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克·拉康 Lacan, Jacques (Adrian Johnston)

首次发表于 2013 年 4 月 2 日星期二;实质性修订于 2022 年 12 月 24 日星期六

雅克-马里-埃米尔·拉康(1901 年 4 月 13 日至 1981 年 9 月 9 日)是二十世纪巴黎知识界的重要人物。他有时被称为“法国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教导和著作探索了弗洛伊德对无意识的发现在分析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性,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广泛联系。对于那些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维度感兴趣的人来说,拉康的作品是无价之宝。在过去的五十多年里,拉康的思想已经成为大陆哲学圈中各种精神分析事物的重要接受者。


1. 历史概述

雅克-马里-埃米尔·拉康在医学上接受了精神病学的训练,他的第一批文本开始在 20 世纪 20 年代末出现(在他的精神病学研究期间),随后的十年里,他的出版活动真正开始起飞。20 世纪 30 年代见证了拉康早期的几个重要里程碑:1932 年,他的精神病学博士论文《论偏执性精神病及其与人格的关系》(On Paranoid Psychosis in its Relations with the Personality)出版;与超现实主义和达达主义艺术运动合作,他在其中作为一个熟悉的同行人物流传;进入分析培训,包括与鲁道夫·洛文斯坦的教学分析;参加亚历山大·科涅夫著名的关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研讨会;在 1936 年的国际精神分析协会(IPA)马里恩巴德会议上首次提出了现在著名的“镜像阶段”理论(该报告被弗洛伊德的朋友和传记作者、当时的 IPA 主席欧内斯特·琼斯截断);以及在 1938 年的法国百科全书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分析主题的重要论文,题为《家庭情结在个体形成中的作用:对心理学中一种功能的分析尝试》。正如前文所示,拉康发展的这一关键时期,标志着与精神分析、精神病学、哲学、艺术和文学等领域相关的兴趣和影响的碰撞。更具体地说,弗洛伊德分析、黑格尔辩证法、科涅夫教育法以及从多个角度对“疯狂”有不同经验的强大跨学科组合,在这个时期汇聚在拉康身上,不可磨灭地影响和永久地改变了拉康整个智力之旅的轨迹。

毫不奇怪,对于拉康来说(当然也适用于历史的一般情况),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个动荡和颠覆的时期。他的精神分析活动被打断,包括他的培训分析(洛文斯坦和拉康对于这个分析是否真正完成存在分歧,拉康决定结束,并且有些具有争议地从未回到洛文斯坦的沙发上)。战争使拉康接触到了法国和英国的军事精神病学,在后者的五周访问中,他了解了英国精神分析界的一些方面(这次访问的特点在《英国精神病学与战争》[1947] 中有所记述)。在战争期间和战后,拉康撰写了一些重要的文本,所有这些文本最终都被收录在拉康的巨著《Écrits》(1966)中:“《逻辑时间与预期确定性的断言:一种新的诡辩》(1945);《有关心理因果性的陈述》(1946);《精神分析中的攻击性》(1948);以及《镜像阶段作为形成自我功能的心理分析经验揭示》(1949 年在苏黎世的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大会上发表——尽管 1936 年的版本在马里恩巴德丢失了,但这个版本通过被收录在《Écrits》中而成为经典之作)。

接下来的十年对拉康的轨迹来说至关重要,这是他完全成为一位具有独创性和巨大影响力的领先分析思想家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拉康的思想材料如洪水般涌现,包括七个年度研讨会和许多后来收录在九百页的《Écrits》中的著名论文(其中一些是年度研讨会结果的高度浓缩)。在 1940 年代末和 1950 年代初,拉康开始接触和熟悉费迪南德·索绪尔及其继承者如克劳德·莱维-斯特劳斯和罗曼·雅各布森的结构主义。莱维-斯特劳斯于 1949 年出版的《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帮助推动了在 1950 年代和 1960 年代兴盛起来的法国结构主义运动,这种取向挑战了法国存在主义在理论上的首要地位。莱维-斯特劳斯将人类学“结构化”,就像罗兰·巴特为文学文化研究所做的那样,路易斯·阿尔都塞为马克思主义所做的那样。直到 1950 年代末,在 1959 年至 1960 年间,拉康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重新定位,可以说他也在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进行结构化。他以“回归弗洛伊德”的名义这样做,正如他最著名的格言所说:“无意识的结构就像一种语言”(l’inconscient est structuré comme un langage)。拉康将自己描绘成弗洛伊德正统的唯一捍卫者,该正统在后弗洛伊德分析学界,特别是由海因茨·哈特曼、恩斯特·克里斯和拉康的前分析师洛文斯坦巩固的盎格鲁-美国自我心理学中,面临被遗弃和背叛的危险。 雅克-马里-埃米尔·拉康坚决主张通过索绪尔的协助,恢复语言在临床和元心理学分析中的至高重要性,这是忠实传承弗洛伊德对心理主体性的革命性方法的关键。所有这些都在拉康主义的创始宣言《精神分析中言语和语言的功能与领域》(通常被称为“罗马演讲”)中详细阐述。这个宣言与拉康参与离开他之前的分析学院——巴黎精神分析学会(SPP)并创立新学院——法国精神分析学会(SFP)的行动同时发生。SPP 转向医学化的分析培训模式(遵循英语世界研究所中占主导地位的科学主义精神病学范式)是导致分裂派别离开并创立 SFP 的主要诱因之一。

1953 年,拉康进行了他的第一次年度研讨会,讨论弗洛伊德的《技术论文》(1953-1954)。拉康一直持续进行这些研讨会,直到他去世前不久,持续了二十七年。与科热夫一样,拉康主要通过口头教学施加影响力。第一个十年的研讨会(1953-1963)在圣安妮医院进行,观众主要是精神分析师。出于我将很快解释的原因,拉康在 1964 年将他的研讨会首先搬到了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964-1969),然后又搬到了潘泰昂对面的法学院(1969-1980)。从 1964 年开始,拉康的观众数量和背景广度惊人地增加,各个学科的艺术家和学者加入了更多以临床为导向的听众。《研讨会》成为巴黎的一个重要知识机构,吸引了战后法国文化界最杰出的明星。例如,哲学家让·伊波利特、米歇尔·福柯、吉尔·德勒兹、吕斯·伊里加雷和朱莉娅·克里斯特娃都曾在拉康的观众席上度过时间。在他的研讨会上,拉康巧妙地在众多理论潮流之间穿梭,将精神分析与哲学史、现象学、存在主义、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以及几乎每个学科都进行对话。在 60 年代和 70 年代成年的法国主要哲学家都以各种方式与弗洛伊德分析接触,并且他们的做法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拉康教学的影响。

20 世纪 60 年代是拉康历史上充满成果和动荡的时期。在他关于《精神分析伦理学》(1959-1960)的第七次研讨会中,拉康在他后来的发展方向上采取了一个重要的转折,开始对语言在他在 1950 年代的“回归弗洛伊德”中所赋予的特权进行质询。在此之前的几年中,不知疲倦地强调了象征领域的重要角色,即修正过的索绪尔符号学在无意识和言说主体性的结构和动力学中的重要地位(在 1930 年代和 1940 年代,由于对镜像阶段的关注,现象视觉领域处于前沿)。在 1950 年代末,随着真实界作为拉康思想的新焦点的崛起,逃避、抵抗或阻挠社会语言符号秩序的意义力量的事物和现象在拉康理论中变得越来越核心。这些事物和现象包括他者性、冲动、欢爽和小客体等拉康概念。这个 1959-1960 年的研讨会可以被认为是一篇有先见之明的后结构主义文本。

1963 年,一场地震在拉康的职业和个人历史中袭击了他。在 1953 年至 1963 年的十年间,SFP 在从 SPP 分裂后的创立之后,一直受到国际精神分析协会(IPA)的详细审查,作为申请加入 IPA 的培训机构。长话短说,IPA 最终向 SFP 提出了一个最后通牒:只有在拉康被从培训分析师名单中删除的情况下,才能被接纳。拉康的非标准的“可变长度会话”,偏离了 IPA 正统的固定长度会话规则,是 IPA 拒绝承认他的主要原因。SFP 接受了这个条件,剥夺了拉康在其中的地位。在他理所当然地感受到的深深的背叛之后,他放弃了关于《父亲的名字》的 1963 年至 1964 年研讨会的原始计划(只有 1963 年 11 月 20 日的开幕会议进行了),将他的教学从圣安妮医院搬到了高等师范学校,并在 1964 年进行了他名声卓著的第十一次研讨会《精神分析的四个基本概念》(拉康将这四个概念确定为无意识、重复、移情和冲动)。这次研讨会的开幕会议涉及拉康讨论他在 SFP 斡旋下被 IPA“逐出教门”的事情,他将自己比作巴鲁克·斯宾诺莎,并将后者因为成为异端而被犹太社区驱逐出去进行了比较。尽管这一打击多么创伤,但它似乎促使拉康更加找到自己的位置,形成了一个与第一阶段《研讨会》(1953 年至 1963 年)中更为熟悉的弗洛伊德语言和理论装置形成鲜明对比的拉康主义思想和术语体系。虽然在他之前的工作中有很多先例,但拉康主义在 1960 年代中期开始明确地显现出来。 在国际精神分析协会(IPA)拒绝他并离开巴黎精神分析学会(SFP)后,拉康创立了自己的精神分析组织——巴黎弗洛伊德学派。这个新的机构框架(和自由)为他提供了一个实验分析教学和培训的新环境。

