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的认识论问题 epistemological problems of (Jack Lyons)

首次发表于 2016 年 12 月 5 日星期一;实质性修订于 2023 年 3 月 14 日星期二

认识论问题中的核心问题是解释知觉如何能够给我们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或合理信念,关于我们自身之外的事物。这个问题传统上被视为一种怀疑论的论证,声称这种知识和合理性是不可能的。对外部世界的怀疑强调了有关经验的本质和认识论角色以及知觉如何使我们与独立于心灵的现实接触的一系列认识论困难。这些问题对于更广泛地理解知识和合理性非常重要,即使与怀疑论无关。

对怀疑论论证的两种主要回应传统上已经给出:一种是关注世界的本质、知觉经验和/或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形而上学回应,试图证明知觉知识确实是可能的;另一种是更直接的认识论回应,关注规定知识和/或合理性所需的原则,试图证明怀疑论错误地陈述了知识的要求。

许多哲学传统主要将有关知觉的中心认识论问题主要或有时仅以形而上学对怀疑论的回应来看待。因此,在涉及更明确的认识论问题之前,将首先讨论这些问题。


1. 外部世界的问题

如何证明或知道我们的感知信念是否合理可以通过首先考虑它们是否合理或可知来解决。一个著名的怀疑论论证旨在表明我们的感知信念并不合理。这个论证的版本(或一系列论证)出现在笛卡尔的《沉思录》、奥古斯丁的《反学院派论辩》以及古代和现代的怀疑论者(如塞克斯图斯·经验主义者、米歇尔·德·蒙田)的著作中。这个论证引入了某种怀疑的情景,在这个情景中,事物在感知上看起来与通常一样,但我们自然形成的信念却是完全错误的。举几个标准的例子:感官器官和/或感知者的情况的差异可能使他们感受到我们感受到的热的东西为冷,或者感受到我们感受到的甜的东西为苦;一个人可能会把一个生动的梦当作清醒的生活;或者一个大脑在一个容器中可能会以一种方式刺激它的感觉皮层,使它有与我当前所经历的完全相同的感知体验等等。

所有这些都表明我们与外部物体之间存在着“感知的面纱”:我们没有直接无遮无挡地接触世界,而是通过感官出现来进行接触,其特性可能取决于各种因素(如感官器官的状况、直接的脑刺激等),而不仅仅是我们感知判断所追求的外部世界的特征。用大卫·休谟(1739 年:I.2.vi,I.4.ii;1748 年:第 12.1 节;参见洛克 1690 年,伯克利 1710 年,罗素 1912 年)的话来说:在感知中,除了感知的外观之外,任何东西都不会直接呈现在心灵中。

但是,如果我们对外部世界的唯一接触是通过潜在具有误导性的知觉表象进行中介,我们应该确保我们所依赖的表象不是具有误导性的。而在这里,所有的麻烦就出现了,因为似乎我们没有办法对知觉(即知觉表象)的可靠性有任何证据,而不依赖其他知觉。例如,我们有经验理由认为科学尚不能以非常精确的方式刺激大脑,但是诉诸于此来反驳大脑在罐中场景的可能性似乎是显然的问题。在外部世界的问题的核心是一个被称为“PEW”的怀疑论论证,在这里可能的重建如下。前提被命名,因为我们将要单独讨论它们。

  1. 在知觉中,除了知觉表象之外,没有任何东西直接呈现给心灵。(间接性原则)因此:

  2. 如果没有充分的理由认为知觉表象是真实的,我们在知觉信念上就没有正当的理由。(元证据原则)

  3. 我们没有充分的理由认为知觉表象是真实的。(无充分理由主张)

  4. 因此,我们对于我们的知觉信念没有合理的辩护。

对于这个论证的逻辑,有几点评论是必要的。(2)和(3)构成了论证的核心;它们共同蕴含了(4)。这意味着(1),它受到上述怀疑场景和相关的感知面纱观点的推动,对于得出怀疑的结论是不必要的,就像那些怀疑的场景一样,如果不是因为(1)通常被认为使知觉推理化,从而支持(2)。如果(1)是真实的,那么很有可能(2)也是真实的:如果我们的接触是通过潜在的非真实表象来介导的,那么我们只应该相信我们有理由认为是真实的表象。而且没有其他理由支持(2)是立即显而易见的(尽管对于(2)的另一个动机将在下面的第 3.1.1 节中讨论)。因此,(1)是传统问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3)的合理性源于这样一个观点:我们验证表象的真实性的唯一手段本身将依赖于感知,以前面勾画的自相矛盾的方式。

注意,PEW 关注的是合理性而不是知识。基于知识需要合理性的合理假设,(4)意味着我们的感知信念不被视为知识。否认这一假设的人可以很容易地在 PEW 中以知识而不是合理性的术语来重新表述,而几乎不会减少其合理性。在这里,PEW 被重新构建成一种直观上令人信服的方式。如果我们对涉及的隐含量化问题具体化(我们没有充分的理由认为任何感知表象都是真实的吗?感知表象总体上都是真实的吗?这种感知表象是真实的吗?),这个论证将变得更加复杂。上面呈现的简化版本已足够满足我们当前的目的。

外部世界的问题应该与通常所称的感知问题(参见感知问题条目)区分开来,尽管它们都受到类似的考虑的驱使,特别是间接性原则的驱使。感知问题是关于感知如何可能的问题,例如,如何可能看到独立于心灵的对象,而不是从感知经验的意识中推断它们,这是基于只有表象直接呈现给心灵的主张。外部世界的问题是一个独特的认识论问题,它关注感知判断关于外部对象的规范地位;对于这些目的来说,这些判断是否以及如何成为“看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判断是否或者可能是合理的。

PEW 阐明了感知认识论的核心问题:如果我们的许多或任何感知信念是合理的,那么 PEW 必定出现了错误。但是出错的地方在哪里呢?在解决这个核心问题的努力中,感知认识论中出现了几个附属问题。

2. 对中心问题的形而上学解决方案

间接性原则是一种形而上学原则:它对知觉的本质提出了一些说法。元证据原则和无充分理由主张是认识论原则:一个明确规定了合理信念的规范要求,而另一个否认这些要求得到满足。由于可以通过否认任何前提来质疑 PEW,因此对中心问题有两个主要类别的解决方案:形而上学解决方案,挑战间接性原则;以及认识论解决方案,挑战元证据原则和/或无充分理由主张。本节讨论对中心问题的第一类解决方案。第 3 节讨论第二类解决方案。

PEW 从间接性原则开始,人们常常认为中心怀疑的担忧是由于一种知觉的形而上学所致,即虽然世界上的物体存在于心灵之外,但它们从未直接呈现给心灵,而只是通过心理中介间接呈现。例如,托马斯·里德认为,“笛卡尔的体系,我将称之为理想体系,...它有一些原始的缺陷;这种怀疑主义是它的一部分,与之并存”(1785 年:1.vii)。因此,自笛卡尔以来的许多哲学都涉及到通过消除心灵与知觉对象之间的中介物来阻止 PEW,通过提供一种将这些对象直接呈现在心灵之前的知觉形而上学。如果知觉在相关意义上是直接的,那么怀疑问题甚至从一开始就无法产生。

这个传统有两个主要分支。更明显和常识性的一个源于里德(1764 年,1785 年),他坚持物理对象及其属性可以直接呈现在心灵中,就像心理对象一样。这是直接现实主义的选择。然而,在此之前,有一个追溯到乔治·伯克利(1710 年,1713 年)的传统,它与笛卡尔一致认为只有心理项目直接呈现在心灵中,但它认为知觉的对象——桌子、岩石、猫等——实际上都是心理项目。这是唯心主义/现象主义的选择。尽管现实主义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但“直接存在”传统的两个分支都拒绝间接性原则,坚持认为桌子等确实在知觉中直接呈现在心灵中。如果知觉是直接的,那么间接性原则是错误的,对元证据原则的支持被削弱,PEW 对知识构成的威胁也就消失了。

2.1 直接存在的种类

无论是现实主义还是唯心主义传统,直接存在论者都否定间接性原则,坚持认为当一个人感知一只猫时,猫直接在视野中,直接存在于心灵之前。但是,这些空间隐喻是什么意思呢?这些隐喻可以以几种重要的不同方式进行解释,对于 PEW 的其他部分有不同的含义。空间/隐喻术语在文献中如此普遍存在,以至于很难确定哪位作者意图表达哪种直接性的概念。因此,很难将特定的直接性概念归因于特定的作者,除非情况非常明显。相反,接下来的五个小节旨在勾勒出更显著的可能性。稍后,在第 2.2 节和第 2.3 节中,这些区别将被用来研究传统形而上学的感知理论对认识论的影响。

注意,“直接存在”中隐喻的部分是存在的概念,而不是直接性的概念。直接存在意味着存在,但不是由于另一物体的存在(那将是间接存在)。直接性仅仅是非中介性,但所讨论的中介形式将取决于所指的存在形式。

2.1.1 现象直接性

一种直接性的维度,由里德(1785)强调,指出知觉判断在现象上是非推理的,意味着它们不是由任何演绎或推理过程产生的;它们不是基于内省的前提。这种非推理性通常被宽泛地理解,允许知觉信念基于除了信念之外的其他事物(特别是基于经验状态,如下文所述),并且还允许在形成知觉信念时存在无意识或次个人的推理参与,只要主体不是有意地将这些知觉信念基于其他信念。如果没有这两种允许,非推理性的主张将迅速违反认识论和心理学的标准观点。声称知觉在现象上是直接的,就是声称它在这个意义上是非推理的。

2.1.2 指称性直接性

知觉可能是直接的另一种方式是,如果知觉代表外部对象本身,而不是通过其他事物的代表来进行中介。与古典经验主义者相反,他们认为表示外部对象的唯一方式是将其作为我们感觉的原因(洛克 1690 年,伯克利 1710 年)。然而,人们可能会担心,除非知觉直接将对象放在我们面前,否则我们将无法真正思考客观的外部世界,只能思考自己。说知觉是指称性直接的意思是说,感知状态的表示能力不依赖于其他状态的表示能力。

2.1.3 知觉的直接性

间接性的一个版本声称,我们通过感知(或与内部事物保持准感知关系)来感知外部事物 - 通常是感官数据(见下文和有关感官数据的条目)。这使得我们认为对桌子、岩石等的普通直接感知实际上更像是“感知”有人闯入你的房子 - 间接地,基于实际感知到的破窗户、电视曾经放置的空地等等。很容易看出,这种感知间接性可能会引发我们一直以来所担心的语义和认识论问题。声称对外部物体的感知是直接的,意味着它不是通过感知(或准感知的理解或意识)其他事物来介导的。

2.1.4 直接的世界参与

尽管感知接触是通过经验来介导的,其中经验被构想为我们进行感知接触的原因,但人们仍然可以支持现象直接性和感知直接性。然而,一个替代方案是感知的关系形而上学,根据这种观点,感知世界的元素实际上是感知经验的一部分。在这种观点的唯心主义版本中,构成感知经验的直接理解的心理状态就是感知的对象(或这些对象的一部分)。在(直接)现实主义版本的观点中,感知经验不是主体的内在心理状态,而是主体与某些外部对象或事态之间的关系。因此,在真实感知(“好情况”)和幻觉(“坏情况”)的情况下,主体处于不同类型的心理状态。真实感知是与远距离阵列的一种特定类型的关系,而幻觉或梦境是一种在内省上无法区分但在形而上上是不同的关系。

2.1.5 认识论问题的直接性

最后,人们可能认为知觉在某种意义上是直接的,即人对外部物体(如岩石和猫等)的感知信念享有一种不依赖于任何其他理由或知识的证明或知识。这样的信念被称为“认识论上的非推理性”,或者“认识论上的基本性”,其规范地位有时被称为“直接证明/知识”或“基本证明/知识”。这种可能性将在下面的第 3 节中详细探讨。认识论上的直接性将与之前的直接存在的意义分开讨论,这些意义都可以被视为直接存在的形而上学意义。形而上学直接性与认识论直接性之间的关系将在下面的第 2.4 节中讨论。

