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朗肖·奥斯丁 Austin, John Langshaw (Guy Longworth)

首次发表于 2012 年 12 月 11 日;实质性修订于 2021 年 6 月 30 日

约翰·朗肖·奥斯汀(1911-1960 年)是牛津大学的怀特斯道德哲学教授。他在哲学的各个领域做出了许多贡献,包括对知识、感知、行动、自由、真理、语言以及语言在言语行为中的使用的重要研究。奥斯汀在言语行为研究中所提出的区分,尤其是他对言语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的区分,在近期的研究中已经被视为一种规范性的地位。他在知识和感知方面的研究使他成为“牛津现实主义”广泛传统的一部分,这一传统可以追溯到库克·威尔逊、哈罗德·亚瑟·普里查德,一直延续到 J.M.辛顿、M.G.F.马丁、约翰·麦克道威尔、保罗·斯诺登、查尔斯·特拉维斯和蒂莫西·威廉姆森。他在真理方面的研究在最近关于句子意义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用真值条件来解释的讨论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1. 生平与工作

奥斯汀于 1911 年 3 月 26 日出生在英格兰兰开斯特,父亲是杰弗里·朗肖·奥斯汀,母亲是玛丽·奥斯汀(婚前姓鲍斯-威尔逊)。1922 年,家人搬到苏格兰,奥斯汀的父亲成为圣安德鲁斯的圣伦纳德学校的秘书。

奥斯汀于 1924 年在修伯里学校获得古典学奖学金,并于 1929 年进入牛津大学巴利奥尔学院学习古典学。1933 年,他在文学和人文学科(古典学和哲学)方面获得一等学位,并当选为牛津大学索尔斯学院的研究员。1935 年,他担任麦格达伦学院的研究员和导师,开始了他的第一份教职工作。

奥斯汀早期的兴趣包括亚里士多德、康德、莱布尼茨和柏拉图(尤其是《忒伊泰特篇》)。他更多的当代影响来自于 G.E.摩尔、约翰·库克·威尔逊和 H.A.普里查德。奥斯汀热衷于参加普里查德的本科讲座,以至于据报道普里查德曾试图将他排除在外,但未成功。可以认为,奥斯汀对哲学问题的独特方法的某些方面源于他与这三位哲学家的接触。这三位哲学家都根据我们所做的更具体的判断来形成他们对一般哲学问题的看法。他们认为我们的具体判断(例如,在摩尔的情况下,“我知道我有双手”)通常比更一般的判断(例如,在摩尔的情况下,“我知道关于外部现实的事情”)更可靠。此外,奥斯汀与库克·威尔逊和普里查德有一些学说上的连续性,使他与“牛津现实主义”哲学学派保持一致。后者的核心观点是,知觉和知识是最原始的理解形式,我们所理解的是我们环境中独立于我们理解它们的普通元素。(这三位思想家在某个时候都致力于这个立场的两个组成部分的版本,但由于复杂的原因,有时会对第二个部分产生动摇。参见 Travis 和 Kalderon 2013 年的论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奥斯汀在英国情报部队服役。有人说他“比任何人都对 D-Day 情报的生命拯救准确性负有责任”(据 Warnock 1963 年报告:9)。奥斯汀于 1945 年 9 月以中校军衔离开军队。他因情报工作而获得大英帝国勋章、法国战功十字勋章和美国功勋军官勋章的荣誉。

奥斯汀于 1941 年与让·库茨(Jean Coutts)结婚。他们有两个女儿和两个儿子。

战后,奥斯汀回到牛津大学。他于 1952 年成为怀特斯道德哲学教授。同年,他担任牛津大学出版社代表,并于 1957 年成为财务委员会主席。他在大学的其他行政工作包括初级监察员(1949-1950 年)和哲学副学科主席(1953-1955 年)。他曾担任亚里士多德学会主席(1956-1957 年)。他在 1955 年在哈佛大学发表了威廉·詹姆斯讲座(讲座的版本发表为《如何用言语做事》-请参阅参考书目中的 1962b)。他于 1951 年发明了纸牌游戏 CASE。

在这段时间里,奥斯汀编辑了 H.W.B.约瑟夫关于莱布尼茨哲学的讲座(1949 年),并翻译了戈特洛布·弗雷格的《算术的基础》,以便可以作为考试(1950 年)。奥斯汀写得很少,发表得更少。他的影响主要通过教学和其他形式的小规模与哲学家的接触来实现。他还设立了一系列“星期六早晨”讨论会,其中包括对许多哲学主题和作品的详细讨论,包括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弗雷格的《算术的基础》,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梅洛-庞蒂的《感知的现象学》,以及诺姆·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

奥斯汀于 1960 年 2 月 8 日在牛津去世。

(有关奥斯汀的生平、工作和影响的更多细节,请参见 Ayer 1978; Baldwin 2010; Berlin 1973b; Dancy 2010; Garvey 2014; Gustaffson 2011; Hacker 2004; Hampshire 1960; Travis and Kalderon 2013; Marion 2000a,b, 2009; Passmore 1957; Pears 1962; Pitcher 1973; Searle 2014; Urmson and Warnock 1961; Urmson 1967; Warnock 1963, 1973a; Warnock 1989: 1–10.)

2. 语言和真理

2.1 语言和哲学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讨论奥斯汀对语言研究在哲学中的作用的观点。通常将奥斯汀与吉尔伯特·赖尔、P.F.斯特劳森和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等人一起归为“普通语言哲学家”。然而,尽管这些思想家中的每一个在某种程度上都关注我们对普通语言的使用,但除此之外,这个标签应该包含什么还远不清楚。同样不清楚的是,这些被贴上这个标签的思想家是否应该被归为一组。

奥斯汀关心语言有两个主要原因。首先,语言使用是人类活动的核心部分,因此它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其次,语言研究是哲学话题追求的助手,对于某些话题来说,甚至是一个重要的前提。奥斯汀对语言使用的许多独特反思都是在讨论其他话题的过程中产生的(尤其是他的《为借口辩护》1957 年)。

理解奥斯汀对哲学的一般方法的一种途径是通过反思斯图尔特·汉普郡的以下评论:

[奥斯汀] 在一句句地对待哲学论证时,无法不将真理和准确性的标准应用于它,就像他对待任何其他严肃的主题一样。他无法为哲学问题采取特殊的语调或心态。(汉普郡 1960 年:34)

简而言之,对于奥斯汀来说,重要的是哲学家在试图阐明立场和论证时,应符合普通的真实性、准确性等标准。一方面,这对哲学家提出了一般性的挑战,他们很容易无法满足这一挑战。这个挑战要么是利用普通词汇或普通概念来提出至少在普通标准下是真实(或准确等)的主张或判断;要么是进行必要的认真工作,建立适当的技术词汇,然后用它来表达根据适当标准是真实(准确等)的内容。另一方面,这为奥斯汀提供了他认为是一个相对安全的处理一般哲学问题的方法:首先,找到那些一般哲学问题与我们通常提出和确信能够提出的更具体主张或判断之间的联系;其次,在足够多的情况下,以足够多的方式提出相关的主张或判断,以回答一般哲学问题。

奥斯汀认为,在匆忙回答一般哲学问题时,哲学家往往忽视了在提出和评估普通主张和判断时涉及的微妙之处。对于对微妙之处不敏感的风险,有两个突出的问题。首先,哲学家可能会忽视我们在日常语言使用中所做的区分,而这些区分与我们的关注和主张有关。其次,未能充分利用普通语言的资源可能使哲学家容易陷入似乎是被迫在不可接受的选择之间做出选择。在这里,奥斯汀警告道:

值得记住的是...我们不能期望在复杂的情况下找到简单的标签...无论我们的语言装备得多么充足,它永远无法预防可能出现并需要描述的所有可能情况:事实比措辞更丰富。(1957 年:195)

根据奥斯汀的观点,语言很可能为其通常用途而精心设计。但是,特殊或特别复杂的情况可能需要特殊处理。当涉及到一个句子是否可以在特定情况下用来陈述真实或虚假时,这往往是一个特别的责任:

例如,我们说某个陈述夸张、模糊或大胆,描述有些粗糙或误导性或不太好,解释相当笼统或过于简洁。在这些情况下,坚持用简单的术语来决定陈述是否“真实或虚假”是没有意义的。贝尔法斯特是伦敦的北部吗?银河系的形状是煎蛋的形状吗?贝多芬是个酒鬼吗?惠灵顿赢得了滑铁卢战役吗?在陈述中,存在着各种程度和维度的成功:陈述与事实总是或多或少地相吻合,对于不同的意图和目的,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方式。(1950a:129-130)

奥斯汀在这里提出了两点。首先,当面临这种假定性选择时,我们不应坚持用简单的方式决定一个陈述是真还是假(或者一个表达式是否适用于某个事物)。有些情况很复杂,在其中一些情况下,我们能够通过更多地说一些话来应对一些复杂性:“嗯,如果你以以下方式理解这个说法,贝尔法斯特确实在伦敦北面。”其次,这些复杂性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并且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方式起作用。考虑到我们之前的对话过程以及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时的具体意图和目的,可能明显的是,在那个特定场合,我们将理解这些复杂性,而不需要明确表达它们,所以以下陈述是可以的:“是的,贝尔法斯特确实在伦敦北面。”

奥斯汀总结了他对哲学中对普通语言关注的观点如下:

首先,词语是我们的工具,至少我们应该使用干净的工具:我们应该知道我们的意思和不知道的事情,并且我们必须防范语言给我们设下的陷阱。其次,词语不是事实或物体(除了在它们自己的小角落):因此,我们需要将它们从世界上剥离出来,与之分离并对抗,以便我们能够意识到它们的不足和任意性,并且能够不带有偏见地重新审视世界。第三,更有希望的是,我们共同的词汇库包含了人们在许多代人的生活中发现的所有值得绘制的区别和他们发现的值得建立的联系:这些肯定更加可靠,因为它们经受住了适者生存的长期考验,并且在所有普通和合理的事务中至少更加微妙,比你我在下午的扶手椅上可能想出的任何最受欢迎的替代方法。(1957 年:181-182)[1]

奥斯丁认为,至少在某些主题上进行哲学思考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对我们用来谈论该主题的语言以及我们使用语言的方式进行详细研究。特别是在主题是“普通和合理的”情况下。

奥斯汀并不认为语言的研究仅仅是哲学或科学理论的初步。他并不排斥理论构建,即使其结果可能会有所修正。他只关心这样的理论构建应该有适当的基础,并且不应该受到我们在日常语言使用中所标记的区别的忽视。此外,奥斯汀在“词语和事实或物体”之间划分了重要的区别,并似乎暗示我们有办法研究世界——即事实和物体——可以绕过我们的词语所施加在我们身上的“眼罩”。我们将在第 2.2 节回顾奥斯汀对世界(包括他认为是特定或具体的事实)和词语(包括我们在使用词语时所做的陈述)之间的区别。我们将在第 3.1 节回顾奥斯汀关于我们可以对世界有无眼罩的意识——也就是说,不受我们在经历中所运用的语言或判断能力的限制。

可以说,奥斯汀的工作已经被广泛的基于普通语言的方法逐渐抛弃。保罗·格赖斯在他的《言辞之道研究》(1989 年)中的工作,在对这种方法进行负面评估时起到了重要作用,包括对奥斯汀的工作的一些方面。格赖斯工作中的一个核心观点是,我们使用语言的方式——粗略地说,我们认为在哪些情境下使用哪些句子是合适或不合适的,或者在这些情境下我们会或不会说什么——并不仅仅是与各自情境的性质和句子的正确条件有关的简单功能。相反,关于适宜性的判断也受到我们对与对话伙伴的合理合作要求的敏感性的驱动。人们认为,普通语言哲学家,包括奥斯汀在内,或多或少地对适宜性判断所受的额外参数不敏感(有关这种攻击的早期论述,请参见艾尔 1967 年和西尔 1966 年)。本条目的范围不包括试图评估奥斯汀是否真的应该被视为这些反对意见的目标,或者如果应该,是否证明了他的工作的弱点。然而,在进行任何这样的评估时,重要的是要注意,奥斯汀对普通语言的利用从来不是简单地根据在整个情境中我们是否认为使用某个句子是合适或不合适。相反,奥斯汀和我们一样,对语言的使用进行更细致的评估,当他判断在某个场合上的话语是错误的或无意义的时候,他的意图是将这种判断与对更轻微的负面评估进行对比,例如关于仅仅是不合适或不礼貌的说法。 此外,奥斯汀对于我们基于一种或另一种更细致的评估句子使用的情境的特定特征非常敏感。正如他强调的,“真理需要两个人”(1950a:124 脚注 1)。奥斯汀对于那种以及其他形式的词语和世界之间的交流中的参与者的细节也非常敏感。[ 2]

(有关奥斯汀对哲学问题的方法的讨论,请参见柏林 1973b; 卡维尔 1965; 加维 2014; 格赖斯 1989:3-21; 古斯塔夫松 2011; 汉普郡 1960, 1965; 卡普兰 2018:1-39; 朗沃思 2018a; 马丁 ms(其他互联网资源); 皮尔斯 1962; 皮彻 1973; 普特南 1994; 奎因 1965; 赖默 2018; 西尔 1966; 索姆斯 2003:171-219; 特拉维斯 1991; 厄姆森 1965, 1967; 厄姆森和沃诺克 1961; 沃诺克 1973a, 1989:2-10; 怀特 1967。)

2.2 语言和真理

本节的主题是奥斯汀关于真理的观点。奥斯汀关于真理的观点散布在他的作品中,但他对这个主题最明确的讨论是在论文《真理》(1950a)中(另见 1953 年,1954ms,1956b,1962b,1962c)。奥斯汀关于真理的独特主张包括以下内容:

(1)

谓词“是真的”具有描述性功能:它用于表征陈述和事实之间的关系的存在(1950a:117-121)。

(2)

