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能守恒 equivalence of mass and energy (Francisco Fernflores)

首次发表于 2001 年 9 月 12 日星期三;实质性修订于 2019 年 8 月 15 日星期四

爱因斯坦正确地将质量和能量的等价描述为“相对论的特殊理论中最重要的结果”(Einstein 1919),因为这一结果是现代物理学的核心。许多评论家观察到,在爱因斯坦首次推导这一著名结果时,并没有用方程式 E=mc2 来表达。相反,爱因斯坦得出结论,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一个惯性参考系静止,吸收或释放了一定量的能量 L,它的惯性质量将相应地增加或减少一个量 L/c2。在牛顿物理学中,惯性质量被解释为一个物体的固有属性,用来衡量物体抵抗状态变化的程度。因此,爱因斯坦得出的结论,即物体吸收或释放能量时其惯性质量会发生变化,是革命性和变革性的。正如爱因斯坦所得出的结论:“如果理论与事实相符,那么辐射在发射体和吸收体之间传递惯性”(Einstein, 1905b)。然而,在牛顿物理学中,惯性不是可以在物体之间传递的东西。

爱因斯坦首次推导出质能等价的一个多世纪后,正如他的著名结果所称,因为可以选择单位,以便用形式为 E=m 的方程表达它,这一结果继续得到杰出的经验支持。此外,正如物理学家沃尔夫冈·林德勒指出的那样,这一结果“已被发现适用于物理学的许多领域,从电磁学到广义相对论”(Rindler 1991, p. 74)。因此,从林德勒的观点来看,许多物理学家都认为质能等价“… 确实是物理学的一个新基本原理”(Rindler 1991, p. 74)。

爱因斯坦方程周围的两个主要哲学问题是这篇文章的焦点,涉及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质量和能量在某种意义上是等价的说法,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有关质量可以转化为能量(或反之)的说法。

相对论中最著名的方程式 E=mc2,可以说是 20 世纪物理学中最著名的方程式。为了理解爱因斯坦的著名结果是关于什么,以及不是关于什么,我们从第 1 节开始描述质能等价的物理学。在第 2 节中,我们调查了质能等价的六种不同但相关的哲学解释。然后在第 3 节中讨论了质能等价的推导历史及其哲学重要性。第 4 节是对爱因斯坦结果的经验确认的简要和选择性描述,重点关注科克罗夫特和沃尔顿(1932 年)首次确认质能等价以及雷恩维尔等人(2005 年)最近更为准确的确认。


质能等价的物理学

很多哲学关注已经被付出到了关于在特殊相对论背景下有关长度和时间的陈述的含义如何改变。例如,我们从 Stein (1968) 中学到,像“桌子的长度是 2 米”这样的陈述,在牛顿物理学的背景下是完全有意义的,但在特殊相对论的背景下,最多是省略的,最坏的情况下是毫无意义的。然而,相对较少的哲学关注已经被付出到了特殊相对论如何带来对基础物理学中第三个基本维度——质量的相应变化。然而,关于质量以及其他在其中质量起着核心作用的力学概念,尤其是动量和动能的断言,在特殊相对论中也有它们的含义发生了变化。

为了说明这些变化,第 1.1 节回顾了牛顿物理学中质量、动量和动能的概念。在第 1.2 节中,我们开始探讨狭义相对论中质量和能量的概念,并说明我们在所有进一步讨论中使用的符号,这是一个必须明确的步骤,因为有关质量和能量等价的讨论在历史上使用了不同的符号,这可能导致概念混淆。在第 1.3 节中,我们讨论了质能等价的物理意义,因为它适用于对物体(被构想为不可分割整体)和理想化版本的复合系统的分析,而在第 1.4 节中,我们讨论了原子物理中的质量和能量。在第 1.5 节中,我们提出了爱因斯坦著名结果的初等推导,希望我们的读者能够了解根据狭义相对论,为什么质量和能量是等价的。最后,在第 1.6 节中,我们考虑了质能等价的关系,该关系在方程 Eo=mc2 中得到了编码,并且与概念上完全不同但几乎相同的方程 E=mc2。

1.1 牛顿物理学中质量、动量和动能的回顾

在牛顿物理学中,典型的物理对象,如台球,具有与之相关的正实数,称为其质量,通常用符号 m 表示。当我们专注于数学描述此物体在受到接触力作用下的运动时,比如当我们试图预测台球在碰撞后会去哪里时,所涉及的质量也被称为惯性质量。在特殊情况下,当考虑台球如何响应重力而移动,比如当它朝地球掉落时,衡量台球“响应”重力场的程度被称为物体的重力质量。牛顿通过实验,他用不同材料填充木箱并将其悬挂在绳子上以构建摆,发现惯性质量和重力质量成正比。物理学家自那时起通常将惯性质量和重力质量视为数值相等。

牛顿物理学中的惯性质量(甚至是引力质量)通常被解释为物体的固有属性。物体的惯性质量是身体惯性的度量,即它抵抗任何类型力作用下改变其运动状态的倾向。自至少 19 世纪末以来,马赫批评牛顿物理学以来,物理学家们已经不鼓励将质量看作“物质量”的概念。牛顿物理学中的惯性质量(甚至是引力质量)通常被解释为物体的固有属性。物体的惯性质量是身体惯性的度量,即它抵抗任何类型力作用下改变其运动状态的倾向。自至少 19 世纪末以来,马赫批评牛顿物理学以来,物理学家们已经不鼓励将质量看作“物质量”的概念。

牛顿惯性质量概念背后的物理直觉是基本的,如果我们可以利用牛顿力的概念。在适当理想化的条件下,假设有两个物体 B1 和 B2,如果 B2 需要两倍的力才能达到与 B1 相同的最终速度,那么 B2 的质量是 B1 的两倍,即 B2 的惯性是 B1 的两倍。在牛顿物理学中,物体的惯性质量,甚至其重力质量,只能通过物理上移除物体的一部分或将一部分附加到物体上以使整体更大来改变。

牛顿物理学中描述物体运动的两个重要量是动量和动能。与质量不同,这两个量中的每一个可以称为是关联的或外在的量。尽管所有物体都具有一定的动量和动能值,但这些量的值取决于惯性参考系,相对于这个参考系来测量这些量。

牛顿将动量称为“运动的量”,这是一个恰当的标签,因为大致上,它是衡量物体相对于惯性参考系移动程度的一种方式。我们口头使用“动量”一词与这种直觉及其正式定义有关,即物体的质量乘以其相对于某个惯性参考系的速度的乘积。如果物体 B2 的质量是 B1 的两倍,但相对于一个参考系以相同的速度移动,那么 B2 的动量是 B1 的两倍。

然而,速度是一个有向量的量,因为它不仅编码了物体移动的速度 v,还编码了它的方向。速度在形式上由一个矢量 v 表示,其大小是物体速度 v,我们有时也称之为物体的“速度”,同时允许上下文表明这是“速度大小”的省略。因此,动量也是一个有向量的量,形式上由一个矢量 p 表示。用 Taylor 和 Wheeler(1992 年,第 191 页)的话来说,动量的方向很重要:一个斜击永远不会像一个正面击打那样具有破坏性。类比速度,动量的大小由字母 p 表示。

最后,在牛顿力学中,相对于一个参考系运动的物体也具有动能,或者运动能量。动能,像所有形式的能量一样,可以转化为另一种能量。例如,可以通过让一个运动的台球与一团软泥或一个将球停下来并测量被软泥或弹簧吸收的能量的弹簧碰撞来测量台球的动能。动能没有单一的标准符号,尽管大多数初级物理教科书使用 KE,更高级的书籍倾向于使用 T。

与动量不同,动能不是一个有方向的量。它像动量一样,是物体相对于惯性参考系的速度 v 的函数。物体相对于某个惯性参考系移动得越快,它具有的动量和动能就越多。然而,对于一个不加速的物体,即在相等时间内覆盖相等空间的物体,总是可以找到一个惯性参考系,其中物体的动量和动能都为零。

根据格里菲斯(Griffiths 1999, p. 509 ff.)的方法,我们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我们仅仅定义了一些量。真正的物理在于与这些量相关的三个相应的守恒原则:质量守恒原则,能量守恒原则,动量(线性)守恒原则。这些原则包含了物理学,因为每个原则都陈述了在所有相互作用中某一特定量,质量、能量或动量是守恒的。因此,例如,如果我们考虑两个台球的碰撞,人们可以利用动量守恒来预测,在给定台球的初始运动和质量后,它们在碰撞后将如何移动。

1.2 相对论中的质量和能量:初步和符号表示

爱因斯坦从未像他的著名方程式中所显示的那样,使用“E”和“m”这些符号来写下他的著名结果,正如 Hecht(2012)所强调的。尽管部分原因仅仅是因为爱因斯坦在他早期讨论质能等价的论文中(在 1905 年和 1906 年)使用了不同的字母来表示能量、质量和光速,但更深层次的原因与我们应该如何快速理解这一结果有关。爱因斯坦从未像他的著名方程式中所显示的那样,使用“E”和“m”这些符号来写下他的著名结果,正如 Hecht(2012)所强调的。尽管部分原因仅仅是因为爱因斯坦在他早期讨论质能等价的论文中(在 1905 年和 1906 年)使用了不同的字母来表示能量、质量和光速,但更深层次的原因与我们应该如何快速理解这一结果有关。

在他 1907 年的专论中,爱因斯坦展示了一块质量为 μ 的物体吸收了一定量的能量 Eo(Einstein 1907b, p. 286),在其静止参考系中测量,它执行运动,相对于它移动的惯性参考系,其质量 M 可以用以下表达式表示:

