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构成 material constitution (Ryan Wasserman)

首次发表于 2009 年 2 月 25 日,实质修订于 2021 年 9 月 9 日。

一个泥塑像和它所形成的泥块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我们可以说泥块构成了泥塑像,但是这种物质构成的关系是什么?有人坚持认为构成就是同一性,理由是不同的物质对象不能同时占据同一个位置。其他人则认为构成不是同一性,因为泥塑像和泥块在重要方面存在差异。还有一些人认为这样的情况可以激发对持续性、同一性或存在性的修正观点。

本文介绍了物质构成的一些最重要的难题,并评估了一些最流行的回答。


1. 物质构成之谜

物质构成之谜在哲学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至今仍然是一个引发许多争论的问题。在这里,我们介绍四个最著名的谜题。

债务人的悖论。古代剧作家埃皮卡尔莫斯讲述了一个贫穷但机智的债务人的故事。当被要求偿还债务时,这个人用一个谜语回答。如果你在一堆鹅卵石中加入一颗鹅卵石,你就不再有同样的数量。如果你在一尺上加上一段长度,你就不再有同样的度量。同样,如果你在一部分物质上加上一点物质,你就不再有同样的实体。由于人只是一个物质对象,其物质不断变化,我们无法从一个时刻延续到下一个时刻。债务人得出结论,他不是承担债务的同一个人,因此他不能对偿还负责。愤怒的债权人随后打击债务人,后者抗议这种虐待。债权人表示同情,但指出他不能对这种袭击负责。毕竟,根据债务人自己的推理,物质的变化已经发生,所以罪魁祸首已经不存在了。这个场景旨在搞笑,但这个论点却不是笑话。承担债务的人由一部分物质 M1 构成。要求偿还债务的人由另一部分物质 M2 构成(为了论证的目的,我们假设 M2 由 M1 和一些新物质组成)。如果构成就是身份,那么债务人的推理是正确的:要求偿还债务的人不是承担债务的人。更一般地说,这个论证的版本将表明,物质对象无法在添加任何新部分后存活下来。(注意:构成就是身份的主张不应与“组成即身份”的论题混淆。关于后者的观点,请参见“身份”条目的第 8 节。)

物质构成之谜:斯多亚哲学家克里西普斯要求我们考虑迪翁和西翁的情况,其中迪翁是一个正常的人类,而西翁是迪翁的一部分,包括除了迪翁的右脚以外的一切。现在假设右脚被移除了。显然,西翁在手术后仍然存活,因为他的部分完全没有改变。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似乎迪翁并没有在手术中存活下来,否则我们将会有两个人同时存在于同一个地方。因此,迪翁没有在失去他的脚后存活下来。更一般地说,这个论证将表明物质对象无法在失去任何组成部分后存活下来。(彼得·吉奇提出的现代版本的谜题涉及蒂布尔斯和蒂布,其中蒂布尔斯是一只猫,而蒂布是一只猫的部分,包括除了蒂布尔斯的尾巴以外的一切。)

物质构成之谜。古代历史学家普鲁塔克讲述了著名的忒修斯之船的故事,船的部件逐渐磨损后被逐一更换。最终的船只被展示在雅典,哲学家们争论着,尽管没有任何原始部件,它是否仍然是忒修斯的原始船只。在现代,托马斯·霍布斯给这个故事增加了一个进一步的转折。假设一个管理员在船只上的部件被拆下后将它们按原始排列重新组装起来。在这个版本的故事中,我们留下了两艘航行的船只,一艘在雅典展示,一艘在管理员的手中。但是原始的忒修斯之船在哪里呢?有人会说,船在博物馆里,因为船只可以经受部件的完全更换(至少在变化足够缓慢的情况下)。还有人会说,船在管理员手中,因为船只可以被拆解和重新组装。这两个答案似乎都是正确的,但这意味着,在故事的结尾,忒修斯之船同时存在于两个地方。更一般地说,这个论证表明,一个物质对象有可能同时存在于两个地方。通过逆向推理,我们得到同样不可信的结果。毕竟,在故事的结尾,显然有两艘船,但根据刚才给出的理由,这两艘船在故事开始时也存在。因此,在故事开始时,有两艘忒修斯之船同时占据同一个地方。

雕像和黏土的难题。包括亚里士多德在内的各种古代哲学家指出,雕像在重要方面似乎与它们所制成的物质部分有所不同。假设在星期一,一个雕塑家购买了一块未成形的黏土,他将其命名为“块”。进一步假设,在星期二,艺术家将黏土雕刻成圣经中的大卫王的形象,并将他的雕像命名为“大卫”。很容易说,在这种情况下,雕塑家手中只有一个物体——大卫就是块。但是,经过思考,这种认同是有问题的,因为块和大卫在许多方面似乎有所不同。例如,块在星期一存在,而大卫不存在。此外,块可以在明天被压扁后存活,而大卫则不行。然而,这将意味着块和大卫是不同的实体,因为莱布尼兹定律告诉我们,数值身份需要质的相同。总之,再次得出的结论是,两个物质对象可以在同一时间存在于同一地点。

这四个难题在细节上有所不同,但引发了一个共同的问题。(第五个难题——众多问题——涉及到了显著不同的问题,并在另一篇文章中进行了讨论。)我们将重点放在雕像和黏土的情况上,并将难题表述如下:

  1. 大卫在星期一不存在(但在星期二存在)。

  2. 周一(以及周二)存在着一个肿块。

  3. 如果(1)和(2)成立,则大卫与肿块不是同一物体。

  4. [因此] 大卫与肿块不是同一物体。

论证的前提是合理的,但结论是有问题的,因为它暗示了可能存在空间上重合的物体——这是我们通常认为不可能的。

一般来说,对于这个难题有五种可能的回答。首先,可以简单地接受(4),承认大卫与块状物并不相同。我们在第 2 和第 3 节中讨论了大卫·威金斯(1968)的构成观和大卫·刘易斯(1976)的时间部分理论,考虑了这种回应。其次,可以通过否认大卫的存在或坚持大卫在星期一存在来否认(1)。我们在第 4 节中讨论了彼得·安格(1979)、彼得·范·因瓦根(1990)和罗德里克·奇斯姆(1979)的消除主义观点,考虑了这些回应。第三,可以通过否认块状物的存在(如消除主义者所做的)或声称块状物在成为雕像后无法存活来否认(2)。我们在第 5 节中讨论了迈克尔·伯克(1992)的主导种类观点,考虑了这个第二个选择。第四,可以通过拒绝莱布尼茨定律的标准表述来否认(3)。我们在第 6 节中讨论了彼得·吉奇(1967)的相对同一理论,考虑了这种回应。第五,最后,可以坚持这个悖论的根本问题在某种意义上是言辞上的,因此关于哪个前提(如果有的话)是错误的没有确切的事实。我们在第 7 节中讨论了鲁道夫·卡尔纳普(1950)和其他人的淡化主义观点,考虑了这种回应。(有关这些问题的另一份调查以及相关论文的收集,请参见里亚(1987)。)

注意,虽然我们的重点始终是物质对象,但类似的问题也会出现在其他类型的实体上,包括事件、属性和群体——例如,参见 Pfeifer(1989)、Shoemaker(2003)和 Uzquiano(2004a)。