确定一个陈述是否真实的事实是具体的,例如事物、特征、事件和事态(1950a: 121–124; 1954ms: passim)。

(3)

陈述与事实之间的关系,支持陈述的真实性或虚假性,本身是由句子与事实类型之间的关系以及陈述事件与具体事实之间的关系所支持的(1950a: 121–133)。

(4)

人类的判断参与了确定一个特定事实是否使一个陈述成为真实的过程。而这种判断是以敏感于陈述的意图和目的的方式参与的。因此,真实性不是句子类型(根据它们的含义)与具体事实之间的简单关系。使用相同句子针对相同事实但在不同场合下以不同意图和目的进行的一对陈述,可能在真值上有所不同(1950a: 122 fn2; 1962a: 40–41, 62–77, 110–111; 1962b: 142–147)[3]。

(5)

尽管(1),奥斯汀似乎支持真理紧缩主义的一种形式——一种真理是一个薄弱或非解释性概念的观点。根据这种真理紧缩主义,说一个陈述是真的只是说这个陈述具有一种或另一种更具体的积极品质,例如令人满意、正确、公平等(1950a: 130; 1956b: 250–251; 1957: 180)。

让我们从(1)-(3)开始。奥斯汀 1950a 表面上是在回应斯特劳森 1949 年的一个提议,根据这个提议,“是真的”这个谓词的功能是促进肯定或同意的行为,而不是描述事物——例如,陈述——作为具有真实属性的事物。简而言之,斯特劳森声称“是真的”具有履行性而不是描述性的功能。他指责他的对手犯了描述性谬误:将真正用于履行目的的表达式或表达式的使用方面视为仅具有描述性目的的(唯一)目的。奥斯汀的一个目标是捍卫“是真的”这个谓词具有描述性功能的观点(也许除了它还具有一个或多个履行功能)。在追求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奥斯汀还提出了一些关于真理谓词的描述性功能的独特建议。

那么,让我们转向奥斯汀关于真理的核心观点。奥斯汀将他的真理观点呈现为对陈述真理的观点。然而,“陈述”至少有两种含义,既包括某事被陈述的历史事件——我将其称为陈述,也包括其中所陈述的事物或命题——我将其称为所陈述的内容。奥斯汀对这种区别并不特别在意,但可以以一种尊重这种区别的方式重构他所说的大部分内容(有关这种区别的讨论,请参见例如卡特赖特 1962 年)。

奥斯汀的主要兴趣似乎是陈述的真实性。他写道,“陈述”具有“清楚地指向话语者历史上使用的句子的优点”(1950a:121)。然而,陈述通常不被认为是真或假的,除非其中陈述的内容是真或假的。相反,陈述被评估为正确或错误、适当或不适当等等。然而,可以认为陈述的正确与否与陈述的真实性密切相关。奥斯汀的解释可以被理解为对陈述的条件的解释,这些条件使得其中陈述的内容是真实的。[6]

奥斯汀以以下方式呈现了他对真实性的解释的核心:

什么时候一个陈述是真实的?诱惑是回答(至少如果我们仅限于“直接的”陈述):“当它与事实相符”。作为标准英语的一部分,这几乎不可能是错误的。实际上,我必须承认,我真的不认为它是错误的:真理理论是一系列的真理。然而,它至少可能会产生误导。(1950a:121)

约翰·朗肖·奥斯丁在这里认可的公式中,潜在误导的两个明显来源是其对对应和事实的诉求。奥斯丁试图通过解释这两个诉求应该如何理解来防止我们被误导。奥斯丁在他的《真理》(1950a)中主要关注对应的性质。他在他的《对事实不公平》(1954ms)中更全面地处理事实。

在对对应进行解释时,奥斯丁提到了两种类型的(他所称的)约定(如上所述):

  • 描述性约定。这些将句子与世界中的情况、事物、事件等相对应。

  • 指示约定。这些约定将陈述与历史(特定、具体)的情境、事物、事件等联系起来。(1950a: 121–122)[9]

描述约定将句子与事物存在的方式(类型)联系起来:情境、事物、事件等的存在方式。例如,句子“猫在垫子上”与一种猫在垫子上的存在方式相关联。不同的历史情境可能属于这种类型。例如,这种类型的一个历史情境可能涉及洛戈斯(德里达的猫),而同一类型的另一个历史情境可能涉及虚无(萨特的猫)。同样,发生在不同时间的猫垫配对将是不同的历史情境或事件,但可能属于相同的类型。

相比之下,指示约定将特定的陈述(它们本身是历史事件)与可接触的历史情境、事物、事件等联系起来。例如,考虑以下简化情况。有两种可接触的情境,其中一种是猫在垫子上的类型,另一种是狗在油布上的类型。规定英语句子“猫在垫子上”的描述约定不能确定说话者在特定场合上想要谈论哪种可接触的情境。为了实现这一点,说话者必须找到一种方式来表明他们的目标是选择,比如说,狗在油布上的情境。他们可以通过在特定场合使用现在时态或指点等方式来实现这一点。(1950a: 121–126)[10]

配备了这些机械设备后,奥斯汀继续说道:

当陈述与其通过指示约定(即“指称”的那个)相关联的历史事实状态 [或例如,情况、事物、事件] 与通过描述约定与其相关联的句子的类型 [省略脚注] 相一致时,该陈述被认为是真实的。(1950a: 122)

“与其相一致的类型”是什么意思?奥斯汀在省略的脚注中对他的解释进行了扩展:

“是与之相类似的类型”意味着“与那些标准事态相当相似”。因此,要使一个陈述为真,一个事态必须与某些其他事态相似,这是一种自然关系,但也必须足够相似以获得相同的“描述”,这不再是一种纯粹的自然关系。说“这是红色的”并不等同于说“这与那些相似”,甚至不等同于说“这与那些被称为红色的相似”。事物的相似,甚至“完全”相似,我可以直接看到,但它们是否相同,我无法直接看到——在称它们为相同的颜色时,涉及到一个额外的约定,即选择给予它们所说的颜色的名称的约定。(1950a:122 脚注 2)

英语句子“这是红色的”与描述约定相关,与一种事物的方式相关:一种由所有历史情境或事态实例化的类型,其中选定的事物是红色的。根据奥斯汀的观点,如果通过演示约定在陈述中选定的事物足够类似于标准情境或事态,其中选定的事物是红色的,那么使用该句子进行陈述将是正确的。因此,我们依赖于一系列被假定为所需类型的标准实例的存在。我们可以看到,通过演示约定,在这种陈述中选定的事物现在在各种方面与那些标准实例相似和不相似。我们需要回答的问题是:这个事物与标准实例在颜色上是相同类型的吗?也就是说,它们的颜色是相同的吗?根据奥斯汀的观点,我们不能简单地通过观察来回答这个问题。在至少有些程度上,我们必须做出决定,即当前实例在相关方面是否足够类似于标准实例,以使我们将其视为完全相同类型的实例。[11]

注意,在奥斯汀的观点中,事实(等等)本身并不要求它们属于某种类型。在这种程度上,它们不能单独确定哪些命题陈述对它们来说是真实的。然后,真实陈述所对应的事物(至少在这个意义上)是个别的(见上文(2))。然后,陈述所对应的事物似乎与事实有很大的不同,后者通常被哲学家们理解为命题式的,即由形式“p 的事实”实例完全捕捉到。而且似乎这种类型的元素会要求一个或另一个分类的正确性。奥斯汀对事实的观点在他的《对事实不公平》(1954ms)中更加详细地阐述了。奥斯汀首先明确表示,他使用“事实”这个词,具有词源学的先例,来指代个别事物。其次,奥斯汀勾勒了一个关于命题事实论的观点,即它被用作间接指称个别事物,作为使指定命题成立的要素。然而,奥斯汀关于真理的基本解释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与他对事实和事实论的观点分离开来。[12]

人类判断或决策在调节个别事物的分类中的作用,使得它们根据特定场合的具体特征而可能有不同的类型分类(见上文(4))。例如,对于某些目的而言,涉及玫瑰的历史事实与涉及红色物体的标准情况足够相似,以保证分类的一致性,而对于不同的目的来说,它的相似性被标准案例的不同之处所抵消。此外,被视为标准案例的事物可能会随着试图分类的目的而变化,并且随着新的案例被视为特定类型而发生变化。[13]

我们陈述的准确性或错误性如何依赖于事实,可以随着场合的具体特征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随着对话参与者的意图和目的的变化而变化。正如奥斯汀所说,

现在似乎普遍认识到,如果你只拿一堆句子……以某种语言无可挑剔地表达出来,就没有问题将它们分成真实和虚假的那些句子;因为(不考虑所谓的“分析”句子)真实和虚假的问题不仅仅取决于一个句子是什么,也不仅仅取决于它的意思,而是广义地说,取决于它被说出的环境。句子本身不是真实或虚假的。(1962a:110-111。另见 40-41,65)

而环境可以以各种方式起作用,不仅仅是提供或未能提供适当的事实数组:

…在陈述真实或虚假的情况下,就像在给出良好或糟糕建议的情况下一样,话语的意图和背景是重要的;在学校教科书中被认为是真实的事情,在历史研究中可能不被认为是真实的。考虑一下……“拉格兰勋爵赢得了阿尔马战役”,记住阿尔马战役是一场真正的士兵之战,而拉格兰勋爵的命令从未传达给他的一些下属。那么拉格兰勋爵是否赢得了阿尔马战役呢?当然,在某些情况下,也许在学校教科书中,这样说是完全合理的——这可能有些夸张,也不会有给拉格兰勋爵颁发奖章的问题……“拉格兰勋爵赢得了阿尔马战役”是夸张的,适用于某些情境而不适用于其他情境;坚持它的真实性或虚假性是没有意义的。(1962b:143-144,插入部分添加)

在这里,有必要区分两个问题。首先,句子“拉格兰勋爵赢得了阿尔马战役”是真实的吗?其次,在特定场合使用该句子所陈述的是否是真实的?为了对第一个问题给出肯定的答案,每次使用该句子都必须是真实的,或者导致一个陈述是真实的。但是,尽管该句子可以在教科书中用来做一个真实的陈述,但它也可能被用在历史研究中,或者在支持拉格兰的装饰时,做出一个错误的陈述。因此,该句子在每个场合并不具有相同的真值:该句子本身既不是真的也不是假的。相比之下,没有理由否认在使用该句子陈述的事情是真实的:特别是,没有理由否认在教科书中使用该句子所陈述的是真实的。因此,只要我们愿意承认一个句子可以在不同场合用来做出不同的陈述(参见奥斯汀在《感觉与感性》(1962a: 62–77)中对“真实”进行讨论,提供了一系列相关的例子),第二个问题可以给出肯定的答案。

我们应该避免对奥斯汀的可能误解。他的论点最多只能表明,无论如何,与事实相结合以确定特定真值的因素在不同场合下是不同的。这对于驳斥一个句子可以在不同场合中携带其意义并具有字面意义的自然观点没有任何影响。然而,如果我们希望保留这个观点,我们必须放弃句子意义仅仅与所谈论的事实相结合以确定真值的观念:我们必须拒绝句子意义决定真值条件的观念。可以合理地说,我们还应该放弃仅凭意义决定陈述内容的观念(至少在后者决定真值条件的情况下)。采取这种立场,我们将拒绝那些通过诉诸真值条件来给出意义的观点。[15]

奥斯汀的解释引发了一种可能的情况,即在其中没有产生可评估真值的陈述:

假设我们将“法国是六边形”与事实对立,也就是说,我想,与法国对立,它是真还是假?嗯,如果你愿意,到一定程度上是真的;当然,我可以理解你所说的它在某些意图和目的上是真的。对于一个高级将军来说,这已经足够了,但对于一个地理学家来说却不够……我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法国是否是六边形?它只是一个粗略的描述;这是对“法国是六边形”与法国关系问题的正确而最终的回答。它是一个粗略的描述;它不是真的也不是假的。(1962b: 143)

约翰·朗肖·奥斯汀在他最后的否认中所描述的是关于法国的句子“法国是六边形”。他并不需要,也没有否认,在特定的意图和目的下,人们可能使用这个句子来陈述一个真理。然而,他提出,在某些情况下,话语的情境可能是这样的,以至于句子的使用并没有做出一个可评估真假的陈述。

例如,假设有人突然说出“法国是六边形”,而没有表明任何意图和目的。在这种情况下,除了所使用的词语及其含义之外,我们没有其他依据来确定这个话语是真还是假。但是,这些词语可能被用来做出各种陈述,这些陈述的真假取决于事实的多种方式。因此,除非我们愿意允许这个话语既是真又是假,否则我们应该暂时搁置这种评估方式:尽管这样的话语涉及一个完全有意义的句子,但它既不真也不假。奥斯汀认为,我们使用词语的方式总是容易出现这种失败,尤其是在进行哲学时。当在非常规的情况下使用,或者在没有必要支持真理或谬误陈述的背景下使用时,词语可能会在某种意义上让我们失望。

奥斯汀对真理的解释并不声称具有普遍性。然而,人们自然会想知道这个解释能够自然地扩展到他没有明确尝试纳入的陈述类型的程度。可能的压力点包括涉及否定的陈述(参见 1950a:128-129,129 脚注 1)、量化的陈述(参见 1962b:144)或条件陈述,以及必然真理的陈述。在这里,奥斯汀的辩护者有三个主要选择。首先,可以尝试将一些情况纳入奥斯汀解释的自然概括范围内(例如,参见 Warnock 1989:56-61)。其次,可以允许一些这样的情况需要独特的处理,但可以认为它们仍然可以与奥斯汀提供的解释连接起来,作为真理范畴的进一步种类。第三,可以尝试辩称一些这样的情况非常独特,以至于适用于它们的积极评价形式实际上并不是关于真理的评价形式。[16]