有了这些区别,我们可以更好地定位那些常被认为与怀疑问题有关的传统知觉理论。

2.2 理想主义和现象主义

唯心主义和现象主义是一种观点,认为普通物体(桌子、云、岩石等)实际上是由实际和/或可能的心理状态,尤其是感知经验的集合或构建而成。(我不打算区分现象主义和唯心主义,而是使用“唯心主义”来包括两者。)唯心主义有几种不同的变体和几种持有这种观点的动机。但其中一个动机是它承诺解决外部世界的怀疑问题。伯克利(1710 年)认为唯心主义是怀疑论的治愈方法。康德的先验唯心主义(1781 年)旨在与怀疑论者达成妥协,通过区分感知的现象对象(它们是外貌的集合,我们对其有所了解)和物自体对象(它们是事物本身,而不仅仅是外貌,对其怀疑是正确的)。

理想主义承诺通过攻击间接性原则来解决怀疑问题。如果外部世界的问题始于感知经验中近距离和远距离对象之间的差距,那么理想主义将通过简单地关闭这个差距来避免怀疑。理想主义者可以接受直接的世界参与,同时保持这样的主张:心灵只直接感知到自身的心理状态,而不直接感知到任何其他东西,例如,桌子只是观念的集合。虽然形而上学的解决方案通常针对间接性原则,但理想主义可能还会削弱无理由主张。休谟(1739)认为,我们不能合理地假设外部物体是我们经验的合理原因,除非我们首先观察到外部物体和经验之间的恒常联结;但我们不能“观察”外部物体,除非我们有理由相信它们的存在,而我们只有在我们能够合理地假设它们是我们经验的合理原因时才能这样做。因此,存在着一种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如果感知的对象实际上并不是外部的,我们就能更好地推断它们与个体经验之间的因果关系。

理想主义和间接实在论之间的主要区别不在于感知的形而上学,而在于关于心灵之外还存在什么的更大的形而上学观点。伯克利和笛卡尔在感知的直接对象上达成一致,但笛卡尔还假设了一个额外的独立于心灵的外部物体层次。理想主义者否认存在感知的面纱,不是因为笛卡尔对感知的本质错误,而是因为他对猫和岩石的本质错误。

理想主义有一些当代的支持者(例如,福斯特 2008 年,霍夫曼 2009 年,罗宾逊 2022 年),尽管它远不及伯克利之后的两个世纪里曾经占主导地位的观点。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对 PEW 的大多数回应都代表了某种形式的现实主义,坚称普通物体确实是独立于心灵的。

2.3 现实主义,直接和间接

外部世界的问题,尤其是间接性原则,在笛卡尔的代表性现实主义中得到了现代的复兴,这被提供作为对常识观点的替代(也称为直接)现实主义和斯科拉学派中标准的形质论的选择。后者的教义认为物体是原始物质和印在其上的形式的组合,这些形式决定了物体的属性;然后这些物体会抛弃可以通过感官器官进入心灵的形式。红色的东西只是具有红色形式的东西,它可以传输这种形式,使接受、感知的心灵也变得红色,尽管可能是以不同的意义上的红色。

两种理论都难以处理错误。科学经常教导我们,事物的实际情况与感官所感知到的情况并不相同。例如,太阳在感知上呈现为一个小圆盘,而不是它实际上的大球体(笛卡尔,1641 年)。这种感知经验既不能涉及形式的传递(因为太阳没有那些形式),也不能是“直接捕捉”客观属性(同样,那些属性并不存在)。笛卡尔争论说,我们也不能简单地捕捉关系属性,比如从这里看起来很小,因为在生动的梦境中(即使关系属性也没有实例化),我可以有完全相同的感知经验,就像在清醒的生活中一样。因此,感知表象必须完全是心理的和内在的,而不是关系的。只要外部物体对于心灵有所存在,那只是因为这些表象,它们因此成为内在的替身或代理。正如约翰·洛克所说,

理解力就像一个完全被光线封闭的衣橱,只有一些小的开口,让外部可见的相似之物或事物的思想进入。(1690 年:163)

这种“代表性实在论”的概念就是要捕捉这种替身的概念。代表性实在论者可以认为这些代理也是以语义内容的方式进行表征,即具有真实性或准确性条件,但这并非必须。事实上,最常见的代表性实在论形式否认经验在这种意义上是表征性的。

2.3.1 知觉数据

这种最为人所知的、尽管现在被广泛拒绝的代表性实在论形式包含了一个知觉数据理论(参见有关知觉数据的条目),该理论认为每一种感知经验都涉及主体意识到某种真实存在的东西。我有一种感知(真实的或幻觉的)经验,感觉某物是蓝色的,就要求存在一个非物质的、内在的、心理的对象——一个蓝色的知觉数据。知觉数据通常不被认为是真或假,就像岩石或桌子一样;尽管如此,知觉数据构成了我们感知外部岩石和桌子的内在岩石和桌子,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后者的代表。这个理论的两个重要特点值得强调:(i)知觉数据确实具有外部物体所呈现的属性,(ii)一个人与自己的知觉数据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感知的或准感知的关系:一个人通过对自己的知觉数据的更基本的意识而感知到物体。

任何形式的代表性实在论都是间接的,因为它否认了直接涉及世界。知觉数据理论进一步否认了感知的直接性,因为它让我们通过感知我们的知觉数据来感知物体;而且它通常被具体阐述为与指称的直接性不相容,认为我们只能将独立于心灵的物体视为这些知觉数据的外部原因。然而,它与现象学和认识论的直接性是相容的。例如,一个人可以否认从知觉数据到外部物体的“推理”是有意识和故意的,并坚持只有这样的故意推理才能使信念在认识论上成为推理的(即非基础的),如上文 2.1.5 所述。

2.3.2 意向主义和副词主义

意向主义认为,将某物视为蓝色的知觉(或幻觉)是处于一种具有独特的语义属性的状态,即意味着蓝色,指称或断言蓝色属性(参见有关意识和意向性的条目)。在这种观点下,内在状态不仅仅是代表,而是表征;它们具有语义值。这种表征通常缺乏它们所描绘的外部对象具有的属性。此外,一个人与自己的感知表征之间的关系不一定是一种准感知关系:通常认为一个人只是拥有或标记这些表征;它们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是感知或意识的对象,而是感知的工具(Huemer 2001)。当然,如果我们反思地关注它们,它们可能成为意识的对象;某些意识理论认为,只有当感知成为更高阶准感知状态的对象时,感知才变得有意识,但一般来说,处于感知状态并不需要感知自己的感知表征。

感官数据和意向主义观点都将感知经验视为感知者与内在表征之间的双元关系。而副词主义则认为,感知经验本身是单子的;它不涉及感知者与某物之间的关系(参见有关感知问题的条目)。不同类型的感知经验只是感知的不同方式:一个人“以绿色感知”或“以马的方式出现”,这样的说法并不意味着我们承认感官数据或表征的存在。副词主义有时被提供作为一种本体论中立的谈论经验的方式(Chisholm 1957),有时被认为是更有争议的主张,即感知经验是原始且不可分析的。

知觉论和副词论否认直接涉入世界,但与其他形式的直接性相容。它们也与任何相应的间接性形式相容。

2.3.3 直接实在论

意向主义和副词主义理论的支持者通常认为自己在捍卫一种直接实在论;例如,里德(1785)明显认为他的原型副词主义观点是一种直接实在论观点。在意向主义或副词主义理论中,知觉经验在感知直接性的意义上,无疑比典型的感觉数据理论更少间接。然而,意向主义和副词主义理论以至少两个重要方式使对世界对象的知觉变得间接:(a)它通过内在状态进行中介,即在感知接触外部感知对象时,一个人只有(虽然不完全)因为处于那个内在状态;(b)那个内在状态是我们在极端感知错误的情况下也可能存在的状态(例如,梦境、恶魔欺骗等)。因此,这些理论可以被视为“准直接”实在论理论;在某些“直接性”的解读下,经验仍然在某种意义上屏蔽了外部世界,即无论是好的情况还是坏的情况,经验可能仍然是相同的。准直接理论因此只在某些“直接性”的解读下拒绝了间接性原则。一个完全的直接实在论将通过否认我们在好的情况和坏的情况下处于相同的心理状态,明确地拒绝间接性原则。近年来,直接实在论者希望知觉关系完全没有中介:我们不是通过具有知觉经验来与对象进行感知接触;经验本身就是与对象进行感知接触(布鲁尔 2011)。这种观点认为,知觉经验是由主体与外部对象之间的某种关系构成的,这种关系不是通过或可分析为进一步的内在状态来介导的。 因此,瓶中之脑无法与正常的真实感知者有相同的体验,因为体验本身已经涉及到世界。

最近受到最多关注的直接实在论类型是分离主义(例如,Snowdon 1980,McDowell 1982,Martin 2002,Haddock&Macpherson 2008;参见有关感知的分离主义理论的条目)。分离主义有许多不同版本,但一个共同的线索是声称真实情况中涉及的体验与幻觉情况中涉及的体验本质上是不同类型的。出现理论(Alston 1999)是一种分离主义类型,但它强调真实情况中的直接世界参与,而不是两种情况之间的根本差异。

一些行为主义、功能主义和具身心观点也是直接实在论观点。例如,如果具有某种感知体验在本质上涉及以某种方式对世界上的对象和属性进行行动倾向,即行为倾向本身是作为涉及世界的个体存在的,那么这将使体验与直接实在论所要求的方式具有关系;瓶中之脑无法与我们在正常的真实情况下所拥有的相同体验。如果将感知体验理解为“熟练应对”(Dreyfus 2002)或“感觉运动知识”(Noë 2004),同样,只要这些术语被理解为需要与真实的外部对象进行某种互动,就会产生类似的后果。任何这样的理论都意味着瓶中之脑无法与我们拥有的相同体验,因为它们与物理世界在因果上是断开的。然而,这种观点不一定是一种分离主义形式;根据理论的细节,一个幻觉主体虽然嵌入并倾向于以正确的方式对世界进行行动,但可能与一个真实感知主体有相同的体验。

直接实在论与上述所有形式的直接存在的形而上学种类是兼容的。因此,它允许对 PEW 的前提(1)做出明确的否定,而准实在主义观点只在对直接存在的某些理解下拒绝该前提。

2.4 对形而上学解决方案的评论

如果代表性实在论是感知的中心认识论问题的原因,那么也许直接实在论或唯心主义将成为解决方案。一些哲学家认为,这些形而上学观点通过将表象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缩小,通过使普通物体(例如桌子和岩石)直接呈现给心灵来解决了认识论问题。

经进一步思考,然而,很明显,形而上学的解释最多只能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再次考虑 PEW:

  1. 在知觉中,除了感知的表象之外,任何东西都不会直接呈现在心灵中。(间接性原则)因此:

  2. 没有充分的理由认为知觉表象是真实的,我们就没有理由相信我们的知觉信念。(元证据原则)

  3. 我们没有充分的理由认为知觉表象是真实的。(无充分理由主张)

  4. 因此,我们没有理由相信我们的知觉信念。

大多数形而上学解决方案攻击间接性原则,以削弱元证据原则。但它们只攻击间接性原则的形而上学解读,虽然第 2.2 节和第 2.3 节中的各种感知形而上学理论可能与元证据原则或其否定有某种直观的亲和力,但根据休谟的“无法从是中得出应该”的原则,它们中的任何一个都不会立即暗示出前提(2)或其否定。认识论的直接性确实意味着拒绝(2),但认识论的直接性与上述任何形而上学的感知理论都是兼容的,并且不被它们所蕴含。最多,一个形而上学的感知理论将阻止对(2)的直观支持的一条途径,但它不会暗示(2)是错误的。

例如,唯心主义者会承认我们有时会做梦,并且幻觉和真实感知之间存在着真正的区别,尽管在这两种情况下,意识的直接对象都是一系列思想。标准观点(伯克利,1710 年)是,幻觉中的桌子与真实的桌子是不同类型的思想集合;某些反事实陈述对于后者是真实的,而对于前者则不是(例如,如果我想要某些动作,我的视觉感知会以某种方式改变等)。但这样一来,感知经验与普通物体之间的差距又重新打开了。桌子不仅仅是经验;它们是更大的实体,经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这些部分可以被幻觉所共享。因此,直接呈现在心灵中的东西是幻觉和真实感知所共有的。因此,我的感知经验似乎对于我是在看到还是在幻觉中看到一张桌子是中立的。因此,为了有理由相信我面前有一张桌子,我需要一些理由来认为这种特定的经验是真实的,而认识论问题又回来了(奥尔斯顿,1993 年,格雷科,2000 年)。

