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言与欺骗的定义 definition of (James Edwin Mahon)

首次发表于 2008 年 2 月 21 日;实质性修订于 2015 年 12 月 25 日。

对于谎言与欺骗(人际欺骗)的哲学讨论而言,中心问题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问题是定义性或概念性的。它们包括如何定义谎言,如何定义欺骗,以及谎言是否总是一种欺骗形式的问题。第二种问题是规范性的,更具体地说是道德性的。它们包括谎言和欺骗是否具有可推翻或不可推翻的道德错误,谎言是否比欺骗在道德上更严重,以及如果谎言和欺骗在道德上具有可推翻的错误,它们是否在某些场合上仅仅是道德上可选的,或者有时是道德上必须的。在本文中,我们只考虑第一种问题。


1. 谎言的传统定义

关于对他人的谎言并没有普遍接受的定义。词典对谎言的定义是“以欺骗为目的而作出虚假陈述”(OED 1989),但是这个定义存在许多问题。它既过于狭隘,因为它要求虚假陈述,又过于宽泛,因为它允许对除了所陈述的内容之外的事情撒谎,以及对被认为在听但并非被直接对话的人撒谎。

最广泛接受的谎言定义如下:“谎言是由一个人作出的陈述,该人并不相信该陈述,但是希望其他人相信它”(Isenberg 1973, 248)(参见“[谎言是] 作出一个被认为是虚假的陈述,以期望他人接受其为真实”(Primoratz 1984, 54n2))。然而,这个定义并没有明确指定陈述的对象。可以重新表述为:

  • (L1)谎言=df 向他人发表一个被认为是虚假的陈述,并希望对方相信该陈述是真实的。

L1 是传统的谎言定义。根据 L1,谎言至少需要满足四个必要条件。首先,谎言要求一个人发表陈述(陈述条件)。其次,谎言要求该人相信该陈述是虚假的;也就是说,谎言要求该陈述是不真实的(不真实条件)。第三,谎言要求将不真实的陈述发表给另一个人(受话人条件)。第四,谎言要求该人意图使对方相信该不真实的陈述是真实的(意图欺骗受话人条件)。

在对 L1 提出异议和考虑替代定义之前,需要解释这四个必要条件。

1.1 声明条件

根据声明条件,谎言要求一个人发表声明。发表声明需要使用常规符号或符号。常规符号,例如厕所门上的“女士”标志,与自然或因果符号或指标相对立,例如女士进出厕所,以及表示相似性的符号或图标,例如厕所门上穿着三角裙的图案(参见格罗修斯 2005 年,2001 年;皮尔斯 1955 年;格赖斯 1989 年)。因此,发表声明需要使用语言。关于发表声明的一个普遍接受的定义如下:“x 向 y 声明 p =df(1)x 相信存在一个表达式 E 和一种语言 L,E 在 L 中的标准用法之一是表达命题 p;(2)x 发出 E,意图使 y 相信他,x,打算以那种标准用法发出 E”(奇索姆和费汉 1977 年,150 页)。

一个人可以使用美国手语、烟信号、莫尔斯电码、旗语等方式发表声明,也可以通过制定的身体手势发表声明,这些手势的含义已经通过约定确定(例如,对问题点头)。因此,可以通过这些方式说谎。如果承认一个人戴假发、假笑、装腿瘸等行为时并没有发表声明,那么就可以得出结论,一个人不能通过这些行为说谎(西格勒 1966 年,128 页)。如果承认一个人在没有结婚时戴着结婚戒指,或者在不是警察时穿着警察制服时并没有发表声明,那么就可以得出结论,她不能通过这些行为说谎。

对于一个不说陈述句的人,但是诅咒、发出感叹词或感叹句、下命令或劝告、提问或说“你好”的情况,如果承认她在做这些事情时并没有发表陈述,那么她就不能通过做这些事情来撒谎(Green 2001, 163–164; 但参见 Leonard 1959)。

讽刺的陈述、作为笑话的一部分的陈述、演员在表演时的陈述、小说中的陈述,仍然是陈述。更正式地说,L1 的陈述条件遵守以下三个约束条件(Stokke 2013a, 41):

  1. 如果 x 发表了一个陈述,这并不意味着 x 相信这个陈述是真实的;

  2. 如果 x 发表了一项陈述,这并不意味着 x 打算让她的听众相信这个陈述是真实的;

  3. 如果 x 发表了一项陈述,这并不意味着 x 打算让她的听众相信 x 相信这个陈述是真实的。

陈述条件与另一种被认为是撒谎的必要条件有所区别,即要求进行断言。根据 L1 的说法,断言条件并非撒谎的必要条件。例如,如果没有女朋友但希望别人相信自己有女朋友的 Yin,在朋友 Bolin 的问题下讽刺地说“是的,我有女朋友”,并希望 Bolin 相信他实际上确实有女朋友,那么根据 L1,这个“讽刺谎言”是一个谎言,尽管它不是一个断言。

根据陈述条件,通过省略陈述来撒谎是不可能的(Mahon 2003;Griffiths 2004,33)。所谓的“遗漏的谎言”(或“被动的谎言”(Opie 1825))不是谎言(Douglas 1976,59;Dynel 2011,154)。所有的谎言都是主动的谎言。如果“沉默”是与他人事先约定的信号,并且等同于陈述,那么一个人可以通过保持“沉默”来撒谎(Fried 1978,57)。然而,这样的谎言不会是“遗漏的谎言”(参见 People v. Meza(1987)中,根据加利福尼亚证据法规定,“‘陈述’”包括“一个人的非言语行为,他打算用它作为口头或书面表达的替代品”,陪审员候选人埃里克·路易斯·梅萨在回答问题时的沉默和不举手被视为“否定的回答,即否定的陈述”(People v. Meza 1987,1647),他被判犯有伪证罪)。

注意,仅仅根据陈述条件,并不要求陈述必须向他人进行,甚至不要求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表达。一个人对自己的内心陈述也是陈述,如果其他条件也满足,可以是“内部谎言”(康德 1996,553-554)。

1.2 不真实条件

根据不真实条件,谎言要求一个人发表不真实的陈述,即发表一个她认为是错误的陈述。请注意,这个条件与谎言的假定必要条件有所区别,即该人发表的陈述是错误的(Grotius 2005, 1209; Krishna 1961, 146)。根据 L1,假设条件不是谎言的必要条件。

真实的陈述可能是错误的。如果乔治对希拉里说出以下陈述(希望希拉里相信这个陈述是真实的):“敌人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这个陈述是错误的,如果他不认为这个陈述是错误的,他并没有说谎。

不真实的陈述可能是真实的。在让-保罗·萨特的短篇小说《墙》中,故事发生在西班牙内战期间,被法西斯分子判处死刑的囚犯巴勃罗·伊比埃塔被他的卫兵询问他的同伴拉蒙·格里斯的下落。错误地认为格里斯躲在他的堂兄弟那里,他向他们发表了一个不真实的陈述:“格里斯躲在墓地里”(希望他们相信这个陈述是真实的)。恰好,格里斯确实躲在墓地里,这个陈述是真实的。格里斯在墓地被逮捕,伊比埃塔被释放(Sartre 1937; cf. Siegler 1966: 130)。根据 L1,伊比埃塔对他的审问者撒了谎,尽管他向他们发表的不真实的陈述是真实的,他并没有欺骗他们关于格里斯的下落(Isenberg 1973, 248; Mannison 1969, 138; Lindley, 1971; Kupfer 1982, 104; Faulkner 2013)。

如果一个人以欺骗他人的意图做出真实的陈述,根据不真实条件,她并不是在撒谎。例如,如果约翰和玛丽正在约会,瓦伦蒂诺是玛丽的前男友,有一天晚上,“约翰问玛丽:‘这周你见过瓦伦蒂诺吗?’”,“玛丽回答:‘瓦伦蒂诺过去两周一直患上单核细胞增多症’”,“瓦伦蒂诺实际上过去两周确实患上了单核细胞增多症,但事实上玛丽在前一天晚上与瓦伦蒂诺有约会”(Coleman 和 Kany 1981,31),那么玛丽并没有对约翰撒谎,即使她试图欺骗约翰。这就是所谓的欺骗(见 Schauer 和 Zeckhauser 2009;他们非法地补充说,欺骗必须成功欺骗),或虚假的暗示(Adler 1997),或试图误导(Saul 2012b;Webber 2013)。

除了欺骗不是谎言之外,双重反讽也不是谎言,根据不真实条件。如果一个人做出真实的陈述,意图让对方相信这个陈述是错误的,那么他并不是在撒谎。考虑以下关于两个从莫斯科乘火车的旅行者的笑话(据说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最喜欢的笑话)(Cohen 2002,328):

特罗菲姆:你要去哪里? Pavel: 去平斯克。 Trofim: 谎言!你说你要去平斯克,是为了让我相信你要去明斯克。但我知道你要去平斯克。

Pavel 并没有对 Trofim 撒谎,因为他对 Trofim 的陈述是真实的,即使他打算通过这种双重欺骗来欺骗 Trofim。

谎言与欺骗条件的一个含义是,如果一个人发表了一个她认为既不真实也不虚假的陈述,那么她就不能说谎(Siegler 1966,133; cf. Strawson 1952,173)。例如,如果一个乞讨者说“我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医疗照顾”,但他相信这个命题既不真实也不虚假,因为他没有孩子,那么即使他试图欺骗(Chisholm 和 Feehan 1977,155-6; 但参见 Siegler 1966,135),他也不是在说谎。

关于是否可以使用隐喻来撒谎存在争议。例如,如果一个庄稼人的番茄收成非常差,他说“我们的耳朵里都长满了番茄”,意图欺骗人们他有丰收,那么这个带有欺骗意图的不真实陈述通常不被认为是谎言,因为这个不真实的陈述是隐喻的(Saul 2012,16)。然而,一些人认为可以使用隐喻来撒谎(Adler 1997,444 n. 27; Griffiths 2004,36; Dynel 2011,149)。如果字面上虚假的隐喻陈述可以根据说话者的信念是真实的陈述,因此可以根据说话者的信念是不真实的陈述,那么根据 L1,这个具有欺骗性的庄稼人在这个例子中是在说谎。

1.3 解释/理论的条件

根据受话者的条件,谎言要求一个人向另一个人(或者严格来说,向一个被认为是另一个人的人,因为一个人可能会错误地将一个上了蜡的假人误认为是另一个人,并对其撒谎)说出不真实的陈述。也就是说,谎言要求一个人向另一个人发表言论(Simpson 1992, 626)。根据 L1,我不可能对任何人撒谎(即使是对我自己),也不可能对一个人撒谎,但我相信他在听我们的谈话。例如,如果米奇和丹尼都相信 F.B.I.正在监听他们的电话谈话,米奇对丹尼说:“明天午夜接货”,并打算欺骗监听的 F.B.I.特工,那么米奇并没有对 F.B.I.特工撒谎(这是一个“虚假的披露”(Newey 1997, 115))。

根据 L1,对一个普通观众撒谎是可能的。一个人可以通过发布关于某个事件的不真实报告(Kant 1997, 203),或者在纳税申报表上作出不真实的陈述,或者向邮件列表中的每个人发送不真实的电子邮件,或者在杂志广告或电视商业广告中作出不真实的陈述来撒谎。在这些情况下,读者、听众、观众等都是受话者。

根据受话者的条件,撒谎必然涉及到向你相信能理解你的陈述并根据此形成信念的人发表言论。对于那些你认为是非人类(金鱼、狗、机器人等)或者你认为不能理解对他们所做陈述的人(婴儿、精神病患者等),以及那些你认为不能理解你所说语言的人,你不可能对他们撒谎。然而,通过非人类中介者对其他人撒谎是可能的(例如,对银行自动取款机提出的问题输入虚假答案)。

