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对残疾的观点 perspectives on disability (Anita Silvers)

首次发表于 2009 年 5 月 4 日星期一;实质性修订于 2013 年 8 月 29 日星期四

传统哲学几乎没有关注身体或认知障碍者的存在和经历。过去哲学家很少关注残疾是可以理解的,即使不可原谅。一般文化通常将残疾与缺陷、不足和不完美联系在一起,换句话说,与哲学在其历史上主要旨在超越或克服的状态联系在一起。传统上,哲学家很少提到与致残条件相关的各种损伤。当他们提到残疾时,他们的目的几乎总是为了引用一个限制性案例(Silvers 等人,1998 年,3),例如,婴儿畸形到足以破坏人类生命的价值(Kuhse 和 Singer,1986 年),或者成年人过于依赖和不贡献以成为社会契约的一方(Rawls,1985 年)。

然而,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许多学科的学者开始意识到差异的更广泛意义。在这种精神下,哲学家开始质疑赋予正常性的首要地位,以及随之而来的对被视为残疾的身体和认知状况的贬低(Canguilhem 1989)。最近,女性主义思想家开始引领这种对残疾兴趣的转变,有时是由于她们对包容性的哲学承诺,有时是由于个人与残疾的遭遇。残疾视角在女性主义对一些哲学主题的探讨中变得常见,例如伦理学和正义理论,以及关于具身的形而上学。女性主义对其他主题的探讨,比如知识的模型和标准,也可能受益于包含残疾视角的扩展。


残疾研究与残疾哲学

残疾研究在过去半个世纪中逐渐崭露头角,在历史和文学研究领域迅速进入主流(至少在美国),但在哲学领域发展速度不那么快。在前者领域,残疾研究的组成部分主要有两个。一方面是对残疾个体或残疾群体的真实历史进行分析,另一方面是阅读残疾人在文学、电影等创作作品中的表现。在对真实或虚构的残疾人的描述中,还融入了对塑造他们生活的社会或文化力量的解读(对于真实残疾个体),或者是对塑造他们在文本、电影等符号媒体中形象的解读。

在这些学科中进行残疾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将众所周知的解释技术应用于历史和文学学术之前被忽视的主题。因此,例如,大多数关于残疾的历史学术研究旨在报告具有身体、认知或心理障碍的个体被边缘化的生活。关于这些个体在特定社会和特定时代的生存状况的历史记载受到熟悉的关于社会角色政治功能的理论的启发,这些理论被应用于当时残疾人被赋予的地位。(要了解残疾研究对知识史的方法,请参见 Kudlick 和 Longmore 2006 年,关于残疾如何塑造哈贝马斯哲学。)同样,关于残疾象征呈现的研究大多解释了那些受到某种障碍属性影响的个体(无论是虚构的还是传记的)的表现。关于这些表现在特定创作中意味着什么的学术研究通常受到关于符号角色的美学、心理、政治或其他功能的熟悉理论的推动,这些理论被应用于残疾人物和他们残疾特征的刻画。(请参见 Silvers 2000 年关于残疾研究中文学理论的讨论。)

在这些学科及相关领域中,因此,涉及残疾问题涉及调用主流理论假设和原则来探讨与某些先前未经理论化或被忽视的群体相关的现象。然而,在哲学领域中并非如此,残疾、畸形和疾病似乎无法适用熟悉的理论假设和实践。残疾抵抗被纳入哲学理论的例子贯穿于学科的历史,从柏拉图在解决有畸形婴儿命运时对肉体理想的不同寻常强调(Garland 1995, 15),到休谟将患病个体的证词置于感知理论的相关性之外(Hume 1757),再到罗尔斯宣称残疾的正义是一条绕道,无法在制定基本正义原则时加以解决,因此必须等到后来的立法阶段(参见 Sen 2004 对罗尔斯理论未能回应残疾事实的分析,但也参见 Becker 2005)。

女性主义哲学,由于其对传统哲学假设的方法论勉强,最初是学科内将残疾视为哲学调查的严肃主题的最突出领域。赋予残疾状态哲学意义是女性主义理论引入哲学的创新之一。因此,本文探讨了女性主义哲学与具有类似抱负的哲学工作之间的亲和性,后者旨在扩展哲学探究,以便充分涵盖女性及其观点,并对残疾人群有类似抱负。

在某些方面,残疾呈现了最强烈和有趣地挑战那些传统哲学假设和原则的情况或问题,而这些假设和原则是女性主义思想倾向于抗议的。然而,女性主义利益并不总是与残疾视角相一致,女性主义哲学与残疾哲学之间的未解决紧张关系仍然存在。因此,本文既探讨了残疾视角对女性主义哲学的影响,也报道了女性主义对残疾的看法。

女性主义哲学的重要性和相关性

女性主义哲学所形成和推动的态度和目标对残疾哲学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询问为何女性被排除在哲学传统之外,女性主义思想家明确旨在纠正哲学对世界被女性(包括残疾女性)体验方式的普遍漠视。(但请参阅 Wendell 1989 和 1996 年关于女性主义理论忽视残疾女性的担忧。尽管有此批评,Wendell 对这种忽视的补救是受到女性主义原则的推动。)通过这样做,她们进行了干预,改变了哲学的发展方向。

一些人认为,例如,传统上哲学理论所追求的普遍性不能包容女性而将其抹去。一些人质疑这样的标准是否能辨识,或者反而忽视了女性生活中重要的维度和纹理。一些人还肯定了不同类型女性之间的差异,他们认为这些差异,即使不是本质的,至少在哲学上与男女之间的差异一样重要。(例如,Spelman 1988 年,Fuss 1989 年和 Crenshaw 1991 年,以及其他许多人,讨论了这些问题。)

这种与标准哲学观点的背道而驰,引发了对各种主题的哲学理论化的探讨,包括认识方式、存在形式(尤其是身体化的本体论含义和身心关系)、行为原则、内在有价值的人类特性和生活方式、个人和社会身份的概念化,以及其他传统哲学主题,通过关注残疾引发或相关的差异。此外,一些女性主义哲学家追溯到对女性的偏见性前提和其他不公正对待,认为这是因为她们被视为有缺陷,从而遭受通常社会实践中贬低残疾和残疾人的待遇。一些最初具有哲学影响力的残疾讨论涉及到女性的身体现实被认为是次等的,因为它们不符合健康男性的典型表现。一个例子是艾丽丝·玛丽恩·杨(Iris Marion Young)1980 年的论文《像女孩一样扔球》,探讨了男性化呈现女性身体的主流化,将女性的身体特征视为脆弱和累赘,错误地将女性身体理解为脆弱和累赘。结果,女性被阻碍于自信地接受自己的空间定位经验,而被诱导低估自己的身体能力,并通过变形的手势和在空间中的动作。另一个例子是苏珊·温德尔(Susan Wendell)1989 年发表在《希帕提娅》杂志上的文章《走向女性主义残疾理论》,批评了女性主义哲学对健康与幸福、生产力的不加批判、不加反思的混淆。

在一个概念氛围中,男性身体表现方式占主导地位,女性因被认为在身体或精神力量或健康方面存在不足而面临被隔离和不尊重的风险增加。女性被频繁指派(而非男性)照顾残疾人士,这种社会安排通常给那些必须承担这一角色的人带来负担,但往往未能认可或实质性地奖励他们,因此这种安排不公平地对待了女性,这也对女性的解放主义女性主义哲学工作与深刻的残疾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女性主义者发现,贯穿哲学实践的是一种忽视女性利益、压制性地遮蔽她们机会的偏见痕迹。阐明女性经历限制的重要性是女性主义对哲学的显著贡献之一。女性主义学者早期对女性进行的哲学研究探讨了阻碍她们自身生活以及女性整体生活的限制,询问这些限制是由可改变的社会安排还是不可改变的生物命运所导致的。(参见 SEP 关于“女性主义主题”中“规范和描述组成部分”第 2.2 节,有关提出这些关于女性服从源头的立场变体的学者的参考资料。)总体而言(尽管并非所有人),女性主义理论已经超越了这个问题,现在似乎将关于生物与社会是女性限制源头的辩论视为不可解决或不重要。

然而,与身体或认知障碍相关的(不)公正限制的本质仍然是残疾哲学中的一个关注焦点,包括女性主义残疾理论。生物学差异是残疾的一个中心且不可否认的事实,但生物对残疾人特有经历的影响则更具争议。关于与残疾相关的功能限制主要是由于生物出现问题,以及如果残疾是不利的话,它是否自然且不可改变,存在争论。或者残疾人的功能限制是否应归咎于有缺陷的社会实践,这种实践奖励所谓正常人的物种典型功能,并惩罚残疾人的异常功能(Wendell 1996)。

女性主义认识论和残疾立场

女性主义哲学作品的目标是修复男性和女性关注的不平衡,并纠正传统哲学立场、范式和方法中发现的对被视为女性特质的负面描绘。女性主义者试图弥补通常用于构建哲学家认为足以引起哲学关注和工作的问题的方式中存在的普遍狭隘性,即在标志哲学可考虑性的基准中。为了引发变革,女性主义哲学家制定了一些方法,这些方法利用了他们在试图在哲学中追求女性利益时遇到的限制。这一努力为寻求将其他被压迫群体的独特见解和不同视角引入当代哲学以改善其包容性和扩展其范围的哲学家提供了激发性的思路。具体而言,残疾人的哲学兴趣在一些女性主义思想的标志性改革中找到了现成的传达方式。