直接实在论通过否认在好的和坏的情况下经验是相同的,从而阻止了这种特定的怀疑主义复发。如果我们的知觉证据包括经验,那么在好的情况下我们的证据与在坏的情况下的证据是不同的——它们是不同的心理状态。然而,并不意味着这两个证据具有不同的证据重要性;就我们目前所知,它们可能在证据上都是中立的,例如,关于我面前是否真的有一把椅子或者它只是看起来是这样。即使它们是非常不同的心理状态,也并不意味着它们授权不同的推理;直接实在论者可以认为两者只授权形式为“我要么在看到要么在幻觉一张桌子”的信念。此外,直接实在论者可以对合理的知觉信念提出元证据要求,要求我们在经验作为证据之前知道我们正在经历的是哪种经验。毫不奇怪,直接实在论者经常支持某种形式的认识论直接性(下面的第 3.3 节),尽管有些人支持元证据原则,而且无论如何,这种形而上学观点本身对这个认识论问题保持沉默。

即使去掉了形而上学前提(1),一个纯粹的认识论版本的 PEW,由(2)到(4)组成,仍然挑战我们知觉信念的合理性。解决外部世界问题的一个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需要阐明一些合理的认识论原则,解释拒绝了 PEW 的两个关键前提(2)和(3),并提供一个使这种拒绝合理的认识论背景。一个完全形而上学的解决方案是不够的。此外,还需要一个认识论解决方案来解决这个认识论问题,或者作为补充。

3. 认识论解决方案

任何令人满意的、非怀疑论的知觉认识论都将否定 PEW 的一个或多个认识论前提。但这种否定必须置于更大的知觉信念的认识论理论的背景下,或者更好地说,置于更一般的信念的认识论理论的背景下。对于这个问题,有三种广泛的、不一定互斥的方法:

  • 一种证据主义的方法,认为当感知信念基于(或者当主体拥有)某种被视为持有该信念的充分理由时,感知信念是合理的;

  • 一种因果论的方法,认为当感知信念以适当的方式形成时(即,当产生这些信念的心理过程通常有助于合理化时),感知信念是合理的;

  • 一种涉及世界的方法,认为当主体与该信念的世界真理生成者(例如,主体看到 p 时,p 的感知信念是合理的)适当相关时,感知信念是合理的。

前两种方法通常被视为更一般的认识论观点的一部分,并与之连续,该观点不仅涵盖感知,还包括证词、内省、记忆、归纳和演绎推理等等。另一方面,涉及世界的观点是专门为处理感知而制定的,尽管可以想象将其扩展到其中一些其他来源。

这些方法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它们处理感知经验的方式。在几乎任何证据主义观点中,经验被构建为主体的内部、非事实(即非事实个体化)的心理状态,在认识论故事中起着核心作用,尽管不一定是证据的作用;实际上,对于不同的证据主义观点,这种作用会有很大的不同。对于一个因果论观点来说,经验只有在它们是形成感知信念的因果链中的链接时才重要,但它们并不比其他非经验性的链接更重要或更不重要。涉及世界的观点将经验重新置于核心位置,但对经验有着非常不同的理解:它们不是主体的内在状态,而是在感知主体和世界事实之间保持的事实性关系现象。

这三种方法都是相当普遍的方法,每种方法内部都存在很大的争议空间。因此,每种方法都有内在主义和外在主义的变种,每种方法内部也存在对 PEW 的认识论前提中应该被拒绝的争议。

3.1 证据主义方法

在哲学的大部分历史中,认识论学家一直假设一个既内在主义又至少是弱证据主义的框架。自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以来,内在主义和证据主义都成为有争议的观点,而不再是可以简单地假设而不需要争论的共同基础,尽管它们仍然是非常活跃的选择。

传统框架在心理主义的两个主要意义上都是内在主义的,认为与证明相关的所有因素都随附于主体的非事实性心理状态;并且是可接近主义,要求这些因素的存在可以通过纯粹反思的基础上被主体知晓(参见认识论正当性的内在主义和外在主义观念条目)。该框架在要求弱证据主义方面是证据主义的,至少对于任何不直接(即立即)证明的命题,其证明必须源自于并且是与某个基础或理由的实际或潜在关系的函数,相对于该命题来说,这是一个合理的信仰。当代证据主义者倾向于支持一种更强的证据主义,即所有证明,而不仅仅是间接证明,都是主体证据的函数。但这是后来的发展。例如,笛卡尔或洛克没有暗示经验作为外貌信念的理由;相反,它们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那些内省判断的反思透明无误性,从而使这些判断具有最高程度的认识论确定性。

3.1.1 古典基础主义

基础主义是一种观点,认为一些信念在认识论上是直接的或者“基本的”——也就是说,它们的合理性不依赖于其他信念的证据支持,而所有其他合理的信念最终都从这些信念中获得合理性。(基本合理的信念有时也被称为“立即合理的”)。经典基础主义认为(i)基本的是表象信念——即关于感知表象的信念,而关于普通对象、事件和属性的感知信念至少部分地基于这些信念,以及(ii)感知的合理性要求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相关的当前表象是真实的。基于是一种认识论依赖关系,并不意味着明确的推理,尽管特定的理论可能认为只有在推理发生时才满足这种关系。

(i)有几种方式来为此进行辩护。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常常是隐含的论证的简要版本:

  • 经验基础必须由最合理的偶然信念组成,而这些信念就是表象信念。

  • 为了使知觉能够给我们提供关于外部世界的真正知识,知觉知识必须建立在对某物的直接熟悉之上;我们并非直接熟悉物理对象,而只是熟悉我们的经验,因此关于这些经验的信念必须作为知觉知识的基础。

  • 当受到质疑时,我们可以并且确实表达关于我们经验的信念来捍卫我们的知觉信念;因此,这些表象信念必须至少是我们对知觉信念的证据的一部分。

  • 关于外部对象的知觉信念并非不言自明(如果它们是的话,无论何时持有都会被证明是合理的),因此它们必须基于其他信念;唯一的候选者就是表象信念,它们很可能是不言自明的。

(ii) 包括对元证据原则的认同。我们已经从代表性实在主义的角度探讨了该原则的一个动机,但还有其他动机。传统上,古典基础主义者之所以认同该原则,是因为它可以从他们认为可信的另外两个主张中推导出来。第一个主张是上述的(i),即我们的感知信念是基于表象信念的。第二个主张是这样的主张:为了有正当理由相信假设 h,基于证据 e,我们必须有正当理由相信 e 使 h 成为可能(或者 e 蕴含 h,或者 e 是 h 的有力证据等等)。这个第二个主张是 Richard Fumerton 的“推理正当化原则”的一个版本,并且通常通过举例来进行辩护(Fumerton 1995;参见关于基础主义理论的条目)。除非我有正当理由相信塔罗牌确实可以预测未来,否则我不能仅凭你的塔罗牌阅读来正当化我对你即将死去的信念。这样的例子是否适用于所有推理是一个未决问题。某些形式的内在主义(参见关于内在主义与外在主义认识论观念的条目)也会暗示推理正当化原则。

古典基础主义通过拒绝无正当理由主张来避免怀疑论,坚持我们经常有好的、非恶性循环的理由来认为我们的经验是真实的。因此,古典基础主义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关于表象信念的性质和正当化的问题,另一个是关于从表象信念到感知信念的据称非循环推理的问题。

表象信念并不是基于其他信念的,那么它们如何被正当化?

外观信念是一种内省信念的一种形式,而内省有时被认为涉及对某些真理的“直接接触”、“对抗”、“熟悉”、“获取”或“自我呈现”。正如我们在 2.1 节中所看到的关于“直接存在”的情况,这样的隐喻可以以多种方式进行解释。如果对“熟悉”和类似说法(为简单起见,它们都将被不加区分地称为“熟悉”)进行认识论解读,那么它们似乎是在重申或重复经典基础主义者的主张,即我们可以对外观信念有基础性的证明,而不是解释或为该主张辩护。如果它们是在提出某种形而上学的主张,那么对认识论的影响是间接的和不清楚的。认识论者有时对他们如何理解熟悉并不十分明确。而无论熟悉如何被理解,经典基础主义者必须使熟悉的范围足够广泛,以便我们可以合理地熟悉外观(以免产生怀疑),但又足够狭窄,以便我们不会熟悉物理对象(否则就要支持一种非常不同的基础主义)。

罗德里克·奇斯霍姆(1977 年)对熟悉的概念(他称之为“自我呈现”)明确而根本地是认识论的——自我呈现状态只是一个人在实际上处于其中时有理由相信自己处于其中的状态。这并没有解释或为外观信念的特殊认识论地位提供论证,但奇斯霍姆否认需要论证或解释:外观信念是自我呈现的。

尝试用非认识论术语阐明认识的努力可以分为两类。理解认识的传统方式是通过表象信念和表象之间的包含关系来理解,结果是表象信念蕴含着它们自己的真实性。这是间接实在论者对直接实在论者所引用的世界参与的类比(上文第 2.1.4 节,2.3.3 节)。笛卡尔(1641 年)认为,表象信念,就像对自己心理状态的任何信念一样,由于这个原因是不可错误的,而且是透明的,因此是合理的。尽管一些人仍然支持这个观点(McGrew 2003),但大多数认识论者否认我们对自己的归属是不可错误的。一个更谦虚的说法是只有一些表象信念是不可错误的。某种类型的令牌反身概念(“直接现象概念”)可能将现象质量作为文字元素或组成部分(Chalmers 2003),因此涉及这种概念应用的内省判断不会出错。

这还不能完全解释表象信念的独特认识论地位,因为在内在主义认识论的背景下,不可错误性的认识论含义仍然不清楚。一个人可能相信某个必然真理是幸运猜测的结果;这种信念是不可错误的,但并不合理。这似乎至少部分是因为不可错误性在某种意义上发生在主体的视角之外。(然而,涉及自我归属的不可错误性在直观上似乎属于主体的视角之内。)

第二种方法将表象信念视为由外在因素证明的,因此当表象信念伴随着对表象信念所描述的经验事实的熟悉时,它就是被证明的。例如,劳伦斯·邦乔尔(2003)从构成性的角度理解熟悉,尽管方式与刚才所见的方式非常不同。邦乔尔声称,对经验的感官内容的意识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有意识经验的一部分。这种意识因此是不可错误的,但表象信念——它们声称描述经验和构成意识——是可错误的。尽管如此,他急于指出,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很有可能做对。同样,弗默顿(1995 年,2001 年)声称熟悉是一种非认识论的关系,但只要我们熟悉一个事实,与该事实真实性可能相关的一切都毫无问题地存在于心灵之前。

这两种观点将熟悉视为一种形而上学(即非认识论)的关系。它们提出了一个独立的、进一步的论点,虽然不是直接蕴含的,但拥护者认为它在熟悉关系的本质上是非常合理的:当一个人与一种经验熟悉时,他有一个强有力的初步理由相信他有那种经验,而且这种理由不依赖于任何其他信念。在对熟悉的非认识论理解中,它使我们在对当前经验做出正确判断的位置上非常有利。大多数经典基础主义者承认所有表象信念都是可推翻的(即具有一种可以被进一步理由推翻或削弱的理由);因此,所提出的主张仅仅是初步理由,而不是最终理由。(说一个信念是初步理由[又称为 pro tanto]被证明是合理的,是指它具有一定的积极认识论地位,即如果它不被推翻或削弱的考虑所否定,那么它是合理的。)奇索姆(1977 年)和蒂莫西·麦格鲁(2003 年)支持更强的主张,即熟悉提供了不可推翻的最终理由。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任何关于证据的讨论;这些观点将在从表象信念到关于外部世界的信念的转变中稍后出现。但是,一种更强的证据主义可以认为经验(或与之熟悉)不仅作为表象信念的真理制造者和证明者,而且也作为该信念的证据。在这里,“证据”并不仅仅指任何能够为信念提供合理性的因素,而是指作为该信念的基础、理由或合理依据的东西。并非所有具有合理性或与合理性相关的因素都符合这种意义上的证据(如果是这样的话,证据主义[参见 Conee 和 Feldman(2004)和认识论条目]就不会是一个有争议的命题)。在当前的背景下,证据是一个人可以拥有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信念的东西;拥有与某个信念相符或支持的证据的人对于该信念(从表面上看)具有命题上的合理性,并且如果该信念是基于这些证据形成的,则具有信念上的合理性。并非所有具有合理性的因素都符合这个要求。例如,笛卡尔认为所有明确而清晰的判断都是合理的,尽管某些判断——例如,“我思考”——在没有对清晰和明确性的证据上诉的情况下是合理的。它之所以合理,是因为它是明确而清晰的,而不是因为个体意识到这个事实或者理解这个事实的认识论意义,因此在这里,清晰和明确并不起到证据的作用。同样,可靠主义大致上认为,信念的可靠形成使其合理;尽管可靠性不需要——通常也不会——成为个体相信某事的证据或理由。

