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布尼茨的模态形而上学 modal metaphysics (Brandon C. Look)

首次发表于 2008 年 5 月 23 日,实质修订于 2013 年 2 月 8 日。

在关于莱布尼茨的主要文章中,声称莱布尼茨的哲学可以被视为对笛卡尔的物质实体理论和斯宾诺莎和霍布斯的必然主义的反应。本条目将讨论他哲学的第二个方面。在他的著作中,莱布尼茨发展了一种对模态问题(必然性、可能性、偶然性)的处理方法,这不仅在他的一般形而上学、认识论和哲学神学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至今仍然具有持续的兴趣。事实上,有人认为 20 世纪模态逻辑的发展要么基于莱布尼茨的洞见,要么至少具有莱布尼茨的精神。


1. 个体与世界

为了解释莱布尼茨的模态形而上学——必然性、偶然性和可能性的形而上学,我们首先必须看一下莱布尼茨系统的基础:他对个体实体的概念。在《形而上学论》的第 8 节中,莱布尼茨提出了他的经典观点,写道:

个体实体或完全存在的本质是具有一个如此完整的概念,以至于足以包含并允许我们从中推导出该概念所归属的主体的所有谓词。(A VI iv 1540/AG 41)

换句话说,每个个体物质都有一个完整的个体概念(CIC),其中包含(或可推导出)过去、现在和未来与其相关的所有谓词。莱布尼茨请读者考虑亚历山大大帝的情况。在他的观点中,上帝可以看到亚历山大的完整个体概念,知道他征服了大流士和波鲁斯,他是亚里士多德的学生,他的军队将进军印度等等。为了我们的目的,将 CIC 视为个体物质的本质,将上帝视为能够审视所有个体物质的本质即可(实际上,这个问题是复杂的;对于与此处所述观点相媲美的深入阐述,请参见 Sleigh 1990 或 Cover 和 Hawthorne 1999)。此外,根据莱布尼茨的观点,个体物质本质的这种看法的一个结果是,没有两个物质可以在质上相同而在数上不同。换句话说,不可辨别性原则(PII)是从物质本质的这种概念中得出的,而 PII 则意味着对于任何可能的世界,CIC 的实例最多只有一个。

个体物质,当然,是世界的一部分,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世界的成员。换句话说,世界是一组个体物质的集合;或者,正如莱布尼茨在《论事物的最终起源》开篇所说,世界是一个“有限事物的集合”。更具体地说,莱布尼茨告诉布尔盖:“宇宙只是一种特定类型的可能性集合;而实际的宇宙是所有可能存在的事物的集合,也就是那些构成最丰富复合体的事物。”然而,莱布尼茨说世界是一组可能存在的事物的集合,意味着世界是上帝可以创造的事物的一种集合。因为即使上帝也不能创造一个其中成员或其属性之间存在矛盾的世界。但这引出了一个问题:在世界的成员的情况下,矛盾是什么意思?

让我们假设,如果两个或更多的物质的 CICs 推导出的谓词之间没有矛盾,那么它们是可共存的。例如,考虑两个个体,唐和罗恩。唐的一个属性是成为最高的人(在时间 t);罗恩的一个属性也是成为最高的人(在时间 t)。显然,唐和罗恩不能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世界。另一方面,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超过 2 米高的属性,并成为同一个世界的成员。在莱布尼茨完全发展的形而上学中,这个例子可能不被认为是一个好例子,因为很可能莱布尼茨的个体不应该被认为是由这样的关系属性构成的。与其从物质的属性角度考虑可共存性,不如从物质的感知角度考虑会更容易。当然,如果唐在 1969 年 7 月 20 日感知到阿波罗 11 号登月,而罗恩没有(或者不会)——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没有电视机,而是因为在他的 1969 年 7 月 20 日,根本没有美利坚合众国,更别说太空计划了。由此可见,在一个世界中,物质的可共存性是莱布尼茨关于物质感知的普遍和谐论的另一种表现。

然而,一个可能的世界不仅仅是一组可共存的个体。根据莱布尼茨的说法,一个可能的世界还涉及某些自然法则。正如莱布尼茨在 1686 年 7 月 14 日给阿尔诺的一封信中所说,

我认为有无限种可能的方式来创造世界,根据上帝可以形成的不同设计,每个可能的世界都取决于上帝的某些主要设计或目的,这些设计或目的是它的特点,即某些主要的自由决定(以可能性为前提)或某些与之一致并确定其概念的这个可能宇宙的一般秩序的法则,正如它们也确定了必须进入这个同样宇宙的所有个体物质的概念一样。(G II 51/L 333)

莱布尼茨在这里的基本思想应该与我们的直觉密切一致。想象上帝考虑一个个体集合{a,b,c,d}。从上帝的角度来看,他可以选择用一组 L_的自然法则来实现这个世界,或者选择另一组法则 L**,而这个选择代表了两个可能世界之间的选择。这类似于我们说如果引力常数不同,我们将会有一个不同的世界。现在,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因为在莱布尼茨的观点中,不同的法则集最终会产生不同的属性和个体物质的感知。因此,严格来说,由 L_和 L**所统治的世界中的个体是不同的。

莱布尼茨提到不同的法则统治不同的可能世界的原因是,法则系统及其效果作为上帝选择世界的标准。我们知道,对于莱布尼茨来说,上帝选择“最好的可能世界”。然而,在《形而上学演讲》的第 6 节中,我们了解到这意味着上帝选择了在假设(或法则)最简单且现象最丰富的世界。因此,虽然人们可能倾向于将自然法则视为个体物质的实际属性和感知的派生物,但实际上它们是上帝选择的对象。

当莱布尼茨谈到可能世界时,他指的是一组可共存的有限事物,如果上帝不受其本质的善良所限制,他本可以将其带入存在。另一方面,实际世界只是上帝实现的那组有限事物,因为它在善良、现实和完美方面是最伟大的。自然而然地,我们在这个世界中体验到这一点——实际世界——意味着至少存在一个可能世界。那么还有其他的吗?