女性主义认识论是一个在哲学上具有创新性的改革运动,可以作为对残疾进行哲学探讨的指南,尽管在撰写本文时,残疾对于充分认识论的重要性在残疾学术研究中尚未得到充分探讨,无论是在哲学研究中还是在残疾研究中。一些女性主义哲学家(以及一些女性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女性具有不同于男性的认知方式。 (对于心理学家,请参阅 Belenky 等人 1986 年和 Tannen 1990 年;对于哲学家,请参阅 Code 1991 年和 Ruddick 1989 年)例如,Tannen 引用社会语言学研究的证据,认为有利于女性学习的环境与适合男性的环境不同。更普遍地说,受到这些观点影响的一些理论家将女性描述为被疏远、不满和不信服,当她们被视为孤立认知者的传统认识论范式时,这种范式具有超然、普遍化和控制性的知识方法。对这种观点的不满促使了女性主义认识论对于实现客观性的可能性的洞见,而不坚持认知对每个人的工作方式相同,以及关于定位、情境化和细化真理的重要性,以及关于通过合作实践获得知识的好处。 (有关参考资料,请参阅 SEP 条目中关于女性主义社会认识论的第 2 节“认知者的社会模型”)

女性主义认识论者在发展他们的见解时,已经探讨了认识者的社会情境对知识的影响。然而,定位性不能仅仅是认识者的社会定位,或者他们的历史或文化的问题。我们所知道的受到我们获取知识要素的方式的调节,而这些过程不仅受到身体状况的影响,也受到社会条件的塑造。认知技能是大脑各个领域发展的表达,而大脑又响应于身体的其他部分。因此,我们可能期望残疾人,他们的身体与种典型的身体有所不同,有时也会发展出与大多数其他人不同的认知方法和能力。顺便提一下,在哲学家将损伤视为不足之外的极为罕见的例子中,18 世纪实验哲学家丹尼斯·狄德罗调查了盲人的认知方式。狄德罗在他的《给那些看得见的人的盲人书信》中描述了盲人如何了解世界,以展示笛卡尔过度依赖将理性与光或视觉联系起来的隐喻以及笛卡尔依赖视觉而不是触觉的认知方式的缺陷,这种立场与近期女性主义对笛卡尔的批评相似,如果不是预示着。

传统上,哲学家们当然会对残疾人关于受其特定缺陷限制的主题的知识要求不予理会。在哲学家布莱恩·梅基和马丁·米利根之间的通信中给出了一个说明性例证,梅基仅仅因为米利根是盲人,从出生就几乎没有视觉记忆,但却完全理解“红色”的含义,就毫无争议地否定了米利根的报告和论点(梅基和米利根 1996)。在这里,梅基将米利根描绘为一个有缺陷的认知者,因为他是盲人,梅基通过断言米利根与红色的经历并不完全像梅基自己的经历来得出这个结论。然而,指出从出生就是盲人的个体并没有发展视觉处理技能,然后暗示他们在认知上一定不如有视力的人,或者说他们的认知方式无法达到有视力的人的认知重要性,这是有倾向性的。相反,在一些天生盲人中,例如,在大多数其他人中与视觉处理相关的大脑区域似乎代之以听觉处理的场所,这意味着大脑的更大部分可用于处理通过听觉获得的信息,而不像对于有视力的人那样。这种生物学差异被认为解释了为什么在许多文化中,盲人被认为具有传统技能,能够准确记忆和传递口头文字,并对口头传达的文本有更深刻的理解。因此,保存和表演来自权威立场的长篇福音或叙述的盲人吟游诗人是许多文化历史中熟悉的人物(奥尼尔 2003)。

有其他盲人通过回声定位来认识他们的物理环境,培养了用舌头发出点击声并识别回弹声音的不同特质的技能(Tresniowski and Arias 2006 [in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另见“Shattering Barriers”在 World Access for the Blind 网站上,其他互联网资源)。比利时的警察部队包括可以听取罪犯录音对话并通过声音的回响辨别他们所在的房间类型,是否使用座机或手机,甚至他们所乘坐的汽车类型,或者嫌疑人的佛兰芒语带有阿尔巴尼亚口音而不是摩洛哥口音(Soares 2007)。视力正常的人通常缺乏通过回声声音导航的功能能力,因此对周围物体的吸收/反射特性的了解方式较差,以及对口语细微差别的聋感,这当然应该被认为是一个劣势。然而,即使视力正常的人必须在黑暗中找路或在视线之外区分对话者时,几乎从未被这样看待。

被诊断为认知障碍的人的经历通常也被认为在认识论上有缺陷,与理性思考者的哲学理想相比较。一些被描述为认知障碍的人具有异常的认知技能模式,在某些方面未能达到,但在其他方面超过了物种典型水平。例如,唐氏综合症患者在抽象思维方面往往很困难,有时在感知和记忆所见或所听到的具体细节方面却比通常更出色。而患有威廉氏综合症的人往往具有比人类典型水平更高的社交和情感智力,以及不寻常的音乐才能。更不用说那些被诊断为各种精神病和类似所谓心理障碍的人所达到的创新洞察力和创造力,这些状况被许多著名艺术家、作家和音乐家经历。

这样的个体通常被豁免于哲学的范围之外,例如,当认识论理论将盲人的判断视为与经验知识的哲学描述无关或不重要时,像哲学家麦基那样否定了哲学家米利根。而那些缺乏抽象思维能力的人,因此偏离了哲学家们自己擅长并极其喜爱的人类能力类型,通常被视为不重要,也就是说,不值得哲学上的考虑。那些认知异常妨碍他们达到并表达复杂和理性化自身利益描述的人往往没有被给予完全的地位,有时甚至被道德和政治理论拒绝考虑,包括致力于尊重公民多元价值观的多元自由主义理论。 (见 McMahan 2005 和 Kittay 2005)然而,正如弗朗西斯和西尔弗斯(弗朗西斯和西尔弗斯 2007 年,西尔弗斯和弗朗西斯 2009 年)所指出的,通常自主的个体并不是孤立地达到,也不是独立于与他人的互动之外表达对自身利益的概念。通过他们与他人之间结构相似的协作互动发展出的认知受损人群的利益概念,在道德和政治哲学中应得到同等的考虑。

为了解释哲学范式与现实之间的不匹配,通常不允许以盲人、唐氏综合症或威廉氏综合症等离群者的证词或例子,理由是这些证词或例子在挑战或偏离哲学理论时必然存在缺陷。然而,忽视这些非凡人士的立场、表现和经验世界的报道,会通过降低哲学叙述的认识论充分性而使哲学贫乏。此外,正如米兰达·弗里克对认识论不公正的分析所示,系统性地贬低残疾人士提出的信念主张应被谴责为证言不义:当个体渴望担任知识者角色时,他们基于残疾身份而受到伤害(参见弗里克 2009 年)。此外,根据女性主义科学哲学的一项教训,除非残疾人士,包括认知残疾人士,成为探究者社群的完全受尊重成员,否则无法产生关于残疾的客观知识(参见朗吉诺 2001 年)。弗朗西斯和席尔弗斯提出了一种构建善的理念的方法,充分尊重和包容严重残疾人士观点(弗朗西斯和席尔弗斯 2006 年,席尔弗斯和弗朗西斯 2009 年)。

像残疾人群体一样,女性群体也被排斥和边缘化,因为她们未能遵守生物或社会范式,因此被否定了获得知识的授权方式。她们相信自己所知道的常常被拒绝,仅被视为认识上的异常。压迫性政策传统上被辩护为“自然”使女性在身体、智力和情感上脆弱(Miles 1988)。作为回应,女性主义认识论欢迎承认社会位置在知识主张的形成中的合法影响,以及合作实践在追求知识过程中的核心地位。

女性主义认识论是否能够如此自如地接受其他身体差异对认知的影响,这并不十分清楚。这是一个关于不同生物特性是否合法地定义不同认识论立场的问题。特别是在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的最后部分,生物决定论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通过虚假证词压迫女性,声称科学发现她们比男性更缺乏生存能力。

女性主义哲学对于与女性相关的社会现象更感兴趣,而不是生物学上的决定论,因此对于推动这种决定论持谨慎态度。女性主义立场理论倾向于将认知风格的差异视为社会诱发的性别认同或角色,而不是来自区分男性和女性的生物特征或条件。一些支持者主张与女性相关的风格的优越性。然而,女性主义理论的主要概念是认知权威是社会授予的产物;在认知生物适应个体的认知在外部世界的实际情况中最为敏锐且因此更为优越的自然秩序中并不存在。

在很大程度上,然而,以残疾为定义的立场与特征性生物学差异相关联。这为残疾认识论提出了几个问题,特别是一个以女性主义理论为模型的残疾认识论。首先,将立场描述为与生物学差异相关是否固有且繁重地决定性,以至于一个人的身体不可避免地勾勒出一个人的认知命运?其次,是否给予以生物学差异为定义的立场同等合法性会导致无法解决和令人痛苦的认识论相对主义?第三,承认非典型(对于人类而言)认知方式的范围是否会揭示人类对世界认知的一种前所未有的丰富性?

