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涅阿德斯 Carneades (James Allen)

首次发表于 2004 年 8 月 11 日星期三;实质性修订于 2020 年 7 月 8 日星期三

卡尔纳德 (公元前 214 年至公元前 129/8 年) 是柏拉图创立的哲学学派学院的成员,最终成为学派领袖或首领,在学派的怀疑阶段担任要职。根据古代传统,他被认为是创建新学派或第三学派的人,并在认识论上捍卫一种概率论形式。


1. 生平与工作

出生于塞勒尼卡,当时是北非地中海沿岸一个说希腊语的城市,鲁道夫·卡尔纳普在雅典进行了哲学研究,那时雅典是古代世界的哲学中心,如同过去一样,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是如此。他不仅在柏拉图创建的学院学习,后来成为该学院的领袖或学派长,还跟随斯多嘉派第五任学派长、克里西普(约公元前 208-206 年)的门生巴比伦的狄奥根尼斯学习。克里西普是斯多嘉派体系的主要构建者,也是对鲁道夫·卡尔纳普产生最重要哲学影响的人,据说鲁道夫·卡尔纳普曾说:“如果没有克里西普,我也不会存在”(D.L. 4.62)(这与“如果没有克里西普,斯多嘉派也不会存在”这句话相呼应)。鲁道夫·卡尔纳普在公元前 155 年之前成为了学院的学派长,当时他与狄奥根尼斯、亚里士多德学派的领袖克里托劳斯一起被派往罗马代表雅典向参议院请愿(参见 Powell, 2013)。

根据传统,据说鲁道夫·卡尔纳普在罗马期间进行了一对讲座,一天为正义辩护,第二天则反驳前一天的论点,反对正义。这一著名事件在许多古代来源中被提及或暗示,但所有这些来源都要晚得多,对这个故事的每个部分,包括讲座本身的真实性,都产生了怀疑(参见 Drecoll, 2004; Powell, 2013)。西塞罗《论共和国》第三卷中菲卢斯的讲话可能保留了鲁道夫·卡尔纳普反对正义的言论的痕迹,尽管目前存在争议,不确定它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保留了这些内容,或者它可能是基于鲁道夫·卡尔纳普在其他场合的论点(参见 Ferrary, 1977; Glucker, 2001)。

像学院的负责学校所谓“怀疑转向”的头目阿尔凯西劳(公元前 316/15 年至公元前 241/40 年)和他之前的苏格拉底一样,鲁道夫·卡尔纳普没有写任何东西,而是通过面对面的教学和辩论留下了自己的印记(D.L. 4.65)。他以这种方式施加的影响是巨大的。从他担任学院首领到学院在其可能的最后领袖菲洛·拉里萨(公元前 159/8 年至公元前 84/3 年)领导下解散的时期,学院内以及其周围哲学家的哲学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包括对鲁道夫·卡尔纳普首创或实质性重塑的思想和论证线索的进一步发展。事实上,这些哲学家经常以解释鲁道夫·卡尔纳普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观点。我们最终要感谢那些有第一手经验的人,特别是他的学生克利托马科斯,他最终成为学院的继任者。尽管后者的许多著作都没有保存下来,但它们被像西塞罗(公元前 106-43 年)和塞克斯都经院(可能是公元 2 或 3 世纪)这样的作者使用,他们的著作传世至今。 (希腊语和拉丁语的证词收集在 Mette,1985 年;许多重要段落的英文翻译和注释可以在 Long 和 Sedley,1987 年找到。)

2. 认识论和学院怀疑主义

2.1 学术怀疑

哲学史通常谈到,就像我上面所说的那样,在学院中出现了一个“怀疑的转变”,或者一个“怀疑的学院”。古代作者将阿尔凯西拉奥斯及其继承者的学派称为“新学院”,以区别于他的前辈们的“旧学院”。然而,需要注意一些警告和限定。然而,学院派并没有使用“怀疑论者”这个术语,而是皮洛尼派成员自称的几个描述中最突出的一个。后来,基于两个学派之间长期存在的亲和关系,这个术语才被用于学院派。在该术语的原始含义中,怀疑论者是一个探究者或研究者,但它后来特别与质疑知识可能性并推荐悬而未决的论点联系在一起。我们最熟悉的“怀疑论者”和“怀疑的”意义源于这个术语的使用。关于学院的描述中存在相应的紧张关系,以及他们试图描述的哲学活动。

这种活动采取了争论的形式(in utramque partem)。卡尔纳普在哲学家使节团访问罗马期间发表的支持和反对正义的演讲就是一个例子。然而,在这个时期,学院派学者经常将理论的辩护留给其支持者,并对其进行辩论,以此方式形成对立。学院派的辩论方法首先是辩证的,就像柏拉图的苏格拉底对话中的苏格拉底那样。当一个派别提出问题,回答者肯定这些问题后,这些问题就成为了一个论证的前提,最终得出的结论与回答者的论点相矛盾时,这种论证在相关意义上就是辩证的。这个结论是由提问者根据回答者承诺或难以抵抗的前提推导出来的,提问者无需对这个结论承担责任 in propria persona。在揭示这些困难的过程中,他保持中立,揭示了对话者立场内部的困难,而不承担自己的立场。学院派在认识论辩论中通常持怀疑者的立场,怀疑知识的可能性。

