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质主义 haecceitism (Sam Cowling)

首次发表于 2015 年 10 月 15 日星期四;实质性修订于 2022 年 12 月 31 日星期六

想象一下世界的以下替代历史:事物在质量上与实际情况完全相同。物体的形状、大小或质量等没有任何差异。实体的数量也没有差异。即便如此,存在一种非质量上的差异,而这个差异与你有关。根据这个替代历史,你并不存在。在你的位置上,有一个独特的个体,双重。双重拥有你实际拥有的所有质量属性,无论是心理上的还是身体上的,但尽管所有这些相似之处,你和双重是不同的个体。因此,根据这个替代历史,你并不存在。

这个世界的替代历史是否可能?我们如何看待其他所谓的质量上无法区分的可能性?例如,一对兄弟姐妹是否可能“交换”他们实际的质量角色——即,实际上出生在第一位的双胞胎出生在第二位,反之亦然——但世界的任何质量特征都没有改变?类似地,假设,根据 Black(1952)的说法,可能存在一个只包含两个质量上无法区分的铁球的世界。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世界,其中这些球被数值上不同但在质量上无法区分的替身所“替换”?

对这些问题的肯定回答意味着基质主义,根据基质主义,世界可以在质量上不同而在质量上相同。因此,如果上述替代历史中双重取代你是一个真正的可能性,那么它是一个最大可能性——即,世界可能的一种完全方式——与实际情况在基质主义上有所不同。同样,如果双胞胎可以交换他们的出生顺序而保持所有质量问题不变,那么这种最大可能性也在基质主义上与实际情况有所不同。

根据基质主义,最大可能性之间不存在基质差异。因此,基质主义认为,世界在没有在质性上不同的情况下,就不可能在基质上有所不同。因此,对于基质主义者来说,上述世界的另一种历史是不可能的,也没有仅仅在个体“交换”其质性角色或被非实际个体“替换”方面有所不同的明显最大可能性。

本条目是对基质主义和反基质主义引发的问题的概述。在第一至第三部分中,介绍了基质主义的各种表述,并探讨了基质主义、基质和本质主义之间的联系。在第四和第五部分,调查了支持和反对基质主义的论点。第六部分讨论了基质差异的范围以及接受仅某些类型的基质差异的前景。最后,第七部分简要说明了基质主义及其在形而上学各个领域内的否定的重要性。


1. 制定基质主义

基质主义是一种模态命题。与其他模态命题一样,存在着竞争的形而上学框架,可以在其中表达它。其中一些框架涉及对可能世界或极大可能性的承诺,而其他框架则旨在避免这些承诺。为了进一步复杂化问题,一些框架区分可能世界与它们所代表的极大可能性,而其他框架通过将极大可能性与可能世界等同起来,消除了这种假定的区别。本节概述了一些制定和解释基质主义的选项,但正如 Skow(2008 年,2011 年)所指出的,任何使用可能世界框架的基质主义表述都会倾向性地预设关于可能性或可能世界性质的某些内容。因此,基质主义的适当表述本身就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1.1 可能性和可能世界

对于基质主义者,正确分析模态性不涉及对可能性或可能世界的量化。(有关模态主义,请参阅 Forbes(1992 年)、Melia(2003 年:81-98)和 Peacocke(1999 年:155-159)。)相反,模态概念应以模态逻辑的盒子和菱形等原始模态运算符来正确理解。由于基质主义者不涉及对可能性或可能世界的量化,因此无法用这些实体之间的差异来表达基质性和反基质性。但是,根据 Skow(2008),基质主义者仍然可以将反基质性描述如下:

基质主义反基质性:必然地,世界不可能在没有质的不同的情况下而不发生质的不同。

在基质主义框架内,因此基质性等同于否定基质主义反基质性。

拒绝模态主义的表现限制的人可以在表征基质主义时利用更丰富的本体论资源。例如,如果允许对可能性进行量化,那么在表述基质主义时,两种可能性之间的区别尤为有用。根据第一种区别,一些可能性是最大的:它们是整个世界可能存在的完全方式。因此,对于任何可能性,最大可能性包括该可能性或其否定。(在某些观点中,谈论包含其他可能性的可能性是以蕴涵为基础理解的。在其他观点中,“包含”是以集合成员关系为基础理解的,例如,命题集之间的成员关系。在这里,包含被视为一个中立的术语。)相比之下,像奥巴马是人类这样的非最大可能性是事物可能存在的不完全方式。

第二种可能性之间的区别将非定性可能性(即像拿破仑或尼弗提蒂这样的特定个体可能存在的方式)与定性可能性(不与任何特定个体相关联的方式)区分开来。例如,拿破仑逃离厄尔巴的可能性是非定性的,而有四个红色物体的可能性是定性的。(在某些观点中,定性和非定性可能性之间的区别可以被认定为或以 de dicto 和 de re 可能性之间的区别来分析。)在了解了这两种可能性之间的区别之后,基质主义可以被描述如下:

可能性基质主义:存在着仅在包含的非定性可能性方面有所不同的不同最大可能性。

根据可能性基质主义,基质主义上不同的最大可能性包括完全相同的定性可能性,只在包含的非定性可能性方面有所不同。因此,虽然大多数人认为存在与实际在定性和非定性上有所不同的最大可能性,基质主义的差异是独特的:它们区分了仅在非定性上有所不同的最大可能性。

尽管可能性基质主义要求对可能性进行量化,但它对可能世界保持沉默。但是,对于大多数可能世界的现实主义者来说,对最大可能性进行量化要求或仅等同于对可能世界进行量化。通常,这种关于可能世界的现实主义观点将每个最大可能性与一个唯一的可能世界以及非最大可能性与可能世界集合相对应。而将可能性简化为可能世界的观点可以利用可能性基质主义来表达基质主义,但有些人可能会试图将基质主义解释为关于定性上无法分辨的世界的命题。这种观点将试图将基质主义阐述为以下命题:

世界不可辨认性:存在着在定性上无法分辨的不同可能世界。

正如 Lewis(1986: 220–247)和 Skow(2008)所指出的,基质主义是一种误导性的表达方式,鉴于对可能世界的某些观点。

根据基质主义观点,将可能世界与抽象实体(如句子类型、属性、命题或集合)等同起来,世界不可辨性的真实性将取决于这些实体是否在质上无法区分。 (在质上无法区分的实体共享所有质的属性,而质的重复仅共享它们的内在质的属性。)因此,如果一个人认为集合或命题没有质的特征,那么世界不可辨性就是真实的,而不管一个人对可能性的看法如何。因此,对于许多基质主义者来说,世界不可辨性的地位并不取决于任何独特的模态承诺,而是由与可能世界所认同的抽象实体的性质有关的明显正交问题解决。

鉴于关于哪些实体扮演可能世界角色的分歧,对基质主义的任何表述如果对可能世界的性质做出实质性假设,将不会得到所有人工作主义者的认可。(关于人工主义,请参阅 Lewis(1986:136-142),Divers(2002:167-292)和 Sider(2002)。)尽管如此,竞争的人工主义观点可以利用其独特的资源来提供基质主义的表述。例如,如果可能世界被确定为命题的最大一致集合,那么基质主义可以被视为这样一种说法:存在着包含相同定性命题但不同非定性命题的不同最大一致命题集合。对于其他版本的人工主义,可以利用各种替代策略来表述基质主义,这些策略涉及属性、集合或其他实体,但没有一个可以合理地声称是基质主义的形而上学中立表达。

尽管针对各种人工主义观点量身定制的基质主义表述存在显著差异,但它们通常都承诺在可能世界和最大可能性之间建立一一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使人工主义者能够在大多数理论目的上将最大可能性和可能世界的讨论视为基本可互换的。因此,接受可能性基质主义的人工主义者通常支持以下命题:

世界基质主义:存在着仅在基质上有所不同的不同最大可能性,并且可能世界与它们所代表的最大可能性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素质主义者可以拒绝世界基质主义,正如我们将在下文中看到的,由此产生的观点类似于 Lewisian 模态实在主义者的“廉价基质主义”。但正如前文所述,一个特定的基质主义表述是否恰当,关键取决于可能性和可能世界的背景形而上学。

在阐述基质主义时涉及的问题,请参阅 Lewis(1986: 220–247),Russell(2013a),Skow(2008,2011)和 Stalnaker(2011)。 Kaplan(1975)是一个重要的早期贡献,其中 Kaplan 归因于 R.M. Adams 使用“基质主义”这个标签。关于 Kaplan 对“基质主义”使用方式与现在标准用法的差异,请参阅 Stalnaker(2011: 54–62)。有关表征基质主义的其他问题,请参阅 Graff Fara(2009),Torza(2012)和 Scarpati(2021)。

1.2. 基质主义和模态实在主义

虽然基质主义观点将可能世界与抽象实体等同起来,但刘易斯的模态实在论将可能世界与最大总和的(类比地)时空相关实体等同起来。根据刘易斯的模态实在论,无论事物可能发生的方式如何,都会有一些可能世界代表这种可能性。此外,这些可能世界与我们的实际世界一样“真实”或具体。(刘易斯将这些可能世界称为“具体”的,但带有保留,考虑到抽象-具体区分的竞争性、非等价概念。)

