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 consciousness (Robert Van Gulick)

首次发表于 2004 年 6 月 18 日星期五;实质性修订于 2014 年 1 月 14 日星期二

也许心灵中没有比意识和我们对自我和世界的意识体验更熟悉或更令人困惑的方面了。意识问题可以说是当前有关心灵的理论化的核心问题。尽管缺乏任何关于意识的一致理论,但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共识,即对心灵的充分解释需要对其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有清晰的理解。我们需要了解意识是什么,以及它如何与现实的其他非意识方面相关。


问题的历史

关于意识意识的本质的问题很可能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至少自有人类以来。新石器时代的埋葬习俗似乎表达了精神信仰,并为至少最低限度地反思人类意识本质提供了早期证据(Pearson 1999,Clark 和 Riel-Salvatore 2001)。文明之前的文化同样被发现普遍接受某种形式的精神或至少表明了对意识本质的一定程度反思的动物崇拜观念。

然而,一些人认为,意识(Consciousness)如今所知,是在荷马时代之后的某个时期出现的相对较新的历史发展(Jaynes 1974)。根据这种观点,早期的人类,包括参加特洛伊战争的人,没有像我们今天这样将自己看作是思想和行动的统一内在主体。其他人声称,即使在古典时期,古希腊语中也没有与“意识”相对应的词(Wilkes 1984, 1988, 1995)。尽管古人对心理问题有很多看法,但他们是否有任何特定的概念或关注我们现在所认为的意识,这一点就不那么清楚了。

尽管如今“conscious”和“conscience”这两个词的用法有很大不同,但很可能是宗教改革强调后者作为真理内在源泉的作用,促成了现代自我反思观的内在转向。1600 年登台的《哈姆雷特》已经用极具现代眼光看待自己和世界。

在十七世纪早期现代时代开始时,意识已经成为思考心灵的核心。事实上,从 17 世纪中期到 19 世纪末,意识被广泛认为是心智的本质或定义。勒内·笛卡尔(René Descartes)将思想(pensée)的概念定义为反身意识或自我意识。在《哲学原理》(1640)中,他写道,

通过“思想”(“pensée”)一词,我理解我们意识到在我们内部运作的一切。

后来,在 17 世纪末,约翰·洛克(John Locke)在《人类理解论文》(1688 年)中提出了类似但略微更为谨慎的主张

我并不说人没有灵魂,因为他在睡觉时没有感觉到它。但我确实说,无论何时,无论是醒着还是睡着,他都无法思考而不感觉到它。我们感觉到它对于任何事情都不是必要的,只对我们的思想是必要的,对于它们它是必要的,而且它将永远是必要的。

洛克明确放弃对意识的实质基础及其与物质的关系提出任何假设,但他明确认为意识对于思维和个人身份至关重要。

洛克(Locke)的同时代人莱布尼茨(G.W. Leibniz),可能受到他在微分和积分方面的数学工作的启发,提出了一种关于心灵的理论,即《形而上学论文》(1686 年),允许无限多种意识程度,甚至可能存在一些无意识的思想,即所谓的“微观感知”。莱布尼茨是第一个明确区分知觉和自知觉之间的人,即大致区分意识和自我意识的人。在《单子论》(1720 年)中,他还提出了他著名的磨坊类比,以表达他的信念,即意识不能仅仅源自物质。他要求读者想象有人穿过一个扩展的大脑,就像穿过一个磨坊,观察其所有的机械运作,对于莱布尼茨来说,这些机械运作构成了其物理本质。他断言,无论在哪里,这样的观察者都不会看到任何有意识的思想。

尽管莱布尼茨承认无意识思维的可能性,但在接下来的两个世纪中,思维和意识的领域被视为或多或少相同。无论是洛克在 18 世纪后期追求的联想心理学,还是大卫·休谟(1739 年)在 18 世纪后期或詹姆斯·密尔(1829 年)在 19 世纪追求的联想心理学,都旨在发现意识思维或观念相互作用或影响的原则。詹姆斯·密尔的儿子约翰·斯图尔特·密尔继续他父亲在联想心理学方面的工作,但他允许观念的组合可能产生超越其组成心智部分的结果,从而提供了心智出现的早期模型(1865 年)。

纯粹的联想主义方法在十八世纪末受到伊曼纽尔·康德(1787)的批评,他认为,对经验和现象意识的充分解释需要更丰富的心理和意向组织结构。根据康德的观点,现象意识不能仅仅是一系列相关联的观念,而至少必须是一个有意识的自我在一个关于空间、时间和因果关系的客观世界中的体验。

在英美世界中,联想主义方法一直在哲学和心理学领域产生影响,直至 20 世纪,而在德国和欧洲领域,人们对更广泛的经验结构表现出更大兴趣,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通过埃德蒙德·胡塞尔(1913 年,1929 年)、马丁·海德格尔(1927 年)、莫里斯·梅洛-庞帝(1945 年)等人的工作对现象学的研究,他们将意识的研究拓展到社会、身体和人际关系的领域。

在十九世纪中叶现代科学心理学的开端,心智仍然主要等同于意识,自省方法在该领域占主导地位,正如威廉·旺德特(1897)、赫尔曼·冯·赫尔姆霍兹(1897)、威廉·詹姆斯(1890)和阿尔弗雷德·蒂钦纳(1901)的工作所示。然而,意识与大脑的关系仍然是一个谜,正如赫胥黎(Huxley)的著名言论所表达的那样,

意识的产生如此引人注目,是由于刺激神经组织而产生的,这与当阿拉丁擦灯时巨灵出现一样难以解释(1866 年)。

20 世纪初期,随着行为主义的兴起(Watson 1924,Skinner 1953),意识从科学心理学中消失,尤其是在美国,尽管像格式塔心理学这样的运动使其成为欧洲持续关注的科学问题(Köhler 1929,Köffka 1935)。20 世纪 60 年代,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及其对信息加工和内部心理过程建模的强调(Neisser 1965,Gardiner 1985),行为主义的控制力量减弱。然而,尽管重新强调解释认知能力,如记忆、感知和语言理解,意识仍然是数十年来一个被大多数人忽视的话题。

在 20 世纪 80 年代和 90 年代,意识的本质和基础再次成为科学和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Baars 1988,Dennett 1991,Penrose 1989,1994,Crick 1994,Lycan 1987,1996,Chalmers 1996)。一旦意识重新成为讨论的焦点,研究迅速蔓延,涌现大量书籍和文章,以及专业期刊的推出(《意识研究杂志》,《意识与认知》,《灵魂》),专业学会(意识科学研究协会—ASSC)和专门致力于其研究的年会(“意识科学”)。

意识的概念

“意识”和“意识”这两个词是涵盖各种心理现象的总称。它们被用来表示多种含义,形容词“意识”在其范围上是异质的,既适用于整个有机体——生物意识——也适用于特定的心理状态和过程——状态意识(Rosenthal,1986 年,Gennaro,1995 年,Carruthers,2000 年)。

2.1 生物意识

一个动物、人或其他认知系统可以从多种不同意义上被视为有意识。

意识。它可能在一般意义上是有意识的,简单地是一个有感知能力并能对世界做出反应的生物(Armstrong 1981)。在这种意义上有意识可能是有程度的,而什么样的感官能力足够可能并不明确定义。鱼在相关方面有意识吗?对于虾或蜜蜂又如何呢?

清醒。一个人可能进一步要求有机体实际上正在行使这种能力,而不仅仅是具备这种能力或倾向。因此,只有当它清醒并通常警觉时,才可能被视为有意识。在这个意义上,有机体在睡觉或处于任何更深层次的昏迷状态时不会被视为有意识。再次,界限可能模糊,可能涉及中间情况。例如,在做梦、被催眠或处于神游状态时,一个人是否在相关意义上有意识?

自我意识。第三种更严格的定义可能将有意识的生物定义为不仅意识到自己,而且意识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生物,因此将生物的意识视为自我意识的一种形式(Carruthers 2000)。自我意识要求可能会以多种方式进行解释,因此符合相关意义上有意识的生物将会有所不同。如果认为这涉及到明确的概念性自我意识,许多非人类动物甚至年幼的儿童可能不符合条件,但如果只需要更基本的隐含形式的自我意识,那么广泛范围的非语言生物可能被视为自我意识的一部分。

意识是什么样子。托马斯·纳格尔(1974)著名的“意识是什么样子”标准旨在捕捉另一种也许更主观的意识生物的概念。根据纳格尔,一个生物只有在“有某种感觉”时才是有意识的,即从该生物的心智或经验角度来看,世界似乎或表现出某种主观方式。在纳格尔的例子中,蝙蝠是有意识的,因为对于蝙蝠来说,通过其回声定位感官体验世界是有某种感觉的,尽管从我们人类的角度来看,我们无法完全理解从蝙蝠自己的角度看,这种意识模式是什么样子的。

意识状态的主题。第五种选择是以意识状态的概念来定义意识生物的概念。也就是说,一个人可能首先定义什么是意识心理状态,然后再根据拥有这些状态来定义作为一个意识生物的概念。一个人对意识生物的概念将取决于他对意识状态的特定描述(第 2.2 节)。

意识的传递性。除了以各种意义描述生物具有意识外,还有相关的意义,即生物被描述为意识到各种事物。有时这种区别被标记为意识的及物和不及物概念之间的区别,前者涉及意识所指向的某个对象(Rosenthal,1986)。

2.2 状态意识

意识状态的概念可能具有多种不同但可能相关的含义。至少有六种主要选择。

意识的状态。根据一种常见的解读,意识的心理状态简单地是一个人意识到自己处于其中的心理状态(Rosenthal,1986,1996)。在这种意义上,意识状态涉及一种元心理或元意向性,因为它们需要关于心理状态本身的心理状态。拥有对一杯咖啡的意识欲望意味着拥有这样的欲望,并且同时直接意识到自己拥有这样的欲望。在这种意义上,无意识的思想和欲望只是我们在没有意识到拥有它们的情况下拥有的那些,无论我们缺乏自我认识是由于简单的不注意还是更深层的精神分析原因。

定性状态。状态也可以被视为在一种看似完全不同且更具定性意义的意识状态。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状态具有或涉及通常被称为“感觉质”或“原始感觉”的定性或经验性特性,那么一个状态可能被视为意识的。一个人对自己正在喝的梅洛红酒或正在检查的织物的感知在这个意义上算是一个意识心理状态,因为它涉及各种感官质,例如,在葡萄酒案例中的味觉质和在观察布料时的颜色质。关于这种感觉质的本质存在着相当大的分歧(Churchland 1985,Shoemaker 1990,Clark 1993,Chalmers 1996),甚至关于它们的存在也存在争议。传统上,感觉质被视为经验的内在、私人、无法言喻的经验特征,但当前的感觉质理论通常至少拒绝了其中的一些承诺(Dennett 1990)。

现象状态。这种感觉有时被称为现象特性,相关的意识类型被称为现象意识,但后者可能更适用于经验的整体结构,并涉及远远不止感官感觉。意识的现象结构还包括我们对世界的体验以及自己作为其中的代理人的空间、时间和概念组织的大部分内容(见第 4.3 节)。因此,最好至少最初将现象意识的概念与定性意识的概念区分开来,尽管它们无疑有重叠之处。

意识的“是什么样子”的状态。在这两个意义上,意识与托马斯·纳格尔(1974)对意识生物的概念联系在一起,因为一个心理状态可能被视为在“是什么样子”意义上是有意识的,只要在那种状态下存在着某种“是什么样子”的感受。纳格尔的标准可以被理解为旨在提供一个第一人称或内在的概念,说明什么使一个状态成为感知或有质量的状态。

访问意识。在一种看似截然不同的访问意义上,状态可能是有意识的,这更多地涉及内部心理关系。在这方面,状态的有意识是其可用性与其他状态互动以及一个人对其内容的访问的问题。在这更功能性的意义上,对应于 Ned Block(1995)所称的访问意识,一个视觉状态的有意识并不那么在于它是否具有质性的“它的样子”,而在于它和它携带的视觉信息是否通常可供有机体使用和指导。只要该状态中的信息对其所包含的有机体丰富且灵活地可用,那么它就在相关方面算作有意识的状态,无论它是否在纳格尔意义上具有任何质性或现象感。

叙事意识。状态也可以被视为在叙事意义上具有意识,这种意义上诉诸于“意识流”的概念,被视为一个更多或更少连续的从实际或仅仅虚拟自我的视角来看的片段叙事。这个想法是将人的意识心理状态与出现在这个流中的状态等同起来(Dennett 1991, 1992)。

尽管这六种关于何为意识状态的概念可以独立地被确定,但显然它们并非没有潜在联系,也并非穷尽了可能的选择范围。建立联系,有人可能会主张,只有在我们意识到它们的时候,状态才会出现在意识流中,从而在意识状态的第一个元心理概念与意识流或叙事概念之间建立联系。或者有人可能会将获取与意识状态的定性或现象学概念联系起来,试图表明以这些方式代表的状态使其内容在获取概念所要求的程度上广泛可用。

旨在超越六种选择,人们可以通过诉诸于其内在心理动态和交互的方面来区分意识和非意识状态,而不仅仅是访问关系;例如,意识状态可能表现出更丰富的内容敏感交互或与自我意识控制思维相关的更灵活的目的性引导程度。或者,人们可以尝试通过意识生物来定义意识状态。也就是说,人们可以对什么是意识生物或甚至是意识自我进行一些解释,然后根据这样一个生物或系统的状态来定义意识状态的概念,这将是上述用意识心理状态来定义意识生物的最后一个选择的相反。

2.3 意识作为一个实体

名词“意识”具有同样多样的意义范围,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形容词“有意识”的意义相似。可以区分生物和状态意识,以及每种意识的不同类型。人们可以具体提到现象意识、接入意识、反射性或元心理意识,以及叙事意识等其他类型。

在这里,意识本身通常不被视为一个实体,而只是通过相关形容词“意识”所赋予的属性或方面的抽象实体化。 访问意识只是具有所需类型的内部访问关系的属性,而定性意识只是当“意识”在定性意义上应用于心理状态时所赋予的属性。 这种承诺对于意识本身的本体论地位将取决于一个人对普遍概念的柏拉图主义程度。 (参见有关普遍概念的中世纪问题的条目。)这并不意味着一个人必须将意识视为一个独立的实体,就像一个人使用“正方形”、“红色”或“温和”并不意味着一个人必须将正方形、红色或温和视为独立的实体一样。

尽管这并不是常态,但人们仍然可以将意识视为现实的一个组成部分,采取更加强有力的现实主义观点。也就是说,人们可以将意识看作更类似于电磁场而不是生命。

自生命论的消亡以来,我们不再将生命本身视为与生物体不同的东西。有生物体,状态,属性和生物体的部分,社区和生物体的进化谱系等生物体,但生命本身并不是另一种东西,现实的附加组成部分,某种被添加到生物体中的生命力量。我们正确地将“有生命的”和“活着的”这些形容词应用于许多事物,这样做时我们可能被认为是将生命归因于它们,但除了它们作为生物体所涉及的生命之外,没有其他意义或现实。

电磁场相反被视为我们物理世界的真实和独立部分。即使有时候可以通过参考其中的粒子的行为来指定这种场的值,这些场本身被视为现实的具体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抽象或粒子之间的关系集合。

同样,人们可以将“意识”视为现实的一个组成部分或方面,它表现在有意识的状态和生物体中,但它不仅仅是我们用来描述它们的形容词“有意识”的抽象名词化。尽管这种强烈的现实主义观点目前并不常见,但它们应该被包括在可选项的逻辑空间中。

因此,意识有许多概念,“意识”和“意识”在各种方式上被广泛使用,没有特权或规范含义。然而,这可能不是一种尴尬,而是一种过多的尴尬。意识是世界的一个复杂特征,理解它将需要多样化的概念工具来处理其许多不同的方面。概念的多样性正是人们所希望的。只要通过明确自己的含义避免混淆,拥有各种概念来访问和把握意识的丰富复杂性具有巨大价值。然而,人们不应假设概念的多样性意味着指称的分歧。我们对意识的多种概念实际上可能指出单一统一的潜在心理现象的不同方面。它们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这样做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意识问题

理解意识的任务同样是一个多元化的项目。不仅心灵的许多不同方面在某种意义上被视为意识,而且每个方面也可以从各种角度进行解释或建模。理解意识不仅涉及多种需要解释的事实,还涉及它们提出的问题以及所需的答案类型。冒着过于简化的风险,相关问题可以归纳为三个粗糙的范畴,即“什么”、“如何”和“为什么”问题:

  • 描述性问题:意识是什么?它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以及通过什么方式可以最好地发现、描述和建模它们?