1966 年,拉康的巨著《Écrits》由 Éditions du Seuil 出版。在此之前,拉康只出版过一本书,他的精神病学论文(1932 年)。这本九百页的《Écrits》将拉康最重要的文章和论文汇集成一卷,涵盖了从 1936 年到 1966 年的三十年时间。这些“著作”为理解拉康的思想提供了非常艰深和苛刻的入口路径(相比之下,年度研讨会更加友好和透明)。尽管《Écrits》在拉康作为一个“难懂”(如果不是故意晦涩)的思想家的声誉上负有很大责任,但这本书在法国首次出版时成为了畅销书。它的成功使拉康在法国读者眼中成为了法国的弗洛伊德。在此期间,拉康的《研讨会》的听众继续增加,他的影响力扩展到了巴黎知识分子和文化生活的更广泛领域。

在拉康的职业生涯中,他对数学和形式学科的各个分支表现出了严肃的兴趣。这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40 年代,他在《逻辑时间与预期确定性的断言》中运用了博弈论。20 世纪 40 年代末和 50 年代初,转向结构主义加强了这些形式主义的倾向。在 20 世纪 50 年代,拉康不仅借鉴了博弈论、列维-斯特劳斯人类学和雅可布松音韵学,还借鉴了数学和拓扑学的历史。在 20 世纪 50 年代和 60 年代,拉康的讲座和著作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图表和符号化,这表明形式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到了 20 世纪 60 年代末,特别是 70 年代,逻辑、拓扑学和结扎理论的讨论成为拉康话语的突出特点(有时甚至是主导特点)。与拉康相关的 70 年代可以被描述为“数学符号”的十年,拉康创造了这个词来表示形式化的单位(作为一种数学风格的符号化),以提炼和固定特定拉康分析概念术语的核心意义。拉康希望通过这种方式避免被误解,因为弗洛伊德表面易懂的自然语言运用据称让大多数非拉康式的后弗洛伊德派得以继续误解。此外,作为一门关于表面的科学,拓扑学为拉康提供了资源,用以反对将精神分析视为“深度心理学”的粗俗流行形象,这些形象依赖于简单的二维和三维欧几里得空间的自发图像思维。 拓扑图形和构造破坏了这种图像思维的直觉,帮助拉康将无意识重新塑造为一组扭曲、弯曲、折叠、屈曲、扭转的内在曲线,这些曲线存在于一个单一的心智主体性平面中,可以通过严谨、理性的(心理)分析来理解。

除了通过数学符号追求形式化之外,拉康最后十年的讲座还专注于他的辖域理论,特别是实在界的辖域和性别差异(这些反思经常交织在一起)。形式化的计划表面上使拉康能够准确地揭示可言和可表达的确切界限,从而通过展示在可接近、熟悉的“现实”坐标系内无法完全和充分固定的内容,触及到实在界(见下文 2.1)。拉康后期将性事的各个方面和层面与实在界的神秘逃避联系在一起,包括性别差异。在他最著名的第二十个研讨会(《再来一次》,1972-1973 年)中,他将性别差异理论化为“性化”,用形式逻辑的术语描述了男性和女性的非生物、非自然的主体位置。在其中,他声称揭示了一种固有的、不可消除的结构性差异/间隙,将性别分开,使性别主体无法摆脱彼此之间的不同步(甚至与自己作为分裂主体的不同步)。拉康用臭名昭著的一句话概括了这一点:“Il n’y a pas de rapport sexuel”(没有性关系)。这一宣言在当时引起了很多争议。此外,特别是第二十个研讨会以及拉康在同一时期的相关著作,对于法国女性主义思想在 1970 年代的重要发展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

1980 年,在他生命的尽头,拉康决定解散他的学派,弗洛伊德学派。这个决定引起了争议,并在他的追随者中引发了派系斗争。拉康于 1981 年去世。他的女婿和《研讨会》的编辑雅克-阿兰·米勒(当他在 ENS 是阿尔都塞的学生时,米勒在 1964 年第十一次研讨会上首次见到拉康)在后者“解散”之后,创办了弗洛伊德原因学派,作为弗洛伊德学派的继任者。米勒此后一直保留对拉康文本的出版控制权,编辑了“弗洛伊德原因”图书系列,其中包括年度研讨会和其他拉康著作的官方“确立”版本。

2. 基本概念

2.1 辖域理论

雅克-马里-埃米尔·拉康的三个辖域理论,即想象界、象征界和真实界,构成了拉康智力旅程中各种概念和阶段的骨架框架。他对每个辖域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的描述,在他多年的努力中经历了多次修订和转变。随着下文的逐渐展示,大多数拉康概念都与这三个辖域有关。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拉康在对博罗米奥家族纹章上描绘的三环结构的拓扑图形的思考中,强调了辖域之间的相互依赖。因此,可以粗略地说,想象界、象征界和真实界可以被视为拉康式心理主体性的三个基本维度。此外,学者们有时将拉康的发展分为三个主要时期,每个时期的特点是一个辖域的优先性:早期拉康的想象界(1930 年代和 1940 年代),中期拉康的象征界(1950 年代)和晚期拉康的真实界(1960 年代和 1970 年代)。然而,这种整洁的时期划分应该以多方面的观点来看待,因为在拉康教学的整个漫长时期内,可以找到不符合这种早期-中期-晚期模式的复杂的连续性和不连续性。

2.1.1 想象界

拉康倾向于将想象与有限的意识和自我意识领域联系在一起(尽管不是完全如此)。它是与人们体验到的非精神分析的日常现实最密切相关的辖域。在这个辖域下,包括了人们对他人的“想象”,在交流互动中人们因此“想象”他们的意思,以及人们对自己的“想象”,包括从他人的想象角度来看自己。这样的描述表明了想象如何指向核心的分析概念,如移情、幻想和自我。特别是在拉康关于自我形成的描述中(如镜像阶段),想象是至关重要的(见下文 2.2)。

当拉康将他在 1930 年代和 1940 年代的早期工作与他在 1950 年代受结构主义启发的理论相结合时,他开始强调想象界对象界的依赖关系。这种依赖意味着更多的感官知觉现象(自身形象和体验、有意识的情感体验、对他人思想和感受的设想等)受到社会语言结构和动态的塑造、引导和(过度)决定。随着真实界在 1960 年代的日益重要以及 1970 年代的波罗米亚结,拉康明确将想象界与其他两个领域联系在一起(顺便提一下,当想象界和象征界作为相互整合的整体时,它们构成了“现实”领域,与真实界形成对比)。实际上,可以认为想象界总是涉及范畴错误。更具体地说,它是其他两个领域彼此混淆的领域:真实界被错误地认为是象征界(例如,在特定类型的妄想-神经症和偏执-精神病症状中,非人类物体的物质世界中的某些无意义的偶然事件被视为具有深刻意义的有意义的迹象,需要被解读和解释),而象征界被错误地认为是真实界(例如,在类似于“转化症”的心身症状中,以语言和思想编码的无意识心理冲突被视为身体的痛苦和疾病)。

拉康选择“想象”一词,确实意在指代虚构、模拟、虚拟等概念。然而,想象现象是必要的幻觉(用康德的说法)或真实的抽象(用马克思的说法)。这表明两点。首先,作为拉康三个基本、必要的辖域之一,想象是言说心理主体存在中固有且不可避免的维度;正如分析不能(也不应该试图)摆脱分析者的无意识一样,摆脱这个辖域的幻觉也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取的。其次,想象的虚构抽象远非仅仅是“虚幻”的无效、无关紧要的附带现象,它们对实际的、真实的人类现实产生着具体的影响。

2.1.2 符号的辖域

拉康的符号辖域最初是基于结构主义提供的资源进行理论化的。它与索绪尔和特定的后索绪尔主义者所描述的自然语言相关联,同时也涉及到文化和社会中的习俗、制度、法律、风俗、规范、实践、仪式、规则、传统等等(这些事物与语言以各种方式交织在一起)。拉康所说的“符号秩序”,包括了前述所有内容,可以大致理解为与黑格尔所称的“客观精神”相当。这个非自然的宇宙是一个复杂的互为主体和超主体的背景,个体人类在出生时被投入其中(沿着海德格尔的“被投掷”思路),这个预先存在的秩序为他们提供了事先准备好的位置,并影响着他们随后的生活变迁。