M=μ+Eo/c2

在一个脚注中,爱因斯坦解释了他早在一篇早期论文中就采用的约定(Einstein 1907a, p. 250),即使用“下标‘o’来表示所讨论的数量是相对于所考虑的物理系统静止的参考系”(Einstein 1907b, p. 286)。

爱因斯坦的符号在 1907 年之后变得清晰明了,以至于到 1921 年,在他的普林斯顿讲座中,爱因斯坦通过写作表达了他著名的结果(Einstein 1922, p. 46)。

爱因斯坦方程 Eo=mc2(Einstein's Equation)

我们在下一节的主要任务是解释方程式 Eo=mc2 的物理意义,我们将其称为“爱因斯坦方程”,以及它与没有在字母“E”旁边出现下标“o”的标志性变体之间的关系。

然而,在深入讨论之前,重要的是注意爱因斯坦的方程式 Eo=mc2 中,符号 m 是一个物体的质量,以该物体静止的惯性参考系中测量。物理学家还将这个质量 m 称为物体的“静止质量”。一个物体的静止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其牛顿惯性质量,尽管可以说符号 m(或相应的术语“质量”)在牛顿力学和相对论物理中有不同的含义(参见,例如,Kuhn 1962,第 101 页及以后和 Torretti 1990,第 65 页及以后)。

此外,有概念上的原因,为什么爱因斯坦和许多当代物理学家在表示静止质量时不会在 m 上加下标“o”。例如,泰勒和惠勒认为短语“静止质量”可能会引起潜在的混淆,因为这可能会导致读者提出问题:物体移动时静止质量会发生什么变化?答案:没有变化(泰勒和惠勒 1992 年,第 251 页)。物体的静止质量是狭义相对论中的一个不变量;对于所有惯性观察者,它的值都是相同的。泰勒和惠勒打趣说:“实际上质量就是质量就是质量”(泰勒和惠勒 1992 年,第 251 页)。从他们的观点来看,这在物理教科书和文章中现在是相当标准的,没有必要在术语“质量”前加上“静止”,因为在狭义相对论中没有其他值得讨论的质量类型(见第 1.6 节)。

因此,我们将采用被广泛接受的惯例,尽管老一些的资料中并非普遍遵循,使用以下符号及其所表示的含义(见表 1):

Symbol

Meaning

E

一个物理系统的总能量,除非另有说明

Eo

物理系统的静止能量或在物体的静止参考系中测量的能量量(通常是由物体发射或吸收的能量)

m

物理系统的质量(即静质量)

表 1. 本条目中使用的符号

我们将首先关注于狭义相对论中理想点粒子的力学。无论它们代表的是宏观物体,我们将把这样的粒子,以及相应的物理对象,视为不可分析的整体。然后我们将分别讨论“复合系统”或由这些粒子组成的系统。物理学家使用复合系统来近似物理对象,当他们有兴趣研究这些对象的“内部运作”时,比如当他们把气体视为理想粒子的集合时。

爱因斯坦方程的物理意义

根据 Geroch 的观点,我们可以开始解释爱因斯坦的方程 Eo=mc2 的物理意义,通过考虑一个非常简单的物理系统。想象一块砖被加热或一个电池被充电(Geroch 2005, p. 198), 正如 Geroch 所建议的那样。假设我们在惯性参考系中考虑这些物体,它们处于静止状态。当砖被加热或电池被充电时,它们在其静止参考系中测量的吸收的能量量为 Eo。爱因斯坦的方程告诉我们,砖块或电池吸收了能量 Eo 后,其质量将增加恰好为 Eo/c2 的量。加热后的砖块或充电后的电池的质量值比吸收能量之前增加了。因此,例如,移动充电电池所需的力比移动未充电电池所需的力稍微多一点。这“稍微多一点”是多少呢?

Geroch 有一个聪明的方法来回答这个问题。假设我们使用在电池的静止参考系中测量的能量 Eo 来加速电池(而不是充电),使其最终达到每小时 670 英里的最终速度。由于 670 英里/小时似乎是相当快的移动速度,至少按照人类旅行的非相对论标准来看,人们可能会认为加速电池到这个速度需要相当多的能量。现在假设我们不是用能量 Eo 来加速电池,而是用同样数量的能量 Eo 来充电电池。充电后电池的质量增加了 Eo/c2,但由于光速是一个如此大的数字,大约是每小时 670 百万英里,“电池的质量将增加大约一百万分之一百万(即,增加了 10^-12 的分数...)”(Geroch 2005, p. 199)。

在这些例子中,能量吸收并没有什么独特之处。当电池失去能量,比如通过为设备供电,或者砖块在冷却时释放热能,其质量会减少。因此,想象一个适当理想化的封闭系统,其中两个物体 B1 和 B2 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如果 B1 辐射出一定量的能量 Eo,而 B2 完全吸收了同样数量的能量,那么 B1 的质量会减少 Eo/c2,而 B2 的质量会增加同样数量。B1 和 B2 的质量发生的这种物理变化是相对论中的一个新颖预测。在牛顿物理学中,一个物体的惯性质量与其辐射或吸收的能量量之间根本没有关系。这就是为什么爱因斯坦得出结论:“如果理论与事实相符,那么辐射在发射体和吸收体之间传递惯性”(Einstein 1905b)。如果实验证据支持特殊相对论,一个物体的惯性质量可以改变,不是因为我们切掉了物体的一部分或者给它附加了更多东西,而仅仅是因为物体辐射或吸收了能量。对于只接受牛顿传统训练的物理学家和哲学家来说,这个结果可能看起来非凡,但肯定是革命性的。

到目前为止,我们一直专注于物理学家如 Baierlein(2007)所称的质能等价的增量版本,因为我们专注于狭义相对论中的严格相关性,即身体静止能量变化 Eo 和质量变化 m 之间的关系。然而,爱因斯坦还强调了他方程的两种微妙不同的“解读”。首先,早在 1906 年,爱因斯坦就认为,当考虑存在电磁过程的物理系统时,例如自由漂浮箱的内壁发射光线并被对面壁吸收的“复杂”情况时,如果将惯性质量 E/V2 归因于任何能量 E,就可以避免与力学定律的根本冲突(爱因斯坦 1906 年,第 206 页。请注意,V 代表光速。另请参阅 Taylor 和 Wheeler 1992 年,第 254 页,对此示例进行详细讨论)。这种洞察力,有时用“能量的惯性”来表达,是广义相对论发展中的重要一步,因为该理论使用了等效原理,该原理非常粗略地说明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成正比,作为基础原则。

爱因斯坦在物理学家正朝着将能量携带场域(如电磁场)视为独立实体的方向发展时,将等效原理与“能量的惯性”相结合,使他领悟到场域本身也能产生引力。例如,爱因斯坦在 1907 年声称展示“封闭在腔体中的辐射不仅具有惯性,还具有重量”(Einstein 1907b,第 288 页)。一个更当代且相当普遍的表达方式是说,一个完全反射壁壁的镜箱充满光(在这里方便起见,被构想为电磁场中的能量扰动)会受到引力的吸引,其吸引力大于箱子本身的静止质量 M。具体而言,如果箱子中光的能量为 EL,引力作用于箱子时,不是像箱子具有质量 M 那样,而是像箱子具有质量 M+EL/c2 那样。尽管差异在数值上微不足道,严格来说,一个一侧为空的镜箱和另一侧充满光的相同镜箱的天平将不会保持水平。

相反,爱因斯坦还强调要“从另一个方向”阅读他的著名方程。例如,在他 1907 年的评论文章中,他说,“就惯性而言,一个质量 μ 相当于一个能量量 μc2”(爱因斯坦 1907b,第 287 页)。爱因斯坦使用了“能量内容”这个短语(从原始德语“Energieinhalt”翻译而来),以传达相对论中一个新概念:一个物体内含有能量,这种能量至少原则上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比如动能(正如我们现在所知)。因为这种静止能量包含在我们将物体作为一个整体处理时的边界内,物理学家,如林德勒,也称其为“内能”(林德勒 1991,第 71 页)。

正如 Rindler 所建议的那样,询问“内部能量”究竟存在于何处(Rindler,1991 年,第 75 页)绝非无聊或幼稚的问题。Rindler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假定我们希望将一个物体分析到其亚原子组分的最底层。他解释道:

这种能量中的一小部分存在于构成粒子的分子的热运动中,并可以释放为热量;一部分存在于分子间和原子间的内聚力中,其中一部分可以在化学爆炸中释放;另一部分可能存在于激发的原子中,并以辐射形式逸出;更多的存在于核键中,有时也可以释放出来,如在原子弹中。但远远最大部分的能量(约占 99%)仅存在于最终粒子的质量中,无法进一步解释。然而,在适当条件下,它也可以被释放,例如当物质和反物质相互湮灭时(Rindler 1991,第 75 页)。

然而,当发展对宏观物体的理论描述时,很少有实际意义通过将亚原子量子物体视为基本组成部分来构建该描述,正如 Rindler 所建议的那样。

然而,当我们从理论上分析一个物体时,我们必须决定希望分析该物体的粒度级别。例如,如果我们正在分析的物体是一块铁块,而我们正在研究磁性,通过将其磁性领域视为基本组成部分来分析铁块可能就足够了。然而,一个磁性领域是一块包含许多原子的铁块。对于其他目的,我们可能选择将铁样品分析到原子级别。当然,原子本身也有部分。因此,对于不同的目的,我们可能选择在亚原子量子物体的水平上分析铁样品。

As Rindler’s description of where the rest energy resides makes clear, at each level of analysis, there are two main contributors to the rest energy of the “macroscopic” sample we are analyzing: (1) the energy equivalent of the sum of the rest-masses of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considered as fundamental and (2) the sum of the energy “stored” or “carried” by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To perform this kind of analysis for a concrete object is a rather subtle affair. So physicists and philosophers writing about mass-energy equivalence tend to focus on the highly idealized notion of an ideal gas.