  • 解释性问题:相关类型的意识是如何产生的?它是现实的原始方面吗?如果不是,那么意识在相关方面如何从非意识实体或过程中产生或被引起?

  • 功能性问题:相关类型的意识为何存在?它是否具有功能,如果是,那么是什么功能?它是否起因果作用,如果是,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它是否对其存在的系统运作产生影响,如果是,那么为什么以及如何?

这三个问题分别关注描述意识的特征,解释其潜在基础或原因,以及阐明其作用或价值。当然,这三者之间的区分在实践中有些人为,而对每个问题的回答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其他问题的看法。例如,一个人无法充分回答“什么”问题并描述意识的主要特征,而不涉及其在影响其运作的系统内的功能角色的“为什么”问题。也无法解释相关类型的意识如何可能从非意识过程中产生,除非对必须被引起或实现以算作产生它的特征有清晰的说明。尽管有这些警告,这三个问题的三分法为表达整体解释项目提供了一个有用的结构,并用于评估意识的特定理论或模型的充分性。

4. 描述性问题:意识的特征是什么?

"What" 问题要求我们描述和建模意识的主要特征,但相关的特征将随着我们试图捕捉的意识类型而变化。接入意识的主要特性可能与定性或现象意识的特性大不相同,而反思意识或叙事意识的特性可能与两者都不同。然而,通过建立每种类型的详细理论,我们可能希望找到它们之间的重要联系,甚至可能发现它们在至少某些关键方面是一致的。

4.1 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数据

一般的描述性项目将需要各种调查方法(Flanagan 1992)。虽然人们可能天真地认为意识的事实太不言自明,不需要任何系统性的数据收集方法,但认识任务实际上远非琐碎(Husserl 1913)。

第一人称内省访问为我们意识心智生活提供了丰富而重要的洞察来源,但仅靠自身并不足够,甚至在没有经过训练和纪律的情况下也不是特别有帮助。收集关于经验结构的必要证据要求我们既要成为现象学上精通的自我观察者,又要将我们的内省结果与外部观察者可获得的许多第三人称数据相结合(Searle 1992,Varela 1995,Siewert 1998)。

正如现象学家们一个多世纪以来所知道的那样,发现意识经验的结构需要一种严谨的内向立场,这与我们日常的自我意识形式大不相同(Husserl 1929,Merleau-Ponty 1945)。对所需类型的熟练观察需要训练、努力和能够采取对自己经验的替代视角的能力。

对于更明显功能性意识类型(如访问意识),第三人称经验数据由外部观察者收集的需求可能是最明显的,但即使对于现象和质性意识,这也是必需的。例如,将各种神经和功能受损部位与意识体验异常相关联的缺陷研究可以使我们意识到现象结构的某些方面,这些方面超出了我们正常的内省意识。正如这些案例研究所显示的,从我们正常的第一人称视角来看,似乎不可分割或单一的体验可以在体验中分离出来(Sacks 1985,Shallice 1988,Farah 1995)。

或者举另一个例子,第三人称数据可以让我们意识到我们对行动的体验和对事件时间的体验如何以一种我们无法仅通过内省感知的方式相互影响(Libet 1985,Wegner 2002)。这些第三人称方法收集的事实不仅仅是关于意识的原因或基础;它们通常涉及现象意识本身的结构。需要使用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甚至第二人称(Varela 1995)的交互方法来收集必要的证据。

利用所有这些数据来源,我们有望能够构建各种意识的详细描述性模型。尽管在不同类型中最重要的具体特征可能有所不同,但我们的整体描述性项目至少需要涉及意识的以下七个一般方面(4.2–4.7 节)。

4.2 定性特征

定性特征常常被等同于所谓的“原始感受”,并且通过看到成熟的番茄时体验到的红色或尝到同样成熟的菠萝时遇到的特定甜味来加以说明(Locke 1688)。相关的定性特征并不仅限于感官状态,而通常被认为是经验状态的一个方面,比如经历的思维或欲望(Siewert 1998)。

这种感觉的存在对一些人来说可能标志着真正具有意识的状态或生物的门槛。如果一个生物感知并以适当的方式对其世界做出反应,但缺乏这种感觉,那么它最多只能在一种宽泛且非字面意义上被视为具有意识。至少对于那些认为定性意识在“它是什么样子”意义上在哲学和科学上至关重要的人来说,似乎是这样(Nagel,1974 年,Chalmers,1996 年)。

在许多形式上存在的感知问题——是否可能存在倒置的感知?(Block 1980a 1980b,Shoemaker 1981, 1982)感知是否是外部现象?(Jackson 1982, Chalmers 1996)神经状态如何产生感知?(Levine 1983, McGinn 1991)——在最近过去的时间里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但“什么”问题提出了一个更基本的感知问题:即如何清晰和明确地描述我们的感知空间以及其中特定感知的地位。

在缺乏这样的模型的情况下,事实性或描述性错误是非常可能的。例如,关于经验性红色与任何可能的神经基质之间的联系难以理解的说法有时将相关的颜色质量视为简单且独特的属性(Levine 1983),但实际上,现象性的红色存在于一个具有多个系统维度和相似关系的复杂色彩空间中(Hardin 1992)。了解特定颜色质量相对于更大的关系结构,不仅使我们更好地描述其质性特征,还可能为我们提供一些“钩子”,以便我们可以连接可理解的心理物理联系。

颜色可能是一个例外,因为我们对相关的定性空间有着具体而完善的形式理解,但就一般定性属性的理解而言,它可能并非一个例外(Clark 1993,P.M. Churchland 1995)。 (参见关于感知质的条目。)

4.3 现象结构

现象结构不应与定性结构混为一谈,尽管文献中有时会交替使用“感觉”和“现象特性”。 “现象组织”涵盖了体验领域内发现的各种秩序和结构,即在世界作为我们所看到的领域内。显然,现象与定性之间存在重要联系。事实上,感觉可能最好被理解为现象或经验对象的属性,但实际上,现象远不止于原始感受。正如康德(1787 年)、胡塞尔(1913 年)和一代代现象学家所展示的,体验的现象结构是丰富有意向性的,不仅涉及感官观念和品质,还包括对时间、空间、因果、身体、自我、世界以及生活现实的有组织结构的复杂表征,以及其所有概念和非概念形式。

由于许多非意识状态也具有意向性和表征性方面,也许最好将现象结构视为涉及一种特殊类型的意向性和表征性组织和内容,这种类型与意识明显相关(Siewert,1998)。 (参见有关意识表征理论的条目。)

回答“什么”问题需要仔细考虑特定经验嵌入其中的连贯且密集组织的表征框架。由于大部分结构仅在经验的组织中是隐含的,因此不能仅通过内省来直接获取。以清晰和可理解的方式表达现象领域的结构是一个漫长且困难的推理和模型构建过程(胡塞尔,1929 年)。内省可以帮助这一过程,但也需要大量的理论构建和创造力。

最近有关意识体验中现象性存在或显现的属性范围的哲学辩论,特别是涉及认知状态如信仰或思考的讨论。一些人主张所谓的“薄”观点,即现象性属性仅限于代表基本感官属性的感觉质,如颜色、形状、音调和感觉。根据这些理论家的观点,相信巴黎是法国首都或 17 是质数等认知状态中并没有独特的“是什么样”的感觉(Tye, Prinz 2012)。一些意象,例如埃菲尔铁塔的图像,可能伴随我们产生这样的想法,但那只是附带的,认知状态本身并没有显现出现象性感觉。在薄观点中,知觉状态的现象方面也仅限于基本感官特征;当一个人看到温斯顿·丘吉尔的图像时,他的知觉现象学仅限于他脸部的空间方面。

其他人持有“厚重”观点,认为感知现象学包括更广泛的特征,认知状态也具有独特的现象学特征(Strawson 2003,Pitt 2004,Seigel 2010)。在厚重观点中,感知玛丽莲·梦露形象的“是什么样”的体验包括对她历史的认知作为体验的感知方面的一部分,以及信念和思想通常也具有独特的非感官现象学。辩论的双方在《认知现象学》(Bayne 和 Montague 2010)中都有很好的代表。

4.4 主观性

主观性在文献中有时被等同于意识的定性或现象方面,但再次有充分理由认识到它,至少在某些形式中,作为意识的一个独特特征——与定性和现象相关,但又不同于二者。特别是,主观性的认识形式涉及对意识经验的各种事实的可知性甚至可理解性的明显限制(Nagel 1974,Van Gulick 1985,Lycan 1996)。

根据托马斯·纳格尔(1974)的观点,关于成为一只蝙蝠是什么感觉的事实在相关意义上是主观的,因为它们只能从蝙蝠类型的观点来充分理解。只有能够拥有或经历类似经历的生物才能以必要的共情意义理解它们的“是什么感觉”。关于意识体验的事实最多只能从外部第三人称的观点来不完全理解,比如与客观物理科学相关的那些观点。关于第三人称理论的限制似乎背后有类似的观点,这些观点涉及弗兰克·杰克逊(1982)的假设玛丽,这位超级色彩科学家,由于自己贫乏的无色视觉经历,无法理解关于经历红色的事实。

关于经验的事实是否确实以这种方式在认识上受到限制存在争议(Lycan,1996),但理解意识需要特殊形式的认知和从内部视角获取的主张在直觉上是合理的,并且具有悠久的历史(Locke,1688)。因此,对于“什么”问题的任何充分回答都必须涉及意识的认识论地位,包括我们理解它的能力以及其限制(Papineau,2002;Chalmers,2003)。 (请参阅有关自我认知的条目。)

4.5 自我视角组织

意识的视角结构是其整体现象组织的一个方面,但它足够重要,值得单独讨论。就意识自身的关键视角而言,特定特征可以称为自我视角性。意识经验并不以孤立的心理原子存在,而是作为意识自我或主体的模式或状态(笛卡尔,1644 年,西尔,1992 年,尽管与休谟,1739 年相反)。对蓝色球体的视觉体验总是涉及某种被呈现给的自我或主体。尖锐而刺痛的疼痛总是由某个意识主体感受或经历的疼痛。自我不一定出现为我们经验中的明确元素,但正如康德(1787 年)所指出的,“我思”至少必须伴随其中的每一个。

自我可能被视为世界对象呈现给经验的视角点(Wittgenstein 1921)。它不仅为我们对世界的经验提供了空间和时间的视角,还提供了意义和可理解性的视角。经验领域的意向一致性依赖于自我和世界之间的双重相互依存:自我作为认识对象的视角,世界作为对象和事件的整合结构,其被隐含地定义了自我的性质和位置的可能性(Kant 1787,Husserl 1929)。

意识的有机体在构成一个统一和连贯的自我的程度上显然存在差异,因此它们在体验形式上可能相应地存在不同程度或类型的视角聚焦(Lorenz,1977)。意识可能并不需要传统笛卡尔式的明确或实质性自我,但至少某种程度的视角自我式组织似乎对于可能被视为意识体验的存在至关重要。体验似乎无法在没有自我或主体来经历它们的情况下存在,就像海浪无法在没有它们移动的海洋的情况下存在一样。因此,描述性问题需要对体验的自我视角方面以及意识心灵的自我式组织提供一些解释,即使相关解释以相对贬低和虚拟的方式处理自我(Dennett,1991,1992)。

4.6 统一

统一与自我视角密切相关,但它本身也值得特别提及,作为意识组织的关键方面。意识系统和意识心理状态都涉及许多不同形式的统一。有些是因果统一,与行动和控制的整合形成一个统一的代理焦点有关。另一些是更具代表性和意图性的统一形式,涉及在许多尺度和层次上整合多样内容项目(Cleeremans,2003)。

有些整合是相对局部的,比如当在单一感官模式内检测到不同特征,并将其结合成代表具有这些特征的外部对象的表征时,例如当一个人在意识到一个移动的红色汤罐从一个绿色条纹餐巾纸上方经过时(Triesman and Gelade 1980)。

其他形式的意识统一包括更广泛的内容范围。一个人对所处房间的当前体验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位置在一个更大结构中,与其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持续存在的时间观察者存在于一个空间连接的独立存在对象世界中有关(康德,1787 年,胡塞尔,1913 年)。个体的体验之所以具有特定内容,仅因为它存在于更大的统一表征结构之内。(参见有关意识统一的条目。)

最近,人们特别关注了现象统一的概念(Bayne 2010)及其与其他形式的意识统一(如涉及表征、功能或神经整合的形式)的关系。一些人认为现象统一可以归纳为表征统一(Tye 2005),而另一些人则否认了任何这种归纳的可能性(Bayne 2010)。

4.7 意向性和透明度

意识的心理状态通常被认为具有表征性或意向性方面,因为它们是关于事物的,指向事物或具有满足条件。如果桌子上有白色花瓶里的紫丁香(参见 Travis,2004 年),一个人的意识视觉经验正确地代表了世界,一个人的意识记忆是关于对世界贸易中心的袭击,一个人的意识欲望是喝一杯冷水。然而,非意识状态也可以以这种方式展现意向性,重要的是要理解意识状态的表征方面与非意识状态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Carruthers,2000 年)。Searle(1990 年)提出了一种相反的观点,即只有意识状态和具有意识状态的倾向才能真正具有意向性,但大多数理论家认为意向性广泛延伸到无意识领域。(参见有关意识和意向性的条目。)

