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意识 temporal (Barry Dainton)

首次发表于 2010 年 8 月 6 日星期五;实质性修订于 2023 年 3 月 17 日星期五

在普通的意识体验中,时间意识似乎司空见惯。例如,我们经常意识到在短暂的时间间隔内发生的变化、运动和连续性。这是如何可能的?许多不同的时间意识模型已被提出。一些哲学家认为意识被限制在瞬间间隔内,事实上我们并没有直接意识到变化。其他人则认为,尽管意识本身是瞬间的,我们仍然意识到变化。还有一些人认为,意识本身在时间上是延展的。在本文中,将阐述和评估这些以及其他立场的动机和优点。


时间意识的三种模型

1.1 时间和意识

时间和意识在几个层面上交织在一起。从日常生活和常识的角度来看,意识显然似乎存在于时间中。当我们听到钟声敲响十二下时,我们对此的听觉体验也发生在十二点(或者最多几分钟后)。观看一部 120 分钟的动作电影会导致两小时的听觉和视觉体验流(以及伴随的思绪和感受),而这个流与电影的播放同时进行。总的来说,我们的意识状态,无论其种类或特征如何,似乎发生在与更广泛世界中事件相同的时间框架中。但这绝不是整个故事的全部内容。

时间意识也可以被视为意识中显现的方式。我们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时间间隔的持续时间,特别是短暂的时间间隔,这是心理学家们已经进行了相当详细的研究(有关概述,请参见 Wearden,2016 年)。我们的情节性(或自传式)记忆使我们能够访问我们自己的过去;由于这些记忆,我们早期的意识状态并没有完全失去:它们可以在我们当前的意识中被再现(或重温),尽管不完美。当然,还有过去导向的情绪,比如懊悔、遗憾或羞愧:通过这些情绪,过去可以以强大的方式影响我们当前的感受。虽然没有记忆的未来导向对应物,但我们可以预期未来的发生(或多或少准确,或多或少渴望),并体验未来导向的情绪:恐惧、惊恐、希望——这些也可以对我们当前的意识状态产生强大的影响。

故事远未结束,因为时间性以一种更进一步且更亲密的方式显现在意识中。在我们日常经验中,在短暂的时间间隔内,我们似乎直接意识到诸如变化、持续和继续等时间延伸现象。当我们看到朋友挥手告别时,我们是否推断他们的手臂在移动,基于观察到一个静止的手臂占据一系列相邻的空间位置?我们确实做出这种推断:如果我看到邻居的垃圾箱在马路中间而不是通常在人行道上的位置,我(正确地)推断它已经被移动了。但所讨论的情况根本不是这样的: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运动中的手臂。(难怪电影经常被称为“移动的影像”?)其他感官模式也适用。当听一段旋律时,我们听到每个音符让位于它的继任者;当我们听到一个持续的小提琴音调时,我们听到音调从一个时刻延续到另一个时刻。如果这些时间延伸的事件可以出现在我们的感知经验中,那么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我们的意识必须能够包容一个时间间隔。

尽管这似乎是显而易见的,但也可能会引起问题。我们可以回忆过去和预期未来,但我们只能直接意识到当前存在的事物——或者这是自然的假设。但严格来说,当前是瞬时的。因此,如果我们的意识局限于当前,那么我们的意识本身必然缺乏时间深度。因此,我们迅速得出结论,我们的直接意识不可能涵盖具有时间延伸的现象。因此,我们面临一个难题:似乎我们的意识必须延伸到时间上,但似乎又不行。

在应对这种被称为“时间意识悖论”的问题时,不同的哲学家提出了相当不同的时间意识结构描述(或模型)。略微简化一下,最常讨论的选择可以归为三大类:

  • 电影模型:我们的经验缺乏任何(或任何重要的)时间延伸——它们类似于静态、无动态的“快照”或“静止图像”。我们的意识流由这些静态意识状态的连续继承组成。在这方面,它们类似于电影,电影(如所显示的)由快速序列的静止图像组成。

  • 保留模型:我们对变化和继承的体验发生在意识的片段中,这些片段本身并不具有任何(或任何重要的)时间延伸,但其内容呈现(或代表)时间上延伸的间隔和现象。因此,这些片段具有复杂的结构,包括瞬间的直接体验阶段,以及对最近过去的再现(或保留)。我们的意识流由这种状态的连续组成。

  • 时间意识的外延模型:我们的体验片段本身是在时间上延展的,因此能够以一种非常直接的方式融合变化和持久性。我们的意识流由这些延展的体验阶段的连续组成。

link to extended description below

a. 电影模型

link to extended description below

保留模型

link to extended description below

c. Extensional Model c. 外延模型

图 1.1 时间意识的三个主要概念。【有关图 1.1 的详细描述请参见附录。】

在他对这些问题的影响深远的著作中,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认为,为了理解我们的时间体验,我们需要区分严格或数学上的当下与经验性或虚假的当下:第一个确实是没有持续时间的,而第二个则被体验为具有短暂的持续时间,足以容纳我们在直接体验中发现的变化和持续性。电影模型的支持者认为詹姆斯是错误的:为了理解我们的时间体验,我们不需要任何类似于延长的虚假当下。延伸和保留观点的支持者认为,我们确实需要类似虚假当下的东西,但对此提供了非常不同的解释。

确定时间意识不同描述之间真相所在本身就是有趣的。尽管大多数形式的经验似乎都包含了连续性和持久性——即使詹姆斯正确地将婴儿意识描述为“一个蓬勃发展、嗡嗡作响的混乱”——许多哲学家并不觉得理解任何形式的经验如何具有这些特征是容易的。这场辩论的兴趣和重要性并不仅止于此,因为提供的时间意识描述中的每一个都对我们对意识的一般结构的理解有着重要且非常不同的影响。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竞争性描述的主要特征和动机,以及它们的优势和劣势。

1.2 术语、问题和原则

尽管支持不同方法的人试图理解我们对时间延伸现象的体验,但在如何准确解释这种体验以及其他几个相关问题上存在分歧。

一个重要的分歧在于那些相信时间延伸现象确实在我们的直接经验中起作用的人,以及那些否认这一点的人。为了创造一些术语:

现象时间现实主义(PT-现实主义,以下简称为现实主义):变化、继承和持续可以直接感知或理解。

现象时间反实在论(PT-反实在论,以下简称为反实在论):变化、继承和持续无法直接感知或理解。

时间意识作为现实主义的两种最具影响力的形式,即外延模型和保留模型,目前正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发展。反现实主义者面临的任务在某种程度上比两者中的一方更容易:与他们的现实主义对手不同,他们无需提供一个可理解的解释,说明我们的意识如何能够包容看似在时间上延伸的现象。但在另一方面,他们的任务更加困难。反现实主义者有义务“拯救(时间)现象”:他们需要提供一个可信的解释,说明为什么我们中的许多人发现说我们感知运动和变化是如此自然,即使事实上我们并没有。毕竟,认为我们可以看到云朵在天空中移动,感受水流过手指,听到旋律是非常自然的。这是那些电影理论家(例如,Chuard,2017)面临的任务,他们认为我们并不直接感知变化或连续性,但也承认我们似乎是这样。

实在主义者通常认为,区分经历连续性与仅仅经历连续性是很重要的。经历连续性涉及对变化或持续的直接体验;即使这些经历是连续发生并属于同一个人,也不能保证一系列不同瞬间(或非常短暂)的经历将构成具有这种特征的经历。如果体验一个音调 C 和一个音调 D 是两个完全独立的经验性事件,它们不会共同构成一个经历连续性的体验,即 C 被 D 跟随。经历连续性涉及内容在意识中一起呈现的时间传播,尽管以感知的连续性形式而非同时性。

在这些主题的一个有影响力的处理中,伊扎克·米勒(1984)建议,哲学对时间意识的思考受到了两个原则的影响,明显或隐晦。米勒将其中一个称为“呈现一致原则”(PPC),他这样阐述:

内容呈现的持续时间与呈现内容的行为持续时间是同时发生的。也就是说,在心灵之前呈现的内容所占据的时间间隔正是呈现该内容在心灵之前所占据的时间间隔。 (I. Miller 1984: 107)

米勒(Miller)的表述所预设的意识结构的“行为-内容”概念并非每个人都会认同,但 PPC 所概括的基本论点看起来非常合理。如果我们看交通灯从红色变为绿色,自然会认为我们先看到红灯再看到绿灯,而且更一般地说,我们对这些事件的意识是与事件同时展开的。在我们在第 1.1 节中遇到的三种时间体验性质的概念中,外延模型最明显地符合 PPC,因此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米勒的第二原则在第一次接触时可能不太直观。米勒将其称为“同时意识原则”(PSA)。

没有意识的连续性——无论它们在时间上多么接近——都不能单独解释对连续性的意识;必须是这样的情况,即对连续性的意识源自该意识结构的同时特征。例如,对两个音调(或音调特性)的连续性的意识必须涉及对两个音调(或音调特性)的同时意识。(I. Miller 1984: 109)

米勒(Miller)的表述中有一些地方可能不够清晰。菲利普斯(Phillips)更简洁、更清晰地表达了基本思想。

注意:如果一个人意识到了一连串或持续性的事物,那么他必然是在某一时刻意识到了它。(2014b: 140)

如果 PSA 是真实的,我们对交通灯从红色变为绿色的意识并不与事件本身同时发生,它发生在一个瞬间,与 PPC 相悖。在 PPC 似乎直觉上可信的程度上,PSA 似乎不可信。然而,尽管如此——正如我们将在第 4 节中看到的——令人印象深刻的许多哲学家和心理学家拒绝了 PPC 并支持了 PSA。为什么后者原则看起来合理?部分原因是因为它提供了一个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许多现实主义者认为这个问题很有说服力:“经历连续性与经历连续性有何不同?”有关这些原则及其动机的进一步讨论,请参阅 Dainton(2000: §5.6),Rashbrook(2013a),Hoerl(2009)和 Phillips(2010,2014b)。

1.3 意识的动态

在现实主义者中存在另一个问题。除了对意识中提供我们时间体验的结构持有不同观点外,现实主义者还捍卫着关于时间体验特征的一系列不同观点。想象一下看到涟漪在池塘表面移动(或在皮肤上移动),或者海浪拍打在海滩上,或者小提琴的声音持续不断。当我们仔细自省时,就会发现这些体验具有内在的动态特征,一种独特的内在本质导向流动。由于内省还揭示了内在体验(如心理想象和身体感觉)都具有类似流动的特征,因此有理由认为这种特殊形式的动力学是所有形式的时间体验的特征。这就是一些现实主义者所主张的。其他现实主义者在这方面更为怀疑,并否认体验在这种方式上是明显动态的,即使在其他方面是动态的。因此,我们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进一步分歧:

强大的动力学:一些或所有形式的意识都具有固有的方向性流动特征。

适度的动力学:我们直接经历变化、继承和持续,但我们的经验并不具备强动力学所假定的固有流动特征。

伯格森认为意识(或持续性)是非常动态的——“持续的流动……是意识的唯一直接日期”(伯格森 1889 [1910: 44])。他认为这种动力学是经验的原始或不可简化的特征,将流星的经历描述为“一道火线”,其特点是“绝对不可分割的运动或移动的感觉”(1889 [1910: 111–2])。在强调感知经验的过程化特征时,Soteriou(2013)赞同地引用了 O’Shaughnessy,后者对强烈动态性的承诺是明显的。

特征性地,经验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而经验本身必然是不断变化的,本质上是发生性的……经验中的变化并非仅仅存在于……这一点是独特的:它是变化的必然性。(O’Shaughnessy 2000: 43)

在他的《意识之流》(2000)中,戴恩顿认为内在的流动和“动态图式”是我们时间体验的特征,他认为这些特征与同时性现象的统一一样原始。托伦戈(2017)也坚持强烈的动力学。他也认为所有经验都具有类似流动的特征,这种特征无法归纳为任何一种表征性质。

1.4 方法论争议

对时间意识感兴趣的哲学家经常从科学发现中汲取灵感。最近的讨论中,心理学家揭示了广泛的知觉错觉,这在一些备受关注的作品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丹尼尔·丹尼特(1991 年,丹尼特和金斯伯恩 1992 年)吸引了哲学家们对一些实验的注意,这些实验中(表面上)我们所感知的受到了未来的刺激的影响。在他关于时间体验的开创性章节中,《心理学原理》(1890 年)中,威廉·詹姆斯花费了大部分时间来讨论德国心理学家如埃克斯纳、赫尔姆霍兹和温特在之前几十年进行的相关工作。作为一门相对较新的科学,心理学在 19 世纪才刚刚起步,但在 1689 年,洛克在他的《论人类理解》中提到了原始科学数据,讨论了我们对时间持续的体验,洛克指出,如果物体移动得足够快(例如,炮弹),则无法看到物体,并且当快速旋转时,一块发光的煤炭会呈现为一个圆圈。

时间意识作为一个问题,关于哲学对时间体验讨论应该受科学影响程度的争议本身就是一个争议的源泉。李建议采取一种强硬的以科学为导向的方法论立场:

我的观点是,这一领域中最有力的考虑与大脑中处理时间信息的方式有关,因此最终涉及的问题取决于一种相当一般性质的经验考虑。[…]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采用这种“自下而上”的方法,我的方法与戴顿(Dainton,2000)等某些其他作者的方法形成了鲜明对比,后者主张在这一领域的观点更多地基于现象学而不是经验考虑。(Lee 2014a: 2)

在他的《意识之流》(Dainton, 2000)的引言中,他乐意承认,在试图理解经验的统一性和连续性时,他自己的方法将是纯粹现象学的。他认为他的方法是合理的,因为存在重要的经验结构实际上可以通过内省获得,而我们目前没有其他访问这些特征的方式。神经科学可能有一天能够提供帮助,但需要取得重大进展——事实上,Dainton 建议在

现象学数据与公认科学相冲突的情况很可能提供有价值的线索,指导相关科学如何修订和改进。(2000 年:23 页)。

Kon 和 Miller(2015)主张在 Dainton 的“自上而下”现象学方法和 Lee 根植于神经科学的“自下而上”方法之间找到一种中庸之道。他们建议,要深入了解时间体验,我们需要成功地整合坐井观天的分析和经验证据。

我们预见到经验证据可能会显著修改经典模型,这些模型仍然有用:它们为将我们的经验关键特征置入连贯模型提供了一个实证探究的起点。此外,它们提供了一般框架,特定的经验模型可以被纳入其中,并且可能具有可检验的后果。 (2015: 215)

如果时间错觉在最近的讨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能说相同的情况适用于意识的一般神经科学理论——这些理论旨在确定意识的神经基础,并(更雄心勃勃地)解释神经过程如何以及为什么产生各种形式的体验。一般来说,并非没有这类理论存在,或者说这类理论稀缺—参见吴(2018)介绍了几种。为什么对时间体验感兴趣的哲学家对这些理论关注较少?肯特和维特曼(2021)提出了一个答案:在很大程度上,关于意识如何与大脑相关的主要一般理论几乎没有试图解释或适应经验中的连续性,最多只能解释在最短的意识片段中出现的同时性。诺索夫和拉默(2020)回顾了八种主要的意识神经科学理论:全局神经元工作空间理论(GNWT)、预测编码理论(PCT)、体验理论(EB)、意识的时间空间理论(TTC)、整合信息理论(IIT)、循环处理理论(RPT)、同步理论(ST)和高阶思维理论(HOT)。肯特和维特曼认为,其中大多数理论专注于在小于 300 毫秒范围内的过程,这些神经过程通常被认为产生瞬时同时性体验。这些主要理论对发生在更长时间间隔内的神经过程——从 300 毫秒到 3 秒甚至更长时间内的过程——没有任何言论,而这些过程很可能构成了变化和连续体验的基础。只有 RPT 和诺索夫自己的 TTC 提供了不同的观点:这些理论认为,经验中的连续性取决于持续时间较长的振荡神经过程。

如果 Kent 和 Wittmann 是正确的,那么很明显为什么一般的神经科学理论至少到目前为止对哲学辩论几乎没有什么影响。而后者提供了关于时间延伸现象体验的竞争性解释,似乎延伸到时间间隔,神经科学理论主要局限于单个体验时刻。如果神经科学开始超越目前非常狭窄的时间焦点,它的影响很可能会开始增加。

这些考虑并不意味着哲学辩论不可能对神经科学产生影响。以一个例子为重点,当前的整体信息理论在意识的狭窄时间范围方面非常明确。

我的经验以特定的速度流动——每个经验大约涵盖一百毫秒,但我并没有经历仅仅涵盖几毫秒或几小时的经验。 (Tononi & Koch 2015: 6)

由于这些短暂的片段是离散且不重叠的,我们的意识并不像通常认为的那样连续

因此,看似连续的意识“流”实际上是由一系列离散的“快照”构成,符合一些心理物理证据。(2015: 16)

Tononi 和 Koch 实际上将 IIT 承诺为前文概述的电影模型的一个版本。这个模型确实有其支持者,因此这本身并不成问题。Singhal、Mudumba 和 Srinivasan(2022)指出更令人困惑的是,IIT 通过非常认真地对待现象学来区别于其他神经科学方法。然而,正如大多数支持者所认为的那样,电影模型被普遍认为是时间体验领先理论中最不现象学上可信的。IIT 通过赋予意识统一性的独特重要性而与众不同,但它并没有试图适应这样一个事实(正如许多人所看到的),即意识的统一性不仅存在于某一时刻,而且还延伸到时间中。为了使 IIT 在现象学上最具可信度,这些作者建议向 IIT 当前的公理中添加这一内容:

经验总是以时间整体的形式出现在我们身上,即经验总是具有延伸性,是连续的,并且具有一个不对称的固有方向。 (2022: 14)

如果未来版本的 IIT 包含类似的公理,这将是现象学影响神经科学理论发展的有趣例子。

2. 一些历史事件

时间意识作为时间意识

在过去一个世纪左右的英语哲学世界中,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的《时间的感知》一文,收录于他经典著作《心理学原理》(1890 年)的第 15 章,影响深远。在这一章中,詹姆斯向读者介绍了相关的实验工作以及更多的哲学思考。正是由于詹姆斯的讨论,“虚假的当下”这一概念进入了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词汇表中。詹姆斯归功于 E.R.克雷(E.R. Clay)提出了这一术语,并认识到“感知的当下”具有持续时间;他引用了克雷的话:

时间意识与经验的关系尚未得到深入研究。其对象被视为现在的存在,但数据所涉及的时间部分与哲学所称的过去和未来的相接部分是完全不同的。数据所指的现在实际上是过去的一部分——一个最近的过去——被欺骗性地呈现为介于过去和未来之间的时间。让我们称之为虚假的现在,让被视为过去的过去称为明显的过去。一首歌曲的一个小节对听众来说似乎都包含在现在之中。一颗流星的位置变化对观察者来说似乎都包含在现在之中。在这种系列结束的瞬间,它们所测量的时间似乎没有任何部分是过去。(詹姆斯,1890 年:609)

詹姆斯继续说道:

一切构想时间的原始典范和原型是虚假的当下,我们立即和不断地感知到它的短暂持续时间。 (1890: 631)

在另一种表述中,他更详细地阐述,并谈到了这段短暂时间包含的内容:

我们对时间的感知构成单位是一段持续时间,有一个船头和一个船尾,可以说是一个向后看的端点和一个向前看的端点。只有作为这段持续时间的部分,我们才能感知一个端点到另一个端点的相继关系。我们不是先感受到一个端点,然后再感受到另一个端点,然后从这种相继感知中推断出两者之间的时间间隔,而是似乎感受到整个时间间隔,其中包含着两个端点。(1890 年:609-10)

在《原则》的同一章中,詹姆斯也写道:

其内容不断变化,事件迅速出现在其前端,就像它们从后端消失一样……与此同时,虚假的现在,直觉的持续时间,像瀑布上的彩虹一样永恒存在,其质量不受流经其中的事件改变。 (1890: 630)

詹姆斯明确地认为,存在着一个不变的结构或机制,支撑着我们的时间意识,后来依此,胡塞尔也是如此。如果这是正确的,并且(许多人认为)意识本质上是时间性的,那么这种结构(或机制)就是意识本身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无论其形式如何。

詹姆斯以强调经验的连续性而闻名

意识本身似乎并不被看作是被切割成碎片的。"链条" 或 "火车" 这样的词并不能恰当地描述它... 它并非是什么接合的,它是流动的。"河流" 或 "溪流" 是自然描述它的隐喻(1890 年:239).

