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推理中的先例与类推 precedent and analogy in (Grant Lamond)

首次发表于 2006 年 6 月 20 日

先例和类推是许多法律体系中常见的两种推理形式,尤其是在英国和美国等“普通法”体系中。先例是指在后续案件中遵循早期决定,因为两个案件是相同的。类推是指在后续案件中遵循早期决定,因为后续案件与早期案件相似。先例和类推引发的主要哲学问题是:(1)在先例的目的下,什么时候两个案件是“相同的”?(2)在类推的目的下,什么时候两个案件是“相似的”?以及(3)在这两种情况下,为什么早期案件的决定会影响后续案件的决定?

先例和类推的研究有多个原因引起兴趣:

  1. 一些理论家声称,先例涉及一种不同于使用规则的推理形式;

  2. 尽管先例的论据在许多机构和准机构的环境中非常常见,不仅仅是法律,但对于它们的力量的合理基础没有共识,甚至对于这样的论据是否具有任何合理力量也没有共识;

  3. 一些理论家认为,在法律中使用类推并不是一种“推理”的形式;最后,

  4. 即使存在一种可理解的类推推理形式,也不清楚为什么两种情况之间的相似性会成为将它们都以相同方式对待的理由。

法律提供了一个有用的背景来考虑这些问题,因为它对先例和类推的使用是明确而清晰的。本条目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法律推理中的先例和类推

先例和类推的论据是法律推理的特点。法律推理在许多方面与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推理方式不同。它经常使用个人不使用的论据,或者个人以不同方式使用的论据。先例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个人推理中,我们通常不认为过去我们做出的决定会引发我们在将来做出相同决定的某种假设。当然,可能会有特殊情况产生这种影响-有人可能依赖于我们之前的决定,或者可能会提高他们的期望,认为我们会再次这样做-但在没有这些特殊考虑的情况下,我们不认为自己在未来承诺做出相同的决定。我们始终可以重新考虑一个决定,并在不再认为我们最初的判断是正确的情况下改变主意。

当然,法律并不是唯一将先例视为具有特殊意义的领域。许多机构和准机构的做法都会在确定现在应该做什么时给予过去所做的重要性。相比之下,个人通常会忽视他们在早些时候所做的事情。如果他们确实提到过去,这通常是因为他们相信自己过去所做的是正确的事情,或者至少是现在正确事情的一个很好的指南。因此,个人通常只是在相信他们过去的决定是可靠的捷径来确定现在应该做什么。如果他们对早期决定的正确性存在疑虑,那么他们将重新考虑这个问题,并根据事实重新考虑。另一方面,在机构设置中,决策者通常会提到过去的决定作为限制现在应该做什么的依据,而不管他们是否认为最初的决定是正确的。

同样,机构决策者通常认为早期的决策仍然相关,即使当前的决策与原始决策不同,他们会引用它们作为类比。他们会辩称,既然早期的决策是关于某个问题的,现在决定不同的案件将是不一致的。相比之下,个人通常只关注他们面前的特定问题的优点,并试图做出正确的决策。如果有人指出他们当前的决策似乎与他们对待早期问题的方式不一致,这可能促使他们重新考虑,但本身并不是改变他们决策的理由。最终,他们可能得出结论,他们早期的决策是错误的,或者他们甚至可能接受明显的不一致,相信早期和后来的决策都是正确的,尽管他们不确定如何调和它们。

法律推理因此赋予过去决策的重要性,而这在个人决策中通常是缺乏的。我们关心过去是否做出了正确的决策,但我们寻求现在做出正确的决策,不受先前观点的限制。

2. 先例

先例的论据是法律推理的一个显著特征。但是,“先例”到底是什么呢?先例是法院(或其他裁决机构)的决定,具有特殊的法律意义。这种意义在于法院的决定被视为对法律内容具有实际而非仅仅理论上的权威。如果一个决定在作出时的情况(决策者的身份,参与辩论的人员,证据或时间的可用性)提供了充分的理由认为该决定在法律上是正确的,那么该决定具有理论上的权威。如果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早期案件的判决是正确的,并且如果后期案件的事实与早期案件相同,那么就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后期案件中做出相同的决定是正确的。在某些法律体系中,早期的决定被正式地以这种方式处理:案件被引用到法院,但法院只能通过参考其他法律材料(如立法)来证明他们的决定。因此,早期案件中的决定本身并不被视为在后期案件中做出决定的理由。[1]

相比之下,先例具有实际权威,因为它们被视为部分构成法律。简化一些,法律是法院所陈述的,因为法院陈述它是这样的。然而,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述问题过于简化,因为(a)可能是法院所做的而不是所说的改变了法律,(b)对于决定能否构成法律通常有一些限制(取决于决定的内容和作出决定的机构的地位)。先例实际权威的一个重要结果是:由于法院被束缚于适用法律,并且早期决定对法律内容具有实际权威(即对什么是法律具有权威),后来的法院被束缚于遵循早期案例的决定。这通常被称为先例原则,或者叫做 stare decisis(即遵循已决定的事项)。

应当注意的是,现代普通法体系支持一种特别强烈的先例约束原则,即要求后来的法院即使根据现有法律来看,早期的判决是错误的,也必须遵循早期的判决。普通法律师通常认为,先例约束原则必然要求后来的法院受到这些错误判决的约束。这是基于以下思路得出的结论。如果后来的法院不受错误判决的约束,那么它们只会受到早期正确判决的“约束”。但是,早期的正确判决只是得出了在其宣布时法律已经支持的结论。因此,指示法院遵循没有错误的案例只是指示它们按照法律要求做本来就应该做的事情(即适用法律),从而使先例约束原则变得多余。这个论点的缺陷在于假设每个案件都必须有一个单一的法律正确结果,其他结果都是错误的。这忽视了争议的价值在法律上无法确定的情况,因此存在着不止一种可能的结果,这些结果都不会是错误的。说一个案件在法律上是“无法确定”的意味着涵盖了一系列情况,比如对立观点在法律上是平等的,或者相互冲突的考虑无法被合理地排列。在这些情况下,判决改变了法律而没有犯错误。因此,普通法律本可以通过认定后来的法院不受早期错误判决的约束来限制其先例约束原则。然而,普通法律采取了一种不同的做法,即“推翻”(overruling),某些法院被赋予有限的权力,以便剥夺早期判决的约束地位,理由是这些判决是错误的。[2] 因此,普通法中的先例原则并非必然源于先例具有实际权威的事实。尽管如此,即使是错误的决定也要被追随的观念是许多机构决策的共同特点,并且将成为本文的重点。

具体的判例法运作因法律体系而异。在司法层级较低的法院严格受制于上级法院的决定是常见的,因此美国联邦法院的法官受制于其所在地区的联邦上诉法院的决定,英国上诉法院受制于上议院的决定。较低法院之所以“严格”受制是因为它无权推翻上级法院的决定。同样,大多数上诉法院受制于自己先前的决定,尽管在特定情况下通常有权推翻这些决定。关于法院推翻自己决定所需的情况存在巨大的变化:至少法院必须认为先前的决定是错误的,但通常需要更多的条件,例如认为该决定是“明显错误”的。最后,法院通常不受制于下级法院的决定:例如,上议院不受制于上诉法院的决定,并且可以自由推翻这些决定,如果它对案件应如何决定持有不同观点。