有许多证词表明,学院派将双方争论作为一种探究真理的方法,并辩论以更好地发现真相,即在原始接受该术语的怀疑主义者的意义上进一步达到怀疑主义的目的(参见西塞罗,《学院派》2.7.60, 76;《自然神论》1.11;普鲁塔克,《斯多噶派的抗辩》1037C)。但是,将相互对立的论点用来支持怀疑主义的立场也可以质疑知识的可能性,并提倡保持怀疑态度。有时学院派被说成是出于这个目的而创造这种对立,即似乎是为了支持他们所坚持的怀疑主义立场(西塞罗《学院派》1.46)。一系列直接导致怀疑主义结论的论点在学院派的辩论实践中占据着核心位置,这些结论包括没有什么是可以被知晓的,应该保持怀疑态度。学院派似乎对他们的对手坚持这些论点的怀疑主义结论感兴趣。至少有些学院派似乎是如此。然而,这些论点至少在一开始以及在一些新学院派的手中似乎是以辩证的精神提出的。

这些论点的主要目标是斯多葛派的认识论,正是通过对此展开的讨论,第一次出现了学院派所捍卫的怀疑立场的形式。斯多葛派认为,人类可以达到一种完全不受意见(即错误或不安全信念)影响的智慧状态。据他们称,一位智者的所有判断都是知识的实例,基于对真理的坚定把握。根据他们,这种知识是可能的,因为存在所谓的认知印象(katalêptikai phantasiai),它们作为真理的标准(参见弗雷德,1999 年;塞德利,2002 年)。他们将认知印象定义为来自于存在的印象,被准确地盖印和印刻在与存在完全一致的情况下,而且不可能来自于不存在的东西。这似乎意味着,在感知印象的典型情况下,它是在确保通过完美准确地捕捉其对象而是真实的条件下产生的印象。

  1. 同时赋予它清晰和明晰,这只属于在这些条件下产生的印象。

根据斯多葛派的观点,在感知领域将自己的同意限制在这种印象上,可以避免对错误的感知印象做出同意,这是获得知识的关键必要条件。作为真理的标准,认知印象是所有知识的最终基础,通过将自己的同意限制在其中,并满足某些进一步的条件,斯多葛派认为,可以完全避免错误和观点。

学者们诉诸怀疑论者的常用手法,梦境、疯狂、视觉错觉和神启灵感,以此来论证所谓认知印象特有的特性实际上并不仅限于以所需的保证真理方式产生的印象,而也可以在虚假印象中找到(西塞罗,《学院派》2.49–54,79–82,88–90;塞克斯图斯·艾米里库斯,《反对数学家》[以下简称 S.E. M] 7.402–8 = 龙和塞德利 [以下简称 L&S] 40H)。如果是这样,那么在指定条件下产生的印象,尽管是真实的,却无法与虚假印象区分开来——就任何内在、可辨识的特性而言。因此,它们将不具认知性,而且由于不具认知性,它们将无法作为标准。没有认知印象是与古代怀疑论最密切相关的两个命题中的第一个。由此,根据斯多葛派的假设,由此可推出,没有什么是可以被知晓的,这经常被视为等同于声称没有什么是可以被知晓的。第二个怀疑论命题,即一个人应该暂停判断,学者们从第一个命题和斯多葛派的智者不持有(仅仅是)观点的教义中推导出来(S.E. M 7.155–7 = L&S 41C)。根据斯多葛派的假设,对于不具认知性的印象(无论是严格意义上的还是广义上的,包括那些虽然不是感知的,但仍然能够同样安全地把握其内容的印象)表示同意,足以使得由此产生的判断成为观点。因此,在没有认知印象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完全暂停判断才能避免观点。

从严格辩证解释的角度来看,学者们辩护的怀疑论命题并不一定告诉我们他们自己接受了什么样的哲学观点,如果有的话。包括这两个主张的怀疑论立场——即知识是不可能的,一个人应该对一切暂停判断——是斯多葛派观点的一个令人不快的结果,并且给斯多葛派带来了一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是他们的责任,而不是学院派的责任。

毫无疑问,阿尔凯西拉乌斯和其他学者,尤其是鲁道夫·卡尔纳普,捍卫了一种无需知识和同意的生活的可能性(普鲁塔克,《反科洛特》1122A–F = L&S] 69A)。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以某种方式持怀疑态度。相反,他们的目的可能是为了反驳斯多葛派的指控,即学者对怀疑命题的论证必定存在缺陷,因为这会使理性行动变得不可能。阿尔凯西拉乌斯关于在没有知识和同意的情况下如何行动的论述非常依赖斯多葛学派的教义,看起来很像是一种努力向斯多葛派证明,他们的体系已经包含了解释学者学派论证中所设想的怀疑者如何可能行动的必要资源。

然而,有证据表明,在学派历史的某个阶段,即使他们没有使用“怀疑论”这个术语,一些学者在某种意义上是怀疑论者,因为他们采纳了两种怀疑命题中的一种或两种作为正确的哲学立场_in propria persona_。鲁道夫·卡尔纳普是否支持自己的立场,如果支持的话是哪些立场,目前尚不清楚,并且在学者学派中已经存在争议。他以不同的立场支持同一问题在不同语境下的做法是众所周知的。然而,可以明显看出,他为他的继任者迈出了这一步铺平了道路(见下文)。