2. 相符的物体

对于物质构成之谜最流行的回答是接受这个结论:块和雕像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存在,但在它们的历史和模态属性上有所不同,因此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可能存在两个物质对象。这种观点有时被称为构成观点,因为它认为雕像是由块状的黏土构成的,但并不完全相同。用一句口号来说:构成并非同一性(Johnston 1992)。构成与同一性有所区别,因为它是一种非对称关系——块构成雕像,但反之不成立。构成也被认为是一种依赖关系——正如 David Wiggins(1968 年,第 91 页)所说,雕像“存在于”并且“没有超过”块状的黏土。(有关构成性质的更多信息,请参见 Wasserman 2004 年。)

构成观点非常流行,得到了 Wiggins(1968 年)、Doepke(1982 年)、Lowe(1983 年,1995 年,2003 年)、Simons(1985 年)、Yablo(1987 年)、Oderberg(1996 年)、Baker(1997 年,2000 年,2002 年)、Thomson(1998 年)、Shoemaker(1999 年)、Fine(2003 年)、Koslicki(2008 年)等许多人的支持。事实上,这种观点非常普遍,有时被称为“标准解释”(Burke 1992 年)。为什么不加入这个群体呢?

“只要试着穿过一堵墙,”怀疑论者嘲笑道。“两个东西不能同时存在于同一位置!”我们将称之为不可穿透性异议,因为它诉诸于普遍观念,即不可穿透性是物质的标志(笛卡尔 1641 [1993 年,第 13 页])。

物质构成理论家对这个异议有一个准备好的回答。与你和墙不同,大卫和肿块共享相同的部分,这种物质巧合解释了他们如何能够同时占据同一位置(Wiggins 1968)。物质巧合也有助于回答另一个常见的抱怨。假设肿块重 10 磅。显然,大卫也会重一样。那么当你把它们都放在秤上时,为什么你不会得到 20 磅的读数?(Lewis 1986,第 252 页)答案是:因为这两个物体由于共享相同的部分而具有相同的重量(Zimmerman 1995,第 89 页,注 57)。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是通过将墙的砖块和组成分子的重量相加来确定墙的重量,因为那样会涉及对一些部分进行多次计数。根据物质构成理论家的观点,称量大卫和肿块将涉及相同类型的重复计数。

物质巧合可以解释空间巧合的可能性,但是物质巧合本身呢?乍一看,声称不同的事物可以由完全相同的部分组成,与声称不同的事物可以位于完全相同的位置一样不可信。我们将称之为外延性异议,因为它诉诸于普遍观念,即整体的个体化方式与集合的成员个体化方式相同。

对这个异议的一个明显回应是拒绝外延性(Thomson 1983)。然而,这种做法是有代价的,因为它要求放弃经典的整体论。第二个回应是否认像大卫和肿块这样的对象共享所有的物质部分。例如,Baker(2000 年,第 81 页)认为大卫的鼻子是大卫的一部分,但不是肿块的一部分。第三个回应是承认重叠对象共享所有的物质部分,同时坚持它们在某些非物质方面有所不同(参见 Rea 1998,McDaniel 2001,Paul 2002,Koslicki 2008 和 Brower 2014)。这种观点最熟悉的版本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物质对象是物质和形式的化合物的思想(参见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无论大卫和肿块是否共享所有相同的部分,很明显他们共享许多相同的属性。两者具有相同的重量、相同的大小和相同的形状。事实上,这两个对象似乎是完美的复制品,甚至包括它们的亚原子结构。但这引发了一个难题:这种类型的复制品如何在时间属性、持续条件等方面有所不同?我们将这称为基础异议,因为它依赖于这样一个普遍观念:这些属性必须以对象的更基本特征为基础。(关于这种担忧的不同陈述,请参见 Simons 1987,第 225-6 页,Heller 1990,第 30-2 页,Burke 1992,Zimmerman 1995,第 87-8 页和 Olson 2001。这个异议有时以随附的方式提出,但正如 Bennett 2004 指出的那样,随附与基础有着重要的区别。)

对这个异议的自然回应是诉诸于种类上的差异(Wiggins 1980)。例如,Lump 可以在被压扁或被滚成球的情况下存活,因为 Lump 只是一块泥土。然而,David 是一座雕像,而雕像不能在这些变化中存活下来。然而,这个回应又推迟了解释性的挑战:像 Lump 和 David 这样的内在重复物如何在种类上有所不同?一个选择是诉诸于关系上的差异。例如,Lynne Rudder Baker 提出,与 Lump 不同,David 是一座雕像,因为它与艺术世界有本质上的关联——它是一种受人赞美、评论和讨论的东西(Baker 2000,第 35-46 页)。问题是,这似乎是颠倒了事实,因为自然而然地可以说 David 之所以受人赞美、评论和讨论,是因为它是一座雕像(而不仅仅是一块泥土)。一个相关的想法是通过诉诸于历史事实的差异来解释种类上的差异(Burke 1992,第 15 页)。例如,有人可能会说 Lump 只是一块泥土,因为它是由一个意图创造一块泥土的泥匠创造的,而 David 是由一个意图创造一座雕像的雕塑家创造的。对于这种回应的一个担忧是它不能扩展到每一个构成的情况。例如,Alan Gibbard(1975)要求我们想象这样一个情况:一个艺术家将圣经中的巨人歌利亚的雕像分成两部分——底部和顶部——然后将这些部分合在一起,同时创造了一座雕像(“Goliath”)和一块新的泥土(“Lumpl”)。第二天,艺术家将雕像打碎成碎片,同时摧毁了雕像和泥块。这个案例的关键特征是 Lumpl 和 Goliath 共享所有的历史属性,并且似乎与它们周围的一切其他事物保持相同的关系。例如,它们都是由同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创造的,具有相同的意图。 这两者都在同样的画廊展示,并由同样的观众凝视。它们同时以完全相同的方式被摧毁。简而言之,Lumpl 和 Goliath 似乎在共享它们的关系属性的同时仍然在种类上有所不同,这种情况下解释的挑战仍然没有得到回答。(有关这个问题的最新讨论,请参见 DeRosset 2011,Einheuser 2011,Sutton 2012,Saenz 2015 和 Koslicki 2018。))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回顾了对物质构成观点的三个最常见的抱怨:无法穿透的担忧,外延性反对和基础问题。第四个和最后一个关注点是我们可以称之为人类学反对意见(例如,参见 Sosa 1987,Sider 2001,第 156-8 页,以及关于普通物体的条目的第 2.5 节)。到目前为止,我们关注的问题是两个物质对象(如 David 和 Lump)是否可以在同一时间和地点存在。但为什么只停留在两个上呢?考虑 David 和 Lump 的物质简单体的整体。这些简单体在 David 或 Lump 出现之前就存在了,因此这个总和似乎是除了雕像和块之外的另一个对象。但为什么只停留在三个上呢?考虑当 David 在室内时与 David 重合的 instatue,然后当 David 被带到室外时消失(参见 Hirsch 1982,第 32 页)。还有 tablestatue(只有当雕像放在桌子上时存在),litstatue(只有当雕像在光线下时存在),dinnerstatue(只有当雕像的雕刻家在吃晚餐时存在),等等。Ernest Sosa(1987)将这种实体的增加称为“现实的爆炸”。

