不精确。然而,我们可以合理地希望至少能够对可能规则的替代可能规则的潜在后果做出一些明智的判断(Burch-Brown 2014)。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判断来指导自己,正如立法者经常说的那样。相比之下,哪些规则实际上会产生最好的后果通常是无法预测的。因此,责任后果主义规则的可预期性标准是具有吸引力的。

现在回到这个建议,尽管责任归因的标准是规则后果主义者的可预期标准,但道德错误的正确标准是实际主义规则后果主义者的标准。这个建议拒绝了密尔将道德错误与责任归因联系起来的做法。然而,对这个建议有一个非常强烈的反对意见。如果道德错误与责任归因脱钩,那么道德错误的作用和重要性是什么?

为了保持道德错误的明显角色和重要性,那些坚持规则后果主义的责任评判标准的人很可能会支持:

简单的期望主义规则后果主义道德错误标准:一个行为只有在被导致最大预期利益的规则所禁止时才是道德错误的。

实际上,一旦我们面对(a)实际产生的价值量和(b)理性预期的善之间的区别,完全的规则后果主义者很可能会选择道德错误、应受责备性和决策程序的可预期标准。

如果据我们所知,没有一个规则比其竞争对手有更大的预期价值,那该怎么办?我们将需要修改我们的期望主义标准,以适应这种可能性:

精细的期望主义规则后果主义道德错误标准:如果一个行为只有在被导致最大预期利益的规则所禁止,或者如果两个或更多个替代规则代码在预期利益方面同样优秀,那么它就是道德错误的。这些规则中最接近传统道德的那个。

规则后果主义作为在否则同样有前途的规范之间打破平局的论据始于观察到社会变革经常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这些意想不到的后果通常似乎是负面的。此外,新规范与已被传统接受的规范之间的差异越大,意想不到的后果的范围就越大。因此,在我们判断两个规范具有同样高预期价值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选择最接近我们已知规范的那一个。(关于两个规范具有同样高预期价值且看似同样接近传统道德的情况的讨论,请参见 Hooker 2008: 83-4。)

一个含义是人们应该对现状进行改变,但只有在这些改变的预期价值大于坚持现状时才应该这样做。规则后果主义显然有能力推荐改变。但它并不支持为了改变而改变。

规则后果主义确实需要被制定以处理预期价值的平局。然而,在本文的大部分内容中,我将忽略这一复杂性。

6.2 遵从与接受

规则后果主义面临的另一个重要制定问题是,规则后果主义是否应该以遵守规则、接受规则或教导规则的形式来制定。诚然,教导和接受规则的最重要后果是遵守这些规则。早期的规则后果主义确实明确提到了遵守规则。例如,它们说,一种行为在道德上是错误的,当且仅当它被规则禁止,而遵守这些规则将最大化善(或预期的善)。 (见奥斯汀 1832 年;布兰特 1959 年;M. 辛格 1955 年,1961 年。)

然而,接受一项规则可能会产生除了遵守规则之外的后果。正如 Kagan(2000: 139)所写道:“一旦确立,规则可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与其对行为的影响是独立的:可能仅仅是考虑一套规则就能让人感到安心,从而促进幸福感。”(有关我们可能称之为这些规则的“超越遵从后果”的更多信息,请参见 Sidgwick 1907: 405–6, 413; Lyons 1965: 140; Williams 1973: 119–20, 122, 129–30; Adams 1976: 470; Scanlon 1998: 203–4; Kagan 1998: 227–34.)

这些规则接受的后果绝对应该成为规则成本效益分析的一部分。将规则后果主义表述为接受后果的形式使其能够成为这一分析的一部分。社会接受一套规则的重要后果包括保证、激励和威慑效应。考虑保证和激励效应在规则后果主义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Harsanyi 1977, 1982: 56–61; 1993: 116–18; Brandt 1979: 271–77; 1988: 346ff [1992: 142ff.]; 1996: 126, 144; Johnson 1991, 尤其是第 3、4、9 章)。因此,我们不应该感到惊讶,规则后果主义已经从以遵守规则的形式表述转变为以接受规则的形式表述。

然而,正如我们需要从考虑遵守规则的后果转向考虑接受规则的更广泛后果一样,我们需要更进一步。仅关注接受规则的后果忽略了教师教授这些规则的“过渡”成本,以及内化这些规则对教学接受者的成本。然而,这些成本确实可能是显著的(Brandt 1963: section 4; 1967 [1992: 126]; 1983: 98; 1988: 346–47, 349–50 [1992: 140–143, 144–47]; 1996: 126–28, 145, 148, 152, 223)。

假设,例如,一旦一个相当简单且相对不太苛刻的规则代码 A 被接受,代码 A 的预期价值为 n。假设一个更复杂和要求更高的替代规则代码 B 一旦被接受,其预期价值为 n+5。因此,如果我们只考虑接受这两种替代代码的预期价值,代码 B 胜出。

但现在让我们将对手代码的成本/效益分析中的教授两种代码的相对成本和让新一代内化它们的成本考虑进去。由于代码 A 相当简单且相对不苛刻,内化它的成本为-1。由于代码 B 更复杂且要求更高,内化它的成本为-7。因此,如果我们比较这两种代码时考虑到内化它们的成本,代码 A 的预期价值为 n-1,代码 B 的预期价值为 n+5-7。一旦我们包括内化代码的成本,代码 A 获胜。

如所指出的,成功教授一项准则,使得该准则被广泛内化的成本是“过渡成本”。但当然,这种过渡总是从一种安排到另一种安排。我们想象的过渡是指接受某个提议的准则。我们想象的过渡是从哪里来的呢?

一个答案是,过渡应该从哪个安排开始,这取决于社会已经接受的任何道德准则。这似乎是一个自然的答案。然而,对这个答案有一个强烈的反对意见,即规则后果主义不应该让一个提议的准则的成本/效益分析受到让人们放弃他们可能已经内化的规则的成本的影响。这有两个原因。

最重要的是,规则后果主义对准则的评估需要避免直接或间接地赋予源自其他道德理论而非规则后果主义本身的道德观念以重要性。假设在某个社会中,人们被教导认为女性应该服从男性。规则后果主义对提出的非性别歧视准则的评估是否必须考虑让人们放弃他们已经内化的性别歧视规则以接受新的、非性别歧视的规则所产生的成本?由于性别歧视规则是不合理的,它们被接受不应该影响规则后果主义的评估。

拒绝我们正在考虑的答案的另一个原因是,它可能会支持一种不吸引人的相对主义。不同的社会在其现有的道德信仰上可能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因此,一种评估提出的准则的方式,考虑到让已经致力于某种其他准则的人们的成本,最终将不得不容忍为达到相同准则而产生不同的过渡成本。例如,从一个已经被接受的种族主义准则到一个非种族主义准则的过渡成本要比从一个已经被接受的非种族主义准则要高得多。制定规则后果主义,以便它为 1960 年代的密歇根州和密西西比州提倡相同的准则是可取的。(有关主张规则后果主义应该被制定为支持社会相对主义的反对观点,请参见 Kahn 2012;D. Miller 2014, 2021;T. Miller 2021。)