根据雅克-马里-埃米尔·拉康的观点,个体主体性的最重要和不可或缺的可能性条件之一是集体符号秩序(有时被称为“大他者”,这个短语将在下文 2.3 中进一步解释)。个体主体通过社会语言安排和符号领域的结构与组合来构成其自身。特别是在“回归弗洛伊德”时期,分析无意识(作为“结构如同一种语言”)被描绘为相互关联的符号(即“符号链”的动态网络)。因此,无意识本身具有符号(反)性质,需要通过符号媒介——言语的符号媒介来进行解释,即无意识的言说主体(parlêtre)的存在本质。此外,拉康的无意识结构类似于“un langage”而不是“une langue”。虽然这两个法语词在英语中都翻译为“language”,但前者(langage)指的是逻辑和句法语义结构,并不一定特定于某种自然语言,而后者(langue)则指的是自然语言的概念。因此,拉康并不是说无意识的结构类似于法语、德语、英语、西班牙语或其他任何特定的自然语言。

尽管辖域的登记仅在拉康 20 世纪 50 年代的结构主义阶段中显现出来,但可以说在他早期的文本中也有其先驱者。早在 1938 年,《家庭情结》百科全书文章中的“情结”概念就预示了拉康如何通过莱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重新构建弗洛伊德的伊底普斯情结。同样,1945 年的《逻辑时间与预期确定性的断言》中叙述的囚徒困境场景说明了一个形式化的、博弈论的装置如何统治着被插入其中的主体的生活经验。此外,1949 年的《镜像阶段》一文暗示了一个社会符号背景存在的可能性(首先由父母照料者体现),这触发了孩子对自己的镜像形象的认同(正如我将在下文中讨论的,这个暗示在拉康在 60 年代对镜像阶段的修订中得到了扩展和修饰——见下文 2.2)。

尽管真实辖域在 1959-1960 年左右开始崭露头角,但符号辖域在拉康的教学中一直扮演着关键角色,一直延续到 1980 年代初。例如,在第 17 研讨班(1969-1970 年)和同时期的采访《广播》中,拉康构建了他的“四种话语”理论(“主人”、“大学”、“癔者”和“分析师”),以反映多种“社会联系”之间的相互关系。更一般地说,后期的拉康仍然依赖于符号辖域中真实面的概念,这些真实面是指那些作为可见标记和可听声音的无意义、荒谬的物质性的能指(即拉康技术意义上的“字母”),与符号辖域中想象面形成对比。在想象面中,能指与所指搭配形成有意义、有意义的符号(如索绪尔关于通过自然语言进行成功交流的经典解释)。这些无意义的能指及其连锁构成了拉康晚期对弗洛伊德原初过程的诠释,作为无意识思维的独特表达。

当拉康提到“结构”时,这是他经常使用的一个词,他通常是在思考他的“象征领域”的注册。在他“回到弗洛伊德”和后来的教学期间,拉康重新考虑并改变了在“像一种语言”(comme un langage)的标题下概念化的内容,这是他的基本主张的一部分,即“无意识的结构就像一种语言”。然而,从 1950 年代直到他去世,他对弗洛伊德的发现的具体诠释始终坚持这样的论点,即“无意识是有结构的”。也就是说,无意识与象征领域紧密相连,是一个复杂的、迷宫般的意象表达的网络,以多种复杂的方式相互连接。与普通粗俗的弗洛伊德分析被描绘为无理性、新浪漫主义的心理学,以及无序的自然深度相反,无意识并不是本我,也就是说,无意识不是一个无序的、无思考的动物本能的沸腾之锅(即,无结构的东西)。

2.1.3 真实界

真实界的辖域很难用简洁的定义来概括,并且很难通过简明的定义来确定。拉康关于真实界的众多而不断变化的表述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这种缺乏明确性。但是,这种缺席本身并不仅仅是理解真实界的障碍,它本身也揭示了这个领域。更准确地说,作为对想象-象征现实的异质性的东西——这个现实是包含有意识的理解、可传达的意义等的领域——真实界本质上是难以捉摸的,本性上抵抗以可理解的方式来表达想象-象征符号的连锁反应。正如拉康一再强调的,它是与现实相对立的“不可能性”。

拉康最早使用“真实”一词来指代物质存在本身,即将其视为与康德的“物自体”大致等同的物理实体。因此,真实就是超越、背后或位于现象外观之后的一切,这些现象可以通过第一人称意识的直接体验来获取。这种对真实的描述一直延续到拉康成熟的辖域理论的最初版本,该理论在 20 世纪 50 年代初得到了详细阐述。在这个“回归弗洛伊德”的十年中,真实还与拉康同时出现的精神病和他者概念联系在一起(后者将在下文 2.3 中讨论)。此外,在 20 世纪 50 年代,拉康倾向于将真实描绘为绝对的充实,一种纯粹的充满,没有缺席、对立、间隙、缺乏、分裂等否定性。如此描绘,象征性主要负责将这些否定性注入真实。例如,只有通过语言的力量,物质存在本身才能被说成是“缺失”事物,因为在它自身中,这个存在维度总是简单地以愚蠢、愚笨的存在形式存在,永远不多不少,只是纯粹、冷漠的充实。

正如我上面所指出的,1959 年至 1960 年的第七次研讨会标志着在 20 世纪 50 年代的象征主义优先地位的转变,转向对实在界的优先考虑。在第七次研讨会之前,实在界往往以非辩证和/或准康德主义的术语来描述。尽管康德是这个学年的主要明确焦点之一,但拉康在这个研讨会上对实在界的持续重构引入了准黑格尔辩证特征,从而使他对这个辖域的观念变得更加微妙和复杂。新的实在界涉及相反之间的融合,作为一种不稳定波动和不稳定逆转的辖域,涉及过剩和缺乏、剩余和赤字、充盈的存在和排空的缺席。在第七次研讨会中,拉康提出母亲形象作为关键的分析参照,为这种对实在界的诠释提供了正当性(他将这个形象与宫廷爱情传统中的“女士”形象联系起来)。在心理-力比多主体的个体生命历史的开始阶段,母亲的照料者既是压倒性的、令人窒息的存在或接近,又是她奇怪、难以理解的他者,也是令人沮丧、无法控制的缺席或无法接近;她要么太多,要么太少,从来没有正确的平衡量。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力比多经济的时间性转变,作为这个原始实在界的他者,母亲成为永远无法达到的“至高善”,所有欲望的固定消失点(拉康称之为与哲学史和弗洛伊德对话的“das Ding”[la Chose,物))。

在整个 1960 年代以及拉康教学结束之前,真实界呈现出越来越多的方面和内涵。它既是一个超越,扰乱和阻挠想象-符号现实及其语言,又是一个内在的扰乱和颠覆现实/语言的存在。它与欲望的否定性(小客体,欢爽,性别差异,稍后将讨论-见下面的 2.3,2.4.2 和 2.4.3),语言上的无意义(见上面的 2.1.2)和非语言上的无意义,偶然的创伤事件,难以忍受的身体强度,焦虑和死亡联系在一起。

至于无意识作为精神分析的主要关注点,后来的拉康将他早期对社会语言形成的强调(如“无意识的结构就像一种语言”)与对力量和因素的后续强调相结合,这些力量和因素是内在的,但无法归约为这些形成。在 1950 年代之后,真实维度被添加到无意识中,其符号维度被迫绕着无法通过无意识的语言样式的符号化不可能代表的黑洞旋转(弗洛伊德的 Vorstellungen)。然而,拉康教学中真实界的崛起并不意味着他转向任何形式的分析复述神秘主义或负面神学。相反,对于拉康来说,理论和临床分析都允许以概念上的精确度勾勒和追踪真实界,即使只是作为确定想象界、符号界及其重叠的确切界限的一种锻炼。

2.2 镜像阶段、自我和主体

镜像阶段的描述可能是拉康最著名的理论贡献(甚至可能比关于无意识“结构如语言”的众所周知的论题更著名)。最初在 1930 年代发展起来,这个描述涉及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要素。拉康提供了这个阶段的叙述,特别是为了解释弗洛伊德心理机构自我(Ich, moi)的起源和功能。镜像阶段的一个心理分析和哲学结果,也是拉康眼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结果,是自我是一个客体而不是一个主体。换句话说,自我尽管有意识的感觉与之相反,但并不是一个具有自主能力的机构,也不是一个决定自己命运的自由、真实的“我”的所在地。这种将自我描绘为客体的画像,是拉康终生对英美自我心理学进行批判的核心,自我心理学家试图通过诉诸这些心理机构所谓的自主和“无冲突”方面来增强患者的自我。相对于此,拉康将自我视为完全受损和固有神经质的核心,作为对无意识的本质性无知的激情防御。