物质构成的捍卫者可能会试图逃避爆炸,并坚称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只有两个(或三个,或四个)物体。但是什么能够证明这种排他的态度呢?诚然,我们通常不关心 instatues、litstatues 和其他事物。普通英语甚至没有用于讨论这些实体的分类术语。但这些都是关于我们的兴趣和语言决策的事实。为什么我们应该认为我们语言中的分类术语与世界中的物体种类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呢?解释这种对应关系的一种方式是声称现实在某种意义上由我们的概念方案决定。但是物质构成观通常被提出作为这种反实在主义观点的替代方案。也许,物质构成理论家应该接受 Sosa 的爆炸,并说我们的不注意并不排除像 instatues 和 litstatues 这样的事物存在于存在的领域中?也许所有这些物体都存在于同一时间的同一地点,共享相同的部分和相同的物质(Yablo 1987,Bennett 2004,Hawthorne 2006,Fairchild 2019)?也许如此。但这使我们非常接近采纳一种不同的物质构成观。现在我们转向这个观点。

3. 时间部分

考虑到 I-5 的情况。I-5 穿过华盛顿州、俄勒冈州和加利福尼亚州,但这条道路在这些州中都没有完全存在。相反,I-5 通过在每个州都有不同的道路段来存在——有华盛顿州的 I-5 段、俄勒冈州的 I-5 段等等。根据时间部分理论(或四维论),时间上的持续性正好就像这样。(奎恩 1953 年,刘易斯 1976 年,西德尔 2001 年)就像道路通过在不同的地方具有不同的空间部分而存在于不同的地方一样,物质对象通过在不同的时间具有不同的时间部分而存在于不同的时间。例如,对于大卫·刘易斯来说,有 20 世纪 70 年代的部分、80 年代的部分等等。更正式地说,我们可以说 x 是 y 在 t 时的一个时间部分,当且仅当(i)x 是 y 在 t 时的一个部分,(ii)x 与 y 在 t 时的每个部分都有重叠,(iii)x 仅在 t 时存在(西德尔 2001 年,第 60 页)。

现在考虑一下美国 29 号公路的情况,它从巴尔的摩的西郊一直延伸到佛罗里达州的彭萨科拉。当美国 29 号公路经过夏洛特时,它变成了泰森街——一条完全位于北卡罗来纳州境内的街道。在这种情况下,这两条道路并不相同,但它们部分相同,因为泰森街与美国 29 号公路的一个适当部分是相同的。根据时间部分理论家的观点,雕像和黏土的情况是类似的。块存在一段时间,然后“变成”了大卫。如果雕塑家对她的作品不满意并把雕像压碎,那么块——但不是大卫——继续存在,这种情况下,大卫只是块的一个适当的时间部分。

当然,对于这个观点有各种各样的赞成和反对的论点。(参见关于时间部分的条目。)在这里,我们关注这个学说与物质构成之谜的相关性,特别是与构成观点面临的挑战的相关性。

不可穿透性反对。物质构成观的第一个问题是它允许两个物质对象同时存在于同一位置。时间部分理论家避免了这个反对意见,因为他会说,无论 Lump 和 David 是否存在,都有一个完全占据相关位置的单一对象——一个被 David 和 Lump 共享的时间部分。当然,这两个对象将在同一位置部分存在,但这与两条道路通过共享一个公共道路段而在同一地方部分存在没有什么问题。

可扩展性反对。物质构成观的第二个问题是它允许两个对象由完全相同的部分组成。时间部分理论家在雕像和泥块的情况下避免了这个问题,因为他会说这些对象共享一些但不是全部相同的时间部分。当然,当它们同时存在时,这两个对象将拥有完全相同的部分,但这与两条道路在重叠部分共享完全相同的部分没有什么问题。

基础性反对。物质构成理论家面临的第三个挑战是确定重叠对象的不同特征的基础。同样的挑战也可以提给时间部分的支持者。例如,在雕像和黏土的情况下,我们有两个对象,只要它们同时存在,它们就是完全相同的副本——那么,它们在时间属性、持续条件等方面的差异是基于什么呢?时间部分理论家可以像物质构成理论家一样声称相关对象在种类上不同,例如,基于它们的历史属性,或者他可以坚持认为种类上的差异是基于这两个对象具有不同的时间部分(Wasserman 2002)。

人类论证。物质构成观的最后担忧是它假设了我们语言中的种类术语与世界中的物体种类之间的未解释的对应关系。时间部分理论家也避免了这个担忧。在标准的四维论者的观点中,持续存在的物体最终由瞬时的时间部分组成,并且对于这些部分的任何集合,都存在一个它们所组成的进一步的物体(Quine 1960,p. 171)。例如,存在一个由大卫的所有且仅有的时间部分组成的物体,当雕像在室内时。这就是我们之前所称的“室内雕像”。还有一个由大卫的所有且仅有的时间部分组成的物体,当雕像在光线下时。这就是我们之前所称的“照明雕像”。通过这种方式,时间部分理论家为之前引入的所有物体找到了一个位置,从而避免了我们语言中种类术语与世界中物体种类之间不合理的相关性。(当然,有些人认为这个解决方案比问题本身更糟糕-参见,例如,Markosian 1998,p. 228,Elder 2008: 440 和 Korman 2015: 第 4 章。)

不幸的是,时间部分解决方案无法推广到 Lumpl 和 Goliath 的情况,因为这些物体在所有相同的时间存在,因此共享相同的时间部分。接受外延性的四维论者因此将被迫得出 Lumpl 等于 Goliath 的结论。然而,这是有问题的,因为这些物体在模态属性上似乎有所不同。例如,Lumpl 可以在被压扁的情况下存活,而 Goliath 则不能。

对这个担忧最流行的回答是由 David Lewis(1971, 1986)提出的,他为 de re 模态归属辩护了一个对应理论。根据 Lewis 的说法,像歌利亚这样的普通物体只存在于一个可能的世界中,但在其他世界中有作为 de re 模态归属的真值生成器的对应物。关键是,某物是否被视为歌利亚的对应物(例如)将取决于所讨论的相似性方面。由于名称“歌利亚”与雕像这种类型相关联,像“歌利亚可能在被压扁后存活”这样的句子通常是真的(相对于上下文而言),只要歌利亚有一些作为雕像而存活下来的对应物(即一些作为雕像而存活下来的对应物)。据推测,没有这样的对应物,因此该句子将表达一个错误。与此同时,名称“Lumpl”与黏土块这种类型相关联,因此像“Lumpl 可能在被压扁后存活”这样的句子将是真的,只要 Lumpl 有一个作为黏土块而存活下来的对应物。据推测,在其他世界中有一些这样的物体,因此该句子将表达一个真理。此外,即使时间部分理论家是正确的,并且“Lumpl”和“Goliath”都指代同一个物体,这种情况也是如此。关键点在于,当与这些名称结合时,“可能在被压扁后存活”这个短语表达了不同的属性,因此莱布尼兹定律不适用。(有关对应理论的反对意见,请参见 Fara 和 Williamson 2005 年的论文。)

对于这个问题的一个担忧是,它无法解释 Lumpl 和 Goliath 之间的明显的非模态差异。例如,Kit Fine(2003)认为 Lumpl 可能是做得好的,而 Goliath 可能是罗马式的。由于这些不是模态的描述,对应论没有应用。因此,对于这种类型的明显差异,时间部分理论家应该说些什么还不清楚。(有关此问题的更多信息,请参见 Fine 2006、Frances 2006 和 King 2006 之间的交流。)