更强的证据主义观点认为,即使是直接(即基本/立即)被证明合理的信念也是通过证据联系来证明的,但由于这些信念是基本的,它们的证据必须包含除(合理的)信念之外的其他东西。因此,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知觉经验是非信念状态,但仍然作为外貌信念的证据,就像信念作为其他信念的证据一样,尽管有一个关键的区别:为了使一个信念作为另一个信念的证据,前者必须是合理的;根据大多数观点,经验无法被证明合理,因此既不能被证明合理也不能被证明不合理,但在标准的强证据主义观点中,经验仍然可以作为证据并赋予信念合理性。在这种观点下,外貌信念的合理性取决于与其他心理状态的证据联系,而不是与其他信念的联系,而且由于经验不需要被证明合理才能作为证据,因此威胁到的回归在与基础主义一致的方式下停止。这种非信念证据的想法引发了一些问题,我们很快就会看到。

有时人们对古典基础主义提出异议,理由是我们通常对自己的经验没有信念(例如,Pollock 1986 年,Greco 2000 年),至少不是有意识的。这引发了关于证据的性质和基础关系的有趣而困难的问题。为了使 p 的信念成为 q 的证明证据,我必须有意识地形成 p 的信念吗?还是说,只要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 p,并且在问题出现时有倾向这样做,就足够了?当然,古典基础主义者从未否认现象直接性,也从未认为我们的感知信念是经过明确推理的。如果有人能够证明只有有意识形成的信念才能为其他信念提供基础,那对于古典基础主义来说将是一个坏消息,但这是一个有争议的说法。或者,异议可能是我们通常甚至还没有形成合理的表象信念的立场,尽管在我们的感知信念中我们仍然是合理的。能够形成合理的表象信念需要进一步的调查,朝着“内部”的方向。这种调查并不总是容易的(Pollock 1986 年),而且这种调查可能会改变经验的性质。此外,一些感知者可能缺乏将表象与外部对象区分开的概念资源,尽管他们似乎在感知信念方面是合理的。

对于古典基础主义者来说,第二个重要问题是表象信念如何为关于外部对象的信念提供理据。

笛卡尔的基础主义是古典基础主义中最严格的形式,要求对知觉可靠性进行演绎的元证据论证。笛卡尔认为,他可以通过建构一种先验的论证来非循环地证明某些知觉经验是真实的。他还追求确定性,因此他的论证是一种演绎论证,从上帝的存在和完美性出发,得出任何清晰而明确的意识(包括某些知觉意识的元素)必须是真实的结论;因此,某些知觉经验,即清晰而明确的经验,是真实的。这将使我们有理由拒绝“无好理由主张”,因为它展示了我们如何有理由认为我们的经验是真实的。然而,笛卡尔关于上帝存在的先验论证至多是有争议的,而从神的完美性推导出知觉可靠性所需的神学论证也不令人信服,因此沿着这些线索进行的演绎元证据论证没有进一步追求。

非笛卡尔形式的经典基础主义试图将非循环性所需的先验性与概率推理形式相结合,其中最有希望的候选者是绑架或最佳解释推理(Russell 1912,BonJour 2003)。根据这种观点,我们经验的最佳解释是常识假设,即存在一个与这些经验在某种程度上一致并且是其原因的独立于心灵的外部世界。认为这种解释优于其他选择(唯心主义,笛卡尔恶魔等)是先验的,因此不依赖于假设所谓的经验的真实性。声称外部世界作为我们感知经验的最佳解释具有相当多的直观合理性,但要详细阐述这一观点,尤其是足以满足唯心主义者的要求,需要涉及一些重大而复杂的问题,比如什么使一个解释比另一个更好(参见绑架条目),以及由于常识观点有时(例如,Russell 1912,BonJour 2010)被认为比竞争对手更简单,那么什么算作简单性,这是哲学科学中一个棘手的问题(参见简单性条目)。William Alston(1993)对于关于感知经验可靠性的绑架论证提出了有影响力的批评。

此外,如果我们试图解释普通人的感知信念如何得到合理的证明,那么仅仅有一些关于感知可靠性的演绎或诱导论证是不够的;这个论证必须在某种重要意义上对主体可得或可拥有。毕竟,PEW 的第二个前提是主体必须有一些充分的理由来认为他们的经验是真实的。一些人(例如 Pollock&Cruz 1999)认为这对经典基础主义的支持者施加了相当沉重的负担,尽管其他人(例如 BonJour 2010)声称,常识观点的优越性对普通认识主体来说是相当容易接受的。

3.1.2 基本认识论原则

其他传统基础主义者对 PEW 的回应是否定元证据原则,而不是无理由主张。大多数这样的观点都否定了元证据原则的标准论证的两个部分(见上文 3.1.1),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个重要的例外。Chisholm(1966, 1977)同意经典基础主义者的观点,即感知信念是基于表象信念的,但否认需要任何关于表象-现实推理合法性的论证。Chisholm 提出了一个基本的认识论原则,即如果一个人有理由相信自己感知到了像 p 一样的表象,那么他有理由相信 p。坚持这个原则是为了坚持从 p 表象到 p 现实的合法性,同时否认这种合法性是来自演绎或诱导。这种做法类似于见证认识论中的反约简主义者(见见证认识论问题条目)。

对于经典基础主义者来说,这种做法似乎是不合法的特别手段。诚然,它给出了我们所期望的答案——感知信念是合理的——但它并没有解释为什么会这样,也没有给我们任何理由认为它是真实的(Fumerton 1995)。这个反对意见认为,尽管我们无法为这种推理的合法性提供论证,但基本认识原则的假设仍然允许我们喜欢的推理,这就像是借用伯特兰·罗素的恰当说法,盗窃比诚实劳动更有优势。

3.1.3 一致主义

一致主义者与经典基础主义者一样,赞同元证据原则,但他们认为我们确实可以为感知的可靠性提供充分的论证。一致主义是这样一种观点,即至少有些合理性来自于相互支持的信念,而不是追溯到基本信念。因此,有时会说一致主义者赞同某种循环(他们更喜欢称之为整体性)的论证,但一致主义者将通过坚持我们对感知可靠性的论证并没有任何恶性循环来否定无理由主张(BonJour 1985,Lehrer 1990)。由于它允许相互支持,一致主义可以原则上容忍对感知可靠性的经验论证,允许引用跟踪记录、进化和其他科学证据。

连贯主义传统上被提出作为一种信念论理论:只有信念才能作为证据。这部分是因为连贯主义的一个主要动机源于威尔弗里德·塞拉斯(1956 年)、唐纳德·戴维森(1986 年)和劳伦斯·邦乔(1980 年)的论证,声称非信念状态(例如经验)不能发挥证据作用(关于此,详见第 3.1.5 节)。事实上,在这种观点下,经验根本不起认识论的作用(尽管可能起因果、心理作用),无论是证据的还是其他方面的。然而,这种信念论是连贯主义面临的最臭名昭著的问题之一的根源,因为信念系统的内在连贯性可能是信仰者的聪明才智所致,而不是与现实的契合。一个足够详细且巧妙构建的童话故事可能在内部上高度连贯,但在我目前的情境和环境下,我肯定不能以此为理由相信这个童话故事。这就是连贯主义面临的著名孤立性反对意见:一个信念系统可能与世界隔绝,但仍然完全连贯。由于这些信念不会被证明是合理的,连贯性并不足以证明合理性。

隔离反对的主要观点是(信念的)协调主义无法公正对待知觉,因为它不需要与世界进行真正的感知接触。但是没有知觉,一个人的所有信念只是另一个合理的故事,而不是关于事物的真实描述。(即使有知觉,可能也不会有一个单一的最佳信念集,但同样好的竞争者的数量将大大减少。)一段时间以来,BonJour(1985)认为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更多的信念来解决;他要求候选信念系统包括一些信念,这些信念将可靠性归因于似乎是无意识、非推理和直接由外部世界引起的信念。但这个解决方案似乎是特设的,而且它仍然不需要信念集受到知觉的高度限制;最多只是通过代理人认为是知觉的那些信念来限制信念集,而且即使是这样,只有那些代理人对这些信念持有有利的元信念才需要以某种方式限制系统的其余部分。这似乎以一种令人反感的方式使知觉在认识上成为“可选的”。

尽管 BonJour(1997)因此放弃了这种方法,转而支持一种基础主义形式,但其他人试图将经验纳入非信念协调主义中(Conee 1988,Haack 1993,Kvanvig 2012,Kvanvig&Riggs 1992)。如果经验是协调关系所定义的关联物之一,那么一个完全孤立的代理人将无法满足协调要求,隔离反对可能会被避免。

目前尚不清楚这种转变是否真正拯救了连贯主义,还是仅仅用基础主义的一个版本来替代它。如果与经验的一致性可以增加信念的可信度,那么它开始看起来好像满足了至少一些(“弱”)基础主义对认识论基本信念的定义。相反,非信念连贯主义者可能坚持认为经验证明了感知信念,但仅在关于哪些经验可靠地指示哪些远距离事态的正确背景信念的存在下,这些背景信念本身以连贯主义的方式得到了证明(Gupta 2006)。这种观点似乎是牢固的连贯主义,尽管它威胁着以与经验的一致性为可选的方式来呈现,正如 BonJour 的旧观点所做的那样。关键问题在于,这里的关键问题是经验本身是否会影响信念系统的连贯性,还是仅在相关元信念的存在下才会如此。如果是前者,那么“非信念连贯主义”可能与某种形式的基础主义没有显著区别。如果是后者,那么一个缺乏必要元信念的主体可能会很好地满足连贯性要求,但其信念系统与其经验相冲突,而非信念连贯主义者必须坚持认为这个主体在认识论上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更糟。

连贯主义的精神似乎表明,感知只有在感知者持有有利于感知的元信念的情况下才能产生合理性,而基础主义的感知理论则认为感知经验无论我们是否相信它,都对我们施加认识论约束是至关重要的。

3.1.4 看似的内在主义

到目前为止,所考虑的认识论观点都可以被视为自我主义理论,因为它们认为关于外部对象的信念的合理性部分取决于关于自己的信念的合理性——关于自己当前的心理状态,关于自己的经验或所谓的知觉信念与某些远离的事态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得知觉信念不是基础性的。适度基础主义是基础主义的非自我主义版本,允许一些关于外部对象及其属性的信念——特别是知觉信念——在认识论上是基础性的。(两种类型的基础主义也承认其他基础性信念,例如关于简单算术真理的信念。)因此,适度基础主义否认元证据原则;知觉信念不是基于其他信念,因此也不是基于表象信念,如果它们基于的是除了信念之外的东西(即经验),那么行动者不需要对这种联系的可靠性有一个合理的信念。

一些适度基础主义的支持者更进一步,对无好理由主张提出了一个派生的否定:由于我们已经对周围环境有合理的信念,并且对知觉的产物有内省的知识,我们可以构建非循环的论证来证明知觉的可靠性。事实上,如果我能够在没有关于知觉可靠性的元证据的情况下对我周围的世界有一阶知识,那么我应该能够积累经验证据来认为我不是一个装在罐子里的大脑,我不是在做梦等等,而不需要先提出问题。这是否应该被视为该理论的优点还是缺点,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对怀疑论的“摩尔式”回应的支持者(参见怀疑论和认识论封闭性的条目)将会把这看作是适度基础主义的一个卖点(普赖尔,2000 年)。其他人(沃格尔,2000 年,2008 年;科恩,2002 年)则将这一结果解释为该理论的一个根本性缺陷:它使得证明和知识变得“太容易”。就好像我使用一个未经测试的速度计来形成关于我的速度以及速度计所指示的速度的信念,然后使用许多这样的信念对来归纳地论证速度计的可靠性。