1.4 谎言与欺骗的意图条件

根据谎言与欺骗的意图条件,谎言要求一个人向另一个人发表不真实的陈述,并且有意让对方相信这个不真实的陈述是真实的。发表讽刺的陈述、讲笑话、写小说、在戏剧中表演等,如果没有意图让听者相信这些不真实的陈述是真实的,就不算是谎言(Morris 1976,391)。

如果 x 向 y 发表不真实的陈述,但没有意图让 y 相信这个不真实的陈述是真实的,而是希望 y 相信 x 认为是真实的另一件事是真实的,那么根据 L1,x 并没有对 y 撒谎。这种非欺骗性的不真实陈述的例子包括礼貌的不真实陈述(康德 1997 年,27 页;马洪 2003 年,109 页)。例如,如果仆人伊戈尔向不受欢迎的访客达米安发表了不真实的陈述:“夫人不在家”,并没有意图让达米安相信她不在家是真实的(这将是伊戈尔撒谎),而是希望达米安相信现在见到夫人对她来说是不方便的,这是伊戈尔认为是真实的,那么根据 L1,伊戈尔并没有对达米安撒谎(伊森伯格 1973 年,256 页)。然而,为了让达米安相信这一点,伊戈尔必须相信达米安是这样理解“夫人不在家”的。可以说,礼貌的不真实陈述是“虚假而不是谎言”的例子,因为这个人“说的正是礼仪所要求的”(希夫林 2014 年,19 页)。正如有关不真实陈述情况的说法,“礼貌要求进行某种言辞”,而对方“非常清楚该陈述是虚假的”,这样的陈述“实际上并不是谎言”(科尔曼和凯 1981 年,29 页)。更好地将其视为使用密码进行言语交流的情况。另一个非欺骗性的不真实陈述的例子是所谓的“利他谎言”(法利斯 2009 年,50 页;参见奥古斯丁 1952 年,57 页),即当演讲者向他认为不信任他的听众发表不真实的陈述,以便听众相信演讲者认为是真实的事情。根据 L1,这并不是谎言。

这种非欺骗性的虚假与善意谎言(Bok 1978, 58; Sweetser 1987, 54; 52 n. 73)或社交谎言(也称为亲社会谎言),即不会损害社会生活而是保护社会生活的谎言(Meibauer 2014, 152; Sweetser 1987, 54),或者是为了自私原因而说的无关紧要的谎言(Sweetser 1987, 54)是不应与之混淆的。白色谎言、亲社会谎言和无关紧要的谎言都是有意欺骗的,并且根据 L1(Green 2001, 169)都是谎言。例如,“美国和厄瓜多尔文化都可能认为雅各布的回答是一个善意谎言”,因此在以下由语言学家向厄瓜多尔人提出的案例中是具有欺骗性的:“特蕾莎刚买了一件新裙子。第一次试穿时,她问她的丈夫雅各布:“我穿起来好看吗?”雅各布回答:“是的”,尽管他真的认为这件裙子很丑,而且太紧”(Hardin 2010, 3207; cf. Dynel 2011, 160)。或者,再举一个例子,“有些人会称之为白色谎言,为了让一个垂死的人能够安心离世,告诉他或她需要听到的任何话”(Sweetser 1987, 54)。请注意,白色谎言和亲社会谎言应与“大多数人认为为了实现某种更高的善而辩解的谎言,但由于其信息后果太重大(无论道德如何),不会被称为白色谎言 [或亲社会谎言]”,例如“对着盖世太保撒谎关于犹太人的位置”(Sweetser 1987, 54)区分开来。

根据不真实条件,不仅仅是说做出不真实陈述的人希望其他人相信这个不真实的陈述是真实的;这个人希望被称呼者相信这个不真实的陈述是真实的。此外,根据这个条件,不仅仅是说这个人希望被称呼者相信某个陈述是真实的,而这个人自己却相信这个陈述是错误的;这个人希望被称呼者相信这个不真实的陈述是真实的。如果马克西米利安是一个犯罪头目,亚历山德罗是他的手下之一,他暗地里相信亚历山德罗是一个警方线人,马克西米利安对亚历山德罗说了一个不真实的陈述:“我的组织里没有线人”,并不是希望亚历山德罗相信这个陈述是真实的,而是希望亚历山德罗相信马克西米利安相信这个陈述是真实的,那么根据 L1(Mahon 2008, 220),马克西米利安并没有撒谎。(当然,马克西米利安试图欺骗亚历山德罗)。这个结论促使一些人修改 L1,以包括多个欺骗意图。

根据不真实条件,撒谎只需要说谎的人有意让听话者相信不真实的陈述是真实的;并不需要听话者真的相信不真实的陈述是真实的。也就是说,如果不被相信,谎言仍然是谎言。如果 Sophie 对 Nicole 说了一个不真实的陈述:“我今天没有作业”,并且她的意图是让 Nicole 相信这个陈述是真实的,但是 Nicole 并不相信这个陈述是真实的,那么 Sophie 仍然在撒谎。这是因为“谎言”不是一个成就或成功的动词,撒谎的行为也不是一种言外之意的行为。撒谎的行为的存在并不依赖于听话者产生特定的反应或状态(Mannison 1969, 135; Wood 1973: 199; MacCormick 1983, 9 n. 23; 但是参见 Reboul 1994)。正如有人所说:“认为一个说话者是否撒谎取决于说话者的说服力或听话者的轻信程度,这种想法非常奇怪”(Shiffrin 2014, 13)。

因为 L1 没有断言条件,然而,根据 L1,通过讽刺的陈述、讲笑话、写小说、在戏剧中表演等方式,如果发表不真实的陈述的人(以某种方式)意图让人相信其为真,就有可能说谎,就像上面的“讽刺谎言”一样。同样地,如果有人打算通过开玩笑来欺骗——例如,如果骗子大卫在酒吧对他的目标格雷格说:“是的,我是个亿万富翁。这就是为什么我在这个破地方” ,意图让格雷格相信大卫是一个亿万富翁,试图在酒吧里保持低调——那么这个“笑话谎言”根据 L1 来说就是谎言。如果一位小说家写了一本小说,意图让读者相信这是一个伪装成小说的真实故事——一本假托的“罗曼·克莱夫”——那么这个“小说谎言”根据 L1 来说就是谎言。如果一位戏剧演员发表了一个不真实的陈述,意图让观众相信这个陈述是真实的——比如,如果一个演员说他的生命太短暂,意图让观众相信这个演员实际上正在某种疾病中濒临死亡(“演出可能是一个旨在让观众相信戏剧中的特定台词实际上是真实的 elaborate deception 的一部分”(Fallis 2009, 56))——那么这个“表演谎言”根据 L1 来说就是谎言。

1.5 对传统定义的谎言的反对意见

对 L1 有两种反对意见。首先,对每个必要条件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这些条件对于说谎并非必要。根据这些反对意见,L1 过于狭窄。其次,对于四个必要条件是否足以共同构成说谎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说谎还需要进一步的条件。根据这些反对意见,L1 过于宽泛。

1.5.1 条件并非必要条件

对于 L1 的陈述条件,有人反对说,说谎并不需要进行陈述。对他人的谎言可以定义为“任何形式的行为,其功能是向他人提供虚假信息或剥夺他们真实信息”(Smith 2004,14),或者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成功或不成功的企图,未经预警,以在他人心中产生一个通信者认为是不真实的信念”(Vrij 2000,6)。重要的是,这意味着说谎可以仅仅是故意隐瞒信息以欺骗,而根本不进行任何陈述(Ekman 1985,28;Scott 2006,4)。那些提出这个反对意见的人会将说谎与有意欺骗等同起来(Ekman 1985,26)。

针对 L1 的不真实条件,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认为撒谎并不一定需要说谎。这种反对意见有多种形式。有人认为,任何带有欺骗意图的陈述都是谎言,包括带有欺骗意图的真实陈述(Barnes 1994, 11; Davidson 1980, 88)。因此,谎言可以被定义为“任何有意欺骗的陈述”(Bok 1978, 13)。还有人依靠 Grice 关于会话含义的解释(Grice 1989, 39),认为一个人做出真实陈述,但在会话中暗示了一个被认为是假的陈述,这个人就是在撒谎(Meibauer 2011, 285; 2014a)。重要的是,这种“不真实的暗示”(Dynel 2011, 159–160)是“直接有意的”(Adler 1997, 446)。第三,有人主张“讽刺性撒谎”(Simpson 1992, 631),或者间接撒谎的可能性。如果一个说话者说了一个讽刺的不真实陈述,那么“通过这种虚伪的断言,他表现出自己相信”与他所说的相反的东西,这是“能力去...实际上断言”(Simpson 1992, 630)。如果这个人“在这方面是虚伪的”,实际上确实相信他所陈述的真实性,尽管引用了对他相信相反的信任,那么“这就是一个谎言(我们可以说是一个间接的谎言)”(Simpson 1992, 630)。例如,如果一个在派对上听着肉麻流行歌曲的人被问到是否喜欢这种音乐,然后讽刺地回答:“是啊,当然,我超爱这种音乐”,那么如果她实际上确实喜欢这种音乐,那么她就是在撒谎(参见 Dynel 2011, 148–149)。

反对不真实条件的反对意见是,撒谎并不需要相信所说的话是假的;只要不相信所说的话是真的,或者相信所说的话可能是假的就足够了(Carson 2006, 298; 2010, 18)。正如有人声称的那样,“对于他们的断言的真实性持不可知论态度,但仍然毫不保留地断言的人是在撒谎”(Shiffrin 2014, 13)。

针对 L1 的收信人条件,有人提出反对意见,即只要说出不真实的陈述即可构成谎言,即使没有对任何人说(甚至没有对自己说)(Griffiths 2004, 31)。因此,谎言可以被定义为“有意表达与我们所相信不同的东西”(Shibles 1985, 33)。还有人提出反对意见,即可能对不是收信人的第三方撒谎。一般来说,可以区分出以下情况:“听众偷听,而第一方和第二方并不知情”(偷听),“发言者对话者说出 p,而听众在第一方和第二方都知道他在听的情况下,偷听并知道发言者是为对话者而说话……尽管发言是为对话者而意图的”(旁听),以及类似旁听的情况,只是“发言也是为听众而意图的 [听众知道他们知道他在听]”(披露),以及类似披露的情况,“尽管第一方和第二方知道听众在听,但听众不知道他们在听”(虚假披露)(Newey 1997, 115)。即使不能对偷听者或仅仅是听众撒谎,如旁听的情况,但在虚假披露的情况下可能会撒谎,就像上面的例子中米奇对丹尼说:“明天午夜接应”,意图欺骗监听的 F.B.I.特工。甚至在披露的情况下也可能会撒谎。在 1978 年的惊悚片《摩羯座一号》中,关于火星登陆骗局,在宇航员“在太空中”与控制中心的妻子之间进行的全国电视转播中,该转播受到 NASA 处理人员的密切监视,查尔斯·布鲁贝克上校告诉他的妻子凯,告诉他的儿子“当我回来时,我会再次带他去优胜美地,就像去年夏天一样”。“事实上,他上个夏天带儿子去了另一个地方(Flatbush,那里正在拍电影),他的妻子知道这件事。根据这个反对意见,布鲁贝克对他的 NASA 处理人员关于他上个夏天做了什么的陈述是虚假的,即使他们不是他的收信人。

反对收信人条件的意见还指出,可以对动物、机器人等进行欺骗,也可以对可能是另一个人的东西进行欺骗,例如,如果一个房主在半夜被吵醒,想知道楼下是否有入室盗窃者,大声喊道:“我要拿下我的步枪”,尽管他没有步枪(Chisholm 和 Feehan 1977,157)。