是的,确实有。至少莱布尼茨是这样认为的。从他的观点来看,正如我们上面所看到的,存在无限多个可能世界——上帝没有选择将其带入存在。现在,鉴于莱布尼茨的安全主张是“‘只要有一系列事物可以被构想出来而不暗示矛盾,就有多少可能世界’”(Grua 390),可能仍然存在只有一个可能世界的情况——只有一个不暗示矛盾的本质集合。如果我们接受这样的主张,即可能世界只是任何可共存个体的集合(即一组其属性或感知不相互矛盾的个体),那么有一种相当平凡的方法可以证明存在无限多个可能世界。也就是说,我们只需有无限多个单一对象的世界:因此 w1 包含一个蓝色的 8 磅保龄球;w2 包含一个红色的 10 磅保龄球;w3 包含一份意大利辣香肠比萨;w4 包含一辆自行车;等等。我们甚至可以想象有两个、三个或更多个对象的世界。

现在,莱布尼茨提出存在无限多个可能世界的原因有些不同。在他的短篇论文《论偶然性》(De contingentia,1689 年?)中,莱布尼茨提出了以下主张:

人们必须肯定地认为,并非所有可能性都会实现,否则就无法想象到某个地方和某个时间不存在的小说。实际上,似乎不可能所有可能的事物都存在,因为它们会相互干扰。事实上,有无限多个系列的可能事物。此外,一个系列肯定不能包含在另一个系列中,因为它们每一个都是完整的。(A VI iv 1651/AG 29)

这里的要点是,存在着未实现的可能性,正如虚构作品所示。换句话说,虚构作品代表了世界可能的某种方式。(准确地说,虚构作品代表了世界可能的部分方式,因为它们不会(也不能)描绘完整或总体的世界。例如,林肯在《白鲸》所描述的世界中被枪杀了吗?我们不知道。)但是,由于这些可能性之间的冲突,显然并非所有可能性都是相容的。正如我们上面所看到的,相容个体的集合就是莱布尼茨的可能世界。如果我们将这个观点加入到这个图景中,即每个个体都有一个完整的个体概念 - 也就是一个确定的概念 - 能够将其与其他可能世界区分开来,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可能个体与确定可能世界是相互关联的。

但是这些未实现的可能性的特征是什么呢?最自然的假设是它们像莱布尼茨在《形而上学演讲》第 8 节中所描述的个体物质一样,即具有完整的个体概念。换句话说,所有个体(实际的或仅可能的)都具有确定的本质。然而,在仅可能的个体的情况下,它们的存在仅仅包含在神的心灵中。考虑莱布尼茨在《神正义论》第 189 节中的说法:“在永恒真理的领域中,包含了所有的可能性。”(G VI 229/H 246)而且,在《单子论》的第 44 节中,在他为上帝的必然存在提出论证时,莱布尼茨说:“如果本质或可能性中存在现实,或者说,如果永恒真理中存在现实,那么这种现实必须有根基于某种存在和实际,并且,它必须有根基于必然存在的存在,其中本质包含存在,也就是说,其中可能存在足以成为实际存在。”(G VI 614/AG 218)换句话说,既有一些物质的确定本质在世界中得到实现,也有一些物质的确定本质仅存在于神的智慧中。

相比之下,斯宾诺莎在《伦理学》(Ip33)中认为,不存在未实现的可能性。在描述另一个“现实”的故事中,我们只对所描绘的世界有部分和混乱的了解。如果我们能真正了解所有角色及其行为在时间上的前后延伸,最终我们会得出某种矛盾。此外,斯宾诺莎认为,一切真正可能的事物都会在某个时刻以上帝或自然表达其无限本质的方式得到表达。也就是说,由于上帝是以无限属性以无限方式表达的实体,一切可能的事物都会在这个世界的某个时刻存在。当然,莱布尼茨和斯宾诺莎之间的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莱布尼茨坚持斯宾诺莎认为错误的人形神观念以及神圣智慧和意志之间的区别,正是这种区别使得上帝可以被认为思考不存在的可能性。

在《意义与必然性》中,鲁道夫·卡尔纳普(Rudolf Carnap)提出,莱布尼茨式的可能世界由他的状态描述所代表:一类包含每个原子句子的句子,要么是它本身,要么是它的否定。换句话说,对于每个可能的世界,都有一系列命题可以完全描述该世界。将可能世界看作是一组句子或命题的概念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世界书”的概念,这是阿尔文·普兰廷加(Alvin Plantinga)在《必然性的本质》中使用的术语。为了避免这种设备看起来过时,应该指出,在《神正义论》的迷人结尾部分,莱布尼茨以类似的方式发表了讲话;事实上,莱布尼茨的寓言就像是直接来自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的作品(参见《巴别塔图书馆》)。这个故事涉及西克斯·塔尔奎尼乌斯(Sextus Tarquinius)向朱庇特(Jupiter)抱怨自己的命运时,高级祭司西奥多鲁斯(Theodorus)在场。(西克斯是罗马最后一位国王的儿子,他强奸卢克雷蒂娅(Lucretia)的罪行激怒了布鲁图斯(Brutus),他领导了一次起义,最终废除了君主制,开始了罗马共和国。)西奥多鲁斯被西克斯的抱怨所感动,并被派去在帕拉斯·雅典娜(Pallas Athena)的神庙接受指导,在那里他看到了“命运之宫”。根据雅典娜的说法:“这里不仅有发生的事情的表现,还有所有可能的事情的表现。朱庇特在现有世界开始之前审视了它们,将可能性分类为世界,并选择了最好的。”(《神正义论》第 414 节:G VI 363/H 370)她继续说道,

我只需说话,我们就会看到一个整个世界,这个世界是我父亲可能创造的,其中将呈现出任何他所能回答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人们也可以知道如果某个特定的可能性实现,会发生什么。而且,只要条件不够确定,就会有许多这样的世界彼此不同,它们会以尽可能多的方式不同地回答同一个问题... 但是,如果你提出一个与实际世界只在一个明确的事物和其结果上不同的情况,那么其中一个确定的世界将回答你。这些世界都在这里,也就是在思想中。我将向你展示一些世界,在其中将找到不完全相同的塞克斯图斯,就像你所见过的那样(这是不可能的,他总是带着他将成为的东西)但是有几个与他相似的塞克斯图斯,他们悄无声息地拥有他已经拥有的一切,也因此拥有他将来还会发生的一切...(《神学辩护》第 414 节:G VI 363/H 370-71)