4. 排除主义

避免物质构成难题的最简单方法是否认导致这些问题的某些对象的存在。例如,如果有人声称没有雕像和一块块的泥土这样的东西,那么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有一个雕像和一块块的泥土的威胁就不存在了。

这种消除论常常与彼得·安格尔(1979)联系在一起,他曾经为部分论的虚无主义辩护。虚无主义是指没有复合物体存在的观点(即没有由适当部分组成的物体——只有原子存在)。根据这种观点,没有雕像、动物或任何其他由较小部分组成的宏观物体。由于虚无主义者否认一般雕像的存在,他将否认特定的雕像大卫的存在。因此,他将拒绝原始论证中的第一个前提。他还将拒绝该论证的第二个前提,因为他将否认相关的块的存在。(请注意,安格尔对“虚无主义”的使用与当前的意义略有不同——请参见范·因瓦根 1990 年,第 73 页。)

虚无主义者提出了两个主要观点,这两个观点都可以被质疑。首先,有一个否定性命题,即不存在复合物体,尤其是雕像。对于这个观点,最常见的反应是怀疑的凝视。对于许多人来说,复合物体的存在是一个摩尔定理,比任何用来反驳它的前提更为确定。虚无主义者可能会回答说,我们可以通过将雕像的说法转述为关于简单物体的说法来理解我们的雕像谈论。例如,我们可以说桌子上有一些按照“雕像方式”排列的简单物体,以及一些按照“桌子方式”排列的其他简单物体,而不是说桌子上有一个雕像。类似地,对于其他关于雕像、船只和其他复合物体的谈论也可以这样处理。(有关这种转述策略的更多信息,请参见范·因瓦根 1990 年第 10 章。有关担忧,请参见奥利里-霍桑和迈克尔 1996 年、乌斯基亚诺 2004b 年和麦格拉思 2005 年。)这将我们带到了虚无主义者的积极命题,即存在物质简单体。这个观点也可以被质疑。毕竟,曾经认为化学原子是基本粒子,直到发现了质子和中子。而且曾经认为质子和中子是部分简单体,直到发现了夸克。有人可能认为这个过程可以无限进行下去,这样我们的世界就会变得复杂(即没有简单体作为适当的部分)。问题在于,这种可能性与虚无主义相矛盾,虚无主义似乎暗示着物质世界必须包含物质简单体(Sider 1993 年,Zimmerman 1996 年,Schaffer 2003 年)。

消除论的第二个版本与彼得·范·因瓦根(1990)有关,他辩护说生物是唯一的复合物。这个观点与虚无主义密切相关,但有一个显著的优点——它允许人类个体的存在。例如,在戴恩和西恩的案例中,因瓦根会说戴恩在故事开始时就存在,因为相关简单物质的活动构成了一个生命(戴恩的生命)。但因瓦根会否认西恩的存在,因为相关简单物质的活动只构成了戴恩生命的一部分。当然,在戴恩的右脚被切除后,这些相同简单物质的活动构成了一个生命,此时它们组成了戴恩。更一般地说,因瓦根否认了他所称之为“任意未分离部分”的存在:

“任意未分离部分”原则(DAUP):对于每个物质对象 m、时间 t 和区域 r1 和 r2,如果 m 在 t 时占据 r1,而 r2 是 r1 的子区域,则存在一个 m 的部分在 t 时占据 r2。(参见范·因瓦根 1981 年,第 123 页)

让 m = 戴恩,t = 一个手术前的时间,r1 = 戴恩在 t 时占据的区域,r2 = 除了他的右脚之外的戴恩的所有区域。如果 DAUP 是正确的,那么西恩将存在,因为它只是戴恩在 t 时占据 r2 的适当部分。因瓦根否认了西恩的存在,因此他也拒绝了这个普遍原则。(有关 DAUP 和物质构成的更多信息,请参见范·因瓦根 1981 年,奥尔森 1995 年和帕森斯 2004 年。)

Van Inwagen 的消除论版本受到了对虚无主义提出的相同反对意见的限制,但它也面临着自身的问题。这里有一个担忧。存在一些边界情况,简单体的活动是否构成生命是模糊的(例如,一个人的生命何时结束的问题)。但是,如果简单体的活动是否构成生命是模糊的,那么根据 Van Inwagen 的观点,存在的对象数量也是模糊的。但是,存在的对象数量不能是模糊的,因为基数的主张可以在语言的某个部分中进行。例如,假设存在一百万个简单体,这些简单体的活动是否构成生命是模糊的。现在考虑一个数值句子,它断言存在(至少)一百万零一个对象。(数值句子是一个一阶句子,断言存在某些对象。例如,断言至少存在两个对象的数值句子是:∃x∃y(x ≠ y)。)如果 Van Inwagen 是正确的,那么相关的数值句子是否为真是不确定的,这种情况下,其中一个组成表达式——‘∃’、‘x’、‘y’、‘~’、‘=’——必须是模糊的。然而,哲学家们声称,一阶逻辑的术语不容许边界情况。(有关这个论证的更详细介绍,请参见 Lewis 1986 年,第 212-213 页,Sider 2001 年,第 120-132 页,以及关于普通对象的条目的第 2.2 节。有关可能的回答,请参见 Hirsch 2002b,Liebesman 和 Eklund 2007,以及 Van Inwagen 1990 年,第 13 章。)

第三种消除论常常与罗德里克·奇斯霍姆(1973)联系在一起,他捍卫着部分论的本质主义教义:对于任何 x 和 y,如果 x 是 y 的一部分,那么必然只有在 x 是 y 的一部分的情况下,y 才存在。这个教义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消除论”观点,因为它否认了部分论可塑性对象的存在。例如,在忒修斯之船案例中,人们自然会认为存在一艘船,在至少替换了一些部分后仍然存活下来。本质主义者对这个悖论的回应是否认这个表面上的真理。同样,债务人悖论和迪昂和西昂之谜只有在人类个体可以获得和失去部分的假设下才会出现。本质主义者通过拒绝这个假设来解决这些谜题。然而,雕像和黏土之谜仍然存在问题,因为这个例子涉及形状的变化,而不是部分的变化。为了回应这个谜题,本质主义者必须支持一个额外的原则:对于任何 xs 和任何 y,如果 xs 组成 y,那么必然只有在 xs 组成 y 的情况下,xs 才存在。这个论题表明整体对部分是必要的,因此只要你拥有相同的部分,你就拥有相同的整体。支持这个论题的人会说,在我们之前的案例中,Lump 在星期一和星期二都存在,因为两天都有相同的黏土部分。大卫也是如此。组成大卫的部分在星期二存在于星期一,这种情况下,之前论证的第一个前提是错误的——大卫在星期一确实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本质主义者可以自由地将大卫和 Lump 等同起来,从而避免对重合对象的承诺。