先例应用的最重要限制是,早期案件的决定仅在后期案件中具有约束力,当后期案件的事实与早期案件中的事实“相同”时。众所周知,如果两个案件相同,则先例适用,而如果它们不同,则不适用。然而,两个案件何以相同是一个相当大的争议,并且涉及到法律推理中先例性质的根本问题。说两个案件相同,不能是它们完全相同。显然,没有两种情况在每个方面都是相同的:它们至少在发生的时间和/或地点上有所不同。实际上,任何两个案件之间的差异将远远超过这一点,然而从法律上讲,它们仍然可能是相同的。因此,理论家们经常谈论两个案件在“所有相关方面”是相同的。当然,这只是引出了两个案件何以“相关地”相同的问题。

如果考虑到法律案件的若干不同方面,这个问题就更容易理解。大多数案件并不产生先例:它们涉及对事实的争议——谁在什么时候对谁做了什么。在这些案件中,法院的工作是根据面前的证据决定支持哪一方的事实版本。在这些案件中,各方对于适用于他们争议的法律是一致的,他们只是对于实际发生的事情有不同的看法。在其他案件中,可能会对适用的法律存在争议——一方声称根据事实,适用的法律支持对他们有利的决定,而另一方对于法律的解释提出异议,并主张根据这些事实,法律支持对他们有利的决定。(不用说,也有关于事实和法律的争议的案件。)先例是那些需要法院解决关于法律的争议的案件。

先例是法院或类似的法律决策者(如仲裁庭)在案件中对法律的决定。在普遍适用的普通法法律体系中,司法决定以判决的形式给出,判决具有五个方面:

  1. 对案件事实的陈述,即发生了什么的描述;

  2. 对法院被要求解决的法律问题的确定,即有争议的法律问题;

  3. 对该问题适当解决的推理;

  4. 解决法院面前的问题的裁决,例如,在这种情况下,被告违反了合同,或者对原告没有义务关怀,或者为第三方保留财产,或者做出了违反自然正义的决定;和

  5. 案件的结果或结局,即哪一方在诉讼中获胜;这是从(d)中得出的。

(有关更详细的讨论,请参见 MacCormick 1987 年,170 页以下。)以一个例子来说明,法院可能面临这样一个案件:原告的财产受托人错误地将该财产转让给被告。原告起诉被告以恢复违反信托的转让财产。原告主张,由于(i)被告收到了信托财产,(ii)违反了信托,并且(iii)没有为该财产支付款项,她应该将该财产归还给信托。被告则主张,由于(iv)受托人对该财产拥有良好的所有权,(v)有权转让该财产,并且(vi)被告在善意的情况下行事,不知道违反了信托,她有权保留该财产。法院将评估情况,并可能裁定因素(i)-(iii)确实给原告提供了有效的诉讼权,即违反信托的转让财产的受益人必须归还该财产。在其推理中,法院将解释为什么被告作为礼物收到财产意味着它应该归还给信托,尽管受托人具有合法转让所有权的权力。

确定构成裁决的因素子集(i)-(iii)并不总是一项直截了当的任务:这必须从将判决整体解释为与其所涉及的法律领域的背景相一致来确定。特别是很难确定因素(i)-(iii)的描述的适当抽象级别。一个人因喝了一瓶含有腐烂蜗牛的不透明姜汁而生病 [5]。尽管她与制造商之间没有任何合同,但瓶子的制造商被认为对生病的人负有责任。在这些事实上,对伤害的载体的关键描述是什么?姜汁瓶是一种饮料,但它也是一种可消耗品,一种人类使用的物品,如果生产不当,有可能造成伤害(详见 Stone 1985 年,125 页)。通常,需要整体阅读判决以确定适当的级别:特别是法院的推理将倾向于支持一种普遍性的级别。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普遍性的级别将不明确,无法对裁决给出非常精确的说明。在其他情况下,该类别可能没有完全描述:会有属于该类别的物品的例子,但没有对其进行一般性的描述(参见 Levenbook 2000 年,201-11 页)。

这一点突出了先例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律师们主要关注两个问题:(1)如何确定先例的权威性,例如如何描述案件中的裁决(饮料?可消费品?物品?),或者如何处理没有单一多数裁决支持结果的案件,或者如何处理给出两个决策依据的案件;以及(2)法院何时愿意推翻自己先前的裁决。然而,最有趣的哲学问题是,当先例的权威性毫无疑问时,以及后来的法院没有自由(或不愿意)推翻早期的决定时,先例如何发挥作用。

有三种观点认为应该理解先例:(1)作为制定规则,(2)作为基本原则的应用,以及(3)作为权衡理由的决定。

2.1 先例作为制定规则

在第一种方法中,先例通过制定规则来操作,后来的法院必须将这些规则应用于他们面前的事实。(有关这种观点的版本,请参见 Raz 1979; MacCormick 1978(特别是 82-6,213-28)和 1987; Alexander 1989; 和 Schauer 1989, 469-71 和 1991, 174-87.[7])法院认为(i)–(iii)是解决案件的关键事实,从而创造了一个规则,即无论何时信托财产以违反信托的方式转让给志愿者(即不为财产支付费用的人),志愿者必须将财产归还给受益人。案件解决了特定的争议,但法院制定了一项规则来处理这类争议,并将其应用于手头的案件。根据这种观点,先例类似于法令,因为它们制定了适用于后来的案件的规则,只要这些案件的事实满足适用条件。

支持这种先例解释的是法律实践中所做的所谓“判决理由”和“附带意见”的区别。案件的判决理由代表了案件的“判决”或“裁决”,即案件作为权威的法律命题,它是对后来的法院具有约束力的方面。相比之下,附带意见代表了判决中表达的其他陈述和观点,对后来的法院没有约束力。根据这种先例观点,早期案件中制定的规则由判决理由代表。

对于先例的规则制定解释存在一系列批评,认为它与法律实践不太相符(参见例如 Moore 1987, 185-7)。有两个问题突出:(i)判决以何种形式呈现,以及(ii)区分的实践。

2.1.1 判决的形式

尽管判决理由的概念是法律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值得注意的是,它是先例的构建,而不是大多数法律判决的明确特征。判决是高度演讲性的文本,很少明确指出其自身的理由。而且,即使法院选择明确制定其决定的比例,这种精确的表述本身并不被视为对后来的法院具有约束力。(参见 Perry 1987,235-7;Schauer 1989,455;Simpson 1973,372;Moore 1987,185-6;Stone 1985,123-9。)

人们常说,这与法规形成了鲜明对比,法规提供了一个规范的法律规则的表述。鉴于后来的法院有灵活性来确定先前决定的比例,认为决定为后来的法院制定了约束性规则是误导性的。然而,尽管在这里与立法存在对比,但可能夸大了这一点。在两种情况下,案例或法规的命题必须从案例或法规中推导出来,并且与任一文本的内容并不相同。先例和法规之间的真正区别在于,在法规的情况下,法律体系有详细的解释惯例来帮助从立法文本中推导法律,而在先例的情况下,它们没有。但这只是表明从先例中推导出的法律可能比从(许多)法规中推导出的法律更模糊和不确定,而不是证明先例不会创造法律规则。

2.1.2 区分实践

使用先例进行法律推理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区分实践。区分实践涉及到即使后一案件的事实范围属于前一案件的比例范围内,也不遵循先例的情况。由于后一案件的范围属于前一比例的范围内(即在规则的范围内),人们可能期望后一案件的决定必须相同(除非法院有权推翻前一案件并决定这样做)。然而,在使用先例进行法律推理时,后一法院可以自由选择不遵循前一案件,指出两个案件之间的事实差异,即使这些事实在前一案件的比例中并未涉及。