身份

生物和社会身份的相互作用——无论这些身份是天生的、强加的还是被接受的——已经成为残疾研究以及女性主义理论的头等重要课题,尤其是在哲学探讨残疾学术领域。女性主义者在残疾身份这一主题上是哲学作家中数量最多的。她们提出了丰富多样且复杂的方法来回答一个问题,即如何将具有非常不同种类限制的人的感知和历史汇集成一个连贯的哲学论述。有些人从终身残疾身份的角度写作,其他人描述了他们进入残疾世界的过渡,还有一些人写作关于残疾,而自己并没有经历过残疾。

女性主义残疾哲学必须应对众多不同立场的相关性,面临构建一个残疾身份的描述,不涉及或诉诸于“正常”的残疾人例子的挑战。此外,没有人应声称自己是典型的残疾人,或者代表他们发言。残疾人之间的巨大多样性,以及在制定残疾理论时反映所有差异的重要性,要求对细微差别和背景的敏感性。(重新)制定女性主义身份理论,以适应残疾人之间以及与非残疾人之间的差异的多种方式,具有特殊重要性,因为它们可以被推广到超越残疾理论的范畴,阐明由其他种类差异塑造的身份问题。

与传统的种族和性别观念不同,残疾一直被理解为一种可渗透的分类。有些人长期或终身患有残疾,有些人是新近患病的,还有一些人曾经经历过残疾时期,但现在不再如此。我们中的许多人应该期待在未来的生活中变得残疾。许多人发现自己与现在残疾或面临残疾未来的家庭成员或朋友的生活密切相关。此外,正如 Eva Kittay 提醒我们的那样,涉及残疾人的社会政策也会影响他们的家庭成员、朋友和专业护理人员(Kittay 1998; Kittay 2001)。因此,女性主义残疾理论应该认识到,残疾影响了全球 6 亿残疾人以外许多人的身份(Herr, Gostin, and Kuh 2003)。

残疾身份可能因各种截然不同的原因而被认领。有时,目的是为了获得承担“病人”角色的资格,从而免除各种与生产力相关的期望和责任。有时,被认定为残疾者可以获得各种政府福利。有时,被理解为残疾会触发对非典型功能方式的接受或适应。有时,残疾身份被视为政治过程中的一种赋权元素,旨在巩固一个足够庞大和有活力的群体,以挑战基于残疾的污名化、剥削和排斥。随着认定为残疾者的不同目的的原因的分歧,判断个体是否残疾的标准或条件也会有所不同,以及促使个体主要以与残疾相关的术语来理解自己的诱因也会有所不同。

女性主义哲学中提倡的各种身份理论的包容性是残疾女性关注的首要和持久问题。讨论残疾女性是否能够舒适地成为女性主义者时,安妮塔·席尔弗斯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女性主义是否偏爱“正常”女性的功能能力和社会角色。她发现一些女性主义理论有“夸大这些(典型女性的功能能力)直至它们成为女性标准,残疾女性在这些标准下变得无形”(1998a)。

女性主义哲学验证和赞美女性通常执行并在其中表现出色的活动,比如以母性伦理理论为中心,将母性视为卓越的道德行为。但并非所有女性都被允许承担女性角色。即使在最进步的当代社会中,残疾女性也会遭遇阻力,阻碍她们保持生育能力,或者获取生殖医疗技术以实现生育,甚至保留她们所生育的孩子的监护权。卡琳·巴伦(Karin Barron)对残疾年轻女性生活进行了广泛研究,她观察到我们非常重视女性照顾他人的技艺,但残疾年轻女性传统上的被照顾者身份阻止了她们承担这一角色,因此也无法展示任何适应这一角色的能力(1997)。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阻止巴伦研究的年轻女性成为家庭主妇和母亲的不是她们缺乏在这些角色中服务的潜力,而是她们被分配到一种替代社会地位,这种地位定义了她们的依赖程度,以至于她们养育他人的能力几乎无法想象。

卢西亚·卡尔森(Licia Carlson)已经表明,一种性别化的社会角色概念化过程甚至影响了智力低下的诊断分类。她探讨了表征认知残疾和性别压迫相互关联的复杂互动。卡尔森指出,虽然负责收容智力残疾人的机构主任大多是男性,但雇佣女性外出识别低能症病例的理论是,女性天生更具直觉,因此更适合这项工作。这是一个时代,普通女性被认为在捍卫社会免受低能症者所担心的道德弱点侵害方面起着主导作用,这是基于一种关于女性致力于维护社区美德以保护年轻人的观念。卡尔森观察到,尽管承认人类的脆弱和依赖性具有价值,但女性主义者应该关注将智力残疾者置于这种镜像角色中,就像关注将第三世界女性主义作为西方女性主义的镜像一样(Carlson 2009; 另见 Narayan 1997)。

卡尔森的分析应促使女性主义哲学家重新考虑他们对认知残疾的理解。女性主义哲学家并不因其哲学信仰而免疫于诸如对智力残疾者生活现实的无知、智力残疾的本质以及这一类别的历史基础等限制(Carlson 2009,2010)。正如女性主义者质疑男性思维方式的特权地位一样,卡尔森质疑一些女性主义者是否偏爱自己的认知方式和水平(Carlson 2001)。他们应进一步询问,是否他们已经构建了女性主义哲学思辨的术语,使得智力努力成为过于核心的事业。当被告知她的孩子患有先天智力障碍时,伊娃·基泰(Eva Kittay)深刻、深情和个人地指出了这一点,描述了由此带来的转变性洞察:

最糟糕的预期是她的残疾涉及她的智力。…我致力于思想的生活。…我如何抚养一个不会参与其中的女儿?如果我的生命从思想中获得意义,那么她的生命将有什么样的意义?…我们已经知道我们学到了一些东西。我们认为我们珍视的东西,我们——我——认为是人类核心的东西——思考的能力,理性,并不是那样,根本不是那样。 (Kittay 1998, 150)

女性主义理论可能通过重新关注应该重新思考以反映成年人脑损伤情况的哲学问题而获益:个人身份、心灵-身体二元论、自我概念和哲学心理学。Kate Lindemann (2001) 和 Ann Davis (2005) 都写到了头部受伤后遗症对他们对认知的信念产生的影响。Lindemann 的批评指出了女性主义对心灵多样运作的激进和深刻方式,可以扩大哲学探讨的范围。

戴维斯指出,认识到一些个体拥有隐形残疾应该提醒我们,我们在认识上总是依赖于人们对自身身份的披露的程度。戴维斯反对我们可以清晰地区分自愿和无意的限制的假设。许多认知和心理限制无法通过参考身体异常来证明。然而,戴维斯正确地指出,对它们的经历并不逊色。她反对我们可以找到异常认知或心理功能的身体相关性的信念。要求这些种类的认知和心理限制通过公开演示或第三方确认来证明的政策应该被放弃,因为它们依赖于对它们具有身体原因的纯粹信仰,而不是基于它们确实存在的事实证据。

这些个性化的限制经验不应被忽视。残疾哲学表明,我们需要重新调整我们的感知,以尊重他人感官的证据,尤其是他们自身的体现。人们对自身限制和无能的证词应受到尊重,即使没有生物学上的证实。这种经验性的限制可能使个体面临活动受阻、引发疼痛或危及生命。正如戴维斯所言,我们不当地加诸那些我们无法直接看到限制的人,而且对于这些限制不够了解,不断要求他们证明自己的残疾。

具身化

女性主义学者探讨了肉体或生物学上的独特性如何调解日常活动,以便自我认同和社会经验相互作用,并相互协调。女性主义研究,如苏珊·舍尔温(1992)的研究表明,医学将女性视为残疾人,干预其身体以消除或规范(使用福柯的术语)那些标志着她们与所谓劣等群体认同的部分。医学特别轻视女性的情感生活。医学如何对待残疾人的历史类似。这是一个镇压和拒绝与健康年轻男性所提供的假定范式或规范不同的身体和思维的历史。

受到这些与他们自己历史的相似之处的启发,一些早期的残疾研究学者拒绝了旨在改变他们自己的医疗实践。他们将残疾的医学模式描述为将残疾视为需要医学而非社会干预的问题,并认为修复残疾既是医疗专业人员的特权也是责任,是一种压迫。他们认为医学本身是一种强制性工具,使残疾人处于次要地位,至少通过诱发他们的自卑和自我厌恶感。(见 UPIAS 1978; Finkelstein 1980; Oliver 1983.)