让我们转向(5),奥斯丁对真理通货紧缩解释的程度问题。分类器“通货紧缩主义者”的混乱性倾向使得这个问题很难以有用的方式进行讨论。然而,我们至少可以考虑一些奥斯丁可能认为真理具有解释作用或否认其具有这种作用的方式。很明显,奥斯丁希望拒绝斯特劳森非常强的通货紧缩主义形式,即真理的功能是完全履行性的:说一个陈述是真的,恰恰等于自己认同那个陈述。此外,没有迹象表明奥斯丁认为可以对通过陈述来表达陈述的表达给出解释,而不涉及对其陈述将受到一种或另一种形式的积极评价的条件的考虑——在最一般的层面上,考虑它们的正确性条件。然而,奥斯丁经常将真实和虚假本身描述为各种更具体形式的评价中的正极和负极的标签。

当讨论陈述时,我们变得着迷于“真理”,就像我们在讨论行为时变得着迷于“自由”一样。只要我们认为唯一需要决定的是某个行为是否自由地完成,我们就无法取得任何进展:但是,一旦我们转而考虑在相同联系中使用的其他许多副词(“偶然地”,“不情愿地”,“无意地”等),事情就变得更容易了,我们就会意识到不需要形式为“因此,它是自由地完成的(或不自由地完成的)”的结论性推理。像自由一样,真理是一个最低限度或虚幻的理想(关于滑铁卢战役或 Primavera 的真相,整个真相,只有真相)。 (1950a:130;另请参见 1956b:250-251,1957:180)

奥斯汀在这里的想法似乎是这样的。我们在对陈述进行正面评价时使用了许多具体的形式:它们可能是公平的、合理的、准确的、精确的、充分的、令人满意等等。(请记住,奥斯汀认为每种评估形式都是与特定场合相关的:例如,在这个特定场合上,什么是公平和合理的判断。)当我们说陈述中所陈述的是真实的时,实际上是在说陈述满足了“最低限度”的条件,即能够接受其中一种或另一种具体形式的正面评价。这种观点与一些更强的通货紧缩主义观点不同,后者认为与真实相关的正面评价方式在非派生的解释角色中起不到作用。此外,这种观点可以采取更或者更少激进的形式。最激进的形式将真实视为更具体的正面评价方式的简单析取,这些具体的评价方式之间没有统一的共同性。这种观点将是关于真实的一种独特形式的通货紧缩主义,因为它拒绝了真实本身在解释中起到基本作用的观念。较不激进的形式允许真实对具体的正面评价方式施加统一的必要条件,并通过对具体方式的管理,在解释陈述中所陈述的内容时起到基本作用。后一种观点不会被视为一种有趣的通货紧缩主义形式,尽管它本身可能是一个有趣的立场。

奥斯汀在他的《如何交谈》(1953)中讨论了真理评估的一系列重要方式,这些方式可以涵盖更多细致的评估模式。请参阅 Chisholm 1964 和 Warnock 1989 对本文的讨论(第 47-56 页)。

(有关奥斯汀关于真理的讨论,请参阅 Barwise 和 Etchemendy 1987;Bennett 1966;Crary 2002;Davidson 1969;Grice 1989:3-40;Hansen 2014;Kirkham 1995:124-140;Mates 1974;Narboux 2011;Putnam 1994;Recanati 1994:1-5,121-130,141-153;Searle 1966;Strawson 1950, 1965;Travis 1991, 2005, 2008:1-18,2011;Warnock 1973c, 1989:45-64,135-145,163-4 脚注 74;White 1967;C.J.F. Williams 1973。)

2.3 言语行为和真理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考虑奥斯汀对言语行为的处理的一些方面-用言辞做的事情(这里的主要来源是:1962b,1956b 和 1963; 另请参见 1946: 97–103,1950a: 130–133,1953)。我们将考虑以下主题。

(1)

在他对言语行为的研究中,奥斯汀提出了一个不同的理由,解释为什么句子在给定其含义的情况下不能与事实结合来确定真值。第二个理由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任何句子都可以用于执行各种语言行为。虽然在陈述中,我们通常会产生可以评估为真或假的陈述,但在执行其他语言行为时,我们不需要产生以这种方式可评估的东西。第二个理由依赖于两个子主张:首先,一个句子在某个场合上是否被用来作陈述-更一般地说,是否可评估为真的东西-不仅仅取决于它的含义;其次,除了作陈述之外,句子的某些用法不能适当地评估为真或假。

(2)

与(1)相关的是奥斯汀对陈述性言语和履行性言语之间区别的讨论-广义上,适合被评估为真实性的言语和仅适合其他形式评估的言语(1962b: 1–93)。

(3)

除了讨论所谓的陈述-执行区别之外,奥斯丁还勾勒了言语行为类型之间的区别,包括言述行为、言示行为和言后行为。广义上讲,这是在说任何事情、以特定力量说某事(例如,作陈述、提问、提出请求)以及以特定力量说某事的进一步影响之间的区别(例如,使听众相信某事、让他们告诉你某事或让他们按照你的要求去做某事)。现在广泛接受需要进行这种区分,并且这可能是奥斯丁对最近工作的主要贡献(1962b: 83–164)。

(4)

奥斯丁对他关于主题(3)讨论的更广泛意义提出了一些晦涩的建议,涉及他所称之为“真/假迷信”和“价值/事实迷信”的问题(1962b: 148–164)。

最近的一些讨论中涉及到的一个主题,但我们在这里不讨论。

(5)

在讨论他的主要话题时,奥斯汀有时会使用严肃和非严肃语言使用的区别,并暗示非严肃语言使用是从严肃使用中派生出来的。(大致上,这个区别是对小说或舞台上真实断言和模拟断言之间区别的概括。参见奥斯汀 1962b: 104。)雅克·德里达质疑了这个区别的地位和奥斯汀似乎给予某些他认为是严肃使用的事物的优先权。约翰·西尔回应了德里达的质疑,这个问题已经成为那些支持西尔在这个领域更“分析”方法的人和那些支持更“大陆”方法的人之间一些尝试交流的来源。(参见德里达 1977 和西尔 1977。关于争议的某些方面的最新讨论,请参见德·盖恩斯福德 2009,A.W.摩尔 2000,里士满 1996,里克斯 1992。)

奥斯汀在考虑句子与事实共谋以确定真值时,提出了第二个原因,即是否有一个有用的区别可以划分为(陈述性)句子用于发表陈述的句子,奥斯汀将其标记为陈述性,以及可用于执行某种行为的句子,奥斯汀将其标记为履行性(或有时称为履行性)(主题(2)上)[17]。奥斯汀关于假定履行性的例子的开头列表包括:“我认为……是我合法结婚的……”——在婚礼仪式上说出;“我将这艘船命名为伊丽莎白女王”——在船尾砸瓶时说出;“我把我的手表给我的兄弟”——在遗嘱中发生;“我打赌明天会下雨,赌六便士”(1962b: 5)。关于这些例子,奥斯汀写道:

在这些例子中,很明显,发出这句话(当然,在适当的情况下)并不是在描述我所做的事情,而是在描述我在发出这句话时所做的事情...[注:更不用说我已经做过或尚未做过的任何事情了]...或者陈述我正在做这件事。所引用的任何话语都不是真实的或虚假的:我断言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不予争论。(1962b:6)

有时人们认为奥斯汀试图捍卫这种履行论的观点。然而,他的演讲的四个特点表明他的观点并不那么简单。首先,奥斯汀将问题提出为关于使用话语对句子类型进行分类的问题,而我们已经看到他对句子和它们偶然使用之间的所谓关联持怀疑态度。其次,奥斯汀在这里以及其他地方都没有对他断言所引用的任何话语都不是真实的或虚假的提供严肃的论证。第三,奥斯汀使用了明显的履行形式“我断言...”,而这种形式似乎证明了履行论缺乏真值的一般化。最后,奥斯汀在两页前的一个脚注中发出以下警告:“这些部分中所说的一切都是暂时的,并且可能在后面的部分中根据情况进行修订”(1962b:4 fn.1)。

奥斯汀接着讨论了两种明显不同的评估模式,用于评估两种明显不同类型的话语。如前所述,陈述句是根据真实和虚假的维度进行评估的。相比之下,履行句是根据幸福和不幸、或者顺利和不顺利的维度进行评估的。以“我将...视为我合法结婚的...”这句话的话语为例,并简化奥斯汀的讨论,这种履行句可能会有两种主要的不幸或不顺利。首先,可能会出现失败:

…如果我们说出的公式不正确,或者我们没有能力执行这个行为,因为我们已经结婚了,或者是财务主管而不是船长主持仪式,那么所讨论的行为,结婚,根本就没有成功地完成,没有实现。(1962b:15-16)

其次,存在滥用情况:在这些情况下,行为是被执行的,但是不真诚,例如设立一段方便的婚姻。

重要的是要明白,即使一般来说,使用言行一致的行为(例如结婚、命名、遗赠和打赌)并不是真或假,而是可以评估为幸福或不幸的,这并不意味着真理不重要。这取决于不仅仅是基本的主张,即这些类型的行为本身不是真或假,而且还取决于特定的这些类型的行为是否也属于其他可以评估为真或假的类型。奥斯汀承认行为可以属于多种类型(或者,也许,不同的行为可以同时进行)。

说我相信你“是”时,有时是接受你的陈述;但同时也是在做出一个断言,这个断言并不是通过严格的履行性言述“我接受你的陈述”来做出的。(1950a: 133)

在奥斯汀引用的例子中,有些事情是不能被评估为真或假的——结婚、命名、打赌等等。但正如奥斯汀指出的那样,这些例子可能还涉及其他事情的发生——例如,发表陈述——这些陈述是可以被评估为真或假的,或者涉及可以被评估为真或假的事情。然而,即使这破坏了奥斯汀对履行性的临时描述,我们有时可能会在使用履行性时做更多的事情,这就对句子和我们在使用它们时所做的各种事情之间存在简单联系的观念施加了压力。

我已经提出,奥斯汀对履行性和陈述性之间的假定区别的看法并不像一开始看起来那么简单。奥斯汀(1962b)的结构证实了这一评估。尽管这本书的大部分内容似乎致力于追求履行性和陈述性之间的区别,但所有的尝试都没有成功。奥斯汀在讲座过程中可能发现自己无法划分他认为应该划分的区别,这是可能的,但不太可信。更合理的解释是,奥斯汀的目的并不是划分这样的区别。相反,他的目的是通过各种尝试划分这种区别的失败来论证,没有这样简单的区别——没有将句子分为适合履行性使用和适合陈述性使用的分类。

奥斯汀通过指出同样的评估形式适用于表面上属于两种类型的话语来反对这种区别:

…不幸似乎都是两种话语的特征,不仅仅是履行性的;而且…符合或与事实有某种关系的要求似乎是履行性话语的特征…(1962b: 91)

试图做出陈述的尝试既可能失败,也可能被滥用。例如,使用“法国是六边形”做出陈述的尝试可能会失败,如果没有法国这样的国家,或者(如上所述)如果没有适当的意图和目的的表现(1962b: 47–52)。如果说话者不相信法国是六边形,那么这种尝试可能是滥用。履行性话语的尝试可能根据真实或虚假进行评估,或者根据与事实的符合程度进行类似的评估:如果公牛不会冲过来,那么我说“我警告你公牛即将冲过来”可能会被批评为错误而不是不幸(1962b: 55)。更一般地说,仅凭说话者所使用的词语往往无法确定他们的话语是否适合一种或另一种评估形式。还有一些例子,比如“我陈述…”,似乎满足了作为履行性话语的所有形式和词汇要求,但却在“…这些话语肯定是陈述的,而且肯定是本质上真实或虚假的”(1962b: 91)中使用。(奥斯汀在这里的想法也与上述第 4 个主题有关。)

(有关奥斯汀对言辞行为的观点的讨论,请参见巴赫 1975 年;G.伯德 1981 年;布莱克 1963 年;科恩 1964 年,1974 年;福格森 1966 年;希尔 1974 年;霍恩斯比 1988 年,2006 年;杰克 1981 年;莱蒙 1962 年;刘易斯 1972 年;席费尔 1972 年;辛诺特-阿姆斯特朗 1994 年;索哈齐迪斯 2018 年;厄姆森 1977 年;沃诺克 1973b,1989 年:105-151。)

从最初的区别的残骸中,奥斯汀构建了一个新模型(上述主题(3))。这个新模型是建立在说话者进行的各种事情之间的区别上的-他们发出话语时所做的各种行为。

  • 说话行为:发出一个可以根据其语音、语法和词汇特征进行分类的话语,直到句子的意义(社交行为)。它也是一种可以根据其内容进行分类的行为(修辞行为)-这是言辞行为的一个独特特征。如果我承诺我会回家吃晚饭,然后承诺我会工作到很晚,那么我的行为就是两种不同的说话行为的实例:一个是承诺我会回家吃晚饭的内容,另一个是承诺我会工作到很晚的内容(1962b:94-98)。

  • 行为言语行为:一种不仅可以通过其内容(如言语行为)进行分类,而且还可以通过其力量(陈述、警告、承诺等)进行分类。如果我承诺我会回家吃晚饭,然后又陈述我会回家吃晚饭,那么我的行为都是相同言语行为的实例:两种行为都涉及我会回家吃晚饭的内容。然而,我的行为是不同的言语行为的实例:一个具有承诺的力量,而另一个具有陈述的力量(1962b:98-101)。

  • 行为言语行为:一种可以通过其“对听众、演讲者或其他人的感情、思想或行为产生的结果影响”进行分类的行为。如果我警告冰很薄,并因此进行一种言语行为,我可能会进行各种各样的行为言语行为:我可能会说服某人避免它,或者鼓励某人冒险等等(1962b:101)。

奥斯丁对这些区分的行为类型的兴趣在于“…基本上是为了关注第二个言语行为,并将其与其他两种行为进行对比…”(1962b:103)。奥斯丁认为言语行为的重要性是什么?他认为未能将其与其他类型区分开来的危险是什么?

