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同一性 personal identity (Eric T. Olson)

首次发表于 2002 年 8 月 20 日;实质修订于 2023 年 6 月 30 日

人格同一性涉及到关于我们自己的哲学问题,这是因为我们是人类(或者像律师和哲学家所说的,人)。这与关于我们自己的问题形成对比,这些问题是由于我们是生物、有意识的存在、道德行为者或物质对象而产生的。这些问题中,许多问题几乎都会在我们心中浮现:我是谁?我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我死后会发生什么?其他问题则更加深奥。它们自西方哲学的起源以来就一直被讨论,并且大多数重要人物都对此发表了一些看法。(在东方哲学中,关于这个主题也有丰富而具有挑战性的文献:请参阅《印度佛教哲学中的心灵》条目。)

有时候,这个主题被称为多变的“自我”。这个术语有时与“人”是同义词,但通常意味着不同的东西:例如,一种不变的、非物质的意识主体(如“自我的神话”一词中所指)。它经常被使用而没有明确的含义,在这里将被避免使用。

在调查了人格同一性的主要问题之后,本条目将重点关注我们随时间的持续性。


1. 人格同一性的问题

人格同一性并非单一问题,而是一系列问题,它们之间关联松散,有时也不太明确。以下是最常见的问题:

描述。在哲学之外,术语“人格同一性”通常指的是我们对某些特定属性有一种特殊的归属感或所有权感。在这个意义上,我的人格同一性包括我认为“定义我为一个人”或“使我成为我自己”的那些属性。(这些短语的确切含义很难确定。)拥有“身份危机”意味着对我最具特征性的属性变得不确定,对我在某种深刻而根本的意义上是什么样的人感到困惑。这种个体的人格同一性与我的性别、种族和国家身份形成对比,后者大致由我认为自己属于的性别、种族群体或国家以及我对此的重视程度构成。

在这个意义上,某人的人格是偶然和暂时的:我将自己定义为一个人的方式可能不同,并且可能随时间变化。它是某人拥有的属性的一个子集,通常是一个很小的子集:可能发生的情况是,作为哲学家和父母是我人格的一部分,但作为男人或骑车手不是,而另一个人拥有相同的四个属性,但对它们的感受不同,所以作为男人和骑车手是他人格的一部分,但作为哲学家或父母不是。某人甚至可能不需要拥有属于她人格的属性:如果我确信自己是拿破仑,成为皇帝可能是我定义自己的方式中的一个核心属性,因此是我人格的一部分,尽管这种信念是错误的。

在这个意义上,决定某人的人格的是所谓的特征化问题(Schechtman 1996: 1)。它问的是,在期望得到一个深入和有启发性的心理学答案的情况下,我是谁?(Glover 1988: 第 2 部分和 Ludwig 1997 是有用的讨论。)

人格。作为一个人,与非人有何不同?我们人类拥有什么,非人没有?这个问题通常与具体案例有关:例如,我们可能会问,在我们从受精卵发展到成为一个人的过程中的哪个时刻,会出现一个人,或者如果黑猩猩、火星人或计算机能成为一个人,那需要什么条件。一个理想的人格解释将是对“人”这个词的定义,填补公式“必然地,x 在时间 t 是一个人,当且仅当... x ... t ...”。

最常见的答案是,成为一个人意味着拥有特定的心理特性。例如,洛克说人是“一个思考的智能存在,具有理性和反思能力,并且可以将自己视为自己,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是同一思考的事物”(1975 年:335;贝克 2000 年:第 3 章详细介绍了这种情况)。其他人提出了人格与这些特殊心理特性之间较为间接的联系:例如,成为一个人意味着能够获得这些特性(奇索姆 1976 年:136f.),或者属于一种在健康和成熟时通常具备这些特性的类别(威金斯 1980 年:第 6 章)。 (第 6 节提到了一个非常不同的答案。)

持续性。一个人从一个时间到另一个时间的持续存在需要什么条件,而不是停止存在?在最广义的“可能”一词中,你能够存活下来的是哪些事物,什么样的事件会必然终结你的存在?是什么决定了过去或未来的存在是你?假设你指着一张旧班级照片中的一个孩子说:“那是我。”是什么使你成为那个孩子,而不是其他人之一?她当时与你现在的关系是什么使她成为你?同样,是什么使得任何一个当时存在的人都是你?这有时被称为个人同一性问题,因为它涉及早期和后期存在的事物是否是同一个事物,还是两个事物,即它们是否在数值上相同。对此的回答是我们持续存在的解释。

历史上,这个问题常常出现在我们可能在死后继续存在的思想中(如柏拉图的《费多篇》)。这是否可能取决于生物死亡是否必然使我们的存在终结。想象一下,在你死后,真的会有一个在某些方面与你相似的人存在于这个世界或下一个世界。她必须如何与你现在的存在相关,才能成为你,而不是其他人?在你死后,高级权力必须做些什么来保持你的存在?或者这是否可能?这些问题的答案取决于持续性问题的答案。

证据。我们如何找出谁是谁?哪些证据与这个问题相关,证明现在这个人是昨天在这里的那个人?证据的一个来源是第一人称记忆:如果你记得做过某个特定的行动(或者看起来是这样),而确实有人做了这个行动,这就支持了这个人是你的主张。另一个来源是身体相似:如果做这个行动的人看起来和你一模一样,或者更好的是,如果她在某种程度上在身体上或时空上与你连续,这也支持她是你。这些来源中哪一个更基本?第一人称记忆本身就算作证据,还是只有在我们可以将其与物理事实进行核对时才算作证据?当这些考虑支持相反的结论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假设查理的记忆被抹去,并被准确的记忆(或表面上的记忆)替代,这些记忆是某个已经去世的人的生活(比如盖伊·福克斯,威廉姆斯 1956-7)。我们应该根据这些理由得出结论,即结果人实际上不是查理,而是复活的盖伊·福克斯吗?还是我们应该根据身体的连续性推断,他只是具有不同记忆的查理?什么原则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从 1950 年代到 1970 年代,证据问题主导了英语文献中关于人格同一性的讨论(Shoemaker 1963, 1970 和 Penelhum 1967 是很好的例子)。重要的是要将其与持续性问题区分开来。你在时间上持续存在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我们如何评估相关证据是另一回事。如果罪犯的指纹与你的一模一样,法庭可能会正确地得出结论,他就是你,但是拥有你的指纹并不意味着过去或未来的存在就是你:这既不是必要条件(你可以在没有手指的情况下存活),也不是充分条件(其他人也可能有与你一模一样的指纹)。

人口。如果持续性问题是关于故事开始时引入的角色中有哪些人在故事结束时幸存下来,我们还可以问在任何一个时间点上有多少人在舞台上。是什么决定了现在有多少人?如果地球上目前有 80 亿人口,是什么事实(生物学的、心理学的或其他)使得这个数字是正确的?

