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 names (Sam Cumming)

首次发表于 2008 年 9 月 17 日星期三;实质性修订于 2023 年 10 月 16 日星期一。

适当的名词是自然语言中熟悉的表达方式,其语义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主题。名字有意义吗,还是它们只是简单地指称特定的事物,而这种指称并不通过意义来介导?


1. 语法

《剑桥英语语法》将专有名词的句法类别与专有名词区分开来(Payne&Huddleston 2002: 516)。专有名词是名词类别的词级单位,而专有名词是一种名词短语。因此,例如,专有名词“爱丽丝·沃克”由两个专有名词组成:“爱丽丝”和“沃克”。专有名词(名词短语)也可以 - 并且通常是 - 由一个单独的专有名词组成,就像动词短语可以由一个单独的动词组成一样。因此,句子“爱丽丝睡觉”由一个名词短语/专有名词和一个动词短语组成;名词短语包含一个单独的专有名词,动词短语由一个单独的动词组成。其句法成分的分析如下所示:

[S[PName[PNounAlice]][VP[Vsleeps]]]

专有名词也可以包含其他词类:例如,“布鲁克林大桥”将普通名词“桥”与专有名词“布鲁克林”并列。“拉里坦河”包括限定词“the”。 “布朗克斯”结合了限定词和专有名词。最后,“金门大桥”是一个专有名词,其中没有专有名词。

根据所命名的事物的类型,适当名称以不同的格式出现(Carroll 1985)。例如,许多文化中的人的官方名称由(至少)名和姓组成,它们本身是专有名词。桥梁的名称可以有一个可选的定冠词,并且通常包括普通名词“桥”。我们有嵌入其他专有名称的桥梁名称,例如“乔治·华盛顿大桥”。我们甚至可以想象结构上有歧义的名称,例如“纽约新公共图书馆”。

为了适应各种适当名称,我们需要另一种句法范畴。为了方便起见,再次遵循剑桥英语语法,名词短语由可选的限定词后跟一个名词短语组成。因此,在名词短语“那个星期四的男人”中,名词短语成分是“那个星期四的男人”。如果我们假设适当名称也采用类似的结构,那么“Raritan River”有一个成分“Raritan River”(由专有名词“Raritan”和普通名词“River”组成)。我们将称作是适当名称中(可选的)限定词的补语的成分为适当名词。因此,适当名称“Alice”的完整分析如下所示:

[PName[PNom[PNounAlice]]]

名词通常被归类为确定的名词短语(Mulkern 1996; Abbott 2002)。它们可以与确定性标记一起出现,例如英语中的定冠词“the”(尽管在一些语言中,如萨摩亚语,专有名词必须与特殊的专有名词冠词一起出现,与普通的定冠词有所区别)。由于确定描述也属于确定名词短语的一般范畴(与代词和指示代词一起),这一证据被用来支持名词是一种确定描述的观点(Sloat 1969; Larson & Segal 1995: 354–355; Elbourne 2005),但也与名词形成自己的确定物种的观点一致。

适当的名词(没有决定词的专有名词)可以修饰其他名词,如“布朗克斯的居民”。它们也可以作为除“the”之外的决定词的限制词,如“从伯克利到圣塔克鲁兹的每个加利福尼亚大学”。一些人(Sloat 1969; Burge 1973)认为适当名词的谓词意义是主要的,并试图从中生成更常见的名词论证出现的含义。然而,将谓词适当名词视为与“强迫”表达式(如动词“to google”)(Leckie 2013; Schoubye 2017)或由约定单独赋予的含义(Johnson 2018)相等也是合理的。

“Alice”只有一个适当的名字,还是有许多同音异义词,每个人或事物都有一个同名的名字?从句法上来看,从适当名词的唯一性可以推断出名字的唯一性。可以说相同的名词在不同的名字“Alice Waters”和“Alice Walker”中重复出现,以及在短语“两个著名的 Alice”中(尽管参见 Sainsbury 2015 和 Gray 2015 关于后者的观点)。如果名字“Alice”是由一个唯一的名词构建而成的复合表达式,那么在那种特定的方式中应该只有一个这样的表达式。

另一方面,“爱丽丝”这个名字可以用来指代许多不同的人。如果在每种情况下都是同一个句法项目负责,那么这种浪费必须得到解释。假设这个名字是有意义的(下一节的主题),它要么(大规模地)模棱两可,要么具有一种约束特定话语的引用而不确定其确定性的意义。或者,它在不同的语境中发出时可能具有一种一般的意义,以不同的指代对象来识别(类似于“这里”和“现在”这样的指示词)。

如果相反存在许多同音异义词,那么每个同音异义词可能都会被分配自己的约定,独立地确定其适当的指代对象(参见 Kripke 1980: 7–8; Kaplan 1990)。可以合理地将唯一确定的名字视为在语义学中对特定理论需求的技术创新。为了达到相同目标,还可以使用其他术语,但对真正的同音异义词采取更加不情愿的态度,包括特定的“使用”名字(Strawson 1950),“使用名字的惯例”(Evans 1982),“命名惯例”(Matushansky 2008: 592; Recanati 1997),甚至“话语实体”(Cumming 2014)。

为了接下来的阐述,我们不会假设问题已经解决,并且会在不同的时候提到许多同音异义的具体名字“爱丽丝”,以及唯一确定的通用名字“爱丽丝”。

2. 语义学

2.1 意义和范围

除了适用于一系列实体之外,普通名词“单身汉”还有一个意义;它指的是从未结过婚的男人。那么对于名字来说也是如此吗?“苏格拉底”当然适用于事物。最明显的是,它适用于西方哲学的创始人。当被理解为一个通用名字(见第 1 节)时,“苏格拉底”适用于几个个体:初步估计,所有被称为“苏格拉底”的人。但是,“苏格拉底”是否也具有一个意义呢?

有些名字在某种意义上有意义。我听说过在操场上用“梅洛”来召唤一个孩子,并且知道一个已婚夫妇,他们的名字分别是“阳光”和“月光”。我们会说,这些名字有意义。例如,“月光”意味着来自月亮的光。当我们说“西奥多”意味着上帝的礼物,或者解释一个莫霍克名字时,类似的情况也发生了。但是,这种意义的意义并不是我们追求的那种意义。

考虑一下,“单身汉”的意义——从未结过婚的男人——也决定了这个名词的适用范围。当名词“单身汉”适用于某人时,那是因为他们是从未结过婚的男人。当它不适用于某人时,那是因为他们不是。相比之下,刚才讨论的“梅洛”或“月光”这类名字的意义并不直接限制它们适用于谁。一个人可以被命名为“梅洛”,并且在名字的适用范围内,无论他与葡萄酒品种梅洛之间有何关系(米尔 1843: 34)。此外,与葡萄的关系并不构成名字适用的原因。

在这篇关于语义学的长文中,我们将限制自己只讨论名字是否像“单身汉”那样有意义。它们是否有一个决定或限制它们的范围(即适用范围或指称)的意义?正如我们将看到的,即使追求这个较小的目标,哲学家们也不得不考虑一系列关于语言和意义的基础性问题。询问名字的不同问题或以其他方式思考它们的意义并不是禁区,但这个问题将为名字的语义学和语言哲学中的重要主题打开一条道路。

让我们从通用名称“爱丽丝”开始。考虑它适用的个体范围。与“单身汉”的范围不同,这个集合并不是在一个简短的定义下统一的,而是由所有不同的人(包括爱丽丝·库珀)以及可能的事物组成,这些人(或事物)被称为“爱丽丝”。因此,一个自然的观点是,个体的指称关系是基本的,关于通用名称适用范围的任何概括都是基于它们而不是相反。根据这种观点,没有一个通用名称的普遍含义,负责决定它正确适用于谁或什么。虽然有可能表达一个(复杂的)条件,以某种与那些指称关系不同的基础正确地将爱丽丝与非爱丽丝区分开来(例如,由每个爱丽丝独特的出生时间和地点组成的析取),但很明显,任何这样的条件都是基于那些已经存在的关系,而不是以任何合理性作为它们的起源来源。

确定通用名称“爱丽丝”的范围的唯一简洁方法是使用元语言特征,比如被命名为“爱丽丝”。事实上,一些人为通用名称的含义辩护时采用了元语言的解释(见下文第 2.10 节)。对于这种解释来说,挑战在于区分与“爱丽丝”的外延相同的特征,显然这不能决定一个含义所要求的强大意义上的外延(Kripke 1980: 68; Geurts 1997: 326ff; Bach 2002: 83; Gray 2014)。

接下来考虑具体的名字“苏格拉底”。它指的是雅典的某个市民,与一般情况相反,这个(单一的)范围可以简洁地界定,而不需要依赖其命名特征。此外,就像“单身汉”一样,“苏格拉底”也出现在(某些)词典中,并附有一种解释,提供这种非语言识别信息。以下是来自 Lexico 的内容(请参见其他互联网资源中的链接):

(公元前 469-399 年),希腊哲学家。正如他的弟子柏拉图的著作中所描绘的那样,他通过与他人对话来试图通过揭示和消除错误(苏格拉底式的方法)来定义伦理概念。苏格拉底被控引入了奇怪的神灵并腐化了年轻人,他被判处死刑并通过饮下毒酒而死亡。

当然,大多数具体的名字并不出现在任何词典中。此外,不应认为词典的“定义”总是给出它们所出现的词的含义(维基词典上“苏格拉底”的一个条目只是说“一个主要用于历史的男性名字”)。但假设我们有一个只有“苏格拉底”的指称满足的条件;而且,它还在某些词典中的名字下面列出。为了论证的目的,假设它是柏拉图和克西弗隆的老师。那么,“苏格拉底”是否意味着柏拉图和克西弗隆的老师呢?