就像生物性别和将人类分为两性在女性主义理论中最初被视为既定事实一样,早期残疾研究学者提出将诸如听觉、视觉、行走、言语或执行认知活动等缺陷视为生物性的既定事实,将残疾视为对缺陷的社会解释。根据这些观点,身体(包括大脑)的属性被认为是在社会之前存在的。根据这些观点,对中性肉体属性的社会建构的解释和评价将人们归入具有各种身体的人在社会角色上处于有利或不利的地位。

珍妮·莫里斯(Jenny Morris),残疾女性运动的领袖,提出社会模式残疾理论使残疾人能够根据个人经验和自我授权来定义自己的身体和差异,摆脱医学权威强加的脱离诊断。社会模式将残疾人的局限性解释为根植于对残疾人的偏见的社会问题。一旦被理解为偏见而非生物学产物,残疾人的劣势可以通过追求正义来改革压迫他们的做法。根据莫里斯的观点,采用社会模式残疾理论使得可以讨论如何解决残疾人功能的局限性,而不是谴责或要求改善他们的身体状况(或者说,他们的思想)(Morris 2001)。

对性别和性别事实的更全面、更复杂的认知和反思使女性主义和残疾学术变得更加复杂。例如,存在着两性特征的人,他们出生时具有女性和男性的生物标志。社会强加的性二元主义要求他们接受医疗干预,通过截肢等方式将他们的身体塑造成其中一种性别模式。然而,拥有女性身体并不一定适合扮演女性角色,而拥有男性身体的人也不一定适应男性角色。性特征的物质性并不使它们成为不可逾越的常数。有些人能够轻松适应与其特定身体构造不传统的性别角色。

然而,有些人发现他们的性特征对他们所扮演的角色过于限制,因此通过外科手术和化学干预来改变他们身体的这些元素。跨性别者如何看待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表明,身体的局限性并非总是可以忽视的。虽然有些人认为他们的肉体改变并非必要,才能舒适地适应相反性别的角色,但其他人寻求医疗干预来促进他们的跨性别过程。因此,跨性别者的经历表明,在某些情况下,改变自己的身体以更好地执行所偏好的社会角色可能是一种肯定的选择,而非一种贬低的选择。

这些考虑不仅显示了认为身体的自然和社会维度可以被清晰二分的错误,还表明了我们总是应该接受身体现状的肤浅思维。将这一洞察力推广到残疾问题上,有助于我们看到谴责医学对身体的改造为自我厌恶表达的过度简化。没有现象学的防火墙将我们对生物属性的意识与社会经验分隔开来。我们对自己的身体感觉如何,是由社会话语塑造的。

在一部记录片中,女性主义理论家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从艺术家兼残疾活动家 Sunaura Taylor(Taylor,2009)那里了解到社会残疾模式。社会模式与巴特勒自己的体现理论相容。巴特勒观察到,每个人,无论是否残疾,都需要来自身体之外的各种事物的支持来进行身体活动。每个身体在被他人侵犯的意义上都是可渗透的。暴力针对和虐待残疾人的人通过虐待那些看起来比大多数人更依赖他人、因此更脆弱的个体来管理自己的可渗透性。针对残疾人的暴力行为突显了他们的可渗透性,从而使施暴者产生了他们自己免受渗透的幻觉,据巴特勒称。

根据巴特勒关于具身性的观念,强调身体种类概念的不稳定性,女性主义法学者凯瑟琳·艾布拉姆斯(Kathryn Abrams)认为,美国残疾人法案(ADA)在法庭上遇到困难的一个原因是,大多数原告输掉了他们的案件(至少在《标题 I - 就业》下),因为社会模式破坏了主流法学的前提。法律规范假定人体是固定种类的生物对象,而根据巴特勒的理论,人体是由瞬息社会互动而有条件地构成的(Abrams 2011:76)。然而,并非所有的司法思维都是如此狭隘。例如,2006 年,一名术前跨性别个体的拒绝就业诉讼被允许继续进行,尽管被告声称《第七条》不适用,因为原告不是女性;法院在支持原告时援引了潜在的复杂事实,说明人类性别认同的复杂性是由生物性别与社会、生理和法律性别概念的互动引起的(见 Schroer v. Billington 2006, 2009)。

我们身体的反应和反应性反过来影响我们经历的社会和孤独方面。社会实践既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先于物质性的。个体的缺陷与她的性特征一样中立,因为它们在很大程度上调解了她与之互动的世界的意识内容。执行重要的生活功能,如行动、听觉、视觉、交流和理解,是我们经历的结构的如此亲密的元素,以至于我们认为在我们周围的世界中可以触及的东西,以及我们将其视为雄心的对象,都源自我们生物功能的范围和便利性。

考虑到女性的经验在残疾研究中是否得到充分认可,苏珊·温德尔指出了男性主义对该领域标准残疾模式的影响(1996)。温德尔对促进健康残疾形象的残疾政治提出了一种耐人寻味的看法,这与女性主义政治排斥残疾女性的做法类似,旨在推动更具吸引力和权力的偶像。她认为,直到最近一直是残疾研究的主要理论启示的社会模式残疾倾向于掩盖残疾与疾病联系频繁的事实(温德尔 2001)。

残疾模型的反对者敦促将残疾与疾病分开,指出许多残疾人士和无残疾的人一样强壮且有生产力,因此不应被限制在“病人”角色中(Amundson 1992)。这一策略还提倡自力更生而非依赖,并用让残疾人掌控自己生活的策略取代对医疗和社会服务专业人员的信任。温德尔承认,这种强调对残疾人士的有用之处在于,通过正确表达他们关于服从医疗化的政治立场,他们肯定而非贬低自己的身体。

然而,温德尔补充道,政治正确性并不总是会让人们对我们的身体感到舒适,或让他们的身体感到正确。疾病本身就是一种残疾,患有慢性疾病的个体构成了被视为残疾的人口中的一个显著部分。将健康的残疾人视为残疾类别的典型,可能会掩盖一些残疾人的重要差异。更糟糕的是,这样做可能会延续我们文化对依赖的贬低和对自给自足价值的夸大。温德尔主张通过更具包容性的女性主义方法来改革残疾研究,即一种不夸大力量和独立价值的方法,因为她认为受到男性主义影响的理论倾向于这样做(温德尔,1996)。

温德尔(Wendell 2001)还提出,女性主义残疾政治应考虑标志着不健康残疾人体验的慢性疾病的含义。其中一个含义涉及对痛苦的适当反应。许多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感受到的疼痛、疲劳、虚弱和迷失程度,阻碍了他们的生产力,耗尽了自给自足,甚至可能使他们与自己的身体或思想疏远。无论是在主流社会还是残疾圈子中,社会的反应都是支持治疗慢性疾病,好像疾病造成的痛苦使这些状况对残疾个体如何形成他们的身份无关紧要。然而,至少有些残疾个体拒绝针对治愈的医疗干预,理由是他们不希望变得与自己不同。相反,温德尔认为,一个充分的关于体现的哲学解释将欣赏受苦所影响的身份,而不是美化或掩饰永久疲惫和不适的令人丧失活力的维度。

一个相关的含义涉及对情感或精神痛苦的反应。与女性主义文学研究不同,疯狂研究得到了很好的代表,女性主义哲学家对神经多样性现象的关注相对较少。正在颠覆青年和健康范式统治的女性主义和残疾研究理论家应该扩大他们的努力,以解放精神残疾人免受神经典型思维的理想化。Andrea Nicki 认为,女性主义者通常不认为愤怒和攻击是有价值的,因为它们是竞争而不是合作的情感。但是,Nicki 认为,这些情感可能对一些神经多样性的人,尤其是对情感受虐待的个体来说,作为道德上有价值的表达,因为它们是解放的表达(2001)。

5.1 Disruptive Embodiment5.1 扰乱性体现

残疾的概念所唤起的强烈负面含义可能会淹没残疾人应享有的机会平等和道德尊重,因为残疾人行使自主权或独立性时可能会受到负面影响。因此,即使是身体健康的残疾人也经常受到污名化,因为他们的身体功能方式被认为会干扰他人,尽管这些方式可能非常灵活和独立。而那些由于遗传易感性而面临超过物种典型风险的个体也面临着这种污名化的风险。那些检测出与疾病相关的等位基因的人可能会在就业和其他公民和商业生活领域遭遇歧视,尽管他们从未出现症状(Silvers and Stein 2003)。女性主义和性别研究已经表明,非典型、因此具有突破性的身体功能方式为发展更为充分的人类经验物质性和我们的人格提供了丰富的资源(Clare 1999)。然而,无论是在疾病还是健康中,残疾人的生活在探讨这些概念时往往被忽视,这对道德和政治哲学普遍造成了损害。

残疾的人们经常会用手指交谈或阅读,用手臂和手走路,坚决地回避他人的触碰,或者整天依赖镇痛药来抑制疼痛,他们往往会发展出对肉体功能具有韧性和创新性的方法。此外,残疾人往往是第一个将适应性技术融入生活的人。从编写文字的机器(打字机是为了让盲人写字而发明的)到说话的机器(计算机语音输出是为了让盲人阅读而发明的),残疾人一直在引领使用现在对许多人生活至关重要的机械设备。适应性技术与肉体努力结合,确保了他们的基本能力:他们用扩音器听力,用呼吸机呼吸,用轮椅行动,他们对这些轮椅的关注甚至超过了他们对自己身体的关照。

机器与肉体的支持性亲密关系因此是许多残疾人生活的特征,但这种关系可能会使他们与非残疾人产生距离。艾莉森·凯弗批评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只有通过纯粹的自然沉浸体验才能实现与自然的真正互动,而这种体验中禁止使用包括辅助和假肢设备在内的制造产品。凯弗认为,生态女性主义仍然受困于人类人为与自然之间的传统二元对立,部分原因在于错误地将种典型身体等同于自然。她说,种典型性仍然是女性主义的一种假设。这种标准忽视或贬低了那些将他们的肉体部分与机械组件或其他技术整合在一起的残疾人。 (参见凯弗 2013 年的更一般理论,该理论涉及到女性主义、残疾和酷儿理论对实体的探讨。)

尽管通常被认为不适合参与竞争性计划,但当残疾人使用假肢功能良好时,他们被认为具有赛博格优势,这成为他们被排斥的另一个原因。在一起诉诸美国最高法院的案件中,职业高尔夫协会未能成功禁止一名否则合格的个人,因为一种身体异常导致他无法走完整整 18 洞。PGA 援引了一个类似弗兰肯斯坦的滑坡的幽灵:如果一个异常的高尔夫球手可以乘坐高尔夫球车移动,而正常的高尔夫球手在走路,那么将来的一名竞争者,一个上肢截肢者,会阻止他戴上一个可以将高尔夫球击出两英里以上的仿生手臂吗(PGA Tour, Inc. v. Martin (00-24) 532 U.S. 661 (2001) 204 F. 3d 994)?