在刘易斯的模态实在论中,de re 模态是通过刘易斯独特而有争议的对应理论来分析的。根据对应理论,普通个体在可能世界之间并非在数值上相同或“双重定位”。相反,可能个体是与某个世界相关联的,仅存在于一个世界中,并且具有其 de re 模态属性,因为它们与其他可能实体承担对应关系。粗略地说,对应理论认为,个体 a 可能是 F,当且仅当 a 有一个与之相似且是 F 的对应体,其中对应关系是可能个体之间的定性相似关系。因此,根据刘易斯对 de re 模态的对应理论处理,如果有某个可能个体适当地类似于奥巴马并且是医生,那么奥巴马可能成为医生是真实的。因此,de re 模态是可能世界部分之间的相似关系,尽管相关的相似关系会因上下文而异。(刘易斯关于对应理论和对应关系的观点随时间而变化,参见刘易斯(1968 年,1986 年)。关于对应理论,请参见格拉夏·法拉(2009 年),法拉和威廉姆森(2005 年)和哈森(1979 年)。)

由于基质主义分析了 de re 表征,即实体如何以 de re 可能性表示为基础的定性相似性,因此,对于在特定上下文中的定性无法区分的实体 x 和 y,只有当 y 是 z 的对应物时,x 才是 z 的对应物。这一承诺对于基质主义的模态现实主义处理有严重后果。特别是,它保证了在定性无法区分的可能世界中,它们在表示 de re 可能性方面没有差异。因此,Lewis 支持以下关于定性属性与世界表示的 de re 可能性之间关系的论文:

定性监视:关于世界如何表示 de re 的事实取决于关于世界定性属性的事实。

当 Lewis 使用“Haecceitism”时,这是否定定性随附和因此主张世界的非定性特征至少部分决定了世界如何代表 de re 的主张。(关于随附关系,请参阅 McLaughlin 和 Bennett 的条目。)对于拒绝定性随附的模态实在者来说,定性上无法区分的可能世界在代表 de re 可能性方面可能存在差异。这种类型的非 Lewisian 模态实在者因此可以认为定性上无法区分的可能世界代表了在基质主义上存在差异的最大可能性。但是,由于 Lewis 支持定性随附,他声称定性上无法区分的世界代表了完全相同的可能性。因此,假设定性上无法区分的世界并没有为 Lewis 提供额外的资源来理解基质主义的差异。(Lewis 在是否存在定性上无法区分的世界方面持官方不可知立场。请参阅 Lewis(1986:224)。)因此,Lewis 认为我们在将基质主义问题与关于定性上无法区分的世界的问题相同化时是错误的。对于 Lewis 来说,基质主义是关于可能世界如何代表 de re 可能性的问题。因此,即使 Lewis 假设存在不同但在定性上无法区分的世界,它们在 Lewis 的意义上在非定性上有所不同,但在基质主义上没有不同。

由于质的无法区分的世界对于刘易斯来说无法解释基质主义可能性——例如,两个孪生兄弟交换他们的质的角色——而刘易斯确实认为这些是真正的可能性,他对自己早期版本的对应理论进行了重要修改,以适应这种可能性。刘易斯修改后的对应理论允许个体在实际世界内拥有多个对应物。(参见刘易斯(1967 年,1983 年和 1986 年)。)因此,在我们的两个孪生兄弟的情况下,大哥有次子作为其对应物之一。在某些语境中,次子因此代表了大哥的一个可能性——即,占据次子的质的角色的可能性。通过这种方式,在适当的语境中,实际世界及其部分将不仅代表实现的最大可能性,还将代表与实现的最大可能性在基质上不同的最大可能性。在适当的语境下,每个可能世界因此可以代表一系列在基质上相互不同的最大可能性。而且,由于刘易斯修改后的对应理论认为单个可能世界及其部分代表在基质上不同的独特最大可能性,因此它可以容纳这种可能性的表达而不增加可能世界。刘易斯将这种观点描述为“廉价的基质主义”。根据上述设定,这种“廉价的基质主义”包含基质可能性,但拒绝世界基质主义。

在否认世界基质主义时,刘易斯放弃了最大可能性与可能世界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这一特征在几场关于“廉价基质主义”可持续性的讨论中被证明是重要的。格拉夫·法拉(2009 年)认为,通过拒绝世界基质主义,廉价基质主义无法令人满意地解释富含实际性运算符的模态逻辑。克门特(2012 年)也认为,廉价基质主义对机会和反事实提供了不充分的处理,而斯托尔纳克(2008 年:69-71)则认为,语义考虑支持世界基质主义胜过廉价基质主义。关于对应理论的早期挑战,请参阅克里普克(1980 年)和哈森(1979 年)。关于对应理论、实在性和基质主义,请参阅巴尔的摩(2014 年)、考林(2013 年)和罗素(2013a,2013b)。

2. 基质性和基质主义

本节讨论了基质主义与基质性之间的联系,以及关于基质性和其他非定性属性的一些核心问题。

再次考虑基质主义可能性,根据这种可能性,您并不存在,而另一个名为 Double 的个体实例化了您所有的实际定性属性。描述这种可能性的一种自然方式是,定性属性的分布与实际情况完全相同,但非定性属性的分布不同。特别是,据称的这种可能性是一种情况,根据这种情况,您的基质性未被实例化,而非实际个体 Double 的基质性被实例化在其位置上。

由于像成为拿破仑和与苏格拉底相同这样的基质性差异是与特定个体紧密联系的属性,基质主义的差异自然地以基质性的分布差异来解释。这些属性有时被称为“这性”或“个体本质”,通常被认为具有相关个体的存在作为其实例化的必要和充分条件。因此,例如,如果拿破仑存在,那么必然地,只有一件事物,拿破仑,实例化成为拿破仑,如果拿破仑不存在,则没有东西实例化成为拿破仑。此外,关于其他非定性属性的分布的事实——例如,与拿破仑相距五英尺——是由基质性和定性属性的分布所必需的。(在这里,“属性”的讨论应该被解释为广义上包括一元属性以及 n 元关系。)大多数基质性差异因此将涉及基质性的分布差异以及其他非定性属性的差异,比如与拿破仑相距五英尺。

虽然基质主义的差异通常是通过基质的分布来解释的,但基质主义并不仅仅是认为基质存在的观点。要理解这一点,注意那些否认属性存在的名义主义者可能仍然接受基质主义的模态承诺,声称事物在非定性上可能有所不同而在定性上却没有不同。此外,那些肯定基质存在以及其他非定性属性的人可能仍然会拒绝基质主义的独特模态承诺(例如,否认事物在非定性上可能有所不同而在定性上却没有不同)。因此,尽管基质主义者通常会假设基质并将其用于表征基质的差异,但基质主义在原则上与对基质的现实主义是独立的,因为基质主义具有不可消除的模态成分。

尽管基质主义并不仅仅是关于基质的现实主义,但基质和非定性属性的形而上学仍然对理解基质主义很重要。也许最重要的是,需要一些关于定性/非定性区别的解释来解释基质主义的论点。通常,通过以拿破仑这样的基质为典范的非定性属性和像质量和电荷这样的典型定性属性的例子来引入这种区别。在超越这些例子时,通常认为其他非定性属性也与基质的依赖于特定个体有关。例如,被认为需要拿破仑的存在,而像质量为五克这样的定性属性则不需要特定个体的存在。术语上,展现这种依赖性的非定性属性有时被标记为“不纯属性”、“同一性属性”或“基质属性”,其中“基质性”通常保留给像拿破仑这样的属性。

对质性/非质性区分进行哲学分析的尝试通常以非质性属性与特定个体之间的联系为出发点。例如,Hawthorne(2006: 8)说:“基质主义属性——比如与约翰相同或是吉姆的女儿——以某种直观的方式直接参照特定个体。”然而,尽管这种粗略的表述使得其他类型属性的(非)质性状态不明确,也有提出还原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全面解释这一区分。Adams(1979: 7–9)考虑了将非质性属性与某些语言项目联系起来的区分解释。Lewis(1986, 2002)支持一些观点,认为质性属性是依附于或适当地可定义为一类“完全自然属性”的。还有其他观点——例如,Rosenkrantz(1979)——旨在分析非质性属性对个体的依赖,并根据这种依赖来区分非质性属性。相比之下,Diekemper(2009)和 Cowling(2015)支持关于质性和非质性属性区分的原始主义观点,认为这种区分是不可简化的或在形而上学上是基础性的。但是,无论一个人对这种区分的偏好观点如何,都应该对非典范情况的质性状态进行解释,包括像可能是雕像这样的模态属性,像自我同一性这样的广义逻辑属性,以及对于那些受到个体和物种之间类比启发的人来说,像是老虎这样的某些种类属性。(参见 Cowling(2015),Hoffmann-Kolss(2018),Simmons(2020)和 Plate(2022)关于这一区分的讨论。)

关于基质主义的形而上学地位的辩论也与关于属性性质的更一般性质的辩论密切相关——例如,属性是普遍的还是特质,是实在的还是先验的实体,是稀疏的还是丰富的等等。但是,无论一个人对属性形而上学的偏好观点如何,基质主义似乎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与大多数其他属性不同,基质主义通常不被认为是可多次实例化的——即,只有一个可能的对象可以实例化成为拿索尔;并且,按照通常的概念,基质主义不会(在没有辅助假设的情况下)作为定性相似性的基础。因此,如果一个人认为所有属性都必须是可多次实例化的或作为定性相似性的基础,那么他必须要么拒绝基质主义,要么选择一个不统一的属性形而上学。(关于基质主义在形而上学角色的一些竞争观点,请参见迪肯珀(2015 年)。)