反对 L1 的意图欺骗收信人条件的意见认为,即使对于撒谎,需要有意图欺骗收信人,但并不需要意图欺骗收信人关于不真实陈述的内容;它可以是意图欺骗收信人关于说话者对陈述的信念的意图,具体来说,是对不真实陈述为真的信念(Chisholm 和 Feehan 1977,152;Williams 2002,74;Reboul 1994,294;Mahon 2008,220;Tollefsen 2014,24)。

至少有两种方式可以对这个反对意见进行修改,以改变 L1。首先,可以认为撒谎的本质是有意欺骗听者,使其相信说话者相信不真实陈述为真:“x 说了一个句子‘S’,其中‘S’表示 p,在这个过程中,x 要么表达了他相信 p,要么意图让被称呼的人相信 x 相信 p”(Williams 2002,74),以及“说话者相信 [p] 是假的”(Williams 2002,96-97)。因此,可以对 L1 进行以下修改:

  • (L2)撒谎=定义为向另一个人做出一个 p 被认为是假的陈述,意图让对方相信 p 被认为是真的。(参见 Williams 2002,74,96-97)

或者,可以修改 L1 以包含任一意图,如下所示:

  • (L3)谎言=定义为向他人(他人)发表一个被认为是虚假的陈述,无论是希望他人相信该陈述是真实的(由他人),还是希望他人相信(由发表该陈述的人)该陈述被认为是真实的,或者两者兼而有之。(Mahon 2008,227-228)

针对这个条件,也有人认为,并不需要有意欺骗受话人关于虚假陈述的内容或者关于发表虚假陈述的人对虚假陈述的信念。只要有意欺骗关于某个事情,即发表者希望听者相信某个发表者认为是虚假的事情是真实的。请注意,提出这个异议的人会将撒谎变成任何涉及虚假陈述的欺骗行为。如果将这个异议与撒谎可以针对第三方的异议相结合(如虚假披露或披露),L1 可以修改如下:

  • (L4)谎言=定义为向他人发表一个被认为是虚假的陈述,或者在被认为的听众听到的情况下发表一个被认为是虚假的陈述,希望某个其他人-被称呼的人或被认为的听众中的其他人-相信某个被认为是虚假的陈述是真实的。(Newey 1997,100)

针对这种情况,也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即使“谎言与欺骗之间存在必然的关系”,但这种意图应该仅被理解为对他人进行欺骗的意图,即“对他人隐瞒信息”的意图(Lackey 2013,5-7)。根据这个反对意见,理解为隐藏证据或保密证据的行为被视为对他人进行欺骗。L1 可以修改如下:

  • (L5)如果且仅当(i)x 向 y 陈述 p,(ii)x 相信 p 是错误的,且(iii)x 在陈述 p 时有意对 y 进行欺骗,那么 x 向 y 撒谎(Lackey 2013,237)。

最后,针对这种意图欺骗收信人的条件,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即撒谎并不需要有意图欺骗(Shibles 1985,33;Kemp and Sullivan 1993,153;Griffiths 2004,31;Carson et al. 1982;Carson 1988;2006;2010;Sorensen 2007;2010;2011;Fallis, 2009;2010;2012;2015;Saul, 2012a;2012b;Stokke 2013a,2013b;2014;Shiffrin 2014)。如果在对一个暴力犯罪分子的审判中,宣誓证人在记录上提供虚假证词,例如为了避免被被告或其犯罪同伙杀害,而没有任何意图让任何人(不是陪审团、法官、律师、报道审判的记者、观众席上的人、报纸报道的读者等)相信那个证词是真实的,那么证人仍然在撒谎(但参见 Jones 1986)。根据这个反对意见,这种非欺骗性的谎言仍然是谎言(但参见 Lackey 2013 关于这些谎言是有意欺骗的论证,以及 Fallis 2015 关于这些谎言不是有意欺骗的论证)。

1.5.2 条件不是共同充分的

有人反对 L1 不足以构成谎言,因为还必须要求不真实的陈述是错误的(Coleman 和 Kay 1981,28; OED,1989; Moore 2000)。这是谎言的错误条件(Grimaltos 和 Rosell 即将出版,参见其他互联网资源)。对于大多数反对者来说,错误条件是对 L1 的补充,使得谎言的定义更加狭窄(例如,Coleman 和 Kay 1981)。对于其他反对者来说,错误条件是另一种谎言定义的一部分,并使得该定义更加狭窄(Carson 2006,284; 2010,17; Saul 2012b,6)。

有人反对 L1 不足以构成谎言,因为还必须要求有意让对方相信该陈述被认为是真实的(Frankfurt 1999,96; Simpson 1992,625; Faulkner 2007,527)。如果 Harry 向 Michael 说出不真实的陈述“我口袋里没有零钱”,但 Harry 并不打算让 Michael 相信 Harry 相信它是真实的,那么 Harry 并没有对 Michael 撒谎,即使 Harry 打算让 Michael 相信它是真实的(Frankfurt 1986,85; 1999,96)。这个额外的条件会使 L1 变得更加狭窄,因为这将导致 Maximilian 在上面的例子中并没有对 Alessandro 撒谎。

最后,有人反对 L1 是不够充分的,因为说谎要求做出不真实的断言,而不仅仅是做出不真实的陈述。这是说谎的断言条件。根据这个反对意见,当一个人做出欺骗性的不真实的讽刺性陈述(“讽刺谎言”),或者欺骗性的不真实的笑话(“笑话谎言”),或者欺骗性的不真实的虚构(“虚构谎言”),或者欺骗性的不真实的表演(“表演生活”)时,他并不是在说谎,因为在这些情况下他并没有做出断言。对于大多数反对者来说,断言条件是对 L1 的补充,使 L1 变得更狭窄(Chisholm 和 Feehan 1977;Fried 1978;Simpson 1992;Williams 2002;Faulkner 2007)。对于其他人来说,断言条件是对说谎的不同定义的一部分,并使该定义变得更狭窄(Sorensen 2007;Fallis 2009;Stokke 2013a)。

对于 L1 最重要的反对意见是说谎不需要有欺骗的意图。这导致了在对说谎的定义上撰写文章的人之间的分歧。

2. 关于说谎的欺骗主义与非欺骗主义

在对谎言定义进行讨论的人中,有两种立场:谎言主义和非谎言主义(Mahon 2014)。第一组,谎言主义者认为,谎言需要有欺骗的意图。谎言主义者又可以进一步分为简单谎言主义者,他们认为谎言需要通过说出不真实的陈述来达到欺骗的目的;复杂谎言主义者,他们认为谎言需要通过说出不真实的断言,并通过违背信任或信仰来达到欺骗的目的;以及道德谎言主义者,他们认为谎言需要通过说出不真实的陈述,并违反他人的道德权利或对他人进行道德伤害。第二组,非谎言主义者认为,谎言并不需要有欺骗的意图。他们认为传统的定义既不正确也不充分。非谎言主义者又可以进一步分为简单非谎言主义者,他们认为说出不真实的陈述就足以构成谎言;以及复杂非谎言主义者,他们认为除了说出不真实的陈述之外,还需要满足其他条件才能构成谎言。一些复杂非谎言主义者认为,谎言需要对所陈述的事实进行担保,而其他复杂非谎言主义者认为谎言需要说出不真实的断言。

2.1 简单谎言主义

简单谎言主义者包括那些支持 L1(Isenberg 1973; Primoratz 1984)以及那些支持该定义的修改版本的人:L2(Williams 2002)、L3(Mahon 2008)、L4(Newey 1997)和 L5(Lackey 2013)。对于简单谎言主义者来说,谎言需要通过说出不真实的陈述来达到欺骗的目的,但并不需要进行断言或违背信任或信仰。

2.2 复杂的欺骗主义

复杂的欺骗主义者认为,除了需要有欺骗的意图外,谎言还需要做出不真实的断言,并且(或因此)违背了信任或信仰。罗德里克·奇斯霍姆(Roderick Chisholm)和托马斯·费汉(Thomas Feehan)认为,只有在向他人陈述并且相信条件使得对方有理由相信自己既相信自己的陈述是真实的,又有意让对方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陈述是真实的情况下,才能向他人做出断言:“x 向 y 断言 p =df x 向 y 陈述 p,并且在他相信的条件下,使得 y 有理由相信他,x 不仅接受 p,而且还有意对 y 相信他,x 接受 p 的信念做出因果贡献”(奇斯霍姆和费汉,1977 年,152 页)。

谎言是一种不真实的断言,也就是说,说话者相信所做的陈述不是真实的或者是错误的:

x 对 y 撒谎=df 存在一个命题 p,使得(i)x 相信 p 不是真的或者 x 相信 p 是假的,以及(ii)x 向 y 断言 p。(Chisholm 和 Feehan 1977,152)

在谎言的情况下,说话者试图让听者相信一个虚假的陈述。然而,请注意,这个虚假通常不是说话者所陈述的内容。相反,说话者试图让听者相信的虚假是说话者相信该陈述是真实的。这就是谎言中的欺骗意图(尽管严格来说,欺骗是被预见而不是被故意的)(“基本上,根据这个定义,只有当你预期能够成功地欺骗别人关于你的信念时,你才算在撒谎”(Fallis 2009,45))。

说话者还试图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让听者对说话者的信念产生这种错误的信念,“通过让他的受害者对他产生信任”(Chisholm 和 Feehan 1977,149)。这就是谎言中的信任背叛或信仰背叛:“与其他类型的欺骗不同,谎言本质上是一种信任背叛”(Chisholm 和 Feehan 1977,153)。他们对谎言的完整定义可以如下所述:

  • (L6)谎言=df 对另一个人做出一个被认为是错误的或被认为不真实的陈述;(ii)相信条件是这样的,以至于其他人有理由相信陈述者相信该陈述是真实的;(iii)相信条件是这样的,以至于其他人有理由相信陈述者有意对其他人相信该陈述是真实的做出因果贡献。(Chisholm 和 Feehan 1977; cf. Guenin 2005)

根据 L6,如果说话者相信条件是这样的,以至于听者没有理由相信说话者在做出真实陈述,那么就不可能撒谎。康德提供了一个例子,一个小偷抓住受害者的喉咙,问他钱放在哪里。如果受害者说出不真实的陈述:“我没有钱”,康德说这不是谎言,“因为其他人知道……他也没有任何权利要求我说真话”(康德 1997 年,203 页;但参见马洪 2009 年)。Chisholm 和 Feehan 认为,鉴于受害者相信小偷没有理由相信受害者在说真话,受害者并没有做出断言,因此也没有撒谎(Chisholm 和 Feehan 1977 年,154-155 页;但参见 Strudler 2009 年(cf. Strudler 2005 年;2010 年),关于小偷可以相信受害者是可信的,即使不可信任,因为他受到暴力威胁的论证)。

查尔斯·弗里德(Charles Fried)也认为,撒谎需要一个断言和对信任的违背,但他拒绝了 L6,他认为在康德的例子中,受害者可以对小偷撒谎(Fried 1978,55 n1)。根据他的观点,做出断言涉及到做出陈述,并意图通过给出一个隐含的“保证”或隐含的“承诺或保证该陈述是真实的”来引起对该陈述真实性的信任(Fried 1978,57)。当一个人断言时,他的意图是“邀请信任,而不是基于陈述证据的信任,而是基于陈述的信任”(Fried 1978,56)。谎言是一种不真实的断言。说话者意图引起对一个他认为是错误的陈述真实性的信任。因此,谎言涉及到一种欺骗的意图。说话者还隐含地向听者保证或承诺所做的陈述是真实的。因此,说话者给出了一个不真诚的保证,或者违背了一个承诺——“在撒谎中,承诺在同一刻被做出并被违背”——每一个谎言都涉及到一种“信任的破裂”(Fried 1978,67)。

弗里德对撒谎的定义可以如下所述(修改以包括那些只打算欺骗关于他们信念的情况):

