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属性与偶然属性 essential vs. accidental properties (Teresa Robertson Ishii and Philip Atkins)

首次发表于 2008 年 4 月 29 日星期二;实质性修订于 2020 年 10 月 26 日星期一

本质属性与偶然属性的区别已经以各种方式进行了表征,但通常以模态术语理解:一个物体的本质属性是它必须具有的属性,而一个物体的偶然属性是它恰好具有但也可能缺乏的属性。让我们称之为基本模态表征,其中一个概念的模态表征是指用必然性/可能性来解释该概念。在刚才给出的本质属性与偶然属性的区别表征中,使用“必须”一词反映了必然性被引入的事实,而使用“可能”一词反映了可能性被引入。必要性和可能性的概念是可以相互定义的:说某事是必要的意味着其否定是不可能的;说某事是可能的意味着其否定不是必要的;说一个物体必须具有某个属性意味着它不可能缺乏它;说一个物体可能具有某个属性意味着它不一定缺乏它。

许多人会说,每个人都不可能不是人类;如果是这样,那么基本的模态特征将把人类属性视为每个人的本质属性。而且,许多人会说,尽管某人,比如苏格拉底,实际上喜欢狗,苏格拉底本来可以没有这种属性;如果是这样,那么基本的模态特征将把喜欢狗的属性视为苏格拉底的偶然属性。

在 20 世纪下半叶的分析形而上学工作中,对本质属性与偶然属性之间的区别进行模态刻画几乎是理所当然的。支持模态刻画的人包括 Ruth Barcan Marcus(1967)和 Saul Kripke(1972/1980),等等。然而,最近一些其他对该区别的刻画(见第 2 节)已经开始流行起来。值得在此强调的是,尽管现在对于如何划分本质属性与偶然属性存在一些分歧,但在案例上仍然存在一些共识。大多数人会同意,无论如何划分这一区别,结果应该是苏格拉底的本质属性是人类(或者如果存在的话是人类),而喜欢狗只是苏格拉底的一种偶然属性。

本质主义通常可被描述为(至少一些)对象具有(至少一些)本质属性的信条。这种描述并不被普遍接受(见 §3),但也没有普遍被接受的描述;至少这个描述具有简单和直接的优点。至于具体的本质主义主张,我们已经遇到了一个——即作为人类属性对苏格拉底是本质的主张。另一个例子是声称苏格拉底的生物起源——苏格拉底的父母,或更具体地说,苏格拉底产生的精子和卵子——对苏格拉底是本质的主张。第一个例子是一种种类本质主义,而第二个例子是一种起源本质主义。这两种本质主义在哲学文献中都占据重要地位。


本质属性与偶然属性的模态刻画

根据本质属性与偶然属性之间的基本模态特征划分,这是最初给出的划分

P 是物体 o 的本质属性,仅当 o 必须具有 P 时,而 P 是物体 o 的偶然属性,仅当 o 具有 P 但 o 可能缺乏 P 时。

将这个问题转化为哲学家经常采用的可能世界语境中,

P 是物体 o 的本质属性,只有在 o 的所有可能世界中 o 具有 P,而 P 是物体 o 的偶然属性,只有在 o 具有 P 但存在一个可能的世界中 o 缺乏 P。

尽管从这些陈述中基本思想的特征是清晰的,但稍加思考就会发现有一点困扰。许多属性(一些哲学家会说所有属性)都是这样的,即为了一个对象拥有它们,该对象必须存在。根据基本的模态特征,如果一个偶然存在的对象拥有这样的属性,那么这个属性将被视为该对象的偶然属性。但这似乎是错误的。考虑“是一只狗”的属性。合理的(并且在目前的目的上我们假设这是真实的)是一个对象必须存在才能拥有这个属性。现在考虑一个名为“Emma”的特定狗,事实上她存在,但她可能不存在。存在一个可能的世界,在那个世界中 Emma 不存在。根据我们的假设,在这个世界中 Emma 不是一只狗,因为 Emma 在那里不存在。因此,根据基本的模态特征,是一只狗是 Emma 的偶然属性。但无论我们如何划分本质属性和偶然属性之间的区别,这种划分本身都不应该排除直观上令人信服的主张,即 Emma 本质上是一只狗。因此,基本的模态特征似乎是有缺陷的。

作为对这一点的回应,诱人的是转向基本模态特征的一种变体,即存在条件的模态特征描述,根据这种描述

P 是物体 o 的本质属性,只有当 o 具有 P 并且如果 o 存在,则 o 必须具有 P,而 P 是物体 o 的偶然属性,只有当 o 具有 P 但 o 缺乏 P 仍然可能存在。

但这种表述也不尽如人意。对于这种区分方式的一个广泛注意到的问题是,它将存在变成了每个对象的本质属性,因为没有一个对象可以缺乏存在而又存在。因此,这种对本质/偶然属性区分的描述有效地排除了一个有神论者声称只有上帝拥有存在作为本质属性的说法。但是,对这种区分的良好描述不应该在这种方式上对实质性问题做出裁决。

在哲学上,这两个问题都可以说并非毁灭性的。那些支持基本特征描述的人可以说,通常当有人声称,例如,Emma 本质上是一只狗时,真正意思并非 Emma 本质上具有成为一只狗的属性,而是 Emma 本质上具有如果存在的话成为一只狗的属性。在这种方法中,存在将被特别对待:声称一个对象具有存在作为本质属性并不会被理解为声称该对象具有如果存在的话成为存在的属性作为本质属性;相反,这种声称将被直接理解。那些支持存在条件特征描述的人可以说,当有人说只有上帝具有存在作为本质属性时,真正意思是只有上帝具有存在作为必要属性,其中一个对象的必要属性是指该对象在所有可能的世界中都具有的属性。 (根据基本的模态描述,本质属性与必要属性是相同的。)这两种方法都可能因为将存在属性作为特例而受到指责。但也许这并非大错,因为存在似乎确实是一个特例,在哲学的其他领域中也被特别对待。(或许值得指出的是,根据许多哲学家的观点——如康德、罗素和弗雷格等——存在根本不是一个属性。如果这是正确的,那么存在确实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情况。)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不关心由于需要某种存在条件而产生的细节——无论是在定义本质属性(如存在条件模态描述中)还是在被视为本质的属性(如基本模态描述中)的陈述中。有其他方法可以用模态术语解释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偶然属性之间的区别(将在第 2 节中讨论),但我们所称的基本模态描述和存在条件模态描述是标准方法。通常一起使用,这些方法总称为模态描述。