在这个更一般的元心理学层面上停留一段时间,拉康最终根据镜像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区分了自我(moi)和主体(sujet,这个词带有哲学的负荷——拉康有意将这个词及其哲学词汇添加到分析话语中,尽管弗洛伊德没有谈论“主体”,并对哲学持谨慎态度)。尽管外表如此,自我说到底是一束惰性的、固定的客体化坐标,是一个投注了力比多的实体。与自我和其支持的虚幻自我感相比,拉康主义的精神分析主体是一种无意识的动态否定,无法被自我层次的认同构建所捕捉。拉康的无意识言说主体通过自我说话,同时与自我不可归约地区分开来。

回到对镜像阶段本身的更紧密关注,拉康依靠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的经验数据,假设很小的儿童,在 6 个月到 18 个月之间,迅速获得了在反射表面中识别自己形象的能力。此时,婴儿在大多数身体和心理能力上都不如成年人。在拉康之前,弗洛伊德已经强调了生物学上规定的早熟无助(Hilflosigkeit)如何自然地使人类在社会培养上优于物质本性,因为在出生后的漫长时期里,人类完全依赖他人来满足生死重要需求。在这一点上,拉康进一步阐述了新生儿所面临的无助,详细描述了这种出生后早产状态的解剖学、生理学、认知、情感和动机方面的特征。

这种无助的“运动无能和依赖护理”的初始状态导致婴儿经历一系列负面情绪:焦虑、痛苦、挫折等等。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受这些负面情绪驱使,他/她身体的迷人形象承诺着他/她可以克服自己的无助状态,成为一个统一、协调的整体,就像他/她周围看到的更大、更成熟的他人一样(然而,根据拉康的观点,个体从一开始就在徒劳地追求镜子最初虚假承诺的和谐和掌控状态,这种追求贯穿了他们的一生)。这种虚拟整体的形象,在婴儿在一个欢乐的时刻“啊哈!”地认同之后,以图像的形式奠定了随后在本体发育中逐渐积累的自我客体化系列,很快在语言习得事件之后,也包括了言语。

对于拉康来说,与自我形象-格式塔的认同意味着异化,这是在前面的段落中给出的其他原因之上的额外原因。在 1949 年关于镜像阶段的著作中,已经提到了“一些支撑物,人类或人造的”,支撑着婴儿凝视镜子并看着自己。在 1949 年,拉康似乎更认为这个支撑物是人造的而不是人类的,指的是婴儿依靠的“trotte-bébé”(行走器)。但是,在 1960 年代对镜像阶段的后续重新审视中,拉康戏剧性地强调了人类同伴的支持作用。在这样做的过程中,他认为婴儿受到来自托举他/她站在反射表面前的大他者的口头和手势提示的鼓励,从而认同镜像形象为“我自己”(例如,伴随着指点和笑容的说法“那是你在那里!”)。这种后来的强调转变有两个关键后果。首先,镜像的想象登记并不在发展阶段的线性时间轴上先于语言和社会的象征登记(正如《镜像阶段》的早期文本可能会暗示的那样);如果有什么的话,社会语言学的变量(例如,父母的言语和肢体语言)是儿童对特定感官知觉经验(如镜子中的身体形象)投资的因果触发器。其次,这意味着自我形象的想象核心从一开始就充满了“他者的话语”——在这种情况下,来自照顾者叙述的命运意义(在拉康的术语中称为“一元特征”),与他们鼓励孩子在镜子中认识自己同时表达出来(例如,“多帅的男孩!”,“多漂亮的女孩!”,“你会长大成为像爸爸一样强壮的人!”等等)。

由于上述所有原因,拉康认为镜像阶段发生的认同实际上是一种“错误的认知”(méconnaissance)。这同样适用于生活中对自己作为某种特定“我”的“认同”的所有后续经验,即将自己想象成某种自我水平的特定类型(关于弗洛伊德-拉康式精神分析,始终要记住威廉·华兹华斯的一句诗,“孩童是人之父”)。自我不仅是一种凝结的、异己的客体,而不是流动的、自治的主体,而且在其起源中,它还是一个容纳更大他者的欲望和幻想的仓库;孩子的形象是他/她父母的梦想和愿望的容器,他/她的身体形象总是被来自其他言说存在的力符号所覆盖。因此,将自我认同为“我”,将其体现和代表为一个真实的、私人的、独特的自我,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误的认知,根本上,自我最终是一种异化的外来内化,通过它我被他人的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欲望和策划所诱导和支配。借用拉康的一个新词,自我最终是一种“外在的”(即内在的外在性),因为它凝结了“他者的欲望”(即他人的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欲望和策划)。或者,正如拉康在第十一研讨会中所说的那样,我中的“我”不仅仅是我自己,因为这个自我本质上是一种相互主体和超主体的异化影响的凝结。

最后,拉康对镜子的利用并不仅仅是字面意义上的。虽然他经常谈论镜子作为有光泽的反射表面,但他并不将镜像局限于仅仅是可见的物理现象。最重要的是,他人的言语、姿态、姿势、情绪、面部表情等经常可以被说成是向一个人“镜像”回自己的“形象”,即传达了一个人从其他角度“显现”出来的感觉。

2.3 异质性、伊底普斯情结和性别化

在他的教学中,拉康经常使用“他者”(小写 o)和“大他者”(大写 O)这些术语。在理解拉康的辖域理论和镜像阶段(见 2.1 和 2.2),这些术语可以相对轻松和简洁地澄清。小写 o 的“他者”指的是想象的自我及其伴随的他我。通过将自我本身称为“他者”,拉康进一步强调了它作为在此前的小节中所阐述的异质和异化状态。此外,当将他人视为他我时,人们是基于对他们的“想象”(通常想象他们“像我一样”,分享一组最低公共分母的思想、感情和倾向,使他们对我来说可理解)。这种移情式的想象是驯服和驯化同类的神秘、令人不安的陌生感,从而使社会生活变得可容忍和可导航。

大写字母 O 的他者指的是与象征秩序和真实秩序相对应的两种额外的他者类型。第一种他者类型是拉康所说的“大他者”,即象征秩序,也就是超越个体之间社会语言结构的“客观精神”,构建了互主体互动领域。相关地,象征性的大他者也可以指代(常常是幻想/虚构的)无名权威力量和/或知识的观念(无论是上帝、自然、历史、社会、国家、党派、科学,还是作为“被认为知道的主体” [sujet supposé savoir] 的分析师,正如拉康对分析移情的独特描述)。但是,正如拉康在 20 世纪 50 年代早期的几个年度研讨会上已经明显地表现出来的那样,还存在着一个真实维度的他者性。这个真实的具体体现,在拉康讨论爱和精神病时详细阐述,是他者作为一个无法知晓的“x”的挑衅性、扰乱性之谜,是一个无法探究的、近在咫尺的他者性的深渊(在他 1895 年的《科学心理学计划》中,拉康多次提到,弗洛伊德将这种他者性描绘成“邻人作为物”)。

对于拉康来说,弗洛伊德的伊底帕斯情结展示了孩子在与他者性的三个登记理论维度相对立时所经历的艰难斗争。特别是由于他从结构主义中吸取的东西,拉康在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中都小心翼翼地避免了对于中产阶级核心家庭的伪弗洛伊德化,即母亲和父亲分别具有生物学上的女性和男性性别。母亲和父亲的伊底帕斯人格是心理-主体的位置,也就是潜在可以由各种性别/性别的可能人物扮演的社会文化(即非自然的、非生物学的)角色。

尽管如此,在拉康对俄狄浦斯情结的版本中,母亲形象最初对婴儿来说是一个真实的他者(即,Nebenmensch als Ding),更具体地说,是一个模糊而全能的存在,是所有重要的爱的源泉(关于拉康对爱的概念将在下面的 2.4.1 中详述)。但是,由于她的模糊性和重要性的结合,作为真实的他者的母亲也是对非常年幼的孩子产生深深不安的焦虑的源泉。她似乎威胁着她的后代,要么过于溺爱,要么过于疏远,要么过多,要么不够。在对这个神秘而不可或缺的母亲他者的最终无法控制的存在(和缺席)感到焦虑的同时,孩子面临着一个问题:“(M)Other 想要什么?”婴儿根据拉康在镜像阶段的时间延长过程中所描述的,逐渐形成自我(参见上面的 2.2)的一部分,是对这个谜题的回应(尽管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孩子构建了一个以他者的需求为基础的自我层次的身份认同,除了母亲之外,还有父亲等)。