泰奥多罗斯被带进了宫殿的一个大厅,看到大厅里有许多写着的卷轴,他问这是什么。“这是,”雅典娜告诉他,“我们现在正在访问的这个世界的历史...;这是命运之书。”(《神学辩护》第 415 节:G VI 363/H 371-72)最后,我们有一个关于世界无限性的论证,包裹在一个幻想故事中:

大厅呈金字塔形状,随着向顶点攀登,变得更加美丽,代表着更美丽的世界。最后,他们到达了最高的大厅,完成了金字塔,也是最美丽的:因为金字塔有一个开始,但看不到它的结束;它有一个顶点,但没有底部;它不断增长到无限。这是因为(女神解释说)在无数可能的世界中,有一个最好的世界,否则上帝就不会决定创造任何世界;但没有一个世界没有比它更不完美的世界:这就是为什么金字塔继续无限下降的原因。(神学 §416:G VI 364/H 372)

莱布尼茨在这里明确阐述了他关于上帝选择最好的可能世界的基本观点,以及他的观点是,如果没有一个最好的世界,就不会有任何世界存在。与此同时,这里提出的关于可能世界的无限性的论证相当滑稽:(可以承认,必须有一个最好的世界)对于你能想象到的任何世界(或在金字塔中找到的),都有一个更糟糕的世界。这就是莱布尼茨乐观主义者的全部!

世界-书籍永久地展示在神圣的智慧中。这就是莱布尼茨所说的它们存在于永恒真理的领域中的意思。但有一点应该非常清楚:莱布尼茨不是像大卫·刘易斯那样的模态实在论者。虽然莱布尼茨声称存在无限多个可能的世界,但他并不是指无限多个可能的世界以与这个(实际的)世界相同的方式存在,或者无限多个世界与这个世界平行运行,或者“实际”是一个像“这里”和“现在”一样的指示性表达。莱布尼茨的存在主张只承认世界可能的不同方式的存在,并将这些世界-书籍存放在神圣思想的无限和永恒图书馆中。正如他在给阿尔诺的同一封信中所说:“在纯粹的可能性中没有其他现实,除了它们在神圣理解中所具有的现实。”(G II 45/AG 75)但对于莱布尼茨的立场来说,有一个且仅有一个实际世界是至关重要的,这是所有可能世界中最好的。正如我们所见,上帝有义务将这个世界带入存在。而且,我们还看到,根据莱布尼茨的观点,如果没有唯一最好的世界,那么上帝就不会带来任何世界的存在。(根据充分理由原则,上帝不能简单地在两个世界之间玩“一、二、三、四!”的游戏;他必须有一个决策的依据。)此外,不能有两个世界在完美程度上绝对相等,因为上帝凭借他的全能和全知,必须能够确定世界之间的某种区别。如果上帝实现了不止一个世界,并且它们在完美程度上有所不同,那么上帝将带来比可能性更不完美的存在(这违反了神圣仁慈的要求)。 (关于这个世界的原因,下文详述。)

2. 模态的性质

莱布尼茨的可能世界观之所以吸引了一些当代哲学家的同情和吸引力,是因为它似乎预示了可能世界语义学的发展。根据这种观点,我们的基本模态概念——必然性、偶然性、可能性和不可能性——可以用非模态的方式明确地定义。

  1. 可能性:如果一个命题在某个可能世界中为真,则它是可能的。如果一个存在在某个可能世界中,则它是可能的。

  2. 偶然性:如果一个命题在这个世界中为真,在另一个世界中为假,则它是偶然真的。如果一个命题的相反命题不暗示矛盾,则它是偶然的。

  3. 必然性:如果一个命题在每一个可能的世界中都是真的,那么它就是必然真的。

  4. 不可能性:如果一个命题在任何可能的世界中都不是真的,那么它就是不可能真的。

但是,莱布尼茨对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解释是否真的等同于模态的可能世界语义呢?虽然莱布尼茨拥有发展这种模态解释的所有工具,但他并没有在任何文本中明确地这样做,或者至少没有明确地这样做。相反,他对必然性和偶然性的本质的解释更多地与他对真理的本质和命题分析的解释有关。更具体地说,它与他的无限分析学说有关。在他的《论偶然性》一文中,莱布尼茨写道,

在必然命题中,当分析无限继续时,它会得出一个等式,这个等式是一个恒等式... 但是在偶然命题中,人们通过原因的原因无限继续分析,所以永远不会有完整的证明,尽管总是存在一个真理的原因,但这个原因被上帝完全理解,只有他能一下子穿越无限的系列。(A VI iv 1650/AG 28)

换句话说,如果在分析命题时,我们得出一个等同陈述,那么这个命题就是必然的(或表达了一个必然的真理)。在算术中可以找到一个简单的例子:“2+2 = 4”。由于“2 = 1+1”和“4 = 1+1+1+1”,我们可以轻松地证明原始陈述可以简化为“1+1+1+1 = 1+1+1+1”。在这里,我们有一个明显的恒等式,我们可以说谓词的概念 - 在这种情况下是“4” - 包含在主语“2+2”(或“(1+1)+(1+1)”)中。

应该清楚的是,莱布尼茨对必然性的定义将被康德采纳,但康德将其称为分析的。 (另一方面,康德著名地拒绝了上述算术陈述(或任何算术陈述)是分析的观点。尽管这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但大多数评委已经对莱布尼茨的分类方案做出了支持的裁决,而反对康德的方案。)

一个真命题如果是偶然的,那么就是指主语和谓语术语无法归约为同一性的命题。事实上,根据莱布尼茨的观点,对这些概念的分析可以无限进行下去。虽然这可能看起来模糊不清,但莱布尼茨经常将必然和偶然真理之间的区别比作有理数和无理数之间的区别。