任何对本质属性与偶然属性之间区别的模态表征所涉及的核心概念是形而上的必然性/可能性。但是,由于有许多概念对应于我们使用“必然性”和“可能性”这两个词的许多方式,将相关的必然性/可能性概念与可能会引起混淆的其他概念进行对比是有帮助的。

如果有人声称某事是可能的,有时自然而然地会认为这意味着他不知道它是假的。例如,假设你问某人苏格拉底是否曾去斯巴达,她回答说可能。自然而然地理解她是在说她不知道苏格拉底没有去过斯巴达。因此,这里表达的可能性是一种认识可能性(特别是,对于一个代理人 X,只有当 X 不知道非 p 时,p 在认识上是可能的)。这种认识可能性的概念显然不同于形而上可能性的概念,因为有一些认识可能性的情况并非形而上可能性。哥德巴赫猜想(即每个大于二的偶数都是两个质数之和)及其否定,每一个都是认识上可能的,但其中一个(我们不知道是哪一个)不是形而上可能的。而有些形而上可能性的情况并非认识可能性。例如,我们太阳系中只有两颗行星是形而上可能的,但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在认识上不可能,因为我们大多数人知道我们的太阳系不只有两颗行星。(这并不是否认可能存在某些认识可能性的概念,例如,宇宙可以被一致地构想为最大程度完整的方式,至少可以合理地假设每个形而上可能性也是认识可能性。即使如此,形而上可能性和认识可能性的概念是不同的。)

除了各种认识可能性的概念外,哲学家们还关注三种通常被视为非认识的可能性概念:逻辑可能性、形而上可能性和物理可能性。根据一种普遍观点,物理可能性是形而上可能性的一个子集,而形而上可能性又是逻辑可能性的一个子集。(但请参见 Fine(2002)对相反观点的讨论。)以下是一些逻辑上可能但既非形而上也非物理可能的事物的例子:埃菲尔铁塔同时全身红色和全身绿色;埃菲尔铁塔是红色但不是延伸的。以下是一个逻辑上和形而上可能但不是物理可能的事物的例子:埃菲尔铁塔比光速更快地移动。埃菲尔铁塔同时是红色和非红色是在任何意义上都不可能的,而它比子弹飞得更快则在所有意义上都是可能的。

为了补充这些例子,给出那些不带争议的三个概念的特征描述会很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尽管如此,我们提供一些相对不具争议的特征描述。形而上可能性通常被视为一个原始概念,它涉及到物理可能性的概念:一个命题在物理上可能当且仅当它在形而上上与物理定律相容。 (其他诺摩逻辑可能性,如化学或生物可能性,可以类似地理解。)假设逻辑真理的概念被理解,那么逻辑必然性就是简单的逻辑真理,因此逻辑可能性是那些否定不是逻辑真理的事物。

我们通过提及一个概念来结束对本质/偶然属性区分的模态特征的概述,这个概念与本质属性的概念接近但又不同。很容易混淆本质属性的概念——一个事物不可能缺少的属性——与一个事物不可能失去的属性的概念,因此值得花一分钟来思考其中的区别。当然,任何一个人不可能缺少的属性都是那个人不可能失去的属性,因为失去一个属性会导致这个人缺少它。然而,“反过来”并不成立。有些属性是一个人不可能失去的——比如在 2007 年圣诞节在田纳西度过的属性——但这些属性并非对于这个人是本质的。

本质属性与偶然属性的其他表述方式

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模态特征化为对象必须具备的属性,与我们对本质性概念的日常理解(至少在某种程度上)相吻合,这种理解通常似乎仅仅是必要性的概念。说某物对另一物体是必要的,通常只是说第一个对第二个是必要的。但是,尽管这种描述与我们对本质性的日常理解(这一方面)很契合,它却有一些可能令人惊讶的后果:这种描述将使得拥有无限多个质数的属性(或者,也许,如果所讨论的事物存在,那么拥有无限多个质数的属性)被分类为苏格拉底(以及所有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因为苏格拉底(像所有其他事物一样)必须具备这一属性。苏格拉底必须具备这一属性,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必须存在无限多个质数。此外,这种描述将使得作为单位集合{2}的唯一成员的属性被分类为数字 2 的本质属性,因为 2 是单位集合{2}的唯一成员是必要的。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模态特征化为对象必须具备的属性,与我们对本质性概念的日常理解(至少在某种程度上)相吻合,这种理解通常似乎仅仅是必要性的概念。说某物对另一物体是必要的,通常只是说第一个对第二个是必要的。但是,尽管这种描述与我们对本质性的日常理解(这一方面)很契合,它却有一些可能令人惊讶的后果:这种描述将使得拥有无限多个质数的属性(或者,也许,如果所讨论的事物存在,那么拥有无限多个质数的属性)被分类为苏格拉底(以及所有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因为苏格拉底(像所有其他事物一样)必须具备这一属性。苏格拉底必须具备这一属性,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必须存在无限多个质数。此外,这种描述将使得作为单位集合{2}的唯一成员的属性被分类为数字 2 的本质属性,因为 2 是单位集合{2}的唯一成员是必要的。

一些哲学家,尤其是基特·芬(1994),发现这些结果令人不安。芬认为,一件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概念应该与该事物的本质或其作为该事物的本质是什么紧密相连,但是,芬认为,具有无限多个质数的直觉上与苏格拉底的本质无关。虽然似乎将数字 2 作为其唯一成员是成为单位集合{2}的本质的一部分,但似乎成为该单位集合的唯一成员并不是成为数字 2 的本质的一部分。芬认为,这些类型的属性是对模态特征的反例。[2][3] 为了取代模态特征,芬提出了对本质属性的定义性特征,根据这一特征,一个对象的本质属性是该对象“定义”中的一部分属性。一个对象的“定义”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个困难的问题。乍一看,这似乎是一个范畴错误:定义是词语,也许是概念,而不是对象。即便如此,必须承认,一些对象,比如数字 2 和单位集合{2},似乎是可以定义的:认为数字 2 被定义为是数字 1 的后继是合理的;认为单位集合{2}被定义为其唯一成员是数字 2 也是合理的。但其他对象,比如苏格拉底,似乎不那么容易被定义。因此,即使对于某些对象概念已经足够清晰(不要紧,即使并非每个人都会认为数字 2 是一个对象),定义性特征的拥护者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是为对象的定义概念提供一个体面的普遍理解。

