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的保罗 Paul of Venice (Alessandro Conti)

首次发表于 2001 年 8 月 22 日;实质性修订于 2022 年 1 月 13 日。

威尼斯的保罗是他那个时代最重要的意大利思想家之一,也是中世纪最杰出和有趣的逻辑学家之一。他的哲学理论(以本质的形而上学为高潮,宣称普遍性在任何其他存在形式之上具有本体论和认识论的首要地位)是前现实主义思想传统的最终和最高成果。他充分发展了威克里夫和他在 14 世纪末期的牛津追随者所开创的新形式的现实主义,并继续了伯利对名义主义观点的攻击。他哲学的基本形而上学信念是敦斯·斯科特最基本命题的原创版本(即存在的单一性;思维之外存在的普遍形式,既与其个体相同又不同;本质和存在之间的真实一致性和形式区别;个体化的原则;十个范畴之间的真实区别)。但是保罗更加强调这一学说的本体论前提和推论。同时,他也受到了许多其他方向的影响,他也充分考虑了阿尔伯特大师、托马斯·阿奎那和罗马的吉尔斯等作者的立场,并对 14 世纪主要名义主义者的学说进行了批判性讨论,即威廉·奥卡姆、约翰·布里丹和马西利乌斯·因根的学说,有时将相互矛盾的命题相互对立。这使得他的作品在历史上具有刺激性和丰富性,但也使人们难以把握他自己的思想及其关系和统一性。这些思考帮助我们解释为什么大约 150 年来,人们错误地但一致地认为保罗在逻辑和形而上学上是奥卡姆派,在心理学和认识论上是亚里士多德派。


1. 生平与作品

威尼斯的保罗(保罗斯·尼科莱图斯·威尼斯,保罗·尼科莱蒂·威尼托),O.E.S.A.,出生于意大利乌迪内,约在 1369 年左右。他在十四岁左右加入奥古斯丁会,进入威尼斯的圣斯特凡诺修道院。他最初在帕多瓦学习,但在 1390 年被派往牛津,在那里度过了三年。他于 1405 年获得文学和神学博士学位。他曾在帕多瓦、锡耶纳(1420-1424 年)和佩鲁贾(1424-1428 年)任教,并在博洛尼亚(1424 年)讲课。他曾多次担任他的修会的领导职务(教皇格里高利十二世于 1409 年 5 月任命他为奥古斯丁会总会长),并担任威尼斯共和国的大使。他于 1429 年 6 月 15 日在帕多瓦去世,当时他正在评论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

威尼斯的保罗写了许多哲学和神学著作(他的著作完整列表和现存手稿指南可参见 Perreiah 1986;关于他主要哲学作品的日期见 Conti 1996,第 9-20 页),包括:Logica parva(小逻辑),约 1393-95 年;Logica magna(大逻辑—LM),约 1396-99 年;Sophismata aurea(黄金诡辩),约 1399 年;对亚里士多德《后分析》的评论(In Post.),公元 1406 年;Summa philosophiae naturalis(自然哲学总论—SN),公元 1408 年;对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评论(In Phys.),公元 1409 年;对亚里士多德《论魂》的评论(In De anima),约 1415-20 年;Quaestio de universalibus(论普遍性—QdU),约 1420-24 年;对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评论(In Metaph.),约 1420-24 年;对 Ars Vetus 的评论,即对波菲里的《导引》、亚里士多德的《范畴学》和《六原则书》的评论(Expositio super Universalia Porphyrii et Artem Veterem Aristotelis—In Porph.,In Cat.和 In Sex pr.),公元 1428 年。

2. 逻辑

威尼斯的保罗对中世纪逻辑史的主要贡献涉及形式区分的概念和断言的分析。

2.1 身份和区别

保罗对身份和区别理论的阐述是对邓斯·斯科特和威克里夫关于这一主题的学说的进一步发展。这位意大利大师认可两种主要的身份类型:物质身份(secundum materiam)和形式身份(secundum formam)。当物质原因相同时,存在物质身份,可以通过数量(即同一事物以不同方式称呼)或种类(即两个由相同材料制成的物体)来实现。当形式原因相同时,存在形式身份。这有两种情况:如果所讨论的形式是个体复合体的特殊形式,则存在以不同方式知名的唯一对象;如果所讨论的形式是由个体形式实例化的共同本质,则存在属于同一物种或属的两个不同对象(《形而上学》第五卷,第二讲,第三章,第 185 页)。相应地,区别(或差异)的主要类型也有两种:物质区别和形式区别。当物质原因不同时,存在物质区别,因此所讨论的对象是可分离的实体。一般情况下,当形式原因不同时,存在形式区别。这有两种情况:如果物质原因也不同,则是物质区别的特例。如果物质原因相同,则需要进一步分析。如果物质原因仅在种类上相同,则是形式区别的不恰当情况;但如果物质原因在数量上相同,则存在适当的形式区别,因为所讨论的形式具有不同的明确描述,但共享相同的存在基础,因此在现实中它们是同一事物。例如,在具有相同一组个体物质实例的情况下,存在两个属性的适当形式区别,即“可笑的”(risibile)和“可学习的”(disciplinabile)(《形而上学》)。,书 V,译 2,章 3,页 185rb)。

物质区分是真实差异的必要和充分标准,传统上认为,如果只有一个物质(即严格意义上的物质同一性)和多个不同描述的形式原则实例化它,则存在形式区分。因此,保罗在与早期方法相比,颠倒了问题的术语。通过形式区分,敦斯·斯科特和约翰·威克里夫试图解释如何在同一实体物质内区分许多不同的真实方面(从一个到多)。相反,保罗试图将多样性归结为统一(从多到一)。保罗要解释的是一种多个不同的某种类型实体(即不完全和依赖的存在方式)如何构成同一物质的方式。

2.2 断言

威尼斯的保罗的谓词理论的起点是他关于普遍性的学说。就像威克里夫和他的追随者(阿林顿,彭比古尔,夏普,米尔弗利,韦尔普代尔,塔尔特斯)一样,这位奥古斯丁主义者声称

  1. 存在真正的普遍性,它们是自然适合存在于许多相似个体中并被预言的共同本质。

  2. 真正的普遍性及其个体实际上是相同的,只是形式上有所区别。

  3. 预言首先是形而上学实体之间的真实关系(QdU,fols. 124ra,124vb,127va,132va)。

但是他对预言的分析与威克里夫和他的追随者不同。事实上,保罗将预言分为相同的预言和形式预言,并以与他的来源不同的方式定义它们。

要谈论相同的预言,只需主词所表示的形式和谓词所表示的形式至少共享一个存在的基质。这适用于像“人是动物”和“普遍的人是白色的”(“Homo in communi est album”)这样的命题。在两种情况下,我们谈论形式预言:

  1. 当命题的真实性需要谓词项所表示的形式存在于主词项所表示的形式的存在基质中时,这是基于一个在命题本身中明确的形式原则,该原则直接存在于主词项所表示的形式的存在基质中。这适用于像“人是形式上的动物”和“苏格拉底作为人是动物”这样的命题。

  2. 或者当命题的谓词是第二意向的术语,如“种类”或“属类”。这适用于像“人是一个种类”和“动物是一个属类”这样的命题(SN,第六部分,第二章,第 93vab 页;QdU,第 124vb-125rb 页)。

显然,相同的断言是以外延方式定义的,而形式断言是以内涵方式定义的,因为形式断言涉及主体事物和谓语事物之间以情态方式确定的关系。事实上,形式断言预设给定命题的主体事物和谓语事物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因此,保罗否认像“(什么是)单一的就是(什么是)普遍的”(“Singulare est universale”)这样的句子是真命题,而威克里夫和他的追随者承认这是真命题。对于威克里夫和他的追随者来说,这个问题上的句子是本质断言的一个例子。但对于威尼斯的保罗来说,这是形式断言的一个例子;没有个体作为个体是普遍的,反之亦然,因为没有第二意向在内涵考虑下是任何其他第二意向(QdU,fol. 133va;In Porph.,prooem.,fol. 3ra-b)。因此,保罗将前面的句子改写为这种形式:“(什么是)单一的是这个普遍的”(“Singulare est hoc universale”),其中指示代词“这个”改变了断言的类型,从形式断言变为相同断言。经过修正,这个句子是真的,因为它表示一个在本质上是单一的实体是普遍本质的存在基质(QdU,fol. 133va-b)。

结果,保罗建立了一个混合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他处理的标准哲学句子的连系动词可以有三种值:在相同断言的情况下,它表示主体事物和谓语事物之间的部分一致;在第一类形式断言的情况下,它表示形式之间的必然联系;在第二类形式断言的情况下,它表示主体事物本身必然是一个给定类别的对象的成员,而命题的谓语术语标签和指称这个类别(即谓语是第二意向的术语)。

3. 语义学:命题的意义和真理

威尼斯的保罗在他的《大逻辑学》和他对《形而上学》和《范畴学》的评论中处理了句子的意义和真理的问题。他的理论在所有这些作品中基本相同,但在这两个评论中,他稍微更强调他的语义选择的本体论含义,并修改了对真负句的意义问题的解决方案。保罗的目的是双重的。他打算(1)更准确地确定复合可意指的本体论地位和性质;(2)发展一个更具逻辑严密性、不受可能性形而上学影响的命题的一般理论,而不是格雷戈里·里米尼在这个问题上的主要来源。因此,保罗在研究命题的意义问题之前,处理了命题的真实性和虚假性问题,并根据对前者的回答解决了后者,从而颠倒了格雷戈里的顺序。