以信托为例:在后一案件中,受益人可能没有为财产支付费用,但可能依赖收据进入另一项安排(例如,将财产用作贷款的担保)。后一法院可能认为受益人有权保留财产,并通过裁决来证明其决定,即当(i)被告人收到信托财产,(ii)违反信托,并且(iii)未为财产支付费用,但(vii)依赖收据不利地改变了她的立场时,被告人有权保留财产。(这个结果仍然会使受益人对受托人提出财产价值的索赔。)

区分的效果是,后来的法院可以自由选择不遵循先例,即使该先例在表面上适用于它,通过作出比先例案件更为狭窄的裁决。后来的法院唯一的形式约束是:(1)在制定后一案件的比例时,必须保留前一案件比例中的因素(即(i)-(iii)),以及(2)后一案件的裁决必须仍然支持先例案件所达到的结果。简而言之,第二案件的裁决不能与先例案件的结果不一致,但法院在其他方面可以自由地作出比先例更为狭窄的裁决。因此,关于先例原则的更准确的陈述是,后来的法院必须遵循或区分一个约束性先例-一种二选一的义务。

在形式层面上,区分的实践可以与理性是规则的观点相调和,后来的法院有权修改先前案件中的规则。可以类比于推翻先前决定的权力:法官可以推翻先前案件,他们也可以修改先前的法律,从而与立法者废除或修订法律的权力相类似。然而,这个类比是非常不完美的。存在两个困难:(a)普通法律人并不以这种平行的方式概念化推翻和区分,以及(b)具有这种特定范围的权力的理由不清楚。

在第一个观点上,普通法律师通常认为先例构成法律,直到被推翻为止。一旦被推翻,后来的决定(通常)具有追溯效力,因此法律在过去和未来都发生了变化。但是,当一个案件被区分时,人们往往不认为法律在一个法院的后来决定之前是一回事,现在又是另一回事。在较早的法院没有提到的情况下,较晚的决定之前的法律将被视为已经受到各种不同之处的影响。事实上,一个优秀的普通法律师的一部分技能就是理解较早的法院没有陈述的法律:学习案例的“可区分性”是普通法教育的基本内容,任何一个普通法律师都必须理解法律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较早决定的比例。因此,普通法律师不会将区分概念化为类似于推翻的方式。

在第二点上,区分的一个特点是它跨越了拥有规则的正常理由,即尽管个体之间存在差异,但要以某种方式处理一类案件,以提高决策过程的可预测性和透明度。相反,后来的法院可以自由地避免先前比例所指示的结果,只要它能够在两个案件之间找到一些事实上的差异,这些差异可以缩小先前比例,同时仍然支持先前案件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这种权力不仅仅赋予给与确立先例的法院具有相同权威的法院(就像推翻先例的情况一样),而是赋予给司法层级较低的每个法院。因此,在英格兰的上诉法院不能推翻上议院的决定(通常情况下甚至不能推翻自己的决定),但它可以自由地区分上议院的决定,即使它面前的案件符合上议院决定的比例。因此,在先例的规则制定观点上,较低的法院有权缩小较高法院所制定的规则,只要较窄的规则仍然支持先前案件的结果。目前尚不清楚为什么较低的法院应该以这种特定的方式被赋予缩小较高法院裁决的权力。

降低区分性的两种方式是:(a)辩称后来的法院受限于如果面对当前事实,早期法院会做出的修改(参见 Raz 1979, 187–8),即区分是对原始比例的重新解释的一种形式;或者(b)辩称存在反对区分的推定(Schauer 1989, 469–71; 1991, 174–87)。这两种方法都呼应了在法定解释中发现的法律推理形式。第一种方法询问早期法院会采取什么行动,将区分的任务与确定立法者在其裁决背后的意图相一致。这类似于根据立法意图解释法规的做法。而存在反对区分的替代方法类似于对法定规则的例外情况的创设。[8]

这两种建议的问题在于,区分的实践并不符合这两种限制:虽然法院确实考虑早期的裁决以查看是否可以重新解释比例,但他们也在不借助早期法院的观点的情况下引入区别;而且他们通常不会将区分的任务视为存在反对的推定。因此,从法律实践的角度来看,后来的法院没有这种法律限制。因此,区分似乎不容易与 rationes 作为创建具有约束力的法律规则的理解相吻合。(另请参见 Perry 1987, 237–9 关于区分。)

第三种处理区分规则模型问题的方式声称,决定具有约束力的“规则”并非是先例法院的裁决,而是更狭义的东西——案件结果所必需的“实质事实”。(参见 Goodhart 1930, 1959;另见 Burton 1995, 25–58, 60–5 关于“案件特定事实”和 Eisenberg 1988, 51–4 关于“极简主义”和“结果中心技术”)。这种方法利用了决定并未提供关于比例的规范表述的事实,以主张比例不应与法院对问题的陈述裁决等同。这种方法的效果是将案件中被视为具有约束力的内容缩小为那些对实际结果至关重要的事实,而不是对这些事实所应用的陈述裁决。这种方法存在三个困难:

(1)它违背了通常将比例与先例法院的裁决等同的普遍法律实践(参见 Simpson 1961, 168–9;MacCormick 1978, 82–3, 1987, 157–8;Raz 1979, 184;Eisenberg 1988, 51–61)[9];

(2) 如果先例法院对其裁决的自身描述被放弃,就没有一种连贯的方式来确定“实质事实”(Stone 1964, 267–80, 1985, 123–9)。以违反信托转让的受让人为例。事实的一个关键方面是受让人没有为财产支付费用。但这为什么是“实质的”?如果法院自身的推理被搁置一边,是因为没有提供考虑(所以如果提供了代币,那就足够了);还是提供了不充分的考虑(所以需要超过代币);还是没有支付合理的价格;还是价格不是受益人愿意接受的转让价格;还是价格不是托管人在公开市场上能够获得的最佳价格?所有前述对事实的描述都是正确的,但哪一个是“实质的”?对于其中任何一个要求都将使转让无效。

(3) 即使有一种方式来描述“实质的”事实,也不能消除区分。以后期信托案件为例,受让人没有为信托财产支付任何费用,但在依赖收据的情况下采取了不利行动。受让人仍然是一个没有向托管人转让任何财产的“志愿者”,但已经依赖于收据。尽管事实在其他方面与原案完全相同,这可能会导致后来的法院区分先前的案例。另一方面,如果主张先例案例仅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具有约束力:(a)“实质事实”存在,且(b)不存在其他相关事实,则这不再是一个“基于规则”的先例解释,而只是再次强调后期案件的决定不能与先例案件的结果不一致的最低要求。

2.2 先例作为基本原则的应用

对于区分问题的不同回应是将先例的约束力重新定位在早期决定的理由上,而不是在裁决本身上。(参见 Perry 1987,尤其是 234 页及以后和 Moore 1987,有两种观点。)这种方法有三个主要吸引力。首先,它解释了许多决定中对结果的推理的详细阐述。决定的要点在于理由,因此法院在为其决定辩护时,大部分关注点都集中在这个问题上。其次,这解释了法院不费心(事实上也没有权力)制定其 rationes 的精确表述的事实。ratio 并不制定后来的法院必须遵循的规则,而只是一种方便的简便方式,用于指称案件中证明结果的原则的整体效果(Perry 1987,235 页,239 页)。第三,而且最重要的是,这种方法为区分的实践提供了自然的解释。如果后来的案件中的事实与先例中证明结果的理由不适用,即使它似乎符合决定的 ratio,那么这个案件就是可区分的。