本文提到另一个问题,即本文涉及本质属性和偶然属性之间的区别,而不仅仅是不同的表述本质属性的方式。‘本质属性’和‘偶然属性’这两个术语之间存在着公认的分析联系,使得某物的属性在本质属性和偶然属性两个类别之间独占和穷尽。尽管在哲学文献中流行的观点是,某物的本质属性是其定义的一部分,但很少有人认为某物的偶然属性是其定义的一部分。例如,很少有人会说苏格拉底仅仅是偶然成为{苏格拉底}的唯一成员。简而言之,术语‘偶然属性’往往被用来表示一种模态上的偶然属性。

几位哲学家在 Fine 的假定反例的背景下为模态表征辩护了非标准版本。Edward Zalta(2006)是其中之一。他区分了抽象对象(如数字和虚构人物)和普通对象(如苏格拉底)。根据 Zalta 的观点,每个对象都必然存在(无论是抽象还是普通对象),但普通对象并非必然具体存在。事实上,像苏格拉底这样的普通对象在某些可能的世界中是具体的,但在其他世界中是非具体的。Zalta 提出了两种关于本质的独立解释,一种对应于抽象对象,另一种对应于普通对象。以下是 Zalta 对普通对象本质的解释,略有简化:

P 是普通物体 o 的本质属性,只有在以下情况下才成立:(1)如果 o 是具体的,则 o 具有 P 是必要的,且(2)o 具有 P 并非必然。

在所有可能的世界中,苏格拉底是这样的,存在无限多个质数(无论苏格拉底是具体的还是非具体的)。因此,条件(2)不满足。因此,这不是苏格拉底的本质属性之一。(在 Zalta 的术语中,这不是苏格拉底的强本质属性之一,尽管 Zalta 会说这是苏格拉底的弱本质属性之一,因为条件(1)得到满足。)以下是 Zalta 对抽象对象本质的阐述:

P 是抽象对象 o 的本质属性,只有在 o 编码 P 是必要的时候才是如此。

仅有抽象对象能够编码属性,根据 Zalta。说一个抽象对象编码一个属性意味着这个属性包含在我们对这个对象的概念中。因此,虚构人物夏洛克·福尔摩斯编码了侦探的属性,尽管夏洛克·福尔摩斯本身并没有这个属性。(在 Zalta 的术语中,夏洛克·福尔摩斯并不举例说明这个属性。夏洛克·福尔摩斯举例说明的属性包括由阿瑟·柯南·道尔创作以及由杰里米·布雷特扮演。)根据 Zalta,成为侦探是夏洛克·福尔摩斯的本质属性之一。相反,存在无限多个质数这一属性并不是夏洛克·福尔摩斯的本质属性之一,因为这个属性不包含在我们对夏洛克·福尔摩斯的概念中。

对苏格拉底的本质属性和{苏格拉底}的本质属性之间的不对称性进行了解释:根据提出的理论和定义,苏格拉底是{苏格拉底}的元素并不是其本质属性,但对{苏格拉底}来说,苏格拉底是其元素却是其本质属性(详见 Zalta 2006,§5)。

法布里斯·科雷亚(2007)提出了一种基于非标准模态概念的模态特征的不同版本

P 是物体 o 的本质属性,只有在 o 存在关于 o 的事实时,o 具有 P 是局部必要的。

为了理解这种表征,我们必须首先理解 Correia 对可能性的非标准概念,这受到了 Arthur Prior(1957)的启发。哲学家通常认为可能世界提供了对宇宙可能状态的完整描述。这些是 Correia 所称的全局可能世界。局部可能世界形成了一个更广泛的类别。它们包括所有全局可能世界,但也包括严格局部可能世界,这些世界是不完整的,不包括关于某些对象的事实。严格局部可能世界是“一个微型的全局可能世界”(2007 年,第 72-73 页)。Correia 建议存在严格局部可能世界,其中存在关于苏格拉底的事实,但没有关于素数的事实。因此,苏格拉底拥有无穷多素数的属性并非局部必然。因此,这不是苏格拉底的本质属性之一。

在一系列论文中,Berit Brogaard 和 Joe Salerno(2007a,2007b,2013)捍卫了一种依赖于他们对反事实的非标准概念的模态表征版本。在一系列论文中,Berit Brogaard 和 Joe Salerno(2007a,2007b,2013)捍卫了一种依赖于他们对反事实的非标准概念的模态表征版本

P 是物体 o 的本质属性,只有在以下情况下才成立:(1)如果 o 存在,则 o 具有 P 是必要的,以及(2)如果没有任何东西具有 P,则 o 将不存在。

为了理解这种表征,我们必须首先理解 Brogaard 和 Salerno 对反事实的非标准概念。根据 Brogaard 和 Salerno,具有不可能前提的反事实(“反事实可能性”)可以是假的(而不是像标准解释所说的“空洞真实”)。例如,Brogaard 和 Salerno 会说以下反事实是错误的:如果没有任何东西具有“存在无限多个素数”的属性,那么苏格拉底就不会存在。由于这个反事实是错误的,条件(2)不满足。因此,苏格拉底本质上并非存在无限多个素数。

另一个观点,由 Nathan Wildman(2013)辩护并由 Sam Cowling(2013)提出,诉诸于 David Lewis(1983, 1986)对稀疏属性和丰富属性的区分

P 是物体 o 的本质属性,只有在以下情况下才成立:(1)如果 o 存在,那么 o 具有 P 是必要的,以及(2)P 是一种稀疏属性。

根据 Wildman 和 Cowling 指出的,有几种方法可以解释稀疏属性和丰富属性之间的区别(详见 Schaffer(2004)进行了深入讨论)。基本思想是,稀疏属性在某种程度上比丰富属性更基本(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在自然中划分了界限”)。重要的是,在任何合理的区分解释中,Fine 所援引的属性都不会被视为稀疏属性。因此,条件(2)将不会得到满足。