从一个角度来看,本质主义者的观点似乎很直观。当我们重新摆放餐厅的家具时,并没有创造新的家具,只是将现有的家具摆放在新的布局中。同样地,重新安排宇宙的物质内容并不会创造新的物质对象,只是将现有的物体放置在新的排列中。因此,当艺术家雕刻泥块时,她给予了那个物体一个新的形态,但并没有创造一个新的物体。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观点似乎完全荒谬,因为它暗示着如果我们消灭了大卫的一个粒子,整个雕像将被摧毁。更可怕的是,如果我们从你的身体中消灭一个粒子,那么你将不再存在。整体本质主义者可能会回答说,如果我们从大卫身上消灭一个粒子,仍然会有一个雕像留在原地,称之为大卫 _。大卫_与大卫并不相同,但它们非常相似。例如,它们大致具有相同的质量、形状和位置。用奇索姆的术语来说,这将是大卫的“雕像继承者”,而这个继承者的存在给了我们一种宽松的意义上的“雕像”幸存。这是对本质主义者的第二个担忧,关注整体对部分的重要性。想象一下,雕刻大卫的艺术家对自己的作品不满意,将雕像压碎,但保留了所有的泥块。如果整体对部分至关重要,那么可以得出结论,大卫(之前由这些部分组成的东西)仍然存在。但这似乎是荒谬的——雕像无法在被压碎后幸存。我们在相反的方向上得到了同样荒谬的结果。大卫的部分在雕刻之前就存在,所以大卫本身在雕刻之前就存在。但是,一个雕像如何在被雕刻之前存在呢? 废除论者可能会回答,(当前)作为雕塑的东西在雕塑之前就存在了,但那时它不是(雕塑的)雕塑。至少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雕塑在雕塑之前不存在。同样,(当前)作为雕塑的东西可能会在被压扁后存活下来,但那时它将不再是雕塑。因此,在那个意义上,雕塑将无法在被压扁后存活下来。(有关这种释义策略的更多细节,请参见 Chisholm 1976 年第 3 章。)

5. 主导种类

在前一节中,我们考察了抵制我们原始论证的第一个前提的各种方式——即大卫在星期一不存在的主张。现在让我们转向第二个前提:Lump 在星期一存在。像乌格尔和范因瓦根这样的消除论者会拒绝这个前提,因为他们否认存在像 Lump 这样的对象。但也有其他解释拒绝这个前提。其中一种理论是迈克尔·伯克(1994 年,1997a 年,1997b 年)所捍卫的主导种类观点。

伯克从一个假设开始,即星期二存在一个单一的物体。暂时称这个物体为“雷克斯”。伯克假设雷克斯既是一块黏土又是一座雕像。这是一个完全自然的假设,但也存在问题。正如我们所见,种类与不同的持续条件相关联。例如,与雕像这种种类不同,黏土这种种类与能够经受挤压的属性相关联。现在考虑以下原则:对于任何物体 o 和种类 K,如果 o 是 K,则 o 具有与 K 相关联的持续条件。(伯克 1994 年,第 598 页)如果这个原则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就有了一个问题。雷克斯既是一块黏土又是一座雕像,所以这个原则告诉我们它既能够经受挤压,又不能。伯克得出结论,这个提出的原则是错误的——一个物体可以是 K,而没有与该种类相关联的持续条件。特别是,伯克声称雷克斯既是一座雕像又是一块黏土,但它只具有其中一种种类的持续条件。哪一种?伯克回答说,一般来说,一个物体具有与其主导种类相关联的持续条件。什么是主导种类?伯克回答说,一般来说,一个物体的主导种类是“涵盖最广泛的属性”的种类(伯克 1994 年,第 607 页)。例如,如果某物是一块黏土,那么它必须具有某些物理属性。另一方面,如果某物是一座雕像,那么它必须具有物理和审美属性。从这个意义上说,雕像涵盖的属性范围比黏土更广泛。因此,雕像主导黏土。因此,雷克斯具有与种类雕像相关联的持续条件。换句话说,雷克斯就是大卫。那么黏土呢?在原始故事中,名字“黏土”是为了星期一存在的黏土而引入的。 在那个时候,没有雕像,所以 Lump 的主导种类只是一块黏土。现在让我们为存在于星期二的黏土块引入名字'Lump '。存在于星期二的黏土块也是一个雕像(Lump_是大卫,即 Rex),所以 Lump_的主导种类是雕像。因此,Lump ≠ Lump。根据伯克的观点,将一块黏土雕刻成雕像的过程会摧毁一个物体(仅仅是一块黏土)并用另一个物体(雕像)替代它。结果得到的雕像也是一块黏土,但与我们开始时的黏土块在数值上是不同的。伯克得出结论,Lump 存在于星期一,但在星期二不存在。因此,原始论证的第二个前提是错误的。

主导种类观点相对于消除主义的解释有几个优点。最重要的是,主导种类观点承认像雕像和黏土块这样的普通物体的存在,并允许这些物体获得和失去部分。然而,一些在前面章节中提出的反对意见也同样适用于伯克的观点。例如,第 2 节中的人类学反对意见也可以针对主导种类观点提出(Sider 2001,第 165 页)。此外,这个观点也面临着自己的问题。

首先,有来自常识的反对意见。根据伯克(Burke)的观点,雕塑家可以通过按照某种艺术意图重新塑造它们来摧毁泥块。事实上,根据某些关于艺术作品构成的理论,雕塑家甚至不需要做那么多。假设一个艺术家喜欢他院子里的一块特定的石头,他给它起名叫“岩石”并邀请艺术评论家们欣赏他的新作品。如果这就是创造一件艺术品所需的全部,那么这也就足以摧毁一块石头。毕竟,故事开始时的石头的主要种类是“一块石头”,而故事结束时的石头的主要种类是“一件艺术品”。因此,后者的石头与前者在数值上是不同的——原始的石头不复存在。这似乎是荒谬的。伯克通过词义的模糊性来回应这一点(1994 年,596-7 页)。根据他的观点,“石头”可以指代石头(一个单一的对象)或者岩石材料(构成该对象的物质)。在第一种解读中,故事开始时的石头与故事结束时的石头不同(因为有了一个新的主要种类)。但是,在第二种解读中,故事开始时的石头与故事结束时的石头是相同的(因为它在整个过程中是相同的物质)。伯克声称这足以满足常识的要求。(有关质量术语、物质和事物之间的区别,请参见关于质量表达形式的形而上学条目。)

第二个问题涉及到伯克对支配的解释。伯克声称一种事物支配另一种事物时,是指它涵盖了更广泛的属性范围。这似乎对于当前的情况是正确的,因为在某种自然意义上,雕像比一块黏土涵盖了更广泛的属性范围。但其他情况则不太清楚。例如,考虑一个表演艺术家将自己的身体摆成雕像的情况。相关的对象既是一个人又是一个雕像。雕像这个种类涵盖了某些审美属性,但不涵盖任何心理属性。人这个种类可能涵盖了某些心理属性,但不涵盖任何审美属性。但在这种情况下,两种种类都没有支配另一种,所以伯克的解释似乎是不完整的。(有关这个问题的进一步讨论,请参见 Rea 2000。)

支配种类观点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它无法适用于所有构成的情况。例如,在忒修斯之船的案例中,我们似乎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有两艘船。由于这种情况下只涉及一个种类,支配的问题并不涉及,伯克的解释无法提供帮助。(有关这种情况的进一步例子,请参见 Fine 2000。)

6. 相对身份

在前两节中,我们讨论了挑战重合实体论证的前两个前提的各种方式。现在让我们转向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前提:如果大卫在星期一不存在,而块存在于星期一,那么大卫就不等同于块。这个前提是根据莱布尼兹定律得出的:对于任何 x 和 y,如果 x 等同于 y,则 x 和 y 共享所有相同的属性。否定莱布尼兹定律因此提供了抵制论证最后一个前提的一种方式。