詹姆斯的“流”隐喻被许多人认为是恰当的。

2.2 洛克(Locke)、休谟(Hume)和里德(Reid)

如果说 19 世纪由于各个领域的发现而引起对时间意识的兴趣激增——更多故事请参见卡纳莱斯(2009 年)——对这些问题的兴趣可以追溯得更早。圣奥古斯丁在《忏悔录》第十一卷中的劳动使他拥护了一种至少高度暗示了 §1 中概述的电影概念版本的立场。奥古斯丁信奉现在论(后来被称为),即,他认为只有现在存在的东西是真实的。

现在清楚明了的是,未来和过去都不存在。也不能恰当地说,“有三个时间,过去、现在和未来:”然而或许可以恰当地说,“有三个时间:过去事物的现在,现在事物的现在,以及未来事物的现在”。因为这三个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于灵魂中,但我在别处看不到它们;过去事物的现在,是记忆;现在事物的现在,是视觉;未来事物的现在,是期待。(《忏悔录》,第十一卷,第二十章,第二十六节)

由于奥古斯丁认为,现在必须是完全没有持续时间的,我们的感知被限制在当前的事物上——“只有存在的事物才能被看见”(bk XI, ch XVIII, sect 24)——我们很快就得出结论,我们只能感知或体验当前瞬间中包含的事物。

由于我们显然拥有持久性、继承等概念,人们会期望那些认为我们的基本概念从我们直接经验的内容中获得内容的哲学家——如洛克和休谟——会倾向于现实主义。一般来说,尽管存在一定的复杂性,我们确实发现了这一点。在《论人类理解》(1689 年)中,洛克写道:

任何留心观察自己内心所发生的事情的人都会清楚地看到,在他清醒的时候,一系列思想不断在他的理解中相继出现。对我们心灵中几个思想相继出现的这些现象的反思,正是给我们提供了连续性的概念:而在这连续性中的任何部分之间的距离,或者在我们心灵中任何两个思想的出现之间的距离,就是我们所称之为持续时间的东西。 (第十四章,3)

与洛克一样,休谟认为我们对时间的概念源自于我们感知连续性的经验。在他的《论人性》(1739)第一卷第二部分(§3)中,休谟写道:

时间意识作为(IGNORE)时间意识。…时间无法单独或伴随着一个稳定不变的对象出现在头脑中,而总是通过一些可感知的可变对象的连续变化来发现。(《论》第 1 册,第 2 部,§3 [1888: 35])

… 长笛上演奏的五个音符给我们时间的印象和想法;尽管时间不是第六个印象,它呈现给听觉或其他任何感官。[心灵] 只注意不同声音的出现方式… ([1888: 36])

时间意识作为不可分割的时间瞬间,必须充满某种真实的对象或存在,其相继形成持续时间,并使之可被心智所理解。 ([1888: 39])

尽管休谟在我们对继承概念的起源上与洛克达成一致,但他对持续时间的看法与洛克关于我们通过观察印象之间的距离来得出后者概念的观点并不一致。对于休谟

时间意识的概念总是源自一系列可变对象的连续,并永远无法通过任何坚定不变的事物传达给头脑。 ([1888: 37])

由于两个声音之间的(完全)沉默期间本身不包含任何变化或连续性——至少在听觉方面——因此,持续时间的概念不能从这段沉默期间中得出。

对于休谟来说,我们意识流的基本成分是瞬时(无持续时间)的经历,占据时间的“无形瞬间”。如果我们意识到除了这些无持续时间的片段之外的任何事物,我们如何能够体验连续性并不明显。但休谟也认为,我们理解瞬时知觉被安排或组织的方式(“方式”),并且这些“复合印象”对应着“复合观念”。正如洛恩·福尔肯斯坦解释休谟所说,复合观念本身在时间上是延展的。

休谟认为,思想是独立的对象,通过类似于其他对象来代表其他对象。时间的概念通过时间本身在时间上的延伸来代表时间。 (Falkenstein 1997: 193)

如果连续性的观念本身是在时间上延伸的,那么休谟是否是延展主义的早期倡导者?对于阿德里安·巴登来说,答案是明确的,并且是肯定的:在《论述》中

休谟阐述了我们对空间和时间感知的一种外延主义解释,这几乎是被完全忽视的解释,实际上应该成为外延主义的经典文献。 (2019: 468)

在他的《人的智力能力论文》(1785 年,以下简称 EIP)中,托马斯·里德(Thomas Reid)质疑了洛克(Locke)的一些观点。对于洛克来说,继承是比持续更基本的概念,因为我们通过反思继承的部分之间的距离来得到持续的概念,但里德认为情况恰恰相反。要使继承存在,其部分——无论是特定印象还是它们之间的间隔——本身必须已经具有持续时间:因为如果这些部分完全缺乏持续时间,我们将处理一个纯粹瞬时的现象,因此无法包含任何形式的继承。因此,继承预设持续时间,而不是相反。此外,里德认为我们的直接意识无法跨越甚至是短暂的时间间隔:“意识和每一种思想都是瞬时的,没有持续的存在”(EIP:III.6,第 336 页)。如果我们的意识是瞬时和短暂的,很难看出我们如何能意识到继承,这就是里德采取的立场。

这里可以观察到,严格而言,任何一种连续性都不可能成为感官或意识的对象;因为二者的运作都局限于当前的时间点,而在一个时间点内不可能有连续性;因此,身体的运动,即位置的连续变化,如果没有记忆的帮助,单凭感官是无法观察到的。 (EIP: III.5, pp. 325–326)

自从声称我们只能立即意识到当前存在的事物这一说法似乎是最普通的常识,所以发现里德支持这一观点并不令人惊讶。里德承认,说我们看到物体移动似乎同样符合常识——毕竟,我们经常用这种方式谈论:例如,“我看到她挥动手臂”。作为回应,他认为这种说法是完全合理的,只要它被解释为宽泛或通俗的意义,而不是严格和字面意义上的。详细分析里德的观点以及他对洛克的批评,请参见 Levanon(2016a)。

2.3 康德和伯格森

在他对《纯粹理性批判》(1787 年)中阐述先验唯心主义的过程中,康德提出了一些论断,这些论断将影响后来关于时间经验的讨论。这些论断并非总是容易解释的—有关介绍请参见邓洛普(2017 年)和巴登(2019 年)。对于当前目的,第一批判中“想象中再现的综合”中的这一段尤为相关:

当我试图在思想中划定一条线,或者思考从一个中午到另一个中午的时间,甚至是代表某个特定数字给自己看时,显然,所涉及的各种多样的表象必须一个接一个地被我在思想中理解。但如果我总是在思想中忽略前面的表象(线的前部分,时间段的前部分,或者所代表的顺序中的单位),并且在前进到后续的表象时不再重现它们,那么就永远无法获得完整的表象:上述任何一种思想,甚至是空间和时间最纯粹、最基本的表象,都不会产生。……想象的再现综合应被视为心灵的超越行为之一。因此,我们将把这种能力称为想象的超越能力。(A102 [1980: 133])

任何认为我们的感官经验仅仅是一系列瞬间快照的人都面临一个难题,即解释为什么我们似乎意识到了持续性和连续性。康德认为我们的感官经验确实具有这种快照式的特征,并通过提供对瞬间状态更丰富的描述来解决由此产生的问题。在视觉情况下,视觉体验的瞬间片段伴随着对最近经历的视觉内容的再现。更一般地说,这些再现使我们能够意识到我们目前发生的经验是一个持续过程的一部分。

更多内容有待讨论,但康德至少提供了一个看似合理的解释,说明我们如何能够意识到变化和继承,以及我们似乎是如何意识到这一点的。这是一种可以独立于康德的超验唯心主义——及其对时间虚幻性的承诺——发展的方法。很快,“保留”方法(回想第 1.1 节的术语)找到了支持者,并且在 19 世纪末变得相对普遍。

如果我们前进一个世纪,我们会遇到亨利·博格森(Henri Bergson),一位哲学家,他将一种高度动态的时间体验放在他的哲学中心。正如卡纳莱斯(Canales,2015)生动展示的那样,在二十世纪初,博格森关于时间和意识的著作对他的同时代人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无论是在哲学界还是在其他领域。在他的《时间与自由意志:关于意识的直接数据的一篇论文》(1889 [1910])中,博格森开始了他反对“时间空间化”的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持续时间(或 durée)的概念起着关键作用。至少在他早期的著作中,这个概念适用于我们直接经验中的时间。对于博格森来说,持续时间是一个连续的动态体验流,无法衡量和量化——正如巴雷特(Barrett)所说的,“事物核心不断激荡的无理数”(Gale,1968: 373)。因此,它与时间的静态概念截然不同,后者是科学世界中的一系列纯粹位置,无论是牛顿还是爱因斯坦的科学世界观。

纯粹的持续是我们意识状态的连续所呈现的形式,当我们的自我让自己“活着”时,当它不分离其当前状态与其先前状态时……因此,我们可以构想连续而没有区别,并将其视为相互渗透、相互连接和元素的组织,其中每个元素代表整体,除非通过抽象思维,否则无法将其区分或隔离。(Bergson 1889 [1910: 100–101])

伯格森对持续时间的描述大多是负面的:他告诉我们很多关于它不是什么,但相对较少关于它实际上是什么。虽然这有时会令人沮丧,但这是有理由的:伯格森认为,任何试图概念化意识的流动只能以扭曲现象为代价才能成功——这一教义影响了威廉·詹姆斯在晚年的思想——有关更多信息,请参阅戴恩顿(2017a,2022)和多列夫(2022)。

在后来的作品中,如《物质与记忆》,柏格森建议,持续的原始形式可以在所有物质事物中找到,甚至是最简单的粒子和场。如果是这样,时间体验是无处不在的,实际上一切事物的核心都有一种流动的动力学。有关柏格森对物质性质的构想,详见 Čapek(1971)和辛克莱(2019)。

伯格森在二十世纪头几十年可能具有影响力,但并非所有人都相信他的形而上学和现象学主张的基本正确性,即使在当时的法语哲学世界中也是如此。在他的《瞬间的直觉》(1932 年)中,加斯东·巴舍拉对伯格森关于意识时间性和世界时间性的描述发起了激烈的攻击。对于伯格森来说,数学和物理学中的静态无持续时间的瞬间是一个抽象概念,与具体现实中没有任何对应之处——现实本质上是延展和流动的。巴舍拉所捍卫的立场与伯格森的立场截然相反。

时间本身只有一个现实:即刻的现实。换句话说,时间是一个局限于瞬间并悬置于两个虚空之间的现实。尽管时间无疑会重生,但它必须先死去。它无法将其存在从一个瞬间传送到另一个以形成持续的时间。(Bachelard 1932 [2013: 6])

时间是瞬间,正是当前的瞬间承载着整个时间性的重量。过去和未来一样空无。未来和过去一样死寂。瞬间在其核心没有持续时间;它不朝任何方向施加力量。它没有两面。它是完整而孤独的。(1932 [2013: 28])

伯格森抱怨,将经验的连续性用数学术语来构想会将经验简化为“瞬间的尘埃”。 巴舍拉尔这样回应道:

时间只能通过瞬间来感知;持续性……也只能通过瞬间来感受。持续性是一团瞬间的尘埃云,或者更好地说,是一组点通过一种透视现象更或多或少地组织在一起。(1932 [2013: 19])

虽然伯格森认为电影式的意识流观念在根本上是错误的,但对于巴舍拉来说,这种观念基本上是正确的——正如我们将在接下来看到的,他并不是唯一持有这种观点的人。

3. 电影方法论

3.1 流与静

当涉及解释我们意识的时间结构时,电影理论家提出的描述非常简单明了。根据这一观点的简单版本,典型的意识流由一系列密集的瞬时(或非常短暂)阶段组成。尽管这些阶段的内容本身是瞬时的——它们不呈现运动或变化,它们类似于静态快照。但它们快速连续发生的过程成功地产生了我们在经验中发现的所有变化、继承和运动。或者说,电影理论家认为:根据他们的观点,不需要更多。该模型的基本特征如图 3.1 所示。在左侧,我们看到一个点状的意识光束,其平稳、稳定的前进产生了一系列瞬时快照般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是一个下落物体),右侧仅显示了其中的一小部分选择。

link to extended description below

图 3.1 电影模型。【有关图 3.1 的详细描述请参见补充说明。】

正如我们之前所看到的,这种方法可以追溯到圣奥古斯丁,后来由里德提倡,更近年来由巴舍拉支持。菲利普·夏尔(2011 年,2017 年,2020 年)是这一观点的当代捍卫者,称之为“快照理论”。

快照理论者认为,我们在享受连续经验状态时内省的现象学不仅仅取决于,而且归结为刚刚列出的那些特征:快照的经验性属性、它们的时间安排、它们连续内容中的渐变过渡、我们对先前经验的记忆以及无法检测到小间隙和跳跃,所有这些都有助于体验与所谓时间经验相关的现象学特质。 (Chuard 2017: 125)

在 §1.2 中,我们区分了现实主义者和反现实主义者,现实主义者认为变化和继承可以直接感知,而反现实主义者则认为不行。Chuard 否认变化可以被直接理解,这使他属于反现实主义者阵营。但他也承认我们似乎直接经历了变化——因此,即使它并非如此,现实主义似乎是正确的。

要明确的是,快照观点并不试图解释我们实际上如何拥有时间体验。快照理论家推测我们并没有。相反,这一观点旨在解释经历非常短暂的意识体验状态序列是什么感觉,然后指出因此解释的现象学似乎与我们据称享受的时间体验相关的现象学没有区别。因此,快照观点并不否认现象学的外观,恰恰相反。它旨在解释这些现象学,而不是慷慨地假设这些经验必须完全按字面意义接受,揭示我们意识流的形而上结构。(Chuard 2017: 126)

时间意识作为临时意识批评电影理论的人普遍认为,詹姆斯在区分仅仅是经验的连续和连续的经验时是正确的,而电影理论家所提供的仅仅是前者,因此无法提供对后者的充分解释。戴恩顿(2000 年:§5.5;2008b:57)邀请我们想象一组五个人站在一起,闭着眼睛,但目光却投向附近的网球比赛。如果这些人中的每个人在瞬间睁开眼睛然后再闭上,我们就有了五次经验的连续,每次都展示了球场上某一特定时刻的动作。在这种情况下,很明显没有任何类似于连续经验的东西:每个人所看到的只是瞬间的静止图像,而这些瞬间状态在经验上完全隔离。戴恩顿建议,这种经验序列与我们自己的意识流之间存在巨大差异,但由于电影理论以类似的方式分割意识,因此在现象学上是极不可信的。

关于瞬时静态快照序列如何产生具有动态内容的体验,Reid 和 Chuard 都认为记忆起着重要作用。用 Reid 的话说:

通过记忆,我们对过去事物有直接的认识:感官只能让我们了解事物在当前时刻的存在;如果这些信息没有被记忆保留,它们将立即消失,让我们变得一无所知,就像它们从未存在过一样。 (EIP: III.1, p. 303)

但是记忆足够吗?现象学上,感知经验和体验性记忆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后者比前者详细得多,生动得多。鉴于此,很明显瞬间感知经验和记忆的组合并不能为我们提供我们实际享受的变化体验:一系列经验,是的;连续性体验,不是。有关对记忆的讨论,请参阅戴恩顿(2000 年:§5.4)和菲利普斯(2010 年:§5)。

关于电影类比本身呢?众所周知,快速连续的静态图像可以导致运动体验。在电视或电影屏幕上显示的图像是静态快照,但显然,它们被感知为动态:电影屏幕上的物体被看作与现实生活中的对应物一样平滑连续地移动。这种现象被称为“视错觉运动”或“phi 现象”,最早在 19 世纪由埃克斯纳探讨,并自那时以来一直受到广泛研究(毫不奇怪,因为它支撑了电视产业)。但虽然这种现象确实存在,phi 现象对于电影理论家的帮助甚微。后者需要的是一个解释,即每个瞬间意识状态的连续序列,每个状态都具有完全静态的内容,如何导致运动体验。在我们观看电影时,电影屏幕上确实显示着静态图像,但这些屏幕上的静态图像不仅本身不是体验,而且在我们的视觉体验中并不被视为静态图像:我们实际上似乎在屏幕上看到的是运动中的物体。

在科学文献中,有一种假设认为知觉体验以静态内容为特征的离散亚秒“帧”包裹着。White (2018) 对心理学和神经科学领域相关研究进行了详尽调查。White 的结论是,离散帧假设尚未被彻底驳斥,但在许多方面存在严重问题。

可用证据并未一致支持任何特定时间段的框架,并且知觉过程表现出一种灵活性,这种灵活性与框架假设并不容易协调一致。

关于框架定义的问题,框架之间信息连接的需求,以及建立框架之间边界的手段。(White 2018: 98)

3.2 动态快照

电影理论家们如果能够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说明为什么我们相信自己感知到了运动(更广义地说,是变化),即使事实上我们并没有感知到,他们的立场将更加坚实。Le Poidevin(2007: 88–92)暂时提出了一个有前途的假设。正如亚里士多德所指出的,如果你盯着瀑布看一小段时间,然后把目光转向旁边的河岸,你会看到河岸的一部分(表面上)开始向上移动。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瀑布幻觉”(或运动残留效应),而这种虚假的运动是一种有趣的类型:尽管河岸的部分似乎向上流动,但它们似乎并没有相对于河岸的其他部分改变位置。

关于这种情况的解释,勒普瓦丹(遵循理查德·格雷戈里)建议,也许我们可以辨别出这里两种不同神经机制的运作。

记录了我们可能称之为“纯动作”的东西,即产生了运动的印象,而没有任何相关的位置变化感觉。(2007: 89)

第二个系统依赖于短期记忆,跟踪并比较随时间变化的位置变化。这第二个系统并不关心告诉我们当前发生的运动,而是导致了一种感觉,即物体相对于彼此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Le Poidevin 的提议:也许我们对运动的普通经验实际上仅仅由瞬时的静态快照组成,但由于我们视觉系统中“纯运动”机制的激活,这些瞬时经验似乎是动态的。

这是电影理论家更有前途的方向,最近被 Arstila (2018)认可,并且被 Prosser 采纳,其中纯运动在他的动态快照理论中扮演重要角色

…这是一种“快照”理论,因为它解释了运动的体验,而无需诉诸虚假的现在,但它与电影或“静态快照”理论非常不同。我同意那些认为后者理论无法充分解释运动体验现象学的观点。(2017: 149,另见 Prosser 2016: §5.4)

这种被认为是动态版本的电影观可能比静态选择更有前景,但它也受到了多方面的批评。麦肯纳这样辩称:

对于经验中的虚幻对象……要在空间中呈现静止,但具有类似运动的属性,它必须在一段时间内表现出持久性。时间性是不可避免的;事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继续相继发生,即使内容保持不变。(2021: §6)

Shardlow 提出了类似的抱怨:

与 Prosser 和 Arstila 所建议的相反,经验运动本身并不是一种具有根本上时间延伸现象的东西,并且所体验到的运动/变化似乎是一个过程...(2019: 745)

可能将注意力仅集中在视觉案例上是一个错误:毕竟,除了被看到之外,变化也可以被听到、闻到、尝到、在身体感觉中感受到、记忆、想象和思考。即使在视觉案例中可以证实所设想的双轨神经系统的存在,批评者指出,目前没有理由认为 Arstila 在提出每种其他形式的时间体验都有一个不同的封装系统时是正确的。相反:如果,正如许多人认为是合理的,所有形式的意识都具有动态的时间特征,那么自然而然地可以得出结论,时间性与负责意识本身的神经过程密切相关。

