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虚与谦逊 modesty and humility (Nicolas Bommarito)

首次发表于 2018 年 10 月 31 日星期三

想象一下一个不断吹嘘自己成就的人,认为自己无所不知,即使不说话时也流露出令人讨厌的自满。这样的人似乎有一种道德上的缺陷;你可能会想,他们缺少的是一点谦虚与谦逊。谦虚与谦逊是我们与自己、与我们自身的善与限制之间的关系方式。它涉及将我们自己置于他人之中和整个世界之中。不谦虚的人在其他方面,对自己、对自己的成就和对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有一种夸大的感觉。

哲学家们特别关注谦虚与谦逊的看似自相矛盾的方面。说“我很谦虚”听起来像是一种自我削弱的笑话,而说“我很有同情心”则不是这样。如果谦虚是一种美德,似乎意识到自己拥有它会破坏它。这引发了一系列关于我们如何与自己的状态、特质或成就建立关系的特殊要求的问题。

第一部分讨论了谦虚与谦逊的概念及其主要特点,并简要回顾了关于它们是否真正是美德的争论的历史概述。第二部分讨论了将谦虚与谦逊根源于特定信念的理论。第三部分涵盖了一系列最近的解释,涉及情感、欲望和注意力等非信念状态。最后一部分考虑了认识论中的相关现象:对错误自认的理性限制、对异议的态度和对替代观点的开放性。


1. 谦虚与谦逊

最吸引哲学家的谦虚与谦逊特征是其难以捉摸的本质。似乎知道自己谦虚会破坏它;谦虚的人似乎必须对自己的谦虚毫不知情。谦虚可以被看作是一种伦理盲点,正如索伦森(1988)所说:如果你拥有谦虚,你不会意识到它(如果你似乎知道自己拥有谦虚,那你可能并不真正拥有!)

知道自己谦虚的事实似乎会破坏它,这表明在认识论和道德善之间存在一种令人不安的紧张关系,至少对一些人来说是如此。对于形成关于自己善良的偏见信念是否真的有道德上的好处呢?许多人认为完美的道德美德必须与完美的知识相容。一个极端的观点是柏拉图在《梅诺篇》中将美德与知识等同起来,但即使是较不极端的观点也可能认为道德美德可能需要认识上的缺陷,这是令人不安的,或者至少是有趣的。

这引发了一些一般性的问题。首先是关于我们如何与自己建立关系是否有任何特殊要求。也许强迫自己不吃午饭来完成工作在道德上与强迫别人不吃午饭来完成工作没有区别,但它们肯定感觉不同。这表明我们不能总是以与他人相同的方式与自己建立关系。

这些问题与关于谦虚或谦逊何以成为道德美德的辩论有关。关于谦虚和谦逊的辩论往往是关于美德本质更一般性的战争中的战斗。

1.1 种类和区别

关于谦虚与谦逊的哲学著作涵盖了这些术语的几个意义。哲学解释通常不旨在捕捉“谦虚”一词适用于物体的用法,例如我们说“他住在一所谦虚的房子”或“她有一份谦虚的收入”。涉及着装和行为的性感谦虚意义通常也被排除在外(参见 Driver 1989,Statman 1992,Bommarito 2013),尽管有些解释也旨在捕捉这种用法;参见 Schueler(1997,482),McMullin(2010,785-786)和 Wilson(2014,79)。

对于这两个术语和概念存在争议。许多理论家将“谦虚”和“谦逊”视为可以互换的术语。Hare(1996),Schueler(1997),Hurka(2001),Raterman(2006),Garcia(2006),Kellenberger(2010)和 Um(即将出版)等人都认为这些术语指的是或多或少相同的现象。其他人则认为这些不同的术语指的是非常不同的概念。这方面有一些历史先例;例如,阿奎那认为谦虚和谦逊都是节制的一种类型(参见《神学大全》2.2 Q.160 和 Foley 2004)。

在那些确实区分这些概念的人中,对于这种区别到底是什么,几乎没有达成一致。对于一些人来说,区别在于公共和私人领域。Statman(1992,438n45)声称谦虚具有外部领域,而谦逊则没有;Sinha(2012,265)则说谦虚是公开的,而谦逊是私人的。对于其他人来说,它们有不同的认识要求:Ben-Ze'ev(1993,240)和 Nuyen(1998,101)声称谦逊涉及对自己的低估,而谦虚则不涉及。然而,Driver(1998,378f5)声称相反,使谦虚涉及低估,而谦逊则不涉及。本文将使用这两个术语来指代对自己的善良或成就的一般回应,并在讨论特定观点时使用考虑的作者使用的术语。

1.2 关键特征

谦虚具有几个关键特征,理论解释试图捕捉这些特征。这些特征在 Driver(1989 和 2001)中明确说明,并在此后的大多数关于谦虚的研究中得到了讨论。

依赖美德:斯洛特(1983 年,61ff)指出谦虚是一种依赖美德。一个人对其他好事物,对自己的成功或智慧保持谦虚。从这个意义上说,谦虚需要另一个好品质的存在。通常认为,这个好品质是客观上的好品质,而不仅仅是个人认为好的东西,尽管大多数观点都可以容纳这种直觉。大多数观点认为,问题中的好品质是谦虚的人的好品质,尽管 Bommarito(2013 年,94 页)将范围扩大到当他们反映在我们身上时,允许对他人的好品质保持谦虚,比如当一个人对他们的孩子、国家或当地的体育队的成就保持谦虚时。其他人,如本-泽夫(1993 年)和 Um(即将出版),进一步否认谦虚是一种依赖美德。