  • (L7)撒谎 =df 对另一个人做出一个被认为是错误的陈述;(ii)打算让对方相信该陈述是真实的 [并且该陈述被认为是真实的] [或打算让对方相信该陈述被认为是真实的];(iii)隐含地向对方保证该陈述是真实的;(iv)打算让对方相信该陈述是真实的 [并且该陈述被认为是真实的] [或打算让对方相信该陈述被认为是真实的],基于这个隐含的保证。(Fried 1978)

大卫·辛普森(David Simpson)也认为,谎言需要一种断言和对信任的背叛。在断言“我们表现出相信某事,并通过(尽管不一定获得)对我们断言的人的信任来实现这一点”时(辛普森 1992 年,625 页)。根据这种“对信任的召唤”,“我们试图建立……我们相信某个命题并且我们打算让他们意识到我们相信它”(辛普森 1992 年,625 页)。谎言是“不真诚的断言”,因为“断言者所需的信念缺失”(辛普森 1992 年,625 页)。这意味着撒谎的人有三种欺骗的目的。首先,“我们有意让某人在某个问题上犯错误,就像我们看到事实一样”(辛普森 1992 年,624 页)。这是“主要的欺骗意图”(辛普森 1992 年,624 页)。其次,我们打算欺骗对方“关于我们对该问题的信念……我们不会对这个信念撒谎,但我们打算在这个问题上欺骗他们”(辛普森 1992 年,624 页)。我们打算让他们被欺骗,无论是关于什么问题,都是基于他们对我们在这个问题上的信念被欺骗的基础上。最后,撒谎的人“不真诚地召唤信任”(辛普森 1992 年,625 页)。我们打算让他们在这个问题上对我们的信念被欺骗,基于这种不真诚的召唤信任。其他形式的有意欺骗,而不是谎言,不试图通过“通过真诚的召唤信任”来欺骗(辛普森 1992 年,626 页)。这就是谎言的特殊之处:“它涉及一种特定的背叛”(辛普森 1992 年,626 页)。

由于可以在没有主要欺骗意图的情况下撒谎,辛普森的定义需要相应地进行修改:

  • 谎言 =df:(i)向他人发表陈述;(ii)对该陈述的真实性缺乏信念;(iii)意图使他人相信:(a)该陈述是真实的,并且相信该陈述是真实的 [或(b)相信该陈述是真实的];(iv)意图使他人相信:(c)有意让他人相信该陈述是真实的;(d)有意让他人相信该陈述被认为是真实的;(v)通过一种“公开真诚”的行为来引发他人对该陈述被认为是真实的信任;(vi)基于(v)的基础上,意图使他人相信(a)或(b)。 (Simpson 1992)

保罗·福克纳认为,谎言必然涉及告诉某人某事,这必然涉及到信任的引用。他区分了告知和作出断言,并认为在某些情况下,即使我没有断言,我的断言的暗示“足够清楚,可以说我已经告诉过你这个”(福克纳,2013 年,3102 页)。他对告知的定义如下:“如果且仅如果(i)x 意图让 y 相信 p,且(ii)x 意图让 y 相信 p 是因为 y 认识到(i)”(福克纳,2013 年,3103 页)。在告诉另一个人某事时,说话者意图让听者相信她陈述或暗示的内容,但她意图让听者相信她陈述或暗示的内容是因为“y [听者] 相信 x [说话者]”(福克纳,2013 年,3102 页)。由此可见,告知“通过引用听众的信任来起作用”(福克纳,2013 年,3103 页)。在说谎时,说话者意图让听者相信她陈述或暗示的内容基于信任:“在说谎时,说话者并不是因为独立证据而希望听众接受他的谎言,而是因为他告诉了他的谎言。将他的断言表现为真诚的动机是确保听众将他希望听众相信 p 的意图视为相信 p 的理由”(福克纳,2007 年,527 页)。谎言是不真实的告知。说话者相信她所断言或暗示的内容是错误的,她意图让听者相信她所陈述或暗示的内容是真实的,她意图让听者相信她有这个意图,并且她意图让这成为听者相信她所陈述或暗示的内容是真实的理由:“如果且仅如果(i)在说出 U 时,x 告诉 y p,且(ii)x 相信 p 是错误的”(福克纳,2013 年,3103 页)。

对于福克纳对谎言的定义也需要进行修改,以包括那些仅意图欺骗他人关于自己信念的情况:

  • (L9)谎言 =df 对另一个人说出某个命题;(ii)相信该命题是错误的;(iii)意图使对方相信该命题是真实的并且被认为是真实的 [或意图使对方相信该命题被认为是真实的];(iv)意图使对方相信有意让对方相信该命题是真实的;(v)意图使对方相信该命题是真实的并且被认为是真实的 [或意图使对方相信该命题被认为是真实的],原因是有意让对方相信该命题是真实的。(福克纳 2007;2013)

这是复杂欺骗主义定义谎言的一个含义,即某些被认为是谎言的情况并不是谎言,因为没有作出断言。考虑以下一个(企图的)信心骗局双重反击的案例(Newey 1997, 98)。Sarah 与合作者 Charlie 想在 Andrew 身上玩一个信心骗局。她希望 Andrew 购买 Cadbury 的股票。她决定欺骗 Andrew,让他认为 Kraft 计划收购 Cadbury。Sarah 知道 Andrew 不信任她。如果她告诉他 Kraft 计划收购 Cadbury,他不会相信她。如果她告诉他没有收购计划,在一个(企图的)双重反击中,他可能会相信她所说的相反的事情,从而被欺骗。但是这种简单的双重反击太冒险了。所以 Sarah 让 Andrew 信任的 Charlie 对他撒谎,说 Kraft 即将收购 Cadbury。她还让 Charlie 告诉 Andrew,她相信 Kraft 即将收购 Cadbury 的说法是错误的。然后,Sarah 去找 Andrew,告诉他:“Kraft 即将收购 Cadbury。”她并不打算让 Andrew 相信她相信 Kraft 即将收购 Cadbury。然而,她打算让他相信她是错误的,事实上 Kraft 即将收购 Cadbury。结果,他会被欺骗。

根据 L6、L7、L8 和 L9,萨拉并没有撒谎,因为她没有断言任何事情。例如,根据辛普森的观点,萨拉只是在“假装引发信任”(辛普森 1992 年,628 页),并没有引发信任。在这种情况下,演讲者意图将自己表现为“意图表现为相信自己不相信的东西”(辛普森 1992 年,628 页)。为了撒谎,“一个人必须假装真诚,但也要根据这种真诚被接受的意图行事,否则他只是在假装撒谎,而不是在撒谎”(辛普森 1992 年,629 页)。萨拉只是在假装对安德鲁撒谎,以欺骗他。

另一个根据复杂欺骗主义定义而不被认为是谎言的谎言案例是三重蒙骗(参见福克纳 2007 年,527 页)。想象一下,上面例子中更加狡猾的帕维尔对一个公开不信任的特罗菲姆回答他的问题时说他要去“平斯克”。实际上,他要去明斯克,但他回答“平斯克”是为了让特罗菲姆相信他正在尝试双重蒙骗。如果成功,特罗菲姆会回答他:“骗子!你说你要去平斯克是为了让我相信你要去明斯克。但我知道你要去平斯克。”根据 L6、L7、L8 和 L9,帕维尔并没有对特罗菲姆撒谎。他只是假装试图用双重蒙骗来欺骗他,实际上是试图用三重蒙骗来欺骗他。在任何时候,他都没有引发信任,也没有违背那种信任。

2.3 道德欺骗主义

道德欺骗主义者认为,除了以欺骗为目的进行不真实陈述外,谎言还需要违反他人的道德权利或对他人进行道德伤害。

根据奇索姆和费汉的观点,每一次谎言都是对听者权利的侵犯,因为“假设一个人 x 向另一个人 y 断言一个命题 p,那么 y 有权利期望 x 自己相信 p。而且假设 x 知道,或者至少应该知道,如果他向 y 断言 p,而他自己相信 p 不是真的,那么他就违反了 y 的这个权利”(奇索姆和费汉,1977 年,153 页,[为了统一性,变量已经改变])。然而,违反他人权利并不是他们对谎言的定义的一部分。根据大多数哲学家的观点,谎言(无论是可废除的还是不可废除的)在道德上是错误的,“是一种综合判断而不是分析判断”(肯普和沙利文,1993 年,153 页)。然而,一些哲学家认为,“谎言的错误性……已经融入了该术语的定义”(肯普和沙利文,1993 年,153 页)。对于这些哲学家来说,谎言(无论是可废除的还是不可废除的)在道德上是错误的是一种重言(马戈利斯,1962 年)。

根据雨果·格罗蒂乌斯的观点,当“严格理解”时,“谎言”的含义包括对被谎言欺骗的人的“真实权利”的侵犯,即“他……判断的自由”(格罗蒂乌斯,2005 年,1212 页)。只有那些拥有行使判断自由的权利的人才能被谎言欺骗。因此,格罗蒂乌斯对谎言的定义如下(相应地修改):

  • (L10)谎言=df 向他人提出一个被认为是错误的陈述,意图使对方相信该陈述是真实的(或相信该陈述被认为是真实的,或两者兼而有之),从而侵犯了该人行使判断自由的权利。(Grotius 2005)

根据 L10,例如,不能对“儿童或疯子”撒谎,因为他们缺乏判断自由的权利(Grotius 2005, 1212)。不能对已经“明确同意”被告知不实信息的人撒谎,因为他已经放弃了对这些事情行使判断自由的权利(Grotius 2005, 1214)。不能对通过“默许同意”或“基于正当理由”的推定同意已经放弃对某些事情行使判断自由的权利的人撒谎,例如当“一个人…通过使他相信错误的事情来安慰他生病的朋友”,因为“对于愿意的人没有伤害”(Grotius 2005, 1215–1217)。此外,“对于拥有他人所有权利的绝对权利的人”,当他“利用该权利,为了他的个人利益或公共利益而说谎”时,并不是在撒谎(Grotius 2005, 1216–1218)。在某些情况下,行使判断自由的权利也可以被剥夺,例如“当一个无辜的人的生命或等同于生命的东西”处于危险时,或者当“阻止了不诚实行为的执行”(Grotius 2005, 1221)。在这种情况下,该人已经丧失了他的权利,“对那些——像小偷一样——不欠真实的人说谎不能被称为撒谎”(Bok 1978, 14)。

Alan Donagan 还将道德条件纳入他对撒谎的定义中(修改为包括那些只打算欺骗关于他们信念的人的情况):

  • (L11)谎言=df 自由地向另一个完全负责和理性的人作出一个被认为是错误的陈述,并且有意让对方相信这个陈述是真实的 [或者有意让对方相信这个陈述被认为是真实的,或者两者都有意]。(Donagan 1977)

根据 L11,不可能对“儿童、疯子或那些由于年龄或疾病而受损的人”撒谎(Donagan 1977, 89),因为他们不是完全负责和理性的人。也不可能对“一个威胁你生命的准杀人犯撒谎,如果你不告诉他他的猎物去了哪里”(Donagan 1977, 89),以及在任何情况下当你处于被胁迫的状态时(比如在证人席上害怕生命的证人,或者被小偷抢劫的受害者),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做出的陈述不是自由的。

有人反对这些道德欺骗定义过于狭窄和限制性(Bok 1978)。例如,无论是像一些绝对主义的义务论者所主张的那样是不允许的(奥古斯丁 1952; 阿奎那斯 1972 (cf. 麦金泰尔 1995b); 康德 1996 (cf. 马洪 2006); 纽曼 1880; 吉奇 1977; 贝茨 1985; 普鲁斯 1999; 托勒森 2014),还是像后果主义者和温和的义务论者所主张的那样是允许的(即可选的或强制的)(康斯坦特 1964; 密尔 1863; 西奇威克 1981; Bok 1978; 麦金泰尔 1995a; cf. 卡根 1998),都有可能对一个准杀人犯撒谎。