下肢截肢者过去被排除在竞技跑步之外,因为他们的假肢使他们跑得太慢。现在,新材料和设计创造了特别有弹性的运动脚,使得他们的佩戴者,当非常熟练和有天赋时,可以像有真实脚一样快速奔跑。一名被肇事逃逸司机撞伤的受害者,多丽·塞林格现在骑自行车,用一个带鞋钉的木桩替代截肢的脚。由于木桩不会弯曲,它在踩踏时比真实脚更有效率。塞林格的最佳成绩仅比“正常”赛跑者的长期世界纪录慢四秒(Squatrighlia 2001)。

南非田径明星奥斯卡·皮斯托里乌斯(Oscar Pistorius),他天生异常的双脚在童年时期被截肢,使用现代合金人工脚,几乎能够回馈与跑步者体重相当的能量。赛事官员反对皮斯托里乌斯与非残疾运动员竞争,提出的异议从担心他会摔倒在其他运动员身上,到他违反规则因为没有肉体脚触碰起跑块,再到他的存在会腐蚀体育纯洁性,以及极端的预测,即健全运动员会截肢他们自己的肉体脚以获取假肢带来的优势。皮斯托里乌斯似乎在与有肉体脚的跑步者比赛时,使用的下肢能量要少约四分之一,因为他的假体脚比肉体脚更高效,最初他因为声称(后来被国际体育仲裁法庭推翻)他的人工脚给予他不公平优势而被禁止参加奥运会。(有关在竞技体育中如何照顾残疾人的公平性的一般讨论,请参见 Silvers 和 Wasserman 2000 年,有关增强体验的一般讨论,请参见 Silvers 2008 年。)

可以说,基于粗糙的假肢使残疾赛跑者无法竞争,然后在更好的假肢使他们具有高竞争力的情况下排除他们,这是不公平的。将资格限制在通常具有典型体态的竞争者之内的做法,对于那些不符合传统体态规则的人来说,会缩小社会机会。正是因为这些竞争规则很容易被操纵,以偏袒某些所谓正常功能模式而不是其他看似异常的功能模式,女性主义者才正确地对从竞争再现模型中衍生的规则被用来涉及和规范社会正义持怀疑态度。

传统的正义方法通常认为资源或地位的竞争对社会和政治关系至关重要,因此强调公平管理社会赋予或人为获得的优势,有点类似于游戏规则控制内部信息、设备、药物等性能增强剂的使用。另一方面,女性主义正义理论通过包容性实现,例如艾丽斯·杨(1990)和玛莎·努斯鲍姆(2006)的理论,将相互依存而不是竞争视为正义应更关注的社会和政治关系。与传统正义理论对身体表现对实践、政策和原则的影响的担忧相反(例如,参见罗尔斯基于此排除残疾人的著名论点,1985 年第 234 页),这些女性主义理论谴责并试图克服对具有异常身体或思维的人在实践、政策和正义原则中的遗漏或禁止。传统的正义方法通常认为资源或地位的竞争对社会和政治关系至关重要,因此强调公平管理社会赋予或人为获得的优势,有点类似于游戏规则控制内部信息、设备、药物等性能增强剂的使用。另一方面,女性主义正义理论通过包容性实现,例如艾丽斯·杨(1990)和玛莎·努斯鲍姆(2006)的理论,将相互依存而不是竞争视为正义应更关注的社会和政治关系。与传统正义理论对身体表现对实践、政策和原则的影响的担忧相反(例如,参见罗尔斯基于此排除残疾人的著名论点,1985 年第 234 页),这些女性主义理论谴责并试图克服对具有异常身体或思维的人在实践、政策和正义原则中的遗漏或禁止。

伦理学与包容

在一般情况下,身体和精神残疾者至少有社会排斥经历是共同的。排斥在许多残疾人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塑造了他们的期望和抱负。这是许多被认定为非主导群体的个体生活史中熟悉的故事。

关于生物不适和累赘的假设经常被用来推动对人口的强制隔离。法院通过提出这样的理由,即隔离社会计划仅仅承认“自然”的亲和力在同一种族人群中之间,以及“自然”的反感在不同种族人群之间,来支持将被认定为不同种族的人们分开。生物分离的所谓好处也被用来拒绝让女性从事可能使她们与男性共事的工作。例如,当一项州法律否认女性有机会被雇为调酒师的上诉被提交至美国最高法院,称其违反宪法保障的平等权利时,法院宣布这种排斥是合宪的,因为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真实”的差异。多数意见明确肯定了女性的存在“自然”地激发男性的欲望和暴力,并且女性没有能力对酒吧里喧哗的顾客实施有序行为(Silvers and Stein 2002)。

残疾人士同样被描述为在生物上不适合执行公民的责任,因此无法享受公民的特权,与非残疾人一起工作和玩耍,并获准生育自由。例如,智力障碍、脑瘫、失明和聋哑等残疾人士都遭受国家的绝育、将他们的子女从他们的监护下带走,仅仅基于他们的残疾,拒绝他们接受公共教育,理由是他们的存在会伤害其他儿童,并将他们收容在机构中,以保护那些以物种典型方式运作的公民免受与他们接触的困扰(Lombardo, 2008)。类似的法律认可的伤害在女性、种族少数群体、土著人民以及同性恋者的历史中是一个熟悉的主题。

寻找道德基础来谴责妇女所遭受的排斥,女性主义思想家对传统的元伦理学、道德和政治分析感到失望。女性主义者发现传统的道德哲学因将典型男性行为夸大为范例性的道德行为而令人怀疑,传统政治哲学同样令人怀疑,因为它缺乏对这种有偏见和虚假性排斥所带来的道德和政治挑战的解决方案。尽管标准的伦理和政治理论声称原则上要包容所有人,女性主义批评表明,它们的假设往往排除了被贬低的人群在重要的道德、政治和社会角色中(例如,Putnam 1993 指出了 Rawls 将严重残疾人排除在正义原则基本制定层面之外的情况)。因此,安妮特·贝尔(1986 年,1987 年)、伊娃·基泰(1998 年)、玛莎·努斯鲍姆(2001 年,2006 年)和艾丽丝·玛丽昂·杨(1990a;1990b)等女性主义哲学家开创了探索更具包容性的替代理论(仅举几位主要女性主义者的例子,她们的理论受到了充分关注残疾现象的影响)。她们将道德和政治哲学的适当中心的探索重新定位到,例如,信任和关怀的伦理和政治、依赖的美德、维护对人类生活至关重要的能力以及在生活中占据不同位置的人之间建立道德化的相互联系。尽管在女性主义伦理和政治理论的方法上有所不同,但所有人都关注实现充分哲学处理以解决残疾人与非残疾人之间的问题互动,或者阐明制定分配政策的方式,使得非残疾人和残疾人的情况都得到平等对待。(对于另一个明确的女性主义例子,请参见 Silvers、Wasserman 和 Mahowald 1998 中的 Mahowald,对于后者的一个与女性主义相容的例子,请参见 Becker 2012。)

残疾人社会排斥问题的哲学文献中出现了两种主要方法。一些作家主要关注程序正义,以扩大残疾人参与社会的机会(Young 1992; Silvers 1998b; Anderson 1999; Silvers and Francis 2005)。Anderson 主张每个人都应该得到有效地进入社会自由条件的保障,而不是因为他们的劣势。她举例说明,聋人反对的不是他们听力的缺失,而是“其他人以一种让他们无法参与对话的方式操纵了交流的手段。人们可以发现这种不公正,而无需调查任何人的偏好或主观状态”(Anderson 1999, 334)。Silvers 提出了一种称为历史反事实化的程序,以识别迎合非残疾多数人的做法,不公正地排除了残疾人(Silvers 1998b; Hoffman 2003)。

其他人认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于通过分配正义来增加为残疾人和照顾残疾人的家庭提供资源(Kittay 1998; Kittay 2001; Nussbaum 2006)。例如,Nussbaum 首先从一个全面的善的概念来引导正义。她列出了生活所需的能力清单,并认为残疾人应该得到支持,以实现这些能力的门槛水平,即使为了帮助他们达到相同水平,可能需要投入更多资源。另一个例子是 Kittay,她寻求为那些处于依赖关系中的人提供支持性条件,包括受赡养者和他们的照料者,认为为了实现对受赡养者的良好照顾和因此的正义,必须协助两者。Kittay 认为,通过正义实现这样的结果需要维持一个确保对受赡养者提供照顾的社会秩序,将照顾作为制定正义基本原则和理论基础的主要目的,并降低独立性的价值,至少对于残疾人而言(Kittay 2011)。尽管许多评论家赞同 Kittay 赋予重新组织社会以提供各种照顾和保护照顾工作者的重要性,但对 Kittay 如何看待她的观点与自由政治的关系存在质疑。一个问题涉及 Kittay 对自由理论中互惠功能的假设,另一个问题是关于她观点中互惠关系的作用(Whitney 2011)。另一个问题是关于完全依赖者的脆弱性是否足够类似于其他类型的脆弱性,比如照顾工作者的脆弱性,以至于有理由将完全依赖者所需的支持关系作为社会从属和义务的基本模型(Bhandary 2010)。