作为特殊尊重的标志,格雷戈里·里米尼是保罗的《大逻辑学》两篇专门讨论句子的意义和真理问题的论文中唯一以姓名引用的作者。然而,保罗的批评是全面的。他列举了对格雷戈里的论点的十三个反驳:其中六个是哲学的,七个是神学的(LM,II,tr. 11,pp. 96–104)。我们可以重点关注最重要的几个,因为它们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保罗在这个问题上的最终选择。

主要的哲学论点涉及格雷戈里关于存在层次的理论。众所周知,格雷戈里的复杂可意义理论的目的似乎是为了确定和描述一种客观独立的分子实体,它存在于实际中,可以成为一个句子的意义或指称,并因此保证我们理解世界的努力的成功。根据格雷戈里的观点,这个实体就是复杂可意义,即某种(1)复杂但是数量上的一致,不能与句子的主语和/或谓语所指的事物等同;(2)真实但是与超物质范畴项目以及它们对应的心理符号不同;(3)可能的意义行为的适当和充分对象(参见他对《句子第一书》的评论的序言,问题 1,答案 1,第 3-4 页)。正是为了为复杂可意义提供适当的本体论地位,并为每个句子提供一个意义,格雷戈里发展了一种存在层次的理论。根据这个理论,世界由(1)范畴项目(或原子对象)构成,它们是其他所有存在的基础;(2)与它们相关的事实状态;以及(3)如果原子对象以不同于实际情况的方式组合,它们可能引起的可能事实状态。实际上,格雷戈里声称术语“某物”(“aliquid”),“事物”(“res”)和“存在”(“ens”)是同义词,并且它们有三重含义。它们可以被理解为(1)以任何方式可意义的任何东西(即通过简单或复杂的表达方式,真实或虚假)-这是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范畴论》的前一章中说的,当一件事存在或不存在时,表达被称为真或假是必要的。(2)以简单或复杂的表达方式,但是真实可意义的任何东西。以及(3)作为一种现有的本质或实体(同上,第)。 8–9)。这种区别意味着(1)复杂的意义不像谓词实体那样真实;(2)由假句子指定的复杂意义比由真句子指定的复杂意义更加虚弱,但它们仍然是真实的世界的构成要素;(3)复杂的意义的真实性(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与这种真实性所基于的范畴项的真实性是不同的。

保罗否认(1)事实和可能的事态是真正与范畴项不同的世界的构成部分,(2)任何可以由复杂表达式表示的东西都是一种东西。实际上,根据保罗的观点,以格雷戈里列举的第一或第二种意义来理解的术语“某物”是一种超验术语,因此它立即表示所有可能的物质和属性,方式完全相同。因此,如果成为一个人(hominem esse)是某物,根据“某物”一词的第一或第二种意义,那么成为一个人将是一种物质或属性,因此是“某物”的第三种意义,即原子对象(或范畴项)。如果格雷戈里观点的支持者声称“某物”不是超验术语,保罗指出,那么“某物”要么比超验术语更具体,要么更普遍。在第一种情况下,逻辑上的结论是术语“某物”表示一个范畴项,因此仍然可以得出结论,即如果成为一个人在第一或第二种方式上是某物,那么在第三种方式上也是某物。在第二种情况下,可以得出结论“某物”比“存在”更普遍,因此以下推理是无效的:

“如果成为一个人是某物,那么成为一个人是”

一个相反于格雷戈里意图维持的结果(LM,II,tr. 11,pp. 96–98)。

第二个主要的哲学论证反对格雷戈里的理论,旨在表明由句子(或复合表达式)所表示的东西不能被归类为一种事物。保罗明确否认,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任何可以由复合表达的东西都是一种事物(同上,p. 104)。

从神学的角度来看,格雷戈里的观点带来的主要不便之处在于会有许多永恒的事物,其中没有一个是上帝——这是在 1277 年巴黎谴责的一个命题。事实上——保罗争辩道——这个可复合的可意味着上帝存在的东西与上帝本身是不同的,而且它是永恒的(同上,p. 100)。

总之,保罗同意格雷戈里的观点,即简单表达所表示的东西与复杂表达所表示的东西是不同的,并且复杂表达所表示的东西也是真实的,但在“res”一词的含义上与他意见不合。在他看来,只有积极存在的事物才是东西,而复杂表达所表示的东西不是积极存在的事物,因为它不是十个范畴线中的一项。换句话说,根据保罗的观点,虽然事态与个体事物在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区别,只是形式上的区别,但它们无论如何都不能被视为世界上的事物。

因此,保罗关于复杂可意义的理论的主要特点是他声称命题的充分意义实际上与主词项和/或谓词项单独可意义的东西完全相同,并且在某种程度上(更准确地说,形式上)与之有所区别(同上,第 156 页)。所有其他论点都源于这一点,这是他关于命题理论的基石。

保罗将 propositio 定义为一个良好形成(congrua)且完整(perfecta)的心理句子,它表示真实或虚假(LM,pars II,tractatus de propositione,fol. 101rb–va),并以四个要点总结了他对真实性和虚假性问题的立场:

  • 如果一个命题的充分意义是真实的,并且这个命题在充分意义上是真实的,而且不矛盾,那么这个命题就是真实的;

  • 如果一个命题充分意义上表明事物以某种方式存在,那么它的充分意义就是真实的;

  • 如果一个命题的充分意义是假的,那么这个命题就是假的;

  • 如果一个命题是假的,并且它的充分意义是假的,而这种情况并不矛盾,那么它的充分意义就是假的(LM,II,tr. 10,p. 62)。

这些规则的明显结果是,除了被称为假的 insolubilia 之外,它们之所以被称为假,不是因为它们表示假,而是因为它们自己声称是假的或者不是真的,所有其他类型的命题只有在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为真时才为真,只有在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为假时才为假(同上,p. 64)。

在他对《范畴学》的评论中,保罗解释道,命题的直接和充分对象,使其成为真实的,是存在于灵魂之外的分子事物(res complexae)。这些实体是复杂的可意义事物(complexe significabilia),也就是命题的意义,即由主题形式和谓词形式组成的外在实在,它们以同一物质或一组物质相连结(In Cat.,cap. de subiecto et praedicato,fol. 48ra)。因此,保罗对命题真实性问题的处理是本体论的,与格雷戈里的处理方式相同,因为根据他的观点,真实是事物的属性,只有次要地与思想有关,但同时它也符合真理对应理论的基本原则,即语言、思想和世界的同构性。事实上,在他对《形而上学》的评论中,保罗区分了三种不同但相互关联的真理类型:模仿真理(veritas imitationis),显露真理(veritas manifestationis)和关系真理(veritas respectiva)。第一种真理类型是所有事物与上帝心灵中相应观念的一致性(adaequatio)的度量,事物从中得到。第二种类型也是外在事物的真实属性,它衡量了它们被我们的智力理解的不同程度。关系真理与前两种真理不同,它不是事物的绝对属性,而是一个关系,更准确地说是一种一致性关系,它在我们的智力中存在,以心理句子为基础,在灵魂之外存在的分子对象为终点。尽管它与智力的活动有关,但关系真理是由显露真理的存在在我们的智力中引起的效果。 如果事物本身不可理解,它们就无法被我们的智力抓住和认识到它们的本质(在《形而上学》第六卷第四章,第 233rb-va 页)。因此,像格里高利一样,保罗也支持人类知识只有作为本体论真理的知识才是真实的,而句子只有在它们是本体论真理的标志时才是真实的。

基于这个解释,原子对象(简单对象或范畴项)和分子对象(或复合对象或复合意义)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虚假命题的意义是什么(如果有的话)?保罗在《逻辑大全》和《范畴学》的评论中回答了这些问题。他的观念经历了一定的发展:在《逻辑大全》中,他否认真实的否定命题所指的东西是真实的,因为它既不是原子存在,也不是集合,也不是分子存在(第二卷,第 11 讲,第 122 页)。在《范畴学》的评论中,他对这个问题的观点进行了修改,因为他承认真实的否定命题所指的是一种在事物中存在的负面事态。此外,他现在将任何虚假句子的意义与我们的智力中客观存在而非主观存在的第二个思维命题相等。

《逻辑大全》中关于真实的否定命题所指的东西不是真实的这一论点与保罗在这个背景下采用的普遍原则不一致:一个句子只有在它是真理的标志时才是真实的,也不一致于他关于真实的肯定命题所指的东西的实际性的断言,他将其与源自原子存在的真实表现的真实性等同起来,同时又与它们在形式上有所区别(同上,第 156 页和 166 页)。

很明显,如果他不能给真实的否定句的意义赋予一种现实形式,那么它们就不能被认为是真实的,反而会是虚假的,因为它们在现实中没有任何指涉物。因此,在对《范畴论》进行评论时,保罗区分了真句的意义和假句的意义。保罗坚持认为,如果世界上没有足够的意义,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某种复杂的东西,可以将心理命题指向超心理现实,那么所说的句子和心理命题就是虚假的。但他现在接受伯利的观点,即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心理表达,一种是主观存在于智力中,作为其理解行为,另一种是客观存在于智力中,作为这些理解行为的直接对象。根据保罗的观点,存在于我们智力中的客观心理命题是虚假命题的最终和恰当的意义(《范畴论》第一篇,第 136 页背面)。