不一定。首先要注意的是,“苏格拉底”并不仅仅意味着柏拉图和克西弗洛的老师。虽然我们同意苏格拉底是柏拉图和克西弗洛的老师,但我们不倾向于说这就是“苏格拉底”这个词的意思。相比之下,我们很乐意说“单身汉”意味着从未结过婚的男人。

同样地,尽管词典可能将“猫”定义为有可缩回爪子的家养动物,但我们不倾向于说“猫”意味着有可缩回爪子的家养动物,尽管我们承认猫就是这样的动物。即使猫是唯一一种具有可缩回爪子的家养动物,也不正确地说这就是“猫”的意思。一个词的意思不仅仅是对其范围内容的准确描述。

首先,选择一个词的正确范围的条件不一定是决定该词具有该范围的条件。假设只有苦行者有打结的头发。尽管打结的头发可能是苦行者的一个特征标志,但“苦行者”并不意味着有打结的头发,因为拥有打结的头发并不是使某人成为苦行者的原因。但即使我们的条件是使“苏格拉底”适用于相关的雅典人的条件,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是“苏格拉底”的意思。它可能仍然没有意义(参见克里普克 1980: 32–33)。虽然我们认为一个词的意思决定了它的适用范围,但我们并不假设相反的情况,即决定一个词的适用范围的任何因素都必须是它的意思。我们允许名字可能与“单身汉”不同。它们的范围可能由其他因素决定,例如它们的先前使用(第 2.7 节)。

换句话说,一个名字是否有意义的问题并不是微不足道的。名字“苏格拉底”指的是一个特定的雅典人,除非参照是形而上学的基础,否则必须有世界的某个特征使其具有意义(参见 Kripke 1980: 88, fn.38)。然而,这个特征可能包含或不包含特定名字“苏格拉底”的意义。这实际上是一个进一步的问题,即这个特征是语义的还是元语义的,它是意义的一部分,还是在不属于其意义的情况下建立了名字的参照。名字的(名义)参照理论(参见参照词条)应该与名字语义学理论(Dickie 2011)区分开来。

2.2 认知意义和识别

我们必须将名字的语义与其在不透明语境中的认知意义和相关行为(包括特别是态度报告)区分开来(参见命题态度报告词条)。

名词的共指并不总是传达相同的信息。例如,对于一个不知道“Hesperus”(即晚星)和“Phosphorus”(即晨星)这两个名字都指的是金星的事实的人来说,“Hesperus 是一颗行星”的句子和“Phosphorus 是一颗行星”的句子传达的信息是不同的,产生不同的认知状态和相应的行动(Frege 1892)。一个听错了其中一句话,把它误认为另一句话的人,尽管得出的解释在外延上是正确的(Loar 1976),但他误解了说话者。

此外,即使是知道情况的人,共指的名字也可能带有区分的意义。当(在沃顿的小说中)米兰达向修道院院长求情,并承认她一直扮演男人的角色以规避对女演员的教会限制时,他宽恕地解除了禁令:

“我的唯一条件是,”他带着真正父爱的微笑补充道,“在米兰达小姐在剧院表演之后,她的孪生兄弟米兰多洛先生每晚都要回到修道院。”(沃顿,《决定之谷》)

只有当米兰达每晚以男性的形象返回修道院时,才能满足方丈的条件(参见索尔 2007 年)。

相关地,在陈述性态度报告的背景下,不能总是可以替代共指的名字而保持真实性(弗雷格 1892 年)。如果达夫尼斯不知道黄昏星是金星,那么以下陈述可能是真实的:

  • (1)达夫尼斯相信黄昏星出现在晚上。

虽然是错误的,但

  • (2)达夫尼斯相信磷星出现在晚上。

这些观察与本节的主要问题相关——名词是否具有意义?因为具有相同指称的名词在意义上可能不同,这可能解释了它们不同的认知重要性。特别是,如果一个名词的意义是它对话语的真值条件所做的贡献的一部分,那么意义上的差异,尽管指称上等价,可能导致句子的真值不同。

然而,在本文中,我们不会进一步考虑这种证据来源对名词意义的影响。首先,刚才提到的现象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指称表达(也许还适用于其他类型的表达),而不仅仅适用于名字,因此它们的讨论应该属于更一般的范畴。其次,在我们对意义存在的不确定性较低的情况下,它似乎并不对应于认知重要性。例如,在适当的情境下,“单身汉”和记录其意义的短语“未婚男子”也无法在态度报告中替代 salva veritate。最后,关于认知重要性的争论陷入了僵局,因为任何依赖于名字具有意义的现象的详细解释都可以用依赖于与名字相关但不被认为是其意义的信息的解释来近似(Soames 2002)。

我将详细阐述最后一点,通过考虑对名字的认知重要性的特定解释。该解释将认知重要性与代理人心中与特定名字相关的识别信息联系起来(Strawson 1974: 43ff)。为了说明这一点,假设我知道两个名字为“Zera Yacob”的个体。很可能,我会将不同的绰号或描述与每个特定版本的名字相关联,以便在我的脑海中保持区分。此外,每当我说或听到“Zera Yacob”这个名字时,我会隐含地将这个话语与其中一个描述相关联;在这种情况下,要么是指的 17 世纪的哲学家,要么是指的 15 世纪的埃塞俄比亚皇帝。可以合理地说,我不能在没有选择王子或哲学家作为我打算的指称对象的情况下恰当地说出“Zera Yacob”,而且我不能在没有形成类似决定的情况下完全解释他人对该名字的话语。

如果每个具体的名字都附加了一些识别信息——足以至少在代理人的心中单独确定其承载者——那么这可以解释同指名字的不同认知意义。但是,这个识别绰号是否也代表了名字的意义呢?有几个理由可以怀疑它是否如此。首先,不同的代理人可能会将不同的识别信息与同一个指名使用的名字相关联(Frege 1892),这似乎与一个名字如“苏格拉底”在整个社区中具有单一意义的自然假设相冲突。这里有几种不同的回应。我们可以说,一个名字的意义是相对于个体的个人语言,而不是群体的方言。另一个选择是声称公共语言中一个名字的意义以某种方式从与之相关的每个公众成员关联的识别信息中聚合而成(Strawson 1959: 191–192)。请注意,在后一种解释/理论中,一个用户(甚至每个用户)只能对其(聚合)意义有部分掌握是可能的(见第 2.3 节)。

其次,足以用于识别目的(在内部区分一个名字的承载者与另一个名字的承载者)的信息可能仍然不足以确定一个名字的范围(Strawson 1959: 20–21)。例如,“罗马作家”足以将马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与伊利诺伊州的西塞罗区分开来;但它不足以在世界上选择一个唯一的西塞罗(Kripke 1980: 81; Donnellan 1970: 343)。例如,西塞罗的弟弟昆图斯·图利乌斯·西塞罗也是几部作品的作者。

描述也可以具有识别功能,尽管它对特定名称的适当指称是错误的。例如,许多人错误地将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认定为第一个到访美洲的欧洲人(Searle 1958: 168; Strawson 1964: 102; Donnellan 1970: 341; Kripke 1980: 83–84)。

如果用于识别目的的特征与名称的指称对象不符,则根据我们之前的标准,它不能作为名称的含义。如果它是真实的,但不足以区分指称对象,则情况就不同了。可以声称识别特征是名称的含义,同时承认名词的含义仅仅限制了名词的指称,而没有完全确定。那么,名称就类似于某些代词(可以说,“她”的含义仅在某些方面限制了其可能的指称)。

因此,在理论中可以找到识别描述的位置,甚至可以使用它们来解释认知意义,同时仍然否认它们与名称的含义相对应。斯特劳森本人,他发展了展示的识别解释,并认为名称的指称是由其相关的识别描述确定的(1959: 181–182),并没有将该描述视为表达名称的含义(1950: 340)。

更一般地说,假设我们称任何理论上的假设捕捉了名称的认知意义,即意义,遵循弗雷格的观点。关键点在于,我们不必将名称的语言意义与其意义混淆(Kripke 1980: 59; Burge 1977)。即使我们认为名称对态度报告的真值条件做出了贡献,如弗雷格所建议的那样,情况仍然如此。请记住,我们将意义理解为(如果存在)决定或限制词的外延的东西。我们没有将意义与陈述句的真值条件(通常称为其语义值)等同起来。如果我们这样做了,那么由于名称确实对真值条件有贡献,就会得出名称具有意义的结论;而我们希望对名称的意义的问题进行框定,使其没有一个平凡的答案。相反,我们保持开放,即名称的贡献-意义或指称-是由其意义决定的,或者在没有这样的意义的情况下,由额外的语义因素(如使用)决定。

2.3 意义和先验性

有些命题只能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确认或证明。例如,有多种方法可以证明地球是圆的,其中一种特别确凿的方法是环球航行。还有其他命题,没有观察可以证实,也没有观察可以证伪;例如,未婚男子的命题。由于“未婚男子”被定义为从未结过婚的男人,我们在任何对外部世界的咨询之前就可以得出这个命题。这是先验的。

凭类似的推理,如果“苏格拉底”指的是柏拉图和克西弗努斯的老师,那么苏格拉底教授柏拉图(Kripke 1980: 65)将是先验的。然而,与“单身汉是未婚的”这个命题不同,这个说法似乎不是先验的。直观上讲,广泛认为苏格拉底教授柏拉图的信念可能是错误的。也许有一天会出现文件,证明在柏拉图出生之前,为柏拉图对话中的苏格拉底人物形象(以及其他类似传统)提供了模板的人生活过。这样的证据似乎会驳斥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学生的传统。

相比之下,没有观察能够推翻“单身汉是未婚的”这一信念。即使有不可辩驳的证据表明我们认为的每个单身汉实际上都结过婚,也无法使我们相信单身汉实际上是已婚男子。相反,我们会得出结论,那些男人并不是单身汉(参见 Putnam 1962 和 Unger 1983 关于“猫”的论述)。

现在,先验命题并不是自动知道的。如果对相关术语的含义一无所知,那么人们很可能不会知道从含义中得出的先验命题。例如,有人可能不知道所有语言话语都是诗歌或散文,或者所有行星都有足够的质量以保持静力平衡;然而,这两个命题都是从相关词语的定义中得出的(“散文”被定义为没有诗歌的韵律结构的语言;“行星”的官方定义包括一个要求静力平衡的条款)。

一些“苏格拉底”的用户不知道苏格拉底教授柏拉图的事实,并不立即表明这个命题是后验的。可能是他们对“苏格拉底”的含义一无所知,如果他们知道了,他们也会(先验地)知道苏格拉底教授了柏拉图。对于苏格拉底没有教授柏拉图的直觉也是一样的。这种直觉可能同样源于对含义的模糊无知。应该记住,在本节中我们考虑的论证(通常称为认识论论证)假定如果“苏格拉底”有一个含义,我们将知道它是什么,并且能够从中得出先验的结论。