在属性的主导观点中,有多种选择可用于发展基质主义的形而上学。例如,为了将基质主义纳入一个将属性与集合等同的类名义主义本体论中,Lewis(1986: 225)将基质主义描述如下:“因此,我们得到了在任何方面都没有定性描绘的属性,其中一些是这个世界和其他世界个体的基质主义。个体的一个单位集合是一种特别严格的基质主义。此外,对于任何个体和任何对应关系,存在着该个体及其所有对应个体的集合,这是一种不太严格的基质主义。” 由此产生的观点认为,我们对基质主义的讨论在描述每个世界个体特有的属性和描述由共同对应关系统一的个体所共享的属性之间滑动。(在更广义的概念中,基质主义在本质上是非定性的,而在更狭义的概念中,基质主义最终是定性的,前提是没有定性上无法辨别的世界。)与这种 Lewisian 观点相反,其他观点将更重要的形而上学角色归因于基质主义,认为基质主义个体化或决定实体的身份,因此纳入对身份和个体化事实的形而上学解释中。(Bowers 和 Wallace(2018)提出了反对某些基质主义概念及其理论角色的论点。请参阅 Skiles(2019)以获取回应。)

认为基质主义提供了个体身份形上解释的观点表明基质主义与基础性之间存在显著联系。特别是,如果我们假设世界基本属性的存量(如果存在这样的属性)足以确定绝对所有属性的分布,那么基质主义保证了定性属性本身不能确定非定性属性(如基质)的分布。因此,基质主义指向这样一个结论:一些非定性属性是基础性的。因此,对于那些认为基础性属性仅限于定性属性的人来说,要么假定的基础性概念,要么基质主义必须被拒绝。对于坚定的基质主义者来说,一个剩下的选择是承认基础性的定性属性以及基础性的非定性属性。关于非定性属性的基础性,请参阅 Bacon(2019)和 Simmons(2021)。

关于基质主义形而上学的另一个值得注意的争论涉及它们的模态地位。一些人,如普兰廷加(1974),认为基质主义存在必然性。因此,尽管成为拿破仑在没有拿破仑的可能世界中没有实例化,但它仍然存在于这样的世界中。根据亚当斯(1981)等其他观点,基质主义是有条件的存在者,仅存在于它们的承担者存在的世界中。因此,尽管成为拿破仑实际上存在,但在没有拿破仑的世界中既不存在也没有实例化。有关这一争论及类似争论的讨论,请参阅麦克迈克尔(1983)和迪肯珀(2015)。

在基质主义的一般形而上学中,参见亚当斯(1979 年,1981 年),Cover 和 O’Leary-Hawthorne(1997 年),Lewis(1986 年),Swinburne(1995 年)和 Rosenkrantz(1993 年)。关于基质主义的认识论和形而上学问题,例如个体是否可以熟悉其他个体的基质主义,请参见 Rosenkrantz(1993 年)。关于基质主义和不可辨识者的身份,请参见 Robinson(2000 年)。关于数学实体的基质主义和它们在数学结构主义中的作用,请参见 Shapiro(2006 年:139)和 Menzel(2018 年)。有关基质主义如何可能被确定为个体存在方式的讨论,请参见 McDaniel(2017 年:193-194)。

3. 基质主义和本质主义

基质主义和本质主义是关于 de re 模态的有争议的命题。本节简要介绍本质主义,然后探讨其与基质主义的互动。

个体的基质主义属性是它在没有实例化就无法存在的属性。相比之下,它的偶然属性是那些对它并非必要的属性。(根据基质主义的模态观,基质主义属性的这种模态表征提供了基质性的必要和充分条件。在非模态观中,这种表征仅仅捕捉了一个必要条件。请参阅 Fine(1994)反对模态观的案例。)

基质主义论断声称某些种类的属性对某些种类的个体是必要的。例如,根据起源基质主义,生物个体在生物起源方面是基本的。因此,起源基质主义要求像乔治·W·布什这样的个体在任何可能存在的世界中都具有他的实际生物起源——在这种情况下是芭芭拉和乔治·H·W·布什。(关于起源基质主义,请参阅 Kripke(1979)和 Robertson(1998)。关于其他基质主义,请参阅 Cartwright(1968)和 Mackie(2006)。有关基质主义各种形式的全面讨论,请参阅 Dorr,Hawthorne 和 Yli-Vakkuri(2021)。)

基质主义论断有“强”和“弱”两种形式。较弱、较不引人注目的基质主义形式要求所有个体实例化不加区分的属性,如自我同一性或使得 2+2=4。 (再次强调,像 Fine(1994)这样的非模态主义者否认这些必要属性适当地被计算为所有实体的基质属性,即使使得 2+2=4 可能对数字 2 是基本的。)较强、更有趣的基质主义版本,如起源基质主义,将独特的基质属性归因于个体。最强的基质主义形式是超基质主义,根据这种形式,每个个体都具有其所有属性的基质性。因此,对于任何个体,只有一种方式可以使该个体存在。

直觉上,基质主义限制了个体的实质可能性,而 基质主义 通过承认有争议的可能性——例如,您与奥巴马交换定性角色的可能性,扩展了个体的实质可能性。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最强大的基质主义版本,超实质主义,也不排除 基质主义 。因为,虽然超实质主义排除了您具有不同属性的 基质主义 差异,但它并不排除“大规模替换”——即,一个替代的最大可能性,其中在实际世界中占据定性角色的完全不同的个体。即使在没有违反本质的情况下,这些最大可能性在 基质主义 上有所不同,因为没有个体存在于超过一个世界。 (那些拒绝涉及非实际或“外星”个体的可能性的人,然而,会从超实质主义到反- 基质主义 的论点中找到蛛丝马迹。)尽管 基质主义 对 基质主义 没有直接的论据,但超实质主义和其他强大的基质主义版本确实排除了某些涉及个体“交换”定性角色的 基质主义 差异。例如,正如超实质主义排除了您具有不同定性角色的任何 基质主义 可能性一样,起源基质主义排除了涉及生物体具有除其实际生物起源以外的任何 基质主义 差异。因此,对强大版本的 基质主义 的承诺将限制可接受的 基质主义 差异的范围。

基质主义的弱形式对基质主义几乎没有影响。此外,个体在本质上具有其基质主义往往被视为对基质主义的承诺的先决条件,因为有时被称为“极端基质主义”的论点认为,除了所有实体实例化的完全一般属性(例如,自我同一性)之外,基质主义是个体的唯一基本属性。根据极端基质主义者的观点,拿破仑不仅可能是一个水煮蛋,世界也可能在质量上与实际情况完全相同,但是水煮蛋和拿破仑交换各自的质量角色。因此,极端基质主义是关于 de re 模态最宽容的观点之一,并承认您可能占据水煮蛋的质量角色。因此,极端基质主义通常(尽管令人困惑)被归类为“反本质主义”的一个版本,因为它否认个体除了各自的基质主义之外具有独特的本质。 (关于反本质主义和极端基质主义,请参见 Heller(2005),Stalnaker(1979)和 Lewis(1986)。请参见 Mackie(2006)关于“最小本质主义”的辩护,根据该辩护,个体具有其基质主义并且本质上属于其本体类别,如属性或对象。)同时,极端基质主义通常与对同一性和差异性的必要性承诺相配对,因此排除了实际上不同对象是同一对象的可能性。关于 de re 模态的更宽容观点可能会放弃这一承诺,甚至将个体的同一性和差异性视为偶然的。(关于反本质主义是否最适合与同一性和差异性的必要性相配对,请参见 Nelson(2006)。关于个体本质,请参见 Losonsky(1987)。)

最后,虽然基质主义认为某些属性对于成为特定个体是必要的,但相关的“充分性”命题可能认为某些属性对于成为特定个体是充分的。例如,如果我们认为奥巴马的实际定性角色是一个物体与奥巴马相同的充分条件,那么我们因此排除了其他个体占据奥巴马定性角色的可能性。 (这种类型的充分性命题可以通过认为像奥巴马这样的个体具有基本属性,比如在 2014 年担任总统的定性角色,如果世界的定性与实际相同,那么这些命题就可以转化为基质主义命题。)这种类型的命题在某些基质主义论证中起着显著作用,例如在某些起源基质主义论证中,但目前尚不清楚这些原则如何被用来提出一个非诱导性的反对基质主义的论证。(有关充分性原则的讨论,请参见 McKay(1986)和 Robertson(1998)。)

正如刚才指出的,没有熟知的基质主义版本提供直接反对绝对所有基质差异的论证,尽管强烈的基质主义版本将限制可接受的基质差异范围。此外,基质主义者通常假设至少有一种适度形式的基质主义,根据这种形式,个体基本上具有其基质特性。