一个潜在重要的差异维度涉及所谓的透明度,这是意识的一个重要特征,具有两个相互关联的隐喻意义,每个意义都有一个意向性、经验性和功能性方面。

意识的感知经验经常被说成是透明的,或者用 G.E. Moore(1922 年)的话来说是“透明的”。我们透明地“看穿”我们的感官经验,因为我们似乎直接意识到了存在于我们面前的外部物体和事件,而不是意识到任何经验的属性,通过这些属性它向我们呈现或代表这些物体。当我望向被风吹动的草地时,我意识到的是起伏的绿色草地,而不是我视觉经验的任何绿色属性。(参见有关意识表征理论的条目。)摩尔本人相信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和注意力的转移意识到后者的品质,尽管一些当代的透明性倡导者否认了这一点(Harman 1990,Tye 1995,Kind 2003)。

意识的思想和经验在语义上也是透明的,因为它们的意义似乎在我们思考它们的过程中立即为我们所知(Van Gulick 1992)。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我们“透过”它们来理解它们的意义或代表的东西。在这种语义意义上的透明度可能至少部分对应于约翰·西尔尔(Searle 1992)所称的意识的“内在指向性”。

我们的意识心理状态似乎在本质上或内在地具有它们的意义,仅仅通过它们本身的存在,与许多将意义基于意向性持有者与它们的语义或指称对象之间的因果、反事实或信息关系的外在主义心理内容理论形成对比。

将意识内容视为内在确定和内在自明的观点有时会得到对“罐中大脑”直觉的支持,这使得罐中大脑的意识心理状态似乎会保留其所有正常的意向内容,尽管失去了与世界的所有正常因果和信息联系(Horgan 和 Tienson,2002)。关于这类案例以及有关意识意向性的竞争性内在主义观点(Searle,1992)和外在主义观点(Dretske,1995)仍存在争议。

虽然语义透明性和内在意向性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它们不应简单等同,因为可能可以将前者的概念纳入更外在主义的内容和意义解释中。语义透明性和感知透明性显然涉及到意识的表征或意向方面,但它们也是我们意识生活的经验方面。它们是意识的感知现象和感受如何的一部分。它们也都具有功能方面,因为意识经验以丰富内容适当的方式相互作用,展现出我们对其内容的透明理解。

4.8 动态流动

意识的动态表现在其不断变化的流动和自我转化过程的连贯秩序中,这正如威廉·詹姆斯(1890)所说的“意识之流”。一些经验的时间序列是由纯粹的内部因素产生的,比如当一个人思考一个难题时,而另一些则部分取决于外部原因,比如当一个人追逐一个飞行的球时,但即使是后者的序列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意识如何转化自身来塑造的。

无论是部分地受外部影响的回应,还是完全源自内在,每一刻的经验序列都连贯地从之前的经验中发展而来,受到其基础先前组织中体现的链接和限制的全局结构的约束和促使(胡塞尔,1913 年)。在这方面,意识是一个自我创造和自我组织的系统,即一个自体生成系统(瓦雷拉和马图拉纳,1980 年)。

作为一个有意识的心智主体,我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扫描我的房间,扫描它的心理图像,回顾最近一次餐厅用餐的过程以及许多味道和气味,通过一个复杂问题的推理,或者计划一次购物之旅,并在到达市场时执行这个计划。这些都是日常和常见的活动,但每一个都涉及以一种表现出对它们的意向属性和相互关联内容的内在实践理解的方式有目的地产生经验(Van Gulick 2000)。

意识是一个动态过程,因此对“什么”问题的充分描述性回答必须涉及不仅仅是其静态或瞬时属性。特别是,它必须对意识的时间动态和其自我转化流动反映出的意向一致性以及体现在有序控制中的语义自我理解的方式进行一些解释,通过这些控制,有意识的心灵不断地将自己重新塑造为与其世界相互作用的自我生成系统。

一个全面的意识描述性解释需要处理的不仅仅是这七个特征,但对每一个特征有清晰的描述将使我们在回答“什么是意识?”这个问题上走得更远。

5. 解释性问题:意识如何存在?

"How" 这个问题关注的是解释而不是描述。它要求我们解释意识的基本状态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它是现实的一个基本特征,还是其存在取决于其他非意识项目,无论是物理的、生物的、神经的还是计算的?如果是后者,我们能否解释或理解相关的非意识项目如何引起或实现意识?简而言之,我们能否解释如何使一些无意识的东西变得有意识?

5.1 解释项目的多样性

"How" 问题并不是一个单一的问题,而是一组更具体问题的一般家族(Van Gulick 1995)。它们都涉及解释意识的某种类型或方面的可能性,但它们在其特定的解释对象、解释限制和成功解释的标准上有所不同。例如,一个人可能会问我们是否可以通过在计算模型中模拟必要的访问关系来计算地解释访问意识。或者一个人可能更关心的是,一个有意识生物的心智的现象和质性特性是否可以从其大脑过程的神经特性描述中被先验地推导出来。这两者都是 "How" 问题的版本,但它们关注非常不同的解释项目的前景,因此它们的答案可能会有所不同(Lycan 1996)。要列举所有 "How" 问题的可能版本是不切实际的,甚至是不可能的,但一些主要选项可以列出。

Explananda. 可能的被解释对象包括上述区分的各种状态和生物意识,以及对“What”问题的回答中列出的意识的七个特征。这两种类型的被解释对象重叠并交叉。例如,我们可能旨在解释感知意识或接入意识的动态方面。或者我们可以尝试解释定性意识或元心理意识的主观性。并非每个特征都适用于每种意识类型,但所有特征都适用于几种。如何解释与某种意识类型相关的特征,可能与解释与另一种意识类型相关的特征所需的内容不符。

Explanans. 可能的解释范围也是多样的。或许以最广泛的形式来看,"怎样" 的问题问及相关类型的意识如何可能被无意识的事物所引起或实现,但我们可以通过进一步限制相关解释范围来产生更多具体的问题。一个人可能试图解释意识的某个特征是如何被潜在的神经过程、生物结构、物理机制、功能或目的功能关系、计算组织,甚至是无意识的心理状态所引起或实现的。因此,解释成功的前景将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解释范围越有限和基本,解释如何足以产生意识的问题就越困难(Van Gulick,1995)。

解释的标准。第三个关键参数是如何定义成功解释的标准。一个可能要求被解释的事实可以从解释者中先验推导出来,尽管这是否是解释意识的必要或充分标准存在争议(Jackson 1993)。其充分性将部分取决于推导过程中的前提性质。从逻辑上讲,人们需要一些桥梁原则来连接关于意识的命题或句子与不提及它的命题。如果一个人的前提涉及物理或神经事实,那么他将需要一些桥梁原则或连接来将这些事实与关于意识的事实联系起来(Kim 1998)。无脑的连接,无论是法定的还是仅仅是经过充分证实的相关性,都可以提供逻辑上足够的桥梁,以推断关于意识的结论。但它们可能不会让我们看到这些连接是如何或为什么存在的,因此它们无法充分解释意识存在的方式(Levine 1983, 1993, McGinn 1991)。

有人可以合理地要求更多,特别是要求一些解释,使人能够理解为什么这些联系存在,也许还能解释为什么它们不可能不这样做。通常会引用一个熟悉的两阶段模型来解释宏观性质与微观基质之间的关系。在第一步中,人们会根据功能条件分析宏观性质,然后在第二阶段中,人们会展示微观结构遵守其自身层次的法则足以保证满足相关功能条件的满足(Armstrong,1968 年,Lewis,1972 年)。

在 20°C 时,H2O 分子集合的微观性质足以满足它们所组成的水的液态条件。此外,该模型使得液态是如何由微观性质产生的变得可理解。一个令人满意的意识产生的解释似乎需要一个类似的两阶段故事。没有这个故事,即使是先验推导性也可能在解释上显得不够充分,尽管对这样一个故事的需求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Block 和 Stalnaker,1999 年;Chalmers 和 Jackson,2001 年)。

5.2 解释性鸿沟

我们目前无法提供一个合适易懂的联系,有时被描述为一个解释性鸿沟,这是根据 Joseph Levine (1983)的说法,表明我们对意识如何依赖于一个非意识基础,尤其是一个物理基础的不完全理解。基本的鸿沟主张在一般性和强度上有许多变化。

也许在其最弱的形式中,它对我们目前的解释能力提出了一个实际限制;鉴于我们当前的理论和模型,我们现在无法表达一个可理解的联系。更强的版本对我们的人类能力提出了一个原则性主张,因此断言,鉴于我们的人类认知限制,我们永远无法弥合这个差距。对于我们或者类似我们的认知生物来说,这必须保持为一个残留的谜(McGinn,1991)。Colin McGinn(1995)认为,鉴于我们人类感知概念和从中得出的科学概念的固有空间性质,我们人类并不适合概念化地理解心理物理联系的本质。关于这种联系的事实对我们来说就像乘法或平方根对犰狳一样,在认知上是封闭的。它们不属于我们的概念和认知体系。差距主张的更强版本消除了对我们认知本质的限制,并原则上否认这个差距可以被任何认知主体弥合。

那些声称存在认知鸿沟的人在他们之间对于我们所谓的认知限制会导致什么形而上学结论存在分歧。Levine 本人一直不愿得出任何反物理主义的本体论结论(Levine 1993, 2001)。另一方面,一些新二元论者试图利用这种鸿沟的存在来驳斥唯物主义(Foster 1996,Chalmers 1996)。一个人认识论前提越强,就越有希望得出形而上学结论。因此,不足为奇,二元论的结论经常通过声称在原则上不可能消除鸿沟来支持。

如果一个人能够从先验的角度看到意识无法以物理学解释的方式合理地解释,那么得出它实际上并非如此的结论就不是一大步(Chalmers 1996)。然而,这种认识论主张的强度使得很难假定在问题中恳求形而上的结果。因此,那些希望使用一个原则性差距主张来反驳物理主义的人必须找到独立的理由来支持它。一些人诉诸于可想象性论证的支持,比如声称可以想象到与有意识的人类分子完全相同但缺乏所有感知意识的僵尸(Campbell 1970,Kirk 1974,Chalmers 1996)。其他支持性论点则援引了意识的所谓非功能性质,因此声称它抵抗标准科学方法解释复杂属性(例如基因优势)的物理实现功能条件(Block 1980a,Chalmers 1996)。这些论点避免了恳求反物理主义问题,但它们本身依赖于有争议的主张和直觉,并且与一个人对物理主义的基本观点并非完全独立。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仍然活跃且持续进行中。

我们目前无法看到任何关闭这一差距的方法可能会对我们的直觉产生一些影响,但这可能只是反映了我们当前理论的局限,而不是一个原则上无法逾越的障碍(Dennett 1991)。此外,一些物理主义者认为,解释上的差距是可以预期的,甚至是合理的本体论物理主义的一部分,这些版本将人类代理视为在进化起源和情境性理解中具有固有限制的物理实现的认知系统(Van Gulick 1985, 2003; McGinn 1991, Papineau 1995, 2002)。根据这一观点,解释上的差距的存在可能不是对物理主义的反驳,而是对其的确认。关于这些话题的讨论和分歧仍然活跃且持续。

5.3 归纳和非归纳解释

正如对可理解的联系的需求所表明的那样,先验推导本身显然不足以成功解释(金 1980),也不明显必要。在许多解释背景下,一些较弱的逻辑联系可能足够。我们有时可以讲述关于一类事实如何依赖于另一类事实的故事,以使自己满意,即使我们不能严格地从后者推导出所有前者的事实。

严格的理论内涵演绎被逻辑经验主义者对科学统一的规范所采纳(普特南(Putnam)和奥本海姆(Oppenheim),1958 年),但在近几十年来,一种更宽松的非约化科学关系图景逐渐受到青睐。特别是,非约化唯物主义者主张所谓的“特殊科学的自主性”(福多(Fodor),1974 年),并认为理解自然界需要我们使用多样的概念和表征系统,这些系统可能并非严格可互译,也无法被置于旧式演绎范式所要求的严格层次关系之中(普特南,1975 年)。

经济学经常被引用为一个例子(Fodor 1974,Searle 1992)。经济事实可能是由潜在的物理过程实现的,但没有人认真要求我们能够从对其潜在物理基础的详细描述中推导出相关的经济事实,或者要求我们能够将经济学的概念和词汇与物理科学的概念和词汇紧密对应起来。

然而,我们的演绎能力并不被视为本体论疑虑的原因;并不存在“金钱-物质”问题。我们所需要的只是对经济属性和关系如何可能由物理属性构成的一般性和非演绎性理解。因此,人们可能选择类似的标准来解释“如何”问题,以及什么样的解释可以说明意识如何可能由非意识项目引起或实现。然而,一些批评者,如金(1987),挑战了任何旨在既非还原主义又唯物主义的观点的连贯性,尽管这些观点的支持者也做出了回应(Van Gulick,1993)。

有人认为,意识特别难以用物理术语解释,因为我们主观和客观理解方式之间固有的差异。托马斯·纳格尔(Thomas Nagel)在 1974 年著名地提出,我们无法通过同情地接受类似蝙蝠回声定位听觉体验的经验性视角来理解蝙蝠体验的现象学,因此我们对这种体验的本质最多只能有部分理解。鉴于我们无法经历类似的体验,我们最多只能对这种体验的本质有部分理解。据说,从自然科学的外部客观第三人称视角获得的任何知识都不足以让我们理解蝙蝠从内部第一人称主观视角所能理解的自身体验。

5.4 解释成功的前景

因此,“怎样”问题可以细分为一个多样的家族,取决于一个人试图解释的意识的具体类型或特征,对解释因素范围的具体限制以及用于定义解释成功的标准。由此产生的一些变体似乎比其他变体更容易回答。在一些所谓的“易问题”中,取得进展似乎是可能的,比如用大脑的功能或计算组织来解释访问意识的动态(Baars,1988)。其他问题可能看起来较难解决,特别是所谓的“难题”(Chalmers,1995),这个问题更多地是要提供一个可理解的解释,让我们以一种直观令人满意的方式看到感知意识或“它是什么样子”的意识如何可能从大脑中的物理或神经过程中产生。

对于某些“How”问题的积极回答似乎近在眼前,但其他问题似乎仍然令人困惑。我们也不应假设每个版本都有积极的答案。如果二元论成立,那么意识至少在某些类型中可能是基本和根本的。如果是这样,我们将无法解释它是如何从非意识物品中产生的,因为它根本就不是这样做的。

一个人对解释意识前景的看法通常取决于一个人的观点。乐观的物理主义者可能会认为当前的解释缺失仅仅是探究的早期阶段的反映,并且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得到纠正(Dennett 1991,Searle 1992,P. M. Churchland 1995)。对于二元论者来说,同样的僵局将意味着物理主义计划的破产,以及需要将意识视为现实中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Robinson 1982,Foster 1989,1996,Chalmers 1996)。一个人看到的部分取决于一个人所站立的位置,解释意识的持续项目将伴随着关于其地位和成功前景的持续辩论。

6. 功能性问题:意识为何存在?