虚伪的谦虚:谦虚的理论还需要能够区分谦虚和虚伪的谦虚。也就是说,一些不谦虚的人可以表现得像是谦虚的。这排除了完全行为主义的谦虚解释。如果谦虚只是某些外在行为的问题,那么就无法区分谦虚和虚伪的谦虚。谦虚和谦逊除了外在行为之外,还需要特定的心理状态。

自我归因的奇怪性:谦虚与谦逊的自我预测至少在一般情况下是自我削弱的。这一点由 Sorensen(1988 年,120ff)和 Driver(1989 年,375)强调,他们指出“我很谦虚”这句话是一种明显的不谦逊的说法。尽管 Raterman(2006 年,232)和 Bommarito(2013 年,113)描述了说“我很谦虚”不会自我削弱的情境,但总体上,谦虚的自我归因是自我削弱的。需要注意的是,这不一定是关于公开言论的问题;一个人对自己的谦逊程度进行思考似乎会让他们显得不那么谦逊。例如,伯纳德·威廉姆斯写道:“……众所周知,谦虚的人不会以谦逊的名义行事”(1993 年,10)。也就是说,一个谦虚的人不会认为自己在表现谦虚,而一个正直的人通常会认为自己在表现正直。

1.3 规范地位

除了上述描述性特征之外,关于谦虚与谦逊的解释/理论还旨在解释其规范地位-为什么谦虚或谦逊被视为一种美德?大多数当代研究认为谦虚与谦逊是真正的道德美德。当然,并非所有哲学家都同意。亚里士多德和大卫·休谟特别被认为否认谦虚或谦逊真正是美德。

Raterman(2006,222)和 Brennan(2007,112)都声称亚里士多德否认谦虚是一种美德,因为他认为一个有德行的人有权利对自己的优点提出要求。一些人也很难将谦虚和谦逊这样的美德与亚里士多德对伟大灵魂人(megalopsuchos)的理想相一致,后者应该受到尊敬并且知道这一点(见 Nicomachean Ethics IV.3)。在受亚里士多德影响的宗教背景下工作的人必须平衡这些竞争的理想;参见 Foley(2004,407ff.)和 McCloskey(2006,183)。一些用来支持亚里士多德否认谦虚是一种美德的段落(Nicomachean Ethics 1108a32 和 1128b10-35)涉及希腊词 aidōs,它有时被翻译为“谦虚”,但也常常被译为“羞耻”。一些现代解释者从亚里士多德那里得出结论,谦虚是一种美德:Driver(1989,380)指出亚里士多德说诚实的人倾向于低估真相(Nicomachean Ethics 1127b4-8),Winter(2012)在捍卫谦虚作为一种美德方面大量引用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而 Hazlett(2012)则将智慧谦逊作为一种亚里士多德主义的中庸状态,介于独断和胆怯之间。无论亚里士多德对谦虚的看法如何,其他希腊哲学家使用 aidōs 这个词来命名一种美德。例如,Epictetus 使用它来指代一种良好的品质,涉及考虑他人观点;参见 Epictetus:适当的他人关怀和 Kamtekar(1998)中的讨论。

休谟是另一个历史人物,他至少怀疑谦虚是否是一种美德。休谟将谦虚列为他的“僧侣美德”之一,这些非美德特质与自我克制有关,伪装成美德。休谟提到的其他僧侣美德的例子包括独身、禁食、沉默和孤独。根据休谟的说法,这些伪美德“使理解力迟钝,使心灵变得冷酷,使想象力变得模糊,使脾气变得暴躁”(《道德原理探究》第九节)。然而,在其他地方,休谟对谦虚似乎更为积极,比如他写道:

但它(谦虚)最常见的意义是与厚颜无耻和傲慢相对立,表达了对自己判断的不自信,以及对他人的应有关注和尊重。对于年轻人来说,这种品质主要是聪明才智的明确标志;它也是增加这种才智的确切手段,通过保持对教诲的敏感,并使他们不断追求新的成就。但它对每个观察者都有进一步的魅力;它迎合了每个人的虚荣心,并呈现出一个听话的学生的形象,他以适当的关注和尊重接受他们说出的每个字。(《道德原理探究》第八节)

休谟认为美德是有用或令人愉悦的品质,但对于谦虚,他似乎持有矛盾的看法。戴维(1999 年)和里德(2012 年)认为,所谓的僧侣美德甚至按照休谟的标准也可以算作美德。

谦虚与谦逊作为一种美德的地位对其他人物来说也是边缘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在起草他希望培养的美德清单时最初排除了谦逊。只有在一个贵格会友人提到富兰克林在交谈中经常傲慢和无礼时,他才加入了谦逊(1771/1982,84)。他对谦逊的描述很简单:“模仿耶稣和苏格拉底”(77)。这预示了当代关于智慧谦逊及其作为道德和认识美德的讨论。