在比例中,尽管分析有时会结束,并得出一个共同的度量,即通过精确重复自身来测量比例的每个术语的度量,但在其他情况下,分析可以无限进行下去,就像有理数和无理数之间的比较,例如正方形的边和对角线的比较。同样,真理有时是可证明的,即必然的,有时是自由的或偶然的,因此无法通过任何分析归约为同一性,可以说是没有共同度量。这是比例和真理的一个基本区别。(A VI iv 1657/AG 97)

尽管“无限分析”可能仍然是一个相当难以捉摸的概念,但其基本思想并不那么困难。任何偶然真命题的原因可以在另一个偶然真命题中找到,而这个原因链最终可以追溯到世界的创造(或者更确切地说,追溯到上帝对这个特定世界的自由选择)。我们有限的思维无法理解这个原因链,但上帝可以。

但在偶然真理中,即使谓词在主语中,这也无法证明,也无法将命题归约为相等或同一性,而是解析无限进行,只有上帝能看到,当然,他看不到解析的终点,因为终点并不存在,但他看到了术语的联系或谓词在主语中的包含,因为他看到了系列中的一切。实际上,这个真理部分源于他的智慧,部分源于他的意愿,并以其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了他的无限完美和整个事物系列的和谐。(A VI iv 1656/AG 96)

莱布尼茨对可能性的定义仅仅是一个可以证明在其分析中不会产生矛盾的命题。(A VI iv 758/LLP 61)而不出所料,不可能性被定义为可以证明在其分析中产生矛盾的命题。

上面声称莱布尼茨在自己对基本模态概念的定义和解释中并没有明确采用刘易斯和其他人所认可的可能世界语义。但很容易证明莱布尼茨对这些模态概念的阐述可以转化为现在标准的可能世界语义。考虑莱布尼茨在《形而上学演讲》第 13 节中区分必然真理和偶然真理的方式。

其相反蕴含矛盾的事物是绝对必要的;这种推论发生在永恒的真理中,例如几何学的真理。另一种只是假设性的必要,可以说是偶然的,但它本身是有可能的,因为它的相反并不蕴含矛盾。而这种联系不仅仅基于思想和上帝的简单理解,而且基于他的自由决定和宇宙的顺序。(A VI iv 1547/AG 45)

并且稍后,在讨论凯撒·尤利乌斯·恺撒越过卢比孔河(以及谓词“越过卢比孔河”在恺撒的概念中)时,莱布尼茨写道:

因为将会发现,关于恺撒的这个谓词的证明并不像数字或几何学的证明那样绝对,而是假设了上帝自由选择的事物的顺序,这个顺序基于上帝的第一个自由决定,即始终做最完美的事情,以及关于人性的上帝的决定,这是第一个决定的结果,即人将始终(虽然是自由的)做出看似最好的选择。但是,基于这些决定的每个真理都是有条件的,尽管它是确定的;因为这些决定不会改变事物的可能性,并且正如我已经说过的,尽管上帝总是选择最好的,但这并不妨碍某种不太完美的事物在本质上是可能的并且仍然存在,尽管它不会发生,因为它被拒绝的原因不是它的不可能性,而是它的不完美性。而没有任何一件事是必要的,如果它的相反是可能的。(A VI iv 1548/AG 46)

这里的关键思想是,当一个命题在这个世界上是偶然真实的时候,它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上帝的第一个自由旨意,也就是说,命题真实的原因应该在于这个特定世界的实现。在无限的世界书库中存在着另一个世界 W _,如果上帝将那个世界 W_带到现实中,命题 P 将是假的。换句话说,当一个命题在那个世界中是真的而在其他一些世界中是假的时候,它是偶然真实的。然而,正如上面提到的,莱布尼茨在这个时期的另一篇文章中将可能命题定义为在其分析中永远不会导致矛盾的命题,而根据他对世界的解释,这仅仅意味着该命题在某个世界中是真的。此外,由于必然真理不依赖于上帝的第一个自由旨意,而是通过分析揭示为恒等式,它们实际上是在所有可能的世界中都是真实的命题。因此,虽然我们的基本模态概念是通过真理的实在主义(即谓词-概念原则)和无限分析的概念(在偶然性的情况下)来解释的,但从可能世界语义学来看,这并不是一个很大的跳跃。

莱布尼茨对必然和偶然真理之间区别的本质阐述能够以当代模态语义的术语进行翻译,这或许并不令人意外。因为莱布尼茨在《论自由》(De libertate... 1689?)中告诉我们,他最初是通过虚构世界的概念来思考可能性的本质,这些世界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一种脆弱的意义。“但是对于那些从未存在、不曾存在、将来也不会存在的可能性的考虑,使我从这个悬崖边缘(斯宾诺莎的必然主义)回到了现实。因为如果有某些从未存在的可能性,那么至少存在的事物就不总是必然的,否则其他事物就不可能存在于它们的位置,因此,从未存在的一切都将是不可能的。”(A VI iv 1653–54/AG 94)直到后来,他才开始以有限和无限分析的概念来理解必然和偶然真理之间的区别。因此,我们可以说无限分析的学说依赖于可能世界的无限性学说。

3. 莱布尼茨的本质主义

莱布尼茨对物质本质的逻辑概念认为,每个个体物质都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其中包含了过去、现在和未来对它成立的所有谓词(或者说所有谓词都可以由它推导出来),这似乎也迫使他支持一种强烈的本质主义。这种本质主义的程度在莱布尼茨思想研究者中一直存在争议。

称之为本质主义,即对于任何个体物质 x,存在一个属性 P,使得如果 x 存在,则 x 必然具有 P。换句话说,存在某个对 x 来说是本质的属性。例如,可以认为人性对凯撒是本质的;如果凯撒(以某种方式)失去了作为人类的属性,凯撒将不再是凯撒。

称之为超本质主义,即对于任何个体物质 x 和任何属性 P,如果 x 存在,则 x 必然具有 P。换句话说,每个属性对 x 来说都是本质的。例如,可以想象横渡卢比孔河或者在公元前 44 年 3 月 15 日拥有 12147 根头发的属性,如果它们不同,我们世界的凯撒将不再存在。(为了论证的目的,假设头发数量是真实的;它只是用来描述某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属性。)或者换句话说,如果这些属性不同,凯撒们将是真正不同的个体物质。