在这个条件下,认识论论证对许多提供具有实质含义的名称的解释/理论构成了有效的挑战。通常,根据我们的直觉,从所提出的含义中得出的结论可能是错误的。对这个论证的一个巧妙回应是将名称的含义与(粗略地说)普通说话者的直觉中不能被证明是错误的关于其范围的主张等同起来(Chalmers&Jackson 2001)。这种关于含义的解释/理论(称之为先验主义)当然不受认识论论证的影响。

我们在这里谈论的是什么样的主张?不是苏格拉底教导柏拉图的主张:直觉上,这可能是错误的。但是关于苏格拉底教导柏拉图的主张呢?它可能是错误的。这个主张的理由不是观察证据,而是对一个假设情景的直觉,以及在那种情景下我们会如何评价苏格拉底。我们觉得,如果柏拉图的真正来源在柏拉图出生之前就已经去世,那么苏格拉底就没有教导过柏拉图。但是这个判断从何而来?也许它源于这样的信念,大致上,“苏格拉底”将指代那个最终成为柏拉图对话中同名角色(以及其他类似传统)实际来源的人。这也不完全是先验的。作为一个主张,它的成立与否取决于我们对相关传统的经验知识。尽管如此,人们可以想象这个主张可以进一步缩小范围,直到先验的外壳消失。剩下的精炼核心将成为“苏格拉底”的先验意义。

完整地进行这个练习将是有趣的,但它会展示什么呢?并不是某种核心知识必须构成“苏格拉底”的意义。总有可能“苏格拉底”没有意义。即使决定一个名字的指称的解释有一个先验的核心,我们仍然可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即这样的指称是由语义之外的因素决定的。也许先验的核心只是一个(先验的)关于一般指称的引用理论,应用于“苏格拉底”这个特殊情况。

此外,先验主义的解释,就像引导我们到达这一点的认识论论证一样,依赖于这样一个假设:意义及其先验的后果是对说话者来说是已知的,然后他们依靠这种知识来形成关于苏格拉底或单身汉可能是真实的直觉判断。但是考虑一下那些认为行星可能没有达到静力平衡的人。我们想说,鉴于这是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在 2006 年定义中的条件之一(参见其他互联网资源),他们并不完全理解“行星”的含义。然而,在先验主义的解释中,我们被迫改为说,所有行星都已达到静力平衡的命题并不是从“行星”的含义中推导出来的,因为它不属于先验核心(由那个不认为它是直观的说话者证明)。实际上,无论先验核心是什么,它只能在与后验知识相结合的情况下支持所有行星都已达到静力平衡的判断,而后验知识是指达到静力平衡是由权威机构规定的“行星”定义中的一个条款。

问题在于,许多无争议的词义示例并不为某些说话者所知(对于任何示例,包括“单身汉”,我们都可以轻易构造出一个不为某人所知的情况),因此必须被先验主义者排除。即使一个人相信任何(直接)决定一个词的外延的东西构成了它的意义,也不能保证可以找到一个特定的(或一般的)外延确定理论,无论是明示还是隐含在母语者的直觉中。或者,假设可以找到这个理论,那么从这些直觉中推导出它的过程就是先验演绎推理的过程。像语言学理论的其他方面一样,从母语者的判断到理论的道路可能是科学的扩大方法。

2.4 意义和必然性

“单身汉”意味着从未结婚的男人,这意味着单身汉必然未婚。已婚的单身汉是不可能的,是一个词语上的矛盾。一个实际上过着单身生活的男人本可以选择结婚,但如果他这样做了,他的单身状态将立即终止。因此,这个情景并不涉及已婚的单身汉,而只是一个特定的人,实际上是一个单身汉,选择了结婚。

这是一个与前一节不同的话题,因为必然性和先验可以分离。考虑一个说法,即金原子核含有 79 个质子。这个说法不是先验的。它是对金的本质进行经验性调查的结果,肯定不能从“金”的意义中推导出来。然而,它是一个必然的真理(Kripke 1980: 123–125)。在这方面,金的本质是不变的。如果你从原子核中增加或减少质子,你将不再拥有一个金原子,而是拥有其他元素。

再次考虑“苏格拉底”意味着柏拉图和克西弗鲁的老师的观点。它是否同样预测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克西弗鲁的老师之间的必然联系?它是否承认了从未教过的苏格拉底的不可能性?如果是这样,这个观点似乎会遇到麻烦。因为这似乎是一个偶然的事实——本可以是另外一种情况——苏格拉底教过柏拉图(西尔尔 1958: 172;克里普克 1980: 74)。毕竟,苏格拉底本可以在婴儿时期就去世;或者活着,但拒绝接受他最著名的学生。

请注意,“苏格拉底”是一个指称表达式,而“单身汉”是一个名词谓词。在从“单身汉”引入类比时,我们必须将“苏格拉底”转化为一个谓词(“是苏格拉底”)。这是因为我们观察到“单身汉”必然性所涉及的是属性的共同实例化——一个人不能成为单身汉而不结婚(比较邓梅特 1973: 131)。但是,指称表达式可能以一种与谓词不同的方式与其意义相关联——这种方式不涉及属性的必要共同实例化。事实上,我们将发现,对于至少一种类型的指称表达式来说,情况确实如此,在第 2.5 节中。

使用模态句子的不同测试依赖于这样一个假设:在模态语境中,同义表达式应该能够在保持真值的情况下互相替换。同意这一点,并不意味着我们认为一个表达式的意义与其真值条件相对应;只是在相同的语言环境中,同义表达式将产生(或可能产生)相同的贡献。(请记住,在所有语境中,同义表达式肯定不能在保持真值的情况下互相替换。如果态度持有者对“单身汉”的含义一无所知,将“从未结过婚的男人”替换为“单身汉”可能会改变态度报告的真值。)

事实证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和克西弗诺的老师”在情态语境中不能被替代为真(比较 Kripke 1980: 40-42):

  • (3)柏拉图和克西弗诺的老师可能不是人类。

  • (4)苏格拉底可能不是人类。

如果我们考虑到柏拉图和克西弗努可以被狼养大,(3)听起来是真的,而(4)仍然是假的。因此,如果我们同意在这个背景下应该用同义词替代,“苏格拉底”不能意味着柏拉图和克西弗努的老师。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3)也有一个(假的)解读,大致与(4)表达了相同的意思,指的是一个特定的人,而不是泛指柏拉图和克西弗努的老师。(一个竞争性的解释是,“苏格拉底”在词汇上是单义的,但引起了结构上的歧义,被分析为一个取范围的表达式-参见罗素 1905 年;尼尔 1990 年。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不太适合捍卫我们的描述主义假设。这样的辩护需要声称,名字,也许类似于量词“每个”,在句子中倾向于取得最广泛的范围-参见邓梅特 1981 年:第 9 章;索姆斯 1998 年;以及索萨 2001 年对这一提议的进一步讨论。)

根据罗斯柴尔德(2007 年)和尼科尔斯(未发表的工作;参见其他互联网资源),我们可以说,虽然名字“苏格拉底”指的是一个个体,但是明确的描述“柏拉图和克西弗努的老师”可以指的是同一个个体,也可以指的是一个特定的角色-即柏拉图和克西弗努的老师的角色。当以第二种方式理解时,(3)的意思类似于“柏拉图和克西弗努的老师这个角色可能被非人类填补”。这与“老虎”有一个分类学的解读相对应,它适用于种类,同时也适用于个体动物的标准解读,所以“老虎”可以指的是种类或某个特定的老虎。

假设明确的描述可以指代角色,可以解释它们在情态句中的不同行为,而不威胁到一个名字在非角色阅读中可以与明确的描述同义的观念。然而,前述的思考在解释“苏格拉底”意味着柏拉图和克西弗诺的老师这一主张时并没有提供进一步的帮助。这一主张不能简单地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和克西弗诺的老师”是同指的。即使是否认“苏格拉底”有意义的人也承认这一点。但是,如果一个名字具有某种意义,却没有可察觉的情态后果,那么在其他实质性意义上,这种拥有应该如何理解呢?

2.5 使用规则

《牛津英语词典》对第一人称代词“I”的解释是:“由说话者或写作者用来指代自己。”这很有可能是一条语言规则:用这种方式使用“I”是正确的英语。这个定义也决定了(特定话语中的)“I”的指代。因此,认为这条规则给出了“I”的意义是合理的(Kaplan 1989a: 520–521; Reichenbach 1947, 284)。

这很方便:我们现在有一个例子,说明一个指称表达式的意义可以采取的形式。第一个好处是,我们可以确认这种意义不会产生必然性,就像“单身汉”的意义一样。假设“我”在语境中表示说话者(Kaplan 1989a: 495)。嗯,可能是我而不是语境中的说话者。虽然我现在在说话,但我可能保持沉默(Kaplan 1989a: 509)。

显然,“我”的意义也不能执行人际弗雷格意义的职责(在第 2.2 节中讨论)。决定“我”发出的表达的指称(Kaplan 称之为其特征)的规则与其在特定使用场合上对所传达内容的贡献(表达的认知意义)不同。实际上,“我”具有固定的特征,但在不同的人口中发出时,它会贡献不同的意义(参见弗雷格 1918-1919 [1956: 296])。

当然,这个规则与表达的认知意义并不无关;它可以被视为呈现其人际内容的方式(Kaplan 1989a: 530)。此外,“我”的意义支持某种先验推理(Kaplan 1989a: 508-509)。例如,不需要经验调查就可以推断出“我”的表达指的是发出它的人。因此,“我是发出这个句子的人”是先验的。

“我”的意义为名词的意义提供了一个模型,但是否有一个符合这个模型的名词候选意义呢?“我”在每次使用时并不指代同一个人,因此我们可以合理地假设它为一个通用名词(也用于不同的人)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模型,而不是一个具体的名字。粗略的思考是,如果一个名字只用来指代一件事物(如具体的名字),那么就没有真正需要一个通用的使用规则。

一个通用名词的使用规则会是什么样子呢?如果“我”限制了在语境中指向说话者,那么通用的“爱丽丝”在大多数情况下(除非指代的是受保护的证人,例如),会限制指向被称为“爱丽丝”的人。因此,对于通用的“爱丽丝”,语义使用规则将等同于对其意义的元语言解释。在专门的章节(2.10)中将会对这种立场进行更多的阐述和批评,但我将在下面预先提出对名字具有元语言使用规则的观点的一个重要批评。