4. 基质主义的论证

本节概述了基质主义的论证。其中最熟悉的是可想象论证,它依赖于最大可能性在基质上存在差异的明显可想象性。另一种防线采取了一种通常被称为“奇索姆悖论”的论证形式,它利用逐步的模态变化来捍卫基质主义的差异。此外,一个人可能支持基质主义,并不是基于任何独特的论证,而是通过对模态直觉的更一般的呼吁,根据这种直觉,基质上的差异似乎是可能的。这些论证的概述将一般性模态认识论中由对模态直觉的呼吁引起的一般问题放在一边,而是专注于基质主义和奇索姆悖论的可想象性论证。

此外,还要注意,这些论证最自然地被视为可能性基质主义的论证,而不是世界基质主义的论证。在这种理解下,按照刘易斯的“廉价基质主义者”的观点,原则上可以接受这些论证的结论,即使同时否认这些论证证实了质的无法辨别的可能世界的存在。

4.1. 基质主义的可想象性论证

基质主义的可想象论证有两个步骤。第一步要求我们成功地构想或想象某些事实状态。第二步需要从相关的构想或想象推断出所讨论的事实状态的可能性。在基质主义的各种可想象论证中,有些因所需的构想或想象种类而异,而其他一些因所涉及的事实状态种类而异。(Cowling(2017)提供了这些论证的分类法。)本节介绍了文献中提出的一些可想象论证,并对它们的显著差异进行了一些有限的评论。

Black(1952)提出了一个现在著名的反不可辨识性原则的可想象论证,该论证依赖于一个仅包含两个不可辨识铁球的世界的显而易见的可想象性。在捍卫基质主义时,一个自然的策略是通过论证来扩展 Black 的案例,即我们不仅可以构想一个仅包含两个不可辨识铁球的世界,还可以构想到仅在这些球交换空间位置方面有所不同的不同世界。(Jubien(1993:41-42)讨论了这种类型的论证。)一个密切相关的论证认为,我们可以构想一对世界,其中某对球已被另一对球所取代。鉴于所讨论的事实状态的可想象性,基质主义成立。(由于 Adams(1979)提出的一种相关论证将在下文中讨论。)

其他论点吸引力在于呈现出特征相似的事实状态,其中包含质量上无法区分的对象或区域。例如,Melia(2003: 162)提出了一个可想象的论点,要求我们构想一个包含在质量均匀平面上的单个圆柱的世界。直观地说,圆柱可以朝许多可能的方向倾倒,但由于这些可能性之间没有质量上的差异,它们只能在基质主义上区分——即,就已倾倒的圆柱占据了平面的哪些区域的身份而言。

与前述论点不同,一些可想象的论点涉及一种“内部”或“第一人称”的想象,这需要从特定有意识的个体的视角想象一个事实状态。例如,比较从“上方”想象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失败与想象作为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失败的拿破仑的视角。这些想象行为之间的区别通常被视为从外部想象和从内部想象之间的区别。如果我们利用这种区别,那么将几个可想象的论点视为依赖于内部想象而不是外部想象是合理的。(关于内部和外部想象的区别,请参阅 Nichols(2008),Ninan(2009),Peacocke(1985)和 Velleman(1996)。)

刘易斯(1986: 227)提出了这种论点,我们可以认为这涉及到我们想象一个单向永恒重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实际世界的历史无限重复。刘易斯随后提出,我们可以成功地想象自己占据不同的“时代”——历史的特定重现从内部看。而且,由于我们可以想象自己占据不同的时代,他得出结论,某些可能性仅仅在于是否生活在第十七个时代而不是第四十个时代。此外,刘易斯(1983 年,1986: 239)提出了另一个似乎需要我们想象自己生活为双胞胎之一的可想象性论证。(刘易斯是否认为这里需要进行任何强有力的想象工作尚不清楚,但这种特定类型的可想象性论证的一般特征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而且,由于我们同样可以想象自己生活为长子和次子,同时保持世界的定性特征不变,似乎我们可以成功地想象只在基质主义上有所不同的可能性。

另一种可想象性论证要求我们想象自己在一个与实际情况在定性上无法区分的世界中不存在。对想象力的不同看法将对我们如何以及是否成功地完成这种想象工作提出重要不同的裁决。(例如,很难看出我们如何能够成功地从内部想象自己的不存在。)但是,除其他人外,Bricker(2007: 130)认为,关于 de re 模态的一个合理观点必须适应即使在事物在定性上与实际情况完全相同的情况下,自己不存在的可能性。(在 Bricker 的观点中,这仅需要对应关系的充分丰富的解释,而不是例如,在定性上无法区分的可能世界。关于想象自己不存在,请参阅 Nichols(2007)。)

一种最终的可想象性论证有助于说明依赖于外部想象力和调用内部想象力的论证之间的直觉差异。亚当斯(1979 年:22)提出了以下可想象性论证:

再次考虑一个可能世界 w1,其中有两个在质量上无法区分的球体;称它们为卡斯托和波吕克斯。由于无法区分,它们当然具有相同的持续时间;在 w1 中,它们两个一直存在并将永远存在。但似乎完全可能,在逻辑上和形而上学上,其中一个或两个停止存在。那么,让 w2 成为一个可能世界,与 w1 相同,直到某个时间 t,在 w2 中,卡斯托停止存在,而波吕克斯永远存在;让 w3 成为一个可能世界,与 w2 相同,除了在 w3 中,是波吕克斯在 t 时停止存在,而卡斯托永远存在。从在 w1 中 t 之前生活在卡斯托上的人的角度来看,他们在波吕克斯上有一个(当然)无法区分的孪生体,可以看到这两者之间的区别,这可以看作是被消灭和别人被消灭的区别。但 w2 和 w3 之间没有质的区别。

亚当斯明确标志着从外部到内部想象的转变,指出基质主义的差异“变得清晰明了”,当我们从涉及个体的角度想象相关事态时。 (参见梅利亚(1999 年:650)提出的类似论证。)

在应对这些以及其他关于基质主义的可想象论证时,反基质主义者有两条主要的防线。根据第一种回应,否定了可想象性与可能性之间的证据关系,例如,否认相关事实状态的可想象性是认为所讨论的事实状态可能的依据。

根据第二种回应,相关事实状态的表面可想象性仅仅是表面的。为此,反基质主义者否认个体成功构想或想象建立基质主义所需的事实状态。这类回应认为,个体对其想象内容存在误解,因此错误地认为自己构想了与基质主义不同的事实状态。

4.2. 奇索姆悖论

基质主义悖论,由奇索姆(1967)提出,开始得相当无害。假设个体在可能世界中是相同的,以至于像“弗雷德本可以更高”这样的 de re 模态主张只有在某个可能世界中,同一个个体,即弗雷德,在那个世界比他在实际世界中更高时才为真。现在,考虑两个实际个体,亚当和挪亚,他们本可以具有略有不同的定性属性。例如,亚当,可以在 930 岁而不是 931 岁时死去。同样,挪亚,可以在 950 岁而不是 949 岁时死去。如果亚当和挪亚可以容忍对他们各自的定性特征进行这些递增的“变化”,那么似乎如果他们的方式与实际情况不同,他们甚至可以容忍进一步的递增变化。

现在,如果我们允许对亚当和挪亚可能存在的方式进行递增的可能变化,并接受身份的传递性,那么我们就承认存在一系列递增变化,最终导致一个可能世界,在那个世界中,亚当具有挪亚实际拥有的所有定性属性,而挪亚具有亚当实际拥有的所有定性属性。这是因为相关的迭代模态主张“亚当本可以是这样,他本可以是这样,他本可以是这样”根据我们最初的假设,是由同一个个体亚当在不同的可能世界中存在而为真。因此,如果亚当和挪亚可以在递增上有所不同,他们本可以成为的个体也可以递增不同,我们必须接受亚当和挪亚可以“交换”各自的定性属性。如果是这样,那么存在一个最大可能性,只在基质主义术语上与实际情况不同——也就是说,只在哪些个体实例化哪些定性特征方面不同。

我们可以将基质主义悖论澄清为一种特定的模态推理模式。这种模式涉及一个双元谓词,它将一个个体与其实际的定性属性(表示为 p1)或其可能的定性属性(表示为一直到 pn 的继承者)联系起来,其中 pX 和 pX+1 之间的差异是定性属性的小增量。通过这种方式,基质主义悖论旨在建立一个特定个体可能具有不同的定性属性,并通过迭代和同一性的传递性,可能确实具有另一个个体实际具有的定性属性。根据 Salmon(1986)和 Forbes(1984),我们可以将基质主义悖论表述如下:

  • (P1)M(a,p1)

  • (P2)□(M(a,p1)→◊M(a,p2))

  • (P3)□(M(a,p2)→◊M(a,p3))

  • (Pn)□(M(a,pn−1)→◊M(a,pn))

  • (C1)◊M(a,pn)

在 Chisholm(1967)提出的版本中,M 是关系,实例化每个成员;a 是个体亚当;p1 是亚当的实际定性属性集;pn 是诺亚的实际定性属性集。因此,Chisholm 的悖论涉及

  1. 有关实际世界 P1 的主张,

  2. 一系列漫长而有限的关于个体如何可能与现实略有不同的主张,以及

  3. 结论是亚当可能拥有挪亚所具有的所有实际的定性属性。

如果奇索姆悖论成立,那么得出亚当可能扮演挪亚的定性角色的结论就意味着基质主义。这是因为挪亚的定性属性不仅包括挪亚的内在属性,还包括挪亚的外在属性(例如,具有七大洲),这足以确定世界的定性特征。因此,如果亚当能够实现挪亚的实际定性属性,那么他这样做的世界必须在定性上与实际世界完全相同。因此,这种可能性意味着某些最大可能性在基质上有所不同。