你可能认为在任何给定时间点上的人数(或至少是人类的人数)就是那时存在的人类有机体的数量。但这是有争议的。有人说,切断大脑半球之间的主要连接会导致意识的彻底分裂,以至于两个人共享一个有机体(Nagel 1971;对怀疑论观点,请参见 Wilkes 1988:第 5 章和 van Inwagen 1990:188-212)。还有人说,一个有多重人格的人实际上可以成为两个或更多思维存在的容身之所(Wilkes 1988:127f.,Rovane 1998:169ff.;另请参见 Olson 2003,Snowdon 2014:第 7 章)。还有人认为,在连体双胞胎的情况下,两个人可以共享一个有机体(Campbell and McMahan 2016;另请参见 Olson 2014)。

人口问题有时被称为“同一性问题”,与持续性问题的“历时同一性”相对应;但这些术语需要谨慎处理。它们很容易给人一种错误的印象,即同一性有两种类型,即同步的和历时的。事实上,只是有两种情况可以问有多少人(或其他事物):涉及一个时刻和涉及多个时刻的情况。更糟糕的是,“同一性问题”有时被用来表达人格问题。

人格本体论。我们是什么?除了使我们成为人的心理属性之外,我们人类还具有哪些重要的形而上学属性?例如,我们由什么构成?我们完全由物质组成,就像石头一样,还是部分或完全非物质?如果我们在空间上是延展的,我们的空间边界在哪里?我们的边界是否延伸到皮肤?如果是这样,是什么确定了这些边界?我们是否具有时间和空间的部分?我们是实体-形而上学上独立的存在-还是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他事物的状态或活动?

这里是关于我们是什么的一些主要提出的解释(Olson 2007):

  • 我们是生物有机体(“动物主义”:范因瓦根 1990 年,奥尔森 1997 年,2003a 年)。

  • 我们是由有机体“构成”的物质事物:一个人由与某种动物相同的物质构成,但它们是不同的事物,因为它们持续存在所需的条件不同(贝克 2000 年,约翰斯顿 2007 年,休梅克 2011 年)。

  • 我们是动物的时间部分:我们每个人与一个有机体的关系就像你的童年与你整个生命的关系一样(刘易斯 1976 年)。

  • 我们是动物的空间部分:可能是类似于大脑的东西(Campbell 和 McMahan 2016,Parfit 2012),或者是大脑的时间部分(Hudson 2001,2007)。

  • 我们是无部分的非物质物质——灵魂——正如柏拉图、笛卡尔和莱布尼兹所认为的(Unger 2006:第 7 章),或者是由非物质灵魂和生物有机体组成的复合物(Swinburne 1984:21)。

  • 我们是心理状态或事件的集合:“感知的束缚”,正如休谟所说(1978 [1739]:252;另请参阅 Quinton 1962,Campbell 2006)。

  • 我们并不存在:我们根本就不存在(Russell 1985: 50, Unger 1979, Sider 2013)。

对于这个问题,没有共识,甚至没有主导观点。

在生存中重要的是什么。关于我们持续存在的事实有什么实际重要性?为什么它重要?如果你必须选择继续存在还是被消灭并被另一个和你完全相同的人取代,你有什么理由更喜欢其中之一?你为什么关心将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而不是将发生在其他人身上的事情?或者是否有这样的理由?想象一下,外科医生将把你的大脑放到我的头上,我们两个都没有选择。手术后,结果人会感到剧痛,除非我们中的一个提前支付一大笔钱。如果我们都是完全自私的,我们中的哪一个有理由支付?结果人——他会认为他是你——会对你的行为或我的行为负责吗?(或者两者都是,或者两者都不是?)这些问题可以概括为生存中重要的事情。

答案似乎完全取决于最终的人是你还是我。只有我能对我的行为负责。事实上,某个人是我本身就给了我一个关心他的理由。每个人对自己未来的特殊、自私的兴趣,而不是其他人的。同一性本身(数值同一性)是生存中重要的。但有人说,我可能有一个完全自私的理由关心别人的未来,是为了他自己的缘故。也许让我关心明天人们会称为我的名字的人的理由不是他是我,而是他在心理上与我现在的连续性(见第 4 节)。如果明天有其他人在心理上与我现在的连续性,他将拥有对我重要的东西,我应该把我的自私关注转移到他身上。同样,其他人可能对我的行为负责,而不是对他自己负责。同一性本身没有实际重要性。(Sosa(1990)和 Merricks(2022)主张同一性的重要性;Parfit(1971,1984:215,1995)和 Martin(1998)反对。)

这样就完成了我们的调查。尽管其中一些问题可能与其他问题有关,但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独立的。许多关于个人身份的讨论并没有明确指出哪一个是关键。

2. 理解持久性问题

现在转向持久性问题。很少有概念比随时间的同一性引起更多的误解。持久性问题经常与其他问题混淆,或者以一种有争议的方式陈述。

它大致询问了一个过去或未来的存在是否必须和足够成为现在存在的某个人。如果我们现在指向你,然后描述另一个时间存在的某人或某物,我们可以问自己我们是在两次指称同一事物还是分别指称两个事物。持久性问题决定了对这类问题的回答。(对于其他事物的持久性也有类似的问题,比如狗或石头。)

这里有三个关于这个问题的常见误解。有些人认为这是在问一个过去或未来的存在是什么意思。这将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反思我们的语言知识来简单回答这个问题——例如,我们通过“人”这个词是什么意思。答案可以是先验可知的。这还意味着必然所有人都有相同的持久性条件——无论我们考虑什么样的人,答案都是相同的。尽管有些人支持这些观点(Noonan 2019b: 84–93),但它们是有争议的。我们持续存在的条件可能取决于我们是否是生物有机体,这是我们无法先验知道的。如果存在非物质的人——比如神或天使——他们持续存在的条件可能与人类持续存在的条件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持久性条件无法通过语言或概念分析来确定。

其次,持久性问题常常与一个人如何保持同一性的问题混淆在一起(如伯特兰·罗素在这段话中所说:“在我们讨论死后是否继续存在之前,最好明确一个人与昨天相比是以何种方式是同一人。”)。如果巴菲尔斯在某些方面发生了变化——比如失去了很多记忆,或者性格发生了巨大变化,或者严重残疾——我们可能会问她是否仍然是之前的那个人,还是变成了一个不同的人。这不是关于持久性的问题——关于随时间的数值同一性的问题。问巴菲尔斯是否与之前相同,或者说她与过去不同,就预设了她自己在早期存在。只有在假设数值同一性的情况下才会出现这个问题。相比之下,询问巴菲尔斯的持久性并不是在问她是否继续保持同一人,而是在问她是否继续存在。

当我们谈论一个人是否保持同一人或成为另一个人时,我们指的是保持或停止成为某种特定类型的人。一个人不再是同一人意味着她仍然存在,但在某种重要的方式上发生了变化。这通常与她的个人身份有关,即“将某人定义为一个人的那些属性”的变化。

第三,持久性问题常常被理解为询问同一人在两个不同时间存在所需的条件。最常见的表述是这样的:

  1. 如果一个人 x 在某个时间存在,而另一个人 y 在另一个时间存在,那么在什么可能的情况下,x 就是 y 呢?