在与前文紧密相关的情况下,拉康的伊底普斯父亲是一个同时具有象征和真实面孔的他者。在象征方面,父亲形象代表了一个问题的答案:“母亲他者想要什么?”在拉康的术语中,孩子在伊底普斯社会三角关系的家庭浪漫中找到父亲第三方作为解决母亲形象的谜团意图的方法,这就是“母亲的欲望”作为未知的东西被“父权隐喻”所取代。与此直接相关的是,拉康重新定义了阳具(不是阴茎),将其视为孩子假设父亲拥有的“x”的结构功能,使其成为母亲欲望的焦点,即使父亲能够驯化和控制母亲原本不可预测的欲望。在象征层面上,父权功能还涉及将家庭领域的纪律和禁止特征引入到孩子的家庭领域中,作为他们社会语言环境的一部分(这包括断奶、训练如厕、异族通婚和在弗洛伊德-拉康意义上的“阉割”——见下文 2.4.1)。至于真实的他者,这将是弗洛伊德在《图腾与禁忌》(1913)中神话般描绘的父权形象版本,即野蛮兄弟团的暴虐、无拘束的“原始父亲”(Urvater),是除了(象征的)阉割普遍规律之外的例外。这个真实的原始父亲可以说是由伊底普斯情结中产生的幻想构建,孩子想象出一个淫秽、黑暗、充满欢愉的象征立场背后的下腹部。

儿童对母亲和父亲的他者的认同分布在现实和象征维度上。然而,不同的形成中的主体以不同的方式分布他们的认同。弗洛伊德在重新考虑奥狄浦斯情结的早期描述时,突出了年轻男孩和女孩的奥狄浦斯动力学之间的不对称性,否定了女孩经历“伊莱克特拉情结”作为奥狄浦斯情结的对称对应物的观念。省略了很多细节,简而言之,后来的拉康在探讨性别差异的话题时保留了这种弗洛伊德式的不对称性强调。在这方面,拉康引入了性别化的概念作为性别差异的现实,即作为这种差异的不可渗透、不透明的事实,不断促使但又永远抵制着被充分转化为想象和象征现实的术语。作为既非生物性别也非社会构建性别,性别化的现实是导致性别定位之间没有全面可代表、可符号化的自然和/或文化关系的缺失的原因(正如拉康所说,“Il n’y a pas de rapport sexuel”)。男性和女性的结构心理定位体现了构成性地不同步和本质上不可比拟的主体立场,是不相容(但相互作用)的不同类型的力比多经济的安排。

2.4 力比多经济

弗洛伊德关于力比多经济的元心理学,关于心理生活的基本动机机制,是建立在他的驱力理论(Trieb,而不是 Instinkt,尽管有很多英文错误将 Trieb 误译为“本能”)之上的。拉康在这个弗洛伊德理论框架上进行了详细阐述和扩展。在这个过程中,他重新构思了弗洛伊德的一些概念,并增加了自己的其他概念。

2.4.1 需求-需求-欲望与阉割

需求、需求和欲望在拉康理论中形成了一个概念术语三元组。需求是作为一个生物有机体的人类的生物学先天需求。人类从一开始就背负着这些要求,尽管根据弗洛伊德的 Hilflosigkeit,他们无力自行满足这些身体上的要求,这种无力持续到童年时期(见上文 2.2)。

早产儿的无助感和不可避免的需求的结合意味着,在身体和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婴儿必须向更大的他人表达自己的需求。这些他人(作为拉康辖域理论的三维 O/他者,见上文 2.3)被视为能够帮助满足和平息需求的人。当然,哭泣、尖叫、做手势等都是需求的早期表达方式,是婴儿在获得语言之前向周围的成年人提醒他们自己需求的方式。即使在这个早期阶段,婴儿也被迫依赖于被称呼的重要他人来解释他/她的哭声、尖叫和手势的“意义”(“啊,你饿了”,“哦哦,那意味着你累了”,“所以,是时候换尿布了”等等)。通过这些自发的解释,其他人无论是否知情,都与婴儿一起参与塑造需求与需求表达的社会中介意义之间的联系。这些他人因此赋予了儿童的噪音和动作“要求”的意义,这相当于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帮助之上提供了一种帮助。现在,这并不意味着需求和婴儿行为库中的需求表达之间没有任何自然的相关性。但可以说,婴儿并不立即自觉地意识到这些相关性,照顾者的反应是帮助儿童明确意识到需求表达关联的关键帮助。

随着婴儿的成长,很快掌握语言,他人和他者的影响力(尤其是作为传递大他者符号秩序的符号和意符的主体间他者——见上文 2.1.2 和 2.3)在需求和要求之间的联想连接形成过程中越来越显著。例如,作为社会化和教育的一部分,父母通常开始引入坚持孩子以特定方式表达需求和冲动的纪律(“说‘请’和‘谢谢’”,“礼貌地提问”,“在这个家庭,我们饿了不会大声喊叫”等等)。孩子学会了他/她必须接受、内化并说出“他者的话语”(在这种情况下是父母的话语),以便让他/她的需求得到认可、承认和满足。简言之,他/她必须以 O/他者的社会符号制度强加的术语和约定来提出要求。拉康认为,通过需求的主体间和主体跨越动力,自然的身体需求因此被最终象征性他者的意符“覆盖”,这种覆盖使得生命能量经济的基础被非自然化并受到社会文化力量和因素的支配。这些大部分都在年轻、初生主体的心灵中扎根,此后以(通常是无意识的方式)对此人一生中的生命能量经济产生决定性影响。

在他 1958 年的著作《阳具的意义》中,拉康提供了一个简明扼要的公式,用于定义“欲望”与需求和要求的关系。他规定,欲望是在需求被从要求中减去后剩下的东西。这个等式到底意味着什么?通过被转化为要求,需求被赋予了超越生物意义的多余;生命所需变成了超越简单有机生存的意义负担。主要是通过他人对孩子需求的解释,将这些需求视为社会符号性的要求,满足孩子的需求以回应他/她的要求,使这些需求首先成为了他/她与这些被解释的重要他人之间关系的试金石。父母对孩子表达饥饿的要求给予特定的食物,不仅可以表明父母理解需求得到满足,更重要的是,表明父母爱他/她,他/她在父母的关注和优先级中享有特权地位。因此,拉康断言每一个要求本质上都是对爱的要求。回到等式“要求-需求=欲望”,当一个要求被寄予他人时,所期望的并不仅仅是满足所表达的需求,而且还有他人的爱。

孩子的父母对于孩子们 seemingly endless series of demands(“我想要一个三明治”,“好的,给你一个三明治”…“我想要一个棒棒糖”,“好的,给你一个棒棒糖”…“我想要一个新玩具”,“好的,给你一个新玩具”…一直持续下去,直到筋疲力尽的父母说出“不行”的时候,还要勇敢地抵抗激烈的抗议)都太熟悉了。成年人,无论是不是父母,也都意识到自己内心的类似的渴望不安,无法获得一个物体或者达到一个成功,这个物体或者成功将成为他们一直追求的“IT”(大写的 I 和 T),满足他们的愿望并且让他们永远满足。同样,处在一段浪漫关系中的成年人从来不会满足于被爱人告诉他/她一次“我爱你”;他/她坚持要求爱人无限次地重复这句话(好像没有任何肯定的话语是足够的)。对于孩子和成年人来说,无法满足的边界,永远重新出现的无法满足的渴望,根据拉康的解释,是通过澄清所有需求中所要求的“爱”的本质来解释的,这种爱超过了对应需求的满足。所要求的是一种不可能的东西,根据拉康主义的辖域理论版本(见上文 2.1 和 2.3):真实他者的动态、滑动的核心的非客体化的否定性(即真实他者的渴望核心,无论是意识还是无意识,总是在不断运动中的关注等)被客体化为静态、稳定的东西的肯定性(即作为对需求的回应的一部分,可以被包装成礼物交给他人的特殊物体)。 再次以饥饿为例,虽然他/她可以通过提供满足需求的营养物质来回应对食物的需求,满足需求的同时,他/她在本质上无法将他/她欲望的核心(即他/她“爱”的非物体)转化为其他可供赠予的有形物品,如食物等。正如稍后将讨论的(见下文 2.4.3),在需求者的需求一侧,意识和无意识的幻想被激发出来,并且每个人都是一个需求者,这些幻想掩盖了将欲望满足的不可能性。它们通过构建情节来实现这一点,在这些情节中,有一个尚未(重新)获得的真正的“IT”对象。此外,在这些幻想情节中,还展示了对于真实他人难以捉摸的欲望问题的回答(“其他人想要什么,特别是对我而言?”)。