现在,莱布尼茨的观点显然是,每个个体物质的每个属性都对它来说是本质的。

这一点是安托万·阿尔诺德在阅读《形而上学论》时立即注意到的。(更确切地说,阿尔诺德只阅读了现在通常被呈现为各个部分简要概述的内容。)正如他写信给莱布尼茨所说:“既然我不可能不一直保持自己,无论我是否结婚或独身,我个人的概念中都不包含这两种状态;就像可以推断出:这块大理石块无论是静止还是运动,都是相同的;因此,静止和运动都不包含在它的个人概念中。”(G II 30)阿尔诺德的观点很简单,即独身并不是他或他的概念的本质,因为即使他结婚并有子女,他仍然是阿尔诺德。

莱布尼茨的回应将我们带入了一些迷人的形而上学领域。回到他关于亚当及其罪恶的原始例子,莱布尼茨写道:

我曾说过,所有人类事件都可以通过假设创造一个模糊的亚当来推导出来,而是通过假设创造一个在所有这些情况下都确定的亚当,从无限可能的亚当中选择出来。这给了阿尔诺德一个不无道理的理由来反对,即将亚当视为一个特定的本质,就像将我视为几个我一样难以想象。我同意,但是当谈到几个亚当时,我并没有将亚当视为一个确定的个体。因此,我必须解释一下。这就是我的意思。当我们在亚当身上考虑他的一部分谓词时,例如,他是第一个人,被安置在一个愉悦的花园中,上帝从他的身边创造了一个女人,以及其他以一般方式构想的事情(也就是说,没有提到夏娃、伊甸园和其他确定个体的情况),并且当我们称亚当为被这些谓词所归属的人时,所有这些都不足以确定个体,因为可以有无限多个亚当,也就是说,可以有无限多个不同的可能人,适合这些谓词。我并不反对阿尔诺德对同一实体的多样性所说的,我自己就是利用这一点来更好地理解一个个体的本质必须是完整和确定的。我甚至非常相信圣托马斯已经教导过的关于智力的东西,我认为这适用于一般情况,即不可能存在两个完全相同或仅在数量上有所不同的个体。因此,当我们关心确定所有人类事件是否源于对他的假设时,我们不应该构想一个模糊的亚当,也就是一个拥有亚当某些属性的人,而是必须给他一个完整的概念,以便可以从中推导出可以归属于他的一切。 现在,毫无疑问,上帝可以形成这样一个关于他的概念,或者更确切地说,他在可能性的领域中已经发现了这个概念,也就是说,在他的理解中。

因此,也可以推断,如果其他事件发生在他身上,他将不会成为我们的亚当,而是另一个亚当,因为没有什么能阻止我们说他将成为另一个人。因此,他是另一个人。(G II 41–42/AG 72–73)

莱布尼茨的观点是,由于实际世界中的亚当(称之为“亚当@”)具有包含他所有属性的完整概念,并且亚当@(或任何物质)表达了他所属的整个世界,亚当@不能存在于不同的世界中。此外,如果亚当@的任何属性发生了改变,那么结果就不再是亚当@。这确实是他“不可辨识性原则”的一个重要推论。当我们谈论带罪恶进入世界的亚当和没有带罪恶进入世界的亚当时,严格来说,我们不能指的是同一个个体。而这种指称的不一致正是看到亚当的所有属性对他来说都是必要的关键。莱布尼茨在《形而上学演讲》第 30 节中对犹大的罪恶进行讨论时,就非常清楚地阐述了这一观点:“但是其他人会问,为什么这个人肯定会犯这个罪呢?答案很简单:否则他就不会是这个人。”(A VI iv 1576/AG 61)换句话说,莱布尼茨似乎否认“跨世界个体”的可能性,而是断言每个个体都是“受世界约束的”。然而,莱布尼茨认为存在“模糊的亚当”,即存在于多个世界中的准个体。当我们想象其他可能的世界中的“亚当”不犯罪或不吃禁果时,我们只是在想象一个不完整或模糊的“亚当”,他是那个世界中的个体,而不是同一个个体。也就是说,“模糊的亚当”只是准个体,因为他们的个体概念不完整。实际上,当莱布尼茨谈到“模糊的亚当”时,他指的是一些属性集合,这些属性集合是亚当@、Adamw′(即世界′中的亚当)、Adamw″、Adamw′′′等多个个体共有的。按照大卫·刘易斯模态理论的术语来说,它们是其他可能世界中亚当的“对应物”。 严格来说,只有具有完整个体概念的个体才是其他可能世界的居民;而准个体本身不能说存在。但是,一个不完整的概念可以用来界定一组在不同可能世界中具有完整个体概念的对应物。并且,为了避免认为对“模态事务”中的“模糊亚当”这个概念的讨论仅限于他与阿尔诺在 1680 年代的讨论,应该注意到莱布尼茨在 20 年后的《神正义论》的结尾部分中也提到了同样的观点,当他谈到包含命运之书的宫殿中“几个塞克斯都斯”。所有这些都非常有力地证明了将超本质主义的教义归因于莱布尼茨的整个生命以及否定跨世界同一性的教义。