这实际上是在问,一个过去或未来的人要成为你,或者你要继续存在作为一个人,需要什么条件。我们有一个人在某个时间存在,另一个人在另一个时间存在,问题是什么是使他们成为同一人而不是两个人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这比持续性问题更为狭窄。我们可能想知道我们每个人是否曾经是一个胚胎,或者我们是否可以在不可逆的植物人状态下存活(在这种情况下,所产生的生物在生物学上是活着的,但没有心理属性)。这些显然是关于我们持续存在所需条件的问题。但是,由于人格通常是根据特定的心理属性来定义的(回想一下洛克早先引用的定义),一个东西只有在某个特定时间具有特定的心理属性时才被视为人。胚胎和处于植物人状态的人类,完全没有任何心理属性,因此在那种状态下并不是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从一个关于过去或未来的人要成为你所需条件的原则中推断出任何关于你曾经是胚胎或能否存在于植物人状态的信息。

我们可以通过考虑对问题 1 的这个答案来说明这一点:

必要地,如果一个人 x 在某个时间存在,那么当且仅当 x 能够在第一个时间记得 y 在第二个时间的经历,或者反之亦然,那么 x 就是一个在另一个时间存在的人 y。

也就是说,一个过去或未来的人只有在你(现在的人)能够现在记得她当时的经历,或者她当时能够记得你现在正在经历的经历时,她才是你。将此称为记忆标准。(虽然这也经常被归因于洛克,但不确定他是否真正持有:参见 Behan 1979。)

记忆准则似乎暗示,如果你陷入不可逆的植物人状态,你将停止存在(或者可能进入下一个世界):由此产生的存在不能是你,因为它不会记得任何事情。但是,并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假设一个处于植物人状态的有机体不是一个人,这不是一个涉及一个时间存在的人和另一个时间存在的人的情况。记忆准则只能告诉我们你是哪个过去或未来的人,而不是哪个过去或未来的存在。它说明了一个人持续存在所需的条件,但并不说明一个人无条件持续存在所需的条件。因此,它对于你是否能够存在于植物人状态甚至尸体状态,或者你曾经是一个胚胎,没有任何暗示。正如所述,只要在你不是一个人的时候发生,它与你没有任何记忆连续性的生存是相容的(Olson 1997: 22–26, Mackie 1999: 224–228)。

记忆准则的支持者不会接受这个观点。这个观点意在暗示,如果一个人 x 现在存在,而另一个存在 y 存在于另一个时间——无论那个时候它是否是一个人——只有当 x 现在能够记得 y 在另一个时间的经历,或者反之亦然,它们才是同一性。但这并不是对问题 1 的回答:一个时间存在的人和另一个时间存在的人是同一性而不是两个。这是对一个更一般的问题的回答:一个在某个时间是人的东西如何在另一个时间也存在,无论那个时候它是否是一个人:

  1. 如果一个人 x 在某个时间存在,而另一件东西 y 在另一个时间存在,那么在什么可能的情况下 x 是 y?

那些提出问题 1 的人通常假设每个人本质上都是一个人:实际上是一个人的东西不可能存在而不是一个人。(相比之下,没有学生本质上是一个学生:实际上是一个学生的东西可以存在而不是一个学生。)这个说法,“人格本质主义”,意味着无论何时何地一个人是一个人,那么她存在的每个时候都必须是一个人,从而使问题 1 和问题 2 等价。

但是人格本质主义是有争议的(Olson 和 Witt 2020)。结合洛克的人格理论,它意味着你从来不是一个胚胎:最多你可能在产生你的胚胎发展出某些心理能力时开始存在。你也不能以植物人的状态存在。它排除了下一节中描述的蛮力物理观点。我们曾经是胚胎还是可以以植物人的状态存在,或者我们本质上是人,似乎是一个关于我们持续性的实质性问题,应该由我们的持续性解释/理论来回答,而不是在我们构建辩论的方式中预设的问题。

3. 我们持续性的解释/理论

对于持久性问题,已经提出了三种主要的答案。心理连续性观点认为我们的持久性在于某种心理关系,前面提到的记忆标准就是一个例子。你是那个未来的存在,以某种方式继承了你的心理特征-信念、记忆、偏好、理性思维能力等等-你也是那个过去的存在,你以这种方式继承了它的心理特征。关于这种继承必须是什么样的存在争议-例如,它是否必须以某种物理连续性为基础,以及是否需要“非分支”限制-以及需要继承哪些心理特征(我们将回到其中一些观点)。但自 20 世纪初以来,大多数哲学家在个人同一性上的著作都支持这种观点的某个版本:例如 Dainton 2008、Hudson(2001、2007)、Johnston(1987、2016)、Lewis(1976)、Nagel(1986:40)、Parfit(1971;1984:207;2012)、Shoemaker(1970;1984:90;1997;1999、2008、2011)、Unger(1990:ch. 5;2000)。

第二个答案是我们的持久性在于一种不涉及心理学的物理关系:你是那个拥有你的身体的过去或未来存在,或者是与你相同的生物体,或者类似的存在。将这些称为原始物理观点。(支持者包括 Ayers(1990:278-292)、Carter(1989)、Olson(1997)、Snowdon(2014)、van Inwagen(1990:142-188)和 Williams(1956-7、1970))。

有些人试图结合这些观点,认为我们需要心理和物理的连续性才能生存,或者其中之一足以没有另一个(Nozick 1981:ch. 1,Langford 2014,Madden 2016,Noonan 2021)。

两种观点都认同我们存在的持续需要某种条件——存在于某个时间的人存在于另一个时间需要有信息量大、非平凡、必要且充分的条件。第三种观点,反标准主义,否认了这一点。心理和物理的连续性是持续性的证据,它说,但并不总是保证持续性,也许并不是必需的。这种观点最明确的支持者是梅里克斯(1998 年;另见斯温伯恩 1984 年,洛厄 1996 年:41ff.,2012 年;朗福德 2017 年;批评见齐默曼 1998 年,舒马赫 2012 年)。关于如何理解反标准主义也存在争议(奥尔森 2012 年,努南 2011 年,2019 年)。