正如现在应该明显的那样,符号秩序的符号干预(即大他者的话语)对于需要-需求-欲望三位一体的产生至关重要。通过这些符号的干预,切入到幼儿的身体和心灵中,一个需要的原初主体,通过纪律的要求(在两个意义上)的干预,被转化为一个欲望的主体。这样的一个主体是“被禁止的”——拉康对于被禁止的欲望主体的数学符号是$——被剥夺了其自然需求,并被引导到非自然欲望的轨道上,注定永远无法达到令人愉悦的目的地。与他对于伊底帕斯情结的修正相联系(见上文 2.3),拉康将弗洛伊德的阉割转化为“符号性阉割”。后者并不是一个真实或想象中的场景,其中对身体完整性的具体威胁被发出,而是指插入和受制于周围社会符号环境的早熟人类动物所引起的双重身体和心理上的困扰效应,被迫依赖符号的陌生性及其所带来的一切。

2.4.2 驱力与欢爽

在弗洛伊德的驱力理论中,昇华是指驱力在面对“目标抑制”(即,其先前指向的驱力对象的阻碍)时找到一种获得满足(Befriedigung)的手段。但是,正如拉康所观察到的,弗洛伊德也奇怪地将任何驱力的目标(Ziel)定义为满足。因此,如果驱力的目标(定义为获得满足)被抑制,它如何能够实现满足呢?拉康对这个明显的弗洛伊德矛盾的回应是提出驱力的目标和“目标”作为元心理实体之间的区别:虽然驱力的目标可以被抑制,但它(真正的)目标总是能够达到——这是因为它的目标不过是享受不断绕着任何阻碍物旋转的无休止运动。

根据一种广泛接受的解读(由斯拉沃伊·日泽克和斯洛文尼亚拉康理论学派提出),拉康区分了欲望和驱力。如前所述(见 2.4.1),欲望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其不安宁,其持续不断的焦躁搜索和徒劳奋斗。它得到的任何对象都不完全是“它”。而欲望则困于对对象的不满足的漂泊和不断前进(类似于黑格尔所说的“虚假/坏无限”结构化运动),驱力则从这种欲望驱动的欲望围绕着不可能-即无法达到的消失点的循环中获得一种倒错的享受。在欲望受挫的地方,驱力得到满足。驱力通过吸食欲望的不满来获得满足。

就像与之最密切相关的真实辖域一样,欢爽(jouissance)是一个在 20 世纪 50 年代末开始引起关注的概念,很难用简洁的定义公式来概括。到了拉康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的旅程结束时,这个术语已经具有了众多的意义,分化并细分为一系列不同但相关的概念。在英语的拉康学派研究中,欢爽几乎总是不被翻译,因为它的英文对应词“enjoyment”无法捕捉到原始法语词的特定性别的内涵。

开始理解拉康对欢爽的意义的最佳途径是参考拉康对冲动(drive)和欲望(desire)之间的区别(见 2.4.2)以及弗洛伊德关于臭名昭著的死亡冲动(Todestrieb)的某些规定(首次在《超越快乐原则》(1920)中提出)。就像弗洛伊德的死亡冲动一样,拉康的欢爽也是“超越快乐原则”的(这也是为什么英文的“enjoyment”作为快乐的同义词是不恰当的翻译的另一个原因)。弗洛伊德在 1920 年后的思考中认为,所有冲动都可以说是死亡冲动,这意味着每一个冲动或多或少地在某些方面、某些时候与追求平衡、满足、稳态、满意等愉悦相反。沿着这些思路,拉康的冲动从欲望的挫折和失败中提取“欢爽”;而后者是以令人难以捉摸的满足为目标,前者则通过抑制欲望本身来产生其超越快乐的欢爽。这一性欲经济学的许多可能的虐待和受虐的暗示并不难想象。

在 1920 年,弗洛伊德被推动放弃快乐原则的几个临床现象之一是“重复强迫症”(Wiederholungszwang)——具体而言,是心灵令人困惑的、自发性的强迫性重复那些痛苦和/或创伤的事物(例如创伤后应激障碍、所谓的“负性治疗反应”以及神经症者无意识地为自己安排的反复自我挫败类型)。死亡冲动的理论功能之一是解释任何无视或破坏快乐原则作为心理生活的基本“法则”的事物。在拉康的概念装置中,愉悦有时也指的是一种超越性的力量/倾向,迫使经历或事件的重复扰乱心理主体性的想象-符号现实的平静、微妙的平衡(因此将愉悦与实在联系在一起)。

在新生儿作为一个生物体获得自我和言说主体性的过程中,这涉及到生物体被提交给想象-符号现实的中介矩阵,人类生物似乎通过符号阉割(见上文 2.4.1),失去了对原始、未稀释的愉悦的直接接触(无论这是否是线性、时间顺序的本体论发生,还是拉康理论中一个事后的、回顾性的幻想,都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失去的愉悦似乎只以所谓的“极限经验”的形式返回给言说主体,即与毁灭性、无法同化、压倒性、创伤性或难以忍受的事物相遭遇。同样,愉悦在这个意义上与违规侵犯、突破界限和打破障碍有关。对于言说者来说,这是难以容纳、容忍和消化的。言说的存在被迫与其始终存在问题的愉悦不和谐地共同生活。

2.4.3 幻见与客体 a

符合弗洛伊德对心理生活中幻想的讨论,拉康将幻想视为特定主体欲望的模式化(在某种准康德式的尊重中)的无意识基本形成的表现。换句话说,特定主体的需求和愿望是由一种独特的骨架模板所塑造和控制的,这是一种特殊的、典范的原始场景,其中这个欲望主体以特定的方式与其欲望的特定对象相对应。这种基本模板/场景是一种无意识形成,作为主体的力比多经济在其所有关键的、症状性的表现中的可能性的超验条件。拉康对幻想的数学符号是 ,代表了由他人的调解影响所引发的欲望主体(见上文 2.3 和 2.4.1)。

a 代表小客体,即作为“欲望的对象原因”的客体 a。拉康之所以使用这个后一短语来表示客体 a,是因为这个“对象”是一种幻影、虚拟的构造,对于欲望主体来说,它将合格为“它”。这个欲望的客体(即 a)的力比多-超验模式“引起”了个人力比多-爱情历史和经验中的某些给定经验对象,使它们成为“它”的替代品。然而,由于主体无意识过去与现实和未来的经验对象之间存在着无法克服、无法消除的差距,这些替代品始终是不充分和不令人满意的。这些后者的对象位于想象-符号现实中,部分地和不完美地被注定成为一个不断后退和难以捉摸的剩余(即客体 a 的不可能-作为-真实维度)。

最后再次提到幻见的数学公式( )与其对应的欲望客体(a)的关系定位。因此,∧、∨、>和<以一种故意宽松和开放的方式,代表了这种$相对于 a 的定位的可能变体。独特的主体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展现了连接、分离、“大于”和“小于”,即作为他们合并或共生的独特幻想(连接)、蔑视或拒绝(分离)、掌握或支配(“大于”)、奴役或屈服(“小于”),以及这四个基本关系的任何其他可能特殊化。

在拉康早期关于镜像阶段的一些演讲中,a 作为 autre(其他)的缩写。更准确地说,在这个背景下,a 主要指的是小 o 作为想象自我(见 2.2 和 2.3)。自我是一个“其他”,一个被错误地认为是“我”的非我,因为它通过一个外部于(原型)主体的对象(即身体形象的意象结构)和符号和真实他者通过言语和行为对这个对象的投资而存在。在镜像阶段的框架内,a(通常作为 a')还指代作为想象伙伴的变身自我,这些伙伴与自我本身紧密相连,通过参照这些伙伴来定义自己。

此外,镜像阶段的 a 和客体 a 之间确实存在一种连续性:自我(作为 a)和幻想(带有其 a)都是主体对问题“其他人想要什么?”和“我如何与其他人的欲望定位自己?”(见上文 2.3)的无意识命定性回答。拉康的 a,就像他的其他数学符号一样,被故意处理为类似于代数变量。它是特定类型决定因素的占位符:其他人的欲望,我必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其他人欲望的对象,最终能够平息我不安的奋斗和渴望,能够为我依附的重要他者所做的事情等等。但是,在所有情况下,a 反映了拉康的黑格尔-科耶夫口号:“人的欲望是他人的欲望”。

Bibliography

Several remarks are warranted about the bibliographie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Lacanian literature below. As regards primary sources, only fifteen of Lacan’s twenty-six annual seminars have been published by Jacques-Alain Miller through the Champ freudien series. As of the end of 2012, the following seminars are available in official editions: I, II, III, IV, V, VII, VIII, X, XI, XVI, XVII, XVIII, XIX, XX, and XXIII. Of these, only seven have been published as authorized English translations by W.W. Norton and Company: I, II, III, VII, XI, XVII, and XX. The primary sources listed below are the available book-length texts by Lacan. These lists do not include various separate essay-length pieces scattered across numerous places.