奥斯汀似乎认为他所讨论的各种评估方式(例如真/假,快乐/不快乐)最根本适用于言语行为,而不是言语行为或言语行为之外的行为。[18] 一个观点是,奥斯汀认为哲学家们倾向于将一些关于幸福(或快乐)的评估视为实际上适用于言语行为,因此不涉及说话者所从事的特定语言事物。另一个观点 - 也许是最重要的观点 - 是奥斯汀认为哲学家们倾向于将关于真理的评估视为最根本适用于言语行为。此外,他认为哲学家们构想了言语行为,不是作为从言语行为中抽象出来的东西,而是作为可能在没有任何言语目的的情况下完成的东西,仅仅凭借所使用的语言表达或其含义。相比之下,奥斯汀认为言语行为是从言语行为实例中抽象出来的,并且对真理的评估最根本地指向言语行为。(我们将在下面考虑关于评估真理是否最根本适用于言语行为的更强和更弱的解读。)

因此,对于奥斯汀来说,对真理的评估与对幸福等各种评估形式是一致的,并且像这些形式一样,它是对行为的评估,评估其善恶。因此,奥斯汀对言语行为的讨论与他对言语环境的具体特征依赖下的言语真理评估的其他讨论密切相关。他写道:

陈述的真实性或虚假性受到它们所省略或添加的内容以及其具有误导性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例如,所谓的真实或虚假的描述(或者如果你愿意,称之为“陈述”)显然容易受到这些批评,因为它们是选择性的,并且是出于某种目的而发出的。必须认识到,“真实”和“虚假”(就像“自由”和“非自由”一样)根本不代表任何简单的东西;而只代表了一种作为正确和适当的事情来说,与错误的事情相对立的一般维度,在这些情况下,对这个观众,为这些目的和以这些意图而言。(1962b:144-145)

根据奥斯丁的观点,在任何这样的评估中,涉及的不仅仅是语言意义所强加的要求与事实的简单比较。对我们言说的行为以及对对它们进行分类的言语行为的评估的反思表明两件事:首先,幸福评估与真实评估之间的区别最终是没有原则的;其次,各种类型的评估混合适用于所有或几乎所有的话语。这些观点似乎是奥斯丁的一个神秘主张的基础(如上所述,作为主题(4))。奥斯丁利用各种评估模式来区分五个非常一般的言语行为动词类别,写道

它们足以对我倾向于对两个迷信进行批判,即(1)真/假迷信,(2)价值/事实迷信。(1962b:151)

奥斯汀的晦涩建议似乎是这样的,以某种方式,根据真假维度或根据它们是事实表达还是价值表达来对话语进行分类,在至少某些目的上来说是太粗糙的。这个建议可以有一个较弱的解读和一个较强的解读。在较弱的解读中,这个建议是这样的,当评估一种话语时,必须考虑到与言语行为相关的力量。由于可能已经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言语行为,并且由于评估每个行为涉及到事实和价值的混合考虑,所以没有一种干净的方式来根据其主要评估模式是真假维度还是事实表达而不是价值表达来对话语进行分类。这意味着至少对于某些言语行为来说,一个言语核心——一个命题或类似命题的要素——可以以不涉及力量的方式进行评估,例如,沿着真假维度。在较强的解读中,这个观点将是,不可能将言语核心与表达它的力量分离开来,以至于可以在不涉及力量的情况下评估这个核心。在较强的解读中,奥斯汀的建议将不得不面对所谓的弗雷格-吉奇问题的一个方面:解释具有不同力量的言语行为之间的逻辑联系的挑战,其中这些联系似乎依赖于它们共享(元素的)言语核心(参见吉奇 1965 年)。

(有关奥斯汀在言语行为中区分言语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的讨论,请参见巴赫 1975 年;巴赫和哈尼什 1979 年;G.伯德 1981 年;布莱克 1963 年;塞尔夫 1966 年;奇索姆 1964 年;科恩 1964 年、1974 年;菲恩戈 2018 年;福格森 1966 年、1973 年;弗伯格 1969 年;加维 2014 年;吉奇 1965 年;霍恩斯比 1988 年、1994 年、2006 年;卡茨 1986 年;莫尔特曼 2018 年;希弗 1972 年;西尔 1968 年、1969 年;斯特劳森 1964a 年、1973 年;厄姆森 1977 年;文德勒 1972 年;沃诺克 1973b 年、1989 年:105-151。有关奥斯汀关于言语行为性质与真理观之间相互作用的讨论,请参见克雷里 2002 年;奎因 1965 年;特拉维斯 2011 年;沃诺克 1989 年:140-150,163-164 脚注 74。)

3. 知识和感知

奥斯汀关于知识和感知的主要讨论发生在《其他思维》(1946 年)和《感觉与感性》(1962a 年)中(还请参阅《对事实不公平》[1954ms],它与《感觉与感性》的基础讲座系列的部分重叠,这些部分被从书中删除,以及《如果和能》[1956a:230])。稍微简化并重建奥斯汀的独特观点,包括以下内容。

(1)

知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基本理解,而不是信念与附加条件的混合体。知识提供了对环境的一种保证。换句话说,至少在某种意义上,以下说法是正确的:“如果你知道,你就不会错。”主体的知识保证可以包括与主体无关的环境真理(1946: 77–78, 84–103; 1962a: 104–131)。奥斯丁对(1)的承诺使他与“牛津现实主义”传统保持一致(参见特拉维斯和卡尔德隆 2013 年;马里昂 2000a,b,2009 年;马丁 ms(其他互联网资源);威廉姆森 2000 年)。

(2)

知识是通过在适宜的环境中成功行使判断能力而产生的,也就是通过敏锐和机遇的结合(1946: 79–97; 1962a: 20–61)。

(3)

与所有其他人类能力一样,人类的判断能力本质上是有限且容易出错的。这些能力在本质上是有限的,因为必然会存在一些情况,对于这些情况,它们的可靠性不足以产生知识。而且它们在本质上是容易出错的,即使在最适宜的环境中,它们的行使也有可能失败。(当然,出错的风险很可能会增加,因为这些能力接近其可靠应用的极限)(1946: 90–97; 1962a: 104–131)

(4)

从根本上说,参与知识获取的能力的事实上是有限且容易出错的,这与它们在各种情况下成功运作以产生知识是一致的(1946 年:83-103;1962a:104-131)。

(3)和(4)的结果是基础主义被削弱了:没有特别无误的基础性主张;也没有特别容易出错的非基础性主张。我们的判断能力可能在任何主题上出错,包括我们自己的感受或经历。而且,它们的运用可能足够可靠,以产生关于普通事物的知识,例如,眼前有一只猪。

(5)

为了使能力的运用能够对基于感知的判断维持对独立于主体的环境的知识,感知必须使感知者与该环境接触,而不仅仅局限于感觉数据(1946 年:86-97,1962a:10)。同样,这一承诺使奥斯汀与“牛津现实主义”保持一致(参见 Hinton 1973;Travis 和 Kalderon 2013;Marion 2000a,b,2009;Martin ms(其他互联网资源),1997;Snowdon 1981)。

(6)

一些标准的论证形式表明,感知无法使感知者与环境产生所需的接触类型 - 这些论证被用来支持这样的主张:我们基本的感知接触形式是与感觉数据进行接触的(例如所谓的“幻觉论证”) - 至多是不令人信服的(1962a:全文)。

近期工作中已经有三个进一步的次要主张变得重要。

(7)

奥斯丁强调,被某个知道某事的人告知某事可以使人处于了解该事情的位置(1946:81-83,97-103,114-115)。

(8)

与(7)相关联,奥斯丁勾勒了一种观点,根据这种观点,声称某人知道某事可以作为保证,其他人有权行动、形成信念或声称知道(1946 年:97-103)。

(9)

奥斯丁勾勒了一种观点,即形式为“我知道某某事”的话语具有履行性而非描述性功能。根据这种观点,“我知道”的功能与“我承诺”的功能非常相似:两者都是一种表达自己承诺的方式,第一个(通常)是关于事物的状况,第二个(通常)是关于自己意图的状况(1946 年:97-103)。

3.1 知识

让我们从奥斯汀在支持(1)方面的一些观点开始。在他的《其他思维》(1946 年)中,奥斯汀通过对声称知道和声称相信的不同挑战的呼应,勾勒出了知道和相信之间的区别。首先,奥斯汀指出,声称知道的人可能会被要求解释他们如何知道,而声称相信的人可能会被要求解释为什么他们相信。未能充分应对这些挑战的后果也是不同的:在第一种情况下,后果可能是主体不知道;而在第二种情况下,后果可能不是主体不相信,而是他们不应该相信。后来,奥斯汀指出了区分知道和相信的进一步基础:

…说“我知道”并不是说“我已经进行了一项特别引人注目的认知壮举,比相信和确信在同一尺度上更高,甚至比完全确信更高”:因为在那个尺度上没有比完全确信更高的东西。(1946 年:99)

重要的是,转向主张(2),奥斯汀认为知识是判断能力的成功运用的结果,他认为这种能力本质上是涉及语言的,并且是在适当的情况下进行的:在(感知或证言为基础的)机会中成功运用(判断性的)敏锐。以下两段对于理解奥斯汀在这个领域的观点至关重要:

任何对味道、声音、气味(或颜色)或感觉的描述都涉及(是)说它像我们以前经历过的某个或某些东西:任何描述性词语都是分类的,涉及到认知,在这个意义上是记忆,只有当我们使用这些词语(或名称或描述,它们归根结底是一样的)时,我们才知道任何事情,或相信任何事情。但是记忆和认知经常是不确定和不可靠的。(1946 年:92)。

…感官 [我们感知到的事物] 是哑的,只有以前的经验才能使我们识别它们。如果我们选择说它们“自我识别”(当然,“认识”并不是我们高度自愿的行为),那么必须承认它们与所有说话者的共同权利,即以不清楚和不真实的方式说话。(1946 年:97)

我们感知到各种事物、特征、事件和状态。我们感知到的事物并没有被呈现为已经分类为类型。然而,命题性知识本质上涉及分类:例如,我们知道那个东西是一只猪。为了知道,我们必须行使判断能力,对事物、特征、事件和状态的方式采取立场。我们必须根据它们与我们已经分类为类型的元素的相似性将元素分类为类型。(注意,奥斯汀在他的《真理》(1950a)和《对事实不公平》(1954ms)中阐述的这些元素是个体的观点,在这里起着基本作用。)

回到(1),让我们考虑奥斯汀对于主体无法知道的条件的说法。奥斯汀的讨论受到以下条件的困扰:“如果我知道,我就不可能错”。他从未完全认同这个条件。他承认在某一点上,它的第三人称对应是有意义的,但是通过禁止说“我知道是这样的,但我可能错了”来描述它的意义(1946 年:98)。

显然,奥斯汀会反对这样的主张:知道的必要条件是不可能犯错——也就是说,在相同的情况下,以相同的能力进行判断却判断错误是不可能的。因为他认为判断能力本质上是有缺陷的(如上所述),所以我们永远无法知道任何事情。

人类的智力和感官确实是有缺陷和欺骗性的,但并非根深蒂固。机器本质上容易出故障,但好的机器不会(经常)出故障。从事一项否认这种缺陷的“知识理论”是徒劳的:这样的理论最终总是不得不承认这种缺陷,并否认“知识”的存在(1946 年:98)。

奥斯汀在这里所说的与能力的运作在某些情况下是可靠的,并且它们可靠的运作会产生知识是一致的。因此,奥斯汀可以持有这样的观点,即知识要求基于判断能力的特定运用不能发生,同时输出的判断又是错误的。他也可以认为,如果判断能力的运用要产生知识,那么这些能力在运用的情况下必须是可靠的,并且根据当时的运用方式(例如,小心地)进行运用。然而,奥斯汀并没有完全明确地表达他关于知识的观点包括这两个组成部分。他所说的一些内容,尤其是关于他关于“我知道”使用的表演性提议的讨论,与第一个主张相矛盾,即知道与出错是不兼容的。(奥斯汀可能认为他关于能力的讨论提供了进一步阐明关于“如果知道,就不会错”的公式的正确理解。)

奥斯汀的解释/原理可能会导致基础主义的一个潜在后果。基础主义通常涉及以下三个主张。首先,我们所做的许多普通判断,例如判断这里有一只猪,从本质上来说是有风险的。即使在我们尽可能小心的情况下,我们也有可能错误地做出这样的判断。其次,我们所做的一些判断,或者可以做出的判断,并不从本质上具有风险:例如,当我们只是小心地判断事物当前对我们的外观时,我们所做的判断不会有错误的风险。第三,因此,如果我们的目标是实现绝对安全,我们应该避免第一类判断,除非它们在第二类判断的基础上得到了安全的支持。(根据这种观点,第二类判断将被视为为第一类判断提供证据的基础。)奥斯汀的解释/原理破坏了这种观点的前两个组成部分。第一个组成部分被破坏,因为虽然判断错误总是可能的,但在普通情况下,我们对环境的判断实际上是绝对安全的(如上所述):

…如果我观察一段时间,或者在我前面几英尺的地方观察一只动物,在良好的光线下,如果我用手指戳它,闻一闻,并注意它发出的声音,我可以说,“那是一只猪”;而且这也是“无法更正的”,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我犯了错误...如果动物然后出现并明显地站在那里,就不再有任何关于收集证据的问题了;它的出现并不能为我提供更多的证据来证明它是一只猪,我现在只能看到它是一只猪,问题解决了。(1962a: 114–115)

第二个组成部分被削弱了,因为没有判断类型,也没有主题类型,因此错误是不可能的(上述(3))。为了对我现在正在经历的事情有命题知识,我必须将其与同类型的其他事物分类在一起。而这需要运用本质上容易出错的能力:我可能没有足够多的同类事物的经验来安全地对这个事物进行分类;我可能没有足够的注意力来关注我正在经历的事物;我可能无法充分记住我之前经历过的类似事物;等等(1946 年:90-97;1962a:104-131)。