同样,大部分当代研究认为谦虚与谦逊是美德,并将主要挑战视为解释为什么如此。对许多人来说,它被视为有价值的原因是因为它在神学上的作用:阿奎那斯说谦逊很重要,因为它使人敞开心扉接受上帝的恩典(见《神学大全》2.2 Q.161 和 Keys 2003)。其他人认为它是美德的原因是因为它产生了非宗教的好影响,比如对抗嫉妒和使社交互动更顺畅。还有人将其美德的根源定位于它所表现出的基本态度,比如善良和关心他人。还有人认为它是美德的原因是因为它是对世界某些道德相关特征的恰当回应,比如所有人的平等道德地位。谦虚是什么以及为什么它有价值是相关问题,下面的章节将概述当代对这两个问题的观点。

对谦虚与谦逊的各种当代观点的介绍将重点介绍仅正面观点,而不是对各种立场的反驳。文献的辩证法通常采用例证和反例证的形式,其中许多需要大量描述才能令人信服。因此,为了节省空间,对各种观点的描述将重点介绍仅正面观点。

2. 认知解释

认知解释通过引用特定信念的存在或缺失来解释谦虚及其价值。相关的信念通常是自我评估,关于自己的价值、能力或善良的信念。相关信念的内容有时被认为是比较性的,有时则不是——想想认为自己真的很棒和认为自己比别人更好之间的区别。

无知解释通过引用在某种程度上认识上有缺陷的状态来解释谦虚;谦虚的人要么缺乏关于自己善良的某些信念,要么持有涉及低估自己的错误信念。另一方面,准确性解释旨在消除认识上和道德上的美德之间的任何紧张关系,因此通过认识上良好的信念来解释谦虚。在这些观点中,谦虚的核心是关于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的正确理解。强准确性解释认为谦虚与无知不相容。对于这些观点,谦虚本质上是关于拥有准确的信念。弱准确性解释否认谦虚需要认识上的缺陷,但不排除道德美德与认识上的恶习是否相容。

2.1 无知

朱莉娅·德赖弗(Julia Driver)对谦虚的解释引发了对这种美德的现代复兴。对于德赖弗(1989 年和 2001 年)来说,谦虚的人在某些方面对自己的优点一无所知。这一点亨利·西奇威克(Henry Sidgwick)曾经提到过,但并未深入探讨:“谦逊要求我们对自己的优点持低估态度:但如果我们的优点相当高,那么被要求对它们持低估态度似乎很奇怪”(1907/1981,334 页)。他后来否认了低自我评价的任何美德,但德赖弗发展了这个想法,并讨论了一系列需要无知的道德美德:盲目的慈善(在忽视坏的一面的同时看到他人的优点),冲动的勇气,拒绝怀恨的某些方式,某些类型的纯真,当然还有谦虚。

德赖弗的解释有时被称为“无知”解释,有时被称为“低估”解释,因为谦虚的人不一定完全对自己的优点一无所知,只是低估了它们。正如她指出的(1999 年,828 页),这并不需要低估,因为一个人可以在仍然认为整体上相当不错的情况下低估一个优点。在这种解释中,谦虚的人是错误地认为自己在某方面并不像他们实际上那样优秀的人。这被认为解释了谦虚的关键特征:它是一种依赖性美德,因为有另一个自己不知道的品质,它不仅仅是行为上的,因此允许虚伪的谦虚,并且它认识到自我归因的奇怪之处,因为谦虚本身就是一个优秀的品质。

这个解释是针对更一般的美德解释的背景而设定的。Driver 辩护了一种后果主义的美德解释,即当特质在一般情况下产生良好效果时,它们是美德的(Driver,2001)。这种对美德的看法使得容易容纳涉及认识缺陷的道德美德特质,因为一些认识缺陷可能在长期来看产生更好的效果。然而,受亚里士多德启发的美德解释将美德视为实践智慧的问题,这使得道德美德与认识缺陷不兼容。需要注意的是,尽管 Driver 的早期作品认为谦虚需要无知,但更弱的主张即道德美德与无知兼容足以对亚里士多德的美德解释构成问题(参见 Driver 1999)。谦虚与谦逊的准确性解释主要是对 Driver 的回应,通常是为了否认道德美德可能需要或与无知和错误信念兼容的观念。

2.2 强准确性

强准确性解释不仅否认谦虚与无知兼容,而且辩护谦虚的核心是拥有某些真实的信念。在某些观点中,谦逊确实涉及低估,但只是为了准确的自我评估。Foot(1978/2002,9)和 Slote(1983,61-62)都指出,谦逊是对人们普遍倾向于过高评价自己的一种修正。对这一经验主张没有提供证据支持,但其真实性需要考虑自我评估在不同环境、技能水平、文化和性格中的运作方式。