像“爱丽丝”这样的通用名字的使用规则已经被各种理论家以类似的方式阐述过(Burks 1951; Lerner & Zimmermann 1984, 1991; Haas-Spohn 1995; Recanati 1997; Pelczar & Rainsbury 1998)。在每次使用时,名字的指称对象会或多或少地可用,或者是义务性的,这取决于一个将该指称对象与该通用名字标记的约定的熟悉程度和显著性。因此,“爱丽丝”的最小使用规则要求每次话语都要指向一个已经被传统约定附加了该(通用)名字的对象。更强的版本会要求“爱丽丝”的话语义务性地指向这类对象中最显著的个体。

正如 Kaplan(1989a:562)所指出的,有一种竞争性的解释名词可变参考的观点,它不将它们视为具有元语言意义(使用规则)的通用表达式。根据这种观点,参考的变化要么是由于歧义,要么是由于同音异义(即,有许多形式相同的“具体”名字),而在元语言理论上被视为使用规则的东西根本不适用于名字的意义,而是一种更普遍适用的消歧义程序(参见 Evans 1973,以及 Evans 1982,其中在消除歧义的过程中解决了使用名字的做法,而不是具体的名字)。

为了说明这种差异,回想一下,根据英语的惯例,说话者使用“我”来指代自己。粗略地说,只要我们与英语母语者交谈,这种惯例就对我们有效,我们必须在应用这种惯例来确定标记的指称者之前始终消除“我”的歧义(将其与同音异形“眼”区分开来)。在对话中“我”的惯例的可用性以及对“我”的个别标记进行消歧义,虽然对于交流至关重要,但是这些问题在应用其使用规则之前出现,因此与该规则所涉及的问题是不同的。

我们可以说,元语言使用规则所涵盖的事物类型,如约定等,对于语言意义来说并不是合适的目标(参见 Pelczar&Rainsbury 1998:297-298)。然而,对于某些其他表达式来说,像“通用的爱丽丝”一样的使用规则是非常合理的。例如,“高个子的爱丽丝”甚至只是“爱丽丝”(参见 Jeshion 2017 年对后者的无可非议的例子)是一种上下文敏感的短语,用于指称满足元语言谓词的最显著个体(无论是高个子且被称为“爱丽丝”,还是只被称为“爱丽丝”)。对于这些例子,对于“爱丽丝”或“高个子的爱丽丝”的多种不同意义的区分并不是一个合理的解释。

很明显,事后看来,自然语言在其多功能性方面不会排除元语言使用规则。然而,重点仍然是,鉴于其他条件不变,我们应该更倾向于将语义前消歧作为解释,因为它无论如何都是必需的,而不是引入一个模仿它的元语言使用规则。

2.6 群集理论

假设我们已经被给出的论证所说服,即柏拉图和克西弗鲁的老师本身并不能令人满意地说明“苏格拉底”的含义。我们可能会有条不紊地撤退,坚持认为它仍然是这个含义的一部分。与其将其规定为一个简洁的条件,不如将“苏格拉底”的含义构建成一系列相似条件的集合。

斯特劳森(Strawson)虽然认为名字没有意义,但他提出,特定名字的指称是由社区中与该名字相关的识别描述的集合决定的:

假设我们选取一群使用或认为自己使用“苏格拉底”这个名字,并具有相同指称的说话者。然后,我们要求该群体的每个成员写下他认为关于苏格拉底最重要的事实,并从这些事实列表中形成一个综合描述,其中包含最常被提及的事实。现在,我们不能说,通过使用该名字在群体内引入术语的成功需要存在一个人,使得综合描述中的所有命题都为真。但我们可以说,它需要存在一个且仅存在一个人,使得这些命题的合理比例为真。例如,如果发现有一个人,使得一半命题都为真,而另一个人,不同的人,使得另一半命题都为真,那么,除非给出指示说明指的是哪个苏格拉底,否则将无法对关于苏格拉底的任何特定命题给出直接的答案,无论是真还是假。这对苏格拉底 1 来说是真的,对苏格拉底 2 来说则不是。对于苏格拉底本身来说,既不是真也不是假,因为事实证明,没有这样的人存在。(斯特劳森 1959 年:191-192)

西尔(1958 年)对认识论论证(见第 2.3 节)做出回应,提出了一个群集理论。该论证似乎表明,群集的个别组成部分,如柏拉图所教,不能成为名称所属的必要条件。否则,苏格拉底教授柏拉图将是可先验知的。(请注意,将其视为充分条件也存在类似问题;因为那样的话,除了苏格拉底之外,没有人教授过柏拉图。)相反,西尔提出,名称的意义对指称对象施加了较弱的要求,即群集的某个成员对指称对象是真实的。根据他的解释,只有先验地知道指称对象具备群集条件的析取。 (请注意,这个弱条件不太可能单独确定名称的指称对象;因此,西尔似乎没有提供完整的指称确定图景。但加强这个解释只会使先验的结果更加强大。)

如果可以证明对于任何有限的相关类别列表(并且对于完全了解名称意义的人——见第 2.3 节),可以想象真实的指称对象不满足列表上的任何条件,则西尔的逃避路线将被堵住。如果群集是条件的有限列表,那么理论预测存在某个这样的列表,对于该列表,先验地知道指称对象满足其条件之一。

有一种辩论的方式是培养这样的直觉,即任何有限的列表都必然是不完整的。对于任何一个列表,都存在一种可以想象的情景,在这种情景中,一些被遗漏在列表之外的属性被证明对于确定名词的指称至关重要。弗里德里希·韦斯曼(1945 年)曾使用这种论证方式来证明经验谓词(如“金子”和“猫”)的“开放纹理”。但是,似乎可以无限延伸的是那些可能与确定“苏格拉底”指称相关的因素的列表。如果这种直觉是正确的,那么我们从有限聚类理论中所能期望的最好结果就是一种“其他条件不变”的确定方式:

如果某些事实成立,并且没有其他与确定“苏格拉底”指称相关的事实,那么“苏格拉底”指称某某人。

克里普基(1980 年:66-67)认为,只要我们的聚类只包括通常被归因于名词承载者的属性,就像斯特劳森所说的那样,那么可以想象没有一个属性适用于指称对象。他的观点得到了一些例子的支持,这些例子中,专家们在一个流行传说背后推测甚至确定了一个历史人物,并将这个历史人物,可能与传说人物没有任何共同属性,视为该名词的真正指称对象。我们可以通过将斯特劳森的方法应用于专家群体而不是流行传说占主导地位的普通大众,从而成功地确定历史人物。然而,一般的观察是没有任何群体是不可矫正的。即使是那些专家在对名词指称对象的描述上也可能完全错误(也许由新一波专家揭示)。

因此,克里普克对基于识别描述的群集理论提出了直接挑战。一个复杂之处在于,斯特劳森明确容忍了依赖其他说话者使用的识别描述(例如,柏拉图所指的个体“苏格拉底”)。克里普克试图击退这一策略,指出一个人对自己的命名的引用最终由实际上学习该名称的人的引用决定,而不是一个人可能错误地认定为这样的人(1980 年:90-91;另见吉奇 1969 年:288-289;和多内兰 1970 年)。

假设我们能够制定一个在实质上正确的群集理论(它满足我们对不同情况下名称引用的直觉)。我们可能会合理地问,正如我们之前所做的那样,这个理论是否成功地给出了名称的意义。似乎许多人主要之所以支持这个结论,是因为缺乏替代方案:如果一组常见的特征群集不是名称的意义,那么它是什么?或者,如果名称没有意义,那么是什么决定了它们的范围?我们将在下一节中对第二个问题提供一个一般性的答案。

2.7 没有意义的引用:使用理论

名词“单身汉”的适用范围是通过两个步骤确定的。首先,某种东西(我们还没有看到是什么)确定了“单身汉”的意思是指从未结过婚的男人。其次,“单身汉”适用于满足其意义中指定条件的所有事物,即从未结过婚的男人。如果名词有意义,那么它们的指称对象或范围(对于通用名词而言)将以同样的方式确定。然而,许多哲学家发现名词没有意义的观点具有直观的说服力(米尔 1843 年:34、36-37;斯特劳森 1950 年;齐夫 1960 年:85-89、93-94;马库斯 1961 年)。他们仍然相信名词是指称的,因此需要一种替代的元语义学——在这种情况下,是关于什么决定指称的解释或理论。

现在,与以意义为中介的模型相对的标准替代模型是一种通过使用直接确定指称(或范围)的模型。指称对象之所以是指称对象(或范围之所以是范围),是因为它满足了特定的条件,但这个条件是与过去的使用一致,而不是概括表达式的意义。使用模型的支持者倾向于强调这种决定性使用的外在性。例如,在下面的引文中,埃文斯通过引用与指称对象的“实际交往模式”来详细阐述指称对象被称为 NN 的大致想法——他指的是特定名称使用实践的“生产者”确定指称对象为 NN 的场合,而不是基于使识别成为可能的识别能力(这更接近斯特劳森的观点)。

似乎合理地建议,使得一个涉及“NN”名称的普通适当名称使用惯例与一个特定个体有关的原因是,该个体应该被生产者在实践中知道为 NN。生产者与个体的实际交往模式——通过他们对该个体的认知能力的行使不时地确定个体——将名称与个体联系起来。(Evans 1982: 382,原文强调)

现在,我们将以一种普遍的方式来看,一个名称的引用如何由其使用的其他方面来确定。我们的方法将单独确定名称的归属(归属于某人)作为相关基础。其他方法也是可能的,但(技术)归属的概念将足够广泛,以涵盖 Evans 和 Kripke 的使用理论。

引用是使用表达来识别某个个体,通常是为了谈论他们。相比之下,名称的归属要求在名称的使用之外至少部分地独立地确定属性。将名称归属于某人只是将某人视为属于其范围的外部确定的方式;断言或预设该名称适用于他们。一个简单的例子,其中通过手势(或其接近程度)来确定属性者,将是:

  • (5)这是 Miranda。

其他包括称呼地址(“你好,Miranda!”),其中将名字归属于被称呼者,以及规定(“让这个人是 Zappa”)。像“叫我 Ishmael”这样的称呼动词的构造是为了归属名字而量身定制的,但在更随意的话语背景中也可以辨认出归属。甚至“Homer 是叙事的大师”也可以被看作是假设将“Homer”归属于某些叙事作品的作者(Evans 1982: 394–395)。