一种避免陷入刚刚确定的社会相对主义的方法是以新一代人类的接受为基础来制定规则后果主义。提议可能是,我们比较替代准则的“教学成本”,假设这些准则将被教给新一代儿童,即那些尚未接受道德准则教育的儿童。我们应该想象这些儿童从自然(非道德)倾向开始,对自己和少数其他人非常偏袒。我们还应假设学习每条规则都伴随着认知成本。

这些是现实的假设,具有重大影响。其中一个是,对规则的替代代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将有理由支持简单的代码而不是更复杂的代码。当然,拥有更多或更复杂的规则也可能带来好处。然而,一种代码可以有多复杂或复杂到一定程度,一旦包括教学成本在内,仍然比简单代码具有更大的预期价值。

另一个涉及到的含义涉及到关于为帮助他人做出牺牲的前瞻性规则。由于儿童起初关注自己的满足,让他们内化一种需要他们为他人的利益而反复做出巨大牺牲的公正性可能会带来极高的成本。当然,内化这样一个规则也会带来巨大的好处,主要是对他人的好处。好处是否大于成本?至少自西奇威克(1907:434)以来,许多功利主义者认为,人类的本性是这样的,真正的可能性是(1)人类对某些人充满激情,对其余人类的关心较少,或者(2)人类对每个人都关心,但关心不强烈。换句话说,根据这种对人类本性的看法,不现实的可能性是人类对世界上每个人都强烈而公正地关心。如果这种对人类本性的看法是正确的,那么成功使人们完全公正的一个巨大成本是这样做会让他们只有弱弱的关切。

即使这种人性的描绘不正确,也就是说,即使可以使人们完全公正而不削弱他们的热情和激情,成功让人们像对待自己一样关心每个其他个体的代价是高昂的。在从完全偏袒到完全公正的范围中的某个点上,推动和诱导每个人沿着这个范围进一步前进的成本超过了好处。

一个值得一提的复杂性源自一个明显的观点,即道德教育是发展性的。要教给孩子多少规则,这些规则有多复杂,规则要求有多高,以及如何解决规则之间的冲突,都取决于孩子的发展阶段。因此,在教给非常年幼的孩子更简单、要求较低的规则与在更高发展阶段教授的更复杂、微妙和要求更高的规则之间可能存在冲突。当然,规则后果主义最好是以发展的最后阶段出现的规则来制定,而不是早期阶段的规则。

6.3 完全接受与不完全接受

虽然规则后果主义对法规的成本/效益分析应该考虑将这些法规内化到新一代人中所需的成本,但这种分析应该承认,内化不会在每个人身上都实现(米勒,2021 年:130)。无论教学有多好,结果都会是不完美的。有些人会学到与所教授的规则在某种程度上不同的规则,其中一些人最终会对道德要求、道德选择或道德错误产生非常错误的看法。其他人将最终缺乏足够的道德动机。还有一些人最终将没有任何道德动机(精神病患者)。规则后果主义需要制定应对道德教育不可避免的不完美结果的规则。

这些规则将至关重要地包括关于惩罚的规则。从规则后果主义的角度来看,惩罚的一个目的是阻止某些行为。另一个目的是将未被阻止的危险人员从街头清除。也许规则后果主义可以承认,惩罚的另一个目的是安抚受害者及其家人和朋友对这类行为的原始复仇欲望。最后,还有关于惩罚的规则的表达和强化力量。

一些规则后果主义的表述方式使得解释惩罚规则变得困难。其中一种规则后果主义的表述方式是:

一个行为在道德上是错误的,当且仅当它被规则准则禁止,而这些准则被绝对所有人完全接受将产生最大的预期利益。

想象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每个成年人都完全接受禁止(例如)对无辜者进行身体攻击、偷窃、违背承诺和撒谎的规则。假设这些规则已经被这个世界中的每个人深深内化,以至于在这个世界中完全遵守这些规则。还假设,如果这个世界中的每个人总是遵守这些规则,这种完美的遵守将成为共识。在这个世界中,几乎不需要关于惩罚的规则,因此几乎没有从这些规则中获益。但是,教导和内化每个规则都会带来成本。因此,任何关于惩罚的规则的教导和内化都会带来成本。成本而无益是令人厌恶的。因此,对于一个完全遵守的世界,上文提到的规则后果主义版本不会支持关于惩罚的规则。

我们需要一种包括处理那些不致力于正确规则的人,甚至对于那些无可救药的人的规则后果主义形式。换句话说,规则后果主义需要被构建成这样一种形式,以便将社会概念化为包含一些对正确规则不够致力的人,甚至一些不致力于任何道德规则的人。以下是一种做法:

一个行为是错误的,当且仅当它被一套规则所禁止,而这套规则被每一代人中绝大多数人接受将具有最大预期价值。

请注意,规则后果主义既不赞同也不容忍那些不接受绝大多数人的准则的人。相反,规则后果主义声称这些人在道德上是错误的。事实上,制定规则后果主义的整个目的是为了为如何对这些人做出负面回应的规则留出空间。

当然,“绝大多数”这个术语非常不精确。假设我们通过选择一个精确的社会百分比来消除不确定性,比如 90%。选择任何精确的百分比都具有明显的武断性。例如,如果我们选择 90%,为什么不是 89%或 91%呢?

也许,我们可以主张将 90%作为两种压力之间的合理折衷。一方面,我们选择的百分比应该接近 100%,以保留理想情况下道德规则应该被每个人接受的想法。另一方面,这个百分比需要远离 100%,以便为惩罚规则留下相当大的空间。考虑到需要平衡这些考虑因素,90%似乎处于一个可辩护的范围内。(对于这一观点的异议,请参见 Ridge 2006;对 Ridge 的回应,请参见 Hooker 和 Fletcher 2008。这个问题在 H. Smith 2010;Tobia 2013、2018;T. Miller 2014、2021;Toppinen 2016;Portmore 2017;Yeo 2017;Podgorski 2018;Perl 2021 中得到进一步讨论。)

Holly Smith (2010)指出,对于不到 100%的人口接受任何特定规范的成本/效益分析取决于其余人口接受和倾向于采取的行为。考虑以下对比。一个想象的情景是,90%的人口接受一种规范,另外 10%接受一种非常相似的规范,以至于这两种规范在实践中很少发生分歧。第二个想象的情景是,90%的人口接受一种规范,另外 10%接受各种与 90%接受的规范在实践中经常且明显冲突的规范。在第一个想象的情景中,冲突解决和执行不如在第二个想象的情景中重要。因此,如果规则后果主义是以不到 100%的人口接受一种规范来制定的,那么重要的是对不接受这种规范的人口所做的任何假设。

一些理论家提出,将规则后果主义阐述为教导价值期望最大的准则的编码,优于将该理论阐述为对于准则的固定或可变接受率(Mulgan 2006, 141, 147; 2017, 291; 2020, 12–21; T. Miller 2016; 2021; D. Miller 2021)。规则后果主义的“教导阐述”认为:

一个行为在道德上是被禁止的、义务的或可选的,当且仅当它被规则准则所禁止、义务或允许,并且教导这些规则对每个人的预期价值至少与教导任何其他规则的价值相同。

有两点需要立即澄清。首先,“每个人”在这里需要限定,以免包括那些“存在重大认知或意志缺陷的人”(D. Miller 2021: 10)。其次,教导每个人一套规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会内化这些规则。因此,即使每个人都接受了某种规则的教导,可以预见到会有一些人内化的规则与所教导的规则有所不同。也会有一些人的道德动机不可靠,甚至难以辨别。还会有一些人认为自己对道德规则甚至整个道德体系持怀疑态度。