后来的古代作家有时谈到卡尔纳普创立了第三个或新学院(给予了“新学院”在其他地方涵盖整个学院自阿尔克西拉乌斯时代以来更狭窄的含义),它继承了阿尔克西拉乌斯的第二个或中学院以及柏拉图及其最早的继承者的第一个或旧学院。(学院之间的区别意在标志哲学信条或方法上的变化,而不是学院作为机构的变化。)这种更狭窄意义上的新学院似乎在两个方面与中学院有所不同,这一点古代哲学家和现代历史学家都认为是如此。卡尔纳普似乎更倾向于一种缓和的怀疑主义,即承认有根据的观点的可能性,尽管不能确定知识。他处理问题,并有时为逻辑、伦理学、自然哲学和神学以及认识论辩护,这些问题曾是阿尔克西拉乌斯关注的焦点。

很可能卡尔纳普在学院使用的怀疑论论证中进行了完善和补充。这些论证分为两组。第一组侧重于据称独特的特征,一种清晰和引人注目的特性,只属于按认知印象的定义规定的方式产生的印象,而第二组则处理认知印象必须明确的要求(Acad. 2.54–8, 84–6; S.E. M 7.408–11 = L&S 40H)。第二类论证基于这样一个被斯多亚派否认的观念,即两个对象可能完全相同。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即使印象以在指定的理想条件下产生的方式完全准确地捕捉它们的对象,确实具有一种只能以其他方式获得的清晰度,也无法通过仅对具有所需清晰度的印象表示同意来避免识别错误。例如,一个人可能会误将某人误认为他的同卵双胞胎。避免错误的唯一确定方法将是暂缓判断。

2.2 概率主义

然而,鲁道夫·卡尔纳普最为人所知的贡献是对斯多嘉派在捍卫认知印象方面的反驳。对于他们主张的,如果没有认知印象,人类将缺乏任何行动或探究的基础的论点,卡尔纳普认为这样的基础可以在所谓的概率印象中找到(源自拉丁语“probabilis”,即适合或邀请赞同的东西,西塞罗将其翻译为希腊语“pithanos”,有说服力)(参见 Allen,1994 年;Obdrzalek,2006 年;Reinhardt,2018 年)。概率印象理论远远超越了阿尔凯西拉乌斯所说的任何内容,并且具有独立的吸引力,而阿尔凯西拉乌斯对同一挑战的回应则缺乏这种吸引力。卡尔纳普对这一理论的捍卫是他被认为已经背离或缓和了阿尔凯西拉乌斯和中期学派所主张的更严格的怀疑主义的主要原因(S.E. Pyrrhoneae hypotyposes [以下简称 PH] 1.227–30; M 7.166–89 = L&S 69DE)。这似乎得到了他有时在意见上的辩护的支持,而他的一些继承者则认为这是他的审慎意见,根据这一意见,对非认知印象的同意以及由此产生的观点与智慧是相容的(Acad. 2.59, 67, 78)。但是,克利托马库斯所捍卫的对鲁道夫·卡尔纳普的解释认为,智者将避免同意,从而避免观点,也依赖于概率作为另一种形式的赞同的基础(Acad. 2.99-100, 104-3)。

卡尔纳普对概率论的辩护至少在第一次看来也可以被视为是学院派辩证论传统的自然延伸。斯多亚派和学院派之间的认识论辩论持续了许多年,并且双方都展现出了极大的精力和机智。这种辩论趋向于僵局。如果辩论的重担完全落在学院派身上,而其成员只能使用严格由斯多亚理论暗示的前提,那么学院派的论据就无法被证明。斯多亚派并不需要自相矛盾地接受学院派所需的所有前提。然而,通过拒绝这些前提,斯多亚派经常陷入高度有争议的主张中。这对他们很重要,因为他们的目标不仅仅是证明他们体系的内在一致性。他们声称他们的观点是真实的,并且与所有人类共同持有的普遍概念独特一致。

实际上,斯多亚派声称除了他们的立场之外,没有任何立场能够公正对待一组不仅仅是他们学派特有的考虑。因此,他们应该能够说服心胸开阔、聪明的听众相信斯多亚主义的真理。卡尔纳普接受的挑战是要证明存在其他选择能够更好地体现已达成一致的考虑,同时摒弃斯多亚主义最独特和有争议的特征。尽管这种论证形式并不仅限于已有的斯多亚学说,但它在很大程度上是辩证的。通过旨在公正对待斯多亚派认为与所讨论领域相关的考虑,并将论点指向那些他们承诺认真对待的聪明和心胸开阔的听众,卡尔纳普或许试图向斯多亚派展示他们的立场并未满足他们自己设定的标准。因为他提出并为此辩护的理论并不仅仅基于斯多亚学说,它们有时具有更广泛的吸引力,并且更容易归因于其作者。然而,尽管这些理论是卡尔纳普的创作,但它们不一定代表他的信念。