这两种对于正义的方法——一种强调程序改革,另一种修订资源分配——并不否认对方目标的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在实际优先事项上存在分歧,也存在关于道德优先应该给予对什么是正确的共识,还是对什么是好的共识的问题。然而,一些女性主义思想家质疑传统道德理论是否能够考虑到照顾接受者和照顾者的需求和经验,倾向于将关怀行为描绘为不是出于义务,而是出于对他人需求和自己能力来缓解他人需求的强烈认知。因此,她们批评基于权利和义务的程序理论过度抽象化了对需要保护和支持的受抚养者的经历性接触(例如,Kittay,1998)。其他女性主义哲学家,如贝尔和纽斯鲍姆,提出了一个关于传统道德理论是否足以应对相互依赖现象的不同问题。他们的问题在于验证而非动机。他们质疑独立个体之间自由和相互回报地签订契约以互惠互利的方法是否能够合理解释对那些在生理、认知或情感上严重依赖他人提供支持的人的义务。

努斯鲍姆(2006)指出,政治哲学忽视残疾的根源在于社会契约理论的基本假设。她批评罗尔斯将公民描绘为粗糙的平等者,因为他们可以互相获益而建立关系,称“与其把彼此描绘为粗糙的平等者达成交易,我们也许更应该把彼此看作在各种不同的相互依赖关系中具有不同程度能力和残疾的人”(2001,B9)。她反对将相互交易解释为公民之间的基础和典范社会联系,因为这“掩盖了人类生活中包含的更不对称的依赖形式:婴儿时期、极高龄、严重疾病期间或终身严重残疾的需求”,她提出(2001,B9)。

纽斯鲍姆认为,传统社会契约理论在将基本的正义概念与自私原因相比较时是错误的,从而赋予自私原因优先权而不是他人关注的原因。而且很难看出,一个从具有自我关注特征的决定中获得正义的概念(比如特定原则的制定是否会使自己受益,而不考虑自己的情况)如何能为每个个体提供足够的保护原则,特别是考虑到个体接受作为参与合作计划的代价而承担的脆弱性。

受纳斯鲍姆(Nussbaum)的批评激发,西尔弗斯(Silvers)和弗朗西斯(Francis)(2005)回归贝尔(Baier)对道德互动中信任核心性的洞见。他们建议从促进人们依赖并因此使自己对彼此脆弱的实践中推断出正义原则。培养这种信任的实践是社会合作的关键组成部分。此外,与需要策略化和因此需要复杂高阶认知技能的讨价还价不同,信任是一种无残疾人和几乎每种残疾人都可以参与的行为。无法表达自己决定的人,甚至可能无法做出决定的人,仍然可以表达对信任的授予或撤回。作为彼此关系的一种方式,信任是最适合促进在各个方面彼此不对称地定位的个体之间互动的方式。西尔弗斯和弗朗西斯认为,建立信任比就正义原则进行讨价还价更具包容性。因此,建立信任为残疾人和非残疾人实现正义提供了比战略合同中要求的互惠交换更为充分的实践。

应用

通过清除一些对道德和政治理论的偏见,女性主义哲学家的工作对残疾哲学产生了极大而有益的影响。然而,由于女性主义哲学是以女性为中心的,大多数女性并不认为自己是残疾人,女性主义思想家的兴趣和重点并不总是与那些渴望解放残疾人免受压迫社会安排或制定解放理论以指导和证明这样做的学者的兴趣一致。女性主义哲学与残疾哲学之间关系紧张的两个对话涉及到女性塑造自己关系的自由以及她们繁衍后代的自由。尽管残疾活动人士和学者从未否认女性应该完全自由,但一些人对女性以限制或忽视残疾人的自由方式行使自由权利表示担忧。

照顾 caregiving

女性更有可能与生病或残疾的依赖者——伴侣、子女或长者——保持关系,而不像男性那样(Cohen 1996)。也许,较少的男性认为照料他人是一种自我肯定的角色。因此,女性在社会照料工作中贡献了很大一部分,但除非作为照料者的贡献得到充分承认、赞赏和补偿,否则她们可能会受到有害的限制和不利影响。这个问题在女性主义文献和女权运动中得到强调,对许多女性主义哲学家来说,这是评判道德和政治理论的充分性的试金石。

护理者与依赖残疾个体以及不需要特别护理的残疾人之间的道德维度的分析和评估,将受益于女性主义和残疾学者的细致合作关注。即使在帮助关系是自愿的情况下,它们也可能是不对称的,依赖者可能感到被迫接受协助,而不是以自己偏好的方式,或者依赖工作者可能感到被关系所困。帮助者选择如何帮助,但接受帮助者无法选择如何被帮助,因为如果一个人与他人的联系是作为帮助的接受者,拒绝他人提供的帮助选择会让一个人孤立(Silvers 1995)。琼·特朗托(Joan Tronto)发现,护理者和护理接受者之间的权力失衡潜在地带来压迫的可能性(Tronto 1987; Tronto 1993)。

努斯鲍姆(Nussbaum)正确地指出,我们必须保护受抚养者的自尊,而不是剥削照顾者。莫里斯(Morris)认为,解决之道在于消除现在普遍存在的照顾伦理学所构想的关于规范化身体和正常功能的假设。关心伦理学的支持者可以从认识到许多残疾人,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是自己的照顾者,并且因此在理解如何给予照顾与接受照顾之间的最佳联系方面处于至关重要的位置中获益(Morris 2001)。更好地理解照顾关系的道德、政治和社会维度对于残疾人本身以及对于家庭同样至关重要,因为家庭在为他们的受抚养成员获得照顾方面与他们的受抚养者依赖于他们一样。

7.2 生物伦理学

女性主义伦理学是另一个应用哲学领域,在这里,女性主义思想虽然留下了自己的痕迹,但最初至少掩盖了残疾的观点。女性主义伦理学家最常与一个原则保持一致,即女性有权控制自己的身体。虽然这一观念似乎与许多残疾哲学所提倡的自决价值相容,但一些伦理学家,包括一些女性主义者,却采纳了医学化的残疾观,并因此主张怀有残疾儿童的前景证明了,甚至义务了终止妊娠(Purdy 1995;另见 McMahan 1998 和 McMahan 2005)。一个相关但不完全相同的立场质疑“多伊宝宝”法,该法禁止医院拒绝为残疾新生儿提供有效的抢救治疗,主张父母应该自由决定他们孩子的生命是否值得活下去(Paris 等人 2005)。

女性主义生命伦理学家 Adrienne Asch 已经仔细区分了一个女性终止怀孕的权利和她终止新生儿生命的道德约束。残疾并不减弱新生儿或其他残疾个体对生活必需品的要求(Asch 1990 2002; Asch and Geller 1996; Asch, Gostin and Johnson 2003; Kittay 2005)。残疾学者通常反对毫无根据地假定残疾使生活不值得,或者至少使残疾人的生活比非残疾人的生活更加令人满意和有价值。残疾个体经常被社会孤立,导致非残疾人对他们拥有满足生活潜力的认识不足。因为未来孩子可能有缺陷而终止怀孕会将个体简化为残疾,但残疾人和非残疾人一样,是许多不同优点和缺陷的总和(Parens and Asch 1999)。像 Asch 一样,Carlson 敦促女性主义者警惕被诱使接受贬低残疾人的社会角色。她指出,为了支持他们的立场,女性主义计划提供避孕措施通常会引发对延续低智商的恐惧。Carlson 警告说,遗传咨询,这也是主要由女性开展的工作,可能会发挥类似的守门人作用(Carlson 2010)。

对残疾生活的假定性贬值是与对生殖自由的充分和公平承诺不相容的。哲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已经援引残疾人所谓的无法摆脱的痛苦作为禁止聋哑女性和侏儒女性使用生殖技术(例如,胚胎植入前基因诊断)生育像她们自己一样的孩子的理由,从而限制了这些女性的生殖选择。另一个一致性挑战出现在关于悲惨或糟糕生活前景对生殖自由的影响上,即生育可能或将会有残疾的孩子。女性主义者谴责堕胎女性胎儿和女婴杀害的做法,即使这些女性过着无法摆脱的悲惨生活。很难看到除了社会普遍偏见反对残疾之外,还有什么会导致那些认为终止女性胎儿的人从将他们的反对扩展到其他被贬值的人群(Asch 1999; Asch and Geller 1996)。

结论

二十多年来,女性主义哲学与残疾的事实和理论有着富有成效但有时不稳定的交流。一些从残疾角度看待女性主义理论的女性主义者,如莫里斯和温德尔,对证据表明女性主义尚未克服对正常的残余忠诚感到不安。事实上,一些女性主义者对残疾的讨论似乎是通过搁置女性主义自身与解放、自我肯定和包容的关联来进行的。然而,总的来说,哲学受益于将女性主义的理论视角应用于更好地理解残疾。用残疾人生活的布料擦拭这些镜头有望实现更加微妙和透彻的哲学描述,以及比哲学忽视残疾时期更广泛和更远见的理论。

Bibliography

  • Abrams, K., 2011. “Performing Interdependence: Judith Butler and Sunaura Taylor in the Examined Life”, Columbia Journal of Gender & Law, 21(2): 72–89 [available online].