As regards secondary sources, I have been highly selective in compiling the list that follows. There are mountains of literature on Lacan in multiple languages. Moreover, these bodies of scholarship cover Lacan’s ideas from a vast array of disciplinary angles. Considering the context of this overview, the secondary sources listed below are, for the most part, books in English with more of a philosophical/theoretical focus.

A. Primary Sources

Work by Lacan in French

  • 2001, Autres écrits, Jacques-Alain Miller (ed.), Paris: Éditions du Seuil. Includes:

    • 1938, “Les complexes familiaux dans la formation de l’individu: Essai d’analyse d’une fonction en psychologie”.

    • 1947, “La psychiatrie anglaise et la guerre”.

  • 1966, Écrits, Paris: Éditions du Seuil.

  • 2011, Je parle aux murs: Entretiens de la chapelle de Sainte-Anne, Jacques-Alain Miller (ed.), Paris: Éditions du Seuil.

  • 2005, Mon enseignement, Jacques-Alain Miller (ed.), Paris: Éditions du Seuil.

  • 2007, Le mythe individuel du névrosé, ou Poésie et verité dans la névrose, Jacques-Alain Miller (ed.), Paris: Éditions du Seuil.

  • 2005, Des noms-du-père, Jacques-Alain Miller (ed.), Paris: Éditions du Seuil.

  • 1932, De la psychose paranoïaque dans ses rapports avec la personnalité, suivi de Premiers écrits sur la paranoïa, Paris: Éditions du Seuil, 1975.

  • Le Séminaire de Jacques Lacan,

    • Livre I: Les écrits techniques de Freud, 1953–1954, Jacques-Alain Miller (ed.), Paris: Éditions du Seuil, 1975.

    • Livre II: Le moi dans la théorie de Freud et dans la technique de la psychanalyse, 1954–1955, Jacques-Alain Miller (ed.), Paris: Éditions du Seuil, 1978.

    • Livre III: Les psychoses, 1955–1956, Jacques-Alain Miller (ed.), Paris: Éditions du Seuil, 1981.

    • Livre IV: La relation d’objet, 1956–1957, Jacques-Alain Miller (ed.), Paris: Éditions du Seuil, 1994.

    • Livre V: Les formations de l’inconscient, 1957–1958, Jacques-Alain Miller (ed.), Paris: Éditions du Seuil, 1998.

    • Livre VI: Le désir et son interprétation, 1958–1959, Jacques-Alain Miller (ed.), Paris: Éditions de La Martinière, 2013.

    • Livre VII: L’éthique de la psychanalyse, 1959–1960, Jacques-Alain Miller (ed.), Paris: Éditions du Seuil, 1986.

    • Livre VIII: Le transfert, 1960–1961, Jacques-Alain Miller (ed.), Paris: Éditions du Seuil, 2001 (seconde édition corrigée).

    • Livre X: L’angoisse, 1962–1963, Jacques-Alain Miller (ed.), Paris: Éditions du Seuil, 2004.

    • Livre XI: Les quatre concepts fondamentaux de la psychanalyse, 1964, Jacques-Alain Miller (ed.), Paris: Éditions du Seuil, 1973.

    • Livre XVI: D’un Autre à l’autre, 1968–1969, Jacques-Alain Miller (ed.), Paris: Éditions du Seuil, 2006.

    • Livre XVII: L’envers de la psychanalyse, 1969–1970, Jacques-Alain Miller (ed.), Paris: Éditions du Seuil, 1991.

    • Livre XVIII: D’un discours qui ne serait pas du semblant, 1971, Jacques-Alain Miller (ed.), Paris: Éditions du Seuil, 2006.

    • Livre XIX: …ou pire, 1971–1972, Jacques-Alain Miller (ed.), Paris: Éditions du Seuil, 2011.

    • Livre XX: Encore, 1972–1973, Jacques-Alain Miller (ed.), Paris: Éditions du Seuil, 1975.

    • Livre XXIII: Le sinthome, 1975–1976, Jacques-Alain Miller (ed.), Paris: Éditions du Seuil, 2005.

  • 1973, Télévision, Paris: Éditions du Seuil.

  • 2005, Le triomphe de la religion, précédé de Discours aux catholiques, Jacques-Alain Miller (ed.), Paris: Éditions du Seuil.

Work by Lacan in English Translation

  • Écrits: The First Complete Edition in English, Bruce Fink (trans.), New York: W.W. Norton and Company, 2006. Includes:

    • 1945, “Logical Time and the Assertion of Anticipated Certainty: A New Sophism”

    • 1946, “Presentation on Psychical Causality”

    • 1948, “Aggressiveness in Psychoanalysis”

    • 1949, “The Mirror Stage as Formative of the I Function as Revealed in Psychoanalytic Experience”

  • Feminine Sexuality: Jacques Lacan and the école freudienne, Juliet Mitchell and Jacqueline Rose; trans. Jacqueline Rose (ed.), New York: W.W. Norton and Company, 1982.

  • My Teaching, David Macey (trans.), London: Verso, 2008.

  • On the Names-of-the-Father, Bruce Fink (trans.], Cambridge: Polity, 2013.

  • The Seminar of Jacques Lacan,

    • Book I: Freud’s Papers on Technique, 1953–1954, Jacques-Alain Miller (ed.), John Forrester (trans.), New York: W.W. Norton and Company, 1988.

    • Book II: The Ego in Freud’s Theory and in the Technique of Psychoanalysis, 1954–1955, Jacques-Alain Miller (ed.), Sylvana Tomaselli (trans.), New York: W.W. Norton and Company, 1988.

    • Book III: The Psychoses, 1955–1956, Jacques-Alain Miller (ed.), Russell Grigg (trans.), New York: W.W. Norton and Company, 1993.

    • Book IV: The Object Relation, 1956–1957, Jacques-Alain Miller (ed.), A.R. Price (trans.), Cambridge: Polity, 2020.

    • Book V: Formations of the Unconscious, 1957–1958, Jacques-Alain Miller (ed.), Russell Grigg (trans.), Cambridge: Polity, 2016.

    • Book VI: Desire and Its Interpretation, 1958–1959, Jacques-Alain Miller (ed.), Bruce Fink (trans.), Cambridge: Polity, 2019.

    • Book VII: The Ethics of Psychoanalysis, 1959–1960, Jacques-Alain Miller (ed.), Dennis Porter (trans.), New York: W.W. Norton and Company, 1992.

    • Book XIII: Transference, 1961–1962, Jacques-Alain Miller (ed.), Bruce Fink (trans.), Cambridge: Polity, 2015.

    • Book X: Anxiety, 1962–1963, Jacques-Alain Miller (ed.), A.R. Price (trans.), Cambridge: Polity, 2014.

    • Book XI: The Four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Psychoanalysis, 1964, Jacques-Alain Miller (ed.), Alan Sheridan (trans.), New York: W.W. Norton and Company, 1977.

    • Book XVII: The Other Side of Psychoanalysis, 1969–1970, Jacques-Alain Miller (ed.), Russell Grigg (trans.), New York: W.W. Norton and Company, 2007.

    • Book XIX: ...or Worse, 1971–1972, Jacques-Alain Miller (ed.), A.R. Price (trans.), Cambridge: Polity, 2018.

    • Book XX: Encore, 1972–1973, Jacques-Alain Miller (ed.), Bruce Fink (trans.), New York: W.W. Norton and Company, 1998.

    • Book XXIII: The Sinthome, 1975–1976, Jacques-Alain Miller (ed.), A.R. Price (trans.), Cambridge: Polity, 2016.

  • Talking to Brick Walls: A Series of Presentations in the Chapel at Sainte-Anne Hospital, A.R. Price (trans.), Cambridge: Polity, 2017.

  • Television/A Challenge to the Psychoanalytic Establishment, Joan Copjec (ed.), New York: W.W. Norton and Company, 1990.

  • The Triumph of Religion, preceded by Discourse to Catholics, Bruce Fink (trans.), Cambridge: Polity, 2013.

Primary Literature by Others

  • Freud, S., 1966, Project for a Scientific Psychology, in Sigmund Freud, 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 (Volume 1), James Strachey, Anna Freud, Alix Strachey, and Alan Tyson (ed. and trans.), London: The Hogarth Press, pp. 281–397.

  • Freud, S., 1958, Totem and Taboo, in Sigmund Freud, 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 (Volume XIII), James Strachey, Anna Freud, Alix Strachey, and Alan Tyson (ed. and trans.), London: The Hogarth Press, pp. ix-162.

  • Freud, S., 1955, Beyond the Pleasure Principle, in Sigmund Freud, 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 (Volume XVIII), James Strachey, Anna Freud, Alix Strachey, and Alan Tyson (ed. and trans.), London: The Hogarth Press, pp. 1–64.