大卫·丹比(2014)为模态特征的类似版本进行辩护,借助更为熟悉的内在属性和外在属性之间的区别

P 是物体 o 的本质属性,只有在以下情况下才成立:(1)如果 o 存在,则 o 具有 P 是必要的,以及(2)P 是一种内在属性。

粗略地说,本质属性是一个对象在孤立状态下拥有的属性,而外在属性是一个对象仅在与其他对象的关系中拥有的属性。再次,有不同的方式来解释这种区别。但重要的是,在任何合理的区分解释中,Fine 提出的属性都不会被视为本质属性。因此,条件(2)不会被满足。[4]

Fine (1994)也认为,从定义上来看,应该提到模态真理可归结为本质真理。例如,形而上学上的必然真理被确定为那些由于所有对象的本质而成为真实的命题。这种还原主义观念近年来产生了大量文献。其他人中,参见 Jessica Leech (2018), Carlos Romero (2019), Robert Michels (2019), 和 Nathan Wildman (即将出版)。

除了模态表征和定义表征之外,还有一种表征本质属性概念的方式。它与定义表征一致,认为模态表征在确定本质属性方面过于宽松,但避免了对对象定义的诉诸。在解释性表征中,对象的本质属性是对象最深层的解释性属性——那些在解释对象具有其他属性时起着基础性作用的属性。(例如,拥有六个质子可能被视为碳原子的本质属性,因为这一属性在解释其具有其他属性,如其化学键特性时起着基础性作用。)这种解释威胁到使本质/偶然属性区分相对化,因为作为解释性主要的内容似乎取决于解释者的兴趣和能力。一些支持解释性表征的人,如梅根·沙利文(2017),愿意接受在某种意义上这种区分是相对的。其他人,如欧文·科皮(1954)和迈克尔·戈尔曼(2005),认为有一种更“形而上学”的、较少“认识论”的理解关于解释概念的方式,根据这种方式,一件事解释另一件事只有在它们之间存在一种特定的与心智无关的关系时才成立。正如支持定义表征的人被要求提供对相关定义概念的体面理解一样,支持解释性表征的人被要求提供(或从科学哲学中借鉴)对相关解释概念的体面理解。

本质属性与偶然属性的区分,在每种观点的最基本版本上,至少是排他性和穷尽性。(在这些观点的一些更精细版本上,区分仍然是排他的,但不是穷尽的。当某些属性——比如具有无限多个质数的属性——不被视为本质/偶然属性区分适用的属性时,穷尽性就会丢失。参见 Della Rocca(1996a)在 §3 中的讨论。)此外,似乎每种表征的根源至少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工作。(有关模态表征,请参阅《Topics》102b5ff;有关定义性表征,请参阅《Metaphysics》1031a12;有关解释性表征,请参阅《Posterior Analytics》74b5ff。有关亚里士多德著作中本质概念的更多信息,请参阅亚里士多德《Metaphysics》条目。)目前尚不清楚这三种表征是否应该被正确地视为竞争性的单一概念的表征,还是作为试图捕捉三个相关但不同且同样合法的概念的方式。(Livingstone-Banks(2017)和 Cowling(2013)也提出了类似观点。)由于模态表征如此普遍,而且本文讨论的本质属性与偶然属性的区分几乎总是以模态方式理解,因此它将主导本文其余部分。

本质主义的四种表征方式

至少有四种相当标准的表征本质主义的方式,通过考虑两种极端观点,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到这四种表征之间的差异。根据第一个极端观点——一个自然称之为最大本质主义的观点。

任何给定对象的所有属性对其都是本质的。

根据另一个极端观点——一个自然称之为极简本质主义的观点

对于任何给定对象可能与其实际状态不同的方式几乎没有限制,因此对象的唯一本质属性是我们可能认为是其微不足道的本质属性 - 例如,是 F 或非 F(对于任何属性 F)以及自我同一性。

真正的最小本质主义应该被视为一种本质主义吗?真正的最大本质主义应该被视为一种本质主义吗?关于这些问题,逻辑空间中有四个立场:是和是;是和否;否和是;以及否和否。每个立场都由一些相当重要的本质主义特征所占据。

首位——根据这一观点,“最小本质主义”和“最大本质主义”都被视为本质主义的真正形式——是在一开始提出的本质主义表征所占据的位置

本体论认为(至少一些)对象具有(至少一些)本质属性。

我们倾向于认为,这种简单直接的描述是本质主义最常见的理解,尽管很少有人明确陈述。(Mackie (2006, p. 1)提供了一个明确使用这种描述的例子。)

第二位置——根据奎因(1953b/1976,第 175-6 页)非常著名地提出的“最小本质主义”而不是“最大本质主义”被认为是本质主义的一种真正形式。

某些事物的属性(与事物所用的语言无关,如果有的话)可能对该事物是本质的,而其他属性是偶然的。

在更正式的术语中,本质主义,Quine (1953b/1976, p. 176) 表示,是这种教条:存在这种形式的真实句子:∃x(□Fx&Gx&∼□Gx)(其中‘□’可以理解为‘必然’)。根据“最大本质主义”,任何给定的对象只有本质属性。它没有偶然属性。这意味着根据“最大本质主义”,将没有属性“适用于”Quine 句子模式中的‘G’;因此,“最大本质主义”在 Quine 的描述中根本不是本质主义的一种形式。

第三位置——根据这一位置,“最大本质主义”而不是“最小本质主义”被视为本质主义的一种形式——是将本质主义描述为

物体至少具有一些非平凡必要属性的观点。

Della Rocca (1996a) 这样认为本质主义,并将“最大本质主义”而不是“最小本质主义”视为一种本质主义。(自然而然地可以假设 Della Rocca 认为本质属性是非平凡的必要属性,因此他可以说,“本质主义是一种观点,认为一些对象具有一些本质属性。”如果这是 Della Rocca 的看法,那么在他看来,本质/偶然区分要么不是穷尽的——因为平凡的必要属性,比如存在无限多个素数的属性,既不是偶然的也不是本质的——要么这种区分是穷尽的,但存在无限多个素数的属性被视为偶然属性,与直觉相悖。)