4. 心理连续性观点

大多数人——至少是大多数西方哲学教师和学生——都立即被心理连续性观点所吸引。如果你的大脑被移植,而这个器官带着你的记忆和其他心理特征,结果的人会相信他或她就是你。这使得人们很容易认为她会是你,这是因为她与你有心理关系。但是从这个想法到对持续性问题的吸引人的答案并不容易。

它可能是什么心理关系?我们已经提到了记忆:如果你现在能记得她当时的经历,或者反过来,一个过去或未来的存在可能是你。这个提议面临着两个历史上的反对意见,可以追溯到 18 世纪的 Sergeant 和 Berkeley(参见 Behan 1979),但更著名的是由 Reid 和 Butler 讨论(参见 Perry 1975 中的片段)。

首先,假设一个年轻的学生因图书馆逾期归还书籍而被罚款,而一位中年律师记得支付了罚款。然而,在她的晚年,她记得自己的法律职业,但完全忘记了不仅是支付罚款,还有她年轻时的其他事件。根据记忆标准,年轻的学生是中年律师,律师是老年妇女,但老年妇女不是年轻的学生。这是一个不可能的结果:如果 x 和 y 是一个,y 和 z 是一个,x 和 z 不能是两个。同一性是可传递的;记忆的连续性不是。

其次,似乎记忆的本质是只能记住自己的经历。记住支付罚款(或其经历)就是记住自己支付。这使得说你是能记住自己经历的人这一说法没有信息量——记忆的连续性对我们的持续性来说是足够的。这没有信息量,因为我们无法知道某人是否真正记得过去的经历,除非我们已经知道她是那个经历的人。假设我们问现在存在的布洛特是否与我们知道在过去某个时候存在的克洛特是同一个人。记忆标准告诉我们,如果布洛特现在能记得克洛特当时的经历,那么布洛特就是克洛特。但是,只有布洛特似乎记得克洛特的经历才算是真正的记忆,前提是布洛特实际上就是克洛特。因此,在应用这个原则之前,我们应该已经知道布洛特是否是克洛特。 (然而,关于记忆连接对我们的持续性是必要的这一说法并没有信息量——例如,你无法在无法记住任何事情的情况下生存。)

对于第一个问题(关于传递性),对第一个问题的一个回应是通过从直接记忆连接转换为间接记忆连接来修改记忆标准:老妇人是年轻学生,因为她能回忆起律师在律师记得学生的生活时的经历。第二个问题通常是通过用“准记忆”取代记忆来解决的,准记忆与记忆非常相似,但没有身份要求:即使你无法记住自己没有做过但别人做过的事情,你仍然可以“准记住”它(Penelhum 1970: 85ff., Shoemaker 1970; 批评见 McDowell 1997)。

但是仍然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即我们过去有很多次无法记住或准记住的时候,我们与之没有任何直接或间接的记忆重叠链相连。你无法回忆起昨晚你无梦睡眠期间发生的任何事情。记忆标准荒谬地暗示了当你失去意识时,你从未存在过,并且昨晚在你床上睡觉的人是别人。

更好的解决方案是用因果依赖的更一般概念来替代记忆(Shoemaker 1984, 89ff.)。我们可以定义两个概念,心理联系和心理连续性。如果一个存在于将来的个体在很大程度上因为你现在的心理状态而处于那个时候的心理状态,那么她与你现在的你在心理上是有联系的(而且这种因果关系是正确的类型:参见 Shoemaker 1979)。对早期经历的当前记忆(或准记忆)是一种心理联系的一种形式-经历引起了对它的记忆-但还有其他形式的心理联系。重要的是,我们当前的心理状态可以部分地由我们在失去意识时的心理状态引起。例如,你当前的大部分信念与你昨晚睡觉时的信念相同:它们已经引起了它们自己的持续存在。因此,你与过去或将来的个体在心理上是连续的,只要你当前的某些心理状态与他或她在那个时候的心理状态通过一系列心理联系相互关联。

这将使我们能够说,一个存在于某个时间的人 x 与另一个时间存在的事物 y 是同一物体,只要 x 在某个时间上与 y 在另一个时间上在心理上是连续的。这避免了对记忆标准的最明显的反对意见。

然而,它仍然留下了一些重要的问题没有回答。假设我们可以以某种方式将你大脑中的所有心理内容复制到我的大脑中,就像我们可以将一个计算机驱动器的内容复制到另一个驱动器中一样,从而擦除两个大脑的先前内容。这是否是心理连续性的情况取决于什么样的因果依赖被计算。结果的存在(具有我的大脑和你的心理内容)在心理上就像你以前一样,而不是像我以前一样。他会以某种方式继承你的心理属性,但是一种有趣的方式。这是正确的方式吗?你是否可以通过“脑状态转移”从一个有机体转移到另一个有机体?心理连续性理论者对此存在分歧。(Shoemaker(1984:108-111,1997)认为是,Unger(1990:67-71)认为不是;另请参见 van Inwagen 1997。)

5. 分裂

对于心理连续性观点来说,一个更严重的担忧是你可以同时与两个过去或未来的人保持心理连续性。如果你的大脑的大脑皮层——主要负责心理特征的上部分——被移植,接受者将在任何人的眼中与你保持心理连续性,而且任何心理连续性观点都将暗示她将是你。如果我们摧毁了你的一个大脑半球,结果的存在也将与你保持心理连续性。(大脑半球切除——甚至是移除控制言语的左半球——有时被用作治疗严重癫痫的方法:参见 Shurtleff 等人 2021 年。)如果我们同时进行这两个操作,摧毁一个半球并移植另一个半球,接受者在任何心理连续性观点上都将是你。

但是现在假设两个半球都被移植到不同的空头上。(我们不需要假装这两个半球完全相同。)两个接受者——称他们为左手和右手——将与你在心理上保持连续。正如我们所陈述的心理连续观点所暗示的那样,与你在心理上连续的任何存在都必须是你自己。这意味着你是左手,也是右手。但这又是一个不可能的结果:如果你和左手是一体的,你和右手也是一体的,那么左手和右手就不能是两个。然而,他们确实是两个人:手术后显然有两个人。一件事物不能与两个不同的事物在数值上相同。

心理连续理论家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案。一种被称为“多占有观点”的观点认为,如果你的未来发生了分裂,那么现在可以说有两个你。我们所认为的你实际上是两个人,他们现在完全相似,位于同一位置,做着相同的事情,思考着相同的想法。外科医生只是将他们分开(刘易斯 1976 年,佩里 1972 年,努南 2019b:141-144)。