许多强调准确性的解释或理论被称为“平等主义”或“公平”观点。这些解释将谦虚视为一种特定类型的正确信念。借鉴康德关于所有理性行为者平等道德地位的思想,这些观点将谦虚根植于对人们平等道德地位的准确认识。因此,对于本-泽埃夫(1993 年)来说,谦虚是对每个人平等道德价值的了解,并准确地看到特定的优秀品质不会影响这个价值。哈尔(1996 年,240 页)将一个人的“作为人的道德价值”(一个静态和不变的价值)与一个人的“作为道德人的价值”(一个可以受到优秀品质影响的价值)区分开来,并认为谦虚根植于对前者的认识。

由于谦虚是了解所有人平等道德价值的问题,这种观点的辩护者有时否认谦虚是一种依赖性的美德,因为一个人可以拥有相关的知识,而自己却没有任何优秀品质(参见本-泽埃夫 1993 年)。他们有时也否认不道德的人或否认每个人平等道德价值的人能够真正谦虚;参见纽恩(1998 年,107 页)和斯特曼(1992 年,434 页)。

另一种类型的强调准确性观点涉及不同的评估标准。这种观点由布伦南(2007 年)辩护,他将其归因于亚当·斯密(见《道德情感论》6.3.22-23;这也被辛德威克 1907/1981 年,334-5 页考虑并拒绝)。根据这种观点,谦虚的人将自己相对于理想进行评估,但将他人相对于实际规范进行评估。因此,谦虚的人正确地认为自己不太好(与像圣人这样的理想相比),并且可以正确地认为其他人很好(相对于大多数人实际上有多好)。拥有两个评估标准使谦虚的人能够对自己和他人进行准确评估,尽管涉及不同的评估标准。(另请参见下面的不对称解释)。

第三种强准确性解释要求对我们自身的优点以及这些优点如何被他人接受都要有准确的认识。麦克马林(2010)为这种解释辩护,要求谦虚的人承认公共标准的合法性,并且一个人的价值并不完全由这些标准来定义。尽管她还要求倾向于促进他人福祉(如下面的善良解释),但这些倾向根植于对自己和社会世界中自己位置的准确理解。

强准确性解释通过知识来解释谦虚与谦逊,不仅否认谦虚需要无知或错误信念,而且认为谦虚与之不相容。

2.3 弱准确性

弱准确性解释通常是出于否认道德美德可能需要认识上的缺陷,如无知或错误信念的愿望而产生的。然而,它们与强准确性解释不同之处在于,严格来说,它们允许谦虚与谦逊与认识上的缺陷相容。然而,对于这些观点的大多数辩护者来说,理想情况是道德美德不包含任何无知或错误信念。

非高估解释否认谦虚与谦逊需要低估,而是声称所需的只是不过高估自己的优点。Flanagan(1990)为谦虚辩护,Richards(1988)为谦逊辩护。这种解释允许谦虚或谦逊的人具有准确的自我认识。它还使得这种美德与无知相容,因为不过高估自己的优点的一种方式就是低估它们,尽管 Flanagan 声称“理想情况下”不会发生这种情况(1990 年,427 页)。

另一种弱准确性解释是减弱解释。Ridge(2000)为这种解释辩护,将谦虚视为出于正确理由减弱自己的优点。在这里,减弱包括不刻意强调自己的优点的重要性。这种解释允许谦虚与准确的自我认识相容,尽管减弱也与不准确的自我评估相容。

最后,Raterman(2006)为谦虚提出了一种谨慎的解释。根据这种解释,当一个人不愿意根据自己的优点评估自己时,他们就是谦虚的。只要他们不愿意通过自己的优点来评估自己,这就使得谦虚的人能够拥有准确的自我认识。尽管这并不要求无知,但各种不准确的自我评估与不愿意以这些方式对自己进行自我评估是相容的。这种解释的好处是能够更细致地看待何时自认为谦虚的言论是自我削弱的;Raterman 指出,他的解释允许在与亲密朋友进行安静对话时说“我很谦虚”并不会自我削弱(2006 年,232 页)。

3. 非信念论解释

非信念论解释根本不试图通过信念或类似信念的状态来解释谦虚或谦逊。对于这些解释,这种美德可能与无知相容,也可能不相容——这与一个人的信念无关。这类解释有很多,它们认为谦虚或谦逊根源于非常不同的状态和关系。

这些不同观点的兼容性是一个解释性的问题。从谦虚与谦逊的一个关键特征的角度来看,许多人并不排除其他观点;关注、比例和善良都可以是谦虚的关键特征。它们也可以被解读,并且通常是有意为之,作为解释其他所有特征的基本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们是真正的竞争对手,相互排斥。

3.1 比例

赫卡(2001 年,110-111 页)将谦虚与谦逊视为比例的美德。对他来说,态度应该与其对象的绝对善相称。这涉及到一种否认一些人(Maes 2004)认为是谦虚的核心的不对称性;一个人的反应应该追踪绝对的善,无论对象是我们自己的优点还是他人的优点。尽管他承认这将涉及一些认知状态,但对于赫卡来说,必须相称的是像快乐或享受这样的积极反应。这种解释要求准确性,即一个人的反应必须与对象的善相准确地成比例,但不要求对自己的优点有准确的信念。