  • Amundson, R., 1992, “Disability, Handicap, and the Environment”, Journal of Social Philosophy, 23(1): 114–18.

  • –––, 2000. “Against Normal Function”, Studies i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Biological and Biomedical Sciences 31C: 33–53.

  • Amundson, R. and S. Tresky, 2007. “On a Bioethical Challenge to Disability Rights,” Journal of Medicine and Philosophy, 32(6): 541–561.

  • Anderson, E., 1999. “What Is the Point of Equality,” Ethics, 109(2): 287–337.

  • Asch, A., 1990. “The meeting of disability and bioethics: A beginning rapprochement”, in Ethical issues in disability and rehabilitation: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B. S. Duncan and D. Woods (eds.), New York: World Rehabilitation Fund, World Institute on Disability and Rehabilitation International, pp. 85–89.

  • –––, 1999. “Prenatal diagnosis and selective abortion: A challenge to practice and policy”,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89(11): 1649–1657.

  • –––, 2002. Disability and reproductive rights, in J.A. Baer (ed.), Historical and multicultural encyclopedia of female reproductive rights in the United States,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64–66.

  • Asch, A. & Geller, G., 1996. “Feminism, bioethics and genetics.” in S.M. Wolf (ed.), Feminism and bioethics: Beyond reproduc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18–350.

  • Asch, A., Gostin, L. O., & Johnson, D. M., 2003. “Respecting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and preventing disability: Is there a conflict?”, in S. Herr, L. O. Gostin, and H. H. Koh (ed.), Different But Equal: The Rights of People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19–346.

  • Baier, A., 1986. “Trust and Antitrust”, Ethics, 96(2): 231–260.

  • –––, 1987. “The Need for More Than Justice,” in M. Hanen, and K. Neilson (eds.), Science, Morality, and Feminist Theory, Canad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supp. vol. 13: 41–56.

  • Barron,K, 1997. “The Bumpy Road To Womanhood”, Disability & Society, 12(2): 223–239.

  • Barton, L., 1989. Disability and Dependence, Lewes: Faimer Press.

  • Becker, L., 1996 “Trust As Noncognitive Security About Motives,” Ethics, 107(1): 43–61.

  • –––, 2005. “Reciprocity, Justice, and Disability,” Ethics, 116(1): 9–39.

  • –––, 2012. Habilitation, Health, and Agency: A Framework for Basic Justi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Belenky, M. F., Clinchy, N. Goldberger, L, & Tarule, J. M., 1986. Women's Ways of Knowing: The Development of Self, Voice, and Mind, New York: Basic Books.

  • Bhandary, A., 2010. “Dependency in Justice: Can Rawlsian Liberalism Accommodate Kittay's Dependency Critique?” Hypatia, 25(1): 140–156.

  • Boorsay, A., 2005. Disability and Social Policy in Britain Since 1750: A History of Exclusion, Basingstoke, UK.: Palgrave.

  • Bordo, S., 1993. Unbearable Weight: Feminism, Western Culture, and the Body,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Breslau, N., 1983. “Care of Disabled Children and Women's Time Use,” Medical Care, 216: 620–29.T.

  • Butler, J. 2009. “Judith Butler with Sunaura Taylor: Interdepence.” ed. Astra Taylor, The Examined Life: Excursions With Contemporary Thinkers, New York: The New Press, 185–214.

  • Canguilhem, G., 1989. The Normal and the Pathological, trans. Carolyn R. Fawcett & Robert S. Cohen (trans.), New York: Zone Book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France in 1968 as Le Normal et le pathologique.

  • Carlson, L., 2001. “Cognitive Ableism and Disability Studies: Feminist Reflections on the History of Mental Retardation” Hypatia, 16(4): 124–146.

  • –––, 2003. “Rethinking Normalcy, Normalization and Cognitive Disability,” in S. Harding and R. Figueroa (ed.), Science and Other Cultures: Issu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54–171, New York: Routledge.

  • –––, 2009. The Faces of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 –––, 2010. “Unmasking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in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in L. Carlson and E. Kittay (eds.), Cognitive Disability: A Challenge to Moral Philosophy, Boston: Blackwell Publishing.

  • Clare, E., 1999. Exile and Pride: Disability, Queerness, and Liberation, Cambridge, MA: South End Press.

  • Code, L., 1991. What Can She Know? Feminist Theor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Cohen, M. D., 1996. Dirty Details: The Days and Nights of a Well Spouse,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 Crenshaw, K. 1991. “Mapping the Margins: Intersectionality, Identity Politics, and Violence Against Women of Color.” Stanford Law Review, 43(6): 1241–1299.

  • Crow, L., 1996. “Including all of our lives: Renewing the social model of disability,” in J. Morris (ed.), Encounters with Strangers: Feminism and Disability, 206–222, London: Women's Press.

  • Curran, A., 2013. “Diderot, an American Exemplar? Bien Sûr!”, The New York Times, January 25: A27.

  • Davis, A., 2005. “Invisible Disability”, Ethics, 116(1): 153–213.

  • Deegan, M.J. & Brooks, N., 1985. Women and Disability: The Double Handicap, New Jersey: Transaction Press.

  • Diderot, D., 1999 [1749]. “Letter on the Blind for the Use of Those Who See,” in D. Adams (ed.), Thought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Nature and Other Philosophical Works, 149–200, Manchester: Clinaman Press.

  • Fine, M. and Asch, A., 1981. “Disabled women: Sexism without the pedestal.” Journal of Sociology and Social Welfare, 8(2): 233–248.

  • Fine, M. and A. Asch ed., 1988. Women with Disabilities: Essays in Psychology, Culture, and Politics,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 Finkelstein, V., 1980. Attitudes and Disabled People,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

  • Francis, L.P. and A. Silvers, 2007. “Liberalism and Individually Scripted Ideas of the Good: Meeting the Challenge of Dependent Agency,” Social Theory and Practice, 33(2): 311–334.

  • Fricker, M. 2009. Epistemic Injustice: Power and the Ethics of Know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Fuss, D., 1989. Essentially Speaking: Feminism, Nature and Difference, New York: Routledge.

  • Gallagher, S., 2005. How the Body Shapes the Min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Garland, R., 1995. The Eye of the Beholder: Deformity and Disability in the Graeco-Roman World,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Hanna, WJ, & Rogovsky, E., 1991. “Women with disabilities: two handicaps plus” Disability, Handicap & Society, 6(1): 49–63.

  • Herr, S., L. Gostin, and H.H. Koh., 2003. The Human Rights of Person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Hoffman, S., 2003. “Corrective Justice and Title I of the ADA,” American University Law Review, 52: 1213–1289.

  • Hume, D., 1757. “Of the Standard of Taste.” English Essays: Sidney to Macaulay, Vol. XXVII. The Harvard Classics. New York: P.F. Collier & Son, 1909–14. [Available online]

  • Kafer, A., 2005. “Hiking Boots and Wheelchairs: Ecofeminism, the Body, and Physical Disability” in B. Andrew, J. Keller and L. Schwartzman (eds.), Feminist Interventions in Ethics and Politics, 131–150, Lanham, MD:Rowman and Littlefield.

  • –––, 2013. Feminist, Queer, Crip,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 Kallianes, V. & Rubenfeld, P., 1997. “Disabled Women and Reproductive Rights,” Disability & Society, 12(2): 203–221.

  • Kittay, E., 1998. Love's Labor: Essays on Women, Equality, and Dependency, New York: Routledge.

  • –––, 2000. “At Home With My Daughter: Reflections on Olmstead v. L.C.”, in L.P. Francis and A. Silvers (eds.), 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Exploring Implications of the Law for Individuals and Institutions, 64–80, New York: Routledge.

  • –––, 2001. “When Care is Just and Justice is Caring: The Case of the Care for the Mentally Retarded”, Public Culture, 13(3): 557–579.

  • –––, 2002. “Caring for the Vulnerable by Caring for the Caregiver: the Case of Mental Retardation”, in R. Rhodes, M. Battin and A. Silvers (eds.), Health Care and Distributive Justice, 290–300,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5. “At the Margins of Moral Personhood”, Ethics, 116: 100–131. [Preprint available from the author]

  • –––, 2006a. “The Idea of Care Ethics in Biomedicine: the Case of Disability”, in Biomedicine and Human Limits, C. Rehman-Sutter (ed.), Amsterdam: Springer-Verlag, pp. 319-339.

  • –––, 2006b. “Beyond Autonomy and Paternalism: The Caring Transparent Self”, in Autonomy and Paternalism: Between Independence and Good Intentions, T. Nys, Y. Denier, & T. Vandevelde (eds.), Leuven: Peeters, pp. 23-70.

  • –––, 2006c. “Thoughts on the Desire for Normality”, in Surgically Shaping Children: Essays on Technology, Ethics and the Pursuit of Normality, E. Parens (ed.), Baltimore: Johns Hopins Press, pp. 90-112.

  • –––, 2011. “The Ethics of Care, Dependence, and Disability”, Ratio Juris, 24(1): 49–58.

  • Kittay, E and L. Carlson, eds., 2010. Cognitive Disability and Its Challenge to Moral Philosophy, Boston: Blackwell Publishing.

  • Kittay, E and E. Feder, eds., 2003. The Subject of Care: Feminist Perspectives on Dependency, Lanham, Md.: Rowan and Littlefield.

  • Kittay, E., A. Silvers, and S. Wendell (eds.), 2001. Hypatia: Special Issue on Feminism and Disability I, 16(4).