如果成功的话,奇索尔姆悖论似乎不仅确立了基质主义,而且还确立了一种极端形式的“反本质主义”,就像极端的基质主义一样。由于我们可以构建一个“奇索尔姆序列”来描述任意两个个体,对奇索尔姆悖论的毫无保留的支持保证了,对于任何个体来说,存在一个可能的世界,其中这些个体交换其定性特征。例如,可能存在一个世界,奥巴马占据埃菲尔铁塔的定性特征,反之亦然。因此,埃菲尔铁塔和奥巴马都不能从本质上具有任何独特的定性特征。

虽然有些人认为基质主义和这种反本质主义(或“最小本质主义”)是一个自然的组合,但重要的是要注意它们是独立的结论。有人可能会拒绝涉及茶杯与龙卷风交换定性角色的某些奇思妙想,但承认其他情况成功地表明不同的茶杯可能已经交换了它们的定性角色。尽管如此,对于奇思妙想悖论的回应通常是出于维持对本质主义的承诺而非避免对奇思妙想的承诺。为此,一些人遵循萨尔蒙(1986)的做法,坚持假设一个验证 ◊P→□◊P 的 S5 模态逻辑是潜在的罪魁祸首。(萨尔蒙(1989,1993)不仅拒绝了 S5,还拒绝了 S4 和 B 公理。)这些回应选择了一个更弱的逻辑,避免(至少)在可能世界之间的可及性关系的传递性。其他回应则转向 de re 表征的细微之处。例如,虽然刘易斯的对应理论在非标准情境下可以容纳反本质主义,但我们普通的语境标准排除极端 de re 可能性的事实是由于个体之间对应关系的不传递性所解释的。对于奇思妙想悖论的另一个潜在回应可能类似于处理类推谬误时提出的那些——例如,认为奇思妙想悖论的一些前提是错误的,尽管我们无法准确指出哪些是错误的。另一种回应线索认为奇思妙想悖论提供了正确的结论:个体没有有趣的定性本质属性。例如,一些人(如麦基(2006))认为奇思妙想悖论支持一种最小本质主义观点,根据这种观点,任何物体都可以占据任何给定的定性角色,只要它保留其非定性的奇思性。有关更多讨论,请参阅巴斯福德(2020)以及多尔、霍桑和伊利-瓦库里(2021:122-219)。

5. Arguments against 基质主义

本节探讨反基质主义的论点。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对许多反基质主义者来说,否认任何最大可能性在基质主义问题上的差异源于对本体论或模态性的更广泛承诺。 (反基质主义者包括 Dasgupta(2009 年),Forbes(1985 年)和 Robinson(1989 年:400)。)例如,考虑一般主义,根据一般主义,世界中没有个体。相反,世界是穷尽一般的,包括关于定性属性分布的事实,而没有关于个体的事实。由于基质主义预设存在仅在个体身份方面有所不同的最大可能性,因此一般主义排除了基质主义。(关于一般主义,请参见 Dasgupta(2009 年),Turner(2017 年)和 Russell(2018 年)。有关一般主义者如何容纳基质主义的讨论,请参见 Diehl(2022)。)同样,必然主义者认为不存在非实际的最大可能性。因此,所有真理都是必然真实的,因此事物只有一种可能性。而且,由于基质主义要求存在不同的最大可能性,必然主义排除了基质主义。

还声称其他广泛的形而上学承诺支持反基质主义。 Armstrong(1989 年:57-61)声称反基质主义最符合他的先验自然主义和组合主义承诺。而且,正如模态直觉通常被视为支持基质主义的依据一样,模态直觉往往被视为支持反基质主义的依据。例如,虽然 Hofweber(2005 年:27)在基质主义问题上是中立的,但他很好地总结了标准的反基质主义者对模态直觉的吸引力:

毕竟,上帝明确了有哪些事物,以及这些事物实例化了什么纯粹的定性属性和关系后,他是否仍然有许多关于在这样一个世界中应该存在哪些对象的选择?上帝是否可以创造一个在所有定性方面与我们的世界完全相同的世界,唯一的区别是实际上是布什的东西会是克林顿,反之亦然?上帝是否可以创造无数个在定性上相同,唯一区别在于存在其中的对象的世界?似乎不是。

在这种方式上诉模态直觉的反基质主义者对前一节中提出的论点有所回应。此外,由于基质主义者和反基质主义者的模态直觉存在直接对立,评估这些直觉的证据力和适当评估指向深层方法论问题。但是,与其探讨这些问题,不如专注于反基质主义的两条直接论证线索会更有用。

5.1. 反对裸同一性

反对基质主义的一个重要论点涉及关于身份事实的基础的问题,即关于个体身份的事实。在福布斯(1985: 128)中阐述,这个论点认为基质主义需要我们所谓的裸身份事实,这些事实涉及个体的身份,但并不基于世界的定性特征。由于这些身份事实可以在没有定性特征上的任何差异的情况下变化,据称它们抵制形而上学解释。在这方面,福布斯的评论如下:

考虑这样的假设,即事物本可以与它们现在的状态完全相同,只是巴黎埃菲尔铁塔对面的凯洛广场上的铁塔与实际存在的那座不同。要理解这一假设,不允许想象这座塔由与实际构成它的金属不同的金属制成,或者它有不同的设计、设计者或历史。想象的情况与实际世界不同的唯一方面是塔的身份。这种差异看起来难以理解的程度,可以衡量跨世界差异必须有基础的观点的合理性。

在 Forbes 论证的一个解释中,基质主义的差异是无法理解的,因此是令人反感的,因为所有的同一事实都必须建立在关于世界定性特征的事实之上。因此,Forbes 的论证要求承诺定性事实足以解释有关个体同一性的所有事实。这种承诺排除了基质主义的差异,但引发了有关同一性事实相关约束的可持续性的问题。关于定性属性的同一性事实可以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如果至少有一些未建立的同一性事实,是什么确切地使裸同一性事实令人反感?(有关 Forbes 的论证,请参见 Bricker(1988),Yablo(1988)和 Mackie(2007)。)尽管否认裸同一性并不严格等同于否认基质主义,但从前者到后者只有一小步。因此,一些评论家担心,基于对裸同一性的反对而提出反基质主义的论证存在 begging the question 的风险。关于同一性事实是否可以解释的一般问题,请参见 Shumener(2020)。

5.2. 从不可辨识的同一性的论证

不可辨识者同一性原则(以下简称 PII)认为,如果任何对象共享所有相同的属性,则这些对象是相同的。为避免平凡性,PII 通常被解释为将属性域限制在通常被视为定性属性的范围内。(关于 PII,请参见 Rodriguez-Pererya(2010, 2022),Hawley(2009)和 Della Rocca(2005)。)

由于基质主义的差异涉及质量上无法区分的可能性,人们很容易认为,由于 PII 规则排除了质量上无法区分的对象的存在,因此它削弱了基质主义。评估这一论点引发了关于 PII 的适当表述以及关于可能世界性质的根本不同观点的问题。要了解这些问题如何联系在一起,首先考虑 PII 如何在 Lewisian 模态实在论的背景下用于反对基质主义是有用的。在这样做时,需要区分两个版本的 PII。

根据关于给定世界内的对象的第一个版本,PII-Objects,单个可能世界内不存在质量上无法区分的对象。PII-Objects 因此排除了像 Black(1952)中提出的涉及质量上无法区分的铁球的情形。虽然 PII-Objects 确保没有对象有质量上无法区分的世界伴侣,但它对于是否存在质量上无法区分的世界持中立立场,不确定是否存在不同但质量上无法区分的世界。

PII 的第二个版本,PII-Worlds,涉及可能世界本身而不是其中的个体。它认为不存在不同但质量上无法区分的世界,但对于单个世界内是否存在质量上无法区分的个体持中立立场。因此,PII-Worlds 不确定是否存在像 Black 的双球场景中存在不同的质量上无法区分的对象的世界。

现在区分了这些原则,我们可以考虑其中是否有任何反对基质主义的论据。正如 Lewis(1986: 224)所指出的,PII-Objects 并不影响基质主义,因为它与可能性相容,即在基质上有所不同的质量无法辨别的世界。而 PII-Worlds 则排除了质量无法辨别的世界,而不是世界内的对象,Lewis 的廉价基质主义仍然允许表示在没有假设质量无法辨别的世界的情况下,基质上有所不同的最大可能性。因此,看起来 PII 并不是反对 Possibility Haecceitism 的一个合理起点,尤其是在 Lewis 的模态实在论中。