多占观通常与一般的形而上学主张相结合,即人和其他持续存在的事物由时间部分组成(通常称为“四维论”;参见 Hudson 2001,Sider 2001a,Olson 2007:第 5 章)。对于每个人来说,例如,她的第一半就是这样一种东西:一个与人完全相同但更短暂的实体,就像会议的前半部分。根据这种观点,多占观是指左手和右手在手术之前通过共享术前的时间部分或“阶段”而重叠,然后通过拥有之后的不同时间部分而分离。它们就像两条道路,在某一段路程上重叠,然后分叉,共享一些空间部分但不共享其他部分。就像道路在重叠的地方就像一条道路一样,左手和右手在共享时间部分之前的手术之前就像一个人一样。即使他们自己也无法分辨他们是两个人。在手术之前有两个重叠的人,是因为后来发生了什么,就像在其他地方有两条重叠的道路一样。然而,我们是否真的由时间部分组成存在争议(其后果在第 8 节中进一步探讨)。

心理连续性理论家更常提出的解决方案放弃了心理连续性本身足以使我们持续存在的主张,并表示,只有当一个过去或未来的存在在心理上与你连续,并且没有其他存在与你连续时,她才是你。(这里没有循环性。我们不需要知道持续性问题的答案,才能知道任何时候有多少人:这属于人口问题。)所以,Lefty 和 Righty 都不是你:当你的大脑分裂时,它们都开始存在。如果你的两个大脑半球都移植了,你就会消失-尽管如果只移植了一个大脑半球并摧毁了另一个,你会存活下来。分裂就是死亡。(Shoemaker 1984: 85, Parfit 1984: 207; 2012: 6f., Unger 1990: 265)。

这个提议,即“非分支观点”,有一个令人惊讶的结果,即如果你的大脑分裂,只有一半被保留,你会存活下来,但如果两半都被保留,你会死亡。这看起来与我们预期的相反:如果你的生存取决于你的大脑功能(因为这是心理连续性的基础),那么我们保留的这个器官越多,你存活的机会就越大。

实际上,非分支观点意味着移植一个半脑并将另一个半脑保留在原位将是致命的。如果将大脑状态转移视为心理连续性,那么即使将你的全部大脑状态复制到另一个大脑中而不对你造成任何身体伤害,也会导致你死亡。

这些后果不仅难以置信,而且也很神秘。根据心理连续性观点,保持一半的大脑功能通常足以确保你的生存。那么,如果另一半也保持功能,与第一半分开,为什么你就不能存活呢?如果一个通常能确保你生存的事件,如果伴随着一个对第一个事件没有因果影响的第二个事件,为什么会毁灭你呢(Noonan 2019b: 128–141)?

非分支观点在身份问题上引起了广泛关注。面对一个半脑移植的前景,没有明显的理由希望另一半被摧毁。大多数人似乎更愿意保留两个半脑,即使它们进入不同的头部。然而,在非分支观点中,这意味着宁愿选择死亡而不是继续存在。这导致帕菲特和其他人说,这正是我们应该偏爱的。我们没有理由希望继续存在,至少不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你有理由希望(假设你的生活过得不错)未来会有一个与你在心理上连续的人,无论她是否是你自己。实现这一点的通常方式是继续存在,但在非分支观点中,这并非必要。

同样地,即使是最自私的人也可能有理由关心从她进行分裂产生的生物的福祉,无论他们中的任何一个是否是她自己。非分支观点表明,你通常对自己有的实际关注可以适用于其他人。更一般地说,关于数值身份的事实——关于谁是谁——没有实际重要性。重要的是谁在心理上与谁连续。心理连续观点通常被认为比蛮力物理观点更能解释身份的重要性。分裂案例威胁到了这一主张。(刘易斯 1976 年和帕菲特 1976 年辩论多占观点是否能保持身份在实际上的重要性。)

6. 太多思考者的反对意见

对心理连续观点的另一个反对意见是它们排除了我们作为生物有机体的可能性(卡特 1989 年,艾尔斯 1990 年:278–292,斯诺登 1990 年,奥尔森 1997 年:80f.,100–109)。这是因为任何形式的心理连续似乎都不是人类有机体持续存在的必要条件或充分条件。

通过注意到每个人类有机体在没有心理连续性的情况下作为胚胎存在,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不必要的。通过想象你的大脑移植,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不充分的。在这种情况下,接受者将与你唯一地在心理上连续,并且这种连续将持续地在物理上实现。任何心理连续性观点都意味着她将是你。更一般地说,任何人都会随着她的移植大脑而去。但是似乎没有任何有机体会随着其移植的大脑而去。看起来好像这个手术只是将一个器官从一个有机体移植到另一个有机体,就像移植肝脏一样。由此可见,如果你是一个有机体,你将留下一个空头,与心理连续性观点相反。

心理连续性观点不仅仅排除了我们本质上或“根本上”是有机体的可能性,而且排除了我们根本就是有机体的可能性。它们说每个人都具有通过心理连续性(可能带有非分支限制)持续存在的属性:即心理连续性对于它的持续存在既是必要的又是充分的。但是没有有机体具有这个属性。(或者至少没有人类有机体具有这个属性,而我们显然不是非人类有机体。)或者再说:每个人都会随着她的移植大脑而去,但没有任何有机体会这样做。如果每个人都有一个没有任何有机体具有的属性,那么没有人是有机体。

这被认为是心理连续性观点的一个问题,因为健康的成年人类有机体似乎是有意识和智能的。假设它们是。并且假设,正如心理连续性观点所暗示的那样,我们自己不是有机体。那么会有三个尴尬的后果。

首先,你是两个智能存在之一,坐在那里阅读这篇文章:除了你之外,还有一个有机体在阅读。更一般地说,我们在原本认为只有一个人的地方,实际上有两个思考的存在,一个是人,另一个是与之不同的有机体。

其次,我们期望这个有机体不仅仅是智能的,而且在心理上与你无法区分。这将使它成为一个人,如果成为一个人意味着具有特殊的心理属性(如洛克的定义所述)-除了你之外的第二个人。在这种情况下,与心理连续性观点相反,不可能所有的人(甚至所有的人类)都通过心理连续性而持续存在。一些人-那些是有机体的人-将具有原始物理的持续条件。

第三,很难看出你如何知道自己是具有心理持续条件的非动物人还是具有原始物理条件的动物人。如果你认为自己是非动物人,那么有机体将使用相同的推理得出结论,认为它也是如此。在你所能知道的一切中,似乎你可能是犯了这个错误的那个人。