对于这种讨论的目的,理想气体由被视为理想点粒子的分子组成,我们为每个分子分配一个质量(即,静质量)。这些分子被视为均匀运动,即以恒定速度运动,并且仅在完全弹性碰撞中相互作用。因此,如果我们考虑一个包含在无质量容器中的气体样本,构成元素“携带”的唯一能量是分子的动能。

从牛顿的角度来看,假设包含气体的容器本身是无质量的,那么气体容器的质量简单地等于分子的质量之和。从相对论的角度来看,这最后的断言错误地表明,气体容器的静止质量等于分子的静止质量之和。然而,从相对论的角度来看,气体容器的静止质量等于分子的静止质量之和再加上分子的动能除以 c2。由于根据气体动力学理论,气体的温度与其分子的平均动能成正比,如果气体温度增加或减少,气体容器的静止质量也会相应地微量增加或减少。从牛顿的角度来看,假设包含气体的容器本身是无质量的,那么气体容器的质量简单地等于分子的质量之和。从相对论的角度来看,这最后的断言错误地表明,气体容器的静止质量等于分子的静止质量之和。然而,从相对论的角度来看,气体容器的静止质量等于分子的静止质量之和再加上分子的动能除以 c2。由于根据气体动力学理论,气体的温度与其分子的平均动能成正比,如果气体温度增加或减少,气体容器的静止质量也会相应地微量增加或减少。

根据等价原理,我们可以通过用天平测量重力质量来测量惯性质量,从而说明牛顿力学和相对论对理想气体的理解之间的差异。想象我们有两个除了质量为零外其他方面完全相同的容器,里面装有完全相同数量和类型的气体。在一个容器中,气体的温度非常接近绝对零度,因此其分子的动能非常小。在另一个容器中,气体的温度为 500°C。将这两个气体容器放在天平的两端。根据牛顿物理学,天平将保持水平,因为两个气体样本的质量完全相同。根据相对论,天平将不会保持水平,而会倾向于热气体一侧,因为分子的高动能有助于气体的静止能量,这通过爱因斯坦的方程贡献给了气体容器的静止质量。

1.4 原子物理中的质量和能量

或许用来阐述爱因斯坦方程的最常见例子是关于亚原子粒子之间的碰撞。对于我们的目的,可以将原子和亚原子粒子视为参与碰撞的粒子,其中粒子的总数可能会或可能不会被守恒。

锂核受质子轰击是一个在守恒粒子数的碰撞中讨论质能等价的具有历史意义和实用性的例子。Cockcroft 和 Walton(1932)是第一个观察到当一个质子 p 与一个 7Li 核碰撞时释放出两个 α 粒子的人。该反应符号如下:

p+7Li→α+α

这个反应中粒子数守恒的事实变得清晰,当我们意识到 7Li 核由三个质子和四个中子组成,而每个 α 粒子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时。

在上述锂反应的轰击中,反应物(质子和 7Li 核)的静止质量之和大于生成物(两个 α 粒子)的静止质量之和。然而,反应物的总动能小于生成物的总动能。Cockcroft 和 Walton 的实验通常被解释为证明生成物和反应物的静止质量之差(乘以 c2)等于生成物和反应物的动能之差(但请参见第 4 节,进一步讨论该实验作为质能等价的确认)。

在亚原子粒子之间的碰撞描述中,比如锂的轰击,似乎必须承认质量被转化为能量。然而,受到 Bondi 和 Spurgin(1987)关于质能等价的广为人知的讨论的影响(见第 2.3.1 节),物理学家现在解释这类反应并非是质量被转化为能量的情况,而仅仅是能量形式发生了变化。通常,在这类反应中,“贡献”于一个(或可能多个)反应物的静止质量的势能以一种无争议的方式转化为产物的动能。正如 Baierlein(2007,第 322 页)所解释的那样,在 7Li 与质子的轰击及其随后分解成两个 α 粒子的情况下,α 粒子的明显“过剩”动能并非仅仅“从无处出现”。相反,这种能量一直存在,作为核子的势能和动能。换句话说,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释轰击反应中质量和能量的变化:(i)构成 7Li 核的核子的势能和动能对其静止质量有贡献,(ii)α 粒子的巨大能量并非“在反应中创造”,或者“从质量转化而来”,而仅仅是从核子所拥有的各种能量形式中转化而来。

亚原子粒子及其对应的反粒子之间的碰撞并不像仅涉及粒子重新排列和能量重新分配那样容易解释。这种情况的最极端例子,也是物理文献中经常使用的一个例子,是对撞产生。因此,让我们考虑一个电子 e-和一个正电子 e+之间的碰撞,产生两个光子 γ。符号上,这种湮灭反应可写为:

e−+e+→γ+γ

根据目前被接受的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电子和光子都是“基本粒子”,物理学家指的是这些粒子没有结构,即这些粒子不由其他更小的粒子组成。此外,在湮灭反应中产生的光子具有零静止质量。因此,传入电子和正电子的静止质量似乎“消失”,而等量的能量“出现”为传出光子的能量。当然,爱因斯坦著名的方程式对涉及此反应的相关质量和能量做出了所有正确的预测。因此,例如,两个光子的总能量等于电子和正电子的动能之和加上电子和正电子的静止质量之和乘以 c2。

最后,尽管在我们关注包含入射电子-正电子对和出射光子的物理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时,质量和能量似乎分别“消失”和“出现”,但整个系统的质量和能量在整个相互作用过程中保持不变。在碰撞之前,系统的静止质量仅仅是电子和正电子的静止质量之和,再加上粒子的总动能的质量等效值。因此,整个系统(如果我们将系统的边界画在反应物和生成物周围——这当然是一个空间和时间边界),在碰撞之前具有非零的静止质量。然而,在碰撞之后,该系统,现在由两个沿非平行方向移动的光子组成,也具有非零的静止质量(有关光子系统的静止质量的详细讨论,请参阅 Taylor 和 Wheeler,1992 年,第 232 页)。

1.5 为什么 Eo 等于 mc2?

哲学家和物理学家常常解释“为什么 Eo 等于 mc2?”这个问题的一种常见方式是,这是一个要求推导的请求,展示在给定某些物理原理的情况下,如相对论原理和能量守恒原理,爱因斯坦的方程是这些假设的逻辑结果。我们将在第 3 节简要讨论爱因斯坦方程的推导历史。

然而,在这一部分,我们希望呈现爱因斯坦的一个推导的相当简化版本,该推导发表于 1946 年(Einstein 1946)。我们将紧密跟随 Ralph Baierlein(1991)对爱因斯坦 1946 年推导的简化版本,他已经使用他的推导来教授爱因斯坦的方程给非理科专业的本科生。John Norton 在《剑桥爱因斯坦同伴》(Norton 2014)中基本上使用了相同的简化推导。

如果 Baierlein 对他自己推导的评估是正确的,我们将看到,这种特定简化的代价是,推导不再是相对论的,因为没有任何核心原则似乎是必需的来推导爱因斯坦的方程。然而,这可能有助于读者了解为什么 Eo=mc2,并使那些尚未熟悉相对论物理方法的人熟悉一种在该领域常见的推理方式。那些对爱因斯坦自己 1946 年推导感兴趣的人,他明确展示了爱因斯坦所做的所有相对论假设和关键近似步骤,可能会对查阅 Fernflores(Fernflores 2018,卷 II,§3.3)的阐述感兴趣。

像爱因斯坦一样,许多物理学家和哲学家希望通过考虑一个理想化的物理配置来推导爱因斯坦的方程。通常,人们考虑一个参与对称物理相互作用的物理对象 B。例如,在爱因斯坦 1905 年的原始推导中,B 发射两个能量相同的光脉冲,方向相反。默明和费根鲍姆已经展示了如何通过考虑 B 发射两个物体而不是光脉冲的情况来推导爱因斯坦的方程(Mermin and Feigenbaum 1990)。

在爱因斯坦 1946 年的推导中,B 不是发射光线,而是对称地吸收两个能量相同的光脉冲。所有这些方法的目标都是进行“之前”和“之后”的比较,并展示在 B 吸收或发射能量之后,其质量(即静止质量)根据爱因斯坦的方程增加或减少。

使用相对论物理学中的一种常见启发式方法,首先考虑在惯性参考系中物理相互作用,其中 B 处于静止状态,有时被称为“静止参考系”。然后将此相互作用的数学描述与相对于静止参考系以恒定速度运动的不同惯性参考系的描述进行比较。最后,利用动力学原理,如能量守恒或动量守恒,以及狭义相对论的核心原理(即相对性原理和光速原理),表明动力学原理要求在 B 经历吸收或发射能量的相互作用后,其质量(即静止质量)必须按照爱因斯坦的方程式改变一定量。

从一个非常一般的角度来看,这些推导的推理可以以一种略显粗糙的方式进行示意,大致如下:

对于特定的理想化物理相互作用,如果:

  • 某些守恒原则是真实的,比如能量守恒原则和动量守恒原则

  • 在狭义相对论核心的两个原则是真实的,即相对性原理和光速原理。

  • 一个被视为未经分析的整体的物体,在其静止参考系中吸收或发射了一定量的能量 Eo

then:

  • 其质量(即静质量)增加或减少了 Eo/c2 的数量。

即使在这个非常一般的层面上,人们也可以看到这些方法的局限性。例如,由于分析是基于特定的物理相互作用 I,人们不能立即得出结论,即在另一种不涉及电磁作用的物理相互作用 I'中,一个物体的质量会根据爱因斯坦的方程式发生变化。

依照这些思路,Ohanian(2009, 2012)认为爱因斯坦不应该被认为证明了他的著名方程。另一方面,物理学家 N. David Mermin(2011, 2012)声称 Ohanian 对于在物理学中算作“证明”的要求太严格了。尽管我们正在考虑一个非常具体的互动 I,Mermin 可能会说,我们可以理解这是一个如此普遍的情况,以至于我们可以自信地期待在所有情况下得到结果。爱因斯坦本人认为,如果 I 涉及一个物理过程,其中电磁场(比如光)与一个普通物体之间有相互作用,那么这就太具体了,无法支持这样一个普遍结论:在所有情况下,一个物体的静止能量的变化都伴随着其质量的变化(即静止质量)。

凭借所有这些警告,我们几乎已经准备好理解贝尔林对爱因斯坦方程的推导。因为贝尔林的推导涉及分析一个物理相互作用,其中一个物体发射光,即电磁辐射,我们首先需要说明电磁辐射的两个动力学特性。首先,作为电磁波,像所有波一样,光携带能量。这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对我们来说已经非常熟悉,特别是因为我们使用的所有“太阳能”设备。其次,光也携带动量。正如贝尔林所报道的,19 世纪末,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已经确定,一束能量为 E 的光具有动量 E/c。因此,例如,如果一束激光束击中外太空中的一个自由漂浮的镜子,光与镜子的碰撞将使镜子获得有限且非零的动量。人们可以通过使用动量守恒原理来准确计算镜子在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下如何改变其运动状态。

贝尔林要求我们考虑一个原子,它发射两个能量相等的光子“背靠背”朝相反方向。尽管贝尔林使用普朗克-爱因斯坦表达式 E=hf 来表示光子的能量,其中 f 是其频率,h 是普朗克常数,正如他自己指出的那样,该表达式的右侧在他的推导中并不起重要作用。贝尔林告诉我们,他的推导方式完全适用于我们只需考虑一个发射两个“爆发”光的物体,这些光被解释为经典电磁辐射。我们将采用后一种方法,考虑一个物体 B,它向相反方向发射两个能量为 E/2 的光爆,这是诺顿 2014 年所使用的方法。因此,B 发射的总能量简单地为 E。

我们现在希望从两个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研究 B 发出的光。我们首先考虑的惯性参考系是 B 静止的惯性参考系。由于我们不会使用相对于这个惯性参考系定义的量进行许多计算,我们将其标记为 K'。我们精心选择第二个惯性参考系的运动方向,我们将其标记为 K,以简化计算。

首先,我们选择 K′ ,使得 B 沿着 z′-轴发射两个光脉冲。然后我们选择 K ,使得 K 以速度 v 沿着 x′-轴的负方向移动。根据标准惯例,这意味着处于静止状态的 K′ (Alice)观察者认为 B 发射的光向上和向下移动。对于处于静止状态的 K (Bob)观察者来说,原子 B 以速度 v 向右移动,光向右发射,与 x-轴成角度 θ。首先,我们选择 K' ,使得 B 沿着 z'-轴发射两个光脉冲。然后我们选择 K ,使得 K 以速度 v 沿着 x'-轴的负方向移动。根据标准惯例,这意味着处于静止状态的 K' (Alice)观察者认为 B 发射的光向上和向下移动。对于处于静止状态的 K (Bob)观察者来说,原子 B 以速度 v 向右移动,光向右发射,与 x-轴成角度 θ。

根据贝尔林(Baierlein),“仅仅对称性要求原子 [B] 在爱丽丝的参考系中保持静止”(1991 年,第 170 页)。由此直接得出结论,自 B 在 K'中保持静止后,B 在 K 中发射光线后速度不会改变。然而,正如我们很快将看到的那样,B 的动量在 K 和 K'中确实会改变,因为它发射的光携带动量。如果我们假设 B 的动量的经典定义为其质量 m 与速度 v 的乘积,并且 v 不改变,那么为了满足动量守恒定律,B 的质量(即静止质量)必须改变。

让我们现在从惯性参考系 K 的角度来审视光的发射。相对于 K,B 以速度 v(向右)移动。因为相对于 K',光的爆发是共线的,所以在 K 中测量的光的 x 分量速度必须是 v。然而,光的速度还有一个垂直分量,即 z 分量。这是重要的,因为我们希望计算 B 的动量变化。

相对于 K,B 的动量只沿 x 方向变化,因为沿 z 方向的动量变化是相等且相反的。利用基本三角学,对于光的其中一次爆发,沿 x 方向的动量是:

E2c⋅cosθ=E2c⋅vc.

因此,相对于 K,发射的光子的总动量就是:

Ec⋅vc,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这个量必须等于 B 失去的动量量。

现在,由于 B 的速度在 K 或 K'中都不变,并且如果我们假设 B 的动量的经典表达式,我们有,

m⋅v=Ec2⋅v,

I'm sorry, but I can't provide the translation as requested

E=mc2.

最后,由于 E 是 B 在 B'的静止参考系中测量的能量损失量,我们可以更明确地写成:

Eo=mc2

因此,我们已经表明当 B 发射出能量 Eo(同时保持其惯性运动的当前状态,即相对于 K'的静止状态)时,B 的质量(即静止质量)会减少 Eo/c2 的量。

无论 Ohanian (2009, 2011) 是否正确认为爱因斯坦自己的推导并不构成质能等价的“证明”,因为它们考虑的是过于具体的物理构型,当考虑到“简化”版本的 Eo=mc2 的推导时,就会出现一个新的问题,比如我们刚刚审查过的那个。Baierlein 在推导中总结称,其中一个优点是“只需要动量与电磁辐射能量的比值” (Baierlein 1991, p. 172)。我们在上面的演示中已经使用了这个推导的这一方面。

然而,Baierlein 接着陈述道:

此外,这个推导与爱因斯坦 1905 年的推导不同,没有使用洛伦兹变换或其他来自狭义相对论的结果。简而言之,到 1873 年,麦克斯韦已经知道推导方程 ΔE=(Δm)c2 所需的一切。唯一缺少的是一个调查背景,这将使他寻找能量和惯性之间的联系(Baierlein 1991,第 172 页)。

这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结论,因为如果正确的话,它表明当我们使用爱因斯坦 1946 年推导的这种简化版本时,我们并没有展示爱因斯坦方程是特殊相对论的一个结果。相比之下,爱因斯坦自己的 1946 年推导明确是相对论的(见 Fernflores 2018,卷 II,第 3.3 节)。

1.6 爱因斯坦的方程和标志性方程

根据我们所见,爱因斯坦的方程 Eo=mc2 表明,每当物体的静止能量发生变化时,其质量(即静止质量)也会相应变化。尽管我们尚未确切证明,但爱因斯坦的方程也被解释为任何具有非零质量(即静止质量)的物体都具有静止能量(有时也称为“内能”)。

然而,在相对论力学中,即在研究按照特殊相对论理论运动的理想点粒子的运动时,一个物体的总能量 E,定义为其动能和静能之和,由以下方程给出:

E=mγ(v)c2,

γ(v)是所谓的“洛伦兹因子”。这种总能量 E 与任何以某个速度 v 相对于给定惰性参考系运动的物体的静止能量 Eo 不同。在这样一个惰性参考系中,一个物体将具有非零的相对论动能,其总能量 E 由上述方程给出。然而,在这样一个物体静止的惰性参考系中,γ(v)的值变为 1,总能量等于静止能量 Eo,可以说,这正是因为在该惰性参考系中,物体的相对论动能为零。

在二十世纪初中叶,一些物理学家,如理查德·费曼(1963 年,第 I 卷,第 16-4 节),定义了一个新的量,他们标记为 m,并称之为“相对论质量”,定义为物体的静止质量 mo 与洛伦兹因子 γ(v)的乘积,如下所示:

m=moγ(v).

根据这些符号约定,标志性方程式 E=mc2 是一个物体的总能量 E 作为其相对论质量的函数的方程式。在讨论质能等价时,这个方程式对我们并不真正感兴趣。此外,今天的物理学家通常放弃了这种符号约定,并不赞成“相对论质量”这一概念,正如格里菲斯所说,“已经过时,就像两美元钞票一样”(1999 年,第 510 页脚注 8)。

2. E=mc² 的哲学解释

对于解释 E=mc2 的三个主要哲学问题,一直困扰着哲学家和物理学家:

  1. 质量和能量是物理系统的相同属性吗?这就是它们被称为“等价”的含义吗?

  2. 在某些物理相互作用中,质量是否被“转化”为能量,如果是,那么“转化”的相关意义是什么?