尽管它具有吸引力,“基本原则”解释面临三个主要困难:(i) 区分的范围;(ii) 解释 rationes 所起的作用;以及(iii) 维持先例和类推之间的区别。最初的困难源于区分不仅限于应用早期决定所提供的理由。任何好的论证都可以提供区分的基础,例如通过显示后期案件中的新事实提供比原始理由更重要的考虑因素:并不是原始理由不适用于新事实,而是这些事实提出了更有说服力的额外考虑因素。因此,后来的法院在确定是否区分后期案件时超越了早期决定中所做的事情。

对这些困难的一个可能的回应是放弃这样一个观点:约束性的是先例法院对其决定的理由。毕竟,标准观点是后来的法院受先例的裁决约束,而不是其推理。相反,有人认为,是否必须在后期案件中遵循早期决定取决于应用早期决定的最佳理由。但不是孤立地考虑该决定的最佳理由。从法律上讲,约束性的是最适合并证明过去决策结果的原则集合(例如,Moore 1987, 201, 210; cf. Dworkin 1975, 110–23 [ 10])。从这个角度来看,区分不仅限于应用早期法院对其决定的理由,而是应用构成该决定一部分的学说的理由。[ 11]

然而,第二个困难适用于这种方法的两个版本,即解释 rationes 所扮演的角色。先例实践涉及后来的法院被束缚要么遵循要么区分早期的决定,但仅当后来案件的事实符合 ratio 的条件时。ratio 在确定后来法院遵循或区分的责任范围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只有当后来案件的事实符合 ratio 时,这个问题才会出现。这个角色不适当地被认为是理由而不是 ratio 具有约束力。[12](参见 Moore 1987, 185–7, 211–3)。另一方面,这种方法确实有助于突出先例实践中决策理由的作用。如上所述,确定 ratio 并不是一个机械的过程:它涉及理解一个案件中的决定——通过参考判决中的陈述、早期案例和对该法律领域的一般理解。先例法院对其决定的自身理由在确定 ratio 因素的抽象程度以及为这些因素提供较窄或较宽解读的论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13]

这与另一个观点有关:如果先例的基本理由具有约束力,那么它就会削弱先例推理和类推推理之间的区别。先例的 ratio 确定了对后来法院具有约束力的最大限度——即后来法院必须遵循或区分的内容。类推(如下文所述)是基于早期决定的基本理由,但它们并不约束后来的法院。如果先例的基本理由具有约束力,而不是 ratio 具有约束力,那么类推将具有约束力,法律推理的形式将有所不同。

2.3 先例作为基于理由平衡的决定

如果一个先例既没有制定规则,也没有在其基本理由上具有约束力,那么它应该如何看待?一个选择是将先例视为代表法院在后来的案件中必须正确处理的理由平衡决定(参见 Lamond 2005)。先例法院考虑了一系列事实来做出决定。这些事实,比如违反信托、受托人有权转让财产、受益人是志愿者、受益人的善意等,为得出某个特定的法律结论提供了理由。根据这种观点,比例提供的是法院认为是关键原因的因素的陈述。因此,比例代表了法院的观点,即这些事实支持了结果,并且它们没有被案件中其他因素的任何组合所击败。例如,法院决定,即使受益人是善意的,信托财产的受益人必须按照信托方式持有财产。在得出结论时,法院必须权衡这两个当事方的竞争优势,并决定哪个得到更好的支持。双方都不知道受托人的不诚实或无能,因此在这一点上都没有优势;受益人获得了受托人有法律权力(尽管没有权利)转让的财产,因此维护财产交易的安全有利于允许无辜的受益人获得财产的完全所有权(让受益人对违约受托人提起个人损害赔偿诉讼);不能转让比自己拥有的更大权益的原则有利于受益人。其他考虑因素有利于其中一方。 在作出裁决时,法院得出结论,在案件的情况下,利益有利于信托受益人而不是受益人。

这种方法与先例确立规则的方法有何区别?区别在于,它不是将比例作为一项规则,该规则通常解决其范围内事实相符的后续案件的处理方式,而是为这种处理提供了一种部分正当化,即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后续案件应该如何决定。正是这一点为区分实践提供了自然解释。关于先例原则的正确陈述是,后来的法院受案例的约束,而不仅仅是受理理由,并且受到要么遵循要么区分它们的约束。因此,后来的法院如果案件事实符合比例的范围,必须考虑先例,但是这样做是为了考虑后来案件与先例案件之间的事实差异是否证明了不同的案件决定。另一方面,后来的法院不能根据早期案件中存在的因素(即使它们不是决定的比例的一部分)进行区分,因为这样做将意味着早期决定在理由的平衡上得出了错误的结论。除非后来的法院能够并愿意推翻它,否则不能将案件视为错误决定。

先例是根据特定案例的理由平衡得出结论的观点,这解释了普通法判决的许多其他特征。它解释了在案情中提供详细情况的做法,即使只有其中一小部分情况对比例有影响,因为这些情况是法院在做出决定时考虑的因素组。这也与对结论理由的长时间讨论以及法院不关心提供精心措辞的比例表述的兴趣不一致:重要的是考虑到达决定的因素的实质,而不是它们所使用的具体语言。

这种先例解释的主要挑战在于解释后来的法院何时被迫遵循其认为错误的先例。在信托财产的案例中,后来的法院可能认为先例法院错误地得出结论,即受让人必须将财产归还给受益人。后来的法院是否可以通过指出案例之间的任何一般事实差异(例如,这是不动产而不是动产,这是隐含的而不是明示的信托)来避免先例的结果,并通过陈述更狭窄的比例来区分先例?毕竟,理由的平衡从未支持过先例,所以它不应该被限制在其事实的最狭窄陈述吗?在这种情况下,先例似乎确实没有多少约束力。

避免这个问题的一个明显可能性是询问先例法院如何评估后来案件中的事实。但尽管这在理论上是令人满意的(有时在实践中可能有困难),它并不反映法律实践。法院有时会以这种方式处理问题,但通常不会这样做,并且没有法律要求他们这样做。更好的回应是:在法律上,遵循先例的基本要求是将早期案件视为正确决定的案例。案件可以区分,但前提是这种区分不意味着先例判决错误。因此,在后来的案件中,法院必须决定事实差异(实物财产与个人财产,暗示信托与明示信托)是否提供了比该案件本身更好的理由来反对早期判决。如果是这样,法院可以区分(引用与原案的差异),因为这并不意味着先例是错误的。如果不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不动产或暗示信托没有引发特殊考虑——那么必须遵循先例。当然,这种方法假设可以进行这些比较判断(关于一般情况下无法进行这种判断的论点,请参见亚历山大 1989 年,34-7 页)。

3. 先例的理由

大多数关于先例的讨论都集中在为何要有一个约束后来法院遵循早期决定的判例法原则的理由上。当然,首先要问的问题是为什么法院的决定应被视为制定法律。在一些民法体系中,比如法国,官方观点是法院的决定并不制定法律,它们仅仅涉及法律的适用。这是基于对权力分立的直接理解:立法者的责任是制定法律,司法机构的责任是忠实地适用立法者制定的法律。法院制定法律将是篡夺立法职能,并且篡夺了法院无合法主张的职能。普通法体系的一个独特特点是存在一些没有立法基础的核心法律领域,比如合同、侵权、信托和个人财产。所有这些领域都经历了立法干预,但大多数普通法司法管辖区仍将它们置于非法定地位。在这里,法院的决定是法律的基础。