教授规则后果主义的表述确实有一些明显的优势。当然,我们必须在成本/效益分析中考虑到足够的成本,以使教学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取得成功。换句话说,我们必须坚持教学要成功到足以让足够多的人内化规则,从而产生良好程度的合作和安全。但我们不需要精确地知道教授这一准则的人中有多少人仍然是道德主义者,有多少人学习了这一准则却最终内化了与所教授的准则略有不同的准则,或者有多少人最终因缺乏动力而无法遵守他们内化的道德准则,除非有效的执行措施已经到位(D. Miller 2021; T. Miller 2021)。

教学规范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教授一套准则给每个人的想法与这套准则应该是公共知识的想法紧密相连。道德准则必须适合成为公共知识的想法非常吸引人(Baier 1958: 195–196; Rawls 1971: 133; Gert 1998: 10–13, 225, 239–240; Hill 2005; Cureton 2015; Pettit 2017: 39, 65, 102)。规则后果主义者倡导道德规则受到这种“公开条件”的约束(Brandt 1992: 136, 144; Hooker 2010; 2016, forthcoming; Parfit 2011, 2017a; D. Miller 2021: 131–32)。

7. 三种支持规则后果主义的论证方式

规则后果主义将支持哪些规则?它将支持禁止对无辜人进行身体攻击、占有或损害他人财产、违背诺言和说谎的规则。它还将支持要求人们特别关注家人和朋友的需求的规则,但更普遍地,愿意帮助他人实现(道德上可容许的)项目的规则。一个公共法典中突出这些规则的社会很可能比缺乏这些规则的社会更有益。

这些规则被规则后果主义所认可,这使得规则后果主义变得有吸引力。直觉上,这些规则似乎是正确的。然而,其他道德理论也认可这些规则。最明显的是,一种熟悉的道德多元主义认为,这些直觉上有吸引力的规则构成了道德的最基本层次,即没有更深层次的道德原则来支持和统一这些规则。我们称这个观点为罗斯多元主义(以其倡导者 W.D. Ross(1930 年,1939 年)的名字命名)。

规则后果主义可能会赞同罗斯多元主义,支持反对对无辜者进行身体攻击、偷窃、违背承诺以及要求各种形式的忠诚和更普遍地为他人做好事的规则。但规则后果主义超越了罗斯多元主义,通过明确规定一个提供公正理由支持这些规则的基础统一原则。其他道德理论也试图做到这一点。这些理论包括某些形式的康德主义(奥迪,2001 年,2004 年)和某些形式的契约主义(斯坎隆,1998 年;帕菲特,2011 年;莱维,2013 年)。无论如何,为规则后果主义辩护的第一种方式是指出它规定了一个提供直观合理道德规则公正理由的基础原则,并且没有任何竞争理论能够做到这一点(厄姆森,1953 年;布兰特,1967 年;霍珀,1972 年;胡克,2000 年)。(对规则后果主义这一论点的攻击包括斯特拉顿-莱克,1997 年;托马斯,2000 年;D.米勒,2000 年;蒙塔格,2000 年;阿尼森,2005 年;摩尔,2007 年;希尔斯,2010 年;莱维,2014 年。)

这种为规则后果主义辩护的第一种方式可能被视为借鉴了一个理论更好地为我们所证明的想法,即在我们的信念中增加了一致性(Rawls 1951, 1971: 19–21, 46–51; DePaul 1987; Ebertz 1993; Sayre-McCord 1986, 1996)。[参见认识论正当化的一致主义理论条目。] 但这种方法也可以被视为适度基础主义,因为它从一组信念(在各种道德规则中)开始,尽管它们具有独立的可信度但不是绝对可靠的(Audi 1996, 2004; Crisp 2000)。[参见认识论正当化的基础主义理论条目。] 诚然,与我们的道德信念一致并不能使一个道德理论成为真理,因为我们的道德信念可能是错误的。然而,如果一个道德理论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的道德信念不一致,这就削弱了该理论向我们证明其正当性的能力。

Wolf (2016) 和 Copp (2020) 认为,道德是一种具有特定功能的社会实践的元伦理观可能会导致我们接受规则后果主义。然而,Hooker (即将出版) 认为,道德是一种具有特定功能的社会实践的元伦理观需要在是否与我们认真考虑的道德原则和更具体的道德判断相一致方面进行证明。换句话说,关于道德功能的这种元伦理观需要根据它是否帮助我们在信念之间实现反思均衡来进行评判。

规则后果主义的第二种论证方式则截然不同。它始于对后果主义评估的承诺。以此承诺作为第一个前提,然后指出通过间接评估行为,例如通过关注规则的社会接受的后果,实际上会产生比直接根据其自身后果评估行为更好的后果(Austin 1832; Brandt 1963, 1979; Harsanyi 1982: 58–60; 1993; Riley 2000)。毕竟,对于该做什么做出决策是对行为进行道德评估的主要目的。因此,如果一种道德评估行为的方式可能导致糟糕的决策,或者更一般地导致糟糕的后果,那么从后果主义的观点来看,这种评估行为的方式就更糟了。

早些时候,我们看到所有的后果主义者现在都承认,通过评估每个行为的预期价值来单独评估每个行为,这一般是一个糟糕的道德决策程序。代理人应该通过诉诸于某些规则来决定如何行动,比如“不要对他人进行身体攻击”,“不要偷窃”,“不要违背诺言”,“特别关注家人和朋友的需求”,以及“对他人要有一般性的帮助”。这些就是规则后果主义所认可的规则。然而,许多后果主义者认为,这几乎不能证明全面的规则后果主义是最好的后果主义形式。一旦区分了一方面关于道德决策最佳程序,另一方面关于道德对错标准的区别,所有后果主义者都可以承认,我们需要规则后果主义的规则来指导我们的决策程序。但是,那些不是规则后果主义者的后果主义者认为,这些规则在道德对错标准中并不起作用。因此,这些后果主义者拒绝了本文所称的全面规则后果主义。

然而,我们刚刚考虑到对规则后果主义第二种论证方式的反对意见,这是否是一个好的反对意见取决于是否合法区分适用于做出道德决策的程序和道德正确或错误的标准。这个问题仍然存在争议(Hooker 2010; de Lazari-Radek and Singer 2014: ch. 10)。

然而,支持规则后果主义的第二种方式却遭遇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反对意见。这个反对意见是,支持规则后果主义的论证的第一步是对后果主义评估的承诺。这第一步本身需要理由。为什么要假设以后果主义方式评估事物是唯一合理的呢?