3.2 冷漠

许多理论家认为谦虚根源于一种特殊的冷漠。通常这种冷漠是对赞美、相对他人的高排名或他人的积极评价的冷漠。例如,舒勒(1997)认为谦虚是对基于自己的优点而受到高度评价的冷漠。尽管他假设谦虚的人会有准确的自我形象,但这并不是他的解释所必然得出的。阿普利和斯克罗德(2014 年,245-250)给出了类似的解释,他们认为谦虚意味着不关心自己与他人的排名。他们指出,通常情况下,这会导致无知,但谦虚的本质是一种冷漠。

罗伯茨和伍德(2003 年)对谦逊给出了类似的解释,将其与虚荣和傲慢相对立。对他们来说,不虚荣意味着不关心他人的意见,不傲慢意味着不关心社会对优点的认可所带来的权利。同样,这不是认知的,而是被讨论为一种情感上的麻木(2003 年,261)。

虽然没有明确讨论谦虚或谦逊,但许多佛教思想家捍卫一种根植于类似冷漠的美德。为了反对骄傲或傲慢(梵文 māna),佛教思想家经常主张一种涉及对外部怨恨和赞同的冷漠,因为它抵消了被认为会产生苦难的自我依附形式。参见 Buddhaghosa 的《净化之道》第九章第 91 节,Śāntideva 的《修行选集》第七章,以及 McRae(2013 年和 2016 年,101 页以下)中的讨论。

3.3 非对称性

非对称性的解释并不是根据特定的状态,而是根据不同的规范来解释谦虚。Maes(2004 年)强调了我们在自己和他人身上可以接受地说或思考的事情之间的差异。因此,例如,说“我应该得到起立鼓掌”与“她应该得到起立鼓掌”是非常不同的(2004 年,489 页)。关于自己的言论和思想有着与关于他人的不同的特殊规范。

这与将谦虚根植于适用于每个人的态度(如平等主义观点)的观点形成鲜明对比。在这种观点中,谦虚不是关于看到适用于每个人的世界的某些特征,而是看到不同规范如何适用于自我参照。在这种观点中,解释谦虚的自我归属的奇怪之处的是一种更一般的自我关注态度的差异;Maes(2004 年,490ff.)也以这种方式讨论了赠予礼物和接受赞美的问题。

3.4 仁慈

许多解释将谦虚或谦逊视为一种特殊类型的仁慈或善良。在这些观点中,谦虚是一种重视和促进他人福祉的方式。这些观点使谦虚不仅仅成为个体的特质,而且在本质上是深层次的社会性质。因此,Woodcock(2008 年)认为谦虚是关于平衡自己的福祉与他人的福祉。Wilson(2014 年)将其描述为一种善良的类型,一种在展示自己的优点时对他人福祉的敏感。Sinha(2012 年,261 页)对谦逊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将“公共谦逊”描述为出于对他人感受的关心而不要求功劳。

除了使谦虚与谦逊更加强烈地具有社会性质之外,这些解释/理论使谦虚与谦逊与认识上的缺陷相容,但并不要求它们。无论一个人对自己的自我评估准确与否,都可以展示出这些解释/理论所关联的对他人的善良和关心。

3.5 注意力

注意力解释/理论认为谦虚根源于受动机驱使的有意识注意力的模式。Bommarito(2013)认为,谦虚是一种对自己的优点保持有意识的忽视,而关注导致这些优点产生的外部因素。谦虚的人并不是不知道自己的优点,而是很少去思考它们。而当他们确实思考它们时,他们倾向于强调情境因素在产生这些优点方面的作用,强调诸如有好的老师、支持性的父母或幸运的环境等事物。类似的提议也可以从 Hastings Rashdall 的描述中窥见,他将不谦虚描述为“……对自己的能力或自己的优点习惯性地满意”(1907 年,205 页)。

这种注意力习惯与无知相容,但并不要求无知。这种观点使 Bommarito(2013 年,113 页)能够强调一种情况,即当他人公开讨论一个人的谦虚时,说出“我很谦虚”这句话似乎并不自我削弱,只有承认才能使对话继续进行其他话题。他后来将谦虚讨论为一种“内在美德”,可以是无意识的,缺乏任何外在行为表达;参见 Bommarito(2018 年,160-169 页)。

3.6 执行

有人认为谦虚与执行其他美德密切相关。Statman(1992 年,435 页)将谦虚称为一种“意志力”美德,并将其比作勇气、自控和耐心。这些美德帮助人克服与美德相悖的倾向,因此有助于人们克服道德障碍。

各种哲学家将谦虚视为对某些不良倾向的制约。例如,艾丽斯·默多克(Iris Murdoch)将谦逊视为对骄傲的制约;有关默多克的谦逊的详细讨论,请参阅米利根(Milligan)(2007)。弗利(Foley)(2004)强调了阿奎那斯(Aquinas)中类似的思路,他将谦虚和谦逊描述为调节对个人卓越的欲望。康德有时将谦逊描述为对我们个人欲望的调节,而不是对我们对他人的要求的调节(《美德教义》6:462)。西奇威克(Sidgwick)(1907/1981,335)将谦逊的功能描述为在一定程度上压抑自我赞美的情感。