功能性问题或为什么问题询问意识的价值或作用,从而间接地涉及其起源。它是否具有功能,如果是这样,那么它是什么?它是否对存在意识的系统的运作产生影响,如果是这样,为什么以及如何?如果意识作为生物系统的复杂特征存在,那么其适应价值可能与解释其进化起源相关,尽管当然,如果它有的话,其当前功能不一定与其最初出现时可能具有的功能相同。适应功能在生物时间上经常发生变化。关于意识价值的问题在至少两个方面也具有道德维度。我们倾向于认为一个生物体的道德地位至少部分取决于其意识的性质和程度,而意识状态,特别是意识情感状态,如快乐和痛苦,在许多支撑道德理论的价值描述中起着重要作用(Singer 1975)。

与“什么”和“如何”问题一样,“为什么”问题提出了一个一般性问题,可以细分为多种更具体的探究。就意识的各种类型(例如,接入意识、现象意识、元心理意识等)是否是不同且可分离的这一问题而言——这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它们很可能在特定的作用和价值上也存在差异。因此,“为什么”问题很可能没有一个单一或统一的答案。

6.1 意识的因果地位

也许任何“为什么”问题版本提出的最基本问题是,相关类型的意识是否有任何因果影响。如果它没有任何影响,也没有任何因果差异,那么似乎它无法在存在的系统或生物体中发挥任何重要作用,从而从一开始就削弱了关于其可能价值的大部分探讨。而且,无法简单地将表观无关性的威胁视为明显的非选择,因为至少最近文献中已经严肃声称某些形式的意识缺乏因果地位。(参见表观无关性条目。)这种担忧尤其涉及感知和定性意识(赫胥黎 1874 年,杰克逊 1982 年,查尔默斯 1996 年),但也对其他类型的因果地位提出了挑战,包括元心理意识(维尔曼斯 1991 年)。

既有形而上的论证,也有经验性的论证支持这些主张。前者中有一些是诉诸于有关僵尸的可想象性和逻辑可能性的直觉,即,存在一种生物,其行为、功能组织和物理结构一直到分子水平都与正常人类代理的相同,但缺乏任何感觉或定性意识。一些人(Kirk 1970,Chalmers 1996)声称这样的存在在分享我们所有物理定律的世界中是可能的,但其他人否认了这一点(Dennett 1991,Levine 2001)。如果它们在这样的世界中是可能的,那么似乎可以得出结论,即即使在我们的世界中,感觉并不影响构成我们人类行为的物理事件的进程。如果这些事件无论是否存在感觉都以相同方式展开,那么感觉似乎至少在物理世界的事件中是惰性的或外显的。然而,这样的论证以及它们所依赖的僵尸直觉是有争议的,它们的合理性仍然存在争议(Searle 1992,Yablo 1998,Balog 1999)。

一些更具经验性质的论点挑战了元心理意识的因果地位,至少在能够通过报告自己的心理状态来衡量其存在的程度上。据称科学证据显示,这种意识并非任何类型的心理能力所必需,也不会在足够早的时候发生,以充当通常被认为是其效果的行为或过程的原因(Velmans,1991)。根据那些提出这种论点的人,通常被认为需要意识的那些心理能力,在没有所谓的自我意识的情况下都可以在无意识状态下实现。

此外,即使有意识的自我意识存在,据称它发生得太晚,无法成为相关行为的原因,而更像是它们的结果,或者最多是某种共同先前原因的联合效果(Libet,1985)。根据这些论点,自我意识或元心理意识最终被证明是一种心理后果,而不是一种引发原因,更像是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事后输出或结果,而不像是产生计算机响应和显示的实际处理器操作。

一次又一次,这些论点都备受争议,所谓的数据及其解释都是活跃争论的主题(参见 Flanagan 1992,以及 Velmans 1991 附带的评论)。尽管经验论证,如僵尸论断,要求人们认真考虑某些形式的意识可能比通常假定的更少地具有因果效能,但许多理论家认为经验数据对意识的因果地位并不构成真正威胁。

如果表观现象论者是错误的,意识在其各种形式中确实是因果的,那么它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会有什么不同?涉及相关意识的心理过程与缺乏相关意识的心理过程有何不同?意识可能发挥什么样的功能?以下六个部分(6.2–6.7)讨论了一些常见的答案。尽管各种功能在一定程度上重叠,但每种功能都是独特的,它们在与之最适宜联系的意识类型上也有所不同。

6.2 灵活控制

控制的灵活性和复杂性增加。意识心理过程似乎提供了高度灵活和适应性的控制形式。尽管无意识的自动过程可能非常高效和迅速,但它们通常以比涉及意识自我意识的方式更固定和预定的方式运作(Anderson 1983)。因此,当处理新颖情况和以前未遇到的问题或需求时,意识意识是最重要的(Penfield 1975,Armstrong 1981)。

技能习得的标准解释强调在初始学习阶段意识的重要性,逐渐让位于更自动化的过程,这些过程需要较少的注意力或意识监督(Schneider 和 Shiffrin,1977)。意识处理允许根据基本单元构建或编制特定定制的例行程序,并对其执行进行有意识的控制。

在灵活性和速度之间存在着一个熟悉的权衡;受控的意识过程以缓慢和费力的方式购买其定制的多功能性,与自动无意识心理运作的流畅快速形成对比(Anderson 1983)。灵活性的相关增加似乎与元心理或高阶意识形式最密切相关,因为对过程进行控制的增强能力取决于更大的自我意识。然而,灵活性和复杂的控制模式也可能与现象和获取形式的意识相关联。

6.3 社会协调

增强社会协调能力。 意识的元心理类型可能不仅涉及自我意识的增加,还包括对其他有心灵的生物的心理状态的增进理解,特别是对自己社会群体的其他成员的心理状态(Humphreys 1982)。 在相关的元心理意义上有意识的生物不仅拥有信念、动机、感知和意图,而且理解拥有这些状态的含义,并意识到自己和他人都具有这些状态。

这种相互分享的意识增加,使相关生物能够以更先进和适应性更强的方式互动、合作和交流。尽管元心智意识是与这种社会协调角色最明显相关的类型,但与意识流相关的叙事意识也显然相关,因为它涉及将部分源自社会应用的解释能力应用于自己的情况(Ryle 1949,Dennett 1978,1992)。

6.4 综合表征

意识作为更统一和密集集成的现实表征。意识体验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独立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中的物体世界。这些物体通常以多模式方式呈现给我们,涉及来自各种感官通道以及背景知识和记忆的信息整合。意识体验向我们展示的不是孤立的属性或特征,而是位于一个持续独立世界中的物体和事件,并通过在其体验组织和动态中体现出构成物体世界意义结构的关系和相互连接的密集网络,从而实现这一点(康德,1787 年,胡塞尔,1913 年,坎贝尔,1997 年)。

当然,并非所有感觉信息都需要经历才能对行为产生适应性影响。适应性的非经验性感觉运动联系可以在简单生物体中找到,也可以在一些更直接和反射性的高等生物过程中找到。但当经验存在时,它提供了对现实更统一和整合的表征,通常允许更多开放式的反应途径(Lorenz 1977)。例如,考虑一个生物体中空间的表征,其感觉输入通道仅与运动或与一些固定机制的方向性(如用于进食或捕食猎物的机制)相关联,然后将其与一个能够利用其空间信息灵活导航环境以及实现其他空间相关目标的生物体进行比较,就像一个人在视觉上扫视她的办公室或厨房一样(Gallistel 1990)。

这种后一种表现通常是由与意识经验相关的综合呈现模式提供的。经验空间的统一只是我们对客观世界的意识感知所关联的综合的一个例子。(参见有关意识统一性的条目。)

这种整合性的作用或价值最直接与意识的获取相关联,但也明显与更大的现象和意向结构相关。它甚至与意识的定性方面相关,因为质性在我们对统一空间或场景中的统一对象的体验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也与对“What”问题的透明体验密切相关,特别是与语义透明性(Van Gulick,1993)相关。信息的整合在当前几种神经认知意识理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全局工作空间理论(见第 9.5 节)和朱利奥·托诺尼的整合信息理论(下文第 9.6 节)。

6.5 信息获取

更广泛的信息访问。 意识心理状态中携带的信息通常可供多样的心理子系统使用,并应用于各种潜在情况和行动(Baars,1988)。 非意识信息更有可能被封装在特定的心理模块中,并仅可用于与该子系统操作直接相关的应用(Fodor,1983)。 使信息意识到通常会扩大其影响范围以及它可以被用于自适应地引导或塑造内在和外在行为的方式范围。 一个状态的意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 Dennett 所称的“大脑名人”,即它对其他心理状态产生内容适当影响的能力。

这种特定角色最直接和定义上与意识获取(Block 1995)的概念联系在一起,但元心理意识以及现象和质性形式似乎都与信息可获得性的增加有关(Armstrong 1981,Tye 1985)。不同的认知和神经认知理论将获取作为意识和意识加工的中心特征。全局工作空间理论,普林兹的关注中间表征(AIR)(Prinz 2012)和托诺尼的整合信息理论(IIT)都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区分意识状态和过程,这些过程增强了对状态内容的广泛访问(见第 9.6 节)。

6.6 意志的自由

自由选择或自由意志的增加。自由意志的问题仍然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哲学问题,不仅涉及它是否存在,甚至包括它可能或应该包含什么(Dennett 1984,van Inwagen 1983,Hasker 1999,Wegner 2002)。 (请参阅有关自由意志的条目。)自由意志的概念本身可能仍然太模糊和有争议,无法清楚地阐明意识的作用,但传统上有一种直觉认为这两者之间存在深刻联系。

意识被认为打开了一片可能性的领域,一个意识自我可以选择或自由行动的选项范围。至少,意识似乎是任何这种自由或自主的必要前提条件(Hasker,1999)。一个人如何在仅停留在无意识领域内的情况下进行所需类型的自由选择?一个人如何确定自己的意愿,而不意识到它以及塑造它的选项?

选择自己行动的自由和决定自己本质和未来发展的能力可能存在许多有趣的变化和程度,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全有或全无的问题,各种形式或层次的意识可能与相应程度或类型的自由和自我决定相关联(Dennett 1984, 2003)。与自由的联系似乎对于元心理形式的意识最为强烈,因为它强调自我意识,但对于其他大多数形式也可能存在潜在的联系。

6.7 内在动机

内在动机状态。至少一些意识状态似乎在本质上具有动机力量。特别是,意识情感状态(如愉悦和痛苦)的功能和动机作用似乎是它们体验特征的内在部分,并且与它们的定性和现象特性密不可分,尽管这种观点受到挑战(Nelkin 1989,Rosenthal 1991)。愉悦的吸引力积极的动机方面似乎是其直接体验的现象感受的一部分,疼痛的负面情感特征也是如此,至少在正常的非病理体验中是这样。

关于疼痛的感觉和动力在异常情况下是否可以分离存在相当大的分歧,有些人否认这种内在动机方面的存在(Dennett,1991)。然而,至少在正常情况下,疼痛的负面动机力似乎就融入了经验本身的感觉中。

这究竟是如何实现的仍然不太清楚,也许内在且直接体验到的动机力量的出现是虚幻的。但如果它是真实的,那么它可能是意识对其存在的心理系统和过程产生影响的最重要且进化最古老的方面之一(Humphreys,1992)。

关于意识的可能角色和价值已经提出了其他建议,这六个当然并不穷尽所有选择。尽管如此,它们是最突出的最近的假设之一,并且它们提供了对那些确实认为意识确实有所不同的人提出的“为什么”问题的答案类型的公正调查。

6.8 构成性和偶然性角色

关于提出的功能可能回答“为什么”问题的各个方面,还需要澄清一个进一步的观点。特别是,应该区分构成性案例和偶然实现案例。在前者中,履行角色构成了在相关意义上有意识,而在后者中,某种特定类型的意识只是实现必要角色的几种方式之一(Van Gulick,1993)。

例如,使信息全球范围内可供各种子系统和行为应用使用,可能构成其在访问意义上具有意识。相比之下,即使意识的定性和现象形式涉及对客观现实高度统一和密集集成的表征,也可能产生具有这些功能特征但并非定性或现象性的表征。

我们内在的表征方式具有这些特征,同时还具有定性和现象性属性的事实,可能反映了关于我们进化祖先中所发生的特定设计解决方案的偶然历史事实。如果是这样,可能有其他完全不同的方式来实现类似的结果,而不需要定性或现象意识。关于定性和现象意识的正确思考方式尚不清楚;也许与访问意识的情况一样,与统一和密集集成的表征的联系实际上像看起来那样亲密和构成性(Carruthers 2000)。无论这个问题如何解决,重要的是在处理意识的功能并回答为什么它存在的问题时,不要混淆构成解释和偶然实现解释(Chalmers 1996)。

意识的理论

作为对“什么、如何和为什么”这些问题的回应,近年来提出了许多意识理论。然而,并非所有意识理论都是关于同一事物的理论。它们不仅在所取意识类型上有所不同,而且在理论目的上也存在差异。

也许最大的区分在于一般的形而上学理论,它们旨在将意识定位于整体本体论现实方案中,以及更具体的理论,提供其性质、特征和作用的详细说明。这两种理论之间的界线有些模糊,特别是在许多具体理论至少在更一般的形而上学问题上承担了一些隐含的承诺的情况下。然而,在调查当前理论提供的范围时,将这种区分牢记在心中是有用的。

8. 意识的形而上学理论

一般的形而上学理论提供了对于心灵-身体问题的意识版本的答案,“意识在物理现实世界中的本体论地位是什么?” 可用的回答在很大程度上与标准的心灵-身体选择相似,包括主要的二元论和物理主义的版本。

8.1 双重论理论

双重论理论认为意识的某些方面至少在某种程度上超出了物理领域,但具体形式的双重论在于这些方面的具体内容。 (参见双重论条目。)

物质二元论,如传统的笛卡尔二元论(笛卡尔,1644),主张存在物质和非物质实体。这些理论涉及非物质心灵或自我的存在,意识存在于其中。尽管物质二元论目前在很大程度上不受青睐,但仍有一些当代支持者(斯温伯恩,1986 年,福斯特,1989 年,1996 年)。

在其几个版本中,属性二元论受到更广泛的支持。所有这些理论都声称存在意识属性,这些属性既不与物理属性相同,也不可归约为物理属性,但却可以由实例化物理属性的同一事物实例化。在这方面,它们可以被归类为双重方面理论。它们认为现实的某些部分——生物体、大脑、神经状态或过程——实例化两种不同且不相交的属性:物理属性和意识、现象或质性属性。双重方面或属性二元论理论可以至少有三种不同类型。