对于判断或主张的普通挑战,包括对知识的主张,有时是要求我们详细说明我们的资质-我们在进行这类判断时具有适当的敏锐。然而,有时候,它们是要求我们详细说明我们的事实-在我们进行判断时起作用的情况的特征。例如,我们可能声称知道那个呈现的东西是一只金翅雀“通过它的头部形状”。如果我们以那种方式详细说明我们的事实,那么我们可能会面临进一步的挑战:有人可能声称这不足以作为判断那个呈现的东西是一只金翅雀的依据。除了强调在这种情况下特殊敏锐的作用-不是每个人都能通过头部形状来辨别金翅雀-奥斯汀对于这些对我们事实的潜在挑战提出了两个重要的主张。首先,奥斯汀声称,为了使这种挑战合适,挑战者必须心中有一些或多或少明确的缺陷,例如指出除了金翅雀之外的鸟类也有那种形状的头部。其次,奥斯汀写道:

够就够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够意味着足够显示(在合理范围内,并且对于当前的意图而言)它“不能”是其他任何东西,没有余地提供替代的、竞争的描述。它并不意味着,例如,足够显示它不是一只塞满的金翅雀。(1946 年:84 页)

至少有三种非排他性的方式来解读奥斯汀在这里的论断。第一种方式是将其解读为这里所需的条件可能不足以适用于任何情况下的任何事物。可能存在其他鸟类或其他具有相同形状头部的物体。然而,我们可能非常清楚地知道这里没有这样的鸟类或物体;或者我们可能对这个物体了解足够,知道它不是那种鸟类或其他物体,尽管我们没有具体说明我们如何回答最初的挑战。也就是说,我们可能知道这不是一只填充的金翅雀——根据我们所知的其他信息和我们进行判断的情况,即使我们明确指出的回答并不能单独排除这种可能性。第二种解读奥斯汀的方式是允许我们知道这是一只金翅雀,即使我们知道如果它是一只填充的金翅雀,那么它就不是一只金翅雀,而我们并不知道它不是一只填充的金翅雀。我们有权——无论是一般情况下还是在这种情况下——假设或依赖它不是一只填充的金翅雀,尽管这是我们无法排除并且不知道的事情(参见 Kaplan 2011 年对奥斯汀在这一领域观点的发展)。第三种解读这段文字的方式是声称判断或宣称我们知道这是一只金翅雀的可能性范围可以因场合而异。在第三种解读中,尽管在这个场合上呈现的东西可能不可能是一只填充的金翅雀,但在其他场合上可能是可能的。因此,我们的事实不需要在这个场合上排除这种可能性,尽管在其他场合上我们的事实可能需要这样做(Travis 2005 年对第三种方法进行了发展。参见 Millar 2005 年的反对意见)。

让我们转向(7)-(9),重点关注(9),即“我知道某某事情”的表达形式具有履行性而非描述性功能的观点。这至少有两个令人困惑的原因:首先,“我知道”缺乏描述性功能的主张似乎显然是错误的;其次,不清楚这个主张在奥斯丁的整个解释中有什么功能(如果有的话)。

对于奥斯丁在这里的提议,人们主要关注的不是“我知道某某事情”有时可以具有独特的履行性功能的主张。相反,对奥斯丁的提议的关注集中在两个更具体的主张上。首先,关注的是这样的主张:即“我知道某某事情”总是且只能具有独特的履行性功能,因此从不用于自我描述。其次,关注的是这样的主张:在使用“我知道某某事情”作为履行性功能的情况下,使用该句子的适应条件以及所陈述的内容(如果有的话)的真实性,是否依赖于说话者是否知道某某事情。

奥斯汀在这里被误导了,我认为这是由于三个因素。首先,他被说“我知道某某事情”和说“我承诺某某事情”或“我发誓某某事情”之间的相似之处所误导。但这些情况有着重要的不同。例如,与承诺的情况不同,在适当的情况下说“我承诺…”会使人承诺…,而说“我知道某某事情”并不意味着人就知道了。现在,正如奥斯汀后来所看到的,有可能发展出一个解释,使得说“我知道某某事情”可以有多个目的,并且在某个目的上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而在其他目的上则表现不佳(参见例如,1950a: 133 和 1962b)。因此,有可能发展出一种观点,例如,在不知道某事的情况下说“我知道某某事情”将作为陈述是不恰当的(因为说这句话并不能通过使人知道来消除缺陷),但可以适当地用来向听众保证。然而,这是奥斯汀被误导的第二个原因,他在《其他思维》(1946)中尚未达到后来的观点,即这是一个明显的可能性。尽管他仍然相信“我知道某某事情”除了陈述之外还有其他目的,但他被迫抹去了它的陈述功能。最后,更具推测性的是,奥斯汀似乎是由于试图在他的解释中加入对他的牛津现实主义前辈库克·威尔逊和普里查德共同持有的一种观点的回应,即一个人是否知道或仅仅相信某事对他自己是透明的。(关于库克·威尔逊和普里查德观点的讨论,参见 Longworth 2018b,Travis and Kalderon 2013 和 Travis 2005。)) 虽然奥斯汀拒绝了教条的字面意义,但他在试图提供一个解释,即“我知道某某事情”这种形式的表白永远不会是错误的。(有关奥斯汀表演性建议的进一步讨论,请参见 Warnock 1989: 24–33,Lawlor 2013。))

(有关奥斯汀在知识方面的工作的批判性参与,请参见 Ayer 1967; Baz 2011; Chisholm 1964; Hetherington 2018; Kaplan 2011, 2018; Lawlor 2013, 2018; Leite 2011; Longworth 2018b, Marion 2000a,b; Martin ms (其他互联网资源); Millar 2005; Putnam 1994; Soames 2003: 171–193; Stroud 1984: 39–82; Travis 2005; Travis and Kalderon 2013; Warnock 1989: 32–44; M. Williams 1996: 135–171。)

3.2 感官知觉

现在让我们专门讨论奥斯汀关于知觉的观点(上述的(5)和(6))。一旦我们详细说明了我们的知觉判断所依赖的事实,就会出现一个更一般性的挑战,即我们对这些事实的获取方式。为了将鸟的头形作为我们判断它是金翅雀的依据,可以争论的是我们必须能够看到(或者也许是感觉到)这只鸟和它的形状。然而,在某些对知觉的观点中,鸟和它们的形状并不是人们可以感知的事物之一。奥斯汀在《感觉与感性》中的主要目标是削弱那些支持这一普遍理论的考虑因素,正如他所说的,

…我们从未看到或以其他方式感知(或“感知”),或者无论如何我们从未直接看到或感知到物质对象(或物质事物),而只能感知到感官数据(或我们自己的思想、印象、感觉、感知、感知等)。(1962a: 2)

这些考虑的核心是由所谓的幻觉论证(上述第 6 点)所组织的。奥斯汀批评的这个论证版本可以重构如下:(i)存在幻觉的情况,我们有一种感官体验,好像看到某种具有特定特征的东西,但实际上没有任何东西具有这些特定特征。这可能是因为,虽然我们经历了所讨论的某种情况,但我们所经历的东西缺乏这些特征;或者可能是因为我们根本没有经历所讨论的东西。(ii)在这些情况下,我们所经历的必须有具有这些特征的东西。将我们在这些情况下经历的东西称为感觉数据。(iii)由于我们经历感觉数据的情况包括那些没有经历到所讨论的物质事物或具有所讨论特征的情况,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感觉数据不是(一般来说)物质事物,也不是与个体经验者独立的环境要素。由此可知,在所讨论的情况下,我们经历的事物(或直接经历的事物)与物质事物是不同的,我们并不因此经历(或直接经历)物质事物。(iv)现在,关于经验的一个普遍原则是,如果我们无法通过内省来区分两个经验的对象,那么这些经验必须具有相同类型的对象。因此,如果一个经验的对象只是感觉数据,而不是物质事物,而第二个经验的对象与第一个经验的对象在内省的基础上无法区分,那么第二个经验的对象也是感觉数据,而不是物质事物。 (v) 由于每个经验都与仅具有感官数据作为对象的经验存在所需的关系,因此每个经验的对象是感官数据而不是物质事物。因此,我们从未经历过或从未直接经历过物质事物。

奥斯汀对刚刚重建的论证的每一步都提出了异议。在其他抱怨中,他认为论证中的关键术语没有被正确定义或解释,例如“物质事物”和“感官数据”(1962a:4、7-14、55),以及“直接”(1962a:14-19)。他反对在(iv)中所提出的一般原则,指出我们没有理由认为我们不能有不同种类的对象的经验,尽管我们无法通过内省来区分它们。例如,我们可能会经历一块看起来像柠檬的肥皂,并且处于无法通过内省将肥皂与柠檬区分开的位置。尽管如此,我们会认为这两种经验具有不同种类的对象(1962a:50-52)。然而,他最重要的抱怨可能是针对(i)和(ii)的,通过利用最初在《其他思维》(1946)中阐明的感知为基础的判断中的两个要素之间的区别:感官知觉提供的机会和判断能力。

约翰·朗肖·奥斯丁通过区分感知和判断能力,能够区分幻觉的核心案例和错觉的核心案例,并且还能勾勒出在这些案例中发生的情况的解释,而不需要依赖感官数据。奥斯汀认为(i)和(ii)的辩护者的论证如下。首先,考虑一个错觉,例如一根看起来弯曲但实际上并不弯曲的棍子。这样的错觉有两个关键特征。首先,它明显涉及独特的感官体验。其次,它所涉及的独特感官体验很容易导致错误的知觉判断,即棍子弯曲了。解释这种错误的知觉判断的一种方式是将其视为由感官体验所决定,即将其视为准确地代表体验中呈现的特征:被体验物体的弯曲性。由于棍子实际上并没有弯曲,而被体验的东西却弯曲了,我们有理由声称被体验的东西与棍子不是同一物体。我们所经历的是感官数据,而不是一根棍子。此外,我们还可以考虑更极端的情况,即我们做出错误的知觉判断的情况:妄想或幻觉的案例。例如,有一种情况是酗酒者判断看到了粉红色的老鼠,而实际上并没有。现在,根据对错觉案例的提出的解释,这种情况无法通过依赖于在前者中体验到的环境特征而将其与妄想的案例区分开来。因此,将这两种情况视为同一基本类型,并为两者提供相同类型的解释似乎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人们可能会倾向于将老鼠妄想视为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的情况。首先,它涉及独特的感官体验。 其次,它所涉及的独特感官体验决定了一个错误的知觉判断,即粉红色的老鼠是可见的。第三,这个判断是被决定的,因为它准确地代表了体验中存在的特征。

奥斯汀的回应如下。首先,他利用判断力在感知判断中的作用,提供了对幻觉案例(或更一般地说,对事物看起来与实际不同的情况)的替代解释。他承认有些事物确实看起来与它们被认为的样子相同-尽管事实上并非如此,棍子看起来弯曲,尽管实际上并没有弯曲。但他认为这些外观不是个体经验的私人特征。例如,它们对其他感知者是可见的,并且可能被记录在照片中。(奥斯汀讨论了关于事物看起来如何的话题,并将其与关于事物似乎如何的话题区分开来-他将后者与判断而非经验联系在一起,在《感觉与知觉》(1962a: 33-43)中。另请参阅 Jackson 1977: 30-49; Martin 2010; Travis 2004。)然而,棍子的外观,就像棍子的直度等特征一样,可以成为感知判断的基础。我们可以通过棍子看起来弯曲来解释为什么有人倾向于判断棍子弯曲,而不是任何东西实际上弯曲,以及判断力的行使方式可能对外观产生错误的反应。更一般地说,解释为什么个体倾向于根据经验做出特定类型的判断,不一定需要特定的东西-任何经验中的具体特征或外观都可以。因为每个人的判断的解释将取决于他们的经验,以及他们具有的判断能力的类型。为了支持这种解释形式,奥斯汀指出,并非每个人都倾向于判断棍子弯曲。例如,注意到水的存在,那些判断能力足够训练的人可能会对棍子的形状保持怀疑(Hinton 1973: 114ff 对奥斯汀关于幻觉的一些主张进行了有用的讨论)。

标准的幻觉或误导性外观的案例,就像我们刚才讨论的那样,涉及到对普通事物及其特征的感官体验,包括它们的外观、触感等等。然而,由于体验和基于体验作出判断之间的联系并不直接,因为在从一个到另一个的过程中涉及到判断的敏锐度,所以没有一种通用的方法可以从某人倾向于作出的判断中推断出他们感官体验的具体特征。因为这种幻觉的案例涉及到对普通事物的体验,而标准的妄想案例则不涉及,所以我们有一个区分这两种情况的基础。例如,我们有理由区分一个人错误地判断一个浸没的棍子弯曲的情况和一个酗酒者判断粉红色老鼠可见的情况。但是,在这样区分了这些案例之后,我们可能会面临两个新问题。首先,我们是否应该承认妄想症的判断是基于感官体验的?例如,一些妄想症的案例可能涉及到负责感知判断的系统功能障碍,这种功能障碍会在没有任何感官体验基础的情况下产生感知判断。其次,即使我们承认特定的妄想性判断是基于感官体验的,我们是否应该承认它涉及到除了妄想主体环境中存在的元素之外的其他感官体验?也许一些妄想症的案例涉及到对所见或所听到的东西的功能失调性判断反应。例如,一个酗酒者主体判断粉红色老鼠可见可能是对一个阴影体验的失序反应。除非我们被迫肯定回答这两个问题,否则我们没有基础来论证妄想主体体验到与他们所能看到、听到等等的普通事物和特征不同的任何东西。

奥斯丁并不暗示对于这两个问题都没有理由给出肯定的答案。此外,提供这样的理由是非常有道理的。例如,我们所谓的双重视觉或者残影视觉可能涉及到独特的感官体验,这些体验不能简单地通过对主体环境中存在的事物的诉诸来解释。而且,真实的感官幻觉是可能存在的——事实上,这样的幻觉可能在解释酗酒者的判断时起到作用。然而,尽管刚才考虑的回应方式对于这些论证的进一步发展并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它所使用的资源肯定会在与这些发展的认真交流中发挥作用。奥斯丁试图通过对我们在这些情况下倾向于做出的陈述进行解释来探讨这些经验引发的问题,例如“我看到两张纸”、“我看到粉红色的老鼠”。奥斯丁的草图旨在解释这样的陈述如何对所报告的经验的性质持保留态度,特别是对于这样的经验是否有对象(1962a: 84–103)。正是在这一点上,奥斯丁接近于支持一种关于感知的分离主义形式(参见 Soteriou 2009)。

(有关奥斯丁在感知方面的批判性参与,请参见 Ayer 1967, 1969; Burnyeat 1979; Firth 1964; Forguson 1969b; Garvey 2014; Hinton 1973: 114ff; Hirst 1963; Jackson 1977; Travis and Kalderon 2013; Leite 2011; Longworth 2019, Marion 2000a,b; Martin ms (其他互联网资源), 2000, 2010; Pears 1979; Putnam 1994; Schwartz 2004, 2018; Snowdon 2014; Soames 2003: 171–193; Thau 2004; Travis 2004; van Hulst and Cresswell 2016; Warnock 1989: 11–31.)