为什么要采用封装机制方法,而不是将时间性定位为意识的一般机制的特征,无论那是什么,因为这样更简单、更具解释性,更符合现象的真实性?一般机制的一个特征还有一个好处,即解释为什么人们似乎从不会像“失明”那样“无时间”——时间性对意识至关重要,因为它与产生意识的过程密不可分。 (McKenna 2021: §5)

麦肯纳(McKenna)建议,Hohwy、Paton 和 Palmer(2015)提出的面向未来的预测处理提案符合要求。Piper(2019)提出了另一种通用的神经科学机制,指出了再入振荡多路复用(ROM)神经动力模型的优点。在后一种观点中,意识的时间特征是神经活动波的交织和相互依赖的产物,这些波以一种难以与任何形式的电影观点协调一致但与竞争性外延模型完全兼容的方式延伸到时间中。就像

音乐是活跃乐团各部分之间在节奏、音高和音色等方面的各种听觉共鸣的产物。类似地,ROM 模型形式化了这样一个观念,即连贯的心理表征和体验是各种共振(即多路复用)在相位、频率和幅度参数之间产生的结果……这些共振发生在相互连接的信息处理(即重入)大脑回路之间。(Piper 2019: 9–10)

在类似的一般思路中,Northoff (2016) 和 Northoff 和 Huang (2017) 认为,意识的时间特征与持续的神经振荡密不可分,这些振荡以连续的方式延伸到时间中。这些“慢皮层脉冲”是神经活动的低频波,使大脑能够统一在时间上分离的刺激。这一立场也与电影概念相悖,但与外延主义紧密契合。

4. 保留性方法

4.1 动机

将意识限定在当前时间点的奥古斯丁主义观点,并不意味着必须拒绝改变和继承在直接经验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主张。只要变化的经验发生在瞬时现在的范围内,这些命题就是相互兼容的。事实上,在一些人眼中——但并非所有人——这是内容被作为统一整体的部分一起体验的必要前提。沿着这些思路发展一个解释的明显方式是认为瞬时的感官意识片段伴随着同时存在的代表(或保留)直接前意识状态的一系列表征,我们在某一时刻意识到这些成分的组合,从而获得我们认为是对变化和继承的直接意识。这种“保留”方法——回顾第 1.1 节的术语——在 19 世纪末相对常见,并继续吸引支持者。

许多现实主义者无疑发现这种方法具有吸引力,因为它提供了一个简单且直观令人满意的解释,说明经历连续性与单纯经历连续性之间的区别:在前一种情况下,形成连续性的内容被呈现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呈现给单一瞬间的意识。 布伦塔诺(Brentano)和胡塞尔(Husserl)都订阅了我们在 §1.2 中遇到的“同时意识原则”(PSA):“如果一个人意识到一连串或持续性,那么他必然在某一时刻意识到它”。事实上,一些理论家可能会发现保留方法具有吸引力,因为它(实际上)将跨时现象统一的问题简化为相对简单的同步统一问题。

4.2 布伦塔诺和胡塞尔

Brentano 认识到,直接体验连续性和持续性是现象学的一个核心问题(或者他更喜欢称之为“描述心理学”)。他也认识到,仅仅经历一系列经验本身并不能构成连续性的体验。Brentano 的解决方案是:当(比如)听一段延续的音调或旋律时,你每时每刻都意识到一瞬间的声音相位,但同时你也意识到一系列对前一时相的再现(或保留)。Brentano 称后者为前感。Brentano 的方法引发了几个问题。在客观上同时存在的内容如何看起来是连续的?前感中发生的再现的确切性质是什么?Brentano 在这些问题上的观点经历了几次变化—更多细节请参见 Chisholm(1981)和 Kraus(1930 [1976])。

20 世纪初期,胡塞尔(Husserl)沿着保留线发展了一种关于时间意识的描述。胡塞尔在 1884 年至 1886 年间参加了布伦塔诺(Brentano)的讲座;受其启发,他决定将精力投入哲学而非数学。在 1904 年至 1906 年的讲座中阐述自己的立场时,胡塞尔首先批评了布伦塔诺(以及迈农(Meinong))对这一主题的看法,但他最终得出的结论与他们大致相同。胡塞尔可能没有采用“虚假的现在”这个术语,但他确实认为我们对于我们在短时间间隔内感知到的物体和过程的变化和持续有一种似乎直接的意识。他还合理地认为,随着我们的意识流动,我们意识到它们的这种流动。至于这是如何可能的,他认为这必须涉及过去的意识阶段在后来的意识时刻中以某种方式被“保留在掌握中”。

在胡塞尔的观点中,意识的构成是一个动态的三部分观点,即在任何瞬间的意识构成。这三个组成部分是:原始印象、保留(或“初级记忆”)和预期。原始印象是占据瞬间现在的生动、实际经验。原始印象一出现,就立刻无缝地滑入过去。但它并没有完全消失在意识中:它以保留的形式存留,将其呈现为过去。对于胡塞尔来说,保留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意识形式,与普通记忆有很大不同。至于预期,这些是保留的面向未来的对应物。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当我们感知或记忆熟悉的事件序列时,它们可能非常详细,但通常它们仅仅是对未来的一种开放,一种期待某事会发生。

link to extended description below

图 4.1 胡塞尔的时间图表。【图 4.1 的详细描述请参见附录。】

Husserl 理论的基本机制如图 4.1 所示,其中水平轴代表原始印象的连续流动,垂直轴代表保留的选择(以及在 F 的情况下伴随原始印象 D、E 和 F 的预期)。 (仅仅是“选择”,因为根据 Husserl 的说法,意识的连续延伸实际上由原始印象的密集连续组成,每个印象都伴随着其“彗星尾巴”形式的保留和预期。)正如所示,单独的原始印象在后续的虚假现在中被保留——“过去性”增加由更多的星号表示。瞬时原始印象适用于间隔:D-E 以保留连续体 E*–D**的形式在 F 处保留。

Husserl 的立场的大致轮廓可能是清晰的,但细节更具挑战性。Husserl 在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中大量写作关于时间意识,但从未找到一个长期满意的立场——在他 1907 年至 1910 年的讲座中,他对他在 1904 年至 1906 年的讲座中阐述的立场提出了批评——他从未发表过他立场的明确声明。有关 Husserl 观点的有用介绍,请参阅 Kortooms(2002)和 Zahavi(2004,2007,2010)。

4.3 时间错觉与神经科学

在一系列论文中,Rick Grush 发展了一种保留主义的版本,即“轨迹估计模型”(TEM),该模型借鉴了控制理论和信号处理的思想和分析—有关更多细节,请参见 Grush(2005a,2005b)。就与胡塞尔的学说类比而言,一个关键点是这些系统使用的内部模型并不局限于代表相关领域的瞬时状态。相反,所建模拟的是领域在短时间间隔内的轨迹,即系统估计该领域在相关间隔内最有可能处于的所有状态的连续。正是这种轨迹,Grush 认为是信息处理中胡塞尔三部分虚假现在的类比。

Grush 认为,他的系统能够在特定时间生成不同(且不兼容)的感知表征是一个积极的好处,因为这使得他的理论能够容纳各种时间错觉。在所谓的“事后”错觉中,被体验为似乎发生在时间 t 的事物受到比 t 更晚到达的刺激的影响。Geldard&Sherrick(1972)描述的皮肤兔是这样一种错觉。实验涉及能够向受试者的手臂上的皮肤提供控制的短暂(2 毫秒)脉冲的设备。令人惊讶的是,当这些设备被聚集在仅三个紧密配置的位置——手腕、肘部和两者之间——并且每个位置都传递了五个脉冲时,受试者报告感觉到一系列均匀间隔的脉冲,从手腕开始,直到肘部结束,而不是体验到三个紧密的脉冲簇(一个在手腕处,一个在肘部处,一个在两者之间)。关于这个问题有几个可以提出的问题,但也许最令人困惑的是:在第二个脉冲发生时发生了什么?大脑如何能够在第二个闪光甚至发生之前采用“均匀间隔”的解释?

Grush 的时间意识模型在解释这类情况时并不困难。就兔子的情况而言,第二个脉冲最初被体验为发生在手腕处。但随着大脑根据随后的感官信息和自身对可能面临的情景的期望更新其模型,它改变了判断,第二个脉冲被体验为发生在手臂更远的地方,作为一个均匀间隔的连续体的一部分。当随后询问受试者他们体验到了什么时,报告的是后来的体验,而早期的体验则不被记住。

支持不同方法的倡导者为解释事后错觉辩护了不同的方式。 Dainton (2008a: 381) 认为,这类情况对外延主义者并不构成问题:

或许我们的视觉系统在对特定刺激产生体验之前需要一些时间……它们可能会利用这段时间来整合事件的一个连贯版本,然后再将其转化为体验吗?

Eagleman 和 Sejnowski(2000)提出了一种“延迟响应”的闪现滞后错觉解释。Grush(2016:5.1.1 [其他互联网资源])对此提出反驳,认为由于这种额外延迟将不断发生在我们所有的知觉系统中,因此假设它绝非没有成本。Arstila(2016a)认为 Grush 和 Dainton 对事后预测视觉错觉的解释都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一种替代方案。

Geoff Lee(2014a, 2014b)辩护了一个可以说是时间经验的保留模型,尽管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Lee 认为虚假的现在存在于具有非常短暂时间延伸的体验状态中——Lee 认为这些状态与神经状态和过程相同,而后者总是具有非零的时间量。尽管这些体验具有一定的时间延伸,但它们不具有任何体验作为适当的部分,因此 Lee 恰当地将它们称为“原子体验”。外延主义者将虚假的现在视为具有其他体验作为适当部分的时间延伸体验,对于 Lee 来说,这是外延主义的定义特征。Lee 的原子体验中似乎没有任何过去或记忆样的内容——它们都是完全感知性质的,因此与胡塞尔的保留有所不同。

李氏偏好保留(原子)模型的一个主要论点是他的“痕迹整合论”,这一论点源于他偏好的面向科学的方法论。李指出了最近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基本且普遍的假设:关于最近感知到的信息必须同时存在于随后的表征中,才能在认知中发挥任何作用(Lee 2014a: 15)。我们的大脑似乎确实会进行类似李所描述的编码。更有争议的是,我们的大脑在产生时间体验时是否只进行这种类型的处理。关于李的论点的批判性评估,请参阅维埃拉(2019),以及依赖于时间延长的神经过程的非常不同类型的神经模型,请参阅诺斯托夫(2016),诺斯托夫和黄(2017),以及派珀(2019)。

4.4 保留和再现主义

保留模型面临着许多挑战。为了使这一理论变得可信,我们必须清晰地理解这样一个观念:经验持续时间可以包含在本身没有可辨认持续时间的经验片段中,保留主义者还需要能够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说明保留如何能够完成它们所需的功能。对于一些最近的理论家,例如 Grush、Kiverstein、Lee 和 Tye,关于知觉经验本质的一种目前流行的理论帮助保留主义解决了这些问题以及其他问题。

在感知哲学中,表征主义(或意向主义)是一种信条,即我们在感知中遇到的现象特性是由“表征”内容决定的,或者是隶属于“表征”内容的。毋庸置疑,表征呈现出非常不同的形式,近期表征主义者所使用的种类是独特的。正如西格尔有用地指出的:

当谈论报纸的内容时,我们在谈论报纸报道传达的信息。许多当代对“感知内容”的使用将这些内容视为类似于报纸报道的内容。 (2005 [2021: §2])

我们在报纸上遇到的故事经常对世界提出主张,并且可以根据其真实性或准确性进行评估,指定故事内容的一种方式是指定如果故事是真实的话将会发生什么。表征主义者认为感知经验所携带的内容是相似的:我们可以通过指定它们为真实(或可靠)的条件来指定它们的内容。重要的是,在这种观点上,感知经验可以具有表征内容,即使它们所讲述的故事是错误的:毕竟,我们偶尔会误解事物——看起来是红色的气球可能实际是橙色的。

再现主义者认为,一般来说,再现载体(即进行再现的对象)的属性和再现内容(所代表的内容)需要明确区分。例如,“红色”这个词可以代表红色,而它本身并不是红色。一份报纸的复制与其所讲述的故事非常不同。在时间体验的情况下,任何觉得这种感知理论有吸引力的人都可以对保留的本质采取非常直接的立场:后者通过具有代表最近过去的有意义内容的感知体验,为我们提供了对最近过去的直接意识。理解经历的持续时间和连续性如何存在于几乎没有持续时间(或几乎没有)的经历中的问题有一个直接的解决方案。正如我们刚刚看到的,再现载体及其内容通常具有非常不同的属性,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再现主义框架中,期望经历、载体的时间属性与其内容相匹配是错误的。

Hoerl (2013a)认为,如果我们假设胡塞尔从早期类似于感官数据理论者的立场转变为后来类似于当代再现主义者,那么他的一些原本令人困惑的言论就会变得不那么令人困惑。胡塞尔告诉我们,“记忆——这同样适用于保留——不是形象意识,它是完全不同的东西”(Husserl TPZ [1991: 36])。他还说,当一个原始印象转变为一个保留时

存在一种根本的改变,一种永远无法用我们描述再次导致感觉变化的方式来描述的改变。 (胡塞尔 TPZ [1991: 336])

我们可以看到,如果胡塞尔(Husserl)(实际上)采用再现主义,他可能会认为这是正确的。[17]

有许多表象主义者捍卫的另一条与我们当前关注的相关的信条:对“经验的透明性”的坚持。通常他们指的是(至少部分地)在普通感知经验中,我们对自己的经验本身没有任何意识,我们只是意识到(世俗的)对象和属性,这些对象和属性是通过我们的经验呈现出来的。如果我们的经验是看不见的,就没有必要引入经验的属性——现象属性、感觉数据等等,来解释我们普通感知意识的内容和特性。将这种方法扩展到时间意识的特定情况,迈克尔·泰(Michael Tye)提出如下论点。首先,如果我们假设透明性论是正确的,那么传统的假设,即经验是通过连续性或同时性相关联的,是错误的:

再次考虑这样一个情况,我经历了一次红色闪光,然后是绿色闪光。在这里,我经历了两个有颜色的闪光一个接着一个发生。我并不认为我经历的红色闪光紧随着我经历的绿色闪光,就像我也不认为我经历的红色闪光是红色的一样。 (2003: 96)

因此,泰(Tye)认为,任何试图通过诉诸于经验之间的统一关系来解释我们直接理解变化能力的人也是误导的:简单地说,没有可以统一的经验;某一段或一段意识并非由连续的感知或经验组成(2003: 102)。作为替代方案,他提出了对意识流的一种经验观点:

与内省揭示的内容相容的最简单假设是,对于每个意识时段,只存在单一经验 - 一种经验代表了在整个意识时段内所经历的一切。 (2003: 97)

最近对泰(Tye)在时间经验案例中透明度一般方法的辩护,请参见 Heeney (2021)。正如贝恩(Bayne)所指出的,泰的一次经验提议与他的其他一些观点并不完全吻合。泰认为经验是具有直接影响我们认知系统能力的表征状态。贝恩提出:

能够合理地假设整个意识流的内容——也就是无意识状态和下一个无意识状态之间的意识期间——准备好直接输入到推理系统中吗?... 这看起来极不可能。(Bayne 2005: 498)

Soteriou (2010: 230) 对 Tye 的观点中的这一方面也感到困惑。

关于保留性虚假现在的一些进一步讨论,请参阅补充文件《虚假现在:进一步问题》。

5. Extensional Approaches 延伸方法

5.1 起源:一个被拒绝的教条

斯特恩在他的《心理存在时间》(1897 [2005])开篇观察到,心理学中许多最近的研究都对经验中可能存在的统一性质作出了一种假设:只有瞬时和同时发生的内容才能一起被理解。毋庸置疑,这种假设等同于对 PSA 的承诺——见 §1.2。斯特恩建议我们拒绝这种限制:

只有那些同时存在并在任何给定时间同时存在的内容才能属于意识整体...是一种教条,以一种或多种隐晦的形式决定了许多心理反思。我认为这种教条,至少在这种泛化形式中,是错误的。我相信存在这样的情况,即一个理解首先是基于意识内容的时间延伸而产生的,以这样一种方式,使得这个内容的每个部分都与其他每个部分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Stern, 1897 [2005: 313])

拒绝 PSA 带来了许多优势。看似连续的经验内容确实可以是连续的,而不是同时存在(与保留模型相反),同样,意识的片段似乎可以在普通客观时间间隔中持续存在。放弃这种教条意味着时间意识不再需要系统性地误导其自身的本质。斯特恩很清楚为什么他的同时代人坚持需要区分经验的连续性和连续的经验。如果一系列音符一起被体验,每个音符都被体验为跟随前一个音符,那么一系列音符只会被体验为连续。斯特恩只是建议这些统一的体验片段本身延伸到时间间隔,而不是瞬间的。

因此,我提出以下原则: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心理事件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形成一个统一而复杂的意识行为,而不受个体部分的非同时性的影响。我称之为心理行为可以延伸的时间段为其存在时间。(Stern 1897 [2005: 315])

温特认为,只有当感官内容的复合体同时存在于一个意识整体中时,才能直接理解。斯特恩拒绝了这一观点:“作为一个整体,是的;作为同时的,不是”(1897 年[2005:319])。如果我们遵循斯特恩并接受时间经验的外延模型,那么“现在”这个概念又是如何呢?斯特恩建议,我们无需拒绝经验可以是现在的想法。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将现在定义为“可以成为直接感知对象的时间和空间关系的总体”(1897 年[2005:325])。由于我们直接感知跨越短暂时间间隔的事件,因此这样构想的现在是一个积极且有限的时间段。

个体存在时间如何结合形成意识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毕竟连续几个小时都在意识中,而个体存在时间非常短。斯特恩在他的文章中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因此他提供的帮助有限——详细了解斯特恩的观点,请参阅戴顿(2017b),然而不久之后一个有希望的提议出现了。1915 年,伯特兰·罗素在《单一论者》上发表了他的《关于时间体验》,其中涉及到意识流的组成问题。罗素首先介绍了一些关键术语和论点。感觉涉及主体与客体或感觉数据之间的熟悉关系。罗素明确表示他相信变化可以直接体验,告诉我们:

继承是一种关系,可能存在于一个感觉的两个部分之间,例如一个快速运动的两个部分之间,这是一个感觉的对象;然后,也许当一个或两个对象是直接记忆的对象时,可以立即体验到它,并通过推理扩展到一个或两个术语不在场的情况。 (1915: 213)

如何将虚假的当下结合起来形成整个意识流?在这里,Russell 有用地超越了 Stern,并提出同一意识流中相邻的虚假当下是通过重叠或部分共享相关联的。假设 A、B、C 是相同持续时间的短暂声音,在同一连续意识流中被体验为一连串;也假设这些声音的长度使得只有其中两个可以同时被体验。Russell 建议,由此产生的时间延展体验将包括两个虚假当下[A-随后是 B]和[B-随后是 C],由于在后续虚假当下中体验 B 声音的数值等同于在后续虚假当下中体验 B 声音,因此 B 只被听到一次,而不是两次。由此产生的听觉意识流由一系列连续的声音组成,每个声音被听到是作为紧随其前者的,其中只有两个声音被同时体验为直接相继的。

罗素继续提出了另一个重要的观察:

如果 A、B 和 C 迅速相继发生,那么 A 和 B 可能是同一感觉的一部分,同样 B 和 C 也是,而 A 和 C 不是同一感觉的一部分。但是当 C 在感觉中出现时,A 会被记住。在这种情况下,A 和 B 属于同一个当下,同样 B 和 C 也是,但 A 和 C 不是;因此关系“属于同一个当下”不是传递的。(Russell 1915: 233)

正如罗素清楚地认识到的那样,如果“属于同一现在”的关系是传递的,那么 A 必然属于与 C 相同(虚假的)现在,更一般地说,意识流的部分重叠阶段都将具有单一统一的虚假现在的特征,因此你现在将直接体验到你今天早上第一次醒来时看到和听到的事物。由于这显然不是事实,所以“属于同一现在”的关系显然不是传递的。