归属可以是对通过描述来识别的个体,也可以是对通过熟人来识别的个体。正如我们将看到的,Evans 通过法令将规范应用限制在通过熟人来识别的种类上,而 Kripke 似乎允许两种类型(1980: 94)。

使用理论的主要原则,我们将理解为,一个名称的表达受到一组先前应用的限制。假设,暂时假设该集合中的应用都是针对同一个个体(每种情况下都是独立确定的),那么该表达只是被限制为指向该个体(为了与过去的应用保持一致)。使用理论的概述与斯特劳森的观点几乎相同,即名称的指称由与之相关的识别描述在使用者的心智中确定,只是用其公开行为承诺特定的识别方式取代了使用者识别名称指称对象的倾向。

克里普克和埃文斯的使用理论与斯特劳森的民主识别方法存在另一个不同之处(克里普克 1980 年:65)。两位哲学家都将名称的应用的一个适当子集作为确定其指称的规范(参见普特南 1975 年)。

实际上,克里普克提出的使用理论只承认一种归属:一种开创性的规定,专制地统治着所有后续的使用。这种开创性行为的范例是命名仪式,其中一个名称正式授予一个人或物体。由于没有后续的归属可以改变下游使用的指称,克里普克的解释不允许指称的变化(实际上,每个“变化”都需要引入一个新的具体名称,并伴随着一个新的开创性事件)。

埃文斯放宽了克里普克的限制,允许后续归属的影响,从而使得对名字的指称变化可以进行建模。根据他的解释,权威性的应用是那些(当前的)名字使用实践的“生产者”的应用——那些能够基于直接熟悉来进行辨认,并且能够识别他们所归属的名字的个体(埃文斯 1982 年:376-377)。那些不是生产者的人——消费者在实践中的作用更有限。虽然他们可以使用名字来指称相关的个体,但他们自己的归属不一定与其指称一致。

标准使用理论为选择限制特定话语的指称提供了模糊的指导方针(“先例”)。对于克里普克来说,选择涉及从话语追溯到最初的命名仪式的(有意识介入的)历史链条。对于埃文斯来说,它需要将话语解析为其适当的名字使用实践(他将其构想为词汇消歧义的模型),然后筛选出该实践中的生产者的归属。

由此可见,Kripke 致力于(适当地)历史上连接的名称表达的共指,而 Evans 致力于属于同一实践的所有(同时的)表达的共指。值得注意的是,使用理论不必承担这些承诺中的任何一个。相反,我们可以像 Donnellan(1974: 16)那样,将相关应用视为对所讨论的话语的历史正确解释有所贡献的应用。由于同一发言者明显意图为同一使用名称的实践做出贡献,可能会为不同的目标而发出相同的名称,因此每个话语的整体解释也会有所不同,Donnellan 的解释不受其他理论的限制(有关利弊,请参见 Donnellan 1970: 349–351 和 Evans 1973: 202)。

如果先例包含多个归属,理论还需要一种解决冲突的方法——即一个归属是 x,而另一个归属是 y 的情况。我们可以说,先例中的任何冲突要么导致引用失败(Evans 1982: 389),要么导致指称不确定性(Lewis 1984)。但我们也可以想象一种更细致的规则,在冲突发生时优先考虑某些属性(就像 Evans 优先考虑生产者的应用而不是消费者的应用一样)。

总之,使用理论的一般框架认为,属性集合 P 对一个名词的话语 u 的指称提供了约束(理论可以通过从 u 及其环境中确定 P 的方式来提供一种确定 P 的手段,或者在相对主义的极端情况下,只会说指称依赖于先例 P 的选择)。P 的每个元素 Pi 都贡献了一个用于识别应用主体的一般描述性或情境特征(将每个 Pi 视为在话语世界中应用的属性)。此外,使用理论可以指定 P 的优先关系(或其他解决冲突的方式)。结果是一个条件(如果我们假设话语 u 通过确定其适当的先例来确定这个条件,我们可以称之为 C(u)),该条件指定了与其适当的先例属性一致性所要求的话语指称的约束。

2.8 使用理论作为群集理论

我们刚刚描述的一般使用理论与之前讨论的群集理论有明显的亲和性。使用理论中的规范属性集合归结为一组共同确定指称的条件群集。这两种理论都通过提供一种选择该集合的方法和解决集合中属性之间冲突的方法(如果集合不是单一的)来进行规定。

使用理论,如群集理论,可以被视为在什么算作参照方面是开放的(我在上一节的结尾的一般陈述中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即使是一个开放的群集理论也可以提出诸如:如果这些是在案例中起作用的唯一考虑因素,那么参照就是某某。在使用理论中,这种开放性出现在(至少)先例的选择中;因此,在某些情况下,我们最好能说的是:如果我们像这样确定先例,那么参照就是某某。虽然我们在决定任何特定案例的适当先例方面当然不会迷失,但很难一般而精确地说哪些应用应该计入。埃文斯对使用名称的做法的引用过于模糊,无法在具体描述的案例中指导我们,克里普基明确否认他提供的是名词参照的预测理论。

如果我们将群集理论推广,允许它们包括从使用中提取的识别属性(而不仅限于处置性识别描述),我们可以将使用理论视为群集理论的一种。事实上,如果事实证明处置性识别描述在决定参照方面与“实际交往模式”并列起作用(参见刘易斯 1984 年:226-27,以及基于此的乌格尔 1983 年的案例),那么一个通用的总称是一个好主意。例如,埃文斯观察到,如果一个人相信“Anir”是亚瑟国王的埋葬地的名字,那么他的发言不能指代亚瑟的儿子(1973 年:198;参见迪基 2011 年的许多类似例子)。

我们已经注意到,一个集群理论不一定要给出一个名字的意义;采用一个集群理论与认为名字是无意义的思想是一致的。我们的例子是斯特劳森,他否认了名字的意义(他甚至不承认它们有一个使用规则),但是认为它们的指称是由一系列识别描述决定的。另一方面,一个人可能有理由认为这个集群——甚至包括从使用中得出的属性——准确地代表了一个名字的意义(这似乎是刘易斯的观点)。最后,这个集群可以包括来自意义和使用的影响,决定冲突的规则在一定程度上在不同类型的因素之间进行裁决。

2.9 空名和否定存在

一个关于名字的意义是决定其指称的集群条件的直接论证来自于对不存在的主张(或者“否定存在”的主张)的考虑:

考虑这个例子。如果有人说“摩西不存在”,这可能意味着各种不同的事情。它可能意味着:以色列人在离开埃及时没有一个单一的领导者——或者:他们的领导者不叫摩西——或者:不可能有人完成《圣经》所述的摩西的一切,等等(维特根斯坦 1953 年:第 79 节)

维特根斯坦的观察有一种令人信服的东西。他概述的三种选择(虽然明确表示它们并不详尽)描述了我们可能会同意摩西不存在的不同情况。虽然有人可能声称这句话是模棱两可的,至少可以用这些方式之一进行解释,但这不是维特根斯坦所指的。这是一件好事,因为“摩西不存在”不能字面意义上表示以色列人没有一个单一的领导者,因为可以想象摩西存在但没有领导以色列人(克里普克 1980 年:66-67)。相反,我们必须像对待群集理论的组成部分一样对待他的选择:它们既不是严格必要的,也不是必然充分的,而是作为支持不存在主张的因素,并与一系列既赞成又反对的其他因素相互作用。也许,事实上,维特根斯坦本人以一种未成熟的方式持有这种观点:

“摩西”这个名字在所有可能的情况下对我来说是否有一个固定而明确的用法?难道不是这样吗?我是否准备好了一整套的支持物,如果其中一个被拿走,我就准备依靠另一个,反之亦然?(维特根斯坦 1953 年:第 79 节)

除了直觉之外,否定存在性对于认为名词没有意义的观点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对于只认为名词对话语的真值条件做出贡献的观点而言,这个困难是最为严重的(但参见 Kripke 2013; Braun 1993; Everett & Hofweber 2000 中的论文);然而,对于愿意将非指称名词视为仍然贡献一种意义的人来说,下面的草图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法(正如你在 2.2 节中所记得的,这与名词没有语言意义的主张是一致的)。

一般来说,一个特指的否定存在性不能是为了对主语位置上的特指术语所指的某个个体做出(错误的)断言,即该个体不存在。从这个角度来看,特指的否定存在性与普通的话语不同,比如:

  • (6)苏格拉底喝了毒酒。

让 C(“苏格拉底”)代表确定“苏格拉底”指代的(假定的)群集条件。我们能够陈述(6)为真的条件如下:

  • (7)∃x.C(‘苏格拉底’)(x)∧ 喝了毒鸩(x)

虽然(7)是(6)的真实条件的准确陈述,但当我们将部分的语义贡献组合在一起时,可能得不到这样的真实条件。(再次,遵循克里普克、伯吉和其他人的观点,我们必须保持一个表达式的语义贡献或语义值与该表达式的语言意义之间的区别。)特别是,如果我们认为“苏格拉底”仅对句子的组合真实条件贡献其指代(仅仅是其指代),那么我们将更喜欢以下陈述(其中 s 是一个表示苏格拉底的个体常量):

  • (8)喝了毒酒(s)

如果一个名字不指称(以乌尔班·勒维里埃的“火神”或奥尔格农的“邦伯里”为例——来自王尔德的戏剧《真诚的重要性》),那么我们显然没有表达引用对象的真值条件的选择。如果涉及空名字的主张有真值条件,那么它必须是一个包含确定引用的条件(如(7))的条件,而不是一个包含引用对象本身的条件(如(8))。

对于像“邦伯里喝了毒酒”或“这是一个漂亮的红色的”这样没有展示任何东西的陈述,我们可能不需要真值条件(参见斯特劳森 1950 年:333)。这些句子不是真的,也许根本不提出可真值评估的主张。但维特根斯坦已经引起了我们对负存在的注意,并且我们对它们可能成为真的情况有所了解。如果 C(“摩西”)代表了在我们会说他确实存在的所有情况下将摩西单独挑出来的群集条件,那么(9a)的真值条件可以表示为(9b),而不是(9c)。

(9)

a.

摩西并不存在。

b.

¬∃x.C(“摩西”)(x)∧ 过去(活着(x))

c.