  • –––, 2002. Hypatia: Feminism and Disability II, 17(1).

  • Kuhse, H. and Singer, P., 1986. Should the Baby Live?: The Problem of Handicapped Infant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Kudlick, C. and P. Longmore, 2006. “Disability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Historians' Public Sphere,” from the Forum on Disability column, 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s Perspectives Online, 44(8): November. [Available online]

  • Lindemann, K., 2001. “Persons with Adult-Onset Head Injury: A Crucial Resource for Feminist Philosophers”, Hypatia, 16(4): 105–123.

  • Lombardo, P., 2008. Three Generations, No Imbeciles: Eugenics, the Supreme Court, and Buck v. Bell,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Press.

  • Longino, H. 2001. The Fate of Knowledg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Magee, B. and M. Milligan., 1996. On Blindness: Letters between Bryan Magee and Martin Milliga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McMahan, J., 1996. “Cognitive Disability, Misfortune, and Justice,”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 25(1): 3–34.

  • –––, 1998. “Wrongful Life: Paradoxes in the Morality of Causing People to Exist,” in J. Coleman and C. Morris (eds.), Rational Commitment and Social Justi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8–247.

  • –––, 2005. “Causing Disabled People to Exist and Causing People to be Disabled,” Ethics, 116(1): 77–99.

  • Meekosha, H and Pettman, J, 1991. “Beyond Category Politics” in Hecate, 17(2): 75–92.

  • Miles, R., 1988. A Women's History of the World, London: Michael Joseph.

  • Morris, J, 1991. Pride Against Prejudice, Philadelphia: New Society Publishers.

  • –––, 1992. “Personal and political: a feminist perspective on researching physical disability”, Disability, Handicap and Society, 7(2): 157–66.

  • –––, 1993. Independent Lives, New York: Macmillan.

  • –––, 2001. “Impairment and Disability: Constructing an Ethics of Care that Promotes Human Rights,” Hypatia, 16(4): 1–16.

  • Narayan, U., 1997. Dislocating Cultures, New York: Routledge.

  • Nicki, A., 2001. “The Abused Mind: Feminist Theory, Psychiatric Disability, and Trauma,” Hypatia, 16(4): 80–104.

  • Nussbaum, M., 2001. “The Enduring Significance of John Rawls”,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Section 2, July 20: B7–B9.

  • –––, 2002. “Capabilities and Disabilities”, Philosophical Topics, 30(2): 133–165.

  • –––, 2006. Frontiers of Justic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Oliver, M., 1983. Social Work with Disabled People, London, Macmillan.

  • O'Neil, J., 2003. “Vital Signs; the Senses; No Vision, But Better Memory.” The New York Times, June 17th. [Available online]

  • Parens, E. and A. Asch, 1999. “The Disability rights Critique of Prenatal Genetic Testing: Reflec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Hastings Center Report, 29(5): S1-22.

  • Paris, J., M. Schreiber and A. Elias-Jones, 2005. “Resuscitation of the Preterm Infant Against Parental Wishes,” Archives of Disease in Childhood, Fetal Neonatal Edition 90, no. 3, May, F208–F210.

  • Pateman, C., 1988. The Sexual Contract,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Purdy, L., 1995. “Loving Future People”, In J. Callahan (ed.), Reproduction, Ethics and the Law, Bloomington, I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 Putnam, R.A., 1993. “Commentary on Michael Walzer: Objectivity and Social Meaning,” in M. Nussbaum and A. Sen (eds.), The Quality of Life, 178–184),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Rawls, J., 1985. “Justice as Fairness: Political not Metaphysical”, Philosophy & Public Affairs, 14(3): 223–251.

  • Ruddick, S., 1989. Maternal Thinking: Toward a Politics of Peace, Boston: Beacon Press.

  • Schroer v. Billington, 2006. 424 F. Supp. 2d 203 212 (D.D.C.)

  • Schroer v. Billington, 2009. No. CIV.A. 05-1090,2009 WL 1543686, at *5(D.D.C. Apr 28, 2009)

  • Scully, J. L., 2008. Disability Bioethics: Moral Bodies, Moral Difference, Lanham, Maryland: Rowman and Littlefield.

  • Sherwin, S., 1992. No Longer Patient: Feminist Ethics and Health Care, Philadelphia, P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 Shildrick, M. and J. Price, 1998. eds. Vital Signs:Feminist Reconfigurations of the Bio/logical Body,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 Silvers, A., 1995. “Reconciling Equality To Difference: Caring (F)or Justice For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Hypatia, 10(1): 30–55.

  • –––, 1998a. “Women and Disability”, in Jaggar, A. & Young, I.M. (eds.), Blackwell's Companion to Feminist Philosophy, 330–340, Oxford: Basil Blackwell Ltd.

  • –––, 1998b. “Formal Justice”, in A. Silversm D. Wasserman and M. Mahowald (eds.), Disability, Difference, Discrimination, Lanham, MD: Rowman and Littlefield, 13–145.

  • –––, 2000. “From The Crooked Timber of Humanity, Beautiful Things Can Be Made”, in P. Brand (ed.), Beauty Matters: New Theories of Beauty, 197–223,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 –––, 2003. “On the possibility and desirability of constructing a neutral conception of disability”, Theoretical Medicine and Bioethics, 25(6): 471–487.

  • –––, 2008. “The right not to be normal as the essence of freedom,” Journal of Evolution and Technology, 17(2): 78–84.

  • –––, 2009. “An Essay on Modeling: The Social Model of Disability,” forthcoming in Disability in the Philosophy and Medicine Series, C. Ralston and J. Ho (eds.), New York: Springer.

  • Silvers, A. and Francis, L.P., 2005. “Justice Through Trust: Disability and the ‘Outlier Problem’ in Social Contract Theory,” Ethics, 116(1): 40–76.

  • –––, 2008. “Thinking About the Good: Reconfiguring Liberal Metaphysics (or Not) for People With Cognitive Disabilities,” Metaphilosophy, 40(34): 475–498.

  • Silvers, A. and Stein, M.A., 2002. “Disability, Equal Protection, and the Supreme Court: Standing at the Crossroads of Progressive and Retrogressive Logic in Constitutional Classification”, The Michigan Journal of Law Reform, 35(1&2): 81.

  • –––, 2003. “Human rights and genetic discrimination: protecting genomics' promise for public health,” Journal of Medicine, Law and Ethics, 31(3): 377–89.

  • Silvers, A. and Wasserman, D., 2000. “Convention and competence: Disability Rights in Sports and Education,” Society, 37(1): 63–67.

  • Silvers, A., Wasserman, D., and Mahowald, M., 1998. Disability, Difference, Discrimination: Perspectives on Justice in Bioethics and Public Policy, Lanham, Maryland: Rowman and Littlefield.

  • Soares, C., 2007. “Move over Poirot: Belgium recruits blind detectives to help fight crime,” The Independent, Nov 23. [Available online]

  • Spelman, Elizabeth, 1988. The Inessential Woman, Boston: Beacon Press.

  • Squatrighlia, D., 2001. “Triumph Out of Tragedy”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July 1, A 19, A 22.

  • Tannen, D., 1990. You Just Don't Understand: Women and Men in Conversation, New York: William Morrow.

  • Tronto, J., 1987. “Beyond Gender Difference To A Theory of Care”. Signs, 12(4): 644–61.

  • –––, 1993. Moral Boundaries: A Political Argument for an Ethic of Care, London: Routledge.

  • Union of the Physically Impaired Against Segregation (UPIAS) and the Disability Alliance, 1976.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Disability, London: Union of the Physically Impaired Against Segregation. [1978 version] available online]

  • Wendell, S, 1989. “Toward A Feminist Theory of Disability”, Hypatia, 4(2): 104–124.

  • –––, 1996. The Rejected Body: Feminist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s on Disability, London: Routledge.

  • –––, 2001. “Unhealthy Disabled: Treating Chronic Illnesses as Disabilities”, Hypatia, 16(4): 17–33.

  • Whitney, S.Y., 2011. “Dependency Relations: Corporeal Vulnerability and Norms of Personhood in Hobbes and Kittay”. Hypatia, 26(3): 554–574.

  • Young, I. M., 1980. “Throwing Like a Girl: A Phenomenology of Feminine Body Comportment, Motility and Spatiality,” Human Studies, 3(1): 137–56.

  • –––, 1990a. Justice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 1990b. Throwing Like a Girl and Other Essays in Feminist Philosophy and Social Theory,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 –––, 1997. “Asymmetrical Reciprocity: On Moral Respect, Wonder, and Enlarged Thought” Constellations, 3(3): 340–363.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 Sen, A., 2004. “Disability and Justice” (see Attachment 2 to the Word document “Disability and Development and The World Bank”). This is Sen's address to World Bank Disability & Inclusive Development Conference, Washington, D.C., November 30–December 1, 2004.

  • Tresniowski, A. and R. Arias, 2006, “The Boy Who Sees with Sound,” People, July 14 (updated July 24).

affirmative action | autonomy: in mor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 civil rights | cloning | contractarianism | equality | feminist philosophy | feminist philosophy, interventions: bioethics | feminist philosophy, interventions: ethics | feminist philosophy, interventions: social epistemology | identity politics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es to ethics and | mental disorder | parenthood and procreation | repugnant conclusion, the | rights | social minimum [basic income]

Copyright © 2013 by Anita Silvers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