否定莱布尼兹定律有时与彼得·吉奇(Peter Geach)(1962 年,1967 年)联系在一起,他捍卫了一种称为相对同一理论的观点。吉奇的核心论点是,没有绝对同一的关系 - 同一总是相对于一种类型。因此,我们可以说大卫是与块相同的雕像,我们也可以说大卫是与块相同的黏土块,但是说大卫与块完全相同是没有意义的。因此,第三个前提的结果是无意义的,就像说“大卫不比...更高”一样。更一般地说,吉奇拒绝了莱布尼兹定律的标准表述,因为它包含了一个非相对化的同一谓词。通过这种方式,相对同一理论者能够阻止重合对象论证的第三步。

吉奇对相对同一关系的行为提出了许多有趣的观点。例如,他声称 a 可以与 b 相同,但不能与 K_相同,其中'K'和'K_'是表示不同种类的分类术语。以债务人悖论为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一个较早的物质部分 M1 和一个较晚的物质部分 M2。根据吉奇的观点,M1 不是与 M2 相同的物质部分,但它是同一个人。通过这种方式,他能够允许人在部分变化中持续存在。(有关相对同一的更多详细信息,请参见相对同一条目。)

相对身份理论家可能否认莱布尼兹定律的标准表述,但是有很大的压力要接受该原则的某个版本,因为它似乎捕捉到了关于身份的一个核心事实。一个明显的建议是提供莱布尼兹定律的相对化版本:对于任意的 x 和 y,如果 x 与 y 是相同的 K,那么 x 和 y 共享所有相同的属性(其中'K'是一个表示种类的分类词)。如果吉奇的相对身份关系不符合这个定律,那么人们可能会担心它们根本就不是身份关系。而这里我们有一个潜在的问题。以大卫和泥块的情况为例。正如我们所见,一些哲学家想要说大卫既是雕像又是一块黏土(它不仅仅是一块黏土,因为它还是一个雕像,但它仍然是一块黏土)。泥块显然是一块黏土。由于星期二只有一块黏土,大卫必须是与泥块相同的一块黏土。但是,根据莱布尼兹定律的相对化版本,大卫和泥块必须共享所有相同的属性。这再次似乎是错误的。泥块在星期一存在,但大卫没有存在,所以至少有一个属性是泥块具有而大卫缺乏的。作为回应,相对身份理论家可能会诉诸于吉奇观点的另一个组成部分。吉奇提出适当名称总是与种类相关联。例如,'大卫'与雕像这个种类相关联,'泥块'与黏土这个种类相关联。借鉴对应论者的观点(第 3 节),相对身份理论家可能会继续声称这种关联在我们归因模态属性时会产生不透明的语境。例如,考虑以下一对陈述:

  1. 泥块在星期一存在。

  2. 大卫在星期一存在。

相对身份理论家可以说,如果且仅当星期一有一块黏土,它与 Lump 是同一块黏土,那么(1)是真的。另一方面,如果星期一有一座雕像,它与 David 是同一座雕像,那么(2)是真的。根据这些真值条件,(1)是真的,(2)是假的,因为星期一有一块黏土(与 Lump 是同一块黏土),但没有雕像。更重要的是,在这种分析中,(1)和(2)中的谓词表达了不同的属性,在这种情况下,莱布尼兹定律的相对化版本没有应用。因此,不能从(1)和(2)的否定推出 Lump 和 David 是不同的黏土块。

Geach 的第二个担忧是,相对身份理论似乎无法解决我们开始时遇到的所有难题。再次以忒修斯之船难题为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忒修斯的原始船(A),博物馆的船(B)和管理员的船(C)。问题在于 B 似乎是与 A 相同的船,而 A 似乎是与 C 相同的船。如果相同的船关系是传递的,我们得出荒谬的结论,即 B 是与 C 相同的船。相对身份理论家当然可以否认传递性,但这将给我们另一个怀疑相对化身份关系实际上并不是身份关系的理由(Gupta 1980)。

Geach 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担忧涉及到他对绝对同一性的否定。正如许多评论家所指出的那样,这种否定对逻辑、语义学和集合论都有着严重的影响。举一个例子,考虑集合论者的外延公理:对于任意的集合 A 和 B,如果 A 和 B 有相同的成员,那么 A 就是与 B 相同的集合。让 A 是 David 的单位集合,B 是 Lump 的单位集合。A 和 B 是同一个集合吗?相对论者必须拒绝这个问题,因为它是无意义的。询问 x 和 y 是否是相同的成员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这需要绝对同一性的概念(直观上,'成员'并不表示一个真正的种类,所以'与相同成员'并不表达一个相对同一性关系)。结果,相对同一性理论者必须否定外延性,这使得集合论陷入危机(Hawthorne 2004)。

7. 紧缩主义

设想两位朋友之间的辩论,他们争论船是否就是舰船。一方指着一艘划艇说:“那艘船是一艘舰船。毕竟,舰船是一种漂浮在水上的船只,而这艘划艇显然是一种漂浮在水上的船只。”第二方不同意:“舰船是一种足够大的漂浮在水上的船只,而这艘划艇不够大。所以这艘船不是舰船。”显然,这场辩论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对于谓词“舰船”有两个“候选意义”,即漂浮在水上的船只和足够大的漂浮在水上的船只。其次,这两个候选意义都不比另一个更“自然”—与“水”或“电子”不同,“舰船”这个谓词在世界上并没有对应的自然类别。第三,辩论的双方在所有“非舰船”事实上达成了一致—特别是,双方都同意划艇是一种船只,它漂浮在水上,并且相对较小。鉴于这些观点,我们很容易说双方在所有事实上达成了一致,他们的争论只是纯粹的言辞之争。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结论与其中一方实际上是错误的观点是一致的。例如,假设语义外在主义是正确的,我们的术语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整体使用所决定的(参见关于心理内容的外在主义条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辩论中的第一方可能是错误的,因为说英语的人不会用“舰船”这个词来指代划艇。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场辩论是纯粹的言辞之争,因为存在一种可能的语言(“英语 ”),它(a)使用了不同但同样自然的“舰船”意义,(b)足以描述所有事实,并且(c)使得第一方的陈述在该语言中是真实的。因此,我们可以说这两方之间真正的争议是关于英语是否是英语,而这显然是一场纯粹的言辞之争。

一些哲学家认为,关于物质构成的辩论存在着同样的缺陷。例如,对于雕像是否存在,刘易斯和安格之间并没有真正的争议。双方都同意所有相关事实,例如,存在以雕像方式排列的简单物体。双方也都同意存在两种可能的语言(“刘易斯英语”和“安格英语”),在其中一种语言中,“雕像存在”这个句子为真,而在另一种语言中为假。因此,唯一的分歧在于英语是刘易斯英语还是安格英语。换句话说,这场辩论只是言辞上的争论。这种通货紧缩主义观点通常与鲁道夫·卡尔纳普(1950 年)、希拉里·普特南(1987 年)以及更近期的埃利·赫什(2002a、2002b、2005 年)有关。通货紧缩主义引发的问题非常复杂;在这里,我们将仅限于一些初步的观察。(有关这些问题的更长介绍,请参见查尔默斯、曼利和瓦瑟曼 2009 年的著作。有关通货紧缩主义的详细辩护,请参见托马森 2015 年的著作。)