可能有人会说,后果主义评估是合理的,因为促进客观的善具有明显的直觉吸引力。但这样并不行,因为存在其他同样具有明显直觉吸引力的后果主义评估替代方案,例如,“按照没有人可以合理拒绝的准则行事”。我们需要的是一种辩护道德理论的方式,而不是从哪种理论最具说服力这一问题开始。

一种支持规则后果主义的第三种论证方式是契约主义(Harsanyi 1953, 1955, 1982, 1993; Brandt 1979, 1988, 1996; Scanlon 1982, 1998; Parfit 2011; Levy 2013)。假设我们可以明确合理的条件,根据这些条件,每个人都会选择,或至少有足够的理由选择相同的规则准则。直觉上,这种理想化的协议将使这些规则准则合法化。现在,如果这些规则是那些内化后会最大化预期利益的规则,那么契约主义将引导我们走向规则后果主义的规则。

有关在选择不同可能的道德规则之间的合理条件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通过施加一个假设的“无知面纱”来确保每个人的公正性,在这个面纱后面,没有人知道关于自己的任何具体事实(Harsanyi 1953, 1955)。另一种观点是,我们应该想象人们将根据(a)关于每个人不同影响的充分经验信息,(b)正常关注(自私和利他),以及(c)大致相等的议价能力来选择道德准则(Brandt 1979; cf. Gert 1998)。Parfit(2011)提出寻求每个人都有(个人或公正的)理由选择或每个人都会接受的规则。如果公正理由总是足够的,即使受到个人理由的反对,那么每个人都有足够的理由愿意每个人接受那些在公正考虑下普遍接受将产生最佳后果的规则。同样,Levy(2013)假设没有人可以合理地拒绝一套规则,这些规则会对她施加的负担少于其他任何一套规则会对其他人施加的总和负担。这些论点表明了契约主义和规则后果主义的外延等价性。(有关 Parfit 关于规则后果主义的契约主义论证是否成功的评估,请参见 J. Ross 2009; Nebel 2012; Hooker 2014。有关规则后果主义和 Scanlon 的契约主义之间的相似之处,以及在这两种理论之间做出决定的困难,请参见 Suikkanen 2022。)

8. 规则后果主义是否必然导致崩溃、不连贯或崇拜规则?

从 1960 年代中期到 1990 年代中期,对规则后果主义经常提出的反对意见是,这一理论在以下两难困境的一个角度上命中要害:要么规则后果主义崩溃为与更简单的行为后果主义在实践上等效,要么规则后果主义是不连贯的。

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人认为规则后果主义会与行为后果主义在实践上等同。考虑规则后果主义所主张支持的一个规则,比如“不要偷窃”。现在假设一个行动者处于某种情况下,偷窃会产生比不偷窃更多的利益。如果规则后果主义根据预期的利益选择规则,那么规则后果主义似乎不得不承认,遵守规则“不要偷窃,除非……或……或……”比遵守更简单的规则“不要偷窃”更好。这一点是普遍的。换句话说,对于每一种情况,遵守某个规则不会产生最大预期利益,规则后果主义似乎被迫支持改进后的规则的遵守,这样在该情况下不会错过产生最大预期利益。但如果规则后果主义以这种方式运作,那么实际上它最终将要求与行为后果主义要求完全相同的行为。

如果规则后果主义最终要求与行为后果主义相同的行为,那么规则后果主义确实陷入了严重困境。规则后果主义是这两种理论中更为复杂的。这引出了以下反对意见。如果我们可以通过更简单的行为后果主义更有效地获得相同的实际结果,那么规则后果主义的无限修订规则有什么意义呢?

规则后果主义者实际上对于他们的理论会与行为后果主义实际上等同的反驳有一个出色的回答。这个回答依赖于这样一个观点:最好的规则后果主义对规则系统的排名不是根据遵守规则所带来的预期好处,而是根据规则的教导和接受所带来的预期好处。现在,举例来说,如果一条禁止偷窃的规则后面接连着一条又一条例外条款,这些例外条款会为诱惑提供太多机会,使得代理人相信其中一条例外条款适用,而实际上偷窃对代理人有利。关于诱惑的这一点也会削弱其他人对于自己的财产不会被偷窃的信心。大多数其他道德规则也是如此:包含太多例外条款可能会削弱人们对于他人会以某种方式行事(比如遵守承诺和避免偷窃)的信心。

此外,在比较替代规则时,我们还必须考虑让新一代内化这些规则的相对成本。显然,让新一代学习大量规则或极其复杂的规则的成本是不可承受的。因此,规则后果主义将倾向于支持一套规则不太多、规则内部不太复杂的规范。

将新一代内化需要为与自己没有特殊联系的他人做出巨大牺牲的规则也是有成本的。当然,遵循这些苛刻的规则会给他人带来许多好处。但是,内化这些规则所带来的成本应该与遵循它们的好处相权衡。在某个要求水平上,内化这些苛刻规则的成本将超过遵循它们所产生的好处。因此,对内化苛刻规则进行仔细的成本/效益分析将反对规则过于苛刻。

规则后果主义偏爱的规则准则包括不要太多、太复杂或太苛刻的规则,有时会导致人们做出并非具有最大预期价值的行为。例如,遵循更简单的规则“不要偷窃”有时会产生比遵循更复杂的规则“不要偷窃,除非……或……或……或……或……”更少的好后果。另一个例子可能是遵循一项允许人们在一定程度上优先考虑自己项目的规则,即使他们通过牺牲自己的项目来帮助他人可以产生更多的好后果。然而,规则后果主义的观点是,长远来看,使更简单和不那么苛刻的规则得到广泛接受,即使这些规则有时会导致人们做出具有次优后果的行为,其长期预期价值仍高于使极其复杂和苛刻的规则得到广泛接受。由于规则后果主义可以告诉人们遵循这种更简单和不那么苛刻的规则,即使遵循它不会最大化预期的好处,规则后果主义也避免了陷入实践上等同于行为后果主义的崩溃。

在规则后果主义规避崩溃的程度上,这一理论被指责缺乏连贯性。规则后果主义被指责缺乏连贯性,因为它坚持认为一个行为可以在未最大化预期利益的情况下是道德上可容忍甚至是必要的。在这一指责背后必然存在这样一种假设,即规则后果主义包含一种最大化利益的最高承诺。拥有这种最高承诺然后反对这种承诺所要求的行为是不连贯的。(有关这种思路的发展,请参见 Arneson 2005;Card 2007;Wall 2009。)

为了评估对规则后果主义的不连贯性异议,我们需要更清楚地了解对最大化善的优先承诺所假定的位置。这种承诺是否应该是规则后果主义者道德心理的一部分?还是应该是规则后果主义理论的一部分?