¬ 过去(活着(m))

现在假设我们暂时同意戴维森(1967)的观点,即(i)当我们以正确的方式陈述一个句子的真值条件时,我们就给出了它的语义值。如果(9a)的真值条件不能陈述为(9c),那么(9b)就是该句子的语义值的剩余候选项。而且(ii)如果一个句子的语义值由其部分的语义值决定,那么 C(“摩西”)必须是“摩西”的贡献(或者可能是包括“摩西”的更大成分)。由于我们区分意义和语义值,C(“摩西”)并不直接是“摩西”的意义。然而,根据这个论证,我们不能把 C(“摩西”)看作是一个纯粹的元语义条件(可能是从使用中派生出来的),因为元语义条件决定表达式的语义值,而不是相反。

这个论证中的前提(i)-(ii)都可以受到质疑。因此,可以区分一个句子的(组合)语义值和它的真值条件。然后可以说,一个不指称的名字对句子的语义值没有贡献,甚至一个包含空名字的句子没有语义值,同时仍然坚持(9b)给出了“摩西不存在”的正确真值条件。这是多内兰(1974: 25)的方法,他认为一个发出的句子的组合语义值是它所表达的命题,而不完全是它的真值条件。虽然如果该命题成立,该话语是真的,如果该命题不成立,该话语是假的,但多内兰还认为,即使没有生成任何命题,该话语也可能是真或假的。特别是,他提出了一条规则,如果历史解释其单数主语的使用不能用来识别任何适当的个体,使得一个不存在的陈述为真。

一种不同的方法将替换 C(“摩西”)- 这只是一个簇条件的简写 - 用一个真正的元语言条件,其中包括参考关系本身。请注意,(10)蕴含(9b),鉴于 C(“摩西”)是确定“摩西”指代者的条件。

  • (10)¬∃x.refers(“摩西”)(x)∧past(alive(x))

非存在陈述的元语言分析面临某些反对意见。其中之一是“摩西不存在”及其翻译成法语具有不同的语义值,因为它们说的是不同的词不指代曾经存在的某人。如果有一个与英语说话者发出“摩西”和法语说话者发出其翻译“摩西”的共同感觉(至多与一个指代相关联),则可以解决这个特定问题(有关提案,请参见 Cumming 2013)。然后,真实条件可以用对感觉的引用来取代对语言的地方性引用。如果我们用 δ 表示由“摩西”表达的感觉,则真实条件将是:

  • (11)¬∃x.指(δ)(x)∧ 过去(活着的(x))

(11)的另一个优点是,我们可以给出一个组合语义,其中“摩西”贡献了它的意义 δ,而谓词也贡献了对变量 x 的存在量化以及将表达式的意义与其指称物连接起来的关系(在(11)中简称为指)。Musan(1997)和其他人提出了一些经验论证,证明了一大类谓词(在她的术语中不是“存在独立的”)具有这样的存在成分。将“存在”放在它们的公司中是非常合理的。

对(10)的类似组合处理将使“摩西”贡献它自己(就像它出现在引语中一样)。如果我们选择(10),似乎更合理的是以不同的方式划分真值条件,使我们将“摩西”赋予元语言的意义,即由“摩西”所指的个体。现在我们将转向对名词意义的这种元语言解释的考虑。

2.10 元语言理论

定冠词“the N”中的名词短语 N 提供了一个条件,该条件应足以将描述的指称与其局部干扰项区分开来。如果我恰当地说出“the red one”,那么你应该能够根据它是红色的来成功地确定我心目中的指称。在这种情况下,用于在上下文中进行识别的条件并不具体到足以直接确定指称——当然,除了我所指的那个之外,存在着许多红色的事物。

作为指称表达式,名字可以被看作以类似的方式工作(参见 Gray 2014: 216)。在一个恰当的“Alice”的话语中,一个个体被识别给观众。在名字的情况下,区分条件是元语言的:话语的指称通过她被称为“Alice”的特征与干扰项区分开来。

这种并行表明,名字的句法成分——适当的名词短语——为这种元语言属性做出了贡献;而整个(通用的)名字“Alice”意味着被称为“Alice”的个体。

这种名字意义的组合理论得到了一些间接证据的支持。首先,许多名字,包括英语中的某些地名和物名以及希腊语和其他语言中的人名,实际上都包含了一个明确的限定词(英语中的“the”)。这表明名字可能具有类似于确定描述的组合语义,其中限定词的含义与名词补语所贡献的属性相结合,生成整个短语的意义。

其次,当适当的名词与其他类型的明显限定词一起出现时,它通常具有元语言的意义(Sloat 1969; Burge 1973):

  • (12)我儿子的班级里有两个爱丽丝。

(12)中的(正确的)名词“爱丽丝”可能被解释为被称为“爱丽丝”;或者更具体地说,由于(12)是一个书面句子,可以理解为拼写为 A-l-i-c-e 的名字(Gray 2015)。

另一方面,将这个名词属性归于适当的名词似乎是多余的,因为它无法解释名字如何将其指称者与观众联系起来。从仅仅根据指称表达的形式就可以合理推断出说话者使用“爱丽丝”指称的对象被称为“爱丽丝”,而不需要访问其意义。我们应该三思而后行,不要将一个只需要常识的推断归于意义(Grice 1975)。事实上,这样的解释是否属于常规意义并不清楚,因为约定需要可能的替代方案,而将“爱丽丝”的话语解读为将范围缩小到那些被称为“爱丽丝”的个体之中似乎没有替代方案。

这使我们面临了一个针对元语言观点的循环性反对意见(Strawson 1950: 340; Kripke 1980: 68–70)。解释拥有一个拼写为 A-l-i-c-e 的名字的一种方式是说有一个语言项目——一个具有该拼写的特定名字——指称一个人。因此(12)实际上是说在被这样一个名字所指称的类中有两个个体。这与一种解释相一致,即特定名字(不像占据类似(12)的上下文的适当名词)没有意义,它们的指称是通过使用来确定的。更一般地说,这种解释将特定名字的指称视为更基本的概念,用这种指称来定义适当名词的谓词意义。

将名字(而不是名词)视为具有元语言意义,然后(部分地)决定它们的指称,这颠倒了这种情况。与特定名字的指称(满足某个属性)的解释以元语言意义为基础相反,名字的指称将在元语言意义的帮助下加以解释。为了避免一个解释形成一个循环的理论,元语言谓词拥有一个拼写为 A-l-i-c-e 的名字必须在不诉诸名字的指称的情况下加以解释。

幸运的是,我们已经有了尝试这种解释的材料。在第 2.7 节中,我们区分了将名称归属于某人(先前已经确定)的行为与用名称指称某人的行为。将元语言谓词解释为基于归属模式而不是指称模式应该是相当自然的。事实上,“称呼某人为 Alice”的普通意义是对将名称 Alice 归属于他们的技术概念的合理诠释(事实上,Evans 使用了这个术语——参见他的 1982 年:383)。因此,例如,我不能在没有独立确认他们的情况下错误地称呼某人为 Alice,而那些我用名称指称但无法独立确认的人——例如,我从名单上读出名字的人——从直觉上来说,并没有被我称呼为那个名字。

即使名称归属不是建立元语言谓词的正确方式,任何使用理论在试图解释名称的指称时都必须使用某种替代物(不同的特征)。使用理论和元语言理论都面临相同的困境。虽然对一个理论有效的方法不一定适用于另一个理论,但似乎元语言理论并不是唯一受到循环性质疑的理论。相反,这两个理论都需要一个合适的还原基础(有关相关讨论,请参见 Burge 1973: 428; Geurts 1997: 326–327; Bach 2002: 83; Fara 2011; Gray 2014; Rami 2014: 858; García-Carpintero 2017: 25)。

是否给予名字元语义意义的决定似乎取决于基本的和在语义理论中生成的内容。如果名字的意义是从组成的适当名词的元语义意义中生成的,那么名字将相应地具有元语义意义(很可能以使用规则的形式)。如果相反,名字被语义学视为基本的,那么就没有太多动机给它们赋予这样的意义(正如在 2.5 节中已经讨论过的那样,我们不应该简单地默认这样做)。

通常认为,将名字和元语言解释的名词谓词都视为语义基本要素是较差的理论经济性(Gray 2017: 436–437)。但这显然太过草率;名词谓词虽然在语义上是基本的,但仍然可以被视为表示其所指的元语言属性的自然表达方式(参见 Johnson 2018),而这种选择的自然性可以解释该约定在各种语言中的普遍性和容易接受性。无论如何,在反元语言的一方也尝试从现有资源中生成适当名词的元语言解释(Boër 1975: 395; Leckie 2013; Jeshion 2015: 381; Gray 2017)。然而,除非这些基本资源包括名字的指称(Gray 2017 认为这几乎不是一个有前途的途径),否则元语言理论可以从相同的节俭中获益。元语言解释并不意味着元语言谓词本身是基本的,只是它们比由它们构建的名字的意义更基本。

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关键问题似乎是名词意义的构成派生。我将简要介绍迄今为止在辩论中出现的一些语言数据。在没有上下文的情况下,这些数据中的大部分似乎都是微不足道的细枝末节。但是,最近被认为是给专有名词赋予意义的最佳前景的命运取决于对这些细节的解释。

首先,当名字包含一个明显的限定词时(Cumming 2007: 22),元语言解释面临一个问题。"布朗克斯" 由限定词 "the" 和专有名词 "Bronx" 组成。根据其意义的构成解释,它应该指的是最显著的名为 "Bronx" 的实体。然而,纽约市最北部的行政区并不叫 "Bronx",而是叫 "the Bronx"。此外,尽管这个行政区被称为 "the Bronx",但我们并不使用一个结合了表达这种元语言属性的短语和一个明确的限定词的表达方式,正如构成理论所预测的那样。我们不使用 "the the Bronx",这可能被视为这样的组合(其中 "the Bronx" 表达了被称为 "the Bronx" 的属性)。也不可能 "the Bronx" 带有一个隐含的明确限定词,因为明显的 "the" 并没有与 "Bronx" 融合成一个专有名词短语,而是在 "布朗克斯居民" 等表达中被省略了。

这种元语言理论的缺点在于,当我们将注意力限制在可以有或没有冠词出现的专有名词上时,这一缺点就被隐藏起来了,比如“爱丽丝”或者“(the)乔治·华盛顿大桥”。乔治·华盛顿大桥也被称为乔治·华盛顿大桥——这是因为人们也用这种方式来提及它(并将没有冠词的名字归属于它)。但这似乎是一种命名的偶然性,而不是组合观点的证明。还有很多名字符合“布朗克斯”这种模式。世界杯并不是准确地称为(只是)世界杯;埃菲尔铁塔并不被称为埃菲尔铁塔(就像西尔斯塔楼那样);蒙娜丽莎并不被称为蒙娜丽莎(尽管它的主题丽莎·德尔·焦康多是这样的;有趣的是,我们会说这幅画的标题是蒙娜丽莎)。