但是,如果我们将超本质主义的理论归因于莱布尼茨,那么似乎会有一个难题,即如何区分那些传统上被认为是个体本质属性和那些被认为是纯粹偶然的属性。换句话说,根据莱布尼茨的观点,如果所有属性都是本质的,那么他的人性和他在 1700 年 1 月 1 日穿着一件蓬松的丝绸衬衫之间是否有任何区别?毫不奇怪,莱布尼茨对这个表面上的问题有一个解决方案。在《论形而上学与与阿尔诺德的通信》时期的一部重要逻辑著作《关于概念和真理分析的一般探究》(Generales Inquisitiones de Analysi Notionum et Veritatum, 1686)中,莱布尼茨提出了标准的亚里士多德区分本质属性和偶然属性的观点,他说:“所谓‘人’这个东西除非被毁灭,否则不可能不再是人;但是一个人可以开始或停止做国王,或者学者,尽管他本人保持不变。”(A VI iv 740/LLP 47)这里的重要观点是个体所属的物种为个体贡献了一层属性;当然,这些属性是该特定物种的所有成员所共有的。因此,例如,亚当不仅是一个人,而且必然也是理性的,并且使用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是一个无羽的两足动物。根据蒙达多里(1993)的观点,让我们称之为作为人类的存在是一种特定的本质属性。但是,还可能存在个体化的本质属性,这些属性将 x 与同一物种的其他成员区分开来,然而如果没有这些属性,x 将不再是 x。例如,考虑几个亚当的对应物:一个没有带罪恶进入世界的亚当,一个通过吃禁果而带来罪恶的亚当等等。 正如我们所说,它们不能与亚当@完全相同,这又可以说亚当@如果不再通过吃禁果将罪恶带入世界,亚当@将不再是亚当@。但现在考虑一个受到普兰廷启发的例子:将罪恶带入世界的鳄鱼。鳄鱼能否被视为亚当@的对应物?不行,因为鳄鱼缺乏人性属性,根本没有亚当@的对应物。为了支持这个观点,考虑一下《论自由、命运和上帝的恩典》(De libertate, fato, gratia Dei, 1686/87),莱布尼茨在这里首先让他的观点的批评者说:“上帝……在他的理智中有一个关于彼得的概念或想法,尽可能完美,包含有关彼得的所有真理,其中的客观现实构成了彼得的完整本质,因此,否定是彼得的本质,并被上帝预知。”莱布尼茨的回应运用了必然属性和偶然属性之间的区别:

在这个可能的彼得的完整概念中,我承认上帝观察到的,不仅包含了必要的或必然的,即从不完整或特定概念中流出的,并且从术语中证明了相反的含义会导致矛盾,而且还包含了存在的或偶然的,可以这样说,因为个体物质的本质是完美和完整的。(A VI iv 1600)

虽然第一段似乎是莱布尼茨的立场,但他在第二段中实际上对这个观点进行了微妙的调整。那些被称为必要或本质的属性实际上是上面所说的特定本质属性。因此,彼得的特定本质属性包括作为人类的属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属性,例如理性。这些属性的关键特征是,它们的缺失意味着个体将完全消失;例如,如果人性以某种方式从彼得的完整个体概念中剥离出来,彼得将完全停止存在。那些被称为偶然或存在的属性是个体化彼得并使其成为他自己的各种属性。正如莱布尼茨所说,它们是填充彼得完整个体概念的内容。现在,这些属性在莱布尼茨的超本质主义相关意义上仍然可以被视为本质,但方式如下(类似于上面关于亚当的说法):如果从彼得的完整个体概念中剥离了这样一个属性,例如否认基督,彼得将不再是彼得。换句话说,想象一下彼得的概念,其中包括人性、作为基督的门徒、作为教会创始人以及否认基督等等。莱布尼茨的观点似乎是,我们可以窥探一个附近的可能世界,在那个世界中,彼得的对应物并没有否认基督。但在任何一个附近的可能世界中,彼得都不会成为鳄鱼或狨猴,并否认基督。

然而,如果这是莱布尼茨的观点,那么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个问题:个体的特定本质属性很少;个体化的本质属性很多;而实际上特定的本质属性非常少,几乎没有起到什么作用。然而,应该强调的是,对于莱布尼茨来说,在人类和其他动物之间划清界限非常重要:我们是理性的,而它们不是;我们有道德能力,而它们没有。这个观点在莱布尼茨的《新论》中最为明确:“正如我们所知道的,人的内在本质就是理性,它存在于个体之中,也存在于所有人之中,而且我们在我们之间找不到任何固定的内在特征来产生细分,所以我们没有理由认为关于他们内在本质的真理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存在任何本质上的特定差异。”(A VI, vi, 325–26/RB 325–26)换句话说,我们内在存在着某些属性,这些属性必然将我们与所有其他物种区分开来,并将我们与该物种内的所有其他个体区分开来。在这方面,莱布尼茨是一个传统主义者,坚持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的真实、本质区别。然而,由于他相信个体的所有属性对于该个体来说都是必要的,莱布尼茨是激进的。

4. 人类的自由:确定性而非必然性

在《论偶然性》中,莱布尼茨指出:“人类思维的两个迷宫,一个涉及连续体的构成,另一个涉及自由的本质,它们源于同一来源,即无限。”(A VI iv 1654/AG 95)初次阅读这段文字的人可能会对莱布尼茨的说法感到困惑。毕竟,为什么自由的本质迷宫与无限有关呢?根据我们之前关于偶然性和无限分析的讨论,答案应该相对清晰。

莱布尼茨对模态的阐述为他提供了展示一种独特的兼容主义自由意志理论的途径。根据莱布尼茨的观点,凯撒穿越卢比孔河是一种自由行为,因为它自发地源于他自己的个体本质,或者是他完整概念的一部分,并且它代表了凯撒在当时认为对他来说是最佳选择的选择。这个行为并非必然的,因此是偶然的,因为它的相反行为(例如,留在高卢)并不暗示矛盾。莱布尼茨所说的没有矛盾意味着在凯撒的一整套属性中,穿越卢比孔河或者留在高卢这两种属性或行为可以共存。但正如我们之前所见,有一些属性,如果改变了,个体就会停止存在。因此,例如,凯撒能否自由地变成一条鳟鱼是一个公平的赌注。换句话说,我们可以说,在这个世界上凯撒穿越了卢比孔河,从而开始了罗马内战,而在另一个可能的世界中,凯撒没有穿越卢比孔河。(再次强调,其他可能的世界的“存在”仅仅意味着存在一些包括不穿越卢比孔河的凯撒对应物的可共存本质的集合。)