基本属性二元论将意识心理属性视为现实的基本构成要素,与基本物理属性(如电磁荷)地位相当。它们可能以因果和类似法则的方式与物理学等其他基本属性相互作用,但本体论上它们的存在并不依赖于任何其他属性,也不是从其他属性派生出来的(Chalmers, 1996)。

新兴属性二元论将意识属性视为由物理成分的复杂组织产生,但以一种激进的方式进行,使得新兴结果超越其物理原因,并且不能从严格物理性质的角度事先预测或解释。这种新兴观点的连贯性受到挑战(Kim,1998),但也有支持者(Hasker,1999)。

中立的单元属性二元论将意识的心理属性和物理属性视为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和派生自更基本的现实层次,而这本身既不是心理的也不是物理的(Russell 1927,Strawson 1994)。然而,如果将二元论看作是关于存在两个不同基本实体或属性领域的说法,那么或许中立单元论不应被归类为属性二元论的一种版本,因为它并不认为心理或物理属性是终极或基本的。

广义心灵论可能被视为属性二元论的第四种类型,因为它认为现实的所有构成部分都具有一些心灵属性,或至少是原始心灵属性,这些属性与它们可能具有的任何物理属性不同(Nagel,1979)。事实上,中立单元论可能与某种形式的全原始心灵论(Chalmers,1996)一致结合,根据这种理论,微观构成部分的原始心智方面在适当的组合条件下可以产生完全发展的意识。(请参阅有关广义心灵论的条目。)

相关原始心灵方面的本质仍不清楚,如果提出这样的理论希望解决“难题”,那么这些理论就会面临两难境地。原始心灵属性是否涉及产生“难题”的那种定性感知感觉,或者它们并不涉及。如果涉及,那么很难理解它们如何可能作为现实的普遍属性发生。一个电子或夸克如何具有任何这种体验感觉?然而,如果原始心灵属性不涉及任何这种感觉,那么它们如何比物理属性更能解释定性意识以解决“难题”也就不清楚了。

一种更为谦逊的泛心灵论形式由神经科学家朱利奥·托诺尼(2008 年)提倡,并得到其他神经科学家的支持,包括克里斯托夫·科赫(2012 年)。这一版本源自托诺尼的整合信息理论(IIT)意识,该理论将意识与整合信息等同起来,这种信息可以存在于许多程度(见下文第 9.6 节)。根据 IIT,即使是简单的指示器设备,如单个光电二极管,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整合信息,因此具有一定程度的意识,这是托诺尼和科赫都接受的泛心灵的一种形式。

对意识的二元论和其他反物理主义理论提出了各种论据。有些主要是先验性质的,比如那些诉诸于所谓僵尸的可想象性(Kirk 1970,Chalmers 1996)或知识论论证的版本(Jackson 1982, 1986),旨在通过对第三人称物理过程的描述在我们完全理解意识经验的定性方面存在明显局限的情况下得出反物理主义关于意识本体论的结论。(参见 Jackson 1998, 2004 提出的相反观点;另请参阅有关僵尸和感知质的知识论论证的条目。)其他支持二元论的论据则更多地基于经验性的基础,比如那些诉诸于大脑物理因果链中所谓的因果间隙(Eccles 和 Popper 1977)或基于意识感知的时间顺序中所谓异常的论据(Libet 1982, 1985)。这两种类型的二元论论据都受到物理主义者(P.S. Churchland 1981,Dennett 和 Kinsbourne 1992)的激烈争论。

8.2 物理主义理论

意识的大多数其他形而上学理论都是某种熟悉类型的物理主义版本。

消除论理论从还原的角度否认意识的存在,或者至少否认其一些常被接受的种类或特征的存在。(见消除式唯物主义条目。)激进的消除论者拒绝意识这一概念本身,认为其模糊或错误,并声称意识/非意识的区分未能准确切割心智现实(Wilkes 1984, 1988)。他们认为意识的概念离题太远,值得被淘汰,并用更能反映心灵真实本质的其他概念和区分来替代(P. S. Churchland 1983)。

大多数废除论者在他们的否定评估中更加谨慎。与其完全拒绝这个概念,他们只对一些被普遍认为涉及的显著特征提出异议,比如感知质(Dennett 1990,Carruthers 2000)、意识自我(Dennett 1992)或所谓的“笛卡尔剧场”,在那里意识经历的时间序列被内部投射(Dennett 和 Kinsbourne 1992)。因此,像丹尼特这样的更为谨慎的废除论者通常将他们的有条件否定与对他们认为是真实的意识方面的积极理论相结合,比如多重草稿模型(下文 9.3 节)。

身份理论,至少是严格的心理-物理类型-类型身份理论,通过将意识心理属性、状态和过程与物理属性进行等同,提供了另一种强烈的还原选项,这些物理属性通常是神经或神经生理学性质的。如果对惊人的红色有质性意识体验就是处于具有相关神经生理属性的大脑状态中,那么这样的体验性属性是真实的,但它们的现实性是一种直接的物理现实。

类型-类型同一论被如此称之,因为它将心理和物理类型或属性等同于将水的属性与由 H2O 分子组成的属性等同。在当代物理主义早期(1950 年代和 60 年代)的短暂流行时期之后(Place 1956,Smart 1959),由于诸如多重实现异议之类的问题,这一理论被普遍认为不再被广泛接受,根据多重实现异议,心理属性更为抽象,因此可以由许多不同的基础结构或化学基质实现(Fodor 1974,Hellman 和 Thompson 1975)。如果同一意识属性可以由不同的神经生理(甚至非神经生理)属性在不同生物体中实现,那么这两个属性就不能严格相同。

然而,至少在感觉或意识的定性属性方面,类型-类型同一论近年来已经有了一次小规模的复苏。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一些人认为,将相关的心理-生理联系视为同一实体可以消除解释性鸿沟问题(Hill and McLaughlin 1998, Papineau 1995, 2003)。他们认为,如果意识的定性属性和神经属性是相同的,那么就没有必要解释后者如何导致或产生前者。它不是导致它,它就是它。因此,没有需要弥合的鸿沟,也不需要进一步的解释。同一实体不是可以解释的事物,因为没有什么与自身相同,问为什么某物与自身相同是毫无意义的。

然而,也有人认为,对类型-类型同一性的诉诸并不明显地消除了对解释的需求(Levine 2001)。即使两个描述或概念实际上指的是同一性质,人们仍然可以合理地期望对这种收敛的解释,对它们如何指出同一事物的方式进行一些解释,尽管最初或直觉上似乎并非如此。在其他经验发现的属性同一性的情况下,比如热量和动能的同一性,有一个解释故事可以解释这种共指的收敛,因此在心理-物理情况下也有理由期望相同的情况。因此,诉诸类型-类型同一性本身可能不足以消除解释性差距问题。

意识的大多数唯物主义理论既不是消除论者,也不是基于严格的类型-类型同一性。它们承认意识的现实性,但旨在在某种心理-物理关系的基础上将其定位于物理世界内,而不是严格的属性同一性。

在常见的变体中,有些认为意识现实是物理的附属、由物理组成,或者由物理实现。

功能主义理论特别依赖实现的概念来阐明意识与物理之间的关系。根据功能主义,一个状态或过程被视为属于某种心理或意识类型,是因为它在一个适当组织的系统内发挥的功能角色(Block 1980a)。一个特定的物理状态通过在包含它的更大物理系统内发挥适当角色来实现相关的意识心理类型。(参见功能主义条目。)功能主义者经常借助与其他层级关系的类比,比如生物与生物化学之间的关系,或者化学与原子之间的关系。在每种情况下,一个层级上的属性或事实是通过底层项目之间的复杂互动来实现的。

功能主义的批评者经常否认意识可以用功能术语充分阐明(Block 1980a, 1980b, Levine 1983, Chalmers 1996)。根据这些批评者的观点,意识可能具有有趣的功能特征,但其本质并非功能性。这种说法有时会通过假设缺失或倒置的感觉质料(qualia)的可能性来支持,即存在与正常人类功能等效但感觉质料被倒置或根本不存在的生物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的地位存在争议(Shoemaker 1981, Dennett 1990, Carruthers 2000),但如果被接受,似乎会对功能主义者构成问题。(请参阅关于感觉质料的条目。)

那些将本体论唯物主义基于实现关系的人经常将其与在概念或表征水平上强调特殊科学的自主性以及它们提供的不同描述模式和认知访问相结合的非简约观点。

这种非还原主义物理主义否认,适用于处理底层基质或实现水平事实的理论和概念资源必须同样适用于处理实现水平的事实(普特南(Putnam)1975 年,博伊德(Boyd)1980 年)。正如上面对“如何”问题的回答中所指出的,一个人可以相信所有经济事实都在物理上实现,而不认为物理科学的资源提供了我们在经济学中所需的所有认知和概念工具(福多尔(Fodor)1974 年)。

非还原主义物理主义因其被指责未能以还原的方式“支付其物理主义的代价”而受到挑战。它被指责未能充分解释意识属性如何或可能由基础的神经、物理或功能结构或过程实现(金 1987 年,1998 年)。事实上,它被指责不连贯,因为它试图将物理实现的主张与否认以严格和先验可理解的方式阐明该关系的能力相结合(杰克逊 2004 年)。

然而,正如上文讨论“How”问题时所指出的,非简约物理主义者通过同意确实需要某种心理-物理实现的解释,但补充说,相关解释可能远远不足以进行先验推导,但仍然足以满足我们合理的解释需求(McGinn 1991,Van Gulick 1985)。这个问题仍然存在争议。

9. 意识的具体理论

尽管有许多关于意识的一般形而上学/本体论理论,但关于其本质的具体详细理论的清单更加广泛和多样化。没有简要调查能够全面,但七种主要类型的理论可能有助于表明基本的选择范围:高阶理论、表征理论、解释性叙事理论、认知理论、神经理论、量子理论和非物质理论。这些类别并非相互排斥;例如,许多认知理论也提出了相关认知过程的神经基质。尽管如此,将它们分为七类提供了基本概述。

9.1 高阶理论

高阶(HO)理论分析意识心理状态的概念,以反身性元心理自我意识为基础。其核心思想是,使心理状态 M 成为意识心理状态的原因在于它伴随着一个同时且非推理的高阶(即元心理)状态,其内容是自己现在处于 M 状态。对一些巧克力有意识的渴望涉及到处于两种心理状态;一个必须既有对一些巧克力的渴望,也必须有一个内容是自己现在刚刚有这种渴望的高阶状态。无意识的心理状态之所以无意识,正是因为我们缺乏关于它们的相关高阶状态。它们无意识的原因在于我们没有反身地直接意识到自己处于其中。 (参见有关意识高阶理论的条目。)

高阶理论有两种主要变体,它们在相关意识形成的元心理状态的心理模式方面存在差异。高阶思维(HOT)理论认为所需的高阶状态是一种陈述性思维样的元状态(Rosenthal 1986, 1993)。高阶知觉(HOP)理论认为它们更类似于知觉,并与某种内在感知和内部心理监控系统相关联(Armstrong 1981,Lycan 1987, 1996)。

每种理论都有其相对的优势和问题。热理论者指出我们没有内在感知器官,并声称我们体验到的感官特质除了外向感知呈现给我们的之外别无其他。另一方面,高阶理论者可以主张他们的观点解释了高阶解释所需的一些额外条件,这些条件作为相关高阶状态类似感知的自然结果。特别是,意识形成的元状态必须是非推理的,并且与其较低层次的心智对象同时发生的要求,可能可以通过通常适用于感知的并行条件来解释。我们感知现在发生的事情,我们以一种不涉及推理的方式这样做,至少不涉及任何明确的个人层面的推理。这些条件在热理论观点上同样是必要的,但却没有被解释,这似乎给了高阶表征模型一些解释优势(Lycan,2004 年,Van Gulick,2000 年),尽管一些热理论者持不同看法(Carruthers,2000 年)。

无论它们各自的优点如何,HOP 和 HOT 理论都面临一些共同的挑战,包括所谓的普遍性问题。对于某一物品 X 的想法或感知——无论是一块石头、一支钢笔还是一个土豆——通常并不会使 X 成为一个有意识的 X。看到或想到柜台上的土豆并不会使它成为一个有意识的土豆。那么,为什么对某种欲望或记忆的想法或感知会使它成为一个有意识的欲望或记忆(Dretske 1995,Byrne 1997)呢?指出我们并不将“有意识”这个术语应用于我们感知或想到的石头或钢笔,而只应用于我们感知或想到的心理状态(Lycan 1997,Rosenthal 1997)是不够的。这可能是正确的,但需要的是对为什么这样做是合适的一些解释。

高阶观点最明显地与元心理意识形式相关,但一些支持者认为它也可以解释其他类型的意识,包括更主观的“是什么感觉”和定性类型。一种常见策略是将感知分析为能够在无意识状态下发生的心理特征;例如,它们可能被解释为内在状态的属性,其结构相似性关系导致对世界客观相似性的信念(Shoemaker 1975, 1990)。尽管无意识的感知可以发挥功能作用,但在具有这些感知的状态中并没有任何“是什么感觉”(Nelkin 1989, Rosenthal 1991, 1997)。根据高阶理论家的观点,“是什么感觉”只有在我们意识到第一阶状态及其定性属性,并通过一个适当的针对它的元状态来感知时才会出现。

对 HO 观点的批评者对这一说法提出了质疑,一些人认为其依赖的无意识感知概念是不连贯的(Papineau 2002)。无论这些提出的 HO 关于感知的解释是否成功,重要的是要注意,大多数 HO 支持者认为他们正在提供意识的一个全面理论,或者至少是这样一个一般理论的核心,而不仅仅是局限于某些特殊的元心理形式的理论。

其他 HO 理论的变体超越了标准的 HOT 和 HOP 版本,包括一些用处置性而不是发生性高阶思维来分析意识的理论(Carruthers 2000)。其他理论则倾向于隐含而不是显性的高阶理解,并削弱或移除了元状态必须与其低阶对象分离和独立的标准假设(Gennaro 1995,Van Gulick 2000,2004),这些观点与本节讨论的所谓反身理论有重叠之处。其他 HO 理论的变体仍在提出,并支持者和批评者之间的辩论仍然活跃。(参见 Gennaro 2004 中的最新论文。)