嗯(即将出版)将谦虚视为一种“执行美德”——就像勇气一样,有助于促进其他美德的目标。尽管根据这种观点,谦虚本身没有积极的目标,但他强调这并不意味着谦虚仅仅具有消极的功能;它不仅仅是对倾向的制约,而且还有促进其他道德美德目标的积极作用。

4. 认识论

谦虚与谦逊关乎我们与自己的优点的关系。在认识论的背景下,它们关乎我们与自己的信念的真实性或合理性的关系,而不仅仅是关于优点的一般性问题。关于智识谦卑或谦逊的讨论涉及我们与自己的信念、观点和判断的关系。尽管有时在纯粹的认识论背景下进行讨论,但这些往往模糊了道德和认识论美德之间的界线,就像开放心态的情况一样。

4.1 反专家主义

成为某个主题的反专家意味着在该主题上始终错误可靠。Egan 和 Elga(2005)区分了不可靠和反可靠的概念,当指南针面向北方时不指向北方就是不可靠,而当指南针面向北方时指向南方就是反可靠。他们还举了开车时的方向为例:当某人在方向上是反专家时,无论他们认为应该向左走,实际上都应该向右走,而无论他们认为应该向右走,实际上都应该向左走。

Sorensen(1988)认为,一个人对自己的反专业知识是一个盲点;这是一个无法理性接受的真命题。他认为,一个人无法理性地相信自己的信念是错误的,因为反专家对某事的信念被视为反对相信它的证据。Egan 和 Elga(2005)也认为,一个人无法理性地相信自己是一个反专家。因此,在驾驶案例中,他们说一个人应该对该去哪个方向保持怀疑。

但是假设每当一个人保持怀疑时,结果是他们应该向左走。在这种情况下,保持怀疑并不能解决问题。就像谦虚一样,自我归因也有特殊问题;一个人可以接受别人是反专家而没有问题,但自我归因似乎是自我削弱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可以被看作是对认识谦虚的限制-理性禁止一个人认为自己的能力是反可靠的。因此,在更困难的方向示例中,Sorensen(1987,308ff.)声称一个人无法理性地相信自己处于这种情况中。Gilbert(1971)在道德领域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认为对于道德恶习的自我归因存在理性的限制。

其他人认为自我归因反专业知识是可能的。Conee(1987)通过建议一个人可以相信一个有效论证的前提但不相信其结论来做到这一点,而 Richter(1990)声称一个人可以相信一般性的主张而不相信具体的实例。Bommarito(2010)强调了对于非理想代理人来说,自我归因反专业知识是最理性的选择的案例。

4.2 不同意见

反专业主义凸显了我们对自己认知状态和能力所持态度的局限性。在社会背景下,不同意见通过考虑如何应对与具有相似证据和能力的他人的不同意见,引发了类似的问题。对于调和观点来说,不同意见本身是一种高阶证据,使你在自己的立场上更不自信(参见克里斯滕森 2010 年)。对于坚定的观点来说,这种不同意见不应该改变你对自己观点的信心(参见凯利 2005 年和 2010 年)。

像谦虚一样,不同意见的认识论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否与自己的状态有特殊关系,而不仅仅是更一般的与中立代理人的考虑(参见克里斯滕森 2007 年,335 页以下)。这影响了我们应该如何与自己的信念建立关系,以及当这些信念与他人的信念发生冲突时如何应对。这与回应竞争的哲学观点有关;参见巴尼特(即将出版)。

4.3 知识谦虚

知识谦虚与谦虚的问题类似,但是在认识领域中。罗伯茨和伍德(2003)提出了一个解释,将知识谦虚根源于对认识利益的高度关注而对地位的低度关注。与 3.2 中描述的漠不关心观点类似,根据这个观点,知识谦虚的人不关心知识活动或信仰者的社会地位。

惠特科姆等人(2015)提出了一种“拥有限制”的观点。根据这个观点,知识谦虚的人关注并接受自己的限制。拉什(2013)在儒家背景下提出了类似的谦逊观点,认为这是关于学习和面对自己的限制。这些观点往往假设我们自己的限制有特殊之处,值得超越对认识限制的一般关注而采取特殊的态度。

其他观点辩护了更多关于知识谦虚的信念解释,将其视为特定的高阶认知状态,而不是一般的能力或态度。Hazlett(2012)认为知识谦虚是关于一阶信念状态的正确信念,而 Church(2016)则将其视为对自己信念的非有罪积极认知状态的准确追踪。

然而,这些观点将知识谦虚视为一种认识美德。然而,Dalmiya(2016, 115ff.)认为,它与道德美德有着深刻的联系。她借鉴了印度哲学和关怀伦理学,将谦虚视为一种拥抱他人作为认知活动伙伴的性格特质,以及对我们自己的无知和局限性的认识。这使得知识谦虚在关系上非常重要,因为它不仅涉及单个人的信念和意识,还关注他人的认识代理能力。这使得知识谦虚具有认识和道德两个方面。