基质主义的反对论点在基质观的可能世界中是否更好地应对 PII?很难说。正如第一部分所指出的,基质主义的不同版本对可能世界是否在质上无法区分提出了不同的裁决。例如,如果一个人认为所有命题在质上无法区分,那么对 PII 的无限制应用将对这种观点造成广泛问题,例如,排除了存在多于一个可能世界的可能性。在其他基质主义观点中,可能世界在代表最大可能性的同时具有独特的质性,即使它们在基质上有所不同,PII 也不会排除对基质主义的承诺。鉴于这些后果,PII 需要被应用于基质主义者的可能性,而不是他们所代表的可能世界。当然,如果基质主义者否认存在在质上不同而在质上没有区别的最大可能性,他们就拒绝了基质主义。但是,由于用来削弱基质主义的相关原则严格来说不是关于对象或世界的 PII,而是关于可能性,因此不清楚它是否仅仅会崩溃为对基质主义的直接否定。因此,一个担忧是,足以削弱基质主义的 PII 版本与反-基质主义论题如此接近,以至于任何从这样一个原则出发的论证都只是在回避问题。此外,不清楚是否可以合理地激发这样一个原则,而不会导致令人反感的模态承诺,要求人们拒绝 Black(1952)所指出的可能性种类。(关于涉及在质上无法区分的对象的 Black 风格可能性的案例,请参见 Adams(1979:17-19)。)

6. 限制基质主义

先前的论点旨在表明,在最大可能性之间不存在任何基质主义的差异。其他论点范围较窄,旨在建立一个较弱的命题:某些类型的基质主义差异是虚假的。如果成功,这些论点将仅排除一些基质主义的差异,但无法提供针对基质主义的完全普遍案例。为了了解受限制或特定领域的(反)基质主义,将有助于专注于一个例子,在这个例子中,基质主义或反基质主义的受限制、特定领域的命题在核心形而上学辩论中发挥着显著作用。

考虑在对绝对空间的粗略近似中利用的可能性类型,即莱布尼茨针对绝对空间的转变论证:如果绝对空间存在,那么存在一种非实际可能性,根据这种可能性,所有实际对象都会从它们的实际空间位置均匀移动五英尺。这种可能性——让我们假设——只在基质上与实际性有所不同。(有关基质主义和时空的更多信息,请参见第 7 节及其中的参考文献。关于莱布尼茨的转变论证,请参见 Russell(2014)。)

在考虑这种所谓的可能性时,可以选择多种回应:对于那些认为关于空间的现实主义需要接受这种可能性,但发现这种可能性难以置信的人来说,否认绝对空间是一种可行的回应。对于其他关于绝对空间的现实主义者,他们并不在意基质主义的差异,所以所讨论的可能性并不构成挑战。仍然有其他人可能保持对绝对空间的现实主义观点,但否认这种明显的可能性是真实存在的。这里最自然的策略是声称某些类型的基质主义差异——特别是那些仅涉及空间位置变化的差异——并不对应真正不同的可能性。重要的是,这第三种策略并不排除基质主义差异本身,但至少需要一种特定领域的反基质主义,根据这种反基质主义,绝对空间的区域不存在基质主义差异。

针对在有限领域提出基质主义问题的论点,有益的辩论要求我们区分不同版本的基质主义的范围以及特定领域基质主义(反基质主义)的独特动机。自然地,人们可能会接受某些基质主义的差异,而拒绝其他差异。例如,虽然人们可能接受两个孪生兄弟交换定性角色的可能性,但可能会否认您和奥巴马可以交换各自的角色。此外,即使那些接受这些关于人类的基质主义差异的人可能会否认您可以与您的单例集或银河系交换定性角色。对于那些不受针对基质主义的笼统论点影响的人而言,出现的问题是确定哪些可能性之间的假定基质主义差异应该被承认。因此,将这种或那种观点描述为纯粹基质主义可能会在没有明确承认的基质主义差异的情况下证明无益。

7. 与基质主义的联系

基质主义对形而上学和语言哲学中的一系列问题产生影响。本节简要概述了基质主义最重要的一些方面。

7.1 基质主义与本质主义

本质主义是基质主义在属性理论上的类比。(阿姆斯特朗(1989 年:59)似乎创造了“本质主义”这个术语。)然而,尽管独特的基质主义可能涉及个体在没有任何质的差异的情况下“交换”或“替换”,独特的基质主义可能涉及属性在世界的因果-规范结构中相互交换或替换。例如,如果存在一个最大可能性,与实际上无法区分,其中质量和电荷交换其各自的因果-规范角色(例如,物体由于其电荷而抵抗加速),这个最大可能性在基质上将与实际有所不同。同样,如果存在一个最大可能性,根据这个可能性,所有实际的因果-规范事实都是相同的,只是一些实际上未实例化的属性,如“质量”,占据了质量的因果和规范角色,这个最大可能性也将在基质上与实际有所不同。(通常,基质主义被视为关于基本或“稀疏”属性的命题,如质量和电荷,而不是关于所有属性的命题。)

像本质主义一样,基质主义的适当表述是有争议的,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背景形而上学假设。一些基质主义的表述涉及最大可能性或可能世界,而基质主义的模态主义表述则不需要这两种资源。此外,还有一种基质主义的廉价本质主义类比,根据这种类比,给定的可能世界代表了仅在基质上有所不同的各种最大可能性。(关于基质主义和属性对应理论的表述,请参阅霍桑(2002b)和赫勒(2002 年,2005 年)。)

基质主义的论点与基质主义的论点有明显的相似之处。一些基质主义者认为,我们的日常模态判断支持基质主义(例如,见 Lewis(2009: 209)),而其他基质主义的辩护可以诉诸于在那些属性交换其因果-规范角色的场景中的显而易见的可想象性。此外,Bird(2007: 74–76)考虑但拒绝了一种与 Chisholm 悖论类似的属性理论模拟,如果成功,将确立基质主义。另一种论证线索,在基质主义的情况下没有直接的类比,诉诸于关于模态性质的组合原则。这些组合原则认为,例如,跨因果规范角色的基本属性的各种排列对应于不同的最大可能性,如果真实存在,只会在基质上有所不同。(有关组合论证,请参见 Lewis(2009: 209),有关讨论,请参见 Locke(2010),Schaffer(2005: 10)和 Wang(2016)。)

反对基质主义的论点也吸引了模态直觉。例如,Black(2000: 94)表示,基质主义的差异是“我的直觉告诉我是没有差异的区别... 我的直觉是,扮演某种颜色或口味的法则角色就是成为那种颜色或口味,因此两种品质交换法则角色的想法是无法理解的。”其他反对基质主义的论点则基于其所声称的认识论后果。在这方面,一些反对基质主义者(以及一些基质主义者)认为基质主义意味着我们对世界基本属性的分布是无可救药的无知。(Lewis(2009)将由此产生的观点标记为“Ramseyan Humility”。关于基质主义和谦卑,另请参阅 Bird(2007: 79),Hawthorne(2002b),Locke(2009),Schaffer(2005),Shoemaker(1980)和 Whittle(2006)。)关于基质主义的其他抱怨和担忧在性质上是多样的。Locke(2012)讨论了关于基质主义的本体论以及具体的二阶基质的奥卡姆主义担忧。Whittle(2006)担心基质主义所声称的模态后果给出了性质的表观内在性质。Black(2000)提出了一个反对基质主义的基数论证,认为其模态承诺要求存在适当类-许多可能世界。Hawthorne(2002b)考虑了基质主义是否最终需要一种“超结构主义”,根据这种观点,绝对任何属性都可能与任何其他属性交换角色,包括因果必然关系本身。如果这些可能性最终是不可避免的,那么产生的奇异可能性——例如,质量和因果必然关系交换角色——将证明基质主义的归谬。

虽然基质主义和本质主义是独立的命题,因为两者都不严格蕴含对方,它们之间的证据关系是一个有趣的问题。鉴于支持和反对它们的论点之间的相似之处,不清楚基质主义者是否应该成为本质主义者,反之亦然,或者属性和个体之间的形而上学不相似之处是否可以证明支持其中一个而不是另一个。(关于基质主义和本质主义之间的类比和不类比,请参见 Schaffer(2005 年:15-16)。)

7.2 基质主义与个人身份

关于个人身份的辩论与基质主义有着多种复杂的关系。也许最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支持“简单观点”(或称“进一步事实观点”)的论点认为,关于人随时间的身份的事实是不可简化且非定性的,这些论点很可能被视为支持基质主义的论据。(关于反简化主义和简单观点,请参见 Parfit(1984: 210)和 Olson(2012)。)这些论点利用所谓的“分裂案例”,这些案例涉及一个个体明显分裂为不同的个体,但没有原则性的理由来确定哪一个后分裂的个体与前分裂的个体相同。根据一些支持简单观点的人,似乎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前分裂的个体与后分裂的个体之一相同,而在其他在物理上和心理上无法区分的世界中,前分裂的个体与另一个明显不同的后分裂个体相同。然而,如果这些都是真实的可能性,关于人随时间的身份的事实就不依赖于任何物理或心理事实。而且,由于这些通常被认为与人随时间的身份相关的是定性事实,这些案例表明,关于人随时间的身份的事实并不依赖于定性特征。通过这种方式,简单观点支持更一般的主张,即关于人身份的非定性事实并不依赖于定性事实。

除了与简单观点的联系之外,基质主义和个人身份探究之间存在更广泛的方法论联系:关注定性/非定性区分。在关于个人身份的讨论中,仅仅诉诸定性特性和关系(例如,具有某种心理特征)而不是非定性特性和关系(例如,具有鲍勃的记忆)通常被视为对个人身份随时间的真正还原分析的一种限制。因此,正如基质主义需要澄清这种形而上学区分的性质一样,用于区分个人身份的还原和非还原方法的标准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某些特性与个体身份的唯一联系这一观念。关于基质主义、简单观点以及个人身份的(反)还原主义方法之间的联系,请参阅 Ninan(2009 年)。