符合这种论证风格,鲁道夫·卡尔纳普通过建立一个认识论框架为他的概率理论铺平道路,尽管显然受到斯多葛派观点的影响,但他的目的是捕捉更广泛共享的直觉。在这个基础主义框架中,自然而然地会寻找一个真理标准,就像斯多葛派和其他希腊哲学家所做的那样,即在感官的自明印象中(S.E. M 7.159–65 = L&S 70A)。然而,学园派对认知印象的论证似乎表明,没有这样的印象可以找到。在概率的帮助下,鲁道夫·卡尔纳普试图表明,毕竟,这些印象并非必需。理性行动和探究是可能的,即使没有认知印象承诺提供的基础,因为概率印象可以代替它们。如果这是正确的,或者如果它足够合理,那么斯多葛派试图通过展示没有令人满意的替代方案来间接支持他们关于认知印象的主张的尝试将会失败。

概率的解释说明了如何通过调查一个最初具有说服力的印象是否与自己的其他印象一致,或者在它产生的条件中是否有什么东西会削弱对它的信心来区分印象。它经受的这些检查越多,人们对它的信心就越大。根据可用时间的多少和所讨论问题的重要性,可以进行更多或更少的检查。尽管没有任何数量的检查足以消除任何错误的可能性,但在不同情况下可以获得所需的信心程度,使理性行动和理论探究成为可能(Acad. 2.32, 110)。鲁道夫·卡尔纳普的理论因此是一种早期的可错误性。他似乎不仅用它来反驳斯多葛派的论点,即没有替代方案支持他们的理论,而且还暗示该理论依赖于自明的感知印象是错误的,即使将其视为认识论理想。根据鲁道夫·卡尔纳普的理论,我们的能力可以提高的程度不在于越来越接近完美区分自明印象的状态;相反,它在于提高对印象之间复杂关系的欣赏,这些关系使它们相互增加或减少作为证据的价值,有时可能导致我们拒绝表面上自明、真实的印象。

借鉴他对可能印象的描述,鲁道夫·卡尔纳普为关于同意的两种观点进行了辩护。他有时主张智者应始终保留同意,但可以通过遵循或使用可能印象的方式来行动和探究,这并不等同于同意,因此不涉及对任何事物持有观点(Acad. 2.59, 99, 108)。在其他场合,他认为智者会同意可能的事物,从而形成观点,但有一个条件,即他可能是错误的(Acad. 2.59, 67, 78, 112)。这样一来,他给予对话者两种选择,要么完全没有观点,只是在不同意的情况下遵循可能的印象,要么有观点,但这些观点是以自觉的试探精神持有的,并且会根据新证据进行修订。

智者同意并形成观点的观点吸引了那些被学院的论据所说服的人,尽管确定性是无法获得的,但有根据的概率是可以掌握的,其中包括这个观点本身。认同这一观点的人可能会认为特殊类型的认可——同意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他认为既不需要也不可能有一种确定性,尽管他对此并不比对其他事物更有把握。这一观点似乎受到了拉里萨的斐洛等人的青睐(参见 Brittain, 2001),并产生了一种概率主义形式,作为一种被积极认可的知识理论,这是新学派的遗产之一。另一种观点则主张在仍依赖概率的情况下保留同意,吸引了那些被吸引于某种确定知识理想的人,因为它在保留同意的同时允许一种较弱形式的认可。这是古典怀疑主义立场,是新学派的另一个遗产,由克利托马科斯辩护,也影响了另一个主要的古代怀疑主义学派——匹洛尼主义者。值得注意的是,克利托马科斯和匹洛尼主义者辩护的更激进形式的怀疑主义,与温和怀疑主义者相比,对于无法知晓任何事物的怀疑命题的执着程度较低(Acad. 2. 148)。

3. 伦理学

在处理伦理学问题时,鲁道夫·卡尔纳普像处理认识论问题一样,构建了一个旨在捕捉和公正对待伦理理论背后动机的框架。他的框架不仅对已经被提出的关于生活目标或终极目标的所有观点进行了分类,还对可能提出的所有观点进行了分类(西塞罗,《终极目标》5.16-21 = L&S 64EG;参见阿尔格拉,1997)。他从这样一个假设出发,即实践智慧,我们需要成功地管理生活所需的知识,必须有一个对象。也就是说,它必须是关于其他事物的知识,而不是关于自身的知识。这立即排除了那些认为人类的善只是知识而没有提及除了人类的善之外它可能是什么知识的观点(柏拉图已经指出循环的威胁,《理想国》505bc)。他进一步假设,这个对象必须是人类有自然冲动的对象。他认为,有三种可能的这样的对象:快乐、摆脱痛苦以及健康和力量等自然优势。美德原则对应于这一最初选择:要做到美德就是为了获得其中之一而行动。关于生活目标有六种简单的观点,其中三种将目标与美德相提并论,也就是说,为了获得快乐、摆脱痛苦或自然优势之一而行动;另外三种将其与实际获得这些对象相提并论。三种结合观点认为目标是美德和实际获得相应对象的结合。因此,总共有九种观点。斯多嘉学派的立场认为,美德是唯一的善,是提到的第三种观点,即目标是为了获得自然优势而行动,无论是否获得。