第四个位置——根据这个位置,既不将“最小本质主义”也不将“最大本质主义”视为本质主义形式——是将本质主义描述为

在某种意义上,认为偶然/本质属性区分是强大的,因为(至少一些)对象具有(至少一些)非平凡的本质属性,而(至少一些)对象具有(至少一些)偶然属性。

Yablo (1998)考虑到这种特征,因此他将“最小本质主义”和“最大本质主义”都描述为反本质主义的形式。

在本条目的其余部分,本质主义将被理解为四种方式中的第一种方式——因此,最大本质主义和最小本质主义都将被视为本质主义的形式。

一些本质主义的种类

各种特定形式的本质主义已被提倡。 从一个极端开始,有最大本质主义。 尽管莱布尼茨著名地持有这种观点,但几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种观点的拥护者相对较少。 根据一种不那么极端且相应更受欢迎的本质主义形式,即起源本质主义,一个对象的起源实际上不能与其实际起源的根本不同。 一张特定桌子不能最初由与其实际最初制成的材料完全不同的材料制成,以及一个人不能起源于与其实际起源的精子和卵子不同的精子和卵子,这两种观点都是起源本质主义的形式。 起源本质主义已被克里普克(1972/1980)、萨尔蒙(1981)和福布斯(1985)等人辩护。 根据另一种温和的本质主义形式,即种类本质主义,一个对象实际上不能是一种根本不同的种类——至少对于某些种类而言。 认为作为人类(或者如果存在的话)是苏格拉底的本质属性,以及认为苏格拉底不能成为信用卡解释的观点,都是种类本质主义的形式。 最温和的本质主义形式是最小本质主义。 麦基(2006)对这种观点进行了持续的辩护。

除了关于普通个体本质属性的这类主张之外,关于自然种类的本质属性的主张在文献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自从克里普克(1972/1980)和普特南(1975)对猫和水等自然种类提出了本质主义主张以来。核心直觉是,在任何可能的世界中,任何不是动物的东西都不是猫,而在任何可能的世界中,任何不是由 H2O 分子组成的东西都不是水。自从我们凭经验发现猫是动物(而不是机器人),水是 H2O(而不是其他类型的分子)以来,这些主张中的每一个都断言了两个属性之间的必要的后验联系。在第一种情况下,所断言的是任何猫都是动物是必要的。在第二种情况下,所断言的是任何(一份)水都是由 H2O 分子组成是必要的。自然而然地,我们可以将这些主张解释为我们迄今为止考虑过的本质主义主张的模型:对于一个特定的对象,即猫这个物种,它的所有实例也是动物这种类别的实例是本质的;对于一个特定的对象,即水这种类别,它的所有样本都是由 H2O 分子组成是本质的。请注意,一个人可以认为猫在本质上是动物,即成为猫和成为动物之间存在必要的后验联系,而不认为任何特定的猫在本质上是动物。换句话说,从每个猫都是动物是必要的这一事实并不意味着每个实际上是猫的个体必然是动物。换句话说,这种关于自然种类的本质主义并不蕴含分类本质主义。

或许值得一提的是,类似的评论也适用于属性之间的必要先验联系的情况。所有数学家都是理性的这一必要先验真理。根据我们的模型,我们可以说,对于数学家这种类型来说,其所有实例也是理性(事物)的实例是至关重要的。这并不意味着事实上是数学家的安德鲁·怀尔斯不可能不理性,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也将不再是数学家。更具说明力的例子是,所有单身汉都是未婚的这一必要先验真理。这并不意味着事实上是单身汉的迈克尔不可能结婚。

哲学家不仅思考一个对象是否基本上具有这种或那种特定属性,还思考一个对象是否具有一种特殊类型的本质属性,即个体本质,一种除了对该对象基本而言是必要的外,还对该对象独特的属性,即拥有该属性在模态上足以成为该对象(也就是说,不可能有某个与该对象不同的东西具有该属性)。个体本质的一个微不足道的例子是一个对象的 haecceity 或 thisness,即作为(与)该对象完全相同的属性。一些人辩护说有实质性的个体本质。莱布尼茨著名地认为有,而且它们可以由纯粹的定性(一般)属性给出。福布斯(1985)也认为有实质性的个体本质,但他不同意莱布尼茨的看法,即它们可以由纯粹的定性属性给出。相反,他认为,个体本质涉及非纯粹定性(单一)属性:例如,苏格拉底的本质涉及来自他实际起源的特定精子和卵子。有关模态充分性原则的更多信息,请参见

关于起源本质主义论证的补充。

对本质主义的怀疑

在第 3 节中,我们没有评论昆恩对本质主义的表述中的括号短语。将该短语添加到第 3 节对本质主义的第一个观点中得到:

本质主义是一种信条,认为(至少一些)对象具有独立于它们被指称方式的(至少一些)本质属性。

本文中添加的短语强调本质主义者认为至少有意义询问一个对象(“本身”)是否必须具有特定属性。对本质主义持怀疑态度的人对这样一个问题的可理解性表示怀疑。这里是这种反本质主义背后的一个突出思想。(见 Quine 1960,第 195-200 页。)由于七加二大于七是必然的,当数字九被称为“七加二”时,它本质上大于七。但是,由于行星的数量大于七并非必然,当数字九被称为“行星的数量”时,它并非本质上大于七。关键在于,独立于任何引用方式,说数字九本质上大于七或不大于七是毫无意义的。同样,反本质主义者可能会说,当一个既是数学家又是自行车手的人被视为数学家时,理性对他来说是必要的,而两条腿不是;但当同一个人被视为自行车手时,尽管两条腿对他来说是必要的,理性却不是。再次强调的是,独立于对他的任何思考方式,说这个数学自行车手本质上是理性的(或两条腿的)或不是理性的(或两条腿的)是毫无意义的。根据反本质主义者的观点,询问安德鲁·怀尔斯(我们可以假设他是一位骑自行车的数学家)是否可能不理性,就像询问安德鲁·怀尔斯是否比谁高一样——这两个问题都需要另一个相关物。相对于哪种引用方式,他可能不理性?他比谁高?