适度的基础主义支持认识论的直接性(上文 2.1.5 节),可以被视为一种认识论的直接实在主义,因为它在相当明确的认识论意义上使世界及其要素“直接呈现”于心灵:感知的证明并不依赖于任何其他证明;没有其他信念介入我们和世界之间(事实上,约翰·波洛克[1971 年,1986 年]对他的适度基础主义的称呼是“直接实在主义”;参见波洛克和克鲁兹 1999 年)。适度的基础主义与任何关于感知本质的形而上学观点都是兼容的。即使是感观数据理论家也可以接受这种认识论的直接实在主义,前提是他们认为从感觉数据到外部对象的推理是一种(也许是无意识的或个人下意识的)推理,不对结论信念施加证据要求。

适度的基础主义通常与内在主义、强证据主义版本的理论相关联,最初由波洛克(1971 年)和安东尼·昆顿(1973 年)开发,但在近几十年来由詹姆斯·普赖尔(2000 年)、迈克尔·休默(2001 年)等人重新引起关注。这些观点认为,关于外部对象、事件和属性的感知信念是由相应的感知经验直接证明的;正是经验本身,而不是关于经验的信念,起到证明的作用。因此,休默(2007 年)的“现象学保守主义”,普赖尔(2000 年)的“狗狂主义”和波洛克(1971 年,1974 年,1986 年)的“直接实在主义”都支持以下原则:

如果 S 有一个关于 p 的感知经验,那么 S 在相对合理的情况下有理由相信 p。

或者:

如果对于 S 来说,p 在感知上似乎是真实的,那么 S 在相信 p 方面是原 facie 合理的。

也就是说,无论感知对于 S 来说是否可靠,以及 S 是否有任何支持感知可靠性的证据,S 都是原 facie 合理的。感知信念仅仅通过经验本身来合理化,这是由于经验的某种内在特征(其内容、现象特征、断言力量,或者这些的某种组合等)。当然,由于这里的合理化仅仅是原 facie 合理化,如果 S 有足够好的理由认为感知是不可靠的,或者有独立的证据表明 p 是错误的,这种合理化可能会被推翻。

为了有一个中立的术语,这个观点将被称为“知觉内在主义”,因为它认为知觉信念是基于“知觉”,即表象状态,即经验。(这里没有固定的、确立的术语。)知觉内在主义之所以有吸引力,是因为它在普通知觉信念方面提供了直观上正确、非怀疑的判断,并且根据一些支持者的说法,以一种比其他内在主义观点更少知识要求的方式来做到这一点,因此更有可能得出动物和小孩具有知觉知识的结果,即使他们不够复杂以对表象产生信念。

Susanna Schellenberg(2013 年,2018 年)的观点最好被归类为一种知觉内在主义,但只涉及到知识的一个方面或维度。在她的观点中,每当你感知到 p,你就对 p 有“现象证据”。对于知识所要求的完全证明,除了现象证据之外还需要另一种形式的证明(我们将在第 3.3 节中看到)。她对于你感知到 p 的构成有一个复杂的外在主义理论,但知觉内在主义认识论与各种形式的语义外在主义之间并不存在冲突(参见关于心智外在主义的条目)。

大多数内在主义者对于知觉的内容以及由此直接证明的基于知觉的信念相当自由。其他人,尤其是 Elijah Chudnof(2018)和 Matthew McGrath(2013, 2018),则更为保守。我对于眼前有只狗的信念是基本的,还是它的证明取决于更基本的信念的证明:比如,有一个中等大小、三维形状和毛茸茸质地的物体等等?我对于眼前地板上的那只是 Django 的信念是基本的,还是它取决于有关有一只黑色和棕褐色狗的特定描述的信念,Django 是一只符合该描述的黑色和棕褐色狗等等?自由主义者会选择前者,而保守派则会选择类似后者的观点。知觉内在主义要求经验状态的内容与基本信念的内容相匹配,因此对于直接证明的自由观点需要对感知经验的内容持自由观点(参见有关感知内容的条目)。Chudnoff(2018)通过支持一种受限制的知觉内在主义,将对感知内容的自由理论与对基本信念的保守观点相结合:并非所有感知经验都提供初步证明,只有具有“表象现象学”的那些才有。

3.1.5 塞拉斯的困境和其他挑战

也许对于内在主义者、证据主义者观点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涉及到对于“似乎”或感知经验的相关理解。显然,“似乎”必须是某种非信念状态,因为它们在认识论上的作用是为基本信念提供合理性,而如果“似乎”本身就是信念的话,那么基本信念就不再是基本的了。所谓的“塞勒斯困境”是一个著名的论证,部分归功于邦杰(1978 年,1985 年)和塞勒斯(1956 年),它声称“经验”、“似乎”等等在某种程度上是模棱两可的,这种模棱两可削弱了强证据主义基础主义对于经验的认识论作用。当然,这种作用是为了为信念提供合理性,而不需要自身需要合理性。塞勒斯(1956 年)从外貌信念的合理性开始。他认为有一种非认知的感觉意识,它不涉及学习或概念的应用;这种意识伴随着所有有意识的感觉,但这种意识并不能解释我们外貌信念的合理性,因为一个人可能会有这种意识,却不知道自己正在经历怎样的体验(或者根本不知道有体验这种东西的存在)。我们对于感觉的另一种意识涉及到概念的应用,需要知识和合理性。但这种意识正是我们对于自己体验的知识(即我们合理、真实、无 Gettier 问题的外貌信念)。但这种意识不能作为一个非信念的基础,既能为信念提供合理性,又不需要自身合理性(参见 Lyons 2016 年)。

这个论证——塞勒斯的原始论证——针对的是一种古典基础主义,但修改后的版本有更广泛的野心。塞勒斯本人(1956 年)认为知觉有两个要素:一个是裸感觉,它是一种具有质感但没有表象内容的内在事件;另一个是知觉信念(或类似信念的状态,在代理人不接受表象的情况下;参见里德 1764 年、1785 年的类似观点)。最近对塞勒斯困境的阐述集中在经验和知觉信念之间内容不匹配上,并修改了论证以包括对适度基础主义的攻击。这个论证有几个变体;下面是一个综合版本。

  1. 我们可以说一个状态只有在具有概念和命题内容以及肯定力时才是“认知的”,否则就是“非认知的”。

  2. 如果一个经验是非认知的,那么它不能证明一个知觉信念。

  3. 如果一个经验是认知的,那么除非它本身被证明是合理的,否则它不能证明任何信念。

  4. 因此,在任何情况下,一个经验都不能在没有自身合理化的情况下提供合理化。

为了支持(2),经验常常被解释为完全缺乏表征内容(塞拉斯 1956 年,马丁 2002 年,布鲁尔 2011 年),或者具有非概念内容(赫克 2000 年,皮科克 2001 年)。一种有影响力的论证(例如,麦克道尔 1994 年,布鲁尔 1999 年)认为,如果经验没有概念内容,它就必须处于“理性空间”之外,因此无法证明一个信念。如果假设相关的证明方式是特定的证据性方式(见上文 3.1.1 节),这一观点可能是最有说服力的。为了作为证据,经验需要与信念之间存在逻辑或概率关系,而没有(概念)内容,不清楚它如何与信念存在证据关系,或者它将为哪些信念提供证据(麦克道尔 1994 年)。常见的回应是,只要经验具有任何形式的内容,它们就可以具有真实条件,从而与信念之间存在蕴涵和概率关系(赫克 2000 年,伯恩 2005 年)。跟进(2)的最初论证的一种方式是强调为感知者可感知的证据所必需的内容类型。如果经验是非概念的,那么似乎我可以有一个非概念的猫的经验,而不需要意识到这个经验是关于一只猫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我可能没有任何理由相信我面前有一只猫。因此,非概念的经验本身不能证明感知信念(莱昂斯 2016 年)。这样的论证需要有争议的假设,即为了使 e 成为 h 的证据,一个主体必须“意识到”e 相对于 h 的证据意义,一些人(例如奥尔斯顿 1988 年)明确拒绝了这一假设,尽管一些形式的内部访问主义要求这一点。

至于困境的另一个角度,前提(3),可以争论所谓具有肯定力和与信念相同内容的“经验”,如果它们不是信念本身,至少足够类似于信念,以至于它们可以像信念一样接受认识论评估;如果是这样的话,只有“合理”的经验才能给信念带来合理性,那么这些经验将无法填补基础主义为它们开辟的角色(塞拉斯 1956 年,邦乔尔 1978 年,索萨 2007 年)。

近年来,一些作者(Lyons 2005, 2009; Bengson, Grube, & Korman 2011; Brogaard 2013)认为我们所谓的知觉经验实际上是两个(或更多)不同元素的组合,Chris Tucker(2010)称之为“感觉”(一种富有感知现象学的形象状态)和“表象”(在这里被理解为一种纯粹的表征状态,将概念范畴应用于世界中的事物)。以这种方式理解的表象仍然是非信念状态:在已知的知觉错觉情况下,我可能会觉得 p,尽管我不相信 p。像上述塞拉斯困境一样,可以运用这种区别:没有表象的感觉无法为信念提供合理性;而没有感觉的表象则在主观上与纯粹的直觉太相似,无法为信念提供合理性(Lyons 2009)。表象内部主义者可以通过争论仅仅表象,即使被理解为知觉经验的一个组成部分,确实可以为信念提供合理性(Tucker 2010),或者通过拒绝这种组合观点,坚持认为表象是一个单一的、统一的状态,其知觉现象学和概念内容是密不可分的(Chudnoff & Didomenico 2015)。

如上所述,表面主义声称经验的内容与信念的内容相同,因此拒绝了塞拉斯论证的前提(3)。可能有足够接近的变体仍然被视为表面主义,否认(2),从而允许具有非概念内容的经验来证明信念。标准模式必须进行修改:

如果 S 有一个关于 p*的感知经验,那么 S 在相信 p 方面是原 facie 合理的。

当然,人们肯定希望对 p 和 p*之间的关系做更多的说明。尽管他关注的不是非概念内容,但尼科·西林斯(2011)辩护了一种类似于表面主义的观点,其中经验不需要与信念具有相同的内容。

第二个问题是外来感官方式的问题(Bergmann 2006)。可能存在一些具有与我们不同的感官方式和经验的生物:回声定位、电感等等,可以合理地认为这些生物在其外来的知觉信念上是有正当理由的。如果元证据信念对于知觉的合理化并非必要条件,那么这些经验也应该能够合理化我们对于相同信念的持有。然而,直觉上,突然的电感经验并不能使我合理地相信在我身后大约三英尺处有一只中等大小的动物。事实上,对于不同(可靠主义)理论的一个著名反对意见似乎同样适用于知觉内在主义。Norman(BonJour 1980)没有理由认为自己具有可靠的透视能力,但有一天他有了一个透视经验,感觉到总统在纽约;直觉上,他并没有初步合理地相信总统在纽约,然而,知觉内在主义似乎暗示他是这样的。透视反对意见通常针对可靠主义理论,而不是基于可靠性成分,而是基于它们对元证据原则的拒绝,这种拒绝也被知觉内在主义所共享。有人可能会回答说,Norman 的经验并不完全是知觉的;也许这可以提供一种解决办法,特别是如果能够解释为什么它不是知觉的,以及为什么这会有所不同。一些知觉内在主义的版本将其主张限制在知觉上(Pryor 2000),尽管一些版本(Huemer 2007)则更广泛地适用于各种感觉。