莱布尼茨对物质的概念认为,每个个体都有一个完整的个体概念,这仍然似乎非常必然。毕竟,甚至与我未来的行动相关的谓词现在都包含在我的完整个体概念中。这似乎是决定论的,并以自己的方式提出了未来的偶然性问题。如上所述,莱布尼茨声称我们之所以部分自由,正是因为我们的行动完全自发地遵循我们的本性。但是,根据莱布尼茨的说法,上帝“倾向于我们的灵魂而不是强迫它们”。事实上,在《形而上学论文》中,莱布尼茨声称个体的行动是确定的但不是必然的。莱布尼茨认为,根据假设,它们是确定的,也就是说,它们是在创造或实例化这个特定世界的情况下确定的。上帝看到凯撒会越过卢比孔河,犹大会背叛基督,亚当会犯罪,等等;每个人的这些行为和无限多的其他行为都包含在每个个体的完整概念中;然而上帝选择了这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这样的行为肯定会发生。但是,与此类行为相反的事实并不意味着矛盾,它们并不是必然的。上帝在选择一个可能的世界时,选择了所有实际个体的本质,每个个体都有其程序,根据该程序它自发自由地行动。根据莱布尼茨的观点,尽管它仍然是一个程序或完整的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决定。

5. 为什么是这个世界?

莱布尼茨以他的“乐观主义”而闻名,即这是最好的可能世界的论点。根据莱布尼茨的观点,上帝调查了无限多个可能的世界,确定了最好的世界,并使其成为现实或实际存在。在一篇重要的文章《现实性理论》中,罗伯特·梅里休·亚当斯将其称为“神圣选择理论”。在关于莱布尼茨的主要文章中,介绍了这种观点的原因。但是重要的是要看到,有几个因素导致了上帝的选择:首先,根据莱布尼茨的观点,上帝选择了在假设(或法则)最简单且现象最丰富的世界;其次,据称上帝主要关注心灵的幸福;第三,由于(据认为)上帝寻求对宇宙的最大视角,所以世界是一个充满了心灵的充实体,每个心灵都从自己的角度表达世界。

尽管神圣选择理论似乎是莱布尼茨首选的解释这个实际世界起源的方式,但他确实提供了另一种值得评论的解释。这就是努力可能性的教义。根据这种观点,正如主要在《事物的终极起源》(De rerum originatione radicali, 1697)中提出的那样,每个本质自然地努力存在,而实际世界只是在所有可能的本质为生存而进行致命战斗之后的最终战场。简而言之,这是形而上学上的达尔文主义,其中最完美(且相互兼容)的本质幸存下来构成了一个世界。请考虑以下内容:

此外,为了更清楚地解释时间性、偶然性或物理性真理是如何从永恒的、本质的或形而上的真理中产生的,我们首先必须承认,由于存在某物而不是不存在,可能的事物或可能性或本质本身存在一种对存在的渴望或(可以这么说)对存在的努力;总之,本质本身追求存在。此外,由此可见,所有可能的事物,即表达本质或可能的现实的一切,都按照它们所包含的本质或现实的数量或完美程度的比例同等地追求存在,因为完美无非是本质的数量。

由此可见,在无限的可能性和可能序列中,存在的是通过将最多的本质或可能性带入存在的那个。在实际事务中,人们总是遵循决策规则,根据这个规则,人们应该寻求最大或最小:也就是说,人们更喜欢最大的效果以最小的代价,可以这么说。(G VII 303/AG 150)

由于“奋斗可能性”理论似乎与“神圣选择理论”明显相冲突,并且后者是莱布尼茨成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似乎有充分的理由质疑对这一观点的认真程度。(关于这个问题的经典文章可以在参考文献中找到 Shields 和 Blumenfeld 的文章。)然而,有一种常见的方法可以调和这两种观点:神圣选择理论从字面上解释了这个世界的起源,而“奋斗可能性”理论只是一种隐喻。但是,这个隐喻指的是什么呢?答案是:指的是在神圣智慧中进行的道德评估。换句话说,上帝应该被理解为在创造之前不仅仅审视所有世界(一组可共存的本质),而且在某种意义上也审视个体本质;而那些个体本质最完美且集体能够构成一个世界的本质实际上被选中存在。

总之,本文声称莱布尼茨在模态观上与霍布斯和斯宾诺莎的观点相对立,提出了他独特的观点。简而言之,我们在莱布尼茨的体系中发现的模态形而上学是试图将机械主义(因此是决定论的)世界观的洞察力与正统基督教的要求相结合的结果。这里有几个重要的具体观点需要强调。首先,在斯宾诺莎的观点中,一切可能的事物都是实际存在的;也就是说,没有未实现的可能性。声称某个特定的事物或事件本可以是另外一种方式,或声称世界本身本可以是另外一种方式,只是在没有足够知识的情况下做出的断言。事实上,斯宾诺莎哲学的基石之一是这样的观点:如果一个人拥有第三类知识,那么他将认识到一切都是出于神圣本性的必然性。其次,如果神圣选择理论是解释这个实际世界起源的首选理论,那么莱布尼茨与斯宾诺莎的观点相对立,因为神圣选择理论意味着存在未实现的可能世界,并且明显需要一个拟人化且超越的上帝。换句话说,神圣选择理论要求一个智慧和意志是不同的上帝。第三,莱布尼茨对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解释显然是为了支持他对人类真正自由的承诺,尽管这与他本来坚持的机械主义世界观相矛盾。这一点应该并不令人惊讶,因为莱布尼茨与霍布斯和斯宾诺莎不同,坚持基督教的基本原则,并且必须解释自由和责任如何归因于一个个体,而这个个体的本质(根据莱布尼茨对真理的解释)包含了所有的属性,过去、现在和未来。

Bibliography

Primary Sources for Leibniz with Abbreviations

[LLP]

Logical Paper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G. H. R. Parkinson.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66.

[RB]

New Essays on Human Understanding. Translated by Peter Remnant and Jonathan Bennet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AG]

Philosophical Essay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Roger Ariew and Daniel Garber. Indianapolis: Hackett, 1989.

[L]

Philosophical Papers and Letters. 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Leroy E. Loemker. 2d ed., Dordrect: D. Reidel, 1969.

[G]

Die philosophischen Schriften. 7 vols. Edited by C. I. Gerhardt. Berlin, 1875–90. Reprint, Hildesheim: Georg Olms, 1965. Cited by volume and page number

[A]

Sämtliche Schriften und Briefe. Edited by the Deuts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zu Berlin. Darmstadt, 1923 ff., Leipzig, 1938 ff., Berlin, 1950 ff. Cited by Series (Reihe), Volume (Band), and page number.