规则后果主义者不必将最大化善作为他们的最终和最重要的道德目标。相反,他们可以有以下道德心理学:

他们的基本道德动机是做出公正可辩护的行为。

他们相信根据公正理由行事是公正可辩护的。

他们也相信,规则后果主义在平衡中是对公正规则最好的解释。

具有这种道德心理学的行为者——即具有这种道德动机和信念的组合——将受到道德激励,按照规则后果主义的规定行事。这种道德心理学当然是可能的。对于拥有这种心理学的行为者来说,在不会最大化预期利益时遵循规则并不矛盾。

因此,即使规则后果主义者不需要具有最大化预期利益的最高承诺,他们的理论是否包含这样的承诺呢?不,规则后果主义本质上是两个主张的结合:(1)规则应仅根据其后果来选择,以及(2)这些规则确定了哪些行为在道德上是错误的。这实际上就是这个理论的全部内容 - 特别是,并没有第三个组成部分包括或暗示着最大化预期利益的最高承诺。

在没有最大化预期利益的压倒性承诺的情况下,规则后果主义禁止某些行为类型,即使这些行为类型最大化了预期利益也并非不连贯。同样,规则后果主义要求执行其他类型的行为,即使这些行为与最大化预期利益相冲突也并非不连贯。一旦我们意识到规则后果主义的代理人或理论本身都没有最大化利益的压倒性承诺,那么对规则后果主义的最著名反对意见就会消失。

这种对规则后果主义的辩护是否能抵御不连贯异议的有效性可能部分取决于规则后果主义的论证应该是什么。如果规则后果主义的论证从对后果主义评估的承诺开始,那么这种辩护似乎就不那么可行。因为从这种承诺开始似乎非常接近于从对最大化预期利益的最高承诺开始。然而,如果规则后果主义的论证是这一理论比任何其他道德理论更好地阐明了对直观合理的道德规则的公正理由,那么对抗不连贯异议的辩护似乎更加牢固。(有关更多信息,请参见 Hooker 2005、2007 年;Rajczi 2016 年;Wolf 2016 年;Copp 2020 年。)

另一个针对规则后果主义的旧异议是,规则后果主义者必须是“规则崇拜者”——即,即使这样做显然会带来灾难,他们也会坚持遵守规则。

规则后果主义对这一反对意见的回应是,规则后果主义支持一条规则,要求一个人防止灾难,即使这样做需要违反其他规则(Brandt 1992: 87–8, 150–1, 156–7)。当然,关于什么算是灾难有许多复杂性。想想当“防止灾难”规则与反对撒谎的规则相互竞争时,什么算是灾难。现在想想当“防止灾难”规则与反对偷窃的规则相互竞争时,或者更进一步,当与反对伤害无辜者的规则相互竞争时,什么算是灾难。规则后果主义可能需要在这些问题上更加明确。但至少它不能被正确地指责为潜在地导致灾难。

一个重要的混淆要避免的是认为规则后果主义包括一个“防止灾难”的规则意味着规则后果主义在实践上等同于最大化行为后果主义。最大化行为后果主义认为,我们应该撒谎,偷窃,或伤害无辜者,只要这样做比不这样做产生更多的预期利益。要求防止灾难的规则并不具有这种含义。相反,“防止灾难”规则只有在所涉及的预期价值数量之间存在非常大的差异时才会发挥作用。

Woodard (2022)认为,“预防灾难”规则需要重新构想。许多规则确定了各种理由的种类。例如,防止伤害的理由、不偷窃的理由和遵守诺言的理由。但是,Woodard 认为,我们不应该认为“预防灾难”规则是一种确定理由种类的规则,然后声称具有最高权力。我们应该更多地认为,“预防灾难”规则区分了防止伤害的理由在哪些情况下优先于相反的道德理由,以及在哪些情况下防止伤害的理由比相反的理由更弱。

即使 Woodard 在这一点上是正确的,“预防灾难”规则也可能被指责为模糊和不确定性。事实上,在道德理由防止伤害优先于相反的道德理由的情况和道德理由防止伤害较弱于相反道德理由的情况之间的界限可能是不确定的。Woollard(2022)认为,承认这种模糊和不确定性并不削弱规则后果主义。她借鉴了她早期的作品(2015 年)来解释规则后果主义的“预防灾难”规则如何不必将该理论置于要么过于苛刻的困境,要么对帮助他人的要求设置反直觉的限制。

9. 规则后果主义的其他反对意见

从 1960 年代中期到 1990 年代中期,大多数哲学家认为规则后果主义无法经受前一部分讨论的反对意见。因此,在这三十年间,大多数哲学家并未关注该理论的其他反对意见。然而,如果规则后果主义对刚刚讨论的三个反对意见都有令人信服的回应,那么一个很好的问题是该理论是否存在其他致命的反对意见。

一些其他反对意见试图表明,鉴于该理论选择规则的标准,存在一些条件下选择直观上不可接受的规则。例如,Tom Carson(1991)认为规则后果主义在现实世界中变得极其苛刻。Mulgan(2001,尤其是第 3 章)赞同 Carson 的观点,并继续论证,即使规则后果主义在实际世界中的影响是好的,该理论在可能世界中具有令人难以接受的含义。如果 Mulgan 在这方面是正确的,这将对规则后果主义解释为何某些要求在实际世界中是恰当的这一主张产生怀疑。关于这些问题的辩论仍在继续(Hooker 2003;Lawlor 2004;Parfit 2011,2017a,2017b;Woollard 2015:181-205;Rajczi 2016;Portmore 2017;Podgorski 2018;D. Miller 2021;Perl 2021,2022)。Mulgan 已经成为规则后果主义的开发者,而不是批评者(Mulgan 2006,2009,2015,2017,2020)。

一个与规则后果主义相关的反对意见是,规则后果主义使得熟悉规则的辩护取决于各种经验事实,比如人类的本性是什么样的,以及有多少人需要帮助或有能力提供帮助。对规则后果主义的反对意见是,一些熟悉的道德规则是必然的,而不仅仅是偶然的合理(McNaughton 和 Rawling,1998 年;Gaut,1999 年,2002 年;Montague,2000 年;Suikkanen,2008 年)。这一反对意见的姊妹是,规则后果主义使规则的辩护取决于错误的事实(Arneson,2005 年;Portmore,2009 年;参见 Woollard,2015 年:尤其是第 185-186 页,203-205 页;2022 年)。

教授新规范的机制引发了规则后果主义形式的严重问题,这种形式考虑了让新一代内化规则的成本。正如前面所解释的,将教学目标限制在新一代身上是为了避免计算那些已经内化了其他道德规则和观念的现有一代人内化规则的成本。但是,我们能否对那些被认为应该教导这些新一代的人做出一致的描述呢?如果想象教师已经自己内化了理想的规范,那么这是如何实现的呢?如果想象这些教师还没有内化理想的规范,那么在理想规范与他们已经内化的任何东西之间将会产生成本。 (这一反对意见由约翰·安德鲁斯(John Andrews)、罗伯特·埃曼(Robert Ehman)和安德鲁·摩尔(Andrew Moore)提出。参见列维(Levy)2000 年;D.米勒(Miller)2021 年。)一个相关的反对意见是,规则后果主义尚未以一种能够合理处理规则之间冲突的方式来表述(埃格尔斯顿(Eggleston)2007 年)。但参见科普(Copp)2020 年;D.米勒(Miller)2021 年;伍德沃德(Woodard)2022 年。

Bibliography

  • Adams, R. M, 1976, “Motive Utilitarianism”, Journal of Philosophy, 73: 467–81.

  • Arneson, R., 1999a, “Human Flourishing versus Desire Satisfaction”, Social Philosophy & Policy, 16: 113–42.

  • –––, 1999b, “Egalitarianism and Responsibility”, Journal of Ethics, 3: 225–47.

  • –––, 2005, “Sophisticated Rule Consequentialism: Some Simple Objections”, Philosophical Issues, 15: 235–251.

  • Attfield, R., 1987, A Theory of Value and Obligation, London: Croom Helm.

  • Attfield, R., 1995, Value, Obligation and Meta-ethics, Amsterdam: Rodopi BV Editions.