如果我们将注意力限制在个人名字上,情况就会有所不同。正如前面提到的,在英语以外的许多语言中,个人名字都带有一个(明确的)限定词。Matushansky(2008: 580–581)提供了证据,证明在像“被称为”这样的命名环境中,个人名字上的限定词可以省略,正如组合观点所预测的那样。

即使对于仅适用于个人名字的元语言观点的简化版本,仍然存在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英语的数据来说明。最初声称“the Alice”(在“the”上中性重音)是不合语法的,因此“Alice”伴随着与“the”具有相同含义的空限定词填补了它在范式中的位置(Sloat 1969)。然而,“the Alice”并不是不合语法,只是不常见。当相关的元语言属性的拥有特别突出时,它会被使用。例如,当根据人们的名字将人们分组,或者收集具有特定名字的人的例子时(Jeshion 2017: 235; Gray 2017: 452)。

批评者对元语言观点指出了解释上的微妙差异,这些差异使我们无法将“爱丽丝”视为更明确的元语言短语“这个爱丽丝”等同对待。在下面的每一对中,(b)成员允许被视为爱丽丝的个体随场合而变化,而(a)成员则不允许(霍桑 & 曼利 2012: 236–237;法拉 2015c;舒比 2016)。

(13)

a.

在每一场比赛中,爱丽丝都赢了。

b.

在每一场比赛中,爱丽丝都赢了。

(14)

a.

Alice 总是作弊。

b.

这个 Alice 总是作弊。

另一个区别是,“the Alice”许可后续的一元代词,而“Alice”则不允许(King 2006; Jeshion 2017: 238):

(15)

a.

你来晚了。那个 Alice 刚刚离开了...但也许会有另一个出现。

b.

你来晚了。爱丽丝刚走了...但也许会有另一个人出现。

这些差异的自然解释是,对于“the Alice”来说,一个构成性语义学,其中适当的名词贡献了一个元语言属性是正确的,但对于“Alice”来说不正确。

Bibliography

  • Abbott, Barbara, 2002, “Definiteness and Proper Names: Some Bad News for the Description Theory”, Journal of Semantics, 19(2): 191–201. doi:10.1093/jos/19.2.191

  • Almog, Joseph, John Perry, and Howard Wettstein (eds.), 1989, Themes from Kapla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Anderson, John M., 2007, The Grammar of Nam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297412.001.0001

  • Bach, Kent, 1981, “What’s in a Name”,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59(4): 371–386. doi:10.1080/00048408112340341

  • –––, 2002, “Giorgione Was So-Called Because of His Name”,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16: 73–103. doi:10.1111/1468-0068.36.s16.4

  • Barcan, Ruth C., 1947, “The Identity of Individuals in a Strict Functional Calculus of Second Order”, Journal of Symbolic Logic, 12(1): 12–15. See also Ruth Barcan Marcus. doi:10.2307/2267171

  • Boër, Steven E., “Proper Names as Predicates”, Philosophical Studies, 27(6): 389–400. doi:10.1007/BF01236458

  • Braun, David, 1993, “Empty Names”, Noûs, 27(4): 449–469. doi:10.2307/2215787

  • Burge, Tyler, 1973, “Reference and Proper Names”,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70(14): 425–439. doi:10.2307/2025107

  • –––, 1977, “Belief De Re”,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74(6): 338–362. doi:10.2307/2025871

  • –––, 1979, “Individualism and the Mental”, 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 4: 73–121. doi:10.1111/j.1475-4975.1979.tb00374.x

  • Burks, Arthur W., 1951, “A Theory of Proper Names”, Philosophical Studies, 2(3): 36–45. doi:10.1007/BF02198143

  • Caplan, Ben, 2007, “Millian Descriptivism”, Philosophical Studies, 133(2): 181–198. doi:10.1007/s11098-005-4544-y

  • Carnap, Rudolph, 1947, Meaning and Necessity,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 Carroll, John M., 1985, What’s in a Name? An Essay in the Psychology of Reference, New York, NY: W H Freeman.

  • Chalmers, David J., 2006, “The Foundations of Two-Dimensional Semantics”, in Two-Dimensional Semantics, Manuel García-Carpintero and Josep Macià (ed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55–140.

  • Chalmers, David J. and Frank Jackson, 2001, “Conceptual Analysis and Reductive Explanation”, Philosophical Review, 110(3): 315–360. doi:10.1215/00318108-110-3-315

  • Church, Alonzo, 1951, “A Formulation of the Logic of Sense and Denotation”, in Structure, Method, and Meaning: Essays in Honor of Henry M. Sheffer, Paul Henle, Horace M. Kallen, and Susanne K. Langer (eds), New York: Liberal Arts Press, 3–24.

  • Crimmins, Mark and John Perry, 1989, “The Prince and the Phone Booth: Reporting Puzzling Beliefs”,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86(12): 685–711. doi:10.2307/2027014

  • Cumming, Samuel [Sam], 2007, “Proper Nouns”, PhD thesis , Rutgers University. doi:10.7282/t3d50nf7

  • –––, 2008, “Variabilism”, Philosophical Review, 117(4): 525–554. doi:10.1215/00318108-2008-015

  • –––, 2013, “Creatures of Darkness”, Analytic Philosophy, 54(4): 379–400. doi:10.1111/phib.12028

  • –––, 2014, “Discourse Content”, in Metasemantics: New Essays on the Foundations of Meaning, Alexis Burgess and Brett Sherman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14–230.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669592.003.0009

  • Davidson, Donald, 1967, “Truth and Meaning”, Synthese, 17(1): 304–323. doi:10.1007/BF00485035

  • Dever, Joshua Bruce, 1998, “Variables”,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 Devitt, Michael, 1981, Designa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 Dickie, Imogen, 2011, “How Proper Names Refer”,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111(1): 43–78. doi:10.1111/j.1467-9264.2011.00298.x

  • Donnellan, Keith S., 1970, “Proper Names and Identifying Descriptions”, Synthese, 21(3–4): 335–358. doi:10.1007/BF00484804

  • –––, 1974, “Speaking of Nothing”,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83(1): 3–31. doi:10.2307/2183871

  • Dummett, Michael, 1973, Freg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 1981, The Interpretation of Frege’s philosophy, London: Duckworth.

  • Elbourne, Paul D., 2005, Situations and Individuals, (Current Studies in Linguistics 41),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Evans, Gareth, 1973, “The Causal Theory of Names”,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Supplementary Volume), 47: 187–208. doi:10.1093/aristoteliansupp/47.1.187

  • –––, 1982, The Varieties of Reference, John Henry McDowell (ed.),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Everett, Anthony J. and Thomas Hofweber (eds.), 2000, Empty Names, Fiction, and the Puzzles of Non-Existence, Stanford, CA: CSLI Publications.

  • Fara, Delia Graff, 2011, “You Can Call Me ‘Stupid’, … Just Don’t Call Me Stupid”, Analysis, 71(3): 492–501. doi:10.1093/analys/anr045

  • –––, 2015a, “‘Literal’ Uses of Proper Names”, in On Reference, Andrea Bianchi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51–279.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8714088.003.0013

  • –––, 2015b, “Names Are Predicates”, Philosophical Review, 124(1): 59–117. doi:10.1215/00318108-2812660

  • –––, 2015c, “A Problem for Predicativism Solved by Predicativism”, Analysis, 75(3): 362–371. doi:10.1093/analys/anv042

  • Frege, Gottlob, 1892 [1952], “Über Sinn Und Bedeutung”, Zeitschrift Für Philosophie Und Philosophische Kritik, 100: 25–50. Translated as “Sense and Reference”, Max Black (trans.), 1948,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57(3): 209–230. Translation reprinted as “On Sense and Reference”, in Translations from the Philosophical Writings of Gottlob Frege, Peter Geach and Max Black (eds.), Oxford: Blackwell, 1952, 56–79. doi:10.2307/2181485

  • –––, 1918–1919 [1956], “Der Gedanke. Eine Logische Untersuchung”, Beiträge Zur Philosophie Des Deutschen Idealismus, 1: 58–77. Translated, 1956, as “The Thought: A Logical Inquiry”, A.M. Quinton and Marcella Quinton (trans.), Mind, 65(259): 289–311. doi:10.1093/mind/65.1.289

  • García-Carpintero, Manuel, 2017, “The Mill-Frege Theory of Proper Names”, Mind, 127(508): 1107–1168. doi:10.1093/mind/fzx010

  • Geach, P. T., 1969, “The Perils of Pauline”, The Review of Metaphysics, 23(2): 287–300.

  • Geurts, Bart, 1997, “Good News about the Description Theory of Names”, Journal of Semantics, 14(4): 319–348. doi:10.1093/jos/14.4.319

  • –––, 1999, Presuppositions and Pronouns, Amsterdam: Elsevier.

  • Gray, Aidan, 2014, “Name-Bearing, Reference, and Circularity”,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1(2): 207–231. doi:10.1007/s11098-013-0262-z

  • –––, 2015, “Lexical Individuation and Predicativism about Names”, Thought: A Journal of Philosophy, 4(2): 113–123. doi:10.1002/tht3.164

  • –––, 2017, “Names in Strange Places”,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40(5): 429–472. doi:10.1007/s10988-017-9205-z

  • Grice, H. Paul, 1975, “Logic and Conversation”, in Syntax and Semantics, Volume 3: Speech Acts, Peter Cole and Jerry L. Morgan (ed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41–58.