也有人反对这些道德欺骗主义的定义在道德上过于宽松(Kemp 和 Sullivan 1993,158-9)。通过将某些欺骗性的不真实陈述对他人视为“非”谎言,他们使得以一种本应受到道德谴责的方式行事成为可以接受的。一般来说,即使是那些认为所有谎言都具有固有的负面影响,尽管可以被推翻,因此认为撒谎在道德上是可被推翻的错误的哲学家,也不会将道德必要条件纳入他们对谎言的定义中(Bok 1978; Kupfer 1982; cf. Wiles 1988)。

2.4 非欺骗主义

非欺骗主义者认为,撒谎并不需要有欺骗的意图。

对于简单的非欺骗主义者(奥古斯丁 1952 年(参见格里菲斯 2003 年,31 页);阿奎那 1952 年;希布尔斯 1985 年),谎言不过是说出一个不真实的陈述。例如,根据阿奎那的观点,开玩笑的谎言也是谎言。然而,这个立场在当代哲学家中并未得到支持。

对于复杂的非欺骗主义者来说,不仅仅是不真实是谎言的充分条件。为了区分谎言和开玩笑、讽刺、表演等行为,还必须满足进一步的条件。对于某些复杂的非欺骗主义者来说,进一步的条件是对不真实陈述的真实性提供担保。对于其他复杂的非欺骗主义者来说,这个条件是进行断言。

托马斯·卡森认为,通过在某种上下文中做出一个“担保真实”的陈述(并且自己并不相信自己没有担保真实陈述的真实性),或者有意担保真实陈述,即使没有意图欺骗对话者,也有可能通过向对话者做出虚假和不真实的陈述来说谎。

  • (L12)一个人 x 对另一个人 y 说谎,当且仅当(i) x 向 y 做出了一个错误的陈述 p,(ii) x 相信 p 是错误的或可能是错误的(或者,或者 x 不相信 p 是真的),(iii) x 在一个上下文中陈述 p,从而向 y 保证 p 的真实性,并且(iv) x 不认为自己没有保证她对 y 所说的话的真实性。(Carson 2006, 298; 2010, 30)

  • (L13)一个人 x 对另一个人 y 说谎,当且仅当(i) x 向 y 做出了一个错误的陈述 p,(ii) x 相信 p 是错误的或可能是错误的(或者,或者 x 不相信 p 是真的),并且(iii) x 打算向 y 保证 p 的真实性。(Carson 2010, 37)

Carson 在他的两个定义中都包括了虚假条件;然而,他准备修改这两个定义,以便不需要虚假条件(Carson 2010, 39)。他还认为不真实条件不够严格,因为如果一个说话者只是“不相信”她的陈述是真的(但不相信它是假的),或者相信她的陈述“可能是错误的”(但不相信它是假的),那么她就在说谎。

Carson 提供了两个非欺骗性谎言的例子:一个有罪的学生告诉学院院长他在考试中没有作弊,但并不希望院长相信他(因为“他真的很强硬,他可能喜欢想到院长知道他有罪”),因为他知道院长的政策是只有学生承认作弊才会受到惩罚;还有一个证人对被告提供不真实(虚假)的证词,尽管有大量证据指向被告,但并不希望任何人相信这个证词,以避免被被告及其手下报复(Carson 2006, 289; 2010, 21)。根据 Simple Deceptionists(L1、L2、L3、L4 和 L5)或 Complex Deceptionists(L6、L7、L8 和 L9)(参见 Simpson 1992, 631)或 Moral Deceptionists(L10、L11)的定义,这两个人都不是在撒谎。但根据 L12 和 L13,他们都在撒谎,因为他们都保证了自己陈述的真实性,尽管他们都没有意图欺骗对方。

有人认为,证人和学生确实有欺骗的意图(Meibauer 2011, 282; 2014a, 105)。也有人认为,即使他们没有意图让人相信他们不真实的陈述是真实的(Lackey 2013; 但参见 Fallis 2015),他们也是在欺骗。然而,也有人认为,他们未能保证其陈述的真实性,因此根据 L12 和 L13 的定义,他们并不是在撒谎。一个论点是,在证人的例子中,陈述是被强迫的,“被强迫的言语行为并不是真正的断言”(Leland 2013, 3; 参见 Kenyon 2010)。“在面临暴力死亡的威胁的背景下,他仅仅是在宣誓时说话并不足以构成一个普通的保证背景”(Leland 2013, 4)。另一个论点是,证人和学生之所以没有保证其陈述的真实性,是因为他们相信他们的听众相信他们是不真实的。

Carson 曾说过:“如果一个人保证陈述的真实性,那么他明确或暗示地承诺或保证他所说的是真实的”(Carson 2010, 26),并且“保证陈述的真实性预设着该陈述被用来邀请或影响信仰。保证某事的真实性对于一个人不邀请或不影响他人相信的事情是没有意义的”(Carson 2010, 36)。结果是,撒谎就是违背信任:“在我的观点中,撒谎就是通过保证其真实性来邀请他人相信和依赖自己所说的话,但同时通过做出自己不相信的虚假陈述来背叛这种信任”(Carson 2010, 34)。保证其陈述的真实性并违背信任的结合似乎使得 Carson 对撒谎的定义与 Chisholm 和 Feehan 等复杂欺骗主义者的定义相似。它似乎也会产生类似的结果。例如,Carson 对谈判者说:

在美国,人们在谈判过程中故意歪曲自己的议价立场是很常见的,而且通常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根据标准词典对谎言的定义,这些陈述是谎言——它们是故意的虚假陈述,旨在欺骗他人。然而,根据我对谎言的第一个定义 [L12],除非谈判者对自己所说的内容作出真实性的保证,否则这些情况并不属于谎言...假设两个“顽固”的愤世嫉俗的谈判者经常歪曲自己的意图,并且当别人这样对待他们时,他们并不反对,他们彼此进行谈判。每个人都意识到对方是一个愤世嫉俗的谈判者,并且每个人都知道对方知道这一点。在这种情况下,关于自己的最低或最高价格的陈述并不保证是真实的。(卡森 2010 年,191 页)

如果一个谈判者向另一个谈判者说出一个不真实的陈述:“这是我能接受的最高价”,那么,由于谈判者相信对方相信他在说谎,他不能打算保证自己陈述的真实性,和/或者(谈判)的背景使得他不能保证自己陈述的真实性。因此,根据 L12,他并不是在撒谎。根据 L13,他也不是在撒谎,至少如果“你不能打算做一件你不指望成功的事情”是真实的话(Fallis 2009 年,43 n 48; cf. Newey 1997 年,96-97)。

看起来对于学生和证人可以说同样的事情。如果学生相信院长已经知道他有罪,如果证人相信陪审团等已经知道被告有罪,那么似乎两者都不能打算保证他们陈述的真实性,和/或者情境是这样的,两者都不保证他们陈述的真实性。如果是这样的话,根据 L12 和 L13,两者都不是在撒谎。卡森曾经说过关于他们关于复杂欺骗主义定义的撒谎,“奇索姆和费汉的定义有一个非常奇怪和不可接受的结果,即一个臭名昭著的不诚实的人不能对他知道不信任他的人撒谎”(卡森 2010 年,23 页)。然而,卡森的定义似乎也有同样的结果。

珍妮弗·索尔也认为可以在没有意图欺骗的情况下撒谎。她提供了 L12 的修改版本,将保证情境条件和不相信自己不保证条件结合为一个条件,即相信自己处于一个保证情境中:

  • (L14)如果说话者不是语言错误/词语误用的受害者,也不是在使用隐喻、夸张或讽刺的情况下,那么他们撒谎当且仅当(i)他们说 p;(ii)他们相信 p 是假的;(iii)他们认为自己处于一个保证情境中。(索尔 2012 年,3 页)

根据索尔的观点,如果一个人不相信自己处于一个有保证的语境中,那么他就不可能撒谎。索尔考虑了在极权主义国家中讲出的所谓谎言的情况:“这是一个极权主义国家要求的话语的情况。这些支持国家的句子是由不相信它们的人对不相信它们的人说出的。每个人都知道说的是假话,而且只是因为国家要求才说的。[…] 可以说,由于每个人都被迫说出这些假话,而且每个人都知道它们是假的,它们就不再是真正的谎言”(索尔,2012 年,9 页)。索尔补充说:“生活在极权主义国家中,发表亲国家言论的人是一个更棘手的情况(他们应该是这样)。他们的言论是否在存在真理保证的语境中发表,完全不清楚”(索尔,2012 年,11 页)。如果一个发言人向听众发表不真实的陈述,并且“每个人都知道说的是假话”,也就是说,发言人知道听众知道发言人在撒谎,那么发言人就不相信自己处于一个有保证的语境中。根据 L14,发言人并没有撒谎。然而,可以争论的是,在学生和证人的情况下,“每个人都知道说的是假话”,因此,发言人不相信自己处于一个有保证的语境中。如果是这样的话,根据 L14,既不是学生也不是证人在撒谎。

罗伊·索伦森(Roy Sorensen)同意卡森(Carson)的观点,即撒谎并不需要有欺骗的意图,并且可以存在非欺骗性的“厚颜无耻的谎言”(Sorensen 2007)和“知识谎言”(Sorensen 2010)。然而,他反对 L12,因为它暗示当所陈述的内容的虚假是众所周知时,就不能说谎:“卡森对撒谎的定义并没有解决这个狭隘性问题。证明的概念并不足以解释我们如何在众所周知的情况下撒谎。只有当 p 可能是真实的时候,我们才能证明 p。当 p 的虚假是众所周知的时候,共同知识的任何一方都无法证明 p,因为 p 在认识上是不可能的”(Carson 2007, 254)。根据索伦森的观点,一个谈判者如果告诉“一个会促进买方和卖方更好协调的虚假陈述”,那么他就是在说一个厚颜无耻的谎言(Sorensen 2007, 262)。

索伦森对撒谎的定义如下:“撒谎就是断言自己不相信的事情”(Sorensen 2007, 256)。说谎的一个条件是要进行断言。索伦森根据“狭义的可信度”区分断言和非断言:“要作为一个断言,谎言必须具有狭义的可信度。因此,只有接触到这个断言的人可能会相信它。这是“撒谎需要有欺骗意图”的真理之精髓。厚颜无耻的谎言表明,断言不需要满足广义可信度的要求,即相对于一个人的全部证据而言的可信度”(Sorensen 2007, 255)。

Sorensen 提供了一些断言和谎言的例子,比如一个大师的仆人告诉一个不受欢迎的女性来电者,她在电话里听到的声音不是大师的声音,仆人只是在“擦拭钢琴键”,以及伊拉克战争期间一位医生告诉一位可以看到穿着制服的病房病人的记者,“我看不到制服”(Sorensen 2007, 253)。然而,关于这些是断言,因此是谎言的说法是有争议的(参见 Keiser 2015)。这些陈述既不表达说话者的信念,也不旨在以任何方式影响听话者的信念,因为它们的虚假是众所周知的(参见 Williams 2002, 74)。正如有人所说:“Sorensen 没有提供一个断言命题的定义(具有必要和充分条件)...在他没有完全分析断言概念的程度上,Sorensen 对谎言的定义是不清楚的”(Carson 2010, 36)。可以反驳 Sorensen 的观点是“问题中的话语不是断言”(Keiser 2015, 12),因此,根据他自己的说法,不能算作谎言。

Don Fallis 也认为,可以在没有意图欺骗的情况下撒谎。他还为断言条件辩护,即“当你断言你相信为假的事情时,你在撒谎”(Fallis 2009, 33)。他认为,当你发表陈述并且相信自己处于一个格赖斯会话规范“不说你相信为假的事情”的情境中时,你就在断言某事。因此,他对谎言的定义如下:

如果你向 x 撒谎,当且仅当(i)你向 x 陈述 p,(ii)你相信你在一个适用以下会话规范的情境中做出这个陈述:“不要做出你相信为假的陈述”,(iii)你相信 p 是假的(Fallis 2009, 34)。

对这个定义的反例(Pruss 2012; Faulkner 2013; Stokke 2013a)促使对这个定义进行修订,以适应这些反例:

  • (L15)如果你说 p,你相信 p 是假的(或者至少如果你成功地传达了 p,p 将是假的),并且你打算通过传达 p 来违反交谈规范中的传达虚假信息的行为(Fallis 2012, 569)

  • (L16)如果你说 p,你相信 p 是假的(或者至少如果你成功地传达了 p,p 将是假的),并且你打算通过传达 p 来传达虚假信息(Fallis 2012, 569)

L15 和 L16 都能容纳以下对先前定义的反例:“当马克·安东尼对罗马人民说‘布鲁图斯是一个诚实的人’时……罗马市民知道(a)安东尼并不相信布鲁图斯是一个诚实的人,(b)安东尼受到一项禁止说自己认为是假的事情的规范的约束,以及(c)安东尼在对话中一直是一个合作的参与者。因此,他们得出结论,安东尼违反了规范,以传达与他字面上所说的相反的意思。事实上,对他的陈述的最好解释是,他想传达的是与他字面上所说的完全相反的意思”(Fallis 2012,567)。由于安东尼并不打算违反对话规范,即不打算通过说“布鲁图斯是一个诚实的人”来传达他认为是假的事情(布鲁图斯是一个诚实的人),或者更简单地说,由于安东尼并不打算用他不真实的陈述来传达虚假的信息,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安东尼并没有撒谎。然而,在一个有压倒性证据指向的有罪证人托尼的情况下,他说“我没有做过”,而没有打算让任何人相信他,他确实打算违反对话规范,即通过说“我没有做过”来传达他认为是假的事情(他没有做过),或者更简单地说,他确实打算用他不真实的陈述来传达被认为是虚假的信息,尽管他并不打算让任何人相信这一点。

有人认为,非欺骗性的说谎者并不打算用他们不真实的陈述来传达任何被认为是虚假的信息,事实上,他们甚至可能打算用他们不真实的陈述来传达被认为是真实的信息(Dynel 2011,151)。Fallis 反驳了非欺骗性的说谎者并不打算传达任何被认为是虚假的信息的主张,即使他们打算传达被认为是真实的信息。

光明正大的说谎者可能想要传达一些真实的信息。例如,托尼可能试图向警察传达他们永远不会定罪他。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打算违反规范传达一些虚假的信息。他希望他实际说的话能够在对话中被理解和接受。这并不是说“我没有做这件事”只是“你永远也抓不到我,警察!”的委婉说法。(Fallis 2012,572 n 24)

然而,在礼貌的不实陈述的情况下,不真实的陈述只是一种委婉说法:“例如,由门口的仆人或亲戚说出的“她不在家”,已经成为生病或不愿意的委婉说法”(Isenberg 1973,256)。在礼貌的不实陈述的情况下,似乎没有意图传达任何被认为是虚假的信息。在告诉女性来电者“我正在擦拭钢琴键”的仆人、告诉记者“我看不到制服”的伊拉克医生、告诉另一位谈判者“这是我能接受的最高价”的谈判者,或者在极权主义国家生活的人发表亲政府言论的情况下,也可以认为没有意图传达任何被认为是虚假的信息。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就有一些支持这样的说法:非欺骗性的说谎者不打算通过他们的不真实陈述传达任何被认为是虚假的信息,因此,根据 L15 或 L16,他们并不是在说谎。

安德烈亚斯·斯托克也认为,可以在没有意图欺骗的情况下撒谎。他还为谎言的断言条件进行了辩护:“当你断言你相信是错误的事情时,你在撒谎”(斯托克 2013a,33)。根据斯托克的观点,“断言 p 就是说 p,并且提议 p 成为共同基础”(斯托克 2013a,47)。命题 p 在一个群体中成为共同基础,“如果所有成员(为了对话的目的)都接受 p,并且都相信所有人都相信所有人都接受 p,等等”(斯托克 2013a,49,引用斯塔尔纳克 2002,716)。因此,斯托克对谎言的定义如下:

  • (L17)x 对 y 撒谎当且仅当...x 对 y 说 p,并且...x 提议 p 成为共同基础,并且...x 相信 p 是错误的。(斯托克 2013a,49)

在说者发表讽刺性不真实陈述的情况下,说者并不提议相信为假的命题(例如,“布鲁图斯是一个诚实的人”)成为共同基础(斯托克 2013a,50)。然而,在非欺骗性的谎言情况下,说者确实提议相信为假的命题(例如,“我没有作弊”)成为共同基础(斯托克 2013a,52)。在非欺骗性谎言的情况下,即使说者所说的(被相信为)假的事实是共识,这并不改变说者提议相信为假的事实成为共同基础的事实。事实上,即使(被相信的)真相最初是共同基础,在说者提议相信为假的事实成为共同基础之前,非欺骗性的谎言者仍然提议“用她的话更新共同基础”(斯托克 2013a,54)。例如,在学生和院长的情况下,“学生希望她自己和院长相互接受她没有抄袭”(斯托克 2013a,54)。

可以辩称 Stokke 关于断言的解释,因此 L17,在面对非欺骗性谎言时面临两难境地。要么,在非欺骗性谎言的情况下,说话者确实提议相信为假的命题成为共同基础,但成为共同基础太弱以被视为断言;要么,成为共同基础足够强大以被视为断言,但在非欺骗性谎言的情况下,说话者并未提议相信为假的命题成为共同基础。Stokke 考虑了 Stalnaker 关于派对上的一位客人对另一位客人说:“喝马提尼的那个人是一位哲学家”,然后两位客人继续谈论这位哲学家的例子,而众所周知,所谈的饮料并不是马提尼。关于这个例子,Stalnaker 说:“也许彼此都承认这不是马提尼,但彼此都接受这是马提尼。如果接受错误的前提是传达真实的有效方式,那么这个伪装是合理的”(Stalnaker 2002, 718)。然而,如果提议相信为假的命题成为共同基础意味着参与并维持一个“伪装”,可能是为了传达真理,那么这是否算作一个断言就不清楚了(参见 Keiser 2015)。因此,非欺骗性说谎者可能会提议她相信为假的命题成为共同基础,而这并不是一个断言的行为。但这意味着根据 L17 的定义,她并不是在说谎。或者,如果提议相信为假的命题成为共同基础意味着更多,例如说话者有意或希望她自己和她的听者“相互接受”她相信为假的命题,那么非欺骗性说谎者是否有意或希望如此就不清楚了。如果这是正确的,那么根据 L17 的定义,非欺骗性谎言无法被视为谎言。

3. 欺骗的传统定义

欺骗的词典定义如下:“使相信虚假的事物”(OED 1989)。然而,这个定义存在几个问题(Barnes 1997; Mahon 2007; Carson 2010)。主要问题是它的范围太广泛。根据这个定义,仅仅外表就可以欺骗,比如当一个白色物体在某种光线下看起来是红色的(Faulkner, 2013)。此外,人们有可能无意中欺骗他人。如果斯黛菲相信周五有一个关于大卫·刘易斯和基督徒的讲座,并告诉保罗“周五有一个关于刘易斯和基督徒的讲座”,结果保罗相信周五有一个关于 C·S·刘易斯和基督徒的讲座,那么斯黛菲就欺骗了保罗。此外,人们有可能错误地欺骗他人。如果斯黛菲错误地相信周五没有哲学讲座,并告诉保罗周五没有哲学讲座,他相信了她的话,那么斯黛菲就欺骗了保罗。

尽管一些哲学家认为欺骗可能是无意或错误的(Demos 1960; Fuller 1976; Chisholm and Feehan 1977; Adler 1997; Gert 2005),但许多哲学家认为无法无意或错误地欺骗(Linsky 1970; van Horne 1981; Barnes 1997; Carson 2010; Saul 2012; Faulkner 2013)。他们认为,欺骗和谎言一样,是有意的。他们将术语“误导”保留用于涵盖有意或无意地引起错误信念的情况(Carson 2010, 47)。

不允许无意或错误欺骗的词典定义的修改版本如下:

  • (D1)欺骗=df 故意导致一个已知或被认为是错误的信念。

在其他欺骗的情况下,D1 可以被视为传统的欺骗定义(Baron 1988,444 n. 2)。与“说谎”相对比,“欺骗”是一个成就或成功的动词(Ryle 1949,130)。欺骗的行为只有在实现特定结果时才算是欺骗的行为。根据 D1,这个结果是一个错误的信念。请注意,D1 不仅限于人对人的欺骗;它适用于任何能够拥有信念的事物,例如(可能是)黑猩猩、狗和婴儿。

欺骗没有陈述条件。除了通过撒谎来欺骗,还可以使用自然或因果迹象(指标)来欺骗,例如装箱好像要去度假,以便抓住小偷(康德 1997,202)。可以通过使用类似物(图像)的迹象来欺骗,例如在一条自己实际上不高兴的新闻上发布一个笑脸表情符号。最后,可以通过非语言的传统迹象(符号)来欺骗,例如戴着结婚戒指而实际上未婚,或者穿着警察制服而实际上不是警察。一个人也可以通过咒骂、插话或感叹、发出命令或劝告、提问、说“你好”等方式来欺骗。也可以通过不发表某些陈述或保持沉默来欺骗。

欺骗也没有不真实的条件。通过说一个真实而正确的陈述,故意暗示一个虚假的陈述来进行欺骗是可能的。这就是欺诈。欺诈包括比尔·克林顿说“没有不正当的关系”,意图让人们相信从未有过不正当的关系(索尔,2012 年,30 页),用名人的名字称呼他或她,意图让其他人相信你是他的亲密朋友,或者以“博士”身份预订餐厅或酒店,意图让人们相信你是一位(通常更富有的)医生,而不是一位(通常较不富有的)学者(肖尔和泽克豪泽,2009 年,44 页)。如果帕维尔真实而真诚地告诉特罗菲姆他要去平斯克,意图让不信任的特罗菲姆错误地相信帕维尔要去明斯克,结果特罗菲姆错误地相信帕维尔要去明斯克,那么帕维尔就欺骗了特罗菲姆(双重欺骗)。还可以通过非断言的真实陈述来进行欺骗,比如笑话、讽刺的陈述,甚至是在舞台上演出的台词,只要能够形成欺骗的意图。例如,如果有人问我是否偷了钱,我以讽刺的口气回答:“是的,当然是我偷的”,而我确实偷了钱,意图让人们相信我没有偷钱,如果人们相信了,那么我就是用一个真实的陈述进行了欺骗(目前尚不清楚这种“虚假地说真话”的情况是否被视为欺诈)。

谎言与欺骗也没有欺骗的收信人条件。除了欺骗收信人外,还可以欺骗偷听者,例如虚假披露(例如,欺骗 F.B.I.特工秘密偷听电话交谈)或披露(例如,欺骗 NASA 处理人员公开听取宇航员与妻子在“摩羯座一号”中的交流)。还可以欺骗收信人关于除所述陈述内容之外的某个事项(例如,做出真实的陈述,但伪造口音)。