  • Austin, J., 1832, The Province of Jurisprudence Determined. ed. H. L. A. Hart, London: Weidenfeld, 1954.

  • Audi, R., 1996, “Intuitionism, Pluralism, and the Foundations of Ethics”, W. Sinnott-Armstrong and M. Timmons (eds), Moral Knowledg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01–36.

  • –––, 2001, “A Kantian Intuitionism”, Mind, 110: 601–35.

  • –––, 2004, The Good in the Right: A Theory of Intuition and Intrinsic Valu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Baier, Kurt, 1958, The Moral Point of View.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Bales, R. E., 1971, “Act-Utilitarianism: Account of Right-making Characteristics or Decision-making Procedur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8: 257–65.

  • Barrow, R., 1991, Utilitarianism: A Contemporary Statement, Aldershot: Edward Elgar.

  • Berkeley, G., 1712, Passive Obedience, or the Christian Doctrine of Not Resisting the Supreme Power, Proved and Vindicated upon the Principles of the Law of Nature, London: H. Clements; reprinted in D.H. Monro (ed.), A Guide to the British Moralists, London: Fontana, 1972, pp. 217–27.

  • Brand-Ballard, J., 2007, “Why One Principle?” Utilitas, 19: 220–42.

  • Brandt, R.B., 1959, Ethical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 –––, 1963, “Toward a Credible Form of Utilitarianism”, in H.-N. Castañeda and G. Nakhnikian (eds.), Morality and the Language of Conduct, Detroit: 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 pp. 107–43.

  • –––, 1967, “Some Merits of One Form of Rule-Utilitarianism”, University of Colorado Studies in Philosophy, pp. 39–65; reprinted in Brandt 1992: 111–36.

  • –––, 1979, A Theory of the Good and the Righ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1983, “Problems of Contemporary Utilitarianism: Real and Alleged”, in N. Bowie (ed.), Ethical Theory in the Last Quarter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Indianapolis: Hackett, pp. 81–105.

  • –––, 1988, “Fairness to Indirect Optimific Theories in Ethics”, Ethics, 98: 341–60; reprinted in Brandt 1992: 137–57.

  • –––, 1989, “Morality and its Critics”,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26: 89–100; reprinted in Brandt 1992: 73–92.

  • –––, 1992, Morality, Utilitarianism, and Right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1996, Facts, Values, and Moralit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Brink, D., 1989, Moral Realism and the Foundations of Ethic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Burch-Brown, J., 2014, “Clues for Consequentialists”, Utilitas, 26: 105–19.

  • Card, R., 2007, “Inconsistency and the Theoretical Commitments of Hooker’s Rule-consequentialism”, Utilitas, 19: 243–58.

  • Carson, T., 1991, “A Note on Hooker’s Rule Consequentialism”, Mind, 100: 117–21.

  • Copp, D., 2020, “The Rule Worship and Idealization Objections Revisited and Resisted”, Oxford Studies in Normative Ethics 10: 131–155.

  • Cowen, T., 2011, “Rule Consequentialism Makes Sense After All”, Social Philosophy and Policy, 28: 212–231.

  • Crisp, R., 1992, “Utilitarianism and the Life of Virtu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42: 139–60.

  • –––, 1997, Mill on Utilitarianism, London: Routledge.

  • –––, 2000, “Griffin’s Pessimism”, in R. Crisp and B. Hooker (eds.), Well-Being and Morality: Essays in Honour of James Griffi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15–28.

  • –––, 2006, “Hedonism Reconsidered”, Philosophy and Phenomenlogical Research, 73: 619–645.

  • Cureton, A., 2015, “Making Room for Rules”,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2: 737–59.

  • Driver, J., 2014, “Global Utilitarianism”, in B. Eggleston and D. Miller (eds),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Utilitariani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166–76.

  • Ebertz, R., 1993, “Is Reflective Equilibrium a Coherentist Model?”, Canad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23: 193–214.

  • Eggleston, B., 2007, “Conflicts of Rules in Hooker’s Rule-consequentialism”, Canad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37: 329–49.

  • Ezorsky, G., 1968 “A Defense of Rule Utilitarianism Against David Lyons Who Insists on Tieing It to Act Utilitarianism, Plus a Brand New Way of Checking Out General Utilitarian Properties”, Journal of Philosophy, 65: 533–44.

  • Foot, P., 2000, Natural Goodnes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Gaut, B., 1993, “Moral Pluralism”, Philosophical Papers, 22: 17–40.

  • –––, 1999, “Ragbags, Hard Cases, and Moral Pluralism”, Utilitas, 11: 37–48.

  • –––, 2002, “Justifying Moral Pluralism”, in P. Stratton-Lake (ed.), Ethical Intuition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37–60.

  • Gert, B., 1998, Morali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Greaves, H., 2020, “Global Consequentialism”, in Douglas Portmore (ed.), Oxford Handbook of Consequentiali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423–440.

  • Griffin, J., 1986, Well-Being: Its Meaning, Measurement and Moral Importan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1996, Value Judgemen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Hare, R.M., 1981, Moral Think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Harrison, J, 1953, “Utilitarianism, Universalisation, and Our Duty To Be Just”,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53: 105–34.

  • Harrod, R., 1936, “Utilitarianism Revised”, Mind, 45: 137–56.

  • Harsanyi, J., 1953, “Cardinal Utility in Welfare Economics and in the Theory of Risk-Taking”,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61: 434–5.

  • –––, 1955, “Cardinal Welfare, Individualistic Ethics, and Interpersonal Comparisons of Utilit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63: 309–21.

  • –––, 1977, “Rule Utilitarianism and Decision Theory”, Erkenntnis, 11: 25–53.

  • –––, 1982, “Morality and the Theory of Rational Behaviour”, in Sen and Williams 1982: 39–62.

  • –––, 1993, “Expectation Effects, Individual Utilities, and Rational Desires”, in B. Hooker (ed.), Rationality, Rules, and Utility: New Essays on the Moral Philosophy of Richard Brandt,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115–26.

  • Haslett, D.W., 1987, Equal Consideration: A Theory of Moral Justification, Newark, Del.: University of Delaware Press.

  • –––, 1994, Capitalism With Moral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0, “Values, Obligations, and Saving Lives”, in Hooker, Mason, and Miller 2000, pp. 71–104.

  • Hill, T.E., Jr., 2005, “Assessing Moral Rules: Utilitarian and Kantian Perspectives”, Philosophical Issues, 15: 158–178.

  • Hills, A., 2010, “Utilitarianism, Contractualism and Demandingness”,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60: 225–42.

  • Hodgson, D.H., 1967, Consequences of Utilitarianis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Hooker, B., 2000, Ideal Code, Real World: A Rule-consequentialist Theory of Moral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3, “Review of Mulgan’s Demands of Consequentialism”, Philosophy, 78: 289–96.

  • –––, 2005, “Reply to Arneson and McIntyre”, Philosophical Issues, 15: 264–81.

  • –––, 2007, “Rule-consequentialism and Internal Consistency: A Reply to Card”, Utilitas, 19: 514–19.

  • –––, 2008, “Rule-consequentialism versus Act-consequentialism”, Politea, 24: 75–85.

  • –––, 2010, “Publicity in Morality: A Reply to Katarzyna de Lazari-Radek and Peter Singer”, Ratio, 23: 111–117.