4.4 开放性

开放心态引发了与谦虚与谦逊类似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对自己采取特殊的态度。有些人否认这一点;例如,哈尔(1985)认为,开放心态只不过是以公正的方式对待证据。其他人认为它与自己的认识论立场密切相关:阿德勒(2004)认为它是对自己信念的反证据做出回应的一种方式,里格斯(2010)认为它是一种自我认知和自我监控的方式,贝尔(2011)认为它涉及从自己的默认观点中脱离出来,因为人们想要接近真理。

虽然人们经常将其作为认识论观点来讨论(参见扎格泽布斯基 1996),但它也被讨论为一种道德美德。阿普利(2011)认为它是一种在道德关切下改变我们信念的倾向。麦克雷(2016)也认为它涉及道德关切,但同时也愿意考虑替代的自我叙述,将其与佛教传统中的平等联系起来。这将开放心态视为一种摆脱涉及自我及其在世界中位置的某些心理习惯的自由。

5. 结论

谦虚与谦逊涉及哲学中的各种一般问题。它涉及到关于自我和他人的道德问题:关于我们自我定位是否有特殊的道德要求,如果有的话,它们的基础是什么?

它还触及了德性理论中的各种辩论:什么样的自我态度能够促使德行的实践?对于一个有德行的人来说,自我的哪些特征是显著的?是什么特征使得与谦虚和谦逊相关的状态首先成为德行?

最后,它涉及到伦理学和认识论交叉处产生的问题:我能够将怎样的善恶归因于自己,是否存在道德或理性上的限制?道德德行是否与认识上的缺陷相容,甚至需要认识上的缺陷?对于谦虚与谦逊本质的仔细理论化有助于塑造和启发伦理学和认识论中的这些更大的问题。

Bibliography

  • Adler, Jonathan, 2004, “Reconciling Open-Mindedness and Belief”, Theory and Research in Education, 2(2): 127–142.

  • Aquinas, Thomas. 1981/1948. Summa Theologiae, Fathers of the English Dominican Province, trans. 5 vols. Westminster, MD: Christian Classics. [Available online]

  • Aristotle, 2012, Aristotle’s Nicomachean Ethics, Robert C. Bartlett, and Susan D. Collins (eds/tran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Arpaly, Nomy and Timothy Schroeder, 2014, In Praise of Desir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Arpaly, Nomy, 2011, “Open-Mindedness as a Moral Virtu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48(1): 75–85.

  • Badhwar, Neera, 1996, “The Limited Unity of Virtue”, Noûs, 30: 306–29.

  • Baehr, Jason, 2011, “The Structure of Open-Mindedness”, Canad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41(2): 191–213.

  • Barnett, Zach, forthcoming, “Philosophy without Belief”, Mind.

  • Ben-Ze’ev, Aaron, 1993, “The Virtue of Modesty”,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30(3): 235–246.

  • Bommarito, Nicolas, 2018, Inner Virtu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13, “Modesty as a Virtue of Attention”, Philosophical Review, 122(1): 93–117.

  • –––, 2010, “Rationally Self-Ascribed Anti-Expertise”, Philosophical Studies, 151: 413–419.

  • Brennan, Jason, 2007, “Modesty without Illusion”,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75(1): 111–128.

  • Button, Mark, “’A Monkish Virtue?’ For and Against Humility” Political Theory, 33(6): 840–846.

  • Christensen, David, 2010, “Higher Order Evidence”,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81: 185–215.

  • –––, 2007, “Epistemic Self-Respect”,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107(1.3): 319–337.

  • Church, Ian, 2016, “The Doxastic Account of Intellectual Humility”, Logos & Episteme, 7(4): 413–433.

  • Conee, Earl, 1987, “Evident, but Rationally Unacceptable”,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65: 316–326.

  • Dalmiya, Vrinda, 2016, Caring to Know, New Delh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Davie, William, 1999, “Hume on Monkish Virtue” Hume Studies, 25(1–2): 139–154.

  • Driver, Julia, 2001, Uneasy Virtu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1999, “Modesty and Ignorance” Ethics, 109: 827–834.

  • –––, 1989, “The Virtues of Ignorance”,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86(7): 373–384.

  • Egan, Andy and Adam Elga, 2005, “I Can’t Believe I’m Stupid”,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19(1): 77–93.

  • Flanagan, Owen, 1990, “Virtue and Ignorance”,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87(8): 420–428.

  • Foley, Michael P., 2004, “Thomas Aquinas’ Novel Modesty”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 25(3): 402–423.

  • Foot, Philippa, 1978/2002, Virtues and Vice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Franklin, Benjamin, 1771/1982, The Autobiography & Other Writings, New York: Bantam Books.

  • Garcia, J.L.A., 2006, “Being Unimpressed with Ourselves: Reconceiving Humility”, Philosophia, 34: 419–424.

  • Gilbert, Margaret, 1971, “Vices and Self-Knowledge”,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68(15): 443–453.

  • Hare, Stephen, 1996, “The Paradox of Humility”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33(2): 235–241.

  • Hare, William, 1985, In Defence of Open-Mindedness, Montreal: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 Hazlett, Allan, 2012, “Higher-Order Epistemic Attitudes and Intellectual Humility”, Episteme, 9: 205–223.

  • Hume, David, 1751/1983. An Enquiry Concerning the Principles of Morals, Indianapolis: Hackett.