本质主义者将指出,反本质主义者的思想与直觉并不十分一致。考虑所有这些短语所指的对象:“九”、“七加二”、“行星的数量”。那个对象本身可能不大于七吗?直觉上,这个问题似乎是可以理解的,答案似乎是它不可能不大于七。因此,根据直觉,被“行星的数量”所指的对象(也就是被“七加二”和“九”所指的同一个对象)本质上大于七。直觉还认为,声称行星的数量大于七本身并非必然的。再加入一些行话:直觉认为声称行星的数量必然大于七这一说法在 de re 阅读(“关于事物”)上是真实的,但在 de dicto 阅读(“关于陈述”或“关于声明”)上是错误的。(de re 阅读是这样的:行星的数量具有必然大于七的属性。de dicto 阅读是这样的:声称行星的数量大于七具有必然性。)本质主义者指出,反本质主义者的论点声称后者的直觉削弱了前者,但没有说明原因。

本质主义主张的认识论

假设我们对一些本质主义主张有所了解,我们如何解释这种知识呢?为了讨论的目的,让我们假设我们知道对苏格拉底来说,存在无限多个质数、人类身份以及由精子 s 和卵子 e 产生是其本质属性。第一个例子与后两个例子不同之处在于,似乎我们可以先验地知道对苏格拉底来说存在无限多个质数是其本质属性,而似乎我们只能后验地知道人类身份和由 s 和 e 产生也是对他而言的本质属性。

尽管如何解释先验知识,如逻辑真理、数学真理以及像“没有东西可以同时全身红色和全身绿色”这样的日常必然真理,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哲学问题,但解释我们对苏格拉底是这样一个存在着无限多个质数的真理的认识似乎并没有特别棘手的方式。如果我们对存在着无限多个质数的必然真理的先验知识有一个良好的解释,那么解释我们对苏格拉底这样一个存在着无限多个质数的真理的认识也就不难了。

Kripke (1972/1980) 暗示我们对一些其他本质主义主张的认识部分基于先验知识,部分基于经验知识。例如,我们对源自 s 和 e 对苏格拉底是本质的这一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基于我们的先验知识,即每个有机体都有其本质起源,同时也基于我们的经验知识,即苏格拉底(是源自 s 和 e 的有机体)。(同样,我们对苏格拉底本质上是人类的认识似乎部分基于我们的先验知识,即一切都有其本质种类,同时也基于我们的经验知识,即苏格拉底是人类(的种类)。)因此,我们对源自 s 和 e 对苏格拉底是本质的这一主张的认识,在认识论上不应该比我们对其基础两个主张的认识以及我们对从这两个主张推导的论证的有效性的认识更具问题性。正如我们已经提到的,虽然关于我们对逻辑真理的认识存在困难的哲学问题,但我们对所讨论论证的有效性的认识似乎并没有增加任何特殊的问题。同样,虽然存在关于经验知识的哲学问题,但我们知道苏格拉底源自 s 和 e 并没有引入任何特殊问题。然而,我们的先验知识,即每个有机体都有其本质起源,似乎确实比解释我们对逻辑、数学和更加常见的必然真理的先验知识的问题更具特殊性。后者的主张通常由普遍持有的直觉或被普遍接受的论证支持,而前者,像大多数哲学主张一样,由较不牢固的直觉和更具争议的论证支持。要详细了解哲学家们如何捍卫起源本质主义,请参阅

对起源本质主义论证的补充。

有关种类本质主义论证的更多信息,请参阅 Wiggins(1980)和 Mackie(2006 年,第 7 章和第 8 章)。关于方式知识论的条目对方式知识论中的一般问题很有帮助。

在非同一性论证中的本质主义主张

根据莱布尼茨的同一性不可辨认定律,如果“两个”事物是相同的,那么它们共享所有属性,可以用来支持各种非同一性的主张。例如,如果你知道查尔斯是哲学专业的,而樱子不是,那么你可以安全地推断出查尔斯不等同于樱子。本质主义的主张在一些著名的莱布尼茨定律的非同一性论证中发挥了作用。某种类型的心灵-身体二元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论证:X 本质上是一个思维的东西;X 的身体并非本质上是一个思维的东西;因此 X 不是(等同于)X 的身体。类似的论证也可以得出结论,即雕像与构成它的一团材料(蜡、黏土、大理石等)并不相同。考虑一个人形雕像——称之为“歌利亚”——和构成它的蜡块——称之为“块 1”。我们可以想象,歌利亚在其整个存在期间都由块 1 组成,而块 1 在其整个存在期间都构成歌利亚。在这种情况下,歌利亚和块 1 在时空上是共位的,这就是说,无论它们中的任何一个存在时,它们在任何给定时间都占据完全相同的空间区域。事实上,我们写作时似乎有两个事物有点奇怪。为什么不简单地说歌利亚和块 1 是相同的呢?嗯,至少似乎有一个相当直接的论证——依赖于本质主义主张——可以证明它们的非同一性:

  1. 歌利亚(Goliath)是本质上类似于人形的。

  2. Lump1 不是本质上的人形。

  3. 因此,歌利亚不等同于块 1。

两个前提的合理性似乎是不可否认的,例如,我们认为,如果包含歌利亚/块 1 的房间变得非常炎热(足以使蜡融化),然后再次冷却(以至于剩下的是一个形状类似山的蜡块),那么歌利亚将被摧毁,而块 1 仍将存在。 推理看起来无懈可击:如果歌利亚是块 1,那么每个都必须具有与“另一个”相同的所有属性;由于它们具有不同的属性,它们必定不是相同的。(在哲学中很少有什么比莱布尼茨的“不可辨认相同物的法则”更无争议的,尽管对于如何正确表述它存在一些争议。)弄清楚如何调和我们的直觉,即(1)和(2)是真实的,与我们倾向于认为歌利亚和块 1 实际上不是两个东西而只是一个东西的问题版本是物质构成问题的一个版本。有许多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一个“认为有两个东西”的人——认为实际上在一个地点有两个东西,一个雕像和一块蜡——可能只是避免将歌利亚和块 1 等同起来。其他回应表明,在这种对本质属性的争辩中,莱布尼茨法则对于非同一性的论证存在问题:德拉·罗卡(1996c)认为这样的论证是自圆其说的;刘易斯(1971)和努南(1991)认为它们是无效的;伯克(1994)和里亚(2000)认为在任何这样的论证中,至少有一个前提是错误的。对于那些感兴趣的人,里亚(1997)是深入研究这个问题的好起点。

Bibliography

  • Adams, R., 1979, “Primitive Thisness and Primitive Identity”, Journal of Philosophy, 76: 5–26.

  • Bennett, D., 1969, “Essential Properties”, Journal of Philosophy, 66: 487–499.

  • Bennett, K., 2004, “Spatio-Temporal Coincidence and the Grounding Problem”, Philosophical Studies, 118: 339–371.

  • Brody, B., 1967, “Natural Kinds and Real Essences”, Journal of Philosophy, 64: 431–446.