  • –––, 2014, “Must Kantian Contractualism and Rule-consequentialism Converge?’”, Oxford Studies in Normative Ethics, 4: 34–52.

  • –––, 2016, “Wrongness, Evolutionary Debunking, Public Rules”, Etica & Politica, 18: 133–149.

  • –––, forthcoming, “Rule-consequentialism’s Essence and Rationale”, in David Copp, Connie Rosati, and Tina Rulli (eds.), Oxford Handbook of Normative Ethic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Hooker, B. and G. Fletcher, 2008, “Variable versus Fixed-rate Rule-utilitarianism”,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58: 344–352.

  • Hooker, B., E. Mason, and D. Miller (eds.), 2000, Morality, Rules, and Consequences,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 Hospers, J., 1972, Human Conduct, Problems of Ethics,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Inc.

  • Hursthouse, R., 1999, On Virtue Eth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2, “Virtue Ethics vs Rule-Consequentialism”, Utilitas, 14: 41–53.

  • Ihara, C., 1981, “Toward a Rule-Utilitarian Theory of Supererogation”, Philosophy Research Archives, 7: 582–98

  • Johnson, C., 1991, Moral Legisla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Kagan, S., 1989, The Limits of Moral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1998, Normative Ethics,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 –––, 1999, “Equality and Desert”, in Pojman and McLeod (eds.) What Do We Deserv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298–314.

  • –––, 2000, “Evaluative Focal Points”, in Hooker, Mason, and Miller 2000, pp. 134–55.

  • Kahn, L., 2012, “Rule Consequentialism and Scope”, Ethical Theory and Moral Practice, 15: 631–46.

  • –––, 2013, “Rule Consequentialism and Disasters”, Philosophical Studies, 162: 219–36.

  • Kamm, F., 2002, “Owing, Justifying, Rejecting: Thomas Scanlon’s What We Owe to Each Other”, Mind, 111: 323–54.

  • Lang, G., 2004, “A Dilemma for Objective Act-Utilitarianism”, Politics, Philosophy and Economics, 3(2): 131–262.

  • Law, I., 1999, “Rule-consequentialism’s Dilemma”, Ethical Theory and Moral Practice, 2: 263–76.

  • Lawlor, R., 2004, “Hooker’s Ideal Code and the Sacrifice Problem”, Social Theory and Practice, 30(4): 583–587.

  • Lazari-Radek, K. de and P. Singer, 2014,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Universe: Sidgwick and Contemporary Eth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Lenman, J., 2000, “Consequentialism and Cluelessness”,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 29: 342–70.

  • Levy, S., 2000, “The Educational Equivalence of Act and Rule Utilitarianism”, in Hooker, Mason, and Miller 2000: 27–39.

  • –––, 2013, “A Contractualist Defense of Rule Consequentialism”,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Research, 38: 189–201.

  • –––, 2014, “The Failure of Hooker’s Argument for Rule Consequentialism”, Journal of Moral Philosophy, 11: 598–614.

  • Lewis, D., 1972, “Utilitarianism and Truthfulness”,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50: 17–19.

  • Lyons, D., 1965, Forms and Limits of Utilitarian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1994, Rights, Welfare, and Mill’s Moral Theo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0, “The Moral Opacity of Utilitarianism”, in Hooker, Mason, and Miller 2000, pp. 105–120.

  • Mabbott, J. D., 1953, “Moral Rules”, Proceedings of the British Academy, 37: 97–117, esp. 107–117.

  • Martin, R., 2010, “Mill’s Rule Utilitarianism in Context”, in B. Eggleston, D. Miller, & D. Weinstein (eds.), John Stuart Mill and the Art of Lif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McIntyre, A., 2005, “The Perils of Holism: Brad Hooker’s Ideal Code, Real World”, Philosophical Issues, 15: 252–263.

  • McNaughton, P. and P. Rawling, 1998, “On Defending Deontology”, Ratio, 11: 37–54.

  • Mill, J. S., 1861, Utilitarianism, numerous editions.

  • Miller, D., 2000, “Hooker’s Use and Abuse of Reflective Equilibrium”, in Hooker, Mason and Miller 2000, pp. 156–78.

  • –––, 2010, John Stuart Mill, Cambridge: Polity Press.

  • –––, 2014, “Rule Consequentialism”, in B. Eggleston and D. Miller (eds.), Cambridge Companion to Utilitarianism.

  • –––, 2021, “Moral Education and Rule Consequentialism”,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71: 120–140.

  • Miller, T., 2016, “Solving Rule Consequentialism’s Acceptance Rate Problem”, Utilitas, 28: 41–53.

  • –––, 2021, “From Compliance, to Acceptance, to Teaching: On Relocating Rule Consequentialism’s Stipulations”, Utilitas, 33: 204–220.

  • Miller, R. B., 2009, “Actual Rule Utilitarianism”, Journal of Philosophy, 106: 5–28.

  • Montague, P., 2000, “Why Rule Consequentialism Is Not Superior to Ross-Style Pluralism”, in Hooker, Mason, and Miller 2000, pp. 203–11.

  • Moore, A., 2007, “Ethical Theory, Completeness & Consistency”, Ethical Theory and Moral Practice, 10: 297–308.

  • Moore, G. E., 1903, Principia Ethic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1912, Ethics,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Mulgan, T., 2001, The Demands of Consequential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6, Future Peopl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hs. 2, 6.

  • –––, 2009, “Rule Consequentialism and Non-Identity”, in D. Wasserman & M. Roberts (eds.), Harming Future Persons, Dordrecht: Springer, pp. 115–34.

  • –––, 2015, “Utilitarianism for a Broken World”, Utilitas, 27: 92–114.

  • –––, 2017, “How Should Utilitarians Think About the Future?”, Canad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47: 290–312.

  • –––, 2020, Utilitariani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Nebel, J., 2012, “A Counterexample to Parfit’s Rule Consequentialism” (Discussion Note), Journal of Ethics and Social Philosophy, July, <available online>.

  • Norcross, A., 2002, “Contractualism and Aggregation”, Social Theory and Practice, 28: 303–14.

  • Overvold, M., 1980, “Self-interest and the Concept of Self-sacrifice”, Canad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10: 105–18.

  • –––, 1982, “Self-interest and Getting What You Want”, The Limits of Utilitarianism, H.B. Miller and W.H. Williams (eds.),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pp. 186–94.

  • Parfit, D., 1984, Reasons and Perso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1997, “Equality and Priority”, Ratio, 10: 202–21.

  • –––, 2003, “Justifiablity to Each Person”, Ratio, 16: 368–90.

  • –––, 2011, On What Matter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17a, On What Matters (Volume 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17b, “Responses”, in S. Kirchin (ed.), Reading Parfit, Abingdon: Routledge, pp. 189–236.

  • Perl, C., 2021, “Solving the Ideal Worlds Problem”, Ethics, 132: 89–126.

  • –––, 2022, “Some Question-Begging Objections to Rule consequentialism”,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first online 29 August 2022. doi:10.1080/00048402.2022.2056213

  • Pettit, P., 1991, “Consequentialism”, in Companion to Ethics, edited by Peter Singer,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pp. 230–40.

  • –––, 1994, “Consequentialism and Mora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Studies, 2: 1–17.