就真命题而言,无论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情况都不同。在保罗看来,一个真正的肯定命题意味着一种分子真理,即作为有限有形存在的整体现实(参见下文的《自然哲学总纲》的 esse reale)的一部分的复杂现实。因此,像格雷戈里一样,保罗否认验证命题“苏格拉底是白色的”的是苏格拉底和白色的偶然形式的总和。相反,他声称该命题的适当意义是苏格拉底的整个现实或他是白色的存在(LM,II,tr. 11,p. 170)。实际上,如果真命题所表示的现实是由主词项和谓词项所表示的两个实体组成的集合,那么这两个命题“太阳使房子变热”和“房子被太阳加热”不仅在参照上可以互换,而且在意义上也可以互换,因为验证它们的是太阳、房子和加热的行为的存在。但是根据保罗的观点,这两个命题只是在外延上等价,而在内涵上不同,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意义(同上)。“太阳使房子变热”表示与太阳的存在相关的状态(事实),但“房子被太阳加热”表示与房子的存在相关的状态(事实)。因此,根据保罗的观点,一个命题的适当意义可以实际上被认同的意义并不是使命题成立的某个事物。恰恰相反,由句子的主语所表示的事物的某种状态是该句子的适当意义。 威尼斯的保罗坚持认为,命题的充分意义是由其组成部分的组合隐含或明确地确定的(1),而且一个简单表达式(术语)的充分意义不可能是一个复杂表达式(命题)的充分意义,否则,一个绝对简单的术语将充分表示真或假——这是一个明显的荒谬(LM,II,tr. 11,p. 196)。因此,为了与这些主张保持一致,在对《范畴论》的评论中,保罗指出真实的否定命题也有一些与之相对应的复杂事物,一种在现实中有根据的否定事态,(1)在主语和谓语术语所表示的事物的两个真实存在的 esse realia 中,或者(2)在统治世界的秩序和形而上学结构的规律中(In Cat.,cap. de substantia,fol. 66ra)。

4. 解释

保罗的世界由有限存在的实体(即像人或马这样的事物)组成,这些实体真实存在于思维之外,每个实体由一个主体物质和一系列存在于其中并由其存在的形式组成。主体物质的形式属于十种不同类型的存在,或者说范畴。因此,有限存在不能完全等同于主体物质。(实际上,没有一个主体物质包含有限存在的整个存在。)相反,它是一个有序的范畴项的集合。主体物质不是简单的物品,而是复杂的对象,因为它们由特定的物质和形式组成——这种形式与主体物质所实例化的特定本质本身真正相同且形式上有所区别(SN,第六部分,第一章,fols. 92vb–93ra)。物质和形式的概念是相对的,因为它们的意义是相互关联的(In Post.,fol. 40rb)。成为某物的形式和成为某物的物质是三种不同种类的相反关系,其参数和值为:

  1. 个体物质(即单一的物质和形式)的形而上学构成部分;

  2. 特定本质(即种类和差异)的形而上学构成部分;和

  3. 根据它们的不同普遍程度来考虑的范畴项(即个体和普遍物质以及意外事件)。

特定的本质(或实质)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内涵地(抽象地)和外延地(具体地)。从内涵的角度来看,特定的本质仅仅表达了构成范畴形式的基本属性集合,而不涉及任何实例化它的个体的存在(如果有的话)。从外延的角度来看,特定的本质是同样的形式,被至少一个个体实例化。例如,内涵地考虑人性就是人性(humanitas);外延地考虑就是人(homo)(在波尔菲里奥,序言,第 9va 页)。它们都是上位于整个人类复合体的实质形式,但是人性是一种形式,即存在上不完整和依赖的东西,而人是一种存在上自主和独立的实体。因此,它们彼此之间的区别与谓词(例如‘P’)与公式(例如‘P(x)’)之间的区别相同。

由于有限有形存在的形而上学构成的复杂性,每个生物都有四个不同的存在层次:真实的、本质的、时间的和个体的。真实存在只是有限存在的整个实相。本质存在是某个特定的本质直接实例化的存在方式。时间存在是由像‘成为人’(‘hominem esse’)或‘成为白色’(‘esse album’)这样的不定式表达式指定的状态,即判断行为的对象。最后,个体存在是有限存在的主体实际存在,与有限存在的整个实相有所区别(SN,第六部分,第一章,第 92vb 页)。

威尼斯的保罗断言在这四个存在层次和一个生物的本质之间存在以下关系:任何生物的本质和存在实际上并不相异;一物的本质在形式上与其真实存在和本质存在是不同的;一物的本质和本质存在在形式上(ratione)与时间和个体存在是不同的;特定和通用的本质即使没有个体实例化它们,但在这种情况下它们并没有任何实际存在(esse actuale)。从这个角度来看,苏格拉底作为一个人(Sortem esse hominem)实际上是苏格拉底本人与他所承载的所有属性一起考虑的。另一方面,命题只确定其中一个属性,由谓词项所表示的属性(在我们的例子中是作为一个人的属性),这个属性在形式上与谓词项本身所指示的形式(在我们的例子中是人性)是不同的(同上,fols. 92vb–93ra)。

根据保罗的观点,他在这个问题上遵循邓斯·斯科特和威克里夫的观点,存在是一切真实事物所共享的,因为它是十个范畴根据它们自身的本质调节的物质(In Phys.,book I,tr. 1,chap. 2,t. c. 13;In Metaph.,book IV,tr. 1,chap. 1,fols. 122ra–125vb,passim;In Porph.,chap. De specie,fol. 22rb)。基于这个立场,保罗认为本质和存在之间没有真正的区别(In Metaph.,book IV,tr. 1,chap. 2,fol. 127rb;book VI,chap. 1,fol. 223vb)。像邓斯·斯科特和威克里夫一样,保罗谈到了生物的本质和存在之间的形式差异(或理性差异),因为一物的本质和本质存在是从两个不同的观点(内涵上的本质和外延上的存在)来考虑的同一实体(SN,part VI,chap. 1,fol. 93ra)。

这种分析将本质与存在之间的对立与普遍和个体之间的对立联系起来。像威克里夫一样,保罗将本质视为一种普遍形式,从内在上考虑,而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则是适用于主要物质的存在方式。因此,当保罗肯定本质和存在实际上是相同而形式上不同时,他只是重申了晚中世纪现实主义者之间普遍和个体之间的真实性和形式区别的论点。因此,像伯利和威克里夫一样,保罗认为,只有在至少有一个个体实例化它的情况下,形式普遍才实际上(在行动中)存在于我们的思想之外,因此,没有个体,共同的本质(或本质)实际上不是普遍的(SN,第六部分,第 2 章,第 94ra 页)。

这意味着普遍性与个体之间的关系最终基于个体化,因为没有个体化就不可能有实际的普遍性和实例化。在这个问题上,保罗成功地将斯科特主义方法与某些多默主义命题调和在一起。保罗声称个体化原则是两重的,内在的和远离的。内在原则是其存在必然导致构成个体的个体存在,其缺席必然导致个体的不存在(或消失)。另一方面,远离原则只是内在原则所预设的,但其存在和缺席仅仅是不足以引起个体的存在或消失的,因为它在个体腐败后仍然存在。个体化(haecceitas)是个体化的内在原则,而形式、物质和数量是远离原则。个体化又有两重来源,它在有形物质的情况下来自物质和形式的共同,而在天使智力的情况下仅来自本质(quidditas)(SN,第六部分,第 5 章,第 95vb 页)。此外,根据保罗的说法,个体差异(现在称为个体差异)与特定差异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似性。特定差异是将物种与属之间区分开来的东西,因为它是一种决定或属性,一旦添加到属中,就会产生物种。另一方面,特定差异与属实际上是相同的,它们之间只有在形式原则的作用下才有所不同。 个体差异也是如此:它是个体与物种的区别所在;从本体论的角度来看,它与物种本身确实是相同的,但形式上又有所不同;它是个体成为个体的形式原则,是某种特定、具体和完全确定的东西(SN,第六部分,第五章,第 96rb 页;第 26 章,第 112rb-va 页;QdU,第 128va 页;第 129rb 页;在形而上学中,第三卷,第一篇,第一章,第 83vb 页)。

就天使个体化问题而言,从这些前提得出的逻辑结论是,不可能找到两个共享相同特定本质且在数值上不同的天使,因为只有一个个体性可以从一个非物质的物种中产生出来(SN,第六部分,第五章,第 96ra 页)。这个解决方案接近于邓斯·斯科特的立场的内在含义,并与阿奎那的观点相对立,尽管保罗断言天使智慧是在特定上而不是在数值上不同。事实上,根据圣托马斯的观点,天使之所以在特定上不同,是因为它们是非物质的,而没有物质就不可能个体化。相反,威尼斯的保罗认为天使是通过这个性质个体化的,但不是通过它们的繁殖,因为没有物质的存在,所以每个物种只有一个天使。由于非物质存在的特定本质不包含任何与物质相关的参考,只有一个唯一的个体化原则(ratio suppositalis)可以从这样的物种中产生。因此,严格意义上讲,没有一个天使是一个数字(作为一个数字必然意味着同一物种的多个事物的实际存在),尽管广义上讲,每个天使都是一个数字,因为毕竟有两个(或更多)天使是“许多事物”,但从来没有相同种类的多个天使(SN,第六部分,第五章,第 95vb 页)。

在他的最后一部作品《古代艺术评论》中,保罗总结了他的立场如下:

  1. 个体是个体化过程的最终结果,其起点是一个特定的形式。

  2. 个体化是将个体与其物种区分开来的过程。

  3. 个体化只是本质本身。

  4. 本质和特定形式只是形式上与它们所组成的个体有所不同(在波尔菲里奥斯的《种类论》第 60 页)。

  5. 个体化原则在从普遍到特殊的层次上引起转变时,并不起到形式(或行动)与特定本质之间的作用,而是起到物质(或潜能)的作用,因为它是特定形式所构建的(在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论》第 60 页)。

通过这种方式,威尼斯的保罗试图解决邓斯·斯科特的个体化理论中的疑难问题。斯科特斯对于个体的这性与特定的物质和形式之间的关系问题没有提及。这位方济会大师也没有提及这性是否可能与个体物质的两个基本形式之一(例如,个体灵魂)和整体形式(人性)相一致。保罗将个体化原则与特定性质通过其物质塑造的信息行为进行了等同。这种等同已经在《自然哲学总纲》中描述的内在和远程个体化原则之间的对立中提出。实际上,个体化化合物的所有组成部分(物质、形式和数量)都与这性进行了对比,因此不能将其与其中任何一个等同起来。此外,很明显:

  1. 是特定形式与其物质的结合才确立了个体的“诞生”。

  2. 是与物质的分离才确立了个体的“死亡”。

  3. 将单数形式与其物质的结合是特定本质从抽象(或内涵)存在方式过渡到具体(或外延)存在方式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5. 身心问题与知识理论

根据托马斯·阿奎那和罗马的吉尔斯等中世纪现实主义知识理论,人类智力的主要对象是物质事物的本质。只有当我们的智力将其从与物质相关的个体化属性中抽象出来时,这些本质才对我们可理解,因此我们只能直接了解普遍性。然而,如果智力在通过抽象出可理解的种类来把握本质后,将注意力转向产生可理解的种类本身的幻象,就可以实现对个体的智力知识。这种行为,即转向幻象,产生了对幻象本身所代表的个体事物的反身(即间接)和不完全的知识。另一方面,根据奥卡姆等中世纪名义主义知识理论,个体是我们智力的对象,人类认知的主要形式不是抽象的形式,而是直观的认知,它正确地涉及个体事物的存在与不存在,因为它是对某个事物(即个体物质或品质)作为存在的直接理解,使我们能够形成关于该事物存在的偶然命题。相比之下,抽象知识是对我们无法证明某个事物是否存在的术语的理解。因此,直观和抽象认知以不同的方式获得相同的单一对象,因为抽象认知对存在是漠不关心的,并产生了一个多个单一事物的普遍符号。

这些不同的认识论解释也取决于本体论上的差异。根据中世纪的现实主义者,个体不能成为任何智力的适当(甚至不是适当的)和充分的知识对象,因为(1)他们的世界包括除了个体之外的共同本质或本质;(2)个体通过原始物质(加上数量)从物种中产生;(3)原始物质本身是不透明和不可理解的。除了不适当的神学后果(如果每种个体本身都是不完全可理解的,那么上帝如何完全地了解人类?),现实主义的解释还涉及一个悖论,因为幻象已经使我们能够在智力认知之前远远把握到个体物体的实质和偶然属性,因为它是感官感知到的特定物质对象的适当形象(或代表)。另一方面,任何名义主义对知识过程的描述的痛点在于难以解释抽象认知的性质和起源以及普遍符号与其所指的个体之间的关系-它们如何构成一个自然集合?我们如何在普遍形式(universaliter)下了解一些本质上绝对独特的东西?

保罗·威尼斯为了摆脱现实主义范式的特殊问题,制定了中世纪标准现实主义知识理论的新版本,批评了他所处的知识环境中最常见的解决方案,并更加强调成员类别的问题以及个体的智力认知。

关于灵魂与身体的关系问题,保罗拒绝奥古斯丁的观念,而采取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认为灵魂是身体的形式,因此在他看来,知识的主体不仅仅是灵魂,而是整个人的组合体。甚至感觉也不能简单地归因于灵魂使用身体,正如奥古斯丁所认为的那样。此外,保罗反对亚里士多德,而是遵循阿奎那的观点,声称虽然人的灵魂是身体的形式,但它是自给自足的形式,因此是不可腐败的。然而,与阿奎那不同的是,他认为人的灵魂是两重的,完整的人的灵魂(anima totalis)源于两个不同原则的紧密结合,即思维和理性。这个事实并不破坏人的灵魂或人的组合体的统一性,因为(1)思维原则是人的动物性的原因,而理性原则是人的理性的原因;(2)两者都不能在人中单独存在;(3)思维灵魂在与理性灵魂的关系中处于潜在状态(《自然哲学总论》第五部分第五章,威尼斯 1503 年版 [= SN],68vb 和 69ra 页;另见《关于灵魂书籍的注释》威尼斯 1504 年版 [= In De an.],第二卷,第 23 章,47rb-48ra 页)。

像托马斯·阿奎那和罗马的吉尔斯一样,保罗认为灵魂和其能力之间存在着真正的区别,但与他们相反,他认为能力本身之间只存在形式上的区别(ratione et definitione)(SN,p. v,ch. 4,fol. 68ra-b)。虽然思维灵魂的能力依赖于身体器官进行操作,但智力灵魂的能力,即主动智力、被动智力和意志,是独立的,尽管在与身体结合的状态下,它们需要感觉来行使其力量,并且没有感觉的行为可以在没有身体的协助下产生(SN,p. v,ch. 10,fols. 71va-72ra)。除了植物能力(调节营养、生长和繁殖)和运动能力之外,思维灵魂的能力还包括以下内容:五种外部感觉、一般感觉(sensus communis)、幻想(phantasia)、评估力(或称为适当的思维力)和记忆。保罗明确否认了阿维森纳的观点,即存在第五种内部感觉,即想象力,因为他认为其假定的操作与幻想的操作相同(SN,p. v,ch. 30,fol. 84ra)。一般感觉区分和整理特殊外部感觉的数据。幻想保存通过感觉所感知到的种类,并自由地将它们组合在一起产生幻觉。思维能力识别那些不能通过感觉察觉到的事物的属性,例如某物对某种目的有用、友好或不友好。记忆是“仓库”,在那里存储了所有的种类,以便思维灵魂可以在没有任何物质对象的情况下执行其任务(见 SN,p. v,ch. 30,fol. 84ra-va)。

根据保罗的观点,外部感官的充分和自身对象所具有的品质会在身体器官中引起一种特殊的改变,即在其中存在一种形式意向或感知种类,这并不意味着器官本身发生任何物质变化,因为这种形式是启动过程的真实形式的相似图像(相似度),完全没有延伸,因此无法以任何方式修改身体器官的物质(参见 SN,第 v 页,第 23 章,第 79va 页和第 30 章,第 84rb 页)。因此,保罗断言,感知种类是一种纯粹的无物质形式,有两重意义:它不以物质为基础,也没有延伸。然而,作为真实形式的相似图像,它本身包含了对真实形式赋予结构的物质的一种逻辑描述(见 SN,第 v 页,第 23 章,第 79 vb 页)。当种类遇到身体器官的感知能力时,就会产生一种感觉,通过这种感觉,灵魂意识到某种现实的外部存在(SN,第 v 页,第 28 章,第 83ra 页)。这个过程完全是被动的,因为外部感官只能在物质对象的实际存在下产生感觉(SN,第 v 页,第 10 章,第 71va-b 页)。外部感官中存在的感知种类和共同感官(以及其他内部感官)中存在的感知种类在种类上是有所不同的,因为它们是不同类型对象的图像。实际上,普通感觉中存在的种类是种类的种类,因为它不是引起感觉过程的外部品质的逻辑图像,而是外部感官中存在的种类的图像(SN,第 v 页,第 28 章,第 83ra 页)。因此,感知知识的高层次与低层次在质上是有所不同的。 在更高的层次上,从一个能力到另一个能力的每一个过渡都涉及到形式意向的一种净化,逐渐失去了外部对象的个体特征的信息(SN,第 v 页,第 40 章,第 90va 页)。因此,所感知的事物首先被认知为某些属性的独特承载者,然后是某些属性的承载者,这种变化保罗称之为从 intentio singularis signata 的状态过渡到 intentio singularis vaga 的状态(在 De an.,III,t.c. 11,第 137rb 页)。认知不仅使 intentio singularis signata 转变为 intentio singularis vaga,还从感知到的意外属性中抽象出物质,这是一种意外可感知的东西(sensibile per accidens),而感知到的意外属性则是自身可感知的(sensibilia per se)(在 De an.,III,t.c. 11,第 137rb 页;另见 SN,第 v 页,第 11 章,第 72ra 页)。

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尼科莱蒂认为幻象是开始认识过程的事物的表象。虽然无形且不涉及个体化属性(所涉事物),但幻象并非完全可理解,因为 intentio singularis vaga 仍然包含了对特定事物所构成的通用物质的逻辑描述,以及个体化的一般条件。例如,当我们将苏格拉底理解为一个人时,我们只知道人类本质是由一个特定的实例化物体所具有的,而不是作为一个特定类型的本质。为了拥有人的概念,灵魂需要进一步而更高级的活动,从幻象中抽象出适用于所有人的普遍或可理解的种类。这种进一步的活动是主动智力的适当行动,它照亮了幻象和可能智力,从而在可能智力上印刻了从幻象中抽象出的智力种类(《论灵魂》第三篇,第 11 章,第 137 页)。