9.2 反身理论

反身理论,如高阶理论,暗示意识与自我意识之间存在强烈联系。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将自我意识的方面直接定位在意识状态本身内部,而不是在一个针对它的独立元状态中。19 世纪至少可以追溯到 Brentano(1874)的思想,意识状态涉及双重意向性的观念。意识状态有意地指向自身之外的对象——比如在意识感知的情况下是一棵树或一把椅子,同时也有意地指向自身。同一个状态既是外向意识,又是自我意识。一些最近的理论声称,这种反身意识是意识心理状态的一个核心特征。有些人将自己视为高阶理论的变体(Gennaro 2004, 2012),而另一些人则拒绝高阶范畴,并将他们的理论描述为对意识作为自我意识的“同阶”解释(Kriegel 2009)。还有一些人通过分析元意向内容隐含在意识状态的现象一阶内容中,挑战了层次区分,如所谓的高阶全局状态模型(HOGS)(Van Gulick 2004, 2006)。一些支持和一些反对反身观点的论文样本可以在 Krigel 和 Williford(2006)中找到。

9.3 代表主义理论

几乎所有关于意识的理论都认为它具有表征特征,但所谓的表征主义理论是由更强的观点定义的,即其表征特征穷尽了其心理特征(Harman 1990,Tye 1995,2000)。根据表征主义者的观点,意识心理状态除了其表征特性之外没有其他心理属性。因此,共享所有表征特性的两个意识或经验状态在任何心理方面都不会有所不同。

该主张的确切力量取决于人们如何解释“在表征上相同”的概念,对于这一点有许多合理的替代标准。可以粗略地将其定义为满足或真实条件,但以这种方式理解表征主义论题似乎显然是错误的。有太多种状态可能共享它们的满足或真实条件,但在心理上却有所不同,包括那些涉及它们概念化或呈现这些条件的方式。

在相反的极端,如果两种状态在其表征功能或操作中的任何特征上有所不同,那么可以将它们视为表征上不同。在这样一种宽松的阅读中,即使内容的承载者相同,只要它们在表征功能或操作中的任何特征上有所不同,那么这些差异就会被视为表征上的差异;它们可能仅在表征的手段或方式上有所不同,而不是在内容上有所不同。

这样的阅读当然会增加意识状态的表征属性耗尽其心理属性的主张的可信度,但却以显著削弱甚至使这一论点变得微不足道为代价。因此,表征主义者似乎需要一种超越纯粹满足条件并反映所有表征的意向性或内容方面的表征相同性的解释,而不敏感于实现层面过程的非内容性特征的微小差异。因此,大多数表征主义者提供了包括内容条件以及一些进一步的因果作用或格式要求的意识体验条件(Tye 1995,Dretske 1995,Carruthers 2000)。其他表征主义者承认感觉质(qualia)的存在,但将其视为客观属性,外部对象被表示为具有这些属性,即将其视为被表示的属性,而不是表征或心理状态的属性(Dretske 1995,Lycan 1996)。

表征主义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合格的消除论形式,因为它否认了意识心理状态通常被认为具有的或至少似乎具有的某种属性的存在,即那些是心理的但不是表征性的属性。如果将感知理解为意识状态的内在单子属性,可供内省,那么感知似乎是这种消除的最明显目标。事实上,表征主义的部分动机之一是要表明人们可以在一个物理主义框架内容纳关于意识的所有事实,而无需为感知或任何其他明显非表征性的心理属性留出空间(Dennett 1990,Lycan 1996,Carruthers 2000)。

再现主义近年来颇受欢迎,并拥有许多支持者,但仍然备受争议,关于关键案例和思维实验的直觉存在冲突(Block 1996)。特别是倒置感质的可能性提供了一个关键的测试案例。对于反再现主义者来说,倒置感质的纯粹逻辑可能性表明,意识状态在代表性方面重要地不同,同时在再现方面重合。再现主义者则否认这种倒置的可能性或其所谓的重要性(Dretske 1995,Tye 2000)。

许多其他论点已经提出支持和反对再现主义,例如涉及不同感官模式下对同一事实状态的感知的论点——看到和感觉到同一个立方体——这似乎涉及到与相关状态如何再现世界的心理差异(Peacocke 1983,Tye 2003)。在每种情况下,双方都能够动员强烈的直觉和辩证的才智。激烈的辩论仍在继续。

9.4 叙事解释理论

一些意识理论强调关于意识的事实具有解释性质。根据这种观点,意识到底是什么或者不是什么,并不总是一个确定的事实,或者至少不是独立于更大的解释性判断背景的。最突出的哲学例子是丹尼尔·丹尼特(Daniel Dennett)(1991)提出的多重草稿模型(MDM)。它结合了再现主义和高阶理论的元素,但以一种有趣地不同于更标准版本的方式进行,提供了对意识的更具解释性和不那么强烈现实主义的观点。

多重草稿模型包括许多不同但相互关联的特征。其名称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在任何特定时刻,大脑中都会发生各种类型的内容固定。使其中一些内容具有意识的原因并非是它们出现在特权的空间或功能位置——所谓的“笛卡尔剧场”——也不是以特殊的模式或格式出现,而这些都是多重草稿模型否认的。相反,这是丹尼特所说的“大脑名人”的问题,即给定内容对于其他大脑中的内容未来发展的影响程度,特别是关于这些影响如何在人对各种可能指示她意识状态的探测所做的报告和行为中体现出来。多重草稿模型的一个关键观点是,不同的探测(例如,被问不同的问题或处于使行为需求不同的不同背景中)可能会引发关于人的意识状态的不同答案。此外,根据多重草稿模型,可能没有关于人的意识状态究竟是什么的与探测无关的事实。因此,“多重”草稿模型。

MDM 是代表性主义的,因为它从内容关系的角度分析意识。它还否认感觉质的存在,因此拒绝任何试图通过其存在来区分有意识状态和无意识状态的尝试。它也拒绝将自我看作是内在观察者的概念,无论是位于笛卡尔剧场还是其他地方。MDM 将自我视为通过系统中内容的互动游戏构建的连贯粗略串行叙事的新兴或虚拟方面。这些内容中的许多内容在意向水平上被绑定在一起,作为相对统一和时间上延伸的观点的感知或固定,即它们在内容上连贯,就好像它们是一个持续自我的经历。但对于 MDM 论述来说,依赖顺序至关重要。相关内容之间并非因为它们都被单一自我观察而统一,而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它们在内容层面上统一和连贯,它们才被视为单一自我的经历,至少是单一虚拟自我的经历。

正是在这方面,MDM 与高阶理论分享一些元素。构成连续叙事的内容至少是一个持续的虚拟自我,最有可能在人对各种探测的回应中表达。因此,它们涉及某种程度的反思或自我意识,这是高阶理论的核心,但高阶方面更多地是内容流的隐含特征,而不是存在于标准高阶理论中的明确高阶状态。

丹尼特的 MDM 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但也受到批评,特别是那些认为它在意识观念上不够现实,并且在实现其既定目标完全解释意识方面最多只是不完整的人(Block 1994,Dretske 1994,Levine 1994)。许多批评者承认 MDM 的洞察力和价值,但否认除了 MDM 所捕捉到的之外,意识没有其他真实事实(Rosenthal 1994,Van Gulick 1994,Akins 1996)。

从更实证的角度来看,神经科学家 Michael Gazzaniga(2011)提出了一个“解释模块”的概念,该模块位于左半球,解释我们的行为并构建我们行为和经验的持续叙事。尽管这一理论并非意在成为意识的完整理论,但它赋予了这种解释叙事活动重要的角色。

9.5 认知理论

意识的一些理论将其与独特的认知结构或具有该结构特殊活动模式相关联。

全球工作空间。 认知方法的一个重要心理学例子是全球工作空间理论。 由伯纳德·巴尔斯(1988 年)最初开发的全球工作空间理论描述意识是处理器和输出之间竞争有限容量资源的一种方式,这种资源“广播”信息以供广泛访问和使用。 以这种方式在全球工作空间中可用使信息至少在访问意义上意识到。 它可供报告和行为的灵活控制使用。 就像丹尼特的“大脑名人”一样,在工作空间中广播使内容更易访问和对其他内容和其他处理器更有影响力。 与此同时,原始内容通过来自工作空间和与之相一致的其他内容的反复支持而得到加强。 工作空间的容量限制对应于许多认知模型中通常放置在焦点注意力或工作记忆上的限制。

该模型已经在 Stanislas Dehaene 等人(2000)的提议下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与特定神经和功能性大脑系统的连接。特别重要的是,意识在访问和现象意义上发生的主张,仅当相关内容进入涉及初级感觉区域以及许多其他区域(包括与注意力相关的额叶和顶叶区域)的更大全局网络时才会发生。Dehaene 声称,只有当该更大的全局网络“点燃”时,意识感知才会开始;即使初级感觉区域的活动再强烈或再频繁,也不足以满足(尽管请参见第 9.7 节中 Victor Lamme 的相反观点)。

参加中间表征。另一种认知理论是 Jesse Prinz 的(2012 年)关注中间层表征理论(AIR)。该理论是意识的神经认知混合解释。根据 AIR 理论,意识知觉必须同时满足认知和神经条件。它必须是对感知中间属性的表征,Prinz 认为这些属性是我们在意识体验中唯一意识到的属性——我们只体验外部对象的基本特征,如颜色、形状、音调和感觉。根据 Prinz 的观点,我们对更高级别属性的意识——比如成为一棵松树或我的车钥匙——完全是判断的问题,而不是意识体验的问题。因此,AIR 的中间表征(IR)方面。要意识到这样的表征内容,还必须是被关注的(AIR 的 A 方面)。Prinz 为每个组成部分提出了特定的神经基质。他将中间层表征与感觉皮层中的伽马(40-80 赫兹)矢量活动以及注意力组件与可以整合该伽马矢量活动的同步振荡相结合。

9.6 信息整合理论

信息来自多个来源的整合是意识的一个重要特征,正如上文所述(第 6.4 节),通常被认为是其主要功能之一。内容整合在各种理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全局工作空间理论(第 9.3 节)中。然而,神经科学家朱利奥·托诺尼(2008)提出的一个建议更进一步地将意识与整合信息等同起来,并声称,无论实现意识的基质是什么(不一定是神经的或生物的),相关类型的信息整合对于意识来说既是必要的又是充分的。根据托诺尼的整合信息理论(IIT),意识是系统的纯信息理论属性。他提出了一个数学度量 φ,旨在衡量给定系统部分中的信息,以及系统组织中超出部分信息的信息。φ 因此对应于系统的信息整合程度。这样的系统可以包含许多重叠的复合体,根据 IIT,具有最高 φ 值的复合体将是有意识的。

根据 IIT 理论,意识在数量上有所不同,并具有许多与 φ 值相对应的程度。因此,即使是一个简单的系统,比如单个光电二极管,如果它没有被包含在一个更大的复杂系统中,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讲,IIT 暗示了一种 Tononi 明确支持的泛心灵论形式。根据 IIT 理论,相关意识的质量取决于相关集成复杂系统内的信息关系的总体。因此,IIT 旨在解释现象意识的数量和质量。其他神经科学家,尤其是 Christof Koch,也支持 IIT 方法(Koch,2012)。

9.7 神经理论

意识的神经理论有许多形式,尽管大多数在某种程度上涉及所谓的“意识的神经相关”或 NCCs。除非一个人是二元论者或其他非物理主义者,否则需要更多的仅仅是相关性;至少一些 NCCs 必须是意识的基本基质。解释性的神经理论需要解释相关的相关性为何存在,以及如果该理论致力于物理主义,那将需要展示基础神经基质如何能够与它们的神经相关物相同,或者至少通过满足所需的角色或条件来实现它们(Metzinger 2000)。

这些理论不仅在它们所依赖的神经过程或属性上多种多样,而且在它们所考虑的意识方面也各有侧重。有些基于大脑的高层系统特征,而其他一些则专注于更具体的生理或结构特性,相应地,它们的预期解释目标也有所不同。大多数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旨在与其他描述层面的意识理论相连接,比如认知、表征或高阶理论。

最近神经理论的一些例子可能包括诉诸于全局整合场(Kinsbourne),通过同步振荡进行绑定(Singer 1999,Crick 和 Koch 1990),NMDA 介导的瞬时神经集合体(Flohr 1995),丘脑调节的皮层激活模式(Llinas 2001),再入性皮层回路(Edelman 1989),比较器机制,参与额叶和中脑区域之间的持续行动-预测-评估回路(Gray 1995),基于左半球的解释过程(Gazzaniga 1988),以及基于额叶-边缘环结的情感性体感止血过程(Damasio 1999)或基于导水管周灰质(Panksepp 1998)。

在每种情况下,目的是解释相关神经水平的组织和活动如何可能构成意识的一种或另一种主要类型或特征。全局场或瞬时同步组件可能构成现象意识的意向统一。基于 NMDA 的可塑性、特定丘脑投射到皮层,或规则的振荡波都可能有助于形成短期但广泛的神经模式或规律,从而将集成的意识体验编织出来,这需要将来自不同专门脑模块的局部活动。左半球的解释过程可能为叙事形式的自我意识提供基础。因此,多种不同的神经理论都有可能是正确的,每种理论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理解意识心理在其多种形式和活跃大脑在其复杂组织和结构的多个层面之间的联系。

最近的一个争议涉及全局或仅局部的经常性活动是否足以产生意识现象。支持全局神经工作空间模型(Dehaene,2000)的人认为,任何形式的意识只有在涉及额叶和顶叶区域以及皮层的主要感觉区域的大规模模式的经常性活动时才会发生。心理学家维克多·拉默(Victor Lamme,2006)和哲学家内德·布洛克(Ned Block,2007)等其他人则认为,感觉皮层内部(例如与视觉皮层)高低区域之间的局部经常性活动足以产生意识现象,即使在没有言语报告和其他访问意识指标的情况下。

9.8 量子理论

其他物理理论已经超越了神经系统,将意识的自然定位放在一个更基本的层面,特别是在量子现象的微观物理层面。根据这类理论,意识的本质和基础无法在经典物理学框架内得到充分理解,而必须在量子力学提供的物理现实替代图景中寻找。量子意识方法的支持者认为,量子物理学的根本性替代和常常违反直觉的性质正是克服所谓的解释障碍所需的,这些障碍困扰着更标准的尝试来弥合心理物理差距。

再次,有各种具体的理论和模型被提出,涉及各种量子现象来解释意识的各种特征。在这里列举它们或者以任何实质性的方式解释它们所依赖的量子力学的关键特征是不可能的。然而,一个简短的选择性调查可能会提供一种感觉,尽管是部分的和模糊的,关于已经被提出的选择。

物理学家罗杰·彭罗斯(1989 年,1994 年)和麻醉学家斯图尔特·哈默罗夫(1998 年)提出了一个模型,根据这个模型,意识是通过发生在神经元内部称为微管的亚细胞结构中的量子效应而产生的。该模型假设了所谓的“客观坍缩”,涉及量子系统从多种可能状态的叠加到单一确定状态,但不涉及观察者或测量,与大多数量子力学模型不同。根据彭罗斯和哈默罗夫的观点,微管内部的环境特别适合这种客观坍缩,而由此产生的自坍缩产生了一个协调的流,调节神经元活动并使非算法性的心理过程成为可能。