另一个潜在的问题是,表面上的内在主义对经验的成因不敏感,尽管直觉上似乎这应该是重要的。如果唯一的原因是因为吉尔有一种非理性的恐惧,认为杰克会生气,所以他看起来生气,那么她对生气的杰克的感知经验就不应该具有通常的证据重要性(Siegel 2011)。这个问题有时被称为“认知渗透感知”,这是哲学认识论中一个有争议的经验问题。一般来说,由于一厢情愿的想法、恐惧和各种非理性过程产生的经验,其证据重要性不应与具有更可信的成因的经验相同(Markie 2005,Siegel 2013)。但是,表面上的内在主义认为经验本身足以(在表面上)证明,并且因此没有成因发挥作用的余地。对于这些情况的一种回应是,如果吉尔真的觉得杰克生气,那么吉尔唯一适当的做法就是相信他生气了(Huemer 2013)。这与吉尔在认识论上仍然存在其他不足是相容的;例如,她可能并不知道杰克生气(即使他确实生气)。克里斯·塔克(2014)认为,认知渗透问题对每个人都是一个担忧,而不仅仅是对表面上的内在主义者。

特别是最后一个关注点,对一个现象决定原则提出了质疑,这个原则被迄今为止所有认识论观点所假设,它认为经验的现象特征完全决定了这个经验直接证明的信念:两个主体在现象学上可能相似,但在直接(表面上)证明的信念上可能不同。这个现象决定原则在直观上是有道理的,但否定它也是有道理的。认知渗透案例(Markie 2005,Siegel 2011)试图提供这样的案例,其中两个主体具有相同的现象状态但具有不同的直接证明,对于可靠主义的新邪恶恶魔反对意见的某些回应(Lyons 2012)试图削弱对现象决定原则的直观支持。

另一个担忧是基础关系。智识证明通常被认为要求信念基于证明证据,其中基础是某种心理关系(哪种心理关系是有争议的问题-请参阅关于认识基础关系的条目)。这使得这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个经验问题,即我们通常或者是否真的基于经验来形成感知信念。尽管我们直观上认为我们是这样做的,但 Jack Lyons(2020)认为有关感知经验内容和意识经验以及感知分类的时间过程的经验事实使得这个主张不太可能成立。

看似内在主义的最后一个担忧是我们在 3.1.2 节中遇到的一个问题,与另一个观点有关:这个提议似乎是一个临时性的尝试,试图在没有进一步证明原则的情况下得到所期望的非怀疑主义答案。毕竟,看似有什么特点使它们能够产生证明?希望 p 具有命题内容,但不能证明 p 的信念;不经证明的 q 具有断言力,但不能证明 q 的信念(Lyons 2008,Ghijsen 2014);想象可以产生显著力,但不能证明信念(Teng 2018)等等。Chudnoff 2018, 2021 认为,一些看似具有特定的现象学特征(“呈现现象学”),即似乎将我们直接联系到超物质现实。但他认为,只有一些看似具有这种现象学,只有这些才能提供直接的证明,因此这个观点不能满足大多数看似内在主义者的要求。Pollock(1986)关于概念的认识论理论解决了这个担忧,声称,例如,红色的概念的一部分是某种感知经验(或看似)是相信 x 是红色的初步理由。最近的看似内在主义支持者并没有接受 Pollock 观点的这一部分。

3.1.6 看似外在主义

一些内在证据主义理论面临的问题,至少在表面上可以通过采用外在主义来解决。我们可以称之为“外在主义的表象”,它认为,除了表象内在主义之外,感知信念只有在基于适当的经验时才能得到合理的证明,但对于适当性关系则持外在主义立场,允许适当性的标准不一定能够通过反思获得,也不一定随附于信仰者的非事实性心理状态。这种观点的前提是拒绝上述所述的现象决定原则。假设经验必然是有意识的,有意识的状态必然是可接近的,表象外在主义仍然对感知的证明施加了内在主义的限制:证明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是主体的可接近的心理状态。但是,其余的证明故事则是彻底的外在主义。迄今为止,这种观点已经以两种方式发展,一种是可靠主义的,另一种是功能主义的。

第一种方法的一个例子是奥尔斯顿(1988 年)的内在外在主义。他要求每个被证明的信念都有一些基础或证据,并且这个基础是可以获取的;这是内在主义的要素。然而,他声称,使得某个信念的基础成为(好的)证据的原因是这个基础可靠地指示了该信念的真实性,而这个事实不需要对主体来说是可获取的;这是外在主义的要素。(参见 Comesaña 2010 年的类似观点。)尽管阿尔文·戈德曼以第 3.2 节将要讨论的可靠主义(因果论)理论而闻名,但他也在 2011 年提出了一个可靠主义/证据主义的“综合”观点,其中经验证据在知觉中起着核心作用。(然而,他并不要求所有被证明的知觉信念都基于某种经验。)他提出了一个关于理解证据的双因素可靠主义建议,结合了过程可靠主义和指示可靠主义(参见可靠主义认识论条目);对于 e 作为 h 的证据,(i)e 必须是一个可靠过程的输入之一,该过程输出 h,(ii)e 和 h 之间必须存在客观的适应关系,即 e 必须可靠地指示 h 的真实性,从而使 h 客观上可能是真实的。这两个要素,(i)和(ii),在心理主义和可获取主义意义上都是外在主义的。

第二种方法认为,如果一个经验在生物学或目的论意义上是指示 p 的状态的功能,那么这个经验就符合对 p 的信念(普兰廷加 1993 年,伯格曼 2006 年,2013 年)。在这种观点中,某种经验与其所证明的信念之间不需要有任何必要或内在的联系,而且即使经历这种经验时,信念也不一定趋向于真实;所需要的只是这个信念对经验的适当反应,也就是说,一个正常运作的主体(或者一个感知/信念系统正常运作的主体)会在经历这种经验时形成这个信念。

对这些观点的反对通常只是对相关外在主义的特定应用的反对:可靠主义和目的论理论更普遍地受到质疑。例如,透视反对(BonJour 1980)旨在表明可靠性对于初步证明是不足够的,而新的邪恶魔论证(Lehrer&Cohen 1983,Cohen 1984)坚持可靠性并非必要条件(参见可靠主义认识论条目)。运用新的邪恶魔论证的一种方式是想象一种经验状态,它从可靠地指示 p 到不可靠地指示 p 的过渡是无缝的;直观上,代理人在整个过程中始终是合理的,不应该改变主意或在半途中暂停信仰(Smithies 2019,Pautz 2020)。功能主义者在这方面可能有一些资源,可靠主义者没有,除非这些论证足以建立一种普遍的内在主义。然而,他们面临额外的 Swampman 问题(Davidson 1987,Sosa 1993),Swampman 是一个随机出现的(因此缺乏任何生物功能)正常人的分子复制品;直观上,他似乎具有合理的感知信念,尽管这在某些关于功能的观点上无法解释。然而,也许 Swampman 可以通过与环境的互动而很快获得一些功能(Graham 2019),并且因此在出现后不久就有了合理的理由,即使不是立即。

3.2 本质论方法

如果只有在可靠性或适当功能被加入到混合物中时,经验才具有证明力,人们可能会想知道是否最好省略对经验的任何参考,并直接以可靠性或适当功能的术语来分析知觉的证明。事实上,这两种方法构成了知觉证明和知识的两种突出的因果论方法。第三种因果论方法是推理主义方法。这三种方法都拒绝元证据原则和内在主义。

Goldman(1979 年,1986 年)认为,证明是由一个认知过程的运作或行使产生的,该过程在客观上可能会产生真实的信念;在这个意义上,这个过程必须真正可靠,但是代理人不需要意识到这个事实。[5](为了成为最终的合理化,代理人不能有理由认为这个过程是不可靠的。)

知觉证明的可靠主义理论是从一般合理主义理论中得出的,其中最简单的版本是认为

(SR): 一个信念在表面上是合理的,当且仅当它是可靠的认知过程的结果。

通过声称可靠性足以获得知觉上的合理性,这个理论允许在没有经验或其他任何代理人可能用作信念证据的情况下获得合理性。它允许盲视者和僵尸具有知觉上的合理性。(盲视是一种真实现象,患有早期视觉皮层损伤的患者在没有知觉经验的情况下能够形成可靠的知觉判断;哲学上对盲视的描绘往往有些虚构。在哲学术语中,僵尸是指除了没有意识经验之外,与我们完全相同的生物。)它在进一步的意义上是非证据主义的,即使在因果链中的某个环节恰好被认知者视为证据状态(即,他们可能基于此状态形成信念),该状态作为证据的地位对其认识论角色是无关紧要的,只要它仍然对整个过程的可靠性做出相同的贡献。

一种不同类型的广义可靠主义理论强调技能或能力,而不是认知过程(Sosa 1991, 2007, 2021)。技能可能以不同的方式个体化,而对于不同的技能可能会以不同的方式评估可靠性(就像对表现更普遍的情况一样:一个熟练的司机几乎不会撞车,而一个熟练的击球手可能超过一半的时间都会被击出局)。然而,这种观点仍然是可靠主义的,因为技能是具有足够高的倾向相信真实的问题。Ernest Sosa 对这一观点的有影响力的发展区分了“动物知识”——一种信念之所以真实是因为它是由能力形成的——和“反思知识”——在这种情况下,主体具有真实因为能力形成的低阶信念是真实的信念。动物和反思的合理化概念可以很容易地从这些中得出。尽管 Sosa 否认动物知识/合理化的元证据原则,但他接受反思知识/合理化的元证据原则。

一个特定的可靠主义理论旨在特别解释知觉的合理化,它认为知觉的认识论力量不仅仅来自可靠性,还来自知觉信念具有独特的心理来源。特别地,它们是(弱)“模块化”知觉过程的产物(什么算作知觉模块是以建筑术语来界定的,而不是以现象学或主体的背景信念来界定;Lyons 2009)。这种“推理主义可靠主义”理论(之所以这样称呼,并不是因为它对待知觉的方式,而是因为它对待一些非知觉信念的方式)声称,可靠性仅仅足够(表面上)合理化模块化过程的产物,但可靠主义者可以并且应该对其他信念施加推理要求(以可靠主义的方式理解)。尽管这个观点被设计为可靠主义的一个版本,但心理主义内在主义者可以接受模块化部分并放弃可靠性部分,声称无论是经验还是可靠性,只要持有知觉模块的产物,它们就是表面上合理化的。

除了或替代可靠性,人们可以支持关于知觉信念合理化的功能主义观点。泰勒·伯吉(Tyler Burge)(2003 年,2020 年)和彼得·格雷厄姆(Peter Graham)(2012 年,2019 年)是这种非证据主义模式下最重要的支持者。两者都认为,形成信念的过程不必可靠,但必须具有(目的论的)功能,即产生可靠真实信念的功能。这要求该过程在正常条件下是(或曾经是)可靠的,即在产生特定结果导致该结果作为功能建立的条件下。然而,对于伯吉来说,这些功能源于感知和信念是表征状态的事实,而任何表征状态的先验条件是其具有正确表征的功能;因此,观点是感知合理化(他称之为“资格”)要求感知过程及其要素在那些要素内容固定的条件下是可靠的。对于格雷厄姆来说,这些功能是由于这些过程对有机体(或其祖先)产生了一些实际的生物好处的经验事实而产生的。

这些观点完全是外在主义的,但有一种因果论观点与心灵主义相容。一种“推理主义”理论认为,知觉涉及一种推理或准推理过程,知觉信念的合理性与否取决于推理过程是否符合普遍推理的普通标准。要评估的推理可以是无意识的,类似知觉心理学家所讨论的赫尔姆霍兹式推理(Siegel 2013, 2017),或者可以是从有意识的个人层面内容(如低层次的感官内容)到高层次的知觉分类信念(例如,“那里有只猫”)的推理(Markie 2006, 2013; McGrath 2013, 2018)。后一种选择最终成为上述讨论的证据主义理论的一种版本(通常是一种保守的谦虚基础主义),这里不再重复讨论;但前一种是一种独特的知觉合理化理论。苏珊娜·西格尔认为,非信念性的知觉经验本身是可以进行认识论评估的,并且如果其因果关系是推理不良的话,可以被有效地证明是不合理的。尽管推理主义者可以明确地借助经验进行辩护,但也可以发展一种不将经验本身视为重要因素的推理主义(Ghijsen 2021),而且无论如何,经验只是推理链中的一个环节,用来评估知觉信念的基础。(如上所述,证据、因果和涉及世界的方法并不被认为是互相排斥的。)对于西格尔的推理主义的一个假设性反例涉及一个没有充分理由相信周围的树林里到处都是蛇的人,这种非理性的信念会以某种方式影响他们的知觉经验,使他们更善于发现实际存在的蛇(Lyons 2011)。 直观上,尽管存在非理性的推理起源,代理人在其知觉信念上是合理的。