  • Haas-Spohn, Ulrike, 1995, Versteckte Indexikalität und subjektive Bedeutung, Berlin: Akademie Verlag. doi:10.1515/9783050071695

  • Hawthorne, John and David Manley, 2012, The Reference Book,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693672.001.0001

  • Hornsby, Jennifer, 1976, “Proper Names: A Defence of Burge”, Philosophical Studies, 30(4): 227–234. doi:10.1007/BF00372494

  • Jackson, Frank, 1998, From Metaphysics to Ethics: A Defence of Conceptual Analysi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0198250614.001.0001

  • Jeshion, Robin, 2015, “Referentialism and Predicativism About Proper Names”, Erkenntnis, 80(S2): 363–404. doi:10.1007/s10670-014-9700-3

  • –––, 2017, “‘The’ Problem for the-Predicativism”, Philosophical Review, 126(2): 219–240. doi:10.1215/00318108-3772008

  • Johnson, Michael, 2018, “Pure Quotation and Natural Naming”,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115(10): 550–566. doi:10.5840/jphil20181151031

  • Kaplan, David, 1978, “Dthat”, in Syntax and Semantics, Volume 9: Pragmatics, Peter Cole (ed.),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221–243.

  • –––, 1989a, “Demonstratives”, in Almog, Perry, and Wettstein 1989: 481–563.

  • –––, 1989b, “Afterthoughts”, in Almog, Perry, and Wettstein 1989: 565–614.

  • –––, 1990, “Words”,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Supplementary Volume), 64: 93–120. doi:10.1093/aristoteliansupp/64.1.93

  • –––, 2012, “An Idea of Donnellan”, in Having in Mind: The Philosophy of Keith Donnellan, Joseph Almog and Paolo Leonardi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22–175.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844845.001.0001

  • King, Jeffrey C., 2006, “Singular Terms, Reference and Methodology in Semantics”, Philosophical Issues, 16: 141–161. doi:10.1111/j.1533-6077.2006.00107.x

  • Kneale, W., 1966, “Modality De Dicto and De Re”, in Studies in Logic and the Foundations of Mathematics: Proceeding of the 1960 International Congress, Ernest Nagel, Peter Suppes, and Alfred Tarski (eds.),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622–633. doi:10.1016/S0049-237X(09)70626-3

  • Kripke, Saul, 1980, Naming and Necessit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 2013, Reference and Existence: The John Locke Lectur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Kroon, Frederick W., 1987, “Causal Descriptivism”,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65(1): 1–17. doi:10.1080/00048408712342731

  • Larson, Richard K. and Gabriel Segal, 1995, Knowledge of Meaning: An Introduction to Semantic Theory,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Leckie, Gail, 2013, “The Double Life of Names”, Philosophical Studies, 165(3): 1139–1160. doi:10.1007/s11098-012-0008-3

  • Lerner, Jean-Yves, and Thomas Ede Zimmermann, 1984, Bedeutung und Inhalt von Eigennamen, Papier Nr. 94 des Sonderforschungsbereich (SFB) 99, Konstanz University.

  • –––, 1991, “Eigennamen” (Proper Nouns), in Semantik: ein internationales Handbuch der zeitgenössischen Forschung (Semantics: an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contemporary research), Anton von Stechow and Dieter Wunderlich (eds), (Handbücher zur Sprachund Kommunikationswissenschaft [HSK] 6), Berlin/New York: Walter de Gruyter, 349–370.

  • Lewis, David, 1984, “Putnam’s Paradox”,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62(3): 221–236. doi:10.1080/00048408412340013

  • Loar, Brian, 1976, “The Semantics of Singular Terms”, Philosophical Studies, 30(6): 353–377. doi:10.1007/BF00372537

  • McDowell, John, 1977, “On the Sense and Reference of a Proper Name”, Mind, 86(342): 159–185. doi:10.1093/mind/LXXXVI.342.159

  • Marcus, Ruth Barcan, 1961, “Modalities and Intensional Languages”, Synthese, 13(4): 303–322. See also Ruth C. Barcan. doi:10.1007/BF00486629

  • Matushansky, Ora, 2008, “On the Linguistic Complexity of Proper Names”,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31(5): 573–627. doi:10.1007/s10988-008-9050-1

  • Mill, John Stuart, 1843, A System of Logic, London: Parker.

  • Montague, Richard, 1973, “The Proper Treatment of Quantification in Ordinary English”, in Approaches to Natural Language, K. Jaakko J. Hintikka, Julius M. E. Moravcsik, and Patrick Suppes (eds.), Dordrecht: Springer Netherlands, 221–242. doi:10.1007/978-94-010-2506-5_10

  • Mulkern, Ann E., 1996, “The Game of the Name”, in Reference and Referent Accessibility, Thorstein Fretheim and Jeanette K. Gundel (eds.), (Pragmatics & Beyond New Series 38),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35–250. doi:10.1075/pbns.38.14mul

  • Muñoz, Patrick, 2019, “The Proprial Article and the Semantics of Names”,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12(6): 1–36. doi:10.3765/sp.12.6

  • Musan, Renate, 1997, “Tense, Predicates and Lifetime Effects”, Natural Language Semantics, 5(3): 271–301. doi:10.1023/A:1008281017969

  • Neale, Stephen, 1990, Description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Payne, John and Rodney Huddleston, 2002, “Nouns and Noun Phrases”, in The Cambridg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Geoffrey Pullum and Rodney Huddleston (ed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Pelczar, M. and J. Rainsbury, 1998, “The Indexical Character of Names”, Synthese, 114(2): 293–317. doi:10.1023/A:1004992629004

  • Putnam, Hilary, 1962, “It Ain’t Necessarily So”,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59(22): 658–671. doi:10.2307/2023596

  • –––, 1975, “The Meaning of ‘Meaning’”, in Language, Mind, and Knowledge, Keith Gunderson (ed.), (Minnesota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7), Minneapolis, Minnesota: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31–193.

  • Rami, Dolf, 2014, “On the Unification Argument for the Predicate View on Proper Names”, Synthese, 191(5): 841–862. doi:10.1007/s11229-013-0296-y

  • Recanati, Francois, 1997, Direct Reference: From Language to Thought, Oxford: Blackwell.

  • Reichenbach, Hans, 1947, Elements of Symbolic Logic, New York: Macmillan.

  • Richard, Mark, 1983, “Direct Reference and Ascriptions of Belief”,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Logic, 12(4): 425–452. doi:10.1007/BF00249259

  • Rothschild, Daniel, 2007, “Presuppositions and Scope”, Journal of Philosophy, 104(2): 71–106. doi:10.5840/jphil2007104233

  • Russell, Bertrand, 1905, “On Denoting”, Mind, 14(4): 479–493. doi:10.1093/mind/XIV.4.479

  • –––, 1911, “Knowledge by Acquaintance and Knowledge by Description”,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11: 108–128. doi:10.1093/aristotelian/11.1.108

  • –––, 1918–1919 [1956], “The Philosophy of Logical Atomism”, Monist 28(4): 495–527, 29(1): 32–63, 29(2): 190–222, 29(3): 345–380. Reprinted in Logic and Knowledge: Essays 1901–1950, Robert Charles Marsh (ed.), New York: Capricorn, 177–281. doi:10.5840/monist19182843

  • Sainsbury, R. Mark, 1993, “Russell on Names and Communication”, in Russell and Analytic Philosophy, Andrew David Irvine and Gary A. Wedeking, (eds), (Toronto Studies in Philosophy), Toronto, Canada: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3–21.

  • –––, 2005, Reference without Referent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0199241805.001.0001

  • –––, 2015, “The Same Name”, Erkenntnis, 80(S2): 195–214. doi:10.1007/s10670-014-9705-y

  • Salmon, Nathan, 1986, Frege’s Puzzl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Saul, Jennifer M., 2007, Simple Sentences, Substitution, and Intuitio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219155.001.0001

  • Schlenker, Philippe, 2003, “A Plea for Monsters”,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26(1): 29–120. doi:10.1023/A:1022225203544

  • Schoubye, Anders J., 2016, “A Problem for Predicativism Not Solved by Predicativism”,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9: Article 18. doi:10.3765/sp.9.18

  • –––, 2017, “Type-Ambiguous Names”, Mind, 126(503): 715–767. doi:10.1093/mind/fzv188

  • Searle, John R., 1958, “Proper Names”, Mind, 67(266): 166–173. doi:10.1093/mind/LXVII.266.166

  • Sloat, Clarence, 1969, “Proper Nouns in English”, Language, 45(1): 26–30. doi:10.2307/411749

  • Soames, Scott, 1987, “Substitutivity”, in On Being and Saying: Essays for Richard Cartwright, Judith Jarvis Thomson (ed.), Cambridge, MA: MIT Press, 99–132.

  • –––, 1989, “Direct Reference and Propositional Attitudes”, in Almog, Perry, and Wettstein 1989: 393–420.

  • –––, 1998, “The Modal Argument: Wide Scope and Rigidified Descriptions”, Noûs, 32(1): 1–22. doi:10.1111/0029-4624.00084

  • –––, 2002, Beyond Rigidity: The Unfinished Semantic Agenda of Naming and Necess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0195145283.001.0001

  • Sommers, Frederic Tamler, 1982, The Logic of Natural Language, (Clarendon Library of Logic and Philosoph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Sosa, David, 2001, “Rigidity in the Scope of Russell’s Theory”, Noûs, 35(1): 1–38. doi:10.1111/0029-4624.00286

  • Stalnaker, Richard, 1978, “Assertion”, in Syntax and Semantics, Volume 9: Pragmatics, Peter Cole (ed.),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315–332.

  • Strawson, P. F., 1950, “On Referring”, Mind, 59(235): 320–344. doi:10.1093/mind/LIX.235.320

  • –––, 1959, Individuals: an Essay on Descriptive Metaphysics, London: Methuen.

  • –––, 1964, “Identifying Reference and Truth-Values”, Theoria, 30(2): 96–118. doi:10.1111/j.1755-2567.1964.tb00404.x

  • –––, 1974, Subject and Predicate in Logic and Grammar, London: Methuen.

  • Thau, Michael, 2002,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Unger, Peter, 1983, “The Causal Theory of Reference”, Philosophical Studies, 43(1): 1–45. doi:10.1007/BF01112520

  • Waismann, F., 1945, part II of “Symposium: Verifiability”, D.M. MacKinnon, F. Waismann, and W.C. Kneale,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Supplementary Volume), 19: 101–164. doi:10.1093/aristoteliansupp/19.1.101

  • Wittgenstein, Ludwig, 1953,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G.E.M. Anscombe (trans.), Oxford: Basil Blackwell.

  • Ziff, Paul, 1960, Semantic Analysis,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analytic/synthetic distinction | a priori justification and knowledge | externalism about the mind | meaning: of words | propositional attitude reports | reference | semantics: two-dimensional

Copyright © 2023 by Sam Cumming <sam.cumming@gmail.com>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