[H]

Theodicy: Essays on the Goodness of God, the Freedom on Man and the Origin of Evil. Translated by E. M. Huggard. La Salle, IL: Open Court, 1985.

Secondary Sources

See also the main entry on Leibniz.

  • Adams, Robert Merrihew, 1974. “Theories of Actuality,” Noûs, 8(3): 211–31.

  • Adams, Robert Merrihew, 1994 Leibniz: Determinist, Theist, Idealis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Blumenfeld, D., 1973. “Leibniz's Theory of Striving Possibles,” Studia Leibnitiana, 5: 163–77.

  • Brown, Gregory, 1987. “Compossibility, Harmony, and Perfection in Leibniz,”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96(2): 173–203.

  • Burkhardt, Hans, 1980. Logik und Semiotik in der Philosophie von Leibniz. Munich: Philosophia Verlag.

  • Burkhardt, Hans, 1988. “Modalities in language, thought and reality in Leibniz, Descartes and Crusius,” Synthese, 75(2): 183–215.

  • Carnap, Rudolf, 1956. Meaning and Necessity: A Study in Semantics and Modal Logic, second edi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Cover, J.A. and O'Leary-Hawthorne, John, 1999. Substance and Individuation in Leibniz,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Curley, Edwin, 1972. “The Root of Contingency,” In Harry G. Frankfurt ( ed.), Leibniz: 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 New York: Doubleday, pp. 69–97.

  • Fitch, Gregory, 1979. “Analyticity and Necessity in Leibniz,”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17: 29–42.

  • Hooker, Michael (ed.), 1982. Leibniz: Critical and Interpretive Essays,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 Ishiguro, Hidé, 1990. Leibniz's Philosophy of Logic and Language, 2nd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Jauernig, Anja, 2008. “The Modal Strength of Leibniz's Principle of the Identity of Indiscernibles,” Oxford Studies in Early Modern Philosophy, IV: 191–225.

  • Jolley, Nicholas (ed.), 1995.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Leibniz,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Kauppi, Raili, 1960. Über die Leibnizsche Logik, Acta Philosophica Fennica, fasc. 12. Helsinki.

  • Lewis, D., 1986. On the Plurality of Worlds, Oxford, Basil Blackwell.

  • Lin, Martin, 2012. “Rationalism and Necessitarianism,” Noûs, 46(3): 418–448.

  • Look, Brandon, 2005. “Leibniz and the Shelf of Essence,” The Leibniz Review, 15: 27–47.

  • Mates, Benson, 1972. “Individuals and Modality in the Philosophy of Leibniz,” Studia Leibnitiana, IV: 81–118.

  • Mates, Benson, 1986. The Philosophy of Leibniz: Metaphysics and Languag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Mondadori, Fabrizio, 1973. “Reference, Essentialism, and Modality in Leibniz's Metaphysics,” Studia Leibnitiana, V: 74–101.

  • Mondadori, Fabrizio, 1985. “Understanding Superessentialism,” Studia Leibnitiana, XVII: 162–190.

  • Mondadori, Fabrizio, 1993. “On Some Disputed Questions in Leibniz's Metaphysics,” Studia Leibnitiana, XXV: 153–73.

  • Nachtomy, Ohad, 2007. Possibility, Agency, and Individuality in Leibniz's Metaphysics, Dordrecht: Springer.

  • Parkinson, G.H.R., 1965. Logic and Reality in Leibniz's Metaphysic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Plantinga, Alvin, 1974. The Nature of Necessit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Rauzy, Jean-Baptiste, 2001. La doctrine Leibnizienne de la vérité: Aspects logiques et ontologiques, Paris: J. Vrin.

  • Russell, Bertrand, 1937. A Critical Exposition of the Philosophy of Leibniz, 2nd ed., London: Allen & Unwin.

  • Schepers, Heinrich, 1965. “Zum Problem der Kontingenz bei Leibniz: Die beste der möglichen Welten,” in Collegium Philosophicum: Joachim Ritter zum 60. Geburtstag, Basel and Stuttgart: Schwabe, 326–350.

  • Shields, Christopher, 1986. “Leibniz's Doctrine of Striving Possibles,”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24: 343–59.

  • Sleigh, R. C., Jr., 1990. Leibniz and Arnauld: A Commentary on Their Correspondenc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 Wilson, Catherine, 1989. Leibniz's Metaphysics: A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Study,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 Wilson, Catherine, 2000. “Plenitude and Compossibility in Leibniz,” The Leibniz Review, 10: 1–20.

  • Wilson, Margaret D., 1978/9. “Possible Gods,” Review of Metaphysics, 32: 717–33. Reprinted in M. Wilson 1999.

  • Wilson, Margaret D., 1999. Ideas and Mechanism: Essays on Early Modern Philosoph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Zalta, Edward, 2000. “A (Leibnizian) Theory of Concepts,” Philosophiegeschichte und logische Analyse / Logical Analysis and History of Philosophy, 3: 137–183.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with suggestions.]

Aristotle, General Topics: metaphysics | Continental Rationalism | Descartes, René: modal metaphysics | evil: problem of | fictionalism: modal | identity: of indiscernibles | identity: transworld | Kant, Immanuel: and Leibniz | Leibniz, Gottfried Wilhelm | Leibniz, Gottfried Wilhelm: ethics | Leibniz, Gottfried Wilhelm: on causation | Leibniz, Gottfried Wilhelm: on the problem of evil | Leibniz, Gottfried Wilhelm: philosophy of mind | Leibniz, Gottfried Wilhelm: philosophy of physics | logic, history of: modal logic | logic: modal | metaphysics | modality: epistemology of | modality: medieval theories of | multi-modal logic, philosophical aspects of | Newton, Isaac: philosophy | possibilism-actualism debate | possible objects | quantum mechanics: modal interpretations of | Spinoza, Baruch: modal metaphysics

Copyright © 2013 by Brandon C. Look <look@uky.edu>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