至于可能(或被动)智力,根据纳迪、鲁埃洛和库克塞维奇的说法,保罗是一个阿维罗主义者,因为他支持整个人类物种的这种智力的唯一性和独立性的论点。但这是错误的。相反,保罗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接近于托马斯·阿奎那斯的观点,他在对《灵魂论》和《形而上学》的评论中利用了他对被动智力唯一性的论证(1420 年后)。虽然他在《自然哲学总纲》中的论述有些模糊,因此可能会错过它们的最深层含义,但在这两个亚里士多德的评论中,他明确地反对了后来中世纪阿维罗主义的所有主要论点(见阿梅里尼,2012 年)。他认为(1)整个人类物种的可能智力的唯一性主张在哲学上缺乏坚实的基础,因为它只能从物理观点来维持,根据这个观点,一切都被视为受到或与运动相关,但(2)从最全面的形而上学观点来看,它是错误的。从这个观点来看,可能智力必须被视为一种实质形式(更准确地说,是人体的形式),很明显它在时间上有一个开始,但肯定没有一个结束,并且,像任何其他物质实质形式一样,它根据物体的繁殖而繁殖,因为一个和同一的数学原则不能成为多个物质的形式。此外,鉴于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或事件可能形成不同的意见,同一智力可以同时持有相互矛盾的观点,表面上违反了矛盾律(见《灵魂论》第三篇,第 27 章,第 149 页)。

在 SN 中,保罗曾以分离的实体的形式谈论了积极的智力。积极的智力通过内在性与可能的智力和人的灵魂相连,并通过幻象与幻象直接呈现在其前面(参见 SN,第 v 页,第 38 章,第 89ra 页)。相反,在对《灵魂论》的评论中,他(1)将积极的智力与上帝本身等同起来,将其自身的活动与上帝在灵魂内外的启示活动等同起来,(2)肯定积极的智力与可能的智力既不是通过内在性也不是通过信息相连,而是作为一种直接存在于其中的形式(在《灵魂论》中,III,t.c. 19,第 143ra 页)。这一事实解释了为什么积极的智力产生的四个主要效果中的第一个设置在外部世界中,而第四个既存在于外部世界又存在于人的心灵中。反过来,积极智力所执行的行动的相互联系和独特特征解释了为什么(1)个体对我们来说是适当的智力对象;(2)可理解的物种是特殊的而不是普遍的;以及(3)通过我们理解实质性本质的方式,我们可以理解实例化该本质的个体的特殊结构(在《灵魂论》中,III,t.c. 11,第 136vb 页和第 137rb-va 页)-所有这些论点都与关于这个问题的最常见的现实主义信念完全相反,正如保罗自己所指出的(在《灵魂论》中,III,t.c. 27,第 137va 页)。

因此,他明确地与罗马的吉尔斯和托马斯·阿奎那斯在对个体认知问题上进行了辩论。他总结了他们的立场,提出了四个论点,接受了第一个论点,并反驳了后面三个。这四个论点如下:

  • 我们智力的主要对象是事物的本质;

  • 在我们的智力中产生的第一个可理解的种类是普遍的(也就是说,它使我们能够认识到一个共同的事物)和抽象的;

  • 只有在理解了普遍的之后,我们才能认识到个别的事物;

  • 个别的事物不是直接被我们的智力所知,而是通过反思间接地被知晓(在《论灵魂》第三篇第 11 章第 136 页)。

就第二个命题而言,保罗认为我们心中的第一个可理解的种类是关于一个特定项目的,并使我们能够认识它,因为第一个可理解的种类是从幻象中提取出来的,幻象本身是一个个体项目的心理表征,因此也是特定的(幻象是特定的意向)。第三和第四个命题一起受到质疑。保罗提出了两个主要的反对意见。第一个反对意见如下:如果我们只能在认识普遍性之后才能认识到引起智力过程的个体,那么在这种新的理解中,普遍性的认识中有一些作为媒介的功能。它不能是普遍性本身,因为它与这个个体并没有比与其他任何个体更相似;所以它必须是某种特定的东西,与普遍性不同并且附加在其上。但是,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这个特定的东西在转化为幻象之前就应该被自身直接地认识(因为如果是偶然地和/或间接地认识,那么只能凭借其他东西的力量,而这又会成为认识个体的新媒介,依此类推),这样幻象的转化就完全是多余的。第二个反对意见更加详细。保罗观察到,如果我们的智力只通过转化为幻象才能理解启动理解过程的特定事物,那么幻象就会对智力产生作用,给其留下一个形象(或种类)。如果留下的形象是普遍性的,那么被动智力就无法通过它来理解任何特定事物;结果,它只能是特定的;但在这种情况下,幻象只是在转化为自身之前执行了与之前相同的动作,因此是多余的。 也不能说幻象不对被动智力产生作用,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可能的话,对它的转化甚至更加不必要,我们将以与上帝和(天使)智力相同的方式了解物质物品,它们是非物质的(在《论灵魂》第三篇,第 11 章,第 136vb-137ra 页)。

正如明显的,这位意大利大师意识到了标准现实主义对人类知识的解释所带来的悖论,并且他的理论是为了避免这一点而做出的认真尝试。保罗拒绝了阿奎那和吉尔斯的观点,因为它们意味着普遍本质的知性理解,由于其与幻象的双重关系,既预设了个体事物(实现该本质的事物)的感性理解,又被个体事物的知性理解所预设。由于在感性理解个别事物的层面上,人的灵魂通过思维能够已经认识到这些个别事物的实质,知性理解不能以任何方式为所讨论的实体增加新的信息,并且必须与感性理解完全相同。因此,保罗没有根据螺旋形式来发展人类知识的解释模式,其中相同的事物在抽象过程的不同时刻回到我们的灵魂中,而是暗自以一种原创的方式发展了一些从沃尔特·伯利的《物理学》最后一篇评论的序言中得出的建议。在批评阿维罗伊斯的论点,即物质事物的本质是我们理解的主要对象,而物质和个别事物本身是次要对象时,保罗用一种直线的方式解释了我们的知识,这条直线从最表面的层次延伸到现实的最深层次,并且陈述了我们的智力同样适合接收普遍和个别的种类,因此,它适合认识普遍的本质和个别的事物(《论灵魂》第三篇,第 11 章,第 136va-b 页)。

这个解决方案将名义主义认识论(对个体的直接认识)的主要论点引入到现实主义的背景中;然而,它与晚中世纪现实主义思维方式的形而上学前提是一致的。除了沃尔特·伯利之外,根据任何晚中世纪的现实主义者,普遍本质和个体事物在超物质世界中相互结合,因为它们实际上是相同的,只是形式上有所不同,尽管普遍本质属于更深层次的现实。在某种程度上,它们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这个事实解释了根据保罗的认识过程中发生的事情:由于可理解的种类与事物的本质直接相关,并且通过幻象间接地与个别事物本身相关(参见《论灵魂》第三篇第 11 章,第 137 页反面),我们的智力同时把握普遍本质和个体事物,因此它们都是我们心灵的主要对象,尽管普遍本质是自然的主要对象(primitate naturae - 见《论灵魂》第三篇第 11 章,第 137 页正面;另见 SN,第 v 页,第 39 章,第 90 页正面)。

6. 神学:神圣观念的教义

保罗在他对《形而上学》第七卷的评论(译 3,第 2 章)中处理了神圣观念的问题,并在《普遍问题》的结尾(第十个结论:普遍的柏拉图式和理念式是根据神圣思维中的事物本质而被因果地提出的)中进行了讨论。他关于神圣典范主义理论的基石是确信人类工匠作为艺术品的创造者与上帝作为创造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平行关系-只有这样,根据保罗的观点,才能实现每个神圣观念理论的主要目标(即解释上帝作为自由行为的创造的合理性)。保罗提出了四个理性证据来支持上帝思维中存在着一系列观念的永恒存在的论点,这些观念被构想为生物的形式模式和原则(典范)。

第一个论点如下:由于原因首先产生了不同物种(类型)的个体(比如人和马),它们是根据不同的形式原则产生的,因为相同原则的效果在类型上是相同的。第二个论点是,如果 A 和 B 是上帝即将创造的两个不同的生物(比如一个人和一匹驴),它们的相互差异不能建立在它们自身的存在上,因为它们还不是现有的事物;因此它们必须在某种与上帝的生产能力相关的东西中找到,这个能力将根据其中存在的不同原则来行动。第三个论点是不成立的:保罗认为,由于在上帝中,每个通用原则(ratio generis)与任何相应的特定原则(ratio speciei)都不同,因此特定原则也彼此不同。不幸的是,他用来显示通用原则和特定原则之间实际差异的证明是不一致的。他断言,如果通用原则和特定原则不是不同的,那么上帝就不能根据通用原则创造某物而不根据相关的特定原则创造它——而这正是发生的情况,因为不能创造出不属于某一物种或类型的动物(比如人、猴子或老鼠)。第四个论点是,由于上帝知道动物是人的属类,并且作为动物的存在包含在人的定义中,他通过两个不同的原则来考虑它们;否则他就无法区分它们(QdU,fols. 133vb–134ra)。

在对《形而上学》的评论中,这位意大利大师否认了柏拉图所认为的观念是自我存在的实体,他认为“观念”一词的意义是两重的:(一)广义上说,观念是一种特定的本质或性质,在心灵中存在,作为产生某物的因果模型;(二)狭义上说,观念是一种特定的本质,在上帝的心灵中存在,作为产生某物的因果模型(《形而上学》第七卷,第三讲,第二章,第 298va 页)。根据这些定义,他认为这与亚里士多德和阿维罗伊斯的教导是一致的,保罗得出了四个结论或论题,这四个结论或论题共同代表了他关于神观念的理论的核心:

  1. 观念是特定本质的观念,而不是种类或个体的观念,因为观念是形式原则,它们是与其他事物相关的行为或形式;相反,种类和个体是相对于物种的物质。

  2. 观念在心灵中存在,就像在基质或主体中存在,因为观念是心灵的工具,而心灵只能使用与其紧密相关且存在上依赖于它的工具。

  3. 观念是与其效果相关的有效原因(causae effectivae)。

  4. 观念是与其效果相关的模型(exemplaria),因为它们的效果与它们相似。这意味着观念既是知识的直接对象(obiecta cognita absolute),也是我们心智认识其他事物的手段(obiecta cognita respective),就像幻象是我们知识的直接对象,也是我们从中认识到的个体所绘制的手段一样。保罗补充说,由此可见,观念不是对某物的概念(cognitio rei),而是一物的本质(quidditas rei),根据其在心智中的可理解存在来考虑(《形而上学》,第七册,第三讲,第二章,第 298vb 页;另见《问题集》,第 134vb 页)。

总之,根据保罗的观点,神圣的理念在与上帝和众生的关系中起着三重作用:它们是(i)个体事物的特定本质,根据它们在上帝心灵中的可理解存在;(ii)上帝对众生的认知原则;以及(iii)众生的永恒模型。如果我们还考虑到他的观点:(i)神圣的理念实际上与神圣本质相同,但在形式上有所区别;(ii)这种区别源于它们在与不同种类的众生相关的效能(共同)原因,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意识到他的立场与威克里夫的立场非常接近,后者因其后果而被认为是异端:形而上学和神学的必然主义;对神圣全能的限制;否认圣餐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为了避免这种必然主义形式,保罗在《形而上学》的评论和《普遍问题》中都主张上帝存在无限多的理念,其中一些只有通过他才得以实现。实际上,至于可能性的最高理解原则,即神圣本质本身作为无限可模仿的外在存在,与神圣理念之间存在形式上的差异,后者是众生产生的实践原则(《形而上学》第七卷,第三篇,第二章,第 298 页;另见《普遍问题》,第 135 页)。但他承认,如果我们仅从自然哲学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得出结论,上帝的理念数量是有限的(同上)。

保罗的教义与他的主要来源托马斯·阿奎那斯的教义以及威克里夫的教义之间的差异是明显的。保罗与威克里夫一致,反对托马斯,认为神的观念是个体生物的特定本质,根据它们在上帝心中的可理解存在以及与不同种类生物相关的有效(共同)原因;而与威克里夫相反,保罗与托马斯一致,认为理解原则(ratio)和生产模式(exemplar)之间有区别。如果保罗不接受这种区别,他的理论将与威克里夫的理论基本相同。相反,他不仅接受了这种托马斯主义的区别,而且以自主的方式发展了它,这使得他对上帝存在无限观念的承认变得多余。根据托马斯的观点,神的理解原则和神的模范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观念,前者仅与纯粹的理论知识相关,后者与实践知识相关。只有模范才是严格意义上的观念。保罗对神的观念的定义排除了(托马斯的)神的理解原则可以被视为观念,因为神的观念是(i)存在于上帝心中的特定本质(某一组个体的),(ii)实际性的原则,以及(iii)与生物相关的有效原因。现在,托马斯的理解原则不满足这些要求。在保罗的体系中,扮演托马斯的理解原则角色的是神的本质本身,它是可能性知识的最高原则,但不是观念。此外,在保罗的观点中,神的观念在形式上与神的本质有所不同。这意味着,原则上,神的本质和神的观念是不同的实体。 事实上,威尼斯的保罗对形式区分的定义颠倒了与之前方法相关的问题的术语,因为保罗试图将多样性归纳为统一(这一过程是从多到一)。保罗想要解释的是一种多个不同实体(即一种不完整和依赖的存在方式)如何构成同一实质的方式。因此,在保罗关于神圣理念的理论中,可能性领域和存在领域之间的差距比托马斯的理论更深。可能性以上帝作为认识者为基础,而存在以上帝作为创造者为基础;理念只在创造中起作用,而唯一的神圣本质足以让上帝知道可能性(见《形而上学》第 12 卷第 2 篇第 3 章第 2 部分,页码 466vb-467ra)。

因此,尼科莱蒂的观点可以总结如下:(i)神圣的理念与神圣的本质实际上是相同的,但形式上是不同的;(ii)理念既是神圣智慧的直接但次要对象(主要对象是神圣的本质本身),也是上帝认识除自身以外的一切存在的手段;(iii)没有个体或原始物质的理念。保罗的立场受到(新)柏拉图主义的假设的影响比托马斯·阿奎那的立场更大。阿奎那诉诸于一种神圣理念的非真实存在方式,这种方式源于神圣本质与可能的创造物之间的可模仿关系,因此神圣理念的存在纯粹是理性的。威尼斯的保罗试图采取相反的方式对理念进行实体化——他独特的形式区分版本使他能够这样做而不损害神圣的简单性。因此,他可以声称神圣本质是神圣理念的基质,就好像它们是附着在物质中的一种事故。因此,理念是神圣智慧的直接但次要对象的说法意味着上帝的智慧首先把握神圣本质,然后是理念,尽管上帝对自己的直觉和对理念的直觉并不是不同的。实际上,神圣理念不是作为创造物本身被上帝以自身为终结概念所构思的特定本质,而是作为它们在上帝内部被构思为主观的,也就是说,通过不同的实在性(神圣本质)和它们对于神圣本质本身的本体论依赖关系。神圣理念与特定本质的适当存在之间的一致性,以及特定本质与由它们产生的个体之间的一对多关系,解释了上帝如何能够完美地认识个体——尽管是通过理念间接地认识。 实际上,无限个体因果原则源于同一个与彼此形式上不同的神圣思想。它们对应于存在层面上从物种中产生个体的这个性质(haecceitates)。正如这个性质是个体所是的形式原则,是某个特定、具体和完全确定的东西,那么从思想中派生出来的这些个体因果原则就是导致从特定的理想标准到其实例的分析描述的原因(QdU,fol. 135ra)。原始物质是任何有形物体的必要组成部分,上帝以与个体相同的方式认识它:不是本身,而是在其他事物中间接地(同上,fol. 135rb)。

7. 自然哲学:潜能、行动和原始物质

正如中世纪作者经常发生的情况一样,威尼斯的保罗对潜能和行动(以及可能性和实际性)的一般观点的显著特点部分取决于该理论所追求的具体应用。该理论需要涵盖的具体领域包括:(1)关于变化和生成的(元)物理性质和方式的解释;(2)确定普遍性存在形式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以及(3)对创造过程的解释。保罗通过划分来进行论述,这使得他能够按照一种类似于波菲里在他的《物种论》中关于种类的章节中所采用的树状方案来组织这个主题。我们可以忽略次要的划分,只关注主要的划分。在保罗关于行动和潜能的教义基础上,我们发现了一种区分,即将潜能视为存在的倾向或逻辑可能性(潜能存在)和将潜能视为某物(已经存在的某物)执行或实现某事或经历变化的倾向或自然可能性(潜能实存)(见 SN,第六部分,第七章,第 97 页)。这种区分应该使他能够将逻辑理论领域(潜能存在)与物理领域(潜能实存)分开。然而,他选择的用来说明潜能存在的性质的例子,即反基督的诞生,实际上显示了他教义中的内在模糊性。事实上,反基督的存在是一种可能性,不是指非不可能(即,某事物本身并非矛盾),而是指尽管尚未实际存在,但却注定会成为现实。

事实上,这位意大利大师并不总是充分区分潜能(potentia)的概念,即纯粹的逻辑可能性(正如敦斯·斯科特所教授的那样),和潜能作为预形态的概念,即某种潜在的预先存在于其他事物中的东西,尽管它尚未成为实际/真实。这种潜能的后一种意义在保罗那里占主导地位,他似乎只在神学背景下使用逻辑意义,与神的全能主题相关,这使得上帝能够创造比他创造的物种更多(见 QdU,第十结论)。因此,在威尼斯的保罗的潜能和行动理论中,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融合在一起:一个与状态变化问题相关,另一个与可能性的模态概念分析相关。尼科莱蒂倾向于将(逻辑)可能性的概念追溯到经历变化的倾向。因此,他否认存在永远不会实现的可能性(在《形而上学》第九篇第一讲第二章第 342 页上写道):“那些声称即使某事永远不会发生,它仍然是可能的观点是错误的”(Falsa fuit opinio dicentium aliquid posse esse quod tamen nullo modo erit)。然而,他补充说,这种否定只在自然哲学中有效;从神学的角度来看,它必须被拒绝(同上)。