7.3 基质主义与物理主义

基质主义和物理主义之间的联系是有争议的。如果我们将物理主义理解为物理特性如质量和电荷穷尽地决定所有其他特性的无保留命题,那么基质主义的差异就提出了一个首观挑战。因为,如果一些世界在基质上有所不同但在物理特性的分布方面相似,那么,与物理主义相反,可能世界或极大可能性在物理上是无法辨别的,但在本质上却不是无法辨别的。此外,一些人遵循 Hofweber(2005 年)的观点,认为基质性和其他非定性特性对物理特性的不可还原构成了对更复杂物理主义概念的挑战。 (有关 Hofweber 论点,请参见 Daly 和 Liggins(2012 年)以及 Almotahari 和 Rochford(2012 年)。请参阅 Ninan(2009 年:433)有关基质主义及其与物理主义的关系。)

通过将物理主义的范围限制在定性属性上,一种不同的评估否认了基质主义和物理主义之间存在紧张关系。因此,基质主义在这种理解下对物理主义的命运没有意义,因为基质主义的差异纯粹是非定性的。对于那些将物理主义描述为这样一种命题:彼此是物理复制品的世界在本质上是复制品的人来说,这种回应尤其合理,因为“复制”的讨论通常局限于定性属性。(参见 Stoljar(2010: 136)关于制定物理主义的选项。)

鉴于基质主义和物理主义之间的复杂互动,一个规避这一问题的自然策略是在研究物理主义的地位时简单地搁置基质主义的问题。例如,在描述物理主义时,Chalmers(1996: 367)说:“我将始终从‘定性’的角度考虑世界,并摆脱‘基质性’的问题。也就是说,我将把两个在定性上相同的世界视为相同的,而不会关心这些世界中的个体是否可能具有不同的‘身份’。”搁置基质主义和物理主义之间不确定的兼容性的优点是显著的,但是对于那些认为它们不相容的观点来说,这样的策略最终将不会被证明是合理的。

7.4 基质主义与时空

针对实体主义的空洞论据旨在表明,在给定一些辅助假设的情况下,实体主义非法地要求不确定性的真实性。(请参阅诺顿关于空洞论据的条目。)支持空洞论据的人认为,对不确定性的承诺是接受广义相对论的某些模型作为实体时空的真正不同可能性的结果。所讨论的可能模型通常被认为只在基质上有所不同,因此对于实体主义者来说,反基质主义提供了一种拒绝被指称需要不确定性的可能性的途径。对于坚定的基质主义者来说,需要一种替代策略。一个可行的选择是通过将确定性的相关概念修订为关于在质上可辨别的可能性而非一般可能性的论点。在得出的修订中,不确定性需要有质上可辨别的可能性。因此,承认只在基质上有所不同的可能性对确定性的地位没有任何影响。因此,对基质主义的这一论据进行评估时,对基质主义的地位和范围进行仔细关注是至关重要的。

除了诺顿关于空洞论据的条目外,还可以参考 Pooley(2006)关于反基质主义的辩护。请参阅 Dasgupta(2017)和 Russell(2013b)关于时空的反基质主义,以及 Brighouse(1994,1997)和 Melia(2009)关于基质主义和确定性的内容。

7.5 基质主义与语言哲学

基质主义通过其与基质实在论的传统联系,在语言哲学中涉及几个问题。由于基质唯一对应于个体,对于基质实在论者来说,基质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形而上学资源用于语义理论的发展。此外,对于那些认为所有属性存在的基质实在论者来说,不存在的个体的基质提供了一种特别自然的形而上学替代,用于解释关于相关个体的真实和有意义主张的可能性。因此,例如,如果一个人认为像“奥巴马”这样的特指术语为包含“奥巴马”的句子所表达的特指命题贡献了奥巴马的基质,那么人们可以理解在奥巴马不存在的世界中关于奥巴马的主张的真实性和意义性。(关于这一策略,请参见普兰廷加(1978:132)。)使用基质作为个体的形而上学替代物的一般策略已经出现在关于时间哲学的讨论中,例如,马科西安(2004:54-56)考虑利用不存在个体的基质来回应关于现在主义的异议。

在语言哲学中对基质的一些引用更为有限和微妙,例如,霍桑和曼利(2012:204)考虑在指示语义中部署基质和其他非定性属性,而其他应用则更具一般性,例如,通过基质来分析关于基质的 de re 意义或个体概念。(有关讨论,请参见奇索姆(1976:29)。)

Bibliography

  • Adams, R. M., 1979, “Primitive Thisness and Primitive Identity”, Journal of Philosophy, 76: 5–26.

  • –––, 1981, “Actualism and Thisness”, Synthese, 49: 3–41.

  • Almotohari, Mahrad and Rochford, Damien, 2011, “Is Direct Reference Theory Incompatible with Physicalism?” Journal of Philosophy, 108(5): 255–268.

  • Armstrong, D. M., 1986, “The Nature of Possibility”, Canad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16(4): 575–594.

  • –––, 1989, A Combinatorial Theory of Possibilit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Bacon, Andrew, 2018, “Is Reality Fundamentally Qualitative?”,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6: 259–295.

  • Baltimore, Joseph, 2014, “Modal Realism, Counterpart Theory, and Unactualized Possibilities”, Metaphysica, 15: 209–217.

  • Bassford, Andrew, 2020, “A Response to Chisholm’s Paradox”,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7: 1137–1155.

  • Bird, Alexander, 2007, Nature’s Metaphysics, Clarendon Press: Oxford.

  • Black, Max, 1952, “The Identity of Indiscernibles”, Mind, 61: 153–164.

  • Black, Robert, 2000, “Against Quidditism”,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78(1): 87–104.

  • Bowers, Justin and Wallace, Meg, 2018, “The Haecceitic Euthyphro Problem”, Analysis, 78: 13–22.

  • Bricker, Phillip, 1988, “Review of Forbes’ The Metaphysics of Modality”, Philosophical Review, 47: 127–131.

  • –––, 2007, “Concrete Possible Worlds” in Theodore Sider, John Hawthorne, and Dean Zimmerman (eds.), Contemporary Debates in Metaphysics, Blackwell: Oxford, 111–134

  • Brighouse, Carolyn, 1994, “Spacetime and Holes”, Proceedings of the Biennial Meeting of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Association, 117–125.

  • –––, 1997, “Determinism and Modality”, British Journal for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48: 465–481.

  • Cartwright, Richard, 1968, “Some Remarks on Essentialism”, Journal of Philosophy, 65: 615–626.

  • Chisholm, Roderick, 1967, “Identity through Possible Worlds”, Noûs, 1: 1–8.

  • –––, 1976, Person and Object, La Salle: Open Court.

  • Cover, Jan, and O’Leary-Hawthorne, John, 1997. “Framing the Thisness Issue”,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75: 102–108.

  • Cowling, Sam. 2012, “Haecceitism for Modal Realists”, Erkenntnis, 77: 399–417.

  • –––, 2015, “Non-Qualitative Properties”, Erkenntnis, 80: 275–301.

  • Daly, Chris and Liggins, David, 2010, “Do Object-Dependent Properties Threaten Physicalism?” Journal of Philosophy, 107: 610–614.

  • Dasgupta, Shamik, 2009, “Individuals: An Essay in Revisionary Metaphysics”, Philosophical Studies, 145: 35–67.

  • –––, 2011, “Bare Necessities”,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25: 115–159.

  • –––, 2017, “Can We Do Without Fundamental Individuals? Yes” in Elizabeth Barnes (ed.), Current Controversies in Metaphysics, London: Routledge, 7–23.

  • Della Rocca, Michael, 2005, “Two Spheres, Twenty Spheres, and the Identity of Indiscernibles”, Pacific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86: 480–492.

  • Diehl, Catharine, 2022, “Haecceitism without Individuals”, Inquiry, published online 03 July 2022. doi:10.1080/0020174X.2022.2075919

  • Diekemper, Joseph, 2009, “Thisness and Events”, Journal of Philosophy, 106: 255–276.

  • Divers, John, 2002, Possible Worlds, London: Routledge.

  • Dorr, Cian, and Hawthorne, John with Yli-Vakkuri, Juhani, 2021, The Bounds of Possibil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Earman, John and Norton, John, 1987, “What Price Spacetime Substantivalism? The Hole Story”, British Journal for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38: 515–525.

  • Eddon, Maya, 2011, “Intrinsicality and Hyperintensionality”,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82: 314–336.

  • Fara, Delia Graff, 2009, “Dear Haecceitism”, Erkenntnis, 70: 285–297.

  • Fine, Kit, 1994, “Essence and Modality”,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8: 1–16.

  • Forbes, Graeme, 1985, The Metaphysics of Possibil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1984, “Two Solutions to Chisholm’s Paradox”, Philosophical Studies, 46: 171–187.

  • –––, 1992, “Melia on Modalism”, Philosophical Studies, 68: 57–63.

  • Hawley, Katherine, 2009, “Identity and Indiscernibility”, Mind, 118: 101–119.

  • Hawthorne, John, 2002a, “Advice for Physicalists”, Philosophical Studies, 109(1): 17–52.

  • –––, 2002b, “Causal Structuralism”, Noûs, 35: 361–378.