实际上,没有现代法律体系能够在解决法律内容时不至少在辅助角色上依赖法院的决定。以法国为例,民事侵权法(侵权行为)基于法典的五个相对简短的条款(§§ 1382-1386)。从形式上讲,法律就在这五个条款中,如果法院的裁决没有至少引用其中之一作为其裁决依据,那么它在法律上是有缺陷的。但是有大量的案例对这些条款进行解释和适用,并且这些案例经常在法院前被引用以帮助法院做出决定,即使判决本身并不提及早期案例。因此,实质上,尽管形式上不是如此,这个领域部分由法官创造的法律构成。

因此,关于先例可以提出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法院的决定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合理的,即它们有助于构成法律。然而,还有一个更专业的问题。至少在普通法中,先例的原则要求后来的法院即使先前的决定是错误的也必须遵循。说一个案例是“错误的决定”意味着在法律上允许的与案例相关的理由在综合考虑后并不支持法院所做出的结论。应强调的是,这样的结论取决于并相对于现有法律学说所提供的背景。以父母是否能够为抚养一个健康的孩子所产生的费用进行赔偿为例,当这个孩子是由其中一位父母因疏忽执行的绝育手术而出生时。在某些法律体系中,这些费用是可以赔偿的,而在其他法律体系中则不行。在这里,这些相互冲突的决定都可能是正确的,即在各自的学说背景下都是正确的。因此,一个决定是否错误并不是一个不考虑法律的情况下如何做出决定的问题,而是它是否违背了法律相关理由的优势。

因此,先例原则引发了两个辩护问题:(a)为什么要将法院的决定视为部分构成法律,以及(b)为什么要求后来的法院遵循先前法院的错误决定?[14] 对这些问题做出回应的最有影响力的论证是基于以下考虑:

  1. 一致性

  2. 期望

  3. 可复制性

  4. 法律制定的需要

(有关先例合理性的一般讨论,请参见:Schauer 1987,595-602,Golding 1984,98-100,Benditt 1987,89-93。)

3.1 一致性

从一致性的角度来看,与支持“形式”正义的论证有关,即在相关方面相同的两个案件应该以相同的方式处理。以不同的方式对待它们将是不一致的。在先例的情况下,据说这个论证支持遵循早期案例:假设不能改变早期的决定(因为上诉已经太迟,或者案件的当事人已经合理依赖于它等等),确保一致性的唯一方法是让后来的决策者将早期的决定视为先例。一致性的主张有时也以“平等”的方式提出:对待后来的案件与第一个案件不同将导致法院在法庭上对当事人不平等对待。这种论证是独立于其他问题的,比如当事人的期望、社区对法院程序的看法或道德分歧的问题。在某些情况下,这种论证确实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如果一个法律体系在道德上是合法的,并对受其约束的人具有权威性,那么对于一个情况在法律上无法区分的另一个人来说,法律对待他们的方式应该是一致的。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法律决策应该在时间和/或决策者之间保持一致。只有当法律本身发生了变化(由立法者或法院进行的变化,包括法院在对案件作出决定时推翻早期决定的情况)时,后来的案件才应该与早期案件有所不同。因此,一致性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为将早期决定视为法律来源提供了一些合理性,而不是每次问题再次出现时都重新考虑。

然而,这个事实并不支持即使早期的决定是错误的也要遵循的观点,即具有强烈的先例约束实践。如果早期的决定是错误的,那么受其约束的人可能会被对待得比他们应该得到的更或者更少有利。如果他们被更有利地对待,那么显然应该进行纠正(例如,通过上诉)。如果没有进行纠正,那么这个人就得到了不应得的好运。但是,早期案件中犯了错误本身并不是在后来的案件中重复错误的理由。第一个诉讼当事人并不应得他们的结果,即使出于法律程序的最终性的原因,他们有权保留这个结果。平等并不要求重复错误。另一方面,如果原告被对待得比他们应得的更不利,那么如果可能的话,这个错误应该得到纠正(例如,通过上诉,或者如果为时已晚,通过补救性立法或行政行动,如赦免或慰问金),但这并不是对待后来的诉讼当事人不利的理由。从其他考虑(如期望和可预测性)中孤立地看,平等并不支持错误决定的约束力。

相比之下,平等的论证适用于原始案件中法院面临的情况,即正确结果不确定的情况,即在法律允许的论证下可能存在多个结果。这可能是因为每个结果都有同样充分的理由支持,或者是因为结果受到不可比较的不同价值支持。在其中一些案例中,法律有封闭规则来解决问题,例如支持刑事被告,但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封闭规则来确定适当的实质性结果。这种不确定性的一个可能例证是一个完全无辜地购买了被盗物品的人的立场。在某些法律体系中,购买者获得了这些物品的良好所有权,而在其他法律体系中(如普通法),购买者则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两个无辜方(购买者和原始所有者)的优点是相等的,法律所能做的就是选择哪一个方案来胜出。因此,当结果不确定时,晚期法院有平等的论证来遵循早期决定,而不是采用其他可能的解决方案。当然,这并不是要求遵循早期错误决定的论证,因为这些情况是早期法院没有犯错误,而是采取了一种可行的选择。

3.2 期望

另一个支持先例的常见论证是保护期望的角度:如果一个机构在过去以某种方式处理了一个问题,那么就会产生这样的期望,即它将来也会这样做-这种期望是人们用来规划生活和对自己的处境有一定控制的。因此,有充分的理由让一个机构遵循其以前的决定(其他条件相等),即使最终证明它们是错误的。

在先例案件中,这种论证方式的根本问题在于它存在一种循环性。确实,遵循先例实践的法律体系会产生对于将来会遵循早期决定的期望。但是需要牢记的是,只有合法的期望才需要在决策中考虑,而不是任何人形成的期望。仅仅因为过去做出了一个决定,并不能自身提供任何理由去期望将来会遵循该决定,也不会创造期望该决定会被遵循的权利。一个公司在年初向供应商订购办公用品可能会引起希望,甚至可能引起期望,认为该公司将在年后再次这样做,但供应商并没有“合法”的期望公司会这样做,而公司也没有为自己创造先例。另一方面,如果存在遵循过去决定的制度化实践,那么受到将来决策影响的人的依赖可能会形成合法的期望,但机构始终有权宣布不再将过去的决定视为约束性,并决定根据各自的优劣来处理每个案件。同样,在某些机构环境中,遵循过去决定的情况下,决策可能会受到“不设先例”的条件限制。

因此,过去的决定是否会产生合法的期望,取决于机构有没有充分的独立理由来遵循早期决定,或者取决于是否存在这样的实践。但是,如果没有充分的独立理由来维持这种实践,那么实践本身就不应该被保持:它的存在本身不能为维持这种实践提供合理化的理由。

3.3 可复制性

先例的前述论点假设决策者能够正确判断他们面前案件的优劣,但是法律当然是在非理想条件下运作的,决策者会犯错并在案件的优劣上存在分歧。在实践中,案件的结果可能不确定,不仅仅是因为正确的结果在理性上是不确定的,而是因为决策者是有错误的。鉴于此,可以说,法律中的先例实践具有一些优势,因为它可以使机构决策具有可复制性(见艾森伯格 1988 年,10-12,23-4,他的创造;以及肖尔 1987 年,597-8)。决策的可复制性指的是他人可以根据相关法律材料、系统中使用的推理准则以及对决策者所属的一般文化的了解,对特定结果的可能性做出明智判断的可能性。可复制性意味着决策比每次都从头开始制定决策更具可预测性。这反过来使个人能够制定符合法律的计划,并避免违反法律,从而使他们能够受法律指导。