  • –––, 1973, “Why Settle for Anything Less than Good Old-Fashioned Aristotelian Essentialism”, Noûs, 7: 352–365.

  • Brogaard, B. and J. Salerno, 2007a, “Why Counterpossibles Are Non-Trivial”, The Reasoner, 1.1: 5–6.

  • –––, 2007b, “A Counterfactual Account of Essence”, The Reasoner, 1.4: 4–5.

  • –––, 2013, “Remarks on Counterpossibles”, Synthese, 190: 639–660.

  • Burke, M., 1994, “Dion and Theon: An Essentialist Solution to an Ancient Puzzle”, Journal of Philosophy, 91: 129–139.

  • Carnap, R., 1956, Meaning and Necessity: A Study in Semantics and Modal Logic (second edi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Cartwright, R., 1968, “Some Remarks on Essentialism”,Journal of Philosophy, 65: 615–626.

  • Chandler, H., 1976, “Plantinga and the Contingently Impossible”, Analysis, 36: 106–109.

  • Chisholm, R., 1967, “Identity through Possible Worlds: Some Questions”, Noûs, 1: 1–8.

  • Cohen, S., 1978, “Essentialism in Aristotle”, Review of Metaphysics, 31: 387–405.

  • Copi, I., 1954, “Essence and Accident”, Journal of Philosophy, 51: 706–719.

  • Correia, F., 2007, “(Finean) Essence and (Priorean) Modality”, Dialectica, 61: 63–84.

  • Cowling, S., 2013, “The Modal View of Essence”, Canad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43: 248–266.

  • Della Rocca, M., 1996a, “Essentialism: Part 1”, Philosophical Books, 37: 1–13.

  • –––, 1996b, “Essentialism: Part 2”, Philosophical Books, 37: 81–89.

  • –––, 1996c, “Essentialists and Essentialism”, Journal of Philosophy, 93: 186–202.

  • Denby, D., 2014, “Essence and Intrinsicality”, in Companion to Intrinsic Properties, R. Francescotti (ed.), Berlin: De Gruyter, 87–109.

  • Dunn, J. M., 1990, “Relevant Predications 3: Essential Properties”, in Truth or Consequences, J. M. Dunn and A. Gupta (eds.), Dordrecht: Kluwer, 77–95.

  • Fine, K., 1994, “Essence and Modality: The Second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Lecture”,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8: 1–16.

  • –––, 1995. “Senses of Essence”, in Modality, Morality, and Belief: Essays in Honor of Ruth Barcan Marcus, W. Sinnott-Armstrong et al. (ed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53–73.

  • –––, 2002, “The Varieties of Necessity”, in Gendler and Hawthorne 2002, 253–281.

  • –––, 2005, Modality and Tense: Philosophical Paper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7, “Response to Fabrice Correia”, Dialectica, 61: 85–88.

  • Forbes, G., 1983, “Thisness and Vagueness”, Synthese, 54: 253–259.

  • –––, 1984, “Two Solutions to Chisholm’s Paradox”, Philosophical Studies, 46: 171–187.

  • –––, 1985, The Metaphysics of Modal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1986 “In Defense of Absolute Essentialism”, in French et al. 1986, 3–31.

  • –––, 1992, “Worlds and States of Affairs: How Similar Can They Be?”, in Language, Truth, and Ontology, K. Mulligan (ed.),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18–132.

  • –––, 1997, “Essentialism”, in A Compan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B. Hale and C. Wright (eds.),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515–533.

  • –––, 2002, “Origins and Identities”, in Individuals, Essence, and Identity, A. Bottani et al. (eds.),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319–340.

  • French, P., T. Uehling, and H. Wettstein (eds.), 1986, 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 XI: Studies in Essentialis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 Gendler, T. and J. Hawthorne (eds.), 2002, Conceivability and Possibil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Gibbard, A., 1975, “Contingent Identity”,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Logic, 4: 187–221.

  • Gorman, M., 2005, “The Essential and the Accidental”, Ratio, 18: 276–289.

  • Hawthorne, J. and T. Gendler, 2000 “Origin Essentialism: The Arguments Reconsidered”, Mind, 109: 285–298.

  • Kaplan, D., 1979, “Transworld Heir Lines”, in The Possible and the Actual: Readings in the Metaphysics of Modality, M. Loux (ed.),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88–109.

  • –––, 1986, “Opacity”, in The Philosophy of W.V. Quine, L. Hahn and P. Schilpp (eds.), La Salle: Open Court, 229–289.

  • Kment, B., 2014, Modality and Explanatory Reason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ress.

  • Kripke, S., 1972, “Naming and Necessity”, in Semantics of Natural Language, D. Davidson and G. Harman (eds.), Dordrecht: D. Reidel; page references to reprint in Kripke 1980.

  • –––, 1980, Naming and Necessit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expanded version of Kripke 1972.

  • Leech, J., 2018, “Essence and Mere Necessity”, Royal Institute of Philosophy Supplements, 82: 309–332.

  • Lewis, D., 1968, “Counterpart Theory and Quantified Modal Logic”, Journal of Philosophy, 65: 113–126.

  • –––, 1971, “Counterparts of Persons and Their Bodies”, Journal of Philosophy, 68: 203–211.

  • –––, 1983, “New Work for a Theory of Universals”,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61: 343–377.

  • –––, 1986, On the Plurality of Worlds, Oxford: Basil Blackwell.

  • Livingstone-Banks, J., 2017, “In Defence of Modal Essentialism”, Inquiry, 60: 816–838.

  • Loux, M. (ed.), 1979, The Possible and the Actual: Readings in the Metaphysics of Modality,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Lowe, E. J., 2008, “Two Notions of Being: Entity and Essence”, Royal Institute of Philosophical Supplements, 62: 23–48.

  • Mackie, J., 1974, “De What Re Is De Re Modality?”, Journal of Philosophy, 71: 551–561.

  • Mackie, P., 2006, How Things Might Have Been: Individuals, Kinds, and Essential Properti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Marcus, R. B., 1967, “Essentialism in Modal Logic”, Noûs, 1: 91–96.

  • Matthews, G., 1990, “Aristotelian Essentialism”,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50 (supplement): 251–262.

  • McGinn, C., 1976, “On the Necessity of Origin”, Journal of Philosophy, 73: 127–135.