4. 行动与自由

奥斯汀关于自由和行动的核心内容包含在《辩护请愿》(1957 年)中,并在《如果和能力》(1956a)、《溅墨的三种方式》(1966 年)和《假装》(1958a)中得到发展。他在这个领域的观点中最具特色的三个特点如下。

(1)

奥斯汀提议哲学家应该关注我们谈论特定类型的具体行动的方式的细节,而不是试图直接对自由和行动的一般问题进行攻击(1957: 175–181; 1966: 273)。

(2)

奥斯汀认为,为了使某人被视为对某个行动负责,除了该行动是他们所做的某种正常或标准的实例之外,不需要更多的真实性。例如,演员不需要额外地做了他们所做的事情是自愿的或有目的的(1957: 189–204; 1966)。

(3)

奥斯汀倾向于认为,就他对决定论的理解而言,它与我们通常对人类行为的真实看法是不相容的(1956a: 218 fn.1, 231)。

4.1 行动和借口

让我们从(1)开始。奥斯汀认为,通过从一般层面上的反思——即对自由和行动本身的反思——下降到对我们对行动进行特定方式的描述和评价的反思,我们可以在自由和行动的问题上取得进展。奥斯汀对于行动的一般概念以及自由或负责任地行动的看法,在结构上与他对真理的一般概念的看法相似:他将这些一般概念看作是维度词,将一系列更具体的描述进行分组。这里的基本范围包括我们可以将事件描述为行动的各种具体方式,例如,某人跑去商店,或者他们在读一本书。除了这个基本范围之外,奥斯汀还提到了所谓的加重情况:我们将某人描述为对某事负有特别责任的各种具体方式,例如,当我们将某人描述为故意、有意或蓄意地做了某事时。后三种加重情况是他的《三种溅墨方式》(1966)的主题。

在他的《辩解的请求》(1957 年)中,奥斯汀认为,一个行为体对其行为负责的最低要求是,将该行为描述为他们完全不负责任的方式是不正确的,即将其描述为他们有借口的事情。例如,我们可以将一个事件描述为意外、错误、无意识、非故意、无意识或者部分地归因于笨拙、对情况缺乏认识或者无能。当一个行为被执行时,且没有借口可用时,该行为被认为是完全由行为者负责的。当某种借口可用时,可用的具体类型的借口以某种方式减轻了主体对行为发生或其后果负责的程度,因此行为被认为是自由的程度。借口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减轻主体对整个行为、行为的适当子组件、行为的后果的责任,或者通过指示某种方式,表明某个事件不是(典型情况下的)行为。奥斯汀在他的《假装》(1958a)中讨论的假装的各种形式对他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很重要,因为它们提供了一些独特的借口形式。例如,一个人可能试图通过声称行为者只是假装 A、假装是 A-ing,或者假装他们正在 A-ing 来为看似是 A 类型的行为辩解。(奥斯汀在这篇论文中的一个目标是区分这些假装的方式。)

奥斯汀在考虑各种借口和加重情况时的一个核心目标是揭示负责任行为的内在构成:行为与其后果之间的区分;将行为分解为其各个子组件或阶段;以及奥斯汀所称的行为机制:

…我们在“行动”中使用的复杂内部机制的细节——情报的接收、对情况的评估、原则的引用、计划、执行的控制等等。(1957 年:179)

现在转向(2),奥斯汀认为,在行为归因方面存在一系列正常或标准案例,对于这些案例,通过诉诸于加重或辩解来进行修改是不允许的。对于这些正常或标准案例,为了描述代理人在其中的角色,仅仅说代理人做了什么就足够了。例如,添加代理人是自愿还是非自愿地做了某事是不合适、不正确甚至是无意义的。奥斯汀用“没有异常就没有修改”的口号概括了这个观点。他给出的支持性例子包括以下内容:

我坐在椅子上,以通常的方式——我没有恍惚或受到威胁或类似的影响:在这里,不能说我是有意识地坐在椅子上,也不能说我是无意识地坐在椅子上,也不能说我是自动地或出于习惯或其他原因坐在椅子上。现在是睡觉时间,我独自一人,我打哈欠:但我并不是无意识地打哈欠(或自愿地!),也不是故意地打哈欠。以任何这种特殊的方式打哈欠只是不仅仅是打哈欠。(1957 年:190)[23]

奥斯汀认为,“自愿”和“非自愿”等修饰语用于断言行动的一般机制中特定要素的存在和缺失。(他认为这样的明显对立并不总是针对完全相同的特定要素。参见 1957 年:189-193 页。)奥斯汀认为哲学家们倾向于假设,鉴于某人做了某件具体的事情,是否存在或缺失这些机制将始终是一个进一步的问题。此外,哲学家们将这个问题与行动者是否对他们所做的事情负责或自由行动的问题联系起来。这些哲学家实际上做出了以下一对假设。首先,他们假设存在一种单一类型的机制,对于任何行动来说,只要涉及到这种机制,行动就是自由和负责任的。其次,他们假设各种加重情况不加区分地标志着所需类型机制的存在,而各种借口则标志着其缺失。

奥斯汀特别指出,情况更加复杂。尤其是,尽管他认为在正常或标准情况下,行动者对他们所做的事情负责并自由行动,但他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会有所不同:不同类型的机制可以解释不同类型行动的自由和责任。此外,他认为不同的加重和借口修饰语针对不同的机制。最后,他认为修饰语的适当使用不仅取决于所针对的行动机制的存在与否,还取决于所针对的机制是否在相关类型行动的正常情况中起作用。[24]

(有关奥斯汀对行动和借口的观点的讨论,请参见 Forguson 1969a; Heintz 1981; Holdcroft 1969; Laugier 2018; Narboux 2011; New 1966; Petrie 1971; Searle 1966; Zimmerman 2004; Warnock 1989: 65–79; White 1967。)

4.2 自由与能力

现在让我们转向奥斯汀对决定论是否与自由行动相容的讨论(如上所述(3))。一个普遍的借口做某事的形式是无法避免做某事。同样,一个普遍的借口未能做某事,例如未能使用刹车,是无法做到。这种普遍类型的借口在讨论人类自由和决定论对我们是否自由行动的影响中起着核心作用。假设在正确适用这种形式的借口的任何地方,我们对借口所针对的行动不负责任,也不是自由行动。如果这个假设是正确的,那么证明我们没有任何事情是我们本可以避免做的,也没有任何事情是我们本可以做的,将意味着我们从来不对我们所做的或不做的事情负责,因此从来不自由行动。一些哲学家认为决定论为这样的证明提供了基础。

这样的证明可能采取以下形式。声称某人在 t 时刻可以做某事的全面要求需要 t 时刻的情况与他们在 t 时刻做那件事情是一致的。但根据决定论,t 时刻的情况 C 决定了在 t 时刻发生的一组事件 E,而不是其他任何事件。也就是说,根据决定论的论点,不能是(C & not-E)。现在,考虑到问题中的个体实际上在 t 时刻做了什么(或者在 t 时刻没有做什么),这是 E 的一个成员,不能是 C,但他们却没有做到(或者没有避免做到)。因此,由于 C 的原因,他们不能避免做他们所做的事情(或者避免不做它)。

奥斯汀在他的《如果和能够》(1956a)中考虑了这个问题。在那里,他讨论并拒绝了 G.E.摩尔 1912 年和诺维尔-史密斯 1954 年试图提供关于我们能够做什么的解释,即我们能够做某些事情(或者不做某些事情)与我们的情况决定我们实际上不做这些事情(或者不做这些事情)是兼容的。奥斯汀认为,他关注的解释的反驳在一定程度上支持这样一种观点:我们关于我们能够做什么的普通说法与决定论不兼容。

奥斯汀考虑的穆尔的第一个提议是,声称某人 S 可以做某事 A 等同于以下说法:如果 S 选择 A,那么 S 将会 A。奥斯汀认为穆尔的第一个提议基于对“如果 S 选择,S 可以 A”的说法运作方式的错误看法。穆尔的第二个提议是声称“S 可以 A”等同于“如果 C 成立,那么 S 会 B”的说法。例如,“我本可以把球打进洞里”可能被理解为等同于“如果我试着把球打进洞里,我会成功地把球打进洞里。”在这里,这个提议似乎可以帮助规避决定论所带来的挑战。假设在实际情况 C 下,我没有试着把球打进洞里。根据决定论,可以得出结论说(C 和我试着把球打进洞里)是不可能的。但这与在稍微不同的情况下,我试着把球打进洞里是可能的,以及如果我试着打进洞里,我会成功的情况是一致的。奥斯汀没有详细探讨这个提议,尽管他对诺维尔-史密斯的讨论涉及相关问题(219-230)。然而,在一个脚注中,奥斯汀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假设性反例:

考虑这样一个情况,我错过了一个非常简短的推杆,并因此自责,因为我本可以把球打进洞里。并不是说如果我试着打进洞里,我本应该打进洞里:我试过了,但没成功。也不是说如果条件不同,我本应该打进洞里:当然可能是这样,但我说的是条件确切如此,并断言我本可以打进洞里。这就是问题所在。(1956a:218 脚注 1)

奥斯汀在这里的思想是,这种归因表明了我们相信,

…人类的能力或力量或容量本质上有可能在某些情况下无法取得成功,而且这种情况是毫无原因的(或者说倒霉和不合适有时是原因吗?)。(218:218 脚注 1)

现在,一个坚定的决定论者会声称构成这种失败的事件必须是被决定的,并且在某种意义上由失败之前和之时的环境来解释。但是奥斯丁相信——出于上述原因——这样的解释的存在会使得事实上,高尔夫球手在当时的情况下无法将推杆推进洞内。

因此,这里有一个奥斯丁表达他的观点的触点,即普通的能力、力量和容量的归因与决定论的论题不相容。作为回应,我认为,兼容主义者被迫否认这样一个事实:高尔夫球手有可能将推杆推进洞内,甚至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也是如此,并不意味着他在一个完全复制实际世界的情况下也会将推杆推进洞内。将这个问题放在一边,奥斯丁提出了一个掩盖的案例,其中能力被保留,但能力的成功发挥在某种程度上被阻止,例如由外部干扰(有关掩盖的讨论,请参见 A. Bird 1998;Clarke 2009;Fara 2008;和 Johnston 1992)。分析的辩护者面临的挑战是要详细说明分析,以应对掩盖。可以说,应对这一挑战取决于提供所有可能的掩盖的非循环规范。奥斯丁可能会声称,根据他的观点,有时能力会被无法指定的掩盖粗暴地掩盖。即使他在这一点上是错误的,是否能够应对这一挑战,或者潜在掩盖的无尽异质性是否使得提供解释规范成为不可能,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有关奥斯汀对自由和能力观点的讨论,请参阅 Ayers 1966; Clarke 2009; Kaufman 1963; Locke 1962; New 1966; Nowell-Smith 1960; Pears 1973; Thalberg 1969; Warnock 1989: 80–97。

Bibliography

Primary Literature

(Where a paper of Austin’s is contained in Austin 1979, page references in the text are to that volume.)

  • Austin, J.L., 1930s–1940s, “The Line and the Cave in Plato’s Republic”, reconstructed from notes by J.O. Urmson, in Austin 1979: 288–304. doi:10.1093/019283021X.003.0013

  • –––, 1939ms/1967, “Agathon and Eudaimonia in the Ethics of Aristotle”, in J.M.E. Moravcsik (ed.) Aristotle, New York: Doubleday: 261–296; reprinted in Austin 1979: 1–31. doi:10.1093/019283021X.003.0001

  • –––, 1939, “Are There A Priori Concepts”,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Supplementary Volume 18: 83–105; reprinted in Austin 1979: 32–54. doi:10.1093/019283021X.003.0002

  • –––, 1940ms, “The Meaning of a Word”, in Austin 1979: 55–75. doi:10.1093/019283021X.003.0003

  • –––, 1946, “Symposium: Other Minds II”,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Supplementary Volume 20: 148–187; reprinted as “Other Minds 1” in Austin 1979: 76–116. doi:10.1093/019283021X.003.0004

  • –––, 1950a, “Truth”,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Supplementary Volume 24: 111–128; reprinted in Austin 1979: 117–133. doi:10.1093/019283021X.003.0005

  • –––, 1950b, “Intelligent Behaviour: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Concept of Mind”,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Supplementary Volume 24: 111–128; reprinted in Oscar P. Wood and George Pitcher (eds.), 1970, Ryle: 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 New York: Doubleday, pp. 48–51.