5.2 更近期的辩护和讨论

5.2.1 意识、简单和重叠

约翰·福斯特在多个场合为延伸观点的重叠版本进行了辩护。福斯特毫无疑问地认为,时间上延伸的现象是我们日常经验的一个重要特征,观察到

时间意识中,时间的持续和变化似乎以与空间中颜色的同质性和变异性相同的现象即时性呈现给我们。 (Foster 1982: 255)

Foster 通过假设意识的意识内容模型开始讨论。假设正在演唱一个音阶,音符的持续时间使得一个听众能够连续意识到三个音符。随着音阶的展开,主体将会有一系列听觉体验。

  • E1 = [多-雷-米]

  • E2 = [再-米-索]

  • E3 = [mi-so-fa]

这种经历序列具有一个令人困惑的特征:看起来好像音符被体验了不止一次,在 E1 和 E2 中再次出现,mi 在 E1、E2 和 E3 中再次出现,so 在 E2 和 E3 中再次出现。Foster 建议,这样的体验并非逻辑上不可能,但我们日常聆听一系列音符的经验显然不包括这种重复。

福斯特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时间模式的展示本身在时间上是延伸的,并且在某种程度上与其前身和后继者重叠,可以说,在表象内容方面与它们的模式重叠。正是这种双重重叠提供了理性经验的感性连续性的关键,并将展示统一成一种意识流。(Foster 1979: 176)

图 5.1 中的两个水平括号分别代表了在时间上延伸和统一的意识行为;这些延伸的行为中的每一个产生了一个虚假的当下,第一个由体验 do-re 组成,第二个由 re-mi 组成。通过共享一个共同部分,避免了不切实际的重复。

link to extended description below

图 5.1 展示了福斯特的双重重叠理论,其中包括时间上延伸的意识和内容。【有关图 5.1 的详细描述请参见补充说明。】

在他的《意识之流》(2000 年,第二版 2006 年)中,Barry Dainton 设定了一个目标,即提供我们在日常意识流中发现的统一性和连续性的现象学解释。 Dainton 对经验和物理之间的关系没有立场,除了假设意识是“现实中不可简化的成分”(2000 [2006: xiv])。他还采纳了间接实在论者或“投射者”视角的感知经验。

戴顿最初关注的是时间意识的同步(在某一时刻)。他认为,我们在任何时候所经历的多样经验的团结本身就是我们经验的一个特征,在考虑了其他解释共同意识的尝试之后,戴顿得出结论,应将其视为一种原始关系。在被拒绝的现象统一解释中,有一个论点认为,经验对象和内容之间的统一是因为它们属于一个意识行为。 意识具有意识-内容结构的想法——如福斯特所假设的那样——在几个方面都很吸引人,但在更仔细的检查中,所有形式的这种“A-论点”都被证明存在严重缺陷,戴顿如此主张。作为一种替代,戴顿采用了他称之为“简单概念”的意识结构的单层观点。

时间意识论者试图将意识与内容区分开来,但由于这被证明是一个错误,我们必须接受意识和内容并不是经验中的独立成分。由此可见,意识与现象内容是不可分割的:当某个现象内容产生时,它就作为一种意识体验产生……内容本身是内在意识的,因此——可以这样说——它们是自我揭示或自我启示的。(Dainton 2000: 57)

在《意识流》一书中,戴恩顿致力于探讨时间体验,认为许多现有方法面临严重问题。这些方法包括各种形式的记忆理论、脉冲理论、布罗德的扩展内容模型以及胡塞尔的保留主义版本。戴恩顿得出结论,由罗素和福斯特捍卫的“重叠”形式的外延理论在各种选择中具有显著优势,并值得进一步发展。除了其他优点之外,它还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释,说明意识如何可以被体验为持续数小时,而其他竞争方法无法提供。

对于戴恩顿(Dainton),一个个体的时间意识的早期和后期内容通过一起经历而形成单一统一的体验。戴恩顿认为,体验可以以与同一时刻的体验相同的原始方式在时间上统一,因此单个时间意识中的早期和后期内容可以在时间上共同存在,但是是在不同时间而不是同时。然而,同步和异步共识的形式之间存在差异。人们自然会认为,同时的现象统一是可传递的,但正如罗素(Russell)和福斯特(Foster)所指出的,在异步情况下,传递性的失败是普遍存在的,并且可能在两个时间意识部分重叠时发生。戴恩顿(2000 年[2006 年:第 8 章和第 9 章])认为,同步和异步形式的共识将体验如此深刻地连接在一起,以至于一种整体论形式随之而来,而由于时间意识由共识连接的体验部分组成,这种整体论形式也延伸到它们。

Dainton 对个体虚幻现在的描述还有一个进一步的要素。Dainton 认为意识在一种强烈的动态方式下:他认为我们的经验通常表现出“可辨识的现象流动……一种感觉到相同种类的现象质量正在持续更新”(2004a: 15)。很难看出我们的经验的这一特征仅仅通过共同意识关系就能解释,因为后者是一种对称关系:如果 do 与 re 是共同意识的,那么 re 也将与 do 是共同意识的。鉴于这种对称性,我们是如何从 do 流向 re 的呢?就在这一点上,Dainton 引入了一个额外的要素:现象内容

它们被共同意识对称连接,本身具有固有的方向动力学。C 音调不是静态的听觉特质,而是一种流动的特质,D 和 E 同样如此。这种内在的流动是任何听觉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就像音色、音高或音量一样重要。(2004a: 23)

在图 5.2 中,这种动态流通过水平箭头表示,上下括号代表了历时共识的跨度。

link to extended description below

图 5.2 Dainton 的简单重叠模型。【图 5.1 的详细描述请参见附录。】

在《感知变化》(2008a)中,戴恩顿介绍了“延伸模型”,即个体时刻的存在由“作为整体感知的时间延伸体验片段”组成的信条。戴恩顿还回应了格鲁什声称延伸模型无法以合理方式容纳时间错觉(如 phi 现象)的观点:解释这些错觉的一种方式是假设我们的大脑在决定对传入刺激的解释之前需要一些时间。格鲁什(2017)对这种“延迟的延伸主义”提出了几点批评,并认为所设想的处理延迟比戴恩顿意识到的更为棘手。阿斯蒂拉(2016a)认为,格鲁什和戴恩顿所捍卫的方法都存在问题,并提出了自己对表观运动的替代解释。

在另一个主题上,Dainton (2014) 关注意识时间结构的各种问题,尤其是在最小的尺度上,并且他辩护认为我们的意识流是“本质上延伸的连续体”,其最小部分具有一定的时间延伸。通过不是由严格瞬时部分组成,Dainton 提出可以应对 Pelczar (2010a, 2010b) 对延伸主义的挑战。

Dainton 对替代方法的一些批评本身也受到了批判性的攻击。Gallagher(2003)认为,如果以正确的方式解释 Husserl,Dainton 对 Husserl 的许多批评是无效的—Dainton(2003)做出了回应。Dan Zahavi 发现 Dainton 对意识流结构的分析具有许多优点(2007: 470),但在几个方面也存在问题。Zahavi 倾向于将经验视为内在意识,但认为 Dainton 对意识的简单概念过于偏激,最终过于简单化。他对 Dainton 声称 Husserl 仅仅规定保留具有它们需要的神秘特征以使其理论成立的说法并不感到印象深刻,指出 Dainton 本人认为共同意识是一个原始特征,无法被分析或归纳为其他任何东西,“如果他能够使用那种论证,我不明白为什么 Husserl 也不能”(Zahavi 2007: 468)。

Prosser 发现 Dainton 所认为的共同意识的概念作为原始现象学特征“相当神秘”(2016: 147),因此并不实用

我只能说,在我自己的情况下,我并不确定两种经历共同意识到却不同时发生会是什么样子,而不是早期经历仅仅被保留在短期记忆中的情况。 (2016: 147)

从类似的方向出发,Chuard(2017: 127-8)建议,由于快照理论家可以适应经验似乎具有流动特征,因此没有必要使用 Dainton 的方法所需的理论装置。

Rashbrook(2013c)发现 Dainton 声称同步和异步共识是同一种基本关系的不同形式这一说法存在问题。如果 Dainton 在声称共识是原始的方面是正确的,那么“我们能描述的关系的唯一特征就是它的逻辑属性”(2013c:479),而这些属性是不同的。同步共识是可传递的,而异步共识是不可传递的,这难道不意味着我们在处理两种关系而不是一种吗?Dainton 的立场存在紧张——正如 Bayne(2001:85)所指出的那样——但情况可能并不像 Rashbrook 所暗示的那样清晰。共识可能是一种基本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其性质的了解局限于其逻辑属性。正如 Dainton 声称的那样,我们还熟悉其现象学特性:共识只是体验到一起的标签,一种将同时发生和连续发生的内容在我们的意识流中联系在一起的统一模式。

5.2.2 时间结构和透明度

在伊恩·菲利普斯(Ian Phillips)提出的许多挑衅性观点中,他认为时间体验的许多争论都建立在混淆和错误的假设之上,这导致菲利普斯呼吁重新开始。菲利普斯(2010)的主要目标是同时意识原则(PSA),即“如果一个人体验到连续性或时间结构,那么他在某一时刻体验到它”(2010: 177)。菲利普斯认为,这一原则是文献中各种记忆理论以及沿着布罗德(见下文 6.1 节)的虚假现在理论的基础。菲利普斯认为 PSA 是错误的。如果它是真的,那么我们的体验结构和我们体验中呈现给我们的对象和事件的时间结构可能会不同。但菲利普斯认为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菲利普斯(Phillips)对这一颇具争议的主张的论证基于两个关键观点。其中一个是“似乎意味着是”,经验不会系统性地误导其本质,因此

我们无法理解这样一个观念,即经验似乎在一个人的理性内省反思中具有某种时间顺序,而实际上并非如此。 (2010: 183)

另一个关键观点是,我们经验的时间方面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是“透明的”

一个人对于经验本身的时间结构做出理性判断的唯一方式,至少通过对自身经验的反思,就是将经验的时间结构视为所经历的世界的时间结构的映射。 (2010: 184)

如果经验以这种方式是透明的,那么我们将判断,一系列音符的经验本身将以音符所表现的方式随时间展开。如果“似乎意味着是”的原则也是正确的,那么根据 PSA 的预测,经验及其对象的时间属性不可能以系统性方式发生分歧。

在《经验的时间结构》(2014c)中,菲利普斯着手捍卫他所称的经验的时间结构和经验对象的时间结构之间关系的“天真观”。

当一切顺利时,你的意识流继承了作为其内容的事件的时间结构。你在见证这些事件时“吸收”了它们的时间结构。因此,经验的时间结构与其对象的时间结构相匹配。在幻觉的情况下,就好像是这样。因此,在每种情况下,经验的时间结构与经验对象的表面时间结构相匹配。 (Phillips 2014c: §7.1)

菲利普斯建议天真适用于诸如同时性、连续性、相对持续时间和时间顺序等时间属性。菲利普斯继续回应了一个异议。声称经验是透明的说法也常常由感知的再现主义观点的支持者提出。像迈克尔·泰(Michael Tye)这样的再现主义者认为知觉经验完全是透明的,因此我们对其没有内省的访问,只能访问它揭示的世界中的对象。如果透明性的这种概念是正确的,那么菲利普斯声称我们对经验的时间属性有内省访问的说法必须是错误的。作为回应,菲利普斯指出,当涉及经验时,时间是特殊的。拒绝经验本身是红色或方形的想法可能是正确的。但

我们对时间的经验性遭遇与颜色或形状大不相同,因为我们的经验不仅仅是关于时间,而且明显地存在于时间之中。 (2014c: 144)

对这些观点的批判性评估,请参见 Lee (2014a), Frischhut (2015)和 Viera (2019)。

菲利普斯(Phillips)还对时间经验的外延理论提出了一项主张。在这里,菲利普斯跟随索特里奥(Soteriou)的观点,认为外延主义的关键和定义特征不仅仅是关于经验的变化或连续发生在一个延长的时间段内。重要的是,当涉及到经验时,“重要的是广阔的时间段,而不是瞬间,从解释和形而上学的角度来看是基础的”(2014c:149)。

一些理论家认为,菲利普斯的继承论命题——即对于在经验中明显呈现的任何时间属性,我们的经验本身都具有该时间属性——受到了一些时间错觉的影响。菲利普斯持不同意见,在一系列致力于不同错觉的论文中,他找到了调和自己天真观点与据称有问题的实验结果的方法。其中几个重点在于事后预测,这是一个被充分证实的现象,即我们所经历的发生在时间 t 的事情受到比 t 更晚发生的感官刺激的影响。菲利普斯认为(2014c: §7.7–7.8),只要我们认识到持续数百毫秒的经验片段在形而上上是基本的,事后预测就不再深具困惑,因为没有理由假设比 t 更晚发生的事件与我们在 t 时刻所经历的无关。在菲利普斯(2014a)中,重点是所谓的“动作静止”错觉是否对天真观构成威胁,一些人认为是如此(例如,Suchow & Alvarez 2011; Watzl 2013)。这种错觉包括一圈彩色点,当它们开始旋转时,看起来停止变换颜色。菲利普斯认为,最好将其解释为一种变化盲视的例证,而不是继承失败。在《感知与时间流逝》(2013)中,菲利普斯处理了时间流逝明显加快的挑战,这是由生命威胁性危险的幸存者报告的,以及其他时间扭曲,包括“奇葩效应”。菲利普斯(2014b)提供了关于他自己关于时间错觉的工作的有用概述。

Matthew Soteriou 在许多问题上的立场与 Phillips 平行。Soteriou 也认为,在某些重要方面,我们的感知经验是透明的。在普通感知中,我们似乎不仅直接意识到外部世界的物体,还意识到贯穿时间的事件,而我们似乎不意识到诸如感官数据之类的心理项目。但他也认为,在普通感知中,我们意识到我们经验的时间方面。

在内省中,似乎一个人无法将自己的感知体验的时间位置与自己似乎感知到的事物的时间位置区分开来。此外,似乎一个人的体验的时间位置取决于,并由一个人的体验所体验的事物的时间位置决定。(Soteriou 2013: 89f.)

如果 Soteriou 是正确的,内省可以揭示我们感知到的事件的时间属性,也可以揭示揭示这些事件的知觉经验的时间属性,而事件和经验似乎具有相同的持续时间。内省因此可以提供证据,即我们的时间体验本身也是在时间上延伸的,因为我们直接经历变化和继承,符合外延主义。有关更多讨论,请参见 Hoerl(2018)。

在时间体验的作家中,Soteriou 在强调本体论问题方面具有独特性,不同类型的心理状态——当它们的本质被正确理解时——与时间有着完全不同的关系。正如 Soteriou 明确指出的那样,他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受到了 Brian O’Shaughnessy 的强烈影响。后者在《意识与世界》中阐明了自己的立场。

然而,即使经验在类型或内容上没有发生变化,它仍在另一个方面发生变化:它不断更新,它的一个新部分正在那里并发生。...简而言之,经验的领域本质上是事件、过程和事件的领域。(O’Shaughnessy 2000: 42–43)

在发展他自己的立场时,Soteriou 区分了心理状态和发生中的心理过程,后者的一个区别特征是它们随时间展开的方式,而状态则不会。对于 Soteriou(2007: 551-55),时间经验的基本单位是在时间上延伸而不是瞬时的。

我们对一个主体在某一时刻处于何种状态的回答,取决于我们对主体在包括那一时刻的一段时间内处于何种状态的回答。(2007: 554)

Soteriou 在这里辩护一种直接实在主义(或关系主义)的版本,其中知觉状态是伴随着存在于感知过程中的表征状态的发生过程,这些表征状态存在是因为感知过程,否则它们是不存在的。Soteriou 认为——在这里追随 Geach 的脚步——类似思维的心理表征并不像感知形式的意识那样随时间展开,这一事实严重削弱了感知的表征主义理论在其多种形式中的力量。有关这些主题的更多信息,请参阅 Soteriou(2007 年,2010 年,2013 年,2018 年)。

Oliver Rashbrook 将 Soteriou 的过程-状态区分应用得很有用,表明它有助于消除围绕意识连续性的混淆(Rashbrook 2013b),并且有助于应对 Pelczar 对外延方法的挑战(Rashbrook 2013a)。更批判性的观点请参见 Rodríguez(2016)和 Steward(2018)。

5.2.3 时态、感知和统一

在他的《时间和感知经验中的时态》(2009)一文中,克里斯托夫·赫尔尔(Christof Hoerl)也捍卫了一种形式的外延主义,尽管以“分子主义”的名义。对于赫尔尔来说,这种方法只有在无时态而非时态术语中表述时才有希望成为可行的。尽管表象现在理论者经常假定时间体验最好用“过去”、“现在”和“未来”等时态术语来描述,赫尔尔认为,在外延主义框架中,需要的是“之前”和“之后”等无时态概念。当我们听到由呼啸声和爆炸声组成的听觉连续时,我们并不是首先将呼啸声体验为现在,然后(不久之后)体验为过去的样子:

我的经验更像是每个声音依次发生,而我的经验按照这种方式进行,构成了我意识到呼啸声后面跟着爆炸声的过程。 (Hoerl 2009: 8)

在后来的一篇文章中,Hoerl(2013b)在这里建议,目前关于时间体验的两种最有前途的方法是一方面的外延主义,另一方面是保留主义的表征主义变体。他还建议——另请参阅 Hoerl(2017)——时间体验的外延主义观点和感知的直接现实主义(或“关系主义”)解释是自然的伙伴。感知经验的表征主义立场可以在许多方面帮助保留主义者,正如我们在 §4.4 中看到的那样。Hoerl 还指出,任何采取关于时间体验的现实主义立场并且也倾向于直接现实主义的人会发现外延观点是一种自然且有吸引力的观点。如果我看到交通灯变色,那么对于一个直接现实主义者来说,一个在一段时间内发生变化的对象正在直接呈现给我,而由此产生的感知体验本身将随时间延伸,正如外延主义者所声称的那样。然而,从表面上看,外延方法似乎与其他关于感知经验性质的观点相容,比如 Dainton 更倾向于间接实在主义,或者提到副词主义等觉点——请参阅 Crane 和 French(2015 [2021])以获取竞争理论的概述。

Hoerl 所捍卫的外延主义形式在另一个方面是独特的。正如 Hoerl 所指出的(2013b: §6),为了解释一系列经验与经验的连续之间的差异,人们通常认为后者具有一种与前者不同的独特统一性。例如,Dainton 认为,不同时间发生的内容只有在通过他的历时共同意识关系相互联系在一起时,才能被体验为连续的。Hoerl 认为,这种假设实际上是错误的,如果我们接受外延主义,就没有必要诉诸于这种或任何其他统一关系。在解释经验的连续与一系列经验之间的区别时,外延主义者需要诉诸的唯一因素就是我们时间意识的有限时间跨度。Hoerl 建议,Dainton 对共同意识的非传递性的诉求实际上只不过是...