3.1 对传统欺骗定义的异议

对 D1 可以提出几个异议。其中一个异议是,欺骗者并不一定要导致另一个人产生一个被欺骗者(真正地)认为是错误的错误信念:“如果我有意让你相信 p,其中 p 是错误的,而我既不相信 p 是真的,也不相信 p 是假的”(Carson 2010, 48),那么这仍然是欺骗(van Frassen 1988; Barnes 1997; cf. Shiffrin 2014, 13)。例如,如果迈克尔对桥的状况没有任何信念,但他说服格特鲁德桥是安全的,而桥恰好是危险的,那么迈克尔欺骗了格特鲁德关于桥的安全性(van Frassen 1988, 124)。或者,如果艾丽斯在伊夫林的花园里放了一只假兔子,而那里住着一只隐居的兔子,为了确保伊夫林相信她在花园里看到了一只兔子(无论是真兔子还是假兔子),伊夫林看到了假兔子,并打电话给艾丽斯告诉她“我在花园里看到一只兔子!”那么艾丽斯欺骗了伊夫林,尽管她无法相信或知道伊夫林看到的是假兔子而不是真兔子(Barnes 1997, 11)。尽管对 D1 的这个异议并不一定具有说服力(Mahon 2007, 191–2),但将这个异议纳入其中的人际欺骗的修改定义如下:

  • (D2)一个人 x 欺骗另一个人 y,当且仅当 x 故意使 y 相信 p,其中 p 是错误的,而 x 并不相信 p 是真的。(Carson 2010,48)

对 D1 最常见的反对意见是,欺骗者故意使另一个人产生新的错误信念并非必要。尽管这种欺骗形式,即一个人故意引起“从未被欺骗的状态到被欺骗的状态的转变”(Chisholm 和 Feehan 1977,144),是最常见的欺骗形式,但并不是唯一的形式。一个人可以通过使另一个人继续持有错误的信念来欺骗他人(Fuller 1976,21;Chisholm 和 Feehan 1977,144;Mahon 2007 189–190;Carson 2010,50;Shiffrin 2014,19)。这是指,在欺骗者的行为之外,这个人“本来会失去或放弃”错误的信念(Chisholm 和 Feehan 1977,144),或者至少有更大的机会失去错误的信念。结合这一反对意见的修改后的人际欺骗定义如下:

  • (D3)一个人 x 欺骗另一个人 y,当且仅当 x 故意使 y 相信 p(或坚持相信 p),其中 p 是错误的,而 x 知道或相信 p 是错误的。(Carson 2010,50)

对于 D1(以及 D2 和 D3),进一步的反对意见是,仅仅是有意诱使他人产生一个她真实相信或知道是错误的虚假信念是不足以构成欺骗的;还必须是这个虚假信念是由证据引起的,并且这个证据是由这个人引起的,目的是引起另一个人产生这个虚假信念(Linsky 1970,163;Fuller 1976,23;Schmitt 1988,185;Barnes 1997,14;Mahon 2007)。例如,如果安德鲁通过对本进行脑部手术、给本电击或者给本下药的方式故意使本相信(错误地)英国有吸血鬼,那么安德鲁并没有欺骗本关于英国有吸血鬼的事实。同样,如果安德鲁通过让本阅读一本声称证明英国有吸血鬼的书籍来使本错误地相信英国有吸血鬼,那么安德鲁也没有欺骗本关于英国有吸血鬼的事实。然而,如果安德鲁写了一本声称证明英国有吸血鬼的书,本读了这本书,并且由此导致本相信英国有吸血鬼,那么安德鲁就欺骗了本关于英国有吸血鬼的事实(Fuller 1976)。结合这一反对意见的修正后的人际欺骗定义如下:

  • (D4)欺骗=df 通过引发证据,故意使另一个人产生或继续产生一个已知或真实相信是错误的虚假信念,从而使这个人产生或继续产生这个虚假信念(Mahon 2007,189-190)

到目前为止,所有考虑过的定义都是关于积极欺骗的定义,即一个人“被迫增加了他的虚假信念库”或者被迫继续拥有虚假信念(Chisholm 和 Feehan 1977,144)。对 D1(以及 D2、D3 和 D4)的进一步反对意见是,欺骗并不需要引起新的信念或者继续拥有虚假信念。一个人可以通过使另一个人停止拥有真实信念或者阻止其获得真实信念来欺骗他人。根据这种情况,这些都是负面欺骗的情况,其中一个人“被迫失去了他的真实信念”或者被阻止获得真实信念(Chisholm 和 Feehan 1977,143-144)。例如,如果我有意分散一个容易在分心时永久性忘记事情的人的注意力,以使他永久性地忘记某件事情,结果导致他失去了一个(真实的)记忆,那么我就使他停止拥有一个真实信念。(在科幻小说中,可以通过使用记忆抹除装置来实现相同的结果,就像 1997 年的科幻电影《黑衣人》中使用的神经擦除器一样)。此外,如果我为了阻止某人了解一条新闻,例如一场对无人造成伤害的外国地震,而将报纸的某一部分隐藏起来,那么我就阻止了她获得关于远处地震的真实信念。结合这一反对意见的修改后的人际欺骗定义如下:

  • (D5)欺骗=定义为故意使另一个人获得虚假信念,或者继续拥有虚假信念,或者停止拥有真实信念,或者被阻止获得真实信念。

然而,对于 D1(以及 D2、D3 和 D4)的这种反对并不一定令人信服。可以争辩说,负面欺骗根本就不是欺骗。毕竟,并没有获得或维持任何虚假的信念。可以争辩说,阻止某人获得真实信念就是让他保持无知,或者让他“蒙在鼓里”,而不是欺骗他(Mahon 2007,187-188;参见 Carson 2010,53)。无知的状态与错误的状态并不相同。一个人可能不知道爱沙尼亚的首都是哪个城市(塔林);这与错误地相信里加是爱沙尼亚的首都是不同的。同样,尽管这种情况较为罕见,使一个人对某个事物无知并不等同于欺骗他,至少如果这不导致虚假的信念。例如,在 2004 年的科幻电影《永恒的阳光》中,人们去 Lacuna 公司,让他们的前任关系的记忆以及访问记录被抹去。Lacuna 公司的运营者让客户忘记事情,或者使他们对事情无知。他们在这样做时并没有欺骗他们。Chisholm 和 Feehan 承认奥古斯丁和阿奎那“并没有称之为‘欺骗’”来“隐藏真相”(Chisholm 和 Feehan 1977,187)。

D5 只将“通过委托”(Chisholm 和 Feehan 1977,143-144)的欺骗案例视为欺骗。根据 Chisholm 和 Feehan 的说法,还可以通过“遗漏”来欺骗(Chisholm 和 Feehan 1977,143-144)。一个人可以允许他人获得错误的信念,或者允许他人继续持有错误的信念,或者允许他人停止拥有真实的信念,或者允许他人继续没有真实的信念。例如,一个人可以允许他人阅读一篇新闻报道并获得一个他知道是错误的信念(例如,一篇关于你公司 CEO 因健康原因辞职的新闻报道,而你知道他是因为资金管理不善而被迫离职),并且一个人可以通过不纠正他人的错误信念来让他人继续持有错误的信念(例如,不纠正一个孩子对圣诞老人的信念)。或者,例如,一个人可以通过不阻止他们分心来让一个人忘记一个真实的记忆,一个人可以继续不知道在一个外国发生了地震。根据 Chisholm 和 Feehan 的说法,通过委托和遗漏可以有积极和消极的欺骗。一个包含这一反对意见的人际欺骗的修改定义如下:

  • (D6)欺骗=df 故意导致他人获得错误的信念,或者继续持有错误的信念,或者停止拥有真实的信念,或者被阻止获得真实的信念,或者故意允许他人获得错误的信念,或者继续持有错误的信念,或者停止拥有真实的信念,或者被阻止获得真实的信念。

最后,D6 只将有意的行为和遗漏视为欺骗。然而,根据 Chisholm 和 Feehan 的说法,欺骗可以是无意的。一个包含这一反对意见的人际欺骗的修改定义如下:

  • (D7)欺骗 =df 使另一个人获得错误的信念,或继续持有错误的信念,或停止持有真实的信念,或被阻止获得真实的信念,或允许另一个人获得错误的信念,或继续持有错误的信念,或停止持有真实的信念,或被阻止获得真实的信念。(Chisholm 和 Feehan 1977,145)。

对于 D5 的反对意见,即负面欺骗不是欺骗,也适用于 D6 和 D7。

Bibliography

  • Adler, J., 1997. ‘Lying, deceiving, or falsely implicating’, Journal of Philosophy, 94: 435–452.

  • Aquinas, T., ‘Question 110: Lying’, in Summa Theologiae (Volume 41: Virtues of Justice in the Human Community), New York: McGraw-Hill, 1972.

  • Augustine, ‘On Lying,’ M. S. Muldowney (trans.) (51–110), and ‘Against Lying,’ H. B. Jaffee (trans.) (121–179), in R. J. Deferrari (ed.) Fathers of the Church (Volume 16: Treatises on Various Subjects), New York: Fathers of the Church, 1952.

  • Baron, M., 1988. ‘What Is Wrong with Self-Deception?’, in B. P. McLaughlin and A. Oksenberg Rorty (eds.), Perspectives on Self-Decep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431–449.

  • Barnes, A., 1997. Seeing through self-decep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Barnes, J. A., 1994. A Pack of Lies: Towards A Sociology of Ly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Betz, J., 1985. ‘Sissela Bok on the Analogy of Deception and Violence,’ Journal of Value Inquiry, 19: 217–224.

  • Bok, S., 1978. Lying: Moral Choice in Public and Private Life, New York: Random House.

  • –––, 1998. ‘Truthfulness’, in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New York: Routledge, 480–485.

  • Bronston v. United States, 409 U.S. 352 (1973).

  • Carson, T. L. 1988. ‘On the Definition of Lying: A reply to Jones and revisions,’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7: 509–514.

  • –––, 2006. ‘The Definition of Lying,’ Noûs, 40: 284–306.

  • Carson, T. L., R. E. Wokutch, and K. F. Murrmann, 1982. ‘Bluffing in Labor Negotiations: Legal and Ethical Issues,’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1: 13–22.

  • Chisholm, R. M., and T. D. Feehan, 1977. ‘The intent to deceive,’ Journal of Philosophy, 74: 143–159.

  • Cohen, G. A., 2002. ‘Deeper Into Bullshit,’ in Contours of Agency: Essays on Themes from Harry Frankfurt, (eds.) S. Buss and L. Overton. Cambridge: MIT Press. 321–339.

  • Coleman, L. and P. Kay, 1981. ‘Prototype Semantics: The English Verb ‘lie,’’ Language, 57: 26–44.

  • Constant, B., 1964. Des réactions politiques, in O. P. di Borgo (ed.), Écrits et discours politiques, Paris: Pauvert.

  • Davidson, D., 1980. ‘Deception and Division,’ in J. Elster (ed.), The Multiple Self,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9–92

  • Demos, R., 1960. ‘Lying to Oneself,’ Journal of Philosophy, 57: 588–595.

  • Donagan, A., 1977. A Theory of Morality,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 –––, 1986. ‘Comment on Wheeler,’ Ethics, 96: 876–877.

  • Douglas, J., 1976. Investigative Social Research: Individual and Team Field Research, Beverly Hills: Sage Publications.

  • Dynel, M., 2011. ‘A Web of Deceit: A Neo-Gricean View on Types of Verbal Deception,’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Pragmatics, 3: 139–167.

  • Ekman, P., 1985. Telling Lies: Clues to Deceit in the Marketplace, Marriage, and Politics, New York: W.W. Norton.

  • Fallis, D., 2009. ‘What is Lying?,’ Journal of Philosophy, 106: 29–56.

  • –––, 2010. ‘Lying and Deception,’ Philosophers’ Imprint, 10: 1–22

  • –––, 2012. ‘Lying as a Violation of Grice’s First Maxim of Quality,’ Dialectica, 66: 563–581.

  • –––, 2013. ‘Davidson was Almost Right about Lying,’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91: 337–353.

  • –––, 2015. ‘Are Bald-Faced Lies Deceptive After All?’ Ratio, 28: 81–96.

  • Faulkner, P., 2007. ‘What is Wrong with Lying?,’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75: 524–547.

  • –––, 2013. ‘Lying and Deceit,’ in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thics, Hugh Lafollette (ed.), Hoboken, NJ: Wiley-Blackwell, 3101-3109.