  • –––, 1952a, “Critical Notice: Aristotle’s Syllogistic by Jan Łukasiewicz”, Mind, 61(243): 395–404. doi:10.1093/mind/LXI.243.395

  • –––, 1952b, “Report on Analysis ‘Problem’ no. 1: ‘What sort of ‘if’ is the ‘if’ in ‘I can if I choose’?’” Analysis, 12(6): 125–126. doi:10.1093/analys/12.6.125a

  • –––, 1953, “How to Talk—some simple ways”,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53: 227–246; reprinted in Austin 1979: 134–153. doi:10.1093/aristotelian/53.1.227 and doi:10.1093/019283021X.003.0006

  • –––, 1954ms, “Unfair to Facts”, in Austin 1979: 154–174. doi:10.1093/019283021X.003.0007

  • –––, 1956a, “Ifs and Cans”, Proceedings of the British Academy 42: 109–132; reprinted in Austin 1979: 205–232. doi:10.1093/019283021X.003.0009

  • –––, 1956b, “Performative Utterances”, corrected transcript of an unscripted radio talk delivered in the Third Programme of the BBC, in Austin 1979: 233–252. doi:10.1093/019283021X.003.0010

  • –––, 1957, “A Plea for Excuses: The Presidential Address”,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57: 1–30; reprinted in Austin 1979: 175–204. doi:10.1093/aristotelian/57.1.1 and doi:10.1093/019283021X.003.0008

  • –––, 1958a, “Pretending”,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Supplementary Volume 32: 261–278; reprinted in Austin 1979: 253–271. doi:10.1093/019283021X.003.0011

  • –––, 1958b, “Report on Analysis ‘Problem’ no. 12: ‘All swans are white or black.’ Does this refer to possible swans on canals on Mars?’” Analysis, 18(5): 97–98. doi:10.1093/analys/18.5.97

  • –––, 1962a, Sense and Sensibilia, reconstructed from the manuscript notes by G.J. Warnock,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1962b,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2nd edn., M. Sbisà and J.O. Urmson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 –––, 1962c, “Performatif-Constatif”, in Cahiers de Royaumont, Philosophie No. IV, La Philosophie Analytique, Les Editions de Minuit: 271–304.

  • –––, 1963, “Performative-Constative” (a translation of Austin 1962c by G.J. Warnock) in Charles E. Caton (ed.), Philosophy and Ordinary Languag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2–54.

  • –––, 1966, “Three Ways of Spilling Ink”, L.W. Forguson (ed.), Philosophical Review, 75(4): 427–440; reprinted in Austin 1979: 272–287. doi:10.2307/2183222 and doi:10.1093/019283021X.003.0012

  • –––, 1979, Philosophical Papers, 3rd edn., J.O. Urmson and G.J. Warnock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019283021X.001.0001

  • Frege, Gottlob, 1884/1950, Die Grundlagen der Arithmetik, translated by J.L. Austin as The Foundations of Arithmetic: A Logico-mathematical Enquiry into the Concept of Number, Oxford: Blackwell.

  • Joseph, H.W.B., 1949, Lectures on the Philosophy of Leibniz, J.L. Austin (ed.), Oxford: Clarendon Press.

Secondary Literature

  • Ayer, A.J., 1940, The Foundations of Empirical Knowledge, London: Macmillan.

  • –––, 1967, “Has Austin Refuted the Sense-Datum Theory?” Synthese, 17(2): 117–140; reprinted in Fann 1969: 284–308. doi:10.1007/BF00485023

  • –––, 1969, “Rejoinder to Professor Forguson”, in Fann 1969: 342–348.

  • –––, 1978, Part of My Lif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Ayers, M.R., 1966, “Austin on ‘Could’ and ‘Could Hav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16(63): 113–120. doi:10.2307/2218447

  • Bach, Kent, 1975, “Performatives are Statements too”, Philosophical Studies, 28(4): 229–36; reprinted in Bach and Harnish 1979. doi:10.1007/BF00353970

  • Bach, Kent and Robert M. Harnish, 1979,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and Speech Act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Baldwin, Tom, 2010, “George Edward Moore”,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ummer 2010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sum2010/entries/moore/

  • Barwise, Jon and John Etchemendy, 1987, The Liar: An Essay on Truth and Circular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Baz, Avner, 2011, “Knowing Knowing (that Such and Such)”, in Gustafsson and Sørli 2011: 146–174.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219759.003.0006

  • Bennett, Jonathan, 1966, “‘Real’”, Mind, 75(300): 501–515; reprinted in Fann 1969: 267–283. doi:10.1093/mind/LXXV.300.501

  • Berlin, Isaiah, and others, 1973a, Essays on J.L. Austin,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 1973b, “Austin and the Early Beginnings of Oxford Philosophy”, in Berlin and others 1973a: 1–16.

  • Bird, Alexander, 1998, “Dispositions and Antidotes”,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48(191): 227–34. doi:10.1111/1467-9213.00098

  • Bird, Graham, 1981, “Austin’s Theory of Illocutionary Force”, in P.A. French, T.E. Uehling Jr., and H.K. Wettstein (eds.), 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 (Volume VI),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pp. 345–370. doi:10.1111/j.1475-4975.1981.tb00445.x

  • Black, Max, 1963, “Austin on Performatives”, Philosophy, 38(145): 217–226; reprinted in Fann 1969: 401–411. doi:10.1017/S003181910006174X

  • Burnyeat, Myles, 1979, “Conflicting Appearances”, Proceedings of the British Academy, 65: 69–111.

  • Cartwright, Richard L., 1962, “Propositions”, in R.J. Butler (ed.) Analytical Philosophy,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79–203; reprinted in Cartwright 1987 Philosophical Essay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Cavell, Stanley, 1965, “Austin at Criticism”, Philosophical Review, 74(2): 204–219; reprinted in Fann 1969: 59–75. doi:10.2307/2183265

  • Cerf, Walter, 1966, “Critical Review of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Mind, 75(298): 262–285; reprinted in Fann 1969: 351–379. doi:10.1093/mind/LXXV.298.262

  • Chisholm, Roderick M., 1964, “Austin’s Philosophical Papers”, Mind, 73(289): 1–26; reprinted in Fann 1969: 101–126. doi:10.1093/mind/LXXIII.289.1

  • Clarke, Randolph, 2009, “Dispositions, Abilities to Acts, and Free Will: The New Dispositionalism”, Mind, 118(470): 323–351. doi:10.1093/mind/fzp034

  • Cohen, L. Jonathan, 1964, “Do Illocutionary Forces Exist?”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14(55): 118–137; reprinted in Fann 1969: 420–444. doi:10.2307/2955549

  • –––, 1974, “Speech Acts”, T. Sebcok (ed.) Current Trends in Linguistics XII, The Hague: Mouten de Gruyter.

  • Crary, Alice, 2002, “The Happy Truth: J.L. Austin’s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Inquiry, 45(1): 59–80. doi:10.1080/002017402753556616

  • Dancy, J., 2010, “Harold Arthur Prichard”,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pring 2010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Harold Arthur Prichard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Spring 2010 Edition)>.

  • Davidson, Donald, 1969, “True to the Facts”, Journal of Philosophy, 66(21): 748–764. doi:10.2307/2023778

  • de Gaynesford, Maximilian, 2009, “Incense and Insensibility: Austin on the ‘Non-Seriousness’ of Poetry”, Ratio, 22(4): 463–485. doi:10.1111/j.1467-9329.2009.00445.x

  • –––, 2018, “Uptake in Action”, in Savas L. Tsohatzidis ed. Interpreting J. L. Austin: Critical Essays, pp. 79–95,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9781316421840.005

  • Derrida, Jacques, 1977, “Signature, Event, Context”, Glyph 1,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Press: 172–197; reproduced in Alan Bass (trans.) 1982 Margins of Philosophy, Brighton: Harvester Press: 307–330. References to reproduction.

  • Fann, K.T. (ed.), 1969, Symposium on J.L. Austin,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 Fara, Michael, 2008, “Masked Abilities and Compatibilism”, Mind, 117(468): 843–865. doi:10.1093/mind/fzn078

  • Fiengo, Robert, 2018, “On the Representation of Form and Function: Imperative Sentences”, in Savas L. Tsohatzidis ed. Interpreting J. L. Austin: Critical Essays, pp. 60–78,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9781316421840.004

  • Firth, Roderick, 1964, “Austin and the Argument from Illusion”, Philosophical Review, 73(3): 372–382; reprinted in Fann 1969: 254–266. doi:10.2307/2183663

  • Forguson, L.W., 1966, “In Pursuit of Performatives”, Philosophy, 41(158): 341–347; reprinted in Fann 1969: 412–419. doi:10.1017/S0031819100058885

  • –––, 1969a, “Austin’s Philosophy of Action”, in Fann 1969: 127–147.

  • –––, 1969b, “Has Ayer Vindicated the Sense-Datum Theory?” in Fann 1969: 309–341.

  • –––, 1973, “Locutionary and Illocutionary Acts”, in Berlin 1973a: 160–185.

  • Furberg, M., 1969, “Meaning and Illocutionary Force”, in Fann 1969: 445–468.

  • Garvey, B. (ed.), 2014, J.L. Austin on Language,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 Geach, P.T., 1965, “Assertion”, Philosophical Review, 74(4): 449–465. doi:10.2307/2183123

  • Glendinning, Simon, 2011, “Unmasking the Tradition”, in Gustafsson and Sørli 2011: 32–50.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219759.003.0002

  • Graham, K., 1977, J.L. Austin: A Critique of Ordinary Language Philosophy, Michigan: Harvester Press.

  • Grice, H.P., 1989, Studies in the Way of Word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Grice, H.P. and P.F. Strawson, 1956, “In Defense of a Dogma”, Philosophical Review, 65(2): 141–158. doi:10.2307/2182828

  • Gustafsson, Martin and Richard Sørli (eds.), 2011, The Philosophy of J.L. Austi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219759.001.0001

  • Gustafsson, Martin, 2011, “Introduction: Inheriting Austin”, in Gustafsson and Sørli 2011: 1–31.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219759.003.0001

  • Hacker, P.M.S., 2004, “Austin, John Langshaw (1911–1960)”,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ref:odnb/30505

  • Hampshire, Stuart, 1960, “J.L. Austin, 1911–1960”,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60: 1–14; reprinted in Fann 1969: 33–48. doi:10.1093/aristotelian/60.1.ib

  • –––, 1965, “A Symposium on Austin’s Methods: J.L. Austin and Philosophy”, Journal of Philosophy, 62(19): 511–513 (abstract only). Printed in full for the first time as part of “A Symposium on Austin’s Method” in Fann 1969: 76–98. doi:10.2307/2023744

  • Hansen, Nat, 2014, “J.L. Austin and Literal Meaning”, Europe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22(4): 617–632. doi:10.1111/j.1468-0378.2011.00510.x

  • Heal, Jane, 1974, “Explicit Performative Utterances and Statements”,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24(95): 106–121. doi:10.2307/2217715

  • Heintz, Lawrence L., 1981, “The Logic of Defenses”,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18(3): 243–248.

  • Hetherington, Stephen, 2018, “Knowledge and Knowledge-Claims: Austin and Beyond”, in Savas L. Tsohatzidis ed. Interpreting J. L. Austin: Critical Essays, pp. 206–222,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0.1017/9781316421840.011

  • Hinton, J.M., 1973, Experiences: An Inquiry into Some Ambiguitie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Hirst, R.J., 1963, “A Critical Study of Sense and Sensibilia”,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13(51): 162–170; reprinted in Fann 1969: 243–253. doi:10.2307/2217192

  • Holdcroft, David, 1969, “A Plea for Excuses?” Philosophy, 44(170): 314–330. doi:10.1017/S003181910000944X

  • Hornsby, Jennifer, 1988, “Things Done with Words”, in J. Dancy, J.M.E. Moravcsik, and C.C.W. Taylor (eds.), Human Agency: Language, Duty, and Value,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7–46.

  • –––, 1994, “Illocution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Savas L. Tsohatzdis (ed.) Foundations of Speech Act Theory, London: Routledge: 187–207.

  • –––, 2006, “Speech Acts and Performatives”, in Ernest Lepore and Barry .C. Smith (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Philosophy of Languag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893–909. doi:10.1093/oxfordhb/9780199552238.003.0035

  • Jack, Julie, 1981, “Stating and Otherwise Subscribing”, Philosophia, 10(3): 283–313. doi:10.1007/BF02380770

  • Jackson, Frank, 1977, Perception: A Representative The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James, William, 1907/1975, Pragmatis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Johnston, Mark, 1992, “How to Speak of the Colors”, Philosophical Studies, 68(3): 221–263. doi:10.1007/BF00694847

  • Kaplan, Mark, 2011, “Tales of the Unknown: Austin and the Argument from Ignorance”, in Gustafsson and Sørli 2011: 51–77.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219759.003.0003

  • Kaplan, Mark, 2018, Austin’s Way with Skepticism: an essay on philosophical metho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Katz, Jerrold J., 1986, Propositional Structure and Illocutionary Forc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Kaufman, Arnold S., 1963, “Ability”, Journal of Philosophy, 60(19): 537–551. doi:10.2307/2022867

  • Kirkham, Richard L., 1995, Theories of Truth: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Laugier, Sandra 2018, “The Vulnerability of Reality: Austin, Normativity, and Excuses”, in Savas L. Tsohatzidis ed. Interpreting J. L. Austin: Critical Essays, pp. 119–142,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9781316421840.007

  • Lawlor, Krista, 2013, Assurance: An Austinian View of Knowledge and Knowledge Claim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Lawlor, Krista, 2018, “Austin on Perception, Knowledge, and Meaning”, in Savas L. Tsohatzidis ed. Interpreting J. L. Austin: Critical Essays, pp. 165–185,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9781316421840.009

  • Leite, Adam, 2011, “Austin, Dreams, and Scepticism”, in Gustafsson and Sørli 2011: 78–113.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219759.003.0004

  • Lemmon, E.J., 1962, “On Sentences Verifiable by their Use”, Analysis, 22(4): 86–9. doi:10.2307/3327029

  • Lewis, David K., 1972, “General Semantics”, in D. Davidson and G. Harman (eds.), Semantics for Natural Language, Dordrecht: Reidel: 169–218; reprinted with postscripts in Lewis, 1983, Philosophical Papers (Volume 1),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Locke, Don, 1962, “Ifs and Cans Revisited”, Philosophy, 37(141): 245–256. doi:10.1017/S0031819100061982

  • Longworth, Guy, 2018a, “The Ordinary and the Experimental: Cook Wilson and Austin on Method in Philosophy”, British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26(5): 939–960. doi:10.1080/09608788.2017.1413539

  • –––, 2018b, “Enough is Enough: Austin on Knowing”, in Savas L. Tsohatzidis ed. Interpreting J. L. Austin: Critical Essays, pp. 186–205,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9781316421840.010

  • –––, 2019, “Settling a Question: Austin and Disjunctivism”, in Casey Doyle, Joe Milburn, and Duncan Pritchard eds. New Issues in Epistemological Disjunctivism. London: Routledge.