另一种陈述个体化论证背后直觉的方式是,个体时间经验可以跨越的最大持续时间是有限的。 (Hoerl 2013b: 406)

时间意识作为延展主义者是否可以不依赖于一种历时统一关系并不明显。让我们从霍尔尔偏爱的延展主义和直接现实主义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直接现实主义者认为(真实的)感知包括两个要素:一个外部的、独立于心灵的对象和一个感知意识的行为或事件——当我们的意识使我们熟悉外部对象时,就会发生感知体验。在同步的情况下:普遍(如果不是普遍的话)认为现象统一是一个真实而重要的现象。我的当前视觉和听觉体验以一种独特的方式统一在一起,而我的当前视觉体验和你的当前听觉体验则没有。

同步的现象统一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解释—详见 Brook 和 Raymont(2017 [2021])以获取更多细节。一种选择是认为存在一种统一关系将经验联系在一起。第二种选择是说,经验之间的统一是因为它们被包含在更广泛的经验中。另一种选择是认为当经验内容落入单一的意识行为时,它们就被统一起来。对于直接实在主义者来说,后一种选择是自然的,考虑到他们对意识在普通感知中所起作用的看法。采取这种关于同步统一的立场的直接实在主义者实际上是在免费获得同步统一的解释—这是从对某种感知观的先前理论承诺中得出的。但仍然存在这样一个情况,即在典型的意识流中的任何给定时间点上,内容以独特的方式统一在一起。

在历时情况下也是如此。任何将外延观点与直接实在论相结合的人可能会认为,我们的时间体验依赖于那些本身在时间上延伸的意识行为。但与同步情况一样,落入这些意识行为范围的内容将以独特方式统一:它们的连续部分被一起体验,而不是分开的。当霍尔谈到“个体经验”时,他可能指的是这种统一的整体。现象统一并未离开舞台,它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被阐释。

此外,现象统一并不仅限于经验内容,它也存在于意识行为的层面。在同时性情况下,如果意识具有意识内容结构,所有内容只需在特定时间内归属于单一意识,就能在现象上统一。在历时性情况下,情况就没有那么简单。跨越一段时间的意识行为将由不同阶段组成,除非延伸的意识行为的连续阶段本身是一起经历的——如上图 5.1 所示的方式——我们就不会有连续性的经验。

为了使问题更具体,让我们专注于一个时间上延伸的意识片段 A,它具有足够的时间延伸,以包含交通灯从红色变为绿色的变化,但不延伸到过去或未来。我们可以用示意图来表示这种情况:A[红,绿]。现在让我们将焦点缩小,考虑这种体验的两个较短的子阶段:A[红] 和 A[绿],对应于我们正在考虑的体验的较早和较晚阶段。除非 A 的较早和较晚阶段在现象上统一,否则我们主体的意识流由两个完全不同的体验组成:A[红] 和 A[绿],这两个体验是连续发生的,但并非作为一连串的体验。为了使我们的主体拥有单一体验——一种连续体验而非一连串的体验,红色和绿色灯必须一起体验而非分开体验。采用感知的直接现实主义概念并没有消除心理统一关系的必要性,它只是被重新定位或重新描述。或者一个批评者可能会提出异议。

关于延展性错觉现在的一些进一步讨论,请参阅附加文件《错觉现在:进一步问题》。

6. 混合方法

6.1 扩展内容与瞬时行为

鉴于保留和延伸方法仍然有其支持者,一个不无道理的结论是,就时间意识的性质和结构而言,两者可能都包含一定程度的真理元素。鉴于此,发现一些作家提出了混合模型并不奇怪,这些模型以不同的方式包含了两者的元素。

在他的《科学思想》(1923 年)中,C.D. Broad 写道:

毫无疑问,感性的运动和静止是视觉感知的真实不可分解的属性。我对它们的认识就像我直接意识到红斑的红色一样(1923 年:287)。

对现实主义的明确承诺。在同一部作品的后文中,他在一段被广泛引用的文字中详细阐述道:

……众所周知,我们不仅仅注意到某物已经移动或发生了变化;我们也经常看到某物在移动或变化。当我们看表的秒针或看闪烁的火焰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这些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体验;我们无法向从未有过这种经历的人描述我们在其中感受到的东西,就像我们无法向一个天生失明的人描述红色一样。(1923: 351)

时间意识的结构描述 Broad 在《科学思想》中进一步发展的是一种独特的类型。它建立在意识行为之上,这些行为本身是瞬时的,但却能理解分布在短时间间隔内的内容。对于 Broad 来说,意识流由密集的瞬时行为和延伸的内容组成,因此,被相邻行为理解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重叠。对于那些认为意识具有意识内容结构的人来说,Broad 的基本方法可能看起来很有前途——许多直接实在主义者以及感官数据理论者都属于这一类别。Broad 设想的重叠类型如图 6.1 所示,其中三个瞬时行为 A1、A2 和 A3 理解了一系列听觉音调 C-D-E-F,每个行为能够理解两个相邻的音调。

link to extended description below

图 6.1 C.D. Broad 的理论。【有关图 6.1 的详细描述请参见附录。】

Broad 的理论有其优点,但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和谜团。假设在经历 D 音调时,还会经历一道短暂的闪光——在下面的图 6.2 中,闪光由星号形状表示。这个闪光属于 A1,因此被那种意识体验到;它也属于 A2,因此被那种意识体验到。因此问题来了:看起来闪光被体验了两次,而实际上只会被体验一次。事实上,情况要糟糕得多,因为在 Broad 的模型中,在 A1 和 A2 之间发生了许多额外的瞬间理解,每个都创造了不同的体验。正如 Mabbott 所说:

在我的直接经验中没有任何东西证实这种重复。如果发生了,显然会使听音乐或连续句子变得极其复杂和困难。(Mabbott 1951: 161)

Dainton (2000 [2006: 141]) 也指出,Broad 的观点受到了“重复内容”的问题困扰。

link to extended description below

图 6.2 重复与分歧。【有关图 6.2 的详细描述请参见附录。】

一项进一步的问题源于 Broad 的观点,即我们持续意识到内容的时间段可能比内容本身的时间跨度更长。回到图 6.2,闪光体验在图表中显示的非常短暂的间隔 e 内展开。持续时间 d 从 A1 延伸到 A2,对应于主体意识到闪光的整个时间段。可以看到,间隔 d 比 e 要长得多。由于通过意识行为所理解的内容似乎是存在的,这意味着——如果 Broad 的观点是正确的——短暂事件被体验为存在的时间要比它们实际存在的时间长得多。通过让我们在瞬间体验一个时间间隔(或接近这样做),Broad 使时间体验无法准确反映我们感知的事件的时间属性。如果我们的体验在这种方式上是误导的,很难相信我们不会注意到。有关 Broad 模型的这些方面的进一步讨论,请参见 Dainton(2000 [2006: 6.2]),Tye(2003),Phillips(2010)和 Rashbrook(2012,2017)。

6.2 进一步的混合变体

一种让外延主义者(在某种程度上)接受保留主义者阐述的结构的方法是同意后者确实存在,并在我们的认知中发挥作用,但在完全的潜意识或前意识水平上。根据这种观点,保留(也许还有预保留)存在,但以神经机制和过程的形式存在,这些机制和过程并不直接出现在意识中。Carlos Montemayor(2013 年;Montemayor&Wittmann 2017 年)为这一立场辩护。Montemayor 提出我们应区分“感觉现在”和“现象现在”。感觉现在将刺激呈现为同时发生,而现象现在的时间延伸大约为半秒到三秒。Montemayor 继续论证认为,认为电影式、保留式和外延式模型相互不兼容是错误的。电影式和保留式模型对应于他的感觉现在,而(外延式)现象现在在现象意识上是有意识的,感觉现在仅在 Ned Block 的意义上是_接入-_ 有意识的。Merino-Rajme(2017 年)对这一提议的巧妙性印象深刻,但对其是否与 Block 对接入意识所涉及的概念相容表示怀疑。

Thomas Sattig (2019c) 提出,在他的《时间和空间》(1915)中,安东·马蒂(Anton Marty)辩护了一种混合模型,其中保留和延展元素都在时间体验中起作用。马蒂的立场确实令人着迷,但由于它将变化的体验局限于瞬时体验阶段,最终似乎更具保留主义特征,而非延展主义特征。

在最近的一篇论文中,Rick Grush(2016 [其他互联网资源])区分了两种感知内容:A 式内容以过去、现在和未来为结构,而 B 式内容以早于、同时和晚于为结构。Grush 指出,在关于时间体验的讨论中,通常(即使是默认的)假设时间体验的特征在所有时间尺度上都具有相同的特征,无论是在短时间间隔、中等时间间隔还是长时间间隔。但如果情况并非如此呢?如果我们的体验并非尺度不变呢?Grush 提出,在秒或分钟这样更大的时间尺度上,认为我们的体验具有 A 式的特征是非常合理的。如果你正在观看奥运会短跑比赛,在比赛的中点左右,一些比赛仍在未来,一些在过去,一些正在进行中。但也许在更小的亚秒时间尺度上情况不同,这就是 Grush 提出的观点:我们的体验在 200 毫秒的尺度下仍然是 A 式的,但在此之下则是 B 式的。

在这个间隔中,没有一个时间点被单独标记为现在,被过去和未来所包围。相反,在这个间隔内,事件被表示为早于、同时发生和晚于的关系。但在大于这个尺度的情况下,这个结构化的 200 毫秒间隔有效地成为 A 式体验中笨重的现在。(Grush 2016 [ OIR]: 8)

Grush 认为,在短时间间隔内内容具有 B-ish 特征有助于规避戴顿(Dainton)(2000 年,2008a 年)针对保留模型提出的严重“多余内容”问题。

Gerardo Viera 也主张采用一种混合方法,其中延展性和保留性(或原子主义)模型都起着重要作用,但两者都不普遍适用于所有形式的时间体验。这一主张的依据是科学的:

根据经验证据表明,时间体验是分散的,由许多可分离的能力组成,用于感知我们世界的时间结构。(Viera 2019: 33)

维埃拉的出发点是神经科学调查中大脑如何管理时间的当前状况。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大脑依赖于单一主时钟的规律跳动,但这一观点逐渐被削弱。如果存在主时钟,并且其功能被药物或神经损伤破坏,我们会预期这种破坏会对个体的时间相关能力产生毁灭性的全球影响,但维埃拉指出,没有已知的神经损伤案例完全消除一个人感知时间的能力。从另一个方向来看,关于时间和时间感知取决于多种不同神经机制的假设有大量的实证支持。当快速经颅磁刺激(rTMS)应用于额叶皮层时,结果是第二范围的时间感知受损;当 rTMS 应用于小脑时,毫秒范围的时间感知受损。摄入蘑菇碱对小于 2 秒的时间尺度感知能力没有影响,但严重影响长时间尺度的感知。

如果我们的大脑在处理时间时使用了多种非常不同的神经机制,那么延伸模型可能适用于某些形式的时间体验,而保留模型适用于其他形式,维埃拉认为这很可能是事实。当涉及到解释个体感官模式下亚秒级别的时间知觉时,所谓的内在定时模型目前具有影响力,这些模型依赖于时间上延伸的神经过程的动态来编码时间,而不是任何外部时钟。打个比方,想象一下湖面上的涟漪图案如何携带关于自投石子以来经过的时间的信息。维埃拉建议,这种延伸神经过程产生的任何体验本身将以一种延伸主义的方式在时间上延伸,镜像约束将得到满足:神经过程的连续阶段的时间特征和体验的连续阶段将完全对应。然而,延伸主义者并非全占上风。在少于一秒的时间尺度上进行跨感官感知顺序判断时,维埃拉指出存在镜像明显失败的情况。实验证明,如果在按下按钮和闪光之间引入短暂延迟,这两个事件似乎发生的时间比实际更接近——在某些情况下,刺激物的顺序似乎完全颠倒了(维埃拉 2019 年:39-40)。

维埃拉从这些结果中得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结论:由于镜像约束被违反

我们对外延主义提出了反例,因此原子论和外延主义都不能为我们提供一个关于经验的时间内容如何与经验的时间结构相关的一般理论。(2019: 41)

更准确地说,跨模态时间顺序判断案例对于致力于非常严格的镜像形式的外延主义者来说可能存在潜在问题。维埃拉的论点并不对那些准备承认在较短时间尺度上镜像可能会失败的外延主义者构成威胁。

在多个场合,Ian Phillips(2010 年,2018 年)曾建议,一种不同类型的混合理论可能值得认真对待。Phillips 提出,延展性和保留性方法之间的共同点可能比通常意识到的要多:有理由认为,两者基本上都依赖于某种形式的记忆。Phillips 所指的记忆类型并非我们在回忆事件时可以在几个小时、几天或几个月后召唤起来的那种记忆——对 Reid 式记忆理论的批评者指出,这种记忆与感知太不相似,无法在时间体验中起作用。相关类型的记忆是詹姆斯所称的初级或基本记忆:

主要记忆的对象……从未丢失;它的日期从未在意识中与当下的日期分离。事实上,它作为属于当前时间空间的后部分而来到我们这里,而不是真正的过去。(詹姆斯,1890 年:646-7)

菲利普斯(Phillips)认为,如果正确理解,初级记忆具有感知特征,因此能够通过为我们提供与直接过去的直接联系,从而在体验连续性方面发挥作用。菲利普斯认为他的“精细记忆理论”是延伸主义的记忆版本。但他还提出,正确理解的话,胡塞尔(Husserl)的理论也非常相似:胡塞尔的保留也构成性地与过去相连,因此,由于这一点,它们不可能存在于缺乏与过去连接的瞬间意识体验中。菲利普斯认为,采纳这一观点有助于为整个领域带来宝贵的启示。因为这表明,基本的分歧在于那些声称

这是因为我们的经验是一个在时间中展开的过程,它才能让我们了解现实的时间结构,就像它所做的那样。 (Phillips 2018: 17)

时间意识是对这一点的否认。菲利普斯提出,如果我们这样看待问题,则

…我们最初可能认为是竞争对手的理论家,即像戴顿(Dainton)这样的外延主义者,以及胡塞尔(Husserl)和奥肖内西(O’Shaughnessy)这样的保留主义者,在实质上并没有明显的分歧。(2018 年:21)

通过进一步阐述,菲利普斯建议戴恩顿所援引的共同意识关系,用以统一经验的早期和后期阶段,本身可以被视为涉及一种记忆形式。

时间意识作为一种形式的记忆,这个建议认为戴顿的共同意识关系可能是未来讨论的一个有趣问题。除此之外,菲利普斯声称,一方面认为连续经验需要经验的连续,另一方面认为连续经验不需要经验的连续之间存在一种基本分歧,这是非常有说服力的。

在讨论菲利普斯(Phillips)的作品时,沃尔夫(Wolf,2021)发现了很多值得推荐的地方,但他认为目前这种形式在更正统的外延和保留方法上缺乏决定性优势。沃尔夫建议的解决方案是朝着更动态的——更伯格森式的方向发展,通过找到一种方法来融入伯格森看似(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悖论的主张,即“持续本质上是将不再存在的东西延续到现在存在的东西”。沃尔夫认为,一旦这样做,结果就是一种更具吸引力的伯格森式外延主义形式,比包括菲利普斯在内的竞争版本更具可信度。

7. 反实在论

也许我们经验的实际特征与我们对这些特征的信念之间存在着更加戏剧性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比我们迄今考虑过的任何事情都要大。的确,我们谈论得好像我们看到事物在移动(更一般地说,感知到变化),毫无疑问,这种谈话反映了我们的信念,但也许我们的信念是错误的。也许我们的直接经验实际上完全没有运动,我们的意识流是根本分裂的,但由于我们不相信我们的经验是这样的,所以我们也不会谈论得好像它是这样的。

这方面的立场已经被丹尼特(Dennett)提倡过。如果有人问我们典型的视野是否完全连续,即使我们的一只眼睛闭着,大多数人倾向于肯定地回答:当我们看着(比如)一面白墙时,我们看到一片不间断的白色。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无法检测到一个沙滩球大小的模糊黑色区域,恰好位于视野中心轴的一侧。但眼睛的生理学表明,在那个位置应该有一个“盲点”,对应于视网膜上的视神经区域,这个区域缺乏感光细胞。至于为什么我们在视野中没有检测到盲区,标准的——乍看起来合理的——答案是,我们的视觉系统进行了一些“感知插值”或填充:我们的大脑从达到周围视网膜区域的感光细胞的刺激中推断出,制造经验来填补相应的视野区域。

丹尼特指出,这种说法有替代方案。也许我们的大脑并非以这种方式“创造”经验,而只是简单地未注意到从孔区域产生的视觉信息的缺失:毕竟,信息的缺失并不等同于关于缺失的信息。大脑从未从这个区域接收到信息,因此只是假设那里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

大脑不必“填补”盲点,因为盲点所在的区域已经被标记(例如,“格子”...“更多相同的东西”)。 (1991 年:335)

实际上,由于我们对盲区包含的内容有信念——通常是“更多相同的东西”——大脑为什么要费力地产生体验呢?丹尼特接着提出,对空间空洞的处理可以合理地延伸到时间空洞(体验连续性中的间隙)上。我们的视觉体验不断被眼球在扫视时的眼球运动打断。我们并没有注意到体验中产生的空洞或间隙,但它们不需要被填补,因为我们并非设计用来注意它们。更一般地说:

意识的一个最显著特征是其不连续性——正如在盲点和扫视间隙中所显示的那样,这是最简单的例子。意识的不连续性之所以显著,是因为意识的表面连续性。(1991: 356)

尽管丹尼特本人专注于解释为什么我们倾向于将我们的经验描述为连续的,即使它实际上是不连续的,但这种方法可以扩展到变化的直接体验,正如 Chuard 所主张的那样(2011 年:17)。假设电影理论家提出的“静态快照的连续”体验概念是正确的。只要这些静态快照的内容和时间安排足以让我们的大脑相信我们正在感知运动和变化,我们就会不可避免地相信这就是我们正在感知的,并因此用这样的术语来描述我们的经验。难道这不是我们需要解释的全部吗?对于丹尼特和 Chuard 来说,没有必要再多做解释。

正如 1.3 节所指出的,有可能对变化和继承的经验持现实主义立场,但对一些现实主义者声称是我们经验中普遍特征的动态特征持反现实主义立场。托马斯·萨蒂格属于这一阵营。萨蒂格对变化和继承的经验持现实主义立场:

我并不仅仅是从先前经历的瞬时叶片状态的记忆中推断叶子已经移动。我只是看到运动发生。(Sattig 2019a: 275)

Sattig 并不否认所有形式的流动,并已经发展出一个基于现象替换的解释

我看到每一个瞬时的叶状态都立即被另一个取代,就像水流过河床一样,其中每一部分水都立即被新的部分取代。(Sattig 2019b: §1)

将运动的体验归纳为在不同位置的物体的瞬时感知的连续,他意识到一些现实主义者会发现他的描述未能充分体现现象流动的动态性:

关于流动的现象学呼啸声的原始主义者不会接受这种现象学分析,也不会接受任何其他……但我还没有遇到一个能够实质性地超越通常晦涩的流动隐喻的替代现象学描述。 (2019b: §4)

其他人则更为怀疑,认为那些相信经验性流动或经验性经过的现实主义者对自己经验的特性存在幻觉:流动并不是我们经验的真实特征,我们只是(错误地)相信它是。Hoerl(2014)采取了这一观点,认为认为看到一个移动物体的经验涉及的不过是在一系列不同位置看到物体,也可参见 Braddon-Mitchell(2014)。在一个类似但更一般的观点中,K. Miller,Holcombe 和 Latham(2020)暗示我们很可能倾向于将动态特征归因于我们的经验,而事实上它并不具备,并提出了可能潜在这种倾向的两种认知机制。

时间意识与时间形而上学

8.1 时间的竞争观念

如果关于时间体验的性质存在非常不同的描述,那么同样适用于时间本身——存在于更广泛物理宇宙中的时间,而不是局限于人类意识的时间。在考虑宇宙时间和体验时间如何相关之前,让我们简要看一下这些不同的概念。

宇宙时间的一个核心问题可以概括为这个简单的问题:“时间会流逝吗?” 时间的流逝可以用许多方式来描述,但至少流逝与当前被赋予形而上学特权并稳步前进的想法相关联,这种前进意味着未来的时间将变为现在,当前的时间和事件将变为过去,过去的时间将随着每个瞬间的流逝而变得更加久远。但虽然很少有人否认时间似乎在流逝,而且实际上,这种流逝(连同维度)是时间和空间之间最明显的区别,但有许多人否认时间真的在流逝。其中一些人认同麦克泰格特的观点,即时间不能流逝,因为时间不存在。

一种更为流行的观点,至少在当今时代是如此,认为虽然时间确实存在,但它更类似于空间,而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样。四维“块宇宙”的支持者,也被称为永恒主义者,认为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在本体论上没有区别,所有时间同样真实存在。他们进一步认为,没有独特的特权现在时刻,因此也不存在所谓的流动的现在。块宇宙理论者面临着一个重大挑战:如果时间并没有流逝,为什么它看起来会流逝?部分解释在于我们记忆的积累方式,以及意图和决定如何转化为行动(参见 Ismael 2011, 2013, 2016)。解释的另一部分在于我们经历的特性。时间本身可能并不流逝或流动,但在我们的直接经验中存在着类似于流逝和流动的东西——我们可以称之为现象性流逝,至少很多人这样认为。