与外在主义观点类似,对可靠主义和功能主义理论的标准透视、新邪恶魔和沼泽人的反对意见也针对这些知觉合理化理论。现象决定原则的支持者(上文 3.1.5 节)将拒绝所有这些观点,认为这些观点与该原则不相容(Smithies 2019,Pautz 2020)。一个密切相关的问题涉及那些没有任何经验的代理人。因为这些理论允许在没有任何经验的情况下进行知觉合理化,所以它们将允许僵尸和盲视者具有知觉合理化,只要他们的知觉过程是可靠的、正常运作的,或者进行合理的无意识推理等等。关于这个问题的直觉似乎存在分歧;一些作者认为这个结果是这些观点的优点(Plantinga 1993,Lyons 2009,Tucker 2010),而其他人认为这显然是一个缺点(例如,Smithies 2019,Johnston 2011)。

3.3 与世界相关的方法

到目前为止,所有考虑的理论都认为特定信念的合理性与代理人在某个场合是否真实感知、幻觉或被笛卡尔恶魔欺骗等是无关的(尽管其中一些观点可能允许普遍和持久的欺骗降低可靠性,并且某些类型的幻觉可能涉及与正常真实感知不同的相关病因)。在一个涉及世界的观点中,代理人仅仅是真实感知的事实就意味着代理人拥有一种幻觉主体无法拥有的合理性。这种观点有时也被称为“认识论分离主义”(普里查德 2012),尽管一些支持者拒绝这个标签(谢伦伯格 2018)。在这种观点下,处于“好”情况(真实感知)的代理人拥有人们所期望的最好的经验证据:世界本身通过感知显现;处于“坏”情况(幻觉)的代理人要么根本没有合理性(伯恩 2014, 2016),要么拥有一种不同且可能较差的合理性(威廉姆森 2000, 米勒 2011, 2019, 谢伦伯格 2013, 2018)。

对于各种形式的认识论分离主义来说,一个共同的观点是,通常情况下,当你看到一个谷仓时,你就知道你面前有一个谷仓。这可以以两种非常不同的方式理解。在“证据”解释中,相关的观察是一种非信念性的、非认识性的事实性经验状态,你相信有一个谷仓的信念就是基于这种状态。这种状态可以按照形而上学分离主义的方式理解(见上文 2.1.4、2.3.3 节),作为一个主体与感知对象之间的涉及世界的关系;或者可以理解为一种内部(例如,表征性)状态,在其真实时具有不同的认识效力。在“构成性”解释中,你看到有一个谷仓就是你知道有一个谷仓,因为看到 p 是确定性的,知道 p 是可确定性的。第一种看到的方式与主体处于假谷仓地区(参见认识论条目)、有充分理由相信自己被欺骗,或者对是否有谷仓持保留意见是一致的;第二种看到的方式——假设阻碍知识的是推翻者和环境运气,并且知识需要信念——则不是。

这种一般方法的先驱是约翰·麦克道尔(1982 年),尽管很难确定他支持的观点。在早期的著作中,有形而上学分离主义和证据解释的暗示,尤其是在早期的著作中,尽管他一直坚称在假谷仓地区看不到有一个谷仓。一种可能性是,麦克道尔关于看到的谈论只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决定性理由”(按照德雷茨基 1971 年的意义)(格雷厄姆和佩德森 2020 年)。

一个世界参与的方法的一个关键动机是这样的想法:如果我们在好的情况下拥有的授权(证据/理由)与我们在坏的情况下拥有的授权没有区别,那么它本身必须在这些可能性之间是中立的,因此不能证明,比如说,相信那里有一张真实的桌子,而不是一个幻觉中的桌子——至少,没有背景知识的大力贡献(麦克道尔 1982 年,2011 年,2018 年)。第二个动机是声称一些或所有的证据是事实性的。一些认识论者认为所有的证据都是事实性的,也就是说,只有真实的事物才能作为证据(威廉姆森 2000 年,利特尔约翰 2012 年,伯恩 2014 年);这将排除幻觉对感知信念提供证据的可能性。舍伦伯格(2013 年,2018 年)认为,感知能力的成功运用产生了一种特殊的、优越的证据——“事实性证据”,而这种证据在幻觉的情况下是缺失的,尽管她认为幻觉确实提供了另一种证据(上文 3.1.4 节)。

直接参与世界的理论往往是谦逊的基础主义的实例(上述 3.1.4 节),认为知觉的知识和证明是直接的,因此否认元证据原则,至少在一种形式上,即元证据的知识/证明优先于知觉的知识/证明。一些支持者还拒绝了无好理由主张,认为在真实的感知中,不仅世界对我们显而易见,而且这个事实也是如此(普里查德 2012 年,麦克道尔 2011 年),尽管好的情况和坏的情况在某种意义上是无法区分的。这将支持一种形式的访问内在主义,尽管是一种不寻常的形式,一些其他内在主义者可能会觉得不令人满意(史密西斯 2013 年)。虽然心理主义内在主义是以非事实性的心理状态来定义的,但麦克道尔对认识论分离主义的辩护始终是出于一种内在主义的动机,他认为看到的状态,虽然是事实性的,但满足了我们内在主义直觉所需的任何需求。该观点的其他版本坚决是外在主义的(威廉姆森 2000 年,谢伦伯格 2013 年)。

这种一般方法最大的反对意见是它不允许或不阐明在错误情况下的知觉合理化,至少在幻觉情况下不允许或不阐明。那些具有更传统内在主义直觉的人会认为,一些或所有幻觉受害者与真实感知者一样具有合理化,尽管前者不能因此而知道。实际上,对可靠主义的新邪恶魔反对意见(上述第 3.1.6 节,关于可靠主义认识论的条目)将此视为一个明显的起点,许多外在主义者已经制定或修改了他们的理论以适应这种直觉(Goldman 1986, 1988, Graham 2012)。一些分离主义者试图通过暗示在糟糕情况下还有另一种合理化或另一种合理化途径来减弱这一反对意见的影响。Schellenberg(2013, 2018)承认在糟糕情况下仍然有一定程度或维度的合理化;而 Williamson(2000)则提出,足够复杂的幻觉者具有内省知识,即事物看起来是 F,这使他们有推理合理化的理由认为某物是 F。

4. 结论

知觉的认识论问题传统上集中在怀疑主义的威胁上,特别是与众所周知的知觉形而上学所涉及的“知觉面纱”有关,这威胁到怀疑主义的产生。尽管哲学史上很大一部分涉及寻找这个问题的形而上学解决方案,但近几十年来,专门的认识论理论不断涌现,提供了更直接的对这些问题的回应。即使我们已经有了形而上学的解释,我们仍然需要在认识论上做出困难的决策。已经提出了各种证据、因果和直接世界参与的理论,包括这些理论的组合。这三种理论都有内在主义和外在主义的变体。结果是认识论研究领域的一个活跃且持续的领域。

Bibliography

  • Alston, William P., 1988, “An Internalist Externalism”, Synthese, 74(3): 265–283. doi:10.1007/BF00869630

  • –––, 1993, The Reliability of Sense Perception,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 1999, “Back to the Theory of Appearing”,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13: 181–203.

  • Augustine, Against the Academicians and The Teacher, P. King (trans.), Indianapolis, Indiana: Hackett Publishing, 1995.

  • Bengson, John, Enrico Grube, & Daniel Z. Korman, 2011, “A New Framework for Conceptualism”, Noûs, 45(1): 167–189. doi:10.1111/j.1468-0068.2010.00764.x

  • Bergmann, Michael, 2004, “Externalist Justification without Reliability”, Philosophical Issues, 14(1): 35–60. doi:10.1111/j.1533-6077.2004.00019.x

  • –––, 2006, Justification Without Awareness: A Defense of Epistemic Externali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13, “Externalist Justification and the Role of Seemings”, Philosophical Studies, 166 (1): 163–184.

  • Berkeley, George, 1710, A Treatise Concerning the Principles of Human Knowledge, reprinted in Berkeley 1975, 61–127.

  • –––, 1713, Three Dialogues Between Hylas and Philonous, reprinted in Berkeley 1975, 129–207.

  • –––, 1975, George Berkeley: Philosophical Works, Including the Works on Vision, M. R. Ayers (ed.), London: Dent.

  • BonJour, Laurence, 1978, “Can Empirical Knowledge Have a Foundation?”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15(1): 1–13.

  • –––, 1980, “Externalist Theories of Empirical Knowledge”, 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 5(1): 53–73. doi:10.1111/j.1475-4975.1980.tb00396.x

  • –––, 1985, The Structure of Empirical Knowledg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 1997, “Haack on Justification and Experience”, Synthese, 112(1): 13–23. doi:10.1023/A:1004972413209

  • –––, 2003, “A Version of Internalist Foundationalism”, in Laurence BonJour & Ernest Sosa, Epistemic Justification: Internalism vs. Externalism, Foundations vs. Virtues, Malden, MA: Blackwell, 3–96.

  • –––, 2010, Epistemology: Classic Problems and Contemporary Responses, 2nd edition, Lanham, MD: Rowman and Littlefield.

  • Brewer, Bill, 1999, Perception and Reas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0199250456.001.0001

  • –––, 2011, Perception and its Object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260256.001.0001

  • Brogaard, Berit, 2013, “Phenomenal Seemings and Sensible Dogmatism”, in Chris Tucker (ed.), Seemings and Justification: New Essays on Dogmatism and Phenomenal Conservat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70–289.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899494.003.0012

  • Byrne, Alex, 2005, “Perception and Conceptual Content”, in Ernest Sosa & Matthias Steup (eds.), Contemporary Debates in Epistemology, Boston: Blackwell, 231–250.

  • –––, 2014, “Perception and Evidence”,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0: 101–13.

  • –––, 2016, “The Epistemic Significance of Experience”,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3(4): 947–67. doi:10.1007/s11098-015-0537-7

  • Burge, Tyler, 2003, “Perceptual Entitlement”,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67(3): 503–548.

  • –––, 2020, “Entitlement: The Basis For Empirical Warrant”, in Peter Graham & Nikolaj Pedersen (eds.), Epistemic Entitlemen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Chalmers, David J., 2003, “The Content and Epistemology of Phenomenal Belief”, in Quentin Smith & Aleksandar Jokic (eds.), Consciousness: New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20–271.

  • Chisholm, Roderick M., 1957, Perceiving: A Philosophical Study,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 1966, Theory of Knowledge,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 –––, 1977, Theory of Knowledge, 2nd edi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 Chudnoff, Elijah, 2018, “Epistemic Elitism and Other Minds”,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96(2): 276–298.

  • –––, 2021, Forming Impressio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Chudnoff Elijah, & David Didomenico, 2015, “The Epistemic Unity of Perception”, Pacific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96(4): 535–549. doi:10.1111/papq.12114

  • Cohen, Stewart, 1984, “Justification and Truth”, Philosophical Studies, 46: 279–295.

  • –––, 2002, “Basic Knowledge and the Problem of Easy Knowledge”,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65(2): 309–329. doi:10.1111/j.1933-1592.2002.tb00204.x

  • Comesaña, Juan, 2010, “Evidentialist Reliabilism”, Noûs, 44(4): 571–600. doi:10.1111/j.1468-0068.2010.00748.x

  • Conee, Earl, 1988, “The Basic Nature of Epistemic Justification”, The Monist, 71(3): 389–404. Reprinted in Conne & Feldman 2004. doi:10.1093/0199253722.003.0003

  • Conee, Earl & Richard Feldman, 2004, Evidentialism: Essays in Epistemolog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0199253722.001.0001

  • Davidson, Donald, 1986, “A Coherence Theory of Truth and Knowledge”, in Truth and Interpretation: Perspectives on the Philosophy of Donald Davidson, Ernest Lepore, (ed.), New York: Blackwell, 307–319.

  • –––, 1987, “Knowing One’s Own Mind”, Proceedings and Addresse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 61(3): 441–58. doi:10.2307/3131782

  • Descartes, René, 1641, 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 in The Philosophical Writings of Descartes, John Cottingham, Robert Stoothoff, and Dugald Murdoch (trans.), vol. 2,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1–62.