这为将先前的案例视为对法律的贡献以及对先例原则的理论提供了合理性。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如果法律是可预测的,那将更好,而不是不可预测的。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理论并不一定支持像许多普通法司法管辖区那样强大的先例原则。对可预测性的关注需要与所讨论的法律的道德可取性进行权衡。这表明,在某些情况下,较低级法院应被允许违背更高级法院的决定,如果他们认为早期决定在相关法律的背景下明显是道德上不可取的;给予法院更大的自由权,以便根据道德上更可取的决定(在法律背景下)推翻自己的决定。

3.4 法律制定

先例原则的最后一个理由是,赋予法院制定法律的权力是可取的。这里的想法是,法院有权力改进和补充法律(哈特 1994 年,135-6;拉兹 1979 年,194-201)。这一理由的基本假设是,法律有时是不完整的,需要更具体化,或者是错误的,需要纠正。从这个观点来看,法院类似于被委派的立法者:他们在更广泛的教义框架内有权制定法律。

虽然制定法律的需要通常被引用为先例的正当理由,但这个论点的实质通常归结为对平等或可复制性的关注。如果法律在过去以一种(可接受的)方式解决了一个不确定性问题,那么先例有助于确保未来的诉讼当事人被像过去的诉讼当事人一样(不)公平地对待,从而实现平等对待。此外,如果法律的适用是不确定的,由于涉及的价值冲突类型或决策者的性质,那么希望司法决定构成先例,以便将来的法律更具可复制性。

另一方面,如果支持法院具有立法权力的论点是他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改进法律,那么这实际上是支持拥有推翻先例权力的论点,而不是首先支持先例的论点。事实上,只有在早期决定即使错误也具有约束力的情况下,才会出现推翻权力的需求,因为后来的法院可以简单地忽视错误的决定。因此,与可复制性和平等性的论点不同,来自立法的论点是支持推翻现行判例的权力,而不是支持法律约束力本身的论点。

总之,平等和可复制性都提供了支持司法决定构成法律来源的论据。而可复制性的价值也支持了一种先例约束的原则,即后来的法院有时会受早期法院错误决定的约束。这反过来又导致了法院需要拥有推翻现行法律的权力,以便有机会纠正错误的决定。

4. 类推

法律推理中的类推论证是一种认为某个案件应该以某种方式处理的论证,因为类似的案件已经以这种方式处理过。类推论证在两个方面补充了先例论证:(i)当一个案件的事实不符合任何先例的比例时,用来使结果与类比案件相似;(ii)当一个案件的事实符合先例的比例时,作为区分手头案件与先例的依据。类推论证的力量与先例论证不同。除非法院有权推翻早期的决定并这样做,否则必须遵循无法区分的先例。相比之下,类推论证的力度有所不同:从非常“紧密”的类比(强烈支持结果)到更“遥远”的类比(弱支持结果)。类比并不具有约束力:必须将其与其他原因一起考虑以得出结果。在一个案件中拒绝了某个类比并不排除在另一个案件中提出类比的可能性。

类推,如先例一样,是在教义背景下产生的。手头的案件引发了一个法律问题,例如,在强奸法中,冒充男友是否会使受害人的同意无效,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中的十字烧伤是否受到保护,被迫辩护是否要求被告行为符合合理人的行为?处理同意的有效性、受保护的言论范围或辩护中的合理性的其他案件提供了潜在的类比。类比可以是对另一个案件的类比,也可以是对另一个法律原则的类比,类比依赖于两个案件或两个原则中的事实有某种共同的特征描述与问题相关。因此,如果问题涉及武器,刀子可以类比于枪支,但如果问题涉及餐具,刀子也可以类比于茶匙。如果问题涉及辩护,被迫辩护可以类比于挑衅,但如果问题涉及共谋,被迫辩护也可以类比于煽动。两个原则或一组事实在抽象上并不类比,而是在法律问题的背景下类比。[17]

关于类推推理有两个问题。首先,决策者如何确定手头案件与类比案件之间的“共同特征描述”?其次,共同特征描述提供了何种证明力?对于第一个问题,正如没有两个案件在每个方面都是完全相同的,也没有两个案件是无法找到某种事实的共同特征描述的。但并不是每个案件都被认为提供了类比,那么是什么限制或指导了类比的选择?这个问题的答案涉及到类比的证明力问题。类比在决定即时案件的方式上提供了什么样的理由?

普遍认为,类推的存在最终取决于类推决策的合理性。一个案件中的事实可能超出现有先例的比例,因此法院不受先例的约束。另一方面,早期决定的合理性可能适用于后来的案件,从而提供了类推的论据。以强奸法中男友冒充的案例为例。假设有权威机构支持这样的观点:丈夫冒充会使得同意失效,从而构成强奸。男友冒充是否类推取决于为什么这样的婚姻冒充会使得同意失效。如果认为婚姻的重要性之一是与特定人分享身体亲密关系,那么这个理由适用于其他亲密关系。如果理由是同意冒充者等于犯奸淫罪,即一种与所同意的行为不同的行为,那么尽管这两种情况显然非常相似,类推将失败。

人们经常争论类推推理和区分先例是彼此的镜像:给定两个案例的事实,问题是是否有充分的理由来对待它们不同(例如,Eisenberg 1988,87)。在区分的情况下,除非有充分的理由来对待它不同,否则必须遵循先例。据说,在类推的情况下,除非有充分的理由来对待即时案例不同,否则必须扩展先例。但这是误导性的,因为对称性是不完全的。不能以实质上意味着先例错误决定的理由来区分先例:必须将其视为正确决定。然而,如果后来的法院认为其理由不具有说服力,就无需扩展先例。普通法的长期学说是,丈夫不能对妻子犯强奸罪。到了二十世纪,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这个规则是过时和令人反感的。因此,与上述冒名顶替问题不同,没有人建议将该规则扩展到同居夫妻之间。[18] 然而,如果一个决定不被视为错误,它确实提供了一个被遵循的理由。然而,后来的法院仍然可能决定,从综合考虑来看,这样做是不可取的。

然而,对于这种相似性的证明力的解释是有争议的。有两种主要的替代解释,一种依赖于原则,另一种依赖于理由。

4.1 原则

关于类推的一种有影响力的观点认为,它是基于支撑现有案例的原则(例如,MacCormick 1978,152–94;Eisenberg 1988,83–96;Sunstein 1993)。可以通过研究一系列案例来确定哪个原则(或一组连贯的原则)解释和证明了这些决定,这个过程类似于反思均衡。这个过程只类似于反思均衡,因为个别案例(相当于特定情况下的具体判断)要么不可修改,要么极难修改。因此,这些原则必须精确地映射已决定的案例,或者只能与其中一小部分案例有所不同。如果在这个过程中确定的原则适用于即时案例,那么这为支持原则所支持的结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由。

一些批评质疑这种解释是否能够准确反映类推推理中通常发生的情况。其中一种批评集中在这样一个事实上,即原则必须跟踪现有案例并尽力利用它们。除非这些决定在实质上都是正确的,否则基于它们的任何原则都必然存在缺陷:因为如果它在道义上是正确的,就不会支持错误的决定。这引发的问题是,是否可以正当地使用这样的原则来决定一个新案件,而不是根据案件本身的价值来决定。是否存在这种“原则”,既不是惯例的一部分,也不是道义上正确的?(详见亚历山大 1996b、1998 年,亚历山大和克雷斯 1995、1997 年)然而,更普遍的观点是,一个能够最合理解释一系列案例或法律条文的原则,即使这些案例或条文在道义上是不完善的,也可以具有某种证明力。例如,在侵权责任的案例中,这些案例可能最好地解释为只有在被告行为不合理时才会产生责任,即对原告的伤害和不合理行为都是责任的必要条件。这个原则可能在道义上是错误的,即可能存在一些情况,即使是合理的行为也应该承担法律责任。然而,在该法律体系的背景下,这个原则仍然可以被视为具有某种证明力。法官可能认为,正确的道义原则是,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没有不合理行为就不应该承担责任。但尽管法律在这方面是不完善的,法律原则仍然具有一定的力量,因为它与正确原则非常接近,并且能够解释现有的案例。[19]