  • –––, 1997, “The Consequentialist Perspective”, in M. Baron, P. Pettit, and M. Slote, Three Methods of Ethics, Malden, MA: Blackwell Publishers, pp. 92–174.

  • –––, 2017, The Robust Demands of the Goo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Pettit, P. and G. Brennan, 1986, “Restrictive Consequentialism”,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64: 438–55.

  • Pettit, P. and M. Smith, 2000, “Global Consequentialism”, in Hooker, Mason, and Miller 2000, pp. 221–33.

  • Plato, c 380BC, The Republic.

  • Podgorski, A., 2018, “Wouldn’t It Be Nice? Moral Rules and Distant Worlds”, Noûs, 52: 279–294.

  • Portmore, D., 2009, “Rule-Consequentialism and Irrelevant Others”, Utilitas 21: 368–76.

  • –––, 2017, “Parfit on Reasons and Rule Consequentialism”, in S. Kirchin (ed.), Reading Parfit: On On What Matters, Abingdon: Routledge.

  • Rajczi, A., 2016, “On the Incoherence Objection to Rule-Utilitarianism”, Ethical Theory and Moral Practice, 19: 857–876.

  • Railton, P., 1984, “Alienation, Consequentialism, and the Demands of Morality”,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 13: 174–31.

  • Raz, J., 2003, “Numbers, With and Without Contractualism”, Ratio, 16: 346–367.

  • Rawls, J., 1951, “Outline for a Decision Procedure in Ethics”, Philosophical Review, 60: 177–97.

  • –––, 1955, “Two Concepts of Rules”, Philosophical Review, 64: 3–32.

  • –––, 1971, A Theory of Justic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Ridge, M., 2006, “Introducing Variable-Rate Rule-Utilitariansim”,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56: 242–53.

  • Riley, J., 2000, “Defending Rule Utilitarianism”, in Hooker, Mason, and Miller 2000, pp. 40–69.

  • Ross, J., 2009, “Should Kantians Be Consequentialists?”, Ratio, 22: 126–35.

  • Ross, W.D., 1930, The Right and the Goo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1939, Foundations of Eth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Sayre-McCord, G., 1986, “Coherence and Models for Moral Theorizing”, Pacific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18: 170–90.

  • –––, 1996, “Coherentist Epistemology and Moral Theory”, in W. Sinnott-Armstrong and M. Timmons (eds.), Moral Knowledg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37–59.

  • Scanlon, T.M., 1982, “Contractualism and Utilitarianism”, in Sen and Williams 1982: 103–28.

  • –––, 1998, What We Owe to Each Other,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Sen, A. and B. Williams (eds.), 1982, Utilitarianism and Beyon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Shaw, W., 1993, “Welfare, Equality, and Distribution: Brandt from the Left”, in B. Hooker (ed.), Rationality, Rules, and Utility: New Essays on the Moral Philosophy of Richard Brandt,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165–87.

  • –––, 1999, Contemporary Ethics: Taking Account of Utilitarianism, Cambridge, MA: Blackwell Publishers.

  • –––, 2000, “Between Act and Rule: The Consequentialism of G.E. Moore”, in Hooker, Mason, and Miller 2000: 6–26.

  • Sidgwick, H., 1907, Methods of Ethics, seventh edition, London: Macmillan; first edition, 1874.

  • Singer, M., 1955, “Generalization in Ethics”, Mind, 64: 361–75.

  • –––, 1961, Generalization in Ethics, New York: Knopf.

  • Singer, P., 1972, “Is Act-utilitarianism Self-defeating?” Philosophical Review, 81: 94–104.

  • Smart, J.J.C., 1956, “Extreme and Restricted Utilitarianism”,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6: 344–54.

  • –––, 1973, “Outline of a System of Utilitarian Ethics”, in J.J.C. Smart and Bernard Williams, Utilitarianism: For and Agains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3–74.

  • Smith, H., 2010, “Measuring the Consequences of Rules”, Utilitas, 22: 413–33.

  • Sorensen, R., 1996, “Unknowable Obligations”, Utilitas, 7: 247–71.

  • Stratton-Lake, P., 1997, “Can Hooker’s Rule-Consequentialist Principle Justify Ross’s Prima Facie Duties?”, Mind, 106: 151–58.

  • Streumer, B., 2003, “Can Consequentialism Cover Everything?”, Utilitas, 15: 237–47.

  • Suikkanen, J., 2008, “A Dilemma for Rule-consequentialism”, Philosophia, 36: 141–150.

  • –––, 2014, “Contractualism and the Conditional Fallacy”, Oxford Studies in Normative Ethics, 4: 113–137.

  • –––, 2022, “Hooker’s Rule-consequentialism and Scanlon’s Contractualism—A Re-evaluation”, Ratio, 35: 261–74.

  • Sumner, L. W., 1996, Welfare, Happiness, and Eth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Temkin, L., 1993, Inequal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Thomas, A., 2000, “Consequential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Pluralism”, in Hooker, Mason, and Miller 2000, pp. 179–202.

  • Tobia, K., 2013, “Rule Consequentialism and the Problem of Partial Acceptance”, Ethical Theory and Moral Practice, 16: 643–52.

  • –––, 2018, “Rule-consequentialism’s Assumptions”, Utilitas, 30: 458–471.

  • Toppinen, T., 2016, “Rule Consequentialism (and Kantian Contractualism) at Top Rates”,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66: 122–135.

  • Toulmin, S., 1950, The Place of Reason in Eth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Urmson, J.O., 1953,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Moral Philosophy of J.S. Mill”.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10: 33–9.

  • –––, 1975, “A Defence of Intuitionism”,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75: 144–52.

  • Wall, E., 2009, “Hooker’s Consequentialism and the Depth of Moral Experience”, Dialogue, 48: 337–51

  • Williams, B., 1973a, “Egoism and Altruism”, in B. Williams, Problems of the Self,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250–65.

  • –––, 1973b, “A Critique of Utilitarianism”, in J. J. C. Smart and B. Williams, Utilitarianism: For & Agains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77–150.

  • –––, 1982,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Universe: Sidgwick and the Ambitions of Ethics”, The Cambridge Review, (7 May); reprinted in Williams 1995: 153–71.

  • –––, 1995, Making Sense of Humanity and Other Essay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Wolf, S., 2016, “Two Concepts of Rule Utilitarianism”, Oxford Studies in Normative Ethics, 6: 123–144.

  • Woollard, F., 2015, Doing and Allowing Har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22, “Hooker’s Rule-consequentialism, Disasters, Demandingness, and Arbitrary Distinctions”, Ratio, 35: 289–300.

  • Woodard, C., 2019, Taking Utilitarianism Seriousl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22, “Reasons for Rule-consequentialists”, Ratio, 35: 251–60.

  • Yeo, S., 2017, “Measuring the Consequences of Rules: A Reply to Smith”, Utilitas, 29: 125–31.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consequentialism | equality

Acknowledgments

This entry has benefited from very generous comments by Rob Lawlor, Gerald Lang, Andrew Moore, Tim Mulgan, Walter Sinnott-Armstrong, and Peter Vallentyne.

Copyright © 2023 by Brad Hooker <b.w.hooker@reading.ac.uk>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