  • McKay, T., 1986, “Against Constitutional Sufficiency Principles”, in French et al. 1986, 295–304.

  • Michels, R., 2019, “On How (Not) to Define Modality in Terms of Essence”,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6: 1015–1033.

  • Moore, G., 1922,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lations”, in Philosophical Studies, Kegan Paul Trench Trubner & Co.; reprinted (1993) in G.E. Moore: Selected Writings, T. Baldwin (ed.), London: Routledge, 79–105.

  • Noonan, H., 1983, “The Necessity of Origin”, Mind, 92: 1–20.

  • Noonan, H., 1991, “Indeterminate Identity, Contingent Identity, and Abelardian Predicates”,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41: 183–193.

  • Oderberg, D., 2007, Real Essentialism,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 Parsons, T., 1967, “Grades of Essentialism in Quantified Modal Logic”, Noûs, 1: 181–191.

  • Paul, L., 2004, “The Context of Essence”,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82: 170–184.

  • Plantinga, A., 1974, The Nature of Necess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Prior, A., 1957, Time and Modal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Putnam, H., 1975, “The Meaning of ‘Meaning’”, in Minnesota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VII: Language, Mind and Knowledge, K. Gunderson (ed.),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reprinted (1975) in Mind, Language, and Reality: Philosophical Papers Volume 2, 215–271.

  • Quine, W.V.O., 1943, “Notes on Existence and Necessity”, Journal of Philosophy, 40: 113–127.

  • –––, 1947, “The Problem of Interpreting Modal Logic”, Journal of Symbolic Logic, 12: 43–48.

  • –––, 1953a, “Reference and Modality”, in From a Logical Point of View,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eprinted with changes in Quine 1980, 139–159.

  • –––, 1953b, “Three Grades of Modal Involvement”, Proceedings of the 11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hilosophy, Brussels, 1953, Volume 14, Amsterdam: North-Holland Publishing; reprinted in Quine 1976, 158–176.

  • –––, 1956, “Quantifiers and Propositional Attitudes”, Journal of Philosophy, 53: 177–187; reprinted in Quine 1976, 185–196.

  • –––, 1960, Word and Object,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 1976, The Ways of Paradox and Other Essays (revised and enlarged edi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 1980, From a Logical Point of View (revised second edi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Rea, M., 2000, “Constitution and Kind Membership”, Philosophical Studies, 97: 169–193.

  • Rea, M. (ed.), 1997, Material Constitution: A Reader,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 Robertson, T., 1998, “Possibilities and the Arguments for Origin Essentialism”, Mind, 107: 729–749.

  • Rohrbaugh, G., and L. deRosset, 2004, “A New Route to the Necessity of Origin”, Mind, 113: 705–725.

  • Romero, C., 2019, “Modality is not Explainable by Essence”,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69: 121–141.

  • Salmon, N., 1979, “How Not to Derive Essentialism from the Theory of Reference” Journal of Philosophy, 76: 703–725.

  • –––, 1981, Reference and Essenc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 1986, “Modal Paradox: Parts and Counterparts, Points and Counterpoints”, in 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 XI: Studies in Essentialism, P. French et al. (eds.),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75–120; reprinted in Salmon 2005, 273–344.

  • –––, 1987/1988, “How to Measure the Standard Metre”,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88: 193–217.

  • –––, 1989, “The Logic of What Might Have Been”, Philosophical Review, 98: 3–34.

  • –––, 2003, “Naming, Necessity, and Beyond”, Mind, 112: 475–492; reprinted in Salmon 2005, 377–397.

  • –––, 2005, Reference and Essence (second edition with added appendices), Amherst, NY: Prometheus Books.

  • Schaffer, J., 2004, “Two Conceptions of Sparse Properties”, Pacific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85: 92–102.

  • Sidelle, A., 1989, Necessity, Essence, and Individuation,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Skiles, A., 2015, “Essence in Abundance”, Canad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45: 100–112.

  • Smullyan, A., 1947, Review of Quine’s “The Problem of Interpreting Modal Logic”, Journal of Symbolic Logic, 12: 139–141.

  • –––, 1948, “Modality and Description”, Journal of Symbolic Logic, 13: 31–37.

  • Soames, S., 2011, “Kripke on Epistemic and Metaphysical Possibility”, in Saul Kripke, A. Berger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Steward, S., 2015, “Ya Shouldn’ta Couldn’ta Wouldn’ta”, Synthese, 192: 1909–1921.

  • Sullivan, M., 2017, “Are There Essential Properties? No”, in Current Controversies in Metaphysics, E. Barnes (ed.),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45–61.

  • Teller, P., 1975, “Essential Properties: Some Problems and Conjectures”, Journal of Philosophy, 72: 233–248.

  • Torza, A., 2015, “Speaking of Essenc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65: 754–771.

  • Van Inwagen, P., 1998, “Modal Epistemology”, Philosophical Studies, 92: 67–84.

  • Wiggins, D., 1980, Sameness and Substance, Oxford: Blackwell.

  • Wildman, N., 2013, “Modality, Sparsity, and Essenc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63: 760–782.

  • –––, forthcoming, “Against the Reduction to Modality to Essence”, Synthese, first online 05 January 2018. doi: 10.1007/s11229-017-1667-6

  • Yablo, S., 1987, “Identity, Essence, and Indiscernibility”, Journal of Philosophy, 84: 293–314.

  • –––, 1998, “Essentialism”, in the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E. Craig (ed.), London: Routledge, 417–422.

  • Zalta, E., 2006, “Essence and Modality”, Mind, 115: 659–693.

  • Zylstra, J., 2019, “Essence, Necessity, and Definition”,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6: 339–350.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with suggestions.]

Aristotle, General Topics: metaphysics | Descartes, René: modal metaphysics | identity: of indiscernibles | identity: transworld | Leibniz, Gottfried Wilhelm: modal metaphysics | Locke, John: on real essence | logic: modal | logical truth | material constitution | modality: epistemology of | natural kinds | possible objects | possible worlds | Sorites paradox | substance

Acknowledgments

The authors would like to thank to Nathan Wildman, Peter Montecuollo, Clark Sexton, and Edward Zalta for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Copyright © 2020 by Teresa Robertson Ishii <trobertson@philosophy.ucsb.edu> Philip Atkins <philip.atkins@temple.edu>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