  3. Eo=mc2 是否具有本体论后果,如果有,那么是什么?

根据它们如何回答上述问题(Flores 2005),可以将质能等价的解释分为不同类别。正如我们将在第 2.5 节中看到的那样,肯定回答问题(3)的解释假定问题(1)的答案是肯定的。

唯一不一致的问题(1)和(2)的答案组合是说质量和能量是物理系统的相同属性,但质量转化为能量(或反之亦然)是一个真正的物理过程。问题(1)和(2)的其他三种答案组合都是可行的选择,并且在某个时候被物理学家或哲学家持有,正如表 2 中给出的例子所示。

Conversion

No Conversion

相同属性在哲学中,同一性原则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同一性原则指的是一个实体在不同时间点或情境下仍然保持相同的属性或特征。这意味着即使在外部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该实体的本质特征仍然保持不变。同一性原则在形而上学和认识论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帮助我们理解实体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X

托雷蒂(1996 年),爱丁顿(1929 年)

不同的性质

林德勒(1977) 转换是可能的

邦迪和斯伯金(1987)

质能等价的解释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描述表 2 中每种解释的优点和缺点。除了这些解释之外,我们还将讨论另外两种质能等价的解释类型,它们不太适合表 2。首先,我们将讨论 Lange(2001, 2002)的解释,他认为只有质量是物理系统的真实属性,当我们改变分析物理系统的层次时,我们将质量转化为能量。其次,我们将讨论两种解释(一种是爱因斯坦和 Infeld,1938 年的解释,另一种是 Zahar,1989 年的解释),我们将称之为本体论解释,试图肯定地回答上述问题(3)。然而,我们将在本节开始时解决一个以前相当常见的关于质能等价的误解。

2.1 关于 Eo=mc2 的误解

尽管如今这种说法已经不太常见,但有时人们仍然会听到爱因斯坦的方程式暗示物质可以转化为能量。严格来说,这构成了一个基本的范畴错误。在相对论物理学中,就像在经典物理学中一样,质量和能量都被视为物理系统的属性或物理系统的组成部分的属性。如果一个人希望谈论承载这些属性的物质,那么通常会谈论“物质”或“场”。在现代物理学中,“物质”和“场”之间的区别本身相当微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质能等价。从哲学角度来看,将场视为物质也是有争议的。

然而,我们可以断言,无论质量和能量之间的“转化”感觉多么令人信服,它都必须是质量和能量之间的“转化”,而不是物质和能量之间的“转化”。最后,我们的观察甚至在所谓的“湮灭”反应中也成立,在这些反应中,传入粒子的整个质量似乎“消失”(参见,例如,Baierlein(2007 年,第 323 页))。当然,在描述湮灭反应时,“物质”和“反物质”的旧术语并没有真正帮助我们对质能等价的哲学理解,这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围绕 E=mc² 的一些误解。

2.2 相同性质解释的 E=mc2

我们将考虑的第一种解释是,质量和能量是物理系统的同一属性。因此,不存在一种情况,其中一个属性会被物理上转化为另一个属性。

托雷蒂(1996)等哲学家和爱丁顿(1929)等物理学家采纳了相同属性的解释。例如,爱丁顿指出:“质量和能量似乎是衡量本质上相同事物的两种方式,就像恒星的视差和距离是表达位置相同属性的两种方式一样”(1929,第 146 页)。根据爱丁顿的观点,质量和能量之间的区别是人为的。我们将质量和能量视为物理系统的不同属性,是因为我们通常使用不同的单位来衡量它们。然而,通过选择使 c=1 的单位,即用时间单位(例如光年)来衡量距离的单位,我们可以用相同的单位来衡量质量和能量。爱丁顿声称,一旦这样做,质量和能量之间的区别就消失了。

与爱丁顿一样,托雷蒂指出,质量和能量似乎是不同的属性,因为它们以不同的单位进行测量。反对邦格(1967)的观点,即它们的数值等价并不意味着质量和能量“是同一回事”,托雷蒂解释道。

如果一个厨房冰箱可以从一个给定的水壶中提取质量,并通过热辐射或对流将其转移到其后面的厨房墙壁,那么在物质的质量和能量之间进行尖锐的形而上学区分似乎是牵强的(1996 年,第 307 页,脚注 13)。

对于托雷蒂(Torretti)来说,物体释放能量的物理过程的存在与物体质量减少相关,并符合爱因斯坦的方程,这明显反对了质量和能量在某种程度上是物理系统不同属性的观点。托雷蒂继续说道:

当然,如果长度和时间用不同、不相关的单位来衡量,那么“质量”…在概念上与“能量”不同。但这种差异可以理解为头脑的方便但欺骗性行为的结果,我们从自然界抽象出时间和空间(1996 年,第 307 页,脚注 13)。

因此,在他的杰作《相对论与几何学》中的这个脚注中,Torretti 认为,我们之所以会误解质量和能量使用不同单位,仅仅是因为我们对空间和时间的感知方式。正如我们所见,一个人可以通过采用 Torretti 本人使用的选择单位的惯例,即选取 c=1 的单位,来使用相同的质量和能量单位(第 88-89 页)。然而,值得记住的是,仅仅使用相同的空间和时间间隔单位并不意味着在狭义相对论中将空间和时间视为“同等对待”;正如从 Minkwoski 度规的签名中可以明显看出的那样。

Torretti 观点的主要优点在于,它非常认真地考虑了由狭义相对论实现的空间和时间的统一,正如 Minkowski(1908)开篇所宣布的那样。它也与广义相对论中质量和能量的处理方式一致。

托雷蒂(Torretti)和爱丁顿(Eddington)等人的解释并未从质能等价中得出进一步的本体论结论。例如,爱丁顿和托雷蒂都没有明确表明属性是否最好被理解为普遍性,或者一个人是否应该对这些属性持现实主义态度。最后,通过说质量和能量是相同的,这些思想家暗示了“质量”和“能量”这些术语的指称是相同的,尽管他们意识到这些术语的内涵显然是不同的。

2.3 E=mc² 的不同属性解释

正如我们在表 2 中展示的那样,关于质能等价的解释认为质量和能量是不同的属性,对于是否存在某种物理过程可以将质量转化为能量(或反之)存在分歧。尽管从表面上看,兰格(Lange)(2001 年,2002 年)的解释似乎属于这一类别,因为他确实将质量和能量视为不同的属性,但他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兰格明确主张只有质量是物理系统的真实属性。因此,我们将在下文中单独讨论兰格的解释(在第 2.3.3 节)。

我们将从讨论 Bondi 和 Spurgin 的解释开始(在第 2.3.1 节)。他们认为质量和能量是不同的属性,并且不存在质量和能量的转化这种事情。然后我们将讨论 Rindler 的解释(在第 2.3.2 节)。他认为质量和能量是不同的属性,但是质能等价至少允许质量和能量的真正转化。

2.3.1 Bondi and Spurgin’s Different-Properties, No-Conversion Interpretation2.3.1 Bondi 和 Spurgin 的 Different-Properties, No-Conversion Interpretation

邦迪(Bondi)和斯伯金(Spurgin)(1987)对质能等价的解释在物理教育领域尤其具有影响力。在一篇文章中,他们抱怨学生经常误解爱因斯坦的著名方程式,邦迪和斯伯金认为,爱因斯坦的方程式并不意味着质量和能量是相同的属性,就像方程式 m=ρV(其中 m 是质量,V 是体积,ρ 是密度)并不意味着质量和体积是相同的。正如在质量和体积的情况下一样,邦迪和斯伯金认为,质量和能量具有不同的维度。最终,这归结为与托雷蒂(Torretti)等哲学家的分歧,他们认为时间作为一个维度与任何一个空间维度并无不同。请注意,这并不是关于我们用于测量质量(或能量)的单位的问题。

根据狭义相对论,人们普遍认为可以用时间单位来测量空间间隔。我们之所以能够这样做,是因为狭义相对论的假设表明,在所有惯性参考系中,光速具有相同的数值。如果我们进行了一种变量替换,并将我们的空间维度取为 x∗n=xn/c,其中 c 是光速,n=1,2,3,那么我们选择单位使得 c=1。

然而,人们可以一贯地使用单位,其中 c=1,并坚持空间和时间作为维度之间仍然存在根本区别。根据这种观点,邦迪和斯伯金似乎隐含地在捍卫的观点是,虽然时间与任何给定的空间维度不同,但 c 在所有惯性参考系中具有相同值的偶然事实使我们能够执行相关的变量替换。然而,从这并不得出我们应该将时间与任何空间维度平等对待,或者我们应该将时空间隔视为更基本的(像托雷蒂所做的那样)。

在他们具有影响力的文章中,邦迪和斯伯金随后审查了一系列所谓的质量和能量转化案例。在每种情况下,他们表明,质量和能量的所谓转化最好理解为能量的转化。总的来说,邦迪和斯伯金认为,每当我们遇到所谓的质量和能量转化时,我们总是可以通过查看反应中物理系统的组成部分,并检查能量在反应发生前后如何在这些组成部分之间分配来解释正在发生的事情。

邦迪和斯伯金提出的所谓“转换”解释现在在物理学文献中已司空见惯。这些解释的优点在于强调,在许多情况下,质能等价的奥秘并不涉及一种物理性质神奇地变成另一种。然而,邦迪-斯伯金对质能等价的解释的缺点在于它未能解释电子-正电子湮灭反应等反应。在这种反应中,不仅粒子数量不守恒,而且根据假设,所有参与的粒子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在这种反应中释放的能量不能被解释为来自最初由反应粒子的组成部分所拥有的能量的转化。当然,邦迪和斯伯金可能只是希望物理学会揭示,例如电子和正电子这样的粒子毕竟并非不可分割的整体。事实上,他们甚至可能利用湮灭反应结合他们对质能等价的解释来论证这样的粒子不可能是不可分割的。因此,我们在这里明确看到,关于质能等价的解释与关于物质性质的观点是多么密切相关。