这个论题(他与威克里夫和他的追随者分享)关于所有范畴项目(普遍和个别物质,以及普遍和个别属性 - 见 SN,第六部分,第四章,第 95rb 页)的潜能和行动的组合与这种方法一致。在保罗的观点中,每个范畴项目都是行动,因此也是形式,与在范畴线(linea praedicamentalis)中紧随其后的实体相对应,并且在潜能和因此物质方面,与紧随其后的实体相对应 - 广义地(communiter)理解“物质”和“形式”这些术语,因为“物质”代表任何潜在的本质,“形式”代表任何收缩某个给定本质的行动(或形式)(参见上述)。例如,物质范畴的最高属是由行动和潜能立即组成的;中间属和最低种立即由属和差异组成,并且中介地由行动和潜能组成(因为它们的本质的原始构成要素是最高属);个体立即由本质和存在组成(也就是说,如保罗所说,由特定本质和个体化原则,或个体化比率,中介地由属和差异组成(因为最低种),以及由行动和潜能组成(因为最高属)(SN,第六部分,第四章,第 95rb 页;在《形而上学》中,第五卷,第二讲,第 184ra 页;第十二卷,第一讲,第四章,第 433va 和 434ra-b 页;在《范畴学》中,关于物质的章节,第 54vb、55ra 和 55rb-va 页)。因此,例如,哺乳动物在行动上与动物相对应,哺乳动物实现了动物的潜能,并且在潜能上与猫科动物相对应,猫科动物反过来实现了哺乳动物的潜能。波菲里奥(见《导论》中关于属和种的章节)和新柏拉图主义的潜能作为生产能力的观念加强了这种解释。 因此,潜在的东西比实际的东西更加普遍,因此更加重要,所以它排在第一位,也比真实的东西更加重要(在《形而上学》第 5 卷第 2 篇第 4 章第 193 页)- 这是一个颠覆亚里士多德的价值尺度。显然,行动和潜力的概念对于保罗的本体论至关重要,因为潜力和行动构成了创造物的第一、基本和最普遍的组合类型。其他任何类型的组合都在某种程度上预设了它。

如果从亚里士多德那里完全忠实地接受行动的概念,那么保罗对潜能的概念将亚里士多德的概念与新柏拉图主义的概念混为一谈。因此,亚里士多德关于行动优于潜能的卓越性在多个方面都被削弱了,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最后,亚里士多德原始物质的纯潜能被解读为理论种子的理论,并因此被视为接受任何形式的内在倾向。在保罗看来,原始物质本身具有设置每种形式的“正确”位置,因为它就像一个箱子,其中包含了自然界中将要生成的所有事物的形式的潜能。他的理论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质的两个概念(物质作为最终基质,共同存在于事物所制成的所有材料中,以及物质作为纯潜能的概念)与奥古斯丁的理论种子的概念相结合,后者是自然物种的“发芽”原则。根据保罗的观点,除了那些直接由上帝创造的形式,如天体智慧和人类灵魂(见《形而上学》第五卷,第二篇,第四章,第 193 页),所有实质形式都源于原始物质中存在的某种被动潜能(被定义为经历变化的能力),并与之真正不同。这些潜能是普遍的(可以这么说),因为它们所产生的连续的个别事物的生成旨在维持特定性质的存在。每个潜能能够无限次地产生某种类型的形式。因此,没有自然形式从绝对的非存在到存在,而是从潜能到行动,因为它始终以自己的存在方式(潜在地和种子地)存在于原始物质的一种倾向中。这些潜能(或倾向)是永恒的、不可生成的和不可腐败的,与物质本身同在。 因此,根据保罗的观点,自然形式的生成就像是从一个不确定和潜在的存在,典型的普遍性,到一个特定存在的完整和实际存在的过程。为了从物质中产生一个完整的事物(即由物质和形式组成的事物),除了具有其倾向性(或潜能)的原材料外,还需要自然代理人的干预,既有特定的也有普遍的。物质的潜能,因为它们将物质有序地引导到不同物种的完整事物的产生,从广义上说,是自然物种的“发芽”原则。相反,严格意义上的种子比率是由一个适当的物质中的一个代理人引起的一种倾向,它使得该物质能够接受与代理人本身相同种类的形式 - 这种倾向本质上能够在没有自然代理人的情况下运作。因此,物质的潜能就像是在物质本身中“播种”的物种的原始种子(SN,第六部分,第 6 章,第 96va 页)。 96va)

根据威尼斯的保罗,这种“发芽”的原则(rationes seminales)有三种类型:实质性的、定性的和相对的(SN,第六部分,第 7 章,第 97rb 页)。所有这些原则都与物质真正不同,并且基于一种独特的被动潜能(即一种倾向),这种潜能可以说是与原始物质的本质等同的(SN,第六部分,第 7 章,第 97vb 页)-在这种对原始物质本质的提及中,我们可以看到苏格兰学派的影响。因此,这种基本潜能是一种二阶潜能,因为它产生的形式只不过是原始物质的潜能,而这些潜能本身就是倾向性属性。此外,原始物质的这种普遍潜能恰恰在于对任何形式都具有潜能的属性,因此能够接收所有形式(同上)。保罗方法的最终结果是一种假设下的必然主义,因为每个可能的对象,虽然本身并非必然的,但在产生它的条件和环境下却是必然的,因为条件和环境必须产生它,如果它们有能力这样做的话。

保罗意识到他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所固有的必然主义的特定形式;因此,他试图减轻其影响,以保护人类事件的偶然性以及神的自由,并在个体层面上放松他关于潜能、行动和原始物质理论所暗示的严格因果链。在他的《普遍问题》的最后部分中,他阐述了他关于神圣典范主义的观念(第十结论),以及他对《导论》(第二章)和《范畴论》(第三章)的评论中,他谈到个体物质,他指出(1)个体的属性和倾向并不是精确确定的,而是在一个更广泛的可能性范围内随机变化,其限度由特定形式确定(《形而上学》第九讲,第一讲,341vb 页)。并且,(2)虽然作为自然哲学家的推理,我们应该承认上帝创造事物的模式是有限的,并且与实际存在的事物类型相对应,但作为神学家的推理,我们得出结论上帝并没有创造所有可能的物种,而只创造了其中一些,因为神圣的理念作为理性(即,知识的原则而不是创造的模型)是无限的,并且与纯粹可能的事物相对应,即,其概念不是矛盾的(《普遍问题》第十结论,巴黎国家图书馆 6433B 手稿,135ra 页)。这意味着,例如,苏格拉底的身高、体重和行为在其个体的本质或度量上并没有事先确定,苏格拉底的生活也是如此,但它们的典型形式是确定的。作为一个人类,苏格拉底的特征和行为不能偏离某些物理生物参数和某些规律,但其实现的具体方式并不是事先给定的,而是由他的个体物质决定的。作为一个整体,人类将实现,即,如果他们有无尽的时间,会使他们本质中固有的无限可能性都在时间中变为现实(一种只适用于物种的“弱”丰富原则),但没有人作为个体(即作为个体)是被自然强制实现那些潜力/可能性的。

这样一来,威尼斯的保罗暗示了关于个体的两个命题:(1)关于其特征和属性的部分不确定性的命题,以及(2)关于其行为的实质性不可预测性的命题。根据他的观点,确定某种潜能(即真实可能性)的存在的唯一方法是确定其实现,即过渡到实际性。此外,他似乎承认个体中存在着不会实现的潜能/可能性,也就是永远不会发展的能力。所有人都能笑,即使那些从未笑过且永远不会笑的人也是如此(对《引论》的评论,第 de proprio 章)。然而,如果我们先前观察到同一物种的许多其他个体中已经实现了某种潜能/可能性,我们可以合理地推断某个特定个体中存在着未发展的潜能/可能性。从这个角度来看,真正的新奇,即真正的变化,在宇宙中是绝对不可想象的。在这种观点中,产生的任何效果(“行动”)立即被追溯到一个预先存在的现实(“潜能”),它与要解释的效果并无二致,但在某种程度上,它本身就是一个不完整的存在阶段的效果。正如我们所见,创造本身是通过神圣典范论的理论来解释的。总之,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世界一直存在,即使不是在行动中,至少在上帝的心灵和全能中是实际存在的(作为真实而不仅仅是逻辑上的可能性)。

Bibliography

Primary literature

  • Logica Parva: First Critical Edition from the Manuscripts with Introduction and Commentary, A. R. Perreiah (ed. & trans.), Leiden: Brill, 2002.

  • Logica magna, Venice: Albertinus Vercellensis for Octavianus Scotus, 1499.

  • Logica magna: Tractatus de suppositionibus, A. R. Perreiah (ed. & trans.), St. Bonaventure, NY: The Franciscan Institute, 1971.

  • Logica magna: Part I, Fascicule 1: Tractatus de terminis, N. Kretzmann (ed. & tra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9.

  • Logica magna: Part I, Fascicule 8: Tractatus de necessitate et contingentia futurorum, C. J. F. Williams (ed. & tra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 Logica magna: Part II, Fascicule 3: Tractatus de hypotheticis, A. Broadie (ed. & tra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 Logica magna: Part II, Fascicule 4: Capitula de conditionali et de rationali, G. E. Hughes (ed. & tra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 Logica magna: Part II, Fascicule 6: Tractatus de veritate et falsistate propositionis et tractatus de significato propositionis, F. del Punta (ed.), M. McCord Adams (tra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 Logica magna: Part II, Fascicule 8: Tractatus de obligationibus, E. J. Ashworth (ed. & tra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 Sophismata aurea, Venice: Bonetus Locatellus for Octavianus Scotus, 1493.

  • Super I Sententiarum Johannis de Ripa lecturae abbreviatio, prologus, F. Ruello (ed.), Florence: Leo S. Olschki, 1980.

  • Expositio in duodecim libros Metaphisice Aristotelis, Liber VII, in Galluzzo, G., 2012, The Medieval Reception of Book Zeta of Aristotle’s Metaphysics, 2 volumes, Leiden-Boston: Brill (Volume 2).

  • Expositio in libros Posteriorum Aristotelis, Venice, 1477; photoreprint, Hildesheim: Olms, 1976.