批评的另一个方面集中在法院通常不以某个早期案件中固有的“原则”来表述他们使用类推的情况。当原则被用作结果的论证时,早期案件往往被引用为应用原则的例证,而不是作为类推到手头案件事实的类比。如果另一个案件被引用为提供类比,重点将放在类比的“接近程度”上,即两个案件事实的共同特征的具体性以及该特征与早期决定的理由之间的关系。类比越具体,越强;类比的特征越抽象,论证作为类比的论点就越弱。这是因为类比越具体,区分两个案件的空间就越小,而类比越抽象,两个案件被视为显著不同的依据就越多。因此,如果同意纹身是合法的,那么同意装饰性烙印也是合法的,这两者之间的类比非常密切。[20] 另一方面,拳击与虐恋活动之间的类比更为遥远,尽管两者都涉及故意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21]

这最后一点与案件很少仅仅基于原则来证明有关:相反,有一系列适用且证明结果的考虑因素。一个原则可能同样适用于两个具有非常不同事实的案件,但这些差异可能使得这些案件不太类比。这表明,虽然原则确实为达到某个结果提供了论证,但它们并不能解释类推推理的本质。

4.2 理由

类推的基于理由的方法侧重于类推案例的理由(对于两种非常不同的观点,请参见 Raz 1979, 201–6 和 Brewer 1996)。它考虑了早期案例决策的理由在当前案例中的适用程度。以强奸法中男友冒充案为例。这种情况是否类似于丈夫冒充取决于后者削弱同意的理由。并不需要一个单一的原则来支持这个理由:它可能基于一些加强结论的因素。

这种方法的一个结果是,如果早期决策的理由仅与在比例中使用的特定类别相关联,那么就没有扩展到更广泛类别的类推空间。在英国法律中,无论情况如何,胁迫都不是谋杀的辩护理由,这是因为故意杀人的独特性以及胁迫充其量只是一个借口。根据这个理由,无法主张在对受害者进行身体残疾的情况下排除胁迫。另一方面,关于胁迫是否可以成为谋杀的部分辩护,可以提出类推到挑衅的借口,后者将谋杀减为过失杀人。杀人可能是不可原谅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一次故意杀人都应该定罪为谋杀。当然,胁迫涉及实际的杀人决定,而挑衅则是暂时失去自控。将胁迫杀人减为过失杀人的理由取决于挑衅的理由(例如,作为对人类脆弱性的让步)是否适用于胁迫。被告失去自控和受害者参与杀人这两个因素很容易区分这两种情况,并削弱了任何类比。

基于理由的方法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个别案例和个别原则可以作为类推的基础。它还解释了基于原则的方法中的准确性,因为一些类推案例的考虑因素将是原则。但是,法律考虑因素比原则更多,这些因素也在类推推理中起到作用。

5. 类推推理的正当性

为什么法律使用类推论证,而不仅仅根据其自身的优点决定新颖案例?在普通的道德思考中,类比用于论证一个有争议的情况与另一个情况在优点相对明确的情况下无法区分。它们留下了三种主要的回应:(a)该案例确实无法区分,因为相同的理由适用于两者;(b)该案例是可以区分的;或者(c)该案例无法区分,但经过反思,对原始案例的评估是错误的。(当然,对另一个案例的反思可能会导致人们得出结论,即尽管这两个案例是可以区分的,但最初的评估是错误的。)因此,类比是有用的启发式工具,可以加深和加强对优点的反思。此外,人们对各种具体案例的判断往往比对试图解释其判断的抽象理论更有信心,因此认为这是一种更有利可图的方法来处理问题(参见 Sunstein 1993,775-7)。

在法律中,相比之下,类推除了案件本身的优点外,还具有额外的重要性。法院的方法是复杂的。有些判决和原则被认为是错误的,没有类推的重要性。其他原则可能被认为是不完美的——不完全正确——但确实具有类推的重要性。还有一些可能被认为是正确的,它们的存在为在新案件中采取这种观点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类推推理的实践可能会带来一些间接的好处,例如使法官接触到比他们面前的特定情况更多样化的事实情况,使他们考虑到先前案件中其他法官的观点,并对个体决策者施加保守压力(参见 Sherwin 1999)。但是,这种推理形式是否有更基本的理由呢?

类推和先例一样,不能通过期望来证明其合理性。无论是否期望遵循类推,只有在有充分独立的理由以这种方式使用类推时,这些期望才能得到证明。一致性可能为有限的类推行使提供理由。如果早期案件已经解决了法律适用中的某种不确定性,并且早期决定的理由同样适用于后来的事实,那么以不同方式决定后来的案件将是不一致的。

然而,类推推理最强的理由在于可复制性的价值。这通常以法律中“连贯性”的重要性来表达(MacCormick 1978, 153, 187–8; Sunstein 1993, 778–9; 另见 Raz 1979, 204–6 关于“部分改革”)。支持连贯性的论点通常强调其工具价值 [22]。这与法律决策的可复制性有关。法律决策有两个重要特点。第一个是法律材料的零碎性质。第二个是决策机构的多样性。法律材料——先例、法规、公约、原则——在两个方面上是零碎的:(a)它们是许多不同时间、不同观点的人的作品,(b)法律的不同领域更多地归功于某些人和某些时期。因此,法律学说往往只表现出薄弱的整体连贯性,而可能具有浓厚的局部连贯性。决策者的多元主义也是双重的:(a)有许多个体使用相同的材料做出决策,(b)这些个体没有共同的评价观点。鉴于法律材料的零碎性和决策者的多样性,当决策者面临新问题时,存在相当大的分歧空间。

类推推理通过权衡现有的法律决定和原则,有助于使案件的结果更可预测。但是,它只在一定的背景下起作用,即使决策者没有共享统一的规范观点,也对某些价值的存在和重要性达成了相当大的一致。决策者需要达成一定程度的一致才能将案件视为类推,因为这取决于他们认为早期决定的适当理由。这也意味着,虽然他们可能在各种案件的解决方案上存在分歧,但这种分歧不太可能是深刻的,而是合理的。(关于这种要求可能被夸大的论点,请参见 Sunstein 1993, 769–73)。

法律中使用类比的目的是弥补由碎片化材料和决策者多元主义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如果存在密切的类比,通常会提供一个很好的理由来决定案件的方式,因为它使法律更具可复制性,使律师能够更准确地预测法律对待某种情况的方式。当然,这只是一个相对的价值观:如果有充分的区分基础,或者其优点太弱,类比可以被其他考虑因素击败。

6. 总结

先例和类推是法律论证的两种核心且互补的形式。使它们成为法律推理的特点是法律决策的情境。最大的对比是与个体推理相比,先例和类推都没有同样的重要性。个体可能会考虑过去的行为,例如因为她相信该决策是在最佳条件下做出的,或者她不应该或不想让某人失望,或者有特殊原因要将两种情况视为相同。同样,将手头问题与另一种情况进行比较可能有助于澄清思路,但对另一案例的判断只有在正确的情况下才相关。