精神科医生 Ian Marshall 提出了一个模型,旨在通过大脑内产生类似于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的物理状态来解释意识的连贯统一。后者是一种量子现象,其中一组原子表现为单一的连贯实体,离散原子之间的区别消失。虽然大脑状态并非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的字面例子,但已经提出了理由来显示为什么大脑很可能会产生能够展示类似连贯性的状态(Marshall 和 Zohar,1990)。

意识的基础也被寻求于量子力学的整体性质和纠缠现象,根据这一现象,已经互相作用的粒子即使在分离后,它们的性质仍然取决于彼此。毫不奇怪,这些模型特别被用来解释意识的连贯性,但它们也被引用为对传统物理学原子论观念的更一般性挑战,根据这一观念,整体的性质应该通过对其部分的性质以及它们的组合方式的诉诸来解释,这种解释方法在解释意识方面可能被认为至今尚未成功(Silberstein 1998, 2001)。

有人认为量子力学表明意识是物理现实的绝对基本属性,需要在最基本的层面加以考虑(Stapp,1993)。他们特别强调观察者在波函数坍缩中的作用,即从可能状态的叠加态到单一确定状态的量子现实坍缩时。这样的模型可能或可能不包含一种准唯心主义形式,即物理现实的存在完全取决于其是否被有意识地观察。

文献中还有许多其他意识的量子模型,有些主张进行根本性的修正形而上学,而有些则没有,但这四种模型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尽管是部分的,替代方案样本。

9.9 非物理理论

大多数关于意识的具体理论——无论是认知、神经还是量子力学的——旨在将意识解释或建模为物理世界的自然特征。然而,那些拒绝意识的唯物论本体论的人必须找到将其建模为现实的非物质方面的方式。因此,那些采用二元论或反物质论形而上学观点的人最终必须提供与上述五种类型不同的意识具体模型。实体二元论者和属性二元论者都必须以能够表达他们理论的细节的方式发展他们的理论,以阐明他们将意识等同于的相关非物质现实特征的具体性质,或者为了解释它而诉诸的特征。

已经提出了各种这样的模型,包括以下内容。David Chalmers(1996)提出了一个明显具有推测性质的广义心灵论版本,该版本利用信息概念不仅解释了感知信息空间和物理实现信息空间之间的心理-物理不变性,还可能解释了物理本体论本身是从信息派生出来的(“从位”理论的一个版本)。在某种程度上类似的,Gregg Rosenberg(2004)提出了一个关于意识的解释,同时解决了因果关系的最终范畴基础。在因果关系和意识案例中,Rosenberg 认为关系-功能事实最终必须依赖于一个范畴性的非关系基础,并提出了一个模型,根据该模型,因果关系和定性感知事实都依赖于相同的基础。此外,正如刚才提到的(第 9.8 节),一些量子理论将意识视为现实的一个基本特征(Stapp 1993),在这种情况下,它们可能被合理地归类为非物理理论。

10. 结论

对意识的全面理解可能需要多种类型的理论。一个人可以有益地且不矛盾地接受多种模型,它们分别致力于解释意识的物理、神经、认知、功能、表征和高阶方面。不太可能有任何单一的理论视角足以解释我们希望理解的意识的所有特征。因此,综合和多元化的方法可能为未来的进展提供最佳途径。

Bibliography

  • Akins, K. 1993. “A bat without qualities?” In M. Davies and G. Humphreys, eds. Consciousness: Psychological and Philosophical Essays. Oxford: Blackwell.

  • Akins, K. 1996. “Lost the plot? Reconstructing Dennett's multiple drafts theory of consciousness.” Mind and Language, 11: 1–43.

  • Anderson, J. 1983. The Architecture of Cogni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Armstrong, D. 1968. A Materialist Theory of Mind,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 Armstrong, D. 1981. “What is consciousness?” In The Nature of Mind.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Baars, B. 1988. A Cognitive Theory of Consciousnes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Balog, K. 1999. “Conceivability, possibility, and the mind-body problem.” Philosophical Review, 108: 497–528.

  • Bayne, T. 2010. The Unity of Consciousnes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Bayne, T. and Montague, M. (eds.) 2012. Cognitive Phenomenolog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Block, N. 1980a. “Troubles with Functionalism,” in Readings in the Philosophy of Psychology, Volume 1, Ned Block,ed., Cambridge, MA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68–305.

  • Block, N. 1980b. “Are absent qualia impossible?” Philosophical Review, 89/2: 257–74.

  • Block, N. 1990. “Inverted Earth,”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4, J. Tomberlin, ed., Atascadero, CA: Ridgeview Publishing Company.

  • Block, N. 1995. “On a confusion about the function of consciousness.”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18: 227–47.

  • Block, N. 1994. “What is Dennett's theory a theory of?” Philosophical Topics, 22/1–2: 23–40.

  • Block, N. 1996. “Mental paint and mental latex.” In E. Villanueva, ed. Perception. Atascadero, CA: Ridgeview.

  • Block, N. and Stalnaker, R. 1999. “Conceptual analysis, dualism, and the explanatory gap.” Philosophical Review, 108/1: 1–46.

  • Block, N. 2007. Consciousness, Accessibility and the mesh between psychology and neuroscience.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30: 481–548

  • Boyd, R. 1980. “Materialism without reductionism: What physicalism does not entail.” In N. Block, ed. Readings in the Philosophy of Psychology, Vol. 1.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Byrne, A. 1997. “Some like it HOT: consciousness and higher-order thoughts.” Philosophical Studies, 2: 103–29.

  • Byrne, A. 2001. “Intentionalism defended”. Philosophical Review, 110: 199–240.

  • Campbell, K. 1970. Body and Mind. New York: Doubleday.

  • Campbell, J. 1994. Past, Space, and Self.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Carruthers, P. 2000. Phenomenal Consciousnes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Carruthers, Peter and Veillet, Benedicte (2011). The case against cognitive phenomenology. In T. Bayne and M. Montague (eds.) Cognitive Phenomenolog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Chalmers, D. 1995. “Facing up to the problem of consciousness”.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2: 200–19.

  • Chalmers, D. 1996. The Conscious Min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Chalmers, D. 2002. “Does conceivability entail possibility?” In T. Gendler and J. Hawthorne eds. Conceivability and Possibil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Chalmers, D. 2003. “The content and epistemology of phenomenal belief.” In A. Jokic and Q. Smith eds. Consciousness: New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Chalmers, D. and Jackson, F. 2001. “Conceptual analysis and reductive explanation”. Philosophical Review, 110/3: 315–60.

  • Churchland, P. M. 1985. “Reduction, qualia, and direct introspection of brain states”. Journal of Philosophy, 82: 8–28.

  • Churchland, P. M. 1995. The Engine of Reason and Seat of the Soul.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Churchland, P. S. 1981. “On the alleged backwards referral of experiences and its relevance to the mind body problem”. Philosophy of Science, 48: 165–81.

  • Churchland, P. S. 1983. “Consciousness: the transmutation of a concept”. Pacific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64: 80–95.

  • Churchland, P. S. 1996. “The hornswoggle problem”.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3: 402–8.

  • Clark, A. 1993. Sensory Qualiti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Clark, G. and Riel-Salvatore, J. 2001. “Grave markers, middle and early upper paleolithic burials”. Current Anthropology, 42/4: 481–90.

  • Cleeremans, A., ed. 2003. The Unity of Consciousness: Binding, Integration and Dissoci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Crick, F. and Koch, C. 1990. “Toward a neurobiological theory of consciousness”. Seminars in Neuroscience, 2: 263–75.

  • Crick, F. H. 1994. The Astonishing Hypothesis: The Scientific Search for the Soul. New York: Scribners.

  • Davies, M. and Humphreys, G. 1993. Consciousness: Psychological and Philosophical Essays. Oxford: Blackwell.

  • Damasio, A. 1999. The Feeling of What Happens: Body and Emotion in the Making of Consciousness. New York: Harcourt.

  • Dehaene, S. and Naccache, L. 2000. Towards a cognitive neuroscience of consciousness: basic evidence and a workspace framework. Cognition 79:1–37.

  • Dennett, D. C. 1978. Brainstorms. Cambridge: MIT Press.

  • Dennett, D. C. 1984. Elbow Room: The Varieties of Free Will Worth Having. Cambridge: MIT Press.

  • Dennett, D. C. 1990. “Quining qualia”. In Mind and Cognition, W. Lycan, ed., Oxford: Blackwell, 519–548.

  • Dennett, D. C. 1991. Consciousness Explained.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 Dennett, D. C. 1992. “The self as the center of narrative gravity”. In F. Kessel, P. Cole, and D. L. Johnson, eds. Self and Consciousness: Multiple Perspectives.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 Dennett, D. C. 2003. Freedom Evolves. New York: Viking.

  • Dennett, D. C. and Kinsbourne, M. 1992. “Time and the observer: the where and when of consciousness in the brain”.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15: 187–247.

  • Descartes, R. 1644/1911. The Principles of Philosophy. Translated by E. Haldane and G. Ros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Dretske, F. 1993. “Conscious experience.” Mind, 102: 263–283.

  • Dretske, F. 1994. “Differences that make no difference”. Philosophical Topics, 22/1–2: 41–58.

  • Dretske, F. 1995. Naturalizing the Mind. 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 Bradford Books.

  • Eccles, J. and Popper, K. 1977. The Self and Its Brain: An Argument for Interactionism. Berlin: Springer

  • Edelman, G. 1989. The Remembered Present: A Biological Theory of Consciousness. New York: Basic Books.

  • Farah, M. 1990. Visual Agnosia. Cambridge: MIT Press.

  • Flanagan, O. 1992. Consciousness Reconsidered.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Flohr, H. 1995. “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 of anesthesia”. Neuropsychologia, 33/9: 1169–80.

  • Flohr, H., Glade, U. and Motzko, D. 1998. “The role of the NMDA synapse in general anesthesia”. Toxicology Letters, 100–101: 23–29.

  • Fodor, J. 1974. “Special sciences”. Synthese,28: 77–115.

  • Fodor, J. 1983. The Modularity of Mind.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Foster, J. 1989. “A defense of dualism”. In J. Smythies and J. Beloff, eds. The Case for Dualism. Charlottesville, VA: University of Virginia Press.

  • Foster J. 1996. The Immaterial Self: A Defence of the Cartesian Dualist Conception of Mind. London: Routledge.

  • Gallistel, C. 1990. The Organization of Learning.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Gardiner, H. 1985. The Mind's New Science. New York: Basic Books.

  • Gazzaniga, M. 1988. Mind Matters: How Mind and Brain Interact to Create our Conscious Lives.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 Gazzaniga, M. 2011. Who's In Charge? Free Will and the Science of the Brain,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 Gennaro, R. 1995. Consciousness and Self-consciousness: A Defense of the Higher-Order Thought Theory of Consciousness. 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 Gennaro, R., ed. 2004. Higher-Order Theories of Consciousness. 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 Gennaro, R. 2012. The Consciousness Paradox.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Gray, J. 1995. “The contents of consciousness: a neuropsychological conjecture”. Behavior and Brain Sciences, 18/4: 659–722.

  • Hameroff, S. 1998. “Quantum computation in brain microtubules? The Penrose-Hameroff ‘Orch OR’ model of consciousness”.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Royal Society London, A 356: 1869–96.

  • Hardin, C. 1986. Color for Philosophers. Indianapolis: Hackett.

  • Hardin, C. 1992. “Physiology, phenomenology, and Spinoza's true colors”. In A. Beckermann, H. Flohr, and J. Kim, eds. Emergence or Reduction?: Prospects for Nonreductive Physicalism. Berlin and New York: De Gruyter.

  • Harman, G. 1990. “The intrinsic quality of experience”. In J. Tomberlin, ed.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4. Atascadero, CA: Ridgeview Publishing.

  • Hartshorne, C. 1978. “Panpsychism: mind as sole reality”. Ultimate Reality and Meaning,1: 115–29.

  • Hasker, W. 1999. The Emergent Self.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Heidegger, M. 1927/1962. Being and Time (Sein und Zeit). Translated by J. Macquarrie and E. Robinson.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 Hellman, G. and Thompson, F. 1975. “Physicalism: ontology, determination and reduction”. Journal of Philosophy, 72: 551–64.

  • Hill, C. 1991. Sensations:A Defense of Type Materiali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Hill, C. 1997. “Imaginability, conceivability, possibility, and the mind-body problem”. Philosophical Studies, 87: 61–85.

  • Hill, C. and McLaughlin, B. 1998. “There are fewer things in reality than are dreamt of in Chalmers' philosophy”.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59/2: 445–54.

  • Horgan, T. 1984. “Jackson on Physical Information and Qualia.”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34: 147–83.

  • Horgan, T. and Tienson, J. 2002. “The intentionality of phenomenology and the phenomenology of intentionality”. In D. J. Chalmers , ed., Philosophy of Mind: Classical and Contemporary Reading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Hume, D. 1739/1888. 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 ed. L Selby-Bigg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Humphreys, N. 1982. Consciousness Regain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Humphreys, N. 1992. A History of the Mind. London: Chatto and Windus.

  • Husserl, E. 1913/1931. Ideas: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Pure Phenomenology (Ideen au einer reinen Phänomenologie und phänomenologischen Philosophie). Translated by W. Boyce Gibson. New York: MacMillan.

  • Husserl, E. 1929/1960. Cartesian Meditations: 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 Translated by Dorian Cairns. The Hague: M. Nijhoff.

  • Huxley, T. 1866. Lessons on Elementary Physiology 8. London

  • Huxley, T. 1874. “On the hypothesis that animals are automata”. Fortnightly Review, 95: 555–80. Reprinted in Collected Essays. London, 1893.

  • Hurley, S. 1998. Consciousness in Ac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Jackson, F. 1982. “Epiphenomenal qualia”.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32: 127–136.

  • Jackson, F. 1986. “What Mary didn't know”. Journal of Philosophy, 83: 291–5.

  • Jackson, F. 1993. “Armchair metaphysics”. In J. O'Leary-Hawthorne and M. Michael, eds. Philosophy of Mind. Dordrecht: Kluwer Books.

  • Jackson, F. 1998. “Postscript on qualia”. In F. Jackson Mind, Method and Conditionals. London: Routledge.

  • Jackson, F. 2004. “Mind and illusion.” In P. Ludlow, Y. Nagasawa and D. Stoljar eds. There's Something about Mary: Essays on the Knowledge Argument.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James, W. 1890. 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New York: Henry Holt and Company.

  • Jaynes, J. 1974. The Origins of Consciousness in the Breakdown of the Bicameral Mind.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 Kant, I. 1787/1929.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Translated by N. Kemp Smith. New York: MacMillan.

  • Kim, J. 1987. “The myth of non-reductive physicalism”. Proceedings and Addresse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

  • Kim, J. 1998. Mind in Physical World. Cambridge: MIT Press.