我们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三维复制机来说明这个认识问题的本质。当你走进“进”箱时,它会读取你完整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并利用这些信息在“出”箱中组装一个完美的你的复制品。这个过程会导致短暂的无意识,但是除此之外是无害的。两个生物醒来,一个在每个箱子里。这两个箱子是无法区分的。因为每个生物都会有相同的表面记忆和感知到相同的环境,每个人都会出于同样的原因认为他或她是你,但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你身上,很难看出你事后如何知道自己是原来的还是复制品。(假设操作这台机器的技术人员对保密并且不受贿赂的影响。)你会想,“我是谁?我是否做了我似乎记得做过的事情,还是我刚刚才存在,带着别人生活的虚假记忆?”而你将无法回答这些问题。同样地,心理连续性观点引发了以下问题,“我是什么?我是一个非动物,如果大脑被移植,我会随着它一起去,还是一个动物,会留在空头上?”在这里,似乎也没有任何依据来回答这些问题。

这是对心理连续性观点的“思考者过多”或“思考动物”反对意见。最流行的对抗这个观点的方法是说,尽管我们共享大脑并显示出所有外在的意识和智能迹象,但人类有机体并不思考,也没有意识。根本就没有思考动物来对心理连续性观点造成问题(Shoemaker 1984: 92–97, Lowe 1996: 1, Johnston 2007: 55; Baker 2000 提供了一个更复杂的变体)。

但尽管这很容易说,但很难辩护。如果人类有机体不能有意识和智能,似乎就会导致没有任何生物有任何心理属性。这似乎暗示了人类有机体在哲学意义上是“僵尸”:在物理上与有意识的存在相同,具有相同的行为,但缺乏意识(Olson 2018)。这让我们想知道为什么有机体不能有意识。最好的提出的答案是由 Shoemaker(1999, 2008, 2011)给出的,他认为这是因为有机体具有错误的持续条件,但这是非常有争议的。

第二个选择是承认人类有机体在心理上与我们无法区分,但试图解释我们如何知道我们不是那些有机体。这种类型的最著名的提议集中在人格和第一人称指称上。它说不仅仅是具有像你和我一样的心理属性(例如理性和自我意识)的任何存在都被视为人(与洛克的定义相反)。一个人还必须通过心理连续性来持续存在。由此可见,人类动物不是人(从而避免了关于人格的第二个尴尬后果)。

此外,例如“我”这样的人称代词及其所表达的思想,仅在这个意义上指代人。因此,当你的动物身体说或思考“我”时,它指的不是自己,而是你,也就是人。有机体的陈述“我是一个人”并不表达它是一个人的错误信念,而是你是一个人的真实信念。因此,有机体并没有对它是哪个事物产生错误的认知:它根本没有关于自己的第一人称信念。而你也没有错误。你可以从语言事实推断出你是一个人,因为当你说“我”时,你所指的就是你自己,而“我”从来不指代除人以外的任何事物。你可以知道你不是思考你的思想的动物,因为它不是一个人,而人称代词从不指代非人类(从而避免了第三个认知后果;参见 Noonan 1998、2010、Olson 2002;有关不同方法,请参见 Brueckner 和 Buford 2009)。

多思者问题是基于我们不是有机体的假设而产生的,这似乎是从心理连续性观点中得出的结论,因为有机体似乎不是通过心理连续性而持续存在的。但有人说人类有机体确实是通过心理连续性而持续存在的。尽管你是一个有机体,移植手术不会将你的大脑从一个有机体移动到另一个有机体,而是会将一个有机体削减到大脑大小,将其移到房间的另一边,然后给它新的部分来替换失去的部分。这种观点有时被称为“新动物主义”(Madden 2016,Noonan 2021;另请参见 Langford 2014,Olson 2015:102-106)。

7. 动物主义和蛮力物理观点

动物主义认为我们人类是有机体。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有机体,甚至所有人类有机体都是人:正如我们之前所看到的,人类胚胎和处于植物状态的动物在最常见的定义下不是人。成为人可能只是我们的临时属性,就像成为学生一样。这也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是有机体:这与存在完全无机的人,如神或智能机器人是一致的。动物主义并不是对人格问题的答案。(例如,它与洛克的“人”定义是一致的。)

动物主义者和他们的反对者中,主流观点认为有机体的持续性是通过某种蛮力物理连续性而存在的,没有心理因素。因此,大多数动物主义者接受我们持续性的蛮力物理解释。而大多数蛮力物理观点的支持者认为我们是有机体。这表明我们与某些非人类,如牡蛎,具有相同的持续性条件。而我们的持续性条件与非物质人类(如果存在的话)不同,因此人类本身没有持续性条件。尽管一些人对此提出了异议(贝克 2000:124),但许多心理连续性理论者认为具有心理属性的所有存在具有相同的持续性条件(Shoemaker 2008,Unger 2000),这也具有相同的含义。

对于蛮力物理观点(以及由此推广的动物主义)最常见的反对意见集中在它们暗示将你的大脑移植到我的头部不会给你一个新的身体,而是给了我一个新的大脑。你将留在原地,头脑空空(例如,参见 Unger 2000;关于相关重要反对意见,请参见 Johnston 2007, 2016)。动物主义者通常承认这是违反直觉的,但他们认为这个事实被其他考虑因素所抵消:例如,我们似乎是有机体,很难说我们可能是什么样的非有机体,而且我们作为有机体可以避免过多思考者的问题。而动物主义与我们对现实生活中谁是谁的信念是相容的:我们认为某人在实际情况中存活或死亡的每个案例都是一个人类有机体这样做。相比之下,心理连续性观点与我们每个人曾经是胎儿的外观相冲突。当我们看到一个 12 周大胎儿的超声图片时,我们通常认为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将会出生、学会说话,并最终成为一个成年人的人,然而没有任何人与一个 12 周大的胎儿在心理上有任何连续性。

“移植反对论”可能没有第一眼看起来那么有说服力(Snowdon 2014: 234)。假设你有一个肿瘤,除非你的大脑被一个健康的捐赠器官替换,否则会导致你死亡。这将带来严重的副作用:它会摧毁你的记忆、计划、偏好和其他心理特性。即使手术成功,你是否能够存活下来可能并不清楚。但是,你是否真的无法存活下来?也许它可以拯救你的生命,尽管代价很大。论证是这样说的,即使新的大脑给你提供了来自捐赠者的记忆、计划和偏好,这也可能是如此。但是,如果大脑接受者是否为你并不明显,那么捐赠者是否为你也不明显。大脑移植可能在形而上学上类似于肝脏移植。同样,这个观点并不是显然正确,只是并不显然错误。在这种情况下,并不明显的是一个人必须随着她的移植大脑而去。(Williams 1970 以类似的方式进行了论证。)