在想象中的争议中,我们清楚地知道争议的术语是什么(“船”),以及相关的候选含义是什么(漂浮在水上的船只和足够大的漂浮在水上的船只)。在 Lewis 和 Unger 之间的实际争议中,情况并不那么清楚。我们可能会怀疑,在这种情况下,争议的术语是谓词“雕像”,但事实证明很难指定相关的候选含义。例如,我们可以说,在 Lewis-English 中,“雕像”简单地意味着一组按雕像方式排列的简单物体。无论这是否是对 Lewis 所指的合理解释,部分取决于“集合”的含义(Sider 2009,第 388-390 页)。无论如何,在 Unger-English 中为“雕像”指定一个合适的候选含义更加困难。更重要的是,即使我们能够指定相关的候选含义,我们也无法成功地表明 Lewis 和 Unger 之间的一般争议是言辞上的,因为可以在不使用谓词“雕像”(或任何非逻辑谓词)的情况下引出争议。例如,考虑一个包含一百万个按雕像方式排列的简单物体和其他什么都没有的世界。再考虑一下数值句子(见第 4 节),它断言至少存在一百万零一个物体。Lewis 和 Unger 将对该句子的真实性产生分歧。但该句子只包含逻辑词汇。因此,如果双方确实在互相对话而不理解对方的话,那么他们必须对一个或多个逻辑常量赋予不同的含义。

最合理的建议是,Lewis 和 Unger 赋予(或者至少是打算赋予)存在量词“∃”(以及量化短语如“有”,“存在”和“一些”)不同的含义。事实上,这就是通货紧缩主义者关注的焦点。例如,普特南写道:“逻辑原语本身,特别是对象和存在的概念,有许多不同的用途,而不是一个绝对的‘意义’”(1987 年,第 71 页)。这个论点认为,存在量词有许多含义,这些含义同样自然且足以描述所有事实,通常被称为“量词变异学说”(Hirsch 2002b)。那么,具体涉及哪些候选含义呢?再次,事情并不那么清楚。当然,Lewis 可以简单地解释 Unger 使用的是一个仅限于简单实体的量词。在这种解释下,Unger 说出“雕像不存在”这句话时是真实的,因为简单实体中没有雕像。这种解释的问题在于,鉴于 Unger 坚持他的量词是无限制的,这似乎明显是不可信的。更令人担忧的是,Unger 如何解释 Lewis。例如,他不能说 Lewis 使用的是一个限制较少的量词,因为这将意味着有些事物(根据 Unger 自己的观点)是不存在的(Lewis 的量词所涵盖的)。也许,Unger 可以采取更全面的方法,将 Lewis 对“雕像存在”的断言解释为存在一些按雕像方式排列的简单实体。更一般地说,Unger 可以通过用简单实体的复数量词替换复合体的单数量词,并用简单实体的不可约复数谓词替换每个复合体的谓词来解释 Lewis。 再次,我们应该预料到抗议——刘易斯将拒绝提议的翻译,并坚称他在断言句子“雕像存在”时使用的是单数量词。

这些初步观察揭示了本体论争议与典范语言争议之间的一个不相似之处。在早期关于船是否为舰船的争论中,提议的翻译是友好的,因为第一方将承认他使用“舰船”来指代在水上漂浮的船只,而第二方将承认他使用“舰船”来指代足够大的在水上漂浮的船只。在这种澄清之后,争议将消失。而通货紧缩主义者的提议则是敌对的,因为刘易斯和安格尔都不会接受对手提出的通货紧缩主义解释(Sider 2009,第 5 节)。这并不意味着本体论者的辩论是非语言的,但这确实意味着这里涉及的问题比典范语言争议中的问题更加复杂。(有关量词变异的最新研究,请参见 Thommason 2016,Finn 和 Bueno 2018,Hirsch 和 Warren 2019,Sud 和 Manley 2020 以及 Eklund 即将出版的著作。)

Bibliography

  • Baker, L.R., 1997, “Why Constitution is not Identity,” Journal of Philosophy, 94: 599–621.

  • –––, 2000, Persons and Bodies: a Constitution View,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2002, “On Making Things Up: Constitution and its Critics,” Philosophical Topics, 30: 31–52.

  • Bennett, K., 2004, “Spatio-Temporal Coincidence and the Grounding Problem,” Philosophical Studies, 118: 339–371.

  • Brower, J., 2014, Aquinas’s Ontology of the Material World: Change, Hylomorphism, and Material Object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Burke, M., 1992, “Copper Statues and Pieces of Copper: A Challenge to the Standard Account,” Analysis, 52: 12–17.

  • –––, 1994, “Preserving the Principle of One Object to a Place: A Novel Account of the Relations among Objects, Sorts, Sortals and Persistence Conditions,”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54: 591–624.

  • –––, 1997a, “Persons and Bodies: How to Avoid the New Dualism,”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34: 457–67.

  • –––, 1997b, “Coinciding Objects: Reply to Lowe and Denkel,” Analysis, 57: 11–18.

  • Carnap, R., 1950, “Empiricism, Semantics, Ontology,” Revue Internationale de Philosophie, 4: 20–40.

  • Chalmers, D, Manley, D. and Wasserman, R., 2009, Metametaphysics: New Essays on the Foundations of Ontolog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Chisholm, R., 1973, “Parts as Essential to their Wholes,” Review of Metaphysics, 26: 581–603.

  • –––, 1976, Person and Object, London: Allen and Unwin.

  • DeRosset, L., 2011, “What is the Grounding Problem?,” Philosophical Studies, 156: 173–197.

  • Descartes, R., 1641 [1993], 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 third edition, Indianapolis: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 Doepke, F., 1982, “Spatially Coinciding Objects,” Ratio, 24: 45–60.

  • Einheuser, I., 2011, “Toward a Conceptualist Solution of the Grounding Problem,” Noûs, 45: 300–314.

  • Eklund, M. forthcoming, “Collapse and Quantifier Variance,” in J.T.M. Miller (ed.), The Language of Ontology,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Elder, C., 2008, “Against Universal Mereological Composition,” Dialectica, 62: 433–454.

  • Fairchild, M., 2019, “The Barest Flutter of the Smallest Leaf: Understanding Material Plenitude,” Philosophical Review, 128: 143–178.

  • Fara, M. and Williamson, T., 2005, “Counterparts and Actuality,” Mind, 114: 1–30.

  • Fine, K., 2000, “A Counterexample to Locke’s Thesis,” The Monist, 83: 357–361.

  • –––, 2003, “The Non-Identity of a Thing and its Matter,” Mind, 112: 195–234.

  • –––, 2006, “Arguing for Non-Identity: A Response to King and Frances,” Mind, 115: 1059–1082.

  • Finn, S. and Bueno, O., 2018, “Quantifier Variance Dissolved,” Royal Institute of Philosophy Supplement, 82: 289–307.

  • Frances, B., 2006, “The New Leibniz’s Law Argument for Pluralism,” Mind, 115: 1007–1021.

  • Geach, P., 1962, Reference and Generality,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 1967, “Identity,” Review of Metaphysics, 21: 3–12.

  • Gibbard, A., 1975, “Contingent Identity,”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Logic, 4: 187–221.