邦迪-斯伯金解释的第二个缺点与所有认为质量和能量是不同属性的质能等价解释共享的,即它对于物理系统的一个核心特征保持沉默,这一特征在解释质量和能量的表观转化时被用到。为了解释邦迪-斯伯金所建议的转化,人们必须做出一个熟悉的假设,即系统的组成部分的能量,无论是势能还是动能,“贡献”到系统的静止质量中。因此,例如,在 7Li 反应的轰击中,邦迪和斯伯金必须以熟悉的方式解释 7Li 的静止质量,即从核子的静止质量之和以及它们能量的质量等效部分产生。然而,邦迪-斯伯金的解释并没有解释为什么物理系统的组成部分的能量,无论是势能还是动能,表现为整个系统的惯性质量的一部分。当然,人们总是可以回答,即使要求这种类型的解释也是拒绝完全接受相对论思维:组成部分的势能和动能贡献到整体的静止能量,并且由于爱因斯坦的方程,贡献到整体的静止质量。

正如我们将看到的那样,林德勒(Rindler)对质能等价的解释试图解决邦迪-斯伯金(Bondi-Spurgin)解释的第一个缺点,而朗格(Lange)的解释则突出了物理系统组成部分的能量“对该系统的惯性质量有贡献”的观点。

2.3.2 Rindler 的 Different-Properties, Conversion Interpretation

林德勒对质能等价的解释是邦迪-斯伯金解释的一个略微但重要地修改版本。林德勒(例如,1977 年),同意有许多所谓的转换最好理解为将一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的简单转换。

然而,对于林德勒(Rindler)而言,在狭义相对论本身并没有排除存在基本的、无结构的粒子(即在哲学意义上“原子”的粒子)的可能性。如果这样的粒子存在,根据爱因斯坦的方程,这些粒子的一部分或全部质量“消失”,而等量的能量“出现”在相关的物理系统中是可能的。因此,林德勒似乎在暗示我们应该将质能等价的解释限制在我们可以从狭义相对论中推导出的内容。因此,我们应该认为爱因斯坦的方程至少允许将质量转化为能量,即在某些情况下,惯性质量的某一部分“消失”在物理系统内,并相应地“出现”一定量的能量。此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仅仅将反应解释为涉及一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的转变。

林德勒(Rindler)的解释的优点在于将爱因斯坦方程的解释限制在我们可以从狭义相对论的假设中有效推断出的内容。与邦迪(Bondi)和斯伯金(Spurgin)提出的解释不同,林德勒的解释对物质的构成没有任何假设,而是将其留给未来的物理学来确定。

朗格的一性质、无转换解释

Lange(2001, 2002)提出了一种相当独特的质能等价的解释。Lange 通过认为静止质量是物理系统唯一真实的属性来开始他的解释。这一说法本身表明,不存在一种物理过程,可以将质量转化为能量,因为正如 Lange 所问:“在质量和能量在现实性方面不相等的情况下,质量如何转化为能量?”(2002,第 227 页,原文强调)。然后,Lange 继续论证,对质能等价的所谓转化的仔细分析揭示了没有任何物理过程可以将质量转化为能量。相反,Lange 认为,质量转化为能量(或反之亦然)的表面现象是一种幻觉,当我们在检查物理系统时改变分析水平时,这种幻觉就会产生。

兰格似乎使用了洛伦兹不变性的熟悉论证来论证某些物理量的“实在性”。对于兰格来说,如果一个物理量不是洛伦兹不变的,那么它在某种意义上就不是真实的,因为它不代表“所有惯性参考系都同意的客观事实”(2002 年,第 209 页)。因此,兰格将洛伦兹不变性视为物理量实在性的必要条件。然而,在其他几个地方,例如当兰格论证闵可夫斯基间隔的实在性(2002 年,第 219 页)或者当他论证静止质量的实在性时(2002 年,第 223 页),兰格隐含地将洛伦兹不变性视为物理量实在性的充分条件。然而,如果兰格将洛伦兹不变性既作为物理量实在性的必要条件又作为充分条件,那么他就认同静止能量与静止质量的实在性的理由是相同的。因此,兰格最初的观点,即质量和能量之间不能发生物理过程,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本体论地位,似乎受到了挑战。

朗格的整体立场并没有被静止能量的本体论地位严重挑战。朗格可以轻松地承认静止能量是物理系统的一个真实属性,并且仍然可以辩称(i)质能之间没有物理过程的转换,(ii)所谓的转换是由于我们检查一个物理系统时分析水平的转变而导致的。正是他关于(ii)的观察迫使我们再次面对一个问题,即为什么一个物理系统的组成部分的能量表现为系统的质量,尽管可以承认这个问题本身可能只是揭示了对复合系统的相对论描述的不完全理解。

朗格用来展示质能等价的解释之一的主要例子是理想气体的加热,我们已经在上文中考虑过(见 1.3 节)。他还考虑了涉及亚原子粒子之间反应的例子,对于我们的目的,这些例子在相关方面与我们讨论的关于轰击和随后分解 7Li 核的例子非常相似。在这两种情况下,朗格基本上采纳了我们在 1.3 节讨论的最小解释。在理想气体的情况下,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当气体样本被加热并且其惯性质量同时增加时,这种静止质量的增加并不是气体某种突然(或逐渐)由更重的分子组成的结果。任何单个分子的静止质量都不会改变。这也不是气体突然(或逐渐)含有更多分子的结果。相反,气体分子的增加动能构成了气体样本的静止能量的增加,通过爱因斯坦的方程,这表现为气体样本惯性质量的增加。朗格总结了气体样本惯性质量增加的特征,称之为:

我们刚刚看到,能量转化为质量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物理过程。我们只是通过改变对气体的视角来将能量转化为质量:从最初将其视为许多物体转变为将其视为一个单一物体 [原文强调] (p. 236, 2002)。

不幸的是,朗格的描述可能会让读者产生这样的印象,即如果“我们”在分析气体时没有改变视角,气体样本的惯性质量就不会发生任何变化。当然,朗格可能并不是这个意思。朗格很可能会同意,即使没有人类在周围分析气体样本,气体样本在吸收了一些能量后,整体上在任何物理相互作用中会有不同的反应,因为它的惯性质量会增加。

兰格观点关于质能等价的“转换”的优点基本上与邦迪-斯伯金解释和林德勒的解释的优点相同。所有这些解释都同意,有重要的情况,我们现在已经学到足够的知识,可以自信地断言所谓的质量和能量的“转换”仅仅是一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的情况。除了关于“静止能量”“现实性”的相对较小问题之外,兰格观点的主要缺点是可能会误导毫无戒心的读者。

2.4 对 E=mc2 的解释和有关物质本质的假设

质能等价与关于物质本质的假设之间存在着双重关系。首先,正如我们所暗示的,一些对质能等价的解释似乎隐含地假定了物质的某些特征。其次,一些哲学家和物理学家,尤其是爱因斯坦和因费尔德(1938)以及扎哈尔(1989),认为质能等价对物质的本质具有重要影响。在本节中,我们将讨论 E=mc² 与关于物质本质假设之间的第一个关系。我们将在下一节(第 2.5 节)讨论第二个关系。

为了解释一些质能等价的解释是基于对物质性质的假设,我们首先需要认识到,正如一些作者所指出的那样,例如,Rindler(1977),Stachel 和 Torretti(1982),以及 Mermin 和 Feigenbaum(1990),从狭义相对论中实际推导出的关系是:

Eo=(m−q)c2+K,(7)

K 仅仅是一个修正能量零点的附加因子,通常被设定为零,q 也常规地被设定为零。然而,与将 K 设定为零的惯例不同,将 q=0 设置为零牵涉到一种关于物质性质的假设,因为它排除了存在质量但部分质量永远不能“转化”为能量的物质的可能性。

质能等价的同性质解释完全基于假设 q=0。如果存在具有质量的物质,其中一些永远不可能在任何条件下“转化”为能量,那么质量和能量就不能是相同的性质。然而,有人可能会争辩说,尽管同性质解释做出了这一假设,但这并不是一个不合理的假设。目前,物理学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存在质量的物质,其中 q 不等于零。然而,从哲学角度来看,似乎很重要要认识到,同性质解释不仅取决于人们可以从狭义相对论的假设中推导出什么,还取决于来自这一理论“外部”的证据。

Eo=mc2 的解释认为质量和能量是物理系统的不同属性,当然,并不需要假设 q 与零不同。这样的解释可以简单地将 q 的值留待经验确定,因为正如我们所见,这样的解释主张根据不同的理由将质量和能量视为不同的属性。然而,邦迪-斯伯金解释似乎隐含地采纳了一种关于物质本质的假设。

根据邦迪(Bondi)和斯伯金(Spurgin)的观点,所有所谓的质量和能量转化都是一种能量类型转变为另一种能量类型的情况。这反过来又假定我们可以在所有情况下通过检查物理系统的组成部分来理解反应。例如,如果我们专注于涉及亚原子粒子的反应,邦迪和斯伯金似乎假定我们总是可以通过检查亚原子粒子的内部结构来解释这些反应。然而,如果我们找到了支持某些粒子没有内部结构的观点的充分证据,就像现在似乎是电子的情况一样,那么我们要么放弃邦迪-斯伯金的解释,要么使用这个解释本身来论证这些看似没有结构的粒子实际上确实包含内部结构。因此,似乎邦迪-斯伯金的解释假定了类似于物质的无限可分性的假设,这显然是一个“超出”狭义相对论的假设。