8. 更广泛的主题

在考虑个人同一性之外的更一般的问题时,心理连续性和粗物理观点之间的辩论是无法解决的。例如,心理连续性理论家需要解释为什么人类有机体无法像我们一样思考。这将需要对心理特性的本质进行解释。或者,如果人类有机体能够思考,心理连续性理论家将希望解释我们如何知道我们不是那些有机体。这将取决于人称代词和专有名词的指称方式,或者取决于知识的本质。

一些一般的形而上学观点表明,对于持续性问题并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最著名的例子是在第 5 节中提到的时间部分的本体论。它说,对于你存在的每个时间段,无论是短暂还是长久,都有一个只在那个时间存在的你的时间部分。这给了我们许多可能成为你的候选人,也就是说,现在坐在那里阅读这篇文章的许多不同的存在。假设你是一个物质的东西,并且我们知道是什么决定了你的空间边界。这应该告诉我们什么算作你当前的时间部分或“阶段”——你现在所在的时间部分,而不是其他时间。但是这个阶段是许多时间上延伸的对象的一部分(Hudson 2001: ch. 4)。

例如,它是一个存在的一部分,其时间边界由其各个阶段之间的心理连续性关系(第 4 节)确定。也就是说,正在思考你当前思想的存在是一个人格阶段的集合,每个阶段在心理上与其他阶段以及没有其他阶段有心理连续性。如果这就是你的存在方式,那么你的持续性是通过心理连续性来实现的。你当前的阶段也是一个存在的一部分,其时间边界由心理联系关系确定。也就是说,正在思考你思想的存在是一个人格阶段的集合,每个阶段在心理上与其他阶段以及没有其他阶段有心理联系。这可能与第一个存在不同,因为有些阶段可能在心理上与你当前的阶段有心理连续性,但与之没有心理联系。如果这就是你的存在方式,那么心理联系对于你的持续性是必要且充分的(Lewis 1976)。此外,你当前的阶段是一个有机体的一部分,它通过蛮力物理连续性来持续存在,并且是许多奇异和选区分割的对象的一部分(Hirsch 1982,第 10 章)。有些人甚至说你就是你当前的阶段本身(Sider 2001a,188-208)。还有许多其他候选者。

时间部分本体论意味着我们每个人与过去或未来彼此分歧的无数存在分享着我们当前的思想。如果这是真的,那么我们应该是这些事物中的哪一个呢?当然,我们是当我们说“我”的时候所指的事物,或者更一般地说,我们个人代词和专有名词的指称对象。但是,这些词很可能无法成功地指称只有一种事物——每次发言时的众多候选者中的一种。可能会存在一些指称的不确定性,以至于每次这样的表述都模糊地指称许多不同的候选者。这将使得我们是什么事物,甚至是什么样的事物变得不确定。而且,由于这些候选者有着不同的历史和不同的持续条件,我们的存在时间和持续所需的条件也将变得不确定(Sider 2001b)。

Bibliography

  • Ayers, M., 1990, Locke, vol. 2, London: Routledge.

  • Baker, L. R., 2000, Persons and Bodies: A Constitution View,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Behan, D., 1979, ‘Locke on Persons and Personal Identity’, Canad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9: 53–75.

  • Brueckner, A. and C. Buford, 2009, ‘Thinking Animals and Epistemology’, Pacific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90: 310–314.

  • Campbell, S., 2006, ‘The Conception of a Person as a Series of Mental Events’,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73: 339–358.

  • Campbell, T. and J. McMahan, 2016, ‘Animalism and the Varieties of Conjoined Twinning’, in S. Blatti and P. Snowdon (eds.), Animalism: New Essays on Persons, Animals, and Ident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Carter, W. R., 1989, ‘How to Change Your Mind’, Canad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19: 1–14.

  • Chisholm, R., 1976, Person and Object, La Salle, IL: Open Court.

  • Dainton, B. 2008, The Phenomenal Self,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Glover, J., 1988, I: The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 of Personal Identity, London: Penguin.

  • Heller, M., 1990, The Ontology of Physical Objects: Four-Dimensional Hunks of Matte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Hirsch, E., 1982, The Concept of Ident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Hudson, H., 2001, A Materialist Metaphysics of the Human Person,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 2007, ‘I Am Not an Animal!’, in P. van Inwagen and D. Zimmerman (eds.), Persons: Human and Divin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Hume, D., 1739 [1978],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78; partly reprinted in Perry 1975.

  • Johnston, M., 1987, ‘Human Beings’, Journal of Philosophy, 84: 59–83.

  • –––, 2007, ‘“Human Beings” Revisited: My Body is not an Animal’, in D. Zimmerman (ed.), Oxford Studies in Metaphysics, 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16, ‘Remnant Persons: Animalism’s Undoing’, in S. Blatti and P. Snowdon (eds.), Animalism: New Essays on Persons, Animals, and Identit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89–127.

  • Langford, S., 2014, ‘On What We are and How We Persist’, Pacific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95: 356–371.

  • –––, 2017, ‘A Defence of Anti-Criterialism’, Canad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47: 613–630.

  • Lewis, D., 1976, ‘Survival and Identity’, in A. Rorty (ed.), The Identities of Persons,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reprinted in his Philosophical Papers, vol. I,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 Locke, J., 1975, 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ed. P. Nidditch, Oxford: Clarendon Press (original work, 2nd ed., first published 1694); partly reprinted in Perry 1975.

  • Lowe, E. J., 1996, Subjects of Experie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2012, ‘The Probable Simplicity of Personal Identity’, in Personal Identity: Simple or Complex?, G. Gasser and M. Stefan (ed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Ludwig, A. M., 1997, How Do We Know Who We Ar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Mackie, D., 1999, ‘Personal Identity and Dead People’, Philosophical Studies, 95: 219–242.

  • Madden, R., 2016, ‘Human Persistence’, Philosophers’ Imprint, 16(17); available online.

  • Martin, R., 1998, Self Concer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McDowell, J., 1997, ‘Reductionism and the First Person’, in Reading Parfit, J. Dancy (ed.), Oxford: Blackwell.

  • Merricks, T., 1998, ‘There Are No Criteria of Identity Over Time’, Noûs, 32: 106–124.

  • –––, 2022, Self and Ident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Nagel, T., 1971, ‘Brain Bisection and the Unity of Consciousness’, Synthèse, 22: 396–413; reprinted in Perry 1975 and in Nagel, Mortal Questio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

  • –––, 1986, The View from Nowher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Noonan, H., 1998, ‘Animalism Versus Lockeanism: A Current Controversy’,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48: 302–318.

  • –––, 2003, Personal Identity, second edition, London: Routledge.

  • –––, 2010, ‘The Thinking Animal Problem and Personal Pronoun Revisionism’, Analysis, 70: 93–98.

  • –––, 2011, ‘The Complex and Simple Views of Personal Identity’, Analysis, 71: 72–77.