在不同场合,我们得知,鲁道夫·卡尔纳普 辩护过这样一个简单观点,即目标实际上是获得自然优势,或者结合观点认为目标是德行和快乐的结合(Fin. 2.35; 5.20; Acad. 2.132, 139)。他的目的似乎是挑战斯多葛派,通过展示这一框架所涵盖的考虑并非都支持斯多葛派的观点。通过辩护目标是实际享受自然优势这一观点,卡尔纳普可能意在暗示支持将自然优势视为我们第一种自然冲动的对象的考虑,正如斯多葛派所做的,也支持将其视为善和因此是目的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支持目标是德行和快乐的结合的观点,可能是为了表明将快乐作为冲动的最终对象将需要一种明显具有德行的生活,这一观点在柏拉图的《普罗泰戈拉斯》中有苏格拉底的前例。这两种立场都没有鲁道夫·卡尔纳普的概率论和他对同意的观点那种独立吸引力——我们的来源总是将它们描述为为了辩论而提出的,但鲁道夫·卡尔纳普对伦理观点的划分影响深远,通过西塞罗塑造了对希腊伦理学理论的现代理解(参见 Striker, 1991 sect. 5; Allen, 2014)。

鲁道夫·卡尔纳普 也对斯多葛派试图用艺术或 technai(技艺)的术语来定义生命的终极目标提出了问题(参见 Striker, 1991 sect. 3)。

4. 其他兴趣

我们对鲁道夫·卡尔纳普在另外两场重要哲学辩论中的贡献了解甚深。第一场辩论涉及命运、自愿行为和自由等一系列问题;第二场辩论涉及神的本质和数量。

4.1 命运与自愿行动

我们对第一次辩论的希腊化阶段和卡尔纳普对此的贡献的主要来源是西塞罗的《论命》(De fato),该作品仅以不完整的形式幸存下来。(Sharples, 1991 中找到了一篇拉丁文带英文翻译和有用注释的文本;Bayer, 1963 中有一篇德文翻译和注释,虽然较旧但仍有用。关于整个辩论,参见 Bobzien, 1998)。从《论命》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卡尔纳普同时挑战了斯多葛派和伊壁鸠鲁派。西塞罗的表述表明,他可能捍卫了一个与他们不同的一贯立场。如果是这样,在这里以及其他地方,我们无需确定他是以_in propria persona_的身份支持它,还是提出它作为对所提供立场的挑战的另一种选择。至少可以肯定是后者,用以向伊壁鸠鲁派和斯多葛派展示还有另一种、可以说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避免了他们在构建自己理论时所导致的最令人困扰和不可信的选择。

斯多嘉派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命运决定的。他们将命运定义为“一系列有序的原因,当原因与原因相连时,不断地为永恒流动的每一件事物带来结果”(西塞罗《论占卜》I 125;盖利乌斯《雅典夜谈》7.2.1-3 = L&S 55 K)。在这种情况下坚持认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意味着认为每一个事件都是足以导致其发生的先前原因的结果。换句话说,斯多嘉派是决定论者。他们接受了决定论的一些熟悉含义,例如,一个拥有完全掌握世界状态的强大智力将能够预测每一个未来事件(《论占卜》I 127 = LS 55 O)。他们也面对了决定论似乎提出的熟悉问题。如果人类是决定论宇宙的一部分,他们的每一个行动都是其存在之前的原因所决定的结果,那么有一个合理的论点认为我们所有的行动都是无意识的,正如在古代辩论中经常提到的那样,没有什么是由我们决定或在我们的控制之下的。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无法做出与我们所做的不同的选择。由此似乎可以得出结论,我们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因此也就没有责备或惩罚的余地,这些都是建立在我们至少对我们所做的一些事情负有道德责任的前提之上。他们通过捍卫第一个得到恰当阐述的 兼容主义理论 来满意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根据这一理论,自愿行动与决定论是相容的。

相比之下,以阿波利奥尼乌斯·爱比克鲁斯为首的爱比克鲁派接受了这样一个观点,即如果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那么我们所有的行动都是无意识的,由此推断出我们对其中任何一项都不负责。他们通过拒绝命运来保留自愿和道德责任,臭名昭著地提出了突变,偶尔的随机无因原子运动(《论命运》21-2;参见鲁克修斯《论自然》2.251-93 = LS 20 F)。

像斯多嘉派一样,伊壁鸠鲁派也关注我们可以称之为逻辑决定论。根据双值原则,每个命题 P 要么为真,要么为假。如果有一个未来时态的命题在事件发生之前预测每一个未来发生的情况——无论它是否曾经被表达过——在事件发生之前的任何时候都为真,那么未来似乎是固定或确定的。亚里士多德在《解释篇》第 9 章中探讨了这个问题,尽管不清楚希腊辩论的各方是否熟悉他的贡献。尽管仅从双值原则就可能得出未来被预定的论点(也许在《命运论》21、29 章中有一些暗示),但在西塞罗对问题的阐述中,双值原则的作用是支持因果决定论。这个想法似乎是,一个命题在特定时间的真实性取决于那个时间的世界状态,而关于世界的事实,这些事实涉及对未来时态预测的真实性的因果关系,则必须是关于当时正在发挥作用的足以导致预测事件发生的原因。