时间意识作为时间的概念具有其优势。它具有引人注目的简单性,并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相吻合,仅举两例。但拒绝客观时间流逝并不符合所有人的口味,其他时间概念也有其支持者。主要竞争对手如下图 8.1 所示。与四维块状观点相对立的是现在论,即具体现实仅限于瞬时的现在。现在论者否认过去或未来的任何现实性。在这些极端观点之间的是不断增长的块模型。根据后者,过去是真实的,但未来不是,现实的总和正在逐渐增加,通过一种逐时绝对变化的过程。在这种观点下,现在仅仅是现实的最新补充;它也是存在与不存在之间的界面。移动聚光灯模型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标准块模型:它赋予所有时间和事件现实性,包括尚未发生的事件。它与后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将客观时间流入宇宙,以特权的(并不断前进的)现在形式——用蓝线表示。

link to extended description below

图 8.1 宇宙大尺度构成的四种概念。【图 8.1 的详细描述请参见附录。】

麦克泰格特(McTaggart)所称的“A 系列”从遥远的过去开始,经过最近的过去到现在,然后继续到未来。而“B 系列”是从早到晚或者相反的位置系列。诸如过去、现在或未来这样的属性通常被称为“A 属性”,而早于、晚于和同时的属性被称为“B 属性”或“B 关系”。时间的块状或永恒主义观念也经常被称为“B 理论”。相反的动态时间观念通常被称为“A 理论”。

不同的时间形而上学概念如何与我们相互竞争的时间意识的现实主义解释相一致?有一点似乎更为明显。如果现实被限制在瞬时的当下,就像现在论者通常所坚持的那样,那么很难看出任何形式的延伸方法是正确的。如果我们的直接经验无法延伸到时间之中,如果时间本身没有延伸;如果较早和较晚的流相一起被体验,就像延伸模型所要求的那样,那么很有可能认为这些相位都必须同时存在。换句话说:不再出现在现实总和中的经验,就无法成为与仍然出现在其中的经验同属于同一统一意识状态的一部分,就像不存在的砖块无法帮助支撑墙壁一样。相比之下,由于保留论者有可能主张我们对时间的经验不需要时间——客观上说,他们的立场似乎与现在论完全兼容,类似于电影模型。至于四维块概念,它看起来同样与所有主要的时间意识观点兼容。保留论者的瞬时虚假现在可以存在于这种宇宙中,就像电影理论者的那样,但延伸模型中可以找到的非瞬时虚假现在也可以存在于这种宇宙中。

8.2 来自经验的论证

时间经验的特性是否对时间本身的性质有任何暗示?我们在时间经验中遇到的动态是否可能是时间流逝的迹象,甚至是其产物?它是否通过为 A-理论者提供时间确实在流逝的证据来支持他们?声称时间的流逝在我们的经验中具有特征并不难找到。

相信时间在流逝的最好理由就是我们发现时间的流逝,我们立刻而深刻地参与到过程的突然和呼啸中,感受到一个时刻流转到下一个时刻的流动。(Williams 1951: 466)

我无法调查哲学家们支持移动聚光灯理论的所有动机。但我最喜欢的动机是对我们意识经验本质的吸引。在我将来所有的经验中,其中一些是特殊的。那些就是我正在经历的此刻。其他所有经验都是虚幻而无实质的。但具有这种特殊特征的经验不断变化。 (Skow 2009: §5)

我发现无法放弃时间流逝和当下时刻的感觉。这对我体验世界的基本感受如此重要,以至于我对它仅仅是幻觉或误解的说法感到厌恶。 (Davies 1995: 275)

几乎没有什么经验比时间的无情流逝更持久、更直接地呈现给我们了。 (Schlesinger 1991: 427)

鉴于关于时间流逝本身涵义的概念不止一种,这种流逝与时间体验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的。然而,勒普瓦丹(Le Poidevin)提出了一个将这两者联系起来的一般性论证,他称之为“经验论证”(Le Poidevin 2007: §5.1),可以沿着以下思路加以阐述:

  1. 我们有一种似乎是时间流逝的经历。

  2. 这种经验的最佳解释都依赖于时间的流逝是现实的客观特征

  3. 因此,时间流逝是现实的真实和客观特征。

正如勒普瓦丹指出的那样,许多完全不同的经验考虑被解释为与时间的流逝有关,例如,变化和运动的感知,(表面上的)现在的限制,因此需要调查一系列不同的问题。对这些持续辩论的有用的批判性评估包括 Baron 等人(2015 年),邓(2013 年,2018 年),弗里施胡特(2015 年),赫尔(2014 年),普罗瑟(2007 年,2012 年,2013 年,2016 年)。

在想要否认时间真正流逝的 B 理论者中,一种流行的策略是专注于来自经验的论证的第二前提,并为那些暗示流逝的经验寻找替代解释。L.A. Paul 认为,心理学和认知科学中有一些众所周知的结果,对于寻求这种解释的 B 理论者可能非常有用—参见 Paul(2010 年)以及 Le Poidevin(2007 年:§5.5)。例如,在表观运动的情况下,计算机屏幕上的两个静止闪烁点将被看作是平稳来回移动,前提是这些点足够靠近,闪烁速率既不太快也不太慢。类似地,电影屏幕上的移动图像是我们的大脑处理被投射到屏幕上的静态图像序列的方式的产物。Paul 指出,这里有一个更普遍的教训:我们自然倾向于认为存在于世界中的许多动态性实际上是我们的大脑在制造出来的。

奥卡姆剃刀建议,我们经常称之为“运动”的流动或有生命的特征只是一个错误。运动只是持续物体位置的改变,我们注意到并与运动联系起来的流动或有生命的特征只是大脑的一个效果。 (Paul 2010: 358)

Simon Prosser 是一位 B 理论者,他在多个场合(例如 Prosser(2000, 2007, 2012, 2013, 2016))都主张采取一种非常激进的方式来回应经验论证。对于 Prosser 来说,时间经验能够支持任何形式的时间经过理论的想法是根本错误的:事实上是完全不可能的。时间的 A 理论在形而上学上是不连贯的,时间的经过是不可能的。A 理论的属性无法存在,甚至无法在意识中表示。

在反对 A 理论的论证中,Prosser 提出并运用了“探测器论证”。烟雾探测器可以可靠地检测到烟雾的存在,盖革计数器可以检测辐射,是否可能有一种物理设备能够检测到时间的流逝,比如一种配备有灯泡的设备,当发现时间流逝时会亮起?Prosser 认为这样的设备是不可能的:“没有任何物理系统能够检测时间的流逝”(Prosser 2016: 34)。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明了:尽管时间的 A 理论的支持者认为时间在流逝,但他们通常不认为流逝会对物体和事件产生可检测的物理影响,鉴于此,很难看出任何物理设备如何能够检测到时间的流逝的存在。Prosser 指出,当代哲学中目前被认真对待的有关心灵与身体关系的立场都认为心灵和大脑之间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要么心灵就是大脑,要么心理作用在于大脑过程的每一个细节。鉴于这种关系的性质,“如果没有任何物理系统能够检测时间的流逝,那么人类的心灵也无法做到”(Prosser 2016: 35),时间的流逝也不可能在人类的经验中得到体现。

Prosser 对时间流逝“对事件没有物理影响”的说法在多个方面都是值得质疑的。一些 A 理论者将时间流逝等同于事件的产生——现在论者和成长块理论者属于这一类别。这种 A 理论者不会认同 Prosser 的论点。他们会指出,如果时间不流逝,我们所知的物理宇宙根本就不会存在。什么都不会发生,事件之间也不会有物理相互作用,一个事件也不会导致另一个事件——尤其是如果因果关系涉及较早的事件导致较晚的事件产生。事实上,甚至不会有任何事件,因为事件是时间中的发生,而对于 A 理论者来说,时间本质上涉及流逝。有关这种回应方式的更多信息,请参阅 Phillips(2016 年)、Skow(2018 年)和 Dolev(2019 年)。

即使我们搁置这类 A 理论,问题仍然存在。Prosser 指出:

阿瑟·爱丁顿(Arthur Eddington)早在 1928 年就意识到没有任何物理系统能够检测时间的流逝,得出结论:“意识透过一扇私人之门,可以通过直观洞察学习到世界的基本特征,而这是物理测量所无法揭示的”(Eddington 1928: 91)。然而,如今,我认为我们不能将这种观点视为可接受。(Prosser 2016: 35)

然而,这个问题并不像普罗瑟所暗示的那样简单。在《物质世界的本质》中,爱丁顿确实声称物质宇宙在动态时间上存在一种物理学所不承认的方式,他还认为我们之所以知道这一点,是因为我们的意识让我们能够接触到物质世界的真实本质。但在提出这些观点时,他并不依赖于某种关于事物真实本质的神秘启示。爱丁顿捍卫了一种泛心灵论的观点,这使他在当代泛心灵论者中成为一位英雄,参见斯特劳森(2006)和戈夫(2017)。

Eddington, 跟随罗素的脚步,认为物理学只揭示了物质事物的因果和结构特性,对它们的内在本质——它们所构成的物质的内在本质没有提供任何信息。如果我们假设,许多人认为是合理的,物质事物必须具有某种内在本质,那么如果物理学在这方面保持沉默,就会产生一个重要的后果:与意识相关的大脑中的物理过程具有经验性内在本质的假设将与物理学的所有内容相容。基于这一点,Eddington 建议,采用不同的假设并认为相关大脑过程的内在本质是非经验性的将是相当奇怪的。

似乎相当愚蠢地偏爱将意识附着于某种所谓与思维不一致的“具体”性质,并然后纳闷思维来自何处。(Eddington 1928: 259)

由于我们大脑中的物质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它们由与山脉、海洋和树木相同类型的基本物质成分组成——因此,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大脑物质具有经验性内在特性,那么所有物质都会具有。

Colin McGinn 曾经以一种完全轻蔑的方式对待泛心灵论:

一个完全的神话,一段令人安慰的胡说八道……这个教义不是有点模糊的嬉皮风格,即迷幻的吗?(2006: 93)

时间意识作为一种存在。在解决意识与物理世界相关问题的所有尝试解决方案中,广义心灵论也存在问题。但在当代心灵哲学领域,广义心灵论却有一种尊严性,这是一段时间以来所没有的——参见 Brüntrup & Jaskolla (2016)和 Seager (2019)。

回到探测器论点,如果要对爱丁顿的回应表示尊重,那么普罗瑟尔得出的结论——即没有任何物理系统可能探测到任何形式的时间流逝——看起来是过早的。如果我们的经验揭示了某些神经过程的内在固有特性——正如广义心灵论者所主张的那样——那么如果这些经验具有动态流动类型的特性,那么这些特性将属于物理世界。神经过程毕竟是物理过程。在这种情况下,至少有一种方式可以让物理系统探测到一种形式的时间流逝。

这一点也具有更一般的形而上学意义。如果心灵万物论为真,则宇宙中的一切都在享受某种形式的意识。如果(正如许多人所认为的)意识本质上是时间性的,那么如果心灵万物论为真,则宇宙中的一切都将享受一种时间性的意识。在这种情况下,关于时间经验结构的竞争性描述是关于整体现实性质的竞争性描述,就像一个世纪前伯格森所建议的那样。

Bibliography

  • Albertazzi, Liliana, 1994, “The Psychological Whole. I: The Temporal Parts of Presentation”, Axiomathes, 5(1): 145–175. doi:10.1007/BF02228960

  • –––, 1996, “Comet Tails, Fleeting Objects and Temporal Inversions”, Axiomathes, 7(1–2): 111–135. doi:10.1007/BF02357202

  • –––, 2001, “Vittorio Benussi (1878–1927)”, in The School of Alexius Meinong, Liliana Albertazzi, Dale Jacquette, and Roberto Poli (eds.), (Western Philosophy Series), Aldershot: Ashgate, chapter 4.

  • Almog, Jan, 2021, “A Problem for Extensional Theories of Time Consciousness”, Synthese, 199(5-6): 14865–14880. doi:10.1007/s11229-021-03446-4

  • Andersen, Holly, 2014,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pecious Present’ and James’ Views on Temporal Experience”, in Arstila and Lloyd 2014: 25–42 (ch. 2).

  • –––, 2017, “The Hodgsonian Account of Temporal Experience”, in Phillips 2017: ch. 5.

  • Andersen, Holly K. and Rick Grush, 2009, “A Brief History of Time-Consciousness: Historical Precursors to James and Husserl”,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47(2): 277–307. doi:10.1353/hph.0.0118

  • Anderson, Joseph and Barbara Anderson, 1993, “The Myth of Persistence of Vision Revisited”, Journal of Film and Video, 45(1): 3–12.

  • Arstila, Valtteri, 2016a, “Theories of Apparent Motion”, Phenomenology and the Cognitive Sciences, 15(3): 337–358. doi:10.1007/s11097-015-9418-y

  • –––, 2016b, “The Time of Experience and the Experience of Time”, in Mölder, Arstila, and Øhrstrøm 2016: 163–186. doi:10.1007/978-3-319-22195-3_9

  • –––, 2018, “Temporal Experiences without the Specious Present”,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96(2): 287–302. doi:10.1080/00048402.2017.1337211

  • Arstila, Valtteri, Adrian Bardon, Sean Enda Power, and Argiro Vatakis (eds.), 2019, The Illusions of Time: Philosophical and Psychological Essays on Timing and Time Perception, Cham: Palgrave Macmillan. doi:10.1007/978-3-030-22048-8

  • Arstila, Valtteri and Dan Edward Lloyd (eds.), 2014, Subjective Time: The Philosophy, Psychology, and Neuroscience of Temporality,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Augustine of Hippo, Confessions of St. Augustine, translated by E. B. Pusey, London: J. H. Parker, 1838.

  • Bachelard, Gaston, 1932 [2013], L’Intuition de l’instant, Paris: Stock. Translated as Intuition of the Instant, Eileen Rizo-Patron (tran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tudies in Phenomenology and Existential Philosophy), Evanston, Ill: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2013.

  • –––, 1936 [2016], La dialectique de la durée, (Bibliothèque de la revue des cours et conférences), Paris: Boivin & Cie. Translated as The Dialectic of Duration, Mary McAllester Jones (trans.), (Groundworks), London/New York: Rowman & Littlefield International, 2016.

  • Bacigalupo, Giuliano and Hélène Leblanc (eds.), 2019, Anton Marty and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Cham: Palgrave MacMillan. doi:10.1007/978-3-030-05581-3

  • Bardon, Adrian, 2007, “Empiricism, Time-Awareness, and Hume’s Manners of Disposition”, Journal of Scottish Philosophy, 5(1): 47–63. doi:10.3366/jsp.2007.5.1.47

  • ––– (ed.), 2013, The Future of the Philosophy of Time, New York: Routledge. doi:10.4324/9780203338315

  • –––, 2019, “Explaining Temporal Phenomenology: Hume’s Extensionalism and Kant’s Apriorism”, Kant-Studien, 110(3): 463–476. doi:10.1515/kant-2019-3006

  • Barnard, W.G., 2011, Living Consciousness: The Metaphysical Vision of Henri Bergson,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 Baron, Samuel, John Cusbert, Matt Farr, Maria Kon, and Kristie Miller, 2015, “Temporal Experience, Temporal Passage and the Cognitive Sciences: Temporal Experience and the Cognitive Sciences”, Philosophy Compass, 10(8): 560–571. doi:10.1111/phc3.12244

  • Barrett, William, 1968, “The Flow of Time”, in The Philosophy of Time, Richard M. Gale (ed.), Sussex: Harvester, 1968, 355–377.

  • Baxter, Donald L. M., 2007, Hume’s Difficulty: Time and Identity in the Treatise, (Routledge Studies in Eighteenth-Century Philosophy), 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doi:10.4324/9780203940259

  • Bayne, Tim, 2001, “Review of Barry Dainton’s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8(3): 79–92.

  • –––, 2005, “Divided Brains and Unified Phenomenology: A Review Essay on Michael Tye’s Consciousness and Persons”, Philosophical Psychology, 18(4): 495–512. doi:10.1080/09515080500229993

  • Benovsky, Jiri, 2012, “The Speed of Thought. Experience of Change, Movement, and Time: A Lockean Account”, Locke Studies, 12: 85–110.

  • –––, 2013, “The Present vs. the Specious Present”,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 4(2): 193–203. doi:10.1007/s13164-012-0120-5

  • Bergson, Henri, 1889 [1910], Essai sur les données immédiates de la conscience, Paris: Félix Alcan. Translated as Time and Free Will: An Essay on the Immediate Data of Consciousness, F. L. Pogson (trans.), London: George Allen and Unwin, 1910.

  • Boring, Edwin Garrigues, 1942, Sensation and Perception in the History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Century Psychology Series), New York/London: D. Appleton-Century Company.

  • Braddon-Mitchell, David, 2014, “Against the Illusion Theory of Temporal Phenomenology”, CAPE Studies in Applied Philosophy and Ethics Series, 2: 211–222. doi:10.17983/203255

  • Broad, C. D., 1923, Scientific Thought, (International Library of Psychology, Philosophy, and Scientific Method), London: Kegan Paul, Trench, Trubner.

  • Brook, Andrew and Kathleen Akins (eds.), 2005, Cognition and the Brain: The Philosophy and Neuroscience Movemen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CBO9780511610608

  • Brook, Andrew and Paul Raymont, 2017 [2021], “The Unity of Consciousness”,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ummer 2021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sum2021/entries/consciousness-unity/.

  • Brüntrup, Godehard and Ludwig Jaskolla (eds.), 2016, Panpsychism: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Philosophy of Mi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359943.001.0001

  • Callender, Craig, 2008, “The Common Now”, Philosophical Issues, 18: 339–361. doi:10.1111/j.1533-6077.2008.00151.x

  • ––– (ed.), 2011, The Oxford Handbook of Philosophy of Time, (Oxford Handbooks), Oxford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oxfordhb/9780199298204.001.0001

  • –––, 2017, What Makes Time Special?,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oso/9780198797302.001.0001

  • Campo, Alessandra and Simone Gozzano (eds.), 2022, Einstein vs. Bergson: An Enduring Quarrel on Time, (Transcodification: Arts, Languages and Media, 3), Berlin/Boston: Walter de Gruyter. doi:10.1515/9783110753707

  • Canales, Jimena, 2009, A Tenth of a Second: A Histor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 2015, The Physicist and the Philosopher: Einstein, Bergson, and the Debate That Changed Our Understanding of Tim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doi:10.1515/9781400865772

  • Čapek, Milič, 1971, Bergson and Modern Physics: A Reinterpretation and Re-Evaluation, (Boston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7), Dordrecht: Reidel. doi:10.1007/978-94-010-3096-0

  • Chisholm, Roderick M., 1981, “Brentano’s Analysis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Time”, in The Foundations of Analytic Philosophy, Peter A. French, Theodore E. Uehling, and Howard K. Wettstein (eds.), (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 6), Minneapolis, M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3–16. doi:10.1111/j.1475-4975.1981.tb00425.x

  • Chuard, Philippe, 2011, “Temporal Experiences and Their Parts”, Philosophers’ Imprint, 11: article 11. [Chuard 2011 available online]

  • –––, 2017, “The Snapshot Conception of Temporal Experience”, in Phillips 2017: ch. 9.

  • –––, 2020, “Temporal Consciousness”, in The Oxford Handbook of the Philosophy of Consciousness, Uriah Kriegel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87–207. doi:10.1093/oxfordhb/9780198749677.013.9

  • Coren, Stanley, Lawrence M. Ward, and James T. Enns, 2004, Sensation and Perception, sixth edition, Hoboken: John Wiley & Sons.

  • Crane, Tim and Craig French, 2015 [2021], “The Problem of Perception”,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Fall 2021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fall2021/entries/perception-problem/.