  • Marion, Mathieu, 2000a, “Oxford Realism: Knowledge and Perception I”, British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8(2): 299–338. doi:10.1080/09608780050043235

  • –––, 2000b, “Oxford Realism: Knowledge and Perception II”, British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8(3): 485–519. doi:10.1080/096087800442156

  • –––, 2009, “John Cook Wilson”,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pring 2010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John Cook Wilson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Spring 2010 Edition)>.

  • Martin, M.G.F., 1997, “The Reality of Appearances”, in Thought and Ontology, M. Sainsbury (ed.), Milan: Franco Angeli, pp. 77–96.

  • –––, 2000, “Beyond Dispute: sense-data, intentionality and the mind-body problem”, in Tim Crane and Sarah Patterson (eds.), The History of the Mind-Body Problem, London: Routledge: 195–231.

  • –––, 2010, “What’s in a Look?” in Bence Nanay (ed.), Perceiving the Worl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60–225.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5386196.003.0008

  • Mates, Benson, 1974, “Austin, Strawson, Tarski, and Truth”, in Leon Henkin (ed.), Tarski Symposium,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385–396.

  • McDowell, John, 1982, “Criteria, Defeasibility and Knowledge”, Proceedings of the British Academy, 68: 455–79.

  • McMyler, Benjamin, 2011, “Believing what the Man Says about his own Feelings”, in Gustafsson and Sørli 2011: 114–174.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219759.003.0005

  • Millar, Alan, 2005, “Travis’ Sense of Occasio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55(219): 337–342. doi:10.1111/j.0031-8094.2005.00403.x

  • Moltmann, Friederike, 2018, “Levels of Linguistic Acts and the Semantics of Saying and Quoting”, in Savas L. Tsohatzidis ed. Interpreting J. L. Austin: Critical Essays, pp. 34–59,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9781316421840.003

  • Moore, A.W., 2000, “Arguing with Derrida”, Ratio, 13(4): 355–80. doi:10.1111/1467-9329.00134

  • Moore, G.E., 1912, Eth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Narboux, J.-P., 2011, “‘There’s Many a Slip between Cup and Lip’: Dimension and Negation in Austin”, in Gustafsson and Sørli 2011: 204–240.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219759.003.0008

  • New, C.G., 1966, “A Plea for Linguistics”, Mind, 75(299): 368–384; reprinted in Fann 1969: 148–165. doi:10.1093/mind/LXXV.299.368

  • Nowell-Smith, Patrick H., 1954, Ethics, Harmondsworth: Pelican Books.

  • –––, 1960, “Ifs and Cans”, Theoria, 26(2): 85–101; reprinted in Fann 1969: 166–181. doi:10.1111/j.1755-2567.1960.tb00557.x

  • Passmore, John, 1957, A Hundred Years of Philosophy, London: Duckworth.

  • Pears, David, 1962, “An Original Philosopher”,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Febrary 9(3128): 81–83; reprinted in Fann 1969: 49–58.

  • –––, 1973, “Ifs and Cans”, in Berlin 1973a: 90–140.

  • –––, 1979, “A Comparison between Ayer’s Views about the Privilege of Sense-Datum Statements and the Views of Russell and Austin”, in Graham F. Macdonald (ed.), Perception and Identity, London: Macmillan: 61–83.

  • Petrie, Hugh G., 1971, “Austin’s Usage of ‘Intentional’”, Mind, 80(319): 441–444. doi:10.1093/mind/LXXX.319.441

  • Pitcher, George (ed.), 1964, Truth,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 –––, 1973, “Austin: a personal memoir”, in Berlin 1973a: 17–30.

  • Price, H.H., 1932, Perception, London: Methuen.

  • Prichard, H.A., 1979, Moral Obligation,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Putnam, Hilary, 1962, “The Analytic and the Synthetic”, in H. Feigl and G. Maxwell (eds.), Minnesota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3,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358–397.

  • –––, 1994, “Sense, Nonsense, and the Senses: An Inquiry Into the Power of the Human Mind”, Journal of Philosophy, 91(9): 445–517. doi:10.2307/2940978

  • Quine, W.V.O., 1965, “J.L. Austin: Comment”, Journal of Philosophy, 62(19): 509–510 (abstract only). Printed in full for the first time as part of “A Symposium on Austin’s Method” in Fann 1969: 76–98. doi:10.2307/2023743

  • Recanati, François, 1994, Literal Mean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Reimer, Marga, 2018, “Exploring Austin’s Galaxy: Searching for Truth through the Lens of Ordinary Language”, in Savas L. Tsohatzidis ed. Interpreting J. L. Austin: Critical Essays, pp. 15–33,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9781316421840.002

  • Richmond, Sarah, 1996, “Derrida and Analytical Philosophy: Speech Acts and their Force”, Europe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4(1): 38–62. doi:10.1111/j.1468-0378.1996.tb00064.x

  • Ricks, Christopher, 1992, “Austin’s Swink”, University of Toronto Quarterly, 61(3): 297–315.

  • Schiffer, Stephen R., 1972, Mean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Schwartz, Robert, 2004, “To Austin or Not to Austin, That’s the Disjunction”, Philosophical Studies, 120(1): 255–263. doi:10.1023/B:PHIL.0000033756.70177.3d

  • Schwartz, Robert, 2018, “Berkeley and Austin on the Argument from Illusion”, in Savas L. Tsohatzidis ed. Interpreting J. L. Austin: Critical Essays, pp. 143–164,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9781316421840.008

  • Searle, John R., 1966, “Assertions and Aberrations”, in Bernard Williams and Alan Montefiore (eds.), British Analytical Philosophy,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41–54; reprinted in Fann 1969: 205–218.

  • –––, 1968, “Austin on Locutionary and Illocutionary Acts”, Philosophical Review, 77(4): 405–424; reprinted in Berlin 1973a: 141–159. doi:10.2307/2183008

  • –––, 1969, Speech Act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1977, “Reiterating the Differences: A Reply to Derrida”, Glyph 2,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Press: 198–208.

  • –––, 2005, “J.L. Austin (1911–1960)”, in A.P. Martinich and David Sosa (eds.), A Companion to Analytic Philosophy, Oxford: Blackwell: 218–230.

  • –––, 2014, “Oxford Philosophy in the 1950s”, Philosophy, 90(2): 173–193. doi:10.1017/S0031819114000485

  • Sinnot-Armstrong, Walter, 1994, “The Truth of Performativ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Studies, 2(1): 99–107. doi:10.1080/09672559408570785

  • Snowdon, Paul F., 1981, “Perception, Vision and Caus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81: 175–92. doi:10.1093/aristotelian/81.1.175

  • –––, 2014, “Austin on the Philosophy of Perception”, in Brian Garvey (ed.), J.L. Austin on Language,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161–176. doi:10.1057/9781137329998_10

  • Soames, Scott, 2003, Philosophical Analysi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Volume 2: The Age of Meaning,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Soteriou, Matthew, 2009, “The Disjunctive Theory of Perception”,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Winter 2010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The Disjunctive Theory of Perception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Winter 2010 Edition)>.

  • Strawson, P.F., 1949, “Truth”, Analysis, 9(6): 83–97. doi:10.1093/analys/9.6.83

  • –––, 1950, “Truth”,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Supplementary Volume 24: 129–156.

  • –––, 1964a, “Intention and Convention in Speech Acts”, Philosophical Review, 73(4): 439–460; reprinted in Fann 1969: 380–400. doi:10.2307/2183301

  • –––, 1964b, “A Problem about Truth—A Reply to Mr. Warnock”, in Pitcher 1964: 68–84.

  • –––, 1965, “Truth: A Reconsideration of Austin’s Views”,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15(61): 289–301. doi:10.2307/2218255

  • –––, 1973, “Austin and ‘Locutionary Meaning’”, in Berlin 1973a: 46–68.

  • Stroud, Barry, 1984, The Philosophical Significance of Sceptic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Thalberg, Irving, 1969, “Austin on Abilities”, in Fann 1969: 182–204.

  • Thau, Mike, 2004, “What is Disjunctivism?” Philosophical Studies, 120(1): 193–253. doi:10.1023/B:PHIL.0000033755.32540.76

  • Tsohatzidis, Savas L., 2018, “Performativity and the “True/False Fetish””, in Savas L. Tsohatzidis ed. Interpreting J. L. Austin: Critical Essays, pp. 96–118,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9781316421840.006

  • Travis, Charles, 1991, “Annals of Analysis, Critical Notice of H.P. Grice Studies in the Way of Words”, Mind, 100(398): 237–264. reprinted in Travis 2008: 290–315. doi:10.1093/mind/C.398.237 and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230334.003.0014

  • –––, 2004, “The Silence of the Senses”, Mind, 113(449): 57–94. doi:10.1093/mind/113.449.57

  • –––, 2005, “A Sense of Occasio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55(219): 286–314. doi:10.1111/j.0031-8094.2005.00399.x

  • –––, 2008, Occasion-Sensitivity: Selected Essay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230334.001.0001

  • –––, 2011, “Truth and Merit”, in Gustafsson and Sørli 2011: 175–203.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219759.003.0007

  • Travis, Charles and Mark E. Kalderon, 2013, “Oxford Realism”, in Michael Beaney (ed.), Oxford Handbook of the History of Analytic Philosoph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oxfordhb/9780199238842.013.0018

  • Urmson, J.O., 1965, “J.L. Austin”, Journal of Philosophy, 62(19): 499–508. Printed in full for the first time as part of “A Symposium on Austin’s Method” in Fann 1969: 76–98. doi:10.2307/2023741

  • –––, 1967, “Austin, John Langshaw”, in P. Edwards (ed.), Th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New York: Random House, Inc.: 211–215; reprinted as “Austin’s Philosophy”, in Fann 1969: 22–32.

  • –––, 1977, “Performative Utterances”, in P.A. French, T.E. Uehling Jr., and H.K. Wettstein (eds.), 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 (Volume II),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pp. 120–127. doi:10.1111/j.1475-4975.1977.tb00033.x

  • Urmson, J.O. and G.J. Warnock, 1961, “J.L. Austin”, Mind, 70(278): 256–257; reprinted as ‘Comments’ on Hampshire (1960) in Fann 1969: 22–32. doi:10.1093/mind/LXX.278.256

  • van Hulst, Chrissy and Max Cresswell (eds.), 2016, “A.N. Prior on Austin’s Sense and Sensibilia: A reconstruction from Prior’s manuscripts”,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Analytical Philosophy, 4(4): 1–12. doi:10.15173/jhap.v4i4.2809

  • Vendler, Zeno, 1972, Res Cogitans: An Essay in Rational Psychology,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Warnock, G.J., 1953, Berkeley, Harmondsworth: Penguin.

  • –––, 1962, “Truth and Correspondence”, in Calvin Dwight Rollins (ed.),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Pittsburgh: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11–20.

  • –––, 1963, “John Langshaw Austin: A Biographical Sketch”, Proceedings of the British Academy; reprinted in Fann 1969: 3–21.

  • –––, 1964, “A Problem about Truth”, in Pitcher 1964: 54–67.

  • –––, 1973a, “Saturday Mornings”, in Berlin 1973a: 31–45.

  • –––, 1973b, “Some Types of Performative Utterance”, in Berlin 1973a: 69–89.

  • –––, 1973c, “Truth: or Bristol Revisited II”,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Supplementary Volume 47: 135–145.

  • –––, 1989, J.L. Austin, London: Routledge.

  • Wheatley, Jon, 1969, “Austin on Truth”, in Fann 1969: 226–240.

  • White, Alan R., 1967, “Mentioning the Unmentionable”, Analysis, 27(4): 113–118; reprinted in Fann 1969: 219–225. doi:10.2307/3327002

  • Williams, C.J.F., 1973, “Truth: or Bristol Revisited I”,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Supplementary Volume 47: 121–134.

  • Williams, Michael, 1996, Unnatural Doubts: Epistemological Realism and the Basis of Skepticism,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Williamson, Timothy, 2000, Knowledge and its Limit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019925656X.001.0001

  • Wisdom, J., 1946, “Symposium: Other Minds I”,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Supplementary Volume 20: 122–147.

  • Zimmerman, Michael J., 2004, “Another Plea for Excuses”, American Philosophy Quarterly, 41(3): 259–266.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abilities | action | Ayer, Alfred Jules | compatibilism | contextualism, epistemic | epistemic closure | free will | Grice, Paul | incompatibilism: arguments for | knowledge: analysis of | Moore, George Edward | moral responsibility | perception: the disjunctive theory of | perception: the problem of | pragmatics | Prichard, Harold Arthur | sense data | speech acts | states of affairs | Strawson, Peter Frederick | tropes | truth | truth: deflationism about | Wilson, John Cook

Acknowledgments

Thanks to Cora Diamond, Ruth Groff, Henry Hardy, Barry Lee, Hemdat Lerman, Matthew Soteriou, Peter Sullivan, Charles Travis, and Jonathan Westphal.

Copyright © 2021 by Guy Longworth <G.H.Longworth@warwick.ac.uk>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