  • Hurka, Thomas, 2001, Virtue, Vice, and Valu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Kamtekar, Rachana, 1998, “Aidws in Epictetus”, Classical Philology, 93(2): 136–160.

  • Kant, Immanuel, 1797/1996,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in Practical Philosophy, Mary Gregor (trans. and e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Kellenberger, James, 2010, “Humility”,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47(4): 321–336.

  • Kelly, Thomas, 2010, “Peer Disagreement and Higher-Order Evidence” in R. Feldman and T.A. Warfield (eds.), Disagreemen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83–217.

  • –––, 2005, “The Epistemic Significance of Disagreement”, Oxford Studies in Epistemology, 1: 167–196.

  • Keys, Mary M., “Aquinas and the Challenge of Aristotelian Magnanimity”,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 24(1): 37–65.

  • Maes, Hans, 2004, “Modesty, Asymmetry, and Hypocrisy”, Journal of Value Inquiry, 38(4): 485–497.

  • McCloskey, Deirdre, 2006, “Humility and Truth”, Anglican Theological Review, 88(2): 181–195.

  • McMullin, Irene, 2010, “A Modest Proposal: Accounting for the Virtuousness of Modesty”,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60(241): 783–807.

  • McRae, Emily, 2016, “Equanimity and the Moral Virtue of Open-Mindedness”,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53(1): 97–108.

  • –––, 2013, “Equanimity and Intimacy: A Buddhist-Feminist Approach to the Elimination of Bias”, Sophia, 52(3): 447–462.

  • Milligan, Tony, 2007, “Murdochian Humility”, Religious Studies, 43(2): 217–228.

  • Nuyen, A.T., 1998, “Just Modesty”,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35: 101–109

  • Rashdall, Hastings, 1907, The Theory of Good and Evil,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Raterman, Ty, 2006, “On Modesty: Being Good and Knowing It without Flaunting It”,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43(3): 221–234.

  • Reed, Philip A., 2012, “What’s Wrong with Monkish Virtues? Hume on the Standard of Virtue”, History of Philosophy Quarterly, 29(1): 39–56.

  • Richards, Norvin, 1988, “Is Humility a Virtu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25: 253–60.

  • Richter, R., 1990, “Ideal Rationality and Hand-Waving”,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68: 147–156.

  • Ridge, Michael, 2000, “Modesty as a Virtu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37: 269–283.

  • Riggs, Wayne, 2010, “Open-Mindedness”, Metaphilosophy, 41(1–2): 172–188.

  • Roberts, Robert, and Jay Wood, 2003, “Humility and Epistemic Goods” in M. DePaul and L. Zagzebski (eds.), Intellectual Virtue: Perspectives from Ethics and Epistemolog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pp. 257–279.

  • Rushing, Sara, 2013, “What is Confucian Humility?” in S. Angle and M. Slote (eds.), Virtue Ethics and Confucianism, New York: Routledge, pp. 173–181.

  • Schueler, G.F., 1997, “Why Modesty is a Virtue”, Ethics, 107(3): 467–485.

  • Schweig, Graham M., “Humility and Passion: A Caitanyite Vaishnava Ethics of Devotion” Journal of Religious Ethics, 30(3): 421–444.

  • Sidgwick, Henry, 1907/1981, The Methods of Ethics, Indianapolis: Hackett.

  • Sinha, Alex, 2012, “Modernizing the Virtue of Humility”,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90(2): 259–274.

  • Slote, Michael, 1983, Goods and Virtue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Smith, Adam, 1759/1984, 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Indianapolis: Liberty Fund.

  • Sorensen, Roy, 1988, Blindspot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 1987, “Anti-Expertise, Instability, and Rational Choice”,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65(3): 301–315.

  • Statman, Daniel, 1992, “Modesty, Pride, and Realistic Self-Assessment”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42(169): 420–438.

  • Um, Sungwoo, forthcoming, “Modesty as an Executive Virtu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 Whitcomb, Dennis, Heather Battaly, Jason Baehr, and Daniel Howard-Snyder, 2015, “Intellectual Humility: Owning Our Limitations,”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91(1): 1–31.

  • Williams, Bernard, 1993, Ethics and the Limits of Philosophy, London: Fontana Press.

  • Wilson, Alan T., 2014, “Modesty as Kindness”, Ratio, 29(1): 73–88.

  • Winter, Michael Jeffrey, 2012, “Does Moral Virtue Require Knowledge? A Response to Julia Driver”, Ethical Theory and Moral Practice, 15(4): 533–546.

  • Woodcock, Scott, 2008, “The Social Dimensions of Modesty”, Canad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38(1): 1–29.

  • Zagzebski, Linda, 1996, Virtues of the Min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with suggestions.]

Chinese Philosophy: ethics | disagreement | Epictetus | epistemic paradoxes | epistemology: virtue | ethics: in Indian Buddhism | ethics: virtue | Hume, David: moral philosophy | self-doubt, epistemic | wisdom

Acknowledgments

Thanks to Sungwoo Um, Irene McMullin, and Mark Timmons for helpful comments.

Copyright © 2018 by Nicolas Bommarito <nic.bommarito@gmail.com>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