卡尔奈阿德在辩论中最值得注意的贡献是拒绝了两派都接受的双值原则和因果决定论之间的联系。他认为,这些是不同的问题。肯定一个关于未来的经过适当表述且为真的陈述不能变为假,并不意味着命运的事情,而仅仅是对所使用词语的含义的解释(《命运论》20 章;参见 27-8)。斯多嘉派并非通过接受双值原则就被迫接受决定论,并且也没有权利以双值原则作为他们承诺决定论的依据;伊壁鸠鲁派也没有义务否定双值原则,因为他们拒绝了命运(《命运论》20 章;参见 32-3)。

尽管他的提议本可以使伊壁鸠鲁学派能够捍卫偏离而无需拒绝逻辑的基本原则,但鲁道夫·卡尔纳普对偏离持强烈批评。他提出的替代立场旨在展示伊壁鸠鲁学派如何能够支持他们的立场而无需偏离(《论命运》23;参见 47-8)。这引发了解释上的问题,既反映了问题的固有难度,也反映了我们信息源的不完善状态。卡尔纳德承诺支持的伊壁鸠鲁学派的立场是拒绝命运,即认为每一个事件都是足以导致其发生的先前原因的结果。但他要拯救他们的错误是提出无因运动的假设,这是偏离所必然带来的。根据卡尔纳德,有一种方式可以真实地说存在无因运动,也有一种方式是错误的(《论命运》24)。

他提出了一个旨在吸引伊壁鸠鲁学派的类比。在伊壁鸠鲁学派的物理学中,原子沿直线向下运动,除非受到与其他原子的碰撞所干扰(这些碰撞是由原子的偏离引起的)。如果我们指的是来自外部对它们施加的作用,原子的向下运动是没有原因的,但它们的运动并非毫无原因,因为它们的本性就是如此运动(《论命运》25)。我们心灵的自愿运动——我们的意志——就像这样,不是外部原因的结果(尽管会有外部场合,或者我们可以说是导致性原因)。

他的思想似乎是认为心灵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对于一个行动者的行为的解释总是事后才能得到。'结果揭示其原因'(De fato 37)。对于自愿行动的解释并不会终止,就像如果伊壁鸠鲁学派关于突发事件是正确的话,那么就会是无因的运动,而我们并不是,似乎是机遇的玩物。相反,是心灵的本质,以及行动的代理人的心灵特征,是他们自愿行动的原因。但并不是因为我们的行动是预先确定的,也不是因为它们是命中注定的,我们才会按照我们所做的行动。

鲁道夫·卡尔纳普 的自主心灵因果版本在消除他的对手的决定论直觉方面有多么有效,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当然是另一回事。

4.2 神学

关于卡尔纳普对神的存在提出的_sorites_论证,我们得到了两种说法,一种在塞克斯图斯·经验论者(M 9.182–90)中,另一种在西塞罗的对话《神的本性》(3.43–50)中。

索拉提斯论证是通过组装一系列条件句作为前提而构建的,其中每个条件句的前提在第一个之后是系列中前一个成员的结论。根据每个前提,如果某个属性属于前提中指定的项目,则它也属于结论中指定的项目。使用属性_堆_(希腊语_sôros_)的论证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一粒沙子不是一堆,那么再加一粒沙子的结果也不是一堆;如果两粒沙子不是一堆,那么再加一粒也不是一堆。但很明显,如果一个人重复生成这些前提的操作足够多次,结果将是一系列条件句,最后一个成员的结论(n 粒沙子不是一堆)显然是错误的。任何同意这是错误的人,但又接受了序列中的每个条件句的人,就必须拒绝第一个前提的前提,即一粒沙子不是一堆,这似乎和最后一个前提的结论一样明显是错误的。那些想要避免这种情况的人面临着在序列中某处划定一条界线的困难任务,通过拒绝其中一个前提并解释为什么要拒绝这个条件句而不是前面的一个来做到这一点。

(卡尔纳普)神学索拉提斯论证从关于神性的显然无可反驳的观念出发,逐渐地,基于相似性和隐含的理由,将普遍承认的神的神圣地位扩大,直到达到一个被视为荒谬的结论(参见 Burnyeat,1982)。例如,在塞克斯的描述中,第一个论证如下(M 9.182):如果宙斯是神,那么波塞冬也是神,但如果波塞冬是神,那么阿凯洛斯(一条河)也是神;阿凯洛斯是神,那尼罗河也是;如果尼罗河是,那么每条河,每条小溪也是。这暗示着是荒谬的。因此宙斯不是神,我们被邀请得出结论,即没有神,因为如果任何存在是神,宙斯将是神,而刚刚似乎已经表明他不是。