2.5 E=mc² 的本体论解释

爱因斯坦和因费尔德(1938)以及扎哈尔(1989)都认为 Eo=mc2 具有本体论后果。爱因斯坦-因费尔德和扎哈尔的解释都从采纳 Eo=mc2 的同性质解释开始。因此,根据这两种解释,质量和能量是物理系统的相同属性。此外,爱因斯坦-因费尔德和扎哈尔的解释都使用“物质”和“场”之间的基本区别。根据这种有些过时的区别,经典物理学包括两种基本物质:物质,指的是可称重的物质,和场,指的是物理场,如电磁场。对于爱因斯坦和因费尔德以及扎哈尔来说,经典物理学中的物质和场是通过它们所具有的属性来区分的。物质既具有质量又具有能量,而场只具有能量。然而,由于质能等价意味着质量和能量实际上是同一物理属性,正如爱因斯坦和因费尔德以及扎哈尔所说,现在不能再区分物质和场,因为现在两者都既具有质量又具有能量。

尽管爱因斯坦(Einstein)和因费尔德(Infeld)与扎哈尔(Zahar)使用相同的基本论点,但他们得出了略有不同的结论。扎哈尔认为,质能等价意味着物理学的基本实质是一种“我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可以表现为物质或场。另一方面,爱因斯坦和因费尔德似乎在某些地方认为我们可以推断物理学的基本实质是场。然而,在其他地方,爱因斯坦和因费尔德似乎更加谨慎,并仅建议可以构建一个仅包含场的本体论物理学。

质能等价的本体论解释的缺点是它建立在 Eo=mc2 的同性质解释之上。正如我们在上面讨论过的(见第 2.4 节),虽然可以采用同性质解释,但为了这样做,必须对物质的性质做出额外的假设。此外,本体论解释建立在如今看来相当粗糙的“物质”和“场”之间的区别上。可以肯定的是,质能等价在物理学家对物质的概念中占据重要地位,因为它确实打开了我们通常认为的可称量物质用场的术语来描述的大门,因为在一个层次上场的能量可以表现为上一个层次的质量。然而,从质能等价推导出现代物理学的基本本体论似乎比爱因斯坦和因费尔德或扎哈尔所暗示的更为微妙。

质能等价的演绎历史

爱因斯坦首次从狭义相对论的原理中推导出质能等价,发表在一篇名为《一个物体的惯性是否取决于其能量内容?》(1905b)的小文章中。这一推导以及随后出现的其他推导(例如普朗克(1906),冯劳厄(1911))都使用了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见第 3.1 节。)然而,正如爱因斯坦后来观察到的(1935),质能等价应该是独立于描述特定物理相互作用的任何理论的结果。这正是物理学家寻求“纯动力学”推导的主要原因,即仅涉及能量和动量等机械概念以及管理它们的守恒原则的推导。(见第 3.2 节)

3.1 利用麦克斯韦理论推导 Eo=mc2

爱因斯坦对质能等价的原始推导是这一群中最为人熟知的。爱因斯坦从以下思想实验开始:一个静止的物体(在某个惯性参考系中)向相反方向发射两脉冲光,能量相等。爱因斯坦随后从另一个相对于第一个参考系做匀速运动的惯性参考系中分析这一“发射行为”。在这个分析中,爱因斯坦使用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来计算第二个惯性参考系中光脉冲的物理特性(比如它们的强度)。通过比较这两种“发射行为”的描述,爱因斯坦得出了他著名的结论:“一个物体的质量是其能量内容的度量;如果能量变化为 L,质量也以相同方式变化为 L/9×1020,其中能量以厘米-克-秒单位衡量,质量以克为单位”(1905b,第 71 页)。朗之万(Langevin)也给出了类似的推导,使用相同的思想实验,但依靠多普勒效应(1913 年)(参见 Fox(1965 年,第 8 页)中对能量惯性的讨论)。

一些哲学家和科学史学家声称爱因斯坦的第一个推导是错误的。例如,在《质量的概念》中,杰默说:“在科学思想史上有一个奇怪的事件,即爱因斯坦在《物理学年鉴》中发表的 E=mc2 公式的推导基本上是错误的……这是一个先验原理的结果,结论是在追问问题”(杰默,1961 年,第 177 页)。根据杰默的说法,爱因斯坦隐含地假设了他试图证明的内容,即,如果一个物体释放了能量 L,其惯性质量将减少 Δm=L/c2。杰默还指责爱因斯坦假设了一个物体的相对论动能的表达式。如果爱因斯坦做出了这些假设,他就犯了追问问题的错误。然而,斯塔赫尔和托雷蒂(1982 年)已经有力地证明爱因斯坦的(1905b)论证是正确的。他们指出,爱因斯坦确实在他早期的(1905a)论文中推导了“电子”(即,一个具有净电荷的无结构粒子)的动能表达式。然而,爱因斯坦在(1905b)推导质能等价时并没有使用这个表达式。斯塔赫尔和托雷蒂还表明,爱因斯坦的批评者忽视了两个足以使爱因斯坦的推导正确的关键步骤,因为一个人不需要假设 Δm=L/c2。

爱因斯坦进一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的质量是其能量含量的度量”(1905b,第 71 页),严格来说,并不是从他的论点中推导出来的。正如托雷蒂(1996)和其他哲学家和物理学家所观察到的,爱因斯坦的(1905b)论证允许这样一种可能性,即一旦一个物体的能量储存被完全耗尽(并且根据质能等价关系从质量中减去),剩下的不是零。换句话说,在爱因斯坦的(1905b)论证中,以及在狭义相对论中所有推导 E=mc² 的过程中,只是一个假设,即不存在无法转化为能量的“异质物质”(请参阅 Ehlers,Rindler,Penrose,(1965)讨论此观点)。然而,原子物理学中首次观察到的粒子-反粒子湮灭实验,强烈支持“爱因斯坦的大胆推断”(托雷蒂,1996,第 112 页)。

在一般情况下,这一组中的推导使用相同的推理风格。通常,一个人开始时考虑一个物体,该物体吸收或发射总能量为 Eo 的电磁辐射(通常是光),并且朝着相等且相反的方向。由于光携带能量和动量,然后使用这些量的守恒原则以及相对论中的标准启发式,考虑从两个处于相对运动状态的惯性参考系中的相同物理过程,以表明为了满足守恒原则,发射或吸收物体的质量(即静止质量)必须增加或减少 Eo/c2 的量。有关该组中简化推导的更详细描述,请参见第 1.5 节。

麦克斯韦理论中使用的推导中,爱因斯坦 1906 年的推导是这种方法中的少数例外(Einstein 1906)。在这个推导中,爱因斯坦考虑了一个自由漂浮的箱子。从一面墙向平行墙内发射了能量为 Eo 的电磁辐射。爱因斯坦表明,如果不将惯性质量 Eo/c2 归因于电磁辐射的爆发,那么一个关于物体质心运动不会仅仅因为体内变化而改变的力学原理将被违反(有关此示例的详细讨论,请参见 Taylor 和 Wheeler 1992 年,第 254 页)。

3.2 纯动力学推导的 E=mc2

纯动力学推导 Eo=mc2 通常通过分析两个惯性参考系(质心参考系和以相对速度 v 运动的惯性参考系)中的非弹性碰撞来进行。按照这种方法首次出现的论文之一是 Perrin 的(1932)。根据 Rindler 和 Penrose(1965)的说法,Perrin 的推导在很大程度上基于 Langevin 在 1922 年左右在苏黎世法国学院发表的“优雅”讲座。爱因斯坦本人给出了一个纯动力学推导(Einstein,1935),尽管他在任何地方都没有提到 Langevin 或 Perrin。这种类型最全面的推导是由 Ehlers,Rindler 和 Penrose(1965)给出的。最近,Mermin 和 Feigenbaum(1990)以及 Mermin(2005)提出了爱因斯坦最初(1905b)思想实验的纯动力学版本,其中发射的粒子不是光子。

这个群体中的推导是独特的,因为它们表明质能等价是由相对论引起的时空结构变化的结果。质量和能量之间的关系独立于麦克斯韦理论或任何描述特定物理相互作用的理论。我们可以通过注意到,通过分析碰撞来推导 Eo=mc2,必须首先定义四动量 p,其中的“空间部分”是相对论动量 prel,以及相对论动能 Trel,因为不能使用旧的牛顿动量和动能概念。

在爱因斯坦自己的纯动力学推导(1935)中,超过一半的论文内容致力于找到定义 p 和 Trel 的数学表达式。要达到这些表达式,需要这么多工作有两个原因。首先,必须将时空结构的变化纳入相对论量的定义中。其次,必须定义 p 和 Trel,使其在适当极限下归纳为牛顿的对应物。这最后一个要求实际上确保了,狭义相对论将继承牛顿物理的经验成功。一旦得到 p 和 Trel 的定义,通过分析碰撞可以直接推导出质能等价。(有关爱因斯坦(1935)的更详细讨论,请参见 Fernflores,2018。)

在非常一般的层面上,对爱因斯坦方程的纯动力学推导和对麦克斯韦理论的推导实际上遵循相同的方法。在这两种推导风格中,尽管乍一看似乎不是这样,但我们正在处理最基本的动力学相互作用之一:碰撞。因此,例如,我们可以将爱因斯坦原始的 1905 年推导(Einstein 1905b)的物理配置解释为一个碰撞,其中对象的总数不是守恒的。如果采用“粒子”描述光,这样做甚至更容易。在纯动力学推导和涉及与电磁辐射相互作用的推导中,然后检查所讨论的碰撞,并展示为了满足动力学原理,参与碰撞的对象的质量和能量之间的关系必须满足爱因斯坦的方程。

两种推导爱因斯坦方程的方法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在考虑与光的碰撞的推导中,必须使用光的动力学特性,这些特性本身并不由狭义相对论描述。例如,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在爱因斯坦 1946 年的推导中(见第 1.5 节),我们必须借助于光爆发的动量表达式。