  • Dainton, Barry F., 2000 [2006],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Unity and Continuity in Conscious Experience, (International Library of Philosophy), 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Revised edition 2006. doi:10.4324/9780203464571

  • –––, 2001 [2010], Time and Space, Montreal/Ithaca, NY: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Second edition, 2010. doi:10.4324/9781315539324

  • –––, 2002, “The Gaze of Consciousness”,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9(2): 31–48.

  • –––, 2003, “Time in Experience: Reply to Gallagher”, Psyche, 9(10).

  • –––, 2004a, “Précis: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PSYCHE: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Research on Consciousness, 10: article 4. [available online]

  • –––, 2004b, “The Self and the Phenomenal”, Ratio, 17(4): 365–389. doi:10.1111/j.1467-9329.2004.00261.x

  • –––, 2008a, “Sensing Change”, Philosophical Issues, 18: 362–384. doi:10.1111/j.1533-6077.2008.00152.x

  • –––, 2008b, The Phenomenal Self, Oxford/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288847.001.0001

  • –––, 2011, “Time, Passage and Immediate Experience”, in Callender 2011: ch. 12.

  • –––, 2013, “The Perception of Time”, in Dyke and Bardon 2013: 389–409 (ch. 23).

  • –––, 2014, “Flows, Repetitions, and Symmetries: Replies to Lee and Pelczar”, in Oaklander 2014: 175–212 (ch. 9).

  • –––, 2016, “Some Cosmological Implications of Temporal Experience”, in Dolev and Roubach 2016: 75–105. doi:10.1007/978-3-319-22590-6_5

  • –––, 2017a, “Bergson on Temporal Experience and Durée Réelle”, in Phillips 2017: ch. 7.

  • –––, 2017b, “William Stern’s ‘Psychische Präsenzzeit’”, in Phillips 2017: ch. 8.

  • –––, 2022, “Indivisibility, Irreducibility, and Interpenetration”, in Sinclair and Wolf 2022: ch. 31.

  • –––, forthcominga, “French Philosophy in the Analytic Tradition”, in M. Sinclair and D. Whistler (eds.)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Modern French Philosoph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forthcomingb, “The Silence of Physics”, Erkenntnis, first online: 9 November 2021. doi:10.1007/s10670-021-00450-5

  • Davies, Paul, 1995, About Time: Einstein’s Unfinished Revolution,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 Debru, Claude, 2001, “Helmholtz and the Psychophysiology of Time”, Science in Context, 14(3): 471–492. doi:10.1017/S0269889701000175

  • Deng, Natalja, 2013, “Our Experience of Passage on the B-Theory”, Erkenntnis, 78(4): 713–726. doi:10.1007/s10670-013-9489-5

  • –––, 2018, “On ‘Experiencing Time’: A Response to Simon Prosser”, Inquiry, 61(3): 281–301. doi:10.1080/0020174X.2017.1322674

  • –––, 2019, “One Thing After Another: Why the Passage of Time Is Not an Illusion”, in Arstila, Bardon, Power, and Vatakis 2019: 3–15. doi:10.1007/978-3-030-22048-8_1

  • Dennett, Daniel C., 1991, Consciousness Explained,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

  • Dennett, Daniel C. and Marcel Kinsbourne, 1992, “Time and the Observer: The Where and When of Consciousness in the Brain”,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15(2): 183–201. doi:10.1017/S0140525X00068229

  • Dieks, Dennis, 2016, “Physical Time and Experienced Time”, in Dolev and Roubach 2016: 3–20. doi:10.1007/978-3-319-22590-6_1

  • Dolev, Yuval, 2014, “Motion and and Passage: the Old B-Theory and Phenomenology”, in Oaklander 2014: 31–50 (ch. 2).

  • –––, 2019, “‘On the Essence of Temporal Directionality and Its Irreversibility’”, Phenomenology and the Cognitive Sciences, 18(3): 589–601. doi:10.1007/s11097-018-9586-7

  • –––, 2022, “Infinite Divisibility vs. Absolute Indivisibility: What Separates Einstein and Bergson”, in Sinclair and Wolf 2022: ch. 19.

  • Dolev, Yuval and Michael Roubach (eds.), 2016, Cosm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Time, (Boston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285), Cham: Springer. doi:10.1007/978-3-319-22590-6

  • Dorato, Mauro, 2015, “Presentism and the Experience of Time”, Topoi, 34(1): 265–275. doi:10.1007/s11245-014-9272-5

  • Dorato, Mauro and Marc Wittmann, 2020, “The Phenomenology and Cognitive Neuroscience of Experienced Temporality”, Phenomenology and the Cognitive Sciences, 19(4): 747–771. doi:10.1007/s11097-019-09651-4

  • Dunlop, Katherine, 2017, “Temporal Experience in Kant’s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in Phillips 2017: ch. 4.

  • Dyke, Heather and Adrian Bardon (eds.), 2013, A Compan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Time, (Blackwell Companions to Philosophy 52), Malden, MA: Wiley-Blackwell. doi:10.1002/9781118522097

  • Eagleman, David M. and Terrence J. Sejnowski, 2000, “Motion Integration and Postdiction in Visual Awareness”, Science, 287(5460): 2036–2038. doi:10.1126/science.287.5460.2036

  • –––, 2007, “Motion Signals Bias Localization Judgments: A Unified Explanation for the Flash-Lag, Flash-Drag, Flash-Jump, and Frohlich Illusions”, Journal of Vision, 7(4): article 3. doi:10.1167/7.4.3

  • Eddington, Arthur Stanley, 1928, The Nature of the Physical World, (The Gifford Lectures, 1927),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Efron, Robert, 1967, “The Duration of the Present”,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138(2): 713–729. doi:10.1111/j.1749-6632.1967.tb55017.x

  • –––, 1970, “The Minimum Duration of a Perception”, Neuropsychologia, 8(1): 57–63. doi:10.1016/0028-3932(70)90025-4

  • Falkenstein, Lorne, 1997, “Hume on Manners of Disposition and the Ideas of Space and Time”, Archiv für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 79(2): 179–201. doi:10.1515/agph.1997.79.2.179

  • –––, 2017, “Hume on Temporal Experience”, in Phillips 2017: ch. 3.

  • Foster, John, 1979, “In Self-Defence”, in Perception and Identity, G. F. Macdonald (ed.), London: Macmillan Education UK, 161–185. doi:10.1007/978-1-349-04862-5_8

  • –––, 1982, The Case for Idealism, (International Library of Philosophy), London/Bost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doi:10.4324/9781003153153

  • –––, 1985, Ayer, (Arguments of the Philosophers), London/Bost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 –––, 1991, The Immaterial Self: A Defence of the Cartesian Dualist Conception of the Mind, (International Library of Philosophy), 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 Fraisse, Paul, 1984, “Perception and Estimation of Time”,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35(1): 1–37. doi:10.1146/annurev.ps.35.020184.000245

  • Frischhut, Akiko M., 2014, “Diachronic Unity and Temporal Transparency”,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21(7–8): 34–55.

  • –––, 2015, “What Experience Cannot Teach Us About Time”, Topoi, 34(1): 143–155. doi:10.1007/s11245-013-9211-x

  • –––, 2017, “Presentism and Temporal Experience”, in Phillips 2017: ch. 19.

  • Gale, Richard (ed.), 1968, The Philosophy of Time, Sussex: Harvester.

  • Galifret, Yves, 2006, “Visual Persistence and Cinema?”, Comptes Rendus Biologies, 329(5–6): 369–385. doi:10.1016/j.crvi.2006.03.008

  • Gallagher, Shaun, 2003, “Sync-Ing in the Stream of Experience: Time-Consciousness in Broad, Husserl, and Dainton”, PSYCHE: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Research on Consciousness, 9: article 10. [Gallagher 2003 available online]

  • Geldard, Frank A. and Carl E. Sherrick, 1972, “The Cutaneous ‘Rabbit’: A Perceptual Illusion”, Science, 178(4057): 178–179. doi:10.1126/science.178.4057.178

  • Goff, Philip, 2017, Consciousness and Fundamental Real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oso/9780190677015.001.0001

  • Grube, Enrico, 2014, “Atomism and the Contents of Experience”,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21(7–8): 13–33.

  • Gruber, Ronald P., Richard A. Block, and Carlos Montemayor, 2022, “Physical Time Within Human Time”,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3(March): 718505. doi:10.3389/fpsyg.2022.718505

  • Grush, Rick, 2005a, “Brain Time and Phenomenological Time”, in Brook and Akins 2005: 160–207. doi:10.1017/CBO9780511610608.006

  • –––, 2005b, “Internal Model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ime: Generalizing from State Estimation to Trajectory Estimation to Address Temporal Features of Perception, Including Temporal Illusions”, Journal of Neural Engineering, 2(3): S209–S218. doi:10.1088/1741-2560/2/3/S05

  • –––, 2006, “How to, and How Not to, Bridge Computation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 and Husserlian Phenomenology of Time Consciousness”, Synthese, 153(3): 417–450. doi:10.1007/s11229-006-9100-6

  • –––, 2007, “Time and Experience”, in Philosophie der Zeit: Neue Analytische Ansätze, Thomas Müller (ed.), Frankfurt am Main: Klostermann, 27–44.

  • Harman, Gilbert, 1990, “The Intrinsic Quality of Experience”,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4: 31–52. doi:10.2307/2214186

  • Heeney, Matt, 2021, “Perceptual Transparency and the Temporal Structure of Experience”,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8(6): 1829–1844. doi:10.1007/s11098-020-01511-1

  • Hirsh, Ira J. and Carl E. Sherrick, 1961, “Perceived Order in Different Sense Modaliti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62(5): 423–432. doi:10.1037/h0045283

  • Hodgson, Shadworth Hollway, 1878, The Philosophy of Reflection, London: Longmans.

  • –––, 1898, The Metaphysic of Experience, London: Longmans, Green.

  • –––, 1900, “Perception of Change and Duration—a Reply”, Mind, 9(36): 240–243. doi:10.1093/mind/IX.36.240

  • Hoerl, Christoph, 2009, “Time and Tense in Perceptual Experience”, Philosopher’s Imprint, 9: article 12. [Hoerl 2009 available online]

  • –––, 2013a, “Husserl, the Absolute Flow, and Temporal Experience”,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86(2): 376–411. doi:10.1111/j.1933-1592.2011.00547.x

  • –––, 2013b, “‘A Succession of Feelings, in and of Itself, Is Not a Feeling of Succession’”, Mind, 122(486): 373–417. doi:10.1093/mind/fzt070

  • –––, 2014, “Do We (Seem to) Perceive Passage?”, Philosophical Explorations, 17(2): 188–202. doi:10.1080/13869795.2013.852615

  • –––, 2017, “Temporal Experience and the Philosophy of Perception”, in Phillips 2017: ch. 13.

  • –––, 2018, “Experience and Time: Transparency and Presence”, Ergo, an Open Access Journal of Philosophy, 5: 127–151. doi:10.3998/ergo.12405314.0005.005

  • Hohwy, Jakob, Paton, Bryan, Palmer, Colin, 2016, “Distrusting the Present”, Phenomenology and the Cognitive Sciences, 15(3): 315–335. doi:10.1007/s11097-015-9439-6

  • Hume, David, 1739, 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 London: John Noon. New edition by L. A. Selby-Bigge (ed.),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888. Page numbers from the 1888 edition.

  • Hunt, T., 2016, “Taking Time Seriously in Tononi’s Integrated Information Theory”,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23(9–10): 88–110.

  • Husserl, Edmund, 1928 [1964], Vorlesungen zur Phänomenologie des innern Zeitbewusstseins, Halle: Niemeyer. Translated as The Phenomenology of Internal Time-Consciousness, James S. Churchill (trans.),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64.

  • –––, [TPZ] 1985 [1991], Texte zur Phänomenologie des inneren Zeitbewusstseins, (1893–1917) (Philosophische Bibliothek, 362), Rudolph Bernet (ed.), Hamburg: F. Meiner. Translated as On the Phenomenology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Internal Time (1893–1917), J.B. Brough (ed./trans.), Dordrecht: Kluwer.

  • Ismael, Jehann, 2011, “Temporal Experience”, in Callender 2011: ch. 15.

  • –––, 2013, “Decision and the Open Future”, in Bardon 2013: ch. 8.

  • –––, 2016, “From Physical Time to Human Time”, in Dolev and Roubach 2016: 107–124. doi:10.1007/978-3-319-22590-6_6

  • James, William, 1890, 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2 vols., (American Science—Advanced Course), New York: H. Holt and company. [James’ Principles available online]

  • –––, 1904, “A World of Pure Experience”,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Psychology and Scientific Methods, 1(20): 533–543. Reprinted in James 1967: 194ff. doi:10.2307/2011912

  • –––, 1909, A Pluralistic Universe, (Hibbert Lectures (London, England) 1909), New York: Longmans, Green.

  • James, William, 1967, The Writings of William James: A Comprehensive Edition, John J. McDermott (ed.), New York: Random House.

  • Johansson, Gunnar, 1973, “Visual Perception of Biological Motion and a Model for Its Analysis”, Perception & Psychophysics, 14(2): 201–211. doi:10.3758/BF03212378

  • Joyce, Richard, 2021 [2022], “Moral Anti-Realism”,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Winter 2022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win2022/entries/moral-anti-realism/.

  • Kant, Immanuel, 1781/1787 [1980],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Riga. Translated as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Norman Kemp Smith (trans.),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1929. Reprinted, London: Macmillan, 1980.

  • Kelly, Sean Dorrance, 2005a, “Temporal Awareness”, in Phenomenology and Philosophy of Mind, David Woodruff Smith and Amie L. Thomasson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22–234.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272457.003.0011

  • –––, 2005, “The Puzzle of Temporal Experience”, in Brook and Akins 2005: 208–238. doi:10.1017/CBO9780511610608.007

  • Kent, Lachlan, 2019, “Duration Perception Versus Perception Duration: A Proposed Model for the Consciously Experienced Moment”, Timing & Time Perception, 7(1): 1–14. doi:10.1163/22134468-20181135

  • Kent, Lachlan and Marc Wittmann, 2021, “Time Consciousness: The Missing Link in Theories of Consciousness”, Neuroscience of Consciousness, 2021(2): niab011. doi:10.1093/nc/niab011

  • Kiverstein, Julian, 2010, “Making Sense of Phenomenal Unity: An Intentionalist Account of Temporal Experience”, Royal Institute of Philosophy Supplement, 67: 155–181. doi:10.1017/S1358246110000081

  • Kiverstein, Julian and Valtteri Arstila, 2013, “Time in Mind”, in Dyke and Bardon 2013: 444–469 (ch. 26).

  • Kobes, Bernard W., 2005, “The ‘One-Experience’ Account of Phenomenal Unity: A Review of Michael Tye’s Consciousness and Persons”, PSYCHE: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Research on Consciousness, 11: article 9. [Kobes 2005 available online]

  • Kon, Maria and Kristie Miller, 2015, “Temporal Experience: Models, Methodology and Empirical Evidence”, Topoi, 34(1): 201–216. doi:10.1007/s11245-014-9251-x

  • Kortooms, Tonie, 2002, Phenomenology of Time: Edmund Husserl’s Analysis of Time-Consciousness, (Phaenomenologica 161), Dordrecht/Bost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doi:10.1007/978-94-015-9918-4

  • Kraus, Oskar, 1930 [1976], “Zur Phänomenognosie des Zeitbewuβtseins”, Archiv für die Gesamte Psychologie, 75: 8–22. Translated as “Toward a Phenomenology of Time Consciousness”, in The Philosophy of Brentano, Linda L. McAlister (ed.), London: Duckworth, 1976, 224–239.

  • Lee, Geoffrey, 2014a, “Temporal Experience and the Temporal Structure of Experience”, Philosopher’s Imprint, 14: article 3. [Lee 2014a available online]

  • –––, 2014b, “Extensionalism, Atomism, and Continuity”, in Oaklander 2014: 149—173 (ch. 8).

  • Le Poidevin, Robin, 2000 [2019], “The Experience and Perception of Time”,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ummer 2019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sum2019/entries/time-experience/.

  • –––, 2004, “A Puzzle Concerning Time Perception”, Synthese, 142(1): 109–142. doi:10.1023/B:SYNT.0000047710.71824.b1

  • –––, 2007, The Images of Time: An Essay on Temporal Representation, Oxford/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265893.001.0001

  • Levanon, Tamar, 2016a, “Thomas Reid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Idea of the Specious-Present”, History of Philosophy Quarterly, 33(1): 43–61.

  • –––, 2016b, “Relation, Action and the Continuity of Transition”, in Dolev and Roubach 2016: 125–142. doi:10.1007/978-3-319-22590-6_7

  • –––, 2017, “William James in Search of the ‘Minimum of Dynamism’ in Temporal Experience”, The Philosophical Forum, 48(1): 31–47. doi:10.1111/phil.12146

  • –––, 2018, “The Trails of the Unspoken: Bergson and Whitehead on Language and Time”, Process Studies, 47(1–2): 47–61. doi:10.5406/processstudies.47.1-2.0047

  • Libet, Benjamin, 1993, Neurophysiology of Consciousness, (Contemporary Neuroscientists, Selected Papers of Leaders in Brain Research), Boston, MA: Birkhäuser Boston. doi:10.1007/978-1-4612-0355-1

  • –––, 2004, Mind Time: The Temporal Factor in Consciousnes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Lloyd, Dan Edward, 2002, “Functional MRI and the Study of Human Consciousness”,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14(6): 818–831. doi:10.1162/089892902760191027

  • –––, 2004, Radiant Cool: A Novel Theory of Consciousnes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Locke, John, 1689 [1975], 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London: Edward Mory. New edition, P. H. Nidditch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 Lockwood, Michael, 2005, The Labyrinth of Time: Introducing the Univers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Long, Gerald & O’Saben, Carol, 1989, “The Changing Face of Visual Persistenc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102(2): 197–210. doi:10.2307/1422952

  • Mabbott, J. D., 1951, “Our Direct Experience of Time”, Mind, 60(238): 153–167. doi:10.1093/mind/LX.238.153

  • –––, 1955, “The Specious Present”, Mind, 64(255): 376–383. doi:10.1093/mind/LXIV.255.376

  • Maudlin, Tim, 2002, “Remarks on the Passing of Time”,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102(3): 237–252. doi:10.1111/1467-9264.00118

  • Mauk, Michael D. and Dean V. Buonomano, 2004, “The Neural Basis of Temporal Processing”, Annual Review of Neuroscience, 27(1): 307–340. doi:10.1146/annurev.neuro.27.070203.144247

  • McGinn, Colin, 2006, “Hard Questions: Comments on Galen Strawson”,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13(10–11): 90–99.

  • McKenna, Camden Alexander, 2021, “Don’t Go Chasing Waterfalls: Motion Aftereffects and the Dynamic Snapshot Theory of Temporal Experience”,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 12(4): 825–845. doi:10.1007/s13164-020-00511-8

  • McKinnon, Neil, 2003, “Presentism and Consciousness”,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81(3): 305–323.

  • Merino-Rajme, Carla, 2014, “A Quantum Theory of Felt Duration”, Analytic Philosophy, 55(3): 239–275. doi:10.1111/phib.12047

  • –––, 2017, “Review of Minding Time: A Philosophical and Theoretical Approach to the Psychology of Time, by Carlos Montemayor”, Crítica. Revista Hispanoamericana de Filosofía, 49(145): 133–139.