  • Feehan, T. D., 1988. ‘Augustine on Lying and Deception,’ Augustinian Studies, 19: 131–139.

  • Frank, M. G., 2009. ‘Thoughts, Feelings, and Deception,’ in B. Harrington, (ed.), Deception: From Ancient Empires to Internet Dating,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55–73.

  • Frankfurt, H. G., 1986. ‘On Bullshit,’ Raritan, 6: 81–100.

  • –––, 1999. ‘The Faintest Passion,’ in Necessity, Volition and Lov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95-107.

  • –––, 2002. ‘Reply to G. A. Cohen,’ in Contours of Agency: Essays on Themes from Harry Frankfurt, Cambridge: MIT Press, 340–344.

  • Fried, C., 1978. Right and Wrong,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Fuller, G., 1976. ‘Other-Deception,’ The Southwestern Journal of Philosophy, 7: 21–31.

  • Geach, P., 1977. The Virtu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Gert, B., 2005. Morality: Its Nature and Justification, 6th ed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Green, S. P., 2001. ‘Lying, Misleading, and Falsely Denying: How Moral Concepts Inform the Law of Perjury, Fraud, and False Statements,’ Hastings Law Journal, 53: 157–212.

  • Grice, H. P., 1989. Studies in the Ways of Word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Griffiths, P. J., 2004. Lying: An Augustinian Theology of Duplicity, Grand Rapids: Brazos Press.

  • Grotius, H., 2005. The Rights of War and Peace, anonymous (trans.), R. Tuck (ed.), Indianapolis: Liberty Fund.

  • Guenin, L. M., 2005. ‘Intellectual Honesty,’ Synthese, 145: 177–232.

  • Hardin, K. J., 2010. ‘The Spanish notion of Lie: Revisiting Coleman and Kay,’ Journal of Pragmatics, 42: 3199–3213.

  • Isenberg, A., 1973. ‘Deontology and the Ethics of Lying,’ in Aesthetics and Theory of Criticism: Selected Essays of Arnold Isenberg,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3. 245–264.

  • Jones, G., 1986. ‘Lying and intentions,’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5: 347–349.

  • Kagan, S., 1998. Normative Ethics, Boulder: Westview Press.

  • Kant, I., Groundwork of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and On a supposed right to lie from philanthropy, M. J. Gregor (trans.), in Immanuel Kant, Practical Philosophy, A. W. Wood and M. J. Gregor (ed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 –––, Lectures on Ethics, P. Heath (trans.), P. Heath and J. B. Schneewind (ed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 Keiser, J., 2015. ‘Bald-faced lies: how to make a move in a language game without making a move in a conversation’, Philosophical Studies, 1–17.

  • Kemp, K. W. and T. Sullivan, 1993. ‘Speaking Falsely and Telling Lies’, in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Catholic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 67: 151–170.

  • Krishna, D., 1961. ‘‘Lying’ and the Compleat Robot’, The British Journal of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12: 146–149.

  • Kupfer, J., 1982. ‘The Moral Presumption Against Lying,’ Review of Metaphysics, 36: 103–126.

  • Lackey, J., 2013. ‘Lies and deception: an unhappy divorce,’ Analysis, 73: 236–248.

  • Leland, P., 2015. ‘Rational responsibility and the assertoric character of bald-faced lies,’ Analysis, 75: 550–554.

  • Leonard, H. S., 1959. ‘Interrogatives, Imperatives, Truth, Falsity and Lies’, Philosophy of Science, 26: 172–186.

  • Lindley, T. F., 1971. ‘Lying and Falsity’,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49: 152–157.

  • Linsky, L., 1963. ‘Deception’, Inquiry, 6: 157–169.

  • MacCormick, N., 1983. ‘What Is Wrong With Deceit?,’ Sydney Law Review, 10: 5–19.

  • MacIntyre, A., 1995a. ‘Truthfulness, Lies, and Moral Philosophers: What Can We Learn from Mill and Kant?’, in The Tanner Lectures on Human Values, Salt Lake City: University of Utah Press, 16: 307–361.

  • –––, 1995b. ‘Lying,’ in T. Honderich (ed.),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Philosoph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15.

  • Mahon, J. E., 2003. ‘Kant on Lies, Candour and Reticence,’ Kantian Review, 7: 101–133.

  • –––, 2006. ‘Kant and the Perfect Duty to Others Not to Lie,’ British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14: 653–685.

  • –––, 2007. ‘A Definition of Deceiv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Philosophy, 21: 181–194.

  • –––, 2008. ‘Two Definitions of Ly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Philosophy, 22: 211–230.

  • –––, 2009. ‘The Truth About Kant On Lies,’ in Clancy Martin (ed.), The Philosophy of Deception, New York: Oxford, 201–224.

  • –––, 2014. ‘History of Deception: 1950 to the Present,’ Encyclopedia of Deception, New York: Sage, 618–619.

  • Mannison, D. S., 1969. ‘Lying and Lies,’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47: 132–144.

  • Margolis, J., 1962. ‘“Lying Is Wrong” and “Lying Is Not Always Wrong,”’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23: 414–418.

  • Meibauer, J., 2005. ‘Lying and falsely implicating,’ Journal of Pragmatics, 37: 1373–1399

  • –––, 2011. ‘On lying: intentionality, implicature, and imprecision,’ Intercultural Pragmatics, 8: 277–292.

  • –––, 2014a. Lying at the Semantics-Pragmatics Interface, Berlin: De Gruyter.

  • –––, 2014b. ‘A lie that's told with bad intent: Lying and implicit content,’ Belgian Journal of Linguistics, 28: 97–118.

  • Mill, J. S., 1863. Utilitarianism, London: Parker, Son and Bourne.

  • Moore, J. G., 2000. ‘Did Clinton lie?’, Analysis, 60: 250–254.

  • Morris, J., 1976. ‘Can computers ever lie?’, Philosophy Forum, 14: 389–401.

  • Newey, G., 1997. ‘Political Lying: A Defense’, Public Affairs Quarterly, 11: 93–116.

  • Newman, J. H., 1880. Apologia Pro Vita Sua (A Defense of One's Life), M. J. Svaglic (ed.),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O’Neil, C., 2012. ‘Lying, Trust, and Gratitude,’ Philosophy & Public Affairs, 40: 301–333.

  • Opie, A., 1825. Illustrations of Lying in All Its Branches, London: Longman, Hurst, Rees, Orme, Brown and Green.

  •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1989.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People v. Meza, 188 Cal. App. 3d. 1631 (1987).

  • Pierce, C. S., 1955. ‘Logic as Semiotic: The Theory of Signs,’ in Justus Buchler (ed.), Philosophical Writings of Peirce,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98–119.

  • Primoratz, I., 1984. ‘Lying and the “Methods of Ethics,”’ 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Philosophy, 16: 35–57.

  • Pruss, A., 1999. ‘Lying and speaking your interlocutor’s language,’ The Thomist, 63: 439–453.

  • –––, 2012. ‘Sincerely asserting what you do not believe,’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90: 541–546.

  • Reboul, A., 1994. ‘The description of lies in speech act theory,’ in H. Parret (ed.), Pretending to Communicate, Berlin: De Gruyter, 292–298.

  • Rotenstreich, N., 1956. ‘On Lying,’ Revue Internationale de Philosophie, 10: 415–437.

  • Russow, L-M., 1986. ‘Deception: A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 in R. W. Mitchell and N. S. Thompson (eds.) Deception: Perspectives on Human and Non-Human Deceit, Albany: SUNY Press, 41–52.

  • Ryle, G., 1949. The Concept of Mind, London: Hutchinson.

  • Sartre, J-P., 1937. ‘Le Mur’, La Nouvelle Revue Francaise, 286: 38–62.

  • Saul, J., 2000. ‘Did Clinton say something false?,’ Analysis, 60: 255–257.

  • –––, 2012a. ‘Just Go Ahead and Lie,’ Analysis, 72: 3–9.

  • –––, 2012b. Lying, Misleading, and What Is Sai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Schauer, F. and Zeckhauser, R., 2009, ‘Paltering,’ in B. Harrington (ed.), Deception: From Ancient Empires to Internet Dating,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38–54.

  • Schmitt, F. F., 1988. ‘Epistemic Dimensions of Self-Deception,’ in B. McLaughlin and A. O. Rorty (eds.), Perspectives on Self-Decep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83–204.

  • Scott, G. G., 2006. The Truth About Lying, Lincoln, NE: ASJA Press.

  • Shibles, W., 1985. Lying: A Critical Analysis, Whitewater, Wisconsin: The Language Press.

  • Shiffrin, S. V., 2014. Speech Matter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Sidgwick, H., The Methods of Ethics (7th edition), Indianapolis: Hackett, 1981.

  • Siegler, F. A., 1966. ‘Lying,’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3: 128–136.

  • Simpson, D., 1992. ‘Lying, Liars and Language,’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52: 623–639.

  • Smith, D. L., 2004. Why We Lie: The Evolutionary Roots of Deception and the Unconscious Mind,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 Solan, L. M. and Tiersma, P. M., 2005. Speaking of Crime: The Language of Criminal Justic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Sorensen, R., 2007. ‘Bald-Faced Lies! Lying Without The Intent To Deceive,’ Pacific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88: 251–264.

  • –––, 2010. ‘Knowledge-lies,’ Analysis, 70: 608–615.

  • Stalnaker, R., 2002. ‘Common Ground,’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25: 701–721.

  • State v. Rosillo, 282 N.W. 2d 872 (Minn. 1979).

  • Stokke, A., 2013a. ‘Lying and Asserting,’ Journal of Philosophy, 110: 33–60.

  • –––, 2013b. ‘Lying, Deceiving, and Misleading,’ Philosophy Compass, 8: 348–359.

  • –––, 2014. ‘Insincerity,’ Noûs, 48: 496–520.

  • Strawson, P. F., 1952. Introduction to Logical Theory, London: Methuen.

  • Strudler, A., 2005. ‘Deception Unraveled,’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102: 458–473.

  • –––, 2009. ‘Deception and Trust,’ in Clancy Martin (ed.), The Philosophy of Decep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39–152.

  • –––, 2010. ‘The Distinctive Wrong in Lying,’ Ethical Theory and Moral Practice, 13: 171–179.

  • Sweetser, E. E., 1987. ‘The definition of lie: An examination of the folk models underlying a semantic prototype,’ in D. Holland and N. Quinn (eds.) Cultural Models in Language and Though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66.

  • Tollefsen, C. O., 2014. Lying and Christian Eth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Van Fraassen, B. C., 1988. ‘The Peculiar Effects of Love and Desire,’ in B. McLaughlin and A. O. Rorty (eds.), Perspectives on Self-Decep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 124–156.

  • Van Horne, W. A., 1981. ‘Prolegomena to a Theory of Deception,’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42: 171–182.

  • Webber, J., 2013. ‘Liar!,’ Analysis, 73: 651–659.

  • Vrij, A., 2000. Detecting Lies and Deceit, Chichester: Wiley.

  • Wiles, A. M., 1988. ‘Lying: Its Inconstant Value,’ Southern Journal of Philosophy, 26: 275–284.

  • Williams, B., 1985. Ethics and the Limits of Philosoph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2. Truth and Truthfulness: An Essay in Genealog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Wood, D., 1973. ‘Honesty,’ in A. Montefiore (ed.), Philosophy and Personal Relations: An Anglo-French Study, London: Routledge, 192–218.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with suggestions.]

assertion | Chisholm, Roderick | Grice, Paul | Grotius, Hugo | Kant, Immanuel | Peirce, Charles Sanders: theory of signs | Ryle, Gilbert | self-deception | testimony: epistemological problems of | Williams, Bernard

Copyright © 2015 by James Edwin Mahon <james.mahon@lehman.cuny.edu>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