  • Dretske, Fred, 1971, “Conclusive Reasons”,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49: 1–22

  • Dreyfus, Hubert L., 2002, “Intelligence Without Representation—Merleau-Ponty’s Critique of Mental Representation: The Relevance of Phenomenology to Scientific Explanation”, Phenomenology and the Cognitive Sciences, 1(4): 367–383. doi:10.1023/A:1021351606209

  • Feldman, Richard, 2003, Epistemology,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Hall.

  • Foster, John, 2008, A World for Us: The Case for Phenomenalistic Ideal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297139.001.0001

  • Fumerton, Richard A., 1995, Metaepistemology and Skepticism, Lanham, MD: Rowman and Littlefield.

  • –––, 2001, “Classical Foundationalism”, in M. DePaul (ed.), Resurrecting Old-fashioned Foundationalism. Lanham, MD: Rowman and Littlefield, 3–20.

  • Ghijsen, Harmen, 2014, “Phenomenalist Dogmatist Experientialism and the Distinctiveness Problem”, Synthese, 191(7): 1549–66.

  • –––, 2021, “Predictive Processing and Foundationalism About Perception”, Synthese, 198(7): 1751–69.

  • Goldman, Alvin I., 1979, “What Is Justified Belief?” in G. Pappas (ed.), Justification and Knowledge, Dordrecht: Reidel, 1–25.

  • –––, 1986, Epistemology and Cogni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 1988, “Strong and Weak Justification”,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2: 51–69.

  • –––, 2011, “Commentary on Jack Lyons’s Perception and Basic Beliefs”, Philosophical Studies, 153(3): 457–66. doi:10.1007/s11098-010-9602-4

  • Graham, Peter J., 2012, “Epistemic Entitlement”, Noûs, 46(3): 449–482. doi:10.1111/j.1468-0068.2010.00815.x

  • –––, 2019, “Why is Warrant Normative?”, Philosophical Issues, 29(1): 110–128.

  • Graham, Peter J., & Nikolaj J. L. L. Pedersen, 2020, “Dretske & McDowell on Perceptual Knowledge, Conclusive Reasons, and Epistemological Disjunctivism”, Philosophical Issues, 30(1): 148–166.

  • Greco, John, 2000, Putting Skeptics in Their Pla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Gupta, Anil, 2006, Empiricism and Experien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Haack, Susan, 1993, Evidence and Inquiry: Toward Reconstruction in Epistemology, Oxford: Blackwell.

  • Haddock, Adrian & Fiona Macpherson (eds.), 2008, Disjunctivism: Perception, Action, Knowledg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231546.001.0001

  • Heck, Richard G. Jr., 2000, “Nonconceptual Content and the ‘Space of Reasons’”, Philosophical Review, 109(4): 483–523. doi:10.2307/2693622

  • Hoffman, Donald D., 2009, “The Interface Theory of Perception”, in Sven J. Dickinson, Michael J. Tarr, Aleš Leonardis, & Bernt Schiele (eds.) Object Categorization: Computer and Human Vision Perspectives,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48–165.

  • Huemer, Michael, 2001, Skepticism and the Veil of Perception, Lanham, MD: Rowman and Littlefield.

  • –––, 2007, “Compassionate Phenomenal Conservatism”,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74(1): 30–55. doi:10.1111/j.1933-1592.2007.00002.x

  • –––, 2013, “Epistemological Asymmetries Between Belief and Experience”, Philosophical Studies, 162(3): 741–748. doi:10.1007/s11098-012-0056-8

  • Hume, David, 1739, 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 Peter H. Nidditch (ed.),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78.

  • –––, 1748, Enquir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reprinted in Enquiries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and Concerning the Principle of Morals, Peter H. Nidditch (ed.),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75.

  • Johnston, Mark, 2011, “On a Neglected Epistemic Virtue”, Philosophical Issues, 21: 165–218.

  • Kant, Immanuel, 1781,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Norman Kemp Smith, (trans.), London: Macmillan;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29.

  • Kvanvig, Jonathan L., 2012, “Coherentism”, in Andrew Cullison (ed.), The Continuum Companion to Epistemology, New York: Continuum Press, 57–72.

  • Kvanvig, Jonathan L. & Wayne D. Riggs, 1992, “Can a Coherence Theory Appeal to Appearance States?” Philosophical Studies, 67(3): 197–217. doi:10.1007/BF00354536

  • Lehrer, Keith, 1990, Theory of Knowledge, Boulder, CO: Westview.

  • Lehrer, Keith & Stewart Cohen, 1983, “Justification, Truth, and Coherence”, Synthese, 55(2): 191–207. doi:10.1007/BF00485068

  • Littlejohn, Clayton, 2012, Justification and the Truth-Connec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Locke, John, 1690, 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reprinted Clarendon Edition of the Works of John Locke, Peter H. Nidditch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 Lyons, Jack C., 2005, “Perceptual Belief and Nonexperiential Looks”,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19(1): 237–256. doi:10.1111/j.1520-8583.2005.00061.x

  • –––, 2008, “Evidence, Experience, and Externalism”,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86: 461–79.

  • –––, 2009, Perception and Basic Beliefs: Zombies, Modules, and the Problem of the External Worl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11, “Circularity, Reliability, and the Cognitive Penetrability of Perception”, Philosophical Issues, 21: 289–311.

  • –––, 2012, “Should Reliabilists be Worried About Demon Worlds?”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86(1): 1–40. doi:10.1111/j.1933-1592.2012.00614.x

  • –––, 2016, “Experiential Evidence?”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3(4): 1053–79. doi:10.1007/s11098-015-0540-z

  • –––, 2020, “Two Dogmas of Empirical Justification”, Philosophical Issues, 30(1), 221–237.

  • Markie, Peter J., 2006, “Epistemically Appropriate Perceptual Belief”, Noûs, 40(1): 118–142. doi:10.1111/j.0029-4624.2006.00603.x

  • –––, 2013, “Searching for True Dogmatism”, in Seemings and Justification: New Essays on Dgmatism and Phenomenal Conservatism, pp. 248–69.

  • Martin, M.G.F., 2002, “The Transparency of Experience”, Mind and Language, 17(4): 376–425. doi:10.1111/1468-0017.00205

  • McDowell, John, 1982, “Criteria, Defeasibility and Knowledge”, Proceedings of the British Academy, 68: 455–79. [McDowell 1982 available online]

  • –––, 1994, Mind and World,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 2011, Perception As a Capacity for Knowledge, Milwaukee, WI: Marquette University Press.

  • –––, 2018, “Perceptual Experience and Empirical Rationality”, A_nalytic Philosophy_, 59: 89–98.

  • McGrath, Matthew, 2013, “Phenomenal Conservatism and Cognitive Penetration: The ‘Bad Basis’ Counterexamples”, in Seemings and Justification: New Essays on Dgmatism and Phenomenal Conservatism, pp. 225–247.

  • –––, 2018, “Looks and Perceptual Justification”,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96(1): 110–33.

  • McGrew, Tim J., 2003. “A Defense of Strong Foundationalism”, in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3rd edition, Louis Pojman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194–206.

  • Millar, Alan, 2011, “How Visual Perception Yields Reasons for Belief”, Philosophical Issues, 21(1): 332–351. doi:10.1111/j.1533-6077.2011.00207.x

  • –––, 2019, Knowing By Perceiv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Noë, Alva, 2004, Action in Perception,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Pautz, Adam, 2020, “The Arationality of Perception: Comments on Susanna Siegel”,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101(3): 755–63.

  • Peacocke, Christopher, 2001, “Does Perception Have a Nonconceptual Content?”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98(5): 239–264. doi:10.2307/2678383

  • Plantinga, Alvin, 1993, Warrant and Proper Func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Pollock, John L., 1971, “Perceptual Knowledge”, Philosophical Review, 80(3): 287–319.

  • –––, 1974, Knowledge and Justificatio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 1986, Contemporary Theories of Knowledge, Savage, MD: Rowman & Littlefield.

  • Pollock, John L. & Joseph Cruz, 1999, Contemporary Theories of Knowledge, 2nd edition, Lanham, MD: Rowman and Littlefield.

  • Pritchard, Duncan, 2012, Epistemological Disjunctiv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557912.001.0001

  • Pryor, James, 2000, “The Skeptic and the Dogmatist”, Noûs, 34(4): 517–549. doi:10.1111/0029-4624.00277

  • Quinton, Anthony, 1973, The Nature of Things,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 Reid, Thomas, 1764, An Inquiry Into the Human Mind on the Principles of Common Sense, reprinted Derek R. Brookes (ed.), vol. 2, Edinburgh Edition of Thomas Reid, Knud Haakonssen (series ed.),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97.

  • –––, 1785, Essays on the Intellectual Powers of Man, reprinted Critical Edition, Derek R. Brookes (ed.), vol. 3, Edinburgh Edition of Thomas Reid, Knud Haakonssen (series ed.),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2.

  • Robinson, Howard, 2022. Perception and Idealism: An Essay on How the World Manifests Itself to Us, and How It (Probably) Is in Itself,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Russell, Bertrand, 1912, The Problems of Philosophy, London: Williams and Norgate; New York: Henry Holt and Company.

  • Schellenberg, Susanna, 2013, “Experience and Evidence”, Mind, 122(487): 699–747.

  • –––, 2016, “Phenomenal Evidence and Factive Evidence”,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3(4): 875–896. doi:10.1007/s11098-015-0528-8

  • –––, 2018, The Unity of Percep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Sellars, Wilfrid, 1956, “Empiricism and the Philosophy of Mind”, Minnesota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1: 253–329.

  • Siegel, Susanna, 2011, “Cognitive Penetrability and Perceptual Justification”, Noûs, 46(2): 201–22. doi:10.1111/j.1468-0068.2010.00786.x

  • –––, 2013, “The Epistemic Impact of the Etiology of Experience”, Philosophical Studies, 162(3): 697–722. doi:10.1007/s11098-012-0059-5

  • –––, 2017, The Rationality of Percep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Silins, Nicholas, 2011, “Seeing Through the ‘Veil of Perception’”, Mind, 120(478): 329–67. doi:10.1093/mind/fzr030

  • Smithies, Declan, 2013, “Review of Duncan Pritchard, Epistemological Disjunctivism”, Notre Dame Philosophical Reviews, 2013.01.02. URL = http://ndpr.nd.edu/news/36590-epistemological-disjunctivism/.

  • –––, 2019, The Epistemic Role of Consciousnes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Snowdon, Paul., 1980, “Perception, Vision and Caus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New Series, 81: 175–92.

  • Sosa, Ernest, 1991, Knowledge in Perspectiv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1993, “Proper Functionalism and Virtue Epistemology”, Noûs, 27(1): 51–65.

  • –––, 2007, A Virtue Epistemolog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297023.001.0001

  • –––, 2021, Epistemic Explanatio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Teng, Lu, “Is Phenomenal Force Sufficient for Immediate Perceptual Justification?”, Synthese, 195, 637–56. https://doi.org/10.1007/s11229-016-1233-7

  • Tucker, Chris, 2010, “Why Open-Minded People Should Endorse Dogmatism”,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24(1): 529–545. doi:10.1111/j.1520-8583.2010.00202.x

  • –––, 2014, “If Dogmatists Have a Problem With Cognitive Penetration, You Do Too”, Dialectica, 68(1): 35–62.

  • Vogel, Jonathan, 2000, “Reliabilism Leveled”, Journal of Philosophy, 97(11): 602–623. doi:10.2307/2678454

  • –––, 2008, “Epistemic Bootstrapping”, Journal of Philosophy, 105(9): 518–39. doi:10.5840/jphil2008105931

  • Williamson, Timothy, 2000, Knowledge and its Limit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019925656X.001.0001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abduction | consciousness: and intentionality | epistemic closure | justification, epistemic: foundationalist theories of | mental content: nonconceptual | perception: the contents of | perception: the disjunctive theory of | perception: the problem of | reliabilist epistemology | sense data | simplicity | skepticism

Acknowledgments

Thanks to Bill Fish and Susanna Siegel for comments on earlier drafts, and to Joe Cruz, Alvin Goldman, Peter Graham, Chris Hill, Anna-Sara Malmgren, and Tom Senor for helpful discussion.

Copyright © 2023 by Jack Lyons <jack.lyons@glasgow.ac.uk>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