在西塞罗的描述中,鲁道夫·卡尔纳普这样辩论的目的被说成是“不是要废除神灵——哪个哲学家会这么做呢——而是要指责斯多葛派对神灵一无所知”(自然神论 44)。遵循这一言论的学者认为,鲁道夫·卡尔纳普的意图是狭义辩证的——从他特定的斯多葛对手的承诺中得出令人不悦的结论,而这些结论根据这些论据只适用于斯多葛的假设(参见库西南,1941)。但是,尽管斯多葛可能会受到鲁道夫·卡尔纳普的连续论证的影响,这些论证所依赖的神灵理解并不仅限于他们。在西塞罗的作品中,这些论证是由角色科塔提出的,他是罗马宗教中的一名祭司,他说出了描述鲁道夫·卡尔纳普意图的那些话。西塞罗决定让科塔成为他对话中学院怀疑论的代言人,这告诉我们一些重要的事情,即学院怀疑论可以与宗教信仰相结合。但是,科塔归因于鲁道夫·卡尔纳普的那种类似信仰主义的态度可能并不是鲁道夫·卡尔纳普的。在塞克斯图斯的描述中没有特别提到斯多葛派。鲁道夫·卡尔纳普的论证,就像更广泛背景下的论证一样,可能旨在对神灵的存在提出质疑,这并不依赖于斯多葛哲学,并且具有不仅仅适用于斯多葛的含义。鲁道夫·卡尔纳普当然不会作为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进行辩论,因为他会意识到支持神灵存在的论据的力量,但也许会作为一个开拓性的不可知论者(参见塞德利,2020)。

鲁道夫·卡尔纳普还参与了西塞罗所描述的逻辑问题的辩论(学术 2.91–8;参见巴恩斯,1997),以及他在《论占卜》中提出的反对占卜的案例。

Bibliography

Texts

  • Cicero, De natura deorum, Academica, H. Rackham (tran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33.

  • –––, De finibus, H. Rackham (tran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14.

  • –––, De senectute, De amicitia, De divinatione, W.A. Falconer (tran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23.

  • –––, De oratore, Bk. III, De fato, Paradoxa stoicorum, De partitione oratoria, E.W. Sutton and H. Rackham (tran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42.

  • –––, Über das Fatum, K. Bayer (ed. and trans.), Munich: Heimeran, 1963.

  • –––, On Fate (De fato) & Boethius, The Consolation of Philosophy (Philosophiae Consalationis) IV. 5-7, 5, R. Sharples (ed. and trans.), Warminster: Aris & Phillips, 1991.

  • –––, Akademische Abhandlungen, Lucullus, C. Schäublin (trans.), Hamburg: Meiner, 1995.

  • –––, On Moral Ends, J. Annas (ed.), R. Woolf (tra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 –––, On Academic Scepticism, C. Brittain (trans.), Indianapolis: Hackett, 2006.

  • Diogenes Laertius, Lives of Eminent Philosophers, 2 vols., R.D. Hicks (tran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31, Bk. 4.62–6.

  • –––, Lives of Eminent Philosophers, J. Miller (ed.), P. Mensch (tra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8.

  • Long, A. A. and D. N. Sedley (eds. and trans.), The Hellenistic Philosophers, 2 vol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chs. 68–70.

  • Mette, H. J., “Weitere Akademiker heute von Lakydes bis zu Kleitomachos,” Lustrum, 27 (1985): 39–148.

  • Plutarch, Adversus Colotem (Moralia vol 14), B. Einarson, P.H. De Lacy (ed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7.

  • Sextus Empiricus, Outlines of Pyrrhonism, Against the Professors, 4 vols., R.G. Bury (tran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5.

  • –––, Outlines of Scepticism, J. Annas, J. Barnes (tra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 –––, Against the Logicians, R. Bett (tra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 –––, Against the Physicists, R. Bett (tra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2.

Secondary literature

  • Algra, K., 1997, “Chrysippus, Carneades, Cicero: the ethical divisiones in Cicero’s Lucullus,” in Inwood and Mansfeld 1997.

  • –––, Barnes, J., Mansfeld, J. and Schofield, M. (eds.), 1999,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Hellenistic Philosoph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Allen, J., 1994, “Academic probabilism and Stoic epistemology,” Classical Quarterly (N.S.), 44: 85–113.

  • –––, 1997, “Carneadean argument in Cicero’s Academic books,” in Inwood and Mansfeld 1997.

  • –––, 2014, “Why there are ends of both goods and evils in ancient ethical theory,” in Strategies of Argument: Essays in Ancient Ethics, Epistemology and Logic, M. Lee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31–54.

  • Annas, J., 2007, “Carneades’ Classification of Ethical Theories,” in Pyrrhonists, Patricians, Platonizers: Hellenistic Philosophy in the Period 155-86 B.C., A. M. Ioppolo, D. N. Sedley (eds.), Naples: Bibliopolis.

  • Arnim, H. von, 1919, “Karneades” in G. Wissowa et al. (eds.), Realencyclopädie der classischen Altertumswissenschaft, Stuttgart: J. B. Metzler, Volume X, Part 2, Columns 1964–1985.

  • Barnes, J., 1997, “Logic in Academica I and Lucullus,” in Inwood and Mansfeld 1997.

  • Bett, R., 1989, “Carneades’ Pithanon: A reappraisal of its Role and Status,” Oxford Studies in Ancient Philosophy, 7: 59–94.

  • –––, 1990, “Carneades’ Distinction between Assent and Approval,” Monist 73: 3–20.

  • –––, (ed.), 2010,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Ancient Sceptici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Bobzien, S., 1998, Determinism and Freedom in Stoic Philosoph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Brittain, C., 2001, Philo of Larissa: The Last of the Academic Scep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Brochard, V., 1887, Les Sceptiques Grecs, Paris: Vrin.