在一个制度化的系统中,有许多决策者和各种各样的法律材料,决策的可预测性与法律的道德改进之间存在着紧张关系。在这样的背景下,先例和类推有助于保证决策的可预测性,同时给法院留下改进法律的空间。它们以两种不同的方式实现这一点。先例是可以区分的(并且可以被推翻),而类推则提供了达到特定结果的非决定性理由。这些妥协的成功取决于决策者之间在法律所服务的重要价值观上存在一定程度的背景共识——在普遍和深刻的价值分歧面前,这两种措施都会过于脆弱。法律中存在一系列机制,有助于维持这种相对共识:法律教育、工作环境以及对法官候选人的选拔,都倾向于产生比普通社区更多的一致性。此外,还存在一种内部反馈机制——在决定案件时,法院意识到他们的决定可以被区分(以及推翻),只有他们的裁决对后来的法院具有约束力。这给他们提供了充分的理由,以基于广泛认可的价值观为基础来推动辩护。

Bibliography

  • Alexander, L., 1989, ‘Constrained by Precedent’, Southern California Law Review 63: 1–64

  • –––, 1996a, ‘Precedent’ in A Compan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Law and Legal Theory, Patterson (ed), Oxford: Blackwell

  • –––, 1996b, ‘Bad Beginning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Law Review 145: 57–87

  • –––, 1998, ‘The Banality of Legal Reasoning’, Notre Dame Law Review 73: 517–33

  • Alexander, L. and Kress, K., 1995, ‘Against Legal Principles’ in A. Marmor (ed.), Law and Interpretation, Oxford (reprinted in (1997) 82 Iowa Law Review 739–86)

  • –––, 1997, ‘Reply to Our Critics’, Iowa Law Review 82: 923–941

  • Becker, L., 1973, ‘Analogy in Legal Reasoning’, Ethics 83: 248–55

  • Bell, J., 1997, ‘Comparing Precedent’ [book review of MacCormick & Summer (1997)], Cornell Law Review 82: 1243–1278

  • Benditt, T.M., 1987, ‘The Rule of Precedent’ in Goldstein 1987

  • Brewer, S., 1996, ‘Exemplary Reasoning: Semantics, Pragmatics, and the Rational Force of Legal Argument by Analogy’, Harvard Law Review 109: 923–1028

  • Burton, S., 1995, An Introduction to Law and Legal Reasoning, 2nd ed., Boston: Little Brown

  • Chapman, B., 1994, ‘The Rational and the Reasonable: Social Choice Theory and Adjud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Review 61: 41–122

  • Cross, R. and Harris, J., 1991, Precedent in English Law, 4th ed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Dickson, J., 2001, ‘Interpretation and Coherence in Legal Reasoning’ in On-lin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 Dworkin, R.M., 1975, ‘Hard Cases’ reprinted in Taking Rights Seriously, London (rev. ed. 1978): Duckworth

  • –––, 1978, ‘Reply to Critics’ in Taking Rights Seriously, London (rev. ed. 1978): Duckworth

  • –––, 1986, Law's Empir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Eisenberg, M., 1988, The Nature of the Common Law,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Golding, M., 1984 [2001], Legal Reasoning, Peterborough, Ontario: Broadview

  • Goldstein, L., 1987, ed., Precedent in Law,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Goodhart, A.L., 1930, ‘Determining the Ratio Decidendi of a Case’, Yale Law Journal 40: 161–83

  • –––, 1959, ‘The Ratio Decidendi of a Case’, Modern Law Review 22: 117–124

  • Hart, H.L.A., 1994, The Concept of Law, 2nd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Hurley, S., 1990, ‘Coherence, Hypothetical Cases, and Precedent’, Oxford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10: 221–251

  • Kronman, A., 1990, ‘Precedent and Tradition’,Yale Law Journal 99: 1029–1068

  • Lamond, G, 2005, ‘Do Precedents Create Rules?’, Legal Theory 15: 1–26

  • Levenbook, B., 2000, ‘The Meaning of a Precedent’, Legal Theory 6: 185–240

  • Levy, E.H., 1948, An Introduction to Legal Reasoning,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Levin, J., 1983, ‘The Concept of the Judicial Decision’, Case Western Reserve Law Review 33: 208–239

  • MacCormick, D.N., 1978 (1994), Legal Reasoning and Legal Theo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1987a, ‘Why Cases Have Rationes and What These Are’, in Goldstein 1987

  • –––, 1989, ‘Legal Reasoning and Interpretation’ in E. Craig (ed.),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London: Routledge

  • –––, 1998, ‘The Significance of Precedent’ Acta Juridica 174–187

  • MacCormick, D.N. & Summers, R.S., 1997, (eds.), Interpreting Precedent, Aldershot: Dartmouth

  • Montrose, J.L., 1957, ‘Ratio Decidendi and the House of Lords’, Modern Law Review 20: 124–130

  • –––, 1957, ‘The Ratio Decidendi of a Case’, Modern Law Review 20: 587–595

  • Moore, M., 1987, ‘Precedent, Induction, and Ethical Generalization’, in Goldstein 1987

  • Perry, S., 1987, ‘Judicial Obligation, Precedent and the Common Law’, Oxford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7: 215–257

  • –––, 1997, ‘Two Models of Legal Principles’, Iowa Law Review 82: 787–819

  • Posner, R.A., 1990, The Problems of Jurisprudenc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Postema, G., 2002, ‘Philosophy of the Common Law’, in J. Coleman & S. Shapiro (eds.), Oxford Handbook of Jurisprudence and Philosophy of Law,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Raz, J., 1979, ‘Law and Value in Adjudication’ in The Authority of Law,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Sartorius, R., 1967) ‘The doctrine of precedent and the problem of relevance’, Archiv für Rechts und Sozialphilosophie 53: 343–365

  • Schauer, F., 1987, ‘Precedent’, Stanford Law Review 39: 571–605

  • –––, 1989, ‘Is the Common Law Law?’, California Law Review 77: 455–471

  • –––, 1991, Playing by the Rules: A Philosophical Examination of Rule-Based Decision-Making in Law and in Lif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Sherwin, E., 1999, ‘A Defence of Analogical Reasoning in Law’,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Review 66: 1179–1197

  • Simmonds, N., 1984, The Decline of Juridical Reason,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 Simpson, A.W.B., 1957, ‘The Ratio Decidendi of a Case’, Modern Law Review 20: 413–415

  • –––, 1958, ‘The Ratio Decidendi of a Case’, Modern Law Review 21: 155–160

  • –––, 1961, ‘The Ratio Decidendi of a Case and Doctrine of Precedent’ in A.G. Guest (ed.), Oxford Essays in Jurispruden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1973, ‘The Common Law and Legal Theory’ reprinted in Legal Theory and Legal History: Essays on the Common Law, 1987, Oxford: Hambledon Press

  • Stone, J., 1964, Legal System and Lawyers' Reasonings, London: Stevens

  • –––, 1985, Precedent and Law: Dynamics of Common Law Growth, Sydney: Butterworths

  • Sunstein, C., 1993, ‘On Analogical Reasoning’, Harvard Law Review 106: 741–91

  • Wasserstrom, R.A., 1961, The Judicial Decision: Toward a Theory of Legal Justificatio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White, J., 1996, ‘Analogical Reasoning’ in A Compan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Law and Legal Theory, Patterson (ed.), Oxford: Blackwell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with suggestions.]

legal reasoning: interpretation and coherence in | nature of law: interpretivist theories | nature of law: legal positivism | nature of law: natural law theories | reasoning: moral

Acknowledgments

I am grateful to Liam Murphy and Joseph Raz for their very helpful comments on a draft of this entry, and to John Stanton-Ife for a number of valuable discussions of the topic.

Copyright © 2006 by Grant Lamond <grant.lamond@balliol.ox.ac.uk>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