  • Kind, A. 2003. What's so transparent about transparency? Philosophical Studies 115(3): 225–44.

  • Kant, I. 1787/1929.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Translated by N. Kemp Smith. New York: MacMillan.

  • Kinsbourne, M. 1988. “Integrated field theory of consciousness”. In A. Marcel and E. Bisiach, eds. Consciousness in Contemporary Scien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Kirk, R. 1974. “Zombies vs materialists”.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Supplementary Volume, 48: 135–52.

  • Kirk, R. 1991. “Why shouldn't we be able to solve the mind-body problem?” Analysis, 51: 17–23.

  • Köhler, W. 1929. Gestalt Psychology. New York: Liveright.

  • Köffka, K. 1935. Principles of Gestalt Psychology.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Koch, C. 2012. Consciousness: Confessions of a Romantic Reductionist.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Kriegel, U. 2009.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 Kriegel, U. and Williford, K. 2006. Self Representational Approaches to Consciousnes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2006.

  • Lamme, V. 2006. Toward a true neural stance on consciousness.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 10:11, 494–501.

  • Leibniz, G. W. 1686 /1991. Discourse on Metaphysics. Translated by D. Garter and R. Aries. Indianapolis: Hackett.

  • Leibniz, G. W. 1720/1925. The Monadology. Translated by R. Lotte.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Levine, J. 1983. “Materialism and qualia: the explanatory gap”. Pacific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64: 354–361.

  • Levine, J. 1993. “On leaving out what it's like”. In M. Davies and G. Humphreys, eds. Consciousness: Psychological and Philosophical Essays. Oxford: Blackwell.

  • Levine, J. 1994. “Out of the closet: a qualophile confronts qualophobia”. Philosophical Topics, 22/1–2: 107–26.

  • Levine, J. 2001. Purple Haze: The Puzzle of Conscious Experience. 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

  • Lewis, D. 1972. “Psychophysical and theoretical identifications”.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50: 249–58.

  • Lewis, D. 1990. “What experience teaches.” In W. Lycan, ed. Mind and Cognition: A Reader. Oxford: Blackwell.

  • Libet, B. 1982. “Subjective antedating of a sensory experience and mind-brain theories”. 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 114: 563–70.

  • Libet, B. 1985. “Unconscious cerebral initiative and the role of conscious will in voluntary action”.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8: 529–66.

  • Llinas, R. 2001. I of the vortex: from neurons to self.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Loar, B. 1990. “Phenomenal states,” in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4: 81–108.

  • Loar, B. 1997. “Phenomenal states”. In N. Block, O. Flanagan, and G. Guzeldere eds. The Nature of Consciousnes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Locke, J. 1688/1959. An Essay on Human Understanding. New York: Dover.

  • Lockwood, M. 1989. Mind, Brain, and the Quantu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Lorenz, K. 1977. Behind the Mirror (Rückseite dyes Speigels). Translated by R. Taylor.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 Lycan, W. 1987. Consciousnes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Lycan, W. 1996. Consciousness and Experienc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Lycan, W. 2004. “The superiority of HOP to HOT”. In R. Gennaro ed. Higher-Order Theories of Consciousness. 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 Marshall, I. and Zohar, D. 1990. The Quantum Self: Human Nature and Consciousness Defined by the New Physics. New York: Morrow.

  • McGinn, C. 1989. “Can we solve the mind-body problem?” Mind, 98: 349–66

  • McGinn, C. 1991. The Problem of Consciousness. Oxford: Blackwell.

  • McGinn, C. 1995. “Consciousness and space.” In T. Metzinger, ed. Conscious Experience. Paderborn: Ferdinand Schöningh.

  • Merleau-Ponty, M. 1945/1962.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Phénoménologie de lye Perception). Translated by Colin Smith.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 Metzinger, T., ed. 1995. Conscious Experience. Paderborn: Ferdinand Schöningh.

  • Metzinger, T. ed. 2000. Neural Correlates of Consciousness: Empirical and Conceptual Question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Mill, J. 1829. Analysis of the Phenomena of the Human Mind. London.

  • Mill, J.S. 1865. An Analysis of Sir William Hamilton's Philosophy. London.

  • Moore, G. E. 1922. “The refutation of idealism.” In G. E. Moore Philosophical Studies. London :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 Nagel, T. 1974. “What is it like to be a bat?” Philosophical Review, 83: 435–456.

  • Nagel, T. 1979. “Panpsychism.” In T. Nagel Mortal Questio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Natsoulas, T. 1983. “Concepts of consciousness.” Journal of Mind and Behavior, 4: 195–232.

  • Nelkin, N. 1989. “Unconscious sensations.” Philosophical Psychology, 2: 129–41.

  • Nemirow, L. 1990. “Physicalism and the cognitive role of acquaintance.” In W. Lycan, ed. Mind and Cognition: A Reader. Oxford: Blackwell.

  • Neisser, U. 1965. Cognitive Psychology.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 Hall.

  • Nida-Rümelin, M. 1995. “What Mary couldn't know: belief about phenomenal states.” In T. Metzinger, ed. Conscious Experience. Paderborn: Ferdinand Schöningh.

  • Panksepp, J. 1998. Affective Neuroscien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Papineau, D. 1994. Philosophical Naturalism. Oxford: Blackwell.

  • Papineau, D. 1995. “The antipathetic fallacy and the boundaries of consciousness.” In T. Metzinger, ed. Conscious Experience. Paderborn: Ferdinand Schöningh.

  • Papineau, D. 2002. Thinking about Consciousnes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Peacocke, C. 1983. Sense and Conten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Pearson, M.P. 1999. The Archeology of Death and Burial. College Station, Texas: Texas A&M Press.

  • Penfield, W. 1975. The Mystery of the Mind: a Critical Study of Consciousness and the Human Brai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Perry, J. 2001. Knowledge, Possibility, and Consciousnes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Penrose, R. 1989. The Emperor's New Mind: Computers, Minds and the Laws of Phys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Penrose, R. 1994. Shadows of the Min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Pitt, D. 2004. The phenomenology of cognition or what is it like to believe that p?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69: 1–36.

  • Place, U. T. 1956. “Is consciousness a brain process?”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44–50.

  • Prinz, J. 2012. The Conscious Brai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Putnam, H. 1975. “Philosophy and our mental life.” In H. Putnam Mind Language and Reality: Philosophical Papers Vol. 2.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Putnam, H. and Oppenheim, P. 1958. “Unity of science as a working hypothesis.” In H. Fiegl, G. Maxwell, and M. Scriven eds. Minnesota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II.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 Rey, G. 1986. “A question about consciousness.” In H. Otto and J. Tuedio, eds. Perspectives on Mind. Dordrecht: Kluwer.

  • Robinson, H. 1982. Matter and Sense: A Critique of Contemporary Materiali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Robinson, D. 1993. “Epiphenomenalism, laws, and properties.” Philosophical Studies, 69: 1–34.

  • Rosenberg, G. 2004. A Place for Consciousness: Probing the Deep Structure of the Natural Worl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Rosenthal, D. 1986. “Two concepts of consciousness.” Philosophical Studies, 49: 329–59.

  • Rosenthal, D. 1991. “The independence of consciousness and sensory quality.” In E. Villanueva, ed. Consciousness. Atascadero, CA: Ridgeview Publishing.

  • Rosenthal, D. M. 1993. “Thinking that one thinks.” In M. Davies and G. Humphreys, eds. Consciousness: Psychological and Philosophical Essays. Oxford: Blackwell.

  • Rosenthal, D. 1994. “First person operationalism and mental taxonomy.” Philosophical Topics, 22/1–2: 319–50.

  • Rosenthal, D. M. 1997. “A theory of consciousness.” In N. Block, O. Flanagan, and G. Guzeldere, eds. The Nature of Consciousnes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Russell, B. 1927. The Analysis of Matter. London: Kegan Paul.

  • Ryle, G. 1949. The Concept of Mind. London: Hutchinson and Company.

  • Sacks, O. 1985. The Man who Mistook his Wife for a Hat. New York: Summit.

  • Schacter, D. 1989.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memory and consciousness: dissociable interactions and consciousness.” In H. Roediger and F. Craik eds. Varieties of Memory and Consciousness. Hillsdale, NJ: Erlbaum.

  • Schneider W. and Shiffrin, R. 1977. “Controlled and automatic processing: detection, search and atten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84: 1–64.

  • Searle, J. R. 1990. “Consciousness, explanatory inversion and cognitive science.”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13: 585–642.

  • Searle, J. 1992. The Rediscovery of the Mind.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Seager, W. 1995. “Consciousness, information, and panpsychism.”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2: 272–88.

  • Seigel, S. 2010. The Contents of Visual Experien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Siewert, C. 1998. The Significance of Consciousnes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Shallice, T. 1988. From Neuropsychology to Mental Structur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Shear, J. 1997. Explaining Consciousness: The Hard Proble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Shoemaker, S. 1975. “Functionalism and qualia,” Philosophical Studies, 27: 291–315.

  • Shoemaker, S. 1981. “Absent qualia are impossible.” Philosophical Review, 90: 581–99.

  • Shoemaker, S. 1982. “The inverted spectrum.” Journal of Philosophy, 79: 357–381.

  • Shoemaker, S. 1990. “Qualities and qualia: what's in the mind,”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Supplement, 50: 109–131.

  • Shoemaker, S. 1998. “Two cheers for representationalism,”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 Silberstein, M. 1998. “Emergence and the mind-body problem.”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5: 464–82.

  • Silberstein, M 2001. “Converging on emergence: consciousness, causation and explanation.”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8: 61–98.

  • Singer, P. 1975. Animal Liberation. New York: Avon Books.

  • Singer, W. 1999. “Neuronal synchrony: a versatile code for the definition of relations.” Neuron, 24: 49–65.

  • Skinner, B. F. 1953. Science and Human Behavior. New York: MacMillan.

  • Smart, J. 1959. “Sensations and brain processes.” Philosophical Review, 68: 141–56.

  • Stapp, H. 1993. Mind, Matter and Quantum Mechanics. Berlin: Springer Verlag.

  • Stoljar, D. 2001. “Two conceptions of the physical.”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62: 253–81

  • Strawson, G. 1994. Mental Reality.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Bradford Books.

  • Strawson, G. 2005. Real intentionality. Phenomenology and the Cognitive Sciences 3(3): 287–313.

  • Swinburne, R. 1986. The Evolution of the Soul.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Titchener, E. 1901. An Outline of Psychology. New York: Macmillan.

  • Tononi, G. 2008. Consciousness as integrated information: a provisional manifesto. Biological Bulletin 215: 216–42.

  • Travis, C. 2004. “The silence of the senses.” Mind, 113: 57–94.

  • Triesman, A. and Gelade, G. 1980. “A feature integration theory of attention.” Cognitive Psychology, 12: 97–136.

  • Tye, M. 1995. Ten Problems of Consciousnes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Tye, M. 2000. Consciousness, Color, and Content.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Tye, M. 2003. “Blurry images, double vision and other oddities: new troubles for representationalism?” In A. Jokic and Q. Smith eds., Consciousness: New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Tye, M. 2005. Consciousness and Persons. Cambridge,MA: MIT Press.

  • Tye, M. and Wright, B. 2011. Is There a Phenomenology of Thought? In T. Bayne and M. Montague (eds.) Cognitive Phenomenolog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Van Gulick, R. 1985. “Physicalism and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mental.” Philosophical Topics, 13: 51–70.

  • Van Gulick, R. 1992. “Nonreductive materialism and intertheoretical constraint.” In A. Beckermann, H. Flohr, J. Kim, eds. Emergence and Reduction. Berlin and New York: De Gruyter, 157–179.

  • Van Gulick, R. 1993. “Understanding the phenomenal mind: Are we all just armadillos?” In M. Davies and G. Humphreys, eds., Consciousness: Psychological and Philosophical Essays. Oxford: Blackwell.

  • Van Gulick, R. 1994. “Dennett, drafts and phenomenal realism.” Philosophical Topics, 22/1–2: 443–56.

  • Van Gulick, R. 1995. “What would count as explaining consciousness?” In T. Metzinger, ed. Conscious Experience. Paderborn: Ferdinand Schöningh.

  • Van Gulick, R. 2000. “Inward and upward: reflection, introspection and self-awareness.” Philosophical Topics, 28: 275–305.

  • Van Gulick, R. 2003. “Maps, gaps and traps.” In A. Jokic and Q. Smith eds. Consciousness: New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Van Gulick, R. 2004. “Higher-order global states HOGS: an alternative higher-order model of consciousness.” In Gennaro, R. ed. Higher-Order Theories of Consciousness. 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 van Inwagen, P. 1983. An Essay on Free Will.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Varela, F. and Maturana, H. 1980. Cognition and Autopoiesis. Dordrecht: D. Reidel.

  • Varela, F. 1995. “Neurophenomenology: A methodological remedy for the hard problem.”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3: 330–49.

  • Varela, F. and Thomson, E. 2003. “Neural synchronicity and the unity of mind: a neurophenomenological perspective.” In Cleermans, A. ed. The Unity of Consciousness: Binding, Integration, and Dissoci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Velmans, M. 1991. “Is Hum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onscious?”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14/4: 651–668

  • Velmans, M. 2003. “How could conscious experiences affect brains?”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9: 3–29.

  • von Helmholtz, H. 1897/1924. Treatise on Physiological Optics. Translated by J. Soothly. New York: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 Wilkes, K. V. 1984. “Is consciousness important?” British Journal for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35: 223–43.

  • Wilkes, K. V. 1988. “Yishi, duo, us and consciousness.” In A. Marcel and E. Bisiach, eds., Consciousness in Contemporary Scien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Wilkes, K. V. 1995. “Losing consciousness.” In T. Metzinger, ed. Conscious Experience. Paderborn: Ferdinand Schöningh.

  • Watson, J. 1924. Behaviorism. New York: W. W. Norton.

  • Wegner, D. 2002. The Illusion of Conscious Will.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Wittgenstein, L. 1921/1961. 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 Translated by D. Pears and B. McGuinness.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 Wundt, W. 1897. Outlines of Psychology. Leipzig: W. Engleman.

  • Yablo, S. 1998. “Concepts and consciousness.”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59: 455–63.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consciousness: and intentionality | consciousness: higher-order theories | consciousness: representational theories of | consciousness: unity of | dualism | epiphenomenalism | free will | functionalism | materialism: eliminative | panpsychism | qualia | qualia: knowledge argument | quantum theory: and consciousness | self-knowledge | universals: the medieval problem of | zombies

Acknowledgments

The SEP editors would like to thank Claudio Vanin for pointing out a rather lengthy list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had crept into this entry. We're grateful to him for taking the time to compile the list.

Copyright © 2014 by Robert Van Gulick <rnvangul@syr.edu>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