  • Burnyeat, M., 1982, “Gods and Heaps,” in Language and Logos: Studies in ancient Greek philosophy presented to G.E.L Owen, Malcolm Schofield and Martha Craven Nussbaum, (ed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Citti, V. and Mastandrea, P. (eds.), 2007, Cicerone ‘De fato’ (Seminario Internationzionale, Venezia 10-12 Luglio 2006 a cura di S. Maso), Lexis, 25.

  • Couissin, P., 1929a, “L’Origine et l’evolution de l’epoché,” Revue des études grecques, 42: 373–97.

  • –––, 1929b, “The Stoicism of the New Academy”, repr. and trans. in The Skeptical Tradition, M. Burnyeat (ed.), 1983,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 1941, “Les Sorites de Carnéade contre le polythéisme,” Revue des Etudes Grecques, 54: 43–57.

  • Drecoll, C. 2004 “Die Karneadesgesandschaft und ihre Auswirkungen in Rom: Bemerkungen zur Darstellung der Karneadesgesandschaft in den Quellen,” Hermes, 132: 82–91.

  • Ferrary, J.-L. 1977, “Le Discours de Philus (Cicéron, De republica III, 8–31) et la philosophie de Carnéade,” Revue des Etudes Latines, 55: 129–56.

  • Frede, 1987, “The sceptic’s two kinds of assent and the question of the possibility of knowledge,” in Philosophy in History, Richard Rorty, J. B. Schneewind and Quentin Skinner (ed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epr. in M. Frede, 1987, Essays in Ancient Philosophy,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 –––, 1999, “Stoic Epistemology,” in Algra, Barnes, Mansfeld and Schofield 1999.

  • Glucker, J., 2001, “Carneades in Rome: Some Unsolved Problems,” in Cicero’s Republic, J. Powell, J. North (eds.),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Classical Studies (Supplementary Volume), 76: 57–82.

  • Hankinson, R.J., 1995, The Sceptics, London: Routledge.

  • Inwood, B. and J. Mansfeld (eds.), 1997, Assent and Argument: Studies in Cicero’s Academic Books, Utrecht: Brill.

  • Ioppolo, A. M., 2007, “La Critica di Carneade al concetto stoico di causa in Cic. de fato 31–37,” in Citti and Mastandrea 2007.

  • –––, 2017, “Clitomachus on what it means to follow the ‘probable’,” in For a Skeptical Peripatetic: Festschrift in Honour of John Glucker, Y. Z. Lieversohn, I. Ludlam (eds.), Sankt Augustin: Academia Verlag, 190–217.

  • Long, A.A., 1967, “Carneades and the Stoic Telos,” Phronesis, 12: 59–90.

  • Obdrzalek, S., 2006, “Living in Doubt: Carneades’ Pithanon Reconsidered,” Oxford Studies in Ancient Philosophy, 31: 243–80.

  • Powell, J., 2013, “The Embassy of the Three Philosophers to Rome in 155 BC,” in Hellenistic Oratory: Continuity and Change, C. Kremmydas, K. Tempest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19-48.

  • Reinhardt, T. 2018, “Pithana and Probabilia,” in Dialectic after Plato and Aristotle, T. Benatouil, K. Ierodiakonou (ed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18–53.

  • Schofield, M., 1999, “Academic Epistemology,” in Algra, Barnes, Mansfeld and Schofield 1999.

  • Sedley, D., 2002, “Zeno’s Definition of Kataleptike Phantasia,” in The Philosophy of Zeno, T. Scaltsas, A. Mason (eds.), Larnaca: the municipality of Larnaca, 133–54.

  • –––, 2005, “Verità futura e causalità nel De fato di Cicerone,” in La Catena delle Cause: Determinismo e antideterminismo nel pensiero antico e contemporaneo, C. Natali and S. Maso (eds.), Amsterdam: Hakkert, 241–54.

  • –––, 2020, “Carneades theological arguments,” in Plato’s Academy: Its workings and its history, P. Kalligas, C. Balla, E. Baziotoulou, V. Karasmanis (ed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20–41.

  • Striker, G., 1980, “Sceptical Strategies,” in Doubt and Dogmatism: Studies in Hellenistic Epistemology, M. Schofield, M. Burnyeat and J. Barnes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eprinted in Striker 1996.

  • –––, 1991, “Following nature: A study in Stoic ethics,” Oxford Studies in Ancient Philosophy, 9: 1–73; reprinted in Striker 1996.

  • –––, 1996, Essays on Hellenistic Epistemology and Eth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Tarrant, H. 1985, Scepticism or Platonism? The Philosophy of the Fourth Academ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Thorsrud, H. 2010, “Arcesilaus and Carneades,” in Bett 2010.

  • Vander Waerdt, P. 2019, “Carneades’ Challenge to the Stoic Theory of Natural Law,”Politeia, 1: 123–57.

  • Zeller, E., 1923, Die Philosophie der Griechen in ihrer geschichtlichen Entwicklung, Leipzig: Reisland, 3 volumes, III. 1, 514–46.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with suggestions.]

Academy, Plato’s | Arcesilaus | Philo of Larissa | skepticism: ancient | Stoicism

Copyright © 2020 by James Allen <jv.allen@utoronto.ca>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