  • –––, 2006, “Identity”, in Michael J. Loux and Dean W. Zimmerman (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Metaphys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99–130.

  • Hawthorne, John, and David Manley, 2012, The Reference Book,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Hazen, Allen P., 1979, “Counterpart Theoretic Semantics for Modal Logic” Journal of Philosophy, 76: 319–338.

  • Heller, Mark, 1998, “Property Counterparts in Ersatz Worlds”, Journal of Philosophy, 95: 293–316.

  • –––, 2005, “Anti-Essentialism and Counterpart Theory”, The Monist, 88: 600–618.

  • Hoffmann-Kolss, Vera, 2019, “Defining Qualitative Properties”, Erkenntnis, 84: 995–1010.

  • Hofweber, Thomas, 2005, “Supervenience and Object-Dependent Properties”, Journal of Philosophy, 102: 5–32.

  • Jubien, Michael, 1993, Ontology, Modality, and the Fallacy of Refere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Kaplan, David, 1975, “How to Russell a Frege-Church”, Journal of Philosophy, 72: 716–729.

  • Kment, Boris, 2012, “Haecceitism, Chance, and Counterfactuals”, Philosophical Review, 121: 573–609.

  • Kripke, Saul, 1980, Naming and Necessit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Lewis, David, 1983, “New Work for a Theory of Universals”,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61: 343–377.

  • –––, 1983b, “Individuation by Acquaintance and by Stipulation”, Philosophical Review, 92: 3–32.

  • –––, 1986, On the Plurality of Worlds, Oxford: Blackwell.

  • –––, 2009, “Ramseyan Humility”, in Robert Nola and David Braddon-Mitchell (eds.), Conceptual Analysis and Philosophical Naturalism,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MIT Press, 203–222.

  • Locke, Dustin, 2009, “A Partial Defense of Ramseyan Humility”, in Robert Nola and David Braddon-Mitchell (eds.), Conceptual Analysis and Philosophical Naturalism,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MIT Press, 223–241.

  • –––, 2012, “Quidditism without Quiddities”, Philosophical Studies, 160(3): 345–363.

  • Losonsky, Michael, 1987, “Individual Essences”,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24: 253–260.

  • Mackie, Penelope, 2007, How Things Might Have Bee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Markosian, Ned, 2004, “In Defense of Presentism”, Oxford Studies in Metaphysics, 1: 47–82.

  • Maudlin, Tim, 1988, “The Essence of Space-Time”, Philosophy of Science (PSA Proceedings), 2: 82–91

  • McDaniel, Kris, 2004, “Modal Realism with Overlap”,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82: 137–152.

  • –––, 2017, The Fragmentation of Be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McMichael, Alan, 1983, “A Problem for Actualism about Possible Worlds”, Philosophical Review, 92: 49–66.

  • McKay, Thomas, 1986, “Against Constitutional Sufficiency Principles”, 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 11: 295–304.

  • Melia, Joseph, 1999, “Holes, Haecceitism and Two Conceptions of Determinism”, British Journal for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50: 639–664.

  • –––, 2003, Modality,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Montreal.

  • Menzel, Christopher, 2018, “Haecceities and Mathematical Structuralism”, Philosophia Mathematica, 26: 84–111.

  • Nelson, Michael, 2007, “Ways an Actualist Might Be”, Philosophical Studies, 133: 455–471.

  • Nichols, Shaun, 2008, “Imagination and the I”, Mind and Language, 23(5): 518–535.

  • Ninan, Dilip, 2009, “Persistence and the First-Person Perspective”, Philosophical Review, 118: 425–464.

  • Nolan, Daniel, 2001, Topics in the Philosophy of Possible Worlds, London: Routledge.

  • Olson , Eric, 2012, “In Search of the Simple View”, in Georg Gasser and Matthias Stefan (eds.), Personal Identity: Simple or Complex?,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4–62.

  • Parfit, Derek, 1984, Reasons and Perso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Paul, L. A., 2004, “The Context of Essence”,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82: 170–184.

  • Peacocke, Christopher, 1999, Being Know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1985, “Imagination, Experience, and Possibility”, in John Foster and Howard Robinson (eds.), Essays on Berkele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Plantinga, Alvin, 1974, The Nature of Necess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1978, “The Boethian Compromis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15: 129–138.

  • Plate, Jan, 2022. “Qualitative Properties and Relations”,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6: 1297–1322.

  • Pooley, Oliver, 2006, “Points, Particles, and Structural Realism”, in Dean Rickles et al. (eds.), The Structural Foundations of Quantum Grav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83–120.

  • –––, 2013, “Substantivalist and Relationalist Approaches to Spacetime”, in Robert Batterman (ed.), The Oxford Handbook of Philosophy of Phys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Robertson, Teresa, 1998, “Possibilities and the Arguments for Origin Essentialism”, Mind, 107: 729–749.

  • Robinson, Denis, 1989, “Matter, Motion, and Humean Supervenience”,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67(4): 394–409.

  • –––, 2000, “Identities, Distinctnesses, Truthmakers, and Indiscernibility Principles”, Logique et Analyse, 43: 145–183.

  • Rodriguez-Pereyra, Gonzalo, 2006, “How not to trivialise the identity of indiscernibles”, in P. F. Strawson and A. Chakrabarti (eds.), Concepts, Properties and Qualities: London: Ashgate, 205–223.

  • –––, 2022, Two Arguments for the Identity of Indiscernibles, Oxford: Oxford.

  • Rosenkrantz, Gary, 1979, “The Pure and the Impure”, Logique et Analyse, 88: 515–523.

  • –––, 1993, Haecceity, Kluwer: Dordrecht.

  • Russell, Jeffrey, 2013a, “Possible Worlds and the Objective World”,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 –––, 2013b, “Actuality for Counterpart Theorists”, Mind, 122: 85–134.

  • –––, 2014, “On Where Things Could Be”, Philosophy of Science, 81: 60–80.

  • –––, 2018, “Quality and Quantifiers“,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96: 562–577.

  • Salmon, Nathan, 1986, “Modal Paradox: Parts and Counterparts, Points and Counterpoints”, 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 11: 75–120.

  • –––, 1989, “The Logic of What Might Have Been”, Philosophical Review, 98: 3–34.

  • –––, 1993, “This Side of Paradox”, Philosophical Topics, 21: 187–197.

  • Scarpati, Maria, 2021, “Anti-haecceitism and Fundamentality”, Erkenntnis, published online 08 December 2021. doi: 10.1007/s10670-021-00499-2

  • Schaffer, Jonathan, 2005, “Quiddistic Knowledge”, Philosophical Studies, 123(1): 1–32.

  • Shoemaker, Sydney, 1980, “Causality and Properties”, in Peter van Inwagen (ed.), Time and Cause, Dordrecht: Reidel, 109–35.

  • Shumener, Erica, 2020, “Explaining Identity and Distinctness”,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7: 2073–2096.

  • Sider, Theodore, 2002, “The Ersatz Pluriverse”, Journal of Philosophy, 99: 279–315.

  • Simmons, Byron, 2020, “Impure Concepts and Non-qualitative Properties”, Synthese, 197: 3065–3086.

  • –––, 2021. “Fundamental Non-qualitative Properties”, Synthese, 198: 6183–6206.

  • Skiles, Alexander, 2019. “There is no Haecceitic Euthyphro Problem”, Analysis, 79: 477–484.

  • Skow, Bradford, 2008, “Haecceitism, Anti-Haecceitism, and Possible Worlds”,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58: 98–107.

  • –––, 2011, ‘More on Haecceitism and Possible Worlds”, Analytic Philosophy, 52: 267–269.

  • Stalnaker, Robert, 1979, “Anti-Essentialism”, 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 4: 343–355.

  • –––, 2008, Our Knowledge of the Internal Worl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12, Mere Possibilitie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Swinburne, Richard, 1995, “Thisness”,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73: 389–400.

  • Turner, Jason, 2017, “Can We Do Without Fundamental Individuals? No” in Elizabeth Barnes (ed.), Current Controversies in Metaphysics, London: Routledge, 24–34.

  • van Inwagen, Peter, 2004, “A Theory of Properties”, Oxford Studies in Metaphysics, 1: 107–138.

  • Velleman, David, 1996, “Self to Self”, Philosophical Review, 105: 39–76.

  • Wang, Jennifer, 2016, “The Nature of Properties: Causal Essentialism and Quidditism”, Philosophy Compass, 11: 168–176.

  • Whittle, Ann, 2006, “On An Argument for Humility”, Philosophical Studies, 130: 461–497.

  • Yablo, Stephen, 1988, “Review of Forbes’ The Metaphysics of Modality”, Journal of Philosophy, 85: 329–337.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with suggestions.]

essential vs. accidental properties | haecceity: medieval theories of | identity | identity: of indiscernibles | identity: transworld | Lewis, David: metaphysics | modality: epistemology of | possibilism-actualism debate | possible objects | possible worlds | properties | space and time: the hole argument | supervenience

Acknowledgments

Thanks to Phil Bricker, Ben Caplan, Ed Ferrier, Dan Giberman, Brad Rettler, Brad Skow, Kelly Trogdon, and Jenn Wang for helpful comments in preparing this entry.

Copyright © 2022 by Sam Cowling <sam.cowling@denison.edu>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