  • Hegel, G.W.F., 1977, Phenomenology of Spirit, A.V. Miller (tra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Kojève, A., 1969, Introduction to the Reading of Hegel: Lectures on the Phenomenology of Spirit, Allan Bloom (ed.), James H. Nichols, Jr. (tran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Lévi-Strauss, C., 1969, The Elementary Structures of Kinship, J.H. Bell and J.R. von Sturmer (trans.), Boston: Beacon Press.

B. Secondary Literature on Lacan in English

  • Ansermet, François and Pierre Magistretti, 2007, Biology of Freedom: Neural Plasticity, Experience, and the Unconscious, Susan Fairfield (trans.), New York: Other Press.

  • Barnard, Suzanne and Bruce Fink (eds.), 2002, Reading Seminar XX: Lacan’s Major Work on Love, Knowledge, and Feminine Sexuality,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 Boothby, Richard, 1991, Death and Desire: Psychoanalytic Theory in Lacan’s Return to Freud, New York: Routledge.

  • Braunstein, Néstor A., 2021, Jouissance: A Lacanian Concept, Silvia Rosman (trans.),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 –––, 2001, Freud as Philosopher: Metapsychology After Lacan, New York: Routledge.

  • Borch-Jacobsen, Mikkel, 1991, Lacan: The Absolute Master, Douglas Brick (tran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Butler, Judith, Ernesto Laclau, and Slavoj Žižek, 2000, Contingency, Hegemony, Universality: Contemporary Dialogues on the Left, London: Verso.

  • Cassin, Barbara, 2019, Jacques the Sophist: Lacan, Logos, and Psychoanalysis, Michael Syrotinski (trans.), New York: Fordham University Press.

  • Chiesa, Lorenzo, 2016, The Not-Two: Logic and God in Lacan,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 2007, Subjectivity and Otherness: A Philosophical Reading of Lacan,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Clemens, Justin and Russell Grigg (eds.), 2006, Jacques Lacan and the Other Side of Psychoanalysis: Reflections on Seminar XVII,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 Copjec, Joan, 1994, Read My Desire: Lacan Against the Historicist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 2002, Imagine There’s No Woman: Ethics and Sublimation,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Cutrofello, Andrew, 1997, Imagining Otherwise: Metapsychology and the Analytic A Posteriori, Evansto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 De Kesel, Marc, 2009, Eros and Ethics: Reading Jacques Lacan’s Seminar VII, Sigi Jottkandt (trans.),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 De Waelhens, Alphonse and Wilfried Ver Eecke, 2001, Phenomenology and Lacan on Schizophrenia, After the Decade of the Brain, Leuven: Leuven University Press.

  • Dolar, Mladen, 2006, A Voice and Nothing Mor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Dor, Joël, 1998, Introduction to the Reading of Lacan: The Unconscious Structured Like a Language, Judith Feher Gurewich (ed.), Susan Fairfield (trans.), New York: Other Press.

  • Evans, Dylan, 1996, An Introductory Dictionary of Lacanian Psychoanalysis, New York: Routledge.

  • Eyers, Tom, 2012, Lacan and the Concept of the “Real”,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 Fink, Bruce, 1995, The Lacanian Subject: Between Language and Jouissanc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 1997. A Clinical Introduction to Lacanian Psychoanalysis: Theory and Techniqu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4, Lacan to the Letter: Reading Écrits Closely,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 –––, 2015, Lacan on Love: An Exploration of Lacan’s Seminar VIII, Transference, Cambridge: Polity.

  • Feldstein, Richard, Bruce Fink, and Maire Jaanus (eds.), 1995, Reading Seminar XI: Lacan’s Four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Psychoanalysis,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 ––– (eds.), 1996, Reading Seminars I and II: Lacan’s Return to Freud,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 Forrester, John, 1990, The Seductions of Psychoanalysis: Freud, Lacan, and Derrid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Grosz, Elizabeth, 1990, Jacques Lacan: A Feminist Introduction, New York: Routledge.

  • Homer, Sean, 2005, Jacques Lacan, New York: Routledge.

  • Johnston, Adrian, 2005, Time Driven: Metapsychology and the Splitting of the Drive, Evansto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 –––, 2008, Žižek’s Ontology: A Transcendental Materialist Theory of Subjectivity, Evansto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 –––, 2009, Badiou, Žižek,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s: The Cadence of Change, Evansto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 –––, 2013, Adventures in Transcendental Materialism: Dialogues with Contemporary Thinkers,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 –––, 2013, Prolegomena to Any Future Materialism: Volume One, The Outcome of Contemporary French Philosophy, Evansto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 –––, 2017, Irrepressible Truth: On Lacan’s ‘The Freudian Thing’,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 Johnston, Adrian and Catherine Malabou, 2013, Self and Emotional Life: Merging Philosophy, Psychoanalysis, and Neurobiolog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 Julien, Philippe, 1994, Jacques Lacan’s Return to Freud: The Real, the Symbolic, and the Imaginary, Devra Beck Simiu (trans.),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 Lemaire, Anika, 1977, Jacques Lacan, David Macey (trans.), New York: Routledge.

  • Marini, Marcelle, 1992, Jacques Lacan: The French Context, Anne Tomiche (trans.), New Brunswick: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 Milner, Jean-Claude, 2020, A Search for Clarity: Science and Philosophy in Lacan’s Oeuvre, Ed Pluth (trans.), Evansto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 Nancy, Jean-Luc and Philippe Lacoue-Labarthe, 1992, The Title of the Letter: A Reading of Lacan, François Raffoul and David Pettigrew (trans.),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 Nasio, Juan-David, 1998, Five Lessons on the Psychoanalytic Theory of Jacques Lacan, David Pettigrew and François Raffoul (trans.),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 Nobus, Dany, 2000, Jacques Lacan and the Freudian Practice of Psychoanalysis, New York: Routledge.

  • ––– (ed.), 1998, Key Concepts of Lacanian Psychoanalysis, New York: Other Press.

  • Pluth, Ed, 2007, Signifiers and Acts: Freedom in Lacan’s Theory of the Subject,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 Rabaté, Jean-Michel (ed.), 2003,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Laca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Roudinesco, Elisabeth, 1990, Jacques Lacan & Co.: A History of Psychoanalysis in France, 1925–1985, Jeffrey Mehlman (tra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 1997, Jacques Lacan: Outline of a Life, History of a System of Thought, Barbara Bray (tran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 Salecl, Renata (ed.), 2000, Sexuation,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 Soler, Colette, 2006, What Lacan Said About Women: A Psychoanalytic Study, John Holland (trans.), New York: Other Press.

  • Stavrakakis, Yannis, 1999, Lacan and the Political, New York: Routledge.

  • –––, 2007, The Lacanian Left: Psychoanalysis, Theory, Politics,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 Turkle, Sherry, 1981, Psychoanalytic Politics: Freud’s French Revolution,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Philippe Van Haute, 2002, Against Adaptation: Lacan’s “Subversion” of the Subject, a Close Reading, Paul Crowe and Miranda Vankerk (trans.), New York: Other Press.

  • Paul Verhaeghe, 1997, Does the Woman Exist?: From Freud’s Hysteric to Lacan’s Feminine, Marc du Ry (trans.), New York: Other Press.

  • –––, 2001, Beyond Gender: From Subject to Drive, New York: Other Press.

  • –––, 2004, On Being Normal and Other Disorders: A Manual for Clinical Psychodiagnostics, Sigi Jottkandt (trans.), New York: Other Press.

  • Žižek, Slavoj, 1991, Looking Awry: An Introduction to Jacques Lacan Through Popular Cultur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 2001, Enjoy Your Symptom!: Jacques Lacan in Hollywood and Out, New York: Routledge, second edition.

  • –––, 2006, How to Read Lacan, London: Granta Publications.

  • ––– (ed.), 1992, Everything You Always Wanted to Know About Lacan… But Were Afraid to Ask Hitchcock, London: Verso.

  • ––– (ed.), 1998, Cogito and the Unconscious,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 ––– (ed.), 2006, Lacan: The Silent Partners, London: Verso.

  • Žižek, Slavoj and Renata Salecl (eds.), 1996, Gaze and Voice as Love Objects,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 Zupančič, Alenka, 2000, Ethics of the Real: Kant, Lacan, London: Verso.

  • –––, 2003, The Shortest Shadow: Nietzsche’s Philosophy of the Two,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 2008, The Odd One In: On Comedy, Cambridge, MA: MIT Press.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Althusser, Louis | desire | feminist philosophy, approaches: continental philosophy | feminist philosophy, approaches: psychoanalytic philosophy | Freud, Sigmund | Hegel,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 Kant, Immanuel: critique of metaphysics | love | postmodernism

Copyright © 2022 by Adrian Johnston <aojohns@unm.edu>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