  • Meyer, Ulrich, 2016, “Consciousness and the Present”, in Dolev and Roubach 2016: 143–153. doi:10.1007/978-3-319-22590-6_8

  • Miller, Izchak, 1984, Husserl, Perception, and Temporal Awarenes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Miller, Kristie, 2019, “Does It Really Seem to Us as Though Time Passes?”, in Arstila, Bardon, Power, and Vatakis 2019: 17–33. doi:10.1007/978-3-030-22048-8_2

  • Miller, Kristie, Alex Holcombe, and Andrew James Latham, 2020, “Temporal Phenomenology: Phenomenological Illusion versus Cognitive Error”, Synthese, 197(2): 751–771. doi:10.1007/s11229-018-1730-y

  • Mölder, Bruno, Valtteri Arstila, and Peter Øhrstrøm (eds.), 2016,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 of Time, Cham: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doi:10.1007/978-3-319-22195-3

  • Montemayor, Carlos, 2013, Minding Time: A Philosophical and Theoretical Approach to the Psychology of Time, (Supplements to the Study of Time 5), Leiden/Boston: Brill. doi:10.1163/9789004236172

  • Montemayor, Carlos and Marc Wittmann, 2014, “The Varieties of Presence: Hierarchical Levels of Temporal Integration”, Timing & Time Perception, 2(3): 325–338. doi:10.1163/22134468-00002030

  • Morgan, Michael John, 2003, The Space between Our Ears: How the Brain Represents Visual Space, London: Weidenfeld & Nicolson.

  • Mundle, C. W. K., 1954, “How Specious Is the ‘Specious Present’?”, Mind, 63(249): 26–48. doi:10.1093/mind/LXIII.249.26

  • –––, 1966, “Augustine’s Pervasive Error Concerning Time”, Philosophy, 41(156): 165–168. doi:10.1017/S0031819100058538

  • Myers, Gerald E., 1971, “William James on Time Perception”, Philosophy of Science, 38(3): 353–360. doi:10.1086/288376

  • Nisly-Nagele, Sheryl J. and Gerald S. Wasserman, 2001, “Dissociating Sensory and Cognitive Contributions to Visual Persistence I. Photoreceptor Response Duration as a Function of Flash Intensity, Adaptation State, and Candidate Code”, Biological Cybernetics, 85(3): 167–183. doi:10.1007/s004220100251

  • Northoff, Georg, 2013, Unlocking the Brain. Volume 2: Consciousness, Oxford/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826995.001.0001

  • –––, 2016, “Slow Cortical Potentials and ‘Inner Time Consciousness’ — A Neuro-Phenomenal Hypothesis about the ‘Width of Pres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 103: 174–184. doi:10.1016/j.ijpsycho.2015.02.012

  • Northoff, Georg and Zirui Huang, 2017, “How Do the Brain’s Time and Space Mediate Consciousness and Its Different Dimensions? Temporo-Spatial Theory of Consciousness (TTC)”, 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 80: 630–645. doi:10.1016/j.neubiorev.2017.07.013

  • Northoff, Georg and Victor Lamme, 2020, “Neural Signs and Mechanisms of Consciousness: Is There a Potential Convergence of Theories of Consciousness in Sight?”, 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 118: 568–587. doi:10.1016/j.neubiorev.2020.07.019

  • Oaklander, L. Nathan (ed.), 2014, Debates in the Metaphysics of Time, London/New York: Bloomsbury.

  • O’Shaughnessy, Brian, 2000, Consciousness and the World, Oxford: Clarendon Press. doi:10.1093/0199256721.001.0001

  • Papineau, David, 2021, The Metaphysics of Sensory Experien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oso/9780198862390.001.0001

  • Paton, Joseph J. and Dean V. Buonomano, 2018, “The Neural Basis of Timing: Distributed Mechanisms for Diverse Functions”, Neuron, 98(4): 687–705. doi:10.1016/j.neuron.2018.03.045

  • Paul, L. A., 2010, “Temporal Experience”, Journal of Philosophy, 107(7): 333–359. doi:10.5840/jphil2010107727

  • Pelczar, Michael, 2010a, “Presentism, Eternalism, and Phenomenal Change”, Synthese, 176(2): 275–290. doi:10.1007/s11229-009-9493-0

  • –––, 2010b, “Must an Appearance of Succession Involve a Succession of Appearances?”,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81(1): 49–63. doi:10.1111/j.1933-1592.2010.00355.x

  • –––, 2015, Sensorama: A Phenomenalist Analysis of Spacetime and Its Content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8732655.001.0001

  • Phillips, Ian, 2010, “Perceiving Temporal Properties”, Europe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18(2): 176–202. doi:10.1111/j.1468-0378.2008.00299.x

  • –––, 2013, “Perceiving the Passing of Time”,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113(3): 225–252. doi:10.1111/j.1467-9264.2013.00353.x

  • –––, 2014a, “Breaking the Silence: Motion Silencing and Experience of Change”, Philosophical Studies, 168(3): 693–707. doi:10.1007/s11098-013-0158-y

  • –––, 2014b, “Experience of and in Time”, Philosophy Compass, 9(2): 131–144. doi:10.1111/phc3.12107

  • –––, 2014c, “The Temporal Structure of Experience”, in Arstila & Lloyd 2014: 139–158 (ch. 7).

  • –––, 2016, “Review of Experiencing Time, by Simon Prosser”, Notre Dame Philosophical Reviews, 1 December 2016. [Phillips 2016 available online]

  • ––– (ed.), 2017,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Philosophy of Temporal Experience, New York/London: Routledge. doi:10.4324/9781315269641

  • –––, 2018, “Consciousness, Time, and Memory”, in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Consciousness, Rocco J. Gennaro (ed.), (Routledge Handbooks in Philosophy), New York, NY: Routledge, 286–297 (ch. 21).

  • Piper, Matthew Stuart, 2019, “Neurodynamics of Time Consciousness: An Extensionalist Explanation of Apparent Motion and the Specious Present via Reentrant Oscillatory Multiplexing”,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73: 102751. doi:10.1016/j.concog.2019.04.006

  • Plumer, Gilbert, 1985, “The Myth of the Specious Present”, Mind, 94(373): 19–35. doi:10.1093/mind/XCIV.373.19

  • Pockett, Susan, 2002, “On Subjective Back-Referral and How Long It Takes to Become Conscious of a Stimulus: A Reinterpretation of Libet’s Data”,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11(2): 144–161. doi:10.1006/ccog.2002.0549

  • –––, 2003, “How Long Is ‘Now’? Phenomenology and the Specious Present”, Phenomenology and the Cognitive Sciences, 2(1): 55–68. doi:10.1023/A:1022960122740

  • Poincaré, Henri, 1913, The Foundations of Science: Science and Hypothesis, The Value of Science, Science and Method, George Bruce Halsted (trans.), (Science and Education 1), New York: The Science Press.

  • Pollock, Henry and Samantha Strong, 2021, “Motion Perception and the Temporal Metaphysics of Consciousness”,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28(5–6): 79–101.

  • Pöppel, Ernst, 1985, Mindworks: Time and Conscious Experience, Boston: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 –––, 1997, “A Hierarchical Model of Temporal Perception”,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2): 56–61. doi:10.1016/S1364-6613(97)01008-5

  • –––, 2004, “Lost in Time: A Historical Frame, Elementary Processing Units and the 3-Second Window”, Acta Neurobiologiae Experimentalis, 64(3): 295–301.

  • Power, Sean Enda, 2012, “The Metaphysics of the ‘Specious’ Present”, Erkenntnis, 77(1): 121–132. doi:10.1007/s10670-011-9287-x

  • –––, 2015, “Perceiving Multiple Locations in Time: A Phenomenological Defence of Tenseless Theory”, Topoi, 34(1): 249–255. doi:10.1007/s11245-014-9253-8

  • –––, 2016, “Relative and Absolute Temporal Presence”, in Mölder, Arstila, and Øhrstrøm 2016: 69–100. doi:10.1007/978-3-319-22195-3_5

  • Prosser, Simon, 2000, “A New Problem for the A-Theory of Time”,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50(201): 494–498. doi:10.1111/1467-9213.00202

  • –––, 2007, “Could We Experience the Passage of Time?”, Ratio, 20(1): 75–90. doi:10.1111/j.1467-9329.2007.00348.x

  • –––, 2012, “Why Does Time Seem to Pass?”,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85(1): 92–116. doi:10.1111/j.1933-1592.2010.00445.x

  • –––, 2013, “Passage and Perception”, Noûs, 47(1): 69–84. doi:10.1111/j.1468-0068.2010.00816.x

  • –––, 2016, Experiencing Tim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8748946.001.0001

  • –––, 2017, “Rethinking the Specious Present”, in Phillips 2017: ch. 11.

  • Rashbrook [Rashbrook-Cooper], Oliver William, 2012, “Broad’s Accounts of Temporal Experience”,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Analytical Philosophy, 1: article 5. doi:10.4148/jhap.v1i5.1306

  • –––, 2013a, “An Appearance of Succession Requires a Succession of Appearances”,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87(3): 584–610. doi:10.1111/j.1933-1592.2012.00602.x

  • –––, 2013b, “The Continuity of Consciousness”, Europe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21(4): 611–640. doi:10.1111/j.1468-0378.2011.00465.x

  • –––, 2013c, “Diachronic and Synchronic Unity”, Philosophical Studies, 164(2): 465–484. doi:10.1007/s11098-012-9865-z

  • –––, 2017, “Atomism, Extensionalism and Temporal Presence”, in Phillips 2017: ch. 10.

  • [EIP] Reid, Thomas, 1785, Essays on the Intellectual Powers of Man, Edinburgh: John Bell. New edition edited by James Walker (ed.), Boston: Phillips, Sampson, and Company, 1855. Another edition, Derek R. Brookes (ed.),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2. Citations are by essay, chapter, and page number of the 1785 original.

  • Rizzo, Matthew, Mark Nawrot, and Josef Zihl, 1995, “Motion and Shape Perception in Cerebral Akinetopsia”, Brain, 118(5): 1105–1127. doi:10.1093/brain/118.5.1105

  • Rodríguez, Sebastián Sanhueza, 2016, “A Processive View of Perceptual Experience”, Grazer Philosophische Studien, 93(1): 130–151. doi:10.1163/18756735-09301007

  • Ruhnau, Eva, 1995, “Time Gestalt and the Observer”, in Conscious Experience, Thomas Metzinger (ed.), Imprint Academic/Schöningh, 165–184.

  • Russell, Bertrand, 1915, “On the Experience of Time”:, The Monist, 25(2): 212–233. doi:10.5840/monist191525217

  • Saillant, Prestor A. and James A. Simmons, 1998, “Time Expansion and the Perception of Acoustic Images in the Big Brown Bat, Eptesicus Fuscus”, in Toward a Science of Consciousness II: The Second Tucson Discussions and Debates, Stuart R. Hameroff, Alfred W. Kaszniak, and Alwyn Scott (eds.), (Complex Adaptive Systems),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649–656.

  • Sattig, Thomas, 2019a, “The Flow of Time in Experience”,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119(3): 275–293. doi:10.1093/arisoc/aoz014

  • –––, 2019b, “The Sense of Temporal Flow: A Higher-Order Account”,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6(11): 3041–3059. doi:10.1007/s11098-018-1162-z

  • –––, 2019c, “Experiencing Change: Extensionalism, Retentionalism, and Marty’s Hybrid Account” in Giuliano Bacigalupo and Hélène Leblanc (eds), 2019, Anton Marty and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Cham, Switzerland: Springer Nature.

  • Schlesinger, George N., 1991, “E pur si muove”,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41(165): 427–441. doi:10.2307/2220078

  • Seager, William (ed.), 2019,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Panpsychism, (Routledge Handbooks in Philosophy), New York: Routledge. doi:10.4324/9781315717708

  • Shardlow, Jack, 2019, “Minima Sensibilia: Against the Dynamic Snapshot Model of Temporal Experience”, Europe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27(3): 741–757. doi:10.1111/ejop.12442

  • Shores, Corry, 2016, “Dialetheism in the Structure of Phenomenal Time”, in Logical Studies of Paraconsistent Reasoning in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Holger Andreas and Peter Verdée (eds.), (Trends in Logic), Cham: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45:145–157. doi:10.1007/978-3-319-40220-8_10

  • Siegel, Susanna, 2005 [2021], “The Contents of Perception”,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Fall 2021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fall2021/entries/perception-contents/.

  • Sinclair, Mark, 2019, Bergson, London: Routledge. doi:10.4324/9781315414935

  • Sinclair, Mark and Yaron Wolf, 2022, The Bergsonian Mind, London: Routledge. doi:10.4324/9780429020735

  • Singhal, Ishan, Ramya Mudumba, and Narayanan Srinivasan, 2022, “In Search of Lost Time: Integrated Information Theory Needs Constraints from Temporal Phenomenology”, Philosophy and the Mind Sciences, 3: article 3. doi:10.33735/phimisci.2022.9438

  • Skow, Bradford, 2009, “Relativity and the Moving Spotlight”:, Journal of Philosophy, 106(12): 666–678. doi:10.5840/jphil20091061224

  • –––, 2011, “Experience and the Passage of Time”,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25: 359–387. doi:10.1111/j.1520-8583.2011.00220.x

  • –––, 2018, “Some Thoughts on Experiencing Time”, Inquiry, 61(3): 302–314. doi:10.1080/0020174X.2017.1322675

  • Solomyak, Olla, 2019, “Presentism and the Specious Present: From Temporal Experience to Meta‐Metaphysics”, Dialectica, 73(1–2): 247–266. doi:10.1111/1746-8361.12271

  • Soteriou, Matthew, 2007, “Content and the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21: 543–568. doi:10.1111/j.1520-8583.2007.00135.x

  • –––, 2010, “Perceiving Events”, Philosophical Explorations, 13(3): 223–241. doi:10.1080/13869795.2010.501904

  • –––, 2013, The Mind’s Construction: The Ontology of Mind and Mental Ac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678457.001.0001

  • –––, 2018, “Experience, Process, Continuity, and Boundary”, in Stout 2018: 82–101.

  • Sprigge, T. L. S., 1993, James and Bradley: American Truth and British Reality, La Salle, IL: Open Court.

  • Steward, Helen, 2018, “Occurrent States”, in Stout 2018: 102–119.

  • Stout, Rowland (ed.), 2018, Process, Action, and Experien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oso/9780198777991.001.0001

  • Stern, L. William, 1897 [2005], “Psychische Präsenzzeit”, Zeitschrift für Psychologie und Physiologie der Sinnesorgane, 13: 325–349. Translated as “Mental Presence-Time”, Nicolas de Warren (trans.), in The New Yearbook for Phenomenology and Phenomenological Philosophy: Volume 5, Burt Hopkins and Steven Crowell (eds.), Seattle, WA: Noesis Press, 310–351.

  • Strawson, Galen, 1997, “The Self”,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4(5–6): 405–428.

  • –––, 2006, “Realistic Materialism: Why Physicalism Entails Panpsychism”,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13(10–11): 3–31.

  • –––, 2009, Selves: An Essay in Revisionary Metaphysic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8250067.001.0001

  • Suchow, Jordan W. and George A. Alvarez, 2011, “Motion Silences Awareness of Visual Change”, Current Biology, 21(2): 140–143. doi:10.1016/j.cub.2010.12.019

  • Thomas, Emily, forthcoming, “The Specious Present in English Philosophy 1749–1785: Theories and Experiments in Hartley, Priestley, Tucker, and Watson”, Philosophers’ Imprint. doi:10.3998/phimp.1281

  • Tononi, Giulio and Christof Koch, 2015, “Consciousness: Here, There and Everywhere?”,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370(1668): 20140167. doi:10.1098/rstb.2014.0167

  • Torrengo, Giuliano, 2017, “Feeling the Passing of Time”:, Journal of Philosophy, 114(4): 165–188. doi:10.5840/jphil2017114415

  • Tye, Michael, 2003, Consciousness and Persons: Unity and Identity, (Representation and Mind),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Varela, Francisco J., 1999, “Present-Time Consciousness”,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6(2–3): 111–140.

  • Viera, Gerardo Alberto, 2019, “The Fragmentary Model of Temporal Experience and the Mirroring Constraint”,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6(1): 21–44. doi:10.1007/s11098-017-1004-4

  • Volkmann, Wilhelm, 1875, Lehrbuch der psychologie.

  • de Warren, Nicolas, 2009, Husserl and the Promise of Time: Subjectivity in Transcendental Phenomen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CBO9780511657412

  • Ward, James, 1886, “Psychology”,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ninth edition, volume 20, 37–85.

  • Watzl, Sebastian, 2013, “Silencing the Experience of Change”, Philosophical Studies, 165(3): 1009–1032. doi:10.1007/s11098-012-0005-6

  • Wearden, John, 2016, The Psychology of Time Perception,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doi:10.1057/978-1-137-40883-9

  • Weichselgartner, Erich and George Sperling, 1985, “Continuous Measurement of Visible Persistenc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11(6): 711–725. doi:10.1037/0096-1523.11.6.711

  • White, Peter A., 2017, “The Three-Second ‘Subjective Present’: A Critical Review and a New Proposal”,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43(7): 735–756. doi:10.1037/bul0000104

  • –––, 2018, “Is Conscious Perception a Series of Discrete Temporal Frames?”,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60: 98–126. doi:10.1016/j.concog.2018.02.012

  • Williams, Donald C., 1951, “The Myth of Passage”, Journal of Philosophy, 48(15): 457–472. doi:10.2307/2021694

  • Wittmann, Marc, 2011, “Moments in Time”, Frontiers in Integrative Neuroscience, 5: article 66. doi:10.3389/fnint.2011.00066

  • –––, 2013, “The Inner Sense of Time: How the Brain Creates a Representation of Duration”,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14(3): 217–223. doi:10.1038/nrn3452

  • –––, 2014 [2016], Gefühlte Zeit, Munich: C. H. Beck. Translated as Felt Time: The Psychology of How We Perceive Time, Erik Butler (trans.), Cambridge, MA/London: The MIT Press, 2016.

  • Wittmann, Marc and Carlos Montemayor, 2022, “Reinterpreting the Einstein-Bergson Debate through Contemporary Neuroscience”, in Campo and Gozzano 2022: 349–374. doi:10.1515/9783110753707-019

  • Wittmann, Marc and Virginie van Wassenhove, 2009, “The Experience of Time: Neural Mechanisms and the Interplay of Emotion, Cognition and Embodiment”,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364(1525): 1809–1813. doi:10.1098/rstb.2009.0025

  • Wolf, Yaron, 2021, “‘A Memory within Change Itself.’ Bergson and the Memory Theory of Temporal Experience”, Bergsoniana, 1. doi:10.4000/bergsoniana.286

  • –––, 2022, “Bergson on the Immediate Experience of Time”, in Sinclair and Wolf 2022: ch. 5.

  • Wu, Wayne, 2018, “The Neuroscience of Consciousness”,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Winter 2018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win2018/entries/consciousness-neuroscience/.

  • Zahavi, Dan, 2004, “Time and Consciousness in the Bernau Manuscripts”, Husserl Studies, 20(2): 99–118. doi:10.1023/B:HSTU.0000033062.95517.cf

  • –––, 2007, “Perception of Duration Presupposes Duration of Perception – or Does It? Husserl and Dainton on Tim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Studies, 15(3): 453–471. doi:10.1080/09672550701445464

  • –––, 2010, “Inner (Time-)Consciousness”, in On Time—New Contributions to the Husserlian Phenomenology of Time, Dieter Lohmar and Ichiro Yamaguchi (eds.), (Phaenomenologica 197), Dordrecht: Springer Netherlands, 319–339. doi:10.1007/978-90-481-8766-9_16

  • Zeki, S., 1991, “Cerebral Akinetopsia (Visual Motion Blindness): A Review”, Brain, 114(2): 811–824. doi:10.1093/brain/114.2.811

  • –––, 2004, “Thirty Years of a Very Special Visual Area, Area V5”, The Journal of Physiology, 557(1): 1–2. doi:10.1113/jphysiol.2004.063040

  • Zihl, J., D. Von Cramon, and N. Mai, 1983, “Selective Disturbance of Movement Vision after Bilateral Brain Damage”, Brain, 106(2): 313–340. doi:10.1093/brain/106.2.313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Bergson, Henri | Brentano, Franz | consciousness | consciousness: neuroscience of | consciousness: unity of | continuity and infinitesimals | Husserl, Edmund | time | time: the experience and perception of

Acknowledgements

My thanks to David Chalmers, Graham Nerlich, Donnchadh O'Connaill and Ian Phillips for helpful comments on this and earlier versions of this entry.

Copyright © 2023 by Barry Dainton <bdainton@liverpool.ac.uk>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