  • –––, 2019a, ‘Personal Identity: The Simple and Complex Views Revisited’, Disputatio, 11: 9–22.

  • –––, 2019b, Personal Identity, 3rd ed., London: Routledge.

  • –––, 2021, ‘Personal Identity and the Hybrid View: A Middle Way, Metaphysica, 22: 263–283.

  • Nozick, R., 1981, Philosophical Explanation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Olson, E., 1997. The Human Animal: Personal Identity Without Psycholog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2, ‘Thinking Animals and the Reference of “I”’, Philosophical Topics, 30: 189–208.

  • –––, 2003, ‘Was Jekyll Hyde?’,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66: 328–48.

  • –––, 2007, What Are We? A Study in Personal Ontolog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12, ‘In Search of the Simple View’, in Personal Identity: Simple or Complex?, G. Gasser and M. Stefan (ed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2014, ‘The Metaphysical Implications of Conjoined Twinning’, Southern Journal of Philosophy (Spindel Supplement), 52: 24–40.

  • –––, 2015, ‘What Does It Mean To Say That We Are Animals?’,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22(11–12): 84–107.

  • –––, 2018, ‘The Zombies Among Us’, Noûs, 52: 216–226.

  • Olson, E. and K. Witt, 2019, ‘Narrative and Persistence’, Canad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49: 419–434.

  • Parfit, D., 1971, ‘Personal Identity’, Philosophical Review, 80: 3–27; reprinted in Perry 1975.

  • –––, 1976, ‘Lewis, Perry, and What Matters’, in The Identities of Persons, A. Rorty (e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 1984, Reasons and Perso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1995, ‘The Unimportance of Identity’, in Identity, H. Harris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eprinted in Martin and Barresi 2003.

  • –––, 2012, ‘We Are Not Human Beings’, Philosophy, 87: 5–28.

  • Penelhum, T., 1967, ‘Personal Identity’, in Th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Volume 6), P. Edwards (ed.), New York: Macmillan.

  • Perry, J., 1972, ‘Can the Self Divide?’ Journal of Philosophy, 69: 463–488.

  • ––– (ed.), 1975, Personal Identit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 2019, ‘Time, Fission, and Personal Identity’, Argumenta, 5: 11–20.

  • Quinton, A., 1962, ‘The Soul’, Journal of Philosophy, 59: 393–403; reprinted in Perry (ed.), 1975.

  • Rovane, C., 1998, The Bounds of Agenc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Russell, B., 1918, ‘The Philosophy of Logical Atomism’. Monist, 28: 495–527 and 29: 32–63, 190–222, 345–380; reprinted in R. Marsh (ed.), Logic and Knowledge, (London: Allen & Unwin, 1956), and in D. Pears, ed., The Philosophy of Logical Atomism, (La Salle, IL: Open Court, 1985) [page numbers from the latter].

  • –––, 1957, Why I am Not a Christian and Other Essays on Religion and Related Subjects, London: Allen & Unwin.

  • Schechtman, M., 1996, The Constitution of Selve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Shoemaker, S., 1963, Self-Knowledge and Self-Identity,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 1970, ‘Persons and Their Pasts’,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7: 269–285.

  • –––, 1979, ‘Identity, Properties, and Causality’, 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 4: 321–342.

  • –––, 1984, ‘Personal Identity: A Materialist’s Account’, in Shoemaker and Swinburne, Personal Identity, Oxford: Blackwell.

  • –––, 1997, ‘Self and Substance’, in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Volume 11, J. Tomberlin (ed.): 283–319.

  • –––, 1999, ‘Self, Body, and Coincidence’,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Supplementary Volume), 73: 287–306.

  • –––, 2008, ‘Persons, Animals, and Identity’, Synthese, 163: 313–324.

  • –––, 2011, ‘On What We Are’, in The Oxford Handbook of the Self, S. Gallagher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12, ‘Against Simplicity’, in Personal Identity: Simple or Complex?, G. Gasser and M. Stefan (ed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Shurtleff, H. et al., 2021, ‘Pediatric Hemispherectomy Outcome: Adaptive Functioning, Intelligence, and Memory’, Epilepsy and Behavior, 124: 108298–108298.

  • Sider, T., 2001a, Four Dimensional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1b, ‘Criteria of Personal Identity and the Limits of Conceptual Analysis’,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Volume 15: Metaphysics): 189–209.

  • –––, 2013, ‘Against Parthood’, Oxford Studies in Metaphysics, (Volume 8), K. Bennett and D. Zimmerman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37–293.

  • Sosa, E., 1990, ‘Surviving Matters’, Noûs, 25: 297–322.

  • Snowdon, P., 1990, ‘Persons, Animals, and Ourselves’, in The Person and the Human Mind, C. Gill. (ed.),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 2014, Persons, Animals, Ourselv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Swinburne, R., 1984, ‘Personal Identity: The Dualist Theory’, in Shoemaker and Swinburne, Personal Identity, Oxford: Blackwell.

  • Unger, P., 1979, ‘I do not Exist’, in Perception and Identity, G. F. MacDonald (ed.), London: Macmillan; reprinted in M. Rea (ed.), Material Constitution: A Reader,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1997.

  • –––, 1990, Identity, Consciousness, and Valu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0, ‘The Survival of the Sentient’, in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14: Action and Freedom, J. Tomberlin (ed.), Malden, MA: Blackwell.

  • –––, 2006, All the Power in the Worl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van Inwagen, P., 1990, Material Being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 1997, ‘Materialism and the Psychological-Continuity Account of Personal Identity’, in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Volume 11: Mind, Causation, and World): 305–319; reprinted in van Inwagen, Ontology, Identity, and Modal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 Wiggins, D., 1980, Sameness and Substance, Oxford: Blackwell.

  • Wilkes, K., 1988, Real Peopl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Williams, B., 1956–7, ‘Personal Identity and Individu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57: 229–252; reprinted in his Problems of the Self,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3.

  • –––, 1970, ‘The Self and the Future’, Philosophical Review, 79(2): 161–180; reprinted in his Problems of the Self,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3.

  • Zimmerman, D., 1998, ‘Criteria of Identity and the “Identity Mystics”’, Erkenntnis, 48: 281–301.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animalism | identity | identity: relative | Locke, John | mind: in Indian Buddhist Philosophy | personal identity: and ethics | temporal parts | zombies

Acknowledgments

Some material in this entry appeared previously in E. Olson, ‘Personal Identity’, in The Blackwell Guide to the Philosophy of Mind, edited by S. Stich and T. Warfield, Oxford: Blackwell, 2003.

Copyright © 2023 by Eric T. Olson <e.olson@shef.ac.uk>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