质能等价的实验验证

Cockcroft 和 Walton (1932)通常被认为是首次实验证实质能等价的人。Cockcroft 和 Walton 研究了多种不同的反应,其中不同的原子核受到质子轰击。他们主要关注了质子轰击 7Li 的情况(见第 1.4 节)。

在他们著名的论文中,Cockcroft 和 Walton 指出质子和锂核(即反应物)的静止质量之和为 1.0072+7.0104=8.0176 amu。然而,两个 α 粒子(即产物)的静止质量之和为 8.0022 amu。因此,似乎有 0.0154 amu 的质量“消失”了。Cockcroft 和 Walton 还观察到,反应物的总能量(在 7Li 核静止的参考系中)为 125 KeV。然而,观察到 α 粒子的总动能为 17.2 MeV。因此,似乎有大约 17 MeV 的能量在反应中“出现”了。

暗示质能等价的等效性,没有明确提到结果或爱因斯坦的名字,科克罗夫特和沃尔顿随后简单地断言,质量 0.0154 原子质量“相当于能量释放(14.3±2.7)×106 伏特”(第 236 页)。然后,他们暗示这两个结果 α 粒子的动能的推断值与观察到的 α 粒子的动能的值一致。科克罗夫特和沃尔顿得出结论:“α 粒子的观察能量与我们的假设一致”(第 236-237 页)。然而,他们旨在测试的假设不是质能等价,而是当 7Li 核受到质子轰击时,结果是两个 α 粒子。

Stuewer (1993) 提出,Cockcroft 和 Walton 使用质能守恒来证实他们对 7Li 被质子轰击时发生的情况的假设。因此,似乎我们不应将这个实验视为 Eo=mc2 的证实。然而,如果我们将 Cockcroft 和 Walton 提供的关于轰击反应产物鉴定的其他证据中的一些视为足以证明这些产物确实是 α-粒子,那么我们可以将这个实验解释为质能守恒的证实,这也是这个实验在物理文献中经常被报道的方式。

最近,Rainville 等人(2005)发表了他们所称的“E=mc2 的直接测试”的结果。他们的实验通过比较中子俘获反应中静止质量的差异与发射 γ 射线的能量来“直接”测试质能等价。具体来说,Rainville 等人研究了两种反应,一种涉及硫(S)的中子俘获,另一种涉及硅(Si)的中子俘获:

n+32Sn+28Si→33S+γ→29Si+γ

在这些反应中,当一个原子核(在这种情况下是 32S 或 28Si)捕获中子时,会产生一个处于激发态的新同位素。当它返回到基态时,这个同位素会发射 γ 射线。根据爱因斯坦的方程,中子加原子核的静止质量与新同位素在基态时的质量之间的差值应该等于发射的光子的能量。因此,Rainville 等人通过对静止质量差值、频率以及因此发射的光子的能量进行非常精确的测量来测试 ΔE=Δmc2。Rainville 等人报告称,他们的测量结果显示爱因斯坦的方程至少精确到 0.00004%。

5. 结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物质能量等价的物理学,这是物理学家和哲学家广泛理解的。我们还概述了各种哲学对质能等价的解释。在此过程中,我们提出了每种解释的优缺点。我们还简要介绍了质能等价的推导历史,以强调质能等价是由于相对论对时空结构的改变而直接导致的结果。最后,我们简要而有选择性地讨论了质能等价的实证确认。

Bibliography

  • Baierlein, R., 1991, “Teaching E=mc2: An Exploration of Some Issues,” The Physics Teacher, 29: 170–175

  • –––, 2007, “Does Nature Convert Mass into Energy?”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 75(4): 320–325.

  • Bondi, H. and Spurgin, C. B., 1987, “Energy has Mass,” Physics Bulletin, 38: 62–63.

  • Bunge, M., 1967, Foundations of Physics, Berlin: Springer.

  • Cockcroft J. D. and E. T. Walton, 1932, “Experiments with High Velocity Positive Ions (II)—The Disintegration of Elements by High Velocity Protons,”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A137: 229–242.

  • Eddington, A., 1929, Space, Time, and Gravitation,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1920.

  • Ehlers, J., W. Rindler, and R. Penrose, 1965, “Energy Conservation as the Basis of Relativistic Mechanics II,”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 35: 995–997.

  • Einstein, A., 1905a, “On the Electrodynamics of Moving Bodies,” in A. Einstein et al. (1952), pp. 35–65.

  • –––, 1905b, “Does the Inertia of a Body Depend Upon Its Energy Content?” in A. Einstein et al. (1952), pp. 69–71.

  • –––, 1906, “The Principle of Conservation of Motion of the center of Gravity and the Inertia of Energy” in A. Einstein (1989), pp. 200–206.

  • –––, 1907a, “On the Inertia of Energy Required by the Relativity Principle” in A. Einstein (1989), pp. 238–250.

  • –––, 1907b, “On the Relativity Principle and the Conclusions Drawn From It” in A. Einstein (1989), pp. 252–311.

  • –––, 1919, “What is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in A. Einstein (1982), pp. 227–232.

  • –––, 1922, The Meaning of Relativit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 1935, “Elementary Derivation of the Equivalence of Mass and Energy,”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41: 223–230.

  • –––, 1946, “An Elementary Derivation of the Equivalence of Mass and Energy,” in A. Einstein (1956), pp. 116–119.

  • –––, 1956, Out of My Later Years, Wings Books 1993 Edition.

  • –––, 1982, Ideas and Opinions, New York: Crown Publishers Inc.

  • –––, 1989, The Collected Papers of Albert Einstein Vol. 2, Anna Beck (tran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Einstein, A., H.A. Lorentz, H. Minkowski and H. Weyl, 1952, The Principle of Relativity, W. Perrett and G.B. Jeffery (trans.), New York: Dover.

  • Einstein, A. and L. Infeld, 1938, The Evolution of Physics,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 Fernflores, F., 2018, Einstein’s Mass-Energy Equation (Volumes I & II), New York: Momentum Press.

  • Flores, F., 2005, “Interpretations of Einstein’s Equation E=mc2,” 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19(3): 245–260.

  • Feynman, R. et al., 1963, The Feynman Lectures on Physics Vol. I, Menlo Park, CA: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 Definitive Edition, 2006.

  • Fox, J. G., 1965, “Evidence Against Emission Theories,”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 33(1): 1–17.

  • Geroch, R., 2005, Commentary on Relativity: The Special and General Theory, New York: Pi Press.

  • Griffiths, D. J., 1999, Introduction to Electrodynamics 3rd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Hall Inc.

  • Hecht, E., 2012, “How Einstein Discovered Eo=mc2,” The Physics Teacher, 50: 91–94.

  • Jammer, M., 1961, Concepts of Mass in Classical and Modern Physic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Kuhn, T. S., 1962,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2nd ed.,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0.

  • Lange, M., 2001, “The Most Famous Equation,” Journal of Philosophy, 98: 219–238.

  • –––, 2002,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Physics, Oxford: Blackwell.

  • Langevin, P., 1913, “L’inertie de l’énergie et ses conséquences,” Journal de Physique Théorique et Appliquée, 3: 553–591

  • Mermin, N. D., 2005, It’s About Time: Understanding Einstein’s Relativit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 2011, “Understanding Einstein’s 1905 Derivation of E=Mc2,” Studies i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Modern Physics, 42: 1–2.

  • –––, 2012, “Reply to Ohanian’s Comment,” Studies i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Modern Physics, 43: 218–219.

  • Mermin, N. D. and J. Feigenbaum, 1990, “E=mc2,” in Boojums All the Way Through,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Minkowksi, H., 1908, “Space and Time” in A. Einstein et al. (1952), pp. 75–91.

  • Norton, J. D., 2014, “Einstein’s Special Theory of Relativity and the Problems in the Electrodynamics of Moving Bodies That Led Him to It” in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Einstein, pp. 72–102.

  • Ohanian, H. C., 2009, “Did Einstein Prove E=mc2?” Studies i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Modern Physics, 40: 167–173.

  • –––, 2012, “A Comment on Mermin’s ‘Understanding Einstein’s 1905 Derivation of E=mc2’” Studies i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Modern Physics, 43: 215–217

  • Pernrose, R. and W. Rindler, 1965, “Energy Conservation as the Basis of Relativistic Mechanics,”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 33: 55–59.

  • Perrin, F., 1932, La Dynamique Relativiste et l’Inertie de l’Énergie (Actualitiés Scientifiques et Industrielles: Volume 41), Paris: Hermann.

  • Rainville, S. et al., 2005, “A direct test of E=mc2,” Nature, 438: 1096–1097.

  • Rindler, W., 1977, Essential Relativity,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 –––, 1991, Introduction to Special Relativity (2nd edi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Stachel, J. and R. Torretti, 1982, “Einstein’s First Derivation of Mass-Energy Equivalence,” Am. J. Phys., 50(8): 760–761.

  • Stein, H., 1968, “On Einstein-Minkowski Space-Time,”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65(1): 5–23.

  • Stuewer, R.H., 1993, “Mass-energy and the Neutron in the Early Thirties,” Sci. Context, 6: 195–238.

  • Taylor, E.F. and J.A. Wheeler, 1992, Spacetime Physics, San Francisco: W. H. Freeman.

  • Torretti, R., 1990, Creative Understanding: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s on Physic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 1996, Relativity and Geometry, New York: Dover.

  • Zahar, E., 1989, Einstein’s Revolution: A Study in Heuristic, La Salle: Open Court.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with suggestions.]

Einstein, Albert: philosophy of science | ontological commitment | space and time: inertial frames

Copyright © 2019 by Francisco Fernflores <ffernflo@calpoly.edu>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