  • Summa Philosophiae Naturalis, Venice, 1503.

  • Expositio super octo libros Physicorum necnon super commento Averrois, Venice, 1499.

  • Expositio super libros De generatione et corruptione, Venice: Bonetus Locatellus for Octavianus Scotus, 1498.

  • Scriptum super libros De anima, Venice: 1504.

  • Quaestio de universalibus, extant in nine mss. There is a partial transcription from ms. Paris, BN 6433B in A.D. Conti (ed.), Johannes Sharpe: Quaestio super universalia, FirenzeL Leo S. Olschki, 1990, Appendix V, pp. 199–207. (The ms. used here for the quotations is: Paris, BN 6433B.)

  • Lectura super libros Metaphysicorum, extant in two mss. (The ms. used here for the quotations is: Pavia, Biblioteca Universitaria, fondo Aldini 324.)

  • Expositio super Universalia Porphyrii et Artem Veterem Aristotelis, Venice, 1494.

Secondary literature

  • Amerini, F., 2004, “Thomas Aquinas, Alexander of Alexandria and Paul of Venice on the Nature of Essence,” Documenti e studi sulla tradizione filosofica medievale, 15: 541–91.

  • –––, 2008, “Alessandro di Alessandria come fonte di Paolo Veneto. Il caso degli accidenti eucaristici,” Picenum Seraphicum, 25: 19–67.

  • –––, 2012,“Paul of Venice on the nature of the Possible Intellect,” in A. Musco, et al. 2012, volume II.2, pp. 713–20.

  • Ashworth, E. J., 1978, “A Note on Paul of Venice and the Oxford Logica 1483,” Medioevo, 4: 93–99.

  • Bertagna, M., 2012, “Paul of Venice’s commentary on the Posterior Analytics”, in Musco et al. (eds.) 2012, pp. 739–45.

  • Bochenski, I. M., 1961, A History of Formal Logic, I. Thomas (trans.), Notre Dame, IN: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pp. 161 ff.

  • Bottin, F., 1976, “Proposizioni condizionali, consequentiae e paradossi dell’implicazione in Paolo Veneto,” Medioevo, 2: 289–330.

  • –––, 1982, La scienza degli occamisti: La scienza tardo medievale dalle origini del paradigma nominalista alla rivoluzione scientifica, Rimini: Maggioli, pp. 72, 99–101, 192, 274–76, 288–89.

  • –––, 1983, “Paolo Veneto e il problema degli universali,” in L. Olivieri (ed.), Aristotelismo veneto e scienza moderna, Padua: Antenore, pp. 459–68.

  • –––, 1984, “Logica e filosofia naturale nelle opere di Paolo Veneto”, in Scienza e filosofia all’Università di Padova nel Quattrocento, Padua: Antenore, pp. 85–124.

  • Conti, A. D., 1982, “Alcune note sulla Expositio super Universalia Porphyrii et Artem Veterem Aristotelis di Paolo Veneto: Analogie e differenze con i corrispondenti commenti di Walter Burley,” in A. Maierù (ed.), English Logic in Italy in the 14th and 15th Centuries, Naples: Bibliopolis, pp. 293–303.

  • –––, 1982, “Universali e analisi della predicazione in Paolo Veneto”, Teoria, 2(2): 121–39.

  • –––, 1992, “Il problema della conoscibilità del singolare nella gnoseologia di Paolo Veneto,” Bullettino dell’Istituto Storico Italiano per il Medio Evo e Archivio muratoriano, 98: 323–82.

  • –––, 1993, “Il sofisma di Paolo Veneto: Sortes in quantum homo est animal,” in S. Read (ed.), Sophisms in Medieval Logic and Grammar, Dordrecht: Kluwer, pp. 304–18.

  • –––, 1996, Esistenza e verità: forme e strutture del reale in Paolo Veneto e nel pensiero filosofico del tardo Medioevo, Rome: Edizioni dell’Istituto Storico Italiano per il Medio Evo.

  • –––, 1998, “Paul of Venice on Individuation”, Recherches de Théologie et Philosophie médiévales, 65(1): 107–132.

  • –––, 2003, “Paul of Venice’s Theory of Divine Ideas and its Sources”, Documenti e studi sulla tradizione filosofica medievale, 14: 409–48.

  • –––, 2004, “Complexe significabile and Truth in Gregory of Rimini and Paul of Venice”, in A. Maierù & L. Valente (ed.), Medieval Theories on Assertive and non-Assertive Language, Florence: Leo S. Olschki, pp. 473–94.

  • –––, 2007, “Opinion on Universals and Predication in Late Middle Ages: Sharpe’s and Paul of Venice’s Theories Compared”, Documenti e studi sulla tradizione filosofica medievale, 18: 483–500.

  • –––, 2014, “Paul of Venice’s Commentary on the Metaphysics”, in F. Amerini and G. Galluzzo (eds.), A Companion to the Latin Medieval Commentaries on Aristotle’s Metaphysics, Leiden-Boston: Brill, pp. 551–74.

  • Galluzzo, G., 2012, The Medieval Reception of Book Zeta of Aristotle’s Metaphysics, 2 vols, Leiden-Boston: Brill, vol. 1, pp. 385–751

  • Garin, E., 1966, Storia della filosofia italiana, 3 vols., Torino: Einaudi, vol. 1, pp. 429–45.

  • Gili, L., 2016, “Paul of Venice on the Definition of Accidents,” Rivista di Filosofia Neo-Scolastica, 108: 879–90.

  • Karger, E., 1982, “La supposition materielle comme suppositions significative: Paul de Venice, Paul de Pergula,” in A. Maierù (ed.), English Logic in Italy in the 14th and 15th Centuries, Naples: Bibliopolis, pp. 331–41.

  • Kretzmann, N., 1970, “Medieval logicians on the Meaning of the Proposition”,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67: 767–87.

  • Kuksewicz, Z., 1983, “Paolo Veneto e la sua teoria dell’anima”, in L. Olivieri (ed.), Aristotelismo veneto e scienza moderna, Padua: Antenore, pp. 130–64.

  • Loisi, S., 2006, “L’immaginazione nel commento al De anima di Paolo Veneto,” Schola Salernitana, 11: 267–99.

  • Mugnai, M., 1982, “La expositio reduplicativarum chez Walter Burleigh et Paulus Venetus,” in A. Maierù (ed.), English Logic in Italy in the 14th and 15th Centuries, Naples: Bibliopolis, pp. 305–20.

  • Musco, A., C. Compagno, S. D’Agostino and G. Musotto (eds.), 2012, Universality of Reason, Plurality of Philosophies in the Middle Ages, 4 vols., Palermo: Officina di Studi Medievali, vol. II.2, pp. 713–20.

  • Nardi, B., 1958, “Paolo Veneto e l’averroismo padovano”, in Saggi sull’averroismo padovano dal secolo XIV al XVI, Florence: Sansoni, pp. 75–93.

  • Nuchelmans, G., 1973, Theories of the Proposition: Ancient and Medieval Conceptions of the Bearers of Truth and Falsity, Amsterdam: North-Holland, pp. 266–71.

  • –––, 1983, “Medieval Problems concerning Substitutivity (Paul of Venice, Logica Magna, II, 11, 7–8),” in V. M. Abrusci, E. Casari, M. Mugnai (ed.), Atti del Congresso Internazionale di Storia della Logica: San Gimignano, 4–8 dicembre 1982, Bologna: CLUEB, pp. 69–80.

  • Pagallo, G. F., 1960, “Nota sulla Logica di Paolo Veneto: la critica alla dottrina del complexe significabile di Gregorio da Rimini”, in Atti del XII Congresso Internazionale di Filosofia, Florence: Sansoni, vol. 9, pp. 183–91.

  • Perreiah, A. R., 1978, “Insolubilia in the Logica parva of Paul of Venice,” Medioevo, 4: 145–72.

  • –––, 1986, Paul of Venice: A Bibliographical Guide, Bowling Green, Ohio: Philosophy Documentation Center.

  • Prantl, K., 1855–70 Geschichte der Logik im Abendlande, 4 vols., Leipzig: S. Hirzel, vol. 4, pp. 118–40; photoreprint, Graz: Akademische Druck- und Verlaganstalt, 1955.

  • Ruello, F., 1978, “Paul de Venise thélogien ‘averroiste’?,” in J. Jolivet (ed.), Multiple Averroès, Paris: J. Vrin, pp. 257–72.

  • –––, 1980, “Introduction,” in F. Ruello (ed.), Super I Sententiarum Johannis de Ripa lecturae abbreviatio, prologus, Florence: Leo S. Olschki, pp. 9–69.

  • Strobino, R., 2012, “Paul of Venice and Peter of Mantua on Obligations,” in Musco et al. 2012, pp. 721–29.

  • Van Der Lecq, L., 1982, “Paul of Venice on Composite and Divided Sense,” in A. Maierù (ed.), English Logic in Italy in the 14th and 15th Centuries, Naples: Bibliopolis, pp. 321–30.

  • Wallace, W. A., 1972, Causality and Scientific Explanation, 2 vols.,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pp. 121–27.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with suggestions.]

Albert the Great [= Albertus magnus] | Aquinas, Thomas | Buridan, John [Jean] | divine: illumination | Duns Scotus, John | Giles of Rome | insolubles [= insolubilia] | Marsilius of Inghen | medieval philosophy | Ockham [Occam], William | Wyclif, John

Copyright © 2022 by Alessandro Conti <alessandrodomenico.conti@univaq.it>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