  • Gupta, A., 1980, The Logic of Common Noun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 Hawthorne, J., 2004, “Identity,” in D. Zimmerman and M. Loux (eds.), Oxford Companion to Metaphys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99–130.

  • –––, 2006, “Three-Dimensionalism,” in Metaphysical Essay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85–110.

  • Heller, M., 1990, The Ontology of Physical Objects: Four-Dimensional Hunks of Matte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Hirsch, E., 1982, The Concept of Ident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2a, “Against Revisionary Ontology,” Philosophical Topics, 30: 103–127.

  • –––, 2002b, “Quantifier Variance and Realism,” Philosophical Issues, 12: 51–73.

  • –––, 2005, “Physical-Object Ontology, Verbal Disputes, and Common Sense,”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70: 67–97.

  • Hirsch, E. and Warren J., 2019,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98: 592–605.

  • Johnston, M., 1992, “Constitution is not Identity,” Mind, 101: 89–105.

  • King, J., 2006, “Semantics of Monists,” Mind, 115: 1023–1058.

  • Korman, Daniel, Z. 2015, Objects: Nothing Out of the Ordina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Koslicki, K., 2008, The Structure of Object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18, “Towards a Hylomorphic Solution to the Grounding Problem,” Royal Institute of Philosophy Supplements, 82: 333–364.

  • Lewis, D., 1971, “Counterparts of Persons and their Bodies,” Journal of Philosophy, 68: 203–211.

  • –––, 1976, “Survival and Identity,” in A. Rorty (ed.), The Identities of Person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7–40.

  • –––, 1986, On the Plurality of Worlds, Oxford: Blackwell.

  • Liebesman, D. and Eklund, M., 2007, “Sider on Existence,” Noûs, 41: 519–528.

  • Lowe, E.J., 1983, “Instantiation, Identity and Constitution,” Philosophical Studies, 44: 45–59.

  • –––, 1995, “Coinciding Objects: In Defense of the ‘Standard Account’,” Analysis, 55: 171–178.

  • –––, 2003, “Substantial Change and Spatiotemporal Coincidence,” Ratio, 16: 140–160.

  • Markosian, N., 1998, “Brutal Composition,” Philosophical Studies, 92: 211–249.

  • McDaniel, K., 2001, “Tropes and Ordinary Physical Objects,” Philosophical Studies, 104: 269–290.

  • McGrath, M., 2005, “No Objects, no Problem?,”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83: 457–486.

  • Merricks, T., 2001, Objects and Perso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Oderberg, D., 1996, “Coincidence Under a Sortal,” Philosophical Review, 105: 145–71.

  • O’Leary-Hawthorne, J. and Michael, M., 1996, “Compatibilist Semantics in Metaphysics: A Case Study,”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72: 117–134.

  • Olson, E., 1995, “Why I have no Hands,” Theoria, 61: 182–197.

  • –––, 2001, “Material Coincidence and the Indiscernibility Problem,”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51: 337–355.

  • Parsons, J., 2004, “Dion, Theon, and DAUP,” Pacific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85: 85–91.

  • Paul, L.A., 2002, “Logical Parts,” Noûs, 36: 578–596.

  • Pfeifer, K., 1989, Actions and Other Events: The Unifier-Multiplier Controversy, New York: Peter Lang Publishing.

  • Putnam, H., 1987, “Truth and Convention: On Davidson’s Refutation of Conceptual Relativism,” Dialectica, 41: 69–77

  • Quine, W.V.O., 1953, “Identity, Ostension and Hypostasis,” in From a Logical Point of View, second edi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65–79.

  • –––, 1960, Word and Object,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Rea, M. (ed.), 1997, Material Constitution: a Reader, Lanham MD: Rowman and Littlefield.

  • –––, 1998, “Sameness without Identity: An Aristotelian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Material Constitution,” Ratio, 3: 316–328.

  • –––, 2000, “Constitution and Kind Membership,” Philosophical Studies, 97: 169–193.

  • Saenz, N.B., 2015, “A Grounding Solution to the Grounding Problem,”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2: 2193–2214.

  • Shoemaker, S., 1999, “Self, Body, and Coincidence,”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Supplementary Vol., 73: 287–306.

  • –––, 2003, “Realization, Micro-Realization, and Coincidence,”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67: 1–23.

  • Schaffer, J., 2003, “Is there a Fundamental Level?,” Noûs, 37: 498–517.

  • Sider, T., 1993, “van Inwagen and the Possibility of Gunk,” Analysis, 53: 285–289.

  • –––, 2001, Four-Dimensional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9, “Ontological Realism,” in D. Chalmers, D. Manley, and R. Wasserman (eds.), Metametaphysics: New Essays on the Foundations of Ontolog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84–423.

  • Simons, P., 1985, “Coincidence of Things of a Kind,” Mind, 94: 70–75.

  • –––, 1987, Parts: A Study in Ontology, Oxford: Clarendon.

  • Sosa, E., 1987, “Subjects among Other Things,”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1: 155–187.

  • Sud, R. and Manley, D., 2020, “Quantifier Variance,” in R. Bliss and J.T.M. Miller (eds.),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Metametasemantics, London: Routledge.

  • Sutton, C.S., 2012, “Colocated Objects: Tally-Ho: A Solution to the Grounding Problem,” Mind, 121: 703–730.

  • Thomasson, A.L., 2015, Ontology Made Eas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16, “Metaphysical Disputes and Metalinguistic Negotiation,” Analytic Philosophy, 57: 1–28.

  • Thomson, J.J.T., 1983, “Parthood and Identity Across Time,” Journal of Philosophy, 80: 201–20.

  • –––, 1998, “The Statue and the Clay,” Noûs, 32: 148–173.

  • Unger, P., 1979, “There are no Ordinary Things,” Synthese, 41: 117–154.

  • Uzquiano, G., 2004a, “The Supreme Court and the Supreme Court Justices: A Metaphysical Puzzle,” Noûs, 38: 135–153.

  • –––, 2004b, “Plurals and Simples,” The Monist, 87: 429–451.

  • van Inwagen, P., 1981, “The Doctrine of Arbitrary Undetached Parts,” Pacific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62: 123–137.

  • –––, 1990, Material Being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Wasserman, R., 2002, “The Standard Objection to the Standard Account,” Philosophical Studies, 111: 197–216.

  • –––, 2004, “The Constitution Question,” Noûs, 38: 693–710.

  • Wiggins, D., 1968, “On Being in the Same Place at the Same Time,” Philosophical Review, 77: 90–95.

  • –––, 1980, Sameness and Substance, Oxford: Basil Blackwell.

  • Yablo, S., 1987, “Identity, Essence and Indiscernibility,” Journal of Philosophy, 84: 293–314.

  • Zimmerman, D.W., 1995, “Theories of Masses and Problems of Constitution,” Philosophical Review, 104: 53–110.

  • –––, 1996, “Could Extended Objects Be Made Out of Simple Parts? An Argument for Atomless Gunk,”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56: 1–29.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Aristotle, General Topics: metaphysics | change: and inconsistency | grounding, metaphysical | identity | identity: over time | identity: relative | many, problem of | mass expressions: metaphysics of | mereology | ordinary objects | sortals | substance | supervenience | temporal parts

Copyright © 2021 by Ryan Wasserman <ryan.wasserman@wwu.edu>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